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产学研合作调研报告范文

产学研合作调研报告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产学研合作调研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产学研合作调研报告

第1篇

该报告调研工作于今年5-12月进行,是湖北省工商联联合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和武汉现代创新经济研究所等单位专家教授,对全省近300家民营中小企业进行一次系统调研。其中发达地区相对较多,但湖北14个地级行政区都有企业入围。武汉75家,占企业总数的34%,襄阳、宜昌、荆门、黄石、荆州和恩施分别有19、14、17、14、16和12家。制造业企业最多,有63家,占企业总数额45%,第一产业28家,农业和制造业的优势比较明显。高新技术企业57家,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调研样本中,企业经营情况总体良好。最近3年来销售额增加25%以上、增

加15%以上、增加10%以上和增加5%以上的分别有39、26、28、20家,销售额负增长10%以上仅有4家。

民营企业 创新发展 从量到质

“创业创新是增强国家实力的必然选择,是推动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迎接诸多挑战的根本性举措,也是广大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省科技厅厅长郭跃进指出,“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握湖北“黄金十年”跨越发展的时代脉搏和巨大商机,增强企业实力,共同营造湖北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释放全社会的创业创新潜能,促进湖北经济转型升级。”

郭跃进指出,我省民营企业整体呈现“竞进提质”的良好态势。2012年,全省民营经济共实现增加值11805.95亿元,比上年增加1815.0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3.1%;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对全省GDP增长贡献率达到60.6%。民营经济持续创造就业岗位,大量吸纳新增劳动就业,全省民营企业人员人数达到565.49万人,增长8.8%。2012年全省民营经济完成税收收入2004.61亿元,比上年增收534.77亿元,增长19.3%,占全省税收的74.5%。

“抓住了企业创业创新发展,就是抓住了民营经济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关键。”湖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蒋大国。“鼓励广大民营中小企业利用资金、人才、科技等各种优势资源,大力培育和发展更多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精、专、特、新的“小型巨人”和行业的隐形冠军。”

民企创新模式 产学研一体化

调研报告显示,82%以上的中小民营企业合作参与了“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的产业链条进一步拉长,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增加,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企业拥有或申请的专利数量平均每家3项以上。

以湖北长江石化设备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坚持“投产一代,储存一代,科研一代”的研发模式,近三年先后拿出销售收入的3%以上来投资公司的研发。是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湖北省博士后产业基地和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稀土合金钢强化传热换热器”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拥有发明专利和新型专利32项,先后开发出金属填料、化工填料、塔内牛、换热器、空冷器和稀土合金钢系列产品等50多项新产品。

湖北天瑞电子有限公司与国家非晶微晶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首钢研究院、武汉高压研究所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搭建了公司研发体系。2012年底研发成功的“5A/IMA-5A/500MA工频电流比例自校准系统”填补了微电流互感器件及其他同类器件的量值溯源技术领域国内外空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资源循环利用创新模式以最大限度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破解经济发展环境瓶颈约束。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资源循环产业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已经从弱势产业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据推测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5%,“十二五”末将达到1.8万亿元规模。

武汉千里马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内首家以“产品销售、维修服务、配件供应、二手机交易、租赁、类金融、机手培训、再制造”为理念的绿色连锁服务商,在多年前就预见了工程机械再制造的巨大潜力以及对资源节约的重要意义。2010年首台再制造挖掘机成功下线并成功销售,拥有直营连锁店100余家,连锁网络已覆盖7个省市,2012年企业销售额已突破20亿,纳税额达5670万。

金融创新降低融资难度

调研报告指出,尽管湖北民营企业在创业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与沿海地区相比,湖北民营企业主要以中小型为主,大型民营企业相对不多。全省户均注册资金约89万元,而内资民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只有43万元,还不到全省户均注册的一半。而同期浙江省民营企业占内资企业比重达到87%。

此外,湖北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较远,关于市场动向、产品、技术上信息获取滞后,对国家经济形势和政策的信息获取不充分。

同时,融资困难也困扰着湖北中小民企的发展。调研报告显示,年销售在2000-4000万以下的民营企业融资比较困难;从事实业生产、特别是传统制造业且没有技术创新的企业融资尤为困难;企业固定资产较少的企业融资也比较困难。国有企业的融资在没有取消浮动上下限以前,一般都是下浮30%,而民营企业一般都上浮30%。

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在近年来宏观经济下滑的同时,民营企业的税收负担并未减轻反而加重。从科研投入看,民营企业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结合程度整体水平比价低,处于一种松散的产学研联盟形式。从品牌整合看,农产品加工特别是茶叶、酒业等一个地区多种品牌,但是缺乏整合和共同开发,导致市场占有率低。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湖北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2篇

一、完善创业功能,提升服务水平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实施科技创业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不断完善我局的科技创业服务功能,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1、积极为企业提供各种咨询和项目申报服务

一是积极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服务。我局为全县中小型科技项目提供技术支撑和产品检测、标准制定等服务,邀请专家为相关企业开展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培训。已培育科技咨询企业1个(县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为振兴我县经济作出了贡献。

二是积极组织、协助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针对企业不了解科技计划以及不知道如何申报项目的现状,我们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并帮助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同时在内部加强团结和谐,形成工作合力。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强化领导间的和谐。进一步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强化股室之间、干部职工之间的团结协作。通过沟通、配合与扶持,强化了科技局与企业间的通力合作,形成促进我县经济社会科技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今年以来,我县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2项,其中国家2项,省级6项、市级9项。围绕中药材、蜀宣花牛和食用菌三个重点支柱产业扩大科技成果项目推广覆盖面,组织推广了有地方特色的科技成果项目。

2、加强学习培训,构建服务平台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综合素质。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打造学习型机关。专题学习了国家和省、市科技奖励大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知识等,并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研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科技奖励大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过学习使干部职工转变了观念,为迎接新任务、新挑战树立了坚定的信心。通过走出去学习考察、组织干部职工集体学习形式,不断激发干部职工自学热情,使机关干部职工适时更新科技业务知识,提高驾驭科技管理工作的本领。

(2)加强科技信息宣传,提高科技工作的显示度。进一步加强对科技信息宣传队伍的学习培训,提高科技宣传队伍的素质,为科技宣传奠定人才基础。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宣传平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宣传工作,在不断提高全民科技意识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科技工作显示度,使科技宣传向纵深化发展。止目前,县科技局网站已信息59条,点击率近3350余次。

(3)强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通过信息化来强化服务手段,不断完善科技局网站功能,应对企业、乡镇及社会的要求,以强化信息沟通为中心,以服务基层、社会为宗旨,不断更新服务内容,推进我局信息化建设,实现从联网到办公服务平台的跨越。加强完善民营企业联系制度,科技局每个股室负责联系1家民营科技企业,从科技计划立项、新产品申报、科技成果鉴定以及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等方面予以支持,从而增强了广大企业职工对自主创新的理解和参与科技创新的意识,促进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资料,撰写有问题、有建议的调研报告,供上级领导参阅,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

(4)加强产学研结合、引进中介服务机构。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在扶持科技型企业方面提供强大的人才、技术、项目支持;加大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力度,整合各项资源,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平台,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构筑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全县建立农业专家大院3个,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3个,与中国农业大学、川农大、省农科院、省畜科院、成都大学、川大、省中医科院等高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企业的发展以知识和技术的力量推波助澜。开发新产品12个,新增销售收入15765万元,新增税收2870万元;

二、突出自主创新,促进科技兴企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县科技兴企的重要任务。我局以知识产权工作为抓手,以提高专利申请量为目标,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

1、多渠道、多角度地进行调研,掌握各乡镇和企业科技状况及最新发展动态,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一是由局长亲自带队深入规模以上企业对其企业发展现状、产品技术水平、项目研况和知识产权现状等方面进行详细调研,撰写了我县授权专利及其实施情况、科技兴企等调研报告;二是采取座谈会、现场会等多种形式,与各乡镇抓科技副职、企业负责人及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分析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现状及问题,探讨如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强化知识产权宣传,增强社会公众创新意识。一是以“知识产权宣传周”为契机,对我县专利技术或产品进行展览;二是组织企业负责人及局相关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知识产权培训班,增强企业负责人知识产权意识,查找企业产品与专利申请的结合点,提高我县企业专利拥有量和质量;三是为西塔乳业、锦宏蜀宣、桃花米业、富力达、佳肴食品、利根葛业等企业赠送《中国知识产权报》。截止11月份,今年向各级知识产权局申报了63项专利,授权32项,专利申请工作进展顺利。

3、加强产学研结合、引进中介服务机构。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在扶持科技型企业方面提供强大的人才、技术、项目支持;加大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力度,整合各项资源,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平台,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构筑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全县建立农业专家大院3个,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3个,与高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企业的发展以知识和技术的力量推波助澜。开发新产品12个,新增销售收入15765万元,新增税收2870万元;

第3篇

关键词:技术转移;服务模式;产学研基地建设;服务行动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2.225

0 引言

济南科创中心根据《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技术转移转化工作,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重点在服务产业集群、服务工研院建设、推动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实现重大科技成果项目转化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果。

1 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工作落实情况

1.1 深入交流,加强合作

为更有效地做好产学研合作服务工作,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结合,中心先后到浙大山东技术转移中心、中科院山东技术转移中心、山东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调研和交流,征集到技术成果600余项,技术需求197项,23次邀请专家到企业诊断技术难题。积极牵线搭桥,推动“齐鲁工业大学青年学者服务济南企业行动”,促成21家企业与青年学者的合作,10家企业与青年学者签定了技术协议合同;先后协助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平台)4个,以这些基地和平台为载体,助推校企、院企深入合作,实现重大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新突破。

1.2 扎实开展科技服务新农村,推进科技园区建设

为继续落实好科技部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组织省农科院、省林科院等涉农院所“服务济南”工作,根据园区及农户提出的技术需求,中心及时邀请有关专家到历城、章丘、济阳、长清等县区进行了服务指导,帮助园区进行了规划设计、指导农户根据季节变化及时预防病虫害防冶等技术问题。得到农户的一致欢迎。

2 技术转移服务模式探索

中心依托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与人才智力优势,围绕地方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探索创新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通过开展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1)公益服务模式促进技术有效流动。由于中心的非商业性运营模式,有很强的公信力,由此搭建的平台对于产学研合作各方来说有很强的保障作用,容易形成互信的共同取向。

(2)“双结合”的运营模式。网上推介和现场对接相结合,捕捉产学研合作的契机,促进技术交易量;大型技术成果网上展会和针对性强、专业程度高、规模小的技术项目对接会相结合,保证不同需求的产学研合作群体,提高了成功率。

(3)标准化的经营服务模式。产学研合作服务的标准化使所有客户都可以享受到规范、优质有效的服务,服务质量有保障;一体化、一站式的全程跟踪服务使产学研合作各方的利益有保障。 济南市产学研协作管理服务中心早在2010年就被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确定为山东省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并且承担着山东省科技服务标准制定的项目,这就保障了所有客户都可以享受到标准化的服务。

3 成果转化服务业绩

(1)大力推动产学研基地建设,促进地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先后协助企业建立了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与济阳县企业--山东白马永诚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基地、齐鲁工业大学―山东蓝创集团产学研合作基地、齐鲁工业大学创业学院―蓝创分院等基地和平台。以这些基地和平台的建立为契机,促进校企合作、院企合作,在实现重大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面实现了突破。

(2)积极参与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积极参与长清区产学研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各项工作,4次邀请山东大学、齐鲁工大、省科学院、省农科院专家学者在长清召开了企业技术对接会,参会企业达百余家,特别是11月3日召开的“山东大学服务长清企业技术对接会”取得了良好的对接效果,参会的22家企业有11家与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等4个学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3)围绕“服务长清企业、振兴长清经济”,进一步推动齐鲁工业大学服务济南企业行动。中心与各县(市)区中心、行业中心和所属企业进行了联系沟通,并分别到槐荫、章丘、历城、济阳等县(市)区针对合作企业进行了现场调研交流,通过活动的开展,有21家企业与青年学者达成了合作协议,10家企业与青年学者签定了技术合同,青年学者为企业解决了一系列技术创新方面遇到的瓶颈问题。

(4)积极开展清华大学博士生来济进行服务企业活动。中心非常重视“引智引才”工作,与清华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济南企业架起了产学研合作桥梁,校企真诚合作,硕果累累。17年来(除了2003年因非典、2015年因单位合并机构调整)外,共接纳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选派的298名硕士、博士研究生来济南71家企业开展实践活动,为企业解决312项技术难题,受到济南企业的广泛好评。博士们来济后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开展技术培训,同时还帮助企业翻译资料撰写调研报告等,在完成既定课题的情况下参与了企业其它技术方面的技术改造,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思路,解决了一些困扰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赢得了承担实践企业的高度评价。

4 中心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工作中应发挥积极作用

第4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制约因素;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0 ― 0128 ― 02

