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角色游戏教案范文

角色游戏教案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角色游戏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角色游戏教案

第1篇

医院、农贸市场、超市、美容院、小吃店

游戏目标:

1、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模仿各行各业劳动人民的工作,进一步了解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及特性。

2、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及一定的规则意识。

3、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和游戏带来的乐趣。

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

医院:听诊器、针筒、输液器、口罩、药品盒等;

农贸市场:水产品(螃蟹、鱼、虾)、电子称;

超市:各类食品盒、饮料瓶、化妆品盒等、小筐若干;

美容院:化妆品、梳子、镜子、热水器、蒸头器等;

小吃店:各类食品、蒸笼、服装等。

2、经验准备;

幼儿已玩过医院、农贸市场、超市、美容院、小吃店的游戏。

游戏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2、师生共同回忆上次活动情况,并提出新的要求及需改进的地方。

3、幼儿按意愿来选择游戏中的角色

4、幼儿以角色身份布置游戏用具。

5、开展游戏,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活动中,指导有个体差异的幼儿。

第2篇

通过开展交通安全游戏,幼儿在游戏中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在此基础上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3~6岁的幼儿具有好动、注意持续性低、思维具体形象等特点,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时,要充分调动幼儿视、听等感官,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例如,在对幼儿进行交通常识教育时,我们通过幼儿喜爱的动画片《黑猫警民》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让幼儿认识交通标志,掌握“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安全知识。在“做中学”,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做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我们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院内的安全教育设备,有日的、有计划地创设安全教育游戏情境。如“冲红灯铸人错”“米老鼠进城探亲,黑猫警民执法严明”等,让幼儿学会处理突发的交通事故。

二、幼儿安全教育中角色游戏的实施途径

(一)创设完备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良好、丰富的教具学具是引起幼儿学习兴趣的重要物质条件,为了让幼儿全身心投入到角色中,我们创设了游戏情境:利用教室走廊作为交通安全活动区,装备了自制的红绿灯、交通岗、车道、人行道、停车场,添置了儿童自行车等交通工具,自制了一批警服、警帽和其他一些必需品等,这样既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又因其贴近幼儿生活,可以全面贯彻“让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宗旨。

(二)创设情境游戏

通过情境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灾难自救的意识,并能想出一定的办法解决遇到的有关灾难自救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幼儿战胜灾难的勇气、信心和智慧。根据安全活动“地震了怎么办?”组织幼儿观看地震、火灾的相关视频和图片资料,带领幼儿了解一定的自救知识。师幼共同创设模拟意外或灾难的特定情境,让幼儿设想、体验身临其境的正确应对方法。它具有仿真性、情景性和角色性特征。例如:创设一个“地震逃生”的场景:发生地震了,旁边有水、毛巾、枕头、衣服、门、窗等多种物品,幼儿进行逃生演练。

(三)实施方法借鉴生活

现在的安全教育往往只是安全知识方面的传授,这是不能完全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的。我们应该让幼儿得到安全技能方面的实际操练式教育。可以安全模拟演习,提高幼儿对安全的认识,强化安全意识,并且发展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我们可以通过邀请医务人员来园教幼儿简单处理包扎小伤口。只有不断丰富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内容,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结语

第3篇

关键词:感受;观察;体现;面具文化;案例

青少年时期,正是学生思想从认识走向形成的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确立的阶段,引导学生感受、观察、体验面具脸谱文化,在案例背景指导下,通过理论指导、教学方式、面具文化,结合教材分析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践达到自己预想的效果,通过专家的评课和自己的案例反思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正。

一、案例背景

在案例的背景下,《角色的游戏》这节课将改变传统的技法学习,从理论指导到教学方式以及面具文化进行调整,让学生感受、观察、体验面具脸谱文化。

理论指导: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强调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景,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培养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文化涵养及人文精神。新的课程标准主要是要打破传统的训练,增加更多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改变了以往课程中只侧重于面具的制作技术,而忽视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面具的由来、演变和不断变化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理解以及出于这种理解的不同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习惯。本课与中国传统瑰宝脸谱紧密联系起来。了解脸谱的造型特点、脸谱表现三国时人物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的常用手法,通过体验脸谱的色彩和造型,进一步认识、理解脸谱深刻的中国文化内涵。

《角色的游戏》一课,安排了面具的由来、发展、功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面具的文化、历史,同时让学生了解现代生活中面具的主要功能、面具的特点及面具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现脸谱的功能以及脸谱给学生带来的乐趣。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培养学生丰富情感的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认识面具的演变、发展过程,了解面具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文化、民族、宗教等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

(2)通过对京剧脸谱面具艺术的欣赏,分析脸谱面具的造型、色彩,了解面具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了解面具在表现人物外形特征和性格特征上常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初步学会脸谱面具的设计与制作。选用恰当的材料,运用彩绘等技法,设计制作平面或立体的面具。在与同学合作完成作业中,锻炼协作能力,培养互助精神。

(4)通过京剧自编自演面具表演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使学生体验脸谱面具带给自己的乐趣,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感受脸谱面具独特的艺术魅力。京剧脸谱作为一种中国独有的艺术,已经成为世界的艺术瑰宝。

(5)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爱国思想、自我规划、组织的能力。

三、教法分析

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1.感受做先导

2.观察为铺垫

3.了解面具

四、反思

这是一节教学展示课,通过认真的反思,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京剧脸谱文化博大精深,如何和学生的表演切入点进行完美的对接是我苦思冥想的问题。在这个思考过程中,我和音乐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沟通。我认真揣摩人物形象如何用肢体语言更加生动表现出来。其次,学生活动设计过程,也发现一旦想法变成现实时,一切应该想得更加细致,因为我们不知道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发生后如何更快、更好地解决,而不会影响我们的本意和想达到的目的。

通过各位专家老师对我的指导评价及自己对教学视频的反思和对教学案例的研究,我觉得自己还有不少不足的地方。我会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多向各位老师、专家请教,多看一些教学上面的论文杂志等资料,大量拓展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思维,多实践、多总结,使自己得到更大的锻炼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宋金华.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何俊.中学美术体验性教学的探究.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1.

[3]焦艳.京剧进课堂的实践与体会[J].青海教育,2011(2).

[4]黄雪飞.以高中美术欣赏课为平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11).

