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护士护理年度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我们的工作有咨询、陪诊、送诊、沟通协调、、为行动不便和住院病人做检查和免费提供轮椅、平车、发放各类报纸、健康教育宣传品、科室简介;这些事都很不起眼,但是做好了就能为患者提供极大的方便,使患者感到愉悦和欣慰,进而增加对医院的好感和信任,做不好就会影响到患者对医院的评价,进而破坏医院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的的整体服务形象。
工作时间长了,有人会对我们的工作不屑一顾,认为这个工作既没有技术含量也不创造经济效益,又琐碎又辛苦没出息,如果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我们的工作人员的激情很容易被消磨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小事中,而激情是最可贵的服务特质,服务失去了激情就像人类失去了灵魂。
一、树立新观念,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职业责任感
1、要为患者服好务就意味着要对医院环境和相关事宜做到了然于胸,我们的工作人员就是患者的一张“绿卡”,患者来就诊,我们是接待员;患者来咨询,我们是咨询员;患者行动不便,我们是陪诊员;患者对其他科室服务不满,我们是协调员,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千方百计满足患者的需求。用真心付出和真诚服务开启患者心门,赢得患者信任。
2、要为患者服好务就要做患者考不倒问不住的医院的“活字典”。作为医院服务的第一站,每天要接触年龄不同、性格各异的人,如何让这些形形需求各不相同的人希望而来,满意而归,是对我们工作人员知识智慧,沟通交流能力最大的考验,不仅要熟知医院的环境特色技术及设备力量,还要熟知科室的专业、诊疗范围、特色及专家特点。通过自己得体的言谈,广博的知识,满足患者的需求,赢得患者信任和认可。架起了患者与医院的桥梁。
二、通过各种培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在于服务人员素质的提高,但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制定相关职责、制度、行为规范和专业培训、礼仪培训等,提高导诊人员的素质,使我们工作人员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我们的工作是与其他护理工作一样不可轻视的,是体现医院优质服务的窗口,只有从这一高度去认识,才能主动热情帮助前来就诊的患者。
三、对门诊区域进行科学的管理,创造了有序的就医环境
述职报告是任职者陈述自己任职情况,评议自己任职能力,接受上级领导考核和群众监督的一种应用文,具有汇报性、总结性和理论性的特点。下面是小编给你带来的体检护士年度工作述职报告例文,欢迎大家阅读!
体检护士年度工作述职报告例文一
尊敬的各位院领导:
大家好!
自20__年5月份担任体检中心护士以来,在主任的领导,院领导、护理部的支持下及科室护理人员的配合下,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体检工作:
1、共接待来自_市各企事业单位的来宾近8千人,体检种类包括健康体检、招工体检、入学体检、公务员体检、出国体检、机动车驾驶人体检等。增加收入的同时,也起到了筛查疾病增加病人的作用,据统计,其中检出率较高的是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脑梗塞等疾病,做到了早发现早治疗,为病人减少了痛苦、节省了开支。
制定了《护理体检工作制度》、《护理体检岗位工作流程》、《体检工作操作规程》;建立健全了《体检登记》、《标本送检登记》、《体检档案领取登记》、《体检预约登记》、《机动车驾驶人体检登记》,使体检工作逐渐走向正规。
2、主动开拓市场,跟随主任走访企、事业单位领导,送上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的《不生病的生活方式》一书以及医院、科室简介,讲解养生保健知识及体检的重要性,既增加了各单位领导对医院的信任度又提高了他们的保健意识,现已走访50多个单位,通过走访,多个单位表达了体检意向,开发区的2个单位将我院定为招工定点体检单位。
3、制作了《体检中心简介》;注册了科室QQ并上传医学健康知识;开展了“关注健康、惠民体检”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对体检中心进行宣传,拓宽业务渠道。
二、保健病房基础护理工作:
严格按照《_省医院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细则》做好日常基础护理工作,建立《卫生清洁记录》,督促保洁员做好每日清洁工作,做到卫生无死角,时刻为接收病人做好准备,为病人提供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设施完备、干净舒适的保健病房已经接待了数十位矿区及市级、省级领导和外籍友人,周到细致的护理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三、人员的管理及培训:
1、所有护士均为20__年之后招聘的合同制护士,年龄小工作经验少,思想容易波动。在严格执行医院及科室规章制度的同时,采取亲情式管理,关心每一位护士,为她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利用科室QQ空间分享专业知识及励志文章,并及时了解科室人员的心理动态给予正确引导。通过这些方法,塑造了一支团结进取的护理团队,使工作气氛和谐快乐,并把这份快乐传递给体检客户,让他们体会到亲人般的服务。
2、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在学好基础护理知识技能的同时,加强专业知识、技能培训,购买了《全民体检指南》、《如何看体检报告单》等书籍,每周组织学习。督促护士进行在职学历教育,现在所有护士都在读本科护理课程。专业的体检知识、熟练的采血技术和规范的导检服务得到了来宾的一致称赞。
四、安全工作:
安全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保证护理安全,成立了科室质控小组,建立了考核制度,采取自查和互查结合的方式,至今无一例差错出现。如:采集标本时认真查对,标本送检前再次核对并签名,确保标本采集无差错;整理健康档案时查对所有项目,登记时再次核对,无误后密封档案。
为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个台阶,我们计划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礼仪培训,提升外在形象。体检中心作为医院的窗口科室,我们的言行举止、服务态度直接影响到病人对医院的印象,更需要加强服务礼仪培训。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每周组织一次礼仪及形体训练,使护士形象、气质得到提升,最终使规范服务成为工作习惯,让客户体验到优质的服务。
2、注重细节,打造差异化服务。在细节服务上做文章,比如,对一些交通不方便的体检客户,提供上门送《体检档案》的服务;购买微波炉为老年人加热牛奶,让他们吃上热乎乎的早餐;注意保护体检者的隐私,密封体检档案,不随便谈论体检者的结果;总之,要通过细节工作,提升服务水平,与同行业拉开距离,让客户享受到差异化服务。
3、与大型体检中心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体检设备还不完善,自动化体检业务还未开展,希望有机会到大型体检中心进修学习先进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我们的工作更加规范。
体检护士年度工作述职报告例文二
尊敬的医院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你们好!
我来到__卫生院工作已有4年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能够踏实工作,锐意进取,认真钻研工作方法,总结工作经验,立足本职岗位,同时也充分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
说句实话,护士长这一职位带给我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首先是因为我感觉作为一项工作的带头人,必须拥有过硬的本领,才能服众;第二是因为我感到自己在如何带领所有护理人员建强建好科室的方法点子还不够多。有句话说的好“路是人走出来的”,在院领导帮助下,我化压力为动力,一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回报组织对我的信任。下面,我就将本人今年以来的履职情况做如下表述,恳请大家对我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在科室的密切配合和支持下,我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精神,踏踏实实做好医疗护理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工作任务,积极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在这些年的护理工作中,我的体会是“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于是我越来越能够感觉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人的一生当中有谁会不需要护士的细致关心和悉心照顾呢?“护理工作是一门精细的艺术”。“护士要有一颗同情的心,要有一双愿意工作的手。”护士应该是会用她们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解除病人的病痛,用无私的奉献支撑起无力的生命,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让痛苦的脸上重绽笑容,让一个个家庭都重现欢声笑语。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更多的患者早日走出疾病的困扰。
当然在工作中仍有不足之处,如:专业素质还不高、整体护理的水平还不高、护理书写方面有差距、病房管理方面有待完善,个别病房有时存在秩序不规范、卫生不到位等现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努力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把每一位病人都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经常换位思考别人的难处,端正工作态度,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患者和家属广泛好评的同时,也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
我觉得护理事业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我为自己是护士队伍中的一员而自豪,在今后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为人类的护理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体检护士年度工作述职报告例文三
尊敬的各位院领导:
大家好!
