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舞蹈教学论文范文

舞蹈教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舞蹈教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舞蹈教学论文

第1篇

专科院校的学生,学习的目标性不强,头脑聪明、个性叛逆。因为对未来职业的迷茫,造成其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迷茫,很多学生都徘徊在十字路口,或者放任自流,或者醍醐灌顶,但绝大多数属于前者。他们并不追求成绩突出,主要以玩乐为主。对他们的教育十分重要,如果不重视对其教育,他们会在浑浑噩噩中度过大学这段最宝贵的时光,而前途渺茫,相反,如果能善诱利导,他们具有非常强的创造力和开拓精神,能变得出类拔萃。通过对此类院校形体训练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以及多维度学情研究,在100名学生仪表、体态、语言、态度、热情等方面的观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就业比较担忧。玩世不恭,不学无术或许会真的应验在这些学生身上,对社会甚至会起到一些不良影响。原因是当今低端院校学生以前学习成绩不高,很多没有人生目标,或把目标定在赚钱和嫁个好老公上,多数娇生惯养、放纵任性、缺少激情、承受能力差,而社会多方面的残酷竞争和就业压力又导致了这些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问题。从调查中看,这些学生价值观混乱、骄横无礼者较多。多数表现出自以为是,目空一切,审美错位。而这种现象的背后是这类学生自卑心理,或者自信心不足所造成心理偏差失衡。

2、形体训练课教学方法探究

形体训练课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为切入点,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外获得优雅的姿态,在内获得积极健康的心理。修正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特殊的教学方式传播高雅的艺术文化,增强学生内涵修养,最终达到精神和形体之美的统一。在教学中教学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增强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改变人体原始动作状态,增强人体动作美。达到改善学生的体态,增强学生美感,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思维,提高学生自我表现能力,增强优雅风度气质,增强时代美感,富有亲和力,面对社会激烈竞争,能增强办事能力;二是在舞蹈形体训练过程中,融知识性、技能性、审美性、艺术性、实践性为一体,集音乐、舞蹈、体育、美育为一体综合训练,能使学生获得较丰富的艺术文化知识和基本的舞蹈表演技能。潜移默化的塑造学生的审美观,能让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自身修养。

2.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形体训练的教学中,师生关系被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因为喜欢这位老师就等于喜欢他所教授的科目。而反感或讨厌一位老师,不愿意见到他,对他所教授的科目也就心存抵触,甚至厌学。形体训练教师要采用积极的鼓励办法,而不能过分批评学生,在教学中如果经常批评学生,学生就很会产生消极自卑心理,影响教学。形体训练教师要注意评价和交流的方式,使学生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学习形体动作,在喜欢教师的关怀和鼓励中,体验到形体训练的益处并不断进步,从而树立自信心。

2.2强化形体训练目的性。形体训练每学期,每节课的目标性都很强,形体训练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个性、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及技术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并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使教学更具有灵活性。对个别缺乏阳刚之气男学生和调皮随便的女同学,可以让他们多参加基本姿态练习,包括站立姿势,脚位间距、手位放置等,结合舞蹈组合一起练习,达到站有站姿,坐有坐相,端庄稳重,落落大方,举止自然优美。对一些逞能自负的学生,要有爱心,宜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性项目,他们参加这些难度大的项目后,参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慢慢变得谦逊随和起来,达到内外兼修的目的。

2.3重视心理健康艺术文化教育。体态言行都发自内心的意识指导,健康心理会培养出不卑不亢,坚强自信的外在气质,会影响到学生的人生前途。丰富的艺术才识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在关于任何的话题中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接受更多的知识视野,形成良性循环。健康心理,更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利用形体训练理论课,加强学生的艺术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劳逸结合。在室内讲授形体训练课基础理论知识时,设计出新奇的心理保健和心理疾病预防常识,以及艺术故事,能更好的调整学生心理状态。

第2篇

亲子舞蹈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功训练、基本舞步、音乐律动、舞蹈游戏、小组合舞蹈训练、成品舞蹈排练。教材内容又可以分为:首先,系统的基本功软开度训练。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最基础的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系统训练。这方面的训练,主要采用形象的教学法、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帮助孩子练习,如让孩子模仿小青蛙、小蜗牛等。这样的方式孩子乐意接受,在玩中身体素质得到训练。其次,常规的舞蹈组合训练。主要选用幼儿乐意接受,又能够做到的相关教材,如《快乐小舞星》《童乐舞》《中国舞蹈等级考级教材》等教材,从动作、方位、音乐、节奏、表情等方面进行由浅入深的训练。再次,成品舞蹈排练。教师自己创编本土的民族舞、儿童舞或选用一些好的学习剧目,让家长和孩子排练并在适当的机会进行表演。这样,通过舞台表演,家长和孩子对方位、舞美、服装、灯光、队形有一个概念和认识。最后,即兴舞蹈表演。主要让孩子把已有的信息通过身体语言边听音乐边自由地表演。这一环节教师首先要时常带孩子做一些模仿性的动作,或是观看一些舞蹈作品。让家长带孩子观察动物、植物等的形态,帮助孩子储存身体语言的信息,为自编舞蹈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亲子舞蹈的教学特色

首先,亲子舞蹈的形式能让孩子轻松愉快地学习,享受舞蹈的快乐。在父母的陪伴下,孩子可以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其次,亲子舞蹈的过程能让家长及时观察到孩子的状况,做到发现问题能及时解决。父母和孩子同步学习、共同舞蹈、共同锻炼,增进感情。再次,亲子舞蹈的教学不仅让家长能掌握基本的舞蹈知识和技能,更有效提高孩子学习舞蹈的兴趣。为孩子后期更好地进入舞蹈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孩子舞蹈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三、亲子舞蹈的训练方式

第3篇

回族舞蹈教学要想创新发展,只是分析本族的传统文化和舞蹈特点是不够的,还要多分析其他民族的舞蹈特点,多学习其他民族舞蹈学科的教学经验,从而让回族舞蹈教材内容更加丰富,让回族舞蹈不仅有本民族的舞蹈特色,也有其他民族舞蹈的魅力,这样才是真正的实现了回族舞蹈的创新发展。

1.对回族人民的典型动作进行归类整理。由于回族人民生活的地区分散,所传承下来的舞蹈形式也就多样,这是一笔宝贵的资源。我们可以把各区域有特色的舞蹈动作进行归类整理,整合成一本有教学价值的舞蹈书籍,它可以指导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可以保证学生所学的舞蹈更加系统化。例如:我们可以把花儿手、屈伸步、碎摇头等动作进行整理,然后从新分析进行编排,让这种动作更有节奏,从而提高舞蹈动作的观赏性。

