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禽流感治疗方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声音
注射黄芪注射液等于喝黄芪鸡汤?
经常去社区医院要求注射黄芪注射液的离休老干部陈大妈说,她气虚,所以每月要注射2次黄芪注射液,“反正可以报销,等于喝黄芪鸡汤,估计黄芪既是中药,又是补药,无大碍”。
笔者从陈大妈展示的黄芪注射液原来的详细说明书中看到,【不良反应】、【禁忌症】和【注意事项】都写得很简单,【不良反应】甚至是“尚不明确”: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关于修订黄芪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中,正是针对这3个方面进行了科学的监测和陈述,并要求医生在用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及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本品或含有黄芪制剂有过敏或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对含有聚山梨酯80类过敏者,孕妇、婴儿,有热象者,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内停、阴虚阳亢、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证,以及“心肝热盛,脾胃湿热”者禁用;1岁以上儿童、哺乳期妇女、老人,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用。同时,还提醒患者在可能使用黄芪注射液前,应仔细阅读黄芪注射液说明书的新修订内容。本品为处方药,应严格遵医嘱用药。
探究
黄芪屡次入药治疗禽流感中药方
笔者查阅卫计委网站发现,中药材黄芪屡次被用来入药治疗禽流感或流感中药方,黄芪注射液第一次出现在原卫生部公布的《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推荐治疗禽流感的中成药中,针对重症、肢冷、汗出淋漓者或扶正固脱类患者,可选用黄芪注射液等。
此后,在卫计委公布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2版)》中可以看出,医生采用黄芪相当慎重,仅仅是针对需要清肺解毒、扶正固脱的患者中的口唇紫绀者,才考虑用黄芪入药,这两个治疗方案不再出现黄芪注射液。
提醒
医生要根据患者的体质需要辨证用药
关键词:家禽;疾病;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096
1 存在的问题
1.1 时常误诊
许多畜禽防控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综合素质,还有一部分兽医仅仅是凭借着自己以往治疗的习惯和经验,那么误诊就不可避免了。因此,只要条件具备,有关部门就该不辞劳苦,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将患病家禽进行解剖和化验,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来确认病状,减少误诊的出现。
1.2 给药方式不对
适当的给药方式在家禽的治疗中有很大作用,倘若方式不对,那么极有可能会引起家禽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譬如就不能用口服的方式来给食欲不振的患病的家禽进行治疗,有些则需要把药溶解到水中给家禽服用。
1.3 药物不对症
有一些药需要根据家禽的体重配制,但有些兽医却并不这么做,而是按照平时的给药习惯和医治经验治疗。有的兽医的医术并不高明,来来回回就那么几招,一旦发现病症类似,就立刻使用青霉素、地米等药物,却因药物不对症而导致家禽死亡,带给养殖户更大的损失。
2 常见疫病的治疗方法
2.1 新城疫
2.1.1 诊断要点
新城疫的主要特征是消化道出血、呼吸道症状以及排水便等。但有时并非同时出现,有的无呼吸道症状只出现消化道出血,但不可因此而认定其为肠道疾病,需要认真鉴定,避免漏诊。
2.1.2 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为联合使用抗病毒药(利巴韦林+环丙沙星+抗病毒中药),将之用水冲兑。倘若死亡率不超过1%,则先不要用抗病毒药,而是用新城疫疫苗,每隔1d(24h)投药治疗。倘若每天的死亡率超过1%,应先用药物治疗3d,待症状缓解,再每隔1d用新城疫疫苗继续治疗。
2.2 禽流感
禽流感旧称对瘟,全称为禽流行性感冒,它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传染性极强,而且很容易导致家禽死亡。
2.2.1 诊断要点
禽流感的症状很多,包括呼吸道、神经系统、消化道等。在呼吸道上有如下特征:呼吸阻塞、打喷嚏、外加剧烈咳嗽。禽流感的超强感染性会导致病禽大量死亡,不可不防。
2.2.2 治疗方案
禽流感在治疗上并无特效药可用,因此就要在预防上做足文章,做好养殖场地定时消毒和疫苗及时接种。若发现家禽患有禽流感病状应通知有关部门,按照防疫法相应规定,对患病家禽进行封锁、扑杀、消毒、免疫、普查、监测等紧急措施,防止疫情的再度传播。
2.3 传染性法氏囊
鸡传染性法氏囊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发,导致家禽的免疫力降低,引发其他疾病如新城疫、马力克的产生。
2.3.1 诊断要点
本病的特征是法氏囊肿大和胸肌、腿肌出血。病鸡看起来呆板木讷,无精打采,羽毛杂乱,法氏囊明显肿大,有腹泻的症状,排泄物为流质、白色粪便。在行为上还表现为自啄羽毛及排泄口附近皮肤。 一般病程在5~7d之间,严重者可长达20d。
2.3.2 治疗方案
先在肌肉注射卵黄抗体+抗生素,7d后接种新城疫疫苗,用黄芪多糖饮水增强病鸡免疫力,连用3~5d。
3 防治对策
3.1 控制家禽的养殖密度
家禽养殖不宜太密集,太密集不利于家禽的活动,不利于家禽的休憩,一旦发生疾病,很容易发生大面积传播,将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3.2 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
疾病在任何季节都会发生,因此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才是首要前提。在春、夏俩季,气温回暖,养殖场地的温度和湿度也因之而升高。在此环境下,疾病极易产生和生长,进而引发疫病的爆发。可见无论何时都要给家禽养殖创造适宜的环境来抑制病菌和病毒的滋生,切实做好对易发疾病的防治工作。
3.3 做好接种免疫工作
接种疫苗是预防各种疾病发生的最为有效地方法,因此应定期为家禽注射疫苗,提前进行防治。但是应该做好疫苗注射相应的防治工作,避免因为注射卫生问题给疾病爆发留下安全隐患。
4 结 论
家禽的养殖要严格坚持“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要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做好各种疫病的免疫接种和预防工作,一旦发病,要及早治疗。要正确选择药物、规范用药,减少养禽业的疾病投入,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
1、什么是H7N9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它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
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H7N9和H9N2基因重配的新病毒。2013年以前,中国没有发现人感染H7禽流感病例。
2、人是怎样感染上H7N9禽流感的?
部分确诊病例曾经接触过动物或者处于有动物环境当中。
3、人与人之间会传播H7N9禽流感吗?
根据既往资料,人禽流感均为散发。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此次的H7N9病毒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播。因此目前在人群中传播力不强。
但是既往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死率十分高,约为60%。这次H7N9禽流感病毒,也有很高的病死率。
4、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潜伏期有多长?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5、哪些人需要更加注意预防H7N9禽流感?
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需要比普通人更加注意预防。
6、得了H7N9禽流感,早期有哪些症状?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起病急,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7、普通人应该如何预防禽流感?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尤其在接触禽畜后及时彻底洗手。
(2)尽可能减少与禽畜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畜。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
(3)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当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戴手套;
(4)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
(5)如果病情加重,应佩戴口罩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告之医生近7天有无禽类接触,以及去过禽流感疫区。
(6)外出踏青时,应尽量避免接触野生禽鸟或进入野禽栖息地。
(7)年老体弱者、特别是患有基础病的居民,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期,应尽量减少去空气不流通和人群拥挤的场所。到医院就诊时应戴口罩。
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原学
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3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是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病学
传染源:甲型H1N1流感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有待进一步确诊。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为青壮年、妊娠期妇女、慢性病重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肥胖者、年龄65岁老年人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流行病学资料
2009年10月中旬收治发热患者103例,其中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83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20例,经过对症、抗病毒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发热门诊两个月收治发热患者2158例,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1~7天,多为1~4天,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腋温≥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咳痰、头痛、肌痛、乏力、呕吐或腹泻,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病情严重者可致死亡。
临床诊断
有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有流感样症状。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不高或降低,血生化检查出低钾血症,少数病例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升高。
病原学检查:①咽试子、鼻试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监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呈阳性。②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病毒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③血清抗体检查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胸部影像检查: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片状阴影。
临床分类
疑似病例:发病前7天内与甲流确诊患者密切接触,到过甲流疫区,出现流感样症状,且甲流监测呈阳性者,可做甲流病原学检查。
临床诊断病例:同一起甲流暴发疫情中,未经实验确诊,在排除其他致流感样症状疾病时,可诊断临床诊断病例。
确诊病例:甲流病毒核酸监测呈阳性,分离到甲流病毒,血清甲流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重症与危重病例:①持续高热>3天;②咳嗽、可浓痰、血痰或胸痛;③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④神智改变;⑤严重呕吐、腹泻、脱水;⑥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⑦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酶高;⑧原有基础病加重者。以上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①呼吸衰竭;②感染中毒性休克;③多脏器功能不全;④其他需监测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以上情况之一者为危重症病例。
治 疗
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高热病例予以退热治疗。
抗病毒治疗:奥司他韦、扎那米韦药物治疗,以36小时内为最佳。
其他治疗:如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给予氧疗或机械通气。合并感染时,给予相应抗菌治疗药。合并休克时,给予抗休克支持治疗。出现脏器功能损害时,给予支持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轻症辨证治疗、重症辨证治疗方案(参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3版)。
出院标准:①体温正常3天,流感症状消失,可从隔离病房转到相应病房进一步治疗。②病情重,需要长时间住院治疗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在咽试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后,临床情况稳定可出院。
护理措施
流感病毒对热、紫外线、化学物质敏感,56℃持续30分钟,60℃持续10分钟,65~70℃几分钟即丧失活性。
阳光下直射40~48小时丧失活性。
急性期用过餐具、衣物、手帕、玩具煮沸消毒或暴晒2小时。
房间用过氧乙酸0.75g/m3熏蒸消毒,含氯消毒剂和碘剂能破坏传染性。
预防措施
保证充足睡眠、勤锻炼、勤洗手、室内保持通风,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高发期戴口罩,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少在人多的地方扎堆,用酒精消毒日常用品。
一旦发现染病,立即就医,避免外出,传染他人。
