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信息工作要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2020年在党的建设、运维保障、技术服务、信息安全等方面工作扎实有力,围绕院工作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有了新提升。对于2021年工作:
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服务大局,围绕院的主责主业,谋划好2021年发展思路,强化问题导向,为实现2021年工作良好开局打下基础。
二是要找准方向谋划思路。在软硬件运维服务上做优做细,提升服务质量,为整个院的稳定运作提供技术保障;在技术上要做探索,研究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加强技术储备,推动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是信息安全工作要抓实,结合保密责任制度的完善与技术软件的升级做实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保障院工作系统的正常运转;
四是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要做到思想统一、认识到位、步调一致,强化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严格按照任务分解清单,责任落实到人,逐项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1、环保部、省厅配发的设备一定要保证安全存放、专机专用、专人管理,保证部、省、市、县(区)联网畅通;
2、做好各单位局域网与环保专网的融合,按照苏环函[2013]44号文《关于做好全省环境监察机构环保专网联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区)5月底前完成环境监察机构办公网络与环保专网的融合。5月份开始,环境监察各类报表必须从专网上传,7月1日起各县(区)环境监察部门须通过专网访问市级平台实施排污收费全程信息化管理软件试运行,2014年全面实施,具体工作要求见苏环办[2013]13号文《省环保厅转发环保部办公厅关于推行排污费征收全程信息化管理的通知》;
3、按照苏环办[2013]60号文《关于正式启用省生态环境监控系统的通知》要求,做好“1831”平台正式启用系统的用户注册与数字证书的办理工作;
4、各县(区)环境信息部门要及时做好单位内部系统使用人员的技术培训。
二、加强政务信息报送,提高环保网站建设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网站功能,宣传生态文明建设
1、加强各县区环保网站建设,提高网站信息更新频率,同时,积极向省、市环保网站投稿,要求各县(区)全年向市环保网站报送并被采用的信息不少于50篇;
2、按照县(区)级环保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建设管理网站,积极参加全省环保网站绩效评估,要求各县(区)在省厅开展的网站综合评比中不低于70分。
三、切实做好网络运行维护工作,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局域网与各专网网络安全
1、加强网络安全组织体系与管理制度建设,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制定网络安全长效管理制度和安全运行机制,切实做好日常网络运行维护工作;
2、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必要的防火墙和网络杀毒软件;对于U盘等外接存储设备的使用要严格管理;对于办公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合理限制。
四、加强人员技术培训,提高信息服务能力
制定详细的人员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学习、研讨和交流活动,探索符合本单位特点的培训方式、方法和途径,注重培训实效,切实提高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五、做好数字化城管环保案件处置(各区)
1、确保全年平台派遣案件处置率、按时处置率、结案率、按时结案率、一次完成率均达100%;
1政务专网全面应用。按照“积极稳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原则。将部分单位业务应用系统的线路整合进政务专网。重点推进部门内部办公无纸化,逐步实现文件签发、发送和接收、办理的全程电子化。未接入政务专网的单位要积极主动与县信息化办和电信局联系,按要求尽快做好接入工作,提高政务专网的应用率。
2门户网站群建设再上新台阶。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围绕信息公开、线办事、公众参与、网上监察,积极开展各类在线查询、咨询、投诉和审批等便民性项目,实现在线申请受理、资料查询、问题咨询、审查审批和结果反馈,努力提高网站应用程度。同时,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探索设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公用事业和气象、农产品市场信息、灾害防治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益性项目。依托门户网站群,整合信息资源,推进各乡镇、各部门子网站建设,实行政务信息公开。选择有条件的行政村建设子网站,初步构建县乡村三级网上虚拟电子政府。
3应用门户网站群积极稳妥的开展网上服务。选择与公众关系密切、实施难度小的1-3个单位,开展网上行政事项审批试点,逐步推进公众、企业事务的网上办理。探索网上举报、网上等业务在互联网方面的应用。开发医保低保、中高考成绩等面向公众的信息查询系统。
4制定《县电子政务绩效考核办法》对全县公务员电子政务办公个人行为,政务信息的流转、处理、存储、共享,电子邮件的使用等操作进行规范。
5积极进行无纸化会议的探索。对县委、县政府、紫荆宾馆等全县性会议召开的场所进行改造,安装投影、LED等设备,为进行无纸化环保会议奠定基础。鼓励县直部门应用信息化技术召开行业会议。
二、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
1进一步抓好农民信息之家的管理、应用和延伸。
2丰富涉农信息资源服务。以信息化乡镇、信息化村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发、整合涉农信息资源,以门户网站“三农服务”窗口为平台,大力推介特色产业,不断加大农产品网上交易份额。
3积极利用广播、电视、短信、信息服务热线等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信息服务。
4加快建设参合农民健康信息系统平台,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民健康档案电子信息化管理和使用建设。
三、着力加强教育信息化
1依托门户网站群,建设教育频道,引进和整合县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全县各类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形成教师的互帮互教和家长互动及学生成绩的网上查询。
2加快学校网络接入步伐,以教育频道建设为重点,鼓励中小学依托教育频道建设学校网站,开展教育系统网站评比、中小学信息化应用评估和优秀课件比赛活动。
3加强信息化培训,年内培训教师1000人以上;抓好学校现有各类信息化设备的应用。
四、努力推进城镇管理信息化
推进以县城为重点的区域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城市规划、建设、交通、房产、市政、市容、社区管理、小区服务等业务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库。
五、引导推进商务信息化
1引导和支持企业运用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节能减排中的特殊作用。
2依托门户网站群建设商务频道,编制电子版企业黄页,鼓励县内商户建立网站或网页,助推我县商户上网和利用互联网进行商务活动,积极开展电子商务。
六、切实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1进一步提高通信网络的规模容量、技术层次和服务水平,加大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对对外互联网带宽提速,推进“宽带通村”工程,不断扩大我县信息网络覆盖范围。
2移动、电信、联通等通讯行业要加快3G网络建设步伐,积极探索下一代互联网基础环境的部署。
七、不断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开发
1依托门户网站群的软硬件设施,整合县内信息资源,建设县互联网数据中心,实现各类政务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与公开。原则上不充许党政单位建设游离于门户网站群之外的互联网信息系统。
2加快社会公共领域信息资源开发,依托“”门户网站群,建设文化频道,推动面向公众的文化信息资源开发,积极发挥全国文化示范县的带动作用。
3扶持和引导以信息资源开发为主的信息服务业,加快信息资源开发的市场化进程。
4加强信息化应急预案建设,强化固定、移动以及卫星通信在各类应急事件中的支撑作用。
