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服装市场营销计划范文

服装市场营销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服装市场营销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服装市场营销计划

第1篇

一、服装市场营销的来源与产生

服装市场营销的概念,它是从一般的市场营销的概念派生出来的。那么,要了解什么是服装市场营销,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通过市场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市场营销这个词早在19世纪就出现,到目前为止,仍有多种解释。早在1931年,美国市场协会定义委员会给市场营销下的定义是“市场营销是引导商品或劳务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或使用者手中的一切企业经营活动”。在这以后,美国不少市场营销学者都阐述了不同的理论观点。到了1985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又下了新的定义:“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组织)对思想(或主意、计策)、货物和劳务的构思、定价、促销和分销的计划和执行过程,从而创造达到个人或组织的目标的交换。市场营销是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提供满足这些需求的商品,并使企业实现最大利润。整个市场营销活动是以调查研究消费者需求开始,到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止的全过程”。从以上的诸多解释可以看出,市场营销的特定内涵,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我们在研究“市场营销”的含义时,可以理解为市场营销是较广的一个概念,它将随着企业生产活动和管理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市场营销是企业在多变的大市场环境中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企业对商品的销售目的。由此,我们从市场营销学的诸多理论中,可以概括出服装市场营销的理论,“服装市场营销是指服装企业对服装消费者的衣着生活方式的构想和研究,并对服装产品进行设计、生产、定价、销售,从而满足消费者的衣着需求和服务的整个过程及所有活动,以实现服装产品交换,谋求最大利润。服装市场营销同样要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从研究服装消费者需求开始,到实现和满足服装消费者需求结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服装产品的销路问题,达到服装市场营销的最终目标。

二、服装市场营销的特殊性及在服装业的地位

1.服装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加工和生产组织过程比较简单,开办一家服装加工厂,使用较少的资本就能运行。加上学习制作服装的技术简便易学,因此,相对劳动力比较密集。2.缺乏明显的经济规模效应。由于开始建厂时,投入固定资产少,加上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和赚取低廉的服装加工费,使得服装行业的效益并不明显。3.服装运营环节多,流程长。尽管服装本身的加工流程不长,但每当一件服装新款式的推出,往往涉及很多环节(如:纺纱、织造、印染甚至开发新型纤维生产等多种环节),从服装的设计、研制、生产、销售再到消费者手中所要消耗的时间与时装流行的短周期产生了尖锐的矛盾。4.服装市场流行周期短。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服装企业不断推陈出新的新型服装面料,使服装的流行季节呈缩短趋势。5.服装市场需求的高弹性。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企业必须从款式、面料、辅料、色彩等方面去设计出多品种、个性化的时装投放市场,这种差异化经营也是企业把握市场机遇和份额的重要手段之一。6.服装产品的附加值。服装的商品属性与文化属性使得其价格与价值常常发生背离,这就是人们常常所不能理解的“品牌服装”和“普通服装”的价格差异。一些大的服装企业,为了做大做强,聘用名设计师,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新型面料研制、开发,找明星代言,在电视台播广告等等。使得一件服装投放市场后,远远超出了它的实际价值。7.相关产业多。服装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服装业的相关产业多。一件服装从设计到产出,它连带了许多相关产业,如:纺织制造、服饰配件、信息广告、加工制作、零售服务等。以上这些服装业的特殊性与市场营销特点的结合,决定了服装市场营销在服装业中的地位。

三、服装市场营销的作用

第2篇

[关键词]服装 市场营销 品牌效应 营销策略

美国著名的市场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指出:“市场营销是一种企业功能,它辨认现时还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和欲望,规定和衡量它们的范围大小,确定一个能够最好为其服务的目标市场,以及决定服务于这个市场的适当的产品、服务和计划方案。因为市场营销是连结一个社会需要和它的行业反应形成的纽带”。根据这一理念,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市场营销的作用之重。从宏观方面来讲,市场营销被全球所有的国家使用,有利地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是各国、各民族之间增加友谊的桥梁;从微观方面来讲,市场营销的发展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命运。所以我们要认识服装市场营销的概念、作用及其用途和发展特点。

服装市场营销是指服装企业对服装市场营销的衣着生活方式的研究和构想,进而满足衣着需要,并对服装产品进行设计、生产、定价销售和服务的整个过程及所有的活动,以实现服装产品交换,获得工人最大利润。

众所周知,服装市场营销同样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从研究消费者开始到实现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结束。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需求和服装的流行趋势,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服装产品的销路问题。服装工作者只有经过着重研究,服装企业在激烈的市场和变幻无穷的服装市场营销环境中识别、分析、评价、选择和利用各种市场机会紧紧围绕住满足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变化趋势,而能及时做好更改应对其变化的策略,努力创造出更多的市场价值,为企业谋取利润而展开大规模的总体营销活动,达到服装市场营销的最终目标。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新经济的腾飞,我国服装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使服装贸易不断满足日益增L乇的服装消费需求?服装市场营销的知识和原理的运用,将会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新时期新产品的诞生,人类心理的需求变化,服装产品从设计师的构想设计,到工人生产,再到销售人员的推销,这一整体过程无时无刻不渗透着营销的理念。现代服装业内人士都应深入了解服装的营销过程,服装营销活动的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是紧紧围绕“消费者的需求”这一核心理念而展开的。作为一个服装企业的业内人士,一位杰出的设计师就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设计出的产品将提供给哪些顾客、面对的消费人群具有怎样的心理需求、需求的变化趋向如何,才能真正地为企业做出贡献,更显自己的设计理念。同时,销售人员也应了解服装产品的特色、成本以及交货期限,售后服务方式等等,从而更准确地制定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计划和营销组合。当今的服装市场消费变化加快,需求多样化、模式复杂化等等。这些因素在服装市场销售中都难以正确的预测和描述。因此,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就要探索服装市场规律,这是指导服装市场销售的指南针。只有牢牢把握住正确的方向,我们才能在探索服装的征途上不至于迷失,才会顺着我们的航标顺利的起航。

市场营销在国企中到底值多少钱,没有人能定得了它的价值,它给你的时候不是自给的,收回去的时候却是无偿的。企业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作为营销活动的中心,并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中实现企业的利润。由于市场需求的高弹性,消费者对服装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作为服装企业,特别是时装企业,一定要把握住市场机遇,发现不同的市场需要,重视产品的差异化经营。同时要合理的衡量出服装的商品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并使之完美的结合起来,争取创造最大的利润。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的商品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服装企业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效应。在当今社会中,品牌产品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服装消费,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和市场的认可。如彬彬、雅尔罗蒙、顺美、喜马、夏梦等西服品牌,就是现代服装市场营销的成功范例。此外,现代生活的层次多样化直接导致新颖的休闲服装流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的改变。有些人虽然出身于同一社会阶层,接受着同一文化的熏陶,具有相似的个性,但由于不同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活动、兴趣和见解也就有所不同,表现在对服装的选择上也有所差异。现代生活的特征主要是休闲时间增加、内容丰富,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趋向于多样化,他们有能力、也有闲暇时间去娱乐、购物和装扮自己。随着人们对旅游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大为增加,穿着休闲服装的人越来越多。因此,企业了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也是很有必要的。并且要在此基础上,加强企产品对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影响,使消费者的生活变得更加文明、健康和舒适。

第3篇

[关键词]服装 市场营销 品牌效应 营销策略

美国著名的市场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指出:“市场营销是一种企业功能,它辨认现时还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和欲望,规定和衡量它们的范围大小,确定一个能够最好为其服务的目标市场,以及决定服务于这个市场的适当的产品、服务和计划方案。因为市场营销是连结一个社会需要和它的行业反应形成的纽带”。根据这一理念,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市场营销的作用之重。从宏观方面来讲,市场营销被全球所有的国家使用,有利地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是各国、各民族之间增加友谊的桥梁;从微观方面来讲,市场营销的发展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命运。所以我们要认识服装市场营销的概念、作用及其用途和发展特点。

服装市场营销是指服装企业对服装市场营销的衣着生活方式的研究和构想,进而满足衣着需要,并对服装产品进行设计、生产、定价销售和服务的整个过程及所有的活动,以实现服装产品交换,获得工人最大利润。

众所周知,服装市场营销同样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从研究消费者开始到实现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结束。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需求和服装的流行趋势,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服装产品的销路问题。服装工作者只有经过着重研究,服装企业在激烈的市场和变幻无穷的服装市场营销环境中识别、分析、评价、选择和利用各种市场机会紧紧围绕住满足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变化趋势,而能及时做好更改应对其变化的策略,努力创造出更多的市场价值,为企业谋取利润而展开大规模的总体营销活动,达到服装市场营销的最终目标。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新经济的腾飞,我国服装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使服装贸易不断满足日益增L乇的服装消费需求?服装市场营销的知识和原理的运用,将会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新时期新产品的诞生,人类心理的需求变化,服装产品从设计师的构想设计,到工人生产,再到销售人员的推销,这一整体过程无时无刻不渗透着营销的理念。现代服装业内人士都应深入了解服装的营销过程,服装营销活动的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是紧紧围绕“消费者的需求”这一核心理念而展开的。作为一个服装企业的业内人士,一位杰出的设计师就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设计出的产品将提供给哪些顾客、面对的消费人群具有怎样的心理需求、需求的变化趋向如何,才能真正地为企业做出贡献,更显自己的设计理念。同时,销售人员也应了解服装产品的特色、成本以及交货期限,售后服务方式等等,从而更准确地制定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计划和营销组合。当今的服装市场消费变化加快,需求多样化、模式复杂化等等。这些因素在服装市场销售中都难以正确的预测和描述。因此,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就要探索服装市场规律,这是指导服装市场销售的指南针。只有牢牢把握住正确的方向,我们才能在探索服装的征途上不至于迷失,才会顺着我们的航标顺利的起航。

市场营销在国企中到底值多少钱,没有人能定得了它的价值,它给你的时候不是自给的,收回去的时候却是无偿的。企业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作为营销活动的中心,并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中实现企业的利润。由于市场需求的高弹性,消费者对服装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作为服装企业,特别是时装企业,一定要把握住市场机遇,发现不同的市场需要,重视产品的差异化经营。同时要合理的衡量出服装的商品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并使之完美的结合起来,争取创造最大的利润。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的商品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服装企业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效应。在当今社会中,品牌产品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服装消费,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和市场的认可。如彬彬、雅尔罗蒙、顺美、喜马、夏梦等西服品牌,就是现代服装市场营销的成功范例。此外,现代生活的层次多样化直接导致新颖的休闲服装流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的改变。有些人虽然出身于同一社会阶层,接受着同一文化的熏陶,具有相似的个性,但由于不同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活动、兴趣和见解也就有所不同,表现在对服装的选择上也有所差异。现代生活的特征主要是休闲时间增加、内容丰富,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趋向于多样化,他们有能力、也有闲暇时间去娱乐、购物和装扮自己。随着人们对旅游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大为增加,穿着休闲服装的人越来越多。因此,企业了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也是很有必要的。并且要在此基础上,加强企产品对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影响,使消费者的生活变得更加文明、健康和舒适。

第4篇

服装营销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现代营销知识和理念,能够熟练运用现论与技术进行商情调查与分析,掌握商品流通业务全过程的操作与分析,并能较好地开展各种商品特别是纺织品服装的销售业务,熟悉实体服装营销,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择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前必须掌握如下技能:掌握服装贸易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服装流转及服装营销成本核算的基础知识;掌握服装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服装行业采购与服装推销、服装产品展销、服装行业商情调查的能力;具有对服装行业的市场调查与预测以及进行服装产品营销策划的初步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从事服装行业所应具备的良好的协调组织能力。

