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学习调查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产”“销”结合的教师培养理念
“产”——的政教主任以为,能够培养出名师的学校才能在它的发展中有自身的原动力,一个学校真正的成功不在于又引进了多少优秀教师,而是能在其本身教师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扩充名师的队伍。的领导向我们先容了他们的教师队伍:指名专家型教师引领,成熟型骨干教师支撑,优秀本科生加盟。每个专家型教师要培养三名以上的青年教师三到五年,在这段时间中,专家型教师跟踪指导青年教师备课、上课等各个环节,为这些教师尽快熟悉本职工作,尽快成为成熟型教师提供帮助。使教师逐步培养浓厚的文化底蕴、教育的理念、教育的聪明,使教师们逐步向专业化发展。
“销”——当然产这个环节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的校领导积极的与教育局上级领导沟通,为优秀青年教师的提升与学习展搭道路,的校领导在舍与得之间为整个民族的教育事业拓宽道路,从民族之思出发,打破一时一地的教育局限。真是上善若水的心胸,恒止若山的气势。
二、优雅而宁静的教学环境
产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阔别喧嚣的老城区,坐落在水城东部环境清幽的金鸡湖边,位于东湖大郡东北面的南施街与方洲路的交界口,毗邻园区文化水廊、春之韵、金姬礅、研究生城等高尚文化建筑。
走进会油然而生一种悠然见南山的致远情怀,开放透明的教学设计,人文化的柔软情怀——食堂中的艺术作品展示以及秋千餐桌,豁达优雅的学生素养种种的一切都在向我们展示这个学校的特殊文化内涵。
三、“家族式”的班级治理
走进,在它的墙上有一句话:真正的教育,就是帮助每个人获得成熟与自由,使生命绽放于爱和善良之中。学校真正实践了这句话,它让老师成为妈妈式的老师,让每一个班级都成为“妈妈”的孩子,学校别具特色的把班级治理纳进“家族谱氏”里,分别以礼、和、孝等“字”辈来排列。让学生在爱与善的“家庭”中健康成长。
这次调查主要还是以发放问卷的形式,参加调研活动的同学为外院20****级全体新生.在出调查问卷的时候,听取了不少新生的想法,因此,此问卷能比较真实的反映新生的情况.同时,新生们大都能认真,负责地填写调查表,并提出了很多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一)生活方面
入校一个月以来,有53%的同学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有45%的同学还需要一段适应期,还有2%的同学难以适应新的生活.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同学不能尽快适应呢?经统计,有39%的同学认为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让他们觉得最难适应,还有22%的同学是因为饮食方面,20%的同学是因为住宿环境,19%的同学因为远离家人,让他们最难适应.面对生活中的困难,29%的同学能自己解决,有28%同学愿意找以前的朋友,有26%的人愿意找同学,还有14%和3%的同学分别愿意向家人和老师寻求帮助.
当被问到如何安排大学生活时,58%的同学想要学习,活动两者兼顾,22%的同学准备边读书边勤工俭学,有9%的同学一心想学好专业知识,还有7%的同学认为应该多参加课外活动,锻炼能力,还有4%的同学要好好享受大学生活.由此可见,一部分新生的生活目标并不是很明确,这往往会最终造成生活攀比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也配合当前的学导制度,可以好好利用我们的学导,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学院也可以邀请一些名人名家、优秀学生或成功的毕业生来我院演讲或介绍经验,以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比较高中,大学生活的确是丰富多彩,尤其是活动大大增加,84%的同学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而选择性的参加,有13%的同学想什么都尝试一下,还有3%的同学不愿参加课外活动.大学周围的文娱活动和消费场所对13%的同学无吸引力,对2%的同学有很大的吸引力,而对85%的同学有不太大的吸引力.
此外同学们也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意见,反映比较强烈的就是寝室无热水,食堂饭菜价高质不高和单车的停放安全问题.虽是老生常谈,但由于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在此再次提出.提出的建议有:公寓内设置开水房,学校和宿舍都建单车棚并派人管理或者在寝室和学校之间设校车.
(二)学习方面
大学又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同学们对自己毕业后都有着不同的期望,59%的同学想考研考博,15%的同学想留学深造,20%的同学觉得要找份好的工作,还有6%的同学没仔细想过.目前有19%的同学有着非常浓厚的学习兴趣,有59%的同学有较浓厚的兴趣,也有20%的同学抱着有时想学有时不太想的态度,还有2%的同学不太想学习.因此,找到能促进自己学习的因素十分必要.43%的同学是想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25%的同学是家人的期望,18%的同学是就业压力,7%的同学是朋友的鼓励,还有7%的同学是自己以前的成功经历,这些分别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此外,制定一份学习计划也是促进学习的好方法.然而,只有3%的同学制定了很详细的计划,有24%的同学制定的计划比较灵活,有50%的同学只是心中有数,还有高达23%的同学没有制定.
在大学里,同学们一般不会去找老师交流,原因可能是找不到老师或者不愿去找。其实,我们的教师是很希望同学们去他们那里坐坐,或者聊天,或者答疑。还有一块就是专业知识方面,有些同学反映大一的新课程以前没接触过,学起来会比较吃力,希望学院能安排些高年级的经验交流会或者是让专业老师来做专业介绍的讲座。希望能通过这些活动对新生在学习上有更多更明确的指导。
(三)学生干部工作和教学方面
同时,同学们在教学方面和对学生干部工作的改进上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1.院里的工作在当日内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向同学们公布
2.晨读的时间不要用在点名和交代事情上
3.外教与我们更多的接触,交流,以便提高我们的口语
4.学校多组织进行心理交流会或请专家做心理讲座,帮助同学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5.完善勤工助学工作
6.为将英语作为二外的学生开放英语语音和听力课
7.学生干部深入同学中去,了解同学们的实际情况
(四)有关学社联的活动
对于外国语学院的社团应开展哪些形式的活动,同学们也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
国际交流协会:与外国朋友一起搞联谊活动;学长学姐多与大一学生进行交流.
Spark演辩团: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和英语口语比赛.
第一天,自从进入南林以来,我们在这所历史百年的学府中感受林木文化的熏陶,如沐春风,以此为荣,引以为傲,民间更甚有言北清华,南林大,显示了我们对自己学校的热爱。然则,与我们学校同在一座城市的南京大学,自古名校,才学之辈层出不穷,在各个时期在各个领域为我国贡献过大量人才,我们火牛队十分感兴趣于南大的秘密,想比较两所学校的学习风气,得到某个可靠的结论,借鉴其中的成果,享受个中过程,来提高自己的见识,于是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就这样定下来了,有队员当天就联系了在南大的就读的高中同学,协商具体事宜,而最终我确定以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实践。
第二天,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团队一致认为我校在许多方面较之于南京大学都存在差距,同学们的学习习惯或整体的学习风气也不例外,就是本着这样的态度,我们决定现在校园内观察同学们的学习状况。一般说来,我们学校的学习地点无外以下几个地方:教五楼,主楼,图书馆,宿舍,各有各的代表群体。我们便分头观察,一小时后回来汇报情况。我观察的是9栋宿舍,比较不出乎我意料的是,在宿舍学习的同学一星散分部为主,大家主要集中在宿舍进行休闲娱乐活动,雷林花建淮杜兴剑分别去了主楼教五楼图书馆,而李翔本人正在教五楼学习,队长坐等汇报。这三个地方的学习情况差不多,大约有一半的同学认真学习,心无旁骛。但是另一半的同学多少有玩手机,有吃零食,有聊天,时不时还发出手机各种动听的铃声来告诉别人自己业务很忙。见多不怪,我们做到心中有数,是为了这次的调查的可靠,这样今天的任务就结束了。
第三天,经过昨天在学校各个地方调查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以后,我们小组经过商议,为了获得更全面的观点,应该在校园内部进行一次小规模的问卷调查,这份问卷也是我们集思广益精心设计的,在问卷的最后还特地想问问同学对上次南大学友来我校向唐骏先生发难一事的看法,可谓用心良苦,问卷不多只一百份,我们很快就完成了任务,然后做了统计,当统计出一份跟之前现场调查相联系的数据,我们一致认为本校这块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可以进行下一部署了。
第四天,昨天我们在校园内部进行了问卷调查,今天的任务很明确,就是前往南京大学进行实地观察那里的同学们是如何进行学习的。怀着有点景仰有点期盼的心情我们小组到达了南京大学,当然以也来过,我们并不算很陌生,当我们找到了图书馆和教室的时候,我们很认真地凝视这所高等学府中学子的一举一动,不得不承认吧,优秀的习惯带来的就是优秀本身,我们发现开小差的同学几乎为零,这虽不出人意料,但也足够让我们震撼,不愧是名校,身在其中,似乎忘返。。。
第五天,本着和在自己学校调查一样的出发点和态度,我们今天带着来到南大进行问卷调查,当然了,在最后一道题的内容上做了改动,其实面对南大莘莘学子,我们觉得这份问卷似乎有点多余,但是任务所致,我们必须好好完成,南大的同学也是相当配合,带过去的一百份问卷也很快就完成了,眼看着暑期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告一段落,大家心里也都是感慨良多,各有所思,这难道不是我们最初的希望吗?
关键词:学习动机;价值取向;学习归因
1.调查对象和方法
1.对象按系及专业整群抽取2007级三专学生100人,其中男生40人,女生60人。
2.方法和基本情况:我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题,利用课余时间让同学们在寝室或教室接受调查,实行不记名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习动力、学习策略与方法、课余生活安排、图书馆建设等方面。
1.你否很喜欢学习?
对学习持喜欢态度的学生人数为43人。
对学习持不喜欢态度的有10人
回答还可以(一般)的有35人,(其中回答没办法不学也不行的人有7人。)
只喜欢一科(或某两科),对其他不喜欢的有5。
2.你喜欢学习,但是你对各科是否都感兴趣?
对学习持喜欢态度的学生中各科都感兴趣的20人。21人对某一科完全不感兴趣,9人某一科听不懂。
对其中一科(或两科)感兴趣的学生50人。
3.你平常阅读的时间有多久?
阅读一小时以下的有68人
阅读一到两小时的有12人
阅读两到三小时的有15人
阅读三小时以上的5人
4.周末会选择看书还是选择做户外运动?
书多些的有30
运动多些的有37人
其他的(如看电视玩游戏等)的有33人
5.你平常有做课上笔记的习惯吗?
所有课都有笔记的有35人
会做几门课的笔记40
起来才会记的有20人
从来不记的有5人
6.上能集中精神吗?
可以始终集中的有20人
多数时间集中的有50人
一会儿小差20人
不能集中思想听课的有5人
8.你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吗?