技术更新换代进程的不断加速促使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日愈受到重视,国内外针对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协同创新内涵、协同创新利益相关主体、协同创新模式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并取得显著的成果。近年来我国十分关注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深化研究,并推出一系列政策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进一步发展: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给予优惠政策;2011年教育部提出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仍存在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企业缺乏内在动力,学研机构协同创新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因此结合新形势下市场需求状况,推进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完善,促进产业方、学研方、相关政府之间信息资源的有效流动变得迫切。

一、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一)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职能分析

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在政府政策支持引导下,高校、科研院所、社会企业以创新资源共享及创新优势互补为基础,以合作研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对技术、人才、信息和管理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而促使各方达到利益最大化。因此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体包括政府、科研院所和高校、社会企业。在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中,政府通过相关政策法规积极支持引导产学研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信息资源朝合理的方向流动;以本科高等院校为主的学研方则是作为科研成果输出方为企业提供研发设计等智力支持;产业方作为科研成果接受方,其职能是将科研成果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满足客户服务的终端产品。

(二)各利益相关主体交互作用分析

学研方和产业方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学研方承接产业方的横向课题、输送毕业生和提供培训等服务,以换取经费投入以维持高校生存与发展,而产业方则通过将学研方科研成果转化,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学研方和政府之间的交互作用则是政府是学研方的政策支持者、管理者和监督者,学研方则是在政府为达到其社会效应的过程中扮演政策执行者和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在政府和产业方的交互作用中,政府通过政策实施、宣传推广、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等方式为产业方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产业方则是积极响应政府制定的政策,在政策这个大框架下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战略,在提升自身经济实力的同时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运行分析

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运行宏观上存在三类模式,即政府主导模式、学研方主导模式、产业方主导模式。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多元化、复杂化,为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应该重点选择产业方主导模式。产业方是最接近产品服务消费者的主体,通过分析产业方的市场调研报告,可以有效保证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的效度达到最大化。在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运行过程中,政府作为支持引导机构,通过政策支持、平台构建等方式促进产业方和学研方沟通交流;学研方根据产业方的需求定向进行设计研发,之后产业方将原始科研成果根据市场需求转化为满足其客户所需的终端服务产品。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运行应把握一个原则:在合理分配利益的前提下实现政府的社会效益,提升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制约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相关政府部门政策支持体系有待完善

政府针对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联合培养基地资金划拨管理过于细化,高校等学研机构在项目申报、资产购买等方面受到严格的限制,严重束缚研究的进行;对于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诸如鼓励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等引导性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推进缺乏中介机构的支持,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因此需要相应的中介机构扮演桥梁作用,政府应该积极引导相关行业协会或者自身成立中介机构以促进学研方和产业方之间的沟通。

(二)学研方产学研协同创新激励制度不健全

学研机构对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视程度不足,本科院校高等教育通常没有像高职院那样设立对口的实训基地,而仅仅是通过简单的理论教学为学生灌输一个大概的理论框架,导致学生真正上岗时远低于社会对高等教育本科人才的要求,这些都与学校对专业的认知与重视程度紧密相关。此外学研机构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不健全也是制约因素之一,科研成果的评价指标和考核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对高校教师参与横向课题的主体身份的不认同,从而降低教师承接横向课题的积极性。

(三)产业方协同创新内在动力不足

产业方以自身经济利益为导向,而学研方希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合作时间长,有足够的资金流以保证其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由于知识技术的输出方追求的是长期效益,而输入方期望的是短期效益,双方目的不协调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一道壁垒。此外,对于产学研协同创新三大主体政府、学研方、产业方而言,由于产业方是科研成果转化的中介,同时也是科研转化为产品的直接受益方,应该由产业方提供主要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转资金。但是产业方往往只是提供能够满足其生产需求的这一部分知识产权的研究经费。

三、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实现路径

(一)政府强化自身支持引导功能

1.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引导政策

政府应该加大财政税收支持政策,目前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运行中主要是由产业方提供科研经费,然而企业的实力毕竟有限,为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长期运行,政府可以在固定资产购买折旧、营改增税收等方面减少企业经费压力。政府机构完善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机制。政府可以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明确各利益相关主体的诉求并参考行业协会、企业团体、学研机构的意见后制定符合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政府亟需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利益驱动之下各利益相关主体为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会引发相应的知识产权纠纷从而阻碍协同创新的深入发展,因此政府应该明确知识产权归属的相关条例,减少产权纠纷事件发生。

2.发展专业化产学研中介服务组织

政府可推行“科技经纪人”制度,即政府联合各利益相关主体共同商讨确定中介人员的资格认证标准,规范其运作,使之形成专业化的服务体系,发挥中介机构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媒介作用。中介服务机构的任务是构建学研方和产业方之间的高效的信息沟通网络,促进学研方和产业方之间的无缝对接,定向化提高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效率与效度。当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到一定程度情况下,中介服务结构可以将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系统性联接起来,朝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方向同步发展,加速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利益相关主体信息资源流动,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

(二)学研方构建科研成果效度产出制度

1.健全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

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体系。基于产学研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实践环节必须纳入大学生培养过程中,高校应该和企业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将实践环节放到大学生的考核机制里,促使大学生重视自身实力的提升。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强化高校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并且将教师参与企业挂职锻炼的时长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考核指标之一。完善高校教师科研立项经费管理制度,在监督管控的前提下保证教师能够便捷使用科研经费,从而提高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2.建立灵活的人才交流政策

对于教师而言,学研方在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同时,也要积极引进社会精英人士、企业一线工程师作为客座教授到学校任职,进而改变本科高校纯理论教学模式,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学生而言,学研方应该积极推行“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学研方利用自身资源,在国内外上广泛寻求高等院校作为合作伙伴,定期输送本校学生到其他高校进行交换学习,强化学生自身素质。同时高校通过文化交流等方式与国内外其他高校学生加强交流,提升学生多角度、宽思维处理事情的能力。

(三)产业方明确科研成果输入的战略意义

1.加快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企业制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环境变得更加难以掌控,传统的企业组织管理结构已经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同时也有碍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科研成果在企业内部的迅速转化。企业应该改革传统的职能部门型组织机构,并朝项目团队型、网络型、无边界型组织结构方向发展,强化组织内部的灵活性,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科研成果在组织内部快速转化。企业应该重视自身长远战略的规划,将短期绩效和长期效益相结合,在保证长期战略目标得以达成的前提下最大化短期经济目标,并以此为指导原则,加大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科研经费投入,积极引入智力资源以促成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成功实现。

第5篇

 

技术更新换代进程的不断加速促使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日愈受到重视,国内外针对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协同创新内涵、协同创新利益相关主体、协同创新模式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并取得显著的成果。近年来我国十分关注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深化研究,并推出一系列政策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进一步发展: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给予优惠政策;2011年教育部提出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仍存在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企业缺乏内在动力,学研机构协同创新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因此结合新形势下市场需求状况,推进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完善,促进产业方、学研方、相关政府之间信息资源的有效流动变得迫切。

 

一、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一)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职能分析

 

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在政府政策支持引导下,高校、科研院所、社会企业以创新资源共享及创新优势互补为基础,以合作研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对技术、人才、信息和管理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而促使各方达到利益最大化。因此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体包括政府、科研院所和高校、社会企业。在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中,政府通过相关政策法规积极支持引导产学研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信息资源朝合理的方向流动;以本科高等院校为主的学研方则是作为科研成果输出方为企业提供研发设计等智力支持;产业方作为科研成果接受方,其职能是将科研成果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满足客户服务的终端产品。

 

(二)各利益相关主体交互作用分析

 

学研方和产业方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学研方承接产业方的横向课题、输送毕业生和提供培训等服务,以换取经费投入以维持高校生存与发展,而产业方则通过将学研方科研成果转化,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学研方和政府之间的交互作用则是政府是学研方的政策支持者、管理者和监督者,学研方则是在政府为达到其社会效应的过程中扮演政策执行者和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在政府和产业方的交互作用中,政府通过政策实施、宣传推广、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等方式为产业方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产业方则是积极响应政府制定的政策,在政策这个大框架下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战略,在提升自身经济实力的同时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运行分析

 

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运行宏观上存在三类模式,即政府主导模式、学研方主导模式、产业方主导模式。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多元化、复杂化,为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应该重点选择产业方主导模式。产业方是最接近产品服务消费者的主体,通过分析产业方的市场调研报告,可以有效保证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的效度达到最大化。在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运行过程中,政府作为支持引导机构,通过政策支持、平台构建等方式促进产业方和学研方沟通交流;学研方根据产业方的需求定向进行设计研发,之后产业方将原始科研成果根据市场需求转化为满足其客户所需的终端服务产品。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运行应把握一个原则:在合理分配利益的前提下实现政府的社会效益,提升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制约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相关政府部门政策支持体系有待完善

 

政府针对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联合培养基地资金划拨管理过于细化,高校等学研机构在项目申报、资产购买等方面受到严格的限制,严重束缚研究的进行;对于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诸如鼓励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等引导性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推进缺乏中介机构的支持,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因此需要相应的中介机构扮演桥梁作用,政府应该积极引导相关行业协会或者自身成立中介机构以促进学研方和产业方之间的沟通。

 

(二)学研方产学研协同创新激励制度不健全

 

学研机构对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视程度不足,本科院校高等教育通常没有像高职院那样设立对口的实训基地,而仅仅是通过简单的理论教学为学生灌输一个大概的理论框架,导致学生真正上岗时远低于社会对高等教育本科人才的要求,这些都与学校对专业的认知与重视程度紧密相关。此外学研机构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不健全也是制约因素之一,科研成果的评价指标和考核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对高校教师参与横向课题的主体身份的不认同,从而降低教师承接横向课题的积极性。

 

(三)产业方协同创新内在动力不足

 

产业方以自身经济利益为导向,而学研方希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合作时间长,有足够的资金流以保证其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由于知识技术的输出方追求的是长期效益,而输入方期望的是短期效益,双方目的不协调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一道壁垒。此外,对于产学研协同创新三大主体政府、学研方、产业方而言,由于产业方是科研成果转化的中介,同时也是科研转化为产品的直接受益方,应该由产业方提供主要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转资金。但是产业方往往只是提供能够满足其生产需求的这一部分知识产权的研究经费。

 

三、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实现路径

 

(一)政府强化自身支持引导功能

 

1.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引导政策

 

政府应该加大财政税收支持政策,目前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运行中主要是由产业方提供科研经费,然而企业的实力毕竟有限,为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长期运行,政府可以在固定资产购买折旧、营改增税收等方面减少企业经费压力。政府机构完善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机制。政府可以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明确各利益相关主体的诉求并参考行业协会、企业团体、学研机构的意见后制定符合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政府亟需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利益驱动之下各利益相关主体为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会引发相应的知识产权纠纷从而阻碍协同创新的深入发展,因此政府应该明确知识产权归属的相关条例,减少产权纠纷事件发生。

 

2.发展专业化产学研中介服务组织

 

政府可推行“科技经纪人”制度,即政府联合各利益相关主体共同商讨确定中介人员的资格认证标准,规范其运作,使之形成专业化的服务体系,发挥中介机构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媒介作用。中介服务机构的任务是构建学研方和产业方之间的高效的信息沟通网络,促进学研方和产业方之间的无缝对接,定向化提高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效率与效度。当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到一定程度情况下,中介服务结构可以将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系统性联接起来,朝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方向同步发展,加速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利益相关主体信息资源流动,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

 

(二)学研方构建科研成果效度产出制度

 

1.健全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

 

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体系。基于产学研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实践环节必须纳入大学生培养过程中,高校应该和企业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将实践环节放到大学生的考核机制里,促使大学生重视自身实力的提升。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强化高校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并且将教师参与企业挂职锻炼的时长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考核指标之一。完善高校教师科研立项经费管理制度,在监督管控的前提下保证教师能够便捷使用科研经费,从而提高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2.建立灵活的人才交流政策

 

对于教师而言,学研方在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同时,也要积极引进社会精英人士、企业一线工程师作为客座教授到学校任职,进而改变本科高校纯理论教学模式,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学生而言,学研方应该积极推行“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学研方利用自身资源,在国内外上广泛寻求高等院校作为合作伙伴,定期输送本校学生到其他高校进行交换学习,强化学生自身素质。同时高校通过文化交流等方式与国内外其他高校学生加强交流,提升学生多角度、宽思维处理事情的能力。

 

(三)产业方明确科研成果输入的战略意义

 

1.加快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企业制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环境变得更加难以掌控,传统的企业组织管理结构已经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同时也有碍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科研成果在企业内部的迅速转化。企业应该改革传统的职能部门型组织机构,并朝项目团队型、网络型、无边界型组织结构方向发展,强化组织内部的灵活性,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科研成果在组织内部快速转化。企业应该重视自身长远战略的规划,将短期绩效和长期效益相结合,在保证长期战略目标得以达成的前提下最大化短期经济目标,并以此为指导原则,加大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科研经费投入,积极引入智力资源以促成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成功实现。

 

2.强化企业员工产学研协同创新意识

 

作为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企业员工对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认可程度高低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顺利运转与否息息相关。由于企业引入高等教育产学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必然对目前的企业运行带来一系列的改变,员工由于担心其自身利益受损或者惯性作用导致其不想改变工作内容等因素,员工会出现一系列的排斥反应。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向组织员工灌输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念,强化员工产学研协调创新效度认知,培养协同创新组织文化,促使员工了解合适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顺利进行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从而提高企业员工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认可程度。