自20__年5月份担任体检中心护士长以来,在主任的领导,院领导、护理部的支持下及科室护理人员的配合下,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体检工作:
1、共接待来自__市各企事业单位的来宾近8千人,体检种类包括健康体检、招工体检、入学体检、公务员体检、出国体检、机动车驾驶人体检等。增加收入的同时,也起到了筛查疾病增加病人的作用,据统计,其中检出率较高的是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脑梗塞等疾病,做到了早发现早治疗,为病人减少了痛苦、节省了开支。
制定了《护理体检工作制度》、《护理体检岗位工作流程》、《体检工作操作规程》;建立健全了《体检登记》、《标本送检登记》、《体检档案领取登记》、《体检预约登记》、《机动车驾驶人体检登记》,使体检工作逐渐走向正规。
2、主动开拓市场,跟随主任走访企、事业单位领导,送上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的《不生病的生活方式》一书以及医院、科室简介,讲解养生保健知识及体检的重要性,既增加了各单位领导对医院的信任度又提高了他们的保健意识,现已走访50多个单位,通过走访,多个单位表达了体检意向,开发区的2个单位将我院定为招工定点体检单位。
3、制作了《体检中心简介》;注册了科室QQ并上传医学健康知识;开展了“关注健康、惠民体检”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对体检中心进行宣传,拓宽业务渠道。
二、保健病房基础护理工作:
严格按照《__省医院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细则》做好日常基础护理工作,建立《卫生清洁记录》,督促保洁员做好每日清洁工作,做到卫生无死角,时刻为接收病人做好准备,为病人提供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设施完备、干净舒适的保健病房已经接待了数十位矿区及市级、省级领导和外籍友人,周到细致的护理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三、人员的管理及培训:
1、所有护士均为20__年之后招聘的合同制护士,年龄小工作经验少,思想容易波动。在严格执行医院及科室规章制度的同时,采取亲情式管理,关心每一位护士,为她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利用科室QQ空间分享专业知识及励志文章,并及时了解科室人员的心理动态给予正确引导。通过这些方法,塑造了一支团结进取的护理团队,使工作气氛和谐快乐,并把这份快乐传递给体检客户,让他们体会到亲人般的服务。
2、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在学好基础护理知识技能的同时,加强专业知识、技能培训,购买了《全民体检指南》、《如何看体检报告单》等书籍,每周组织学习。督促护士进行在职学历教育,现在所有护士都在读本科护理课程。专业的体检知识、熟练的采血技术和规范的导检服务得到了来宾的一致称赞。
四、安全工作:
安全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保证护理安全,成立了科室质控小组,建立了考核制度,采取自查和互查结合的方式,至今无一例差错出现。如:采集标本时认真查对,标本送检前再次核对并签名,确保标本采集无差错;整理健康档案时查对所有项目,登记时再次核对,无误后密封档案。
为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个台阶,我们计划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礼仪培训,提升外在形象。体检中心作为医院的窗口科室,我们的言行举止、服务态度直接影响到病人对医院的印象,更需要加强服务礼仪培训。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每周组织一次礼仪及形体训练,使护士形象、气质得到提升,最终使规范服务成为工作习惯,让客户体验到优质的服务。
2、注重细节,打造差异化服务。在细节服务上做文章,比如,对一些交通不方便的体检客户,提供上门送《体检档案》的服务;购买微波炉为老年人加热牛奶,让他们吃上热乎乎的早餐;注意保护体检者的隐私,密封体检档案,不随便谈论体检者的结果;总之,要通过细节工作,提升服务水平,与同行业拉开距离,让客户享受到差异化服务。
我是XX级护理系普护x班学生xxx通过2年的理论知识学习后,根据学习的需要,学校为我们安排了为期10个月的临床实践学习。
我们于xx年7月份进入了xx市解放军xx医院,进行为期10个月的临床护理实践。临床的实习是对理论学习阶段的巩固和加强,也是对护理技能操作的培养与锻炼,同时也是我们就业前的最佳锻炼阶段。
在这里我要感谢张家口市251医院给我提供了这样好的实习环境和各种优越的实习条件,也感谢所有的带教老师对我的关心照顾和辛勤指导,让我能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前拥有如此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
在医院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根据护理部的精心安排,我们分别外科.内科等几个科室轮流进行实习。
我实习的第一站是心内一科,在这里我们的实习时间是两个月,因为这是我实习的第一个科室,对此充满了好奇与期待。第一次走进病房的时候,脑子里是一片空白,一切看来都那么的新鲜。刚去的时候护士长给我们分别安排了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先带领我们熟悉了这里的环境,接着为我们讲解科室各项规章制度。
刚开始的几天感觉仍是陌生和不解,因为是学生的身份,所以感觉就是站也不对,坐也不是。好在带教老师对我很好,什么事情都为我们讲解,有些事情也让我们去动手,慢慢的我们也熟悉了这里的程序。在这两月里,我们很认真的学习关于心脏方面的知识,了解科室的工作性质,熟悉每位病人的病理情况。在这两个月的实习期间,我已基本能够独自进行静脉输液。各种注射等基本护理操作,并学会了心电图的使用。
第二个科室是神经外科,在这里实习,由于是学生,在累也不能当者护士长及科室的老师的面休息,感觉真的好累好累,全身都是酸痛,下班后回到住处倒床就是睡。身心具累。
刚进入外科病房,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但随着时间的脚步,环境已熟悉,学习也逐渐进入正规轨道,在各个科室的病房实习阶段,了解最多的是各种疾病及其常用的治疗药物,如药物的用法及用量。掌握各项护理的基本操作。
实习的最大及最终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各项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种护理工作能力。所以在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带教原则下,我们积极努力的争取每一次的锻炼机会,如导尿.插胃管.床上插浴.口腔护理,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等各种基础护理的操作。
我知道护士的工作是非常繁重与杂乱的,尽管在未入临床之前也有所感悟,但是真正进入病房后,感触又更深了。的确,护士的活很零碎,很杂乱,还可以说是很低微,可是透过多数人的不理解,我们发现,护士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医院不可能没有护士,这就说明了护士的重要性。
【关键词】肝胆外科;腹腔感染;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330-01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肝胆外科手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一方面肝胆疾病的治愈率逐渐提高,另一方面外科手术带来了腹腔感染成了困扰医护人员的另一难题。感染的发生率高,发展速度快,如不能及时的控制病情,极易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进而威胁患者的生命。笔者根据我科室对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的患者进行病原菌的调查,进一步分析探讨针对肝胆手术术后腹腔感染的护理措施以及预防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0年6月~2012年2月期间64例肝胆外科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患者中36例为男性患者,28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29~71岁,平均年龄为41,7岁。64例患者中9例患者行肝部分切除术,14例患者行胆囊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患者15例,胆肠、胃肠吻合术患者6例,胰体尾切除术患者3例,胆肠重建术患者2例,其余15例为其他手术。
1.2方法
对出现腹腔感染的患者行血液及引流液培养,如有包裹性积液应在超声引导下抽取引流液进行培养。培养结果阳性为腹腔感染。
1.3结果
全部患者中单纯腹腔感染47例,混合腹腔感染17例,单一性菌占腹腔感染的主要类型。送检的标本中,病原菌检出的结果显示,腹腔感染病原菌株数最多的是粪肠球菌25例次、大肠杆菌18例次、屎肠球菌11例次。详情见下表:
2 讨论
2.1 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的护理措施
①心理护理上给与患者治愈的自信心以及精神上的支持,减少患者因疾病带来的心理上的压力。各项操作前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以减轻患者心理上的顾虑,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告知患者发生感染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②饮食护理中,术后患者可以进食后应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可给与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饮食以增加营养上的支持,提高机体抵抗力,早期应及时应用肠外营养支持疗法以提高机体对手术刺激的耐受力,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③鼓励患者多进行活动,早期不能下床者应锻炼床上活动,患者适度锻炼能够改善全身情况。④护理操作时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要求进行。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患者是否发生水电解质的紊乱,准确记录出入量。⑥对于高热患者的护理,每30min测量一次体温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变化,体温低于38.5℃的患者可进行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等方法,体温高于38.5℃的患者可考虑药物降温的方法以减轻患者的不适。⑦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应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无堵塞、扭曲等现象,每日记录引流量,观察引流管的颜色、性状,引流不畅时积极查找原因。如需取引流液做细菌培养,留取标本时应注意无菌操作。⑧患者应腹腔感染造成的切口渗出物增多者,应加强对切口的换药处理,必要时采用负压引流管。若伤口愈合欠佳可适当涂抹外用药,保护周围皮肤,亦或采用理疗手段防止周围皮肤损伤。⑨根据腹腔感染的病原菌特点,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并根据药敏结果做适当调整。
2.2 发生腹腔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患者发生腹腔感染可能与年龄、肝脏疾病、其他消耗性疾病、导管所致的感染、手术的创伤、以及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抵抗能力越低,越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害;肝胆外科术后的患者肝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损害,个别患者甚至发展为肝硬化,肝功能的损伤加大了患者发生腹腔感染的机率;个别患者除肝脏疾病还伴有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更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以至于诱发腹腔疾病的发生;肝脏手术手术影响,肝胆外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与手术的类型、手术时间以及复杂程度成正相关[]。另有报道[],医生手术的熟练程度与技巧、术中动作轻柔与否、切口局部的情况等也易引起腹腔感染;术后患者留置引流管、导尿管等创伤性损伤,都可能是引起腹腔感染的相关因素;另一点诱发腹腔感染的相关因素还与术后抗生素不规范使用有关。
2.3 预防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的护理
对于肝胆外科手术术后腹腔感染的护理我们要从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三方面严格把关,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时刻具有无菌意识,病房管理应注意定期紫外线消毒、通风换气;加强对患者的支持疗法,增加患者的营养补充,指导患者采取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加强对口腔的护理;术中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避免过多无效的传递;术后加强病房管理做好医护人员手部卫生及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地面的消毒。术后患者的床头桌、病床等每日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并加强监测;室内温湿度适宜,定时开窗通风,紫外线消毒空气;各项操作需严格无菌;尤其注意加强管道的无菌保护。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深呼吸,定时给予翻身、拍背协助咳嗽排痰,部分患者遵医嘱给予雾化治疗。 严格监测发生感染的征象 加强体温、全身症状以及各引流情况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鼓励早期给予肠外营养支持疗法 肝胆术后患者接受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可提高对手术应激的耐受力,维持免疫功能及自身的抗体水平。
3 小结
肝胆外科手术发生腹腔感染的机率大,其相关因素可能包括疾病因素和医院因素,因此能够有的放矢的控制腹腔感染的发生是肝胆外科护理工作的一项重任,临床将常规的护理措施与综合护理工作相结合,可以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吕少诚,史宪杰,梁雨荣,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防治[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2011,5(2):217-220.
