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生道德实践报告范文

大学生道德实践报告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道德实践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学生道德实践报告

第1篇

大学生道德素质状况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键字:大学生 道德素质

摘要:本次调查报告主要是针对温州大学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状况,及其对道德素质问题的看法展开调查。

近年来,高校录取率不断提高,教育普及进一步发展。但高学历是否就意味着高的道德素养?德才兼备是我们每个人希望做到的,但现实中两者并不一定是正比例相关。一些大学生违背道德,甚至泯灭人心的事,在网络媒体发展的状况下,时常活生生出现在人们眼前。作为温州大学的大学生,我们有必要审视自我,了解环境。特作此调查。

一、调查的方法与内容

本次调查报告由温州大学学生处信息调研队发起,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调查的主要对象为温州大学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从道德素质基本认识及看法、自身道德素质水平两个方面展开。通过反馈回来的调查表统计总结得出温州大学在校生在道德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报告的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50份,收回326份。

1.道德素质基本认识

首先,什么是道德素质?89.9%的受调查者认为是一种道德修养,89.7%的同学认为是一种道德情操,认为是一种文化素质的占71.3%,还有59.7%的同学将之认可为一种心理素质。本题既然为多选题,并且每个选项都有半数以上人选择,可以看出道德素质是多方面综合性的。它既是一种内在的修养,也必会受到心理文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随后通过一定的外化,将这种内在的抽象的素养反应在日常生活中。

在对当今大学生道德素质水平的认识上,认为非常好和好的总共仅占20.1%,67.5%的同学选择了一般,还有12.3%认为差。这样的数据不免让人疑惑而心有微凉之意。我们从小所以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所以为的德才兼备,所以为的要读书,先做人,难道到了大学,到了更远的社会就淡化甚至是遗忘了?

那么大学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53.7%的人认为是道德修养,有德才是最基本的;24.7%的人看重社交能力,11.6%的人认为成绩优异最重要,还有10.1%选择了创新思想。而在当今社会知识与道德素养孰轻孰重的问题上,58.4%的人认为两者都很重要。

而另一方面,即在道德对公民制约作用的问题上,21.7%的人认为作用很大,而72.3%的人认为作用正在弱化,6%的人则认为完全没有作用。这不仅需要政府学校方面的宣传教育,更重要的是构成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的自我改善。只有人人道德向上,才会使道德的公信力和约束力增强,真正起到无形之法的作用。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42.3%的人认为在于个人觉悟,30.7%的人认为在学校教育,还有26.4%的人认为家庭教育也必不可少。确实,道德素养既然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存在,在其养成的道路上必然也是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

2. 自身及周围人群道德素养水平

这一方面为本次调查的重点。

在公交车上看到老弱病残,78.1%的人会主动让座,15.4%选择别人不让,我也不让,5.3%的人会假装没看见,还有1.3%的同学不管怎样都不让。在平时乘坐公交车的经历中,其实经常能看到温大学子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有些同学甚至觉得让座麻烦,干脆一直站着。但是还是有一些同学没有这种谦让的意识,觉得同样花钱坐车,凭什么让位于人。这种想法虽然不能受制于法令法规,但必然会受到道德上的质问谴责。

在人行道为红灯,但此时恰好没有车辆经过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做?

仅有29.2%的人会坚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了再通行;19.4%的人表示会随大流,别人走我就走;16.1%的同学认为能快点走最好,而35.3%则会视情况而定。不论人走我走,还是视情况而定,其实都是人侥幸心理的体现,以为车少,以为自己速度快,而就此酿成大祸的又何尝少,真正到了那时就追悔莫及了。

对于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和公益劳动,56.4%的人认为只要是能得到好处而且相对轻松,那么就会参加;33.2%的同学表示什么活动都愿意参加,而还有10.3%的人不愿意参加此类活动。确实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与学分相挂钩后,志愿者活动的动机似乎不再那么纯粹。有的学生加入青年志愿者,只是为了取得相应学分,不是为志愿而志愿,只是为学分而志愿。但是试想,如果志愿者活动没有相应的学分奖励,当代大学生又有多少能发自内心不求回报去做这一份事业?这是值得人们反思的问题。

如果你的舍友在出门前忘了关台灯或热水器,导致台灯或热水器开了整整一早上,你会怎么做?

80.1%的人会与其沟通,希望对方下次注意;8.6%的同学会选择保持沉默,但是心里会就此留下疙瘩;另有11.3%的人持无所谓态度。随手关灯关热水器是一个需要养成的好习惯,生活中确实会出现由于一时马虎而忘记关灯关水一类的事,这个时候,作为寝室成员,就应该互相沟通,互相体谅,互相帮助来养成这种习惯。

你是否介意不道德的行为?

69.8%的同学表示介意,16.1%表示不介意,另有8.8%和5.3%的人表示无所谓和习惯了。在遇到不道德的事情时,25.7%的人会坚决反对,21.2%的人选择随波逐流,47.1%的人会提出自己的看法,6%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对于不道德的行为敢言敢指出,才能避免这些行为更加猖狂。但现在的风气是,公交车上如果有人在实施偷窃,很少有人敢正义指出。这是社会的悲哀所在。

接下来是一些不好的有违道德的做法,列表来说明:

你或你的同学是否出现以下状况 是 否

乱吐痰 27.7% 72.3%

乱穿马路 73.3% 26.7%

乱扔垃圾 61.5% 38.5%

随口说粗话、脏话 55.9% 44.1%

作弊 41.8% 58.2%

说谎 42.3% 57.7%

抄袭 50.9% 49.1%

其中对于考试作弊现象,我们又进一步对其设置了问题调查: 你对考试作弊持何种态度? 是 否

不能接受,自己从来不作弊 30.2% 69.8%

可以理解,学生压力太大 38.0% 62.0%

可以理解,为了考高分 28.0% 72.0%

可以理解,总比补考好 30.5% 69.5%

没什么大不了,我也做过 11.8% 88.2%

没什么大不了,不被抓就ok了 16.6% 83.4%

其他 5.8% 94.2%

在周围人对父母是否孝顺的问题上,仅33.2%的人认为这一方面做的好,60.7%认为一般,还有6%的学生认为做的比较差。孝敬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做到,其他道德之事恐怕也不必再谈。

那么所有这些不道德没素质的行为产生的原因何在?

你认为产生不道德和没素质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是 否

图方便 51.1% 48.9%

不那么讲究 44.6 % 55.4%

大家都这样,我也这样 35.8 % 64.2%

习惯成自然 50.1 % 49.9%

社会风气造成 69.0% 31.0%

个人意识太差 55.2% 44.8%

缺少宣传和教育 32.5% 67.5%

人性本恶 13.4% 86.6%

原因各方各面,有主观,有客观。但所有都不能成为道德素质下滑的借口。

三、本次调查总结

据有效统计,总体上看我校学生对于网络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其中的问题还是不容小视,忽视不道德因素做缺乏素养的事的人并不在少数,这其中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调查,就如何解决网络问题提出三点建议:

一. 大学生反思自我,从自身点滴做起。很多大学生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人立于世的根本。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做学问,才能成就我们各自的人生道路。

二. 学校作为教授知识的场所,不仅要将学生培养成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如果一个高学历高智商的人没有道德的约束,那么很可能给社会带来的不是贡献而是危害。

第2篇

一.调查的方法与内容

本次调查报告由温州大学学生处信息调研队发起,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调查的主要对象为温州大学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从道德素质基本认识及看法、自身道德素质水平两个方面展开。通过反馈回来的调查表统计总结得出温州大学在校生在道德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报告的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50份,收回326份。

1.道德素质基本认识

首先,什么是道德素质?89.9%的受调查者认为是一种道德修养,89.7%的同学认为是一种道德情操,认为是一种文化素质的占71.3%,还有59.7%的同学将之认可为一种心理素质。本题既然为多选题,并且每个选项都有半数以上人选择,可以看出道德素质是多方面综合性的。它既是一种内在的修养,也必会受到心理文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随后通过一定的外化,将这种内在的抽象的素养反应在日常生活中。

在对当今大学生道德素质水平的认识上,认为非常好和好的总共仅占20.1%,67.5%的同学选择了一般,还有12.3%认为差。这样的数据不免让人疑惑而心有微凉之意。我们从小所以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所以为的德才兼备,所以为的要读书,先做人,难道到了大学,到了更远的社会就淡化甚至是遗忘了?

那么大学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53.7%的人认为是道德修养,有德才是最基本的;24.7%的人看重社交能力,11.6%的人认为成绩优异最重要,还有10.1%选择了创新思想。而在当今社会知识与道德素养孰轻孰重的问题上,58.4%的人认为两者都很重要。

而另一方面,即在道德对公民制约作用的问题上,21.7%的人认为作用很大,而72.3%的人认为作用正在弱化,6%的人则认为完全没有作用。这不仅需要政府学校方面的宣传教育,更重要的是构成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的自我改善。只有人人道德向上,才会使道德的公信力和约束力增强,真正起到无形之法的作用。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42.3%的人认为在于个人觉悟,30.7%的人认为在学校教育,还有26.4%的人认为家庭教育也必不可少。确实,道德素养既然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存在,在其养成的道路上必然也是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

2. 自身及周围人群道德素养水平

这一方面为本次调查的重点。

在公交车上看到老弱病残,78.1%的人会主动让座,15.4%选择“别人不让,我也不让”,5.3%的人会假装没看见,还有1.3%的同学不管怎样都不让。在平时乘坐公交车的经历中,其实经常能看到温大学子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有些同学甚至觉得让座麻烦,干脆一直站着。但是还是有一些同学没有这种谦让的意识,觉得同样花钱坐车,凭什么让位于人。这种想法虽然不能受制于法令法规,但必然会受到道德上的质问谴责。

在人行道为红灯,但此时恰好没有车辆经过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做?

仅有29.2%的人会坚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了再通行;19.4%的人表示会随大流,别人走我就走;16.1%的同学认为能快点走最好,而35.3%则会视情况而定。不论人走我走,还是视情况而定,其实都是人侥幸心理的体现,以为车少,以为自己速度快,而就此酿成大祸的又何尝少,真正到了那时就追悔莫及了。

对于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和公益劳动,56.4%的人认为只要是能得到好处而且相对轻松,那么就会参加;33.2%的同学表示什么活动都愿意参加,而还有10.3%的人不愿意参加此类活动。确实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与学分相挂钩后,志愿者活动的动机似乎不再那么纯粹。有的学生加入青年志愿者,只是为了取得相应学分,不是为志愿而志愿,只是为学分而志愿。但是试想,如果志愿者活动没有相应的学分奖励,当代大学生又有多少能发自内心不求回报去做这一份事业?这是值得人们反思的问题。

如果你的舍友在出门前忘了关台灯或热水器,导致台灯或热水器开了整整一早上,你会怎么做?

