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校长培训考察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考察期间,我们了解到了**实验学校一班人对教育工作的执着的追求和对教育工作的深深的情结。他们的教育目标,就是对孩子的一生负责,培养品德、极具爱心、有良好习惯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他们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开展的。所以我觉得作为校长,就应该站在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高度来管理学校,确立学校的办学思想。他们是这样说的,教育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端正教育思想,校长负有重要的责任,实践证明,全面育人的学校,它的升学率也不会低,学校本身和它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在推行素质教育中,“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为终极目的”。教师的所有聪明才智都应该用在让学生“愿学、会学、学会”六个字上,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为学生提供思维、兴趣空间和发展空间,尊重学生应成为今天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具有爱心比具有知识更重要,严字当头,爱在其中,这种尊重教育是“人本”思想的体现。我想他们的教育思想站在了教育的前沿上,紧紧抓住了“人本”规律的核心,并且展现出他们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二、加强环境建设,煅造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校园环境建设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学校自然环境包括学校的硬件建设、校舍专用设备的现代化程度等等,这些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应该是每个学校建设中追求的高标准。但在校园中营造出健康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并且这决定着这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实验学校努力做到:这里只有任人唯贤,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只有接受工作和纪律的考验的校园风气。创造一切条件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一个充分施展个人才华,实现个人价值的宽松环境。他们在环境建设中做到四点,即:(1)努力为教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2)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3)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提出因为有了你,我们的群体才会和谐,不要因为有了你,我们的群体多一些麻烦的口号。(4)创建一个良好的校园自然环境。
在培养教师队伍上,学校着重的是师德建设,他们看重的是教师对事业的激情,是为了实现教育的理想。他们说,教育是事业,收获的是快乐;教师象一把火,不仅要点燃自己,还要复燃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光、发热,自己去燃烧;没有坏孩子,只有心理不健康的孩子;一位优秀教师常能给他的学生以终身的影响等等。这些思想反映出他们对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认识到位和工作到位。
在教师业务素质的培养上,学校提出了老师角色的几个转变,即:教师由教学实践者向实践者与研究者并重的转变;二是由课程的实施者向实施者与开发者并重的转变;三是由单一的教育者向教育者与学习者并重的转变;四是由教案的执行者向课堂教学、智慧的实践者转变等等。这些转变无疑使教师对教育方法、本身业务能力进行重新的思考和学习,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标志是如何创造出生动的教学情境和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达到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他们紧紧抓住三种人的培养,即: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无带头人的队伍会走向平庸,充分发挥和挖掘教师的才干;二是班主任队伍的培养;他们认为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集体,一批好班主任就成就了一所好学校;三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只有培养出了品德和业务双高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办出高质量的学校。
三、德育工作注重实效。
近年来,一直困扰我们德育工作的一大难点就是德育的功和实效性,这也是我们苦苦思索的难点和德育出路,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信息量的增加,空洞的说教,在学生面前显得乏力,很多教师抱怨,打他不行,说他不听,没办法,德育的实效性已成为所有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课题。如何使德育工作产生巨大的教育力,切实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品质,规范的行为习惯,这点上**实验学校学校德育工作给了我们很大启示,很值得我们研究,他们的做法是把社会、学校、家长、教师的愿望变成学生自己的需要,使德育教育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这样就极大显现出了德育工作的教育力。如:取消大扫除,成立“自动化小队”,把评选先进变为“申报”等等,虽然只是两个字的变动,却是种观念的转变,评先是学校的行为,学生是被动的行,而申报是班级、是学生主动要求,这样学校的要求就变成了学生自己的需求。我想德育工作这样进行就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尽快达到教育目的。
四、反思机制,在提高教师素质上至关重要。
**实验学校在机制建设中,有一条是反思机制,在他们的课堂教学评价中也有一条10分的条目:教学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透过教学现象找到规律,吸取教训的理性思考。我觉得这种反思机制,在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们的教师往返于教室——办公室之间,重复着上课——下课的劳动,上完课拉倒。究竟课上得怎样,成功在哪里,失败在哪里,没有人去想,更没有人上升到理性的反思,所以我们教师年年一个样,课课一种腔,多年不能提高,造成教育失败的机率增高,而反思机制恰恰引领教师时时反思自我,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会达到超越自我目的,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教师的反思能力是从工匠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重要标志。
五、教师走进知识、走进学生,创造出生动的教学情景,为教育质量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造需要教师心灵与情感的投入。很难想象,一个置身于知识之外的教师能够引领学生走进知识。教育需要以情激情,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丰富的情感。如在语文教学中要把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真正走到文章的意境。这样才能把学生带到文章的情境中去体会、去理解、去品位、去感悟,达到灵与肉的交会,情感的震撼。教师的语言才不会生硬、干巴、枯燥。理科教师也应该带着对知识的严密性、灵活性的丰富情感去教学,才能激发出学生对知识的严谨态度,更好的学习、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态度和对知识本身的感情,才会使课堂生动,充满研究风气。这种情感教育的功力是巨大的。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带着情感去授课,一定会激发出学生的感情,使课堂教学真正变成师生情感的交流、互动式共同发展的场地。实验学校的教师的教学真正的做到了这一点:用文章的“美”感染自己、感染学生,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使课堂教学很精彩,做到了课堂教学真正是一门艺术。
几点启示
一、学校要发展,必须先有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它是学校做强做大的重要因素,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应以校本教研为主,根据学校发展情况,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资源,适当引进外面的资源,这样的校本教研针对性强,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潜力,让他们在培训新教师的同时,与新教师一同成长,另一方面也可减少教育经费的支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二、要想让教师自觉地学习,主动的工作,学校需要有制度保障,更需要有人性化的管理。校长只是拿着旗帜走在教师前面的领头人,而不是拿着鞭子走在教师后面的放牧人。
三、教师的成长,需要学校为他们提供发展的空间,和展示的平台,让教师有机会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在其中,使教师逐步培养浓厚的文化底蕴、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智慧,使教师们逐步向专业化发展。
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从校长的专业化发展做起。校长是给学校注入灵魂或生命的人。校长成长了自己,才能影响教师。成功的学校管理者应该是一个勤学习、善思考、重创新的学者、专家。
五、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态度、价值、信念、知识技能和种种行为表现无时无刻地需要不断地调整、修订,重新审视评估和接受挑战考验。因而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主动吸取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这样才能在发展过程中保存活力,永葆教育的青春。这就要求学校在终身化背景中,通盘考虑教师的专业发展,实施一体化教育,使教师终生都能受到连贯的、一致的教育。
1、校长有务实思想,对学校教育有准确的定位。
在听取三中校长牟xx的经验介绍后,感觉震动非常大,特别是听说这个校长到三中时间并不长。牟校长首先分析了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管理重心从外控走向校本;私立学校与公办学校的不同优劣形势,教育目标从一元走向多元;社会要求从数量走向质量;学校发展从知识应用走向以问题解决为本的学习。通过了解和分析,提出了三中要走“多样化教育”的新模式。把三中的教育定位为“合适”,即符合学生,学生能够适应的教育。本着“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的原则,积极实施“多样化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幸福成长的过程,都能感觉到自身有充分的发展空间。
2、校长有敏锐的眼光,对学生的现状有精准的扑捉。
牟校长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及观察分析,对当下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良现状作出如下判断,即现在的学生都有这三种情况:“软”、“硬”、“笨”。所谓“软”就是肌肉软,“硬”指的是关节硬,“笨”即动作不协调。究其原因无外乎就是现在的孩子缺乏锻炼的结果。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加强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惜代价加强体艺卫课堂教学,经过近一年的打拼,现在三中的学生在身体素质上都有较大提高。
3、学生充分参与教学,多样化的课堂丰富多彩。
三中的多样化课堂更是别具一格,因为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和发展空间,所以在课堂上表现异常活跃。美术室内,学生们专心致志,素描、着色、临摹颇具专业。器乐班内的“小音乐家”们各个表现出色,萨格斯,小号,圆号,长笛音色清晰。声乐班里,老师正在黑板上指导学生认识节拍,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记节奏、换气符号。操场上的体育课也不逊色,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个个争先,摆臂、踢腿,一招一式都透出青少年学生应有的那份激情、活力和刚毅。
4、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潜移默化的教育孩子。
一、学习方面
为期四天的学习有四位领导、专家、教授作课。市教育局李淑慧副局长、市教育局党办陈昭宇主任、师院干训部前任主任郑克俭、市委党校王悦龙教授。
李局长在《传统文化积淀与校长治校》中,用儒家关于德行的思想诠释了今人总结的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仁爱孝悌 、精忠报国 、 见利思义、谦和好礼 、克己奉公 、 勤俭廉政、诚信知报 、 修己慎独 、 笃实宽厚、 勇毅力行 。从道家出世思想中提炼出涉世之道: 游的心怀—— 端虚勉一:外貌端肃而内心谦虚,勉力行事意志专一。内直外曲:心里耿直而外表恭敬。从管子治国思想中阐述了校长治校、教师治学要“以人为本”。
李局长在《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讲到——新加坡教育部长提出:教育应由“能力导向”向“价值导向”转变。市场经济的竞争是价值观的竞争,国民竞争最终归到教育上来。思想是人类行为之本,而决定人类躯体和存在的乃是人类的无形的精神世界。在德育工作中首要的是以思想为统领。谈到了德育工作的载体、目前德育工作的缺失和对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谈到: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中心工作。
学校教学质量好,学校就有形象,教师就有形象,校长就有形象。
校长有三样东西是看家本事。
健全的教学养成健全的人格。
教学质量检测及评价。
市教育局党办陈昭宇主任讲课的内容是《现代优秀校长的五项修炼》。许多内容对我们每个人都很有益。
在校长人格品性一栏中讲到大众品格:凭良心、立公心、存善心、讲诚心、重孝心。
在校长职业情怀中谈到:校长要有激情和梦想、校长要有奉献教育的情怀、校长要作风踏实、工作务实,肯干事、干实事,校长做事要止于至善。
在校长的教育智慧中谈到:校长要有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要构建学校文化。
在校长的学识功底中谈到:人生有三宝——身体是本钱、才学是本事、人品是本根。所以,要重视学习,养成学习的习惯。坚持健身。生命科学家洪韶光教授有保健十六字箴言:生活规律、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前教育部长周济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运动有五点好处:增强体质、缓解压力、陶冶情操、结交朋友、提升魅力。没有时间锻炼的人是最贫穷的人。
在最后给出了学习的参考文献。
市委党校王悦龙教授讲的是《领导者的语言艺术》。人在即兴讲话时或接受即兴采访时往往因为没有准备而显得思维混乱甚至大脑一片空白,如果掌握了即兴讲话的实用技巧并加以锻炼,再遇到这种场合时就会显得从容不迫甚至游刃有余。即兴讲话的技巧有八格法:客、背、评、理、感、绩、法、表,几个关键字。还有三格法:先谈眼前直接,再说密切联系,最后远端相关,或先祝贺,再感谢,后希望,或先过去,再现在,后将来。
竞聘演讲时应谈以下几个方面:对应聘岗位的认识、对自己条件的认识、对未来工作的预想、对自己工作的要求。
作述职报告时要做到:职责清、做法特、成绩足、不足透、改进振。
二、考察方面
本次参观考察了五所学校。市内的五中、六中,山东的即墨二十八中、昌乐二中、省庄二中。五中、六中原本是市直学校中的薄弱校,如今除办学规模和中考成绩外,无论是学校基础设施和硬件配备上,还是教育教学改革步伐乃至今后发展后劲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强劲的势头。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山东的三所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上尤其在打造“高效课堂”的课改实践方面,都有各具特色的实践经验。山东省也是全国范围内规范办学行为打造高效课堂方面的先行者和楷模。下面,就我的点滴感受有侧重的为大家逐一做以介绍:
朝阳市第六中学现有十八个教学班,千余名学生,教职工一百零七人。在校长张志和带领下,以“润德启智,立学畅远,成就师生幸福人生”为总体目标,注重人文关怀,着眼师生发展,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学校把“立足课堂,减负增效,树良好师风办优质教育”为重点,以分层教学、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为突破口,充分尊重学生差异,发扬个性特长,为学生健康成长搭建了有益的平台。
在六中能看到改革先进校的影子。给我感受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全员参与的大课间活动,二是党支部书记代表学校做的经验介绍。