二、服装营销专业的就业现状

我校培养的学生近几年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由于本专业是我国服装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兴专业,当前国内此领域专业人员较少,具有较好的就业前景。依托“一专多能”的优势,毕业生可以从事服装营销管理、服装表演设计与制作、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设计及其他艺术表演等工作,也可以依托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从事相关的服装专业教育、生产、质检、服装企业产品推销、市场调研与营销策划工作;从事各种商品的销售工作,尤其是纺织品服装的销售代表工作;也可从事现代化商场、超级市场、连锁经营、特许专卖等组织的服装商品营销工作。从我校近几年的统计可以看到这个专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好,从已毕业的四届学生的就业率来看,都在96%以上,再加上服装行业和纺织行业是我国十大振兴产业之一,就业前景十分看好,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校的服装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仍然逆势走俏,这是由于我校一直扎实教学和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结果。

我校毕业的学生一直深受就业单位的欢迎,这也充分肯定了我校服装营销专业方面的教育成绩。同时,我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和政府、行业、企业的多方位合作,在雅戈尔集团、好孩子集团、宁波洛兹集团等建有校外实习和研究基地。2008年至2011年,成功地开设了雅戈尔贸易订单班、诺奇营销订单班、利郎营销订单班等一系列品牌服装营销订单教学班,有效地促进了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目前我校多数学生在企业的表现非常优秀,很多已迅速成长为企业的骨干人才。进一步促进和增强了学生的就业信心。注重学生的基本功,加强与企业的切实合作,以就业为导向,是我校的服装营销专业就业率一直逆势走俏的重要秘密武器。

三、服装营销专业的前景展望

1.服装营销专业的核心内容与专业界定

目前国内高校很多都没有单独的服装营销专业,因此在只能以专业方向的形式出现,而在国外两者皆有。通过对美国高等服装教育的研究,可以看到:主流的服装营销管理专业(方向)名称都冠以“Merchandising”。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对该词的定义是:以能最佳服务于实现营销目标的地点、时间、价格以及数量来行销特定商品和服务的规划。“Merchandising”作为理论时,主要被翻译成“商品企划”或“商品策划”,作为专业名称则一般翻译成“营销”或“营销管理”,它的核心内容包括针对服装制造商的“商品化的产品计划”以及针对服装零售商的“商品采购或配货计划”。主流的服装营销管理专业(方向)重点培养买手、零售管理、商品企划师、视觉营销师等专业人才。

2.开设服装营销管理专业的院校

国内高等服装教育本科层次的服装营销管理专业方向,主要设置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以及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当中。目前,国内开设该专业方向的院校仅十余所,其中包括:浙江科技学院服工专业设置服装营销管理方向、东华大学服工专业设有服装营销与管理方向、浙江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专业设有服装设计与营销专业方向。因此该专业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对这类人才的需求也十分巨大,就业前景十分看好。

3.顺应服装业发展,更好地打造江服的服装营销管理专业

目前,国内服装品牌与国际服装品牌同台竞技时,在品牌优势、商品企划、设计开发、营销模式等诸多方面都处于劣势。全球采购、快速时尚也都进一步强调人才的专业素养,缜密的计划和强有力的控制显得格外重要。比如,美国的成衣品牌公司服装产品开发团队一般由商品企划师、设计师、技术设计师、工艺师等组成,而国内大多企业都缺乏这样的岗位细分。服装产品开发的新模式、服装商品企划的科学性都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对时尚与商业敏感、对服装商品熟悉,能运用经济与管理工具进行定量分析和科学预测”的服装商品企划人才来支撑。从服装零售业来看,竞争的新形势对买手、零售管理等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我国服装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提升、服装业重心转移正在加快,从低端产品的制造加工到品牌运作,从生产制造中心走向设计开发与营销贸易中心都是必然趋势。因此我校应该更加注意到国际和国内服装市场的变化,加快学生对整个市场的大局观,培养出更加专业和实用的学生,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友珍,陈化先.“江服”打造服装“人才超市”[EB/OL].

第5篇

关键词:服装展示,可持续发展,创新性,特色研究方法

第一章:服装展示设计学发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1服装会展的发展情况

国内的会展发展形势在近二十年有了很大的发展。1993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以国家名义加入《国际展览会公约》,成为巴黎国际展览局(BIE)的正式成员。我国又于1994年加入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此外上海的一些展览组织也参加了总部在美国的贸易展览展商协会(TSEA)和亚太地区展览会及会议联合会(APECE)等国际展览组织。

1.2服装展示设计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我国的国际性服装会展举办的历史不长,世界的知名度不高,缺乏引领潮流的地位。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加工能力的提高,已成为国际重要的服装市场,量变必然引起质变,在国际服装潮流上的话语权也逐渐成为我们历次国际服装展的发出的声音。在这种形势下应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服装展示设计鲜明的风格。

第二章:形成服装展示设计的主要因素

2.1社会性因素

国家政策性因素往往容易被设计研究所忽略,仅从本专业去了解本专业则过于局限了。服装会展的设计或策划也需要更多时候跳出来被研究,国家的政策性因素对专业的发展有着鲜明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也对设计的发展过程产生着源源不断的灵感。一个专业领域的特色归根结底来源于所在国家和区域的特色。可持续发展观提供了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和特色, 1980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等组织和许多国家的政府、专家参与制定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我国也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使其既能成为和世界沟通的桥梁也融入了我国的发展特点,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其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在世界上得到了肯定。

2.2市场营销因素

市场营销因素对于服装展示设计带来很直接的影响,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会展宣传企业的文化和设计理念,归根结底是要有市场效益,能够带来经济收益。如果设计有“虚实结合”的话,这部分内容就属于“实”的部分。对一场经济活动的设计和策划要首先了解经济活动,比较直观的是服装市场营销这一部分。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发展,市场的范围日益扩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市场观念和市场研究的内容与手段不断丰富和完善,市场已成为企业经营的始点和终点,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2.3企业性因素

参展的服装企业也是形成会展设计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经过系统科学的分析,结合社会性因素和市场因素,结合企业的参展目标,形成一套可操作的设计方法和指标,详细的分列出包括企业的文化、标志、产品和市场营销的定位、参展的目的和预期结果、参展的流程、时间倒计时安排等内容。同时经过分析可以结合服装企业的要求提出可供选择的适合企业形象的多条参展方式,用专业的方法服务不同参展企业的需求,服装展示设计研究才能做到节能、节约、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服装展示设计主要因素的结合与发展

3.1与社会因素结合

服装设计是走在时代尖端的艺术,服装展示教学同样也是世界先进思想的反映。所以服装展示教学就不能十年如一的工作模式,要洞悉世界的发展前沿,先国家之忧而忧,组织者要通过周密的计划,专业的策划来服务会展,减少“无用功”和不必要的浪费。要创新承办模式,以先进的思想作为依托,大胆的突破展览的方式,如:多利用一些虚拟的围合方式,和视觉模式可以比传统的实体界限和实体造型减少造价和资源的浪费,虚拟的装置更易于循环使用。设计者也应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材料,新型设计工艺。自上而下的调整、创新往往是高效的。

3.2与市场营销的结合

营销四要素对服装展示设计有比较重要的结合性。营销四要素是指产品、价格、分销渠道和促销。服装具有时尚性,这种时尚是某些团体或个人进行选择的行为,也是一种有节奏的模仿和革新。了解服装销售渠道能够更好的明确服装展示设计所针对的对象和服务的内容,服装销售渠道是指服装的流通渠道,是服装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所必须经过的路线或中间环节。销售渠道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服装流通的速度与费用,从而影响服装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服装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3.3 与企业因素结合

成熟参展企业一般都对参展有十分准确的定位,即:参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销售,而其参展的目标则可能有多种。企业参加展览会的目标可分成:基本目标、产品目标、价格目标、宣传目标、销售目标。服装企业在参加会展是主要有参展决策、资金、人力这几项因素影响参展方式。与企业因素结合才能将服装展示设计研究更好的服务于市场和企业。

参考文献

金乐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与制度创新》 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9

姜怀 《服装企业营销管理》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1.1

罗德礼《服装市场营销》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 7

第6篇

【关键词】服装设计 专业 课程改革 市场需要

Discussion on the course reform of the dress design specialty

He Shuqing

【Abstract】The penetration of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ion makes our Chinese dress enterprise have suffered the enormous impact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at the same time also is facing the wide chance and austere challenge. The dress teaching staff should resurvey 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the dress specialty, reorientate the cultivating object of the person with dress specialty ability, should make the dress education change to a industry, should make some teaching reform, should establish the special dress design characteristic with the market as the direction, should pay serious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rule and teaching method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should make the cultivated students fit the market fleetly and authentically and then insure the life force and competition force of the specialty and cultivate out the applying-type and skill-type person with dress design ability.

【Keywords】Dress designSpecialtyCourse reformDemand of market

现代信息产业的爆炸式发展已经从本质上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态势要求能力素质型人才占领和把握市场,这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强烈的挑战。国际一体化的深入,我国服装企业受到国际市场的巨大冲击,同时也面临广阔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对于服装教育工作者而言,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如何掌握知识,开拓思想,为培养服装设计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使服装教育向产业转化,进行教学改革,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使培养的学生真正快速适应市场,从而确保学校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显得格外重要。

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这一需要。利用信息社会提供的种种便利,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服装设计特色专业已迫在眉睫。该专业,其实质就是市场化的设计,取之于市场,用之于市场,而这正是大多服装学院的缺口、市场的急需。那么,象这样的专业一定会受到市场的欢迎,也一定会有更强的生命力!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专业定位及论证。

1.1重新审视服装专业的发展现状。服装专业是高等职业学校普遍开设的重点专业之一,也是培养大量服装生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分析我院服装专业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80年代成长阶段、90年代初辉煌阶段和前几年的退缩危机阶段三个时期。1986年我校开办了内蒙古第一个服装专业。随着我国服装产业的兴起,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专业规模随之发展壮大;90年代成为辉煌时期,班级扩大到6个,可近几年来,服装专业的招生越来越“尴尬”,办学规模也在缩小,2003年已缩减到1个班,只招到19名学生,2005年只招2个班级。考察其它兄弟学院的服装专业,其发展的历程基本与我校相同。因此,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已经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危机。

为什么昔日的热门专业而今却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呢?分析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职业学校出现了许多“新兴”的专业,如信息技术、商贸英语、数控专业等,致使许多中学毕业生热心报考于这些专业;二是家长与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变化。由于许多服装企业通过短期培训,招收了大量的外省员工,使得许多学生和家长认为三年的高职校学习还不如几个月的培训来得成效高,并认为服装工人的工作时间长、报酬低、工种单调,许多家长就不愿把自己的独生子送到服装厂“打工”,从而影响了服装专业的社会声誉;三是学校自身存在着不合实际的教学现象。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教学内容与方法陈旧都会影响自身的专业形象,从而导致专业的消退。因此,服装专业如何面对现实,进行改革创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今高等职业学院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除政策上优惠和大力宣传外,更重要的是要从自身的角度进行剖析与思考,找出问题的症结,采取有效对策,从而消除发展障碍。

1.2专业定位及论证。我们在反复听取企业、专家意见、进行广泛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确定服装专业培养目标。2006年经过对社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对未来若干年人才需求进行充分的论证,论据准确,并完成了专业的论证报告,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是以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以教学计划为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的变化,适时调整整个方案,体现“有效性”、“全面性”、“选择性”。

为了探索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对企业、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过程中,以问卷调查为主,发出100份问卷,收回64份问卷,其中民营企业占16.4%、三资企业占68.8%、其它占14.8%。问卷调查显示,有84.6%的企业急需要“服装制板和推板”人才,60%的企业急需“服装设计”人才,另外62.5%的企业急需“服装品牌策划与生产管理”人才。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服装企业现有人才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下企业“供、产、销”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2.重新定位服装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以服装打板为主、服装设计、市场营销为辅。

