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采风考察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传统民族服饰艺术采风的实施方法
对传统民族服饰艺术的认识,普遍的方式是,在现有的图书资料、画册图片、网络视频等阅读媒体认识、分析与研究; 在以往的采风过程中,也只是到一些少数民族的村寨拍些照片、画画速写,记录些少数民族的民间传说故事等等; 但仅是这些采风活动,对传统民族服饰的研究,探索其民族艺术深层次的精髓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作为课题研究的采风活动,不是一般性的采访,更不是只到民族地区的旅游观光,而是有针对性的选择采风内容、地点,深入到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的民族居住地,有方法、有步骤地,较为完整的服饰艺术考察,从而较全面地收集民族服饰的第一手资料。
1、采风路线、地点的选择与确定
在准备下乡采风前,要带着目的与任务地选择和确定采风地点和行进路线,也就是要收集什么素材,要到什么地方去,该地点有什么民族居住,服饰有什么特点等等,都要预先查找有关资料进行了解,否则,没有目的的随便走走,就有可能无法收集到所需的资料。因此,在接受到带采风课的老师,应当根据该班的专业方向及研究课题,选择和确定采风地点,如: 服装艺术设计的班级,进行苗、瑶、侗族的服饰考察研究课题,就应选择这些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聚居地的广西融水、三江、龙胜、金秀,贵州的凯里、雷山、施洞、黎平等地; 与此同时,也要选择好行进路线,在该路线上,根据时间安排,确定几个考察点,预定每个点的考察时间和考察内容,尽可能的做到时间紧凑、经济实惠; 并准备该考察地区地图,标定行走路线,从而确定考察目的地及考察路线。
2、考察前的准备工作
考察出发前,首先要组织学生查阅所考察地区少数民族的有关资料,对其历史概况、生活习俗、风土人情、、装饰艺术形态等作初步了解,这些了解,对考察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让学生知道所考察的内容中有哪些资料是要重点收集的,哪些是需要补充收集的; 其次是经费准备,根据考察的地点、路线、车船交通情况、吃住情况等作经费预算。另外,对该班级学生作以小组为单位的考察分组( 以 3—5 人为一组) ,指定组长负责; 同时,组织一个由 2—3 人组成的先遣组,负责车( 船) 交通及住宿的联系与安排,指定班生活委员负责经费的收支与管理,领取或采购必备的药品和生活用品。再者,对全班进行下乡采风的安全及纪律教育,强调各项规定与注意事项,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是完成采风任务的重要保障。
3、采风考察的实施方法
采风考察的具体实施,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对民族地区的州、县的民族、民俗博物馆馆藏民族服饰资料的参观考察; 二是深入民族村寨对民族服饰资料的收集与考察,这些考察要确实做到具体、细致,对收集的资料,要力求完整和准确;由于民族服饰的类型较多,因此,应以每件( 套) 的服饰的分类进行小组负责制,同时每小组的同学,每人负责一项具体任务; 如对某一苗族女装服饰的考察为例:第一组( 5 人) : 负责头、项、胸饰的考察: 组员一,负责拍照( 一般是用数码相机) ; 组员二,负责摆放银饰,协助拍照; 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服饰的各部位的数据; 组员四,协助测量服饰; 组员五,负责记录数据和有关调查、采访的资料。第二组 5 人: 负责衣服类的考察: 组员一,负责拍照( 一般是用数码相机) ; 组员二,负责摆放衣物( 上衣、裙、裤等) ,协助拍照; 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服饰的各部位的数据; 组员四,协助测量服饰,记录数据; 组员五,负责画出个衣物的款式样式图并标记各部位数据,记录有关调查、采访资料。第三组( 5 人) : 负责服饰材料的织造、蜡染、刺绣工艺的考察: 组员一,负责拍照( 一般是用数码相机) ; 组员二,负责摆放物品,协助拍照; 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所考察的物品各部位的数据; 组员四,协助测量; 组员五,负责记录数据和有关调查、采访的资料。第四组( 4 人) : 负责银饰铸造、打造、雕花、镶嵌等制作工艺: 组员一,负责拍照( 一般是用数码相机) ; 组员二,负责摆放银饰,协助拍照; 组员三,负责用测量银饰的各部位的数据; 组员四,负责记录数据、制作步骤和有关调查、采访的资料。第五组( 4 人) : 负责服饰的装饰图形( 图案) 的考察: 组员一,负责拍照( 一般是用数码相机) ; 组员二,负责摆放图形物品,协助拍照; 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图案的各部位的数据;组员四,负责记录数据和有关图形的调查、采访的资料。在考察的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各组员进行机动轮换。各组在考察时,如时间较紧迫的情况下,应注重抓主要部分的先行完成,余下的细节可作粗略记录,在后期整理资料时凭记忆和参考照片补充完善; 同时,也要注意记录各服饰的穿戴方法。
采风过程中的教、学互动
采风的教学实践,是教师教授方法与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认识和掌握这一方式、方法的过程,两者的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才能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p#分页标题#e#
1、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采风教学,是课堂式教学的野外延伸。教室中的理论学习与研究,是学习前人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总结,只是在理论层面的理解与认识; 通过采风实践教学,深入到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生活气息的环境中,使得师生以较高的积极性、聚集较大的激情投入该教学实践中,感受新的服饰文化氛围和获取新的服饰知识,以愉快的心情置身于采风实践里,教学气氛轻松、活跃,真可谓寓教于乐。这一方式,也是众多师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
2、灵活的教学方法
课堂的教学,通常是学习理论和研究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 而采风实践,是在对新的艺术形式的接触性研究,从而获取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也是丰富和提升理论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教,则注重方法的传授、在把握好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机动地安排实践和灵活实施每一个步骤,充分发挥教学的灵活机动性,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 学,则以确实了解和掌握采风所获取的新知识和研究方法为目的,在教师的统筹安排下,灵活地实施考察环节。采风实施中,方法的灵活多样,师生相互配合、组与组的分工合作,组员与组员间的互相协调,共同完成采风任务,是集体主义和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
3、教、学的相互促进
