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包装工程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1继电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装置是组合一个或者多个保护元件和逻辑元件,实现对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作用的装置。当电力元件或者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时,继电保护装置会发出警报或者跳闸,防止事故的继续发展。
1.2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就是: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和灵敏性。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实现继电保护的可靠性;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取决于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所以维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也需要保护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
1.3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最为主要的职能就是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最大限度的保障其正常稳定的运行,在实际的工作中,继电保护装置也会更具不同情况,对系统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做出最为合理的处理,具体如下:
1.3.1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监管。
继电保护系统有很多功能,其中对于电力系统的监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通常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在发现其所保护的电力系统中出现问题的时候,会马上跳闸,这样就会使电流无法进行流通和传播,切断危险源头,进而最限度的降低了危险系统与事故范围,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安全保障。
1.3.2对电气设备中的异常进行反应。
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对电气设备的工作情况如实的进行反应,在日常的工作中,如果是其设备的数据出现反常,那么继电保护装置就会首先对其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发出信号,不同的情况其所发出的信号也会不同,这样工作人员就能够由此分辨出问题的种类,进而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及时将故障排除。
1.3.3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
继电保护装置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其自身的智能性与选择性,这决定了其动作的准确性和灵敏性,一个合格的继电保护装置应该具备快速准确分析事故的能力,在科技发现的今天,信息化的继电保护装置其工作效率以及质量有了巨大的飞跃。因此电气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检测已经实现,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力系统还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那么继电保护装置也将随之更加完善,更加智能化,自动化。
2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
2.1设备管理存在漏洞:
继电保护管理在设备管理和质量管理上存在工作漏洞,没有及时、有效的进行完善和改进,可能会使事故扩大。例如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定制整定计算错误,不注意对定值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致使继电保护元件老化或者损坏,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定制漂移等问题,都会造成定值不够精准的现象,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
2.2缺乏监督:
继电保护的技术监督力度不强,不能及时发现设备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在保证地理系统正常运行的电源问题上,输出功率不稳定造成电源的逆变稳压;因为直流熔丝的配置不当和直流电源的插件质量,会造成电源的故障,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
2.3合作意识低下:
继电保护装置的调度部门和操作部门缺乏交流沟通,使得资源的调用与实际操作不相符合,浪费了电力资源,减少了电力运行的时间,不利于电力系统的发展。
2.4不能与时俱进:
电力系统的管理和配置需要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保证电力的正常运行,提高经济效益。所以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保护、调试、检验和故障分析的时候要格外认真、仔细,及时反映继电保护装置的异常现象,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技术,防止电力事故的发生。
3继电保护事故的应对措施
3.1提高对继电保护的重视。
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应该高度重视,强化继电保护装置的专业知识,加大思想教育力度,保持继电保护的稳定运行。
3.2建立继电保护规章制度。
电力工程在为社会提供帮助和效益的同时,也会因为电力故障给国民经济造成损失,所以我们需要在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做好继电保护风险评估工作,防止故障的发生。建立健全继电保护规章制度和继电保护风险评估体系,有效对继电保护故障作出预防。
3.3提高继电保护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继电保护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继电保护装置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装置。在继电保护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工作人员除了能对继电保护的动作行为进行分析外,还要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试验和调试。例如在普通试验室、电力系统动态模拟试验室、计算机仿真系统和现场进行各种试验和调试等。继电保护的调试、整定、试验是每一个现场继电保护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
3.4健全监督管理制度。
继电保护具有选择性、灵敏性、可靠性和速动性,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决定了继电保护的安全运行。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制度,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设备和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定,预防继电保护的故障发生。
4结束语
测量放线需要根据设备情况和矿山地质条件来进行。炮孔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来进行,如果发现施工设计和现实施工有差距,需要第一时间告知技术人员。钻孔施工需要注意孔的位置误差值为±0.3m,孔的深度误差值为±0.5m。当炮孔验收不合格时,需要进行补孔或者重新通孔。装药时需要采取空气间隔来对装药进行分段,从而达到反向起爆,连续柱长度的10%~20%之间是间隔长度,上装药:下装药的比例是4∶6,当装药的前排孔量为250kg时,上装药量为100kg,下装药量为150kg,充填位置为5.5m,10.5m处为间隔器,当装药的后排孔量为220kg时,上装药量为80kg,下装药量为140kg,充填位置为5.5m,9.5m处为间隔器。爆破网络联接时采取雷管普通毫秒导爆管连接,方式为簇联,其中排间间隔设置为25ms,这样既可以对同段药量起爆进行控制,还可以对爆破震动进行降低。爆破完成之后等到烟雾消失,才可以由技术人员进行爆破警戒区的安全检查和爆破工作的安全检查,只有安全确认之后才可以解除警戒。
2关键技术分析
2.1炸药生产质量
控制要想从根本上保证爆破事故的爆破效果就必须保证混装炸药质量过关,其中影响混装炸药现场质量的原因有,第一,材料配比,目前我国现场使用的混装乳化炸药组成成分主要有0.1%~1%之间的添加剂和发泡剂的混合物、93%~96%之间的硝酸盐水溶液以及3%~5%之间的油相溶液,也就是说水、油相溶液达到了99%以上,所以为了保证炸药的配比关键就必须控制水、油相瞬的流量;第二,乳化器旋转速度的稳定性,目前我国的乳化器都是进口的,在应用之前再进行一些改造,所以这些乳化器的乳化效果与转速是相辅相成的。
2.2主要元件质量
混装发生故障主要集中在装药控制系统以及机械设备中,其中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是可以用肉眼看出来的,并且故障发生的周期比较长,只需要对故障设备进行更换就可以解决掉问题,而装药控制系统发生故障一般都是电气故障,这种故障的判断比较难,需要拥有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才可以判断,此外,装药控制系统发生故障常常出现在装药过程中,多数都是因为装药控制系统原件质量问题和应用装药控制系统环境造成的,所以需要对混装车的工作环境、装药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电器元器件进行充分考虑,这样才可以对混装车使用的可靠性和效率进行保证。
2.3装药量计量
装药量是影响爆破效果的重要原因,在实际使用中常常会出现因为单孔装药量偏多而导致爆破飞石危害、单耗过多,或者因为单孔装药量偏少而导致二次爆破量增加、大块根底,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装药控制系统不能准确地进行输入炮孔药量计量,所以要想保证混装车应用和管理就必须对装药量计量计算准确。装药量计量方式我国主要有三种,第一,通过运行时间和装药效率计算出控制系统软件的单孔装药量,而通过现场操作输药泵装药时间的控制来确定出控制系统软件的具体单孔装药量,这种计量方式需要的成本低、器件少、实现简单,但是误差比较大;第二,通过固定的装药效率来确定各部分的瞬时流量和混装炸药的所有配比,这种计量方式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但是它的误差比较大。
2.4积水炮眼处理
如果炮眼中全都是水,只允许防水炸药的孔底使用,对于膨化炸药是不允许的。炮眼中的水使得起爆药包在放至孔底时相当艰难,不仅不能保证装药的整体质量,还阻碍了起爆药包与装药段之间的充分接触,最终产生对爆破效果不利的因素。混装乳化炸药在现场使用的好处是,可以有效的把上述问题避免掉,只需要简单地在孔底放入输药软管,并让药管的提升速度与装药速度保持同步,炮眼中的水就会自然和药面平等,从而把炮眼积水对装药影响的程度降到最小,让装药过程的密实性以及连续性得到了保证。
3结语
电力系统在运行中,一旦出现故障,就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就是为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而设置的最基本、最有效手段。继电保护装置是指当电力设备系统中的电力元件或者是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转的故障时,能够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断开的命令,以控制故障终止的一种自动化措施。继电保护装置为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能反映电气元件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和发出告警信号,从而使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将损失降至最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主要包含两大方面:一是当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工作的情况时,继电保护装置能够自动、及时地发出信号提醒运行人员进行处理;二是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就能够有选择性的、自动快速的将故障设备从电力系统中予以切除,从而保障电力系统其余的部分能够正常运行,从而有效地防止电力系统故障的进一步扩大。
2继电保护装置维护的必要性分析
2.1继电保护装置维护的原因
继电保护装置广泛用在变电站、发电厂内,主要工作内容是用来检测电网运行、记录故障以及控制断路器工作,进而保证电网正常、可靠地运行。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对继电保护提出许多新的要求。正是由于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的重要性,因此,继电保护装置可能存在的故障,就直接关系到了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好坏对于电力系统正常运转方面产生的作用。继电保护装置可能存在的故障有:一是继电器触点松动、开裂或是触点尺寸位置出现偏差,影响到了继电器接触的可靠性,触点就是继电器完成切换负荷的电接触元件;二是继电器玻璃绝缘子出现损伤问题,继电器的绝缘子是由金属插脚以及玻璃经过烧结而成,在日常的继电器保护装置的维护方面,由于调整、运输等产生的插脚弯曲,而产生玻璃绝缘子开裂,造成继电器保护装置无法可靠通断;三是由于继电器自身的参数设置不当,造成电磁继电器的铆装处松动或结合强度差。四是继电器保护装置的线圈故障问题,由于继电器所使用的线圈种类繁多,当线圈多个交叉放在一起时,就容易产生碰撞交连,一旦将其分开,就容易产生断线。综上所述,由于继电气保护装置中所存在的问题,在对其进行维护时,应基于以下几个要求,积极地对其进行维护,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2.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维护的要求
依据继电保护装置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所承担的任务,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应基于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可靠性这“四性”的基本要求上。选择性是指在对电网影响最小的地方实现断路器的控制与操作,即断开距离事故点最近的开关设备,从而保证供电系统的其他部分能正常运行。选择性除了决定于继电保护装置自身的性能外,还应从满足电源预算开始,愈靠近产生故障的点,对于继电保护装置产生的故障启动值愈小,产生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就会越短。快速性是指一旦电路系统产生短路,继电器保护装置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故障所影响的范围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继电器保护装置的维护能够减轻故障元件的损坏程度,提高线路故障后自动重合闸的成功率,并特别有利于故障后的电力系统同步运行的稳定性。灵敏性是指是指继电保护对设计规定要求动作的故障和异常状态能够可靠动作的能力。当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故障产生时,继电保护装置能够灵敏的感受并进行灵敏的操作,以保证保护装置的灵敏性系数的衡量。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能够在实际的运行中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给与具体的指标,并在一般的继电保护设计与运行规程中进行具体的操作。可靠性是指保障继电保护装置自身在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可靠性,因而可以分为信赖性以及安全性两大方面。对其进行维护是要促使其能够准确的完成原本设计中所要求的一系列动作,以及在非设计要求动作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其可靠地不动作。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进行维护的措施
3.1检验继电保护装置