培养目标是高等职业学院服装专业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动指南。科学合理地确立人才规格和培养目标,是服装专业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明晰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和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环节。培养服装生产“一线应用型人才”是当今普遍公认的观点,但我们认为“应用型人才”的含义比较模糊,也容易使许多家长认为服装专业的毕业生就是“一线生产者”或“打工者”,与培训几个月的工人没有多大差异,从而影响了服装专业的形象。因此,确立培养目标应该具体、清晰、明了。我校服装专业提出了“二品”人才培养目标。所谓“二品”就是指人品和产品。“人品”是指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主要包括健全的个性、崇高的情操和良好的服务精神、劳动态度、职业道德和质量意识等。“产品”是指学生具有做“产品”的能力和意识(最高境界是会做商品)。提出产品的要求,就是要强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强调产品质量意识来规范学校的管理活动。人品与产品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人品好,学生的劳动态度、合作精神高,社会责任感强;产品好,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质量意识高。人品能促成产品的生成,产品的生成离不开人品的保障。人品是第一要素,也是许多企业招聘人才时考虑的首要条件。可见,“二品”的要求比“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来得更具体和明了。此外,我院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格局上,改变过去只重视设计、制图和工艺等方面的业务操作类人才培养,而是有意识地根据服装市场需要,及时补充与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分析服装企业的人才需要结构,主要有二类:一是生产管理类;二是业务操作类。服装生产管理类包括质量管理、车间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和财会管理等。因此,服装专业的人才培养不能仅仅培养的是“一线工”,而是要从管理类和学生的持续发展来考虑,否则服装专业的“进口”将越来越难。

3.改革的基本思路。

3.1从职业目标分析入手,通过能力分析构建综合课程模块,减少课程门类,并避免教学内容交叉重复。

3.2坚持“够用”原则,减少理论课程,加强专业主干课程,技术应用课程教学,不追求深度,做到学以致用,突出实用性。

3.3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过程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改革考试制度,实行课程小模块的考核制度,并加强监督。

3.4完善以教改课题为主的教研机制,制定一系列的教师培训计划,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3.521世纪,服装企业生存的条件是:设计、制作(材料)、信息、营销――综合实用人才。基于此,我们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项目、模块教学法:按照设计、制做(材料)、营销三大模块,分项目进行教学。

3.6根据服装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调查统计,针对内蒙古地区特点,服装企业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需求大,基于此,我们在各个项目教学中,根据各自特点,将每一模块分两部分进行。例如:

①服装制作模块:相应的课程:

《服装制图与工艺》1、2、3、4,每个项目安排一定课时进行理论讲解,部分实验课课时安排到相关服装企业进行,让学生根据所学项目,进行实际操作学习。同时,配备相关的考核制度。

②服装设计模块:相关的课程:

《服装课题设计》、《毕业设计》。跟相关企业联系,根据其服装品牌特征,与企业共同完成其产品开发设计。

③服装市场营销模块:相关的课程:

《服装市场营销》、《服装广告策划》、《服装品牌运作》。每个项目安排一定课时进行理论讲解,部分课时安排到相关服装商场进行实地学习。

4.改革的思考及方案。

4.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市场需求为原则,考虑到我区中小型企业较多,人才培育一职多岗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一职多能,注重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让学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就业前景。

如:我们的专业培养方向是:

《服装设计与工程》――以服装制板为主、设计、营销为辅

专业定位:

•培养服装企业的服装打板、工业制板、生产管理、产品质量检验的高技能人才。

•培养服装企业的产品策划、服装市场营销人员。

•培养服装企业的服装产品设计人员。

4.2课程体系改革。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准确定位为切入点,构建矩阵式模块化、项目化课程体系。

基于我们学院高职服装设计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办学思路,遵循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服装设计专业培养的是能够从事服装行业款式设计、制版、工艺分析、生产管理、根单、贸易、产品展示等相关工作的生产一线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因而在课程设计时,始终以代表专业核心能力的专业主干课程为主:

《服装设计》、《服装制图与工艺》、《服装生产管理》、《服装市场营销》、《课题设计》为主线贯穿三学年,构建矩阵式模块化、项目化课程体系,每一条主线遵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原则,呈螺旋式上升,让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循环往复,不断强化提升。

主线之间,每学期的课程设置都是按照设计――制版与工艺――营销的顺序构建完整的知识与能力链条,使学生掌握设计原则、制图方法和原理的同时,能够及时进行制作实训,最后的岗位实训课,依据企业的岗位实操要求和工作流程来仿真教学,学生可根据自身特长和从业意向选择教学实训课模块进行岗位仿真学习,从而完成从基础能力到岗位能力、职业能力的自然积累和不断提升。

以下是矩阵式模块化、项目化课程体系:

4.3服装专业的教学计划与内容改革。服装专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要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内容的落实、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宗旨。

4.3.1教学计划的改革。制订的教学计划是否合理,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传统的教学计划是由教导处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而制订的。这样做往往会使课堂教学出现“重共性教育而轻实际需要、重技巧表现而轻能力训练”的现象,并导致专业课脱离实践、实践课脱离企业和市场的需要。我们认为,专业课的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的建立,不是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而是来自用人单位的要求。这就是说,服装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要结合企业、教研室、学科指导委员会和学生的要求而制订。主要重视以下方面:①积极开发与服装行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课程,并分析该专业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的素质与能力要求,进而整体架构现行教学计划;②结合企业的产品要求而进行“产品化”教学,以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如做西装,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上熟知做西装的全过程;③根据服装中级工考试题库搞模块式教学,达到“应知应会”。

4.3.2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内容上,我们倡导文化基础课为专业理论课服务、专业理论课为技能课服务的理念,强调服装设计、服装工艺和服装制图等专业课程的整合,注重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形成以设计制图为先导、结构为依托、成衣为结果的组织形式,将“材料、款式、结构、成衣”作为教学主线,安排和指导“产品化”教学活动。

第7篇

【关键词】东莞服装企业;品牌营销;品牌文化

东莞是全国乃至全球的服装生产基地之一,中国入世后,中国服装品牌面临国际与国内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如何迎接双重挑战,是摆在东莞服装面前的现实问题。

一、东莞服装业的发展历程

由于历史原因,建国后,我国的服装企业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半个世纪。而东莞作为全国最早期发展起来的服装名城,东莞服装的发展大致分为3个阶段。1.计划经济时期。服装企业自不大,产供销靠上级部门的统一计划与分配,服装行业没有形成活跃的市场,人们的穿着欲求被压抑到最低限度,企业根本不存在品牌的概念;2.市场经济初级时期。改革开放初始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东莞服装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东莞很多服装企业就在这时奠定了以后成为中国著名服装生产基地的基础。其实东莞个别镇区已经形成初步的地域性、集群性的服装生产企业群;3.完全市场经济时期。尤其到90年代,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服装市场化程度增高。面对全球化的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服装名城,东莞的定位是打造世界加工厂,服装企业也成为了当时东莞发展各大行业中的一个,品牌设计型与外贸加工型两种经营模式开始形成。

随着东莞经济的强势发展,企业强烈呼唤品牌。中国一些地区的民营企业开始力图以一个群体形象出现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上,比如“台商”、“港商”、“温商”、“苏商”等,东莞商人也不例外。2004年,东莞虎门民营企业抱团出击CHIC中国服装服饰博览会,12家企业、13个品牌一举拿下本届服博会黄金展馆1号馆2楼的120多个展位,总展位数占广东省展位的1/3,这是虎门镇第三次组团参加北京国际服博会,且为历次参展规模之最。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大,东莞形成了一批品牌。如“异乡人”、“依米奴”、“温绮”、“新虎威”、“以纯”、“松鹰”等数品牌在国内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力,还有一些区域性品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服装强镇虎门镇通过“100万重奖品牌”造就了“以纯”这个全国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服装品牌和“以纯”、“松鹰”、“新虎威”三个广东省著名商标,带动了当地的服装业和整个经济的腾飞。

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二流的企业卖品牌,三流的企业卖产品,四流的企业卖苦力,我们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东莞商人的火候还没练到家。东莞的本地企业还没有摆脱“加工经济”的定位。东莞服装要能在以后竞争中站住脚,必须注重品牌经营的策略,把成功的品牌维护好,把新的品牌打造出来,并努力打造出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

二、服装品牌经营的几种策略

(一)选择目标市场进行品牌定位

定位是企业品牌营销的基础工作。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惟一的选择就是差别化,而定位正是在战略上达到差别化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对品牌进行战略没计,以使其能在目标消费者心中占有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品牌定位明确、个性鲜明,才会有明确的目标消费层。所以企业要加强市场调研,在竞争过程中不断进行市场调研,以求能准确了解产品的销售状况,掌握消费者具体的需求变化,及时发现市场缺口,及时调整竞争策略,以适应市场的要求。

东莞休闲服装品牌确定的“时尚休闲”风格是市场定位的成功案例。“时尚休闲”服装的市场定位是面向18~30岁的年轻人。18~30岁的年轻人是最个性化的消费群体,虽然这一年龄段的消费者消费能力不是最强的,但消费频率是最高的,他们通常更注重款式、质量以及品牌的感觉,他们正是中档或中档偏高的品牌服装消费的主力。因此,把时装的设计理念引入休闲装当中,在传统休闲装中加入时尚化元素,款式、色彩方面更新颖多变,则会更符合现代年轻人的个性化消费习惯。

在休闲服装中引入时尚因素既满足了年轻人崇尚时尚的消费偏好又适应了其有限购买力,从而能有效地吸引大量年轻顾客。时装是时尚的载体,多数消费者喜欢时装丰富的色彩和个性化的设计。但年轻消费者,以及普通的工薪阶层囿于时装价格高和款式前卫、夸张,在购买时都不得不忍痛割爱,通常看多买少。而时尚休闲则成功地填补该市场缺口。

正确的市场定位是品牌成长和壮大的前提。寻求差异,寻求市场的隐蔽的空白,找准目标市场,针对目标顾客塑造造企业个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品牌走向个性化,发展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市场,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二)采用品牌授权,快速进入市场

品牌授权即品牌所有者与生产商或经销商间通过协议的形式取得某品牌的使用权。国外一些知名的品牌将自己的品牌以签约出让使用权的形式许可给某些类别的产品使用,在《财富》杂志所列500家大型企业中,l/3以上企业的业务与品牌授权有关。

鉴于东莞服装品牌发展现状,现阶段可通过专业化的品牌授权公司,根据企业服装产品的定位和需求,购买一个已经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的成熟国际品牌,使用于自身的服装产品,以达到迅速扩大自身产品市场份额或消灭竞争对手的目的。而需要支付给品牌所有者的,只是相对于进口商品成本低得多的权利金,即品牌许可使用费,从而发展适合中国市场的国际知名服装品牌。在东莞,某服装企业老板说过:“做企业就是要追求利润,采用品牌授权,引进国外知名品牌进行生产,每年可以赚多少钱自己可以很清楚,工厂管理好了也不用花太多的时间,管理费用低,效率高,产出也高。营销推广费用降低,自己搞品牌没有经验,花费大,风险也大。”所以可以清楚看到,服装企业在发展时引用品牌授权可以更加迅速的导入市场,并降低投资与风险。

借船出海,依托国外知名品牌的形象,借鉴其成功的经营理念和方式,走一条品牌运作的捷径,利用知名品牌已创造的效益和价值发展壮大自己,分享世界著名品牌的成功与市场。这样的营销模式主要使用于个别企业实力还没能壮大,打造自身品牌资金不足,本身企业知名度不高的情况下,使用这样的策略有利于企业的迅速发展。