大课间前部分是抖空竹,全体学生都在积极地,自由的,轻灵的,忘我的活动着,学校成了开心的乐园,欢乐的海洋。后一部分是部颁操。突出的特点是上千人的队伍,队列严整,全体学生精神饱满,步调一致,规整如一。很壮观,很震撼。
经验介绍的突出感受是字里行间都浸润着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和教师对学子的浓浓真情和深深的爱,让你感到人文关怀的无比能量和巨大鼓舞。
朝阳市第七中学现有教职工一百一十二人,二十二的教学班,一千零七十一个学生。在二零零五年市政府改造北大街时异地新建。校园占地五十亩,建筑面积一万二千六百平方米。新建学校硬件设施超一流,育人环境超一流,“让每名学生都获得成功,让每位教师都享受幸福”的办学理念更使我们感动。
青岛即墨二十八中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初中,每年毕业生大约占即墨市高中入学学生的八分之一。学校有师生员工五千多人,是一所局直属划片招生的初中。学校学生全是走读生,生源和师资和我们一般的市直初中没有太大区别。由于学校扩建,招生规模大增,除原来的师资外,大部分教师来自高中分流、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因此,即墨二十八中有比较典型的代表性。就是这样一所学校,现已成为同杜郎口几乎齐名的学校,成为了山东初中教改先进校的“双雄”之一。教学质量连续二十年创全市最优,全市考入清华北大学生中的五分之四以上初中阶段都就读于该校。多年来,学校获得国家及荣誉三十多项,省级荣誉四十多项,市级荣誉一百四十多项。
即墨二十八中不再寂寞,众多教育界人士趋之若鹜,参观学习的根本原因是学校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几年来“和谐互助”教学策略得到了许多学校的青睐。好多学校运用了他的教学策略,同时也克隆了他的校园文化,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即墨二十八中教学策略从本质上讲,就是打造了“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教师从学生刚入学开始,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考核,把全班学生根据本学科的表现分成两部分,优秀的做师傅,不优秀的做徒弟(称之为学友),每两人一桌,结成一帮一学习互助小组。学习过程中,师傅帮学友、师傅检查学友、师傅影响学友、师傅引领学友。彼此亦师亦友,最终实现双赢。
在和谐互助课堂上,教师根据中学生特点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使师友的进步与成长捆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师和友的角色也是动态的,优者为师。师为了让学友变的优秀,先要深入的钻研教材,还要积极的研究学法,然后才能教学友,所以,师傅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日渐高涨,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日趋提高。而它们的学友因天天时时有相伴的师傅进行指导和帮助,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成绩一天天的好起来。孔子说的“教学相长”真正得到了落实和体现。
自二零零四年以来即墨二十八中的“和谐互助”教学策略已形成完整的技巧和配套措施,九门学科都建立起了“和谐互助”教学模式,均以五步十环节为教学载体,分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三种课型。教师实施起来可操作性强,实效性高。学校从师友划分、强化训练、动态管理到建章立制、打造师友文化,形成师友互助的教育场。
和谐互助教学策略以其一学就会,简洁高效,德智一体的显著特点在引发了学习参观的持久浪潮的同时,也昭示了在规范办学行为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历史必然。
昌乐二中创办于一九五九年,是一所文化底蕴丰厚,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领先的省级规范化学校。省文明单位,学校占地二百六十亩,建筑面积十万平方米,师生员工一万四千余人。是一所有四所分校的国内知名教育品牌学校。
昌乐二中倾力打造了“271”高效课堂这一课堂教学改革模式。“271”是一个隐藏着客观规律的神奇数字,是一种特殊的比例关系——在一个班的学生组成中,有二成特优生、七成优秀生,一成待优生。在学习内容上约二成的知识不用老师讲,学生能自行掌握,七成的知识需要通过集思广益讨论解决,只有一成的知识需要在同学们独立思考,积极讨论之后由老师提示、点拨、讲解之后才能掌握。根据这两个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堂教学活动划分为“271”三个部分,即,百分之二十的时间(十分钟)为老师讲课、引导、点拨时间,百分之七十的时间(约三十分钟)放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百分之十的时间(约五分钟)让学生对当堂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反刍、提高。这种教学模式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教师要制定较完善的《271导学案》——《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等,每年寒暑假教师们都要拿出三分之二的时间集体完善新学期《导学案》,无论从人力、物力、财力上都有很大的付出,这可能也是公办学校学不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昌乐二中的又一大亮点是他们的大课间活动。他们的大课间没有部颁操部分,只是三段节奏强烈,韵律欢快的校操。说成三段广场舞可能更确切些。尽管学生们做的不是很整齐,但每名学生都尽情地跳跃,仿佛陶醉在了充满时代气息的节拍中,孩子们像一簇簇跃动的火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洋溢着最美的青春,绽放着最靓丽的风采。不知是什么原因,他们不做部颁操,也许是因为初中和高中在一起做不了的缘故,也许是别的原因,没来得及去讨教,但我以为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大课间。在这样的大课间里学生得到了彻底的放松,和真正的锻炼,这难道还不好吗?
省庄二中是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的第二所中学,是普通的市郊初中。该校自二零零二年开始,以焦圣玉为代表的省庄二中老师把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纷纷走下讲台,把展示的机会还给学生,开始了具有本校特色的“精彩主讲”课堂创新改革试验,最后经专家指导、整合、创新,得到了“学生主讲,智慧生成”课改模式。
省庄二中的大课间分两部分,先是集体跑操,校长、教师带头跑,边跑边喊校训一类的口号,之后是社团活动。社团活动五花八门,不拘一格,诸如练武术的,打太极的等等。
三、学习考察的两点思考
第一、朝阳的教育与山东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方面,课堂效率不够高效,三维目标没完全达成。
另一方面,没能面向全体学生,所谓的“待优生”越来越多,三年下来就成了无优可待的“差生“啦。
教育学院 孙洪莲
2005年4月17日—4月30日,黑龙江首期省级骨干校长班的第四组学员一行17人,在省干训中心主任白新华的率领下,赴新疆、青海、甘肃进行了为期13天的教育考察学习,我有幸参加了本组的考察学习。现将我对西北考察学习的总结和体会汇报如下:
从2005年4月19日——4月27日,我们先后考察了新疆乌鲁木齐市的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新疆喀什的亚尔中学;吐鲁番第五小学;甘肃兰州的成人培训中心;兰州十四中学;兰州实验小学;青海实验学校等。我们所考察的学校有城镇的,也有农村的,每到一处,校长都为我们做了详尽的介绍,从学校的历史到现状,到学校的课程改革到教师队伍建设,从对教师的评价到对学生的评价,从教师的人事制度改革到弹性工作制,从学校的教学质量到学校的德育工作。我们也聆听了各位校长对本校办学理念的阐述,学到了先进的办学经验。几位校长的报告给我最深的感受是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和对市场的理解。如果说他们是成功的校长,那么他们的成功就在于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了。在介绍学校的同时,还与黑龙江考察团的校长们进行了互动交流,通过七位校长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的情况介绍,从中得到以下几点感悟:
1、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新疆、青海、甘肃占我国大部分疆域,在考察期间,我能清晰地感受到我国尚存的积贫积弱。从考察当地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到教育政策和教育发展现状,无一不在时时震撼着我,使我不由自主地思考了许多平时没有思考过的问题,当我行走在西北部荒凉的大地时,翻不完的寸草不生的大山、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都使我这个从小在东北长大的人心里发堵,眼睛发涩。恶劣的自然条件,贫困地区的教育不是一天就可以改变的,贫困地区的教育该怎么发展,确实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在震惊的同时,也使我对西北恶劣环境下从事教育工作的园丁们产生了敬佩,他们无怨无悔,在这工作的每个校长、每个教师都是一本书,让我读懂了什么是奉献。
2、 校长有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对教育执着的追求,才能创办个性化的学校。
我觉得,校长仅仅有了对教育的理解还是不够的,更高层的、更重要的是敢于理解。他们的"敢"字就在于与他人的不同——敢于不同,这能体现一个校长的学识和胆识,这种不同中就蕴育着大量的创新,正是这种创新,才能造就出个性化的学校。无论是地处乌鲁木齐、西宁、兰州等省会的学校,还是地处偏远农村的吐鲁番第五小学,喀什亚尔中学等,从每位校长的介绍中我们都体会到了他们对教育工作的执着追求和对教育工作的深深情结,他们把自己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独立的办学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创出自己的办学特色,这是难能可贵的。在考察期间,我注意留心观察了每个学校的校训。每个学校的校训都具有个性化,这说明校长能结合自己学校所处的地域、传统和师生的实际,与师生一道制定具有自己学校特色和风格的校训,并以此作为全校师生为之努力和奋斗的目标。如:兰州十四中学的校训是:“博文、约礼、有责、为先”;兰州实验小学的校训是:“养德、开智、健体、立美”。使我想到,要创办个性化学校,校长必须是一个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的思想者,校长还应具有经济家的头脑、哲学家的思维、教育家的眼光,需要懂得市场规则和法律。否则,一个思想慵懒的人,是不会创办出个性化的学校的。
3、 薄弱学校要生存,必须走特色之路。
兰州十四中学,又名西北音乐学校。原来是一所普通中学。它地处兰州市内,但由于受到兰州师大附中、一中、二中等省市级重点中学的影响,学校的中考和高考成绩始终无法与重点中学抗衡,招生也就成了难题,学校如何生存?只有走特色之路。赵校长介绍说:当时兰州市六中抓体育特长,兰州铁路中学抓美术特长,我们十四中选择了音乐特长。学校从硬件建设和师资方面加强了投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目前学校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认可,每年初、高中均招收音乐特长生,2004年高中音乐班5个,初中音乐班3个,主要是为高校输送音乐人才的,为了培养学生,学校与歌舞团建立了联系,八五年学校成立了交响乐团,该乐团是我国第一个进北京音乐厅演出的中学生乐团。学校还争得政府在政策上的倾斜,即高三音乐考生可以不参加会考,学三年后直接参加高考,音乐班的学生,每年在专业课考试中90%以上过关。2004年考上两个北京音乐学院和两个上海音乐学院。现在学校有了生存的实力,而且学校已经挂牌西北音乐学校。从我们参观的学校硬件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上,堪称现代化的学校。给我的感受是,薄弱学校的校长要扭转学校生存环境,必须深度谋划、深度思考学校的发展前景,要找准方向,用足政策,这需要校长具有对学校发展的规划能力和对政策的运用能力。
4、 学校要发展必须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作为动力。
对教师的评价,采用人本化管理。我们在考察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时,校长是这样说的,我们是公办民助校,学校基础设施的四大系统基本到位。学校还是很现代的。学校到明年就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了,是西北地区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当我们校长问及如何对教师进行评价时,校长说:我们的教师是当地最优秀的,我对教师的评价不搞量化记分的方式,因为评价方法过多地倚重量化方法,对教师的评价就会趋向于唯学生考试成绩论高低的趋势,而不是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来考察,只关注教学的合格和达标。不重视用评价来促进教师富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不科学的,也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正在探讨弹性工作制,新疆不以学生的成绩来评价老师,如何评价呢?我们采用大民主的方式,主要看社会和家长对教师的反映,另外,每年年终15%考评,作为评优的指数,三年连续评优可以长一级工资,同时,因为我们这里地处边疆,教师出去学习的欲望很强烈,我们用出去学习来奖励教师,每年学校可收入200万,60%用于教师的岗贴,学校想方设法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让老师的腰包都鼓起来,否则,优秀教师就会流失。他倡导“努力工作、愉快工作、享受工作”。教师的子女无论是上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是免费的,这也是校长为教师创造的一份福利。用他的话说:“我不会让雷锋吃亏的”。他的一席话简朴而又实在,透过他的谈话,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管理不正是人本化管理吗?当然地域不同,政策环境也不同,但无论我们工作在哪所学校,确实应该理在先,管在后,人本管理是校长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策略,我们始终相信只有健康的评价机制,才能激励真正的创造性劳动。
5、 以强化队伍建设作为依托,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严把教师入口关。
一个好教师能教育一群人,培养一辈人,有时甚至能熏陶鼓舞世代人,恩泽浩荡,功在千秋;而一位好的教育管理者就能带好一批人,造就一拨人,建设好一所学校。在考察兰州实验小学时,杨校长着重介绍了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她说:我校属省教育厅直属校,学校已经有93年的历史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高,近年来,省厅要求,进入实验小学的教师学历必须是本科毕业生。同时,学校还创造一切机会,让老师参加新课程改革的培训,不断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理念、能力和水平,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培训;并把学科培训纳入到校本培训之中。教师的基础好,整体素质高,正因为有这样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发展一直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中,学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能有的校长会说,我有这么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也会怎么怎么样的。我觉得,无论我们的教师的现状是什么样的,作为校长必须具有前瞻意识,对教师培训的投入是必要的,无论教师现有的基础好还是坏,都应该让教师不断地接受培训,只有教师的素质过硬,社会和家长才能认可你的学校,学校有了生源,才能有发展的基础。
通过考察西北部中小学,作为一名从事校长培训的工作者来说,在考察西北学校和与考察组各位校长的交流中,我在不断反思我们的干训工作,产生了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1、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势在必行。这也是我们今后校长培训内容选择的重点。例如:考察兰州十四中学和新疆实验小学以后,黑龙江校长在研讨中,普遍感到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和拥有办学自主权对学校的发展的重要性。对教育的投入仍然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一费制后,很多学校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在考察西北的学校时,校长也感到非常的困惑。由此,使我想到了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的紧迫性。顾明远曾提出: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几点要求:即学校应有办学的自主权,有自我支配资源的权力;学校应是自主发展的,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机制;学校应是学习型组织;.学校应有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学校应是开放的,与家庭、社会有广泛联系。从全国看,构建现代学校制度迫在眉睫,从我们地域来看,急需校长在管理实践中努力构建现代学校制度。这将是今后干训工作的一个重心。
2、校长培训工作应如何开展?
