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市场监管局履职报告范文

市场监管局履职报告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市场监管局履职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市场监管局履职报告

第1篇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关于疫情防控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进一步抓好我县肺炎疫情工作,形成上下联动的联防联控格局,建成全民参与的群防群控布局,构成纪律严明的严防严控体系,切实构筑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真正实现疫情防控网格化、全覆盖、全天候、无盲区。

二、负责领域

(一)牵头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菜市场、商店)(二)成员单位:县文广局(茶楼、酒吧(ktv)、打字复印店、网吧)、县公安局(酒店)、县综合执法局(城区流动商贩)

三、工作要求

(一)主要排查返县复工人员近期14天行程、健康状况、行业许口证、营业执照、健康证明。并负责说明返县复工人员复工流程,以及相关排查单位的消杀工作。各部门联络员按照两天一次,在微信群及时上报工作开展情况,由县市场监管局负责收集汇总。(二)严肃纪律,严格追究。凡因监管不力,履职不到位等原因排查、监管、堵控不力或报告不及时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2篇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视察时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州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健全责任明确、部门联动、齐抓共管、配合有力的工作格局,突出抓好源头管控、过程管控、结果管控,建立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的煤质管控长效机制,整体推动全县煤质管控工作,促进全县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二、工作目标

坚持以控制源头、把住质量、管好流通为前提,以科学规划、集中经营、统一配送为根本,以属地管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为原则,通过确定煤质环保标准,完善优质煤炭配送网络体系,加大优质煤炭供给,加强清洁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执法力度等措施,建立散煤采购、运输、经营、使用全过程监管体系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系,最大限度降低散煤使用对大气环境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通过1-2年时间,实现全县城乡散煤清洁、环保利用,有效降低散煤污染;建立煤炭专用市场、布设经销网点,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县、乡(镇)、村民用优质煤炭供应、派送、保障和监督网络体系,实现优质煤炭销售全覆盖。

三、重点任务

1、按照《2020年州生态保护目标责任书》要求,认真完成煤炭管控各项指标。

时限要求:2020年底前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督办单位:县生态环境局

2、按照规划全面完成符合环保要求的煤炭二级配送网络建设任务。

完成时限:按照交办清单要求,按时限完成。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督办单位:县工信和商务局、县生态环境局

3、煤炭市场和各乡(镇)二级网点全部安装视频监控设备,由县工信和商务局对煤炭交易市场实行全程监控。

完成时限:2020年6月底前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督办单位:县工信和商务局

4、县工信和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生态环境局与县煤炭市场、二级网点签订四方监管责任书,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煤炭交易市场与优质煤供应企业签订中长期购销合同,从源头保证煤炭质量。

完成时限:2020年6月底前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督办单位:县工信和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生态环境局

5、严格执行煤炭质量标准,全面落实煤炭抽检计划,加大煤炭质量监督抽检频次,及时向社会通报抽检结果,严厉查处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煤炭的违法行为。

完成时限:重点督办、长期坚持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督办单位:县市场监管局

6、坚决取缔无证照煤炭经营户,严厉打击各类销售不符合煤炭质量标准的违法行为。

完成时限:重点督办、长期坚持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督办单位:县工信和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

7、县市场监管局加强煤质检测能力建设,设立煤质检测机构,确保县具备煤质常规项目检测资质。

完成时限:2020年6月底前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督办单位:县市场监管局

8、县工信和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加强对煤炭市场、二级配送网点及煤炭经营企业的动态管理,强化日常监管。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督办单位:县工信和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

9、严格实行煤炭采购及运输报备制度。县煤炭交易市场按需求向县工信和商务局上报采购及运输需求,核准后,发放由工信、交通、交警联合签发的煤炭运输专用通行证,坚决查处无专业通行证运输煤炭的行为。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督办单位:县工信和商务局、县交通局、县公安局交警支队

10、按照《储(售)煤场地整治标志》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整治完善煤炭交易市场及二级配送网点扬尘防治、场地硬化、喷淋设施、污水沉淀等环保设施。

完成时限:重点督办、长期坚持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督办单位:县生态环境局

11、不折不扣落实煤炭检查站卡口或视频监控检查制度,加强驻卡值守,对运煤车辆进行严格检查,严禁运输不符合煤炭质量标准的车辆进入辖区。

完成时限:重点督办、长期坚持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督办单位:县交通局、县交警队、县市场监管局、县工信和商务局

12、实行运煤车辆“两证一票一单”制度(“两证”:煤炭经营户委托运输凭证或营运证照复印件,由县工信、交通、交警联合签发的煤炭运输专用通行证;“一票”:单车煤炭销售发票;“一单”:加盖有煤炭印签的煤质检验报告单)。

完成时限:重点督办、长期坚持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督办单位:县交通局、县交警队、县市场监管局

13、严格执行“一级市场集中购进批发,二级网点统一配送零售”制度,二级网点销售的煤炭必须通过一级市场统一配送,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销售,建立购销台账,实现来源可溯、质量可控,从根本上杜绝劣质煤炭销售经营问题。

完成时限:重点督办、长期坚持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督办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工信和商务局

1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加大处罚力度,严厉打击销售不符合煤炭质量标准的违法行为,对销售或运输劣质煤炭的经营户处以同等货值3倍的罚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在煤炭产品中掺杂掺假、以此充好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陪罚款。

完成时限:重点督办、长期坚持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督办单位:县市场监管局

1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对擅自改装已取得营运证的车辆,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对没有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货物脱落、扬撒等情形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1000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道路运输许可证;依据《公安安全保护条例》,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货车总体的外廓尺寸、轴荷或者总重量超过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汽车渡船限定标准的,由公路管理机构责令整改,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完成时限:重点督办、长期坚持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督办单位:县交通局、县交警队

16、全县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住小区、个体经营户和居民住户的生产、生活用煤必须符合规定标准,按照所在区域燃煤标准采购和使用一级煤炭市场或二级网点统一销售的达标煤炭。对采购、使用和销售的煤炭,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不定期进行抽检,发现不符合规定标准的煤炭,将依据有关规定从重进行处罚,并公开通报曝光。

完成时限:重点督办、长期坚持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督办单位:县工信和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生态环境局

17、加大煤质管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市场建设、卡口管控、检测能力、联合执法、专项整治、优质煤销售差额补贴等经费。

完成时限:重点督办、长期坚持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督办单位:县财政局

18、落实煤质管控主体责任,同时强化分级管控,靠实乡镇村一级煤质管控属地管理责任,做到监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完成时限:重点督办、长期坚持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督办单位:县工信和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生态环境局

19、以县生态环境部门综合执法机构为基础,从工信和商务局、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公安交警、城管执法等部门抽调人员,脱离原岗位,组建固定的煤质管控联合执法队,具体负责采购、运输、销售、配送、使用各环节、全过程的联合执法任务。

完成时限:2020年6月底前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督办单位:县生态环境局

20、在全县执行现有无烟2号煤标准(挥发分≤12%、全硫≤1%、灰分≤30%)的基础上,扩大无烟2号执行范围,将三十里铺镇扩大为无烟2号煤标准执行范围,加大联防联控力度,防止有烟2号煤倒流县。

完成时限:2020年6月开始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督办单位:县生态环境局

21、对反映的以次充好、扰乱煤炭市场经营秩序的线索由公安部门立案查处,依法打击。

完成时限:重点督办、长期坚持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督办单位:县公安局

22、利用电视、报刊、微信公众号等各种媒体加大环保型煤、无烟2号优质煤使用的宣传推广力度,做到家喻户晓,引导群众购买使用环保型煤、无烟2号优质煤炭。强化信息公开,对劣质煤炭抽检、查处情况进行公开公示,实行有奖举报,公开曝光查处销售、运输、使用劣质煤炭的典型案件,引导全县形成自觉抵制劣质煤炭的浓厚氛围。

完成时限:2020年5月开始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督办单位:县工信和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

23、对中央、省级环保督查反馈的煤质管控不到位问题整改开展“回头看”,按时限要求全面完成整改任务并销号。

完成时限:2020年6月底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督办单位:县工信和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生态环境局

四、工作职责

1、各乡(镇)政府严格落实属地管理主体责任,支持和督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煤质管控工作,确保按时限和要求完成各项整治任务。

2、县工信和商务局严格落实《州煤炭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发挥牵头职能,强化统筹协调,督导各乡(镇)进一步规范完善煤炭交易市场和二级配送网点建设。督促各乡(镇)彻底排查煤炭交易市场和二级配送网点,对相关问题列出整改清单,挂牌督办。

3、县市场监管局严格执行民用散煤使用标准,按照年度煤质抽检计划,加强煤炭质量监督检查,及时向社会通报抽检结果,依法查处无证零散经营、销售不符合煤炭质量标准等违法行为。

4、县生态环境局督促指导各乡(镇)进一步规范煤炭交易市场及二级配送网点环境设施建设,对已建成的煤炭交易市场及二级配送网点督促完善环评手续,监督落实各项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对煤炭使用单位(企业)煤炭质量进行严格检查,依法查处使用不合格质量标准煤炭的违法行为。

5、财政、交通、公安等有关部门依据《州煤炭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及省、州、县相关文件明确的任务,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积极主动做好煤质管控工作。

第3篇

一、挪威银行监管概况

挪威金融监管局是挪威的金融监管机构,负责对银行、财务公司、保险和证券交易进行一体化的监管。作为欧洲第一个采用一体化监管模式的监管机构,挪威金融监管局的监管模式现已成为组织金融市场监管的标准模式。

挪威金融监管局可以说是欧洲国家一体化金融监管的先驱。早在1983年,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就已归并到银行检查署。1986年,挪威银行检查署与挪威保监会合并以后,挪威金融监管局一直负责监管挪威的金融服务和证券市场。近期,一些新的监管任务,如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招投说明书以及保险中介的监管,也归并到挪威金融监管局进行监管。随着金融服务业的扩展,挪威金融监管局的监管任务在稳步增加,同时监管能力也逐步增强。目前这一机构已成为一家权威、高效的监管机构,执行广泛的监管任务。

挪威金融监管局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机构,根据挪威议会、政府和财政部的决定依法运作。挪威金融监管局监管对象广泛,包括银行、财务公司、按揭贷款公司、提供电子货币服务的机构、证券公司、养老基金、保险中介、投资公司、证券基金管理公司、证券交易所及其它经批准的市场、清算所及证券托管所、房地产机构、外部会计师、审计师,此外还监管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及证券市场合规情况。

挪威金融监管局的任务是确保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安全、有效地运行,保障社会和金融消费者的福祉,保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处于一个适宜的监管环境之中。通过对企业和市场的监管,挪威金融监管局努力促进金融业的稳定和市场的良好运行,增进市场信心,预防金融业危机的发生,并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件。

挪威金融监管局监管范围广泛,这就需要其有前瞻性地单独或合并使用一系列监管方式,包括:

——监管和监测。这是挪威金融监管局的核心任务,它包括监督被监管对象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指引,通过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来实施业务监管等,通过国际合作来监测宏观经济形势和影响金融部门的重大变化情况等。

——监管规则设定。监管规则设定旨在为经济活动和金融市场提供一个适宜的监管环境,使监管对象之间既具有竞争性,又能保持盈利。它既包括制定监管制度,也包括起草法律法规、参与立法委员会的立法活动等。此外,挪威金融监管局还参与到国际标准的制定。

——行政许可。包括依法对监管范围内的业务开办进行许可、审批。同时,对许可申请人提供建议,并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解释。

——信息和交流。挪威金融监管局十分重视与监管对象、工会组织、政府部门以及媒体的良好沟通,信息和交流目的是使挪威金融监管局的服务更加公开和透明,使享受服务的人了解相关法律以及挪威金融监管局作为一个监管机构所扮演的角色。

挪威金融监管局由五名正式成员和两名候补成员组成的董事会领导。董事会的正式成员和候补成员都由财政部任命,任期四年。日常管理工作由局长负责,局长由财政部任命。挪威金融监管局由三个监管部、一个行政部和各级辅助单位组成。各部根据功能和技术的不同下设处和科。跨部门的团队合作也日益普遍,以应对不同监管领域日益紧密的联系。

二、挪威银行监管中的几个特色

挪威在欧洲大陆国家中比较早的建立起了混业经营、混业监管的金融体制。在这样的金融体制下,银行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远比分业经营模式下更为复杂,这也对银行业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挪威金融监管局作为欧洲最早出现的一体化金融监管机构,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把银行业监管作为混业监管的重中之重。经过20年的监管实践,金融监管局已经总结出一套既符合本国银行业的发展特点、又充分利用自身监管资源的监管模式,其中的一些颇有特色的制度安排对于提高银行业监管的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挪威特殊的金融经济体制下,金融监管局的监管范围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金融领域,而成为了一个广泛涉及财政金融事务的监管机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金融监管局将外部审计和外部会计也纳入了其监管的范畴,这就为金融监管局进行监管创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金融监管局负责审计机构和审计师的登记、认证以及管理,以确保审计机构和审计师保持充分的独立性,并按照法律、法规及公认审计准则进行审计。监管局还联合挪威执业会计师协会对审计机构和审计师的行为,及审计报告的质量进行检查。其中,执业会计师协会主要负责对其会员进行检查。金融监管局除了审阅执业会计师协会每年递交的监管报告以外,还负责对其他审计机构和审计师进行现场和非现场的检查,其主要的监管对象是那些涉及金融领域,特别是涉及银行业的审计机构和审计师。对于不能达到监管要求的审计机构或审计师,监管局有权吊销其营业执照。与之相似,机构或个人开展外部会计业务同样需要通过金融监管局的认证,并接受其监督。金融监管局同样要通过其监管行为来确保会计行业在公认准则下健康有序地发展。

