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水务节能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控制增量,削减存量,落实责任,综合推进,搭建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平台,确保完成污染物减排约束性指标,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4.5%。
(二)辖区内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较上年减少1.0%以上,辖区内排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较上年减少9.6%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较上年减少1.9%以上。
(三)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市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300天以上。
(四)遏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淘汰煤炭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计划,按时关闭相关企业或生产线。
(五)认真落实《*“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行动计划》,落实减排项目,建立科学、完整、统一的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在9月底前完成超标排污的企业治理工作。
(六)深入推进环境保护专项治理工作,依据产业政策和排放标准,于年底前关闭辖区内应关闭的小水泥生产企业;加强对科研攻关的黄姜加工企业的监管工作,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或未达标排放的黄姜加工企业,禁止经营性生产,违者依法关闭;加强对已关闭黄姜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和污染物排放未达标的黄姜加工企业,禁止建设或恢复生产;严格环境监管工作。
(七)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配套建设脱氮除磷设施,保证出水水质达一级排放标准;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污水处理费征收达到相应标准。
(八)依法取缔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工业、餐饮和养殖等污染企业,切实控制面源污染,严禁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化肥施用量大的农业活动。
三、工作职责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既是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刚性任务的客观需要,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抢抓国家产业转移机遇、增强后发优势的必然选择。节能减排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县发改局牵头,县环保局、经济局、工商局、国土资源局、园区办、招商局、安监局配合,负责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负责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法律、法规规定,指导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
县建设局牵头,县国土资源局、发改局、物价局、环保局配合,负责做好新型墙材的推广工作,并依据上级政府有关规定,按程序逐步关闭县内粘土砖厂;负责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保证工程质量,配套建设脱氮除磷设施,确保尽快投入使用并保持正常运营;制定污水处理费征收方案,按程序批准后实施。
县环保局牵头,县科技局、园区办配合,负责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营的监督管理,督促污水处理厂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并和省市监测平网。负责创艺皂素公司“年产300吨皂素联产2000吨乙醇”科研攻关项目的指导,督办企业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负责黄姜加工企业的环境监管工作,防止黄姜加工废水超标排放。
县安监局牵头,县经济局、工商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配合,负责全县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工作。县国土资源局牵头,县安监局、环保局配合,负责全县非煤矿山整治和开发工作,保障全县煤矿和非煤矿山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安全生产,提高资源开采综合利用率。
县发改局牵头,县工商局、林业局、水务局、农业局、教育局、卫生局、环保局、龙坝乡、中峰镇配合,负责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其中县发改局负责做好竹溪河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规划,协调、督办各相关部门认真履行水源保护区内的工作职责;龙坝乡政府负责做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项目建设的实施、督办和协调工作;中峰镇政府负责做好竹溪河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陆域一级保护区围栏内耕地的停耕工作;县水务局负责在城关集中式饮用水源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内设立围栏、界桩和警示牌,负责对城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日常监管,防止水源污染;县卫生局负责加强对城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医疗经营单位医疗废水、医疗废弃物和危险废物的管理,依法取缔竹溪河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直接污染水源的餐饮业;县环保局负责组织制定、修订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县工商局负责对已取缔或关闭的企业做好工商营业执照的变更或吊销工作;县教育局负责督办龙坝学校建设埋地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县林业局要对竹溪河水库饮用水源陆域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的耕地纳入退耕还林计划;龙坝乡政府、中峰镇政府、县农业局负责禁止水源区范围的农户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化肥施用量大的农业活动,切实控制面源污染。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龙坝乡、中峰镇、发改、经济、环保、建设、科技、安监、工商、水务、林业、国土资源、农业、园区办、教育、卫生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竹溪县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环保局,具体负责全县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办等工作;各成员单位也要明确专人,组建专班,细化方案,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节能减排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控制增量,削减存量,落实责任,综合推进,搭建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平台,确保完成污染物减排约束性指标,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4.5%。
(二)辖区内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较上年减少1.0%以上,辖区内排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较上年减少9.6%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较上年减少1.9%以上。
(三)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市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300天以上。
(四)遏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淘汰煤炭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计划,按时关闭相关企业或生产线。
(五)认真落实《湖北省“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行动计划》,落实减排项目,建立科学、完整、统一的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在9月底前完成超标排污的企业治理工作。
(六)深入推进环境保护专项治理工作,依据产业政策和排放标准,于年底前关闭辖区内应关闭的小水泥生产企业;加强对科研攻关的黄姜加工企业的监管工作,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或未达标排放的黄姜加工企业,禁止经营性生产,违者依法关闭;加强对已关闭黄姜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和污染物排放未达标的黄姜加工企业,禁止建设或恢复生产;严格环境监管工作。
(七)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配套建设脱氮除磷设施,保证出水水质达一级排放标准;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污水处理费征收达到相应标准。
(八)依法取缔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工业、餐饮和养殖等污染企业,切实控制面源污染,严禁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化肥施用量大的农业活动。
三、工作职责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既是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刚性任务的客观需要,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抢抓国家产业转移机遇、增强后发优势的必然选择。节能减排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县发改局牵头,县环保局、经济局、工商局、国土资源局、园区办、招商局、安监局配合,负责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负责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法律、法规规定,指导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
县建设局牵头,县国土资源局、发改局、物价局、环保局配合,负责做好新型墙材的推广工作,并依据上级政府有关规定,按程序逐步关闭县内粘土砖厂;负责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保证工程质量,配套建设脱氮除磷设施,确保尽快投入使用并保持正常运营;制定污水处理费征收方案,按程序批准后实施。
县环保局牵头,县科技局、园区办配合,负责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营的监督管理,督促污水处理厂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并和省市监测平网。负责创艺皂素公司“年产300吨皂素联产2000吨乙醇”科研攻关项目的指导,督办企业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负责黄姜加工企业的环境监管工作,防止黄姜加工废水超标排放。
县安监局牵头,县经济局、工商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配合,负责全县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工作。县国土资源局牵头,县安监局、环保局配合,负责全县非煤矿山整治和开发工作,保障全县煤矿和非煤矿山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安全生产,提高资源开采综合利用率。
县发改局牵头,县工商局、林业局、水务局、农业局、教育局、卫生局、环保局、龙坝乡、中峰镇配合,负责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其中县发改局负责做好竹溪河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规划,协调、督办各相关部门认真履行水源保护区内的工作职责;龙坝乡政府负责做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项目建设的实施、督办和协调工作;中峰镇政府负责做好竹溪河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陆域一级保护区围栏内耕地的停耕工作;县水务局负责在城关集中式饮用水源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内设立围栏、界桩和警示牌,负责对城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日常监管,防止水源污染;县卫生局负责加强对城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医疗经营单位医疗废水、医疗废弃物和危险废物的管理,依法取缔竹溪河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直接污染水源的餐饮业;县环保局负责组织制定、修订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县工商局负责对已取缔或关闭的企业做好工商营业执照的变更或吊销工作;县教育局负责督办龙坝学校建设埋地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县林业局要对竹溪河水库饮用水源陆域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的耕地纳入退耕还林计划;龙坝乡政府、中峰镇政府、县农业局负责禁止水源区范围的农户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化肥施用量大的农业活动,切实控制面源污染。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龙坝乡、中峰镇、发改、经济、环保、建设、科技、安监、工商、水务、林业、国土资源、农业、园区办、教育、卫生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竹溪县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环保局,具体负责全县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办等工作;各成员单位也要明确专人,组建专班,细化方案,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节能减排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控制增量,削减存量,落实责任,综合推进,搭建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平台,确保完成污染物减排约束性指标,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4.5。