第4篇

活动名称:黑猫警长(小班)——创设环境,激发小班的幼儿兴趣和好奇心,促进交往的活动设计

一、 活动目标:

1、 复习以某一物体为中心,认识上下、前后、里外的空间方位。

2、 通过环境的创设,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3、 学习句式:我在╳╳上(下…)发现(抓到了)一只老鼠。

二、 活动准备:

1、 黑猫警长头饰,白猫警士头饰若干(与参加的幼儿人数相等)老鼠玩具若干(是幼儿人数的2-3倍)其中一大老鼠作为“鼠大王”,《黑猫警长》的音乐带。

2、 创设环境:老鼠偷粮打劫场面:内设粮仓(纸盒)制,粮袋数个,椅子五、六把、方桌一张,这些物体的上下左右布满老鼠,“鼠大王”在中间指挥。

三、 活动过程:

、 谈话导入游戏,分配游戏角色,老师扮黑猫警长,幼儿全部扮演白猫警士。

2、 “接电话”进入情境,黑猫警长:“刚才接到╳地方打来的电话,说有老鼠偷吃粮食,我们派白猫警士们先侦察 一下敌情,记住,侦察敌情时不惊动老鼠。”

3、 白猫警士进入创设的场景中,侦察后需向警长报告敌情,教师着重指导汇报时的正确表达。“我在╳╳上面(下……)发现(抓到了)一只老鼠

4、 黑猫警长:“情况火急,白猫警士们快去抓老鼠吧!”白猫 警士听到命令后立即到布置的场景中去抓老鼠。每位白猫警士抓到一只老鼠后方回到警长面前报告,在音乐背景下活动。

5、 黑猫警长“紧急集合,白猫警士们你们 真能干在不同的位置找到了老鼠,黑猫警长对你们的表现很满意。”

中班语言黑猫警长教案【2】

一、 活动目标:

1、 复习以某一物体为中心,认识上下、前后、里外的空间方位。

2、 通过环境的创设,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3、 学习句式:我在╳╳上(下…)发现(抓到了)一只老鼠。

二、 活动准备:

1、 黑猫警长头饰,白猫警士头饰若干(与参加的幼儿人数相等)老鼠玩具若干(是幼儿人数的2-3倍)其中一大老鼠作为“鼠大王”,《黑猫警长》的音乐带。

2、 创设环境:老鼠偷粮打劫场面:内设粮仓(纸盒)制,粮袋数个,椅子五、六把、方桌一张,这些物体的上下左右布满老鼠,“鼠大王”在中间指挥。

三、 活动过程:

1、 谈话导入游戏,分配游戏角色,老师扮黑猫警长,幼儿全部扮演白猫警士。

2、 “接电话”进入情境,黑猫警长:“刚才接到╳地方打来的电话,说有老鼠偷吃粮食,我们派白猫警士们先侦察 一下敌情,记住,侦察敌情时不惊动老鼠。”

3、 白猫警士进入创设的场景中,侦察后需向警长报告敌情,教师着重指导汇报时的正确表达。 “我在╳╳上面(下……)发现(抓到了)一只老鼠

4、 黑猫警长:“情况火急,白猫警士们快去抓老鼠吧!”白猫 警士听到命令后立即到布置的场景中去抓老鼠。每位白猫警士抓到一只老鼠后方回到警长面前报告,在音乐背景下活动。

5、 黑猫警长“紧急集合,白猫警士们你们 真能干在不同的位置找到了老鼠,黑猫警长对你们的表现很满意。”

《黑猫警长》课后反思:

第5篇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本单元《十二生肖歌》为玩一玩的内容。其实玩一玩的教学模式在音乐课程中还处于摸索的过程,教师在执教的过程会经历一些思想的撞击。比如是该以学唱歌为主还是应该以玩为主,如果以玩能不能获得知识,这样的游戏是不是没有提议性。怎么才能有的放失?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的操作中不难有一些问题。我亲历了有郑老师参与的“玩一玩”课堂,执教老师是熊瑛老师上的《旅游车》,课后听了郑老师的评课,感触颇深。其实熊老师的前面课堂还是比较活跃的,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可是在教的过程发现她的游离不定,到最后就发现,是歌也没有学会,孩子也没有玩好。看似重玩的环节,却时刻必须提醒执教又不能忽略教的过程,因为自己知道学生必须在你的课堂学有所获。其实在选择《十二生肖歌》为考核课之前我有些后怕,害怕组织教学不太好的我,一节课下来课堂乱七八糟,还好师傅给予了我不少鼓励。

我在二年级试教过一节,当时的教案以重唱环节为主,学生在学会歌曲后再进行表演。但是那节课只上了20分钟,因为我发现自己完全拖不下来了,学生已经失去了完全的主动权,这样的音乐课失去了快乐的意义。后来在肖老师的帮助下,把语言进行了规范,环节上进行了处理,可是整体感觉仍然还是以教唱为主。其实我一直比较挣扎,到底应该怎样处理更适合玩一玩的课程模式。肖老师的引领课上完后,我结合了自己身上的不足。首先、语言上我没有办法赶上师傅,因为我知道自己的课堂语言一直都不太精练,其次、组织教学上我无法应对及时改变的课堂。我大多时候是去备这份教案,而没有了本色的特点,致使我无法超越自己,总在所有的条条框框内进行。不敢想象我自己去上这一课,会呈现怎样的课堂。我又归纳了教案,抓住自己上课的一些特点,把整个教案的顺序进行了颠倒,把玩放在了前面,学放在了后面。通过表演、做游戏、师生互动和学生展示,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里学习了新知识。

一节课下来,我感受到学生们是快乐的!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角色,显示出自己的重要性,参与了活动并且学会了学习。我得到了^领`导的表扬,却带来更多的深思。对于这样的教学模式,我想今后的过程中我要有更多的挑战与摸索,不只是“玩一玩”,怎样在课堂中体现现代教学的课程标准,针对低年段的学生,怎样应用随机的教学方法将是我无比宽广的探索过程。

第6篇

课程改革之前,备课写教案存在几种情况:一是应付学校教学管理的检查,大多数教师奉行“拿来主义”,抄写现成的教案;二是在每学期开学前,为了赶任务,先集中写出一部分教案;三是有的学校年级组分任务,每位教师负责备几课并写出教案,然后把几位教师的教案统一成一套年级组共同使用的教案。我们倡导多年的备课首先要备学生,在备课时并没有得到落实。备课完全是从教者的角色出发,没有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甚至有许多东西是强加给学生的。学生学习这课会遇到哪些问题,有什么困难,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应该充当什么,都是心中无数。