金融监管局要求商业银行及其他信贷机构必须将待实施的信贷规则事先上报金融监管局,而金融监管局将判断该信贷规则是否符合各种相关制度的要求,并决定该规则能否实施。这种制度安排实现了信贷风险监管关口的前移,使监管者可以提前了解商业银行的信贷制度安排,并控制信贷规则的准入,统一规范信贷市场秩序,同时,避免了对不符合监管要求的信贷规则进行事后的消极、被动修改的情况,有效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和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

近年来,由于金融监管局成功地实施了信贷规则准入制度,挪威的信贷市场取得了稳健的成长,信贷规模明显增长,而信贷损失则呈稳步下降趋势,银行利润也实现了平稳的增长。

作为与监管对象之间信息交换机制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监管局一直保持着在现场检查后与被检查银行董事会见面的惯例。这实际上是建立了将监管信息向银行管理层进行“正反馈”的渠道,并为外部银行监管和银行内部控制的有机协调创造了条件。现代银行监管理论强调银行内部控制的作用。1997年巴塞尔委员会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就提出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部控制原则。从中不难看出,在现代银行监管理念中,实现外部监管与内部控制密切配合是提高监管效率的必要途径。基于这种考虑,金融监管局强调在现场检查后与银行董事会及时见面,将发现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结果予以通报。这保证了银行董事会和管理层可以更好地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并迅速制定整改措施,在第一时间解决银行内部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委托——”冲突问题,保证类似问题在该银行范围内不再发生,从而有效规避银行风险。

金融监管局规定商业银行在披露重要信息以前必须先将信息呈送金融监管局,

经批准后方可对外公布。这就是信息披露前置制度,它是针对商业银行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可能引发的负外部性而制定的一种预警机制。金融监管局认为在商业银行披露重要信息以前应首先与金融监管局进行沟通,使金融监管局有充分的反应时间针对可能产生的某些重大消极影响来制定处理方案。这样可以避免金融市场上的债权人和投资者在短时间内对一些银行个体性或暂时性的问题产生过度反应,引发银行体系的系统性危机。多年来,金融监管局通过信息披露前置制度,及时、准确的掌握了银行业运行中的各种风险状况,为进行科学决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金融监管局的监管和指导下,挪威银行业在混业经营的复杂环境下,依然成功克服了自身的脆弱性,抑制了金融市场的过度波动,实现了银行业的平稳发展。

金融监管局建立了一套风险责任追究制度,该制度主要适用于银行的高管层,主要目标是督促管理层采取措施对操作风险和管理风险进行规避。在执行中,该制度以列席商业银行董事会、约见银行董事会成员为主要执行手段。当银行管理人员在执行、交易、交割等重要经营过程中,因为管理或决策失误而给银行造成损失,或当金融监管局发现高管人员没有尽到规避操作风险和管理风险的职责时,金融监管局有权约见银行董事会成员,要求董事会对高管人员的风险责任进行追究、处罚,严重的可以要求高管人员引咎辞职。金融监管局建立的针对银行高管层的问责机制,在问责中重视发挥董事会的作用,并通过引咎辞职等制度来强化问责机制的作用。通过这一机制,金融监管局可以督促董事会和高管层在强化银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三、对我国银行业的几点启示

(一)建立银行信贷规则统一审查制度

挪威金融监管局针对信贷规则准入所进行的监管,在维护信贷市场良性发展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这种制度的优点在于:一是保证了各商业银行所制定的信贷规则都能够符合监管部门的监管思想,从而统一信贷市场规则,避免各信贷机构各自为政,造成信贷市场无序竞争。二是避免了由于商业银行对潜在的信用风险认识不清而造成信贷规则具有盲目性。三是避免了对不符合监管要求的信贷规则进行事后的消极、被动修改,有效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和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

与之相比,我国信贷市场上各银行机构在制定信贷规则时拥有比较多的自,各银行各自为政,信贷规则五花八门,信贷市场缺乏一个明确、统一的运行规则,难以有效贯彻国家宏观调控和监管部门的监管政策。同时,商业银行在设计信贷规则过程中难以克服盲目性,监管部门也难以有效遏制商业银行在设计信贷规则时打政策球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可能助长商业银行的机会主义倾向,造成信贷市场上的无序竞争。我们可以借鉴挪威金融监管局采取的信贷规则准入制度,要求商业银行在制定信贷规则以前,先将草案报送银监会,银监会按照《信贷管理条例》以及相关的监管制度的指导精神,对信贷规则进行审查和核准,保持信贷政策的统一。如当前在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就可以统一要求银行制定控制高污染、高能耗行业以及过剩行业的信贷政策,贯彻国家实施的节能减排等经济发展战略。

(二)建立中介机构业务禁入制度

挪威金融监管局将银行业监管和审计、会计活动监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获得监管活动中的范围经济。这样的监管体制不但保证这些社会中介机构在对银行财务信息进行审核时更好地保持客观、独立和公正,而且也使监管局可以更方便地获得银行的各种信息,并可以提高这些信息的真实性,降低信息的收集成本,从而实现监管内部成本的“外部化”。这一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在我国目前尚不具有金融财政一体化监管平台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尝试建立“中介机构业务禁入制度”来对一体化监管框架进行局部的模拟。即: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在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时必须得到银监会的认可,如果一家中介机构与银行合谋弄虚作假,造成信息失真,银行监管部门可以禁止该中介机构今后再次进入与银行业务审计有关的业务领域。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来解决中介机构存在的潜在的“委托——”问题,拓展银行监管边界,使银监会可以把中介机构监管与银行监管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银行监管效率。

(三)建立银行信息披露事前报告制度

新巴塞尔协议将市场纪律作为银行监管的三大支柱之一,而市场纪律的核心问题就在于信息披露。新协议认为市场是一股强大的推动银行合理、有效配置资源并全面控制经营风险的外在力量,因此,强调通过信息披露来确保市场约束。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作为高负债经营的特殊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对于某些信息的公布确实可能带来巨大的负外部性。特别是那些涉及经营亏损、恶性突发事件或个体性危机的信息,一旦公开就可能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甚至可能危及整个金融系统的平稳运行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各国监管当局不得不予以高度重视。挪威的部分银行已经从2006年开始执行新巴塞尔协议,但金融监管局却仍然坚持信息披露前置制度。从他们的经验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银行业的信息披露进行特殊的控制是必要的和有益的。借鉴挪威金融监管局的经验,我国应该引入银行信息披露的事前报告制度,对银行业信息披露进行适当的控制。首先,要从制度上要求商业银行在披露重要信息前,应事先呈报银监会审阅。其次,要求商业银行在收到其他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管意见(如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呈报银监会。最后,应该给予银监会一定的权限,由其决定信息披露的适当时机和方式,力争在信息披露以前将问题化解,即使不能化解,也要为解决善后留出处置余地。当然,这并不是摒弃市场纪律和信息披露的原则,而是希望通过一定的弹性监管来找到更理想的方式化解各种危机。

(四)建立监管信息的传导机制

挪威金融监管局与被监管银行之间长期保持着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保证了外部监管与内部控制相协调。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比较晚,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当前监管者对被监管者的信息反馈还不充分。如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链条较长,当基层银监部门发现了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在经营中出现某些问题后,缺乏一个有效的途径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国有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和管理层,造成银行董事会与管理层、管理层与分支机构之间多重的信息不对称,委托——冲突不能得到有效改善。由此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银行监管很多时候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里的银行分支机构出现问题,就对哪里进行局部的处理,而不能真正对银行整体的经营思路和内控机制产生影响,因而无法彻底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借鉴挪威金融监管局的成功经验,在银监会和商业银行董事会之间建立行之有效的信息传导机制,使银监部门现场检查等监管信息及时传导到银行的董事会,并通过董事会对银行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经济资本管理等机制进行修补和完善。借助外部监管和内部治理的合力,来促进银行机构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4篇

药品化妆品监管科是县市场监管局组建后新成立的科室,涉及业务工作面广,政策性强,如果没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是很难胜任本质工作的。基于这一点,我把不断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在政治理论上,我能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认真学习了十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得失观,对待工作讲奉献,对待得失讲淡定,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在业务上,明白打铁先要自身硬的道理,自觉学习与本职工作有关的知识。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干中学,学中干,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增强工作能力。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依法办事、坚持优质服务、坚持高效行政。坚持廉洁行政,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便民的原则,文明履职、认真负责。严格执行“五条禁令”和“中央八项规定”,杜绝、以职谋利和“吃、拿、卡、要、报”等行为。

1、加强药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根据《____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14年药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积极开展药品生产企业日常检查工作。根据日常巡查要点,逐项对池州东升药业有限公司的人员机构、厂房与设施、物料与产品、生产现场等进行检查,全年共巡查4次。陪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gmp认证检查组跟踪检查两次。发现问题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并督促企业整改到位,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2、以防止流弊事件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了特殊药品的监管。制定了《____x县特殊药品专项检查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大了、品、蛋白同化制剂、终止妊娠药物的监管力度,每个季度现场监督检查1次,全年共监督检查14家次,定期上网处理预警信息,切实监控企业特殊药品购进、销售、储存等流向情况,全年没有发生非法购销等违法违规行为和流弊事件。

3、加强药品流通市场检查,规范药品经营秩序。

举办“全县药品经营企业贯彻实施新版gsp培训会议”,对新版gsp的购进、验收、保管、销售及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培训。要求企业按时间进度进行新版gsp认证申报工作,目前我县已通过新版gsp认证三家。建立完善全县药品零售企业信用档案。2013年度药品零售企业被评为守信48家,基本守信30家,一般失信3家。评比2013年度药品零售企业“示范药店”的17家,树立一批消费者满意、严格守法、诚实守信、管理科学、服务周到的“示范药店”,使企业的信用意识、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从而带动整个行业健康发展。共检查药品批发企业12家次,药品零售企业102家次。

4、开展药品抽验工作

全年共抽验基本药物50个批次,日常监督抽验181个批次。基本药物合格率为100%,日常监督抽验合格率为97.3%。

5、强化基本药物质量监管

加大对基本药物流通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力度,强化基本药物配送企业的监管,对辖区内配送企业开展日常监督检查4次,对企业的采购渠道、购进验收、储存养护、出库复核等影响药品质量的重点环节进行了重点检查。通过村卫生室“规范药房”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对村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环节的监管力度。通过这些有效的监管措施,全县基本药物质量进一步提升,公众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度和信赖度有所提高,用药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6、开展疫苗流通监督检查工作。

根据省、市局有关文件要求,对县内疫苗流通开展了全面监督检查。重点检查疫苗分发、使用单位是否是具备相应资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是否建立和完善疫苗质量管理制度,制度执行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建立并保存真实、完整的购进、验收、分发记录。是否具有保证疫苗质量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储存、运输是否符合冷链要求,是否建立了冷链记录等。

7、加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工作。

与县卫生局联合印发《2014年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计划》,举办了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整年监测工作培训班两期。每月向有关医疗机构通报医疗机构药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情况。全年共收到adr报告566份,新的严重的报告数20份,其中90%病例来源于医疗机构。

8、加强化妆品经营企业日常监管。

对全县的化妆品经营企业进行了摸底调查,制订了《全县化妆品经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第5篇

为加强和规范我县物业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各相关单位在物业管理中的主体职责,形成齐抓共管良好局面,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居住环境,根据《山东省物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运作市场化、服务品质化的要求,进一步健全物业管理体系,完善物业管理机制,提高物业管理水平,促进物业管理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强化长效机制建设;坚持物业管理与城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和社区建设相融合,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坚持政府引导、社区(居民)自治、群众参与,推进老旧住宅区管理;坚持行政监管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创造公平公正、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

(三)工作目标

通过3年努力,全县物业管理和物业服务业发展水平有明显提升。

——物业管理工作体制进一步完善。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物业服务体制,形成服务规范、管理有序、和谐文明的长效机制,实现物业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培育一批物业服务龙头企业。

——物业管理联动机制进一步健全。属地政府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及供水、供气、供电等专业经营单位履职到位,执法职能延伸至住宅小区,及时有效处理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突发事件,遏制违法违规行为,消除安全隐患,维护物业管理秩序。

——业主参与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县符合条件的住宅小区都必须成立规范的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及全体业主的主体意识、自我管理意识、物业服务消费意识和参与物业管理的主动性明显提高。

二、工作职责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综合协调”的原则,落实行政监管和公共服务责任,建立县级相关部门、乡镇(街道)、社区三级物业管理体系。健全物业主管部门行业管理、属地政府具体负责、社区居委会组织实施、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有效发挥社区基层组织和业主自治组织作用,共同推进全县物业管理工作。

