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民体育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农民体育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民体育协会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农民体育协会工作计划

第1篇

    【摘要】文章在阐明湖南乡镇社区体育的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的基础上,指出了发展湖南乡镇社区体育的基本途径,并针对湖南乡镇社区体育存在的三大问题,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湖南;乡镇社区体育

 

随着“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贯彻实施,湖南乡镇社区体育又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乡镇社区体育作为社会一项公共事业,它不仅涉及到乡镇社区文化、医疗、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而且与农民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息息相关。发展湖南乡镇社区体育对于增强广大农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乡镇社区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有着重要作用。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发展湖南乡镇社区体育的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

(一)总体目标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湖南乡镇社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基本任务

贯彻国家有关体育和乡镇社区工作的法规及方针政策,发展体育事业,增进湖南农民的身心健康,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紧围绕发展经济、建设小康的目标,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大力倡导和推广适合湖南乡镇社区特点、科学、文明、健康的健身方式,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健全业余训练体系,发现和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加强乡镇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管理,改善和提高群众体育健身的物质条件;发展适合湖南乡镇社区特点的健身产业,培育和发展体育市场。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发展湖南乡镇社区体育的基本途径

(一)建立健全乡镇社区体育管理模式

乡镇社区体育作为农村社会一项公共事业,政府是发展农村乡镇社区体育的第一责任主体。政府要从站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高度上,统筹兼顾、分级管理,明确责、权、利,建立健全符合湖南农村实际的乡镇社区体育管理模式。

1.政府宏观调控,依法治体。各级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要依照体育相关法律法规,发展和管治乡镇社区体育,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民参与体育健身,使体育成为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体育行政部门明确职能,加强领导。体育行政部门是政府管理体育工作的机构。体育行政部门要肩负发展乡镇社区体育的重任,对乡镇社区体育进行投入、组织和管理。县级体育行政部门要赋予乡镇文化站管理体育的职能,在越来越多的乡镇建立文化体育站,配备文体专干,为乡镇社区体育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

3.基层体育组织专人分管,重在落实。发展乡镇社区体育,必须加强农民体育协会、农民体育俱乐部、农民体育指导站、农民体育健身点等基层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必须建立健全乡镇文化体育站,进一步完善县级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体系,特别是与社区联系最为紧密的乡镇干部中要有专人分管体育工作,乡镇体育俱乐部、指导站、健身点等要专人管理,并配备体育指导员,做到工作有计划,活动有组织,锻炼有场地;有条件的社区要建设好文化体育室。

(二)建立健全乡镇社区体育运行机制

乡镇社区体育的运行机制是开展乡镇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程序。国家体育总局总结多年来农村体育活动的经验,在《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以镇为龙头,村民委员会为基础,农民体协为纽带,形成有辐射力的组织网络”。针对目前湖南乡镇社区的实际状况,乡镇社区体育的运行机制可概括为:以政府行为为主导,建立小城镇、乡镇、社区三级运行网络,以小城镇为龙头,乡镇为中心,向社区辐射。

1.发挥各级行政部门的主导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民的贫困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政策的结果。因此,国家理应侧重保持社会整体稳定和发展,维护社会公正,维护农民的切实利益;政府应当转变态度,站在服务与保障的双重立场,为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排忧解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发展湖南乡镇社区体育应采取“一个为主四个依靠”的政策,即以政府行为为主,依靠各部门,依靠基层,依靠各协会,依靠企业和个人资助。要通过宣传、试点示范、经验总结和逐步推广等措施,推动乡镇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的逐步开展。

2.建立和完善乡镇社区体育组织网络。开展乡镇社区体育活动,必须首先建立健全乡镇社区体育组织网络,充分发挥农民体育协会、农民体育俱乐部、体育指导站等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有条件的县可以建立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乡镇社区可以建立体育指导站。县、乡镇、社区要适时建立和发展体育健身点。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体育指导站、体育健身点应根据当地条件安排场地设施,制定工作计划,结合其他文化体育工作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安排一定的活动经费。县级体育主管部门和乡镇社区应当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体育指导站和体育健身点的管理,并为其开展工作创造条件。特别是要以乡镇文化体育站为中心,发

挥其阵地作用,以体育积极分子为骨干力量,带动乡镇社区体育发展。

3.发挥农民体育协会的纽带作用。农民体育协会由于其组织的自发性、业余性,有相当的积极性和号召力,体育行政部门在组织农村体育活动时,要充分尊重农民体育协会的意见,放手让他们去组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农民体育协会要主动争取县级体育行政部门的指导,把自己的活动纳入统一规划,使活动更具影响力和号召力。

(三)探求科学的乡镇社区体育运作方式

乡镇社区体育活动应当坚持与乡镇社区生产劳动、文化活动相结合,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以及科学文明的原则,利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1.  认真贯彻执行《体育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政策,在场馆、经费等方面,保证对乡镇社区发展体育的投入。开展好体育先进乡镇和体育先进社区的评选,以先进带动后进,不断提高“四大件”体育设施的标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财力的增加,各级政府应相应地增加对乡镇社区体育设施的投入,加大修建体育设施的支持力度,把体育设施建设统一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去。新兴集镇的体育设施建设必须与集镇总体建设相配套。

2.开展调研,探索适合农民特点的体育活动方式。积极开展乡镇社区体育实地调查研究,把握乡镇社区体育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乡镇社区开展体育活动要照顾农民的生产生活特点,一是要仔细研究他们生产劳动中身体运动和生理负荷的特征,开发出适合他们的运动项目。二是要因时、因地、因人、因项制宜地开展乡镇社区体育工作。因时就是要区别农忙与农闲、春夏与秋冬以及平时与节假日等;因地就是要考虑湖南不同地区的不同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因人就是要开展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等特点的体育活动;因项就是把农民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体育项目结合起来,只要农民喜欢、有积极性的项目,就要鼓励、支持和发展。

3.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做好乡镇社区体育工作。湖南乡镇社区地区差异较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开展乡镇社区体育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富裕地区,如长、株、潭等,要鼓励农民自己投资,帮助他们树立“花钱买健康”思想,建立体育团体,走体育社会化、产业化路子。贫困地区要根据当地实际,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开展体育活动,帮助农民改变传统观念,立志、立教,促进扶贫开发。对湘西地区要加大扶持力度,尽快贯彻实施“雪炭计划”。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发展湖南乡镇社区体育亟需解决的三大问题

(一)人力问题

1.体育人才匮乏。目前,湖南乡镇社区由于受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体育工作一方面留不住体育人才,另一方面专业体育人才不愿意来,以致乡镇社区基层体育工作队伍人才奇缺、比例失调,有的工作人员甚至根本就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技术技能培训。

2.体育人口稀。体育是整个社会在温饱问题完全得到解决之后,尚有余力去寻求发展的一个领域。据最新研究资料表明,湖南现阶段乡镇社区78%~85%的农民仅仅局限于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根据马斯洛的五个层次需要,他们不可能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加之,农民知识层次低,他们对体育的本质和功能认识不足,甚至错误的认为他们所从事的体力劳动完全可以代替体育锻炼,根本没有必要再进行体育活动。

(二)物力问题

物力问题是发展湖南乡镇社区体育必须正视的问题。近年来,虽然国家利用“体育彩票”等多种方式加大了“全民健身工程”的投入,但对乡镇社区体育方面的投入仍远远不够。与城市相比,湖南乡镇社区的体育设施严重缺乏,特别是湘西地区,农民根本就没有从事体育活动的体育器材和场馆。绝大部分地区除了学校有一些最为简陋的篮球场和乒乓球台外,就没有其他任何公共体育设施了。

(三)财力问题

财力问题于湖南乡镇社区体育来讲是一个苦涩的现实。众所周知,体育发展程度和社会经济水平密切相关,体育被看作是一种余暇度过方式,有闲有钱才可能有体育。由于政府行为的影响,城市与农村严重的二元分割,使得我国农村自1995年后发展速度一直比较缓慢,国民生产总值的飞速增长主要在城市和工业,而且其代价正是广大农村和农民的贫困。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的湖南乡镇社区体育,失去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做支撑,形同无米之炊,无源之水。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发展湖南乡镇社区体育的基本对策

(一)增强农民体育意识,扩大乡镇社区体育人口

    虽然在现阶段湖南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对体育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但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还比较差,加之,目前湖南乡镇社区体育的发展还未完全纳入市场,所以,乡镇社区体育的发展仍然要靠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了解当地农民对体育的态度和需求,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乡镇社区体育人口发展规划。同时,应加强宣传力度,多渠道吸引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并形成体育健身习惯,

从而扩大乡镇社区体育人口数量。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壮大乡镇社区体育队伍

乡镇社区体育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因此要立足本土,走自主培养道路。要加快乡镇社区的体育人才培养步伐,逐步形成体育人才培养制度;要充分重视学校体育教师、军队复员退伍军人、初高中毕业回乡青年及其他体育爱好者的骨干作用,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管理,联络相关教育培训部门,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体育人才,面向乡镇社区,服务乡镇社区。同时加强带动工作,一级带动一级,壮大体育人才队伍。 

(三)多方筹集发展资金,完善乡镇社区体育体系

一是国家财政。湖南各级政府要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多予少取、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契机和根据全民健身计划二期工程关于“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要求,充分利用体育总局体育彩票公益金实施“雪炭工程”的机会,加大对乡镇社区体育的资金投入力度。

    二是社会资金。湖南乡镇社区体育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走产业化道路,使各种有利于乡镇社区体育发展的社会积极因素形成合力,从而获得尽可能多的发展资金。

    三是自筹资金。广大农民群众自筹资金是(下转第47页)(上接第20页)发展湖南乡镇社区体育的重要财力来源。乡镇社区体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等经济发展了、靠政府投入了”再来发展的“等、靠”基础上,广大农民群众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资金富足了,乡镇社区体育才有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我们才能逐步建立和完善“三位一体”的乡镇社区体育组织网络体系、体育服务体系和体育保障体系。

五、结语   

体育是经济的产物,乡镇社区体育扎根于农村经济,湖南乡镇社区体育的发展程度与湖南乡镇社区经济水平密切相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湖南乡镇社区体育面临着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但是由于 “三农”问题是我国历史长期积累的结果,以致乡镇社区体育的发展不仅仅是体育系统本身就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长期努力。乡镇社区体育,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吴振华,田雨普.关于中国农村体育若干问题的断想[J].体育文化导刊,2005,(6).

    李泽群,王冬冬.农村体育[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8).

    陈宁.论农村体育的新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

    陈宁,周挺.农村体育发展的新挑战与制度创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0).

    马先英,杨磊,沙磊.农村体育:制约湖南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

第2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湖南;乡镇社区体育

随着“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贯彻实施,湖南乡镇社区体育又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乡镇社区体育作为社会一项公共事业,它不仅涉及到乡镇社区文化、医疗、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而且与农民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息息相关。发展湖南乡镇社区体育对于增强广大农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乡镇社区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有着重要作用。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发展湖南乡镇社区体育的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

(一)总体目标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湖南乡镇社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基本任务

贯彻国家有关体育和乡镇社区工作的法规及方针政策,发展体育事业,增进湖南农民的身心健康,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紧围绕发展经济、建设小康的目标,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大力倡导和推广适合湖南乡镇社区特点、科学、文明、健康的健身方式,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健全业余训练体系,发现和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加强乡镇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管理,改善和提高群众体育健身的物质条件;发展适合湖南乡镇社区特点的健身产业,培育和发展体育市场。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发展湖南乡镇社区体育的基本途径

(一)建立健全乡镇社区体育管理模式

乡镇社区体育作为农村社会一项公共事业,政府是发展农村乡镇社区体育的第一责任主体。政府要从站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高度上,统筹兼顾、分级管理,明确责、权、利,建立健全符合湖南农村实际的乡镇社区体育管理模式。

1.政府宏观调控,依法治体。各级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要依照体育相关法律法规,发展和管治乡镇社区体育,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民参与体育健身,使体育成为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体育行政部门明确职能,加强领导。体育行政部门是政府管理体育工作的机构。体育行政部门要肩负发展乡镇社区体育的重任,对乡镇社区体育进行投入、组织和管理。县级体育行政部门要赋予乡镇文化站管理体育的职能,在越来越多的乡镇建立文化体育站,配备文体专干,为乡镇社区体育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

3.基层体育组织专人分管,重在落实。发展乡镇社区体育,必须加强农民体育协会、农民体育俱乐部、农民体育指导站、农民体育健身点等基层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必须建立健全乡镇文化体育站,进一步完善县级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体系,特别是与社区联系最为紧密的乡镇干部中要有专人分管体育工作,乡镇体育俱乐部、指导站、健身点等要专人管理,并配备体育指导员,做到工作有计划,活动有组织,锻炼有场地;有条件的社区要建设好文化体育室。

(二)建立健全乡镇社区体育运行机制

乡镇社区体育的运行机制是开展乡镇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程序。国家体育总局总结多年来农村体育活动的经验,在《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以镇为龙头,村民委员会为基础,农民体协为纽带,形成有辐射力的组织网络”。针对目前湖南乡镇社区的实际状况,乡镇社区体育的运行机制可概括为:以政府行为为主导,建立小城镇、乡镇、社区三级运行网络,以小城镇为龙头,乡镇为中心,向社区辐射。

1.发挥各级行政部门的主导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民的贫困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政策的结果。因此,国家理应侧重保持社会整体稳定和发展,维护社会公正,维护农民的切实利益;政府应当转变态度,站在服务与保障的双重立场,为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排忧解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发展湖南乡镇社区体育应采取“一个为主四个依靠”的政策,即以政府行为为主,依靠各部门,依靠基层,依靠各协会,依靠企业和个人资助。要通过宣传、试点示范、经验总结和逐步推广等措施,推动乡镇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的逐步开展。

2.建立和完善乡镇社区体育组织网络。开展乡镇社区体育活动,必须首先建立健全乡镇社区体育组织网络,充分发挥农民体育协会、农民体育俱乐部、体育指导站等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有条件的县可以建立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乡镇社区可以建立体育指导站。县、乡镇、社区要适时建立和发展体育健身点。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体育指导站、体育健身点应根据当地条件安排场地设施,制定工作计划,结合其他文化体育工作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安排一定的活动经费。县级体育主管部门和乡镇社区应当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体育指导站和体育健身点的管理,并为其开展工作创造条件。特别是要以乡镇文化体育站为中心,发挥其阵地作用,以体育积极分子为骨干力量,带动乡镇社区体育发展。

