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中学霸学习计划范文

高中学霸学习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中学霸学习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中学霸学习计划

第1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化工实验 辩证关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课在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化学实验课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实验实践活动,认识、应用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对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检验,同时也让学生掌握化学专业的基本实验技术、实验研究的各类方法原理、规范的操作方法技巧,奠定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础和养成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1]。高质量完成实验课教学目标,需要理论与实践、教与学各方面的有机配合。本文从如何看待、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辩证关系入手,分析了化学实验课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方法。

1.台上与台下

对于实现教学目的来说,这是潜在的基础性辩证关系。教师既是实验内容的安排、引导者,又是实验活动的组织、管理者。教学的总体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角色的扮演。学生在实验台前的表现,往往与台后教师对专业知识扎实充分的积淀、对教学对象的准确分析,以及精心恰当的教学设计有着密切关系;台前的教学活动,也有助于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教学经验的丰富和积累,即教学相长。

可以细化为这几点处理这层关系。

(1)台下精心安排实验内容的选择和进度。把握好课程的内在特点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水平,实验内容可以和理论教学和谐地组合起来,实验课程框架要有一定的系统性,选择贴近社会生活的典型题材等。

(2)台上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针对技能培养型、问题解决型、体验型或探索型等不同的实验内容,安排采用层层递进或多角度对比、正向强化或反向刺激等方式,强调手段的多样性、有趣性、启发式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短短一堂课的效能。

(3)加强台上示范与台下个别指导的结合。面对学生实验操作中的个性特征和差异表现,加强针对性分析和指导,对于重要环节、关键问题或普遍性、经常性错误,突出示范性效应。

(4)注意台上与台下互动性和反馈性。从教学认识论角度来看,实验不仅是一种实践活动,还是一种重要的感性认识方法。化学实验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提高对课堂常见问题的预见和应对能力,控制课堂教学进程,同时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维探索。

2.课前与课后

课前准备是为了实验的顺利开展,课后的总结反思是教学过程的完成,它们都是确保教学效果得以增强的必不可少的步骤,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哪一方面都不可失于偏颇,否则会影响其他工作的效果和意义。

这里不谈教师在课前课后的布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主要分析学生常见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1)实验前后的态度不认真。有些学生课前预习、准备不充分,课后整理、小结的态度不认真,认为能顺利做完实验就满足了,有些甚至消极对待实验课,觉得只要吃透理论就可以了。

(2)实验中盲目无序,或犯一些不应有的错误。出现不清楚实验内容和原理、实验中发生低级错误、反复失误或操作不流畅的情况。

(3)思考不深入,独立思维能力差。实验时简单模仿或人云亦云、漠视一些重要的化学现象、不探究出现错误的深层次原因、对化学原理的掌握浅尝辄止等问题比较普遍。如酸碱滴定实验,有些同学只注意颜色的突变,不思考观察时间与解离常数的关系;有些做完实验了还不知道pH值突变与是线性关系还是非线性关系;不懂酸碱性为什么常用C(H+)的负对数表示,与突变有何内在联系等。

教师除了在教学设计中应脉络清晰、突出内容的侧重点外,还应制订详细的分配布置、指导督促、检查评比等计划,确保每个环节的任务、目标明确清楚,同时要注重教学方法,多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其善于深入剖析、积极思考问题。

3.细节与全局

细节不只关系到全局是否完美,是否有瑕疵的问题。有时细节决定成败,不注意、不抠挖细节,反而会造成全局上的主次不分和舍本逐末。

实验中有些现象细节、操作细节直接关乎关键节点、本质原理或实验成败问题,教师应分别对待。

(1)安全方面,要反复提醒。实验室守则、危险性化学品的安全知识、危险性化学反应的注意事项往往规定很多很细,关系人身和仪器设备的安全,需要自始至终牢记,严格落实。

(2)原理方面,要突出强调。有些化学反应,从气味、颜色、温度等细节的细微变化就揭示了一定的理论原理,必须紧抓细节问题;有的随试剂的纯度浓度、环境条件、仪器设备、反应时间等因素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反应结果,只有搞懂原理才能成功。

(3)作风养成方面,要常抓不懈。化学实验要有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一丝不苟、准确细致的作风,这些都得从预习、操作、数据处理等环节上开始培养,特别要从细节抓起。

(4)行为习惯方面,要善于发现。有些不太规范的操作习惯,不太良好的协作精神、行为个性等,为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老师有义务帮助纠正。

4.单个与体系

对于实现实验课的教学目标来说,这是最终的根本性辩证关系。从课程的系统观点出发可以更好地把握单次实验的意义和要点,从单次实验又可多角度理解体系的思想和精髓,其意义在于让学生从“被动”转化为“觉悟”,可让学生逐步深入地考虑以下几点。

(1)要较圆满地完成本次实验,让学生掌握此次实验所用的技能和知识点。

(2)更重要的是要理清其在整个实验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如果在找到这个线索的基础上,还能逐层深入牵出和融通其上的知识原理或找到与之平行的线索进行对比分析,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思维能力就会很有帮助。这在综合性实验中的作用更为明显。

(3)随着课程的进度,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整个体系的精神思想,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目的性,提高专业素养。

教学安排上,按科学探究的模式,能更好地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和系统思维;采取多重联系的学习策略、多因素控制条件的实验方法[2],则能强化学生类推、对比分析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按照课程思想自行设计实验,对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则大有裨益。

上述各关系会体现在每次实验教学中,但重要性往往各异,且错综交织,例如在基础训练实验中,关系二、三较明显,关系一、四在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中作用更为突出,需要教师在教学时综合把握考虑。从这四个方面的辩证关系来入手探讨,能提纲挈领,抓住要点,在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的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上,发挥良好作用。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优化法 语文阅读

网络时代信息爆炸,《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要求学生“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学习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处理信息资料”。不掌握这种能力,就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可见,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能力,是时代的要求。

“以信息技术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提出也水到渠成。观点的核心就是“优化”,即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改变以往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预期达到学习过程科学合理化、学习效果显著优良、探究合作系统化、学习观念自主化的最终效果。

1.全面系统,分步分层,分类设计高中阅读教学中的网络版学习课件。

根据能力培养目标,选择网络的优势。学生语文素养包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如培养速读能力,可借助资源优势;激发学生的个性鉴赏,可借助交互等;专题式学习,则可借助相关搜索。

根据班级、年级水平,统筹兼顾。设计问题应以班级学生整体水平为主,同时兼顾两头。整个高中阶段,年级不同,信息资源的处理利用能力要求也不同,从基本素养到应试能力,需要全面把握。如高一可借网络对某些单元内容进行引申,深入探讨主题、艺术形式等;高二在高一的基础上侧重激励学生个性表达,深刻理解;高三复习,阅读散文、小说方面的技巧,可以建立资源库,进行关于体裁知识、解题方法的指导等。

根据体裁、内容、单元,选择合适的学习模式。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对不同文学体裁有初步鉴赏的能力。散文、小说、戏剧等不同体裁应有不同的学习模式。选择典型的内容,针对不同的体裁,建立不同的网络教学范例,以期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根据学习需要,建立一个纯粹的学习乐园。随着江苏省教育厅提出“五严”规定实施,学生每天、每周都有自己支配的时间,还有完整的寒暑假。建立一个学习网站,弥补课堂的不足,拓宽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健康学习,终身学习。

2.教育部门开展交流活动。

由于这种模式比较新颖,大多数人都未熟练使用。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有哪些教训应该注意,我们都在摸索着。专家的讲座不少,组织参赛的不多。这样下去教师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所以应该多开展示范课交流活动。小到一个组、一个学校,大到一个市区、一个省份,一个学期开展一次,大家评评议议,扩大影响。否则,这种模式会慢慢地淡出视线。

3.师生合建博客团队。

博客是极具个性化的空间。学生的博客可以记载他的生活感受,学习心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提高,学习的脚印更加清晰,既能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又可以赢得关注度。而教师的博客可以记载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感悟等,可以吸引学生去关注。在相互来往之间,师生之间交流阅读中的感情,解决课间不能解决的问题,使评价更加深入。

4.利用信息技术,鼓励学生思维碰撞。

由于受历史、环境等背景的制约,加之本身的个性、学识、经历、气质、情趣等因素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常常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理解。而这些,正是学生智力发展所必需的,特别是创新思维发展所必需的。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能和理解,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是自主阅读的重要目标。利用多媒体,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直接与大师对话,直接亲近原汁原味的“绿色文本”,创造自己的“哈姆雷特”,使自己的哈姆雷特的形象不断丰满、生动。