2.把回族风俗习惯中的重要动作融入舞蹈艺术中。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很有特点,在生活中的许多动作很有代表性,有些动作很能体现出人的情感,这些动作如果能够融入到舞蹈教学中,不仅会让舞蹈艺术更具魅力,还会让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的托耳手势就是做礼拜的基本动作;还有回族舞蹈服装可以选择盖头,这个服装不仅可以反映出回族人民的服装特点,还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加以利用,一定会让回族舞蹈得以创新发展。3.在民间艺术中提取有价值的舞蹈动作。回族地区的民间到处都有艺术表演,有些表演很有特色,也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因此,我们如果把这些民间艺术融入到教学中,也会让回族舞蹈表演更有表现力。例如:“蛙鸣”“贤孝”“踏脚”等民间艺术可以和回族舞蹈结合,让回族舞蹈更具魅力,更有民族特色。

二、把回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元素编排到舞蹈中来,实现回族舞蹈的创新发展

把原生态元素合理的融入到舞蹈中,在经过加工处理,才能让这些素材具有艺术表现力,让人们体验到艺术的美感,感受到文化的气息。而且,创作者在对素材加工过程中,也是一种情感历练,他可以感受到回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宗教的虔诚,这是一种心灵上的交流,创作者会体会到回族人民内心的情感。在回族舞蹈语言创编中,回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情态是发挥重要作用的。例如:回族人民做礼拜的叩首动作、女子怀抱汤瓶的姿态等都是非常好的舞蹈素材,在《心泉》作品中,回族女子怀抱汤瓶身体前倾,塌腰昂首,半脚尖碎步曲线流动,形成了曲线美,女子时而梳理盖头,时而移动汤瓶,更有一种含羞的气质美,该舞蹈的基本动作都是来自宗教生活“净洗”中的,通过提炼女子的体态来表达女性的宗教情怀。《洗礼》中回族姑娘痛快淋漓的净洗,不仅表现了今天的回族妇女充分享受水带给她们的无限欢乐与幸福的同时,也暗含着回族人民严格信奉伊斯兰教的品格,生动的揭示出回族妇女心灵深处的纯洁和美好,展现出她们含蓄与开朗、纯真与热情的双重性格特征。该舞蹈中还融入了阿拉伯音乐元素,利用交响乐器和管弦乐器来演奏,给人带来更加流畅的意境,让人情不自禁的联想到和平的画面。在舞蹈题材创作中,民间剪纸也能发挥作用。《剪花花》作品的成功就说明了民间工艺也能成为舞蹈创作的主题。在宁夏的南部,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当地人民一直生活贫穷,但是,当地的少女却没有受生活的影响,没有抱怨生活的不公,而是揣着生活的梦想,她们心地善良、热爱生活,她们最擅长的剪纸就是一种民间艺术的传承,可见,生活上的贫穷并没有给她们带来压力,她们生活的还是那样幸福。该舞蹈在创作中就是以回族女人剪花花为题材,通过把她们生活中的态度利用舞蹈来反映出来,充分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该舞蹈的成功之处就是创意非常新颖,动作非常细腻,让整个舞蹈充满艺术性,让人们感受到人物渴望幸福的内心情感。回族武术也是舞蹈创作中可利用的重要元素。“踏脚”本是一种回族武术,而且是武术中的打斗动作,有很强的攻击性。但是,在舞蹈《啊吆喂》中,创作者却是把“踏脚”中的一些武术动作编排到舞蹈中,从而让男子的舞蹈动作更有霸气,能体现出男人的那种气魄。而哎呦喂又是一句地方语言,是女人对男人欣赏时所说的叹语,在舞蹈编排中,女子的舞蹈动作多是回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创作者这样编排可以反映当地女子对哥哥的爱慕之情,让人通过观看舞蹈就能看出人物的内心情感,这个舞蹈中的动作尽管是经过重组改编而成,但是却很能体现民族特色,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

三、结语

第4篇

在舞蹈基础训练中老师基本都是在对动作的标准做细致的要求,学生一般都是对动作的机械记忆,虽然身体上都能够很快的把握对动作的要求,但是舞蹈动作与情感表达是割裂的,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势必造成动作与情感的脱节,这种现象在普通艺术类高校中尤为普遍。这造成了学生在舞蹈表演中不能很快的进入角色,大大的阻碍了学生学习与教师排练的进度。目前国内高等艺术院校和综合类大学中的舞蹈教育中大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二、关于舞蹈动作和舞蹈表演

大家都知道芭蕾基训课目的是解决学生基本站姿、控制力、跳、转等技术性问题的课程,就算芭蕾舞专业的学生上课时都会觉得枯燥,虽然老师都是会严格、严厉的要求学生,但是往往学生都不能预期的完成老师的要求。这次中法文化交流中,芭蕾舞老师Mariolina教授每一个动作时都会强调用情感引领动作,她总是让学生先建立表演的心理,用“心”去做动作,在整个动作过程中千方百计的使学生进入舞蹈空间,享受任何一个动作,而不是机械的去完成动作。课后Mariolina和同济大学的陈婷老师以及同学们的交流中,她说:“同学们,你们已经是具有了非常好的身体和对动作的把握,但是你们没有在跳舞,你们在做体操。”这一句话我一直记在脑子里,使我久久不能平静。事后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传统的舞蹈教学中,舞蹈组合与舞蹈表演一直是个分开的课程,我们也一直在沿袭这样的教学方法,上至北京舞蹈学院,下至地方院校。在中国,舞蹈基础训练课教学中对于动作的标准与高质量的把握是无可挑剔的,对于不同的专业在每个年级也都有设置剧目课,目的是解决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有些地方院校还专门开设了戏剧表演课。但是我们都知道,舞蹈表演与戏剧表演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中国舞蹈大辞典对于舞蹈表演如是描述:舞蹈演员除了能够灵活运用身体来表现复杂多变的动作和技巧,还必须加强对社会生活的历史、现状的了解和对社会各阶层不同人物的观察、理解和体验,才能塑造出多种多样的人物性格,才能完成舞台上的二度创作。舞蹈动作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动作主要由舞蹈的动作、姿态、步法、技巧四种因素构成。舞蹈组合是舞蹈动作组合的简称。这种舞蹈动作组合,一般不赋予它特定的舞蹈语言传情达意的意义。所以说舞蹈组合的训练价值是使学生能够对各个舞种的形态、动态、神态以及韵律的把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对于舞蹈动作的姿态、动律、路线、节奏、力度、呼吸以及肌肉与关节的用力方式的讲解,从而导致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忽略了舞蹈的本身,为何而舞?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只能成为一个“跳舞的机器”,使得舞者缺失了生命的灵性。皮娜。鲍希说过:“我舞蹈,因为我悲伤。”所以,舞蹈最大的能量就是抒情,应该更多的去关注为何而舞?舞什么?即便是舞蹈组合的训练也应该关注它的传情达意的“语言性”。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用了大量的时间来为了教动作而教动作,学生为了学动作而学动作,这样就造成了课堂训练与舞台转变有了一个很大的鸿沟,使得教学古板、僵硬,落入一种停滞的程式化中。并且现在大部分高中起点的舞蹈生是为了考学而学习舞蹈,舞蹈基础差,对舞蹈没有多大兴趣,有的时候上课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上课,相信大家都有相同的体验。