    (一)县政府成立县物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分管副县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物业行业主管部门、属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作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物业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政策制定、统筹协调和考核督查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以下简称县住建局)。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物业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督查,负责牵头制定物业管理配套政策,研究重大问题的解决方案,为领导小组决策提供依据。

(二)各相关职能部门职责

县住建局:负责全县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做好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物业承接查验的监管和物业管理矛盾纠纷协调处理,对物业企业服务行为进行监管以及对物业服务诚信制度建设和物业管理法规政策进行指导培训等工作;配合查处各类违反城乡规划建设法律法规的建设行为以及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的违规行为。

县物价办:负责制定和出台住宅物业管理收费的相关政策及规范性文件;核定普通住宅前期物业服务收费标准;严格执行物业管理收费备案制度;负责对物业服务收费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乱收费的行为依法查处。

县城管局:负责做好城市供暖、供气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调处因供暖、供气产生的物业管理纠纷;对各小区环卫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为各物业小区清收的生活垃圾向指定地点归集、清运提供便捷服务等工作;加强对小区下排管网等市政设施建设的指导;加强对小区的园林绿化工作的指导、验收、监督;负责及时查处物业使用人乱搭乱建、侵占绿地、破坏房屋外立面等违规行为。负责查处经营者在物业管理区域内造成噪声、油烟等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调处因此类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

县市场监管局:负责依法办理物业企业的工商注册登记;协助有关部门查处在物业管理区域内违规擅自从事餐饮、娱乐、旅馆等经营活动的行为;负责对电梯等特种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管理进行监督检查,查处特种设备在安装、改造、维修和使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县水利局:负责做好供水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调处因供水产生的物业管理纠纷。

县公安局:负责对物业保安组织实施监督、管理,指导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及时处置住宅小区的突发性治安案件;对暂住人员和流动人口强化管理;加强对业主委员会公章刻制的管理;公安派出所负责监督指导住宅区物业服务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查处堵塞消防通道、破坏公共消防设施等违法行为。

县消防大队:负责监督指导高层公共建筑物物业服务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查处堵塞消防通道、破坏公共消防设施等违法行为。

供水、供电、供气、供暖、通信、有线电视等单位:依照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和《山东省物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依法承担物业管理区域内相关设施设备和管线维修、养护的责任。

(三)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辖区内的物业管理工作,主要职责为

负责组织、指导辖区内业主大会成立和业主委员会换届工作,监督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负责召集相关部门、单位召开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协调解决物业管理有关问题;要明确相关分管领导及责任人,积极落实社区物业管理的相关工作,把物业管理工作纳入社区建设规划,以物业管理服务推动社区发展、拓展社区服务范围,逐步形成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良性互动的新机制。

(四)社区居委会主要职责

社区居委会具体指导、协调物业管理的有关工作,全面落实物业管理各项工作;协助指导、监督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依法开展业主自治管理,协调业主委会、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关系,调处各类物业管理纠纷;在各小区没有或者未能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以及业主委员会不能正常开展工作期间由社区居委会代替行使业主委员会职责。

(五)物业服务企业职责

物业服务企业要全面履职尽责,严格履行合同约定职责;接受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街道)、社区的监督指导;协助乡镇(街道)、社区组织成立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积极参与物业管理社区协商工作,并落实协商成果;切实维护好小区管理秩序,尽职劝阻管理区域内出现的私搭乱建、乱圈乱占、乱堆乱放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向所属乡镇(街道)、社区或相关职能部门报告,并全程跟踪、协调政府执法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到位。

三、完善工作措施,规范居住小区管理

(一)着力解决当前小区物业管理的突出问题

1、加大物业小区执法力度。推动部门执法进小区活动,努力将《山东省物业管理条例》中规定的住建、城管、物价、公安、消防、市场监管、环保等部门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监督管理和执法职责落到实处,建立违法行为投诉登记制度,并在物业管理区域公布联系人姓名和联系方式,对违法行为及时作出处理;物业服务企业和乡镇(街道)、社区要加强配合,及时劝阻和报告违法违章行为,积极协助执法部门依法处置。

2、加强物业小区停车管理。物业服务企业要切实做好小区物业内车辆停放秩序的维护工作,引导业主有序停车;对占用消防通道、破坏基础设施等违法违规停车行为,在物业服务企业、乡镇(街道)、社区劝阻无效后,公安部门应在接到投诉举报后及时处理。

3、破解物业服务费收费难问题。倡导全社会的物业服务消费理念,业主未按物业服务合同约定交纳物业服务费的,业委会应当采取有效途径督促其履行合同进行交纳;党员干部拖欠物业服务费的行为,每年年底由物业公司统计,县住建局汇总后报县督查局进行督查;提倡产权过户时,双方当事人对物业服务费的结算情况在转让合同中作明确约定,并在办理产权过户时,提交物业费缴纳凭证。

(二)结合实际,分类实施物业管理工作

1、老旧小区。经调查摸底,我县目前有老旧小区(破产企业及单位失管)小区35个,户数1173户,物业服务面积近22万平方米,小区内房屋及基础配套设施老化、陈旧,急需改造。

首先由街道办事处牵头,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本着先急后缓、先易后难、量力而行、分期实施的原则进行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工作,县财政根据老旧小区的项目实施情况配套专项资金,用于老旧小区的防洪防涝、危房加固、道路维护、环境整治等简单的维修改造及物业管理等费用。

其次有条件的旧住宅小区,通过整治,引进信誉好的物业服务企业实施物业管理。物业管理可以分别处理,一是对具备条件的老旧住宅区,由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指导成立业主委员会,实行居民自治或引进物业服务企业实施专业化管理;二是对没有条件实行居民自治和引进专业物业服务企业的老旧住宅区,则由社区居委会组建“物业服务中心”,落实以日常保洁、设施设备管护、公共秩序维护为主要内容的物业服务;三是按照“民事、民议、民定”的原则,确定管理模式、服务内容和标准,以及物业服务收费标准。

2、单位自建小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带头示范,其办公楼宇、居住小区,本着“先改造、后移交”的原则,水、电、暖、气等专营单位验收合格,实现专营单位管理后,由各单位组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实行规范化物业管理,签订物业管理合同。

3、商住小区。一是稳定商住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规范物业服务市场退出机制,完善物业服务招投标机制,确保物业服务不断档、覆盖率不下降。二是提升业主组织的备案率,加强业主组织建设,全面规范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组织行为,依法监管、规范备案。三是积极开展创优和星级评比活动,推行“质价相符、等级自选”的物业服务收费方式。通过企业、行业自评和社区、街道、县层层推选,奖优罚劣,优胜劣汰,引导物管企业创先争优,大力推进物业服务品牌化,推动物业管理行业整体水平提升。

(三)注重长效,严格规范物业管理行为

1、规范物业项目前期管理。物业项目前期管理实行街道、社区先期介入,参与协调开发建设单位通过招投标方式选聘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积极探索建立物业管理履约保证金制度,确保前期管理底数清楚,监管到位。

2、加强业主组织建设。各乡镇(街道)、社区居委会要加强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组织建设指导和培训,加强业主委员会备案管理,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确保业主委员会顺利组建和健康有序工作。监督、引导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对业主公共财产进行自主管理。

3、从严治理,规范物业服务市场。县住建局要加强物业管理机构队伍建设,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物业管理机构,在局机关设立专门的物业管理科室、配备人员、强化物业服务监督管理。完善物业服务企业诚信制度建设,制定物业服务行业行规,严格查处违反物业服务行业规范的行为。

四、组织领导和措施保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物业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具体负责全县物业管理有关协调工作,每半年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和协调解决物业管理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县住建局要加大组织、协调、指导、考核和督查力度;县民政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物价办、县城管局、县公安局及其他行政管理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各乡镇(街道)应切实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责任,明确目标,细化任务,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协调处理物业管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供水、供电、供暖、供气、通信等公用企事业单位,要依法做好相关管线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形成合力。

(二)政策支持,激励发展。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扶持老旧住宅区物业管理,提高运转效率和服务质量,逐步实现收支平衡。探索制定商住小区物业服务企业星级评比和奖励办法,激励商住小区物业服务企业提升服务水平。

第6篇

一、总体目标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保护生态优先、节约集约利用、依法稳步推进”的原则,通过专项整治和治理恢复,全面取缔和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严重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等非煤矿山企业,达到我市矿产资源开采“有序、有限、有期”的要求,确保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明显规范,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二、组织领导

市成立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负责人任组长,政府办公室分管主任、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市经信委、安监局、市场监管局、环保局、供电公司、国土资源局分管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有关部门开展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王书远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整治范围

专项整治工作范围为全市所有非煤矿山企业。内容包括: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矿业权管理审批、安全生产情况、无证照生产经营情况、采矿行为管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企业技术改造产品提档升级情况等。

四、实施步骤

专项整治行动从2016年6月份开始,9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6年6月中下旬)

制定下发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成立工作小组,全面安排部署,同时要认真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具体到每一个非煤矿山企业。

(二)全面排查阶段(2016年7月上旬至7月中旬)

各乡镇对辖区内非煤矿山企业进行排查,依法严肃查处越界开采、非法开采和无证照生产企业。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检查办法,迅速进行调查摸底。对违法开采粘土资源,专门组织班子进行现场跟踪督办,防止违法开采粘土资源行为持续升温。

(三)集中整治阶段(2016年7月下旬至2016年8月底)

按照“谁破坏、谁治理”原则和“边开采、边治理”要求,明确环境恢复治理责任主体,确保完成环境恢复治理。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开采行为,对违法开采情节严重的企业,明确是否予以关停并转,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检查验收阶段(2016年9月下旬)

市成立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验收小组,对各乡镇专项整治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验收,确保整治工作落实到处。各乡镇积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整治一个,见效一个,验收不合格的要及时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进行关闭。建立健全常态化治理机制,对列入关闭的非煤矿山企业的落实情况,由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考核。

五、责任分工

各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职、各尽其责,确保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乡镇政府: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对有越界开采、不按开发利用方案开采等行为及时制止并报告;对非法开采的,及时制止并暂扣相关机械设备;根据上级要求及时关闭无证无照生产和列入关闭计划的非煤矿山企业,并做好稳控工作。

国土资源局:负责核查采矿许可证发放情况;检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的编制、审查、实施以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缴存情况。对无证开采、越界开采、不按开发利用方案开采等行为进行查处。

安监局:负责检查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对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矿山企业进行查处。

环保局:检查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内等开采环境破坏情况。对破坏开山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市场监管局:负责核查企业营业执照载明的经营范围是否含有粘土资源开采项目。配合属地乡镇查处无证无照非煤矿山企业,对列入关闭计划的非煤矿山企业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经信委:负责引导、扶持非煤矿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产品提档升级、产业集聚发展,依法处置无证无照和列入关闭计划但逾期未关的非煤矿山企业。

供电公司:根据上级的停电通知,负责对无证无照、非法开采、计划关闭的非煤矿山企业依法实施断电。

六、工作要求

(一)落实责任,明确职责分工。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整治工作,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工作方案,组织专门力量,认真开展整治工作,确保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第7篇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已成为民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立法体系已经初步建立,相关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与措施也较为严密。但是,由于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呈现出多、小、散等特点,加大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难度,特别是基层薄弱的监管能力,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呈频发和多发趋势。如何有效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已成为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思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近年来,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食品安全形势总体上呈现稳定向好发展态势。但是,在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多、小、散,产业整体水平不高的这样一个发展阶段,特别是基层薄弱的监管能力,使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呈频发和多发趋势。如何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作者认为,坚持食品安全工作重心下移,切实强化基层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健全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这也是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1明确职责,准确定位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职能

食品安全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单靠市、县两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很难监管到位,需要进一步明确基层政府、街道办事处职能:一要强化隐患排查。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从事食品安全工作的同志对基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状况了解最清楚,各食品监管部门要紧紧依靠基层同志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全面掌控不同类别企业的潜在隐患和风险点,把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二要强化信息上报。各乡镇(街道)都要安排专人负责信息上报,加强日常信息的收集和报送工作,拓宽信息报送渠道,畅通信息报送网络,确保食品安全问题早报告、早处置。三要强化协助执法。乡镇(街道)食品安全监管员和村(社区)协管员大多不具备独立执法资格,但是要积极协助市县两级监管部门开展执法活动,有效弥补监管部门执法力量不足的缺陷。四要强化宣传教育。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工作举措等,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同时提高社会公众的维权意识和监督意识,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格局。

2创新体制,科学合理设立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近年来,国务院做出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的重要部署,主要目的是建立集中统一的监管体制,责任明确、主体清晰。作者认为,就我市来看,每个县区市场局根据当地人口数量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状况实际,需要将编制设定在40到100人之间,将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等工作职能整合起来,形成集中统一的监管模式。每个乡镇(街道)联系至少2名监管员,有条件的县区可以采取派驻的方式深入乡镇(街道)工作。每个乡镇(街道)设置食品安全办公室,人员编制在3-5人为宜,编制可以从其他部门调剂解决。这样设置的优势是,既可以锁定乡镇属地管理的责任,又解决乡镇监管不执法的困境;同时乡镇(街道)食安办对上既接受乡镇政府的直接领导,又接受县区食品安全办的工作指导,同时协助县区食药监局的具体监管工作,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可以协调当地工商所、农业办、教育办、公安派出所、乡镇卫生院等机构共同开展食品安全工作,形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合力。

