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一周学习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安排时间温故而知新
利用最后一周时间,完成寒假作业,并复习上学期的知识要点。很多中小学生常常到开学最后一两天才想起要做作业,临时抱佛脚地做功课,不仅身心俱疲,也使寒假作业的质量严重滑坡。因此专家认为学生应该在最后一周每天合理安排时间,把没有做完的功课完成。同时由于休息了一个寒假,可能对上学期知识有所遗忘,因此不妨安排一定时间,回顾上个学期的知识要点,如:英语单词,数学、物理的公式、法则、定律等……在新学期里才能“温故而知新”。假期的最后一周,尽量避免参加长途旅游和参与刺激的活动;严加控制玩游戏机、上网的时间,让心情慢慢平静下来。
按时作息调整好生物钟
在寒假别是临近开学的一周,家长要引导孩子开始适应上学的生物钟,尽可能的按时起床、睡觉和用餐,并配合一定的户外活动。学生应当明确寒假过后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虽然假期里可能许多心愿没有达成,但仍要“朝前看”,不要再陷入回忆,许多未完成的事可以等待下一个假期。同时寒假期间有可能通宵玩耍或很晚睡觉,这时很有必要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尽量按上课期间正常作息。家长也应帮助、督促孩子按上学的作息时间来安排最后一周的生活。对学生在假期未能达成的愿望,只要是合理的、可能的,就跟孩子订好计划,尽量在下一个假期里实现,作为激励孩子在新学期学业进步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提前制订新学期学习计划
【关键词】大学英语 学习动机 强化策略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英语水平也成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评价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同时我国大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差也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大学生都表示,英语学习主要依靠个人的努力,只要个人付出一定的努力,就会取得不错的学习效果。事实也证明,很多大学生英语考试成绩十分优秀,也考取了四六级证书。但现实中却无法和外国人进行简单的交流,也听不懂外国人表达的意思。根本原因在于当代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过于功利性,把英语学习当做继续升学或者就业的敲门砖,以提高考试成绩为主要学习目的,忽视了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近年来,教育领域越来越关注个体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研究认为,个体学习成效除了受智力因素、外部条件等制约之外,还与性格、意志、动机以及信念等内部动机有很大关系。其中动机被认为是影响学习成绩的最重要变量之一。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维持学习者精力投入和学习热情的重要情感因素,学习动机强烈则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能够长时间的保持饱满的学习状态。如果学习者不具备正确的学习动机,一切将无从谈起。作为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大学生摒弃传统的功利性学习动机,以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作为学生的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三、强化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1.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的制定是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功利性的学习动机下,很多大学生根据考试安排和课程设置等来制定学习计划,往往会陷入题海战术,以死记硬背等学习方法来短时间提高学习成绩。《大学生英语课程要求》中将大学生英语学习目标分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级别,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以提高英语综合实践能力为最终学习目标,尤其要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里有几个注意的问题:一是学习计划的制定要具体而详细,最好分别到每一周、每一天的具体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这样才能督促自己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二是学习计划是动态调整的,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学习者发现学习效果和学习计划有所出入时,要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充分发挥学习计划的引导和督促作用。三是学习计划的制定要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过于简单,不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动力和决心。如果过难,则会打击学习者的动力和信心。
2.加强情感驱动。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对学习活动最好的刺激莫过于兴趣,兴趣能使一个人的努力到达惊人的程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明确提出,情感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将学生的情感态度放在重要的地位。首先,创设期望情感。教师和鼓励和期望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对于英语教师而言,要摒弃过去教师高高在上的教学思想,而是走进学生,和他们做朋友,创造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对学习后进者或者偶发性学习不良者要及时鼓励和引导,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次提问,及时解答。并帮助他们找出学习中的问题所在,帮助他们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克服心理焦虑和不安情绪,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其次,创设稳定情感。所谓稳定情感是指在英语学习中保持一贯的高效的学习动机,不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和冲击,从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学习是长期的和持续的,并不会因为英语课程的结束、证书的考取等因素而结束。作为一种语言,英语学习伴随终身,毕业入职之后也要继续加强学习,因此要保持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
3.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富有生气的内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大学生有激情和活力,个性张扬,对事情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而传统的英语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屡见不鲜,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造成大学生学习成绩止步不前。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要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例如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负责布置任务,为学生创设情境化的模拟场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学习。这里教师要把握几个原则:一是教学任务的选择要与所讲授的内容相契合;二是教学任务不要紧紧局限于教材,最好和学生的专业方向相适合,这样有利于让学生熟悉真实的工作场景;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和探究活动予以指导和评判,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学生既意识到各自的问题,又能看到别人的问题,从而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当然,这就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组织能力提高了要求,英语教师要有开阔的视野,要了解当前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发展特点,使教学内容紧跟时代前沿。
总之,学习动机是影响大学生外语学习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大学英语教师要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适时纠正其消极动机,并及时强化其积极动机,增强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时间管理;基于VBA的Excel时间管理工具;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60-03
时间是一种资源,具有不可变性、不可逆性、无存储性、无替代性,但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使用。人人都是时间的消费者,科学合理地使用时间是现代人社会性格的一个重要标志。大学作为人生的关键时期,能否对时间进行合理计划与控制、安排与运用,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业成就,也间接影响着高校优良学风的形成。
一、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与原因
时间管理是为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对时间进行合理计划与控制、有效安排与运用的管理过程。通过对各年级学生抽样问卷调查、时间日志记录与分析、学生代表座谈、文献调研等方式发现当前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其他活动的时间管理存在以下问题。①具有一定的时间意识,但只有少数人学习过相关知识,不能很好地利用时间。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时间很重要,但很多学生不会进行时间管理,没有管理的意识和相关知识。②时间管理计划性弱,监督、控制与执行力不足。部分学生对时间没有计划或有计划但实施困难,还有部分学生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经常因为监督和控制力不足或其他原因中断计划。③时间利用率偏低,自我满意度低。有效的时间管理不仅要求大学生能合理地安排和计划时间,更要求大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以较高的效率来完成一定量的学习或工作任务,近半数被访大学生对自己利用时间的效率表示不满意。进一步对造成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的原因进行分析,没有适合自己的计划和目标、缺乏对时间的反思和总结、缺乏自制力、自我管理能力较弱是导致大学生时间管理不善的主观因素,周围环境因素、缺乏有效的时间管理实践训练、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环节等是造成此状况的客观原因。
二、大学生时间管理工具分析与设计
1.时间管理理论和方法。StePhenR.Covey将时间管理方法分为四代:第一代,基于时钟和手表的提醒工具,着重利用便条和备忘录;第二代,基于日历和预约笔记的计划工具,强调计划性,反映出时间管理已注意到规划未来的重要性;第三代,基于优先权的计划与控制工具,强调做最重要的事,这是目前流行的讲求优先顺序、以效率为主旨的时间管理学;第四代,使用上述工具,强调效率与能动性,引入紧急性维度,将目标与角色也融入控制系统,强调以人为本,效果高于效率等观点。当前,网络中提供了大量的时间管理工具,从运行方式上可分为基于本机的时间管理软件和基于网络的时间管理网站两种;从功能上各种时间管理工具各有特点,有的功能单一简单易用,有的功能强大较难掌握,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四代时间管理理论和方法。对于初学时间管理的大学生,当前网络上时间管理软件或网站的最大缺陷是交互功能较差,缺乏计划安排指导、计划执行监督和计划完成分析评价等环节。文献从大学生学习的视角,设计了基于web2.0的大学生学习计划管理系统,可对学生学习计划进行指导、提醒和评价。但是,这种建立在计算机和网络上的交互评价、指导和管理,针对性较差,还需要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较高的时间管理策略意识,对于初学时间管理、自制力较差的大学生效果有限。当前很多大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对于使用电脑和网络缺乏自制力,很多高校禁止大一新生自备电脑,因此,不依赖电脑和网络的时间管理表格和面对面的指导评价模式可能对初学时间管理的大学生更有效。
2.基于VBA的Excel时间管理工具设计。最简单或最原始的时间管理工具就是“记录自己的时间并回顾”,可用Excel设计表1所示的一周时间安排与执行表,该表按A4纸排版打印,以一小时为时间间隔,要求学生用笔记录和规划自己一周的活动。每周结束时将活动按分类录入Excel表中,该表的单元格以活动分类名称设定数据有效性。电子文档仅记录分类不记录具体活动,既尊重学生隐私也便于Excel录入与编程统计分析。采用Excel的VBA技术编制表1的统计分析程序,将统计结果输出到分析与评价表(表2),同时按表2设定的背景色填充到表1。这样表1和表2就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显示了一周活动计划和实际分布情况,用于学生回顾和自我评价,以及与教师面对面的指导和分析。表1和表2放入同一个sheet并以周次命名保存,可复制重新命名为新的周次继续记录。另外,还可创建一个名为“目标管理与评价表”的sheet,进行本月或本学期的目标规划管理和时间分布记录,编制Excel宏程序自动完成对表2的数据读取工作。
三、大学生时间管理实践训练策略
针对大学生时间管理的特点,利用上述基于VBA的Excel时间管理工具,可从以下方面开展时间管理实践训练,提高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学籍异动学生群体中,容易出现沮丧、焦虑,甚至抑郁情况,往往对自己的能力缺乏正确认识和评价,容易产生挫败感。这部分学生一旦遇到挫折,就更容易丧失自信心、意志消沉,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针对学籍异动学生采取的重要举措
(一)严抓入学教育,加强朋辈引导。辅导员和班主任提供条件搭建平台,充分发挥优秀党员和班主任助理的“传帮带”作用,通过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介绍,帮助和引导学生重新树立学习和生活目标、增强自信,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二)完善“一周一签”约谈机制,帮助他们排解负面情绪。学籍异动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也很难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交往与沟通,为此学院成立学籍异动学生管理小组,并安排具有心理咨询资质的专人辅导员,严格落实“一周一签”约谈制度,和他们促膝谈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与此同时积极联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定期对学生心理进行排查,把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提早预防,尽早发现,及时解决。(三)构建“学院—学生—家长”三方联动,形成管理合力。学院要求在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内,专人辅导员要与学籍异动生的家长见面或电话通知孩子的情况,让家长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状况,并共同为留级学生制定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形成教育管理合力,共同督促孩子学习。(四)建立学籍异动生跟踪档案,进行动态预警。学院安排专人辅导员对学籍异动生所欠学分,本学期可选学分以及本学期应选学分给以分析指导,建立学分跟踪档案,同时定期深入学生宿舍检查宿舍文化建设情况。并以此契机定期召开动态学业预警大会,通过讲解学校学籍管理规定,让学生感受到危机感,起到真正的警示督促作用。(五)建立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三级帮扶体系。辅导员把学籍异动生的档案提供给任课教师,从而方便了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监管。同时要求学生干部参与学籍异动生的管理,通过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多元助学方式,将良好学习态度和方法传授给他们,协助辅导员做好学籍异动生的督促、检查和管理工作。
三、目前取得的成效
图2学籍异动学生情况对比图从图2所示,2014级降级学生共13人,已退学9人,比例高达69.23%。而在2015级降级的6名学生中,仅有2人存在退学风险,比例仅为33.33%,同比降低35.9%,并且学生心理状况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之,新形势下,时代赋予了大学生学风新的内涵,也对大学生的学风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学籍异动学生尽管只占学校总人数的很小一部分,但是同样需要给予重视。只要高校始终秉承“以生为本、高度负责”的态度,多给他们尊重、理解、关怀、帮助,与他们一起面对学业难题,他们就有可能顺利完成学业,成长成才。
作者:郭成洋 张朝红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汪福俊,陆苏华.学分预警系统中的学生管理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0(17):53-55.
