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民收入调查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某镇基本情况
某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全镇农业人口4.03万人,耕地面积7.3万亩。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稻、小麦、元葱大蒜、杞柳等农作物为主,畜禽业以猪、鸡、貉等为主。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全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布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趋于合理,农民增收速度明显加快,农民现金性收入大幅提高。2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60元。
二、农民收入现状
一是农民收入结构比例不断调整。农民第一产业收入比例稳中有降,占收入的60%左右,从事
二、三产业经营性、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占收入的30%,其它收入占10%。
二是农民收入途径不断增多。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和宽广的发展平台,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迅速,农民从事二二产业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走出土地、走出农村劳务经济日渐升温,致富渠道不断拓宽,为农民就业、农民增收创造了更宽阔的空间。20**年全镇围绕水稻、小麦、大蒜、杞柳等种植业作物的产品加工、运输、销售人员就达到4500余人,常年在省外务工人员达到8000余人,从事二三产业、就地转移人员达到3000余人,摆脱了土地约束,到土地以外创业创收已成为全镇农民致富的途径。
三是农民收入增加,可支配性消费增长缓慢。近年来,全镇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主要得益于国家对农村的好政策、农副产品价格上升,农民经营性工资性收入增加,但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生产再投入增加,致使农民收入增幅缩水,各种刚性支出不断增加,可支配性消费增长缓慢。
四是农民内部收入差距加大。由于农民自身素质参差不齐,造成对发展经济的认识、能力和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性不同,一批素质高、积极调整、起步早的农民迅速致富,并依靠自身发展的经验、开拓的市场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一批农村致富户,而那些等、靠、观望、因循守旧的农民没能及时发展起来,收入明显低于致富户。
三、制约农民增收因素
一是科技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农民对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开发高效农业有较高的热情,但受科技文化素质的限制,只敢远观不敢近摸,对带“高、新、尖”字样的事物,望而却步,部分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信心不足,存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荆绳的思想,对农业以外创业门路少,获得致富信息渠道窄,开拓市场能力差
二是创业资金短缺。群众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外,闲散资金较少,并且必须有再生产投入资金。银信部门对农村贷款额度有限,对那些收入较低的农民发放较小贷款甚至不给予贷款,造成低收入家庭想致富却苦于没资金的困局。新晨
三是社会事业性负担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各类生活开支项目增多,数额增大,子女上学、子女结婚、看病就医、关系交往等都要远远超过生活开支,社会事业性负担的加重,势必对生产的再发展、再投入的资金产生影响。像子女结婚,从认识到结婚至少有五六万元的花销。
四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造成生产成本高。农村以农业为主。随着各类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农业单位投入不断增加。化肥、农药、地膜、种子等生产资料价格增幅高于农产品价格增幅,生产成本高,导致了农民增产不增收,增收缓慢。
五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标准化生产有待提高。目前全镇已形成了小麦水稻、大蒜元葱、杞柳、畜禽养殖等为主的基地,由于产业链条不够长,农产品的增值空间较小,大多以出售原料型为主,且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滞后,产品市场适应性差,销售难、价格低依然制约农民增收。
四、下步增收途径
一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农业产业化、生产标准化水平。要围绕市场需求,怎样调、调什么,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调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出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调出规模、调出效益。同时要在提高产业化、生产标准化水平上下功夫,积极推广农业生产标准化模式,把农业专业协会,作为带动标准化生产的重要力量来抓,在主导农业产业上建立一个协会,发挥其在生产资料、生产技术、市场销售等方面的优势,推动标准化生产,目前我镇已建立了杞柳协会和元葱协会。要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建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使每一个产业上都有几家深加工企业,像我镇杞柳产业已达到这一要求,但在产品档次低、市场开拓上仍要抓紧抓好。
