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应用推广方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工作目标
电子监管网的推广应用是贯穿整个“*”时期,加强、深化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现这项工作目标,需要经过重点突破、逐步铺开、全面覆盖3个阶段。其中,20*年是重点突破阶段,主要目标是推进实施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的“百百万万”放心商品工程。到20*年,力争将所有适合入网的企业和产品入网,在全市城乡销售网点广泛布设信息查询终端,基本建成功能完善、机制健全、反应快捷的产品质量监控系统和执法打假保名优信息联动系统。电子监管网的推广工作要按照积极推动、企业志愿、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从重点产品、重点企业和重点城市开始,逐步全面推进发展。
二、进度安排
(一)重点突破阶段
1、20*年我市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推广工作目标:实现签约入网企业60家,其中已申请密钥30家,已完成赋码15家,激活监管码企业8家。力争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首批*0种入网产品目录中(附件一,以下简称“百种产品目录”)适合入网的中国名牌、国家免检、地理标志保护企业签约率达到*0%;适合入网的福建省名牌企业、福州市产品质量奖企业及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签约率达到50%以上。积极推动目录外产品适合入网的企业申请入网。
2、电子监管网宣传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得到当地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普遍认同和支持,电话、短信、网络、终端查询量大幅度增加。
3、电子监管网功能有效运行,工作机制逐步健全,与全省一起初步建立省、市、县三级产品质量监控系统和执法打假保名优信息联动系统。
4、电子监管网效果初步显现,基本满足企业多元化和个性化服务需求,在有效遏制假冒伪劣商品、保护群众利益、支持农业发展、提高监管水平上取得初步成效。
(二)逐步铺开阶段(20*年-2009年)
1、全市基本建成覆盖主要产品、城市乡村的电子监管网,重点产品全部入网,大部分适合入网的产品入网。
2、社会各界对电子监管网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入网产品产生较强的信赖感,大多数消费者能熟悉掌握查询方式,电子监管网成为消费者购买产品、商家进货的重要检查手段。
3、电子监管网功能更加完善、更加强大,基本完成产品质量监控系统和执法打假保名优信息联动系统建设,建成快捷、准确的行政执法和综合监管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处理各种产品质量投诉举报信息,生成统计分析数据,促进质量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
4、电子监管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企业多元化和个性化服务需求得到较好满足。促进行政执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入网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较好维护,假冒伪劣产品得到有效遏制。
(三)全面覆盖阶段(20*年)
1、电子监管网实现全面覆盖。力争将所有适合入网的企业和产品全部入网,大部分城区、重点镇街和农村均安装信息查询终端设施,消费者能便捷地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终端等形式查询产品真假。
2、电子监管网应用广泛推广,企业自觉纳入电子监管网管理,消费者、商家对入网产品普遍认可和支持,产品入网成为进入市场的基本要求。
3、电子监管网功能基本成熟,进一步向综合化、智能化发展,能够保持持续升级,在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监控系统和执法打假保名优信息联动系统的基础上,全面掌握全市商品物流和质量变动情况,基本建成全市质量预警和快速反映的信息体系。
4、电子监管网在服务经济和促进发展方面效果明显,全市行政执法和综合监管的信息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假冒伪劣产品得到有效遏制,企业和消费者权益得到有力保障,入网企业多元化和个性化服务需求得到很好满足。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建立组织机构。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直有关部门(包括质监、工商、通信、经贸、农业、食药、宣传等)参加的市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推广应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同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2、各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质监部门要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加强对试点工作的协调督促,负责组织一般企业入网,查处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经贸部门牵头负责编制全市商业企业电子监管网查询终端配置规划,组织协调查询终端安装和管理工作;农业部门负责组织种子、农药、化肥、饲料等农资生产企业入网工作,协调有关部门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违法行为;工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应用电子监管码的监督管理,引导和督促商业企业经销赋有电子监管码的商品,查处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负责组织药品生产企业入网工作,查处制售假冒伪劣药品违法行为,编制全市药品销售企业查询终端配置规划,指导协调安装查询终端工作;通信管理部门负责保证公用通信网的通信服务质量,保障产品质量电子质监管网的通信网络正常运行。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
一是要突出重点产品,要优先选择食品、化妆品、建材、农资等产品入网;二是要突出重点企业,要动员中国名牌、国家免检、地理标志保护、福建名牌、福州市产品质量奖等名优产品生产企业作为第一批入网企业;三是要突出重点区域,首先要在市区及城乡结合部和一些假冒伪劣现象比较严重、产品质量问题突出的农村地区实现突破;四是要突出重点场所,在查询终端布设场所的选择上,要优先考虑入网产品销售集中、商业网点分布密集、查询终端需求量大的商业网点和场所。要优先选择那些产品曾被假冒、企业利益受到侵害、打假意识明确、入网需求强烈的企业和行业作为推广应用工作的试点,确保推广一个企业,成功一个企业,推广一类产品,成功一类产品,最终达到全面覆盖的目的。
(三)强化措施,有效推进
1、在中国名牌产品的申报中,对列入“百种产品目录”的产品,动员企业加快入网步伐;对“百种产品目录”中与中国名牌评价目录吻合的产品和适合入网的产品,在名牌评价中将入网作为加分评价项目,鼓励引导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入网。
2、将国家免检产品与入网产品目录结合起来,应当进入电子监管网而未进入的企业,原则上不得申请免检资格;对已进入电子监管网的企业,减少对企业及其产品质量的检查活动;对已经纳入电子监管网目录并已获得免检资格的企业,在免检有效期满重新申请时,必须进入电子监管网,否则原则上不予受理复评申请。
3、对已获生产许可证且加入电子监管网的企业,简化每年的年审手续,入网企业仅提供年度报告,不再进行现场检查;对尚未加入电子监管网的获证企业,加大定期监督的频次和力度;对已加入电子监管网并正在申办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优先安排审查,加快审批进度,推动企业在办证的同时加入电子监管网。
4、鼓励未入网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入网,对已列入电子监管网的企业,在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第一时间向商业超市通报企业的获证信息;对已入网的企业减少监管频次,简化年审程序,只交报告不做现场检查。
5、对入网产品流通提供便利。对市内企业生产的产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把应用电子监管码纳入商业企业进货验收制度的重要内容。对已使用电子监管码的产品,商业企业可以简化其他验收手续,有关部门可以减少监督频次。
6、择时公布入网产品企业目录。我市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国计民生的重点产品,凡适合加入电子监管网的都应尽快入网。
(四)抓好宣传,营造氛围
1、要做好企业的宣传动员工作。电子监管网建设是一项创新工程,是从源头抓好质量、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完善质量监管体系的重要举措。但由于此项工作推广需要一个从不了解到初步了解,由初步了解到广泛欢迎的过程,各级各相关部门一定要积极做好企业入网的宣传动员工作,召开由当地知名企业参加的动员大会,推动电子监管网工作的开展。
2、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开展宣传。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结合质量月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效果,不断增强全社会对电子监管网的知晓度和认可度,营造良好的推广和应用氛围,努力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充分发挥监管网络的积极作用。
3、要深入企业宣传讲解。对重点企业,要主动上门讲解,开展面对面的宣传,听取企业意见,消除企业顾虑,提高企业对电子监管网的认识,要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在签约、赋码、购标、监管码供应等各个环节遇到的困难。
(五)定期通报,严格考核
1、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市质监局应于每月2日前将上月的推广工作情况按附表二格式,分别用书面和电子邮件报送福州市电子监管网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完善信息管理。建立信息保密制度,加强人员的管理,严格保守企业秘密。在产品质量监控系统和执法打假保名优信息联动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完善查询、举报、投诉的信息处理机制和执法打假反馈机制,形成一套动态的信息流程。
论文关键词:银行,自助,回单,防伪,安全
二、自助回单打印银行等凭证项目的科学技术要点
(一)金融银行凭证防伪安全研究目的
建林自助回单打印系统是一款由浙江建林电子电气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面向各金融机构的自助式打印服务产品。浙江建林电子电气有限公司拥有该系统多项专利成果。建林自助回单打印系统突破传统回单业务处理方式,将被动的单据索取转变成主动的自助式服务,有效提高了回单业务的处理效率,并减少了柜面回单业务的处理压力。该系统采用一次成像打印技术,将单据信息、防伪二维条码与印鉴加密信息整合为整体打印任务,无需外接设备即可完成印鉴加盖工序,所打印印鉴中隐藏有相应的防伪信息,可有效防止印鉴被复印仿制。
(二)防伪自助回单打印系统设备研究内容和结果
建林自助回单打印系统主要由硬件设备与业务处理软件构成。
建林自助回单打印系统硬件设备主要由:机柜,计算机,激光彩色或黑白打印机,读卡器,二维码读取器以及金属键盘。该系统机柜内配备计算机并设有与计算机连接的读卡器、金属键盘、打印机。计算机网卡与银行内部网络连接。其中,计算机设备用于加载自助回单打印系统软件,并处理各外接设备输入输出数据;打印机设备用于打印输出相应单据;读卡器设备用于读取客户相关磁卡中的数据信息并传递给计算机内的自助回单打印系统软件;二维码读取设备用于识别打印在单据上的二位条码信息;所配备的金属键盘用于用户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交互。
