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区两委成员履职报告范文

社区两委成员履职报告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区两委成员履职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社区两委成员履职报告

第1篇

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加强领导、重调研、抓保障、促规范等措施的落实,使“人大代表活动之家”建设顺利推进。

为建好人大代表活动之家,充分发挥这一平台的功能作用,__县人大常委会成立了以常委会主任任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委(室)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选联工委,由相关委(室)协调联系各乡(镇)共同抓好“人大代表活动之家”创建工作。常委会每年都召开全县人大代表工作会议对创建工作做安排部署,下达各乡(镇)建设任务,签订目标责任书。

领导小组成立后,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多次带领相关委(室)人员深入基层对代表活动阵地建设、代表小组活动情况展开调查。在对全县人大代表活动室分布及使用情况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就建立单独活动室还是联合活动室、活动室配备哪些硬件、软件设施等问题以电话、表格等方式广泛征求了各乡(镇)人大意见,最后出台了《关于开展“人大代表活动之家”建设的意见》,对全县创建“人大代表活动之家”进行了统一安排部署,提出了要在__年实现全县122个村(社)“人大代表活动之家”全覆盖的建设任务,并要求凡建好“人大代表活动之家”的代表小组,要紧紧依托“人大代表活动之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代表活动。

“人大代表活动之家”按统一规格,在村(社)选择面积为18-25平方米的房屋,室外挂一块“人大代表之家”标志性牌子、一个选民意见箱,室内配备桌椅、档案柜、沙发、茶几、电脑等,档案按“九簿二册”归档整理,即:人大代表履职登记簿、议案建议记录簿、联系接待选民登记簿、结对帮扶登记簿、办好事实事登记簿、创先争优记录簿、人大代表小组会议记录簿、活动记录簿收文发文登记簿以及人大代表名册、人大代表活动剪影册。墙上统一设计制作安装制度牌,做到代表名单及相关信息、代表权利和义务、代表活动制度“三上墙”。本着方便活动、就近活动、便于管理的原则,将“人大代表活动之家”建在村(社)所在地;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村(社)按高标准单独建设,暂不具备条件的,可与村级其他组织活动场所合并建设,一室多用。__年建设31个“人大代表活动之家”,__年建设38个,__年建设53个,由县人大常委会统一配置选民意见箱、“人大代表活动之家”标志牌、室内制度牌,其他办公桌椅、沙发、档案柜等设备按每室5000元的标准统一拨款到乡(镇),由乡(镇)统筹安排,负责按标准采购及配备,经济基础好的地方还配备了电脑。

从__年起曲靖市人大常委会每年补助10万元,县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5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人大代表活动之家”建设。到__年底,全县122个行政村(社)已完全按照统一的标准建成了“人大代表活动之家”。为确保市、县建设经费专款专用,县人大常委会采取统一安排、统一采购、统一标准配置的方式,意见箱、标志牌、制度牌等均由县政府采购中心统一询价、招标、采购,切实做到专款专用。对下拨资金,常委会在相关会议、文件、领导讲话中也多次要求各乡(镇)做到严格管理、专款专用,使资金运行安全有保障。

在狠抓硬件建设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对“人大代表活动之家”的管理,在要求各乡(镇)对建设点自检自查的基础上,选联工委不定期采取抽查等方式了解活动室硬件使用情况及活动开展情况。“人大代表活动之家”全面建成后,县人大常委会对“人大代表活动之家”实行“一年一检查、一年一考核”的监督管理模式,分别组织了2次检查,由常委会分管代表工作的副主任带领相关委(室)深入到各地对建设巩固情况和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了解和评估考核。只有考核合格后,当年度的“人大代表活动之家”补助经费才可以兑现。这些措施,有效地保障了“人大代表活动之家”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

通过建立考核制度、定期跟踪问效,促使各代表小组依托“人大代表活动之家”积极开展代表小组活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使“人大代表活动之家”真正成为“学习培训之家”、“履职交流之家”、“联系选民之家”、宣传示范之家”和“为民服务之家”,代表履职效果明显增强。

一是发挥“学习培训之家”作用,组织代表学习,提高代表素质。__县共有省人大代表3名,市人大代表38名县人大代表204名,乡(镇)人大代表615名。各“人大代表活动之家”按照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要求,制定了代表培训计划,对驻“家”的各级人大代表进行宪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和监督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人大工作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所有“人大代表活动之家”都订阅了人大刊物,及时传达有关文件、学习资料和经验介绍材料,重大事项及时通报,为开展代表活动提供各类信息,使代表知情知政,更好地联系职责,换届后“人大代表活动之家”还及时组织新当选的各级人大代表集中学习了有关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

二是发挥“履职交流之家”作用,广泛开展代表活动,帮助代表相互促进。__县近年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德邦向选民报告人代会精神、代表接受选民评议、代表评议议案建办理情况、代表评议人代会政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为主要内容的“一报告三评议”工作,以“人大代表活动之家”作为阵地,代表们精心准备发言内容,广泛收集民意,认真撰写履职报告,积极负责地向选民报告工作并接受选民评议,分析测评结果,相互学习探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改进方法、总结经验、提高履职能力,使代表们在履职过程中议论有场所、交谈有知音、倾诉有对象。 三是发挥“联系选民之家”作用,接待选民和群众,了解社情民意。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双联”制度要求,每位县代表联系选民3-5人,代表小组以“人大代表活动之家”为阵地组织代表每年联系走访接待选民10-15人次,如实记录他们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并综合整理形成议案建议向各级人代会提出。各代表小组还在代表中开展民情日记活动,代表如实记录基层选民所需解决的问题并定期梳理,充分掌握第一手民情资料,倾听群众呼声,关注社会热点,使人大工作更好地体现民意、集中民智、反映民利。县人大代表郑红英经常在自己的选区金龙街道桃园社区“人大代表活动之家”接待选民,当得知桃园正尽力打造“万亩桃花园”项目缺乏资金时,及时协调前期项目经费2万元;当得知当地村组干部身患癌症时,组织捐赠几千元;平时还利用自己的农业科技专业技术,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由于有了固定的场所,方便了代表和群众的联系沟通,接待选民和群众的气氛佳、效果好。

四是发挥“宣传示范之家”作用,代表模范带头,做好宣传教育。县直机关第二代表小组发挥本组公、检、法从业代表较多的优势,到龙华街道办事处石羊“人大代表活动之家”开展了“送法进社区”活动,通过深入浅出的法律宣讲和赠送常用法律书籍活动,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宣传教育课;一些涉及拆迁项目多的代表小组在利用“人大代表活动之家”开展活动中,引导代表积极参与调解社会热点和社会矛盾,主动带头进行评估和拆迁,起到了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各代表小组在“两委”换届工作中,积极宣传、讲解基本的选举知识,切实增强选民的主人翁意识,有力地推动了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是发挥“为民服务之家”作用,提升履职意识,服务地方发展。以方便群众、扶贫帮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主要内容组织代表开展活动,取得较好效果。龙华街道庄家湾选区选出的县人大代表陈少有,在自己的“人大代表活动之家”里向选民传达人代会精神,并重点围绕城市拆迁等工作给大家摆事实、讲道理;围绕新城区规划建设,为群众创事业、谋发展出谋划策。各个“人大代表活动之家”在组织春耕助耕、烤烟收购中,在动员捐款、扶贫救助中,在为群众办理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工作中都积极发挥作用,“人大代表活动之家”的良好效果日趋显现。

“人大代表活动之家”之所以活动开展正常,并取得较好的成效,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市、县人大常委会领导高度重视都把“人大代表活动之家”建设列为常委会重要工作,年初安排建设任务,年底组织检查验收,保证“人大代表活动之家”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深入调研是基础。在创建活动中,实施方案制定是否符合实际是收到良好效果的基础,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才能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三)因地制宜是前提。要把握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全县就“人大代表活动之家”的标牌、制度、档案等进行统一要求,但其他硬件设施及活动具体内容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确保建成之后的“人大代表活动之家”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四)经费投入是保障。“人大代表活动之家”采取市、县、乡(镇、街道)、村四级投入以县为主的方式,建成后,又解决了无固定收入代表履职经费补助和“人大代表活动之家”年度活动经费补助,从而保证了代表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2篇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市区东南部,西邻永安路,北靠新安街,南连胜溪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xx人,村两委干部xx名,党员xx名,村民代表xx名。

二、安全工作开展情况及采取的措施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建立的相关制度情况

按照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的要求,明确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主任主任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各领域的安全生产负主管责任,杜绝监管盲区和死角。同时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安全生产管理员工作职责、村委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村委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信息报告制度、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制度、安全生产例会制度等各种制度。

     (二)安全生产大检查情况

按照街道安委办要求,村委制定安全生产大检查方案,召开工作会议进行具体部署。今年以来,截至目前为止,共出动120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73户,非生产经营单位42户,发现安全问题15条,已整改15条。

(三)“反三违”专项行动

村委充分认识开展“反三违”专项行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反三违”专项行动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反三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 “反三违”专项行动,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到位,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全力抓,确保专项行动扎实开展。

(四)打非治违工作

村两委高度重视打非治违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出了针对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检查内容和检点,明确了工作职责,成立了"打非治违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xxx担任,成员由两委委员组成。根据主动检查和群众举报,按照边宣传、边检查、边发现、边处理的原则,抽调了素质高、能力强的党员干部组成排查组,采取拉网式,重点突出道路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危险化学品、企业等重点行业领域,集中开展了"六打六治"

(五)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

为了深入推进隐患治理,遏制事故发生,我们开展了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工作由王志刚同志负责,安监员各司其职,加强对隐患的排查治理,保证不留死角,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六)安全生产月宣传情况及全年培训情况

在今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xx村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扎实开展好“安全宣传月”和日常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全年组织各类从业人员进行了安全知识培训两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七)应急管理工作

我们制定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管理制度,组建了领导机构,组织领导协调全村相关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每季度定时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今年7月份积极参加街道统一组织的防洪演练,投入5部车和30余人,通过演练,增强了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完善了应急处置的各方面的技能。

(八)值班值守情况

我们高度重视应急值班值守工作,制定并落实了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事故信息报告制度,认真及时报送突发事故信息,确保了我村安全生产事故和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和处置。

(九)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切实加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

为切实做好当前及今后安全稳定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按照街道安委办要求,结合我村实际,深入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切实加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村两委及时召开会议,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强化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过程中领导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突查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不足,及时纠正解决,确保各级、各类人员履职到位。

三、存在问题

1、监管面较窄,对高危行业的安全监管相对重视一些,对其他行业的监管流于形式,甚至没有监管,监管存在死角、死面。

     2、村安监员专业知识缺乏。很少有机会接受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自学的积极性也较为欠缺,对于综合监管与专项监管的业务知识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能清楚,没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导致在安全生产监管过程存在不能管、不会管和管不好的现象。

    3、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够。一是生产经营业主因文化素质低,不知道怎样去抓安全生产工作;二是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违章作业现象经常发生;三是全民安全意识不高,“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在短期内难以形成。

    4、安全经费投入不足、设施设备差、待遇差。

四、工作建议及下一年的工作打算

1、继续持续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治和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专项行动,为村民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2、继续抓好辖区成员单位基础工作,总结经验,全面开展安全社区创建设工作。

3、认真做好各种重大活动的安全维稳工作。

4、积极配合上级相关部门做好上级安排的工作。

xx村在2019年会一如既往的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为打造平安xx做出贡献。

 

第3篇

一、创建范围

以创平安社区、平安学校、平安市场(农贸市场)、平安企业为主要内容。

二、创建目标

通过开展月月创平安竞赛活动,努力实现“三全面一覆盖“的目标。

1、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以平安创建和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建设为核心,努力健全基层政法综治维稳组织,整合各方面力量,使打、防、管、控、教、建、改等综合治理措施得到认真落实。