第6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制约因素;实现路径

技术更新换代进程的不断加速促使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日愈受到重视,国内外针对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协同创新内涵、协同创新利益相关主体、协同创新模式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并取得显著的成果。近年来我国十分关注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深化研究,并推出一系列政策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进一步发展: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给予优惠政策;2011年教育部提出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仍存在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企业缺乏内在动力,学研机构协同创新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因此结合新形势下市场需求状况,推进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完善,促进产业方、学研方、相关政府之间信息资源的有效流动变得迫切。

一、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一)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职能分析

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在政府政策支持引导下,高校、科研院所、社会企业以创新资源共享及创新优势互补为基础,以合作研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对技术、人才、信息和管理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而促使各方达到利益最大化。因此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体包括政府、科研院所和高校、社会企业。在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中,政府通过相关政策法规积极支持引导产学研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信息资源朝合理的方向流动;以本科高等院校为主的学研方则是作为科研成果输出方为企业提供研发设计等智力支持;产业方作为科研成果接受方,其职能是将科研成果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满足客户服务的终端产品。

(二)各利益相关主体交互作用分析

学研方和产业方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学研方承接产业方的横向课题、输送毕业生和提供培训等服务,以换取经费投入以维持高校生存与发展,而产业方则通过将学研方科研成果转化,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学研方和政府之间的交互作用则是政府是学研方的政策支持者、管理者和监督者,学研方则是在政府为达到其社会效应的过程中扮演政策执行者和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在政府和产业方的交互作用中,政府通过政策实施、宣传推广、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等方式为产业方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产业方则是积极响应政府制定的政策,在政策这个大框架下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战略,在提升自身经济实力的同时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运行分析

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运行宏观上存在三类模式,即政府主导模式、学研方主导模式、产业方主导模式。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多元化、复杂化,为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应该重点选择产业方主导模式。产业方是最接近产品服务消费者的主体,通过分析产业方的市场调研报告,可以有效保证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的效度达到最大化。在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运行过程中,政府作为支持引导机构,通过政策支持、平台构建等方式促进产业方和学研方沟通交流;学研方根据产业方的需求定向进行设计研发,之后产业方将原始科研成果根据市场需求转化为满足其客户所需的终端服务产品。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运行应把握一个原则:在合理分配利益的前提下实现政府的社会效益,提升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制约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相关政府部门政策支持体系有待完善

政府针对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联合培养基地资金划拨管理过于细化,高校等学研机构在项目申报、资产购买等方面受到严格的限制,严重束缚研究的进行;对于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诸如鼓励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等引导性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推进缺乏中介机构的支持,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因此需要相应的中介机构扮演桥梁作用,政府应该积极引导相关行业协会或者自身成立中介机构以促进学研方和产业方之间的沟通。

(二)学研方产学研协同创新激励制度不健全

学研机构对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视程度不足,本科院校高等教育通常没有像高职院那样设立对口的实训基地,而仅仅是通过简单的理论教学为学生灌输一个大概的理论框架,导致学生真正上岗时远低于社会对高等教育本科人才的要求,这些都与学校对专业的认知与重视程度紧密相关。此外学研机构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不健全也是制约因素之一,科研成果的评价指标和考核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对高校教师参与横向课题的主体身份的不认同,从而降低教师承接横向课题的积极性。

(三)产业方协同创新内在动力不足

产业方以自身经济利益为导向,而学研方希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合作时间长,有足够的资金流以保证其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由于知识技术的输出方追求的是长期效益,而输入方期望的是短期效益,双方目的不协调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一道壁垒。此外,对于产学研协同创新三大主体政府、学研方、产业方而言,由于产业方是科研成果转化的中介,同时也是科研转化为产品的直接受益方,应该由产业方提供主要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转资金。但是产业方往往只是提供能够满足其生产需求的这一部分知识产权的研究经费。

三、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实现路径

(一)政府强化自身支持引导功能

1.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引导政策政府应该加大财政税收支持政策,目前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运行中主要是由产业方提供科研经费,然而企业的实力毕竟有限,为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长期运行,政府可以在固定资产购买折旧、营改增税收等方面减少企业经费压力。政府机构完善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机制。政府可以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明确各利益相关主体的诉求并参考行业协会、企业团体、学研机构的意见后制定符合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政府亟需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利益驱动之下各利益相关主体为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会引发相应的知识产权纠纷从而阻碍协同创新的深入发展,因此政府应该明确知识产权归属的相关条例,减少产权纠纷事件发生。2.发展专业化产学研中介服务组织政府可推行“科技经纪人”制度,即政府联合各利益相关主体共同商讨确定中介人员的资格认证标准,规范其运作,使之形成专业化的服务体系,发挥中介机构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媒介作用。中介服务机构的任务是构建学研方和产业方之间的高效的信息沟通网络,促进学研方和产业方之间的无缝对接,定向化提高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效率与效度。当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到一定程度情况下,中介服务结构可以将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系统性联接起来,朝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方向同步发展,加速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利益相关主体信息资源流动,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

(二)学研方构建科研成果效度产出制度

1.健全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体系。基于产学研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实践环节必须纳入大学生培养过程中,高校应该和企业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将实践环节放到大学生的考核机制里,促使大学生重视自身实力的提升。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强化高校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并且将教师参与企业挂职锻炼的时长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考核指标之一。完善高校教师科研立项经费管理制度,在监督管控的前提下保证教师能够便捷使用科研经费,从而提高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2.建立灵活的人才交流政策对于教师而言,学研方在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同时,也要积极引进社会精英人士、企业一线工程师作为客座教授到学校任职,进而改变本科高校纯理论教学模式,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学生而言,学研方应该积极推行“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学研方利用自身资源,在国内外上广泛寻求高等院校作为合作伙伴,定期输送本校学生到其他高校进行交换学习,强化学生自身素质。同时高校通过文化交流等方式与国内外其他高校学生加强交流,提升学生多角度、宽思维处理事情的能力。

(三)产业方明确科研成果输入的战略意义

第7篇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对策

1.研究背景

2009年起,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实际需求,我国在所有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军事硕士除外)中以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开通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渠道,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从2009年5万人增加到2013年22万人,2013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占硕士生总招生规模的33%。为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硕士层次的研究生教育逐步向学术型与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并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的格局调整。作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能否培养出应用型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服务至关重要。

2.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

(1)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类型不断增多。

我国从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当年增加招生计划5万人,2013年招生计划近22万人,2011~2013年累计招生数达到55万人,同期学术型研究生累计招生数为99万,可以得出目前在校生规模学术型与专业学位型比例基本达到2:1;在研究生专业学位类别方面,目前我国共设置了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56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78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7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8个。

(2)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逐步完善。

在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联合培养为途径的指导方针下,我国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从招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学位论文标准等环节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应用型人才特色培养体系。招生环节实现专业型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入学考试分开,专业型研究生选拔标准着重考察研究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培养目标明确为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实践环节有单独要求,要求到企业进行至少半年的实践;学位论文要求具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实用价值,研究报告、案例分析、产品开发方案等形式均可。

3.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国外已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多年,而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时间还很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结合国家的有关政策,通过与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研究生管理人员进行座谈与交流,与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管理人员、企业导师进行沟通与调研,深入分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与政策要求之间的差距,全面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期为提高该类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1)培养目标定位不明晰。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深刻的职业背景,培养特定职业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职业性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对于作为主要生源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来说,他们并不能真正理解职业性的内涵,且高校管理者及研究生导师也缺乏对职业性的深入理解。国家确定了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但对于应用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应具备的能力界定仍比较模糊,培养目标的不明晰造成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结果与社会需求的隔离。

(2)培养过程区别度不高。

由于缺乏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质的深入理解,目前在大部分高校的实际运行中,专业型与学术型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区别度有限。同一个导师在同一时期指导不同类别的研究生,导师指导方式没有改变,根本无法做到根据不同类别研究生采取分类指导,在指导研究生选择培养计划、选修课题、论文选题方向等方面也无法体现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特色和要求。

(3)双导师制度不健全。

国家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求实现“双导师制”培养,即校内外导师共同合作培养,促进研究生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和转化。但一方面校内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够重视,由于其指导的学生数量较多,缺乏应用实践经验,加上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企业实践时间比较长,导致校内导师很难对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独立的指导模式。另一方面,校外导师无法真正发挥指导作用。校外导师或自身工作比较忙,或理论水平有限,很难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致使校外导师制度流于形式。

(4)实践环节不能保证。

“实践性”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最显著特征,专业实践是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国家从时间上、形式上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都有所要求,一些走在前列的省市由省级政府出面,推动成立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以满足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需要,如江苏省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项目。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企业对于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认识不够,缺乏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且我国现行的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政策和制度缺乏对企业成本的分担和利益的补偿,导致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另外,还存在部分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相对较少,对学生的指导非常有限。

4.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对策

(1)明确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针对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不清晰的现状,应当通过社会宣传、高校引导、导师培训,明确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性及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应用性,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地位相等。制定适合特定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标准、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论文要求等。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促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的衔接;通过分类评聘研究生导师,独立建设专业型研究生导师队伍。

(2)确定以实践能力为主的核心培养内容。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内容是应用实践能力培养。在培养过程中,知识培养应当更注重实用性,能力培养方面应当更注重是否能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在课程教学环节,面向社会与经济现实需求,课程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结合,教学方式强调互动与交流,提高研究生实践与理论融合转化的能力。进一步完善研究生专业实践环节,保证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和质量。引导研究生结合专业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选择学位论文题目,充分体现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实现多元化,规划设计、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等形式均可,在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要求有相关行业实践背景的专家。

(3)完善以产学研联合培养为主的培养途径。

产学研联合培养是培养专业型研究生的主要途径,政府层面应当推动政府主导型产学研合作项目;学校层面积极与相关单位联系,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导师层面,一方面鼓励导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交流,提高导师的实践能力和学术水平,另一方面积极聘请产学研合作单位技术人员担任校外导师,与校外导师签订培养协议,明确各方责任,保证校外导师对于研究生教学指导的有效参与。

5.展望

我国正处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调整期,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照全日制培养是当前教育结构调整的核心内容。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该类别研究生培养目标职业性、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产学研培养途径等方面,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宏观上的对策和建议,为高校培养该类型研究生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章晓莉,郁诗铭.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反思与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0):55-59.

[2]牛换霞.新形势下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探析[J].理工高教研究,2010(06):64-66.

[3]张乐平,刘金程,王应密.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认可度调查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04):77-81.

第8篇

第一部分2009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全市科技工作抓住重点领域,突破关键环节,以大科技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强化自主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高新2009年,我局将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作为推动自主创新的重中之重,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在全国范围内整合科技资源,以更加更新的观念拓展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探索和开辟国内重点高校服务我市经济建造和社会发展的新途径,不断提高对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能力,为我市与重点高校、科研机构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努力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加速科技成果开发与转化.

〔一)努力争取对我市产学研合作的有力扶持。在对我市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充分调研的基.6.122010*科技针对我市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升级的关键共性问题,积极引导企业联合国内重点建造高校,共同提出促进产业技术水平提升的重大共性、关键和核心技术项目,积极争取省部产学研合作平台的支持.

2009年,我市共有23个项目列人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获得1430万元资金扶持。其中,“绿色包装产业共性技术”列人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获得200万元资金扶持,“高性能纸张的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列人*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获得210万元资金扶持.

(二)积极探索开展产学研交流对接的新模式。为总结市校科技合作的经验成果、探索双方合作的途径与形式、推动*和相关高校全面科技合作迈上新台阶,2009年,我市采取主动“走出去”的形式,先后赴武汉市和成都市开展产学研活动。1月份,我市构造印刷包装行业部分重点企业和有关专业镇负责人赴武汉市,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就校市、校企产学研合作事宜开展深人洽谈。本次活动实效显著,胜利促成“共建广东省绿色包装与数字印刷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等10项科技合作协议的签订。10月份,我市再次构造产学研合作访问团,赴成都市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开展产学研交流对接活动,促成我市企业与两所高校签订了“绿色包装与数字印刷产业重大共性技术”等13项科研合作项目.