很清楚的有30人
短期目标清楚的有20人
没有明确的目标的有13人
9.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你通常会怎么做?
向老师请教的有43人
自己研究的有27人
和同学探讨30人
10.在课外的时间学习其他的知识吗?
会的有48人
想过的有32人
没有打算的有20人
11.你是否对自己的将来有很好的期望?选项是否(空)有效
是的有40人
否的有60人
12你对自己的学习现状是否满意?选项是否(空)有效
是的有30人
否的有70人
13你现在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很好的认识?选项是否(空)有效
是的有60人
否的有40人
14.你认为大学的课安排是否合理选项是否(空)
是的有39人
否的有61人
15您认为保持现在的学习方式是否足够应对以后的就业?选项是否
是的有20人
否的有80人
16你对自己上个学期所学知识还有印象?选项是否
是的有89否的有11人
17在宿舍里,您会?开课外书籍的有40人
看专业书籍的有37人
觉得无所事事23工作
18你上课经常会?
与同学聊天的有30
认真听课和做笔记的有35
和发呆自己看书
19对于未来步出校园,您会
兴奋的有10人
无所谓25
手足无措35人
害怕40人
20在大学期间我感到自己学到很多专业以外的东西
完全符合85人
不清楚10人
比较不符合5人
自述原因:
喜欢或感兴趣学科的原因:学习让我充实、有成功的喜悦、有意思、好玩、老师和蔼不会说我笨、可以自由发挥。
不喜欢或不感兴趣的原因:对某科失去信心了、压力太大没空闲时间、太难、学不进去听不懂、磨叽,很多时候觉得学校的。
大部分同学还认为学校把我们三专的和五专的混在一起管理,他们是未成年人,而我们是成年人,很多时候把我们管得太严,根本就不像大学生活,所以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和学校争论这些事情,这也是对学习没有太多兴趣的原因之一。
环境多学习的影响也不小,很多同学来到这里,觉得这里没有理想中的大学那么好,甚至有些中学都比这里好,所以不免产生低级,失望,悲观的情绪。
问题1:
上述问题表明,1.学习有积极正确态度的同学占少部分,多数同学的学习态度存在问题。不是没能力而是学习态度存在问题。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态度的成分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其中学生对某科的感兴趣与否就是情感成分的体现。个人态度的形成,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最后形成不易转变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
分析:
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有
(一)传递者方面影响因素:威信、立场、意图和吸引力;
(二)沟通信息方面:信息差异、畏惧、倾向性和提供方式
(三)接受者方面因素影响:原有态度和信念的特性、人格、心理倾向(四)情境:预先警告、分心和重复。
一、社会的调查目的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或乡镇企业就业,这部分人称之为“农民工”。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大军中的一支主要力量,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用人单位对农民工朋友的学历、知识、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民工因长期缺少学习,难以满足岗位的要求。通过选择合适农民工作为调查对象,了解其学习需求,从而探索电大开展为农民工服务的新途径,使农民工朋友们能够快速提高自我,熟练掌握工作技巧并能达到专业水平,从而更快更好更轻松的适应城市生活,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社会调查的过程
(一)调查题目:
(二)调查时间:
(三)调查地点:XXXXX
(四)调查方式:个人问卷调查
(五)调查内容:本次调查围绕“农民工学习需求”问题,调查了从农村来打工的青年。从中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
三、社会调查的结果
(一)调查统计:接受调查的农民工男性60%,女性40%;年龄以青壮年为主;从受教育程度来看,文化水平集中在初中、中专,大专及以上学历只占到10%;收入一般在1500到2500之间。
(二)发现的问题:他们在都年富力强,但学历相对较低,缺乏一技之长,就业的基本技能相对较低,月收入也不高,家庭负担比较重,所以大多是希望能多挣点钱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改善子女就读的条件,同时希望今后的生活更有保障,这一现状在农民工当中非常普遍。
(三)农民工参加学习障碍:
1、劳动时间长
“没有时间”成为首位原因。因为现在大部分工厂上班时间名义上8小时制,但是实际上班时间往往12小时左右,平常周六周日也加班,几乎很少有人能得到国家规定的每周2日休息日的,农民工的休息权益基本上没有得到保障。但是农民工为了能有工作,就算很想学习技能、学习知识,也很难有时间去学习。
2、培训的费用高
因为参加培训,除培训费外,书本费、考试费、职业技能鉴定费等费用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这让农民工挣扎需不需要参加这些培训。另外国家政府虽然明确提出农民工就业专项资金补贴,让其使用在农民工职业培训上,但由于使用范围狭窄,审批却很严格,往往资金很难到位。而造成农民工一面继续帮助,另一面资金却又不到位的现象。
3、制度有局限
有一些短期培训,像厨师、缝纫、车工、焊工这类专业,两三月短暂培训时间很难让农民工得以纯熟把握,而且由于教学的地点和教学道具的缺少导致农民工只有少量的操作经验,所以农民工在学习后更加难以熟练,导致部分农民工不愿意参加此类培训。另一方面有的培训时间有过长,农民工也难以协调时间与工作时间。教育体制中对待农民工的培训场所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中央拨款给地方政府关于农民工培训学习的经费,只是把培训费往下拨付,并没有专人跟中调查培训效果或考核培训工作进展成效等。由于这一方面的监管不力,有的培训学校就会存在学时不充足、学员自动流失、冒名顶替等异常的现象。更甚者,一些不负责任的培训机构和人员会钻政策的空子,挪用资金,搞假培训,编造名册,骗取国家的补助金以谋私利的情况产生。
4、培训观念落后
在部分地方对农民工工作培训的重要性熟悉不够。往往只落实在口号上,没有实际的进行开展。而大多数农民工也没有意识到培训学习的重要性,主动参与就业培训的意识淡薄,对培训工作不够重视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而另一方面农民工大多文化底子不高、学习起来费力,很多人就因为这样经常没有信心,从而半途而废。
四、社会调查的建议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当今世界,没有科技进步我国是很难立足于世界之林,而科技的进步是需要靠教育,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大批高科技人才和适应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农民工是当前产业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今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对当前农民工的政策来分析,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很多农民工在现实生活中,采取一切机会去培训,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就业技能和创业本领,但这仅只是一少部分,如果离开了社会的支持,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扶持,大多数农民工是难以实现培训和就业的,就我国目前的国力而言,无法一下子来解决农民工的问题,无法做到来支持每一个农民工去搞创业,搞科研,但我们可以整合社会资源为那些都为学习,需要技术的农民工提供优惠的条件和扶持政策,下面我想结合调查的情况和我国当前的实际,就如何加强农民工的学习和创业等方面提出以下观点和看法:
1、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教育强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方针,但还不能落在口号上,而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要增加教育和投入比例,特别是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改善现有的教育基础设施,提高农村教育工作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能让教育人才安心在农村工作,从而让农村的孩子受到良好的学习教育,有较好的素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长远的解决农民工的问题。
2、整合资源,充分利用职教资源加强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我国现有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1.5万所,高等院校1100余所,这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基地,我们只要整合资源,加以利用就是农民工继续学习的非常好的载体。当前就是如何制定好政策,并给了一定的经费支持,引导这些职业技术学校加入学习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中来,如在开设班级时,加强与用工单位的联系,有针对性开设现实工作中需要的工种、课程,这样既可以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又可解决用工单位缺人的问题,在资金支持方面可通过以政府投入的方式来解决,如职业技术学校每培训1名农民工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职业技术学校多与农民工培训的积极性。如果充分调动了职业技术学校的积极性,农民工的培训和教育问题就会得到有效解决。
3、教育资源实现重心下移,开设乡镇农业学校。我国的教育资源公布是及不均衡的,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和县城,乡镇一级的教育资源非常匮乏,大多数镇没有开设农业学校,开设了的也没有充分利用,成为一种摆设,只有把重心下移到基层,并真正组织利用好,才能将教育培训做到位。特别是当前农村普遍存在中小学生生源减少,很多校舍被闲置,可以充分利用那些闲置的校舍资源,建立一种长效性的基层教育基地和培训网络。在城市,要以各街道为单位,成立农民工之家,利用社区大讲堂等形式,让农民工有活动和学习的场所和机会。
4、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政府不但要以生活上给予关照,更要从政策的制定上给予其优惠政策,鼓励其自主创业,变农民工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一是要落实其子女就读的政策,国家三令五申要求实地妥善解决农民工的子女就读的问题,各地也出台了有关政策,但在现实生活中,在落实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而没有使农民工从心里上融入到城市中来。二是创业的优惠政策。在城市中,为解决下岗职工的培训问题,有关培训单位每培训1名下岗职工,可以享受国家一定的补助,在一些技能培训方面,只是象征性的收点费,而农民工不能享受这一优惠政策,另外,下岗职工创业方面可享受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和小额担保贷款,而农民工则不能享受,要充分调动农民工创业的积极性和参照下岗职工这方面的优惠政策。
5、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现有社会保障体系的前提下,加强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力度,从而出台相应的政策,特别是在对待进城务工人员的养老保险方面,要严格按政策落实,在各省份之间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接转程序,从而解决农民工的养老问题,让农民工扎根在城市,安心的工作,安心为城市的发展做好服务。总而言之,要把加强农民工的教育作为我国现行教育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来抓,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来缓解或解决城乡教育资源长期失衡的现象,教育要面向农民工,为其创造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教育要面向未来,使其成为提高农民工技能和素质的主渠道,成为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报告(二)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民工的学习需求,本小组于4月20日对周小姐、王女士、江先生三名农民工进行了调查,总体来说,现在的农民工学习进取心都非常的强,都希望能有更好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知识水平,让自己能在企业当中能有更好地提升空间。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便有一批批为了提高生活水平的农业户口人员而进入城镇务工,这个群体就是农民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朋友走出家乡,为梦想为生活在城市奋斗打拼,他们大多数在城市的基层成为城市的基层砥柱为城市的发展做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而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用人单位对农民工朋友的学历、知识、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等方面的要求,促使农民工朋友要在生活工作中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才能在城市中高水平快节奏的生活,为了解广大农民工朋友在工作中的学习需求,特此随机对三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农民工朋友做了调查问卷,以便更好的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实际工作能力的运用和发挥情况,针对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所需要的专业技能知识给予相应帮助和合理的解决方法,使农民工朋友们能够快速提高自我,熟练掌握工作技巧并能达到专业水平,从而更快更好更轻松的适应城市生活。
二、调查内容
(一)调查的对象和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围绕“农民工学习需求”问题,调查了三名从农村来城里打工的青年。从中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
周丽丝,女,19,职高,群众,未婚,家庭成员有3人,她在一个民营企业任职,月收入1500—2019。周小姐很想学习农学,在获得大专学历后回家乡支持当地农村的发展。本来学旅游的她在现实工作中并没有什么优势。她也考虑到通过短期培训进行脱产学习服装加工,这对于她继续留在发达城市有一定的帮助。毕竟手工制造业也需要一批真正有手艺的人。丹,女,23,初中,群众,已婚。家庭成员4(有子)。丹丹姐是在大酒店工作的,原来学的也是计算机管理。因为自己的学历低,所以成了她竞争的门槛。所以她现在最想取得一个本科学历,主修经济学,当一个财务方面的工作人员。另一方面,电大组织的短期餐饮服务培训她也感兴趣,可以先让她在餐饮业好好干下去,寻找更好的机会去深造。江志强,男,23,大专,团员,未婚,家庭成员3人。他有些腼腆,但是计算机的水平不赖,学历也还不错。所以他想到广播电视大学学习经济学,当一名财务人员。如果不行的话,他就去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短期培训,学习数控技术,毕竟对于一个男士来说,数控这个职业也是不错的。
(二)学历及收入状况
从农民工调查对象中受教育程度来看,其学历主要集中在中专、高中、初中,比例为90%,最少的是大专,比例仅为10%。50%的农民工反映缺乏技术成为他们找工作的最大困难,35%的农民工反映学历成为他们工作过程中的最大困难。从调查对象岗位看,主要岗位办事员30%,技术工10%,普工为60%
(三)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 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农民工现有学历一般都低于本科学历。而且农民工的学历与年龄成反比例。50岁以上一般为小学以下学历;30岁—50岁一般为高中以下学历;20岁—30岁为本科以下学历。其学历与同等城市人相比有很明显的差异。
