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师继续学习计划范文

教师继续学习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师继续学习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教师继续学习计划

第1篇

一、计划目标:

通过 学习,能很快地熟悉 教材,努力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力求达到:

(1)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职业纪律和道德规范,熟悉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2)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认真撰写导学案。熟悉所任学科课标,教学工作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3)熟悉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能管好课堂,完成学校分配的班级德育管理工作。

(4)熟悉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5)把握教材重难点,自如地驾驭和处理教材。

(6)开展教学探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二、计划内容:

1、认真学习师德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与素质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等。

2、突出新课程教材改革对教师知识能力的新需求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结合自身,提高专业素养,积极参加国家、省、县教科局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

4、通过实践活动积累经验。

5、常练教学基本功。

三、学习形式及措施

(1)以自学为主,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

(2)认真完成作业,作好学习笔记。写好心得体会。

(3)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课标解读、教材研讨、观摩示范课。

第2篇

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学习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使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做更多更有益的工作。

二、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进一步激发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更深刻理解新课标理念,把握新时期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不断获取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熟悉所任学科教材内容,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使自己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需要。

三、具体措施: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寒暑假期政治、业务学习。

2、积极参加学部、学科组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

3、听从学校安排,按要求参加区省、市、区组织的业务学习培训。

4、按区教体局和学校继续教育要求,自学规定的继续教育材料,做好自学笔记,撰写学习体会。

第3篇

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学习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使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做更多更有益的工作。

二、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进一步激发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更深刻理解新课标理念,把握新时期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不断获取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熟悉所任学科教材内容,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使自己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需要。

三、具体措施: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寒暑假期政治、业务学习。

2、积极参加学部、学科组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

3、听从学校安排,按要求参加区省、市、区组织的业务学习培训。

4、按区教体局和学校继续教育要求,自学规定的继续教育材料,做好自学笔记,撰写学习体会。

第4篇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冒泡排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257-02

一、引言

在《C语言程序设计》[1,2]教学过程中,常以冒泡排序来讲解排序的原理。冒泡排序原理简单,但过程相对繁琐。在传统教学中,通常是教师先把冒泡排序思想讲述一遍,然后列出程序,解释程序执行过程,这种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冒泡排序的原理,自己很难独立编写出冒泡排序的程序。因此,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掌握冒泡排序的思想和编程方法,激发学生对编程课程的兴趣是一个关键问题。

在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根据需要正确运用直观性教学方法,将有助于学生去消化、理解抽象的算法和程序执行流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程序设计的直观性教学可以从基于动态可视化的方法来实现。

二、基于动态可视化的教学方法

(一)使用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程序的执行过程

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是在计算机内部进行的,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各种控制语句的执行流程、函数与子程序的调用和返回过程及参数间的传递,学生是无法直接感知的。即使实验课调试程序的过程中,学生也只能看到中间或最终的结果,是对程序正确性的验证,看不到程序的执行过程。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够模拟不可能或很难看到的现象,能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借助于课件,可以模拟程序的执行过程和各参数的变化,让学生理解控制语句的执行流程以及函数、子程序调用过程中各参数的变化情况,一些算法的基本原理。因此,在教学中设计必要的课件,课堂教学效果远远超过详细的语言讲解。

针对冒泡排序算法的讲解,我们在PPT中内嵌了动画,动态演示对数字冒泡排序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不涉及程序代码的编写和讲解,着重讲解原理。具体演示内容如图所示:

(二)使用调试工具帮助学生理解程序的执行过程

借助调试工具,我们可以深入地观察变量的存储、程序的流程控制、数组及函数的调用。并且当学生掌握常用的调试技术后,学生可以自己独立解决编程问题,也增强了编写程序的信心,提高了编写程序的兴趣。并且,老师也不需要在实验课上疲于奔命地为学生排查错误了。因此掌握程序调试技术对教学双方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冒泡排序程序段:

总之,直观性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帮助学生内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计算机程序教学中正确使用直观性教学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帮助学生掌握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对于冒泡排序程序代码段如图2所示:

我们可以使用调试工具逐行运行。通过观察Watch中变量i,j,a[i],a[j],a[j+1],t的变化,可以动态地观察排序算法的执行过程。如图3所示,对应PPT中的冒泡排序算法的第二遍,42与16交换位置的过程。这样就可以将PPT中的算法自然语言描述如第二遍与C语言程序代码中的外层循环建立起直接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PPT与程序代码的互动,逐步地将冒泡排序算法程序每一步的操作,形象直观地演示给学生。

三、结语

本文以冒泡排序设计教学为例,利用PPT与程序调试技术为教学手段,引入了一种动态可视化的教学方法,着重建立了冒泡排序算法自然语言与程序设计语言的联系,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了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和变换过程。因此,这种合理的教学设计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玉春,孙大元.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孙大元,张玉春.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与习题解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An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Dynamic Visualization Analysis for Bubble Sorting

WANG Yang

(Jilin University Public Computer Teaching and Research Center,Changchun,Jilin 130012,China)

第5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38-04

一、问题提出

新疆南疆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数学课程于2001年和2009年进入新课程改革实施阶段。新课程改革宗旨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公平。一是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从课程理念、目标、实施评价等方面的根本性变化,需要教师教学实践的转变。二是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和获得自我发展能力。新疆南疆是民族聚居地区,其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与之相应的是,教师需要面对多元文化和新课程理念的挑战。继续教育是教师面对挑战的重要形式。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来分析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内容、结构和教学理念的针对性有效性,以及教师的主体地位、学习特点和需求,为新形势下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对象与方法

(一)问卷对象及特征

问卷对象的教师来自新疆南疆地区两所重点中学:喀什民族完全中学和汉族完全中学;三所普通中学:一所市属中学、一所师院附属中学和一所县属完全中学。共发放问卷155份,回收152份,回收率为98%。

(二)问卷方法及数据处理

问卷设计关注五个方面:第一,教师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教龄、基本情况和学源结构;第二,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状况的评估,包括计算机操作熟练程度和数学学科素养;第三,教师接受的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及培训的基本情况;第四,教师对参加继续教育课程的评价;第五,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期望。为避免问卷设计的片面性,并减少在实施中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尽量获取客观数据,研究采用个别访谈、实地考察、案例分析、资料分析、座谈和专家咨询的方法。访谈主要内容关注教师多元文化意识和素养。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中学数学教师的结构及基本情况

五所学校基本情况显示,在教师学源结构中,90%毕业于喀什师范学院,以及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西部师范类与综合性高校。在师资结构中,学历为本科及以上教师99.15%,青年教师85.08%。其中,教龄为1―3年占43.28%,4―8年占29.85%,高级职称的教师占29.85%,且较均匀地分布于中学各年级段。数据分析表明:其一,喀什师范学院作为地方师范院校对新疆南疆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贡献;其二,凸显了师资学源结构单一,阻碍了教师与其他地区和高校教育信息、资源互通和交流;其三,虽然师资队伍学历达标,但教师呈现年轻、教龄短、职称低的特征,存在各分类层次分配不均的问题,大部分教师处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起步和成长阶段。因此,通过继续教育做好教师专业发展的引路人是课程设置的核心问题。

(二)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自我评价

调查数据表明,56.52%的教师近三年没有公开发表文章,且75.41%的文章发表非核心和省级期刊。但86.36%的教师认为职前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或基本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82.61%的教师对专业发展现状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且访谈中从教3年左右的教师了解教师专业化发展重要性,却不知从何做起。“教育是一项丰富复杂困难,且持续发展的职业。无论初期培训的时间和质量如何,认为这已足够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新课程对教师提出新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定了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专业能力以及在能力发展中提升自我专业化水平。以上要求决定了教师专业化能力不限于教师上好一节课,处理好教学常规,而应具备课程意识,成为主动的课程资源开发者、反思者和研究者。因此,帮助中学教师认同和深刻理解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理念是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重点。

(三)已接受继续教育课程的基本情况

数据显示,教师已参加的继续教育课程较多地涉及数学教育心理学、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学数学中的数学史、中学数学教学思想提炼等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继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后,继续教育又增开中学数学教学设计、数学新课程研究、中学数学典型案例分析、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实施等基于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仍存在部分课程开设不足问题,包括数学教学课件制作、数学文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选修内容选讲、高中数学模块教学与课例分析等。继续教育的有效性有赖于采用多样化实施方式,并互为补充,如系统数学教育理论讲授、教学实践问题专题讨论、数学教学艺术专题讲座、中学数学新课程理论及专题讲座和实地参观访问等教学组织形式。调查数据显示,教师已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见表1)呈单一化而非多样化,其中:47.17%的教师表示课程实施较少或很少采用“中学数学新课程理论及专题讲座”方式;71.11%的教师表示课程实施较少或很少采用“实地参观访问”方式。

(四)教师对所参加继续教育课程的评价

调查数据显示,41.79%的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不满意。其中,32.84%的教师认为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中现代信息技术所占比重的评价偏大,31.35%的教师认为现代信息技术所占的比重不足。教师是继续教育学习的主体,课程设置只有满足教师的需求,教师才能通过课程的学习达到主动的自我建构。访谈表明,教师评价继续教育缺乏指导实践的价值,存在实现“学习一学用一指导教学”之间的矛盾。另外,对继续教育占用寒暑假时间、施加人事和职称评聘制度强制性,影响课程教学和学习效率。