禽流感病毒并不容易使人类发病,但在1997年,香港首次报道发生18例H5N1人禽流感感染病例,其中6例死亡,引起全球广泛关注。1997年后,世界上又先后几次发生了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件。2003年2月,在香港发生2例H5N1人间禽流感病例;2003年2-7月,在荷兰发生83例H7N7人间禽流感病例;2004年1月,在越南发现可疑的H5N1人间禽流感病例,在已死亡的病例中,已有5例得到实验室确诊。预示着禽流感病毒对人类已具有很大的潜在威胁。
2005年7—11月全球已有14个国家发生禽流感疫情,我国有8个省份发生禽流感疫情。为做好人间禽流感的预防控制工作,早期发现疫情,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保护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卫生部《全国卫生系统人禽流行性感冒疫情应急处理预案(试行)》,以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人禽流感疫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防治原则
以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为原则,采取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救治病人,保护易感人群等综合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二、定义:
1、禽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根据其病原体类型,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引起暴发和流行,甚至大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并可感染人,引发人禽流感。
2、人禽流感: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简称,主要是指A型禽流感病毒H5和H7亚型中具有高致病性毒株引起的一种禽类烈性传染病。
三、病例的确认
首例人禽流感疑似病例需由省级专家组初步判定;人禽流感病例由卫生部组织的人禽流感防治专家组进行最终确认。
三、防控措施
(一)、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和能力
各医疗保健机构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禽流感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居室通风,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
(二)、免疫预防
对学校、托幼机构师生及从事家禽(鸡、鸭、鹅)类饲养、销售和屠宰等重点人群进行流感疫苗免疫接种。
(三)、加强部门间的合作:疾控机构要与动物防疫部门形成合作关系,密切与农业水利、工商部门联系,加强信息沟通,互通疫情,摸清辖区内禽鸟类养殖场的分布、规模、品种,及时了解掌握养殖场、流通领域的从业人员呼吸道疾患情况。
(五)、做好疫情监测工作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监测工作的组织实施、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等工作,进行长期定期监测;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负责流感样症状门诊病人的登记和报告。
1监测对象:
(1)、流感样病人:具有流感样症状(发热≥38OC,咳嗽、咽喉疼痛等)、发病3天或3天以内的门诊病人。
(2)、气管炎和肺炎患者。
(3)、特别注意有流感样症状的或支气管炎和肺炎病人中从事家禽(鸡、鸭、鹅)类饲养、销售和屠宰等工作的人员,以及不明原因肺炎患者。
(4)、一般人群:除上述1~3项外的人群。
2监测内容和方法
(1)、医院门诊流感样病例报告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加强对门诊流感样症状病人的登记。乡级以上综合医院要逐日统计内科、儿内科门诊病例总数、流感样病例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数,每周以报表形式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要立即上报并尽快明确诊断。对于从事家禽饲养、宰杀、销售及来自禽流感疫区的流感样症状病人,要详细登记其工作单位、住址和联系方式,并立即报告区疾控中心。。
(2)、暴发疫情监测和报告
医疗保健机构门诊在短期内发现流感样症状的病人突然增多时,或企事业单位、学校、托幼机构发现本单位短期内发生多例流感样病人时,或学校、托幼机构一个班4天内发生3例流感样病人时,必须立即向县疾控中心报告;县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要立立即以最快的方式向县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报告。
(3)、一旦疫情发生,各单位要设专人负责疫情监测和报告,实行0报告和日报告制度。
(六)、医疗救治:
(1)病人诊治
县乡两级医疗机构要设立发热门诊,配备有一定临床经验的、经过禽流感相关知识培训的内科医生,负责对发热病人进行初步甄别和鉴别诊断。门诊发现的疑似病人特别是群体性或从事家禽饲养、屠宰、销售及来自禽流感疫区的流感样症状病人必须组织病例诊断专家组会诊,必要时请省、市专家会诊。疑似病例及时按规定转诊到市指定的收治医院进行诊治。
(2)病人转诊疑似病人由120急救中心负责转诊,转动过程中司机和医务人员要严格按卫生院的《与禽流感密切接触人员防护指导原则》穿戴隔离衣、手套和符合医用标准的口罩。
3、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知级医疗机构要加强门诊空气流通;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要求,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在门诊配备洗手设备和必要的消毒剂医护人员接触前后均应洗手。
(七)、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
1、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在做好流调人员和消杀队员的个人防护后,进行初步调查核实,同时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卫生局报告。
2、确定密切接触者并对其进行预防性服药、留检,实行医学观察10天,必要时予以隔离。
3、及时做好疫点的消毒处理。
4、在疫情可能波及的范围内,开展疑似病例的搜索,追溯传染源,确定疫点范围;开展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的调查。
5、根据疫情实际情况,划定疫点、疫区范围,必要时报请县政府对疫区实施管制。疫区范围内禁止活禽在市场销售、运输、交易。
(八)、加强卫生监督工作
县卫生监督所要加强对辖区内饮食店档、烧腊加工厂及售卖点的监督检查。禁止饮食店档圈养活家禽,落实餐具消毒制度;督促公共场所加强通风换气;加强从业人员卫生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生禽宰杀场所的监督检查,指导从业人员落实个人防护措施,督促加强从业人员身体状况的监测,如发现流感样症状从业人员,要及时送医院诊治。加强对医疗保健机构传染病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九)、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卫生行政部门与爱卫会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清理环境卫生,开展消毒、灭蝇工作;在农村组织开展改水、改厕,推广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
(十)、疫情的解除
由省人民政府宣布解除疫情,转入常规防治。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人禽流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县卫生局成立人禽流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卫生局领导及相关股(室)负责人及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负责指挥、组织、协调和部署本地区人禽流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防保股,具体负责监督、协调和联络、制定各项防控疫情措施、落实禽流感防治的各项具体工作。
(二)、疫情处理技术指导小组
县卫生局成立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等有关部门专家参加的疫情处理技术指导小组。各县、乡级卫生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疫情处理小组。
1、医疗救护组:主要由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儿科、急诊科等专科的专家组成。按照卫生部《人禽流感诊疗方案(试行)》制定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组织、协调开展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对疑难危重病人抢救进行技术指导,指导做好医院的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工作。
2、预防控制组:由流行病学、消毒和卫生监督专业的专家组成。负责开展人禽流感疫情收集、报告、分析及调查处理等指导工作,及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的策略与措施建议,并评估其效果,以保证取得最佳的防制效果。同时成立现场流调处理组、卫生监督组、疫情信息组、消毒及院内感染控制组和宣教组(热线电话)等。版权所有
3、检测技术组:由病原学等方面检验专业人员组成。负责病原学、血清学样品的采集、运送。
4、病例诊断组:主要由医疗救护、预防控制、检测技术专家组成,负责人禽流感病例的诊断工作。
(三)、开展培训工作。组织禽流感防病、治病知识宣传及人员技术培训。内容应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突发人间禽流行性感冒疫情应急处理预案(试行)》等法律法规、规章、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流程、禽流感防治知识及现场流行病学处置知识技能等。同时各医疗保健机构也要组织完成对本院职工的全员培训。
【上篇】认识H7N9
问:什么是禽流感?
答: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它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问:什么是H7N9禽流感?
答:禽流感病毒中,H和N分别代表病毒外膜的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依据它们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此次报道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H7N9和H9N2基因重配的新病毒。
问:H7N9流感病毒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以及H5N1禽流感病毒有何不同?
答:这三种病毒都是甲型流感病毒,但是它们之间有明显不同。H7N9和H5N1都是动物流感病毒,偶尔感染人类。H1N1流感病毒则分为通常感染人类和通常感染动物两类病毒。
问:人怎样感染上H7N9禽流感?
答:部分确诊病例曾经接触过动物或者处于有动物环境当中。2013年4月4日,在上海市一家市场上的鸽子中检出H7N9流感病毒,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有较高同源性。但人如何感染尚不明确。动物传播给人类以及人际间传播的可能性正在核实中。
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潜伏期有多长?
答: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问:这些禽流感对人体危害大吗?
答:既往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死率十分高,约为60%。这次H7N9禽流感病毒,也有很高的病死率。
【下篇】预防H7N9
问:哪些人需要更加注意预防H7N9禽流感?
答: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l周内接触过禽类者,需要比普通人更加注意预防。如果这类人群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告之医生7周内活动情况。
问:得了H7N9禽流感。早期有哪些症状?
答: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起病急,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问:最近是不是不能吃家禽了?
答: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因此,完全熟透的家禽/猪肉等是可以食用的。但是禽流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因此五六分熟的鸡排,火锅需要谨慎食用。
问:禽类从业人员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
答:禽类从业人员预防H7N9禽流感,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进行接触禽类的工作活动过程中,应穿着防护服、佩戴口罩和手套,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与禽类的直接接触。
2.清洁禽舍时,要严格执行清洁和消毒程序;清洁完毕后,要及时彻底地洗手和消毒;当身体接触禽类污物时,也要彻底的清洗。
3.当发现病死禽时,应及时焚毁,并通知当地动物检疫部门处理。
4.当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并尽快到发热门诊就医,并告之医生自身职业和发病前七天的活动。
5.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
问:禽类加工人员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
答:禽类加工人员需要做到:
1.经常清洁和消毒用于家禽准备的所有工作台、设备和器具,经常洗手。
2.生熟分开。
3确保将食品烹调到适当的温度,食品中所有部位温度均达到70℃或者肉汤清澈,或者肉色不再呈粉红色。
4.当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佩戴手套。
问:禽类爱好者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
答:禽类爱好者在平时应注意做到: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禽体抗病力;注意鸟笼的卫生清洁;保证笼舍的通风;鸽舍、鸟笼要特别注意卫生,注重日常消毒。
2.家中饲养雀鸟,应避免它们与野禽接触。一旦接触后,要及时给鸟笼消毒,必要时还要到动物防疫部门进行防疫。
3.在养鸟或者观鸟时要尽可能避免接触禽类以及其粪便,处理它们的粪便时应戴上手套;接触它们或它们的粪便后,必须用皂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4.观鸟过程中不捡死鸟,不吃野生禽鸟。发现病死野禽,不要接触,并报告当地动物防疫部门。
问:有无针对性药物、治疗方案或者疫苗?
答:依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的方案,早期可以应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主要是对症治疗以及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未研制出疫苗。
问:如果出现高热咳嗽的症状怎么办?