5.利用信息技术,启发学生心灵交流。

我常有这样的阅读体验:当读到文章感人的地方,往往会鼻子一酸,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原始的感动,有的甚至是教过几轮的课文。我想,我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阅读时我融进自己的感受、理解和体验,我已经与文本进行了深入的心灵交流。这样的阅读才是全身心投入的阅读,才会让人感受到阅读是惬意美妙的,是幸福温馨的。但学生缺乏阅读语感的积淀,对一些阅读材料往往感悟能力不强,影响自主式阅读的进行。借助信息技术,可以促成学生与文本的心灵交流,唤起鲜明的“内心视像”,使学生深得文章旨趣。

6.需要正确处理网络阅读与文本阅读的关系。

就知识的扩充、想象的驰骋、形象的感染、兴趣的激发等方面而言,无疑网络阅读是具有巨大优势的。网络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产物。但是,也应认识到,语文阅读教学所围绕的素材基本是经典阅读文献。练字炼词、析句、涵泳、诵读、品味、揣摩,是文本阅读的传统。一句“僧敲月下门”让文人雅士推敲了千百年,一句“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让古今多少人玩味。华夏语言的精华也就是在这样品味的过程中雕琢起来、传承下去,中华文明由此流芳百世。文本阅读所具有的长期性、稳定性是网络阅读所不能替代的,尽管传播媒体日趋多样化、数字化,但文本读物所谓主要信息源的态势仍将继续,即使网络阅读成为主流,文本阅读也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

7.实施个别化教育。

网络环境使得个别化教育成为可能。在网络阅读指导中,网络化解了班级授课和个别学习之间的矛盾,在班级授课的条件下个别辅导成为一种切实的可能,为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可以在教师机上同步监控任意一个学习终端,即每个学生使用的电脑,进行审读、示范、讲评、批改,并可以面向个别或部分学生进行同步广播,即将某一台电脑的屏幕内容实时同步呈现在其他的电脑屏幕上,实现对课堂的调控。

8.需要培养学生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

网络是全方位开放的大众媒体,可以自由点击、自由、自由交流。网络作为一个极为开放、扁平的信息平台,优点与缺点并存。在网络阅读教学中应重视提高学生的信息鉴别力和公民责任意识,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扬弃、鉴别和吸收能力。要让学生了解网上的信息美丑参半,良莠不齐,“开卷有益”的格言应赋予新的含义,网上能做的不一定就是该做的。家长和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占领网络阵地的意义,努力创造健康、文明的网络阅读环境。就语文教学来说,要特别注意正确对待网络语言,既要吸收美好的网络语言丰富生活语言,又要用规范的语言纯洁网络语言。从特定的角度讲,网络阅读指导也就是网络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第3篇

人物速写虽然是艺术作品,但多是绘画者自身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绘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绘画者长期扎实的基本功,人物速写更是具有复杂性。高职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速写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绘画意识,艺术情操,从而对其日后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基于此高职院校应树立全新的美术课程教学目标,并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对人物的把握是速写的关键,好的作品能够很好的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了促进高职美术教学效率的提高,现将人物速写的绘画技法相关问题分析如下。

人物速写简析

速写是要求作画者在短时间内完成作品的绘制。很多人将速写的核心视为速,但事实上,速写的核心是写,而非速。通过写,来表现人物的特征和作者的情感,勾勒出清晰的速写作品。而写的基础则是作者的真实情感体现,只有运用真实的情感才能将客观事物进行正确的描绘。当然,绘画是一种技能,技术层面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对多年来我国人物速写作品 的分析可以看出,优秀的作品均具有自己的个性,这往往与设计者的经历有关,高职学习阶段,学生的人生阅历毕竟较少,要突出速写效率,一方面要注重理论与技术的结合,使学生抓住要点,设计出好的作品。另一方面是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技法,打开思维,勇于创新。总之,速写强调形态准确,传情到位。人物速写目前是美术考试、能力测试和能力体现的重要内容,这体现了高职以及社会对于这项技巧的重视程度,如何激发学生的美术灵感,使其在美术作品中融入自身的审美理念、感情观念才是高职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线条在笔端延伸或阳刚、或蜿约、或舒缓、或急促,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脱离情感,这是我们对于人物速写的基本需求。

人物速写教学现状与认知

人物速写近年来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内容。并且人物速是美术类学生高考的主要内容,进入高职阶段如何继续提高学生的速写技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近年来,人物速写已成了很多省份美术统考的内容之一,其作用和地位不亚于素描和色彩、分值等同。然而高职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经过高考后,学生的思维较为死板,一些学生对基本技巧的掌握不完整,不能独立作画。而在技巧的进一步学习中,受到高职阶段教学方式的影响,不注意观察生活,对人体形态的捕捉能力差。人体比例具有自身的特征,并且具有差异性,学生缺乏观察能力,对于人体的形态差异性并不能很好的体现。基于此,在高职教学中强调人物速写技法十分关键,能够使学生提高绘画能力,并且将情感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并且重视作品的创新性和个性化。

人物速写的注意事项

速写不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与心声,更是作者细微技法的一种体现。最早的速写是以草图的形式出现在画家面前,速写既可以称之为一种线条艺术,又可以称之为一种书写艺术。也就是说,人速写注重线条,凸显书写,绘画者的线条书写要流畅、使人物具有灵气。目前,速写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以草图的形式出现,而是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立的绘画风格,绘画体现的是作者对于作画对象的感受。但在学生进行速写学习的初期,不能仅仅强调速度或线条,而是要以动态画为基础,适当延长绘画时间,与速写的要求一样,强调写而不是强调速,使其作品具有生动性。在高职教学中,可将人物速写分为若干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强调技法的慢写,而第二个阶段则是强调静态向动态的转化。最后一阶段是形成质的飞越,使学生的作品不仅具有技术上的优越性还能够体现其个人情感,这一阶段的反复训练十分重要,要求学生对人头的结构、形态进行反复的绘画,当然要在完成一个作品后再完成第二次绘画,绘画过程要强调速度。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对教学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如下分析。一是学生在速写时笔触间的逻辑性,尤其是在画面上要体现出自身的精气神,做好对气息的控制。二是要注重适当的放开,不能过分重视人体的结构与比例,尤其是对于从初学者向优秀画家的转化过程中,这一期间感觉很重要。三是速写中要注意情绪的体现,以保持作画者的活跃状态。四是在注重技法的同事不能否定对于画形的把握。最后是要注重用笔灵活,不能刻意根据形态进行死板的刻画。

人物速写的绘画技巧要点

1.人体比例

人体比例是初学者最应强调的技法,而对于成熟画家来说,热天比例通常能够和谐的、巧妙的应用于画中。在通常状态下,人物具有固定的比例,学生要具有扎实的常识,了解常态下的人体正确比例关系。可以通过一边掌握一边训练的方式来明确人体比例。当然,人体绘画需要掌握技巧,表现情感,不能另生搬硬套固定标准,好的作品源于作者的思考和观察,对于不同的人体真实比例进行观察才能做出完美的画作。人体比例也不仅相同,如小孩的头部发育与成年人相似,但身体的发育则明显不同于成年人,在观察时要注重细节。而老年人的骨骼变形会比较严重,并没有绘画标准中的七个半头。对于一个成熟的画家来说,应懂得作画来源于生活,因此善于在生活中观察细节才能做出优秀的作品。高职学生要注重对差异与细节的把握,在这里我们将美术中人体正常比例要求进行阐述如下。所谓人体正常比例,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七个头长或七个半头长二分之一处是耻骨联合点。而肩宽大约等于两个头长。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站七、坐五、蹲三”。

2.掌握人体的运动规律

绘画技法源于对人体的了解,尤其是对运动规律的了解。人体运动主要是由脊椎和下肢来完成,提示绘画者在作画时和平时对对作品和现实中的人物的胸与髓进行观察。注意人体中心的位置,使作品能够符合人体结构的基本特征。躯干和腰是产生运动并完成运动的两个重要部位,作画时要注意腰部的扭动位置,使其具有协调性。从高职教学角度分析,掌握人体的运动规律的教学策略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抓好人物的概括简化,正确区分人体的头、躯干等部位的结构、位置特征以及自身特点,绘画与平时生活不同,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的人体结构关系,并且了解其变化规律,所做的话既具有技术上的共性,又具有艺术上的个性。其二就是对人体运动的概括和简化。在教学中,人物速写要求学生能够将作品的神态和形态展现出来。熟悉其时空中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幅度,将表象记在脑中,并且将形转化为神化,凸显美术作品的灵魂。最后是对场景的概括和简化。概括和简化的方法在人物速写教学的作用十分明显,通过简化,可以使学生短时间内掌握人物的结构、形态。场景也是绘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场景具有多变性,作画时要使人物的形态与场景保持协调,这就需要作画者长期的观察,将人物溶于场景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概括与简化场景的基本方法。抓住以上三个方面的简化过程,能够切实提高人物速写的能力。