一次,我到一所重点小学听课,教师讲的是古诗。有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学习的古诗都是五言七言诗,怎么没有四言六言的?这个问题提得多好,但教师的回答却让你感到失望,教师说,等着你去写呢。这种敷衍学生的做法是不合适的。如果教师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又认真地备了课,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律诗的发展形成,学生会惊喜地得到意外的收获。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还可以退一步,和学生共同查找资料来解决问题。

还有一次下去听课,教师讲的是《麻雀》一课。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为什么课文中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下来而不是爱的力量?这个学生提的问题有多么深刻,然而教师始终在那儿讲母爱教育,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知如何处理,最后不了了之。如果教师在备课时,了解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此作品的历史背景,知道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是弱小力量奋起反抗的思想,那么这个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以语文学科为例,我们怎样备课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首先是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应依据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有许多教师反映课程标准制定的笼统、不具体。我们在备课时,可以把课程标准中的阶段目标进行细化,具体落实到备课中。

其次是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在备课时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采用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不能超越学生的实际能力。比如,实验区有些教师在儿童入学的第一学期,就让儿童进行写话练习并作为考试内容。我们想想儿童刚上学,字还没认多少,刚刚开始学习写横撇竖捺,还要用很多时间学拼音,所以根本不具备写话的能力,结果是学生写的话错误百出,不成句子,连教师都不认识,这种不切合实际的要求,超出了儿童认知水平和能力。另外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在入学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母语基础,进到学校后,求知欲强,表现欲旺盛。教师要根据这些特点,在备课中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语文活动和游戏,组织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形成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第7篇

Happy

英语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增加语言的实践的量,学生才能获得“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活动课作为英语教学的一种形式,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从而弥补一般课堂教学的不足,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 活动课的目的和原则

开设活动课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活动课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因此,为了达到上叙目的,活动课应遵守下列原则:1、配合课内。活动课应列入课程计划,成为一项真正的教学活动,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课内教学配合,为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服务。2、学以致用。要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年龄特点出发,遵循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及语言教学规律,以学生的语言实践为主,把英语活动课真正上成语言实践课。3、活动课内容要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4、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英语活动课要使英语爱好者和有英语特长的学生有用“武”之地。通过活动课使他们拓展知识、发展能力、增长才干,把他们培养成学习、活动的骨干,去影响、吸引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二、 活动课的主要做法

下面根据初二英语下学期教材谈谈英语活动课的具体做法:

(一) 整体设计,编写教案

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进度,编写具体的活动课教案、计划。以简明表表示如下:

主 题

目 的

依据

形式

内 容

Differentcountries

Differentweather

通过直观演示实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会四季划分,天气的表达,不同国家天气特征。

Unit16

Unit17

室内演示课

1、 昼夜演示实验。

2、 四季形成演示实验。

Come to the party !

加强口语训练,学会邀请和应答的表达法,理解掌握课文内容。

Unit18

室内表演课

分邀请、介绍、招待、道别四幕进行表演。

A weather report

通过直观的PowerPoint,学会表达天气、气温,学会做英语天气预报,加强口语训练。

Unit19

室内演示表演课

1、天气阴、晴、云、风、雪表达演示。

2、气温表达。3、英语天气预报模式。

What a good kind girl

加深课文理解,训练口语,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中,学会问路、指路的方法。

Unit22

室内话剧

1、根据地图问路、指路。

2、刘梅乐于助人,送老奶奶去医院看病人。

Write an English letter

熟悉英语书信格式,锻炼动手能力,通过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Unit16

Unit17

室内动手操作课

给外国朋友写英文信,介绍中国情况。

(二) 人人动手,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方面:首先要认真备课,写好教案。找准知识力的联系点,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预测活动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活动程序,写出活动家方案;其次,活动课的生体是学生,学生在活动课中的活动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动课前的准备工作。对于不同形式的活动课,均对学生提出不同的准备要求。如:表演性质的活动课,教师宣布主题和要求,然后要求学生组成表演小组,课下根据主题要求及学过的课文知识动手编写剧本,组织台词、分配角色,自己组织排练。对于实践性质的活动课,只告诉学生活动的主题,要求学生熟悉与某些活动话题相关的词汇及表达方式。

活动课的准备阶段虽不是活动课的主体,但学生为了成功地参与活动,他会认真准备。有的活动需要记忆、背诵,有的需要动笔(编写剧本、串联台词),更多的是台下相互对话表演,这无疑起到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的作用。同时,学生在“温故”的过程中不仅“知新”,而且各项能力均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三) 精心组织,上好活动课。

英语活动课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因为整个过程是以活动为主,在学生认知过程中测重于运用;也有别于其他的课外活动,因为它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一定的教材和活动形式,并以课堂形式给予教、学双方一定的约束。活动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1、角色扮演。角色扮演的形式有:小品、小话剧、情景对话等,它们是活动课的主要形式。教材中有大量的对话可供学生表演。初中生具有爱说、好动、爱模仿,对话(表演)英语羞怯感少等特点,对开展角色扮演极为有利。教学中开展角色扮演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教师的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学习愿望,而且给学生提供了学习语言结构、理解语言功能的外部条件和参加语言实践的机会,使他们走出课堂仍有兴趣用英语对话。2、做游戏。游戏的内容和方法很多,如字母和数字游戏、看图猜测谜、名子接龙、室外活动等。活动课所选的游戏必须集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于一体,使学生在娱乐中学有所得。如:猜物联句游戏,教师首先拿出一个袋子(里面装有书、文具、水果等),让学生边猜边用There be句型造句。教师要边说边拿东西,这样做可以给学生以真实感,而且使他们产生好奇心,想知道袋里究竟还有什么东西,随着袋子里的东西逐渐减少,句子却越来越长。整个过程学生只有认真听、动脑猜、用心记,才能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做游戏等活动不但能突出语言的交际性,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情趣,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友谊。3、动手操作活动(笔头表达)。该活动一般要放在重要节日前或者相关课后进行。教师节前组织学生开展给老师作节日贺卡活动,要求贺卡内容全部用英语书写。学生学了英文信后,可以组织学生用英文互相通信。