3健全制度,逐步完善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

乡镇(街道)食品安全办作为乡镇(街道)政府常设机构,承担着辖区内食品安全组织协调和日常监管工作,需要健全一系列工作制度:一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分析本辖区食品安全形势和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和办法,安排部署本辖区食品安全工作;加强食品安全各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络,推进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二要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和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督促食品安全成员单位更好地履职尽责,协助相关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食品企业(基地)生产经营行为;三要建立协助执法制度。积极协助县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执法和联合执法活动,有效弥补监管执法力量不足,提升监管效能;四要建立信息报告制度。加强对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汇总和整理,及时掌握食品安全工作动态,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做到食品安全信息的综合利用和分析;五要建立应急处置制度。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落实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确保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故),乡镇(街道)监管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控制现场、组织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社会稳定;六要建立宣教培训制度。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培训和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进一步提升乡镇(街道)和村(社区)食品安全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扩大食品安全宣传覆盖面,努力营造良好氛围;七要建立考核评估制度。将乡镇(街道)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县区目标考核体系,逐级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状》;确保食品安全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八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强化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落实,确保履职尽责。凡是发生失职、渎职,,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4加强培训,着力提高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按照“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市、县两级政府食安办要将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食品安全监管员、信息员的培训纳入培训年度工作计划,所有基层监管人员必须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可参与执法活动。一是强化业务能力培训。要依托各类培训机构、专家团队、科研院校,围绕基层监管职能、行业特点和监管重点等具体内容,定期开展各类业务能力培训,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断提高基层监管人员自身业务能力,确保食品安全隐患排查的实效性。二是强化法律法规培训。定期开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基层监管人员执法水平。三是强化信息技术培训。食品安全工作千头万绪、复杂多变,新的形势要求基层监管人员不断提高应对高科技和新技术的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科技性,逐步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举办实战演练,提高监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5综合施治,切实提升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效

第8篇

一、我市食品药品安全现状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担对我市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的全程监督管理,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对重大事故的查处的职责。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共有干部、职工43名,其中市局机关有21人,大专以上学历占93.8%,平均年龄为34.14岁。

目前,全市共有涉药单位1277家,其中药品生产企业1家,医疗机构961家,药品经营企业306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7家。有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8684家,其中:食品生产加工(含小作坊)1388家,食品经营企业(个体工商户)4577家,餐饮单位2780家。

近年来,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食品药品市场秩序显著好转。

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20__年,我市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形成了以市食安委直接领导,食药监局综合协调,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格局。制定了食品安全责任制、食品安全暗查暗访制度、信息制度、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统一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与专项检查,加大了对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领域、餐饮消费等领域的执法力度,规范了食品市场秩序;初步形成“监管体制基本理顺、两网建设成果初显、专项整治成效明显、人员素质逐步提升、安全意识渐入人心”的食品安全监管局面,全市食品安全状况总体趋好,20__年,全市农产品农残检测合格率均在95.5%以上。地产食品抽样检测合格率为98.2%,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率达到93%,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测评列全区第一。先后共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1个,自治区级食品安全示范乡镇7个,食品安全示范街(区)2个,示范市场3个。近年来,全市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在药品安全监管方面,大力实施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对辖区内1家药品生产企业、911家医疗机构和288家药品经营企业建立了信用信息档案,建档率达到了99.25%。深入开展药品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实施药品生产经营企业gmp、gsp认证及跟踪检查,目前全市306家药品经营企业通过gsp认证的293家,通过率为95.7%。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药品从业人员素质,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13期,培训人员累计2__人次。同时,对__市电视台的两个频道进行监测,对检测到的违法的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广告进行证据刻录,及时移交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规范整治,全市药品安全形势总体良好,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基本健全,基层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和队伍进一步完善,制售假劣药品等违法犯罪行为明显遏止,药品市场规范有序,有效保障了群众用药安全,有力地促进了医药经济健康发展。

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虽然通过近几年的规范整治,食品药品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但食品药品安全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一是食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频频发生,"非典"、"禽流感"的暴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二是假冒伪劣食品屡禁不止,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三是食品中新的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物,以及致病菌对常用治疗药物不断增加的抗药性,对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食品中毒、滥用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量超标等使人们"谈食色变";四是食品新技术、新资源应用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新的问题;五是“齐二药”、“欣弗”等接二连三的药品安全问题不断触动公众脆弱的神经。就我市来讲,食品药品安全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群众安全合理饮食用药意识不强。群众普遍缺乏安全合理饮食用药知识,特别是边远农村的群众在饮食、就医用药时往往只图方便、便宜,识别假劣药械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薄弱。

(二)零售药店经营行为不尽规范。由于药店数量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布局不够合理、市场存在无序竞争等情况,零售药店药师不在岗现象较多。部分药店经营管理不规范、处方药不凭医生处方销售、药品、保健品不按规定分区摆放及以保健品冒充药品销售使用等现象均较常见。

(三)农村医疗机构药房硬件和管理达不到要求。尤其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的药房管理是基层药械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药械管理水平较低,

规章制度不健全,硬件设施较差,个别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存在药品过期失效和被污染的现象,卫生条件急需改善。 (四)药品、医疗器械和保健食品广告宣传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夸大药品医疗器械的治疗效果或以药品治疗效果描述食品保健品的功能,甚至采取赠药、现场免费使用等方式为饵,诱使消费者产生非理性的消费活动。

(五)食品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安全隐患难以根治。食品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偏低, 80%以上为10人以下的小作坊;此外散布在城乡的小作坊、小商店、小餐馆、小摊点、小市场流动性大、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经营管理方式落后,尤其是小作坊生产技术和装备落后,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较弱,成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难点;食品生产加工作坊周边环境和生产条件较差,个别商店进货渠道不规范,经营过期变质食品现象及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行为时有发生。

(六)食品从业人员素质较低,食品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食品准入门槛较低,直接导致相关规范、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流于形式。

(七)检验能力滞后于食品产业发展。我市目前能够承担食品监测的仅有__市质量检验所和市疾控中心两家,其他均为快检设备,且设施设备相对落后,只能对食品安全一般性指标进行检验,重要的指标无设备和人员无法进行检验,开展大范围的食品检验工作困难大,导致食品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制存在缺陷。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各监管职能部门在实际运行中出现多头监管或监管缺失等现象,如食品生产企业抽检频次高、节前多部门一窝蜂重复抽检,企业意见较大;检测信息尚未达到共享,食品相关产品监测机构、检测设备存在重复建设,造成财政专项资金投入绩效不高或浪费。药品监管体制和机制同样也存在着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的问题。如在药品广告监管工作中,审批权在药监部门,而行政执法权在各级工商部门,广告的又是通过广电部门进行的,药监部门发现违法广告要移送到工商部门处理,没有主动权,监管不能到位。

(二)监管手段落后。一些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方法已不适应药监工作的需要。运用高科技监测手段开展工作与制假售假违法手段不断升级的形势相比,有许多不相适应之处。

(三)基础薄弱,投入不足,食品药品监管设施亟待改善。食品安全监管投入严重不足,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得不到加强,基础依然薄弱。尤其在乡镇和村级,组织不健全,人员不落实,办公设施缺乏,无工作经费,宣传不深入,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意识较低,加之乡镇没有具体的执法职能,各项工作大多停留在纸上,很难落到实处,食品药品安全投入亟待加大,基础设施亟待改善和提高。

(四)群众质量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低。受传统观念和受教育程度及现实经济状况影响,全社会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理解和认识参差不齐,广大消费者食品药品安全和质量维权意识薄弱,农村地区群众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意识更是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低下,给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不法行为以可乘之机,全社会的食品药品素质亟待提升。

四、解决的对策和方法

(一)切实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当前全国上下正掀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作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首要任务是解放思想,进一步树立科学监管理念,重点要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监管与发展的关系。监管是手段,发展是目的。为了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首先要强调监管,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是我们履行监管职责的忠实表现,为了更好地发展,要以监管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全面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各项工作。二是正确处理好监督与帮促的关系。要以食品药品产业健康发展为标准,以扶正祛邪为原则,把食品药品监管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在保证食品药品安全的同时,促进食品药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三是正确处理好处罚与规范的关系。处罚只是手段,规范才是目的。在药品监管执法过程中,要合理使用行政处罚权力,要将确保百姓用药安全作为实施处罚的出发点,将规范企业行为与促进企业发展作为实施处罚的归宿点。四是正确处理好履职与建设的关系。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履行食品药品监管职责,又要着眼长远,努力抓好系统的自身建设,强化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主、客观条件。

(二)着力推进依法行政。积极建立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置三个环节的监管长效机制,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的有机结合。继续加强食品药品行业自律,要严格明确并落实企业作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的主体地位,融法律法规宣传于监督检查全过程,强化企业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建立企业自查机制,监管部门及时通报食品药品市场动态,使相关单位能够了解相关政策,有针对性的加强食品药品管理。结合《食品安全法》的实施,组织开展大规模的集中宣传活动,广泛普及科学合理饮食用药知识,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的浓厚氛围。

(三)切实提高监管水平。一是着力构建多部门协作监管机制。通过构建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与相关部门建立长效协作机制,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等方式建立上下联动、联合监管和区域协作的联合打假机制,形成强有力的食品药品监管协作网。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市场巡查和分片包干制度。结合辖区内市场状况,以涉药单位的数量、分布为基础,以信用等级评价为参考,对年度的监督检查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制定出科学严密的年度、季度、月和周巡查计划,确保市场检查的覆盖面、频率和效果。三是积极创新监管手段,加快电子监管系统建设步伐,实现药品监管部门和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的网络互联互通和对涉药单位药品购进、销售、库存的快速掌控,提高监管的效率,降低监管成本。四是继续加大对药品生产企业gmp跟踪检查和药品经营企业的gsp的跟踪检查力度,进一步地监督实施好药品分类管理和处方药的管理,使企业规范经营、合法获利。

(四)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食品产业链条长,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目前不可能将食品安全的监管统一在一、二个部门,因此,当前要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完善监管体系:一是重点解决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过于分散的状况,将监管的职能相对集中,进一步明确权责,通过完善和加强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效率和权威,降低行政成本。二是实施食品安全监管的网络化管理,在合理分配部门监管权力的基础上做到

第9篇

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打造便利的市场环境

(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1.优化开办企业服务。简化住所登记要求,推行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推动“一照多址”“一址多照”。完善企业名称筛查规则,提升自主申报系统智能化水平。加强企业名称权利保护,建立争议行政裁决机制。对不涉及许可的一般经营项目企业设立登记试行登记确认制。建立健全成渝地区市场准入异地同标便利化准入机制。

2.增强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功能。依托“渝快办”平台推出电脑端实名身份认证、手机端开办企业“E企办”,实现“一个终端”全办结。提升“一网通”平台智能化水平,商业银行实时生成企业账户预约账号,员工参保自动办理,引导企业通过“一网通”平台首次办理税务和社保事项,实现“一个平台”全覆盖。

3.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及电子印章应用。企业设立即免费发放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拓宽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场景,并逐步扩大到公共事业、商务活动等领域。

4.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加快部门间信息共享对接,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应减尽减。推动行政审批改为行政备案的事项有序纳入“多证合一”范围,试点开展“一企一证”改革,探索“一照通”登记许可服务新模式,实现“一网受理、一单告知、一表申请、一标核准、一窗发照”。

5.完善企业退出制度。深化企业简易注销改革,建立简易注销容错机制,试点企业强制退出制度,探索简化普通注销程序。优化企业注销“一网通”平台功能,将企业注销信息实时与公安、银行、住房公积金管理等单位共享,便于企业快捷办理公章注销、银行账户注销、公积金账户注销等事项。

(二)优化水电气接入服务(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市经济信息委、国网市电力公司、重庆燃气集团)。

6.压减接入时间。获得用水一般项目用户全流程总用时不超过9个工作日。获得用电低压小微用户全流程总用时不超过8个工作日,10千伏城镇用户全流程平均用时不超过30个工作日。获得用气用户办理总用时不超过13个工作日。

7.实现外线工程“零投资”。在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除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另有规定外,不得由用户承担建筑区划红线外发生的任何费用。

8.优化办理方式。推行全流程“一站式”集成服务和帮办服务,精简受理材料,实现报装、查询、缴费等业务全程网上办理。坚持政企协同,通过“渝快办”平动推送开办企业、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信息,供水供电供气企业提前介入、主动服务。

(三)有效提升融资便利度(牵头单位:市金融监管局)。

9.提升企业融资服务水平。引导金融机构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效率,运用科技手段增强风险管控能力,完善贷款标准、优化放贷流程,推行线上服务、“不见面审批”等便捷服务。继续落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等惠企政策。大力发展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优先为小微企业“首贷户”提供贷款担保。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通过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开展直接融资。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发行符合国家战略的绿色债、乡村振兴债、双创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

10.依托信用建设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推动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银税互动”扩面放量。建成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重庆站),提供信用查询、融资对接等服务。鼓励税务、社保、公共服务机构与金融机构数据信息共享,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用贷款规模。提升地方征信机构服务能力,为金融机构提供信息支持,推动信用产品和服务创新,逐步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比重。