5积极开展“网上创业”培训活动。挖掘互联网的优势和潜力,组织C2CB2C等电子商务企业和相关社会机构,重点对下岗人员、残疾人、农民等就业困难人群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和指导,提高信息化能力,协助就业困难人群利用电子商务途径实现创业和再就业。
6依托政务专网建设医保低保管理系统,发行医疗卡,基本实现城镇居民就医实时报销。
八、搞好信息化典型宣传和教育培训
1加大全县信息化工作典型的宣传挖掘力度,力争推出一批在省内有影响的信息化典型,创办《电子政务在》电子刊物。
2加强公务员政务信息化应用培训,围绕门户网站群和政务专网办好全县信息化业务应用培训班。
3加快机关、学校和家庭网络接入步伐,开展“万户家庭上网”行动,举办全县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化知识大赛。
九、加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健全门户网站和党政单位网络及政务专网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检查,落实安全责任,保证县内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建立完善全县病毒预警体系和重大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十、进一步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
1建立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工作绩效考核机制。
1、加强统计信息化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统计信息化领导机构,理顺工作关系,统筹协调,共同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领导机构的作用,督促全县统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2、健全统计信息化管理机构
县局明确专人负责机房维护管理、统计信息网络维护管理、应用平台管理和技术支持工作,保证全局微机和网络正常运行。
3、完善统计信息化管理制度
建立统计信息化建设联络员工作例会制度,了解和交流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求;定期通报各股(室)提供信息及网站维护、信息加载情况。
4、做好计算机硬件升级工作
20*年借助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之机,升级计算机硬件,达到满足普查数据处理的要求,更新部分显示器,以减少录入人员长长期工作的眼疲劳。
5、实现统计系统内网五级互联
加快推进镇级统计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传输速度和质量,实现信息共享,根据市局要求,在全县推广VPN联网技术,20*年底镇统计站全部联入统计系统内部网络,以利于科学高效地组织开展统计工作。
6、提升统计办公自动化水平
强化腾讯通的应用,20*年县局工作人员全部配备耳麦和摄像头,随时配合省、市局利用腾讯通的语音功能召开网络会议,提高工作效率。
7、加强内、外网站维护管理
明确专人管理县局内、外网站,制定信息网上制度,确保每周更新网上内容,不断拓展网站功能,*富网站信息内容,提高网络信息质量。
8、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随着统计系统内部五级联网的实现,要进一步完善网站运行管理机制,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要配备防火墙,利用防火墙增加网络的安全性、稳定性,实现内、外网的自动切换,为内部网络的应用提供良好的环境。
一、围绕税收中心工作做好信息系统建设
(一)全面推行增值税发票管理系统升级版。按照总局和省局统一部署,建立电子底账,全面推行增值税发票管理系统升级版。使新系统覆盖所有增值税纳税人和所有增值税发票,不再对新办纳税人推行老税控系统。加强技术统筹,优化系统运行环境,做好税控装置发行、发放管理,确保升级版平稳、有序运行。
(二)完成金税三期优化版推广应用工作。按照总局和省局统一部署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扎实细致开展系统初始化工作,严把数据清理和迁移质量关,精心实施系统性能压力测试,全力做好上线运行保障工作,确保我市国税系统在三季度前完成金税三期优化版的推广应用工作。
(三)积极推进内控机制信息化升级版。内控机制信息化升级版是今年总局和省局安排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也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重要抓手。各地要全面落实总局和省局内控机制信息化升级版建设会议精神,严格按照既定目标、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按照总局和省局部署,深入查找风险点,不断完善风险指标体系,制定风险防范新措施,持续改进内控机制。
(四)全面优化完善我市网上办税系统。优化和完善我市网上办税系统,及时实现与“金税三期”的系统同步,并以网上办税系统为基础,进一步拓展其他新型电子远程办税渠道,实现手机移动终端APP和微信公众平台办税等方式,打造我市全新电子税务局办税新格局,以实现与实体办税厅等同功能、达到“足不出户,轻松办税”为长远建设目标。
(五)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信息化工作。全面推行绩效管理3.0版和个人绩效管理2.0版,实现组织和个人绩效管理的全覆盖。配合做好综合办公、财务等行政管理类应用系统的升级优化工作,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二、优化应用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机制
(六)着力优化运维工作机制。优化目前运维流程,大力推广集中运维工作平台,实现应用系统运维的归口化管理,减少运维受理环节。
(七)做好应用系统日常运行监控、维护和健康检查。以实现系统零中断为目标,强化主动运维和多级联动,确保各大应用系统正常运行。进一步完善应用系统定点联系工作机制,扩大联系点范围。积极推进金税三期运维项目建设。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管理水平
(八)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力度。加强对部分县市区局机房和网络布线改造项目设计、施工过程中的监管,确保实施到位,确保实用及安全性;加强各级机房及基础设施的巡检,加强县区以下办税场所及各级政务中心办税点核心设备的保护。
(九)优化基础设施资源管理。统筹基础设施资源规划,推进按需分配、有序运行和精细管理。建立设备信息更新审核制度,推动基础资源归类整合。按使用年限、报废流程和权限,规范设备报废。完善技术服务体系,统筹同类设备维保服务。
(十)做好网络及视频会议管理。以实现网络零中断为目标,优化网络结构,加强对税务系统广域网的全面监控,完善网络监控平台,提高网络利用率。贯彻落实税务系统广域网管理规范,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加大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和管理、考核力度。
四、持续强化数据资源管理
(十一)深化数据治理、完善数据资源管理机制。严格数据校验和审核,坚持数据“零差错”不动摇,把好数据入口关,做好历史数据的修正和“垃圾”数据的清理,持续提高数据质量。建立高效的信息采集渠道,继续加大各类税收数据和扩大第三方信息的采集力度,实现第三方涉税信息的定期自动交换。强化数据资源的统一存储、统一管理,集中应用,逐步形成科学化、系统化和制度化的数据资源统筹管理工作机制。做好涉税数据的保密和安全。
(十二)优化数据分析平台、深化数据资源挖掘。坚持科技创新和科技引领理念,充分利用省局数据仓库和税收风险管理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应用技术,深化数据资源挖掘,不断优化数据分析平台,为税收宏观分析和决策提供第一手数据信息。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税务稽查现代化水平。
五、着力做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十三)做好信息安全规划与网络安全检查。逐步建立税收网络安全“统一领导、严格管理、按章运行、全员参与、考核到位”的综合管理格局。做好年度网络安全检查、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等级保护和应急处置演练工作。力争实现信息安全防范技术方面的突破。
(十四)加大信息安全宣传力度。举办“税务系统信息安全宣传周”活动,以总局《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大纲》为蓝本,向全体税务干部宣传信息安全知识和政策要求,切实做到信息安全理念“入耳、入脑、入心”。
六、加强信息技术队伍建设,强化绩效考核和内控机制建设
(十五)提升全员信息化素质。积极推进税务干部信息化素质能力培养,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培训和竞赛活动,提升全员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技能。
(十六)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做好专业培训,发挥专业人才所长。充实信息技术部门人员,提升专业技术能力,配齐信息安全等专门岗位人员。做好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