80.1%的人会与其沟通,希望对方下次注意;8.6%的同学会选择保持沉默,但是心里会就此留下疙瘩;另有11.3%的人持无所谓态度。随手关灯关热水器是一个需要养成的好习惯,生活中确实会出现由于一时马虎而忘记关灯关水一类的事,这个时候,作为寝室成员,就应该互相沟通,互相体谅,互相帮助来养成这种习惯。

你是否介意不道德的行为?

69.8%的同学表示介意,16.1%表示不介意,另有8.8%和5.3%的人表示无所谓和习惯了。在遇到不道德的事情时,25.7%的人会坚决反对,21.2%的人选择随波逐流,47.1%的人会提出自己的看法,6%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对于不道德的行为敢言敢指出,才能避免这些行为更加猖狂。但现在的风气是,公交车上如果有人在实施偷窃,很少有人敢正义指出。这是社会的悲哀所在。

接下来是一些不好的有违道德的做法,列表来说明:

你或你的同学是否出现以下状况 是 否

乱吐痰 27.7% 72.3%

乱穿马路 73.3% 26.7%

乱扔垃圾 61.5% 38.5%

随口说粗话、脏话 55.9% 44.1%

作弊 41.8% 58.2%

说谎 42.3% 57.7%

抄袭 50.9% 49.1%

其中对于考试作弊现象,我们又进一步对其设置了问题调查: 你对考试作弊持何种态度? 是 否

不能接受,自己从来不作弊 30.2% 69.8%

可以理解,学生压力太大 38.0% 62.0%

可以理解,为了考高分 28.0% 72.0%

可以理解,总比补考好 30.5% 69.5%

没什么大不了,我也做过 11.8% 88.2%

没什么大不了,不被抓就ok了 16.6% 83.4%

其他 5.8% 94.2%

在周围人对父母是否孝顺的问题上,仅33.2%的人认为这一方面做的好,60.7%认为一般,还有6%的学生认为做的比较差。孝敬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做到,其他道德之事恐怕也不必再谈。

那么所有这些不道德没素质的行为产生的原因何在?

你认为产生不道德和没素质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是 否

图方便 51.1% 48.9%

不那么讲究 44.6 % 55.4%

大家都这样,我也这样 35.8 % 64.2%

习惯成自然 50.1 % 49.9%

社会风气造成 69.0% 31.0%

个人意识太差 55.2% 44.8%

缺少宣传和教育 32.5% 67.5%

人性本恶 13.4% 86.6%

原因各方各面,有主观,有客观。但所有都不能成为道德素质下滑的借口。

三.本次调查总结

据有效统计,总体上看我校学生对于网络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其中的问题还是不容小视,忽视不道德因素做缺乏素养的事的人并不在少数,这其中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调查,就如何解决网络问题提出三点建议:

一. 大学生反思自我,从自身点滴做起。很多大学生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人立于世的根本。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做学问,才能成就我们各自的人生道路。

二. 学校作为教授知识的场所,不仅要将学生培养成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如果一个高学历高智商的人没有道德的约束,那么很可能给社会带来的不是贡献而是危害。

第3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如果我们在实际当中不能灵活运用,那就等于没有学。实习就是将我们在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战中。

由于以前在一家口腔诊所见习过,为了能够接触多的患者.能够全面了解口腔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见识高端的诊疗仪器.积累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还有我们怎样才能把课本上的知识灵活恰当的运用到生活、工作当中去,成为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们怎样才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怎样才能确定自己的人生坐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抱着这种想法,我又走进了xx口腔医院。在那里,我接受了更为有用的医学知识,和每天接受实践操作的机会,增强了我的操作能力,使我更迈向成功。

古人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短暂又难忘的实习旅程就像白驹过隙般,飞速而逝,而这其间的感受也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应俱全,在每日紧张充实的工作环境中不觉间已经走过了一个月的实习期,回首这一个月的实习期,内心充满着激动,也让我有着无限的感慨。

一.实践目的

通过口腔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使我对口腔的常见病.多发病有了全面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能够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还简单认识了某些口腔粘膜疾病,学会了拔牙术.牙髓治疗术.根管治疗术,会简单使用x线片照射机,认识了口腔工艺技术等,使我对学习口腔专业知识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二.实践时间

xx年1月10日

三.实践地点

xx口腔医院

四.实践心得及内容

通过三个星期的实习,从对口腔医学的孤陋寡闻,到初窥门径,再到对口腔知识的全面认识,深刻了解,使我从中学习了很多,人也更加成熟。

第一周,我培养的是对口腔医疗器戒基本认识,及配合老师做一些治疗,学会科室内消毒,使用高压蒸汽消毒锅,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戒,科室消毒洗手法。做一些简单的口腔工艺技术如取牙齿模具,灌石膏模型,排牙等。

第二周首先是对前来就诊的患者做一些简单的询问.交流,给每位医生平均安排患者人数,安抚患者情绪。从旁协助每位医生治疗,如量血压,磨银汞。再者做一些简单的治疗如洁牙术,幼齿拔出术,松动的恒牙切牙,侧切牙等拔出术。

第三周主要是了解牙齿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如牙髓炎,根尖炎等。

范文二

护士医院寒假见习报告

系部名称:专业:护理

年级:xx班级:5班姓名:xx学号:xx03219

实践单位:孙平镇卫生院

实践时间: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共5天

实践报告正文

为了全面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修养和专业能力,增强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能迅速适应就业需要的护理人才,护理系团总支安排每名学生在寒假期间,自主安排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能力,提升素质,巩固在校理论学习。从而为下阶段的学习和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怀揣着对“白衣天使”这个称号的神往,xx年2月1号,我带着新奇与紧张的心情踏进了卫生院,开始观察护士门的工作动态和性质及医院情况。尽管时间很短,但收获颇多。刚进医院,着实很兴奋,激动,新鲜感很强,对临床护理操作程序亦非常感兴趣,同时也有点担心,毕竟是进入了一个新鲜提与社会各种人群进行交流。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

护士长带领我们所见的第一站是:护士咨询台,以前进医院医院一直把这里看的极其平常,然而今天却感觉一点都不平常呢。面对病人流动量大,治疗项目多且没有规律的特点,他们具备随机应变,合理安排的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患者提供最完美的答复,护士门主动热情周到细致,礼仪服务是提高服务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个人素质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都体现了护理队伍的整体形象。

护士长给我们介绍环境,护理任务,交接班和护理程序,了解病人情况,护士工作无非就是交接班和护铺床各项护理操作,看见人家都很熟练的操作这些的时候,在想自己今后也要做这些相同工作,不免有些害怕。

第4篇

论文摘要:文章指出了大学生的一些不良道德行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一;基础文明行为欠缺;道德行为自律性较差;道德行为存在自我性。认为道德养成教育缺失是大学生不良道德行为的深层根源,提出了加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对策:重视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强化大学生道德行为实践;激励大学生道德行为自律;完善大学生道德教育评价考核体系。

在新形势下如何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高校面对的一个现实课题。切实加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着力养成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根本着力点。

一大学生道德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道德行为从整体上说与社会道德规范是相适应的,但是,部分大学生道德行为却不尽如人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道德失范现象。当代大学生道德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一

大学生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分辨是非能力,但是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却又往往缺乏自我约束,为人处事常常只顾及自身利益。大学生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往往不能变为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大学生思维开阔,文化层次较高,知识面较宽,对社会提倡的公德规范认知程度也较高。但是他们对道德规范的遵从却让人担忧,表现在道德素养较差,出现知行脱节的现象。

(二)基础文明行为欠缺

在高等院校内以及在社会上,大学生的文明程度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部分大学生由于受不良生活环境和行为习惯的影响,社会适应性不强。当前大学生中基础文明行为比较欠缺,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其主要表现在:诚信意识弱、社会公德意识差、行为举止失当、文明礼仪差、生态文明意识薄弱、法纪观念淡薄。

(三)道德行为自律性较差

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是l8—22岁的青年,生理上日趋成熟,但心理还处于极不稳定的变化中,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容易被外界的热点现象所吸引,表现出道德自制和行为自律的不足。如,有的学生本来不想去网吧,但在周边同学的怂恿下去了,最终沉迷于网吧,置学业于不顾;有的学生本来能以诚信待人处事,但看到周围的同学造假且能获得利益,也随波逐流地跟着别人走,等等。2007年5月某高校作了一个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状况的调查,针对其中一个调查题目“据你看,你周围的大学生在爱护公物、随手关灯、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方面做得怎么样”,学生认为四个方面做得很好的比例分别为14.4%、22.2%、20.4%、15.8%;认为不好的分别为12.5%、17.1%、9.5%、19.2%。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自己的道德行为习惯也不甚满意。

(四)道德行为存在自我性

当代大学生在追求自我价值、进行自我设计,甚至在自我奋斗中,因信奉个人主义而远离了自我的完善,凡事以是否对己“有利”作为评判标准,利己则干,不利己则不干,崇尚自我,事事以自己为轴心,强调自我在社会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企盼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满足自己的要求,实现自己的价值。在现实行为中,不少同学以自我为本位,把个人利益置于社会、集体利益之上,与集体主义原则背道而驰。

中国青少年研究发展中心发表的《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报告》中用“自我实现”来概括20世纪9O年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在该研究中,大学生回答了“人生的目标是什么”的问题,认为人生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占77.4%;“无私奉献”的占10.7%;“发大财”的占9.4%;“有权利”的占2.5%。与此相关的另一问题是“你努力学习与工作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结果有50.3%的人选择了“实现自我价值”。这些调查充分说明了当代大学生从自我方面考虑的多,考虑社会需要方面较少,社会价值取向较低,道德行为存在自我性。

二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缺失

大学生不良道德行为的存在,其原因比较复杂,但是,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缺失是其深层根源。

(一)高校道德教育长期忽视道德养成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长期以来,部分高等院校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未能做到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注重对社会规范和权威的尊重,只强调规范对个体的强制和约束,而对大学生面对各种复杂道德状况应作的道德判断和处理现实道德问题的能力培养重视不够。这势必会忽视道德教育的熏陶、感化、认同、自省、自律和自觉过程,不断“造就”出在德育方面知行脱节甚至相反的“双重人格”和“双面人”。究其原因就是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重视道德知识传授轻视道德行为实践