3.发挥农民体育协会的纽带作用。农民体育协会由于其组织的自发性、业余性,有相当的积极性和号召力,体育行政部门在组织农村体育活动时,要充分尊重农民体育协会的意见,放手让他们去组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农民体育协会要主动争取县级体育行政部门的指导,把自己的活动纳入统一规划,使活动更具影响力和号召力。

(三)探求科学的乡镇社区体育运作方式

乡镇社区体育活动应当坚持与乡镇社区生产劳动、文化活动相结合,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以及科学文明的原则,利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1. 认真贯彻执行《体育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政策,在场馆、经费等方面,保证对乡镇社区发展体育的投入。开展好体育先进乡镇和体育先进社区的评选,以先进带动后进,不断提高“四大件”体育设施的标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财力的增加,各级政府应相应地增加对乡镇社区体育设施的投入,加大修建体育设施的支持力度,把体育设施建设统一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去。新兴集镇的体育设施建设必须与集镇总体建设相配套。

2.开展调研,探索适合农民特点的体育活动方式。积极开展乡镇社区体育实地调查研究,把握乡镇社区体育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乡镇社区开展体育活动要照顾农民的生产生活特点,一是要仔细研究他们生产劳动中身体运动和生理负荷的特征,开发出适合他们的运动项目。二是要因时、因地、因人、因项制宜地开展乡镇社区体育工作。因时就是要区别农忙与农闲、春夏与秋冬以及平时与节假日等;因地就是要考虑湖南不同地区的不同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因人就是要开展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等特点的体育活动;因项就是把农民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体育项目结合起来,只要农民喜欢、有积极性的项目,就要鼓励、支持和发展。

3.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做好乡镇社区体育工作。湖南乡镇社区地区差异较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开展乡镇社区体育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富裕地区,如长、株、潭等,要鼓励农民自己投资,帮助他们树立“花钱买健康”思想,建立体育团体,走体育社会化、产业化路子。贫困地区要根据当地实际,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开展体育活动,帮助农民改变传统观念,立志、立教,促进扶贫开发。对湘西地区要加大扶持力度,尽快贯彻实施“雪炭计划”。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发展湖南乡镇社区体育亟需解决的三大问题

(一)人力问题

1.体育人才匮乏。目前,湖南乡镇社区由于受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体育工作一方面留不住体育人才,另一方面专业体育人才不愿意来,以致乡镇社区基层体育工作队伍人才奇缺、比例失调,有的工作人员甚至根本就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技术技能培训。

2.体育人口稀。体育是整个社会在温饱问题完全得到解决之后,尚有余力去寻求发展的一个领域。据最新研究资料表明,湖南现阶段乡镇社区78%~85%的农民仅仅局限于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根据马斯洛的五个层次需要,他们不可能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加之,农民知识层次低,他们对体育的本质和功能认识不足,甚至错误的认为他们所从事的体力劳动完全可以代替体育锻炼,根本没有必要再进行体育活动。

(二)物力问题

物力问题是发展湖南乡镇社区体育必须正视的问题。近年来,虽然国家利用“体育彩票”等多种方式加大了“全民健身工程”的投入,但对乡镇社区体育方面的投入仍远远不够。与城市相比,湖南乡镇社区的体育设施严重缺乏,特别是湘西地区,农民根本就没有从事体育活动的体育器材和场馆。绝大部分地区除了学校有一些最为简陋的篮球场和乒乓球台外,就没有其他任何公共体育设施了。

(三)财力问题

财力问题于湖南乡镇社区体育来讲是一个苦涩的现实。众所周知,体育发展程度和社会经济水平密切相关,体育被看作是一种余暇度过方式,有闲有钱才可能有体育。由于政府行为的影响,城市与农村严重的二元分割,使得我国农村自1995年后发展速度一直比较缓慢,国民生产总值的飞速增长主要在城市和工业,而且其代价正是广大农村和农民的贫困。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的湖南乡镇社区体育,失去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做支撑,形同无米之炊,无源之水。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发展湖南乡镇社区体育的基本对策

(一)增强农民体育意识,扩大乡镇社区体育人口

虽然在现阶段湖南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对体育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但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还比较差,加之,目前湖南乡镇社区体育的发展还未完全纳入市场,所以,乡镇社区体育的发展仍然要靠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了解当地农民对体育的态度和需求,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乡镇社区体育人口发展规划。同时,应加强宣传力度,多渠道吸引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并形成体育健身习惯,从而扩大乡镇社区体育人口数量。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壮大乡镇社区体育队伍

乡镇社区体育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因此要立足本土,走自主培养道路。要加快乡镇社区的体育人才培养步伐,逐步形成体育人才培养制度;要充分重视学校体育教师、军队复员退伍军人、初高中毕业回乡青年及其他体育爱好者的骨干作用,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管理,联络相关教育培训部门,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体育人才,面向乡镇社区,服务乡镇社区。同时加强带动工作,一级带动一级,壮大体育人才队伍。

(三)多方筹集发展资金,完善乡镇社区体育体系

一是国家财政。湖南各级政府要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多予少取、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契机和根据全民健身计划二期工程关于“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要求,充分利用体育总局体育彩票公益金实施“雪炭工程”的机会,加大对乡镇社区体育的资金投入力度。

二是社会资金。湖南乡镇社区体育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走产业化道路,使各种有利于乡镇社区体育发展的社会积极因素形成合力,从而获得尽可能多的发展资金。

三是自筹资金。广大农民群众自筹资金是(下转第47页)(上接第20页)发展湖南乡镇社区体育的重要财力来源。乡镇社区体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等经济发展了、靠政府投入了”再来发展的“等、靠”基础上,广大农民群众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资金富足了,乡镇社区体育才有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我们才能逐步建立和完善“三位一体”的乡镇社区体育组织网络体系、体育服务体系和体育保障体系。

五、结语

体育是经济的产物,乡镇社区体育扎根于农村经济,湖南乡镇社区体育的发展程度与湖南乡镇社区经济水平密切相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湖南乡镇社区体育面临着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但是由于 “三农”问题是我国历史长期积累的结果,以致乡镇社区体育的发展不仅仅是体育系统本身就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长期努力。乡镇社区体育,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吴振华,田雨普.关于中国农村体育若干问题的断想[J].体育文化导刊,2005,(6).

[2]李泽群,王冬冬.农村体育[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8).

[3]陈宁.论农村体育的新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

第3篇

  春节过年节日工作计划

  针对我村现有实际情况制定20__年工作计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提高素质:

  村党支部是农村基层组织钟的战斗堡垒,在街办党委的领导下加强我村两委班子队伍建设,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工作作风,深入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按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项民主制度的要求,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会、村民监理小组等群众组织的职能作用,落实群众关心的财务和村务公开制度。在决策涉及全体村民的事项时,让全体村民知情议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转变两委干部工作作风,做任何事情都能够公开透明,特别市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从群众角度出发,依照政策和村民自治章程来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提高学习的时效性,拓宽发展思路:

  党支部注重班子成员的学习,提高素质,转变农村生产发展的传统观念,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雪球发展新途径,加强对村组干部的教育管理力度,做到履职到位,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积极争取上级的的支持,为来年发展打下基础。

  1、全面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积极组织村民参加新型城乡医疗,参合率100%,彻底解决村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做好征地项目农转非人员安置工作。七一前夕慰问老党员,为他们送去慰问金、米面等,了解生活的困难并帮助解决,送去党的温暖。对我村残疾人做好康复需求摸底及残疾专项资金补助等工作。为了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党支部注重抓好农村业余文化的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科普活动,为群众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丰富农村文化。

  2、美好村貌,建设宜居农村,发展特色农业

  深入落实环境综合整治的长效机制,结合我村实际,我村选配了保洁员、备齐卫生保洁工具、修建了垃圾池,重点整治村内主要地点,通过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将村民的卫生意识、保护意识增强,杜绝以往柴草乱堆滥放、建筑物私搭乱建、卫生脏乱的现象,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3、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生产力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是我们村今后工作的重点。为加强我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和维权服务能力建设,村党支部积极和街办劳保所取得联系,请该所的干部为我村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尽的努力把剩余劳动转移出去,增加群众收入。

  4、坚决杜绝违章搭建,抢修抢建现象的发生,为未来发展降低成本,减轻工作压力,为未来的发展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一是宣传,贯彻落实政策,并对群众讲道理。做深做细群众工作,二是落实专人负责,分片管理。三是奖惩过硬,责任追究。

  5、定期分析研究我村的不稳定因素,掌握情况,做到底细清楚,确保我村的稳定。

  以上是我村20__年的工作计划,我村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扎实工作,奋力创新,使我村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的跨越。

  春节过年节日工作计划

  志愿者精神是亿万中国人民艰苦创业旅程中的灵魂,是新时期服务社会的新生力量。青年志愿者“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精神温暖着那些需求帮助、渴求关怀的人;青年志愿者竭诚奉献爱心,无私奉献的精神见证着人世间最为高尚的道德情操!

  “~年元旦春节”之际,##初教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提出以下服务设想:

  一、捐献“爱心包”,提供生活护理,发扬志愿者救助于为难之际的高尚品德。

  社会上有很大一部分人在生活中笼照着阴影,他们没有亲人,孤独寂寞,自己消遣晚年的生活;有的身体存在障碍,对生活失去信心……这些残疾人,孤寡老人,下岗职工,贫困户等社会弱势群体急需社会的关怀,所以青年志愿者统一行动,筹备爱心包,为他们送去必要的生活用品和精神慰藉。此外,鼓励残疾人对生活要充满信心和勇气,提供康复指导和大家一同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

  二、开展“为奉献者奉献”志愿者行动,为那些默默奉献者提供生活护理和文艺演出

  青年志愿者协会一直照顾着许多军烈属、退休干部等,在春节即将来临际再次看望老人,陪老人聊天为老人做卫生,送去最真挚的关怀;并且艺术团的同学还会组织一些文艺节目,给老人们送去欢乐。

  三、开展“周末奉献两小时”创卫服务活动。

  部分青年志愿者将深入到小区,如:福乐园小区,勤源里社区等协助居委会布置板报,清扫环境卫生等;部分青年志愿者走上十字路口,协助交警指挥交通,擦拭广告牌和垃圾筒等;部分青年志愿者走进老年公寓,为老人们清洗衣物,陪老人聊天,送去温暖等。

  四、“托起明天的太阳”捐献爱心包雏鹰计划

  为了更好的铸就明天的希望,培养未来的栋梁之才,给那些家庭困难的孩子实质性的帮助,唐师青年志愿者协会将实行雏鹰计划。~年1月中旬志愿者代表慰问家住银行楼社区的张若楠同学,给她带去一些学习用品并将~年里坚持“电视报益卖”活动挣得的钱全部捐给她,并定期为她做义务家教辅导,帮助她完成学业。

  五、开展“科技知识三下乡”和“义务家教”服务活动

  寒假期间部分青年志愿者深入到县区,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和义务家教,并为农民讲解科学文化知识,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社会和先进科学文化;部分青年志愿者走进小学、幼儿园,辅导孩子们学习功课;

  六、开展“传递爱心”大型文艺活动

  为了有利于更好的帮助社会上的特殊群体,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作为爱的使者传递爱心。初教学院的志愿者将于~年1月20日来到##是聋哑学校为那里的孩子们义务辅导功课、做卫生、互动游戏并与残疾儿童共同表演节目。

  我们的口号是:“哪里需要我们,那里就有我们青年志愿者的身影”,我们的宗旨是:“将温暖传递给周围的每一个人”。

  春节过年节日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指南,进一步落实《规程》、《纲要》精神,围绕幼儿园工作计划,坚持求真务实,求精创新的工作作风,创设良好的环境,优化一日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推进教学改革。

  二、工作思路

  以管理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抓实教育教学活动研讨为核心,优化教学活动的组织,合理安排一日常规,优化区域游戏活动开展,继续尝试新课程改革。

  三、主要工作

  ㈠强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重视家园联系。

  1、建立科学的一日活动常规,细化每一环节的管理,从入园、晨间活动、集体教学、游戏活动、餐点、午睡、起身、离园,每一环节有具体明确的要求。

  2、重视对个别幼儿的辅导,建立家园联系簿,密切家园联系,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提高家教园地的质量,做到更换及时,内容丰富,有较强的指导价值,并做好记录,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3、建立0—3岁早教指导站,正常开展0—3岁亲子园活动。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整个教育的起点和开端。本学期我园将着力开展0-3岁的家长养育指导与亲子教育活动,保证0—3婴幼儿及其家长接受早期教养指导方面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切实提高家长和看护人员科学育儿的水平,促进0—3岁婴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㈡强化幼儿常规习惯的训练,重视养成教育。

  1、立足习惯养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习惯。在一日活动中渗透,认真落实幼儿在园一日常规要求,幼儿行为习惯评估要求,把幼儿良好习惯养成落到实处。

  2、丰富幼儿活动。一是丰富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坚持每天的户外体育游戏锻炼。二是开展丰富多样的幼儿竞赛评选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创造机会为幼儿提供展示的舞台。三是丰富创新亲子运动会,让幼儿在活动中锻炼成长。

  ㈢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落实新《纲要》,学习新《纲要》,并写好学习笔记。实践新课改,使用好教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以幼儿积极体验为中心,组织幼儿相互学习,促进幼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将教育过程的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有机结合。努力做到一主题活动多,单一活动少;二尝试教育多,灌输教育少;三材料准备多,伏案抄写少。

  2、认真钻研教材,探索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开展公开教学看、听、议、评活动,优秀教学活动评选等,通过活动的开展,优化教学活动组织,扎实搞好学科课教学。

  3、加强集体备课。组织教师研究教材,筛选教材或新教材内容进行替换、修改,科学合理制定各项教学活动计划,注重教材的分析把握,教学活动的前期准备。

  4、继续开展互相听课、年级教研课活动。每位老师每周必须听课一节,园长每周听课三节,听课后并及时评课。

  四、月主要工作安排:

  二月:

  1.幼儿报名注册,做好开学准备工作

  2.各班环境创设

  三月:

  1.上报小班学籍及各项报表。

  2.制定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3.各班环境创设、器械制作评比

  4.小班家长会

  四月:

  1.举办家长学校讲座

  2.0-3岁婴幼儿亲子活动

  3.中、大班家长会

  4.组织幼儿统编操、韵律操比赛

  五月:

  1.幼儿预防火灾安全演练活动

  2.各班幼儿养成教育大评比

  3.幼儿期中发展情况抽测

  六月:

  1.组织向家长半日开放活动。

  2.0-3岁婴幼儿亲子活动

  3.养成教育案例评比

  4.班级区域活动评比

  七月:

  1.幼儿发展情况抽测

第4篇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三大”主题教育活动暨影响发展环境干部作风整治活动

根据市委关于深入开展“三大”主题教育活动暨干部作风整治活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局于1月启动活动。全局党员干部切实把开展“三大”主题教育活动暨干部作风整治活动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认真的工作态度,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1.扎实学习贯彻活动精神。一是精心组织,迅速行动。市委召开深入开展“三大”主题教育活动暨干部作风整治活动动员部署会后,我局及时召开党组会,传达省委、市委动员大会精神、学习相关文件,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3月2日,市体育局召开全体党员干部动员大会,对开展“三大”主题教育活动暨干部作风整治活动进行动员、部署。二是突出重点,务实高效。在学习动员会上,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全局党员干部开展以“六个一律、六个不准”为主要内容,取得了较好成效。

2.深入分析检查。一是精心筹备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成员以创新发展、团结协作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谈心活动。6月4日上午,我局召开了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通过此次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找到了制约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理清了工作思路,进一步促进了班子团结,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增强了凝聚力。6月27日上午,局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了以迎接建党91周年为主题的专题会,会议讨论并吸收了2名入党积极分子。二是联系实际,深刻剖析,认真撰写自检报告。4月10号,全体党员干部开展了主题教育暨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的自查。每个人客观公正地剖析自己内在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扎实推进体育事业科学发展。三是组织相关人员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4月6日,召开全市群体工作会,邀请了各县市区及体育社团协会负责人共计40余人参与调查。评议结果表明,干部群众对分析检查报告是肯定的。

3、结合整治活动要求,积极加强基层组织年建设。积极协助县黄桥镇新村联动新农村规划建设,深入县龙田乡沐江村四年周期扶贫工作的前期调研和党建工作,以及协调帮助丰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顺利开工生产和吉州区水沟前菜市场及周遍的的卫生整治。为“四城同创”做出积极的贡献。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全体党员干部对开展“三大”主题教育活动暨干部作风整治活动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明确,全局上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氛围进一步浓厚。

(二)按照时间节点,不断掀起全民健身场地建设和健身活动的新热潮

1、贯彻落实好各项政策,推动各级政府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贯彻落实《条例》和推行《实施计划》是今年的工作重点。在全群体工作会议上,市局要求全市各县(市、区)在2012年6月前正式颁布本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实施计划颁布后,要进一步制定可行配套政策,分解任务指标,将条文落实为每一项具体工作,调动各方面力量,多方参与,统筹结合,全面推进全民健身工作。推动各级政府“三纳入”工作,着重解决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地财政预算的难点问题,做到“三纳入”在省、市、县三级全覆盖,推动各级政府充分履行体育公共服务职责。市政府于3月19日印发《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吉府发【2012】4号),成立了市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也在6月底前陆续颁布了本地实施计划。市局根据实施计划的有关要求,制定印发《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量化指标任务。作为今后年度考核和评先表彰的依据,对“十二五”期间全市的全民健身工作进行科学管理和宏观指导。

2、规范建设,加大投入,继续实施全民健身工程。根据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要求,到“十二五”期末,全市50%的街道、乡镇建有公共体育健身设施;50%的居委会、社区和行政村建有公共体育健身设施。任务非常艰巨。一是完成了对“十一五”期间全市全民健身工程检查验收的自查工作。根据省局要求,转发了检查验收的通知,组织对部分县区进行了初检,整理自查报告。派员参加了省局检查组工作,并配合省局对我市的井冈山市和万安县进行了抽检。从检查中看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从2006年开始实施,共建设2900多个,作为体育部门的民心工程,深受农民群众欢迎。但也发现了未按时完成工程任务、资金没到位、擅自改变工程点、挪用、拆分器材、弄虚作假套取资金等问题。二是根据省局部署,今年我市共申报创建25个乡镇、209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我们下发了工程实施方案,分解了工程指标。在今年健身工程的实施中,我们要是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心,切实担负起监管、指导责任。建立督促指导制度,落实专人负责,每半月督促一次,定期实地指导。认真选好建设点,对申报项目实地查看,选择领导重视、经济条件较好、用地有保障、面积充足、周边居民集中、便于群众健身、没有体育设施的乡镇做为优先建设单位,条件成熟一个建一个。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建设施工,严把工程质量关。场地建设时必须选取有资质、技术成熟的承建单位施工;施工时严格遵照《建设指导手册》中规定的相关标准,不得偷工减料、不得降低质量赶工期;使用器材必须是通过国家质量检测和国体认证、售后服务有保障的正规大厂家生产器材,不能因单纯追求最低价而采购劣质器材,甚至是“三无产品”。充分利用好、管理好、使用好已建成工程的作用。工程竣工后要落实管理单位,建立管理开放制度,成立体育组织,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组织开展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切实发挥工程的阵地作用。

3、近两年总局“雪炭工程”正在不断加大扶持力度。“雪炭工程”扶持资金增加到每个200万,申报条件放宽为没有公共室内体育场馆的欠发达的县(市、区),今年我省也增加到6个。我市推荐上报了县、县为本年度申报单位。另外,对已获命名援建但没有竣工的遂川县进行了督查。

4、以举办全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为契机,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办好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是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贯穿全年的工作重点。全市上下高度重视,及早策划,精心组织,层层发动,切实把全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办好。

根据省政府的通知、运动会实施方案的精神,市政府先后印发了《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市实施方案》(吉府办字【2012】76号)和《省第四届运动会市赛区的通知》(吉府办字【2012】148号)。我市组织参赛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2年3月至10月。组织市本级启动仪式和比赛活动,督促检查各县(市、区)举办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县(市、区)赛区的启动仪式和各项比赛活动,并从中挑选优秀运动员组成我市代表团。市本级于7月至10月分别举办启动仪式暨全民健身日第九套广播体操大会操(比赛)、乒乓球、领导干部篮球、气排球、柔力球、啦啦操、排舞、拔河、阳光体育三项等9项比赛。个县(市、区)积极行动,截止6月底,县、县、吉州区、青原区已举行了启动仪式和比赛活动。

第二阶段:2012年11月,组织我市代表团赴南昌市参加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总决赛。

与此同时,我们积极与工会、教育、妇联、残联、农民体协、老年体协等部门协调联系,开展不同人群的健身活动。6月15-17日组队参加全省首届残疾人田径运动会,荣获4金1银1铜和优秀组织奖。根据总局要求,今年在全市加大第九套广播体操推广普及力度,在对全市县级体育部门普及第九套广播体操的基础上,与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联合在5月11日举办了市直单位第九套广播体操培训班,来自市直60多个单位的近百名体育骨干参加了培训,我们将于8月8日全民健身日进行中心城区、市直单位第九套广播体操交流、展示、比赛和“大会操”活动。

今年,我们与市文广局联合举办了2012年全市全民健身羽毛球大奖赛开赛,启动仪式于3月10日在体育馆举行。该项赛事每周有比赛,每季有冠军,年终总决赛,大奖是汽车,吸引了众多羽毛球爱好者参赛,开创了我市全民健身大奖赛的先河。

5、加强协会社团组织建设,大力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已正式成立,根据省局要求,各地要抓紧推动成立市、县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争取年内成立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按照《实施计划》提出“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本地人口的万分之七以上”的目标,结合实际,确定每年培训人数,确保完成任务。全市群体会议后各县(市、区)积极行动,已有、、县、、、等地举办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同时,指派专人负责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录入工作,充实和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今后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以管理系统中统计数据为准。完善群众体育工作统计和信息报送制度。建立全市群体基础数据统计员队伍,落实市、县专门统计人员,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全面提升统计水平,强化动态管理,确保填报的每一个数据都客观真实,坚决杜绝闭门估计、随意填写的现象。

(三)狠抓训练竞赛工作、大力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1、统筹2012年少儿训竞工作,合理制定相关规定。为促进竞技体育工作全面开展,根据训练竞赛工作要求,制定了《2012年全市训练竞赛工作要点》、《2012年县(市、区)训练竞赛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对全市少儿系列比赛、参加省青少年锦标赛、运动员训练营养补助、基地配套经费等费进行了预算。

2、召开了全市训练竞赛工作会。为贯彻落实在鹰潭市召开的全省青少年竞赛工作会议精神,3月份在县召开了全市训练竞赛工作会议。会议对2011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对2012年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传达了省局对业余训练工作新的要求。对运动员注册、赛风赛纪、资格等问题进行了强调。会议对《市第四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进行了讨论。大家认为要以对事业发展负责任的态度,认认真真地抓好后备人才的培养,以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多出快出优秀体育苗子为目标,继续保持干事创业的劲头,发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作风,为实现我市体育事业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和聪明才智!

3、举办了全市少儿系列比赛。为进一步推动全市少儿业余体育训练开展,培养更多更优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运动员参加各级比赛,与市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举办2012年全市少儿系列比赛的通知》,并于3—4月举办了全市少儿乒乓球、跆拳道、田径、举重比赛四项比赛。

4、完成了省青少年锦标赛运动员注册工作。为做好省青少年锦标赛运动员注册工作,派员参加了在井冈山市举办的全省青少年注册管理员培训班。下发了《关于做好2012年全省少儿赛注册工作通知》。按照省体育局竞体处注册时间和相关材料要求,圆满完成了运动员信息网上填报、上传,送审身份证户口本学籍卡原件、复印件等工作,共注册确认11个项目638人,其中新注册375人,确认263人,529人审核通过。

(四)体育中心项目建设正式开工奠基

5月30日,体育中心建设项目奠基开工,市委书记王萍、市长胡世忠,省体育局局长刘鹰、市委副书记刘义硚、市人大主任吴敏等在家的市四套班子领导,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市法检两长出席开工奠基仪式。该项目现已完成体育中心1号路以南199.986亩,1号以北98.744亩土地报批工作。选定工程招标、监理招标的机构,通过公开招投标完成工程和监理的招标工作,确定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先后签订土方测量合同、工程招标合同、监理招标合同、图审合同、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敦促设计单位按计划尽快完成施工图设计,目前体育场、体校施工图已图审完成。继续完善体育中心报批及划拨供地手续等。城南高压线迁移工程项目,市领导多次召开协调会,现正在稳步推进。

(五)开积极开拓体育产业市场,力促经济和社会效益

1、市体育馆积极创新思路、求突破、见实效。充分利用闲置场馆场地、开拓发展业务。并在4月份举行了两次大型车展与汽车试驾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体育馆的经济效益,又提高了体育馆的社会效益,还大大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市体彩中心以抓好、推广三大类优势玩法为工作重心,明确分工,职责到人。重点抓好挂片县区的三大类玩法的宣传及营销工作,组织协调各县(市、区)利用节假日开展户外大卖场活动。2012年1-6月份累计完成销量5972.9万元,,完成了全年销量任务目标的59.28%,实现了时间过半,销量过半的目标。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在各相关单位的支持帮助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力促体育中心项目建设和城南高压线迁移建设稳步推进。

(二)组织安排好夏训工作,组队参加全省各项少儿比赛及筹备明年的市四运会。

第5篇

【关键词】基层组织;改革;探析

农村基层体育组织概念

农村基层体育组织是指农村县级以下的三个管理层次,可划分为县级体育组织、乡镇体育组织和村级体育组织。县级体育组织主要包括政府主管体育的部门及体育社会团体。其主要职责是对全县的农村体育进行规划、管理和协调,组织县级大型体育活动和竞赛。乡镇体育组织是连接县一级体育组织与农民体育的中介,它主要负责乡镇范围的体育工作。村体育组织是农村体育最基层的组织,它直接联系广大农民,组织开展农民的体育活动。

农村基层体育组织改革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经济因素做为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瓶颈”,但通过郑文海2006年的调查结果显示,缺乏农村体育基层组织在内的非经济因素也是造成农村体育工作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在县级体育组织和乡镇体育组织中,还零星的存在着一些主管群众体育活动的正式或者是非正式组织。但是,到了村级就没有设立体育管理的专门机构。由此导致农村体育在执行上就存在了断层,执行力只能到达县一级,无法深入到农村基础,形成了一种“上头热,下头冷”的局面。

罗宾斯说过:“制定良好的计划常常因为管理人员没有适当的组织机构予以支持而落空。”如果不改变这种责任主体不明确,执行上无人问津、无源、无根的状态,那么农村体育的开展还将维持在自发、无序、零星的初级状态。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精神生活要求的提高,体育健身的深入人心,农村体育基层组织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面向“十二五”,农村基层体育组织发展的途径

3.1改革现行的农村体育管理体制,鼓励群众性社会体育组织的建设

改革现行的农村体育管理体制,首先要在体育局下面设立一个子系统,专门负责农村体育事业的规划,增加具有体育管理经验和经历的人员编制,提高其工作力度和能力。其次要尽快建成农村基层的县(市、区)、镇(乡)、村三级体育管理网络机构,使国家的行政组织延伸到乡镇一级的文化站,并在行政编制上予以保证。文化站作为整个乡镇体育事业发展的主体部门,垂直领导村委会,在人事上接受乡镇政府的领导,在业务上接受上级体育行政部门检查指导,并制定严格的工作计划、任务目标和考核标准,将农村体育工作纳入基层干部的政绩考核内容。村委会要具体执行和落实各项农村体育方针政策,加强文化站、村委会与其他各类体育组织的协调合作。乡镇政府要为文化站、村委会开展体育工作提供必要的人、财、物、信息等方面的保障。提倡辖区内的学校、企事业单位、厂矿等开放体育场地资源。