三、农民工学习需求的现状及分析
(一)学习需求明确
农民工生活在社会生活的底层,每个月只领到微薄的工资。而工资的花费除支付日常开支之外还存在着其它方面的费用。例如:邮寄回家乡的亲人生活费、子女的教育经费等。这样的状态下使农民工朋友更急切的想改变生存环境,那就是可以挣更多的钱,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二)农民工参加学习障碍,劳动时间长
“没有时间”成为首位原因。因为现在大部分工厂上班时间名义上8小时制,但实际上班时间往往12小时左右,平常周六日也加班,几乎很少有人能够得到国家规定的每周休息两天的,农民工的休息权益基本上没有得到保障。但是农民工为了能有工作,就算很想学习技能、学习知识,也很难有时间去学习。 (三)培训的费用高
因为参加培训,出培训费外,书本费、考试费、职业技能鉴定费等费用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这让农民工挣扎需不需要参加这些培训。另外国家政府虽然明确提出农民工就业专项资金补贴,让其使用在农民工职业培训上,但由于使用范围狭窄,审批却很严格,往往资金很难到位。而造成农民工一面急需帮助,另一面资金却又不到为的现象。
四、调查建议
(一)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充分认识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行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就业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市场需求为依归,以转移就业形式为引导,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要逐步完善培训服务体系,加大宣传力度,把职业需求情况、技能要求等及时传递给农民工朋友,使他们了解参加培训的重要性。要建立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系统。对农民工朋友培训需求进行分类,使之可以按其需求提供相应服务。
(二)关于培训内容要进一步丰富,科学的制定培训项目,以长训或短训结合学历教育的形式开展。培训要加强成效结果宣布,在实际教育中切实提高培训含金量。针对农民工朋友的资金不足的问题上,培训中心可以推出相应的优惠制度,适当降低培训的成本。
学习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外界状况和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人力环境和制度环境三个方面。而开放性学习环境就是在影响学习的各种要素上提供多样化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制度也要有弹性、有可变性,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学习环境。那么学生能否在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主动学习科学知识,学校、家庭和社会又该如何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学习环境呢?现在设计一个相关调查问卷,先在有代表性的学校进行调查,再作分析、评判,并提出善改策略。
一、 问卷设计思路
开放性学习环境有其自身的开放性特点。首先,在物质方面,要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学习资源丰富了,学生才能在其中自主驰骋。在人力方面,开放性学习环境要侧重于学校教学和教师层面,但更要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空间,在传统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常被剥夺了发展决策、自我监督、注意力调整等技能的机会,这些技能对于优化学习经验是十分必要的,而在开放性学习背景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问题分析,而不是直接告诉,是引导而不是具体指挥,是推动学生努力去做而不是将自己的方法强加于学生。在制度方面,开放性学习环境的制度应是弹性化的,知识管理和评定常采用折中的办法,而不是整齐划一,不能对不适合考试形式的人才一棍子打死。据开放性学习环境的的特点、性质,我们将学习环境具体分为学习场所、学习工具、学习资料、人力因素、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多个方面进行设问,具体包括:
1. 学习场所。学习场所是物质环境之一,开放性学习环境是广阔的,不只局限于校园和教室,主要包括学校、家庭、实习基地、工厂、公园等。(本问卷题目:1,2,3,4,5,11,14)
2. 学习工具和资料。这两者也从属物质环境,但工具和资料概念的外延有一定交叉性,本试卷试题在这两方面也有重叠,开放性学习环境的工具和资料也不局限于传统教具、学具、教科书和辅导资料,它应更具广泛性,象网络、媒体、真实的学习素材、各种说明书等。(本问卷题目:7,8,9,10,12)
3. 人力因素。人力因素包括对学生学习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多方面人才,主要有教师、家长、同伴、校外专业人员。(本问卷题目:13,15,16,17,19,22,23,24)
4. 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属制度环境的一方面,开放性学习环境的课程体系应具多样性、可选择性,要开选修课,重视隐性课程。(本问卷题目:25,27,28)
5. 教学方式。又称教学组织,也从属于制度环境,应是一个灵活的,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的方式。(本问卷题目:18,20,21,26)
6. 评价方式。这是直接影响学生态度、情感和自信力的制度环境的一方面,开放性学习环境的评价主体多元,内容多维,方法多样。(本问卷题目:29,30)
二、 调查问卷
同学们,为了维护探究性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同学们学习的主体性,推进我们的教育体制改革,努力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现就日常学习、生活的环境进行一次基本情况调查,你们提供的信息对于我们以后的工作非常重要,希望大家积极配合,认真填写各项内容。
年级 (a)高一 (b)高二 (c)高三
性别 (a)男 (b)女
请将各选项的代表符号填写在题前的括号内:
( ) 1. 班级是一个宽松、活跃的学习场所。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2. 学校的课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求知和交流环境。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3. 能从校外生活中吸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4. 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完整的校外专题调查研究。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5. 城市的科技馆、博物馆、天文馆等能提供方便的科学学习资源。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6. 学校图书馆、阅览室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很大帮助。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7. 学校的实验室设备齐全,方便做实验。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8. 经常利用网络收集资料信息,用于学习。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9. 能利用一些参考书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10. 经常分类整理并保存学习资料。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11. 父母鼓励关注最新科技发展的社会问题。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12. 在熟悉使用说明书的情况下能使用常用电器。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13. 我的意见、观点经常得到父母的参考。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14. 能在父母的指导下从事自愿的探究学习。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15. 父母鼓励阅读科普文章或看科普类的电视节目。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16. 很愿意与老师交流知识、情感和信息。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17.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时候是一个指导者。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18. 和师长意见不一致时能冷静分析判断,从不盲从。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19. 敢于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观点,并与老师一起探讨该问题。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20. 能按照实验指导,独立进行实验。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21. 已养成边实验边记录的习惯,从不使用理论数据。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22. 经常与同学交流学习体会,讨论学习问题。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23. 在课堂上经常与其他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一项学习任务。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24. 生活上能与同学互助互爱,友好相处。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25. 经过对学校课程的学习,最大的收获是学到了科学研究方法。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26. 敢于对所学内容、学习方式、举行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27. 敢于向现用教材质疑。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28. 能够自主地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29. 学校评价学生时,考试不是唯一手段。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 ) 30. 学校注重学生考试成绩,更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完全不符合
三、问卷使用方法
在a、b、c、d四个选项中,选a得3分,选b得2分,选c得1分,选d得0分。
60-90分,示范性的开放性学习环境。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主动利用探究式学习方法。他们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家长、同学等相关人员所给他们的也是宽松广阔的环境,同时与这种环境匹配的还有灵活的、弹性化的制度。学校、家长和社会并不单纯的凭考试成绩评价学生,而是从情感、态度和能力等方面对学生多方位评价,是一个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学习环境。
详细调查分析大一新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心理状态,及时制定对策,使新生尽快完成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及早适应大学生活,并对今后的学习及就业进行规划。
二、调查对象
上海海洋大学2015级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新生,共计4个班级,100人左右。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计发放了100分问卷,回收97份,回收率97%。
四、调查背景
1.大学生从中学生转变为大学生,首先面临着学习内容及方式的转换。首先,学习内容不同。中学主要侧重基础教育,中学生的学习重点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可是到了大学,大学教育则是在基础教育上的提升,专业性大大加强,以为社会培养人才为主,所学内容直接和将来的就业相关。其次,学习方式也不同。中学基本上以老师课堂讲授、学生被动学习为主,所有的作业和课外学习都是由老师布置好的,学生只要照做即可,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无法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可是大学,除了课堂上的老师教授外,大学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在于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达到自觉学习是大学生成熟的标志。此外,除课堂理论学习,还要重视实践学习,从泛泛而学到探究式学习,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再次,学习目的不同。中学生的学习是为了考个好大学,而大学生的学习则是为了将来的就业,为了今后的发展,为了自己的前途,所以动机不同,决定着方式也不同。
2.从中学生转变为大学生,面临着心理角色转换的问题。中学生在家长的眼中还是个孩子,一切都由家长做主,思想相对不成熟,还未成年,依赖性强;而大学生已经十八岁了,身体发育成熟,对父母的依赖性减弱,衣食住行都由自己安排,思想也相对成熟,自主、自立、自律是主旋律。因此,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也逐渐向成人化转变,对人生的重大问题要全面综合考虑,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主见,是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
五、调查内容
