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校本培训个人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个人培训目标与要求:
1、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和尝试,努力探索研究适合学生特点、能促进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并提高学生的设计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保证教学质量。
2、积极开展学业水平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业务素质和教学研究水平。把新的技术应用于信息技术课中,开阔学生眼界。
3、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二、个人培训的具体措施:
1、注重日常教学常规的扎实与提升。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做好每一次听课后记录。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自身教学的行为,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公开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找到不同阶段学生的优点和兴趣点,挖掘更多的学生作为带头人。
2、坚持写好教育教学随笔。平时多阅读优秀的教育名著,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以他们的例子来激励自己,多观察、多总结,从学生实际来总结提高,积极撰写教育论文,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知识型教师。
3、树立现代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一、个人培训目标与要求:
1、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和尝试,努力探索研究合适学生特点、能增进学生计算机操纵水平,并进步学生的设计和创新能力,进步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保证教学质量。
2、积极展开学业水平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进步本身的专业水平、业务素质和教学研究水平。把新的技术利用于信息技术课中,开阔学生眼界。
3、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增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碰到的实际题目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二、个人培训的具体措施:
1、重视平常教学常规的扎实与提升。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做好每次听课后记录。学会思考教育题目,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本身教学的行为,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公然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题目和有价值的东西赶紧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2、坚持写好教育教学随笔。平时多浏览优秀的教育名著,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以他们的例子来鼓励自己,多观察、多总结,从学生实际来总结进步,积极撰写教育论文,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位知识型教师。
3、建立现代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增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一、理论方面: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做一个高雅的人。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我要继续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备良好的师德。师德不是一个抽象的政治说教,而是具有深刻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格的,一个有广博知识的教师才会有道德感召力,仅仅依靠说教的道德教育必然是苍白的。同样,教师的师德魅力也是以其深厚的文化为底蕴的。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完成其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其次,作为一个骨干教师,要把学习与思考真正成为自己的一个习惯。
二、业务方面:
1、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学科特点,教的最优化要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继续探索生活化、情境化的创设方法,掌握生活化、情境化的课堂风格。
3、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4、计算机水平有较大的提高,计算机能与课程整合。能够独立制作电子教案及教学课件。
我们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学识渊博与教师的现实表现,教学实践中展现出来的设计、组织、协调等自我调控能力,都是学生学习的优秀资源,尤其,教师自我发展的信念、自我调控的科学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执着与严谨的品行,将影响学生的终生。
所以,为实现以上目标我准备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颗进取的心。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要以诚相待,要宽容和有强烈的责任感。
2、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终身学习应具备五种能力: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适应现代教学能力、研究学生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今后我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
3、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与反思,勤动笔,勤动脑。不光认真钻研本学科知识,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持之以恒。
本年度工作目标:
1、认真钻研新教材,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
2、体育是相通的,而且体育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因此,在教学中不光在与知识、技能的传授,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帮助学生发现体育运动美感,启迪、激励和净化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县级师训机构;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有效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的继续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师教育的重心已经从原先的学历提高培训转到了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职后培训,与此同时,教师的培训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对培训的目标、形式、内容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培训的主流走向了“校本”。
笔者通过对浙江省永嘉县校本培训的归类比较研究,发现成功的、有效的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有其共性之处。
一、有效的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校长都有明确的角色行为
2005年下半年和2006年,永嘉县教育局与永嘉县教师进修学校联合对永嘉全县学校进行两次校本培训专项检查,检查的内容有校长的重视程度、校本培训制度建设、校本培训的计划制订以及经费投入等10项,第一次检查时,只有23所学校合格,大部分不合格的学校问题首先出在校长身上,在规模较小的农村学校,校长不知道校本培训为何物的大有人在,而在23所合格学校中,有些校长对自己的角色也是模糊的。因此,要搞好校本培训,校长应有明确的角色行为。校长的多元角色是实施校本教师培训的关键校本培训赋予校长更多更大的责任,是对校长角色的重新认识,重新定位。农村中小学校长,由于环境等各方面的原因,相对来说底子薄、见识不广,信息来得慢,这些不利因素使农村校长面临更大的挑战。所以校长必须充分认识自己职业角色的地位和作用,全面地把握职业角色的科学内涵,以角色学习和实践来促进学校组织及其成员的发展。校本教师培训,意味着农村校长不仅仅扮演学校管理者、组织者的角色,更应当成为终身学习者、学校发展的促进者和校本培训的研究者。
校本教师培训赋予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权利和责任,这也是摆在校长面前的新课题。校长作为校本教师培训的设计者,必须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和国家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要求与计划,这样才能使校本教师培训成为教师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才能使校本教师培训不至于“孤立”。校长作为校本教师培训的负责人,必须因校制宜实施校本培训,正确把握学校发展及其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根据教师职业生涯理论和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对于新教师、一般教师、骨干教师、名师等不同层次教师开展不同的培训,兼顾多种层次差别性,制订各自不同的专业发展目标要求和培养培训方案。
二、有效的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必须要有合格的基地
学者张玉华认为,校本培训的特点可归纳为三句话:“为了学校”,是说开展校本培训目的是为了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学校中”,是讲校本培训的一切活动,基本上是在教师所在学校开展,与教师培训机构实施的集中培训区分开来。“基于学校”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校本培训活动的开展要切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包括目标的制订、内容的选择,时间的安排以及培训模式等等,不能脱离学校和教师的需要;第二,开展校本培训要发挥学校已有优势,大力借助本校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从这三个特点可以看出,要搞好校本培训,这三者缺一不可,而在农村大多数学校;第三条往往很难达到,比如说永嘉,地域辽阔,单山区面积就达2 308平方千米,校网分布松散、学校数量众多,小学就有164所,初中就有51所,以目前农村的财力根本无法达到校本培训所必需的“硬件”要求,许多小学没有一台电脑,而有些学校即使有电脑也上不起网;再说“软件”,由于农村与城镇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加上其他多方面原因,造成农村学校师资力量非常薄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永嘉县教师进修学校提出了校本培训基地建设的方案。所谓校本培训基地,是指能单独在本校开展校本培训的学校。因为在永嘉的164所小学中有村小126所,这126所小学平均教师数不到9人,因此要每一所小学都开展校本培训是不现实的。县教师进修学校采取以某一所条件较好的学校为中心,划片管理,这一所学校就称为基地。“基地”必须要达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规定的标准,包括硬件标准、软件标准,并且每两年进行一次验收。在2003年进行首次验收,全县包括幼儿园在内共542所学校(园),只有23所合格,2005年进行二次验收,评出并公布了优秀基地、合格基地、整改基地、不合格基地。对优秀基地给予表彰,对合格以上的基地开展校本培训才给予继续教育学分的确认。当然,这样验收的目的不是为了区分,而是一种发展性评价。下一步的工作即是对不合格的基地进行合并,归并到就近的优秀或合格的基地进行校本培训,而对整改学校着重进行指导,如有起色可以升格,否则列为不合格。为了确保校本培训的有效性,县教师进修学校要着重做好对基地的指导、服务、协调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总之,建设好农村校本培训基地,才能进行有效的校本培训。
三、有效的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需有明确的培训动因、精心选择的内容、较好的培训方式
(一)正确的培训动因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许多农村学校的校本培训存在临时作台账、突击应付检查等造假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学校不明确校本培训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促进学校和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着功利化倾向,把校本培训当作是获取学分进而为评职评优等铺平道路的一种手段。
不正确的培训动因带来的后果是,对培训应付了事,参与意识不强,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怎样帮助农村学校树立正确的校本培训动因,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县师训部门和教师等多方努力。教育行政部门和师训部门要在宏观上加强指导、评估和监督。对于永嘉来说,县教师进修学校采用“项目审报制”后,进行了过程管理与监督,或派联络员参与基地的培训过程,或与教师进修学校进行网络视频连线;最重要的一点是,师训部门要帮助这些学校提升其思想认识。
(二)精心选择的内容
在农村学校,由于缺少对教师成长规律、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研究,导致了培训内容随意性强。缺少计划性、针对性和系统性。主要表现为校本培训基地缺少一个时期和一个阶段的校本培训总体规划,或盲目简单地按照上级培训要求或凭校长想当然、随波逐流;培训内容与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脱节,忽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师的个体需要,培训内容和培训要求搞一刀切,最终导致了校本培训的效率低下或失效。
由此可见,有效的校本培训,其内容应来自于本校和教师的需求,它是系统的、有计划的一部分。
(三)较好的培训方式
校本培训的方式可谓多种多样,但是,有些方式不一定切合农村学校实际。笔者根据永嘉的情况,认为以下几种方式是较好的方式:
1.城乡交流式:选派城镇教师送教下乡,农村教师进城镇学习,使城乡教师在课堂教学技能上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同时由教育局和师训机构牵头,组织先进学校和农村学校结对子,两校教师定期学习交流,选派优秀教师赴农村学校示范教学、介绍经验,有效地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
2.合作研究式:立足于教师的长远发展,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学科或课题形成4-5个合作研究组,成员可以跨校组成,发挥每个人的智慧,挖掘每个人的潜能,提供思想碰撞、合作研究的机会,促进教师提升教育理念。这种方式在永嘉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被广泛应用,实践证明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3.校际协作式:由若干所学校组成的有目的、有计划开展教师培训的松散联合体,是介于培训基地与学校自培之间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充分发挥农村区域内学校的培训资源优势,解决农村学校校本培训师资资源不足的问题,也可克服校本培训中“萝卜抄萝卜”的现象。
关键词:校本培训 创新精神 专业成长
教育发展的核心在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而校本培训正是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只有高度重视校本培训,始终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才能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团结和谐、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实现教育发展。那如何进行有效的校本培训呢?
