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整体医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重症医学医学伦理学问题
重症医学是捍卫重症病人生命的重要阵地,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发展,ICU治疗也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医疗单元,但是在重症医学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不少的争议。对于病情不可逆转的病人或者脑死亡的病人是否应该放弃ICU治疗,亦或者在患者终末期是都要尊重患者意愿让患者尊严死?这些都是重症医学不可避免所需要讨论的伦理学问题,也是重症医学在实际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医患之间的伦理问题
医患之间的伦理问题,主要体现在病情本身的知情以及资源分配和患者自身治疗意愿上。从医疗领域来讲,医生和患者之间必须要确保信息沟通与共享,让患者知道自身的病情是患者固有的权利。然而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对生命生活理解的差异,现如今临床实践中医生与各种重症患者谈论病情时,都会有所保留。
多数医生认为如果将所有情况都告知患者,尽管患者可能处于插管状态,但依旧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导致患者出现精神紧张,这不仅会影响患者自身的情绪,还会影响治疗工作的开展,更有甚者会有不少患者拒绝治疗。因此,多数医生都会选择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解释,而对患者实施保密制度,或者是避重就轻。然而,随着群众文化水平的提升,终末期患者对自身病情的治疗需求发生变化,医生对重症患者诊断告知的状态也有所改变,总体趋势是要有所保留,但尽量告诉患者诊断结果。
资源分配不合理的伦理学问题在于当前,有些有希望救治成功,却因为自身原因或是医疗体制影响而得不到及时救治的患者,其所享受的重症医疗服务较少。而一些相对富有或是离退休的公费医疗病人却能够轻易享受到ICU医疗服务,这些都违背了伦理理论的公正原则以及卫生资料的合理分配利用原则。
2护患之间的伦理问题
护理工作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接触更多,其在实际工作中也会面临很多伦理学问题。首先是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护理问题,多数患者入住陌生环境,由于严格的探视制度,其多数时间都处于疾病的痛苦以及内心的孤独中。各种管道所带来的不适,各种噪音的刺激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会与患者进行沟通,但很难及时疏导患者的心理问题,由于对自身疾病的恐惧,患者入住时间越长,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越大。
其次,人格尊重上的问题。入住ICU的患者都是因为病情危重及随时需要抢救,因此,为了方便时就往往都会将患者的衣服脱去,在操作过程中会暴露患者。呼吸机进行治疗时,为防止患者拔管,护理人员会约束患者的双手,以避免患者坠床。这些护理措施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了患者好,但是在没有医学背景的患者及家属看来则是有悖伦理,由于我国现阶段的临终关怀护理不到位,导致ICU护理工作备受争议。
最后,护理需求上的伦理问题。在ICU病房中,多数患者都知道自身生命快要走到尽头,所以非常恐惧,各种维持生命的治疗工作如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都会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所以患者所需的是一种舒适宁静的环境,重症医学病房所提供的护理以及治疗工作所造成的身心伤害更大。不少进入ICU治疗的患者,其情绪往往处于消极状态,他们希望的是提高自身生命质量和减轻身心痛苦,且患者作为一个具有道德意识的主体,有选择是否接受治疗的权利,多数情况下放弃治疗不能得到理性的道德辩护。但是,重症患者如果明确选择放弃治疗,医生就应该遵守自主性原则,尊重患者放弃治疗的决定,并且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将延长生命治疗转变为提高患者生命尊严和质量的护理工作。然而,在实际ICU治疗过程中,医生为了达到挽救患者生命以及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不得不采取各种医疗措施,这些措施给患者带来无尽的伤害,不仅插满各种仪器导管,且身体就像动物一般被摆布,此时的护理与治疗就成为了一种折磨,降低了患者生命质量,其生命尊严遭到了无形的践踏。
3对重症医学中医学伦理学问题处理的思考
就当前所存在的医学伦理学问题来看,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核心的部分还在于医生。医生不仅是患者治疗的主要负责人,还是重症医学伦理学问题解决的关键,都需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积极学习医学专业化理论知识,在处理繁杂临务的同时还要学习新的技术。因为重症患者常常病情较重且变化较快,涉及到多个系统及多个器官,这就要求医生在治疗重症患者的同时,需要对病情变化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快速作出反应,制定最为确切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整体医学;基因组;中医心理学;中医基因组学
1整体医学
整体医学是现代社会正在兴起的一种医学体系,将医学看成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上来认识医学的性质、对象和目的。整体医学与传统中医药学在外表近似,但是本质有所不同。整体医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系统论。整体医学就是用整体观认识医学的各个要素。而整体医学的整体观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所认识的所有联系的基础上,从科学的长远发展上来说,这是一种弱整体观,一种综合论,理论基础是还原科学观。
医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代,即经验医学时代、实验医学时代和当前的整体医学时代。经验医学时代为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实验医学时代为生物医学模式,而整体医学时代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当今医学的特点是处在实验医学时代向整体医学时代的过渡时期,整体医学的理论体系尚未正式形成,但已具雏形。现代的整体医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生命科学发展的结果,但是生命科学——基因组学正在走向完善的基因组联系,将来的发展必然在基因组的普遍联系上证明中医的基本理论,所以随着基因组学的整体化发展,以及中医学的跨越式发展,现代整体医学必然走向更完备的、以中医学为核心的整体医学。
2中医学现代化
整体医学的崛起给中医药学国际化带来了机遇,整体医学与中医药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从理论体系看,整体医学的理论与中医药学的学说实际上是相通的。如《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人与天地相参”的观点。
中医药学其实就是一门完整的整体医学。中医学有着对人体自身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的认识。但是中医学又是一门模糊的整体科学。《黄帝内经》建立于二千多年前,是古人观察人体与自然所建立的整体医学,其本质就是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整体观,但是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和极端落后的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个时候形成的整体只能是粗略与模糊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封建礼教的限制,加之受中国哲学观重用轻体、重道轻器价值取向的影响,人们开始疏于人体具体的形态和结构,歧视人体解剖,对人体的细节和局部方面未做较深入的剖析研究,随之《内经》的结构功能统一的整体观逐渐演变为单纯的功能性的整体观。由于缺乏了结构和形态的支持,不能得到有效的可见的物质证据来说明自己的科学性,本身也缺乏创新发展,所以随着以结构为主的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学屡次受到打击和排斥。
中医药学的发展必须从《黄帝内经》的整体思想开始做起,真正认识整体的本质,结合现达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新时代的完整的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整体观。所谓中医现代化就是用现代语言和科学技术重新描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平衡条件下的人整体的运动规律。
当代分子生物学在迅猛发展,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处理大量数据,基因组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足够的时间内,基因组学很可能走向整体,最后可能在基因的相互联系中发现了中医的阴阳五行所存在的基因证据,这时候中医就会被分子生物学所吸收,现代的整体医学就可能吸收了中医药学的优势发展成为完善的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整体医学,中医不再是中国的中医了。这是好事,但是对于国家和民族,对于中医学的发源地,我们将失去一次崛起的机会。
3整体的含义
中医学是整体科学,西医学是还原科学。中医现代化首先必须是基础理论的现代化,而基础理论的现代化又以整体为前提,整体观的现代化为首要。以前中医现代化的失败在于从传统的功能整体观方法论上而不是从整体的根本意义上看待现代化。而西医也是从自身的方法论上看待中医,所以在这种前提下根本的中西医结合是不可能的。
整体是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两者互相依存、不能分离,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结构的展现。整体是局部的整体,局部是整体的局部。整体是物质形、气、能的统一,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是一种客观实在。
任何个体都是由两种以上的物质要素混化而成的。这一混化物可以呈质地均匀无别的气态,也可以呈实体存在的实体态。前者固然是一体,后者,尽管它的实体组成部分可以形形,各部分的功能也可千差万别,但该实体物的气却遍布全体、贯穿内外,使组元形成有机联系的和谐整体。这里所说的整体,指形成气的时空结构而言,它是维系气独立性、特殊性的根本,也可把整体理解为气的结构模式。譬如,设某模式为特殊的比附,这种特定的形状结构的性质是不受其所占位置的大小影响的。因而时空结构模式一旦形成,不仅可以使全部事物的各个部分都处在同一结构上,而且这一整体特以渗透到所属各个局部中去,使在这一整体中的局部组元可以体现整体,这是与组元作为独立存在物的根本区别:①整体的实在性。②整体的联系性:任何整体都在和其他整体处在密切的联系当中,联系是这个整体存在的必然条件,没有联系便没有这个整体存在的必然性了。③整体的层次性:任何整体都是大的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个整体有包含了小的层次的整体,小的局部组成。④整体规律的类似性:一物生来有一身,一物自有一乾坤。每个整体都是从类似规律演化而来,从无极演化,有太极,从这太极演化阴阳,以至这一整体全部。⑤整体的进化性:宇宙从无极逐渐演化太极,以至现在的万物,在发展至人这个宇宙最高级的生命个体,便是整体演化的最好的证明。
气是中医学的核心。现代医学是从有形的结构上研究,形是气所聚,形散为气,气是形的场,形气是统一的。气是整体的体现。那么从形气理论的两种医学也是可以统一的。
整体性是贯穿人体宏观和微观的根本。从宏观逐渐微观,每一层次都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每一层次都服从统一的整体性,而整体性是每一层次运动联系的根本。这个的整体规律就是中医基础理论,这个规律指导着每一层次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4建立中医基因组学
基因组是现代生物学还原到分子的体现,由此生命科学开始转向整体科学。现在的功能基因组学就是这一转向的体现。基因组是整体科学与还原科学的交汇点。
基因组是人体的微观信息调控中心,更体现了人体的整体性。它是人的精气的凝聚态,含有生命的全部信息。宏观人体整体和微观的人体基因组整体性是统一的和同源的,基因组整体是由五脏功能模块组成,这五脏又有亚细的模块组成,这亚细的模块又有更微小的基因模块组成,各个大模块亚细模块之间存在协调的相互关系,这个关系就是微观经络系统。基因功能模块由相应的基因组成,基因组整体是结构和功能统一的整体。建立中医特色的基因组学是为了完善中医药学理论,发展整体医学。建立微观基因组整体辨证论治,并没有否定传统意义上的辨证论治观,而是将其发展一步,深入到基因组整体内部,将整体观深入到基因组整体中,将宏观整体辨证和微观基因组整体辨证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从外至里、从里至外的整体的辨证论治观,建立宏观和微观统一的整体的辨证体系。这才是科学的完整的辨证论治观。
建立中医基因组学是为了在基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证候研究,证明中医证候理论的正确性;进而在分子基础上证明中医脏腑经络理论的正确性,最后深入基因组研究,深入了解基因组所蕴含的生命本质以及生命的发展。
中医基因组学的建立是中医现代化走向未来的一个关键点,整体科学与还原科学都在这一尖端领域进行着研究,而中医学进入这一领域,一可以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解译基因组所包含的全部生命信息,促进人类的健康事业;二则可以引导还原科学的整体化演变。
5中医心理学的发展
这是中医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结合的关键点。也是中医现代化的另一个关键点。
中医心理学原来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以心理的整体功能为本体论述人的心理的,讲的是人的先天功能。传统中医学建立在远古极端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看不出人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发展,而现代社会条件下,人的心理与健康都受到了社会的极大影响,发生了很大改变,中医心理学也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现代心理学是以人的大脑的具体结构为生理基础,论述人在社会中的各种行为性格等,这是人的后天功能,对人们的各种行为意识均有科学的描述。但是现代心理学没有与人的整体功能结合在一起,没有指出人的根本的社会本质,所以其发展也是有局限的。现代心理学是建立在还原论基础上的,而人的心理是整体的,所以它本身具有很大的缺陷。
人的各种语言、行为以及意识思维等都是在人的元神的支配下进行的,元神是最根本的自我。而心理的进行是在社会背景条件下的,一切心理行为都有社会背景的,社会背景形成了人的心理模块、人格模式,人格模式下的元神系统构成了人的社会自我,心理的行为是在元神的支配下通过心理模块进行的,以此结合这两个心理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心理问题。佛学对人的心性理论有深刻认识,但是借鉴之前必须彻底抛弃佛学所具有的唯心思想,心性理论中性与元神相关,而心与元神、元神支配下形成的人格模式有关。
元神可以接受信息,加工、储存、提取信息,发放信息三个方面。人出生时意识是白净的,但是在人从出生开始,人就在不断接受信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不断学习,不断加深信息,积累信息,使元神中的信息不断强化与激活而得到强化,最终形成了比较固定的人格参照模式。这个模式一旦形成,就形成了新进入信息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人各种意识、行为的模板,形成了特定的性格模式。人的性格模式是在元神支配下形成的,但是性格模式一旦形成就对人的元神人的生理发生作用,形成了人的后天行为的文化背景和模式。人的性格模式与人的后天社会文化环境有很大关系,它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中医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是功能与应用的结合。元神是人的整体功能,人的五脏情志、七情等都是人的元神功能的一个方面,但是这些情志的发生必然受到人的性格模式的影响,性格模式又决定了情志的发生模式。中医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都是不完整的,各讲述了人心理的一个方面,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人的心理整体过程。
人的心理在当今社会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佛学、现代心理学、中医心理学都有各自的认识,但是它们又不是完全的,正确的认识是将它们结合起来,建立科学的辨证唯物主义的整体的心理学体系。现代中医心理学的建立不但解决了人的意识的根本问题,促进人类的心理健康发展,而是还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潜在的作用。
6结论
【关键词】整体医学;基因组;中医心理学;中医基因组学
1整体医学
整体医学是现代社会正在兴起的一种医学体系,将医学看成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上来认识医学的性质、对象和目的。整体医学与传统中医药学在外表近似,但是本质有所不同。整体医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系统论。整体医学就是用整体观认识医学的各个要素。而整体医学的整体观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所认识的所有联系的基础上,从科学的长远发展上来说,这是一种弱整体观,一种综合论,理论基础是还原科学观。
医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代,即经验医学时代、实验医学时代和当前的整体医学时代。经验医学时代为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实验医学时代为生物医学模式,而整体医学时代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当今医学的特点是处在实验医学时代向整体医学时代的过渡时期,整体医学的理论体系尚未正式形成,但已具雏形。现代的整体医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生命科学发展的结果,但是生命科学——基因组学正在走向完善的基因组联系,将来的发展必然在基因组的普遍联系上证明中医的基本理论,所以随着基因组学的整体化发展,以及中医学的跨越式发展,现代整体医学必然走向更完备的、以中医学为核心的整体医学。
2中医学现代化
整体医学的崛起给中医药学国际化带来了机遇,整体医学与中医药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从理论体系看,整体医学的理论与中医药学的学说实际上是相通的。如《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人与天地相参”的观点。