东莞早期也出现了很多类似的企业,但这些企业通过了发展增强了实力,重新打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从而走上发展自己品牌的道路。

(三)运用品牌管理,塑造品牌价值

东莞的服装企业对服装品牌需要有一个更深刻、更理性的关注,铸造服装品牌对企业来讲,是一个异常痛苦而又漫长的过程。东莞的服装品牌要想长久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需要走的路还十分漫长。市场环境的完善、消费者的逐渐觉醒,将作为一种外在压力,促使服装品牌的创建者进一步规范和理性地运作。

在品牌管理和塑造品牌价值上,东莞也有发展得较为好的例子,全国著名品牌“以纯”,于1999年下半年,老客户再到虎门富民去批发“以纯”时突然发现,整个富民商业大厦再也找不到“以纯”了。在虎门的批发生意非常红火之时,“以纯”转走专卖路线,当时这一决定十分令人不解。回忆当年的这一“反常”举动时,董事长郭东林曾说,随着占有率的扩大及企业规模的发展,再采用以前的批发方式经营,显然已不适应当时的形势。管理层果断地作出决定:以特许经营的方式,走品牌专卖之路,打造出含金量更高的“以纯”品牌,提高“以纯”文化档次和品位。

(四)加大服装研究设计投入力度

品牌能够用很快的速度将一个很好的服装产品介绍到市场上去。但是,服装产品本身不具有生命力的话,你再怎么做品牌都没有用。要瞄准市场,跟着市场走,还要能预测市场,比市场早走一步,研究设计出时尚新款服装。

有创意的广告、公关和市场活动都能将消费者由衷的欣赏转换为购买服装产品的热情,虽然这种效果是单纯的技术无法做到的。但由杰出的艺术家为服装产品做出独一无二的设计,尽管花费颇巨,却常常能引来消费者会心的微笑。国际知名服装品牌能够在全世界各地都立得住脚,而且能够真正推广出去,就是因为它品牌背后的服装产品质量和它所具有的设计成分。

针对东莞的特色,东莞服装通过宣扬休闲时尚的服饰,作为其特色服装,以此推向世界。悠闲而又不缺乏大方得体,是东莞服装设计的理念。近年来,东莞着力于培养设计人才,投入研发资金,以把有自己特色的休闲服装展示给消费者。而正因这样,很多服装品牌在东莞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如异军突起的“异乡人”、“依米奴”、“温绮”、“绿泇”、“新虎威”等都是建立在休闲服装这个大环境下而突起来的服装品牌。所以,企业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服装,必须对服装研究设计投入足够的力度与重视。

通过吸纳人才和引用相关营销模式,才能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东莞的服装企业通过引入更多更加优秀的服装设计师,打造有自己特色的服装品牌。克服在树立服装品牌初期资金、人才不足的障碍,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同时,只有吸纳更优秀的设计人才才能使得企业的发展更具有可控制性、适应性和经济效益性。

(五)增强品牌推广意识

首先,加强市场调研,及时调整企业的竞争策略。服装产业是典型的小批量、多品种的产业,因而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应不断进行市场调研,以求能准确了解产品的销售状况,掌握消费者具体的需求变化,及时发现市场缺口,使企业能根据从市场调研中掌握的材料,及时调整竞争策略,以适应市场的要求。

其次,加强服装品牌的文化品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品牌的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民族文化和商业文化,所以,品牌推广还要多打文化牌。先进的理念是品牌的精神支柱和灵魂。

消费者购买产品不仅仅选购产品本身的使用功能,还越来越重视产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我们的企业营销要尽可能依托和体现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搞特色营销。针对初期东莞服装企业推广意识薄弱的特点,很多企业通过学习和吸收一批品牌推广的营销队伍。东莞成功的企业如“以纯”为例,“以纯”除了通过一般的广告宣传和网络媒体宣传外,还通过在电视连续剧《超级女生》的杀青宴上“以纯”作为该电视剧惟一的休闲装赞助商出席,还中选2006FIFA德国世界杯标志及其吉祥物等标识。

东莞服装企业只有做好品牌推广、品牌营销才能更好的、有针对性的把自己的品牌推出去,才能打造出有活力,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也只有这样才能把东莞服装这个品牌推向世界。要打造东莞服装这个大品牌,东莞服装企业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参考文献】

[1]DickenP.GlobalShift.TransformingtheWorldEconomy,3rdedition,London:PaulChapman,1998.

[2]HumphreyJ.andSchmitzH.Principlesforpromotingclusters&networksofSMEs,PapercommissionedbytheSmallandMediumEnterprisesbranch,1995.

[3]李晓慧.服装市场营销学[M].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

[4]杨春山,黄海洋.服装市场营销[M].销售与市场,1999.

[5]欧阳静.服装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品牌建设[M].山东纺织科技,2002,(6).

[6]张永安,等.广东品牌的竞争态势与发展对策[J].南方经济,1998,(11).

[7]陈放.品牌策划[J].北京:蓝天出版社,2005,(5).

第8篇

东莞服装企业只有做好品牌推广、品牌营销才能更好的、有针对性的把自己的品牌推出去,才能打造出有活力,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也只有这样才能把东莞服装这个品牌推向世界。要打造东莞服装这个大品牌,东莞服装企业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一、东莞服装业的发展历程

由于历史原因,建国后,我国的服装企业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半个世纪。而东莞作为全国最早期发展起来的服装名城,东莞服装的发展大致分为3个阶段。1.计划经济时期。服装企业自不大,产供销靠上级部门的统一计划与分配,服装行业没有形成活跃的市场,人们的穿着欲求被压抑到最低限度,企业根本不存在品牌的概念;2.市场经济初级时期。改革开放初始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东莞服装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东莞很多服装企业就在这时奠定了以后成为中国著名服装生产基地的基础。其实东莞个别镇区已经形成初步的地域性、集群性的服装生产企业群;3.完全市场经济时期。尤其到90年代,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服装市场化程度增高。面对全球化的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服装名城,东莞的定位是打造世界加工厂,服装企业也成为了当时东莞发展各大行业中的一个,品牌设计型与外贸加工型两种经营模式开始形成。

随着东莞经济的强势发展,企业强烈呼唤品牌。中国一些地区的民营企业开始力图以一个群体形象出现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上,比如“台商”、“港商”、“温商”、“苏商”等,东莞商人也不例外。2004年,东莞虎门民营企业抱团出击CHIC中国服装服饰博览会,12家企业、13个品牌一举拿下本届服博会黄金展馆1号馆2楼的120多个展位,总展位数占广东省展位的1/3,这是虎门镇第三次组团参加北京国际服博会,且为历次参展规模之最。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大,东莞形成了一批品牌。如“异乡人”、“依米奴”、“温绮”、“新虎威”、“以纯”、“松鹰”等数品牌在国内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力,还有一些区域性品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服装强镇虎门镇通过“100万重奖品牌”造就了“以纯”这个全国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服装品牌和“以纯”、“松鹰”、“新虎威”三个广东省著名商标,带动了当地的服装业和整个经济的腾飞。

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二流的企业卖品牌,三流的企业卖产品,四流的企业卖苦力,我们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东莞商人的火候还没练到家。东莞的本地企业还没有摆脱“加工经济”的定位。东莞服装要能在以后竞争中站住脚,必须注重品牌经营的策略,把成功的品牌维护好,把新的品牌打造出来,并努力打造出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

二、服装品牌经营的几种策略

(一)选择目标市场进行品牌定位

定位是企业品牌营销的基础工作。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惟一的选择就是差别化,而定位正是在战略上达到差别化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对品牌进行战略没计,以使其能在目标消费者心中占有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品牌定位明确、个性鲜明,才会有明确的目标消费层。所以企业要加强市场调研,在竞争过程中不断进行市场调研,以求能准确了解产品的销售状况,掌握消费者具体的需求变化,及时发现市场缺口,及时调整竞争策略,以适应市场的要求。

东莞休闲服装品牌确定的“时尚休闲”风格是市场定位的成功案例。“时尚休闲”服装的市场定位是面向18~30岁的年轻人。18~30岁的年轻人是最个性化的消费群体,虽然这一年龄段的消费者消费能力不是最强的,但消费频率是最高的,他们通常更注重款式、质量以及品牌的感觉,他们正是中档或中档偏高的品牌服装消费的主力。因此,把时装的设计理念引入休闲装当中,在传统休闲装中加入时尚化元素,款式、色彩方面更新颖多变,则会更符合现代年轻人的个性化消费习惯。

在休闲服装中引入时尚因素既满足了年轻人崇尚时尚的消费偏好又适应了其有限购买力,从而能有效地吸引大量年轻顾客。时装是时尚的载体,多数消费者喜欢时装丰富的色彩和个性化的设计。但年轻消费者,以及普通的工薪阶层囿于时装价格高和款式前卫、夸张,在购买时都不得不忍痛割爱,通常看多买少。而时尚休闲则成功地填补该市场缺口。

正确的市场定位是品牌成长和壮大的前提。寻求差异,寻求市场的隐蔽的空白,找准目标市场,针对目标顾客塑造造企业个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品牌走向个性化,发展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市场,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二)采用品牌授权,快速进入市场

品牌授权即品牌所有者与生产商或经销商间通过协议的形式取得某品牌的使用权。国外一些知名的品牌将自己的品牌以签约出让使用权的形式许可给某些类别的产品使用,在《财富》杂志所列500家大型企业中,l/3以上企业的业务与品牌授权有关。

鉴于东莞服装品牌发展现状,现阶段可通过专业化的品牌授权公司,根据企业服装产品的定位和需求,购买一个已经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的成熟国际品牌,使用于自身的服装产品,以达到迅速扩大自身产品市场份额或消灭竞争对手的目的。而需要支付给品牌所有者的,只是相对于进口商品成本低得多的权利金,即品牌许可使用费,从而发展适合中国市场的国际知名服装品牌。在东莞,某服装企业老板说过:“做企业就是要追求利润,采用品牌授权,引进国外知名品牌进行生产,每年可以赚多少钱自己可以很清楚,工厂管理好了也不用花太多的时间,管理费用低,效率高,产出也高。营销推广费用降低,自己搞品牌没有经验,花费大,风险也大。”所以可以清楚看到,服装企业在发展时引用品牌授权可以更加迅速的导入市场,并降低投资与风险。

借船出海,依托国外知名品牌的形象,借鉴其成功的经营理念和方式,走一条品牌运作的捷径,利用知名品牌已创造的效益和价值发展壮大自己,分享世界著名品牌的成功与市场。这样的营销模式主要使用于个别企业实力还没能壮大,打造自身品牌资金不足,本身企业知名度不高的情况下,使用这样的策略有利于企业的迅速发展。

东莞早期也出现了很多类似的企业,但这些企业通过了发展增强了实力,重新打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从而走上发展自己品牌的道路。

(三)运用品牌管理,塑造品牌价值本文来自:

东莞的服装企业对服装品牌需要有一个更深刻、更理性的关注,铸造服装品牌对企业来讲,是一个异常痛苦而又漫长的过程。东莞的服装品牌要想长久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需要走的路还十分漫长。市场环境的完善、消费者的逐渐觉醒,将作为一种外在压力,促使服装品牌的创建者进一步规范和理性地运作。

在品牌管理和塑造品牌价值上,东莞也有发展得较为好的例子,全国著名品牌“以纯”,于1999年下半年,老客户再到虎门富民去批发“以纯”时突然发现,整个富民商业大厦再也找不到“以纯”了。在虎门的批发生意非常红火之时,“以纯”转走专卖路线,当时这一决定十分令人不解。回忆当年的这一“反常”举动时,董事长郭