三、法兰西流派的浪漫情怀

浪漫这个词用在法国绝对的称职,法国充满着浪漫气息、是一个多资多彩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发达的现代化建设让法国拥有着特殊的魅力,古老精致的建筑、现代人的浪漫情怀等等这些都是法国文化的生动体现。来到法国还有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就是法国的街头艺人比较的多,他们为法国的独特风景增添了亮丽的风采。在这个自由的国度,不会有人干涉你如何舞蹈,是否符合观众的口味。他们几乎每天都是沉浸在艺术海洋与独特的舞蹈气息中,法国就是你能想象到的神奇。所以说舞蹈对于法国人来讲是纯粹的,不是用舞蹈只做生存的工具,他们只要有表演就会用一种享受的心态去展现,享受生活,享受舞蹈带给人们的那种。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发端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巴黎,浪漫芭蕾时期法国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芭蕾舞作品,如《仙女》、《吉赛尔》、《海盗》等,其总体特征与法国文化一样,高贵典雅、严谨规范、轻盈飘逸、情怀浪漫,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所以法国流派的芭蕾舞同样具有浪漫主义情怀。芭蕾舞老师Mariolina在同济大学的授课过程中,没有就肌肉的力量、外开、旋转和跳跃等技术性的问题做了很多细致的讲解,下面就几个主要方面做一下说明分析。首先,在舞蹈演员动作时,眼随手动这个环节,强调了用鼻子带动,鼻子高高在上的那种贵族气质,如果强调下巴抬起,头上扬,这个动作势必会引起动作的僵硬,而鼻子是不能用力的,这样就使动作自然的松弛了下来。其次,胳膊如水。每次在做阿拉贝斯时,都会强调柔软像水,轻盈像羽毛,内心要跟着胳膊的流动使心灵飘动起来,把没有灵性的芭蕾动作描述的无比具有生命感。第三,强调动作与感觉的完美融合,在做任何动作时都要把感觉放在第一位,哪怕一个手指,眼神,蹲,跳,转都要用与感觉和呼吸紧密结合,从心底出发,让每一个动作都要有心灵的感悟,用“心”舞蹈。

四、如何解决在动作中由心而舞

除了让学生大量的练习舞蹈基础动作以外,还应该不断的尝试新的练习项目。

(一)让学生了解芭蕾舞的文化背景,感受芭蕾舞的浪漫情怀。此环节可以多给学生观赏法国以及世界各地的优秀芭蕾舞作品,感受芭蕾舞的文化气息。观赏西方的优秀影视剧作品,感受中西文化的区别。

(二)给学生增加戏剧表演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提高表演水平。

(三)可以尝试到教室、舞台以外的室外空间去舞蹈,感受真实的阳光、水、河流、空气、闹市区、旷野中,增加生活中真实的感受,体验不同空间带给身心的巨大能量。

(四)教师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思路,对症下药,研究新时代学生的心理。

第5篇

每个学期初,我们都会制订本学期的教学计划,而这个计划不是舞蹈教师随意制订,它必须要符合你的教学对象的年龄特点我们幼儿园面对的孩子是3~6岁,他们喜欢模仿、注意力的有效时间很短、观察力依赖于成人。

1、对于刚接触舞蹈的孩子来说,他们自控能力比较弱、音乐节奏感不强、做动作时往往自我知觉比较迟钝,不善于按照教师的要求自觉地对动作进行自我纠正。进入大班,孩子们通过两年的学习,基本可以做到动作的自我纠正。

2、作为舞蹈教师,需要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和所要教授的舞蹈内容,制订与两者相适应的科学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当教学方法同教学对象相适应时,幼儿就能较快地、正确地掌握所教授的舞蹈动作,也会较自觉地及时纠正自己练习舞蹈动作时出现的各种毛病,教学质量会显著提高。教师要学会选择有效的训练步骤,教授一个新动作往往要经过若干分解,然后达到“完成体”,即经过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过程。

3、步骤过于繁琐或者一开始即练习“完成体”显然都是不适当的。前者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容易造成动作机械、不连贯的毛病;后者会使孩子们难以正确地完成动作。有了有序的训练过程,我们的指导也会相对轻松,不会在指导中出现杂乱无章、力不从心之感。

二、走进舞蹈的世界,做个用心研究的老师

舞蹈的世界是丰富的,它在舞台上绚烂如花,它的背后是无数人的辛苦付出和汗水的流淌。幼儿期的舞蹈教学虽不等同于其他时期的专业舞蹈训练,但它的存在一定是有意义的。作为幼儿舞蹈教师,我们可能不是毕业于专业的舞蹈院校,但我们必须要有专业的舞蹈知识。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最早接触舞蹈的孩子,也许她们走出这里还会在舞蹈的世界翱翔,那么我们给孩子们的知识如果是错误的,必将影响孩子们一生的舞蹈学习。

第6篇

1.1人文性不高,技能型内容偏多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的现象仍广泛存在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课堂上。不少教师容易犯形而上学的错误,过于注重舞蹈的外在表现形式,重视舞蹈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舞蹈人文精神的渗入。舞蹈的表现形式和舞蹈精神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行把他们分割必然会导致幼儿舞蹈学习的不全面。事实上,舞蹈是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仅仅是学习舞蹈专业技能而缺乏充实的人文内容不利于幼儿的文化涵养以及品格的提高。

1.2各章节间内容独立,未紧密融合

舞蹈是幼儿对他人进行自我表现与反应的一种幼儿本能需要。因此有效的舞蹈教育是对幼儿来说是十分有利且必要的。作为未来的幼儿舞蹈教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们对幼儿的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重任。但就当前教学内容的编排上来看,仍然严重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各个舞蹈教学教材中,各章节的内容相对孤立,并未有效融合在一起,艺术形式也仅仅局限于舞蹈方面,没有与其他艺术形式紧密融合渗透,这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极为不利。

2.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

2.1在教学内容上凸显儿童性

儿童是幼儿舞蹈教学的直接对象,也是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最终实践者。因此把儿童性视为课程内容中的重点,适当增加儿童舞蹈的教学内容,并将儿童舞蹈渗透到其他教学内容的板块中。例如在单纯,质朴的民族舞板块的学习中,学习各式的民族舞蹈。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同时将各名族舞蹈合理科学组合,并适当加入幼儿民族民间舞蹈,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表演中感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幼儿舞蹈的表现力。

