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营销案例分析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案例教学;市场营销学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方式已经在教育界得到了认同。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很多营销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喜欢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但是,在市场营销学的案例教学实践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1 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案例适用性低
市场营销案例教学能获得良好效果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有适合教学的营销案例。但是目前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中所选用的实践案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案例的使用随意性比较大,很多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为了使授课更加直观和容易被学生理解,通常临时通过网络或者案例教材去寻找教学案例,并没有对案例教学所选择的案例根据教学大纲或教学目标进行系统的组织和设计,那么所选择的案例对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和能力培养就达不到预期目标。二是案例缺乏实践性、典型性和针对性。现有的市场营销案例主要集中在大企业、知名公司、新兴IT产业,而中小型企业和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案例较少,导致学生对案例很难接受和理解。另外有些营销学案例过于简单,仅仅限于报道式的经验总结无法满足案例教学需求,还有些案例冗长复杂,并且给出判断式的结论,没有留下思考的余地给学生。三是案例的本土化率低,案例教学是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教学方式,国外的成熟案例比较多,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使用的方便性,大多会选择成熟的国外案例作为教学案例来使用。由于国外企业的环境和时代与当前中国所处环境差异较大,中国学生对国外环境了解较少,难以理解案例的内容,导致案例实用性不高。
1.2 案例教学方法落后
虽然很多教师在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式,但是大部分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并没有结合案例教学采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还是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从头到尾讲述案例,或者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教学案例,然后再根据案例内容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教师给出点评。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虽然外表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式,但是并没有体现案例教学的精髓,这种教学方法缺乏对案例教学环节的安排和组织,没有激发学生参与性和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没有能够结合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很难达到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预期。
1.3 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
在高校中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基本上都具有研究生和博士学位,在他们的追求学历过程中,主要从事的是理论研究,大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就是营销实践的缺乏。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导致教师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只能停留在文字表面,而不能透过表面看到更深层次的内容。另外很多教师在案例分析过程中,主要通过理论和主观想象去构造案例和解读案例,这就使编写的案例与实际情形有很大出入,导致伪案例的产生。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是目前营销案例教学中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案例教学在师资方面面临的严峻挑战。
1.4 学生的搭便车现象
在市场营销案例讨论中,集体讨论和小组准备是最常采用的教学方式。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就会发生搭便车的现象。譬如在小组准备方式中,由于最后成绩评定是按照小组整体成绩来评定的,小组中的个别学生就会不努力,钻空子,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参与,他们最后也会由于小组中其他成员的努力而取得好成绩。但是这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提高。
2 提高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的对策
2.1 选择适合的营销案例
选择适合的教学案例,是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长期营销案例教学实践总结的经验,笔者认为营销案例的编写要符合下列条件:案例要具有系统性和目标性。选择的案例要符合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知识层次,循序渐进的增大案例的难度。教师在选择案例过程中,还要考虑案例涉及的背景、环境、知识领域、处理问题的经验以及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和认同教学案例,同时还要考虑案例与教学知识点的关联度。通过案例学生是否能够对所学概念、原理有更清晰的认识,以及是否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都是要考虑的因素。二是选择的案例要具备多样性和典型性。案例的多样性要求在案例教学中所选择的案例要具有多方代表性,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既有传统行业的,又有新兴行业的,既有大公司的,也有中小企业的。典型性指的是所选择的案例具有市场普适性,学生通过该案例能够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三是加强教学案例库的建设,中国各个高校要借鉴国内外著名大学的经验,加强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并且学校之间加强本土化案例的借鉴和交流。在案例库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应该加强与社会特别是企业的沟通和交流,拓宽案例资料收集的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逐步形成有特色的集选题、搜集、撰写、应用、储存、更新、发行和版权保护等各环节在内的案例选编系统。
2.2 改进教学方法
在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中,不能采用传统的教师单向传输的教学方法,而是应该采取教师引导,师生交流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中,学生必须要扮演一个积极参与者的角色。在营销案例分析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创造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多角度发散思维,然后再根据逻辑判断和推理,依据所给条件引导学生自己评估自身思路建议的优缺点。在实际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前把案例教学材料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写出书面分析报告,为了激励学生能够提前认真准备,教师最好能够将学生提交的书面材料给予批阅,以一定比例计入到课程成绩中去,增加学生对案例分析的重要性认知。
研讨是案例教学的主要形式,就讨论的形式,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根据案例的特点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独立思考,对于知识点比较明确,案例材料较少,较简单的案例,应该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2)小组讨论。有些案例较大,内容较复杂,涉及的营销知识点较多,问题相对较深,可以考虑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通过小组讨论能够收集较全面的信息,并使学生互相启发,能够对问题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3)分组辩论,有些问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在此情况下可以采用分组辩论的形式,分组讨论可以让每一组成员形成并验证自己的观点,在与不同观点的交锋中,对自己观点的合理性能够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同时在分组辩论中,由于其它观点的启发也容易形成具有创新的观点。在此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表达能力,思维能力。
2.3 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营销案例教学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营销实践能力是能够使案例教学法顺利进行并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必备条件之一。结合教师实践以及中国市场营销教育长期注重理论教学的环境,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以下方面对自己实践能够进行提高,从而能够适合开展营销案例教学。(1)教师积极参与校外企业兼职,教师通过参与企业的营销咨询和营销部门的策划活动不断积累营销实践。国外的一些比较知名的商学院教授,大部分都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因此他们在授课过程中,不仅具有理论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样的师资非常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良好。(2)学校在组织课程设计中,可以专门请一些有高学历的具有丰富经验的营销专业人员到学校教授一定的课程,让他们根据自身积累的实践案例给学生进行分享,由于他们亲身经历的案例,因此在讲授过程中,更加生动和真实,也更受学生欢迎。(3)教师要注意案例教学中自己的角色的把握,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要能够增加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以及创造学生积极发言的环境对于案例教学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授课之外要加强自身活动组织等能力的培养。
2.4 杜绝学生搭便车现象
针对案例教学中学生搭便车现象,教师在组织案例讨论和分析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一是对每一小组的案例讨论报告的讲述者,不能由小组自己安排,而是必须有教师在课堂上随机选择学生,这样学生在案例准备过程中,不能够确定自己是否是被提问者,所以在准备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认真准备。二是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案例,可以针对小组成员,每一个成员分配不同的任务,然后分别打分,也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搭便车行为。
案例教学在营销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也不能忽略传统的理论教学。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够具备案例分析的能力,不然仅仅采用案例教学对于本科生市场营销教学来说只是镜花明月。国内在本科生的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方面还没有一个非常完善的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在案例教学中,不断摸索和改进,寻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案例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茂涛.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2(11):125-126.
[关键词]市场营销 案例教学 问题对策
20世纪80年代中期,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被引入我国,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并在教学中广泛运用,但如何使案例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课题。本文对案例教学法在实践运用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以案例为基本素材,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情境中,进而识别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一种教学方法。首先,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学生借助精选出来的案例主动地掌握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次,它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侧重于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未来工作技能的培养;第三,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发展并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丰富学习经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真正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素质的目的,从而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二、目前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1.观念保守
案例教学是现代教育中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方法,然而现行市场营销类课程中真正实施案例教学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并不多。究其原因,除了学校对案例教学的倡导激励措施不力,教师对典型案例选择不当,对案例教学方法不熟悉或组织欠佳外,笔者认为主要是观念问题。许多教师早已习惯于传统教育的模式,满足于灌注式教学方法,不想承担案例教学的成本和风险。他们既担心难以适应营销案例教学对知识结构、专业水平、教学方法所提出的更高要求,不愿付出巨大的努力来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也担心学生不能适应案例教学这一全新的教学方式而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更担忧难以把握案例教学的过程和效果,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对案例教学缺乏热情和动力,更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
2.案例选编适用性低
好的营销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之一。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营销学科教师案例教学中所选用的案例素材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不能结合教学目标选择案例。案例选择应当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标,如果不明确案例教学要解决营销领域内什么层次的什么问题,要提高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水平,案例教学就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其次,所选案例时效性不强。有的案例发生于三、四年前或者更早,还有的案例反映的问题在有关当事企业中已经得到改进或解决。最后,所选案例国外的多而国内的少。一些营销案例所描述的不是学生身边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事情,难以被学生理解、接受和认同。
3.营销学案例教学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第一,由于采写营销案例耗时费力,不能作为研究成果,并且对教师的职称评定毫无帮助,因此教师更愿意花时间去做学术研究、。其次,目前国内高校对教师的考核激励体系与教师上课质量的好坏关系不大。第三,从很多教学比赛的方法包括获奖条件、考核标准以及比赛现场等可以看出,比赛教师无需改革教学方法,获奖者都是灌输课的“经典”之作,其消极的导向作用不可低估。
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大多数教师仍以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由教师从头到尾讲述内容、布置作业、出题考试,学生课上听、课后做作业、课后复习考试,这种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不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营销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不利于学生拓展其知识层面,从而难以提高学生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手段上,仍以旧式的教学方式为主,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比例较低。这种传统教学方法缩小了信息的输出量,使学生缺少了一种直观感性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降低了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5.对营销案例教学的主体——教师自身的质量把关不严