东林曾说,随着占有率的扩大及企业规模的发展,再采用以前的批发方式经营,显然已不适应当时的形势。管理层果断地作出决定:以特许经营的方式,走品牌专卖之路,打造出含金量更高的“以纯”品牌,提高“以纯”文化档次和品位。本文来自:

(四)加大服装研究设计投入力度

品牌能够用很快的速度将一个很好的服装产品介绍到市场上去。但是,服装产品本身不具有生命力的话,你再怎么做品牌都没有用。要瞄准市场,跟着市场走,还要能预测市场,比市场早走一步,研究设计出时尚新款服装。

有创意的广告、公关和市场活动都能将消费者由衷的欣赏转换为购买服装产品的热情,虽然这种效果是单纯的技术无法做到的。但由杰出的艺术家为服装产品做出独一无二的设计,尽管花费颇巨,却常常能引来消费者会心的微笑。国际知名服装品牌能够在全世界各地都立得住脚,而且能够真正推广出去,就是因为它品牌背后的服装产品质量和它所具有的设计成分。

针对东莞的特色,东莞服装通过宣扬休闲时尚的服饰,作为其特色服装,以此推向世界。悠闲而又不缺乏大方得体,是东莞服装设计的理念。近年来,东莞着力于培养设计人才,投入研发资金,以把有自己特色的休闲服装展示给消费者。而正因这样,很多服装品牌在东莞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如异军突起的“异乡人”、“依米奴”、“温绮”、“绿泇”、“新虎威”等都是建立在休闲服装这个大环境下而突起来的服装品牌。所以,企业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服装,必须对服装研究设计投入足够的力度与重视。

通过吸纳人才和引用相关营销模式,才能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东莞的服装企业通过引入更多更加优秀的服装设计师,打造有自己特色的服装品牌。克服在树立服装品牌初期资金、人才不足的障碍,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同时,只有吸纳更优秀的设计人才才能使得企业的发展更具有可控制性、适应性和经济效益性。

(五)增强品牌推广意识

首先,加强市场调研,及时调整企业的竞争策略。服装产业是典型的小批量、多品种的产业,因而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应不断进行市场调研,以求能准确了解产品的销售状况,掌握消费者具体的需求变化,及时发现市场缺口,使企业能根据从市场调研中掌握的材料,及时调整竞争策略,以适应市场的要求。

其次,加强服装品牌的文化品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品牌的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民族文化和商业文化,所以,品牌推广还要多打文化牌。先进的理念是品牌的精神支柱和灵魂。

本文来自:

【参考文献】

[1]DickenP.GlobalShift.TransformingtheWorldEconomy,3rdedition,London:PaulChapman,1998.

[2]HumphreyJ.andSchmitzH.Principlesforpromotingclusters&worksofSMEs,PapercommissionedbytheSmallandMediumEnterprisesbranch,1995.

[3]李晓慧.服装市场营销学[M].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

[4]杨春山,黄海洋.服装市场营销[M].销售与市场,1999.

[5]欧阳静.服装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品牌建设[M].山东纺织科技,2002,(6).

[6]张永安,等.广东品牌的竞争态势与发展对策[J].南方经济,1998,(11).

[7]陈放.品牌策划[J].北京:蓝天出版社,2005,(5).

[8]王静.品牌有价[J].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5,(10).

[9]杜莉萍.终端营销:把握命运的关键[J].中国服装,2002,(9)

第9篇

    【关键词】东莞服装企业;品牌营销;品牌文化

    东莞是全国乃至全球的服装生产基地之一, 中国入世后,中国服装品牌面临国际与国内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如何迎接双重挑战,是摆在东莞服装面前的现实问题。

    一、东莞服装业的发展历程

    由于历史原因,建国后,我国的服装企业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半个世纪。而东莞作为全国最早期发展起来的服装名城,东莞服装的发展大致分为3个阶段。1.  计划经济时期。服装企业自主权不大,产供销靠上级部门的统一计划与分配,服装行业没有形成活跃的市场,人们的穿着欲求被压抑到最低限度,企业根本不存在品牌的概念;2.  市场经济初级时期。改革开放初始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东莞服装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东莞很多服装企业就在这时奠定了以后成为中国着名服装生产基地的基础。其实东莞个别镇区已经形成初步的地域性、集群性的服装生产企业群;3.  完全市场经济时期。尤其到90年代,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服装市场化程度增高。面对全球化的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服装名城,东莞的定位是打造世界加工厂,服装企业也成为了当时东莞发展各大行业中的一个,品牌设计型与外贸加工型两种经营模式开始形成。

    随着东莞经济的强势发展,企业强烈呼唤品牌。中国一些地区的民营企业开始力图以一个群体形象出现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上,比如“台商”、“港商”、“温商”、“苏商”等,东莞商人也不例外。2004年,东莞虎门民营企业抱团出击CHIC中国服装服饰博览会,12家企业、13个品牌一举拿下本届服博会黄金展馆1号馆2楼的120多个展位,总展位数占广东省展位的1/3,这是虎门镇第三次组团参加北京国际服博会,且为历次参展规模之最。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大,东莞形成了一批品牌。如 “异乡人”、“依米奴”、“温绮”、“新虎威”、“以纯”、“松鹰”等数品牌在国内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力,还有一些区域性品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服装强镇虎门镇通过“100万重奖品牌”造就了“以纯”这个全国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服装品牌和“以纯”、“松鹰”、“新虎威”三个广东省着名商标,带动了当地的服装业和整个经济的腾飞。

    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二流的企业卖品牌,三流的企业卖产品,四流的企业卖苦力,我们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东莞商人的火候还没练到家。东莞的本地企业还没有摆脱 “加工经济”的定位。东莞服装要能在以后竞争中站住脚,必须注重品牌经营的策略,把成功的品牌维护好,把新的品牌打造出来,并努力打造出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

    二、服装品牌经营的几种策略

    (一)选择目标市场进行品牌定位

    定位是企业品牌营销的基础工作。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惟一的选择就是差别化,而定位正是在战略上达到差别化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对品牌进行战略没计,以使其能在目标消费者心中占有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品牌定位明确、个性鲜明,才会有明确的目标消费层。所以企业要加强市场调研,在竞争过程中不断进行市场调研,以求能准确了解产品的销售状况,掌握消费者具体的需求变化,及时发现市场缺口,及时调整竞争策略,以适应市场的要求。

    东莞休闲服装品牌确定的“时尚休闲”风格是市场定位的成功案例。“时尚休闲”服装的市场定位是面向18~30岁的年轻人。18~30岁的年轻人是最个性化的消费群体,虽然这一年龄段的消费者消费能力不是最强的,但消费频率是最高的,他们通常更注重款式、质量以及品牌的感觉,他们正是中档或中档偏高的品牌服装消费的主力。因此,把时装的设计理念引入休闲装当中,在传统休闲装中加入时尚化元素,款式、色彩方面更新颖多变,则会更符合现代年轻人的个性化消费习惯。

    在休闲服装中引入时尚因素既满足了年轻人崇尚时尚的消费偏好又适应了其有限购买力,从而能有效地吸引大量年轻顾客。时装是时尚的载体,多数消费者喜欢时装丰富的色彩和个性化的设计。但年轻消费者,以及普通的工薪阶层囿于时装价格高和款式前卫、夸张,在购买时都不得不忍痛割爱,通常看多买少。而时尚休闲则成功地填补该市场缺口。

    正确的市场定位是品牌成长和壮大的前提。寻求差异,寻求市场的隐蔽的空白,找准目标市场,针对目标顾客塑造造企业个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品牌走向个性化,发展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市场,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二)采用品牌授权,快速进入市场

    品牌授权即品牌所有者与生产商或经销商间通过协议的形式取得某品牌的使用权。国外一些知名的品牌将自己的品牌以签约出让使用权的形式许可给某些类别的产品使用,在《财富》杂志所列500家大型企业中,l/3以上企业的业务与品牌授权有关。

    鉴于东莞服装品牌发展现状,现阶段可通过专业化的品牌授权公司,根据企业服装产品的定位和需求,购买一个已经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的成熟国际品牌,使用于自身的服装产品,以达到迅速扩大自身产品市场份额或消灭竞争对手的目的。而需要支付给品牌所有者的,只是相对于进口商品成本低得多的权利金,即品牌许可使用费,从而发展适合中国市场的国际知名服装品牌。在东莞,某服装企业老板说过:“做企业就是要追求利润,采用品牌授权,引进国外知名品牌进行生产,每年可以赚多少钱自己可以很清楚,工厂管理好了也不用花太多的时间,管理费用低,效率高,产出也高。营销推广费用降低,自己搞品牌没有经验,花费大,风险也大。”所以可以清楚看到,服装企业在发展时引用品牌授权可以更加迅速的导入市场,并降低投资与风险。

    借船出海,依托国外知名品牌的形象,借鉴其成功的经营理念和方式,走一条品牌运作的捷径,利用知名品牌已创造的效益和价值发展壮大自己,分享世界着名品牌的成功与市场。这样的营销模式主要使用于个别企业实力还没能壮大,打造自身品牌资金不足,本身企业知名度不高的情况下,使用这样的策略有利于企业的迅速发展。

    东莞早期也出现了很多类似的企业,但这些企业通过了发展增强了实力,重新打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从而走上发展自己品牌的道路。

    (三)运用品牌管理,塑造品牌价值

    东莞的服装企业对服装品牌需要有一个更深刻、更理性的关注,铸造服装品牌对企业来讲,是一个异常痛苦而又漫长的过程。东莞的服装品牌要想长久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需要走的路还十分漫长。市场环境的完善、消费者的逐渐觉醒,将作为一种外在压力,促使服装品牌的创建者进一步规范和理性地运作。

    在品牌管理和塑造品牌价值上,东莞也有发展得较为好的例子,全国着名品牌“以纯”,于1999年下半年,老客户再到虎门富民去批发“以纯”时突然发现,整个富民商业大厦再也找不到“以纯”了。在虎门的批发生意非常红火之时,“以纯”转走专卖路线,当时这一决定十分令人不解。回忆当年的这一“反常”举动时,董事长郭东林曾说,随着占有率的扩大及企业规模的发展,再采用以前的批发方式经营,显然已不适应当时的形势。管理层果断地作出决定:以特许经营的方式,走品牌专卖之路,打造出含金量更高的“以纯”品牌,提高“以纯”文化档次和品位。

    (四)加大服装研究设计投入力度

    品牌能够用很快的速度将一个很好的服装产品介绍到市场上去。但是,服装产品本身不具有生命力的话,你再怎么做品牌都没有用。要瞄准市场,跟着市场走,还要能预测市场,比市场早走一步,研究设计出时尚新款服装。

    有创意的广告、公关和市场活动都能将消费者由衷的欣赏转换为购买服装产品的热情,虽然这种效果是单纯的技术无法做到的。但由杰出的艺术家为服装产品做出独一无二的设计,尽管花费颇巨,却常常能引来消费者会心的微笑。国际知名服装品牌能够在全世界各地都立得住脚,而且能够真正推广出去,就是因为它品牌背后的服装产品质量和它所具有的设计成分。

    针对东莞的特色,东莞服装通过宣扬休闲时尚的服饰,作为其特色服装,以此推向世界。悠闲而又不缺乏大方得体,是东莞服装设计的理念。近年来,东莞着力于培养设计人才,投入研发资金,以把有自己特色的休闲服装展示给消费者。而正因这样,很多服装品牌在东莞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如异军突起的“异乡人”、“依米奴”、“温绮”、“绿泇”、“新虎威”等都是建立在休闲服装这个大环境下而突起来的服装品牌。所以,企业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服装,必须对服装研究设计投入足够的力度与重视。