(二)辖区内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较上年减少1.0以上,辖区内排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较上年减少9.6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较上年减少1.9以上。
(三)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市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300天以上。
(四)遏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淘汰煤炭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计划,按时关闭相关企业或生产线。
(五)认真落实《*“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行动计划》,落实减排项目,建立科学、完整、统一的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在9月底前完成超标排污的企业治理工作。
(六)深入推进环境保护专项治理工作,依据产业政策和排放标准,于年底前关闭辖区内应关闭的小水泥生产企业;加强对科研攻关的黄姜加工企业的监管工作,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或未达标排放的黄姜加工企业,禁止经营性生产,违者依法关闭;加强对已关闭黄姜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和污染物排放未达标的黄姜加工企业,禁止建设或恢复生产;严格环境监管工作。
(七)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配套建设脱氮除磷设施,保证出水水质达一级排放标准;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污水处理费征收达到相应标准。
(八)依法取缔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工业、餐饮和养殖等污染企业,切实控制面源污染,严禁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化肥施用量大的农业活动。
三、工作职责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既是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刚性任务的客观需要,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抢抓国家产业转移机遇、增强后发优势的必然选择。节能减排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县发改局牵头,县环保局、经济局、工商局、国土资源局、园区办、招商局、安监局配合,负责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负责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法律、法规规定,指导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
县建设局牵头,县国土资源局、发改局、物价局、环保局配合,负责做好新型墙材的推广工作,并依据上级政府有关规定,按程序逐步关闭县内粘土砖厂;负责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保证工程质量,配套建设脱氮除磷设施,确保尽快投入使用并保持正常运营;制定污水处理费征收方案,按程序批准后实施。
县环保局牵头,县科技局、园区办配合,负责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营的监督管理,督促污水处理厂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并和省市监测平网。负责创艺皂素公司“为您提供大量免费范文!年产300吨皂素联产2000吨乙醇”科研攻关项目的指导,督办企业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负责黄姜加工企业的环境监管工作,防止黄姜加工废水超标排放。
县安监局牵头,县经济局、工商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配合,负责全县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工作。县国土资源局牵头,县安监局、环保局配合,负责全县非煤矿山整治和开发工作,保障全县煤矿和非煤矿山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安全生产,提高资源开采综合利用率。
县发改局牵头,县工商局、林业局、水务局、农业局、教育局、卫生局、环保局、龙坝乡、中峰镇配合,负责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其中县发改局负责做好竹溪河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规划,协调、督办各相关部门认真履行水源保护区内的工作职责;龙坝乡政府负责做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项目建设的实施、督办和协调工作;中峰镇政府负责做好竹溪河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陆域一级保护区围栏内耕地的停耕工作;县水务局负责在城关集中式饮用水源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内设立围栏、界桩和警示牌,负责对城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日常监管,防止水源污染;县卫生局负责加强对城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医疗经营单位医疗废水、医疗废弃物和危险废物的管理,依法取缔竹溪河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直接污染水源的餐饮业;县环保局负责组织制定、修订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县工商局负责对已取缔或关闭的企业做好工商营业执照的变更或吊销工作;县教育局负责督办龙坝学校建设埋地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县林业局要对竹溪河水库饮用水源陆域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的耕地纳入退耕还林计划;龙坝乡政府、中峰镇政府、县农业局负责禁止水源区范围的农户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化肥施用量大的农业活动,切实控制面源污染。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龙坝乡、中峰镇、发改、经济、环保、建设、科技、安监、工商、水务、林业、国土资源、农业、园区办、教育、卫生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竹溪县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环保局,具体负责全县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办等工作;各成员单位也要明确专人,组建专班,细化方案,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节能减排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20**年几项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下大力量抓好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项目是推动水利建设的主要动力,水利建设的发展关键在项目。今年以来,我们抓住国家支持“三农”的有利时机,下大力抓了项目跑办工作。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项目跑办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分头行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和关系,跑市局、进省厅,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经过不懈努力,已争取到咸淡混浇节水项目、危桥改造项目、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和人饮安全项目等,共争取项目资金达到870多万元。项目的实施,为我县“十一五”水利事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大力实施咸淡混浇和危桥改造工程建设,造福全县人民
实施咸淡混浇和危桥改造工程,是县委、县政府为群众办的两件实事,同时也是县政府今年的两项重点工作。咸淡混浇工程是节约淡水资源,解决群众浇地难的一项“民心工程”。为保证咸淡混浇节水工程质量,使之达到节能、高效的目的,我们认真总结前两年的经验,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管理,并与相关的乡村和施工单位签订了责任状,保证每眼井都建成优良工程。目前全县已完成咸淡混浇井组380个,到11月底可完成全年400个井组的建设任务,据测算,今年建设的咸淡混浇工程,使农民节省浇地成本400余万元。
危桥改造,是广大群众企盼已久的大事,为做好危桥改造工作,由局长亲自带队,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全县的危桥进行实地勘察,提出改造建议,为确保工程质量,水利工程公司抽调精干技术力量,对每座桥精心施工,到目前已维修3座,新建5座。今年10月16日,全市召开节水灌溉暨农村水利建设工作会议在我县召开,县委常委、农工委书记解兴堂同志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省水利厅、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和各县市区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观考察了我县咸淡混浇和危桥改造工程,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3、认真搞好节水示范项目建设,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
经我局积极争取,全力跑办,总投资87.41万元的“**节水灌溉示范项目”落户我县广川镇,示范区面积3600亩,涉及三个村。项目建成后,使1850人受益。我局组织精干力量,编制规划,实地勘测,并经过省统一招标,所需物料全部送到田间地头,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施工,认真做好工程配套、管道安装工作,该项工程于11月底全部完工,工程的实施为在全县推广高标准节水技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今年以来,全县新打农田灌溉更新机井42眼,新铺设地下防渗管道5.2万米,新增节水面积1.8万亩,基本实现了农田灌溉全程管道输水。
4、积极做好人饮安全工程建设,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20**年我县的人饮安全工程主要是改水降氟和集中供水工程,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我们以王千寺镇、梁集乡为试点,完成投资272万元的两个集中供水厂和8个村人饮安全工程。目前,梁集供水厂已完成了办公用房、净水池、加压泵房、围墙等设施建设,设备安装已基本完成;王千寺供水厂正在建设之中;8个人饮安全村已完成7个村的打井工程,并着手安装降氟设备。
5、全力抓好防汛准备工作,确保全县安全渡汛
为了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我们从5月份开始,组织人员对县内河渠、桥闸工程设施和南运河堤防进行了认真检查,对查出的问题,我们以县防汛指挥部的名义责承有关乡村限期解决,以保证汛期安全。随着县乡机构改革,我们及时调整了县乡两级防汛指挥机构,落实了包堤、包河、包段、包区域责任制,出台了《**20**年防汛预案》。同时,对县内26座节制闸逐一进行了检查维修和启闭试验。防汛电台、电话实行昼夜24小时值班,并由一名局长带班。抗洪抢险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全部落实到部门和人员,并插牌立标,整个防汛工作准备充分,布置周密,多次受到省、市有关领导的肯定。
6、加大水法宣传和执法力度,改变人们的用水观念
今年以来,我们加大了水法宣传力度,投资近3万余元组织了一系列《水法》宣传活动,3月22日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水法》宣传活动中,我们聘请专业文艺团体,举办了一场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专题节目,并利用电视台、宣传媒体进行广泛传播。同时,我们还在16个乡镇和全县20多个重点集镇,4个工业园区书写大字标语300多条,宣传效果十分显著,受到了市县领导的肯定。
为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破坏水利设施的不法行为,11月12日,在公安、法院等部门的配合下,我们组织了一次维护河道工程安全联合整治行动,对违法取土破坏河道工程安全的当事人进行了严肃查处,查封运土车辆一部,并在县电视台予以公开曝光。今年以来,我们共查处各类水事案件15起,维护了水法的严肃性。在今年7月份召开的全省水利综合执法研讨会上,我县作为全省执法试点县,在会上介绍了水务执法工作开展情况,受到了省水利厅领导的好评。
7、围绕县域经济发展,抓好局办企业和企业改制工作
钻井公司、水利工程公司在搞好自身经营的同时,重点在全县水利项目建设、重点工程和服务方面做好各项工作,力争年完成上缴税金200万元。至10月底,已上缴税金145万元,创利润174万元。