(三)继续办好我市特色产业产学研交流传统活动。继前几年连续胜利举办食品、包装机械、新材料、输配电设备制造等行业的产学研交流活动之后,2009年6月,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教导部产学研结合调解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09粤东(*)高分子材料及其加工装备产业产学研结合活动”又在我市胜利举办。来自*大学、省材料研究学会、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广东工业大学、暨南大学、*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省科技厅、省部产学研结合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粤东各市科技部门负责人,粤东高分子材料及其加工装备企业代表等参加了本次活动。产学研结合活动由科技发展论坛、产学研对接座谈会和重点企业参观考察等活动组成。本次产学研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共促成*大学与我市有关企业达成41项合作意向。本次活动的胜利举办,对于推动*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资源与粤东地区高分子材料及其加工装备产业需求实现有效对接、加速科技成果在粤东地区的转化和产业化、提升粤东地区高分子材料及其加工装备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造,提高自主创新的承载能力

2009年,我市创新载体建造取得新进展,创新服务体系取得新突破,科技型企业队伍取得新发展。全市科技创新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一)加大对创新载体的建造力度,优化科技创新的空间布局。一是科技园区发展态势良好。高新区、民营科技园、软件园、农业科技园等科技综合、专业性园区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集聚效应持续增强,科技园区已发展成为我市培育科技型企业的重要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技术创新的聚集地,成为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工业财税收人的主要来源。金平民营科技园现有人园企业300家,其中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10家,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8家,园区形成了轻工装备制造、印刷、食品、输配电设备、精细化工五大支柱产业,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44.00亿元,上缴税金18.60亿元,成为驱动金平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龙湖民营科技园现有企业252家,其中省级民营科技企业47家,组建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5家,一批光机电、电子信l/2010*科技·7技工作息、输配电设备制造、生物技术企业在园区集聚,产业特色鲜明,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45.30亿元,上缴税金19.63亿元,园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软件园现有人园企业65家,汇集了我市软件产业的主要开发力量,其中医疗信息化产业特色显著,依托于软件园的“省火炬计划医疗信息化特色产业基地”建造有序推进,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完善,2009年园区实现总收人6.5亿元左右,软件产品收人达到3.5亿元,其中软件服务外包2万美元,实现了零的突破。此外,高新区、*国家电动汽车试验示范区、农业科技园也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

二是特色产业基地发展成绩喜人。加大力度引导和扶持特色产业基地开展科技创新,以基地建造带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升级,不断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对全市经济发展的综合带动效应。目前,全市4个国家级和4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为光机电、轻工机械装备、智能玩具创意设计与制造、输配电设备、印刷包装、医疗信息化等6个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载体.

三是技术创新专业镇建造成效显著。继续围绕我市县域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特点,开展技术创新专业镇试点工作,引导和扶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南澳县深澳镇、龙湖区龙祥街道、金平区大华街道3个镇(街道)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全市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增至26家,数量占全省十分之一以上;构造认定了龙湖区金霞街道、潮阳区关埠镇、金平区东方街道、澄海区莲上镇、莲华镇5个镇(街道)为*市技术创新专业镇,全市市级专业镇增至12家.

(二)鼓励优势企业搭建创新平台,提高行业创新的服务能力。一是支持产业公共科技创新。加大对现有的轻工装备等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以科技立项扶持平台的创新能力建造,*轻工装备研究院的“节能减排技术实验室建造”、“轻工装备智能测控技术实验室建造”两个项目列入省科技计划项目,获得扶持资金320万元。新启动建造由澄海区与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共建的“玩具快速成型技术服务公共平台”,该平台的建造,对于研究和解决澄海玩具产业面临的新产品研发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促进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二是组建一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积极引导行业优势企业增强研究开发机构的建造,组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提高行业的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

2009年,新组建了高效节能换热设备、现代电源、中药、金属包装容器、再造烟叶、LED半导体照明、糖果凉果及烘焙食品、智能型电动玩具8家省级工程中心和13家市级工程中心.

至2009年底,全市拥有行业公共科技创新平台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实验基地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4家,市级国有科研机构16家,市级民办科研机构3家.

(三)培育科技创新的主体队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民营科技经济。2009年,我市积极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不断壮大我市自主创新的主体力量。一是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择优选择部分在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成效突出的企业,重点增强引导和支持,通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探索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有效模式和措施,形成各种类型具有示范性的创新型企业。2009年,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超声仪器研究所、广东金明塑胶设备有限公司列人省第二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全市现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7家。其中,广东东方错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西陇化工有限公司通过试点验收,被认定为省首批创新型企业。二是按新标准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以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治理办法》出台及实一/2010*科技契机,在高新技术企业的重新认定过程中,敦促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建造,规范财务治理,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更好的发挥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治理工作指引》的要求,会同市财政、地税、国税部门大力开展宣传培训,精心构造申报,共推荐两批共72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有62家企业通过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构造的专家评审,进行公示。三是大力培育民营科技企业。重点扶持一批具备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企业。2009年,全市新增13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构造认定了29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全市累计认定市级以上民营科技企业616家,其中省级民营科技企业283家。同时,根据民科企业认定的新变化,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民营科技企业认定、考核和更名工作的通知》,就民科企业的界定,省、市级民科企业的认定标准、程序进行明确,不断完善我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培育和治理。四是努力培育软件企业。新增2家省级软件企业,全市现有省级软件企业20家。五是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扶持政策.

2009年,省科技厅、经贸委、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制定了《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税前扣除治理试行办法》,规范了企业研发费税前扣除的操作程序。该政策出台后,我局会同市经贸局、国税局、地税局建立了实施企业研究开发费税前扣除调解机制、明确了具体操作规程,推动此项政策在我市的贯彻实施。目前,此项工作正有序推进中。此外,继续做好软件园人园企业的优惠政策落实,2009年共落实税收优惠返还100多万元,补助人园企业办理著作权登记、双软认证和系统集成费用20万元.

三、实施精细化治理和服务,实现创新资源的科学配置

2009年,我局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不断规范科技治理手段、细化科技服务内容,提高科技资源配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切实引导和帮助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构造实施科技计划项目。积极引导和构造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通过科技立项扶持企业增强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认真编制2009年度*市科技计划,按工业科技项目、信息技术项目、大农业科技项目、社会发展项目、其他项目(包括科技能力建造、创新体系建造等)五部分进行统筹安排,并在工业和社会发展项目中,重点安排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项目,大力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关键技术和产品攻关项目,促进产业发展。本年度共安排项目159项,计划总投资7.5亿元,资金来源以企业自筹为主,市财政科技三项费用投人1745万元作为引导启动资金。这批项目的实施,预计年新增产值可达32.49亿元,年税利6.19亿元,创节汇1.58亿美元.

(二)抓好科技成果的治理奖励。2009年度,主持省、市科技成果鉴定36项,包括工业项目17项、农业项目7项、医疗卫生项目12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项、国际先进水平11项、国内领先水平n项。进一步完善*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办法,对评审专家选聘、评审方式、工作要求等进行明确规定,确保评审工作的科学公正。共评定市科学技术奖励39项,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3项,构造19项科技成果申报省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奖励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的激励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三)增强科技项目的绩效治理。一方面,构造开展2009年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增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及时、全面地掌握项目的执行情况,有效地发挥科技经费的引导作用,推动项目的规范治理和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增强省级科技项目的规范治理,共构造122010*科技·技工作对181个省级科技项目开展结题验收,其中,工业项目68项、农业项目48项、科技能力建造项目27项、民科园建造项目巧项、社会发展项目6项、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造项目6项、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项目4项、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转化计划项目4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项.

(四)加快技术市场的培育发展。大力发展网上技术市场,做好科技成果、技术需求项目的网上采集和工作,提升科技成果引进、吸收、转化的服务能力。做好技术合同登记、统计工作,全年共受理、登记技术合同44项,其中技术开发合同40项、技术转让合同1项、技术服务合同3项。技术合同交易总额为2388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额2291万元.

(五)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根据我市外向型企业居多的特点,引导企业增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在全球范围拓展合作领域,并积极争取省科技厅的立项扶持,发挥推广、示范、带动效应。2009年,我市共有5个项目列人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获得扶持资金90万元,立项数量和获得扶持资金均为近年最好成绩.

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对新农村

建造的引领作用2009年,我市抓住国家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有利时机,继续贯彻落实《*市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9一2010)》,加大力度引导和扶持农业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带动我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造,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一)开展专题调研,明晰发展思路。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我市农村科技和农村信息化工作开展广泛深人的调查研究,形成了《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推进农村信息化建造》的调研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开展农业科技区域创新能力调研,对2009年以来我市农业科技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报省科技厅。此外,还就海洋科技发展等开展专题研究,形成研究报告.

(二)功少决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科技兴农。

一是发挥科技支撑效应,减少农业生产损失。年初,低温冷冻灾害对我市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造成较大危害。为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防寒抗冻恢复生产中的支撑作用,我局成立了农业防寒抗冻恢复生产科技应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切实做好科技防寒防冻以及灾后恢复生产工作。经精心构造申报,“潮南区无公害蔬菜生产科技示范基地科技减灾综合措施”项目列入省科技减灾专项。同时,指导各区县各有关部门积极构造专家到种养大户、农业基地指导抗灾减灾工作,依靠科技手段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是实施项目扶持,引导农业科技发展。积极引导和精心构造本年度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2009年,我市共有17个项目列人省农业科技项目,获扶持经费123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提升了我市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三是扶持优势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根据我市海藻资源丰富、海藻养殖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特点,加大力度扶持海藻加工业的发展。进一步支持省重点课题“*海藻资源调查及开发”项目的有关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该项目在龙须菜、坛紫菜等养殖标准化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此外,引导各涉农科研机构发挥各自专业技术优势,开展林业种植、蔬菜瓜果种植、*柑品种改良等的技术研究和推广,扶持引导本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四是实施信息直通车工程,推动农村信息化建造。积极构建我市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通过实施广东省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向农民提供及时的科技、市场等信息,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2009年,“*农村基层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蔬菜产业)”列入广东省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建造项目.

(三)开辟工作新路,增强农业科技合作。

在巩固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关系的同时,增强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的科技合作,寻求农业高校的技术支持。牵头联系华南农业大学,作为潮南区东华村的技术支撑单位,做好科技部认定的国家新农村示范点工作,帮扶东华村发展成为具有粤东濒海平原种养业的示范典型。增强地区间的横向农业科技合作,积极建立与我省粤西海洋大市湛江市的合作渠道。进一步深化对台农业科技合作,推动*龙鱼进口项目落户我市。此外,积极构造引导我市农业科技界增强与*台商的合作,以联合攻关项目,共同促进农业科技的提高.

(四)构造科技下乡活动,普及农村实用技术。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造,先后构造了在澄海区莲上镇兰苑村举办的“科普惠农兴村—送科技下乡”,以及在南澳县举办的“龙须菜栽培技术培训班”两次大型科技下乡活动。同时,通过科技立项,支持*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联合开展龙须菜品种的引进和技术推广工作,构造开展龙须菜栽培和加工技术培训.

五、增强科技发展环境建造,完善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

2009年,我市科技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市上下发展科技的意识得到增强,鼓励自主创新的氛围更加浓厚.

(一)增强构造领导,统一思想部署工作.

12月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传达学习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表彰奖励省、市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者,总结部署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的召开,对于进一步增强全市上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造创新型*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科技创新的工作合力具有积极意义.

(二)出台工作计划,明确目标细化任务。

经充分酝酿、反复论证,市政府于3月巧日颁布实施了《*市科学和技术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科学分析了全市科技发展的基础和环境,提出了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部署了重点任务,明确了规划布局,是“十一五”期间统筹全市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政策。同时,制定了《建造创新型*行动计划》(2009一2012年),提出通过实施行动计划,切实推进创新型*建造,从而有效提高科技进步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三)开展科普教导,营造氛围提高认知。

一是广泛开展群众科普宣传教导。5月中旬至6月中旬,在全市广泛开展了以“携手建造创新型*”为主题的“科技进步活动月”活动,突出科技惠及民生和科技支撑发展两大主线,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群众性科技活动。二是引导科普场馆增强功能建造。精心构造我市的省级青少年科技教导基地申报省科普项目,增强基地建造,完善科普功能。“*科技馆模拟人体解剖实践室”、“科普画廊的建造与利用”和“教导基地科普宣传演示设施建造”列人省青少年科技教导基地科普项目。积极引导科普基地开展科普活动,发挥科普功效,*科技馆新增“青少年科技探索园”常设科普展馆,全年承办7项大型展览及科普活动,完成各项学术报告会、讲座、论坛技术演示等科技活动59场次,承接举办各类培训班18场次,接受参观科普展览85000人次。三是增强基层科普阵地建造。引导一批基础良好、具备一定科普能力的街道社区居委会增强科普功能建造,经常性开展科普教导活动,建立和发展面向群众的科普活动前沿阵地。金平区永祥街道永安社区、石炮台街道新湖社区、海安街道海悦社区,澄海区澄华街道华冠社区被认定为2009年度广东省科普示范社区。四是及时报送政务信息和开展宣传报道。全年共向省科技厅报送信息专报6期,向l/2010*科技·11·技工作市委报送信息专报18期,向市政府报送信息专报17期。出版编辑《*科技》4期。通过新闻传媒、网络大力宣传报道我市的科技工作动态。参加电台“民声热线”栏目,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二是实施项目扶持,引导农业科技发展。积极引导和精心构造本年度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2009年,我市共有17个项目列人省农业科技项目,获扶持经费123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提升了我市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三是扶持优势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根据我市海藻资源丰富、海藻养殖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特点,加大力度扶持海藻加工业的发展。进一步支持省重点课题“*海藻资源调查及开发”项目的有关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该项目在龙须菜、坛紫菜等养殖标准化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此外,引导各涉农科研机构发挥各自专业技术优势,开展林业种植、蔬菜瓜果种植、*柑品种改良等的技术研究和推广,扶持引导本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四是实施信息直通车工程,推动农村信息化建造。积极构建我市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通过实施广东省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向农民提供及时的科技、市场等信息,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四)抓好队伍建造,强化治理提升服务.