一、校本培训的保障措施
学校为做好校本培训工作,要多措并举,以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领导重视,规划长远
为保证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可将校本培训工作纳入校长任期工作目标。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明确的三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可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学校校本培训工作。
(二)经费充足,条件充分
学校要舍得投入,经费要有保障,要及时充实校内图书,要建立健全校园网、教师音像备课中心、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施。此外,还要购置教育教学书籍、光盘以及各种培训材料,为校本培训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三)制度健全,落实到位
为了使校本培训顺利进行并有实效性。学校要有一系列的制度来规范、约束活动的开展,如可以制定《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校本培训整体规划》《教师基本功培训实施考核意见》《先进教研组评选条例》等操作性很强的校本培训工作制度,并予以认真实施。
二、校本培训的管理
为使校本培训工作实现序列化、规范化,学校要严格抓实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一)制定详细计划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都要制定出《校本培训工作计划》,且每学期都要有固定次数的专题培训,培训内容要成序列化,一旦确定好学习时间,就要坚持进行,以确保教师参与培训的质量。
(二)始终坚持全员参与
学校领导要身先士卒,带头参加培训会。对不同教师群体,学校可采取订单式培训,分层提出要求,比如“新教师要过关,青年教师要过硬,骨干教师要有个性,老教师有新提升”等不同要求,在达到一个目标之后,再继续向下一个目标迈进。
(三)跟进培训评价
针对教师的培训状况进行评价,变教师被动接受培训为主动参与培训,从而激活教师发展的源动力。一方面,学校可采用“捆绑式”评价教师培训情况,强调“成功与失败既是个人行为,也反映了教研组的水平”,以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每次培训后学校都要征集反馈意见,评价培训活动的组织情况,这样可及时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让后续开展的培训活动越来越完善、有效。
三、校本培训的实施
(一)同伴互助,传递集体智慧
校本培训其实是一个智慧传递的过程,围绕智慧传递可开展一系列培训活动。
1.常规培训,常抓不懈
一是学校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演讲、表彰等活动,引领教师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业准则,加强师德教育,传递育人智慧。
二是可以组织班主任学习班级管理的理论,同时每个学期末也可以请优秀班主任交流班级管理经验,传递治班方略。
三是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导教师由浅入深地学习有关自我调节的心理健康知识,克服职业倦怠,增强职业幸福感。
四是与时俱进,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学校可安排计算机专业教师每月一次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采取专人指导与课余自觉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帮助教师掌握电脑操作、白板使用等先进的技术。
2.抓实校本教研,群策群力
(1)梯度培训,分层推进
校本教研是校本培训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作为促进教师成长的主要渠道,校本教研要有规范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学校可实施“三格”培养(新教师的入格、青年教师的升格、骨干教师的风格)、“三环”铺设,(思想内环、策略中环、基本功外环)、“三台搭建”(学习、实践、展示平台)、分层推进等机制,对老、中、青教师实行梯度培训,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的速度。
(2)群体研讨,集体攻关
一是盘活业务活动,促发展。各学科的业务活动有固定的时间、丰富的内容、多变的形式。
二是完善集体备课,共享智慧。 “让集备成为一种习惯、让集备成为一种文化”应该成为学校的管理理念。学校可推行“三、四、五”集备制度:即集体备课要做到“三有”――有计划、有数量、有质量,依托课堂教学,讲究实效性;做到“四研”――即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情、研究检测;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定记录人。
集备制度作为教师职业底线的要求,实行“校长跟踪指导制,中层分管业务干部包科负责制,教研组长组织落实制”三级立体动态化管理模式。
三是通过课堂练功底,实现优质高效。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师一定要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每个学期可以开展各种课型的研究活动,比如新教师亮相课、骨干教师展评课、优秀教师示范课、特殊教师追踪课、外出学习或参赛教师汇报课等,通过各种课的展示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3.读书富脑,转变理念
学校可以开展个人读、组团读、漂流读、沙龙读等读书活动,引领教师多方位、多层次、有计划地阅读,在全体教师中掀起读书。此外,还可通过开展“读书月”“创建书香校园”“书香个人” 等活动,让教师展示读书成果,增加自身内涵。
(二)专家引领,拓宽教育视野
一方面,学校要通过“走出去”的方式,组织教师走出校门,到教育科研先进的学校或单位观摩、听课、学习;另一方面,学校还要通过把专家“请进来”的方式,给教师做专题报告,这样可以积极利用校外培训资源,丰富校本培训的内涵。
(三)搭建网络研讨平台
学校要着眼于新课程和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校园网站的作用。网站内可开设校本培训专栏,各培训负责人要定期将培训内容到网上相应的栏目,同时,还要开展网上研讨活动,为教师发展导航、解惑,促进教师自主学习。
(四)加强教学反思培训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为核心,以优化校本培训的内容和模式为重点,突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灵活性,注重培训计划的专题性、系列性和研究性,按照“研训一体、名师带动、多元渗透”的思路,强化教师学习动力机制、优化培训方法,切实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持续提升。
二、培训模式形式
(一)坚持研训一体,强化培训的针对性。各校校本培训要以课题教研主线,以研促训,共研共教,实现教师工作、学习、研究一体化,实现教学、教研、科研和培训工作的有机结合。每位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校所承担的省、市、区级课题的研究工作。没有省、市、区级课题的教师,以组织自己的团队,自选教研课题进行研究。教研课题题目以学校为单位汇总备案。
各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互动的校本研训活动,确立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实体,以随堂课、研讨课、汇报课、观摩课为主要范例的教学研究模式。要定期开展教学示范课的观摩评议,教学论文撰写、课件制作等活动。
(二)实施名师带动,强化培训的有效性。创建名师工作室,市、区、校级名师5月底前都要建立起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向全体教师公布,由教师自由选择参加,每一个名师工作室至少要带领10名本学科教师开展活动。同时,每一位名师教师要创建个人博客或是建立教师QQ群,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沟通,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良好的平台。
(三)坚持多元渗透,强化培训的灵活性。主要形式一方面要邀请专家专题讲座、理论培训,每个区直学校、街道每年都要请专家做一次专题报告。另一方面要组织参加省市区新课程培训、骨干教师培训、课堂教学观摩、联片研修活动、实践考察等。同时,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如教师团队精神培训、拓展训练等,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的凝聚力,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让教师快乐工作,愉快工作。
三、培训内容
(一)师德师风方面。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组织师德师风建设专题活动,特别是要组织好师德测评考核,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二)新课程教材方面。组织开展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学习活动,探索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学生观念、人才观念,认识教师的角色和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师自主管理快乐工作方面。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让每一位教师自主工作、并在自主工作中获得成功、感悟快乐,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四、组织与管理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区教育局成立由各相关职能科室组成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指导开展校本培训,对校本培训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及时监控,负责指导“校本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组织推广典型经验,组织对“校本培训”的评估检考核。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教育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有骨干教师参加的、由专门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负责拟定校本培训规划、年度计划、学期工作安排,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培训的各项管理制度。各学校校本培训规划(实施方案)于3月底前报区教育局职教.