问卷调查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了解学生的自身状况以及对大学的了解,第二部分是了解进入大学后的学习态度,第三部分是了解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状况以及学习方式。第一部分包含第2、4、6条,第2条主要询问目前大学新生对自己的状况是否有清晰的认识。答“A.有理想有抱负,积极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着”的学生占33%,答“B.知道未来形势严峻,但现在很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努力”的占44.3%,答“C.无所追求,随遇而安,过一天算一天”的占14.4%,这三条看虽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知道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但不知道如何努力以及不想努力的学生将近占六成。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定位并不清晰,缺乏努力的目标以及动力。第4条考查学生对大学学习的了解,可多选。绝大多数同学选了B、C、D,分别是多学辅修课,拓展知识面;多读课外书,增长见识;多参加社团活动,锻炼实践和社交能力。所占比为43.3%,86.6%,57.7%,这说明大多数人学生对大学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一无所知,知道大学的学习重点。第6条,考查对自己所学日语专业的了解程度。了解有限的占比最多,达72.2%,这是因为几乎所有学生都是零起点,以前没有接触过日语,属于正常。第二部分包括3、7、8、9、11几条。对于大学和中学的学习态度方面,44.3%的人认为大学还需继续努力,其次是认为大学只是一个中继,还要考研继续深造,占比26.8%,说明大多数学生还是认识到在大学里努力学习的必要性,但认识到一回事,能否做到是另一回事。另外,令人无法忽视的是认为大学里应该放松一下的学生占比18.6%,也不在少数。第7条对所学专业的感受,遗憾的是感兴趣的只有27.8%,没有特别感受和开始厌倦的分别占43.4%和21.6%,令人很不乐观。对于语言来说,兴趣是学好的关键。第8条关于逃课,还比较正常,偶尔逃课和从不逃课的分别占56.7%和42.3%。至于逃课原因(第9条),不感兴趣的占比28.9%,有其他重要事情的占比36.1%,因玩游戏和无特别原因的则占比极少。至于对于逃课态度,则表明现在的大学生对逃课看得并不重,认为无所谓的占43.3%。第三部分包括第10、12、13、14、15、16、17、18、19、20、22、23、24、25、26、28条。这部分是本次调查的主体部分。可以从中看出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方法、状态等。第12条,平均每天自习时间最多的是1―2小时(71.2%),比起中学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来说,简直不成比例。与此相对的是第10条,每天玩游戏的时间方面,1小时以内和1―2小时的占八成(46.4%+36.1%=82.5%),一方面说明绝大多数同学还是有一定自制力的,但另一方面,也说明现在的大学生离不开游戏。游戏和自修的时间几乎相当。关于听课情况,课上大体掌握,课后自己再补(第14条)占57.7%,说明课上掌握情况并不理想;对自我学习状态的描述(第17),占比第一的是“无所谓,只要不是太差就行”,占35.1%,表明上进心的缺失,还有一部分学生“想学好,就是学不好”占28.9%。学习成绩在班级所处地位(第18),认为自己是中间层次的占一半。这几条看,现代大学生对学习,持一种想上进但并不狂热,只要不落下处于中间层次即可的态度。从第19条如何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看,超过一半(56.7%)的人意图通过慢慢调整自己的状态改变现状,想制定计划严格执行的人只占14.4%,还有同样多的学生这方面没有想过。令人欣喜的是喜欢读书的W生还是很多的,最喜欢的主要是小说占78.4%,及电子小说56.7%。读书时间则较少,每天读20―30分钟的只占34%,每天读1―2小时及以上的合计只有20%左右。喜欢日语的原因(第24条)则主要因为喜欢日本动漫、日剧和日本文化等。
最后,目前困扰自己的主要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答复则不出预料,最主要的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和学习动力不足。
六、问题及对策
通过对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目前大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对学习缺乏兴趣。很多学生由于不是第1志愿,所以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
2.自我控制性差,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过多时间花在游戏上面,自修所化时间较少。
3.不习惯大学的学习方式。大学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性强,除了课堂之外,剩下的时间都由自己安排。在中学由于都由老师安排,所以到了大学,学习缺乏自主性。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农村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为《农村初中数学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研究》提供一些背景材料,我们于2010年6月10日抽样调查了农村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
一、调查方法
1.抽样
本次调查对象是农村初中三个年级学生,按每个年级各两个班进行抽样调查,共计回收有效调查答卷276份(其中初一92份、初二92份、初三92份)。
2.调查方法
在我们学校选择了数学成绩、学习风气、班级纪律都是中等水平的初中六个班,由调查人员直接调查。每个班调查时间为40~45分钟。调查人员先与学生闲聊几分钟,说明调查意图,让学生打消顾虑,然后发给问卷。在学生答问卷时,调查人员巡视并抽取学生交谈,鼓励学生把自己数学学习中的苦恼、数学老师对他(她)的不恰当要求以及自己对数学学习的希望写出来,最后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所调查的三个年级,学生配合都比较好,能如实填写问卷。
三、几点感想
本次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状况的调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
1.加强农村小学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小学师资水平
(1)“高楼万丈平地起”,数学教学也应如此,小学基础不牢固,初中阶段就难以翻身。这样初中老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也辛苦。小学阶段也应全面考虑学生的情感能力和兴趣能力的培养。(2)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2.大力增强教师的民主意识,适应学生心理发展
学生情感培养与课堂上师生的民主平等有很大关系,常骂学生的教师是不得人心的,不允许学生提问、发言的教师也是学生不欢迎的。应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的调查,改善师生关系,真正把学生的发言权、思考权、读书权、选择作业权等权力科学地、艺术地交给学生。
3.改革必须整体推进
通过调查,共发现了五个问题。
(一)英美文学课程边缘化。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使英美文学“边缘化”。受社会发展方向与趋势的影响,大部分外语院系忽略了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因此,在调查的五所高校中,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保定学院都是在大三才开设这门课程,河北金融学院大四上学期开设本门课程,学习时间短。学生的态度使英美文学“边缘化”。学生在高中及大学前两年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接触过英美文学,所以容易造成畏难心理。学习这门课程仅仅是应付期末考试,不能端正学习态度。
(二)教材问题。教材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因此在文学界许多作者针对英美文学史和英美文学选读进行了探讨研究,涌现出了许多版本的教材。各大外语院系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来选取教材,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存在差异。除此之外,教材内容过多,晦涩难懂,对学生学习带来了挑战。
(三)教学方式问题。有超过70%的教师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只需要倾听老师的讲解、做笔记、完成作业即可。这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创造力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除此之外,教师很少用现代教学科技,削弱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
(四)考核方式问题。目前,超过50%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形式。这就容易使学生只注重考试前的疯狂记忆,不去思考课本内容,也不专心于教师讲解。
二、对策措施
(一)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对于外贸院校、农业院校、理工科院校的外语院系来说,英美文学课程内容可以将英美文学史和英美文学选读结合起来,因为这样可以将知识连贯,避免重复。对于外语和师范院校来说,先讲授英美文学史的内容,介绍文学发展历史和发展规律,详细介绍文学流派与现象,使学生有清晰而完整的理解。英美文学选读是将作家作品置于特定的历史阶段和文学背景来分析,探讨写作特点、写作手法、不同作家作品的比较,最终使学生掌握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关于课时问题,建议将每周的课时由2节课增至3节课,学习时间要多于三个学期。
(二)创新教材。关于英美文学史,教材要做到脉络清楚、主次分明、首尾贯通。文学史的教学目的是讲述文学发展的过程,阐明其规律和特征,因而要细致阐明产生的背景及发展情况,讲清各种文学思潮的相互影响和相互继承。内容要前后承接来避免空白的出现。这样学生会有系统清楚的了解,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关于英美文学选读,教材应包括各种题材例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传记等,应精选英美文学的名家及其代表名作,注重可读性、代表性和文化内涵,应有作者生平介绍、作品介绍、难点解释、问答题等,要有启发性,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及文学素养和欣赏水平。
(三)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因为每个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不同,对于一件事情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因而学生对于有的片段会有错误的了解。教师就应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解释知识点,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过程中来。教学时应尽可能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如计算机课件、投影仪、视频、光盘等,组织学生观看一些英文原版电影、录像,如:《傲慢与偏见》《悲惨世界》《伟大的盖茨比》等,用光盘播放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如:《迷失东京》《窈窕淑女》《名利场》等,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具备跨文化意识,使英美文学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用艺术的魅力去感染学生。
(四)创新考察模式。应尽量少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如果需要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应尽量减少一些死记硬背的题目,增加一些考查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表达的题目;最后的分数应由不同方面综合而得: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个人展示、篇章背诵、论文撰写。这样可以使学生注重平时的表现,而不是依靠期末的死记硬背。
论文关键词:职校生;学习力;调查;建议
教学质量是职校的生命线,决定着职校的兴衰存亡。教学质量的好坏优劣,当然和老师的“教育力”有关。但是,学生学习的智力、体力、目标、态度、动机、意志、兴趣、途径、方法等“学习力”更为关键。教师的“教育力”只是外因,是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条件。学生的“学习力”则是内因,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优劣的根据。“教育力”只有通过“学习力”才能发挥重要作用。那么,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力”现状如何,教师怎样根据学生的“学习力”调整与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本文从调查入手,以职业教育的有关理念和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职校生学习力的培养与提高进行一些思考。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江苏省江都市中职与高职一年级和二年级共97名学生,其中中职一年级学生24人、二年级学生30人,高职一年级学生22人、高职二年级学生21人;女生47人、男生50人;工科专业46人;文科专业40人;涉农专业11人。调查样本具备一定的代表性。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问卷97份,占总数的97%。此外,还辅助以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的方式,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一)学习动机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为什么而学比较模糊。想通过职校学习找个好工作的70人,占72.2%;说不清楚的22人,占22.7%;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5人,占5.1%。自认为自己学习能力较强的11人,占11.3%;认为自己学习能力很差的65人,占67%。可见,有较强学习内部动机的人很少。虽然大部分学生想通过学习找个好工作,这种动机也可促使学生有效学习,但由于自身基础差、职校教学内容陈旧与教学方法单一、班级学习氛围不浓、外在不良诱惑增多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外部动机很容易受到严峻挑战并逐渐削弱。只有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与学习信心,才能使学生自觉愉快的进行学习,变“要我学”为“我想学”、“我要学”。
(二)学习习惯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只有5.2%的学生早上起来会看点书;21.6%的学生从来不抄袭作业;能坚持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只有25人,占25.8%;能经常反思自己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学生有4人,占4.1%。正是由于学习习惯比较差,职校生的“学习力”每届愈下。为此,职校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张弛有度,动静结合,从而为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习兴趣
调查结果表明,18.6%的学生有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些学生热爱所学专业,学习积极主动。42.3%的学生学习兴趣一般,如果老师抓得紧一点,各方面表现就会有所好转。39.1%的学生对学习几乎没有兴趣,这些学生上课总是睡觉,作业抄袭、找人代做或干脆不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要多动点脑筋。
(四)学习途径
生活处处皆学问,职校生学习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工厂实习、同伴研习、图书馆借阅图书、技能比赛等都是学生学习的途径。调查结果显示,53.6%的学生没有去过图书馆;只有6人参加过省市技能比赛,占6.1%;77.3%的学生从没参加过任何级别的技能比赛。上网是为了学习的只有8人,占8.2%;91.8%的学生上网只是聊天和游戏。
(五)学习方法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很多职校生学不得法,不知道如何预习、复习、听讲,不清楚如何提高记忆力、如何优化思维品质。92.8%的学生不预习,51.5%的学生只是在考试前复习,6.1%的学生上课适当做做笔记。这些都说明职校生既不爱学习也不会学习。如何教会职校生学习任重道远。
(六)学习交流
调查也发现学生基本不进行彼此的学习交流,有了学习困难也不请教老师和同学。只有3.1%的学生经常和同学探讨学习心得;5.2%的学生有了学习困惑后会请教老师。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优势共享,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与提高学生学习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七)学习意志