认真开展“继续解放思想,保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

第9篇

基金项同:本文受2013年度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DYY13132)资助。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1997年第十五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在我国开始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目前工程硕士已经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我国的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在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培养方案的制定方面普遍存在照搬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现象,存在只重视论文的学术水平而忽视工程应用的不足,对于一个教育体系来讲,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成熟和完善。

一 机械工程领域在职研究生创新及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路

目前国内对于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所做的专门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生教育现状、存在问题、教学课程设置、教育方法改革及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有些研究者目前对于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提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理念,但是还只是局限在培养平台的建立上,没有具体实施的实例。而我国的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往往与工学硕士相近,只重视论文的学术水平而忽视工程应用,不能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鉴于目前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为了提高机械工程领域产品开发类培养方向的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及创业能力,建立全新的培养模式,在学生论文选题之初就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对于产品开发和市场的调研能力的培养以及和公司运作相关的有关知识的了解,使学生们学会对于机械产品的市场调研方法,选择市场急需的产品来开发研究,结合论文工作开发出产品的生产工艺,并将产品推向市场。采用该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仅是局限于对某个机械产品所需生产技术的开发工作,而是从市场开发、公司运作等多个方面来考虑问题,使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具备创新和创业两种能力,不仅能够胜任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而且还可以成为自主创业的能手,成为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提高研究生的就业适应性和创业能动性。

(二)课题的市场调研是本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的前提和基础

考虑到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一般都有职业背景,且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其中不乏生产单位的技术骨干对于机械产品的生产工艺甚至市场状况都有一定的了解的特点,采用的培养模式应该由导师在自己的成果或是自己熟知的研究领域内,为学生筛选出与学科前沿发展紧密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实际课题,为每一个研究生因人而异地设计好理论研究方向。在研究方向的设计上要以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为主,对研究生实施个性化管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每位学生在拿到导师提供的工程实际课题以后,首先需要对于课题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了解产品的生产工艺、市场推广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产品和技术的市场调研能力,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所以在构建该种培养模式时,应该在研究生对于某种机械产品的市场调研、生产工艺创新研究、市场推广等充分凋研的基础上来进行。

(三)培养方案的修订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的关键

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采取个性化培养方案,导师除了给学生选择本领域所需的必须掌握的课程以外,还可聘请与学生选择课题相关的交叉学科的老师作为导师组参与课程设置的工作。对于开发产品类的学生可适量加入对公司(或企业)运作相关的有关知识(比如公司的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这些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去思考问题,使学生不仅仅是局限于对某个机械产品的技术开发工作,而是从市场开发、公司运作等多个方面来考虑问题。对于这部分知识点,在现有的培养方案中可以采取让学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撰写市场调研报告或是采取听取讲座并撰写专题报告的方式进行培养。

二 机械工程领域在职研究生创新及创业能力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保证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该保障体系主要包含研究生培养的硬件建设、导师队伍的建设以及质量考核体系建设三个组成部分。

(一)研究生培养的硬件建设

对于研究生培养的硬件方面,由于在构建的培养模式下需要多学科的教学资源作为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的硬件保障,所以作为导师应该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老师的交流与合作,为多学科培养研究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打破封闭式的培养模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与自己的研究领域相关的企业产品市场调研及技术开发工作,并把相关的企业确定为在职研究生的培养基地,建立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以产学研创新联盟、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创新平台以及高校重点学科为依托的产学研结合新模式,为在职研究生的培养构建出扎实的培养平台,为在职研究生的培养提供硬件保障。

(二)导师队伍的建设 由于国内大部分的高校在在职研究生的培养方面还是多采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所以导致了现有的导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本培养模式对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鼓励导师们积极开展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有可能的话还可以去企业挂职锻炼,参加企业的产品开发、设计及技术改造,甚至参与企业的经济运行、营销和管理。另外要选择相关企业的技术人才作为在职研究生培养的副导师,鼓励导师们与副导师加强交流与合作,为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提供高水平的导师队伍,以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另外,由于本培养模式下还需要学生掌握产品市场调研以及公司运作相关的知识点,这些工作可通过导师与企业副导师以及与学校工程实训中心技术人员和商学院老师组成导师组的方式解决。

(三)质量考核体系建设

首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能力的考核体系方面,将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作为主要的考核标准,采取百分制,导师考核及同学评价及综合测评等多种方式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当提高结合工程实际的考察课程科目的比例。对于市场调研及公司运作等知识点的考核采取在导师组指导下撰写市场调研报告或是专题报告的方式进行。

其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实习实践考核及综合能力的考核体系方面,应根据学生的企业实践工作量、综合表现及企业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等方面来考核评定成绩,整体评价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再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论文质量考核体系方面,评价论文是否合格的主要标准应该是看论文的应用价值或经济效益,重点考察学生是否具备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论文的实用性、经济性和社会性。

三 具体培养过程的实施和验证

本文第一作者结合本课题的研究,将自己的研究思路用于自己的机械工程领域,在职培养的工程硕士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作者的一个学生是2011年入校的在职工程硕士,进校时是一个民营企业的技术骨干,擅长数控机床编程操作等工作。作者给学生列出了3个工程实际课题,学生经过3个月的市场调研后选择了“基于快速成型的树脂铸造模具的制造”课题,他认为这个课题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前景广阔,这个项目引起了他的学习兴趣。本文作者聘请了我们学校工程实训中心、商学院以及研究生处的老师作为导师组给学生制定了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中除了机械工程领域必须掌握的一些课程以外,包含了产品开发所需的知识点,包括了市场调研方法、公司注册、税务登记、银行以及财务管理等知识点,并分别由相关的老师进行个别辅导。该学生经过3年的培养,不仅完成了硕士论文,而且还从原单位辞职,自己购买数控加工设备,创办了自己的模具公司,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可以说该学生的表现证明本文构建的机械工程硕士创新及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是合理的,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四 结语

本文构建的培养模式及质量保障体系,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既重视了论文的学术水平也重视了论文的工程应用,满足了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在选题方面强调了课题的市场调研是培养模式构建的前提和基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对产品和技术的市场调研能力;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根据学生课题研究的需要,采取了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避免了由于机械工程研究生属于理工科类招生范畴,课程设置只重视专业课的教育,而对于学科前沿和相关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明显不足的弊端。

本文构建的培养模式及质量保障体系丰富了机械工程领域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研究生培养的硬件建设、导师队伍的建设以及质量考核体系建设的研究内容,确保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本培养模式及质量保障体系经过了作者实际培养过程的检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倪敬,孙琚.面向企业需求的机械工程硕士创新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 (16).

[2]黄东兆,胡忠举.机械工程硕士的培养现状及发展前景[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

[3]章雁.创新教育视域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及保障体系[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版),2013(7).

[4]邹玲,汪毅能,陈启卷.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理论探索,2013 (11).

第10篇

论文摘要:文本首先提出陕西科技资源共享严重不足对于高科技企业创新能力的直接影响,接着时于陕西科技资源共享不足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研究指出加强科技资源共享,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案与对策。

陕西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现有各类科研机构1061所,其中省部级独立科研院所、国家与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资源非常丰富;高等教育、科教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共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陕西科技人员众多,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前列,科技成果层出不穷。这些优势为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尽管陕西综合科技力量强大,但是陕西在评价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人均GDP排名中仅位于26位(2005年),由此不难发现陕西经济在全国各地区排名严重滞后,可见陕西经济发展状况与科技实力很不合拍。表现在科技资源共享、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暴露出了诸多问题,特别是企业、研究院所和高校各行其是、严重脱节。当前必须要加强陕西科技资源共享,实施科技资源共享战略,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的目标。实践证明,科技资源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国家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保障和物质支撑,而高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又是先进生产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本论文着重来研究“加强陕西科技资源共享,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促进陕西科技发展以及提升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映西科技资该共李存在的问.

1.1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不够完善

科技资源共享的本质就是资源的合理流通和优化配置,而科技资源共享的有序建设和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共享机制的建立。根据国际经验,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达到3%以上,高技术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应该达到1既以上。而我国企业的这个比例很低,2003年只有0.75%。陕西省的许多被列为高科技的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其中的多数更没有开展技术开发活动,产品技术完全依赖于引进,而对引进的技术并没有促进其进行消化、吸收或者创新,更有很多企业仅仅只从事高科技产品的销售业务,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没有任何的科技含量。在这种状况下企业根本就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怎么能够具备创新能力、具备竞争力呢?而我们国家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研、产品开发和生产系统彼此隔离、相互脱节、条块分割、部门垄断的状况对于科技资源共享影响严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科技资源流动共享机制尚不完善,限制了创新要素的流动和共享。

陕西具有非常丰富的军工科技资源,高校研究资源,这些单位它们真正具备引进技术、消化技术的创新能力,可是地区内部、产业内部由于缺乏协调,虽然科技资源比较丰富,但引导和动员更多社会资源投入科技创新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也就是科研院所和企业严重脱节。由于技术创新存在诸多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生产企业因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采取了跟踪模仿、技术完全引进的做法,缺乏以科技进步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规划。而这样的造成科技资源不能充分共享、科技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低下,制约了创新要素的流动,严重地阻碍了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

1.2高校、科研机构科研资源利用率低下

大量的技术专利、科研成果、科技情报等科技资源,离散地分布在不同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情报机构和政府部门,使得从事创新活动的高科技企业和个人无法快速有效对这些资源进行引用和开发。根据有关报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有些大学每年发表的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甚至超过美国一些名校。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有8既的国际论文却分布在低引用区和零引用区,这表明作为重要创新要素之一的科研院所,包括高等院校内设科研机构,未能受到市场机制的有效牵引和驱动,造成大量的专业科技人才沉积,知识应用水平不高,实用技术推广普及率低下。由于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间的创新链条尚未真正建立,缺乏将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应用有效衔接起来的运行机制,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影响到高校、科研结构等创新资源丰富的陕西地区的科技创新的局面。

高校与科研机构绩效考核机制过于单一。政府和高校人事管理机构设计教师职称认定绩效考评的主要指标为科研工作量,科研工作主要组成为纵向课题和各级刊物发表的论文,如此的考核指标对教师的科研方向是个错误的导向,误导教师仅仅为评定职称而关起门来完成科研任务,为了完成科研工作量而写论文、写报告,这样的研究自然失去市场实际应用价值,也大量的耗费了教学与科研人员的有限精力,容易形成学而无用的不良的学术风气。

而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课题多来源于政府计划项目。使得研究是为计划和完成任务而研究,而不是面对市场的需求,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成果很少。同时,高校和科研机构游离于企业之外,缺乏转化资金和中间试验环节,而企业没有研发能力,导致本应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业技术进步缓慢。科技成果难以有效转化导致科技人员所具备的潜能不能正常发挥,是对科技人力资源严重的浪费。

2加强科技资洲共享,提升映西离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政府、企业、高效和研究机构是科技资源共享的利益相关者,要推动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技资源共享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各利益相关者在科技资源共享中如何作为则是需要研究的重点。

2.1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应采取有力政策措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把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作为科技创新的重点环节来抓。进一步研究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和有效工作机制,狠抓落实。要产学研互动,多渠道、多层次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开发新产品。

一是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中的支持和引导作用,由政府为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交叉提供信息,政府协调组织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组建行业技术联盟,形成广泛的、多层次的创新合作机制。二是建立成果共享及转化平台。由政府引导,依托高科技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在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2.2发挥企业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资源共享

开放式研发平台是整合科技资源、实现技术突破的至关重要的途径。开放式研发平台要求企业在产学研科技资源共享中处于主体地位,即构建以用户为主导的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其特点是确立企业出题、企业出资、企业决策、企业获利、企业参与全过程的合作模式。有效的产学研合作一方面要充分实现产、学、研三方的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处处体现企业的主体地位,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和主导能力是能否保证和提高合作效率的决定性因素。

用户主导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模式之所以有效,正是因为它满足了这两个基本要求,在合作过程中,参与合作的利益主体定位明确,通过高科技企业主动出击,企业主导全过程(包括基于企业需求选题、提供全部或者大部分经费以及参与整个研究过程),由企业自身主持技术和产品的总体设计,通过自身对技术方向和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把技术构架进行分解(或者对产品技术提出要求),并以合适的价格在大学或研究机构中找到合适的单位和人才,再将各项技术进行突破整合在一起,在合作中产生企业所需的成果,最终应用到产品中去。

2.3创新管理科研活动,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共享

首先,高校应与时俱进地改革和完善教学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侧重于横向课题研究即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发的项目,使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尽快从旧的科技管理体制“重成果、重论文、重评奖、轻知识转化”的误区中走出来,也使教师从单纯的论文写作中走进高科技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同企业联合进行科研开发。