建林自助回单打印系统业务处理软件模块主要包括: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查询模块,数据加密模块,数据打印模块,数据更新模块与硬件监控模块。其中,数据传输模块主要负责账户相关信息与单据相关信息的传输;数据存储模块主要负责存储相应的单据数据;数据查询模块负责查询过滤指定单据数据;数据加密模块负责压缩加密防伪信息;硬件监控模块负责实时检测打印机当前的运行状态。
建林自助回单打印系统主要采用C/S模式进行软件架构,该系统与柜台业务处理终端同属于银行前置终端,由前置服务器负责管理。前置服务器则通过中间件与后台业务数据连接,完成业务数据交换。利用套接字技术完成远程服务器连接访问并负责完成客户端各项回单业务处理需求。
三、创新点与创新重点要求
建林自助回单打印系统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如下三项:
1、单据防伪打印:通过采用双重光学防伪手段对单据进行加密,隐藏验证码信息,防止单据被复印仿制。
2、前台电子表单技术:电子表单用于账单格式设计及数据转换,动态调整相应表单信息。
3、硬件实时监控技术:实时监控该系统关键设备-打印机的工作状态,并向计算机反馈监控信息,将打印机相关的错误信息显示到计算机屏幕上。
4、二维码物理隔离信息交互式外部入录。
四:外部环境
[关键词] 安阳市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 S1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080-01
十年来,我市各级土肥部门始终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树立“增产、经济、环保”的施肥理念,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肥料施用比例趋于合理。2005-2014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实施以来,中央累计下拨资金2385万元,在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4773.2万亩,应用配方肥面积1784.5万亩,免费服务农户93.66万户次,粮食单产提高6-10%,亩节约不合理施肥量(折纯)1.7-1.9公斤,亩节本增效30元以上。
1 安阳市概括
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R处。安阳也是西高东低。大致以穿越市区的京广铁路为界,西部重恋叠嶂、丘陵起伏,属于太行山之东麓,而东部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西部最高处海拔1667米,而东部最低处海拔仅50米,显而易见地呈阶梯状。
2 做法与成效
2.1 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各县(市)均成立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农业局局长(县、市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农业局副局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农业、财务以及项目所涉及单位领导,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推、统筹协调、合力推进”的原则,搞好沟通协调,整合各方力量,创新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实施。
2.2 深入开展整建制推进工作
按照省厅整建制推进要求,我市汤阴县古贤乡和内黄县马上乡作为整建制试点乡镇,安阳县、林州市、选定53个村作为整建制推进试点村。通过建设科学施肥指导站、培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干和科技示范户、测土配方施肥信息上墙、技术上墙等多种措施,宣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升农民科学施肥水平,确保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到田。
2.3 加大示范辐射带动力度
结合粮棉油高产创建、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粮田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建立小麦万亩示范区12个、千亩示范方26个、百级示范田64个。示范区内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核心,配套农机农艺措施,实现“测、配、产,供、施”全程技术服务,树立醒目标示牌,建立示范对比田。通过示范展示,使农民“看有例子、做有样子、赶有目标”。
2.4 积极开展技术宣传培训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结合我市“千名技术人员包千村” 活动,在小麦返青、起身拔节期和中后期,组织专家、技术人员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发放施肥建议卡和技术明白纸等方式,对农民进行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服务,确保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和配方肥到田。每年培训农民、基层技术人员、肥料经销商、种粮大户等5万人次,发放施肥建议卡30万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宣传资料32万份。
2.5 强化农企合作,狠抓配方肥下地
在狠抓技术宣传培训和肥料市场专项整治的基础上,采取“依方施肥”和“依方配肥”模式,使配方物化为配方肥料,发挥农业推广部门桥梁作用,实现企业和农民的双赢。全市各级土肥部门结合当地实际与省厅认定的配方肥定点企业16余家签订了合作协议,制定主要小麦配方16个、玉米配方17个,花生配方7个,尖椒配方2个。引导肥料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肥料企业经销商等对接,订单生产直供配方肥,减少肥料流通中间环节,确保农民购买到质优价廉的配方肥。
2.6 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建设
全市各项目县(市、区)运用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按照规范化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字典,采集土壤样品累计4.7万个,以野外调查、农户施肥状况调查、田间试验和分析化验数据为基础,收集整理历年土壤肥料田间试验和土壤监测数据资料,建立了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
2.7 巩固完善土肥监测手段
全市5个项目县(市、区)按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要求,化验室面积均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对化验设备仪器不断更新,实现了样品分析规范化、批量化和数据传输网络化,保证了土壤化验室的检测能力,并为化验室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各土肥化验室化验员35人,均通过了基本技能操作培训,取得了化验员证。平时,化验人员强化业务知识和技能操作能力的学习,均能够熟练掌握化验基础知识和各自承担的分析项目规定的测试方法,为今后我市土肥质量监测提供了技术保障。
2.8 严格资金管理
2005年以来,中央下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共计:2385万元。各县(市、区)严格按照《测土配方施肥试点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设立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资金专户、专账,专人管理,实行封闭运行,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县(市、区)财政、审计和农业部门加强项目资金预算管理与财务监督管理。
3 测土配方施肥在我市的推广应用
3.1 改变了农民的施肥习惯。广大农民认识到了科学施肥对节本增效、增产增收的重要性,改变了长期以来单施化肥,不施有机肥,单施氮肥,不施磷钾肥和微肥,以及过量施肥、盲目施肥的习惯,由过去的凭经验施肥,转变为主动测土,按施肥建议卡施肥,施配方肥,做到了土壤缺啥补啥,缺多少补多少。
【关键词】电网企业;应用集成;SOA;集成实施
SOA(面向服务架构)服务模式是现阶段新兴的企业应用集成技术方案。它能够将分散的业务信息资源与功能集中起来,形成互动、便捷的系统整合服务。应用集成是企业信息集成平台的关键部分,在基于SOA的集成架构模式上,为国家电网各部分提出信息共享与交互的技术服务。应用集成为SG186工程中企业级信息一体化服务平台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工程设计阶段就展开并万恒了集成典型设计,之后以此指导国家电网各省级公司或产业直属企业的应用集成与服务工作。电网企业的应用集成现阶段已完成了经济与法律、市场营销与管理、套装软件与生产等各部分核心业务的集成与实施,促进了电网企业的业务集成与融合。
1.基于SOA的应用集成架构
应用集成遵循公司业务集成需要,基于可扩展性、开放性、可靠性与科学性等特点,展开基于SOA的应用集成架构搭建与实施。应用集成由业务流程管理、企业服务总线、服务注册中心组成。包括下面两个部分:(1)应用集成功能设计。包括企业服务总线、业务流程、平台、服务目录等部分的管理。(2)应用集成模式设计。基于业务应用需要、SOA架构搭建集成平台,实现成熟套装软件的封装,要求其能支持SOA架构的技术标准与协议,根据接口规范封装为Web Service,并能对集成平台的相关服务进行调用。
2.应用集成项目实施方法探究
2.1应用集成工作原则
其原则应该坚持与落实在领导、规划、标准、组织实施这四个方面的统一,由统一的调度与规划管理,使得集成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国家电网应用集成实施原则如下:(1)驱动业务需求。应用集成涉及到多个业务应用和部门的很多工作,需要驱动业务需求,以业务需要来促进集成的顺利实现。根据企业实际架构与规划需要,过滤集成需求,策划实现集成的方式。在稳定、可扩充的应用集成平台上,满足企业的实际应用集成需要。在实现流程集成过程中,需要先获得业务部分的认可,之后业务与技术相关人员从技术角度对集成进行论证,在业务角度达成一致意见。(2)典型设计指导。由于接口设计、集成架构、实施流程没有统一的规范与指导,所以存在多标准接口的问题,导致集成困难。典型设计需要完成:对应用接口、技术路线的典型设计;集成实施时,从需求分析、搭建平台、接口设计、组织结构、管理流程等各方面完成典型设计,以此促进应用集成的顺利进行。(3)业务应用实现。一般情况下集成的实施商即为业务接口的开发商,由此为顺利验收,降低了接口的遵循标准,这对统一接口标准的推广起到了抑制作用。由此,国家电网企业完成应用集成将开发重点放在成熟配套软件接口规范设计上,应用集成实施重点工作位搭建、管理和运维应用集成平台。(4)应用集成由于会涉及到很多不同的业务项目与部门,所以展开应用集成会呈现出周期长、难度大、效果难跟踪等不同的特点,由此需要展开全方位、全面参与、由上到下垂直管理的应用集成方案。
2.2应用集成实施方法论
应用集成应以信息部门的工作为领头,实施需求统一/方案制定、试点展开、方案推广为阶段性步骤的集成工作。(1)需求统一/方案制定:根据不同部门的业务需要进行需求梳理与统一,统一与完善实际需要的集成方案。(2)试点展开:应用集成选择试点单位,该单位基于统一的需求与方案,细化试点应用集成统一方案。试点阶段展开平台部署、接口开发等相关工作。(3)方案推广:该阶段的责任方为推广单位,基于试点单位细化完成的建设方案,结合推广单位的实际情况细化应用集成方案。应用集成项目组展开协调与配合工作,协助推广单位完成应用平台部署、接口开发等相关工作。
3.应用集成项目组织架构分析
3.1应用集成协调小组
主要跟踪、沟通、发现并解决问题,保障资源的调配,监督项目实施进度,处理可能出现的矛盾与冲突。具体工作为:(1)制定各项管理制度;(2)开发、协调与维护管理目标;(3)制定项目实施计划;(4)实时跟踪与管理项目;(5)阶段性评审、保障相关人员与部门的参与;(6)保存相关文件与数据。
3.2应用集成典型设计组
主要目标与责任为整体把握应用集成的整体架构,为开展应用集成工作而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具体工作为:(1)不断跟进与完善应用集成的典型设计,为完成集成提供技术规范;(2)审核制定的技术方案;(3)对集成落实过程中出现的相关技术障碍展开研究,提供排除策略。
3.3应用集成需求统一组
主要任务为梳理总部集成需求、制定集成方案,分阶段完成集成工作,信息化管理部门提供需求梳理需要的资源与支持。具体工作为:(1)对集成蓝图进行整体规划,不断完善与补充;(2)梳理集成计划、制定集成方案;(3)协调信息部门完成试点、推广审查等工作。