    通过吸纳人才和引用相关营销模式,才能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东莞的服装企业通过引入更多更加优秀的服装设计师,打造有自己特色的服装品牌。克服在树立服装品牌初期资金、人才不足的障碍,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同时,只有吸纳更优秀的设计人才才能使得企业的发展更具有可控制性、适应性和经济效益性。

    (五)增强品牌推广意识

    首先,加强市场调研,及时调整企业的竞争策略。服装产业是典型的小批量、多品种的产业,因而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应不断进行市场调研,以求能准确了解产品的销售状况,掌握消费者具体的需求变化,及时发现市场缺口,使企业能根据从市场调研中掌握的材料,及时调整竞争策略,以适应市场的要求。

    其次,加强服装品牌的文化品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品牌的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民族文化和商业文化,所以,品牌推广还要多打文化牌。先进的理念是品牌的精神支柱和灵魂。 

    消费者购买产品不仅仅选购产品本身的使用功能,还越来越重视产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我们的企业营销要尽可能依托和体现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搞特色营销。针对初期东莞服装企业推广意识薄弱的特点,很多企业通过学习和吸收一批品牌推广的营销队伍。东莞成功的企业如“以纯”为例,“以纯”除了通过一般的广告宣传和网络媒体宣传外,还通过在电视连续剧《超级女生》的杀青宴上“以纯”作为该电视剧惟一的休闲装赞助商出席,还中选2006FIFA德国世界杯标志及其吉祥物等标识。

    东莞服装企业只有做好品牌推广、品牌营销才能更好的、有针对性的把自己的品牌推出去,才能打造出有活力,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也只有这样才能把东莞服装这个品牌推向世界。要打造东莞服装这个大品牌,东莞服装企业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参考文献】

    [1]Dicken P . Global Shift. Transforming the World Economy, 3rd edition, London: Paul Chapman, 1998.

    [2]Humphrey J .and Schmitz H. Principles for promoting clusters & networks of SMEs, Paper commissioned by th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branch, 1995.

    [3]李晓慧.  服装市场营销学[M].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

    [4]杨春山,黄海洋.服装市场营销[M].销售与市场,1999.

    [5]欧阳静.  服装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品牌建设[M].山东纺织科技,2002,(6).

    [6]张永安,等.  广东品牌的竞争态势与发展对策[J].南方经济,1998,(11).

    [7]陈放.品牌策划[J].北京:蓝天出版社,2005,(5).

第10篇

市场调研

现代的成功设计都是在充分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的设计战略。

一.市场调研的主要内容

服装市场的千变万化,顾客需求的各不相同,针对不同的人群的不同需求,服装可以确定出N多的定位。

新兴的服装企业可以通过市场的详细调研,通过比较的方法,谨慎的确定出自己的最终定位,以确保企业经营中的不稳定因素适当的减少。

而对于已经有相对成熟的定位方向的已有企业,每一季的市场调研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既可以调整自己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也可以及时的掌握竞争企业的市场动态,以及整个经济环境对于本企业的影响,以规避未来道路中的有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成熟企业的市场调研内容主要针对市场变更信息的调研)

(见P43上表)

二.市场调研的主要作用

服装市场的调研主要作用是给予企业决策者更好更准确的决策提供信息根源,所以最终的分析结果要严谨,而且相对准确,提供给企业管理层作为决策依据。

三.服装市场调研的方法

市场调研其实是非常具有专业性的,而且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目的效果的,在这里还是总结了几个市场调研的方法,供参考使用。

A 观察法

顾名思义,这个方法是用最直观的方法来获取原始的数据。例如:在品牌所在城市的繁华地带观察人群穿着方式以及消费方式的比例;也可在竞争品牌的销售店铺附近或者店铺里面进行观察。

B 调查法

调查法是收集原始数据比较常用的方法,也是最直接和有效地方法。

例如:直接询问的方式;问卷调查的方式;或者运用网络进行调查和问答或者游戏的方式。调查法的优点在于比较灵活,可以运用各种不同的渠道来实现调查的目的,而且如果调查法设计得好,不仅仅是收获数据迅速有效,更能有效地控制调研成本。

C 实验法

实验法对于企业来讲是最有保障性的调研方法,它首先通过小规模的展会或者订货会等场合选定某一个群体来尝试,然后再研究是否要大规模推广,这种办法现行有效,但是投入成本和所需时间都比较大。

在原始数据收集完整后,就是最终汇总成市场调研报告,以文字描述与具体的数字对比以及图片来归纳出产品定位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市场定位

通过对定位对象的研究,找到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定位方向,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服装产品的定位详细划分,主要包括目标消费者定位、产品价格定位、营销策略定位、产品设计风格定位、产品工艺品质定位、服务定位,这些通常是由企业的决策者和设计总监以及营销总监共同参与商讨决定的。

以下选择最主要的四个定位来解读。

一目标消费者定位

目标消费者就是服装企业的服务对象,她们的特点和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方式决定了其所需要的服务,她们是产品价值实现的终端。因此,对于目标消费者的定位决定了服装企业的所有问题(经营问题,设计问题,生产问题,销售问题以及管理问题等)。所以,目标消费者定位是龙头也是根本所在。

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胜,服装企业必须要以消费者为中心,从竞争者手中争取顾客,并且通过各种超值的因素来吸引新的顾客。

对目标消费者的定位过程也是企业选择细分市场的过程。定位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见下表)

对于消费者的准确定位,决定了企业占有市场的有效性。现代的服装品牌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小,因此,企业对于消费者更为深刻而准确的理解就成为了一个品牌成功的关键所在。对于设计师而言,能否体味出各品牌之间的细微差别也是他的功力所在。

二产品价格定位

零售价格的确定,直接影响着产品设计风格和生产的精确定位。零售价格由消费者定位影响着,同时也影响着设计及生产成本的确定,所以,这个价格的定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是在设计风格的确立前必须要确定的第二个必要环节。

三.营销策略定位

营销策略的确定,也为产品设计定位的准确性奠定了基础。

根据之前的消费者定位和价格定位的逐步明确,营销总监也要根据这两个前提,确定好营销场所及销售模式的策略以及终端的销售策略。正确的营销策略可以最大化的实现产品的价值,可以影响企业资金运用模式,甚至可以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延续性的发展前途,所以,营销策略的决策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市场营销的核心就是营销途径的正确确立。(见下表)

四.产品设计风格定位

产品规划中的重要实体部分即是产品的风格定位。产品的设计风格根据目标市场消费者以及价格、销售途径的基础定位,针对性的进行产品风格的实体化。(见右表)

案例一:

以色彩为品牌标志性设计风格的,如,以英伦风格著称的“Burberry”,前期具有浓郁的苏格兰风情的格纹以最鲜明的色彩搭配为外观特点,设计师运用米色、红色、驼色、黑色、白色线条营造出了“Burberry格纹”的经典标志,虽然在后来的发展中,“Burbeyry 格纹”逐渐成为“Burberry”配角,但格纹的色彩成为了永恒,“Burbeyry 格纹”也已成为时尚经典的命名。

第11篇

关键词:培养模式服装专业教学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我国服装工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对服装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目前,一些高校服装专业培养出的服装人才与服装行业所需人才的规格出现了一定的差距,一些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相对较差,专业理论知识结构老化,不能很快地找到就业岗位,即使找到就业岗位也在较长时间内难以进入角色。现有的服装专业培养模式及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服装行业对服装人才的新需求。当前一些高校服装专业培养出的服装人才与服装行业所需求人才规格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有些高校服装专业培养模式、教学观念相对落后,培养目标较单一、专业课程设置不太均衡、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如何进行高校服装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更新培养模式,改进教学观念

重设计轻工艺是目前较普遍的现象,导致误解服装专业这个概念,“美”只是服装要素之一,服装专业如果步入“唯美”的误区,就脱离了实用性、生产性和科学性。服装专业是工业化的应用专业,是一门跨艺术和科学的两大门类的综合学科。严格地说,服装专业包括款式设计、服装结构和服装工艺三大部分,不能将其分割开,教学中就设计讲设计,使得服装专业成为一种孤芳自赏的独立艺术形式。我们应重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和服装工艺齐抓并管,更新培养模式,改进教学观念。对服装人才的培养目标做出相应的调整,主动适应服装行业对服装人才需求的变化,使高校服装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既掌握服装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服装设计理论和服装结构,也掌握服装工艺实践技能,并具备一定现代工业服装企业的管理能力、技术管理和创新能力、服装营销贸易能力。

二、设置新的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应考虑知识结构与能力结合的整合和统一,形成整体连贯的知识结构平台,改变设计课程数量庞大繁琐、总体课程不平衡、课程之间知识衔接不够,导致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平台。

1.以服装设计课程为先导。包括服装造型基础课程、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服装绘画,以及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设计配套的一些辅助类选修课程,改变以往传统的、单一的、一味传播知识型的教学方法,力求在设计理念、设计方式、服装文化及流行趋势各方面融会贯通,把设计理论与市场实际需求结合起来。

2.服装结构、服装工艺、服装材料为主线的实践技能课程。包括服装结构学、服装工艺学制作学、服装材料、工业制板、工业生产质量等课程,改变以往重设计轻结构轻工艺的倾向,加大实践技能课程时数,以求所学课程与服装行业的现代化生产趋于同步。

3.服装营销、贸易理论为辅线的课程。包括服装市场营销学、现代服装、企业管理学、国际贸易理论、服装专业英语、商贸英语等,加强了解现代化服装市场营销及其他先进的管理手段。HTtP//:

三、专业课程教材的选用和修订

专业课程教材纷乱且繁杂,多种版本推荐作为教材使用,其中一些教材内容老化,理论体系、思维方式陈旧,所用数据、结论不尽相同,个别教材之间相互矛盾,使教师无所适从。对原有教材进行修订,删除内容老化、结构不合理的专业知识,增加新的合理的专业理论知识,编写出新的教材,适用于高校服装专业需求。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服装专业教师队伍状况,有一半以上的教师是直接从学校分配的毕业生、研究生,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缺乏生产实践的锻炼,还有一些是由其他专业改行过来的。这样,他们就缺乏一定的现代化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结构陈旧难以胜任教学。教师所具有的业务水平、知识面以及各方面的素质对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必要和必行的。

首先,抓好“双师型”队伍的培养,让教师到服装企业中进修,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抽出一定时间到生产一线接受锻炼,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与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其次,坚持专兼相结合的方针,从企事业单位聘请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改善专业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要求。

在教学中引进必要的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增强教师的忧患意识、竞争意识,主动而不是被动地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知识面以及各方面的素质。

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服装专业的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另外,还要因材施教,发挥学生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从教学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以及各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明确体现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高校服装专业应走向社会,校企结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从国内先进服装企业的运作中学到了先进的管理和生产技术来充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使高校服装专业培养的学生经得起社会的挑选。

结语

高校服装专业是培养综合型、素质型、应用型服装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以市场为导向,制定服装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服装专业的前提,更新培养模式,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我国高校服装专业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以及在新形势下所承担的重要任务和义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苏惠民.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影响[J].江苏高教.2005年第6期.