文章结合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设计实践,通过对生殖医学中心设计中人性化元素的总结分析,提出对医院中此类专科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思路,以期对此类建筑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生殖医学中心 设计 人性化元素
新建的唐都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位于扩建的综合病房楼顶层十九层,综合楼标准层呈“工”字型,南北两侧规整部分为两个护理单元,中间联系部分为公共交通空间、医疗辅助用房、医护人员用房等,生殖医学中心在“工”字型的综合楼南端(北端为干细胞移植中心),占一个护理单元,面积约1380m2。生殖医学中心的人性化设计以调查研究为基础,根据唐都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医疗环境和体现现代医疗建筑人性化为设计理念。
一、门诊诊室
生殖医学中心拥有独立于门诊部的门诊诊室,一般初次检查可以完全在中心内解决,二次检查可与医技部检验科、病理科、B超室等进行设备共享。
(一)候诊空间
候诊厅面积约100m2,采用厅廊式、一二次候诊相结合的方式。候诊面积设置根据该科室的未来发展状况而设定。唐都医院2008年工程设计时,生殖医学中心平均日门诊量为180人次,而到了2012年上半年,生殖医学中心平均日门诊量达到380人次,最高日门诊量达到515人次,刷新了全院单病种日门诊量的历史记录,且门诊量还在持续增长。当然候诊面积的确定不仅仅考虑门诊量,还应与流线组织,管理服务等密切相关,但门诊量作为一个参考指标,无疑是最为直观的。
(二)候诊环境
利用良好的通风、采光等自然条件营造舒适的候诊环境。如设置通风系统,考虑到候诊大厅人员密度较大且变化大,设置空气质量监测装置,根据空气污染物浓度改变候诊大厅的新风量和排风量,保证良好的卫生条件。
(三)候诊差异化设计
调查发现,由于该专科的特点,患者普遍有紧张和焦急的心理,加之一些检查要求患者憋尿等原因,多数患者入厕较为频繁,而生殖中心原有廊式候诊缺少患者卫生间,迫使患者来回走动,造成人流拥挤散乱,候诊和就诊混杂,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生理和心理负担。为此,在设计时,候诊区采用紧靠中心入口布置,护士站、咨询室、患者专用卫生间等功能用房围绕候诊设计,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区域,既稳定患者心理,又避免了独立廊式候诊带来的候诊和就诊混杂。
二、身份核实制度的相关设计
诊疗流程是患者和医护人员流线行为的直接反映,是使各功能空间有机结合的灵魂,也是检验各功能空间设置是否合理的依据。在对生殖中心的诊疗流程分析中发现,进行相应治疗前,对患者相关证件及身份的核实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一制度关系到社会、伦理、经济等诸多问题。
卫生部颁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在管理制度方面也对患者证件查验、身份确认、资料备案、年度报告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但调查显示,由于对这一管理工作疏忽而产生的医疗和社会纠纷屡有报道。那么在建筑设计中这一重要的管理工作有没有相应的空间来反映呢?通过对唐都医院原有生殖中心及国内其他生殖中心的调查,都没有发现相对应的设计。就是这一空间的缺失,造成医护人员对患者有效监管的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在系统考虑了各个功能空间的布局后,设计时在核心实验室入口处,设置一个过厅,以护士站为中心围绕布置患者更衣室、术后出口、术后观察室,护士站的位置及视野既有利于照看术后的患者也便于对出入的患者进行有效的监护和管理。过厅也可作为谈话室,便于与患者家属及时沟通,对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回访中,这一设计得到了使用者的一致认可。行为决定空间,空间反映行为,是对“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最佳诠释。
三、取精室
(一)互锁式传递窗
取精室是生殖医学中心所特有的功能用房,取精室与处理室之间用互锁式传递窗连接,患者取精后,可以直接通过传递窗送至处理室。取精室应保持一定的私密性,房间应隔音,空间无需太大,室内应配有电视、洗手烘干设施、清洁用品、一次性用品投放处等,在房间的墙面上应有明确的标示,对ART要求的取精方法进行说明。房间设门禁管理及呼叫对讲系统,便于医患之间的沟通。
(二)配套卫生间
男性不孕症的患者精神压力极大,易焦虑,所以取精室的空间环境设置尤其重要。而对现有取精室的调查显示,这一使用率极高的功能用房,卫生状况普遍较差。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点是现有取精室普遍缺少配套卫生间的设置。
根据调查结果,设计时依据人工受精手术流程和体外授精手术流程分别设计各自独立的取精室,以降低单个取精室的高使用率,且每个取精室都设置配套的卫生间,极大地改善了取精室的卫生状况,为患者创造舒畅的医疗环境,缓解焦虑情绪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医护人员休息空间
(一)公共空间休息区
现代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很大,工作间对于调整他们的情绪和工作都很重要,可利用医生走廊或临窗空间设计医务人员的休息区,为医护人员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员工临窗而座,享受咖啡、热茶、鲜花,可缓解由于工作压力造成的紧张情绪,同时也方便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
(二)医务专用休息区
由于生殖中心净化实验室内的特殊性,医护人员长年累月在封闭的空间进行繁重的工作,情绪极易烦躁和沉闷。原有生殖中心的休息空间就明显不足,新建中心的设计根据不同的医护人员在临床部分和实验室部分都设置了不同的医护休息空间,特别是实验室内的弧形休息室,结合高层建筑和造型的特点打造了全景空间,对于长时间工作在封闭空间的医护人员来说是人性化设计的最好体现。
五、结束语
通过对新建唐都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设计的探讨,从中得出,行为和建筑的矛盾是建筑设计规律性的间接体现,客观认识这个矛盾是改善建筑设计的途径。这也说明对现有生殖医学中心的调查和研究甚为重要。对于怎样实现生殖中心的人性化设计,调查时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
收集该专科的诊疗流程、医疗技术、设备器械、管理组织等资料,总结发现与其他科室的共同性与特殊性;
有针对性的观察和记录使用者行为,从不同使用者的角度分析其行为;
追踪使用者行为轨迹,画流线图来掌握空间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24-01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理特点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的临床候群。原发性高血压病病程长,发展也不平衡,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可造成严重损伤,对脑的影响主要为脑血管意外,长期血压增高可造成脑出血的发生。同时,由于高血压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而使患者出现一过性脑缺血,甚至脑血栓形成。对于心脏因持续血压增高,使左心室负荷增加,最终发生左心衰竭。原发性高血压病基本护理常规很容易掌握,但是不少老年人血压增高是随年龄增长的生理变化,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忽视护理。现将笔者多年来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护理应注意的问题,心脑血管病在我国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中处于第一位。高血压病患病率高,2006年心血管年度报告提示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约2.0亿[1]。高血压,又是最常见病种之一,与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密切相关。而人类的平均寿命日趋延长,社会已呈现出老龄化现象,老年患者越来越多,我国1991年全国血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年岁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加[2]。因此,精心的护理对减少其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3]。
老年人高血压指的是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中,收缩压>213kPa(160mmHg)和(或)舒张压>127kPa(95mmHg)的高血压患者。老年人高血压中一部分是由成年高血压延续而来,另一部分是因动脉粥样硬化,弹性减迟,收缩压升高而来。
我们在医生的指导和病员的配合下,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自20051~20108我院共收治老年高血压病人2838例,均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老年人高血压指的是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中,收缩压>213kPa(160mmHg)和(或)舒张压>127kPa(95mmHg)的高血压患者,年龄60~87岁;病程1~37年;其中男1530例,女1308例;原发性高血压2803例,继发性高血压35例;在继发性高血压的35例中,原发病为肾炎的18例。按照高血压分期,Ⅰ期高血压59例,II期高血压642例,治疗前血压(165~220)/(95~120)mmHg,平均176/118mmHg。
1.2 诊断标准:老年年龄以60岁为界限。老年高血压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规定,收缩压应≥140mmHg,舒张压应≥90mmHg。
1.3 护理
1.3.1 饮食给予低盐饮食:盐的摄入量应不超过3~5g/d。控制钠盐的饮食,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密切配合,使患者和家属懂得控制钠盐的意义和方法。要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作为指导适应事物的基础,尽可能给予他们喜欢的低盐食品,可多食新鲜蔬菜、瓜果。在改变食物钠盐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食物色、香、味,以及增进食欲,这样才能使患者自觉接受低盐饮食,减少酱油的用量,使用代用盐。
1.3.2 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 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根据患者情况,建议参加适当的户外活动。如太极拳、慢跑等。但避免参加剧烈运动,做到持之以恒有意识地进行自我保健,避免或缓解病情的加重。每周至少锻炼3~4次每次持续30min左右,锻炼要达到一定的的强度,即运动时要使心率保持在本人最大心率的70%~85%[4]。
1.3.3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肥胖者应控制体重。
1.3.4 应用药物治疗的护理。用药时要注意: 降压药物的使用从小剂量的开始,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多数病人需长期服用维持量。注意降压不宜过快过低,服药后如有晕厥、恶心、乏力应立即平卧,并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血流量。老年病人,服药后不要站立太久,因长时间站立会使腿部血管扩张,血液淤积于下肢,脑部血流量减少,导致晕厥。用药期间指导病人起床不宜太快,动作不宜过猛,防止头晕加重; 外出活动应有人陪伴,以防晕倒引起外伤。
1.3.5 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表现为:自尊、自信、固执、孤独、寂寞,生病后焦虑、恐惧、悲观、疑虑、猜疑、抑郁等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3.5.1 心理疏导避免情绪波动,减少应急状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情绪激动,尤其是生气和愤怒,可通过神经系统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造成心率增快,使血压增高,故而高血压患者应心胸开朗、避免紧张、急躁和焦虑状态,同时还要劳逸结合、心情放松[5]。
1.3.5.2 减轻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长期的抑郁或情绪激动,急剧而强烈的精神创伤可使交感-肾上腺素活性增加,血压升高[6],因此,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减轻精神压力,避免情绪激动、紧张等不良刺激,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了解老年患者的性格特征及有关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心理疏导,教会患者训练自我控制能力,对于易激动的老年患者做好家属工作,减少不良刺激,保证患者有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
1.3.5.3 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 如:缓慢呼吸、音乐治疗等。综上所述,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护士必须了解高血压新的诊断标准及降压目标,指导病人合理用药,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加强心理护理,从而提高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7]。
1.3.6 健康指导
1.3.6.1 疾病知识指导:向老年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以引起高度重视,坚持长期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水平,以减少对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
1.3.6.2 用药指导告诉老年患者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副作用。指导老年患者及家属坚持服药治疗,帮助老年患者建立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教育老年患者服药剂量必须按医嘱执行,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徒然撤换药物。提醒老年患者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学会自我观察及护理。
1.3.6.3 自我监测指导:教会老年患者或家属及时测量血压并记录,定期门诊随访复查,病情变化时立即就医。
2 结果
在经过我们的耐心指导和精心护理下,所有患者的血压都得到理想的控制。由治疗前收缩压166.4±14.9mmHg,舒张压98.7±15.3mmHg,心率73.7±11.6次/min,降至收缩压130.8±10.1mmHg,舒张压81.2±8.5mmHg,心率70.3±9.6次/min。
3 讨论