(四) 及时认真地做好评价和总结。

活动课的教学效果是通过活动过程中学生表现反映出来的。一节活动课结束前,教师应及时认真地对学生进行公正的评价。可采用评选“最佳表演奖”、“编剧奖”、“勇于开口奖”、“进步奖”和“积极参与奖”等,以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精神,并记载对学生作出的相应的定性评价,同时指出活动中的不足,以期今后改进。

第8篇

一.前言

目前中国问题家庭增多,孩子与父母存在隔膜,更使这个难以启齿的“性”话题不能得到很好地交流,形成了从家庭、学校到社会的性教育的集体缺席。谈及性教育,学术界“刻不容缓”的呼声不绝于耳。本文将以快乐双语幼儿园3-6岁300名幼儿为研究对象,尝试、探索游戏化教学在3-6岁幼儿性教育的应用。如何在教育过程中使幼儿性教学活动游戏化,更是一个当今幼儿教师应当探索的迫切而棘手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

幼儿性教育关系到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安定。本研究的目的为:

1、让每个幼儿悦纳自己的性别角色,有一个健康的性别观。逐步形成保护好自己隐私部位的意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探索用游戏化教学在幼儿性教育的指导策略。

三、研究方法

在研究前期,研究人员对快乐双语幼儿园小、中、大班的95位家长进行了随机抽样式的问卷调查,中期根据调查的结果,研究人员筛选确定幼儿性教育的内容为:“我从哪里来”;“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何保护好自己隐私部位”三方面的内容。根据内容制定出小、中、大班的游戏化教学的实施计划并收集资料,撰写教案。每个年级选出一位老师,按教案进行试讲,全体老师进行听课、评课、并提出修改意见。之后,该老师上示范课,研究小组认可后,在全园各年级各班级铺开。如果发现计划不合理,还需再次修订计划,再次上示范课。后期,全体老师提交教案、随笔、反思、小结和研究总结。研究发现:

通过近一年多的实践研究,研究人员对3-6岁儿童性教育的内容、游戏化教学在幼儿性教学的研究有如下的发现:

1、通过课题研究,幼儿园老师对幼儿性教育有了新观点、新认识、新策略和新模式。新观点:研究开始之前,老师们都认为做课题太难,无从下手,特别是性教育课题,面对的是幼儿园的孩子,更不知道该从哪方面入手。新策略:在集体教育过程中,老师需要对孩子讲解很多专有名词。在试讲时,有些老师语言过于成人化,专业化,重复了多遍,孩子都听不懂。最终,老师们采用绘本、图片、游戏的方法和孩子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教学活动,修改了教案。新模式:老师们的研究,归纳了孩子容易接受的性教育的内容;把抽象概念具体化,提炼出一套幼儿性教育的模式。

2.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2.1身体的秘密的游戏化教学

围绕主题,研究人员开展了一系列分题的教育教学活动如:“我的小”、“我是女生”“男生女生不一样”。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知道男孩、女孩是怎样区别的,有什么不同,哪些地方是隐私部位,隐私部位应该怎样保护。

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研究人员尝试游戏化课程教学,如:我的小,首先研究人员利用绘本让孩子们了解男孩子的特征,知道“小”是男孩子的隐私部位,和应该怎样保护“小”的方法;然后设置游戏情景表演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巩固对自己的认识。在“男生女生不一样”这个活动中,研究人员也采用了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从谈话游戏中让孩子说一说男孩女孩不一样的地方,明确隐私部位,然后通过操作游戏“粘贴隐私部位”来巩固对隐私部位的认知。最后采用游戏“找朋友”男孩找男孩,女孩找女孩巩固孩子对男女特征区别。通过各种活动方式,让幼儿更多地了解自己身体的秘密。

2.2“不要随便摸我”环节的游戏化教学

在“不要随便摸我”环节中,研究人员不仅设计了多种多样的区域活动,在集中教学活动中,还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游戏。

比如在设计“如何保护隐私部位”活动时,首先,?奶富坝蜗分醒芯咳嗽比糜锥?观看《不要随便摸我》的绘本或视频,然后,老师和幼儿一起探讨故事情节,老师会提问:“陌生人要抱你能不能让他抱?陌生人要摸你的隐私部位让不让他摸?为什么?”等,让幼儿初步认识应该如何保护自己。接下来会通过游戏让幼儿清晰地知道不能让陌生人摸自己的隐私部位。部分老师带领幼儿玩角色扮演游戏:“狼来了”。有的老师引用竞争机制,在“狼来了”游戏中,比谁最先逃开,逃得最快的幼儿得到小贴心。

2.3“我从哪里来?”环节的游戏化教学

围绕主题研究人员开展了一系列分题的教育教学活动如:“成长足迹”;“我们结婚吧!”;“小威向前冲”和“我在妈妈的肚子里”。首先,在家园共育中幼儿把爸爸妈妈小学,中学,大学或工作时的照片和老师、其他幼儿分享,了解爸爸妈妈的成长足迹。在“我们结婚吧!”的活动中,让两位幼儿扮演“新郎”和“新娘”,老师和其他小朋友扮演来宾,模仿婚礼现场。在“小威向前冲”的活动中,老师先让幼儿观看视频,描绘子宫像一座房子在妈妈的肚子里,像小蝌蚪住在爸爸的身体里,它们抱在一起,就变成胎儿。让一个小女生扮演子宫,所有小男生扮演蝌蚪,进行游泳比赛,看谁第一个到终点,住进“小房子”里。在“我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活动中,老师先让幼儿观看胎儿在妈妈肚子生长过程的视频,然后让幼儿模仿胎儿的动作。把游戏化教学应用在幼儿性教育的教学活动中,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使难以理解的性科学术语得以很好地传授,让幼儿在游戏中玩,在游戏中学。

第9篇

初步感知三拍子节奏,能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的节拍。能随乐曲节奏表现蝴蝶飞舞的优美动作。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师教案借鉴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中班音乐教师教案借鉴一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三拍子节奏,能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的节拍。

2、能随乐曲节奏表现蝴蝶飞舞的优美动作。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重难点:

初步感知三拍子节奏,能在乐曲伴奏下与同伴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蝴蝶、花的胸饰。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场,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带领幼儿在《春天》的乐曲伴奏下律动入场。

师:美丽的春天到了,我们一起到草地上去玩,好吗?

