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年度内部审计报告范文

年度内部审计报告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年度内部审计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年度内部审计报告

第1篇

关键词:风向导向 高校 审计流程 优化

一、内部审计的相关定义

在我国,最新的内部审计定义是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3年8月颁布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作出的,“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高校内部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一个分支,有内部审计的内涵本质,也有自身独特的特点。高校内部审计是高校内部审计部门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对高校的内部控制、预算执行和决算、建设项目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方面进行的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目的是帮助高校完善治理、防范风险、创造效益,实现高校事业目标。

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全新的审计模式,该模式下审计人员在对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组织面临的各类风险以及内外部环境,进行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来实施审计,审计过程中运用专业的审计技术方法来协助组织降低组织风险、完善内部控制,实现组织价值增值。

二、高校内部审计流程现状及问题

(一)高校内部审计流程现状。内部审计流程是完成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程序和步骤。规范的内部审计流程能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并且保证内部审计质量。通过梳理,笔者发现高校都有基本的内部审计流程体系,制定的内部审计流程主要集中在工程审计流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流程和财务审计流程等方面。现阶段高校的内部审计流程大致可以分为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和后续审计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主要流程如下:

1.审计准备阶段的主要流程。年度审计计划的制定和审批;根据审计项目的实际情况成立审计小组,开展审前调查,制定项目审计计划和方案,发出项目的审计通知书,接收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提供的审计所需资料。

2.审计实施阶段的主要流程。对内部控制制度运行有效性进行测试,进行实质性审计程序,运用检查、观察、询问、函证、访谈和分析等审计方法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审计评价等。

3.审计报告阶段的主要流程。审计组汇总分析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完成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征求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人意见;审计组对反馈意见进行审查核实,有必要修改审计报告,并报内审部门负责人审核;将审核后的审计报告报分管校领导审核后,送达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人。

4.后续审计阶段的主要流程。被审计单位对内部审计报告中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在一定期限内将整改情况书面报告至内审部门,内审部门对整改报告中的情况进行审查、核实,出具后续审计报告,项目归档。

(二)高校内部审计流程的问题分析。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高校的内部审计流程也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审计准备阶段。首先,高校内部审计的年度审计计划主要取决于学校的工作安排和省教育厅内部审计部门的部署,立项很被动,缺乏风险意识,而且审计项目多以财务收支审计、建设工程审计等常规审计业务为主,较少涉及内部控制审计、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等较为前沿的审计内容。其次,疲于应付审前调查,未考虑风险因素,项目审计计划和方案没有针对性,造成审计实施过程的盲目性和内部审计报告中审计建议的不具可行性。现阶段,少部分高校将审计工作狭隘地定义为查账,这种账项基础审计已经不能适应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

2.审计实施阶段。首先,经过调研,笔者发现部分高校没有明确的审计流程,这增加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随意性;此外,有的高校直接套用社会审计机构的审计流程,没有针对性,不适应高校的实际情况。其次,大部分高校在实际审计实施过程中,没有对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直接进行实质性的检查工作,在现阶段高校内部审计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这种做法加剧了审计资源和审计任务间的矛盾,降低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由于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不能从内部控制、高校治理等方面出发整体全面地把握内部审计工作,因此内部审计的影响力和发挥作用的层次不高。最后,笔者发现,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底稿存在简单、应付的情况,不能完整地记录审计工作的开展。

3.审计报告阶段。现阶段,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虽然开展了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建设工程审计等多种内部审计,但是内部审计报告浮于表面,仍局限在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评价层面上。内部审计部门较少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体制进行分析评价,因此内部审计报告中对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管理和应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提及的较少,因此就不能对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体制和机制上的挖掘。

4.后续审计阶段。首先,经笔者调查了解,由于种种原因较大部分高校没有进行后续审计工作,将内部审计报告送达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作为审计项目的结束,导致内审报告中的审计建议和意见没有得到被审计单位的落实,降低了内部审计的价值。其次,高校后续审计未有效地发挥帮助被审计单位完善内控、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咨询功能,因此被审计单位对内部审计的理解和认可度不高,不利于提升内部审计在高校治理中的影响力。

三、高校内部审计流程的优化对策――基于风险导向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流程要求在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和后续审计阶段都要考虑风险因素,针对高校内部审计流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基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对内部审计流程进行优化。

(一)审计准备阶段。首先,年度审计计划和项目立项以风险导向为基础。高校的年度审计计划的制定要以风险导向为基础,内部审计部门应根据高校的发展战略、内部审计部门的发展规划和内部审计资源的情况选择当年要实施的审计项目。变被动立项为主动立项,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进行立项,对于高风险领域和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优先投入审计资源,进行重点审计。审计立项要有前瞻性,使得审计项目能够解决高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其次,高校要做好深入充分的审前调查,并对被审计项目进行风险评估,这样能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流程和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出详细有针对性的项目审计计划和方案。在项目审计计划与方案中,对于有可能发现重大错报风险的地方要重点关注,并重点投入审计资源,这样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审计实施阶段。首先,在该阶段,审计组要进行控制测试,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根据控制测试的结果和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确定实施实质性程序的范围。如果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那么实施实质性程序的范围就应越广。如果内部控制测试结果显示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薄弱、可信赖程度低,审计组就应扩大实质性程序的范围,这样才能收集充分恰当的审计证据,得出合理的审计评价和审计建议。其次,高校要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工作。审计工作底稿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内部审计部门要制定适合高校特点的规范的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模板,并做好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工作。规范的审计工作底稿使得审计工作有理有据,同时为审计检查和审计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三)审计报告阶段。审计报告阶段是体现内部审计工作成果的核心阶段,因此要基于风险导向审计对该阶段进行优化。首先,内部审计要实现帮助被审计单位完善治理管理、增加价值的功能,就必须在审计报告中就高校相关部门的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及有效性,风险应对和风险管理情况,管理体制的健全及效率等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和意见。这样被审计单位才能采纳审计建议,优化管理机制。其次,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在出具内部审计报告的同时,应出具管理建议书。所谓管理建议书,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产生重大错报风险的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提出的书面建议。内部审计部门要站在被审计单位的角度,研究思考管理建议的适用性和可行性,这样提出的建议才能改善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四)后续审计阶段。后续审计阶段是确认内部审计意见与建议是否得到被审计单位落实的关键阶段,只有经过后续审计阶段,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系统。高校的内审部门应重视后续审计工作,认识后续审计阶段在高校整个内部审计环节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后续审计的有效性,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将后续审计列入年度审计计划,这样能引起高校管理层的重视,更加高效有序地开展后续审计工作。实施后续审计应注意时间的选择和审计技术、技巧的运用,提高工作效率。在实施后续审计时,内审人员应帮助被审计单位一起分析查找相关问题的原因,对内审报告中的审计建议进行落实,并推广应用。高校的内部审计人员要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对于后续审计中发现的新问题,及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新建议,持续帮助高校完善内控和风险管理,不断提高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高校的健康发展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勇,王小林.审计流程优化研究――基于BPI理论的视角[J].会计之友,2011,(27).

2.周庆西,谢伟.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创新[J].中国内部审计,2013,(3).

第2篇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为加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监督与评价,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

第三条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内部审计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本单位的规章制度等,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独立进行审计监督,对本单位内部审计领导小组和上级审计机构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二章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第四条集团公司设投资审计部为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实施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

第五条为加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力量,成立由集团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和聘任兼职内部审计人员组成的集团内部审计队伍,在投资审计部的具体指导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第六条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严格遵守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做到独立、客观、公正、保密。审计人员与办理的审计事项或与被审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审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

第七条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审计人员的专业任职资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审计职责和权限

第八条内部审计机构对下列单位进行审计:

(一)集团公司本部;

(二)集团公司投资的全资子公司;

(三)集团公司投资的控股公司经征得该公司董事会同意的;

(四)集团公司指定的其他单位。

第九条内部审计机构对下列事项进行审计:

(一)年度财务预算、投资计划及其执行情况;

(二)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

(三)年度经济目标考核责任制完成情况,经营者年薪及职工工资总额使用情况;

(四)经营者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五)固定资产投资及技改项目;

(六)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情况;

(七)经济管理和效益情况;

(八)法律、法规规定和本单位内部审计领导小组及上级审计机构交办的其他审计事项。

第十条内部审计机构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经济活动中的重大事项开展审计调查,提出加强调控和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一条内部审计机构具有以下职权

(一)参加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议;参与研究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提出内部审计规章制度,由集团公司审定公布后施行。

(二)要求被审计单位按时报送生产、经营、财务收支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决算、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文件、资料,并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三)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该项审计工作所需要的办公场所等工作条件,如实反映情况,按要求提供与审计事项相关的资料,不得拒绝和阻挠。

(四)检查被审计单位有关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账簿、资料、文件、电子数据和现场勘察实物;

(五)对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有权向集团公司内部的相关部门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有关文件、资料等证明材料;

(六)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法违规、严重损失浪费行为,作出临时制止决定;对可能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经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领导小组同意,有权予以暂时封存;

(七)视实际情况,组织具有法定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或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与审计;或委托具有法定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和具备审计资格的集团公司所属的有关单位进行审计;

(八)对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及纠正、处理违规行为的意见;

(九)督促被审计单位严格执行审计决定;

(十)对违反财经法纪和严重失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单位和个人,有权向集团公司领导提出追究责任的建议。

第四章审计工作程序

第十二条审计工作计划。内部审计机构根据上级内审机构的要求和集团公司的具体情况,确定年度审计工作重点,拟定审计项目计划,报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根据集团公司特殊需要,也可实行临时专项审计。

第十三条审计方案。按照审计项目计划,根据被审单位具体情况,制定审计工作方案。

第十四条审计通知。根据审计计划确定审计事项并组成项目审计组,提前三日向被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临时审计除外)。

第十五条实施审计。审计人员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帐薄、会计报表、经济合同,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获取各类审计证据,包括书面证据、实物证据、视听电子证据、口头证据等,并及时编制工作底稿。

第十六条审计报告。审计组应在审计实施结束后,以经过核实的审计证据为依据,出具审计报告(初稿),审计组提交审计报告(初稿)前应当征求被审单位意见,被审单位应在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意见。内部审计机构对审计组提交的审计报告(初稿)经审核后出具审计报告,报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领导小组批准后下达被审单位和有关单位执行。内部审计机构将根据有关要求将审计结果报送上级审计机构。

第十七条被审单位应根据审计报告及时作出处理,并在审计报告规定时间内将处理结果报告集团内部审计机构。被审单位对审计报告如有异议,可以向集团公司董事会提请裁决处理。

第十八条后续审计。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后续审计范围,实行后续审计,一般在审计报告下达执行一定时期后进行,检查审计报告的执行情况。

第十九条集团内审机构对办理的审计事项建立审计档案,按照规定管理。

第五章奖励和处罚

第二十一条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应加强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积极配合内审机构开展审计工作,各单位的内审结果作为年度经济责任考核及有关先进评比的依据之一。

第二十二条对审计中发现的违纪违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报集团公司批准后对被审单位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对认真履行职责、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内部审计人员,将给予奖励。

对、、、泄漏机密的内部审计人员,将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规定与本单位原规定不一致的,按本规定执行。

第3篇

Abstract: The significance of regulating internal audit procedures is described. The necessary standardization and standardized conditions to achieve and regulate the internal audit program's content are analyzed.