在保持企业稳定和发展的同时,根据县委政府意见,我们积极抓了局办企业的改制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龙华管厂、抗旱服务中心两家企业的改制工作。安陵管厂和水利服务公司的改制正在进行中。去年以来,我们根据企业情况,多方筹措资金,为抗旱服务中心及在水务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办理了养老保险,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存在的问题
水资源紧缺与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矛盾突出;水资源浪费、毁坏河道工程和水污染问题仍十分严重;水利工程设施老化、河渠淤积十分严重;水资源管理和水工程管理还缺乏力度,南水北调基金、水资源费和河道工程维护管理费的征缴工作还有很大阻力;全系统人员多,队伍庞大,年龄结构、专业知识水平有很大差异,个别企业的遗留问题没有全部得到解决,水利发展的体制性、机制还没有根本解决。
三、20**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水务的大发展、快发展;坚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统筹兼顾,确保水资源合理利用;坚持建设管理并重,切实做好已建工程的管护利用,突出抓好建设项目质量监控,力争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理顺体制,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全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加大项目资金的跑办力度,保持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及时掌握投资信息,重点做好节水灌溉、危桥改造、人饮安全项目的跑办。明年争取国家投资的重点项目3-5个,努力争取专项资金有一个新的增长。
2、继续搞好以咸淡混浇为重点的节水工程,把全县微咸水区适宜搞咸淡混浇的机井全部建成咸淡混浇井组,20**年计划完成500个井组建设。使全县的微咸水利用率达到80%以上。
3、认真完成县政府规划的危桥改造任务,努力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
4、积极做好人饮安全工作。20**年我县的人饮安全工程主要是改水降氟和集中供水工程,在完成梁集、王千寺水厂整体配套建设、保证正常运行的同时,再计划新建2个水厂和5个联村供水点,解决人们的饮水安全问题。
一、20__年几项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下大力量抓好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项目是推动水利建设的主要动力,水利建设的发展关键在项目。今年以来,我们抓住国家支持“三农”的有利时机,下大力抓了项目跑办工作。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项目跑办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分头行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和关系,跑市局、进省厅,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经过不懈努力,已争取到咸淡混浇节水项目、危桥改造项目、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和人饮安全项目等,共争取项目资金达到 870 多万元。项目的实施,为我县“十一五”水利事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大力实施咸淡混浇和危桥改造工程建设,造福全县人民
实施咸淡混浇和危桥改造工程,是县委、县政府为群众办的两件实事,同时也是县政府今年的两项重点工作。咸淡混浇工程是节约淡水资源,解决群众浇地难的一项“民心工程”。为保证咸淡混浇节水工程质量,使之达到节能 、高效的目的,我们认真总结前两年的经验,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管理,并与相关的乡村和施工单位签订了责任状,保证每眼井都建成优良工程。目前全县已完成咸淡混浇井组 380 个,到11月底可完成全年400个井组的建设任务,据测算,今年建设的咸淡混浇工程,使农民节省浇地成本400余万元。
危桥改造,是广大群众企盼已久的大事,为做好危桥改造工作,由局长亲自带队,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全县的危桥进行实地勘察,提出改造建议,为确保工程质量,水利工程公司抽调精干技术力量,对每座桥精心施工,到目前已维修 3 座,新建 5座。今年10月16日,全市召开节水灌溉暨农村水利建设工作会议在我县召开,县委常委、农工委书记解兴堂同志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省水利厅、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和各县市区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观考察了我县咸淡混浇和危桥改造工程,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3、认真搞好节水示范项目建设,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
经我局积极争取,全力跑办,总投资87.41万元的“08节水灌溉示范项目”落户我县广川镇,示范区面积3600亩,涉及三个村。项目建成后,使1850人受益。我局组织精干力量,编制规划,实地勘测,并经过省统一招标,所需物料全部送到田间地头,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施工,认真做好工程配套、管道安装工作,该项工程于11月底全部完工,工程的实施为在全县推广高标准节水技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今年以来,全县新打农田灌溉更新机井 42 眼,新铺设地下防渗管道 5.2万米,新增节水面积1.8万亩,基本实现了农田灌溉全程管道输水。
4、积极做好人饮安全工程建设,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20__年我县的人饮安全工程主要是改水降氟和集中供水工程,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我们以王千寺镇、梁集乡为试点,完成投资272万元的两个集中供水厂和 8个村人饮安全工程。目前,梁集供水厂已完成了办公用房、净水池、加压泵房、围墙等设施建设,设备安装已基本完成;王千寺供水厂正在建设之中;8个人饮安全村已完成7个村的打井工程,并着手安装降氟设备。
5、全力抓好防汛准备工作,确保全县安全渡汛
为了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我们从5月份开始,组织人员对县内河渠、桥闸工程设施和南运河堤防进行了认真检查,对查出的问题,我们以县防汛指挥部的名义责承有关乡村限期解决,以保证汛期安全。随着县乡机构改革,我们及时调整了县乡两级防汛指挥机构,落实了包堤、包河、包段、包区域责任制,出台了《0820__年防汛预案》。同时,对县内26座节制闸逐一进行了检查维修和启闭试验。防汛电台、电话实行昼夜24小时值班,并由一名局长带班。抗洪抢险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全部落实到部门和人员,并插牌立标,整个防汛工作准备充分,布置周密,多次受到省、市有关领导的肯定。
6、加大水法宣传和执法力度,改变人们的用水观念
今年以来,我们加大了水法宣传力度,投资近3万余元组织了一系列《水法》宣传活动,3月22日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水法》宣传活动中,我们聘请专业文艺团体,举办了一场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专题节目,并利用电视台、宣传媒体进行广泛传播。同时,我们还在16个乡镇和全县20多个重点集镇,4个工业园区书写大字标语300多条,宣传
效果十分显著,受到了市县领导的肯定。 为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破坏水利设施的不法行为,11月1日,在公安、法院等部门的配合下,我们组织了一次维护河道工程安全联合整治行动,对违法取土破坏河道工程安全的当事人进行了严肃查处,查封运土车辆一部,并在县电视台予以公开曝光。今年以来,我们共查处各类水事案件15起,维护了水法的严肃性。在今年7月份召开的全省水利综合执法研讨会上,我县作为全省执法试点县,在会上介绍了水务执法工作开展情况,受到了省水利厅领导的好评。
7、围绕县域经济发展,抓好局办企业和企业改制工作
钻井公司、水利工程公司在搞好自身经营的同时,重点在全县水利项目建设、重点工程和服务方面做好各项工作,力争年完成上缴税金200万元。至10月底,已上缴税金 145万元,创利润174万元。
在保持企业稳定和发展的同时,根据县委政府意见,我们积极抓了局办企业的改制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龙华管厂、抗旱服务中心两家企业的改制工作。安陵管厂和水利服务公司的改制正在进行中。去年以来,我们根据企业情况,多方筹措资金,为抗旱服务中心及在水务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办理了养老保险,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存在的问题
水资源紧缺与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矛盾突出;水资源浪费、毁坏河道工程和水污染问题仍十分严重;水利工程设施老化、河渠淤积十分严重;水资源管理和水工程管理还缺乏力度,南水北调基金、水资源费和河道工程维护管理费的征缴工作还有很大阻力;全系统人员多,队伍庞大,年龄结构、专业知识水平有很大差异,个别企业的遗留问题没有全部得到解决,水利发展的体制性、机制还没有根本解决。
三、20__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水务的大发展、快发展;坚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统筹兼顾,确保水资源合理利用;坚持建设管理并重,切实做好已建工程的管护利用,突出抓好建设项目质量监控,力争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理顺体制,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全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加大项目资金的跑办力度,保持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及时掌握投资信息,重点做好节水灌溉、危桥改造、人饮安全项目的跑办。明年争取国家投资的重点项目3-5个,努力争取专项资金有一个新的增长。
2、继续搞好以咸淡混浇为重点的节水工程,把全县微咸水区适宜搞咸淡混浇的机井全部建成咸淡混浇井组,20__年计划完成500个井组建设。使全县的微咸水利用率达到80%以上。
3、认真完成县政府规划的危桥改造任务,努力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
4、积极做好人饮安全工作。20__年我县的人饮安全工程主要是改水降氟和集中供水工程,在完成梁集、王千寺水厂整体配套建设、保证正常运行的同时,再计划新建2个水厂和5个联村供水点,解决人们的饮水安全问题。
【关键词】民和县, 节水灌溉 ,水资源
【 abstract 】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water and ab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and discusses the new period of the importance of agricultural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 key words 】 about,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water resources
中图分类号:DF4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资源作为生态与环境的基本要素,又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水资源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加强水资源管理,科学配置,节约用水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1我国农业用水状况
我国水资源总量占全球总量的 6%,位居世界第 4。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下来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世界 13个人均水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径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并且分布极其不均衡。由于经济生活的迅猛发展 ,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不仅降低了水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而由于单位用水量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递减,对粮食单产提高的需求使未来对灌溉用水的需求以更快的速度膨胀。而在目前以及未来发展的情况下,农业不可能再获取更多的水资源,就现有的农业灌溉水平和用水模式而言,我国的农业灌溉问题就更为突出。 2民和县水利发展的现状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最东端,是青海省的东大门。南北两端通过黄河和湟水河,境内以浪塘山为界分为黄河流域和湟水流域。民和县境内沟壑纵横,山峦重迭,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八条大沟九道山,两大谷地三大垣”是民和地貌特征的形象概况。自产水资源总量为2.5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679立方米,相当于海东地区人均占有水量1120立方米的60%,占全国人均值的30%;亩均占水量为310立方米,是海东亩均占有水量510立方米的61%,水资源十分短缺。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体污染和水土流失“四大”水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国计民生,严重制约了民和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随着国家对水利的加大投入,被老百姓称为民和县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的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和城乡供水工程,无论是在繁华的县城还是广袤的乡村,都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伸展。近几年,民和水利人全面把握水利发展与改革的新特点、新趋势,认真履行水利工作的新使命、新任务,把行动统一到各项工程建设和管理上,积极思考工作计划措施和具体工作落实,全县共建成小水库近80座,机井35眼,水电站3座,干渠14条、支渠44条,全长1109.5公里,提灌站99座,有效灌溉面积17.9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46.33万亩的38.66%,实际灌溉面积14.3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1.06%。