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我们更多的是注重空洞的说教或者抓典型、树榜样,以宣传鼓动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而忽视了对大学生个人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即只有教育没有养成,无法使大学生具备真正的“教养”。养成教育之所以很重要,是因为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就会使“习惯成自然”,使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良好的的道德素质。如果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教育而没有养成,就割裂了二者的关系,就会造成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不完整,影响其健康成长。

三道德教育评价考核体系不够完善

近年来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评价的操作上,存在着评价考核标准不够完善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评价标准抽象且可操作性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奉献敬业”的道德规范,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评价的主要依据。但是这二十字规范的要求比较抽象,没有立足于大学生的职业前景,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这就导致道德教育目标过于空泛,评价标准模糊不清,从而造成现实道德评价过程中可操作性差;二是忽视大学生丰富多彩的道德个性。现在的大学生,是充满个性的一代。每个大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能用绝对统一的道德评价标准去评价他们的道德行为。因此,如何制定体现大学生丰富多彩道德个性的评价标准,成为目前高等院校道德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四加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对策

加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着力养成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根本途径。

(一)重视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

道德教育,简言之就是对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实践能力的教育。只有加强道德养成教育,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中,大学生的主观意识、道德认知见之于客观行为,潜在的品质变为显性品质,才能根据具体表现加以检验,同时,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中才有价值和意义。所以,以道德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不仅是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也是施教者施教与大学生品质形成相统一的过程。可以说,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过程就是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离不开理论的传授教育,但更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实践的磨练。而养成教育作为使大学生在亲身实践中逐步形成对事物的情感、意志的最佳、最直接、最不易改变的教育形式,则是对大学生道德品质中情感、意志进行培养的根本途径之一。

(二)强化大学生道德行为实践

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的发展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不断递进的过程,要获得真正的认识,只有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一个辩证的过程。人的道德素质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要靠不懈的实践。大学生的道德养成也是一个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的认识过程。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生活这一载体的作用,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作为培养人的外因条件,无时无刻不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着塑造。它激发他们的情感,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由量变到质变,陶冶大学生的美好情操,塑造大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他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日臻完善,思想得到升华,道德修养得到加强。

(三)激励大学生道德行为自律

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是其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有着丰富的道德修养理论,可为大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值得借鉴的方法。

首先,学思结合。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一切最优秀和最合乎德性的活动,总是与知识、理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道德修养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要学习各种道德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并对所学的道德知识和人生哲理予以思考、反省和默虑,从而选择好的道德行为,最终成为有道德的人;其次,内省。内省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中国古代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对此做了充分的阐述。孔子“内省”的实质是提倡自省察实的道德修养,“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这是说内心不断自我省察,就不会感到愧疚,也就不会有什么忧愁和恐惧。这种“内省”的方法,是对自己行为以及所表现出的品德是否合乎道德标准的自我检查过程,也就是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动机与行为效果,以及自身道德认识和道德价值的自我评价;最后,慎独。慎独是儒家所提出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即在他人和社会监督不到、法律和道德舆论管不到的地方独自行事。“慎独”作为道德修养方法,就是不因为无人监督而为所欲为,时刻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照道德要求行事。每一个具有道德觉悟的人,都应该努力做到“慎独”,坚决纠正和克服表里不一和双重人格现象。

第5篇

目前,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教学实践中,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理论的作用在于指导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道德课的基本原则。如何指导学生应用基本原理,正确认识现实问题,是理论课教师的重要任务。但由于招生数量日益扩大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数量相对不足,使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疲于应付繁重的课堂内教学任务而无力顾及社会实践,致使许多学生还不能自觉地运用学过的基本理论、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对许多社会问题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颇,考核方式也过分体现目标管理。尽管任课教师在考试方式方面做出了种种探索,运用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的方法核算学生的最后成绩,但由于日益增加的学生数量,使得平时成绩考核的难度越来越大。另外,大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动力不足、市场经济短期效应的副作用影响、目前的就业机制对大学生的考核没有与思想道德有关的内容、大学生的入党条件中也没有相应的规定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改思路探讨

(一) 指导思想

适应新时期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应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主渠道和多途径相结合,充分调动教和学两个积极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的发展,着眼于提高教学效果,努力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的改革,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实施方式

1.教学实践环节的设置

针对目前的社会大环境和形势发展变化的实际,根据学科建设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解决真学、真懂和真做的问题,真正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在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面前,如何进一步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好地用发展着的指导新的实践,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改革,即保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现有的教学时数的前提下,将每门课的教学分解为课堂教学、读书、社会调查与实践三环节。

课堂教学部分:贯彻“精讲”、“管用”的原则,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学生关系的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联系学生成长、成才过程的各种困惑与迷惘,使“两课”教学更具吸引力。同时要积极研制、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读书研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读书。每门课程都要制定读书目录,学生要做出读书笔记或写出心得体会,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记入总成绩。

社会调查与实践部分:根据各门具体课程的特点,提倡实践形式多样化。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观看电视教学片;搞开放式课堂,请劳模、专家、企业家进课堂,给学生开办讲座和专题报告,开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相关的健康心理与人才成长、心理咨询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训练等课程供学生选修;假期组织学生进行调研,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社会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上述三个环节,实现讲(系统讲课)、读(读书)、听(听报告)、谈(讨论交流)、看(看录像)、走(参加社会实践)、写(读书心得、调查报告、学术论文)多途径的结合。

2.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与专题讲座相结合,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等教学手段,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过渡到校内网络教学。

(2)课堂内教学与大学生读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3)对大学生的统一要求与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相结合。

3.考核与评价方式

以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中心,重视教学过程的管理,采取口试、笔试、客观题、主观题、开卷与闭卷相结合以及课程论文等多种考试方式。(各门课程可根据课程特点择优决定)

4.增设与“两课”相关的选修课程

为适应“两课”教师的转变,充分发挥“两课”教师的作用,增设与“两课”相关的选修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拟开出的主要选修课如下: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卫生与咨询学》、《人际关系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大学生心理问题咨询》等。

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充分体现意识形态中的对大学生的统一要求与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实现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为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志红.浅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期

[2]乔春梅.略谈如何提高《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效果[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期

第6篇

对大学生进行公益精神的教育,父母的身教比言传更为重要。父母通过自身行为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单纯的说教更有说服力。父母通过言传,将公益精神的道德规范灌输给孩子,使孩子对这种道德规范产生信服,并渗透进孩子的情感,使其对孩子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产生影响。父母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必须言行一致,父母通过自身的符合公益精神的道德规范的行为,引起孩子的兴趣,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效果。父母以自身为模板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借鉴学习的榜样,寓教于实践,让孩子切身感受公益精神的内涵,使孩子能有更深的体会,不仅使孩子对公益精神的道德规范产生更多的认同,而且更牢固地将其纳入自身的道德结构。

二、发挥学校教育的影响

大学生有着完整的意识和独立的思维,开始试着探寻外面的世界,在接受学校和老师的指导教育的过程中,具有向师性。学生渴望通过老师了解世界,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和道德规范纳入学生的思维。学校对学生的公益精神的道德教育,要把握好学生的两个特性,摆正态度,注重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公益精神。一要重视公益精神培养。学校的职责是育人,而教育学生,不仅仅是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从这点上来说,学校对学生的公益精神培养比传授课本知识更为重要。学校首先应该明确道德教育的作用,把对学生的公益精神道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应该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使公益精神成为校园风气。组织公益活动,宣传公益精神,实现校园处处见公益。以专题讲座、报告会、总结会、交流会、辩论会等形式,就关于公益精神的社会热点问题、法律案例等进行宣讲或讨论。定期开展公益精神的道德评价活动,为学生由对公益精神的被动依从到主动接受打下基础。二要讲究教育方法。首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个体心理要求,避免空洞的说教,而应注意运用生动、直观形象的方式创设情境,从而丰富学生的对于公益精神的情感体验。其次公益精神的教育要贴近学生生活,一种道德理念再动人,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成为空洞的教条。第三,指导学生广泛参加公益实践活动。要想让学生从内心认同公益精神,就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去验证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7篇

关键词:龙煤精神;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

在网络时代,如何更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培养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养的专业技术人才是目前摆在高校职业道德素养培育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试图从黑龙江龙煤控股集团在艰难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龙煤精神出发,提出以龙煤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

一、龙煤精神的内涵

龙煤精神就是指黑龙江龙煤控股集团的广大员工几十年来在东北黑土地上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团结奋进、燃烧自我的精神。龙煤精神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不畏艰难、埋头苦干的吃苦精神。想当年,龙煤人不但常年工作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不畏艰难、埋头苦干,而且提出了“宁让汗水浮起船,不让国家缺少煤”的感人至深的口号。也正是因为龙煤人的这种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才铸就了黑龙江龙煤控股集团今天的辉煌。二是顽强拼搏、不断奋斗的战斗精神。几十年来,龙煤人不断地克服了安全生产和煤炭市场的双重压力,顽强拼搏、不断奋斗。正是龙煤人这种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帮助企业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前进中遇到的难关,克服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种种挑战,不断地开启黑龙江龙煤控股集团发展的新篇章。三是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黑龙江龙煤控股集团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发展和壮大,离不开全体龙煤人的团结奋进与面对艰难险阻时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正是这种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下,才是黑龙江龙煤控股集团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动力,鼓舞了和正在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龙煤人。四是燃烧自我、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

二、以龙煤精神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的重要意义

以龙煤精神促进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极强的示范效应和高效的激励作用。

1.以龙煤精神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高校传统教学中的职业道德精神相比较,龙煤精神具有不可比拟的现实性。它能直观且真实地呈现在当代大学生的面前,用事实说话、用身边的真实故事感染和教育了每一名大学生,极大地克服了高校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空洞说教。

2.以龙煤精神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龙煤精神的示范效应体现在它本身蕴含着的平凡中的伟大。龙煤精神不需要特殊的环境来衬托和显示自我的光辉形象。恰恰相反,它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每一个主体都可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这一不平凡的精神。

3.以龙煤精神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具有高效的激励作用。与人们传统的职业道德精神想比较,龙煤精神所具有的现实性的特点,使得它在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中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让大学生相信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确有并且需要这样的良好精神品质,并且在实践中能不断地取得成功。

三、以龙煤精神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的方法与措施

以龙煤精神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首先就应该对龙煤精神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广泛的学习和宣传、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去感受龙煤精神,深刻地反思龙煤人在带给我们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同时,也丰富和完善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1.系统研究是龙煤精神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的理论基础。理论永远是实践的先导,要想使得龙煤精神在促进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成效。首先就要求必须对龙煤精神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研究。探究如何能更好地把龙煤精神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地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它们之间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得龙煤精神更容易更广泛地为广大青年学生所接受。

