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编程学习计划范文

编程学习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编程学习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编程学习计划

第1篇

高职编程类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某种程序语言的语法知识点以及算法思路,通常安排在计算机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中的第一或第二学期进行。语法知识的传统讲解枯燥乏味,却又是重要的基础知识;算法思路普遍难懂,或者理解和编程实现之间存在差距,需要大量的实践来保证知识的掌握。因此,普遍高职学生在学习编程类课程的时候都会不同程度的产生畏难情绪。

信息化技术教学设计,也就是利用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和学生互动当中,在课程“教与学”中引入信息化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程度,以促进“教与学”。将信息化技术来优化传统课程教学,加入到教学环节中,使它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可描述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1]编程类课程本身就是信息技术类课程,引入信息化手段更容易让学生感知信息化的优势好处,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与效果。

1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针对编程类课程的特点,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利用现有的或自己开发的网络平台

现今信息化时代,网络上提供了很多的教学网络平台,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开发属于自己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例如“蓝墨云班课”教学网络平台,它提供了课前预习布置,谈论论坛,分组作业,课前视频,课堂点名,作业布置、互动反馈等功能,贯穿了教学的前期、中期及后期整个过程。学生可以通过电脑也可以通过手机操作。现有的教学网络平台能够方便快捷的整理教学上课资源,重新分配教学资源的利用步骤;此外学生操作便利,也可以因人因能力、掌握程度的不同来合理分配时间来通过教学网络平台进行预习、学习、复习。

2)基于“微课导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微课就是要把老师的授课内容用信息化手段表现出来,可以替代传统老师讲课的不足,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反复开看,更有效的掌握教学内容。微课做的事情,不仅是把文字教材影声化。同时要把老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隐形知识,把老师的讲解、对课程的理解呈现出来。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师提供的针对性信息化学习环境,例如flash、微课视频、基于课程内容设计的游戏、微信互动交流页面、网络课程学习平台等信息化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通过分组讨论、项目实践等活动完成知识的内化。

根据编程类教学具有操作性强、知识点难理解的特点,在每个编程算法、语法的教学重点、难点都可以用微课视频来呈现,微课的简洁精练和突出主题的特点非常适合程序语法知识点及算法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针对算法推导和编程过程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视频,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更好理解,并且帮助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同一个疑难问题重复解答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因此,“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编程类课程的教学效果。设计微课视频时,可采用“普适”+“心动”的策略来提升学习资源的质量。“心动”旨在让学生怦然心动,产生浓烈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进一步的理解。富有“心动”的微课视频,可促使学生产生“行动”欲望,从而保证在翻转课堂中,基础知识与核心能力传授的有效完成。微课视频的“心动”,可从“故事引入”、“游戏加强”、“结构统一”等方面入手。

3)开发有助知识理解的软件

编程类课程重点及难点的地方就是算法的推导过程,如何更生动、更直观地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算法的推导过程,尽可能消除学生普遍的畏难情绪呢?利用信息化技术是很好的办法。可以通过制作软件程序,程序可以是以游戏形式呈现,也可以是模拟算法演变的步骤,最好能提供测试的模块,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体验算法演变的过程。比起传统教学,大段的代码的讲解更能让学生接受,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

2 “直接插入法”算法课堂的教学设计

《直接插入排序》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是“翻转课堂+Unity 3D模拟体验+程序测试系统”,即将翻转课堂理念融入课堂信息化教学,通过Unity 3D制作跨平台算法演示与体验软件,配合程序测试系统,实现知识点的理解及应用。

2.1 制作微课视频,通过蓝墨云班课预习视频及资料

制作并上传微课、PPT、教学案例、参考书籍等相关资料到蓝墨云班课。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制作以游戏互动和PPT动画相结合的教学微视频,将枯燥的算法学习变得有趣味,调动学生热情。多种方式呈现算法,让学生对算法有基本的认识与理解。据统计现在的大学生100%使用智能手机,93%开通了4G网络,各个学校的Wifi网络带宽也在逐渐加大,使用智能手机软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成为可能。蓝墨云班课具有班级创建、资源管理、成员管理、问卷调查、讨论答疑、作业布置、小组讨论、即时签到等功能,有手机和电脑等多个版本。借助它很容易实现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下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课堂上利用它和传统教学方法相互融合,进行讨论交流、作业提交、重要资料留存等,创建即时互动教学新模式,极大提高教学效果。

2.2 开发算法演示软件,学生通过体验软件进行知识第一步内化

自行开发针对排序算法的演示测试软件,“直接插入法”是排序法的其中一种。传统的算法课程,教师在黑板上理论推演算法,教学过程枯燥、抽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教师制作动画,配合PPT演示算法执行过程,这种方法较前一种方法更为直观,但演示的内容固定,且PPT及动画的播放对硬件和操作系统有一定要求。本课程中,笔者自行开发了一款排序算法的演示测试软件,有以下两个特点:1)同一算法,能对不同数字个数、不同数字的一组数排序,自动生成算法执行过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算法。2)Unity引擎制作的软件具有跨平台的特点,一次制作可以生成能够在任意操作系统、任意硬件上运行的软件,所以本算法体验软件具有Web版本,PC版本、手机版本,同时支持Windows、Linux、Andriod、Ios等操作系统。学生可以观看数组各种排序的整过过程,可以改变数组长度或者改变数组元素的值,通过比较观察,可以容易发现各种排序的规律及计算机运算过程。这比起传统的讲解,学生主动性更强,而且学生可以针对自身的理解程度而多次重复的测试体验,也可以边体验边写流程图。用信息化手段来学习信息化技术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更具意义和说服力。

2.3 使用编程系统进行知识的进一步内化

编程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实际练习,完成一定数量的题目和代码量才能逐渐形成。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教研室自主开发了提升编程能力的编程测试平台。平台上有大量的练习题目,针对不同的算法主题,从易到难。课堂上借助于编程能力测试平台,进行进一步的知识内化。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代码的对错、执行效率,以及其他同学完成题目的情况,教师能够看到学生完成题目的总体情况,以及每个同学提交的代码,方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针对问题进行讲解。通过规定学生在C++及其他程序设计课程中必须完成的题目数量,并配合适当的奖惩机制,授课教师所在学校学生的编程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整个课程的设计过程,老师在课堂的参与程度与传统教学完全不同。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中心,通过各种信息化手段,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能?有裕?提高教学质量。

第2篇

教育

        一、由无到有情境的转变

教育

        新课程从“知识技能”目标转变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教学内容从“单纯的化学知识内容线索”转变为“三条内容线索”,而且这三条内容线索不是简单的加减关系,需要相互融合在一起。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的教学习惯即向学生呈现无情境的表面知识,要给无情境的知识建立背景,就是要善于从真实中提出实际问题,到实验中运用化学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再回到实际应用中。这样做,一是促进迁移的需要,二是激发动机的需要,三是增进理解的需要,四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需要。当然这种转变也有水平高低之分,最高水平是将化学知识溶解于实际问题中,并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又能结晶出化学知识。

教育

        二、由具体到建构的转变

        大多数教师认为重视知识点就是抓住细节,很少考虑到知识细节之外的东西,如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知识的认识功能等。例如,教师关注铁跟盐酸反应的具体现象的规范表述,却忽视了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铁跟盐酸的反应,忽视了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化学变化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忽视了启发学生体会同样一个反应既可以表示铁的化学性质又可以表示盐酸的化学性质。其实,我们的教学不是不需要具体知识,而是应该始终明确传授具体知识要服务于观念的建构,并且这种观念不是纯粹的哲学层面的观念,而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核心的认识构架。有了这些核心观念,学生就能够学会运用化学科学的观点、思路和方法去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由低层次到高境界的转变

        教师对于探究式教学还存在着许多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探究神化;二是将探究泛化。课堂中的探究活动可以在探究的环节、开放度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处理,也不需要每个内容都要探究,如果分组进行实验的条件不允许,学生可以参加探究过程的其他环节。探究活动的基本要素和特征:一是要有值得探究的核心问题;二是要有围绕问题的假设和预测;三是要有解决问题、寻求支持或否定假设的证据的活动过程;四是要有交流和评价。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是随着参加探究活动的经历不断增多而发展和提高的。所以应该发展性地面对探究式教学,不断提高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水平。探究式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能够自如地将探究式教学与其他有效教学方式和策略相结合,并融入到整体教学中。 四、由单一到整体的转变

        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需要较多的时间,解决有限时间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多元化之间的矛盾有许多途径,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改变过去课时教学设计的习惯,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所谓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就是针对一个单元,整体地去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时间,如哪些内容需要采用实验探究、需要多少时间等。整体教学设计有利于多样化教学方式的统一,该探究的内容就要保证比较充分的活动时间和讨论交流,该精致提练的内容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讲解的作用,该落实巩固的内容就需要精心设计和安排练习进行强化。整体教学设计有利于整合时间资源,使有限的课时产生高效益;整体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合理认知板块的建构,促进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以及综合运用有关知识技能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五、由简单被动到综合主动的转变

        1.给学生一个空间,他就能创出一个乐园

        青少年学生是可塑性很强的群体,不同的教育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相信学生,给他适当的思维空间,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也许你就会发现一个崭新的课堂面貌:学生活跃了,不用再逼着学生去学了;学生记得深刻了,不用再恨铁不成钢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了,不再沉闷了。

        例如,我在课堂教学中遇到这样一件事:在讲到化学肥料时,因为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对化肥比较熟悉,我让学生先说一下生活中见到的化学肥料,学生马上就脱口说出碳铵、硝酸铵、尿素、磷肥等。教师没有帮忙,学生就已经说出多种化肥了。然后在实验台上出示了几种化肥样品,让学生找出它们的特性,结果各小组均有代表积极参与,有的学生跑到黑板前亲自闻一闻化肥的气味,有的学生把少量样品放在在水里,搅拌了一下说:“怎么有的化肥易溶于水,有的难溶啊?”有的学生将硝酸铵和熟石灰混合闻到了氨味。教师也没有提供帮助,学生就把有关化学肥料的内容“争”着学去了,整个课堂成了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的乐园。

