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

第1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大和全国、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促进我区新时期人才工作的开展,经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对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人才工作中的职责作如下分工:

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

1、按照区委、区政府对人才工作的要求,协同有关部门开展综合性的调查研究,组织专家咨询小组为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参与全区人才工作有关政策、措施的研究、制订。

2、安排需要提请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的人才工作重大事项。

3、对人才工作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及时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

区委组织部

1、负责全区人才工作的牵头抓总,承担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2、做好全区人才工作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完善人才政策和措施。

3、了解、掌握全区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重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定期向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汇报人才队伍建设中带倾向性、政策性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4、负责区“515工程”培养对象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做好选拔和推荐国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常州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区中青年拔尖人才、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的选拔、管理、奖励工作。

5、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加强高层次人才创业载体建设,为优秀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环境和发展平台;做好省“333工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的牵头协调工作。

6、组织高层次人才的学历教育、进修、送培工作,管理全区各类人才培训工作。

7、建立人才工作联系点,做好领导联系优秀人才的协调、服务工作;加强与优秀人才的联系,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人才思想政治工作和工作。

8、掌握、了解各部门人才工作情况,总结交流人才工作经验;做好全区人才工作的年度检查、考核及总结工作。

区委宣传部

1、负责会同有关单位做好全区人才工作的宣传工作,制定全区人才工作的年度宣传计划并组织新闻媒体实施。

2、掌握宣传、新闻出版、文化艺术、社会科学领域人才队伍的情况,研究提出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政策措施,为“三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3、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各类人才自觉投身于经济建设主战场。

区委统战部

1、讨论有关党外人才工作参与制订有关党外人才政策。

2、注意物色、培养、选拔党外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人才,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推荐。协同组织人事部门做好管理工作。

3、与党外人才加强联系,了解和研究党外人才的思想动态,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4、宣传、贯彻党的人才政策,总结交流经验,调动党外人才的积极性。

区发展计划局

1、将人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参与制订人才规划和人才工作目标。

2、协同做好人才工作目标的落实、检查工作。

区经济贸易局

1、了解、掌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提出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2、探索企业家成长规律,研究建立各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机制。

3、组织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参加进修培训,组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技术开发、推广、服务、引进及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活动,提高企业技术与管理人才的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

4、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为企业引进人才和智力的牵线搭桥工作。

区科技局

1、负责全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工作。研究提出有利于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政策措施。

2、加强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产学研联合,创新科技经济对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大力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

3、组织全区科技人员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服务、引进、合作,协助组织科技人员参与全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的研究、论证、咨询等活动。

4、协同区委人才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等优秀人才的推荐、评选、奖励工作。

5、利用科技三项经费,鼓励、引导科技人才开展重点科研、技改活动,做好有关科技业务培训等工作。

区教育局

1、负责做好教育系统人才工作,制定加强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

2、着眼**经济建设需要,深化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改革,建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

3、加强继续教育和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积极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

4、实行高水平的九年义务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工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区财政局

1、负责安排、核拨人才工作经费。

2、参与制定、完善有关人才待遇的规定、办法。

区人事局

1、做好全区人才资源开发的调查研究工作,了解掌握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2、研究制定有利于培养、吸引、激励人才的有关政策,做好政策的落实工作,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科学化的人事管理制度。

4、加强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抓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报和运行工作,积极筹建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

5、畅通人才引进渠道,大力引进本区发展急需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各类紧缺人才;大力引进为我区提供智力技术服务的各类柔性流动人才。

6、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加快人才市场建设,拓宽人才服务领域,完善人才服务功能,为用人单位择人和各类人才择业、交流、创业提供优质服务,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7、做好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工作和继续教育工作。

8、做好国家、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市、区两级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工作。

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1、做好中级、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研究制定加快中、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办法、措施。

2、推行技能人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进技师考评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统一标准、自主申报、社会考核、企业聘用的技能人才成长机制。

3、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人才工资待遇、保险等方面的办法和措施。

4、完善劳动力市场,做好就业指导教育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区文化局

1、负责做好文化系统人才工作,研究制定加强文化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

2、加大文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建设一支以中青年为主、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文艺队伍。

3、贯彻“双百”方针,围绕“五个一”工程,突出时代主旋律,鼓励文艺专业人才积极创作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高度统一的精品佳作。