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对于以下几方面内容应给予及时的关注:首先,整组实验以及电流回路升流实验放在试验检测的最后实施;二是上述两项工作的完成,就严禁再次拔出插件、改变定值区以及改变二次回路等工作;三是在定期检验中,在检验完成后设备投入运行,但是缺少负荷的情况下,不能测量负荷向量和打印负荷采样值。
3.2保证定值区的正确性
对于继电保护装置而言,定值区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实施维护时,必须采用严格的管理以及相应的技术手段,以保证定值区自身的正确性。在实际的管理中,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修改完定值后,将设备名称、定值单、定值号由修改人员一一核对,并在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工作记录中,标明定值区编号。
关键词:临建设施质量安全事故原因措施处理方案处理结论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工程基本概况
某大型汽车制造厂总装车间建设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开发区,总建筑面积约10.86万平方米,上部主体采用钢结构,基础采用桩基础,桩型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管桩,建成后将用于某知名汽车厂商总装生产线专用车间,承担汽车装配、焊接及总成等任务。本工程由某建设集团第七工程处承建,施工现场长1200米,宽700米,占地面积约84万平方米,包括工程本身占地面积12.37万平方米,现场办公、生产及生活设施等临建占地面积0.73万平方米,各区之间分区围墙约3930延米。本工程2011年6月21日开工建设,预计于2013年7月30日完成并交付使用。
事故概况
2011年8月11日13点37分左右,新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某建设集团第七工程处某大型汽车制造厂总装车间建设工地突起大风,风力约11级,瞬时最大风力达到13级,持续时间约11分钟,致使现场生产及生活附属用房、围墙、临时供电线路等临建设施倒塌、损坏严重,机械设备、施工材料不同程度受损,三人轻微伤,酿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事故造成的损失
本次事故发生约2小时后,现场立即组织由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质检及安检部门、建设、承建、管理、监理等单位参加的事故调查组展开调查。经调查组初步调查,本次事故共造成现场临建房屋倒塌1栋31间约500平方米,材料仓库1栋19间约300平方米,围墙倒塌约396延米,供电线路损坏1200米,损失或损坏材料约3.9吨,损伤或损坏已进场施工机械11台套。万幸的是,事发时处于当地午餐时间,大批人员因返回乌鲁木齐市区用餐尚未进场,除造成3名值班人员轻微伤外,未造成人员更大伤亡。经初步统计,本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约56.65万元,3人轻微伤,工期延误约31天。
四.事故发生原因初步分析。
经现场事故调查组初步分析,造成本次事故原因如下:
本次大风超出当地正常气象范围。据当地气象资料记载及统计,一般情况下,乌鲁木齐开发区一带发生11级以上大风的概率相当低,本次大风偶发因素较大,严重超出预期,特别是瞬间风力达到了13级,更是当地数十年来未遇,这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客观原因;参建单位经验不足,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设计原因。现场查看设计图纸发现,所损坏的建筑物,设计由承建单位承担,图纸粗糙,签字盖章不全,很多构造节点基本都是按照内地标准设计,完全没有结合当地情况,这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具体内容有:①基础埋深浅。②钢柱断面过小且柱距较大。③节点连接计算有误。④现场建筑物总体布局不当。
承建单位现场管理原因。主要包括:
①事故发生于工程建设早期,人员正在陆续进场,特别是一些主要的管理人员尚未完全到位,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各项作业制度、工作流程、验收程序等尚未成型,大多数时候作业处于失控状态;加上从思想上没有充分重视,管理上的漏洞相当多;②选择分包单位不当。③工期安排严重不合理。④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没有尽到管理责任。
五.与本次事故相关的资料等(附照片,其他见附件)
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
①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立即发出停工令,要求停止现场一切作业;②立即按照规定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③立即采取措施,抢救人员,抢救设备物资材料。④按照规定,立即组成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工作,调查损失情况,分析原因,查找责任,制定整改措施。
七.处理本次事故的依据
①本次事故的实况资料,包括时间、地点、部位、过程、事故后续发展情况、人员伤亡情况、经济损失情况、工期延误情况等;②有关的合同及合同文件,主要包括施工总包合同、分包合同、材料采购供应合同、监理合同及其补充约定等;③有关的技术文件和资料,包括图纸、技术文件、档案、施工记录、监理记录、材料证明文件、实验报告、验收记录、事故发生后的观测记录等;④与本次事故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规程等。
八.事故处理方案
①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事发后所有受损建筑物、构筑物进行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确定事故中倒塌部分按照相关标准重建,事故受损部分中约210平方米房屋、190延米围墙不能加固也应推倒重建,受损部分约270平方米房屋、97延米围墙加固后可以投入使用;
②指令承建单位必须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并完成受损建筑物、构筑物重建、修补、加固等设计工作,并应充分考虑当地特殊情况;
③指令承建单位废除临建建设的分包合同,由自身施工队伍或者委托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承建并完成重建、受损建筑物、构筑物的处理工作;
④指令监理单位,认真履行监理责任,严格审查分包单位,严格审查作业文件,严格控制施工工程,严格履行验收手续,确保工程达到标准;
⑤指令建设单位,重新计算并核定建设工期,对不合理要求进行修改,必须确保合理施工工期,不得随意压缩;
⑥指令各参建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各自写出本次事故报告,认真分析自身原因,查找管理漏洞,接受教训,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九.对处理结果的检查鉴定的验收
2012年9月8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下达复工令,各参建单位接到处理报告后,历时约45天左右,完成部署的各项工作,现场恢复正常施工状态,本次质量安全事故处理结束。在整个处理过程中,承建单位管理体系到位,必要的人员及设备到位,作业措施合理有序。监理单位严格履行职责。经各单位共同按照国家标准验收,整个工程达到设计标准,满足使用要求,可以投入使用。
十.本次事故处理结论
经调查组研究后一致认为,本次事故属于严重质量安全事故,事故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但主观原因是主要的。作为建设单位,给定的工期过于紧凑不合理,负有一定管理责任;作为监理单位,建设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监理不到位情况,特别是对分包单位的审查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负有监理责任;作为承建单位,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严重不健全,施工现场管理严重不到位,特别是违规选定分包单位且疏于对分包的正常管理、监督和指导,致使现场失控,酿成事故,是本次事故的主要责任单位。
调查组认为,本次事故损失较大,属于三级重大质量安全事故,非常令人痛心,但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各参建单位必须从中吸取教训,改进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范标准,严格履行各自责任,确实保障项目正常、安全、有序进行。
英文名称:Packaging Engineering
主管单位: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出版周期:半月
出版地址:重庆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3563
国内刊号:50-1094/TB
邮发代号:78-30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关键词 包装测试技术 案例教学 考核机制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包装工程专业是一门含有多分支、全方位、立体式的典型综合学科,目前已在我国广泛开设。特别是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包装产品的要求日益增长,促进了包装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对包装人才的需求,而包装工程专业在国内开办时间只有20多年,发展时间短,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发展方向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①如何面对新的经济发展需求,提高包装人才的专业知识素质,是包装工程专业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1 教学内容上,突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包装测试技术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包装材料学及包装工艺学后,学习对包装材料的物理、力学、光学等性能进行测试。也包括对制成包装产品如瓶、罐等具体形状的包装容器之后进行测试,都属于本课程的范畴。教学大纲的完善和更新是教学内容建设的基本骨架。②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大纲不是教学内容的堆砌,而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③课程大纲的完善是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为主线,并要充分地展示课程教学设计思想。根据我校包装测试技术教学时数少,34学时,同时专业方向又是以包装材料和包装工艺为主要方向,以食品、药品及化妆品包装为主要应用领域,如何选择甚至编写合适的教材,如何确定本课程包含的各部分内容,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合理分配学时,合理安排各部分内容,成为提升包装测试技术教学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考虑到目前社会对于包装人才的需求,在其职业能力中,包装设计是其主要要求,而包装测试则主要集中在基本的规范操作和数据分析,如能够独立工作,熟悉包装测试要求,会独立完成包装测试评价工作,分析物理性能、运输模拟包装测试等。依据客户要求,按照标准包装测试有效地完成包装评估工作,向其主管明确指出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并可以提供相关改进建议,按要求写出测试报告等。④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以信号与系统、传感器原理等其他相关课程已经介绍过的内容为主要切入点,只是略微介绍其在包装测试中的应用领域。而将主要精力集中的纸、塑、金属、木、玻璃、缓冲与运输包装的包装材料测试及容器测试原理及方法的学习上。学生在学习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后,在将来的工作中,会很容易上手包装测试工作,而且不局限于某一型号机器。
2 在教学方法上,辅助以案例教学
教学方法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技巧。掌握和运用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⑤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能更加直观地让学生理解书本知识,联系实际。包装测试有许多本身就属于工厂实际应用的案例可以用来进行讲解。如某包装材料厂生产的化妆品纸包装盒在交付客户后发现最后产生霉变,导致化妆品内包装受到污染而无法销售,必须退货处理。在作为案例分析的时候,就要对内外包装材料进行卫生、安全性测试,考察其霉变发生的原因,部位。测试结果表明,是内包装本身引起的霉变,从而使得外包装纸盒的生产厂家避免了经济损失。在另一案例中,⑥某厂生产的分体空调在发货到外储库后发现外包装箱变形问题严重,5000 台产品其中包装箱不良达到300 台。随即对包装箱进行了单品确认,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厂家对内径尺寸、表纸等进行了变更。变更后纸箱经第三方根据国标进行了评价,纸箱合格,然后对公司内的码放及存储进行了确认。厂内新包装纸箱在厂内码放7 层放置2个月未发生变形等不良。通过这些案例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了包装测试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优化考核模式,多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时,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学方法。而考核方式的优化,则是对学生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方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考核方式改为论文+PPT讲述+期末考试的模式,其中,平时考勤、作业占二十分,论文占二十分,PPT讲述占二十分,期末考试占四十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发挥主管能动性去查阅文献资料和标准,并按照正规的综述论文格式规范进行撰写,从摘要、关键词、正文到参考文献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学生从形式上受到一次毕业论文前的文献调研、论文撰写的强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调研学生对目前工业应用的一般测试设备和学术研究的前沿有了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通过对文献的总结和归纳,将所看到的、所关注的测试方法和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将学生按四人一组进行分组,每组做个PPT并请一位同学进行讲述,考核成绩作为该组四位同学的成绩。通过做PPT讲述,学生需要自行组织图片和说明,并进行PPT的设计,直至最后讲述。十分钟的讲述和五分钟的提问,有助于并在一定程度上能集思广益,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再经过最后的考试,学生需要对所学课程进行一个全面的复习和总结,三者结合,使得学生对整个学习内容都有较为直观、详尽的认识。
4 结语
包装工程专业的特殊性在于其涵盖面非常广,学生在大学四年所接受的信息量非常大。如何在有限的学时里,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强化其动手能力,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这中间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将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因此相关教师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始终贯穿使学生的适应社会需求这一理念作为教学目标,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改进与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包装人才。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项目(2012AA 092301),上海海洋大学“085”工程建设项目
注释
① 迟建,于志彬,陈志周.包装测试课程体系改革[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13(3):351-354.