采风教实践学,一方面是学生在民族生活中,感受到民族服饰艺术的特殊魅力,并从中学习优秀的传统民族服饰艺术文化,更重要的是从中掌握学习和研究民族服饰艺术的方式方法; 这一方法,也将会影响和启发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对其他领域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另一方面,也将促进教师在同样感受民族艺术瑰宝的同时,从中学习到传统民族服饰的更深层次的服饰艺术和文化内涵,对促进教师对民族文化研究与运用的科研创作起到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也将为今后传统民族服饰艺术的考察、研究与运用,探索新的采风方法而提供实践基础。
采风资料的后期整理
资料的收集,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于今后的艺术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当面对采风收集回来的一大批资料时,有必要进行整理和保存的一系列工作,以便今后的查阅和调用。
1、资料的分类整理
按民族名称或支系名称的不同服饰分类: 采风收集的有多个少数民族服饰资料的,应按有主次的排序,同时,男装、女装、童装也要实行分类,盛装与日常装也要进行分类; 同一民族有不同支系的不同服饰,也要作分类整理。按每套服饰的衣服、配饰分类: ( 1) 衣服类: 有上衣、裙( 裤) 、绑腿等。将图片、款式图及测绘数据、采访资料均按秩序排列。( 2) 银饰类: 有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镯等。( 3)服饰材料染、绣工艺类: 有蜡染、刺绣、织造等。( 4) 装饰图案类: 有崇拜图腾纹样、植物纹样、动物纹样等。同时,传统民族服饰的图案装饰十分丰富,如帽饰图案、衣领图案、胸襟图案,背部图案、袖饰图案、裙摆图案、腰带图案、绑腿图案、鞋饰图案等。对这些图案,运用 PS 软件进行抠图,将单纯的图案从服装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图形单元,以方便今后的设计运用。
2、文献材料整理
文献材料,是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 在采风后期的文献资料的整理中也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民族史料: 有关该民族的起源、迁徙、、生活习俗及发展简况。( 1) 服饰的发展变化。( 2) 服饰现状。( 3) 民族的神话传说与故事等。
3、总结、撰写考察报告
关键词:民族艺术;服饰;考察;教学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突出民族特色的艺术教学,是我院办学的努力目标,在各学科课程的设置中,均有一定比重地安排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采风收集及运用设计的课时;这一措施,一方面,有效地促进师生对传统民族艺术的深入认识,另一方面,为发掘、研究、保护和发展我国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作出实际贡献。
传统民族、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承形式,从其服饰形态上看,在历经漫长的历史变更后使得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颇为壮观;在西南少数民族的各个节日里,如:苗族的苗年节、吃新节、芦笙节、姐妹节、鼓臧节,侗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的盘王节等,均能看到节日盛装中的华丽服饰,精美的蜡染、精致的刺绣工艺及其独特的装饰艺术形态,均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一、传统民族服饰采风研究的必要性
传统民族服饰,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变更和劳动生活中,根据民族自身的生活环境及文化传承所产生的服饰形式。一般分为便装与盛装,便装却为日常生活劳作中穿着,盛装即是在民族重大节日盛会、婚礼庆典等场合穿着,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多为盛装,由于其穿着的时间性,这就给我们的采风活动必须要考虑其节日的时间安排。因为当今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在日常生活中已较少穿着,其原因是现代时尚流行服饰对新时代青年的着装有着极大的影响,这对于已渐渐走出大山的少数民族青年也不例外,他(她)们在电视信息、外出务工、上学等的方面,逐渐接受了新的时尚着装理念,而对本民族的传统服饰在日常生活的穿用已不注重;在许多的苗寨、侗寨、瑶寨里平时很少看到青年人穿着其民族服装的,只有在他们的节日里才能看到载歌载舞的身着盛装的人们,展示其华丽的民族服饰。这些华丽的服饰里有精美的刺绣、独特的蜡染工艺和华美的配饰艺术,均蕴含着宝贵的现代服饰创新运用的艺术元素。
由于民族开放与融合,许多少数民族的生活观念也渐渐被“汉化”。他们所居住的木楼已渐变为水泥砖房,其穿着的棉麻纺织土布也逐渐被时尚的“牛仔布”所代替,其具有民族特色的银项圈也更换为时尚的钻戒、项链……这种现象的延续,意味着再过十几乃至几十年后,是否会使得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族艺术丢失更多甚至完全消失;因此,发掘和研究、保护和挽救、传承和发展传统民族艺术是当今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民族艺术的采风、考察研究,正是这一任务的具体实践。
从现代设计的趋势上看,民族艺术元素的运用在现代设计领域上得以广泛的运用。西方艺术形态的引入和发展,所注重的是现代艺术元素的研究和运用,所体现的是以西方艺术元素的现代构成成果。在历经一定设计阶段的探究后,世界各地的设计师们已开始把目光注视到民族艺术元素的设计运用上,也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其成功代表作品如:我国著名服装设计师吴海燕的设计作品“鼎盛时代”、张肇达的“紫禁城”、“西双版纳”等等,这些作品均具有时代性又富有民族性,是当代服装设计的优秀作品。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具有丰富的民族服饰艺术元素;但在年轻的大学生中,对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认识需要加强,在学习、研究中丰富和发展民族艺术。因此,民族艺术的实地考察与研究,对培养现代设计人才,弘扬、发展民族艺术具有重大意义。
二、传统民族服饰艺术采风的实施方法
对传统民族服饰艺术的认识,普遍的方式是,在现有的图书资料、画册图片、网络视频等阅读媒体认识、分析与研究;在以往的采风过程中,也只是到一些少数民族的村寨拍些照片、画画速写,记录些少数民族的民间传说故事等等;但仅是这些采风活动,对传统民族服饰的研究,探索其民族艺术深层次的精髓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作为课题研究的采风活动,不是一般性的采访,更不是只到民族地区的旅游观光,而是有针对性的选择采风内容、地点,深入到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的民族居住地,有方法、有步骤地,较为完整的服饰艺术考察,从而较全面地收集民族服饰的第一手资料。
1、采风路线、地点的选择与确定
在准备下乡采风前,要带着目的与任务地选择和确定采风地点和行进路线,也就是要收集什么素材,要到什么地方去,该地点有什么民族居住,服饰有什么特点等等,都要预先查找有关资料进行了解,否则,没有目的的随便走走,就有可能无法收集到所需的资料。因此,在接受到带采风课的老师,应当根据该班的专业方向及研究课题,选择和确定采风地点,如:服装艺术设计的班级,进行苗、瑶、侗族的服饰考察研究课题,就应选择这些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聚居地的广西融水、三江、龙胜、金秀,贵州的凯里、雷山、施洞、黎平等地;与此同时,也要选择好行进路线,在该路线上,根据时间安排,确定几个考察点,预定每个点的考察时间和考察内容,尽可能的做到时间紧凑、经济实惠;并准备该考察地区地图,标定行走路线,从而确定考察目的地及考察路线。
2、考察前的准备工作
