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范文

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亚健康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日趋显著,每年因此而退学、休学学生不断增多,甚至出现了自杀、伤害他人等极端行为。与极端案例相比,一般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亚健康问题更值得社会的关注。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让学生能够主动适应学习环境、生活环境,成为适应性良好、心理健康的人。 

一、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的具体化,国外心理学家曾提出许多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有奥尔波特的“成熟者”模式、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模式和罗杰斯的“功能充分发挥者”模式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心理健康七项基本标准:智力正常;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人际关系和谐;能主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保持人格的完善和健康;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结合我国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可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界定为:第一,心理健康应表现为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第二,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豁达的心胸,充分展示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第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善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保持独立,宽以待人,尊重、信任他人,有合作精神。第四,良好的社会适应力,思想、信念和行动都能与社会保持同步。第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付诸行动,有坚强的意志和独立自主精神。 

二、大学生亚健康心理状态的一般表现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情感亚健康、思想亚健康和行为亚健康等,对心理亚健康的界定多为描述性的,例如“一种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中介状态,这种状态未达到ccmd-ⅲ等精神病学诊断标准,但同样会给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还可诱发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和心理危机”。 

心理亚健康状态多表现为频繁出现的情绪躁动、兴致低落、注意力不易集中、过分敏感或行为能力下降等特征。心理亚健康状态使人们在家庭生活、人际沟通等方面产生困惑、压抑、郁闷等心理感受,从而导致家庭生活失调、工作效率低下、人际交往困难等不良现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主要有以下表现: 

1.人际交往弱势心理状态。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退缩、消极、敏感,常常难于与人沟通。由于不善于与人交往,这部分学生的性格孤僻,在人际交往时担心不被别人理解,怀疑别人对自己有意见,产生危机感。此类学生自我封闭,不愿找人倾诉,表面上看起来很正常,但往往会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他们在对人处事时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易接受他人意见,不理解其他同学的需要,经常责备别人,缺乏合作精神。人际关系交往弱势心理状态严重影响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健康。 

2.学习焦虑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精神紧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感到学习困难,担心自己成绩下滑。还表现为放大自己的心理问题,把问题看的很严重。此类学生对外界的反应有极端化倾向:一种是亢奋型,另一种是压抑型。此类学生往往过去取得过较好的学习成绩,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 

3.灰色心理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苦闷、懈怠、冷漠,对事物缺乏兴趣,自卑感强烈,对事物有畏难情绪等。部分学生表现出周期性的情绪波动,情绪高涨时充满活力,低落时则异常消极。这与大学生涉世不深,缺乏明确的目标有很大的关系。 

4.情爱挫折心理状态。这类问题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主要是因爱情不顺而产生过分强烈的情绪并走向消极状态,但又不能自我调节的心理反应。在不同的情况下,情爱挫折心理的心理反应也不尽相同。在情爱问题上最突出的表现是消极情绪,丧失自信,失去对人生价值的正确追求。 

三、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 

1.教育方法不适当。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和家庭往往采用功利主义的教育方法,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部分家长因为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常采用简单、粗暴的手段,这种教育方式导致孩子形成抑郁焦虑、敏感多疑、偏执敌对、自卑易怒等不健康的品质。还有一部分家长在子女进入大学后只重视对其提供经济支持,而忽略了子女的心理成长,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出现。 

2.社会不良现象扭曲了大学生的价值观。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和功利主义的影响,诸如未通过公平竞争而赢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部分意志薄弱的学生面对遇到挫折时,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甚至形成扭曲的大学生价值观。激烈的社会竞争、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学习压力使人身心疲惫,也容易导致心理疾患。 

3.网络带来的心理压力。据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28.96%,高于25.6%的全球平均水平,我国网民数达到3.84 亿,其中学生占31%,是最大的网民群体。网络生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浏览网站信息,其次是消闲娱乐、与人沟通及阅读新闻。网络上信息泛滥,心理活动规律表明,当外界输入的信息超过人的正常负荷后,容易造成压力和混乱,妨碍深层思考,而且上网减少了学生与现实世界的交往,造成其人际情感匮乏,进而产生各种情感冲突。而学生一旦沉迷于网络,就容易丧失自制力,形成对网络的依赖,从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 

4.社会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大学新生在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中,导致其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的大学与他们理想中的大学不一致,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很多大学生在高中时都是精英,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然而进入大学后,他们头顶上的光环消失了,巨大的失落感和心理落差使得这些学生或自暴自弃,或自我封闭。大学生的社会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会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5.家庭贫困。部分学生由于家庭贫困而产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社会的援助也可能会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此外,现行的就业制度也加剧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他们既不能依靠父母,也没有金钱做后盾,因而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更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 

四、应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的措施 

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不仅要求大学生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而且更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要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尽早进行有效干预,具体可采用以下措施: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对心理亚健康最有效的办法是调动个体自身的积极性,提高其心理免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把握自己的心理状态,激发其自我调控的潜能,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 

2.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互助机制。同学和朋友是大学生首选的倾诉对象,他们也可以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自发的、随意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在大学生群体中建立心理健康互助机制,以此来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状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一直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当前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目前,就业人数的增加、就业矛盾的突出、就业难度的加大,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就导致了大学生出现了一些就业心理问题。本文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依赖心理

部分毕业生缺乏独立意识,意志薄弱,缺乏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认真考虑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单位或就适合什么样的就业岗位,寄希望通过家人帮助或其他社会关系实现就业,

表现出较强的就业依赖性。这种心态也是与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的。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往往都是家庭条件比较好,自认为有门路,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然而面对竞争,他们无所适从,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往往消极、被动地等待。

(二)焦虑心理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心理十分普遍。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面对纷繁复杂的就业信息和渠道,面对还不大成熟和完善的就业机制,大学生在?国家需要、个人志愿、有限的就业岗位、多样的就业环境和个人选择等各种因素构成的职业选择中,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职业渴望,另一方面相当多的大学生面对未来焦虑不安。这种表现在一些冷门专业大学生、学习成绩不佳大学生、工科女大学生身上尤为突出。他们焦虑能否找到一个合适的就业单位,能否胜任工作。他们渴望尽早落实单位,幻想着无需经过周折就能找个称心如意的单位,然而在实际的求职过程中往往会事与愿违。这种焦虑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常常表现出心理紧张,无所适从,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毕业环节的完成[1]。一些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差,当个人的期望值与社会期待不太吻合时,就表现出恐惧、焦虑等负性心理。还有一些大学生面对签约与违约、就业与考研等矛盾时职业生涯规划论文,难以取舍,精神上负担沉重、紧张烦躁。

(三)自卑与自负

在求职过程中,有的毕业生因为就读学校不是名牌、所学专业不景气、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同学,或因求职屡次受挫,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表现出自我评价过低,并进而转化为自卑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往往缺乏自信心和勇气,不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不敢竞争,从而严重影响了择业效果。与自卑心理相反,有些大学生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盲目自信。在这种心理作用的支配下,他们择业胃口吊得很高,往往把就业的目标仅仅锁定在大城市、国有企业,而对于那些市县单位、民营企业则不屑一顾,甚至对用人单位提不合理要求等,这类学生往往高不成低不就。

(四)从众与攀比

从众是大学生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现象论文格式。有一些大学生由于思想发展不成熟和生活阅历的限制。缺乏个人主见,遇事随大流,表现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不是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而是人云亦云,盲目从众。千方百计挤热门,结果热门单位进不去,适合自己的单位也被别人捷足先登而失去了就业良机。攀比是大学生中存在的最为普遍的求职心理。有些大学毕业生往往拿自己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标准。部分毕业生,见到别的同学被挑中,自己落选,就感到脸上不光彩,心里蒙上一层阴影,滋生攀比心理和好高骛远的心态。

(五)盲目心理

求职的盲目心理也比较普遍。部分大学生对就业形势、就业环境、就业政策等缺乏深刻全面的了解,无法确定自己的择业方向,因而在就业时产生了随波逐流的盲从心理。这类学生往往不虑及自身的能力、专业和条件,只追求时髦职业、大城市、机关事业单位,以至于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结果错过择业良机。一部分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毫无目的性,对他们未来所从事的工作感到迷茫,因此,他们往往会参加各类招聘会。凡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岗位他们就会前去应聘,这样简历投出了很多,可往往大都没有消息。因为盲目,没有目标,见别人忙于找工作,而自己不忙。心里不踏实,存在着浮躁、不安、无名的苦恼;还有些大学生存在盲目求高的心理,他们只单向考虑自己的就业理想,要求用人单位十全十美,工资、福利、住房、地理位置、工作环境,无不在其考虑之中,却忽视了如此完美的单位能否赏识接纳自己。由于不能给自己合理定位,最终导致择业受阻[2]。

另外,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求稳心理也是非常普遍。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多的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倾向于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作为首选。还有许多干部、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往往选择高校、科研单位,认为这些地方虽然收入不高,但安全稳定。大学生追求职业稳定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要避免毕业生在认知方式上陷入非理性状态,将职业稳定绝对化。还有部分学生期待第一份工作就能够达到理想状态,达到一劳永逸的目的。这样的工作不是说没人碰到职业生涯规划论文,但是碰到的几率是很低的。

二、应对措施

基于以上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本文从社会教育、学校指导与教育以及毕业生的自我教育这三个方面介绍一些应对的措施。

(一)社会教育

一方面,正确的舆论引导对高校毕业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电视、网络等媒体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国家地方的就业政策,介绍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技巧、社会状况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另一方面,家庭教育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有一定的影响。民主、积极的家庭教育有助于毕业生独立、有针对性地充分就业;传统的家庭教育思想使部分大学生过于追求稳定的职业,从而失去一些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另外,还有少部分父母专制性强,使得大学生在择业中出现矛盾、难以决策等心理。因此,家庭成员和亲友除了给予毕业生的引导之外,还要充分考虑毕业生的实际情况,让毕业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决定的环境氛围和机会。

(二)学校指导与教育

1.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在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指导学生求职和将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职业规划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充分认知自我.找准自身发展目标;帮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定位,并努力运用科学的方法,不断挖掘自己的各种潜能,努力提升和锻炼自己;通过职业目标的引导,能够自觉按职业目标的要求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所以系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在大二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类的课程。这时大学生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渐渐的从躁动和兴奋中冷静下来,有些学生已经开始考虑将来的发展方向了。通过集中授课的形式,让大学生建立就业目标和发展方向;引导大学生根据自己的长处和兴趣,调整、完善自己的目标,并做积极准备,为日后的就业和发展储备相应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其次,在大三加强实践、创业教育。开设一些创业指导课程,通过举办创业讲座、创业大赛等载体,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利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另外,可以举办一些模拟招聘会,也可以请一些专业人士开展就业讲座。通过多种形式的就业训练让大学生提前体验求职过程,了解社会需求,让他们有的放矢地为今后的求职工作做好准备,增加就业成功率。