2.扩大宣传是龙煤精神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的必要手段。龙煤人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团结奋进、燃烧自我的精神是劳动人民的骄傲,是我们这个社会迫切需要宣传的正能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应该大力的宣传这种吃苦的精神、战斗的精神、乐观的精神、奉献的精神。让这中健康、积极、乐观的正能量传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3.深入实践是龙煤精神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的关键环节。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意思就是说,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的感受和体会毕竟是比较浅薄的,要想彻底透彻地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发展及其本质规律,还必须自己亲身去实践。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就是这个道理。这就自然要求高校当前应该组织大学生深入煤矿企业生产的第一线,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才能真正体会到龙煤精神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那是每一名龙煤人用辛勤的汗水乃至生命谱写的生命之歌。

4.反思总结是龙煤精神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的必经阶段。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社会的实践,但千万不要以为仅仅到煤矿企业参观访问、实习实训上几天,完成了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科目,就以为我们实践的目的达到了,这显然是不对的。在深入煤矿企业的实际生产工作中,不同的大学生肯定会有不同的感悟和体会,这就要求高校在大学生实习结束后,组织大学生互相交流,深刻反思,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当代大学生对龙煤精神有更加全面、科学的认识。

5.付诸行动是龙煤精神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的最终目的。龙煤人几十年来在黑土地上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团结奋进、燃烧自我的精神更多地不是在于它说起来有多么的好听,而是在于每一位龙煤人用实际行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践行着龙煤精神,这才是龙煤人和龙煤精神最可贵最值得我们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2] 王伯庆.2009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37.

第8篇

我国高等教育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中的艺术教育也逐渐从精英化走向普及化、大众化,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也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艺术人才的培养不但需要造就高水平的艺术专业人才,而且更需要的是艺术人才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但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使他们的心理与其他普通人文学科的大学生相比表现为更加敏感与偏激。其中个性张扬是艺术类大学生的普遍现象,针对高校中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殊特点,准确把握艺术类大学生的心态和行为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已成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延伸和具体化,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活动形式。在新的时期下,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特征有了新变化,所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的方式也有了新变化:

1.利用媒体网络信息进行教育的方式。随着各种高科技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也含有了科技成分,媒体网络已经深入到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他们的艺术观造成巨大冲击。因为高校中艺术类大学生们喜欢接受新鲜事物,渴望了解掌握它,这种冲击波既有积极一面,又不可避免地有消极影响。高校中艺术类大学生要成长为优秀的艺术人才,就必须有正确的艺术观。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互媒体网络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艺术观,使这些高校艺术类大学生能真正担负起传播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媒体网络对大学生们进行教育影响,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教育。

2.组织展开座谈讨论的方式。艺术类大学生在学习上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更加务实,讲求实际。他们努力在大学里、社会中完善和发展自己,同时他们的思想也更加实际,重视现实。他们更加重视人际关系,努力开拓交际范围,重视社会实践,渴望成才,所以希望自身能够在专业上有所成就。生活上他们更倾向于追求开放、自由、自立、浪漫的生活。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思想顾虑,不畏人言、敢于离经叛道。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也确实特别想得开,衣着注重性感、生活无拘无束、乐于模仿影视中的浪漫情调等。通过组织展开座谈讨论的这种方式,针对艺术类大学生们的自我意识,以及向往而言,可以说是投其所好,使大学生们相互教育。但我们选择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时要有明确讨论的主题,抓住艺术类大学生们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开展热烈讨论,切记不要离题,否则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对他们影响更不好。

3.运用演讲、报告的方式。这是一种传统方式,是中国革命年代时期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方式。在当代社会这种方式仍可实行,不过已具有了新时期的气息。

鼓励动员报告。由于高校中艺术类大学生们情感丰富且不稳定,但他们有关心人民幸福、振兴中华的愿望,所以对他们进行动员报告是不可缺少的,可以加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如新时期抗洪救灾,无偿献血,这都需要动员报告,一个好的动员报告,能鼓舞起青年人土气,振奋青年人的精神,激发他们的热情。因而对艺术类大学生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动员报告是不可缺少的。

登台演讲报告。艺术类的大学生们具有开拓性和积极上进的精神,他们重视个人价值实现,追求自主独立的生活方式,思维活跃,渴望成功,善于表现,我们便可因势力导,采取一些激励式的教育手段,通过组织开展文化讲座、影视评论、文艺汇演、体育活动、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给艺术类大学生充分发挥和展示自己的空间,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文化修养,让艺术类大学生们登台演讲或作报告,一则可教育引导其他青年,二则也教育了他们本人。学校或其他单位经常组织这种真挚、动情的“演讲比赛”活动,可以促使艺术类大学生们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让他们明白自己作为一个“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可以加强其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的提高。

4.开展综合评比竞赛、奖励惩罚的方式。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激发鼓励青年上进和推动各项工作发展的积极有效的措施。开展综合评比竞赛方式针对艺术类大学生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表现的增强以及好胜心、好学心等基本特征展开进行的。对大学生们采取综合评比竞赛的教育方式,能激发起他们的热情,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如学校每年度在各班级评选优秀党、优秀团员、优秀班干部,就是这种典型方式的应用。同时,大学生们的经济头脑比较发达,他们往往注重经济效益。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大多在中小学时代就接受艺术教育,具有良好的艺术天赋和创作能力。其中不少学生参加过艺术比赛,获得名次,然而其往往陷入追求名利的实用主义。艺术专业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多,对社会现实认识较为深刻。许多学生在实习期间可以获得较高的报酬,因此更容易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所以精神奖励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既达到教育目的,又防止了他们认为金钱至上的观念的滋长。我们应适当采取一定的经济手段,配合精神奖励,来达到奖罚分明的目的。

二、当代社会高校艺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方法的应用

在具体实际工作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方法的应用,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必要手段,是为实现教育目标、传授教育内容,随着形势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必要的思想工作方法的具体应用。

1.民主讨论法。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要采取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这也是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决定的。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学校的文艺骨干,老师宠爱,同学羡慕,往往使他们自我感觉极好。可是他们进入大学后,以往的那种核心地位和优越感都不复存在,随之而来的是心里失衡、经济焦虑、学习焦虑、对艺术的理解偏颇等等。我们要把自己放在与青年人平等的位置,以同志,朋友的态度平等交流思想、交流意见、共同磋商,以换得他们的信任和理解。

2.说服教育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方法。艺术类大学生作为我国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使他们的心理与其他普通人文学科的大学生相比表现为更加敏感与偏激,个性张扬是艺术类大学生的普遍写照。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要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说服教育。要联系他们的思想情况、关心的热点,否则道理一大篇,实际不沾边,“隔靴抓痒”,可能会引起反感。针对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准确把握艺术类学生的心态和行为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3.情感感化法。工作中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动人,情感感化法。运用尊重,理解、关心、信任等态度以情感上影响青年人,感化青年人。我们所说的“情感”,主要指具有共同目标,共同理想的,朋友同志的情感,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做到情真理切,情理结合,才能打动人心,达到教育效果。再结合艺术类大学生们的文艺方面的特长,使他们充分施展自己的艺术才华,通过各种健康、愉快、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在大学学习之余,得到情趣和精神上的享受。

第9篇

[论文摘要]“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认为,道德的学习、道德发展在本质上是主体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通过主动的建构来实现的,可以从其所主张的学习形式、教育原则、师生关系几方面借鉴该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道德学习理论不同于以往的道德教育理论,它重视对道德学习问题的研究,“道德学习”是与“道德教授”相对而言的,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讲,探讨学生在道德上的发展变化,也就是他是如何学习道德的④。“实践一建构”学习理论的观点是:道德学习的内容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道德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实践,个体道德的学习、道德发展在本质上是主体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通过主动的建构来实现的。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实践~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进行借鉴,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一、“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特征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一种道德学习理论,“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理论的特征,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即道德学习是实践的,是具有社会性和情境性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中,有两点是比较突出的:一是缺乏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二是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不够。

道德的习得和其他知识的学习是不一样的,它必须通过人的感性实践,通过亲身的参与,才能被人直接体验、感受和建构。WwW.133229.coM因为道德这种“知识”在本体意义l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认识、掌握、创造道德的根本途径只能通过亲自去实践道德、体验道德来实现。同时,道德是知、情、意、行等要素的统一体,这些要素无法分割地统一在人的道德实践中,单纯的内部心理活动尤其是理智上的活动绝不能直面真实的道德。而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内容还是方法,都不同程度地缺乏训练和实践活动,单纯的知识传授现象比较严重。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知行合一的行为习惯和勇于实践的态度与能力。单纯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手段,是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主体,受教育者应该参与各种校内外活动。但实际上,学生的实践活动常常流于形式,这就必然导致我们将社会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的愿望落空,更难将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观念外化为品德行为。

“实践一建构”学习观认为,道德学习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在面对现实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实现道德的发展,这就是道德学习的社会性和情境性。道德学习之所以有这个特征,一方而是因为道德弥散在社会生活中、弥散在人际交往的氛围中、始终见诸于具体情境的,没有抽象的、独立于生活和实践之外的道德。从书本上、从课堂里学到的“道德”并不是真实的道德,也没有内化为学生心理、道德经验的一部分。所以,较之其他方面的学习,道德学习对环境、社会情境的依赖性更强。另一方面是因为个体的道德学习要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积极的和消极的社会因素在个体道德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个体尽管可以选择和超越,但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它们的影响。因此,个体的道德学习始终是在真实的、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不能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对大学生热衷和关注的一些颓事物、新现象不能给予相应研究和及时指导,难以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和道德认知上的困惑,再加上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和心理欠成熟的时期,结果导致一些不良信息和行为方式乘虚而入,误导甚至贻害了大量学生,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现实面前变得脆弱和无力,不能全方位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二、“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从“如何学”逆向理解道德教育“如何教”的问题,必然催生了对道德教育课程、教育原则及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这些问题具有革新意义的理解。从解读“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角度来观照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我们会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1.“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学习形式及其启示。活动课程是“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学习形式,在一般的理解中,它又被称为“经验课程”“学生中心课程”,其目的不是传授与实际生活脱离、与生活经验脱离的所谓系统知识,而是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当前认为主要的问题②。“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认为道德是人际间社会交往的需要和过程的产物,对个体而言,也只有通过个人的社会交往,通过自主构建,才能将外在于己的道德约束落实为自己的道德发展。所以,道德教育的影响只有被个体纳入到“实践一建构”的自主活动中,才会产生实际效用。在高校中,和活动课程相对应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践环节与各种实践活动,但是,这些环节和活动并没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起到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流于形式和被忽视掉。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而:一是主观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环节和活动对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作用;二是客观上的经费、师资、时间等投入不够。实践环节和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把实践环节和活动纳入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与教学大纲,并付诸实施。要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增强诚信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2.“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基本教育原则、形式及其启示。道德教育的顺利进行,不仅有一个正确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问题,还有一个依据什么原则实施教育的问题。从“实践一建构”这种新的道德学习理论出发进行道德教育,必须贯彻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和心理匹配原则。