二、欣赏乐曲,感知乐曲的性质和节拍:

1、播放乐曲请幼儿欣赏。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乐曲吧。

2、提问:这首乐曲听上去感觉怎么样?

3、小结:小朋友都觉得这首乐曲听上去很优美,那么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呢?再次欣赏乐曲。个别幼儿讲述自己所听出来的拍子。

4、尝试用2、3拍子为乐曲打拍子。

师:有的小朋友说是2拍子的,有的小朋友说是三拍子的,那二拍子怎么打?三拍子怎么打?我们听着乐曲来打打,看看哪个更合适?

5、小结:大部分小朋友都听出来是三拍子的,那我们一起来为乐曲打拍子吧。师带领幼儿为乐曲打拍子。

6、师:除了拍腿还可以拍哪里?师带领幼儿用另一种方法为乐曲打拍子。

三、跟随乐曲节奏学蝴蝶飞舞

1、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飞舞。

师:这首乐曲真优美,把小蝴蝶都引来了,我们一起学学小蝴蝶飞。

2、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

师:刚才老师看见某某小朋友能跟着音乐的节奏飞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师带领幼儿跟着节奏飞舞。音乐结束前教师引导幼儿停下摆一个姿势。

师:你会跟着节奏飞吗?

师:飞累了,停一停。老师来拍照了啊,哪只蝴蝶停得最漂亮?

4、幼儿再次听乐曲飞舞,音乐结束时摆一个造型。

师:我们再去找一朵美丽的花,这次看看谁停得最漂亮。

中班音乐教师教案借鉴二

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眼睛的构造和卫生方面的知识,防止眼疾。

2、懂得爱护自己眼睛的重要性。

3、萌发从小珍爱生命的意识。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眼睛方面的资料。

2、对班级幼儿视力进行事先了解。

3、在一副幼儿太阳镜上涂上油脂,使眼睛看东西模糊。

4、挂图《眼睛生病了》。

活动过程:

1、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眼睛的资料。

2、出示挂图《眼睛生病了》,提问: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揉眼睛?他的眼睛怎么了?眼睛会生什么病呢?(近视眼、红眼病、沙眼、结膜炎、麦粒肿等。)

3、讨论:眼睛为什么会生病?(如:脏手帕擦眼睛、脏手揉眼睛、眼睛看书或看电视太疲劳、坐姿不端正等。)

4、请幼儿带上涂有油脂的太阳镜,体验视力不好的痛苦。

5、讨论:怎样保护视力?

(看电视时,距离电视2米以上,看电视时间不能过长;看书时身体要坐正,不能趴着或仰着看书,看书时间长了,要休息或向远处看或看绿颜色的植物;不能在太强或太弱的光线下看书;写字时要注意保持一拳、一池、一寸的距离;多吃胡萝卜对保护视力有很大好处;平时毛巾、脸盆等要专人专用,并定期消毒或清洗,防止相互传染;眼睛生病了可以点眼药水等进行治疗。)

活动延伸:

1、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随时提醒幼儿注意保护自己的视力。

2、进一步开展有关眼睛的讨论。

中班音乐教师教案借鉴三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灵活地撕开并钻出报纸,做小鸡出壳的动作,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2、体验在集体讨论中互相学习、创作、创编的快乐。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事先让幼儿了解小鸡出壳的过程。

2、物质准备:音乐《小蛋壳》,播放器,大张废旧报纸若干(每张报纸中心画一个大鸡蛋,分散放在地上)。

活动过程:

1、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忆小鸡出壳的过程。

2、创设小鸡出壳的情境,引导幼儿探索三人一组钻出报纸的方法。

引导语:地上有许多"鸡蛋","小鸡"就要从"鸡蛋"里钻出来了。

与幼儿共同讨论"小鸡"钻出报纸的方法。教师与两名幼儿示范"小鸡出壳"。

示范:两名幼儿拿报纸,教师小心地从"蛋"中撕开一个洞,然后将头、手、躯干和脚从报纸中钻过,最后跨出报纸。注意保持报纸的完整性,报纸不能破成两半。

组织幼儿三人一组,练习报纸的方法。

3、播放音乐,鼓励幼儿创编与乐曲内容的相关动作。

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小鸡出壳以及出壳后快乐地唱歌?

4、与幼儿讨论游戏规则。

①明确角色分配:三人一组,两个人拿报纸,一个人当小鸡。

②小鸡"出壳"的时候要和同伴一起合作,要耐心、细心,尽量保持报纸的完整性。

③播放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表现小鸡出壳。

④在音乐声中幼儿自由做动作离开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通过本次的活动能随音乐灵活地撕开并钻出报纸,做小鸡出壳的动作,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第10篇

        这十天的培训学习中,有县支教老师精彩的授课示范,有全乡广大教师积极热情的参与和配合,有我乡教师提供的几十节交流棵,有广泛的全方位的研讨和评议,使这次培训工作呈现出缤纷的色彩,我乡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吃苦、守纪律爱知识、爱学习的精神风貌也得到了一次充分的展现.这次活动,有新旧教育思想观念的碰撞,有新旧教学方法的碰撞,有守旧观念和锐意改革思想的碰撞,同时还有新教法的快乐有趣和传统教育扎实认真,一步一个脚印的大融合,在这种状态下,也融合出了我乡教育工作现阶段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具体如下:  

         一、首先,我们要把握新课程的宗旨:让学生在娱乐中不知不觉掌握教学内容,得到情感体验与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体参与,学生变要你学为我要学,教师变传授者为引导者。在这一宗旨的带领下,注重设计,注重方法,注重课堂实效,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为基础目标,过程方法为核心目标,情感、思维和价值观为最终目标”的三维整合。教学中要抓过程和方法,通过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全面训练学生思维以及想象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永远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培训,培养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为他们人生第一节作好奠基。  

         二、这十天的培训,实际上就是培训备教案的方法,在教案里面,体现了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的思想。设计的具有梯度的,环环相扣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以及兴趣爱好来设计问题。教案中设计的各种故事、游戏、谜语、出示图画、以及学生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描一描各种实际操作,就是备方法。通过设计问题和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的具体过程,实际上就实现了教材上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在学生回答问题、讨论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中,就不断地实现着三维目标里的其它两中目标。

     