3.4集成推广落实组
主要完成试点集成、推广单位的落实,具体的工作任务为:(1)根据实际需要落实集成需求,策划网省公司的集成实施方案;(2)协调各相关部门完成应用接口开发与协调工作;(3)开展具体的应用集成项目;(4)实施接口测试、监控网省公司应用集成的实际情况;(5)落实后续的集成维护。
关键词: 霍尔三维结构;时间维;逻辑维;技术维;科技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9-0237-02
0 引言
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系统是有人参加的且人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影响其运行与变化的事理系统。该系统能够主动的确定目标,是具有自学习、自组织功能的高层次的目的系统与控制系统。由于该系统具有多层次、多阶段、配套性与复杂性等特征,因此需要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分析、描述该系统,考察其多项影响因素,以便促进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工作运行机制的完善。
1 相关概念
1.1 科技成果 依据国家科技部《关于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的规定》,科技成果是指人们在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活动中,经过实验研究、设计试制或调查考察后,所得到的经过鉴定的,具有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结果[1]。
1.2 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科技成果的推广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科研成果内容传播,在一定范围内运用,使之转化为效益的过程。推广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传播的过程,传播为推广打基础,是推广的前提,推广的目的是应用[1]。科研成果的转化是将科研成果转变成为生产者所能掌握并应用的技术或知识体系,应用于生产活动,最终为社会带来效益[2]。由此,“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可以定义为:对具有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创造性的科技成果进行系列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与科技成果推广活动的全过程。
1.3 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借鉴上述概念内涵,我们将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定义为:高校为服务社会和发挥院校自身优势,对其内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中所产生的可供推广转化的各类科技成果,经过由后续试验、开发、研制、应用、生产等一系列研发活动,形成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教材,直至实现商业化、产业化而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的一个系统工程。
1.4 霍尔三维结构理论 霍尔三维结构是美国系统工程专家霍尔(A.D.Hall)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论。为大型复杂的系统进行规划、组织、管理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思想方法,因而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应用。霍尔三维结构是将系统工程整个活动过程分为前后紧密衔接的7个阶段和7个步骤,同时还考虑了为完成这些阶段和步骤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就形成了由时间维、逻辑维和技术维所组成的三维空间结构[3]。
2 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三维结构分析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理论,可将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问题活动分为前后紧密相连接的六个阶段和七个步骤,同时考虑为完成各阶段和步骤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具体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时间阶段,将该问题的解决,从中长期计划制定开始到推广项目的实施管理、验收划分为几个大的阶段,称为时间维;第二个层次是每一阶段问题的解决,从明确问题、确定目标到实施方案,依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程序,称为逻辑维;第三个层次是该问题解决的每一阶段,甚至逻辑维的每一步处理具体问题都要运用的许多种具体方法或技术,称为技术(方法)维。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三维结构(如图1所示)。
2.1 时间维 时间维表示系统工程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全过程。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问题的时间维划分为6个阶段。
①中长期计划制定阶段。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中长期计划主要包括:对上一个五年计划进行总结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今后五年面临的发展形势,下一个五年计划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提出确保中长期计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以及经费预算等。②年度计划制定阶段。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年度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本年度科技成果需求现状、高校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的主要技术指标、推广组织实施方案、所需经费、技术支持能力等。③项目评审阶段。按照客观、公正的原则,确保将科技成果推广转化项目选准、选好。④推广项目的实施管理阶段。主要涉及到进度管理、费用管理、人员管理、质量管理和文档管理。⑤推广项目的验收阶段。依据验收的标准,采取跟踪问效的方法,综合企业、各级业务机关的反馈意见,重点在对企业、社会创造的价值及推广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⑥推广项目的后期绩效评估阶段。主要包括:后续结果;技术持有方的服务保障;潜在的应用领域和效益;继续推广的必要性等。
其中,中长期计划制定阶段、年度计划制定阶段和项目推广评审阶段决定了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成果的“优生优育”;推广项目的实施管理阶段是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关键阶段;推广项目的验收阶段和后期绩效评估阶段是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效果的评估阶段。
对于许多半导体原厂来说,技术研讨会是其推广自身产品技术一个重要的市场手段,而对于授权分销商来说,举办技术研讨会似乎显得有些“不务正业”之嫌。其实并非如此,对于半导体原厂和分销商来说,举办技术研讨会有各自的优势,两者如果能够有效配合。甚至可以发挥出“1+1>2”的效果。
以安富利电子(Avnet)与赛灵思携手举办的X-Fest 2010系列研讨会为例,北京站会议实际到场工程师接近600人。据负责此项目的安富利亚太区技术经理曹键华介绍,X-lest全球课程相同,所有的三大类12门课程均为安富利量身定做。X-lest研讨会为与会的工程师提供实用的工具和知识,帮助他们在进行嵌入式处理、DSP、电源、存储接口以及模拟前端等领域的应用时,应对系统级设计方面的设计挑战。为期一天的研讨会为FPGA、DSP和嵌入式系统设计人员提供实用的技能培训,为与会者提供多种时长75分钟的培训课程,旨在针对FPGA电路和FPGA元件设计方案提供专门培训。
赛灵思公司一直是个非常注重技术和产品推广的企业,而安富利作为一个授权分销商举办的技术研讨会与传统原厂的研讨会之间有何区别?由于业务的特殊性,每个原厂只能集中在一两个优势领域,所以介绍技术和产品时只能集中在自己核心产品上,很少也缀难引入其他厂商的产品,而客户不可能只用一两家原厂的元器件就完成整个产品的核心完整设计,因此原厂的技术研讨会更适合推广和普及技术,以及为开发者提供开发指导思路。大的授权分销商产品线广泛。可以集众家之长,利用不同厂商的产品提供有针对性的高质量解决方案。而且原厂的技术研讨大部分基于基本器件本身,很少涉及周围电路的参考方案或者只能提供很简单的方案,不能实现客户的成熟快速移植;另一方面,原厂往往受企业合作所限,不能充分利用现有市场各种优秀的产品进行器件设计搭配,这点恰恰是安富利这样的授权分销商的强项。分销商更接近客户,更了解市场最需要的设计,结合不同产品的特点提供最合适的设计搭配,给客户全方位、多领域的产品完整应用方案,从而更能贴近客户的设计学习需求。因此,授权分销商的技术研讨会变得更为直接也更具实际应用价值,到场听众可以通过实际的解决方案展示直接了解核心器件的实际设计技巧和应用功能范围,并且可以直接将部分参考设计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安富利的x-fest作为分销商推广产品的成功模式已经举办十多届,面向全球电子工程师推广基于Xilinx FPGA产品的实用设计知识和最新参考解决方案,但与赛灵思公司举办的技术研讨会一个明显的不同在于其他厂商及产品的参与程度。英特尔、Maxim、Molex、国家半导体、Numonyx、恩智浦、Spansion、德州仪器以及泰科电子(Tyco Electronics)等多家厂商的产品同样出现在了研讨会现场,并且与赛灵思的FpGA共同配合组成完整的解决方案展示给到场观众,在北京会场,笔者不仅看到基于FPGA的通信解决方案等传统应用,还有FPGA配合Intel Atom处理器的相关应用以及最热门的3D视频处理技术等新潮的方案,而这些方案均为安富利自己开发,可以完整提供给客户。
在电子产业链变得越来越注重效率和服务的今天,推广产品将不仅仅只是原厂的责任。授权分销商也应该充分把握自身技术的优势,博采众家之长、通过提供完整的电子参考设计以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获得自身发展的更大空间,这也恰恰是本刊开设“技术分销”栏目的初衷。本期带给大家的两个技术方案都是由国内授权分销商开发,结合不同厂商产品的优势所设计的实用电子产品参考解决方案。
关键词:《汉语拼音方案》;语文教学;写作能力;普通话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7-0-01
《汉语拼音方案》自公布以来,应用于语文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在小学、儿童入学,先学拼音,后学汉字的初期阶段,《汉语拼音方案》更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通用的课本,一些地区自编的课本,一些实验用的课本,没有不编入汉语拼音教材的,足见汉语拼音在教学教材中运用之何其广泛。本文拟就有关《汉语拼音方案》在语文教学上的应用及作用作一浅尝性地探讨。以下就是《汉语拼音方案》在语文教学上的主要应用表现:
一、《汉语拼音方案》的推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语文教学上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这是中学乃至大学生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但其根源依然在于小学时期。由于初学汉字艰难,识字阻碍着读书,识字和读书又进一步阻碍着写作。儿童从识字到能够写作,需要一个漫长的时期。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利用汉语拼音。而《汉语拼音方案》的出台正好为汉语拼音的推广提供了保障,也就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创建了平台。汉语拼音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初学写作者而言,学了拼音初步以后就进行拼音写话,是提高写作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初学者把自己想写的东西用拼音拼写下来,从而养成不怕写作的良好习惯,打下自由写作的基础。在拼音写话的底子上,只要改换一下文字符号,用汉字代替拼音,就成了汉字写话。能写汉字就尽量写汉字,实在不行,就以拼音代替补充,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写不出汉字而思想无法表达,甚至束缚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教师应提倡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话”,反对用他人的字句“作文”。从汉字“作文”入手学习写作,不仅由于汉字不够用而限制了写作,往往还会养成一种习惯:只能用读过的文章中间的字句来编织,不能用自己的言语来书写。一提起笔,就只想到现成的文章中去发掘和搜集材料,不善于动脑,自我造句。如此,长此以往,就会养成“抄袭”作文的不良的习惯。从拼音写话入手,便于从一开始就养成能说能写,敢说敢写的好习惯,别人文章里的字词句必须经过消化方可运用于自己的作文。当然,写作内容及主旨的好坏取决于个人生活、知识背景和思想是否丰富,而在生活经历、思想及知识背景相似的情况下,就取决于学生自己是否能说敢写了。养成自由写作、敢于言语的好习惯,这是学习写作的基本功夫。在此基础之上,才可以进行逻辑和修辞的加工。
通过以上两种有关汉语拼音在写作方面的辅助作用的展现,我们不难发现,汉语拼音在提高写作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辅助作用,才能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汉语拼音方案》的推行有助于普通话的教学
学校是普通话教学的重要基地,因而,推广普通话成为了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容推诿的责任,《汉语拼音方案》为推广普通话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汉语拼音方案》是为普通话设计的,不是为古汉语和方言设计的,如果说普通话的词汇和语法规范还可以借助于汉字,那么,语音的规范就非依靠《汉语拼音法案》不可了。
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也是中国各民族互相交际的语言。普通话是以汉语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而以北京音系为标准音的。《汉语拼音方案》按照北京音系列出21个声母,35个韵母,并且规定出几条拼写的简单规则,容易学,也容易掌握。而作为汉语的《汉语拼音方案》在扫除文盲,推广普通话,发展文化教育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汉语拼音方案》是书写普通话的方案,拼音字母是普通话的音素字母,是通俗化的语言学符号,是进一步学习国际音标的准备。普通话教育本是“口耳”之学,有了拼音字母就变成“口耳手”的并用,多官并用可以加强印象,提高教学效率。拼音字母对于我们学习普通话有如下帮助:1.对普通话语音进行书面的分析和拼合;2.用看着读的方法来学习普通话;3.用听着写的方法来学习普通话;4.自己拼写以后自己检查看发音是否正确;5.依靠拼音读物自学普通话。
学校是推广普通话重要场所,语文教学更应以普通话为主导,每一位教学工作者在教学生识字的同时,也要重视普通话的教学,而这两者又离不开应用《汉语拼音方案》来给汉字注音和用拼音字母拼写汉语。因此,我们要更好地发挥《汉语拼音方案》的作用,积极倡导和推广普通话,是当前语文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结束语
《汉语拼音方案》自1958年颁布实施以来,已经历了50多年的风雨历程,它在我们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生活和国际交流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辉煌的功绩,得到了人们的积极肯定。我们坚信,在新的征程上,《汉语拼音方案》必将远航,为汉语、为汉字插上腾飞的翅膀,让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和不朽的汉语真正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而对于文教科技工作者而言,《汉语拼音方案》是一种有利无弊的现代化语文教学工具,它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教育战线的每一位工作者必须认清《汉语拼音方案》的时代意义,使这一现代化的语文工具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态文明 农村科技服务 体系 内容 政策
一、问题的提出
2014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这是要发挥农村科技服务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的基础作用。诸多专家和学者在此之前也提出了相关建议:林国华提出建设以事业型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中介为主导[1];丁楠认为科技NGO因其自身的特殊优势,在参与农业科技服务过程中能够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农户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培育新型农民和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回应性[2];姜绍静为弥补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缺位,提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为完善的地区,构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3];张开云认为须通过建构“差异”策略、多元化策略、系统供给策略和资源配置优先策略的系统制度安排,改变农业科技服务的“缺位和种类单一”格局[4];顾骅珊提出政府应建立创新部门协作和地方联动管理制度、建设新型科技特派员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建议[5]。
而目前,我国农业生态文明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工业“三废”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仍很严重;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农村能源依然紧缺,加剧了自然生态恢复的压力。这就对农业科技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文立足生态文明,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内容的创新进行研究。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农村科技服务创新的体系设计
生态文明视角下农村科技服务创新体系设计的主体包括政府部门、科研单位、中介机构、农民及农民组织、评估机构等。详见图1。
(一)体系设计的主要思路
第一,政府部门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起引导和导向作用,摈弃政府对教育和推广的大包大揽;第二,科研单位、中介机构、农民及农民组织实现科研、教育、推广一体化;第三,构建农民需求反馈机制;第四,构建科研、教育、推广全过程的评估机制。
(二)体系设计的主要运作机制
第一,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积极营造符合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构建的环境;第二,科研单位根据农民及农民组织的需求反馈,中介机构的效果反馈拟定研究项目,向政府部门和评估机构申请立项评估,拟定研究的项目需要包括完整的需求分析、科研方案、实施进度计划、教育和推广方案、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方案;第三,中介机构采取与科研单位合作或者从科研单位受让科研成果进行教育与推广;第四,评估机构根据科研单位提交的需求分析、科研方案、实施进度计划、教育和推广方案、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方案,以及生态环境评估体系对科研单位提出的拟定研究项目进行立项评估,得出结论呈交政府部门和科研单位;第五,政府部门根据立项评估结论批准立项,并根据科研单位提交的科研方案实施进度计划分阶段下拨科研经费;第六,科研单位在启动经费到位之后启动科研项目实施;第七,中介机构依据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方案获取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并根据实施进度计划、教育和推广方案组织和安排科研成果的推广,完成农民及农民组织的教育方案;第八,农民及农民组织将科研成果应用的结果反馈至中介组织和科研单位,科研单位根据反馈结果改进科研成果,中介组织根据反馈结果调整教育和推广方案;第九,评估机构在科研项目启动之后,对科研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评估,并及时将评估结论反馈至政府部门和科研单位;第十,科研单位在项目实施完成之后向政府部门和评估机构申请结项;第十一,评估机构根据立项时确定的科研方案、实施进度计划、教育和推广方案、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方案,最终的科研成果以及生态环境评估体系出具科研结项结论;第十二,政府部门根据评估机构的结论,以及相关政策进行奖优罚劣;第十三,政府部门同时还根据评估机构出具的科研项目监测评估结论对政策进行调整。
(三)体系实施的注意事项
第一,此体系设计是针对农村科技的应用研究,而非基础研究,其主要原因是基础研究在短期内难以实现最终的应用;第二,应对根据体系设计的运行机制构建信息平台,并向全社会公开,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保证运行机制的公开、透明;第三,评估机构由行业协会主管,使之成为独立于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之外的第三方独立机构,行业协会根据评估机构的过往业绩评定评估机构的资质,获准进行评估的范围;第四,原有的推广机构一方面可以采取与科研单位合作的形式成为中介机构,另一方面在评估能力和水平达到行业协会对于评估机构资质水平的要求可以申请成为评估机构,这也就要求原有的推广机构脱离政府部门而成为市场参与主体。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农村科技服务创新的内容完善
根据生态文明的要求,在农村科技服务创新体系下应该就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循环农业等方面就农村科技服务的内容进行完善。
(一)节约水资源
节约水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村科技服务的内容进行完善:发展衬砌渠道输水与管道输水相结合的灌溉系统;改进地面灌溉方法和采用节水灌溉;鼓励地面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加强工程节水技术与农业节水技术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传统节水灌溉方法?;鼓励回归水、劣质水、雨水、土壤水、海水淡化和雾水、露水的利用;减少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负面影响。
SingTel是新加坡规模最大的公司,也是亚洲最大的多业务移动运营商,在八个电信市场为1.85亿移动用户提供服务(包括新加坡、澳大利亚、孟加拉、印度等国)。随着传统语音业务的逐步萎缩,SingTel在积极寻找突破口,和其他众多国家的运营商一样,ICT也成为其转型大势。
“针对中小企业的解决方案我们推出了不少,但是如何往前推动,还需要政府和运营商共同发力。” SingTel商业解决方案中心负责人介绍说。新加坡拥有14.3万个本土中小企业,几乎占新加坡企业总数的90%,雇佣员工人数占新加坡劳动力的53%。2008年,这些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接受程度究竟怎样?