11.完善银企融资对接机制。全面推进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中心建设,组织商业银行集中入驻办公,打造金融服务“直通车”。持续开展银企对接专项活动,完善融资信息供需平台。优化“渝快融”功能,持续丰富企业融资主题数据库数据。持续拓展“渝企金服”平台功能,深化普惠金融服务。

(四)促进政府采购规范有序(牵头单位:市财政局)。

12.完善电子采购平台。健全政府采购网、政府采购APP功能,提升用户使用便利度。推进政府采购电子招投标,加快实现远程电子开标、异地电子评审和在线信用评价。

13.优化采购流程。严格落实政府采购意向公开,便利供应商提前了解采购需求及相关信息。加强招标机构管理,建立完善政府采购机构基本信息数据库。压减签约等待时间,采购单位原则上应在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20日内和中标(成交)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或拖延合同签订。

14.强化合同管理。不定期开展政府采购合同公告和合同备案监督检查,推动政府采购合同公告和备案及时、规范。合同执行完毕,采购单位或采购机构原则上应在7个工作日内组织履约情况验收,不得无故拖延或附加额外条件。

15.加强支付和交付监管。对满足合同约定支付条件的,采购单位原则上应在收到发票后5个工作日内按程序办理支付手续。提高预付款比例,推动实现预付款支付比例不低于30%(中小企业不低于50%),减轻中标企业资金压力。

(五)推动招标投标开放公平(牵头单位: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

16.深入推进“互联网+招标投标”。全面推行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加快推进“不见面开标”。完善招标投标平台体系,推动实现招标投标信息与行业主管部门信息互联共享,提高招标投标活动便利度、透明度。

17.降低招标投标参与成本。鼓励以电子保函形式进行投标担保、低价风险担保、履约担保、支付担保,减轻市场主体资金占用压力。加快制定并推行覆盖所有行业的标准招标文件和合同示范文本,提高招标文件编制效率,促进招标投标行为公平、公正。

18.建立公平有效的投诉机制。修订重庆市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实施细则,完善投诉处理机制,严控回复办理时限。畅通投标人质疑投诉渠道,为投标人提供更加高效快捷的维权服务。探索将招标投标市场主体违法违规失信行为纳入诚信体系并予以公示。

19.优化低风险简易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建设管理。推进低风险简易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加快实现中标通知书网上推送、合同签订网上办理。强化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信息公开,加强全过程监管。

(六)强化包容普惠创新(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20.重点围绕科技创新、人才流动、市场开放、基本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交通出行等领域,全面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和竞争力,提高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培育国家级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优化市场化引才机制,大力培育和发展人力资源市场,推动“互联网+人才服务”,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水平。深化加工贸易示范区建设,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升级外商投资全流程服务体系,出台外商投资投诉协调管理办法。

二、打造高效的政务环境

(一)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

21.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便民化。深化减证便民措施,推广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逐步扩大告知承诺事项覆盖度。完善“渝快办”平台移动端“亮证”“扫码”功能,加强高频电子证照在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社保、卫生、公安、住房城乡建设、民政等领域的应用,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一次办”。

22.加快推进“跨省通办”。推动74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今年内实现“跨省通办”。加快推动第二批“川渝通办”事项落地见效,今年10月底前实现同一事项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同标准受理、无差别办理、行政审批结果互认。积极扩大“跨省通办”范围,建立西南五省(区、市)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协作机制。

23.提升“渝快办”平台服务效能。优化“渝快办”平台技术架构,规范系统对接标准,持续提升平台安全性、稳定性。大力拓展电子政务外网覆盖范围,推动非涉密业务专网与电子政务外网对接整合,提升网络承载能力,提高全程网办事项运行速度。开展“渝快办”平台使用体验评估,大幅度提升界面友好度。

24.健全“渝快办”平台管理机制。制定“渝快办”平台运行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管理服务事项、数据资源、运行维护、安全保障等。研究建立数据资源确权、开放、流通、交易相关制度体系,构建大数据交易平台和政务数据开放平台。加快数据共享交换体制机制建设,持续提高数据共享交换效率、完善数据资源目录。积极探索建立“渝快办”平台专业化运营体系。

(二)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委)。

25.深化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小低项目)全流程改革。探索扩大小低项目政策覆盖范围,逐步推行小低项目办理建筑许可告知承诺制。小低项目免办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取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过程中的放验线手续。强化小低项目供排水接入“三零”服务,进一步优化供排水接入办理流程,加强供排水部门协同合作,实现供排水一次性查勘、一次性接入。全面落实小低项目简易验收制度,优化竣工规划核实、不动产登记办理流程。

26.加强建筑质量控制。全面落实工程质量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根据风险等级确定质量安全监督检查频次和内容,小低项目只进行1次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完善小低项目施工后用途控制,超出规定用途范围的必须取得规划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许可。完善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制度,建立建设工程风险保障机制,提升工程质量。

27.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分级分类管理,精简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涉及的审批事项、技术审查和中介服务事项。加快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实现投资项目在线监管服务平台、国土空间规划业务协同平台等业务系统数据实时共享。加快落实区域评估,明确节能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水资源论证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等事项的区域整体评价评估的实施细则和技术要求,对区域内建设项目可采取直接准入、告知承诺制、容缺受理等方式简化审批流程。全面推进“多测合一”,深化规划核实测量、绿地核实测量、人防工程核实测量、地籍测绘、房产测绘等5个测绘事项标准制定和流程再造,实现一次委托、一次完成,出具一份测绘报告。

(三)持续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度(牵头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

28.深化不动产登记“一窗办理、即办即取”改革。在不动产登记服务大厅安装电子签批屏,提升身份核验办理体验。完善电子完税证明和电子票据应用流程,推进不动产登记全流程在线办理。加大电子不动产登记证书(证明)、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证明等推广力度,推动部门间协同互认,扩大电子权证应用场景。提供纸质不动产登记证书(证明)邮寄服务。

29.加强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运用。健全第三方不动产登记和地籍测绘独立投诉机制,开通线上投诉专栏。建立单一入口的不动产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分阶段整合加入企业登记注册信息、企业经营状况信息、完税信息等,免费提供尽职调查所涉及的全部信息。探索推行不动产登记信息经产权人授权即可查询。推动不动产登记信息与供水、供电、供气等公共企事业单位共享,探索同步过户。

(四)推行优质高效税费服务(牵头单位:重庆市税务局、市财政局)。

30.压减税费缴纳次数和时间。推行“十一税合一”,实现财产和行为税、资源和环境税、企业所得税跨税种合并申报。提升办税服务大厅服务水平,优化预约服务,试点推广24小时自助办税终端和智能税务机器人,提高窗口使用效率,缩短办税等候时间。精简享受优惠政策办理流程和手续,扩大“自行判别、自行申报、事后监管”范围。加快推进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试点。

31.改进办税缴费方式。扩大“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范围,所有涉税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网上可办。扩大财税一体化功能覆盖面,便利纳税人通过财务软件系统直接申报、纳税。优化电子税务局增值税申报辅助功能,实现小规模纳税人申报“零材料”。

32.优化报税后流程。优化电子税务局申请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功能,推行增值税“报退合一”,纳税人填报留抵退税申请即实现退税申请基础信息自动填入,压减留抵退税办理时间。

(五)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牵头单位:市政府口岸物流办)。

33.深入推进通关模式改革。深化应用“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两段准入”等改革模式,持续试点推广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进一步优化“离港确认”模式。优化海关查验作业模式,提高非侵入式检查比例,扩大“智能审图”等覆盖范围。推动查验模式改革,实行预约查验、货主可不到场查验(收发货人可以委托监管作业场所经营人、运输工具负责人等到场查验)。

34.持续优化物流运营组织模式。稳定高效开行“沪渝直达快线”,提升“沪渝直达快线”运行品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建设智慧长江物流工程(重庆水运口岸营商环境优化系统二期工程),推动船舶快速有序过闸。

35.引导和规范口岸收费行为。指导口岸收费主体及时通过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动态维护进出口收费目录清单,公开收费标准、服务项目等信息,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持续加强口岸收费监管,规范口岸收费行为,依法查处口岸违法违规行为。

36.推进区域跨境贸易便利化协作。健全川渝大通关合作机制,进一步增强口岸集疏运效能,促进川渝港口联动发展。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联合开行“沪渝川直达快线”,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川渝水运物流效率,降低进出口企业负担。加强西部陆海新通道合作共建,与周边国家共同推进跨境运输便利化,探索与新加坡开展中国—东盟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联互通试点。

三、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一)全面提升监管执法水平(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37.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作用,逐步扩大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参与联合抽查检查的覆盖面,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统筹制定市级和区县年度联合抽查计划。加快建立完善“检查对象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并实行动态管理。

38.加强信用监管。制定《深入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工作方案》,开展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推进信用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建立商贸流通领域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共享机制,健全电子商务企业客户信用管理和交易信用评估制度,完善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信用记录和披露制度,制定广告业信用分类管理制度。健全信用修复机制,明确信用修复方式和程序,对符合修复条件的,及时终止失信信息共享公开。强化政务诚信建设,全面清理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拖欠市场主体账款、不兑现政策、未履行承诺等情况,持续开展涉政府机构失信被执行人专项治理。积极探索川渝两地信用平台对接互通,推进重点领域跨区域联合奖惩。

39.强化“互联网+监管”。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平台建设,推动行业监管事项应上尽上、动态管理。加强监管数据归集整合,实时汇聚司法判决、违法失信、抽查抽检等重点监管领域数据,同步接入社会咨询投诉、互联网等第三方信息。强化对监管数据的分析和运用,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实现风险预警、线索推送等功能。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提升监管的精准化、智能化水平。规范“互联网+监管”平台使用,推动实现行业监管事项清单梳理完成率、监管信息归集率、投诉举报处理率、协同监管响应率达100%。

40.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现行政执法信息及时准确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强化部门间数据共享交换,将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等数据纳入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并及时向社会公示,提高监管执法信息公开率。建立健全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合理划分裁量阶次,明确适用不同阶次的具体情形,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

41.探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实行包容审慎监管,针对其性质、特点分类制定和实行相应的监管规则和标准,探索开展沙盒监管、触发式监管、“无事不扰”“无举报不实地核查”等监管创新。完善“免罚清单”制度,逐步扩大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罚清单范围,符合条件的可免予行政处罚。探索建立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对采取非强制手段能够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确需实施行政强制的,应当限定在所必需的范围内,尽可能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二)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牵头单位:市知识产权局)。

42.完善知识产权服务。健全知识产权制度政策体系,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推动修订《重庆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开通国家知识产权局重庆业务受理窗口,实现我市专利、商标业务“一窗通办”。健全知识产权协作机制,构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执法保护机构、支持机构沟通渠道,增强机构间联合办公频次。

43.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和运用效益。推广知识产权证券化,推动各类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和衍生品创新。将专利机构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范围,加强对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注册、囤积行为的监管。举办西部(重庆)科学城第二届双高赛,推动高价值专利培育运营、高质量成果转化落地。

44.加强知识产权全面保护。筹建中国(重庆)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加大对侵权假冒行为的惩戒力度,推动实施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开展知识产权专项整治,严厉查处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领域侵权假冒违法行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新一批知识产权重点保护名录。

(三)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牵头单位:重庆证监局)。

45.推动完善公司治理。充分发挥重庆市证券期货业协会、重庆上市公司协会自律服务职能,深化协作机制,加强对股东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金融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教育培训,提高股东权益保护意识和公司治理能力。

46.创新多元化纠纷化解。完善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充分利用调解、诉讼等方式有效化解金融纠纷。强化法院典型案例示范引导,建立典型案例库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对证券期货纠纷示范判决机制作出明确、可执行的指引与规定,推动形成实践案例。

(四)优化劳动力市场监管(牵头单位:市人力社保局)。

47.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标准体系,对创建达标企业开展正向激励。加强企业用工合规监管,建立劳动纠纷预警防范机制,探索劳动纠纷就近、简易化解,及时有效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开展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的培育、选树工作,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探索设立劳动仲裁派出庭,提高争议处理效率。启动“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内评选AAA级和谐企业100家,培育金牌和谐劳动关系协调员100名。

48.优化就业创业服务。推动失业保险关系接续、失业保险待遇核准支付等就业事项即办即结,失业补助金、失业保险金申领不超过1个工作日。加大企业稳岗留工支持力度,实施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落实一次性留工补贴、留渝见习生活费补贴和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开发消杀防疫、社区服务等临时公益性岗位过渡安置困难员工。组织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广泛开展职业指导、岗位推介、技能培训等公共就业服务。

(五)强化民商事案件司法保障(牵头单位:市高法院)。

49.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推广运用电子诉讼平台,强化系统培训提升使用频率。推进诉讼服务电子化,凡在线提供有效电子资料的,不再要求提供纸质材料。全面推行电子送达,扩大电子送达适用率。完善企业送达地址承诺制,全面录入存量企业信息,提高法律文书送达效率。

50.提高审判效率。深化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提高简易程序及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减少开庭次数。完善审判管理系统,优化“数智说”平台,提升时间节点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压减数次开庭之间、开庭到作出判决之间的间隔时间。