营销案例的真实性和实践性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营销实践经验,否则难于讲透,更达不到案例教学的目的。当前有些高校的营销案例教师根本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对案例的分析只能停留在文字和理论表面,难于深入到案例和实践中。这是当前营销案例教学中普遍却严重的问题,也是案例教学在师资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三、提高营销案例教学效果的策略
1.转变观念
倡导和推进案例教学绝不意味对课堂讲授的全盘否定,也不是在一切教学中都要安排案例教学,而是要把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教学目标,由“讲授好本门课程”调整为“从提高学生能力入手,逐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这一调整首先是观念的转变,它突破了长期以来“学生围着老师转,老师围着书本转”的传统观念,实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能动转换,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学生能有效驾驭所学知识,全面提高能力素质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2.精选适用于营销学科的教学案例
笔者认为,我国营销学科案例教学中,教师在选取教学案例时应该注意案例的针对性、时效性和适用性。应当使所选案例既与理论知识相吻合,能为教学目标服务,又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同时还应尽可能选择教师自己能够把握,学生便于理解、接受和认同的案例。上世纪80年代初,大连理工大学在管理学科的教学中引进案例教学法,1987年首建国内高校第一个管理案例库,其中有很多营销案例。目前,该案例库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管理规范的管理案例库,其中,中文案例已达到900多种,自编案例超过800个,在全国院校中高居榜首。营销案例选编应该学习和借鉴国内外著名大学的经验,加强学校与社会间的沟通交流,,逐步拓宽案例素材收集和交流的渠道,多方筹措资金,为出版案例教材提供资助,形成一个有特色的集选题、搜集、撰写、应用、储存、更新、发行和版权保护等各环节在内的案例选编系统。
3.建立鼓励案例教学的有效激励机制
营销案例教学工作常常是一项出力大,却并不一定讨好的工作,如果没有健全的激励机制,愿意尝试案例教学的人便很少。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鼓励和调动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如学校领导应当率先垂范并积极倡导;对效果良好的案例教学进行观摩和总结推广;同时应制定规范性制度和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实践。例如,可以规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必须有一定比例的案例教学,对教师深入社会和企业调研编写的营销案例给予适当的工作量补贴,承认其科研工作量,定期评选优秀教学案例并优先予以发表或出版,在教学酬金以及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倾斜等等。
4.更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
在营销案例教学不能采用传统的单向讲授的传输式教学方法,而应采用教师引导,师生交流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师要将课堂分析的案例及思考题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写出书面分析报告。为了激励学生课前认真准备,教师最好将学生写出的书面分析报告予以批阅,其成绩以一定的百分比计入课程的学期成绩中。在课堂上,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每个人都可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小组代表发言,然后再进行全班讨论,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在营销案例分析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鼓励多角度发散思维,然后以逻辑推理与判断,依据所给条件引导学生自己评估自身思路建议的优缺点,使学生逐步达到分析的既定目标,并尽量客观公正地对学生发言的成绩进行评定。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对学生们的发言及其观点进行总结和概括,一方面,肯定学生们的成绩和优点,保护和鼓励他们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指出其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希望、目标要求和方法建议,帮助学生通过自我反省和自我改进来提高学习能力和效果。
5.提高师资实践能力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须具备一桶水,这充分说明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起的关键性主体作用。营销案例教学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参与案例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教学实践,笔者以为在营销案例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企业营销实践或营销管理经验。市场营销学的实践性极强,教师若不具备任何企业工作经验,只具有书本的理论知识,则很难将营销案例分析透彻。国外知名商学院的很多教授,均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背景,或正在企业兼任咨询顾问,实践证明,这样的师资非常受学生推崇,其授课效果良好。本文以为,在市场营销课程师资结构方面,高校应引进一批具有企业营销实践经验的高学历人才,或者鼓励现有师资适度参与企业的营销咨询或营销策划,以提高实践经验。第二、营销教师应具有敏锐的嗅角,注重通过各类媒体关注各种营销事件,具有积极学习的精神。营销的教学与科研离不开现实中的营销事件,教师应随时加强自身的观察与学习,以积累、丰富案例素材,在营销案例教学中做到信心拈来。第三、教师要注意角色的转换和技巧的把握。在营销案例教学中,教师是导演、教练,学生是演员、选手,教师角色的转换是保证成功案例教学的关键,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参与讨论的主体性地位,为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这样才能营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丽华.管理案例教学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何志毅.中国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现状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9(1)
关键词:市场营销教学;案例教学法;市场营销案例
一、教师的主要工作
1.精心设计教学案例要想使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效果显著,就需要对案例进行科学选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自己已经讲授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设计。①查阅各种市场营销类资料,教师可以从以往的资料中找出典型的市场营销事件,并且结合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制作案例。②在相关企业中收集案例,教师可以亲自到不同类别的企业中进行实地考察,对一些综合性较强的案例进行收集,和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进行教学案例的设计。2.布置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在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想保证案例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1]。例如,在市场营销课前,将准备好的案例教学资料分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案例以及查阅资料来解决相关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就必须在阅读的过程中,抓住关键的信息点,来查阅相关的资料。此外,教师还应统计学生对市场营销教学案例问题内容的解决思路,从而为课堂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案例问题的谈论以及资料查询,教师可通过分组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交流协作意识,从而在学习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相关的手段和措施来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来[2]。例如,教师在对市场营销案例所应用的理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来解决案例分析时提出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市场营销教学案例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即鼓励学生从不同问题的角度来阐述自己的思路,并通过不同观点辩论的方式,来调动起学生应用市场营销教学内容的积极性。具体来说,对于学生讨论中有价值的发言,教师可记录在黑板上,这是帮助学生厘清思考问题思路的有效方法。4.总结案例分析情况当学生讨论完教师安排的市场营销案例后,要通过撰写相关的案例分析报告,来总结教学内容的优势和缺陷。这样一来,在日后的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法应用过程中,就减少作用效果不明显教学内容的时间[3]。具体来说,教师可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案例分析的总结报告。首先,评价学生参与案例教学讨论积极性情况,对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予表扬,以增加其自信心。同时,还要对发言所表达的内容思路进行评价,以纠正其不成熟的解决问题方法。其次,通过强调案例中体现出市场营销教学理论的知识点内容,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最后,从全局的角度总结案例分析讨论的成功与不足之处。这样一来,教师就能从不断的经验总结中提高市场营销的教学质量。
二、学生的积极参与
1.进行案例分析前的必要准备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分析当中去,安排学生对案例进行反复阅读,先对案例进行通读,然后详细分析其中的内容,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对案例进行详细分析,进行反复阅读之后,学生要找出案例中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等,并对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并结合市场营销中的知识内容对这一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如果案例中提供的数据不够完备,学生还需要对相关资料进行查找,从而使案例的分析更加完善。例如对某一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如果不进行分组,也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自主分析。针对案例中的内容,让学生提出应对策略。学生对这一案例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阐述自己的见解。2.积极参与课堂案例讨论针对市场营销理论知识,每个学生均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对案例进行分析,也会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组织讨论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将自己对案例的看法向他人分享。此外,其他学生还要认真分析其他学生对案例的看法。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让每组学派出代表阐述对案例的看法。
三、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1.科学选择教学案例案例选择的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市场营销教学的质量,在市场营销教学指导活动中,教师需要科学选择教学案例,结合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学习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在案例的选择过程中,教师可以遵循着典型性与可操作性的特点,进行教学案例的设计。首先在典型性方面,需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特点的市场营销案例,针对案例中所存在具体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展现案例的理论价值,与当前市场营销的实际情况密切相联系。其二需要关注其可操作性特点,使学生能够充分投入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市场营销教学对学生未来工作的客观影响等等,使学生能够真正通过学习获得能够使用的各类知识,解决各类生活中的市场营销问题。2.案例教学中需要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市场营销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注重与学生多进行交流与互动,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倾听学生的看法,提问学生的观点,并通过适当引导的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
四、结束语
市场营销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借助案例教学法的实践应用价值,为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引导,关注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在市场营销教学指导活动中,教师需要科学选择教学案例,结合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学习需求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学生的积极配合,真正发挥市场营销教学的实践应用价值,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巍,席小涛.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7(23):62-64.
[2]张娟.职业院校市场营销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探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01(32):302.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市场营销案例讨论的准备阶段分为两个部分,包括教师的准备和学生的准备。
1.1教师的准备
1)案例教学前指导在营销案例教学中,课前准备是前提。以此,为充分的保证取得良好的效果和学期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做好相关的规划,并提前与学生沟通,包括市场营销案例的具体类型、不同营销案例形式案例报告的书写要求,以及案例讨论的一些规则要求等,以便学生能根据各自的水平和结合自己情况,合理的安排学习的时间,以此保证教学质量。2)营销案例选择和问题设定(1)营销案例选择要求选择或设计适当的市场营销案例是教学的关键,也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主要困难。目前一些教材的案例有的过于综合、篇幅比较长,篇幅合适的内容上又有欠缺,此类案例事实单一,对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帮助不大,所以选择好的案例对教学目标的现实意义重大。本人认为,优秀的市场营销案例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和要求:第一、营销案例与所学内容有密切相关、对知识的学习有强化的效果,案例问题值得师生去探讨并能学到某些知识或技能,问题设定应该是一些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可辩性或争论性问题,不能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第二、营销案例要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可以培养学生自己的思维思考能力。通过结合营销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这种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营销案例难易适中,易于理解。篇幅太长的案例所含知识点较多,对知识要求也较高这样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把握不住重点,会挫伤学生对案例讨论的积极性。第四、营销案例的选择,其必须具备案例的典型性和普遍性。所谓的典型性,是选择的案例必须符合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从而使得其教学不偏离方向,其次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符合相关的实际,以能触摸到的方式来让学生融入到案例的情境当中。第五、营销案例具备时代性和启发性。具有时代性的案例应该能反映当前市场营销的的发展和新的形势;启发性的案例应该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想象空间,善于设定疑问或设置“陷阱”,启发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讨论问题和形式设定第一、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确定案例讨论的形式。如果班级人数较少可以采取集体参与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最大化分享观点;如果班级人数较多可以选择小组讨论的方式,小组讨论形式是能够保证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的最佳选择。但案例讨论小组不宜太小,因为只有多样性的学生背景才能保证课堂讨论的灵活性、创造性和启发性,才能提出能相互启发的多样化的观点。第二、根据教学目的要求设计合适的讨论问题市场营销案例讨论的问题主要分为开放性和控制性的问题。所谓的控制性的问题,其主要是用于对具体的营销理论的解释和说明,该讨论所得到的答案往往有唯一性和固定性。例如:为什么说GE分析法是对波士顿分析法的补充?而开放性则主要是教师通过抛出某个事实性的问题,然后在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进行讨论。该类问题往往其答案不具备唯一性,同时使用在综合性的案例研究方面。而这种讨论形式是营销案例讨论主要的形式。例如:你认为某公司销售增长的方式有哪些?