         三、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师生互动,最终解决问题,就是教学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实现的具体过程。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是实施新课程在思想方法上的精髓,因为童心本来是快乐的,快乐就体现了儿童的童真童趣,这就是转变观念。我们要抓住“乐”和“趣”二字,但不能一味地为乐而乐、为趣二趣,要使你设计的问题和创设的情境以及采取的游戏、故事、谜语等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乐趣,这才是“乐中学和学中乐”的要义之所在。我们要还儿童美好的蓝天,通过活泼有趣的课堂教学,争得最大的效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案设计得好不好,课前准备充分不充分,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设计教案时,要读大纲,明确教育目标,教学环节要大致保持齐全,如导读、新授、巩固练习、知识的拓展延伸、总结、作业等。这就是我们这次培训中学到的备教案的方法。  

         四、作为教师,我们要彻底转换角色,变原来的主演为导演,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导课,当然也要讲课;变学生原来是观众为主演员,是他们在具有乐趣的气氛中人人思考、人人参与、人人活动,使知识、情感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流动,人人能得到能力的提高,分小组讨论学习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好方法。  

         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在新课改的实施当中,教师应成为教材的研究者,探索者,而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的传授者,教师要成为新型的、民主的、研究型的、艺术型的老师,我们要把教育工作当一番事业来干,不能只当一份工作来做,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儿童和家长的欢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改变教学中“懒”的问题———思想懒、行动懒。

     

         五、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人人都能想问题、提问题、解决问题,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在做好一系列工作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识字(学生做生字卡)以及词语的积累,数学课要时刻注意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来源于生活。教学中,我们要全方位考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现代设备,教师和学生的聪明才智和课堂中随和的一些发明创造,各种直观教具身边的事物等等。  

         六、今后,我们还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丰富我们的知识,刷新概念,改变方法,新旧结合,创出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为我乡教育事业服务。

     

第11篇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新入职教师 预成性教学 专业成长

当下幼儿园教学活动中,集体性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三种类型:预成性教学活动、综合性教学活动、生成性教学活动。其中,预成性教学活动指在教学活动之初,精心预设对象、目标、过程及成果,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预设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尽管预成性教学缺少生成性教学的灵动性、智慧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但有效组织预成性教学活动,不仅是新入职青年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还是其逐步走向综合性教学、生成性教学,促进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试图以小班绘本教学《好喝的汤》活动为例,简要阐述新入职教师有效组织实施预成性教学的策略。

一、重学习、善积淀,用理论滋养教学素养

青年教师是幼儿园的主力军,是园所扩大再发展的中坚力量。有效组织预成性教学活动,青年教师要加强专业素养和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特别关注心理学、教育学、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个人教学素养。只有通过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的学习,教师才能较好地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接受理解能力,才能制订出合理的预成性教学方案。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教学要求融会贯通,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予以落实。如健康的目标是让幼儿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保持安定、愉快的情绪,有着健康的生活习惯,并且学会保护自己。比如指导幼儿《好喝的汤》时,除了对课程内容进行预设,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外,还要将爱干净、讲卫生等知识融入教学活动中。某个小动物将食材投入锅中,要清洗食材,保证食材的干净卫生,并引导小朋友在生活中注意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还要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此为指导,根据幼儿的发展规律制订科学合理的预成性活动方案,让幼儿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二、重分析、善借鉴,用案例引发教学研讨

组织青年教师观摩《好喝的汤》课例,并围绕课例展开对教学环境、教具、教育目标的讨论,讨论如何修改教案内容,才能将礼貌用语、德育教育、个性化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融入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原教学有三个基本环节,即一是教师出示封面,引导学生观察并模仿小猫、小兔等小动物的叫声和喝汤的方式,了解小动物共同煮汤的过程;二是指导幼儿自由阅读绘本内容,了解每个小动物将何种食物放入汤锅中,并引出不同小动物最喜爱的食物;三是师生共同完成绘本阅读,巩固绘本内容。针对教学三个活动环节,组织教师进行讨论,由小组组长进行总结,指出原教案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修改,并指出对原有教案内容进行修改的具体原因:第一,PPT中绘本封面的修改,在原有封面上只有五只小动物,但从绘本内容来看,整个故事是围绕六只动物展开的。将六只小动物全部放在PPT中,修改后幼儿对故事的小动物一目了然,加深认识和理解。第二,加入和小动物打招呼的导入环节。利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小动物,渗透礼貌教育,教师引导学生说“你好!小猪”,“你好,小鸡”等,在礼貌教育的带动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第三,在小猪将萝卜放入锅中煮汤的过程中,教师播放了《拔萝卜》的歌曲,通过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将幼儿带入音乐的世界,幼儿跟着音乐的旋律做出拔萝卜的动作,在歌曲结束之后,幼儿帮助小猪将齐心协力所拔的萝卜放入锅中。通过《拔萝卜》歌曲的引入,将幼儿带入角色,将音乐教育渗透到绘本教学内容中。第四,鼓励幼儿迁移相关经验,玩“煮汤”的游戏,从小动物互相帮助煮出一锅美味的汤,引申到现实生活中小朋友要互相帮助。在课程结尾部分加入游戏,让幼儿自主选择扮演绘本中的角色,围成一圈扮演“锅”或者戴上头饰即将下锅的“菜”,第二次扮演时交换角色,以满足全体幼儿的心理需要。通过学习和研讨教学案例,青年教师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修改之后,由我园优秀教师执教,向全体青年教师开示范课。多次实施活动中,教师们积极参与研讨,毫无保留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相互启发,不断反思,认识逐渐深入,最终呈现出精彩的课堂。从刚开始的模仿其“形”,演变为领会其“神”,上课不再是一种机械的表达行为,而是根据课堂状况与幼儿需要的一种对话式、互动式行为。整个活动过程中,自然体现出与故事、音乐的和谐,与他人的和谐,以及多种思路视点的和谐。孩子们很自然地被吸引,并主动探索,给了观课者不同以往的新鲜感。