关键词:内部审计程序;意义;必要条件;内容

Key words: internal audit procedures;significance;necessary condition;content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1-0008-01

1规范内部审计程序的重要意义

规范内部审计程序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规范内部审计程序是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客观要求。审计程序是确定审计方法的前提,只有设计出科学、合理、规范、符合客观实际的审计程序,才能高效地实施审计,才能将保证内部审计质量和降低审计风险的要求落实到审计工作各阶段、各环节和各步骤的内容。第二,规范内部审计程序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减少内部审计资源消耗的有效途径。只有严格而又灵活的内部审计程序,才能将内部审计理论与内部审计人员的经验和职业判断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第三,规范内部审计程序是树立内部审计职业形象的要求。通过规范内部审计程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达到维护内部审计职业信誉、树立内部审计职业形象的目的。

2实现内部审计程序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必要条件

2.1 潜心研究和借鉴《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2004年2月10日,国家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了审计署6号令,要求自2004年4月1日起在审计署机关及派出、派驻机构试行《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该办法规定了从审计方案的制定、审计证据的取得、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的撰写和审计项目质量责任全过程的审计质量控制。

2.2 制定出适合中国石油行业特点的内部审计程序中国石油集团内部审计不同于国家审计,也不同于注册会计师审计,中国石油集团必须制定出适合中国石油行业特点的审计质量控制办法和审计质量管理体系,系统地规范中国石油集团内部审计的全过程,实现审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以达到审计质量水平的提高和飞跃。

2.3 持续改进,逐步形成一套操作性强的审计质量管理体系社会在不断发展,企业在不断变化,规范的内部审计程序应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最终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体系。只有这样,内部审计机构才能够与时俱进,才能够不断改进,才能够不断提升审计水平,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服务与监督并重的职能,才能够促进中国石油企业实现更高的价值。

3规范内部审计程序的内容

3.1 审计计划阶段内部审计机构应根据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和年度审计目标,结合企业内部审计资源,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确定年度内将要开展审计项目的类型、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审计方式和审计覆盖面等,并测算出年度审计任务预计发生的审计费用。经审批后严格进行实施。实施过程中定期分析计划执行情况,找出计划变化的原因,并及时调整计划。

3.2 审前准备阶段①制定审计方案。②规定审前调查程序。③制定作业计划。④规定审计组进驻前准备事项。

3.3 审计实施阶段①规范审计组进点会议和退出会议工作程序。审计程序中应规定审计组进驻被审计单位召开进点会议和退出会议工作程序,规定递交给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对提供审计资料真实性和合法性的《承诺书》;规定审计组成员的统一服装要求;规定审计组退出会议要简要总结审计组的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宣读交换意见稿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意见等程序。②规范审计方法。为了提审计效率,应规定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根据审计目标规定具体的审计方法和步骤。如:规定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由审计组长和主审与被审计单位负责人、领导班子进行谈话的内容和谈话提纲;规定财务收支审计项目每一个会计科目的审计程序,以便使每一位内部审计人员对照会计科目的审计程序即可知审计方法;规定审计抽审所属单位数量的比例和抽审资金量的比例等。③规范审计工作日记的撰写要求。规定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在每天结束之前记录审计日记,并规定审计日记应该记录的内容和记录时间要求。④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规定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规范性要求,除了要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字体、排版外,还应规定审计工作底稿各要素的具体要求,目标是可以直接粘贴到审计报告中加以应用。⑤规定审计组定期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内部审计机构管理部门为了及时掌握审计组的工作动态和审计人员的身体状况情况,规定审计组定期进行汇报和总结审计组工作开展情况,规定汇报撰写提纲和汇报内容撰写要求等。

3.4 审计报告阶段①规范审计报告的格式及撰写。内部审计机构应参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审计报告统一的格式,包括对字体、字号、排版、标点符号等进行规范;规定每种类型的审计报告撰写提纲和撰写要求,规范使用报告语言等。②规范审理程序。内部审计机构,应制定出对审计项目的审理程序,规定审计组离开审计现场后的规定时间内将审计资料移交给审理人员,由审理人员检查审计资料是否齐全、是否规范,检查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是否符合规定、查证事实是否透彻、审计判断是否准确、判断依据是否合理,检查交换意见稿的审计报告格式是否规范、报告语言是否精炼、条理是否清晰、审计意见是否正确和审计意见是否具有操作性等。

第4篇

    截至2012年1月,广州移动内部审计部制定及执行的集团、省和市级规章制度流程共21个,为公司运营效率提升、风险防范和价值创造方面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帮助,内部审计工作全面规范化。加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全体员工审计风险意识教育。审计人员如果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品质,将使审计失去独立性和客观公正性,审计项目的质量便无从谈起。重视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术教育培训,是提高内部审计项目质量的根本措施。广州移动内部审计部致力于加强内部审计道德规范,主要包括内部审计工作责任感规定以及审计行为规定。要求并引导审计人员热爱和尊重自己选择的职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职业责任感,以从事这一职业为荣,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内部审计工作,时刻以一名审计人的身份约束个人的行为。同时,注意加强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教育,使审计人员充分认识到不按照内部审计准则实施审计项目、不注重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将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风险防范堡垒的筑建仅靠审计人员是不够的,需要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广州移动内部审计部为全面提升中国内部审计公司员工整体风险防范意识,建立了多种沟通服务渠道,时刻保持与业务等一线部门的紧密联系,定期举办审计主题活动,塑造专业服务品牌,风险意识得以深入“民”心。(1)以“服务”的心态建立起和谐的审计关系。与对口部门的经理人员和骨干业务人员建立起和谐友好的关系,以“帮助业务部门防范风险”的心态,帮助业务部门树立“内部审计是以帮助业务部门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控制风险为主要目的”的认识。(2)咨询服务走在前,坚持部门联系对口制度。设立“内部控制咨询”专用邮箱,订立专人对口专业部门服务制度,在约定工作期限内,为各部门提供文件、制度、流程等各类风险咨询服务。各职能部门、业务部门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感知度和认可度明显提升,全员风险防范意识显着提高。(3)通过年度主题活动,打造内部审计服务品牌。2008年,广州移动内部审计部开展了“审时度势”主题活动,通过“审时度势”、“审鉴致远”等五大模块,展现内部审计监督、咨询服务的专业形象。2009年,启动“长治久安”九大工程,将咨询服务范围进一步延伸到“服务一线”领域,推动公司风险文化建立和内部控制责任制的落实。2010年,开展“风险baidu”主题活动,将“事后”风险发现主动改为“事前”风险提示,鼓励一线员工主动揭示风险,内部审计部针对风险点较为集中的领域开展专项审计、督促相关部门有目标地整改。2011年,开设“风险话你知”专题案例分享,将行业范围内、社会生活中,大家易忽视的风险点,以图文并茂的小案例形式,用邮件、宣传滚动栏的方式,把风险宣传工作深入到每一位员工心中。制订审计项目分级督导与复核机制,加强审计项目质量内部控制。督导是指监督与指导,建立分级督导制度,就是对各层次的审计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广州移动内部审计部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审计项目负责人、审计组长的三级复核制度,对保证审计项目质量具有内部监督作用。由于领导重视,审计人员力量充足,审计复核制度得以有效建立。

    通过明确的奖惩措施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和管理水平

    1.到业务部门去,到业务部门的工作现场去。广州移动内部审计部的审计人员有个习惯:在安排好常规工作的前提下,会尽量多参与业务部门的日常工作,参加业务部门的重要会议,学习业务部门的重要系统平台,到一线作业现场去(如施工现场、服务厅、集团客户服务现场等),保持掌握第一手的业务信息和技术手段,坚持做企业的业务能手和专家。2.关注审计人员素质提升,参加岗位资格培训和后续教育培训。广州移动内部审计部成员在入职的第一个年度,必须参加广东省内部审计协会举办的岗位资格培训班,通过考试合格方可继续留任。之后每年都必须参加广东省内部审计协会或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举办的后续教育培训班,不断学习、更新已有审计知识和技能。公司还鼓励大家及时将学到的国内外先进的审计理念或方法应用到工作中去,积极改进工作方法、有效提升工作效率。3.重视审计人员的学习交流。会计、审计法规不断更新,审计新技术与方法也不断出现,广州移动内部审计部不定期组织部内人员与各兄弟公司、合作伙伴的学习交流,探讨工作方法、更新专业知识,紧跟时代步伐。4.通过奖惩措施,鼓励审计人员多出精品。(1)为充分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奖优罚劣机制。鼓励审计人员参加上级单位或内部审计协会的优秀审计项目评比,对评上各级优秀项目的,在年终考核时将予以加分或评优;对于大型内部审计项目,进行内部评比,如SOX(《萨班斯法案》)测试,每年都根据审计工作开展情况评出优秀SOX测试人员。同时,建立严格的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对不按内部审计准则实施审计程序,没有控制好审计质量的,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2)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项目、内部审计工作和相关人员评价机制。对各相关部门的SOX测试联系人,广州移动制定了优秀评比标准。对配合内部审计部开展SOX测试,在测试过程中敢于上报问题发现,积极配合整改的部门联系人,在年终SOX总结评比时,授予“优秀SOX测试联系人”称号并给予一定奖励。为促进各相关部门或分公司重视内部审计项目的质量结果,有目标地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在公司月度经营分析会上通报有重大审计发现的部门负责人,限时整改。有效保证了审计结果的利用,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降低。对审计过程中故意隐瞒事实甚至误导审计人员的行为,一经证实,将予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直接影响其绩效评价。5.进行审计项目内部评估和监督检查。审计工作是一项需要依据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的经济活动,存在着由于判断不准确或经验不足而引起严重后果的审计风险。通过上级主管部门和审计人员对审计项目进行内部评估或抽查,可促进企业审计人员严格按照内部审计准则实施审计业务,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除了实行三级复核机制外,广州移动内部审计部每年不定期对内部审计项目进行质量自查或抽查,以确保审计项目的质量管理到位。2011年底,广州移动内部审计部创新开展了“拉网式”审计,对前期开展过的所有审计项目进行全面的回顾,系统地开展内部评估、风险分析和难度提示;然后根据分析结果,针对高风险、高难度的历史审计发现,开展后续专项审计,通过“拉网式”审计,既对内部审计项目的质量做了一次全面复查,还总结了各类审计项目运用到的审计手段和方法,为审计人员知识共享提供了有效途径。另外,这种自我监督评价的过程,也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学习过程,是全新的市场竞争形势下,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质量管理手段。