主体性的教育把学生当做主体来看、来尊重,以发挥、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的主动性为己任,以培养主体性素质为丰要目标。人的主体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教育的结果。因此,要使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首要的任务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主体觉醒阶段,需要给予正确的价值引导;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和社会太多的呵护下成长,有些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律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以至于少数大学生不敢直面社会。为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在帮助大学生确立主体性上下工夫,使大学生真正成为既具有独立人格,又能够适应社会的人。

实践性原则是指在实践中进行道德教育,把实践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工具来使用。坚持实践性原则,意味着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自觉履行道德标准,突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大学生不排斥,但是觉得政治理论与现实实际的距离太远,也不知道如何用科学的理论来分析、解释现实问题。因此,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拟定周密的实践教学调研课题,确定实践调研基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课实践教学与每年的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等活动紧密结合,安排教师指导和带领学生进行实践调研,组织教师对学生的调研报告进行评阅、计算成绩,逐步形成制度化思想政治教育课课外实践教学模式。要以课外社会实践为途径,引导大学生深入实际,了解国情、民情、世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大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民主化是社会生活的必然趋势,民主性原则体现在德育的方法上,就是指主要采取平等对话、说服疏导、实际锻炼、自我评价等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方法。师生间、学生间的平等和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民主化原则主要强调的两点。我们要认识到大学生对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看法,他们希望得到尊重得到关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自尊、自信,发挥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主体性。因此,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性格特点,在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要和他们“互相信任”“平等对话”。我们要及时、不断地了解他们的心态,关注他们心理的发展,尤其是他们的物质观、自由观、爱情观。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只有从大学生自身的思想特点出发,从他们的实际意图出发,正确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融入他们的思想,与他们成为朋友。

心理学的研究与道德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德教育者可以从心理学的研究中汲取大量养料,有效的道德教育不仅有赖于一种适当的和成熟的思想道德观念,而且还有赖于人们对思想发展过程的理解,对学生发展水平和人格构造的理解。心理学及其所揭示的个体道德发展的规律对道德教育来说,意义是重大的,心理匹配原则要求道德教育者在工作中要正确理解和对待心理学的结论。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把心理匹配原则落实到实处,要做到: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尊重心理学的规律其次,关注有关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和研究;再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3.“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师生关系及其启示。因为教育活动是在师生之间展开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践一建构”理论认为,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对话合作的关系,通过一定媒介的师生对话,产生精神的碰撞和智慧的交接,可以增加学生的道德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加强学生的道德意志,促进学生的道德行为,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与对话合作相对应的师生关系应该包含这样几个内容:平等、尊重、宽容、信任、爱。在高校中,师生之间以进行涉及内想法和真实感受的对话机会并不多。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是相关课程教学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而这两种方式往往是一个教师对多个学生,即大班授课或对学生的日常规范与服务,这样就使得学生和教师没有机会进行一对一的对话。而在一些集体讨论之类的环节中,由于场合、时间、自身等因素的限制,而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办法去表达自己。专业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谈话往往也仅限于专业知识的讨论。今天,大学生中心理不健康者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甚至自杀、杀人等极端事件也能经常听到,如果师生之间进行过对话,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了释放,不正确的观念得到了矫正,获得了帮助,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再有,进行对话,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以及良好心态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活动课形式,还是它提倡的教学原则和师生关系,都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注释]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道德;生态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9-0182-02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报告首次提出“五位一体”的新布局,明确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应该通过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思想观念、感情和意志,自觉应用生态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因此,把握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对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现状调查及统计

问卷设计。根据道德发展的心理过程,结合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从知识、意识、情感、行为四个维度编制了大学生生态道德现状调查问卷,共计25个题目。

调查对象。以大连理工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涵盖理科、工科、经管和人文等专业。发放正式问卷400份,回收388份,回收率为97%,排除个别漏填和乱填问卷,实际有效问卷为380份,有效率为95%。

抽样方法。调查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先将学生总体按照四个年级差异程度进行分层,然后在每层中根据学生的男女比例、年级分布比例、政治面貌比例和专业比例,进行随机抽取样本单位。

统计方法。全部问卷资料经审核、编码、录入计算机后,采用SPSS17.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各个维度和整体现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再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进行差异性分析。

三、大学生生态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大学生对生态和生态道德知识有所了解但不深入

生态知识普及是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科学基础,目前大学生对基本的生态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总体均值为3.47)。63.2%的大学生表示关于绿色消费知识比较了解,但当问及有关深入的原因问题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认识等问题时,学生普遍反映思考不多。究其主要原因:一是生态和生态道德知识普及力度不够,非环境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生态知识的机会较少,生态和生态道德知识的普及渠道有待拓展;二是原有的道德教育体系中生态道德教育相对缺乏。原有的道德教育体系中比较重视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面关系的规范教育,对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等关系的规范相对较少。三是学生生态保护实践活动不深入。目前大中小学尚未形成系统的生态教育及实践体系,加之学业繁重、升学压力大等原因,转移了许多学生对生态道德方面的思考,大学生学习生态保护知识的时间投入有限,直接影响了对知识的认识。

(二)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正在觉醒但危机感缺乏

目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总体较强(总体均值为3.81),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正在觉醒的同时,生态危机意识相对淡薄。92.6%的大学生不赞成“水电等能源是我们用钱买的,不存在浪费国家资源”的观点,但有58.1%的学生对“所谓人类正在面临‘环境危机’是一种过分夸大的说法”表示赞成,生态危机意识淡薄。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大学生对生态危机缺少了解和深刻认识。由于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及存在问题的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大学生尚未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乃至全球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及后果。二是部分大学生对科技的盲目乐观。事实上,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显示了它的造福功能,但也越来越暴露出对自然和社会的危害。

(三)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较强但容易产生波动

目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情感总体较强(总体均值为3.68),但遇到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尤其是与传统习俗和个人愿望相冲突的时候,生态道德情感容易出现中断或转移。89.5%的大学生对于学校或班级组织的生态保护公益活动表示赞成,说明大多数学生有着浓厚的生态道德情感,情感上认同并愿意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去。但当问及对“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过年过节应该禁放烟花爆竹”的态度时,53.7%的大学生表示不赞成,生态道德情感明显下降。究其主要原因:第一,大学生自身的情感情绪特征所致。他们对各类热点问题积极关注的同时,容易呈现出情绪情感波动性特征,尤其与自身喜好和利益不一致时,情绪情感常常摇摆不定。第二,社会和学校缺少对生态善行情感表达的多样化通道。生态道德宣传活动的内容和开展形式的亲和性不够广泛,当生态道德选择与自身利益冲突时容易放弃原本产生的生态道德的情感。

(四)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有所自律但主动性不够

目前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有一定自律(总体均值为3.37),日常生活中大多能够做到保护环境、适度消费,但在干预他人的生态不道德行为和参与生态保护活动方面的主动性有待提高。85.3%的大学生表示“当有消毒餐具和一次性餐具时,我会选择使用消毒餐具”,但仅有11.6%的大学生表示“当看到同学乱扔垃圾时,会主动上前劝说”;6.3%的大学生表示“我经常主动参加环保宣传”;8.9%的大学生表示“我经常主动参加环保公益捐款”。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积极主动参与生态保护行为是生态道德处于较高水平阶段的表现,而目前大学生更多关心自我发展,缺少主动影响和帮助他人的意识,知行转化程度不高,在参与生态保护一类的社会活动时往往表现比较被动和消极。

四、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对策

(一)拓展生态道德知识的传播渠道

生态道德知识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者在了解生态系统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认识和把握调节人与自然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首先,要深入开展生态知识和生态道德知识内容的学习。创新生态道德知识的传播载体,通过“讲”、“演”、“发”、“展”的方式,活化生态“科普”知识,着重进行生态科技知识、生态法律知识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系列教育。其次,将生态道德教育融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各专业教学之中。引导学生从自身专业、兴趣等出发对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社会生态文明发展等方面进行道德观察和调研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最后,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系统普及生态知识,尤其将生态道德知识与法律法规知识相结合,整体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学校应该充分利用青年学生网络使用优势,通过建立校园生态网站,广泛传播与生态道德、生态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促进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形成。

(二)强化大学生生态道德情感体验

生态道德情感是大学生生态道德人格形成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生履行生态道德义务和责任的内在动力。强化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可采用以下方式:一是心灵体验。通过创设情景、诱发道德体验、引导反思等方式来促进德行的生成和发展。二是生态旅游。鼓励大学生利用假期到生态旅游区、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等生态教育基地参观游览,真切感受自然生态之美,激发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情感。三是生态考察。设计有明确目的的生态体验活动,组织具有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对所在地区,尤其是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较为严重的区域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和整理有关资料,激发学生探究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的原因和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激发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的主动性

积极主动参与生态保护行为是大学生生态道德处于较高水平阶段的表现,这种主动的生态道德实践更利于把生态道德意识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品德,成为一种优秀的素质。第一,发挥环境育人功能,营造良好的生态道德氛围。通过建设绿色校园,创造校园的生态文明文化,利用广播、网络、新闻、报刊等新媒体手段加强生态道德的宣传,调动学生参与生态环保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富有科学性和生动性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产生自豪感、满足感等积极情绪体验,将这些积极情绪转化为大学生履行生态道德责任和义务的内在动力,并付诸道德行为实践。第三,引导大学生从自身所学的专业、兴趣出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发展和环境问题等领域进行研究探讨,支持和鼓励学生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志愿者生态系列活动,宣传环保知识和相关法规政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和感染身边的人,并对表现较好的学生适时提出鼓励和表扬,满足大学生自我展示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11篇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信仰 失落 重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及道德信仰现状

大学生道德信仰是作为主体的大学生的信仰,必然要了解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内在特征,只有摸清楚其特征才能对症下药,道德信仰教育措施的实行才有根据可行。