② 李凤林.淀粉深加工技术课程建设研究与探讨[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1.20(1):87-89.
③ 张兰知.热学精品课程建设目标体系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05.25(4):98-99.
④ http:///Job_Detail.phpCompanyDetail=cm1297922646247 &ZhoaPin Det ail=44617488
关键词:包装工程;创新中心;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包装行业发展迅猛,行业总产值已达到万亿规模。包装工业的发展必然加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包装行业从业人员近150万人,具有理论知识与一定科研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仅占2%左右,大大低于全国工业6.8%的平均水平,人才缺口较大[1]。经过近10余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已有80多所高校设有包装本科专业,每年可为行业输送包装人才5000余人[2],但依然远远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包装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学历普遍不高,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已严重制约了包装行业的发展。因此,高校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具有专业特色、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3],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于2012年开办包装工程本科专业,为全省第一所开设包装工程专业的公办本科院校。根据福建经济产业发展情况,及学校朝着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之际,依托学校现有专业与师资力量,包装工程专业将以食品包装为主要发展方向,并建设成立“福州市包装工程行业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的建立将是全省唯一的包装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在为行业提供技术支持、科研成果、进行校企合作的同时,可为行业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与丰富实践经验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促进包装行业发展。
一教学改革目标与思路
包装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对包装工程人才的要求,依托“包装工程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对包装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通过完善中心的实验室及实训基地建设、中心师资队伍建设、中心与企业的科研合作及技术支持、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来完成中心的建设,最终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改革思路如下图:
二具体改革措施
(一)实践教学条件平台建设
1.完善工程中心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以往实验室建设不同,包装工程实验室建设将通过对市场及企业相关实验生产设备进行调研,并邀请相关企业共同进行“包装工程行业技术创新中心”部分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建立能够与企业相接轨的五大专业实验室:包装检测、包装工艺、包装设计、包装印刷、食品包装实验室,实验室的科研仪器设备可直接服务于企业,服务于行业,满足科研实验要求,可进行小批量生产,实验内容更贴近实际生产应用。2.完善工程中心实训基地建设根据五大专业实验室,同企业合作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如同福融辉实业有限公司建立包装材料实训基地,同大型食品企业(如厦门银鹭、亲亲食品或者其他包装企业等)建立食品包装实训基地,厦门大自然包装建立包装印刷实训基地等。推动校企各自利用自身优势形成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发展格局,使学生的实践培养从课堂到实验室再到实训基地连成一线,改变以往学校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局面,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3.建立运输包装模拟仿真实验室传统的物流运输包装实验室,必须具备跌落冲击试验机、抗压试验机以及振动试验台等一系列配套设备。设备费用较高,测试所需周期较长,实验成本高昂,此外学生人数较多,设备台套数及实验授课时间有限,难以做到人人参与实验操作,学生分组教学,不便于实验室的管理,同时会使设备使用过于频繁,降低设备使用寿命。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室,利用运输包装系统计算机仿真软件[4],可以通过模拟分析的手段得到产品脆值、跌落冲击过程、运输振动激励与响应等信息,并利用软件的优化分析模块,对运输包装进行优化。通过运输包装模拟实验室建设,改变传统实验中学生实践不足,实验成本过高的局面,使学生能够广泛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提高实验效率。在完成运输包装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后,中心会在后续建设中,将包装材料、包装设计、包装工艺、食品包装等实验课程的虚拟化,完善包装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同真实实验形成补充,使得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企业生产做到真正的无缝对接。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职业引导,校企合作,实践育人”为人才培养方针,包装工程专业实施“3+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岗位式教学方式,以“包装工程行业创新中心”丰富的企业资源为依托,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前三年完成理论学习,并在学校期间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5],最后一年,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前往相应的岗位工作锻炼,使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学生一毕业就能满足企业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纯粹的课堂理论教学方式,将课堂带进企业,将企业生产实践引进课堂,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启发式、合作式、验证性、探究式等教学模式[6],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列进行教学,让用人单位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
(三)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
依托中心校外企业资源,结合学校“双百计划”,采用“挂职使用、互相兼职、有偿聘用”等途径,优化教学团队结构,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培养+聘请”,建设“三过硬”(政治思想过硬、教学水平过硬、实践技能过硬)的“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坚持“双能”兼备,重点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加强教师与企业的科研合作,同企业合作开发项目产品,共同攻克行业技术难题,帮助企业提升研发能力,使产、学、研能够真正得到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教师科研实践水平。聘请中心校外专家为兼职教师,完善兼职教师聘用与培训管理办法,丰富兼职教师资源库,择优聘请中心合作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承担校内外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创新中心、实训基地建设等人才培养工作,逐步完善中心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促进中心建设发展。
(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包装工程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其中一个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应用能力,为社会陪养优秀的包装工程应用技术型人才。可利用中心的资源条件,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1.开设两个工作室,模拟企业实际生产运营,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1)食品包装工作室学校包装工程以食品包装为主要方向,依托行业创新中心的包装材料、包装工艺、食品包装实验室,及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分析实验室,可进行食品的包装保护与货架寿命研究测试;邀请食品包装公司人员来校进行食品包装方面实践的生产指导,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配合,利用中心食品包装实验室的高速卧式枕式包装机、颗粒包装机等食品包装生产设备,对学生自行生产的食品进行包装,可在每年学校举行的榷场大赛中进行销售,提升学生的参赛热情,加强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加强各学科的联合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包装设计工作室目前社会对包装工程人才需求部分为包装设计方向,同艺术类设计不同,此类岗位要求应聘人员掌握包装材料、包装工艺、包装结构设计、包装造型及装潢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相关平面、立体、与结构设计软件,能对产品从材料、结构、造型与装潢进行一体化设计。因此,可利用中心条件成立包装设计工作室,邀请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作为指导专家进驻我校设计工作室。支持部分拥有一定艺术设计基础并对包装设计类感兴趣的同学来设计室进行学习实践,可承接校内外的海报、平面广告、产品包装设计等方面的业务,锻炼各方面能力,尽早适应社会需求,提升自身将来就业的竞争力。2.加强创新创业训练,参与教师课题,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加强创新创业训练,鼓励低年级同学利用中心平台资源条件,申请校、省、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或参与教师科研课题,提早进入实验室培养专业素养,明确发展方向;三年级可在选修课模块选择对应的课程确定发展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毕业论文(设计)侧重专业发展方向、企业需求与实践应用;四年级进行专业实践,可根据自己专业发展方向,结合企业对应用型人才要求,进入对应的企业工作实习。
三总结
通过对“包装工程行业技术创新中心”进行建设,完善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实践教学能力水平,加强中心与企业的交流合作,以此平台来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符合行业对人才需求,符合目前福建省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因此,依托“包装工程行业创新中心”平台进行人才培养改革,对包装工程人才培养、福建省包装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飞,马秀峰.新形势下包装教育与包装工程人才培养探析[J].包装工程,2010,31(17):84-87.
[2]李大纲.包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C].无锡: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会议,2010.
[3]刘筱霞,王强.现代包装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26):52-53.
[4]李光.运输包装仿真系统的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05(3):102-104.
[5]陈宝琳.包装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初探[J].包装世界,2000(5):14-15.