2.2科学规范各部分教学内容的比例

不可否认的说,通过舞蹈这种直观而强烈的表达形式能带给人们美的感受和心灵的震撼。但过于强电舞蹈外在美而忽视了对舞蹈情感和舞蹈内容的理解,显然是不利于幼儿健康全面发展的。舞蹈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涉及民族宗教、生产方式、伦理哲学、审美情趣等多方面。这便要求我们把形体训练和幼儿舞蹈作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提高自身各部位的协调能力。对舞蹈课程中的技能性内容进行适当删减,补充充分的文化背景知识,建立舞蹈动作与舞蹈内行,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另外,舞蹈种类繁多,按舞蹈特征来说可以分为国际标准舞蹈,时尚舞和专业舞蹈。专业舞蹈又可以细分为芭蕾舞,古典舞,民族舞,民间舞和现代舞。因此,对繁多的舞蹈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安排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3提升师范性能力

因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面对的主要是儿童,因此在校期间学习的内容应以儿童舞蹈为主。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过程中运用及培养学生的师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表现为,在专业教学课程中,教会学生由浅入深的编排幼儿舞蹈教学内容,在舞蹈动作的设计上应符合儿童年龄段和身体特点,在舞蹈中的音乐背景也应尽量贴合儿童的喜好,以让儿童能在愉悦的舞蹈氛围中完成体型塑造与审美观念的学习。另外在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如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置体验课,舞蹈排练课教会学生鉴别舞蹈,表演舞蹈的能力,同时更要教会学生,教会幼儿学习舞蹈的能力。

3.结语

第7篇

舞蹈和杂技也有它们的不同之处。杂技通过高难度的动作表演,表现出人们的勇敢、坚强、坚毅的力量品格。一般不具有情节内容,这使得杂技节目具有更多的娱乐性和观赏性。而舞蹈艺术,注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通过肢体语言向观众传达剧情和舞者的情绪,使观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从舞蹈和杂技的相同点,我们可以看到杂技与舞蹈相辅相成、相互合作的基础。同样,我们可以从两者的不同点,看到杂技与舞蹈两者之间优势互补的纽带和桥梁。

二、舞蹈教学在杂技教学中的作用

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到目前为止,杂技界的许多学者还抱着这样的想法:“只要技术好,就能节目好。”这样的观念十分陈旧,更有甚者,在杂技教学的道路上一直走老路,工作上十分排外,这样的做法只能使杂技教学缺乏创新,从根本上减弱其艺术价值。濮阳市杂技团的大型杂技童话剧《白雪公主》,是童话故事与杂技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其中加入了丰富的舞蹈元素。整场剧目,人物形象风趣逼真、舞台场景奇幻绚丽、演员们情动于中形之于外,技巧与音乐、舞蹈、舞台美术和谐一致,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说,舞蹈艺术已成为杂技创作必不可少的艺术手段,赋于了杂技艺术极大的生命力,使杂技艺术从“原始”走向了“现代”。舞蹈教学拥有一套系统完整的训练方法,对舞姿语汇的规范性和表演性非常讲究。无论是芭蕾舞或是古典舞,都是一样的要求,尤其是古典舞,对“韵味”的要求更甚。我校杂技学生在通过6年系统的舞蹈学习以后,都能获得相应的审美能力并且掌握一定的舞蹈艺术魅力,毕业以后,在其职业生涯中,能够更好地驾驭杂技表演,并随着节目的编导与构思更加完美地发挥其艺术技巧。为了上好舞蹈课,学生还应学习音乐、美术、表演等各科艺术课,获得全面的艺术修养。按照杂技教学的进展过程来分析,初级杂技的教学内容和舞蹈教学有着共同点,首先都是要解决软开度,这是除顶功之外最基础的。因此舞蹈课要在学生获得正确的直立感、重心感,开拓和启发同学们对美的感悟的同时,使孩子们得到肌肉能力的练习和形体形态长线条及肌肉长纤维的练习。具体到制定教学教案的时候,既不能完全按照舞蹈教学的方法去教学,同时还得避开杂技教学的常规,否则就会教学方法重叠,达不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再从杂技舞台表演上来看,气势宏伟的杂技节目需要大开度而且动作舒展的舞蹈姿势。舞蹈的身法练习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才能,这也是舞蹈教学的最终目的之一。身法训练应该以古典舞教学为主,这是因为,在各个舞种中,古典舞非常符合杂技民族化的特征,更加符合我国传统美学的特征。太阳马戏团的大型杂技剧目中,杂技演员的举手投足中无不彰显着深厚的舞蹈功底和艺术表现力。这是因为他们的杂技演员从小就懂得舞蹈课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训练自己的形体和形态,而是外化于形,情动于中。这个“情”字无不蕴含着深深的艺术魅力。只有把握住这个“情”字,舞台上的表演才会更加的精彩生动,才能使台下的观众为之动容。

三、舞蹈教学与杂技教学的关系

舞蹈教学与杂技教学的融合是顺应时展的要求,在当今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社会文化的主流是倡导互相融合,互相借鉴,因此舞蹈和杂技教学的融合是必要的。舞蹈是杂技的剂,将舞蹈教学渗透到杂技教学之中,可以很好地解决杂技表演动作的衔接问题,舞蹈元素让杂技动作更具美感。现代的杂技演员靠自己的身体技巧完成高难度的表演,虽然带来了刺激感,但是也让气氛显得过于紧张,舞蹈穿插可以舒缓这种气氛,缺乏舞蹈元素的杂技表演是不完整的。

四、结语

第8篇

(一)传统舞蹈教学模式僵化

当前舞蹈教学主要还是以口传以及身授为主要方法。口传就是舞蹈教师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口头描述,对舞蹈的技巧进行语言描述;而身授主要是指舞蹈教师通过不同的肢体语言方式对舞蹈技巧或者训练技巧进行演示,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理解。这两种传统方式从抽象理解和直观呈现两个方面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但通过讲解和示范进行舞蹈教学,相对而言容易缺乏趣味性,因为讲解相关的知识是比较枯燥,而肢体动作的示范也较为单调,所以对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这就导致一些学习舞蹈的学生对于舞蹈的内涵认知不足,仅仅只是应付日常的舞蹈学习和训练,这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样也是不利。因此,采用新的舞蹈教学模式就非常有必要。

(二)教育叙事对于舞蹈教学的积极影响

教育叙事本身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更为积极地参与到日常的舞蹈教学当中。叙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所以运用叙事的方法进行舞蹈教学能够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天性,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于舞蹈艺术的综合理解。教育叙事实际上就是采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围绕教育实践对象进行描述和表达。教育叙事本身就是一个间接经验的传授过程,同时也能够引发学生的知识累积。舞蹈艺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除了留下很多规律性的舞蹈训练模式,也留下了非常多的舞蹈艺术类的故事,舞蹈早已经是世界重要的艺术财富之一。所以,舞蹈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对舞蹈艺术中的故事内容进行讲述可以充分对传统的舞蹈教学方式进行补充,让学生可以从新的角度重新观察舞蹈艺术,从而产生学习舞蹈艺术的热情,更好地配合舞蹈教学。