一、以信息安全为抓手,切实提高信息化管理和保障水平。
(一)全面强化信息安全管理,按照“谁使用谁负责、谁上网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等原则,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度和信息审核制度。一是全州工商业务内网务必物理隔离,落实业务内网安全保障措施。二是引导和规范上互联网的行为。三是加强针对工商部门的网上舆情监管。四是严格禁止文件在互联网、非专用移动存储、业务内网系统和计算机的运转、存储等。五是加强保密工作。
(二)切实保障州、县、所三级网络通畅。加强对网络、应用系统、终端的日常维护和安全监测,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和保障水平。
二、以准入数据质量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基础业务数据质量。
(一)全省准入数据质量建设工作三年来在全体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州取得不错的成就。今年州局决定以准入数据质量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基础业务(主要以基层管理、网络市场监管、信用分类)的数据质量。各单位要一如既往地狠抓数据质量建设,总结以前数据质量建设的经验,进一步完善、细化和落实数据管理的责任分工、数据采集录入规范、数据补录和纠错工作;高度重视数据质量通报等监督检查机制,实时填报、修正相关数据,不敷衍、不走过场,确保电子数据与纸质载体数据客观一致。
(二)各业务部门要加强对数据质量建设的督导、检查,信息技术人员要积极做好协调和技术保障,形成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三)加大数据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做到电子数据、实际情况、书式档案、统计报表“四相符”。州局今年重点在基层管理和信用分类监管方面加强数据质量建设,确保登记、监管等各条线、面的基础数据全面、准确、实时地录入业务系统,真实、全面地体现企业信用。
三、以省局“257”战略为指导,推进一体化综合业务平台和公众服务平台的应用
贯彻执行省局“257”战略总体安排,促进我州信息化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认真落实总局《关于统一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标准的意见》精神,大力推进我省信息化“大统一”和“一体化”。积极协助省局推进全省信息化大集中的“智慧工商”建设,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一体化的顶层设计思路,实施“大统一”、“一体化”建设模式和管理模式。
(二)以统一信息化标准为前提,规范信息化建设标准,进一步加强我州工商信息化标准的贯彻执行,充分发挥标准在各个环节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在省局的指导下全面推进涵盖工商所有业务的新综合业务系统的应用,构建起全省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工商业务一体化支撑平台,确保信息化综合效能进一步发挥。
(三)州局将对“州工商行政管理局”网站升级改版,州工商局主网页上增加县局动态子模块,加大县局对外宣传力度和工作动态展示,不断丰富网上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配合省局开展的一体化“网上工商服务平台”应用,逐步实现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事项、申诉投诉举报的“外网受理、内网审核、外网反馈”,实现内、外网协同办理的业务模式,方便人民群众办事和信息咨询,进一步提高我州工商网上服务的能力。
(四)全面指导全州各县、分局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
四、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促进信息化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领导。
及时调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分管领导。明确具体操作人员的责任,形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相互配合”的协调联动机制。同时充实工作人员,保持队伍稳定,主要依托办公室,配备1至2名兼职人员,相对固定、持续地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及时维护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二、进一步落实制度,促进政府信息公开的规范化。
进一步落实已建立的工作制度,严格按照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制度、依申请公开制度、保密审查制度、工作台帐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相关流程和要求办事,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公文信息目录备案工作。规范工作流程,文件由经办人起草,科室负责人审查,办公室核稿人员拟公开意见,报分管领导审核,主要领导签发后,由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兼职工作人员信息,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每个环节“有人管、有事做、有章循”。做到凡不、可公开的公文一律公开。
三、进一步突出重点,深化主动公开的内容。
一是根据县府办要求,结合我社业务工作特点,合理设置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建设,加强对原本空白栏目内容的补充,对相关栏目不定期地及时予以更新。根据单位地址变化、人员变更等情况,及时修订完善《指南》。二是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公开力度,突出本单位主要业务工作、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的公开。三是进一步优化依申请公开受理渠道,实现当面、网上、电话、传真、信函等多途径受理,严谨细致办理申请,努力提高办理质量。
四、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全体人员的信息公开意识。
继续加强全系统内的政府信息公开宣传,以《条例》实施五周年为契机,积极参加县里举办的各类会议、培训,组织参加相关政府信息公开活动,进一步提高信息人员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认识,强化信息公开意识,提升信息公开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基础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做到人员到位、职责明确,确保有人管事、有人做事、按章理事。
(二)、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必要经费,并落实相应工作场所、设施、设备,夯实工作基础,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顺利开展。
二、严肃工作制度,规范执行机制
(一)、主动公开制度。遵循“谁制作谁公开,谁保存谁公开”原则,明确职责、程序、公开方式和时限要求,推进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审核、、更新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
(二)、依申请公开制度。结合2010年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遵循“依法、平稳、有序”原则,规范和优化依申请公开工作规程,明确申请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提供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统一规范申请处理文书,为公众提供诉求的渠道。
(三)、保密审核制度。遵循“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原则,积极探索,稳步实践,既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时、准确地获取政府信息,防止因公开不当导致失密、泄密。指定机构负责保密审查,明确保密审查的工作程序和责任。
(四)、公开台账制度。整理并形成本部门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目录、机构、人员、制度、月报、年报和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免于公开记录等台账。
(五)、责任追究制度。遵循“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惩处与教育相结合、追究责任与改进工作相结合”原则。