[2]程学超.学困生心理困扰及对策分析[J].科海•研究,2008(8).
【关键词】学习态度;学习状况
学习态度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对学习活动产生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大凡教师都重视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高职高专学生以往知识水平相对欠缺,与普通大学生在身心方面存在差距,由此出现了若干习问题:如学习兴趣不大、动力不足、自我效能感低等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态度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此,笔者对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大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了调查,期望能为高校稳定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一、目的和方法
本调查有两个目的:一是考查当前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态度的现状;二是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探讨影响其学习态度的主要因素及提出建议。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其内容涵盖了学生选择专业原因、学习情况、课堂表现情况、自学能力情况等方面。调查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问卷的问题较好地把学生的观点、看法等定量化。2012年3月开始,在我院随机发放问卷400份,通过一周时间共回收问卷380份,发现有39份问卷不符合分析的要求,所以实际用于研究的问卷为341份。
二、 高职高专大学生学习态度现状分析
通过对学生学习态度多方面的调查: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整体上是被动的,表现在学习方向不明确,自我责任感不强,对教师的依赖性过大,导致学习死板、机械,缺乏独立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学习动机相对明确,大多注重自我提高。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把完善自己、开拓视野、将来找好工作等作为学习的主要动力。但同时也显露了缺陷,如很多学生是出于择业的需求或父母的选择,故选择带有盲目性。同时,造成了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后动力不足。也有8. 6%的学生把拿到毕业文凭,定为学习目的,这是不值得提倡的。还有3.8%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其效率必然低下。
(二)学习兴趣不高,厌学情绪突出。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力。然而,目前只有11. 6%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是他们的兴趣, 36. 3%的学生喜欢自己所学的课程, 47. 9%的学生上课积极性相对较高。
(三)学习计划性不强,具有明显地随意性。从图1可以看出,只有14.1%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占比率高达60.6%的学生偶尔制定学习目标,若能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是有可能列入经常制定的行列的。但还有7. 3%的学生没有让行动付诸实践、也有12.5%的学生没有概念、还有5.5%的学生认为制定学习目标没有必要,对待这部分学生先是要端正他们的态度,才有可能提高他们对学习目标的认识。
(四)考试态度不是完全乐观,投机心理存在。46%的学生考试前临时抱佛脚,他们已习惯了“考前抓紧学、平时抓紧玩”。值得欣慰的是,有54%的学生是积极准备考试的。部分学生对奖学金不感兴趣,因此有63.5%的学生觉得“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由于受社会中一些负能量的影响,有极少的学生把精力投入到有碍学习的其它方面,迷失了学习的方向。也有4.3%的学生投机试图作弊通过考试。
通过对学生学习态度多方面的调查,综合起来反应出一个问题:学生的学习态度整体上是被动的,表现在学习方向不明确,对教师的依赖性过大,导致在学习方法上比较死板、机械,缺乏独立探索精神。值得欣喜的是,少部分经受教学改革的学生,无论在学习兴趣,还是知识点掌握方面都有很大提升,这是高职高专院校值得发展探究的。
三、改进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状况的建议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学生有很强的就业动机,但缺乏真正对学习的兴趣!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满兴趣的学习过程,能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激发创造能力; 充满兴趣的学习过程,能让学习变得更有成效。引导学生正确的就业观,让学生对专业形成正确认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最好的改善高职高专学习现状的办法!
(二)完善实践课,加强专业课和理论课。完善实践课,让学生把社会应用与实践课结合起来,将非常有效地提高高职高专学习现状!另外,要改变学生对专业课和理论课的认知,同时把专业课和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效结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教学体系。
(三)加强学生学习基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改善学生自学能力。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基础差!在访谈中,不少学生提出,有些基础课程,比如数学,英语等在高中时代就比较薄弱。因此,在课程设计上,有必要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尤其是与其专业课结合密切的地方!在专业课程设计时,容易忽略学生的学习基础,如果能有效改进学生学习基础,将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
除此之外,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不断研究发展项目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模式,同时注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机组合,将其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是高职高职今后发展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 马玉兰,张兰欣,军.浙江高校大学生学习态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04):50-51.
[2] 姜健荣.关于学习态度的问题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教育心理,1997(08):116.
关键词:网络自主学习;元认知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631(2012)05-0030-4
1 前言
教育部2007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倡: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从而使网络化自主学习模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的一部分。与传统课堂模式相比,网络多媒体教学优化了外语教学资源的环境,提高了个人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因而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网络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图像、文字和动画,加大了对学生的感官刺激,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记忆力和学习效率。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课文学习所需的教学资料,如背景知识、词汇例句等,不仅具有影视效果,而且信息量大。种种优势下,网络自主学习成了热门的教学方式,各个学校不管条件是否配备都把它当作改革大学英语教学的良药。
我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是公共必修课,共计4学分。改革前是每周2次面授课。在新的网络辅助教学的模式下,改为一周一次面授课+一次在机房集体上网络视听说课。面授课的班级为60人一班;网络课则一次200-300人一个机房,安排一个老师当值,布置学习任务和监管学生学习进程。这样大规模的教学改革对学生的影响巨大。那么,学生又是如何看待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他们对此抱何种学习态度?
此项改革已在我校进行了2年,从学生和老师的反馈来看成效并不好。教师普遍反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下降,面授课时间的减少导致了人文关怀的缺失,很多学生对网络自主学习漫不经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笔者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形式调查了大学生对使用这种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看法。
本研究试图解答以下问题:
(1)大学新生是如何看待网络自主学习的?
(2)大学新生在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主要在做什么?
(3)大学新生在此模式下面临的困难有哪些?原因何在?
2 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2010届新生。笔者把问卷放在外国语学院的问卷调查网上,在期末请各任课老师通知学生在网络课时随堂完成,不记名。共收到1535份问卷。
2.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两种方式采集数据。定量分析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形式为半开放形式,含选择题和问答题,问答题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问卷设计部分参考了安琦(2009)的问卷设计。
问卷共包括6个部分,共19道题。第一部分用以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专业、性别等;第二部分着重了解学生对网络型辅助教学的看法及认可度;第三部分涉及学生的上网学习情况,包含每周进行网络课程学习的时间、从事何种学习任务;第四部分用以了解学生对老师在网络辅助教学过程的作用;第五部分用以了解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评价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六部分为敞开性问题,由学生填写作答,主要是深入了解前几个部分选择题不能很好解答的问题。
定性分析为访谈。访谈部分邀请15名学生,分别从4个不同的班随机选出,其中理科班9人,文科班6人(男生8名,女生7名)。访谈的内容主要针对问卷调查中没能很好澄清的问题。访谈过程使用中文。整个访谈分两次进行,内容进行录音及整理。
3 结果与分析
3.1学生对网络辅助教学的看法
新生经过一学期的网络辅助学习,对此教学模式还算认同,有近44%的学生赞同这种授课模式;但持面授课胜于网络辅助课的学生仍然居多,占48.2%;仅有7.9%的学生赞成完全以网络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
从访谈中得知,学生认为网络课在机房里进行只能训练听力,时间久了就枯燥无味,缺乏同学老师之间的互动,而且在机房反复地练习听力效果不大。而面授课在一个课室里听老师讲解,组织小组活动,有参与感,一堂课过去了觉得自己学到了一些东西,比较有成就感。他们同时认为只是练习听力的话没必要到机房集体练习,可以自己安排时间在宿舍或图书馆进行。
如此看来,学生和老师对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认识还是停留在把它当作听力训练中心,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从结果上看,网络学习还是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有45.2%的学生选择了喜欢这样的授课方式;但几乎一半的学生(47.5%)选择中立的态度。网络自主学习对大学新生来说毕竟是一个新鲜的尝试。他们从高中阶段老师严格监管型的填鸭式学习方式过来,一跃进入大学的自我监管自己的学习进程,对制定跟踪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新的学习方式还不能适应,他们在敞开性问题就坦言“没有适应没老师监督的自主学习方式”。
有65%学生认为在采取“计算机网络学习后”,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同时有75%的学生希望网络自主化学习在英语学习中能帮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但他们的实际表现却和愿望不符合。他们认为自己在新生入学后的时间里忙于种种课外活动,没放什么心思在学习上,而自主学习又要求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这方面让他们很苦恼。甚至有43.5%的学生认为自己一学年下来的英语能力没有提高,更有20%的人认为自己的英语能力退步了。从整体看,有63%的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学习并不满意。
3.2学生的网络学习情况
(1)在网络自主学习方面,学生主要进行的活动
从表3可知,学生的网络学习安排方面以完成老师布置的听力任务为主,在“以小组协作式完成学习任务”和“与老师同学在线讨论”方面表现仅为13.03%和7.3%。如此看来,学生对合作式学习并不看重,原因可能是老师在网络课堂上没有鼓励这种形式,也没安排相应的任务,或者合作方式学习不需要在网络上完成。学生在访谈中提到他们更喜欢自己做自己的听力练习。
在线讨论极少使用的原因是:不少学生不知道这个网络系统是可以在线提问的,老师在课上没有说明;就算知道有,但由于大家上网的时间不同,很难做到在线沟通;学生认为如果有问题,直接发邮件给老师会更方便。
(2)学习时间安排和学习手段使用方面
53.5%的学生仅仅花1~2小时,每周在课后学习。大家都知道,课上一小时,课后要2~3小时消化理解。而过半的学生在课后复习方面仅用1~2小时是不可能完成学习任务的。他们认为大学里没有像中学那么多的监管和小考,老师也不怎么检查复习预习的情况,加上大学的英语作业不多,久而久之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从问卷中同时得知,35%的学生没有复习,预习的习惯;48%的学生在复习/预习时只是自己看书本学习,并不使用光盘或网络版;仅有6.9%的学生回应说他们有使用网络版复习预习。对于学校为学生精心准备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学生似乎很不以为然。光盘和网络版上的音频、视频都是设计者为学生精心设计安排的,希望通过音频、视频的方式增加学习者的语言输入,学生却弃之不用。
3.3老师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的作用
71%的学生认为老师应该给出学习的相应指导,帮助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同时老师应该丰富网上学习资源(52%);在线解答学生的疑惑(48%)。在监管学生网络学习方面,49%的学生认为老师的职能之一是监管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只有59%的学生认为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自己会主动完成网络任务;而36.6%的学生选择很难说自己是否可以这样做。
3.4学生在自我评估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方面
(1)经过一学期的大学英语学习,你认为你的英语能力有进步吗?