答: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7天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使用药物。
总之,应对H7N9禽流感不必惊慌,应从平时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积极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相关链接
预防H7N9七点建议
针对禽流感和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北京市卫生局向广大市民提出七点建议: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尤其在接触禽畜后及时彻底洗手。
2.尽可能减少与禽畜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畜。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
3.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当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佩戴手套。
4.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
5.如果病情加重应佩戴口罩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告之医生近七天有无禽类接触,以及去过禽流感疫区。
6.外出踏青时,应尽量避免接触野生禽鸟或进入野禽栖息地。
7年老体弱者、特别是患有基础病的居民,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期,应尽量减少去空气不流通和人群拥挤的场所。到医院就诊时应戴口罩。
本市防控H7N9疫情监测进展
据北京市疾控中心消息:北京市疾控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全市421家一级以上医院累计监测门、急诊就诊人数93709人,流感样病例的人数为1656人,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为1.77%。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在流感病原学监测的351件标本中未检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2013年4月7日,我中心未接到关联性发热病例、集中发热疫情和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报告。
治疗禽流感主要以激活鸡的免疫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力,控制流行为主。还要结合治疗禽流感的中药抗毒增免,辅以广谱高效抗生素如强效阿莫西林、强力霉素、利高霉素,防止细菌性疾病继发感染,同时注意补充多维。会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董志刚, 男, 执业兽医师,1993 年毕业于扬州大学兽医系。1993 年~ 2004 年12 月在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工作。2005 年元月至今任山东大禹药业集团公司技术总监。先后发表科技论文60 余篇,被评为高影响力作者,一线专家。
在所有的病毒病中,温和型禽流感占主旋律,常年在鸡场发生,每年的11 月份至次年的4 月份将成为高发期,冬末春初正值流感肆虐,严重威胁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再加之混感现象普遍,给治疗工作带来不小困难,养殖户和临床兽医常常对此迷茫无措。现将本人近几年对该病的认识做以下总结,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流行特点与发病原因
本病以横向传播为主,病鸡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排出病毒,尘埃、饲料、饮水、鸟类、运输车辆、人员流动以及消毒不严均可能造成病毒传播,任何年龄、品种和性别的鸡群均可感染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暴发于冬季、春季,尤其是秋冬和冬春交界气候变化大的时候,大风天气对本病的传播有促进作用。由于传播迅速,一旦感染很容易引起全群暴发,甚至波及临近鸡群。
根据几年来该病的流行特点发现:不同日龄、品种、性别的鸡均可感染,感染率最高的依然是H9型,H5 强度型禽流感则很少发生。流行时普遍以混合感染的方式出现。单独发生H9 型很少会引起鸡死亡,死亡率一般在10% 以内,仅表现呼吸道症状,合并或继发感染其它疾病,可间接增强病毒的毒力,并由此增加死亡率。如H9 型与非典型新城疫、传支、法氏囊、大肠杆菌、气囊炎等混合感染,则可引起鸡的大批死亡。
导致禽流感发病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鸡舍环境及温度变化,其次是疫苗应激,多在免疫疫苗后2 ~ 3 d发生。寒冷的秋冬及早春季节主要以呼吸道疾病流行为主,炎热的夏季主要表现为病毒性肠炎和腹泻。
二、临床表现
流感的症状极为复杂,感染病毒亚型类别的不同,表现也不同,有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及隐性感染等,潜伏期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病鸡通常呈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病禽流泪,羽毛松乱,身体蜷缩,头、面部和下颌水肿;有呼吸道症状出现,多表现为咳嗽、喷嚏、啰音、呼吸困难,有时伸颈喘;然后会出现采食明显减少,一般下降30% ~ 60%,拉黄白色稀粪,并夹有翠绿色的糊状粪便,有的夹有绿色或黑色似老鼠粪样的,中期则出现橙色粪便;另外还会有肿脸鸡的出现,有可能1 000 只鸡就1、2 只,也可能很多,这也是和新城疫区别的主要依据。死亡率从0% ~ 90% 不等。有的鸡群发病传播速度慢,先从鸡舍一端发病,逐渐传遍全群。免疫过的鸡群,如果发病,多表现为前期非典型变化,采食量、临床症状不明显,中后期发病率增加,以10% 速度增加。患病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腹泻增加,死亡增加。死亡原因主要是并发或继发其它细菌或病毒性疾病。
三、大体病变
气管充血出血,有血痰( 粘液和血液的混合物),气管黏膜增厚有坏死点,当有并发感染时在气管内有黄色干酪物栓塞,有时堵在气管下端分叉处,以空心螺旋状和实心状干酪物居多;肺脏淤血水肿,多有发黑现象;腺胃肿胀,或基部有出血斑或发红,化脓性出血,腺胃肌层出血,有大量脓性分泌物;肌胃内膜易剥离,内膜下肌层有出血斑;腹部和腺胃附着的脂肪有出血点;肾脏肿大,紫红色或花斑样肿大,此种现象与肾传支、痛风等病有相似之处;肝脏肿大出血、有时毛细血管破裂出现肝血肿;脾脏常见萎缩、有时发黑;胰脏坏死,有白色点状坏死、条状出血,有红白相间的肿胀,有人称之为“流感胰”;肠道淋巴滤泡积聚处出现椭圆形的出血、肿胀和隆起,肠道黏膜上有散在的像小米或绿豆大的出血斑叫“流感斑”;法氏囊有轻微出血或有脓性分泌物叫“流感囊”。病初期大多可以见到腹膜炎、气囊炎,中后期主要出现败血性大肠杆菌的“三炎”症状。
四、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做出初步诊断,确诊该病需做病原分离鉴定和血清学实验,血清学检查是诊断禽流感的特异性方法。临床上注意做好与以下疾病的鉴别诊断。
1. 与新城疫的鉴别。患禽流感和新城疫都会出现精神萎靡、羽毛逆立共同之处,呼吸道及消化道也会有相似的症状出现,剖检都会有脏器和黏膜出血现象,两者尚有许多不同点加以区别。如临床上呼吸道症状新城疫以湿咳为主,不会引起流鼻涕,而禽流感则以沉闷呼噜为主,有鼻涕流出现象;消化道症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腹泻现象,新城疫以绿色带血粪便为主,禽流感开始拉翠绿色或黄绿色稀粪,中期会出现橙色粪便;新城疫发生时多出现神经症状,而禽流感多出现肿头肿脸现象;新城疫在气管与支气管交叉处有0.5cm 长的环状出血,禽流感则表现整个气管出血;新城疫盲肠扁桃体严重肿胀,有绿豆至黄豆粒大小,而禽流感则很少有此情况出现。
2. 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区别。传支主要引起1 ~ 4 周龄雏鸡的死亡,禽流感则无日龄限制;传支气管有浆液性、卡他性和干酪性渗出物,气囊浑浊、变厚,肺脏变化不大,禽流感则整个气管出血,严重情况下可引起支气管内有粘液性渗出物或干酪性堵塞,肺脏发黑;都会看到肾脏肿胀、出血、花斑样肾脏病变,但患禽流感病鸡一般在肾脏内不引起大量尿酸盐沉积,肿胀、出血会很明显,多呈黑褐色,传支则由于有大量尿酸盐沉积,多为花斑肾。
3. 与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区别。传染性喉气管炎和禽流感都有气管内病变,但传染性喉气管炎无消化道病变,其主要病变见于气管和喉部,会出现头颈上伸的张口呼吸以及犬坐样特有姿态,有时可见咳出血液,但无拉稀症状出现。
4. 与法氏囊的区别。禽流感和法氏囊这两种病都会出现拉稀粪现象,禽流感以拉黄绿色稀粪为主,法氏囊以拉奶油样白色粪便为主;禽流感和法氏囊一样都会出现胸肌、腿肌出血现象,法氏囊以斑状或条状出血为特征,禽流感则以爪状出血为特征;肌胃和腺胃交界处有出血斑或散在出血点,禽流感多表现腺胃肿胀,出血,有脓性分泌物。
5. 与呼吸道病综合征区别。禽流感和呼吸道综合征都会表现出呼吸道症状,患禽流感的病鸡会不时发出怪叫声,呼吸道综合征则无此现象;都易继发大肠杆菌、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等,但呼吸道综合征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明显。
五、防治措施
1.预防。
⑴加强检疫,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传入。对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控制, 主要包括:早期诊断、划定疫区、严格封锁、捕杀、彻底消毒、对疫区周边用疫苗建立免疫隔离带,以防疫情扩散。对弱毒禽流感最好是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即加强消毒、加强管理、疫苗防疫。
⑵养鸡场避免与水禽或鸟类混养,不将外界的鲜活畜禽产品带入养禽场。
⑶养禽工作人员上班要穿工作服、工作靴、戴口罩,进出养禽场必须更衣。
⑷建立消毒防疫体系,避免从有感染病史地区引进鸡苗。
⑸综合保健、提高机体的适应性和抵抗能力。控制并发与继发感染的发生,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2.治疗。
鸡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应坚决执行封锁、隔离、消毒、扑杀等措施;治疗温和型禽流感可每天使用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消毒剂带鸡消毒并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方案如下:
1.上午,新必康(主要成分胸腺肽、转移因子),按照每100 g 治疗1 000 只鸡剂量, 全群饮水;下午, 用50 ~ 100 g/kg 的恩诺沙星饮水;清瘟败毒散按照每1 000 g 拌料500 kg 剂量,全天候添加。连用3 ~ 5 d。
2.上午,欣亦康(主要成分为合成干扰素)饮水,按照100 g 兑水300 kg ;下午,10% 阿莫西林按照100 g 兑水150 kg,荆防败毒散按照每1 000 g 拌料500 kg,全天候添加。连续使用3 ~ 5 d。
3. 上午, 鸡专用基因肽A+,按照每10 g 治疗800 ~ 1 000 只鸡,配合清瘟解毒合剂按照100 ml 治疗500 只鸡剂量,混合饮水;下午利高霉素按照100 g 兑水300 kg,连续使用3 ~ 5 d。
另外, 视情况每100 kg 水中加入VC 50 g、VE 15 g, 连续使用5 ~ 7 d,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以上方案主要是激活鸡的免疫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力,控制流行。结合治疗禽流感的中药抗毒增免,辅以广谱高效抗生素如强效阿莫西林、强力霉素、利高霉素,防止细菌性疾病继发感染,同时注意补充多维。会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发现:无论是肉鸡还是产蛋鸡,凡是坚持长期添加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养殖户,在疾病流行期间,很少发病或仅表现轻微症状,一旦用药很快就能治愈。这和微生态制剂具有促进动物免疫器官发育,增强免疫功能有关。
六、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1. 在实际过程中,禽流感和新城疫在临床症状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不能确诊是新城疫的情况下,切忌用新城疫疫苗紧急接种。因为禽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新城疫属副黏病毒,盲目接种会引起大批的死亡。
2. 如果环境温度过低时,适当升温并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疾病的痊愈。
3. 禽流感容易与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病并发和继发,须采取综合措施治疗,并遵循先治疗流感后治疗大肠杆菌、支原体和新城疫的原则。
4. 病重时会出现或轻或重的肾脏肿大、红肿,可以使用保肝护肾,消除肾肿的中药制剂如肝肾口服液,切记不要用西药盲目通肾。
5. 经常使用微生态制剂的鸡群,在疾病流行期间很少发生感染,即使发病,用药物治疗,很快就可得到控制和恢复。另外,微生态制剂还具有促进输卵管的愈合、提高产蛋率、促使病后产蛋上升功能。