3.人物速写的表现技法

高职美术教学中实践教学的部分较差,这也是造成其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技法不高的关键因素。在教学中速写技法的表现是关键,学生要善于利用简洁的线条来表现作品。我们介绍几种好的方法,其一是明暗表现法,人物速写的表现缺乏环境和必要的光线则显得单调,而采用明暗表现法则突出作品的立体感。主要是利用光照在物体上,营造出一种体积感,从而产生较大的视觉冲击,体现作品的优越性。其二是线面结合表现法,除了对线条的技法掌握外,面的体现也是速写技巧之一。在绘画过程中,通过线面的结合,为观察者带来一种虚实结合的感觉。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对前两种技法的一种结合。这种方法与具体表现法共同组成了美术人物速写的核心技法。在作画过程中,以写实为主,通过写实来描绘人物的特点,在作品中突出人物的形态及神态。

总结

第4篇

关键词: 克拉玛依市;高中学生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65-1285/c.2015.03.03

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要改变长期以来学生被动的、依赖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对英语教学而言,“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优化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索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1]6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高中部在借鉴北京十一学校管理及育人模式的基础上,一年来做了大量的开创性实践,其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从深层次来说,更在于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为其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自主、规划和选择”逐渐成了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服务学生、助其成长的基本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逐步坚定,也更加深入。

在认知学习理论中,学习通常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会学习并主动学习,进而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然而,对刚刚迈开自主学习改革步伐的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高中部的全体师生来说,困惑与挑战并存。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从初中转入高中习惯于初中老师“手把手”的教学方式,对于课时减少而自主学习时间加大的新模式无所适从,学生缺乏一种自主选择、自主规划、自主学习、自主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同时,由于没有接触过相关自主学习方法或策略的培训,又缺乏有效的学习计划和管理,导致一种积极性高却无所适从的困境。鉴于此,探讨有效整合课程资源、科学进行教学规划、做好过程性评价、教师恰当引导“四位一体”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不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积极构建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意义重大。

一、有效的课程资源整合是自主学习的前提

课程资源整合是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根据课程与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选择、优化不同的教学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有效的课程资源整合要能够促进知识互动、师生合作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利于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发展。

就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高中部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实际而言,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同时,缺乏系统的词汇学习方法、阅读写作策略指导,对有效学习的方法体验不够,很难将知识转化为语言运用能力,学习效率偏低;另外,改革之后,教学方式已不再是多课时、多讲解、多练习的旧传统,而是减少课时量、加大自主学习时间的新型教学模式。基于此,需要按照认知发展规律,结合学生语言学习和思维发展的特点,进行课程资源整合。

一是课内资源整合。一方面,以教材中的单元话题为主线,根据学生学习发展的特点,将学习内容修改、添加、删减,形成“单元―模块”化的结构组织,并对每一个模块的内容细化,分别以识记、理解、应用为标准,设置三个等级目标来检验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另一方面,在高一第三、四学段编写难度、广度合适的《阅读分册》,将一些极富内涵的故事或作品引入其中,使语言整进整出,营造形式多样、丰富有趣的语言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语言和心智上同时发展。

二是拓展资源整合。将内容新颖、题材丰富的《空中英语教室》杂志作为学生的课外泛读教材,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爱;另外,将《高中英语3 500词汇》作为构建英语学科大厦的基石,帮助学生积累更多词汇。这些学习材料能帮助高一学生构建一个较为整体的英语知识体系。

三是分类课程资源整合。根据高一年级第三、四学段开设的英语分类课程,高一组和“四高一”①组全体教师新编了相关分类课程的教材,如《基础听力》《提高听力》《基础阅读》《写作入门及提高》和《高级原著阅读》等。分类课程的作用在于“补弱提高”,尤其对英语学习过程中某方面较薄弱的学生来说,选择基础的分类课程进行学习益处很大;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选择提高课程来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课内资源和拓展资源是学生日常学习和拓展构建的有效支撑,而分类课程资源则为优势和弱势群体搭建平台,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的学习内容,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分层教学,让每位学生都能到达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二、科学的教学规划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规划是实现目标的蓝图,不管做什么事如果有好规划和执行力,往往可以取得好效果,防止被动和无目的学习。高一学部英语组的教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规划能力。在新课程开始不久,教师就布置学生要预习和进行自学的内容,例如自学学案、细目、语法等,并做好教师自己的规划、学段规划、单元规划和周规划。学生则根据这些规划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规划,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以及如何一步一步地实现这些目标,这也正是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努力研习的动力之源。学生若是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动力,那么学习道路上的一切困难都会被想方设法克服。

诚然,仅仅拥有前进的动力远远不够,还需要将行动落实在每一门科目、每一节课,甚至每一次作业上……规划的内容如果在课前完成不了,将会直接影响课堂的学习,因此,每位学生必须及时自我督促并如期完成。以高一第四学段教师版的学段部分规划为例(见表1,仅列举了两个单元来说明问题):全学段共有5个单元,其中,第5单元由学生提前自学,课业前期进行综合测试;其他4个单元依次按照5个课时进行,即词汇学习(第1课时)―课文阅读(第2课时)―语法知识(第3课时)―综合运用(第4课时)―单元检测(第5课时);并且,保证每个单元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识记的词汇、掌握的语法、阅读的技巧等一目了然。

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已对本学段、各单元以及每周的学习计划较为清楚,这样就可以在每个单元学习的具体过程中,根据教师的单元计划、周计划等安排设计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填写《单元学习过程自我规划及落实表》(见表2)。

这样的课程规划设计不仅符合“编制教学目标,必须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确定更为具体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要把教学的一般目标分解成更为细致的操作目标,使其尽可能地作业化,以达到可观察、测量、评价的教学要求”,[2]9而且,将大块的任务分割细化,能够引导学生将目标落实到每一天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辅助、引导和监督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更加有效地自主学习。

在高一学部的英语学科教室里,经常能看到挂在侧墙上的一张张活页纸――每位学生的学习周计划,上面有早读、细目、活页、空中英语、百词和原著等内容,学生据此对本周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反思,并对下周进行自我规划:目标是什么?本周做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哪些目标还没有完成?原因何在?下周如何改进?等等,都是学生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可以说,这是学生对学习负责任的一种表现,也是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一年来,学生的周计划、单元计划以及学段计划等从未间断,且都是在课余时间自主完成的。这些自我规划非常重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会慢慢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并逐渐内化为一种能力,一种自我规划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高效学习方式。

三、合理的评价激励是体验学有所获的关键

心理学研究表明,渴望实现自我是每个人都有的需求,这一点对高中学生来说也不例外。作为学生,同样期待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感受收获知识和学有所成的愉悦,在体验成功的同时,其心理和精神的需要也得到了满足,由此,自主学习英语的成功尝试就逐渐转变成了一种自觉、自愿、自主的行为习惯。

在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实践中,充分发挥了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作用。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每个学习细节记录、评价的过程,即授课教师依据学生的出勤、努力程度、规划与落实程度、团队合作精神、前诊后测成绩、单元测试,以及综合表现等赋予适当的分值,并分门别类地录入电子信息平台,这不仅对学生每个环节的学习情况给予了及时诊断,并且方便学生和家长可随时登录查看,进而做出及时调整。

在过程性诊断的同时,尝试建立各种评价激励机制。例如,重点表彰过程性评价成绩优秀和进步较大的学生;设立课堂金思维奖、单元测试优秀奖、过程性评价进步奖、限时阅读竞赛奖、每月一次的百词竞赛达人奖以及学段考试的学霸奖等,并加大对不同层次获奖者的奖励力度;还有从50分过程性评价的分值中,灵活设置5分作为额外加分,奖励那些既踏实完成了课内学习任务,又主动学习掌握拓展课知识的学生。这些做法既肯定了学生的自学行为及其价值,又让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成功有了切身体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在养成积极心态、体验学习乐趣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英语学习成绩。

四、恰当的学习过程引导是自主学习的保障

自主学习从广义上讲,就是学生自觉、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但应该指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有的指导作用不能忽视,即不能“缺位”。对于刚刚迈入高中学习、初步接触自主学习模式的高一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转变,实现从“依赖管理”转向“独立自主”需要一定的过程。也就是说,为数较多的学生是带着依赖于老师和家长逼迫的学习方式进入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环境中,这就较难一下子适应现行高中阶段的学习模式。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科学、整体的教学目标,恰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就比较重要了。

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一方面在课外通过与学生平等交流,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实情,施以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以营造宽松、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另一方面,在教师实施环节,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前规划、课堂讲解、课后答疑、测验考核等环节中,将自主学习的理念贯穿始终,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对此,可通过图1具体展示:

图1:学生单元自主学习流程图

观察图中的整个学习流程可以发现,自主学习模式在体现以学生自我监控为中心的同时,教师对整个过程的有效指导不可或缺,即从单元学习规划、课前自主预习、自学效果检测、课上查漏补缺和课后个性化答疑,到单元学习成果检测、疑难问题反馈,再到新一轮的单元学习规划,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生自我意识上的“能学”,是以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为前提的“想学”,是以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为保障的“会学”,以及以学生的意志控制为条件的“坚持学”。[3]311然而,这些目标不可能在朝夕之间实现。改革初期,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教学改革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基础扎实的学生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基础好的学生则往往自主学习能力强,对自主学习模式能很快适应;反之,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学生,则可能是跟着感觉走。这就致使学生成绩分化日益明显。另外,部分学生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自主学习和规划的能力不够,在学习过程中偷懒或延期完成学习任务,进而导致学习成绩上不去,就让学生参加各类课外辅导班,若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更强的依赖性,自主学习能力也会随之退化。毫无疑问,这些因素成了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推广的障碍。

因此,自主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自主能力也不是天生的,必然是依靠各方的努力慢慢培养起来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时间进行规划和管理,依靠过程性评价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可以说,在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英语教学的新模式下,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种自主、规划和选择的过程,如果课堂是冰山一角的话,那么课后的自主学习则是冰山庞大的支撑基础,这个厚实的基础需要师生细细打磨、共同构建。

注释:

① 四高一:是指实行初中2年、高中4年的“二四”学制,为了把这样学制中的高一与“三三”学制的高一区别开,“二四制”高一就叫“四高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5篇

2016年8月18日,七夕刚过,安徽省铜陵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迎来一对青梅竹马的学霸情侣:他们昔日初中同桌高中同窗,大四成为情侣后红袖添香举案齐眉,一起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而今又成为在英国牛津大学深造读博的同窗校友。

这天,他们将灿烂的笑容定格进一个红框里,成为彼此生命的另一半,为多年的爱情长跑画上圆满句号,迎来异国学涯的新起点。

同桌互助进名校

同为1990年出生的周思和陈梦鸽初中就读于安徽铜陵市第十中学。周思因为调皮好动,被班主任特意安排和“学霸”陈梦鸽坐在一起。

小小课桌上,周思经常设置小陷阱坑同桌,屡屡故意将棉棒子蘸满红、黑墨水,偷放在椅子上、书本下,经常把陈梦鸽的胳膊、裤子染成大花脸,他在一旁偷着乐。虽然没少挨整受气,但“三八线”另一端定力强大的乖乖女陈梦鸽从容大度,很少受周思干扰,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陈梦鸽在学习中要求自己会做的题目绝不能出错,不能有半点马虎,每日要列学习计划,按计划完成当天任务。这些好习惯深深感染了周思。渐渐地,他开始以同桌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养成了爱看书、爱思考、生活有规律的好习惯。

在这种合作又竞争的小环境下,两人在学业上互相竞争,互相监督,互相促进,遇到困难互相帮助解决,逐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和最佳竞争对手。进入学习状态的周思进步很快,他与同桌找到了一种非常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务必对难题钻得深一点,遇到难题积极讨论,解决不了就去找老师,绝不让问题留到第二天。即便是在寒暑假里,周思与陈梦鸽一有机会也会凑到一块儿讨论问题。两年后,两人成了非常铁的“哥们”。每到考试前,他们都会出题考对方。

一路走来,这种奇妙的缘分成为学习致胜的“法宝”,因为两个人的经验与力量肯定比一个人强大,学习经验和效率可以加倍。而受到同桌良好学习习惯的感染,周思成绩进步很大,与陈梦鸽经常成为班级前三名“专业户”。临近中考的一次模拟考试成绩下来,周思竟然一跃排名班级第一,惹得很多同学惊叹、羡慕。

初中毕业,两人如愿进入铜陵一中。陈梦鸽进入理科实验班,周思进入平行班,高强度的高中学业压力让两人极少有时间联系,只有在校园里碰面时打个招呼。3年后,周思考进长沙中南大学,学习材料工程专业;陈梦鸽考上了四川外国语大学,学习英语翻译专业。

在各自绚烂多彩的大学生活里,他们依然保持着频繁的联系,渐渐生出爱的情愫,但谁都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直到大四寒假里的一次高中同学聚会,喝了一些红酒的周思壮着胆子向陈梦鸽表白:“鸽子啊,你是我心中最美丽的女神,做我的女朋友吧,我会永远呵护这份美丽!”陈梦鸽躲闪着拒绝了。那时的陈梦鸽可能觉得周思长得太胖了,颜值也不算高,便搪塞了一句:“你先减肥再说吧。”

转眼寒假结束,陈梦鸽要回重庆了,周思坚持要送陈梦鸽回校,陈梦鸽不同意。站台上,周思目送陈梦鸽远去的背影,心里百感交集。就在火车缓缓开动时,一个念头滑过周思心际:“这么漫长孤单的旅程她一人度过,该多么无趣啊!”来不及买票,周思对着验票的列车员喊了声“我上车再补票”便飞身跃上卧铺车厢。

火车驶离站台,陈梦鸽坐在窗前任拉长的视线留住故乡熟悉的一草一木,无聊中夹杂着些许失落,不知不觉竟潸然泪下。突然,她嗅到一股纸巾的清香,抬头一看,天啦!周思竟然站在她面前!陈梦鸽破涕为笑,她知道,自己被这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工科男盯上,就像被牛皮糖粘上了。

相约在同一所学校读研

在重庆,周思极尽所能,把在电视上看到的追女孩方法全用上了,今天送玫瑰泛舟长寿湖,明天享受浪漫烛光西餐,后天体验情侣攀岩与大自然对话……爱情的蓓蕾就这样绚烂绽放了,两颗年轻的心越靠越近。

周思回学校后,每天使出洪荒之力在操场坚持跑步10公里,3个月后竟然成功减肥20多公斤。当他把自己减肥成功的照片发到陈梦鸽手机上时,陈梦鸽红着脸回了句:“我仿佛走进初中帅同桌的记忆里了……”

恋爱关系正式确定后,尽管两相距几千里,却阻隔不了两颗炙烫的心。随着交往加深,时常丢三落四的陈梦鸽感觉自己和学理科的周思非常互补,经过大学生活历练,周思已经变得细致干练,跟他在一起非常有安全感。周思性格比较急躁强势,常常是想到什么就要去做,执行力果断且对事物的完美性要求比较高,但性格温和、不爱计较的陈梦鸽,时常能用温情把他的棱角磨平。和多数情侣一样,他们也会闹别扭,但都会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好,当然,在好胜的周思面前,陈梦鸽让步的时候更多。

学文科的女孩骨子里都很浪漫。在他们相恋1周年之际,陈梦鸽给了周思一个大大的惊喜。她花了整整1天时间,亲手制作了一个3分钟的PPT。在这张PPT里,她找了一首周思喜欢的英文歌曲作背景音乐,然后把她和周思在一起的照片,周思和家人、陈梦鸽和家人的照片一张张地放进PPT里,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这些做好后,陈梦鸽用柔美、略带铜陵方言的声音给PPT配音:“我们生长、学习在一个风景如画的江南小城,青葱岁月里我们一起挥洒汗水,激扬青春,在即将到来的大学毕业季我们牵手,决定风雨同舟,共同探索未来,是偶然,也是必然……”

两人相约,将来一定要走进同一所院校读研究生。大学阶段的周思,早已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大学4年,他年年是校级和国家级奖学金获得者,毕业时作为院系第一名和学校荣誉毕业生被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学,攻读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而陈梦鸽第一年考研失利,在周思的鼓励下重新找回自信。周思帮陈梦鸽找资料,联系导师,仿佛自己重考一样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令陈梦鸽幸福又感动。有时候一个知识点陈梦鸽觉得研读得差不多了,但周思经过考核后坚持说不行,鼓励女友再学得扎实一些。苦心人天不负,2012年,陈梦鸽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为科技史硕士研究生。尽管比男友低一届,但两人总算不改初衷进入了同一所校园。

菁菁校园里,处处留下了他们读书切磋的身影,留下了他们依偎私语的甜蜜。在上海这个陌生的大都市,周思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大了,渐渐地,性格急躁的周思学会了照顾人,考虑问题也会站在女友的角度多想想。

甜蜜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2015年夏季,周思获准经国家公派、学费生活费双项资助,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材料工程博士学位,这个大喜讯让陈梦鸽喜忧交加。在周思赴英后的第一个夜晚,陈梦鸽暗下决心:“既然决定在一起,我就必须努力,陪伴在他身边,读博士也不能和他分开。”在视频中看到女友心事重重,周思一次次打来越洋电话鼓励她:“鸽子,你哪怕考不上牛津,能考到英国来就行,我们还是一起。”“谁说我考不上牛津,我偏要试试!”不服输的陈梦鸽决定再拼一回。