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能力和高中相比没有进展,反而退步了。他们自己分析的原因集中如下:
A 学习英语的时间急骤减少。原因是多样的:a.上大学后压力小了,学习变得轻松,对英语的学习也放松了;b.大学的诱惑很多,各种的社团活动都在招新,学生参与太多的课外活动以致学习时间减少;c.课堂的面授时间少,一周才一次,同学们不适应这种方式,对比以前在高中是一周5次的课。这样一来,大家对英语的重要性就忽略了。
B 学生的自制力方面:自主能力的欠缺是重要的方面。学生不少诉说自身的自主能力不强,自制力不够。学生从高中紧绷的弦放松下来,在大学里就忍不住要好好舒服一下,但又往往过了头。他们认为老师对学生的监管应该更严格。学生写道:
a “大学是一个自由度很高的学习地方,老师管得很少,需要同学自己督促自己学习。因此,若自觉性差一点的同学很难在学习上得到提高,甚至会能力下降。”
b “估计大学里没多少人像以前那么自觉地对待课后练习了。”
c “自主时间多了,课时明显少了,自己却不知道如何安排英语训练。”
d “在大学里的学习方式很不同,老师不再注重应考知识而偏重互动。课堂很精彩,但得到更多的只是愉悦而不是知识;课后自学没有方向,努力了却没有明显的效果。”
e “以前的学习管得很死,如要求早读等。现在学习英语的课时少了,生活中也较少使用英语,更多的是要靠我们自觉去学,而我们的自觉性还是很差。”
f “没有计划和目标。”
g “高中每天有2节英语课和做不完的练习,现在一周一次面授课,又无老师监管,导致了对学习的怠慢。”
以上陈述体现学生有学习的愿望,但仅靠自身的控制力又达不到目标,在新生阶段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开导和指引。
4 讨论
从调查结果看,网络自主化学习模式下,老师该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新生开学阶段对学生的引导性教育尤其重要。不少研究显示中国的大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陈青松、许罗迈,2006:16-23;王笃勤,2002;徐锦芬等,2004:64-68),但是,要清楚学生有自主学习意识不代表他们就会如此行动,他们不是不会制定学习计划,而是不能落实计划。自主学习者应该做到:(1)确立学习目标;(2)确定学习内容;(3)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4)能够控制学习时间、地点及进度;(5)评估学习效果。但从目前的调查看来,新生在怎样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随学习程度的不同改进学习计划方面都需要老师的耐心指导。因此,在新生的第一个学期,老师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培养学生的自控力和监控自身学习任务安排上,也就是在元认知意识的培养上,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思想。
元认知(metacognition)这一概念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提出的,其实质是人们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1979:906-911;1987:21-29)。在Flavell之后,不少研究者从不同视角丰富了元认知的定义,但无一例外地认为元认知包括个人的知识、对自我认同过程的意识以及积极调整和监控的能力(Butler&Winne,1995:245-281:Anderson,2002)。元认知能力不仅指学习者具有设立目标和监控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习者对学习进程的反思,从而形成自我负责、自我评估的意识。
目前的网络化自主学习方式是以自主学习为主,那么学生本身要具备的元认知能力就是学习效果的保证。
教学中对学生的元认知能力的培养训练被认为是卓有成效的。中外研究成果表明对元认知策略进行训练对语言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Oxford,1990;Vandergriff,2005:70-89;何祖佳,2005:56-61;李萍,2005:28-31;石洛祥,2005:55-59)。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加强对学生元认知意识的培养,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进程,评估自己的学习表现,总结成功的学习经验,从而成为成功的自主学习者。
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以小组协作式(collaborative leaming)的方式学习,这样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帮助。合作学习的研究表明,小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增加参与者的兴趣,同时可以促进反思性思维的产生(Gokhale,1995:22-31)。尽管有研究表明中国学生不太愿意和他人合作交流(季佩英等,2004:40-46),但如果老师安排课上活动以小组形式进行:如演讲、表演,课后的学习分享等,并明确告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对解决问题有直接的帮助,有助于他们的元认知能力形成,学生就会比较容易接受这样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网络学习;时间管理;学习能力
所谓时间管理,是指用最短的时间或在预定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好。善于利用时间的人不会把时间花在需要的事情上,而会花在值得的事情上。学习时间管理,是指学习者为了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或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时间进行合理计划和监控所采取的可行而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学习时间管理涉及在学习活动中对时间的有效分配以及学习者对学习时间的态度、计划、调控与效能。学习时间管理不仅是学习者一项重要的学习策略,同时也是学习者的一种学习能力。一项调查显示,在网上学习者遇到的困难中,排在首位的是“不善于管理时间,时间效率不高”。
1 成人网络学习时间管理的现状
长期以来,学习支持服务只是扩大开放度,尽量减少和避免时空上的限制,从学习效率、自身能力上解决问题,而忽视对学习者提供时间管理支持。事实上,大多数成人学习者虽然时间价值感较高,但缺乏时间管理意识,缺乏更改的学习计划,他们的问题在于意志力或方法能力的缺乏,想法与行动之间的差距。
1.1 冲突干扰,计划赶不上变化
成人学习者主要以家庭为基地的自主学习,担负家庭和工作的双重负担,学习时间不够成为网络学习突出的问题,这往往会影响学习者改变计划。主要表现有:由于工作的加班、加点,生活中的突发事件,造成学习计划的推迟;在学习之前,往往花大量的时间对学习内容进行对比研究、犹豫不决,为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而耽搁大量的学习时间,造成不能按时完成学习计划而改变计划;学习者的社会性接受程度也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计划,如发现即使与某人对话已经干扰学习时,而碍于情面很难结束会话;时间计划的紧密,无形中加重学习者的心理负担也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计划实施,等等。主要原因是学习者在制订计划时缺乏整体规划学习的观念,没有按事情主次排好序,没有学会从日常事物中理出条理,没有设置完成学习任务的最后期限,而造成学习的拖延和混乱,最终导致要改变学习计划。
1.2 缺乏恒心,拖延执行计划
长期以来,由于成人学习者具有学习依赖性,习惯老师“包办”学习计划、进度、学习材料,而对于自主学习不能很好的适应,缺乏必要信息技术技能,独立学习变得困难,容易对网络学习失去信心,导致拖延学习计划,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者的社会归属感也影响着学习者对学习计划的执行,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成人教育的学习者,渴望得到团体、朋友、教师的关怀、爱护与理解,而大多数成人学习不能提供面对面交流的保障,导致学习者的厌学情绪,即使有良好的学习计划,学习者也不能按时执行。
1.3 目标不明确,无计划低效率行动
有时成人学习者疲于知识面广而渴求更多学习了解,缺乏具体的学习目标,从而出现大撒网而捕小鱼的情况;有的学习者不了解学习资源的特性,甚至在不知学习课程的特点时,在网上盲目的搜索资源,在网络没有导航的情况下浪费大量的学习时间。有的学习者参加学习只是为了文凭,对学习根本没有什么计划,根本不对自己的时间时间进行管理。有时候事情太多,而时间表排得很满,就会很烦,结果什么也不想做,无法实践,造成学习的低效率。这些自发性的时间浪费行为都是学习者为满足自己与学习无关需求的结果;同时也由于学习资源设计的技术支持不能满足学习者个性化要求的结果,具体表现为资源的设计缺乏必要的导航设计和及时的反馈等。
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缺乏时间管理行为训练
时间管理行为训练就是通过辅导、咨询、授课等多种形式对个体的时间管理行为进行干预的过程,包括启蒙时间管理意识、时间管理的技能、发展自律能力、克服时间浪费习惯等,其最终的目的为帮助个体形成有效的时间管理行为。回顾我国的教育体制,从小学到大学,很少接受过有关时间管理方面的课程或指导。对于成人学习者来说,接受这方面的指导也是少之甚少,几乎依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风格来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而研究证实的时间管理对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等有关系,令人不得不想到这应该是一个教育界应引起重视的问题。在国外,许多大学,早就专门为学生开设了有关时间管理策略的指导以提高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从国外和企业界的实践看,时间管理的行为训练可以改变众固有的时间管理能力。
2.2 缺乏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时间管理的能力
利用网络学习是成人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不论是教学资源的组织、发送、存储,还是学习手段以及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等都有赖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讯手段的发展应用,然而并不是所有参加学习的学生都能熟练地使用这些技术媒体。如果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那么对一些技术能力较差的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就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就会不经意地把那些不熟悉计算机操作或写作能力较差的学习者边缘化,不善于利用信息化手段来管理自己的时间。主要表现在:第一,缺乏信息技术意识。对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感到恐惧,怕学不会或认为学习和利用信息技术是浪费时间,所以在遇到时间管理问题时很少想到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第二,缺乏运用软、硬件工具的能力,不能选择并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时间管理。第三,缺乏个体知识共享意向。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个体知识共享能够提升工作绩效,提高学习效率。但对于成人学习者来说,由于缺乏实际交往造成较低信任度或缺乏教师的适当引导而导致个体知识共享意向较低。第四,许多学习者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也较差,学习时往往交时间浪费的浏览网站和寻找学习资源上。
2.3 缺乏自我监控能力
对于成人学习者来说,他们知道要想在学习、工作、各种忙乱的事务中顺利完成学业,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而从横向来看,由于成人学习者的生活经历、文化基础、经济条件各不相同,形成了复杂的学习心态;从纵向来看,年龄差别、职务差别、职称差别也较大,社会地位相差悬殊,学习目的各不相同,因此,学习者的心理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导致自我监控能力的缺乏。但问题是:自己排定的时间表、设定的目标,自己却没有严格执行,无法完成自己定下的学习任务。一方面,是因为计划本身不合理,大多数则是因为他们没有良好的自我监控能力。通过相关训练的支持服务,提高学习者个体时间管理的计划性和时间分配的合理性的监控能力。通过提高这两方面的时间管理策略,个体支配时间能力增强,可以保证有足够多的时间完成重要的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业成绩。
3 时间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作为网络学习的一种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深刻影响着网上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时间管理的优劣也是学习绩效的优劣。从目前我们的学员中看到,他们中的大多数能够做好时间管理,在有限时间内按时按量完成网上学习任务,最后通过了考试,但并不是所有学习者都能做好时间管理、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支持学习者进行时间管理呢?
3.1 课程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对学习者时间管理的支持,这是网上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课程设计中,学习的量,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学习活动的设计、规范与管理,都要考虑学习者对时间的承受力。再好的课程设计理念都需要经过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最终检验。学习时间虽然是学习者的私人资源,但在网络学习中可以变成公共资源,学习者的个人学习成果可以在网络交互中与他人分享,彼此间的互助体现了个体私人时间的社会化,这也正是网络学习的魅力所在。
3.2 辅导教师作为辅助者和教学过程中其它要素的中介者,要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
辅导教师面对学习者,从一对多到引导学习者之间多对多的交互,从对各种活动的设计、组织到对各种策略、措施的使用,从善意的学习督促到对学习者细节的关怀……无不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学习者也在情感与知识的交互中,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获得了学习的愉悦感、满足感,增强了自我时间管理的责任感。这也因此对辅导教师的素质提出了高要求,要求辅导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能力,更要有探知人性的洞察力。
3.3 技术支持是网络学习时间管理的一个优势
手机、飞信、QQ群、E-mail、网络平台技术的使用无疑都是学习者时间管理的有效工具,正是这些工具的综合使用,促进了网上学习的持续发生。
3.4 学习者的自我监控是时间管理的主要方面,这是由远程学习的特点决定的
网络学习“以学习者自我控制力为主,网络学习的时间管理更多的由学习者自己承担。”有的学员由于他们的职业习惯和工作经验帮助他们对时间管理进行较好的自我监控,但他们在这方面具有差异性。也就是说,他们在这方面仍然有培训的需要。因此,对于学习者时间管理的训练和指导对于培养成熟的学习者是很有意义的。
3.5 指导学员制定学习计划
对学习时间的掌控也必须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计划,需要把学习任务具体分配到每一月、每一周、每一天去。计划的时间跨度不宜过长。以一周一计划(或半月一计划)为宜。因为若跨度太长,则难以做到“具体”。 把计划书放在显眼处,严格执行,每天完成后都标上个自己喜欢的标志以增加成就感。
3.6 利用效率最高的空闲时间学习
目前通讯技术的普及率是极高的,每位学员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都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所以建议学员利用空闲时间来进行网络学习。如睡前半小时、早上起床后半小时、早上刚到公司的半小时、午餐、晚餐后半小时这几个时间段的学习效率是比较高的。
3.7 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来规划时间
曾经有一个教学生做时间管理的老师,他上课时带来两个大玻璃缸和一堆大小不一的石头。他做了一个实验,在其中一个玻璃缸中先把小石、砂倒进去,最后大石头就放不下了。而另一个玻璃缸中先放大石头,其它小石和砂却可以慢慢渗入。他以此为比喻说:“时间管理就是要找到自己的优先级,若颠倒顺序,一堆琐事占满了时间,重要的事情就没有空位了。”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来规划时间,不能整天被一些琐事耗费宝贵的时间。
【参考文献】
[1]王永辉.支持远程学习者时间管理的策略――以网络课程“学生支持服务”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2(5).