我国1991年全国血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年岁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加。55~64岁、65~74岁和≥75岁3个年龄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9.4%、41.9%和51.2%,且其并发症也随之增加。因此,对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及如何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服药率和控制率,避免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显得尤其重要。我们的体会是:①教育和鼓励老年人经常去社区或医院测量血压,做到早期检出高血压。以便能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②老年人高血压在治疗时,原发性高血压诊断一旦确立,常需终身治疗。治疗宜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内,即降到140/90mmHg以下。对于中青年病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的病人,宜降至130/85 mmHg以下。当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后可逐步减少降压药的剂量,但不可突然停药以免发生停药综合征。选择药物时要注意遵循个体化原则,既能有效控制血压,适宜长期治疗,又没有明显副作用,不影响生活质量。主要药物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⑦老年人应减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如:注意避免超重[8、9]、少或尽量不饮酒、采用低盐膳食、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限制动物脂肪、软体动物、甲壳类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肥胖者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摄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饱等不良的生活方式[10]。适当的户外活动,避免剧烈活动和情绪波动,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的睡眠,学会自我心理平衡调整,保持乐观情绪。⑧除此以外,还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以引起病人足够的重视[11],坚持长期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于接近正常的水平,以减少对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家属也应给患者以理解、宽容与支持。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心血管内科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04-105
[2] 王志军,柯元南,周建芝.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4):246
[3] 李娟,范蓉儿,赵文艳.高血压病在不同人群中患病情况调查[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8):985
[4] 张慧,林少平. 高血压病人心理、个性状况观察及治疗方法探讨[J].中国医师杂志, 1999,7(5):33
[5] 计惠民,赵瑞华,徐归燕. 老年高血压病临床护理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9,36(3):212
[6] 陈永乐. 药物治疗的依从性[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1997,43(12):101
[7] 王爱玲. 高血压的三级预防[J]临床荟萃, 1999,7(12):112
[8] 李玉翠,马淑丽,郎雪飞. 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的心身护理探讨[J]山西护理杂志, 1998,28(14):28
[9] 陈光.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近况[J].中国全科医学,2005,32(12):45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步伐的加快,我国职业教育将在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中“学会共存”,进一步瞄准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拓展中外合作办学与交流的渠道。从近年来各地职业院校的实践来看,在这方面所取得的一些初步成效可归纳出以下三个要点,即”增自信、探机制、抓机遇”。
首先,要树立起“世界水平”的自信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如果说“中国特色”是我们历来一贯十分强调的话,那么“世界水平”的要求在职业教育领域则是首次提出。但笔者发现,不少职业教育界业内人士似乎对此缺乏足够的底气,他们觉得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发展跟发达国家相比还差距甚远,短短几年内就要求达到“世界水平”能行吗?甚至有人私下里嘀咕说,这种提法是否有在职业教育领域“放卫星”之嫌。笔者认为,我国职业教育要达到“世界水平”是有条件、有基础、有能力的,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而应当充满信心。国家提出的目标要求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也是我们通过努力完全可以做到的。事实上,我们的“中国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经体现出了“世界水平”,如单从“穷国办大教育”这个角度来看,全世界还有哪个国家能够做到我们这样的水平?我们所拥有的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仅此而言即取得了举世瞩目和公认的非凡成就。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女士所评价的:“中国的职业教育不仅有效地增加了青年人的就业机会,更为世界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当然就2020年的发展目标而言,我们决不能满足于世界第一规模的已有基础,必须通过强化国际交流合作来进一步加大“引入”和“输出”的力度,切实有效地提升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影响力,逐步做到与国际接轨的“世界水平”,这离我们并不遥远。
其次,要探索建立“引入”的新机制。在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借鉴国外经典模式方面,我国职业教育早已有过多年的实践,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社区学院、英国的BTEC、澳大利亚的TAFE等等我们都耳熟能详。而在当前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学习与借鉴的重点已不再是单纯引入发达国家的模式和经验,而是有针对性地聚焦我国现实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如何通过现代化理念、标准、资源的系统“引入”来推进自身的改革。比如,在加大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标准和评价标准的引进力度方面,在职业院校增加国外优秀教师、跨国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来校授课的比例方面,在将国际化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等融入教学内容方面,能否形成有效的机制,这是衡量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是否达到“世界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针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环境不理想和法律法规不完善的国情,职业学校办学如何通过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引入”推进改革,江苏举办的“职教名校俱乐部校长论坛”针对这一难点问题就曾有过比较深入的探讨交流。南京金陵中专结合他们开展中外校企合作的实践,从资源互联课程相通、管理互联考核相通、教师互联教学相通、路径互联学习相通四个方面总结了校企合作共赢的新机制;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结合中德职业技术培训中心项目的良性运营,积极探寻政府主导下的“政校企三位一体”共育技术技能人才的机制,特别是建立了明确且具体的政府政策经费组织保障;张家港中专将其中德合作技能教学实践基地作为整个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样板区;常州武进中专以“胡格教学模式”项目实践推进能力、课程、方法三位一体的教学团队转型;南京玄武中专通过缔交国际友好学校、创设国际化交流氛围等举措尝试打通国际化办学之路,都是在系统“引入”国外先进理念的基础上探索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机制。如果我们的改革不能够形成有效机制的话,那么任何“引入”的好东西也都只能是昙花一现。
最后,要努力把握“输出”的新机遇。随着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大幅提升,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我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新形势,职业教育要优化调整自身的专业结构,在服务“走出去”战略的同时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从近年来各地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来看,不少高职院校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新机遇,在“输出”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一方面,推动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高职教育“输出”模式,注重培养符合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求的本土化人才,同时探索高职院校到国外和境外办学、参与制定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等;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拓展中国援外培训项目,为发展中国家服务,通过职业教育援外培训基地、海外培训中心等国际交流合作和培训平台,紧密结合技术技能硬实力而有效“输出”文化软实力。
一、指导思想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遵循“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原则,突出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创新体制机制,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以改革补偿机制和提升医院运行活力为切入点,着力完善医疗服务体系,重点在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监管机制和人事分配制度等方面,切实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促进全市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二、目标任务
自2014年8月起,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彻底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理顺公立医院管办体制、运行机制和财政补偿机制,改革新农合支付方式,调整医疗服务收费。通过改革充分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形成医院管理现代化、价格调整合理化、政府补偿制度化、人员管理岗位化,分配制度绩效化、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格局。
三、实施范围
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作为公立医院改革重点,市属六家中心卫生院参照本方案,全面参与公立医院综合配套改革。
四、实施内容
(一)建立公立医院卫生经济运行新机制
1.调整“以药补医”机制。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改革的关键环节。从2014年8月10日起,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所有药品(中药饮片和医院制剂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医院减少的药品收入80%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20%通过增加财政投入予以补偿。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严格控制非医保药品使用比例,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2.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完善医疗服务收费结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同时,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原则,降低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大型设备检查价格,合理提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诊察、治疗、手术、床位、护理和传统中医项目等价格,使医院通过提供优质服务获得合理补偿。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总量控制在药品差价的80%,不增加患者的实际医药费用负担。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报物价部门批准后与其它调整政策同步实施。
3.调整政府补偿机制。符合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发展建设支出由市财政统筹安排,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给予专项补助,对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按照服务成本予以保障。逐步化解公立医院已经形成的历史性债务,确保公立医院经济正常运行,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中心卫生院继续实行打包定额补助。所有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减少的药品收入按20%给予补偿。
4.改革新农合支付方式。建立新农合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形成医药费用增长控制机制。推行总额预付,实行按床日付费、按病种付费、门诊总额预付乡镇统筹、重大疾病保障等混合支付方式,建立大病保险制度,不断完善新农合支付方式,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有效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激励和惩戒力度,形成约束机制。通过新农合支付政策进一步向基层倾斜,促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形成。采用基药使用率及自费药品控制率、药占比、次均费用、平均住院日等指标考核与新农合基金支付挂钩,约束自负费用和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切实保障基金运行安全。