1.2学生的准备
学生对案例的准备情况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这一阶段由学生在课外完成。先由教师指定某一案例,并推荐相关参考文献和资料,布置学生在课外阅读,适当提出几个思考题,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第二阶段案例讨论阶段
1、导入阶段
问题导入是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做好组织工作.在让学生对相关的案例和课本进行充分阅读之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预备讨论,在通过全班讨论的方式。而在预备的阶段,其主要完成相关营销案例的共识,其次则是小组内的任务的分工,哪些问题是主要的发言人员等。第二、做好课堂安排的启动。案例课程的开端往往会给后面的课程的效果定下一定的基调,并对学生能否完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起到关键。因此,要做好课堂的开局,通常采用学生自由发言和事先布置安排发言的方式。而不同的方式则根据班级人数的不同而灵活掌握。开局的发言不一定很全面,主要是确定定好讨论方向,示范规则,为后面的发言作好铺垫。
2、对案例的开放式讨论。
在课堂中采用开放式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展开,并按照课堂钱准备的案例和步骤安排学生对相关的营销案例进行讨论。而这种方式其必须掌握以下的重点:第一,需要运用基本的课堂工具辅助课堂案例教学的开展。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的时候,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特点,选用相关的辅助工具来促进学生对营销案例的讨论,如通过组织结果图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角色所承担的具体工作进行分析,从而使得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更切合实践;另外在进行讨论的时候,制定时间的安排表,从而使得学生在进行讨论的时候,更有着良好的时间安排次序。第二,做好对教学的及时沟通和反馈,从而促进案例讨论的更好开展。案例教学使用的目的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从而在课堂中形成互动。通过这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并结合自身的实践,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案例进行分析,并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教育背景,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共同的讨论,从而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相互取沟通、碰撞和相互之前的启发,以此在交流中形成共识,并可取长补短。而除了沟通以外,还必须时刻对叫教学的效果形成反馈,而这也是教师正确引导和把握下一步教学方向的主要的工具。在课堂的讨论当中,教师及时的通过反馈,查看自身在教学方式、案例选材和观点等方面的积极性,以此在该过程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并将其逐步的放大。第三,对案例课堂讨论的稳步的推进。完整的案例讨论,其必须经历一系列的转折点和阶段才能很好的完成,因此,要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对营销课程的积极性,其必须采用相关的措施来保持学生对课程的兴奋情绪,以此更好的实现对讨论的深入。而在营销的讨论推进过程当中,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犯法和技巧。如教师要随时注意保持课堂的活跃的氛围,打破可能出现的冷场。如当教师在看到没有发表相关意见的时候,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冷场,而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及时的做好处理,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调动学生对问题讨论的积极性,以此使得保持课堂的热闹的氛围。可以从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比较关注的话题引入讨论话题,比如:你们去商场买衣服的时候关注的内容主要有哪些;其次及时做好对课堂内容和案例的调控。所谓的调控,就是教师所选定的案例在某种程度上与学生所知道的存在一定差距,或者是在进行讨论的时候,学生们讨论的主体已经偏离了课堂教学的方向,因此,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必须对上述的现象做一定的调控,使得其能够回到主题上来;再次恰当的对课堂讨论中出现的难点进行处理。在讨论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为了某个观点争执不休的情况,因此,教师必须艺术话的对该问题进行相关的解答和处理,从而使得其沿着正确的方向让学生讨论。4)做好学生讨论过程记录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学生记录讨论的整个过程,对不同学生的发言进行记录能够提供教师进行教学分析的依据,教师好可以通过讨论记录对整个讨论过程进行总结,发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自身对案例讨论过程的控制能力,对教学反思活动重要意义。
1.3营销案例讨论课的结尾
1)学生疑问的集中答疑在讨论完成之后,一些学生还会存在一些疑问,包括一些讨论的话题和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可以留出一些时间,给这些同学进行答疑,这样更好的提高案例讨论的效果。2)案例讨论总结好的结尾应当呼应案例教学目标和课堂计划,对案例讨论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学生留下清晰的最终印象,促使学生从案例讨论课总结和汲取富有教益的成果和营养。组织案例讨论课的结尾常用如下方式:(1)以教师为主总结或讲评案例。教师可以做一个简要的结论性小结,或就全班案例讨论的情况做一番扼要讲评来给讨论课结尾。总结中应尽量引用学生的论点和发言,应鼓励积极发言者,同时激励一些发言不主动的同学。(2)以学生为主总结、回顾案例。学生在现场自行总结,可事先安排一位学生带头小结,再让其他同学加以补充和完善。要强调每个学生去总结、体会自己的收获,如有遗漏之处,教师及时进行补充。第三阶段、案例讨论反馈这个阶段分为如下几个环节:学生案例报告的书写、案例评析
1、学生案例报告的书写
案例讨论完后可以安排学生书写案例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的格式要有具体的要求,学生按既定要求写。
2、学生案例报告评析与分享
对学生的案例报告要进行评析,通过案例评析不但可以使学生对案例的理解进行详细的整理,训练学生基本的思维逻辑,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有更深的了解,同时可以对教师教学提供参考,提高教学效率。
二、总结
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是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一般情况下,案例教学以小组形式进行,先进行小组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再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方案的制定,然后进行问题的讨论。在问题交流探讨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的技能有聆听、劝说及交流。在案例分析研究后,要进行案例分析报告的书写。在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必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以及对问题的讨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帮助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教学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使得“教师讲、学生听”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要授课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开始走下讲台,走到学生当中,进行师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就现阶段的课堂表现而言,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学生要么表现不积极,要么表现很拘谨,课堂气氛十分凝重。基于此,在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前,教师要分两步走:第一,先了解学生对市场营销教学的学习态度,再根据案例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合理改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疏导,增加学生对市场营销教学的兴趣。同时明确指出在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中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增加对案例教学方法的认可度。第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环境中。为达到市场营销教学的教学目标,课前学生必须对教师指定的案例材料进行仔细阅读、分析与思考,以此作出自己的判断及选择,并得出有效的结论。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回答问题,将自己的思考、结论大胆讲出,并进行激烈的讨论争辩。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应用,才能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2.1完善教师教学培训制度
对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效果及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主要是教师案例教学的能力和水平。现阶段为提高教师案例教学的水平和能力,必须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建立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对教师的职业技能进行有效提高,对教师知识结构进行不断更新,以此满足新课改对教师专业素质的需求。在教学中,为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学校要多让教师、学生到相关企业中去加强锻炼,增强实践能力,提高市场营销教学的案例分析能力及教学水平。
2.2建立本土化案例库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市场经济的案例与其他国家的案例有所不同,建立本土化案例库,更具有现实意义。主要原因在于本土化案例更符合我国的实际现状,更具有代表性,更能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认识我国企业、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现状,更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环境中。本土化案例库的建立能从根本上帮助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实现自身的教学目的。在其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与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等进行有效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在市场营销案例教学选择中要遵循以下两点:①教师选择的案例要具有一定时效性,将营销理论与实际教学紧密结合,尽可能与具体情况相结合,降低理论的滞后性。②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选择营销案例时,要注重其趣味性,这样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热情,加强对市场营销的认识。
2.3建立学生实习基地
在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很重视讨论,但这种教学方式都只局限于口头,并没有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真实感严重缺乏。为了让学生对营销知识更好地掌握,一定要建立实习基地,帮助学生对营销实践加深认识,基于此,建立实习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要多鼓励学校创建具有专业性的固定实习基地,为教学实践提供必要场所。目前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发展中还需要更多的扶持与帮助。
3结语
这样方式的优点在于教师可以更容易的地组织课堂教学,学生也可以进行比较连贯性的思考。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可能存在不思考的学生,这会严重使得有些小组中的学生没有积极的参与到讨论中。所以,在市场营销的教学中,要将小组性的分析和层层递进的方法相结合。这样不仅发挥了教师的指导性作用,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高校的市场营销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学生为客体、教师为主体的关系,两种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关系。在整个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处于非常权威的地位,这样会促使学生尊重权威性,严重导致了学生的创造性的发挥。
2案例教学在实际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步骤
为了对案例教学的参与性和适应性进行认真贯彻,并在高校市场营销中更好地使用案例教学,只有稳扎稳打才可以对高校案例教学的实际优势发挥到极致,才能真正成为在营销教育中的重要途径。步骤一:首先,就是对案例的选择在对高校市场营销进行案例教学时,需要很多的教学案例,所以对案例的选取是教学案例中首要的条件。对于案例的选取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本土性的案例:其真正含义就是要贴近生活,走进学生们共同关注的事,可以从我国企业的营销活动的实际现状出发,去选择一种学生们关注和熟悉的公司进行实质上的市场营销案例,让学生利用我们所学的营销理论进行仔细的分析,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兴趣的激发。其二就是注意案例的专业性和深浅程度,高中案例教学要以相应的教学改革为主要重点,并且在案例上要对案例的问题设定进行强调,要让学生自己掌握的同时,给予一定的时间进行分析。步骤二:进行课堂的组织高校市场营销的案例教学是最重要的中心环节,主要包括了班级探讨和小组探讨两个部分。在小组探讨的环节中,可以给予学生自己发表意见的机会,可以在意见上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在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对一致的意见分到一个小组,对于那些不一致的现象可以拿到全班范围之内进行讨论。步骤三:进行相关的归纳和总结首先,要进行教师的总结在对案例讨论结束之后,相关教师可以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总结,这里的总结并不是要直接的给出答案。对于问题来说并没有一个十分标准性的答案,只是对本次案例的理论知识和难点进行探讨和解决。其次,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学生所进行的总结是案例授课教学中最后的环节,主要要求学生自己写一个案例的分析报告。在案例中的分析和探讨中对所获得的问题进行总结。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来进一步对相应知识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对于高校营销案例教学的改善建议和相应的思考
3.1可以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营销案例中的主导性作用。
对于高校市场营销的案例分析所发挥的实际效果直接取决于在教师的教学中对学生是否进行合理的引导。高校教师在进行案例分析时要积极掌握案例材料中所存在的的问题,积极地引导讨论的方向,同时要求提出不同的见解。
3.2积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合作的能力。
学生在高校案例教学的市场营销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对于案例的组织以及对案例的讨论都要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进去。相关教师可以根据营销课堂上的章节进行调查性问卷,以此来充分了解学生比较擅长的案例。
3.3灵活地利用相关的案例教学。
在高校的市场营销教学中,相关教师应该依据实际内容的需要去进行灵活的案例教学,以此来充分保证在实现教学的前提下注意相应教学的多样性。以案例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将实际的理论性知识完全融入到实际的案例中去,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最后归纳营销的理论性知识。
4结语
1.市场营销的案例教学法中主要有两种方式
其一,是课堂案例的教学方法。其二,是在案例教学中对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进行互换。有关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方法是:对市场营销进行案例的教学时,可以采取小组分析的方法和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分层次的递进就是在对市场营销进行教学时,相关教师可以循序渐进,依据案例所提供的素材对相应的教材知识提出问题,积极地启发学生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老师指定性作答和自愿作答的方式进行回答。对于以小组的方式来进行的分组就是对相关的营销案例进行分析并相应的展示结论,然后再由其他小组的学生依据之前分析的结果来进行提问,并由相应小组中的学生进行回答。在案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给不同的小组提供不同的案例,同时也可以提供相同的案例来方便学生可以从多种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样方式的优点在于教师可以更容易的地组织课堂教学,学生也可以进行比较连贯性的思考。