(五)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期望

数据表明,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性质问题,有72.73%与18.18%的教师认为应体现实践性与创新性上。在知识结构上,58.33%的教师对数学的最新进展缺乏了解,25.00%的教师认为知识面太窄。对于教师继续教育重点问题(见表2),分别有75.00%、59.01%、79.66%和82.54%的教师认为是拓宽数学学科领域知识、提高综合数学素养、培养数学教育研究能力和发展数学教学能力。设置数学教学技能课程,包括教学设计技能、教学语言技能、课堂教学技能、多媒体的制作及运用技能和开发课程资源技能,教师认可度(见表3)分别为67.21%、63.93%、61.90%、76.36%和57.41%。调查可知,教师关注自身综合数学素养、教学技能和能力的提高,对自我专业化发展有着较高的预期,66.67%的教师有通过教师继续教育提高学历的意愿。

(六)教师对多元文化背景的审视

研究表明,新疆南疆地区的多元文化特征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必然。教师应具备多元文化素养,在任教的学科领域形成多元文化基础,成为面向所有学习者的高效率的教师。数据显示(见表4、表5、表6),多数教师具备多元文化的自觉意识,表现在:43.54%的教师认为非常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85.48%的教师认为学生文化背景对中学数学教学是挑战;72.59%的教师偶尔或经常检视对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态度或偏见。针对民族地区对于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适应性问题的研究,14.52%的教师认为现行中学数学课程和教材对于民族多元文化是非常重视的;77.42%的教师认可学校有必要开设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或开发相应的教材。应该说,教师多元文化素养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的,是知识、方法、理念和能力等方面合力的结果。调查表明,56.45%的教师不了解所教班级里学生的文化背景;69.35%的教师有意将本地不同民族文化融入数学教学中满足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需要,但在文化融入教学实践中不知怎样做。在访谈中,在民族中学执教四年的汉族教师谈及自己的成功经验,认为与民族学生搞好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获取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是学生投入数学学习兴趣的动力。在与“双语”实验班教师的座谈中,教师关注如何才能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帮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调查数据的综合分析表明,教师的教育需求体现在:第一,教师职业发展的需求。面对教育计划的变更、专业领域内的发展(教学的数学概念和其他学科新的互动等);面对教育的诸多发展及成果(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化带来挑战),教师需要适应新的不同的多元异质化的教学对象,确保不同学段学习的连贯性、多学科之间合作的需要。第二,个人因素需求。新人职教师对职业认识不足,在自我身份的转变上存在困难,专业化发展需要引导,数学学科素养和教育素养有待提高等。

四、课程设置探析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把对学生的主观偏见和好恶放置一旁,不因学习者的语言、家庭经济条件、外貌、性别、民族、信仰等差异而区别对待,以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不同文化背景、个性特征、性别特征的学生进行教学与指导,实现多元文化理念、价值观的渗透。MPCK理论框架从四个方面构建教师“数学教学内容知识”:数学学科知识(MK);一般教学法知识(PK);有关数学学习的知识(CK);教育技术知识(TK)。基于以上两个理论的应用,初步探求民族地区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

(一)多元文化课程

1.多元文化理论课程

多元文化理论课程设置的目的:加深教师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解,增进文化多样性的历史洞察;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与学校教育有关的行为和态度;认识并消除个人的偏见,积极与其他民族群体进行交往;在教学中尊重文化多元性。对教师意识形态、性格等方面的研究与培养,使教师能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是否存在民族偏见,重新认识在社会中角色以及改善师生关系,课程设置包括多元文化教育、文化多元论、多元民族意识、人际关系等专题。

2.多元文化实践课程

多元文化实践课程设置的目的:培养教师对数学学科知识及教材的审视态度,使他们在教室中创造多元文化的氛围,帮助学生理解相互之间的文化。借助有关多元文化数学教育典范和概念知识、主要族群团体的数学文化知识,平衡数学课程、教材和教法,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数学学习的需求。考虑学生的文化环境,需要教师与学生家庭的有效沟通,吸收和利用家庭资源,帮助学生了解所面对文化、班级的沟通方式。多元文化实践作为物质一时空特点的隐性课程,课程实施需要家长、社区的充分参与,以及学校环境、图书资源、课外活动的相应配合。

(二)数学专业知识

1.数学专业课程

数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目的:树立正确的数学观,不断更新和拓展教师的数学知识(主要包括数学概念、数学法则、数学公式、数学题目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包括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学史知识),提高数学素养,能够从高观点看中学数学教学。课程设置包括:现代数学(离散数学、组合数学、模糊数学、数值分析、分形几何等发展动态、基本内容、重要思想方法及其应用)概览;经典高等数学(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高等几何等的结构与思想)专题;数学思想发展史精讲;数学建模与问题解决导读;数学方法论选讲等。

2.数学教育类课程

数学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目的: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观,认识数学教育发展历史趋势,具备合理的数学教育基础理论结构、基本技能和有关数学学习的知识,能有意识地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成为会思考研究的科研型教师。课程设置包括: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探讨;近现代数学教育思想研究;中学数学教育基础理论与实践;数学教育哲学专题;数学教育心理学;中学数学教材与学法分析;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学数学典型案例分析;中学数学中的数学史;数学文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选修内容选讲;中学数学教学思想提炼;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数学教学实施;高中数学模块教学与课例分析;中学数学习题理论与解题研究;中学数学学业测试与评估;中学数学教学专题研究(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计、数学教学技能训练、数学教学与个性发展研究)等。

(三)教育与教研课程

教育与教研课程设置的目的:增强教师对于教育价值、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本质的认识,从整体上了解教育现象,加强中学教育的纵横联系能力,加深对于学科教育的理解,拓宽教育研究和课程开发的视野和思路,实现将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自觉。课程设置包括:现代教育思想专题;国外教育改革动态;教育社会心理学专题;教育生态学或教育环境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等。

(四)现代教育技术类课程

现代教育技术类课程设置的目的:具备传统教学媒体的知识以及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知识和相关教学软件操作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教师实现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会用软件展示平面和空间图形,表达并探究函数关系、无限现象,表达并探究数学建模,利用软件探究几何构造,作为启发式工具解决数学应用问题或反思批判其应用性。突破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开阔学生知识视野,调动听觉、视觉,获得全面而深刻的感受。课程设置包括: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专题(几何画板的制作、z+z智能平台);数学专业文献检索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专题等。

(五)通识类课程

通识类课程设置的目的:培养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科学素养和人文关怀,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具备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现代教师。课程设置包括:人文科学类(文学、哲学、艺术);社会科学类(政治、经济、法学、管理学);科学技术类(物理、化学、工程、材料等工程技术领域);技能类(沟通与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体育类(运动、美学)和心理学(教师心理健康)。

第6篇

关键词:交通灯控制软件;信息化手段;信息化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2-0083-02

Abstract: The contents of the program design course is abstract and practical, the students have no interest in the boring grammar learning, and will produce tired of the emotions.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by setting up the teaching situation of drawing, writing and teaching, building the interaction platform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s paper takes "the development of traffic light control software"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information teaching design of "VB programming design "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traffic light control softwa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aching design

高职《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通常遇到的问题是教学内容抽象,知识点繁多,难以检索;学生调试程序过程难以监控,学生排错过程难以分享;学生作品只能上交后由教师打分,评价局限,且评价结果难以反馈,使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往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效率较低。本课例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平台相结合,力求构建一个可观测、易监控、能评价的学习环境。

1 课例设计目标与意义

本课例运用VB、、PPT等软件自主开发了“VB课程网站”、“模拟控制软件”、“VB学习帮助软件”,并引入了 “数字化教学平台”、“网络视频平台”、“软件测试工具”等大量教学资源,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综合运用模拟控制软件化抽象为直观,降低了思维难度,激发学习兴趣;运用软件技术,灵活监控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联系企业实际,提供企业测试资源,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2 课程基本情况介绍

《VB程序设计》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培养学生编程基础能力的一门课程,通过项目的分析、设计和开发,使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将来能够根据企业实际需要自行开发简单的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网页设计与制作、WEB应用开发以及JAVA程序设计课程打下基础。授课对象是该专业二年级学生,此前学生已经学会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并同步学习ACCESS数据库课程,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相对熟练。

本课例设计内容选自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国规教学《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第四章――多媒体编程。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职业岗位的需求,将教材原有的章节整合为三个项目,本课例选自第一个项目《交通灯控制软件开发》,分3个子任务完成。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描述时间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力目标:会使用计时器控件控制数字显示,会编辑图形控件和图像控件,并实现计时器控制图形的切换;素质目标:提升软件开发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及开发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学重点是交通灯红黄绿灯的切换,难点是时间控制显示。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在教学中,根据企业软件开发流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通过课前准备、创设情境、确定任务、实施任务、总结评价和拓展提高6个教学环节。

3 教学过程

3.1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VB课程网站、模拟控制软件、数字化教学平台、学习帮助软件、网络视频平台、软件测试工具等。

学生准备:1)按工作小组进行交通实况调研;2)登录课程网站获取项目任务书、企业编程规范等学习资源进行课前学习。

3.2创设情境

为了让学生直观的理解交通灯软件控制原理,首先,教师展示了一张交通灯控制的信息图,并结合本次课的开发程序,让学生通过十字路通灯演示程序的使用,观察十字路通灯时间的设置与运行情况,了解交通灯控制软件的控制原理,从而引入项目情境:“为建设现代化交通,实现本市交通要道绿灯畅行的需求,市交通部门拟定开发‘交通灯控制软件’”。