中医药学其实就是一门完整的整体医学。中医学有着对人体自身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的认识。但是中医学又是一门模糊的整体科学。《黄帝内经》建立于二千多年前,是古人观察人体与自然所建立的整体医学,其本质就是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整体观,但是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和极端落后的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个时候形成的整体只能是粗略与模糊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封建礼教的限制,加之受中国哲学观重用轻体、重道轻器价值取向的影响,人们开始疏于人体具体的形态和结构,歧视人体解剖,对人体的细节和局部方面未做较深入的剖析研究,随之《内经》的结构功能统一的整体观逐渐演变为单纯的功能性的整体观。由于缺乏了结构和形态的支持,不能得到有效的可见的物质证据来说明自己的科学性,本身也缺乏创新发展,所以随着以结构为主的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学屡次受到打击和排斥。
中医药学的发展必须从《黄帝内经》的整体思想开始做起,真正认识整体的本质,结合现达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新时代的完整的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整体观。所谓中医现代化就是用现代语言和科学技术重新描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平衡条件下的人整体的运动规律。
当代分子生物学在迅猛发展,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处理大量数据,基因组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足够的时间内,基因组学很可能走向整体,最后可能在基因的相互联系中发现了中医的阴阳五行所存在的基因证据,这时候中医就会被分子生物学所吸收,现代的整体医学就可能吸收了中医药学的优势发展成为完善的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整体医学,中医不再是中国的中医了。这是好事,但是对于国家和民族,对于中医学的发源地,我们将失去一次崛起的机会。
3整体的含义
中医学是整体科学,西医学是还原科学。中医现代化首先必须是基础理论的现代化,而基础理论的现代化又以整体为前提,整体观的现代化为首要。以前中医现代化的失败在于从传统的功能整体观方法论上而不是从整体的根本意义上看待现代化。而西医也是从自身的方法论上看待中医,所以在这种前提下根本的中西医结合是不可能的。
整体是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两者互相依存、不能分离,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结构的展现。整体是局部的整体,局部是整体的局部。整体是物质形、气、能的统一,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是一种客观实在。
任何个体都是由两种以上的物质要素混化而成的。这一混化物可以呈质地均匀无别的气态,也可以呈实体存在的实体态。前者固然是一体,后者,尽管它的实体组成部分可以形形,各部分的功能也可千差万别,但该实体物的气却遍布全体、贯穿内外,使组元形成有机联系的和谐整体。这里所说的整体,指形成气的时空结构而言,它是维系气独立性、特殊性的根本,也可把整体理解为气的结构模式。譬如,设某模式为特殊的比附,这种特定的形状结构的性质是不受其所占位置的大小影响的。因而时空结构模式一旦形成,不仅可以使全部事物的各个部分都处在同一结构上,而且这一整体特以渗透到所属各个局部中去,使在这一整体中的局部组元可以体现整体,这是与组元作为独立存在物的根本区别:①整体的实在性。②整体的联系性:任何整体都在和其他整体处在密切的联系当中,联系是这个整体存在的必然条件,没有联系便没有这个整体存在的必然性了。③整体的层次性:任何整体都是大的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个整体有包含了小的层次的整体,小的局部组成。④整体规律的类似性:一物生来有一身,一物自有一乾坤。每个整体都是从类似规律演化而来,从无极演化,有太极,从这太极演化阴阳,以至这一整体全部。⑤整体的进化性:宇宙从无极逐渐演化太极,以至现在的万物,在发展至人这个宇宙最高级的生命个体,便是整体演化的最好的证明。
气是中医学的核心。现代医学是从有形的结构上研究,形是气所聚,形散为气,气是形的场,形气是统一的。气是整体的体现。那么从形气理论的两种医学也是可以统一的。
整体性是贯穿人体宏观和微观的根本。从宏观逐渐微观,每一层次都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每一层次都服从统一的整体性,而整体性是每一层次运动联系的根本。这个的整体规律就是中医基础理论,这个规律指导着每一层次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4建立中医基因组学
基因组是现代生物学还原到分子的体现,由此生命科学开始转向整体科学。现在的功能基因组学就是这一转向的体现。基因组是整体科学与还原科学的交汇点。
基因组是人体的微观信息调控中心,更体现了人体的整体性。它是人的精气的凝聚态,含有生命的全部信息。宏观人体整体和微观的人体基因组整体性是统一的和同源的,基因组整体是由五脏功能模块组成,这五脏又有亚细的模块组成,这亚细的模块又有更微小的基因模块组成,各个大模块亚细模块之间存在协调的相互关系,这个关系就是微观经络系统。基因功能模块由相应的基因组成,基因组整体是结构和功能统一的整体。建立中医特色的基因组学是为了完善中医药学理论,发展整体医学。建立微观基因组整体辨证论治,并没有否定传统意义上的辨证论治观,而是将其发展一步,深入到基因组整体内部,将整体观深入到基因组整体中,将宏观整体辨证和微观基因组整体辨证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从外至里、从里至外的整体的辨证论治观,建立宏观和微观统一的整体的辨证体系。这才是科学的完整的辨证论治观。
建立中医基因组学是为了在基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证候研究,证明中医证候理论的正确性;进而在分子基础上证明中医脏腑经络理论的正确性,最后深入基因组研究,深入了解基因组所蕴含的生命本质以及生命的发展。
中医基因组学的建立是中医现代化走向未来的一个关键点,整体科学与还原科学都在这一尖端领域进行着研究,而中医学进入这一领域,一可以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解译基因组所包含的全部生命信息,促进人类的健康事业;二则可以引导还原科学的整体化演变。
5中医心理学的发展
这是中医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结合的关键点。也是中医现代化的另一个关键点。
中医心理学原来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以心理的整体功能为本体论述人的心理的,讲的是人的先天功能。传统中医学建立在远古极端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看不出人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发展,而现代社会条件下,人的心理与健康都受到了社会的极大影响,发生了很大改变,中医心理学也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现代心理学是以人的大脑的具体结构为生理基础,论述人在社会中的各种行为性格等,这是人的后天功能,对人们的各种行为意识均有科学的描述。但是现代心理学没有与人的整体功能结合在一起,没有指出人的根本的社会本质,所以其发展也是有局限的。现代心理学是建立在还原论基础上的,而人的心理是整体的,所以它本身具有很大的缺陷。
人的各种语言、行为以及意识思维等都是在人的元神的支配下进行的,元神是最根本的自我。而心理的进行是在社会背景条件下的,一切心理行为都有社会背景的,社会背景形成了人的心理模块、人格模式,人格模式下的元神系统构成了人的社会自我,心理的行为是在元神的支配下通过心理模块进行的,以此结合这两个心理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心理问题。佛学对人的心性理论有深刻认识,但是借鉴之前必须彻底抛弃佛学所具有的唯心思想,心性理论中性与元神相关,而心与元神、元神支配下形成的人格模式有关。
元神可以接受信息,加工、储存、提取信息,发放信息三个方面。人出生时意识是白净的,但是在人从出生开始,人就在不断接受信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不断学习,不断加深信息,积累信息,使元神中的信息不断强化与激活而得到强化,最终形成了比较固定的人格参照模式。这个模式一旦形成,就形成了新进入信息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人各种意识、行为的模板,形成了特定的性格模式。人的性格模式是在元神支配下形成的,但是性格模式一旦形成就对人的元神人的生理发生作用,形成了人的后天行为的文化背景和模式。人的性格模式与人的后天社会文化环境有很大关系,它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中医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是功能与应用的结合。元神是人的整体功能,人的五脏情志、七情等都是人的元神功能的一个方面,但是这些情志的发生必然受到人的性格模式的影响,性格模式又决定了情志的发生模式。中医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都是不完整的,各讲述了人心理的一个方面,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人的心理整体过程。
人的心理在当今社会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佛学、现代心理学、中医心理学都有各自的认识,但是它们又不是完全的,正确的认识是将它们结合起来,建立科学的辨证唯物主义的整体的心理学体系。现代中医心理学的建立不但解决了人的意识的根本问题,促进人类的心理健康发展,而是还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潜在的作用。
6结论
医学SCI论文选题要从资料的累积开始。在日程工作中积累自己的科研实践中游泳的资料,比如相关领域的临床资料总结,实验过程的数据分析,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当积累到一定量时,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归纳和整理出该研究在实践中的难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新问题。
在提出几个有选择性的待定论文后,还要系统的搜集、检索相关的资料,了解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分析该领域的发展方向与应用价值。只有精通所从事专业的国内外进展情况,才能得到有价值的选题。通过大量的阅读文献,我们也可以通过相关文献的启发,寻找该医学领域的空白点,突出自己医学SCI论文的创新性。
除了通过从资料中发现合适的论文,也可以在参加的各种学术会议、讲座或者是病例讨论,发现问题,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提醒,在医学SCI论文的选题过程中,要参考医学SCI论文写作的选题原。
首先要考虑的是创新性。创新是科学研究的固有特性,创新并不苛求你前所未有,但是要在前人的研究基础(研究方法、操作技巧或理论)上有所突破。可以是发现新规律,或者补充上新的内容、观点。
其次是具有学术价值。如果说你的SCI论文再具创新性,但是却不具由学术价值也是行不通的。既然是科研,就应具有它本身的科研价值,不然花了那些时间干嘛
关键词集体主义教学真实性指导范围民主
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说“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1]教材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无私奉献、一心为公的最高层次,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中间层次和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的最基本要求”,这无疑为践行集体主义原则增加了可行性。笔者认为在以下三个问题上,教材也可有所论及。
一、区分不同集体的“真实性”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2]集体是和个人相对的,但是否是说每一个集合、群体都算是集体,从而在其中都要坚持集体主义了呢?马克思曾指出“在过去的种种冒充的集体中,如在国家等等中,个人自由只是对那些在统治阶级范围内发展的个人是存在的,……从前各个个人所结成的那种虚构的集体,总是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而使自己与各个个人对立起来……因此对于被支配的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集体,而且是新的桎梏。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3]也就是说历史上有些集体是冒充的、虚幻的。譬如清朝的雍正提倡“以公灭私”。(《御制朋党论》见《清世宗实录卷二十二》)但恐怕没有人会说他是集体主义典范。因为如雍正这样的统治者就如黄宗羲在《原君》中所说的“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原君》)在这种十足的虚幻集体中,“天子无大公之德以立于人上,独灭裂小民而使之公,是仁义中正为帝王桎梏天下之具”(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五》),还不如“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原君》)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消除冒充的集体,产生真实的集体创造了条件。但是否能说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尤其是在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初级阶段,每个集体都获得了其真实性呢?笔者注意到已有论者提出了这一问题。《探索》2007年第3期有聂存虎的文章《对社会转型期集体主义价值观重新建构的几点反思》。其中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利益主体,处于不同的经济、政治利益关系中的人,从不同的利益观出发,必然会有各不相同,甚至相反的价值诉求。这种现实中作为不同利益团体的集体还带有一定的虚幻性。只有当集体是指社会主义国家整体或最广大人民群众和全人类时,这样的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才具有绝对性。”[4]《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第10期有王舴的文章《试论集体主义与现代化价值取向》。其中说“从经典作家关于集体主义的论述中不难看出,集体主义原则具有明确的前提:一是‘真实的集体’…”[5]
二、集体主义有其特定指导范围
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也应有其指导范围。笔者认为这个范围就是和集体有关的事务。
有集体主义精神的人在处理和集体有关的事务时,应以集体利益最大化为指针。但有集体主义精神的人在处理与集体无关的个人事务时,则可按个人意志偏好决定。譬如一单位负责人在为单位订购工作餐时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进行选择,即综合考虑集体成员的口味、饭菜价格、质量等。如果此人在选择时从他个人口味出发考虑或想的是让他在此集体外的亲友以高价承接业务,那人们无疑可说他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可当此人在下班后个人就餐时在决定要到哪家餐馆,点什么菜时,集体主义就无从发挥作用了。哪怕他为照顾朋友生意,而选朋友开的质次价高的餐馆,也是无可非议的。
三、集体主义与民主的关系
上文说集体主义的适用范围是和集体有关的事务,而不能用在处理与集体无关的个人事务上。那么对照“群域讲民主,己域讲自由”的说法,集体主义和民主是一回事么?宽泛的说,民主也可算是一种集体主义要求。如果一定要区分的话,可以说,集体主义比民主的要求更高、更积极。
在集体中要做一个和集体有关的决策时,民主只要求集体成员先各自表达出个人意见,然后少数服从多数。即民主只要求在表达、统计意见时程序公正。而集体主义除了要做到民主的要求外,应该要求每个集体成员在表达意见时或者从无私奉献、一心为公的最高层次,或者从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中间层次或者从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的最基本要求出发。譬如一个班级学生在选班长时,只要是一人一票,公正计票,那就符合了民主要求。如果一些同学在投票时,只考虑把票投给和他关系最好的同学,而不考虑此人是否能把班级集体工作做好,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些同学没有集体主义精神,但不可说他们破坏民主。
当然,集体主义,即使具体到“无私奉献、一心为公的最高层次,或者从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中间层次或者从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的最基本要求”这三个层次,也只是一种方向,一种指针,并无法告诉集体成员具体哪个方案最符合这一方向。可以设想,都是真诚的一心为公的人,完全有可能选择不同的具体方案。目前看来只有通过对决策事务、具体方案在表决前的充分讨论,平时对集体成员多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来增加决策结果是按集体主义精神作出的可能性。我们无法承认在集体之内或之外有一个上帝式全知的人物,可以凭借其真知决断集体利益,而抛弃民主程序,民主结果。卢梭有过公意、众意的划分。但历史经验证明,当一个或一部分人宣称自己掌握了公意,并强迫集体按其公意行事时会带来怎样的悲剧。
也就是说,民主程序不是集体主义的充分条件,但是其必要条件。
集体主义部分在2006版教材里只有不到一页半的篇幅。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增加一点内容,对便于教师授课、学生学习、践行,应是可以考虑的。
四、集体主义与分合
在一个具有基本集体主义精神的集体,是不是财产合起来使用的比例越高、集体性动越多越好呢?这里的判断标准应是是否有利于增进集体总利益,具体由三个因素决定:一是大家的觉悟水平,二集体带头人基于能力、服务精神而形成的感召力,三是是财产、活动的性质。
第一条不必细说。第二条是说带头人的能力应高于集体成员平均水平,才考虑合。假使其能力和平均水平相当,一般也不适宜合,因管理合起来的财产一般比管理个人财产要求更高。华西村的方式之所以难于推广,就在于不是每个村都有吴仁宝这样的带头人。第三条是考虑到不同财产、活动分合的成本、效益不同。用镰刀、锄头进行田间劳动,合比分不会增加效益,徒然增加管理监督称本,这就是农业学大寨没有成效的原因。但使用水渠进行农田灌溉则合比分效益不变,而成本大幅降低。在机械化作业普及的情况下,合自然有利,这就是一些农场没有进行家庭联产承包仍可维持的原因。这说的是活动的分合。财产的合比活动的合要求更高,股份制婚前财产公正是对此的说明。
综合这三条,使人想起我国目前农村“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的土地经营政策。也就是合分无所谓先验的优劣。合而效果好是集体主义的标志,但脱离实际条件盲目追求、坚持合的集体并不能被认定就比因地因人制宜而适当分合的集体更有集体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8.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9.
[3]《马恩全集.德意志意识形态》[M],第3卷第84页.
1 涉及医学伦理问题较多的手术
1.1 隆乳术 采用切口或注射等方法,将正确位置的胸大肌深层使得整个隆起,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发育不良,萎缩,或丧失的妇女解除苦恼,恢复优美的曲线。
1.2 阴道缩紧术 区别不同的阴道松弛度利用手术的方式,分别行阴道前壁和阴道后壁修补达到紧缩阴道和阴道的恢复女性外生殖器的解剖特点。以达到改善性生活质量。
1.3 加长术 成年男子短小伴有性生活欠和谐者,对其采用切断浅悬韧带和部分深悬韧带的手术以延长。
1.4 其他如重睑成形、隆鼻、隆颏、下颌角肥大切除、体长增高、处女膜修补术等手术。