其次,大学的纵向课题也要结合陕西的产业结构特点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结合本校的学科优势,从而确定一批重点突破的科研领域和项目,鼓励教师进行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第三,高校要建立鼓励发明创造的长效机制,设立科研创新基金,鼓励支持科研人员将具有创新水平的项目及时与企业联动,促成发明或实用新型技术不断产生,并大力推动其产业化。第四,大学可以邀请政府、企业家共同举行产学研合作论坛。通过系列活动,与地市签订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协议,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一方面有利于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培养出应用型的专业性人才。

这样以来教师的科研项目来源于企业、市场的需求,来源于陕西经济发展的需要,科研成果又回馈于企业与市场并接受企业与市场在实践中论证,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并最终成功地实现产业的转化。产业与科研的有机结合能够激发教师的研究潜能并调动其研发的积极性,同时其研发成果的转化也能进一步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推动陕西经济发展向科技型、集约型迈进。

2.4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研究机构科技资源转化一方面科研机构包括军工研究院所应切实转变旧有的分割独立的观念,主动融入到市场经济建设和科技事业发展之中。通过政府协助,邀请相关的经济学家、企业家了解自身的科研能力,同时也要了解市场发展动态,主动向企业寻求研发项目,建立产研合作基地:另一方面,加快科研院所研究成果产业转化。根据市场的需求对自身的研发成果进行改进,并及时向企业进行宣传推广,积极寻求研发转化的合作机遇。

陕西特别是西安地区大学、科研机构众多,能够为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试验、检测等技术设备。通过科技资源共享进行技术创新,能够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因直接结合市场的需求而更具现实意义:也减少了各种资源的重复投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高科技企业单方面研发的成本和技术创新的风险,加速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从而使企业的产品及时投入市场,增强陕西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调研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

[2]丁巨涛.技术创新环境论[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8

第11篇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以城镇化为主线,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型。城市发展模式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很难转变。有分析指出,今后10 20年,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环境和交通问题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城市的急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攀升,同样也对能源供应商、工业品制造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尽可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发展绿色清洁能源,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进入中国的近20年问,伊顿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科技,从新能源车辆技术、可再生能源到绿色建筑,都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得到了应用。伊顿还积极为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做贡献。在与国内高等院校等机构广泛合作的同时,2010年,伊顿携手AECOM公司、IBM公司等共同成立了“新能源可持续交通系统国际联盟”,旨在加快推进新能源车辆在中国各城市应用;首次了中国绿色产品行业调查报告,为致力于中国绿色产品行业发展的各方提供了有益参考。为了更好实现未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上的互相合作和沟通,2011年6月9口伊顿在北京成功举办了“能源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城市论坛”系列的第一站,论坛从技术创新、城市规划、新能源等多方面对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展望。

新平台新目标

发挥企业专业优势,联合产学研机构,聚焦能源技术创新和应用,在未来十年内至少与十个城市进行对接,通过项目实践,探索低碳城市发展的能源技术创新之路,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城市化做出贡献。未来行动

举办“能源创新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系列论坛,分别就“绿色交通”、“节能建筑”、“综合能效管理”等相关议题进行研讨。

探索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之路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搭建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通过打造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论坛,与行业各界在可持续发展、能源效率、可替代或可再生能源、环境责任等领域进行深入沟通,经验共享及优势互补,为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城市调研。选取国内部分树立低碳发展目标的城市开展实地调研,系统分析与总结低碳城市的建设思路、措施、经验与教训,及对包括企业在内的城市利益相关者的诉求等,专业调研报告,为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第12篇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系部+公司+研究所”;产学研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13)02-0048-05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1]。在《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要“实现校企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推动职业教育产学研有机结合”。《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基本要求(修订稿)》也要求学校所有专业实行校企合作,依托优势专业兴办或与企业合作开办相关生产性实训企业;学校自主或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技术推广与咨询。

“产学研”结合的途径可以多种多样,比如高职学院和企业联合开办订单班,联合进行科技攻关,进行职工技能培训,学生和教师到企业顶岗等。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就需要以一种载体的形式来体现,这个载体的体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成立以一所职业院校为核心的职业教育集团这样的松散联盟体、独立法人性质的公司,以科技研发为主的科技研发中心等。这些载体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系部整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组合模式,如“系部+公司+研究所”的组合模式,研究和实践这种组合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国内外的总体研究情况来看,“产学研”结合运营有公司或研究所的情况在科研氛围较为浓厚的学校较为常见,尚未见有“系部+公司+研究所”的产学研模式理论的提出,并且尚无专门针对这一模式做出实践研究,但已经有较为相似的运作方式。

(一) 国外研究现状

德国的“双元制”、英国“三明治”教学、美国的合作教育及日本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等,都展示了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同开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运行模式。日本采取教育与企业界携手合作的方式,产学结合,培养高级职业人才。企业界为高职教育募集资金,提供必要的财政资助,供学校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并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而学校则根据企业发展的要求,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对口人才,配讲师进行巡回指导,并接受企业界的科研委托项目,双方在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方面进行双向交流。

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证明,产学研结合之路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条成功之路。产学研结合有利于企业、高职院校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就高等职业院校而言,产学研结合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以应用技术开发与转化为重点,发展校办产业,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具有开办企业的独特优势,因此,应该鼓励高职院校在经营模式上走产业化道路,大力发展校办企业。校办企业的发展为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了平台,也为学校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 国内研究现状

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为对接娄底3大产业——煤炭、农机制造、农业,学院搭建了华南娄职煤炭安全服务有限公司、湖南湘丰娄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生猪产业湘中丘陵区区域试验站、现代油茶林繁殖基地等产学研平台,组织科研服务小分队进企业、进农村,现场开展科技服务。该学院与华南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共同出资200万元组建华南娄职煤矿安全服务有限公司,从事煤机研发生产、安全技术服务和技术人员培训,年产值达到300万元;与湖南湘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共同出资500万元组建湖南湘丰娄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生产联合收割机,年产值达到了1 000万元,为学院资源类和制造类专业学生开展顶岗实习和就业,教师开展技术研发实践锻炼提供了便利。该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形成了“厂系所合一”(现代制造技术中心、机电工程系、机械研究所)的专业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会计专业组建了娄底弘智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计算机网络专业组建了天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按“专业+公司+师生员工”模式组建的产学研实体,正在成长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的主要基地。

常州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弘扬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和津通集团合作成立了第一家产学研合作资本运作模式的公司——江苏津通弘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整合各自的资源,联手共建一座融招商、研发、生产、教学、实训和服务为一体的信息产业园区——常州信息产业园。常州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资产经营公司投资参股股权比例高于企业,公司董事长由学校委派,学校具有企业发展经营管理的决策权。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省宁海县政府共建宁海产学研基地,校园内有标准化厂房,其中模具数控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的“示范性模具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双方与宁海县重点扶持的创新型模具企业——宁波华宝塑料模具有限公司采用股份制合作方式共建教育公司。其教育公司管理层成立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下设联合研发中心、课程开发中心和教学指导中心。

从国内现有的企业形式的产学研载体运作模式情况来看,大多是从校企联合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开始的,在技术研究的过程中由于技术产品需要以企业形式进行应用推广和技术服务而校企联合出资成立公司运营[2];如果高职学院需要全面进行对接则以产业园的形式居多。

二、 理论的提出

在企业与学校之间需要有以公司形式存在的实体,以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这个公司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产学研服务,可以以股份制的形式,吸引企业、学院以及教师、企业员工参股。公司的业务定位可以有如下的内容:培训认证教育、应用技术推广、生产实习实训承接与管理等[3]。笔者认为公司的目标是要为专业建设中的产学研服务,建成“百年老店”,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与模式,在谋求基本生存利润的情况下服务于专业建设大局。研究所的业务定位是要从事应用技术的研发,相当于公司业务内容中应用技术推广的前期研究与实验工作内容,并可与校外的科研机构进行对接,从事与专业相关联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工作[3]。

“系部+公司+研究所”的专业建设产学研模式如图1所示。

系部建设团队的核心成员既是学院的教师,又是公司的员工,也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如图2所示),这必须是一支素质较高、富有创新力的队伍,而且对组成人员有较高的要求——“上得讲台,进得生产线,钻得实验室”,也就是说在学校能教学,下到企业能上生产线工作或带领学生顶岗,到了研究所又能从事科研课题的研究。

三、 实证研究

我们以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信息系为例,对“系部+公司+研究所”的产学研模式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

(一) 内外环境分析

这里以2010年初这个时间点来分析内外部环境。此期间,物流业和物流职业教育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物流业被列为十大振兴产业之一参见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8号)。 ,在《湖南省物流业振兴实施规划(2009—2011年)》中也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现代物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物流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

从学院的总体内部形势来看,一是物流信息系的专业与产学研建设布局要适应学院的整体“大物流”办学与发展格局。学院从现代物流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出发设有物流管理系、物流工程系、物流信息系、物流经贸系和公共管理系,设有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管理等16个专业,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现代物流专业群。物流信息系设有物流信息教研室、计算机应用教研室、计算机网络教研室、电子商务教研室,其中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招生情况不太理想,正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二是产学研硬件条件还比较薄弱,校办企业还没有,有待在产学研过程中进行孵化。三是物流信息系具备了良好的产学研基础,主要体现在订单培养已经开始,与本地知名企业湖南天骄物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办了一期天骄班;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物流信息技术领域已呈积聚态势,教职工开展科研工作已逐步转向物流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复合领域研究;有的课题已取得重大进展,如湖南省“十一五”重点科技计划科技攻关课题“基于SOA-BPM组合架构的智能敏捷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技术研究”,该项目成果即将进入本土大型物流企业的生产线,成果也将成为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研发基础。四是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能打硬仗的科研团队。以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为骨干的科研团队通过科研课题的研发,积聚人心,团结协作,构成了科研工作核心团队。

但也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专业与产学研建设布局与学院“大物流”建设格局还不相称;企业合作数量相对较少,可以整合的外部资源不多;外向型师资还不足,部分教师甚至管理岗位人员投身产学研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二) 产学研布局

经过分析,设计出专业与产学研建设的布局方案,专业建设的布局如图3所示[4]。

对应学院的“大物流”格局,努力构建“大物信”格局,在专业建设中将系部的专业群融四流合一,以信息流为主。物流信息技术专业以订单班为龙头,首期与本土知名物流企业一力股份有限公司、天骄物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培养人才,针对订单班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专门成立物流信息技术教研室负责建设工作;将计算机网络教研室更名为物流软件开发教研室,负责物流信息技术(软件开发方向)和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整体偏向于网络软件开发和物流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将计算机应用教研室更名为物流信息管理教研室,负责物流管理(信息管理方向)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整体偏向于物流信息管理和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现了现代物流四流合一的特色,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

产学研建设的布局采用“系部+公司+研究所”的模式,如图4所示。

(三) 运营成效

1. 产学研模式情况。采取“系部+公司+研究所”的模式,先后孵化出了1个研究所和2家公司。2010年初创办了物流信息技术研究所,接着学院牵头与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湖南星沙物流投资有限公司、湖南省易普蓝科技有限公司等5个股东单位共同出资1 000万元注册成立了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有限公司,作为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运营载体,技术部分由学院师生负责,主要是为专业教师提供丰富的研究课题,为物流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目前,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已有门户网站、“物流E通”综合配载系统、GPSOne定位系统、“物流E通”手机、短消息平台、SOA集成平台等9个子系统开通运行,用户已达2万多户,并实现了与一些其他省市平台的对接。2010年10月,联合多家企业共同注册承办了一个企业实体——湖南湘物联物流咨询有限公司,至今已完成40多个物流咨询项目。孵化出的研究所和公司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为应用技术研究和推广提供了空间,使物流信息系在湖南省树立起了领先地位,与省内的许多大型物流企业初步形成了共生共长的合作关系,而且通过经济和事业双重激励,专业教师也有了动力。

2. 科研成果。近3年来,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团队共承担了“十二五”省级重大科技专项1项(超高频RFID芯片研制与产业化,项目参与单位),“十一五”重点科技计划项目1项(基于SOA-BPM组合架构的智能敏捷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技术研究),“十一五”和“十二五”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0项,中国物流学会课题2项,工信部信息产业教指委教学研究项目1项,院级课题8项,企业横向课题8项,项目总经费达260万元,其中10%用于实习实训或培训。“中国电信物流信息技术研发与创新湖南基地”和“国家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湖南物流分中心)”就落户在学院,已研发出了诸多产品并付诸市场应用,比如物流E通手机。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所有技术项目由学院总负责承建,已完成8个系统的研发任务。

在2010至2011年里,物流信息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与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以及湖南国科广电公司合作,参与了省级科技计划重大专项“超高频电子标签芯片研制与应用示范”课题的研究,学院主要负责应用示范研究。物流信息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承担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在湖南省高职院校中首开先河,这也标志着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在科研上的强势地位。

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与湖南省标准化研究院开展了“湖南信息技术标准研究与应用”项目,制定了“基于XML的仓单质押与代购业务的信息交换指南”,并在一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生产性应用,为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9至2010年成功组织参与省经信委物流信息化培训班,专业教学团队中文振华教授、黄友森教授、肖智清教授、邓子云副教授分别在培训班上为省物流信息化工作者进行了培训,培训质量高,培训效果好,得到了国家工信部和省经信委领导的高度评价。此外还承接了数期社会各类物流信息化人才的培训,为企业培训物流信息化高级人才1 500多名。

先后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南一力股份有限公司、国药控股湖南有限公司、星沙物流、金霞粮食物流、全洲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湾田集团等省内知名物流企业提供物流信息化咨询,为提高湖南省物流信息化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0年专业团队老师参与编写的《国家级新型工业化基地——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受到国家工信部、省经信委和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领导的高度评价。

3. 发现的问题。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对专业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专业教师跟不上发展的节奏;部分专业教师生产、教学、科研三肩挑,负担非常重;学校是公办院校的体制,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机制障碍,比如投资的问题。这些问题还有待在探索中得出解决的办法。

总之,“系部+公司+研究所”的产学研模式,对系部、公司、研究所的职责都做出了界定,在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信息系取得了良好的实证研究成效,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继续改进和完善。这种产学研模式成果的总结和应用对高校的产学研运作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锁荣.对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10(7):100101.