2、全面治理突出治安问题。社会治安良好稳定,流动人口管理、危爆物品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防邪、高危人群管理、社区矫正等工作水平逐步提高,成效显著。

3、全面提升基层创安维稳能力。社会矛盾有效化解,刑事发案总量平稳下降,安全事故和明显减少,社会生活安定、和谐、有序,群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大幅提高。

4、无缝覆盖基层平安创建单位。通过层层开展月月创平安活动,实现基层平安创建无缝覆盖,实现90%辖区单位、社区组、医院、学校达到平安合格标准,其中40%达到平安建设示范单位标准。

三、创建内容和工作措施

1、制定月月创安标准:《关于切实加强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建设的意见》,围绕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无突出治安问题、无群体性上访事件、无进京赴省到市上访人员、无矛盾纠纷激化、无犯罪活动”的工作目标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要求,对平安创建标准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形成完整的创建体系。

2、认真开展月月创安活动:充分发挥街道综治办的组织协调和核心平台作用,开展“五个活动”:

(1)实行定期治安巡逻活动:组建治安巡逻队,在综治专干或派出所民警带领下,在节、假日和重要会议期间,对重点地区、部位进行巡逻,参与社会治安防范和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社区以“两委”为主,组织社区干部、治安积极分子建立义务治安巡逻队,开展巡逻活动。各居民小组由居民代表、“四防”安全互助组中心户长牵头,组织“四防”安全互助联防。各社区要开展十户联防、院户联防、商铺联防、边界联防和守楼护院等群防活动。

(2)坚持法制宣教活动:要利用召开居民大会、院坝会、电影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组织群众学习法律、法规和治安防范知识,通报辖区治安信息。街道辖区企、事业单位和社区要利用“政务公开”阵地,开办综治平安创建宣传栏,开辟“治安防范小常识”、“平安提示”等栏目,向群众宣传。

(3)坚持“六排查”活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牵头,综治办具体组织协调,街道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民政、计生等部门,分组深入社区、辖区单位走访座谈,深入开展民间纠纷、治安问题、突出、苗头、和非法宗教活动、安全隐患等“六排查”活动,对所辖单位、重点部位、重要场所、“三电”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建立台帐,集中梳理,分类办理,定人、定责、定时限,包排查、包调处、包稳定,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4)坚持综治工作例会:由综治办召集,社区、派出所、司法所、企、事业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主要听取治安、防邪、调解、普法等工作情况汇报,集中研究重大涉稳问题的处理办法,安排部署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社区由“两委”召集,由社区“两委”干部、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参加,安排部署工作,评议平安创建优胜单位。居民小组召开“治安碰头会”,由居民小组长或议事代表召集,“四防”安全互助组组长、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参加,收集汇总治安问题、矛盾纠纷和不安全隐患落实整改措施,提出整改限期。通报综治安全维稳情况,排查新的不稳定因素。总结安排综治平安创建工作。

(5)坚持治安随机测评:由街道综治办对各单位、社区进行“治安状况”、“群众治安满意度”随机测评。测评结果由街道综治办汇总报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进行通报,社区测评结果作为年终奖惩依据。

四、坚持月月创平安检查

按照“属地管理,逐级落实”的原则,坚持检查评比奖惩制度。

1、分级组织检查:由综治办牵头,组织街道综治维稳工作组对社区和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的月月创安活动进行检查考核。社区要组织“两委”人员对各居民小组、“四防”安全互助组、居民户的平安创建活动进行检查评比。

2、统一检查方式:采取“不打招呼、不定地点”和“日常考核与集中检查、明察暗访与检查指导、单项打分与综合考评、群众评议与领导评价、内部考核与外部测评”等方式,通过查看资料、听取汇报、实地查看,对受检对象月平安创建情况进行全面考核,量化打分。

五、实行通报公示

1、坚持通报:街道综治办将检查情况汇总后,对各社区,企、事业单位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排位,并通过文件形式向全街道通报。列入考核记载,作为年终总评依据。

2、坚持公示:街道、社区、学校、社区卫生站要制作平安创建月评公示栏或评比台,坚持每月公布检查评比结果,把需要整改的问题公布在明处,时时提醒。

3、检查评比:社区要在居民小组、企事业单位设“月月创平安评比台”,对辖区和下属单位每月发生的矛盾纠纷、治安问题和安全隐患进行动态公示,对好人好事和见义勇为先进典型进行公开表扬,对需要注意的防范事项进行提醒。同时对发生的问题建立台帐,对矛盾化解和问题解决进行动态跟踪,做到问题不解决,事情不处理,曝光不取消。

六、强力抓好问题整改

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交换意见,提出明确整改要求。连续两个月未能彻底整改的,街道综治办要向问题单位发《平安创建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单位、责任人、整改时限、复查时间。并向其上级单位通报。街道综治办要加强整改指导,坚持追踪,问题不整改不放过。对有严重治安问题和重大不稳定因素的实施重点整治,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化解不稳定因素。问题整改完后,整改单位要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书面报告整改情况。

七、逗硬兑现考核奖惩

1、实行单位主要负责人抓综治实绩年度报告制度。各社区主要负责人年终要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书面报告抓综治平安建设的履职情况,报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和稳控重大不稳定因素,情况。

2、年终逗硬考核奖惩。按照检查考核结果和公众安全感、治安满意度测评,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评定。对检查不合格的,要对问题单位黄牌警告,通报批评。对整改不力,出现重大治安问题、重大和重大安全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

3、居民自我管理约束。要创新工作思路,灵活运用社区“一事一议”制度,充分发挥《居规民约》作用,把居民享受的权利义务和月月创平安的评议结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居民自治条件下的自我管理约束机制。

第4篇

去年3月以来,营山县探索推行了乡镇党委“动态委员制”,每个乡镇党委在每个党支部民主选举1名乡镇党委“动态委员”,建立“动态委员”人才库,乡镇党委在决策重大事项和通报重大情况时,根据不同内容每次确定3名以上的相关“动态委员”参与乡镇党委会,代表所在党支部党员行使知特权、参与权、决策权等民利。推行“动态委员制”为党员参政议政搭建了平台,在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新探索。

一年前,营山县低调推行了一项基层党建新举措,这就是乡镇党委“动态委员制”。从表面上看,这一举措是为乡镇党委增加一部分“动态委员”,但内涵却非常丰富,可以说,这是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新探索。“制度当然不是拍拍脑袋就想出来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营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杨勇说。

诞生

乡镇党委“动态委员制”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源于增产乡公推直选乡党委副书记。增产乡虽名为增产,但实则增产无门、致富无路。为了选出群众公认、能力强、水平高的乡党委副书记,2008年2月,营山县从增产乡党委委员、机关党员、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等5个层面各推荐产生一名代表,组成“结构制”党员代表,全程参与公推直选工作。这一做法赢得了党员、群众的普遍支持与好评。

乡党委副书记选出来了,公推直选工作圆满完成了,营山县党务工作者却陷入了深思。怎样才能将这一做法常态化?怎样才能将“结构制”融入整个乡镇党委工作,而非仅仅用于选举?经过一阵“头脑风暴”和深入调研,营山县创新提出了乡镇党委“动态委员制”,并在增产乡率先进行试点。

“龙桥村水渠因泥沙堵塞,村民无法放水灌溉,我建议乡党委及时组织人力把水渠疏通,以保证村民大春生产用水。”增产乡“动态委员”胡凤铭去年3月中旬第一次参加乡党委会时提HJ的建议,得到了乡党委的采纳,一周后,全长1.5公里的水渠修复畅通,1000余亩农田得到灌溉。

在增产乡近一个月的试点中,党委决策与群众愿望得到良好衔接,过去那种“决策者不知情、知情者无权参与”的矛盾得到了有效改善。试点的成效给实践者们吃了“定心丸”,同年3月底,营山县委决定在全县53个乡镇全面推行“动态委员制”。

选举

“动态委员”的选举,对于城南镇兴隆村党支部书记蒋学英来说,近似于再参加了一次村支书竞选。竞选承诺、回答党员提问、党员民主投票……蒋学英通过与一名普通党员的竞争,成为城南镇党委“动态委员”,他觉得当选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压力与责任。

而作为“选民”的东升镇锁水村的黄增碧大姐,面对两名候选人左右为难,是选择德高望重的刘兆安,还是选择带民致富的刘仕军,黄大姐着实苦恼了一阵。考虑到刘仕军能带领大伙致富,她把票投给了这位致富能人。

营山县借鉴村党支部“三荐一选”的选举办法,通过组织推荐、党员群众联荐、个人自荐的“三荐”方式,从每个党支部民主选举1名“动态委员”,进入乡镇“动态委员”人才库,各乡镇根据党委研究决策的不同内容,每次确定3名以上相关“动态委员”与其他党委成员平等参与乡镇党委会,打破了只有党委成员才能进入党委会的“限制”。营山县1331个党支部选举产生了1331名“动态委员”。其人员构成符合了“结构制”的要求,可以说,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党员都有了自己的“代言人”。

星火镇东观村党支部选举“动态委员”时,党员们还提出“去年与群众签订的家禽回收合同,今年你有何打算”等难题。“这个合同今年照样执行,我还准备向镇党委建议,把这种托养模式向全镇推广,并且在收购价格上每公斤再提高0.2元。”家禽饲养大户周建涛回答得毫不含糊。最终,他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当选为“动态委员”。

确权

去年5月,明德乡“动态委员”陈祖新在察看通村公路建设时,发现有几处路基的片石厚度和硬度不够。当即严肃批评了承建方负责人。这时,有人说:“老陈,你一个‘动态委员’算老几哦!”“我是大家选出来的,就要为大家说话!”陈袒新立即向乡党委报告了这一情况,并主动要求担任工程质量监督员职务。当地党员说:“‘动态委员’腰杆硬,说话有‘药性’,值得信任!”

要行权,首先要有权。营山县配套出台了实施办法、工作程序、组织纪律等一系列制度和规定,对“动态委员”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界定,不仅赋予了“动态委员”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而且还建立了“动态委员”定期报告工作、开展调查研究、督点项目、提出质询建议等工作机制,保证了“动态委员”有权有责。

营山县各个乡镇不仅专设了“动态委员”办公室,配备了桌椅、电脑、文件柜等办公设备,而且每月向“动态委员”发放一定的误工补贴。为激发“动态委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营山县建立了一套竞争激励机制。“动态委员”每届任期1年,每季度向所在党支部报告一次工作,年终向乡镇党委报告履职情况,接受党员民主评议,对评议不合格的取消“动态委员”资格。更重要的是,凡被评为县级以上优秀“动态委员”的,可在考录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选任村“三职”干部等方面享有优先权。

桥梁

第5篇

全镇有12个行政村,1个街道社区,全部配备了专兼职纪检小组长12名。12名纪检组长中大专文化的1人,高中、中专文化的3人,初中文化的8人。年龄结构:50岁以上的5人,40至45岁的4人,30至35岁的3人。文化程度,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有一支比较适合农村基层特点的纪检队伍。

二、工作推进机制建设情况

为充分调动村级纪检小组长和成员的工作积极性,镇纪委按县纪委要求健全完善村级纪检组织的管理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理顺工作关系。一是实行垂直管理。村纪检组长、成员直接对镇纪委负责并报告工作,镇纪委对各村的工作进行指导,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二是实行目标管理。将村纪检小组长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年终镇党委、纪委结合村干部考核一并进行,对考核合格的按时发放补贴,对考核优秀的进行奖励,充分调动了村纪检小组长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实行联系群众制度。各村纪检组长,成员每月走访党员群众,及时了解村里的各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一些案件信息的收集,并在每月20日前向镇纪委汇报。四是对村级财务实施有效监督。凡村上的各种开支,村主任签字后,必须有村纪检小组长签字后才能入账,并在公示栏内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五是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镇纪委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等方式,对村纪检小组长分别进行了业务培训,并安排纪检小组长协助村委会做好、调解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村纪检组长在工作实践中提高业务能力,为村干部队伍培养了后备力量。