当代大学生从年龄上看,大多为80后、90后的一代,这一代大学生有着以下几个层面的特征:其一,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时代感强烈但是功利性较明显。其二,由于家庭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个性突出但抗挫折能力较差,以自我为中心。其三,受学校教育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易接受新鲜事物,但创造力较弱。当代大学生尤其是90后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社会阅历不足,认知能力较差,因此对道德的认知仅停留在认知阶段,难免存在着一系列的道德失范等问题。

“大学生的道德信仰状况,小而言之关系到大学生本人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大而言之关系到民族素质和国家发展。”根据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诸多调查报告可以得出,当代大学生总体上是充满理想、热爱祖国的一代。但是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价值多元化同时也是信仰多元化的时代。当人们在欣然享受生产力大发展带来的成果时,也会因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而无所适从。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针对信仰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给定的关于信仰的13选项中,选择有关道德信仰的合计为14.44%,而16.64%不要任何信仰,12.55%的人选择对命运的信仰。该调查还表明,我国有信仰者约30%左右,没有信仰者达58.33%,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社会人道德信仰的缺失状态。

2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失落的影响因素

自古以来,我国对道德教育就十分重视,但是,我国的道德教育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究其原因,还与我国道德教育中信仰性的失落有关。

(1)在道德的教育策略方面,高校道德教育片面强调道德建设的外在强制力,而忽视内心信念的自制力。道德建设的外在强制力主要表现在社会舆论、法律对道德的监督。这两种外在的强制约束,虽然有助于鼓励公民遵从道德,但是片面强调道德建设的外在强制力忽视人们内心信念的自制力,那么一旦失去这外在的束缚,人们就容易放纵自己,冲破道德的底线。当代大学生聪明知识面广,有自己的主见,若是过分依靠外在的强制力,易产生逆反心理。(2)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总是将道德作为一种知识被灌输,从而使人们无法从心理和意志层面实现对道德的坚定信仰。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对道德知识道德规范的掌握,而是要对现实的道德实践问题的解决,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习惯。(3)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信仰的形成也离不开道德认知的抉择、道德情感的激励、道德意志的磨练和道德信念的固守。忽视道德情感的培养,会影响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的形成,最终导致了道德教育中信仰性的失落。道德教育中信仰性的失落,使得人们对既有的道德规范不信服甚至产生怀疑,从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造成冲击。

3大学生道德信仰的重建

传统道德教育的低效性,道德教育中信仰性的失落以及所造成的问题,使信仰性的道德教育的回归显得更加重要。

(1)重塑对道德规范的认同,加强道德自律。大学生是具有一定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的社会群体,道德规范是否科学合理规范,直接关系到道德信念的形成。道德建设要注重外在强制力与内心自制力相结合,要特别注重内在信念的培育。然而,一种道德内心信念的建立,必须首先要对道德内容产生高度的认同,这样才有利于形成道德自律。因此,我国必须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道德规范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达到人民群众对道德体系的认同,是道德信仰形成的基础,也是道德自律的前提条件。(2)培养道德情感,改变道德教育方式。道德情感是道德信仰生成的重要的心理因素,也是道德信仰形成的催化剂,因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道德情感的体验。“道德行为是一个善举,而这个善意的举动离不开善心的支持,而这个善心实际上就是一种包含道德情感的心灵。”道德情感促使道德信仰转化成人们心理的一种需要,从而外化为人们的道德行为。(3)磨练道德意志,形成稳定的道德人格。道德意志是道德信仰形成的稳定器。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的好事,所以它需要道德意志的支撑。因此,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抗诱惑能力,抵御风险的能力,锻炼道德的意志,形成稳定的道德人格。

“信仰对道德人格建构有论证、聚合、圣化和提升的作用。”因此,道德的信仰性教育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开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道德的信仰性教育的研究,是道德建设的核心工程,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道德风气的改善、道德失范的治理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进鑫.培养大学生道德信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9):28-31.

[2] 孙士云.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浅析[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8:1.

[3] 任建东.信仰教育何以可能[J].现代大学教育,2002(4).

[4] 吴先伍.大学生道德教育要关注情感[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4).

第12篇

【关键词】实践性德育;校企合作;大学生

实践性德育作为一种新兴的德育理念和德育培养模式,正在被更多的人所关注、理解和接受,它对于高校德育工作效能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与此同时,许多高校在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逐渐走上了校企合作之路。那么,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的大学生德育工作将如何开展?本文试对这一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实践性德育的内涵及其特点

实践性德育注重德育的途径、过程与方法的实践性,强调实践在德育中的重要意义。它从德育的目标出发,设计、组织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丰富多彩的具体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实践性德育借助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自觉与自主作用,来发展、构建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道德思维,生成自觉的道德行为。它是教育个性化、人本化、民主化在德育领域的反映,体现着一种新的德育理念。

实践性德育的本质属性是实践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的途径、方法与过程的实践性;二是德育目标的实践性。首先,实践是实践性德育最根本的途径与方法,贯穿于德育过程的始终。德育的过程就是有目的的道德实践过程,是受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引发道德冲突并不断思考、判断和解决冲突,从而达到提升道德能力与素质的过程,也是在实践活动中反映、验证受教育者道德状况的过程。传统的认知性德育往往通过德育教育者系统的理论讲授,向受教育者灌输大量的道德知识、道德观念、道德原则,以帮助受教育者形成并加强自己的道德认知。实践性德育则根据德育目标体系的要求,有目的地创设真实道德情境课程,使学生从道德实践中“体悟”或“习得”相应的道德认知,尤其注重主体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

其次,实践性德育的最终目标是受教育者的实践。实践性德育不仅关心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更关心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它强调德育的终极目的不是德育认知,而是德育实践,认为实践才是检验德育的标准。只有当受教育者能够践行自己的道德原则时,我们才可以说德育的目标达成了。与传统的认知性德育相比,实践性德育的目标少了许多道德理想主义的成分,把抽象的道德观念与具体的道德行为结合了起来。简而言之,实践性德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受教育者使受教育掌握丰富的道德理论知识,具备高超的道德判断能力,而是让受教育者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修身养性,形成良好的德行。

二、校企合作对大学生实践性德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校企合作能够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在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中,逐渐走上了校企合作之路。校企合作在为大学生实践性德育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新的可行性思路。

校企合作对大学生实践性德育带来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企业与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有很大差异,不利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企业与学校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各自的目标和追求不同。企业的经营活动以盈利为目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注重效率。学校以培养合格的人才为目的,注重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强调奉献精神与责任意识。大学生在学校里培养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到企业价值观的冲击。其二,校企合作过程中,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会发生变化,可能不利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企业希望大学生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的价值,会重视大学生能力的培养,但往往不关心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校企合作背景下,大学生要花更多的时间在企业里进行实习实训,必将压缩自己接受德育教育的时间。此外,企业的德育环境也不比学校的德育环境优越。

换个角度来看,校企合作也为大学生实践性德育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性思路。首先,企业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两种德育资源的结合。学校的德育资源主要有知识渊博的教师、丰富的图书信息、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学校特点的制度与管理等。企业的德育资源主要有优秀的企业员工、独特的企业文化环境、由企业特点的制度与管理等。校企合作背景下,学校可以请优秀的企业员工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对大学生开展职业道德、职业纪律、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思想教育,还可以适度地借鉴企业的制度和管理模式。

其次,企业从自身的需求出发更加注重大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体验道德知识,有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发展、提升道德能力。校企合作背景下,大学生深入企业进行观摩学习、实习实训,并和企业的职工共同生活。这样,他们就会遇到许多在学校无法遇到的问题,如人际交往、做人、做事等等。大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德育知识。企业还通过管理育人、制度育人、(企业)文化育人、经验育人、生产育人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最后,校企合作引起学校德育工作发生的变化,有助于推动高校德育工作的改革,从而向实践性德育方向转变。校企合作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将会增加职业道德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企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也会增多。这些变化有利于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从认知性德育向实践性德育的转变。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大学生实践性德育的策略

校企合作为大学生实践性德育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性思路,高校、企业和大学生都要在行为方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高校要进行德育工作的改革,企业要考虑自身的长远利益,大学生要正确理解并切实践行实践性德育,各方共同促使实践性德育工作成为“高校培养,学生主动,企业需要”的结合点。

(一)高校要致力于德育工作改革,在德育培养模式上向实践性德育转变

高校要优化德育培养形式,变灌输型为渗透型,变认知型为实践型,采用情景陶冶法、榜样示范法、行为训练法等方法开展德育教育。首先,在德育课程设置方面,高校要重视德育实践课,注重大学生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性德育课程要以大学生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主动参与的各种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由此丰富其在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方面的直接经验。其次,在德育教学过程方面,高校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德育教育资源,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塑造大学生在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德育素质。再次,在师资建设方面,高等院校要聘请“双师型”教师担任学生的德育教师。“双师型”教师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大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教师的职业表率作用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教师可以运用具有德育教育意义的各种职业性、生产性、社会性的活动案例来拓展实践性德育的课程资源。

(二)大学生要正确理解并切实践行实践性德育

大学生是德育教育的对象,也是德育教育的主体。高校德育者、高校德育内容以及高校德育对象三者之间的彼此矛盾是高校德育实践活动的基本矛盾,矛盾动力的落脚点还是高校德育对象,即培养、造就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践性德育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重视学生作为德育教育主体的能动作用的发挥。校企合作背景下,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适应高校的德育工作改革,正确理解实践性德育的内涵,将德育素养提升与自身的职业发展、实践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大学生一方面要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未来的岗位选择及其对自身素质的要求,更加主动的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从思想道德和个人品质方面拓展自己的生存发展能力。在学校开展的各类实践性德育活动中(如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到学校做的讲座报告、优秀毕业生与在校生的座谈会等),大学生要积极参与、认真学习,自觉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等良好的行业道德。

(三)企业要从自身的长远利益而不是眼前利益出发,参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

作为“校企合作”的承担者,企业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实践性德育的培养和塑造过程中去。这不仅可以确保自身在人才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还可以有效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具有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塑造以及职业品格、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更加直接的作用。因此,对于校企合作中的一方――企业而言,要尽可能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活动的前提下,在每一年度定期针对对口院校推出开放式的校企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参观、培训、实习等项目活动。学生通过通过耳濡目染、内心体验和情感熏陶等方式,融入到企业良好的文化、风气、氛围中去,从而在精神层面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念、工作理念、职业道德等。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实践性德育的效能,同时也为自身培养了一大批认同自身企业文化、工作方式、发展理念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宫林峰.实践性德育研究及其基本模式构想[D].辽宁师范大学,2005:16.

[2] 宫麟丰.实践性德育与认知性德育之比较研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01):91.