        2.给学生一些时间,他会让时间产生时间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在课堂中如果教师善于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探讨,你可能会发现:本来一节课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能有效地加以解决。

第3篇

数控技术 岗位职业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 模块

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一、课程设计的必要性

《数控编程与操作》是数控技术专业最重要的核心专业课程,受到各院校的高度重视。

针对该课程的特点,我们提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车、数铣、加工中心、电火花机床的操作,掌握FANUC、SIMENS、HNC、GSK等4种系统的编程,使教学的目的性更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更强。课程设计的理念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课题组正是沿着这一思路着手进行课程的设计。紧紧围绕课程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突出高职教育教学特点,探索将课程内容项目化、模块化,将课堂教学现场化,强化职业技术能力,把工学结合的思想贯穿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课程设计的思路

数控技术专业的《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实行“1+2”模式,即将课程设计为1个职业能力学习模块,再加上2个职业能力拓展模块。职业能力学习模块主要学习数控编程及操作的理论知识,2个职业能力拓展模块分别为数控机床操作实训和使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实习。前一个能力拓展模块侧重于装备各类数控系统各种机床的操作,后一个能力拓展模块侧重于各种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通过理论课与实践课并列进行的教学模式,使数控加工操作实践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融知识传授、职业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以实际典型零件加工过程为导向,现场教学、课堂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模式并举的教学方式。

1.对理论教学体系进行整体优化,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提高素质为主线的课程内容体系

在理论内容方面强调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课程内容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增加与现场实际密切相关的内容;可根据专业发展方向的需要,适时调整课程内容,以保证课程内容始终与数控技术的发展水平、市场对人才能力要求相适应。

2.构建相对独立又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

加大针对理论内容的项目训练、强化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使实践教学时数与理论教学时数的比例达到1︰1以上。建立起完整配套的实验和实训教学环节,进行“真枪实弹”训练,把实习教学由单纯消耗转变为实习与生产的有机结合,做到生产和实习两不误。这种作法也为工厂节省了人力,降低了消耗,创造了效益,真正实现了实习教学和生产的有机结合。

3.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将职业技能鉴定融入常规的教学训练过程

将与课程相关的数控类职业技能鉴定工种融入平时的教学训练过程中,实现专业教学和职业鉴定的“直通车”。如数控铣工、数控车工的职业鉴定融入到课程教学和数控编程加工实习实训中,既节省专业的教学资源、降低学生的鉴定成本,也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和主动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理论教学、项目实训教学到强化实训,要求做到“六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讲解与指导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相结合,以达到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及创新的能力,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一体化教学体系。

三、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1)构建了典型零件库和零件加工工艺性文件库,并通过网络让学生随时调用典型零件的加工程序,拓宽学生的编程思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搭建一个网络平台,将课程的诸多信息放置在网上,便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四、学习情境设计

根据每一学习情境职业能力要求,进行每一学习情境的教学设计,下面通过实例介绍学习情境教学设计过程。

实例:在数控车床上完成凹圆练习件的车削加工

1.工作任务描述设计

加工零件任务名称:凹圆件练习件的车削加工。

2.零件类型描述

该零件属于较简单的阶梯轴类零件,是使用数控车床加工的基本外轮廓形状。是数控车削加工中难度较低的基本零件之一。

3.学习情境教学(行动)过程总体设计

根据每一学习情境教学内容,来开发以行动过程为导向的学习情境学习过程,即下任务、定方案、誊卡片、加工、检测五个行动过程。

参考文献:

[1]陶维利.《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基于教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第4篇

经过几年来对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情况的跟踪研究以及对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深入研读,我认为修订版是对实验稿的继承和发扬,改进与完善,但又不乏创新之举,让人读来眼前一亮,对数学与数学教育的意义与价值的定位更准确,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的要求更明晰,对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等教学策略与手段的指导更明确,对课程内容的调整更合理。

在研读标准的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标准明确提出了“四基”这一学生培养目标,即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第二,标准明确提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原有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共同组成了“四能”;

第三,调整和界定了10个数学课程中的核心概念,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四,进一步完善了基本理念,明确了重要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并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情感态度目标做了细致描述;

第五,第一、二学段一些具体课程内容的调整与修改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教学实际,使得数学课程内容的安排更趋合理。

下面就对以上几点谈谈自己的研读体会与思考。

一、从“双基”到“四基”——“十年数学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收获”

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是在实验稿基础上对传统“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发展,虽然实验稿中的总目标也出现过“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但没有像修订稿这样明确地把这四方面的目标并列起来作为统一要求。这说明标准修订专家组在充分肯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传统优势的同时,更加关注到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应该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学生当前数学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未来学习和终身发展所必需的。获得“四基”,可以看做是学生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集中体现,它关系到学生当前学习和长远发展。这是对“双基”的继承和发展,必将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课标研制组专家孙晓天教授则把“四基”的提出誉为“十年数学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收获”,“是这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取得的最重要、最具成长性的标志性成果”。

我们知道,提出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仅依靠熟练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更需要思想方法的指引和活动经验的积累。也就是说,要创新,需要具备知识技能、需要掌握思想方法、需要积累有关经验,几方面缺一不可。

正如史宁中教授所说:“创新能力依赖于三方面:知识的掌握、思维的训练、经验的积累,三方面同等重要。”

那么,什么是数学的基本思想,什么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他们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界定?《标准》并没有对此进行深入说明,研究者目前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这也给了研究者更大的研究和讨论的空间。相信在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取得一个基本的共识。

关于基本思想

我们知道,在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数学思想有很多,比如分类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归纳思想、方程思想等,在众多数学思想中,哪些属于基本思想呢?基本思想应该有哪些特征和功能?这些基本思想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会表现出怎样的理解和接受状态,在教学中应该渗透到何种程度,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求才算适宜?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的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史宁中教授曾在报告中指出,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演绎和归纳,是最上位的思想。这里所说的思想,是大的思想,不仅仅是在数学学科中,是希望学生领会之后能够终生受益的那种思想。同时,他也强调,如果站在数学学科的角度来看,数学的基本思想有3个:抽象、推理、模型。

人们通过抽象,从客观世界中得到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建立了数学学科;通过推理,进一步得到更多的结论,促进数学内部的发展;通过建模,把数学应用到客观世界中,沟通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

比如,由数量抽象到数,由数量关系抽象到方程、函数(如正反比例)等;通过推理计算可以求解方程;有了方程等模型,就可以把数学应用到客观世界中。

顾沛教授则认为,“数学的基本思想,主要可以有数学抽象的思想、数学推理的思想、数学模型的思想和数学审美的思想。” 相较史宁中教授的观点,又增加了“数学审美的思想”,并认为“通过数学审美,看到数学‘透过现象看本质’‘和谐统一众多事物’中美的成份,感受到数学‘以简驭繁’‘天衣无缝’给我们带来的愉悦,并且从‘美’的角度发现和创造新的数学。”

上述这些基本思想应该属于数学思想的最高层面,由其演变、派生、发展出来的数学思想还有很多,比如:分类思想、集合思想、符号思想,归纳思想、演绎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等。

在用数学思想解决具体问题时,对某一类问题反复推敲,会逐渐形成某一类程序化的操作,就构成了“数学方法”。如等量代换法、数学归纳法、换元法、配方法、列表法等。数学方法不同于数学思想,数学思想往往是观念的、普遍的、深刻的、一般的、内在的,而数学方法往往是操作的、特殊的、表象的、具体的、程序的、技巧的。数学思想常常通过数学方法去体现,数学方法又常常反映了某种数学思想。教师在讲授数学方法时应该努力反映和体现数学思想,让学生体会和领悟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归纳、演绎、抽象、转化、分类、模型、数形结合、随机等。对数学基本思想的研究,我们可以先从这些与具体内容紧密结合的具体的数学思想入手。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逐步感悟、领会这些思想。但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感悟数学思想,并不依赖于知识本身的难度。同时,对数学思想的渗透与感悟尤其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思维发展的规律。

关于基本活动经验

对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目前学者们也是各抒己见。

张奠宙教授指出:“数学经验,依赖所从事的数学活动具有不同的形式。大体上可以有以下不同的类型:直接数学活动经验(直接联系日常生活经验的数学活动所获得的经验)、间接数学活动经验(创设实际情景构建数学模型所获得的数学经验)、专门设计的数学活动经验(由纯粹的数学活动所获得的经验)、意境联结性数学活动经验(通过实际情景意境的沟通,借助想象体验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的本质)。”

徐斌艳教授认为:“我们还可以将基本活动经验进一步细化,它包括基本的数学操作经验;基本的数学思维活动经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

孔凡哲教授认为:“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

王新民等学者则认为,“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学习者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

尽管不同学者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描述有所不同,但基本都是指向于“学习者在数学活动中所形成的对当前以及后续学习能够产生积极作用的经历、体验”。

本人比较倾向王新民等学者对数学活动经验的阐述,尤其是他们对“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的解读,并关注到了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体验,更加全面、深入、细致。“感性知识是指具有学生个人意义的过程性知识,也包括学生大脑中那些未经训练的、不那么严格的数学知识;情绪体验是指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成功体验、对数学严谨性与数学结果确定性的感受以及对数学美的感受与欣赏等;应用意识包括“数学有用”的信念、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与思考问题的意识以及拓展数学知识应用领域的创新意识,而且应用意识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核心成分。”

在数学学习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学生亲自去探索,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而是要选择那些蕴涵丰富数学思想的数学知识,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数学思想的形成不同于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难度和过早的抽象化、形式化就能“速成”的,它是需要学生慢慢理解、逐步感悟的,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基础上的再认识、再深化的不断内化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在重视 “四基”目标整体实现的同时,一定要避免走入形式化倾向,走向“唯思想”、“唯经验”的另一个教学极端。