(六)、考核办法。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单独纳入年度考核范围,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提出阶段性工作重点,明确工作要求;通过抽查、通报、表彰等形式推动工作;同时,建立和完善相配套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激励机制。
三、拓展公开渠道,加强载体建设
(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关于印发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系统实施指引(试行)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科学规范政府信息分类,明确界定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免予公开政府信息范围,不断健全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
(二)加强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建设,强化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的更新维护职责,加大更新力度,加快更新速度,丰富公开内容,深化公众参与功能,做好依申请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意见箱日常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与公众交流沟通的“桥梁”作用。
四、抓好日常管理,规范公开行为
(一)、做好统计上报工作。根据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和月度报告工作要求,抓规范、抓督促、抓落实,做到在规定时间内报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
(二)、注重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月报制度,及时掌握人员变动情况和信息公开数据。
(三)、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动机制。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总结、规划、指导、监督和推进,形成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考核、违规有追究的工作机制和以目标考核为导向的推动机制。
五、开展学习交流,提升业务水平
一、不断深化主动公开内容
(一)持续推进规划计划和质监业务信息公开。主动及时公开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任务的实施情况,特别要加大对群众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等方面的质监业务工作开展情况的政府信息公开力度。
(二)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公开。及时主动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及行政审批事项的调整或变更情况,依托“之窗”公共服务平台和办事指南等栏目,为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服务。
(三)有序推进政策制定过程的公开。对涉及公众切身利益、专业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等,要事先通过网络、座谈等形式,征求相关各方或社会公众的意见或建议,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纳入决策的必经程序;重大政策文件正式后,要及时将政策解读材料及相关政策执行的情况公开。
(四)扎实推进公共服务类信息公开。积极推动相关科室和质计所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质量、服务等要素,重点公开收费标准、办事结果、监督渠道等内容,及时公开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的相关监督检查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情况,不断提高公共信息质量。及时公开行政机关职责、内设机构、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以及调整、变动情况,行政自由裁量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促进行政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
(五)大力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公开。要及时公开和宣贯有关质量技术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及时梳理并公开行政执法事项和相关依据,稳妥推进行政执法过程公开和结果公开。继续做好公开听证等工作,切实保护相对人及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二、不断优化政府信息公开渠道
(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电子平台的更新维护,及时、全面、准确地主动公开各类政府信息。做好政府信息的存档报备工作,为群众查询政府信息创造良好条件,切实提高政府信息公共服务水平。
(二)拓展社会公众参与渠道。进一步完善社会听证、公开征询等公开程序,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及时、准确地做好质监新闻和社会宣传工作;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12365投诉热线平台和监督热线、公开信箱等作用,畅通社情民意渠道,增进与群众的双向沟通交流。
三、不断健全政府信息公开长效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建设,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运作方式,及时研究解决信息公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培养,积极选派人员参加各级信息公开业务培训,提高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十二五”规划》,围绕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中心工作,加强人口信息质量管理,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改进统计方法,改革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推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长效工作机制建设,切实加大发展规划与信息工作创新力度,发挥服务决策、服务全局方面的作用,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主要任务
探索实施人口协调发展目标考核评价体系,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正常;开展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牵头实施2012年度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执行情况的考核评估;实施人口信息化“金人工程”,实现省综合信息平台村级应用全覆盖;继续开展“人口计生统计数据信息过县(市)”创建活动,加强人口信息数据库质量测评与通报,推进部门人口信息的共享交换。
三、具体工作
(一)探索实施人口协调发展目标考核评价体系
1.根据《关于“十二五”期间省对市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意见》和《关于开展“十二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的意见》精神,出台我市创建工作实施意见,指导各地争创工作。
2.制定2012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年底牵头开展责任制落实情况的考核评估。
3.配合做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绩效评估系统》的应用工作,做好发规信息工作网上年度绩效考核各类数据、资料上报工作。
(二)推进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
1.实施人口信息化“金人工程”,全面实施村居信息服务终端建设,实现市、县、乡、村(居)四级信息网络全覆盖,加强对村居应用省综合信息平台的指导和管理,提升村级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强人口管理应用系统建设,在部分辖市区试点运行综合信息平台移动办公系统;配合流管部门做好综合信息平台流动人口管理子系统技术保障工作。
2.强化信息质量管理,加大人口统计数据质量监测力度,开展经常性统计数据质量检查,适时通报各地数据质量,提高人口信息的入库率、完整率、准确率与及时率。
3.积极争创省、市级“人口计生阳光统计示范单位”,评比表彰10名市人口计生阳光统计之星(乡级)、20名人口计生基层信息应用操作标兵(村级),推荐省级先进个人。(争创文件另发)