遇到学习困难能坚持寻求解决办法的学生13人,占13.4%;习惯抄袭别人的52人,占53.6%;干脆置之高阁、不闻不问的32人,占33%。调查表明,职校生的学习意志比较薄弱,其学习的自觉性、坚毅性亟需提高。
(八)学习体力
学生真正用于锻炼身体的时间很少,问卷结果显示,只有11.3%的学生会有意识地进行体育锻炼。这些学生当中也是以打篮球的居多,锻炼形式十分单一。经过座谈也发现,一些学生迷恋网络、上课睡觉,使得生理机能发生紊乱,身体素质严重滑坡。这和职校体育设施不多,过分强调技能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健康的引导与教育有关。职校生学习体力欠佳应该引起职教人的普遍关注。
三、反思与建议
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看,学习力是指学生个体吸收知识和运用知识并改变学习、工作、生活状态的能力,包涵学习生理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三部分[1]。本文所指的职校学生的学习力是指在有目的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实践、体验、、反思、交流、环境影响等途径,达到掌握新知识、产生新思维、形成新技能的学习效果为目的的动态能力系统。是伴随学生终身发展的一种能力,是衡量职校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以上调查充分表明职校生的“学习力”不强,这既成为职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障碍,也为职校教师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舞台。
(一)端正学习态度,增强职校生学习动力
学习态度是学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习对象的价值判断,即为什么学。通过调查和个别访谈,我们发现职校生的学习态度很不端正,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些什么,也缺乏长远目标。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职校生正是由于消极的学习态度,才使得自己缺乏学习动力,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
1.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并把培养专业兴趣看成是教学的起点和最终归宿。一是可以通过增进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来培养兴趣,让学生觉得选择职校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最容易取得成功;二是通过学校加大设备投入,推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兴趣。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一技之长,而且还能挣到生活费,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三是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技能水平来培养;四是通过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来培养。
2.创新学生的评价机制。职校生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成了差生的代名词,其实这是社会以及学生本人产生的错觉与偏见。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人有8种相对独立的智力,这些智力在每个学生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职校生和普通中学学生确实存在差异,但差异主要在于类型而非层次[2]。因此,职校老师一要摘掉有色眼镜,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二要用积极的多元评价唤醒学生学习的信心;三要重视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四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方式,彻底改变一张试卷说了算弊端。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调查与访谈,我们发现,学生学习力不高也和学校没有形成崭新的学习理念与学风建设的弱化有关。在这种消极的大环境下,学生学习的动力严重不足。为此,职校要花大力气创新学风建设模式。可以通过四个方面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是要确立体现各层面个体愿景的学校共同目标,这个目标具有强大的驱动力,指引学生不断地学习。其次要加大“终身教育”“团队学习”“手脑并用”“研究式学习”等理念的学习与宣传,为学生学习力的提高营造良好的软环境。三要加强考风建设,以考风促学风与教风;最后是要搭建各种学习平台,特别是要经常请企业专家来开设讲座、全面开放图书馆、定期举办学习交流会等。
(二)重视学法指导,提高职校生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指对学习内容的接受、消化和理解能力,并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其本质就是学会思考的能力[3]。以上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出职校生在此方面的能力比较缺乏。通过访谈与座谈也发现,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自我评价也相对较低。
1.提高学生知识的接受与理解能力。知识的接受与理解能力是学习能力提高的前提,因此,要教育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课堂上要认真听讲和做好笔记、课后要及时复习与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知识吃透,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的接受,在接受的基础上有效的理解。虽然职校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但是对学进行适当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特别是注意力的训练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2.增强学生学习的反思与合作习惯。不会反思的学生其学习能力永远停留在低层次水平,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思维方法、学习进度、学习心理,及时调整学习行为,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与效益。也可以通过要求老师和同学一起介入自己的思维过程,一起进行探询,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提升学习质量。学校情景中充满竞争但也离不开合作,不会合作的人往往事倍功半。萧伯纳曾说:“两个人各自拿着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每个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每个人各自拥有一个思想,互相交换,每个人就拥有两种思想。”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全面而深刻得理解知识与运用知识。特别在职校的实践教学中,更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与默契合作。这既需要教师通过学习讨论会、经验交流会、兴趣小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这是时代对职校生最起码的要求,也是真诚的呼唤。
3.培育学生学习的迁移与创新品质。学以致用是教与学的永恒追求。要学的东西很多,学生的时间有限,这就需要学生学会迁移,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遗憾的是,目前职业学校对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研究远远不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会学习成了学生的弱项,没有教会学生学习也成了职业教育的诟病。学生学会了迁移也就拥有了创造的机会与本领。学习、生活中会出现各种问题与矛盾,要学会用新的角度看待它们,用创新的思维去分析与解决它们。江苏省每年一次的创新大赛无疑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强化技能训练,培养职校生学习毅力
职校培养的是从事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劳动者,因此强化技能训练至关重要。但是,技能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要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科学训练,是一种“慢”的艺术。在技能熟练的过程中,学生总要遇到诸多困难,这就需要一定的毅力来支撑。没有顽强的毅力,遇到困难就退缩,学生的学习力就难以提高。
1.帮助学生进行准确的目标定位。学习要有动力,但也要有适当的压力,没有压力也就谈不上动力。为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学生共同制定近期、中期、长期目标。学生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就会为实现目标而努力进取,就会增添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产生坚忍不拔的毅力。因此,职业学校要鼓励所有学生都要参加国家和省里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并把典型的规划进行宣传与展览,让学生彼此督促与相互借鉴。
2.鼓励学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学习生理基础是学习力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包括学习智力和学习体力。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没有正常的生理机能与一定的身体素质,学习就会遇到很多障碍与麻烦。不少学生缺乏锻炼,迷恋网络,整天萎靡不正、无精打采。一学习就打哈欠、一上课就打瞌睡,其学习效率可想而知。特别在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期间动手机会多,消耗体力大,更需要有比较强的体质。所以,学校要加强体育教学,组织学生科学进行锻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有益身心的体育活动。这样可以为学习力的提高夯实生理基础,而且体育锻炼本身也是磨练学生意志的比较好的方法之一。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 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全乡中学进行,共发问卷361份,回收有效卷357 份,接近理想的高校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着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 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对于这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教师们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为探讨解决这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生”的学习生活问题,本文拟通过深入到邵东县的边远农村与农村“留守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等方式进行调查了解,深入分析农村“留守生”学习生活问题,现就他们目前的现状及对策谈几点看法。
一、现状调查
据我们调查走访了解,现在邵东县有80%左右的青年夫妇在外务工,孩子多数留给祖辈照管(祖父母、外祖父母),少数交给叔伯和姑姨或其他亲戚照看,由于缺少直接监护人的关爱和教育,使得其学习生活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问题。据调查了解,主要有以下几大现状:
1.缺少家庭温暖,产生心理障碍
父母经常性的对子女教育交流,对于儿童的良好情感培养至关重要。就调查了解,90以上的外出务工父母,与孩子的联络特少,90%以上的父母只有春节才回家,有10%左右的父母甚至几年才回家一次。在问到“留守生”父母在外是否关心自己时,孩子总是默不作声,有些父母除了寄钱回家给孩子读书之外,从不关心孩子学习生活。在这种亲情、关爱和交流缺乏的情况之下,使得“留守生”产生孤独感,许多“留守生”产生了心理障碍:“有被父母抛弃感”、“怕见生人”、“不爱说话”“看到别的小孩和父母在一起很开心,自己感觉到很难受”、“有困难、困惑但不知道找谁倾述”......,上述的种种心理障碍,致使他们特胆小,怕交流,上课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不敢举手发言,不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有问题不敢问老师,自学习惯差,对学习、未来缺乏自信心,学习成绩较差,在我进行过调查的“留守生”中,有85%以上的同学成绩在60分左右,只有个别的成绩还过得去。
2.家庭教育缺失,养成不良习惯
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孩子一般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戚监管,对孩子家庭教育的重任落到了他们身上。身在外乡的父母会隔不久就要打电话回来问这问那,要孩子在家听爷爷奶奶的话,好好学习,这固然好,但有些父母往往还要许下诺言:爸爸妈妈回来后给你买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这样在孩子心中产生只有爸爸妈妈才能给好东西的意识,无形中给孩子以不好教育,也给老人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生怕照顾不好孩子,让孩子受委屈,便姑息迁就,溺爱放纵,好坏难分;父母单方外出打工的,留在家的一方多为母亲,她们大多也都忙于劳作,或白天在家附近的什么地方打工,晚上回家,有极少部分家长沉迷于麻将,对孩子教育方式、观念和语言行为习惯都存在严重的缺陷:孩子要什么给什么,百依百顺,或动辄就是粗语相对、拳脚相向、棍棒相加,长此以往,孩子的身心健康将受到极其不良影响。这两种家庭教育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看起来好像还非常有效,殊不知是在埋定时炸弹,这样的家庭教育种下的苦果将会在小学高年级特别是初中年级的学生中突显出来。这部分孩子也就因家庭教育失败而习惯了,娇惯了,学坏了,厌倦了,学校教育听不进去,家庭教育无技可施,父也只能是恨铁不成钢,但为时已晚,孩子出现厌学、逃学、迷恋网吧和游戏厅,甚至彻夜不归。调查表明,出现这种教育缺失问题的孩子中留守儿童比其它孩子比例要高。
3.隔代教育,导致心理、性格缺陷
隔代教育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缺陷。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般年纪较大,大部分受教育程度差,教育孩子的方法和观念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他们大多是物质生活上照顾孩子,安全上保护孩子,学习上除了问孩子作业做了没有,有做作业先做作业再去玩外,没有能力更科学的教育孩子。孩子回家跟祖辈们讲的事或问的问题,大部分祖辈们的回答或解释难以满足孩子们的欲望,不具备启发教育的能力,一般是敷衍了事,他们不了解孩子的好奇心理、好胜心理和模仿能力极强的特点。这部分孩子在成长中缺少与学校较好教育相匹配的家庭教育,缺少父母的亲情和关爱,孩子受的爱中溺爱占主流,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期生活的孩子的心理和性格将受到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有心里话没有地方说,有问题只能闷在心里,有什么要求不能得到满足,他们变得自卑、沉默、孤僻、自私、悲观,表现为暴躁、冷漠、内向、任性的性格特点。