三、村纪检组织作用发挥情况

村级纪检组织运作近两年时间,为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对村级财务,村、社道路硬化,农村低保的调整、核实,救灾救济物资的发放,惠农资金的落实、发放,房屋受灾、各种农作物受灾面积的核查,山坪塘整治的专项资金,血防经费的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协助处理厂、社纠纷9起,调解边界、赡养等纠纷15起,整治沟渠4500米,对特殊党费援建村委会修建全程进行监督,对道路质量安全,新农保的实施,村上的“一事一议”,城乡环境治理,村级纪检小组主动介入,对村上的重大项目,财务开支情况进行公示,督促村干部廉洁从政,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不留空白,不留死角;配合村支部做好新党员的发展工作,对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督,按照程序要求发展。对村上的上访户做好疏导工作,对他们在上访中反映的问题进行逐条疏理,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协助转化上访户2户,为促进我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群众对村纪检工作的满意率达92%以上。

一是参与民主管理:完善村级管理制度,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改变以往开支由一人说了算的现象,村上的开支村主任签字后,必须要有村纪检小组长认可,交村民监督委员会审核,并将开支内容,金额进行公示。确保在村级资金用在公益事业上,杜绝用公款吃喝、私分、挪用等现象。

二是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宣传力度,按时组织村社干部、党员学习《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中央、省、市、县有关规定》精神,促进村干部廉洁自律,村纪检小组对村、组干部的从政行为开展有针对性的监督活动,对村组干部违反廉洁自律的行为,及时制止,无法解决的报镇纪委处理。

三是开展转化,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纪检小组人员是纯粹代表群众利益的人,深受群众信任,而且他们最了解上访户的具体情况,镇纪委利用对村纪检小组提供的基本情况,准确选择转化工作的切入点,可以有效的开展转化工作,使村纪检小组成为有效缓冲矛盾,解决矛盾的重要载体。四是宣传党纪、国法,监督惠农政策落实。村纪检小组在走访别注重对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并通过深入各家各户走访,逐项、逐笔核对资金的到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镇纪委报告,确保党的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千家万户。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村级纪检组织的管理机制不健全,没有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存在对基层纪检工作重视不够,支持不力。镇纪委存在畏难情绪,个别村干部,特别是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认为抓此项工作是来束缚他们的手脚,对村纪检小组履行监督权、参政议政权时不支持,不为村纪检小组长履职创造条件。二是个别村纪检小组长因自身素质,村领导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工作积极性、能动性不强,影响了村级纪检工作的均衡发展。三是个别村纪检组长长期外出,只有通知开会或村上有事才回来,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纪检工作上,平时的工作应付了事,工作责任心不强。四是村级纪检小组长待遇偏低,去年省委组织部对村干部的待遇进行了调整,但未提到村纪检小组长,在管理上没有统一,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村纪检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今后改进工作的主要措施及建议

(一)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镇党委将村级纪检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一部署。

(二)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镇纪委要健全机制,完善措施,加强对村纪检组织的监督、管理,对村纪检组织作用发挥不平衡、个别纪检组长工作主动性差、业务素质低、村党支部重视不够、工作指导不到位等问题,采取积极措施予以解决。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纪检小组的群众知晓率。一是推行镇纪委委员联系村制度,让村民了解村纪检小组应发挥的作用。二是利用党委会、社长会、村民代表会,宣传村纪检小组的职能、职责,提高纪检小组的群众影响力。

2、进一步加大对村纪检小组成员的培训力度。一是对纪检小组成员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加强法律法规等有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镇纪委要加大培训力度,采取以会代训和专题培训等方式。对工作较差的村通过个别指导督促改进,着重提高村纪检小组长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3、统一将村纪检小组长纳入村干部统一管理,实行目标考核,对工作责任心不强、作用发挥不突出、工作不在状态、群众不认可的纪检小组成员及时调整。对工作突出、群众公认的纪检小组成员,在换届时推荐到村支书或村主任岗位。认真执行工资管理与绩效挂钩,进一步调动村纪检小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

第6篇

一、在“求实”上做文章

首先,在服务大局上有新作为。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本身就是服务大局的具体体现。预防要有大视野、大作为、大发展,必须将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反腐倡廉建设大局中谋划。需要继续深入经济建设主战场,跟踪了解、密切关注重点领域、行业、机关、企业等单位的职务犯罪问题,落实与联系单位签署的共同做好预防工作的意见,以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工作联席会议等形式,向单位及其管理部门问需、问计、问效,重点抓好预防调查和对策研究,加强职务犯罪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排查和预警,研究和实施各项预防工作,积极打造预防服务精品工程。

其次,在服务民生上要有新举措。为民履职、为民担责、为民造福是检察机关预防工作的重要价值追求。这要求始终从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角度出发,做好民生领域的预防。根据政府每年为民办实事工程,优先将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预防工作计划,主动与各项目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加强联系,主动跟进、了解掌握该惠民工程项目及资金情况,通过开展预防调查、提供预防咨询、提出检察建议、提交专项报告等形式确保惠民工程安全廉洁,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再次,在推动社会化大预防上有新突破。预防工作社会化是取得预防成果的重要途径和检验预防成效的重要标准。其中,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作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纳入党和国家反腐倡廉建设总体格局,纳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总体部署,按照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求,在党委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开展。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党委预防工作领导小组的制度,积极承担起和履行好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充分发挥协调、组织和具体办事机构的作用,通过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形式,推动领导小组例会(联席会议)、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情况通报、专项预防研究部署、预防成果推广应用、预防职务犯罪考评等制度出台,实现将预防工作任务具体分解到成员单位,以更好地促进预防措施的落实和惩防年度报告成果的运用与转化。

二、在“务实”上下工夫

首先,以专项预防活动助推预防影响力。选择本地区社会反映强烈、危害后果严重的职务犯罪突出问题,集中精力开展专项预防工作,是提升预防工作影响力、号召力、示范力的重要途径。要继续做好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职务犯罪专项工作,针对强农惠农资金领域的职务犯罪问题,继续推动省、市、县三级检察院联动及相关部门配合的预防调查模式,进一步扩大市、县检察院预防部门的视野和影响力,侧重深入研究带有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等深层次问题和体制机制问题,适时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交专项预防报告,推动涉农惠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关注和推动农村“两委”人员职务犯罪专项预防工作,注重总结和分析农村“两委”人员廉政管理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充分利用党委组织部门的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加强农村党员预防职务犯罪教育,适时编印农村“两委”人员预防职务犯罪教育读本,服务好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

其次,以预防公共宣传塑造廉政文化品牌。廉政文化的塑造需要积极开展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的预防职务犯罪公共宣传活动,提高预防职务犯罪公共宣传工作的受众面,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和对预防工作的支持。通过开展“深入反腐败,大家来预防”为主题的“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专题预防职务犯罪活动,以召开新闻会、巡回宣讲、案例剖析、播放廉政短片、公益广告、检察官说法、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进行预防宣传,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积极构建预防职务犯罪人民防线,着力为人民群众营造政府廉洁高效、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氛围。通过组织开展预防宣传海报评比活动,推进优秀预防作品“进媒体、进楼宇、进商圈、进机场、进车站、进路边、进彩信、进微博”,进一步增强预防工作的社会影响和工作效果。

再次,以机构队伍建设引领专业化发展。队伍素质能力和队伍机构状况是决定预防工作公信力的重要因素。面对社会各界对加强职务犯罪预防的期待和要求,要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提升和预防队伍的建设方面打基础、强实力、塑形象。通过参加“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时刻关心群众利益,更加充分发挥预防工作的优势,塑造实干创新的预防人品格。通过组织和开展好预防岗位练兵、素能比武活动,推动预防干警在岗位专业知识、工作规范和专业技能方面的提升。通过积极争取各级院党组和机构编委的重视和支持,推动尚未设立预防专门机构的检察院建立预防局。已设立预防局的,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核定预防工作任务和机构、规格、编制,科学设置内设机构,适当增加人员力量和编制,确保有更加充足的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三、在“落实”上见成效

首先,更加注重发挥预防调查的基础性作用。预防调查是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基础,要进一步发挥预防调查对预防咨询、检察建议、专题报告、年度报告、预防宣传、警示教育、风险评估、预警预测等工作的基础和支撑作用。按照“重实际、创特色、出精品、求实效”的要求,着眼于当地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和阶段性任务,着眼于执法办案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着眼于有关系统、领域、行业对于预防工作的实际需求开展预防调查。积极关注预防调查工作成果的转化运用,及时向党委、政府、有关发案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递交报告,并跟踪报告中所提建议的采纳和落实情况,对于有推广价值的预防调查报告积极向有关刊物推荐采用,提升预防调查的社会价值。

其次,更加注重检察建议的反馈与落实。预防职务犯罪检察建议以法律的思维,从查办案件中洞察有关单位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漏洞和潜在的职务犯罪隐患,对一个单位、行业乃至一个地区提出堵塞社会管理漏洞、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建议,是检察机关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形式。要在提高检察建议质量的前提下,抓好检察建议对策措施的落实,指导督促相关部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助推社会管理创新。按照《人民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规则 (试行)》的要求,在收到有关部门、单位反馈情况后十五日内,进行实效评估,并向其上级单位或者主管部门通报情况。对检察建议不回复、不落实或者落实不力的被建议单位,必要时依据有关规定,提请当地人大常委会或上级院进行督办。

第7篇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20__年工作要点和#人办发[20__]22号通知要求,县人大常委会采取县乡人大联动的方式,通过抽样入户核实、走访座谈、查阅资料等方法,对我县城乡低保和五保户供养工作及县民政局长##同志履职情况进行了视察调研。从六月中旬至7月中旬,各乡镇人大组织部分代表组成了25个调研组,抽查了50个村2个居委会中的低保4227户8052人、五保648户663人,涉及资金5822405元;县人大常委会抽调部分常委会成员、县民政局分管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组成两个调研组,抽查了8个村3个居委会中的低保969户1758人、五保112户112人,涉及资金1220947元。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城乡低保和五保户供养工作

(一)城乡低保和五保户供养工作开展情况

20__年,我县全面开展了农村低保工作,到20__年底全县累计保障农村困难居民47302户78574人次,发放保障金3007.5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224万元。低保规模从当年的5189户7124人、低保金102.6万元、人均144元上升至20__年的17552户320__人、低保金2026万元、人均633元。1999年,我县在原来城镇定期定量生活补助对象的基础上,将15个建制镇的困难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0__年扩面将更多困难城市居民纳入城市低保对象,共保障998户2626人,全年发放低保金123.9万元;20__年提标,保障人数增加到3700人,共发放低保金、取暖费、双节补助676.2万元。20__年,我县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全面启动,采取包帮并户、集中供养、分散供养等措施,保障了五保对象的正常生活。从当年供养2714人、发放供养金325.7万元、人均发放1200元发展至20__年供养人数2811人、发放供养金702.8万元,人均发放2500元。三年来,累计供养五保人数8239人次,发放供养金1360.9万元。城乡低保及五保户供养工作的开展,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发挥了巨大作用。从视察调研的情况看,县政府及主管局在此项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加强了领导,强化了政策宣传。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调整充实了基层工作人员,县民政局设立了低保股,各乡镇成立了民政办,配备了工作人员2-3人,保证了城乡低保及五保工作的正常运转;制定了《##县城乡低保实施细则》,使低保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为组织实施城乡低保提供了制度保障;围绕城乡低保保障范围、申报审批程序、保障标准等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采取业务培训、印发资料、召开会议、广播电视、公布咨询电话等有效形式,加强了低保政策的学习宣传。