牛津,我们两口子来了

周思从牛津大学录取机构了解到,英国博士的申请不仅对学生学术及研究能力要求非常高,对英语水平要求也相当高,更重要的是申请人研究领域是否和导师的研究方向一致,以上几点都完备才能博得导师的青睐。

英国牛津大学博士申请需要提供两份书面作品,一份由申请人独立完成,可以摘自自己的论文,还有一份是带题目的研究计划,如果申请人被录取,研究领域有变动的话,这个研究计划的题目可以再做修改。作品和研究计划最多应为2300个单词的英文,同时申请人还要提供字数为1000个单词的个人陈述。申请人须在自己提交的研究计划中,简明扼要地说出自己的研究主题,并讨论具体采取的研究方法。另外,申请人还需要提交一件作品,字数应达到2000个单词左右,主要论述自己研究方向的可行性、独创性和重大意义,并说明自己选择这个主题的原因和动机,以便于录取委员正确评估你的写作水平。在提交系列作品时,申请人必须附上有自己本人签字的声明,以证明这个作品是在没有任何人帮助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的。

陈梦鸽很勤奋,研究生还没毕业便闭关大半年时间潜心制作论文。提交牛津的那篇论文,光是收集资料她就用了两个月时间,论文不仅自己修改了10遍,还请上海交大导师把关,并多次邀请英语为母语的同学帮忙修改才最终确认提交。

2016年7月,陈梦鸽终于收到了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Offer(录取通知):10月,她将成为牛津大学西方科技史专业的博士生!激动万分的陈梦鸽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次次追问放暑假回国的周思:“天啦,这是真的吗,我不是在做白日梦吧?”周思掐了一下她的胳膊:“美女,请问您感觉到疼吗?有疼痛感证明这就是事实!”陈梦鸽眨巴着美丽的大眼睛,一脸呆萌状:“好疼啊,难道最猛烈的幸福来临时,所有人的小心脏都会像我这样承受不了?”

这份录取通知恰好是在陈梦鸽生日的前一天送达的,特殊的“生日礼物”开启了她别样的人生序幕。平时极少表扬陈梦鸽的周思,这回也发自肺腑地为女友点赞:“鸽子,你是最棒的!”

学业有成,爱情也算瓜熟蒂落了,“学霸情侣”该晋级为“学霸夫妻”了。2016年8月17日,周思和陈梦鸽回家乡领结婚证的前一天,陈梦鸽再次亲手制作一件神秘礼物送给周思。她觉得只有亲手做的礼物,才能真切地表达出自己的爱。鸽子在网上订购了一个古朴典雅的木制工艺品盒子,内置两块镶嵌有两人照片的小木板,合在一起就是一张木质结婚证书。木板上方刻着“结婚证”3个字,下面刻着“在一起啦”,中间还刻有一枚结婚证书公章。周思拿到后爱不释手,说要珍藏一辈子。

2016年8月18日,周思和陈梦鸽重回初中母校铜陵十中,拜会了恩师李爱军。李老师自豪地勉励小两口:“你们不仅拓宽了师者的宽度厚度高度,更给了一名为人师者莫大的幸福!”小两口则表示:因为老师当年的严格要求,才使得他们养成了敢于吃苦、追求完美的素质,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在远赴大洋彼岸求学前夕,周思的父亲不忘告诫儿子和儿媳:“孩子们,不论将来你们有什么成就,都不要忘了国家的培养。作为公派留学生,你们要懂得感恩,学成后要回报社会,回报国家,回报所有爱护你们的人!”周思和陈梦鸽郑重地点头:“爸爸请放心,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永远心怀祖国!”

(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改编、网摘、转载,违者必诉诸法律)

第6篇

关键词:巨型中学;问题;角色管理;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013-02

近些年来,我国大陆地区不少中小学名校规模持续扩张,尤其以某些完全中学为主,出现大量的所谓“超级中学”或者“巨型中学”,诸如河北的衡水中学、安徽六安的毛坦厂中学、河南郸城一高,日益发展成为 “高考工厂”。这些学校在校学生一般超过两千人。这些教育中的“巨无霸”对于教育各方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动辄几十个人数超过一百的班级,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巨型中学的形成与现状

1、巨型中学的形成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黄冈中学的高考升学率就达90%以上。2006年秋,黄冈中学新校区建成可容纳90个教学班,达5000余学生,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1]而安徽的毛坦厂中学1999的一百多人的本科升学人数到2014年的九千多人,短短十五年竟然增长了15倍。

但是,这些高考的神话是如何“做大做强”的呢?

笔者认为首先有两种模式:一是像毛中这样招收大量的补习学生,二是像衡水中学一类的“一高”对区域内的学生掐尖。生源是十分重要的,各个中学深谙此理。每到招生季,某些学校利用其以往的名声和其他方面的支持在各地区半收半请来“尖子生”、“ 学霸”;其次补习生的在学习成绩以及心理上的稍显成熟也是高考成功率提升的原因之一。

在此两种基础上,各地的高考“龙头”所采用的策略几乎一致:军事化管理、吸引名师、题海战术,另外还有诸如:榜样激励的“学习之星”、“残忍”的自我勉励之类,学校、教室、学生宿舍甚至食堂都处处充斥着高考之战的硝烟味。

2、巨型中学现状及问题

学校规模的增长一方面是教育的发展,但是扩张的速度失控就是教育的灾难。这些超级中学的存在给了我国基础教育重重的一击。

(1)教育垄断、影响公平

巨型中学的存在改变的一个地区的教育平衡,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生源的过分集中必将成为一种教育垄断。优秀师资、优质教育基础设施、优秀生源、政府投入会被这些“巨无霸”占据,而一般地方高中在学生数上总量还是大于这些超级中学的,却在办学上处于劣势,办学规模、生源质量以及教育成果不断下滑。

(2)机械管理、弱化育人

超级中学的学生规模太大,在管理上依赖于规范纪律的严格要求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同样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等同于讲题,失去了专业发展的和教育研究的机会;学生成绩是教师对学生了解的唯一渠道,导致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其他学生。这些被忽视的恰恰是高额学费的差等生,这种极端化的结构尤其使其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对金钱的认识扭曲[2]。

(3)领导扭曲,政绩牵引

领导对于教育来说是发挥领导者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来促成教育的各个环节的落实。在超级中学中,领导者很难依靠自身公信力胜任,只能制定规范,利用等级权力来保证教学进程的进行。在另一方面,超级中学是升学率吸引优秀学生、保持和提高升学率、再吸引优秀学生这样一个循环中,升学率成为家长和学生评价学校的标准,这也是学校领导层的政绩观,更有甚者将经济利益纳入政绩范围之类。

二、超级中学中的角色扮演与管理

1、学生的角色扮演与管理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教育的对象。埃里克森和埃立特认为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学生不是为了通过教育寻求知识,而是为了自身目的通过教育寻求社会地位和财富。[3]当前我们的学生就学的目的并不都是为了知识,而是在谋求自身的发展。

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的产物,用来引导学生进入社会。但学生并不是完全被动的。青年们往往会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来回应成年人和以往的这些知识、经验体系。他们所扮演的不是一个理性的学术主义者,而是一个积极的社会人角色。

中学阶段的年轻人正在经历一个叛逆期,在巨型中学这种机械的工厂环境中,叛逆期是被强行压制的,断不能丝毫倾泄,绝大多数教师和父母是不知道学生们真正思考和需要的是什么。年轻人被灌输的思想就是获取一张大学的“门票”,即使付出多大代价也义无反顾。

这种对学生的来自学校、家长的管理基本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与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管理,更不要说学生内在的自我管理和提升了。

2、教师的角色扮演与管理

教师是年轻一代的培育者,是传递和传播人类知识的专职人员,同时也是知识的生产者。教师在教学的活动扮演者多方面的角色:家长人、朋友或知己、授业者、管理者、研究者等。尤其在中学阶段,在我国现实的基础教育高中教学阶段,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某种程度上决定学生一生的角色。教师需要基于这些青春叛逆期和成人化过程中的青少年以引导和促进,面对的诸如知识的促进、情感的促进、理性的促进、自我发展的促进。

在超级中学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就更加重要了。这里的教师有两种,一种是学科教师,一种是班主任。超级中学中的学科教师教学任务是非常沉重的,可能是几个班。这种情况下学科教学还要处于一种异常艰辛的竞争之中。教师们只得去超额完成教学任务,大量的试卷也就不足为奇了。此时教师扮演的完全只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传递的是解题的方法技巧,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实践证明,许多所谓的“差班”“乱班”在优秀的班主任的带领下可以转变为“好班”“优秀班集体”。以毛中为例,这里的8000余学生是补习生,不乏有发挥失常的“优等生”和本来就差的“差等生”,但他们都同样压力如山面对高考。这对班主任要求极高。一方面班主任需要组织安排班集体的教学任务,完成班集体的学习计划,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这些高考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心理辅导。