中小企业
轻松走上IT路
蔡女士在新加坡已经生活9年了。今年6月,她比原定计划提前2个月时间注册了自己的鲜花礼品店。“目前很多生意是在网上做,为了先到先得,申请中小企业资讯通信配套 (SIP)的资助,我就提前注册了公司。这样一来,我有可能得到最高1000新元(相当于5000元人民币)的政府补贴,所以必须赶在前5000个申请名额中。”这套SIP方案从5月15日开始,为了鼓励中小企业迈出采用资讯通信技术的第一步,iDA(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对于前5000个签订 SIP 方案、开发公司网站或网页的本土中小企业将提供资助。“中小企业的资源有限,它们没有必要完全依靠自己建立信息系统,好用、便宜才是他们的首选。因此,可以由企业联合体帮它们搭建信息平台。”iDA资讯业与业务组合发展司长罗荣康告诉记者,这些企业联合体由 SingTel 、DP Bureau Pte Ltd和iCELL Network Pte Ltd牵头。可以看到,SingTel在新加坡中小企业信息化上被赋予了重要使命。
iDA对新加坡企业资讯通信技术应用情况调查后发现,2007年中小企业企业在线比例达到了31%,而这一数据在2006年为27%。这得益于2007年6月iDA 发起 的Infocomm@SME项目,它是新加坡智慧国计划的组成部分,旨在支持中小企业采用资讯通信技术,提高生产力,促进企业发展。
然而,iDA对这一数字并不满足,根据新加坡企业资讯通信技术应用情况调查发现,企业互联网使用率、宽带接入比例和企业在线比例均有所提高。虽然规模较小的企业在以上三项指标的水平均有所提高,但与规模较大的公司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中小企业对资讯通信技术实施商业模式倾向分别为:有44%赞成企业拥有模式、36%倾向于完全外包模式、27%赞成按使用情况支付费用。财务、人力资源和工资系统、局域网是中小企业应用的最多的软件服务。自1999年起,iDA每年都会对新加坡企业资讯通信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这项调查到目前已持续了九年,它成为政府调整下一步信息化举措的导向。
尽管新加坡被公认为国民教育水平高、信息化意识强,但是,“中小企业信息化推广起来也有难度。”SingTel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成本太高和技术太复杂是企业应用资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主要障碍,我们必须拿出更好的推动方案。”对中小企业而言,除了不知道信息化能带来什么样的商机外,还有一个因素是惯性的作用,它们不愿意改变现有的工作模式。通过新近推出的SIP计划,新加坡中小企业可从一系列经济实惠的资讯通信配套方案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案,同时享受 iDA指定的企业联合体提供的一站式客户支持服务。资助包括最高1000新元的政府补贴,一年内每月宽带上网费减免50%,每月网站或网页托管、维护费用减免50%,以及网站或者网页开发费用享受八折优惠。
针对不同行业,还有不同的应用可以选择,比如零售业的电子销售点系统、金融行业的财务顾问提醒服务、餐饮行业的在线预订系统、教育行业的移动式按需学习系统等。
多方聚力 转型ICT
为了开发和推动创新性的ICT解决方案和产品,今年1月,SingTel宣布启动新加坡电信合作伙伴计划,并计划在两年内陆续投入230万新元以推动该计划的发展。这一为期两年的战略方案目标包括:通过新加坡电信区域联盟延伸到区域市场、为下一代ICT专业人才营造良好的培训环境。“这项计划还会扶持和帮助本地ICT企业开发创新移动解决方案和应用,并帮助它们进入市场。”SingTel商业推广部人员向记者介绍。“这些成员不但可以从这项新计划中享受降低开发成本的受益,还可获得参与计划的其他公司的先进上市前移动技术。”这将有助于各公司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发、测试并准备自己的上市产品。另一方面,在企业信息服务市场上,电信运营商显然还是一个新手,在许多方面的经验和实力都无法与IT厂商抗衡,通过合作伙伴计划,必将延伸新电信的触角。
据悉,新加坡电信合作伙伴计划获得了iDA和诺基亚论坛、HTC、微软、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Research In Motion和索尼爱立信等企业的大力支持。
IDC预测亚太区移动市场(日本除外)在2011年将达到36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6%。因此,该计划的重点是迎合移动解决方案开发商的需求建立一流的创新中心,可以为开发商提供先进的IMS测试设施和概念认证实验室,这将有助于开发商充分利用新加坡电信的3G/3.5G网络来测试其应用。同时,SingTel在支持开发商在新加坡和该地区推广其解决方案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采访手记
没啥新鲜的
参观完SingTel的商业解决方案中心和一些针对中小企业开发的电信增值服务后,中国的媒体记者都在不约而同地暗自嘀咕:“好像没什么新鲜的,这些技术咱们国内的运营商也有啊。”可是,回过头来想想,中国运营商也在做ICT转型,也在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应用解决方案,但如果比起推广力度和效果来,差距就很明显了。
农村地区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具备良好的建筑应用条件,建筑节能潜力巨大。为加快推进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加快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建筑用能迅速增加,尤其北方地区农村建筑采暖以生物质能源为主的模式,正逐渐被以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的模式所替代,农村建筑节能形势严峻。广大的农村地区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应用条件优越、发展空间巨大。在农村地区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可节约与替代大量常规化石能源;可以加快改善农村民房、农村中小学、农村卫生院等公共建筑供暖设施,保障与改善民生;可以带动清洁能源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扩大内需与调整结构。
二、因地制宜,确定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重点领域
各地要结合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客观实际需要、经济社会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推广应用重点。近阶段国家重点扶持的应用领域是:
1、农村中小学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结合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完善农村中小学生活配套设施,推进太阳能浴室建设。解决学校师生的生活热水需求;实施太阳能、浅层地能采暖工程,利用浅层地能热泵等技术解决中小学校采暖需求:建设太阳房,利用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方式为教室等供暖。
2、县城(镇)、农村居民住宅以及卫生院等公共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
三、以县为单位,实施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示范推广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实行以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为单位整体推进,并先行示范,分期启动,分批实施。示范县应满足相关条件。并按要求组织申报。
(一)示范县应具备的条件。
1、具备较好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条件,已制定本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整体规划。
2、已制定本地区可再生能源应用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详细说明今后两年内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的工作内容,要做到详实具体,项目落实,并说明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技术类型、应用面积、实施期限等,填写《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项目备案表》。
3、今后2年内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应具备一定规模,新增应用面积原则上不低于30万平方米。对于辖区人口较少、规模较小的县,可适当降低面积要求。
4、以在农村中小学的推广应用为重点。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的学校应是在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中予以保留的学校,具备较完善的办学条件,校园布局规划合理,建筑保温隔热性能较好,有生活热水、采暖等需求。
5、项目建设资金落实。详细说明项目建设资金需求、筹措渠道等情况。
6、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的建设、运营及服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对在农村中小学等公共建筑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鼓励依托技术力量较强的单位,采取建设管理运营一体化的模式,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实施效果。
(二)示范县的申报。省级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省示范县的申报组织工作。县级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编写本地区农村可再生能源应用申报材料,并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省级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对申报材料汇总和初审后,择优推荐示范县,并于每年5月31日前联合上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每年每省(自治区、直辖市)申报示范县原则上不超过4个。