考察出发前,首先要组织学生查阅所考察地区少数民族的有关资料,对其历史概况、生活习俗、风土人情、、装饰艺术形态等作初步了解,这些了解,对考察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让学生知道所考察的内容中有哪些资料是要重点收集的,哪些是需要补充收集的;其次是经费准备,根据考察的地点、路线、车船交通情况、吃住情况等作经费预算。另外,对该班级学生作以小组为单位的考察分组(以3—5人为一组),指定组长负责;同时,组织一个由2—3人组成的先遣组,负责车(船)交通及住宿的联系与安排,指定班生活委员负责经费的收支与管理,领取或采购必备的药品和生活用品。再者,对全班进行下乡采风的安全及纪律教育,强调各项规定与注意事项,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是完成采风任务的重要保障。
3、采风考察的实施方法
采风考察的具体实施,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对民族地区的州、县的民族、民俗博物馆馆藏民族服饰资料的参观考察;二是深入民族村寨对民族服饰资料的收集与考察,这些考察要确实做到具体、细致,对收集的资料,要力求完整和准确;由于民族服饰的类型较多,因此,应以每件(套)的服饰的分类进行小组负责制,同时每小组的同学,每人负责一项具体任务;如对某一苗族女装服饰的考察为例:
第一组(5人):负责头、项、胸饰的考察:组员一,负责拍照(一般是用数码相机);组员二,负责摆放银饰,协助拍照;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服饰的各部位的数据;组员四,协助测量服饰;组员五,负责记录数据和有关调查、采访的资料。
第二组5人:负责衣服类的考察:组员一,负责拍照(一般是用数码相机);组员二,负责摆放衣物(上衣、裙、裤等),协助拍照;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服饰的各部位的数据;组员四,协助测量服饰,记录数据;组员五,负责画出个衣物的款式样式图并标记各部位数据,记录有关调查、采访资料。
第三组(5人):负责服饰材料的织造、蜡染、刺绣工艺的考察:组员一,负责拍照(一般是用数码相机);组员二,负责摆放物品,协助拍照;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所考察的物品各部位的数据;组员四,协助测量;组员五,负责记录数据和有关调查、采访的资料。
第四组(4人):负责银饰铸造、打造、雕花、镶嵌等制作工艺:组员一,负责拍照(一般是用数码相机);组员二,负责摆放银饰,协助拍照;组员三,负责用测量银饰的各部位的数据;组员四,负责记录数据、制作步骤和有关调查、采访的资料。
第五组(4人):负责服饰的装饰图形(图案)的考察:组员一,负责拍照(一般是用数码相机);组员二,负责摆放图形物品,协助拍照;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图案的各部位的数据;组员四,负责记录数据和有关图形的调查、采访的资料。
在考察的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各组员进行机动轮换。各组在考察时,如时间较紧迫的情况下,应注重抓主要部分的先行完成,余下的细节可作粗略记录,在后期整理资料时凭记忆和参考照片补充完善;同时,也要注意记录各服饰的穿戴方法。
三、采风过程中的教、学互动
采风的教学实践,是教师教授方法与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认识和掌握这一方式、方法的过程,两者的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才能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1、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采风教学,是课堂式教学的野外延伸。教室中的理论学习与研究,是学习前人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总结,只是在理论层面的理解与认识;通过采风实践教学,深入到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生活气息的环境中,使得师生以较高的积极性、聚集较大的激情投入该教学实践中,感受新的服饰文化氛围和获取新的服饰知识,以愉快的心情置身于采风实践里,教学气氛轻松、活跃,真可谓寓教于乐。这一方式,也是众多师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
2、灵活的教学方法
课堂的教学,通常是学习理论和研究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而采风实践,是在对新的艺术形式的接触性研究,从而获取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也是丰富和提升理论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教,则注重方法的传授、在把握好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机动地安排实践和灵活实施每一个步骤,充分发挥教学的灵活机动性,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学,则以确实了解和掌握采风所获取的新知识和研究方法为目的,在教师的统筹安排下,灵活地实施考察环节。采风实施中,方法的灵活多样,师生相互配合、组与组的分工合作,组员与组员间的互相协调,共同完成采风任务,是集体主义和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
3、教、学的相互促进
采风教实践学,一方面是学生在民族生活中,感受到民族服饰艺术的特殊魅力,并从中学习优秀的传统民族服饰艺术文化,更重要的是从中掌握学习和研究民族服饰艺术的方式方法;这一方法,也将会影响和启发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对其他领域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另一方面,也将促进教师在同样感受民族艺术瑰宝的同时,从中学习到传统民族服饰的更深层次的服饰艺术和文化内涵,对促进教师对民族文化研究与运用的科研创作起到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也将为今后传统民族服饰艺术的考察、研究与运用,探索新的采风方法而提供实践基础。
四、采风资料的后期整理
资料的收集,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于今后的艺术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当面对采风收集回来的一大批资料时,有必要进行整理和保存的一系列工作,以便今后的查阅和调用。
1、资料的分类整理
按民族名称或支系名称的不同服饰分类:采风收集的有多个少数民族服饰资料的,应按有主次的排序,同时,男装、女装、童装也要实行分类,盛装与日常装也要进行分类;同一民族有不同支系的不同服饰,也要作分类整理。
按每套服饰的衣服、配饰分类:(1)衣服类:有上衣、裙(裤)、绑腿等。将图片、款式图及测绘数据、采访资料均按秩序排列。(2)银饰类:有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镯等。(3)服饰材料染、绣工艺类:有蜡染、刺绣、织造等。(4)装饰图案类:有崇拜图腾纹样、植物纹样、动物纹样等。同时,传统民族服饰的图案装饰十分丰富,如帽饰图案、衣领图案、胸襟图案,背部图案、袖饰图案、裙摆图案、腰带图案、绑腿图案、鞋饰图案等。对这些图案,运用PS软件进行抠图,将单纯的图案从服装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图形单元,以方便今后的设计运用。
2、文献材料整理
文献材料,是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在采风后期的文献资料的整理中也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民族史料:有关该民族的起源、迁徙、、生活习俗及发展简况。(1)服饰的发展变化。(2)服饰现状。(3)民族的神话传说与故事等。
3、总结、撰写考察报告