[2]方宇波.探究网络远程教育中学习支持服务的构建[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5).
[3]卢玉珑.基于学习时间管理幸福观的电子网络情境建构[J].教育与职业,2014(3).
[4]帅良余.多视阈中的成人学习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2(1).
[5]梁国坤.电大向开放大学转型中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4-30.
[6]成晋.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05-11.
[7]胥碧.浅谈基于知识管理平台构建研究生网络学习共同体[J].中国科技信息2010-01-15.
[8]李素珍.基于网络学习行为分析的网络学习风格与学习偏好挖掘模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05-01.
【关键词】词汇学习;教师监控;自主学习;实证研究
一、引言
2004年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在全国启动后,高校英语教学的重心由注重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向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转移。2007年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然而,学生的基础语言知识是提高各项语言技能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奠基石,是语言学习中绝不容忽视的部分。其中,语言学家及语言教学工作者普遍认为词汇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能力中的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没有任何一项能脱离对词汇的依赖(张朝晖,2008)。同时,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中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广大英语学习者在学习中所反映的难点之一。词汇的学习、记忆、巩固和应用很大程度依赖于学生课外的学习行为,在当前的大学英语学习中,词汇学习基本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完成。但自主学习绝不是自学(庞维国,2003)。教师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应扮演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谭红,2001)。教师对学生词汇学习行为的适时监控应能提升英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笔者在湖北经济学院2011级新生中选取了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教师监控在学生词汇学习中的影响作了比较分析,现将实验实施情况及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与对象
本次词汇自主学习教学实验试图通过教师对学生一个学期的词汇自主学习情况的监控,督促学生积累巩固英语核心词汇3500词,并帮助学生树立自我监控意识,熟悉自我学习策略,让学生能有计划、有策略的进行词汇学习,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和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校中相似专业学生的入学英语水平相对来说差异较小,为了便于找出本次教学实验前英语水平相当的学生为实验对象,在选取实验对象的初选中我们选取了同一院系的学生来划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本次教学实验初步选定湖北经济学院艺术学院2011级两个英语教学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由于本校英语教学班为合班教学,初选中的两个教学班都分别由来自艺术类专业的三个专业班级组成,人数分别为121人和98人,人数众多,英语水平难免参差不齐。为保证实验对象在实验前英语水平较一致,在学期初我们对这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入学英语词汇水平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在各班找出英语水平较一致的学生各40人作为本次教学实验的研究对象分别组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根据本次词汇测试成绩每组由66~75分10人、56~65分10人、46~55分10人、36~45分10人组成,以便观察教师监控对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影响程度。
三、实验内容
本次教学实验的对象是湖北经济学院艺术学院的学生,而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由于高考英语要求低,普遍存在英语水平较低和英语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其中英语词汇量匮乏严重制约着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为弥补艺术类专业学生高中英语学习的缺陷,使他们能尽快适应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在第一学期对2011级艺术类专业新生的英语教学中有意识的督促学生学习、巩固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3500词,这些词汇也是英语应用中的高频词汇,是学生英语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基础词汇。
然而,词汇的学习离不开适合的语篇。而包含高中英语大纲要求词汇的高中英语课本对于大学学生来说已没有新鲜感,重新学习容易让学生心生厌倦,不能调动积极性。因此,在本学期教学我们选定《新概念英语》第一、二册为学生词汇学习的语篇素材。这两册书中基本包含了高中英语大纲要求掌握的词汇,且语篇材料新颖,难度适中,适合学生自学。
另外,为了让学生提高英语词汇学习的效率,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本学期的词汇教学中我们向学生有意识的介绍了常用的词汇学习策略:语境策略、根据单词的读音记忆单词策略、同音词记忆策略、利用同义词和反义词进行对比学习记忆单词策略、构词法记忆单词策略、利用联想增强对同类单词的学习效果、通过固定搭配和习语扩大扩展词汇量、了解单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等。
四、实验步骤
在第一学期初,教师向实验组和对照组所在班级的学生都布置了本学期课外词汇学习的任务即熟练掌握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要求的3500词,并推荐《新概念英语》第一、二册作为本学期课外词汇学习的语言素材,并强调本学期期末时将就课外词汇学习情况进行测试。在学期初的前两次课中,教师分别向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介绍了常用的词汇学习策略供学生在课外词汇自主学习中使用。
在布置课外词汇学习任务并介绍了词汇学习策略后,在对照组的教学中教师按照大学英语教学计划常规授课,仅在学期中提醒学生课后注意利用词汇学习策略自主学习,完成课外词汇学习任务。然而,在对实验组的教学中,教师除了按大学英语教学计划常规授课外,还对学生的课后词汇自主学习采用多种方式给予系统的、持续的、适时的监控以了解、督促、指导学生的词汇自主学习,并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熟悉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自我监控和反思、调整学习方法等在内的自主学习策略。第一学期教师监控下的实验组学生课外词汇自主学习过程如下:
在学期初教师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签订电子版的学习合同,合同内容包括本学期课外词汇自主学目标以及各阶段目标即学期中每月目标。学习合同的签订既让学生明确了课外学习目标也为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供了各阶段自我考核标准,督促学生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
学期中每周学生根据本周课外自主学习情况填写电子版课外词汇学习反馈表,并向教师提交一份反馈表。反馈表内容包括学生一周来课外词汇学习时间、大致内容、常用词汇学习策略、词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下周学习计划等。反馈表的填写一方面能让学生监控、总结、反思和调整自主词汇学习进度和策略,另一方面也能让教师掌控学生的课外词汇自主学习情况,并适时给予督促和指导。每周教师会根据学生反馈表的内容在课堂上就共性问题展开讨论和提出建议,个别问题采用课后面谈或网上讨论的方式给予指导。
为了适时检测和督促实验组学生的课外词汇自主学习,并充分发挥学生协作学习和相互监控的作用,教师要求实验组的学生自主组成3~5人的学习小组,每两个星期会在课堂上组织十分钟左右的小组间听写比赛、课文背诵比赛、单词接龙等活动激发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学期期末,教师利用同一试卷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了词汇测试,测试内容主要涉及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中的词汇。通过SPSS软件比较两个班的测试成绩以探究教师监控对学生词汇自主学习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
在运用SPSS Statistics 19软件对期末实验组和对照组测试成绩的分析中,考虑到虽然在选择实验对象时教师尽可能选择了入学英语词汇水平测试成绩相似的学生来进行实验,但两个班的入学成绩方差是否相等仍为未知,因此本次分析我们采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来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试成绩是否有显著差异。
本次教学实验前词汇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平均分约为58.25,对照组的平均分约为58.03,均值差值仅约为0.22,且Sig.(双侧)为0.926,远大于0.05的显著水平,这说明教学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入学英语词汇水平测试上成绩很相近,没有显著差异。另外,实验前测试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标准差分别约为10.66和10.91,这说明两个班实验前的离散度相似。
本次教学实验后词汇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平均分约为64.40,对照组的平均分约为58.50,均值差值约为5.90,且Sig.(双侧)为0.032,小于0.05的显著水平,这说明教学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入学英语词汇水平测试上成绩有显著差异。另外,实验后测试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标准差分别约为13.20和10.86,这说明实验组实验后成绩离散度比实验前明显增大,而对照组实验前后成绩离散度基本无变化。
六、结果分析
通过分析本次英语词汇自主学习教学实验结果,我们能看出与没有给予教师监控的对照组相比,教师监控下的实验组学生在课外词汇自主学习中进步更显著,学习效果更令人满意。这说明在学生的词汇自主学习中,教师有必要帮助、督促并监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实施学习计划、总结和反思学习过程、调整学习方法和进度、开展协作学习和相互监控。教师系统的、适时的、长期的监控将有利于提高学生词汇自主学习的效率,优化词汇学习策略,培养自我监控和协作学习意识,从而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然而,本次教学实验的结果中实验组的成绩离散度明显增大,而且从实验组学生前后两次测试成绩来看,入学时成绩排名位于前25名的学生在期末词汇测试中成绩平均提高幅度比排名靠后的学生要大,而入学时成绩排名位于后10名的学生在期末测试中成绩没有明显提高。这说明本次教学实验中教师的监控对于英语水平相对较弱的学生影响力不如英语水平相对较强的学生。对于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的监控方式和力度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邵莉.打破英语教学传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模式[J].企业导报.2009(10):190
关键词:独立院校 自主学习能力 人才培养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积极探索的改革成果,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致力于服务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积极探索高校向极具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支持独立学院发展的相关政策。然而,独立学院的发展历史较短,在办学条件、生源质量、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使得其人才培养效果、办学定位与预期存在差距。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独立学院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方式改革创新的重要切入点。鉴于此,笔者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为例,通过调研、访谈等方式初步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以期揭示独立学院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意义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传统“授受式”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即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受外界干扰,自主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学习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素质教育相对欠缺,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时展的需要。鉴于此,教育部有针对性地出台了有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改革发展基础教育的举措。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改革的基本手段。教育部2001年公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并“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另外,我国教育工作者也就学生“自主学习”问题从不同角度、领域、专业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其中,庞维国所著的《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2003年)是国内较早对自主学习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该研究把自主学习的教学指导建立在科学的学习心理学基础上,通过实例来诠释自主学习的实质,为自主学习的教育实践工作者提供具体、可操作的方法[1]。这些研究为教育工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探索完善自主学习模式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2016年8月,教育部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12年)等文件,在函复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关于以学生为中心完善高教人才培养机制的提案”中指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管理模式,探索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等自主学习模式。强调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向学生开放。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要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破除“高分低能”积弊。
总而言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重要课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习习惯的调研与分析
(一)影响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习习惯的内在因素
不同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差异,教育工作者应根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生源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调研分析。2016年3月,笔者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电气类专业学生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对大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计划的制定与调整、学习时间和学习资源的利用情况。调研分别向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各100份,参与调研的人数占学院电气类专业学生总人数的56%,问卷回收率为98%,有效率为95%。
(一)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
本次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生源地、家庭经济收入、家长受教育程度、家长职业,同时还结合访谈法初步调研了学生“为什么上大学?”的动机和学习积极性。其中,男生占72%、女生占28%。来自省会城市的学生占6%、地级市的占26%、县级市或县的占27%、乡镇的占11%、农村的占30%;来自中等收入及以上的家庭的学生占6%、一般收入的占77%、低收入的占17%;家长未受过正规教育的占5.5%,小学学历的占27.5%,初中或中专学历的占42%,高中学历的占17.5%,大专学历的占5%,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2.5%;家长职业为农民的占21.5%,工人(包含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占38%,个体户的占22.5%,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的占5.5%,自由职业的占6%,无业的占6.5%。结合访谈得知,想通过上大学来改变自己,以取得更好发展的同学的91%,对“为什么上大学?”没有明确目的占9%;调研对象认为自己学习积极性高的占22%、一般的占62%、不积极的占16%;他们较多参与校内外各种活动的占38.5%,参与度一般的占38%,较少参与和不参与的占23.5%;经常主动与任课教师互动交流的学生的占6%,偶尔交流的占36%,几乎不交流的占58%。
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家境普通,受自身、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对通过大学学习这一方式来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期望较高。分析表明,学生虽然渴望改变自己,但在大学生活、学习中的主动性却不够。
(二)调研对象的学习习惯现状与分析
1.学习计划的制定与调整。调研对象认为有必要制定生涯规划的占66%,无所谓的占31%,没必要的占3%;在学习目标制定方面,目标高于预期的占10%,与预期相当的占67%,低于预期的占20%,不清楚的占3%;在影响学习目标实现的关键内在因素方面,认为目标的实现取决于个人潜质的占17%,心理情感因素的占48%,生理因素的占12%,其它因素的占23%;在影响学习目标实现的关键外在因素方面,认为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学习环境因素的占40%,家庭因素的占23%,经济因素的占17%,其他因素的占20%。如果学习预期目标没有达到,进行理性分析并及时调整的占40%,有所气馁但继续坚持的占46%,放弃的占8%,无所谓的占6%。在制定学习计划时间间隔方面,学习计划周期为一年的占14%,一学期的占31%,一个月的占33%,一周以内的占22%。另,对奖学金感兴趣的占53%,无所谓的占40%,不感兴趣的占7%。