    加强全过程质量跟踪,将质量管理落实到细节

    内部审计项目质量的控制和管理,要树立全员质量观念,从审计立项、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和审计跟进阶段实行全过程的控制跟踪。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1.重视审计立项,结合企业管理需求,制定年度审计计划。审计立项是通过调研、分析和评估,确定审计项目的过程。很多企业未对审计立项给予足够重视。审计立项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企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并经所在公司董事会(审核委员会)、管理层批准,向上一级内部审计机构备案。2.做好审前准备,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准备包括编制项目审计计划、组建审计组、下达审计通知书、开展审前调查和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等工作,尤以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最为重要。要编制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首先要分工明确,合理分配审计力量;审计方案的范围要明确,切实可行,审计重点突出并充分体现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和风险评估结果。若能同时搞好审前培训工作,让审计人员全面了解审计目的、内容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则能在后期的审计实施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通过有效途径获取可靠的审计证据。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应按照审计实施方案执行充分适当的审计程序,获取可靠的审计证据。审计人员通过检查、监盘、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使审计证据与形成的审计意见之间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足以支持审计报告和审计结论中揭示的问题,是审计证据控制环节的关键所在。4.审计工作底稿及审计定性的控制。审计工作底稿是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也是明确审计责任、评价审计人员专业能力和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因此,审计工作底稿应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结论充分、简明扼要,还需经过规范的索引。广州移动内部审计部建立审计工作底稿两级复核机制,要求审计组长和项目负责人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的结论写入复核意见,签署姓名和复核日期,以确保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5.审计报告的撰写与最终审定。审计报告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审计目标的实现和审计成果的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提高审计报告质量,应建立审计报告的复核审定控制和最终审定控制环节。审计报告除了要内容完整,文字清晰、简洁,富有建设性,还应及时发出,以便被审计单位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广州移动内部审计部执行审计报告三级复核制度,审计组组长、项目负责人以及内部审计机构主要负责人均会对审计报告进行复核,确保了审计报告的质量;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提出修改意见并督促改正,方可正式审计报告。6.整理保管好审计档案。审计档案是审计信息的载体,是审计业务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审计档案的质量控制,也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广州移动内部审计部对历史审计项目资料进行归档整理,形成系统档案资料,并放置部门服务器上供部门成员随时参阅,有效提高了审计结果的利用和审计方法的推广。7.审计跟进不可忽视。审计跟进是指内部审计部门为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决定、意见和建议所采取的改正、落实措施及效果而实施的审计,也是对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结论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的过程。很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都设法提高审前、审中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却忽视了审后管理——对审计跟进的落实,致使前期的努力无法发挥应有的监督和管理作用。

第5篇

开展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对于安徽烟草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一是有利于改善内部审计环境。实践证明,高水平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能够提高组织各层级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关注度,增强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认可度和权威性。同时,内部审计机构自身也为达到各层级的要求和期望而不断努力。因此,通过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可以对安徽内部审计部门遵循内部审计标准和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增进对彼此工作的深入理解,获取支持和帮助,提升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可度。二是有利于推动安徽烟草内部审计发展转型。近年来,安徽烟草内部审计工作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提高,具备扎实的账项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基础,按照国家局“发挥审计在反腐倡廉中的尖兵和利剑作用,通过查账,增强免疫功能、发现腐败线索”的要求,安徽烟草的审计工作要调整思路,减少审计项目,提高审计质量,集中力量将问题查深查透查实,防止遗漏重大问题。目前,安徽烟草正尝试向“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主线、以治理为目标、以增值为目的”的新模式转型,引入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必将会推动转型进程。三是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内部审计要为组织增加价值,需要合格、胜任的内部审计人员采用合理、适用的程序和方法开展工作,才能在组织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领域发挥作用,为组织加强内部控制、降低风险、改善运营、实现有效治理做出贡献。质量评估关注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的能力,通过这一活动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内部审计人员的执业情况,从而推动其不断增强专业胜任能力。

二、安徽烟草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重点要素和关注点

《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的评估标准体系将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内容分为两大类,即内部审计环境类和内部审计业务类,两大类别又分为19个评估要素和34个评估要点。在现阶段,安徽烟草已经建立了一些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体系,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内部审计质量进行评估,但整体意识还很薄弱,评估方法尚缺乏系统性,评估的内容暂不明确具体。基于此,现阶段安徽烟草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应按照《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规定的评估流程、评估标准和评估工具对“内部审计业务类”方面的部分评估要素进行质量评估。下面浅谈一下在对部分重点评估要素进行质量评估时的关注要点。

(一)审计计划的质量评估

古人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对内部审计工作同样适用。年度审计计划和项目审计工作方案的编制是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前提。一个好的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是实现审计目标的纲领和指引。

1.年度审计计划,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为完成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对一段时期的审计工作任务或具体审计项目做出的事先规划。在对年度审计计划进行质量评估时,审计的关注点应至少包括:内审部门编制的审计计划是否紧紧围绕本单位年度重点工作;预期的审计目标是否恰当合理;是否能够对单位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监督到位;是否能够对本单位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促进解决;是否能够对内部员工普遍关注或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有所思考;是否能够对以往审计发现的比较突出、影响较大的问题防止再犯等。

2.审计工作方案是指审计部门为了使审计人员能够顺利完成项目审计业务,据以组织、指导和控制某一个审计项目,达到预期审计目的而编制的具体审计项目工作计划。编制一个好的审计工作方案,可以使审计项目有序、优质、高效地进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在对审计工作方案进行质量评估时,审计的关注点应至少包括:具体审计方法和程序是否适合该审计项目;审计内容是否全面;审计人员及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

(二)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质量评估

1.审计证据,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活动中,通过实施审计程序所获取的,用以证实审计事项,作出审计结论和建议的依据。可以说,在审计的整个过程中,收集、鉴定和综合审计证据是审计工作的核心。审计证据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了审计结论,从而影响审计报告。因此在对审计证据进行质量评估时,我们的关注点应至少包括: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是否恰当;审计证据是否具备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审计证据的风险水平是否合理。

2.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工作记录,是联系审计证据和审计结论的桥梁。审计工作底稿在审计工作过程中起到了纽带作用,将审计证据和审计结论连接起来,作为审计报告的基础。因此在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质量评估时,审计的关注点应至少包括以下四点。一是内容是否详实完整:记录与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相关的所有资料,罗列应关注的方方面面,区分重点关注事项与普通关注事项;二是记录是否清晰易懂:清楚地说明内部审计人员所执行审计程序的性质与程度,说明在审计过程中所检查的资料;三是描述是否客观真实:内部审计人员应对所收集的资料予以审核,确保审计工作底稿资料的来源真实、可靠,对被审计单位的描述客观、真实;四是结论是否明确合理:在收集、记录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内部审计人员应根据所收集的审计证据,进行整理、分析,做出适当的职业判断,提出明确的审计结论和意见,避免使用模糊不清、容易产生歧义的文字。

3.审计报告,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就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出具的书面文件。审计报告是一个审计项目的核心文件,一份好的审计报告应具备一些基本的质量特征,即应当正确、客观、完整、清晰、及时、具有建设性,并体现重要性原则。因此在对审计报告进行质量评估时,除了上述基本的质量要求外,审计的关注点应还至少包括以下五点。一是不同类型的审计报告的侧重点是否不同。全面审计、专项审计、管理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不同的审计项目,审计报告的内容要各有侧重,如经济责任审计应侧重报告任期内各项经济指标的实现情况,管理审计应侧重单位内部管理情况及制度的执行情况,专项审计应侧重项目的开展及实施情况。二是是否给与恰当的肯定。内部审计报告应该是客观的,毫无偏见的,而以负面为主的审计报告,让被审计部门认为是来挑毛病的,不利于审计整改。只要有充分的证据支持,该表扬的,就不应该吝啬语言。三是改进建议意见是否恰当可行。内部审计在监督评价的同时,还要关注整改落实情况及成效。重点突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才能找出问题的关键症结,对症下药。过于原则化、笼统化的建议则无法得到落实。四是是否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了有效沟通。在报告编制前要及时与被审计单位相关负责人员就审计报告中所涉及的概况、依据、结论、决定或建议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审计发现问题在被审计单位存在的状况,所提建议对被审计单位是否“有用”又“好使”。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并取得被审计单位的理解。五是审计评价是否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在对审计评价质量评估时,应查看审计评价是否超出审计职责范围并且前后自相矛盾;是否带有主观色彩;是否按照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做出审计评价;审计评价用词是否恰当严谨等。

(三)后续审计的质量评估后续审计

第6篇

第一条为加强对浙江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规范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保障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生产经营符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要求,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参照《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企业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务会计制度和企业内部管理规定,对企业及所属单位财务收支、财务预算、财务决算、资产质量、经营绩效、建设项目或者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和评价工作。

第四条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照内部审计规定、准则的要求,认真组织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明确经济责任,纠正违规行为,检查内部控制程序的有效性,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五条省国资委依法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第六条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相应的内部审计人员,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规章制度,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

第七条国有控股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应当依据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完备内部控制机制的要求,在董事会下设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

第八条企业审计委员会应当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审议企业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

(二)监督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与财务信息披露;

(三)监督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任免,提出有关意见;

(四)监督企业社会中介机构等的聘用、更换和报酬支付;

(五)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并接受有关方面的投诉;

(六)审议其他重要内部审计事项。

第九条未建立董事会的国有独资公司及国有独资企业,应当按照加强财务监督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的要求,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做好内部审计机构与内部监察(纪检)、财务、人事等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

第十条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直接对企业总经理负责;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接受审计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

第十一条企业所属单位应当设立相应的内部审计机构;尚不具备条件的应当设立专职审计人员。

第十二条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审计岗位所必备的会计、审计等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并取得内部审计岗位资格证书;内部审计机构的负责人应当具备中级以上相应专业技术职称资格。

第三章内部审计机构主要职责和权限

第十三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出资人财务监督和企业管理工作的需要,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制定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编制企业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

(二)按企业内部分工参与企业年度财务决算的审计工作,并对企业年度财务决算的审计质量进行监督;

(三)对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不适宜或者未规定须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年度财务决算审计的有关内容组织进行内部审计;

(四)对企业及所属单位的财务收支、财务预算、财务决算、资产质量、经营绩效以及其他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

(五)组织对企业内设机构及所属单位的负责人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六)组织对发生重大财务异常情况的所属单位进行专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七)对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基建工程和重大技术改造、大修等的立项、概(预)算、决算和竣工交付使用进行审计监督;

(八)对企业及所属单位的物资(劳务)采购、产品销售、工程招标、对外投资及风险控制等经济活动和重要的经济合同等进行审计监督;

(九)对企业及所属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和意见反馈,对企业有关业务的经营风险进行评估和意见反馈;

(十)对企业年度工资总额来源、使用和结算情况进行检查;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要求办理的其他事项。

第十四条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对年度财务决算的审计质量监督应当根据企业的内部职责分工,依据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障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生产经营符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要求。

第十五条为保证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的真实和完整,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按照省国资委相关工作要求,对下列特殊情形的所属单位组织进行定期内部审计工作:

(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涉及国家安全不适宜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特殊所属单位;

(二)依据所在国家及地区法律规定,在境外进行审计的境外所属单位;

(三)国家法律、法规未规定须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企业内部有关单位。

第十六条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对企业及所属单位的经营绩效及有关经济活动的评价工作,依据国家有关经营绩效评价政策进行。