[3]戴教林等.高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

第12篇

关 键 词:培养模式 服装专业 教学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我国服装工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对服装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目前,一些高校服装专业培养出的服装人才与服装行业所需人才的规格出现了一定的差距,一些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相对较差,专业理论知识结构老化,不能很快地找到就业岗位,即使找到就业岗位也在较长时间内难以进入角色。现有的服装专业培养模式及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服装行业对服装人才的新需求。当前一些高校服装专业培养出的服装人才与服装行业所需求人才规格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有些高校服装专业培养模式、教学观念相对落后,培养目标较单一、专业课程设置不太均衡、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如何进行高校服装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更新培养模式,改进教学观念

重设计轻工艺是目前较普遍的现象,导致误解服装专业这个概念,“美”只是服装要素之一,服装专业如果步入“唯美”的误区,就脱离了实用性、生产性和科学性。服装专业是工业化的应用专业,是一门跨艺术和科学的两大门类的综合学科。严格地说,服装专业包括款式设计、服装结构和服装工艺三大部分,不能将其分割开,教学中就设计讲设计,使得服装专业成为一种孤芳自赏的独立艺术形式。我们应重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和服装工艺齐抓并管,更新培养模式,改进教学观念。对服装人才的培养目标做出相应的调整,主动适应服装行业对服装人才需求的变化,使高校服装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既掌握服装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服装设计理论和服装结构,也掌握服装工艺实践技能,并具备一定现代工业服装企业的管理能力、技术管理和创新能力、服装营销贸易能力。

二、设置新的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应考虑知识结构与能力结合的整合和统一,形成整体连贯的知识结构平台,改变设计课程数量庞大繁琐、总体课程不平衡、课程之间知识衔接不够,导致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平台。

1.以服装设计课程为先导。包括服装造型基础课程、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服装绘画,以及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设计配套的一些辅助类选修课程,改变以往传统的、单一的、一味传播知识型的教学方法,力求在设计理念、设计方式、服装文化及流行趋势各方面融会贯通,把设计理论与市场实际需求结合起来。

2.服装结构、服装工艺、服装材料为主线的实践技能课程。包括服装结构学、服装工艺学制作学、服装材料、工业制板、工业生产质量等课程,改变以往重设计轻结构轻工艺的倾向,加大实践技能课程时数,以求所学课程与服装行业的现代化生产趋于同步。

3.服装营销、贸易理论为辅线的课程。包括服装市场营销学、现代服装、企业管理学、国际贸易理论、服装专业英语、商贸英语等,加强了解现代化服装市场营销及其他先进的管理手段。

三、专业课程教材的选用和修订

专业课程教材纷乱且繁杂,多种版本推荐作为教材使用,其中一些教材内容老化,理论体系、思维方式陈旧,所用数据、结论不尽相同,个别教材之间相互矛盾,使教师无所适从。对原有教材进行修订,删除内容老化、结构不合理的专业知识,增加新的合理的专业理论知识,编写出新的教材,适用于高校服装专业需求。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服装专业教师队伍状况,有一半以上的教师是直接从学校分配的毕业生、研究生,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缺乏生产实践的锻炼,还有一些是由其他专业改行过来的。这样,他们就缺乏一定的现代化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结构陈旧难以胜任教学。教师所具有的业务水平、知识面以及各方面的素质对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必要和必行的。

首先,抓好“双师型”队伍的培养,让教师到服装企业中进修,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抽出一定时间到生产一线接受锻炼,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与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其次,坚持专兼相结合的方针,从企事业单位聘请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改善专业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要求。

在教学中引进必要的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增强教师的忧患意识、竞争意识,主动而不是被动地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知识面以及各方面的素质。

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服装专业的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另外,还要因材施教,发挥学生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从教学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以及各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明确体现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高校服装专业应走向社会,校企结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从国内先进服装企业的运作中学到了先进的管理和生产技术来充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使高校服装专业培养的学生经得起社会的挑选。

结语

高校服装专业是培养综合型、素质型、应用型服装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以市场为导向,制定服装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服装专业的前提,更新培养模式,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我国高校服装专业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以及在新形势下所承担的重要任务和义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苏惠民.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影响[J].江苏高教.2005年第6期.

[3]戴教林等.高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

第13篇

1纺织服装物流特点

每个纺织服装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纺织服装业的物流有其独特的特点。

1.1流程长而复杂在纺织服装产品“生产批发经销零售”的流通渠道中,批发与的渠道方式,加长了物流的操作流程,同一个仓库的配货对象从中心城市逐步扩展到二、三线城市以及乡镇,批发与零售概念的交叉与模糊,总、区域、经销商、加盟商等多种营销形式,更加增添了纺织服装物流网络的复杂性(图1)。

1.2区域跨度大,时间周期长由于经济、能源等因素的影响,虽然纺织服装业正在从“发达的沿海地区向中西部梯度转移”,二、三级城市及广大农村的消费能力也正在快速扩张,但我国东南沿海省份的纺织服装产品仍占据着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物流的运作,是一个不断从东部向中、西部搬运的类似“西气东输”和“南水北调”一样浩大的工程,物流的区域跨度很大,耗费的时间周期也相对较长。

1.3产品退换调补业务频繁,对数字化物流要求迫切纺织服装产业供应链长,这使得产品从出入库到门店交接等物流环节的业务也非常繁琐。产品在批量生产后运至仓库时,需一件件严格审核、登记后才可出入库,效率低下,程序复杂。一个仓库有时要面对全国所有的门店分拣配送,不仅工作量巨大,分拣效率也非常低。而盘库工作往往要动用仓库全体员工花上一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但仍不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此外,由于产品单品的个别差异性和消费者地域需求的差别都很大,门店与门店之间,客户与门店之间退、换、调、补的频率很高。经销商、商等对工厂的订货、补货、配发、调配、退货、对账、结账等手续繁多也容易出错。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对数字化物流的要求和对物流信息化重视的程度都将会越来越高。

2纺织服装物流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作用

纺织服装物流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技术和方法在纺织服装业的综合应用,被称为我国物流行业的“最后一块高地”,物流在纺织服装产品市场营销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2.1加速流通,降低库存,增强市场反应能力纺织服装产品是一种时尚性极强和生命周期较短的商品,产品压库一直是一个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分散或转移,将会造成严重的空间资源浪费和资金积压,影响终端市场的及时上货和销售,从而引起资金周转不灵,市场反应迟钝,危及企业生存甚至有破产的危险。据统计,中国每年服装的库存量约为生产总量的20%左右,可供每个国人约10件或可供全球人口穿一年。通过实施现代物流管理或借助专业物流平台的力量,可有效地整合业内各领域和企业的资源,大大加速物流流通频次,缩短商品流通时间,降低库存甚至实现零库存。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出的那样:“流通时间越等于零或近于零,资本的职能就越大,资本的生产效率就越高,它的自行增值就越大”。

2.2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营销效率纺织服装产品可细分到品种、色、款、号、价、码以及面料成分、洗涤说明等特点,使得繁杂的单品退、换、调、补等业务操作频繁而复杂。据测算,纺织服装产品95%的时间都用于储存、装卸、等待加工、设计和运输等环节,平均直接劳动力成本所占比例不足总成本的10%,而储存、运输支付的费用却占到生产成本的40%。在库房租金、过路费、货物损毁费、物流运作不当的赔偿费等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每年有30%~50%的利润被侵蚀。采用现代物流管理或让更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物流技术与装备供应商、物流规划服务商、软件系统供应商等加入运作后,可使物流活动逐渐从纺织服装企业中分离出去,提高货品周转效率,增加物品调拨频率,简化人工操作,降低滞销产品的库存数量,加快畅销款的补单效率和物料需求计划,大幅度节约人力和提高市场营销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2.3减小商品经营风险,提高服务满意率将部分作业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把储备费用、交通工具损耗、物流中心管理等压力分流、转嫁,对不同纺织服装产品采取不同的包装运输方式来保障有效运输,即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有效防止商品的遗失、破损等事故的发生和提高安全准点送达率。如“定曰达”服务项目更使其网络辐射范围内快递准点率高达99%,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市场经营的风险性并提高服务的满意率。

2.4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在中国纺织服装业进入品牌化、国际化竞争的时代,企业需根据自身特点,合理选择自设物流中心、采用第三方物流、委托第四方物流服务商等多样化交叉模式,会使企业的物流运作更加专业化。外包成本优势、责任优势和专业优势明显,会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5迅速“集”、“散”产品当前,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在市场营销中的“集聚”与“集市”效应越来越明显,专业市场的辐射和销售能力逐步增强,在我国纺织服装市场的繁荣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中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但这一切都离不开大型物流园区和现代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不断建立与完善。在网络经济不断丰富和“快鱼吃慢鱼”的时代,物流对产品“集”与“散”的作用越加突出,已成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有效发挥产品“集散”作用的强大支撑。

2.6应对突发社会事件在重大自然灾害、突发社会事件甚至战争来临时,纺织服装产品与食品、医药一起,共同构成基本的“三大救灾与应急物资”。而在短时间内快速的集结、输送、分散数量巨大的这几类救灾和应急物资时,现代物流强大完备的配送与管理体系,雄厚的库存和集约化的吞吐量,高效快速的物资“集”与“散”的能力和运输效率,都是调配、输送和营销纺织服装产品的重要手段。

3提高我国纺织服装物流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措施

我国纺织服装物流业发展的历史短、速度快、集中度低,所有从事纺织服装物流的国有、民营、外资企业的市场份额都不足2%,距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物流现代化的要求和市场营销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建议改进的主要措施如下。

3.1提高专业化与自动化程度与世界发达国家专业化的物流相比,中国纺织服装业因为物流条件的专业化与自动化程度不够,而使产品相当一部分价值流失在运输过程中。因此,各种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手段,如机器人搬运和装卸、单元化堆码、自动化包装、自动分拣、立体自动化仓库、多功能配送中心、网络仓库门店直送(DTS)、直通转运(X-D或DC中转)等应在物流中得到广泛采用。

3.2平衡地域集中度中国目前物流市场的80%收益来自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域集中度过高,发展极不平衡,不利于我国纺织服装物流业的发展。对此,政府应强化对物流业的组织和政策引导,加强对现代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现代物流园区等重点项目和工程的投入与建设;加强中西部中心城市与周围城市的物流合作和信息联系,督促工、商、税、交通、海关、铁路等多个职能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企业则应采用现代化物流管理,进行全过程的综合服务,使物流效率、费用、服务和效益均能够达到最优化目标。

3.3培养与使用专业物流人才物流是个新兴行业,目前纺织服装业物流专业人非常匮乏。企业应加强物流从业人员在纺织服装产品生产、检验、销售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员工操作专业物流管理软件和使用先进物流技术的技能。同时应引进专业人才,或通过向高校提交订单式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与高校及专门的培训机构联合进行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等,以提高从业者的专业物流素质。

3.4提高物流信息化应用程度虽然目前纺织服装企业对产品市场营销的信息化、物流化越来越重视,但仍存在信息系统薄弱,如销售、库存、财务间的数据脱节等多方面的缺陷。企业应多采用电子商务、网络仓库、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跟踪系统(GPS)、智能交通系统(ITS)、条形码等物流新技术,不断提高物流信息化应用的程度。

3.5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合作纺织服装产品物流批量小、批次多且季节性要求严格,因此物流配送必须快速、及时。企业应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合作,把流通过程中条码、吊牌等附属品加工及包装等二次加工工作及部分物流业务外包出去,减少产品在库时间、缩短物品配送周期,减少运输载体非满载和回程空载带来的损失,实现产品在途、在库、在店时段数量和时间的科学控制和专业的订单、库存、物流追踪和退换货管理。

第14篇

1纺织服装物流特点每个纺织服装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纺织服装业的物流有其独特的特点。1.1流程长而复杂在纺织服装产品“生产批发经销零售”的流通渠道中,批发与的渠道方式,加长了物流的操作流程,同一个仓库的配货对象从中心城市逐步扩展到二、三线城市以及乡镇,批发与零售概念的交叉与模糊,总、区域、经销商、加盟商等多种营销形式,更加增添了纺织服装物流网络的复杂性(图1)。