七、小结与讨论
对于温和型禽流感,不用惊慌失措,只要方法得当,还是可防可控的。要想达到满意效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注意生产管理中的细节,正确处理通风与保温的矛盾。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增强肉鸡的抵抗力是防控禽流感的最重要一环。改善饲养环境,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密度、光照, 加强禽舍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勤清粪便和打扫禽舍及环境,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保持禽舍温度相对稳定,一般鸡舍白昼温差不超过3℃,这是控制禽流感的关键,比任何抗流感药物都有效。因此,要特别注意天气变化,正确处理通风与保温的矛盾。尽量减少环境的改变,注意生产管理中的细节。控制好鸡舍内部的湿度,避免呼吸道黏膜受损。要保证育雏期湿度不低于65%,中大鸡不低于55%。标准化鸡舍暖风炉是解决取暖和通风这对矛盾的最好设备。
2. 合理制定免疫程序,避免免疫次数和免疫方法上的缺陷。免疫程序的制定,要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冬春季建议:7 日龄,新支二联苗点眼滴鼻,同时“新支法流”颈部皮下注射0.3 ml/ 只,21 日龄在确定没有流感的情况下,新城疫Ⅳ系疫苗2 倍量饮水免疫,28 日龄同上。40 日龄后H5+H9 双联油苗注射,55 日龄新支灭活油苗0.5ml胸肌注射,以后每2 个月注射一次禽流感疫苗,最好加入免疫增效剂。如果有流感就不能免疫,可使用信必康2 ~ 3 d,及时净化流感病毒,待症状完全消除后再做免疫。生产实践中,有技术人员反映,有时对鸡群做禽流感疫苗反而没事,一旦进行禽流感免疫,却出现鸡群大面积死亡。其实这并不是疫苗出现了什么问题,其根源是鸡苗本身就携带着禽流感病毒,再者H9 型病毒本身也在发生不同的变化。目前的H9 型确实没有好的疫苗,保护效果不理想。H9 对型的话,能达到较好的保护率,如果不对型,只有50% 的保护率。但有疫苗总比没有要强,所以加强疫苗免疫还是有必要的。另外,做好新城疫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会减少禽流感疾病的感染机会。在生产实践中发现,新城疫抗体水平较高的鸡群,发生禽流感时比抗体水平低的鸡群损失要小,这可能是由于新城疫免疫产生的干扰素作用于禽流感病毒的结果。
3.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降低应激, 增强鸡的抵抗力,加强免疫空白期的鸡群保健。接种疫苗是最常见的应激因素,免疫前必须做好保健,如坚持长期使用微生态制剂(如鸡旺旺)来增强体质或适时使用补气益血的中药(如黄芪多糖等)提高免疫力,并在饮水中投放质量好的维生素、鱼肝油。注射免疫时做到轻拿轻放,尽可能避免惊群和注射应激的发生,这样会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产生较强的免疫力。
4. 加强卫生管理,消灭传染源。设计科学、合理的消毒程序,使之制度化、规范化。选择两种以上消毒剂,空舍期至少消毒三遍,先冲洗后消毒。七天后再消毒一次,进雏前三天再消毒一次。带鸡消毒第一周一次,第二周两次,三周后一天一次,发生传染病时每天两次。环境消毒,舍外每周1 ~ 2 次,车辆进出要走消毒池,杜绝一切外人进入,非进不可的,必须消毒后再进入。经常清洗食槽、水槽,清除禽舍病原残留,家禽粪便和垫料要堆积发酵或焚烧,堆积发酵不少于20 d。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4-0480-02 中图分类号:R 511.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4.040
2009年3月以来在墨西哥、美国等相继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我国也出现爆发流行疫情,尤其在年轻人集中的区域如社区、学校等易引起爆发。我科2009年10月15日~10月20日收治58例以流感样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聚集性病例,均为我县某高中同年级2个班的学生和老师。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现将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58例患者均为我科2009年10月15日~10月20日收治住院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是我县某高中发生的一起聚集性疫情,其中男28例,女30例;学生56例,老师2例。年龄16~42岁,16~17岁56例,41~42岁2例。发病时间均在1周内。患者均来自同年级2个班,2例老师均为这2个班的任课老师,为集中发病。 确诊病人5例,临床确诊病人53例。由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随机抽取5例患者的咽拭子采样,送广西区CDC进行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均为阳性(方法:Real-time PCR)而确诊。
2.诊断标准 确诊病人依据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防治方案(第二版)》[1],临床确诊病人诊断依据:①和确诊病人有密切接触史的同年级2个班的学生及老师;②接触5天内出现相似临床表现;③排除其它除季节性流感以外的疾病引起的发热。
3.临床特点及体征 58例患者中,发热 54例,最高体温达40.3℃,发热持续时间为1~3天,咳嗽52例,咽痛39例,乏力、纳差36例,头痛、头晕33 例,全身肌肉酸痛7例,流涕、鼻塞 2 例,咳痰2例,均为少量白色黏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2例;体格检查咽部充血54例,扁桃体肿大14例;所有患者均未闻及干湿性音。
4.并发症 58例患者中,合并病毒性心肌炎2例(3.4%)。
5.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细胞检查:58例患者入院当天均进行了外周血细胞检查,其中白细胞计数正常52例,升高1例,减少5例;中性粒细胞计数正常46例,升高1例,减少11例;淋巴细胞计数正常54例,升高1例,减少3 例。
(2)体液和细胞免疫:58例患者中,C反应蛋白升高22例,心肌酶谱CK升高10例,CK-MB升高2例,LDHL升高8例,aHBDH升高12例。
(3)其他检查:58例患者均进行了胸部DR及心电图检查,X线胸片23例提示肺纹理增粗;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失常2例,ST-T改变4例。
6.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感染病区严格隔离,并在市级专家指导下观察治疗。主要给予极化液补充能量和补液,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和药物对症处理,有明确合并细菌感染的给予头孢呋辛钠治疗。同时所有病例采用中药治疗每日一剂,清热解毒、宣肺止咳、解肌化湿。基本药方:银花、柴胡、连翘、竹叶、桑叶、甘草、杭、牛蒡子、芦根、薄荷。对持续高热2天流感症状加重的4例予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达菲,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抗病毒治疗,成人每次口服75 mg,2次/d。
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3天内体温恢复正常。流感样症状消失或者好转,体温正常2~3天的患者出院后回学校定点集中观察1周,由我院医生继续观察病情,均未发现异常。治愈出院39例(67.2%),好转出院19例(32.8%),住院时间2~7 d,平均4.9 d。1例服药后出现恶心、腹泻,症状较轻,对症处理后好转,无死亡及重症病例,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讨论
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新型变异的流感病毒,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2、3],该病是新发疾病,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能迅速在全球蔓延[4]。而我国早期以输入性为主的散发流行阶段,发展到以集体爆发阶段。本组甲型H1N1流感有以下特点:①全部病例集中在前5天内发生在某高中2个班的学生和老师,以同班、同宿舍集体发病,以青少年为主,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符合爆发流行的特征。②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传染性极强,极易在人际间传播[5]。③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与学校聚集性密切接触,近距离长时间同室密切接触有关。④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咽痛、头痛、头晕、乏力为主。⑤均为轻症,并发症少,预后良好。2例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经过吸氧、营养心肌等治疗,1~2天均好转。所有患者在出院后没有出现病情反复。这些患者病程符合病毒感染的自限性特点。⑥血常规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C反应蛋白升高为主。
有报道,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治疗流感能够有效缩短发热病程,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6]。磷酸奥司他韦是一种强效的高选择性的流感病毒NA抑制剂,可能与其干扰流感病毒复制及在黏膜分泌物中的分布,降低病毒感染活性,从而减少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的传播,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抗生素的使用有关。本组对持续高热2天而且症状加重的4例使用磷酸奥司他韦,均使体温在1~3天恢复正常,流感症状消失较快,疗效满意。甲流按中医理论表现为热毒壅肺、热毒闭肺[7]。本组所有病例均用中药治疗,方中柴胡、连翘能明显抑制流感病毒本身在肺内的增殖,可使流感症状好转或消失快,平均病程为4.9 d,全部痊愈或好转出院,没有出现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因此以去邪扶正中药治疗,同时补充足够水分、降温等综合治疗为主是本病的治疗原则。除1例服药后出现恶心、腹泻外,其余未见不良反应。2例有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失常,CK、CK-MB、LDH均升高,经过吸氧、营养心肌等治疗1~2天好转,这说明甲型H1N1流感有潜在的对心脏损害的危险性。心肌酶谱和心电图的改变可能与该病毒感染有关,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甲流是一种传染性强的急性传染病,青年人容易受感染[8],临床症状类似季节性流感,大多数病例临床症状均较轻,但有一定的并发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病程缩短,预后良好,也是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方法。同时医护人员按二级防护标准进行诊疗操作,没有出现院内感染,这也说明甲流是可防可控的,群众不必对该疾病过度恐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治疗方案(2009试用版第2版)[S].2009.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fection-like illn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Mexico-update2[DB/OL],WHO Epidemic and Pandemic Alert and Response.(2009-02-24).who.Int/csr/don,2009-04-24.
[3]Faix DJ,Sherman SS,Waterman SH.Rapid-test sensitivity for novel swine-origin Influenza A (H1N1) virus in humans[J].N Eng J Med,2009,361(7):728-729.
[4]刘亚玲,陈 红,何盛华.中国内地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诊治经过及文献复习[J].华西医学,2009,24(6):1325-1327.
[5]苑晓冬,叶三霞,鲍中英.一起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家庭聚集性发病事件分析[J].新医学,2009,40(10):659-660.
[6]Dharan NJ,Gubareva LV,Meyer J,et al.Infections with oseltamivir-resistant Influenza A(H1N1)virus in the United States[J].JAMA,2009,301(10):1034-1041.
[7]吕志良,王甜甜,李 科.流感、禽流感病毒及其抑制剂的研究新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2008,26(6):405-408.