[3] 吴指挥.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03):78.

第13篇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职业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066-02

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想要在求职与择业中获得更多的机会,需要迅速适应学校环境向职业领域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他们是否具备社会所认可的职业素养。实践证明,谁在职业素养上占据高位,谁就在就业上占优势,谁也就能够拥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大学生职业素养缺失不仅影响高等院校的就业率,也影响到大学生个人的前途,更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因此,高校应重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1]其中,职业技能又称为显性职业素养,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而其他几项则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又称为隐性职业素养。在衡量一个人的时候,企业通常比较重视隐性的职业素养,而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2]这些素养从意识层面包括秩序意识、合作意识和尊重意识,从能力方面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因此,大学教育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与途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与主阵地,它在培养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融入到教学当中,以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情景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职业道德、职业法律、职业行动等方面的培养。

1.通过“理想信念篇”进行职业理想信念的培养。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它是人们实现个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手段,并受社会理想的制约。新生刚入校,面对的是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以及对所学专业的迷茫。开学初,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对2013级新生基本情况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专业的填报,38.2%的学生是亲朋好友帮助选择,对于选择学医的目的,40%的学生认为好找工作,对于所学专业的了解,60%的学生不太清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新生对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并不了解,缺乏职业意识,更不可能产生职业情感。因此,我们可以在绪论课进行入学适应教育,对大学生活以及学校概况进行介绍,并设计实践课环节,邀请资深的专业老师讲座,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一进入大学就开始培养职业意识。紧接着在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中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并为着理想不断奋斗,鼓励学生从进校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理想与职业之间搭建桥梁,让理想通过职场奋斗而梦想成真。

2.通过“人生价值篇”进行职业价值观的培养。职业价值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职业价值观决定了人们的职业期望,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的选择,决定着人们就业后的工作态度和劳动绩效水平,从而决定了人们的职业发展情况。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第三章人生价值篇中,如果单纯地谈人生观,孤立地谈人生价值,则会使整个教学内容显得空洞,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教师将学生今后要从事的职业与实现人生价值联系在一起,教育学生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处理与他人的竞争与合作,尤其在工作岗位中培养与同事的团队合作精神,让职业成为个人发挥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载体,教学则会显得充实而有意义。

3.通过“道德修养篇”进行职业道德与作风的培养。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职业作风是指从业者在其职业实践和职业生活中所表现的一贯态度,是职业道德在从业者职业行为中的习惯性表现。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具有社会道德的一般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自身的特殊作用。因此,在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与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的教学中除了要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更要在此基础上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整体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4.通过“法律篇”进行职业法律意识及维权观的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应主要从法律的知识、观点和思想三个方面加以培养,从而使大学生具备法律知识,形成对法律的信仰和公平、正义观念的养成。在第五章与第六章的法律专题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法律精神和法治观念,再结合第七章第二节职业生活中的有关法律部分将职业法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引入真实生动的法律案例,比如,对“医闹”事件、“护士虐婴”事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使大学生加深对法律的深刻理解,培养高尚的职业操守。

5.通过“实践活动”进行职业行为的培养。职业行为习惯与职业意识密不可分,树立职业意识和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是统一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实践课,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职业角色,规范职业行为。例如,笔者在实践课上让学生自编自演有关“医德”主题的小品,由学生扮演医生与护士的角色,要求学生必须使用符合医护身份的语言、动作,目的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医护岗位的行为规范。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要求学生立足专业特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利用所学知识为人民服务。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深化

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深化:

1.教师应具有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教学意识。按照教育学的一般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但教师的主导作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程度,因此,教师应具有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教学意识。教师应对职业素养的内涵有深刻的把握和理解,要了解授课学生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包括职业道德、就业条件、行业前景以及国家的方针政策等,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效渗透职业素养的教育。目前,有些教师对学生所学专业一无所知,无法立足学生就业,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无法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教学缺乏实效性。

2.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深入。在教学中,应把党的方针政策融入到教学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应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融入到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行业的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备好课,拓展教学内容。比如,在谈职业理想的时候,我们可以将“个人梦”融入到“中国梦”,引导学生通过实现职业理想而最终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比如,十报告在推进社会保障及人民健康方面,提出“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我们在授课中就将党的十报告中关于医改的方针政策融入到教学中去,使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我们还分专业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法律条文的解读。比如,我们为护理专业的学生解读了《护士条例》,为药学专业的学生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这样,同学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行业法规,为以后更好地从事工作培养法律意识。

3.将实践课与学生专业见习相结合。专业见习是大学教学计划的一个有机部分,是大学学习阶段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专业实习的前奏。通过教学实践中的摸索与探讨,专业教师的协助与指导,学生逐步获得实践工作的能力。可见,专业见习能使学生近距离感受职业的魅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可以利用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来开展思政课教学,寻找二者的结合点。同时,这两者的结合还有一个优势:既可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教学资源,将专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素质养成有机地融合,另一方面又可以减轻思政课教师寻找实践教学场所的压力。

参考文献:

第14篇

【关键词】大学素质教育;社会责任感;培养问题

自我国上世纪90年代引入素质教育以来,大学素质教育的目标一直定位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德智体美四方面素质中,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一直排在智力素质之前,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首要培养任务。究其原因,道德是智力发展的基石,是国家发展、民族传承、人类延续不可或缺的承载。失去道德支撑,人类的智力发展如无缰野马、失控列车,会将他人、国家乃至全人类带入危险之地。因此,大学素质教育应首重道德教育,而大学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富有责任心和正义感、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的社会成员对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繁荣都具有重大价值。由于我国很多行业、重要职位与大学学历挂钩如医生、律师、公务员等,所以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具有责任感尤其是社会责任感,对社会和谐、国家富强尤为重要。

一、大学教育具有完成社会责任感培养任务的能力与条件

从本质上看,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道德情感。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理论认为,道德的知情行是合一的,不可分割的。道德认知决定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的生成,而道德情感与信念又会影响道德行为的落实。

(一)教育对社会责任认知与情感的形成具有辅助作用

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得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从人的本质看,人自出生就因为自身需求而与他人、社会、自然界发生了联系,彼此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因自身需求而要求他人、社会对自己负责,可称为对己责任;同时又因他人与社会的需要而去承担责任,统称为社会责任。事实上,生存在社会中的每个人,不管意识到与否,不管愿意与否,本质上都是“有责任、有使命的人”。虽然事实如此,并不是每个人都生而能知的。人的身体生理结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眼不能观360度,耳对声音感知的滞后等。以这种局限的个体感知经验形成的“我”的意识与观念,所认知的外部世界就有一定的狭隘性与偏差。遇到事情首先反应为与“我”的关联,与“我”之生存与发展的利弊。与“我”没有直接利益的人、事、物就容易被忽视或不被感知。正是这种先天的“私我”属性与视野,多数人很难意识到其社会属性与责任。因此,教育的介入就非常必要。通过教育可以扩展人的视野,帮助其认识到人与社会的联系以及人的社会责任,进而产生承担责任的情感与信念。

大学素质教育完全能够承担起这项任务。因为,大学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这种通才培养模式一般通过设置综合课程、文理学科的相互知识渗透等途径与方法引导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对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有深入思考。这对纠正大学生的片面认知,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与认知具有重要作用。

(二)大学阶段,社会责任感形成与强化所需的客观条件基本具备

1. 从道德认知情况看,入学之前的道德知识掌握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奠定了基础。经过中小学阶段的道德知识与道德规范的灌输,大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道德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大学阶段道德知识的传授可以更关注专业性与实用性,并以将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情感为主要培养任务。只有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情感、道德信念,才能真正落实于行动,具有社会现实意义。

2. 从大学生心理特征来看,大学生年龄处于十几到二十几岁之间,处于心理逐渐成熟、价值观即将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注入的道德知识,形成的道德情感与信念,会对他们的未来生活与事业产生较大影响。且这一时期形成的价值观也比较稳固。

3. 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较为封闭,有利于学校从生活起居到学习全方面营造道德环境氛围,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与道德情感。大学生离家入校,共同生活共同学习,资源共享,有利于纠正独生子女的“唯我”观念,形成集体意识与合作分享意识;校园的相对封闭,受家庭与社会干扰较少,这样也有助于学校通过设定自己规范,校园文化等来形成良好的氛围,使大学生通过感受与体会生成道德情感。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薄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很多大学与高校教师面临困扰。相当一部分在校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经常性旷课,且越是高年级情况越是严重;考试作弊盛行,论文抄袭情况常见;有些学生对自身都缺少责任感,更谈不上社会责任感。从社会反馈来看,因大学生消极怠工、责任心不强,缺少合作精神等导致的纠纷与矛盾频发。凡此种种,归根结底在于大学生责任感的缺失与淡薄。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大学教育本身也脱不了干系。

(一)社会发展与变化带来的影响

1. 全球化时代的影响。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带来了种种便利,如贸易可以自由地在国家间进行,资源可以全球流动配置,信息可以全球联网。随之而来,不同国家、民族的价值观与各种思潮也得以进入我国冲击了我国的原有价值观与社会文化传统,如物质至上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恰如多条河流同时入海,造成海水沸腾与混浊一般。在各种价值观与思潮冲击下,大学生价值观混乱,道德价值判断标准模糊,造成盲目跟从,社会责任感淡薄。

2. 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始于上世纪的一项重大经济改革就是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项改革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融入国际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市场经济也有其负面影响,且这些影响在早期实行市场经济国家已经显现。市场经济的特征即要求个人能够自由支配一定的财产,以个人物质利益为要素,通过经济杠杆调节,达到个人物质利益最大化。这就容易使人们过度关注于个人利益而不是整体利益。另外,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习惯用效率与经济收益来衡量个人的成就与生活水平,忽视了内在精神层面发展的需求,造成道德水平低下、社会责任感淡薄。

3. 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从上世纪80年代“一胎政策”开始,我国迎来了独生子女时代。独生子女的家庭构成类似于倒金字塔结构。塔尖为独生子女,而塔基则主要由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一干长辈构成。家庭多数资源都流向独生子女,所有情感关注都集于一身。独生子女多为接受者而不是付出者,被关照者而不是承担责任者。这就容易产生“唯我”的认知,较难产生对他人负责、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情感。当代大学生多为在“唯我”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社会责任感缺失情况严重。

(二)大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尤其是社会责任感培养重视不够,教育观念与理论研究不能及时调整以应对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不能满足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

全球化时代与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导致的青年人社会责任感缺失问题,已成为世界性问题。如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已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作为大学道德教育的首要目标,非常重视。相关教育理论研究与探讨随之也积极展开。1996年,国际21世界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再次重申了教育的发展方向,“……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该报告从国际视角肯定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承担责任之人。可以说,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符合时代的要求,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需要。