4.思想道德教育不到位,导致道德素养不乐观
保证孩子的安全,照顾孩子的生活是大部分留守老人带好孩子的想法,他们对孙辈较多地采用溺爱的管教方法。孩子物质生活上虽得到了满足,却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每当孩子出现一些不良现象(如随便打人、说脏话、对人不礼貌、不该得到的东西一定要等)时,他们往往称当第一支持者或间接支持者,或采取置之不理,或随便说一下,当孩子因此而生气、哭闹时,则想办法用物质或许诺来劝慰孩子,姑息纵容孩子,认为“树大自然直”,殊不知“小来不束,大来是根毛南竹”。孩子得不到正确、严格的家庭教育,学校里的正面教育顿时化为灰烬,日积月累,孩子养成骄横任性,漠视规矩,对长辈和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批评难以接受,形成对抗情绪,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准偏离正确的成长轨道,严重的出现逃学、厌学、迷上网吧和游戏厅,甚至打群架,参与偷盗等。
二、原因探析
根据调查了解和对现状的分析,留守生不良习惯的形成有下列原因:
1.祖辈和亲属们对留守在身边的第三代在生活上都比较溺爱,基本上都是有求必应,疼爱有加,逐步形成了留守生好吃、贪玩、任性、不认真学习等不良行为习惯。
2.由于没有文化,不知道怎样配合学校对其进行作业检查等教育,有的问一问:“作业做好了吗?”对孙辈们“做好了”的谎言明知是在欺骗他,却也无可奈何。
3.不敢大胆地管理教育第三代。怕管严了,孩子们哭哭啼啼,父母不在身边显得可怜,怕引起儿子、儿媳的误会,招来虑待孙子之嫌,只好听之任之。
4.有的沉迷于打牌,没有心思去过问孙子们的学习,甚至经常对孙子们说:“今晚我出去了,你自己做好作业后就上床睡觉。”结果,孙子们的兴趣也被吸引到牌桌上去了。
5.有的亲属自己的事都忙个不停,根本无暇照顾别人的孩子。给他们饭吃,给他们一个地方住就行了,至于孩子们想什么、爱什么、做了什么,他们却管不了那么多了。
6.有些留守孩子根本就无人照看,家里虽有漂亮的房子,但从学校回家后,看不到任何人,还必须自己动手做饭,洗衣,清理房子。
三、解决对策
教育和关爱“留守生”对家庭、学校和全社会来说,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农村人口整体家质的提高,关系到中国的千秋大业。关注“留守生”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处境,懂得他们的需要,给“留守生”创建一个成长的新空间。及时删除他们的缺点,把他们的优点粘贴在一起,让他们学会“自理、自律、自强、自学、自护”,这是我们应该为他们做的。如何让农村的“留守生”更好地接受正常、健全和完善的教育,使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笔者就此谈几点建议:
1.多份关爱,多份沟通,促进农村“留守生”的健康成长
为人父母要切实负起责任,给“留守生”更多的关爱:要常回家看看孩子,就算不能经常回来也要经常通过电话和孩子沟通,要千方百计的让孩子体会到家的温暖,让他们感觉到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一样很爱他们,心时刻在自己身上。有条件的尽量将孩子接到身边上学,给予更多的关注,没有条件的,可以父母双方之中留一个在家中陪孩子上学,若是都不在身边,寒暑假应该抽时间多多陪陪孩子,父母的关心,亲情的温暖,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对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措施都不可比拟的。
2.加强“留守生”家长学校建设,促进农村“留守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是教育工作者讲得多的德育教育形式,学校正规的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教育也不可忽视,有这样一个式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5+2<7”,足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隔代教育的缺陷和不足,致使孩子接受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严重脱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差距较大,办好家长学校是问题的关键。各中小学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家长学校制度,定期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和家庭教育经验交流,组织留守儿童监护人(祖辈或亲戚)积极参与家庭教育,让他们通过学习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科学性,逐步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及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切忌流于形式,走过场,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家庭教育教育,让家长学校实实在在发挥作用。
3.加强“留守生”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促进农村“留守生”的健康成长
近几年来,农村中小学学生人数逐年减少,为了整合教学资源,撤并了不少中小学校。目前,中小学人数趋向稳定,而区域生源比较分散,一部分家长希望学校为孩子提供寄宿条件,一些留守儿童家长的要求更加强烈。寄宿制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健康、舒适、安全、愉快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缺乏的留守儿童在充满温暖和快乐的集体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避免隔代教育缺陷对孩子造成的不利。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内部管理也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目前,我县的农村初级中学和部分乡镇中心小学都有一定数量的寄宿生,他们中有绝大部分为“留守生”。但是各校的寄宿条件参差不齐,整体寄宿条件还比较差,寄宿制学校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为农村“留守生”寄宿开绿灯,让“留守生”在校感受到更多的帮助和爱护,学校就是他的家,老师如同他的父母,这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4.加强“留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农村“留守生”的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与祖辈的沟通又比较困难,缺乏亲情的抚慰、沟通与帮助,一些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条件的学校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并有专人(一般为兼职)负责。绝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还没有设立这个室,日常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或是在校长室,或是在政教处(教导处),或是在班主任的办公桌边,或是在任课教师的办公桌边。学校里的每一位老师都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老师,其中班主任是他们中的主流,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既分散,又不具有专业性,往往难以击中孩子心理障碍的要害,教育效果不明显。有条件的学校要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心理咨询员(师)的培训工作,没有条件的学校要从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入手,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和培训,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他们传授经验,通过学习和交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能力,更好地为缺失留守儿童提供服务。
5.加强“留守生”的个人档案建设,促进农村“留守生”的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特殊对象,我们大家都在共同关注。为更全面并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时、准确、系统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其教育。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将其个人生活学习情况、监护人监护情况及个人受家庭教育情况等纳入档案中,追踪了解,形成成长记录,为完善和改进留守儿童教育方法提供依据。
6.呼吁社会重视,共同关注农村“留守生”的健康成长
####现有女职工201人,占员工总数的70,其中125名女员工在业务一线工作,占女员工总数的60,占一线员工总数的65。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如何站稳脚跟,在改革的大潮中如何立于不败之地,是女员工赢得一方生存空间的当务之急。我处工会遵循党委关于“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的要求,以加强女职工素质教育,提高女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在女职工中开展了广泛的读书学习活动,通过积极倡导和全面推进,女职工中认为自己在学习活动中更新了观念,提高了素质,完善了自我的比例达到了85,只有10的女员工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太大的收获,5的女员工认为自己没有收获。调查显示,由我处工会倡导开展的女员工读书学习活动在女员工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起到了促进女员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效果。统计数据也显示,全处女员工达到大专学历的人数由两年前的19人上升到31人,在女员工中的占比从10提高到了15,中层干部中女员工人数达到9人,在中层干部总人数中的比例从20上升到25,被各级组织评为先进工作者的女员工占先进工作者总数的比例从40上升到60。
一、多种方式开展读书学习活动
在读书学习活动中,我处女员工采取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处工会女工委员会拿出了全处女职工读书活动的具体安排,向女职工推荐了《致加西亚的信》、《谁动了我的奶酪》、《没有任何借口》、《态度决定一切》等四本书,制定了女职工素质教育的培训计划,并将开展读书活动的安排和女职工教育培训作为工会对各女工小组考核的指标之一,及时落实到站点,得到了各站点经理的支持与重视。各站点因地制宜,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读书学习活动。
一是以制度促学习。
要想把学习落到实处,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做保证,但女员工大多数处于业务一线,白天不可能抽出专门的时间学习,因此,各站点都坚持每周四的晚上为学习时间,并形成制度,每周不少于两小时,即使周四晚上有特殊情况,周五或下周一也会补上。
二是以写心得体会促学习。
许多女职工克服了工作、家务劳动的困难,牺牲休息时间,认真阅读推荐的四本书。调查表明,100的女员工参加了各站点组织的每周学习活动,100的女员工阅读过至少一本推荐的书籍,80的女员工阅读过两本以上,70的女员工阅读过三本以上,50以上的女员工阅读过所有推荐的书目。女职工纷纷就读书体会写出了文字材料,全处写出心得体会215篇,所有女职工在心得体会中都对读书学习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一项增长知识,扩大视野,提高个人品位的好事,是其他任何活动都不能代替的。
三是以典型引导促学习。
每个人对书的感受都会不同,但只要引导得当,每个人都会从读书活动中得到收效。因此,我处工会注重在员工的读书心得中发现闪光点,发现对广大员工有启迪作用的语句,摘编成册后组织员工共赏,引导员工吸纳书中的观念,并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自身的发展融会贯通。工会组织各单位、部门进行交流,每个单位选出2名女职工座谈,这样的交流会进行过三次,每次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促进读书学习活动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带来的变化
一)树立了学习观念。
曾有女职工认为,作为职业女性,除了工作,每天要面对大量的家务劳动,根本就没有时间学习,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缺少的并不是学习的时间,而是学习的心情,是对时间的不珍惜。女职工在心得中谈到:“昨天就像使用过的支票,明天则是还没有发行的债券,只有今天是现金,可以马上使用,而学习是让现金变为最大值的唯一途径。”“当今时代竞争激烈,单位没有市场份额就会被淘汰,员工没有能力也会在竞争中败北,市场只会钟情于智者,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在搏击中取胜,而知识来源于学习。”通过这次读书学习活动,80的女职工认为自己树立了学习观念,明确了自己必须善待今天,珍惜今天的一点一滴,加紧充电,加紧学习,才能在竞争中间得到生存的机会。
二)转变了工作态度
改革给每一位职工带来了生存的压力,女职工在心得中谈到,在学习教育活动开展前,总认为改革、买断工龄时时在威胁着自己的工作,过一天算一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要不出大的差错,每月按时拿到工资就行了。通过读书活动,明确了这种消极心理对自己的危害:改革并不是要端所有人的饭碗,而是要拿掉消极懈怠者的饭碗,自己每天所做的事情是琐碎的,微不足道的,然而露珠虽小,却会折射出整个世界,个人的形象会从妥善处理每一件小事中体现,机会更将在无谓的嗟叹中悄悄地溜走。
三)强化了工作责任心
在对待工作的问题上,60的女职工认为自己存在这样的想法:工作是领导交给我的,完成这项工作就会自我感觉良好。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有些人就会认为:你领导要我做这件工作,工作上出了毛病怪不了我,是领导的安排不当;或者以为领导偏心,把“好”的工作安排给别人而不给自己,往往不会把完成工作好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学习,70的女职工认为自己认识到:罗文那种接到任务立即行动、服从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贵!从现在起,停止抱怨,立即行动,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是读书学习活动结束后所有女职工员工的共识。
关键词:职校生;学习力;调查;建议