二、从“两能”到“四能”——创新能力形成的源动力

解决问题是数学活动的标志,也是产生数学知识的一个主要途径。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想、知识和技能的作用将会非常有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是数学教育应当重视的重要议题。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第二条别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实验稿相比,由过去一贯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发展到要“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并将原来总目标中4个方面之一的“解决问题”改为“问题解决”。充分表明了数学学习中问题的重要性,“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具体体现,是创新的前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固然重要,但发现和提出问题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所急需的。《标准》在对“创新意识”这一核心概念的阐述中明确指出: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由“两能”发展到“四能”,强化问题意识,这正是创新能力形成的源动力,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将有助于在基础教育阶段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与美国的“问题解决标准”对比,会发现我们的标准要求的比美国高。其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只在问题解决的目标中出现。我们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呼唤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小学阶段要给孩子们埋下一些创新和发现的种子,激发出他们创造的潜能。但美国的问题解决更加强调问题的开放性与挑战性,强调学生是问题解决的主体,能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及学会如何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一点对我们的教材编写以及教师对问题解决情境的设计与教学会带来很大启发。

第5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思维转变 深化过程 分析

在经济交往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国际背景下,英语作为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语言语种,成为了国际间的交流和沟通的纽带,在信息化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大学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行业中的重要阶段,大学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性应用方面的人才的基地,是大学生未来社会工作和交往中起到有效的、顺畅的、高效的信息沟通和交流的保障。大学英语教学主要致力于大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创新性意识的培养,是推进我国教学体制改革,努力完成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教学目标实现的保证,满足社会和国家发展过程中对于英语综合英语人才的需求。

一、大学英语教学思维的应用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大学教育成为了引领娇也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标杆,成为了知识革新和文化传播的新载体。尤其是在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的社会背景下,英语作为连通东西方国家文化和经济交往的语言支撑,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沟通交流工具,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就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思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来说,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弊端,严重的影响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的进程,大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和认知方面存在着一些误区,大学教学模式呆滞落后,无法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对于英语知识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严重的导致了大学英语教学领域中“学与教脱节”的现象,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大学生英语素质水平有待提升的现状。

二、大学英语教学思维转变及深化过程分析

(一)明确定位,实现教学重点的转移,构筑教学理念新体系。在改革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尤其是在世界贸易加剧的情况下,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往逐渐的频繁起来,具备一定的英语知识应用与交流技能成为了新时代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础知识素质。这就给大学教学目标的实现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思维的转变不应该仅仅局限对于英语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手段的变革,更应该体现在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理念上。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思维下,教师的主体作用贯穿于教学理念的全过程,教学手段还是延续着针对于英语知识的熟练掌握为主要内容。然而,大学学生作为整个英语学习的实践的主体,需要更加突出对于大学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语言应用能力,以实现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需要明确大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的定位,将英语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上,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充分的发挥出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增强师生之间的良性沟通和互动关系建设。

(二)以文化交际和文化知识为双线,推进英语教学内容转变。英语作为一种以语言知识的学习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就决定了它本身具有的独特性特点。对于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归根究底就是对于英语文化的学习,再加上,不同的文化交际的学习环境氛围下,对于某一特定的词语具有着独特的意义体现,这就要求大学生在英语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熟练的掌握英语知识学习的技能和规范,以减少东西方文化差异给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造成的文化冲突,以更好的完成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推进英语教学内容转变。

(三)以实践应用为途径,以教学环境改革为抓手,建立健全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监督机制。掌握大学英语知识的精髓就必须以英语知识的实践应用为途径,通过营造英语知识学习的环境和氛围,来不断的扎实大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提高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实现预期的课业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英语教学环境改革有利于打破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授课模式,通过丰富课堂形式和内容,来营造出一种英语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的环境,提高学生对于不同的情景下对于英语知识运用的应变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的培养,同时,建立健全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监督机制能够保证科学有效的衡量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学生从对于教师的过度依赖到英语知识学习的自我独立的转变。

三、结束语

总之,在经济交往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国际背景下,大学教育成为了引领娇也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标杆,成为了知识革新和文化传播的新载体,英语知识技能的熟练应用成为了新时代中每一个大学生所应该且必须具备的语言能力素养。本文通过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思维转变及深化过程的深刻研究和探讨,以期有助于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思维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创新性变革发展,不断开拓大学生对于英语知识领域学习的自主思维能力,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能力和质量,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思维模式的转变及深化,来切、切实满足社会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保证社会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进行,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张雪梅.大学英语教学思维转变现状之调查[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7.

[2]何霞.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改善大学英语大班课堂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3.

第6篇

修订稿数学课程标准对实验稿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出的六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作了调整,共提出十个数学课程与教学应当注重发展的核心概念,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并对每一个核心概念都作了较为明确的阐述。这十个核心概念反映了一类课程内容的核心,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也是数学教学中的关键。深刻理解这些核心概念的内涵和价值,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程目标,深刻理解课程内容,同时对于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与《实验稿》相比,在这十个核心概念中,有一些是新增加的:运算能力、模型思想、几何直观、创新意识;

有一些是名称或内涵发生较大变化的:数感、符号意识、数据分析观念;

有一些是保持了原有名称,基本保持了原有内涵: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应用意识。

更进一步,这十个核心概念还可以分成三层。

第一层,主要体现在某一内容领域的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主要体现在数与代数领域,空间观念主要体现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数据分析观念主要体现在统计与概率领域;

第二层,体现在不同内容领域的核心概念,包括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第三层,超越课程内容,整个小学数学课程都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这十个核心概念中,《标准》去掉了原来实验稿中对于数感描述中与运算有关的某些内容,将其独立为另一个核心概念:运算能力。并强调运算能力首先是会算和算正确;而会算不是死记硬背,要理解运算的道理,还要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等。同时还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但要适度,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教师应把握技能形成的阶段性,根据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分层次地落实。

另外,《标准》将“符号感”更名为“符号意识”,更加强调学生主动理解和运用符号的心理倾向。并将实验稿中对“空间观念”描述的最后一条独立为另一个核心概念“几何直观”,并强调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标准》对“空间观念”的阐述基本保持了原来的说法。

《标准》将实验稿中的“统计观念”更名为“数据分析观念”,点明了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数据分析观念”更加突出了统计与概率独特的思维方法: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标准》中新增了“模型思想”,说明了模型思想的价值,即建立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小学阶段有两个典型的模型“路程=速度×时间”、“总价=单价×数量”,有了这些模型,就可以建立方程等去阐述现实世界中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去解决问题。

在研读《标准》时,要深入理解这十个核心概念的内涵,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准确定位,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有效地落实这些核心概念的目标要求。

四、完善了基本理念,明确了重要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并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情感态度目标作了细致描述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总体上反映了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认同。本次修订只是对某些表述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标准》用“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来描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培养目标,取代了原来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回避了对“有价值的数学”及“必需的数学”内涵界定不清的质疑。但这样修改并不是否认“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而是这种表述主要是针对课程内容的选取,强调的是学生所学的内容是否有价值、是否必需。但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绝不是仅仅针对课程内容而言,而是要得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的内涵更为深刻。“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更好地反映了数学课程的基础性与普及性的课程性质,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含义,它突出强调了是所有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应该达到的目标,也是对每一个数学教育者提出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关注到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并提醒数学教育工作者要正视这种差异性,注意因材施教,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数学学习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标准》对教与学的基本理念作了统一的表述:“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强调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还详细描述了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具体表现,进一步明确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标准》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效的学习方式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强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明确了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不矛盾,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同样重要。在实践中,我们要学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并能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

另外,《标准》在总目标四个方面中的“情感态度”目标的具体阐述中,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该逐步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即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并逐步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些具体要求为教师日常对学生的习惯培养提出了更为明确的努力方向和目标,这样的目标要求正是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是一旦形成将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习惯与态度,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认真对待,切实落实。

五、第一、二学段一些数学课程内容的调整与修改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教学实际,使得数学课程内容的安排更趋合理

《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其中,实验稿中的“空间与图形”改成了“图形与几何”,“实践与综合应用”改成了“综合与实践”。

1. 在第一、二学段的数学课程内容中,最大的调整就是“统计与概率”这部分内容,内容明显减少、难度有所降低

统计内容主要变化如下:

第一学段与《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

第二学段与《标准》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

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标准》希望通过数据分析使学生体会随机思想。

这样调整的原因之一,考虑到义务教育阶段统计学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对于分析数据特征,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到可以刻画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中程度,而不在于学习过多的概念,平均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需要学生重点体会;第二,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其他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不宜集中学习。

概率内容主要变化如下:

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的要求降低。在第一学段,去掉了《标准》对此内容的要求。第二学段,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定性描述。

明确指出所涉及的随机现象都基于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实践表明,第一学段学生理解不确定现象有难度,这一学段学生主要应学习和掌握确定的量。因此,这样的调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认知发展规律。

2. “图形与几何”部分内容的调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从第一学段移到第二学段。经过几年的实践表明,第一学段的学生在画平移后的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这部分内容时,遇到很大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才能顺利完成,显然,第一学段的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发展到这种程度。因此,这样的调整就显得尤为必要。

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改为: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这一教学要求的降低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学生减轻了学习的困难和负担。

将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和“公顷”的认识移至第二学段。这两个面积单位涉及到万以上的大数,而这部分内容是在第二学段学习的,原来在第一学段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学生遇到很大的困难,尤其是换算方面。经过现在这样的调整,更加符合知识安排的逻辑顺序。

3. “数与代数”部分内容的调整体现了这部分数学知识的核心价值

增加了“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主要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但这种对算盘“蜻蜓点水”似的认识,还难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算盘作为我国重大发明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估算的要求调整为“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使估算的要求更加具体、明确,有助于学生清楚地认识和理解估算的价值与意义。强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明确了估算的重点一是要有具体的情境,二是在一个确定的情境中,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估算。

增加“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特别是运用这些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是小学阶段问题解决的核心。而“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是小学阶段最常用的数量关系,绝大多数实际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这两类数量关系。增加这两个数量关系,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

在研读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可能最先关注的是什么变了,很少有人去关注什么没变。研究变化的内容,可以让我们了解标准修订的新精神、新思想,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回顾、反思实验稿中不够完善的方面,可以让我们明确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动向。然而,标准是修订,不是;是完善,不是重建。那些不变的内容,恰恰体现了对数学教育价值的深刻认识,是数学课程改革积淀下来的研究成果,是数学教育中经得起推敲的核心内容。如果能够用变与不变的思考方式去研究《标准》,或许会让我们对数学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很好地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这也许才是我们研读《标准》的真正意义所在。

第7篇

【关键词】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课程难度;课程广度;课程深度;课程时间;教学指导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基于课程难度定量分析模型下的初中几何课程难度研究(201410578047)

一、背 景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是初中数学几何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性质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与图形的三种运动之一的“旋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几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通过借鉴史宁中等人的课程难度量化分析模型N=αG/T+(1-α)S/T (1),来分析“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在《大纲》和《标准》下的难度变化,并进一步探究难度变化对教师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难道量化比较

(一)广度比较

通过对比《标准》和《大纲》中“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知识点的变化,我们知道:相比《大纲》,《标准》增加的知识点有:图形的旋转,图形旋转的性质以及图形的平移、轴对称与中心对称的对比.总体看来,《大纲》下“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知识点的个数,也即广度G1=3;《标准》下“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知识点的个数,也即广度G2=6.