通过近半个月考察学校以及与校长的交流,使我感到,对校长的培训,无论是东北的校长还是西北的校长,仅仅停留在理念引领的层面还是很不够的,往往会使他们产生雾里看花的感觉。有的校长说:“理念好是好,但和我们管理实践相差太遥远。”我想再好的理论,如果束之高阁,也会失去它真正价值的。校长需要的是为他们搭建起实践培训是平台,要求干训部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不断提高质量,这是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生命力所在。
在“十五”校长培训工作的收尾阶段以及“十一五”校长培训规划中,我们力图做到满足校长的需求,增强培训实效性和针对性。
(1)、着重抓好抓培训者的学习,搞好调查研究,提升对校长素质内涵的理解。要提高校长的素质就必须懂得校长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是什么。现代中小学校长素质结构是校长培训的依据和追求的目标,是培训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根据校长们的实际需要和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选择和设定培训内容。
(2)、按照学校的类型和校长分管的职务编班。
(3)、实施“研训一体”的学习模式。
(4)、实施案例教学。
(5)、开好研讨课。钱一呈同志在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会议上强调校长培训具有“短平快”的特点,所以“要合理设计教学计划,不断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各地培训部门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在深入了解校长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当调整。”
一、考察概况
3月3日—3月8日我市部分中小学校长,在市局黄二华副局长的带领下,来到我省首批课改实验区厦门等市县考察,考察团前后考察参观了厦门市、泉州市、南安市等三市,对三市部份中小学实施基础课程改革实验的情况进行广泛的学习和交流。考察团分中小两组进行活动,我们小学组共参观厦门松柏小学、泉州实小、南安第一实小等五所小学,共听了语、数、艺术、体育等课改观摩课8节,课改情况介绍5场,课改培训讲座1场。虽然考察学习只有短短的五天,但全体参观成员大开眼界,真切地感受到参观地群策群力、上下一心搞课改精神面貌和具体实施情况,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二、收获与体会
通过一周的参观学习,听课、座谈、听讲座,使我们看到闽南地区省首批课改实验中小学,通过一年多的实验运作已经取是了令人满意的成效,课改工作已经步入良性循环和运作轨道。为什么他们在这样短短的时间课改工作就能取得如此好的成效,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成功经验:
1、领导重视:课改成功与否,关键在领导,课改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应当是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共同的事业,象南安市那样,市委常委专题研究课改,上下一心,市局领导挂校抓,校级领导挂班抓,层层建立课改领导与管理机构,层层抓督导,校校抓落实。广泛宣传发动,形成学校、社会、家庭讲课改、让课改良好氛围。
2、抓好课改培训是抓好课改工作的前提。象南安市那样,建立以进修学校为龙头,以校本培训为重点的培训运作机构,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扎实抓好通识培训,抓好基地带动全面,发挥基地的带头辐射作用,采取“纵横联系”的方式,与知名课改专家联系,请他举行专题讲座,努力发挥本市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扎实推进课改培训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双管齐下(进修学校与学校)模式。
3、抓课改实验教学研究是课改工作重点。学校课改研究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改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着眼点必须放在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实现“三个转移”(管理人员、教师角色的转移,学校工作重点转移,教学研究目标的转移),形成“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教研模式。
4、抓好新课程课程教学管理指导是课改工作的落脚点,也是课教工作的中心环节。首先要抓好教师理念的更新,抓好“三改”和“三以”(改变教师单纯传授知识方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教学评价方法;以学定教,以生为主,以生为先),再是实行“五个一”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管理,即教师每周做一次教后记,提出一个典型个案,每期上一节校级以上的研讨课,建立一个班级学生成长档案,每周提出一个要探讨的问题。
5、改革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方式也是推进课改的一项非常重要工作,只有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水平不断提升的评价机制,才能达到课改的根本目的。
6、建立保障机制是课改实验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一是要有适合课改工作政策,以及与此相关的课改教学、研究督查等制度。二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和教学条件做保证,逐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三是要获得社会的认可。
三、反思与建议
根据我市及本校课改工作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扎实推进我市及本校课改工作。
关键词: 校长 提高培训 师资队伍 干训质量
校长提高培训是在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的基础上,以继续提高其政治思想水平和任职能力为目标,以知识更新补缺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等的再培训、再提高,因而,它与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的知识补偿性教育相比,更注重于针对性、研究性与实效性。
按照教育部要求,专题培训是校长提高培训的基本形式,其培训方法也应由过去的理论学习、案例教学为主向研讨交流、科研实践为主转变。根据这个前提和成人教育的特点,福州教育学院在干训教学环节的管理上,抓紧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注重教学质量管理。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领导认识到,在各种教学条件毕备的情况下,有选择地让高素质的教师上讲台是保证校长提高培训的质量与效益的重要保证。而要建设好师资队伍,就必须充分考虑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福州教育学院是一所地市级成人高校,与其他兄弟院校一样,也存在着专职教师短缺的问题。学院干训处现有四位同志,而一年之中最多的要办6个班次。院长及干训处的同志都担任讲课任务,也无法满足培训发展的需要。而同时,福州教育学院地处省会城市,有众多的省、市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大、中专院校和达标中学可供依托,这是优势,更是一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师资资源。因此,在干训师资队伍建设中,必须坚持采用“专、兼、聘三结合”的办法,即干训处的同志在做好规范管理的前提下,尽可能登台授课,此为“专”;学院中所有的教师,包括书记、院长在内的领导,尽全力对干训班予以支持,只要有需要,就尽心尽力备好课,上讲台,此为“兼”;此外,还要依托众多的社科机构、兄弟院校、达标中学、特色学校,聘请高素质、高水平、高职称的教师,共同努力,完成培训计划,此为“聘”。事实上,我院在校长提高培训中,外聘教师达20人,均为副教授或中学高级教师以上职称,绝大部分是名教授、名专家、名校长。这些教师都来自教科研的前沿或学校管理的第一线,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的讲授,往往能够现身说法,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所以深受学员的欢迎与好评。至今,我院基本上已经造就了一个有30余人,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专、兼、聘三结合”的干训师资库。
除此之外,为了使校长提高培训班的理论教学密切联系实际并能运用于实际,我院还高度重视教学创新,创设氛围,创造条件,放手让每一位学员既当学生,又当“先生”。无论哪一位校长,只要他在学校管理某一方面、某一环节有新思想、新观念、新思路、新做法、新见地、新成就,就尽可能安排上台讲演,抛砖引玉,引发讨论、质疑、问难、争论、研讨,努力做到“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官兵互教,共同进步”。
二、注重干训质量管理
在抓紧教学质量管理方面,干训处在校长提高培训中,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力求通过下述七个结合,努力在办学实践中探索出一个提高培训教学创新的新模式。
(一)讲授辅导与预习反馈相结合
校长提高培训教学上的主要矛盾是时间紧、专题多、涉及面广。教学中如果不能做到有的放矢、按需施教、点面结合、突出重点,是难以收到良好效果的。从学员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全部已经参加过校长任职资格培训,都已经较为系统地学习过教育理论和学校管理科学,在提高培训班上再泛泛地讲授实属没有必要。再者,他们一般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因此,我们在提高班内强调运用学员预习反馈与教师讲授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明确要求学员按照课程进度预习教材,在预习中联系实际提出疑难问题,交干训处汇总整理后反馈给任课教师,或从中选择那些与学校管理实际联系密切的重点、难点、热点、亮点问题,作为选题安排专题讲座辅导,对其他部分则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员自学或研讨去解决问题。这样,无形中学员也参与了教师备课,从而加强了教学针对性,也发挥了学员预习的主动性,更使教师得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研究、解惑专长,教学相长,大大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
(二)讲授辅导与自学指导相结合
自学是讲授辅导的基础与前提。在教师讲授辅导前学员自学是一种必要的学习准备,在教师讲授辅导后学员自学则是对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扩展和深化。为了使学员的自学不流于形式,我们要求任课教师加强对学员自学的指导,如根据需要编发自学提纲、给学员确定参考书目,提出自学要求等等,干训处还专门为每一位学员配发了自学专用笔记本,要求学员做好自学笔记,并在适当的时候统一收缴检查,或组织自学交流座谈会,交流自学心得体会,提出疑难问题共作研讨,以此来检查落实学员的自学内容、进度,保证自学效果。
(三)讲授辅导与研讨交流相结合
校长提高培训班的学员一般都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研讨能力。因此,干训处在安排课程时要求任课教师讲授时不必面面俱到,对知识性、常识性的内容基本上可以不讲,只精选某些重点章节,以研究性分析为主,作示范性学习辅导,而对专题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则更多地组织学员合作学习、研讨交流。实践表明,那些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的内容,不但非常适合于师生间的研讨交流,从而调动起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出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使教师深受启发,收集到实践中的好案例,学习到学员的好经验,真正起到教学相长,智能互补的作用。
为了保证研讨的质量,使研讨成为教学辅导必要的延伸和补充,要实实在在地让学员在研讨中针对现实的困难和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和措施。我们在每次研讨实施前,都事先与学员一道,结合教研专题,明确研讨目的,确定研讨范围,提出研讨题目,并要求学员事先准备好发言提纲。研讨时有关教师分头下组,与班干部、小组长一道做好组织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员的主体作用。要求人人发言,并作好记录。教师则指导学员将研讨中提到的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来认识。对多位学员感到困惑的问题,还在教师集备会上提出,集思广益,统一意见后再由任课教师到班上作小结,进行解惑。这样,就使得每一次研讨都能做到中心明确、气氛热烈、内容深入。
(四)讲授辅导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
地市教育学院开展校长提高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是师资力量不足,而引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正可弥补这方面的欠缺。为此,学院建起了校长培训专用多媒体教室,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从此,任课教师的授课提纲和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等声像资料均可通过多媒体播放,既改变了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落后教学状况,又活跃了教学气氛。师生之间还可互动,合作学习,为信息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总之,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为校长提高培训中实现信息沟通、双向交流、增大教学密度、增加辅导信息量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使课堂讨论质疑答疑、释疑辩疑成为可能。