3 关于节水灌溉和节水灌溉技术
3.1 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简单的来讲就是指采用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的生产率。换言之,节水灌溉是用尽可能少的水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出的灌溉形式。节水灌溉的内容大致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水工程技术;节水农业技术;节水管理技术。
3.2 节水灌溉技术
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 、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等 4个环节。在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组成一个完整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包括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其中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是该技术体系的核心,已相对成熟并得到普及,其它技术相对薄弱,急需加强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4 民和县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节水灌溉的重要性
4.1 民和县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
(1)缺乏政策支持。虽然我国近期大力推动节能减排,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包括节水在内的节能条例,但地方节水法规制度方面的建设很不完善,尤其灌溉用水的市场机制不健全。其次,农用水价偏低,未形成水市场,调节手段单一。再就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优惠措施不到位,都不利于节水灌溉工作的实施。
(2)多头管 “水”,影响节水灌溉推广。地方水务存在多头管理、多头治水等弊端,在水资源与供水管理 、排水与河道管理、堤岸建设和环境、绿化工程、城市供水与农村供水、涉水工程审批等环节上权责不明,严重影响了节水灌溉的推广。
(3)农民群众的认识程度低,不具备水资源危机意识。很多地方老百姓养成了“一条土渠一把掀,开个豁子随便浇”的大漫灌思想,认为“有河就有水,挖井就有水,水是用不完的”,对水资源缺乏认识不到位,没有水资源危机意识,节水意识淡薄,导致了抵触情绪。又由于节水灌溉将打破以往农作方式,这也给农民群众带来了新问题,因循守旧的思想促使着他们抵触此类工程。
4.2 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及其推广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替代的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宏观上看,一方面水资源十分匮乏,另一方面由于输配水工程的老化和防渗率低,田间灌溉水平低,灌溉不合理,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由于水资源的匮乏,农业的发展已经受到制约。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应从经营管理人手,大力推行节水灌溉。因此,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既是当务之急,也是灌区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由于目前灌区灌溉设施建设标准较低,投入改造、维修资金不足,设施更新维护不及时,部分建筑物老化失修严重,用水管理粗放,田间灌溉方式和技术落后,再加上灌区的渠道衬砌率较低,大多是土质渠道,在输水、配水过程中的渗漏损失很大,大量灌溉水白白浪费损失了。通过发展节水灌溉,可促进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节水灌溉的普及,还可促进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发展节水灌溉还能带动节水灌溉设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灌溉设备的科技水平。所以说发展节水灌溉是极其重要的的,应大力提倡和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节水意识。发展节水灌溉作为我国的一项国策,要首先在群众中建立起水资源有限和水危机的意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节水,积极投入到节水灌溉的开展中去,有利于节水灌溉的快速推广,使农民节水增产增收。
(2)政策配套改革,加强引导。加快我国的节水法规制度的建设和健全,尤其加快水价改革措施,加强节水灌溉中的管理环节,逐步实现以水养水,达到节水 的良性循环,通过管理降低成本,理顺体制,提高节水效益。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参与节水,加强引导力度。
(3)快建立水市场,形成补偿机制。在加快水价改革的基础之上,更需要加快研究建立水市场,用市场经济的杠杆来促进节水意识。而在水市场的框架 内,建立合理、有效的补偿机制,形成“谁收益,谁补偿”的用水氛围,带动农民群众节水的主动性,进而促进节水灌溉工程的推广 。
(4)统一管理,有效推进节水灌溉。现在相当多的地方比如广州,已经开始成立统一管理涉水事务的水务局,类似这样的理顺的管理结构,将有利于解决水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与瓶颈 ,更能有效推进节水灌溉。
总而言之,节水灌溉工程推广,任重而道远。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节水灌溉的逐步推广使用,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开发,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民和县志[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7.
[2] 民和县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以集中整治市区燃煤锅炉、窑炉、大灶烟尘污染、饮食服务业油烟净化处理、工业废气治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等为重点内容,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体系,综合治理大气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发展。
(二)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大气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到2012年底前,市区环境空气良好天数占全年的天数比例持续保持在90%以上,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年日均值优于国家二级标准,酸雨保持零记录,灰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明显减少,重点企业全面达标,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下降,区域空气质量大幅改善,达到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要求。
二、重点工作和整治标准
(一)工业污染防治
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制定的产业政策,在“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中充分考虑大气污染物消减要求,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粉尘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在城市建成区及其近郊,严格控制新建、扩建钢铁、建材、化工等重污染企业;对市区特别是运河沿岸的水泥企业、磷肥企业,以及春虹集团等大气重污染企业,按计划完成搬迁工作。
结合企业技术改造,淘汰能耗高、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推进城市和工业园区集中供热、供气工程建设,在2012年底前,供热和供气管线长度每年比上一年递增10%以上;鼓励发展背压式热电联产和余热、余压发电综合利用;开展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和高效除尘综合防治工作,2012年底前,10吨以上燃煤锅炉完成烟气脱硫和脱硝治理工作,今年底前保留在用的锅炉烟尘排放必须稳定达标。
(二)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
建立机动车排气监管信息网络体系,成立监管中心,对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管。进一步规范机动车环保标志发放和管理,将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纳入车辆初检、定检、路检、年检及机动车过户转籍检验内容。对初检排气超标的车辆,不予核发牌照;对定期检验排气超标的车辆,不予办理签章手续;对过户转籍检测排气超标的车辆,不予办理转籍过户手续;对未经排气检测或检测不达标的机动车辆,不予年检。强化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志发放工作,对无绿色环保标志的车辆,采取限制行驶区域、行驶时间和尾气强制检测处理等交通管制措施。
对公交车、货运车和大卖场班车冒黑烟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对尾气排放不达标车辆,要加快更新改造步伐。加快老旧车及“黄标车”淘汰进程,限制高污染、高能耗机动车的销售和使用。年底,全市机动车环保检测率达80%以上。
加快推进国Ⅳ车用汽油供应和新车注册登记执行国Ⅳ排放标准工作,年起全面实施。同时,严格执行省级车用燃油质量标准,2013年6月底前,完成所有油库、油罐车、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工作。
(三)城市扬尘污染防治
建立城市扬尘污染防治机制,全面推行“绿色施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城市拆迁和建筑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及物料堆场作业扬尘。实行建筑施工扬尘防治方案报审制度及扬尘控制责任人制度;加强渣土运输管理,严禁非密闭渣土车、带泥车和撒漏车辆进入城市道路;推行高效清洁的城市道路清扫作业方式,实施道路洒水降尘。加强城市各类绿地建设,控制城郊结合部未开发建设裸地扬尘,强化城乡绿化的滞尘防尘功能。加强港口、码头、车站等地装卸作业及物料堆场扬尘防治,防止风蚀起尘。
(四)燃煤锅炉、窑炉、大灶烟尘污染整治
加快实施管道燃气工程,扩大清洁能源使用量和使用范围。积极推进市区集中供热工程建设,今年供热主管线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延伸10%,同时,在主管线两侧500米范围内,集中式住宅小区要开通支线管线,增加供热用户,其管网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四吨以下燃煤锅炉和茶水炉,年底前要一律拆除。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工业企业要按照环评批复要求,落实集中供热措施。市区(建成区)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之外的所有小浴室,今年底前要停止使用燃煤锅炉,一律改用热水供热;以烟煤为燃料的茶水炉禁止原煤散烧;市区建城区内所有建筑工地、学校、机关单位等食堂使用大灶的,一律禁止以烟煤为燃料。市区内以烟煤为燃料的现有窑炉,在关停并转退出市区之前,要制定燃料替代方案和烟尘治理方案,年底前整改到位,烟尘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五)秸秆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
坚决落实全面禁烧的工作要求,坚持“以堵促疏、堵疏结合、以疏为主”的方针,加大实时监测和执法力度,禁止露天焚烧秸秆行为,防止秸秆下河污染。大力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鼓励利用秸秆发电、秸秆气化(沼气)、固化成型及炭化、食用菌生产、工业原料、草编织等技术,全面实施各类秸秆综合利用工程,扶持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综合利用项目,鼓励、支持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各类科技研发,完善相关奖励政策。到2012年底,全市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占总面积43%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
(六)其他大气污染源防治
各地都要落实餐饮服务业污染防治监管措施,切实抓好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防治。加强市区饮食服务业油烟污染防治,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制定餐饮服务业布局规划,调整和整治散乱的餐饮摊点烧烤时产生的油烟污染问题。年底前,市区所有星级以上宾馆、饭店和规模在10桌以上的饭店,完成油烟净化处理。对城区下水道、排水沟进行整治,防止恶臭扰民。
加强市场监管,严格执行烟花爆竹销售许可证制度,规定燃放时间,划定燃放区域,规范燃放行为;逐步消减并最终淘汰制冷剂、发泡剂等消耗臭氧层物质;全面推广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溶剂,实施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管理。禁止将焚烧后能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作为燃料使用。
三、实施步骤和进度安排
共分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成立实施蓝天工程行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全市蓝天工程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分解落实相关任务,并组织开展宣传,营造整治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各地、各相关部门围绕工作总体目标,结合各自职责,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分解落实年度工作任务,组织开展各项整治工作,完成阶段性工作目标。