3.3确定任务

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极域软件,由教师将可执行程序发放到学生机端,学生运行程序,与教师共同分析、确定任务,根据系统的功能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将任务分解为3个子任务,并根据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提出分层学习的要求。

3.4 实施任务

在任务实施环节中,教师只提供信息线索,学生则紧紧围绕信息中心,利用网络资源获取相关信息,通过自主探索、远程监控和测试交流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任务一:数字倒计时。学生登录课程网站,获取学习资源,自主探索任务一。学生通过操作视频指导界面设计步骤,对于新知识和编程思想的指导,为学生制作开发了一个“VB学习系统”,以弥补的教材中知识点较散、不全面、难以检索的特点,该系统将教材的知识点分类进行整理,提供辅助教学操作实例,并整合了常用的API函数以及VB的操作技巧,方便学生更系统、有效地自主学习编程。

此外,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探索数码字体的加载,使软件控制与硬件显示更加一致,通过互联网的学习,更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任务二:红黄绿灯的切换。这是本次课的重点,对于编程这门特殊课程,侧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没有一个固定的编程答案,因此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往往很难主动发现学生的错误,而学生学习的困难是遇到各种各样的编程错误不能正确解决,为解决这一“教”和“学”难题,教师可以有效地借助数字化教学平台。通过极域软件可以远程监控学生的操作窗体,将学生的错误捕捉、汇总,学生可以将问题通过远程消息的形式直接发送给教师机,或电子举手示意完成,方便教师总结学生共性的问题和控制课堂进度。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转播学生的作品,将问题作品展示,以便师生共同提出解决方案。

任务三:时钟控制显示。学生虽然能够实现任务三的基本功能,但在运行过程中如输入不合法数据则会使程序出错,如何让学生站在客户的角度,全面测试程序成为了本次课的教学难点。在这里,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将学生由程序员变成测试员,从功能上进行全面测试,通过校企合作,登录企业测试网站,借助企业软件测试工具进行软件项目测试,使学生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体验软件测试员的工作,拓宽将来的就业道路。

3.5 总结评价

作品完成之后,学生将作品上传至课程网站,利用网络环境将学生划分成虚拟的工作组,展开阶段性的小组讨论,通过对不同观点的交流、补充、纠正,从而形成了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完成学生作品的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视频平台,将企业专家轻松邀请到课堂,与学生在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同时进行现场答疑,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课后,学生同样可以连线专家请教个性问题,这样,学生的课堂作品就会与企业产品更加一致,为今后适应企业需求打下基础。

3.6 拓展提高

为了巩固课堂知识,同时将课堂知识拓展运用,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教师设计拓展项目,即课堂引入的VB编写的十字路口的交通灯运行程序,让学生跳一跳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技能,更加提升了学生开发信息技术的能力。为了让学生方便课后自我检测,教师将拓展项目设计在教学网站在线测试中,这是一个专为检测VB项目编程的软件,可以从功能上检测学生作品的完成情况。

4 结论

经过两轮的教学尝试,对比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手段的合理运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开发能力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从本课程网站的在线反馈中可以总结出信息化教学得到了学生、同行老师以及企业专家的普遍认可。最后,总结我的信息化课堂:时间不再是问题!课程网站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覆盖了课前、课中、课后;空间不再是距离!网络平台沟通了教师、学生以及企业专家。

参考文献:

[1] 韩维启.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7).

第7篇

关键词: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实一体化;生态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152-02

《旅游概论》这本书是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规划教材,其中第六章《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旨在通过学习,指导学生领会生态旅游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认识及解决旅游业现实问题。《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旅游概论》第六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学生生态旅游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启发,本课的教学应承担起整合旅游可持续发展知识,提升学生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实际旅游活动中的活学活用能力的责任。

一、教学目标、重难点设计

1.教学目标定位。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业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旅游从业人员应完全树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据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态度目标三个层面的要求,具体体现为:

知识目标:(1)理解可持续发展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掌握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及小组协作能力。

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增强学生的绿色旅游意识,培养学生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

设计依据:生态课堂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本课力求通过学生社会调查实践,促进其旅游专业理论的深刻理解以及旅游可持续发展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从而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主学习及旅游课程生态教学进程中。

2.教学重点确立。教学重点:理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实质。设计依据:教学目标中对知识目标的要求。同时,这也是实现能力目标的基本出发点。

3.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难点:掌握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突破点:结合秦淮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案例去具体分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设计依据: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实地调查、社会实践等无标准答案的学案设计,养成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实践的态度,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解除学生思维的禁锢,发挥集体优势;同时,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引发其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的思考,使其创新能力得以培养,绿色旅游意识得到强化。

二、教法设计

1.理实一体化,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该法是本课的主导教法,贯穿于整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的生态教学实施过程中。设计依据:本课通过将课前社会调查实践、课堂分组呈现、课后再实践联系在一起,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得益彰,使其在实践―认识―再实践的生态学习过程中,更加牢固地掌握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学生所展示的秦淮河可持续发展情况的社会调查案例,提供正反对比,引发学生思考并明确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途径和方法。

3.情境引导法:在研习的过程中,提供特定社会情境,学生以联合国、政府官员的角色进行思考、论辩、剖析,强化学生对于各种社会专业角色的认知,训练学生换位思考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

4.小组合作法:小组合作的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极为有效。

三、学法设计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旅游专业中专一年级学生,因生活阅历所限,其对地球生态环境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现状的认识不够深入。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及学生特性,特确立如下学习方法:

1.任务引领法:课前、课上、课后分别布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社会实践或学习任务,引领学生的自主合作及探究学习。设计依据:社会实践等学习任务的设置,使得学生能够深入到社会及实际生活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化为生动、具体的感性材料,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掌握。

2.实践感受法:课前布置的任务给予了学生实践学习的机会,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同时也帮助学生积累了感性认知材料,为顺利进入深层次的理论学习提供了可能。

3.问题探究法:本课的学法设计安排是遵循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路进行的。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而后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才可能让学生真正地实现自主学习、探究思考。

4.小组讨论法:讨论对于提高思辩能力,锻炼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探索精神是极有效的;同时,小组讨论的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团队意识。

设计依据:课前,通过布置学生媒体学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学生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知行合一”;课堂上,学生是合作者、整合者、探究者、建构者;最终达成理论的学习“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完全理实一体化的生态教学过程。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为便于学生对旅游可持续发展有一个感性直观的认识,课前安排学生分组,分别去旅游景点实地调查。在此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任务,各组在上课前将完成任务的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并汇总制作成PPT交给老师。课前准备的充分与学案指导的详尽,也是本堂课生态教学设计的一个显著特点。

本课的生态课堂教学包括导入新课、任务引领、探究研习、拓展总结、布置作业五个环节:

1.导入新课。以FLASH动画(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生动形象地直接导入可持续发展理论。设计依据:通过FLASH动画的播放,营造气氛,从视觉上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本课题的重要性,为开展生态教学活动奠定情境基础。

2.任务引领。各小组依次汇报完成课前任务情况:第一组:展示人类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的严峻形势;第二组:展示南京秦淮河旅游可持续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第三组:展示秦淮河周边景区环保实践活动及旅游可持续发展宣传活动情况;第四组:展示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都达到双赢的现实案例。设计依据:以学生媒体学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反馈的形式导入各知识点学习任务,有助于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3.探究研习。四个小组汇报调查研究的结果,引出课堂的四个学习任务:(1)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2)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3)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4)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研习的过程中,教师是引领者、指导者、组织者。学生则以联合国、政府官员的角色进行情境思考、论辩。小组内合作、探究、讨论;组与组之间则是竞争者。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生态教学活动中来,学生的语言应变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得以有效培养。设计依据:从四个学前任务引出对知识目标的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体系,为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奠定基础。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生课前社会实践、体验、感受,课堂反馈、交流,形成了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生态学习氛围,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为实现本课的有效生态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4.拓展总结。拓展:借用训练团队凝聚力的拓展游戏(最小的空间站最多的人)来说明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要合理保护、开发、利用,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及理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游戏环节同时组织其余学生分组讨论并点评,教师小结。设计依据:在课堂上设置拓展游戏,一米的空间可以容纳N多人的呈现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到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有限,它既是一种对理论知识的及时巩固,又是一种对教学内容的再呈现、再认识。总结:结合拓展游戏的情况,总结巩固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针对课前、课中出现的问题,运用理解、尊重、关爱的态度对学生进行正面激励,要求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善于活学活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真正促成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等方面有所收获与提高,从而使本课教学目标得以全面实现。

5.布置作业。(1)书面作业:试运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资料并结合社会实践,分析论证、探讨南京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2)自主研究:继续通过网络等媒体收集一些世界著名的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都达到“双赢”的现实案例,并将此案例交流共享。设计依据:要通过教学,为学生树立“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学习观念。让学生在再实践中更深地体悟授课内容。至此,本课教学从实践到理论,到再实践的生态教学过程得以完整呈现。

课堂教学过程,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领者、指导者、组织者的新型生态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最终使学生从秦淮河可持续发展的感性认识升华到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性认识。

本课的完整教学过程,采取“学中做”、“做中学”、“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深化理论”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生态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达到学生自主学习并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