摘要:分析了包装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改革和创新的内容和方向。其内容包括:建设一体化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实验教学内容与考核方法和创建网络虚拟包装实验室。
关键词:包装工程;实验教学;虚拟包装实验室
1引言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大多数实验教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1-3]。东北林业大学包装工程专业自2001年开办以来这几年经过多次修订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计划,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设置,逐渐适应了新形势下社会对包装工程专业教育体系和特色培养人才的要求,但像许多农林院校一样,我校包装工程专业在实验实践教学方面与成立较早的包装专业兄弟院校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问题,还有许多需要改革的因素。
2包装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包装工程专业在理论教学基础上,重视实验环节,许多课程,如包装材料学、包装机械、包装工艺学、运输包装、包装测试、包装印刷等都分别开设了相应的实验,通过几年的实践,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2.1实验室管理制度封闭
实验的开设一般依附于专业课程,学生实践的时间和机会有限,影响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
2.2实验室师资队伍自身问题
在一些新办包装工程的高校,由于我国包装学科自身培养的博士至今寥寥无几,所以引进的大部分是外专业的高学历教师。这些年青教师,从高校毕业后即进入高校从事教学,自身对包装的了解和理解都非常有限,包装方面的实践能力更是十分匮乏。由这样的教师去指导学生实践,其效果可想而知,极易形成“大糊涂教小糊涂”的局面,更谈不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了[4]。
2.3实验内容偏重于传统验证性实验
由于包装实验的特点基本都是按照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来进行实验操作,所以造成开设的绝大多数实验都是操作型实验,较少开设设计型实验或综合型实验。单纯以“验证、认识”理论原理为准则,造成学生只看现象,不注重本质;只强调结果,不看过程的状况;使学生难以真正完整设计或检验包装,学习处于被动状态[4]。
2.4实验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实验教学仍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即形式单一而枯燥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只是对实验内容简单机械地模仿,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被调动和激发,没有达到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5]。
3包装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举措
为了达到高等教育的目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针对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3.1建设一体化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
从总的包装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根据各院校包装专业的特点统筹安排实验内容,合理选择实验项目,合并内容重复或类似的实验项目。按照理论课程教学计划,构建由浅入深包含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创新)型实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层次分明又形成一体化系统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其中,验证性实验对理论课内容进行复现,以利学生对包装基础知识的掌握,如纸、软塑包装材料基本性能测试、包装机械原理等。综合性实验则侧重于某些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将相互联系的实验重新整合成若干项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跌落试验、冲击试验与包装材料缓冲性能评价相结合。设计性实验要求既具有综合性又有探索性和创新性,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需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从文献资料检索到试验方案设计、确定,到实验操作及结果分析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如液晶显示器包装设计,包括包装材料的选用、包装结构设计、包装性能试验及评价等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5]。
3.2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
建议包装工程专业实验室成立了由9名人员组成的实验室管理队伍。实验中心主任按一级学院规定竞争应聘上岗(须具有高级职称)。实验技术人员按我院“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聘任实施办法”进行公开招聘。中心的实验专职人员岗位与管理岗位结合,按照“强化岗位、按需设岗;淡化身份、择优聘任;按岗取酬、优劳优酬;效率优先”和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严格标准,合理流动,能上能下。随着中心使用效率的提高与实验内容的改革,同时也对实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技术人员应聘上岗后,由原来只承担1~2门实验课相关工作,改要面对多课程、多种不同实验室的工作。为了能适应新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岗位的需要,中心统一安排人员,杜绝一个学期都轮空工作现象。同时,组织实验技术人员定向参加几门课程的理论课学习与全程参加实验,并要求他们参加对口的学术讲座与参加对口培训,培养他们一专多能[6]。
3.3创新实验教学内容与考核方法
包装专业实验内容的选择应以加强基础技能、突出综合设计、培养创新能力为基本原则进行科学编排。在基本技能方面,既要强调必须掌握的内容,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志趣和特长,按不同层次设计实验内容,引导学有余力、在该实验中有志趣的学生,向更高要求和难度进军,让其自我发挥并脱颖而出。在综合实验设计方面,根据现代化先进技术及课程设置情况,安排一些综合性强、实用性高、创造空间广的综合设计性题目,以培养和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7]。
制订新的实验操作考核体系,改变以往实验考核成绩按平时成绩记分的办法,以多种形式对教学总体效果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改革与完善学生实验考核方法和考评标准。现以实验多个环节制订考核标准,根据实验报告、实验操作技能、自行独立设计实验能力、教学实习等多方面情况综合考核,重点考核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即实验平时成绩综合占25%,对全部实验过程、结果等进行考核,也对实验操作过程的规范性和课堂提问进行了考核;实验基本技能考核占40%,综合性设计实验占25%,实验课程论文和实验报告占10%[8-10]。
3.4创建网络虚拟包装实验室
由于包装工程学科的特殊性,包装工程实验室占地面积大,仪器设备昂贵,升级换代较快,设备生命周期内的利用率偏低。近几年,高校不断扩招,在校生人数迅速增长,实验室资源日趋紧张,除了满足学生教学需要,实验室还要承担科研、对外服务等任务,常有时间冲突,给试验安排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问题尤其严峻。为解决上述问题,很多包装界人士献计献策,并取得了一定效果。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信息传播速度急速增加,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装工业也深受影响,有许多包装网站应运而生,而且对包装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就意味着把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包装工程实验室,建立网络虚拟实验室成为一种趋势,用这种方法解决包装工程实验室所面临的问题成为一种可能。应用网络技术构建并设计虚拟包装工程实验室,体现了开放性、交互性、灵活性、共享性、高效性、自主性等原则。网络虚拟包装工程实验室的建立可以使在校学生对包装实验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节约了资源,有利于提高科研的效率和效果[11-12]。
4结语
以包装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为主题,以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为切入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为目标的包装高等教育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已势在必行,这也是新时期国家、社会、时代对包装高等教育事业的要求。本文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包装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也许会对其他兄弟院校带来些启示。
参考文献:
[1] 卢杰,周廷美,张晓帆.包装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模式探讨[J].包装工程,2008,29(10):257-260.
[2] 李春伟, 姜雪松, 王桂英, 徐淑艳, 张群利, 陈春晟.包装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252-254.
[3] 陈为旭.对包装专业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的探讨[J].中国包装工业,1995(2):28-30.
[4] 周建伟,高德,胡红艳,裴磊.包装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初探[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4(5):139-141.
[5] 刘志刚,张新昌,卢立新.实验教学与包装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探索[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2009,8(1):66-68.
[6] 伍国明.实验室体制创新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3):380-382.
[7] 郭兴启,朱常香.农业院校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141-144.
[8] 李海燕,赵汗青,高兴海,刘训涛.实验教学创新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 :115-117.
[9] 陈为旭.对包装专业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的探讨[J].中国包装工业,1995(2) :28-30.
[10] 王秀红.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835-837.
关键词:产品设计;绿色设计;儿童家具;可持续设计;情感化设计
一、引言
目前,儿童家具在整个家具行业中占比高达9%,由二胎政策带来的新用户让儿童家具产业有了更为广阔的前景。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问题,正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威胁,为解决这些问题,绿色设计新理念开始成为设计的主导思想。在中国知网上可检索到有关儿童家具的中外研究论文共达1172篇,而造型设计、情感化设计、益智性设计和绿色设计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其总占比超过46%。当家具无法适应儿童不断变化的需求时,家长就会更换家具,从而造成资源浪费,也违背了绿色设计的理念。鉴于儿童家具的绿色设计可以对绿色设计的研究意义以及延长儿童家具的使用寿命的现实应用意义有着深远的影响,笔者就“儿童家具的绿色设计”进行一些系统的分析。
二、绿色设计的概念
绿色设计在产品的企划、调查、设计、生产、销售、使用、维修和回收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的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环境属性,并将“实用、经济、美观”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要求。系统设计、特殊人群设计、生活方式设计、可持续发展设计、非物质设计都可纳入绿色设计的范畴。
三、研究对象的历史
我国儿童家具产业起步较晚,因此关于儿童家具的研究历史也较短,国内最早对儿童家具有所研究的论文是童文浩从人机角度展开分析的《儿童家具》。中国知网上对儿童家具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探期、成长期和快速发展期。初探期停留在单纯地分析研究色彩、造型、人机在儿童家具设计中的运用这一浅层,刘畅在《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上发表的《设计不安于“弃”——永续性环保设计》一文,在“用过即弃”而造成资源浪费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了产品永续性环保设计的理念,自此儿童家具的研究开始步入了成长期,该时期尝试从绿色设计的层面上进行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尉锋在《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上发表了《浅谈可成长性儿童家具设计》,指出了当时儿童家具设计颜色、造型、功能单一和家具未能满足儿童生理及心理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可成长性儿童家具的设计原则。同样提出了可成长性设计原则的是岳翔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发表的《儿童家具的可成长性设计探析》一文。袁蓉在《工业设计研究辑刊》(2013)发表的《我国儿童家具中的绿色设计浅析》中阐述了儿童家具的绿色设计应从材料、造型结构和色彩的角度出发。2014年以后,关于儿童家具的研究便开始快速的发展,如汤浩、王静和谌涛在《包装工程》(2014)上发表的《基于一物多用理念的儿童家具设计》一文中,作者通过分析一物多用的理念、方法以及儿童家具的设计特征,找出两者在成长性、玩具性及低碳环保等方面的契合点并提出了4种基于一物多用理念的儿童家具设计方法,即功能转换法、空间集成法、模块分解法以及形态仿生法。王晓瑜、刘宗明、刘文金、秦旗等都在儿童家具绿色设计领域有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仍未上升到精神层面。
四、研究对象的现状
国内对儿童家具绿色设计的理念层出不穷,据近三年中国知网查询的结果,可持续性设计已成为一个新的设计理念方向,该理念关注的是如何设计出能够满足儿童各个成长阶段生理与心理需求的儿童家具。关于儿童家具的可持续性设计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功能导向型和情感导向型。功能导向型是指增加或延展家具的功能而使其使用寿命延长,这也是最早出现的类型,朱云、刘秀和肖潭在《包装工程》(2015)上发表的《基于可成长理念的学前儿童家具设计》中提出了可拆卸调节设计和组合模块化设计的儿童家具成长设计的方法,该设计方法首次系统地从功能的角度出发从而延长家具的使用周期。穆存远和刘学敏在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的《基于需求层次的儿童家具设计原则》(2015)中,以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为依据,以儿童的身心特征为出发点,鉴别儿童不同层次的需求,并据此提出了四项儿童家具设计原则,即实用性、安全性、趣味性和益智性。于东玖和张浩在《包装工程》(2016)上发表的《基于使用性的儿童家具可持续设计研究》、张琳在《大众文艺》(2017)上发表的《儿童家具的可持续设计研究》中也提出了多功能设计的设计策略。魏蓉的硕士论文《多功能儿童家具的探究》(2016)中提出了把儿童玩具与家具结合的设计新构想,解决了儿童家具仅仅作为家具存在的问题。许志丽在《大众文艺》(2017)发表的《论儿童家具设计中的可成长》中提出了运用形态特征和结构方式来设计可成长性的儿童家具。情感导向是指利用使用者的使用心理,对儿童家具产生一定的情感依附,从而减少家具更换的频率,以此来延长儿童家具的使用生命周期,达到可持续的目的。
关于情感化的研究可见于期刊和学位论文,例如:何小娟在《包装工程》(2015)上发表的《现代青少年家具的设计方向研究》中提出了将家具与阅读习惯、交流分享和亚文化结合的新的研究方向,给儿童家具的设计指引了一条可以从情感角度出发的新方向。谢艳虹在《艺术研究》(2016)上发表的《动漫文化在儿童家具创意设计中的情感传递》中分析儿童和家长的心理情感需求,将动漫元素有机地融入到儿童家具的设计中,以动漫文化在儿童家具设计中为情感传递纽带,延长儿童家具的使用寿命。盘湘龙和罗英皇在《包装工程》(2016)上发表的《儿童家具的可持续设计研究》中阐述了儿童家具可持续性的必要性并给出了儿童家具可持续设计的三大原则,即模块化设计原则、材料的可持续性原则和人性化设计原则,这一设计原则虽然把功能、材料和情感结合在了一起,但却不够系统。曾艳萍在《工业设计》(2017)上发表的《基于儿童家具情感化设计的思考》一文中,结合儿童的自然成长规律,从仿生设计、趣味性、模块化等角度来探讨儿童家具的情感化设计,提出了儿童家具在满足科学合理的使用功能的同时,也应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
五、研究的趋势
根据文章的论述及对市场上现有的儿童家具的分析,我国的儿童家具设计不管是从功能上还是从情感上都正在尝试向绿色设计靠拢,但依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儿童家具的设计过于卡通化,因此在造型上限制了它的使用周期,在儿童的心理日趋成长成熟时,这些卡通造型就会让他们感到幼稚而想要更换家具;二是功能略显单一,不够多样化;三是用户对家具的情感依附还不够。因此,儿童家具设计如何引导用户不再在家具未达到使用生命周期时抛弃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在工业4.0产品可定制的时代,家具模块化、极简化、材料环保化、全屋可定制加以情感化的可持续设计必是未来儿童家具绿色设计的研究趋势。
六、结语
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产品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问题,并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正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绿色设计已是设计的必然趋势,儿童家具虽然占据着家具行业很大的一部分,但依然不能脱离绿色设计的轨道,如何设计出满足儿童成长各个阶段的家具,让家长不提前更换,是儿童家具设计的重点。家具模块化、极简化、全屋可定制加以情感化的可持续设计或许可以为未来的儿童家具设计指引一个新的反方向。
参考文献:
[1]童文浩.儿童家具[J].家具,1981(1):9-10.