优秀的班主任应该也是一个管理者的角色,要能够班集的整体激励,照顾到可能出现的非正式学习群体,善于利用各类竞争来促进学习,也要做好个别学生工作,培养典型,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里边并不仅仅是教室环境,还是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

3、校长的角色扮演与管理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阶层,在我国实行的是基层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的办学理念、领导风格是尤其重要的。一个优秀的校长是内外兼顾,能够上下同心的,并且通过自上而下的官僚从属关系来实施领导和控制。

在超级中学,校长领导着几千甚至数万的师生学习、生活和发展。首先对于学生来说,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保证学生的安全环境是必须的。校长需要协调学校内外的事务,诸如校内校区建设、环境清洁,校外与居民和政府协商关于校园周围安全管理等。我们所看到的超级中学,其学校规模的扩大带来的更多不确定因素:学校周围安保、学生外寝安排问题等等;

其次,校长作为学校法定人,应该对学校负责,维护学校形象,尤其在学校有困难的时候,在教育的范围内予以学校最便捷的通道使之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

其三,校长的课程领导任务。课程领导是要求校长对课程有关内容,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实施等多方面的认识,以便于对课程提出高屋建瓴式的建议,发挥其“教育者”、“领导者”、“行政者”的角色。不过,对于这些超级中学来说,校长的作用却在于行政领导和经济作用,对于教学实践和课程实施管理也许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考虑。

未来的几年内超级中学这一现象必将继续保持甚至可能愈演愈烈。这就需要校长的作用托马斯・J・瑟吉奥万尼在他的书中说明了一种由唐纳森(Donaldson,2001)提出的领导“三支流”,包括“合作关系”、“共同目的”、“共同行动”的模式,可能给予超级中学校长帮助。

三、学校管理的人文关怀

谈到管理人们自然联想到的是一条条的管理条例和管理体制,但是在学校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包含着育人的思想与要求,完全依靠制度化的管理是对教育的戕害。因此,笔者在这里提倡具有人文关怀的学校管理,以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来实施管理。

我们谈到的人文精神、人本主义有一个中心“人”,学校管理的过程需要让管理为人服务、适应师生发展的需求,是制度符合教学的过程,这是教育管理的“哥白尼式革命”。

超级中学的管理问题需要从学校教育利益相关人士进行制度建设,发挥教师、学生的主体作用,满足教师合理要求,并以教师的学术魅力和师德光辉影响学生;同时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学生自主自由学习,以好学求知、探索创新的精神鼓舞和吸引教师。以管理制度条例为刚,以师生相互信任为柔,刚柔相济。

四、结语

中学管理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保证。在超级中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教育现象下,教育的管理更是教育各方的共同责任,学校管理与教师、学生发展息息相关,人文精神深入的管理可以有更多的关怀。超级中学的管理会有所跃升,这一教育 “畸形儿”终有一天得以矫正。

参考文献:

[1] 熊国英.一言难尽的“高考工厂”[J].江西教育,2015,13:20-22.

[2] 杨 琳.“超级中学”现象:基于教育均衡发展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13,12:112-114.

第7篇

关键词:感化转化优化后进生

在《教育大辞典》一书提到:“后进生”是指思想品德发展上距离教育目标的要求较远,在思想行为上存在较多的缺点,落后于一般同学的学生。后进生的表现不仅是学业成绩差,更主要的是品德不良。他有较大的影响力,通常是一班之“王”、一校之“霸”,是班主任顺利做好工作的对立面,可以说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另外,对不同性质的学校,其后进生的特点也有较大的不同。职业中学的后进生最大特点是年龄将近成年,有自己相对固定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如何帮助、转化这些后进生,是我们每一个班主任所面临的课题。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之一,也是班主任感到最棘手的问题。

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使我真切体会到对职中后进生的教育要循序渐进,即要遵循“感化—转化—优化”的系统强化管理程序,才能使后进生教育工作取得成效。

一、感化——舍得“感情投资”

在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如果学生对老师抱有好感,也就是持有欢迎的趋向和态度时,他就会非常乐意地听从老师的教诲,乐意去完成教师所交给的任务。哪怕遇到多大的困难,也不退缩。反之,就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效果。从心理机制的角度来分析,这是由于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所体验到的情感不一样。前者,学生体验到了欢乐、被人信任等肯定的情绪,而后者,则是抑郁、颓靡等否定性的情绪。由此可见,情感因素与后进生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教师在转化过程之中,要特别注意以心交心,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教育后进生的关键是理解、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这同时也是对教育者情感和态度的考验。后进生通常表现为精力旺盛而又无法专心学习,思想活跃而又任性好动,对班集体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有一定危害。由于他们是“双差”生,他们日常的行为表现往往与教师的要求、班级日常规范产生矛盾,导致过分的自尊心理和行为。班主任在教育转化后进生时,一定要避开这种尖锐的心理锋芒,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侮辱他们的人格。了解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增加“感情投资”。要从真心实意建立和培养感情入手,亲近他、关心他、了解他,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好朋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现他自己的闪光点,而闪光点就是施教的支点,用自己火热的心去温暖后进生那冷却的心,使他们在班主任充分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我曾有一个高二班的学生伍佳威,他高一时是全校有名的差生,曾与门卫动过武,并和科任老师发生过多次顶撞。我刚接到班时就想办法去接近他,发现他较喜欢踢球,就多次去足球场上陪他踢球,累了就帮他买一瓶水,坐在球场上边饮水边聊天。先是聊一些足球方面的事,慢慢成为他球场上的“球友”,次数多了他就把我当作生活上的朋友,开始聊一些学习和生活的事。

小伍说,他打门卫和老师顶撞只是想出名和发泄一些不满,“我心里很烦时总要爆发出来吧?否则憋在心里会闷死的!。”

我先点点头,表示理解,然后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你足球踢得那么棒,为何不想成为学校的‘球王’呢?同样可以出名,而且还可受表扬呢!而打架出名却只能使自己臭名远扬。每人都有烦恼,有烦恼时就在球场上跑几圈或踢一场球,或者找找老师同学谈心,这样烦恼将会大为减少啊!我非常愿意做你的知心‘哥们’。好吗?”

我们这一番交谈,不仅指出了他的不对,而且教会他如何去赢得他人的尊重。这样的交谈后来又进行了多次。当他感觉到老师确实是真心的爱他,并且爱得真,爱得深时,他冰冷的心开始融化,变得主动接近我。这就是成功“感化”的结果。在感化后进生的实践中,我深切地体会到情感因素在感化后进生中的巨大魅力。

二、转化——点燃学生头脑希望的火把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的确,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只要我们“雨”下得及时,“润物细无声”,就能改变班风、学风,就能转变差生,使他们茁壮成长。

“感化”后进生只是为我们转化后进生打下基础,“转化”后进生才是我们教育后进生的目的。有了我们前一步的“感化”工作,这些后进生都已成为我们班主任的生活和学习上的好朋友,班主任就可以制定相应班规制度来约束这些有进步的后进生,才能使其脱掉“后进”的帽子,向“好学生”迈进。

所以说,转化后进生要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首先应与全体科任教师形成共识,对差生应该采取“倾斜政策”,多关心、理解和帮助他们,促进他们尽快地转化。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是一般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其次,班主任在关爱多一点的基础上,分析后进生的心理因素,有的放矢采取措施,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般说,后进生主要是遇事不够理智,感情容易冲动,在失掉约束时容易行为失当而造成恶果。因此要教育后进生认识约束的重要性,学会约束自己,遇事要冷静,行为要讲分寸,要求他们做一个遵守纪律的人。再次,要进行制度约束,在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班上要加强考勤制度,杜绝后进生违反校规的机会。要求班内任课老师及一些优秀生协调配合,让他们多关心、指导后进生,帮助他们战胜自我、突破自我、重塑自我。最后,争取取得家长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做好坚强的后盾。这样,形成大、好、浓重的氛围,大大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

同时,对后进生进行转化时,不但要看到他原来的“后”,更重要是看到他现在的“进”,培养起自我发展的信心,不断地获得自我发展的力量,“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塔戈早在3000年前就发现了这一教育的真理。对于差生来说,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超过或代替他们自身发展的力量,教育的真正内涵就在于发展并培养这种力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鼓励他不断进步。