2、健全制度,抓好落实。要建立“校本培训”活动日制度、考勤制度等制度,各学校每周固定一次作为校本培训时间,写入学校《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并将每次校本培训的内容、形式、效果及时填写在《校本研训记实本》上。
一、校本培训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围绕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精神,以实现学校办学总体规划,实现学校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根本方向;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作为宗旨。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实际需要选择培训内容和方式,突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努力实现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一体化。
3.坚持以教师个体学习和岗位培训为主,个体学习和团体培训并行,分散时间与集中时间相结合的原则。
二、校本培训的目标
1.巩固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师德修养,构建现代教育新理念,促进新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2.养成刻苦钻研业务、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拓展教师专业知识、不断充实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骨干教师成长,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3.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校建构成学习型组织,掌握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掌握新的管理、教学、评价方法和新的教育教学技术手段。
4.构建团结协作团队,使教师在学习中自我提升,在同伴互助下自我发展,在专家引领下自我完善。
三、校本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1.专家引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师资培训,组织教师观看专家专题报告的录像,聘请教育专家来校做专题报告,聘请学有专长的优秀教师做专题讲座。
2.短期培训。利用教师业务学习时间、晚上或假日、节日部分时间,组织教师进行短期培训。内容包括:
(1)专题报告;
(2)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3)新课程学科课程标准学习、研讨;
(4)教学案例分析、教育案例分析;
(5)校本课程开发等。
3.读书活动。教师读书学习是校本培训的主要形式之一。每位教师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学习内容,不断充实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胜任现代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学校将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料,并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读书活动交流会、报告会。
4.岗位培训。学校各职能部门要落实教职员工的岗前学习、培训和在岗继续学习和再培训,达到熟悉、精通岗位业务目标。
5.合作学习。鼓励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交流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的孤立无助现象。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然后集中总结,使原有的观念、方法更加完善和科学。
6.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带动校本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充实知识、提升能力。
四、校本培训的组织和管理
建立以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校本培训骨干队伍,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学校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或指定岗位培训主讲教师或指导教师,主讲教师或指导教师由学校认定、登记、备案。处室科、年段组、教研组要提交学年、学期校本培训计划,确保校本培训主题、内容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和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1.校本培训的组织及其职能
(1)校长室职能:
①负责校本培训的策划、组织、管理、实施和评价,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
②为校本培训提供课时、场所、设备、经费等保障。
③指导校本培训的实施,检查校本培训的进程,保证校本培训的质量。
(2)处室科、学科组、年段组职能:
①负责本部门校本培训的计划、组织和具体实施工作。
②做好本部门校本培训活动记录,收集、提交活动过程材料。
③定期汇报校本培训工作的进展情况,并提交相关书面材料。
(3)集体备课组职能:
①负责本备课组专题活动的组织和具体实施工作。
②做好活动的过程记录、资料整理、提交相关书面材料。
2.校本培训的考核管理
(1)教师校本培训情况由教研室建档,并计入教师继续教育学时,记入教师岗位年度考核,学校将以适当的方式与程序给予认定。教师校本培训情况包括教师读书学习、群体集中学习以及专项培训等。
(2)第一次担任我校新的岗位工作(例如,第一次担任任何年级课程的教师或班主任),均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并通过学校考核、审核合格。岗位培训由指导教师或主讲教师执行。
3.校本培训的经费管理
在学校的教育改革中,我们要不断学习,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之中,寻求创新,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校校本培训个人总结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学校校本培训个人总结范文1--学年度,我们小学校本培训工作在区文教体局指导下,以深入开展“小学教师第三轮继续教育培训”为契机,继续以课程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任务,多渠道加强教师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将教师的观念的转变,理念的提升贯彻于培训的全过程。坚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初步构建了将理念的引领与教学行为的跟进有机结合的校本培训模式。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成立领导小组,构成校本培训机制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以李少宝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安徽省--—--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为了切实抓好校本培训管理工作,教导处设置一名专职主任负责,由学科教研组组织牵头,布置校本培训具体资料,定期进行培训学习。为做到培训管理规范化,指派专人负责,建立了教师个人培训档案。我校校本培训有组织、有方案、有计划,制度健全,构建了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核心,以假日学习为依托的校本培训模式;构成了集中培训、个人自学、教研培训有机结合的继续教育运行机制。
二、制定方案,推进校本培训进程
1、我校从--年5月开始启动《黄泥岗中心小学--—--年度教师全员培训“备好课”专题学习指导方案》。
由各小学学科负责人组织,进行《新课标》学习,熟悉教材知识体系、研读《教参》和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学科负责人将备课资料分配到人,确定主备人。主备人首先进行个人初备,拟出详细的草案。各学科在团体备课的基础上,按照必须时间进行集中研讨。一年级语文和数学为每周二午时,二年级语文和数学为每周三午时。集中研讨时,各主备人根据确定的资料进行周前备课,并在集中研讨的前一周星期五,将教案上交到教导处,进行复印,确保参与教师人手一份。集中研讨由学科负责人组织安排,主备人首先进行说课,其他教师对主备人的说课和草案进行补充、讨论。学科负责人对研讨过程,做好详细、完整的记录。主备教师将草案和定案稿,上报教导处,进行集中评议。
2、对教师的自主个性化学习,我们要求每位教师都根据自身的特点自主选择学习资料,并制定学习计划。
再由学科组对每位教师提出具体要求。
3、在教师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还鼓励教师之间合作和相互学习。
经过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过程,如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相互交谈,从中反思教学过程,交流教学经验;学科组为组织教师相互学习,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教案设计交流,进行案例分析和教学反思,促进了教师共同提高。
4、本学期,我校实行了“周听课制”,即每周安排2位教师上示范课,其余教师可自主听课,并认真记录听课笔记10次以上。
每周五进行交流、讨论和总结。
5、我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上加大了力度。
教导处进行随堂听课,不定时检查教师的备课、上课和作业批改情景。语、数教研组长经常深入各班听课,评课,参与各年级的教学研讨活动,校长亲自率队组织检查各校的教学常规和各项制度的落实情景,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辅导等工作中严格按照常规要求实施。本学期已组织教学常规检查3次,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全镇各校,有利地促进了常规教学各项制度的实施。
6、我们组织了全镇教师参与的备课本事考核活动。
由教师自主选择备课科目,学校根据实际划分研讨小组(2—4人),同时备同一课题。活动严格要求:现场抽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一份完整详细的教学设计。
7、本学期,我们按计划组织了全镇小学教师参加了“一日教研活动”,凌先莉、张园园、宋芳、方克宇等年轻教师展示了六年级语文、作文指导、英语等公开课4节。
经过上课、说课、评课,充分挖掘公开课中的闪光点和存在的不足。教师们结合自我的教学实际,扬长避短,促使自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本事,构成课堂教学特色,锤炼课堂教学艺术。
8、我们多方创造机会,让教师多接触,多学习。
进取组织教师参加市、区及组织的各类观摩、培训等教研活动。先后选派年轻教师张园园、凌先莉到南京参加《全国课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观摩学习,选派张家芳等教师到马鞍山、上海参加英语教学听课学习,选派童春迎、、张园园、凌先莉、王丽萍、宋芳等教师到合肥参加作文教学观摩课学习。派出学习教师把当前教学新理念、新信息经过上汇报课、开讲座等不一样形式传递给本校教师,教师们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了更新。同时,我们进取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课堂教学、教学设计等比赛,宋芳教师参加区级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获二等奖,王宝殿说课,喻秀敏、王德琴、张勇等教师的教学设计分别获区级一、二等奖,副校长童春迎的作文设计获市级二等奖。
三、开展论文交流,争做研究型教师
近年来,我校领导教研意识强,带头参加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校长李少宝的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在cn刊物上发表,《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刊登在《滁州日报》上。副校长童春迎论文《“听”同样重要—一节阅读课引起的思考》获安徽省教学论文二等奖。在领导的带动下,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本事有了显著提高。广大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撰写了很多的教学随感、案例分析。有多名教师参加了市、区级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并获奖,有20篇教师论文在cn刊物上发表。
四、加强课题研究,提升教研水平
我校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年9月启动《农村小学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写作本事》专题研究工作。中心小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具体做法是:
1、明确研究资料:
我校确定课题资料是:将从改变农村学生作文与生活相脱离的现状为主,探索如何挖掘农村习作资源,从而解放学生作文观念,丰富其写作资料,充实其语言储备,进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2、采取有效措施:
⑴组织教师学习有关作文教学的书籍,加强理论基础。
⑵学校购置教学设备,为科研活动的开展供给物质上的保障。
⑶开展问卷调查活动,充分了解我校学生作文水平低下的原因,做到研究有的放矢。
⑷组织力量经过多种途径搜集习作资源。
⑸进行师资培训,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提高科研本事,促进教师向科研型转变。
⑹经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教师座谈的形式,明确研究的具体资料,写出分析报告。
⑺鼓励学生认识农村、热爱农村、融入农村。经过日记、知心话等活动,鼓励学生观察农村生活,教给观察方法,养成随见随记的习惯。
⑻为学生购买读物,并充分利用学校阅览室,鼓励学生购买课外读物,班内传阅,开展多种活动,加强学生知识积累。
目前,研究案例、展示课、实验报告、撰写的论文及交流文章、专题总结报告等材料已经由专人整理,--年12月底将请专家认定结题。
我校校本培训工作经过能努力,取得了必须成绩。广大教师经过校本培训,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广大教师真正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其次,教育理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主阵地;第三,广大教师的终身教育理念已经初步构成,教师们深切地认识到,理解终身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自身生存的需要。经过培训,许多教师能够把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经验转变为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行动,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
学校校本培训个人总结范文2本学期,我校数学组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引领学、教、评一致性”为主题继续做到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追求有效性,基本上能完成了,计划制订中的各项任务,教师在培训中也学到了不少东西。现在就将我校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工作作如下总结:
1、制订有序和有效的计划。
为了便于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我们在学期初就制订了详细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和教研组计划。在计划基本上明确了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和内容。
2、培训内容针对性强了,可实施性也强了。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不少的活动,这些活动我都围绕教师的平时工作,或者是教师急须提高的能力。如说课教学技能的培训;另一个是帮助老师提高资源共享的能力的培训。两个培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我们主要针对教师怎样上好一节课开展了针对性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很好,对年轻的老师的成长会有不少的帮助。
3、建立配套的规章制度。
健全并完善了萧江四小学校本培训的实施方案、实施细则、考核、考勤、奖惩与管理制度。着重解决了校本培训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使校本培训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使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
在校本培训实施过程中,做到学年、学期、校本培训和各种专题培训有计划、有总结,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的业务档案,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研究问题,确保培训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最重要的是各项活动开展后,基本上都能上传到博客上,都及时展示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的活动,也希望更多的同行能有机会对我们提出意见。
5、培训硕果累累,精彩纷呈
自培训实施以来,师德养成和教师礼仪得到加强,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经验已经转变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行动,教师整体素质大大提高。表现为:爱心育人,教风端正,班级管理科学、规范,师生关系和谐;课堂上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实践、创新能力大大提高,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已初步形成。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的力度,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年轻教师为培训重点,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培训内容、创建校本培训的新形式,把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学校校本培训个人总结范文3本学年,我校继续做到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追求有效性,基本上能完成了,计划制订中的各项任务,教师在培训中也学到了不少东西。现在就将我校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工作作如下总结:
1、制订有序和有效的计划。
为了便于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我们在学期初就制订了详细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和教研组计划。在计划基本上明确了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和内容,在实施计划的时候因去年学校在做四项规范达标,所以实施计划有些滞后
2、培训内容针对性强了,可实施性也强了。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不少的活动,这些活动我都围绕教师的平时工作,或者是教师急须提高的能力。如说课教学技能的培训;另一个是帮助老师提高资源共享的能力的培训。两个培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我们主要针对教师怎样上好一节课开展了针对性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很好,对年轻的老师的成长会有不少的帮助。
在学校特色方面,因为本校在人才方面的确缺乏,所以不能搞得特别有声有色,也只能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勉强搞个三笔字培训,以书法擅长的徐少龙老师为负责人,但是老师兴趣很浓,每次的作业都能积极上交,作品也很好。
2、建立配套的规章制度。
健全并完善了包岙小学校本培训的实施方案、实施细则、考核、考勤、奖惩与管理制度。着重解决了校本培训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使校本培训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使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
在校本培训实施过程中,做到学年、学期、校本培训和各种专题培训有计划、有总结,学校培训领导小组对全体参训教师完成培训情况进行评价,对教师的进步情况及时通报,并在评优树先中优先考虑、年度考核中给予加分,同时进行表彰奖励;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的业务档案,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研究问题,确保培训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最重要的是各项活动开展后,基本上都能上传到博客上,都及时展示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的活动,也希望更多的同行能有机会对我们提出意见。
4、外出考察学习培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学习、借鉴他人的办学经验,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我们坚持多年的做法。一学期来,我校共有45余人次参加各级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开阔了老师们的眼界,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了教育教学思路,推动了学校课改工作的进行。在去年11月下旬更是大面积地组织老师参加千课万人培训活动,老师们在这次培训活动中获益很多。
5、培训硕果累累,精彩纷呈
自培训实施以来,师德养成和教师礼仪得到加强,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经验已经转变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行动,教师整体素质大大提高。表现为:爱心育人,教风端正,班级管理科学、规范,师生关系和谐;课堂上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实践、创新能力大大提高,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已初步形成。教师的校本培训学分基本上都合格。
这一年我校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学区县级艺术节活动,在书法、绘画摄影方面纷纷获奖;在学区组织的教师钢笔字比赛中,5位老师分别获奖,期中邱巍娟老师更是获得一等奖。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的力度,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年轻教师为培训重点,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培训内容、创建校本培训的新形式,把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学校校本培训个人总结范文4一、完善教科室常规建设,明确自身职责。
1、本学年,教科室继续实施“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各教研组组长——组成员”的分级管理体系。
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长罗盛毅、教务主任李丽香及教务副主任丁世正,负责学校教科室的工作安排与实施;各教研组组长由学校各学科的优秀教师担任。我校本学期共有五个教研组: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科学组、综合组。
2、做好学校教育科研资料的档案整理工作。
校教研室在学期初制定本学期教研计划,各组也相应制定计划和活动安排表。各组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都有活动记录,并装订成册。
3、做好校本培训相关档案资料整理工作,并且装订成册。
4、出版新城学校教科研动态第八期,综合组开出记忆专栏。
5、继续抓校星辰文学社,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二、加强科研队伍的学习与培训,提高科研层次。
教科研工作的基础是广大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必须有一支具有一定科研理论水平,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为了帮助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我们把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与培训作为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环节。本学期,教科室先后选派多名教师参加各级教研培训此外我校还作为县语文、社会基地学校,组织县里语文、社会活动,全校语文、社会教师和兄弟学校的教师积极参与会议。董黎明老师还作为县观察员到三中调研,同时也作为班主任代表参加泰顺二中的心理教师培训。
三、广泛开展科研活动,提升科研成果。
1、以课堂为凭借,加强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
在教育科研活动中,充分发挥了教研组长的作用。要求每个教研组长认真组织集体教研活动,每两周活动一次,定时间、定地点、定开课人员或讲座人员。采用“教研组定内容,个人钻研备课和上课、集体讨论、深化吸收,形成共识”的操作程序,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以点带面,使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去。本学期各组都进行规范的有质量的教研活动。教师也积极参与公开课活动。
2、加强课堂研究,讲求效益与质量
本学期学校教科室重视“备课、批改、辅导”等常规工作的进行。每月对教师的备课本、听课本和作业本进行检查。从三次检查结果表示:部分教师的备课非常认真,平时的教学工作做地很细致很扎实。本学期特评出备课优秀教师是:陶光华、蓝李秋、潘霞、夏海珍、罗盛毅。作业本批改认真的教师是罗盛毅、董黎明、曾丽娟、李丽香、包滴蜜、蔡祈锋、林来荣等。特别是语文组老师辅导学生作文比赛全面开花,科学实验竞赛硕果累累。学习还把相互听课,努力取长补短作为一项教学常规工作来抓,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学期教科室通过深入课堂,进行讲座,也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教与研的平台。多数老师能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并提建议,自我反思,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问题与今后努力方向。
教科研是每个教师身体力行的事,只有教研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有可能使自己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甚至专家型教师。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教科研热情,如何才能将一些特定的、专项的教科研工作交与适合的教师,教科室与教师之间怎样才能形成一个上下畅通的渠道,以及如何使教科研活动规范化、上质量、上档次,是下学期教科研工作的落脚点。
学校校本培训个人总结范文5透过本次小学数学教研组教师磨课活动,总体感觉:按照“三次备课两次打磨”的要求,磨课教师、教研组长制定并完善了磨课计划。组织开展了教学研讨专题活动,集中解决教学问题,有效促进打磨计划的顺利实施。执教教师认真完成了三次备课(基于个人经验、基于同伴互助、基于教学反思)的教案;针对两次打磨状况,老师们整理出个人反思;两次打磨后,进行了上课,课后全组教师认真参与研课打磨、观课评课等活动;对此我深有感触,主要有两点收获,其一学会如何上好一节复习课的重要策略,其二明白怎样才能够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
首先谈谈上好一节复习课的主要策略,我们认为应把握好以下三方面。
1、一节课要有自己的亮点,比如王老师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这节课来说,导入新课部分就是一个亮点,让两名学生参与抓珠子的游戏活动,看谁能一把把珠子全抓起来,进而由穿成线的珠子联想到数学知识网络的建构,最后衍生出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和思想。
2、复习的资料要有层次性,可由基础题到扩展题,进而体现练习题的必须深度,但切记教学资料太多,就应把常错的地方和易错的地方作为作为本课的重点,才能体现教学设计目标更明确,才能到达高效的课堂,拿孙老师长方形和正方形复习这节课来说,一开始对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进行整一整活动,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然后透过比眼力、巧巧手等闯关活动一步一步打开学生的思维,放飞学生的翅膀,自主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感受知识带来的奥妙。
3、课堂气氛要活跃,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用心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譬如徐老师运算定律这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堂十分简单活跃,师生互动完美,关系融洽,听课老师赏心悦目啊!其次再谈谈怎样才能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才能使自己做为一名好教师呢,听了王老师关于青年教师成长经验的介绍,我们无比激动,无比兴奋,没想到上好一节课竟如此的“费心”,我突然感觉到做好教师真难,且有“三难”,一难要备好课,此备课非彼备课,并不是写篇教案草草了事,而是研读教材和教参,分析学情,并观看相关教学录像,尤其名师的视频;
二难要写好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论文、课题研究、教育故事等等,只要和教学相关的点点滴滴都能够随时记录,自然而然就会厚积薄发,才能孰能生巧;三难就是终身学习,当今社会信息更新速度超快,教师要不断学习,年年有创新。
一、校本培训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围绕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精神,以实现学校办学总体规划,实现学校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根本方向;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作为宗旨。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实际需要选择培训内容和方式,突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努力实现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一体化。