区卫生局

1、负责做好卫生系统人才工作,研究制定加强卫生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

2、做好卫生系统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工作,调动卫生系统人才积极性,促进全区卫生事业发展。

3、参与做好人才的医疗待遇、卫生服务等工作。

区科协

1、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科技人员进行决策咨询、科技咨询活动和开展科学技术知识普及、推广工作,组织科技群众团体、科技学术团体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2、负责会同有关部门评选、表彰、宣传优秀科普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宣传科技人员先进事迹,举荐优秀科技人才。

3、组织科技人员开展学术交流、继续教育等活动,举办多形式的讲座、报告会、培训班等,提高全区科技人员的学术水平。

4、多形式、多渠道倾听科技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反映并协同解决科技人员的实际困难。

区侨联

1、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吸引海外人才的政策、措施。

2、加强与**籍海外优秀人才的联系,向他们宣传**的人才政策,鼓励他们以多种形式到**创业、献智。

3、做好有关海外人才服务工作。

第2篇

【关键词】高校;人才;引进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一个主基地,也是全国科研工作的一个主战场,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1为什么高校要引进人才

1.1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高校作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主要基地,是否有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和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学术带头人作后盾,将决定能否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中去的高智能的创新人才。

1.2高校是国家科研工作的一个主战场。据有关统计,迄今为止,在美国足以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研成果中,70%诞生于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承担了约1/4的国家项目,1/3的“863”、“973”项目,60%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这说明我国高校已成为国家科研工作的一个主战场。当前,无论是国际上经济、政治、军事竞争,还是国内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以及类似于非典疫情这样的突发事件,都对高校的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要具备高水平研究能力,就必须要有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1.3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龙头,是高校建设的核心,要使高校的学科建设更上一个台阶,要使学科创新发展取得前沿突破,必须要有拔尖创新人才。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进行了合并重组,合并后的学校规模大、学科多,要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果,要进一步提高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要使交叉学科迅速兴起,必须进一步加强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特别是一些新兴学科,要带动这些学科的发展,更需要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2高校引进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引进的主要途径是招聘应届毕业博士生、博士后出站人员、留学回国人员和从外单位调入。很多高校为争创一流大学纷纷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吸引了不少优秀人才。但应该看到,尽管学校动用了大量财力、物力,一般高校对于优秀人才的引进,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引进仍存在难度。高校的人才引进工程是持久的,高校必须不断建立适应形势的人才引进机制,必须重视录用本校博士后流动站出站人员,和本校出国留学人员等就地取材工作。

2.1从博士后出站人员中引进拔尖创新人才

近20年来,我国的博士后制度不断完善并取得了很大发展,出站博士后已成为高校引进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来源。特别是从本校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留用的博士后,因为流动站对其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创新精神以及人品、思想等综合素质都有比较透彻的了解,所以结合进站时的遴选,实际上是经过二次遴选的优秀人才。

2.2从留学回国人员中引进拔尖创新人才

众所周知,留学回国人员这一群体已在我国的科学研究、经济建设等领域做出了很大贡献。优秀回国留学人员对于抬高学术起点、提高科研能力、推动学科建设、繁荣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科研教学骨干中留学回国人员占有很大比例,很多都是从本校出去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目前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年龄大都处于年富力强阶段,出国前绝大多数在高等院校工作或学习,业务能力一般很强,很多留学人员思想上都有着与老一辈科学家相同的历史责任感,有着学成回国、报效祖国的思想。

2.3建立有效机制,吸引拔尖创新人才

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和采用灵活的政策,是吸引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当前许多高校十分重视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加大对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不断拓宽引进形式,除通过一般的人事调动途径将优秀人才引进外,还通过设置“特聘教授”岗位等引进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加盟,人才引进工程进行地如火如荼。

3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工作,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3.1认清人才流动特点,全方位吸引优秀人才

随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上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中国是在世界高新技术人才普遍短缺、需求高涨的特殊国际背景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入世后将有更多的外资企业和机构进入中国,不可避免地面临国际人才竞争的挑战。此外,人们所有制观念在进一步淡化,大部分人择业看重的是经济收入和个人发展空间,实际上这代表了当前人才流动的方向,包括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人才引进工作要适应当前人才市场的发展,要认清当前人才流动的特点,积极参与高级人才竞争。应该看到高校的优势在于有高水平的教授、浓厚的学术氛围、良好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在于有很多优秀人才看重的是今后成才的条件和进一步发展的道路,对于优秀人才高校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高校在筑巢引凤的同时,要加大广泛宣传,搭桥牵线力度,全方位吸引和引进优秀毕业研究生、出国留学人员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等。