(三)考核验收阶段。市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地、各相关部门实施蓝天工程情况进行考核。
四、年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安排
(一)整治内容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工业布局,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制定的产业政策,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严格控制新上高能耗、高污染项目,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发展。尤其是在市区建城区及其近郊,要严格控制新建、扩建钢铁、石化、有色、建材、化工等重污染企业。对运河沿岸的水泥厂、磷肥厂、热电公司以及春虹公司等大气重污染企业,实施搬迁改造计划。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
2.开展钢铁、建材、纺织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达标整治。按照节能减排工作需要,结合企业技改,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生产线、产品、设备和工艺。
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局、水务局、供电公司、环保局。
3.继续推进市区集中供热、供气工程建设。大力推行热电联供,供热和供气管线长度要比去年增长10%以上,在供热主管线两侧500米范围内,集中式住宅小区要开通供热支线管线,增加供热用户,进一步扩大清洁能源使用量和使用范围。
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局、供电公司。
4.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对化工、印染、铅蓄电池等重点污染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组织实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工作,逐步淘汰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高的油漆、涂料产品。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质监局、工商局。
5.规范机动车环保标志发放和管理。贯彻执行《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将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纳入车辆初检、定检、路检、年检及机动车过户转籍检验内容,积极开展机动车排气环保检测,进一步提高机动车环保检测率。集中整治公交车、货运车和大卖场班车冒黑烟现象。对无绿色环保标志的车辆,采取限制行驶区域、行驶时间和尾气强制检测处理等交通管制措施。对在用机动车尾气排放经检测超标的,要及时改造;不符合制造当时标准且无法修复的,要按照国家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予以报废。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局、质监局、农机局、工商局、物价局。
6.开展建筑施工扬尘污染专项整治。全面推行“绿色施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件按平面布置分类分规格存放;施工场地100%实现围栏作业并逐步淘汰砖砌围栏;对易产生扬尘的大堆物料,能洒水的应按时洒水压尘,不能洒水的必须覆盖;加强建筑垃圾管理,严禁直接抛洒建筑垃圾。强化对拆迁现场监督管理,所有拆迁工程必须洒水压尘后方可施工,气象预报风速达到5级以上时,应当停止拆迁工程。加强港口、码头、车站等地装卸作业及物料堆场扬尘防治,防止风蚀起尘。加强城市各类绿地建设,控制城郊结合部未开发建设裸地扬尘,强化城乡绿化的滞尘防尘功能。年底,市区建城区基本消灭施工扬尘污染问题。
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城管局、林业局。
7.严格控制城市道路扬尘污染。制定《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划定扬尘污染控制区。加强渣土运输管理,严禁非密闭渣土车、带泥车和撒漏车辆进入城市道路。年底,中心城区所有施工工地内要设置车辆清洗设施或设备,运输车辆应当在除泥、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施工工地,逐步消灭工地车辆带泥上路现象。推行高效清洁的城市道路清扫作业方式,提倡机械化洒水清扫除尘。一般的交通道路鼓励采用机械化洒水清扫,减少道路扬尘。除雨天或者最低气温在摄氏0度以下的天气外,城市主要道路车行道一般每日冲洗清尘1次,主要道路的人行道每天必须进行清扫保洁。遇有大风沙尘天气,要延长道路清扫保洁和洒水压尘作业时间,增加作业频次。
牵头单位:市城管局;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公安局。
8.燃煤炉、窑、灶烟尘污染整治。年底前,市区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四吨以下燃煤锅炉和茶水炉全部拆除,供热管网覆盖范围之外的所有小浴室,禁止使用燃煤锅炉,一律改用热水供热,茶水炉禁止燃烧烟煤。建城区范围内以烟煤为燃料的现有窑炉,要制定燃料替代方案和烟尘治理方案,或制定退出城区的关停并转工作计划。城区内所有建筑工地、学校、机关单位等食堂使用大灶的,一律禁止以烟煤为燃料。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质监局、城管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教育局。
9.禁止露天焚烧垃圾污染大气的行为。加强监督检查,严厉查处焚烧垃圾、树叶及废弃塑料、皮革等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违规行为。规范垃圾处置,城乡结合部生活垃圾要逐步推行“户集、村收、镇(街道)运、县(区)处理”运行模式,安全处置各类垃圾。
牵头单位:市城管局;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公安局、环保局。
10.禁止秸秆焚烧,推进综合利用。坚持堵疏结合,积极引导鼓励农民采用秸秆粉碎还田、秸秆沤堆造肥等各种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责任单位:市农委、公安局、城管局、农机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安监局。
11.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在城市改造和建设开发中,合理规划餐饮业布局,按照城市环境功能区要求,规划和建设相对集中的餐饮业商业经营区域。新建餐饮业经营场所的选址,应当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禁止在居民住宅楼(包括商住混合建筑中与居住层相邻接的楼层)新建、扩建餐饮业。对市区所有星级以上宾馆、饭店和规模在10桌以上的饭店,年底前,要完成油烟净化处理和地沟油等厨余废弃物整治工作,防止恶臭扰民。
牵头单位:市城管局;责任单位:市规划局、药监局、工商局、环保局。
(二)时间安排
1.准备阶段:年9月—10月31日。由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指挥部办公室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各部门制定各自整治工作方案,分解落实相关任务;组织宣传发动,营造整治氛围。
2.实施阶段:月11月1日—年12月底。各部门围绕工作目标,结合各自职责,组织开展各项整治工作,完成阶段性工作目标。
3.考核阶段:年1月20日前,市创模办组织有关部门对今年实施的蓝天工程行动计划完成情况,进行阶段性考核,考核结果将在有关媒体上予以公布,并列入创模工作考核之中。
五、保障措施和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是蓝天工程的实施主体,负责编制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组织开展本辖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逐年确定具体工作目标和任务,狠抓责任落实。市政府成立蓝天工程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市长任召集人,相关部门及豫区和城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市湖滨新城、州工业园区和市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管委会分管负责人为成员,定期研究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
(二)加强宣传发动。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广泛开展大气环境保护宣传,动员和引导公众参与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倡导绿色消费等环保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定期公布区域空气质量状况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同时,还要加强正反典型事例的宣传曝光,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营造出强烈的宣传氛围。
(三)加强监测预警。按照省环保厅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开展灰霾污染监测,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三项常规指标基础上,增加细颗粒物(PM2.5)、臭氧、挥发性有机物、黑炭等指标。合理规划布局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构建包含农村、乡镇和主要城市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加强监测队伍建设,增加监测预警设备,配备必要的监测人员,开展业务技能知识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组织开展大气复合污染成因及综合防治技术专项研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一、2013年主要工作
去年我局全面落实各项环保任务,环保工作成绩斐然,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在全市共同努力下,我市环境质量、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再上新台阶。
1.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一流水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2013年,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3)评价,一级标准302天,二级标准64天。2013年8月20日,环境保护部公布的《2013年上半年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中,在113个重点环境保护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最好,是唯一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我市南渡江龙塘段、永庄水库等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国控、省控地表水的水质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水质达标率为100%。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优良。主要指标达到相应的功能区要求,假日海滩浴场水质质量均达到三类以上标准。声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四类噪声功能区均达到相应指标要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5.0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8.0分贝。
2.各项环保考核成绩优异去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得分99.0分,连续23年名列全省第一。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生态省建设工作得分分别为97.19分和92.5分,考核等级都为“优”,继续名列全省第一。我局被授予“全国减排先进集体”和“全国环境统计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荣获依法行政考核先进单位,12369环保举报热线荣获全国12369环保举报热线“优质服务窗口”。
3.召开全市第一次环境保护大会组织召开第一次环境保护大会,部署“十二五”期间全市环保工作,签订“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责任书,这是我市环境保护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4.率先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率先在全省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9月底完成所有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设备安装并开展试运行,6月5日按新标准对外空气质量监测信息,11月1日对外空气质量实时监测信息。“在全省率先公布PM2.5监测数据,环境空气质量列全国环保重点城市第一。”被评为2013年度十大新闻。
5.不断完善环境保护规划体系组织编制并报请市政府批准,出台了《“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和《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环境保护不开发区域规划》等规划,进一步强化规划先行、环保优先的理念,将环保规划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逐年稳步推进。
6.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环保系统“规范建设年”活动,完善了环保系统的制度体系、管理体系、培训体系、监督体系和考评体系“五大”体系。进一步提高办文、办事、办会水平;狠抓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环保队伍形象。