如我所带的班里有个名叫罗伟刚的后进生,在前面的感化阶段中,我动之以情,消除其戒备心理,尊重信任,唤起自尊心,晓之以理,增强其分辨是非的能力。在转化阶段,我主要创设情境,锻炼其意志,持之以恒,反复教育,巩固他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唤起他的集体归宿感,在多次的谈话中让他明白,他也是班里的一份子,也是班主任的一位学生,班里的规章制度也必须遵守。同时请各科任老师和家长一起配合和督促,不定期的向罗伟刚的家长反映罗伟刚近期的进步表现,争取得到家长的同步的鼓励和表扬,让罗伟刚在校和在家同样得到温暖。在前面的感化阶段我得知罗伟刚同学同样也喜欢一些体育运动,于是我在征得同学们的同意后,选举罗伟刚同学为我班的足球队队长。他带领班足球队向全校的班级发起挑战。我班的足球队由此成了学校的冠军。罗伟刚也被评上了学校“优秀运动员”,成了学校足球场上的名将。我趁热打铁,让足球场上的成功的喜悦感直接影响到他对学习和老师的态度,培养起他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从此罗伟刚变得专心学习起来,成绩也大有进步,期末还被评为学校的“优秀团员”。

当罗伟刚有稍有违纪的时候,我也决不姑息,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之中,对他批评和教育。因为罗伟刚同学已对我产生了真切的好感和信赖,对我的批评教育他就能比较诚恳地接受。因此浪子回头,摘掉“后进生”的帽子也就不奇怪了。

三、优化——适时固本调节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而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牢记教师的态度对后进生来说是升温则水,降温则冰,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只有持之以恒,反复教育,才能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这个过程也就是对后进生进行“优化”的过程。

实践证明,后进生先是被“感化”,后是得到“转化”,如果已“转化”的后进生得不到及时的“优化”,这样的转化是得不到持久的,也是不够牢固的。后进生的进步,一般都会出现反复。这是思想发展的规律。因为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反复发展的过程,不是直线上升的过程,而是曲折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为了稳固已有转化的后进生的思想发展就得优化他们,积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培养学习兴趣是优化后进生的关键所在。后进生的共性之一就是对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他们往往把学习看作一种负担,对所学学科感到枯燥无味。所以我们对后进生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上正确指导。

第8篇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的确,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只要我们“雨”下得及时,“润物细无声”,就能改变班风、学风,就能转变差生,使他们茁壮成长。

“感化”后进生只是为我们转化后进生打下基础,“转化”后进生才是我们教育后进生的目的。有了我们前一步的“感化”工作,这些后进生都已成为我们班主任的生活和学习上的好朋友,班主任就可以制定相应班规制度来约束这些有进步的后进生,才能使其脱掉“后进”的帽子,向“好学生”迈进。

所以说,转化后进生要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首先应与全体科任教师形成共识,对差生应该采取“倾斜政策”,多关心、理解和帮助他们,促进他们尽快地转化。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是一般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其次,班主任在关爱多一点的基础上,分析后进生的心理因素,有的放矢采取措施,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般说,后进生主要是遇事不够理智,感情容易冲动,在失掉约束时容易行为失当而造成恶果。因此要教育后进生认识约束的重要性,学会约束自己,遇事要冷静,行为要讲分寸,要求他们做一个遵守纪律的人。再次,要进行制度约束,在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班上要加强考勤制度,杜绝后进生违反校规的机会。要求班内任课老师及一些优秀生协调配合,让他们多关心、指导后进生,帮助他们战胜自我、突破自我、重塑自我。最后,争取取得家长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做好坚强的后盾。这样,形成大、好、浓重的氛围,大大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

同时,对后进生进行转化时,不但要看到他原来的“后”,更重要是看到他现在的“进”,培养起自我发展的信心,不断地获得自我发展的力量,“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塔戈早在3000年前就发现了这一教育的真理。对于差生来说,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超过或代替他们自身发展的力量,教育的真正内涵就在于发展并培养这种力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鼓励他不断进步。

如我所带的班里有个名叫罗伟刚的后进生,在前面的感化阶段中,我动之以情,消除其戒备心理,尊重信任,唤起自尊心,晓之以理,增强其分辨是非的能力。在转化阶段,我主要创设情境,锻炼其意志,持之以恒,反复教育,巩固他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唤起他的集体归宿感,在多次的谈话中让他明白,他也是班里的一份子,也是班主任的一位学生,班里的规章制度也必须遵守。同时请各科任老师和家长一起配合和督促,不定期的向罗伟刚的家长反映罗伟刚近期的进步表现,争取得到家长的同步的鼓励和表扬,让罗伟刚在校和在家同样得到温暖。在前面的感化阶段我得知罗伟刚同学同样也喜欢一些体育运动,于是我在征得同学们的同意后,选举罗伟刚同学为我班的足球队队长。他带领班足球队向全校的班级发起挑战。我班的足球队由此成了学校的冠军。罗伟刚也被评上了学校“优秀运动员”,成了学校足球场上的名将。我趁热打铁,让足球场上的成功的喜悦感直接影响到他对学习和老师的态度,培养起他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从此罗伟刚变得专心学习起来,成绩也大有进步,期末还被评为学校的“优秀团员”。

当罗伟刚有稍有违纪的时候,我也决不姑息,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之中,对他批评和教育。因为罗伟刚同学已对我产生了真切的好感和信赖,对我的批评教育他就能比较诚恳地接受。因此浪子回头,摘掉“后进生”的帽子也就不奇怪了。

二、感化——舍得“感情投资”

在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如果学生对老师抱有好感,也就是持有欢迎的趋向和态度时,他就会非常乐意地听从老师的教诲,乐意去完成教师所交给的任务。哪怕遇到多大的困难,也不退缩。反之,就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效果。从心理机制的角度来分析,这是由于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所体验到的情感不一样。前者,学生体验到了欢乐、被人信任等肯定的情绪,而后者,则是抑郁、颓靡等否定性的情绪。由此可见,情感因素与后进生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教师在转化过程之中,要特别注意以心交心,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教育后进生的关键是理解、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这同时也是对教育者情感和态度的考验。后进生通常表现为精力旺盛而又无法专心学习,思想活跃而又任性好动,对班集体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有一定危害。由于他们是“双差”生,他们日常的行为表现往往与教师的要求、班级日常规范产生矛盾,导致过分的自尊心理和行为。班主任在教育转化后进生时,一定要避开这种尖锐的心理锋芒,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侮辱他们的人格。了解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增加“感情投资”。要从真心实意建立和培养感情入手,亲近他、关心他、了解他,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好朋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现他自己的闪光点,而闪光点就是施教的支点,用自己火热的心去温暖后进生那冷却的心,使他们在班主任充分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我曾有一个高二班的学生伍佳威,他高一时是全校有名的差生,曾与门卫动过武,并和科任老师发生过多次顶撞。我刚接到班时就想办法去接近他,发现他较喜欢踢球,就多次去足球场上陪他踢球,累了就帮他买一瓶水,坐在球场上边饮水边聊天。先是聊一些足球方面的事,慢慢成为他球场上的“球友”,次数多了他就把我当作生活上的朋友,开始聊一些学习和生活的事。

小伍说,他打门卫和老师顶撞只是想出名和发泄一些不满,“我心里很烦时总要爆发出来吧?否则憋在心里会闷死的!。”

我先点点头,表示理解,然后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你足球踢得那么棒,为何不想成为学校的‘球王’呢?同样可以出名,而且还可受表扬呢!而打架出名却只能使自己臭名远扬。每人都有烦恼,有烦恼时就在球场上跑几圈或踢一场球,或者找找老师同学谈心,这样烦恼将会大为减少啊!我非常愿意做你的知心‘哥们’。好吗?”

我们这一番交谈,不仅指出了他的不对,而且教会他如何去赢得他人的尊重。这样的交谈后来又进行了多次。当他感觉到老师确实是真心的爱他,并且爱得真,爱得深时,他冰冷的心开始融化,变得主动接近我。这就是成功“感化”的结果。在感化后进生的实践中,我深切地体会到情感因素在感化后进生中的巨大魅力。

三、优化——适时固本调节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而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牢记教师的态度对后进生来说是升温则水,降温则冰,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只有持之以恒,反复教育,才能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这个过程也就是对后进生进行“优化”的过程。

实践证明,后进生先是被“感化”,后是得到“转化”,如果已“转化”的后进生得不到及时的“优化”,这样的转化是得不到持久的,也是不够牢固的。后进生的进步,一般都会出现反复。这是思想发展的规律。因为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反复发展的过程,不是直线上升的过程,而是曲折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为了稳固已有转化的后进生的思想发展就得优化他们,积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培养学习兴趣是优化后进生的关键所在。后进生的共性之一就是对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他们往往把学习看作一种负担,对所学学科感到枯燥无味。所以我们对后进生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上正确指导。