二、提升舞蹈教学中教育叙事的应用实效性思考

在应用教育叙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好舞蹈教学原本就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充分发挥教育叙事的各种优势,积极推动舞蹈教学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把握好教育叙事在舞蹈教学中的主线,并且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才能收获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增强舞蹈教学的吸引力。

(一)教育叙事在舞蹈教学中的关键点

在运用教育叙事教学方式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每一次舞蹈教学的关键点,也就是舞蹈叙事要紧密联系的教育主体内容。因为教育叙事实际上是对舞蹈艺术当中的故事进行重新的演绎,但是一个舞蹈艺术故事当中所能够包含的信息量实际上是非常多的,因此舞蹈教师应该紧密联系每一次舞蹈教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每一次舞蹈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从而围绕这样的一个主题运用教学叙事方式进行演绎。教师运用教育叙事时不能对于各类相关的故事进行随意地联系,而是要集中在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上进行故事讲述,这样才能够更为集中地运用舞蹈教学时间,提升舞蹈教学实际效率。实际上,明确教育的主体内容就是每一次舞蹈教学的主线,因为教师只有围绕这样的一个主线进行教学,才能够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思维互动,进而参与到舞蹈教育叙事活动当中。教育叙事是围绕一条主要的线索展开的,因此,教师在一个课堂当中也要围绕这样的一个主题进行发展,才能够让学生通过教育叙事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主线明确是教育叙事在舞蹈教育中进行应用的关键点,教师需要在运用过程当中重视这一点,充分发挥教育叙事的教学机能。

(二)教育叙事和舞蹈教学实际的结合

在开展教育叙事的过程当中,教师也需要关注舞蹈教学和教育叙事之间的结合。教育叙事虽然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但是实际上不能够完全取代示范性的言传身教,需要和传统的展现式教学以及理论教学模式结合在一起,共同形成舞蹈教学的重要模式。教师在进行教育叙事的过程当中,最好是叙述自己的一些故事,直接面对最为真实的自我,并且以这样的故事去引导学生逐渐进入到日常舞蹈教学的常态当中,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舞蹈教学里面的深层次含义。教师要根据班级当中舞蹈教学的实际状况,结合舞蹈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运用教育叙事的手段,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舞蹈教学的发展。而对于舞蹈教学过程当中的问题,教师仍然要通过日常的言传身教以及训练才能够逐渐发现。因此,在开展教育叙事的时候,教师不能够完全脱离日常的舞蹈教学,只有充分结合舞蹈教学的实际,才能够使教育叙事在课堂教学当中奏效。在开展教育叙事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分析舞蹈课堂上学生的实际状况,从而选取恰当的方式进行教育叙事。如果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可能对于口头语言的叙事比较容易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在叙事内容上,要选取学生相对比较容易接受的;但是针对年龄相对于较大的孩子而言,在开展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更进一步运用新的教育叙事方式,如采用视频等,让学生更加信任教育叙事的内容,并且从这些叙事内容当中可以真正得益,这就达到了教育叙事的目的。而在高年级的舞蹈教学中开展教育叙事,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叙事活动当中。学生在参与教育叙事中,可以在教师和其他学生面前进行自主表达,如参加舞蹈训练的感想、自己对于舞蹈艺术的认知等,包括参与到舞蹈学习之中的各种内心世界的变化等。教师应该适当地结合教师叙事和学生叙事,从而发挥出教育叙事在舞蹈教学当中的良性作用。

(三)通过反思叙事促进舞蹈教学的发展

第9篇

根据网上资料搜索调查,体育舞蹈的迅速发展实在90年代中期以后。也是那个时期成为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内容的。相关研究人员丁婧认为:由于体育舞蹈教学发展迅速,但其课程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比较薄弱,所以,体育舞蹈教学的训练、运动的普及与推广、活动的展开等有许多的不足。相关研究人员王波认为体育舞蹈教学的内容、教学措施、器材场地以及师资力量的配合等,都需要改进和完善。张敏、刘进则认为,要使体育舞蹈教学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则需要科学的制定适合社会发展和现代教学需要的教材,并且合理定位体育舞蹈教学内容,同时开展多样的科研和学术活动,进而不断提高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体育舞蹈教学整体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除此之外,同样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张春莉认为,目前体育舞蹈教学研究体系空泛而缺乏针对性,有待于进一步的系统化和深化。查艳认为。体育舞蹈教学如果能将教学、实践相结合重视课前、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现,注重培养学生对舞蹈文化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综上所述,体育舞蹈教学在教师水平,教材内容、学习兴趣,教学器材以及能力、创新等都存在着问题。此外,体育舞蹈教学的内在音乐及形体艺术也是需要重视的。

2.教学研究的内容方法

逻辑上来讲,舞蹈艺术的体育表现形式就是体育舞蹈。体育舞蹈是通过身体形态的技能化,配合音乐的节奏,结合音乐意境来表现的。在所有人群中,对于美的追求,年轻人是最有表现力的。而且体育舞蹈的节奏感强,简单易学。

2.1从参加体育教学课程班级的同学中选取男生20人,女生20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男生10人,女生10人。

2.2试验方法。为实验组每周安排课程教学一次,训练课两次,艺术欣赏一次,音乐欣赏一次,从而进行全方面的综合训练。为对照组安排教学课程一次,训练课两次。16周后,将两组进行比较、评估。

3.结果与分析

经过16周的训练,从而得到如下结论:实验组技能熟练的同时,其节奏感、准确度、流畅度等都有相对明显的提高。而对照组虽然由于训练课的增加,各方面也有轻度的提高,但相对于实验组来说,不那么显而易见。

4.探讨与建议

4.1看过这样一句话“歌词是灵魂”,这句话是相对于一首歌而说的。而相对于体育舞蹈,他的灵魂可以说是音乐,或者说是音乐的内在。而对于体育舞蹈中音乐的理解则是体育舞蹈表现的根本。本文开头说过,体育舞蹈是集武术、体操等为一体的。以音乐伴奏,以舞释动。其节奏感强,活泼健康,而其中的音乐展现了舞蹈的神韵。经由上文所述的研究说明,体育舞蹈教学中的音乐对舞蹈神韵的体现尤为重要。深层次的理解学习音乐,可以提高舞蹈的整体水平。

4.2当代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喜欢相对来说节奏分明的音乐。而体育舞蹈教学中的音乐则大多选择现成的配乐。如果可以以学生的身心状态为出发点,重新编排新的舞蹈,或许,更能让学生们准确清晰的表达他们的内心。

4.3关于体育舞蹈的创新,可以更多的融入中国的人文精神,重点培养健康文化理念,重视终身健身。比如加入太极、长拳等元素,或者如《十面埋伏》等独具特的舞蹈,从而舞出更具中国特色的路程。除此之外,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积极性。在课程中结合适当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及自组织性。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勇于创新。有利于舞蹈灵魂的体现。