二是规范了程序,比较合理地确定了对象。各乡镇结合实际,按照农村低保属地管理原则,以户为单位,统一家庭收入核算口径,核定家庭收入。在对象确定、申报和审批上,大多数乡镇坚持了“一评三审三榜”的运行机制,基本完成了“户报、村评、乡(镇)审、县定”的规定程序。由于我县贫困面大,需保障的困难人口多,财政拮据配套资金少,贫困居民一次性全部纳入不现实。通过摸底调查,认真测算,本着低标准起步,小范围启动,再逐步扩大的原则,根据低、中、高山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城乡居民收入状况,对温饱线以下的城乡贫困居民进行分类施保、分档补差。对痴、呆、傻、残民政救济对象予以重点保障,对生存环境恶劣或因其他原因致使生活暂时难以维系的一般贫困户也纳入保障范围。在低保实施中县乡都健全了低保档案管理制度,对城乡贫困家庭基本情况进行分类排队,登记造册,实行一户一档,并按照县有档案室、乡有档案柜、村有低保台账的标准完善设施、规范管理,及时掌握收入状况及其他相关情况,努力探索了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标准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模式。

三是加强了监管,力保资金安全。为规范资金运作程序,县财政局、民政局联合制定了《##县城乡低保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县乡两级建立了低保专账,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全县城镇低保和部分乡镇农村低保、五保实现了财政一折通发放,对因年老体弱、智障、残疾的对象,乡镇委托村组党员干部及监护人、包帮人监督使用。

四是规范管理,保障“五保”供养。按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扶养人无扶养能力的;无劳动能力的;无生活来源的“三无”条件,严格审批程序并颁发《五保供养证书》,。分类确定包帮责任人和监护人,加强供养金管理,确保供养金及时足额到位。新、改、扩建敬老院(安置点)28处,集中供养五保户370人,集中供养率达到了14

%。每年投资7万元将五保对象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了五保对象看病难等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低保政策学习宣传不到位

低保实施以来,虽然县乡都采取了各种方法,加强了对低保政策学习宣传,但仍有不到位的地方。一是宣传面窄,干部会开的多,群众会不好组织开的少,所以干部知道的多,群众知晓的少;二是学习不够细,乡村干部的学习仅满足于能应付工作,学习不系统、深入,不求甚解,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向群众宣传解释不清。三是宣传内容单一,大多局限在政策层面,对于补助对象、标准、项目等宣传的少。由于宣传不到位,造成了村组干部和群众对农村低保工作的片面认识,从而影响了低保工作的正常开展。一些基层干部和群众误认为农村低保制度是一项福利待遇,低保金是政府白给的,人人有份,只要纳入低保就能永久享受,因此,在有的地方出现了竞争参保的现象;更有少数群众不知道享受低保的条件,戏称“吃低保是国家发工资”;部分村干部在对待低保户退保问题上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思想,该核销的不核销,使“应退尽退”的动态管理工作落不实。

2、低保对象确定待规范

部分乡镇村组、居委会没有严格按规定确定低保对象,“一评三审三榜”的运行机制成摆设,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村都是由村两委会的干部说了算,相当一部分村张榜公布没落实,致使“户报、村评、乡(镇)审、县定”的程序走过场,存在“人情保”、“关系保”的问题,使不该保的保了,该保的未保,降低了低保资金使用效率。一是有将不符合条件的亲戚纳入低保对象的。如:洞河居委会张先余、吴时怀两户均是现任居委会主任的亲戚,家里常年做生意,收入固定,家庭情况比较好,不符合低保条件却在享受低保;二是有将不符合低保条件的纳入低保的。如:洞河居委会张开初属供销社下岗职工,于08年12月办理养老统筹手续,月享受养老金1200元,同时享受低保金250元;蒿坪居委会王家凤与儿子、儿媳共同生活,其子在蒿坪中街开了一个理发店,月享受低保金400元;三是有干部职工遗属在享受遗属生活补助的同时享受低保补助的。如:洞河居委会田先春丈夫过世前为粮食部门职工,现享受遗属生活补助230元,同时享受低保金100元;四是家里有吃财政饭而享受低保的。如:洞河居委会原支书常青海,家里开商店,大儿子在县社保局工作,月享受低保金100元;蒿坪居委会有一教师的家属也在享受低保补助;五是有个别农户存在同时享受低保和五保的补助的。如关庙村二组的余发典在与其兄享受低保补助的同时也在享受五保供养补助,但五保供养金发放花名表中的名字却是余发检,村干部说余发典与余发检为同一个人,但经过调研组查看余发典的身份证件发现与余发典五保供养证的名字、年龄均不相符;香炉村一组的田宗会在与其兄田宗奎享受低保补助的同时也在享受五保供养补助;六是有不分残疾程度、家庭收入状况,一律把残疾人和老年人纳入低保的。而这些残疾人和老年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有一定的生活来源,不符合享受低保的条件却在享受低保补助。七是有子女不尽赡养义务,将老人推向社会吃低保的。调研中发现相当一部分享受低保的老年人的子女家庭条件并不差,有开商店、开舞厅、开麻将馆、外出务工等,按照家庭收入是完全可以赡养老人的,但子女并不履行赡养义务,并说“国家政策不拿白不拿”。

3、资金兑现环节有漏洞

按照规定,低保金发放由财政部门将低保资金直接拨到县信用联社低保专户,实行社会化发放,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户。当前我县保障金发放有由信用社“财政一折通”发放、定期到乡镇领取和由有关人员现金等几种形式。城镇低保全部实现了“一折通”,而农村低保和五保目前仅有城关、蒿坪、毛坝实行了“一折通”。调查发现没有实行“一折通”的,资金兑现存在不安全的因素较大。如洞河镇低保金由民政办集中在镇政府兑现,由于兑现时没有公布名单、金额,工作人员给多少,低保户就领多少,在该镇红岩村随机抽查十多户所领资金没有一户和民政办发放表对得准的;该镇民政办在兑现20__年五保户每户900元震灾款时,将其分列为20__年1-9月每月100元补助金发放至全镇的五保户,有挪用、套取的嫌疑。说明这种兑现形式存在明显漏洞。

4、动态管理工作进展慢

调查中发现有的低保户连续几年都在享受国家补助,但家庭经济水平有所提高,按照规定不能再享受国家补助仍然享受;多数乡镇民政办与村组、社区干部反映低保存在着“好进难退”,低保动态管理进展缓慢。因低保家庭收入不固定,民政办与村组、社区干部要定期跟踪随访低保家庭,以随时了解最新情况。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许多低保户采用种种手段逃避甚至抵制检查工作,以冒领多领低保。更有部分低保户,在收入达标被取消低保资格后心生不满,认为损害了自己应得的利益,有谩骂、攻击民政、村组、社区干部的现象,阻碍了低保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下岗、失业、疾病等造成的贫困是暂时的,当被保者摆脱困境后,就目前低保工作的运行机制而言,退出机制反应慢是一个普遍现象。另一方面对被保者的经济收人动态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被保者的收入包括劳动所得、投资所得、继承所得、救助所得、意外所得等,但作为主管的民政部门,对被保者经济收入上的动态监控缺乏有效措施,村组、社区干部也很难做到有效监控,使一部分收入高于低保线家庭不能及时推出,因而被保者的救济标准审定和“脱保”工作还存在很多困难。

5、“五保”工作需加强

一是有少数村组的五保户监管责任未落实,有的虽然落实了监管责任但村组干部对监管责任落实情况疏于检查。二是五保对象多为痴、聋、傻、哑、残,理财能力差,供养金实行银行后,大多不能到信用社亲自领取,由他人代领,在资金使用监管上容易出现漏洞。三是对集中供养的对象,敬老院(安置点)没有专设管理人员,多为临时聘请,存在责任落不实,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人员、编制、经费等有待解决。四是现有敬老院(安置点)太少,不能满足目前五保人员的安置需要,要继续加大敬老院(安置点)的建设力度。

(三)建议及意见

1、加大低保政策的学习和宣传力度

实施农村低保制度,是党和政府实践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民心工程。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低保工作长期性、重要性的认识,继续加强对城乡低保政策的学习宣传,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要进一步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方式,有效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城镇低保政策,让广大群众知晓城乡低保政策。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宣传导向,改变人们的一些落后的传统观念。如低保是国家的救济,不拿白不拿,享受低保是自身无能为力的表现等。要使“主动申请低保,积极走出低保”的观念深入人心,就需要困难户对低保的性质有正确的认识,即低保不是施舍与恩赐,进低保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最终走出低保,而不是永远躺在政府的怀抱里。

2、严格低保评审程序

在低保对象确定、申报和审批上,坚持“一评三审三榜”的运行机制,严格执行“户报、村评、乡(镇)审、县定”的程序,实行层层评议,层层把关,“三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务求公正、公平、公开,力求做到“不漏保一户一人,不错保一户一人”。民政部门要查“村评”记录,看有无群众代表参加;要重点监督公布环节,要公布举报电话,要查公布内容全不全、范围广不广、次数够不够。防止村组搞形式,走过场,把好进口关。要坚决纠正部分村在低保评议中以“村两委会”代替应由“村委会成员、村民代 表、其他人员”组成的村级评议小组评议低保对象的问题。

3、积极推进动态管理

严格落实低保工作职责,加强入户访视,做到低保类别清、致贫原因清、补差金额清、家庭收入清、家庭住址清。根据低保家庭收入变化及时调整低保金,对超过保障标准的家庭及时、坚决停保。工作人员要克服畏难情绪,该退保的退保,该降低标准的降低标准,该追究责任的追究责任,真正把低保动态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针对部分申请低保人员不如实申报家庭收入情况,有的采取虚报、伪造、隐瞒、骗取低保金以及提供虚假证明的单位和责任人,要制定相关规定进行严厉处罚,打击骗保的不良行为,以维护低保政策的严肃性,使政府有限的资金切实用在需要帮助的人群身上。建议在入保时同时签订《脱保协议》,细化低保户的责任义务及相关法律责任,从制度上促使低保对象消除依赖思想,坚持自力更生,早日改善处境,走出低保范围。

4、完善制度加强监督

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实施。民政部门要严格坚持审批制度,不因任务重、工作多而减少审批环节。要制定和完善科学的量化标准,使低保对象的界定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要始终坚持申报对象公开、家庭经济收入公开、审批金额公开的原则,把农村低保工作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要强化低保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把审批关,坚决杜绝人情低保、关系低保、混吃低保、骗吃低保等现象的发生,确保全县农村低保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二要加强城乡低保资金管理,建立城乡低保资金管理运行机制,保证城乡低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进一步规范资金发放形式,加快农村低保“财政一折通”工作进程,在尽快实现社会化发放的同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总结研究行之有效的发放形式,确保资金安全。三要严格按政策标准适时调整保障对象及补助金额,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动态管理长效机制,杜绝“一保定终生”、“养懒汉”和保障标准长期不变等现象,提高农村低保的整体效益。四要逐步完善和实施监督的多元化管理,通过民政、审计、纪检等部门行政监督、社会舆论等手段进行全方位监督,防止、暗箱操作、截留挪用、弄虚作假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有必要对乡镇民政办管理的低保和五保资金分批进行审计,以堵塞漏洞,查处违规违法行为。五要积极探索把城乡低保工作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的脱贫新途径。各乡镇政府及扶贫办、民政、农业等部门,要探索城乡低保与相关配套政策的有机衔接,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困难群众的长效帮扶机制,特别是低保对象在医疗、教育、法律援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或帮扶措施,为其提供及时必要的救助,切实增强低保户的“造血功能”。积极扶持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寻求就业渠道或脱贫项目,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救助工作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让低保家庭早日脱贫。