总结是每次课程后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每位师生在该课程的教学体会与心得,有了总结,才能检测到每位学生在课程中都学到什么,了解到什么,还有哪些不足之处等。因此采风总结,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以撰写考察报告为总结形式。
关键词:采风;实践教学;民间音乐;传承
采风,在我国古代主要是指采集民歌,也包括民谣、谚语等。采风活动可以追溯至三千年前的周代,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就是一部采风得来的民歌总集。隋•王通《中说•问易》曰:“诸侯不贡诗,天子不采风,乐官不达雅,国史不明变,呜呼,斯则久矣,《诗》可以不续乎!”可见我国的采风活动起源之早,历史之悠久。这种传统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延续中一直中断没有。“五四”后,“采风”的含义扩大了,它泛指采集一切民间的神话、传说、歌谣、故事、谚语、小戏、说唱、谜语等口头创作和风俗。到了现代,其他民间文学艺术种类的现场采访也都称之为采风。
多年来,我国高校音乐专业为了开阔学生艺术视野,增加学生民间音乐文化的积蕴,普遍在实践教育课程中开设了田野采风内容。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到考察对象锁处的生活环境中去,了解特定区域民族的原始自然的生活状态,考察、学习和感受民族民间音乐,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底蕴,增加社会生活体验,田野采风已成为高校音乐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艺术实践教育内容。
一、田野采风的实践教学性质
实践教学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的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不可缺少的方面。田野采风作为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一个内容,它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民间音乐,在了解、学习和收集民族民间音乐的过程中,感触、体验和认识其中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我国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孕育和形成了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有在人类衍育、发展过程中与生来的情感文化,有在生产与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劳作文化,有在社会融合与民间交往中形成的社交文化,也有对自然现象与各种灾难迷惑不解而产生的宗教文化。音乐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最普遍的文化形式,紧紧地依附和融合在这些社会民俗文化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这些根植于民间、积淀于历史中的珍贵民族文化财富,既保留了朴实而单纯的原始人文因素,又体现着凝重而精深的民族历史沉淀,它反映了当地民众独特的生活情趣、审美观点与精神品质,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系统地学习了现代音乐理论体系,掌握了音乐学科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田野采风组织学生深入民间基层生活,通过接触色彩斑斓的民间音乐事象,体验原生态的民间音乐活动,领略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民间音乐文化特质,感受承载着源远流长的民间音乐的原生环境,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机会。学生在感受原生态民族民间音乐的同时,提高了民族文化修养,激发了艺术创作灵感。在采风中所收获的考察成果,必将成为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及开展科研的重要素材与题材。田野采风是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其收获也将是一笔有益学生终身的精神财富。从某种意义来看,田野采风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感情,甚至对他们艺术观念及民族文化认同思想的形成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田野采风活动的实施
我国疆域辽阔,各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信仰各有不同,其文化形态的存在与发展千差万别。一方面大多数民间音乐存在于各种社会生活与约定俗成的节庆活动中,具有很广泛的群众性与广场文化特征;另一方面在传播的方式上多数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特别是一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随着历史的推移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不少稀有乐种已经后继乏人,甚至濒临失传,其对采访进行有一定难度。因此,田野采风应首先对采风选题进行前期调研,制订周密的考察计划,让学生了解采风活动的目标、内容、作用和基本要求,通过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学生提高田野采风的调查采访能力、拍摄记录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只有坚持执着的求索精神、细致的工作态度,作好必要的物质准备,才能持有较好地完成采风任务。
(一)田野采风考察内容的选题
田野采风的目的,就是客观深入地考察、体验、了解和学习民间音乐文化。那么,在采风中考察什么内容,是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田野采风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民间音乐文化现象考察
民间艺术是民族的母体文化,是民间围绕着人类生存与发展主题产生的精神文明,是地方民族文化与审美意识得以传承的物质载体。人类远古时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求生,在与凶猛野兽的抗争中形成了强烈的群体意识,从原始部落狩猎捕获的狂欢到现代社会各种民俗活动的喧闹,无不体现了群娱群乐的广场文化特征。民间音乐文化现象主要是指在各种民间活动中,与音声有着直接联系的形式和内容。如民俗节庆活动中的歌会、歌节、歌圩以及各种民间艺术活动;各种民间宗族、家族仪式中的音声;各种寺庙、道观及民间宗教活动中的音声;各种农事,务工活动中的音声等。采风可从这些民间音乐文化现象的表现形式、进行程式,产生渊源、历史衍变、文化内涵、流传区域及传承方式等方面进行。
2.民间音乐文化形态考察
我国民间音乐艺术种类繁多,古往今来与人民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民族的传统,民族的文化,民族的审美,民族的风情。民间音乐文化形态就是指民间音乐艺术的类型,有演唱类、演奏类、舞态类、曲艺类以及综合艺术等种类。在演唱类民间音乐形态的考察中,主要了解其歌种特征及产生渊源,演唱形式及声部组合,旋律特点及曲式结构,演唱方法及传承方式,流传曲调及各种谱本等;在演奏类音乐形态考察中,主要了解其乐器种类及相关文化,乐器构造及演奏技巧,乐器产生或传入年代,乐种类型及组合形式、传统曲牌及流传曲谱等;其他艺术种类则是重点考察其民族文化内涵与民间音乐表现方面的艺术特征。
3.民间音乐文化载体考察