(三)示范县审核确认。财政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根据前期工作开展情况、实施方案详实程度、建设资金落实情况、示范推广效应等因素选择确定示范县,将优先选择符合国家支持重点领域、项目落实情况好、推广应用面积大、推广技术类型先进适用的县。对于逾期上报的示范申请,将不予受理。
四、实施中央财政扶持政策
中央财政对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予以适当资金支持。
(一)补助资金的核定。2009年农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补助标准为:地源热泵技术应用60元/平方米,一体化太阳能热利用15元/平方米,以分户为单位的太阳能浴室、太阳能房等按新增投入的60%予以补助。以后年度补助标准将根据农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成本等因素予以适当调整。每个示范县补助资金总额将根据上述补助标准、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面积等审核确定。每个示范县补助资金总额最高不超过1800万元。
(二)补助资金的拨付。中央财政将上述核定的补助资金一次性拨付到省,由省级财政按规定拨付到示范县,示范县负责将补助资金落实到具体项目。
(三)补助资金的监管。各地财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补助资金的管理,建立考核机制,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有效。省级财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督促示范县严格按照上报的实施方案执行。财政部将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对地方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对没有完成上报工作任务或节能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将抵扣今后该省专项补助资金;对示范效果好的省份,下一年度将予优先支持。
五、切实加强对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推广管理
各地要切实履行职责,财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统筹安排,扎扎实实地做好项目建设,确保示范工作顺利实施,达到预期效果。
(一)加强统筹协调。省级住房城乡建设、财政部门应对辖区示范县太阳能及浅层地能资源分布和可利用情况、应用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情况进行充分论证。制定专项规划,指导示范工作开展。在农村中小学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要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相结合,其他项目也要与现有政策充分结合,避免浪费。
(二)强化建设标准控制。示范推广工作要坚持“经济、适用、安全”原则,严禁不切实际的高标准超标准建设。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结合本地实际,推行标准化应用模式,提出系列应用技术方案。并配套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工法、图集,指导工程建设。
(三)加强项目质量管理。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在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强制性标准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要高度重视工程质量安全,确保建设与使用安全,设计、施工、监理人员应经过培训,技术水平应满足岗位要求。要建立项目评估机制,委托专门机构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估。要加强对项目的跟踪,指导项目加强运行管理。相关设施建成后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系统安全、高效和长久的运行。
岁末年初,各地纷纷了新能源(1355.63,58.250,4.49%)汽车推广应用措施、发展规划等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其中,在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过程中,充电基础设施一直是最大的瓶颈,由此也成为各地政策支持的重点。
扶持政策密集
北京市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最为重点的省市之一,岁末年初已经了多项扶持政策。1月7日,北京市小客车指标办了关于2019年小客车指标总量和配置比例的通告,明确了2019年小客车指标年度配额为15万个,其中普通指标额度9万个,示范应用新能源指标额度6万个。
河北省的政策支持力度也颇大,《河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9-2020年)》近日,明确到2020年形成50万辆各类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其中乘用车35万辆、专用车10万辆、客车5万辆,实现总产值1000亿元。
由于各地新能源汽车推广目标普遍缺口较大,各地纷纷加码了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政策扶持力度。《沈阳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指出,2020年前将推广1万辆新能源汽车;长春市出台的《2019-2019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计划》指出。
依照中央财政补贴资金标准1:1给予地方财政补贴资金,地方财政补贴资金中省、市财政部门各承担50%;《乌鲁木齐市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192019)》提出,2019年至2019年,计划在乌鲁木齐市推广应用新能源公交车 500辆,平均每年推广100辆左右。
同时,锂电池产业链颇受政策关照。根据《河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9-2020年)》,支持沧州明珠(12.86,0.750,6.19%)、北方奥钛等企业加强电池隔膜和正负极材料技术突破,加大优势产能,加快产业化项目建设,到2020年,形成1到2家动力锂电池隔膜配套龙头企业,形成2家以上年产3亿安时先进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生产企业。
充电设施仍是瓶颈
在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过程中,充电基础设施一直是最大的瓶颈,也成为各地政策支持的重点。
《北京市新能源小客车公用充电设施投资建设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到2019年,在社会公共停车场以及具备建设条件的公共区域。
基本建成平均服务半径 5公里的公用充电设施网络服务体系;海南省的《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在全长700公里的环岛公路上,每隔50公里沿公路两侧建设一对快充电站,十三五期间,将总共建成28个,实现全岛区域全覆盖。
换电站也是政策支持的重点。《重庆市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主城区原则上按服务半径每1公里提供1座公共充换电站,累计建成不少于30座公共充换电站;其他每个区县(自治县)城区至少建成1座公共充换电站;每个重点旅游景区至少建成1-2座公共充换电站;凡具备安全条件的加油站、加气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实现充换电设施全覆盖。
随着城市化的飞速进展,许多城区内都出现了大量高楼密集的商业区和住宅小区,现有的移动通信无线网络不能对这些区域进行良好覆盖,通常采用在高层建筑物内安装室内分布系统(即多点布放小天线)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该方法的缺点是造价高,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业主配合,工程建设难度大,常出现因业主限制而无法施工的现象。也有少量的情况是利用室外宏站对室内进行覆盖,但覆盖区域较小,特别是高层覆盖通常不能满足网络要求和用户体验。
总理在2015年4月14日举行的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敦促“提网速,降网费”,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带宽。在这方面潜力很大,空间也很大。自从工信部发放4G牌照以来,人们对移动宽带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移动互联网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便利和愉快。然而,许多高层楼宇用户却无法享受这一好处。
截至中国移动LTE二期结束,河北移动4G室内分布系统将达到四千余套,其中新建分布系统约占总规模的一成,投资过亿元。可以看出,一方面用户与网络建设存在深度覆盖需求,另一方面室内分布建设量大,而其中物业协调难度大,需要研究并推出一种低成本、易协调的高层住宅覆盖解决方案。我们研究的TD-LTE无线网络高层建筑覆盖解决方案研究与应用技术课题,满足了人们对接入4G享受移动宽带互联的渴望。
2 技术方案
该技术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在原有设计院工作基础上进行服务延伸,即对这类疑难站点采取包括提供以下内容的服务:勘察服务、提供包括解决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文件、提供专用智能天线、协助安装服务、提供协助测量工作等。
该技术提出高层楼宇覆盖的新概念,即将原有的平面蜂窝覆盖概念改变为楼体小区的概念。将天线安装到待覆盖高层楼的对面,对整个高层楼宇进行覆盖通信。
该成果在应用中可以利用现有的站址资源,通过利用现有的抱杆及RRU或新建站点与我们的特色天线结合,实现了一个RRU加一副天线覆盖一座大楼。对于不能够进入的物业点,例如党政办公楼、难以进入的小区,可以利用临近的宏站址资源,实现室外覆盖室内的LTE覆盖。该系统的参数如下:
支持的系统:TD-LTE或TD-SCDMA;
支持的频段:F频段(1 880MHz―1 920MHz)、A频段(2 010MHz―2 025MHz)、D频段(2 500MHz― 2 690MHz);
天线的接口与现网的宏站要求一致。
主要的创新涉及:
(1)覆盖方式优化;
(2)智能天线工作模式变化;
(3)楼体层间隔离技术;
(4)天线结构创新;
(5)天线整体尺寸创新;
(6)美化天线创新;
(7)提出了层层通室内覆盖解决方案,推广应用10步法方案等。
此成果在多地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通过实际测试表明,该方案网络覆盖良好,极大地节约了投资成本,更重要的是降低了物业协调难度。该方案具有可行性,可以作为特定场景的高层楼宇LTE深度覆盖补充方案。
3 方案应用效果
石家庄市一栋30层高楼采用本方案后,实现了全部1―30层住户楼道的LTE无线宽带接入覆盖。其中,9层的住户过道达到40Mbps的速率,30层的住户过道可以达到12Mbps的速率,低层(3层)的住户过道可以达到27Mbps的速率。可以推断,临近天线方向实际用户体验将优于测试数据,完全满足室外覆盖室内方案的设想 。
结果表明,高层住宅场景适合本方案。新型天线可以提供水平和垂直方向均较宽的覆盖波形,同时楼体内电磁环境相对独立,可实现具有一定RSRP的覆盖场强,且具有较好SINR效果,使得整体接入速率保持在较好水平。
4 参数优化的重要性
本方案对天线安装位置、周边网络环境的分析、安装后的网络测试与参数优化调整等多方面均具有一定的要求,不能看作是普通天线,集采后自己安装。为了保证网络效果,场景判断、站点选择与指定方案等都要求专业服务。必要的勘察、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正规设计、精细安装、优化测试等是必不可少的。
5 投资节约分析
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与使用规模具有相关性,下面给出一个连片小区的投资对比分析以及项目估测使用规模下的经济效益。以邯郸赵都新城3号地为例,采用宏站RRU/高层覆盖天线方案预计需要15个宏站RRU和15副高层覆盖天线,传输到5个楼的楼顶,加上相关设计及测试优化,总费用84.3万(具体费用以后期谈判为准),相比采用常规方案,室分RRU数10个,总费用130.0万,节约35%。从经济、迅速、可靠、利于维护方面对比,优点突出。
6 总结
本方案的特点是安装地点选择灵活,一副或两副天线能够覆盖一个楼宇;匹配特性化需求,针对33层、18层等不同的楼宇,通过合理制定方案,配置优化参数,提供更好覆盖效果和控制干扰;与当前宏站各厂家的RRU都兼容,与当前宏站的安装方式兼容,便于应用和推广;尺寸小便于固定安装,风阻小、视觉好;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
关键词: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模式
1 创新方法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创新方法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总称。掌握创新方法,可以启发人们创造性思维,加快创造发明的进程、帮助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1]。世界上第一种创造技法是1941年美国现代创造学奠基人奥斯本发明的智力激励法。自此,创造技法应用得到了很大发展[2]。其中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关于技术创新方法体系中比较系统的理论[3-5]。由于该理论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可以大大加速技术创新的过程,目前是国内外质量工程等技术领域和非技术领域应用及研究的热点。
2 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
当前,被人们所公认的创新型国家均十分重视创新方法工作。而长期以来,我国对创新方法工作重视相对不够,科学思维培育相对落后,自主创新成果较少,与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极其不相适应。
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加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模式研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推进科技进步的重要措施之一。
2008年4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协联合发文,要求在全国推广TRIZ理论与方法,从源头上推进创新。几年来,创新方法工作在中国积极和有序地开展,到目前为止,全国有30个省(市、区)已经开展了创新方法工作的试点和推广。各试点省份积极探索,为创新方法的有效推广提供了宝贵经验,也取得了巨大的技术成果和经济效益。
3 创新方法工作中的模式要求和建设任务
河北省在创新方法工作中,围绕基地建设和企业落实,着力做好导向清晰、目标明确、扎实推进。
3.1 创新方法推广模式的几点要求
笔者长期从事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工作,对于创新方法区域推广模式中存在问题,认为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即完善创新方法工作领导责任制;健全企业内部创新方法工作机构与工作机制;制定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创新方法工作总体方案,并在设计、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方面细化;针对决策层、研发与工艺设计层、车间班组层等不同层面,科学设置课程及培训方式,开展深度、系统的全员培训,培育创新团队;在设计、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综合应用创新方法,特别是在企业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确立企业创新体系,持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应用创新方法攻克技术难题、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的商业模式,取得一批高水平成果,应用创新方法在国家层面起到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3.2 创新方法基地建设工作任务
在科技部和省科学技术厅的领导下,编制河北省创新方法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推动区域创新方法工作与长效工作机制的建立;健全服务基地内部工作机制与管理制度,推动创新方法工作的持续开展;改善基地软硬件条件,为创新方法培训与实践提供良好环境;建设含有工作交流、宣传普及、辅助工具使用等功能的工作平台,积极开展与兄弟省市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一支高水平师资与咨询队伍,满足本省企业的创新方法工作推广应用与服务需求;培训一批创新工程师,解决一批技术难题,转化一批创新方法应用成果,积累一批优秀案例;协助备选企业制定适合的方法融合与深度应用方案,建立企业核心创新团队,逐步建立较完善的内部工作机制体制,并督导创新方法标杆企业和示范企业完成目标任务。
4 创新方法在应用推广中的“有”与“能”
4.1 创新方法基地建设目标的“八有八能”
一是有专门的基地常设机构,能获得上级主管部门与依托单位大力支持;二是有科学的区域创新方法工作规划与实施方案,能统筹全省创新方法工作;三是有健全的工作机制与经费保障,能保证创新方法工作的持续开展;四是有完善的管理与激励制度,能调动专兼职工作团队的积极性;五是有高水平的专业师资和咨询团队,能满足本省创新方法工作开展需求;六是有设施完备的固定培训场所,能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实践环境;七是有便捷高效的创新辅助工具,能使学员长期保有创新助手;八是有稳定的服务对象群体,能长期发挥基地在创新方法工作中的“撬动”作用。通过建设,把本基地建成“机制完善、运转高效、条件优良、推广得法、服务给力、开放合作”的国内一流的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服务机构。
4.2 创新方法在企业应用推广中的“十有十能”
一、建设背景
电子健康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顶层规划的全国通用就诊服务卡,旨在解决医疗卫生机构“多卡并存、互不通用”堵点问题,方便群众就医和健康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工作的意见》标志着电子健康卡(码)由试点转为全面普及应用。电子健康卡采用国家标准二维码技术和国密算法,为每位居民生成个人唯一、全国通用的“电子健康二维码”,可实现对各地目前在用的医院就诊卡、母子健康手册(妇幼保健卡)、预防接种证、医保卡等各类健康服务介质的兼容使用和统一管理。居民通过电子健康卡将能顺畅连接预约挂号分时就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电子健康档案授权调阅、互联网诊疗等各类医疗健康服务,对推进健康建设,推动医改政策落地,助力健康精准扶贫,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设目标
严格遵循国家和省相关标准和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全县统一规划,以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重点,逐步完成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电子健康卡应用环境改造,不断丰富电子健康卡应用场景,实现全县健康医疗服务“一卡通用”。按照“标准统一、安全可靠、开放兼容、保障应用”的原则,建设稳定高效、安全可靠的电子健康卡应用及管理系统,确保各级电子健康卡管理系统无缝对接、身份认证体系统一、数据安全可靠。利用电子健康卡的身份识别功能,基于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对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整合、共享、调阅和管理。
三、建设内容
根据市电子健康卡建设实施方案,改造全县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电子健康卡的应用支撑,为居民在预约就诊、健康档案共享、家庭医生签约、妇幼保健、预防接种、便捷结算等方面提供惠民服务。
1、制订电子健康卡建设实施方案。方案内容涵盖电子健康卡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技术路线、实施计划、任务分工和保障措施等,并报市卫生健康委备案。