(二)主要工作情况2013年,我局以巩固和深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成果为抓手,加强环境监管,强化环境法治,建立长效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规划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推动环保事业新发展。
(1)召开第一次全市环保大会去年3月31日,组织召开了第一次环境保护大会。大会提出了我市“十二五”环保工作总体思路、环境保护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会上市政府与四个区政府、威立雅水务有限公司等重点减排企业签订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责任书,建立了环保目标责任制。
(2)落实书记办公会议精神为贯彻落实去年5月29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主持的书记办公会议精神,我局先后制定并报市政府批准,印发《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任务分解表》、《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扬尘污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调查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周边大气污染源,组织开展大气环境综合整治。6月5日,召开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新闻会,展示一流的空气质量,积极参与城市营销。
(3)实施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制定《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为确保规划落地,组织编制《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按照“规划项目化,项目工程化”的思路,把环保规划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制订年度实施计划,每年实施一批项目,逐年提升环境质量和环境管理水平。积极开展环境空气质量PM2.5一级达标对策研究等专题研究,确保在加快转型发展中,环境质量始终保持一流水平。
2.完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核验收充分发挥环保统一监管职能,顺利通过了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现场复核验收。
(1)做好复核现场迎检组织修改环保模范城各专题报告、特色报告,对26项指标开展自评估,完善支撑材料。编制并报请市政府印发《迎接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核验收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组织各相关单位迎接6月12-14日环境保护部组织的现场复核验收。
(2)抓好复核整改工作针对现场复核组提出的整改事项,我局制定并报市政府印发《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现场复核整改意见的工作方案》,协调各部门认真抓好整改,特别是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已于去年7月16日正式动工建设,市编委增加了市级环境保护系统人员编制,达到国家西部标准化建设要求。
(3)做好后督察迎检按照国家要求报送我市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现场复核意见整改工作总结,并完成落实整改的档案资料,组织做好9月27-28日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的后督察工作。12月26日,复核整改工作通过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全面复查。
3.深化服务意识,优化经济发展紧紧围绕“项目建设年”要求,积极参与决策,强化环境准入,加强环保服务,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1)严把环境准入关口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全年共审批项目992个,其中上报省国土环境资源厅项目初审79个,本局审批572个,各区环保局审批341个;共验收项目549个,其中上报省国土环境资源厅项目验收初审3个,本局验收366个,各区局验收180个。大力推进区域规划环评,云龙产业园区、红旗镇、三江镇规划环评通过评审,开展美安科技工业园等控制性详规的规划环评,推动区域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
(2)提高行政审批效能梳理并优化项目环保审批程序,对建设项目从申报建设到竣工验收阶段,由我局负责办理的7个审批事项的审批流程和时限进行压缩,经简化程序后,审批时限比原先缩减40%,审批效率得到较大提升,为我市“项目建设年”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3)优化经济服务水平结合“项目建设年”工作,加大对重点项目服务力度,主动指导和帮助企业完善各项环保审批手续。开辟“绿色审批通道”,采取特事特办、专人跟踪、领导督办等方式,加快项目环评审批。对由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审批的重点项目,落实专人提前对接,跟踪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4.抓好污染减排,转变发展方式加强主要污染物减排的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减排任务如期完成,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
(1)全面落实减排工作责任组织编制并上报市政府批准,出台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方案》及《2013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计划》,明确我市“十二五”及2013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细化各部门工作职责。市政府与4个区政府、25个市直属单位、31个重点减排企业签订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责任书,落实各项减排工作责任。
(2)全力推进减排重点工程深挖工程减排潜力,重点做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升级及扩建工作。目前,长流污水处理厂(一期)后续2.5万吨处理设施已经完成安装并通水试运行,英利二期废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7500吨/日)已建成调试,海风堂食品有限公司深度治理工程已初步完成。
(3)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在工业企业中积极推广余热余压余气利用、废水回收、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全面、有序推进我市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去年共完成24家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工作,2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验收,有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013年我市预计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1.981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0.1722万吨,氨氮排放总量为0.4597万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1.0637万吨。全部指标控制在省给我市下达的2013年度减排指标内(即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0441万吨、0.22万吨、0.4741万吨、1.121万吨内)
5.强化污染防治,提升环境质量围绕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的目标,全力做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1)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一是加强规划建设。完成甲子镇九尾水库等9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技术报告的编制及专家评审,完成龙塘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永兴镇等7个典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警示标志设施建设。二是加强检查整治。开展湖库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查处违法行为,保障饮水安全。组织关闭永庄水库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2个废旧金属回收项目。三是加强基础工作。开展2011年度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的评估和上报。迎接省人大对龙塘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立法调研工作。
(2)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在全面开展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工作,《关于领取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通知》,积极开展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截止去年底,全市共发放黄绿标20.96万个,其中绿标19.54万个,黄标1.42万个,核发率达66.7%。从去年9月开始,在解放路实行高排放机动车第一阶段区域限行。二是加强扬尘污染防治。组织开展施工工地扬尘、交通道路扬尘、地面扬尘、堆场扬尘、采石场和石材加工厂扬尘的整治。
(3)开展“安静工程”噪声污染整治一是加大查处噪声违法行为。我局牵头,与市公安、城管、工商、文体等多部门联手巡查执法,有效遏制各类噪声扰民行为。全年我局共受理噪声投诉6495件次,出动执法人员2359人次,查处率100%。二是开展“绿色护考”环境噪声专项整治。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环境噪声污染专项整治行动,为广大考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休息环境。
6.严格环境管理,保障环境安全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环境监,切实解决群众最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
(1)规范环境管理以排污许可证为抓手,督促排污企业完善环保手续和规范环境管理。全年共发放排污许可证1052份,其中本局572份,各区环保局480份。按照《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方案》要求,严格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处置企业的环境监管,组织企业认真自查,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切实落实华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对我市2011年度危废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提出问题的整改。监督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转移工作,转移危险废物1825.06吨,废矿物油529.97吨,医疗废物1592.91吨。在我市辖区内全面排查存在环境风险的涉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风险评估工作。
(2)强化环境执法按照国家、省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规模化畜禽养殖整治、危险废物专项治理、橡胶加工业专项检查等专项工作,加强对重金属排放企业、污染减排重点行业、危险废物产生和处置企业存在的环境违法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依法严肃查处一批典型违法案件。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473人次,检查企业627家,立案处罚118宗,罚款552.7万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55宗,有效遏制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办理行政复议案件3宗,行政诉讼案件2宗。
(3)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制定2013年度辐射环境监察工作方案和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综合检查专项行动方案,组织对辖区内45家核技术利用单位进行了辐射安全检查,进一步掌握涉源单位的辐射安全管理情况,责令部分环保手续不齐全和管理不规范的企业进行整改,不断规范我市核与辐射安全管理。目前全市涉源单位辐射安全许可证持证率达90%以上。(4)积极解决群众投诉全年共受理各类群众投诉7326件次,其中省、市转办件和群众件123件,12345政府服务热线转来投诉3112件次,查处率100%;12369环保投诉热线投诉4091件次,已查处4081件次,查处率99.8%。
7.推进生态保护,统筹城乡环境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推进城乡环境保护工作。
(1)加强南渡江流域生态保护开展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生态环境保护调查,编制《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不开发区域规划》,划定“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一般生态敏感区及可开发区域”,促进整治区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打造生态与文化示范基地奠定坚实基础。制定《南渡江龙塘—定安—澄迈段环境保护调查工作方案》,完成澄迈段、定安段境内调查工作,加强南渡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