千百年来,由劳动人民创造的民间音乐,以绵绵不断的生命力跨越时空,代代相传,延续至今。承载着这些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民间音乐事象中的群体与个人,包括民歌演唱群体与歌手,民间音乐演奏乐社与乐手,民间歌舞表演群体与艺人,以及其他民间艺术种类表演群体与个人。田野采风应重点了解地方各种民间音乐表演组织的创办时间和背景,主要成员与活动方式,组织结构与活动内容,班社的艺术风格与表现特色,技艺特点与传承方式,收藏实物及音乐资料。民间艺人的采访主要了解其从艺历史及师承授徒情况,掌握技艺的门类及技艺特长,个人表演风格及艺术成就,主要历史贡献及社会影响,艺术生涯代表作及保留曲目,收藏传谱及艺术器具,重要演出与获奖情况等。
(二)田野采风的采访方式
强烈执着的求知欲望,敏锐科学的观察能力,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是田野采风的行为要求。只有不辞辛苦、不畏艰难深入采风地,真诚地以传统为师,进行认真细致的实地考察,才能获得真实、生动的第一手考察资料,达到采风活动的目标。
我敫髅褡宥嘧硕嗖实慕谇旎疃往往带有强烈的人文因素与浓厚的文化色彩,而最具民族与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就生成在这些民俗活动之中。集体考察是采风活动最常用的方式,它能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既节约经费又能获得最好的考察效果。学生身临其境,零距离地体验民俗活动的感人场面,感受乡土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更能体会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激励他们努力探索民间音乐的热情。
面对五彩缤纷的民间音乐文化,考察者的关注视线与兴趣是不一样的,要满足采风者的不同要求,小组采风是比较灵活的一种方式。可在总考察项目中分出若干子考察项目,进行分组并成立相应的组合机构,拟出子考察项目的采访内容与采访计划,达到深入探究、各得其所的采访目的,共同完成采风考察任务。
三、田野采风成果的整理与展示
经过田野采风,学生对民间音乐的了解与感受,对采访对象资料的采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要很好地整理与总结采风成果,以便今后的学习与研究使用,这是采风活动重要的后续工作,也是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教学成果的体现。
(一)采风资料的梳理与建档
采风资料的梳理与建档要经过整理资料和处理资料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整理采风现场采集的各种原始资料与档案;后一阶段将这些资料进行技术性处理,以便整理成终端性的档案材料。
民间音乐文化的文字资料是采风成果整理、建档的基础,包括采风中收集的原始材料及采访笔录资料。要按照民间音乐类型分门别类进行建档,并按乐种事件产生的年代、历史记载、社会背景、传承方式、发展现状进行整理和造册登记。对尚欠缺部分记录在案,以便日后再行补足。
民间音乐乐谱的收集是田野采风的重要内容,包括民间保存的乐谱手抄本、复印件和拍照图片。可根据乐种分经典曲目、一般曲目、失传曲目来整理,收集表格填写内容有乐种类别、记谱种类、演奏要求、采集地、流传区域、传谱人、抄本年代、收集人及收集时间等。在整理中尽可能将乐谱中的速度标记及各种演奏技巧符号重新订正并标注准确。为保证收集资料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使用音高测定器或电脑记谱软件进行测定和重新记谱。
田野采风中拍录的图片和音像也是珍贵的收藏资料,它客观地记录了采风的实况,特别对一些老艺人或濒临失传乐种的录音录像尤为重要。要注意整理音像资料的技术性问题,尽可能让这些珍贵的资料能够长期保存。可存放教学单位的资料室或电子阅览室,让更多的师生得以资源共享。如能长期持之以恒,势必成为学校甚至地方不可多得的地方民间音乐文化之库。
实物也是采风活动材料收集的内容,在民间音乐文化活动中使用的乐器、道具等都是采风实物采集的重要物品。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乐种与其特有的乐器是分不开的,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把乡土乐器原件收集上来,以供日后研究使用。如收集确有困难,也可详细了解其乐器构造、制作材料、制作方法,以便仿制。对采集的乐器、道具、服饰等实物应进行消毒、除霉、保洁,使之能长期保存。
(二)撰写民间音乐文化考察报告
认真做好考察总结是田野采风后续工作的重要任务。采风结束后,应按照采风计划上的具体内容,在认真整理采风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考察总结,其中包括总考察项目及子考察项目的总结。对民间音乐文化个案的考察分析,应从其民间音乐形态的历史与现状、传承与流变、挖掘与保护、发展与利用等方面的情况撰写考察报告,事件要求真实,数据要求准。对民间艺人个人调查可从其从艺生涯与艺术成就,社会影响与历史贡献进行专题考察报告。学生也可对采风活动的体会与收获进行总结,作为个人参加采风教学实践活动评价的依据。
(三)举行采风成果汇报展演
田野采风收集的资料经过整理后,以汇报展出的形式向广大师生展示,是一种很好的总结方式,一方面让参与者重新回顾采风活动过程,加固学生在采风中引发的民间音乐感受与情感;另一方面能扩大采风活动及收获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共享采风成果。将拍摄的各种采风照片整理编辑后,加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出版采风活动宣传版报;将采风中采集的民歌、民间舞蹈、民间器乐、民间曲艺等民间艺术,经过重新编排,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原生态地展示,使采风者通过自己的表演加固对民间音乐文化的感受,也让更多未能参与采风的师生分享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
四、田野采风的后续研究
(一)积极围绕采风题材开展科研活动
经过田野采风,许多关于民间音乐的问题必然会引起学生们的关注,其中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题材也会让他们萌发研究兴趣,因此,要引导学生田野采风结束后积极开展科研工作。音乐论文是音乐学术研究的主要载体,是传递和储存信息,传播与普及音乐研究成果,进行学术和技术交流的流通形式。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学术水平的提高,是通过论文的写作得以实现的。在田野采风活动中,学生零距离地接触民族民间文化,无论是民间音乐的表现艺术或文化内涵都在感动着他们,不少历史悠久、深藏民间的地方音乐需要人们去挖掘,去研究,因此,选择采风活动中引发的研究问题,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很有价值的题材。
(二)充分利用收集素材进行艺术创作
挖掘学生艺术潜质,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是高校音乐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音乐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构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采风活动结束后,学生把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带进专业课堂教学,将采风活动中采集的民间音乐素材充分应用到歌曲写作课程的实践中去,将会拓宽学生艺术创作的题材,激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感,使他们的音乐作品更加生动,更加富有民族气息,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我国许多民间艺术形式本来就是歌与舞联系在一起的,在歌中舞,在舞中歌是不少民族民间艺术的特点。经过田野采风,琳琅满目的民族舞蹈艺术还给学生的舞蹈学习与创作带来了新的动力。其鲜明的舞蹈特色、丰富的舞蹈语汇为专业舞蹈形体教学带来了艺术借鉴,也为师生的舞蹈创编带来了创作的启迪与题材的拓展。