2.做好就业心理指导与教育

建立心理咨询、辅导机制,为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有不少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要积极开展就业心理辅导,让大学生对自身素质和能力有客观的评价,并能加以合理调适。这样,才不会盲目自信和自卑,才能克服一些就业的心理问题论文格式。通过成功求职策略的训练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心态,是求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课。

3.建立高校实习就业基地、创业孵化基地

建立高校实习就业基地,组织学生到企业锻炼。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或教育实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就业与职业的实际状况,为今后的求职积累宝贵经验,同时还会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的价值标准。通过搭建专门的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基地,促进创业成果转化,帮助大学生获得更多创业经验。

4.就业技巧的指导

就业技巧的内容包括求职目标指导、获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筛选、有针对性地制作求职信、简历等求职材料、学会面试的文明礼仪和语言技巧等。掌握就业技巧可以调整学生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帮助学生熟悉社会、熟悉职业状况,以及提高求职成功率。如果你忽视这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必然会在竞争中吃亏。这方面,大学生可以找一些相关的书籍事先武装一下自己,也可向有关的专家、老师咨询请教。另外,良好的心态是应聘成功的关键职业生涯规划论文,它来自对自己实力的自信。

(三)毕业生自我教育

一方面,摆好心态,科学定位。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有些学生就业面试时到处碰壁,有的错过了应该抓住的好机会。这时需要毕业生保持乐观的心态,正视择业受挫的现实,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同时,应养成客观分析形势、正确评价自我的好习惯,学会认识自身优势,了解自身不足,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做到有的放矢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很看重的。用人单位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之外,还很看重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一般来说,在学校和社会上担任一定职务的人是用人单位所青睐的。参加社会实践,可以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等,而这些综合能力又都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应该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

三、小结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热点和难点。通过高校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科学定位职业目标,培养坚强的意志,不断完善心理素质,有效地消除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规划好职业之路并为之努力奋斗,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加强学习与发展的同时,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应该端正心态,根据形势,调整就业期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徐庆国,李祥印,刘强.当代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初探[J].青少年研究,2003,3.

[2]杨国欣.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其解决对策[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第3篇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6.07.008

1 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提升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质量并有效应对心理压力是一个值得全社会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是国家重要的储备人才,是国家未来的期望。大学阶段作为一个特殊的时期,是个体心理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期,其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不仅事关其个人的发展,而且对家庭和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受复杂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与精神生活质量状况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安院校作为具有明确职业定位和鲜明行业色彩的特殊院校,其培养的人才将在未来肩负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执法工作,其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如何,从短期来看,影响着他们在校期间的生活状态,关系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教育效果,从长期来看则事关公安院校能否培养出心智健全和专业素养优异的警务人员,能否有效处理心理压力对其规范有效地开展执法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现状,以“大学生心理压力”为关键词,以中国知网(CNKI)为平台进行精确查询,共获得205篇期刊研究论文。进一步分析这些论文的研究主题可以发现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注重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王宇,2007);二是编制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心理压力测评工具(车文博,张林,黄冬梅,张旭东,2003);三是部分论文运用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张林,车文博,黎兵,2007);四是根据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特点与表现形式,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应对措施与缓解策略(周曼,2010);五是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其他心理变量的关系,力图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作用的心理机制(周林,宋海娟,2013)。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以“大学生精神生活”为关键词,以中国知网(CNKI)为平台进行精确查询,共获得17篇期刊研究论文。进一步分析这些论文的研究主题可以发现,这些论文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一是分析当前大学生精神生活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温梅,吴子国,赵艳萍,2007;李燕华,2001);二是采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当前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现状(葛操,2000;陈春雷,2012);三是对大学生精神生活影响、干预和管理方面的研究(李继兵,周小宁,2008;刘春兵,2000);四是研究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评价标准(吴子国,路宝剑,赵艳萍,2008)。

当前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是:一是研究对象主要是地方大学的大学生,缺乏对公安院校大学生这一独特群体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研究与分析;二是当前研究偏重于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缺乏基于实证调研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相关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值得商榷;三是对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研究多是分散进行的,缺乏对这两个重要心理变量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四是对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干预引导策略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对有效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缺乏指导价值。因此,以公安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化、可操作化的提升策略,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在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明确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内涵,通过实证调研的方法考察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现状,分析影响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差异性的主要因素,并深入分析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减少大学生心理压力并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的应对策略。

2.2 研究工具

2.2.1 大学生心理压力问卷

采用崔丽娜(2009)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压力源问卷,该问卷共包括突发性压力(7个题目)、经济压力(6个题目)、就业压力(7个题目)、学业压力(6个题目)和人际关系压力(10个题目)5个维度,共36个题目,问卷采用五点计分。相关编制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危机压力源问卷的内部一致性 α系数为0.93,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该问卷可以分为5个维度,且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介于0.80到0.94之间,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维度的具体内涵如下,“突发性压力”是指一些重大与突发的事件或对大学生具有比较重要意义的压力事件,如重大自然灾害、面临退学、违纪处分、亲友死亡等给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经济压力”是指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导致没有足够的学习与生活费用造成的心理压力;“就业压力”是指大学生对就业前景担心产生的心理压力;“学业压力”是指大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或学习负担沉重导致的心理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是指大学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或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的心理压力。

2.2.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问卷

采用焦岚博士(2012)编制的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问卷,该问卷共包括价值判断(16个题目)、心理健康(11个题目)、生命质量(6个题目)、幸福体验(4个题目)和心理成长(3个题目)5个维度,共40个题目,问卷采用5点计分。相关编制和研究结果表明,5个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 α系数介于0.83~0.90之间,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 α系数为0.91,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x2/df为2.04,IFI、GFI、NFI和RMSEA分别为0.92、0.90、0.86和0.04,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维度的具体内涵如下,“价值判断”是指大学生对自我价值方面的价值追求、价值认知和社会价值方面的社会期望与社会比较;“心理健康”是指大学生协调发展方面的认知水平、情绪反应及社会适应方面的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生命质量”是指大学生涉及生存质量方面的身体健康、生命活力及劳动质量方面的劳动能力、劳动效率;“幸福体验”是指大学生主观体验方面的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及客观体验方面的幸福指数、幸福比较;“心理成长”是指大学生心理成熟方面的认知统一、人格完善及心理创造方面的内心生活、心理环境。

2.3 调查程序

采取整群抽样法对某公安院校大一到大四各年级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29名,剔除无效问卷22名,获得有效问卷207名,问卷有效率为90.4%。所调查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详见下文的具体研究。

2.4 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8.0)对录入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具体的数据统计方法主要有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状况

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得分的均分为2.00,这说明从总体上来看,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从心理压力各具体维度的得分,介于1.85~2.15之间,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就业压力”,为2.15,得分最低的维度为“突发性压力”,为1.93。

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得分的均分为3.89,这说明从总体上来看,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从精神生活质量各具体维度的得分,介于3.65~4.15之间,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价值判断”,为4.15,得分最低的维度为“心理健康”,为3.65。

3.2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

为考察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关系,对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及其各附属维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及其各附属维度均为负相关,除“突发性压力”与“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的部分维度相关不显著外,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水平越高,那么精神生活质量就会越低。

3.3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

为了考察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明晰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之间的作用机制,我们以心理压力的各维度为预测变量,分别以“价值判断”、“心理健康”、“生命质量”、“幸福体验”、“心理成长”得分和精神生活质量总分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际压力”可以解释“价值判断”3.6%的变异;“就业压力”可以解释“心理健康”12.2%的变异;“学业压力”可以解释“生命质量”12.0%的变异;“就业压力”和“经济压力”可以解释“幸福体验”9.6%的变异;“学业压力”可以解释“心理成长”5.5%的变异;“就业压力”可以解释“精神生活质量”9.2%的变异。由此可见,“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分别能够显著预测精神生活质量诸维度,其中“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发挥着更为普遍的预测效果。这一研究结果说明,改善和缓解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对提高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

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心理压力的诸维度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就业压力,得分最低的维度为突发性压力。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总体上处于一种较为积极的状态,心理压力的总体水平较低。值得注意的是,就业压力在心理压力的诸维度中得分最高,出现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在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毕业时需要参加竞争性的公务员考试才能参加公安工作,这就要求公安院校大学生不仅需要学好专业知识,具备从警的业务能力,达到公安院校的毕业标准,而且还需要通过“门槛性”的公务员考试,这就给其顺利就业增加了双重的压力。因此,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面临最大的心理压力为就业压力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一研究结果对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策略的启示是:一方面要看到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处于较低的水平,为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得分较高的心理压力维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引导,特别要注重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通过课程设置与教育训练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和公务员考试能力。

4.2 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现状

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在精神生活质量的诸维度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价值判断”,得分最低的维度为“心理健康”。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总体上处于一种较为积极的状态,尤其是在对自我价值方面的价值追求、价值认知和社会价值方面的社会期望与社会比较方面处于较高的水平,这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公安院校对学生思想价值观方面教育的成果。值得注意的是,精神生活质量的诸维度中,“心理健康”维度的得分最低,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学校教育管理者和学生工作者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心理健康在整个精神生活质量中占有基础性地位,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人,会有着较高的精神生活质量。因此,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可以从精神生活质量的诸维度入手,以“心理健康”等得分较低的维度为切入点,通过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来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总体水平。

4.3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心理生活质量关系

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及其各附属维度均为负相关,除突发性压力与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的部分维度相关不显著外,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水平越低,那么精神生活质量就越高。因此在对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进行引导与干预时,应从关联性与互动性的角度采取相关措施,即对二者的引导与干预并不是相互分离的,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水平同时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而提高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水平。

第4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038-02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价值观重构的时期,价值观点日趋多元化,社会信息瞬间万变。独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时,自幼受到过度保护、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大学生难免会受到极大的心理冲击。不仅如此,学习、生活、交友、就业等方面的挫折也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问题。2011年教育部的一份报告指出:针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大学生因心理压力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比例高达20.23%,全国大学生因心理精神疾病退学比例占总退学比例的54%。由此可见,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压力的困境,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不可否认,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极端事件不断发生,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从师资配置等多方面进行了努力,但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所以依然存在不少不足之处。本论文将考察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分析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其不足,并探讨其改革措施。

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有30年的历史。纵观这3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短短的20年里(指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笔者注),从无到有,从冷到热,从少到多,从无序到规划,从自发到自觉,从社团行为到政府行为,从介绍引进到深入研究,大致经历了起步阶段、探索阶段和发展阶段三个时期。”[1]

具体而言,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学者主要介绍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部分高校开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初直今,无论政府还是高校都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人、财、物等方面进行了投入。更重要的是,党的十报告专门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写入十报告,凸显了我国政府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二、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之处

如前所述,经过政府和民间的不懈努力,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因为其起步较晚,所以依然存在诸多不足。