[2] 张鹏飞,俞位增.政校企合作共建“教育公司”初探[J].职教通讯,2010(10):117118.

[3] 邓子云,米志强,翦象慧.高职专业建设产学研模式之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5):6163.

[4] 邓子云,谢英辉,米志强,翦象慧.解决系部专业与产学研布局问题的“三步法”及其案例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1):6566.

The Innovative Practice ofthe Industry-School-Institute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NG Zi-yun, MI Zhi-qiang, YANG Xiao-feng, JIAN Xiang-hui

(Depatrment of Logistic Information, Hun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Modern Logistics, Changsha 410131, China)

第13篇

【关键词】陕西省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路径分析;产学研;科技转化

陕西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然而科技自主创新综合能力相对偏弱。而提升陕西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陕西科技进步、增强科技自主创新竞争力,从而建设“创新性陕西”和“科技强省”的关键。无疑,陕西省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分析对于促进陕西科技发展以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陕西科技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自主创新缺乏高层次人才

表1可显示陕西省科技活动人员位居全国中等位置,比位于第一、第二、第三位的广东、江苏和北京分别少数十万人。在相对指标即人才质量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的比重是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指标,2007年陕西省的这一指标值为65.18%,远远低于科技领先地区北京、上海、广东等。显然,陕西省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缺乏十分明显,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科学家更是凤毛麟角,使陕西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科学前沿,捕捉重大的发展方向。此外,高科技人才的流失现象不容忽视,北京、上海、广东地区的高级人才引进政策以及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研发条件差异、经济差异、收入差距等因素导致高端人才流失严重。高层次人才的缺乏极大影响陕西省高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科技经费不足

图1为2007年各地区科技经费数额比较图,通过比较可知,陕西省科技经费总额位于全国12位,远远低于江苏、广东、浙江、上海等省市,表明陕西科技创新财力投入相对不足。科技创新经费不足很大程度地影响陕西省高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产学研脱节,陕西科技转化率低

陕西是名副其实的科教大省,表1数据可以显示,陕西高等教育活动人员相对于科技人员的仅次于上海,表明陕西省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另外,陕西具有非常丰富的军工科技资源以及科研院所,它们真正具备引进技术消化创新能力的技术力量。然而,陕西由于长期以来是处于政府主导型的科技发展模式,地区内部、产业内部由于缺乏协调,虽然科技资源比较丰富,但引导和动员更多社会资源投入科技创新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也就是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严重脱节。大量的研发人才集中在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活动大多只追求学术上、理论上的先进性,不是以市场为导向,导致大量科技成果束之高阁;特别是军工科研与民用产品结合度很低,研究成果不能转化为产业成果,不能转化为市场所需。由此可见,陕西产学研严重脱节、科技转化率低下.

(四)陕西高新区企业获利能力较弱,高科技技术国际竞争力差

图2可直观地比较全国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利润率(高新技术产业当年净利润/全年收入),由图2可知,陕西高新技术产业的利润率远低于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区,而净利润率是衡量企业获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由此可以分析,陕西高新技术企业的获利能力偏低.

可见,陕西高科技企业产品相对于国内科技领先地区的产品技术附加值偏低.

图3可直观地比较全国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出口比例(高新技术产业当年出口额/全年收入),图3可以反映陕西地区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比例远远低于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区,出口比例能够反映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陕西高科技企业国际竞争能力较弱.

(五)陕西科技技术创新成果匮乏、知识产权意识薄弱

依据2007科技统计年鉴数据,北京科技人员与陕西科技人员比例为2.7倍,2007年北京与陕西授权专利比值达4.33倍,发明比值达6.38倍;上海与陕西科技人员比例为1.53倍,发明比值达4.32倍;广东与陕西科技人员比例为3.01倍,广东与陕西专利授权比值达16.36倍,发明比值达4.92倍。这些数据完全可以反映陕西科技人员人均专利贡献率远远低于科技发达地区,也就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偏低.

通过地区专利合计数量可以反映,陕西总体科技研发水平较国内发达地区差异悬殊;发明专利比值低反映了陕西科技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偏低、科技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外观设计相比处于最低水平,可以反映陕西科技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薄弱以及创新思维僵化、观念保守.

二、陕西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

应该借鉴国内外成功高新技术企业成功自主创新的经验并结合陕西省实际创新环境状况,从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相应的提升路径,并贯彻设施,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陕西这个科教大省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一)制定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科技企业开展自主创新

1.通过政府促进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包括对自主研发的各项开支加大税收抵扣;经严格认定的高科技进行税收减免,对高新技术产品实行出口退税;对自主研发的产品以及某些高新技术产品单列税收抵免政策;加速折旧,允许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扩大加速折旧范围等等.

2.通过政府支持科技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筹集企业创新经费。政府部门要制定有关政策,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创新。具体包括引导金融机构对重大科技专项资产实行证券化、发放可转换债券等低风险业务;政府可财政出资专门设立科技企业贷款担保基金,也可以通过财政资金、民间资金等多种途径,建立多形式的担保组织;引导银行积极探索知识产权担保融资业务;努力为高科技中小企业在海外上市创造便利条件,拓宽其直接融资渠道.

(二)支持知识产权开发,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1.政府搭建平台,支持自主知识产权开发。一方面,陕西省应编制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目录,政府在经费和人员方面对列入目录的技术和产品研制开发予以重点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出面建立服务平台,为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和市场开拓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2.营造知识产权的法制环境。包括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和打击各种违法侵权行为;提供便捷的行政执法渠道,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加快建立知识产权应急及预警机制;省工商部门加大对侵犯商标权行为的打击力度等.

(三)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加强科技转化

1.政府应制定促进科技机构发展的政策。同时,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向专业化、规范化和服务型方向发展,为企业创新提供社会化、网络化服务.

2.通过各种途径吸引专业人才进入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并对在职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3.科技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应加强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交流,对其开放各种可开放的科技信息.

(四)加强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

陕西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拥有大量科技人才,但企业科技人才相当匮乏,而且人才流失严重。对陕西来说,应当采取各种手段增加企业科技人才数量,提高企业人才质量.

1.政府应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制定和完善留学科技人员落户和创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人才进入到企业工作;吸引各高校毕业生到陕西创业;允许企业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吸引并留住创新人才;积极引导博士后到高新技术产业从事企业高新技术的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作;支持科技人才接受继续教育,加快本地人才的知识更新.

2.科技企业自身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企业内部人才培养;提供优越条件引进和留住人才;通过人才创新激励机制激励人才的创新行为.

(五)大力促进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

1.陕西省应强化政府对产学研的宏观调控,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协调产学研联合、制订法规条例。应围绕我省科技优势领域,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以用户为主导的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其特点是确立企业出题、企业出资、企业决策、企业获利、企业参与全过程的合作模式。从而把大学、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势,真正形成企业积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全面支撑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大学和科研机构也要了解市场发展动态,主动向企业寻求研发项目,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加快科研院所研究成果产业转化。根据市场的需求对自身的研发成果进行改进,并及时向企业进行宣传推广,积极寻求研发转化的合作机遇.

3.积极促进军工科技向民用产业转移。根据陕西省特点建立军转民科技示范工程,培育壮大军民优势互补的企业集团,鼓励军工企业集团遵循市场规律,就地就近与地方联合办厂或向地方扩散产品零部件生产,带动地方配套企业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军地结合产业集群.

通过产学研有机结合进行技术创新,能够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因直接结合市场的需求而更具现实意义;也减少了各种资源的重复投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科技企业单方面研发的成本和技术创新的风险,加速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从而使企业的产品及时投入市场,增强陕西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调研报告[R].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丁巨涛.技术创新环境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3]罗珊.构建广东省科技自主创新投融资体系的思考[J].广东科技,2008,(7).

第14篇

[关键词]地方大学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转型发展

[作者简介]刘欣(1962-),男,湖北荆州人,荆楚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湖北荆门448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北省人文社科2010年重点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品牌发展战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0d112,项目主持人:刘欣)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005-03

在“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核心要素”的大背景下,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标杆。地方大学围绕人才培养根本使命,探索产学研合作发展模式,无疑是践行总书记“协同创新”重要思想,促进自身转型发展及特色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一、社会转型: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时代内涵

我国已从经济建设为主的阶段,进入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央明确提出“要在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条件下,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并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注重由“物本”中心向“人本”中心、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人本价值,从根本上化解“弯道”阶段社会发展滞后所带来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集聚“弯道跨越”的内涵发展能量,汇聚经济发展转型的根本动力,促进人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教育的一体化支撑。我国目前正处于传统工业化和现代化并行阶段,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而且,随着现代产业结构的升级及专业化分工的日益深化,要求大学能更有效地提高专业性人才的综合素质和集成化培养能力,形成教育与社会集成发展的核心优势,成为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永不枯竭的源泉。在这一背景下,开放融合成为决定地方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抉择,地方大学必须走出学术型主导的传统办学模式,着眼社会服务能力和特色创建的战略层面,进一步细分并确立社会化导向的地方大学的办学定位,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核心价值和终极追求,走“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以真正超越学术型办学的应用型教育模式,融入与地方经济社会“协同创新”的重大战略之中,探索与地方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中国式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新范式,形成特色办学的特异能力和核心价值。

正因为如此,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成为重大的时代命题。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彰显大学“社会属性”与“社会人”人才培养质量观,实现大学教育由学校本位向社会本位、由传授型培养模式向“产学研一体化”集成型培养模式转型的发展。其重要使命是以立足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创新以育人为宗旨的“产学研合作”特色发展之路;其根本要求是突破学术导向的封闭式办学模式,促进社会导向的集成化办学,实现大学转型发展的“弯道跨越”;其主要路径是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一体化整合社会优质资源于人才培养体系之中,汇聚到与地方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创新体系中来,实现产学研三大职能的一体化和社会化发展;其关键所在是遵循大学与社会协同发展规律,贯穿“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思想,确立“社会人”人才培养质量观和“社会化”师资建设观,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新体系,真正实现由学校本位转向社会本位,由封闭发展转向开放融合,由单一模式转向多元集成,最终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优选路径和运行模式,集聚“弯道跨越”的核心竞争优势,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中国特色地方大学的建设目标。

二、转型攻坚:地方大学产学研合作的现实误区

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转型发展成为决定地方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抉择,地方大学必须走出学术型主导的传统办学模式,立足基层经济社会建设,探索以育人为宗旨的“产学研一体化”特色发展模式,形成特色办学的特异能力和核心价值。如上所述,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根本任务是要跳出传统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到“产学研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上来,一体化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 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社会化发展,在开放融合中促进个体与社会、大学与社会的协同进步。目前,在产学研合作教育问题上,地方大学主要存在“三大误区”,即认识上的误区、研究上的误区、机制上的误区。

1.认识上的误区。合作教育的首要挑战来自“学校本位观”,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学科制”壁垒根深蒂固,“开放合作、整合资源”理念尚未真正确立;其次是认为产学研合作就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将合作教育局限于培养环节层面,缺乏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体化、社会化设计,合作办学缺乏深度融合,合作育人缺乏整合模式,合作过程缺乏创新机制,合作发展缺乏有效平台;第三是产学分离导致合作教育重心偏移,或片面追求研发平台建设,或单纯强化实践技能培养,没能在合作共建产学研平台基础上,一体化整合社会资源到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的建构上来,真正把全面提高学生“社会人”综合素质作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核心。应当看到,产学研合作的根本所在是以合作教育为突破口,通过一体化人才培养凝聚人才、科技和服务优势,使协同育人真正成为服务之本、强校之基、转型之源。

2.研究上的误区。合作教育的深层挑战来自“学术本位观”,认为高深学问才是大学的根本,大学必须坚守学术理性。这种观点将“学理之学术”视为唯一,重学轻术,知行分离,不免失之偏颇。大学之学术并非纯粹“主知之学”,还有“主行之术”。“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梁启超),“学术”内涵理应涵盖科研的学术、教研的学术、教学的学术、应用的学术。独尊“主知之学”,眼中便只有学科知识形态,而缺失学科应用形态,导致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体系游离,与学校特色发展和社会需求脱节,陷入与学术型大学同质化发展误区。地方大学必须跳出纯学术理性的校本思维定式,其学术研究应强调崇学尊术,以用为本,切实提高学术研究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强化社会化培养人才的功能定位,深入研究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的机制与模式,着重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领域,围绕行业或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在领域性学科发展层面上打造特色学科平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率,突显专业建设、人才塑造和产业支撑功能等。