(五)讲授辅导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提高培训与任职资格培训的不一样,还表现在学员的教育科研意识与课题研究水平的提高与否。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又正是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中最薄弱的一环。因此,干训处非常重视在班级营造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氛围。每期学员一报到,就要求他们自报科研选题,促使他们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去学习、去思考,然后在《教育科研专题》讲授结束后,布置作业要求人人完成《开题报告・研究方案》练习,交教师审阅并讲评;学员再结合课程内容学习的延伸,修改调整选题,确定课题后再写《开题报告・研究方案》并请教师给予指导;结业前夕形成阶段性的《研究报告》、《实验报告》或《整改方案》或学术论文,最后参加论文答辩。这一过程贯穿提高培训的全过程,使学员紧紧围绕着自己的研究范围学习、思考、分析、交流,从而保证了培训班的科研气氛,提高了培训的质量。
(六)讲授辅导与考察调研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依然是教育部提出的校长提高培训的指导原则。要贯彻好这一原则,除了要组织好班级授课以外,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员进行实地考察、下校诊断、现场咨询、易校挂职。现实的典型、鲜活的经验、明显的特色、强烈的对比,有形的示范无一不给身临其境的学员以深刻的启发、教益。为此,必须在理论讲授之后很好地抓紧考察调研这一环节。
为了使校长提高培训的“教育管理实践课”上得更直观、更形象,切切实实收到实效,干训处在市县(区)各级各类学校中,动态筛选出十所左右有特色、有代表性的学校,作为校长提高培训班教育管理实践的基地校,归其特色,分别有:培养青年教师,建立激励机制,领导班子建设,目标量化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等,各具不同的办学特色。
干训处在每次组织学员下校调研考察之前都制定出计划,确定考察调研内容并印发提纲,考察调研中引导学员认真学习,考察调研结束要求学员各自写出考察报告(调研报告、诊断报告),并对照本单位实际,找出差距,制定出整改措施与方案,以备回原校工作时施行。
(七)理论考核与训后跟踪考核相结合
考核是检查学员学习成效的一个必要步骤,也是保证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
校长提高培训是在学员已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是学员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更多的教育科学理论的过程,又是学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所以,这种培训不单纯只是指导学员学习理论,更重要的是指导学员学会应用理论,指导实践,增长领导能力。因此,校长提高培训的考核应从理论与能力两方面进行。
理论考核从时间上分为平时与结业两个部分,平时在一个专题或一个单元学习结束时进行,由任课教师根据学员所学内容拟定数道思考题目,临考时由干训处指定其中的1―3道题目进行开卷作业;结业考试则以撰写学术论文或调研报告、实验报告、诊断报告、整改方案等的形式出现,要求人人有成果。从形式上,又分为笔试与口试两种,笔试如上所述,口试则又分为小组研讨发言与班级校长论坛,同样要求人人过关,一则培养学员“说”的能力,二则可以反映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选题目有观点的鉴别、案例的分析、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及教育措施的选择诸方面,以求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学员的学识水平与诸方面的能力。
在结业论文缴交以后,紧接着的是进行论文答辩,我们先将学员所撰论文按照选题分作3―5个专题,打破班级小组的建制,按专题分小组研讨。每一位学员的论文先在小组宣读,由教师与组员进行评头论足,肯定优点、找出不足,共同讨论,形成意见,然后分头修改。在定稿的基础上,各专题小组分别推选2―3篇有代表性且质量较高的论文复印数份上交干训处转交主问教师评阅,并拟定需答辩的问题。然后集中一周左右的时间,按专题展开答辩。答辩者为辩手,其余同专题的学员均为自由人。每篇论文均经过紧张而热烈的答辩程序,最后由评议团写下评议意见与成绩,答辩才算结束。
应美国21世纪学会邀请,湖北省教育厅组派基础教育考察团,于9月26日至10月6日对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教育管理体制、教师聘用与管理、教学管理等进行考察,实地访问了芝加哥市沃特-培藤高级中学、瑞博市第31学区田园初中和小学,并与州教育官员、学区学监、学校校长及部分教职人员广泛座谈交流,对该州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人事管理等有了基本认识和了解。现将考察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考察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基础教育管理情况
; 美国实行三级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即联邦教育部、州教育厅、学区。联邦政府设有教育部,教育部不监管地方学校,而是以拨款和其他援助方式协助地方教育,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法令。州教育厅对全州教育事业发展有较大的统筹权,包括教育立法、教师资格标准的确定、课程设置、向各学校分划联邦和州政府的拨款等,教育厅的最高负责人是教育总监。教育总监是由民选、或由州教育委员会聘任、或由州长提名议会确认,州教育厅不介入学校的行政管理。美国目前有五千多个学区,学区的设置主要是根据历史沿革和地理因素确定,学区是地方教育委员会的执行机构,学区的最高行政长官是学监,学监对教育委员会负责。学区直接管理本辖区内的学校,学校校长会定期向学监报告工作,学监也定期向校长提出工作方面的要求和改进工作的建议,学区作为最基础的教育行政机构,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对学校有较强的影响和干预能力。
教育经费由三级政府投入,大体上联邦政府占10%,州政府占36%,地方政府54%,联邦政府、州政府对学校的总体拨款取决这所学校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学生人数,地方政府的投入主要是当地居民所交纳的房产税。除此之外,学校还成立的有工商企业人员参加的学校教育委员会,通过这个委员会帮助学校筹集资金。学校的收费是非常规范的,学生除乘坐学校的校车和使用学校教材要交费外,没有其他的收费。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生均教育经费7000美元,水平较高的学区可达到1.7万美元。学校收入的80%左右付人工工资和福利,10%用于教学器材的添置,3%-5%用于学校硬件维护。近几年,联邦政府、州政府不断削减了教育经费,学校校长们抱怨经费越来越少,校长最头疼的事是筹钱。
美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较长,为13年,从小学学前班到高中三年级,学前班至5年级为小学,6-8年级为初中,9-12年级为高中,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十分紧密。从总体上来看,美国的义务教育阶段都是小班化教学,富人区所在的学校,由于房产税收入较高、教育经费较充足,学校平均班额人数更小,一般在15-17人左右,穷人居住较多的地方,所在学校平均班额25-30人左右。
学校内部管理规范。学校行政管理班子比较精干,一般设校长1人,校长助理2-3人,学校的重大决策注重广泛征求意见,然后集中决策,学校经费的使用与监管一般由校长提出方案,教育委员会审批后再执行。学校德育工作特别注重强调学生的道德实践,注重从小事和细节做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建设都富有特色和个性,学生的文明素养水平较高。学校对安全工作非常重视,学校员工和学生进出学校都要凭证进校门,学校都是封闭式管理,有的学校专门配有安检设备,陌生人进入学校要实行安检。学校的硬件设施都非常配套,设施一流。后勤服务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每所学校都非常干净、整洁。
(二)教育人事管理情况
1、校长的产生与聘任:校长的产生一般经过个人申请、面试考核、上一层管理机构考察挑选,最后由学区教育委员会举手表决,学区学监聘任。作为校长除具有教师资格外,还应有教育管理培训方面的资格证。州政府有专门的校长培训学校,校长每年至少接受7.5小时的继续教育,过去强调校长管钱、管物、管人,现在更强调校长要成为教学的领头人,校长在学校都代课。校长的解聘必须经过学区教育委员会举手表决。在美国,校长职业化水平较高,小学与中学校长可以打通使用。
2、教师的聘任与待遇:州政府对在本州任教的教师有具体的资格要求,教师在该州任教必须要取得本州的教师资格,除此之外,学区在州政府的基础上还有一些附加要求与条件。教师一旦取得资格认证,有效期一般为三到五年,到期后,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脱产培训并通过考试,才能延长资格,正是因为这种制度上的保障,使得美国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较高。学校在聘任教师时比较注重:
①毕业于什么大学,学习的课程与成绩;
②个人的经历,是否有国外生活的经历;
③推荐给对应学科的系主任,若双方愿意,再进行面试;
④面试中比较注重是否热爱教育,是否具备团队精神,是否能言善辩,是否具有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聘任合同一般为四年,完成了四年合同,可签终身合同。在美国,每位教师都要参加教育工会,教师待遇由教育工会代表教师与学区谈判达成一致,教师待遇一般取绝于教师的学历、经历、水平与业绩。初参加工作的教师年薪一般在3万美元左右,资历较长、水平较高的教师最高年薪可达8-10万美元。在美国,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合理规范,除工资福利待遇外学校没有奖金、加班工资、课时补贴等。
3、教师培训、考核与激励:在美国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是较高的,一方面表现在教师的高尚职业道德精神,另一方面就是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培藤中学为例,该校有58名教师,其中持硕士学位的60%,持博士学位的占2%。学校对教师的培训主要侧重于两方面:一是定期安排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到国外参观考察学习,让教师更多地了解和接触世界各国文化;二是定期安排教师脱产到大学进行理论学习提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可以延长教师从业资格。学校对教师亦进行定期的考核,考核的主要特点是:①不把学科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仅仅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②强调考核的过程。校长和学校管理层人员会经常深入到教师课堂中去听课,校长定期同教师对照年度工作目标进行交流;③强调教师个人和同伴的参与;④考核结果没有同教师福利待遇直接挂钩。校长认为怎样保持教师的工作热情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学校十分注重对教师的激励,但主要侧重于精神方面的:为教师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为教师提供和谐的工作环境;让教师成为学校发展的主人。
4、学校编制与管理:联邦政府、州政府对中小学的编制管理没有统一的要求,具体到一所学校的教职工编制由该学校所在学区的教育委员会决定。教育委员会决定学校编制的主要因素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富人区所在学校编制松一些,穷人区所在学校编制紧一些。即要考虑到编制的限制,又要保证小班化教学,美国教师的工作负担总体上比较重,在小学除开体育、艺术课教师是专职外,其余教师都要包班。在中学一名教师往往要代4-5个班。美国教师亦常常抱怨时间较长,劳动付出与报酬不成比例。
二、考察学习的主要感受
这次考察虽然时间不长,也来不及进行全面深入地学习,但我们感受仍然很多,就教育工作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育法制建设非常完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经以及各个学校运转有序。
美国是一个法制社会,教育法制也特别健全。联邦政府制定教育法律,联邦教育部制定教育法律的执行政策;各州立法机关也有权制定本州的教育法律,州教育厅协助制定有关政策,因而各州之间的教育法律和政策标准不尽相同,由于法律监督机制健全,教育法律和政策能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美国联邦教育部与州教育厅、州教育厅与学区之间没有直接的管理关系,但由于法律责任明确,职责范围清晰,各自在独立动作的过程中非常秩序化。同时,联邦政府注意发挥教育工会和教师协会的作用,教育工会主要承担教师利益保障的职责,而教师协会承担教师资格认证、继续教育、培训、学术研讨等本应由教育部门承担的工作。这样一来,教育部门的具体事务大大减少,行政管理职能得到突出和强化。美国政府还注意发挥社会的力量来监督教育机构,如州教育委员和学区教育委员由民选产生,不拿财政薪酬,尽社会义务,尔后再由教育委员集体聘用州总学监和学区学监,把州和学区的最高教育管理者置于社会(社区)监督之下。在这种机制中,教育部门和学校不仅仅要对法律负责,更要对当地的民众负责,真正去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2、教育环境十分和谐,有利于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