(二)实行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1.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政事分开,合理界定政府和公立医院在人事、财务、资产等方面的权责关系。组建市公立医院理事会和监事会。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市公立医院理事会理事长,发改、卫生、财政、编制、人社、物价等部门负责人和社会人士、医院院长代表为理事会成员。理事会是公立医院的决策权力机构,负责确定公立医院的发展规划,行使公立医院重大事项决策权。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为监事会成员,监事会主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财务管理、资产保值增值进行检查、审计及监督。逐步完善理事会统一管理下的院长负责制,规范管理层的产生和任用,制定医院院长任职资格、任期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院长人选由理事会聘任,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医院副院长由院长聘任并报理事会通过。管理层向理事会负责,并按章程履行职责,接受监事会监督,从而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优化医院内部运行管理。逐步取消医院行政级别,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管理权。健全院内决策执行机制,建立以成本和质量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严格执行绩效评估制度、年度报告制度、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审计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等。
2.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分配机制改革。科学管理使用编制。根据医院的功能定位、工作量、床位数和现有编制使用情况等合理确定医院编制数。探索建立公立医院编制年度计划申报制和备案制。医院可根据发展现状和人员的退休情况合理制定编制使用计划,报编办批准后,每年在核定的范围内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健全人事管理制度。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完善公立医院岗位管理制度、全员聘用制度和竞聘上岗制度。坚持因事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分类管理、以岗取酬,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严格人员准入标准,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择优聘用。规范人员招聘,编内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由卫生局会同人社局组织实施,编外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笔试由卫生局组织,逐步建立健全单位自主用人、科学分类管理的新体制。加大政府对卫生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区域内专业人才合理流动机制。改革考核分配方式。建立以公益性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把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以及社会满意度等作为量化考核指标,全面推行三级绩效考核方式,即理事会对医院考核,确定医院绩效工资总额;医院对科室考核,确定科室绩效工资总额;科室对个人考核,确定个人绩效工资收入。理事会与院长签署绩效管理合同,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院长任免、奖惩和医院财政补助、医院总体工资水平等挂钩。医院内部要制订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办法,健全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技术水平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分配机制。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收入分配进一步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作出突出贡献等人员倾斜。积极探索实行院长、学科带头人、高层次人才年薪制,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三)提高公立医院运行质效
1.健全医疗服务体系。科学制定区域卫生规划,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医院布局,巩固和完善市镇两级、镇村一体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力推进市第一医院建设。建立和完善院前急救体系。努力发展精神、儿童、康复、护理等薄弱专科医疗机构或临床专科。推进区域消毒供应中心、检查检验中心等建设,降低医疗成本,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配置、城乡均衡发展。鼓励医院创等升级,以创促建。在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的前提下,给非公立医院留出发展空间。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2.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医院标准化建设,努力打造舒适、优美的就医环境,着力营造人性化、个性化、亲情化的医院氛围。以病人为中心,努力优化和再造就医流程,简化就医手续,全面实行预约挂号、预约检查,方便群众就医。着力提升群众就医感受和满意度,深入开展市级医院与乡镇医院结对帮扶、对口支援、送医下乡活动,通过专家坐诊、义诊、查房、示教、务实进修等措施,着力提升基层医院服务能力。稳步推行医师多点执业,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全市医疗机构分工合理、服务规范、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运转有效的医疗服务新格局。继续强化平安医院创建,加强医患沟通,医院建立医患关系科,设置医患沟通室,完善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着力构建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深入开展阳光用药工程,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活动,着力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提升群众得实惠程度。科学制定医院发展目标和规划,加强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建设。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努力做到院有名科、科有名医,不断提升县域内就诊率。加强区域合作、院际合作,主动接轨上海等,不断提升全市医疗服务能力。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中医院作为中医药服务的龙头单位,要加大对镇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的支持与指导,全面提升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
3.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按照统一标准和规范,切实加强以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核心的公立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完善涵盖电子病历、诊疗规范及综合业务管理等功能的医院信息系统,快速推进移动查房、移动护理、移动输液、自助付费等业务系统建设,与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有效衔接,实现全市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提供双向转诊、预约诊疗、信息查询等便民服务,支持绩效考核和医疗服务监管。为新机制的运行和各项服务、管理措施的落实提供技术支撑。依托市人民医院逐步建立面向全市基层医院的区域影像、检验、心电诊断中心和上连三级医院、下连基层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全面推进使用居民健康卡,进一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就医。
(四)强化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监管
1.加强医疗服务管理。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质量、安全行为的监管,健全以安全、质量为核心的专业化医院评审标准,完善医院医疗安全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发挥质控中心及医学会等组织的作用,规范质量管理制度,强化质控组织的分类指导,进一步推进单病种质量控制,临床路径和处方点评等管理措施,切实加强核心制度建设。
2.严格医疗费用管理。加强医疗费用的控制管理,严格“三合理”规范,实施临床路径,控制公立医院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价格主管部门加强对医疗收费的指导与督查,严禁分解收费、乱收费等违规行为发生,充分发挥医保机构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费用的调控、引导和监督制约作用,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关系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的监管。采用基本医保药品使用率,自费药品控制率,药占比,检查检验费用占比,床均费、住院率,平均住院日等考核指标。加强实时监控,结果与基金支付等挂钩。
3.严格准入管理。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准入的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审批,加强医疗技术管理,严格按规定报备、评审,严格医师、护士注册管理,加强医疗机构校验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禁非法执业,超范围执业和无证执业,各相关部门加强协作联动,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4.加强行风管理。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督,建立诚信制度,形成和谐互信医患关系。切实抓好德医风建设,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阳光用药”工程,扎实推进“无红包医院”建设,全面签订不收受病人红包协议,大力整治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深入推进“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主题实践活动,继续开展“开门评医”活动,建立完善医德医风电子考评制度,逐步提升第三方函调患者比例,继续强化院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积极推进党务院务公开,规范运行卫生系统会计核算中心,巩固完善重点岗位轮岗交流制度,全力打造“境界高远、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学识高深、言行高雅”的“五高”型医务人员队伍。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增强政治责任感,把这项改革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细化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有力有序推进,加强督导指导。
2.强化部门协作。各相关部门要明确分工,切实履行职责。卫生行政部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促进公立医院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安全,有效控制运行费用,并完善新农合支付办法,发挥新农合支付方式对医疗行为的引导作用。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制定落实促进公立医院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编制部门要合理核定公立医院编制,探索编制备案管理的有效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牵头做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符合卫生行业和医疗机构特点的人事分配制度。价格部门要牵头做好医疗服务价格综合改革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积极主动做好相关作,既各司其职,又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切实增强公立医院改革的整体合力。
1.经济产业结构转型的外在强制要求
与普通教育所强调学科性的通识教育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属于2至3年的专科教育,它是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第一线实用性、技术应用性或职业性人才,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养,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主要任务。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轨迹看,它是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2011年,我国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别是4.6%、51.6%和43.7%,劳动力产业构成却为10%、46.6%和43.4%,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的70%相比,我国三大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与提高,而解决这些经济社会转型问题的关键在于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换句话说,就是要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2.人民大众需要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迫切愿望