[2]刘畅.设计不安于“弃”:永续性环保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2):131-133.
[3]尉锋.浅谈可成长性儿童家具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4):185-187.
[4]岳翔.儿童家具的可成长性设计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2):123-126.
[5]袁蓉.我国儿童家具中的绿色设计浅析[A].工业设计研究辑刊第一辑[C],2013:4.
[6]汤浩,王静,谌涛.基于一物多用理念的儿童家具设计[J].包装工程,2014(2):24-27.
[7]朱云,刘秀,肖潭.基于可成长理念的学前儿童家具设计[J].包装工程,2015(16):61-64.
[8]穆存远,刘学敏.基于需求层次的儿童家具设计原则[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40-145.
[9]何小娟.现代青少年家具的设计方向研究[J].包装工程,2015(24):23-26.
[10]于东玖,张浩.基于使用性的儿童家具可持续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6(14):109-112.
[11]谢艳虹.动漫文化在儿童家具创意设计中的情感传递[J].艺术研究,2016(4):54-55.
[12]盘湘龙,罗英皇.儿童家具的可持续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6(8):94-97.
[13]许志丽.论儿童家具设计中的可成长[J].大众文艺,2017(2):89.
[14]张琳.儿童家具的可持续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7(3):89.
包装工程专业中的包装设计课程体系,不能简单地套用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教学课程和教学模式,应合理利用工科学生的理性思维的优势,既要彰显工科的特色,又要突出艺术个性与创造性,因材施教,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1.1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针对包装工程专业学生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和方法应灵活多样,尽量调动学生学习包装设计学科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发散思维,迸发灵感。
1.1.1将课题引入包装设计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包装设计教学应充分发挥其实践性特征,在一部分理论知识教授完后,教师布置相关课题作业,这样既能巩固理论知识,又是理论知识的实际延展。以包装装潢设计课为例,如在第一章“包装装潢设计概述”课后布置案例分析的课题作业,要求学生对自认为成功的以及失败的包装案例进行思考、比较分析,使学生易于理解课堂所讲理论,并对中国及世界的包装设计潮流有一定的认识。在下一次上课时,抽取部分学生上讲台进行设计案例的分析演讲,让学生成为欣赏的主体,培养学生审美和创新设计意识。另外,教师可就某一些课题设计练习,将全班分成4-6人的课题小组,进行小组作业,既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设计作业的难度,将较大的工作量分发到小组各成员,发挥各自的能力,容易得到满足感,从而提升学生自信心,以更大的热情投入课程的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对于艺术基础相对薄弱的工科学生来说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1.1.2结合市场实际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市场需求和动态,打破院校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局面,可通过以下方式将设计课堂延伸到校外:
(1)深入销售市场做全面深入的市场调查。在包装设计策划之前,让学生进行市场调研,走出教室,深入超市、商场、专卖店等搜集资料,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某一商品在市场上的包装设计现状。让学生从设计、制作调查问卷入手,尝试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市场、产品、消费者需求、竞争对手、企业营销策略等进行详细调研。这样在实践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组织学生参观包装设计相关的产品展销会。如广州的琶洲会展中心每年都会举办包装行业相关的展销会和讲座报告等,我系也积极利用地利之便组织学生参观学习。
(3)鼓励学生多浏览相关的艺术设计报刊杂志及互联网资源。学生多了解国内外包装设计的前沿动态,从而扩展自己的业余课堂,丰富知识容量和设计视野,打破教师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4)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邀请包装设计与生产相关公司的设计师或技术人员走进课堂开展讲座,讲解其公司包装项目的实际操作经验和设计要点,从而激发学生对包装设计学科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的设计问题,参与一些企业的设计项目,更加与市场接轨。通过以上方式,学生认识目前包装所使用的材料、工艺和技术,了解市场上产品包装设计的流行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企业实际进行设计实践。这样,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他们的设计方案才能立足市场需求。
1.2重视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教学实践环节课程实践教学以实验课和课程设计为主。以我校包装工程专业为例,相关的课程设计有包装容器结构课程设计、包装装潢课程设计及包装工艺课程设计,分别安排在本科三年级的上、下学期,是学习完主干课程包装容器结构设计与制造、包装装潢设计、包装工艺学之后的实践环节,时间分别为1~2周。例如,包装装潢课程设计时间为1周,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学生对包装装潢设计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设计并制作完整的包装实物,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全面熟悉产品包装,从设计创意到制作成品的整个过程。最后进行学生作品展示、举行班级包装装潢设计作品评比活动来提升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和热情,然后提交课程设计说明书进行考核评分。在上述各门课程设计中,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每门课程设计应侧重单门课程的知识应用但不止于此,要贯穿利用所学过的所有课程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包装系统设计的思维。教师筛选出优秀的课程设计的作品,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设计竞赛。除了要重视课程设计外,也不能忽视毕业设计(论文)对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对毕业生毕业前专业知识、能力、水平的大检阅。对于选择包装设计方向的学生,鼓励其毕业设计与企业、公司实际需要结合,在实践中选题,相关企业可以是三年级下学期生产实习时的企业、与教师有课题合作的企业等。毕业设计是毕业生对所学包装设计相关知识的全面运用,是教师最后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寻求知识、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学生在以往所学理论、实践基础上,通过收集资料、深入调研,根据毕业设计要求完成工作量较大、创意要求较高的包装设计、制作任务。
1.3组织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为使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拼搏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我们努力开拓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渠道,并积极组织有兴趣的学生参与。一是教师科研课题或横向课题,由指导教师负责分解课题内容,并指导学生完成所分得的课题研究任务。二是校级以上学生科研项目,如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校团委的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申报研究项目,并组织研究团队在指导教师的辅助下完成研究项目。三是省级以上包装设计相关的学科竞赛,如“全国大学生包装结构设计大赛”、“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广东之星大赛”等。专业设计竞赛日益成为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对于包装工程专业的包装设计学科来说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参与设计竞赛,形成一种自主、能动的学习模式,激发其学习的内在动力,也在市场中锤炼自己——因部分竞赛有与企业合作的真题真做的命题。参赛作品可以是课程设计的作品进行优化后的作品,也可以是重新设计的作品。指导教师在学生包装设计策划、构思到绘制包装效果图、制作包装设计成品等阶段都要进行悉心指导,帮助学生发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在学生参与包装设计相关的科研活动方面做了以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实效。近两年我系学生包装设计类课题的科研项目获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1项,校团委创新基金立项2项。在推行教改,重视学生参与设计竞赛这一平台后,获得多项省级以上设计竞赛奖项。以今年为例,我系共获得“2014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入围奖2项,以及优秀指导教师奖2项,另外在“2014广东之星•印艺大赛”中获得2项优秀奖、1项入围奖。
2结语
关键词:工科;毕业实习;教学研究;多点式;分散集中
毕业(生产)实习作为教学计划的一部分,是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工科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学科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校内课堂教学的延伸,更是校内理论学习的有效总结,是本科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不可替代的环节。以包装工程专业为例,通过生产毕业实习,使本专业学生了解包装机械生产企业生产流程、包装印刷工艺流程、包装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并了解本专业发展前沿,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与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 工科专业生产(毕业)实习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本科专业生产(毕业)实习的方式主要有三种。陈为旭等人总结为:开放型实习、集中型实习和部分开放部分集中型实习。开放型实习就是让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教师制定总的实习任务要求,剩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样使得实习针对性更强,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同时,“小班”实习也解决学生跟班、定岗位参加生产操作这一难题。集中型毕业实习即由学校相关组织、教师统一联系,在某地的工厂进行集中实习的传统方式。其优势在于: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可对参习学生的思想认识、业务知识和纪律意识等方面进行教育指导和宏观把控。而部分开放部分集中型实习即由相关指导教师带领部分学生结合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到有关单位进行调研、实习与参观。
当然以上三种实习方式也各有其不足。比如,开放型实习就可能会因学生自身原因无法找到适宜的实习单位或不认真对待实习,草率应付,造成实习质量下降。而集中型实习也可能会因为人多使得实习变成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一切工作均由学校和老师帮助联络沟通,学生缺乏社交锻炼机会。部分开放部分集中型实习的费用很大,给学生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以包装工程专业为例,作为交叉学科,其专业面很广,因此该专业的实习任务要在至少两个单位才能完成。目前山西省甚至华北地区的包装工业都相较落后。以中北大学为例,考虑到包装工程专业教师人数少、教学任务重等特点,为了确保实习质量,2012年以前只采用集中式实习,到包装工业比较发达的天津市进行为期三周的实习,指导教师投入工作量比较多也耗费较多费用。
2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课题组以中北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包装工程专业为试点,依照现代工程技术的综合性特点,结合包装工程专业业务培养目标要求,结合生产(毕业)实习现状,进行广泛实践探究。
2.1研究目标
依照现代工程技术的综合性特点,结合包装工程专业业务培养目标要求,结合生产(毕业)实习现状,加强校企联系,建立相对稳定的包装工程实习基地。通过多点式的分散集中定岗实习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生产(毕业)实习的积极性,加强培养包装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并考虑如何控制成本,使毕业实习发挥最大作用,具体如下:第一,充分调查和分析,借鉴国内外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了解多点式的分散集中定岗实习模式的利弊及其特点。第二,探索多点式的分散集中定岗实习模式的培养策略和培养目标。第三,探索多点式的分散集中定岗实习模式的培养方案和培养体系。本研究以中北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包装工程专业为试点,可以推广至其他工科专业的生产(毕业)实习。