4.做好2012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区划代码调整及《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信息平台》V3.0区划代码规范工作。
(三)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1.加强出生人口实名登记工作,开展出生人口统计专项调研,分析人口计生、卫生、公安部门在出生人口信息统计方面的差距原因,准确掌握出生人口信息;协调公安、民政、卫生、人社等部门,出台《市关于加强人口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实施意见》,建立标准统一、分工明确、考核保障的人口信息交换与共享机制,加强人口信息的有效整合和系统分析,提高人口基础信息统计的质量。
2.深入开展信息岗位练兵及技术竞赛活动,重点加强对村级人口计生信息工作的培训和指导。
3.2012年继续做好与南京人口学院、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在句容市开展的“家庭健康与财富”项目,完成计划生育对家庭成员的健康、家庭财富、子女成长及家庭未来养老的影响的项目研究。
一、奋斗目标
工业指标:规模工业总产值410亿元,增长30%;规模工业增加值140亿元,增长25%;新增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30家,其中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5家。
商务指标:外贸出口总额22858万美元,增长15%;实际直接利用外资3346万美元,增长10%;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0.5亿元,增长20%。其中:商贸限上企业达到100家,实现商品零售额18亿元。
二、工作措施
1、全力培育市场主体,壮大工业经济规模。
一是打造“百亿工程”。把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培育成“百亿产业”;把东阳光、楚星培育成“百亿企业”;把枝城化工建材园、东阳光工业园培育成“百亿园区”。
二是培植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以宜化楚星、华阳化工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支持东阳光药业股份、长江药业等企业引进世界顶尖技术成果,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着力提高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突破性发展新能源产业,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扶强壮大龙头企业。支持纺织、建材等产业提档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品牌化。
三是实施“成长工程”。狠抓企业“小进规”工作和优强企业倍增工程,扶持一批成长型的中小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扩大生产能力。扶持发展一批为大企业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的中小企业,推动企业间的专业分工和紧密合作。加快建立以产业链为纽带、行业龙头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为基础的配套协作网络,形成优强带动、梯次发展的企业集群。力争全年新增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超过30家,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达到10家、过亿元企业达到38家。
2、强力促进结构调整,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是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不断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及技术改造政策,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依靠技术改造走“短、平、快”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工业经济的转型发展。今后要努力完成仝鑫公司500万套连杆生产线的更新改造、东阳光公司48条化成箔生产线的扩能改造及红霉素四期扩能项目投产及五期开工、长江陶瓷三期中高档陶瓷产品开发项目、清河纺织公司生产装备改造完善项目、华阳化工公司新产品开发项目等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引导一批中小企业依托自身力量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实现更快发展。
二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抓好科技成果推广、重点科技攻关和重大专利项目实施。引导企业依托现代科研技术推动自身的改造发展。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主动与大公司、大企业寻求配套生产,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生产。鼓励企业通过购买专利、技术入股等形式引进科研成果,嫁接改造传统产品,增强主导产品科技含量。加快培育出口名牌,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和品牌宣传工作。支持企业组建技术研发中心,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推进企业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积极引进推广节能先进技术和设备。积极为企业创造条件,鼓励企业在装备更新、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利用、优势产能提升、节能减排、循环发展等方面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抓好我市煤化工产业链的延伸、磷化工产业链的延伸、盐化工产业产业链的延伸、铝产业链的延伸、生化制药产业链的延伸以及补链企业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加大废旧资源的综合利用力度,在废渣、废水、废热的利用上寻求更大突破。大力推进余热余能回收利用,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固体废弃物加工利用,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引导和扶持企业利用可再生能源,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督促企业认真贯彻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对重点行业能源消耗和利用情况监控。重点对化工、建材、电子材料等重点耗能行业以及年耗标煤2万吨以上,年耗电3000万kwh以上的能耗大户实行监控。通过调整结构、优化工艺、改进装备、改良技术,实现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5%的目标。
四是推进工业项目建设。积极主动跟踪项目,提前介入。从项目洽谈开始到项目开工、建设、技产全过程做好各项服务,以推动项目建设加速,尽早发挥效益。重点跟踪协调兴发化工、宏发科技、阿波罗肥业、东阳光化成箔、东阳光制药、光伏产业园业、三八八江南工业园、仝鑫锻造500万套连杆改造、长江陶瓷、科力生工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同时积极协调一批中小项目建设,积极为建成项目协调解决煤、电、油、气、运及其他生产要素的配置。
3、着力打造出口基地,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一是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的红霉素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基地。东阳光公司三期年产1500吨红霉素项目已试投产,已形成年产3000吨红霉素的生产规模。2011年将进一步加大协调服务力度,促使东阳光公司四期年产1500吨红霉素扩建项目早日投产,以形成年产4500吨红霉素的生产规模。同时向省商务厅申报我市医药出口基地,争取更多的扶持政策。
二是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的化成箔生产和出口基地。利用东阳光化成箔公司拥有的107条化成箔生产线,年产2750万平方米,占有全国70%左右的市场的良好基础,依托三号地扩建的中高低压化成箔生产线,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化成箔生产出口基地。
三是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的紫外线吸收剂生产和出口基地。形成4500吨/年的紫外线吸收剂生产规模,成为全球最大的紫外线吸收剂生产出口基地,其中苯酮三(BP-3)的生产量居世界首位。