4.4现阶段,就体育舞蹈教学,我国大多数高校中还只是着重技能而音乐以及艺术的重要。这样的舞蹈也许会显得空洞苍白,缺乏让人回味的一些东西。所以,将舞蹈的技能与灵魂的展现融为一体。是体育舞蹈教学今后的重要教程内容之一。

5.总结

第10篇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舞蹈一般具有一定的创新力,不仅仅是指舞蹈作品本身具有创新性,还在于舞蹈动作中好包含了对原有动作的理解和创新。不同的舞者对舞蹈的理解不同,表现出的舞姿也具有不同的效果。为此在中职舞蹈教学中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艺术素质。如果缺少一定的舞蹈创新能力,那么在舞蹈学习中也只能生搬硬套别人的作品,这样是无法适应职场需求的。为此,在中职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舞蹈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便为学生长足发展奠定坚持的基础。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措施

1.注重教学模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学生之前有的没有接触过舞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别说对学生创新性的培养了。为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了解中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兴趣以及学生的舞蹈水平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中央舞台》时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经典而有趣的舞蹈视频让学生观看,先让学生通过视频去感受舞蹈的魅力,然后教师再对舞蹈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舞蹈中所具有的艺术知识,以此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舞蹈学习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2.鼓励学生进行舞蹈创新。在舞蹈学习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氛围,先让学生学习基础性的舞蹈动作,教师在舞蹈教学中要重点讲解舞蹈动作要点,指导学生进行完成,并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在舞蹈教学中可以采取单独辅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舞蹈中的错误。教师在对舞蹈进行讲解时要带有感情以及利用舞蹈肢体的张力来感染学生进行舞蹈的学习。教师赋予感情的舞蹈教学不仅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舞蹈的意义,还能够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理解去赋予舞蹈以感情,从而创作出属于自己风格的舞蹈动作,提升学生对舞蹈的创新能力。3.注重舞蹈的创编以及艺术实践。在中职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舞蹈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让学生能够大胆的对舞蹈进行创编以及参与到一些艺术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原有的舞蹈进行创作,以便实现舞蹈动作的迁移也能够为学生日后的职业需求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中职舞蹈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能够用心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舞蹈创作潜能,以便更好对舞蹈进行创作。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奖励,对在舞蹈学习中表现比较好的学生进行奖励,以便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舞蹈创新能力。

三、结语

舞蹈教学不仅是学习相应的舞蹈动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在中职舞蹈教学中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了解中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兴趣以及学生的舞蹈水平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进行舞蹈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陈瑜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第11篇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中一部分是练习节奏与旋律。节奏的练习主要是指练习的规则与姿态以及反应能力的练习,用声势进行节奏的训练,对节奏基石的提取和练习以及对于节奏进行引导、自编和补充练习等内容。而旋律方面则主要是指演奏歌曲或是乐曲、音乐乐器等其他乐器的演奏规则和方法,为歌曲伴奏,即兴演奏以及自编乐曲、欣赏教学、识谱教学等内容。另外一部分就是基本形体动作的训练,这主要是指动作训练、反应训练、舞蹈表演、动作的伴奏以及即兴动作和动作游戏等内容。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幼儿舞蹈创编的影响

(一)对于舞蹈教学中节奏方面的影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于幼儿舞蹈教学中的节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舞蹈的节奏清晰明确。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不强,幼儿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抢拍或是拖拍的情况,这就直接降低了舞蹈动作的整齐度。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要求舞蹈教学中,选择节奏鲜明清晰的音乐,从而在强重音的刺激下,唤醒幼儿的记忆功能。幼儿对于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记清了,他们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就轻松很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舞蹈教学选择旋律易记的音乐,这样也可以缓解幼儿紧张与焦虑的情绪。

(二)影响舞蹈教学中听力能力的培养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还影响着舞蹈教学中幼儿听力能力的培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将原本性音乐与动作和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够有效调动幼儿的听觉神经,让幼儿学会倾听、辨别甚至是想象各种生活中的不同的声音,从而能够帮助幼儿在舞蹈的学习中有效提升他们的听力能力,使他们更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三)肢体训练之于舞蹈创编的意义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肢体的训练。比起传统的音乐教学重理论知识的特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主要是注重幼儿的实际训练。因此,肢体训练便成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奥尔夫教学法中的肢体训练,有助于舞蹈创编。舞蹈创编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是充分调动幼儿舞蹈时的各种肢体语言与动作,从而保证他们快速地将教师所教的内容吸收并牢记在心。因此,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对于舞蹈创编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具体应用

(一)契合舞蹈主题

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具体应用,首先表现在教学法要契合舞蹈的主题。在幼儿舞蹈创编中,要与具体的舞蹈主题相契合,这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本质所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汇集了演唱、演奏、舞蹈、朗诵以及表演于一体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契合音乐的主题是基础。这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具体表现。

(二)节奏训练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节奏的把握,这对于幼儿舞蹈创编是非常关键的。奥尔夫认为音乐是一种回归人性、回归自然的音乐,它主张幼儿去倾听以及辨别,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因此,对于节奏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对音乐的节奏把握清晰了,才能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更准确地辨别区分。而舞蹈创编过程中,注重了节奏的训练,有助于舞蹈创编的顺利完成,并且还能确保舞蹈的旋律与节奏不出错。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节奏的重视,就为舞蹈的创编提供了不少的帮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要是坚持人本主义,教学以幼儿为中心,让幼儿正确把握音乐舞蹈的节奏,从而更有效地学习。这就有效解决了舞蹈创编中对于节奏训练的要求,因而获得广泛应用。

(三)增强想象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幼儿学会倾听,学会想象,能想象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如身边人的声音、来自大自然的声音等。通过幼儿对不同声音的倾听,可以增强幼儿的想象力。幼儿在舞蹈学习过程中,会对所听到的音乐给予一定的肢体反应。这个过程便是幼儿在听到的声音之后,然后经过大脑的想象,从而给予了肢体上相应的动作的配合。而想象力对于舞蹈创编是相当关键的,只有增强想象力,才能更好地运用在舞蹈创编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恰好实现了想象力的加强,因而在舞蹈创编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

(四)感情升华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应用,除了通过契合舞蹈主题、节奏训练以及增强想象力等三方面的内容来体现,还需感情的升华。无论是何种音乐,没有感情作基石,那么它就不是好音乐。对于舞蹈也是一样,若是舞蹈不能打动人心,不放感情在其中的舞蹈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幼儿感情的激发,让幼儿用心去跳舞。通过引导幼儿倾听、辨别以及想象,可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反应能力。在想象的过程中,幼儿的感情也随着音乐一同起伏,最终达到感情升华的效果与目的。在舞蹈创编的过程中,只有将感情注入其中,才能编出更有生命力与活力的舞蹈。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所发挥的作用才会越来越大。