3.2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广开门路,建立多元化的经费筹集体制

一方面可以通过体育彩票发行、企业赞助、个人投资等多种渠道,建立农民体育基金,扩大农村体育经费的来源;另一方面要培育农民的体育消费的意识与行为,引导家庭或者个人为体育健身投资和消费,开发适应群众消费水平的健身与康复市场。同时,发挥体育的经济功能,搞体育的有偿服务,如出租场地设施、收取广告费、组织以企业产品命名的比赛等等。

3.3加强对农村基层体育组织工作的检查和考核力度,提高基层领导的思想意识

首先,通过在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中,增加体育统计指标的数量,如人均体育场地的面积、体育人口的比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等,来增加体育事业在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中的比重,进而增强基层领导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其次,各级人民政府应该把体育工作纳入两个文明建设的目标考核中,建立完善的目标责任制。经常深入乡镇检查督促工作,举办体育法规和体育知识培训班,增强体育法制意识。举办以乡镇为参赛单位的体育比赛,加强乡镇之间、乡镇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沟通,促进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

3.4加强对农村体育组织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发挥社会体育骨干分子的指导作用

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士和热心人士的支持和参与,要定期举办体育培训班,为农村培养体育骨干。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发挥在校学生和体育教师的技术指导作用,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在招考大学生“村官”时,可以考虑优先录取一批具有体育工作经验或者具备一定体育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大学毕业生,从事“村官”工作,会对农村体育工作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3.5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的农村体育活动

乡镇的各种体育协会每年至少开展2次以上的活动,活动内容在尊重当地民俗、民风、民情的基础上,选择一些简单易行、设施投入较小的现代体育项目,比如篮球、羽毛球、秧歌等等,这样一方面群众能在锻炼中体会参与体育活动所带来的娱乐感,另一方面政府又节约场地设施、减少不必要的财政浪费。以此推动农村体育各项活动的开展与普及,使体育健身的意识深入人心。

3.6加强农村基层体育组织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

在农村基层体育管理机构的建设中,可以借鉴其他横向部门成功的经验和体制,形成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发展局面。比如可以借鉴嫁接目前农村文化管理机构的经验和体制,形成以“文”促体、以“文”带体、“文”中有体、“体”中有文、文体一家的农村体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2-128.

第6篇

关键词:贵州省;篮球运动;赛事;竞赛组织

新时期背景下,贵州省篮球运动蓬勃发展,篮球运动人才培养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随着与全国篮球运动交流活动的不断增加,逐步认识和了解贵州与全国赛事竞赛组织的差距。尤其是在贵州省参加全国篮球运动竞赛频率不断增高的前提下,如何更好的提高贵州赛事水平,成为当前体育职能部门的重要课题。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文以贵州省篮球运动赛事的竞赛组织为研究对象――以贵州省级篮球运动赛事为例。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贵州省篮球运动赛事的结构,竞赛的组织工作,赛事的筹备与规划等事宜进行了研究、总结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贵州省篮球赛事竞赛组织概述

随着贵州省篮球运动的推广与普及,在深入贯彻和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以来,贵州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全省范围内篮球赛事积极开展。尤其是贵州省级篮球赛事接连举办,体现出篮球运动在贵州省体育运动中突出地位。

贵州省级篮球运动赛事是由省级各相关部门组织或主办,某地州市承办的篮球运动竞赛活动。例如:省运会篮球赛事、省级各行业职工篮球运动会、省大学生运动会篮球赛事、省农民篮球比赛等。

2.1.1贵州省篮球运动赛事价值

举办省级篮球运动赛事,可为主办地带来巨大的无形资产和效应。其主要价值体现如下:

全面提升主办地在全省篮球运动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及政治地位。

有力促进举办地区域经济发展。

有效促进全省篮球文化的交流与区域互动。

不断促进全省国民素质的提高。

直接促进举办地城市综合实力的向前发展。

2.1.2贵州省篮球运动赛事资源

(一)据不完全统计,贵州全省范围内较大规模的篮球运动赛事为:贵州省体育运动会篮球比赛、贵州省篮协杯篮球比赛、贵州省大学生篮球锦标赛、贵州省各行业职工篮球赛事等。以上篮球赛事的共同特点为:涉及全省范围内篮球运动赛事资源;涉及面广,影响较为深远;赛事运营较为稳定,且不断拓展各系统与行业发展。

(二)贵州省级篮球赛事竞赛组织基本形态可分为:竞赛前工作筹备期、赛前试运行期、竞赛期、竞赛后期。根据各竞赛组织形态的工作需求,比赛各阶段的整体性与各阶段完成任务的差异,可将以上基本形态需完成任务细化为:

(1)竞赛前工作筹备期

其主要任务是:确定组织机构,拟定竞赛组织方案,拟定竞赛规程,制定各项工作计划等。具体技术环节如下:

成立组织委员会、组织委员会及其职责、确立组委会组织机构

拟定竞赛组织方案,内容包括:赛事名称与目的任务、赛事的主办与承办单位、赛事的时间与地点、赛事规模、竞赛的组织机构、赛事经费预算、具体的工作步骤。

制订竞赛规程,内容包括:赛事名称、赛事目的与任务、竞赛日期与地点、参赛单位、赛事报名办法、运动员资格要求、竞赛办法、名次录取与奖励办法、裁判员与仲裁、比赛报名日期、比赛报到日期及地点、注意事项、其他需要说明的事宜。

制定并审核各项工作计划,召开赛事组委会工作会议,检查并指导相关工作。

(2)赛前试运行期

其主要工作任务是根据各项工作方案,落实和检查各项筹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运动员报名注册、赛事的竞赛编排、印发秩序册、组织裁判员培训学习、赛前试运行工作、开幕式的准备工作等。

(3)竞赛期

其主要任务是实施和检验比赛计划,完成竞赛任务,达到预期目的的实施过程。主要工作包括:开、闭幕式、组织比赛、赛会人员管理、后勤保障、比赛成绩的审核等。

(4)竞赛后期

其主要任务为:赛会场馆器材的处理、比赛成绩的认定与、赛会文字材料的整理与归档、大会经费结算与审计、竞赛总结工作、赛会表彰工作等,以及其他收尾工作。

2.2贵州省篮球赛事活动的部署与规划

赛事组织应科学、合理、有效促进篮球运动项目的发展,组织者必须在综合各方面因素,通过调查获取相关信息,争取活动组织的主动性,通过科学的验证与研究,在有关行政部门授权的前提下,组织和实施赛事活动。

本文立足贵州省情实际,从宏观、微观方面阐述如何进行赛事的部署与规划。

宏观因素:全省体育项目的竞赛周期、各项目竞赛时间的间隔、有利自然环境、强有力的设施保障、满意的安全环境等。

微观因素:竞赛规程的合理性、赛事信息的处理、赛会人员的科学管理、场馆设施的保证、赛会突发事件的处理等。

3.贵州省篮球运动赛事的特色工作与不足之处

3.1贵州省篮球运动赛事的特色工作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地区,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官方公布:贵州是多民族省份,全省范围内聚居着49个民族,属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最为密集的省份之一,各民族具有各自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鉴于少数民族在贵州的特殊地位,在举行全省范围内的篮球赛事的同时,各少数民族地区的代表队伍或者赛会,在赛事活动的组织与安排上,尽可能的体现各参赛队伍的民族特色文化。

3.2贵州篮球运动赛事竞赛组织的不足之处

近十年来,贵州省在篮球赛事竞赛组织的科研工作上,几乎停滞不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篮球运动在全省的不断普及赛事的开展,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表现出时代特征,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竞赛组织来支撑其发展,甚至在执行赛事竞赛组织工作中有所偏失,将造成贵州在赛事竞赛组织上与全国的差距不断增大。

4.结论与建议

4.1贵州省篮球赛事竞赛组织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竞赛前工作筹备期、赛前试运行期,竞赛期和竞赛后期。

4.2省级篮球赛事的筹备与开展,涉及各项综合因素,因此,需要全面、科学、合理的在综合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基础上对赛事资源进行规划。

4.3省级体育运动赛事不仅仅是体育运动项目发展与推广的问题,它应当涉及人、财、物的投入,还检验着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等。

4.4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体现是贵州体育文化的特色工作,会随着赛事的发展而发展。但贵州缺乏关于赛事竞赛工作的科研举措,长远来看,必将造成与全国在同一层面上的巨大差距。(作者单位:1.贵阳市篮球协会;2.贵阳市贵师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王子朴,杨铁黎,体育赛事类型的分类及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12

第7篇

各乡(镇)残联:

为搞好20__年残疾人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残疾人事业与全县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实现到2015年“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现将20__年主要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20__年,县、乡(镇)残联要搞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使广大残疾人知法、懂法、守法,全社会形成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良好氛围;开展社区康复,为全县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切实抓好残疾人工作,为他们排忧解难,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乡(镇),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做好第二代《残疾人证》的发放工作,切实落实好《残疾人优待规定》(省政府107号令);时刻不放松安全教育,做好车辆行驶、用水、用电等安全,做到安全生产;服从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的安排;抓好移民、扶贫和党建工作。现拟定县残联20__年每月的工作计划:

一月

(一)搞好残疾人元旦、春节走访慰问活动,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残疾人家中。

(二)20__年全年工作总结,收集整理20__年工作资料,装订成册,归档。

(三)安排全年工作。

(四)对残联、质监综合办公楼进行工程决算,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

二月

(一)组织好残疾人普查工作,重点摸清各乡(镇)残疾人康复需求,为开展社区康复、教育、就业等工作打好基础。

(二)组织实施好社区康复员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工作,提高康复员服务残疾人的意识和服务水平。

(三)做好库区移民思想工作,动员移民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树立舍小家,顾大家的思想。

三月

(一)做好“爱耳日”宣传工作,普及防治耳病和常用药物知识。

(二)协助特殊教育康复站搞好招生工作。

(三)对全县各单位残疾人就业情况进行调查,测算好各单位应缴20__年度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四)继续做好库区移民工作。

四月

(一)实施好残疾人扶贫工作和党员“双千工程”,到扶贫挂钩联系村与扶贫对象交心谈心,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做好助残志愿者的统计工作,发动志愿者助残,落实助残一对一,并开展活动。

(三)继续做好库区移民工作。

五月

(一)搞好“全国助残日”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助残活动。

(二)在三个乡(镇)开展白内障患者普查工作。

(三)召开残工委成员单位会议,落实各单位主要工作职责。举办社区康复员培训班。

(四)与各乡(镇)签订20__年残疾人工作目标责任书。

(五)继续做好库区移民工作。

六月

(一)搞好优秀残疾人文艺体育人才的选拔、输送工作。

(二)继续做好白内障普查工作。

(三)搞好“爱眼日”宣传工作。

(四)召开党员大会,对党员半年目标管理进行民主评议。

(五)继续做好库区移民工作。

七月

(一)征收20__年度各单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二)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工作和中、高考残疾人学生录取工作。

(三)协助县教育局在全县招收聋哑儿童进高滩特殊教育康复站学习。

(四)继续做好库区移民工作。

八月

(一)组织实施白内障手术复明,争取年内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40例。

(二)对村(社区)康复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三)继续做好库区移民工作。

九月

(一)组织好残疾人辅助用品用具供应工作,组织肢体残疾人到昭通、昆明等地安装假肢,配发轮椅、拐杖、助视器等用品用具50件。

(二)做好“国际聋人节”宣传工作。

(三)与县医院共同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

(四)继续做好库区移民工作。

十月

(一)做好残疾人各项工作的查缺补漏,特别是对康复工作任务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查。

(二)组织一期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让残疾人每年掌握一门实用技术。

(三)做好“国际盲人节”和“精神卫生日”宣传工作。

(四)开展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全体党员干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警示教育。

(五)继续做好库区移民工作。

十一月

(一)对20__年残疾人工作目标责任制进行检查考核,督促指标任务的完成。

(二)收集整理20__年的残疾人工作,按时上报相关表册资料和工作总结。

(三)对白内障无障碍县、社区康复试点县和专门协会试点工作进行专题总结上报。

(四)继续做好库区移民工作。

十二月

(一)召开20__年残疾人工作总结会。

(二)举办第二期康复员培训班。

(三)组织好20__年元旦、春节走访慰问残疾人活动。

(四)做好“国际残疾人日”宣传工作。

(五)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

第8篇

第一,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中,要坚持抓好重点单位、重点行业,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第二,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属服务站医务人员的健康知识培训,每月一期黑板报和宣传窗的更换,及时分发资料下各服务站、学校、社区(村)并做好检查工作,充分发挥讲师团的力量,邀请区和街道卫生院两级讲师团开展菜单式入村、入社区、入学校健康教育讲座。第三,在各个世界卫生纪念日开展形势多样的活动,指导区级“亿万农民健康促进活动”示范村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卫生防病意识,了解各种疾病的防治知识,使居民的卫生知晓率达到80%以上。

二、加强“除四害”消杀工作,落实各项疾病防治

要继续加强消杀力度,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全面开展以环境整治和重点消杀为主的工作,做到经常性与突出性相结合,药物与工具相结合,环境改造与消杀相结合,专业人员与业余队伍相结合。做到措施到位,方法具体,管理严格,经费保障。重点是抓好创建工作存在的薄弱点:一是农村除四害工作。由于农村环境比较复杂,“四害”滋生场所多,且难以清理,“四害”消杀药物难以全面覆盖。将会同经发科抓好农村除四害人员教育培训,做好农村四害密度的监测、整治环境卫生,消除“四害”滋生场所,清理垃圾、污水沟等。二是200平房行业的除四害工作。200平方以上单位由于不是街道统一消杀,各单位自行消杀,有的单位由专业的消杀公司消杀,有的单位自行购买药物消杀,良莠不齐,存在漏洞。邀请区爱卫办对街道200平方以上的单位由消杀人员进行消杀培训,并定时对这些单位进行检查,不定期进行抽查,彻底消灭“四害