三、重反思、善总结,用规程引领教学行为

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预成性教案,需要不断反思教学得失。在预成性教学活动中通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教师全面理解教案,但生成缺乏个性。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虽然全面理解教案内容,但不注重知识的生成性,不能灵活应对幼儿提出的问题[1]。幼儿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经常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突发奇想,提出多种多样甚至不着边际的问题,或者依据教学内容,幼儿从自身角度出发,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话题。此时,教师依然按照预设教案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活动,没有关注到幼儿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做出解答,灵活应对各种生成性问题。幼儿的行为和提出的问题没有得到教师的关注,幼儿会对教学内容失去兴趣。在《好喝的汤》教学活动中,某个幼儿对动物的叫声比较感兴趣,而此时教师的预设内容是不同小动物将食品放在锅中,共同熬出美味的汤,并没有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导致幼儿对课堂活动失去兴趣。在幼儿提出动物叫声问题之后,教师可以改变预成性教案中的内容,当不同动物添置不同材料时,教师可以模仿动物的叫声,然后引出放入锅中的物品。此种教学方式更加生动具体,幼儿对教师发出不同动物的声音充满兴趣,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二是教师基本能理解教学方案,教学执行时对教案理解不透彻,有生搬硬套的现象。我园要求青年教师采用预成性教案教学模式,教师使用现成的《好喝的汤》教学方案,但不能对课堂内容出现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预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照本宣科,机械地将课程内容灌输给幼儿,导致幼儿并没有在教学活动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和内容。为此,我们提出了相关教学规程,比如对现成预成性教学设计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备课,备课时尽量结合班级实际情况重新设计,要预留一定的时空,以保证教学实施时的教学生成。

四、重钻研、善实践,用行动证明专业成长

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青年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重视教学钻研,善于教学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语言表达能力、肢体的协调程度、对音乐、美术等艺术的认知程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充分挖掘幼儿的兴趣爱好点[2]。同时,教师要从不同角度着手,促进幼儿情感、态度、技能等方面发展。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的引导,所以,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幼儿的饮食习惯、运动量、兴趣爱好等内容,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发展的特点,明确知晓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接受理解能力、兴趣爱好及问问题的方式上存在较大的不同[3]。教师只有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明确该年龄段幼儿的兴趣和爱好,才能制订既让幼儿感兴趣,积极参与的预成性活动方案,同时又在活动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青年教师每人选择一个预成性方案,实施预成性教学活动。有的教师侧重让全体幼儿参与到熬汤过程中,不同幼儿往虚拟的锅中放入不同的食材,体验共同劳动制作一锅鲜美可口汤汁的过程,并从游戏中体验到集体力量的强大性和分享带来的欢乐。有的教师则从小动物着手,讲述小猪、小猫、小兔子等小动物的叫声和喜欢的食物,并通过ppt设备展示不同动物的叫声,让幼儿分辨。活动结束之后,幼儿不仅学到不同动物的叫声具有的特点,还了解小动物喜欢的事物,培养幼儿的爱心。通过一对一的结对培训,青年教师接受有经验教师的指导,并倾听组长的点评,找出个人预成性教案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用教学行动证明自身的专业成长。

在预成性教学活动研讨过程中,通过对绘本教学《好喝的汤》的实践活动的案例研究,有效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徐东,姜永燕.幼教名师学习共同体助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原则、困境与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15(5).

第12篇

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方面。由于师生间有频密的交往,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模仿教师,所以教师的思想行为随时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在体育教育中实施德育

无论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德育教育是一个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的教育过程。有些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往往步入误区。有人认为,体育教学是以教学为主,只要圆满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行了。我们从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案中也了解到,思想品德教育常被忽略,老师在德育方面的盲目性很大。八年来的体育教学,使我认识到,体育课不仅是教给学生技术要领、锻炼身体的过程,更是德育培育的殿堂,课堂教学 中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其重要。学生喜欢上体育课,这就为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优质的天然条件。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必须要有庄重严肃的作风,和蔼可亲的态度,以理服人的品格。我们不仅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及生活作风,更要以良好的师德、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去教育学生,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在学生心里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13篇

以下为xxx为您编辑的名师教学设计读书心得,敬请关注!!

其一,严谨的治学态度。书中收集的教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设计严密,环环相扣,教学活动的设计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中心和灵魂———教学目标,没有过多的赘述。因为严谨的教学设计是保证课堂效率的前提。反观自己平时的教学设计,觉得随意性较大,有时还会“跑偏了”。

其二,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参与、 活动、实践、体验、合作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践的机会。

其三,丰富的教学方法。教案中展现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活动形式。如:编儿歌记忆方法,采摘游戏,唱歌,演课本剧,猜谜语,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学习知识,真正体现了“乐学”。

第14篇

关键词:同伴教学 小组活动 知识重构

一、引言

同伴教学(Peer-teaching)是教师设计任务,担任教学顾问,起指导作用,学生组成教学小组,讨论协商教学方案,最后完成向其他同学教学的任务。这正是Palincsar and Brown(1984)所提出的互惠教学“reciprocal teaching”。通过同伴教学,学习者在同伴教学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实现学习目标。不但其效果好,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动机和责任感,教师也可以从学生中获得智慧的火花,实现双赢、多赢的局面。

同伴教学这种学习方法是在The learning pyramid中的七种学习方法中效率最高的一种,有效率达到90%。学习者通过相互帮助和教学,向同伴传达新的学习资源,他们从同伴那里比从老师那里学得更有效,也学得更多。而与此相比的其他6种学习方法的学习效率从低到高依次是听(5%)、读(10%)、视听(20%)、教师演示(30%)、小组讨论(50%)、做中练习(75%)(见下图)。

(The learning pyramid 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ies USA)

笔者特别推荐并着重对同伴教学进行研究与探索,即“每单元抽出一节课将学生分组,开展同伴教学(Peer-teaching)”。

二、同伴教学活动模式

同伴教学活动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小组活动向同班同学进行教学。学生在同伴教学过程中重构知识,利用资源,主动体验学习,教师在对学生的指导中,了解学情,同时又从中得到智慧。同伴教学流程示意图如下。

(一)构建小组及接受任务

授课前一周,将全班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活动小组。分组中适当顾及成员的成绩分布、男女性别以及性格上的均衡,实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让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在一起开展学习活动,互帮互学。同时选出一名组长(A group leader),既是此次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又在本次Peer-teaching活动中扮演主讲教师的角色。教师布置若干任务,小组抽签授课内容。

(二)组内活动

个人教案:小组成员独立学习,并根据任务写出一份初步的教学设计,组内交流。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共商整体教学环节的设计,所需材料、设备等,同时给组员分工,明确职责。

