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乡镇基层干部述职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为了彻底改变以往干部考核中少数人考评少数人的现状,2005年万盛区委在开展干部考核时,扩大了群众测评范围。
首先,增加了下级测评参与对象。参与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下级测评的范围,在本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的基础上,增加下属单位党政负责人、单位服务对象(群众)以及离退休干部代表。万东镇莲池村有建委负责的一块施工工地,在区建委的测评会上,虽然建委一位领导在述职报告中显示的成绩非常显著,莲池村村民刘道林作为单位服务对象的一位代表,还是毫不客气地给他打了低分。他说,这个领导比较官僚,很少深入群众了解实情,而且给群众说的是一套,自己做的是另外一套,理应得低分。面对刘道林的质疑,考核组非常慎重,在深入了解多数群众的意见后,最终作出决定,取消这名领导干部参评优秀等级的资格。
其次,扩大了社会评价参与范围。全区建立了各方面代表共同参与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社会评价的制度,对街道、区级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在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派人士中随机选择10%的代表参加测评;对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在乡镇党代表、人大代表中随机选择20%的代表参加测评,测评分值将分别按一定比例直接计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总分。丛林镇海孔村人大代表姚能福参加了对镇领导班子的考核,他给班子和班子成员都打了九十几分。他在考核完后说:“说实在的,这一年来干部到底干没有干事,我们老百姓最有发言权。我给他们打高分,不是讨好他们,而是这一年来,他们的的确确给我们办了不少好事实事,这样的领导,我们大家心服口服!”
把干部考核工作地点摆在生产、工作第一线,感受现场,是2005年万盛区干部考核中的一大创举。以前的考核,多数都是关起门来,听听汇报,填几张测评表就结束了,收到的信息极为有限。为此,区委做出决定,每个考核组必须深入实际进行考核,变以往的走马观花式的主观考核为眼见为实的客观评价。
“要说这一届镇领导班子,硬是要得。”一位正在青年镇青燕公路上劳动的村民面对深入实地考核的考核组成员的询问,连声称赞道,“为了让老百姓走好路,镇里的干部都来到现场,带领党员义务参加劳动,还要协助村干部们做少数乡亲的工作,确实难得!”区委年度考核组在参观了将要竣工的青燕公路后,现场征求村民对镇干部的意见。全长14公里的青燕公路于2005年3月20日动工,建成后可以解决8600余名群众的行路难问题,听了村民的回答,考核组成员都笑了。
我叫__,现任__镇党委书记、镇长。现就__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着力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发挥龙头作用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充分发挥镇党委理论中心学习组作用,组织班子成员每月至少集中学习2次,每人撰写5000字以上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增强了领导干部的工作水平和领导能力。
二是充分发扬民主。工作中坚持专题事项集体研究、重大事项集体讨论、民主决策,虚心听取同志的建议,形成了领导班子合心合力的良好氛围。
三是增强党建合力。制定了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党建责任分工,并参照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的做法,对各站所和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联述联评联考”,提升了领导干部抓党建的意识和能力。
二、着力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先锋作用
(一)农村两委干部队伍。完善了驻村挂职干部能进能出、村干部能上能下的基层干部管理机制,先后调整包村干部2个,村两委主干2个。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21人参加县里组织的“领头雁”培训,对各村两委委员和包村干部进行了“领头雁”培训延伸,参训达400人次。
(二)包村干部队伍。细化了包村干部“三定三评”制度,年初定目标、定措施、定落实,年底组织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评分考核,增强了包村干部责任心。
(三)大学生村干部队伍。一是鼓励和扶持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组织大学生村官外出参观学习4次,还帮助他们协调贷款解决创业资金短缺的困难,全镇60%的村官参与到创业项目中。二是大力开展村官“六个一”活动和“访、知、解”活动,加强了村官对村情民意的了解,为民办实事13件,扶助困难学生11个。
(四)党员队伍。加强了130余名流动党员管理,大力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全年新发展预备党员5名,转正1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2名。
三、着力推进主题活动开展,密切干群关系
(一)深入开展
“访、知、解”活动和大学生村官“六个一”活动。我镇组织镇、村干部对全镇15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3560户农户进行集中走访,组织召开座谈会30余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12条,答复112条,整理合理化建议42条,为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困难问题28件,解决了一批难题,密切了干群联系。
(二)开展创建党建亮点工程。难点村(南皋、冯家垴)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两村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七星菌业、下北漳村绿家园合作社为代表的“双培双带”示范基地发展态势强劲,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建成示范棚300余座亩、示范核桃林800余亩,涌现出党员示范户45户,带动130余农户发展特色种植3000余亩。
(三)开展承诺帮扶活动。全镇76名村“两委”干部和232名无职党员进行了承诺,并制作了版面予以公开。开展了“一对一”帮扶活动,镇党政班子和各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帮扶1户困难户,制定帮扶计划,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四)开展“严纪律、正作风、强素质、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我镇把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全年工作的一个重点,在完成县规定动作基础上增加了两项自选动作,促进了活动取得实效。镇、村和驻镇各机关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会,组织干部党员学习,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组织两委主干述职述廉;对镇、村干部及驻镇机关进行测评和征求意见,制定了整改方案,深入进行整改并完善了各项工作机制。
四、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促进党建规范化