三、深入开展社区及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各社区和村面貌

重点是抓好卫生死角整治,彻底消除“暴露垃圾、河道污物”等顽疾,防止死灰复燃。要合理整治居民区内的茶水供应点,消除火灾隐患,杜绝乱放、乱搭现象,创造整洁优美环境。

四、做好新一轮新农合工作

做好新一轮新农合投保工作及新农合体检工作,由于政策有所调整,明年重点是做好新农合政策宣传,提高知晓率,提高农民参合意识,对各定点医院及社区服务站加强监督让群众充分享受到政策实惠。

五、巩固创建成果,深化创建活动

为巩固创卫成果,鼓励各级单位积极申报更高一级的卫生单位。加强对基层爱国卫生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力度,努力在新的一年有所创新。

关于计生工作计划:

明年主要工作分三大步走,一步针对本地育龄群众,以优质服务为主;一步针对流动人口,以服务和管理相结合的方法为主;另一步针对企业的员工,以宣传、服务为主。

在针对本地育龄群众的工作上,主要以以下几个方面为主:

一、做好优质服务随访工作。对四项手术、新婚、怀孕、出生等对象进行定期随访并为她们做好指导工作。

二、如果明年可以继续为广大育龄群众进行免费“宫颈癌筛选”的话,我们将继续发动本区域内的育龄妇女进行免费“三查”和“宫颈癌筛选”检查并建立生殖健康档案。

三、依法行政,做好各村、社区的各类奖励扶助对象和利益导向机制对象的摸底、清查、落实工作。

四、明年是中国计生协会成立30周年,街道将组织各村、社区进行文艺庆祝活动。

五、组织基层计生干部进行科学发展规划纲要学习,不断努力提高自我。

在针对流动人口的工作上,主要以以下几个方面为主:

一、时刻关注外出流动人口的动向,定期随访,并要求外出已婚育龄妇女一年四次寄回孕环情检查单,以防止计划外出生。

二、对于外来流动人口,督促各村、社区及时做好登记、验证、信息输入工作。发现有怀孕对象及时与对方计生办联系(通过打电话或城市与流动人口信息平台),核实是否符合生育政策,对于符合政策的怀孕对象做好定期联系、随访工作;对于无证但符合政策的,督促该夫妇限期补办;对于不符合政策的,及时做好补救措施,配合对方计生办一起做好终止妊娠、征收社会抚养费和节育工作。

三、对各村、社区的女性专管员、计生管理员进行素质、业务培训,以提高她们的工作业务水平,能更好地与外来育龄群众进行交流,以便为外来育龄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对各村、社区的女性专管员和计生协管员进行一年四次的抽查考核,以促进他(她)们的管理、服务、协作能力。

五、继续做好婚育课堂村村行活动,去年、今年我们都以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为主,明年我们将以避孕节育宣传为主,积极推进五进活动即进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工地。

在针对企业的工作上,主要以以下几个方面为主:

一、把婚育文明风吹进企业,让更多的企业员工懂得、掌握更多的婚育知识。街道将以聘请专业老师为企业员工讲座的方式宣传这方面的知识。

二、继续推广街道、企业联合严把流动人口怀孕这一关,企业一旦发现有员工怀孕就督促该员工带好所有证件来街道办事处进行审核,经审核后街道将出具一张证明给企业,如果发现不符合政策怀孕的,将联合做好终止妊娠工作或解除劳动合同、劝返的工作。

三、继续为企业上门提供免费的“三查“服务。

明年文化工作计划:

一、筹备《戚家山文艺》编委会,为街道出刊《戚家山文艺》刊物做准备。

二、完善文化站阵地建设,年内抓紧落实文化站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及其他综合活动用房的改建扩建工作,完成上级文化管理部门对综合文化站基本建设的硬件设施考核达标要求。

三、完善文化管理工作,年内争取引进文艺管理人才,以真正促进和抓紧文艺队伍管理工作。

四、加强文体队伍建设,年内除加大对文体骨干的业务培训外,将进一步健全制度和措施,以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为目的,促进文体团队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五、继续抓好街道海享文化大舞台的展演活动,使“海享“理念深入人心。

第9篇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与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和“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相结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强结对村基层组织功能为重点,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从村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力争用2年时间,到2012年,结对村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并推动该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帮扶活动主要内容

(一)理清发展思路,壮大经济实力。

1、结合该村实际,帮助科学拟定该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谋划发展项目和年度工作计划。

2、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抓住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大县契机,发展油茶300亩、魔芋100亩,培植无性系茶园100亩,改造柑桔园500亩。

3、积极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协调服务工作,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达到5万元。

(二)加大硬件投入,改善人居环境。

1、多方争取,筹措资金,动工修建木溪垭至木溪嘴全长8公里的组级公路,解决沿线200多户、400多人交通不便问题。

2、完善3、4组集中饮水的配套设施,确保两个组能长久饮用自来水。

3、加大村级公路和集中供水工程的争取工作,逐步解决交通不便和安全饮水两大难题。

(三)抓好各类培训,提高村民素质。

1、举办次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开展政策法律、科技卫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规范等知识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主要做好柑桔大实蝇联防。

2、利用网络教育。运用已经建立起来的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分批次对村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先进典型,弘扬时代主旋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激励和示范作用。

3、建“农家书屋”1个,购置科技、文化、卫生等书籍千余册,丰富村民知识;联系县广播电影电视局,入村播放科教片和优秀故事片。

4、帮助村小学完善体育、文娱基础设施。

(四)强化民主管理,建立文明乡风。

1、帮助结对村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红白事理事会和禁赌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引导群众自觉破除婚丧陋习、反对封建迷信,促进农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不断提高乡风文明程度。大力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文明乡风。

2、加强社会治安综治工作,随时排查各类矛盾纠纷,掌握不稳定因素,及时化解,争创综合治理示范村。

3、继续开展贫困大学生、困难农户帮扶活动。管委办将挤出一定工作经费,帮扶一名大学生完成学业,帮扶10个困难农户。

三、措施及工作要求

1、成立工作专班。一是将结对帮扶工作纳入管委办2012年工作要点及岗位目标责任制;二是明确该工作由主任亲自抓,值班副主任分管,综合股李绍会具体承办。

2、加大调研力度。工作队要进村入户,掌握村情,结合实际,确定发展目标。

3、加强联系沟通。分管领导及联村队员要定时到村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第10篇

重塑思想道德文化体系是夯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基础性工程,是弘扬“厚德、崇文、务实、创新”的精神的有效载体。优化全镇思想道德文化服务体系,重塑村规民约道德标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引导村民自觉摒弃旧观念、旧习俗,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道德文化带来的实惠,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构建“产业、文化、生态、和谐”四个提供精神动力、道德支撑和文化环境。

二、总体目标

切实注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深入挖掘本土乡村文化,突出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全镇良好公共秩序;树立“仁、义、礼、智、信”道德标准,全面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活动,扎实推进各村(居)思想道德文化阵地建设;引导农民群众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构建协调稳定的社会秩序,形成和谐文明的人际关系,共建道德文明新风尚。

三、主要任务

从“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标准出发,抓好仁爱工程、道义工程、礼仪工程、学习工程、诚信工程建设,立足于育民、富民、智民、塑民,以文化引领,加强道德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道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一)以人为本,实施仁爱工程

一是仁政工程。继续推行“三三两两抓基层,五四三二一强服务”机制,深化基层民主自治。落实和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到“为政者,重品德,有公心”。通过教育实践,使党员干部成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引领者。二是爱心工程。开展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从点滴小事中体现爱心,从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感恩人民延伸到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对人民的热爱,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精神。

(二)公平正义,实施道义工程

一是实施帮扶工程,先进村带后进村。以帮扶共同富裕为目标,共建共享,为后进村注入新鲜血液;以专合社、协会为载体,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能力,助推镇村经济良性稳定发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二是实施志愿服务工程。培育广大干部群众养成“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树立道德正义感和道德原则立场,开展关爱留守学生、空巢老人、农民工、残疾人等志愿服务活动,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理性平和、和谐包容的社会心态。

(三)孝德恭敬,实施礼仪工程

一是实施德孝先行工程。充分利用宣传阵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孝专题教育活动,宣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德孝观念,做到“与人善,孝为先,敬老弱,助病残”,形成正确的养老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孝敬父母、关爱儿童、崇荣拒耻的良好风尚。二是文明礼仪工程。以懂礼貌、知礼仪、重礼节为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知义明礼、互助友爱、和谐相处、遵纪守法。积极开展现代文明礼仪实践活动,使每个公民自觉遵守公共行为准则,不断增强农民民主法制意识,自觉维护公平正义,做到“邻里事,多商议,忍让先,心地宽”。

(四)提高素质,实施学习工程

一是全民学习工程。大力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完善镇村学习阵地,拓展广大干部群众的知识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以形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教育新局面,做到“多学习,少扯皮,添本领,事争先”。二是组织培训工程。深入推进学习型组织创建,突出多渠道学习模式,针对镇机关干部、村(居)干部、党员、村民制定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学习例会、中心组学习、专题讲座、远程教育、座谈等方式,积极拓宽培训渠道,不断改进培训方式。突出崇尚知识,追究真理的主体,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五)忠于职责,实施诚信工程

一是社会诚信工程。突出诚实守信,倡导“诚信为本”,不断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加大对企业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努力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增强企业信用意识、品牌意识,使“讲信用、守承诺”在企业中蔚然成风。二是政务诚信工程。着力建立政府机关社会信用体系,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在单位要脚踏实地、爱岗敬业,社会交往中要坦诚待人、诚实守信,工作中要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对社会要讲奉献,讲责任。做到“不攀比,多奉献,抗诱惑,守清廉”。使诚信文化渗透到干部群众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全面提升道德水平。

(六)提升幸福感,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一是构建镇村文化网络。以建设和完善各村(居)文化阵地为目标,深入推进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建设,实现文化公共设施免费开放。开展农村电影放映、文艺巡回表演,图书下村等文化惠民工程,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工程相结合,实现乡镇文化资源共享。二是开展多元文化活动。开展巡回表演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高广大基层群众对文化的参与度,让文化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通过镇村文化设施的完善,为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提供平台,以文化引导人、教育人,提升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七)增强素质,实施全民健身工程

一是加快体育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各村(居)、学校的聚集效应和带动作用,以居委会为中心建场镇中心活动广场,完善各村(居)体育设施,配齐乒乓球台、羽毛球、象棋,围棋等各类健身器材。二是丰富健身形式。镇村定期组织篮球、乒乓球等群体健身赛事,每年8月8日开展“全民健身日”活动。通过镇村广播、宣传栏等方式,大力宣传体育科普知识活动,提高村民对健身活动的认识水平,培养参与健身活动的热情,树立全民健身意识。

四、方法措施

(一)树先进典型,大力开展道德主题实践活动

一是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以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各项道德主题实践活动,挖掘传统节日精神内涵,倡导文明健康节日新风尚,丰富广大居民节日生活,引导干部群众认知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二是开展向全国道德模范学习活动。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开展“学习道德模范,转变机关作风”活动。要求各部门不断加强机关内部建设,转变机关作风,改善服务质量,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认同度和满意度。第二阶段开展“学习道德模范,评选道德模范”活动。由各村(居)建立的公民道德协会评审选出选出近年来我镇涌现出来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道德典型。第三阶段开展“学习道德模范,争当崇孝敬老典型”活动。广泛宣传身边崇孝敬老典型,组织开展对空巢老人“问候、关爱”、对父母“感恩、回报”、争当“好儿媳”等活动。让孝敬父母、关爱老人传统美德走进千家万户。

(二)“四抓”并举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突出思想道德文化针对性,狠抓文化阵地建设

一是建设镇村文化站,提升宣传影响力。建立集阅览室、公共电子阅览室为一体的镇级综合文化站,实现免费开放以镇综合文化站为依托,以各村(居)委会为重点,以户为对象,建立各具特色的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二是强化农家书屋管理,增强思想文化辐射力。制定定期借阅、限期返还的借书管理制度。各级把好图书入口关,定期充实适合农民群众阅读,浅显适用的图书。制定鼓励政策激发群众读书看报的兴趣,成为建设村级思想文化阵地的助推器。三是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强化管理,提高思想文化设施承载力。继续完善各村(居)室内外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加强对文化体育设施的长效管理,镇、村要明确专人对室内、户外设施进行日常管理。

2、突出思想文化广泛性,狠抓队伍建设

一是以“小组”为单位,成立村组文化小分队。根据各村(居)人数,在现有的两支村级文化队伍的基础上,扩大腰鼓队,舞狮队规模,成立秧歌队、红歌队。选拔均采取自己申报、群众互评、村协会终评的方式进行。二是以“骨干”为班底,组建一支特色文艺表演队。整合民间艺术资源,吸纳各支文化小分队的文艺积极分子,组建一支以宣传老百姓关心的政策为目的,以表演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为宗旨的巡回表演队伍。以多种形式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3、突出文化活动的通俗性,狠抓活动开展

一是坚持日常活动。居委会腰鼓队、盐井狮子队定期在节假日表演节目以外,特色文艺表演队每期出一组节目,并每月在各村(居)进行巡回演出。以通俗生动浅显易懂的方式,将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结合起来,要以坚持政策宣传,传递惠农政策的表演方式为主。二是丰富活动载体。各村(居)建立公民道德协会,开展以“孝德建设”为重点的“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的职能作用,丰富农民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引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三是发展本土文化。深度挖掘特色贵妃文化、佛教文化、本土文化,充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市场化模式举办“娘娘节”、“贵妃枣文化节”。

4、突出长效性,狠抓机制建设

一是建立文化下乡长效机制。坚持开展公益电影放映进学校、进村(居)、进农户,灵活放映模式,各村(居)每月放映一次电影,全年不少于10次。村民举办红白喜事等风俗仪式时可增加放映次数。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各村(居)委会广播“村村响”,不断完善村(居)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以城带乡的文化帮扶机制。二是实行项目化建设,提升道德文化体系建设实效。发展各村(居)文化精品项目,成立项目组,建立考评制度,每年由各村(居)上报项目,采取激励机制,年底完成情况纳入年终考核。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重塑思想道德文化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重塑思想道德文化体系领导小组(见附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镇政务服务中心,具体负责开展活动协调指导,各村(居)书记、主任具体负责全镇村(居)委会日常活动组织、文化项目申报及宣传工作。