(二)深度比较

总体上,对比《大纲》,《标准》下对该模块内容的深度要求呈上升趋势,例如,在《大纲》中,是直步主题,即直接进入了“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介绍及性质的学习与探究;而《标准》中,则是在了解“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之前,先介绍旋转图形及探究旋转图形的性质,再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等.通过上述形式对《大纲》和《标准》中每个知识点的逐一分析得出:《大纲》中“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模块内容的深度S1=2.00;《标准》中平行四边形模块内容的深度S2=2.17.

(三)时间比较

对此,《大纲》在八年级下册的第三章中给出了“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内容和课时,其中,课时数的安排为4课时,于是T1=4;《标准》下的教科书中“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安排了6课时,于是T2=6.

(四)难度比较

基于上述三个方面得出的数据,代入课程难度量化分析模型(1),可以得出:《大纲》和《标准》下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课程难度系数分别为N=0.6,N=0.62(其中α=0.6).显然,在这个模型下,《标准》下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课程难度系数比《大纲》下的高出0.02,即该模块内容的课程难度升高了0.02.

三、教学启发

分析以上数据可知,在《大纲》和《标准》的对比分析下,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课程广度、课程深度和课程时间均有所变化,从而导致课程难度也随着变化.下面我们将从课程广度、课程深度和课程时间以及其引发的课程难度的变化这四个方面来探究其对教学实践的启发与指导.

(一)课程广度变化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得知:相比于《大纲》,《标准》下“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模块内容增加的知识点有:图形的旋转,图形旋转的性质以及图形的平移、轴对称与中心对称的对比.教科书上也相应地增加了诸如“已知线段AB和点O,按照例题3的作图方法及步骤画出线段AB绕点O逆时针旋转100度后的图形”的课后习题.从该题可知,此题型是关于旋转方面的知识,该知识点的增加,一方面是学生在学习了平移和轴对称的基础上,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的一个渗透,是后续学习中心对称及其图形变化的一个基础,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另一方面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利用旋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课程“从生活走进教学,从教学走进生活”的教育理念.所以,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从实际生活出发,利用身边存在的图形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旋转”,并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利用“旋转”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为接下来学习“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深度变化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基于上述对“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课程深度的比较分析可知:相比于《大纲》,《标准》增加了关于“旋转”等好几个知识点,使得知识点的涉及面变广,因而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增加,课程深度也就自然升高.

例如,《标准》下的教科书也相应地增加了这样一个习题:已知线段AB和点O,按照例题3的作图方法及步骤画出线段AB绕点O逆时针旋转100度后的图形.该习题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心对称”之前,应先理解并掌握关于“旋转”这方面的知识,为接下来“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学习作好铺垫.针对该课程深度的变化,要求广大一线教师应按照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要求,安排适当的时间对新增加的知识点进行课堂教学,加强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及类推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接下来学习“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服务.

(三)课程时间变化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基于上述对“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课程实施时间的比较分析可知:相比于《大纲》,《标准》下该模块内容的课程实施时间增加了两个课时,虽然课程广度和课程深度都增加了,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有足够的时间去讲解分析,所以,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只因课程广度的增加而快速地给学生灌输新的知识点,相反的,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新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要适当地调整教学速度,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去理解,让学生们学会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

(四)课程难度变化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基于上述课程难度的比较分析可知:相比于《大纲》,《标准》下“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课程难度总体系数上升了.接下来我们还是从前面所举的例子出发来进一步说明:已知线段AB和点O,按照例题3的作图方法及步骤画出线段AB绕点O逆时针旋转100度后的图形.该例子表明,“旋转图形”的增加,使得“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课程广度上升,而且新标准下还要求学生在理解好“旋转图形”的基础上,采用逻辑思维能力来学习“中心对称”并理解和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相关性质,可见,课程深度也上升了,再加上课程时间也增加的基础上,课程难度也就自然随着上升,而且从上述对比分析所显示的数据进一步探究表明,主要是课程广度的增加导致了课程总体难度的升高.

因此,针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求,广大一线教师,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有所调整,适当降低教学速度,课堂上不要一味按照自己的老套路用一些难题、怪题来讲解额外的知识点,以增加学生们的学习负担,相反的,教师应更多地注重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落实基础的课程目标,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利用身边存在的事物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并学以致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课程“从生活走进教学,从教学走进生活”的教育理念得到全面的诠释.

第8篇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边缘化成因解决方法

21世纪是个信息化的时代。进入新世纪后,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工作会议更是提出了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倡议。全国各地的教育部门及学校都予以了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资金,实现了学院信息化建设。全国大部分中小学都具备了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基础条件。但是,信息技术课在硬件设施越来越完善的今天却遇到了新的难题――信息技术课程本身越来越边缘化。而本文意在探讨和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边缘化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边缘化的成因分析

1. 课程定位含糊不清:微机课是信息技术课的前身,至今仍有部分人习惯的称信息技术课为了微机课,同时还有很多学校依然按原来的微机课教程进行开课。在很多人眼里,依旧以为信息技术课就是一门技术课,并按照技术培训课的方式去开展。而在现今社会,计算机已经非常普及,甚至成为家庭必备品,人们对计算机的熟悉程度已经相当高。所以按微机课的标准去开设信息技术课就显得没必要了,这便导致了信息课无用论的出现,使得信息技术课逐渐边缘化。

2. 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素质高低不一:把握社会信息最新动态,随时了解知识技能的更新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的必备的素质。但大部分教师却在这方面有所欠缺。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低,不能正确掌握、吸收信息,更无法在课堂上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导致学生兴趣低下。而另一方面,一部分学校中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并不是专职教师,而是来自其他学校的教师兼任或者转行。其自身的专业知识就相当贫乏,只能现学现卖,起不到培训和指导作用。

3.教材编制混乱:信息技术课是门新兴的学科。人们对信息技术课的认知并不全面,只是凭着对课程的热爱以及对其前身微机课的认识而编纂教材。对于课程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导致市面上出现诸多版本的《信息技术教育》教材。各地学校选在择教材方面也各种不一,同时这些教材内容重复较多,更新很慢、阶段衔接失衡。很多教材只是片面的追求对学生技能的训练,却忽视了学生的求知心理。教材编纂者与实际教学活动的脱节,导致了教材的实用性低,价值不高。

4.缺失有效健全的评价系统:目前的中小学教育中,基本都是以中高考为准杆,考试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考试不考的,学校自然少教甚至不教。虽然,信息技术课已被纳入了中小学必修课程,但绝大部分地区没有将其列入考试范围。即便是有部分地方将信息技术收入了考试科目,但其所占分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由此,信息技术课自然会被学校冷落,被边缘化。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边缘化的解决方法分析

针对以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提出几下几点改进方法:

1. 更新观念,重新定位课程:信息技术课程要想突破边缘化的境地,更新观念便是重中之重。明确教育目的,同以前的微机课进行明确区分。信息技术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主要包括获得、加工、完善、管理、表述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对信息及其活动的过程、方式、最终结果进行评测的能力;表达自己的观点、交流相互的思想,并进行合作以此来解决学习与生活中诸多问题的能力;遵循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养成与信息化社会相符合的责任感与价值观。而计算机只不过是信息技术课开课用的必要工具而已,并不是课程的全部。信息技术课不仅仅是技术培训的课程,更是提高综合素质的课程。

2. 增强师资队伍,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素质:加强信息技术教育需要大量素质高,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强,能够正确掌握并充分吸收信息的专业信息技术教师。一方面,学校应该采取奖励措施,吸引高水平高能力的专业计算机人员去学校。另一方,学校也应该加强自我素质,就地取材,激励学校教师走进专业培训学校进修,培养自己的专业人材,同时也要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

3. 提高教材质量:严化教材审定制度,扩展教材选用权是提高教材质量、规范教材内容的关键。信息技术课是必修课程,属于国家、地方、学校三结合的课程。信息技术教材是由省级相关机构进行审定,这样便出现了编写者同时也是审定者的局面,导致教材质量得不到有效监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必须严化教材审定制度。虽然教材选用权已经下放到市(地)一级的相关部门,但是因为地方保护主义或者当地部门为了统一区域教材,使得部分适合本区域,并被教师认同的教材进不去,而教师不得不使用一些质量较低的教材,这是阻碍信息技术课进一步发展的又一弊端。所以,进一步扩展教材选用权是提高教材质量另一关键。