第十七条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开展企业及其所属单位有关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及相关业务活动工作结果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监督,并做好社会中介机构聘用、更换和报酬支付的监督。

第十八条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相关审计工作应当与外部审计相互协调,并按有关规定对外部审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相关工作资料。

第十九条企业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内部审计管理规章制度,保障内部审计机构拥有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权限:

(一)参加企业有关经营和财务管理决策会议,参与协助企业有关业务部门研究制定和修改企业有关规章制度并督促落实,召开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议;

(二)检查被审计单位会计账簿、报表、凭证和现场勘察相关资产,有权查阅有关生产经营活动等方面的文件、会议记录、计算机软件及其电子数据等相关资料;

(三)对与审计事项有关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相关证明材料;

(四)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法违规和严重损失浪费行为,可作出临时制止决定,并及时向企业董事会(或主要负责人)报告;

(五)对可能被转移、隐匿、篡改、毁弃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资料,经企业主要负责人或企业董事会授权可暂予以封存;

(六)企业董事会或企业主要负责人在管理权限范围内,应当授予内部审计机构必要的处理处罚权。

第四章内部审计工作程序

第二十条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企业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对内部审计工作作出合理安排,并报经企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主要负责人审核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一条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充分考虑审计风险和内部管理需要,制定具体项目审计方案,做好审计准备。

第二十二条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在实施审计前3个工作日,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对于需要突击执行审计的特殊业务,审计通知书可在实施审计时送达。

被审计单位接到审计通知书后,应当做好接受审计的各项准备。

第二十三条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报告应当与被审计单位交换审计意见。被审计单位有异议的,应当自接到审计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意见;逾期不提出的,视为无异议。

第二十四条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报告上报企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主要负责人审定后,企业应当根据审定意见,向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报告(决定)。

第二十五条被审计单位若对企业下达的审计决定书有异议,可以提请企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省国资委申诉。

第二十六条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对已办结的内部审计事项,应当按照国家档案管理规定建立审计档案。

第二十七条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每年向企业董事会(或主要负责人)提交内部审计工作总结报告。

第二十八条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对主要审计项目应当进行后续审计监督,督促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意见的采纳情况和对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

第五章内部审计工作要求

第二十九条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内部管理需要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加强内部监督,纠正违规行为,规避经营风险。

第三十条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行为及时报告,并提出处理意见;对发现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漏洞,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十一条对于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工作人员不及时落实内部审计报告(决定),给企业造成损失浪费的,企业应当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于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还应当按有关规定向上一级机构及时反映情况。

第三十二条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下列工作事项应当报省国资委备案:

(一)企业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报告;

(二)企业所属单位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重大资产损失情况、重大经济案件及重大经营风险等,应向省国资委报送专项报告。

第三十三条根据出资人财务监督工作需要,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按照省国资委有关工作要求,对企业及所属单位发生重大财务异常等情况组织进行的专项审计,应当向省国资委提交审计报告。

第三十四条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要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业务质量,并依法接受省国资委、国家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业务质量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五条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本办法组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并对其出具的内部审计报告的客观真实性承担责任。

第三十六条为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客观、公正,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与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三十七条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坚持原则、客观公正、恪尽职守、保持廉洁、保守秘密,不得,,泄露秘密,。

第三十八条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内部审计时,应当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检查、抽样和分析性复核等审计方法,获取充分、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

第三十九条企业董事会(或主要负责人)应当保障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企业内部各职能机构应当积极配合内部审计工作。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对认真履行职责的内部审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

第四十条企业对于认真履行职责、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作出显著成绩的内部审计人员,应当给予奖励。

第四十一条企业应当保证内部审计机构所必需的审计工作经费,并列入企业年度财务预算。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考评、聘任和后续教育,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执行。

第六章罚则

第四十二条对于企业出现重大违反国家财经法纪的行为和企业内部控制程序出现严重缺陷,除按规定依法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总会计师(或者主管财务工作负责人)及财务部门负责人的有关责任外,同时还相应追究企业审计委员会相关人员的监督责任。

第四十三条对于、、、泄漏秘密的内部审计人员,由所在单位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四条对于打击报复内部审计人员问题,企业应及时予以纠正;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受打击报复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有权直接向省国资委报告相关情况。

第四十五条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不配合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拒绝审计或者不提供资料、提供虚假资料、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企业应当给予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六条各企业可根据本暂行办法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四十七条各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可参照本办法,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本地区相关工作规范。

第7篇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概念及发展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概念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更适用于现在审计新环境的一种审计方式,指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始终都以单位风险分析评估为导向来确定审计范围与重点,将有限的审计资源集中在高风险领域,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对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进行评价,进而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实现价值增值的一种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活动。这种模式更注重从宏观上把握审计面临的风险。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我国内部审计领域的应用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风险导向的审计思想已全面贯穿于内部审计准则之中。我同内部审计领域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推行较国际上稍晚了一些。在 2003年制定的中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巾,提到了风险的问题,但这些风险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审计作业层面上。直到 2005年中同内部审计师协会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和第 16号具体准则---风险管理审计,正式将风险导向这一先进的审计模式运用到审计实务中。我国的内部审计也进入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阶段。

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现实意义

(一)任期也济责任审计与传统审计相比更加侧重风险评价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一般也存在着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和审计评价风险这四种风险,由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这四种风险相对于传统审计来说要高一些。首先,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目的是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作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并将其结果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 部的重要依据,旨在加强干部管理。正是因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审非议人”的特殊性以及其与干部管理、考核、任免、奖惩的相关性,它产生风险的可容忍程度也比较低,比一般的财务收支审计、效益审计等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其次,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委托内部审计部门对单位负贞人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时间可能比较短,有些情况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几个责任者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这就迫使内部审计师必须找到一种既能提高审计效率又能保证审计质母的先进的内部审计工作模式,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恰恰能胜任这种需要。

(二)现代风险导同审计模式能够更好地识别和控制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任期经济走任审计主要是对人的审计,它要求审计范围不能仅局限于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的评价,也不能将范围扩展到所有领域,审计范围的确定要考虑到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力量和审计能力。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审计时间的紧迫性使审计 工作必须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不能面面俱到。因此,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目的,就是将整体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过程和传统审计一样,也需要经过审计计划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审计报告阶段和后 续审计阶段,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四个阶段的应用,就是需要将对被审计单位整体风险的分析评估贯穿于这四个阶段的始终。

(一)审计计划阶段

内部审计部门在制定年度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计划时,需要考虑内部审计所在整个组织的经营环境。具体来说,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整个组织所处地厌的行业管理变化的信息。二是整个组织整体的发展战略以及对下属单位管理的变化信息。三是整个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变化。四是通过以前年度审计的结果,整个组织出现的新动向、新问题。由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受托性,这需要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决策者,以便组织人事部门在委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充分考虑这些信息。内部审计机构在根据年度审计计划的安排、组织入学部门的委托,以及内部审计人员情况等,合理确定年度任期经济贞任审计项目计划。

(二)审计项目实施阶段

内部审计部门根据年度审计计划对需要进行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进行排序,这需要利用以前年度内部审计工作的结果,将风险大的项目优先安排审计,在确定好具体审计项目后就进入审计实施阶段。在审计实施阶段关注以下几个步骤:

1、组建审计组。根据审计项日计划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内部审计部门人力资源的情况,合理分配审计组成员。在确定审计组成员时,要充分考虑审计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有时需要根据被审计单位的情况,适当吸收具有工程、法律、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参与其中。

2、进行审前调查。审计组成立后,在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之前需要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市前调查。在调查时主要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的整体发展环境、单位内部控制建立和执行情况,以及被审计人履行任期经济贡任等情况进行开展。审前调查可以采用昕取 汇报、座谈了解、调阅资料等形式,目的是为了制定详细的审计项口实施方案。

3、编制审计项目实施方案。审计组在审前调查后,根据调查的情况,以及对被审计单位风险评估的结果,指定专人编制审计项日实施方案,审计实施方案应在明确审计日标的基础上确定在实施阶段重点审计的范用,以及内部审计师所能接受的检查风险。

4、开展现场实质性审计。审计组根据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和审计重点,充分调动内部审计资源,首先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看其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在对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的基础上,内部审计师开展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审计资料进行实质性检查。目的是获取真实、充分、有效的审计证据,形成审计证明材料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在这个阶段中要将分析性复核这种审计技巧贯穿于实质性测试工作的始终,随时进行复核分析。如果认为取得的审计证据不足以支恃审计结论,就 需要扩大审计范闹,如果认为审计目标没有完成,也要追加相应的审计程序。总之,争取在实质性检查阶段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三)审计报告阶段

审计组在编写审计报告之前,需要有专人对审计组成员取得的审计证据和编写的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复核,为了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三级复核。在这个过程中,审计组长需要对审计目标以及审计风险进行最终的评估,看审计目标能否实现,最终的检查风险是否降至可接受的程度,如果达不到则要要求审计组成员补充审计程序。最后审计组根据审计情况,按照审计报告的要求撰写审计报告,在报告中应详细的写明审计中发现的各类风险问题,并提出加强风险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审计报告在审计组成员讨论通过后,送达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根据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反馈的意见,看是否需要对审计报告进行修改,形成最终版本的审计报告。

(四)后续审计阶段

内部审计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后续审计,以便落实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是否采取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四、结束语

加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法规体系的建设我国现阶段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快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法规建设,特别是加强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应用的法规建设,尽快出台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具体的操作指南,使内部审计师在执行过程中有章可循。有利于提高审计效果和效率。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审计程序相结合,克服了传统审计方式自下而上的不足,提出的问题和处理方法具有高屋建领的作用,使审计的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另外,这种审计模式通过对风险的评估,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各程序中存在控制风险的高低来安排审计资源,从而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加强对审计风险的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内部审计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以便更好的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用到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

参考文献:

[1]答朝海.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对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启示.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

第8篇

1.1内部审计的产生

内部审计最先是在奴隶制的时候产生的,而发展到中世纪后,内部审计又成熟了一些,在20世纪时,内部审计演变为现代审计模式,主要表现在由全面审计转变为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实行抽样检查,还有就是审计的范围扩大了。伴随着我国商品经济以及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企业经营中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信息的不准确和不切实际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内部审计成为时展进步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后,我国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企业内部审计历程了,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一些挫折和麻烦,内部审计也发展成为中国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了。

1.2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通过从经营管理中得到的一些审计证据为机构管理决策提供根据,改进经营和管理中的劣势不足,提高经济绩效。企业机构除了需要受到国家的一些财经法规、财政政策的约束管理外,还受到国家审计中的政府机关及社会审计中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监督。企业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对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独立的客观反映,不仅可以检查自身的薄弱、不足之处,还可以完善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形成自我监督机制。通过自查,财务的垂直分析及水平分析总结评价企业的三大财务指标,分析短期及长期偿债能力、资产的周转率、资产报酬率。观察在不同年度及在同业中的变化,对比分析变化差异的原因,发掘企业内部的潜力,提出改进方法,促进单位的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定期向单位的财产物资进行检查和监盘,能够及时查出资产保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物资保管的安全性,保证机构财产的保值或增值。