教学质量是职校的生命线,决定着职校的兴衰存亡。教学质量的好坏优劣,当然和老师的“教育力”有关。但是,学生学习的智力、体力、目标、态度、动机、意志、兴趣、途径、方法等“学习力”更为关键。教师的“教育力”只是外因,是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条件。学生的“学习力”则是内因,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优劣的根据。“教育力”只有通过“学习力”才能发挥重要作用。那么,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力”现状如何,教师怎样根据学生的“学习力”调整与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本文从调查入手,以职业教育的有关理念和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职校生学习力的培养与提高进行一些思考。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江苏省江都市中职与高职一年级和二年级共97名学生,其中中职一年级学生24人、二年级学生30人,高职一年级学生22人、高职二年级学生21人;女生47人、男生50人;工科专业46人;文科专业40人;涉农专业11人。调查样本具备一定的代表性。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问卷97份,占总数的97%。此外,还辅助以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的方式,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一)学习动机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为什么而学比较模糊。想通过职校学习找个好工作的70人,占72.2%;说不清楚的22人,占22.7%;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5人,占5.1%。自认为自己学习能力较强的11人,占11.3%;认为自己学习能力很差的65人,占67%。可见,有较强学习内部动机的人很少。虽然大部分学生想通过学习找个好工作,这种动机也可促使学生有效学习,但由于自身基础差、职校教学内容陈旧与教学方法单一、班级学习氛围不浓、外在不良诱惑增多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外部动机很容易受到严峻挑战并逐渐削弱。只有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与学习信心,才能使学生自觉愉快的进行学习,变“要我学”为“我想学”、“我要学”。
(二)学习习惯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只有5.2%的学生早上起来会看点书;21.6%的学生从来不抄袭作业;能坚持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只有25人,占25.8%;能经常反思自己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学生有4人,占4.1%。正是由于学习习惯比较差,职校生的“学习力”每届愈下。为此,职校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张弛有度,动静结合,从而为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习兴趣
调查结果表明,18.6%的学生有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些学生热爱所学专业,学习积极主动。42.3%的学生学习兴趣一般,如果老师抓得紧一点,各方面表现就会有所好转。39.1%的学生对学习几乎没有兴趣,这些学生上课总是睡觉,作业抄袭、找人代做或干脆不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要多动点脑筋。
(四)学习途径
生活处处皆学问,职校生学习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工厂实习、同伴研习、图书馆借阅图书、技能比赛等都是学生学习的途径。调查结果显示,53.6%的学生没有去过图书馆;只有6人参加过省市技能比赛,占6.1%;77.3%的学生从没参加过任何级别的技能比赛。上网是为了学习的只有8人,占8.2%;91.8%的学生上网只是聊天和游戏。
(五)学习方法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很多职校生学不得法,不知道如何预习、复习、听讲,不清楚如何提高记忆力、如何优化思维品质。92.8%的学生不预习,51.5%的学生只是在考试前复习,6.1%的学生上课适当做做笔记。这些都说明职校生既不爱学习也不会学习。如何教会职校生学习任重道远。
(六)学习交流
调查也发现学生基本不进行彼此的学习交流,有了学习困难也不请教老师和同学。只有3.1%的学生经常和同学探讨学习心得;5.2%的学生有了学习困惑后会请教老师。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优势共享,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与提高学生学习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七)学习意志
遇到学习困难能坚持寻求解决办法的学生13人,占13.4%;习惯抄袭别人的52人,占53.6%;干脆置之高阁、不闻不问的32人,占33%。调查表明,职校生的学习意志比较薄弱,其学习的自觉性、坚毅性亟需提高。
(八)学习体力
学生真正用于锻炼身体的时间很少,问卷结果显示,只有11.3%的学生会有意识地进行体育锻炼。这些学生当中也是以打篮球的居多,锻炼形式十分单一。经过座谈也发现,一些学生迷恋网络、上课睡觉,使得生理机能发生紊乱,身体素质严重滑坡。这和职校体育设施不多,过分强调技能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健康的引导与教育有关。职校生学习体力欠佳应该引起职教人的普遍关注。
三、反思与建议
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看,学习力是指学生个体吸收知识和运用知识并改变学习、工作、生活状态的能力,包涵学习生理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三部分[1]。本文所指的职校学生的学习力是指在有目的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实践、体验、、反思、交流、环境影响等途径,达到掌握新知识、产生新思维、形成新技能的学习效果为目的的动态能力系统。是伴随学生终身发展的一种能力,是衡量职校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以上调查充分表明职校生的“学习力”不强,这既成为职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障碍,也为职校教师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舞台。
(一)端正学习态度,增强职校生学习动力
学习态度是学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习对象的价值判断,即为什么学。通过调查和个别访谈,我们发现职校生的学习态度很不端正,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些什么,也缺乏长远目标。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职校生正是由于消极的学习态度,才使得自己缺乏学习动力,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
1.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并把培养专业兴趣看成是教学的起点和最终归宿。一是可以通过增进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来培养兴趣,让学生觉得选择职校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最容易取得成功;二是通过学校加大设备投入,推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兴趣。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一技之长,而且还能挣到生活费,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三是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技能水平来培养;四是通过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来培养。
2.创新学生的评价机制。职校生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成了差生的代名词,其实这是社会以及学生本人产生的错觉与偏见。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人有8种相对独立的智力,这些智力在每个学生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职校生和普通中学学生确实存在差异,但差异主要在于类型而非层次[2]。因此,职校老师一要摘掉有色眼镜,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二要用积极的多元评价唤醒学生学习的信心;三要重视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四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方式,彻底改变一张试卷说了算弊端。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调查与访谈,我们发现,学生学习力不高也和学校没有形成崭新的学习理念与学风建设的弱化有关。在这种消极的大环境下,学生学习的动力严重不足。为此,职校要花大力气创新学风建设模式。可以通过四个方面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是要确立体现各层面个体愿景的学校共同目标,这个目标具有强大的驱动力,指引学生不断地学习。其次要加大“终身教育”“团队学习”“手脑并用”“研究式学习”等理念的学习与宣传,为学生学习力的提高营造良好的软环境。三要加强考风建设,以考风促学风与教风;最后是要搭建各种学习平台,特别是要经常请企业专家来开设讲座、全面开放图书馆、定期举办学习交流会等。
(二)重视学法指导,提高职校生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指对学习内容的接受、消化和理解能力,并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其本质就是学会思考的能力[3]。以上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出职校生在此方面的能力比较缺乏。通过访谈与座谈也发现,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自我评价也相对较低。
1.提高学生知识的接受与理解能力。知识的接受与理解能力是学习能力提高的前提,因此,要教育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课堂上要认真听讲和做好笔记、课后要及时复习与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知识吃透,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的接受,在接受的基础上有效的理解。虽然职校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但是对学进行适当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特别是注意力的训练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2.增强学生学习的反思与合作习惯。不会反思的学生其学习能力永远停留在低层次水平,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思维方法、学习进度、学习心理,及时调整学习行为,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与效益。也可以通过要求老师和同学一起介入自己的思维过程,一起进行探询,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提升学习质量。学校情景中充满竞争但也离不开合作,不会合作的人往往事倍功半。萧伯纳曾说:“两个人各自拿着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每个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每个人各自拥有一个思想,互相交换,每个人就拥有两种思想。”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全面而深刻得理解知识与运用知识。特别在职校的实践教学中,更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与默契合作。这既需要教师通过学习讨论会、经验交流会、兴趣小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这是时代对职校生最起码的要求,也是真诚的呼唤。
3.培育学生学习的迁移与创新品质。学以致用是教与学的永恒追求。要学的东西很多,学生的时间有限,这就需要学生学会迁移,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遗憾的是,目前职业学校对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研究远远不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会学习成了学生的弱项,没有教会学生学习也成了职业教育的诟病。学生学会了迁移也就拥有了创造的机会与本领。学习、生活中会出现各种问题与矛盾,要学会用新的角度看待它们,用创新的思维去分析与解决它们。江苏省每年一次的创新大赛无疑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强化技能训练,培养职校生学习毅力
职校培养的是从事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劳动者,因此强化技能训练至关重要。但是,技能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要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科学训练,是一种“慢”的艺术。在技能熟练的过程中,学生总要遇到诸多困难,这就需要一定的毅力来支撑。没有顽强的毅力,遇到困难就退缩,学生的学习力就难以提高。
1.帮助学生进行准确的目标定位。学习要有动力,但也要有适当的压力,没有压力也就谈不上动力。为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学生共同制定近期、中期、长期目标。学生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就会为实现目标而努力进取,就会增添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产生坚忍不拔的毅力。因此,职业学校要鼓励所有学生都要参加国家和省里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并把典型的规划进行宣传与展览,让学生彼此督促与相互借鉴。
2.鼓励学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学习生理基础是学习力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包括学习智力和学习体力。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没有正常的生理机能与一定的身体素质,学习就会遇到很多障碍与麻烦。不少学生缺乏锻炼,迷恋网络,整天萎靡不正、无精打采。一学习就打哈欠、一上课就打瞌睡,其学习效率可想而知。特别在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期间动手机会多,消耗体力大,更需要有比较强的体质。所以,学校要加强体育教学,组织学生科学进行锻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有益身心的体育活动。这样可以为学习力的提高夯实生理基础,而且体育锻炼本身也是磨练学生意志的比较好的方法之一。
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成为一种自动化的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最终成为学生学习力的一部分。学生都有惰性,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学生有较高的自觉性、较强的自制性和坚毅性。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有按计划学习的习惯、定时学习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自学的习惯,反思与自我监控的习惯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在当今的学习型社会中,谁的学习力强,学习速度快,谁就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否则就会被时代无情抛弃。无疑,提高学生学习力可以挽回职校不良声誉,促进职校快速、高质、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努尔力·阿不力孜,刘文晓.提升大学生学习力之浅见[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6(03):36-39.
[2]屈正良,张福仁.职校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8):32-34.