一、动物防疫
1、畜禽免疫:一方面加强日常防疫工作,要求各镇乡对上圈和新补栏的畜禽及时进行补免,另一方面在春秋两季对全市所有的畜禽集中进行防疫,全市全年免疫情况是:猪瘟免疫67万头、猪口蹄疫免疫73.2万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35.8万头、牛羊免疫口蹄疫免疫1.35万头、鸡新城疫免疫359万只、鸭瘟免疫31.4万羽、禽流感免疫761.4万羽(包括鸡、鸭、鹅、鹌鹑、鸽)、狂犬病免疫105349只、奶牛结核检测460头、奶牛布病检测460头、血吸虫病防治牛羊查病1000头,扩大化治疗2659头,清圈消毒60.7万间,此外,在6—8月的高热病和“8、13”泥石流和“8、19”特大暴雨给我市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但是我局应对及时防患于未然,及时的安排布置了相关防疫工作,如免疫、消毒、无害化处理等应对措施。确保了我市全年清净无疫。
2、防疫物资的组织、管理、供应:为保障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年共组织猪口蹄疫疫苗137万毫升,牛羊口蹄疫疫苗8万毫升,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61万毫升、猪瘟疫苗109万头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400万毫升,禽流感鸡新城疫二联苗336万羽,鸡新城疫疫苗200万羽,鸭瘟疫苗40万羽,兔瘟疫苗10万头份,狂犬病疫苗15万头份,消毒药物7.5吨,针头2000盒,药棉600筒,纱布500卷,注射器300具,500毫升∕瓶碘酊850瓶,500毫升∕瓶酒精850瓶,生理盐水100毫升∕瓶20000瓶。在管理、供应上,防疫器械、疫苗有专人管理,做到了帐物相符,管理规范,在春秋两季的防疫和平时的防疫中,防疫物资及时发放到各镇乡畜牧兽医站,保障了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3、疫情监测:全市所有镇乡都设有监测网点。在今年的畜禽社会防疫中,6—8月份我市大部分镇乡发生了以猪流行性感冒特征为主并继发其它疾病,及时下发通知和对症治疗方案做到了有病不成灾;板桥、富新、汉旺、新市四个镇乡相继发生犬只伤人事件,中心立即组织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核查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做到有疫不流行。
4、养殖场的防疫管理继续实施规模场到期免疫制度、消毒制度,确保了无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
5、协助基层抓好畜禽疑难病的诊治。针对畜禽疑难病的诊治,中心在8月份对基层业务骨干进行了业务培训。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因动物疫病可能造成的不稳定因素,及时处理、及时化解。
6、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免疫密度。成立了督查组、检查组分片对全市所有镇乡进行防疫工作检查,确保了免疫密度和质量。
7、狠抓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工作、保证免疫质量。分别在5月和11月对畜禽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情况进行了监测,全市全年共监测猪瘟、猪口蹄疫、猪蓝耳病、禽流感、鸡新城疫样本1660份。对达不到抗体水平要求的,要求及时进行补免,确保了免疫质量,同时并把免疫结果纳入对各镇乡畜牧兽医站的防疫考核和年终考核之中。
8、进一步加强了突发疫情应急管理工作。成立了疫情处置领导小组、专家组、疫情处置预备队,贮备了充足的防疫物资器械、疫苗、消毒药、防护服,保证了在突发疫情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处置,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二、狂犬病防治
去年全市犬只免疫105349只,免疫率达107%。全市捕杀流浪犬、野犬2490只。在今年的狂防工作上,我市板桥、新市、富新、汉旺镇相继发生了野犬、流浪犬咬伤人事件,但是我们反应迅速,及时按照狂犬病防治的相关规定及时进行了处理,对犬伤者的处理率100%,全程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疫点犬只进行捕杀、场地消毒,半径3公里内的犬只进行捕杀,等综合性措施,由于措施得力,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三、动物血防:
1、耕牛查病及扩大化治疗春秋两季用吡喹酮药物对新引进的牛及重点村组的牛进行扩大化治疗,春季用吡喹酮药物扩大化治疗耕牛1674头,秋季用吡喹酮药物扩大化治疗耕牛985头,全年共扩大化治疗耕牛2659头;春秋两季对新引进的牛及重点村组的牛进行普查,春季查了667头,秋季查了703头,全年共查了1000头,无一头阳性牛;根据动物血防与人血防同步的原则,对汉旺镇大白林村、齐天圣寿村、孝德桂兰村的全部耕牛进行了病情监测,共计粪检监测了48头耕牛,无一头阳性牛。
2、今年绵竹被纳入国家动物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项目,目前该工作正在开展当中。
【关键词】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讲座;医患关系
医院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医学进步的产物,开展健康教育是医院的社会义务和责任,而健康教育讲座又是受群众欢迎的一种重要形式。现将我院2005~2009年举办的院内健康教育讲座进行分析如下。
1 一般情况
医院健康教育协会要求各科室在1月份应将本年度健康教育讲座题目、授课人名单报送预防保健科。经预防保健科协调后每月公布当月的讲座内容、讲者、时间和地点。见表1。
2 参加者满意度分析
对每一个参加讲座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于讲座开始前发放《健康教育讲座满意度调查表》,在讲座结束后收回。5年来共发放《调查表》11845份,收回9704份,回收率81.92%。
3 讨论
3.1 健康教育讲座受到医院重视 美国医疗协会指出每花1美元于患者教育服务,就会节约6美元的医疗费用支出。这证明健康教育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工作[1]。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干预,帮助个人和集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概念,自愿采纳有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2]。健康教育可以消除或减轻影响目标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目标人群健康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所以搞好健康教育刻不容缓[3]。健康教育讲座是医院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且成功的健康教育讲座可以加强医患沟通,减少医疗纠纷,有利于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4]。近5年来我院倍加重视健康教育工作,由一名业务副院长亲自担任医院健康教育协会会长,经常督促指导健康教育工作。安排的健康教育讲座场数逐年增加,其中2008年2009年增幅达50%以上,涉及专科均保持在15个以上,受惠人数数以千记。
3.2 健康教育讲座收到很好效果 患者到医院看病,往往关心三个问题:“我得了什么病”、“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怎样治疗我的病”。但由于目前大医院庞大的门诊量,门诊医生接诊每一位患者的时间仅仅数分钟。短短的几分钟,包括了问诊、体检、诊断、处方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医患之间是难以充分沟通的。患者对治疗依从性不高,亦容易产生医患矛盾。通过健康教育讲座,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有更多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在我们的调查中显示,91.36%的参加者对讲座表示“满意”,87.61%表示会再次参加相关的讲座,66.74%的参加者表示比听课前更接受医生的治疗方案。可见,健康教育讲座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达到了我们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的目的。此外,健康教育讲座可以提升医院形象,扩大医院、专科及讲者的知名度,达到医患双赢的良好效果。
3.3 健康教育讲座要有周密的安排与激励措施 我院健康教育讲座由预防保健科负责组织安排。各专科将讲座内容及讲座时间上报至预防保健科,由保健科根据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疾病流行的季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各个卫生主题日等进行统一协调安排。已公布的讲座不允许取消。医院每年进行健康教育工作评优奖励,表彰先进科室和个人,从而调动了各科室和医生参与健康教育讲座的积极性。
3.4 重视宣传推广是办好健康教育讲座的重要环节。我们每月一次公布安排好的讲座内容、讲者、时间、地点。方法有:①制作健康教育讲座的宣传海报,在门诊部、住院部、电梯口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张贴;②制作小的单张,在导医台免费发放;③利用互联网:将课表挂在医院网站首页供大家浏览;④通过报纸、电台相关的讲座信息;⑤公布热线电话接听群众的咨询;⑥通过医院的信息系统,将各专科的讲座信息有针对性的发短信给曾就诊的和住院的专科患者;⑦有成立病友会的专科则组织病友会的成员参加。总之,通过各种途径,以求更多的群众了解到我们的讲座信息。
3.5 健康教育讲座成功的要素 一次成功的健康教育讲座应该要有合适的主题、优秀的讲者、生动的课件、精心的组织和相对舒适的听课环境。在我院最受欢迎的数次讲座中有的是结合了当时的热点问题,例如在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发生流行期间,我们安排了如何认识、治疗和预防流感的讲座,在职工体检结束后我们安排了中医养生和代谢综合征的讲座;有的是因为有著名的教授主讲,例如风湿科请出著名的余步云教授讲课;有的是长期的坚持和动员,例如我们内分泌科每年在年初就排好一年的课程,印刷成宣传单张提供给就医者。这些都可以进一步的吸引患者参与讲座的热情。我们要求讲课老师认真备课,并提前将讲课课件提供给保健科,由保健科将其讲课内容编印成资料发给参加讲座的听众。讲座时间一般1 h左右。在课后要准备半小时左右的答疑时间。尽量安排主治医师以上资格的医师讲课。另外,在讲座的前后给参加者测血压、测血糖、计算体重指数等措施也使讲座更受欢迎。同时在分析中我们发现相对舒适的听课环境也是让讲座取得更好效果的影响因素。在我院由于2008年健康教育课室装修以及2009年市政工程建设影响交通的原因,导致参加讲座的患者人数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通过对院内474期健康教育讲座分析,结果显示了健康教育讲座在防病治病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亦激励了我们继续做好本项工作的责任与信心,同时,我们也看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今后还应采取新的举措来不断提高讲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爱红,朱振玲,单学娴.某指挥院校健康教育讲座后的调查与思考.武警医学院学报,2008,17(8):704-705.
[2] 黄敬亨.健康教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15.
全球围堵是遏制流感蔓延关键
记者:您好曾教授,这次流感从蔓延范围上看已经超过了SARS,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曾光:此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蔓延速度实际上并没有太快。1918年的全球大流感在三周内就横扫美国,美国大概四分之一的人口被感染,相比而言,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就要慢得多,一个重要原因是全球各国都采取了围堵措施。而且此次全球采取的围堵举措是受SARS成功围堵的影响。最后控制SARS靠什么?就是围堵,而且围堵的主战场就在中国。当传染源与传播链都不明确时,最容易造成疫情大暴发,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强力围堵才能使疫情得到控制。
记者:目前还有个别国家对中国采取的围堵措施持有异议,您怎么认为?
曾光:他们不理解的是,中国人口众多,一旦疫情传播开来,被感染的人数会以几何倍数递增,而且中国的疫苗生产能力、百姓的保护意识等都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在这种情况下,采取较为严格的围堵措施是恰当的,符合中国国情的。
对第二波疫情决不能掉以轻心
记者:当此次流感疫情发展出现趋缓迹象时,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迅即警告甲型H1N1流感第二波的爆发,并且表示这一波可能会更为致命。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您认为第二波疫情有可能到来吗?