在进入新世纪后,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理应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满足大众的教育需求,这时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的作用日益凸显,高职教育依托地区和行业优势,既可以满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能满足大众高质量的就业需求,在不断提高个人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同时,也顺应了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现实和真实需求。从全日制学生数量统计来看,2011年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329万人,在校生总数达960万。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88.1%的2011届高职毕业生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并且连续三届保持在这一比例。按照此比例推算,近三年高等职业教育为全国近850万家庭实现了高等教育学历“零”的突破,实现了教育代际向上流动,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后大众化下高职教育发展新特征
1.高职教育规模发展稳定,且多层次化发展趋势显现
随着高中阶段教育学龄人口的稳定,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也保持稳定,高职教育也不例外。再从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规模发展和近10年来高校招生情况来看,1999至2011年我国高考招生数增长率分别为42.9%、42.5%、21.6%、19.5%、19.2%、17.1%、12.8%、8.2%、3.6%、7.4%、5.24%、3.48%、2.98%,虽然绝对数量在上升,但是从增长率的比例来看,高等教育的规模从2008年起正在逐步放缓,这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发展变化相一致的,具体如图1所示;从三次产业贡献比例和占GDP构成来看,2003年我国三次产业GDP构成分别是15%、52%和33%,劳动力产业构成为50%、21%和29%。2011年,我国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别是4.6%、51.6%和43.7%,劳动力产业构成已经变成10%、46.6%和43.4%,这与高等职业教育贡献离不开的,如图2、图3所示。随着人口增长、高等教育发展以及当今产业结构发展变化来看,我们可以判定高职教育发展将逐步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发展时期。当然,高职教育进入稳定发展期也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进行再深入探索期,这时的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专科层次的学校教育,而是向多层次和多形式方向发展。多层次包括非学历教育层次、专科层次、本科层次,乃至研究生教育层次发展。多形式包括高职院校教育的发展、职业技术培训发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发展,等等,这不仅打通了高职教育上升发展动力机制,也满足不同支付能力和层次的个人群体需求。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达省份已经开始在某些方面付诸实施,2011年起江苏试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注册入学政策,中职毕业生无需考试通过注册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级技校、技师学院进行学习;2012年,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大学联合创办高职本科专业,率先开辟了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新道路。
2.高等教育体系之间边界模糊,且高质量内涵核心凸显
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机构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与其他教育以及社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无边界化现象明显。在无边界化阶段中,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逐步打通,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打通,高职教育与社会培训和服务打通,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职教育、社会培训相互有机融合,逐步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在这种趋势下,职业教育要想生存,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自己办学特色,这不仅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就业、地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期望。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江苏省唯一的以建筑冠名的高职学院,通过专业整合形成建筑专业的群体优势品牌,提出占领培育建筑专业人才的高地目标,通过课程改革、校企合作、专业实践等措施,加强对学生建筑特色的培养。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与中远集团、中海集团以及金陵船厂等大中型企业合作建立43个校外实训基地,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学校为企业进行个性化培训,企业为学校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课程,真正实现校企无缝对接。这些学院的种种特色无不体现了追求高质量内涵的要求和目标。
3.高职教育结构融合加速,且服务地方经济意识凸显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也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高职教育具有高教性、职教性、地域性三大特征,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更是高职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题中应有之义。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同样,区域经济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所必需的物质基础。2012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对2009—2011届全国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显示:2011届35%的高职毕业生在院校所在市就业,68%在院校所在省(含本市)就业,这两项比例连续三届均明显高于本科,这说明了高等职业教育为所在地贡献了较多的人才,为本地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持。
4.高职院校定位发展有特色,且人文精神诉求迫切
我国高职院校主要来自于三改一补的道路,随着高职教育重新定位,高职教育应更加注重职业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培养,自觉将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或区域文化融入到学校日常教育活动中。在高职文化特色不断融合和变化中,高职教育主要形成两种特色定位:一是行业特色,以行业为依托,培养行业人才。二是区域协同特色,整体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集群式发展。行业特色定位从学校名称即可看出来,比如江苏建康职业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等。区域协同特色主要以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天津高职园等为代表。高职教育发展要持久要有特色,必须着重职业院校的文化建设,它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部活动,决定着职业教育师生的精神面貌和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江苏建康职业学院连续多年组织5.12护士节活动,以护士节为载体开展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比赛、护理专家访谈、讴歌南丁格尔精神演讲等系列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医技专业水平,将励志、仁爱、精技、美仪的护理理念融入到学生教育教学中。这些行为不仅是高职院校行业特色,也是高职教育追求长足发展后,对发展实质的追求,即对其文化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符号的追求。
三、对高职教育发展理性特征分析的启示
1.明确高职教育发展的定位
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形势下,随着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和类型分化,作为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将大致有三个走向:第一,高职教育淡出历史舞台。高等职业院校一般主要以应用性知识的传授为主要目的,之前那种本科压缩型的专科教育学校会在高等教育后大众的浪潮下逐渐淡出直至消失。第二,逐渐成为与普通高等教育并列的高教类型。这主要以应用、技术型教育为代表,部分高职教育通过改革课程教育和人才培养方式,彰显应用和技术性特色。第三,成为大众教育,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因此,要使得高职教育发展得到长足发展,必须明确其发展定位,但可以肯定的是第一种定位将无出路。作为第二种和第三种出路,则依赖于学校对自身实力、特色以及对外界发展的预测作出的判断决定。
2.正视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积蓄发展后劲
高职教育之所以得不到大众的认可,除了传统认知偏差之外,高职教育质量偏低是其主因,主要还是人才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有问题:第一,人才培养目标不合时宜地向普通本科看齐;第二,培养方式还是闭门造车,开放式办学体系没形成;第三,高职应用、技术性特色不彰显。因此,高职教育要得到长足发展,必须正视大学精英教育思维定势的弊病,改革学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开放办学,与社会企业高度互动和交流,加大仿真、模拟、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将教学过程以学校为主导,变为向企业市场社会为主导,走校企合作之路、内涵合作之路、工学结合道路,进而塑造和积淀出高等教育职业文化特色。
3.提高高职教育资源投入,规范高职教育投入制度
时至今日,肾移植后的免疫抑制治疗通常采用三联疗法:皮质类固醇类药物、钙依赖磷酸酶抑制剂(如环孢霉素或他克莫司)以及DNA合成抑制剂(如咪唑硫嘌呤或麦考酚酸酯)。值得注意的是,环孢霉素及咪唑硫嘌呤的使用在过去十年里大幅下降[4]。西罗莫司曾经在移植领域广泛使用,被看作是很有应用前景的钙依赖磷酸酶抑制剂。但因其具有导致淋巴囊肿以及影响切口愈合的不良反应而不再大量使用[7],另外导致男性患者减少的副作用也是西罗莫司在移植中心使用减少的原因之一[8]。来自北美小儿肾脏病合作研究2010年年度报告的数据显示,大部分移植后儿童在移植后30d时接受强的松、他克莫司以及麦考酚酸酯的治疗,小部分则接受的是环孢霉素、咪唑硫嘌呤或西罗莫司的治疗[9]。尽管皮质类固醇类药物仍是抗排异反应的主要药物,但因为其副作用,肾脏内科医师已不再经常使用。最近,有报道称有些中心已经成功地不再使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进行移植后患者的管理[10-13]。虽然越来越多的儿童移植中心在减少激素的使用,但这样做的安全性仍存在疑问,比如当使用麦考酚酸酯替代激素进行治疗时产生了更多的骨髓抑制效应[11,14]。早前的经验提示当减少或不使用激素进行治疗时,白细胞减少症及贫血的发生率增高,部分患儿因此而需要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新的免疫抑制药物正在研发中,阿伦单抗就是其中的一种。作为人源化抗细胞表面CD52抗原的单克隆抗体,阿伦单抗是一种新型的抗T细胞药物,可在肾移植后产生明显并持续的淋巴细胞耗竭作用[15]。与在成人中使用情况不同,阿伦单抗现并未在儿童患者中广泛使用。了解免疫抑制药物之间潜在的相互作用对儿科医生十分重要。由于环孢霉素和他克莫司在肝脏中由细胞色素P450系统进行代谢,因此诱导或抑制这种酶系统的药物会改变其在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表1描述了与钙磷酸酶抑制剂存在相互作用的部分肾移植后儿童常用药物。值得注意的是,西柚可增加他克莫司在血浆中的浓度,因此接受他克莫司治疗的患者应避免进食西柚[16]。部分常用药物与钙磷酸酶抑制剂同时使用时有增加肾毒性的风险。此类药物包括其他有肾毒性的药物,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非甾体类消炎药、两性霉素、环丙沙星和静脉注射的造影剂等[17-18]。如铝镁牛奶之类的抗酸剂可抑制钙磷酸酶抑制剂的吸收,应单独分别使用。当有疑问时,医师在开具处方前应当咨询移植中心。
肾移植术后感染的处理
移植后感染仍然是移植患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成人肾移植后3年内感染的发生率估计为45%[19],其中因严重感染而死亡的患者为肾移植后总死亡人数的16%[20]。虽然感染可发生在任何时间,但儿童最容易受到严重的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时间窗为移植后第3~6个月[19]。据2010年美国器官共享网络的年报报道,肾移植后的5个月内,45.6%的活体移植患儿因细菌(11.7%)、病毒(12.3%)或真菌(0.7%)感染再次入院。在接受死者供肾移植的患儿中也得出了类似的数据[9]。
1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早先即存在慢性疾病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患儿最常遇到的问题。根据其严重性,可能需要再次住院由肾脏内科团队进行诊治。在细菌感染的患儿中,伤口及泌尿道的感染是移植后再次住院的首要原因[21-24]。除外接受西罗莫司的患者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由于更好的手术技术和合理地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移植后伤口感染的总发病率已经得到改善[25]。然而肾移植后泌尿道感染的发生仍然十分频繁,发病率约30%~40%,尤其是当移植后放置了输尿管支架时[26-28]。通常移植后3~6个月会给予复方磺胺甲恶唑预防肺囊虫肺炎,但其预防其他细菌感染是否有效的依据仍不足。
2肺囊虫肺炎
肺囊虫肺炎是一种由耶氏肺孢子虫引起的严重机会性感染。患肺囊虫肺炎的病人可出现发烧、干咳以及如体重减轻或盗汗等全身症状。移植受者在常规使用复方磺胺甲恶唑预防治疗后,肺囊虫肺炎已经很少发生[29]。
3与免疫抑制相关的病毒感染
移植受者因其免疫抑制状态容易出现机会性感染。由于病毒感染的表现多变,因此持续或原因不明的发热患儿应立即交由其移植团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