结语
田野采风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四年大学生活中为数不多的走出校门、亲近大自然、触摸民间音乐文化的实践活动。它在拓展学生艺术视野、转变学生文化观念、树立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信念、加固对民族母体文化的认同、增强自身艺术素质与民族文化素质底蕴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田野采风给他们的大学生涯留下难忘的印象,使他们带着被唤起的全新信念走向未来的人生。田野采风活动也给高校实践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给音乐专业的学科建设与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动力,从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朝着学科专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袁静芳. 乐种学〔M〕.华乐出版社,1999年出版.
〔2〕廖群. 周代“采风”说的文物新证〔J〕.民俗研究,2002年02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体验式;活动周
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不断涌现出新颖的体系架构和灵活的课程实施形式。我们学校经过调研,决定在“齐鲁文化课程”上另辟蹊径。既然突出地方文化,为什么不可以走出书本,走进富有文化气息的山水名胜呢?古人尚且重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何不也让学生去亲近故乡的山水田园、名胜古迹、文化场馆,去身临其境地感受、体验呢?据调查,学生甚至家长,对家乡的政治经济了解不全,对于历史文化更是一知半解,只有不到50%的家长到过全市所辖的五区三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才做出了走出校园,走遍淄博的社会实践课程的设想,并在实施中逐步完善。
根据课程方案的设置要求,校本课程一般都是每周安排一节课,一学年为36~40课时,我们创造性地打破了这一限制,集中一周时间参与课程实践活动,既保证了课程课时总量,同时又能极好地协调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保证课程效果。这种集中的活动,便于组织,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家长也因为学生能四处走走看看,增长见识而十分满意。在确定了以“走遍淄博,探寻齐鲁文化”为内容,以“实践活动周”为形式的活动模式之后,我们着手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初步感知阶段
我们以班级为单位,提前一周布置自主探究学习任务,作为实践活动的开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对家乡各区县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民风民俗等内容进行收集整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民间采风、倾听家长或村居长者的讲述等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对各自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制作成诸如粘贴报、报告集等文字书面材料,更鼓励制作成PPT等形式进行直观地展示。与此同时,任课教师也要进行积极准备,每人详细地梳理一个区县的资料,制作成图文并茂的PPT课件。周一的课程表按照区县名称命名,分别安排张店区、临淄区、淄川区、博山区、周村区、沂源县和高青县、文昌湖度假区和高新区等七个板块,教师这时俨然成为各区县的“代言人”。课堂分三步完成,首先集中学习学校整理印发的材料;其次是由教师集中展示自己负责的某一区县的相关资料,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并制作的相关素材,并进行开放式的交流。在我们的实践中,教师都对学生收集的相关资料感到吃惊,因为很多甚至连教师也未曾听说,同时也为学生那种探究的热情、资料整理的细致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二、实践体察阶段
在接下来的四天时间,是学生真正的体验活动时间。根据周边区县的地理方位分布,我们设计了三条不同的路线:A线向南以淄川、博山、沂源为一线,分别选定蒲松龄纪念馆、淄川博物馆,博山的赵执信纪念馆、文姜祠广场、沂源博物馆、江北第一溶洞、齐长城遗址等景点,并在沂源县进行采摘活动;B线向东北历经临淄的中国足球博物馆、齐国历史博物馆、齐都古国遗址、桓台的王渔洋纪念馆、高青的引黄工程、黄河浮桥等景点;C线向西经过文昌湖度假区,到周村的古商城大街、淄博体育中心、高新区、山东理工大学、中国陶瓷馆、淄博博物馆等主要站点。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沿途经过的大型企业、重点国道省道、重要的地理地标性建筑、以及相关的地理历史背景等都由随车教师及时讲解。周五上午集中安排学生参观代表了齐鲁文化精髓的山东省博物馆。
整个活动过程,从中国最古老的头盖骨化石,到淄博现代的繁荣发展,从悠久的陶瓷文化到享誉世界的足球文化,从王渔洋到蒲松龄,从黄河岸边到齐鲁国界,走遍淄博,历经古今。这样的活动,对学生是全新的课程,丰富了阅历,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感受了家乡的秀美,领略了地域文化的魅力,那种以故乡为荣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总结提升评价阶段
外出探究活动于周五上午结束,周五下午返校后,学生进行总结交流,填写实践活动记录表。利用周末把活动中的感悟整理成考察报告的形式,在自己的空间、博客上。接下来的一两周时间,学生在网络上交流心得,把自己拍摄的照片起上一个靓丽的标题,在班级宣传栏办起了小小的摄影展。总结中,学生有太多的感慨:终于见到“母亲河”了;我们家乡原来有这么多的历史名人;这么多的中国第一、世界第一原来就在我们身边……有的家长这样说:我们四十多岁了,都没有机会走遍淄博各地,感谢学校和老师们给了孩子这次机会,孩子们归来的讲述让我们都知道了很多,学会了很多……在学校层面,组织了“探寻齐鲁文化”的图片展,优秀实践活动报告展等活动。同时,我们对每个学生在活动过程的表现进行评价,对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表彰。有效的评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让他们认识到这项活动作为“课程”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提高了课程实施的力度和效度,落实了课程的育人效果。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这样的实践类课程是课程体系建设中的有益探索,丰富了课程内涵、创新了课程实施模式。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善于创新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这种“另类”校本课程,是符合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的,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上做出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魏书生,陶继新.种好心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4.