1.心理健康教育受重视程度不足。根据教育部2011年公布的《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要求》(下称《基本要求》),包括情绪管理、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等心理健康课成为大学生的必修内容。根据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整个大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占2个学分,而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占8个学分。由此可见,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主要偏重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2.心理健康课程自身的不足。关于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规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有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还有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等,是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课程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2]。不仅如此,心理健康课程本身的特殊性也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本要求》规定“课程要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3]尽管如此,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讲解、理论灌输为主,缺乏师生互动、实践体验环节,从而使该课程呈现出形式化、简单化、德育化的倾向,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的局限性。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包括专职德育教师(即心理健康课程任课教师)、其他德育工作者(如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师。如前所述,目前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极大地限制了专职德育教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尽管目前高校普遍设有心理咨询师,但是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不仅包括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同时还承担教学与科研任务。这些咨询师在理论的系统性和深度方面均存在不足。此外不同地区、不同高校在心理咨询师的配置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有些高校心理咨询师严重匮乏。由此可见,心理咨询师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所承担的职责也急需加强。

三、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为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的真实状态,探讨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笔者曾对本校某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共20道题,由受调查者对自身心理压力的认知、心理压力的来源以及排解心理压力的途径三大模块组成。调查对象包括一年级学生26名、二年级学生29名、三年级学生37名、四年级学生39名。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31份,回收有效问卷12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9%。在此结合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探讨如何加强和促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1.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笔者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对于“您认为学校应该为大学生开设心理辅导方面的课程吗?”这一问题,一至四年级中选择“应该。很有必要。”的学生比率分别为48%、63%、72%和55%。由此可见,尽管目前我国心理健康课程存在诸多不足,但是大部分学生依然对此寄予了期待和希望。因此高校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全方位的优化,以期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2.建设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针对当前我国高校从事心理教育的师资人员紧缺、专业性不强的现状,建设一支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的师资队伍迫在眉睫。“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各高校应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加强对专、兼、聘职教师的长短期培训,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接受掌握新观念、新方法与技巧的自觉性,提高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6]

3.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有所不同。对于“您觉得您的心理压力来源于哪方面?(多选题)”这道题,一年级至三年级中分别有84%、62%、83%的学生选择了学习,占据第一位。而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尽管学习因素退居第二位,但仍然占据了41%。由此可见,在整个大学期间学习压力一直是学生压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对学生学业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压力。

其次,针对同一问题,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中分别有36%、41%、59%的学生选择了“就业”,占据第二位。而升至四年级后“就业”则成为学生压力的最大来源,所占比例为72%。由此可见,在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大社会问题的当今,就业已经与学业并列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最大来源。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在新生入学之际便对其进行有关人生规划、择业就业的指导,此后随着年级上升逐步跟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确定恰当的职业发展目标,以便其在毕业后顺利步入职业生涯。

4.加强生命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针对“您如何看待近年来大学生因压力而自杀事件?”这一问题,选择“理解,有过类似想法”的学生比率分别是:一年级0%、二年级3%、三年级8.1%、四年级8.3%。由此可见,随着年级的上升,学生所面临的压力越大越大,个别同学甚至出现厌世的悲观想法。这一结果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即在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松懈,尤其应该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更加乐观、积极地面对各种问题和压力。“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从知情意方面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完满人格,提高学生对生命及生命价值的认识,使其在社会中创造生命的价值。”[7]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从而珍惜生命,关爱自己。

四、结语

本论文考察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从心理健康课程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等视角分析其不足之处,并从心理健康课程建设、人员配置等方面探讨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无需赘言,大学生不仅承载了各自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更肩负着整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亦成为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1]仰滢.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08,(7).

[2]教思政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1]5号[Z].

[3]教思政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1]5号[Z].

[4]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第24号[Z].

[5]马建青.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与结合[D].浙江大学,2006.

第5篇

[论文摘要]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二十一世纪健康教育的主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高校体育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途径和方法。

1.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属心理健康正常者,但也有约占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原国家教委曾对12.6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者达到20.23%;更有资料表明,"在我国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面临着严重威胁,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早日成才。因此,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2.1 现代大学生的特殊性

由于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加上父母过于溺爱,从而养成依赖性过强,自理能力差,强调以自我为中心,面对竞争、挫折、情感等方面的打击缺乏承受力。

2.2 人际关系不良导致情绪及人格障碍

在大学中,人际关系比高中要复杂的多,要求大学生学会与各种类型的人交往,逐渐走向社会化。但部分学生不能或很难适应,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因而造成人际障碍。

2.3 未来就业问题产生的心理压力

随着教学体制改草、大学扩招及双向选择就业等,打破人们以往那种上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素质和能力竞争的人才市场,因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已是个普遍问题,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剧增。

3.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3.1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的心理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体育不仅以其艰苦性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还在使身体健壮和意志坚强的同时,培育出一个愉悦、开朗、健康的心灵。

3.2 缓解和消除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

大学生身体活动过程的同时也是自身情绪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其中的表情、行为、意志等都可以真实地反映出来,因而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而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生活紧张,促进大学生的情绪由消极、残缺、扭曲向积极、健全、正常方向发展,从而可以化解大学生不良的思想情绪,使体育运动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需要,从而促进心理健康,促使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发展。

3.3 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体育锻炼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能增加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参加体育锻炼,会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发展个体生活方式,这有利于消除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带来的诸多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

4.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4.1 开设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体育课程应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掌握心理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及时而恰当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还可以开设心理咨询门诊,从而预防和排除心理障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4.2 结合体育运动的实际,加大高校体育教改力度

体育教育必须具备健美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具备自我调控心理的能力。体育教学中要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选择最佳的教法很重要的,要实现体育教学健身健心的目标,教师就必须集思广义,挖掘教法,把"快乐体育"带到教学中去,因为"快乐体育"是以快乐为导向的渐入佳境的一种启蒙的诱导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第6篇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二十一世纪健康教育的主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高校体育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途径和方法。

1.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属心理健康正常者,但也有约占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原国家教委曾对12.6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者达到20.23%;更有资料表明,"在我国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面临着严重威胁,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早日成才。因此,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2.1现代大学生的特殊性

由于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加上父母过于溺爱,从而养成依赖性过强,自理能力差,强调以自我为中心,面对竞争、挫折、情感等方面的打击缺乏承受力。

2.2人际关系不良导致情绪及人格障碍

在大学中,人际关系比高中要复杂的多,要求大学生学会与各种类型的人交往,逐渐走向社会化。但部分学生不能或很难适应,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因而造成人际障碍。

2.3未来就业问题产生的心理压力

随着教学体制改草、大学扩招及双向选择就业等,打破人们以往那种上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素质和能力竞争的人才市场,因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已是个普遍问题,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剧增。

3.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3.1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的心理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体育不仅以其艰苦性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还在使身体健壮和意志坚强的同时,培育出一个愉悦、开朗、健康的心灵。

3.2缓解和消除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

大学生身体活动过程的同时也是自身情绪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其中的表情、行为、意志等都可以真实地反映出来,因而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而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生活紧张,促进大学生的情绪由消极、残缺、扭曲向积极、健全、正常方向发展,从而可以化解大学生不良的思想情绪,使体育运动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需要,从而促进心理健康,促使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发展。

3.3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体育锻炼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能增加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参加体育锻炼,会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发展个体生活方式,这有利于消除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带来的诸多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

4.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4.1开设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体育课程应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掌握心理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及时而恰当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还可以开设心理咨询门诊,从而预防和排除心理障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4.2结合体育运动的实际,加大高校体育教改力度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了机遇与希望,但另一方面也充满了竞争和挑战,心理冲突、心理压力成为现代青年不可避免要面对的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有着不同于一般青年更高的抱负和追求,面临更多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更多的挑战,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与冲突反而比同龄人更多。我国目前有在校高校大学生2000多万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发展与就业,同时也关系到民族和社会发展以及国家的未来。因此关注大学生的压力状态是非常必要的。大学时期是人生中的重要转折时期,它是人格发展、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复杂的自身和社会问题往往容易导致强烈的心理冲突,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而相关的科学研究都表明心理压力过大,容易导致生理方面的身体不适,心理方面的消极情绪甚至行为方面的过激。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年会2003年公布的大学生心理调查表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占16.37%,有某种心理问题的占34.9%。2004年7月4日的中国青年报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0%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0%的大学生出现焦虑症状;12.0%的大学生存在敌对情绪。由此,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文献回顾

压力是一个有多种内涵并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科中有不同定义的词语。1936年,“压力研究之父”,加拿大生理心理学家汉斯•薛利(HansSelye)首先将压力的概念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又于1956年将压力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领域,并界定为令个体紧张的威胁性事件、突如其来的危险刺激情境。[1]自此后,有关压力的研究越来越多,不同学者亦从不同的角度界定压力的概念。

回顾1985年至2005年的西方文献后发现,这十几年当中,西方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没有明显变化。西方文献所报告的校园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习、社会和情绪方面,或来自于个人方面。主要的学习压力源有考试、竞争、时间、教师、课堂环境和就业等,主要的个人压力源有亲密关系、父母关系、经济问题、人际关系、居住条件、外表等。[2]这与我国的研究基本一致,我国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压力普遍包括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和就业压力三个方面。我国著名学者樊富珉等人在清华大学的调查显示,在校生活期间,个人前途、就业、学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问题、经济问题是困扰大学生的主要问题。[3]李虹等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压力量表》对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和特点进行了测试,发现大学校园压力的主要类型为:学习烦扰、个人烦扰、消极生活事件。[4]

与大学生压力研究的数量相比,研究生压力的研究显得不够。张月娟等研究发现,研究生承受的主要压力是学习负担重、就业升学压力、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恋爱不顺利或失恋等。[5]陈江波研究发现,研究生压力由八个因子构成,即专业发展、论文要求、担忧未来、经济和相貌、人际孤单、学习任务等。[6]

国内外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类别的研究多集中在日常生活事件方面,认为日常生活事件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应激源,其中学习、就业、人际关系、恋爱、前途、经济等问题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事件。但是这些研究各自的概括、归类方式不一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研究结果不可比。[7]

也有很多学者对不同类别的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做了比较研究,主要从年级、性别、专业、生源这四个方面研究了不同类别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差异性:

(1)从年级特点分析,大多数西方研究认为一年级大学生的压力最大。然而国内的研究结果却和西方的大相径庭,学者们各有所执,没有形成普遍观点。(2)从性别角度讲,西方的文献基本都认为女生的校园压力要高于男生。我国的研究则发现男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明显高于女生,但是在不同的压力源存在一定的差异。[8](3)从专业角度分析,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压力方面有明显差别,理、工、医科大学生在学习、交往情感及总体压力感上高于文科大学生。[9](4)从生源角度分析,很多研究都显示农村学生的感到很有压力者超过城市学生;独生子女比起非独生女压力较小,应对方式也更健康。[10]