2 求医者的心理障碍和不健康行为实践证明,不少美容整形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情感障碍、人格障碍和行为障碍。有些患者由于容貌形体缺陷往往因社会偏见所致在情感和人格方面有心理障碍,学习、就业、婚恋、社会交往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影响,产生体形藐视(主要表现为自我否定、自我藐视、自我放弃、自我封闭等)和强烈的自卑感,容易陷入紧张焦虑状态而引发社会问题,如导致报复社会或报复他人的不健康行为。
>>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闻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的探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与研究 与专业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实践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6]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思政[2012]1号)[EB/OL].(20120110)[20120801]..
[17]夏燕.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路径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00103.
摘要:基于FMS技术开发了模块化机电一体化教学培训系统,该系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的理解,掌握车间柔性制造的方法,最后以作业计划与调度教学研究性、综合性实验为例,论述了该系统在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重要作用。
为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机会将所学到的各门专业课的知识综合性地应用到接近于生产实际的过程中,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应用这种新的理念打下基础,学院除了建立适合于现代教学法模式的几个独立的专业实验室外,筹建了一个开放式自动化综合实验室。在这个综合实验室中,我们开发了一套完全接近于生产实际的模块化柔性制造系统,由省部共同投资。实验室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系统组成具有开放性,系统中不同生产厂家的设备可相互兼容,便于以后扩展;二是实验室资源具有开放性,实验室可面向校内外各种层次的学生或培训学员,做到资源共享,扩大受益面。
一、FMS系统组成
柔性制造系统机电一体化训练设备,包含一条闭环柔性输送装置和六自由度并联加工中心(加工站)、三自由度数控雕刻机及其控制系统、四自由度上料检测站及其控制系统、搬运站、安装站、安装搬运站、智能分类站、现场总线、多层次立体原料库及其控制系统、多层立体成品库及其控制系统、自动化输送线及变频调速控制系统、PLC数据采集及物料监控系统、系统监控及管理控制软件。
工业控制计算机通过运动控制卡发送位置信号给旋转立体上料库电机驱动器,电机驱动器驱动步进电机旋转一定角度,实现零件位置对准,同时设置检测开关,通过PLC采集至计算机,判断托盘上相应位置是否存在零件。自动上料机器人将待加工物料送至加工位置后,系统驱动锁紧装置进行物料定位固定,上位机按指定程序控制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进行零件前序的加工。在主界面中点击数控雕刻机控制按钮,进人数控雕刻机控制界面,三自由度数控雕刻机主要实现对工件端面的雕刻,通过用户编制G代码也可以用软件将模型转化为G代码,然后通过计算机的串口将G代码传到雕刻机,雕刻机执行G代码。
零件前序加工完毕后,计算机控制零件搬运机器人将加工完的零件搬运至下一工序的加工位置。在主界面中点击立体仓库状态按钮,进人立体仓库状态界面。立体仓库状态是用来实时显示立体仓库仓位的占用情况,系统实时检测各个仓位的状态,然后系统给码垛机发指令决定码垛机下一次将装配的成品放人哪个仓位,操作者通过观察状态位的图标情况,操作者就可以知道哪个仓位是否为空,并且知道各个仓位物件的重量,通过生产统计还可以知道立体仓库一共有多少个成品,每一类成品的个数及总重量。
二、系统特点
(1)包含多种关键技术及单元,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机器人技术;物流仓储自动控制系统;立体仓库;自动输送线;自动码垛机;物流仓储管理和监控;PLC控制系统;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计算机控制;网络化视频监控技术;数据库技术;多轴运动控制器;气动技术;步进电机及驱动;伺服电机及驱动;VC,VB等高级语言编程。
(2)结合机电教学,编制了的实验指导书,包含多个实验:为了方便教学实际使用,我们为系统提供了专门实验指导书,其内容涵盖机械、控制、机器人示教、插补、自动装配、码垛等多项实验,供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专业选开,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实验指导书的基础上增开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3)交互式图形化操作界面:系统控制软件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具有交互式和图形化特点,操作简单易学,自动化程度高,使教师和学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可以掌握对系统的操作。
(4)丰富的状态反馈功能:通过计算机与各单元及传感器的通讯,将系统中各环节的状态显示在操作界面上,使操作者通过计算机随时了解系统各环节的工况、状态、运行数据,掌握系统运行状态。
(5)完善的生产及物料存储统计功能:根据现代柔性制造系统的特点及仓储物流的发展动向,不但在工作过程和原理上仿真实际生产过程,而且开发了生产及物料存储数据库,根据系统的运行随时记录和分析生产和存储数据。
(6)开放式系统结构:为了增强学生的参与性,系统采用了开放式结构,提供了完善的控制功能动态链接库和二次开发函数,不用了解底层复杂的时序和操作过程,只需要在VC或VB中简单的几行代码,学生即可开发出自己的运动或控制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网络化视频监控:系统提供网络化视频监控模块,使操作者在操作系统的同时,也可通过电脑屏幕实时观看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同时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可将控制计算机与校园网相连解,使更多的学生和老师通过网络观看现场实验过程,提高系统利用率,也可实现远程教学。
三、如何应用FMS进行本科实验教学
由于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大幅上升,而大型实验设备台套数少;而且大型实验设备的实验通常包括编程、上机、结果分析等,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大型设备开设的实验不能简单的照搬其它实验教学的模式。我们分别探索了以下几种模式:
3.1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
本中心老师提出项目申请,参加学校实验室设备管理处组织的“工程实践”和机电工程学院组织的“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项目。这些项目结合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通过双向选择接受学校相关专业本科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参加。学生分为2-4人一组;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查阅文献和学习FMS的有关知识,编制程序,上机测试;实验的内容根据项目的研究内容而定,一般涉及多种设备;实验时间根据老师和学生双方商定,实行弹性制,不拘泥于课堂安排的时间。由于学生人数少,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做到师生面对面的随时交流。例如:作业计划与调度教学实验。
“作业计划与调度教学实验”的内容是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加工工件信息,设计一个单件小批量零件加工的“作业计划与调度”的仿真系统,使目标函数“最长流程时间”的值最小,然后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的目标是:使学生加深对“作业计划与调度”概念的理解,掌握车间调度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实验系统要具备以下功能:
(1)提供一个很好的、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也就是使学生知道他们是在那个车间、那个环境为加工那些工件设计“作业计划与调度”的方案;
(2)提供一个很好的仿真环境及工具,用来建立仿真模型,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车间调度的运行过程;
(3)提供实现“作业计划与调度”的算法和软件开发环境,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该算法的原理,并在仿真环境中实现算法,得到仿真结果;
(4)提供一个真实环境,如FMS车间或可真正运行的FMS车间模型,在此环境中对上面得到的仿真结果进行验证。
针对“FMS教学实验系统”只讨论一种特殊情况,即最长流程时间Fmax的计算先讨论n/m/P/Fmax问题,目标函数是使最长流程时间最短。最长流程时间又称作加工周期,它是从第一个工件在第一台机器开始加工时算起,到最后一个工件在最后一台机器上完成加工时为止所经过的时间,由于假设所有工件的到达时间都为零(Ri,I=1,2,3,…,n),所以Fmax等于排在末位加工的工件在车间的停留时间,也等于一批工件的最长完工时间Cmax。
设n个工件的加工顺序为S=(S1,.S2,……,,Sn),其中Si为排第i位加工的工件的代号。以CK(Si)表示工件Si在机器Mk上的完工时间,Pk表示工件Si在Mk上的加工时间,K=1,2,3,……,m;i=1,2,……,n,式(1)是一个递推公式,当由式(1)得出Cm(sn)时,Fmax、就求得了。在熟悉以上公式之后,可以直接在加工时间矩阵上从左向右计算完工时间。对于某一工作地,在给定的一段时间内,顺次决定下一个被加工的工件。
3.2开设选修课
由于学习FMS的有关知识,需要学生们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大型设备一般只有一套设备,要面向学生人数众多的本科生开设实验课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首先开设了FMS的选修课。在讲授FMS技术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设FMS的上机实验课,学生分为3-5人一组。由于课堂讲授FMS的时间有限,加之是选修课;因此,在实验课之前,面对设备再介绍一次设备的原理、结构和用途等,以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指导学生编制程序、适当的上机操作,辅导学生处理实验结果。
3.3为本科毕业设计提供实验
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进行专业基本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提高动手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不可缺少的过程。参加本科毕业论文的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利用所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因此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学习和掌握大型实验设备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四、FMS进行本科教学的体会和希望
4.1FMS进行本科教学的效果
通过上述三种方式向本科生开放大型实验设备,对学生选择专业有一定的帮助,也增加了学生参加推荐免试研究生和就业等的竞争力。例如,一名机电学院的学生参加了“FMS研究”项目后,对数控技术有关知识和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兴趣,报考研究生时选择数控技术专业。另一名机电学院的学生参加“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学习了切削图形设计、数控雕刻机及其控制系统等一系列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操作选择刀具和切削参数,观察不同的切削过程,加深了所学的理论知识,熟悉了作业计划与调度的原理、立体仓库的基本操作;该生通过面试后顺利地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为研究生。
近年来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人才培养领域,在开设综合性实验项目和选修课时,也接受其他学院的学生。学生结束项目后,对所参加的研究工作非常有兴趣。
相比较而言,综合设计性实验效果明显好于选修课的实验。前者由于有充分的时间,我们摒弃了传统的验证实验的模式,采取了“双向互动”,教师以更多的精力启发学生的创造力,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对这种实验模式,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不仅拓展了学生现代科学技能的理论和知识;在实验方法,应用技能方面也得到了提高,为他们今后走上社会,服务于社会,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2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名从事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教师,笔者常常思考何谓有效教学,怎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是我们通过各种技巧,实施各种活动,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全盘灌输给学生就达到了事先设置的教学目标呢?还是更应该追求力图让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自主地进行思考,并从中受到或多或少的启发呢?从效果看,前者可以较快地让学生达到教学的知识、技能目标,而后者较慢;从影响看,前者容易让学生成为温顺的服从者,而后者更容易让学生形成独立见解,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自主的学习能力;从情感培养看,前者让学生体验的是水到渠成的顺利,而后者则使学生遭遇到峰回路转的曲折。在冰心翻译的纪伯伦的《论孩子》中有这样的话:“你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笔者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爱,教学的根本任务不是训练学生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教师的观点,做一个合格的模仿者,而应逐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所以,有效的高中政治课堂应当是师生双方“心动大于行动”,思维的火花在师生的互动中不断地闪烁,应当有碰撞、有异见、有争论、有质疑。
一、让问题意识成为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路标随着教学手段的信息化,一堂课所展示的知识点很多,信息量非常大。
但是从课堂知识的结构来看,脉络应当是非常清晰的,教师通过提问,可以提纲挈领,让学生更明确本课时知识的逻辑结构,教师还可以通过设问的层次性表达,让学生在理解上由浅入深,实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上的一个个“热点”和“”。当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已经普遍使用了问题式教学,但不同教师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对提问把握的时机、内容、方式等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大量听课评课所得的经验,笔者认为如果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需要处理好以下两对关系。(一)“小”与“大”的关系教师的提问设置,有“小”有“大”。
只要问题设置得当,无论“大”、“小”,都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小”是指教师问题的切入点一定要小,否则,问题设置过于宽泛,学生可能找不到回答问题的抓手。例如,一位教师在讲“廉”的含义时,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广”,然后提了一个问题:“表意的广像什么?是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不知道从何说起,一片默然。教师设置这个问题的初衷可能是要学生联想,“广”字像我们所住房子的侧面。但绝大多数学生根本不具备这样的生活常识,无法明白教师发问的意图,自然也不知该如何回答。再如,一位教师在讲人大代表的职责时提问:“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是怎么出来的?”这个问题设置得太大了,远离普通百姓的生活常识,极少学生知道人大代表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当然很难准确回答教师的问题。所以,教师提问的角度一定要小,所提的问题需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身心实际,并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契合。“大”是指教师所设置问题的内涵要大,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观察和思考。一位教师在讲《意识的能动性》时给出了“2009年全球廉洁指数分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提问:“你能从这张图得到哪些信息?”通过观察,学生不仅直观了解到了世界各国廉洁度的差异,而且通过分析还能够发现廉洁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度。这个问题设置可以充分证明人的意识具有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动性,达到了设置这个问题的效果。(二)“易”和“难”的问题“易”就是指教师的问题设置应当有明确的指向性,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教师意图并能做出较为接近的回答。
“难”是指教师设置的问题能够触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或者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果设置的问题太容易,往往会失去所设问题的价值。例如,一位教师对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的香港民主化程度在数据方面进行比较,并问学生:“你选择生活在什么年代的香港?”其实,教师提供的数据已经非常明确地告诉了学生,90年代香港的民主化程度远高过70年代。显然,教师的设问过于简单,丝毫没有起到让学生“心动”(即激发思考)的效果,也就没有什么价值可言。相反,如果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设问太难,学生如同原地跳跃而摘不到果子,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与兴趣。因此,教师对有难度的问题不妨通过设置数个存在逻辑关系的简单问题来实现。例如“我国公民为什么必须依法诚信纳税?”