(1)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CMV)是移植受者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有报道称达到一半感染CMV的儿童患有如结肠炎之类的全身性疾病[30]。CMV可来自于捐赠者的肾脏或机体自身,最常见的症状包括持续发热等其他全身症状。病人可能会出现全身不适、食欲不振或肌肉骨骼疼痛。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减少、非典型淋巴细胞增多和血小板减少。巨细胞病毒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滴度升高可确诊。过去的几十年,由于高危人群移植后预防使用如缬更昔洛韦和巨细胞病毒免疫球蛋白等抗病毒药物,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已显著下降[31]。
(2)EB病毒的感染
移植后患儿EB病毒(EBV)感染的严重程度变化很大。有的较轻,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的十分严重,可发展成为肝炎或移植后淋巴增生性疾病(PTLD)。PTLD的潜在危险因素包括:移植时患者较年轻、非免疫受体移植了来自EBV阳性供体的器官、急性排异反应需积极免疫抑制治疗等[32]。EB病毒感染可能出现淋巴结的肿大,但多达一半的患者会出现淋巴结外的表现。因此所有肾移植后发热的儿童需考虑EB病毒感染的可能,特别是当同时存在淋巴结肿大和/或化脓性扁桃体炎时。PCR结果显示病毒滴度增加可协助诊断,通常需要组织学和免疫荧光检查方可确诊。目前一线治疗的方法是减少免疫抑制剂的剂量,必要时再补充化学疗法[33-34]。
(3)多瘤病毒感染
多瘤病毒BK和JC为多瘤病毒家族的成员。这两种病毒都由其首例分离确诊的肾移植患者姓名命名。多瘤病毒BK和JC极少致病于有免疫活性的个体,但可能导致移植后肾病。感染病人可出现输尿管狭窄、间质性肾炎及肾功能进行性衰竭。PCR检测血液中病毒滴度增高可提示诊断,肾穿刺活检可确诊[35]。
(4)社区获得性病毒感染
当移植患儿回到学校和正常的社会生活后,经常接触到如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轮状病毒等常见的病原体。这些轻症感染可能在接受大剂量免疫治疗的儿童身上表现十分严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可导致无免疫力的儿童发生暴发性疾病。在过去,有人建议在暴露后72h内注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免疫球蛋白(VZIG)以减轻可能的不良转归。不管怎样,因为有时无法获得VZIG,因此通常经验性地在暴露后给予总疗程达3周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如阿昔洛韦或缬更昔洛韦)是合理的[36-37]。所有的患儿在暴露后无论是否接受了抗病毒治疗,都应密切监测。
简而言之,刚移植后的儿童通常由其移植团队密切联系或随访,因此基层医务人员可能无需处理早期的感染。急性期后,基层医务人员对移植儿童家庭变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当患儿在病毒高峰季节时发生社区获得性感染。不管怎样,如果发热的原因不容易识别或可能存在CMV/EB病毒感染,患儿应立即由其移植小组作进一步的评估。我中心经常接收没有明确病因且体温超过38.5°C的移植后患儿入院观察。如果患儿发热病因确定(如泌尿道感染)且家住在医院附近或者可以很快到达,则可考虑在门诊进行相关治疗。
发热和排异
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儿发热病因多种多样,诊断可能并非显而易见。一项来自明尼苏达州的研究显示,由于发热再次入院的大于13岁的肾移植患儿中,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再其次为移植排异反应、恶性肿瘤、药物热等[38]。因此,发热患儿的诊治应当个体化。
当移植受体预先存在抗体时,移植后不久即会发生超急性排异反应,因此基层医务人员需要处理这种重症的可能性不大。幸运的是,急性排异反应的发生率多年来一直稳步下降。1987~1990年排异率超过70%,而2007~2010年即下降至13%[9]。因此,移植后第一年患儿不出现排异反应并非不同寻常,之后还是有存在急性排异的可能,患儿可能由于移植后任何时间出现排异的早期表现而至基层医务人员处就诊。
不管怎样,儿科医生评估近期肾移植后发热的患儿时需考虑排异反应的可能。典型排异的临床表现,如发热、移植压痛以及尿量急性减少,在临床中已不再常见[39]。相反,大部分存在急性排异反应的儿童血清肌酐上升,多数情况下需行肾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有的患儿可能存在亚临床排异反应,仅肾活检异常而无临床症状[40]。所以,当有可能出现任何排异反应时,患儿应立即交由移植中心管理。
慢性移植排异反应是目前患儿失去移植肾的首要原因,在肾移植后的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目前的文献表明,反复的急性排异及持续的损伤(继发于免疫抑制不足或过度)都是发生慢性移植排异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41]。慢性移植排异反应可能会发生下肢肿胀、易疲劳、体重增加、高血压恶化以及蛋白尿加重等并不显著的临床表现。尽管如此,大多数患者主要表现出移植肾功能的缓慢恶化,并无其他任何症状。尽管移植患儿急性或慢性排异反应的处理应由移植团队负责,但这些患儿仍可能由他们所在社区的儿科医生初诊。熟悉排异反应的症状以及疑诊表现,是早期转诊至移植团队的关键。
免疫接种
接种疫苗可显著降低长期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患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接种的时间十分重要。目前移植后免疫接种的相关情况可参考美国移植学会(AST)免疫接种时间表及指南[42]。尽管这些有慢性肾脏疾病的患儿在接种疫苗后抗体反应可能不佳,但他们仍然应该尽可能地遵循指南的指导在移植前接种疫苗[43-45]。移植后接种活病毒疫苗,如麻疹、腮腺炎、风疹和水痘等是不安全的。因此,这些疫苗应在患儿仍在等待移植时就予以接种。当非常年幼的儿童接受移植时,其接种计划也应相应推迟至移植后[42]。根据AST指南,大多数移植中心在移植后3~6个月恢复灭活疫苗的免疫接种,因为此时免疫抑制剂的剂量通常较低[42]。表2列出了被认为肾移植后接种是安全的疫苗。尽管目前暂无移植后抗体监测的相关指南,但来自移植患儿及成人的研究指出通常需要使用疫苗增强剂以维持足够的保护作用[45-47]。
1移植受者接种疫苗的特别注意事项
虽然大部分患儿在移植前已接种了水痘疫苗,但部分仍然处于非免疫状态,可能需要重新接种疫苗。尽管有零星的数据显示接种水痘疫苗的保护作用可延续到移植后,但现有的文献资料是不足以支持其对所有患儿的保护作用的[48-50]。移植受体也容易出现带状疱疹的激活。水痘-带状疱疹(Zos-tavax)疫苗已被批准用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人,目前仍无法证明其对免疫抑制的患儿也是安全的[51]。同样,目前仍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儿童轮状病毒疫苗对肾移植后患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42]。
2移植受者家庭成员接种疫苗的特别注意事项
在一般情况下,移植受者的兄弟姐妹及密切接触者应按相关推荐接种疫苗,其中包括每年的流感疫苗[42]。唯一的例外是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因为其存在将病毒传染给移植患儿的风险[42]。
(1)水痘疫苗
对移植受者的家庭接触者进行水痘疫苗接种的安全性目前仍有分歧。美国儿科学会(AAP)和AST均支持家庭接触者进行水痘疫苗的接种,如果家庭接触者出现皮疹,则应不再接触移植受者而进行隔离[52-53]。如果移植患儿出现皮疹,应通知移植中心并立即开始抗病毒治疗。
(2)轮状病毒疫苗
目前并没有指南明确是否应对移植受者的兄弟姐妹进行轮状病毒的免疫接种。尽管已有移植受者的兄弟姐妹在初种轮状病毒疫苗后出现病毒散发的记录,但大多数专家认为家庭内传播的风险仍低于野生型的传播。内科医师应权衡对移植受者家庭成员免疫接种的利弊。不管怎样,移植受者自己以及其照顾者等家庭成员都应注意洗手卫生,尤其是在换尿布或为减少家庭传播处理接种疫苗儿童的排泄物后[47]。
心血管和代谢的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已被证实是慢性肾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54]。透析患儿由于其心血管并发症而早期死亡的风险非常高,移植后风险也不会逆转[55-56]。此外,目前可用的免疫抑制药物,特别是糖皮质激素、他克莫司和西罗莫司等,可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肥胖等,使得患儿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在肾移植后继续增加[14,57-61]。儿科医生对减轻患儿这些风险起重要作用[62-63]。免疫抑制治疗的患儿发生血脂异常或糖尿病应立即进行剂量的调整或选择其他药物。必要时需要开始药物治疗,但也应考虑进行饮食及生活习惯的调整。虽然肾脏内科团队主要负责这些代谢紊乱的问题,但儿科医生的辅助作用非常重要。因为大多数家庭在移植前即与儿科医生有着长期的联系,儿科医生更易鼓励这些患儿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并帮助移植团队来监测患儿疾病的进展情况。
胃肠道问题
肾移植后患儿最常见的胃肠道问题即腹痛和腹泻。尽管某些重症如食管坏死、胰腺炎亦有报道,但消化性溃疡仍是迄今为止急性腹痛最常见的原因[64-65]。由于激素的使用而导致的溃疡病现在已逐渐减少,主要原因在于快速的激素减药方案及溃疡保护剂的使用。当腹痛合并腹泻或抗酸剂治疗无效时,医务人员应当考虑到其他原因,如巨细胞病毒性肠炎的可能。肾移植后患儿腹泻较前更加普遍。巨细胞病毒、轮状病毒等病原体都能够导致免疫抑制的患儿严重腹泻。在接受霉酚酸酯抗排异治疗的患儿中,腹泻的发生率更高,这可能是由于结肠隐窝细胞分裂受到抑制所致[66-67]。医生需要区分腹泻的根本原因是否是感染性的。麦考酚酸酯可能会加剧腹泻,在急性期时可能需要减量。此外在这个阶段,液体的管理也十分重要。研究还表明,他克莫司浓度在腹泻期间更易升高,需密切监测[68]。如果有疑问或免疫抑制治疗需要调整,儿科医生应咨询相应的移植团队,并尽早安排患儿转诊至移植团队。
营养问题
虽然大多数患儿从先前的限制性饮食过渡到移植后的正常饮食并不存在困难,儿科医生和家庭医生仍可能需要意识到一些阻碍这种过渡的潜在因素。例如一些在移植前依靠胃管鼻饲的患儿,可能会存在口腔运动功能障碍。厌食常见于患慢性疾病的儿童,这让引入新的食物、增加热量摄入可能成为一种挑战。与此相反,有些孩子可能由于高脂血症和高血糖需要继续限制性饮食。在肾移植后的儿童营养需求管理上,儿科医生发挥重要作用。合理的生长曲线可以帮助肾脏内科团队来评估移植后患儿的成长,一旦需要可以立即实施类似于营养补充剂及生长激素等干预措施。
社会心理
已有报道证实,青少年患者在肾移植的治疗过程中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这些压力来自于他们对外形改变的担心、渴望自己一切正常的心理、肉体上的疼痛以及沟通障碍等[69]。理解这些孩子所承受的压力,对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其社会心理发育至关重要。接受移植的青少年还需要协助进行自我管理、希望得到有意义的社会支持、重返校园,以及渴望维护家庭关系等。
生活质量
随着肾移植的良好转归以及长期生存率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移植儿童生存的时间更长,移植患儿的家庭生活也更加健康。然而肾功能的恢复并不意味着这些孩子一定可以过上完全正常的生活。对移植器官的健康评估十分重要,但目前认为对移植儿童及其家庭生活质量的评估也必不可少[71]。儿科医生应帮助移植后的患儿及家人评估其生活质量。同健康儿童相比,移植后儿童更担心其外形的改变、体征以及维系家庭和学校同龄人关系的困难[70]。另外,不仅是患儿自身有移植前后的压力,肾移植对患儿家庭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70]。儿科医生应当帮助移植患儿及其家庭早期发现压力的存在、评估其生活质量,并指导这些孩子和家庭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咨询。
不依从性
不依从性可显著增加移植儿童(尤其是青少年)的患病率,包括器官排异等[71-72]。儿科医生可鼓励青少年坚持治疗并监测其依从性,从而在移植患儿的治疗中发挥重要的支持作用。药物治疗对青少年外形影响的副作用与患儿治疗的不依从性有关。感情的脆弱性易演变发展成为行为和不依从的风险[73]。焦虑也被证实是能否坚持服药的一个重要相关因素[74]。尽管患儿对不坚持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的后果十分敏感,可导致其焦虑和紧张,但仍应当经常告知并在日常体查中反复强调不依从治疗的后果。必要时可启动干预程序,儿科医生可与肾脏内科团队一起安排相关的咨询及心理支持。
其他美容问题
牙龈增生是接受环孢霉素治疗患者的一种常见的副作用。虽然他克莫司已经取代环孢霉素成为主要的免疫抑制剂,但有些孩子因移植进行时间较早,仍在接受环孢霉素的治疗。良好的口腔卫生、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垢可改善牙龈情况,但这些干预可能仍无法避免牙龈增生的发生。牙龈肥大可能随着时间逐渐消退,但有的孩子仍可能需要进行牙龈切除术。在进行牙科手术前应考虑使用抗生素预防心内膜炎[75]。
日常活动问题
通常肾移植后的患儿变得更加活跃且精力充沛,应当鼓励他们多参与适合该年龄且身体可耐受的活动。在我们中心,肾移植后儿童8周后可恢复所有的活动,但我们通常尽量避免让他们在6个月内负重。虽然不被鼓励,但如果这些孩子希望参与一些较激烈的运动,比如橄榄球、摔跤等,则必须采取足够和适当的防护措施。大多数移植后的患儿在3个月内会准备重返学校,一开始是每天几个小时,直到他们可以耐受一天的学习。由于父母担心其孩子暴露感染的可能性增加而十分犹豫让自己的孩子重返校园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儿科医生对这些家长重申让他们的孩子重返校园与同龄人互动的重要性显得十分关键。儿科医生可以扮演积极主张孩子回归校园的角色,并作为移植后患儿与学校之间的联络人。如果孩子的情况不够好,这些孩子可以先在家里接受老师的辅导,以减轻其压力,帮助他们尽快重返校园。医务人员与教育工作者之间的互动合作已在英国被证明十分有效[76]。基层医务人员也应与学校护士多沟通,以确保移植后患儿准时接受抗排异药物的治疗。
[关键词]社区学院 高职院校 办学定位 高职教育区域化
[作者简介]张蕴启(1963- ),男,河南新乡人,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李静森(1978- ),男,河南嵩县人,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及高职教育。(四川 成都 610100)
[中图分类号]G7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03-02
作为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载体,高等职业院校无论在数量、规模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迅猛发展,为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为了进一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的功能与使命,我们还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本文通过对美国阿拉莫社区学院的实地考察,以办学定位与区域化“窥一斑而知全豹”,力图为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一、美国社区学院的功能与使命
作为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一个创举,社区学院是美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被誉为“美国经济发展的推进器”。美国社区学院之所以能够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长盛不衰、充满活力,很重要原因之一是它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使命。它提供了切合不同人群需求的课程,较好地满足学生和社区双重服务对象。
(一)以服务社区为最高宗旨