1.2区域跨度大,时间周期长由于经济、能源等因素的影响,虽然纺织服装业正在从“发达的沿海地区向中西部梯度转移”,二、三级城市及广大农村的消费能力也正在快速扩张,但我国东南沿海省份的纺织服装产品仍占据着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物流的运作,是一个不断从东部向中、西部搬运的类似“西气东输”和“南水北调”一样浩大的工程,物流的区域跨度很大,耗费的时间周期也相对较长。

1.3产品退换调补业务频繁,对数字化物流要求迫切纺织服装产业供应链长,这使得产品从出入库到门店交接等物流环节的业务也非常繁琐。产品在批量生产后运至仓库时,需一件件严格审核、登记后才可出入库,效率低下,程序复杂。一个仓库有时要面对全国所有的门店分拣配送,不仅工作量巨大,分拣效率也非常低。而盘库工作往往要动用仓库全体员工花上一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但仍不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此外,由于产品单品的个别差异性和消费者地域需求的差别都很大,门店与门店之间,客户与门店之间退、换、调、补的频率很高。经销商、商等对工厂的订货、补货、配发、调配、退货、对账、结账等手续繁多也容易出错。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对数字化物流的要求和对物流信息化重视的程度都将会越来越高。

2纺织服装物流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作用纺织服装物流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技术和方法在纺织服装业的综合应用,被称为我国物流行业的“最后一块高地”,物流在纺织服装产品市场营销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2.1加速流通,降低库存,增强市场反应能力纺织服装产品是一种时尚性极强和生命周期较短的商品,产品压库一直是一个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分散或转移,将会造成严重的空间资源浪费和资金积压,影响终端市场的及时上货和销售,从而引起资金周转不灵,市场反应迟钝,危及企业生存甚至有破产的危险。据统计,中国每年服装的库存量约为生产总量的20%左右,可供每个国人约10件或可供全球人口穿一年。通过实施现代物流管理或借助专业物流平台的力量,可有效地整合业内各领域和企业的资源,大大加速物流流通频次,缩短商品流通时间,降低库存甚至实现零库存。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出的那样:“流通时间越等于零或近于零,资本的职能就越大,资本的生产效率就越高,它的自行增值就越大”。

2.2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营销效率纺织服装产品可细分到品种、色、款、号、价、码以及面料成分、洗涤说明等特点,使得繁杂的单品退、换、调、补等业务操作频繁而复杂。据测算,纺织服装产品95%的时间都用于储存、装卸、等待加工、设计和运输等环节,平均直接劳动力成本所占比例不足总成本的10%,而储存、运输支付的费用却占到生产成本的40%。在库房租金、过路费、货物损毁费、物流运作不当的赔偿费等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每年有30%~50%的利润被侵蚀。采用现代物流管理或让更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物流技术与装备供应商、物流规划服务商、软件系统供应商等加入运作后,可使物流活动逐渐从纺织服装企业中分离出去,提高货品周转效率,增加物品调拨频率,简化人工操作,降低滞销产品的库存数量,加快畅销款的补单效率和物料需求计划,大幅度节约人力和提高市场营销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2.3减小商品经营风险,提高服务满意率将部分作业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把储备费用、交通工具损耗、物流中心管理等压力分流、转嫁,对不同纺织服装产品采取不同的包装运输方式来保障有效运输,即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有效防止商品的遗失、破损等事故的发生和提高安全准点送达率。如“定曰达”服务项目更使其网络辐射范围内快递准点率高达99%,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市场经营的风险性并提高服务的满意率。

2.4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在中国纺织服装业进入品牌化、国际化竞争的时代,企业需根据自身特点,合理选择自设物流中心、采用第三方物流、委托第四方物流服务商等多样化交叉模式,会使企业的物流运作更加专业化。外包成本优势、责任优势和专业优势明显,会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5迅速“集”、“散”产品当前,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在市场营销中的“集聚”与“集市”效应越来越明显,专业市场的辐射和销售能力逐步增强,在我国纺织服装市场的繁荣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中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但这一切都离不开大型物流园区和现代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不断建立与完善。在网络经济不断丰富和“快鱼吃慢鱼”的时代,物流对产品“集”与“散”的作用越加突出,已成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有效发挥产品“集散”作用的强大支撑。

2.6应对突发社会事件在重大自然灾害、突发社会事件甚至战争来临时,纺织服装产品与食品、医药一起,共同构成基本的“三大救灾与应急物资”。而在短时间内快速的集结、输送、分散数量巨大的这几类救灾和应急物资时,现代物流强大完备的配送与管理体系,雄厚的库存和集约化的吞吐量,高效快速的物资“集”与“散”的能力和运输效率,都是调配、输送和营销纺织服装产品的重要手段。

3提高我国纺织服装物流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措施我国纺织服装物流业发展的历史短、速度快、集中度低,所有从事纺织服装物流的国有、民营、外资企业的市场份额都不足2%,距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物流现代化的要求和市场营销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建议改进的主要措施如下。

3.1提高专业化与自动化程度与世界发达国家专业化的物流相比,中国纺织服装业因为物流条件的专业化与自动化程度不够,而使产品相当一部分价值流失在运输过程中。因此,各种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手段,如机器人搬运和装卸、单元化堆码、自动化包装、自动分拣、立体自动化仓库、多功能配送中心、网络仓库门店直送(DTS)、直通转运(X-D或DC中转)等应在物流中得到广泛采用。

3.2平衡地域集中度中国目前物流市场的80%收益来自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域集中度过高,发展极不平衡,不利于我国纺织服装物流业的发展。对此,政府应强化对物流业的组织和政策引导,加强对现代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现代物流园区等重点项目和工程的投入与建设;加强中西部中心城市与周围城市的物流合作和信息联系,督促工、商、税、交通、海关、铁路等多个职能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企业则应采用现代化物流管理,进行全过程的综合服务,使物流效率、费用、服务和效益均能够达到最优化目标。

3.3培养与使用专业物流人才物流是个新兴行业,目前纺织服装业物流专业人非常匮乏。企业应加强物流从业人员在纺织服装产品生产、检验、销售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员工操作专业物流管理软件和使用先进物流技术的技能。同时应引进专业人才,或通过向高校提交订单式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与高校及专门的培训机构联合进行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等,以提高从业者的专业物流素质。

3.4提高物流信息化应用程度虽然目前纺织服装企业对产品市场营销的信息化、物流化越来越重视,但仍存在信息系统薄弱,如销售、库存、财务间的数据脱节等多方面的缺陷。企业应多采用电子商务、网络仓库、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跟踪系统(GPS)、智能交通系统(ITS)、条形码等物流新技术,不断提高物流信息化应用的程度。

第15篇

关键词:定制服装 设计模式 整合设计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向往更时尚、更个性的服装。在这种背景下,服装定制日渐成了一种潮流。为了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定制服装,设计者的设计模式必须不断创新。从形式上划分,服装定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礼服定制,二是套装定制。这两种类型各有特色,各有讲究。另外,服装定制以消费个体为对象,所有制作均以手工完成。这种种基本条件都要求服装定制要采取新颖的设计模式,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本文尝试研究定制服装的设计模式,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服装定制的发展现状

从目前来看,服装定制市场的消费层次非常丰富,主要有特定的消费者、上流社会精英和企业家等。消费的需求也有很多种类型,主要包括职业、酒宴着装、社交场合等。各种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构成了规模庞大的服装市场。在现阶段,我国的定制服装市场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国外高端企业发展的业务,例如杰尼亚;二是个人工作坊或工作室,主要开展小批量的制作,例如吉承工作室定制的婚纱业务;三是本土创办的定制企业,以团购形式开展服装定制,例如乔治白。毋庸置疑,在综合实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的服装定制业已经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比如"玫瑰坊"开始从直营连锁发展为跨国经营。越来越多的大众品牌开始加入到服装定制这个领域中,正好可以满足现代消费者的格调与品位。在未来,我国的服装定制市场还将继续扩大,这个行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服装定制的设计理论

服装定制奠定在扎实的设计理论基础之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理论

顾名思义,服装设计是指服装的计划与规划,其以大体的外部轮廓造型为框架,辅以局部的内部分割组合,以此逐渐使服装的整体面貌凸显出来。服装设计不仅要设计服装材料、色彩与工艺,同时还要设计消费者的整体着装状态。

与大众服装不同,定制服装强调个性,在服务对象、产量、价格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特殊的定位,要满足消费者的个性表达,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度。

2.营销理论

20世纪80年代,美国西北大学舒尔茨教授初次提出"整合营销传播理论"(IMC)。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企业以消费者为切入点,将企业的各种资源有机整合在一起,对企业的市场行为和生产经营进行有效再造,以此最大程度地调动所有积极因素来实现企业统一规划的市场营销目标。舒尔茨一针见血地指出:"企业中全部部门为了实现消费者利益而一起努力、团结一致时,就是实现整合营销的过程。"该理论为定制服装提供了理论基础。定制服装强调与目标消费者的亲密接触和反复沟通,以此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产生整合效应,实现服装的顺利销售。

以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来看,服装定制其实就是一种整合设计,各个环节是有机联系的,工艺、制作、售后服务等都要放在同一个平台上统一设计,以此使消费者真实感受到设计是否合适。

3.设计理念

要完成定制服装设计,一是要不断完善工艺设计、面料设计、色彩设计和尺寸设计等,二是要注重设计过程中对个体呵护、文化背景、体验价值的重视。由此可以看出定制服装是以消费者需求为着眼点的各个定制环节的精细化设计,要给消费者带来生活享受,而不仅仅停留于商品本身。

四、定制服装的设计模式

1.定制体验

在定制服装过程中,消费者体验的价值取向集中在产品与服务是同时进行的,所以与不同的客户接触,定制出的服装也是不同的,比如人与人、产品与人、情境与人等接触层次不同,定制服装也会呈现出些许差异性,所以设计者在定制服装时,要从产品自身、空间环境和人员角度出发,为消费者提供真正有个性的服装。

2.定制策略

服装定制的核心营销建立在消费者切身需求之上。要实现5个基本"R"。第一个R是及时回应(responsiveness),就是企业敏锐地感受到顾客的需求与欲望,并对其快速给出反应,即企业在向顾客传达信息的同时也要倾听顾客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第二个R是关联(relevance),即企业制定的营销计划必须紧密结合顾客的切身利益;第三个R是接受(receptivity),即企业要在顾客切实需要信息、愿意接收信息的时候去传播信息,而不是凭着自己的需要决定营销传播的时机,这样只会引起顾客的反感;第四个R是认知(recognition),即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将品牌视作最重要资产,因为顾客对他们所熟悉品牌的公司所传播的信息更加青睐与信任;第五个R是关系(relationship),即企业要树立互利共赢意识,在良好合作的基础上与顾客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

3.定制模式

服装定制要达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需要考虑实践、战术和策略这三个部分,要按照消费者群体的细分市场,采取不同的市场定位;二是要使定制服装实现个性化、互动化和情境化;三是在精细化设计基础上实现设计系统的集成,打造出具有附加价值的服装品牌。

五、结束语

与普通服装相比,定制服装设计在流程与方法上有着显而易见的特点,其更注重个性,体现服装能体现出个人诉求。所以设计定制服装时,要更加注重细节,要注入更多的体验成分,只有这样,定制服装的市场才会越来越壮大,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参考文献:

[1]李晓媛.基于互联网的商务模式变革与创新--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服装定制模式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25)

[2]丛杉,张渭源.数字技术在服装定制中的应用[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3]吕杨,用心去感受2010/2011秋冬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回顾(上)[J].纺织服装周刊,2010(28)

[4]李明菊.基于人体测量技术的服装定制工业化生产[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200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