现有的关于压力应对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面临压力时更倾向于自己解决,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比较多。不太严重的压力,大学生自己也能解决。但大学生进行专业心理咨询的很少,如果遇到相对严重的压力事件,不去寻求专业援助是有害的。[11]目前对压力应对方式的研究方法与内容都比较单一,分类标准也不统一,大学生压力应对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缺乏,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明显。

从以上对国内外研究的概述中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问题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达成统一观点,还需要学者们做更多更全面的研究与探讨。从研究视角上看,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主要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三种学科介入,其中社会学的视角比较缺乏,研究多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托,停留在个体的微观层面,缺乏社会学角色理论、社会化理论等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社会环境因素的探析。从研究对象上看,现有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缺乏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研究,对于大学校园中研究生、博士生等高层次群体的压力也缺乏探讨。本课题通过对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较研究来对现有研究作一个系统补充,以期完善现有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心理压力在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但一般是指个体在环境中受到种种刺激,进而产生一种紧张情绪的心理状态。本文采用刘克善的定义,心理压力是个体对一定压力事件反映而形成的,并且是压力源、压力感和压力反应三者共同形成的综合性心理状态。[1]所以本研究主要从调查对象的基本属性、心理压力的来源、压力感的大小、面临心理压力的身心反应、应对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二)资料收集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选取的南京某大学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比较有代表性。

总体为该大学所有在校学生,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获取样本,以学历层次为分层属性,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分别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各层次样本由多段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第一阶段,以学校的宿舍楼名单为抽样框,以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住宿区分别抽取5幢宿舍楼;第二阶段,以每幢宿舍楼的所有宿舍名单位为抽样框,以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个宿舍;第三阶段,进入每个宿舍,以床号为1、3的两名同学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2.访谈法

本研究将另外采取访谈法,选取10个个案,本科生研究生分别5名,以了解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群体在心理压力上的异同。

(三)资料分析方法

1.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运用SPSS11.5软件对问卷调查资料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

2.个案编码分析

本研究采用编码法对10个个案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具体方法如下:第一组为学生学历层次编码,本科生用“B”表示,研究生用“Y”表示;第二组为个案编码,用“个案”的英文单词“CASE”的第一个字母“C”和个案排列顺序的序数组成;第三组为话题的编码,每个问题分别用Q1、Q2、Q3等表示。

例:“B-C1-Q1”表示某本科生(B)个案1(C1)对问题1(Q1)的陈述或看法。

(四)实施过程

本研究在收集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的相关资料时采用了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以南京市某高校所有在校大学生为总体,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实际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7份,有效回收率为98.5%。个案的被研究者是问卷被调查者中的10位大学生。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在调查的197名大学生中,本科生100人,研究生97人,本科生中大一学生12人,大二学生37人,大三学生43人,大四学生8人;男生91人(占46.2%),女生106人(53.8%);文史类66人(33.5%),大农类89人(45.2%),管理类42人(21.3%)。

表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三、调查结果

(一)总体状况

1.心理压力的大小

表2目前的心理压力大小

频数有效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压力非常大,以至难以忍受

压力比较大

一般

压力很小

完全没有压力

从表2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有9名同学感觉“压力非常大以至难以忍受”,87名同学感觉“压力比较大”,压力感较大的同学比例(48.8%)接近一半,这说明现今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普遍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在不同学历层次的比较中没有发现明显差异,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群体,心理压力的状况都具有相似性,只有极少数学生(3.5%)认为自己压力很小或者完全没有压力。调查结果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大学生已成为新的心理高压人群。

2.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从表3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按顺序依次为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33.7%)、学业问题(23.3%)、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18.8%)、家庭与经济问题(12.5%)、异往问题(7.4%)、其他(4.4%)。

其中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学业问题、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是当今大学生的三项主要来源。

表3心理压力来源频次分布表

选择次数选择次数占总次数的比例(%)

学业问题13323.3

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10718.8

异往问题427.4

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19233.7

家庭与经济问题7112.5

其他问题254.4

总计570100.0

从表4可以看出,67.0%的学生把“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作为自己最主要的心理压力来源,前途问题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心理压力,这和许多前人的研究结果是相吻合的。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在心理压力来源方面有很大的趋同性,但是两群体又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我们从表4中发现,78.4%的研究生都把“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列为最主要的心理来源,而本科生的比例是56.0%,研究生中把前途就业问题当成最大心理压力来源的比例明显高于本科生。本人认为原因有很多,其中一方面是因为研究生群体中有相当多的人当初选择读研这条路时,是为了逃避大四的就业压力,在短短两三年的读研期间,他们不得不考虑出路问题,因为无处可逃,读完研仍需面对毕业就业问题。在处于第二位的学业问题上,研究生群体(29.7%)中的选择比例低于本科生(31.3%),在第三位的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上,研究生群体(25.9%)的比例更是明显低于本科生(40.8%),这说明随着年龄增长,经历的增加,个体逐渐成熟,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适应性逐渐增强,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更少的人会为学业和人际关系问题烦恼。

表4本科生与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前三项排名

第一位

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第二位

学业问题第三位

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

3.具体压力事件的心理压力的均值比较分析

经统计,大学生总体的心理压力均值约为1.76(在0-5分范围内),本科生的压力均值约为1.89,研究生的压力均值约为1.61。总的来说,本科生的压力感要大于研究生。在所列出的18项具体压力事件中,“亲人过世”带来的压力感(3.38)是最大的。死亡给人的感觉都是灰暗的、悲伤的、消极的,大学生正处于生命的黄金岁月,面对亲人过世这样的事件一时总无法接受,有的人甚至长期沉浸在悲痛中走不出来,给生活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类突发事件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尤其大,大学生在其成长的过程如果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往往会因措手不及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加强对人生事件的心理预期教育,让大学生学会理智对待是个很重要的课题。

除此,专业的就业前景(2.89)、对前途的困惑担忧(2.94)、父母对自己的期望(2.35)、理想与现实的冲突(2.56)、人生的意义(2.09)这几项的压力感都相对较大。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1.14)、对自己的身形容貌(1.20)等都产生相对较小的压力感。

社交与人际关系虽然是大学生主要心理压力来源之一,但调查结果显示该项目下列出的几个具体事件产生的压力感并不是很高。而通常被认为是一大突出问题的异往问题带来的压力感也相对较小。笔者认为这是由于随着当今大学生的观念日益开放,已普遍抛弃了过去封建保守的思想观念,能正确看待异往,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异往问题。关于大学生恋爱的问题,大多数学生重视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在这种恋爱动机下,尝试恋爱的情况越来越多,受挫成为普遍现象,即使有压力,也只是阶段性的,大多能理性对待。但对于某些个体来说,异往引发的高压力感仍是不能忽视的。

我们从表5中可以看出,在学业问题、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异往问题下列出的几项具体事件中,研究生的总体压力均值都小于本科生,这说明研究生在这些事项上感到的压力要小于本科生。

表5心理压力的均值比较分析

具体事件本科生研究生总体

学业问题期末考试1.900.851.38

英语四六级2.221.391.81

考研1.921.241.58

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与同学朋友的相处1.200.801.01

与宿舍成员的相处1.080.690.89

与老师辅导员的相处1.170.941.06

异往问题失恋1.551.381.47

暗恋1.230.781.01

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专业的就业前景2.773.012.89

对前途的困惑担忧2.922.962.94

家庭与经济问题家庭经济状况1.511.631.57

父母对自己的期望2.472.222.35

其他问题亲人过世3.293.503.38

丢失财物1.491.031.27

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1.161.121.14

对自己的身形容貌1.371.031.20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2.542.582.56

人生的意义2.311.862.09

事实上,访谈的内容也显示出类似的结果。

“现在当然有压力啊,最大就是学业啊。我们课多得要死,痛苦啊。还有就是宿舍人际关系。上学期还好了,但这学期开始老有一些摩擦,很烦人的。”(B—C1—Q2)

“学业压力挺大的,考研的时候感到压力最大,这是我整个大学阶段最难熬的一段时间”(B—C4—Q2)

“有压力,但是不是特别大,和本科时候比没很大变化,现在主要是就业方面的压力。前途未卜的感觉。学业方面比本科时还轻松一些,没什么压力。”(Y—C7—Q2)

“人际方面也有些,不过是很轻微的,有些小摩擦一两天就没事的。”(Y—C8—Q2)

研究生在学业和人际方面的心态明显比本科生从容。

但是在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方面,研究生感到的压力就要大于本科生了。

“就业压力挺大的,当初是保送上的研究生,觉得读个硕士挺不错的,但是农业院校的农科专业就业前景渺茫,怎么能不担心。”(Y—C10—Q3)

“压力肯定是有的,还比较大,还有一年研究生也要毕业了,不知道何去何从,看当初的同学现在混得已经很不错了,自己还一无所有……”(Y—C8—Q3)

(二)大学生面临心理压力的身心反应

通过对大学生面对压力时的心理和身体反应的调查,我们发现,本科生与研究生在这方面的差异不大,大学生面对压力时经常出现的身体和心理反应有:头痛、头昏、睡眠障碍(失眠睡得不稳、噩梦等)、胃口不好、烦躁、焦虑、感到孤独苦闷、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等。大多数学生因压力产生的不良反应都处于轻度及轻度以下水平,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达到了中度甚至偏重、严重水平。这说明现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还是较强的,但我们不能忽视了那些少数。

表6面对压力的主要身心表现频次分布表(%)

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

头痛、头昏或身体其他部位疼痛38.148.210.22.01.5

健忘,记忆力下降27.457.910.73.01.0

睡眠障碍(失眠、睡得不稳、噩梦等)31.540.117.37.63.6

肠胃不适,感到恶心、胃口不好44.237.113.74.11.0

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34.043.714.25.62.5

感到孤独苦闷32.042.618.83.03.6

烦躁、焦虑,神经过敏,容易激动32.042.618.83.03.6

对事物提不起兴趣21.353.816.25.63.0

感到做任何事情都很困难38.643.111.75.61.0

第8篇

关键词: 音乐艺术院校; 音乐艺术生; 心理压力源; 实证调查;

一、研究背景

大学生被称为“生活在象牙塔”的人群,但近几年心理不健康大学生的人数呈上升趋势。第一次全国抽样调查显示,“目前23%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障碍或心理异常表现,其中一些人因悲观、失望、沮丧、烦恼、焦虑、紧张、抑郁、孤独、恐惧、敌对等各种负面心理情绪和行为紊乱而导致心理极度失调,有的甚至发生出走、自杀、凶杀等事故。”

通过实证调查分析的方式,对音乐与舞蹈类大学生日常心理压力感受进行探究,有助于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二、研究现状