二、关于##同志个人履职情况

(一)基本情况

##同志自20__年8月担任民政局局长以来,能带领局党组一班人,围绕县委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的总体部署,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履行“解决民生,维护民利,保障民权”的职责,按照“统筹兼顾,单项突破,点上创新,面上拓展,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阳光、安全、法制、和谐”四大民政,着力加强“民生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民政工作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是注重了队伍建设,转变干部作风。##同志上任后狠抓了班子队伍建设和机关制度建设,围绕学习型机关的创建,在系统内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增强了民政干部的学习意识、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廉政意识,干部作风发生了明显转变。工作中能够接受主动接受人大监督,严格执行人大决议、决定,认真听取并及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二是坚持了项目带动,提升服务水平。经过筛选论证,编制上报项目17个,申报中、省投资1.16亿元,已争取到救助站、减灾安居工程、社区建设、乡镇敬老院、灾后恢复重建等项目。止20__年底投资2530万元的县救助站、殡仪馆、部分敬老院已竣工,投资1920万元的安居工程,建成553户,安置2208人,民政项目建设进度加快。20__年底纳入城市低保3700人,累计发放低保金676.2万元;纳入农村低保17552户320__人,累计发放低保金2026万元,城乡低保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县城乡低保、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全部纳入农村合作医疗,累计投入287万元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对大病对象实施了有效救助,医疗救助基本实现城乡覆盖。将全部五保户2714人纳入供养范围,新、改、扩建敬老院(安置点)28所,集中供养370人,农村五保供养水平逐步提高。去年“512”震灾后,及时争取国家赈灾资金,下拨乡镇灾民建房资金2296.42万元、生活补助资金517.52万元;发放救灾粮58万斤、棉被3000床、棉衣1600件、单衣5000件;完成灾民建房1088户2827间,解决了3438人灾后住房问题,灾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同时,婚姻登记、优抚抚恤、城乡社区建设等社会事务工作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三是坚持了依法行政,努力打造阳光民政。民政一班人能够认真学习、广泛宣传和贯彻执行《婚姻法》、《收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积极选派人员参加各类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和行政执法上岗考试,严格执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的工作程序,公开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和办事程序。对群众关注的最低生活保障、抚恤金补助、社会救灾救济、社会捐赠款物等“热点”问题,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实行“阳光操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民政项目建设争取力度不大,进度缓慢。虽然编制上报了17个项目,申报中、省投资额达1.16亿元,但到位资金仅20__多万元,只占申报计划的20%。已争取到的在建项目进展也缓慢,如:县城居民十分关注、迫切需要的殡仪馆修了几年还未正式投入使用;安置点建设也不能满足当前五保集中供养的需要。二是城乡低保工作和五保供养工作急待加强。城乡低保扩面后,民政局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存在政策宣传不到位、低保对象确定不合理、资金兑现有漏洞、动态管理难开展等问题;五保户供养也存在着监管责任未全面落实和集中安置点少等问题。三是民政款物的发放、管理待规范。民政工作量大面广,工作人员经手的款物较多,工作性质既严肃又敏感。过去由于 交通不便,通讯不畅,金融服务差,款物的发放都是打表格,盖章子领取。现在交通、通讯、金融服务条件大为改善,民政款物的社会化发放时机已成熟,但财政一折通仅在城镇低保发放中实行,而低保、救灾等其他民政资金的发放只在少数乡镇实行,造成了如洞河镇低保金发放难核实、五保震灾补助挪用套取等问题。

第8篇

1.出台我区“七五”普法规划。在全面总结我区“六五”普法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省、市“七五”普法规划,结合区实际,切实做好我区“七五”普法规划编制工作,提请区委、区政府印发。

2.部署“七五”普法规划实施。召开全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全面总结我区“六五”普法的工作成绩和经验,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部署“七五”普法规划全面实施。

3.明确普法年度目标任务。根据“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要求,分解全区年度法治宣传教育目标任务,明确共性目标、个性目标、考核方法,确保年度各项工作整体推进,有序运行。

4.做好“七五”普法全面实施的各项基础工作。根据省考核办法制定我区考核意见,完善普法责任分工、工作推进、督促指导、考核评估等相关工作制度和实施细则。着力抓好队伍建设和骨干培训等“七五”普法全面实施的其它基础工作。创建普法网,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传媒和淮上普法联盟,集中宣传“七五”普法规划的新任务、新要求、新举措,形成推进“七五”普法的浓厚氛围。

二、深入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5.深入宣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强化宣传十八届五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化宣传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宣传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更好地发挥法治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6.深入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要意义、基本经验、基本构成及基本特征,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根基;突出宣传宪法确立的国体政体、领导核心、指导思想、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权利义务等主要内容,不断增强广大公民的宪法精神和宪法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12·4”第3个国家宪法日暨第16个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

7.深入宣传与经济“发展走前列,全面达小康”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推动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五个方面,大力宣传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知识产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农业经营体制、耕地保护补偿、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征地拆迁、民主建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权益保障以及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金融安全、消防安全、禁毒、反、双拥涉军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依法行政、政府信息公开、党风廉政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三、培育公民法治素养

8.着力培育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坚持和完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将宪法法律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区党校必修课,推动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学法用法无纸化系统组织在线学法考法,切实增强以考促学的实际效果。组织参与全省机关第五届“万人学法”竞赛活动,不断提升“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9.着力打牢青少年法律基础。抓住关键时期的青少年,联合相关部门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置专门法治课。加强对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的指导培训,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进一步优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格局。

10.着力提升特定人群法治素养。认真贯彻《省企业学法用法评考办法(试行)》,组织开展中小型企业、建筑行业防范法律风险普法活动,全力普及与基层两委干部履职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基层两委干部依法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开展“大走访、大送法”法治惠民活动,组织第十届“农民工学法活动周”,完善“农村法律明白人”网络体系,大力开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农村经济建设主体普法。

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11.繁荣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培育1—2个社会组织参与法治宣传工作,以吴城农民书画、刘老庄农民诗词培育为基础,大力推进法治文化作品创作繁荣行动,组织参加全省优秀法治文化产品评选,培育、挖掘一批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有机统一、深受群众喜爱的法治文化精品力作。

12.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扎实推进“覆盖城乡、便捷民众、设置合理、功能多样”的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已建成的法治广场、法治公园等各类法治文化阵地的综合效能,不断释放法治文化建设集聚效应,重点在提质扩面、增强效能上下功夫。组织开展第五批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创建申报工作;筹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13.开展法治文化惠民活动。坚持民需导向,深入开展“法润”主题活动,推进德法融合、法治惠民。广泛开展法治文化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单位“六进”活动,全面宣传《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根据省厅推出的法治书籍阅读目录,参加全省“法润·全民阅读手拉手”、法治微创作征集和法治人物、法治事件评选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基层群众的法治文化需求,使人民群众真正共享法治文化建设成果,共同推进法治文化建设进程。

五、夯实法治宣传工作基础

14.全面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年内建成普法网、建立全区公务员普法飞信平台,整合新媒体普法资源,实现新媒体平台的上下衔接、左右互动,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渗透力、辐射力。推广使用法治宣传教育管理软件,实现横向法宣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纵向省、市、区、乡(镇)、村(居)五级法宣数据互联共享;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法治信息、在线学法考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指导交流、公益法律服务等功能一体化,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开放。

第9篇

一、加强法律援助发展促进民生实事

1.主动深入送服务。在25个乡镇(街道)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将法律援助范围和条件等制度上墙,在每个工作站设置法律援助联系人台卡,公示联系人的姓名、电话和工作职责,方便群众就近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利用“一村一顾问”工作的开展,将法律援助职能与公共法律服务有效融合,以每个村居的法律服务顾问为法律援助联络人,为村民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引导申请法律援助,形成“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站-联络点”纵深结合服务网络。开展法律援助三进三送服务活动,走进乡村、走进农户、走进田边,把法律援助的惠民政策通过法律援助志愿者告诉农民群体;把法律援助联系卡送到农民手中、送到农户家里;把农民群众身边的法律援助案例讲述给他们听,通过案例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同时主动了解农民群众的法律需求,现场进行法律咨询解答,对简单事宜进行代书、法律指引等服务,对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法律纠纷转为法律援助申请,由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提供法律援助进行诉讼维权。2019年以来,法律援助中心援助农民案件352件,占援助案件的35%。

2.提供便捷开绿灯。法律援助工作将建档立卡为低收入农户列为重点帮扶对象,主动与扶贫办联系,将我县的低收入户纳入法律援助服务对象系统,当农户寻求法律援助时,只需提供身份证即可验证,免于经济审查,快速办理。2019年度至今,为39户低收入户进行了系统验证,快捷办理。同时,针对农民群体家庭住址偏远,来回出具经济困难证明不便的情况,对于申请事项符合法律援助范围的农民群众,提供信用承诺+容缺办理服务,即农民群众确实经济困难,但未提供经济困难证明,但其请求援助的事项符合办理法律援助的条件,可通过签署承诺书,先行办理。此项便民措施,为农民朋友节省了开具证明的时间,更让农民朋友感受到法律援助人性化服务。

3.延伸活动暖人心。法律援助中心积极作为,把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延展到决定援助前和庭审结束后。事前介入。广泛开展摸排调查活动,组织法律援助志愿者、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及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人员了解本地区农户的法律援助需求。尤其向辖区内的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社会贫弱群体开通绿色通道,为他们提供优质、快捷的法律援助服务,确保政府法律责任真正落到实处。事后跟踪。开展受援对象回访服务行动。通过电话回访、上门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对法律援助案件受援人进行回访,进行定期的跟踪回访服务;开展法律援助后续事务帮助。针对案件的执行、上诉等遗留问题,援助中心和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队伍将持续跟进,保持关注并无偿进行后续援助措施,以确保受援人不仅打得起、打得赢官司,还能切实取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二、搭建司法行政工作平台助推“三农”工作

依托全县329个村(居)民委员会,搭建村级司法行政工作站,覆盖所有村居并正式投入运行,实现了司法行政职能向村级延伸,进一步提升了司法行政工作的群众满意度和社会影响力。严格选拔,为全县329个村(居)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并在全县25个乡镇(街道)建立调委会,现共有乡镇(街道)专职人民调解员29名,村居专职人民调解员337名。

1.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分层培训,提升调解队伍水平。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对县乡村三级调委会和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调解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定期召开调解员周例会、月度例会。以乡镇(街道)为单位,以会代训,分享调解案例,形成业务知识传授和交流讨论化解难题的浓厚学习氛围,提高调解员的实际调解能力。举办全县范围内的调解业务能力提升班。邀请县内外的相关调解专家和专业人士针对调解热点问题、常用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培训,填补调解员的法律盲区,提升调解队伍业务水平。组织调解精英能手参加调解业务高级研修班。通过进一步提升调解能手业务水平,并通过老、中、青传帮带,进而提升全县调解队伍整体业务能力。法院专场培训为诉调对接工作补充能量。结合诉调对接工作,邀请法院对各乡镇(街道)调委会组织专场培训7次,培训内容紧扣诉调对接案件的调解方法和技巧,为我县诉调对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强化矛盾纠纷排查。今年1-4月,县司法局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走访“百日会战”,组织司法所、乡村调委会成立服务“三农”联合小组,每周进行矛盾纠纷“滚动式、拉网式”矛盾纠纷排查,重点是家庭邻里、土地山林、农药化肥种子购销等纠纷,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空白。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调解员及时介入调处,认真分类梳理,逐一登记建档,做好处置分流、预警报告工作,真正做到矛盾纠纷底数清、情况明、处置快、预判准。城区以农民工工资拖欠、劳动争议、合同纠纷等涉及“三农”的矛盾纠纷为重点进行排查,强化矛盾纠纷的发现和调处,大力开展法律宣传,防止矛盾纠纷交织叠加、激化升级,最快速度、最低成本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同时,对达成调解协议的,适时跟踪回访;对调解协议履行不到位的,督促落实到位,确保案结事了。