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可能存在不思考的学生,这会严重使得有些小组中的学生没有积极的参与到讨论中。所以,在市场营销的教学中,要将小组性的分析和层层递进的方法相结合。这样不仅发挥了教师的指导性作用,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高校的市场营销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学生为客体、教师为主体的关系,两种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关系。在整个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处于非常权威的地位,这样会促使学生尊重权威性,严重导致了学生的创造性的发挥。
2.案例教学在实际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步骤
步骤一:首先,就是对案例的选择在对高校市场营销进行案例教学时,需要很多的教学案例,所以对案例的选取是教学案例中首要的条件。对于案例的选取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本土性的案例:其真正含义就是要贴近生活,走进学生们共同关注的事,可以从我国企业的营销活动的实际现状出发,去选择一种学生们关注和熟悉的公司进行实质上的市场营销案例,让学生利用我们所学的营销理论进行仔细的分析,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兴趣的激发。其二就是注意案例的专业性和深浅程度,高中案例教学要以相应的教学改革为主要重点,并且在案例上要对案例的问题设定进行强调,要让学生自己掌握的同时,给予一定的时间进行分析。
步骤二:进行课堂的组织高校市场营销的案例教学是最重要的中心环节,主要包括了班级探讨和小组探讨两个部分。在小组探讨的环节中,可以给予学生自己发表意见的机会,可以在意见上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在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对一致的意见分到一个小组,对于那些不一致的现象可以拿到全班范围之内进行讨论。
步骤三:进行相关的归纳和总结首先,要进行教师的总结在对案例讨论结束之后,相关教师可以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总结,这里的总结并不是要直接的给出答案。对于问题来说并没有一个十分标准性的答案,只是对本次案例的理论知识和难点进行探讨和解决。其次,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学生所进行的总结是案例授课教学中最后的环节,主要要求学生自己写一个案例的分析报告。在案例中的分析和探讨中对所获得的问题进行总结。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来进一步对相应知识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对于高校营销案例教学的改善建议和相应的思考
1.可以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营销案例中的主导性作用。对于高校市场营销的案例分析所发挥的实际效果直接取决于在教师的教学中对学生是否进行合理的引导。高校教师在进行案例分析时要积极掌握案例材料中所存在的的问题,积极地引导讨论的方向,同时要求提出不同的见解。
2.积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合作的能力。学生在高校案例教学的市场营销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对于案例的组织以及对案例的讨论都要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进去。相关教师可以根据营销课堂上的章节进行调查性问卷,以此来充分了解学生比较擅长的案例。
3.灵活地利用相关的案例教学。在高校的市场营销教学中,相关教师应该依据实际内容的需要去进行灵活的案例教学,以此来充分保证在实现教学的前提下注意相应教学的多样性。以案例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将实际的理论性知识完全融入到实际的案例中去,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最后归纳营销的理论性知识。
三、结语
关键词: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耿波(1977-),男,江苏徐州人,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讲师。(江苏 徐州 221008)
基金项目:本文系徐州工程学院高教研究课题项目“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研究”(项目编号:YGJ11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102-02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使得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激增,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在人才需求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而现实情况却是真正符合企业要求的营销人才的供给严重不足。市场营销专业是实践性与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它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较强的营销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用人单位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要。目前,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主要形式有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除此之外,课堂教学也应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之一。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在传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呢?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方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途径。
一、案例教学的涵义
案例教学是指摒弃传统常规教学中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围绕课程案例为中心进行设计,提升学生的上课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强调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总体来说,案例教学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理论嵌入案例型,就是课堂教学以案例为中心来展开,引导学生对该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发现该案例中所蕴含的基本理论问题,达到主动接受理论知识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二是案例嵌入理论型,就是在讲解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给出相应案例,使学生运用所学习的基本理论去分析案例,解决案例中所涉及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提高理论知识学习效果和锻炼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实践性。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大多都是根据现实社会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件编写的,会尽量的保留强烈的现场感,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感受和接触到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是综合性。案例教学不同于一般的举例教学,其所选取的案例一般内容更丰富,这就决定了学生对于案例的分析需要调动自身多方面的能力,不仅要有独立思考的探索精神,还应具有能够借助团队解决问题的合作能力,这些都体现了案例本身和案例教学的综合性特征。三是激发性。案例教学由于与实际联系较为紧密,同时在此过程中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且案例分析的过程和结果大多会出现观点多元化的情况,这种不确定性和开放性,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1.有助于锻炼学生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的实践性和激发性使得学生能够进入一种场景,能够真正的置身其中,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而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教学,虽然在讲解理论知识时会列举一些实例进行说明,但在本质形式上还是将学生和教师截然分为两个独立的角色,一方负责讲解,另一方负责理解,这样就很难长时间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和上课的热情。案例教学的形式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基础上,会使其想方设法去解决市场营销案例中的实际问题,学生之间会有竞争氛围,通过努力思考所得到的结论会给其带来成就感,在此过程中会逐渐使学生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2.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
在市场营销的教学中,如果以传统的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导的课堂形式,大部分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只是在课程考试前集中复习以应付考试,对于营销理论知识的识记主要以机械记忆为主,达不到学习的真正目的。案例教学的引入强调了学生的参与和教师的引导,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识记,而是需要学生自己去主动的探索,通过分析、讨论、总结,自己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将市场营销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更牢固,而且会逐渐增强自己的自学能力,终身受益。
3.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与小组其他成员的共同协作才能更好更快的完成案例的分析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有很多当众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会让他们的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这些能力对于学生日后从事市场营销方面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作为一个营销人,擅于表达,长于沟通协作是必备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常见应用形式
1.个人主导
“市场营销学”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基本上每一个章节都适于案例教学。对于一些典型的独立性较强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选取或撰写典型的案例,在课堂上就可以直接提供案例素材,学生当堂思考,即兴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引导,让其他学生对发言进行讨论和补充,最终统一到正确的结论上来,同时教师应让学生体会到相关理论知识在此的应用。
2.小组研讨
小组研讨是将学生分成5~7人的小组,对于一些营销综合性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教师通过事先编写搜集相应的综合性案例,提前将案例分发给各个小组,让他们课后自己查阅资料,分析讨论,形成共识,将讨论的结果做成PPT在课堂上由各个小组选派代表向全体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引导学生将各个小组的观点进行综合,逐渐形成自己的认识,写成书面分析报告。
3.情景模拟
市场营销学中部分章节的学习比较便于模拟企业的营销实践,如人员推销的内容。教师设定具体的内容和环境,分配给学生不同的角色,学生要站在不同的角色上来针对具体问题表述自己的观点或实施相应的行为,想方设法达到案例设定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于他们各自的角色行为进行分析补充,努力寻找最合理的做法,最终形成大家比较认可的结论。
4.个案追踪
个案追踪简单的说即是每个小组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始终关注某个特定企业的营销活动,随着理论知识的学习推进,对该公司营销活动的分析逐步深入。每个小组可以自己决定选择哪家公司,也可以由教师指定,最好是选择生产的产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公司,当然教师要将几个小组综合起来考虑。在学习营销理论时,每个小组要针对其所选定的公司,按照教师的要求充分准备,课堂上要阐述自己的观点,组织学生一起讨论、评价。
四、市场营销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相互配合
案例教学涉及的知识点可能很多,且分布在很多章节内。如果事先没有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学生们在分析时可能无话可说,难以展开讨论,这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和讲解。教师在组织学生做综合性的案例讨论之前,应提前布置明确的议题,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一般至少应提前一周左右布置下去。当然,应明确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对理论知识更好地掌握的基础上,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为了案例而案例,本末倒置。
2.重视营销案例的选择和编写
在市场营销的案例教学中应注意案例选择的数量和质量。数量上,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不宜过多,不然会显得繁杂,会导致分析的浅尝辄止,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和消弱其学习兴趣。质量上,应选择典型的营销案例,一般来说用于讨论的案例应根据授课的目的重新编写,对于学生很难掌握的市场环境因素应加以补充,同时注意补充一些最新的相关资料,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只有精心的选择和设计案例,才能真正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意设计、实施和控制案例教学过程
不同的案例教学形式对于教学过程的要求是有所差异的,如对于小组研讨的形式,教师应将案例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写出书面分析报告。对于个案追踪形式,应给学生必要的收集和分析个案资料的时间。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应首先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结论不要急于判断其对错,应鼓励学生多视角发散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不过对于明显准备不充分或疏于准备的学生应提出明确的批评和要求,否则案例研讨就会变成教师的分析总结。同时应注意总结以往教学过程的得失,不断完善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
4.案例答辩环节的利用和控制
在学生汇报自己案例分析的结论时,台下的很多学生不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台上正在阐述结论的学生的积极性,如果不注意改善,就会影响学生准备案例分析的热情。可以在学生阐述完分析报告后增设案例答辩环节,鼓励其他学生提出疑问,台上的学生要予以回答。为了避免学生不愿意提问,教师可以每次指定不同的学生必须提出问题,就像论文答辩一样,当然教师也可以加入提问的行列。这样台上发言的学生会认真准备,台下的学生也会认真倾听。
5.注意避免案例的片面性分析
市场营销案例中的营销活动是有其发生的特定环境的,不能以自己现在的视角去分析当时的问题,应注意结合当时的背景和客观情况,分析营销活动的来龙去脉,不仅要知其然还要尽量的知其所以然。同时不能将案例中的各个问题完全割裂开来讨论,因为营销决策要涉及很多因素,如一个广告的决策会受到法律、竞争环境、企业的财务和人事、现有的广告组合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忽略各个问题的相关性,片面追求特定问题的最优答案。
6.教师之间应相互观摩学习营销案例教学课
对于年轻教师要想提高市场营销案例教学课的效果,需要自己认真的琢磨,同时还需要多观摩一些有着丰富案例教学经验教师的课堂情况。学校还可以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去听年轻教师的案例教学课,这样可以帮助年轻教师发现问题,更快的提高。观摩学习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就要有更开放的眼光,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校内的交流学习,还要同一些在这方面有特色的学校多联系,组织教师去观摩学习。并且学校应鼓励教师去国外学习交流,学习国外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先进做法,结合自身,形成自己的特色。
五、结束语
由于市场营销学的应用性比较强,用人单位对于学生这方面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除了专门的实践课程安排,教师有效的利用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案例教学法虽然已经产生和发展了多年,但在我国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广泛、不成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此多尝试总结,同时还要注意其他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这样才能提高市场营销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营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燕,饶曦,王祥翠.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策略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31).
