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医生留学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 管理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59
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目前,来华留学生的数量逐年增长,学习层次不断提高,国别分布越来越广,我国的高校留学生教育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中外教育背景和文化的差异,加之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模式存在的问题,使得我国留学生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落后的位置。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开展一系列创新改革措施,加强和促进留学生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1 “以人为本”的留学生管理理念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提升首先要提高一线留学生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以往单纯依靠制度的管理方式以及缺乏人性化的生硬执行,不仅得不到留学生的理解,而且管理效果也很差。“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要求留管人员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采取一切积极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应对文化冲击带来的压力,引导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最终使学生愉快充实的完成学业。“以人为本”管理的基本方法是通过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与学生相互交流等手段,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善管理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模式。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我们基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采用了以下一些宏观和微观的措施。
2 “以人为本”管理的宏观措施
2.1 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宣传力度
“以人为本”的管理并非纵容学生,由着学生性子来。来华留学生管理重点在于管理的规范化[1]。“无规矩,不成方圆”,严格合理的制度是留管人员开展工作的依据。制度建立时既要考虑政策性和目的性,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不合理的制度强加到学生身上只会造成不理解和矛盾。制度确立后,应加强制度的宣传,可以通过发放学生手册,定期召开会议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尤其对于初来乍到的新生,对我国的风土人情、法律法规尚不熟悉,应事先打好“预防针”。
2.2 建立多种信息沟通渠道,加强留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求留管人员及时了解留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意愿请求,对学生出现的偏激的思想或消极的情绪及时开导、为学生的合理要求尽量创造条件满足。留管人员需要经常与学生沟通才能了解情况,所以建立一条有效的沟通渠道是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的基础。沟通方式可利用多种渠道,如谈话、发送短信、邮件、建立网站交流平台等。
随着留学生规模扩大,留管人员可指导建立留学生会实施学生自我管理。留学生会在沟通老师和留学生、传达管理部门信息、组织活动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建立留学生会可由管理部门牵头,学生民主选举,推选出学生认可的骨干。在管理实践中发现,留学生喜欢与来自相同国家、相同民族的留学生来往,这样容易形成一些“小圈子”。管理部门可通过推荐或提拔学生干部的方式平衡各“小圈子”的干部数量,从而使留学生会管理工作覆盖到全体留学生。
2.3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增进师生、学生友谊
人际交往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手段,通过交往满足人们交流思想、增进感情的需求。在管理实践工作中发现,许多留学生在上课之余,由于语言、文化等多方面原因难以融入到中国学生的活动中,于是在课余生活进入“无所事事”的状态,此时留学生很容易产成低落、消极的情绪。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充实留学生课余生活,管理部门应多组织体育及文化活动,帮助留学生找到“圈子”,丰富课余生活,增加留学生集体归属感。包括各类文体活动、文化历史考察活动,例如开展汉语角、系列学术讲座、参观名胜古迹等活动。通过组织这些活动,使留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3 “以人为本”管理的微观措施
3.1 通过谈话了解留学生的思想动态
谈话是了解留学生想法最直接的方式,在谈话可获得反馈,发现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有利于完善制度建设。随着留学生人数的增加,管理部门很难做到与每个留学生进行深入的谈话,交谈对象可以选择部分有代表性和必要性的学生,使谈话目的性更强,例如学生会骨干、思想波动大的学生、积极上进的学生、成绩落后的学生等。谈话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尊重谈话留学生的民族习惯和个人特点。第二,放低姿态,以诚相待。第三,坚持原则,把握分寸。第四,掌握谈话的时机可以提高谈话的效果。
3.2 针对学生特点采用个性化的管理
“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要求管理者了解整体留学生的思想趋势,同时关注个体留学生的想法及发展,应针对学生特点差别对待。对于成绩优异,学有余力的留学生,管理部门应为其寻找更多发展机会,对于学习吃力的留学生应及时与其谈话,帮助留学生寻找问题原因,树立学习信心。
总之,留学生管理除了完善制度,实施规范化的管理外,还要基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深入细致的管理学生,充分考虑留学生需求,积极创新出各种措施帮助留学生适应中国环境和文化,培养良好的学风,促进留学生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卓,张义东,阎升光.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探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11(2).
[2]张晓杭,王秀华.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过程中教育问题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
[3]李艳.地方高校外国留学生管理策略浅析[J].学术探索,2006,(5).