3.拓展纠纷化解手段。推行“互联网+”调解模式,有效开展网上调解、微信调解、视频调解等调解方式,引导乡镇、村居两级调解组织利用互联网、微信、QQ、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等手段开展在线受理、咨询、调解、督促协议履行等业务,使纠纷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调解服务。全面使用“人民调解小助手”,方便调解员“边调解、边记录、边上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调解案卷网上审核、调解案件网上录入、调解数据网上报送。让乡村群众得到及时、快捷的法律服务。

4.落实分析评估制度。定期组织司法所、调委会定期召开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分析会议,研究分析辖区矛盾纠纷形势,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工作对策和意见,加强矛盾纠纷风险防范,对不适合人民调解或调解不成的矛盾纠纷,引导当事人通过仲裁、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诉讼等合法途径解决,形成多种方式有机衔接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合力,防止重大矛盾纠纷突发和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三、村居(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提供法律保障

1.保障到位,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高度重视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将法律顾问全覆盖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民生项目,每月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问题,积极向县政府争取资金保障,申请将法律顾问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法律顾问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2.精准配备,提升法律顾问专业水平和政治意识。司法局通过多重讨论、层层选拔,选用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熟悉社情民意的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并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社区)“两委”意见,对不符合条件的法律顾问重新选派,确保法律顾问人选整体素质优,同时邀请他们对乡镇辖区范围内的法律顾问的工作进行日常监督。全县329个村(社区)由120名(律师68人、法工52人)法律服务人员担任法律顾问,每个人担任2-3村(社区)法律顾问,配备率达到100%。

3.履职尽责,提高法律顾问服务主动性。明确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内容,制定下发《关于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工作的推进方案》《县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绩效评估办法》《县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工作责任清单》,进村做到“六个开展”:开展村管理事务“法律体检”;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开展法律咨询和法治讲座;为符合条件的群众开展法律援助指引;开展民主法治建设;负责法润民生群的线上服务。通过法治体检、法治讲座培训、合同审核等多种方式主动服务、全流程跟踪服务,为村(社区)提供优质的法律保障。

第10篇

一、拓宽渠道、创新载体、打造亮点,扎实推进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深入推进依法治区工作。以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的《2012年市区依法治区工作要点》为指导,组织召开区“六五”普法暨法治创建工作推进会,扎实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展2012年度法治建设重点项目推荐活动,确立17项重点项目,涉及20余家单位;区民政局、区建交委创建成为首批“市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小昆山镇泾德村创建成为第五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注重发挥绩效评估工作的导向、激励和监督作用,依法治区工作纳入区级机关绩效评估专项考核项目,并制定了考核细则;建立了普法依法治理成员单位分片联系制度;组织开展了村(居)两委干部法制培训和依法治区联络员(法宣干部)培训;组织市依法治理优秀案例申报工作,共向市依法治市办推荐8篇有质量案例,其中新桥镇的《以社会管理创新为抓手、提高外来人口法治化管理水平》案例被评选为第三届(2011年度)十大“依法治理优秀案例”;组织开展第十一届民主法治课题调研工作,共征集课题36项,批准立项25项,均已形成研究成果;积极反映改革成果,我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报在市《依法治市工作简报》上刊发。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纪念《档案法》颁布25周年集中宣传、标语口号征集活动和安全生产法律、《行政强制法》等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紧扣“3•8”妇女维权周、“3•15”消费者权益日、“5•12”防灾减灾日和“6•26”国际禁毒日等时间节点,举行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活动;结合8月16日依法治市宣传日,启动“喜迎十、普法零距离”——“深化法律‘六进’,服务科学发展”社区法制宣讲活动,开展社区法制宣讲包括法制讲座和故事巡讲66场次,配送《普法零距离》碟片80套;以方塔公园改建为契机,改建、新建一廊、一堂、一墙,将法治文化元素融合其中,打造成具有法治文化主题教育、法律咨询等多种功能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将40个东方书报亭打造成“法治文化展示亭”;积极组织参加市“枫林韵”法治文化剪纸作品征集评展活动,共有9幅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和入围奖,并获得优秀组织奖;在《报》制作“以案说法”专版10期;各司法所通过“普法凉扇”、法律讲座等种形式多样开展普法宣传,将法治理念渗透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完善调解网络、优化调解模式、深化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大调解”工作

今年1-11月,全区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各类民间纠纷15101件,调解成功率达99%以上,制作人民调解协议书11768份,调处群体性纠纷74件,调解案件数量同比增长10.3%,无一例被投诉,也未发生因调解不成功导致矛盾激化的情况,取得较好的实效。组织开展“大排查、大调解”专项活动。按照市局《关于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专项活动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下发《关于在区司法行政系统参与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大排查、大调解”工作,通过司法局、司法所、村居三级体系,实现对各基层团组的业务指导和信息交流,并认真做好十期间社会矛盾排摸和调处,筑牢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共排查矛盾纠纷1523起,化解矛盾纠纷1454起,移交其他部门69起。加强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区局成立了创建“五好司法所”工作领导小组,分别推荐上报新桥司法所和泗泾司法所分别参加司法部“五好”司法所和市示范性司法所的评选;制定下发《关于开展“争当人民调解工作能手”活动的实施方案》,在系统内开展人民调解能手评比表彰活动;举办了区首期初任人民调解员培训班,提高了人民调解员业务水平;按照区委政法委的统一部署,在全区15个街镇公安派出所设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派出所工作室”,建立了“公调对接”机制。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区层面,成立了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街镇层面,泗泾镇在大型社区成立了“大调委”,洞泾镇在物业公司成立“物业调委会”,新浜镇在工业区成立了“工业园区调委会”;开展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人民调解五周年座谈会,进一步加强了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协作;大调解工作被列为区政府重点工作之一,区委办《动态》以《完善机制、创新管理,区司法局努力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予以专刊报道。今年1—11月,受理区法院民事纠纷委托人民调解5284件,调解成功2943件;受理区公安交警支队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委托人民调解6945件,成功6184件,涉及金额7532万余元;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191件,成功392件;受理医患纠纷案件120件,成功调处84件,涉及金额560余万元;受理轻伤害案件(含轻微伤)委托人民调解共受理137件,成功137件;受理治安案件委托人民调解共受理158件,成功158件。

三、严格执法,以降低重新犯罪率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基础性工作

截止11月底,全区社区矫正对象共448人(其中管制0人、缓刑362人、假释39人、暂予监外执行14人、剥权33人),全年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率控制在0.27%,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低于市规定的不超过1%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两院两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积极组织司法专职干部和社工进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实施细则》专业知识培训,及时召开公安、检察和法院等司法联席会议,共同商讨有关衔接机制、矫正宣告、集中教育、社区服务、考核奖惩等执法工作,稳步推进社区矫正各项工作。搭建社区矫正执法平台。“区社区矫正中心”于2012年11月16日揭牌,中心建筑面积为500多平方米,内设有报告室、宣告室、检警室、电子监控室、教育培训室、个别教育室、心理咨询室、心理测评室、心理诊疗室、值班室等11个功能。全面推进个别化矫正工作。2012年我区的个别化矫正扩大到今年所有新纳入社区矫正的社区服刑人员,提高社区矫正的质量和效果;运用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落实了手机、电子脚铐定位监管,目前已经对48名社区矫正人员实现24小时手机实时监控,对2名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电子脚铐监控,建起了一道虚拟的电子围墙,有效提高了监管的效率与质量;有针对性地建立个别矫正方案,以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合、劳动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课堂教育与互动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社区矫正的日常教育工作。

四、加强管理、健全制度、落实措施,进一步加强安置帮教工作力度

截止11月底,全区刑释解教人员1632人(其中刑释1332人、解教300人)。重新犯罪率为0.63%,同比下降0.3%,低于全市1.05%的平均水平。海之星帮扶中心(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被评为市“市级示范基地”;新桥镇刑释解教人员郑志连舍己救人的事迹被刊登在3月1日《新闻晚报》,2012年被市区政法委授予“见义勇为”光荣称号;安置帮教工作经验做法被中央安帮办简报刊发。加强安置帮教基地建设。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的“中途之家”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与海之星帮扶中心(中途之家)形成补互态势,同时在15个街镇全面建立“四位一体”安置帮教工作站。创新安置帮教管理模式。积极探索需求导向性帮教工作模式,完成2012年“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创新特殊对象未成年子女关爱模式”课题的调研,有效提升安置帮教工作专业化水平;积极探索适合非沪籍刑释解教人员特点的帮教工作模式,建立完善在松非沪籍刑释解教人员信息数据库,在初步实现非沪籍刑释解教人员“来去有登记,驻留有反映,帮教有措施,重犯有线索”的基础上,形成了“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应纳入城市和社会综合管理大联动机制”的调研报告。落实安置帮教相关措施。积极组织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开展对“未成年子女”的关爱行动,5年来,全区参加“关爱行动”“一对一”等工作的志愿者拥有122人,得到学业辅助的未成年人53人,得到爱心助学款的有37人,得到生活困难救助金的有85人,得到心理咨询的有27人,得到就业指导的有27人;完善监所内外衔接帮教措施,组织志愿者赴有关监狱对籍服刑人员进行帮教,共走访11所监狱,累计帮教人数达71人;与区财政局共同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经费保障和使用管理的通知》沪松财[2012]86号,保障安置帮教工作经费;组织召开区安置帮教协调小组会议,制定方案、认真落实,切实做好了十期间对两类人员的稳控工作。

2013年工作思路

一、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优化法治环境上再上新台阶

深化“法律六进”。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外来务工人员、村居干部和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强化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培育“法律六进”示范品牌;做好重要节点和“六五”中期检查各项工作。精心培育法治文化。加强阵地和窗口建设,完善法治主题公园、法治主题广场等基地建设;拓展网络等新兴媒体法制宣传教育平台;组织法治文化作品征集展评活动,努力构建“大法宣”工作格局。深入推进法治创建。以“法治城区”创建为龙头,健全机制,找准定位,确立抓手,围绕法治城区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评估指标,继续运用项目化、案例化、课题化的工作模式,着力提升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巩固大调解工作体系,在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再上新台阶

扎实推进“大排查、大调处”活动。树立“防重于调”的理念,健全和完善参与“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继续发挥组团式推动“大排查、大调处”的独特作用,严守排查解决矛盾占总矛盾30%的底线,切实有效提高矛盾纠纷分析研判的深度和水平,全力夯实社会稳定基础。进一步发挥“大调解”工作机制作用。以“区人民调解协会”换届为契机,在社会上广泛宣传人民调解工作,将热心支持、积极号召人民调解工作的各界人士吸收协会领导机构,为人民调解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组织基础。加强与相关行业、领域的协调沟通,进一步增强“大调解”机制的覆盖能力,加大宣传,打造专业调解特色品牌。大力加强司法所建设。立足“两者一平台”功能,深入分析司法所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正视司法所发展的不平衡现状,按照哪里有不足补哪里,不断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积极与地方党委政府沟通,在基本配齐司法所专编人员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辅助人员的配备。加强督导,促进全区司法所均衡发展,继续开展争创“五好”所和示范所活动。