首先是学校与社区关系和谐。一方面,学校注重与社区的联系和沟通,每个学校(学区)都有专门的公关顾问,专门从事对外联络、宣传、推介工作,通过录音电话、网站、校报、宣传单等多种形式把学校的一切活动宣传到每一个家庭,让居民了解学校,支持学校;另一方面,社区拥有完备的体育活动设施和场所,向学校、学生开放,社区热爱教育的人士积极为学校发展提出规划建议,筹措教育经费,学校与社会形成了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其次是校内人际关系和谐。校长象企业经理和系统主持人,把学校的重大事项交给全体教师决定,体现民主民治,因而学校的凝聚力比较强;教师没有象我们存在入党、提干、调资、评职称、年度考核等人为制造的矛盾竞争因素,关系比较融洽,能互相观摩交流,互相支持教学。据他们调查统计,95%的教师对教师之间人际关系表示满意,94%教师对师生关系表示满意。教师对学生的缺点不是横加指责,对调皮捣蛋的孩子不向家长告状,认为向家长告状是教师没有尽到教育责任,这样的教师肯定受学生喜爱。在学校,我们看到教师笑容可掬,学生活泼可爱,师生关系随和,对来访者热情而有礼貌,人文素养普遍很高。第三是校园环境和谐。校园环境人文化、童心化,寓教育于环境之中。校园内绿草成茵,环境优雅。学校走廊有教师与学生的群体浮雕,校门口摆放有学生的手工或艺术作品,并定期更换;墙上有学生入学第一天的彩色手掌印记,记录有该生基本情况;橱窗里有学生自我介绍的一段话;教室里学生作品更是琳琅满目,墙上贴满了文字和图片,尤其是美术、生活教室居多,框架上摆得层层叠叠,学生在向我们介绍这些的时候显得格外兴奋和自豪。
3、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美国的基础教育十分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强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亦非常注重基础学科的质量。阅读写作、社会实践、科学和数学等学科在学校教学中的位置较突出,州一级都有专门的考试评价机构,一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校在每学年都会选择和全州、全国的统一测试,有的学校甚至同国际上知名学校进行比较交流。培藤中学十分重视学生的国际化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通过互联网与其他国家学生交流,并作为一门课程支规定。另外,他们还定期组织品学兼优的学生去发展中国家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潜能。布什政府还响亮提出“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教育计划,以此促进教育公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校里我们看到:班主任办公桌就放在学生教室,与学生平等相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共同的参与者和学习者,教师对学生的个性表现充分赏识和宽容;教师对残障儿童给予极大的爱心和耐心,手把手地辅导学生学习和生活,学生人格受到尊重。总之,美国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师的一言一行,处处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核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了实处。
三、工作建议
1、进一步理顺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加大政策落实力度,逐级明晰并认真落实县、乡、村三级办教育的责任,落实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职称评定、工资晋级等方面的管理权;中央和省级财政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解决县级财政对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使“以县为主”真正“主”起来;在县以下积极探索教育管理的新路子,取消以行政区划为单位成立的中心学校管理层,以农村初中为单位成立学区,按生源分片管理农村小学(教学点),进一步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提高管理效能和质量。
2、建立科学的教师培训、交流、考核体系,提高教师素质。尝试教师资格定期(可按教师年龄划线)复考制,促进教师知识的学习和更新,严把资格关;完善省、市、县三级培训机制,将大面积的继续教育与分批轮训、校本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培训考核,提高培训效果。教师编制实行以县为单位的总量控制,同时在教育内部成立教育人才交流中心,减少工作环节,促进教师合理流动。
一、观念碰撞,智慧启迪
我们组织教师分两批次(一批是学校领导和年段长,一批是德育干部和全校班主任)考察了上海市青浦区实验中学、上海市嘉定区迎园中学、上海市西林中学、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一中学、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江苏省常州市北环中学、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浙江省余姚市舜水中学和浙江省宁波市东恩中学并与青浦实验中学、东恩中学结成兄弟学校和结对学校。考察回来后,让大家汇编了三本二次培训提高用书,分别取名为《大雁归来》《守望麦田》《静心品茗、感悟北环》,让大家在观念的碰撞中,梳理思路、启迪智慧,为学校的文化构建打下基础。
二、立足实际,修订提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校园文化建构的保障系统。针对浙江省松阳县民族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实际,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提升。
(1)围绕十大问题制定学校文化建设行动方案并体现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十大问题分别是:①什么是学校文化?②为什么要构建学校文化?③你是如何构建学校文化的行动研究实施方案的?④如何构建学校视觉文化和环境文化?⑤如何构建学校理念文化?⑥如何构建学校行为文化?⑦如何来确定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⑧学校特色文化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⑨如何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⑩如何逐步改进、提升学校文化,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这十大问题中, ①、②、③三个问题解决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基础性的问题;④、⑤、⑥三个问题是针对层面性问题进行研究;而⑦、⑧、⑨、⑩四个问题就是针对升华性问题进行研究。十大问题层层递进,为学校的文化构建确立了方向和目标。
(2)重新提炼了校训、团队文化、治校方略并绘制了学校校徽。我们的校训是 “健康、高雅、聪慧、大气”。也形成了以“落实三个有效(有效管理、有效教学、有效学习), 打造三大工程(德育建设、学科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民中、活力民中、实力民中”的治校方略。我们的校徽是“民中”两字的第一个字母,把“m”绘制成两座青山,把“z”绘制成金凤凰,代表着大山飞出一批批金凤凰的意思。这些理念文化,必将推动我们的学校、师生向新的目标迈进,完成一次次华丽的转身。
(3)重新梳理了学校所有的制度,开展了“何为制度、制度为何、制度何为”的大讨论。我们认为对学校而言,符合教育规律,服务“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制度,是真制度和好制度;否则,是伪制度与坏制度。大讨论后我们废了一些制度、修改了一些制度、制定了一些制度。通过讨论学习,我认为完整的制度建设应至少包含以下五个结构:①规定(准则或规程);②执行规定的人;③按规定执行或不按规定执行的不同后果(奖惩措施);④制度的组织实施者;⑤对制度执行的监督。经过讨论与修订,让我校的制度建设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
三、层层落实,锦上添花
立足实际,层层落实,是校园文化建设出成果、见实效的重要环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开展富有民族中学特质的班级文化建设。针对班级的的管理模式,我们称之为“从班级管理走向班级建设”,并立项为市级重点课题。班级文化建设主导思想是坚持把班级作为学校内部培育学生公民意识的主要场域,而作为班级“灵魂”的班主任则应努力成为培育学生公民意识的人生导师。围绕七方面在进行:选择班级文化主题,让师生形成共同愿景;设计班级文化标志,让孩子感受家的温馨;建设班级自治组织,让孩子成为班级主人;设计班级自治制度,让孩子担当集体责任;设计班级团队活动,让孩子感受集体温情;开发班级微型课程,以项目形式呈现;统整学校活动课程,融入绿谷之春之秋元素。
(2)全面推进学校特色文化项目。畲乡版画全面推进,在省市县比赛屡获大奖,目前我校已被评为浙江省首届中学美术教学成果示范学校,丽水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校级社团和班级社团全面铺开,阳光校园呈现眼前。学校正在积极申报丽水市书香校园示范学校和丽水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以及首轮丽水市现代化达标学校。
(3)倾力打造师生幸福家园。包括教师办公室文化建设、长廊文化建设、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餐厅文化建设,筹建了教师健身房、历届学生照片墙等,有显性文化,有隐形文化,有视觉文化,有行为文化。
苏州市吴中区教研室挂职考察报告
xx
从我从事教育事业开始我就对江苏教育充满了敬仰,江苏教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江苏产生了叶圣陶等众多教育大家,江苏拥有大量一流的教育专家,江苏拥有数量极丰的教育教学名师,每次课程改革几乎都是江苏领军,高考改革也是江苏走在前列。江苏教育令人无比羡慕。我无限热爱教育事业,因此,江苏成为我热切向往的地方。2001年,我到教研室任主任的第二年,我就到江苏南京开了一次研讨会,为了珍惜这次机会,我率领我室全体领导参加了会议。这一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全国参加会议代表急切希望听到专家对新课改的解读。江苏果然不负众望,苏派专家认真解读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参加会议教师如坐春风,对新课改豁然开朗。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江苏教育专家,记得很清楚,为了强占好座位,我们三人吃方便面轮流休息。可惜的是没能记住讲课专家的名字。我一当主任就是多年,再未能聆听到江苏专家的报告
2012年,榆林市教育局启动苏榆对口援助培训工程,全市教研室主任到苏州挂职培训,统一担任主任助理,在实践中感悟江苏教育,在实践中学习江苏教育基本理念和工作方法。这也是榆林市教育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创新。我也参加了这次培训。靖边县对口地区是苏州市吴中区,因此,我就到吴中区教研室任挂职主任。在挂职工作的二十天时间,我比较充分的感悟了江苏教育,比较充分的认识了苏州教研,一个真切感受就是:江苏真的重视教研,江苏教育就是教研引领下的教育。
一、 各级领导对教研工作高度重视
刚到吴中区教研室,陈主任就给我一份材料,他说你会看到我们的教研工作是怎么回事。我一看,原来是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在江苏省第二届教研室主任高级研修班上的讲话,题目就是:教研必须先行。胡厅长在讲话一开头就指出:江苏基础教育质量之所以能持续地走在全国前列,是因为江苏基础教育的教研水平持续走在全国前列。他说:“教研必须先行”已成为江苏基础教育工作者共同的价值追求和鲜活的教学实践。胡厅长分析说:江苏教育基于教研,构建了正在走向全面的质量检测体系;依托教研,开发了以高质量教材为核心载体的综合教学资源;借势教研,造就了一支享誉全国的“苏派教育家队伍”;立足教研,建设了深受教育工作者欢迎的“教学新时空”学习研究平台。胡厅长进一步指出:在新的起点上,江苏必须心无旁骛地继续坚持“教研先行”的价值取向。在苏榆对口培训班开班会议上,苏州市教育局局长在讲话中也突出强调了教研工作的重要作用,教研兴教被苏州市确定为教育发展核心战略。在吴中区,在我所看到的材料中,教研工作同样被提到很高位置。扬州市教育局局长余如进撰文指出: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加强教育科研,所有相关者都要成为研究者,包括校长、教师、教研员以及所有教育管理者。不重视教科研的校长不可能是好校长,不重视教科研的教师不可能成为好教师,不重视教科研的学校不可能成为名校。我们研究教育教学,必须首先研究如何优化教科研,着力形成氛围、形成团队、形成模式。惟有如此,才能在更高起点上提高教育质量的科研含量,开辟教育质量专型发展的新高地。总之一句话,教研工作在江苏教育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二、 强大的教研队伍
在吴中区教研室,我了解到:教研员均为该地区学科带头人或名师,主任陈泽诞是江苏省外语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省特聘课程专家,教育督导团专家组成员。教研室其他教研员也都是吴中名师。就这一问题我问陈主任:在我们那里,最好的老师不可能调到教研室去工作,那样会削弱学校教学力量。陈主任回答到:我们考虑的是区域效益,好教师在一所学校只有一所学校受益,而到了教研室就是整个区域受益--这一点,我们领导认识很清楚。
在吴中下乡过程中我发现:在这里,学校领导也都是学科带头人或名师,在我挂职期间,吴中区正在进行名师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不同的片区里,组织观摩活动的组长都是相关学校校长--因为他们都是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组织活动自然会起到重要作用。勿需教研室非得去组织。这些都比我们当地高明许多,专家管理教育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会走向内涵发展--这也是江苏教育领先全国的重要原因啊!