通过与传统理论教学相比较,本课理实一体化的生态教学设计,探索能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专业课教学新模式,从而提高旅游服务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真正实现旅游职业教育的本质功能。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学生需求信息检索课优化策略

一、引言

大学信息检索课教学是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信息检索课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不同层次高校的学生对这门课的认识不同,需求不同。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对教育手段、方法等的不同需求积极优化信息检索课教学,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大学学生信息检索课需求分析

1.学生对教学方式方面的需求。按照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要求,学生应当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然而很多教师对此置若罔闻,仍旧固守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态度。当前多数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不能产生良性互动,这导致学生对课堂学习自主权的缺失。相比传统连续主讲45分钟的教学风格,学生更希望老师能将内容化整为零,在老师讲授与展示一个知识单元之后,通过提问、演示、操作等方式来巩固学到的内容。比如介绍完某数据库的高级检索功能后,由学生来分析、构造检索词,通过亲自操作检索来检验学习效果。

2.学生对教学内容方面的需求。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信息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需求进行相应调整。当前多数信息检索课的教学内容涵盖文献信息资源与文献信息检索、文献信息检索基本原理、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图书馆资源利用、各种网络数据库、常用外文数据库及开放存取资源等,关注的多是检索技能的提升,忽略了学生的网络信息管理能力。这方面可以借鉴中科大罗昭锋老师的《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课,增加信息管理、信息分析与分享协作创新方面的内容。此外,大学前两年,学生都在进行专业学习及实践能力培养,大三大四多考虑就业或继续深造问题,因此,在面向不同群体时,教学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3.学生对师资力量的需求。信息检索作为一门工具性课程,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等特点,要求教师既要有图书馆学知识、情报学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又要有一定的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以及相当的文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教学能力。在信息检索课中,学生对教师的需求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生希望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像朋友一样的交流互动;第二,学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有更高的期望,希望老师经常完善教学方法并优化教学目标,根据所教授学生的专业背景,主动拓展知识结构,不断更新信息检索理论,改进实践方法和策略;第三,学生希望教师有更鲜明的人格魅力,融“教书”与“育人”于一体,给予学生更多人文关怀。

三、需求视角下优化信息检索课的策略

1.转变师生角色。如何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角色转换,是长期以来教学改革的一大难题。MOOC的兴起为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机遇。在MOOC环境中,教师应当改变单纯的授课者、课堂主宰者形象,应当变成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观察者,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看MOOC部分视频,完成相关课堂讨论和测验,然后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设计一个相关调查问卷。在面授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调查问卷的情况进行答疑,在重难点问题方面进行反复演示操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个性化辅导。在MOOC学习中,教师要严格把控学生学习效果,积极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严格考核机制,作业、考试、交流都与最终成绩挂钩,小组任务要精确分解到每一个成员,调动每一个成员的学习积极性。

2.创新教学方法。大学的教学方式应当顺应信息时展的趋势和潮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北京大学汪琼认为,如果将MOOC与传统高等教育体系类比为平面上的两条直线的话,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平行、重合和相交三种。信息检索课的教学比较适合相交模式。教师应以本校的信息检索课程设计为主,把MOOC内容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嵌入教学过程,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内容,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据笔者调查发现,目前很多教师开始尝试利用超星学习通整合MOOC、教师课件、问题等资源,供学生学习、讨论、分享和创新思考,这种方式也很受学生欢迎。

3.革新教学内容。把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网络MOOC的精髓进行深度融合,可以使高校信息检索课更加合理。在教学中,首先可以把完整的教学内容拆分成若干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通过几秒、几分或者十几分钟的短视频来呈现,中间穿插习题和小测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其次,让检索知识与日常生活、课程学习、考研、毕业论文等建立起关联。如黄如花教授的信息检索MOOC中,有关于“如何利用信息检索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容,这就与我们日常生活进行了很好的关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三,课程内容设置上,要由浅入深,让学生增加学习信心。先了解信息检索基础知识,再学搜索引擎及各类型数据库,最后进行综合应用的实习演练。最后,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内容设计。如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需求,针对性地讲解文献检索相关知识。

4.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互动。除了引入MOOC,开展高校大学生信息检索技能竞赛也成为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有益尝试。学生通过参与竞赛,既检验了学习效果又得到了锻炼提高。如由湖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湖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主办的2017年首届湖北省高校万方杯“学术搜索挑战赛”,主要考察检索基本知识、学术信息搜索能力、信息分析鉴别能力、信息综合利用能力以及报告撰写展示能力。在组织比赛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促进了信息检索课教师对教学的思考,也加深了学生对信息检索课所学内容的理解,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總之,在信息检索课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需求,不断优化信息检索课教学方式、充实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马翼梅.基于学生需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6,(S1):419-420. 

[2]毕静.MOOC背景下对高校信息检索课优化的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16,(01):107-110. 

[3]杨晓晴.再论高校信息检索课程的教与学——基于信息检索为选修课程的教学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28(04):81-84. 

[4]励燕飞,陈新花.基于慕课环境下的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J].石油教育,2016,(01):95-97. 

第9篇

关键词 泛在网络化学习 信息技术教师岗 岗位考核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4-0032-05

1 引言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变革,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衍生出泛在网络的概念,已经到了无处不在的网络时代[1],即任何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这也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重大变化,使得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学生以及授课教师,而是包括学生、以学生为服务对象的授课教师、新型信息技术教师、学习平台、教学资源等,这显然与传统的教学、学习方式具有很大的不同,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泛在网络时代的新型学习方式并不是对传统课堂式教学的否定,而是在传统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做了补充,这可以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何环境都能学习。但目前对泛在学习环境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职业技能在学校的实践模式以及岗位技能需求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拟从信息技术教师的实践模式以及岗位技能需求的角度进行研究,从理论上提出新型信息技术教师岗在中学的实践模式、职业技能需求以及考核标准,希望可以为各级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教师提供参考建议。

2 泛在网络化学习方式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岗研究现状

目前,专门研究泛在网络化学习方式下的信息技术教师岗的相关文献比较少,现存的文献主要是从学校校长以及普通授课教师的角度提出不同岗位教师需要具备的信息技术能力,虽然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还没有成体系,难以在教学实际中应用。例如:张家年提出信息化主管在学校的实践模式以及职业技能构成要素[2];美国和中国分别提出针对普通授课教师的NETS・T以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新型学习方式下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IT从业者,具有双重属性。目前在工程领域,大连市出台了《IT职业技能标准》,该标准比较完整而具体,但适用对象是单纯的信息技术工程人员,难以体现教育的职业特性。

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师岗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现存的文献虽然提出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教师岗的职业能力需求,但并不全面,难以成体系,很难为各级用人单位提出具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3 泛在网络化学习方式下的信息技术教师岗实践模式

泛在网络化学习是一个庞大的学习系统,需要具有不同信息技术基础和教育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师维持系统的运行,从而为学生随时随地获取个性化学习服务提供支撑。因此,可以将新型学习方式下的信息技术教师进一步细分为“信息化主管”“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辅助教师”三种岗位,再结合张家年提出的信息化主管实践模式,提出泛在网络化学习方式下的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的实践模式,如图2所示。

图2表示的是泛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师在中学的实践模式,实线表示的是教学或管理上的联系,虚线表示的是业务上的联系,处于同一水平线表示职位级别相同,不同层级表示级上的上下级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信息化主管处于学校的领导层,主要是从全局的角度统筹学校信息化的发展;教学辅助教师与授课教师、普通信息技术教师处于同一级别,主要是协助普通授课教师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信息技术教师主要是在网络化学习环境下为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普及以及创新提供指导,开展兴趣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创造力。

4 泛在网络化学习方式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岗职业技能分级

每一个学校的实际情况都不相同,对各岗位教师的职业能力需求也不一样,因此,根据泛在网络化学习方式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岗的实践模式以及结合教育系统教师级别的分级理念,将信息技术教师按岗位的不同分为三类、四级。由于信息化主管是属于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管理层,因此将信息化主管分为2、3、4级,分别对应为中级、高级、特级;信息技术教师以及教学辅助教师分为1、2、3级,分别对应为初级、中级、高级。

张家年已经对校园信息化主管职业能力需求做了说明,因此本文不再重复。

目前全国各级中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大部分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所采用的教材以及教育思想都比较落后,再加上学校管理层不重视,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因此,需要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岗进行重新定义,信息技术教师应基于专业知识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一切以学生的基础以及兴趣点为中心,开展兴趣化、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造力[3]。

教育是关于人成长的一项伟大的事业,工业社会的教育是让人成长为适应工厂机器化集体生产的操作者。现在已经全面进入信息社会,人的个性化需求日趋扩大,不再是传统的规格一致的“标准件”。近年来随着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辅助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记录学生的每一条学习记录。巴拉巴西也认为:人类行为的93%是可以预测的。因此,教学辅助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在学习系统上留下的学习记录,对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做出系统性的评估,联合授课教师为学生制订具有差异化特性的培养方案,同时可以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课堂上教师的授课方式、授课内容等提出参考意见。另外,伴随着MOOC等大规模在线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学辅助教师可以从海量学习资源中挖掘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信息作为对课堂学习的补充,推送给学生,从而可以通过大数据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减负”的教育理念,真正读懂学生。