关于压力来源,国内外都有很多的论述,菲利普·津巴多认为,“重大生活事件,灾难性的和创伤性事件,慢性应激源以及一些日常挫折都是压力的来源。”范瑞泉,陈维清通过对广州地区某大学在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特征的研究,从心理压力源得分情况及各条目得分的排序情况得出“自我发展和择业压力、学习压力是大学生最主要的压力源。”近年来,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很多,其中大学生心理压力源的研究是一个热门的分支。对心理压力源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程度、类型、特点、应对方式,不同年级学生对心理压力感受的对比等方面。也有部分人研究不同类型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特点。如刘欣等人的研究观点“不同类型学校,专业的大学生心理状况存在差异。”目前大量研究集中在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军事类院校,结果表明这些类型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均低于综合性高校。

在文献梳理中发现,以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源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很少,且主要是对比艺术院校大学生与综合性大学学生的不同,对艺术院校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探讨较少,更是缺乏实证调查研究。

三、问卷设计

以李虹的研究为代表,国内大学生心理压力源的调查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维度: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就业(发展)、家庭、恋爱情感。音乐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其他院校学生具有共性特征,因此这些共有的维度也同样适用于音乐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源问卷设计,但同时因为专业特点、学习模式等方面的差异,音乐院校学生群体也有自身的特性。因此在设计调查问卷时,笔者也考虑到音乐生的心理特点。

音乐艺术院校大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调查问卷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资料,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等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不同种类的压力源调查,是问卷的主要部分,共有10个维度。前六个维度是共性维度,包括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就业(发展)、家庭、恋爱情感;第七个维度是“外表压力”,考虑音乐生更注重自己的外表条件而设置;第八个维度是“经济、生活压力”,针对近期校园贷款现象泛滥而设置;第九个维度是“环境压力维度”,针对社会环境影响力而设置的;第十个维度是“总体压力水平”,是音乐生总体压力感受的自评自测。问卷的第三部分是压力感受与应对方式。

四、实证分析

(一)样本说明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487份有效问卷,问卷调查对象为星海音乐学院本科四个年级学生。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数量大,覆盖全校11个院系,取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信度分析

本问卷的信度分析采用Alpha值,从表1压力源信度系数表可以看出,所有的系数都超过了0.80,达到了非常理想的要求。其中,学习压力、外表压力、总体信度等几个方面的信度系统更是超过了0.90。从信度系统的结果来看,问卷的信度达到了要求,可信度较高,可以进行分析。

(三)音乐院校大学生压力的总体分析

音乐艺术院校大学生最主要的压力是学习压力,然后依次是发展、环境、体质、经济、人际、家庭、外表、情感压力。

整体来说,音乐艺术院校大学生对不同的压力源感知有大有小。对样本进行分析,不同学生对同种压力源的感受也有不同。在体质和发展这两个压力的方差较大,这说明,大学生对于体质和发展两个方面的压力感受大小最不一致;而人际方面压力的方差最小,只有0.58,说明音乐院校大学生的人际压力感受最为相似。

(四)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压力分析

音乐院校男女生比例普遍是女多男少,了解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压力源特点,方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

体质压力、外表压力、发展压力、环境压力的显着性水平分别为0.802、0.564、0.101、0.885,均大于0.05,这表明,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在体质压力、外表压力、发展压力、环境压力并没有存在显着的差异;而学习压力、人际压力、经济压力、家庭压力、情感压力的显着性水平分别为0.001、0.003、0.015、0.022、0.016,均小于0.05,这表明,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在学习压力、人际压力、经济压力、家庭压力、情感压力方面存在显着的差异。而在进一步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环境压力的显着性水平系数最大,为0.885,即男女大学生在环境方面的压力是最为一致的;而学习压力的显着性水平系数最小,为0.001,即男女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压力差异最大。

(五)不同年级大学生压力分析

从以上的数据分析中,可以发现,与大一大二大三年级相比,大四学生各方面的压力水平都是最低的。在感受强度最高的前三种压力中,大一、大二、大三年级非常的一致,依次是学习压力、发展压力、环境压力。而对于大四学生而言,则是发展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

(六)不同院系大学生压力分析

从院系来看,在学习、体质、外表、环境四方面的压力中,不同院系学生存在显着的差异,对于其它方面的压力,不同院系的大学生不存在显着的差异。从表2中可以看出,不同院系的学生在学习、体质、外表、环境四方面压力的显着性水平分别为0.000、0.001、0.012、0.025,均小于0.05,表明不同院系的学生在学习、体质、外表、环境四方面压力存在显着的差异。而其它方面压力的显着性水平均大于0.05,不同院系的学生在人际、经济、家庭、发展和情感这些方面的压力没明显的差别。

以学习压力分析为例,不同院系学生的学习压力感受不同。其中,学习压力均值最高的依次是现代音乐系、作曲系和艺术管理系。此外,样本中,钢琴系和现代音乐系两个院系学生的学习压力差异性最大。现代音乐系的学生学习压力最大,而钢琴系的学生学习压力最小。

五、结论

(一)压力大小顺序

音乐艺术院校大学生最主要的压力是学习压力,其次是发展压力,而感情压力最小。

(二)性别与压力关系

不同性别音乐艺术大学生的体质压力、外表压力、发展压力、环境压力的差异并不显着,而学习压力、人际压力、经济压力、家庭压力、情感压力存在显着的差异;音乐艺术院校女生在学习、人际这两方面的压力较男生的大一些,而音乐艺术院校男生在经济、家庭、情感这三个方面的压力较女生大一些。

(三)家庭背景与压力关系

在音乐艺术院校中,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的学习、人际、体质、外表、经济、家庭、发展、环境、情感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即家庭出身并不对学生压力造成影响。

(四)年级与压力关系

在音乐艺术院校的不同年级大学生中,学习、人际、体质、家庭、环境、情感等几方面的压力呈现出显着差异的特征,而经济、发展等几方面的压力并无显着的差异;与其他年级相比,大四学生各方面的压力水平都是最低的,对于大一大二大三学生来说,排在前三位的压力依次是学习压力、发展压力、环境压力。

(五)院系与压力关系

从音乐艺术院校不同院系来看,大学生在学习、体质、外表、环境四方面的压力存在显着的差异。其中,现代音乐系的学生学习压力最大。而不同院系的大学生在其它方面的压力不存在显着的差异。

参考文献

[1]孙红梅.大学心理健康问题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7,(1):108-109.

第9篇

论文摘要:采用问卷调查及实验等形式,对2001级部分大学生就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不同锻炼形式对各种心理问题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对有抑郁、焦虑和人际敏感症状的大学生,其调节作用是显著的。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大学生属于民族素质较高的群体,肩负着历史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直接影响着自己的健康成长,而且直接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大学生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层次决定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会不断遇到心理矛盾。国家教委在1989年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0.23%的人患心理障碍;;1997年湖南某大学采用SCL - 90量表,对职教学院431名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其中19.26%的大学生存在有心理问题。这些数字充分显示了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如何运用各种措施、手段和方法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已是当务之急。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通过学校的医疗监督、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卫生保健措施和家庭教育等多种途径进行解决。其中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和效果是其它任何手段和方法所不能代替的。至今有一种传统的观念,认为体育锻炼就是一种提高身体素质的运动手段。这种认识上的局限与体育长期限于教育学和某种旧的拼装式框架有关。随着现代教育整体化和有机化的发展,我们对体育的认识也形成了系统论的观念。体育作为现代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人的作用,不仅是健身,而且健心。日益增多的研究结果也进一步地说明,体育锻炼是维持和增进心理健康、排除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根据(美)RYAN的调查,体育锻炼是治疗焦虑症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心理治疗和心理康复的手段正在盛行。但是不同的体育锻炼形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带着这一问题进行了如下的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四川乐山师范学院2001级部分新生。

1.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SCL一90量表和常用体育锻炼方法调查表对400名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平常采用的体育锻炼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2)实验法:将通过SCL一90量表筛选出的3组共印名分别表现出有抑郁、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心理问题的新生,平均安排在篮球、排球、足球、慢跑、健美五个般炼小组中,每周锻炼,共锻炼6周。实验前,采用问卷,润查了60人的适应力、耐受力、控制力、注愈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和康复力6项自侧指标作为评估标准。6周后再对他们进行心理侧试和问卷调查,检验实验前后有无显著性差别。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结果

通过SCL一90量表对400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其中有20.36%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它们依次为抑郁、焦虑、人际敏感、强迫、偏执等。对印名有明显抑郁、焦虑和人际敏感症状的大学生在实验前后进行了适应力,耐受力、控制力、注愈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和康复力6项指标的自评侧试(见表1)。

其中,每项指标划分标准为:好,80分以上;一般60一70分;差,60分以下。6项指标总评在4S0分以上者,心理健康水平为好;360一479分为一般;360分以下者为差。

从表1中可见,实验前有80%的学生心态较差,16.7%属于的一般,好的为3.3%,实验后情绪好者已经占到73.3%,感觉差的由80%骤减至6.7%。

实验中被平均分配到各锻炼小组中的3组实验对象,在实验后与其症状相关的因子分也发生了各种变化。(见表2)

2.2结果分析与讨论

2.2.1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从图1和表1中可见,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节效果显著。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1)体育锻炼有助于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即可增强人的自信心、责任感、情绪振奋,充满生气;增进了自我了解,树立了悦纳自己的态度。(2)体育锻炼可健全情绪生活,减轻心理压力。心理压力是指内外环境的强烈影响所产生的情绪上的波动和生理上的变化。一个人长久承受心理压力,就会产生各种疾病。在体育锻炼中,可以采用自我宜泄、代偿迁移等方法减轻或迁移不良情绪。(3)体育锻炼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良好的关系有赖于相互了解和彼此沟通。体育运动的特点要求人与人之间必须消除隔阂,解除戒心,做到相互了解,相互合作与帮助。这样,对双方取得成功都有好处,长此以住,就会使人们形成一种与人亲近、合作的习惯。(4)体育锻炼能产生充实感、满足感。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可使大学生增长知识,发展才能,产生充实感。另外,由于体育锻炼有其独特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参与者常常会有“学会了”的愉快、“增长了”的喜悦、“成功了”的兴奋,“获胜了”的欢心等等。这些满足感能消除人的紧张情绪,磨练人的性格,锻炼人的意志,增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2.2.2不同锻炼万式对大学生心理问瓜的不同形晌

从表2中可见,实验前后抑郁组的学生在各俄炼小组中均产生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各种锻炼形式均能显著降低抑郁症状。焦虑组的学生只在排球和慢跑俄炼小组中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只有排球和慢跑对焦虑具有降低作用。有一种观点认为无氧运动无降低焦虑作用。人际徽感组的学生在篮球、排球、足球锻炼小组中产生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由于三大球都属于集体项目,它们的特点要求队员之间经常相互沟通和交流,这对于人际关系自然有促进作用。