3.2要进一步加强对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与管理

随着博士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招收人数的大量增加,加上管理力量的不足和某些流动站管理经验的缺乏等原因,在出站博士后中出类拔萃的人员与过去相比有所下降。此外,随着人才市场的发展,博士后的待遇优势已逐步减弱或消失,博士后流动站没有像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那样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博士后招收质量受到影响。

博士后招收质量和在流动站期间的工作状况,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引进。高校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强对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要看到高校科研环境的优势,同时对博士后的待遇作适当的调整提高,吸引优秀博士进流动站。博士后流动站对优秀生源仍需加强遴选,严格审查博士后期间的工作计划或研究课题,为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前提条件。要加强对博士后的管理,特别要制定简宜易行、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重点要做好博士后的中期考核和出站考核,建造成才氛围。

3.3要进一步从国外或留学回国人员中引进优秀人才

目前,我国优秀出国留学人员中很大部分还在国外,特别是从名牌大学出去的留学生。

高校要加强对留学人员的相互沟通,特别是本校出去的留学人员,可通过出国考察、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联系,尽可能使在国外工作的留学人员了解国内特别是高校对留学回国人员具体政策,同时也要充分了解留学人员目前存在的各种思想,积极做好出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和为国服务的思想工作。对从本校出国的留学人员,建立优秀人才库,及时搜集、跟踪尖子人才情况,定期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对于引进的拔尖人才要给他们提供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优先提供科研经费,根据实际水平评定职称,优先解决住房及家属就业、孩子入学等问题,考虑并设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于在国外的留学人员更要采用灵活的机制,形式多样地引进方法。

3.4要严把引进关,着眼于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高校人才引进工作要着眼于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严把引进关。要讲质量,不要华而不实,否则不仅会给学校的财力和物力带来巨大浪费,而且会严重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必须考虑引进人员的综合素质,看其学历、学位、职称、年龄的同时,更要看其实质,如其科研能力、文章发表等情况。要对其调动材料深入考察,必要时要进行面试,不能以一般表面调动材料如档案、本人自荐材料等为依据,就进行调动。对回国人员的材料更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调查核实。在考察中,要重视对学科和学校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有潜力的优秀年轻人才,不论其资历高低。可以考虑,建立类似于博士后流动站的流动机制:经过严格考察的引进人员,到校后经两年的工作再决定去留。这样对引进人员有了实际考察的时间、距离和空间,从而有了质量保证。

3.5要重视对引进人员的培养和使用,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重视对引进人员的培养和使用是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经过严格考察而引进的优秀人员,在各方面都具有良好素质,学校要着力营造一个让他们安心工作的环境,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切实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竞争机制,尽快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一个拔尖创新人才是不拘泥于无挑战性或工作环境不和谐的岗位,因此学校在积极为引进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教学条件和生活上关心照顾外,对有突出成绩的,要大胆使用和积极培养,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委以重任,他们中的大多数将会较快地脱颖而出,成为学科、学术带头人,或教学科研中的中坚骨干。

【参考文献】

[1]张玲.对加强高等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4,(8).

[2]杨叔子,菁菁者莪.教师为本[J].高等教育研究,2004,(2).

[3]蒋伟.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建设现状及改革对策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3).

[4]王俊丰.高校师资管理中激励理论的运用[J].黑龙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5]王金国.试论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6]张楚廷.以人为本与教育学改造[J].高等教育研究,2004,(5).

[7]赵敏.论教师聘任制与人本管理思想的结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4,(4).

[8]邵守先,山鸣峰.高等学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J].江苏高教,2004,(2).

[9]华东师范大学.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3).