[2]顾丽琴.市场营销专业嵌入式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市场营销导刊,
2009,(5).
[3]赵兴艳,师东菊.加强案例教学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J].中国成人教育,2008,(6).
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法”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研究市场运营规律、消费者行为及企业营销管理的应用学科。要把这门课程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既能牢牢掌握理论,又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激发创新意识的教学目的,就要求市场营销学教师不断摸索与总结、设计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如何把“案例教学法”运用到市场营销学的教学中,对提高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一、“案例”的定义
所谓“案例”,是实践活动中发生的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它反映一个问题、一件工作、一个事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通过对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在教学中,就是把“一个有关经营者所面对的典型商业问题的记录,以及决策时所依据的环境背景、各种主张及偏见,并将此真实、具体的事件呈现给学生供其分析、讨论,并做出最终决策。”案例教学为学生创造了接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它通过提供一个具体的企业管理的场景,让学生以管理者的角色对企业经营实务进行决策,使学生有机会了解现实中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应该如何去应对。
二、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要适应时展的需要,不断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市场营销学”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对“案例教学法”教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完成“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的更新。即由传统封闭型向现代开放型转变,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面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技能协调同步发展。
1、案例教学既能巩固学生所学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又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同,它将企业营销的书面描述即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进人企业营销情景现场,探寻企业成败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案例教学法不是去寻找正确答案的教学,它所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可以不断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因其倡导多向、发散型的思维方式,不求唯一答案,不求集合效应,因而、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案例教学是互动的教学,使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案例教学锻炼学生以“当事人”身份,身临其境地解决问题,并在不圆满的条件下作出自己独立的决策,从而可以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堂辩论、编写发言提纲及撰写案例分析报告逐步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三、影响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主要因素
营销案例教学法在应用中能否达到理想的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制约。
1、案例的质量。案例的质量问题,不是指案例本身有质量问题,而是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它是否适合。中专学生营销案例的选择,要紧密结合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做到难易适度,既不能太易,也不能搞得学生毫无思路。
2、任课教师素质。营销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是既要懂得营销理论,还有要有实战经验,即“双师型”的教师。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普遍是有理论,缺乏实践经验和技能,这导致了案例教学中脱离实际的理论过多,实战技能过少的现象,从而导致了学生参与意愿不强、课堂教学乏味,影响了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也有悖于中等职业学校侧重于培养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育定位。
3、学生自身水平。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则必须扮演一个积极参与者的角色。因而,学生自身综合水平的高低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目前,一些中等学校的学生确实存在着学习主动性不够、参与意识不强、习惯填充式的教学等现象。所以,要想很好发挥案例教学的功能,学生自身的一些传统的学习习惯也必须改变。
四、提高案例分析教学的方法
1、加强教学案例选择的针对性。教师要根据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精心选择适当的案例,结合理论予以分析。在案例选择上要求目标明确、描述客观、虚构合理、典型示范、现实新颖,重在要有利于学生思考、讨论和参与。不能选择有歧义或模糊的案例参与讨论,否则会适得其反,到时造成尴尬局面。好的案例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以及有可讨论的着眼点。
2、培养一支“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应当具备“双师素质”,才能使案例教学组织引导得好,效果发挥得更好。“双师素质”的教师不仅仅是案例教学的要求,更重要的它是关系到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中等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双师素质”教师比例逐年提升,但离实际教学水平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积极有效的措施,真正提高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走校企结合的道路。
3、教学评价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
案例教学法就是以案例作为基础的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最先发展于美国的哈佛大学。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教学素养具有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更加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实现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
二、市场营销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1.通过案例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市场营销理论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讲述为主,但由于市场营销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很难保证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在市场营销理论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贯穿于实际问题中,引导学生明白市场影响理论知识的内涵,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水平;同时通过案例讨论过程,还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对相关知识的不足,以便更好地学习。
2.有助于学生良好思维习惯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传统的理论知识讲授过程中,往往仅能表现市场营销理论的某一个片段,与营销实际联系不够密切。通过案例教学法,能够将一些实际的营销问题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去思考、去解决,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对是否得出统一的答案并不看重,注重的是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同时注重学生思考过程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去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这样能够使学生对复杂的市场营销环境提前了解与熟悉,提高学生应对市场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采用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在案例课之前对市场营销案例进行认真阅读,并通过一些参考资料的查阅等,认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制定出自己的课堂发言稿,有助于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够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经过案例讨论后学生需要提交案例报告,该环节有利于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精选案例营销案例的选择对案例教学整体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案例选择过程中,需要将市场营销实务、教学内容等作为精选的依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内容,同时还需要根据教学实际要求,对市场营销实务材料等进行精加工,精心整理、编写等。同时,必须保证案例具有较强的启发性,确保学生通过案例学习能够举一反三;另外,选择的案例需要对学生有吸引性,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从而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地思考与学习。
2.设计案例讨论话题与具体讨论实施教师在课堂前需要围绕教学要求与目标,精心设计案例讨论话题,避免出现课堂讨论混乱等情况。同时还需要针对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精心准备解决方案。在具体的案例讨论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由小组派出代表进行班级讨论,阐述自己对案例的看法、理由等,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并解决学生通过讨论没有处理的问题。
【关键词】汽车案例教学法市场营销运用
案例教学法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首创的。最早应用于美国的法学院。后来哈佛商学院首次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教育教学,取得很大成功。现在案例教学法已经作为教学领域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被广泛运用。 汽车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它主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熟悉汽车市场与汽车营销的基本规律以及了解汽车经营企业的经营特点。由于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务、重宏观轻微观、重讲授轻参与,学生很难真正掌握和运用营销理论,从而造成岗位适应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较差。在本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的营销环境中充当决策者,感受压力,分析形势,并作出决策。案例教学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协同合作,能较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具有很强的务实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因而也是实现汽车市场营销课程培养目标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具体的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学生们和教师一起参与对案例的直接讨论,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构成课堂讨论的基础。因此,案例方法包括一个特定形式的教学材料(案例)和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该材料(案例)的特殊技巧。 实际上,在案例教学方法中有两个重要的因素: 一是教师选择教学所需要的材料, 二是学生们为上课所做的充分准备。 所以,要求学生把所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应用到案例解析中并提出一个合理的答案,在上述两项工作中,教师在其中主要发挥引导作用。
二、教学案例的选择
在市场营销案例教材中,营销案例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是案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要求,精心选择案例,结合学生的层次和能力,选择适度、适用的教学案例,而且还要考虑教师对涉及的环境背景、知识领域、处理问题的经验以及学生是否易于接受和认同的程度;同时也要考虑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之间的关联度,通过案例让学生更易掌握原理、概念、原则等,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选择的案例内容要注意多样性、典型性。案例的多样性要求所选用的案例能反映不同行业或领域的基本情况和总的发展趋势,内涵丰富,能反映不同的层面,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既有过去的,也有现在的;典型性指能突出概括某一行业或领域的基本特点,能起到举一 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三是案例要有针对性。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专业要求来选择和设计相应的案例,做到难易适度。案例太容易,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案例太难,超过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力,使学生无法分析,同样会影响学习积极性,既不利于案例教学的进行,也有碍营销案例作用的发挥。 四是案例要有现实可操作性。所选案例要基本反映目前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状况,不能脱离现实,同时案例必须是教师熟悉的,学生所关心的,时问上要尽可能新近发生的,能更好地分析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学以致用的作用,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共识和情感的共鸣。
三、案例教学的过程与管理