第一作者简历:梁小川:男,1989年7月于广西钦州市板城高中毕业,1989年9月至现在在广西钦州市钦北区板城镇中心校教书,1994年-1997年参加大专函授政治专业自学考试学习并毕业,2008年-2010年参加本科函授班政治专业自学考试学习并毕业。自2002年9月至现在任中心校副校长职务。
【摘要】课堂教学受到教学大纲和课本的限制,其教育内容往往滞后于人类的科学技术活动。现代科技教育总是要把最新的科技信息传播给青少年,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已经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最简单的途径就是通过课外的科技活动。让青少年参加科技教育活动,它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通过参观与考察,科普竞赛,科技兴趣小组等活动的组织,可以让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
【关键词】科学教育;课外科技活动; 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203-01
科学和技术作为人类的活动,离不开传播,也离不开教育。科学教育,是提高人们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科学教育不仅使人类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人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在新世纪的教育整体改革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开展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的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而安排和组织课外科技活动,正是教学必要的补充和提高的手段,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
1参观与考察,让学生领略科技的先进
进行参观与考察活动是深受小学生欢迎的一种科学教育活动。学生通过一些科技参观和野外考察,能获得大量的感性的,直接的科技知识和信息,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对学科学的兴趣,而这些科技知识通过我们平时的课堂显然是得不到的。通过参观,还能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感受到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力量,从而立下掌握科学技术的志向。
结合我们钦北区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钦州港码头的建设。钦州港是一个新兴起的码头,可供小学生参观考察的项目很多。不同的年龄的学生,我们安排参观考察不同的内容,参观的时间都安排在综合活动课时间。
我们在进行组织参观与考察活动的全过程中,还注意了以下事项:
1.1活动的准备。包括对学生目的性、纪律性教育、考察方法指导、考察人员分工、记录表格设计以及有关器材的准备。
1.2实地参观考察及观察记录。参观考察活动中,要求同学做好记录,养成他们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的习惯,要求记录尽可能详细、真实,数据要绝对可靠。
1.3整理报告。考察活动结束后,指导学生根据考察记录整理成考察报告。
1.4汇报交流。可通过考察报告会、成果展览会、主题班会、演讲会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考察成果,达到互相交流学习的目的。
通过参观与考察钦州港码头建设的活动,让学生看到了先进的科技生产力给生活带来的好处,同时熟悉了科学这一门学科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以后的科学课上很明显的能够发现学生在研究问题时思路非常明确,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2科普竞赛,让学生遨游知识的海洋
科普竞赛作为科普活动的一种手段,通过学生认真阅读、学习科普读物,使学生们认识自然科学的无穷奥秘,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从小树立向往科学、热爱科学的远大志向,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水平,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我们学校一如既往的积极参加钦北区组织的小学生作文竞赛和知识竞赛。我们的做法是首先积极的宣传和发动,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努力做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知识竞赛的活动中。同时不能排斥"差生",我们往往会觉得数学语文不好的学生,科学素养也不好,我们不可否认有些"差生"的科学知识是比较丰富,能力比较突出,我们不能因为我们错误的观念而因此扼杀了一个对科学充满热情的学生,我们应该给他一个平台,让他有机会发挥在科学方面的特长。宣传完后就组织全校的学生进行初赛,在严格的评比中选出优秀学生,通过进行集中培训,为决赛做准备。在培训期间,我们让学生通过认真阅读《科学大众》,进行课外知识的补充,我们还让学生观看了一些科技音像资料,如《十万个为什么》《探索》等,还从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通过讲解说明,让学生及时的补充科技不断发展带来的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
在科普竞赛活动中,同学们都得到了很多的收获,在遨游知识的海洋的过程中,让他们感受到了生命的丰富多彩,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还学会了如何撰写科学小论文,语文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3科技兴趣小组,让学生动起脑和手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中,最常用的就是传授法, 或者就是问答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只是教会了学生书本上的知识,但是现在的社会需要有创新能力,有思维能力的人才,这就需要让学生像科学家探究真理那样去获取知识,并在探索过程中培养能力和兴趣,但真正的像科学家那样的探究在短短的40分钟内的课堂上很难得以体现。但是在课外,利用成立科技兴趣小组,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进行科学研究的尝试,让学生在充裕的时间内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一节课、两节课……没有时间的制约,他们可以尽情的亲历、体验一次次完整的探究活动,积累探究的经验,逐步养成探究的能力,提高探究的素养。这样可以满足学生对科技的兴趣,有效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对科技知识的学习水平,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我们学校组织并成立了科技兴趣小组,从对科技活动感兴趣的学生中经过筛选,选定思维活跃,阅读能力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参加,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就会积极的投入到探究中去。我们学校建立了一个科技活动教室,室内配备常规实验器材、科技知识书籍等,利用每天下午活动时间,进行科学探究。兴趣活动的安排执行专人专项负责,由科技辅导老师进行创造发明、模型制作的指导。一个阶段后,我们建立了一个科学作品展示区,向全校师生展示科技活动的成果。
就拿模型制作来说,我们首先利用网络、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有关模型制作的知识,然后讲解制作的方法,最后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自由的去探模型制作中所蕴涵的科学技术知识。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都会相互的交流讨论,会来和老师交流,上网查资料,通过各种途径去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我们却看不到多少这样的热情。学生在模型制作中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了他们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品质,让他们更加喜欢科学,让他们懂得相互合作交流对他们带来的帮助,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力以及动手能力的提高也会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
课外科技活动为学生开辟了获取最新科技信息的渠道,课外科技活动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显露才华的舞台,通过参加不受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限制的课外科技活,他们可以在各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富有感染力的活动中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和科普知识、技术与自己的关系、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展示自己的能力、学会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的相处。通过生动的探究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方法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充分显露出学生的聪明才智,让素养和能力在活动中不知不觉的得到提升,为其可持续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青少年心理学[D]2005.08
[2]小学教学全书[J] 1995.12
关键词:教师专业能力 培训 竞赛 考核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135-01
教师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教育水平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条件。教师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高校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是从事理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为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高校应建立教师培训机制,探索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方法,从而使教师综合专业素质满足教学发展的要求。
1 提高校教师专业能力的意义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从教师角色和教师的专业性质分析,更多是从教育学纬度加以界定的。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必然会出现部分领域从业人员的堆积,而另外一些专业领域人才短缺现象。高校不仅要加强专业建设方面的研究,减少或停止趋于饱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扩大急需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更要加快急需专业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的专业发展建设密切相关,教师专业发展应满足学校长足发展的需要。学校专业建设应符合国家经济产业的发展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要研究提高教师专业能力,进而达到社会对教师技术方面的专业要求。
2 高校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方法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从思想信念上抓起,更要在行为上与时俱进。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方法有以下三个方面。
2.1 建立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1)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途径,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多种途径。鼓励教师接受国内外的培训教育,把教师送到国外接受新专业知识和新教育方法的培训,或把国外教育专家或高级技师请到学校,面对全体教师开展培训讲座,或把专业骨干教师送到国外接受专项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学历,学历是衡量一个教师能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高校要为教师学历提升创造条件。培养“双师型”教师,让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活动,接受专业实践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技能水平。为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高校要实现教师培训制度化,使教师具有与校外企业共同联合开发新产品,研究新工艺,能够安装与调试实训基地主要设备,能够组织参与生产、经营创业和开发科技推广新项目的专业水平。
(2)确定培训教师的考核要求,根据学校培训方式方法和教师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考核方法。针对不同的学习方式制定相应的考核措施。到高一级学校进修的教师要具有毕业证或短期结业证。到企业实习的教师应有企业学习考核结果的证明信和实习心得。去企业实习的教师要制定提高教学实践能力计划和措施,为提高学生的能力,事先应设置一套考察学生成绩的考试题目,教师在企业实习结束后做出标准的考试答案。对出国或到外地参观考察学习的人员,其考核的内容至少要有几项,包含具体数字要求的考察报告,以及对未来工作的改革建议等材料,教师应该做好调查总结报告与工作指导建议书。
2.2 举办教师大赛,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为了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学校开展各种有奖竞赛活动。通过组织教师教学大赛、说课大赛,师德演讲赛、课件制作评比大赛,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业务比赛,吸取别人的优点,在教学业务能力对比中,找出自己的差距,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能够把好的做法发扬光大。
通过举办教师教学大赛,评出各种教法改革中的创新能手,推广教法改革优秀方案。可以从经常使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项目驱动任务教学法等教改方法,并在教学改革中做出成绩的教师中推出教学方案设计奖,教学效果优秀奖,有利于提升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巩固教学方法改革的成就,能够为用人单位提供满意的毕业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项目任务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融入到教学中,根据专业学科的发展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坚持把教法改革的能力与学校发展远景相结合的原则,将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说课大赛能够展现出优秀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意识,增强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教师的职业理想、教师专业的热爱程度、工作积极性是维持教学工作不可忽视的问题。师德竞赛能够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在师德演讲比赛中,能够展现出一批爱生爱教的好教师,从中学到教师育人的方法和能力。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育人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在各项活动评比中,以优秀的教师为榜样,增强教师做好教师工作信念与决心。
在课件比赛过程中能够提高教师动手制作课件的能力,提升教师制作教学数据库的水平。通过研制开发各类多媒体教学软件,将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运用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可以把比较难的课程内容分解成若干个支点,能够在课件上展示本专业最新的技术和发展成果。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学,以形象展示法跟踪专业理论前沿,及时介绍最新专业发展成果。开展课件讲座和课件比赛,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2.3 加强绩效考核 提高教师教学改革能力
经过调查研究和集体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地直街小学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人才多样,绝大多数保有优良的传统和严谨的作风,我们应该继续利用这些优势,以培养“合格+特长”学生并促进其全面发展为着力点,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发挥教师的潜能,走教育科研发展之路。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基石。要建设一支业务精、作风正的教师队伍,首先就要找到“活水之源”—学习,让教师爱上学习、崇尚学习。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采取了诸多措施。
营造学习氛围
学校倡导教师经常翻阅报刊、杂志,收看教育话题的电视节目,上网浏览教育新闻,不断扩大信息摄入量。为了创设教师学习的环境,学校开设了“文明办公室”的综合评比,每个科室的墙壁上都设有“学习园地”“才艺展示台”“教师风采”等板块。