关键词:留学生;高校管理;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005-02
外国人来中国留学,攻读学位、学习语言、进行文化交流等,是我国长期以来发展高等教育、传播中国文化、拓展外交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教育部的2015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显示,共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11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学习。但由于中外文化的巨大差异,很多留学生在进入中国高校学习时,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扰,给其学习和生活带来不少困难。如何确保高校留学生管理质量,提升高校留学生管理水平,成为摆在各高校留学生管理者面前的难题。
一、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
霍夫斯坦特对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简单地说,文化差异就是地区不同,各地区的人们因为所特有的文化价值异同而产生的差异。世界文化多种多样,每一种文化都与植根于其历史、地理、气候、宗教、语言、价值观等而糅合而成的独特文化。
由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所接受的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很多差异,这种文化差异使外国留学生在观点、认知、思维方式等方面与中国文化格格不入,造成部分留学生在中国生活学习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甚至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产生文化冲突与矛盾,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沟通失效,使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成效。
二、文化差异在高校留学生管理中所导致的冲突
1.语言文化的冲突。留学生到中国高校学习,首先遇到的是语言沟通交流问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进入一个陌生之地快速了解当地文化融入当地生活的最佳途径。但由于大多数留学生在进入中国时,对汉语知之甚少或者压根就不了解,再加上留学生管理人员的英语表达能力通常也不好,这就直接导致留学生进入中国高校时无法有效地进行语言交流,矛盾和冲突随之产生。而且,留学生进入中国高校进行汉语培训,作为汉语初学者,由于存在文化差异,他们在使用汉语交际学习时,往往会产生理解的偏差和误解,造成与管理者的交流沟通失败。
由于语言不通,加之文化背景不同,留学生进入高校学习时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例如,恐外症,主要表现为当进入新的环境后,由于语言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甚至肤色不同,开始不知所措导致的恐惧感。[1]这种恐惧感主要表现为,因为两种文化的差异导致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比如,中国主流讲究含蓄的表达方式,而很多留学生所在国家的表达方式是直接式的,这两种不同表达方式的碰撞就容易在留学生和管理者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这是因为每个人对事物的评价和认识,都建立于自身的文化基础之上,留学生管理工作中亦是如此,这就导致语言文化冲突成为高校留学生管理的一大问题。
2.价值观的冲突。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产生相对应的价值观,它是某一文化群体判断各种事物的标准。例如,中国传统文化推崇集体的作用,忽视个人;西方与之相反,推崇个人的作用,将个人置于集体之上。由此可见,两种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之大。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地,进入中国高校学习后,习惯于按照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念来看待和评价周围的人和事,这就必然产生价值冲突和矛盾。比如,在学习中,中国学生循规蹈矩,因为传统的价值观要求他们“中庸”,而受西方自由主义教育的留学生多以自我为中心,推崇自由和独立,[2]致使一部分留学生自由散漫,无视学校规章制度,不遵守课堂纪律等。还有些留学生甚至公然挑衅学校管理人员的管理,与管理者发生冲突。
3.宗教风俗习惯的冲突。和风俗习惯的差异是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造成文化冲突的一个重要部分。体现着不同文化的特质,大部分留学生会信仰宗教,对此,管理人员在进行留学生管理工作中应该尊重他们的,了解不同宗教的禁忌,以避免敌视情绪的产生。[3]
4.制度理解偏差的冲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发展及我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中国学习、生活,因此,在留学生管理方面,可以说每一个招收留学生的高等学校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制定了一整套相对完备的法规制度。但在具体的留学生管理工作中,制度并没有能够完全有效地发挥作用。一方面,因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差异,留学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理解不到位,甚至发生误解,造成具体管理工作中因沟通理解偏差而发生冲突。另一方面,留学生管理制度宣传不到位,尽管很多高校在留学生入学初期提供了各种语言版本的规章制度,但没有尽到解释答疑的义务,对一些容易产生理解偏差的地方没有做出说明,这就造成具体管理工作的不顺利。此外,一些管理人员存在一些心态,将留学生当外宾,对其管理非常松散,对一些违反规范制度的留学生不处理或者从轻处理,导致制度规范形同虚设,没有权威性。
三、正视文化差异,有效推进高校留学生管理策略
1.强化汉语培训,I造多元文化环境。针对留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语言交流障碍问题,除了传统的进行课堂语言培训强化外,还应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使留学生能够从生活的各个方面感受学习汉语的乐趣,感受汉语及中国文化的魅力。比如,鼓励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结交语言伙伴,到中国家庭中体验生活,以加强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学校定期组织汉语角、汉语比赛等提升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留学生教育工作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拓展外交事业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学校管理部门应该有针对性地在留学生中间开展中国文化展示活动,介绍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传统技艺及中国的烹饪美食等,使留学生亲身体验中国文化的精髓和魅力。此外,可以组织各种活动,邀请留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本土文化等,以双向交流的方式,推进各种文化的融合、碰撞和理解。
2.尊重不同文化,包容差。文化差异是一种客观的存在,留学生管理者要清楚客观地认识到这种存在,以平等、包容的心态来认识和看待各种文化。作为管理者,应该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能够迅速有效地掌握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思维方式,尊重各种文化差异的存在。在进行留学生管理工作中,面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或民族的留学生,应该包容他们行为、思维、、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对其信仰和隐私予以保护和尊重,尽量避免对其文化禁忌的冒犯和侵犯,努力营造一个轻松、融洽的留学生管理氛围。
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加强沟通。建立健全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是开展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任何管理都离不开制度的制定、执行和遵守,对我国高校留学生的管理亦是如此。因此,一方面,建立体现高校教育特色又符合实际情况的留学生管理制度,并在留学生报道初期,通过发放管理手册、开展座谈会、邀请相关管理人员、入境警官等为留学生全方位地讲解学校规章制度及我国的相关法律,特别是着重强调关系留学生学习、生活、住宿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使留学生一开始就能够树立起规则意识,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4.增强服务意识,体现人文关怀。管理人员是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对有效进行留学生管理起着关键的作用,而管理本身应该更多地体现在服务上面。而管理的提升有待于服务意识的提升,管理者应树立起平等心态,对留学生的管理以尊重为主,而不是过度的宠或包容以致放任自流。当然,面对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沟通不畅,管理者应该增强耐心,多了解留学生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使沟通顺畅。而且,也应主动了解留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一些思想或者心态存在问题的学生,充分尊重他们的尊严、价值和自由,了解他们在生活、学习上的各种需要,塑造和谐、友爱的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郭玉晶.浅谈如何加快留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适应[J].华章,2010,(18).