三、推进安帮矫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在减少重新犯罪上再上新台阶

着力规范社区矫正工作。提升队伍执法能力,认真贯彻《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加强对司法专职干部和社工的业务培训和履职情况的考核;发挥执法平台作用,建立健全社区矫正中心各项管理制度,细化社区矫正中心各功能室的工作流程;严格监管矫正要求,进一步完善手机定位和电子脚铐等监控措施,落实对社区服刑人员监控的实效性,预防和减少社区服刑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加强部门沟通协作,完善司法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共同做好社区矫正日常和司法奖惩工作。进一步打响安置帮教工作品牌。贯彻“六必”要求,进一步完善监所内外衔接帮教措施,继续做好与地区看守所帮教的试点工作;坚持需求导向,发挥“四位一体”工作站的作用,妥善解决刑释解教人员的民生问题,以组团式服务的形式,深入基层及时解决刑释解教人员的实际困难;积极开拓创新,继续开展在松非沪籍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探索建立有特色的帮教模式;落实关爱帮扶,发挥协会作用,加强志愿者培训和管理,推进“中途之家”建设,深化特殊对象未成年子女“关爱活动”。

四、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在提升法律服务公信力上再上新台阶

切实加强法律服务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律师行业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对律师行业的执业监管,促进行业自律;搭建平台,深化与华政经济法学院的战略合作,助推律师事务所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建设;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区《关于进一步发挥律师在法治政府、法制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的实施意见》,着力推进律师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扩大政府购买服务领域,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巩固公证文明行业创建成果,加强队伍建设,深化公证文化建设,强化窗口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拓展公证服务的新领域,确保公证质量。推进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加强与区公安、检察、法院的工作沟通和协调,完善本区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协作机制,推进本区刑事法律援助工作有序、深入开展;健全便民服务长效机制,组织开展“让群众满意”服务活动,努力实现“三个做到”:接待服务做到热情周到、受理审批做到便捷高效、案件办理做到规范达标,实现“三个无”:服务时间无盲区、服务设施无障碍、服务工作无差错;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的群众满意率。注重法律援助质量管理,探索建立法律援助案件受理风险评估机制、案件办理动态监控机制和案件质量专家评估机制。严格遵守接待、受理、审查、指派、办理各个环节的服务标准,加强庭审旁听、卷宗检查和回访受援人等工作,健全完善受援人投诉整改反馈机制,不断提高法律援助办案质量;加强法律援助队伍建设,试行法援工作站联络员培训机制,组织好教育培训工作;开展争创“12348”专线“优秀接答岗”和“优秀接答员”、“窗口服务明星”等岗位练兵和业务技能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发挥法律援助维稳职能,围绕党委、政府关注的社会问题,认真做好舆情分析工作,及时发现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措施,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的法律援助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11篇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毒情重点整治、普法依法治县和创建省级平安先进县工作会议,是经县委主要领导批准同意召开的,是建国周年省、市系列重大活动之前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对这几项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再督导,切实加快工作推进,确保全面实现预期目标。刚才,同志就三项工作作了安排和部署,同志的讲话全面、具体,我完全赞同,请大家下来抓好落实。下面,我强调四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毒情重点整治、普法依法治县和创建省级平安先进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谋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和谐,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确保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生态安全,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石,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我县今年被列为省治安重点整治县,被省禁毒办责成市禁毒委将我县列为毒情重点整治县,与余庆等平安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的兄弟县市相比,令我们汗颜。因此,这两顶“帽子”必须摘,而且必须按照省、市的时间要求完成“摘帽”,时间只能提前,不能拖后。抓毒情重点整治、普法依法治县和创建省级平安先进县工作,落脚点在“禁”、“普”、“创”三个字上,但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字——“斗硬”,要敢于斗硬、勇于斗硬。这是县委、政府的态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识到平安创建及“摘帽”等工作既是上级的要求,形势的需要,更是老百姓的殷切希望,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在这一点上,特别是我们乡镇的书记、乡(镇)长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另外,关于维稳问题,请各级各地要把握“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守土必尽责”的原则,不躲不推,带着感情接访、带着感情处理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合理、合法的诉求。今年是建国60周年大庆,各地都开展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维稳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政治等手段,教育和引导群众通过合法渠道反映合理诉求。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以及民政、扶贫、民宗等部门要切实发挥“减震器”的作用,帮助疏导和处理各类矛盾,全力维护好社会稳定。

县委、县政府将对三项工作以及维稳工作设立专项奖励、制定惩治措施,做到奖惩分明。对国庆之前有越级上访的乡镇,县人民政府将按照上级要求和属地管理原则,对当地维稳第一责任人先停职、后处理。各乡镇(区)的书记、乡(镇)长从现在开始到国庆长假结束,原则上不得外出,手机必须确保24小时开机。县效能办、应急办要对乡镇书记、乡镇长手机是否开机、是否在岗工作等情况进行抽查,抽查情况要及时报书记和我。

二、严格一个“禁”字,全力扭转禁毒工作局面

是社会公害,禁绝,事关一个家庭、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与未来,因此,开展禁毒工作,是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各工作部门、每个国家工作人员的义务和责任。我县禁毒工作自年4月开展禁毒人民战争以来,以遏制来源、遏制危害、遏制新滋生吸毒人员增长为目标,以禁吸戒毒、堵源截流、禁毒预防、禁毒严打和禁毒严管五大战役为重点,不断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受国际国内毒情和周边复杂形势的影响,我县禁毒工作面临多头入境,形式变化多样,市场不断扩大,吸毒人员不断增加等多重压力,形势依然严峻。目前我县登记在册吸毒人员达692人,已超出全县常住人口的千分之一,毒情已蔓延到全县24个乡镇(区)。外流贩毒达140人,外流吸毒达331人。在我县个别人口只有2万多人的乡镇,吸毒人员就达数十人,如果这样的局面不能得到有效遏制,我们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贯彻执行《禁毒法》为重点,抓住遏制来源、遏制危害、遏制新增吸毒人员增长三个关键环节,把禁毒工作贯穿到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去,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围绕“禁”字做文章,力争实现“绝”的目标。重点要做到以下“七个抓”。

一是抓队伍。第一是抓好专业禁毒队伍建设。各乡镇(区)和禁毒成员单位必须明确专人负责禁毒工作,毒情重点整治镇要明确1至2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禁毒办的日常工作,禁毒办要发挥好组织协调和参谋的职能作用。公安机关要根据违法犯罪形势的需要,适时调整充实公安禁毒部门的警力,不断提高打击犯罪的能力,增强打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二是抓好社区戒毒队伍建设。各乡镇(区)必须按照《禁毒法》的规定,尽快建立社区戒毒队伍,抓好社区戒毒人员的教育培训。第三是抓好社会帮教队伍建设。要认真落实“四位一体”的帮教措施,切实做好帮教工作,防止帮教流于形式。第四是抓好禁毒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会、共青团、妇联要切实抓好禁毒志愿者队伍建设,要组织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教等活动,营造良好禁毒氛围。

二是抓打击。严打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要打出声威、打出实效、保住一方净土。公安部门要充分发挥禁毒主力军作用,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露头就打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决不给吸毒、贩毒分子留一寸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公安、邮政、公路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加强毒情研判,开展公开查缉,坚决堵住毒源。政法部门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依法从重从快打击犯罪,努力形成打击犯罪的高压态势。

三是抓整治。省禁毒办、遵义市禁毒委已将我县列为全市毒情重点整治县,责成我县自年起三年内改变问题突出的局面。这个时间不能推后、只能提前,提前的越早越好。我县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县城,但仙源、良村、温水、土城等乡镇的吸毒人数也呈上升势头。县禁毒委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和半年禁毒工作督导检查情况,决定将东皇镇、仙源镇、醒民镇列为毒情重点整治镇。全县各乡镇都必须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的原则,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确保重点整治工作取得有效,尤其是重点整治镇。从今年起,禁毒和治安工作在年终综合目标考核的分值权重还将加大,县禁毒委将组织督导检查组进行不定期督导检查,对措施不力,整治效果不明显的地方,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四是抓预防。这是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宣传、教育、文广、新闻媒体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切实担负起禁毒预防教育的责任。要以宣传贯彻《禁毒法》为契机,按照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要求,精心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紧紧围绕全民教育、青少年教育、高危人群教育这三个重点,尤其要抓好娱乐场所业主、从业人员、吸毒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的预防教育,把预防教育工作作为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工就业培训等活动的重要内容,把预防教育工作做深做细。要充分发挥教育示范学校的作用,切实抓好中小学校的预防教育。

五是抓创建。要将创建和巩固无毒单位、无毒社区、无毒村(居)工作和日常禁毒工作结合起来,和禁毒宣传、帮教等结合起来,将创“无毒”工作落到实处。已经创建的要抓好巩固和提高,还未达标的,要积极开展创建,力争把我县所有的单位、社区、村居都创建成“无毒”单位。

六是抓禁戒。禁吸戒毒工作是降低复吸率、巩固禁毒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禁毒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各乡镇(区)要积极研究和探索社区禁毒、社区康复戒毒的新模式,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禁毒办要加强对美沙酮门诊的管理,提高入组治疗率、降低脱失率,发现和减少流散在社会上的吸毒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机制建设,加大社会帮教力度,认真落实“帮思想、帮心理、帮生活、帮就业”的帮教措施,努力提高在控率。

七是抓责任。各乡镇和各成员单位要紧紧围绕《禁毒工作领导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和《县禁毒工作考评办法》的要求,全面落实禁毒工作领导责任制。各乡镇和部门的主要领导是禁毒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切实加强对禁毒工作的领导,及时解决禁毒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人、财、物上给予有力保障,确保禁毒工作顺利开展。县委、县政府将继续把禁毒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纳入年度考核和绩效目标考核。对因工作不实、形式主义,导致毒情反弹的,坚决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突出一个“普”字,全面推进普法依法治县工作进程

加强普法依法法治县工作,是建设法治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具体行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建设“法治”,关键在于全县人民尤其是广大干部。如果没有法治观念的普遍增强和法律素质的普遍提高,“法治”建设就无从谈起。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才能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牢固树立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观念,才能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公民认识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自觉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事务,解决矛盾纠纷,推动各项事业走上法治化轨道,加快法治建设。具体要做到“三个全面”。

一是全面落实“”普法工作任务。今年是“”普法依法治县工作规划实施的第四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明年的重点是准备迎接检查和验收。所以,从现在起,各乡镇、各单位要对“”普法依法治县前期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找准亮点、树立典型。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要认真整改、及时查漏补缺。要结合各自职能,对本乡镇、本部门中后期的法制宣传教育进行规划,作好安排部署,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本部门业务工作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并加强相互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要全面推动“”普法规划实施。各乡镇、各部门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上务必要保证人、财、物投入,做到“人员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要结合本乡镇、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在普法依法治县工作中创出特色,成为亮点。县委、县政府将把普法依法治县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重点加强对乡镇、成员单位和学校的考核与检查。

三是要全面抓好农村普法依法结对帮扶。在农村普法依法结对帮扶上,要确保帮出实效、办成实事。今年在农村普法依法治理结对帮扶中,必须做好两件实事,第一是出资为帮扶村修建专用的法制宣传栏;第二是出资为农户征订《遵义市农村村民实用法律知识手册》,原则上要保证每户1册,让普法依法走进千家万户。

四、着力一个“创”字,确保实现平安建设工作目标

年,我县的人民群众安全感测评为77.33%,在全市排名第10位。案件的发生,暴露出我们在打击、管理、教育、防范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今年元至7月,我县刑事立案567件,与上年同期相比立案率上升57.2%,为历史最高。治安方面黄、赌、毒等问题严重,“两抢一盗”猖獗,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政治秩序稳定。导致这种局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但主观上一些部门和同志是存在问题的。从我了解的情况,个别部门的工作人员,为了谋取一己私利,不惜利用手中的丁点权利,百般刁难和阻碍地方发展。这样的干部,是保平安、打击犯罪,还是破坏发展、破坏稳定,这种情况是个性还是共性,其他乡镇有没有这样的情况,请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认真查实,严肃处理。当然,我们的干部主流是好的,正面典型也不少。杨家园水电站工程建设如期推进和一期移民工作提前25天完成,除指挥部、一线乡镇工作扎实有力外,公安派出所保驾护航、依法打击功不可没,公安局党委要对有功的公安派出所和干警同志通报表杨。同时,县效能办、两办督查室、文广局、政府网站要对杨家园水电站一期移民工作提前25天完成进行深入调研,总结成功经验,发掘正面典型,表彰先进、激励后进。