四是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逐步扩大我市机械行业产品的出口规模,壮大农产品出口队伍,促进我市新能源行业的稳步发展。引导企业加大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大力培育外贸出口新增点、新市场。加强对民生工贸、鑫圣陶瓷等企业出口业务的指导,促进企业自营出口业务的迅速开展;引导宜红茶业、鑫鸿华太阳能、银河食品等企业积极参加国际展会,不断拓展国际市场,加大出口份额。
五是打造外资服务品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开展项目审批前送政策服务;项目建设中送温暖服务;项目建成后送关心服务,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投资氛围;同时将外资增投资、发展服务外包、外资并购和利用外贸促外资等作为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引导东阳光、华新等大型外资企业通过增资扩股、外资再投资等方式,不断扩大我市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提升我市利用外资水平,促进我市外向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4、大力实施三个工程,扩大城乡居民消费。
一是大力实施商贸限上企业培育工程。立足全年目标,抢抓国际商贸城、清江商城、陆城商贸物流中心、枝城煤炭储备配送中心建设等机遇。力争全年新增商贸限上企业20家,实现商品零售额18亿元以上,增长20%。
二是大力实施农村市场开拓工程。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工作,一方面是大力发展乡镇级配送中心,辐射周边县市,力争达到“215”目标(2000平方米的面积、1000万元的流动资金、500万元的利税)。中心城区力争达到“521”目标(5000平方米的面积、2000万元的流动资金、1000万元的利税)。另一方面是提档升级村级农家店,力争达到“121”目标(100平方米的面积、20万元的流动资金、10万元的利税)。支持商贸企业开拓农村市场,努力扩大城乡消费需求,全面繁荣农村市场消费。
三是认真开展城乡市场规范整顿工程。依托商务综合执法大队,进一步强化三项执法。即生猪定点屠宰、酒类流通及成品油的市场管理。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规范市场管理。力争将我市商务综合执法,纳入国家第三批试点县市。生猪定点屠宰主要是加强牲畜定点屠宰、肉品有序流通和肉品依法销售三大重点的监督管理。酒类流通管理主要是严格履行职责,广宣传、抓基础、建队伍,以广大消费者喝上“放心酒”为目的。成品油市场管理主要是逐步淘汰较小的加油站(点),加强加油站(点)合理布局,切实保障成品油市场供应和应急所需。
5、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处理改制遗留。
积极协调人社局、国资局等相关部门参加,建立定期或不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做好改制企业内退人员、工伤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日常管理工作,及时协调处理企业改制和职工安置遗留问题。
6、深入开展“三个活动”,建设效能服务机关。
一是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在机关推行“一线工作法”,开通“企业服务110”24小时热线电话,局领导班子成员分成8个工作专班划片联系企业对口支持服务,确定一季度活动主题为“抓调研、定规划”,二季度活动主题为“抓服务、解难题”,三季度活动主题为“抓落实、树形象”,四季度活动主题为“送温暖、结好帐”,扎扎实实做好全市规模企业走访调研工作。
围绕税收中心工作任务,全市地方税收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坚持科技引领、务实创新,贯彻全省税收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管理创新、数据突破、项目推进、运维规范、安全巩固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信息管税,着力提升信息化运维和信息化安全管理水平,促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全市地方税收信息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扎实开展应用项目推广,推进信息化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加强项目建设工作,保证建设质量。
一是做好纳税服务绩效考核系统的建设和上线工作,完成系统联调维护和运维工作。
二是开发智能税务终端应用程序,实现纳税人发票真伪查询和税务人员的移动办公。
(二)做好应用项目的推广工作。一是完成风险管理系统的推广工作。按照省局推广方案,协助征管部门在全市全面推广工作。二是按照省局推广计划做好综合办公系统软硬件和网络安装调试,odps公文处理系统历史数据的备份和迁移工作,配合完成系统上线工作。三是加快pos机查询缴税项目的推广,逐步在全市范围推广运行;四是做好社保费通过财税库银方式缴库扩面推广的技术支持工作。五是拓展存量房价格评估系统的应用面。做好相关技术支持工作。六是完善网络在线发票系统。扩大网络在线发票的应用面,开发网络在线发票兑奖功能,实现二维码发票真伪验证以及短信提醒功能。
二、夯实税收数据基础,力争数据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继续做好数据质量管理工作。根据税收业务和基层部门工作需要,以风险管理系统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电子税收数据质量审计、核查和整改工作;建立健全数据质量日常考核机制。
(四)以数据分析利用为主题,在数据管理上实现突破。以深化数据应用,服务税收工作为主题开展数据管理工作。开展征管报表专项主题数据分析利用工作,对征管业务系统中征管报表部分进行梳理,提出省、市、县级业务部门实际需要的报表需求,提交省局评审和开发。
三、强化信息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保障作用
(五)做好硬件平台项目建设。一是做好硬件基础平台的搭建工作。按照省局安排利用虚拟化软件构建虚拟化云计算平台,将现有将现有服务器纳入云计算平台,应用系统向云计算平台迁移,实现应用平台的优化整合。二是配合省局完成税收数据灾备中心设备平台升级工作,保障税收数据灾备系统的平稳安全运行。
(六)做好金税三期工程网络和安全项目建设。一是做好金税三期省以下网络和安全建设工作。按照省局要求,制定实施方案,进行网络和安全项目建设。二是优化县区局和税务所的网络设置,实现双线路的自动切换。三是根据纳税服务绩效考核工作需要,升级市局到区县局的备份线路,更换路由设备,提升网络带宽。三是建设全市广域网络流量监控分析系统。在市局部署广域网络流量监控分析系统,加强对全市广域网络运行状态的监控,合理分配网络资源,提高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
(七)做好机房基础环境项目建设工作。一是改造省局税收数据灾备中心暨市局中心机房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完善机房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加湿系统、通风系统的功能,加强机房的统一管理,提高运维效率。二是改造机房综合布线,增加供电和网络布线,满足新增设备的需求。
四、加强运维体系建设,规范运维管理
(八)加强网络和硬件设备管理。一是加强网络管理。制定全市地税系统网络建设、网络配置、网络运维技术规范,提升全系统网络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二是加强硬件设备管理。制定计算机类设备更新管理办法;及时更新市局中心机房硬件平台的老旧设备,保障各业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九)规范应用系统运维管理。一是建立健康检查规范,加强系统运行监控。从应用系统的配置信息、性能、业务数据质量等方面,制定健康检查制度,明确健康检查指标,定期开展系统健康检查,有效降低系统风险。二是制定网上办税系统运行维护规范,加强系统的运维管理,在实现身份认证的基础上,逐步在网上办税系统实现数字签名功能,提高网上办税的防篡改和防抵赖性。
(十)做好信息化日常运维工作。提高应用系统日常运维质量。在各项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的调整时,配合做好需求分析调研,确保各项税收政策及时有序的落实;加强沟通,利用各级运维资源,做好问题管理平台的运维管理工作,按月开展问题分析,为系统优化提供依据;定期更新问题知识库,充分发挥问题管理平台效能。
五、强化安全管理,巩固信息安全体系
(十一)巩固信息安全建设成果,深化信息安全管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各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继续做好年度安全检查。将安全管理要求和日常运维工作相结合,梳理和细化基础环境、硬件平台、应用系统、数据管理等日常运维工作的规范和要求,逐步建立安全运维制度框架、管理机制,进一步夯实和提升全市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十二)做好信息安全整改工作。根据信息安全风险测评工作、信息安全检查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整改工作任务。一是强化安全管理,开展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进行等级保护专项培训、对二级以上信息系统完成信息系统有关备案工作。二是加强技术防范,通过部署集中授权访问控制系统加强对运维工作的安全高效管理,通过部署抗ddos攻击设备,加强对门户网站的安全防护,根据省局对ca认证系统意见,制定ca 认证系统的应用规划。