第3篇

一、**市人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

)**市人才现状 人才总量中妇女6350人,占人才总量的54.4%;同比2000年增长1.32倍,少数民族专业人才891人(其中哈萨克族493人)占人才总量的8.4%,同比2000年增长1.83倍。 人才资源主要分布情况是:党政机关1011人,占人才总量的8.7%;事业单位2630人,占人才总量的22.5%;国有企业(含控股)1789人,占人才总量的15.3%;非公有制企业6243人,占人才总量的53.5%。

(二)存在的问题

**市人才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在推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市的人才状况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自治区经济大发展的要求相比,无论在素质上、数量上、结构层次上,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是: 2、人才流失的趋势在加大。由于客观条件和体制上的原因,我市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人才外流。就以教育系统为例,近三年里,由于教师待遇低,后顾之忧得不到解决,一些高素质的教学骨干,业务精英另投他处,严重的影响了我市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随着沿海地区和疆内其他县市甚至**市周边地区经济不断发展对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长,我市面临人才短缺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3、人才资源在行业分布、层次分布方面不合理。目前专业技术人员在教育、文化、卫生和党政群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约占人才总量的65%,在物质生产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35%。这与我市实现工业强市、商贸富市发展战略极不协调。

专业构成上,经济管理、党政管理、财务会计等专业人才多,甚至有相对过剩的现象,而较高层次的化学工程、机械制造、仪器加工储藏、果蔬保鲜、纺织、生物工程等专业人才少,非公经济单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不足职工总数的10%,已成为制约我市非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4、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和政策不完善

目前我市引进人才的政策办法,仍然是十几年前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引进人才的政策办法,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已不适应新时代、新形势需要,而**各地却纷纷出台了相应的吸引人才的政策和办法。以米泉市为例,该市近年来就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人事人才有关政策,并且每年拿出专项资金重奖各行各业工作业绩突出、贡献巨大的优秀拔尖人才,对成绩突出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都给予了政府特殊津贴或奖励,使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有效地促进了本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几点建议

针对我市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供市委、政府决策参考。

(一)设立**市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并制定相应管理办法。

人才发展专项基金由市财政拨款设立,在市财政局设专户存储,每年拨款数量由市财政、人事部门共同测算后报市政府确定。

人才发展

专项基金主要用途是:资助市统一安排的优秀人才境内外学术交流和业务培训;奖励为**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安家补贴和工资外津贴;用于引进优秀人才的其他支出。

(二)制定有利于**市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各项制度

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已上报了《**市人才资源开发“十一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草案提纲)《**市引进和开发人才工作实施办法》、《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实施办法》,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尽快批准执行;进一步制定《**市拔尖人才管理办法》、《**市优秀人才奖励试行办法》、《**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暂

行办法》、《**市优秀企业家管理办法》、《**市鼓励和引进人才暂行办法》等优惠政策。

政府应每年拿出专项资金重奖各行各业工作业绩突出、贡献巨大的优秀拔尖人才,对重大项目中出类拔萃,成绩突出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给予政府特殊津贴或奖励,以推动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把引进人才和现有人才的培养、开发并重考虑,重点抓好四支队伍的培养

一是抓好公务员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积极争取自治区行政学院较高级别公务员培训名额,选拨一定数量的公务员到区内外或行政学院参加对口业务学习,依托市行政学校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公务员参加公务员知识更新和专门业务培训。

二是抓好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引进和培养。重点引进和培养高新技术、实用技术和复合型人才,实行业绩与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评选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等制度挂钩。

根据需要,适时组织有关企业到全国各地大专院校和科研所引进人才。同时,要充分发挥我市职业中专的作用,为企业所需定向培训专业技术人才。

选派一定数量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到区外名牌大学、科研机构深造,培养一定数量能进入自治州技术领域的带头人和活跃于市、乡的技术带头人。

三是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养。针对**市缺少懂经营、善管理、能促销的企业管理人才的现状,选拨一定数量的企业管理人员到内地高等院校、自治区高等院校学习企业管理。同时,市人事劳动部门与驻市院校也可以联合培养一定数量的企业管理人才。

四是抓好农牧区人才队伍培养。与农业院校联合培养农牧生产一线的“土专家”、“田秀才”,对具有真才实学的乡土人才按条件评定农牧民技术职称。

(四)坚持营造良好办学环境,充分发挥基础教育潜力。

我市虽具有一定基础教育的潜力,但这一优势正面临着挑战。随着教育竞争的日趋激烈,按照**市政协2005年工作计划,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就**市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管理方面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先后召开了由**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教育局、广播电视局、市人才交流中心、市工商联领导参加的人才工作座谈会,并赴**市、米泉市进行考察学习,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人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市人才现状 人才总量中妇女6350人,占人才总量的54.4%;同比2000年增长1.32倍,少数民族专业人才891人(其中哈萨克族493人)占人才总量的8.4%,同比2000年增长1.83倍。 人才资源主要分布情况是:党政机关1011人,占人才总量的8.7%;事业单位2630人,占人才总量的22.5%;国有企业(含控股)1789人,占人才总量的15.3%;非公有制企业6243人,占人才总量的53.5%。