【关键词】 社会实践 农村留守生 学习生活状况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中国农村社会表现出两个特征: 一是,农村劳动力过剩和城镇发展建设大量劳动力的需求;二是,外出务工不断提高和改善了农村家庭的生活条件,所以外出务工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这就使得广大年青的夫妇纷纷双双离开故土到外地去打工,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将正在读书的孩子留在家中让祖辈照管,这便产生了社会的又一特殊群体——农村留守生。特别是地处农村偏远地区, 去外打工已经成为致富图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也是供子女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 “ 留守生” 现象更为严重。然而农村“留守生”这个特殊的群体的学习生活状况却不容乐观,目前农村“留守生”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探讨解决这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生”的学习生活问题,本文拟通过深入到邵东县的边远农村与农村“留守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等方式进行调查了解,深入分析农村“留守生”学习生活问题,现就他们目前的现状及对策谈几点看法。
一、现状调查
据我们调查走访了解,现在邵东县有80%左右的青年夫妇在外务工,孩子多数留给祖辈照管(祖父母、外祖父母),少数交给叔伯和姑姨或其他亲戚照看,由于缺少直接监护人的关爱和教育,使得其学习生活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问题。据调查了解,主要有以下几大现状:
1.缺少家庭温暖,产生心理障碍
父母经常性的对子女教育交流,对于儿童的良好情感培养至关重要。就调查了解,90以上的外出务工父母,与孩子的联络特少,90%以上的父母只有春节才回家,有10%左右的父母甚至几年才回家一次。在问到“留守生”父母在外是否关心自己时,孩子总是默不作声,有些父母除了寄钱回家给孩子读书之外,从不关心孩子学习生活。在这种亲情、关爱和交流缺乏的情况之下,使得“留守生”产生孤独感,许多“留守生”产生了心理障碍:“有被父母抛弃感”、“怕见生人”、“不爱说话”“看到别的小孩和父母在一起很开心,自己感觉到很难受”、“有困难、困惑但不知道找谁倾述”......,上述的种种心理障碍,致使他们特胆小,怕交流,上课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不敢举手发言,不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有问题不敢问老师,自学习惯差,对学习、未来缺乏自信心,学习成绩较差,在我进行过调查的“留守生”中,有85%以上的同学成绩在60分左右,只有个别的成绩还过得去。
2.家庭教育缺失,养成不良习惯
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孩子一般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戚监管,对孩子家庭教育的重任落到了他们身上。身在外乡的父母会隔不久就要打电话回来问这问那,要孩子在家听爷爷奶奶的话,好好学习,这固然好,但有些父母往往还要许下诺言:爸爸妈妈回来后给你买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这样在孩子心中产生只有爸爸妈妈才能给好东西的意识,无形中给孩子以不好教育,也给老人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生怕照顾不好孩子,让孩子受委屈,便姑息迁就,溺爱放纵,好坏难分;父母单方外出打工的,留在家的一方多为母亲,她们大多也都忙于劳作,或白天在家附近的什么地方打工,晚上回家,有极少部分家长沉迷于麻将,对孩子教育方式、观念和语言行为习惯都存在严重的缺陷:孩子要什么给什么,百依百顺,或动辄就是粗语相对、拳脚相向、棍棒相加,长此以往,孩子的身心健康将受到极其不良影响。这两种家庭教育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看起来好像还非常有效,殊不知是在埋定时炸弹,这样的家庭教育种下的苦果将会在小学高年级特别是初中年级的学生中突显出来。这部分孩子也就因家庭教育失败而习惯了,娇惯了,学坏了,厌倦了,学校教育听不进去,家庭教育无技可施,父也只能是恨铁不成钢,但为时已晚,孩子出现厌学、逃学、迷恋网吧和游戏厅,甚至彻夜不归。调查表明,出现这种教育缺失问题的孩子中留守儿童比其它孩子比例要高。
3.隔代教育,导致心理、性格缺陷
隔代教育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缺陷。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般年纪较大,大部分受教育程度差,教育孩子的方法和观念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他们大多是物质生活上照顾孩子,安全上保护孩子,学习上除了问孩子作业做了没有,有做作业先做作业再去玩外,没有能力更科学的教育孩子。孩子回家跟祖辈们讲的事或问的问题,大部分祖辈们的回答或解释难以满足孩子们的欲望,不具备启发教育的能力,一般是敷衍了事,他们不了解孩子的好奇心理、好胜心理和模仿能力极强的特点。这部分孩子在成长中缺少与学校较好教育相匹配的家庭教育,缺少父母的亲情和关爱,孩子受的爱中溺爱占主流,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期生活的孩子的心理和性格将受到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有心里话没有地方说,有问题只能闷在心里,有什么要求不能得到满足,他们变得自卑、沉默、孤僻、自私、悲观,表现为暴躁、冷漠、内向、任性的性格特点。
4.思想道德教育不到位,导致道德素养不乐观
保证孩子的安全,照顾孩子的生活是大部分留守老人带好孩子的想法,他们对孙辈较多地采用溺爱的管教方法。孩子物质生活上虽得到了满足,却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每当孩子出现一些不良现象(如随便打人、说脏话、对人不礼貌、不该得到的东西一定要等)时,他们往往称当第一支持者或间接支持者,或采取置之不理,或随便说一下,当孩子因此而生气、哭闹时,则想办法用物质或许诺来劝慰孩子,姑息纵容孩子,认为“树大自然直”,殊不知“小来不束,大来是根毛南竹”。孩子得不到正确、严格的家庭教育,学校里的正面教育顿时化为灰烬,日积月累,孩子养成骄横任性,漠视规矩,对长辈和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批评难以接受,形成对抗情绪,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准偏离正确的成长轨道,严重的出现逃学、厌学、迷上网吧和游戏厅,甚至打群架,参与偷盗等。
二、原因探析
根据调查了解和对现状的分析, 留守生不良习惯的形成有下列原因:
1.祖辈和亲属们对留守在身边的第三代在生活上都比较溺爱, 基本上都是有求必应, 疼爱有加, 逐步形成了留守生好吃、贪玩、任性、不认真学习等不良行为习惯。
2.由于没有文化, 不知道怎样配合学校对其进行作业检查等教育, 有的问一问:“ 作业做好了吗?”对孙辈们“做好了” 的谎言明知是在欺骗他, 却也无可奈何。
3.不敢大胆地管理教育第三代。怕管严了, 孩子们哭哭啼啼, 父母不在身边显得可怜, 怕引起儿子、儿媳的误会, 招来虑待孙子之嫌, 只好听之任之。
4.有的沉迷于打牌, 没有心思去过问孙子们的学习, 甚至经常对孙子们说:“ 今晚我出去了, 你自己做好作业后就上床睡觉。”结果, 孙子们的兴趣也被吸引到牌桌上去了。
5.有的亲属自己的事都忙个不停, 根本无暇照顾别人的孩子。给他们饭吃, 给他们一个地方住就行了, 至于孩子们想什么、爱什么、做了什么, 他们却管不了那么多了。
6.有些留守孩子根本就无人照看, 家里虽有漂亮的房子, 但从学校回家后, 看不到任何人, 还必须自己动手做饭, 洗衣, 清理房子。
三、解决对策
教育和关爱“ 留守生”对家庭、学校和全社会来说, 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关系到农村人口整体家质的提高, 关系到中国的千秋大业。关注“ 留守生”倾听他们的心声, 理解他们的处境, 懂得他们的需要, 给“ 留守生”创建一个成长的新空间。及时删除他们的缺点, 把他们的优点粘贴在一起,让他们学会“ 自理、自律、自强、自学、自护” ,这是我们应该为他们做的。如何让农村的“留守生”更好地接受正常、健全和完善的教育,使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笔者就此谈几点建议:
1.多份关爱,多份沟通,促进农村“留守生”的健康成长
为人父母要切实负起责任,给“留守生”更多的关爱:要常回家看看孩子,就算不能经常回来也要经常通过电话和孩子沟通,要千方百计的让孩子体会到家的温暖,让他们感觉到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一样很爱他们,心时刻在自己身上。有条件的尽量将孩子接到身边上学,给予更多的关注,没有条件的,可以父母双方之中留一个在家中陪孩子上学,若是都不在身边,寒暑假应该抽时间多多陪陪孩子,父母的关心,亲情的温暖,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对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措施都不可比拟的。
2.加强“留守生”家长学校建设,促进农村“留守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是教育工作者讲得多的德育教育形式,学校正规的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教育也不可忽视,有这样一个式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5+2<7”,足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隔代教育的缺陷和不足,致使孩子接受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严重脱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差距较大,办好家长学校是问题的关键。各中小学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家长学校制度,定期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和家庭教育经验交流,组织留守儿童监护人(祖辈或亲戚)积极参与家庭教育,让他们通过学习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科学性,逐步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及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切忌流于形式,走过场,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家庭教育教育,让家长学校实实在在发挥作用。
3.加强“留守生”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促进农村“留守生”的健康成长
近几年来,农村中小学学生人数逐年减少,为了整合教学资源,撤并了不少中小学校。目前,中小学人数趋向稳定,而区域生源比较分散,一部分家长希望学校为孩子提供寄宿条件,一些留守儿童家长的要求更加强烈。寄宿制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健康、舒适、安全、愉快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缺乏的留守儿童在充满温暖和快乐的集体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避免隔代教育缺陷对孩子造成的不利。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内部管理也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目前,我县的农村初级中学和部分乡镇中心小学都有一定数量的寄宿生,他们中有绝大部分为“留守生”。但是各校的寄宿条件参差不齐,整体寄宿条件还比较差,寄宿制学校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为农村“留守生”寄宿开绿灯,让“留守生”在校感受到更多的帮助和爱护,学校就是他的家,老师如同他的父母,这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4.加强“留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农村“留守生”的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与祖辈的沟通又比较困难,缺乏亲情的抚慰、沟通与帮助,一些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条件的学校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并有专人(一般为兼职)负责。绝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还没有设立这个室,日常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或是在校长室,或是在政教处(教导处),或是在班主任的办公桌边,或是在任课教师的办公桌边。学校里的每一位老师都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老师,其中班主任是他们中的主流,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既分散,又不具有专业性,往往难以击中孩子心理障碍的要害,教育效果不明显。有条件的学校要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心理咨询员(师)的培训工作,没有条件的学校要从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入手,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和培训,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他们传授经验,通过学习和交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能力,更好地为缺失留守儿童提供服务。
5.加强“留守生”的个人档案建设,促进农村“留守生”的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特殊对象,我们大家都在共同关注。为更全面并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时、准确、系统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其教育。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将其个人生活学习情况、监护人监护情况及个人受家庭教育情况等纳入档案中,追踪了解,形成成长记录,为完善和改进留守儿童教育方法提供依据。
6.呼吁社会重视,共同关注农村“留守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