2中石油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2012年审计署公布消息,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近几年度的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得知,其下属的石化分公司在采购物资及建设工程时未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标,其中涉及金额巨大。中石油集团在生产营运、内部控制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企业重大经营决策中也存在问题。更为恶劣的是集团一些管理决策人员还涉嫌严重违法违纪。集团所属的单位在计入销售收入时存在有意或无意地把本应计入当期的计在次年,以及在成本和管理费用的问题上未进行相关的冲减。还有由于其分公司的投资决策不科学,未经过上层的核查批准,及使用冶炼的工艺不够成熟使集团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内部审计问题多多,具体如下。(1)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内部审计是审计系统中的主要构成部分,而独立性又是内部审计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元素。由于当前我国的社会环境、法律环境、单位机构及人员的设置、管理方式、审计人员的质量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内部审计工作中的独立性。尽管中石油集团按审计制度的要求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组织结构中的治理不适应现代管理企业制度的要求,其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错综复杂,企业需要内部审计来进行管理,因此容易受到管理层的影响甚至控制。缺乏自主性,独立性也往往只是空谈,没有实际效用。致使审计工作敷衍了事。带着企业经理层意志作为的审计依据,审计结果也缺乏公允性及客观性。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表现下面两方面。一是企业所设下的内部审计机构不够规范。具体表现在其直辖领导可能为部门的管理者,容易使审计人员与其他工作人员或群体利益有冲突矛盾,受利益的制约,严重影响审计工作的执行监督及营运状况的评价,增加审计风险。二是内部审计机构中审计人员独立性的欠缺。由于内部审计部门服从于企业管理,而审计人员负责于审计机构,致使审计人员自身的权益会受到企业的掌控。审计工作报告变相地直接受企业负责人的约束,造成机构无法保证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客观地反映审计结果。内部审计中的独立性效能得不到发挥,审计工作也很难展开。(2)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尽管我国出台了关于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中石油企业也有自身的内部审计制度及体系,由于审计制度的不够健全和完善的情况常有,致使审计风险无形增加,内部监管的手段也不成熟。我国的内部审计制度在建设方面略晚于国外,在审计工作中常常会出现很多问题,无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作用。中石油的内部审计的建设是在政府的影响下开展起来的,但中石油的在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上还落后于我国的外部审计。内部审计制度中的审计也只是简单的审计经济业务的收入与支出,而并没有对审计证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然后提出相应的治理办法。在内部审计制度上建设上还不够完善,空有管理控制制度条条框框的文字约束,而并没有实际执行操作,对问题也没有做出有效的应对,使得内部审计的作用变得效果不明显。它在内部审计的机构层次的设置上相比较弱,组织架构不合理,制约了其独立性及有效性。在权限与职责方面,审计机构在内部审计制度上未能及时地健全和完善,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未出具进行对应合理的审计意见及科学的组织实施。在出现重大问题情况时,未能及时地向董事会报告。在对于其下属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上存在的问题部分,未进行有效的评审及提出相应的改善意见。在审计工作的实施阶段,收取的审计证据往往不够完整充分,在审计对象对审计报告存在异议的未有足够的重视态度。

3解决中石油内部审计问题的法律措施

第9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模型;风险管理;质量管理

一、风险模型导向型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体系产生的背景

近年来,油田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管理创新和机制变革,油田发展的新形势对内部审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了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难度本文认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目的不仅仅是规避内部审计风险,提高审计结论的可靠性,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和经济效益风险模型导向型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很好的满足了内部审计对可靠性、效率性、效益性三方面的要求,适应了油田企业发展的新形势,是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

二、风险模型导向型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方案

第10篇

【关键词】 年报披露及时性; 年报时滞; 审计报告时滞; 注册会计师变更; 内部监督

一、引言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重要性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主要是指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信息。会计信息作为市场信息的一部分,其质量的高低除了对行业监管、公司自身的稳定、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和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人们区分效益良莠的企业、降低利益相关者在决策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也有重大意义。“及时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特征之一,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及时、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披露既是资本市场有效的基石,也是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的关键因素。只有及时披露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才能保证信息使用者适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IASC,到美国FASB、英国ASB,再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无一不将及时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特征之一,会计信息披露及时与否,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及时披露会计信息有助于降低上市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作出合理的决策;有助于缩短信息使用者的内部交易时间以及提高我国股票市场的效率等。

(二)从审计视角研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一般程序是首先由上市公司编制报表,然后由注册会计师对报表进行审计,最后向证券交易所提交报告,证券交易所按均衡披露的原则安排年报的披露。从该程序可以看出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及时性的因素主要有公司编制报表的时间,审计报告时滞和证券交易所安排披露的时间。但是“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遍推行和年报预约披露政策的实施,公司耗费在报表编制上的时间和证交所安排披露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审计工作时间的长短就成为了影响年报披露时间的主要因素”(杨世忠、朱晓婷,2006),可见审计在影响上市公司年报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上的重要地位,所以,本文选择从审计视角来研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影响因素。

中外学者都曾对年报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影响因素进行过研究,从国外的文献来看,公司规模、公司所处行业、审计意见、业务复杂程度等都是常被用来检验的变量;国内对年报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研究绝大部分是2000年以后才开始的,虽然起步比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过对影响因素的选择并没有实质性的拓展。从已有的文献来看,专门从审计视角来进行的研究很少,或者与本文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二、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的样本从2007年度沪市A股上市公司中选取,具体的样本选取如下:

(1)披露2007年年报的所有沪市A股上市公司;

(2)剔除在国泰安CSMAR系列研究数据库中有数据缺失(本文所需要的数据有缺失)的上市公司。

经过筛选,最后得到825个公司样本。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均来自国泰安CSMAR系列研究数据库(直接使用或经过处理后使用)。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数据的取得,采用了年报会计信息披露时滞作为年报披露及时性替代变量的做法。本文的年报披露时滞计算选择日历天数,即年度结束日到年报报出日的日历天数。年报披露时滞越小说明上市公司年报会计信息披露越及时。

数据分析软件为SPSS17.0。

(二)研究假设

杨世忠、朱晓婷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时候提到:“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遍推行和年报预约披露政策的实施,公司耗费在报表编制上的时间和证交所安排披露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审计工作时间的长短就成为了影响年报披露时间的主要因素”,可见审计工作时间对上市公司年报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影响的重要性。此外,我国学者上海财经大学蒋义宏教授等人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及时性研究》一书中介绍财务报告披露及时性影响因素的时候,几乎都从审计报告时滞的角度进行了讨论,例如,在介绍公司规模对财务报告会计信息影响的时候提到“大公司拥有更强的内部控制系统,使得审计师花费更少的时间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缩短审计时滞,从而使得公司能加快年报披露”。审计报告时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审计工作时间和审计时滞,由此,得到第一个假设:

假设1:审计报告时滞越短,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时滞越短,年报会计信息披露越及时;反之亦然。

注册会计师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其新任注册会计师需要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进行更多的沟通,花更多的时间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进行了解,花更多的时间进行内部控制测试。总之,新任注册会计师面对新的被审计单位,将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解决,这就对审计进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延长审计时间,进而影响年报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这就得到第二个假设:

假设2:注册会计师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其年报披露时滞较长,年报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较差。

上市公司设有内部审计部门,且通过履行其职责,定期向董事会提交内部检查监督报告,可以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带来很大的便利。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监督部门比注册会计师更了解自己的公司,其监督检查结果可以为注册会计师所用,有利于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时间。此外,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可以使公司内部控制更加完善和有效,从而使审计证据更加可靠,提高审计证据的可依赖和可利用程度,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就可以相应减少审计程序,节约审计时间,进而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及时披露创造条件。由此,提出本文的第三个假设:

假设3:设有内部审计部门,且定期向董事会提交内部检查监督报告的上市公司,其年报披露时滞较短,年报会计信息披露较及时。

(三)研究设计

本文主要是建立三个多元回归模型来分析审计报告时滞、注册会计师变更和内部监督对上市公司年报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影响。

变量设计表如表1。

模型1:LAG=a+b1SIZE+b2ROE+b3ALAG

用模型1来检验假设1;

模型2:LAG=a+b1SIZE+b2ROE+b3DIF

用模型2来检验假设2;

模型3:LAG=a+b1SIZE+b2ROE+b3INNER

用模型3来检验假设3。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样本公司年报时滞的均值将近89天,审计报告时滞的均值为86天,只相差三天,由此可见我国年报时滞与审计报告时滞的高度一致性,这也反映了我国审计报告时滞对年报披露及时性的高度制约及影响。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从2003年开始在大约3年的时间里逐步加快出具10-K表的最后期限,从90天缩短至75天,甚至60天,而我国年报时滞的均值为89天,几乎是美国前几年10-K表出具的最后期限。由此可以看到我国在信息披露及时性问题上与美国等经济发达、市场成熟国家的巨大差距,我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时滞有待进一步缩短,以满足利益相关者对年报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要求。

表3是年报时滞与各变量间的相关性表。从该表可以看出,年报时滞与各变量至少在5%的水平上显著相关。

(2)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表4、表5和表6是多元回归的结果。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审计报告时滞和注册会计师变更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影响年报披露时滞,且参数估计符号与预期的符号一致。多重共线性诊断结果显示,各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均在1.08之下,说明各变量间不存在影响系数估计值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审计报告时滞对年报披露时滞的正向影响,说明审计报告时滞越短,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时滞越短,年报会计信息披露越及时;反之亦然,这正好验证了假设1。注册会计师变更与年报披露时滞的正向关系表明注册会计师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其年报披露时滞较长,年报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较差,这是对假设2的验证。

从表6可以看出,内部监督对年报披露时滞的影响不够显著,即设有内部审计部门,且定期向董事会提交内部检查监督报告的上市公司,其年报披露时滞并不一定就比较短,年报会计信息披露不一定及时。这可能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立,及其职责的履行更多的表现在形式上,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只是像花瓶一样的摆设;其次,注册会计师因为不信任内部审计的结果或其他原因,对内部审计的成果利用很少或者有限,即是否利用了内部审计的成果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没有多大的影响,进而对年报会计信息披露不产生显著影响。

三、结果讨论

(一)结论

本文从审计角度讨论了上市公司年报信息披露的及时性问题,多元回归的结果表明:审计报告时滞与年报披露时滞呈正向关系,审计报告时滞越短,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时滞越短,年报会计信息披露越及时;注册会计师变更与年报披露时滞也呈正向关系,注册会计师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其年报披露时滞较长,年报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较差;但是,内部监督对年报披露时滞的影响不够显著,即设有内部审计部门,且定期向董事会提交内部检查监督报告的上市公司,其年报披露时滞并不一定就比较短,年报会计信息披露不一定及时。

(二)下一步研究方向

本文在研究审计报告时滞对年报披露及时性的基础上,只选择了注册会计师变更和内部监督两个影响审计的因素来研究其对年报披露及时性的研究,研究范围不够广,也不够深入。笔者认为,进一步扩大范围,深入研究影响审计的内部控制等对年报披露及时性的影响,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 蒋义宏.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及时性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07:476.