曾光:世卫组织的警告是有历史依据的。1918年暴发的全球大流感即分为两波,第一波在3月,第二波是在10月以后,而且比第一波的疫情厉害得多。
但此病毒不是彼病毒,现在的病毒不是过去的病毒,只能说有这种可能,不能说一定发生。目前最令人担心的是病毒在南美洲与季节性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组。
秋冬季节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现在北半球的5月正是南半球的11月,因此,南半球已进入最适合病毒流行的时间。一进入冬天,病毒的杀伤力就展现了。而且现在南半球正值季节性流感暴发,如果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之结合就会引起更大的麻烦。尽管从历史上看,夏季的气候对流感病毒是不利的,因为流感的适应温度是10~20摄氏度,而目前北半球的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但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否能够适应夏季的气候还不得而知。虽然现在的形势已经相对缓和,但仍不能掉以轻心。
公共卫生的事情,都是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中国的人口密度高,不同地区在公共卫生条件上差异巨大,人口流动也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一疾病对不同种族的传播力是一样的话,那么病毒一旦在中国传播,中国承受的灾难就要比任何国家多得多。
防治需要人猪同时作战
记者:美国检测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以往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的混合,这是否意味着防治难度加大?
曾光:甲型H1N1流感与禽流感差别很大,首先在于甲型H1N1流感对猪的危害不像禽流感对禽的危害那样大。禽流感是禽类的灾难,对禽类的杀伤力极大,禽流感的暴发导致禽类成片死亡,但甲型H1N1流感对猪来讲病死率很低,最严重也不超过4%,多数情况下是猪出现不爱吃食等轻微症状。
猪是一种“混合器”,猪的流感病毒基因离人很近,离禽也近,处于中间状态,因此猪一得流感,就很容易变异,能够把病毒传出去。
如果流感仅在人际间流行,那么防治重点还是在人身上,但一旦猪也成为传染源,就会大大增加防治难度,使这场斗争更加复杂化,这使得我们在考虑研制人的疫苗时,也要考虑猪的疫苗,要两边同时作战了。
对此次流感的相关解读
记者:请您谈谈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方式?
曾光: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本次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造成传播。
记者:人感染后的潜伏期有几天?有何症状?
曾光:潜伏期一般在1~7天,多为1~4天。临床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腋温≥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疲劳、食欲不振等,还可以出现腹泻和呕吐等症状。少数病例病情重,进展迅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患者原有基础疾病亦可加重,严重者可致死。人群普遍易感,有发热应及时就诊。
记者:了解症状后,有什么好的预防办法吗?
曾光:首先是生活起居方面的预防。包括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寒温;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进刺激之品;作息要有规律,多动、早睡;还有就是要保持心态平衡,对流感无需恐惧,因为恐惧也可导致气机逆乱,更易招致外感。
记者:治疗关键是什么?
曾光:早发现、早诊断是防控与治疗的关键。我们建议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人,立即到医院接受排查。
1.发病前7天内与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包括在无有效防护条件下照顾患者,与患者共同居住、暴露于同一环境,或直接接触患者的气道分泌物或体液,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的人;
2.发病前7天内曾到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的;
3.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但进一步检测排除既往已存在的亚型。
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治疗方案比较多,也较为有效,市民一旦被感染也无需恐慌。一般治疗就是要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高热病例给予退热治疗。同时要接受抗病毒治疗,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此流感病毒对达菲和扎那米韦敏感。
记者:中药对预防此次流感有效吗?
曾光:当然有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在总结古今文献的基础上,根据今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特点专门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但中医药预防感冒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老年人应在医师的指导下适当调整用量服用;
2.慢性疾病患者及孕妇慎用;
3.预防感冒的中药不宜长期服用,一般服用3~5天;
4.服用期间或服用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
5.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
6.不要轻信所谓秘方、偏方和验方。
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
日常饮食预防
下面的美味药膳,对预防流感会有帮助:
二白汤: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姜枣薄荷饮:薄荷3g、生姜3g、大枣3个。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薄荷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ml~300ml,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
桑叶水:桑叶3g、3g、芦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鲜败酱草30g~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鲜马齿苋30g~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
绿豆60g、生甘草6g(布包)、生薏米20g,熬汤后去甘草包,服用。
若口鼻干燥较重,可用棉签蘸香油外涂,具有润燥的功用。
成人药物预防
药方一:太子参10g、苏叶6g、黄芩10g、牛蒡子10g
适用人群:身体虚弱,易于外感的人群。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1次,3~5服为宜。
药方二:大青叶5g、紫草5g、生甘草5g
功能:解毒清热
适用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1次,3~5服为宜。
药方三:桑叶10g、白茅根15g、金银花12g
功能:清热宣肺
适应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1次,3~5服为宜。
药方四:苏叶10g、佩兰10g、陈皮10g
功能:健脾化湿
适应人群:面晦无光,常有腹胀,大便偏溏。
煎服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1次,3~5服为宜。
建议不同人群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在流行期间可连服用3~5剂。
儿童药物预防
药方:藿香6g、苏叶6g、银花10g、生山楂10g
功能:清热消滞
适应人群:儿童易夹食夹滞者。此类儿童容易“上火”,口气酸腐,大便臭秽或干燥。
从患方的角度看,一个活生生的人,因感冒发烧到医院就诊,很快就呼吸衰竭,撒手人寰,面对人财两空的结局,家属自然无法接受。从医方的角度看,H7N9病毒是人类首次发现的新型病毒,在疫情初期,医生根本无法预见,只能按重症肺炎诊治,符合诊疗常规,不存在救治失误。患方提出巨额索赔,没有法律依据。
近年来,我国医患纠纷日益增多,一个重要导火索就是人死在医院里。有人认为,患者到医院花钱看病,医生必须治好,治不好就要承担责任,给予赔偿。而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通常会倾向于同情患者,即便医院没有任何过错,也要给予一定的人道主义救助,这似乎已经成为惯例。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见死不救是道德问题,但能否救活则是科学问题。医学是一个充满未知数的世界,具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虽然人类已经能够遨游太空,但对于生命的认识还处于童年阶段。人类已知并命名的疾病有数万种,能够根治的只有区区几种,对于大多数疾病只能缓解症状。苛求医生包治百病,是不符合医学规律的。人体千差万别,病情千变万化,在疾病面前,哪怕再高明的医生,也没有百分之百的胜算。患者出现医疗意外,原因非常复杂。有的是因为医学技术的局限性,有的是因为病情的特殊性,有的是因为医生的水平不够高,有的是因为医生的责任心不到位。总之,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清责任是非,不能简单地做“有罪推定”。根据《侵权责任法》,假如医院存在医疗过错,并给患者造成了伤害,医院必须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如果不管孰对孰错,人一死就让医院赔,极有可能加剧医患对立,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医学是一门探索性科学,而探索则意味着两种结果,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当“农夫和蛇”的故事屡屡上演后,医生就会趋利避害,采取防御性医疗措施,最大限度保护自我。一种是采取消极的防御性医疗,即面对病情复杂的病人,能做的手术也不做,该冒的风险也不冒,尽量采取保守治疗方案,而不是最优治疗方案。另一种是采取积极的防御性医疗,即面对病情简单的病人,即便能够做出明确诊断,也要开出一大堆检查单、化验单,用最先进的仪器来验证,以防因漏诊而被。因为在医学上不必要的,在法律上却是必要的。如此一来,最大的受害者还是患者。
当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应急的速度决定着患者的生存希望,甚至对事态的控制程度。所以,业界专家对于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的要求,永远是“快点、再快点”。
2008年,这个公共卫生的多事之年,也是妇幼保健儿童医疗系统的多难之年,手足口病、“三鹿奶粉”事件及我省首例“禽流感”患儿救治等等,都直接考验着妇幼保健儿童医疗机构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也是对妇幼保健儿童医疗体系公共卫生职能执行力的考验。
在2008年发生的手足口病、“三鹿奶粉”事件与今年1月发生的救治“禽流感”患儿的整个过程中,我们之所以能够不辱使命,关键的时刻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圆满完成了各项应急任务,还因为我们有经过《三年战略规划》培训的优秀团队,其中每个成员都具有强烈的政治敏感度、坚决的执行力和高度的责任心,这是我们成功的秘诀所在。
政治敏感度:是应急抢救的必备条件
我国的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行政管理体系是由政府指挥决策机构、政府应急协调机构、政府常设职能部门和辅职能部门等组成。
提高决策者和员工的政治敏感度,在刚刚看到事件苗头时,迅速做出反应,主动出击,是抓住控制事态的最好时机。
2008年5月6日 ,当得到安徽省阜阳出现手足口病流行,上级领导部门还没有具体安排时,我院就紧急启动了防治手足口病的应急预案,当天就成立了领导组、专家组,及时安排了专病隔离门诊、划出了患者就诊线路图、设置了咨询台、导医分诊处,腾出两层专门病区,组建了医疗、护理班子,从门诊、急诊到病区都做好了应急准备。2008年共接诊手足口病患儿5639例,收治530人,未发生一例院内感染。
2008年9月11日,有关媒体爆出了三鹿婴幼儿奶粉引发泌尿系统结石的新闻,12日,我院超声诊断室突然门庭若市,诊断出的结石患儿一个接着一个,门诊部的大人小孩越挤越多、床位越来越少、医务人员越来越不够用,医院领导层清楚意识到:作为全省唯一的儿童综合医疗机构,是本次事件的主要救治机构,不能再等下去了,在还没有接到上级通知时,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医院迅速成立了领导组,院长挂帅,书记、业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其他院领导担任领导组成员,统一指挥全院的筛查、诊疗工作。肾内科、泌尿外科、儿保科及超声诊断科等专业组成专家组,并成立专门的办公室,按照既定应急预案,制定了新的诊断标准和就诊流程,并进行了技术培训,指导筛查工作,仅高峰期就成功诊治患儿18947例。如此快速强大的诊治能力背后,是院领导的政治敏感度与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在生死时速中争分夺秒。