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列出新型信息技术教师岗岗位说明表,其中信息化主管可以归一到张家年提出的学校信息化主管的素质结构以及实践模式。笔者主要关注信息技术教师以及教学辅助教师的岗位分类以及职业技能需求,其中岗位分类如表1所示。新型信息技术教师岗位能力需求如下。

1)岗位资格1级(初级):应具有一般的应用能力,并能熟练运用相关岗位所需的岗位技能知识,具有独立工作能力。

2)岗位资格2级(中级):熟练运用相关岗位所需的岗位技能知识,具有独立工作能力;能独立完成所承担的工作;已具备指导他人工作的能力。

3)岗位资格3级(高级):具有创新性的应用能力,教育系统内部的能力认可,基于丰富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在专业领域提供专业指导。

4)岗位资格4级(特级):具有创新性的应用能力,专业领域的创新性能力认可,基于相当丰富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在专业领域具有开创性,有一定的影响力。

5 泛在网络化学习方式下的信息技术教师岗位职业技能体系

网络化学习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信息化主管作为学校信息化的领导者,必然要在宏观层面对学校整体信息化方案以及发展愿景进行规划、实施、监督、指导和管理,同时还要为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辅助教师提供培训以及指导。要完成这一目标,必然需要有一定的业务能力以及技术能力。孙祯祥提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工作构成[4],可以看成是信息主管的业务能力需求,结合大连出台的《IT职业技能标准》,进一步提出信息化主管的技术能力需求,也就是说信息化主管不仅要掌握泛在学习相关的基础理论以及知识,还需要一些扩展的技术能力,如表2所示。

信息技术教师是学生信息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者以及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协助者,在学校信息化主管以及教务处的领导下,信息技术教师一方面要根据校内外环境制定和落实学校计算机教育的目标与规定,另一方面要将教育学、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并基于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获取并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来培养及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及应用能力。同时辅助学校信息化主管推动提升学校整体以及教师员工的信息素养、信息化能力和水平,推动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交流,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辅助教师是智能教育的实施者、学校信息化的协助者。在大数据的环境下,由于学生的学习记录可以被完全充分地记录下来,因此,教学辅助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行为记录,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获取并分析学生需求,制订相对完善的、合理的学生课后学习方案,从海量学习资源中挖掘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信息作为对课堂学习的补充,推送给相关授课教师以及学生。信息技术教师与教学辅助教师能力的构成模块以及相对应的技术能力如表3所示。

6 泛在网络化学习方式的信息技术教师岗评估标准

结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IT职业技能规范》以及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教师等级评估制方案[5],制定泛在网络学习方式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岗的职业技能评估标准,如表4所示。

7 结束语

泛在网络化学习方式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学习平台,传统的教师职业类别、级别评判方案难以适应新型信息技术教师。因此,本文结合实际,从理论的角度提出泛在网络化学习方式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实践模式、职业技能需求以及考核标准,希望通过笔者的研究工作,可以为各级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教师提供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梵文静.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行为分析[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8):12.

[2]张家年.学校信息化主管的素质结构和实践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6):18-23.

[3]汪雨春.个性化教学策略方向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5):5-6.

第10篇

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而大学生社会化是指新生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学习知识、掌握经验、扮演角色、获得规范、适应生活、形成行为和自我的过程,其结果是使大学生进一步成为社会人,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大学新生的继续社会化是指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以后,为了适应新环境,顺利学习文化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这一过程将会贯穿整个大学历程。

大学新生能否在短时间内适应高校新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客服孤独、焦虑、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继续社会化,对他们在高校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新生继续社会化的特点

大学新生进入新的校园环境,生活方式出现了质的区别。独立、交往、自我管理都要求他们适应、计划未来生活,导致大学新生的继续社会化具有如下特点:

(一)环境的断裂和重组。

大学新生进入不同以往的环境,进入到一个陌生人社会,原有的环境断裂,新环境在重组,正如社会学家吉登斯所言,大学新生面临着时空分离和时空重组。

在现代社会,时间与空间被无限延伸,不断重组为一个又一个新时空环境,导致社会不断发生重组。对大学新生来说,离开原先的环境,也意味着社会化进入新阶段,需要进行继续社会化,以掌握大学教育制度、体系、技能和规则,这也预示着其社会化的时间和空间发生了位移,需要在新的时空结构中进行继续社会化,塑造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新的时空结构。

(二)继续社会化的能动性与主动性。

大学新生在进入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前,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而其又处于塑造自我的重要阶段,有着强烈的求知欲、独立思考的基础和品质,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观察社会、了解社会,主动安排自己的学习,有选择的接受社会规范、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等,形成自我。

(三)继续社会化的实践性。

大学教育应试特征弱化,更加社会实践。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励,社会实践成为大学生成才的必然途径和选择。各种社团活动和社会活动会是继续社会化在现代化变迁中的特殊要求,有利于大学新生处理和协调学习与生活、学习与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三、加强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体系,推进大学新生继续社会化

(一)大学课程建设。

教学课程是大学新生进行继续社会化的一个良好方式。在推进大学新生的继续社会化的方面意义突出。在课程设置上要考虑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技能教育等因素,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开展通识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教育方法上,以学科及学生特征开展多元教学形式。

(二)大学社会实践。

制定教学实践和专业实习手册,指导教学实践和专业实习,积极拓展课程见习形式,与大学生自愿服务行动、“三下乡”、科技创新等活动有机结合,培养大学新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力地推动大学新生的社会化。

(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意义重大。因此在教育实践中,针对大学新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针对社会热点问点开展讨论;实行“走出去”战略,积极开辟校外第二课堂,加深学生对社会历史和现实的了解,以树立正确的政治态度。

(四)校园文化建设。

第11篇

【关键词】虚拟实验室;立体化;教学模式

根据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以就业能力为导向,强调知识与技能并重,优化现有教学体系,创新实践育人模式成为了目前高校教育教学的重点。

《仪器分析》在高校教学设置中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重要基础和专业课程,在教学中需既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实践操作的培养。传统的《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同时,由于经费和实验空间的限制,大型精密仪器的购买和使用成为了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短板”,因此,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虚拟实验室的开发成为了高校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国内外多所大学如霍普金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都已对虚拟实验室建设进行了研究,并建设了一些适合于药学、化学专业的虚拟实验室[1]。但基于课堂虚拟实验室的《仪器分析》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尚未被提出,这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1.核心概念的界定

1.1 虚拟实验室

虚拟实验室亦称为合作实验室,最早由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Willian Wolf教授于1989年提出的,最初是为了方便不同实验室的科研人员远程协作或共享数据[2]。

虚拟实验室的本质是借助于图形图像、仿真和虚拟现实操作流程等,在计算机上所营造的可辅助或部分代替传统实验各个操作环节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是现有教学实验室的数字化和虚拟化,是可为学生提供高仿真模拟度的、全程参与的操作平台。

1.2 立体化教学模式

立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课程为单元,以能力培养为轴心,以教学资源为平台,动用所有教学元素的立体化、全方位的教学体系[3]。其中,教学资源立体化是指教学过程中纸质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相结合;教学方式立体化是指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类比式等多方式完成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立体化是指在传统课堂授课的基础上,融合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课堂虚拟实验室、网络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多种手段相辅相成,最终形成教、学一体的格局。

2.课程虚拟实验室的构建

目前我们自行开发软件,构建“原子吸收”、“红外光谱”课堂虚拟实验室。该虚拟实验室的构建包括以下板块:仪器组成与构造展示板块、仪器原理介绍板块、实验操作与模拟分析板块,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建立《仪器分析》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

2.1 仪器组成与构造展示板块

“原子吸收”虚拟实验室包含锐线光源、原子化系统(火焰、石墨炉)、分光系统、检测系统等四大部分。“红外光谱”虚拟实验室展示傅里叶变换型红外光谱,包括光源、迈克尔逊干涉仪、吸收池、分光系统、检测系统等五大部分。当鼠标移动到相应系统时将每部分放大展示,并显示文字说明,以便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仪器组成与结构。

2.2 仪器原理介绍板块

此板块主要介绍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主要介绍朗伯比尔定律、共振吸收线、峰值吸收法等基本理论,红外光谱法主要介绍分子振动方式和红外光谱产生的基本条件。主要是帮助学生强化记忆,促进实验操作的完成。

操作者通过鼠标完成虚拟仪器中光路的动态演示,可以直观了解实验原理。同时,软件中集成“原子吸收”、“红外光谱”操作的演示视频,能够让学生对不清楚的操作进行自学。

2.3 实验操作与模拟分析

“原子吸收”虚拟实验室中包括“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的含钙量”的模拟实验分析过程。“红外光谱”虚拟实验室包括“未知试样(C8H10)的定性分析”、“未知试样(C7H9N)的定性分析”两个模拟实验分析过程。该板块为验证性实验,学生通过计算机操作,模拟实验过程,完成定性或定量分析,进一步理解仪器工作原理。

在完成实验操作中,关键操作步骤设有陷阱,只有当学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完成,该实验评分才为满分,否则,软件会自动减分,并在实验结束告之操作不当的步骤。如此,学生可以反复练习,直至最终掌握仪器的使用流程。

同时,在“原子吸收”虚拟实验室中存入常见元素如镁、钙、锌、铜、铅等分析线数据,“红外光谱”虚拟实验室中存入常见有机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完成分析测定,为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奠定基础。

3.《仪器分析》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3.1 《仪器分析》课程的特点及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弊端