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任务,市委、市政府年初安排我县今年必须争创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县,这是一项硬任务,没有任何借口可找,没有任何条件可讲,必须确保完成。重点有六项主要任务:一是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程序稳定;二是依法打击各类犯罪,始终保持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三是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四是加强社会管理,提高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五是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筑牢治安防控第一道防线;六是加强公民道德、法制宣传教育和民主法制建设。目标是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治安秩序和政治秩序稳定。要确保做到“五个必须”。

一是必须实现三个重心前移。第一是领导工作重心前移。各级干部要深入实际调查了解,现场解决综治工作中的重大困难和问题。各单位特别是综治成员单位要加大对挂帮乡、村的指导督促,协调帮助,推进挂帮乡、村防范工作的落实。第二是公安干警力量重心前移。县公安局要把警力向基层所倾斜,增强基层派出所的战斗力量。第三是治安防范重心前移。公安派出所要把安全防范工作抓实抓好,要通过加强村、居治保会建设,把治安防范工作关口前移。

二是必须加强两项建设。第一是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通过村支两委带领群众,推进“抓防范、促稳定、保民生”活动的开展。其次是要规范和加强乡(镇)、村(居)综治组织建设,做到组织机构健全,工作制度适宜,责任奖惩明确,工作资料规范。

三是必须做到三个落实。首先是责任落实。各级党政领导是平安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责任部门相关人员是直接责任人,责任人必须切实履行工作责任。其次是人员落实。目前个别乡镇(区)的综治专职人员仍然没有落实,有的配老弱病残的人员,有的专职不安心,有的无领导(政法委书记兼综治办主任),会后请抓紧进行整改。第三是经费落实。县级综治工作经费已经列入财政预算,在使用上要采用以奖代补方式尽量向基层倾斜,各乡镇要确保综治经费据实列支。

四是必须建好两队两网。两队就是城镇专职治安巡防队和民兵常备应急分队。城镇专职治安巡防队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乡镇要妥善解决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问题。民兵常备应急分队要充分发挥开展治安巡逻、协助公安机关处突、维护治安的任务的作用,要掌握治安时段特点,加大巡控的力度和密度。两网就是天网和人网。要强力推进技术防范网络建设,以建设“天网”工程为契机,启动县城视频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推进重点要害部门技防设施建设,规范新建小区、楼院治安防控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工作。要全力推进人防网络形成。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按《企事业单位内部安全保卫条例》,落实门卫、值班、巡逻等制度,公安机关要加大监督力度,对不履职造成后果的,要坚决依法严肃处理。各小区的物业管理必须以落实治安防范为主要措施,开展管理、服务工作。东皇镇要通过社区开展督促检查,推进落实。各公共复杂场所,必须要有专人负责安全保卫工作。

第12篇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政府廉政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国务院、自治区政府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和市政府廉政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县委十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县纪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政府廉政工作,对今年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刚才,监察局、财政局的主要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我完全同意,一会锦文县长还要对国有资产管理、“三公经费”管理和涉农资金整治等问题作详细部署,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两个方面意见。

去年政府廉政工作会议以来,全县政府系统坚持把建设廉洁政府、法治政府作为重要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委和县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决策部署,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科学执政、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廉洁从政,强化转政风、改机制、强监管、严政纪,在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政府自身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以深化改革推进源头治腐。坚持把简政放权作为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去年以来,组织开展清理政府部门行政职权、建立权力清单工作,全县共保留行政许可项目54项,承接区、市两级下放的行政许可项目123项,县本级暂缓执行的行政许可项目1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减少到36项。审批和服务类项目即时办结率分别达到47%和95%。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登记注册的各类市场主体同比增长了15%以上。

二是以改进政风推动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严肃整治机关工作作风等问题,对违反机关工作作风的26人进行了严肃处理,给予15人党政纪处分,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问责。在全县范围全面开展领导干部违规兼职、干部档案专项审核、吃空饷等专项整治,清理吃空饷人员2人。

三是以强化监督规范资金运行。加强审计监督,严格执行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对财政资金使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跟踪审计,去年共完成审计项目28个,节约支出2091万元。强化财政资金管理,制定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运行经费管理办法》等,政府“三公”经费预决算全部向社会公开,县本级“三公”经费支出同比压缩20%。进一步规范采购行为,全年共开展政府集中采购32批次,节约资金566.8万元。

四是从严执纪有效遏制腐败。监察机关坚持聚焦主责主业,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充分发挥了震慑警示作用。全年共立案26件,结案24件,移送检察机关2件,给予党纪处分10人,政纪处分17人。

一年来,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在:一是简政放权还不到位,一些自治区、市下放我县的审批事项仍未集中进厅办理,存在“体外循环”问题,接放管的问题还比较多。二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部门服务意识不强、作风不实、效率低下。三是有些政府部门党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意识淡薄,承担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不主动、不到位、不落实,对一些反腐倡廉重大决策部署认识不够,执行不力,对腐败问题的警觉性、自觉性不高。四是作风建设仍然面临较大压力,“”问题还没有彻底根治,隐身、变形问题比较突出,稍有松懈,便有可能回潮。这些问题说明政府系统廉政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强化责任担当,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__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迫切要求我们加强政府廉政建设,更好地发挥政府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方面的作用。今年全县政府廉政建设的总体要求是,按照中央、上级党委和县委关于反腐倡廉的总体部署,以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正风肃纪为抓手,以制度约束为重点,持续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继续营造风清气正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今年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抓好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工作。简政放权既是推动发展的关键之举,也是廉政建设的治本之策,目的是以改革促高效、提服务、防腐败,释放改革红利。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巩固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通过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发

展、促进廉洁从政、预防腐败发生。一是放权要到位。今年国家、自治区、市还将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我们要在接好管好的同时,继续深入开展清理工作,将能取消的行政审批权限全部取消,真正实现权力下放,激活市场活力。放权不仅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各级各部门要坚决杜绝明放暗不放、放小不放大等行为,把那些含金量高的、真正能激发市场活力的审批事项,直接放入市场、放给企业。监察局、政务服务中心、法制办等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特别是对各种“变相审批”、“变相收费”、以审批之名行吃拿卡要之实的行为要进行坚决制止和惩处,进一步落实好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制度,确保依法履行行政职责。二是服务要到位。放权的目的是要更好地服务,不能一放了之、放任不管,后续监管和服务必须要跟上去,做到审批减下去、责任加上来。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要一律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切实做到大厅之外无审批。要不断优化审批流程,限时办结,提高审批效率,着力提升群众窗口办事的满意度。年内政务服务大厅要全部实现网上审批,乡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审批和服务项目即时办结率分别提高到50%以上和100%,更好的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监察局要加强对整个流程的监督,确保审批公平公正,保障权力规范运行。三是公开要到位。行政审批事项和流程精简优化之后,关键是把经过界定的权力公布出来,接受社会监督,从而推动政府职能转变,遏制各种“变相审批”。法制办要会同各部门抓紧拟出权力清单,这项工作要在6月底前完成。同时还要做好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的制定工作,探索建立“三个清单”制度,并对外公开,让企业和群众知道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打造公开便捷的服务平台和办事环境。这是今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头戏”,时间紧、任务重,各相关部门要迅速行动,积极配合,精心组织,认真做好梳理确认和公布工作,确保“三个清单”制度顺利实施。二、抓好作风建设,坚决防止“”反弹回潮。狠刹“”,既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也是政府廉政工作长期的首要的任务。去年以来,我们在反“”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这仅仅是个开头,作风建设必须保持时常抓的韧劲和长期抓的耐心。一要大力解决突出问题。要紧盯作风领域出现的新趋势新变化,注重研究深层次问题,以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加强作风建设。继续强化问题易发多发领域的肃纪,严守“约法三章”,加强对“三公”经费管理、降低行政成本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加大执纪监督、公开曝光力度,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在效能建设上加大力度,继续纠正公务人员乱作为问题,大力整治慢作为、不作为现象。当前,在我县一些部门和单位不同程度存在久拖不办、推诿扯皮,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这都是不作为、慢作为的典型,是懒政怠政的表现,今年必须重点进行治理。身在岗位不作为,庸政懒政怠政也是一种腐败,不符合依法履职和反腐倡廉的要求。各级各部门和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该担当,要勤勉敬业,始终把干事创业作为最大的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二要更加注重标本兼治。要持续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任务的落实,对已经整改但容易反弹的问题定期自查和复查,不折不扣地兑现整改承诺。要注重抓好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特别是要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形成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局面,从而不断创新行政理念,改进行政方式。

三、规范资金使用,确保公共资金安全运行。加强廉政建设必须管权管钱双管齐下,必须把强化财经纪律放在重要位置。国务院和自治区、市廉政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四个一律”的要求,即今后政府收支一律纳入预算并公开,所有公共资金一律接受审计监督,长期趴窝的沉淀资金一律调整收回,对国有资产和企业一律从严监管。这是对政府公共资金监管提出的新要求,指向更加明确、措施更加严格。今年1月1日,新预算法正式开始施行,新预算法对整个预算制度和财经秩序都是一次再造和重建。我们要认真落实上级部署要求,以执行新预算法为契机,全面依法加强财经纪律,管好用好每一笔资金,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民生支出。一要加强预算管理和公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力度,做到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要切实加强财政预算公开,将公共资金“晒”在阳光下,接受社会监督,切实提高政府公信力。二要加强审计监督。审计部门要发挥好职能作用,加强审计监督,特别要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逐步实行审计全覆盖。要扩大审计监督覆盖领域,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特别是民生资金和涉农资金的监管,严格资金使用程序,保证钱不被滥用,花得更有效率。凡是涉及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单位和个人,都要自觉接受审计、配合审计。

四、强化监督检查,加大行政问责力度。要结合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巡视整改要求,围绕政府重点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抓好监督检查,促进重大决策落实。要坚持把工作做在前面,把功夫下在平时,切实抓早抓小、抓预防抓惩诫。一要强化对重点工作的监督检查。今年要紧紧围绕上级和县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开展重点工作督查落实专项行动。各级各部门要对自身承担的工作任务认真进行落实,切实履职担责,采取有力措施,不折不扣地完成工作任务。要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对__年的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尤其是列入民生工程项目、“十个全覆盖”项目、产业发展项目和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的观摩项目,要按照目标任务要求,倒排工期,在规范程序、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快速推进。监察部门和政府督查室要加大督查力度和跟踪问效,不能工作布置下去就万事大吉,还要看工作效果怎么样,是不是达到预期目的。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拉清单、建台账,限期整改、对账销号,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对落实不力的要严肃问责。二要强化对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监督检查。重点围绕征地拆迁、住房保障、土地管理、食品药品安全、医疗卫生、教育收费等方面,加大问责力度,切实解决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工作方式简单粗暴等突出问题,及时处理和通报一批典型案件,起到警示教育作用。三要加强和改进监督检查工作。监察部门要切实发挥作用,履行好工作职责,敢于坚持原则,严格执法执纪。要采取明察暗访相结合,提高监督检查针对性和实效性。各乡镇各部门都要自觉接受监督,逐步在政府系统形成以职能部门监督为主体,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为主导的监督网络。四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检查。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各乡镇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防止和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要组织开展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