“禽流感”的发生,使我们应急工作的敏感度再次经受了考验。2009年1月14日 下午18时10分,当我省第一例 “禽流感”感染的三岁患儿彭杰送来我院后,值班的主治医师张康玉经过认真检查,发现患儿不仅病情危重,且还表现有不同于一般肺炎的症状,随即请三线值班医生郝国平主任医师前来会诊。经过详细地向患儿的陪护亲属询问病史,了解到患儿有活禽市场暴露史,其母亲因重症肺炎在湖南某医院死亡。患儿X光片显示大量胸腔积液、大片肺不张(实变)、1型呼吸衰竭等病情特点,使她们敏锐觉察到了疾病的严重性。遂即向院领导汇报了患儿病情并进行隔离处置。当晚20时15分,医院应急专家组成员张镁硒、姚建宏、李润森、李亚蕊等紧急会诊,初步诊断为:不明原因重症肺炎,1型呼吸衰竭,同时将患儿由心内科病区转至重症隔离病区。15日早8时,院内专家第二次会诊后,初步诊断为:不明原因肺炎。上午10时,将情况上报省卫生厅应急办公室。在接诊的16小时内完成了发现、诊断、隔离、报告程;15日上午,医院成立领导组、专家组和医疗救治组,卫生厅上午11时派医学专家来到我院会诊,肯定了我院专家的诊断和治疗方案;11时30分,我院向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部门进行网上直报;13时20分,患儿转入急救中心重症监护病区。下午,省、市、区就疾控部门进入医院进行流行病调查和病原学采样,在第一个24小时内就将检验标本送到了省和国家CDC。第二天,卫生部派来了专家组,并再次为患儿进行诊查,晚上22时左右,国家CDC传来消息,通过对患儿标本的检验,确诊为H5N1型禽流感;第三天,在接到国家CDC传来的消息后,根据卫生厅指示,将患儿转送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隔离治疗。医院连夜召开会议研究决定:1、做好治疗药品、设备、耗材及生活用品的准备工作;2、全面对患儿身体状况进行评估,是否符合转院标准,做好万一发生意外的应急准备。17日凌晨2时,重新为患儿拍摄的X光片显示:右肺实变部分已经开始吸收,患儿从入院一直持续的嗜睡状态中逐渐睁开眼睛,病情有所好转。医院派出两名医师、五名护士组成的救治组陪同患儿前往隔离医院,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开始对医院所有医护人员和门诊住院患者采取防控措施。
执行力:应急抢救的必备素质
在应急工作中,坚决的执行力至关重要。
在手足口病防治过程中,没有造成一例院内感染,这是全院干部和广大员工一丝不苟的执行力的结果:隔离病区按应急预案和流程收治;专家组认真研究每一个个案和严密控制每一次病员小;院感人员认真做好各科室和重点科室的消毒和检查,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好各自工作和领导组随时安排的工作任务,从而保证救治工作的顺利完成。
在“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各业务科室、职能科室和后勤科室,抽调精兵强将,中层干部身先士卒,全院员工放弃了国庆节假日,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完成18947例患儿的筛查和82名患儿住院治疗工作,并为多名患儿进行了介入取石手术,没有发生一例患儿死亡。
医院建立了专用门诊病历――《三聚氰胺事件患儿就医登记表》,在这张表中我们设计了详细的资料统计:家庭住址、家庭电话、奶粉品牌种类、日均食用量、B超(肾,输尿管)等特点、肝肾功能、尿沉渣等等项目,患儿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救治“禽流感”患儿工作中,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的执行力更是表现的十分坚决和突出。
由于“禽流感”是否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目前还没有依据,所以,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心理上必定会产生很大压力。但参与的人员都没有怨言,更没有推辞,都向医院表示了坚决完成任务的决心。
高度责任心:应急抢救的优秀品德
尽力挽救每一个垂危的生命,是从医者的责任所系,为了挽救生命而牺牲个人的利益,则是从医者的良心驱使。从事应急工作的医护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是应急抢救的必备品德。
我院在做好救治手足口病患儿的过程中,还十分重视疾病预防工作。安排专家组分赴全省各市、县,进行疾病防控标准知识的培训,参加市、县危重病例的会诊,同时派出四个宣讲小分队前往太原市的学校、幼儿园和农村、社区传授科普知识;还印制了几万份宣传材料进行宣传,尽力做到家喻户晓。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医院于2008年9月22日印发了《关于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婴幼儿配方奶粉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筛查及医疗救治工作安排》,为稳定院内患儿家长们激动的情绪,还印发了宣传材料几万份,并迅速在门诊专门区域设立方便门诊、专病门诊和专家咨询台,消除家长们的恐慌,稳定情绪,为党和政府分忧。
医院指定两个病区专门收治重病患儿,并预备60张床位以备急需。根据卫生部要求,对所有受害患儿实行免费诊治。应急前沿每天有200余人在工作。B超不足,又借来2台,连夜进行检查;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从兄弟医院借调超声专家,超声检查很快由每天120人提高到320人,生化尿液检查也在24小时内达到有多少检查多少的要求,最高时日查1500余人次,同时完成每天正常门急诊人数2000余人次。
人员轮班、机器不停,就诊患儿即到即查,报到登记、初筛检查、化验、超声、结果诊断、专家咨询、治疗各个环节环环紧扣,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尤其对病重患儿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及时抢救了已经无尿的3名患儿的生命。
突发性“禽流感”患儿来院和转院后,为保证患儿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抵抗疾病、辅助治疗,我们派出专家救治组全程治疗、陪护。为了保证患儿营养,我院专门从北京购买了专用奶粉,购置了专用尿片及其它生活用品;为救治工作抽调了专用无创呼吸机、输液泵和充足的治疗药品及耗材。
刘克战副主任曾随省卫生厅第二批抗震救灾医疗队前往四川,此次又再次主动报名参加医疗队;主治医师王朝海的母亲刚做了一个大手术,但他却把救治患儿的任务摆在第一位;梁新护士长的儿子在北京上大学,难得回家一次也只与母亲匆匆见了一面,连顿团圆饭也没有一起吃;小患儿转到急救中心时,护士尉娟第一个进行特护。尉娟耐心地与患儿交流,并不断地为她吸痰、翻身、按摩……很快就与患儿成了最亲的人。
医护人员在精心治疗的同时,还不断为患儿消除精神上的压力。由于孩子经常会在睡梦里不停地喊妈妈,医护人员就用自己的手机,经常让患儿与自己的姥爷聊天。医护人员还在病房里让患儿看图识字、算算数、做游戏,正月初二 买来蛋糕和玩具给患儿庆祝了生日,病区就像一个大家庭,孩子对男医生叫爸爸,女护士叫妈妈,有效缓解了孩子的恐惧感及压力,保证了临床治疗效果。
上述成绩的取得,归结于持之以恒的养成教育。在我院为期一年的全员培训中,狠抓的重要一环就是:建立和完善应急体系,形成院前、院内与急诊急救绿色通道为一体的一整套应急预案和应急体系,所有科室都根据自己的关键点、危险点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并进行了应急专业培训、完成了实践操作,为了时刻强化“应急”的理念,将全院各病种应急流程和应急分队所有人员的电话及联系方式上墙公示。
“应急”是我院工作的特点,尤其面对的是无法用语言沟通的小患儿,时刻准备“应急”是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诊断 分子诊断技术
中图分类号:R5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274-02
就目前而言,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多属于慢性肝炎,该病毒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能够耐高温、耐寒,甚至对紫外线和高浓度消毒剂等也具有明显抗性,该病毒能够在人体存活几年、几十年,临床治疗难度较大。[1]患病时间越长患者患有原发性肝癌或者肝硬化风险越高。近年来,将分子诊断技术应用于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诊断中,这对于探寻新的预防、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2]。
一、乙型肝炎病毒的结构特点
乙型肝炎病毒属于DNA病毒的一种,这种病毒主要感染于人体,并且具有比较活跃、强烈的复制能力,传染率高[3]。乙型肝炎病毒的结构特点包括很多方面,首先基因序列具有明显的多变性;其次结果不是完全统一的,也不是完全双链环状的;最后,在该病毒的蛋白质编码区的不同病毒结构活跃性明显,能够进行序列调整[4]。
二、分子诊断技术
首先,PCR技术。分子诊断技术包括不同方面,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技术即为PCR技术,这一技术主要用于扩增,在病毒诊断实验中要保证其阴阳性放置正确,并且相互对应放置。可以用于测定的方式包括普通的PCR技术、竞争性PCR技术和实验研究比较常用的两种技术即套式PCR和免疫杂交PCR技术[5]。将PCR技术应用于实验研究中,有研究专家选取两种不同的检测技术对乙型肝炎病毒进行测量诊断[6],其中一项检测技术即为本文提到的PCR技术,与之对照实验研究的另一项技术即为常规定性法,实验结果显示PCR技术检测结果更准确,其对于病毒的活性及特征等方面指标检测灵敏度更高,更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实际患病情况和传染情况。
其次,核酸杂交技术。这一项检测技术的最大优点即为对于技术要求和设备要求均较低。通常检测人员只需要选取实验所需的标本即可,将其放置于实验所需的硝酸纤维素薄膜上即可,观察所选标本的形态并将其详细准确记录。检测人员将乙型肝炎病毒DNA寡核酸探针放置于选取的实验样本中,保证两者能够相互融合,实现杂交效果。经过这一实验操作后检测人员能够直观的看出所选的检测标本中是否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根据两者融合情况能够对病毒进行半定量测量。将这一检测技术方法与上述提到的PCR检测方法相比较而言,其虽然检测结果的特异性较好,但是从检测结果或者是病毒的活性检测灵敏度方面来看的话较差,而且这一检测方法的另一局限性是检测步骤较多、更为繁琐,一旦出错将会影响整个实验的检测结果。
最后,支链DNA技术。这一项检测技术与上述两项检测技术均不相同,其在行检测操作过程中需要共同应用支链DNA分子和另外一项比较重要的探针,这里需要重点提到的即为探针部分,其主要由三种不同探针组成,其中包括靶探针1和2,还有另外一个捕获探针。在乙型肝炎病毒诊断中这三个探针具有重要作用,检测人员选取待测核酸样本,靶探针1和2在实验检测操作中分别与样本-捕获探针和样本-支链DNA分子进行相互融合、杂交活动。完成上述操作后能形成酶催化反应,从而进一步判定样本的核酸含量情况,对乙型肝炎病毒进行有效判定。支链DNA技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其在行乙型肝炎病毒检测实验过程中能够保证实验反应的稳定性,同时这一检测技术涉及到三种不同探针,能够进行重复病毒检测,根据每次不同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判断最终有效检测结果,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准确性。但是相对应的这一检测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其检测成本较高,同时其与PCR技术最大的差异就是放大倍数过少,不能够将这种检测方法适用于临床所有病症的诊断中,检测范围过于狭窄。目前,我国仅有较大的部分医院能够进行支链DNA技术检测操作。
三、分子诊断技术应用于乙型感染病毒诊断的意义
首先,可以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我国大部分医院在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中多参考临床比较常见的免疫学指标变化情况,其中主要包括抗HBc指标、抗HBs指标和临床病症判断参考比较重要的HBsAg指标等。相关研究专家表明[7],对于一般典型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是可以参考免疫学指标变化情况的,但是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仅能够检测出病毒的表型指标情况,应用于病症的临床诊断中存在误诊或者漏诊的风险,对于病症较轻或者刚感染的患者早期诊断是不利的。当前,将分子诊断技术应用其中,能够最大程度提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早期诊断准确性,这种检测方法甚至可以检测到患者体内的一个病毒颗粒,在病症早期临床诊断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8]。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患者的实际患病情况,对其及时制定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患者病情控制甚至临床治疗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其次,应用于治疗效果监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接受正规、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可以被治愈,但是临床治疗时间较长,过程较为复杂。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予以监测,以此判断其治疗效果,同时也能够对后续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一定指导。当前,分子诊断技术被逐渐应用于乙型感染病毒感染治疗效果监测中,其中检测指标107copies/mL和另外一项指标104copies/mL两者分别表示病毒活跃性较强和病毒被抑制,病症好转,通过该检测指标能够判断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9]。
最后,治疗方案的拟定。从上述文章阐述内容中能够明确,乙型肝炎病毒具有一定传染性,主要是由于该病毒具有灵活的拷贝复制能力,从而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情况。有相关研究专家提出结论[10],称可以将分子诊断技术应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中,根据检测结果能够看出患者乙型肝炎病毒的拷贝复制活性程度,通常情况下,其活性程度越高说明患者的病症越严重,感染体的传染性越明显,进一步来讲患者的干组织结构受损程度越严重,患者患有肝硬化或者肝炎的风险就越大。医护人员要根据这一指标为患者制定合理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利于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病情发展,达到预期临床治疗效果。
结束语
当前,将分子诊断技术应用于乙型肝炎病毒诊断中,能够有效提高病症早期诊断效果及临床治疗效果监测等,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艳,徐万洲.检验科应该抓住临床分子诊断技术及个体化医疗的发展机遇[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2):100-104.