3.坚持以教师个体学习和岗位培训为主,个体学习和团体培训并行,分散时间与集中时间相结合的原则。
二、校本培训的目标
1.巩固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师德修养,构建现代教育新理念,促进新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2.养成刻苦钻研业务、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拓展教师专业知识、不断充实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骨干教师成长,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3.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校建构成学习型组织,掌握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掌握新的管理、教学、评价方法和新的教育教学技术手段。
4.构建团结协作团队,使教师在学习中自我提升,在同伴互助下自我发展,在专家引领下自我完善。
三、校本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1.专家引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师资培训,组织教师观看专家专题报告的录像,聘请教育专家来校做专题报告,聘请学有专长的优秀教师做专题讲座。
2.短期培训。利用教师业务学习时间、晚上或假日、节日部分时间,组织教师进行短期培训。内容包括:
(1)专题报告;
(2)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3)新课程学科课程标准学习、研讨;
(4)教学案例分析、教育案例分析;
(5)校本课程开发等。
3.读书活动。教师读书学习是校本培训的主要形式之一。每位教师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学习内容,不断充实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胜任现代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学校将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料,并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读书活动交流会、报告会。
4.岗位培训。学校各职能部门要落实教职员工的岗前学习、培训和在岗继续学习和再培训,达到熟悉、精通岗位业务目标。
5.合作学习。鼓励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交流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的孤立无助现象。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然后集中总结,使原有的观念、方法更加完善和科学。
6.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带动校本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充实知识、提升能力。
四、校本培训的组织和管理
建立以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校本培训骨干队伍,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学校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或指定岗位培训主讲教师或指导教师,主讲教师或指导教师由学校认定、登记、备案。处室科、年段组、教研组要提交学年、学期校本培训计划,确保校本培训主题、内容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和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1.校本培训的组织及其职能
(1)校长室职能:
①负责校本培训的策划、组织、管理、实施和评价,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
②为校本培训提供课时、场所、设备、经费等保障。
③指导校本培训的实施,检查校本培训的进程,保证校本培训的质量。
(2)处室科、学科组、年段组职能:
①负责本部门校本培训的计划、组织和具体实施工作。
②做好本部门校本培训活动记录,收集、提交活动过程材料。
③定期汇报校本培训工作的进展情况,并提交相关书面材料。
(3)集体备课组职能:
①负责本备课组专题活动的组织和具体实施工作。
②做好活动的过程记录、资料整理、提交相关书面材料。
2.校本培训的考核管理
(1)教师校本培训情况由教研室建档,并计入教师继续教育学时,记入教师岗位年度考核,学校将以适当的方式与程序给予认定。教师校本培训情况包括教师读书学习、群体集中学习以及专项培训等。
(2)第一次担任我校新的岗位工作(例如,第一次担任任何年级课程的教师或班主任),均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并通过学校考核、审核合格。岗位培训由指导教师或主讲教师执行。
3.校本培训的经费管理
二、学校校本培训与教研领导小组
三、工作的整体思路学校是校本培训的主阵地,是教学教研的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因此,要搞好校本培训及科研,就必须立足本校,依靠全体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在充分学习课改理论的基础上,加强课堂教学的自我反思,要切实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组织群众讨论,共同研究解决办法,逐步形成专题研究。
四、校本培训与教研的主要内容校本培训内容:
基础教育科研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体系研究;评价体系研究;综合课教师的培训;经验交流;对策研究。
校本教研
1、要重视研究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实际问题,加强教学反思,对教学中的问题及时交流讨论,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2、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
3、教研组要切实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重实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效率作为主要标准。
4、加强对课题研究的指导,把课题研究落实到实际教学中
5、重视校本教研,综合实践等薄弱课程的开发研究,力争使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成为我校课改的新亮点。
6、加强学科评价研究。
五、主要措施
1、各教研组要根据本组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本组校本培训和教研计划,计划要突出实际研究。
2、教师本人要突出本学期个人校本培训及教研计划,分析自己教学中的不足,确定自己本学期教研的主要活动。
3、集体备课以教研组为主组织管理,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开始试行多人备课。多人备课是多人智慧的结晶,在使用过程中,授课教师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做必要充实完善,反对不切实际,不加修改的懒汉作风,教师对多人备课的再创新,以此为教师教学质量评定的主要依据之一。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研究和比赛活动。骨干教师每学期要上1-2次示范课。每个教研组每月组织集中业务学习一次。学校组织开展教学比赛活动。
5、大力开展十个一活动,每位教师在一堂课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二、学校校本培训与教研领导小组组长:
三、工作的整体思路学校是校本培训的主阵地,是教学教研的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因此,要搞好校本培训及科研,就必须立足本校,依靠全体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在充分学习课改理论的基础上,加强课堂教学的自我反思,要切实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组织群众讨论,共同研究解决办法,逐步形成专题研究。
四、校本培训与教研的主要内容校本培训内容:
基础教育科研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体系研究;评价体系研究;综合课教师的培训;经验交流;对策研究。
校本教研
1、要重视研究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实际问题,加强教学反思,对教学中的问题及时交流讨论,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2、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
3、教研组要切实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重实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效率作为主要标准。
4、加强对课题研究的指导,把课题研究落实到实际教学中
5、重视校本教研,综合实践等薄弱课程的开发研究,力争使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成为我校课改的新亮点。
6、加强学科评价研究。
五、主要措施
1、各教研组要根据本组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本组校本培训和教研计划,计划要突出实际研究。
2、教师本人要突出本学期个人校本培训及教研计划,分析自己教学中的不足,确定自己本学期教研的主要活动。
3、集体备课以教研组为主组织管理,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开始试行多人备课。多人备课是多人智慧的结晶,在使用过程中,授课教师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做必要充实完善,反对不切实际,不加修改的懒汉作风,教师对多人备课的再创新,以此为教师教学质量评定的主要依据之一。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研究和比赛活动。骨干教师每学期要上1-2次示范课。每个教研组每月组织集中业务学习一次。学校组织开展教学比赛活动。
5、大力开展十个一活动,每位教师在一堂课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一、构建校本培训管理网络
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校长。业务校长主抓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构建以教导处为中心的培训网络。学校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校长、副校长和教导主任等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校本培训的计划制订和实施、档案、管理,下设教研组组长负责具体操作实施。
二、抓常规培训,促进教师整体发展
校本培训工作是学校工作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茄子河小学注重常规的培训工作,每周三业务学习时间进行集中培训。学期初制订“骨干教师培养青年教师计划”“青年教师成长计划”,提倡教师间要相互学习、借鉴,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班主任工作则通过集中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班主任工作典型案例等等,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师基本功培训则要求教师除每学期自学自练外,还统一要求每周三周四出粉笔字、简笔画。针对在听课期间发现教师板书的笔顺总出现错误,学校则组织进行了汉字笔顺的书写测试,并进行了正确书写方法的培训,解决了教师工作中的现实问题。通过常规培训,高××老师被评为市级十佳辅导员、市级优秀班主任,她的事迹在市区进行了大会交流,曲××老师被评为区级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高××、李××等正在发挥着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青年教师徐××、钟××、刘××已成长为我区教育战线上的新生力量,
三、抓校本教研是校本培训的出发点
校本教研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学校。针对校本教研这一具体阐述的意义,茄子河小学将校本教研作为校本培训工作的出发点,以教师在校本教研中提炼出来的教学实际问题作为培训的内容,从而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当中的困惑。如:在进行语文校本教研活动时,教师们发现,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抓好课前预习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提高有效的预习呢?针对这一问题,学校组织了“如何指导学生预习”的培训,教师则结合自已的教学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展现自己将“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学校及时召开了全校性的以“有效预习潜入文本形成能力”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从而达成共识,共同提高。
四、抓教育科研是校本教研的落脚点
教育科研是以科学的方法为基础,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规律的认识过程。科研能力强说明教师对教育教学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深入的研究、认真地实验、缜密地论证、准确地总结才能形成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因此,在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科研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时,教育科研是在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来的成果,在培训的过程中学校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平时的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最终解决问题的效果、今后还有待解决的问题,这样坚持长久,逐渐总结形成经验,也就形成了个人的科研能力。在2003年12月,学校承担了国家级语文科研课题“小学生掌握拼音、字词能力评价研究”和省级数学科研课题“小学生日常评价与考试评价的研究”。在市、区业务领导的指导下,学校组织教师制订方案,进行业务讲座,精心组织实施,及时总结经验,使得科研工作得到有效实施。现在,学校已经形成了一支由省、市、区、校骨干教师组成的骨干教师队伍。
通过科研老师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刘××的《角》《比较数的大小》获得省级教学设计一、二等奖,李××的《小小的船》获省级二等奖,汤××撰写的案例《让评价成为小学生掌握拼音、字词能力的有效手段》获国家级三等奖、论文《实施有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评价成为小学生掌握拼音、字词能力的有效手段》均获省级一等奖,汤××和××老师还被评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先进个人,高×的《让有效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和《学生日常评价与考试评价的研究》《改革作业与考试,让学生主动学习》均获省级一等奖,其他方面取得的成果更是不胜枚举。