四、结论

第12篇

1、学生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艺术类舞蹈教学有这样一个现状:许多学生往往都要在进高校舞蹈专业之前奋力闯高考这一难关,然而,在进入高校之后就开始放松下来,对于学习和考试以及舞蹈演出都持淡漠的态度。如此一来就会导致一些学生难以热情对待舞蹈专业的学习考试以及其表演。近几年的升学情况可以看出,舞蹈专业中真正用心跳舞,真正喜欢舞蹈的学生相对较少。因为舞蹈教学并非易事,舞蹈训练又是枯燥的,所以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有足够的耐力,而且还要承受成功前的孤寂。因此,学生对于这样的情况就会表现出焦虑和烦躁的负面反应,这就给教学活动带来不利的影响。

2、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高校艺术类舞蹈教学对学生的培养计划都是在学生入学之前就已经安排好的,这样的计划虽然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效果,但是在教师引导下机械的进行学习,对于学生的素质提高以及专业技能的提高都是一个不良的影响因素。此外,在舞蹈教学活动中教师综合素质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如果一个教师的专业技术不能过硬,专业知识的不丰富、职业道德素养不高,是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是不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学习。因此,高校艺术类舞蹈教学不仅要与时俱进,改变以前“填鸭式”教学模式、推陈出新的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的创新意识,还要提高舞蹈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知识能力素养等综合素质。

3、舞蹈教学没有做到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目前我国的高校艺术类舞蹈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在舞蹈基础、对舞蹈的兴趣以及学习舞蹈的能力上都有很大的不同。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少去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接受程度,而是进行统一的教授和考核,这样就会有部分学生感觉课程很难,跟不上进度;另外也容易忽视某一些同学的原创性。如此下去大部分统统可能会打消好好进行学习的念头。

二、高校艺术类舞蹈教学的改进措施

针对高校艺术类舞蹈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现状,作为高校舞蹈专业老师,最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目标,慢慢使他们对学习舞蹈怀有信心,不断的激励学生去认识舞蹈,领悟舞蹈的意义,做到真正喜爱这个专业。所以,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号召,各高校艺术类舞蹈学校应改进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教学水平。

1、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加大对舞蹈教学的重视程度。首先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就必须丰富的现代化教学方法,这也是减轻教师压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主观意识也越来越强,所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比赛,让同学们充分发挥主体性,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的核心,自己进行舞蹈的编排和表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完善自我,确保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且开设一些基本的舞蹈训练课程,包括中国古典舞、中国民间舞、现代舞等,还要开展一些国外的代表性舞蹈的欣赏。各个专业的教师都要注重学生成绩的考评,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此外,在课堂设置上,首先要设立合理的课时数,增加学生学习、练习的时间,其次学校应该引进相关方面的舞蹈教学人才,加强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考核和监督,督促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提高教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以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为舞蹈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进”要受到“序”的制约“,序”表现为教材中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活动的顺序。在艺术类舞蹈教学中把循序渐进原则作为教学原则,首先是由舞蹈知识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正是舞蹈知识理论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对它的教学应是按其逻辑顺序,由近及远,由此及彼,循序渐进地学习。其次,是由学生的认识学习的规律所决定的。人的认识学是由浅人深,由低级到高级,由已知到未知,由感性到理性这样一个逐步提高的讨程。因此,教师把握好每堂课的教学节奏来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方面,缓与急相结合,对难度较大、学生容易掌握的舞蹈动作要有缓的概念,循序渐进地实施舞蹈教学目标。因材施教的原则是从学生的个体特征上去考虑的,是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方面的因素。没有了个性,也就没有了共性,个性是共性的基础和依据。舞蹈教学要因材施教,就是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不同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教学目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引导。这要求教师要对全班同学的整体水平有一个把握,并且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集中精力,科学、合理地推进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在学生本来基础上进行提高。

3、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舞蹈教学不仅是注重学生的肢体训练,也要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以及情感素养的提高。因为舞蹈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丰富的含义与情感,表演者要将情感展示出来就需要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表现在学生的音乐素养,包括音高、音色、和弦等;然后是视唱练耳,使用听觉、视觉感受音乐;另外,对舞蹈作品中的音乐鉴赏能帮助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

第13篇

(1)在幼儿园相关活动版块融入民族舞蹈文化。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帮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及风俗习惯等等,提高孩子们的知识面,为少数民族舞蹈教学打下良好基础。以傣族孔雀舞为例,傣族以孔雀舞最为闻名,孔雀舞主要以对孔雀的拟态为主,孔雀在傣族人民的心中是勤劳、善良和幸福生活的吉祥鸟,因而在傣族人的生活中,常常与孔雀一起,欢快的起舞。又以壮族对山歌时的舞蹈为例,壮族人对生活充满向往,一边欢快的对歌,一边奔放的进行舞蹈,壮族由狩猎到农耕生活的进步,以及壮族丰富的民族文化,都在壮族舞蹈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此外,还有维吾尔族、佤族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其舞蹈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充满了民族文化气息。少数民族舞蹈手工区:这一区域主要由幼儿园的日常手工课环节演变而来。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舞蹈老师引导孩子们收集少数民族乐器、风俗照片、舞蹈服饰资料等众多方面,通过孩子们对少数民族音乐和舞蹈知识的充分了解,进一步制作相应的少数民族舞蹈服装和视频。同样以傣族的孔雀舞为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们制作漂亮精美的孔雀头饰,还有孔雀裙子等,结合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促进孩子们学习少数民族舞蹈时的成就感。又以维吾尔族的民族舞蹈为例,可以引导孩子们制作简单的维吾尔族方帽,还有常见的维吾尔族小马甲等等,以男生小朋友和女生小朋友一组的方式,学习舞蹈《掀起了你的盖头来》。

(2)加强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互动,提高民族舞蹈乐趣。

家长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另外一名重要老师,因而在幼儿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想要充分融合少数民族舞蹈,必须要加强家长和孩子们之间的互动,可以在幼儿园舞蹈教学过程中,引导家长的参与,促进家长和孩子们之间的互动,从而结合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充分提高教学质量。可以通过设置半个月一次亲子互动日的方式,以家长带着孩子共同进行少数民族舞蹈的学习表演,少数民族舞蹈服饰的制作等方法,营造良好的亲子互动氛围的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少数民族舞蹈教学环境,提高了幼儿学习少数民族舞蹈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以选取部分在民族文化博物馆、艺术团等地方工作的家长,为其他家长和孩子们介绍相关少数民族舞蹈的风俗文化、风土人情等具体内容,并带领台下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表演少数民族舞蹈,从而提高孩子们对少数民族舞蹈的认知。总而言之,需要促进家长对少数民族舞蹈教学重要性的认知,从而赢得家长的充分支持,幼儿园和家庭两方协作,为孩子们提供愉快的少数民族舞蹈学习氛围。