3.机制上的误区。合作教育的最大挑战来自“行政本位观”,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项复杂艰难的系统工程,机制上的突破和跟进是个关键问题。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要充分汇聚团队学习力、创新力、融合力,在转变发展方式、聚焦人才培养、打造创新团队、合作共建平台等重点特色领域,实现关键性突破,彰显特色示范和引领功能。因此,从学校层面而言,必须突破行政本位的管理模式,优化学术主导、开放合作的教学基层组织建设和领域性学科平台建设,充分激活教师主体参与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进学校组织结构向更具开放性的“产学研平台”模式转型,增强以“平台+项目”为运行架构的战略管理能力;从合作层面而言,应突破“政―校―企”各自为政的格局,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和实体性支撑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由松散型向紧密型、浅层次向深层次、短期性向长效性转变,着力建构“产业+平台+项目+人才”产学研合作一体化模式,形成“依托产业打造平台、依托平台孵化项目、依托项目培育人才、依托人才支撑产业”的“大教育”循环发展链。

三、卓越发展:地方大学产学研合作的模式选择

教育模式在宏观上体现为办学模式,在微观上体现为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形成的较稳定的简约化的教学结构或活动程序。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涉及不同的利益主体,由于合作主体和关系多元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及路径选择也应是多元化的。其主要特征是以提高学生作为“社会人”的完整人格和综合素质为目的,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为目标,在合作共建产学研平台基础上,将人才培养同生产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一体化实现人才培养体系与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平台、学科专业建设的社会化、实践化发展方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平台+项目”合作教育模式。主要特点是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和项目建设,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建立理事会机制下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把合作教育直接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中,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评价体系。其主要策略:一是以专业大类为突破口,深化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改革,实现“六个紧密对接”,即校企共同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实现专业发展与产业行业紧密对接;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规格标准紧密对接;校企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开放式产学研示范基地,实现专业教学环境与生产实践环境紧密对接;校企互聘兼职人员、互培在职员工,实现专业教学队伍与企业技术革新紧密对接;校企共建企业文化,实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对接;校企共同负责学生就业,实现毕业生就业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紧密对接。二是积极探索校企“双导师制”育人模式,校企共建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以典型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主线,确定知行一体课程结构;以典型项目、产品、案例为载体,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模式;将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入开展项目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模式改革,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产学研一体”;探索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会机构参与评价的多元质量评价模式,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长效机制。

2.“两基三段”合作教育模式。“两基”是指建立校内校外两类实践教学基地,围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构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三段”是指把实践教学环节分为三个学段,一是专业认知实践阶段(专业认知工作学期),二是专业综合实践阶段(创新实践工作学期),三是专项特长训练阶段(专业顶岗工作学期),统筹设计三段实践教学体系。为此,应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以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建设为纽带,着力推行“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培养对接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基础知识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在课程结构上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在教学安排上体现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实现基础课程综合化,专业课程集成化,能力培养项目化,育人目标岗位化。

3.“3+1”合作教育模式。“3+1”是指三年在校进行专业基础 能力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一年在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综合实践能力训练和毕业设计工作。其本质特征是形成校企两个育人主体、两个育人环境,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综合素质,以缩短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期,使人才培养尽可能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3+1”模式主要由三个系统组成,即组织运作系统、质量评价系统和保障系统。组织运作系统包括培养目标和教育思想的确立、选择合作单位、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建立合作教育组织、建立“双导师制”教师队伍、联合设计教学方案、开展“项目化”等教学模式改革;质量评价系统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评价、培养过程评价、培养质量评价系统;保障系统由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条件保证和机制保证组成。其核心内容为“两并重”――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并重;“三体系”――理论教学体系、能力培养体系、素质拓展体系;“三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能力平台;“三能力”――实践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持续发展能力。

4.共建专业实体教育模式。专业实体化建设是指充分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把专业建设成为具备教学、科研、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教学实体和经营实体,在教学、生产、经营、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基础上,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收益共享、责任共担”紧密型合作教育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其建设机制为:建立学院层面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理事会,发挥理事会在政策研究、资源整合、规划指导、经费筹措、基础建设等方面的决策、咨询、协调和评价作用;建立专业大类层面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指导委员会,发挥行业企业在专业规划与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指导作用;建立专业层面的教学项目建设团队,发挥团队在专业实体化建设方面的主体作用。其主要做法为: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平台,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基地功能多样化等机制,共建专业教学工厂、科技应用中心和项目工作室等,创新教学性与生产性实训并举的基地建设模式,有效推进集“教学做、生产实训、教学与技术服务三合一”的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实体实行理事会和监事会监督领导下的项目主管负责制,享有相应的人事聘任权、收入分配权、教学安排权、经营管理权和经费使用权等,并建立“校―院―实体”共同参与的绩效考核体系,从教育教学效果、技术研发与服务成果、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四、服务地方:地方大学产学研合作的创新实践

荆门是“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节点城市,也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荆门市委市政府根据湖北省委作出的全力打造“中国农谷”的战略决策,提出高举“中国农谷”旗帜,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实力荆门、文化荆门、生态荆门、幸福荆门的奋斗目标。荆门理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积极服务荆门大战略,确立“服务新农村,建设一老一少一循环特色学院”的战略新构想,设立新农村科技学院、老龄事业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科学学院、循环经济工程学院等特色学院,不断汇聚各学科优势,在领域性学科发展层面上打造特色学科平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突显专业建设、人才塑造和产业支撑功能。其中,新农村科技学院是我校积极服务地方新农村建设,在合并升格之初就创建的特色学院。我校主动对接“中国农谷”发展战略,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筹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中国农谷”的规划构想及其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人才培养体系,打造现代农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建设现代农业技术研发推广中心,提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示范平台和智力支持。

1.基本建设目标。贯彻国家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立足荆门、辐射全省,着力服务荆门市新农村建设,搭建“一主两翼”新农村建设平台(“一主”即以“中国农谷・屈家岭”建设为主体,为中国农谷建设提供理论研究、政策咨询和人才培训,发挥农谷智库的作用;“两翼”一是全国城乡统筹试点区――荆门掇刀区,二是湖北省新农村示范村彭墩村),探索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机制与新模式,建立集教学、科研和农业科技推广于一体的窗口示范基地和信息化网络平台,形成“多元、开放、综合、高效”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成为带动和引领区域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2.特色建设探索。服务中国农谷,发挥智库作用。根据《荆楚理工学院支持屈家岭・中国农谷核心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我们在屈家岭建立“荆楚理工学院新农村科技学院屈家岭分院”“荆楚理工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屈家岭分院”,开展中国农谷建设宏观战略研究、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研究和规划工作;在屈家岭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园”,开展现代农业科学研究,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在校内组建若干研究所:组建屈家岭文化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教育发展研究所、乡村文化与产业研究所、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研究所、乡村社会管理研究所,对屈家岭文化及农村乡土文化进行深入发掘和研究,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农村社会治理结构等理论研究和政策咨询,加强农村学校师资培养、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农村医务人员培训、农村人口医疗保障等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创新教育模式,提供人才支撑。一是扩大新农村科技学院的规模,增设农产品种植类、畜牧兽医类专业。二是重点实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程、农民投资创业培训工程,建立健全农民培训体系,开展农村劳动力分层定向型培训、对口型培训、专业型培训和三产服务型培训,加强绿色证书培训、青年农民科技培训、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和乡土人才培训等。三是打造农村创业讲坛,并借助媒体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农村创业氛围,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创业。在我校“一村一名大学生”近400多名毕业生中,不少学生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成为致富一方百姓的养殖专业大户、种植专业大户等。四是实施科技特派员和联络员制度,选派骨干教师和干部到县市区、龙头企业、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进行挂职锻炼,通过人员“移位嫁接”,把学校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机衔接起来。如我校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加工专业王劲松老师,挂职湖北金龙泉啤酒集团副总工程师,负责米糠复合饮料、米糠功能保健品的产品研究,为金龙泉带来上亿元的产值;丁建军教授挂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王坪村,从事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所撰写的调研报告获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

推进成果转化,提供科技支撑。一是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方式,全面实施农业科技推广行动计划,采取“技术寻亲、服务联 姻”和“科技人员到户、技术服务到田”办法,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百人联千户带万家科技促增收”“农业科技成果进田入户”活动。二是建立农村信息化网络平台,联合打造荆门市农产品交易信息平台、农业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政策法规宣传平台、技术交流与学习平台、政产学研用(或农科教)合作平台,利用信息平台,整合全方位资源,提供最新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促进地方农业的科学发展。三是建设智能农业示范科技园,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基地+公司+农户”为纽带,集成生物、物理、计算机控制等现代科技,开发植物非试管智能繁育、植物水生诱变、工厂化育苗液流培植、管道式蔬菜智能栽培技术、芽苗菜培植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对光、温、水、气、热、营养等植物生长环境的智能控制,为植物高效栽培和优良品种繁育创造良好条件,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如陈可夫教授、杨希雄教授等利用现代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平台进行“智能农业科技园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树形金银花中银1号新品种的选育”“荆半夏优良品种的筛选及组培脱毒和智能化快繁技术的研究”等项目研究,并分别在京山荆半夏种植基地和钟祥市金银花种植基地进行了品种推广。

3.运行机制创新。成立理事会,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我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荆门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下,构建以学校为主体的理事会运行机制,理事会由市委书记任名誉理事长,校长任理事长,组成学校+政府+涉农部门(包括市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农机局、卫生局等部门)+社会专家的运行模式,并探索一条“学院+涉农企业+政府+基地+农户”的政产学研用服务新农村建设之路。目前我校已与中国农谷――屈家岭、荆门掇刀开发区以及荆门高新技术开发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服务城乡统筹,培育办学特色;与荆门市重点龙头企业湖北金龙泉啤酒公司、湖北白鹿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汇澄茶油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主要在乡镇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科研成果转化、科技攻关以及实验实习、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进行合作;与荆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彭墩村、王坪村等7个村签订校村合作协议,主要内容涉及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村务管理的改进、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素质培训等。

成立专家、企业家协会,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为了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我校同市委组织部合作,成立了荆门市专家协会,我校领导担任专家协会负责人,协会聘请了大量的农业技术专家、农村管理专家以及一些乡土人才,作为我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兼职教师和研究人员。我校还同市农业局合作,成立了涉农企业家协会,包括龙头企业负责人、农民合作组织理事长,以及农村致富带头人等。通过协会的形式,打造了一批“社会专家+涉农企业家+乡村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的专家团队和研究队伍。

[参考文献]

[1]周绍森.科技创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第15篇

剖析原因,提出调研思路

“三环卫星镇”多镶嵌在成都三环路发展带上,地处城乡结合部,因土地征占搬迁安置等因素,导致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占据较大比重、人口素质参差不齐、矛盾问题尖锐突出、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与近邻的主城区相比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管理难度增加。

很长时间,“三环卫星镇”在做群众工作方面都存在着“三难”问题:干部找人难,想听真话难,解决问题难。群众工作做不通,发展就容易卡壳,不但该圈层群众利益得不到充分保证,而且许多重大规划建设不容易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长此以往,极有可能形成“三环内外两重天”的不均衡局面,出现阻碍成都又好又快发展的“三环阻力带”。因此,在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深度开展大规模的基层群众调研,找准查实群众需求,准确研判“三环卫星镇”圈层的社会发展难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发挥优势,确定调研课题

本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相结合的宗旨,学校党委积极响应、认真践行“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立足地缘,与校区所在的十陵街办党工委一道,共同开展了以“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为主题的调研课题。

学校师生、各村(社区)工作人员共同运用专家座谈法和恳谈沟通法,就调研思路、调研提纲与调研问卷等反复交换意见,多次调整与修正,找准突破点位,确定了6个部分60个问题。针对文化教育、社会管理、医疗卫生、城乡环境、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当地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剖析“十陵街道”这个典型例子,深度挖掘“三环卫星镇”社会发展的共性问题。

校地携手合作,提升调研质量

为顺利完成此次调研工作,达到预期效果,成都大学与十陵街办成立联合调研项目组,下设综合协调小组、抽样调查小组、基础数据普查小组、调查报告撰写小组。

2013年7月中下旬,成都大学15名专业教师、83名在校大学生和10余名街道办工作人员,深入十陵街道的12个村(社区),针对辖区常住人口进行入户调查。问卷以户为单位,每户一份调查问卷。高校师生走村入户,与居民拉家常说民生,与群众耐心沟通、感情到位。当调研中被问到“你认为政府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解决民生问题”“你对小区管理有何建议”“你认为十陵征地拆迁工作开展如何”等方面问题时,受访群众纷纷打开话匣子,对师生们敞开心扉,诉说心曲。此次调研共深入家庭1.2645万户,走访群众近5万人,覆盖了十陵辖区总人数的60%。

科学分析,务求调研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