一是健全党建基本制度。健全了干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了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和“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完善了村级干部教育培训制度,有效促进了基层党建的制度化。
二是规范基层组织建设。严格按照与各党支部签订的《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实行,定期听取汇报,进行检查,做到年头有计划、有布置,半年有督查,年终有总结,有评比,有典型。
三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深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规定、加强监督检查、开展专项治理、查处违规典型 ,增强了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成立了接待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和会计服务中心,方便了群众办事,规范了农村财务管理。
今年,我认真履行职责,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但与上级要求、兄弟乡镇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少,开展工作的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二是党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少数党支部和党员创新力、执行力不强等等。下一步,我将着力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党员、干部培训工作,解决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二是抓好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工作。争取每个村都培养1到2名35岁左右、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本领强、素质高的青年党员,改善党员结构。
一、目前干部考察工作不足的表现分析。
一是考察手段“单一”,接触面窄。考察时,主要采取“一听(领导班子成员述职)、二测(民主测评)、三推(民主推荐后备干部)、四座谈”的方式进行。实践中,座谈考察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机关干部中,即使对乡镇领导班子考察,也是以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中层正职为主,而与领导班子成员直接服务的对象和基层群众参加个别谈话的不多,考察组接触的对象范围偏窄。二是考察内容“笼统”,方法简单。现在所采用考察干部内容基本是印象分。在具体操作上,没有做到因人、因事、因地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也没有进一步地细化考察细则,更没有提出不同岗位职责对不同领导干部能力的要求,而是很笼统且原则地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和“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的结果测评,内容包罗万象且大而全。民主测评时,与会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凭印象测评出来的干部民意,其真实可信程度不高。三是考察方法“老套”,了解不透。考察干部时大部分是座谈和个别了解被考察对象的德才表现、勤政廉政、工作实绩、开拓创新等方面的情况,从谈话的有效率来看,反映情况雷同的(思想表现好、实绩突出、勤政廉政等)要占很大比例,原因在于有的即使了解真实情况的不愿说、不敢说;也有的不了解情况,与被考察对象工作上接触并不多,说不出所以然,反映的材料也是“二传手”。同时,考察组绝大部分时间没有直接深入到群众中去,很少核实有关资料,以致情况了解不透。四是考察材料“一律”,较少个性。目前,干部考察材料往往使用主观性语言多、客观性语言少;共性化语言多、个性化语言少;反映显性的多、分析隐性的少。特别在评价不足时,避重就轻,不分析岗位需要,如:工作中有时有急躁情绪;性格内向;缺乏行政工作经验(原来就没有行政工作舞台)等等,考察材料千人一面,画而不像或雾里看花。
二、目前干部考察工作不足的原因探究。
1、创新的意识不强。干部考察重点是对干部“德、能、勤、绩、廉”的总体把握,《干部任用条例》对于干部考察环节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具有较强的严肃性、规范性和封闭性,因而带来在干部考察方法上的程式化,缺乏创新的勇气。一是以票取人,可以减少责任风险。考察主要是以民主测评的“优秀率”、民主推荐的“得票率”来作取舍、定升降的,至于其中的情况是否真正反映民意、真实可靠,不作深入的分析。然而实际情况往往现象掩盖本质,有的干部工作踏实,能力突出,但不善于与人沟通,特别是在工作过程中难免较真、碰硬,损害了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加上能力突出,遭到这些人的妒嫉,因而测评中形成了不少的“出气票”。还有的干部工作不认真,但善于乔装打扮,迎合蒙蔽同行,“你好,我好,大家好”,工作上搞搞花架子、树点“形象工程”,却被视为“能人”、“好人”,由此得到许多“人缘票”。这些“民意票”比较难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反映干部的德才情况,但对于考察组,却不敢“越雷池”,以票定优劣,比较稳妥。二是封闭运行,可以减少泄密危险。干部考察工作对保密的要求很高,考察的深入程度和进展情况“外界”是不清楚的,尤其在领导班子换届考察、较大的人动前更为明显。在干部考察过程中,一但某些环节被“创新”或者提前“突破”,不仅可能会对当事人产生伤害,甚至给拉票者提供可乘之机,而且影响党委选人用人决策。因此,循规蹈矩成为考察组首选。
2、洞察和识别人的能力有差距。古人云:一流之士,识一流之人。考察人的人,应该是识人的高手,看问题能够入木三分,分析问题高人一筹。因此,考察人的人,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要树立公道正派的工作理念。评价干部要有战略眼光、全局意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考察干部要处理好动态与静态的关系、直接与间接的关系、主要与次要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显绩与隐绩的关系。这就对考察人看问题的判断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察人在撰写考察材料时,要善于突出个性,把握对考察对象的评价分寸。
3、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不够。由于多种因素,干部考察过程不够深入,带来知人不深、察人不细、用人不准。一是考察“例行公事”。考察年年搞、年年搞考察,考察目的不具体,特别是考察人分组分工相对稳定,工作方法“老套”,对被考察对象多次考察印象深刻,以致走形式、不深入。二是集中考察时间仓促。集中考察往往是对一个班子考察2-3天,基本属于测评、推荐加座谈,个别特殊情况难以摸透。三是考察拾遗补缺。个别时候因工作需要或班子结构需要,定点、定向考察,考察实际就成了补充材料、完善程序的过程。四是考察作风欠扎实。考而不察,考察组大部分时间坐在“家”里,而不去被考察对象的工作一线,接触的主要是班子成员、中层正职干部,听听一些情况,这样的考察叫做“井底的葫芦——看似沉在底下,其实还是浮在上边”。
三、创新干部考察工作的几点构想。
1、要把干部考察的对象由“平行线”转变为“金字塔”,形成立体化考察结构。以往我们考察干部所接触的只是一个平面——机关干部及工作人员、事业单位负责人、村主要干部。所谓“金字塔”考察模式,就是开展民主测评、民主推荐,要分层次和不同对象,第一层次:领导班子成员;第二层次:机关工作人员;第三层次:基层干部群众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第四层次就是与被考察对象直接共事、经常接触的普通群众。通过“金字塔”式的考察,对被考察对象,可以更全面了解,这样就避免了测评和推荐在一个平面上、一个活动范围内所产生雷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