2.2研究内容
第一,多点式的分散集中定岗实习模式的利弊及其特点研究。深入了解国内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发展历程,调查掌握学生对目前实践教学模式的意见和改进需求及其企业对毕业生的素质及能力要求,分析多点式的分散集中定岗实习模式的利弊及其特点。
第二,多点式的分散集中定岗实习模式的培养策略和培养目标研究。研究和借鉴其他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多点式的分散集中定岗实习模式的探索,根据其利弊及特点,探索当前形势下适宜多点式的分散集中定岗实习模式的培养策略和培养目标。
第三,多点式的分散集中定岗实习模式的培养方案和培养体系研究。研究和借鉴其他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多点式的分散集中定岗实习模式的探索,根据其利弊及特点,探索当前形势下适宜多点式的分散集中定岗实习模式的培养方案和培养体系。
第四,多点式的分散集中定岗实习模式的具体内容研究:a.多点式的分散集中定岗实习主体:对企业的资格、适应性界定。b.多点式的分散集中定岗实习形式:高校和企业联合以何种形式进行。c.多点式的分散集中定岗实习适用范围:哪些学科专业适宜实施。d.多点式的分散集中定岗实习实施程度:对多点式的分散集中定岗实习实施程度进行定量分析。e.多点式的分散集中定岗实习模式的具体环节设计:对不同的实践环节进行设计。
2.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实习模式由原来的集中实习转变为多点式的分散集中定岗实习模式;实习基地建设的深入化、实际化问题。高校和企业进行深入、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发挥各自优势,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实习时间的合理安排问题。预期达到既能延长实习时间,又不与学校的教学任务安排冲突。充分调动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目前实习经费不足,实习地点只能集中在山西省内甚至太原市,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的现状,进行针对性改进,提出具体措施并实施。
3 实践方式
经过前期到企业进行调研和洽谈沟通,2014年暑期组织中北大学包装工程专业2011级本科生前往深圳金之彩印艺有限公司、虎彩(东莞)印艺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蚌埠金黄山凹版印刷有限公司、太原市翰林包装彩印有限公司等地进行分散实习。尤其是在虎彩(东莞)印艺股份有限公司的实习由原来三周的见习转变为为期两个月的实习(结合暑期进行),从单一的参观转变为定岗动手实践实习。企业提供相关的内部培训,使学生了解行业知识、熟悉企业文化,并对职场有了初步认识。
4 总结
通过对包装工程专业生产(毕业)实习体系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究,提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多点式的分散集中定岗实习模式,从多点式的分散集中定岗实习模式的形式、适用范围、实施程度、实施方法和具体环节设计等方面着手,结合地方性综合大学的实际情况,探求多点式的分散集中定岗实习模式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具有很强的理论、社会及现实意义。
通过研究,丰富了中北大学原有的包装工程专业生产(毕业)实习方式,由原来的全体集体实习转变为多点式的分散集中定岗实习,选择了5家从事不同类型行业的包装企业,包括包装设计、包装印刷、纸质包装和军品包装等。通过微调教学计划,实习时间放在大四第一学期的前三周,和暑假结合起来,由三周扩充为两个月,让学生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企业和熟悉岗位。通过与企业深入沟通与洽谈,企业给予实习学生相应的劳动报酬,并由企业解决吃饭、住宿、企业实习入场费和培训费等现实难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习基地由山西省可以扩展到全国各地,尤其是可扩展到经济发达的珠三角等地。同时也通过这种合作模式,高校与企业的联系更加密切,实习基地的建设更务实、长期、稳定和深入。与此同时,课题组结合了中北大学包装工程专业的专业设置、师资、实验设备、教学环境等实际情况,对目前施行的实习方式、地点及模式等内容进行了改进,有自己独特的专业特色和环境特色。
在生产(毕业)实习经费捉襟见肘的现况下,其他理工科专业的生产(毕业)实习通过借鉴本专业的模式,在保证并提高实习质量的前提下,可以解决实习经费问题,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主动性,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知,让企业对高校学生的实习认识由“走一走”“看一看”转变为“在实际岗位上做了具体的事”,企业对高校学生的认知观念也将有一定转观。
参考文献:
[1]尹戴忠.高校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破解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07:93-95.
[2]陈为旭,赖植滨,王昊.对提高包装工程专业毕业实习质量的一些思考[J].包装与食品机械,1994,(3).
[3]陈为旭,赖植滨,王昊.提高包装专业毕业实习质量的思考[J].包装工程,1994,(5).
陈广学,1963年出生于河南省杞县,1983年本科毕业于郑州测绘学院地图制图与印刷专业。后又分别在西北大学和郑州信息工程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并于2002至2003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上世纪80年代,陈广学便开始从事地图制版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工作,他所参与完成的地图彩色缩微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首创感光撕膜片的单浴冲洗方法,使中国在这个领域上一直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寒风刺骨的冬日,他走在祖国的大地上,测绘着每一寸土地;酷热炎炎的夏天,他关在闷热的研究室里,细数着枯燥的数据。但对他而言,寒风吹响了他前进的号角,烈日照耀着他前进的道路,陈广学深知自己掌握的数据对于社会的意义,而他自己所做的就是不断创新,勇攀高峰。作为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GIS专业委员会委员,他是当年地图制版工艺变革的推手,首次发现并提出单浴冲洗中的超加和作用机理,研制成功的“GS-II型正性重氮感光撕膜片”获国家级新产品称号,而他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国内这个领域的先驱。
作为第一发明人,陈广学先后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专利授权3项;主持完成“地图电子出版系统”、“地图数字成像印刷系统”、“多功能无银胶片自动冲洗设备”、“异同像混用重氮复制胶片”等十多项部级科研项目,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9项。
华丽转变 创建印刷专业
2008年,陈广学以特聘教授身份调入华南理工大学,担任轻化工程系主任,负责“印刷与包装工程”新专业的创办。开始了他传奇的行业转变之路。
陈广学认为作为一个新成立的专业,必需要在学生培养和专业研究中取得突出成就,才能在学校站得住脚跟。他将专业定位在培养从事产品包装印刷装潢和纸品研究与开发、企业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为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输送可造之才。
他详细制定新专业“印刷与包装工程”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他要求学生必需熟练掌握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色彩学、印刷材料及印刷适性、制版工艺原理、印品质量检测与控制、印刷图像处理、数字印刷技术等专业内容,还要懂得计算机排版技术、包装工艺等技术。
陈广学非常重视新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新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谋划了在印刷包装及复合材料企业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或到相关院校、研究机构、设计院从事教学科研、设计等工作,或到国内外经营制浆造纸及印刷包装材料与机械设备的公司从事经贸等就业之路。
陈广学教授主持完成“印刷工程”本科专业的筹备和申报工作,2010年获教育部批准招生,正式成为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一个新的专业。如今,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华南理工大学的轻化工程系,已经成长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
潜心专研 深掘印刷科技
在主持轻化工程系教学工作的同时,陈广学还坚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调入华南理工以后,他先后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印刷图像颜色信息的高保真传输与再现研究”、制浆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纸张表面特性与印刷油墨转移及色彩再现性能关系的研究”、“数字印刷关键技术基础研究”以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发挥轻工学科优势,优化专业结构,构建印刷与包装工程新专业体系”等课题研究。
在他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中,围绕印刷图像颜色信息的高保真传输与再现这一基本理论问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30余篇高水平论文,其中被EI检索的论文就有20多篇。2011年,他的《基于高保真颜色再现的色域拓展方法研究》刊登在《包装学报》。陈广学等人针对高保真颜色再现的需要,研究了多种拓展目标色域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基于新显示技术的色域映射方法、改善纸张表面性能和采用多种数字印刷纸张、采用超过四色的高保真印刷方式等。
陈广学等对多种扩大目标色域的方法进行研究,提出影响目标色域拓展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的结果表明,采用软件方法与采用硬件方法对色域拓展的机理和效果并不相同。由此可以根据高保真颜色再现的具体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拓展目标色域。对于基于新的技术的色域拓展,通过新的映射算法,能够实现色彩在不同标准下的转换,并能够充分利用目标色域的全部色彩空间;对于基本高保真数字印刷输出的色域拓展,可采用纸张、油墨、加网方式和设备等的综合方法,提高颜色再现的效果。
陈广学等人的这一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色域拓展的新方法,使颜色在传递过程中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陈广学还主持制浆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自主课题——“纸张表面特性与印刷油墨转移及色彩再现性能关系的研究”和“数字印刷关键技术基础研究”。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华南理工大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其一级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在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一。
2011年,陈广学等发表其课题研究成果《水性油墨在凹版印刷中的应用研究》。在文中,陈广学先介绍了水性油墨的基本成份和特性,并通过水性油墨与常规溶剂型油墨的对比,详细阐述了水性油墨在凹版印刷中的优势以及在未来包装印刷发展中的地位。
文章着重分析了凹印水性油墨的特点和优势,指出其在使用性能上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尤其在着色力、附着牢度以及光泽度等方面,甚至超过了溶剂型油墨的性能。而且,水性油墨本身是一种环保型油墨,无溶剂挥发,无溶剂残留,尤其适用于食品、药品包装印刷。但是它依然存在油墨干燥速度慢,干燥能耗高,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急需研究解决。
文章最后总结,水性油墨的开发符合市场要求,也能适应市场要求。他认为,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节能减排压力的增加,在印刷材料上必然需要环保型的凹印水性油墨。
凝聚团队 重产学研合作
通过调研,陈广学发现珠江三角洲的印刷产业总产值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数码印刷飞速发展,并以其高效节能、可变数据等特点成为印刷行业的大热门。他认为,传统印刷有十多个环节,只能大量印刷,资源污染、浪费严重;而数码印刷只要输出数据即可进行操作,而且输出数据和数量灵活多变,不会产生废气废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如今数码印刷的核心技术均被国外企业垄断,以致国内90%的数字印刷机都需要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引进。虽然国内有少数拥有数字印刷自主研发设备的公司,但是国内数字印刷行业的研究人才依然紧缺。
关键词 包装设计;图形语言;视觉传达