这个问题层次较多,可以通过抓关键词将其演变为四个小问题:
(1)为什么要纳税? (学生很容易想到纳税的重要性)
(2)我国公民为什么要纳税? (因为我国公民与税收之间独特的关系:人民群众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任何国家征税都有法律依据,这是公民的法定义务。对我国来说,还是公民对国家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是十分光荣的行为。)
(4)为什么要诚信纳税? (诚信纳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陆伯鸿老师曾经说过:教师精讲的标志就是进行启发式的教学。通过层层有效提问,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既能由知识的外围触及知识的核心和实质,实现对知识的透彻性讲解;又给学生提供逐级而上的梯子,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实现思维的层次性跨越。《学习的革命》中有一句值得我们教师深思的话:“唯一愚蠢的问题是你不会问问题。”在一堂40分钟的课上,要使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那么教师设置问题的方法与把握提问的时机是关键。
二、让问题意识成为点燃学生探究欲望的火种“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当然,好的、有效的课堂从来就不只是教师依靠自己的知识、技巧让学生较为顺利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应该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为目标。所以,课堂提问,不仅要以学生为对象,更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有疑问,培养学生提问,让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剖析知识,整理结构,实施方法,体验过程,树立观念,从而更好地向课堂教学目标靠拢。(一)让学生善于接受,还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创造力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
创造力从何而来?笔者以为,应来源于人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真正困扰教师的也许不是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欠缺,而是学生不知道自己欠缺在哪里,更不知自己为何有此欠缺?我所教班级的一位男生,对于数学科目平时自我感觉良好,但是每逢考试,分数总不理想。我问他原因?他也不明所以,老师讲的都能听懂,笔记也都认真记了,就是一到做题就不会了。相反,一位同事的孩子被保送北京大学,谈起经验,他说,自己的孩子特别懒,老师讲的方法,他认为还太复杂,他会想方设法去找更为简单的方法。对于公式,他不愿死记硬背,而是设法弄懂公式的原理。两个孩子的差异在哪里?前者只知接受,不愿思考;后者穷根究底,追根溯源。在学习生活中,质疑的兴趣、能力对学习的推动作用往往更大。因此,有效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接受,更要教会学生有穷追不舍的质疑精神,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高一年级,笔者曾做过一个对比实验。每节课都会留十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经济活动主体的拓展。在A班,会联系最近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学生极有兴趣,听得非常认真;在B班,我安排学生按照学号一个不落地收集资料、做成PPT课件,自己演讲,我只提供参考意见。一开始,B班学生发言质量不尽人意。但半个学期过后,情况开始转变了。A班上课秩序依然良好,但B班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对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对上课发言的期待程度,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深度都要高过A班。此外,还发现原来成绩并不太好的几位男生, 其实理解能力相当强,对政治课的学习参与度明显增加。在高三的教学中,笔者更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将知识点的复习问题化,各种类型的题目审题、解题问题化,而且还要求学生在自学预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通过这些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增强。比如,前不久,就有学生对练习中的一道题目进行质疑:“经济适用房属于社会保障中什么内容?”标准答案为“社会互助”。但学生认为经济适用房具有社会福利性质,同时适用对象是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应该属于社会救济或者社会福利。虽然,查遍现有资料,还不能确定答案。但学生这种勇于提问、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良好倾向,已开始显露出来。爱因斯坦说:“有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想,这应该是有效课堂追求的吧。(二)授人以渔———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仅有问题意识还不够。
问题意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如果只是有许多没有质量的问题和想法,学生的质疑也只是摆设而已。因此,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敢问、爱问,还要通过多种方式懂得“会问”。采用类比法引导学生提问。其实,经济生活和许多现象包括的道理具有相通之处。例如在分析“国家在新疆地区试点资源税改革的意义”时,笔者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类比思考:“同济一附中的学生为什么必须穿校服?”这个问题比较容易回答。教师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的小问题:A学生为什么穿?(是由他的自身性质决定的)B学生穿校服有哪些好处? (即意义)这样,许多经济问题也都以类似方法分解为几个简单的并在逻辑上关联递进的问题。抓关键词教会学生提问。学生的提问也得有抓手,特别是有时材料涉及的知识较多,学生容易顾此失彼,挂一漏万。这时,只要紧紧把握主语、宾语等关键词语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例如在分析“国家在新疆地区试点资源税改革的意义”时,只要把握“国家”、“资源”、“税”等几个关键词,就可以将材料转化为三个问题:A国家在做什么? (宏观调控,给主体行为定性)B为什么要对资源征税改革? (资源的性质、特点和资源节约使用的好处)C为什么进行税的改革(税率的地位,税收的作用,宏观调控的手段)。使学生明白如何从多角度提问,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考虑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学会层次性提问。例如,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试卷的论述题,看起来在教材中有专门的论述,但是据笔者了解,许多学生仅停留在对“和平发展”整体性原因,即使谈到国内外原因,也只是谈到最浅的一层含义。如果将这个问题细化,可以列出四个小问题:A为什么要发展?B为什么要(或能够)利用和平实现发展? C为什么要和平? D为什么要(或能够)通过发展促进和平?能提出并分析上述四个问题,答案也就迎刃而解了。富于问题意识的教师应善于提问,善于提问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问题逻辑;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277-02
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一书,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背景、实践基础和历史地位,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精神实质,再到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内容非常周全[1]。科学发展观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创新的路径之一是以问题逻辑的方式对科学发展观进行阐释和重构,重在释疑解惑,形成基于问题逻辑的科学发展观教学体系平台。
一、构建科学发展观的问题逻辑体系
问题逻辑是专门研究问题的一门应用思维科学,其中心任务是揭示问题之间及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这个范围内所产生的各种问题的逻辑性质和关系[2]。以问题的方式推进科学发展观进“思政课”,我们开展的一项主要工作是: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师对问题(《读本》的基本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并与教材内容对接,通过问题层次细化,建立科学发展观的问题逻辑体系。层次细化所指向的是问题的层级关系,即预设一级问题,然后把问题细化为二级、三级层次;或者把大的难题化解为小的问题进行解答。具体做法如下:
1.建构六个一级问题的逻辑体系:“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科学发展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其中一级问题“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统领其余五个问题,也是其他问题必须回答的总问题。“以人为本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的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更好地回答后面四个问题。后面四个问题是一个横向逻辑,共同为推动社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服务。
2.建构基于问题逻辑的二级问题体系,即在每个一级问题的基础上建构二级问题体系。如一级问题“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下有三个二级问题:“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发展观探索的最新成就?”“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意义重大”等。
3.建构三级问题体系。如,二级问题“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下面有四个三级问题:“传统发展观为什么面临挑战?”“发展为什么不能等同于经济增长?”“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为什么会造成严重后果?”“为什么要科学发展?”通过以上三级问题体系的建构,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问题体系,构建科学发展观的问题逻辑体系。
二、建立问题和问题之间的逻辑关联
在一个“问题场”中,问题之间总是存在某种联系,如何建立三级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成为建构科学发展观问题体系的基础。这里主要有以下几种逻辑关系:
1.并列逻辑。所谓并列的逻辑关系,就是说在一个大的问题内部所细化的诸多问题之间是属于一种并列的逻辑关系,并不存在一个问题比另外一个更重要、更根本的问题,它们以同等的力量共同支持“元问题”。在建构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体系里,存在某些的三级问题的并列关系。如“为什么改革开放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作为一个二级问题,通过并列的逻辑关系细化为:“为什么要提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做到‘不折腾’为什么要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等并列逻辑关系的三级问题。“和谐社会建设为什么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细化为“民族团结为什么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和“促进两岸和平统一为什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两个并列的三级问题。
2.递进逻辑。建立递进的逻辑关系的问题是基于问题逻辑的根本。递进关系就是一个问题为下一问题做前提、基础或者铺垫,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化。通过层层深化而不断建构问题体系。如“为什么人是发展的本质?”的问题在细化为三个问题过程中就采用递进的逻辑。即“‘以人为本’的‘人’为什么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为什么比‘以民为本’更具优越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为什么是‘为了谁,依靠谁’”等。
3.互补逻辑。问题之间的互补逻辑就是一个问题成为另外一个问题的补充。由于问题总是基于探求特定的未知领域的问题,因而总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就要求有相关的问题作为补充,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建构问题体系。
4.因果逻辑。因果逻辑是问题之间产生一种因果联系,进言之,正是有了这个问题,才会导致产生另外一个问题,或者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因果逻辑逐渐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体系建构的重要方面。
三、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问题的有效对接
基于问题逻辑的科学发展观进“思政课”教学体系建设,除了在科学发展观内容与教材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问题体系,还要通过在课堂内外采集和解答学生问题,把学生问题纳入问题体系,将学生问题与科学发展观教学内容对接起来,实现科学发展观内容与学生需要的对接。在推进学生问题与教学内容的对接,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三类问题的对接,具体对接如下:
1.教材核心问题与热点问题的对接。黑格尔指出,“个人无论采取任何方式履行他的义务,他必须同时找到他自己的利益,和他的满足或打算。”[3] 大学生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社会家庭共同体的一员,具有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对社会问题有着天然的接触和感触;另一方面是学校共同体成员,在这个共同体里,又追求着一种学院式知识,在知识的共同体“濡化”下成长。而前者更具有根本性。这就决定了学生必定会无意识地与社会现实所接触,又有意识地接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他们之间的张力很容易困惑许多学生。只有把教材核心问题与社会的热点问题对接起来,才能打通长期困惑学生心中的种种谜团和困惑。让学生在了解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领悟教材的核心问题,在学习教材的核心问题过程中更加清楚地认识社会的热点问题。
2.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理论来源于实践,一直以来,学术界对科学发展观进“思政课”更多是基于实践操作层面上来做文章,而对理论本身的“说清楚、讲明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重视理论问题的研究,在进“思政课”过程中,把一些理论说清楚,从而使思想上不造成困惑,同时也有利于把问题领悟更加透彻,从而避免进“思政课”的实践过程中走过场,流于形式。在一定意义上说,加强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的相结合,更加能够推动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同和支持。
3.学生问题和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对接。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学生的成长的需要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之一,而成才的需要就成为最主要的利益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把学生的问题与学生成长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树立学生的问题,建构学生的问题体系,从而有效地反映出学生的思想动态,也更加充分地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成长需要。
四、构建科学发展观问题逻辑体系的意义
1.问题逻辑与学生理解。问题体系使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及关键点一目了然,有利于明了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关节点。科学发展观的问题逻辑体系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突出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学习科学发展观到底要关注什么问题?应该关注哪些核心问题、热点问题等。
2.问题逻辑与创新思维训练。问题特别是具有逻辑关联的问题体系,本身蕴涵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很好方式。问题和问题体系一方面必须建立在相应的知识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又指向未知。学生提出问题本身就促进了大学生积极思考,而提出越来越深刻问题的进程,是创新思维能力最好的培养方式之一。
3.学生需要和人才培养需要的结合。在传统的“思政课”的教学内容里,更多地关注国家的需要、集体的需要。在一个价值观念多样性的、行为取向的多样性的社会环境里,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具有自己的追求和思考的方向,具有选择自己方向的权力和主观能动性。康德指出,“不要让你自己成为他人的纯然手段,要对他们来说同时是目的。”[5]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许多的学生更多的关注自己的成长机会,这就要求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使它们之间的张力保持在最佳的角度使学生在适应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增范,齐建英.《科学发展观读本》是一本好教材[EB/OL].henan.省略/ztzl/system/2008/10/21/010101917.shtml, 2011-01-25.
[2]周晓林.逻辑学教程[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175.