51.提高执行效率。强化生效判决自动生成查询机制,确保当事人申请执行不再需要纸质生效证明。制定动产执行流程管理规定,优化动产处置执行准备、执行立案、首次拍卖、二次拍卖等流程,减少执行耗时。加快财产查控,提高财产保全工作效率。加强案款管理,及时分配执行案款。

(六)提升破产案件办理质效(牵头单位:市高法院)。

52.提高破产案件审理效率。推行破产案件繁简分流,细化快速审理案件适用范围,扩大适用快速审理案件的比例,缩短案件审理周期。优化破产清算和重整之间的程序转换,合并同类环节,缩短案件审理时间。

53.降低破产企业处置成本。优化破产管理人选任机制,以市场化方式降低破产管理费用。推广以网络拍卖方式处置债务人财产,规范破产管理人处置行为,提高财产处置效率。落实破产案件财产处置税费减免政策,规范破产程序中的涉税事宜。

54.完善办理破产配套机制。持续巩固“府院”协调机制,统筹推进企业破产过程中信息共享、信用修复、财产处置、企业注销、涉税办理、风险防范等事项。推动建立破产企业职工权益保障机制,协调解决职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档案接转等事项,保证职工合法权益。制定具体保障措施,推动和保障破产管理人在破产程序中依法履职。

四、加强优化营商环境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市、区县两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机制,形成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专项小组分工牵头、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各区县(自治县,以下简称区县)政府、市级有关部门要压实工作责任,加强营商环境专班建设,配齐配强工作力量,高位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改革任务。对不符合优化营商环境要求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文件,各区县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应及时清理或提出修改意见,按程序报请修订或废止。

(二)狠抓措施落实。各指标牵头单位应建立改革工作台账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逐条逐项细化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责任分工,清单化打表推进。各区县政府要主动与市级有关部门对接,同向发力、同步推进,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加快设置政务服务大厅综合窗口,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大力推行线下“一窗综办”、线上“一网通办”。高标准编制办事指南,强化窗口服务人员培训,提升政务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三)强化评估督导。加强日常跟踪督查,重点对政策落实情况、窗口运行情况及宣传培训情况等开展督查督办。持续开展明察暗访,对懒政怠政、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营商环境的反面典型予以通报。抓好总结评估,对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及时复制推广,对落实不力的予以追责问责。

(四)加大宣传力度。持续推介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文件,集中展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成效。依托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拓展传播渠道,推动营商环境宣传进园区、进企业,扩大宣传覆盖面,营造浓厚舆论宣传氛围。

 

 

 

 

第10篇

(一)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

2015年__区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2015年1~9月我区三个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为100%;内河水质达标率为68.5%,其中__河、__河、__河、__浦、__河、__河、__河水质较好,达到ⅴ类水质。空气自动站pm10均值53 ug/m3,pm2.5均值33 ug/m3,so2均值9.0 ug/m3,no2均值25 ug/m3。__区区域环境噪声共布设有效测点网络85个,监测结果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leq平均值为55.9分贝,属于轻度污染水平。

(二)政治首位加强思想建设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坚持每月不少于1次的政治理论和法规学习,采取外聘专家授课、案例点评、观看影视、通报传达等形式增强学习效果,全年集中学习21次。二是加强党员队伍教育。认真制定并落实好党支部的年度工作计划,不断加强党员的党性意识、宗旨意识、组织意识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围绕环保中心工作,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先后参加区机关党工委组织的__活动、“一起动起来,全民健身与青运会同行”为主题文体活动、__省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第二个烈士纪念日有奖知识竞答活动等。三是重视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队伍能力建设,邀请区法院审委会委员、区检察院审委会委员、省厅市局法规处领导和法律顾问就新《环保法》及四个文件配套规定等理解运用开展了7次培训。四是每月定期组织新《环保法》学习、研讨、讲解环保最新动态,邀请律师和一线执法人员对辖区重点企业的企业主或环保主管410人分4批次进行宣讲培训,下发相关法律宣传册900余份,同时组织危险废物产生单位96人次参加培训,进一步规范企业危险废物管理,并试点推广6家企业环保信息公开工作。

(三)一岗双责建设党风廉政

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及时召开加强“作风建设年”动员大会,传达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召开党组会,研究制定加强作风建设的学习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等。二是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局党组及时研究并下发《__区环保局2015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惩防体系建设措施》等,做到把反腐倡廉工作与各项工作任务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按照“一岗双责”工作要求,局主要负责人分别与局各科室、站、队负责人签订了反腐倡廉建设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责任要求。三是严格落实廉政制度。对各部门负责人实行年度考核,全面掌握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情况、工作履职及民主测评情况等;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严格按要求对重要决策事项、人事任免、重要项目审批和大额资金使用事项研究实行局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先后对监测站购买专用仪器设备项目、空气自动站建设、环保监察办公用房装修、人事调整、经费列支等情况进行研究;不断完善反腐倡廉相关制度,先后修订了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廉政谈话制度、干部选拔任用管理措施和车辆管理制度等制度;重点开展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

(四)省级生态创建取得成效

__区创建省级生态区工作启动后,举全区之力推进省级生态区创建。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省级生态市工作部署及区委、区政府“生态__”创建要求,__区创建省级生态区工作按序时进度开展,辖区46个

行政村获得“__市生态村”命名,5个镇申报省级生态镇获得“__省生态镇”命名,8月20日至21日省环保厅组织专家组对我区省级生态区建设进行考核验收,经现场考察和查阅相关档案资料,考核组认为,我区基本达到省级生态区考核要求,同意通过考核验收,建议整改完善后按程序上报。(五)统筹抓好环保各项工作

1、水环境综合整治扎实开展

一是加强重点企业水污染监管。本区市控重点源废水单位名单10家,其中6家企业已关闭或停产;其余4家企业污水排放达标率100%。二是建议提供政府财政支持。我局向区政府建议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综合整治资金纳入各镇人民政府财政预算,确保做好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日常监管工作。三是加强饮用水源地巡查。在__、__、西北区水厂市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及新成立的飞凤山水源地范围内,加强排查和整治威胁饮用水源保护区和重点流域的污染隐患,每周定期检查并做好日常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查处、上报并建立环境监管长效管理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实施细则》及市区文件和领导批示精神,结合我区实际草拟《__区饮用水源环境保护长效管理实施办法》,并于9月23日下发,征求__、__、__镇政府及区直各相关部门的意见后进行修正。四是根据《__市2015年__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计划》,按市流域办的通报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做好整改。__镇政府已采取修缮围网、清理垃圾、转移健身器材等举措对__水厂水源保护区进行整改;__水源保护区围栏修复资金不足的问题,我局与区财政局联合发文《关于申请__区__水厂、__水厂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资金补助的报告》向市财政局、市环保局申请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资金补助,我局正积极跟踪中;__码头已搬离一级水源保护区,新码头选址在离__水厂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下游300米之外的位置,由区城乡建设局委托相关公司设计施工监理,于2015年7月初通过验收并报告区政府进行命名启用;水源环境保护标示牌正在制作中。五是杜绝畜禽养殖污染回潮工作。规模化畜禽养殖方面:6月12日,区政府组织多部门联合执法,对位于__镇__村的__、__和奶牛场依法进行,“十二五”期间我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已经全部关闭到位。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方面:今年我区畜禽养殖污染主要是__镇__村以及__镇__村生猪养殖问题。发现畜禽养殖回潮现象,我局立即督促相关镇、街对畜禽养殖场进行采取畜禽迁移、畜禽养殖场拆除等措施;目前__镇__村猪栏已全部拆除;__镇__村生猪已基本迁移完毕。

2、大气污染防治全力展开

一是加强重点企业大气污染监管。本区市控重点源废气单位名单19家,其中8家企业已关闭或停产,其余11家企业的锅炉废气排放达标率100%。二是开展餐饮业油烟整治工作。完成了建立5条餐饮业油烟整治示范街工作,督促辖区内300余家餐饮业展开治理。对群众投诉强烈的26家餐饮业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安装经过国家认证的油烟净化装置,定期对油烟净化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并动态督查整改情况,确保整改到位。三是加快29中、师大、__的大气自动监测点位的楼顶绿化和喷水建设工作,不断改进施工方案,治理成效显著。四是取得辖区企业禁煤工作阶段性成果。根据__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环保局下发的__区锅炉禁燃改燃名录,__区共有区管登记在册的使用锅炉企业43家,55台锅炉。上半年对我区燃煤锅炉所属企业进行逐一走访,宣传“禁煤”政策,听取企业“改燃”的诉求,并重点针对有条件改燃的企业下达了具体要求。对超过整改时限还在等待观望的采取强制措施,于8月底、9月中旬,区环保局牵头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区经信局、区安监局、区市容局、区公安消防大队及相关镇开展联合执法,对4家塑料行业锅炉重要部位进行了切割,对1家木材加工厂采取了断电措施,对1家企业的生产锅炉设备进行拆除捣毁。截止9月30日,我区55台锅窑炉改燃淘汰已全部完成,除部分停产停用外,绝大部分都已改用生物质成型颗粒等清洁能源,超过区政府要求的95%目标任务。五是开展__区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调查工作。根据市局要求,我局7月开展__区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调查工作,以2014年为基准年,筛选出涉及17个行业的25家企业进行布表调查,涉及9种污染物,调查上报的数据经过审核测算,将作为__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数据支撑。六是根据《提升__市环境空气质量行动计划》牵头起草并提请区委制定印发《提升__区环境空气质量行动计划》(__委[2015]65号),区直各部门同心协力,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升辖区空气质量。七是依托《__区市容管理和城市执法网格化管理实施办法》,起草制定《__区整治焚烧垃圾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各镇街属地管理为主,区市容局日常监管、协调与指导,区环保局督促监管职责。八是制定了《__区2015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明确了2015年__区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确定了年度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及完成任务的保障措施。同时针对颗粒物尤其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我区大气环境首要污染物现状,针对__区餐饮

业油烟、城区扬尘污染、城区焚烧垃圾、大排档的烧烤摊、重点行业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等4个问题,制定《关于印发餐饮业油烟整治等四个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__政综[2015]243号),对总体要求、工作目标、职责分工、工作安排均做了具体规定。九是制订《__区师大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针对师大周边两公里范围内建筑工地防尘、拆迁工地防尘、道路保洁及清洗、夜间烧烤及占道摆摊大排档等进行专项整治。3、全力保障居民安静环境

一是日常严格督查经营性文化娱乐单位噪声源,确保广大市民正常工作、生活和休息。二是制定《2015年中高考期间环境噪声综合整治工作方案》,于5月13日至6月12日18时实施。中、高考考试期间,全面规范排查考点周边的加工制造工业企业、建筑施工单位和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等噪声污染源单位,并以学校区域和居民区为重点,对考点150米区域内进行定人、定位、定时巡查,及时制止违规行为,确保不出现噪声影响考生考试。

4、全面统筹日常性工作

一是2015年1-9月我局完成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16家,完成竣工验收报告编写工作;完成监测收入7.6万元,按进度完成任务。二是分解区长环保目标责任书的下达。6月召开环委会全体成员会议暨2015年全区环保工作会议。《关于下达2015年度区长环保目标责任书的通知》(__政办[2015]180号)已下达镇(街)、区直有关部门,明确了任务、责任单位、完成时限,促进区长环保目标责任书工作的开展。三是积极配合__市环保局做好国家级生态市迎检工作,制定《__市国家生态市建设技术评估涉及__区迎检现场工作配套方案》,由区政府召集相关单位落实责任,共同做好__市国家级生态市建设技术评估工作。四是2015年至今,我局在依托__区政府门户网站的“部门动态”、“政府信息公开”、“规划计划”、“办事指南”、“印象__-生态__”等栏目公开政府信息约441条,在环保局部门子网站约公开485条。

(六)环保审批服务优化提速

认真推进行政审批和政府职能转变改革,根据产业政策和土地规划严把审批关,并配合区行政服务中心做好入驻项目的网上办理工作,截至10月15日,共审批建设项目36项(其中报告表14项,登记表22项),验收24项,排污许可证28件。

1、落实简政放权工作。我局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率先启用__区行政服务中心环保审批专用章并被授权对许可事项进行审批。对现有事项进一步压缩工作时限,排污许可证审批由原来的6个工作日办结改为即办,环评审批中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工业型、非工业型)项目和核技术应用类登记表项目由原来的6个工作日办结缩减为3个工作日,并对入驻中心的12个行政许可事项重新进行了优化,减少了部分申报材料,减少办事环节。

2、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根据环保部关于建设项目审批和验收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7月份起对所有申报审批和验收的报告书、报告表项目在受理和拟审批环节在区政府网站全文公开,对存在环境敏感目标的项目,采取实地勘察、上门走访、现场粘贴公示等方式保障利益相关方的知情权,减少因信息披露不到位引发的群众投诉情况。

3、试点排污权改革工作。按照我市出台的排污权政策相关规定,2015年主要任务是完成除8个试点行业以外的初始排污权核定工作。经查,我区目前无企业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核定量,无需进行初始排污权核定。