完整地案例教学过程应包括以下环节: (一)课前准备:课前的准备工作应分别由教师和同学来进行.教师的准备:教师准备充分与否是案例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进行案例教学时,为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准备工作:1、案例选择:遵循前面所述的选择原则,从教材、参考书、互联网、杂志等相关资料中,认真选择所需案例。 2、 案例分析:在上课前对案例进行全面而详细地分析,将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识一一列出,对其中的模糊资料做必要的补充,在此基础上理出分析的思路。只有教师对案例分析透彻,抓住案例的精髓,才能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有效引导,将案例分析引人深处,否则只能使讨论流于形式。 3、 课堂设计: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对课堂讨论的组织进行预先设计,包括组织形式的设计和问题的设计。课堂讨论可采用以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学生的准备要在课堂上深入讨论案例,同学必须做充分的准备工作。课堂讨论前要求学生熟悉案例内容并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必要的课前分析。对以小组形式讨论的案例还要求同学课前先进行小组讨论,并完成书面的案例分析报告。( 二)课堂组织学生分析案例 组织学生分析、研讨是案例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 ,并在直观情境下完成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案例教学的课堂实施中,教师主要做好角色转换工作,课堂讨论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的讲授者,而是讨论的引导者,讨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通过提示、反问、追问、鼓励、表扬等多种手段和方法,营造轻松而又浓厚的讨论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他们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与信心,使讨论能够深入地进行下去。讨论结束后,教师还要对同学们的讨论情况进行及时地概括与总结,肯定其成绩与优点,对不足之处给出改进的建议,以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得到提高。
【关键词】中职教育 市场营销 案例教学
所谓“案例”,是实践活动中发生的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它反映一个问题、一件工作、一个事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通过对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在教学中,就是把“一个有关经营者所面对的典型商业问题的记录,以及决策时所依据的环境背景、各种主张及偏见,并将此真实、具体的事件呈现给学生供其分析、讨论,并做出最终决策。”案例教学为学生创造了接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它通过提供一个具体的企业管理的场景,让学生以管理者的角色对企业经营实务进行决策,使学生有机会了解现实中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应该如何去应对。
一 市场营销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能够满足中职学校培养营销类学生的教学要求
市场营销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许多技巧性的操作若不通过案例形式就难以清楚地表达出来。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要求将学生置于模拟的商业环境中,并且担任一定角色,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针对所面临的问题,做出一系列的决策。
2.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中职学校市场营销教学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还需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综合素质都能在案例教学中得到培养和锻炼。案例教学通常是以小组形式进行,在案例讨论前,小组分工合作,搜集资料并制定方案;在案例讨论中,要求学生学会聆听、劝说及与人打交道的技巧;在案例讨论完后,写出案例分析报告。
二、中职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1.案例应用方式的选择
(1)导入案例应用。学院市场营销所选用的教材就采用这种方式,在讲解每一节新的内容或理论点时,都先给出一个引导案例,通过案例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而总结得出本节所要学习的新知识点。
(2)注解型案例应用。知识点学习后,通过案例加以解释,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综合型案例应用。当需要对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内容进行全面讲解时,可以采用综合分析型案例。综合型案例应用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案例的准备
挑选案例一定要严谨。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案例是保证营销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案例分析法中需要教师花大力气去做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在挑选案例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挑选的案例一定要是近期发生的;其次,挑选的案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选择国内外知名企业,甚至是本地区企业的典型案例,这样学生对这些企业有所了解,会产生亲切感,更有感染力。最后,挑选的案例要能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思想、理论、原理、方法、观点。
选择的案例主要有三种类型:(1)简单案例,即只包含一、二个知识点的案例,每次由一名学生在三、五分钟的时间内讲述一个案例或教师提出一个简单案例,如“宝洁公司品牌营销”或“蒙牛安全生产24小时直播”等,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观察社会、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同时把实际问题与理论充分结合;(2)专题案例分析,即包含一个基本问题的案例。这些案例的题目都十分具体。例如“公司定价时考虑那些因素”或“公司‘十一’促销方案分析”等,学生不但要对案例中提出的产品与服务的特点进行分析,还要对目标消费者是否接受这些产品进行市场分析;(3)问题案例,即主要针对某项或某方面的营销活动案例。案例有两个基本来源:本土案例和外国案例,这类案例主要内容包括营销活动及存在问题的背景叙述和相关因素提示等部分。
要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教学,教师就必须掌握大量案例,才能在教学中运用自如。获取案例的途径包括收集案例和编写案例。收集案例可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途径,也可以是亲身经历。这些案例及相关资料,一般可要求学生在课前仔细阅读,利用业余时间,通过上网或查阅书籍等方式搜集相关资料,以备在课堂上分析讨论时运用。
3.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
在案例分析课上,教师始终扮演的是经验丰富的“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纯粹的“教师”角色。因此案例分析法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相关的市场营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感受主动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去实践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判断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更需要以自己的行为去主动发现和探索,而不是教师对市场营销的有关定义和原理进行“填鸭式”的灌输。因此,在案例分析课上,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出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一般不轻易对某一问题下结论,而是通过巧妙的提问,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有效地控制好讨论的主题跟节奏。“案例分析法”给学生提供一种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实战演习的机会,每一位同学都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会像真正的营销人员那样认真分析,查找营销成功的方法和失败的原因,从案例中悟出营销原理和营销方法,加深对营销知识的掌握。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集体讨论的碰撞,各人的见解逐渐形成统一的意见,除了对市场营销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之外,还产生了新的思维和方法,得到了充分的思维和技能训练。实践证明,由于这种方法在教学中具有独到的优势和特点,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和喜爱,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很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三 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发挥好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营销教学中的作用,还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教师是导演、教练,学生是演员、选手。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参与讨论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案例的参与性,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2.鼓励创新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生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不同的观点和答案,这是好事,教师要加以鼓励,而不应对学生设定框框,更不能否定学生加以批评。
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的学生不仅要求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分析经济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仅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停留在学科知识的传授,仅靠学生到企业实习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要自始至终地结合学科特点,运用多种实践性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案例分析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教和学的过程。学生在学习和分析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实施案例分析教学法,推动了教学革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效学习的良好环境,它不但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知识进行综合演练,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展示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丽佳.市场营销案例与实训[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
〔关键词〕高职教育市场营销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就是指依据教学目的及内容的要求,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探讨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运用案例教学,可以较好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学目标。
1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1能够满足高职院校培养营销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要求
市场营销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许多技巧性的操作若不通过案例形式就难于清楚地表达出来。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要求将学生置于模拟的商业环境中,并且担任一定角色,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针对所面临的问题,做出一系列的决策。通过参与辩论,学生能获得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使学生将他们的所持观点变得更趋完整,且使之能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竞争状况、消费者特点以及企业资源联系起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高职教育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
1.2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综合素质都能在案例教学中得到培养和锻炼。案例教学通常是以小组形式进行,在案例讨论前,小组分工合作,搜集资料并制定方案;在案例讨论中,要求学生学会聆听、劝说及与人打交道的技巧;在案例讨论完后,写出案例分析报告。整个教学过程是一种群体活动,大家一起讨论,集思广益,正确看待别人及正确评价自己,树立理解和包容的意识,提高了与人合作共事的综合能力。
1.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课堂气氛
案例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上,教师将更多地作为支持人而不是授课人,引导讨论并且让学生就他们的观点畅所欲言,学生充满自信地发言,并且提出独到的见解。在讨论、辩论和解决问题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活跃了课堂气氛,实现从“要我说”到“我要说”的转变。
1.4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
案例教学摆脱了“唯一标准答案”对学生思维的束缚。针对同一个案例,不同学生都会提出不同见解,通过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通过思想上的碰撞,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清楚,识别出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让学生懂得,由于营销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为解决问题,可能会有多种方案,面对两难困境时,并无绝对完美的解决之道,也无绝对的“标准答案”,可能“合适的”就是“有效的”。这种多元化的答案选择,开拓了学生思路,调动了专业学习的兴趣。
2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
案例教学的组织安排恰当与否,既是案例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也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进度,设计合理的案例教学的组织程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培养其协调配合能力和团队精神。
2.1教学组织形式和内容安排
2.1.1学生分组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案例分析,可以拓宽学生思维,弥补独立分析问题能力不足的缺陷,有利于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考虑到讨论效果,每个小组大约每5人一组比较合适,多了会缩短小组成员发言或交流的时间,达不到沟通思想观点的效果;太少了则不利于相互讨论启发,集思广益。分组方式最好由学生自由组合,然后共同推选出小组长,在组长的领导下全体成员分工负责、齐心协力完成。为了便于讨论和互相提问,各小组在教室里按顺序就坐,这样做也方便平时过程性考核的记录。
2.1.2案例选择
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好的案例在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选案例既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又要是教师自己能把握的,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的。案例选择还应兼顾典型示范、现实新颖、适合国情,同时,要从教学目的出发,设置一些难易不同的决策点或值得探究的问题。
2.1.3讨论形式
在课堂讨论案例时,为了使讨论具有针对性和竞争性,每次以两个小组的发言为主,其他小组成员就发言小组的讨论内容进行提问或发表个人观点,然后对两组的表现进行评比。这样既可以达到全班交流的目的,又可以形成良好的案例教学氛围。
2.1.4案例分析思路