但是,我们高校对外界变化认识不足,研究不够,应对不能,落后于国际教育发展水平。大学素质教育虽有道德素质培养的目标,但较少落于实处,目标与实践不相符。多数高校仍然秉持传统观念,认为学习是个人的事情,尤其大学教育是个人获得更多财富、更高社会地位、更好物质生活的主要途径,仍然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轻道德修养的提高。在教育过程中,过分地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竞争,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利益与合作精神的培养。

2. 道德素质培养模式不完善,忽视了学生道德情感形成的规律。目前,大学多采用以课堂道德知识传授为主的培养模式,较为重视道德认知。虽然一些校内外的活动对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所助益,但随机性较强,相互关联性较差,不成体系。道德素质评价体系不完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不能如实反映大学生的道德水平。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忽视了道德情感的形成规律。道德情感从来都不是依靠知识灌输就能形成的,必须学生的道德认知,思考,切身体会,并得到普遍认同的过程才能最终形成与巩固。

三、大学素质教育重视与强化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主要途径与手段

上世纪60、70年代,因放松了道德教育而在美国各大学出现的道德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在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方面大学有不可推脱的责任并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重视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承担研究社会责任感培养机制之责

大学不仅是教学场所还是理论探讨之所,各领域学者济济一堂。鉴于道德素质培养工作涉及哲学、人文、心理、社会学等不同领域知识,大学可以汇聚不同领域的学者与一线教师,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与教育实践,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与探索。这样才能逐步形成系统而完善的、符合人的发展规律的,满足时代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机制。

(二)课程设置与校园生活相结合,从道德认知与生活体验两方面着手

可以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合理地设置课程以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其中理论课设置要符合两个标准。其一,把握设置课程的宗旨,应以能够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打破个人认识的局限,引导学生从宏观与微观、个人与整体等多角度把握事物的关联性以及人与社会关联为标准。如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开设了一门“职业与文明”课程,其目的是要考察人类进化与职业间的关系,内容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种学科。这是一门典型能关联各学科知识并综合运用的素质教育课程。其二,课程设置应体现时代性与实用性。具体来说,可以通过道德理论课,对社会上现存的不同价值观进行分析与比较,使学生对各种价值观有清醒认识,从而不盲从、不断章取义。也可以通过职业道德伦理课,使学生了解社会主流认同的职业道德观,从而在从业时,知道如何做出道德判断与取舍。

道德实践课程是与校园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允许学生代表参与校园道德规范的起草、制定,参与校园道德规范执行监督与评定,参与校园秩序与卫生状况的监督与评定等,以增强其责任意识。可以通过校园各种定期文体活动培养其合作精神。也可通过校外活动如社区服务、慈善服务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里之所以将校内外活动称之为课,是为了强调校园活动应具有课程设置的稳定性与规律性,以及具备完善的考评机制。

(三)建立合理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评价体系

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合理的道德评价方法可以准确把握学生道德修养水平,同时检验学校培养机制是否存在漏洞,便于及时纠正。由于社会责任感具有无形性的特点,需要通过大学生持之以恒的道德言行来做出判断。所以试卷成绩只能衡量道德知识的掌握程度,却不足以衡量责任感的有无与强弱。大学可以参考中国古而有之的衡量标准,即一个人的高尚品行皆在众人有口皆碑。在大学阶段建立学生道德档案,记录家庭反馈、教师评价,同学口碑以及各项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的反响,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较为合理的学生社会责任感评价体系。当学生的言行得到普遍认同与肯定评价时,其将更愿意主动承担责任。这样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四)师资的培养

教师是大学道德教育的践行者,直接与学生接触,言传身教,是学生的榜样。一个道德水平低下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学生。所以,为了高质量地完成培养任务,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还要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敬业精神。同时,教师还需要掌握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道德理论等相关学科知识。因此,大学应重视与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注重利用大学自身资源优势,为教师提供各种课程、讲座与交流机会,致力于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与道德修养。这也是大学素质教育开展不可或缺的前提。

总之,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与任务。但是大学与教师观念的转换,以及培养制度的形成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且大学的实际情况各异,培养模式与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这就要求高校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放在首位的宗旨始终不变,在培养过程中灵活应对,将社会责任意识渗透到教学、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符合本校实际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徐锐.德里克・博克的大学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9(4).

[2] 徐巍.博克的大学道德教育思想[J].世界教育信息, 2004(1).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 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R].http:///chinese/esa/education/lifelonglearning/ 4_4.htm

第15篇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提出要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不赞同把知识学习单纯的用理论教学的方式来表现,并据此为手段解决学生教学内容抽象性与生活多样性两者的矛盾。[2]大卫•库伯进而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理论,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该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3]体验式教学的终极价值取向其实就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主体存在,关怀生命主体发展,提升生命主体价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发扬了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二者都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关键在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产生于现实世界,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里,体验产生了直接的作用。[4]可以说,道德的产生就是人类道德情感体验的结果。[5]所以高校德育教育应该是一个“知行统一”的教育过程,一方面,我们只有掌握和根据学生认知特性及人格发展规律,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强化德育教学内容,才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建构知识体系、提高全面素质。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当前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知识型道德教育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达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充分统一。

二、地方文化融入体验式德育教育的价值分析

体验式学习即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获得思想或情感上的共鸣,具有真实性、持久性的效果。[6]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并将其转换为德育教育资源,运用到地方高校德育教育教学与学生德育养成实践中,是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一种有益探索。将地方文化优秀精华与地方高校体验式德育教育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可通过创设多元文化情景,如名景、名胜、名人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在亲历中引起思索,并与个人的修养、修身相联系,从而上升为道德体验,达到建构意义的作用。[7]

(一)地方优秀文化的形成和内涵特征

“地方文化”属于文化地理学的范畴,但文化发展是一种历史现象,地方文化形成便是历史发展的结果。[8]一个地区文化特征的形成,也是该地区文化长期累积的过程,是以自己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对周边文化的吸收融合的过程,是历史发展的时间和地理环境的空间的结合体,是文化内在逻辑演变和文化空间形态变迁的有机统一。[9]以永州地方文化为例,永州地方文化作为区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大传统文化指导下的个性文化,是个体与总体的关系。可以这样比喻,中华文化是根,区域文化是叶,没有根深蒂固,也就难有枝繁叶茂,没有中华文化的传承,就没有地方文化。可以这样说,没有区域文化之一的永州地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就少了一份风采。因此,我们在深入解读永州地方文化的同时,更应从地方文化的一般认识,升华到科学探索其他地方文化的特色文化现象中去。

(二)地方文化融入体验式德育教育的价值分析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10]中国现代德育理论构建不是凭空产生的,不可能脱离中国传统德育的链条,相反它会以这一传统为土壤,吸收其中合理的、先进的因素。因此将地方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意义重大,也是能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要求要把“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11]列为党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

1.地方文化资源为高校大学生体验式德育教育注入了新内容。大学生道德素质提高重在引导和自我修养。如何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修养的资源与载体,供大学生学习、理解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十分必要。先进文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知识智慧的荟萃,更重要的是其精神导向作用。

2.地方文化资源为高校大学生体验式德育实践营造了新环境。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封闭式的灌输教育,背离了个性的发展,与道德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12]干枯的说教不应该成为大学德育教育的途径,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吸引学生自发地走进现实,融入生活,特别是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地方文化情境中,或感受历史的厚重,或追寻名人的足迹,在实践中探寻人生的美德与真理,实现育人的目的。著名教育家朱小蔓教授认为“道德教育一定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在其中感受生活世界的各种关系,践履美德,选择符合个性德性的行为方式,在实践活动中发生道德体验”。[13]

3.地方文化资源为高校大学生体验式德育教育开辟了新路径。在当前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区分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如何鉴别腐朽文化与有益文化,不仅事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三、地方文化融入体验式德育教育的实现路径

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离不开本土化的国情和人情。[14]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本地传统文化中关于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人格修养的挖掘,要推陈出新,创造出立足现实、依托传统、古今融合的德育教育资源。

(一)注重理论挖掘与研究

对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一是要注重挖掘与整理,要对质朴、粗犷的地方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整理和整合,精选出适合教育教学的内容,提升地方传统文化的引领力、影响力、生命力,发挥其应有的育人功效。二是要深化研究,探索弘扬传统文化的新途径。要在建立研究机构的基础上,支持师生对地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对地方传统文化进行剖析与解读,可通过调查报告、学术论文、课题立项等形式来帮助他们了解地方传统文化,这也为大学生体验式德育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二)加强德育塑造平台打造

一是要牢固树立人本理念,把握好新时期大学生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将教育与人的自由、尊严、幸福和终极价值结合起来,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二是要完善专兼职德育队伍建设,为德育教育提供人才保证。要在建立好以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的专职德育教育队伍的基础上,加强以地方文化研究专家、老一辈革命家(后代)、纪念馆讲解员、社区群众等为主体的兼职德育队伍。三是要注重德育资源整合,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作平台,为大学生德育体验提供实在的指导和帮助。[15]

(三)推进“三进工程”深入开展

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是加强大学生体验式德育工作的重点。一是要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地方传统文化教材,为传统文化“三进”工程打基础;二是要将本地文化资源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可通过开设“舜孝道研究”、“柳宗元民本思想研究”、“女书与瑶文化”等专题品牌课程,让学生在了解地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自觉运用传统文化。三是要突出地方传统文化进校园教育体系建设,学校可明确不同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入学时可带领学生游览地方传统文化景点,增强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初步了解;进入大二可开设地方传统文化课程,增强大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内涵理解,提升人文素养;大三大四则有目的组织学生开展地方传统文化学术研究,培养大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四)创设和谐校园环境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6]环境对于人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谐的校园环境是一种“隐性教育”,能够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产生道德体验,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道德素养的提升。一是可在校园内建立具有地方文化色彩的景观雕塑、悬挂地方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警句、以地方文化中的精髓思想命名道路等等,通过物化的人文景观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利用地方传统文化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柳宗元笔下《江雪》的百折不挠;周敦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的正直清逸;《松树的风格》体现的无私奉献等,通过对这些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的理解和对历史遗址的考察论证,能够起到提升品格、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三是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促进大学生文明养成。可从“孝悌理家”、“人浊我清”等地方文化思想精髓为突破口,加强大学生孝敬父母、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等基本行为规范建设,培养锻炼学生“三自”能力,促进学生文明礼仪养成。

(五)突出具体活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