4、开展黄标车补贴。根据《__区提前淘汰报废“黄标车”经济补偿方案》,我窗口主要承担“黄标车”的认定工作,市局下发的黄标车名单中我区共有8253辆黄标车;梳理办事流程和工作机制,对符合条件的“黄标车”尽量做到当日审核,让群众能及时将材料送至拆解公司进行拆解报废,对完成拆解的“黄标车”在十个工作日内给予审批办结并转交下一部门进行办理,截止10月中旬窗口共核定黄标车1021辆,进入补贴流程的420辆。

5、规范行政权力运作。今年以来,省、市、区政府均对规范权力运作,公开权力清单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我局先后梳理了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清理了证明类事项,并剔除了涉企涉民证照(卡)证明类事项办理中无法律依据的证明材料。网上审批方面,杜绝体外循环,所有事项清单一次性告知,全年没有出现超期办结事项。做好许可案卷规范化,先后通过省市区各项检查。

6、牵头开展环保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排查工作。根据省环保厅统一部署,区环保局、区发改局、区经信局、各镇(街)联合开展环保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排查工作。目前我局以统计局2013年经普企业为基数,将企业名单已下发到各镇、街,确保该项工作能够按时有序推进。

(七)环境监管力度得到加强

1、积极开展环保大检查。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和《环保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为契机,围绕省、市环保部门贯彻落实意见,结合我区实际制定《__区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开展环境执法监管年活动,对全区企业进行全面摸排,摸清企业排污情况和污染源类型。规范登记,建立台账,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分类造册,依法查处、依法予以公开。

2、继续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按照“巩固成果、深化治理、拓展范围、解决诉求”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水、气、声等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问题,维护群众环境权益。联合区市容局、工商局、安监局、电力等相关部门和有关镇、街,对__镇__村、

__村、__山上等6处8家的炼胶场、废塑料加工场;____村、__村、__村等5家废塑料加工场,以及__街道__村下道7家石材加工店等共20家的违法排污企业进行了联合取缔。对违法排污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进行捣毁、切割、拆除、断电等措施予以取缔,并对下道7家石材加工店的占道经营的违章建筑予以拆除。对擅自改变生产工艺、治理设施未经验收、喷漆废气直接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罚,目前已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4起,处罚到位12起,罚款金额25万。今年已完成3起超标排放3倍以上含一类重金属、涉嫌严重污染环境犯罪司法移送工作,移交检察院处理;对1家通过地面软管排放含重金属废水的加工店决定移送公安部门准备依法对当事人实施行政拘留。3、加强对排污单位进行排污申报和核征排污费。对辖区321家排污单位进行了排污申报,征收排污费260万元。

4、为做好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期间环境保护工作,我局制定《第一届青年运动会期间__区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全力保障首届青运会在我区顺利召开。

5、认真查处环境污染投诉件。在受理和办理环境事项中,严格依据省工作条例和新环保法要求,按照“专人受理,交办转办,现场查处,审核反馈,回访复查,建档备案”的步骤,严格依法办理。目前接到上级转办件、数字城管、微信投诉、12345、12369、群众直接来电来访等各类件2290起,反馈率100%。

6、严把危险废物转移关。(1)严格实行五联单制度,对申请危险废物转移的绝大部分企业进行实地检查,督促企业规范危险废物管理;截至10月10日,共计审批了辖区内35家(次)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危险废物转移的申请,累计转移42车167.98吨危险废物。(2)制定《2015年度__区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自查工作方案》,对全区的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进行考核自查;对市控3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3)摸底辖区内电动车废电池情况。要求镇(街)环保站对各辖区内经营电动车店面及电动车维修站点内电动车废电池回收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全区除__镇外共计有138家。(4)依法对辖区内区属辐射工作单位开展安全监管检查工作,__辖区内原有16家区属辐射工作单位,其中2家辐射工作单位已停产,放射源已依法收贮、另有一家辐射工作单位已停用x光机;尚有13家辐射工作单位正常开展工作,均持有辐射安全许可证。

7、认真把关清洁生产验收。2015年我局应完成清洁生产验收企业10家,除因厂房搬迁等各种原因暂缓本轮清洁生产验收的4家企业上报市局外,剩余6家企业我局下文要求企业于8月30日前完成清洁生产验收。目前,____工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完成清洁生产验收、__金日涂料有限公司申请验收资料已上报市局,仍有4家企业还未完成清洁生产验收。

(八)环保宣传工作逐步加大

一是每季度定期向辖区30万名移动用户发送环保宣传短信,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及生态创建知晓率。二是利用公交车、出租车的led电子显示屏定期滚动播放生态宣传标语。三是我局参加了省环保宣教中心、市环保局等主办的第44个世界环境日,“六五”宣传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迎接青运会,环保我先行”,旨在宣传“生活方式绿色化”理念,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四是联合__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学生开展了主题为“绿色先锋化学人,美丽__我共建”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设座谈会、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与宣传“保护水源在行动·绿色家园齐共享”的环保理念。五是我局向企业、机关、社区、高校等部门和行业招募20名环保监督员,担任辖区环保社会监督员,并已下发聘书。六是为提高群众对__区创建省级生态区的知晓率和满意率,__区各镇(街)及区直部门计162个部门对外公开电话设置为生态文明电话彩铃。

一是我局将着重针对省考核组对我区创建省级生态区工作提出的问题,联合行动进行整改,争取在验收时顺利通过。我局已根据《__省环保厅关于__市__区省级生态区建设考核验收及整改意见的函》做好《__区省级生态区建设考核验收整改工作任务分解安排表》,已报区政府,待研究下发文件。

二是预估2015年12月中旬,__市将承办中国生态文明论坛__年会,为配合做好年会工作,我局已制定《中国生态文明论坛__年会__区配套方案》,待上报区政府研究部署。

三是我局牵头组织编制__区“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专项规划。

四是依法完成2015年排污费征收任务。我局还有140万元排污费要抓紧征收,排污收费工作要完善档案、录入系统、核查核实,做好省、市稽查准备工作。

五是巩固5条餐饮油烟整治示范街的建设成果,力争通过复核验收。

六是积极协调区综合治理办公室按照网格化监管要求,在__市环保局网格下完成本区网格化建设,形成__区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上报__市环保局;加强对锅炉禁燃改燃后期督查工作,确保禁燃改燃不反弹,不复燃;依法完成2015年排污费征收任务,完善档案、核查核实,做好省、市稽查准备工作。

七是根据《__区提前淘汰报废“黄标车”经济补偿方案》按进度做好黄标车淘汰工作。我区2015年底应淘汰2005年底注册的营运黄标车,据统计,我区目前共有2005年底注册的营运黄标车共923辆,目前仅淘汰17辆,距离省环保厅要求的

10月底淘汰80%,11月底全部淘汰的目标差距巨大。我局将认真做好牵头工作,每日督促各部门、镇街上报工作进展,并将存在问题及时向区领导汇报。八是根据省厅要求,开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工作。我局牵头组织开展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排查清理,并根据清理结果按照省环保厅制定的认定和备案条件,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认定和备案,可以免于办理审批、验收手续纳入正常环保监管,对不符合认定和备案条件的将依法关停淘汰。

九是建立我区危险废物规范化检查工作调度制度,实行周调度、旬报告制度,实施时间自2015年10月19日起到今年年底。

十是10月我局再次发文要求未完成验收的4家清洁生产验收企业尽快提交材料申请验收,确保年底前完成今年验收任务。

十一是重点做好__水厂、__水厂、西北区水厂及新建设的飞凤山水源保护区保护工作,保证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督促飞凤山一级水源保护区内游艇码头限期关闭或拆除。重点制作及安装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标示牌。配合__镇政府做好__饮用水源地被市环保局挂牌督办的摘牌工作。

十二是制定区政府区长环保目标责任书。我局将制定镇(街)环保目标责任考核办法,采集2015年镇街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中各镇街环保目标任务完成率的数据。

2016年是十三五首年,我局把环境保护与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有机结合,以提高辖区环境质量为目标,努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宜居城市建设。

(一)依法严格环境执法监管

一是合理运用法律法规等组合拳。学习好新《环境保护法》及配套法规,贯彻好赋予的按日计罚、查封、扣押污染设施等环境执法手段,加强与区公安分局建立联动执法联席会议机制和重点案件会商督办机制。

二是突出重点统筹开展执法工作。1、开展建设项目清理清查工作,加大对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检查的检查力度。2、继续深入开展污染源检查。3、持续开展禁煤后督察工作。经常性采取突击检查,对已改燃的锅炉企业加强督察,严禁恢复燃煤锅炉的使用。4、做好环境应急管理。主要包括: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管理、企业其他环境应急防范措施、设施落实,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等。5、持续深入开展环保大检查,使环境问题得到整改落实。主要是企业是否被挂牌督办、立案处罚或要求限期整改等,环境问题整改是否落实到位。6、群众举报投诉环境重点案件化解。对群众举报投诉环境重点案件或地方突出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并依法查处,对重点案件或突出环境问题调查中涉及环境犯罪或治安处罚、落后淘汰产能、无证无照经营活动等领域的违法行为,依法移送或移交相关职能部门查处。

三是全力开展环保专项执法行动。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建立完善与公安、法院、检察院工作联动机制,加强重点案件会商督办机制;及时移交涉及两高司法解释和新环保法规定的涉嫌严重环境违法案件;全面开展辖区内机动车修理行业专项整治,重点从加强环评审批验收、加强废机油等危险废物规范处置、加强废气和噪声监管等方面规范机动车行业环境监管;开展重金属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持续加大打击非法小电镀力度,切实防止重金属污染事件的发生;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严肃查处污染城市环境违法行为,有效解决涉及民生的环境问题。

四是全面推动环保信息公开。依托区政府网平台,依法对环境行政审批、环境监察职权、违法企业信息、群众投诉查处情况进行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对重点案件、诉求热点主动对接新闻媒体进行报道,摸索环境执法阳光下运作。

(二)继续优化环保审批管理

一是认真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省市政府相关文件规定,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严格执行总量控制,对不符合环保要求和可能对群众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二是根据我区清理环保违规建设项目排查情况,对符合认定或备案要求的项目给予认定或备案。三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流程,并做好案卷的归档工作。四是推进排污权交易工作。

(三)全力确保环境质量安全

一是进一步抓好流域综合整治,改善水环境质量。依据《__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__政[2014]46号)要求,把饮用水源地(__、__、西北区和新建设的飞凤山集中饮用水源区)环境安全作为保底工程抓紧抓实。区环保局要通过强化日常管理,严格落实饮用水源地周巡查制度,加强对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辖区各镇政府以及职能部门依据职责分工,对水源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强力取缔直接向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污的企业和与保护水源无关的建筑物,确保饮用水源地安全。

二是进一步抓好大气污染防治,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开展城区拆迁工地粉尘专项整治;继续加大燃煤锅炉整治力度;加大“冒黑烟”专项执法检查;加强企业废气处理设施检查;牵头并配合相关部门共同开展整顿焚烧垃圾污染、餐饮油烟污染等专项执法检查。巩固提升全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降低pm2.5和pm10浓度值。

三是进一步做好区域噪声防治工作,切实提高声环境质量。配合上级环保部门继续优化噪声监测布点,全面掌握区域声环境质量。坚决查处工业企业、娱乐场所的噪声污染。

四是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管理,确保医院等重点部门卫生安全。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要求,开展重点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试点、危险废物规范化整治,落实危险废物转移审批五联单制度,保证危险废物集中处理。

五是进一步开展核与辐射监督管理,营造核环境安全。对辖区内辐射单位开展年度安全监督检查,完善辐射环保审批手续,严格实施辐射安全许可证制度,建立应急预案,切实保证我区辐射环境安全。

(四)努力增强环保队伍建设

一是深入贯彻新环保法。__区环保局继续开展宣传学习新《环保法》和配套法规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加强执法人员自身学习、加大对企业的宣传力度,加强对普通群众的普及宣传,让新环保法深入民心。

第11篇

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有效推进全县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提高政务服务管理和运行质量,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根据XX省《政务办事“最多跑一次”工作规范》系列标准,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核心,以“‘五零五心’优服务”党建服务品牌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深化改革为着力点,围绕“标准化+”,探索建设智慧型、标准化的政务服务运行管理模式,促进政府加强自身建设,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发挥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的保障、支撑和引领作用,优化我县营商环境,不断提升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建立健全具有XX特色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机制和推进体系,充分发挥以牵头部门主导、责任部门主抓、第三方单位主推的作用,形成统一管理、分工负责,上下联动、多方参与、协调发展的工作格局。

2.坚持改革创新,引领转型。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核心,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最大程度地发挥标准化对政务服务新平台、新技术、新模式的催化效应,提升我县改革发展的竞争力,加快我县服务型政府建设。

3.坚持优化载体,彰显特色。以“群众‘回家’办事”为战略部署,结合我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实际,积极构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载体,打造便捷、智慧、舒适、精致的“有韵味,有温度”的政务服务环境。

(三)工作目标

1.全面提升大厅现场管理水平。通过对服务大厅设施、标志、环境、氛围建设,在推进管理创新和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上取得明显成效,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政务大厅工作再上新台阶。

2.全面提升窗口政务服务水平。建立并完善适合窗口的服务标准体系,完善政务服务工作各个环节标准,实现业务全覆盖、项目全覆盖、职能全覆盖、窗口全覆盖,实现“事事有标准可依、岗岗有标准规范、人人按标准履职”。