我对青藏高原,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藏民族一直有种近乎“原乡”的情感。我也不清楚这种情感是从何时产生的。是在云南中甸至德钦采风的路上,司机康巴汉子扎西说要到冰瀑下给我们摘报春花的时候?还是在甘肃甘南草原调研时,戴上道吉草小姑娘做的格桑花环的时候?是在青海支教时,我的学生,15岁的藏族女孩专门给我唱起一首清亮的《在那东山顶上》的时候?或者是我在云雾中寻找卡瓦格博的峰顶,策马奔驰在纳帕海草原,在雨中的拉卜楞寺听喇嘛们虔诚诵经的时候?
对“他文化”的无限好奇,让我一次又一次来到有着独特民族宗教文化的青藏高原,对“他文化”的观察和书写是对“我文化”进行反思的绝佳途径。为此,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我就选择了用一部关于藏区的民族志新闻作品代替毕业论文,并两度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进行实地调研采访,记录了我国西部藏区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环境、文化变迁等问题。毕业至工作前的那个短暂夏天,我又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及建筑学院的同学一起到山南地区做了为期一个月的文化旅游规划。
在与藏民的历次交往中,他们的勤劳质朴和与人为善早已铭刻我心,我常常想着能为他们做些什么。从专业的角度看,问题在整个国际传播中的地位已无须赘述。无论是西方人以“东方主义”的视角对的“香格里拉式”建构,还是国内其他省区蜂拥而至的游客对所持的符号化想象,这似乎都并不能代表一个真实的。
由于之前的支教、调研和采访,我已走过和四省藏区,但由于时间所限都是浅尝辄止。对于曾经学习国际传播专业,如今又从事同样工作的我来说,急需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进入新华社工作以后,新入社的采编人员按规定要赴地方分社锻炼一年,我如愿来到了新华社分社。
临行前,我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导师李彬老师赠我《艽野尘梦》,这本追忆明末清初藏地之事的传记,也是关于百年军政、风俗民情及青藏高原人文地理的考察报告。自入学至毕业工作,“读书与行路”一直是他对我的要求。我亦希望在这一年走遍的每一寸土地。如今,从“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到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寒牧区那曲,从后藏政教文化中心日喀则到“的江南”林芝,都留下了我的足迹。
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闻人来说,在高原一年的工作生活是难得的经历:趟过冰河、爬过峭壁、穿越过有熊出没的原始森林;习惯了走8小时以上的“搓板”山路,习惯了在饥肠辘辘时啃风干牦牛肉拌糌粑。藏区的大山大河有着开阔胸怀的神奇魔力,即便夜晚蜷缩在漏雨的帐篷里,身下是凹凸不平的石头,但一抬眼望见银河纵贯夜空,就会感叹这是多么诗意的生活。与老一辈的高原新闻人相比,如今在高原采访的条件已是优越,有笔记本电脑和无线网卡帮助及时发稿,有越野车、帐篷睡袋、冲锋衣裤保证在野外的安全便捷。
《一年》的制片人书云曾说:“当文明人在无尽地追求贪欲和野心时,藏族人在与世隔绝的荒野上安享和平与喜乐,除了人类的本能以外,别无所求。”我在的一年,则见证了在城市化、现代化、全球化的浩荡之势下一些东西在悄然蜕变,或好或坏。
在采写的新闻常常以“第一”开头,第一座人行天桥、第一个主题公园、第一座CBD商务中心……藏族百姓在医疗、教育、就业、基本生活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全城供暖网络让高原的冬日不再苦寒,医保全覆盖让普通藏民和僧尼不再为医疗费而苦恼,立体交通网络的建立让这片曾经与世隔绝的高原与内陆省份的经济文化交流更为密切……然而,他们也同样面临现代化带来的挑战。
在偏远的农牧区,占总人口约80%以上的农牧民群体被卷入市场经济的大潮。在那曲牧区的一个小县城,满街的丰田越野车取代了曾经驮物的牛马,它们的主人是因采挖虫草而暴富的牧民。而该县的县委书记,却在为如何让他们合理利用虫草收入而犯愁。牧民普遍缺乏储蓄和理财观念,丰厚的虫草收入为他们酗酒、赌博和一次性消费提供了资本。在林芝鲁朗镇的一个山村,工布藏族村长叹息着山林中的绿绒蒿和红景天因为肆意采挖而数量剧减,一方面因为过去传统保护式的挖掘方式的淡去,一方面缘于药材收购商的大规模采购。
在一些旅游景区,一些藏族孩子见到你会大声说着“Hello”,而不是藏语或汉语。唐卡、佛教法器等传统文化也随着日渐膨胀的游客群体和消费需求而被包装成为文化消费符号销往世界各地。在拉萨八廓街,唐卡店铺遍地开花:逐利的商人们为了提升“产量”,把绘制唐卡的时间由几个月缩短至几周甚至几天,用普通颜料取代矿物颜料,却依旧标以高价。
值得庆幸的是,仍有很多人能在商业冲击之下恪守底线,努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因为媒体行业提供的便利,我得以在这近一年时间接触各行各业的人:文人、科学家、艺术家、政府官员、喇嘛、牧民、商人……就像翻开一本关于社会的百科全书。他们当中不乏理想主义者,在高原坚守数十年,竭力使这里变得更好。
大学艺术系教授丹巴绕旦通过举办唐卡艺术沙龙,号召唐卡艺人坚持传统,规范八廓街混乱的唐卡销售;鹰萨·罗布次仁撰写《的孩子》,为求学内地的学子发声,随后投身家乡的文化产业;藏戏团团长米玛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让古老的藏戏重焕生机;拉萨民间影像展汇聚了一批独立藏族电影人,用影像记录家乡的变迁;大学生村官王睿智,用微博助力家乡的村务建设和农产品销售……
目前艺术学院倡导的学院派艺术在文化价值观念上是单一的、欧化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也是单一的。民间艺术学科在中央美院的大力支持下,发展很快。尤其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把民间美术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文化体系及教学体系率先引入中央美院教学中。美术教育应该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接轨、与西方文化接轨、与民族民间艺术接轨。民间艺术学科在学院教育中的发展,涉及到艺术院校文化与艺术教育体系的扩展与整合。美术学院不仅要教西方的视觉价值体系,也要关注本民族自身的文化传统在大学艺术教育中的研究,实践、寻找一种符合这种艺术价值文化体系的教学方式。
我们想通过“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审美价值应用性研究”,明确高校就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学习园地,以青年为主体的大学,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传承、创造、发展的主体。随着老一辈艺人无声的故去,许多民族民间艺术也随之悄悄的消失。活态的民族民间艺术的消失是永远的,是不可再生的。整个社会对民族民间艺术的认识不够,缺乏抢救与保护资金,民族民间艺术原生态传承受现代社会冲击大。一个民族文化的创造力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基因发展基础上的,其实也是要靠青年群体参与的。所以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审美教育引入高校是至关重要的。