2、推进用卡环境改造工作。积极推进辖区内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电子健康卡用卡环境建设改造,购置扫码设备,完成相关业务系统升级、识读终端和自助设备改造等工作。
3、县级医院建设内容
(1)制订建设实施方案。方案内容涵盖电子健康卡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技术路线、实施计划、任务分工和保障措施等,方案报县卫生健康委备案,完成建设后须实现与市、县级电子健康卡系统互联互通,通过互联互通测试后方可正式上线发卡使用。
(2)院内业务系统改造。各医院搭建前置服务器,按照《省电子健康卡应用接口文档》通过专网或电子政务网实现与市级电子健康卡系统的互联互通,通过调用前置服务器的接口服务,实现对电子健康卡二维码的加密和解密服务。同时要积极协调院内信息系统开发商,逐步完成院内涉及电子健康卡应用的各业务系统升级改造。如医院自有APP需集成电子健康卡的,需使用市电子健康卡系统提供的统一SDK。
(3)部署或升级终端设备。部署、升级自助服务机、报到机、窗口扫码设备等所有用于支撑电子健康卡应用的终端设备,以支持电子健康卡的应用,所有相关设备须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电子健康卡技术规范》有关要求。
四、实施步骤
(一)筹划准备阶段(2020年4月-2020年5月)顶层设计,编制方案。
1、结合我县实际编制建设实施方案,报市卫生健康委备案;
2、确定我县居民电子健康卡试点运行医疗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确定县中医院、白塔畈镇和燕子河镇中心卫生院为试点医院。
(二)试点实施阶段2020年6月-2020年7月)夯实基础,逐步实施
1.在试点基层上,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用卡环境建设,并实现与市级电子健康卡系统的互联互通。
2.各县级医院完成电子健康卡用卡环境建设,可支撑电子健康卡的发卡和应用,并实现与市级电子健康卡系统的互联互通。
(三)全面推广阶段(2020年8月底前)全面推广,扩大应用。
1.全面完成县、乡、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电子健康卡应用环境建设,逐步扩大电子健康卡应用范围。
2.加强对电子健康卡的应用监管和宣传推广工作,各医疗单位探索深化电子健康卡应用,逐步实现“一卡多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卫健委成立县电子健康卡建设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面推进电子健康卡建设,各医疗机构要及时成立组织,明确专人,制定方案,报县卫健委备案。
(二)明确责任分工。县卫健委负责全县电子健康卡项目建设和工作推进、电子健康推广使用的统筹管理工作。
县级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负责组织协调本院包括医共体成员单位的电子健康卡软硬件建设和各系统用卡环境改造、使用终端的优化改造等,以及与电子健康卡信息系统的对接开发实施工作,优化医疗机构就医服务流程,开展单位内电子健康卡的用卡宣传和引导工作等。
基层医疗机构在卫健委、医共体牵头医院的统一部署下,积极配合用卡环境改造,配备电子健康卡扫描终端,将电子健康卡进行宣传推广使用。
科大讯飞负责完成基层医疗HIS、区域LIS、区域PACS、区域心电、区域公卫与电子健康卡管理系统、电子健康卡应用密码机接入、虚拟化SDK程序包、虚拟化应用接口等开发工作及国家平台密钥管理系统的对接工作。负责全县医疗卫生系统与市等上级系统的有效对接,保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集成度和成熟度。
(三)强化保障措施。按照谁使用、谁负责、谁承担的原则,医共体牵头医院承担本单位的全部软硬件改造、安装、运维服务等费用;卫健委、医共体牵头医院承担基层卫生医疗单位的全部软硬件改造、安裝、运维服务等费用。各单位要积极争取,切实保障电子健康卡建设、应用、宣传推广等经费。
(四)加强实名管理。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的实名制管理,重点将医院自建的就诊卡及基层卫生、妇幼保健等系统按照“统一标准、开放兼容”原则,统一接入电子健康卡注册管理体系,全面实现实名制就医和“一卡通用”。
一、注灌技术的原理和优势
注灌技术是利用由输水管、增压系统和注灌枪组成的“农用注灌机”,将水通过增压泵加压后,由输水管和注射枪直接将水注入地表下作物根部的一种地下微量灌溉技术。目前推广产品主要有SLZGD-720型(配套1.3千瓦单相电机)和SLZGQ-900型(配套3.8千瓦汽油机)。主要技术指标为:720型标准流量720L/H,输出压力0.3~1.5Mpa,900型标准流量900L/H,输出压力0.6~1.5Mpa,两种机型进水管长度(吸程)均为6~9米,出水管长度30~60米,3秒钟可注水0.5公斤。与传统地面灌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一是节水。根部灌溉有效减少了地面蒸发,水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且利于保持土壤良好的团粒结构。二是使用灵活,操作简便。使用基本不受水源和地形地貌的影响,水源可灵活选用水池、水窖或水箱,在不平整耕地上也可实现均匀灌溉。三是可以实现水、肥、农药一体化使用,提高肥料利用率,控制土传病虫为害发生。四是用途广泛,将注灌枪更换为喷雾枪后该设备可作为机动喷雾器使用。
二、推广思路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以节水增收、抗旱防灾为目标,以特色林果幼龄期灌溉、治沙造林、旱作栽培补灌、河灌区日光温室水肥药一体化管理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为重点,集成其它林果生产、旱作栽培和节水高效技术,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稳步在全市推广注灌技术。
三、主要实施内容及任务指标
1.试验研究
特色林果业幼龄期注灌技术应用研究(由市、县区林技中心、农机中心协作承担)。
注灌技术在治沙造林上的应用研究(由林业治沙站和市、县区林技中心、农机中心协作承担)。
不同注灌机机型使用效果及优化改进试验研究(由市农机中心、林技中心、农技中心协作承担)。
注灌机在旱作栽培上的应用技术研究(由市、县区农技中心、农机中心协作承担)。重点开展旱作区马铃薯和非保灌区玉米注灌时间、次数、水量、水肥一体化技术及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河灌区日光温室中注灌技术应用研究(由市、县区农技中心、林技中心、农机中心协作承担)。主要论证水肥药一体化技术在温室瓜菜、林果应用的节水、节肥、增产、防病虫效果,总结出河灌区日光温室瓜菜、林果注灌技术规程。
注灌机改装为机动喷雾器喷防病虫害效果试验(由市农机中心、农技中心、林技中心协作承担)。进行该设备与担架式机动喷雾器、背负式机动喷雾器、手动喷雾器的对比试验,明确其喷防效率和防治效果,提出适宜应用作物及靶标有害生物。总结出不同作物、不同有害生物的统防统治技术规程和专业化机防队建设方案。
对比验证试验。每个示范区在不同作物上均应设置注灌技术与常规灌溉技术的对比验证试验。
2.示范推广
年稳步开展治沙造林、特色林果幼龄期灌溉、旱作栽培补灌、河灌区日光温室水肥一体化管理示范,建立28个示范区,示范面积19000亩,建立病虫害专业化机防队5支。具体为:
建立特色林果业幼龄期注灌技术应用示范区10处,面积9000亩,设在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由区、县林业、农机部门承担。
建立治沙造林注灌技术应用示范区8处,面积7800亩,设在民勤县和古浪县。由县、县林业、农机部门承担。
建立旱作栽培注水补灌示范区6处,面积1800亩,分别设在县、县和凉州区。由县、县、区农牧、农机部门承担。
建立河灌区日光温室注灌技术示范区4处,面积400亩,设在区、县。由区、县农牧、林业、农机部门承担。
建立病虫害专业化机防队5支,专业化防控覆盖面积19000亩。其中,特色林果业以苹果蠹蛾、叶螨为重点,由林业部门负责建立机防队2支,防控覆盖面积9000亩;旱作马铃薯、玉米以马铃薯晚疫病和玉米叶螨为重点,由各县区农技中心建立机防队3支,防控覆盖面积10000亩。
3.机具配套
根据该注灌机灌溉效率和不同作物、栽培方式的需水特点及灌溉要求,治沙造林每30亩配套1台;特色林果业幼龄期灌溉每30亩配套1台;旱作栽培补灌马铃薯每15亩配套1台,玉米每10亩配套1台;河灌区日光温室每4亩配套1台。按示范面积计算,全市共需注灌机800台(区290台,县270台,县180台,县60台),其中,治沙造林260台(县180台,县80台),特色林果灌溉300台(区180台,县100台,天祝县20台),旱作栽培补灌140台(县60台,区、县各40台),河灌区日光温室灌溉100台(区70台,县30台)。病虫害专业化机防队建设所用机具包含在上述各项措施中,不另作计划。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注水补灌技术的示范推广涉及农机、林业、水务、农牧等部门,工作面广,技术要求高。为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各县区要及时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通过实行行政、技术双轨责任制和分级管理的办法,明确任务,靠实责任,确保试验示范工作有序顺利开展。
2.制定实施方案。各县区及市林业、水务、农机、农牧部门都要严格按照市上总体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具体可行的工作方案和试验方案,确定实施区域、作物种类和具体地点,明确示范推广的技术关键和配套栽培管理技术,因地制宜地开展不同作物注水补灌次数、注水量、补灌时期、水肥农药一体化技术、增产效果及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制定最佳补灌时期、补灌次数、水肥药配比技术方案,为指导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3.加大扶持力度。由于注灌机具成本较高,农民群众购买能力有限,在推广应用的起步阶段,县区政府要加大对该技术推广的资金扶持力度。农户购置注灌机在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优惠扶持政策和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相关部门要整合项目资金,特别是生态治沙、经济林果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和病虫害专业化防控等项目资金,支持和引导农户应用注灌技术。农机、林业、农牧、水务等部门要提前谋划,根据各自工作特点,积极申报项目,争取专项资金,保障注灌技术示范推广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