3.全面提升政务服务队伍素质。对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服务内容、过程到质量、管理等,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4.建立标准化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探索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的评价、改进工作以及政务服务标准实施效果的定期评估工作,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成果的巩固与提升。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服务意识、服务行为规范、服务质量、服务效能,创品牌、树形象。

二、实施范围

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为主要实施范围,各分中心、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参照执行。

三、工作任务及分工

(一)建立标准体系

以XX省《政务办事“最多跑一次”工作规范》系列标准为依据,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建立健全具有XX特色的标准化体系,标准体系应包含服务制度、服务模式、服务管理、服务基础、运行模式、办件流程、窗口服务、管理考核、组织管理、设备管理、场地设施等方面。(牵头科室:政务服务中心,责任科室(窗口):各窗口)

(二)实施标准化建设

1.标准化+现场管理

(1)优化设置服务标识。在服务大厅醒目位置摆放功能区分布图,明确各服务区标牌,各服务窗口正上方采用电子屏等方式标示对应窗口编号、当前办理顺序等。标识、标牌等到位、清晰、美观。(牵头科室:政务服务中心,责任科室:综合科)

(2)合理设置功能区域。按照便民高效的原则,服务大厅应分设导询服务、自助查询办理、窗口受办服务、投诉代办等办事功能区和休息等待区,以及洗手间、母婴室等便民功能区。设置综合受理窗口、“最多跑一次”投诉代办窗口、咨询窗口等(牵头科室:政务服务中心,责任科室(窗口):综合科、各窗口)

(3)合理配置设施设备。根据政务办事和服务实际需求,服务大厅公共区域、窗口办公区和会议室配备相关办公设备、桌椅、宣传设备、绿植、饮水机、伞架、便民服务用品、应急物品等,为保障大厅正常、有序、规范运行,配备照明、卫生洁具、消防器具等。各区域内设施设备等物品摆放统一、整洁、有序,并明确专人负责维护管理。(牵头科室:综合科,责任科室(窗口):政务服务中心、各窗口)

2.标准化+服务质量

(1)持续深化“一窗受理”改革。根据企业群众办件频率、办事习惯,不断优化窗口设置,按主题板块有序推进“无差别全科受理”,

逐步扩大综合受理事项覆盖率。明确各主题板块“一窗受理”事项清单,完善“一窗受理”平台建设及配套业务、管理系统建设。(牵头科室:政务服务中心,责任科室(窗口):政务服务管理科、各窗口)

(2)建立标准化办事指南管理机制。建立事项动态调整机制,严格落实办事指南“同源”,结合“八统一”标准,以权力事项库内事项信息为依据,规范统一线上、线下办事指南,落实限时办理制度、“无证明县”建设、“一证通办”、“一件事”办理等工作要求。(牵头科室:政务服务中心,责任科室(窗口):政务服务管理科、改革协调科、各窗口)

(3)建立各项配套服务制度。全面建立并落实一窗受理制度、上门服务制度、延时服务制度、预约服务制度、容错免责制度、首问责任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AB岗位制度、窗口办件好差评制度、分中心管理制度、代办帮办制度、部门领导坐班制度等服务制度和管理制度。(牵头科室:政务服务中心,责任科室(窗口):政务服务管理科、各窗口)

3.标准化+人效管理

结合“一窗受理”改革,推进窗口工作人员管理模式变革,探索综合窗口工作人员统一委托县政务办管理。重新构建以员工需求为牵引,将短期绩效目标和长期发展目标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制定窗口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实施细则,建立“即时评价、过程考核、年度评定、长期培育”的窗口管理模式,建立员工工作绩效与收入挂钩的薪酬管理制度,确保综合窗口编外人员流动率低于20%,充分调动窗口人员的工作激情,激发发展潜能。(牵头科室:政务服务中心,责任科室(窗口):综合科、政务服务管理科、各窗口)

4.标准化+智慧政务

深化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成果,大力开展智慧政务大厅建设,让办事群众和企业多渠道获取政务服务方式。依托“XX”、“一窗受理”、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使查询、咨询、预约、办事、评价等服务功能线上线下有机融合。优化政务服务大厅排号叫号系统设备,实现精准引导、有序引导、智能引导。建立健全

24小时市民服务之窗、机器人服务岗、可视化数字化监控系统。建立部门日常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等系统平台,实现内部管理的数字化、自动化、智慧化。(牵头科室:政务服务管理科,责任科室(窗口):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科、各窗口)

5.标准化+基层延伸

(1)深入推进“就近办”模式。加快推进“代办点+自助服务终端+网格员服务”模式,2019年底前确保50%以上民生事项在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可办。全面实现综合性自助终端镇(街道)全覆盖,确保“一证通办”事项可在自助终端办理。进一步扩大社保、公积金等事项的银行、邮政等网点的代办事项范围和覆盖面,确保2019年底前实现镇(街道)100%全覆盖。(牵头科室:政务服务管理科,责任科室(窗口):改革协调科、政务服务中心、各窗口、各代办网点,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

(2)深入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建设。大力推进民生事项向基层延伸,实现民生事项在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可办比例超过50%以上。贯彻落实市县“全市通办”,实现市县通办办事事项比例达到50%以上。(牵头科室:政务服务管理科,责任科室(窗口):改革协调科、政务服务中心、各窗口、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

(三)成果巩固推广

开展标准化建设专项督查,编制标准化服务手册,完成建设成果报告,塑造服务形象,制作宣传海报、宣传视频等资料,形成XX县政务服务品牌。加大外部媒体宣传和内部宣传力度,扩大我县政务服务品牌影响力。(牵头科室:政务服务中心,责任科室(窗口):综合科、各窗口)

四、工作步骤

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从2019年6月启动,经过宣传发动、培训学习、建立体系、标准培训、标准实施、评价改进、迎接评估七个阶段,于2020年9月完成。

(一) 宣传发动阶段(2019年6月—2019年7月)

1.开展专业调查研究。积极收集本行业标准化资料,全面了解国内本行业标准化发展的现况,借鉴先进方法经验,找准差距,弥补不足。

2.制定实施方案。结合我县政务服务工作实际,制定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统一思想、明确目标,部署工作。

3.完善制度规范。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新任务、新要求,借鉴先进经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二)培训学习阶段(2019年7月—2019年8月)

标准化知识培训,对政务办及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进行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对标准化工作业务骨干进行相关标准化业务知识培训。

(三)建立体系阶段(2019年9月—2019年10月)

结合工作实际,建立标准体系框架、编制标准明细表,收集制定相关标准,制度标准化具体实施计划。

(四)标准实施阶段(2019年11月—2020年5月)

1.开展人员培训。召开标准化建设动员会,并分类、分批、分步对政务服务标准体系进行培训,拟定培训计划,培训计划中应包括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考核方式等内容。

2.落实政务服务标准。在标准化建设实施范围内纳入标准体系的所有标准,应通过建立标准实施的流程等方式保证标准的有效实施。建立标准实施记录。

(五)评价完善阶段(2020年5月—2020年6月)

成立标准化建设评估小组,编写评估计划,开展自我评估、公众评价,明确缺陷,积极整改。对运行的标准体系、标准进行完善,并持续改进。

(六)总结宣传阶段(2020年7月—2020年9月)

对标准化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将标准工作实施的过程资料进行整理并装订成册,将经验做法形成品牌建设标准,制作标准化建设宣传手册、视频等。加大内外宣传推广力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在更大范围内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

XX样本”。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成立XX县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务办常务副主任为副组长,政务办各分管领导、“一窗受理”各主题板块牵头部门及各分中心分管领导为成员,负责统一领导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政务办,由政务办各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各进驻窗口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制定工作计划,推进工作任务,确保标准化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效果显著。各部门、各科室、各窗口要共同参与和相互协调。建立激励机制,表彰和鼓励工作中有突出成绩的窗口单位和个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广泛动员,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广泛宣传,形成浓厚的工作氛围,真正把思想和力量凝聚到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中来。

(三)明确责任,加强督查。根据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要求和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将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任务层层分解,明确责任人,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要加强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搭建平台,培养队伍。要大力开展服务标准化的教育培训工作,要搭建平台组织政务服务人员参加专业、系统的培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经验,同时要把专家请进来有针对性地授课,分层次培养。

附件:1.XX县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名单

2.XX县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任务分解表

附件1:

XX县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XX

副组长:XX(县政务办)

成  员:XX(县政务办)        XX(县政务办)

XX(县政务办)

XX(县发改局)

XX(县公安局)      XX(县民政局)

XX(县人力社保局)

XX(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XX(县市场监管局)  XX(县医疗保障局)

XX(县税务局)

XX(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政务办,XX兼任办公室主任。

附件2:

XX县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任务分解表

序号

主要任务

具体事项

完成时限

牵头科室

责任科室

(窗口)

1

建立标准体系

1.建立健全具有XX特色的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

2019年10月

政务服务中心

各窗口

2

标准化+现场管理

1.优化设置服务标识。在服务大厅醒目位置摆放功能区分布图,各服务区设置标牌,各服务窗口正上方采用电子屏等方式标示对应窗口编号、当前办理顺序等。标识、标牌等到位、清晰、美观。

2019年12月

政务服务中心

综合科

2.合理设置功能区域。服务大厅分设导询服务、自助查询办理、窗口受办服务、投诉代办等办事功能区和休息等待区,以及洗手间、母婴室等便民功能区。设置综合受理窗口、“最多跑一次”投诉代办窗口、咨询窗口等功能区。

2019年6月

政务服务中心

综合科、各窗口

3.合理配置设施设备。根据政务办事和服务实际需求,服务大厅公共区域、窗口办公区和会议室配备相关办公设备、桌椅、宣传设备、绿植、饮水机、伞架、便民服务用品、应急物品等,为保障大厅正常、有序、规范运行,配备照明、卫生洁具、消防器具等。各区域内设施设备等物品摆放统一、整洁、有序,并明确专人负责维护管理。

2020年2月

综合科

政务服务中心、各窗口

序号

主要任务

具体事项

完成时限

牵头科室

责任科室

(窗口)

3

标准化+服务质量

1.持续深化“一窗受理”改革。按主题板块有序推进“无差别全科受理”,

逐步扩大大综合受理事项覆盖率。明确各主题板块“一窗受理”事项清单,完善“一窗受理”平台建设及配套业务、管理系统建设。

2019年12月

政务服务中心

政务服务管理科、各窗口

2.建立标准化办事指南管理机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严格落实办事指南“同源”,结合“八统一”标准,以权力事项库内事项信息为依据,规范统一线上、线下办事指南,落实限时办理制度、“无证明县”建设、“一证通办”、“一件事”办理等工作要求。

2019年12月

政务服务中心

政务服务管理科、改革协调科、各窗口

3.建立各项配套服务制度。全面建立并落实一窗受理制度、上门服务制度、延时服务制度、预约服务制度、容错免责制度、首问责任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AB岗位制度、窗口办件好差评制度、分中心管理制度、代办帮办制度、部门领导坐班制度等服务制度和管理制度。

2019年7月

政务服务中心

政务服务管理科、各窗口

4

标准化+人效管理

探索综合窗口工作人员统一委托县政务办管理。制定窗口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实施细则,建立“即时评价、过程考核、年度评定、长期培育”的窗口管理模式,建立员工工作绩效与收入挂钩的薪酬管理制度,确保综合窗口编外人员流动率低于20%。

2020年3月

政务服务中心

综合科、政务服务管理科、各窗口

序号

主要任务

具体事项

完成时限

牵头科室

责任科室

(窗口)

5

标准化+智慧政务

依托“XX”、“一窗受理”、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使查询、咨询、预约、办事、评价等服务功能线上线下有机融合。优化政务服务大厅排号叫号系统设备,实现精准引导、有序引导、智能引导。建立健全24小时市民服务之窗、机器人服务岗、可视化数字化监控系统。建立部门日常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等系统平台,实现内部管理的数字化、自动化、智慧化。

2020年3月

政务服务管理科

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科、各窗口

6

标准化+基层延伸

深入推进“就近办”模式。加快推进“代办点+自助服务终端+网格员服务”模式,2019年底前确保50%以上民生事项在乡镇、街道便民中心可办。全面实现综合性自助终端镇(街道)全覆盖,确保“一证通办”事项可在自助终端办理。进一步扩大社保、公积金等事项的银行、邮政等网点的代办事项范围和覆盖面,确保2019年底前实现镇(街道)100%全覆盖。

2019年12月

政务服务管理科

改革协调科、政务服务中心、各窗口、各代办网点,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

深入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建设。大力推进民生事项向基层延伸,实现民生事项在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可办比例超过50%以上。贯彻落实市县“全市通办”,实现市县通办办事事项比例达到50%以上。

2019年12月

政务服务管理科

改革协调科、政务服务中心、各窗口、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

序号

主要任务

具体事项

完成时限

牵头科室

责任科室

(窗口)

7

成果巩固推广

制标准化服务手册,完成建设成果报告,塑造服务形象,制作宣传海报、宣传视频等资料,形成XX县政务服务品牌。加大外部媒体宣传和内部宣传力度,扩大我县政务服务品牌影响力。

202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