《仪器分析》课程是我校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主要内容是利用现代分析仪器,根据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定性、半定量和定量分析,主要包括光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和电化学分析法。

在《仪器分析》课程的传统教学中,通常采用“传授―强化―记忆”的教学模式进行,并且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在不同时间、空间独立进行的。该模式中,教师占主导地位,教学内容是单向信息传输[4],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但传统模式中教学形式单一、理论与实验教学不同步[5]、实验仪器不足、实验教学以示教为主、学生动手机会少,导致学生无法有效掌握专业技术知识,严重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

3.2 《仪器分析》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调查

Tyler(1949)曾指出:学生的“需要”与“兴趣”是教育目标的主要来源之一[6]。因此,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满足学生求知,提高授课效果,优化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设计了“《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问卷调查表”,在充分了解学生对课程现状的意见与建议后,确定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3.3 《仪器分析》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基于本专业培养计划和该课程教学大纲,将板书、CAI技术,实验视频、课堂虚拟实验室等教学手段相结合。利用板书提高教师即兴讲解的阐述效果;利用CAI技术和实验视频提高视听效果,增加课堂信息量;利用课堂虚拟实验室演示仪器装置、原理及使用方法,与学生互动,使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学习同步,促进专业知识的掌握。同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类比式等立体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理解相关的原理和概念。

在课内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将传统实验与课堂虚拟实验室有机结合,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预习实验。为解决传统实验预习停留在对单纯文字的理解这一问题,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自主观看并运行虚拟实验室,使其明确实验目的、理解仪器工作原理。②虚拟实验与现场实验同步。借助虚拟实验室,先对学生进行示教实验,如看完原子吸收实验教学软件,即刻将学生带入实验场地,对实物进行观摩学习。这时教师重点介绍仪器的工作原理,再进行仪器基本操作,加深感性认知。③实验和规范操作同步。教师完成示教后,以虚拟仪器代替传统实验仪器,可安排学生直接在计算机上完成实验操作,不熟悉的部分还可反复运行,规范并强化实验操作。

在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中,保留具有代表性的验证性实验项目,再利用虚拟实验室的优越性,教师给学生划定题目范围或鼓励学生根据热门话题自拟实验项目,按照真实仪器正常运

行的过程进行探索性仿真操作,逐步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经历完整的科研实践体验:查阅文献-确定选题-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处理数据-完成报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4.结论

虚拟实验室在仪器分析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中的应用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实践也表明,这种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但虚拟实验室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完善。

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建立,是对现有教学观念的突破,打破了理论课、实验课、实训课的界限,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教学融为一体,在实践中教理论,在运用中学技术,实现教学过程中真正的互动及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邓碧如.辅助教学的虚拟仪器分析实验平台建设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2(7):172-173

[2]李育,赵靖霞,杨根金等.探讨分析仪器虚拟实验室的设计[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3):163-164

[3]唐文武,王汉青,王志勇等.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创新能力培养为视角[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4):105-107

[4]王大红.高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仪器分析》课程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6):72-76

[5]郝玉翠,艾智,孟丽军.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化学,2012,,27(4):20-22

[6]徐胜臻,曹敏惠,陈长水等.构建农林院校有机化学实验立体化课程体系的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3,16(6):63-65

唐山学院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JG1402

??] ? ? ? ?]? @? :black'>虚拟实验室

虚拟实验室亦称为合作实验室,最早由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Willian Wolf教授于1989年提出的,最初是为了方便不同实验室的科研人员远程协作或共享数据[2]。

虚拟实验室的本质是借助于图形图像、仿真和虚拟现实操作流程等,在计算机上所营造的可辅助或部分代替传统实验各个操作环节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是现有教学实验室的数字化和虚拟化,是可为学生提供高仿真模拟度的、全程参与的操作平台。

1.2 立体化教学模式

立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课程为单元,以能力培养为轴心,以教学资源为平台,动用所有教学元素的立体化、全方位的教学体系[3]。其中,教学资源立体化是指教学过程中纸质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相结合;教学方式立体化是指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类比式等多方式完成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立体化是指在传统课堂授课的基础上,融合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课堂虚拟实验室、网络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多种手段相辅相成,最终形成教、学一体的格局。

2.课程虚拟实验室的构建

目前我们自行开发软件,构建“原子吸收”、“红外光谱”课堂虚拟实验室。该虚拟实验室的构建包括以下板块:仪器组成与构造展示板块、仪器原理介绍板块、实验操作与模拟分析板块,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建立《仪器分析》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

2.1 仪器组成与构造展示板块

“原子吸收”虚拟实验室包含锐线光源、原子化系统(火焰、石墨炉)、分光系统、检测系统等四大部分。“红外光谱”虚拟实验室展示傅里叶变换型红外光谱,包括光源、迈克尔逊干涉仪、吸收池、分光系统、检测系统等五大部分。当鼠标移动到相应系统时将每部分放大展示,并显示文字说明,以便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仪器组成与结构。

2.2 仪器原理介绍板块

此板块主要介绍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主要介绍朗伯比尔定律、共振吸收线、峰值吸收法等基本理论,红外光谱法主要介绍分子振动方式和红外光谱产生的基本条件。主要是帮助学生强化记忆,促进实验操作的完成。

操作者通过鼠标完成虚拟仪器中光路的动态演示,可以直观了解实验原理。同时,软件中集成“原子吸收”、“红外光谱”操作的演示视频,能够让学生对不清楚的操作进行自学。

2.3 实验操作与模拟分析

“原子吸收”虚拟实验室中包括“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的含钙量”的模拟实验分析过程。“红外光谱”虚拟实验室包括“未知试样(C8H10)的定性分析”、“未知试样(C7H9N)的定性分析”两个模拟实验分析过程。该板块为验证性实验,学生通过计算机操作,模拟实验过程,完成定性或定量分析,进一步理解仪器工作原理。

在完成实验操作中,关键操作步骤设有陷阱,只有当学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完成,该实验评分才为满分,否则,软件会自动减分,并在实验结束告之操作不当的步骤。如此,学生可以反复练习,直至最终掌握仪器的使用流程。

同时,在“原子吸收”虚拟实验室中存入常见元素如镁、钙、锌、铜、铅等分析线数据,“红外光谱”虚拟实验室中存入常见有机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完成分析测定,为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奠定基础。

3.《仪器分析》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3.1 《仪器分析》课程的特点及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弊端

《仪器分析》课程是我校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主要内容是利用现代分析仪器,根据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定性、半定量和定量分析,主要包括光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和电化学分析法。

在《仪器分析》课程的传统教学中,通常采用“传授―强化―记忆”的教学模式进行,并且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在不同时间、空间独立进行的。该模式中,教师占主导地位,教学内容是单向信息传输[4],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但传统模式中教学形式单一、理论与实验教学不同步[5]、实验仪器不足、实验教学以示教为主、学生动手机会少,导致学生无法有效掌握专业技术知识,严重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

3.2 《仪器分析》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调查

Tyler(1949)曾指出:学生的“需要”与“兴趣”是教育目标的主要来源之一[6]。因此,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满足学生求知,提高授课效果,优化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设计了“《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问卷调查表”,在充分了解学生对课程现状的意见与建议后,确定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3.3 《仪器分析》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基于本专业培养计划和该课程教学大纲,将板书、CAI技术,实验视频、课堂虚拟实验室等教学手段相结合。利用板书提高教师即兴讲解的阐述效果;利用CAI技术和实验视频提高视听效果,增加课堂信息量;利用课堂虚拟实验室演示仪器装置、原理及使用方法,与学生互动,使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学习同步,促进专业知识的掌握。同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类比式等立体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理解相关的原理和概念。

第12篇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 中专卫校教师 继续教育

1 数字化学习

数字化学习又称网络化学习,是指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员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

1.1 数字化学习必须具备3个条件(1)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即所谓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它是经过数字化处理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的特征。包括学校信息网络平台设施、多媒体计算机终端机、通讯工具等。(2)数字化的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它包括视频和音频、多媒体软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以及数据库等。(3)数字化的学习方式,是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员之间通过交流、讨论等方式不断充实自我,并通过利用共享资源,探究知识的学习方式。

1.2 数字化学习的特点:(1)主动性强:学员根据需要选择性地学习,学习是个性化的,能满足个体需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2)形式多样:学习过程即是学员之间或学员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的学习,交流的形式多样。(3)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学习是随时随地甚至终身的进行的。

2 中专卫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建国以来,中等医学教育为基层医院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同时,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课教师队伍,骨干教师状况直接影响着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专业课教师的现状是。(1)教师数量少、工作量大,临床教师严重馈乏。以我校为例,常年在校生5000左右人,专业课教师总共不到80人,教师周学时都在16学时以上,有些科目教师周学时达到30学时,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更不可能脱产进行继续教育。(2)专业课教师脱离临床, 知识陈旧,对临床上的新理论、新知识、新疗法、新技术知之甚少,课堂上只能照本宣科。教学理论和临床经验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学水平有待提高。(3)有些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态度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缺乏责任心和上劲心,客观上说明专业课教师迫切需要继续教育。(4)专业课教师继续教育参与率低、进修渠少,教师教学任务重,抽不出时间脱产学习,数字化学习形式的继续教育显得很有必要。