美国社区学院一般开设三类课程。第一类是学术型,开设副学士学位课程,即一般四年制大学前两年的基础性课程。完成要求的学生可以获得“文科副学士”或“理科副学士”学位,通过学分互认,学分可转入四年制大学,继续学习两年,即可获得学士学位。第二类是职业型,属于职业教育性质,学生毕业获得相关资格证书、许可证,可在社区内就业。其中职业技术课程能够使学生将来进入商业、工业、保健和公共服务等相关行业做好就业准备。学完这些课程的学生可获得“应用理科副学士”或“应用文科副学士”的技术学位。社区学院还与所服务社区的工商界协作,提供继续教育服务项目,使得众多成年人重回课堂学习新的工作技能和技术。第三类是提高型,即无证书课程。这种课程实质上是一种非学历的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课程,为学院所服务社区的成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教育服务,时间可长可短。
在得克萨斯州有着近70年历史的美国阿拉莫学院最显著的特点正是面向社区。阿拉莫社区学院(Alamo Colleges)是一所两年制社区学院,以“成功、学生支持、劳动力开发、服务社区、交流与沟通”为发展战略目标,以“引领社区取得成功”为办学使命。其教学、服务和其他各项工作都明确以服务社区为宗旨,关心社区生活,发展社区经济。学院的学生服务体系的工作范围,除了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入学注册、专业发展、选择课程、法律与健康服务、财政援助、教育服务支持、学生活动、学生生活、转学和就业服务等校内服务以外,还在其服务社区中作为企业培训中心、文化与学术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如为需要补充新的知识和技能的在职销售员,开设选修营销学、心理学等课程;对家庭妇女、退休老人,开设插花、绘画、烹饪等课程。
(二)以提供开放入学与公平就学的机会为基本使命
美国社区学院的基本使命是给人民提供开放入学机会与公平就学机会,包括免试注册入学、低廉学费、为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课程、为传统上不能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人排除人为障碍等等。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公开招生、免试入学,还意味着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学科与专业。此外,学院提供相应的支援服务,包括学业指导以及经济援助,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在学业上取得成功。大部分学院还会提供幼儿护理服务、弹性上学时间和远程教学。
社区学院还通过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使其成为所服务社区人民终身学习的平台。社区学院的一大特色是学院提供给终身学习者与一般学生的服务差别较小。阿拉莫学院为终身学习者所开设的大部分课程与一般学生的课程几乎一样,使得哪怕年纪较大的成年人返回社区学院进修或培训时,与一般学生的差距也会降低到最小。
二、对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启示
(一)办学定位的确立:为多样化社区发展需求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与社会生产一线联系最为紧密的高等教育类型,其生存和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息息相关,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必须突破专科人才“制造工厂”的简单定位,而确立为多样化社区发展需求服务的办学定位。
1.科学定位,明确办学方向。“大学使命就是大学定位理念的体现,具有确定大学责任的作用”。①只有明确使命才能明确高职院校的责任,使高职院校获得正确前进方向的指引。美国的社区学院包含技术学院、两年制学院分部、宗教学院及独立的初级学院,它的办学定位是复合型的。一百多年来,美国社区学院办学定位不断变迁,由最初的以转学教育(transfer program)即升学教育为主,发展到今天,已包括职业教育、转学教育、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尽管如此,今日美国的社区学院定位依然非常明确,如阿拉莫学院开宗明义提出要“致力于发展我们多样化的社区,要使学院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均能够获得他们实现自身目标所需要的能力、素养和必要资源”。整体来说,美国的社区学院均扎根于社区,即服务社区企业和社区居民的需求。
当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新的发展契机,重新进行定位则尤为必要。《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是:“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②高职院校合理定位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而且有利于社会和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健康运行。
高等职业院校要实现“为广大适龄青年提供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并掌握就业技能的机会,对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发挥了决定性作用”③的使命与功能,必须实现服务年龄及阶层的多元化。目前,我国升入高职院校的途径还不够多元,中高职衔接培养还有待加强,职教系统与普通系统的“立交桥”还不通畅。针对此,高职院校可采取开放办学的方式,实行免试注册入学制度。而我国的高职院校多隶属于当地政府,主要面向本地生源招生,因而更适于因地制宜,制订符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情况的招生考试制度。这些改革方案,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与愿景,那就是:为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负起高等职业教育应有的责任,让更多人获得更适合自己的教育深造机会。
2.多元服务,拓展办学功能。美国的社区学院是为社区人民的终身学习服务,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我们应该拓宽高职教育的办学功能,实现教育服务和服务类型的多样化。高职院校在以职业教育为主、主要向学生提供职业技术教育的同时,还可以适量提供大学预备制的学术型教育服务、成人及继续教育服务(主要为在职人员进修或补修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加强社区教育服务(为所在区域的居民提供文化教育服务、推动社区文化发展)等。通过学历教育与证书类培训教育相结合,扩大职业教育范围,把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岗位技术培训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尽可能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真正实现开放办学,推进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高职院校若要与所在区域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就必须积极参与到区域发展、文化建设及社会福利与救助等各项活动中去,通过为所在区域居民提供增进与提高其知识、技能和素养的教育服务,努力推动区域文化发展;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多层次、多样化提出的需要,高职院校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实施更加开放、更加灵活、上下贯通的办学形式,充分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和创新。
(二)做高等教育区域化的“领头雁”
“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基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离不开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④如果一所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建设、区域经济发展严重脱轨,那么其存在和发展必将失去支撑和依托。高等教育区域化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的紧密结合,从而形成高等教育的地方特色。据统计,“66.1%的中国高职院校坐落在地级城市或县级区域”。⑤地方性高职院校天然是高等教育区域化领头雁和主力军。
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与高职院校有着非常密切的直接的利益关系。高职院校的领头雁作用在于,一方面高职院校发展要以一定区域为基础,为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区域要为高职院校的发展进行指导和支持,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的协调发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只有在办学机制、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实习实训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与地方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才能更加深入。
1.推进合作办学机制。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不仅是高职院校依托区域内企业行业资源与市场优势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办学活力、培养特色人才的现实需要,也是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更多的是政府行为,还没有形成企业行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企业行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动力还不足。因此,高职院校必须积极争取、主动出击,建立广泛的校企合作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地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去,形成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学校主动服务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2.突出内涵建设。“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是专业建设,其目的就是要使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契合,与市场需求和岗位要求有效对接。”⑥美国社区学院专业和课程设置是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如阿拉莫社区学院的专业设置与产业岗位需求相对应,课程内容与企业、行业、职业标准相融合,强调服务社区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专业设置是否能够匹配区域发展的需要,关键在于课程建设是否紧贴社会变化与需求。为了有效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一方面高职院校必须面向职业岗位构建新型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设置专业课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设置基础课程。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的现有状况,观察所在区域或周边区域的产业行业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美国社区学院都是专兼职教师并用的,美国社区学院的专职教师与我国引进方式相似,主要通过全国招聘的方式引进的,而社区学院中有着大量来自于社区、企业、大中院校,包括企业派遣、同工种兼职、职业院校之间兼职以及职业兼职教师,他们拥有良好的专业背景,大部分是企业或社会机构的技术人员,还有部分是企业的退休人员,如企业经理、消防员、电焊工、医生、护士、医科大学教授等。高职院校应积极引进所服务区域内生产一线的专业人才来校担任兼职教师,利用所服务区域内的资源来培训学校的专职教师,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结构。
此外,在实习实训、教学评价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等方面,地方也可以提供资源和支持以促进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在充分利用所在区域系统的资源优势的同时,高职院校的职业资格培训必须向社会拓展,依托自身的优质资源,主动联系为地方开展相应的职业资格培训和认定,提高区域内劳动者的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和技术变化,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另外,高职院校不仅要注意研究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研究与自身技术优势相匹配的市场变化,研究与自身专业设置相关联的行业变化,而且要特别注重高校所处周边的关系尤其是政府关系、企业关系和媒介关系的处理。要与区域的社会政治、文化等紧密联系,将自己完全融入区域系统中去,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获得地方的支持。
美国社区学院“服务社区”的功能与使命对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启示在于,一方面“服务社区”要求我国的高职院校确立为多样化社区发展需求服务的办学定位,把所在区域的经济、产业发展以及校企合作、专业能力等作为办学特色的构成要素。另一方面,“服务社区”使得我国高职院校的定位有了明确的地理范围,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紧贴地方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师结构优化等使区域发现以前未发现的高职毕业生的潜力和实力,从而得到企业行业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可以使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更容易找到自身的最佳配置位置,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可以使高职院校对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作出更为敏捷的反应,较好地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做高等教育区域化的领头雁,助力高等教育大众化宏伟目标的实现。⑦
[注释]
①眭依凡.大学使命:大学的定位理念及实践意义[J].决策参考,2000(9):14.
②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Z].2004-04-02.
③⑤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N].中国教育报,2012-10-17.
④董泽芳,柯佑祥.高等教育区域化研究[J].江苏高教,20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