4. 建立完善评价体系:任何一教育活动都需要一个完善有效的评价考核标准,信息技术课业不例外。考试只是手段之一。但是如今的应试教育体系中,却以考试为主要手段,让教学评价体系出现畸形发展。进而造成了不考试的课程得不到发展的尴尬局面,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成为了一句空话。要想让所有科目都能科学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起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仅只在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发现并挖掘学生各项潜力,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自我认知,建立自信,实现评价育人。在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同时,信息技术课也应该深入研究本门学科,找到自己的特点,形成一个简单,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三、结束语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健康发展,依赖于国家、地方、学校三方的共同努力。要想解决课程边缘的问题就必须地得到三方的高度重视。否则,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将会止步不前,进而影响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为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健康发展付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熊才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问题与思考[J]

第9篇

一、初中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原因

1. 学困生丧失英语学习兴趣

很多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进入初中后,面对初中阶段难度日益增加的英语学习,再加上反复的英语背诵和英语默写,使得他们感觉到英语学习枯燥无味,产生了畏难情绪,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再加上这些学生上课不爱开口说英语,久而久之产生了自卑心理,自信心不足,也加速了英语学习兴趣的丧失。长此以往,拉大了他们与优秀生的差距,造成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恶化。

2. 不同的学习动机

很多英语学习较差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是为了将来能考上好学校,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应付学校和家长的要求,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而很多优等生则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获取和提高自身的语言交际能力,为将来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两种学习动机和观念的差别,导致了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

3. 部分英语教师职业素养不高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还不够成熟,不够定型。很多教师对于差生只是一味地批评,没有进行适当地表扬和鼓励,对学生的教育不够耐心和细心,不能很好地引导和指导这些学生,使得他们自卑心理加重,对学习英语表现得毫无兴趣和热情。

二、消除初中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对策

1. 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是学生主要参与的阵地,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我们要把握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使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多练习,以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譬如,我们在教学“What are you doing?”这个句型时,我们可以将教学与课堂实际相结合,当我看到有个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抄写笔记,我就问:“What are you doing?”学生开始一愣,这时,我帮着学生回答:“I am writing.”并且将这组对话的意思告诉他,让他也仿照说一组对话,他略带紧张地说:“What are you doing?”我立即回答:“I am standing here.”并且对他加以充分肯定,这时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激发出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2. 加强情感教学,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情感的作用是巨大的,对于英语较差的学生,我们要适当地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缩短他们与优等生的差距。譬如,我们教学过程中,如果进行情景教学,要有意地让这部分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得到练习的机会,一方面在练习中提高口语水平,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克服畏惧和胆怯心理。再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让他们上讲台上以某个话题进行英语口语练习,经常让他们在黑板上默写英语单词和词句,充分展示他们的优点,即使他们表现的不够理想,我们也要加以鼓励和表扬,对其表现较好的方面要充分肯定,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增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的兴趣,尽可能地缩小他们与优等生之间的差距,消除两极分化。

3. 注重教师职业素养的提高,消除两极分化

第10篇

关键词:课程结构变革;高中化学;机遇与困境

课程结构是高中课程目标转化为最终教育成果的重要纽带,是课程计划与实施顺利开展的基础依据。如果课程结构发生变革,相应的课程教学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高中化学课程是高中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理科”的支柱性内容,在高考成绩中占据的比例较重。课程结构变革条件下,高中化学教育发展也开始面临新格局。

一、高中课程结构变革下高中化学教育发展的新机遇

在传统课程结构划分中,化学课程属于“理科科目”,以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实验操作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这一结构在一定时期内的确发挥了积极作用,如,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强化学生的化学素养等。但是这一课程结构始终存在弊端和问题,并且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逐渐显露和凸显出来。分科框架教育对于集中教育目标虽然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也会起到禁锢的负面效果。在文理分科的课程结构中,文理分科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科目优势,寻找学生的特长,但是久而久之,也会让学生自动屏蔽一些知识和技能,如,理科课程好的学生可能不太会喜欢阅读,化学成绩好的学生对美术课程不感冒。

当然这一现象不是绝对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它的确限制了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课程结构变革,是教学体系的大调整,同时更是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与完善,这一条件下高中化学课程也可以跳出传统的条框,最大限度地发挥科目优势,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探索空间。

二、课程结构变革条件下高中化学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及挑战

课程结构变革是时代所趋,是结合市场需求发展做出的调整,对于高中化学教育宽度的增加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的确能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必须要正视一个问题,即传统分科课程结构模式根深蒂固,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撼动它,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一步步实施。尤其是第一批接受面临课程结构及变革的学生,他们究竟能否适应这一变化,如果适应的话需要多长时间,后面的学生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进行衔接教学等,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文理分科条件下,接受化学教育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逻辑思维清晰、推理能力较强的理科学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都能轻松地跟上教学步伐。但是如果课程结构变革,分科结构被综合教学替代,原本理性思维较弱的倾向于文科感性思维模式的学生要适应化学教育的节奏,是极为困难的。各个教学步骤之间应环环相扣,步步递进,任一环节的脱节,都有可能导致学生学习信心的消失及学习兴趣的消散。

三、课程结构变革条件下高中化学教育发展的有效策略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已经对课程结构变革条件下高中化学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及困境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基于综合教学中化学的有效教育,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分层教学,提高教学层次

课程结构变革下高中化学教育的有效开展,首先应从学生的知识层次及认知能力水平入手,综合考虑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特性,兼顾学优与学困,提高整体教学效率,不拖学优生的后腿,也不让学困生掉队。

教师应合理组织、开展和引导小组活动,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去,对学生的思维模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进行现场观察,充分掌握学生的特点,为今后探究学习效率的提高提供必要的参考和依据。比如,就“化学平衡”这一课程教学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的实验演示为学生呈现这一化学概念的现象,通过表象帮助学生进行概念的初步解读的同时,还能有效营造化学教学的课程氛围,可谓一举两得。

2.多角度引导,提高学生兴趣

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的角色较为固定,即教学活动的实施者与组织者。这样一种身份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感,造成学生情绪紧张。课程结构变革条件下高中化学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应是灵活变动的。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中,教师应是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思路的打开提供一点助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获取成就感,如,“糖类、油脂、蛋白质”这一概念教学来说,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或是以学生的身体元素为例加以引导,让学生去感受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具体化,将这一学科概念名词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一来,能最大限度抽象名词概念在学生脑海中的具象,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参考文献:

[1]邵益君.乐清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化学》模块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D].延边大学,2010.

[2]刘前树.基于化学素养的高中化学知识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第11篇

关键词:直角三角形;课程难度;课程实施时间;教学指导

中图分类号:O1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8-0061-02收稿日期:2015-12-04

一、背景

戴着三角形学界皇冠的直角三角形,以自身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被人们世代探索。它在初中几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数学学习以及生活生产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借鉴史宁中等人的课程难度量化分析模型N=αG/T+(1-α)S/T对直角三角形知识进行难度定量分析,比较2011年的《标准》和2000年的《大纲》中该知识点的难度变化,探讨此难度变化对教师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难度量化比较

1广度比较

通过对比《大纲》和《标准》可以得知,直角三角形知识点有了变化。相比于《大纲》,《标准》中增加了一个知识点:掌握“通过直角边、斜边作直角三角形”。经过仔细查阅,取《标准》的课程广度系数G1=10,《大纲》的课程广度系数为G2=9。

2深度比较

总体上,《标准》和《大纲》中该模块内容课程深度普遍升高。例如:

(1)三角形符号意识的提升,由认识变为掌握;

(2)“根据题设和概念的意义、公理、定理进行推理论证”由“初步掌握”改变为“掌握”;

(3)“斜边、直角边”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由“会用”提升为“掌握”;

(4)“直角三角形的重心概念及意义”由“认识”提升为“探索并了解”。

但同时,某些知识点难度也有相对的降低。例如:

(1)“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判定和应用”由“掌握”降低为“体验”;

(2)“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由“掌握”降低为“会”。

综合深度赋值表,取《标准》的课程深度=30,《大纲》的课程深度=26。

3课程实施时间比较

分析《标准》《大纲》中等腰三角形知识点的课程实施时间得知,两者对直角三角形的课程内容完成的所需时间基本一致,取《标准》的课程实施时间=8,《大纲》的课程实施时间=7。

4难度比较

基于前面三个方面得出的数据,代入课程难度量化分析模型,可以得到《标准》《大纲》的课程难度分别为N1=225,N2=226(其中,α=06)。显然,在这个模型下,《标准》中直角三角形知识的课程难度比《大纲》中的低001,即课程难度降低了001。

三、教学启发

根据以上得出的数据易知,直角三角形知识的课程难度降低了。由于《标准》和《大纲》中直角三角形的课程广度、课程实施时间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影响该知识点难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课程深度。下面将具体分析课程广度、课程深度、课程实施时间、课程难度四方面对教学实践的启发和指导。

1课程广度变化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标准》中增加了“掌握通过直角边、斜边作直角三角形”这个知识点。这使得三角形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得以提高,教师思维的逻辑性以及目的性更为明确。现以两种方法来解析该知识点。

方法一:

(1)在直线L上任意取两点为M、N;

(2)作线段MN的中垂线交MN于点A;

(3)在中垂线上取点B,使AB为直角边长;

(4)以点B为圆心,斜边为半径作圆,交直线L于点C;

(5)连接BC, 三角形ABC即为直角三角形。

方法二:

(1)以斜边为半径作圆O,并取直径AB;

(2)以点A为圆心,直角边为半径作圆P交圆O两点,任取一点为C;

(3)连接AB、BC,三角形ABC即为直角三角形。

2课程深度变化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由以上直角三角形课程深度变化的对比分析可知,《标准》对《大纲》中直角三角形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三角形知识的程序性和陈述性需要相协调才能共同得到提高。该种变化可以更高程度地使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端正他们的数学思想,让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这便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层次性和数学思维的逻辑性等。就《标准》的深度变化,现在对以上的结论举相应的例子证明。

(1)三角形学习中会遇到很多专用符号,如,∠,,等较为常见的,《标准》中对此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学生不仅会辨别,更要会掌握、熟悉地写出。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最基本的知识点出发层层深入展开教学。这种变化的好处是落实了基础课程目标,增加了教师教学的可操作性。