一、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研究目标:民族民间原生态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和最初形态,作为我国美术传统的主流,作为今天应该重点研究的,主要是指那些“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那些“自然形态”的东西,而不是经过专业工作者“取之”、“用之”后再创作的东西。作为大学教育——一个智能、知识、信息集合的现代基地,不了解本民族的现实、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存在,而只去学习西方文化,那么大学教育为社会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在能力实现上将受到怀疑。不是西方的月亮就比东方的月亮圆。文化既要多元化,更要本土化。只有保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精神上独立、成熟起来。
二、研究视角、途径
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具有持久的审美价值和永恒的魅力,在时间、空间上的一种独一无二的存在,在复制品、批量产品泛滥的今天保持着神圣性、权威性、不可复制性,从而更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研究价值、收藏价值。民间工艺美术的作者(生产者),往往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等条件,陶冶不同地域居住者的气质。地产的资源,提供了在那个地区产生特定作品的物质基础。各民族的风格习惯和文化传统,有着各自特殊的爱好方式和心理因素。
1)“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保护与调研”——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象一个大海,每个人来到乡间田野,都会发现许多令人激动的民族民间艺术。随着老一辈艺人无声的故去,许多民间艺术也随之悄然消失。活态的民族民间艺术的消失是永远的,是不可再生的。然而我国的民族民间艺术的现状并不乐观,整个社会对民族民间艺术的认识不够,缺乏抢救与保护资金,民族民间艺术原生态传承受现代社会冲击大。随着乌江流域民族原生态民俗旅游市场对民族民间艺术遗产无止境、廉价的滥开发,由于对民族民间原生态艺术价值认知肤浅,缺乏文化规划,对原生态文化艺术造成文化误导和原生态破坏。近期形式有所改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科院也在积极准备民族民间艺术方面的普查抢救工作。我们希望通过对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传统特色的村庄和民间工艺、民间艺人进行有计划的考察和采访,文字记录、拍摄照片、录音采访、收集实物资料等同步进行,积累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考察调研、采风的基础上,分门别类的加以整理、研究,进行个案分析,并写出考察报告。民间工艺文化生态保护的具体内容和措施:举办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民艺藏品展,目的也是在唤起年轻一代对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认识和兴趣。感受到民间文化的魅力,意识到民艺在民众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借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项工作中,表明传统文化的生态建设是需要全社会的重视才能完成的,如同自然生态保护一样,它是全社会的义务。如果能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唤起人们对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的重视。应该说比仅仅完成一项科研课题更有意义。
2)“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引入高校审美教育——在国家大范围推行基础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院有幸承担了“重庆市中学美术骨干教师市级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实施以及在基础美术教育教学的应用与实践进行了探索,根据重庆市大农村的现状,在“新课标”的精神下,结合地域特色,开发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资源,建设特色教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中央美术学院在国内高校率先将民族民间艺术正式、系统引入高等教育。标志着建国以来,真正开始了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把本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预示着更多与文化遗产相关新学科的延伸。目前中国民间美术史上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审美价值应用性研究几乎是片空白,地方志上有零星记载。随着电脑广泛应用,许多画家用电脑喷绘取代画笔,我们的学生一上装饰图案、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课程,只会想到用电脑做。提到外出写生只想到广西、陕西、云南丽江,而不想到乌江流域最具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的龚滩、龙潭等地。说明我们以往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宣传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的教育,本文想通过“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审美价值应用性研究”,如苗族服饰审美功能研究、乌江流域传统建筑审美意识、乌江流域民俗文物审美情趣、乌江流域民族服饰文化符号与文化内涵、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色彩的“情感”特征、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色彩的现代特征、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蜡染艺术装饰图案美学特征等应用性研究,将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引入高等教育,非美术专业学生可以选修,美术专业学生必修课。我们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让学生了解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辉煌的历史,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今后他们走到哪里,就可以将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带到哪里。唤起更多的人们对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