[2] 杨世忠,朱晓婷.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3] 陈晓,陈小悦,刘钊.A股盈余报告的有用性研究――来自上海、深圳股市的实证证据[J].经济研究,1999(6).

[4] 巫升柱,王建玲,乔旭东.中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及时性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6(2).

[5] 陈汉文,邓顺勇.盈余报告及时性: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04(4):103-108.

第11篇

(一)管理建设书的性质。管理建设书主要是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审计过程的实施,在深入了解审计单位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的富有建设性和效益性的一项审计文书。而这种:“管理建议”不同于审计报告中的“审计意见”,对审计单位不具有指令性的约束;是一项对审计报告具有辅的有益补充。(二)管理建议书的目的。管理建议书的目的是在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具体管理状况的同时,提出企业经营管理问题,促进被审计单位全面改善经营管理,规避风险,完善内控制度,提高经济效益。(三)编制管理建议书的实施范围。编制管理建议书,应适用于会计期间跨度较长的全面性审计项目,如年度财务收支审计,年度财务报表审计等审计项目。

二、管理建议书的基本内容

(一)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科学性、主要控制环节的健全性、控制机制的有效性、决策层的重视程度等方面的具体建议;(二)对经济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及时性、顺畅性进行评价,对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具体建议;(三)对成本控制系统的薄弱环节,包括对跑、冒、滴、漏环节的分析,提出控制要点和挖掘成本潜力的具体建议;(四)对货币资金管理主要的薄弱控制环节、不相容职务内部环节的防止舞弊的控制方式等方面存在的疏漏、麻痹现象,提出健全完善的具体建议;(五)对预算管理的严谨性和资金结构的合理性、大额贷款风险性控制方面分析,并提出具体建议。(六)对实物形态资产管理状态进行评价;对防止资产流失,达到安全与完善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七)对投资项目经营效益状况、资金管理状况与风险控制程度、盈亏结算的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建议;(八)对重要经济岗位有关责任人员工作变动的经济责任交接状况,历史遗留挂帐问题、往来资金等方面的财务问题,提出具体改进建议;审计人员在编写管理建议书时,应善于发现审计报告中提出的“审计意见”不能覆盖的经营管理、会计核算、内部控制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差距、偏向等方面的重要问题提出的建议,不局限(也不求全)于上述所列内容。

三、管理建议书的编写程序

(一)选取建议要点。审计人员经过某一审计项目的实施后,如果认为不必要包括在“审计意见”中而又比较有建议价值的问题,经选取提出的对策性建议编人管理建议书。(二)核实建议内容。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中已经关注到并准备选取列入管理建议书编写内容的问题,如果审计底稿记录细度不够,应采取不同的形式进一步再核实。(三)研究问题对策。经过选取、核实,需要提出建议问题,应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并结合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和可能达到的管理水平,落实建议要点,编写管理建议书。(四)组织实施编写。审计组应在集体讨论研究建议的基础上,由审计组长执笔,或审计组长指定审计组成员起草编写管理建议书。并与被审计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后,形成相对独立的审计文书。(五)送达有关单位。管理建议书应主送被审计单位,同时应按审计报告应该送达单位与程序一并予以送达。

四、编制管理制度建议书的意义与作用

第12篇

关键词:年度审计;常规审计;发展模式

中山市在广东珠三角地区中属于中小型地级市,下设24个镇区,不设县。市级审计机关在职责内负责全市国家审计。2012年全市财政收入223亿元。市级预算部门约200多个单位,五间市属集团公司。单凭市审计局的力量难以完成对众多市属企业、市级预算单位以及镇区经济责任审计。从1998年起率先在全市财政预算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财政结余资金零余额的财政管理模式。经过多年的审计实践,中山市审计局逐步探索出符合中山实际情况的审计管理模式:在2008年,中山市政府在广东省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及市属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意见》,标志着中山市年审制的开始。经过5年多的探索和总结经验,在年审制的规范下,各行政事业单位、市属国有企和镇区行政事业部门,已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内部审计管理和发展的道路。

一、年审制相关政策及其措施

2008年中山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及市属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意见》,在此指导下,市审计局针对该文件精神制订了《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及市属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目的在于通过常规性审计,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及市属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明确审计责任,防范审计风险。从2008年起,我市实行预算管理的市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市属国有企业的内审部门每年要对本部门、本单位和下属单位逐步开展年度审计,以聘请中介、内审部门参与审计等形式开展年度审计,使年审制工作逐步走上正常化、常态化发展。

二、中山市年审制开展情况

(1)全市开展年审制现状。各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及集团公司几年以来交来市审计局备案年度审计报告统计,各单位通过聘请中介及内部审计等方式开展年度审计,并出具年审报告。2009年至2013年四年开展对上年度单位审计报告数量分别为:137份、89份、140份、151份,稳步增长。对各镇区的年度审计,虽然要求他们参照执行,但近年来,各镇区均比较重视日常审计,将其纳入年度审计计划内,安排对镇区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镇(区)属企业开展年审,扩大了年审制的覆盖面,目前大部分镇区将年审报告交市审计局备份。

(2)近年开展年度审计取得的主要成效。自从市府办出台年审制文件后,大部分单位自觉对本单位上一年度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并形成一项制度约束,聘请中介审计费用在日常经费开支中列支,且大部分单位自觉开展审计并提交了审计报告给市审计局备查。市国资系统的市属集团公司还实行聘请中介进行年度审计与国资委统一聘请中介进行公司业绩考核两类审计。通过年审,为财务管理合规合法性、降低公司经营风险等行为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促进了单位内部基础会计核算的规范工作,对企业自身加强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控制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年审制有待完善的地方

开展年审制目标在于使审计形成常规性,良好运用审计成果,减少涉及的部门(单位)财政预算执行、经济责任审计或专项调查的工作量,提高审计绩效水平。但从目前来看,由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遵循不同准则,三者的着眼点不同,审计报告体现出不同的审计侧重点,由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形成的年审报告与市审计局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异,造成市审计局对年审报告成果运用不足,主要在于年审报告反映的内容过于单薄,体现在:1)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价不够充分。2)对财政性专项项目资金使用没有根据重点延伸抽查,欠缺对资金总体使用情况、是否达到年初目标的总体评价。3)对工程项目专业关注较少。4)未形成制度基础审计的转变。5)对政策法规贯彻执行情况评价较少。6)年审报告着眼点与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切入点仍存在较大差距。7)整改力度不强。为了进一步发挥年审制作用,更好地服务经济管理,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根据目前状况,建议对年审制实施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改变,对行政事业着力在四大方面进行内外协调管理,发挥年审制的日常规范管理作用。

四、年审制未来发展方向和构想

(1)明确审计目的,委托单位需对中介机构提出明确的审计要求。委托单位在委托年审前,可参照市审计局出台的《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及市属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中审〔2008〕24号)第五条的要求,对年审内容提出要求,结合部门、单位的实际以及会计期间为一年的局限性,在部门预算执行和专项资金使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内部控制进行充分的取证和分析的条件下。跳出财务审计的局限性,被审计单位要求从深层次的方面挖掘审计内容,强化对中介机构的委托责任,明确审计目标,量化工作要求,增强操作性。

(2)强化年审制与经济责任审计的衔接。年审制是一种常规性审计,除了对被审单位的日常财务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外,还需立足于对单位决策层的经济责任层面实施审计监督,不仅仅局限于年度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对不同类型的单位,先做好审前调查,找准审计重点、侧重点,征询被审单位的审计要求,确定审计范围,尽量细化审计实施方案,增强审计实施的可操作性。将经济责任审计要求重点审计内容如政策执行、预算执行、重点项目建设等内容融入年度审计中,扩宽审计关注面,以经济责任审计的敏感点和关注度开展年度审计,增加年度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相连衔接。近年,镇区审计参照执行年度审计提高审计标准,已适当围绕经济责任审计要求适度衔接,为日后经济责任审计做好铺垫。

(3)强化国家审计机关对年审报告的抽查审核,加强对审计报告质量监督。市级审计机关将经责审计分类管理办法与被审计单位的年度审计相结合予以抽审,根据所在单位的工作性质、经济活动规模、掌握财政资金量大小等情况并参照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分类办法确定审计抽查对象,建立对抽查对象的审计质量检查档案。对中介机构实施的年审报告进行质量评分制,进行优劣淘汰机制,提高中介机构注重对审计报告质量的控制。对于已实施年审制的单位,审计机关通过分科室联系部门和镇区的方法,提前介入进行分类指导,让单位确定审计主要内容,做好审计要求。

(4)注重审计效力,发挥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监督相结合。审计是一项政策性与专业性都非常强的工作,在国家审计规范性要求下,将内部审计自查自纠与外部审计监督相结合,提高审计效力。目前,单位实施年审后,其年度审计报告均需报市审计局备案,市审计局抽查部分报告,一方面要检查各单位审计重点的关注度,同时检查报告审计质量;另一方面对被审单位年审情况整改落实予以跟踪,对于在年审中出现的问题,如若被审单位在年审后对该问题进行认真落实整改,市审计局则在开展国家审计时该问题不予重复提出,使被审计单位重视年审报告提出的问题并认真纠正。

参考文献:

[1] 鲍国明.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第1版)[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第13篇

(一)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含义

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概念涵盖三个部分:其一,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主体。内部审计机构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行为主体,而内部审计机构大体上有三种组织形式①,商业银行显然适合于垂直型的内部审计部门。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便构成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行为主体。其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客体。也就是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范围及其全部内容。内部审计部门的业务范围构成了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范围。其三,内部审计质量管理过程。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该过程是如内部审计质量目标设定、内部审计质量工作准备、内部审计质量工作实施、内部审计质量工作评价、内部审计质量工作整改等诸多步骤组成。

(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原则

全面性原则。全面的、全员的质量管理过程要求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必须是全体内部审计人员参加。在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进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必须将每一个内部审计的工作岗位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具体工作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进行,以真正达到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效益的目的。重点性原则。该原则要求在进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过程中,有所侧重地进行质量关键控制环节管理,对内部审计工作中应抓住审计关注重点或风险点,抓住主要业务条线,抓住各类业务所组成的机构业务经营面,依据“点、线、面”体现重点项目、重点业务、重点经营面等的重点质量管理。经济性原则。在进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合理权衡因采取各种管理措施所发生的消耗和因质量管理所产生的效益。应在工作中适时调整,保证效益应大于开支与耗费。否则,这种管理就是失效的。