分析表明,调研对象普遍具有规划意识,主要问题是部分学生对预期目标定位偏低或者缺乏挑战性,他们对影响学习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方面,表现为归因于自身与环境各类因素,在预期目标没有实现的情况下进行理性分析并及时调整的仅占40%,一个月内随时调整学习计划的仅占55%,部分学生在实际行动中表现为追求奖学金和各类荣誉,而忽略了大学学习生涯应该与自身的全面发展相结合。这与笔者在实际学生工作中所观察到的情况一致,即多数学生习惯为自己的失败或者不上进找寻理由,各类计划与目标往往流于形式,严格按照生涯规划步骤自我调整的学生更是少见,最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自我发展。
2.学习时间和学习资源的利用情况。课外自主学习时间达3小时以上的占25%,1-3小时的占60%,少于1小时的占15%;在课前预习行为方面,经常预习的占21%,较少预习的占65%,不预习的占14%。结合访谈得知,学生课外学习时间主要用于完成课程作业、预习、复习、英语等级考试和专业考证。
在调研对象对网络学习资源的认可度方面,非常认可的占50%,比较认可的占44%,不感兴趣的占6%;对网络期刊资源利用较为熟练的占16%,生疏的占69%,完全不会的占15%。由表1可知,调研对象对网络资源、教科书和图书馆等学习资源利用均达到了一定比例。访谈得知,调研对象对学习资源的利用,目的多在于应付课程作业和考试,注重完成学习任务、修满学分,目的是应付 “学习任务”,解决“题目答案”,而非为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主动锻炼自己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的客观因素分析
独立学院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但是,部分独立学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课堂教学等同于人才培养”,所培养的人才中“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比例不高,与其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差距。笔者认为,影响独立学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的客观因素,可以从办学基础条件和生源群体特征的视角来进行初步探讨。
(一)独立学院办学母体是办学条件成熟的公立普通本科院校,为推动独立学院的正常运行,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共享办学基础条件。但是,母体院校与独立学院在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母体优秀的办学资源,如实验室、科研基地、实践基地、科研项目、科研团队、师资力量等核心资源并不能很好地为其服务。
(二)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包括办学母体的代课教师、独立学院自主招聘的教师(如人事)、外聘教师等。一方面,在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办学母体的代课教师因自身工作侧重点在于办学母体,难以在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预期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另一方面,独立学院发展历史较短,独立的师资队伍正在逐步完善,教师课堂教学任务繁重,实践环节欠缺,外聘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实习实践环节的临时管理者,学业导师制度不健全,影响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独立院校的招生多放在本科第三批次,录取分数较低,生源质量不同于一本生、二本生。国内学者研究认为,相较于“一本生、二本生”而言,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习惯相对较差,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但是,他们在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创新创业方面表现突出[2]。针对这些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教学管理模式,是独立学院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应该说,独立学院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尚缺乏系统的方法和理论指导。
三、提升独立学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初探
(一)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模式,构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针对当前形势,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支持独立学院发展的政策,坚持独立学院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方向,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毕业生就业创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努力实现独立学院的特色化发展。深化独立学院管理体制改革,实行规范化管理,促进独立学院独立发展、可持续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独立学院办学,不断增强独立学院活力。二是从长远来看,要统筹推进部分独立学院向一流应用型高校发展,独立学院也可以涌现出一批一流的学科,独立学院作为应用型高校,其单一的“三本”生源格局也许将会发生改变。总而言之,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突破局限,创新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模式,构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重视生涯教育,立足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特征,全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心理学领域,研究者侧重于考察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各种因素,以及自主学习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3]。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将生涯的过程视为从出生到死亡,大学生的生涯发展属于探索期(15-24岁),探索期的主要任务是从多方位探索自我,为职业生涯打下基础[4]。独立学院要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强化生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目标,培养职业兴趣,积极进行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克服影响生涯目标实现的内在障碍和外在障碍,激发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受“自我意识、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意志控制”等内部条件的影响,生涯探索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自我意识和内在动机,引导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合适的学习策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李萍,喻莉丹.简论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及其管理策略[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
关键词: 高职学生英语教学课堂文化
课堂教学是学生习得知识、获得技能、发展能力、升华情感、端正态度、树立价值的主阵地和重要途径。师生在课堂上的不同思考方式、行为表现、互动交往便构成了特定的课堂文化。不同的课堂文化体现了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价值和理念,同时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进而影响教育目的的实现。
课堂教学作为高职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其效果直接影响高职教育质量。高职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会对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课堂文化建设既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客观需要,又是教师常规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高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主要表现
1.纪律观念比较差:迟到、早退、逃课现象重。2.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玩手机、不听课、睡觉。3.随意出入课堂,随意窜位,扰乱课堂。4.看课外书、吃东西,等等。5.大声说话,时有与老师争辩、钻牛角尖等不尊重老师的现象。
这些不仅扰乱了教师的教学,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形成了充满压力的课堂氛围,破坏了师生的信任感和合作关系。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管理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是最棘手的事情之一,也是其职业压力的主要来源。教师可尝试建立课堂教学文化解决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能力。
二、怎样创建高效的课堂文化
文化的形成本来就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课堂文化必须是从点滴做起,慢慢形成的过程,课堂文化是一种由教师和学生的知识结构、情感态度、人生信仰、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因素构成的复杂整体,它具有多元性、独特性、差异性等基本特征。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平等对话和相互沟通,对多元的课堂文化进行整合,从而实现课堂文化的共享,促进课堂文化的不断更新、发展和完善。
中国与国外高校课堂教学中,从教学理念、师生关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诸方面均有很大差异:教学理念上存在传统守成和探索创新的差异;师生关系上存在师道尊严和平等自由的差异;教学模式上存在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区别,双方的差异还表现为西方高校教育强调学生个人权利至上和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要求教师以强烈的责任感提供最优化教学服务,注重教学内容和组织方式灵活多样和自由化倾向,突出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和独立思考能力,追求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信息交流等。
1.建立个性化目标。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指每个学生在其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并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差异,如能力、兴趣、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才能发挥最佳教学效果。针对学生个性的不同特点,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实行不同目标、不同容量、不同难度、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面对当前的学生就业市场,许多招聘者需要的雇员是既有知识又有能力的人,是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因多种因素,形成了复杂的个性差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一是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其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方面。二是学生的认知方式及认知水平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方法、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能力倾向方面。三是学生适应能力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学生成绩的差异,以至学生被分为各种等级。等级管理理念更加重了基础差、水平低的学生的心理负担,更不利于学生成长。四是学生表现出的阶段性学习特点,主要是指因学生个体的身心因素及兴趣的阶段性培养造成的差异。差异的多样性在单一目标教学教育管理体制下,怎么可能使全体学生在同方向、以同速度增长知识和才干呢?所以应根据社会和学生个体的不同需要,确定不同的教与学的目标,形成一个多重的目标体系。
2.教学内容的更新。任何一套教材都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偏重语言技能,内容贫乏,无趣味性;有的偏重思想内容,轻视语言技能,缺乏条理性;有的二者兼顾,但内容繁复,学时又不够。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开展声、像、文兼具的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也日新月异,而这些技术正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语言教学中,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单一靠教师来获取语言知识的时代已经过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选择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拓展,言传身教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需求量日益增大的学生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能搭建一个学习平台,使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适时补充影视、听说等多媒体资源,保证学生能及时把握交际语言的时代性,同时增加趣味性。学生偏爱娱乐性强、时效性强的学习材料,在这一点上,纸介质学习材料明显不能保证,而市场上常见的DVD及MP3和电台广播材料却是日新月异、种类繁多,尤其是影视DVD材料,既有欣赏性又有情节性,增加了对学生的语言刺激,扩大了语言输出量。当所学内容符合他们的需要,而学生也认为自己有能力学习,有能力达到教师对他期望的程度时,才会维持强烈的学习动机。
3.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多维化,是指在教学方法上注意三个统一:―是优化授受关系,实现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统一;二是优化学习方法,变“重教”为“重学”,达到“学会”与“会学的统一;三是优化个性心理,重视个体差异。为达到教学效果,应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和要求灵活地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注意应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入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等多媒体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为能有效地检验教与学的质量,应灵活选择考核内容和方式。学生考试成绩可由平时成绩、阶段性测试和期末考试组成。
4.加强时间管理教育。时间是最有价值的资本,也是最独特的一种资源。高效的课堂教学文化包括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观念、时间管理行为和时间管理技能。这对于高职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掌握相应技能、实现人生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时间管理上有高低年级、性别上的差异:女生在学习计划制定与执行上显著高于男生;女生在自主学习上的水平高于男生,这说明在自我调控、自我管理方面,女生的能力水平明显高于男生,即女生较男生更善于时间管理。大一的学生还未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沿袭着中学时的学习习惯,在中学的学校整体规划和管理日渐加强的情况下,中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削弱了其对时间的自我计划。所以教师要依据性别和学生所处的年级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可根据学习的目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周的、一月的、一学期的学习计划,并督促学生执行学习计划,按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才会显得有现实意义。
5.心理健康指导。课堂教学文化需要学生提高自主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能力。自主学习一般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效果的过程或能力。作为一种能力,自主学习不仅使学生在学校的教育中受益匪浅,而且为其终身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心理基础。高职教师在课堂文化建设中一定不能忽略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心理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如自信心、毅力等。正确的学习动机动机是刺激学生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是和学习动机分不开的,有正确学习动机的学生才有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劲头大,能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还应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一个人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有坚强的意志,英语学习也是这样。若一碰到困难,就停滞不前,怕记单词和语法,难以坚持每天的听、说、读、写,那他的英语成绩只会越来越差,最后就干脆不学了。学习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另外,教师在心理感情上要接近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另一方面要宽容学生。因此,在课堂文化中保护好学生的心理情感因素和对教师的情感,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课堂文化建设。课堂教学中产生的文化应当是规范文化(或制度文化),体现着社会对课堂在文化方面的正式要求。所以,对英语教学的课堂文化探讨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是每位英语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深思的一个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昌盛,周屏.大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管理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2]孙德芳.有效教学的课堂文化论[J].教育科学论坛,2006,(5).
[3]武思敏.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访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J].教育研究,2000,(5).
[4]吴永军.课堂文化生成的社会学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1998,(1).
[5]吴也显.课堂文化重建的重心――学习力生成的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5,(1).