(2)推进农村生态环保工作通过高标准规划、加强污染控制、加大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开展计划单列镇生态环保工作,推动云龙镇建设环境友好、生态美化示范镇。落实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完成甲子镇益民村环境整治项目,演丰镇连片整治方案设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有序进行。组织完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调查,开展畜禽养殖业专项环境执法检查,加强农村污染防治工作。
(3)开展农村绿色创建工作组织完成2013年度“生态文明乡镇”和“农村小康示范村”创建工作,向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推荐小康环保示范村13个,生态文明乡镇1个,其中被命名“小康环保示范村”10个。
(4)开展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污染整治制定《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周边陆源污染源调查工作方案》,联合美兰区政府完成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周边演丰镇、三江镇和大坡镇等三个镇区共25家污染源的调查,加强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的污染整治工作。
8.增强能力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加强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和宣教能力建设,全面推进标准化,逐步完善我市环境保护监管体系。
(1)加强环境监测一是认真履行监测职责。围绕“三个说清楚”,为环境管理提供详实、准确、全面的监测数据,全年共获取各类监测有效数据81289个。通过计量认证复核,检测项目从255项增加到277项。二是全面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积极协调落实4个环境空气监测子站PM2.5监测设备资金,开展设备的选型、招投标、安装、试运行等工作。9月底完成全市5个子站新标准监测能力建设,11月1日开始实时监测信息,12月完成新的空气监测数据传输网络与信息系统国家联网建设工作。三是开展科学研究。和南开大学联合开展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研究,为我市制定有针对性的环境管理政策和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科技支撑。
(2)加强环境监察一是加强环境监管。加强对全市饮用水水源地和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管监察,特别是对污水处理厂、重金属排放、使用核与辐射、规模化畜禽养殖、危险废物产生和处置等企业的监管监察,每月巡察不少于1次,确保环境安全。二是做好年度排污申报登记。重点工业企业和污水处理厂排污申报率达100%,重点污染源档案完整率达100%。三是全面推进排污费核征工作。我局对市区混凝土搅拌站首次开征排污费。全年共征收排污费360.5万元。
(3)加强环境信息和宣教一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组织做好国家环保模范城复核迎检宣传工作,完成环保模范城市复核专题片和宣传画册的制作。协调新闻媒体做好机动车“黄绿标”宣传发动和跟踪报道。与广播电视台在万绿园联合举行“我爱生态岛”2013环保嘉年华活动。深入新海学校等学校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活动。组织开展“6.5”世界环境日、节能宣传周、安全生产咨询日等环保宣传活动。二是加大环保信息报送力度。共向环境保护部、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市委、市政府、市效能办等报送信息439篇,采用226篇,发表580篇次。编辑了40期《环境保护舆情信息》以及42期《环境保护简报》。三是开展“绿色社区”创建工作。佳元·天上人间小区、海关小区、海怡豪园小区等3个小区被评为2011年度绿色社区。
(4)加强环境应急加强应急机构及应急队伍的建设,完善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响应机制,配备应急装备和设备,不断提升环保队伍应对突发环境事故的处理能力,并通过我市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检查考核。组织开展2013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演练,对演练活动进行远程视频实时传输,实现指挥部向现场监测人员指令,对现场监测工作进行全程指导,切实检验和锻炼了我市环境应急队伍快速反应和协同作战的能力。
9.加大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效能
围绕科学、务实、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机关建设,不断创新管理。
(1)开展规范建设年活动开展环境保护系统“规范建设年”活动,通过构建和完善全市环保系统的制度体系、管理体系、培训体系、监督体系和考评体系“五大”体系,使管理制度更加完备、管理手段更加先进、管理方式更加科学、管理行为更加规范,将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工作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发展轨道,实现管理流程化、标准化、精细化目标。
(2)开展作风建设整顿年活动制定整治方案和计划,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动员部署大会,认真开展集中整治“庸懒散贪”专项工作。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讨论会、撰写剖析材料、接受群众评议等方式,深入查摆和整改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全体干部职工尤其是党员干部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群众意识,真正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3)深化强区扩权工作根据市政府进一步下放行政权项的精神,我局将辖区部分建设项目排污许可等6项环境保护行政权项下放到各区环保局,将部分建设项目环保监督处罚权等环境保护行政权项下放到高新区管委会和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下放的建设项目共有农田改造项目等共28类。采取举办业务培训班、各区环保局派员到市级环保部门跟班学习等多种方式,加强基层环保队伍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基层环保队伍依法行政的能力。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市环保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局部水污染尚未消除;二是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需进一步加强;三是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较薄弱;四是环保能力建设尚未达到国家标准。
二、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市环境保护系统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开创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四宜三养”最精最美省会城市和“首善之城”提供环境支撑。
1.优化空间开发格局一是加强环保规划。组织编制《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科学制定分区域的发展战略。组织编制《南渡江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为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提供规划依据。组织实施《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落实2014年环境保护重点项目和工作任务。二是强化环评管理。严格环境准入,从源头上把好环评审批关,遏制“两高一低”建设项目,力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规划环评,深入开展美安科技工业园、东寨港旅游区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推动区域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绿色通道”等重点项目服务机制,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对环评机构的日常考核,进一步规范环评市场。三是抓好总量减排。编制2014年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组织落实年度减排目标任务。督促威立雅水务有限公司白沙门污水处理厂按期完成除磷脱氮升级改造,大力推进农业面源减排工程建设,督促22家重点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全面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继续扩大对高排放机动车区域限行的范围。规范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运行管理。抓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建设。完善部门协同推进减排机制。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全力打好“五大攻坚战”,围绕全年目标,狠抓工作落实,保持了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1.47亿元,增长12.7%,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9.8亿元、30.25亿元、21.42亿元,分别增长5.4%、17.8%、8.6%,三产比重达16.0:49.2:34.8,为完成年度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农业产业发展良好。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7.43亿元,增长5%;实现农业增加值9.8亿元,增长5.4%。全市粮食种植57.7万亩,新植、改造茶园面积3500亩、中药材1000亩,发展烟叶6.95万亩,88个烟基工程全部竣工。发展设施农业,实现蔬菜无公害产业化生产,新建蔬菜基地600亩,完成1000亩种养立体生态循环现代农业示范片建设。上半年生猪价格下跌,家禽市场受H7N9型禽流感等影响,主要畜禽生产形势低迷。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全市现有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11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17家。
(二)工业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上半年,全市187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24.77亿元,增长16.8%,比去年同期回落5.9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32.37亿元,增长18.2%,比去年同期回落5.5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用电量5.04亿千瓦时,增长4.1%。三大主导产业受市场影响出现分化,上半年共实现产值79.21亿元,增长20.7%,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63.5%,其中纺织服装业增长较快;林产加工业平稳增长;化工行业低速发展。受整体宏观经济影响,我市有相当部分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存在微利或保本经营或开工不足等现象,46家企业产值下降,其中20家企业产值下降20%以上,9家企业停产。27项市重点工业在建项目按计划序时推进,上半年完成投资8亿元,占年计划的72%,武夷烟叶易地技改已完成联动试生产,兴龙祥汽车、中森板业、华光特种工艺、轻安智能仓储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大推进企业改制上市扶持力度,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改制上市工作的实施意见》,我市共8家列入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
(三)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上半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42亿元,增长8.6%,比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消费市场持续活跃。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万元,增长7.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988元,增长15.5%;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76亿元,增长16.3%。完成6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南关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基础工程完成90%。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幅控制在2.5%,保持温和上涨态势,食品类、居住类是拉动我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商贸流通整体提升。出台《关于培育壮大城南商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推进城南大道商贸走廊市场开发力度,一批商贸项目和专业市场加快建设。茶叶市场、美家居建材主体建筑已封顶,汽车4S店、南武夷中药材均已开工建设;财富天下、太极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加快推进,八方物流完成仓库桩基建设,现代综合枢纽中心即将开工,港润物流在进行厂房设计,武夷烟叶仓储物流已通过省烟草专卖局审议。旅游产业加速发展。把旅游产业作为后续增长点来抓,加大扶持力度,出台《2013年市旅游促销补贴奖励实施办法》,明确入邵游奖励条件;认真贯彻落实旅游跨越发展政策,发挥1200万元旅游专项资金杠杆作用,有序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上半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138.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83亿元,分别增长29%和22.4%。旅游总规编制有序推进,瀑布林生态旅游景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熙春华美达广场酒店启动五星酒店评定工作,瀑布林温泉、嘉德观光园、鑫富肉牛分别在申报五星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省级农业、工业旅游示范点。