(十三)推广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根据省局对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的试点情况,适时在全市推广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规范终端用户的使用行为,力争达到合规进、授权用、加密传、安全存、审核出、销毁净、日志留的应用目标。
六、完善管理方式,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
一、全市商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商务系统均建立了商务之窗、商务预报网站和政务公开门户网站,所有计算机实现上互联网,对上、对下全部实现网上办公。
二、2011年信息化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局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把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全局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列入党组的重要议事内容,坚持常抓不懈,从各方面给予关心和支持。根据局领导工作变动和三定方案落实情况,及时对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并明确了分管领导和信息联络员工作职责,具体负责信息化日常工作,确保了我局信息化工作的有序扎实开展。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信息化设备使用效益。我局充分认识到加快信息化建设,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行政办公效能和办事效率,共享优质信息化资源,提高商务工作质量。为此,我局进一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硬件设施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公环境与办公条件,特别是我局新建办公大楼的落成投入使用,大大地改善了全局人员的办公环境,在新大楼的信息硬件设施建设上均按照最高标准,开通了电信短信平台,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完善和加强商务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为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精神,我局在深化和巩固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商务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做好商务系统政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录入、核对工作,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管理系统网站、商务之窗网站、政务中心窗口以及便民资料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有效地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获得商务信息的权利,促进了我市商务行政行为的规范化、公开化、透明化。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局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公开信息达850多条,其中业务公开信息117条、部门动态等其它信息708条。重点内容为我局完成三大指标采取的措施以及对扩大消费(比如家电下乡)政策的解答。商务之窗和商务预报网站上公开信息达5000余条。
三、存在的问题
1、少数机关工作人员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信息工作质量还有待提高,与市信息办联系不够经常化。
2、计算机应用和网络管理维护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个别科室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的应用技能还有所欠缺,信息员的网络操作技术水平和整合应用能力亟待提高。
四、2012年工作要点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市商务系统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加大投资,注重基础建设,在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同时,加强现有设施管理,完善各类管理制度,有效提高使用效率。
三、进一步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把政务公开工作与做好行政审批、行政监督、商务执法等内容结合起来,为我市商务经济发展提供较好在信息平台。
为切实加强对全区卫生系统“三新”主题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根据区委“三新”主题教育活动督查要求,区卫生系统“三新”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各单位教育活动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结合我区卫生系统主题教育活动任务实际,制定以下工作要点:
一、督查主题教育活动准备工作和动员部署
1、审定活动方案。主要督查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是否围绕服务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和推进“进位创强”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制定规划,找准定位,细化任务和工作要求。
2、检查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检查各单位是否建立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落实了工作责任。督促各单位将活动组织机构和确立的联络员、信息员要报送主题教育活动办公室。
3、查看动员会召开情况。检查各单位是否召开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参学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有没有亲自作动员报告,有没有把学习要求向广大党员干部讲清楚,有没有把本单位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任务和安排部署讲清楚。
4、督促活动图片资料和文字信息。督促各单位向新闻媒体和区委主题教育活动办公室报送信息,加大学习实践活动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督查集中学习开展情况
5、检查集中学习开展情况。主要检查学习形式是否多样,是否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辅导;党员干部是否加深了对“三新”的理解;查看各部门是否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召开了3次以上的集中专题学习。
6、检查学习笔记及相关资料。主要检查领导干部是否带头深入学习,领导辅导是否有讲稿,集中学习是否有记录,领导班子成员、参学干部是否有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是否达到内容、时间、人员、效果“四落实”。
7、检查理论考试情况。主要检查学习效果是否达到要求,考试是否全员参与,合格率是否达到90%以上。
三、督查讨论提高开展情况
8、检查“五看五增强”活动开展情况。检查在“五看五增强”活动中,领导干部是否深入基层,进行调研走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督促各单位至少形成1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并及时报送主题教育活动办公室。
9、检查“建设大都市、我来献一策”活动开展情况。看活动载体是否结合工作实际,是否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问计表、设立献计献策箱、网站、开辟专栏等多种形式,收集事关“三新”和谐发展的意见建议,筛选有价值的意见建议报送主题教育活动办公室。
【关键词】医院 工会 职工思想政治 工作要点