关键词:适应教育;挫折教育;职业规划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6—0014—02
一、大学新生困惑问题的类型
1.大学新生学习问题的困惑
大学相对于高中来讲专业知识内容增多,教学进度加快,留给学生自习的时间增加,教师管理时间减少。学生要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就必须加大学习的主动性,掌握不同课程正确的学习方法。很多学生忽视了对大学学习特点的认识,在学习中急于求成,结果花了时间却得不到好的效果,使得他们对自我失去信心,对大学的学习也感到越来越迷惘。
2.大学新生生活问题的困惑
当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长期以来习惯了家长对他们千依百顺和一手包办的生活方式,致使他们养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和生活依赖他人的习惯。大学新生中有的甚至是第一次离家独自生活,他们难免会对陌生的新环境感到恐慌,加之第一次面对集体生活也难免与同学产生磕磕碰碰。当这些矛盾自己解决不了时,他们渴望有人指导,却又害怕主动与人交流,因而对于大学生活中的问题常常感到迷惘。
3.大学新生情感问题的困惑
当前大学生性心理成熟较早,大学生恋爱呈现出低年级化,刚入学就开始谈恋爱的也不占少数。可是由于大学新生心智尚未定性,自控力与耐挫力较弱,很难理智地驾驭情感,因而他们对于情感问题常常感到很困惑。
二、大学新生产生困惑问题的原因
1.习惯了应试教育单一知识化和被动式的学习模式
大学与高中的区别表现在:一方面应试教育以应考为目标,知识学习单一化。而大学重视知识学习多元化,既包括学专业知识,也包括生活知识。这就使得大学学习进度比高中快许多,如高中三年学习几门课程,而大学却要一个学期学习几门课程。另一方面,高中的应试教育以教师“填鸭式”地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进度为主,学生只要被动完成每个阶段学习任务即可,也就是学生“被学习了”。这使得不少学生养出了思维惰性,导致他们适应不了大学主动的学习模式。
2.习惯了独生子女家庭“唯我独尊”的生活模式
目前大多数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生活几乎都是被父母一手包办。他们面对突然增强的集体生活,由于家庭背景、性格爱好不同,极易产生矛盾。加上习惯了独生子女家庭“唯我独尊”的生活模式,很难换位思考,和同学产生矛盾时缺乏忍让力,容易使矛盾升级,进而导致部分新生由于处理矛盾极端被同学孤立。
3.性生理的成熟和性心理的滞后
高中毕业生在性生理方面已经接近或达到成年人水平,大学生活增加了与异往和接触的机会,使得入学新生产生了强烈、迫切的望。由于我国高中阶段的性心理教育几乎为零,所以大学新生性心理发展相对性生理发展滞后。对于刚入学就恋爱的学生来讲,他们由于缺乏正确的性心态,很难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望,一旦冲破底线,又经历恋爱失败,容易产生过重的心理负担。
三、解决大学新生困惑问题的途径
1.开展大学新生适应教育
(1)大学新生学习方面的适应性教育
首先,大学新生知识学习方面的适应性教育。第一类,大学新生专业知识学习的适应性教育。教师引导大学新生从了解—理解—思考—论证的过程去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最后达到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目的。第二类,大学新生人文科技知识学习的适应性教育。人文科技知识能扩大学生的眼界,强化他们全面看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求新生广泛摄取人文科技知识,但同时也让新生明白这类知识的学习不可能一口吃个大胖子。第三类,大学新生生活知识学习的适应性教育。教师通过引导新生学习生活知识,提高他们的自理生活能力。
其次,指导大学新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第一,学习计划既不能内容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多就难以完成造成太大的学习压力不利于自信心的建立,太少压力就小,很难激起学习斗志。第二,不能只重进程不重结果,僵化地安排每天的学习任务,不预留机动的时间。笔者建议将每周分为一个时间段,不论某天学不学,只要一周的学习任务达到即可,当然也可以以月为时间段划分学习任务。
再次,指导大学新生掌握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好不好主要看具体个体运用后能不能到达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指导新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不同学科的知识特点制定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
最后,引导大学新生创新性地学习。提醒他们遇到问题除了问“为什么”,还要学会多问“为什么不”。这是因为多问“为什么不”能增强学生逆向思维能力,而针对“为什么不”问题的解决能开阔学生的创新思维。
(2)大学新生生活方面的适应性教育
第一,教导新生自主、自理、自律。自主就是在生活中勤于动脑,有主见地计划自己的生活。自理就是学会照顾身体和预防精神卫生问题。自律就一方面是学会合理理财,另一方面就是会控制欲望,能将欲望转化为奋斗的动力。
第二,培养新生疏导负面情绪的能力。一方面针对生活困惑问题,要引导新生去认同科学的生活道理,正视自我的优缺点,学会扬长避短。另一方面,针对恋爱困惑问题,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性情操。
第三,培养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首先,通过各种途径引导新生学习人际交往知识。如,开展人际交往方面的讲座、给新生推荐人际交往方面的书籍。其次,鼓励新生放开手脚,大胆尝试社团活动,扩大社交圈,增强与人沟通的能力。最后,教师应该倡导新生在团队合作中团结、友爱、宽容、互助,培养他们的领导和合作能力。
2.开展大学新生抗压性的挫折教育
大学新生抗压性的挫折教育是从入学开始就通过各种教育手段来增强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和抚平生活创伤的能力,预防他们将消极情绪扩大而自暴自弃。这里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引导新生正视大学生毕业后的困难,学会接受失败和不公平。
其次,培养新生的自信心。第一步,就是引导新生懂得自我认知、自我接纳和自我培养。第二步,就是设立合理的目标。教师应该提高新生的竞争意识,鼓励他们为自己拟定恰当的目标,在一步一步完成目标中获得成就感,逐步建立自信心。
最后,鼓励新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吸收挫折教育知识,学会健康地发泄消极情绪(如:参与体育运动和健康的校园比赛活动),增强自我完善和修复能力。
3.开展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以具体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为指导从大学入学阶段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前进行职业能力培养。这里需要注意三方面:第一个方面,将情商管理纳入到大学生新生职业规划教育中以提高他们应对职场挫折的能力。第二个方面,帮助他们做好自我优缺点的客观分析和意向职业从业者要求分析。第三个方面,鼓励新生做好职业规划,定好职业素质培养目标,注意职业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晓文,陈珝.大学生的观及其教育对策[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4).
提高学习效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许多学生学习成绩不佳,往往起因于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率不高往往由多因素造成。较低的学习兴趣、不良的学习习惯、身体的疾病等都能影响学习效率。下面,我们对此进行综合考察。
一、学习问题自我评价
每一个学习不良者并不一定真的了解自己的问题之所在,要想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对学习问题进行自我评价便尤其显得重要了。对学习问题可主要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l.时间安排问题
学习不良者应该反省下列几个问题: (1)是否很少在学习前确定明确的目标,比如要在多少时间里完成多少内容。(2)学习是否常常没有固定的时间安排。(3)是否常拖延时间以至于作业都无法按时完成。(4)学习计划是否是从来都只能在开头的几天有效。(5)一周学习时间是否不满10小时。(6)是否把所有的时问都花在学习上了。
2.注意力问题
(1)注意力完全集中的状态是否只能保持10至15分钟。(2)学习时,身旁是否常有小说、杂志等使我分心的东西。(3)学习时是否常有想入非非的体验。(4)是否常与人边聊天边学习。
3.学习兴趣问题
(1)是否一见书本头就发胀。(2)是否只喜欢文科,而不喜欢理科。(3)是否常需要强迫自己学习。(4)是否从未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学习行为。
4.学习方法问题
(1)是否经常采用题海战来提高解题能力。(2)是否经常采用机械记忆法。(3)是否从未向学习好的同学讨教过学习方法。(4)是否从不向老师请教问题。(5)是否很少主动钻研课外辅助读物。
一般而言,回答上述问题,肯定的答案 (回答“是”)越多,学习的效率越低。每个有学习问题的学生都应从上述四类问题中列出自己主要毛病,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例如一个学生毛病是这样的:在时间安排上,他总喜欢把任务拖到第二夫去做;在注意力问题上,他总喜欢在寝室里边与人聊天边读书;在学习兴趣上,他对专业课不感兴趣,对旁系的某些课却很感兴趣;在学习方法上主要采用机械记忆法。这位学生的病一列出来,我们就能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了。
二、自我改进法
1.SQ3R法
罗宾生(Robinson)提出的SQ3R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好方法。SQ3R是由Survey,Question,Read,Recite,Review几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缩写成的。
(1)概览(Survey):即概要性地阅读。当你要读一本书或一段文章时,你必须借助标题和副标题知道大概内容,还要抓住开头,结尾及段落问承上启下的句子。这样一来,你就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有利于进一步学习。
(2)问题(Question):即在学习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到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等基本问题上,同时找一找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力。如果是学习课文,预习中的提问可增加你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要是研究一个课题时你能带着问题去读有关资料,就能更有的放矢。
(3)阅读(Read):阅读的目的是要找到问题的答案,不必咬文嚼字,应注重对意思的理解。有些书应采用快速阅读,这有助于提高你的知识量,有些书则应采用精该法,反复琢磨其中的含义。
(4)背诵(Recite):读了几段后,合上书想想究竟前面讲了些什么,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做一些简单的读书摘要,从中找出关键的表达词语,采用精炼的语言把思想归纳成几点,这样做既有助于记忆、背诵或复述,又有助于提高表达能力,且使思维更有逻辑性。这种尝试背诵的方法比单纯重复多遍的阅读方法效果更好。
(5)复习(Review):在阅读了全部内容之后,回顾一遍是必要的。复习时,可参考笔记摘要,分清段落间每一层次的不同含义。复习的最主要作用是避免遗忘。一般来说,及时复习是最有效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复习可逐渐减少,但经常性地复习有助于使学习效果更巩固,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即是此意。
2.自我塑造法
上面介绍的SQ3R法是一种学习方法,仅可解决因方法缺乏而引起的学习上的问题。对于因其他原因而引起的学习问题,则还需综合考虑运用其他方法,自我塑造法即是一种综合法。
(1)选择一个目标。经过对学习效率低的原因分析,你已经找出自己的症结所在,但对改变它你不可性急,而应该首先选择其中较为可行的一项进行重点突破。我们常观到某些学生在接受长辈一顿训斥后,立即制定一个宏大的学习计划,其实这种计划十有八九是执行不下去的。我在学英语时,有一天忽然下决心要从阅读原版小说入手,结果我借了一世界名著《马丁.伊登》,并且向朋友宣布,我要花一个月时间啃下此书。结果呢,我连第一页都没能读完,因为里面的生词查不胜查。后来我选择了比较适中的学习目标,先从世界名著简写本入手,结果越读兴趣越浓,不再视英语为畏途了。
(2)实行新的学习程序,如果你的症结是行为拖拉,为克服这个缺点你就应该给自己订一个规则,每天不完成预订的任务不睡觉。如果你的赞美是注意力不集中,那么你应分析不集中的原因。在寝室读书不集中,则应责令自己到教室里去读。如果读半小时后不集中,则应略为休息一下,或改变一下学习内容。如果原因是对读书不感兴趣,则首先努力去读自己有兴趣的书或改变单调枯燥的读书方法,将读书与工作、娱乐、陶冶性情结合起来,或给自己的学习以一定的奖励。坚持一段时间后,随着良好习惯的形成,学习兴趣就会逐渐浓厚。
在人的一生中,三年到四年的时间不能说长。但是,一个青年在大学中的这段时光,却不可说短。一是因为青春可贵,二是因为大学的四年,几乎可以说是一生的基础。任务非常艰巨,也非常光荣,作好大学学习生涯规划,关系到未来的人生是否精彩。
大三学生学习计划
大学生活2年过去了,发现大学学习生活与中学很不同,大家要逐渐学会转型,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学教师作用非常大,学生跟着学,大学则通常每天 2科目时间,课后有很多的学习过程是发生在课堂之外由学习者自主去完成的,大学的教学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开放性,所以独立学习、学会学习的习惯养成在大学非常的重要。
所以,在大学要好好培养自己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改变,学会向他人学习,学会利用网络学习。让学习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大学的生活不比以往,在大学什么都要靠自己,这也是在锻炼我的生存能力,我会把自己的生活作的井井有条,作的简单而充实,培养自己的生活习惯,锻炼自己的生活意志,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大学校园是个大课堂,里面有来自各各省市的同学老师和各种性格的人,来到这我会尽可能的改去自己的缺点,用最短的时间与同学和老师们相处好,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要在寂寞之时耐得住寂寞,激情之时把握住分寸。
新学期,我不仅我努力学习专业课,同时也好学好文化课,学好基础课,增加各种兴趣和爱好!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专业课又是我们日后谋生的重要手段,是我们找到工作的重要技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加强与老师同学的交流,平日里认真研究练习,从各个渠道获取最新的技能知识,我要在大学这四年的学习中学到一身好本领,为我步入社会寻找工作增加自己的筹码。还要做到需要考试的课程不可因参加活动和看课外书而放松。
这学期,我将在专业上更加强学习,因为还有2年我也将走上职业道路!所以专业知识在这方面显的更为重要!不能再浪费时间于玩耍,要为了自己的未来着想。对于12月的四级考试可能没有把握过,那就更要加紧英语的学习,争取在6月份把四级考出来!多去学校文图看些书,以更好的充电,填补自己各方面的知识空缺,增加知识面,增加个人修养。
也希望能在这一学期的课余时间多出去找些与自己专业挂钩的工作,实践出自己不会的地方,到课堂上补空缺,让自己以后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总之,今年是一个觉悟的年!抛弃以前的一切,重新开始!希望自己可以不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更不要辜负自己的期望,做最出色的自己
大学生学习计划
大一这一年,我没有好好地到机遇,在朦胧玩乐中度过,因此甚感后悔。没有脚踏实地学好基础课程,特别是英语和计算机。大一的学习任务相对轻松,可适当参加社团活动,担当一定的职务,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交流技巧,为毕业求职面试练好兵。虽然我很清楚,也有参加,但并没有把握好!!