案例可以从两个思路进行讨论,一是对案例中体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展开讨论,进而评价或提出改进建议,该思路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二是根据案例所提供的背景,自行设计一套营销策划方案,通过课堂讨论,总结出优缺点,该思路注重知识的运用,强化技能,培养创新精神。
2.2案例教学过程
2.2.1课前准备
课前的准备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教师选择好案例后,应充分分析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并想象在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提前查阅相关资料,进而准备解决方案;教师还应提前给学生分发案例资料,并把讨论的问题、基本要求告诉学生。二是学生,学生根据老师预先布置的案例,搜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点,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提出小组主要观点,特别是课堂发言的小组,还要对发言的方式、内容进行准备,其他小组还要准备对发言小组提出问题。
2.2.2课堂讨论
课中的分析和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通过这个教学过程,训练学生系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采取行动的勇气与决心。也许学生来学习时只有几个问题,学习后会变成更多个问题。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增多,思路会开阔,处理问题的自信心会增强,决策能力也会提高。这一环节的教学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两个发言小组到讲台上陈述小组观点或现场展示策划方案。每个小组选择代表主讲,其他成员补充,配合其它方式,展示本小组的讨论结果。第二,双方辩论。双方就对方观点进行辩论,哪些是一致的,哪些有不同意见,并进行提问,被提问方根据本小组搜集的资料和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解释,表达己方观点和理由。第三,班上其他同学就两个小组表达的观点进行点评或提问,同时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被提问方根据本小组的观点及掌握的资料进行解答,若不能解答,可请求其他同学或老师帮助。
2.2.3点评与总结
学生发言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倾听,表示对学生劳动的尊重,重视其见解和观点。在学生发言结束后,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简要点评,同时归纳学生发言的主要观点,以利于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或挑起争论的“事端”,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气氛。教师点评时,话不在多,而在于巧妙、适时、到位。可以表达观点但不进行简单判断,通常是以提问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便讨论能够继续,比如“还有什么可替代的方案吗?”“应该采取什么行动?”等。
案例讨论结束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或者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评议,让学生尝试总结辩论,进而明确方案是否可行,哪些方案具有独到之处,是否还存需要改进的环节等。总结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简单归纳一下同学们的发言主要观点,使学生对案例所涉及的内容有一个科学、清晰的整体了解。第二,对学生容易忽视、遗漏或挖掘不深的问题,结合案例中的情况再进行比较细致的分析。第三,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尽量不要放过每个学生的创新和精彩之处,以激励学生下次更好地参与讨论。
2.2.4撰写报告
课堂讨论结束后,要求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这又是一次综合性、创造性的学习。学生根据案例讨论的情况,在综合分析各种观点的基础上,通过理性的思考,可提炼出全面、深刻和具有独到见解的分析报告。同时,也可以总结自己的体会,回答诸如“我从案例中学到了什么?”等问题。另外,撰写案例报告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3有效实施案例教学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
3.1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地位,注意角色转换
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真正让学生自主地研究、学习和锻炼能力。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首先是主持人,说明教学目标和要求、学习程序和操作方法,维持课堂秩序,控制发言顺序及学习进度,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教师是总结者,对学生发言作必要的点评、总结和归类,这要求教师有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另外,教师也是启发者,通过教师一个又一个提问,推动学生思考,将问题引向纵深,一步步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
3.2提高学生对案例教学方法的认可度
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了教师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而当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时,他们或表现得不积极,或表现得很拘谨,总认为只有听老师讲课收获最大,其他同学的发言不值得听。因此,教师在采用案例教学前,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案例教学方法的认识进行疏导,明确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案例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另一方面,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走到学生中间,主动营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讨论,开拓他们的视野,克服他们的依赖心理。
3.3对课堂讨论实施科学地引导与控制
3.3.1合理掌握课堂节奏
案例课堂教学中强调和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师不得直接操纵课堂进度,但对课堂教学节奏进行有效地把握和控制却是必要的。若节奏过快,会使思维速度较慢的学生产生惶惑,若节奏过于缓慢,又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懈怠情绪,若节奏“等速”又可能成为一首“催眠曲”。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具体教学进程情况和学生的情绪及时地调节课堂节奏,使案例教学课堂紧凑而又有吸引力。
3.3.2有效掌控课堂的发言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创造良好的讨论氛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对于那些腼腆、内向、发言较少的学生,给以鼓励,帮助改掉怯场的弱点;对于少数态度不认真、不积极的学生,则必须进行适当地教育。由于课时所限,对于发言时间过长的学生,教师要采取适当措施加以限制,以平衡发言机会。教师尤其要注意对现场的把握,避免讨论偏离主题,作到热烈而不混乱,有序而不死板。
3.4制定有效的考核制度
制定并执行合理的评分标准既是促进学生认真准备的动力,也是对学生努力所得结果尽可能客观的肯定。教师通常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
第一,小组各个成员准备情况
一般要求小组长汇报其成员分工和配合情况,然后教师再根据成员预先讨论的表现给予初步的评分。这做法能够促使学生支持小组长的工作,积极预习案例,认真思考,为全面细致地分析案例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课堂现场讨论情况
教师从外表姿势、课件质量、分析条理、口头表达等几个方面对学生综合考虑并记录其得分。案例本身没有惟一的答案,重要的是在论述问题时能够做到:逻辑性,就是符合企业营销理论的内在逻辑,不能本末倒置或自相矛盾;理由充分性,不管观点是否与别人一致,都应该有充分的论据支持,让人感到合情合理;创新性,就是对问题有自己系统的看法和理解,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第三,课后撰写案例报告
1.1能够满足高职院校培养营销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要求
市场营销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许多技巧性的操作若不通过案例形式就难于清楚地表达出来。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要求将学生置于模拟的商业环境中,并且担任一定角色,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针对所面临的问题,做出一系列的决策。通过参与辩论,学生能获得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使学生将他们的所持观点变得更趋完整,且使之能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竞争状况、消费者特点以及企业资源联系起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高职教育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
1.2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综合素质都能在案例教学中得到培养和锻炼。案例教学通常是以小组形式进行,在案例讨论前,小组分工合作,搜集资料并制定方案;在案例讨论中,要求学生学会聆听、劝说及与人打交道的技巧;在案例讨论完后,写出案例分析报告。整个教学过程是一种群体活动,大家一起讨论,集思广益,正确看待别人及正确评价自己,树立理解和包容的意识,提高了与人合作共事的综合能力。
1.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课堂气氛
案例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上,教师将更多地作为支持人而不是授课人,引导讨论并且让学生就他们的观点畅所欲言,学生充满自信地发言,并且提出独到的见解。在讨论、辩论和解决问题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活跃了课堂气氛,实现从“要我说”到“我要说”的转变。
1.4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
案例教学摆脱了“唯一标准答案”对学生思维的束缚。针对同一个案例,不同学生都会提出不同见解,通过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通过思想上的碰撞,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清楚,识别出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让学生懂得,由于营销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为解决问题,可能会有多种方案,面对两难困境时,并无绝对完美的解决之道,也无绝对的“标准答案”,可能“合适的”就是“有效的”。这种多元化的答案选择,开拓了学生思路,调动了专业学习的兴趣。
2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
案例教学的组织安排恰当与否,既是案例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也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进度,设计合理的案例教学的组织程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培养其协调配合能力和团队精神。
2.1教学组织形式和内容安排
2.1.1学生分组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案例分析,可以拓宽学生思维,弥补独立分析问题能力不足的缺陷,有利于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考虑到讨论效果,每个小组大约每5人一组比较合适,多了会缩短小组成员发言或交流的时间,达不到沟通思想观点的效果;太少了则不利于相互讨论启发,集思广益。分组方式最好由学生自由组合,然后共同推选出小组长,在组长的领导下全体成员分工负责、齐心协力完成。为了便于讨论和互相提问,各小组在教室里按顺序就坐,这样做也方便平时过程性考核的记录。
2.1.2案例选择
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好的案例在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选案例既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又要是教师自己能把握的,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的。案例选择还应兼顾典型示范、现实新颖、适合国情,同时,要从教学目的出发,设置一些难易不同的决策点或值得探究的问题。
2.1.3讨论形式
在课堂讨论案例时,为了使讨论具有针对性和竞争性,每次以两个小组的发言为主,其他小组成员就发言小组的讨论内容进行提问或发表个人观点,然后对两组的表现进行评比。这样既可以达到全班交流的目的,又可以形成良好的案例教学氛围。
2.1.4案例分析思路
案例可以从两个思路进行讨论,一是对案例中体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展开讨论,进而评价或提出改进建议,该思路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二是根据案例所提供的背景,自行设计一套营销策划方案,通过课堂讨论,总结出优缺点,该思路注重知识的运用,强化技能,培养创新精神。
2.2案例教学过程
2.2.1课前准备
课前的准备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教师选择好案例后,应充分分析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并想象在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提前查阅相关资料,进而准备解决方案;教师还应提前给学生分发案例资料,并把讨论的问题、基本要求告诉学生。二是学生,学生根据老师预先布置的案例,搜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点,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提出小组主要观点,特别是课堂发言的小组,还要对发言的方式、内容进行准备,其他小组还要准备对发言小组提出问题。
2.2.2课堂讨论
课中的分析和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通过这个教学过程,训练学生系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采取行动的勇气与决心。也许学生来学习时只有几个问题,学习后会变成更多个问题。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增多,思路会开阔,处理问题的自信心会增强,决策能力也会提高。这一环节的教学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两个发言小组到讲台上陈述小组观点或现场展示策划方案。每个小组选择代表主讲,其他成员补充,配合其它方式,展示本小组的讨论结果。第二,双方辩论。双方就对方观点进行辩论,哪些是一致的,哪些有不同意见,并进行提问,被提问方根据本小组搜集的资料和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解释,表达己方观点和理由。第三,班上其他同学就两个小组表达的观点进行点评或提问,同时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被提问方根据本小组的观点及掌握的资料进行解答,若不能解答,可请求其他同学或老师帮助。
2.2.3点评与总结
学生发言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倾听,表示对学生劳动的尊重,重视其见解和观点。在学生发言结束后,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简要点评,同时归纳学生发言的主要观点,以利于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或挑起争论的“事端”,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气氛。教师点评时,话不在多,而在于巧妙、适时、到位。可以表达观点但不进行简单判断,通常是以提问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便讨论能够继续,比如“还有什么可替代的方案吗?”“应该采取什么行动?”等。案例讨论结束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或者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评议,让学生尝试总结辩论,进而明确方案是否可行,哪些方案具有独到之处,是否还存需要改进的环节等。总结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简单归纳一下同学们的发言主要观点,使学生对案例所涉及的内容有一个科学、清晰的整体了解。第二,对学生容易忽视、遗漏或挖掘不深的问题,结合案例中的情况再进行比较细致的分析。第三,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尽量不要放过每个学生的创新和精彩之处,以激励学生下次更好地参与讨论。