[2]高明.论.“文化冲突”与高校留学生管理之关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3]孙倩.浅论文化差异下的外国留学生管理[J].文教资料,2012,(12).
Based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niversity Students Management Work
MA Yi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College of Software Engineering,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65,China)
记者:新近的《四川省留学回国人员工作“十一五”规划》在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尤其是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为川服务方面力度很大,请您谈谈《规划》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黄泽云:海外留学人员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确立了人才强省战略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通过增设专门服务机构,改善政策环境、构建服务平台、畅通服务渠道、加快成果转化等措施,大力加强海外留学人才吸引与稳定工作,极大地调动了留学人员来川工作,创业和服务的热情。至“十五”期末,四川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4.7万余人,留学来川人员约1.5万人。目前,我省留学回国人员队伍已逐步发展壮大,是我省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留学人员承担了各级各类重点科研项目,成为推动我省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但我省留学回国人员工作仍面临回归率较低,科技成果转化不充分和政策落实不完全到位等问题。为此,根据国家人事部《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十一五”规划》我们在广泛征求十多家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本《规划》。
记者:请问《规划》为未来5年四川留学回国人员工作确立了怎样的框架?
黄泽云: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我们在《规划》中确立了“以改善环境为基础,以吸引高层次留学人才来川工作、创业和服务为重点,用好现有人才,引进紧缺人才”的指导思想和“坚持回川工作与为川服务相结合、来去自由与引用并重相结合,全面吸引与重点引进相结合、政策引导与市场配置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引进与使用相结合”等六大原则,使留学四川人员在量上扩大的同时,加强针对性,有重点地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使留学四川人员在质上也有大的提高。只要是有利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愿意为川服务,不论方式如何,我们都乐意为其提供便利条件,让其创业顺心,发展安心,留下舒心。未来5年,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省留学回国人员工作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构建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符合留学人员特点的引才机制,形成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满生机活力的留学回国人员工作新格局,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全面做好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十一五”期间,留学回国人员新增人数力争达到3000人。
记者:我们注意到《规划》的一个最大亮点是,首次提出了四川将实施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工程。请您介绍一下这个工程的具体内容?
黄泽云:引进高层次留学人才是提高我省综合竞争力和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制定实施“12351”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引进工程,是《规划》的一个亮点,也是“十一五”期间我省留学回国人员工作的重点所在。即按照我省推进“四个跨越”(即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要求,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依托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引进100名左右海外技术拔尖人才;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引进2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优秀留学人才:围绕四川省工业发展重点,引进300名左右七大支柱产业发展急需的,具有特殊技能的专门人才:鼓励省内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带头人等科研岗位通过公开招聘,重点引进50名海外学术领军人才;结合“天府英才工程”的实施,吸引1000名左右海外留学人才来川创业。
记者:请问《规划》提出的鼓励留学人员来川创新创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黄泽云:近年来,我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留学人员来川创业。截止2005年底,我省留学人员创业园先后引进266名留学人员创办企业206家,转化科技成果350余项,累计实现产值46.2亿元,培育出了亚联、凯路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留学人员企业。“十一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吸引留学人员来川创业的政策措施,强化留学人员的创新主体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他们以资金,专利,科研成果等八股方式创办企业重点扶持50家前景较好、发展较快,竞争力强的企业做大做强运用留学人员科技项目择优资助等手段,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对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宏观指导与服务,探索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的新模式,创建专业性强,特色突出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加强创新创业人才载体建设,盘活人才优势资源,充分发挥留学人员创业园,专家服务基地和省留学人员联谊会作用,组织留学人员以学术交流、技术合作、信息咨询,创办企业等方式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