3 中专卫校教师数字化学习形式的继续教育的实施

教师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数字化学习必将成为继续教育的主要模式。中专卫校教师实施数字化继续教育学习,学校应该提供如下帮助:

3.1 构建数字化学习平台,创造良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首先要加强学校的信息网络的建设,对外能高速地连接互联网,对内有良好的内部局域网,配备足够的多媒体计算机终端到教师办公室。其次整合医学知识信息资源,包括各科的多媒体课件、医学数据库、因特网上免费的医护信息资源等。再次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自主开发或购买数字化学习的管理软件在学校的局域网中构建开展教学的数字化平台,教师随时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学习交流。

3.2加强专业教师的信息素质教育,提高教师的数字化学习能力,使她们具备发现、判断、筛选、表达信息的能力;提高她们的信息技能,使其具备检索利用,传播信息能力。具体来说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软件操作技能并能熟练使用数字化学习资源。

3.3加强数字化学习平台的管理 数字化学习的继续教育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必须探索相应的教学管理方法。搭建由教育部免费开放的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互联网上各高校的精品课程及本校资深教师研究开发的精品课程组成的学习平台。学员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相应的学习课程。此外还可以在数字化平台上建立学习讨论区或开通博客,利用这些信息沟通工具架起学员之间的交流的桥梁。

4 小结

(1)数字化学习形式灵活多样,不受时空限制,对于课时多,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机会脱产学习的中专卫校教师继续教育,比较合适;(2)数字化学习的继续教育要以年轻教师为培养的重点,教师根据自己工作需要选择性的进行学习;(3)结合教师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分学科进行数字化学习,扩大继续教育接受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4)加强数字化继续教育的管理,使年轻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制度化、长期化和规范化。(5)学校要在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第13篇

关键词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虚拟教学系统;自动变速器;理实一体化

DOIDOI:10.11907/rjdk.161939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11012503

0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4S店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汽车作为代步工具走入了千家万户。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刺激了汽修行业的发展,汽车维修工需求量居高不下。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培养新型高技能人才是政府和职业院校密切关注的课题。汽修专业实践操作十分重要,但某些客观原因无法保证一人一个实训工位,由于学校没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系统,导致设备紧张或闲置过时。部分院校甚至出现设备操作不当,频繁发生教学事故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融为一体,设计和开发了一个虚拟教学系统,逼真呈现完整的汽车实训过程,将虚拟考核与教学资源相结合,学习内容以趣味性为主,改善了传统枯燥的学习方式,解决了职业院校实训中汽车设备价格昂贵,部件易于损耗等问题,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使职业院校与企业实现真正的接轨。

1 系统功能设计

本教学系统选取丰田U340E汽车自动变速器作为教学内容,结合企业调研及相关教学专家指导,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选取、整合,将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融合于课堂教学。将课程分解为若干个学习情境,采用抛锚式教学策略,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原有知识结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场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情境重现,实现学生自主探究,获得操作技能的目标。

从教学设计角度出发,遵循情境化学习结构,将教学内容按岗位划分,对学习者、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教学媒体进行分析,得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情境化教学模式,将系统划分为知识链接、课外拓展、虚拟实训、技能考核[1]4大模块,如图1所示。

2 系统功能实现

以理论探索、方法应用、归纳总结为主线进行系统开发,采用以任务为驱动的情境化教学模式,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教师和学生建立沟通桥梁。通过前期调研和专家指导,完成丰田U340E自动变速器的教学设计。系统研发阶段分为3步:①扫描模型。利用三维扫描仪对丰田U340E自动变速器各个总成部件进行扫描,记录拆卸顺序与注意点,拍摄拆装视频和照片,方便查阅;②制作资源。首先,利用3DMAX软件建模,构建模型资源库。其次,利用PhotoShop软件设计和处理图片,构建图片资源库。利用PPT、Word等办公软件设计开发教学内容,构建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最后,利用处理音视频的相关软件构建音视频教学资源库;③实现交互。利用Unity3D和C#语言整合模型资源库、图片资源库、多媒体教学资源库、音视频教学资源库等,将各种资源嵌入至虚拟教学系统,实现用户和各种资源以及资源和资源的交互,构成一条完整的技术路线,最终达到教师利用虚拟教学系统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获得技能的目的[2]。系统研发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

3 系统应用

基于丰田U340E自动变速器的虚拟教学系统,以虚拟实训为中心,通过知识链接、课外拓展模块夯实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学生不再驻足于理论层面,避免理论与实践相分离、学校与企业相脱节的现象,突破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结合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和教学情境,解决汽车实训基地实验设备获取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同时,规避操作设备不当的安全隐患[3]。系统应用过程如图3所示。

3.1 教学活动

以项目教学为主,系统以项目情境化划分教学内容,应用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复习3个阶段,让学生能够对知识不断内化。

课前准备阶段。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学习风格、知识结构等制订教学计划,学生通过虚拟教学软件对理解性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虚拟教学系统监测学生是否完成导学内容,提供难点标记工具,方便讨论,为教师判断学生学习情况提供依据,适当调整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阶段。将虚拟教学软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教师利用虚拟教学系统将多媒体教学资源整合讲解。由于学习情境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教学系统中的模型资源建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主动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同时,教学系统专门提供基于问题的实践性学习场景,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探究和自主创新学习。教师根据课前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

技能训练是虚拟教学系统的重要环节,是弥补现代教学资源、教学设备不足的重要手段。教师利用虚拟教学软件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时,要理论联系实际,将企业生产情况融于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实现以思促学、以知促行,发掘高级思维能力。

课后复习阶段。虚拟教学系统将汽修专业的整体知识结构分化为项目,将项目教学分化为情境,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学习情境,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

学生在课前和课中学习的知识更多呈现为零散型结构。因此,虚拟学习地图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藉此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5]。同时,系统依据学习路径,自动推送学习任务,对原先的知识结构进行拓展,实现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进入深入学习阶段,固化先验知识,提升技术技能。

3.2 考核

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复习是一个由体验、反思、思考、行动组成的持续、递归的学习周期,虚拟教学系统在学习周期中不断增加新的学习节点,创造新的学习路径。此外,教学系统依据教师布置的作业和学生的知识结构,推送学习任务,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学生可以将考核作业提交至系统,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学生找到自己的盲点误区,调整学习进度。

3.3 教学效果评价

考核完成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止,而是下一个学习阶段的起点,系统将不断记录学习过程及更新学习结果。师生可对教学及学习效果进行研究,利用知识节点和学习地图,进行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可进行组内互评和上下级互评,根据评价考核表,优化教学效果,完成一个周期的教学活动。

4 结语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实践操作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环节。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虚拟教学系统正是利用三维技术和交互技术实现场景模拟,解决了教学设备投入不足的缺陷,提高了汽修专业实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石连栓,孙文苑.基于Virtools的冲孔模拆装虚拟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职教论坛,2014(18):8385.

[2] 降世婧.基于Virtools的发动机虚拟装配仿真软件的研究与开发[D].长春:吉林大学,2013.

[3] 张宇.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开发[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第14篇

关键词:跨境电商人才;岗位胜任力;实践教学体系

一、引言

2015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规模约2.5万亿元,增速30%,与中国对外贸易的低迷形成鲜明对比。顺应“海上丝路”建设的国家战略需求,实现沿线国家的电子商务合作。政府、行业、企业各层面,积极发起并参与国际电子商务交流合作,使得我国电子商务在“互联网+”时代下向国际化发展。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大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积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抓紧研究制订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批复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了《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上线了“单一窗口”平台。国家出台各类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导向则力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互通。

地方高校积极顺应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电子商务国际化延展的实情,加快对跨境电子商务紧缺人才的培养输出,围绕跨境电子商人才培养路径,专业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考核标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广泛调研跨境电商企业集群职业岗位群、岗位胜任力的需求特征下提出,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注重“创新-创意-创业”、“实验-实训-实战”和“学业-就业-创业”三个一体化,对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进行再构建。

二、分析高校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困境

目前地方高校针对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暂无优化改革思路,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也基本处于无参考、无借鉴状态,如盲目改造相近专业或相似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势必影响跨境电子商务特色化、区域化的专业方向打造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成效。

为了培养行业、企业所需的跨境电商岗位需求人才,高校已清晰地认识到建立一套与岗位胜任力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扎实地运用于教学,必然是一条可行之路。但跨境电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没有可参考、可借鉴的先例,导致高校套用相近的电子商务专业作为模板,进行改造升级。现阶段改造过程中凸显的问题,主要有:

1.教学目标与实际脱节,没有真正了解企业对人才的核心要求。电商行业发展迅猛,现在的理论体系已无法指导未来的工作实践,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偏低,仍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

2.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模糊不清,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没有匹配有广度的就业岗位;实践教学资源无法满足教学更新;缺乏真实的电商企业项目化教学,处于模拟实训或纸上谈兵现象。业务操作技能训练上,缺乏独立设置的综合性实验项目。

3.缺乏电商实战经验和系统专业知识的“双师型”教学队伍;贴近实际知识结构的师资匮乏:电子商务是实践性很强的一个行业,老师大多没有亲身经验,同时缺乏与外界企业的交流实践机会,无法给学生有效的指导。

4.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相应的组织管理人员架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受环境、地域、平台等制约,监控并不到位。

综上所述,跨境电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如果盲目套用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那么劣势显而易见,而且“跨境”的特色将无法彰显。