[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62.
关键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043-03
21世纪的高等医药学教育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方面,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人才;另一方面,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大学生。一方面是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满足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无论哪一方面而言都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今天,高新科学技术的应用给人类健康带来了福音,但它所引发的社会、伦理、法律、心理、经济、美学等一系列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问题,给医学带来困惑与两难选择。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医学的本质属性,重新认识高等医学教育的内涵与价值,重新确立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方针和教学改革目标,进而在医学院校的各类课程中渗透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凸现医学人文底蕴。
一、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1.医学的本质内涵决定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医学的本质内涵揭示了医学的双重属性。医学科学和医学职业诞生之日起就决定了医学的双重性即科学性和人文性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首先,医学是科学,为人类的生命延续与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形成了完整严密的学科体系,具备严谨的科学性;同时,医学是人学,它以人类的生命与健康为目的,医学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是人。它的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还是人,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本质和价值的体现。医学的人性化决定了医学的人文属性。[1]医学的双重属性揭示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无论是社会还是医学自身都过于强调医学的科学性而忽视了其自身的人文性,忽视了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医疗服务的实际效果,造成医患之间的隔阂,也使医学教育偏离了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价值的轨道。
2.医学的目的要求突出医学的人文精神教育。从医学职业产生之日起,就以救死扶伤、治疗疾病作为医学的目的,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重新审视医学的目的,认为医学不再以单纯治疗疾病、挽救生命为目的,而是扩展到维护健康、治疗疾病、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医学的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于病人,而是扩展到整个社会的全体成员。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这样描述医学的目的:“当我说,与其说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不如说它是一门社会科学的时候,我曾不止一次地使医学听众感到震惊。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调整以适应他的环境,做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就是现代关于健康的较为完整的科学概念。医学目的新变化和健康的新定义要求全体医务工作者树立充满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理念,更好地造福人类的健康事业。
3.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唤。长期以来,人们对医学的理解局限于医学单纯以治疗疾病为主要功能,疾病的致病因素和治疗原则是以生物医学标准来体现的,忽视了人是一个整体,在高度社会化的今天,人类的健康与疾病受到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正如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所记载的“有时,去治愈;常常,去救助;总是,去安慰”,[3]医疗服务之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在于治愈疾病、缓解症状、解除痛苦、给予安慰、延缓衰老,提高生命质量,提供人文关怀。这种医学模式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服务理念、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都发生了变化,也向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亟待解决的新命题: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以期将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4.我国医学教育的标准包含医学人文素质教育。2001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医学教育联合会执行委员会通过并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以此为据,2008年我国教育部、卫生部联合批准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
依照《标准》的规定: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一项是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要求。第二项是知识目标,包括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第三项是技能目标,包括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办学标准中提出的教育计划,包括医学院校必须依据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计划,具体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和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满足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以上所涉及的标准直接说明在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要求高等医学院校开设医学人文课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医学院校中开设的医学人文课程仅限于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医学哲学等有限的几门课程,因此,在医学专业课和其他学科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应大力渗透医学人文思想。
医学人文素质主要指医学人文知识积累和医学人文精神修养,具体指人应具备的医学人文知识,及通过医学人文知识积累所体现出来的思想、修养、品格和气质。医学人文素质结构一般分为:品德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审美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审美素质;身心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4]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渗透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应首先厘清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严密的理论性和丰富的综合性与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呈现出相互交融的关系。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提出宏观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及人生价值要求;另一方面,医学人文素质是对医学生思想性、政治性、道德观、价值观要求的具体体现。因此,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在教学指导思想以及教学内容中有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逻辑相关性。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应贯穿教书育人的原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知识,塑造人文精神。
三、整体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体系
下面将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介绍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为背景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指导思想与宗旨: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相互交融的关系,二者相互渗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与改革中辅以医学人文精神培养,完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实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把人才培养作为主要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达到专业与课程相辅相成的目的。
2.教学内容的整合。在医学科学发展、医学模式更新的今天,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培养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都是围绕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未来的医学工作者这一中心来展开。而目前开设的医学人文课程有限,需要整合现有的课程资源,大力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的必修课,新生入校,正是他们的思想观念形成确立阶段,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医学人文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部分章节,加入国家医改大背景、医学发展前景、中医药在国家医药卫生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医药在世界医学界的重要贡献等内容,增强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自信心。在人生观、价值观部分章节,例举古今中外的著名医家致力于维护人类健康、献身医学事业的感人事迹,增强学生的专业使命感和奉献医学事业的人生价值观。在道德观部分章节,加入医学职业道德内容,讲清人文性是医学的固有属性,有助于学生们从根本上认识医学,认识自己未来职业的特点,树立“医乃仁医”、“医乃仁术”的道德理念。在法律观部分,讲清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助于学生树立依法行医的理念,履行自己执业的义务,捍卫自己执业的权利。
3.教学方法的改革。基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整体建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体系,其主导思想在于把知识学习为重点的教学体系变更为以知识掌握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行为外化为目标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具体说来,是“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改革模式。
在课堂授课环节方面运用近年来国内教育界大力倡导的“启发式、自主式、探究式”学习方法,可以实现师生良好互动,体现教学方法的改革的新思路。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在理想信念、爱国主义这一部分,围绕“我的中国梦”、“我的中医(药)梦”组织学生进行五分钟的课前演讲,把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与所学专业结合起来,把学生个人成长成才与献身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结合起来。
在BB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的背景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着更新的内容、更广的内涵。在BB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的过程中,有限的课堂教学在课下有了延伸,教师借助BB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扩展,从课程简介、课程沿革、教学参考书、拓展阅读到课程教学大纲、思考题、练习题到相关网站链接,这种在线交流有着即时性与延时性相结合、交互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特点,代表着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改革理念和教学新资源的应用,还有待师生进一步开发和应用。
4.社会实践环节的总体设置。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施加影响,使其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内在心理要素发生变化,通过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过程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以便提高该课程的实效性。[5]这是因为实践环节能很充分的体现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教学指导思想。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遵循知识积累、情感融入、意志及信念养成、行为体现这一系列规律,经历了“内化”、“外化”两个重要阶段,而且这两个阶段相互衔接、融为一体。具体说来,基于人文素质培养模式下的思想道德的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在人生观、价值观部分,参观生命意义展室并随后进行树立科学人生观、价值观,尊重病患、珍爱生命为主题的调研与讨论。例如,在参观生命意义展室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被映入眼帘的一份份遗体捐赠者的遗书所打动,再进一步了解捐赠者的事迹,留下了感动的热泪,纷纷表示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造福同胞,献身医学事业。这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教学理念非常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而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绩考核评定体系的构建应与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相衔接。基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核体系应体现全程评价和全面评价这一指导宗旨。全程化考核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不仅仅是课程结束时的结课考核,更应包括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的形成性成绩,不仅仅是知识的考核、记忆性、概念性的文字考核,还应包括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掌握、行为及态度的体现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知识获取能力、人际交流能力等一系列综合素质的评价。经过精心设计,思想政治理论的考评成绩包括平时成绩与期末结课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包括学生在课堂理论讲授及实践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参与度、小测验、课下作业及教学过程中学生小组讨论及演讲成绩。期末结课考试成绩包括期末考试试卷中主观题及客观题成绩。平时成绩体现了日常表现,占主要部分。主观题主要是案例分析题,侧重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客观题着重体现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的掌握程度。期末试卷体现出题型的多样化和科学性的特点,有利于从整体上考核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综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时效性与实践性与医学人文课程的紧密结合,可以通过创新课程改革、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实现知行合一,塑造医学人文精神,养成医学人文素质,使学生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从而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医学人文情怀的医学生。
参考文献:
[1]何伦,王小玲.医学人文概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王一方.医学人文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曹永福.柳叶刀的伦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4]高继成.21世纪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9.
[5]王滨有,贾少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增2).