(二)落实目标责任。根据全镇的总体部署和任务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并将重塑思想道德文化体系,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与业务工作同布置、同考核、同表彰。

第11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深入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党的十精神,紧紧围绕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提出的“四个突出、四个全力”的工作举措,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当好参谋助手,服务三农发展,促进老区建设。

二、重点工作

(一)认真学习党的十精神,提高对老区工作的认识。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进一步认清老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健全完善现有工作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发挥老区工作助推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增强老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明确老区工作的重点,紧紧围绕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工作中心,找准工作的结合点,有目标开展工作;进一步健全老区工作机制,使老区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扩大老区工作的成效。

(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言献策。

紧扣统筹城乡发展主题,重点围绕招商引资、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倍增等方面,深入调查研究群众最切身、最迫切、最关心的问题,针对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探索解决的途径与方法,不断总结经验,为我区进一步融入主城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提供决策参考。

(三)凝聚力量聚焦发展,为全区跨越发展做出贡献。

积极协调社会力量对老区的连片开发、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实行集中帮扶,增强老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惠及更多的老区群众;做好老区妇女儿童工作,开展好为老区妇女儿童送文化、送科技、送健康、送温暖活动,做好妇女权益维护、技能培训、就业引导,做好青少年儿童校外活动、学习辅导、助学帮扶,把“关爱妇女儿童老区行”作为品牌工程做实做好;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对经济效益好、产业带动强、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积极服务、协助解困,争取资金和技术扶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低收入群体快速致富;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做好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宣传方针政策,反应群众呼声,化解社会矛盾,共建和谐发展典范。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政治学习,牢牢把握老区工作的正确方向。

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奉献型社团为目标,认真学习党的十相关文献,用十精神武装头脑,统一思想,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进取意识、奉献意识,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为老区人民服务、促进老区快速发展上来,全力以赴搞发展。

(二)加强宣传引导,不断扩大老区工作的影响范围。

大力宣传老促会对全区重点工作推进的作用,宣传老区人民对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促进社会各界人士关心老区建设事业;调查研究老区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反映老区人民的意见和要求,提出加强老区建设的建议,促进老区建设发展;切实加强老建会建设,优化运行机制,发挥表率作用,对照“五好”标准,不断提升协会的运行能力和管理水平,扩大老区工作的影响力。

第12篇

关键词: 城市化;流动人群;健身现状;服务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 G80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5-0001-03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Exercise Condition of the Floating Popul ation of the Building of Service System in Urbanization

――Take Shanghai Migrant Workers as Example

WANG Guang, ZHANG Xiuping

(Shanghai University Sports Institute, Shanghai 200444, China )

Abstract:Researching the exercise condition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building servi ce system is significant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By adopting the methodof documentation, investigation and logistic analysis, it reckons that the exe rcise awarenes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s weakIt proposes that the inflowand outflow region shall build a management institution as early as possible,clarify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build a multilevel network management model o f the service system

Key words:urbanization; floating population; exercise condition; servic es system; building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现象,并引起了诸多的社会问 题,其中流动人群的体育健身就是其中之一[1]。虽然各领域的学者对此关注及研 究,但这 些研究更多的偏重于流动人口的状态描述,以及对流动原因和产生后果的分析,而对其生活 方式及体育健身和建立科学的健身服务体系的研究则显得相对单薄和不足,然而,进行这方 面的应用性研究则更具有现实的价值。本课题选择以进城务工人员为代表的流动人群为研究 对象,对城市流动人群的健身服务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将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全 面实施和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以及城乡体育的互动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上海市流动人群现居住地工作单位及个体调查:建筑业调查6个单位,发 放问卷180份,涉及到的流动人口2 896名;酒店服务业调查五星级4个单位、四星级4个单位 、三星级3个单位,合计11个单位,发放问卷200份,涉及到的流动人口854名;大型超市调 查4个单位,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涉及到的流动人口985名;小饭店调查6个单位,发放问卷 60份,涉及到的流动人口174名;菜市场调查5个单位,发放问卷50份,涉及到的流动人口96 8名;理发业调查6个单位,发放问卷60份,涉及到的流动人口122名。合计调查38个单位, 发放调查问卷650份,回收645份,回收率达到99.2%,涉及到的流动人口合计5 999名。进 行为期一年多的调查时间。

1.2 研究方法调查法(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法, 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流动人群体育健身现状调查

2.1.1 对上海市部分行业流动人群基本情况的调查主要来自 江 苏、浙江、安徽,部分来自于宁夏、黑龙江、四川、山东等地;其中男性约占总人数的576%,女性约占总人数的42.4%,平均年龄为28.8岁;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约占总人数的67.3 %, 高中、中专学历约占总人数的32.7%(表1)。该部分流动人群属青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且文化程度偏低。 2.1.2 流动人群个体居住时间及流动目的调查从总体上看, 居 住时间半年的流动人员约占总人数的7.7%,一年的人员约占总人数的61.7%,两年以上的 人 员约占总人数的30.6%;流动目的:感受生活的约占41.2%,赚钱回家的约占93%,留城发展的约占16.3% ,而其它原因的约占总

人数的12.5%(表2)。可见,流动人群中居住一年的人员总数较多,而赚钱回家 所占的比例最高。说明流动人员并不愿意长时间在外流动,而是迫于生活的需要,暂时外出 赚钱,最终返回家乡生活。

余时间参加休闲活动主要的内容是看电视,占总人数的98.2%;其次是打牌、玩麻将,占总 人数的87%;文化娱乐、上网(聊天、游戏)、体育活动、听音乐、上街购物、家务劳动等 均属少数人的休闲活动(图1)。没有人参与看电影和旅游的活动。另外,流动人群在回答 了解体育的基本途径和参加体育锻炼形式的问题时,六个职业中绝大多数人都是通过看电视 了解体育。

图1 流动人群个体业余时间参加的休闲活动

就星级酒店而言,有32%的流动人员参加体育活动,有16%的流动人员到经营性场所参加 体育运动。利用业余时间或双休日到健身房和其它健身场地进行锻炼,目的是为了健身,部 分是为了减肥。参加的运动项目主要有乒乓球、羽毛球和篮球;其次是踢踺子、跳绳、拔河 ;偶尔进行游泳、长跑、排球、自行车、旅游、打牌、保龄球、运动会、团日活动等。建筑 业、大型超市、小饭店、菜市场、理发业的流动人员属于体力或重体力劳动者,每天工作时 间长,休息时间较少,体育锻炼只能说是他们的一种愿望。

2.1.4 影响流动人群个体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调查中认为经济能力是影响流动人群 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的占总人数92%,锻炼时间的占总人数6%,体育场所的仅占总人数2 %。可见,经济能力是影响流动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3]。

2.2 流动人群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

2.2.1 建立多级网络管理模式首先,构建宏观的管理系统( 图2)。内容有:流动人群源头和现居住地省市县的体育管理部门,以及现居住地社区和流 动人群的管理部门。宏观管理系统的主要职能是从整体上了解流动人群的基本情况,统筹协 调流动人群源头与现居住地的体育活动计划安排,并保证和处理有关专项经费的使用等工作 事宜[4]。

图2 流动人群健身服务体系的宏观管理系统

然后,确定微观的管理系统(图3)。微观管理系统是由现居住地流动人群管理部门、社区 体育指导员,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体育俱乐部、体育单项协会的教练员,流动人群中的体育 骨干等组成,其职能是负责体育健身指导[5]。

图3 流动人群健身服务的微观管理体系

最终,形成流动人群健身服务体系全方位的多级网络管理模式(图4):

全方位的多级网络管理模式由一级、二级、三级管理部门组成。一级管理由现居住地体育局 和流动人群源头体育局的两个政府部门构成;二级管理由现居住地各区县体育管理部门、源 头市县体育管理部门、流动人群的管理单位构成;三级管理由教练员、体育教师、体育指导 员、体育骨干等构成。一级管理以政府为主导,两地部门沟通合作,将健身活动纳入现居住 地的群众体育工作计划之中,形成流入地与流出地互动有序的健身服务管理;二级管理以社 会化运作为主体,进行全力推动,成立流动人群各单项体育协会,并出资设立各种形式的基 金,开展流动人群体育技能培训和各类小型多样体育赛事等活动,通过多种不同的各级各类 的非政府部门的参与和组织以及运作,保证流动人群健身服务管理的相对稳定性和可持续的 不断发展;三级管理以体育健身指导为根本保障,在健身指导过程中,培养流动人群健身骨 干,保证流动人群健身活动的长期开展[6]。 2.2.2 确保流动人群健身服务体系实施的条件

2.2.2.1 政府部门专项拨款提供经费保障,健身服务有组织、有计划通过调查认为经济 能力是影响流动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因此,国家政府的有关部门应当协调财政, 规定中央和地方的专款经费分级投入的比例,专门下发有关文件,或给予明确的政策支持, 将流动人群健身活动经费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

图4 流动人群健身服务体系全方位多级网络管理模式

现居住地的财政部门一并安排流动人群健身服务经费,并计入户籍人口所需经费的总额。流 出地省市县各级体育部门应积极协调当地财政部门,将服务及管理的经费纳入到本地总人口 基数计算的同时,加入同级财政预算支出的范围,从法律法规方面保证流动人群健身服务所 必需的经费[7]。

流入地和流出地两地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应积极的统筹组织及安排流动人群健身活动计 划,并纳入本地区城市体育文化发展建设的总体方案之中,形成两地“双向管理”各负其责 ,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健身机制。而对流入地的社区管理、物业管理、社会团体组织 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应加强和培养这些部门的责任感及服务意识,在提高加大各方 面的管理力度的同时,获得全社会多方面的支持[8]。

2.2.2.2 实施考核制度, 配备专、兼职人员,确实调动管理部门的积极性制定流动人群的 体育健身管理责任制度和目标考核制度。如健身重点事项的工作协调制度,明确相关部门的 责任制度,健身指导工作的目标制度,健身领导小组定期的会议制度,年终的行政检查、评 估、考核的制度等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考核体系,纳入该部门管理工作的范畴,作 为政绩考核的内容。同时,各流动人群管理部门设立流动人群体育健身的服务管理机构,配 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将流动人群健身服务列入到管理服务体系当中,提高这部分人群的自 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意识,满足其体育健身需求,营造健身服务的温馨环境。全 面调动各级党政、各部门认真履行流动人群健身服务的职责和管理工作的积极性[9] 。

2.2.2.3 发挥体育协会功能,提供运动场所,建立信息平台,提高管理效率成立流动人 群体育协会,吸纳既会经营又热心且有威信的人作为各单项体育协会的理事,在协会中 配置体育联络员、指导员,负责对流动人群的体育宣传和指导工作,发挥其与现居住地协 调,向 户籍地通报有关信息的沟通和联络的作用[10]。大中小学校的运动场地和各社区的 体育活动 场所向流动人群开放。同时,在流动人员居住集中的附近,设立一些体育健身场所和安置健 身器材,以供流动人员业余时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另外,为了确保流入地与流出地的体育 健身信息反馈交流渠道畅通、准确、及时,应当建立全国流动人群健身信息系统的交换平台 ,形成省市县三级联网,使两地间的协调、合作机制有效的运转,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并有针对性地对流动人群进行健身指导和提供健康服务,从根本上解决省际间对流动人群健 身信息管理交流难的问题[11]。

3 结论与建议

1)通过对上海市部分行业的调查了解到:影响绝大多数流动人群不能参加体育健身活动 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足够的经济的保障支持。然而,在星级酒店工作的流动人群是仅有的经常 参加健身活动的群体,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多样,运动项目丰富多彩,主要项目是篮球、羽 毛球、乒乓球,其次是打牌、运动会、团日活动等。 2)应当强调的是:现居住地要充分发挥各项体育协会的服务及管理的功能,合理的开发和 利用现有的体育锻炼场所,逐步形成流动人群与常住人群相融合的体育健身文化[12] 。

3)建立我国流动人群健身服务体系的管理模式是:一级政府管理部门为主导,进行宏观控 制;二级管理部门为主体,实施社会运作;三级管理部门具体落实指导,实行微观调节。实 现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群健身服务体系的全覆盖。

参考文献:

[1]朱传耿,顾朝林,张伟.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特征分析[J].人口学刊,2 001,(2):3-7.

[2] 陈玉忠.论构建和谐社会与当代中国体育的价值目标[J].体育科学,2005,25(9):2 0-23.

[3] 王晓贞.江苏省新生代城市农民工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 报,2010,(1):69-71.

[4] 闻涛.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策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9):4-7.

[5] 郭立平.我国东北地区中部农村体育发展与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0,(10):34 -28.

[6] 范铜钢,周田芬,玉洁.世博效应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 学报,2010,(3):15-18.

[7] 郭立平.我国东北地区中部农村体育发展与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0,(10):34 -28.

[8] 杨建设.我国西部城市社区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北 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455-457.

[9] 秦梅.北京奥运会对北京群众体育发展影响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2):13- 24.

[10] 唐宏贵,郭惠平,吴筱洁.武汉市体育人口调查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 武 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7):65-70.

[11] 候令忠.陕西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 010,(2):166-173.