2.2.4撰写报告
课堂讨论结束后,要求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这又是一次综合性、创造性的学习。学生根据案例讨论的情况,在综合分析各种观点的基础上,通过理性的思考,可提炼出全面、深刻和具有独到见解的分析报告。同时,也可以总结自己的体会,回答诸如“我从案例中学到了什么?”等问题。另外,撰写案例报告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3有效实施案例教学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
3.1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地位,注意角色转换
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真正让学生自主地研究、学习和锻炼能力。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首先是主持人,说明教学目标和要求、学习程序和操作方法,维持课堂秩序,控制发言顺序及学习进度,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教师是总结者,对学生发言作必要的点评、总结和归类,这要求教师有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另外,教师也是启发者,通过教师一个又一个提问,推动学生思考,将问题引向纵深,一步步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
3.2提高学生对案例教学方法的认可度
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了教师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而当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时,他们或表现得不积极,或表现得很拘谨,总认为只有听老师讲课收获最大,其他同学的发言不值得听。因此,教师在采用案例教学前,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案例教学方法的认识进行疏导,明确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案例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另一方面,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走到学生中间,主动营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讨论,开拓他们的视野,克服他们的依赖心理。
3.3对课堂讨论实施科学地引导与控制
3.3.1合理掌握课堂节奏
案例课堂教学中强调和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师不得直接操纵课堂进度,但对课堂教学节奏进行有效地把握和控制却是必要的。若节奏过快,会使思维速度较慢的学生产生惶惑,若节奏过于缓慢,又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懈怠情绪,若节奏“等速”又可能成为一首“催眠曲”。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具体教学进程情况和学生的情绪及时地调节课堂节奏,使案例教学课堂紧凑而又有吸引力。
3.3.2有效掌控课堂的发言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创造良好的讨论氛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对于那些腼腆、内向、发言较少的学生,给以鼓励,帮助改掉怯场的弱点;对于少数态度不认真、不积极的学生,则必须进行适当地教育。由于课时所限,对于发言时间过长的学生,教师要采取适当措施加以限制,以平衡发言机会。教师尤其要注意对现场的把握,避免讨论偏离主题,作到热烈而不混乱,有序而不死板。
3.4制定有效的考核制度
制定并执行合理的评分标准既是促进学生认真准备的动力,也是对学生努力所得结果尽可能客观的肯定。教师通常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
第一,小组各个成员准备情况
一般要求小组长汇报其成员分工和配合情况,然后教师再根据成员预先讨论的表现给予初步的评分。这做法能够促使学生支持小组长的工作,积极预习案例,认真思考,为全面细致地分析案例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课堂现场讨论情况
教师从外表姿势、课件质量、分析条理、口头表达等几个方面对学生综合考虑并记录其得分。案例本身没有惟一的答案,重要的是在论述问题时能够做到:逻辑性,就是符合企业营销理论的内在逻辑,不能本末倒置或自相矛盾;理由充分性,不管观点是否与别人一致,都应该有充分的论据支持,让人感到合情合理;创新性,就是对问题有自己系统的看法和理解,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第三,课后撰写案例报告
要求学生在课堂讨论结束后进行再思考,一周内将全部案例材料上交,包括具体案例及其补充材料、小组分析内容、问题及其回答、演讲稿、尚需继续探讨的问题等等,教师根据报告质量评分。
综合上面考核内容,对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表现进行评价,一般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并在教学日志上进行记录,作为平时成绩,学期末根据教学日志上的各等级的记录次数,结合期末考核情况,最后评定学生的课程总成绩。〔摘要〕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具有实战性、启发性和参与性的特征,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已经成为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主要教学方法。本文结合自己在高职院校教学的实际经验,从市场营销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及应该重视的问题等方面,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职教育市场营销案例教学
参考文献
一、案例教学法的起源及意义
(一)案例教学法的起源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主要用于MBA教学工作,是一种独特的案例形式的教学,在使用案例教学方法时,所有的理论知识都在其案例分析过程中讲解出来,案例都是来自于企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通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现互动式教学模式,并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营销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但实际上这种案例教学法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才受到师资培育的重视,尤其是1986年美国卡内基小组提出《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的报告书中,特别推荐案例教学法在师资培育课程的价值,并将其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而国内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之事。
(二)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
传统的课堂讲授以抽象的理论框架为依托,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补充具体实例,而案例教学把案例呈现给学生,让他们有针对性地运用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去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从个案的分析中自行总结规律,便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于学生掌握抽象的理论。从而加深对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理解,各种类型的案例又蕴涵着诸多理论知识点,理解了案例解决方法就可以深入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
2.有助于教学互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长此以往缺乏互动,消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因此,现在的市场营销学的授课过程应充分体现互动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案例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应强调任何学生不得随意抨击其他同学的观点、见解,教师则应积极引导学生发言,同样不要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要有效地把握课堂讨论气氛,防止讨论激烈冲突或沉默冷场。
3.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案例教学是将市场营销理论与营销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法。案例教学的目的除了要让同学更好地掌握营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有着较大的自,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缜密思考、集思广益,与相应的营销理论结合,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案例中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训练将会大大提升学生们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4.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
市场营销课程在教授学生营销理论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树立营销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比学习理论更加重要。案例教学中案例的解决方案,不同思考方式,运用不同的理论知识,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答案,或者说只能得到合适的解决方案,这就解除了对学生思维的束缚,培养学生开放式的思维模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任课教师所选择的案例,基本都源于真实的营销环境,这非常有助于学生将所学营销理论融会贯通,形成营销思维,科学地指导营销实践。
二、案例教学法的过程探讨
课堂中的分析和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通过这个教学过程,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增多,思路会开阔,处理问题的自信心会增强,决策能力也会提高。
1.设计讨论话题
案例的讨论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为了保证讨论的质量,任课教师要引导学生们有的放矢,充分准备要讨论的话题。教师应根据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求,重点及难点,精心设计案例讨论任务,任务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使学生分析时有针对性。
2.分小组讨论
通常情况下,案例讨论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能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发挥集体的智慧,集思广益使案例分析角度多样化、观点全面化和方法周全化,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一般来说,小组成员不宜过多,以五人左右为宜,可由教师指定或学生自愿组成,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小组内部的分工协调与组织。教师要让各组学生共同参与讨论,充分发表意见,采用达成一致的做法作为小组的结论,并提倡和鼓励各组互相提问讨论,甚至相互争论、辩论,借此增加探讨气氛。
3.各小组总结发言
各小组完成讨论后,每小组需派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阐述小组形成的观点、评价、决策或解决方案,其他组员可以作补充,教师或其他小组成员可针对其发言提出疑问或质疑,如有不同见解可与其辩论。这样,不仅能够促进讨论结果的完善,而且宜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
4.教师总结评价
各组发言交流后,教师要进行归纳、总结和评价。在此阶段,教师总结要与案例体现的营销原理相结合进行评述,关于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要特别强调,使学生们加深理解记忆。让学生经过思考后再次体会营销理论在营销实务中的应用。还要对学生容易忽视、遗漏或挖掘不深的问题,结合案例中的情况再进行比较细致的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要正确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思维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用系统的营销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将零散的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理论的整合系统化。
5.要求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及心得体会
以小组为单位的发言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让学生根据案例讨论的情况,形成文字形式的报告。报告也应以小组为单位,综合各组讨论发言的结论,提炼出全面、深刻和具有独到见解的分析报告。这也可作为一次综合性、创造性的学习机会,学生也可以写出自己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对案例教学过程的意见及建议,通过报告的撰写,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三、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1.案例的选择与国内教学环境相契合
哈佛的案例教学法的授课对象主要是MBA学员,这些学员大多来自企业的各个管理层,都已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案例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讨论分析的方法选择的更多。而我国的市场营销学均开设在低年级,学生们还不具备与营销相关的管理知识,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因此,案例教学法绝不能照搬,要与所授课对象的情况相结合。案例的选择是关键,我们不能照搬哈佛的源案例,因为这些案例大多是外国企业的相关案例,这些案例的发生与问题的解决,所依据的环境,如政治、经济、法律、技术、文化等与国内有很大不同,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有的放矢,要结合学生的层次和能力,选择适度、适用的教学案例,应尽量选择本土案例,同时还要注意案例的时效性。
2.案例教学法不能单一使用
案例教学法缩短了教与学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教学互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具有突出的优越性。但案例教学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挑选合适的案例,耗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配合,这其中不可控因素太多,因此,案例教学法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与其他教学法如讲授教学、模拟教学方法等相互配合使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将其组合,提升教学效果,以实现市场营销教学目标。
3.营造宽松的案例讨论环境
由于中国的大学生在高中阶段经历的基本上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们在课堂上只听不讲,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良好的讨论氛围,为学生们营造一种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引导学生们大胆地把心中的想法、意见、建议提出来,教师要对于那些发言较少的学生,给以鼓励,帮助改掉怯场的弱点;对于发言时间过长的学生,教师要采取适当措施加以限制,以平衡发言机会。同时教师要注意对现场的把握,避免讨论偏离主题,做到热烈而不混乱,有序而不呆板。教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和答案要加以鼓励,而不应对学生设定框框。更不能否定学生或加以指责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