2在实际的幼儿舞蹈教学中融合少数民族舞蹈时应注意的内容

少数民族舞蹈的种类较多,需要根据幼儿园舞蹈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筛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尽可能先选取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舞蹈进行教学活动,结合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从而为少数民族舞蹈教学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还应当选择特点较为明显,简单易记的舞蹈音乐,如维吾尔族的《掀起了你的盖头来》,傣族《孔雀舞》等等代表性音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除以上两个方面之外,还应当选择题材较为多样化的音乐,从而保证孩子们在体验不同少数民族舞蹈的同时,丰富对少数民族舞蹈的情感,提高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

3结束语

第14篇

通过对少儿进行舞蹈教育,可以使少儿得到德、智、体、美全方面的发展,少儿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通过艰苦的基本功训练,可以增强少儿肢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力度,同时也需要得到大脑的配合使身体更加协调,更具美感,能够跟随音乐的韵律和节奏,有利于培养少儿的表演欲望,增强少儿的自信心和想像力。不仅能够提高少儿的身体素质,磨炼少儿的毅力,还有利于培养少儿的创新能力。

2、少儿民族舞蹈教学原则

在进行少儿民族舞蹈教学时要了解少儿的心理特征,能够做到顺应童趣,最终达到启发童心的目的。首先,少儿的上进心较强,可以通过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培养他们的进取意识;少儿虽然理解力弱、注意力差但记忆力很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每个动作的讲解要细,并一步步地示范,并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去教学;同时,少儿虽然模仿力极强而且好学但也很贪玩,所以在教学过程教师会吸引少儿的注意力,可以运用玩中带学,学中有玩的教学方法调动少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对于一些新的、难的动作一定要有耐心,只有符合童趣才能让少儿将动作技术、要领牢牢记住。

3、少儿民族舞蹈教学方法

第15篇

当前国内高校舞蹈教学的学科特点来说,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学生人文素质的缺乏。传统舞蹈教学将重点放在锻炼学生的形体与动作上,课程多以室内实践课为主,以培养学生专业的舞蹈技能为目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关注度不够,从而放松了对学生人文知识的教授与考核。国家对“体音美”专业的特殊要求也决定了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事实上,只会跳舞而不知其他的学生并不在少数,文化知识的匮乏让这类学生难以迎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最终无法在社会中立足。有人将学习舞蹈的学生比作“花瓶”,意为只有美丽的外表、优美的姿态,却无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内涵,此话虽听起来刺耳,但也体现出了一部分事实。世界上的舞蹈纷繁多样、各有特色,每一种都在传承一种民族或地区的精神和力量,舞者如果无法体味其中的文化精髓,便不能在舞蹈中体现出来,这样的舞蹈空有其架势,而没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也无法得到观众的共鸣和认可。

二、艺术实践不足

在传统的高校舞蹈教学中,艺术实践仅仅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附加环节,在舞蹈教学中所占比重较小。大部分高校只有在为学校组织大型文艺演出的节日庆典等情况下才会让学生参与到艺术实践之中去。这种僵硬的、公式化的实践方式不仅束缚了学生艺术才能的成长,而且仅给小范围内的学生提供演出机会,造成学生之间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大部分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才能接触到舞蹈,出了课堂便沦为观众中的一员,这样既不能让其舞蹈技能得到充分的磨练,也不能很好地激发其学习的热情。舞蹈教学是一种具有灵性的学科,舞者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甚至每一个呼吸都能够传达出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带给观众多样的审美体验,若一味将学生放置在封闭的课堂中进行技巧上的磨练,学生在枯燥而单一的环境中无法深入领会舞蹈创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尽管教师在上课时会给学生讲述舞蹈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其舞美结构,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舞蹈动作,但是依旧是无法让学生在舞蹈上获得进展和突破。而且,封闭课堂教学里出来的舞者,大都循规蹈矩,尽管在专业技能方面基础较好、功底较为扎实,却在编舞方面能力不强,更对社会中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难以适应,无法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舞蹈人才。

三、高校舞蹈教学改革对策

(一)打牢生源基础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四个方面的基础训练。首先,加强舞蹈的乐感训练。音乐的旋律与节奏型在训练中对学生的舞蹈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的高、低、强、弱等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感受和想象,从而影响到舞蹈动作的训练。由于学生在高考前的基本功训练多集中于乐器教学上,而对舞蹈教学过程中的乐感训练较少。舞蹈需要根据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借助于人体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体现艺术的美感,因此乐感训练对于提高舞蹈教学质量是首选对策;其次,加强舞蹈的形体塑造。对于大学生来说,加强对学术的形体训练十分重要,舞蹈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训练出不同的形体特征,从而表现丰富多彩的艺术内涵;再次,加强舞蹈的动作训练。舞蹈动作是舞蹈艺术的灵魂,动作可以表现舞蹈的节奏性和塑造性,只有加强舞蹈动作的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舞蹈表达能力;最后,加强舞蹈鉴赏能力的训练。教师应该在初期给学生播放和欣赏不同的经典舞曲和舞蹈表演,并辅助一些乐理和舞蹈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这有助于学生在基础训练过程中快速地修正自己的不足。此外,针对前文所讲的学生生源舞蹈基础较差的情况,各初级、中级以及高级学校都必须增加在舞蹈教学上的关注度,向学生普及舞蹈教学,因为“舞蹈教学的普及与发展史舞蹈教学事业前进的两个车轮,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②。学校需要从小便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帮助意愿以舞蹈作为自己今后发展方向的学生在舞蹈学习的道路上保持较快的前进速度。

(二)加强人文培养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立足于时代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每一位合格的舞蹈毕业生都必须拥有完备的人文素养,“学习人文科学,让我们懂得如何成为一个有价值意义的人”③。尽管舞蹈活动以形体为媒介倾诉感情、表达自己,但并不是只要拥有舞蹈技巧就足够,舞者举手投足之间所包含的文化底蕴才是打动人心最重要的因素,舞者若没有优秀的人文素养,对自己表演的舞蹈不知其渊源、不解其文化,便如同没有灵魂的牵线木偶,再美的肢体在观众眼里也乏味如一碗白水。由此可见,高校舞蹈教学必须转变观念,将注意力从技巧培训转移到人文培育上来。一方面,教师应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人文知识的教授和学习,通过集体观看幻灯片、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扩充舞蹈方面的人文知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习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定的学习任务,并让学生制作相关的幻灯片上台进行讲解,进一步加深学生的人文知识记忆;另一方面,学校也应适当增加文化理论方面的课程,并严格执行对文化课程的相关考核,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帮助学生了解人文、重视人文。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不仅仅能够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还能够对其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产生重要影响,从历史文人的身上获得积极的正能量,进一步提高其审美能力,为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创造条件。

(三)增加艺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