在大二这一年里,既要稳抓基础,又要做好由基础向专业过渡的准备,将自己的专项转变的更加专业,水平更高。这一年,要拿到一两张有分量的英语和计算机认证书,并适当选读其它专业的课程,使自己知识多元化。多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义工活动,尝试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单位兼职,多体验不同层次的生活,培养自己的吃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以便适应突飞猛进的社会。
到大三,目标既已锁定,该出手时就出手了。或者是大学最后一年的学习了。应该系统地学习,将以前的知识重新归纳地学习,把未过关的知识点弄明白。而我们的专项水平也应该达到教师的层次,教学能力应有飞跃性的提高。多参加各种比赛以及活动,争取拿到更多的奖项及荣誉。除此之外,我们更应该多到校外参加实践活动,多与社会接触,多与人交际,以便了解社会形势,更好适应社会,更好地就业。
大四要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习,将对我们进行真正的考验,必须搞好这次的实习,积累好的经验为求职而作好准备。其次是编写好个人求职材料,进军招聘活动,多到校外参加实践,多上求职网站和论坛,这样自然会享受到勤劳的果实。在同学们为自己的前途忙得晕头转向的时候,毕业论文这一关可马虎不得,这是对你大学四年学习的一个检验,是一份重任,绝不能“剪刀加浆糊”就糊弄过去,如果能被评上优秀论文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啊!只要在大学前三年都能认真践行自己计划的,相信大四就是我的收获的季节。
生活上,在大学四年间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能使我们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要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形成良好的作息制度;还要进行强度的体育锻炼和适当的文娱活动;要保证合理的营养供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绝不会养成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等不良的习惯;并且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课和记录详细的笔记,最主要是学会如何自学,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在大学期间,我并不指望能学到什么高深的专业知识,而是应该把重心放在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和学习做人上。一个人贵在知道自己应该去干什么,明其志,方能知所赴!学校提供的平台是许多专家的共同认可的,适合大部分同学的需要,然我自己应该更清楚自己的实际需要,在学的课程上有所侧重,有所安排,另外选学一些对自己有价值、有益处的课程……这将更具个性化更能挖掘自己的潜力。
大学同样是一个展现个性和施展才华的大舞台。我们要好好把握利用它!许多大一没有从事任何社会工作的同学,到了大二、大三就很难加入学生会、团委,等等,为什么呢?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应该把握大学里这个机会充分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我们应该多点参加工作和活动,加强培养我们的能力,充分发挥我们的潜能。
大学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思源湖畔、光彪楼里,时时飘来.各类大小社团所推出的活动络绎不绝,只要你在校园逛逛,回寝室时便会发现手里捧着一大堆海报、传单。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参加一些社团,这样可以帮助我缓解学习的压力,舒缓自己情绪,又可以广交朋友,走进大学的社团身份,对将来人生多元化有百利。
我上高中时的理想大学生活跟我现在的差距的确是很大,但那时只是天真的认为大学是很美好的。现在明白了,也认清了,并开始慢慢适应了。我想大学终究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所以学习还是第一位,这四年中一定要把学习抓好,尤其是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要好好学好,兴趣决定动力,我就是对很多事都提不起兴趣,才会缺少很多的动力。总之大学生涯不一定要门门都是优秀,只要有拿得出手的就可以。毕竟各科都精通实在难做到。我也没必要订些不切实际的目标。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3-0012-02
教育部2012年在教高[2012]4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导师制,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可见,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同时,在新的教育形式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等人才培养的卓越计划也刚刚起步,如何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多元化是高等院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社会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要求。地处边陲的地方普通高校,应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形势,积极探索结构合理、便于实践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模式。
一、导师制的起源及现状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本科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多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新型教育模式。导师不仅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生活和就业指导,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健康成长。[1]本科生实行导师制,核心是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要求以学生个性禀赋和人格特质为基础,按照扬长避短的原则,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通过科学和人文教育并举、智力和非智力开发结合,培养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多样性创新人才。
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用于研究生的培养,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英国牛津、剑桥等高校开始将原用于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制推广并用于本科生的培养。中国最早的本科生导师制产生于 1937年的浙江大学,在竺可祯校长和费巩训导长的倡导下浙江大学率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后因政治原因而中断。21世纪后,国内部分高校如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在全校或部分院系开始尝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2]目前,我国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普通高校不多,实施的方案及目的各异,绝大多数是“辅导员 + 专任教师”共同管理指导学生,有的是以指导学生课程学习为目的,有的是以学生日常管理为目的,有的是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学习计划指导为目的,也有的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目的。[3-7]
二、佳木斯大学现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不足
多年以来,佳木斯大学一直实行辅导员全程负责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每个辅导员负责二百多学生,而且多数辅导员都是不同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有的毕业后考取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与所管理的学生所学专业绝大多数不一致,甚至是不相关。因此,辅导员无法做到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正确的指导,更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了强化对新生的教育管理工作,2010年学校进行了一项新的教育管理改革,在新生班级实行班主任制,由辅导员和班主任共同管理学生。学校各教学单位为每个新生班级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班主任由专业相同或相关的专任教师担任,充分发挥专任教师的专业知识优势,重点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学校要求班主任要经常性地深入到学生上课班级、寝室,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学业指导工作。辅导员主要是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重点对生活、思想政治等方面进行教育管理,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经过运行发现,班主任制的实施与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入学时的茫然状态,尤其是在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态度的转变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仅此,一名老师要对三十多名学生进行学业指导,涉及学生人数多,需要老师投入很大的精力和时间,而老师本身的教学科研任务也很重,因此,实施的效果可见一斑,并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三、“4 + 1”导师制实施模式的构建
根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普通高校学生的就业面临巨大压力,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强的高水平人才,已经成为教育管理者思考的重点。为此,课题组经过查阅大量的资料,结合我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构建由“辅导员 + 班主任 + 专业导师 + 高年级学生 + 毕业论文导师”四名教师和一名学生组成的导师指导体系,即“4 + 1”型导师指导体系,更有利于因材施教,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进一步提升就业竞争力。
1.辅导员
辅导员都是专职的,没有特殊情况,要在学生整个大学四年全程负责。在大一新生入学前由学工办指定一名辅导员负责一个年级的学生,从大一入学一直到大四毕业,实施全程管理。主要负责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统筹负责学生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鉴于辅导员的职责需要,要求辅导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组织观念,具有较强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热爱学生工作,具有勤勉、踏实、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奉献精神;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班主任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主要队伍,但由于辅导员对学生班级是一对多的管理,导致不能使每位学生都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辅导员的关爱和帮助,个别学生由于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出现一些思想或学业上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本课题设计的班主任由青年专任教师担任,一个自然班安排一个教师做班主任,工作周期是一年,只负责大一新生,重点指导学生开展课程学习,引导并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初步规划自己的人生,同时协助辅导员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班主任是一人对一班的管理,面对的学生少,能随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做到及时处理和解决,避免更大、更多问题的发生。也可以更多地发现学生的优点,让他们的潜力和才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为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奠定思想基础。班主任的选聘是在新生入学后一周内,根据各专业学生的班额每个班级分别选聘1名班主任,先由青年教师个人申请,系、部主任推荐,由学院党政联席会决定。班主任要求由思想积极向上、责任心强、乐于奉献、勤奋敬业且专业相关的青年教师担任。
3.专业导师
目前,也有部分高校实行专业导师制,但专业导师介入的时间不同,责任各异。有的在大一时介入,有的在大三时介入,有的在大四做毕业论文时介入;有的主要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有的负责协助辅导员进行学生日常管理,有的主要负责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学习计划指导,也有的主要负责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本文所设计的专业导师是以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和实践为目的,从学生大二年级时开始介入,在大二上学期开学初,组织遴选专任教师做学生的专业导师。采取师生互选和学院统筹相结合的方式,每个教师需要填写教师基本信息情况表,包括教师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研究方向、承担课程等,将教师基本信息情况表公示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初步选择心仪的老师,然后辅导员根据学生总数、教师人数进行统筹分配,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教师可以优先选择参加项目的学生。专业导师的工作周期为两年,重点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及实践进行指导,负责指导学生熟悉专业知识结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就业需要选修课程;通过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实践技能,挖掘学生的潜能,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每周至少与学生见一次面,也可以通过QQ、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可以单独指导,也可以集体指导,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就业方向设定不同的任务要求。专业导师要求由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担任。
4.毕业论文导师
毕业论文导师专门负责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结合学生的考研、就业情况进行专项指导,重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学生大四时进入毕业论文阶段,此时,为学生配备毕业论文导师,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指导意义重大。毕业论文导师的遴选参照专业导师的遴选程序进行,此阶段仍然采取师生互选的方式,每位老师需要上报设计的课题名称,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老师设计的题目进行选择,也可以优先选择专业导师作为毕业论文导师;同时,毕业论文导师也要根据学生的择业、就业实际,为学生选择相应的科研选题,以此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进而提升就业竞争力。
5.高年级学生
高年级学生主要是做导师的助手,协助专任教师联络、组织学生,监督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在大二年级确定了专业导师后,专业导师在接手学生之前,从上一轮指导的学生中选择1-2名大三年级的学生做专业导师的助手,协助专业导师联络、组织学生,对专业导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进行监督和检查。这样高年级学生更容易与低年级的学生进行交流,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收获感染并影响低年级的学生,更有说服力。高年级的学生要求由性格开朗、热情向上、学习成绩优异、乐于奉献的学生担任。
五、结语
通过实施“4 + 1”型本科生导师制,使学生在大学生活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导师进行重点指导,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一年级时在以前辅导员单一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班主任的分班管理,强有力地壮大了学生的思想,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入学后的茫然和松散情绪,而且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做好社会角色的转换,把对大学生活美好的憧憬变为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二年级开始的专任教师做专业导师的导学管理,能够使学生顺利地了解专业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合理地制定学习计划,努力学习,掌握基本的实验实践技能,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实践创新能力的形成,为将来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大四时期毕业论文导师的专项指导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科研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高年级学生参与的监督管理,既减轻了专业导师的负担,也能够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沟通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普通高校实施“4+1”型的本科生导师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一定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当然也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以保障实施效果。例如,建立有效的导师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实施效果的评价机制等,从而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有效制约,有利于更好地调动导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陈远明,黄维宪.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优势与作用研究[J].职业与教育,2009,(27):153-154.