2.2.3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影晌的可能机翻

目前关于体育锻炼对心理状态改善的可能机制有以下三种学说。(1)分散注意假说:这种假说认为运动后可产生注意分散,其结果是降低心理紧张状态。(2)单胺假说:有证据显示脑部的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与5一经色胺的水平与压抑和精神分裂有关,脑中单胺的改变可能在运动导致的情绪变化起了媒介作用。(3)内啡吹释放假说:各种内啡吠产生于脑、脑垂体和其他组织,这些内啡吹具有吗啡的作用,即它们能减轻痛感和产生,而运动能够促进人体的B一内啡吠的释放,从而减轻痛觉和改变精神状态。

3结论

第10篇

[论文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在快速增长。因此要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 %.近几年已达到30 %,由此看出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正在快速增长。因心理障碍而引发的打架、自杀、他杀等犯罪事件不断出现。这种情况告诉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引起重视的时候了。

一、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一)诸多矛盾排解不开。今天的大学生,从学校到学校,远离社会,缺乏自立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是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学生个人的自我期望值过高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一旦在某些方面触及个人利益.往往表现出不满情绪.甚至难以忍受。例如,招生并轨收费增加给学生带来一定经济压力;取消毕业分配制,学生担心自己的前程会被一些不公平现象毁掉等给学生心理造成压力。还有,学生在心理不成熟与生理成熟之间的矛盾,情绪不稳定,自制力不强等也会造成心理障碍。大学生谈恋爱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因失恋给大学生造成的心理障碍是很多的。因此有许多人都提出:“大学生性道德应该补课.他们不知道与异性接触到什么程度合适.有时伤害了对方也伤害了自己。”

(二)心理压力大。一些大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单独面对问题的时候,思想压力大.一筹莫展。几年来,有许多优秀的学生考入名牌大学.只因不会洗衣服、不会叠被感觉生活茫然而辍学或跳楼。去年,清华大学一名学生跳楼自杀.原因只是对于高中时代的名列前茅到现在每次考试成绩都是班级后几名难以忍受。

(三)就业问题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近年来.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就大城市而言,前几年.大专学历可以进来.现在.研究生可以进来.本科学历就很难了。一些热门专业办班过多导致人员过剩.加之全国大多机关、企业机构调整,本身存在一批下岗职工,无疑给就业造成更大困难。另外,学生就业过程中一些人为因素导致‘’公章不如老乡”等现象,给大学生就业造成更大的心理障碍。

(四)身体健康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一些家庭贫困而身患疾病的学生,因无钱治病而对疾病失去信心。觉得前途没有希望,又给家里增加负担,心理压力增大而导致一些不良后果的出现。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的解决办法

现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素质教育自然而然地提到日程上来,而克服大学生心理障碍又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支点。我想主要突出一个“全”字,即“全员参与、全面教育、全程教育”。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只有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为大学生就业建立起一种真企公平的竞争机制,才能给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之学有所用。

(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首先,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正所谓名师出高徒.低劣的教师是很难带出高素质的学生的。其次,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文理科都应普及心理学、教育学、美学教育,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教学方法要体现多样性、启发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要增加教学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向实用型人才转化。最终培养出真正的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守纪律的四有新人。

(三)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经常的心理咨询活动并定期做心理检查。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跟踪调查,配合家长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排解心中的疑惑.使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和竞技活动。在活动中,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能力,磨练学生意志,陶冶学生情操,同时,通过活动也使学生培养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五)努力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环境是人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环境培养人塑造人,和谐的环境使人身心放松,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因此,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家长孩子之间的互相沟通,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亚健康,成因,建议

一、心理健康与亚健康的界定

心理健康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家斯惠特提出的。它是指人的内部心理和外部行为和谐、协调,体现在理想境界、智能发展、情绪、情操、意志、性格、人际关系等方面。

“亚健康”是近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指身心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等称谓,是机体在内外环境的不良刺激下引起心理、生理发生异常变化,但尚未达到明显病理性反应的程度的一种状态。

据一项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人生目标茫然,学习目标不明确,生活目标随波逐流,自卑与自负两极振荡,恐惧失败,对自我发展的心理预期也会变得不确定,内在潜能不能够充分发掘。

二、高职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表现

(一)在环境变化后产生心理焦虑。主要表现为在生活的环境发生变化后不能很快地适应,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外界接触,产生焦虑的心理现象.在大学生中容易出现这种心理状态的是大一新生,他们完成了从中学到大学的人生转折,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周围的生活场景也变得完全陌生,和同学都要从新朋友做起,因此心理会发生很多的变化, 也就导致了大学生对于环境的变化不能适应。

(二)在人际交往中偏执易怒。大学生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和与人交往的阅历, 因为自小到大受到的教育都是与陌生人保持距离,因此难免经常对一些事无端生疑、猜忌;或无中生有的把一些无关联的事联系在一起怀疑;或者经常不顾事实和现状,凭自己情感任性行事,一旦没有达到自己目标或一再受挫,表现为极易生气发火,情绪非常不稳定,自控力差,并且严重者出现一些不计后果的行为。

(三)缺乏学习的激情。大学生完成了从中学到大学的人生转变,中学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大学的主动学习, 许多大学生不能适应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感觉人生目标茫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什么,因而,在学校中无所适从,像无头苍蝇一样,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自律性比较差,不能进行自主地学习,因此在学习内容、学习难度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引起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 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之一。无目标感是指缺乏成就意识,因而导致人生缺乏导航系统、无方向感。许多女大学生生活随波逐流,常有无意义感、无力感伴随。

三、高职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 紧张的就业环境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大学生一边在努力的学好专业知识,完善自身的技能,一边积极寻求工作机会,使大学生遭受严重的心理负担。而普遍存在就业时 “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更容易产生自卑等心理亚健康的现象。

(二)学校原因。大学生来到新的校园环境,远离熟悉的父母、师生和朋友,开始独立自主的生活, 对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只能自己解决。稍遇困难就会引发失眠、食欲不振、焦躁等亚健康的症状。

(三)家庭因素。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现在的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父母的宠爱,生活条件也比较优越,因此心理成熟时间会相对较晚,容易产生孤僻的性格。另外,我国部分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对于子女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用提供存在一定的难度,有的家庭贫困的学生心理自卑,怕别人讥讽,因此会造成不良的心理反应,出现心理亚健康的问题。

(四)个人原因。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导致考试出现“红灯”,于是产生较强的失落感、挫折感。另一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和集体生活中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于是采用自私、冷漠的态度对待别人和集体,其智力上的成熟与心理上的幼稚形成很大的反差,内心又经常处于矛盾心理之中,常常是在内心焦虑中度过。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对心理亚健康最有效的办法是调动个体自身的积极性。提高其心理免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把握自己的心理状态,激发其自我调控的潜能,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

(二)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互助机制。同学和朋友是大学生首选的倾诉对象,他们也可以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自发的、随意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在大学牛群体中建立心理健康互助机制,以此来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状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鼓励学生通过正常方式宣泄情绪。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常常通过不良情绪表现出来,宣泄是在大学牛调控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之一。健康的宣泄方式可以使不良情绪得到宣泄,而不健康的方式则可能引发更深层次的不良情绪。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各种健康的活动。让学生的情绪通过健康的方式得到宣泄。

(四)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心理危机是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极端表现,表现为个体应对问题时感到无能为力,心理失去平衡等。出现心理危机的大学生若不能得到及时地干预,就可能出现自杀、伤害他人等极端反应。因此要建立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心理危机向心理疾病转化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段丹东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及对策思考[期刊论文]-岁月(下半月)2010(9)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压力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而90后作为出生在社会转型加剧、改革深入、开放扩大和信息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的年轻一代,他们既是经济发展的受益者,网络时代的体验者,也是社会不良风气和文化传媒的受害者。[1]因此, 90后的价值观、思维、行为和认知方式不同于前人,他们具有睿智而轻狂,成熟而盲目,理性而躁动的显著特征。然而当社会正对他们前卫的思维、张扬的个性、另类的行为进行讨论时,他们的身影已前无声息地遍布高校校园,成为其中的主力军和主旋律。了解并分析其心理健康状况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近年来校园中的极端事件频发,让人们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也只有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足够的研究,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如自杀、伤害他人这些原本不该出现在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里的悲剧。本研究旨在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针对大学生实际情况,以全国各地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全面探讨和分析导致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原因,以进一步寻求积极的解决方法。

二、研究对象及问卷

1、研究对象。通过微信面向全国大学生线上发放151份调查问卷, 一共收回131份具有分析价值的问卷,回收率86.75%。其中男生47名,女生84名。大一的同学占58.02%,其他三个年级比重相当。这次调查得到了同学的大力配合,具有一定的分析价值和较高的可信度。

2、问卷问题。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心理自评调查问卷”。除了基本个人信息,其他问卷问题均参考多篇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如《大学生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大学生的压力感与抑郁、焦虑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作用》《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等。个别问题则来自于当下时事热点出现的高频关键词改编。

3、数据分析。得到可靠的样本数据后,根据研究分析目的,进行横向纵向的计较,计算出相应百分比。

三、分析与结论

1、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除了人际关系问题外,调查发现超过60%的同学表示上大学后学习成绩不理想是最大的挫折,其次为恋爱不成功和不适应宿舍生活。此外,父母的期望也会多多少少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还有少部分同学因和同学之间消费水平的差异感到有压力。

2、普遍对自己的心理状态不够满意。通过数据汇总统计,从一分到七分,多数同学给自己心理状态打分在5分左右。还出现少部分3分上下的低分。而敢于给自己打满分的同学则是少之又少。90后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行为表现成熟,心理脆弱,因樗们表现出的心理成熟与社会实际的要求相差甚远: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调查显示:“有 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2]

3、 对心理健康问题不够重视,缺少必要的、深层次的反思。就拿一个小点为例,当问及“你认为自己在人与人间的沟通交往上有哪些令自己不悦的地方”时,多数同学给出的答案局限于“无话可说,不熟“、”比较矜持被动“、”有时候找不到话题“、”被别人嘲笑普通话不标准“、”不爱跟男生说话“、”不爱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能适应南北方说话技巧与方式“、”表达能力不好”等浅层次、表面性的问题。但也有一些同学能够发现自己内在的问题。比如“有时候会瞧不起别人,态度不太好,而且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脾气”、“下意识维护自己利益而拒绝别人一些请求”、“过于凸显自己”、“对他人不能完全信任”、“有时候会以自我为中心”。然而令人堪忧的是在问卷中还出现了类似于“目前还没有”、“一点都没有”这样的回答。人无完人,在优秀的人也会存在问题。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多数大学生对自己有一定的反思,但是力度与深度不足。

4、缺少释放缓解压力的途径,自我调节能力不足。35.88%的同学在压力面前选择“顺其自然、自然调整”,8.4%的同学选择消极的“压抑(喝酒、睡觉、假装高兴)”,仅有六成左右的同学能选择较为合适的途径,如转移(心理不快时娱乐、游戏、读书)或是发泄(哭、倾诉、写信、日记)。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大学生群体在面临挫折和压力时基本上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并能主动寻求各种心理调节措施去减少压力带来的消极后果。[3]