五、建立校本培训档案
按照欧洲教师协会1989年的界定,校本培训是指源于学校课程和整体规划的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旨在满足个体教师工作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校本的核心是以校为本,其中包含有三层意思:一是为了学校,为了解决学校和教师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二是在学校中,教师应在学校或课堂中寻求自身的专业发展;三是基于学校,秉承一切“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的原则,教师继续教育的一切计划与活动都必须从学校和教师的需求出发。
一 我国校本培训的发展
1.我国校本培训的发展现状
校本培训起始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提倡的“以能力为基础的师范教育”。在我国早已有了教师组织的相互讲课、听课的方式。20世纪80年代,校本培训在我国逐渐兴起,我国上海等地先后开展了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教师学习的活动;到90年代后期,形成了校本培训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热潮。
我国的教师教育始于20世纪初。1999年11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各中小学校都要制订本校教师的培训计划,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这是校本培训第一次在我国的官方文件中被明确指出。2002年3月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依据《教育法》等国家、省、市(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有关法规、方针和政策,为本地区中小学校开展教师校本培训提供指导和服务。”2011年3月西安市人民政府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大力推进校本研修,中小学要结合实际,建立本校研修制度,制订校本研修规划,把校本研修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2011年9月陕西省关本文由收集整理于实施“国培计划”做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的通知”,明确列出了校本培训的目标、培训对象、培训平台和校本课程。由国家推行的,省市区等颁布的政策法规可以看出,校本培训已经由上而下从理论走向实践、从不成熟走向成熟。
2.我国校本培训的影响因素
校本培训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是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推动,是中国国内教育现状、教育政策和社会改革的促进,更是教师教育发展对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日益要求的结果。
第一,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推动。20世纪70年代,英国在《詹姆斯报告》中指出,“教师的在职进修应从中小学开始”,因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在校园内发生的。而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就开始了一种与往常不同的教师培养方式,即“以学校为基地的”培养模式,这是校本培训的雏形。教师校本培训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作为“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概念与新策略”,最先在英、美等国产生,开始重视教师的在职培训及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形成了以中小学校为中心的教师在职培训模式,这一模式提高了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技能,提高了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大学研究者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后来,教师校本培训模式很快推广到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并在国际会议上得到了认可。校本培训改革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办学模式,将教育理论与中小学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因此,校本培训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展开,并得到了发展。
第二,中国教育政策和社会改革的促进。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进行校本培训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根据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教师中进行继续教育工程,要求全国在3~5年内,以不同的方式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的全员培训。第三次全国教
育工作会议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全面启动,校本课程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将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利发放给学校,强化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此外,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也为校本培训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学校怎样展示自己的个性,怎样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怎样培养有特色的师资队伍,是学校思考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校本培训必然能得到支持。
第三,教师专业素养需要校本培训进行提高。与以往的教师的定义不同,现代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发展为教育的研究者,由独白者转变为对话者,由课程的执行者转换为课程发展的主体,这种由关注学科发展到关注教师自身素养提高的过程,正是校本培训产生发展的温床。与过去相比,正所谓“用枯燥无味的讲课来告诉教师如何在课堂上避免枯燥无味的讲课。”这一方法,已不再符合当今教师培训的精神,近年来,在教育研究方法中,质的研究越来越多,同时在教师素养的框架中,教师的实践性备受关注。因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产生于教师的日常工作,所以校本培训正是契合了对教师专业素养中实践性知识的提高的这一要求,是它产生、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
二 我国校本培训的理论基础
1.终身教育理论
由法国著名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理论是校本培训的重要理论依据。在《终身教育导论》中,保罗·朗格朗指出“终身教育思想的基本含义是要求实现教育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统一。在时间上,主张教育应贯彻人的整个一生,反对把人的一生截然分成在学校里学习和社会上工作这样两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在空间上,主张教育应包括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反对教育只限于学校的读书,排斥学校以外的学习观点。”党的十六大报告确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师教育正是在这样一种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教师教育不仅包含了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在职进修,还把以学历为目的的教育与非学历为目的的教育结合起来,完好地形成教师的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一种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是包含了所有现存的教育形态在内的教育过程。终身教育要求师资培训应贯穿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应是持之以恒的经常性工作。因此,终生教育思想为它的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之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协作、利用等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获得的。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消极被动的,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真正的学习是学习者在自己经验背景下建构起来的活动过程,学习不是一种脱离了实践的摸索,而是在学习的具体情境中,通过真实而详细的学习行为,使学习者获得具体的知识。在校本培训活动中所关注的不是仅仅让教师学习某些科学知识或教育知识,也不是个别教师所谓的反思,而是构建一种合作的教师文化。校本培训注重的正是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实际问题,重点是要解决学校和教师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这一理念与建构主义理论不谋而合,教师的学习是主体构建的学习,是与教育教学情境中的真实的、问题的、案例的学习密切相联系的,是教师参与的共同学习。
3.教师专业化理论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教师专业化更注重实践,更加注重研究如何根据教师的成长需要,给教师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学校发展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终目标,中学校本培训基于教师不断发展教师素养的专业需求,重在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培训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要求,教师这一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之中,教师职业要进行专业化的发展,教师个人也要进行终身教育的专业发展,教师职业专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专业发展是专业化发展进程的必然要求;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在于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将极大地推进教师职业专业化进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为进一步推进我区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工作,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校本培训制度,促进校本培训健康和持续发展,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根据教育部、省、市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实际,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校本培训的重要意义
1.校本培训是在教师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的统筹和指导下,由学校组织实施,着眼于满足学校与教师发展需要,由学校自主确立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以解决学校、教师的实际问题为目标的一种继续教育形式。
2.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有效开展继续教育的基本途径,在建设教师基层学习型组织、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中小学校是校本培训的主体,校本培训贴近学校实际,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针对性强,有利于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提高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二、校本培训的目的要求
1.校本培训要以学校和教师为本。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场所,也是教师发展的基地。校本培训要围绕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目标、特色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需要来安排。
2.校本培训要与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要以新课程培训、班主任培训作为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坚持边实践、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让教师更好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疑惑和问题,让班主任更好解决班主任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3.校本培训要与高校、教科研、培训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加强教师继续教育优质资源的建设,加强培训过程的专业引领和指导。充分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在校本培训中的示范、辐射和带头作用。
4.校本培训既要有规范的要求,又要有灵活的安排。中小学校为校本培训实施工作的主体,学校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形式、时间等,充分调动学校、教师、班主任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三、校本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1.校本培训要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班主任专业能力为主要内容,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科研方法、教育教学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班主任专业能力以及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特色的各项培训。