(2)《标准》较《大纲》而言,更注重学生推理能力的锻炼和加强,这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的逻辑性。同时,推理验证需要板书和语言说明,这有利于锻炼教师的板书基本功和语言基本功。

(3)《标准》和《大纲》都有“斜边、直角边”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这个知识点,但是要求却有所提高。这足以说明该知识点的重要性。直角三角形是一类特殊的三角形,因此对比于其他一般的三角形,它所具备的性质也是比较特殊的。“斜边、直角边定理”在直角三角形的学习中起到桥梁作用,一是承接了上述提到的作图要求点,二是为学习特殊的三角形作了铺垫。现在以一例子加以说明:

例1:三角形ABD和三角形BAC,ACBC,BDAD,AC=BD。求证BC=AD。

解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质,我们可以知道,若能证明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斜边、直角边”定理就能帮助解决问题了。由ACBC,BDAD易知两者都为直角三角形,进而由全等三角形性质得知BC=AD。

这道题简单而重要,符合学习目的,贴近学生思想。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性知识的讲解,使教学方向更为明确。

(4)相对《大纲》,《标准》在直角三角形的学习中加深了对三角形重心的理解和学习。这有利于疏通知识的“管道”,让分散的知识点连贯起来,提高教师教学的可操作性和条理性,同时数学思想的思辨性和确定性也能得到充分体现。

现以一例子加以说明:

例2: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8,求三角形的重心到斜边中点的距离。

解析:根据重心的概念得知,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即是重心。再由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质得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故由题意可知斜边上的中线长为9。又因为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为2∶1,因此可求出三角形的重心到斜边中点的距离为3。

这道题主要运用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质和重心概念及性质来解决。

(5)通过对比《标准》和《大纲》,《标准》中直角三角形该模块对“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深度要求降低了,这不仅为学生减压,也为教师减压。对学生而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对教师而言,有利于明确教学内容和方向,使教学更有层次性和科学性,避免过多介绍难题,要注重基础题。对于勾股定理,现以一例子加以说明:

例3: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过点A作BC边上的高AD,垂足为D。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解析:根据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知,BD=CD=1,在直角三角形ABD中,由勾股定理有AB2=BD2+AD2,故可求出高AD,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而求出其面积。

对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现以一例子加以说明:

例4:已知在三角形ABC中,三条边长分别为a、b、c,a=n2-1,b=2n,c=n2+1(n>1)。求证:∠C=90°。

解析:由勾股定理知道,直角三角形满足两直角边的平方的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同理,若三角形的三边满足此种关系,该三角形即为直角三角形。因a2+b2=c2,故三角形ABC为直角三角形,易得证∠C=90°。

3课程实施时间变化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根据上面课程实施时间的比较分析,《标准》和《大纲》中直角三角形的课程实施时间基本一致,这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对知识点的可操作性以及教学的层次性。面对直角三角形知识的“广而浅”的情景,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授课时间和授课内容,多注重基础性知识的讲解和类型题的练习,少普及难度高、偏离教学重难点的题目。

4课程难度变化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第12篇

本课题组成员陈丹媛借助史宁中教授等人的课程难度量化分析的模型,撰写了文章《三角形课程难度的定量分析比较》,并于2014年10月12日在《考试周刊》发表,以此作为基础,分析初中几何课程三角形的课程难度变化对初中教师的教学实践的指导。

根据已发表的前文,比较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与2000年版《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大纲》)。《大纲》中课程广度系数、课程深度系数、课程事实时间、课程难度系数分别为G1=39,S1=88,T1=45,N1=131;而《标准》中对应的系数为G2=41,S2=91,T2=50,N2=126。

二、教学指导

三角形是常见的几何图形之一,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教科书通过举出三角形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认识和感受三角形,形成三角形的概念。本文借助陈丹媛文献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到《标准》与《大纲》相比,课程难度降低了005,虽然课程广度、课程深度有所增加,但是因为课程实施时间较长,使得课程难度有所降低。接下来,我将分析课程广度、课程深度、课程实施时间、课程难度这四个影响因素的变化对初中教师的教学实践的指导。

1课程广度变化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根据对陈丹媛文献的分析可以得到,《标准》与《大纲》相比,三角形的知识点从概念方面来说,增加了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重心三个内容,而且删除了相似比;从技巧方面来说,增加了会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删除了作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总体上说,《标准》下“三角形”的课程广度有所增加。当知识点既有增加又有减少,初中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又应该如何把握授课技巧和改变授课方法呢?接下来,我将逐一说明我自己的观点:《标准》中新增加了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其实也是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越来越重要。还有就是,在《大纲》中只有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标准》下增加了三角形的重心,内心是三角形角平分线的交点,外心是三角形垂直平分线的交点,重心是三角形中线的交点,这三个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牢牢记住。再者,《标准》下增加了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删除了作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其实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必须先找出圆心,要找出圆心必须找出三角形的外心,也就是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也就要求我们会作三角形的高和中线,而《大纲》与《标准》都有要求会作三角形的内切圆,也就是找出圆心,就是找出三角形的内心,也就是会作角平分线。初中学生好奇心强,特别是对新鲜事物,所以要尽量避免知识点的重复性,保持学生的这种好奇心,使学生更好更快地学好知识。

2课程深度变化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基于对三角形课程的分析,可以知道,《标准》相比较于《大纲》,其对课程深度的赋值有些知识点有所增加,例如三角形顶点、边、内角、外角、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全等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要求和三角形的边长关系、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这些定理部分;同时有些知识点的课程深度赋值却有所降低,例如相似三角形的概念要求和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定理这些定理部分。那课程深度赋值的增加或减少,对于教师的授课有何影响呢?

由对比可知,三角形的全等判定的课程难度赋值没有变化,说明全等三角形这一内容是非常重要的,而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作为一个单独的知识点,再增加其难度赋值。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内容有些许相同,但相对而言,相似三角形的内容难度较大,为控制《标准》下的三角形的课程难度,所以减少难度较大的知识点的难度赋值是十分必要的。因其难度的降低,三角形的相似判定定理或性质定理不再单独作为一道题目,例如:

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延长DE至F使EF=DE,连接CF,则SCEF∶S四边形BCED的值为()

A1∶3 B2∶3

C1∶4 D2∶5

由题目可知,首先,我们可以证明ADE≌CFE(SAS),得到SADE=SCFE;再因为DE是ABC的中位线,可知ADE∽ABC,得到SADE∶SABC=1∶4,因此可以知道所求的结果为A选项。从这道题知道,该题目主要的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就这个题目而言,对于相似三角形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来,既让我们必须学会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定理,又不会出现太过刁钻的问题,降低了相似三角形该知识点的难度,从而使得一道题目可以出现好几个知识点又不至于难度太大,让学生无法解答。因此,教师在讲解的时候需要多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在教新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3课程实施时间的变化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由数据分析可知,《标准》中的三角形的课程实施时间较长,增加了五个课时。课时的增加一方面是因为课程广度、课程深度的增加,所以需要增加课程实施时间来辅助教师的授课,以避免教师对新课的讲解不够具体,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彻底;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因课时的增加,教师不应过多地补充难题、怪题,而是应该多注意帮助学生理解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面。

4课程难度变化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第13篇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炎症细胞;体温变化;四诊信息;证候特点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7.03.005

中图分类号:R259.4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7)03-0018-04

Analysis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CM Syndromes and Inflammatory Reaction and Body Temperature Changes of Acute and Subacute Deep Vein Thrombosis ZHENG Shuo1, YANG Bao-zhong1, XING Tong1, CAO Gang1, HUANG Qiang1, WANG Ji-ting1, HU Xuan2, LI Tie2, CAO Jian-chun1 (1. Dongfang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78, China; 2.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flammatory cells, body temperature changes, and TCM syndromes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patients in acute and subacute phases. Methods The data of age, gender, body temperature, blood routine, venous ultrasonography, and four diagnostic information of 130 DVT patients in acute and subcute phas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in a cross-sectional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flammatory cells and the changes of body temperature and TCM syndrom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Among 130 DVT patients, 37 patients had damp-heat syndrome, 64 patients had blood stasis and dampness syndrome, and 29 patients had qi stagnation syndrome. Neutrophils increased most obviously in blood stasis and dampness syndrome (P

Key words: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flammatory cells; changes of body temperature; four diagnostic information; syndrome characteristics

基金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6-JYB-JSPY-043)

通讯作者:曹建春,E-mail: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年发病率可达1‰~2‰[1],随着人口老龄化而呈上升趋势。DVT可引起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亦有超过50%的患者因DVT导致静脉瓣膜破坏,遗留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静脉曲张、血栓性浅静脉炎、下肢溃疡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DVT属中医学“股肿”范畴,急性期及亚急性期的病机为湿热、血瘀、气滞[3-5]。本研究探讨DVT湿热下注证、血瘀湿阻证、气滞络阻证3种不同证型中炎症细胞的变化规律及与体温变化的关系,并分析DVT典型症状、体征与炎症细胞升高的关系,以期对DVT急性期及亚急性期的炎症相关性变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0例病例均为2010年8月-2015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围血管科住院患者。其中男性64例,女性66例,年龄24~95岁,平均(65.01±15.24)岁。湿热下注证、血瘀湿阻证、气滞络阻证分别为37、64、29例。本研究经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2版)》[6]制定。①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后加重;②肢体肿胀,皮肤正常或轻度瘀血,重者呈青紫色;③可出现血栓部位压痛,Homans征、Neuhof征阳性;④彩色超声多普勒显示下肢深静脉腔内彩色血流信号异常或出现充盈缺损,或螺旋CT静脉成像、MRI静脉成像、静脉造影等发现静脉血栓形成;⑤ELISA法检测D-二聚体>500 μg/L。发病时间