(四)投资规模持续扩大。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62亿元,增长50.5%。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0.6%,占固投完成数的54.84%,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5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5.6%,其中商贸服务投资增长131%。上半年,我市“五大攻坚战”136个项目完成投资30亿元,占固投完成数的47.2%,项目支撑作用不断加大。经济开发区和金塘工业园共完成征地1980亩、平整土地2230亩,开工企业8家、投产企业8家,为投资增长提供后劲支撑。上半年,房地产完成投资5.69亿元,增长83.7%,房地产开发对投资拉动作用明显。
(五)招商引资扎实推进。围绕绿色发展重点,积极对接打造“食品、旅游、机电制造千亿产值”和“生物产业五百亿产值”行动计划,策划产业链条和关键环节项目,开展产业招商和专业招商,积极组织参加食品产业、机电产业、旅游招商、项目成果交易等招商活动,加强与央企省企、民企、外企“三维”项目对接合作。通过强化项目服务,一批城市综合体、商贸旅游和社会事业等项目已签约落地,其中与中闽水务合作的日供水5万吨供水设施项目,将大大改善我市供水条件;红星美凯龙进驻美家居商业广场,将持续提升我市人气及知名度;金山药业入驻,使我市与上市公司对接又迈进一大步;左岸生态城综合体一级土地开发项目采用BT现代项目融资与实施模式,有利于缓解政府资金压力、改善基础设施硬件环境。上半年,全市有出口实绩外贸企业共35家,实现外贸出口总额1亿美元,增长87.5%。其中生产型企业出口4180万美元,增长17.2%,呈稳步上升势态;受人民币升值和国际经济低迷影响,全市新批合同外资项目持续减少,上半年共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家,验资口径实际利用外资仅完成180万美元,下降84.2%。
(六)财税金融运行平稳。上半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7.25亿元,增长3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06亿元,增长48.1%。受工业经济增长整体放缓影响,增值税仅增长5.72%;营业税增收2265万元,增长29.3%,主要是房地产业增收2069万元。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5.63亿元,同口径比年初新增8.41亿元,增长7.82%;各项贷款余额87.52亿元,同口径比年初新增8.02亿元,增长9.58%。受宏观金融政策偏紧影响,贷款要求提高,存在好企业贷款规模不受影响,而一些正在发展中的企业贷款困难问题。我市近年来新上一些项目受自有资金不足影响,在银行紧缩政策下经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问题,我市上半年召开两次银企对接会,共42家小微企业签约4.1亿元,目前已经发放30家共2.34亿元。
(七)城乡建设同步推进。完善基础设施。316国道和205省道改线工程BT方案正在审核中,顺邵高速公路进入招商洽谈阶段,金塘大道正在进行路基建设。打造精品城市。大力开展城建“点线面”攻坚,突出抓好“六个一”城建项目,从3月底开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苏树林省长调研指示精神,制定实施总投资2.34亿元的《提升城市品位重点工作计划》和《打造精品城市为民办实事项目计划》,上半年共完成投资1.49亿元。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正在进行中,完成人民路东段改造、八一路“白改黑”和五四南路道路及沿街两侧立面改造工程,华光路中段人行道已铺设完毕;对武邵高速互通口至迎宾大道、西互通口至龙都酒店等四个重要入城通道进行绿化整治和景观提升,现已完成路灯安装和部分绿化工程;完成防洪堤景观绿道工程,环紫云湖慢行景观(一期)工程预计7月底完成招标,正式进入施工阶段;加强交通秩序整治,严格各项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措施,加大卫生保洁和绿化管护力度,市容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中心城区停车场现可提供停车位约400个,新增机动车道停车位198个,较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区交通压力。推进乡镇建设。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认真落实土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省级和平镇、市级吴家塘镇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完成投资1.46亿元,进一步完善中心村的水、电、路、讯等基础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农村安全饮水长效管护机制,已在135个村成立用水协会;水利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小农水县建设已改造渠系建筑物254处,完成渠道改造119.11千米;实施农村“造福工程”和危房改造,已落实400户、1589人,动工建设264户。保护生态环境。围绕创建国家级生态市,深入开展生态乡镇、绿色村居创建活动。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完成造林绿化5.74万亩,其中“四绿”工程7228亩。严格耕地保护,落实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提高土地利用水平。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大规模畜禽养殖、工业园区和企业污染整治力度,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拿口镇朱坊村等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重点保护好龙湖森林公园、将石自然保护区等森林资源,打造绿色生态示范点。
(八)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公共安全、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和农林水等民生事业支出力度进一步加大,上半年公共财政支出7.89亿元,增长33.72%;15项为民实事项目和6项重点民生工程上半年完成投资9224万元。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改善学前教育办学条件,加快大埠岗、洪墩、沿山中心幼儿园和实验幼儿园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继续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吴家塘学校教学综合楼正在主体施工,实验小学综合楼、沿山小学宿舍楼已开工建设;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营养改善工程,对寄宿生进行生活补助,全年计划165万元;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城镇新增就业1463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580人,援助困难群体就业437人。切实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突出企业用工服务,举办两场大型专场招聘会,帮助78家企业解决用工1079人;大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2109万元。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实施一体化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我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健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全市被征地农民对象确认工作已基本结束,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标准提高到104.2元/月;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全市各类社会养老保险达到17.25万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全市共5858户8941人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新建507套,续建1296套,竣工471套。卫生医疗加快发展。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市立医院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升改造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两纲”示范项目正式启动,我市成为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首批启动的两个县(市)之一。文体事业稳步发展。完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完成3个城市激情广场建设点和2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建设点的选点和上报工作,完成水北等公共电子阅览室、4个基层文化共享工程、5个流动图书店建设;加强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完成宝严寺大雄宝殿彩绘、民俗馆等历史文物修复方案的编制和上报审批工作,完成李纲馆的陈列布展;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95场次,城乡群众精神文明生活更加丰富。加大资金争取力度。紧紧抓住国家投资向民生倾斜的时机,用好用足用活政策,精心策划一批符合中央和省上政策导向的项目,争取更多资金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上半年,一批关系城市基础设施、城市供排水、农村安全饮水、通组道路和文化设施等25个项目共争取资金4106万元,其中沿山、城郊和大竹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争取1084万元,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争取1000万元,妇幼保健院争取410万元。同时,严格资金监管,注重跟踪落实,坚决把实事办成、办好、办到位。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看,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我市经济仍然实现了平稳发展。与年初预期目标对比,除了验资口径实际利用外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林牧渔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增幅低于年初计划外,其余指标都超过年初计划。但是,纵观全年分析,上半年相当部分指标存在上年同期基数低等影响,下半年都会出现较大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等完成全年目标有一定压力。随着财政收入结构调整,可能出现税性收入比重增长、但是增幅下调的现象。
尽管上半年我市经济平稳运行,但是经济增长基础仍然不够扎实,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工业下行压力增大。从上半年情况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累计下降3.6%,主要原材料及能源价格高企,融资环境依然趋紧,运输、人工等费用增加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影响企业产能发挥,制约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二是投资拉动后劲不足。按照今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155亿元、增长21.5%以上的目标任务,后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要完成91.38亿元,占全年计划的59%,特别是上半年市固投平均增速已达31.4%,我市要在下半年继续超过市平均水平,并位居市前列,需要完成更多的投资量,面临的压力更大。而且部分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滞后,我市71个市本级在建重点项目,23项进展相对缓慢,其中19项尚未开工、4项进度相对滞后。此外,顺邵高速公路、省道205和316国道改线工程尚未开工建设,邵光高速进展减缓,尚未形成实际工程量。三是财税增长基础仍不稳固。上半年,我市税收收入增量中来源于房地产行业的比重较高,房地产行业税收增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工业税收的支撑作用仍然不足,非税收入增收贡献偏高,税源结构有待优化。而且当前进入偿债高峰期,财政偿债压力较大,财政收支矛盾和资金调度压力日趋突出。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发展态势,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下半年,在目前国家采取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大背景下,要实现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抓产业,促转型。认真落实省、市促进工业稳定增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企业争取更多的补贴和优惠。继续通过政银企对接座谈会等形式,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加大企业技改力度,鼓励和引导有潜力的企业通过设备更新、产品创新、完善产业链条等方式,做大体量、增强实力、提升水平。突出抓好36家企业增资扩产项目建设,落实“一线工作法”,做好帮扶指导,促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形成新增产值、新增税收。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引导企业共享营销网络,抱团开拓市场。坚持大招商、招大商,借助“9·8”投洽会等平台,深化“三维”对接,大力引进产业链龙头项目,积极引进食品加工、机电制造、生物制药等产业项目,提升产业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