二是加快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小城镇建设,积极发展二三产业,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做好外出务工工作,把它作为一项产业,积极做好务工人员的培训、引导,使他们有一技之长,能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选取惠民县有代表性的部分村庄进行调查,采用入户走访、实地 调查等方式,同时,充分发挥同学、亲戚优势利用电话、短信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完成此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根本条件。然而,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农民就业问题严峻,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且,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推进、农业科技水平的逐步推广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程度必然会进一步增加,相应的需要更多的劳动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然而,我县乡镇企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农民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不相适应。在农民素质方面,我主要调查了以下四点:一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8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只占7.8%。二是农民的科技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农业科技素质不高,进行农业活动大多依靠传统经验,接触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不足15%。三是思想观念。我县农民思想观念保守,缺乏进取精神,很多农民表示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别无所求,因此,很多农民仅依靠传统的种植业维持生计。四是农民对农业政策的关注力度。调查结果显示,有70.13%的农民从未关注过三农政策,33.7%的农民不知道三农指哪几方面,63.64%的农民仅靠听说获取农业政策信息。从这四方面来看,我县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一大障碍。
调研组选择我区东、西、南、北、中(华新、金泽、练塘、赵屯、盈浦街道)五个点为情况采集点,共发放《问卷调查表》913份(回收568份,回收率为62.2%);召开了由区、镇职能部门,村干部和村民参加的座谈会7次;考察了上海鹤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通过调查和分析,掌握了较多的信息,形成了如下基本看法:
1、我区农民近几年的收入总体上呈缓增趋势。据统计资料反映,2000年我区农民人均收入增长2.6%,2001年增长4.7%,2002年增长6.2%,2003年增长7.3%。
2、我区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明显。2003年我区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已达到19091元,是农民人均收入6602元的2.89倍。
3、农民收入的平均数不代表大多数。据对回收的调查问卷统计,农民人均收入为4911元,在调查中,对6602元这个平均数,有相当多的农民反映:“实际达不到这个水平。”
4、我区农民的收入差异很大。既有青东和青西之间的地区差异,也有同一地区之间的个体差异。高的年收入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低的收入几千元甚至只有几百元。
5、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已不靠农业。除赵屯和练塘部分农民在农业上的收入占较大比例外,全区农民在农业上的收入比例平均已不到20%。
6、农民的保障水平普遍较低。全区参加农保的农民(退休老人)每月领取的保障金,每人平均为61.6元,最低的镇每人平均不到41元(练塘镇),最高的镇每人平均也仅有123元(徐泾镇)。
此外,隐性失业的农民(富余劳动力)约有4万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相当部分的农民生活质量较低。
一、当前我区部分农民的收支、生活、保障和生产现状
1、收入、支出。据五个点的问卷调查获知,平均每个家庭为3.4人,劳动力2.4个,承包土地2.22亩(有的只承包土地,有的既承包土地又承包鱼塘),2003年家庭平均收入1.67万元(其中农业收入不到20%),人均4911元;2003年家庭平均支出1.27万元(生活费4422元,学杂费4016元,医疗费686元,其他费用3576元),结余4000元。被调查农户中有5.7%的农民认为近几年收入“增加”;有32.4%的农民认为收入“略有增加”;有35.7%的农民认为收入“不增加”;有26.2%的农民认为收入“减少”了;有83.6%的农户表示,没有计划(能力)买商品房;有30%的家庭对孩子的学杂费无法承受。
2、家庭生活。被调查农户中,有57.8%的家庭安装了有线电视;有84.2%的家庭安装了电话;有89.8%的家庭用上了液化气;有7.6%的家庭购置了电脑;有62.3%的家庭购买了电冰箱;有19%的家庭安装了空调;生活用水主要以自来水为主的占92.6%;以河水为主的占2.1%;以井水为主的占5.3%。据我们了解,与子女分居的老人,很少有人安装有线电视。他们收入来源少,一年到头省吃俭用,最怕生病花钱。特别是缺少子女关心的部分老人,生活质量很低,有的甚至十分可怜。
3、社会保障。被调查农户中有90%的人参加了“农保”。在医疗保障方面,虽然绝大部分农民都参加了“医保”,但由于保障水平较低,机制不尽完善,只能保小病,对患大病的家庭来说,不能起到保障作用。许多家庭由于经济原因而无法正常就医。在调查中,有12.6%的家庭在家人生病后不上医院,农民普遍反映看不起病。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医生“小病大药方,看病当体检”的治疗方式,对贫困的农民来说,实在是难以承受。
4、生产状况。由于土地分散承包经营,因而农民的生产规模普遍较小,致使多数农民对农业科技态度比较冷漠,不重视采用优良种苗,不了解使用有机肥对农业生态的修复作用,不知道农业措施对有害生物的控制作用。在生产过程中,有20.4%的农户使用的种苗都是自产自用的,只有19%的农户表示愿意参加农业行业协会。
另外,农民普遍对居住地的村干部不太满意,问卷统计的满意率仅为42.1%;对村级财务情况,有68.2%的农民表示不了解;有39.6%的农户认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是增加非农就业。