好的包装产品,可以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通过视觉语言进行无声地沟势,将商品的内容和信息传达给消费者的,凭借图形在视觉上的感染力引起消费者的心理反应,引导购买。包装设计中的图形语言,就是利用图形要素在视觉传达方面的直观性、丰富性和生动性,将商品的内容和信息准确地传达给消费者,并凭借图形在视觉上的吸引力引起消费者的心理反应,进而引导购买行为。包装设计中所运用的图形要素多种多样,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图形语言来传达出一定的信息量,进而加强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
1.包装上的图形语言,按照其中图形的表现形式可分为:
1.1 具象图形(摄影图片、写实描摹)
具象图形的表现技法是指对自然物、人造物的形象,用写实性、描绘性的手法来表现,让人一目了然,一眼就能了解它表达了什么,其特征是容易让人由已知的经验,直接引起识别及联想。这种表达方式,最能具体地说明包装中的产品,并能强调产品的真实感。具体图像的表现形式通常以摄影图片、绘画图形为主要手段,追求的是形象的逼真。在包装设计中,摄影图像可以直观、准确地传达商品信息,因其能够真实地反映商品的造型、材料和品质,形象逼真,色彩层次丰富,所以在包装上的应用日益广泛。摄影图形除写真表现外,又可以采用各种特殊处理,如暗房技术、电脑图形处理,以形成多种图形形式。而且也可以通过对商品在消费使用过程中的情景做出真实的再现,以便来宣传商品的特征,突出商品的形象,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绘画手法直观性强,欣赏趣味浓,是宣传、美化、推销商品的较好手段。主要有喷绘、水彩通交流,它能跨越地域限制、突破语言障碍、融合文化差异,从而达到无声感染的艺术效果。
现代包装设计和原始包装、传统包装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不仅仅是容纳商品,美化商品,方便运输,更强调以市场为目标以人为本,追求差异性的新包装概念。以市场为目标,就是要适应生长的环境和土壤。产品和包装必须是市场上需要的,反之,就将成为滞销商品。以人为本,就是产品和包装设计要满足现代人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双重需要。
不论何种材料、何种造型、何种风格的包装设计,都得通过文字、图形、色彩、编排等要素来表达。每个要素都有丰富的表达内容和形式规律,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协调、整合、主次、强弱在设计过程中对设计完成结果显得特别重要。在信息传播中,信息的形式主要分为图形信息和文字信息。图形信息的信息量是文字信息的900倍,图形信息具有直接性、直观性、生动性和丰富的表现力。包装上的图形,是利用图形在视觉传达上的优画、素描、水粉画、蜡笔画、丙稀画等多种表现技法,可以根据包装产品的特点进行设计与创作。绘画手法表现在商品包装上同纯绘画作品还不一样,它能体现出商业味道;还不同于摄影,更有取舍、提炼和概括的自由性。
1.2 抽象图形(漫画卡通、装饰概括)
抽象图形常常是由具象图形演变概括而来,追求想象的意境。抽象图形指用点、线和面变化组成有间接感染力的图形。在包装画面的表现上,抽象图形虽然没有直接的含义,但是同样可以传递一定的信息感。抽象的点、线、面变化可以成为联想表现的手段,引导观者的联想感受。抽象图形表现自由、丰富多样,从手法上有人为抽象图形、偶发抽象图形、抽象肌理、电脑辅助设计几类。 所谓“人为” 就是指创造者通过对点、线、面等造型元素进行精心的编排和设计,来创造出视觉上具有个性的秩序感。编排的手法按照造型的形式规律进行节奏、韵律、对比、渐变、疏密等多种形式的组合,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形象特征。“偶发”是相对“人为”而言的,其实偶发抽象图形也是人所创造设计出来的。只是形象更具偶然性,因此显得自由轻松并极具人情味。偶发图形的创作手法很多,比如:利用水的特性采用吸附、泼洒、吹散、油水相斥等手段进行创作,利用手撕、火烧等产生自然形态;还有一种手法就是运用相应的肌理特征与商品本身的特征进行结合,可以反映出商品的性格和属性。比如,粗糙与光滑、干燥与湿润、冷漠与温暖等,都会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和联想;电脑辅助设计在包装设计中已得到普遍应用。通过一些图像设计软件,可以轻松地得到千变万化的图形,为包装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图形是包装视觉传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设计中具有强烈的引人注目的作用。因此在一个设计作品中,图形设计的成败至关重要。
2.包装上的视觉图形内容广泛,人物、动物、风景等。
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类:
(1)商标(品牌品名)。商标是指企业、公司、厂商、产品等从事商业行为,用以区分不同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商品和劳务的标志。他是企业精神和品牌信誉的体现,是传达商品信息的关键要素,因此在设计时应注意其排放的位置。一般情况下都让商标处在醒目的位置,起到突出的视觉效果。
(2)主体图形。一般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采用产品自身形象、人物、动物、植物、风景、卡通造型等去体现。通常情况下占据主视面的主要位置。
(3)相关联的辅助装饰图形。对于主体形象起到一种辅助装饰的作用,利用点、线、面等几何图形以及肌理效果去丰富构图。
3.关于包装设计中图形设计的几点建议:
(1)图形设计要注意准确的信息性。
图形作为设计的语言,在处理中必须抓住主要的特征,注意关键部位的细节。否则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2)图形设计要注意鲜明而独特的视觉感受。
现代销售中包装实际上也起到了广告的作用,因此在设计时不仅要注意内容物的特定信息传达,还必须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视觉形象。
(3)图形设计要注意有关的局限性和适应性。
图形传达一定的意念,对不同的地区、国家、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应加以注意。同时也要注意适应不同的性别、年龄的消费对象。
(4)在包装设计时,应注意图形与文字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某种意义上说,图形在吸引消费者的视觉效果方面,较之文字更有魅力,更具直观性。因此图形的应用与处理,应防止安排布局的随意性。防止图、文之间的主次缺乏,避免“平分秋色”的弊端。
4.结语
图形语言是包装设计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充分有效地设计图形语言,才能设计出完整、优秀的包装产品,并使其在激烈的产品竞争中,进一步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引导他们的购买行为,从而促进商品的销售。
参考文献:
[1]陈慧 包装装潢:包装基础 [ 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2]袁恩培 包装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C]包装工程,2003,24(5)
【关键词】印刷 教学改革 实践 工程化
新时期教育改革明确指出,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更新教育内容的机制,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工科工程化教育出现泛科学化倾向,专业教育以教为主,而非以用为主,“就业倾向”被轻视,不少工科课程倾向于灌溉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和方法几十年不变,完全不能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
现代印刷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高素质、应用型、工程化人才。未达到这个要求,必须切实加强专业知识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树立工程化能力培养与基础理论教学、专业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理念,将工程化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线,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全面体现工程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路,对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更新、改革,充实工程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体系【1】。
例如《印刷概论》课程作为印刷工程及其他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一方面要能反映印刷科学的概貌,给学生一个较完整的印象,澄清对专业认知的模糊之处;另一方面,也要为以后深入、系统学习印刷专业课程奠定良好基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满足上述工程化培养要求,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偏重理论,实践性差,与企业的生产实际脱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难以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传统考核手段不能真正反映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深度和运用的能力等。为此,我们应围绕“突出专业实践教学,强化工程技能培养”的教改主线,进行以学校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平台为支撑,面向企业和岗位需求者培养学生印刷技能的教学改革实践。
1、知行统一,教学内容工程化整合
印刷概论是以满足认识印刷为主要目的,与印刷相关课程相比更具有广泛的认识意义。因此课程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泛泛掌握几种印刷技术,而是在此基础上,面对具体印刷任务,能够合理选择工艺流程,设计工艺方案,实现工艺操作,进行质量评价方案[3]。
在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深度把握上,应遵循几点原则:
(1)理论知识“必须、够用”
对于“印刷概论”课程来说,其相关理论内容是为工艺技术二设立。以工程实践为教学主线,把涉及到的理论和原理讲清、讲透,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
印刷概论内容庞杂,包括一些复杂的物化原理和计算公式。以基础理论模块为例,课程包括印刷工艺原理(表面物理化学、润湿与水墨平衡、印刷压力计算、油墨转移原理),网点阶调复制原理,印刷光学和信息记录材料等。对于这些传统的知识,应强调可用性,不必追求原理的系统性和公式的严密推导,注重其对生产时间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突出重点,服务于印刷工艺
以工艺流程为模块,课程包括印前图文处理及制版、印刷和印后加工三大工序,涉及艺术涉及、印刷工艺及材料适性、印刷机械等领域。结合工程化培养要求,应适当弱化艺术成分,重点突出印前出片制版、上机印刷操作及相关材料适性。
现行印刷方式包括平板胶印、凹版印刷、柔性版印刷、丝网印刷、数字印刷、特种印刷等几十种,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而课程学时有限。传统教学追求面面俱到,偏重理论,导致重点工艺不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应结合几种常规的印刷品,突出几种相关的典型印刷工艺即可,其他工艺触类旁通。
(3)不断更新,切合产业需求
为让学生学有所用,增强工程化就业技能,教学内容适时完善。具体办法是,走访印刷企业,结合岗位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建立毕业生回访机制,认真采纳合理化建议;引入产业的发展前沿,体现印刷的新理论、新工艺、新材料。
2、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实践是培养学生工程化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在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情况下,必须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和工程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专业课学习,通过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程化能力。
(1)多媒体教学,模拟生产现场
印刷概论的教学内容包含多种动态工艺流程及大量设备展示,必须运用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表、动画集视频等信息与一体,激昂抽象内容直观化、表面问题深入化、枯燥问题生动化。
(2)项目教学法,突出学生主体意识
教师结合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课后学生做实验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强调了知识传授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但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实践证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必须让学生参与其中。应实行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实时引导和辅导,以完成一个具体项目为载体,积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创造性[4] 。
印刷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过程艰巨而复杂。从高等教育教学理念看,课程教学的目的应是传授有机、开放的印刷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程化应用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祖彬 戴宏民 “完整包装解决方案”对包装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J].包装工程,2009,30(9):203-205.