【论文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问题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纽带,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提问艺术”的运用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以问题教学为切入点,以创新思维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本文拟通过结合平时教学实践,对“提问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浅见。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反思,借鉴早期新课改实验学校成功的教学经验,对“提问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浅见。
一、“提问艺术”的重要性
问题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纽带,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究、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价值和魅力。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可见,这种“问题教学法”具有三大鲜明而独特的基本教学特征: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问题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必须重视“问题的设置”,通过运用“问题教学法”和“提问艺术”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从而实现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新课改理念,推进新课改的实施,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提问艺术”的运用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一)有效性原则
教师的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有计划地、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有效提问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针对性,问题应该有一定的难度和开放性。有效性提问方式多种多样,如检查式、固设悬念式、抛砖引玉式、引导式、创设情境式、反问式、扩展式、层递式、联想启智式。有效性提问能使学生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他们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从而大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适度性原则
提问的适度性大致包括三个方面:首先,问题难度要适度,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把握分寸,应注意在不同的环节上设置问题的难度要有所差别,尽量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而对同一个知识点的提问应注意设置问题的梯度,由易到难,由浅人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次,提问时机要适度。教师要选择合适的知识点和知识点的适当视角作为提问的切入点,多用疏导性、铺垫性提问,注意知识的梳理性,因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每一框都有它的逻辑思路。再次,问题数量要适度,提问要适量,要有典型性和针对性,因此,教师要抓住知识关键点、学生的兴趣点,注重突破重点难点,击破考点疑点,能用一个问题解决的就不提两个问题,能道插主旨的就不绕弯子,坚决克服“问题战”“满堂问”的形式。
(三)平等性原则
平等性原则就是说提问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即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多向后进生提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多向尖子生提一些发展思维的问题,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
(四)鼓励性评价原则
鼓励,在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它对一个学生的积极成长,有着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教师鼓励要以爱护学生为出发点、实事求是,一定要做到公正、合理,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心灵最敏感的地方,即自尊心。值得注意的是,高中生对那种“你真棒”“你太聪明了”之类的廉价而空泛的表扬并不领情,他们更想要的是充满真诚的、艺术化的鼓励。
(五)生活性原则
教学提问要贴近生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的逻辑起点是生活,新课程教学要求教育要贴近现实,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起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或以耳闻目睹身边发生的事件导人,或以社会热点话题铺垫,或以具有轰动效应的国际爆炸新闻烘托,领悟生活,进人社会,感受现实,引发思考,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身受感染,激发心灵震撼。
三、“提问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创建活跃的答问氛围
良好的课堂答问氛围会形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共鸣。良好的课堂答问氛围意味着教师创设特定的生活情境并提出相关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感悟。课堂提问贴近生活,有利于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积极回答教师们的提问。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体验性学习。“一次体验胜过十次说教”,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体验性学习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正如西方古代哲人所说的:我听,我忘记;我看,我记得;我做,我学到;我教,我掌握。又如中国古代哲人所说:实践出真知。体验性学习使学生重新体会到学习是一种莫大的乐趣,体验性学习使教学效果因体验而更有成效。陶行知先生说:“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尽量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感悟从而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原理。
(二)把握提问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必须关注教学中学生不断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感悟、体验、创新,及时关注反馈信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借题发挥做“文章”,调整自己原定的教学设计,要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当前在判断是否是有效教学时,我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仅仅考虑教学是否完成预定的目标,而应在此基础上更重视教学的“生成性”,把教学看成是一个一个活的、流动的进程,一个充满着人的情感、有着审美的要求以及不完全在“预料之中”的探险过程。
(三)用启发提问实现“撑杆跳”
孔子的“不愤发不启,不徘不发”告诉教师提问要具有启发性,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实践瓤一在上个学期必修4第七课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教学中,先是提出问题:“田忌是怎样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赢得比赛的最终胜利?”然后层层诱导启发学生思考“田忌不在意一匹马的比赛结果,而是统筹全局”、“注重整体目标根据对方的部署,调整马匹的出场次序”、“通过合理安排次序,使系统结构出现优化调整”,最后使学生认识到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必须做到三点: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问:“三个和尚没水喝”与“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的不同结果,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所强化。
(四)“金口”少开,把课堂提问权力还给学生教师要学会反主为客,答疑解惑,调节学生“待问”的被动学习状态,注重提问的开放性,将教师提问为主转变为学生发问为主,使学生敢问、善问,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提问艺术”应注意的问题
(一)强化问题意识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也指出:“教育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创新始于问题,提出新问题,或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往往导致新的问题发现与突破。所以强化教师新的问题意识及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成功问题教学法的前提条件。教师要保护、引导并激发学生对新情况、新变化的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要容忍学生对既有的、权威的观点持批判和怀疑的态度,由质疑进而求异,由继承然后创新。
首先,教师必须科学地设计问题,使学生发挥智力因素,以带动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如果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问题性水平低,即指问题所包含的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比较轻,甚至极少包含学生智力的任务,具有较低的甚至根本不具备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问题性水平高,即指问题所包含的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比较重,具有较高的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当然,问题性水平高也必须有一个限度,否则,学生的思维难以启动跳跃,到头来徒劳无益。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坚决避免“果子”挂得太高或太低,或学生怎么“跳”也摘不到或不用思考就可以脱口而出,减少“无用功”,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其次,适时转到以学生发现问题为主的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自觉提出问题,主动解决问题。李政道博士曾经说过:“最重要的是会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就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就是他提出问题的水平,问题的深度即智力的高度。”因此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必然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景,鼓励提问,促使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这不仅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和认知内驱力,调动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而且有助于学生摆脱接受知识时思维的羞涩与定势,在探究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有效提问,鼓励学生“问得深”“问得妙”,不断地否定和超越自己,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加工、组合,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而且让学生真正懂得学习的真谛不在于获得已有的结论而在于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学生从“敢问”到“会问”,是一个需要经过反复训练的过程,不可能一毗而就。为提高学生的提问质量,教师应该事先对学生提出一些要求,如不要为了“提问”而提问,不要一疑就问、每疑必问,问题的表述要尽可能清楚明白。
再次,认真对待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寻求最佳解决途径。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教师要用婉转的语言告知学生,因为与上课内容联系不紧密,建议在课外帮助他解决;第二类,与教学内容有关,但没有切中要害的问题,教师可以自己解答,也可请同学帮助解答;第三类,与教学内容关系密切,能打开学生思路的问题,教师要着重对提问的学生加以鼓励,甚至可以把问题公布出来,让全班同学共享,作为学习的重点。
(二)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习心理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是感觉一思维一知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过程;二是感受、情绪一意志、性格(包括行为)过程。前者是一种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感情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称其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而教学实践也证明: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感情、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对学生而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给学生,也是和他们一起分享、理解生命的价值以及体现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的发言权,遇事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将自己融人到学生中去,为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创造一个氛围,使他们敢于质疑、勇于争论,从而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表达欲望。这正如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所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同时,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提出有独到之处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二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高等学校 大型仪器设备 论证
随着国家对高等学校建设的日益重视,投资力度也在逐步增加,这为高校购置大型仪器设备提供了有利条件。大型仪器设备的引进和使用,对于高等学校办学实力的增强,科研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大型仪器设备价格昂贵,多数属于国外进口设备,如果不谨慎购置,很容易出现资源浪费、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在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充分做好购置论证,是确保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充分发挥效益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
1 大型仪器设备论证的意义
1.1 明确购置目的,完善采购决策
采购大型仪器设备首先应明确购置目的,根据购置目的判断所选设备是否满足教学科研使用需求,是否符合学科和专业建设以及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进而决定是否购置该大型仪器设备。做好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即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环节,它可以起到明确购置目的、完善采购决策的作用。这要求购置设备申请者在召开论证会前对所需仪器设备从技术指标、具体用途、使用特点以及水平档次等方面进行充分调研,全面掌握仪器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以及在研究领域中起到的作用,全面论述该仪器设备购置的必要性。在论证过程中,专家组要充分分析该仪器设备是否能够实现申请者的购置目的,并给予客观的建议和论证意见。决策者应参考申请者的需求、专家组的论证意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做出决定。
1.2 提高使用效益,减少资源浪费
使用效益是大型仪器设备购置时需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购置论证在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减少资源浪费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1]。购置论证中要对大型仪器设备所承担的科研教学任务、使用时机有明确规划,以有效避免在购置后出现仪器设备承担工作量少、使用率不高等问题。同时在购置大型仪器设备时,也需注意重复购置的现象,明确校内是否已有同类设备及其使用现状。凡是重复购置的,必须充分说明情况,谨慎购置,鼓励已有仪器开放共享,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浪费。
1.3 做好资金规划,降低购置成本
大型仪器设备的资金投入占高校投资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降低购置成本,合理利用好大型仪器设备资金也是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工作可以起到做好资金规划,降低购置成本的作用[2]。申请者通过购置论证对所购置设备进行初步的价格调研,对不同厂商的同类产品进行价格比较,从中选优进行重点调研,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从而降低购置成本。决策者则需要对学科以及实验室发展进行明确定位,优先购置急需发展的学科或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合理安排资金,分层次、有选择地购置。
2 大型仪器设备论证的主要内容
2.1 仪器概况
主要包括名称、数量、预算金额、资金来源、产品的国别、厂家和型号、用途、主要技术指标(包括仪器设备的组成、精度、使用范围以及分辨率等)以及安装使用环境和设施条件等情况。另外还特别要对该仪器设备的附件、零配件、软件的配套经费及购置后的运行、维修费用的落实情况等进行全面关注。尤其注意的是有些大型仪器对使用环境有明确的要求,例如核磁共振谱仪、电子显微镜等大型设备需要相对独立的房间,在购置之前必须明确安装地点,避免购置之后无法顺利安装使用。还有一些电子类大型仪器设备对电源有严格要求,因而在购置该类大型仪器设备之前一定要明确购置相应的稳压电源等配套设备,保证仪器设备可以安全使用。
2.2 申购理由
在申购理由中,申请者对使用效益的分析应该以教学大纲或科研项目作为有效支撑,结合学科发展方向,论述该仪器设备在本学术领域的适用性及其用途特点,并重点强调发挥的作用以及预期效益。例如该仪器设备的购置可以弥补新领域实验研究的空白;可以进行高水平实验,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可以为承担高水平项目研究提供实验条件;可以为培养优秀毕业生提供实践机会等,从而突出购置该仪器设备的必要性。
2.3 选型理由
在设备选型中,申请者要对所选仪器设备的品牌、档次、规格、性能、价格及技术指标的先进性和合理性进行充分考虑,同时调研其他厂商同档次仪器设备的型号、价格,说明未被选用的理由。申请者要结合自身需求,选定适合的仪器设备,并充分了解本地区该仪器设备的配备和使用情况,特别是了解厂商的售后服务,避免出现后期维修和维护困难,使仪器设备具备长期正常运行保障。对于同类产品也要进行认真对比,避免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造成选型片面。
2.4 使用效益分析
对仪器设备的购置以及使用情况进行论述,需预测年工作量。年使用机时是衡量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年工作量的常用方法,它可以客观地反映该设备的使用情况,只有年使用机时达到相关要求的仪器设备,学校才鼓励购置。对于重复购置的仪器设备,更要注意核查原有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原有仪器设备使用处于饱和或仪器本身限定不能开放共享的,才进行重复购置,以避免重复购置导致的资源浪费[3]。
2.5 学校具体条件
主要包括学校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两方面,硬件条件主要指安装场地、使用环境、环境保护及各项辅助设施的落实配套情况及安装完备程度等方面;而软件条件主要是指技术人员和规章制度。对硬件条件的论证务必实事求是,确保仪器设备具备安装运行条件。软件条件需要申请者进行详细规划,确定仪器设备负责人,明确操作和维护人员,按照要求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和维护准则,建立开放共享制度,制订详细的开放计划,明确针对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预计开放机时,并利用网络共享平台、制度制约以及业务培训等措施保障开放共享机制的顺利实施,使得仪器设备得到充分使用。
2.6 专家组论证意见
专家组成员要结合书面论述材料,认真听取申请者的汇报,详细了解申请者对仪器设备的掌握程度和使用规划,仔细审核购置理由是否充分,选型和使用安排是否合理,特别要关注学科和专业中的哪些研究和教学领域需要所购仪器设备,有没有充足的科研和教学经费保障仪器设备的使用等。要求申请者对各种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并提出质疑和建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客观明确的论证意见。
3 大型仪器设备论证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申请者要充分做好论证准备
在论证工作中,申请者最大的问题在于对该项工作的态度。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发现申请者对论证工作的意义重视不够、态度不严肃,调研工作走过场、不充分或仅片面考虑自身使用需要[5],造成大型仪器设备的功能不能完全得到使用或者忽视仪器的功能开发利用,使得许多大型仪器设备只是单一进行某一种或几种实验,使用不合理[6]。
3.2 专家组的组成人员要科学合理
论证工作专家组人员也需要慎重选择。若专家组成员对论证设备不熟悉,在论证过程中会出现给出的论证意见不合理,最终导致购置失误。在专家组人员选择方面,尽量选择既有高职称又了解该领域仪器设备的专家,同时可以考虑邀请从事采购工作的专家进入论证专家组,提高仪器设备实施的可行性。
3.3 决策者要高度重视论证工作
论证工作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决策者要高度重视大型仪器设备论证工作,充分尊重专家论证意见,同时还要全面掌握论证准备、过程和专家的论证建议,从学校整体学科和专业建设、科研和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全方位掌握仪器设备所发挥的作用情况,做好决策。
4 讨论
4.1 建立论证责任制
对大型仪器设备申请者要建立论证责任制[7],并要求审计部门参与到大型仪器设备论证工作中。使设备从申请开始就强化责任管理,要求申请部门负责人担任责任人,组织人员对申请购置的仪器设备进行质量、价格、性能、售后服务、维修等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并形成书面材料。审计部门要全程参与论证工作,其书面材料由审计部门通过后方可上报。如果购置的仪器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出现适用性不强,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等情况,则应对有关责任者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4.2 进行分级论证制度[8]
大型仪器设备论证应由院系、学校、上级主管部门逐级进行,并按照价格的不同进行分级论证。所有10万元以上的设备均先在院系进行初级论证,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交校级主管部门。校级主管部门进行二级论证,组建大型仪器设备论证领导小组,对需购置的设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认真研究,并组织专家与用户进行讨论,从应用和性能等方面论证购置大型设备的可行性、必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校级论证通过后,正式填写大型仪器设备论证书,经主管校长批准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重点对一定额度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专门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并根据论证结果下达审批意见,学校按审批意见执行。
4.3 完善专家库制度,并引入新思路和新技术
对论证专家不能只看职称,而要重视专业能力,深入了解各位专家的特长,建立好专家库。大型仪器设备论证需要引入新思路和新技术,使论证工作更科学、更可信。可以召集用户单位各方代表、相关仪器设备技术专家、潜在的仪器设备供货厂商技术人员和学校纪检审计部门代表对设备需求单位根据所需仪器设备功能草拟的技术参数进行平等磋商,利用路演法对仪器论证进行有益尝试[10]。在论证过程中,可以将原有同类大型仪器设备计算智能化使用效益评价的意见,作为购置的重要依据[11];也可以通过组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网络化平台,公开征求论证意见。
5 结束语
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工作是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提供了技术性依据,并可以有效保障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笔者希望通过对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工作相关问题的探讨,从制度、方法、程序上进行有益的思考,逐步完善论证工作,使大型仪器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益,为高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苟在康.提高大型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有效措施[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3):135-144.