为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一是树立竞争意识,实行岗位聘任制,做到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二是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并把对教师的日常行为管理、思想管理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建立一整套规章制度,如《教师一日行为规范》《文明办公室评比细则》《文明职工评比条件》等,以此监督教师的日常行为;三是从培养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入手,坚持进行经常性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活动,如组织教师学习职业道德规范,举办师德讲座及职业道德演讲会等。
此外,我们还积极树立师德典范,并广泛宣传他们的事迹,使先进典型成为有口皆碑的楷模,以榜样激励教师群体。
拓展学习领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了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学校着力推进“良师工程”,培养一专多能、教法灵活的研究型教师与特长型教师,让教师拓展学习领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每位教师都自觉地按照专业特色突出、教学特点鲜明的要求来提高和完善自己,逐步形成各有所长的教学能力和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如语文教师刘娜在讲授“走近苏轼”一课时,把相关古诗词的历史与知识点讲解得非常到位,还为词谱曲,让学生在学唱过程中受到感染,产生学习兴趣,甚至崇拜教师。
日常工作中,学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及校内“一带一”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即派遣教师到外地参加学习培训,邀请知名专家到学校讲学授课;发挥校内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实施“一带一”师徒结对工程,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学校多次创造机会,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开阔视野,丰富阅历,考察结束后每位教师都要写考察报告或感受,在教师大会上进行交流。从2000年至今,已有200多人次外出学习,支出培训费用21万元。
送教下乡,支援薄弱校,实现资源共享,是我们的又一尝试。早在1993年,学校就与湖北省大悟县徐庙子小学结为“手拉手”联谊校,多次为其捐赠红领巾、学习用品及爱心基金。1998年,我们派教学经验丰富的王海明老师送教下乡,担任二十一中学的音乐课教师。少先大队发动学生为二十一中学捐献竖笛,学校为二十一中学装备了20台电脑,使该校电化教学跃上了一个台阶。海丰小学、新发小学、伊通县新家中心校、铁二小学……“手拉手”活动使我们跟这些农村学校站到了一起,在给予的同时,也在获取学习的激情与工作的干劲,送教下乡真正做到了派出一个、促进一批、带动一片。
以教研促学习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科研领导小组,通过培训讲座、集体讨论、个人自学、优质课观摩等形式对教师进行科研培训。先后制订了《学校教科研实施方案和行事历》《政治学习制度》《业务学习制度》《教师学习考评细则》《教师评价制度》,通过实施这些量化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学习档案,并与四平市教育局开展的“一评三考”挂钩,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学校要求教师人人参与教研,人人有实验课题,人人出实验课题成果。每学期举行一次科研成果汇报。目前,学校承担国家级实验课题2个,省级实验课题4个。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一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目前有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特级教师3人、学科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7人、十佳教师2人、科研名师1人,市教学标兵1人、名师5人、学科带头人8人、骨干教师12人,再加上区级骨干教师等,可达116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利用好“学习”这一源泉,使崇尚学习成为教师中间的热潮,就能为创建特色学校打下基石,引得清渠。
西苑二小 吴高峰
在基础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无锡”。无锡的基础教育,究竟如何呢?带着这一疑惑,我受徐州市教育局的委派来到了江苏省无锡市,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无锡教育考察实践活动。
无锡是全国首批基础教育课改示范区。课程改革工作无论是组织形式还是经验成绩已走在前列。在此次活动中,我们主要走访了惠山区、锡山区、滨湖区等十余所知名学校,向那里的老师与学生了解了一些情况,拜访了几位着名的特级教师并采访了教育局的一些领导。通过实际采访与座谈、参与活动,我们获得了一些比较真实、可靠的信息,对无锡的教育现象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一、“崇工、善文、重教”的文化理念
无锡的政治、经济、教育之所以走在全国的前列,其主要原因应是无锡人从古至今的一种“崇工、善文、重教”的文化理念和育人模式。实际上也就是几千年来所积淀的“吴地文化”滋养了这一方人。“崇工、善文、重教”是吴地人重视教育,注重实践与创新,不断总结,加大改革开放与宣传力度的高度概括。更是吴地文化的精髓。这一理念也指导着当前的教育改革工作,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也是十分吻合的。
在无锡感受较深的是无锡的教育人对家乡的热爱和以家乡为自豪的精神,以及对无锡的未来充满信心。初到无锡,市教育局组织处的言处长在介绍无锡教育时,就先谈到无锡的历史、政治、经济。言谈举止中,无不透露出对无锡的热爱与自豪,到了堰桥中心小学,胡校长在介绍学校情况时也是这样,到其他学校考察、参观,那里的校长们也是这样做的。而且很多学校都建起了校史陈列馆与名人厅,以此来激励师生们热爱家乡,奋发向上。
我认为:正是这些教育人对家乡的这种感情,才使得无锡的教育得以现在的成果。由此,我又想到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工作。在新课程实施中,无锡市自上而下的相当重视,并把这项工作作为政府行为,而不是单纯的教育行为。在成立课改工作领导小组时,区政府的主要领导为组长,以协调、理顺各种关系,并提供人力、物力、资金等各种保障。并由政府出资聘请高校的教育专家,给予理论上的把握与实践中的指导。他们认为,在教育发展的今天,教育的低投入,只能以教育的低水平为代价。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上领导者先进的理念,与广大教育人的积极参与,同时还有社会各界对教育的理解、重视与支持配合,加上整个无锡已经形成了“崇工、善文、重教”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那无锡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定是必然的。
二、严谨、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
在无锡考察期间,我们一行9人走访了十几所学校,了解了校长们先进的办学思想、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虽各具特色,但我们有着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无锡教育人有一种严谨、务实的敬业精神。
水秀中学的秦校长向我们介绍:教育科研坚决不能搞“空中楼阁”,要让教师从身边的事情做起,我们搞的是教研而不是科研。提出以解决教育教学中发现的实际问题为原则,并鼓励把教学中产生的问题结合新课程理念写成案例。他们反对学术规范,主张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体会与思想。堰桥中心小学的胡志强校长对教师们提出:事情要做,做了要说,说了要写,写了还要发表。特别是堰小的各种会议及活动,从筹划到开展,各部门都能分工明确,但又团结协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每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随时产生非常真实、详细的系列资料。无锡六中的领导更认为;现代管理要从过去的硬管理转变为现在的软管理,把学校的发展和教师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即首先要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再谈学校的发展。鼓励教职工先谈职业再谈事业。引导每位教师先上好每一堂课,提高每节课的质量,把经验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目标是使教师增值。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上,更能体现他们务实的思想:第一个5年计划是办象一个学校;第二个5年计划是办好一个学校;第三个5年计划是办特色学校;第四个5年计划是办成一流完中,后来又提出办成重点中学;无锡一中也提出要求,35岁以下的教师要有3年奋斗目标,要新秀—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特色。滨湖区峰影小学更是提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加速教师的发展,从而推动学校的发展。我认为:只有这种求真务实的思想、踏踏实实地做事,才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校际结对,建立课改发展共同体
在无锡的很多学校之间,以校际结对为形式,建立起课改发展的共同体,并以此为载体,构建起“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的课改协作机制,达成荣辱共担,携手发展的目的。
我所考察的堰桥中心小学与西漳、长安三所中心小学,为了进一步交流课改经验,共享优秀资源,以教育创新为导向,以教育科研为手段,以课改促进师生素质、能力的提高。三校达成共识,建立了课改发展的共同体,做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形成了竞争对手与合作伙伴的关系,真正达到了共同发展的目的。在合作中,三所学校依据目前现实情况,与课改推进的客观需要,和多年来自己学校形成的优势,自主决策,实施课改实验。需要协作、研究的项目,则打破界限,实施跨“地方”、跨“层次”的互助。他们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建立起平等协作的关系,形成推进课改发展的利益共同体。不存在主客双方,而强调互补、竞争、都赢。在活动中,他们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教师们寻找高手过招、研练,开展主题观摩、经验介绍、联谊等活动。充分调动教师和职能部门的参与积极性,积极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不断创新教师培训的手段和方法,使结对活动真正成为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舞台,最终达成课改实施效益的目的。并取得教育局对共同体活动的指导、调控与支持。另外,校长之间也建立起了“校长沙龙”,经常开展活动。他们在一起畅谈办学思想,探讨课改方法,交流管理经验。校长们在活动中先进的理念得以提升,在争论中又产生新的思想。
四、模式?样式!
2005年4月21-23日,陕西妇女研究会发展部李春叶与来自宜川县教育部门的13位同志一同赴兰州考察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在三天的考察中,我们了解到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的实施情况,实地参观了几所学校,了解到中英项目在提高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减少教育中的不公平的诸多措施,使同去考察的教育系统的人员开阔了思路,并感触颇多,为今年下半年教育部门实施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下面就此行考察的情况做具体介绍。
一、考察目的
宜川社区综合发展项目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女童入学率,改善教师教学质量。为此,项目此前多次邀请兰州中英项目教学专家为项目县教师做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培训,希望教师们对参与式教学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运用于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新教学方法的运用不是很顺利。为了更多了解新教学方法如何具体运用到实际中去,社区如何与学校发展计划相结合等问题,项目设计了此项考察活动。
二、考察日程安排
·4月21日:
----- 在兰州教育大厦会议室与中英项目办公室工作人员座谈,了解项目的整体情况;
----- 前往临夏市东乡县参观乔鲁小学和团结小学 (因中途修路,未能到乔鲁小学参观) ;
----- 与临夏市项目办人员座谈,了解项目实施情况。
·4月22日:
----- 前往临夏市和政县参观二甲小学和新集小学,在参观的过程中,与学校有关人员座谈、听课、参观学校等;
·4月23日:
----- 考察人员谈论考察收获。
三、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概况:
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GBEP)是一项针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实验性项目,项目的目的是提高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以此帮助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状况,减少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由英国政府国际发展部(DFID)提供援助资金1120万英镑,于1999年12月启动,周期5年,后来又延期一年,并增加项目经费130万英镑。项目主要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4个最贫困县(东乡、和政、积石山、康乐)实施,由甘肃省教育厅负责项目管理,英国剑桥教育咨询公司(CBC)通过一支包括国内和国际专家组成的队伍提供技术支持。整个项目由十余个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几乎囊括了基础教育的所有领域。其中,项目的两个关键领域是学校发展计划和参与式教学,而所有的领域都围绕学校这个核心来展开。
2、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的内容框架:
3、项目所关注的领域及目前所取得的效果:
4月21日与项目办的负责人员巴处长和白处长以及张勇座谈,听取了他们对项目的整体介绍,了解到中英项目关注的领域以及目前的进展,以下做以简单介绍:
(1)学校发展计划:学校发展计划的目标是鼓励学校与社区建立紧密的联系,鼓励县和学校联合起来为学校的发展想办法。学校发展计划的目标还在于改变学校和县级(地方政府的财政供给者)的关系,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关系改变为"自下而上"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改变要通过给学校更多权利参与自己的发展问题达到。学校发展计划的目标也于通过学校与社区更密切关系的建立,通过关注教育中存在的阻碍儿童入学、巩固和提高学习成绩的社会发展领域的问题,来改变二者之间的关系。
(2)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核心理念是“以儿童为中心,平等参与”。此项目的目的是改善培训中小学教师的方法,侧重于强化教师教学方法,不是教给他们一些知识。教师培训还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利用当地资源以降低教育成本,保证在教学中考虑弱势群体(比如女生和有特殊教育需求儿童)的需要。目前已经培训了四个项目县79%的教师,培训总数达到5700人次。
(3)早期教育:主要给一年级和二年级教师培训一些从事大班和复式班教学的技能。
(4)特殊教育需求:主要是帮助教师将那些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纳入整个班级中。
(5)校长培训:主要是提高校长的实践知识。此培训的8个模块正在开发之中。四个项目县685名校长接受了全面的培训,通过培训校长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6)教育财政预算改革:承诺提高预算内教育投入,尤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投入。
(7)新的督导制度:以学校发展计划和评估支持教师为基础。
(8)开发补充读物帮助儿童语言的获得和发展,(已出版3种)。
(9)提高入学率的策略:帮助更多的儿童入学。其中策略包括:提供午餐计划,让女教师到边远地区任教,创建美好校园,奖学金计划。现在项目县有235所村小和教学点开展了免费供应开水,4个教学点开展了免费午餐试点,18所村小开展了“创建快乐校园”活动。49274名贫困生得到助学金,其中女童为33912人,占68.82%;少数民族儿童35652人,占72.35%。女童和少数民族儿童的入学率比项目实施前分别提高了 22.23%和17.1%。
同时特别关注贫困儿童、女童和少数民族儿童等弱势群体,贯穿项目理念,减少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
(10)学校布点规划:新学校布点规划更高效、科学。以减少人为因素和随意性,使学生就近上学,方便了学生就学。
(11)土建工程: 主要是改善儿童校舍的质量,改善校园环境和使操场更富有吸引力。截至2004年4月,四个项目县共改扩建中小学176所,新建和扩建校舍50729平方米。为边远贫困山区村小和教学点配备了若干体育、音乐、卫生设施。
(12)教育规划:支持县教育局提高教育规划能力。
(13)研究课题:注重行动研究, 所有参与者都成为研究者参与研究。
(14)监测与评估:通过监测与评估来评价项目的影响。
其中最大的变化来自于当地教师和教育官员的教育理念和态度的变化,这也是项目最宝贵和最富建设性的成果。这些变化包括:学校和县教育部门之间关系的变化;学校与社区关系的变化;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变化。
四、对中英基础教育项目的总结与思考
在两天的考察过程中,我们与甘肃省教育厅项目办公室人员座谈,了解到项目的整体概况和实施情况,并在后面的两天里到几所小学校去实地参观考察。以下是对中英项目的一些总结与思考。