如有个名叫吴志勇的后进生,原先他同老师和同学的关系都十分僵,经过我对他的“感化”、“转化”后,改善了同老师和同学的关系,老师同学也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他有点沾沾自喜了。我瞅准这个时机,及时对他进行“优化”教育。我利用周末带他去参观博物馆、名家画展,趁势引导他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正确的学习信念和明确学习目标,并结合实际协助他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同时常给他介绍知识的重要作用,介绍古今中外大器晚成的事例,让他树起学好的信心。通过补课、讲座、组织“一帮一、手拉手”等活动使学习尽快赶上来。当吴志勇同学一出现反复的苗头时,就用温和而严厉的目光提醒他,有好几次都使他惭愧地低下了头。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家长、其他科任老师和同学们的严格督促和帮助下,他逐渐有了学习自觉性,学习成绩有了可喜的进步。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所谓教育,应在于学校的知识全部忘光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也许今天后进生没有学到什么高深的知识,但总有一天会收获成果的。转化后进生的成功经验,使我深切体会到,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的目的和功用首先在于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和性格,其次在于发展智力、智能,培养人才。遵循教育规律,采用“感化--转化--优化”的系统强化管理程序,是后进生转优工作中强有力的教育手段。

[摘要]高校的扩大招生使普通高中热兴起,对本来已是招生难的职业学校,更是雪上加霜。职业学校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纷纷打开校门,降低招生条件,致使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后进生也相对较多,班主任如何去教育后进生,这不仅要求班主任要有一定工作经验,更是要班主任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与艺术。

关键词:感化转化优化后进生

第9篇

关键词:感化 转化 优化 后进生

在《教育大辞典》一书提到:“后进生”是指思想品德发展上距离教育目标的要求较远,在思想行为上存在较多的缺点,落后于一般同学的学生。后进生的表现不仅是学业成绩差,更主要的是品德不良。他有较大的影响力,通常是一班之“王”、一校之“霸”,是班主任顺利做好工作的对立面,可以说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另外,对不同性质的学校,其后进生的特点也有较大的不同。职业中学的后进生最大特点是年龄将近成年,有自己相对固定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如何帮助、转化这些后进生,是我们每一个班主任所面临的课题。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之一,也是班主任感到最棘手的问题。

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使我真切体会到对职中后进生的教育要循序渐进,即要遵循 “感化—转化—优化”的系统强化管理程序,才能使后进生教育工作取得成效。

一、感化——舍得“感情投资”

在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如果学生对老师抱有好感,也就是持有欢迎的趋向和态度时,他就会非常乐意地听从老师的教诲,乐意去完成教师所交给的任务。WWW.133229.COm哪怕遇到多大的困难,也不退缩。反之,就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效果。从心理机制的角度来分析,这是由于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所体验到的情感不一样。前者,学生体验到了欢乐、被人信任等肯定的情绪,而后者,则是抑郁、颓靡等否定性的情绪。由此可见,情感因素与后进生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教师在转化过程之中,要特别注意以心交心,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教育后进生的关键是理解、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这同时也是对教育者情感和态度的考验。后进生通常表现为精力旺盛而又无法专心学习,思想活跃而又任性好动,对班集体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有一定危害。由于他们是“双差”生,他们日常的行为表现往往与教师的要求、班级日常规范产生矛盾,导致过分的自尊心理和行为。班主任在教育转化后进生时,一定要避开这种尖锐的心理锋芒,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侮辱他们的人格。了解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增加“感情投资”。要从真心实意建立和培养感情入手,亲近他、关心他、了解他,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好朋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现他自己的闪光点,而闪光点就是施教的支点,用自己火热的心去温暖后进生那冷却的心,使他们在班主任充分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我曾有一个高二班的学生伍佳威,他高一时是全校有名的差生,曾与门卫动过武,并和科任老师发生过多次顶撞。我刚接到班时就想办法去接近他,发现他较喜欢踢球,就多次去足球场上陪他踢球,累了就帮他买一瓶水,坐在球场上边饮水边聊天。先是聊一些足球方面的事,慢慢成为他球场上的“球友”,次数多了他就把我当作生活上的朋友,开始聊一些学习和生活的事。

小伍说,他打门卫和老师顶撞只是想出名和发泄一些不满,“我心里很烦时总要爆发出来吧?否则憋在心里会闷死的!。”

我先点点头,表示理解,然后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你足球踢得那么棒,为何不想成为学校的‘球王’呢?同样可以出名,而且还可受表扬呢!而打架出名却只能使自己臭名远扬。每人都有烦恼,有烦恼时就在球场上跑几圈或踢一场球,或者找找老师同学谈心,这样烦恼将会大为减少啊!我非常愿意做你的知心‘哥们’。好吗?”

我们这一番交谈,不仅指出了他的不对,而且教会他如何去赢得他人的尊重。这样的交谈后来又进行了多次。当他感觉到老师确实是真心的爱他,并且爱得真,爱得深时,他冰冷的心开始融化,变得主动接近我。这就是成功“感化”的结果。在感化后进生的实践中,我深切地体会到情感因素在感化后进生中的巨大魅力。

二、转化——点燃学生头脑希望的火把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的确,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只要我们“雨”下得及时,“润物细无声”,就能改变班风、学风,就能转变差生,使他们茁壮成长。

“感化”后进生只是为我们转化后进生打下基础,“转化”后进生才是我们教育后进生的目的。有了我们前一步的“感化”工作,这些后进生都已成为我们班主任的生活和学习上的好朋友,班主任就可以制定相应班规制度来约束这些有进步的后进生,才能使其脱掉“后进”的帽子,向“好学生”迈进。

所以说,转化后进生要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首先应与全体科任教师形成共识,对差生应该采取“倾斜政策”,多关心、理解和帮助他们,促进他们尽快地转化。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是一般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其次,班主任在关爱多一点的基础上,分析后进生的心理因素,有的放矢采取措施,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般说,后进生主要是遇事不够理智,感情容易冲动,在失掉约束时容易行为失当而造成恶果。因此要教育后进生认识约束的重要性,学会约束自己,遇事要冷静,行为要讲分寸,要求他们做一个遵守纪律的人。再次,要进行制度约束,在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班上要加强考勤制度,杜绝后进生违反校规的机会。要求班内任课老师及一些优秀生协调配合,让他们多关心、指导后进生,帮助他们战胜自我、突破自我、重塑自我。最后,争取取得家长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做好坚强的后盾。这样,形成大、好、浓重的氛围,大大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

同时,对后进生进行转化时,不但要看到他原来的“后”,更重要是看到他现在的“进”,培养起自我发展的信心,不断地获得自我发展的力量,“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塔戈早在3000年前就发现了这一教育的真理。对于差生来说,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超过或代替他们自身发展的力量,教育的真正内涵就在于发展并培养这种力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鼓励他不断进步。

如我所带的班里有个名叫罗伟刚的后进生,在前面的感化阶段中,我动之以情,消除其戒备心理,尊重信任,唤起自尊心,晓之以理,增强其分辨是非的能力。在转化阶段,我主要创设情境,锻炼其意志,持之以恒,反复教育,巩固他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唤起他的集体归宿感,在多次的谈话中让他明白,他也是班里的一份子,也是班主任的一位学生,班里的规章制度也必须遵守。同时请各科任老师和家长一起配合和督促,不定期的向罗伟刚的家长反映罗伟刚近期的进步表现,争取得到家长的同步的鼓励和表扬,让罗伟刚在校和在家同样得到温暖。在前面的感化阶段我得知罗伟刚同学同样也喜欢一些体育运动,于是我在征得同学们的同意后,选举罗伟刚同学为我班的足球队队长。他带领班足球队向全校的班级发起挑战。我班的足球队由此成了学校的冠军。罗伟刚也被评上了学校“优秀运动员”,成了学校足球场上的名将。我趁热打铁,让足球场上的成功的喜悦感直接影响到他对学习和老师的态度,培养起他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从此罗伟刚变得专心学习起来,成绩也大有进步,期末还被评为学校的 “优秀团员”。

当罗伟刚有稍有违纪的时候,我也决不姑息,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之中,对他批评和教育。因为罗伟刚同学已对我产生了真切的好感和信赖,对我的批评教育他就能比较诚恳地接受。因此浪子回头,摘掉“后进生”的帽子也就不奇怪了。

三、优化——适时固本调节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而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牢记教师的态度对后进生来说是升温则水,降温则冰,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只有持之以恒,反复教育,才能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这个过程也就是对后进生进行“优化”的过程。

实践证明,后进生先是被“感化”,后是得到“转化”,如果已“转化”的后进生得不到及时的“优化”,这样的转化是得不到持久的,也是不够牢固的。后进生的进步,一般都会出现反复。这是思想发展的规律。因为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反复发展的过程,不是直线上升的过程,而是曲折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为了稳固已有转化的后进生的思想发展就得优化他们,积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培养学习兴趣是优化后进生的关键所在。后进生的共性之一就是对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他们往往把学习看作一种负担,对所学学科感到枯燥无味。所以我们对后进生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上正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