1.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医院职工的思想价值观念乃至行为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意识上更加市场化、自主化、参与化、法制化,这些都给工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情况和问题。医院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只有做到以人为本,牢牢把握住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才能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从而推进医院健康发展。
2.新时期医院工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点
2.1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尊重人、关心人、团结人、理解人、信任人”的基本要求,根据当前情况的不断变化有针对性地选择工作方法。
(1)以人为本。工会各级干部要经常深入职工当中去,及时了解职工的需求,针对职工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力所能及的提供服务和帮助解决困难,尽心尽力为职工办实事,帮助职工解决后顾之忧,使职工全身心投入工作。做好职工生、老、病、死的看望慰问工作,及时把领导的关怀送到职工心中,利用业余时间到困难职工家慰问,了解他们实际困难;对子弟小学入学情况模底,帮助职工子女争取入学优惠;“六一”儿童节为独生子女发放慰问费、保健费;为职工办理生育证、独生子女证;积极争取医院增加员工福利性经费支持,提高工会会员的福利性补贴;通过医院内部网络公布员工的生日或者结婚、生育等喜事,让其他员工都能分享他们的快乐,并对员工生日开展慰问活动;开展职工子弟荣升大学奖励、座谈会;为职工发放节假日慰问费及物质等。
(2)工作方法的创新。工会要善于运用科技信息时代的各种现代化手段,比如网络来开展工作。政治思想方面工作方法要实现创新,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趣味性。在开展活动时,要有主体性,能够娱乐广大职工,做到以基层为主,积极调动职工参与。工会在组织活动时,要多考虑职工的需求,组织一些集体性和趣味性比较强的活动,才能吸引职工参与。这样一方面增进了职工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增强了职工的团结意识,从而提高集体向心力。②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一些工具,来增强思想政治方面的渗透性。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得到网络服务是员工的权利,医院工会应改变传统服务方式,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利用网络平台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从而提高工会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整体水平。③建立一套新的工会机制。完善领导机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任期负责制、职位责任制;完善调控机制,建立健全医院思想政治调控机制;完善评估机制,根据工作的目标,进行定量定性的方法,对工作效果进行评判,并通过效果的评估,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工作方法和工作目标,从而实现工会工作的动态管理;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有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以满足职工物质和心理方面的需要,从而激发职工潜能,更好的为医院和患者服务。
2.2深入群众,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1)要与时俱进,时刻把握新形势下职工思想意识的变化。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就医人群不断扩大,低收入和农民患者的比例也不断增大,面对文化程度不高、经济条件较差的低收入和农民患者,医护人员就不能再用老方法来处理问题。
(2)加强民主管理院务公开制度。全心全意依靠职工是工会展开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贯方针,依靠职工搞好医疗服务、提高医疗水平是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医院的民主管理、院务公开工作不图形式,注重实效,认真按照院务公开有关规定办事,使广大职工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做到心如明镜,及时解决、及时公开。院领导下基层逐一与各科室联系,广泛听取广大职工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职工对医院建设及发展想法,为临床一线排忧解难,为医院发展作出科学的决策。
2.3情系职工,维护员工合法权益
(1)情系职工。在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上,工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将职工实际需求作为出发点,在生活上对医务人员予以关心和照顾。积极解决职工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协调医患纠纷、协调职工的婚姻、家庭纠纷、缓和职工之间的各种矛盾;在职工生日、生病和家里出现一些重大的事件时进行造访;对一些家庭困难,身体患病者,工会和医院领导对其进行慰问,并送上慰问金,使职工能够感到组织上的温暖;关心员工的思想和身体健康状况,每年组织一次体检,并为职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及时为职工排解心理上和工作上的压力。
(2)使工会真正成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当医院修改薪酬制度时,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维护者,要听取广大职工的意见,积极向医院领导反映职工的这些要求和意见;积极推行院务公开,在制定医院改革措施、医院发展规划以及一些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规定时,工会要充分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积极听取职工建议,把推进民主管理、政务公开与职工的思政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让职工知道医院情况,参与医院事务,这样工会的思政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2.4增强群体意识,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1)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形成团结一心的高度凝聚力。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是提升职工凝聚力的重要载体。可以与兄弟单位进行篮球、乒乓球等友谊比赛,组织“弘扬国粹,爱我中医”毅行活动和拔河比赛,组织职工趣味运动会、演讲比赛、摄影比赛,举行岗位标兵模范表彰大会、迎新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织职工户外旅游,鼓励职工积极参与社会义工活动。通过开展以上活动,能够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促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展现广大职工良好精神风貌,形成了一股高度的凝聚力。
(2)协调劳动关系,构建和谐医院。为了适应医院发展需要,依法建立和谐稳定关系,维护职工和医院的合法权利,规范双方的行为,合作共事,共谋医院发展。根据《劳动法》、《工会法》、《女职工劳动保护法特别规定》等有关精神,对职工聘用、培训、劳动报酬、保险福利、劳动安全卫生内容进行规范,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临聘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和队伍的稳定性;做好各方面利益的协调,在日常工作中,协助行政部门做好劳动争议的调解,对于职工找工会反映的情况,做好化解各种矛盾,在促进和谐中维权,通过和谐的劳动关系,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3.总结
医院工会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及时准确的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与时俱进,只有不断提升自身政治文化素质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运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医院工会工作新思路,才能未雨绸缪,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姚爽.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医院思想政治工作[J].辽宁经济,2010(l):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