1、对参与式教学方法及其如何推广有了更多的了解,结合考察对我们的项目有了更多的思考。 参与式教学及其培训的目的是在于改变传统的讲授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课堂上教师的角色由讲解着变为指导者、合作者,学生由接收者成为探索者、练习着,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首要是教育管理部门要改变观念;再次我们的教师也需要转变观念,而观念的转变是很困难的。同时这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将主要知识点设计进教学内容,而且有些老师提出参与式教学在相同的时间内给出得信息量很少。目前我们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参与式教学如果理解不透彻的话,很容易形成形式主义。只是简单的将教室布置改变成参与式的,但是教授内容依然是传统型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这里如何理解参与式。参与式其实没有任何形式和模式,他需要我们自己根据自己的客观条件、授课内容、教师的授课特点等因素相结合,创造和摸索属于自己的参与式,如何内化参与式是一个问题。我自己的理解,将参与式与传统式两种方式相结合,根据要讲解内容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方式,可能会更好一些。
(2)、对教师评价标准的问题。目前我们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可能更多的侧重于学生的成绩上面。如果不改变我们的评价标准,那么参与式教学是很难继续的。中英项目面对这一问题,从体制上进行尝试,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不再是以教学成绩为主(教学成绩占30%),而是从师德、班级管理、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育科研、作业批阅、活动开展与辅导等多方面进行考核,这就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
(3)、对教师的培训。对教师的培训应该是长时间的,不间断的,并且有一支督导队伍。意识和技巧是一个不断强化、不断支持的过程。仅仅靠一、两次培训是不行的。但是就我们的项目而言,教师培训仅仅是宜川综合发展项目中的一个活动,我们没有那么大量的经费来支持这一部分。不过,教育部门下半年开始进行新课改的工作,有我们项目先前奠定的基础,相信宜川的下一步工作会进行得更顺利一些。
2、学校管理机制的创新、校长角色的根本转变。传统的校长是行政型的,主要处理学校行政事务,很少深入教学第一线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参观的和政县新集小学校长何龙,是中英项目教师培训教材的开发者,对参与式的理念理解得比较透彻,经常给教师上导课。并且在管理学校上也是以“服务”理念为宗旨。这一管理宗旨大大增加了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
同时新集小学的教研活动做的扎实有效,学校定期确定教研课题,由青年教师组成课题研究组,进行研讨,平时开展上“四课”活动,即:帮扶课、教法研讨课、教学资源开发课,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我们参观的项目县学校,都属于少数民族地区(回族、东乡族等居多),属于国家贫困县,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包括硬件建设、师资力量等),条件艰苦,目前那里还有几百名代办教师。但是在此种情况下,大家在项目的支持下秉承理念,为学校的发展寻找出路,与社区相结合,充分发动可利用的资源,来发展教育。我想我们的条件比那里好很多,如果我们的教育人员都能转变观念,具有新的意识,我们教育事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 考察体会与感想
在兰州的最后一天,我们就此次考察的整体情况有一个汇总,每位老师都谈了他们对这次考察的感受、观点以及在未来自己的工作中可以借鉴的经验,以下就是各位老师的体会:
· 赵友三:谈三点。第一点到东乡县,比较艰苦的地方,许多教师特别是那些民办教师一月只有100多元工资,还很敬业的坚持在岗位上,挺不错的,同时也增强了我的事业心,激励我们;第二点昨天我们参观的新集小学,从学校的管理,到教师的素质方面来讲都很好,人家的参与式教学,我注意了一下,课堂设置的问题,非常切中要害,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第三点:从学校管理上来说,我感觉到他现在和咱们还有差距。对教师的激励没有和工资挂钩,我认为在现在经济时期,还是走不长远的。
·李天纪:新集小学的管理体现了教学的创新。在教学中,你给我讲,我可能就把东西忘了,但是你让我参与,我可能就会理解。在教学中,,学生应该是主体。从他们参与式教学中的互动、辩驳、教师指导,就可以体现是师生共同的成长。在那种条件下,能把学办成这样,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韩德峰:关于参与式教学这种方法,回去以后我们可以尝试着试试。参观的感受有两点:从人家学校来看,上至校长下至教师教学的思想、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再一个是新集学校育人环境方面(包括学校的一些标语)都非常有新意,对教师和学生都有警示作用,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李翠霞:我们参观了三所学校,现在我主要谈谈第三所学校,他们学校的校园环境和氛围很浓,教室里的布置能够充分展示学生的能力,每一个教室都各有特点。从听课上,我听了一节教学研讨课,授课的老师参与,同时听课的教师也参与进去,氛围很好。他们的电教室是让学生在里面看,而不完全是教师用的。拿我们学校和他们学校相比,我们学校的班额都比较大,在大班该怎样开展参与式教学。这是我们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
·冯建林:1、他们的敬业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东乡县,那里的条件那么艰苦,真是不容易。2、这次参观对参与式教学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他们把参与式教学的理念贯彻的非常好,关注公平、关注弱势,值得我们学习。3、我们去年参加了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培训,但是针对我们的班额过大,只是做了浅显的尝试,通过这次参观,大班究竟该怎样搞参与式教学,还需要我们回去以后好好的尝试、摸索。4、他们的帮扶课上得很好,而我们只是上的公开课,这需要我们回去借鉴。
·薛长琼:通过这次学习拓宽了自己对参与式教学的理解,以前认为那就是一种方法,但是在教研活动中、在班级管理中都可以运用参与式方法,在班级管理中运用,让大家知道班级管理不是老师个人的事,以学生为主,这样他们会很有积极性和主动性,认为这就是我们自己的事。其实,我们那里的硬件设施比这里要好得多,但就是我们没有动起来,缺乏这种意识,让每个老师都有这种意识,我想我们会比他们做得更好。
·张芸:参观了三所学校,条件都很艰苦,特别是民办教师,精神令我敬佩,值得我们学习。二甲学校的学校布置非常有特色,能够体现平等参与的理念,比如:墙上的很多学生绘画作品,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新集学校的硬件条件比我们还是差了很多,但是人家老师的理念新,参加的培训多,我工作了13年,今天是第一次出来,所以给我的感觉比较深。参与式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它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学校管理、教研活动等,他们的特点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此次学习,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尝试着运用参与式的方法,配合今年我们要实行的新课标,都是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这是不谋而和的。
·杨梅:参与式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理念,它是融会到我们教学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比如:我们日常中的备课,就可以使用参与式,共同提高。
一、*、*基本情况
*市位于*省沿海中部,全市陆地面积9411平方千米,浅海面积8万平方千米,人口550.46万人。市区由椒江、黄岩、路桥3个区组成,辖临海、温岭2个县级市和玉环、天台、仙居、三门4个县。199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地区,设立地级*市。*是中国最主要的服装机械生产和出口基地,服装机械产值占全国行业总产值的35%、世界产值的7%左右,曲折缝机和裁剪机已占有世界市场约70%的份额。*家电工业发达,是国内最大的制冷配件生产基地之一,所产制冷配件国内市场占有率逾40%,为国内外众多著名空调、冰箱生产企业配套;冷柜产销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同行前列,市场占有率达25%以上;空调器出口意大利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厨房系列和卫浴系列,在国内市场占有相当比重,压力锅、不粘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70%和50%左右。
*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省中北部杭州、宁波之间,下辖*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和越城区,面积8256平方公里,人口433万,其中市区面积339平方公里,人口64万。*历史悠久,名人荟萃,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的美誉,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点开发开放城市。*是我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200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88.4亿元,人均超过3000美元。*经济发展以民营为主,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95%左右,第二产业尤为发达,第二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在60%左右。*专业市场遍布全市,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357家,2003年成交额798亿元,其中年销售超亿元的有42家,超10亿元的有13家。中国轻纺城年成交额达246亿元,是我国最大的轻纺产品专业市场、亚洲最大的布匹集散中心。*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化底蕴深厚。*以其秀丽山川哺育了众多的志士仁人。如春秋战国“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东汉哲学家王充,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政治家谢安,唐代诗人贺知章,南宋诗人陆游,元朝画家王冕、诗人杨维桢,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书画家徐渭,清朝画家陈洪绶、任伯年、史学家章学诚等,以及近现代的“三烈士”徐锡麟、秋瑾、陶成章,学界泰斗,文化巨匠鲁迅,开国总理和范文澜、、竺可桢等。
二、*、*民办教育发展情况
深厚的文化底蕴、发达的经济水平和强烈的民营意识,孕育了*、*快速发展的民办教育。
*、*民办教育起步早、发展快,走在*省乃至全国前列。*市到2003年底,共有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1923个,其中幼儿园1729所,小学17所、初中23所、普通高中34所、职业中学34所、专修学院3所、成人培训学校83所;民办学校在校生20.5万人,教职工总数1.5万人,校园占地面积5840亩,学校资产总值达36.3亿元,民间办学总投资达14.2亿元。初步形成了学历教育、文化助学、技能培训、艺术体育训练兼容并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齐头并进的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民办教育体系,涌现了一批办学指导思想端正、办学质量较高、管理规范、环境优美的民办学校。
*市民办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办学形式多样,有派或工商联等社会团体参与,有企业和个人投资或集资办学,有政府部门与企业或个人联合办学。民办教育成为*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全市有学历教育民办学校31所(不含幼儿园和培训班),占地面积4000余亩,在校生40000多人,教职工2500名,累计投入资金20多亿,投资额在亿元以上的学校有
11所,优秀民办学校占*全省总数的16%。*诸暨市民办教育发展最快,经教育部门批准的民办学校共有11所,其中幼儿园3所、普通中小学5所、职业学校3所,在校生15170人,占全市在校生总数的9.1%。1995年,海亮外国语学校顺利建成,1996年,天马实验学校和荣怀中学相继落成。这3所高起点、高规格的民办学校的兴起,成了诸暨民办教育发展里程碑上的亮点。
三、*、*民办教育发展的特点
*、*民办学校起步早、起点高、投入大、质量好,呈现出如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投入主体多元化。*、*的民办学校投资者呈现多元化特点,有的是企业投资、有的是社会团体投资、有的是自然人投资,有的兼而有之,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是混合所有制投资。*市椒江区的书生中学就是由椒江32个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之间,筹集股份资金1200万元创办的中国第一所教育股份制的民办学校。中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任法人代表、校长,区教育局副局长陶仙法兼任常务副校长。如今书生中学已发展成为资产规模逾亿元的书生教育集团,办有书生中学、书生小学和书生幼儿园、通巨幼儿园、成人教育中心、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等教育机构。
*市(东港)双语学校,是全国第一所混合所有制学校的民办学校,在2.5亿元的总投资中,当地民营企业的投资占80%,椒江区政府作为投资一方占20%的股份。此外,区政府每年根据招生数额的实际情况,向这所学校下拨150万元以内的学生公用经费,连续补助6年。
*诸暨市天马实验学校由该市天马房地产开发公司独家出资1.6亿创办,是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既相对独立又集中管理的完全学校。学校占地25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有90个教学班。*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则由*新昌合成化工厂、民盟*市委和*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投资。
我们参观的学校中,只有*市路桥区蓬街镇私立中学是个人投资办学。
(二)政策扶持具体化。从1991年颁布的《*地区社会力量办学若干暂行办法》,到后来制定颁发的《关于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若干意见》,*市对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也因此促成了*民办教育在办学主体、办学体制、经费投入机制上都出现鲜明的多元多样的特征来。
民办教育在土地征用和建设配套等各项税费减免上享受与公办学校同样的优惠政策;在收费上,根据生均培养成本自行确定学费和住宿费标准。在本市缴纳所得税的企业用税后利润在本地投资办学的,与其投资额对应的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部分用于办学的,由同级财政全额予以补助。教师在公民办学校间可相互流动。各级各类公办学校的计划外招生,要在保证其同类民办学校完成当年招生计划的前提下进行。同时对办学成绩显著,被评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优秀(示范、重点)学校的教育机构,每年度分别按应使用教师数的2/3、1/2和1/3给予相当于公办教师平均基本工资数额的奖励。
对自建校舍举办学历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教育机构,在学校规范招生、规范办学的前提下,可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给予鼓励支持,在校生超过1000人的,每年奖励5万元;在校生超过1500人的,每年奖励10万元;在校生超过2000人的,每年奖励15万元。
对自建校舍举办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机构,按每一个毕业生奖励50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对自建校舍举办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600人,且管理规范、教育教学质量较好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当地政府按公办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不少于20%给予补助。
*市诸暨市还出台优惠政策,对民办学校招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收费标准与公办学校相同且单独编班,市财政拨付与公办学校相同标准的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高中阶段按市教育局统一规划招收初中毕业生,在收费标准与公办学校相同的前提下,市财政拨付与公办学校相同标准的人员经费。
(三)教师流动规范化。*、*两市在民办学校教师管理上的做法基本相同,教师招聘和流动都统一纳入教育主管部门管理之下,人事关系放在教育局或人才交流中心。本市公办学校教师应聘到民办学校任教,保留公办教师身份不变;离开民办学校愿
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敦促和支持民办学校按规定办理教职工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险,劳动保障部门要按事业单位性质给民办学校教师办理养老保险,从而彻底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
(二)提倡和鼓励大型企业、名牌学校创办民办学校。大型企业资金充足,影响力大,具有投资办学的优势,其税后利润在本地投资办学的,与投资额对应的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部分可由同级财政予以返还。名校带民校、名校创民校是进一步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发挥民办机制活力的有效手段。省、市重点中学、示范初中、省实验小学、省示范性幼儿园,结对带一所民办学校,定期派人到民办学校协助管理,派教师去授课,开展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交流,有利于促进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名校利用自己的优质教育资源创办民校更是一条发展壮大宿迁教育事业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