2.培训项目主要有:⑴新教师培训;⑵青年教师培训;⑶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训;⑷班主任工作培训;⑸教师学历提高培训;⑹学校中层干部培训;⑺新教材培训;⑻信息技术培训;⑼中老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培训等。
3.校本培训的形式要根据学校的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处理好集中培训与教师自我学习、专题培训与系统培训、校内培训与校外学习考察等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与设计校本培训的有效形式。校本培训的基本形式可采取专题学习、读书自学、案例反思、交流研讨、考察观摩、课题研究、教师论坛、班主任论坛、网上学习、教学行动研究、合作探究等。
四、校本培训实施步骤
1.制定计划阶段:围绕学校的发展规划以及教师的专业化需求作考察调研分析。在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制订详细的校本培训学年计划,并上报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备案。
2.评议计划阶段: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要组织人员评议校本培训计划,评议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申报学校,并把校本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
3.实施计划阶段:各校按计划实施校本培训,学校要抓好校本培训的考勤、记录、考核、书面总结等过程管理工作;并及时收集整理校本培训的计划书、培训记录、学员成果、学员成绩、书面总结等资料档案管理工作。
4.检查反馈阶段:区教师进修学校要定期到中小学校检查校本培训的开展情况,了解学校在开展校本培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指导中小学学校落实校本培训计划,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五、校本培训的组织管理
1.教师进修学校应把校本培训纳入日常工作计划,加强校本培训的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工作,帮助不同类型的学校设计符合自身特点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组织经验交流,开展校本培训的实践和理论研究。
2.中小学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要将校本培训工作纳入校长的任期目标。中小学校要成立校本培训的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合理安排经费,建立校本培训的管理制度。
六、校本培训的考核与评价
1.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不断完善校本培训的考核评价制度。将校本培训工作纳入规范化学校建设的教育评估体系,纳入学校考核的范畴,纳入校长的目标管理。
2.区教育局每学年对各校的校本培训进行考核和专项检查。
3.开展校本培训实验和示范学校的创建活动,发挥校本培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高质量、高效益的校本培训活动。
4.对于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于不重视校本培训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批评教育和帮助,
七、校本培训的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推进校本培训是构建灵活开放的现代教师培训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举措。各中小学校要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把校本培训列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规范管理。
2.完善制度,建立工作规范。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开展校本培训的管理机制,将校本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体系,建立校本培训的学时学分管理档案,完善校本培训档案登记制度和工作监管制度。
3.设置专项经费,保证校本培训的经费投入。各校要在教育经费中设立校本培训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以保证学校校本培训费用。
4.创设条件,保障实施。各中小学校要加强校本培训的学习环境建设,为教师学习提供时间、信息和其它资源保障,切实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终身学习的基层学习型组织。
八、加强教研组的建设
校本培训的工作重点应是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学校教研组原本以研究教材教法、改进学科教学为目的,在提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中小学教研组活动、教师研修实践表现出明显的超学科性质的空泛倾向:一些课改培训模糊学科边界,忽视学科教学的基本性质与任务,仅仅停留在自主、合作、探究等通识理念的讲解上,包括一些名师在内的公开课,数学课不讲逻辑,语文课少了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小学教科研活动越来越强调以课题为核心,按专门化的科研之路展开,在课题设计、开题论证、中期检查与结题鉴定上耗费了不少时间、精力,而对教师的日常备课、上课、作业设计、个别辅导中的创造性劳动很少关注,考试命题被视为“应试教育”的代名词,很少纳入正规的教科研活动的视野;等等。
2007年暑假,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组织4500多名中小学在职教师(主要是青年教师)进行学科专业素养统一考试(考试内容主要为课标所规定的知识点、能力点),其中暴露出不少问题:部分中学语文教师文言文翻译能力不强,与“字字落实、文从字顺”的要求有明显差距;数学教师思维方式单一,运算粗心;英语教师词汇量明显偏少;物理教师动手能力差,实验题得分率仅40%。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在教师身上普遍暴露出来,两者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这些问题的出现既与近年来师范毕业生素质不高、高等师范院校并没有真正帮助师范学生过好学科素养关有关,也与教师在职研修活动的偏颇有一定的联系。现场独立教学设计测验同样暴露出不少问题。以高中历史为例,让教师就“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这一专题进行单元复习课的设计。在45个教师中,约49%的教师没有导入设计;70%的教师虽考虑到复习教学的重点、难点,却没有如何突破的具体方法、措施,没有学生活动的预设与学法指导;约89%的教师有“练习”这一环节的标题,却无针对单元内容的具体的练习设计。工作若干年的教师对教学设计的基本规范要求是清楚的,甚至也能说出教学方式变革的主导理念,但由于平时一味依赖现成的教学参考书、习题集,自身缺乏对学科教学内容的通透理解与把握,因此在独立备课的情况下设计不出具体的学生活动的内容、要求与方式。教师离开了教学参考书就不会备课、上课;离开了参考答案,就不会解题;离开了标准化习题集,就不会设计练习、出试卷,其所谓的创造性劳动、研究性实践从何谈起?不能独立教学,又何来专业自主?
学校教研组的活动应当关注哪些问题?
1.课程标准与教科书。教师要认真学习并深人理解课标理念与学科教学要点,更要进一步关注教科书是如何呈现课程标准的,包括具体的呈现内容与方式,要进行不同教科书呈现内容与方式的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校情与学情,对教学内容作必要的规划、充实与完善,既要走进文本,走进教材,又要超越已有的教材,开发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课程。将课标与教材联系起来研读,将不同版的教材进行比较阅读,对呈现内容与方式进行必要的重组,这应当是学科教研组进行备课研讨活动的重要话题。
2.教学内容的深度阐释。对教材的钻研绝不能止于把握它与课标的关联,还要进一步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诠释蕴含在文字、符号、图表中的意义。衡量教师对特定教学内容的钻研是否达到一定的深度,有几个重要指标:一是能否把握特定教学内容在横向与纵向上的结构关联,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及其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二是能否举出日常生活中的恰当的事例对概念、原理、定律的实质作说明;三是是否把握其中所渗透的学科基本思想与方法论准则,尤其是是否把握一门学科的统领性观念在特定单元、特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的渗透与挖掘。
3.教学任务的分析。侧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陈述学生应当学什么,做什么,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结果(这里有一个教学目标的表述问题),并揭示教学目标规定的学生要形成的能力或倾向的构成成分及层次关系。也就是从预期的终结性学习结果开始,运用逆向设问法,反复提问并回答这样的问题:学生要达到这一目标,完成这一学习任务,需要预先获得哪些必备的知识、技能与经验?必须经历哪几个阶段?关键环节是什么?可能出现哪些问题?会引起怎样的误解?在教学任务分析中,教师对学情的把握,已有的实践经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好教师总是在关键环节重点)上花力气.在容易误解的地方(难点)下工夫。
4.学习内容的呈现。用什么程序与方式将特定的学习内容呈现给学生?师生在教学交往中的地位、作用不同,呈现出的行为模式也有所不同,主要有3类:一是讲授教学。教师将现成的知识、经验、结论直接呈现给学生,并作必要的举例、阐释、板书,学生主要通过聆听、观察、记录进行接受式学习,整个交往过程主要是由教师直接控制的。二是对话教学。问题引导,双向互动,和而不同,师生在教学交往中平等参与,共同活动。在对话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相当重要,而教师在对话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三是活动教学。将学生的学习视为一定情境下的任务驱动、全身心参与的自主性活动过程。教师作为引导者,提供必要的咨询、帮助;学生成了互动的主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教学交往的内容、进程与方式。教师在进行备课研讨活动时,需从中作出明智的选择与优化组合。
5.课堂教学的组织。包括为学生主动参与和深度参与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合作,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关注学生的差异,作分层教学与个别辅导;对学生独特感悟与个性化理解的尊重;建立学生导向的课堂教学秩序;等等。
6.学生的练习、测验与评价。这涉及对课标中关于不同学习要求的准确理解把握(如关于认知学习中的知道、辨认、说明、应用;体验学习中的经历、感受、认同、形成等等)围绕不同层级的学习要求设计相应的练习与测验题目(不仅仅是纸笔测验),对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进行准确的观察、记录与诊断分析,并据此设计后续的教学活动。
上述每个专题的研究与解决都必须建立在有关学科知识的通透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同时又不同于学科专家的专门探究,而侧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对学科知识进行教学的加工。它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融为一体,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的转化与生成,而不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之外开展专门化的课题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具体的个性化的教学活动方案、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针对性强的精练题等。尤其不要片面地将编精练题与“应试教育”直接挂钩。试题的研制既要吃透课标、考纲与教材,又要了解学情,善于从学生生活经验中取材、设问;要站在能力立意的高度,体现课改的基本理念,给日常教学以正确的导向。学会命题同学会上课一样,同样是教师的真功夫。现在需要的是将原本属于教师的考试命题、学业成绩评定的权利还给教师。
如何组织能够促进学科教学知识的积累、交流与分享的教师研修活动,这是个难题。现有的学校教研组建设比较重视制度建设,应当说,这对于推动教研组活动步入正常的轨道,改变教师专业发展中孤立无援的状态是有益的。但制度是把双刃剑,它能将组织成员的不规范行为管束起来,也能将其创造性和主动性压抑下去,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制度。制度规定的是最基本的、共性的东西,是应当守住的底线,但制度无法涵盖现实中千变万化的各种情况,规定太多、太死,必然会造成组织的僵化、死板、低效,扼杀教师的创造性。促进学科教学知识增长的教师研修活动要体现学校特色、学科特点和教师的个人特征。如有的学校组织教龄不满3年的青年教师参加基本功大赛,从语言(演讲、朗诵)、书写(粉笔字、钢笔字)、写作(中文、英文、日文写作)、操作(实验能力、解题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艺特长(琴、棋、书、画、歌、舞、摄影或其他绝技)等方面展开,有学科个性,还为教师多方面的才艺展示搭建平台,鼓励教师张扬自己的个性。
论文摘要:教师培训是对在职教师实施继续教育,促进教师成长的专业教育。英国校本教师培训强调以学校为教育基地,注重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来探讨学校教育与教学的规律,以培养具有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为目标,帮助教师专业发展。我国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借鉴校本教师培训的先进经验,重视教师教育的重要作用,结合当前学校教育现实,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师资培训,培养适应现代教育形势以及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专业教师队伍,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一、英国校本培训的产生与发展
校本培训(school-based in-service education)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英美等国,是以培训内容为依据,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善学校和教学实践为中心的培训,旨在强化教师专业的实践性,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早在1972年,《詹姆斯报告》就建议教师在职进修应从中小学开始,认为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在学校发生的,校本教师培训可以使教师的课程开发与教学技能得到充分发展,并揭示各种教育需求与不足。因此,詹姆斯小组认为,每所中小学都应把本校教师的在职培训看做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并且所有教职员工都对此负责。《詹姆斯报告》关于教师在职培训的观点得到了各教育团体和中小学的赞同,同时由于英国中小学享有充分的自治权,从而为教师在职培训的改进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可能性。此外,一些教育学者也认为,要确保将学校教育计划付诸实施,就需要有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师在职培训计划的支持,进而加深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教学能力。英国皇家督学团也在其督导报告中指出,在各个学校里,教师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利用现有的资源,来评价他们的进修政策和实践,以及界定将来要优先发展的方面,决定从何开始进修。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小学通过自主界定本校教师的培训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提供适当的支持,实施校内培训计划,帮助教师获得专业发展。