[2]高志凯,王定君.本科生导师制的渊源、内涵和实施意义[J].甘肃高师学报,2011,16(1):75-77.
[3]田青刚.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创新[J].今日科苑,2010,(8):350-351.
[4]罗秋敏.高等学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才智,2009,
(3):256.
[5]胡旺盛.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
2010,(2):1-3.
[6]曹十芙,周清明.中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进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6,(2):55-58.
[关键词]MOOC双惟实践班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242-01
MOOC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式课程,各种学习组织或个人在网络公开了各种课程。近年来,MOOC呈现井喷式发展,信息技术的无边界特征,促进了教育优质资源的全球化,拓展了社会网络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途径。新时期,MOOC将彻底改革教学模式,尤其是需将以知识讲授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变革为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新模式,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被动改为主动,从而提升教育质量。
一、MOOC国内外发展现状
MOOC是从2008年开始发展的网络课程,2013年起各大高校和教育组织都开始引进这样的在线学习平台。迄今为止,美国2015年排名前25的大学中全部都提供了MOOC或相似的免费课程。此外,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等众多名校也建设了诸多慕课[1]。
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对互联网时代教育模式的变革做了很多准备。1998,教育部首次在高校部署现代网络远程教育试点工作。2011年教育部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共有200多所高校参与建设。随着MOOC价值的突显,其应用领域也逐步从高等教育向基础教育扩散,在素质能力的教育和个性化教学上也得到了极大的运用。MOOC作为当代网络在线学习的一种新模式,与之前网络中比较参杂的网络学习平台相比,更具系统性,提供了更加优质的资源。并且结合了视频,书本,随堂练习,笔记,作业为一体的便利学习方式。
二、MOOC教学的基本特性
MOOC具有大规模、开放性、在线学习和国际性等特点。
自主性学员自主选择课程的内容、学习的地点和时间以及学习的工具,课程的完成源于对知识兴趣的渴求,依赖学员的主观意愿和意志力。
普适性面向全体大众,不设门槛,教育规模不受空间控制,也因此难于实现精准教学和因材施教。
多样性体现在群体特征和辅助手段的多样性。任何一门MOOC面向的群体是开放的,不限种族、年龄、肤色、性别等;辅助手段的体现形式不一,博客、论坛、百科、邮件等网络技术为MOOC提供众多的辅助手段的选择。
交互性 MOOC充分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部分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功能,如能实现在线交流互动、提交作业、考试评价等功能。
三、大学生运用MOOC学习的情况
1.注册数高,完成率低
MOOC的开放性和无门槛性,使得注册者众多。调查显示有较多的大学生接触过一门或多门慕课,但能坚持到底完成学业的甚少,以麻省理工的《电路与电子学》课程为例,注册人数超过20万,仅1/15的通期中测试,1/20获得课程结业证书。
2.动机不明,持续性差
MOOC学习者较多是基于强烈的兴趣和爱好参与学习的,MOOC对学生的素质(如意志力、主动性等)要求较高。只有少数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才具有完成MOOC学习的能力与动机。很多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在选课时仅凭一时兴趣,难于持续学习,如有些学生选择课程后,发现并无兴趣,采用“挂”课方式完成课程进度。
3.规划不强,自控力弱
MOOC学习需要很强的自我规划能力,包括课程进度、学习计划和掌握要点等。调查显示,有较多同学在课程结束前一周突击完成课程,缺少消化和理解。MOOC学习过程无人监管,时间自由,平台开放,较多学生易受外界干扰,自控力差而中断课程学习,如此,陷入恶性循环,打破了学习的连贯性,打消了学习的积极性。
此外,MOOC发展尚属于婴幼儿期,理论指导不成熟,实践运用中不规范,模式界定不清晰。比如学分制度,虽为各大MOOC平台标配,但是社会对其认可度低,这也进一步削弱了学生完成课程的积极性。
四、MOOC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运用实践
目前虽无通行的MOOC教学经验可循,也无普遍认可的衡量标准,学习效果也难于评价,但MOOC教学应立足其属性特征,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回归到教育教学的本质,已是各方共识。现以我校素质教育新模式―双惟实践班为例,浅谈MOOC在大学生自主学习中的运用。
1.学为先,培养自主学习的卓越能力
MOOC学习是一项高度自主性学习的过程,全程强调学生的自觉性,自主选择课程,自行设定目标,自我评估结果等。双惟实践班育人理念贯穿学习能力的培养的全过程,学习能力是学习其他一切能力和技术的基础和泉源,双惟强调跨学科学习,不管是本专业,还是其他专业,不管是热门专业还是冷门知识都要求学习。
2.强意志,打造终生学习的坚强毅力
意志是为任意内在动机性的行动。具有目的性、独立性和顽强性。强大的意志是自我实现的保障。MOOC环境的多样性和抗干扰差等特点,正需要坚强的意志品质做后盾。双惟班强调,学生既要坚持做不喜欢但有益的事,也要坚持不做自己喜欢但不利的事。比如每日清晨的晨练,无论晴雨雪霜、无论春夏秋冬都坚持按时按量晨跑,以此打造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3.促实践,塑造学以致用的优秀品质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双惟强调促实践,指的是学生不仅能深刻领会所学知识,而且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仅能运用所学,而且能实践跨学科的理论和知识。
4.有思想,培育富于创造的智慧人才
有思想,是指个体对客观世界和主观感受有独到和系统的看法。有思想的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缜密而强大的,其形成要归因于教育。有思想是一个国家、民族创新发展的灵魂,是个体成才的关键前提。MOOC大环境下,资源丰富、鱼龙混杂、三观各异,双惟班十分注重培养思维能力,通过教育、领导,让其从懂得思考、善于思考过渡到创造性思考,提高思考的宽度和深度,为培育创造型人才奠定扎实的根基。
双惟实践班快速引进了MOOC的教学教育模式,增添了众多的学习平台和资源,开扩学生的视野。较多优质的资源在团队管理、技能培训和知识分享等方面得到较多的运用,进一步解决了学校教学资源匮乏、指导老师不足等限制。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探寻MOOC环境下的教学规律,以便更好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贺斌.慕课:本质、现状及其展望[J].江苏教育研究,2014,01:3-7.
[2] 刘红宁,左铮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在观念,贵在践行――江西中医学院深化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0,01:25-29.
作者简介:余贝贝(13中药1班学生) 赖华清(14运用化学班学生) 陈文忠(13临床2班学生) 赖莉(13针灸推拿1班学生) 张莉(13中医文科1班学生)为江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双惟实践班学员。
刘运锋,男,江西中医药大学学工处,讲师,通讯作者,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温泉,男,江西中医药大学学工处,讲师,通讯作者,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辅导员;导学角色;定位
高校辅导员是直接面对学生,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一线工作者。其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生直面学习、生活、心理、就业上的种种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陪伴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
一、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学习引导的角色定位
高校辅导员要承担大学生学习引导员的角色,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习辅导,提供必要的学习技巧训练,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良好的求知兴趣与态度,正确的读书习惯与方法;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追求目标,设计自己的学习生活计划;帮助学生按照学习计划和步骤,根据难易程度、感兴趣的领域和准备涉猎的领域选择课程;根据学生各自的情况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作为学习引导员,要主动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在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等方面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从“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的转变;尤其是要关注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及时引导,必要时提供特殊的便利,以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二、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大学生的学习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成就动机、心理适应能力、情绪状态和意志品质等个性心理特征。根据调查研究,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心理适应性差。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在中学时代的学习和生活大多由家长、老师进行包办式的管理,因而造成他们学习和生活上依赖性大、自主能力差,进入大学后不能很好适应自主性和独立性要求较高的大学学习和生活。
(二)学习动力严重缺乏。
部分大学生上大学的目标实现后,没有及时确立新的奋斗目标,对为什么学习、为什么读书认识不清,缺乏或没有奋发向上、努力学习的原动力。
(三)学习意志不够坚强。
学知识、做学问是一种十分艰苦的劳动,贪图安逸、不流汗水、不付出代价,要搞好学习是不可能的。由于意志力较差,许多大学生虽然从理智上想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但在感情和意志上控制不了自己,不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自觉学习。
(四)学习情绪波动多变。
处在青年期的大学生由于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各种新需要的强度不断增加,其情绪、情感日益显得丰富、强烈而又多变,加之他们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差,在学习上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些情绪危机。
(五)缺乏学习策略。
大学的学习方式具有广泛性,课堂教学虽然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学生有较多的课余自由支配时间在学校提供的条件下广泛地进行学习,如参加专题讨论,听取各种学术报告、知识讲座,查阅图书馆提供的大量文献资料等。但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还是延用中学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只求掌握书本知识,目的还是应付考试。有的学生每天除了上课,不会安排课余时间,甚至也不知要学什么,缺乏明确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三、加强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
要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搞好学风建设,必须重视高校辅导员的导学角色,加强辅导员对大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辅导员在引导大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学生学习目标的引导。
新生入学时注重目标教育,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确立个人发展目标。要求学生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有效管理好时间,合理分解目标制定一日、一周、一月计划,并定期进行总结。通过目标作为行动指引,落实具体计划,引导每个学生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事实证明,学生学习动力强劲,能自觉排除内外因素干扰,正确对待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科学地规划自己的人生理想蓝图,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使他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实质性的了解,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其次,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同时,作为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者,要与任课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帮助。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搞好人际环境建设:就是要努力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和谐、互助友爱的人际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处处感到大家庭的温暖,受到健康向上的环境熏陶。二是要抓好舆论环境建设:就是要努力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使正确的言行得到肯定和支持,错误的言行得到谴责和制止,真正发挥集体舆论在规范学生学习行为中的重要作用。三是要搞好文化环境建设:通过积极组织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具有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文体活动,大力培育催人奋进的校园精神,使学生在活动中情操得到陶冶、素质得到拓展、多种需要得到满足、心理紧张得到缓解,从而使学生精神世界发展更丰富、更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危机感。四是搞好学习和生活环境建设:要努力做好学生园区卫生整洁工作,积极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合理的学习和生活需要,使学生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态度积极、生活充实,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激发勤奋学习的热情。
(四)加强对学生学习心理的辅导。
辅导员对有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是解除学生学习困扰的有效途径之一。其目的是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摆脱学习困境,发挥自身潜力,获得学习成功。辅导的方式可分为群体学习心理辅导和个体学习心理辅导。群体学习时,可通过系统传授、专题讲座或座谈的形式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同时也可以邀请优秀学生和往届毕业生进行现身说法,以成功的学习经验来帮助“学困生”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对有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时,除了询问学习情况,如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成绩等,更应注重了解其家庭背景、父母的教养方式、个人成长史、身体状况、受教育情况以及其价值观和个性特征等,注意分析影响其学习行为的各种因素,以便寻找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认知,理智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消除不良情绪的困扰。
总之,高校辅导员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大学生学习引导员,做好导学工作,自身必须加强多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还应把辅导员工作当作一门学问去研究、去探索,努力成为学生教育专家和学生管理专家。
参考文献:
【1】谢惠存.大学生学习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运城学院学报,2003,(2),85-86
【2】杨伟才.大学生学习心理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与对策[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5),529-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