第13篇

一、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

从去年底开始,在认真分析我市共青团工作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把工作目标定位为开创“上级放心、青年满意、国内一流、国际接轨”的团工作新局面,把工作思路确定为“抓基础、促活跃、求创新、谋发展”。按照这个目标和思路,我们在今年初召开的十三届四次全会上提出了200年的总体任务,就是紧紧围绕广州市“十一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大力加强共青团的基础工作,促进共青团事业全面活跃,深入推进青少年素质现代化,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加快建设和谐广州、把广州现代化大都市建设推向新阶段作贡献。

围绕上述目标和任务,今年重点抓7项工作。一是“我与广州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团市委将通过形势报告、摄影比赛等形式引导青年进一步认识广州、热爱广州、建设广州,通过树立先进青年典型引导青年参与广州建设。二是引导青年参与创新型城市建设。重点组织开展好“青年科技创新奖”评选、大中学生创意设计竞赛、广州青工技能大赛。三是引导青年参与新农村建设。发挥青联、青企协、农村青年中心的作用,推进“金穗双扶”计划、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四是引导团员青年参与和谐广州建设。重点以“广州一家亲”活动为统揽,开展好“燃点新希望”扶孤助学、“情暖中秋”送温暖、“千人慈善盆菜宴”等活动,以“青年志愿者行动”为统揽,开展“青春暖流”、“健康直通车”以及环保、护花、助残、禁毒等志愿行动。五是实施“青年文化行动”。抓好“唱响青春之歌”、“广州青年学堂”、“大中学生形象设计大赛”、“羊城之夏”等系列活动。六是加强维护青少年权益工作。重点做好“青少年犯罪社区预防计划”、“羊城金不换工程”、“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等工作。七是按照全市发展党员暨党建带团工作会议精神建设抓好团建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能力

为适应广州共青团工作发展的需要,团市委今年把自身建设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一是根据需要调整内设机构。按照团中央、团省委要求,准备拟恢复少年部,增设志愿者工作部,城乡青年工作部改设为青工青农部。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按照“高进、严管、优出”的思路,通过多方努力,使3名中层干部和2名科级干部顺利转岗,从基层选调了4名素质较高的年轻干部到机关工作,正在通过公开招考招聘5名博士、硕士,分期分批组织团干部到重点高校和团中央机关进行短期培训。三是加强机关信息化建设。推进广州共青团二期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加大了“青年视窗”网络阵地建设力度,大力推广电子团务管理,开发青年志愿者信息管理应用系统。

三、着眼整体发展,推进重点活动

今年以来,团市委着眼共青团工作的整体发展,以重点活动为突破口,全力推进各个方面的工作。目前,几项重点活动进展顺利。一是唱响青春之歌系列活动反响巨大。唱响青春之歌系列活动是通过动员、鼓励、引导青少年寻找、创作、传唱优秀歌曲,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启动以来,全市已有32.6万市民和青少年通过网络、手机短信、信件、参加比赛、歌会等方式参与到活动中。全国和广州地区的新闻媒体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都给予了重点报道。目前,活动正在继续进行中,预计将有更多市民和青少年以不同方式参与活动。二是“青年科技创新奖”评选活动全面启动。该项活动由团市委联合市科协、广州日报、广州电视台等单位共同,以评选青年科技成果和青年科技人才为重点,正在接受各个方面的推选申报,全市各级团组织、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非常踊跃。这项活动将计划在7月前后评选完毕举行颁奖典礼。三是“我与广州共奋进”活动进展顺利。邀请北京大学王登峰在广州青年学堂的第一讲、两会期间与广州日报共同开展的“我与广州一起飞、广州青年看两会”意见建议征集活动在青少年中和全社会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目前,邀请有关市领导作形势报告的活动正在筹备中。

四、配合亚运筹备,推进志愿服务

围绕如何配合好广州2010年第16届亚洲运动会,团市委就如何搞好亚运会志愿服务和社会动员方面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初步设想。

(一)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的筹备情况。

北京市高度重视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除了在奥组委中设立了志愿者工作部以外,还专门成立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由北京市委副书记强卫担任组长,奥组委人事部、奥组委志愿者部、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市教委、团市委等13个单位的领导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团市委,团市委书记担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设在团市委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并负责日常工作。协调小组根据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推进,在社会动员、组织指挥、教育培训、联络协调、新闻宣传、后勤保障、技术支持、安全保卫、法律事务、理论研究等领域设立相关工作部门,建立日常工作机制,按年度和阶段研究、落实奥运会志愿者行动各工作项目和运行计划。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分为“迎奥运”志愿服务、奥组委前期志愿者工作、赛会志愿者工作和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工作四个阶段。“迎奥运”志愿服务的任务是在奥运会筹备过程中,实践“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营造全民迎奥运的浓厚社会氛围,动员广大市民广泛参与的、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前期志愿者工作从2004年3月到2008年8月初结束,主要任务是吸纳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志愿者、专业志愿者等社会各界人士直接参与奥组委的日常工作,并通过开展奥组委前期志愿者的宣传、招募、培训、日常管理、评价激励等系列工作,积累相关经验,为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工作的成功开展奠定良好基础。赛会志愿者工作从2008年9月至奥运会结束,主要任务是通过开展宣传发动、招募选拔、教育培训、公益实践、激励表彰等一系列工作,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训练有素的志愿者队伍,奥运会期间为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媒体记者、观众和其他相关人员,提供优质的志愿服务。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工作是在残疾人奥运会期间开展的志愿服务。

(二)九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的主要做法

九运会组委会下设志愿者服务部,由省体育局助理巡视员担任志愿者服务部部长,由团省委副书记和团市委书记担任副部长,志愿者服务部下设秘书处、招募培训处、物资调配处,分别由省体育局处长和团市委部长担任处长。各工作处根据工作内容下设工作小组,由团市委各个部门负责具体工作,动员全市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积极参与九运会工作。服务九运会的志愿者达54000人,全面参与了迎九运会志愿服务、九运会赛会志愿服务、九运动会赛后志愿服务等项目。志愿服务的内容包括礼宾接待、语言翻译、秩序维持、会务助理、裁判助理、场馆服务、新闻宣传、导游导购等等。在整过赛会期间,大小比赛场馆、星级宾馆、服务站点都有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在运动会需要的每一个领域,都有志愿者提供了周到、细致的志愿服务,有效保证了九运会组织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创造了青年文明号志愿服务、自驾车志愿服务、港澳志愿服务以及共青团综治队等四大特色志愿服务,全面展示了广州青年志愿者的风采和广州文明城市的形象,得到省市领导、各代表团、广大市民的一致肯定和广泛好评。

(三)我市目前青年志愿工作基本情况。

广州是我国青年志愿服务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广州市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是我市开展志愿者工作的主要机构,负责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以及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策划、协调、指导及业务培训等工作。其中广州市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的牌子加挂在广州市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属于经费自给的事业单位,核定编制为20名。目前,全市共有登记在册的志愿者62万人,志愿服务队884支,社区志愿服务站(中心)1113个,志愿服务基地523个,已初步形成了市、区(县)、街(镇)三级协会和服务总队、服务队、服务站(中心)组成的志愿服务网络。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在城市社区建设、农村扶贫开发、环境保护及大型社会活动等党政关心、社会关注、青年能为的重点领域,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组织实施了亚奥理事会支援服务、金钟奖家庭志愿服务、温情救助流浪乞讨人员行动、青春社区行、春运志愿服务、“护花使者”行动等品牌项目,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青年志愿者行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品牌,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面对处于高速发展的广州现代化大都市,以及市民对志愿服务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广州青年志愿者工作主要面临着缺乏资金支持、干部队伍人数不足的困境,以致目前我市志愿服务工作在队伍管理、培训活动场地、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四)亚运会志愿服务当前工作及今后设想

围绕动员广大市民和青少年积极参与广州亚运会筹备工作的目标,团市委、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抓住2007年广州举办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机会,在200年亚运启动年启动了广州青年志愿者“青春亚运计划”,开始全面部署大型运动会志愿服务工作。目前已初步制定《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志愿服务方案》,并逐步充实完善“青春亚运计划”。“青春亚运计划”内容包括志愿服务篇、社会公德篇、文明行业篇、体育文化篇、亚洲文化篇等篇章,以及“志愿论坛迎亚运我献策”、“志愿精神迎亚运我传播”、“市民礼仪迎亚运我学习”、“文明礼仪迎亚运我先行”、“志愿服务迎亚运我参加”、“规范标识迎亚运我搜索”、“文明观赛迎亚运我倡导”、“文化名城办亚运我宣讲”、“青春微笑迎亚运我做起”等十项迎亚运主题活动,重点在青少年中营造迎接亚运、参与亚运的良好氛围。

(五)亚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建立广州亚运会志愿者行动的组织保障。为了营造全民迎亚运的浓厚社会氛围,动员广大市民广泛参与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建议参照北京奥运会的做法,在亚工委下设志愿者部,负责统筹、指导亚运志愿者工作。成立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由市领导以及亚组委人事部、志愿者部、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外办、市台办、市侨办、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主要负责亚运会志愿者前期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团市委,分别由团市委负责人、亚工委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主任、副主任。由市编办核定一定数量的干部编制,在团市委增设志愿者工作部,与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办公负责亚运会志愿服务日常工作。团市委设立志愿者工作部,同时也便于推进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的志愿服务工作,确保完成志愿者人数达到城市户籍人口8%以上的指标。建议亚工委志愿者部主要负责亚运志愿服务工作的规划、联系、协调工作,设在团市委的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和志愿者工作部主要负责志愿服务各项工作的执行和落实,并具体负责志愿者的动员、招募、培训、培训、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两者可人员、分工、机制方面适当整合。

第14篇

1.1新型城镇化与体育文化的概念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体育文化是渗透到人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的一种特殊的人体活动文化。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的袁大任把体育文化定义为“以强身健体、振奋精神、建立积极生活方式为主旨的体育运动及其产生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1.2新型城镇化体育文化建设的目标如何把城镇化的最大内需动力和改革的最大红利释放结合起来,这是未来发展必须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目标是指个人或群体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以预测为基础,以动机为诱因,按一定价值观所确立并力争实现的最终结果的标准、境界或状态。我国体育文化建设的目标有“社会体育文化”“竞技体育文化”“学校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化产业”五大领域目标。而新型城镇化体育文化属社会体育文化范畴,其目标是:满足民众基本的体育文化需求;使民众基本观念更新,健身意识增强;提高民众生活质量。

1.2.1诉求新型城镇化安全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近日,我国广大城市群备受雾霾天气问题困扰,空气质量、大气与水环境质量、区域生态污染、城市环境容量等成为社会敏感话题。新型城镇化对社会各领域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城镇化发展中涉及人口健康素质的提高,对健康、知识、财富的需要,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健康又是人的第一需要,没有健康,一切都失去意义。新型城镇化应开展生态体育,即人类———体育———环境的相互协调、共生共融、共同发展。人类在开展社会体育运动时,应多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减少污染等方面考虑,来寻求社会体育的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平衡点,实现人类进步与自然发展和谐共赢。如在森林、河流、名胜风景区等地进行体育活动,以自然的形式开展,亲近自然,贴近自然,重视阳光、空气、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价值。

1.2.2政府加大新型城镇化体育文化建设的导向作用加大体育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强提升体育社会形象的宣传与推广,完善体育宣传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加强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以及重要法规、政策和条例的宣传。城镇体育发展不是一个自然过程,而是一个主观选择的过程。城镇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具有时效性和地域性。城镇体育管理部门应对现行的体育政策和体育行为进行必要的调整,把城镇体育工作计划纳入居民体育发展规划中,加大对城镇体育发展的重视、扶持力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政策关注程度,利用体育的社会功能促进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体育健身理念的转变,促使众多企业不断寻求新的体育文化投资热点,例如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表演团体、民族传统体育学校等,这将使城镇体育呈现出政府、企业事业单位、集体、个人等多元化投资的新格局,逐步形成由城镇政府宏观调控、规范指导,体育协会俱乐部积极参与并具体实施的城镇体育文化建设的新格局。

1.2.3加快新型城镇化体育文化的社会化进程构建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相适应,能充分保证城镇化社会体育管理体制,正确反映国家、新型城镇化、市场和群体活动之间的各自责权及其相互关系,发挥城镇化社会体育运行机制,认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新城镇化的本质,理清城镇化对居民体育活动管理的运行机制与要求;认清新型城镇化社会体育运行机制的要素及构成与作用,积极发动和支持企业、集体、个人办体育,兴建更多的体育文化活动健身场所,激发群众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体育文化社团、体育俱乐部的组织与管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文化活动,提升体育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以适应新型城镇化社会体育的运行机制,使城镇政府、社会体育、市场经济的各自功能在结构体系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以加快新型城镇化体育文化的社会化进程。

1.2.4建立新型城镇化体育意识在新型城镇化体育发展中,文化教育程度和对体育认识的观念是影响新型城镇化体育发展的深层因素。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书籍、网站等媒体对体育文化的传播功能,坚持多管齐下,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造良好体育环境,通过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是新型城镇化体育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1.2.5建立健全新型城镇化体育文化发展的各种法规国家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口号,这对于体育文化建设同样适用。城镇政府管理机构应根据国家及城镇具体情况出台相应的体育健身政策、立法监督、依法办体育,使城镇居民能够自觉主动地维护国家及地方的各项法规制度。届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法规将会被认真、合理地贯彻、实施。对自发的群众体育活动及一些民间行业组织活动,政府不应限制,而应大力支持。用立法规范,监管控制,保证社会体育组织、团体等行业有序开展,使城镇化社会体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1.2.6建立新型城镇化体育文化发展多元融资渠道根据城镇化的发展证明,多元投资是推进新型城镇化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的最佳途径。在政府引导下,本着“取于何处,用于何处”的原则,广泛吸引乡镇企业、个人、外商参与新型城镇化体育文化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进一步发挥大中小城市对城镇体育文化的吸引和辐射作用。乡镇企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农村走向城镇化的速度和水平。未来的乡镇企业;要充分利用体育文化这扇窗口,推动企业发展,同时也要为体育文化的发展承担义务和历史与现实赋予的责任,展示文化传承功能。