二、影响我区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社会的、历史的、地理的、人文的因素,更与当地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的科技文化等综合因素有直接的关系。我们认为,影响我区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效农业没有形成规模,设施农业难于广泛应用。农业尽管是一个弱质产业,但相对来说也有高效益的产品。如荷兰农业就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在我区,赵屯草莓加西红柿的耕作方式每亩也可产出万元以上的效益,如果用控温、控湿的菇房种植白灵菇,其产出更为可观,每年亩产值可达一、二十万元。然而,高效农业多具“高投入、高风险、高科技”的特点,这三高就是横在高效设施农业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是高效设施农业难于广泛应用的关键。政府应引导和帮助农民下大力气抓投入、闯市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2、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偏低,先进农业技术难于接受。青浦在历史上曾是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地区,目前的农村人口仍然占70%,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青浦总人口的文盲比例仍高达10.4%,文盲率列全市各区县的第二位;高中以上本科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口仅有16.9%,本科以上的仅有1%,分别在上海郊区9个区县中排第七、第八位。可想而知,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更低。在本次被调查的537份有效问卷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9.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8%,高中文化程度的占9.7%,大专文化程度的仅有1人,占0.2%。不提高这些人的科技文化素质,他们将难于接受日新月异的农业科技知识。调查中,多数农民反映对采用优良种苗不重视,有20.4%的农户用的种苗都是自产自用、以粮代种的,对科技部门推广的新技术接受和掌握较慢,即使将来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农业企业发达了,他们也无法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对他们的新要求。他们将被“边缘化”,本来应该是他们的工作岗位也可能被外来有知识、能吃苦、不计岗位鄙贱的人员所占领。
3、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信息不灵。农业,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在当前农产品大流通格局下,只有搞产业化经营,不断扩展和延伸农业产业链,才有可能从土地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然而,我区目前的农业产业化程度并不高。据有关部门统计,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的农业企业在青浦只有100余个,2003年经青浦区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认定的农业龙头企业仅有13家(其中年产值上亿元的龙头企业仅有3家),带动的当地农户数仅有17000户,不足20%。而我们这次调查的农户中,也仅有19%的农户表示愿意参加农业行业协会。可见,青浦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远远不如江浙一带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高。自产自食仍然是我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流,自产自销仍然是我区农民的主要经营方式。这样千家万户的“提蓝小卖”如何去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呢?不是为了产品进市场交换而进行生产和信息不灵通是我区农民的通病,组织化程度不高导致标准化程度低是我区的农产品缺少竞争力的根源,互相排斥、竞相压价是我区农产品效益低下的必然结果。
4、农民占有的资源所形成的产出与农业人口不成比例。从表面上看,农民占有着大量最宝贵的资源---土地。但他们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而且只能使用于生产农产品,其附加值是不可能高的。2003年,我区的农业增加值仅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4.7%,但农业人口却占70%,这么少的农业GDP怎么能满足这么多农业人口的分配需要呢?正如商榻一位农民所说“人均守着一亩田,我们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在我们的调查中,有39.6%的农户认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是增加非农就业。由此可见,解决“三农”问题要跳出“三农”圈子,增加农民收入不能光在“农”字上找出路。
5、农村富余劳动力难以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最根本途径。但现实情况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有不少农民工在向我区流动,而我区的大量农民工却在向农村“回流”。据我区国民经济统计报表的数据显示,1997年我区外出农民工有26026人,1999年剩16359人,2002年仅剩7546人,不到1997年的1/3。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原先大量的乡镇企业经过市场经济的检验,许多被淘汰出局,剩下的也转制成民营中小企业,使大量的农民工失去了就业岗位;二是我区近几年涌入了大量的既年轻能吃苦又对工钱要价较低的外来民工,从而使我区农民工在上岗就业方面明显缺乏竞争力,不少农民只好“打道回府”,返回农村;三是这几年发展工业和市政道路建设等占去了大量的农村土地,使本来人均土地占有量不多的我区农民,滞留在越来越少的土地上而无法从农村转移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