二、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一)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的过程控制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是包括准备、实施、报告、后续等各环节的控制,制订具体开展审计项目所应遵循的基本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要求,实现审计项目的标准化管理。一是为开展具体内部审计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首先,根据审计项目专业划分,考虑现有审计团队相关成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素质,合理调配审计资源配置,组建相关项目实施组;其次,项目工作组在进行现场审计之前,需开展非现场或现场方式的调研,了解被审计项目的相关环境、业务运行态势、风险管控等情况,以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为编制审计方案提供依据;再次,项目工作组和项目实施组运用非现场分析技术手段,采集与分析被审计单位相关数据,发现疑似问题排查线索,为现场审计实施提供导向;然后,项目工作组组织编制审计方案和操作手册,通过开展审计试点工作,对审计方案、操作手册的内容进行完善;最后,项目工作组将审计方案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其可行性和适当性,再根据评审意见完成方案修改工作,评审通过后的审计方案作为项目审计的主要依据。二是抓好过程实施的规范业务操作重点。其一要抓好取证方法的质量控制。在各项审计方法中,访谈、调查问卷、检查和观察广泛应用于证据和数据的收集,作为分析与收集证据的有效手段,要积极运用分析性复核技术,审计抽样是高效并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审计方法,测试则为内部审计提供充分的证据,而应用计算机审计工具则可以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与效果;其二要抓好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控制。内部审计人员应将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全部工作记录整理编制成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内容完整、记录准确、结论明确。要与形成审计结论或建议的所有重要事项形成相互印证,同时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实行复核制,由主审人或指定复核人对工作底稿进行复核,主审人负最终复核责任。三是加强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项目实施组在项目结束后按照审计结果评级标准对审计发现和审计结论划分等级。在实施审计后,以获取的各类审计证据和经过复核的审计工作底稿、得到反馈意见的确认书为依据,编制出真实、合理、恰当的内部审计分报告和意见书。在经过评审委员会的评价审查后,汇总形成报董事会、高管层审阅的审计报告定稿。四是做好审计后续与跟踪工作。对重要的审计发现,或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对审计报告的指示意见,项目工作组人员要持续追踪和关注。关注整改落实措施,特别是对于重复出现相同或类似审计发现的情况,要重点关注人员、系统、流程、机制等方面的整改情况,检查整改措施是否真正修正了导致风险产生的机制性和根源性问题,是否能够切实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必要时可实施后续审计,以确定报告中的缺陷没有再次出现。

(二)提升内部审计的人文素质机制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要强化依法诚信和责任意识,倡导以服务、增值、和谐、双赢为核心价值的内部审计文化,秉持公正、客观、保密、胜任的职业操守,并将其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植渗透于各项审计活动之中,努力营造互信互敬、理解支持、良好合作的审计环境,实现审计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的高度一致性。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确保职责分明。内部审计应建立明确的、权责匹配的工作机制,让各层级的内部审计人员明确自身的职责,并建立适当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尽职与创新。二是加强学习。保持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使其熟练掌握审计的基本知识等相关知识,并根据职业发展需要而进行相关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法规的学习与研究。同时,提高计算机知识水平,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和使用计算机辅助功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需要。三是设置目标并评估结果。商业银行内审部门应对审计人员建立工作及职业发展的预期和目标,同时经常提醒审计人员,使其能够形成意识并保持热情,及时有效地进行有意义的评估。

三、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在商业银行中的运用

审计质量管理应遵循按照“统筹兼顾、全面落实、循序渐进”的原则,有重点、分步骤地全面推进审计质量管理工作,并积极促进审计新成果有效利用。

(一)强化技术方法的运用

以某商业银行为例,内部审计依托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下审计发展的主流,某银行加快推动审计方法技术的优化与运用,改进发展了持续性非现场审计技术,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非现场审计包括持续风险监测、专项风险分析以及审计项目中的非现场分析等形式。本文仅展开描述持续风险监测②:一是监测内容。基础是运用监测指标和模型,对监测对象经营与风险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重点是根据阶段性风险特征,制定各阶段的持续性审计产品体系框架和建设计划,及时总结有价值的风险分析模型,丰富指标集和模型库并动态调整,对核心业务和关键风险点进行深入挖掘,发现有价值的风险问题或审计线索。二是数据来源。境内分行、境外机构、直属机构、信息科技审计系统。而系统中的监测指标,通过机构、业务领域、风险和产品四个维度展现。监测模型则涵盖了财务、信贷、信用卡、信息科技等行内核心业务,按月定期自动运行。三是监测方法。持续风险监测主要以监测指标为起点,注重数据挖掘和整合性分析,从业务思路引导和数据规律探寻两个角度推动创新技术在持续性风险监测工作中的应用,通过对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高风险指标进行由表到因的分析,掌握风险分布和影响,再结合风险模型分析揭示风险发生的潜在原因。

(二)增强审计报告质量

审计报告反映审计活动、报告审计发现、发表审计意见的过程,它充分揭示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和面临风险,通过评审审计报告是否实现了审计目标、审计报告是否完整展现了审计成果、审计发现是否重要是否准确、审计建议是否有价值是否具有可行性、报告格式体例是否规范等方面,有力地增强了审计报告的质量。

(三)有的放矢的整合审计项目、风险评估、持续监测、专项分析等主要审计活动

第14篇

一、2013和2014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情况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该体系自2011年开始逐步在上市公司推广,财政部、证监会2012年了《关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全面部署内控规范体系实施的时间表,2012年在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实行,2013年扩大到一定规模的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到2014年,除特殊情况外,主板上市公司应全部执行该规范体系,“在披露2014年公司年报的同时,披露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和注册会计师出具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在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积极推进的过程中,上市公司提供了很多内部控制实践经验,也反映出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笔者根据最近两年即2013和2014年的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以及财政部、证监会联合山东财经大学的《我国上市公司2013年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分析报告》,中注协网站的2013年、2014年年报审计情况,通过归纳总结,发现在关联交易、内部审计、资金管理、赊销管理、会计确认方面出现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较多,见表1。

上表中列示了内部控制缺陷出现较多的方面,对应的上市公司证券名称、公司数量、出现该种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占所有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数量的比重,2013年和2014年所有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分别为45家和49家。在上述5类内部控制缺陷中,其中“会计确认”由于不同公司业务性质的多样性,会计确认具体原则、条件会因每种业务不同而不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此本文仅分析关联交易、内部审计、资金管理、赊销管理这四个方面的内部控制缺陷。另外,以下分析中用证券简称(2013)如上海家化(2013)代表2013年上海家化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用证券简称(2014)代表2014年该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

其实,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分类并对其进行分析,不仅对上市公司今后的内部控制完善有益,而且这些缺陷很可能也是大量的非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因而非上市公司也应很好的借鉴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实施中的经验教训,使公司管理不断走向正规化。

二、主要内部控制缺陷分析

(一)关联交易管理

1.内部控制缺陷

上市公司中的关联方交易十分普遍,包括相互采购、销售、资金占用、提供担保等各种形式。关联方之间由于利益关系的存在,其交易的真实性、公允性受到外部投资者的格外关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中规定:“企业财务报表中应当披露所有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相关信息。”这些相关信息主要包括发生关联交易的双方公司的名称、关联关系、交易的性质、金额、定价政策等。而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市公司通过隐瞒关联关系或采取其他手段,规避信息披露、报告义务的,中国证监会按照《证券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2013年和2014年上市公司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关联方和关联交易的识别、审批和披露问题比较突出,例如上海家化(2013),大有能源(2013)、深圳机场(2013)、四川双马(2013)、柳钢股份(2014)都存在未及时正确的识别出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未及时披露的问题。多伦股份(2014)关联方之间的重大资金支付未履行审批程序,也未签署相关合同或协议。这些都反映出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即缺乏主动识别、获取及确认关联方信息的内部控制机制。

2.原因分析

(1)某些上市公司不能正确识别出关联方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原因。从主观原因看,上市公司有粉饰财务报表,或者为大股东、管理层等个别利益团体谋取利益从而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可能。少数利益团体可能利用没有业务实质的关联方交易来转移资金,或者通过关联方销售、采购粉饰财务报表,对其他利益相关者造成损害。从客观原因看,虽然对于关联方的识别,即哪些公司和个人属于关联方的范畴,应如何披露,在《企业会计准则》、《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有具体的规定,但是每个公司不同的特殊的经济业务和可能形成的间接关联关系有时相当复杂,相关法规无法穷举所有可能的情形。例如上述法规条文在列举了部分关联方情形之后,规定关联方“包括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或者上市公司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认定的其他与上市公司有特殊关系,可能或者已经造成上市公司对其利益倾斜的法人和自然人。”因此上市公司正确及时识别关联方并不是件易事,例如上海家化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与沪江日化厂之间的采购销售业务形成上海家化的关联方交易,而上海家化未能及时识别并披露。

(2)关联方之间的资金往来,有些有交易实质,有些是资金占用或提供担保,而资金占用和提供担保更容易存在审批程序缺失,合同签署程序缺失的内部控制缺陷。存在这类内控缺陷一是由于某些上市公司存在将募集资金不当转移的情况,另一方面,关联方之间的资金拆借、担保对于集团公司来说似乎是解决资金短缺,以低成本融通资金的有效方式,但是,由于关联方之间的密切关系,公司很可能忽视了审批、签合同这种内部控制。实践中也有很多公司虽然与关联方签了合同或协议,也没有按照法规规定严格履行关联交易的审议程序以及回避表决制度,如果没有合理的资金管控,很可能给公司带来财务风险,损害外部投资者的利益。

(二)内部监督

1.内部控制缺陷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规定“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明确内部审计机构(或经授权的其他监督机构)和其他内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规范内部监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

2013年和2014年上市公司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反映了某些公司的内部监督独立性和有效性缺乏,例如亚星化学(2013)、中房地产(2013)的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不足,没有完全独立于管理层,存在职责不清等问题。上海新梅(2014)内部审计部门不能对其整体内部控制做出有效的评价和监督。而ST生化(2014)甚至未设立内部审计机构。

2.原因分析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和独立有效的开展工作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企业的内部监督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足的现象即使在上市公司也仍然存在。这种独立性的不足一是表现在组织架构中,比如中房地产2013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披露“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由风险控制部负责,根据公司组织架构,风险控制部未完全独立于管理层,未受董事会下属审计委员会或监事会的直接监管。”内部审计部门不独立就必然形同虚设,不能起到监督的作用。组织架构属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整体环境的内部控制缺陷会影响整个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性,也反映了公司高层对内部控制建设的态度。二是表现在内部审计部门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无法对企业经营进行有效监督。通过对公司内部的检查,能够防止、发现并纠正错误,预防风险,改进内部控制,完善企业生产经营,形成内部审计报告并提出有价值的管理建议,这样的内部审计工作才是有效的。某些企业的内审部门由于人员的专业素质、高层重视程度等原因不能形成规范严格的内审制度。如中房地产2013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披露“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人员配备无法满足监督工作需要,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归口于风险控制部管理,风险控制部还兼任法务工作,目前风险控制部门人员两名,两名职员全部是法律专业。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监督缺乏有效性”。

(三)资金管理

1.内部控制缺陷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对资金活动的管理提供规范指引,包括筹资、投资和营运资金管理。由于资金是公司十分重要同时也是高风险的资产,因此在控制活动层面,对资金的控制措施是否完善,是判断内部控制是否良好的一个基本方面。

但是在2013和2014年上市公司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却显示某些上市公司在资金的支付,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等方面存在内控缺陷。例如五洲交通(2013)、ST博元(2014)、山水文化(2014)都存在资金支付无相应权限人员授权审批的情况,山水文化(2014)向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申请借款,内部无审批流程和手续,财务部门未及时入账。该笔借款支出时,未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亦未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南宁糖业(2013)存在现金支票和支票密码都为出纳一人保管的情况。京城机电(2013)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无相应权限人员审核,ST国创(2014)存在部分银行账户未纳入财务报表,部分银行账户虽纳入财务报表但未编制余额调节表的情况。