[2]宋玉厚,朱榜芹,乔威.基于ERP管理思想,构建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体系[J].现代教育技术,2011(3):149-251.
[3]高红秀,金萍.大型仪器设备现存的问题及提高仪器使用率的措施[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2):46-47.
[4]许溯伦,卢青兰,施岱松.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5):170-179.
[5]沈铭,黄平.高校仪器设备论证、招标与验收工作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0):6-7.
[6]高建丽,高建华.我国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0):25-26.
[7]逄冬梅,张勇,陈晓兰.加强贵重仪器设备购前论证 充分发挥投资效益[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0):130-133.
[8]李海燕.建立大型仪器设备论证申请责任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1):97-98.
[9]孙岳明.强化规划论证 构建一流大型仪器平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1):240-266.
2011年3月18日,“中华医学论文奖”(风湿免疫领域)扶他林杯第一次专家评审工作会议于北京诺富特和平宾馆圆满举行。会议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游苏宁社长、“中华医学论文奖”风湿免疫领域评审组组长栗占国教授主持,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上海仁济医院、四川华西医院、湖南湘雅医院等全国各地的风湿免疫领域核心专家、医学核心期刊主编、编审等二十余人汇聚一堂,对“中华医学论文奖”的评审流程、评审制度、评审标准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中华医学论文奖”评选活动由中华医学会发起并主办,是我国医学论文的专属奖项,2011年是中华医学论文奖启动年、风湿免疫领域是“中华医学论文奖”2011年度首批开展的学科、本次会议是风湿免疫领域的第一次专家工作会议。游苏宁社长宣布了“中华医学论文奖”(风湿免疫领域)扶他林杯专家评审组聘任决定,并在致辞中对该奖项评选活动的背景及意义作了深入阐述:首先, “中华医学论文奖”评选活动的展开,将在医学领域树立学术论文典范,引导高水平研究论文投向国内优秀期刊。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期刊论文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中华医学论文奖”的设立,将会进一步提升我国医学期刊论文的质量与影响力,通过评审表彰机制,树立优秀论文典范,鼓励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优秀、原创作品在国内高水平的期刊上发表。其次,可以净化学术氛围,规避模仿、抄袭、剽窃等学术创作上的不良风气。本着提倡原创、表彰创新、激励贡献的宗旨,将会逐步在行业内树立并宣扬原创、科学、务实的医学论文创作观,为推动我国医学期刊向高水准方向迈进做出贡献。
“中华医学论文奖”的评选将会分学科领域、分年度逐步铺开,各学科领域设立“医文影响力提名奖”、“医文影响力奖”、“医文创新奖”、“医文贡献奖”、“医文典范奖”等奖项。“医文影响力提名奖”由万方数据根据论文的综合影响力客观评价指标如论文的被引指数、非相似指数等评价筛选产生;其他奖项采取专家随机分组、交叉评审、推荐与投票复议的方式产生。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医药事业部总经理张秀梅出席本次会议,并对此项目提供技术支持。本次活动的成功组织与实施将为在其他学科的推广应用积累宝贵经验。
栗占国组长主持会议,介绍了“中华医学论文奖”的评审工作流程,专家评审工作制度。他强调,“中华医学论文奖”的评审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公信的原则,全程接受专家、读者、作者的监督;专家推荐或举报要书面提交的理由,经评审复议会专家集中讨论,确定获奖名单。最后,栗占国教授对“中华医学论文奖”(风湿免疫领域)扶他林杯2011年评审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
「关键词价值判断,实体性论证规则,平等原则,私法自治原则
我们身处的,是一个确定性丧失的时代,也是一个人们转而寻求相互理解并力图达成共识的时代。——作者题记
问题与方法
民法问题是民法学问题的核心[1],价值判断问题是民法问题的核心[2].作为社会治理的工具,民法就是通过对特定类型冲突的利益关系设置相应的协调规则,来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所谓“特定类型冲突的利益关系”,首先是指民事主体与民事主体之间冲突的利益关系;其次,是指民事主体的利益与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关系。作为私法核心的民法,虽不承担着积极推动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实现的使命,但仍须发挥消极地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功能,即要着力避免民事主体的利益安排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民法也需要对这种类型冲突的利益关系设置相应的协调规则。民法依据特定的价值取向对上述冲突的利益关系作出取舍,或安排利益实现的先后序位的过程,就是一个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民法学者在学术实践中关注和讨论的问题大多与此有关。
在价值取向单一的社会,面对价值判断问题,讨论者“心有灵犀”,极易达成共识。但在价值取向多元的社会里,讨论者由于社会阅历、教育背景以及个人偏好的不同,而持守不同的价值取向,讨论价值判断问题难免“众口难调”,价值判断问题就成了困扰人类智慧的难解之题。讨论者面对无穷追问,难免流于如下三种命运:一是无穷地递归,以至于无法确立任何讨论的根基;二是在相互支持的论点之间进行循环论证;三是在某个主观选择的点上断然终止讨论过程,例如通过宗教信条、政治意识形态或其他方式的“教义”来结束论证的链条。[3]正因如此,分析哲学家干脆否认价值判断问题可以成为理性讨论的对象。他们认为“只表达价值判断的句子没有陈述任何东西,它们是纯粹的情感表达。”[4]所以“伦理是不可说的。伦理是超验的。”[5]而“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6]
问题是,民法作为通过规则治理社会的关键一环,承担着说服民众接受规则治理的使命。以民法学研究为业的人,也就无法如哲学家般的 “超凡脱俗”。民法学者必须要在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回答现实生活中形形的价值判断问题,为民事立法和民事司法提供借鉴。民法学者如何完成这一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换言之,民法学者如何能够运用理性来讨论价值判断问题,以避免现实主义法学家罗斯(Alf Ross)不留情面的嘲讽——“祈求正义就象嘭嘭地敲击桌面一样,是一种试图把自己的要求变成先决条件的情感表达方式。” [7]?
建立在现代逻辑、语言哲学、语用学和对话理论基础上,并吸收了道德论证理论成果的法律论证理论[8],尝试着提出了讨论价值判断问题的可行方法:即讨论者只要遵循特定的论证规则和论证形式,其得出的结论就可以作为符合正确性要求的结论。换言之,法律论证理论力图通过程序性的技术(论证的规则和形式)来为正确性要求提供某种理性的基础。[9]法律论证理论的代表人物阿列克西(Robert Alexy)就认为,理性不应等同于百分之百的确实性,只要遵守了一定的讨论(论辩)规则和形式,那么规范性命题就可以按照理性的方式来加以证立,讨论的结论就可以称为理性的结论。[10]这一思路当然可以用于讨论民法中的价值判断问题。但法律论证理论能否足以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答案是否定的。正如德国法律诠释学的代表人物考夫曼(Arthur kaufmann)针对法律论证理论所提出的批评那样,法律论证理论在哲学立场上几乎全以分析哲学为背景,分析哲学的缺陷自然也就成为了法律论证理论的缺陷,因此该理论只能以语义学的规则来讨论价值判断问题。[11]这一批评确属的论。尽管阿列克西并未忽视讨论者的“先入之见”,而是一再强调“法律论证理论是在一系列受限的条件下进行的。在这一点上,特别应当指出它须受制定法的约束,它必须尊重判例,它受制于由制度化推动的法学所阐释的教义学,以及它必须受诉讼制度的限制。”[12] “谈话者最初既定的规范性确信、愿望、需求解释以及经验性信息构成了论证的出发点。”[13]但他却基于这样的理由,即“截然不同的规范性确信、愿望和需求解释均有可能作为出发点”[14],从而放弃了对于讨论者“先入之见”的必要分析和考察。恰是这一点,使得法律论证理论无法圆满回答本文提出的问题。[15]因为确定讨论者在进入论证程序时共同的“先入之见”——即最低限度的价值共识,对于民法学者讨论价值判断问题至为重要。离开了最低限度的价值共识,民法学者就无以达成相互理解,也更谈不上在具体的价值判断问题上形成共识。我国民法学的学术实践也为这一论断提供了支持。
实际上,民法学者讨论价值判断问题,总是在特定的法治背景下展开的,而非“无底棋盘上的游戏”。民法学者总可以在特定的法治背景中寻找到最低限度的价值共识,作为共同的“先入之见”,供作其讨论价值判断问题的学术平台。这一点,在民法学者从解释论的角度出发讨论价值判断问题时,表现地尤为明显。从解释论角度出发进行的讨论,须以现行的实定法为背景展开,讨论者必须尊重立法者体现在实定法中的价值取向。即使针对某项法律规范涉及的具体价值判断问题,讨论者可能会就立法者究竟在该法律规范中表达了何种价值取向产生争议,但他们至少可以在法律认可的基本原则的层面上达成最低限度的价值共识,以此作为进一步讨论的平台。[16]如果民法学者从立法论的角度出发讨论价值判断问题,因无须考虑立法者业已在实定法中表达的价值取向,表面上看,在讨论者之间似乎无法形成价值共识。但学术实践的经验却告诉我们,讨论者总可以在某个抽象的层面上达成最低限度的价值共识。我国民法学的学术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即使是从立法论角度出发讨论价值判断问题,讨论者也总可以在民法基本原则的层面上形成价值共识。这其实就印证了罗尔斯(John Rawls)极具洞见的一席话“当人们对具有较低普遍性认识的原则失去共识时,抽象化就是一种继续公共讨论的方式。我们应当认识到,冲突愈深,抽象化的层次就应当愈高;我们必须通过提升抽象化的层次,来获得一种对于冲突根源的清晰而完整的认识。”[17]以该认识为前提,民法学者运用理性讨论价值判断问题的可行途径,可以在最低限度上表述为:以讨论者关于民法基本原则的价值共识为前提,确立相应的实体性论证规则,经由理性的讨论,寻求相互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尽量就具体的价值判断问题达成新的价值共识。
本文就力图从民法的基本原则出发,提出民法学者讨论价值判断问题的两项实体性论证规则,并阐明与其相对应的论证负担规则。这里所谓实体性论证规则,不同于法律论证理论中作为程序性技术的论证规则,而是以民法学者最低限度的价值共识为内容的论证规则。笔者深信,讨论者若以实体性的论证规则为前提,遵循作为程序性技术的论证规则和形式,运用妥当的论证方法[18],必会达致相互理解,进而为形成新的价值共识开辟可能。
两项实体性论证规则
(一)在没有足够充分且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应当坚持强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
第一项实体性论证规则与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平等原则有关。所谓平等原则,也称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我国《民法通则》第3条明文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平等原则集中反映了民事法律关系的本质特征,是民事法律关系区别于其他法律关系的主要标志。在民法诸基本原则中,平等原则是民法的基础原则,也是私法自治原则的逻辑前提。离开民事主体之间普遍平等的假定,民法就丧失了存在的根基[19],也就无从谈及民法的其他基本原则。
平等原则首先体现为一项民事立法和民事司法的准则,即立法者和裁判者对于民事主体应平等对待。这是分配正义的要求,因为正义一词的核心语义是公平,即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同时,“政治立法者所通过的规范、法官所承认的法律,是通过这样一个事实来证明其合理性的:法律的承受者是被当作一个法律主体共同体的自由和平等的成员来对待的,简言之:在保护权利主体人格完整性的同时,对他们加以平等对待。”[20]
如前所述,民法作为一种组织社会的工具,是通过对冲突的利益关系设置相应的协调规则,来实现自身调控社会关系的功能。而在分配利益和负担的语境中可以有两种意义上的平等对待:一种是强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它要求每一个人都被视为‘同样的人’,使每一个参与分配的人都能够在利益或负担方面分得平等的‘份额’,因此要尽可能地避免对人群加以分类。另一种是弱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它要求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人群进行分类,被归入同一类别或范畴的人才应当得到平等的‘份额’。因此,弱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既意味着平等对待,也意味着差别对待――同样的情况同样对待,不同的情况不同对待。[21]