1.3 中医辨证标准

根据《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7]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进行辨证。①湿热下注证:患肢明显肿胀、胀痛、压痛明显,皮色黯红而热,浅静脉扩张,皮肤按之凹陷,伴有发热,口渴不欲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白或黄腻,脉弦滑数。②血瘀湿阻证:髂静脉病变时,整个下肢肿胀疼痛,皮肤苍白或紫绀,扪之烘热,腿胯部疼痛固定不移,全身发热;小腿深静脉病变时,腓肠肌胀痛、触痛,胫踝肿胀,行走困难,全身可有低热。舌质黯红,有瘀斑、瘀点,苔白腻,脉沉细或沉涩。③气滞络阻证:患肢肿胀,沉重、胀痛,皮肤温度不高或仅有微热,肤色正常或色黯,可伴静脉曲张、小腿色素沉着、淤积性皮炎,舌质淡黯,或有瘀斑,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

1.4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t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之一;②年龄>18岁;③意识清楚,能配合体格检查、正确对答;④处于急性期或亚急性期;⑤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5 排除标准

①意识不清,无法配合者;②广泛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或伴有动脉血供障碍而肢体趋于坏疽(股青肿)须急诊手术者;③急性动脉栓塞、急性淋巴管炎、丹毒、原发性盆腔肿瘤、小腿损伤性血肿和小腿纤维组织炎;④DVT后遗症期者。

1.6 观察指标与研究方法

采集DVT患者年龄、性别、体温、血常规、下肢静脉彩超、中医四诊信息等内容。研究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中医四诊信息采集使用项目组前期制定的观察表,结合中医外科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局部观察肢体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程度、疼痛性质及有无沉重、麻木、乏力、色素沉着、皮肤营养不良性改变、湿疹、溃疡等症状,结合整体观察、局部观察及舌象、脉象,由2名具有高级专业职称的中医师进行辨证分型,确定中医证候类型。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并核对,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定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以频数、百分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Spearman或Pearson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Logistic多元回归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P

2 结果

2.1 中性粒细胞与证型、症状、体征的关系

2.1.1 中性粒细胞与证型的关系 中性粒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70.0%)者46例,在气滞络阻证中的比例少于湿热下注证及血瘀湿阻证,湿热下注与血瘀湿阻证(χ2=0.488,P=0.485)、气滞络阻证(χ2=1.655,P=0.1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瘀湿阻证与气滞络阻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9,P=0.045)。中性粒细胞比例平均值均正常,各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7)。结果见表1。

2.1.2 中性粒细胞与症状、体征Logistic回归分析 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因变量,以体温升高、下肢肿胀、患肢肤色红、患肢肤色瘀黯、患肢肤色紫绀、患肢肤色苍白或苍黄、腓肠肌压痛、直腿伸踝试验、疼痛固定、胀痛、自觉灼热、皮温升高、皮肤紧绷、凹陷性水肿、麻木感、沉重感、乏力感为协变量进行Logistic分析,其中凹陷性水肿及胀痛均按患者感受分为轻、中、重3级。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504,P=0.000)。对中性粒细胞升高情况进行判别分类,中性粒细胞升高者判对率82.1%,中性细胞正常者判对率69.6%。Forward:LR法进行Logistic回归,得回归方程:ln[P/(1-P)]=3.439+1.247皮肤色红-1.642自觉灼热-1.289乏力,其中皮肤色红的患者比肤色正常患者中性粒细胞升高的可能性增高1.287倍(OR=1.287,95%CI:9.412-21.247)。

2.2 单核细胞与证型、症状、体征的关系

2.2.1 单核细胞与证型的关系 单核细胞升高(单核细胞比例>7.9%)者90例,在湿热下注证中的比例明显高于血瘀湿阻证(χ2=4.455,P=0.035)和气滞络阻证(χ2=4.009,P=0.045),血瘀湿阻证与气滞络阻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4,P=0.853)。3组单核细胞比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湿热下注证高于其他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见表2。

2.2.2 单核细胞与症状、体征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单核细胞升高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体温、肿胀、色红、紫绀、色黯、苍白苍黄、腓肠肌压痛、直腿伸踝试验、疼痛固定、胀痛、自觉灼热、皮温升高、皮肤紧绷、凹陷性水肿、沉重感、麻木感、乏力、白细胞升高、中性粒升高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w分析,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84,P=0.000)。Forward:LR法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ln[P/(1-P)]=7.844-2.089皮肤色红+1.997腓肠肌压痛+1.899皮温升高+1.809皮肤紧绷-1.412沉重感+1.109乏力-1.102中性粒细胞升高。在其他因素不变时,对患者单核细胞升高风险:有腓肠肌压痛者为无压痛者的7.364倍(OR=7.364,95%CI:1.189-45.603),皮温升高者为皮温正常者的6.683倍(OR=6.683,95%CI:1.791-24.938),皮肤紧绷者为正常者的6.107倍(OR=6.107,95%CI:1.423-26.203),乏力者为正常者的3.302倍(OR=3.302,95%CI:1.002-9.169);色红、沉重感、中性粒细胞升高的OR值

2.3 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的相关性

在双侧检验α=0.01的条件下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比例与单核细胞比例呈弱负相关(Spearman系数-0.248)。

2.4 体温与证型、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的关系

2.4.1 体温与证型的关系 体温升高者共计21例,在3个证型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湿热下注证中最多,见表3。

2.4.2 体温与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白细胞总数的关系 在109例体温正常的患者中,中性粒细胞升高35例,单核细胞升高74例,白细胞总数升高9例;在体温升高的21例患者中,中性粒细胞升高11例,单核细胞升高16例,白细胞总数升高3例。可见,DVT急性期及亚急性期,以单核细胞升高最为多见,其次为中性粒细胞升高,体温升高患者中性粒细胞升高及单核细胞升高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93,P=0.107),见表4。

3 讨论

19世纪,Virchow提出经典的血栓形成学说: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随着血栓形成研究的深入,发现炎症与血栓形成间也存在着密切联系,表现为炎症可促进血液高凝状态,血栓形成中的物质也可以引起炎症反应[9-10]。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了白细胞数量增加是诱发DVT的重要原因,炎症反应可以引起静脉内皮的损伤[11]。中性粒细胞的增加会使耗氧量骤增,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并形成微血栓堵塞毛细血管,类似中医“血瘀证”,瘀血缺氧使内皮细胞吸引白细胞黏附并释放细胞因子,继而损伤静脉内皮、暴露内皮下基底膜,从而易导致静脉血栓形成[12]。中医认为,瘀血、湿热等阻于脉络是股肿发病初期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进一步加重病情的原因[13];而炎症介质实际也作为一种中间产物,刺激纤维蛋白原增加,增加抗纤溶酶活性而抑制纤溶系统。单核细胞可以促进产生组织因子从而激活一系列凝血过程,促进血栓形成。研究表明,各种阻断炎性细胞浸润的药物有助于改善静脉壁的炎性反应、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14]。

本研究表明:①气滞络阻证患者中性粒细胞升高的比例低于血瘀湿阻证,但与湿热下注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性粒细胞比例平均值在3个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皮肤色红的患者中性粒细胞升高的可能性增大。②单核细胞升高比例在湿热下注证中显著高于血瘀湿阻证及气滞络阻证。具有腓肠肌压痛、皮温升高、皮肤紧绷、乏力的患者,单核细胞升高的可能性增大。③体温升高在湿热下注证中的分布明显高于其他证型。说明在DVT发病过程中,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升高与证型有关。在气滞络阻证中炎症反应发生相对较少、病情较轻,但同时可能缺乏皮肤色红、皮温升高、皮肤紧绷、腓肠肌压痛、体温升高等典型症状,临床应仔细进行各项检查,谨防漏诊误诊。湿热下注证、血瘀湿阻证患者在中性粒细胞升高的比例上无明显差异,这与上述中性粒细胞升高导致瘀血缺氧状态促进内皮细胞损伤、血栓形成的机理具有一致性。但湿热下注证中单核细胞升高比例明显高于血瘀湿阻证,可能提示了单核细胞在湿热下注证中的独特作用,但缺乏相关文献,有待进一步研究。经Logistic回归分析与单核细胞升高有正向关系的腓肠肌压痛、皮温升高、皮肤紧绷、乏力等,在证候要素上也可共同归属于湿热下注,具有一致性。

目前对于炎症细胞与DVT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尤其是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甚少,进行此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找到DVT不同辨证分型中理化指标的联动性变化规律,从而明确DVT中医证候要素特点、指导辨证分型的规范统一及提高辨证论治的针对性。本研究所采集样本量及指标选择有限,可在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ROUMEN KLAPPE E M, DEN HEIJER M, VAN UUM S H, et al.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the acute phase of deep vein thrombosis[J]. J Vasc Surg,2002,35(4):701-706.

[2] KAKKAR V V, LAWRENCE D. Hemodynamic and clinical assessment after therapy for acute deep vein thrombosis. A prospective study[J]. Am J Surg,1985,150(4A):54-63.

[3] 陶F录.股肿证型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4):225-227.

[4] 陈柏楠,刘明,姜元顺,等.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多中心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4):298-299.

[5] 王雁南,戴霞,刘明,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证候要素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16(4):409-411.

[6]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2版)[J].中华外科杂志,2012,50(7):611-614.

[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M].北京,2010:195-198.

[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4.

[9] 张卉,贺蓉,贺石林.炎症与血栓形成[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9):784-786.

[10] 于婷婷.黏附因子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不同中医证型中表达水平的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11] CAIMI G, CANINO B, FERRARA F, et al. Polymor phonuclear lekuocyte integrins in deep venous thrombosis[J]. Clin Appl Thromb Hemost,2005,11(l):95-97.

[12] 杨增敏.活血通络汤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的干预性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

[13] 张h.深静脉血栓形成“瘀热互结”病机浅析[J].中医杂志,2009, 50(11):1049-1050.

[14] 张h.炎症细胞因子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及中药干预机制的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

第14篇

【关键词】 SD大鼠;肝脏癌变;T3;T4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be the chang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erum level of T3, T4 in cancerosis of rat liver. Methods The model of precancerosis of rat liver was induced by DENA. The blood was collected on the 14th day, the28th day, the 56th day ,the77th day ,the105th day and the112th day after the rats were administrated. The ridioimmunoassay was applied to test the serum level of T3, T4. The results were analysed by SPSS. Results The conticence of T3 .T4 rise ,then dicrease at different extent.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T3 and T4 both decreaced after a temporary increace. Our results indicates that T3,T4is greatly related to the hepatocarcinogenasis. It can aslo be used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a target for moleculer therapy.