(二)存在的问题

**市人才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在推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市的人才状况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自治区经济大发展的要求相比,无论在素质上、数量上、结构层次上,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是: 2、人才流失的趋势在加大。由于客观条件和体制上的原因,我市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人才外流。就以教育系统为例,近三年里,由于教师待遇低,后顾之忧得不到解决,一些高素质的教学骨干,业务精英另投他处,严重的影响了我市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随着沿海地区和疆内其他县市甚至**市周边地区经济不断发展对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长,我市面临人才短缺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3、人才资源在行业分布、层次分布方面不合理。目前专业技术人员在教育、文化、卫生和党政群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约占人才总量的65%,在物质生产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35%。这与我市实现工业强市、商贸富市发展战略极不协调。

专业构成上,经济管理、党政管理、财务会计等专业人才多,甚至有相对过剩的现象,而较高层次的化学工程、机械制造、仪器加工储藏、果蔬保鲜、纺织、生物工程等专业人才少,非公经济单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不足职工总数的10%,已成为制约我市非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4、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和政策不完善

目前我市引进人才的政策办法,仍然是十几年前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引进人才的政策办法,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已不适应新时代、新形势需要,而**各地却纷纷出台了相应的吸引人才的政策和办法。以米泉市为例,该市近年来就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人事人才有关政策,并且每年拿出专项资金重奖各行各业工作业绩突出、贡献巨大的优秀拔尖人才,对成绩突出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都给予了政府特殊津贴或奖励,使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有效地促进了本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5、用人机制不够完 二、几点建议

针对我市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供市委、政府决策参考。

(一)设立**市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并制定相应管理办法。

人才发展专项基金由市财政拨款设立,在市财政局设专户存储,每年拨款数量由市财政、人事部门共同测算后报市政府确定。

人才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途是:资助市统一安排的优秀人才境内外学术交流和业务培训;奖励为**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安家补贴和工资外津贴;用于引进优秀人才的其他支出。

(二)制定有利于**市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各项制度

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已上报了《**市人才资源开发“十一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草案提纲)《**市引进和开发人才工作实施办法》、《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实施办法》,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尽快批准执行;进一步制定《**市拔尖人才管理办法》、《**市优秀人才奖励试行办法》、《**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暂行办法》、《**市优秀企业家管理办法》、《**市鼓励和引进人才暂行办法》等优惠政策。

政府应每年拿出专项资金重奖各行各业工作业绩突出、贡献巨大的优秀拔尖人才,对重大项目中出类拔萃,成绩突出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给予政府特殊津贴或奖励,以推动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把引进人才和现有人才的培养、开发并重考虑,重点抓好四支队伍的培养

一是抓好公务员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积极争取自治区行政学院较高级别公务员培训名额,选拨一定数量的公务员到区内外或行政学院参加对口业务学习,依托市行政学校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公务员参加公务员知识更新和专门业务培训。

二是抓好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引进和培养。重点引进和培养高新技术、实用技术和复合型人才,实行业绩与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评选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等制度挂钩。

根据需要,适时组织有关企业到全国各地大专院校和科研所引进人才。同时,要充分发挥我市职业中专的作用,为企业所需定向培训专业技术人才。

选派一定数量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到区外名牌大学、科研机构深造,培养一定数量能进入自治州技术领域的带头人和活跃于市、乡的技术带头人。

三是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养。针对**市缺少懂经营、善管理、能促销的企业管理人才的现状,选拨一定数量的企业管理人员到内地高等院校、自治区高等院校学习企业管理。同时,市人事劳动部门与驻市院校也可以联合培养一定数量的企业管理人才。

四是抓好农牧区人才队伍培养。与农业院校联合培养农牧生产一线的“土专家”、“田秀才”,对具有真才实学的乡土人才按条件评定农牧民技术职称。

(四)坚持营造良好办学环境,充分发挥基础教育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