[2]黄山.分子诊断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6(4):279-283.
[3]陈刚,饶新辉,王晓阳等.分子诊断技术指导肺癌个体化治疗前瞻性研究[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6,18(3):135-137,141.
[4]汪洁.分子诊断技术和靶向治疗在乳腺癌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J].上海医药,2016,37(10):3-5,10.
[5]李永刚,曾伟伟,王庆等.草鱼呼肠孤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3,34(4):97-103.
[6]付极,林国乐.分子诊断技术在结直肠癌个体化精准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6,19(1):22-26.
[7]孙海燕,童海江,崔大伟等.2013至2015年浙江地区人感染 H7 N9禽流感病毒蛋白关键位点分子特征分析[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6,9(4):330-335.
[8]杨小二,俞菁,胡荷宇等.肌酸磷酸激酶检测联合分子诊断技术筛查新生儿杜氏肌营养不良症[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1):32-34.
利尿剂
利尿剂已应用于临床40余年,至今仍是最常用的降压药,能有效降低血压,长期应用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瑞典老年高血压试验和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治疗老年高血压试验发现:应用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比大剂量更能明显降低脑卒中和冠心病事件的发生,逆转左室肥厚,对糖、脂肪、电解质代谢无影响。近期发表的结果再次证实价格低廉的利尿剂作为一线治疗药物的地位。
利尿剂主要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在老年人高血压或并发心力衰竭时。痛风患者禁用,糖尿病、高血脂症患者慎用。小剂量可以避免低血钾、糖耐量降低和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可选择使用氢氯噻嗪12.5 mg,每日l~2次,见效后,酌情减量;吲达帕胺(寿比山)1.25~2.5 mg,每日1次:呋噻米(速尿),仅用于发生肾衰时。
β-受体阻滞剂
美国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JNC-7)报告了并发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首选药物是β-受体阻滞剂,尤其适用于合并心绞痛、快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病人。近年研究认为,β-受体阻滞剂对糖代谢干扰较小,合并糖尿病者也可以采用,至少可作为联合用药的选择。
β-受体阻滞剂主要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在静息时心率较快(>80次/分)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时。心脏传导阻滞、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与周围血管疾病患者禁用。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慎用。可选择使用美托洛尔(倍他乐克)25~50 mg,每日l~3次;阿替洛尔(氨酰心安)25 mg,每日l~2次;比索洛尔(博苏)5~10mg,每日1次。需注意的是,β-阻滞剂可用于心衰,但用法完全不同。
钙拮抗剂(CCB)
CCB降压幅度较其他类降压药物大,不影响血糖、血脂代谢。近年研究认为,长效CCB对胰岛素抵抗无不良影响,且可能通过下述机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扩张血管平滑肌,增加骨骼肌血流量,提高机体胰岛素受体前水平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改善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因此,适用于伴代谢综合征,尤其是对ACEI不耐受的患者,及伴肾功能损害、糖尿病、高脂血症、老年、心绞痛等。
钙拮抗剂可用于各种程度的高血压,尤其在老年人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时。心脏传导阻滞和心力衰竭患者禁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优先选择使用长效制剂,例如非洛地平(波依定)缓释片5~lO mg,每日1次:硝苯地平(拜心同)控释片30 mg,每日1次;氨氯地平(洛活喜)5~10 mg,每日1次;拉西地平4~6 mg,每日1次;维拉帕米缓释片120~240 mg,每日1次。一般情况下,也可使用硝苯地平或尼群地平普通片10 mg,每日2~3次。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ACEI类药物能够逆转心脏一血管壁的不良重塑,改善胰岛素抵抗,对糖、脂肪代谢无不良反应。研究表明,采用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能预防或逆转肾小球基底膜糖化,有效延缓肾脏病变过程,改善预后,能降低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改善糖耐量。心血管病和内分泌病专家都认为:其不仅能安全、有效地降压,而且能有效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有效延缓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伴有蛋白尿患者的肾脏病变进程,减少蛋白尿,对尿酸代谢及无影响,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也用于无高血压症状的糖尿病肾脏病变的防治。JNC-7指出,尤适于合并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和预防脑卒中复发等6项适应证,且指出最好的联用药物为噻嗪类利尿剂。
ACEI主要用于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肾脏损害有蛋白尿的患者。妊娠和。肾动脉狭窄、肾功能衰竭(血肌酐>265μmol/L或3mg/d1)患者禁用。此类患者可以选择使用卡托普利12.5~50 mg,每日2~3次;依那普利10~20 mg,每日1~2次;培哚普利(雅施达)4~8 mg,每日1次;西拉普利2.5~5 mg,每日1次;苯拉普利(洛汀新)10~20 mg,每日1次;雷米 普利2.5~5 mg,每日1次;赖诺普利20~40 mg,每日1次。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ARB选择性作用于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抑制血管收缩、醛固酮释放等而发挥降压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未证实有与ACEI相似的长期心脏、肾脏保护作用,而作为不能耐受的替代用药。近期欧美的两个试验,即缬沙坦急性心肌梗死试验及缬沙坦抗心衰长期应用评价研究试验证实,其与ACEI有相同的心脏保护作用及显著降低新发糖尿病发生率达23%,这点可能是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抑制剂与ACEI的主要优势之一。氯沙坦在左室肥厚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组的主要复合终点较阿替洛尔组降低了24.5%,意味着氯沙坦比阿替洛尔对此类患者在治疗选择上更为合理,作为推荐用于合并心脏病、肾脏病变及糖尿病病人。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l)拮抗剂适用和禁用对象与ACEI相同,主要用于ACEI治疗后发生干咳的患者。可选用氯沙坦(科素亚)50~100 mg,每日1次;缬沙坦(代文)80~160 mg,每日1~2次。
α-受体阻滞剂
α-受体阻滞剂分为选择性和非选择性。后者如利血平、胍乙啶等现已少用。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可以阻滞突触后或血管壁α1受体,产生动脉扩张效应。其特点是降压的同时减轻心脏后负荷;对糖代谢无干扰,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改善糖耐量,作用机制与CCB相类似。
由于近来对胰岛素抵抗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有学者提出使用胰岛素增敏剂控制血压。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作胰岛素增敏剂的是噻唑烷二酮类(或称格列酮类)药物,现已有临床试验表明,类胰岛素增敏剂有显著降血压作用,可以预见胰岛素增敏剂必定在未来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无疑是对传统治疗观念的重大冲击。
治疗方案的选择
常用方案有利尿剂和ACEI或AR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CCB和β-受体阻滞剂,CCB和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和α-受体阻滞剂。当然,
一切联合用药均应服从于降压需要以及个体化原则。
抗高血压药物改善高血压患者预后的主导作用是控制高血压本身。其降压之外的附加有益作用是在充分降血压的基础上获得的。如果血压未获有效控制,降压之外的有益作用会被淡化,甚至抵消。临床试验证明:联合用药能最大程度地取得降压疗效,同时合理配伍能克服单用一种药物因剂量较大而不良反应较多的缺点。联合用药时,药物种数不宜过多,过多则可能产生复杂的药物相互作用。
降压治疗面临的问题
高血压治疗尽管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在治疗效果、治疗策略、治疗药物与方案,以及临床实践方面仍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第一,血压水平对于相关并发症来说,既是一种危险性标志,又是致危因素,血压升高通常不是孤立存在,常伴随一些其他危险因素,如血糖升高、血脂异常等,而血压升高增强了其他危险因素的有害作用。
高血压患者常有多种危险因素“个体聚集性”,研究降压药与降脂药联合,降压药与抗血小板、抗粘附剂联合,降压药与叶酸、抗氧化剂联合有可能提高治疗效果。
第二,高血压患者在降压治疗后仍有较高心脑血管病发生率与病死率,降压治疗的获益率相对也较低。降压治疗在预防冠心病事件和肾功能衰竭方面尚不理想。
第三,目前的降压治疗对收缩压和脉压的控制相对较差,达到目标值较为困难。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大量的调查资料显示,脉压与心脑血管病之间存在独立而极显著的相关性,尤其对冠心病事件和心力衰竭。
新型降压药物和非降压药物研究
随着高血压基础研究深入,一些新型抗高血压药物将不断问世。中枢受体激动剂、血管多肽酶抑制剂,内皮素转换酶抑制剂或受体拮抗剂、短效降压药定时控制释放制剂正在开发、研究应用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就是某些特殊类型高血压可采用一些非降压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长效硝酸酯类能选择性地作用于大动脉,改善大动脉顺应性,降低脉压而不降低舒张压,适宜于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在伴胰岛素抵抗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双胍类降糖药或胰岛素增敏剂联合原来的治疗方案能显著降低血压提高疗效:在妇女绝经后的高血压患者,雌激素替代治疗能有效地降低24小时血压,并恢复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治疗方案有可能成为一种个体化的临床治疗途径。
信息速递
福建确诊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