伴随学校改革思潮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兴起,校本教师培训计划在英国得到了广泛推广并实施,经过多年实践,英国校本教师培训计划的学校政策、内容与方法都变得更加完备。教师培训紧紧围绕学校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任务来实施,并将学校教师培训计划纳入学校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学校发展相适应。其中中小学校长在校本教师培训中负有重要责任,以保证校本培训计划的顺利开展,培训内容也要立足教学实践和学校需要,提高教师教学的能力。英国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已将教师的校本培训计划列为重建学校的一部分,并与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教研实践、校本管理等工作互相结合,强化对教师的专业教学实践。
二、英国校本培训的实施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英国公众对教育质量日益关注,要求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应达到人们的期望,而且进一步呼吁政府制定出台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育质量的政策。自此,英国教师教育改革把加强在职教师培训作为政府发展教师教育的新举措,并在1988年以后,英国将教师校本培训作为国家的一项教育政策。
(一)校本培训计划的设计
校本培训计划是在大学、中小学以及地方教育当局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但最终的决定权应在中小学,由于各校情况不一,学校培训计划必须与其所拥有的优势相适应,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程序,以便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保证教师培训的质量。中小学作为教师教育的实施机构独立承担师资培养任务,是近年来英国教师教育中出现的新趋势,也是教师培养的一种新模式。这种变化说明,为了避免教师培养和训练中专业实践能力不能满足教师专业化的现状,从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训练,已成为英国促进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从而提高教师质量的重要理念。首先,由学校制定教师培训政策。说明培训目的,可用的资源,实施培训活动的要求和程序,培训时间的安排及职责分配等,使所有教师全面了解学校的培训政策。其次,提出年度培训计划及实施程序。分析并说明学校、教研组和教师个人三方面的需要及预先计划的培训时间、方式和费用等。最后,对教师培训进行检查和反馈。作出翔实的培训记录,对培训活动取得的成效及开支进行及时监控与评价,并对教研组及整个校内外有价值的观点与实践经验作出反馈和采纳。
另外,在英国的中小学设置专业委员会作为校本培训计划的重要组织。由副校长兼任主任,成员包括学校的教师代表、地方教育当局的中小学总顾问、地方教师中心或大学教育学院的代表。专业发展委员会的任务主要是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提供指导性建议、协调与监控,提出年度的优先发展项目,与教研组长和年级主任合作为学校教师培训具体内容提出建议。这使学校教研组、年级组及具体的职能组织都能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教师专业发展提出规划和补充。
(二)校本培训的内容和方法
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必须从教师的专业发展出发,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又与学校发展紧密相关。由于英国中小学拥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其校本教师培训计划、内容与组织均由各自所在的学校负责,但是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地方教育当局的指导方针制订培训计划和组织实施。
英国校本培训是由中小学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而设计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的,其培训内容充分体现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需要。教师专业发展通常被认为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经验以及系统地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所达到的一种专业成长,所以校本教师培训的内容应集中于教师胜任教学及革新教学的各种能力,主要包括教育理论、所教学科的知识与运用、学校管理、学生与班级管理、师生交往、学业评价、教学新技术的运用和校本课程开发,等等。中小学校本培训逐步倾向于满足教师个人的需要,重视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和所需教学技能的获取,诸如如何实施对年幼儿童的有效教学,如何运用信息科学技术来加强学生的课堂学习,如何满足有特殊要求学生的需要等。
为使学校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之间谋求一种动态的平衡,英国中小学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了设计校本培训的策略。其一,在设计校本培训时要处理好学校整体规划的计划与程序,学校的年度与学期教师培训计划,教师的具体培训活动与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有效实施校本培训计划。其二,在校本培训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学校教师的整体需要,学校各工作小组或职能组织的需要以及教师个人的需要。最后,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可用资源,重视学校内外的各种优势和力量,充分调动学校各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谋求与校外的联系与合作,从而完善培训计划的设计与修改
三、我国教师培训的现状
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和知识结构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也给学校师资培训带来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专业化运动的不断发展,使各国加强了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师培训计划。而我国的教师校本培训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如湖北省十堰市遵循因校制宜、因师施教的原则并依据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师的素质状况,构建了适合本校发展的三型十环校本培训模式,让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促进教师个体和教师团队专业发展。关于校本培训的界定,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种解释,经过综合比较,我们认为,校本培训就是以教师任职学校为中心的在职培训模式,它以学校中的教师为对象开展培训,培训立足于学校岗位的实际需要,学校负责培训内容的选择时间的安排、方式的确定和教师的组织,其目标是解决本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我国的教师培训,从表面来看,教师的学历合格率提高较快,然而教师素质和学力并未得到真正的提高大多数盲目追求学历的提高,从而出现了高学历的泡沫现象。就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素养与能力来看,还远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教育发展需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和教育对象的复杂化、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感到自身的能力无法跟上新教学理念的要求,这对教师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在教师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行为,把教师的发展简单地看成是教师个人的事情。尤其在农村学校教师在职培训或进修方面,更缺少时间上的保证和经济上的支持,这些已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师教育的发展使得教师培训的目的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性的趋势。一是以学历、学位教育为主要目标;二是以更新知识结构为主要目标;三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改进中小学教育实践为主要目标。所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方面,在强调学历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将教师培训的重点转向非学历教育,切实发展教师的思维和教学能力,并着眼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高质量、复合型的专业教师队伍。
四、从校本培训看我国教师培训
校本培训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将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继续教育形式,是由教师任职学校自主制订培训计划、自主组织开展的培训活动。在教育系统复杂化和教育对象多样化的今天,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多,既是课程专家,又要成为技术评价者、课程顾问等,要为学校的发展前景服务,这就要求重新认识教师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作用,重新发现教师,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要注意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应拥有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二要认识到对教师增加职业培训的重要性,以适应中小学教学实践的需要;三要通过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为教师提供完整的继续教育。英国的校本教师培训计划是中小学及地方教育当局一项固定的长期工作,在每学期的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安排用于校本培训的活动,让教师积极参与到校本培训课程、各种专题讨论、相关教学咨询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活动等。校本培训在关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发展的同时,也在注重教师专业研究能力的发展,让教师成为研究者,使教师针对实际教学问题进行思考,作出判断。此外,中小学的自治权使学校能根据学校、教师的实际需要制订有效的培训计划和设计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的培训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学生获取丰富的知识和学习技能,帮助学生持续发展。
为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培训计划,以确保培训活动与教师专业发展能使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得到显著改善,我国的教师校本培训要优先改进学校管理机制、基础教育教学培训模式、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等与教育教学实践直接相关的方面,由此加强教师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
第一,学校应建立教师职后培训的良性管理机制,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体系,并将教师任职学校作为培训基地,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依据学校发展战略,强调教师培训机构与中小学之间的伙伴合作关系。同时,学校要充分享有自治权,使教师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学校管理者对教师培训的设计和组织要综合考虑校情、师情,依据现实需要提出培训课题并组织实施。
第二,教师培训要注重教育理论与教师教学实践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教学经验交流、案例教学、行动研究等方法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此外,教师的校本培训要与教师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起来,让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习。这意味着教师要依据实际工作需要、自我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要求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强教师的专业成长,并有效地转化为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第三,校本教师培训的内容应更加丰富,密切结合实际,除了专业学科和教师教育知识的更新和深化、教育技术的掌握、一般文化素养的提高外,还要包括对学校、家庭和社会所面临的最紧要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另外,在培训方式上采用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同时运用以老带新、假期培训、校际观摩交流和反思教学等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教育改革已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新的取向,而校本教师培训计划的推行,让教师通过适当的校内实践经验来获得教学技能,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通过进行行动研究,从而丰富教师教育的内容。与此同时,广大教师在校本培训计划的指导下,既能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在整个生活中创造知识,学会生存所需的态度和技能。这种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适应了教师教育改革的具体要求,反映了当代教育运动的重要规律,并为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