[Keywords] SD rat; cancerosis; T3; T4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ncer,PHC)简称肝癌,是世界流行最广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是第三位常见的恶性肿瘤。肝癌由于其恶性度高,发展迅速,治疗困难,死亡率高,因此,针对肝癌的发病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或采取积极有效的检测手段早发现,早治疗,以此降低肝癌的发生率显得尤为必要。

在肝癌变的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在血清中的含量变化明显,因为甲状腺激素的转化、代谢均需肝脏参与作用,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本实验研究血清中T3 、T4含量变化与肝癌变的关系。

二乙基亚硝胺(DENA)是常用的诱癌剂,与肝脏有较强的亲和力。

甲状腺激素是酪氨酸的碘化物,主要有两种,即甲状腺素,也称四碘甲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两种。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是碘和甲状腺蛋白。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十分广泛,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物质与能量代谢,促进生长及发育过程。

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adiommunoassay(RIA)是研究体内产生的有机化合物及有机药物和毒物的体内过程及生理病理意义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以探索生命本质及其物质基础,加强人们对正常生理生化及病理学过程的认识,进行生物医学研究。本方法的使用面不断扩大,方法不断改进,它在近代生物学和医学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如今,绝大多数内分泌激素都可用RIA测定,如测定胰岛素、生长激素、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促甲状腺激素等等。

本研究建立大鼠肝癌变进程不同时期的动物模型,测定血清T3 、T4含量变化,探讨其与肝脏癌变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SD大鼠,清洁级,雄性,体重(112±25) g,由河南师范大学动物房提供。共78 只,随机分为处理组58 只,对照组20 只。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1.2.1 主要试剂

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A)(购于sigma公司)、T3放射免疫试剂盒、T4放射免疫试剂盒(均购于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

1.2.2 主要仪器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CL-770,日本岛津)。

1.3 动物模型的建立

实验组以1%的DENA水溶液灌胃,剂量为70mg/kg体重,每周一次,连续15周后正常饲养一周。对照组灌以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

1.4 取材

分别从诱癌之日起,在14 d、28 d、56 d、77d、105 d、112 d 分6 批处死大鼠。每批13 只:处理组10 只,对照组3只。摘眼球取血,每只5 ml,室温静置2 h,4 oC低温离心35 min(3000 rpm),吸取血清,-20 ℃保存、备测。采血后立即处死大鼠,取其肝脏,用生理盐水洗净,用10%福尔马林固定16~20 h,投入70%酒精中备用,制作病理切片。

1.5 方法

以常规方法制作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细胞形态的变化。

用放射免疫法对T3、T4的含量进行检测。

1.5.1 统计处理

用SPSS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发现,处理组大鼠第14 d的肝小叶结构基本正常,有某些散在的肝细胞比对照组的细胞核略大,肝汇管区和肝内血管周围有轻度的炎细胞浸润。28 d肝细胞核较之14 d更大,染色较深,炎细胞从汇管区向周围组织浸润,但均未见明显结节形成。56 d肝小叶结构全部或部分消失,出现大小不等的结节,其中8例为结节状增生,结节内由排列紊乱的肝细胞样细胞组成,2 例并发嗜碱性结节,结节内细胞排列紧密,核大而深染,有不同程度的异型性,胞浆嗜碱性。77 d全部表现为结节状增生并发嗜碱性结节状增生,结节数目增多,面积增大,同时伴有胆管上皮增生。105 d部分例数出现胆管上皮癌,特点为异型的肿瘤,细胞排列成管状或状,且向肝实质浸润,核内染色质凝集呈空泡状。112 d全部出现胆管上皮癌。

2.2 T3、T4血清含量的检测结果(见表1)

T3、T4含量呈不同程度的先升后降的变化。T3在14 d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

3 讨论

3.1 T3、T4与肝癌

肝脏作为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代谢场所及制造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的器官,对甲状腺激素的调控有重要作用。肝脏疾患时,甲状腺激素的转化及代谢将受到影响。有研究显示血清T3、T4的下降与肝病严重程度相平行[1],且随病情变化而变化。本研究发现,在肝细胞癌变进程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T3、T4含量呈不同程度的先升后降的变化。与以往研究相吻合。

在大鼠肝癌前病变早期T3、T4的表达先后显著增高,可能与早期细胞增生有密切关系。诱癌物质刺激机体发生生理生化变化,是否通过导致机体产生过量的甲状腺激素而促癌,有待证实。

随着癌变进程,T3、T4含量先后显著下降,可能的原因有:①病变程度加重,正常肝小叶消失,发生结节状增生并逐渐并发嗜碱性结节,组织完整性被破坏,甲状腺结合抑制蛋白大量渗入血液循环,可抑制T3、T4与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TBG)结合,导致低T3、T4血症。②重症肝病时,门静脉高压,胃肠道淤血,食欲减退,造成碘摄入不足,甲状腺摄碘不足,甲状腺激素生成减少,血中FT3(游离T3)、FT4(游离T4)亦相应减少。③严重肝病时机体能量代谢障碍,ATP摄取不足影响到碘摄取这一耗能过程,影响激素的合成。④部分肝病可能由于自身免疫损害甲状腺功能,从而使甲状腺合成和分泌减少。

诱癌112 d,T3含量仍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此变化可能与癌变导致一系列恶病质如食欲不振、免疫力下降、正常蛋白合成能力下降、机体代谢紊乱等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第15篇

【关键词】 冠心病; Alarin水平; 冠状动脉病变; 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8-0065-02

doi:10.14033/ki.cfmr.2015.28.031

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病变导致缺血性心肌功能障碍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与病死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既往研究表明,饮食调节因子与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显著影响[2]。本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浆Alarin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旨在探究Alarin水平是否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存在关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冠心病2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来笔者所在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排除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先天性心脏病、精神疾病、急慢性炎症疾病等。对照组患者男13例,女7例,平均(61.3±8.7)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MI(27.4±4.1)kg/m2,平均吸烟指数(245.4±32.3)分。研究组患者男12例,女8例,平均(61.7±8.4)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MI(27.5±3.9)kg/m2,平均吸烟指数(247.1±31.7)分。两组受试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受试者均在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当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部分血液样本用于进行常规检查,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利用比浊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Alarin水平,所用试剂盒均采购自武汉华美公司。

1.3 冠状动脉造影评分

两组受试者均采用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并利用Gensini评分法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定量分析[6-7]。Gensini评分标准为:冠状动脉无狭窄为0分;狭窄程度>25%为1分;狭窄程度介于25%~50%为2分;狭窄程度介于51%~75%为4分;狭窄程度介于76%~90%为8分;狭窄程度介于91%~99%为16分;完全阻塞为32分。不同阶段病变需要乘以相应的系数:左主干冠状动脉病变的系数为5;左前降支近段病变系数为2.5,中段为1.5;对角支病变系数为1;左回旋支近段病变系数为2.5,中远段、后降支段与后侧支段病变系数均为1;右冠状动脉病变系数为1。若患者存在多处病变部位,病变评分相加即为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积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利用Pearson理论进行相关性分析,P

2 结果

2.1 检测结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Alarin水平及Gensin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Alarin水平相关性分析

Alarin水平与Gensini评分、hs-CRP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然而其具体发病机理复杂,尚无明确定论。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冠状动脉病变过程伴发炎症反应,随着饮食调控因子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Leptin因子与冠心病发病机理的相关研究成为热点之一[8-9]。相关研究表明,血清Leptin含量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与肥胖、高甘油三酯、低低密度脂蛋白、高高密度脂蛋白、高血压等均有明显的相关性[10]。Leptin因子可以刺激内皮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引发血小板聚集而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近期发现的Alarin是饮食调控因子之一,属于神经肽类Galanin。Alarin最早发现于神经节细胞,之后研究表明其存在人体多个部位。鉴于Leptin与冠心病的显著相关性,本文研究了Alarin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为探究冠心病发病机理提供参考。

研究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血清Alarin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且与Gensini评分、hs-CRP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性,而Alarin与其他指标如TC、TG、LDL、HDL、BMI等则无明显相关性。Alarin水平提升与hs-CRP含量升高具有明显相关性,这表明Alarin可能通过调节hs-CRP水平从而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Alarin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明显正相关性,表明Alarin因子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Alarin水平升高会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快冠心病恶化程度。然而,由于本研究所采用样本数量有限,有关Alarin与冠心病发病机理的研究仍需深入探索。

综上所述,Alarin与hs-CRP呈明显正向关性,Alarin可能通过调节hs-CRP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Alarin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明显正相关性,表明Alarin可能参与冠状动脉病变,是冠心病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

参考文献

[1]高阅春,何继强,姜腾勇,等.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2,27(3):178-181.

[2]孟秀君,胥丽霞,侯华,等.辽宁省城市居民冠心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40(10):915-918.

[3] Schrdl F,Trost A,Strohmaier C,et al.Distribution of the regulatory peptide alarin in the eye of various species[J].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2013,106(23):74-81.

[4]杨军,王光辉,丁赛良,等.血清瘦素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分层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J].重庆医学,2014,43(2):158-160.

[5]王学英,高炜,薛军,等.血浆瘦素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1,16(1):12-15.

[6]高阅春,李全,何继强,等.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8):840-843.

[7] Eberhard N,Weis S,Reitsamer H,et al.Expression of alarin in ependymoma and choroid plexus tumors[J].Journal of Neuro-Oncology,2013,114(2):165-171.

[8]周围.BDNF-ERK1/2-CREB信号通路在alarin抗小鼠慢性抑郁模型中的作用[D].徐州:徐州医学院,2013.

[9]张利.肥胖症患者血浆alarin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青岛:青岛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