1.2.7发挥新型城镇化学校体育的辐射作用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曾说过:在工业社会里,学校要发挥新的功能,要成为社区“中心”,提供社会服务,解决社会问题。其思想在工业国家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新型城镇化文化底蕴的不足是一个现实,学校为那里创造知识、精神财富,开创文明之先进风气,及时表达政府意愿与党的方针政策,这是一种增强自信心与凝聚力的潜在力量,学校是有效地发展城镇体育,促进城镇体育由单一传统民俗型向现代休闲型体育、竞技体育、娱乐体育等多元化体育形态发展的关键环节。积极发展学校体育,使现代体育项目、体育意识从学校渗透到城镇是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学校是体育文化教育活动的传播基地,建设健康的、完善的新型城镇化体育文化不能脱离学校的巨大作用。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充分发挥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作用和功能,让体育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成为时代精神的倡导者和先行者。体育文化不仅是体育文艺、体育文学,不仅是体育宣传,体育文化建设要着眼于基础、系统、长久问题上。体育文化不是简单的体育加文化,不是一件外套,而是将文化融入整个体育发展和百姓生活,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它与价值观、生活方式密切相连。城镇化后的体育文化精神层面主要反映居民的体育观念、精神、道德风尚、知识等方面;体育文化的制度层面主要表现在城镇体育的传统、制度和规范等;城镇体育文化的物质层面则以城镇的体育环境、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体育服装、体育用品等表现出来。体育对城镇人口素质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直接或间接体育参与有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改善体质健康,完善人格塑造和身心健康,对提高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价值。体育可以有效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广泛的人际关系互动可以积极地影响人们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在减缓个人生活和工作的社会压力的前提下发挥出维护社会安定的效果。体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提高,对优化城镇化内涵有积极价值。体育是提升现代城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对促进城市绿化景观有积极作用,健身公园绿地等建设为城镇各个阶层民众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是现代城市生态环境优化的表现。各种体育赛事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通过为社会各个阶层提供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为引导社会形成健康积极的风气发挥作用。蓬勃发展的体育产业则通过更加丰富的体育用品、体育服务为满足人们多元化和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提供支持。可见,体育应该是城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其他社会文化活动形式所不能取代的。

2.2建议

2.2.1政府体育管理模式创新发展如果完全依靠政府投资建立完备的体育设施,举办各种体育竞赛活动,显然是不现实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有效地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1)政府体育职能是其社会管理的组成部分,政府应积极的从管理体育的全能政府向有效政府、有限政府转变,重新审视政府定位与政府体育职能与功能,应该成为城镇体育服务与产品的管理者、提供者,推动大众体育服务的社会化,同时加快监督制度与体育法制建设。2)要明确政府的社会事权划分,实行管办分离,把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转移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3)建立一种“行政搭台+市场拉动”的新型发展机制,运用广大的人群消费资源,吸引社会各商界、各媒体的积极参与,使体育文化成为居民的自发行为和生活方式。通过运用市场经济的力量实现体育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努力构建有效政府,为新城镇化体育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需政府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与配合。

2.2.2创新群众体育活动的机制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体育文化事业的繁荣离不开创新,通过建立比赛机制,奖励、竞争机制来调动个体或集体参与群体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使城镇居民体育工作处于最佳运行状态。1)城镇主管部门在进行体育管理和开展体育活动中,除建立相应的比赛机制、奖励机制外还建立相应的竞争机制,通过这些实体之间的竞争,用创新的精神发展群众体育。2)积极建立群众体育的造血机制,改变体育部门“关门办赛、办活动”的局面,建立各种群众体育运动的实体,引导激发社会的实体力量,来组织举办体育活动,让这些实体能够健康有序发展。3)主管部门应为城镇体育运动提供良好保障,注重社会调研,制定一系列市场规则,应用社会,网上公开的申办制,以扩大社会的参与面,通过竞争申办等机制的创新,激发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体育活动由协会、俱乐部、企业等社会组织承办、协办和冠名的模式。以重大节日与长假体育和日常体育三个体育生活圈,营造出“节日办体育,体育是节日”的良好氛围,体育文化事业必将得到快速的发展。

第15篇

一、社区建设工作

1、九狮桥和红旗社区服务办公用房的投入使用

2、落实“社区老少家园”及“智能化便民服务亭”建设前期摸底统计及准备工作。

二、社保工作

(一)就业创业工作

1、发挥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平台作用,做好大学生、失地农民和持《就业失业登记证》各类群体就业工作;按规定发放全国统一《就业失业登记证》,做好就业援助对象认定、失地农民待遇、灵活就业人员补贴审核发放工作;做清人社统计报表工作;开展“充分就业社区”自查自评工作;加强对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实现动态管理,全面消除零就业家庭;做好创业配套服务工作,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成立非正规就业组织、孵化成功企业、小额贷款担保等服务。

2、根据上级劳动保障部门的安排部署,2012年12月下旬到2013年2月上旬在辖区组织开展了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在活动开展期间共走访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及零就业家庭191户,登记认定未就业困难人员22人,其中残疾人就业困难12人,帮助179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就业,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帮助168名就业困难人员办理了灵活就业补贴让他们享受了就业扶持政策。

3、根据省、市、区文件的部署,从2013年1月至3月底,依托“春风行动”活动举办两场大型招聘会:一场是3月7日与城区兄弟街道在市劳动局就业介绍中心共同举办2013专场招聘会;另一场在淮河路步行街百盛广场门口举办迎“三八”妇女专场招聘会。招聘会期间共岗位1000余个,求职人员700多人,其中达成就业意向的412人,另发放宣传册812份,悬挂横幅十条,提供政策咨询服务,提高他们的维权意识,受到了居民及农民工朋友的热烈欢迎。

(二)劳动保障重点工作目标任务

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887人(任务数4770人),完成率60%;

2、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905人(任务数1400人),完成率65%;

3、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数335人(任务数520人),完成率64%;

4、录入就业实名制2087人(任务数4770人);

5、就业技能培训240人(任务数240人),完成率100%;

6、企业技能提升培训120人(任务数120人),完成100%;

7、居民养老参保1273人(任务数1264人),完成100%;

8、居民医保参保,每年7-9月为参保缴费办理时段,目前此项工作已在开展中,目前已参保3010人(任务数14380人);

9、宣传报道50篇(任务数100篇),其中国家级6篇、省级13篇,完成50%;

10、SYB培训30人(任务数30人),完成率100%;

11、发放小额贷款6万元(任务数260万元),目前有3户大额50万元正在审批放贷中,另还有8人贷款材料等待审批中;

12、建立创业实训基地1个(任务数1个),完成率100%,

13、申报实训人数30人(任务数30人),因此项任务需要SYB培训结业证书,目前正在等待区百帮下发证书;

14、新增办理15户非正就业组织(任务数25户),完成率60%;百帮非正规吸纳142人(任务数210人),完成率67.6%;

15、新增孵化成功企业任务数18户,孵化成功企业带动就业任务数275人,孵化成功企业年纳税额任务数170万,目前正在整理2户材料近期上报,因部分非正规就业组织申报人正在办理个体营业执照,因此影响了孵化成功企业的申报,近期加快进度上报;

16、申报创业示范点任务数1个,申报新增创业基地面积任务数260平方米,申报创业示范点带动就业任务数70人,材料正在整理本周上报;

(三)维权工作

1、劳动监察工作

街道、社区劳动监察员高度重视对辖区企业日常巡查监察工作,不定期进行巡查,完善劳动保障两网化建设,建立两网化台账,配合大队处理案件2起,投诉的案件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2、劳动仲裁工作

街道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并挂牌,社区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室,负责劳动争议的调解处理工作,完成区级下达劳动争议调解案件。

(四)退管工作

开展2013年度全市退休人员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工作,总任务量为8884人,遗嘱68人,占全区接收比例的26%。任务量相当繁重。此项工作需在7月31日结束。到目前为止已完成纸质近3100人,网上录入工作正抓紧进行中。

截止到6月底,共接收移交企业500余家,退休人员8890人,成立了自管小组175个,覆盖率达100%,累计走访次数达2万人次,发放慰问金50万元,退管服务率达到100%。

(五)低保工作

上半年低保工作除日常的低保重审及新增户申请审核、报表报送、低保金打卡发放、全国低保信息系统及时更新等日常工作以外,主要中心任务有二项:

一是开展城乡低保审核审批政策落实情况的自查及建立低保经办人员和社居委干部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制度工作。这项工作在今年四月份按照上级要求对对街道六社居委现有低保户从资格条件、收入核定、入户调查、民主评议、申请审核审批和张榜公示等六方面进行了自查,未发现不符合低保条件享受的家庭,无人情保、关系保等情况。对街道、社居委低保经办人员及社居委干部近亲属是否享受低保进行了核查,无一人有近亲属享受低保。

二是完成全省统一的低保对象分类统计工作。至6份我街道现有低保户124户167人,发放低保金66276元,人均补差396元,累计发放低保户751户1055人,51.9315元。已在低保中心规定时间内上传了《省城乡低保对象分类统计花名册》及《省城乡低保对象分类统计表》,经多次审核,花名册与统计表数据与6月份报表数字一致。

城乡医疗救助:至6月份,累计救助13人,救助金6859元。

慈善协会:今年慈善一日捐共计募捐资金129478元,资金全部上交至区慈善协会。

困难群众节日慰问:1、两节慰问困难群众共409户。共发放慰问金7400元,购物券1000元。永辉超市购物券14000元发放实物:610袋米514桶油、127盒皮蛋、157份年货小包装等。2、春荒救济慰问共计40户,发放40台取暖器,30件羽绒背心。节日期间未发生一例困难群众上访事件。

三、文化体育工作

1、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

2013年1月,我街道传统项目“义务写春联”活动如期开展,书画院知名书画家和红星小学书法爱好者冒着严寒在明教寺广场开展义务写春联活动,并把春联送到困难群众家中,活跃节日气氛。2013年2月在街道牵头组织下面向社区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新春联谊会,大家欢聚一堂,节目丰富多彩。2013年4月在区老体协的组织下,组织人员代表街道参加“大杨杯”兵乓球比赛,获团体第二名、个人获得2个男子第二名、2个第三名的优秀成绩。并组织社区文体团队开展了新春联谊会和成立周年庆典。还有形式多样的大型为民服务活动,每个社区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系列活动。在各个社区开展了主题为“和谐邻里,和谐社会”茶话会,拉近了社区居民的距离,为大家提供了一次吐露心声的机会,受到大家欢迎。在各社区都组织了义务为居民放数字电影,让大家走出家门,老少同乐,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因街区合并,文化站积极和上级部门联系协调,将原有的16个农家书屋,合并成现有的6个,这极大的方便了农家书屋的工作开展。四牌楼社区的“农家书屋”得到市里部门的检查,并肯定了其成绩。在媒体上也得到了大量的宣传。四牌楼社区组织志愿者上门为空巢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为老人送去爱心。同时还举办了社区趣味体育活动,棋类、桥牌、球类比赛以及其他趣味体育比赛,社区居民群众在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增进知识、技能、智慧和健康。

2、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建立完善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

在加强辖区网吧管理中,街道执法部门定期不定期对辖区娱乐场所和网吧的管理人员及负责人进行有关法律知识和应急防范常识宣传,并严格杜绝未成年人上网。给辖区的居民营造出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更给家长们解决了长期以来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毒瘤”。

上半年根据市“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等部门的要求,为规范出版物市场秩序、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力度,全面开展集中打击盗版音像和计算机软件制品行动。我们对社区音像制品和计算机软件制品进行检查,确保了我辖区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

四、民生工程

上半年召开2次民生工程会议,一方面传达区民生办下达相关文件的精神,另一方面收集民生工程进展情况并安排下一步工作。按照目标任务抓紧时间落实,让群众真正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按照区民生办民生工程宣传包保责任制的要求,制定民生宣传包保名单,对民生宣传包保责任人进行培训。在辖区内及宣传橱窗张贴宣传海报60份,利用社居委电子屏幕滚动宣传民生工程宣传标语,在小区内设宣传台宣传居民养老政策等民生政策,接受咨询。上门发放民生工程一封信2000份,让民生工程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广大居民了解政策、用好政策、享受政策。经统计,上半年民生工程和便民服务相关宣传报道20篇。民生工程完成情况就业技能培训240人,完成率100%;企业技能提升培训120人,完成100%;居民养老参保1273人,完成100%;居民医保参保,每年7-9月为参保缴费办理时段,目前此项工作已在开展中,目前已参保3010人。

五、老龄工作:

在今年7月1日施行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前在社区做好宣传工作,采取多种形式组织老年人学习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地方有关的法规,让老年人知法、懂法,并能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通过听讲座、法律咨询等途径,大大提高老年人对自己权益的维护意识。为社区老年团队做好在区民政局登记备案工作,目前共有天籁女子合唱团、百灵艺术团、知音黄梅艺术团、义仓黄梅剧社等20多支社团登记备案,为辖区老年团队规范化管理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拓展6个社区老少活动家园以及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红旗和四牌楼居家养老服务站的为老年人服务功能,为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健身、康复提供活动场所,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家庭医生服务,在每个社区设立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工作站,定期为社区老人提供健康服务、咨询、建立健康档案,并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按照区老年协会的要求,协助市社工协会进行特殊老人需求调查,提供相关资料,复印调查表和调查问卷400份

六、双拥工作

完善双拥工作制度。始终把拥军优属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常抓不懈。上半年发放“光荣军属”牌33块。统计上报辖区内电子显示屏及滚动大屏幕共计49处。为实现优抚数据部、省联系,进一步完善优抚对象有关信息,分批安排了两参人员、伤残人员、在乡复员军人、烈属等共计280人左右到区双拥办进行数据录入。参加市双拥办举办的“鱼水情”书画展,完成了区双拥办下达的送展任务,共送展4幅书画作品。

七、残联工作

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符合救助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共有121人,其中一、二级共89人,每人每年补助1200元,三级共32人,每人每年补助600元,共发放救助金额126000元,已全部打卡发放完毕。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符合药费补助的精神残疾人共有88人,每人每年补贴1200元,共发放补助金额105600元,已全部打卡发放完毕。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辖区内65名白内障患者,已筛查完毕,符合人员等待复明手术。辖区内0-10岁残疾儿童5名,已进入医疗机构进行免费康复治疗。春节期间慰问贫困残疾人70人,发放慰问金21000元,米、油慰问券70张,价值14000元,慰问特困残疾人齐钰1000元。助残日慰问特困残疾人员62人,共发放大米860公斤,调和油260公升,慰问金4600元。在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管理系统内录入已就业人员154人,未就业人员288人,参加培训人员25人。

下半年主要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年社会事务中心工作任务,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力求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打算及重点工作如下:

1、抓好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义仓、红旗社区创建和谐社区示范社区的工作,确保验收通过。

2、加快进度、想方设法完成非正规就业组织、组织起来就业、孵化成功企业、小额担保贷款、居民医保扩面工作,加强宣传力度,做到应保尽保,完成医保参保任务等劳动保障工作目标任务。

3、积极开展建军节、重阳节慰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