近代民法[22]相对重视强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因此平等原则主要体现为民事主体民事权利能力的平等,即民事主体作为民法“人”的抽象的人格平等。民法上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一切自然人,无论国籍、年龄、性别、职业;一切经济组织,无论中小企业还是大企业,都是民法上的“人”,都具有平等的权利能力。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劳动者、雇主、消费者、经营者等具体类型,也都在民法上被抽象为“人”,同样具有民法上平等的人格。[23]正是借助这一点,民事立法实现了从身份立法到行为立法的转变。即从按社会成员的不同身份赋予不同权利的立法,转变为不问社会成员的身份如何,对同样行为赋予同样法律效果的立法。[24]也正是借助这一点,民法才可以通过成文法的方式,采用高度精粹、技术性的语言,抽离于各种社会的生活条件和世界观,显示出了惊人的超越体制特质。[25]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近代民法建立在对当时社会生活作出的两个基本判断之上。这两个基本判断,是近代民法制度、理论的基石。第一个基本判断,是平等性。在当时不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民事活动的主体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小业主、小作坊主。这些主体,在经济实力上相差无几,一般不具有显著的优越地位。因此立法者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作出了民事主体具有平等性的基本判断。第二个基本判断,是互换性。所谓互换性,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频繁地互换其位置。这样,即使平等性的基本判断存有不足,也会因互换性的存在而得到弥补。[26]在这种意义上,互换性从属于平等性。正是这两项基本判断,为民事主体之间普遍平等的假定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也为近代民法坚持强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提供了正当性。当然,近代民法上的平等原则也非常有限地包括弱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主要体现为根据自然人的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区分自然人的行为能力状况,并分别设置不同的法律规则等。
现代民法与近代民法不同。现代民法上的平等原则在侧重强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的同时,更加重视兼顾弱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从19世纪末开始,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近代民法基础的两个基本判断受到了挑战,出现了某些社会群体之间的分化和对立:其一是企业主与劳动者之间的分化和对立;其二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分化和对立,劳动者和消费者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弱者。[27]面对企业主与劳动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分化和对立,民事主体之间普遍平等的假定也受到了挑战。仅仅坚持强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单纯强调民事主体抽象的人格平等,已经无法在特定的领域内维持社会的和平。弱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日渐受到重视。具体表现为在生活消费领域内,将民事主体区分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在生产经营领域内,将民事主体区分为雇主和劳动者,分别设置相应的法律规则,侧重对消费者和劳动者利益的保护。我国现行民事立法中规定的平等原则,即属于现代民法上的平等原则。它既坚持强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强调民事主体抽象的人格平等;又在特定的领域内兼顾弱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在我国就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劳动法》,着重保护消费者和劳动者的利益。
应该说,强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是民法得以存续的基石,离开民事主体之间普遍平等的假定,不仅使私法自治原则丧失了存在的前提,民法也丧失了存在的正当性;离开民事主体之间普遍平等的假定,民法采用成文法的方式来实现调控社会生活的目标也就无所依凭。在这种意义上,弱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构成了强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的例外。只要民法尚未丧失其调控社会生活的正当性,弱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就永远只能作为例外而存在。这种意义上的平等原则,包含着民法上价值判断问题的一项实体性论证规则:在没有足够充分且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应当坚持强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该规则对应着一项论证负担规则:即主张采用弱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来回答特定价值判断问题的讨论者,必须承担论证责任,举证证明存在有足够充分且正当的理由,需要在特定价值判断问题上采用弱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否则,其主张就不能被证立。这就意味着,面对特定价值判断问题,主张弱式意义上平等对待的讨论者不仅需要积极地论证存在有足够充分且正当的理由,无须贯彻强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还需要通过论证,有效反驳主张强式意义上平等对待的讨论者提出的所有理由。而坚持强式意义上平等对待的讨论者,则只须通过论证,有效反驳主张弱式意义上平等对待的讨论者提出的理由即可。
按照论证负担规则承担论证责任的讨论者提出的理由,需要兼具实质上的正当性和形式上的正当性,方可构成足够充分且正当的理由。所谓实质上的正当性,是指承担论证责任的讨论者必须能够证明,如果不采用弱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会导致处于分化和对立状态中的社会群体利益关系严重失衡,以至身处弱势地位的一方无法自由地表达意志,从而使得建立在民事主体普遍平等假定之上的私法自治原则无法发挥作用。所谓形式上的正当性,是指承担论证责任的讨论者确实能够证明,采用弱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符合体系强制的要求,[28]因此并不违背类似问题应该得到类似处理的法治原则。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颁行以后,围绕该法第52条第1项和第2项[29]中所称的“国家利益”是否包括国有企业以及国家控股、参股公司的利益,理论界和实务界(改:民法学界)存在有较大的意见分歧。由于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将决定国有企业以及国家控股、参股公司从事的相应合同行为究竟是绝对无效还是可变更、可撤销[30],从而直接影响到民事主体之间的利益安排,所以这是个典型的价值判断问题。笔者拟借助这一问题来展示前述论证规则的运用。
对这一问题,民法学界存在有两种截然对立的意见:一种观点主张国有企业以及国家控股、参股公司的利益就是国家利益[31].《合同法》应对市场主体进行类型的区分――即将市场主体区分为作为国有企业以及国家控股、参股公司的市场主体和其他类型的市场主体,分别设置不同的法律规则;另一种观点则坚持国有企业以及国家控股、参股公司的利益并非国家利益[32],因此不应对市场主体进行类型的区分,分别设置不同的法律规则。不难看出,面对同一个价值判断问题,两种对立的观点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平等观:前者主张弱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后者则坚持强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依据前述的论证规则及其派生的论证负担规则,主张国有企业以及国家控股、参股公司的利益属于国家利益的讨论者,应该承担相应的论证责任。他们不但要证明存在有足够充分且正当的理由,必须采用弱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还要对主张强式意义上平等对待的讨论者提出的所有理由都进行有效反驳。
在讨论的过程中,主张国有企业以及国家控股、参股公司的利益属于国家利益的讨论者提出,将国有企业以及国家控股、参股公司的利益从国家利益中排除出去,从而使相应的合同行为从绝对无效变为可变更、可撤销,如果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以及国家控股、参股公司的管理者不负责任,不行使变更或撤销合同的权利,岂不是放任了国有财产的流失?[33]这一理由是讨论者从逻辑推理的角度提出的,其有效性取决于对如下事实判断问题的回答:即是否有实际的证据证明承认(或否认)国有企业以及国家控股、参股公司的利益属于国家利益,就阻止了(或放任了)国有财产的流失。如果主张国有企业以及国家控股、参股公司的利益属于国家利益的讨论者不能够提出实际的证据证明其理由,该理由就建立在一个虚假的命题之上,不能发挥论证的效用。实际上,直到今日,我们也未能看到这样的证据。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主张国有企业以及国家控股、参股公司的利益并非国家利益的讨论者倒是提出了不少有力的论据,支持在这一价值判断问题上贯彻强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主要包括:
第一,认定合同绝对无效与认定合同可变更、可撤销最大的区别在于:认定合同绝对无效,意味着动用国家的公权力,对市场交易关系进行直接干预,绝对否定当事人之间合同约定的效力,不允许合同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因此,凡是在认定合同绝对无效的地方,就不存在合同自由原则的贯彻和体现;认定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则给合同当事人留有较为充分的自主决定余地。因意思表示不自由或意思表示存在错误而处于不利交易地位的当事人,既可选择行使撤销权消灭合同的效力,也可选择行使变更权调整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国家公权力并不直接介入到市场交易中间去。以这种认识为前提,认定国有企业以及国家控股、参股公司的利益属于国家利益就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迄今为止,我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有一条主线,就是对国有企业要放权让利,让其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在这种意义上,让国有企业享有充分的市场自主权,可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如果说国家利益包括国有企业以及国家控股、参股公司的利益,等于是在市场交易的很多情况下,用国家公权力的决定代替了作为市场主体的国有企业以及国家控股、参股公司的自主决定,这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相背离的。其次,在国有企业以及国家控股、参股公司因对方当事人实施了欺诈、胁迫行为,从而处于不利交易地位时,如果只需变更合同,就既能实现交易目的,又可以通过利益关系的调整避免自身遭受的损害时,认定其利益属于国家利益,导致上述合同绝对无效,会在实践中导致国有企业以及国家控股、参股公司丧失灵活调整利益关系的可能,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与实现国有财产增值保值的初衷背道而驰。
第二,如果认为国家利益包括国有企业以及国家控股、参股公司的利益,法官会在审判实践中面对一个难:一个国家控股60%的公司和其他市场主体之间订立合同,这个合同的对方当事人实施了欺诈或者胁迫行为,损害了这家国家控股公司的利益,法官如何去认定合同的效力?是认定整个合同绝对无效?还是国家控股60%,因此这个合同的60%是绝对无效的,剩下的40%按照《合同法》第54条的规定是可变更、可撤销的?如果说整个合同都认定是绝对无效的,公司其余40%的股份可能是由自然人或者民营企业控制,那么凭什么按照有关保护国家利益的法律规则,把这些股份对应的那一部分合同行为也认定为绝对无效?如果说合同的60%绝对无效,40%是可变更、可撤销的,就会出现同一个合同行为由于同一个原因一部分绝对无效,一部分可变更、可撤销这种难以想像的局面。同样,如果一方实施欺诈、胁迫行为,损害国家控股、参股公司利益时,不作绝对无效处理,仅将损害国有独资公司等国有企业利益的合同作绝对无效处理,这又不符合体系强制的要求,违反了类似问题类似处理的法治原则,与建立法治社会的理想背道而驰。
第三,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坚持强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强调对所有的市场主体一体对待,不作类型区分,既是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要求,也是我国政府的郑重承诺。认定国有企业以及国家控股、参股公司的利益属于国家利益,采用与其他市场主体不同的法律调整规则,明显不妥。
时至今日,坚持弱式意义上平等对待的讨论者,既不能证明存在有足够充分且正当的理由,要求在这一特定价值判断问题上无须贯彻强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又无法在论证的过程中对主张贯彻强式意义上平等对待的讨论者提出的理由进行有效反驳,其观点就没有被证立。我们籍此可以得出结论:国有企业以及国家控股、参股公司的利益并非国家利益。
(二)在没有足够充分且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不得主张限制民事主体的自由。
第二项实体性论证规则与私法自治原则有关。私法自治原则,又称意思自治原则,是指法律确认民事主体得自由地基于其意志去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基于私法自治原则,法律制度赋予并且保障每个民事主体都具有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民事行为,特别是合同行为来调整相互之间关系的可能性。私法自治原则的核心是确认并保障民事主体的自由,它要求“个人应享有相对于法律可能性和事实可能性的最高程度的自由来做他愿意做的任何事情。”[34]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该条规定即是对于私法自治原则的确认。[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