5、学习状态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等方面。在回答“对自己目前专业的态度如何”这一问题时,只有半数左右的人选择了“很喜欢现在的专业,会为此努力奋斗”,有38.93%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学多少随缘”,其余的则选择了“特别不满意,不会为它太过努力的”。

6、对未来前景不够乐观。近三成的同学经常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困惑和担忧,61.07%的偶尔会感到担忧与困惑。当回答“当前大学毕业生最缺乏的就业能力”时,相关工作和实习经验、沟通和协调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三个选项所占的比重几乎相当。这表明当前大学毕业生缺少多种,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家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没有足够的自信。

8、整体价值观与心理状态仍呈现积极向上的状态。近40%的人认为“感觉所有的人都很好相处,大家都很善良”。56.49%的人觉得“部分是好人,但总有那么几个让我讨厌的人”。在所有发放的问卷中无一人选择“感觉所有人都在针对我,我做什么都会被讨厌,而别人的做法我也都看不上”。这说明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对周围的人并不抱有敌意或是偏见,能理性地与人交往。数据显示,半数的同学偶尔会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41.22%的同学则表示经常思考。很少部分的同学很少或未思考过。近97%的同学对服务行业(清洁工、服务员等)持尊重态度,认为也是一份服务大众的职业。这表明大家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四、相关建议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高校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4]因此高校必须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引导当代大学生向健康的心理状态发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转变观念、改善管理、改进教学、拓宽社会活动领域和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及教育等多方面入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本人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持续、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通过问卷,大学生们表达出了部分自己的需求,学校可以以此为参考,转变方式更新手段,进行新事态下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4):111-114

[2]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4):111-114

第13篇

关键词: 艺术体操 女大学生 心理健康

1.引言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和日益激烈的竞争,人们承受的各种压力也逐渐增多和增大。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开拓者和建设者,所承受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20世纪末国家教委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12.6万名大学生中有20.23%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据中国心理学会一项对22个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其中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率占16.0%―25.4%,并且近年成上升趋势”。[2]这些都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因此,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艺术体操是一项徒手或持轻器械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以自然性和韵律性动作为基础的体育项目。其练习内容符合女子生理及心理特点,是既健美又健心的体育运动。[3]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实验组为贵阳医学院2008级艺术体操选项课5个班女学生150名。对照组为2009级普修课2个班女学生80名。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关于现代教学理论、健康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著作、论文。

2.2.2问卷调查法。

发放调查表150份,回收150份,回收率为100%。调查可信份数为148份,信度率为99%。

2.23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并加以分析。

2.2.4实验对比法。

将150名实验对象随机抽出80名和对照组80名,每组80人。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一学期艺术体操课和以常规教学内容为主的课堂教学,内容为田径和太极拳,并对他们学习课程收获的统计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艺术体操课后心情舒畅无郁闷情绪的调查

从表1可以明显地看出,艺术体操课后86%的学生情绪都会变好,14%的学生情绪处于稳定状态,没有一个学生的情绪表现不好。这充分说明了艺术体操课程能降低女学生的心理紧张状态,健全情绪生活,减轻心理压力;消除郁闷、疲劳的心理,改善一个人的情绪变化。心理压力是指内外环境的强烈影响所产生的情绪上的波动及生理上的变化。一个人长久承受心理压力,就会产生各种心理疾病,而艺术体操课可以通过自我宣泄来减轻不良情绪,减少心理压力。

3.2实验对象学习课收获统计表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中健美体形、改善姿态、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的百分比都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中健美体形、改善姿态、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较对照组要高出50个百分点或以上。这充分说明了艺术体操课程不仅能使女大学生学会实用的锻炼方法去健美形体、改善姿态、提高身体素质,而且能陶冶女大学生的情操,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和文化艺术修养,使女大学生得到全面的身心发展。[5]

3.3实验结果

实验前后大多数学生表现力、自信心、集体主义精神和人际关系四项指标自评都发生了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表3可知,艺术体操课对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节作用很明显。表现力,就是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人的感情、情绪、激情的能力。表现力能够营造更加活跃、更富有创意的学习氛围,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自信心是促进事物走向成功的支撑力,是促使人去探索、去创新、去实践的重要推动力。一件事情的成功与否,成功速度的快慢,与自信心的有无或强弱有着密切关系。强烈的自信心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全过程中始终保持较强的兴趣。通过艺术体操课程的训练,女大学生获得匀称的体态、舒展、自然流畅的动作和表演后别人的赞扬和肯定,这些都可以使大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提高,抑郁情绪得到降低,从而得到娱乐身心的效果。集体主义精神是理念的升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是工作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在艺术体操课中,让学生采用集体舞形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交往与集体活动中了解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社会交往能力是人与人间的关系,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建立好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的相互了解和彼此的沟通,能使人与人之间消除隔阂,相互帮助,这样将会促进学生更加亲近,养成合作的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提高学生心理应对能力;艺术体操课不但能增强人的表现力、自信心、集体主义精神、坚强乐观的性格,而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艺术体操课程能改善情绪。

情绪是衡量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最主要的指标。体育锻炼具有短期和长期的心理效应,能改善情绪状态,从而产生舒适的体验,满足人际关系的需要。[4]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由于学习负担过重,考试科目过多,以及对自己今后分配工作担忧,从而产生忧郁、紧张、压抑等情绪反映。如果他们能长期参加自己喜欢的艺术体操课程,自我封闭的意识在这里能得到彻底解脱,教学中融洽、和谐、高雅的气氛也能增强他们沟通和交往的意识和欲望,从而促使自尊心得到满足,使其紧张、压抑等焦虑反映降低,促使情绪得到很好的改善。

4.1.2艺术体操能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愉悦身心。

艺术体操课程能促使女大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必须相互配合,约束自己的动作、行为,学会相互沟通.理解,这样能够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另外,在进行有组织的艺术体操课的同时,与具有相同兴趣的人交流、谈话、接触也能使学生情绪高涨,心情愉快,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又调解心理,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从而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4.2建议

4.2.1高校应适当增加艺术体操、健美操等适合女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课程时数;开展艺术体操,健美操俱乐部,选修课等多种形式的艺术体操锻炼方法;组织艺术体操表演,交流和比赛等活动,改善艺术体操场地的环境和设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以提高艺术体操在女大学生中的普及率,更好地促进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6]

4.2.2艺术体操教学中应结合艺术体操运动的心理干预功能,加强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动脑自编自练的能力,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表现力,为改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4.2.3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特别留意动作完成差和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及时耐心地尽心辅导和鼓励帮助,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从而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和谐、民主、健康的环境中成长,达到健心的目的。[7]

参考文献:

[1]朱凤书,颜军,陈爱国.中小强度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9,2:139-141.

[2]本报讯.亚健康-21世纪人类医学的重大命题[N].新报:保健版,2003:10-24.

[3]黄美林等.艺术体操[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1.

[4]陈莉萍,李薇.艺术体操课对提高女大学生身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J].体育学刊,2002,5:38-40.

[5]赵小静.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课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功效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10:110-112.

[6]陈善凤.中等强调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身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枣庄学院学报,2009,4:118-121.

第14篇

关键词: 研究生 心理压力 调查 应对措施

近年来,研究生群体因心理压力过大引发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日渐增多。这些问题轻则影响学习和生活,重则导致心理疾病甚至自杀等恶性事件的发生,给研究生本人、学校和社会带来了危害。因此,要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必须密切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及心理压力状况,并采取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措施。为此,我们对石河子大学的在读研究生新生进行了调查,以了解研究生新生的心理健康及心理压力现状,分析其关系,研究应对措施,以期提高研究生的心理素质。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大学2008级研究生新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548份,收回有效问卷522份,有效率95.3%。其中,男生259人(49.6%),女生263人(50.4%);汉族504人(96.6%),少数民族16人(3.1%),民族缺失2人(0.4%);独生子女学生80人(15.3%),非独生子女学生432人(82.8%),未填写10人(1.9%);家庭所在地是大城市的学生21人(4.0%),中小城市的学生134人(25.7%),小城镇的学生81人(15.5%),农村学生282人(54.0%),未填写的4人(0.8%);在读专业理工类357人(68.4%),文史类154人(29.5%),未填写的11人(2.1%);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47岁,平均年龄24.81岁。

1.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教育部统一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简称CCSPSS)[1]。此量表依据应激源所涉及的活动领域,将全量表区分成学习、生活、社交、发展、家庭5个主要的分量表。要求受试者报告在一年内所经历的生活事件与日常琐事,并评定它们各自“性质”和“心理影响程度”。在性质一栏中,分为正性事情、负性事情和中性事情。要求受试者依据心理影响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评定各类事情的心理影响程度(分为极小、小、较小、中度、较大、大、极大7个等级)。该量表中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0―0.96,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1.3施测过程

本次调查安排在新生入学一个月后,以院系为单位,进行大学新生团体心理测量。测量的主试人员主要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兼职教师和经过培训的院系辅导员担任,参加测试的新生以每100人为一个测量团体,整个测量持续2周时间。

1.4数据处理

本研究的所有数据采集和分析过程均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软件CSPA1version 110和SPSS11.5 for Windows上完成,答题卡数据应用光标阅读机自动输入计算机。主要进行描述性统计、显著性检验等。

2.结果

2.1研究生新生CCSPSS评分与全国常模比较

将新生CCSPSS各维度平均分与全国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本届研究生在各分量表及总分均分大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并有显著性差异(p

表1 心理应激量表各分量表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x±s)

2.2不同性别本科生CCSPSS评分比较

将不同性别本科生心理压力各因子均数进行比较,结果见表2,在学习和正性事情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

表2 不同性别新生CCSPSS各维度评分比较(x±s)

2.3不同专业CCSPS评分比较

不同专业群体比较显示,理工类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交、负性事件和生活琐事分量表得分高于文史类学生,并且差异有显著性(p

表3 不同专业本科新生CCSMHS各维度评分比较(x±s)

2.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CCSPSS评分比较

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各因子均数比较,结果见表4,非独生子女学生在社交、正性事情和生活琐事分量表得分高于独生子女学生(p

表4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CCSPSS各维度评分比较(x±s)

2.5城镇与农村生源学生CCSPSS评分比较

将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学生心理压力各因子均数进行比较,结果见表5,差异均没有显著性(p>0.05)。

表5 不同生源地本科新生CCSPSS各维度评分比较(x±s)