[2]程惠峰 杨祖彬“包装印刷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0,4(2):40-44.
[3]王利婕.包装印刷工艺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与体会[J],包装工程,2003,24(4):182-186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服装与服饰设计
本科
74
服装设计与工程(理)
本科
27
表演
本科
40
舞蹈表演
本科
12
总计
153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科学素养、团队意识以及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艺术设计修养和较扎实的服装学科基础理论,具有传统造型与造物理念,有一定的文化传承创新能力,能独立进行服装创意设计和成品实现,从事纺织服装商品企划、服装产品设计、消费需求与流行现象分析、设计流程与管理、时尚文化研究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服装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概论、造型基础、构成基础、色彩与图案基础、服装设计表现技法、立体裁剪、服装材料学、服装纸样、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设计程序与方法、服装市场营销、时尚摄影、时装展示与陈列设计、传统服饰专题创新设计、礼服定制设计、专题设计、男女童装设计等。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具备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与人文科学素养,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系统掌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学科前沿及服饰传统造型与造物相关理念,具有较完善的专业技能、工程素养、服装产业领域实践能力和人文科学素养的工程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造型基础、构成基础、服装CAD、服装立体裁剪、服装材料、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工艺、成衣设计、针织产品设计、服装产品企划、服装市场营销等。
表演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为文化创意及时尚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修养和服装专业基础知识,经过服装表演系统训练和实践,能从事服装模特、服装编导与活动策划、模特经纪管理、模特专业教育、整体造型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表演概论、服装表演、服装表演编导、镜前展示、广告表演、服装摄影、舞蹈编导、形象设计、服装设计基础、服装工艺基础、服装买手、服装概论、服装市场营销与实践。
舞蹈表演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掌握舞蹈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舞蹈表演基本素质和技术操作能力,较好的舞蹈创作和改编能力,较强的舞台表演实践能力,一定的舞蹈演出组织、排练与协调能力,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能够在社会文化部门、艺术团体、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舞蹈表演、编创排练与教学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训、剧目排练、编舞技法、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现代舞等。
联系人:刘怡宏 联系电话:89626346 邮箱:412321260@qq.com
现代手工艺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宣传材料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工艺美术
本科
145
公共艺术(手工)
本科
18
总计
163
工艺美术专业(共145人)
工艺美术专业是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高水平课程群建设专业、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
本专业秉承传统工艺美术与创新艺术设计融合教学理念,在传统工艺美术振兴、新旧动能转换、产教融合、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引领下,依托校内外教研平台和社会资源,通过实训实践、项目工作室、大师进课堂、企业实习基地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培养能够掌握工艺美术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工艺美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艺术市场经济规律、艺术生活消费、时尚动态,具备设计实践和艺术创作能力,能够从事现代工艺品设计制作、为工艺美术产业服务的高水平创新应用型人才。
工艺美术专业下设纤维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玻璃工艺、漆器工艺、金属工艺、首饰工艺等专业方向。
纤维染织设计方向(共25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纤维染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纤维染织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纤维染织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白描、归纳水粉、立体构成、中国画(工笔写意)、新民艺学、地毯设计、织绣设计、材料实验、丝网印、手工印染与设计、染织发展史、市场学、印花面料设计、纤维艺术—平面形态、彩印、纤维艺术—空间形态、家纺产品工艺与结构、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陶瓷艺术方向(共26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陶瓷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陶瓷艺术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陶瓷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陶瓷艺术史、陶瓷成型工艺(拉坯)、陶瓷成型工艺(泥条)、动物雕塑、新民艺学、浮雕、陶瓷釉彩、陶瓷装饰、陶瓷成型工艺(翻模、烧成)、陶瓷日用器皿设计与制作、服饰陶艺、陶瓷壁画、课题创作、现代陶艺创作、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琉璃艺术方向(共25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玻璃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玻璃艺术设计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玻璃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玻璃艺术史、玻璃设计表现技法、模具制作、烧成与综合材料实验、玻璃后期加工、传统工艺雕塑、计算机软件、浮雕、吹制玻璃基础、动物雕塑、窑制玻璃课题设计、吹制玻璃课题设计、灯工玻璃、玻璃产品设计、玻璃首饰设计、综合材料研究、玻璃环境设计、热熔玻璃、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漆艺艺术方向(共23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漆艺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漆艺艺术设计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漆艺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漆艺基础、立体构成、装饰基础、漆艺史、漆艺综合材料研究、写实漆画课题创作、漆立体脱胎成型工艺、建筑环境与漆壁画课题研究、漆器皿课题创作、装饰漆画、现代漆家具设计与制作、空间与漆塑课题创作、漆艺产品设计、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首饰艺术方向(共22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首饰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首饰艺术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首饰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材料与工艺基础、成型工艺、首饰制作工艺、皮雕工艺、镶嵌工艺、首饰综合材料、首饰加工、金属器皿簪花、金属焊接工艺、腐蚀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首饰展示设计、首饰文化、刻铜工艺、首饰起版工艺、首饰铸造、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金属工艺方向(共24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金属工艺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金属工艺艺术设计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金属工艺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泥塑浮雕、材料与工艺基础、表现技法、设计概论、动物雕塑、成型工艺、徽章设计、电铸工艺、铁艺设计、金属焊接工艺、锻铜浮雕、铸造工艺、金属器皿、人体雕塑、环境雕塑设计、产品设计、腐蚀工艺、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公共艺术(手工)专业(18人)
公共艺术专业是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
本专业培养学生从城镇化空间环境中,以艺术方式表现社会和生活公共性问题。本专业下设公共造型艺术、工艺装置艺术两个专业方向。开设课程注重拓展学生对材料综合利用的思维方式,使其在认识和了解空间环境的前提下,利用多种艺术形式,具备教学、研究以及在室内外公共空间进行艺术创作等方面的能力,成为能胜任城市文化艺术相关领域工作的实践型文化艺术人才,以满足相应的城市环境美化与人文关怀需求。
主要课程:公共艺术概论、形态训练、色彩原理、中外建筑史、立体构成、写生、装饰基础、雕塑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综合材料1、环境心理学、雕塑形态、园林设计、公共艺术策划I、金属装置工艺、浮雕、数字雕刻、模型制作、城市色彩设计、陶瓷设计、综合材料2、纤维壁饰、公共艺术策划II、陶瓷陈设、玻璃环境设计、金属装置艺术、艺术实践
联系人:李遵 电话:89626366 邮箱:1361967895@qq.com
创新创业学院(淄博陶瓷学院)2021届毕业生宣传材料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艺术设计(雕刻艺术设计)
专科
51
总计
专科
51
艺术设计(雕刻艺术设计)专业 专科(51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文化涵养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培养具备雕刻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传统雕刻工艺与现代制作工艺相结合设计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够在产品设计公司、工艺美术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雕刻产品、雕刻工艺品的相关设计与管理工作,主要担任产品设计师、雕刻工艺技师等职业,也可以个人从事雕刻产品、雕刻工艺品的设计与制作。如下表所示:
职业类别
初级岗位
发展岗位
设计类别
助理雕刻设计师
雕刻设计师
助理产品设计师
产品设计师
设计绘图员
产品设计师、雕刻设计师
技术类别
初级技师
高级技师
工艺美术师
高级工艺美术师
主要课程:传统装饰文化与表现、传统绘画技法、雕塑、计算机辅助设计、玻璃内画技法、玻璃灯工工艺、陶瓷成型工艺、陶瓷釉色装饰、刻瓷工艺、品牌策略、文创产品设计。
联系人:杨友森 联系电话:0533-4126217 邮箱:2298033374@qq.com
应用设计学院分院2021届毕业生宣传材料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
专科
33
环境艺术设计
专科
34
影视多媒体技术
专科
28
总计
95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 专科 (33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品质、职业道德、一定的文化素质、健康的体魄、较高的艺术涵养和审美水平,掌握视觉传播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独立完成广告、包装、品牌、界面等工作,并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复合型设计应用人才。毕业生能够到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有关机构从事美工制作、书刊编辑、广告策划与设计、包装整体开发与设计、品牌设计与推广、新媒体交互设计等职业。
主要课程 :图形创意、编排设计、样本设计、电脑辅助设计、字体设计、图形创意、书籍设计、摄影、容器造型与纸盒结构、包装设计、招贴设计、界面设计、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设计、广告策划与设计等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专科 (34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文化涵养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掌握室内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室内设计与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复合型应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建筑表现公司、房地产公司、室内设计公司、家具设计公司、软装设计公司、照明工程及设计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居住空间设计、家具设计、照明设计、软装设计、装饰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主要担任图纸绘制员、三维建筑表现设计师、室内装潢设计师等职业。
主要课程 :人体工学、室内设计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建筑构造与测绘、建筑装饰预算、照明工程设计、家居设计与构造、室内设计专题、室内软装与陈设设计、景观设计、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 专科 (28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文化涵养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掌握数码图形图像和新兴数字媒体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艺术设计、计算机图形图像、数字影像技术、网页设计等高技能复合型应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电视台、报社、数字影视制作公司、移动多媒体公司、互动娱乐公司、广告公司、电视频道及栏目包装部门、网络媒体制作部门从事平面设计、网络动画、纪实摄影、商品摄影、视频采集与编辑、影视后期特效等职业。
主要课程 :计算机图形基础、图形创意、商业摄影、数码图像后期、版式设计、分镜头设计、网络动画制作、数字音频、影像风格化设计、摄像基础与剪辑基础、平面卡通设计、三维造型、纪录影像、叙事视频创作、UI设计、影视特效与合成、品牌与栏目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