初定教案:小组成员按照自己的职责与分工分头准备,如查字典,上网搜索背景资料,准备教学活动所需道具、设备,编排小短剧等。组内集体活动,交流、汇总所搜集的信息、设备等,全组讨论并拟定出一份完整的教案。

(三)确定教案

教师对学生教案提出指导意见,如1.短剧中有些英文台词需修改;2.安排听录音是否有明确目标;3.阅读课中精读与快速阅读安排;4.细读过程中问题设置;5.课堂活动的形式,如游戏、分组竞赛等。经修改拟定教学计划后,教师与同伴教学活动中的学生共同进行教学课件的制作,并指导学生课堂用语、仪态等细节问题。

(四)同伴教学的实施

以组长为中心,根据预设的教案在同学之间展开教学活动,其他成员在授课中应不同的任务而扮演不同的角色。由于身份相同,背景类似,平等心态,同学之间交流、探讨、质疑,气氛浓,表现欲强。

(五)评价反思

同伴课堂教学中,教师自始自终观察课堂,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在课堂小结中对同伴教学中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进行及时的补充或修正。同学也根据自己的听课感受推出本次的教学之星。教学小组成员也在同伴教学过程中反思自己,激发兴趣,改善人际关系,巩固了知识,提高了认知和元认知能力。

三、同伴教学的思考

1.同伴教学每一个学生都是主动学习者,提倡从同伴中学习,学生在同伴教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不同认识结构,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信息加工与提炼,同时重构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这对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知识的再认和重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该教学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2.学生通过扮演教师的角色,无形中增强自我意识,能使他们对自己以及学习伙伴更加负责,提高了自我效能感,从而培养了一种社会责任感,并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共同提高水平,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通过同伴教学,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同时,在同伴教学这样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会获得更多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长久保持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4.由于体验了教师的角色,担任教师的学生能更好地形成与教师合作的倾向,而在准备教学和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也觉察到了自己以往英语学习的不足之处,加深了对自己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了自身的英语学习能力,以“动”促“思”,以“思”促“学”,提高了学习英语的效率。

四、结束语

笔者感到这种活动形式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引导十分有效。教师也从中获得很多的启发。可以说是个双赢、多赢的教学方法,也适合目前的大班教学实践。当然,活动中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小组中由一人上课,组内其他成员在已熟悉教学环节设计的基础上失去了对课堂的新鲜感,学习兴趣自然也就不够了,这还有待研究、改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送本领,而在于鼓舞,唤醒,鼓励。”我们只要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尝到成功的快乐,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被唤醒,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激发,他们的学习效率就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Practical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David Nunan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4.

2.Peter Watkins.2005 Learning to teach English. England. Delta publishing.

3.杜晓新,冯震.《元认知与学习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第15篇

一、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认识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时安排为33――22――33式。

二、学科变化的主要原因

1.课程教材内容的生活性增强了。

2.学习方式更加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

3.学习评价更加注重激励性和发展性。

三、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设计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是以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为核心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为使学生真正实现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发展目标,并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就必须以教材为依托。依据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思想或理念,结合自己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理解,针对学生对思想品德基础的认识、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和把握等,对教学中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和精心设计。

从我市调查来看,教师20%精力钻研教材,了解学情,80%忙于书写教案。原因在于:首先,备课管理过分注重教案篇幅、字迹、格式和数量;其次,教师任课门类多,任务重;第三,教师的心思没有放到课前准备上。基于以上三种原因,我想教案设计要从具有鲜明的简洁性和强烈的实效性,教案反映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走向和依据,走向所暂定的相应策略,而不是教师主观臆造想象。教师不仅是表演,更是一种艺术。

教师要关注“学习者”、突出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以“学”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以“发展”为教学设计的支撑点,遵循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准备。

1.如何备课、备课备什么?

教师备课的“源”在于认真钻研教材――备教材;结合实际、调整进度,制定教学计划、进度表;备课时,“重点”要找,“难点”必寻,“关键”不能被遗漏;“了解学生”是教师备好课的又一重要条件,备课的根本是“备学生”;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准备和计划教学的手段――背教法、学法;编写教案是备课最为深入具体的一步,这是准备和计划上课的重要依据。要使课堂“活而不乱”就要在课前准备上下工夫,把握好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教学目标的理解

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坚持一个中心(目标明确),两个基本点(方法意识的培养、品德的渗透),要抓住每一个教学的环节和有利的教学契机。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追求目标的驱动力。

能力:达到目标的推动力。

知识:是实现目标的辅助力。

3.怎样有效地利用和开发多样的教学资源

(1)学校――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

(2)教师――正常完成教学工作,以及TT合作。

(3)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功效,利用家长资源。

(4)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因地制宜。

4.怎样帮助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

(1)教师要善于把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施教――激趣。

(2)教会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方法。

(3)要有各种不同的内容和方式的记录。

(4)可以按照一定顺序、次序、逐点、逐层地指导学生学习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使用。

5.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主轴、课堂的主人。

(1)优化教学氛围,使学生乐学。

(2)灵活运用教法,激发学生想学。

(3)注重传授学法,使学生会学。

6.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的要求:①要有目的性:形式为内容服务,必须根据教学的要求和教学目标及内容,设计创设情境,不能只追求形式热闹;②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内容健康,不能随意创设使用;③要情理结合。创设情境必须与说理教育相结合,使少年儿童真正能够得到相应的道德观念;④要有感染力。创设情境关键使学生能够进入角色,产生体验。

创设情境的方法:①以教具、实物等创设情境。②以表演、游戏创设情境。低年级比较喜欢这种方式,能够激起学生情感体验;③以讲述这种方式。形象具体,利用课内外教材;④以小组合作这种方式:可以按教学需要布置相应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在教学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1.课程目标理解有偏差。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相互支撑、有机整合。

教学目标的制定有误区:如,通过……学习,培养了……能力。体现了主体是教师。

(培养孩子有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横向有独立性、纵向有层次递进性。)

2.“满堂灌”变“满堂问”。把“对话”变成“问答”。提问低质量,追求互动形式,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没有什么“惑”可以解。

3.自主变“自流”。学习内容自己提、学习方式自己选、学习伙伴自己挑。

4.合作变“讨论”。小组讨论被看成“合作学习”,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有无价值,都要小组讨论,时间没有保证,为讨论而讨论,缺乏平等。

5.探究变“活动”、“案例”、“识字课”。课堂教学,为活动而活动。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