2.原因分析

(1)资金支付的授权审批是公司内部控制的一项基本措施,这项内控缺陷反映出公司内部控制的薄弱。授权首先要做到职责分离,如执行资金支付的出纳和付款审批单上的批准者,以及进行账务处理的会计人员应没有缺位,互相监督,形成牵制。审批要做到根据权限履行审批职责,清楚知悉所审批的事项,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此项内控缺陷发生在高风险的资金领域,不排除公司人员存在舞弊的可能。

(2)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否编制,是否有相应权限人员审核也是内部控制的一项基本措施。但是在企业实践中,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较多地存在三类问题,一是某些发生业务较少的银行账户不编制调节表,二是调节表没有人员审核,三是出纳编制调节表,且无人审核。这项内控缺陷可能源于高层人员忽视了编制调节表起到的监控作用。但实际上利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掩盖挪用贪污公款的舞弊现象时有发生。如果能够真正做到会计编制调节表,财务主管认真审核,资金发生被盗、挪用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四)赊销管理

1.内部控制缺陷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对赊销应采取的内控措施提供了指导,“企业应当健全客户信用档案,关注重要客户资信变动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信用风险。”“企业应当指定专人通过函证等方式,定期与客户核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往来款项。”“企业应当加强应收款项坏账的管理。应收款项全部或部分无法收回的,应当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并严格履行审批程序,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进行处理。”赊销的内部控制关系公司的销售业绩和资金回笼,对企业的经营业绩、现金流量和持续经营都有重要影响。

但在2013年和2014年上市公司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此项内部控制发生缺陷的情况较多。例如冀东水泥(2013)的部分子公司与客户签订现款合同,但是实际执行中,却对客户实行赊销,且未补充任何审批手续的情况。西部矿业(2013)未完整履行授权审批程序即对部分客户进行授信并赊销销售。ST博元(2014)没有对客户引入赊销审批制度,无对客户资信等级进行评估的制度。安泰集团(2014)在客户未能按照约定按时支付销售价款的情况下,仍向客户销售货物,形成大额应收账款。皖江物流(2014)的子公司淮矿物流公司出现重大信用风险事项,对客户债权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出现重大坏账风险。ST博元(2014)没有严格执行每月与客户对账的制度。ST国创(2014)未制定对账制度,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等往来科目未定期与对方公司核对。这些反映出公司在客户资信评估、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2.原因分析

赊销对企业有两方面影响,一方面能扩大销售,增加利润,但另一方面赊销容易形成坏账,资金的回收需要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如果一味追求销售业绩,对赊销业务管理不善,甚至会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2000年的郑百文申请破产事件就是例证。在2013年和2014年上市公司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反映出的赊销内部控制问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赊销审批程序缺失,另一类是无定期对账程序。

第15篇

关键词:价值感知;客户满意度;内部审计业绩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9-0123-03

一、引言

内部审计是一种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的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为适应开展增值性审计的需要,内部审计机构抛弃了传统的以查处问题为宗旨的审计理念和居高临下的审计方式,树立起现代审计理念,采取了平等的参与式审计策略。内部审计甚至已不再使用“被审计单位”之类的措辞,而代之以“内部审计客户”。广义上,完整的内部审计客户应该包括:组织的管理层、流程的具体操作者(proess owners)、审计委员会、内审机构员工和外部审计师等。出于研究的需要,本文内部审计客户仅指接受审计服务的组织的管理层。内部审计客户的价值标准日益成为衡量内部审计价值的标准,而内部审计客户的价值感知往往可以通过内部审计客户的满意度指标加以测度。本文以问卷的形式对J集团内部审计客户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力图得出一些有助于J集团内审机构将来更好地为其客户提供满意的增值服务和我国内部审计职业健康发展的结论与启示。

二、J集团及其内部审计简介

J集团是中国中部地区一家拥有110多家全资或控股企事业单位的综合性大型出版传媒集团。共有员工7400余人,其中有高级职称人员200余人。年出版图书2000余种,电子音像制品300余种,报纸3种、期刊21种,拥有各类发行网点1000余个。J集团实行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出版印制发行、光盘复制、影视制作等主业经营与房地产、宾馆旅游服务、教育、证券投资等相关业务相结合的多元化经营。2005年,J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1.23亿元,利润2.49亿元,资产总额为38.79亿元,净资产为24.89亿元。

J集团历届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极为重视,从1993年集团成立之初就设有相对独立的内审机构,内审人员由成立时的2人发展到目前的7人,全部为本科及以上学历。该机构主要对集团所属110多个法人单位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基本建设(技改)项目审计、专项审计、内控制度评价和绩效考核等。审计绩效显著,仅2004年度基本建设项目审计一项就核减资金583.6万元,为J集团的发展壮大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随着J集团经营业务日趋市场化、多元化,内部审计环境更加复杂,传统的以事后监督、评价为职能的内部审计难以满足集团发展的需要,现代的以事前事中确认、咨询为职能的内部审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三、问卷设计及调查

1、问卷对象。在J集团总部的组织结构中,内审机构由董事长直接领导,对集团所属(全资和控股)独立核算的法人单位实施审计监督。截至研究日,J集团共有下属单位115家,其中新成立从未接受审计的有3家,其余112家单位均接受过频率不等的内部审计,本次对以前年度接受过内部审计的112家单位发出问卷。

2、问卷设计。为了全面反映客户的“满意度”情况,我们从内部审计活动、内部审计报告、内部审计师素质、内审客户对内部审计的期望等角度初步设计了1~5分制的likert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初步设计好的调查量表在2006年1月底由随机抽选出的12家内审客户进行试填,我们对试填结果进行分析并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后,对调查量表进行了修订。

3、调查形式。J集团建立了覆盖所有下属单位的“计财信息网”,整个集团具有较好的信息化基础,本次问卷调查全部通过网上,要求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如实对问卷进行回答。

4、调查时间及回收。本次问卷于2006年4月15日,时间跨度为2个月。要求接受问卷者将填好的量表以电子文本形式发送至指定的电子邮箱,或以纸质文本形式邮寄至指定的地址。

5、其他。考虑到各问卷对象对问卷题项(Items)的理解可能存在某些偏差,我们设立了电话和邮件咨询中心,由专人负责解释。

四、调查结果分析

1、审计活动、审计报告和审计师问卷结果统计分析

审计活动、审计报告和审计师相关问题的问卷回复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各项目题项得分情况分析如下:

“审计活动”部分的题项得分平均值可以看出,内审客户一方面认为“审计持续的时间是适当的”,另一方面又较为强烈地表示审计对他们的日常工作带来影响。说明内部审计师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可能还有“审计持续时间”以外的因素影响着客户的日常工作。尽管客户对审计的发现表示了相当的肯定,对审计建议和解决方案的价值还是没有给出满意的评价。此外,客户没有认为J集团内审机构的审计重点放在了公司关键风险领域和经营过程,审计也没有审计活动、审计报告和审计师完全正确地考虑客户所处的行业状况及经营前景,可能没有讨论对管理富有创新和实践意义的观点或讨论了某些观点但未必具有创新和实践意义,即客户对内审机构在管理审计方面的满意度仅获得了“中立”的评价。

“审计报告”部分的题项得分情况可以看出,客户除对“审计报告内容准确、相关”接近于同意的评价外,对报告本身的清晰性、逻辑性和简洁性,和对尊重客户的意见及正式报告的传递等方面均作出了较为满意的评价。

“审计师”部分的题项得分情况可以看出,J集团的内部审计师无论是对客户经营业务的了解,还是沟通能力和专业胜任能力,都赢得了客户非常满意的评价。

2、最重要的5个服务因素和内部审计业绩评价问卷回复结果统计分析

根据得票数量的多少,我们从12个服务因素中选出客户认为最重要的5个服务因素(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有最多的客户(90.72%)将“集中解决重要的问题”列为最重要的5个服务因素之一,其余4个被认为属最重要的服务因素依次是“提供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81.44%)、“提供充分的指导”(70.10%)、“帮助您管理和执行变革”(65.98%)和“了解您的目标”(61.86%)。从对5个被客户挑选出的服务因素的重要性排名情况可以看出,三个得票最多的服务因素依然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说明大多数客户倾向于问题导向型审计,希望内部审计师帮助他们解决重要问题(75.26%),其次是希望内部审计师为他们提供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67.01%)和提供充分的指导(58.76%)。得票数第4和第5的两个服务因素在重要性排名中颠倒了顺序,说明内部审计师在提供审

计服务时了解客户的目标(52.58%)比帮助客户管理和执行变革(50.52%)更为重要。

对于客户对内部审计业绩的评价情况统计分析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客户对内部审计业绩的总体评价不是很高。具体表现为,在内部审计师为客户提供的12个服务因素中,只有4个服务因素被认为达到了客户的期望,另外8个服务因素的期望值尽管被认为中立偏上,离达到客户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客户认为的5个最重要服务因素的期望值均未达到“满足”状态,且其期望值相对较低,尤其是被认为第一重要的服务因素――“集中解决重要问题”的期望值在客户的评价中最低,仅为3.2268,离“满足”状态还有较大的差距。除“遵守诺言”一项评价得分的平均值较高(4.1031),离散率较高(19.42%),稳定性较差外,其余各单一题项评价得分表现为平均值越高(低),其离散率越低(高),稳定性越好(差),说明内部审计业绩的评价结果总体上是可信的。

此外,客户没有很好地感受到其通过审计后所获得的价值(期望值为3.7423),总体上,客户对内部审计的满意程度尚未达到“满足”状态溯望值为3,7629)。

通过SPSS11.50软件分析可知,客户对价值感知程度与其对业绩的满意程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737,且总体无显著线性相关的概率小于0.01,说明内审客户对其所获价值的感知程度与其对审计业绩的满意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五、结论及启动示

通过对J集团内部审计客户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J集团内部审计师的整体素质较高,审计报告结构清晰而富有逻辑性、内容准确相关、传递及时,客户对审计师本身和审计报告的评价是满意的。

第二,J集团在管理审计方面存在不足。未来内审的重点应放在组织的关键风险领域和经营过程,审计时应正确地考虑客户的行业状况和经营前景,并讨论对组织管理富有创新和实践意义的观点。

第三,J集团内部审计师在今后的审计服务中,应以问题为导向,帮助客户集中解决重要的问题,在宏观上为客户提供充分的指导,在微观上提供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同时在审计过程中应了解客户的目标,以便更好地帮助客户管理和执行变革。

第四,J集团内审客户认为最重要的五个服务因素未能获得客户满意的业绩评价。J集团内审部门及内部审计师未来提供审计服务时应尽可能侧重于客户所认定的服务领域,将有限的审计资源聚焦于客户所需,以达到甚至超越客户的心理预期。

第五,客户对所获价值的感知程度与其对内审业绩的满意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客户越是能感受到内部审计师提供服务的价值,就越是对内部审计的业绩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