2.6按照心理影响的总量排序

一个应激源的心理影响总量反映了该生活事件或生活琐事对于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影响程度。从各种生活事件或琐事产生中度以上心理影响和压力(各分量表T≥51)的学生人数看,研究生新生主要经历或受到来自学习、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应激源的影响。按照心理影响的总量对项目的排序,位于前10位的项目是:①开始读研;②学习内容加深;③生活环境发生变化;④学习方式发生变化;⑤自由支配时间增多;⑥操心日常开支;⑦没有考上理想大学;⑧被人误解或错怪;⑨想家、思念亲人;⑩不喜欢所学专业。从以上可以看出,对于学生整体来说,虽然严重的生活事件或变故,尽管可以导致遭遇者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甚至造成心理障碍,但由于它们很少发生,因此对于学生整体来说并不是一个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实际上,影响学生心理的主要因素是那些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小事情。

3.讨论与分析

3.1研究生新生心理压力状况总体分析

在本届研究生心理压力的调查中发现,本届新生在过去一年里,遭遇学习、生活、发展、社交和家庭方面的事件或琐事的影响及遭遇的负性事情超过大学生平均水平。分析原因,一方面这可能与研究生所处的学习环境有关。与本科相比,研究生无论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还是在学习方法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加上现在大多数高校对研究生采取外语过级、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等硬性考核指标,这就给他们增加了压力。另外,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再像本科阶段那样学量的课程,墨守成规地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学习,而是需要研究生开始掌握做科研的能力,需要对自己所在的领域进行钻研和创新。因此,在学习方面要加强专业思想教育,积极开展学习交流和经验恳谈活动,培养新生尽快适应研究生学习生活。

在人际关系方面,研究由于生年龄较大,参差不齐,各自又有着独立的生活空间和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因此人际隔阂比较明显。研究生群体本来就小而散,有的分散编在各个研究所、教研室或课题组,没有统一的课程表,生活节奏和作息规律又不一致,因此,研究生之间的人际交往面窄,缺乏沟通和心理渲泄的渠道。

研究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在此阶段需要考虑自己的个人问题,面临着婚恋压力。由于缺乏经济基础等原因,在许多高校里,还有相当多尚未成家或没有找到情感归宿的硕士甚至博士,正值婚嫁关键时期的青年人,其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导致了强烈的心理压力。

3.2研究生新生心理压力的差异性分析

3.2.1不同性别群体的差异分析。本次调查显示,男生在学习和正性事情方面的压力要高于女生。在国内外的一系列研究中也发现,男生与女生在心理压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因为女生更倾向于通过一定的方式将个体的压力释放,而男生则不愿意将自身的压力释放,更多的是选择将其积累,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女生由于经常释放而使得内心的压力较少,而男生由于较少释放而使得内心的压力感增加。除此之外,男生相对于女生而言,更希望获得自身价值的实现,因此对自身有更大的要求,这种要求一方面会给男生带来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本调查显示,男生更倾向于把压力当成是好事,因此,一定的压力也可能会成为他们成长的动力。

3.2.2不同专业的差异性分析。本研究显示,理工类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交、负性事件和生活琐事分量表得分高于文史类学生。分析原因可能与文科类的研究生在学业上要比理工类的研究生更轻松,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面对其他问题。

3.2.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分析。本研究显示,非独生子女学生在社交、正性事件和生活琐事方面遭受的心理影响程度或心理压力要大于独生子女学生,这和以往的观点不同。分析其原因,一方面,用风笑天提出来的“消磨―趋同”理论和“社会交往补偿”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2],非独生子女因为要花较多的时间在家庭里与兄弟姊妹交往,从而限制了他们家庭以外的人际交往。因此,非独生子女的社会能力要低于独生子女。另一方面,大多数独生子女来自城市,父母均有相对稳定的工作与收入,家庭人口少,结构简单,一般来说,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要好于非独生子女,相对于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在家庭经济方面的压力显得较大。同时,由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复杂,父母对其未来的希望与独生子女的期望有所不同,这也造成了非独生子女家庭压力大于独生子女的原因。

3.2.3不同生源地差异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农村生源学生和城镇生源学生在心理压力方面差异没有显著性,这和以往的研究有所不同。这可能是因为考入研究生的学生,经过了本科学习的阶段,已经能适应大城市的学习和生活,并且,我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相应的助学岗位和助学自助政策,因此,在生源地方面本研究显示没有差异。

因此,对研究生新生的学习、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从一年级开始,使他们能正确面对学习及生活压力。同时要多关注不同群体的心理压力状况,特别是男生、非独生子女和理工类学生,要根据不同群体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郑日昌,邓丽芳.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量表手册[M].教育部,2005:1-27.

[2]风笑天.走进“围城”的独生子女:概念、规模与质疑[J].江苏社会科学,2005,(10):199.

第15篇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摘 要:为了研究体操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本研究选取一定的实验对象,采取教学实验来验证体操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体操运动可有效改善实验对象心理健康水平,学习焦虑、身体症状指标、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等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在如何控制项目的强度、使用量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关键词 :体操运动;大学生体质;心理健康;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117-03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一方面面临就业生活的巨大压力,一方面作为独生子女群体,长期接受家庭的包容或者溺爱,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差,在新的环境下面临学习、情感、人际关系、生活等压力,可能会产生抑郁、焦虑、多疑等消极心理反应,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是教育面临的问题之一,目前大家公认适当运动能有效缓解心理压力,体育运动作为有效调节和干预心理健康的主要手段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身体和心理的干预效应之间存在什么差别,如何正确使用运动干预学生心理和体质还缺少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撑,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通过小范围实验研究探索寻求最佳运动项目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干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本研究试图对体操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进行试验研究,为进一步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 研究对象与实验设计

1.1 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需要,本研究选取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13级60名男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前对实验对象说明试验目的,取得学生配合,实验前对研究对象进行形态、机能、素质、心理健康评定等指标的测试,剔除体质和心理存在较大差异的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根据测试成绩进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测试情况如表1-1,统计分析显示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符合实验需要.

1.2 实验设计及数据收集

1.2.1 实验时间、地点及内容

实验时间:2014年9月—2015年1月,实验地点:江苏师范大学体育馆.本研究根据教学大纲,选取器械体操、学生徒手自编操为基本教学内容,时间安排上每周进行两次锻炼,每次90分钟;对照组每周参加两次常规体育锻炼,每次90分钟,采用集体组织的练习方式,练习内容根据学生爱好进行选择包括球类、跑步等.

1.2.2 实验过程的控制

为了减少非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前对实验对象说明本次实验的目的意义,取得实验对象的理解和配合.实验前对实验内容进行详细设计,并进行小范围预实验对两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进行测定,要求两组除了练习内容不同,其余方面如运动量、运动强度等尽可能相同,采取脉搏控制运动量和强度.为了降低教师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期间两组的教学由同一个老师担任.

1.3 实验工具的选择及数据收集

本研究选取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步成教授等心理研究人员制定的心理健康诊断测试问卷(简称MHT),本问卷分为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8个维度,由研究者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分别发放60份,两次共计120份调查问卷,共回收实验和实验后问卷12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13份,有效率96.2%,满足研究需要,该问卷为百分制,一般可分为三个等级:总分在1-55分之间为正常,分值在56-64分之间者心理健康有问题,总分65分以上者为心理健康问题较严重[2].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前、后两组心理健康的变化状况

表2-1统计结果显示,实验前两组心理健康评定成绩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满足实验条件,经过15周实验后,两组的心理健康评定成绩出现了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心理健康评定明显好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采取的以体操运动为主的干预手段可以有效调节实验对象的心理健康状态.

2.2 实验前、后实验组心理健康的变化状况

表2-2统计结果显示,整体上经15周过体操训练后,实验组心理健康实验前、后出现了统计学差异,实验后好于实验前,说明体操干预手段可以有效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具体来说实验前后实验组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因子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学习焦虑由6.85变成6.26,说明经过体操练习后实验对象的学习焦虑状况有所好转,可能是有效的练习缓解了实验对象的紧张心情,但是对人焦虑由2.85变成3.06,结果显示经过体操训练后比以前有所严重,对于这样的结果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确认引起人焦虑变化的因素.身体症状指标由3.92降低成3.46.说明身体症状也得到了相应好转,在所有因子中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实验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尤其是经过15周实验后,自责倾向实验前后差异非常显著,说明体操训练对自责方面的影响比较大,适当的强度的体操训练可以有效缓解实验对象的自责倾向,可能是因为通过练习实验对象增加了一定的自信心.另外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实验前后出现差异,说明体操运动对实验对象的过敏倾向、恐怖倾向也具有加大的影响,通过长期练习可以缓解过敏倾向、恐怖倾向,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3 实验前、后对照组心理健康的变化状况

表2-3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照组每周参加两次常规体育锻炼,每次90分钟,运动干预后,经过15周的对照组心理健康实验前后差别不大,各因子没有出现统计学差异,学习焦虑方面实验后指标稍微有升高,说明对照组的学习焦虑越来越严重,孤独倾向实验后数值也大于实验前,说明对照组的孤独倾向越来越严重,需要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总分上对照组实验前和实验后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说明对照组采取手段对实验对象的心理健康干预没有什么有效干预作用.因此在采取运动干预的手段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时,一定要有针对性的选择运动项目,这样才有可能取的一定的干预效果.

4 体操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的理论分析

体操是一项深受大学生喜欢的,集音乐、健身、艺术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在项目属性上属于表演性项目,练习者需要通过不停的重复练习才能掌握相应的运动技能,才在能练习中有一定的表现力,这就要求练习者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能接受别人的评价和欣赏,长期练习可以体会到体操运动带来的成功和乐趣,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心情.能改善练习者的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在自编操练习中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成团体,利用所学基本技术动作这几成套组合练习,这种练习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个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一定的练习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缓解实验对象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等不良心理状态.总体上来说,也正是由于体操运动的特有的项目特点才对实验对象的心理健康状态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另外体操练习不但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而且可以通过身体自尊和心境中介变量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

3 结论和建议

3.1 本研究仅仅对体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地干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体操运动可有效改善实验对象心理健康水平.但是在如何控制项目的强度、使用量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3.2 本研究仅仅采用简单的单因素对比实验来探索体操运动对实验对象身和心理的干预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在今后的研究中采用多因素实验设计,进行重复测量实验设计,以便更深层次的探索运动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和策略.

参考文献:

(1)颜军,陈爱国,朱凤书.大学生心理压力运动干预的研究发展[J].体育与科学,2010,186(5):90-93.

(2)王晶晶“身体接触类”体育游戏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5.

(3)Shelley ET,Annette LS Coping ResouroesCopingProcess-es and Mental Heallh[J].AnnuReV Clin Psychol 2007,3:377-401.

(4)张磊,孙雪梅.身体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2):172-174.

(5)孟莉.积极心理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6.

(6)殷海涛,郭滨.运动干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5(5):35-36.

(7)李宏伟.有氧运动与心理健康教育联合干预对大学生早期抑郁症的疗效观[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8):56-58.

(8)张桂梅.现代大学体育选项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9)朱风书,颜军,许克云,陈爱国.健美操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6):76-80.

(10)方敏,江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锻炼强度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3):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