三、基于跨境电商人才岗位胜任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思路

为了满足企业对高校在跨境电商类课程体系设计、课程设置、学时比重以及综合实战项目实施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体现产教深度融合的实施成效,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应遵循以实战应用需要为导向、以提升综合素质为前提,以活学活用为根本的指导思想,研究实践教学七大体系的改革建设思路。

1.跨境电商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学业、专业、就业、创业”一体化

以跨境电商产业升级、区域地方经济发展、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背景,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线,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实现“学业、专业、就业、创业”一体化。“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规格从职业需要出发,考虑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和阶段性,重视学生的职业发展后劲和对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变化的适应性;注重能力强化,设置能对达到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提供有效支撑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学目标体系。

2.跨境电商实践教学知识体系--“岗位胜任+核心课程”一体化

高校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上,要做到“人才岗位胜任力技能”与“专业核心课程设计”高度吻合。侧重培养:国际贸易技能、电子商务技能、国际物流操作技能、跨境网络营销技能、外语沟通表达能力、职业素养能力等六大核心竞争能力,理论知识整合必须兼顾电子商务,跨国语言,国际贸易、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等多学科交叉特点。

3.跨境电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课内实验+综合集训”一体化

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的人才培养相比,不仅要掌握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熟练的外语水平(含小语种),要能在线及时与境外客户进行交流与商务谈判、管理好多语言网站的相关内容,具备一定的国际贸易知识,能使用各种国际结算与物流管理,对跨国文化习俗、法律法规有所了解,能利用最新的国际网络营销工具,通过多种媒介对境外客户做在线消费行为分析等等。

依据企业前期调研所得,跨境电子商务职业岗位(群)必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素转换为相关模块课程,构成“基础、专业、方向、实战”结合的四位一体模块式课程结构。在此基础上又细分为:通识素质模块、专业基本素质模块、跨境电子商务服务管理模块、技术支持模块、销售推广模块、跨境电商能力综合提升模块、专业实训及实践模块、顶岗实习就业模块,共八个模块。除通识素质模块和专业基本素质模块课内实验占比稍低,其余强化核心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均设置课内实验。

4.跨境电商实践教学保障体系--“资源丰富+模式创新”一体化

(1)实践教学资源保障

①教学资源:为了培养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学校在实践教学条件保障方面,搭建全方位、立体式实践教学软硬件平台。通过“国家引导-政府带动-产业引领-企业参与-学校配合”五力协同联动,遴选具有跨境电商领先示范、社会效应强、辐射效果佳的企业,积极尝试“引企入校、引园入校”等合作模式,为大学生广泛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校企共建跨境电商实战运营中心、电商园区校外实训基地等实践教学平台,促成高校开展体验式、项目式、团队式教学改革实施,通过植入企业真实运营项目,强化训练学生的实践实战能力,实现“政、产、行、校”多方共建共赢的最终目标。

②师资资源: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体系涉及多学科交叉,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考虑从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的出发,打造一支跨学科跨专业领域、具有行业企业背景,实战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和技术运用全面的双向多元教学团队,根据实践教学知识体系进行分类任务实施,发挥专业教师个体特长,强强联合,避免出现“真空地带”,以适应跨境电商产业的未来发展和高校专业综合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①以知识整合为视角,汇集跨境电商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基本知识。讲授理论核心,避免宽泛无重点,形成新型的“知识链”,设计以某个业务流程案例为主线,涉及知识链上的着重点,教师进行课堂讲授。课外学时可以借助校校、校企、校际各类教学资源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一方面解决课内学时不富裕的现实情况,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以适应跨境电商行业动态快速发展的需要。

②以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的模式。学生阶段性的综合实验项目成果(如,方案策划书、市场调研报告、电商平台体验心得、电商创业项目策划、职业生涯规划创业书等),往往能凸显出学生个体的创新创业能力特质,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和引导,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中,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明确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挖掘从学习者转向创业者的个案,并给予精神上、物质上、环境上的多方支持。

③以真实电商项目引入教学案例,形成驱动式教学。纸上谈兵的课堂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被学生接受,学业水平往往以课程分数定高低,这就是学习没有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原因,也不符合行业、企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如果可以借助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机制,将电商企业项目引入课堂教学,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深度,项目运作的成败,是一种印象深刻的体验教育。

④推进“课证赛”融合的教学模式,强化“双证”教育理念。高校扩招后,本科学历教育普及面巨增,学生毕业后除学历证书外,必须要获得行业、企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如:电子商务师、跨境电子商务师、国际商务师等),以匹配就业岗位的人才需求,增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通过赛事的竞争机制,让学生在校校之间专业水平的较量中,明确学习目标和提升目标,这种参赛体验方式,使学生对专业认可度、对母校的满意度都会有所上升。

⑤以学生满意度为视角,考虑多元智能介入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入校前其自身已经存在诸多个体差异,根据跨境电商的职业岗位群,学生的职业定位可能存在岗位倾向不同,所以入校后,需要切入职业指导教育,使学生在迷茫中,明确自己的首选岗位。教师在实践教学内容上,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实践过程中,有策略的进行学习,强化某方面技能,避免毕业后,无所事从,样样拿不起的就业现状。

四、结语

人才培养过程始终坚持“传授理论知识、强化技能运用”双向多元发展的基本原则,定期开展广泛调研,更新细化跨境电商岗位群对专业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完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就业倾向差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注重岗位需求的核心能力培养和专人专技专才培养创新。就必须对跨境电商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创新,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并融会贯通,提升学生跨境电商综合实践能力与工作岗位胜任力需求相匹配。

参考文献:

[1]《2015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2016-03-29,电商研究中心.

[2]宁波市电子商务研究院/宁波市电子商务研究院.2016年浙江省电子商务发展工作要点.2016-04-08.

[3]艾瑞咨询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第15篇

摘 要:电动机连续运行控制电路是理论和实践结合得很强的一个教学内容,用信息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改进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分析了中职学生学习的特点,介绍了电动机连续运行控制电路信息化教学的实践过程,并进行了有关问题的探讨。

关键词 :电动机控制 教学 信息化

电动机连续运行控制电路的安装与检查是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课程是笔者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重点建设课程,所以在信息资源上也得到了重点建设,学校为这门课程配套了教学网站、宇龙软件和教学资源库。其中,教学网站上存放了关于电路单元在机床、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应用,相关元器件的结构、检查方法,及电路安装方法等大量视频;还有关于电路工作原理、电路图与电路实物对比等动画。

一、教学内容及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分析

电动机连续运行控制电路是电动机控制的一个最基本的电路单元,包含从事电梯维保、机床维修和维修电工等工作岗位的必备知识和技能。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与实际岗位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导向,决定了该内容的教学目标既包括知识目标又要有技能目标,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是能看懂电路图,能根据电路图对电路进行正确的安装和检查;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点是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中职学生普遍的学习特点,是对学习技术的兴趣比较高,喜欢动手操作,对信息化的、直观的事物感兴趣。

二、电动机连续运行控制电路的信息化教学

针对电动机连续运行控制电路的安装与检查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尝试借助信息化改进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和引导文教学法,学生相应的学法是小组讨论探究法和引导文。整个内容的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巩固三部分,共用4小时。

1.在课前,利用信息化布置预习任务

上课前,教师通过QQ、微信任务:要求学生收集机床加工工件时钻头的动作视频,上传教学QQ群,供老师和同学们参考;并访问教学网站,利用网站上的视频等教学资源,提前学习热继电器,包括热继电器的作用、结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和检查方法。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学生课前预习只能看看书本的情况,使教师通过网络轻松实现布置学习任务、通过网络增加学习内容,顺利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

2.课堂教学中,信息化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上课时,教师首先播放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应用的视频,帮助学生回忆上次课已经学过的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然后播放电动机连续运行控制的电路应用视频,提出如何做到电动机连续运行控制的问题,利用信息化顺利引入课题。创设好学习情境后,将学生分小组,教师作任务的详细分析,学生领会任务后,根据引导文,通过互联网、教学网站、教学资源库收集完成任务所需的资讯,然后整理资讯、做出计划。

该过程利用信息技术增加大学生学习的信息量,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就可以传授学生更多的知识。当学生有电路的设计思想后,他们必须通过宇龙软件进行电路正确性仿真验证,从而利用信息技术,学习验证及设计电路的方法。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正确性,在学生决策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参与其中:学生提交他们的设计,老师提出修改建议;学生根据建议修改再呈交给老师,如此反复互动,最后确定“电动机连续运行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安装与检查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借助教学网站的视频资源,巧妙渗透电路结构、安装工艺及检查方法等学习内容。在电路制作的实施阶段,学生参照教学网站资源,自行检查元器件、按工艺要求正确安装电路,从而突出该次课的教学重点。电路安装结束后,学生利用网站上的通电检查注意事项的视频,进一步学习和确认通电检查的方法和步骤,之后在教师的监护下,自行进行电路的通电检查,从而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3.利用信息化督促课后巩固

下课了,学习并没有结束,学生需要能通过网站里的在线测试,在线测试的试题主要针对该节内容的知识和技能,侧重于教学重点的掌握。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他们可以访问教学网站、宇龙软件和教学资源库,也可以通过QQ群、微信等工具进行师生交流继续学习。

三、小结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符合中职学生学习的特点,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信息量、加强了学习的直观性、降低了学习难度,实现翻转课堂和因材施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艳芳.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