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医院奖惩制度范文

医院奖惩制度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医院奖惩制度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医院奖惩制度

第1篇

一奖励制度:

1助人为乐,在社会上受到好评,为医院赢得荣誉。

2见义勇为,为保护医院财产,病区安全及患者安全做出贡献。

3服务态度好,经常受到患者,家属,周围同志和领导的好评。

4及时发现问题,有效的杜绝差错,事故,护理并发症及护理纠纷的发生。

5带病坚持工作,主动加班加点,积极想办法为患者解决实际困难。

6每个季度或全年全勤。

7为医院或科室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并采纳后产生一定的效果的。

8无院内感染发生,医疗废物管理规范。

9每个月或每年评比“星级”护士,优秀护士,并给予较高的荣誉和物质奖励,

10每年在正式期刊,报纸上发表专业文章,积极参与科研,著书成绩显著。

二惩罚制度:

1违反护士仪表规范的。

2上班浓妆艳抹,佩戴醒目首饰的。

3在病房中扎堆聊天,大声说笑,工作时间干私活的迟到,早退,无故不按时交接班的。

4穿工作服外出的。

5在岗期间医疗废物不分类,混放的。

6由于工作疏忽,责任心不强,发生护理差错,纠纷,护理并发症,对意外事故或重大事件未及时报告的。

7未经许可在工作时间内擅离职守,散播错误的,恶意的信息或谣言。

8未按请假规定无故缺勤的,不服从调配的。

第2篇

论文摘要:奖励与惩罚是行政管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对促进医院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具有显著的作用。然而,各个单位间对奖罚机制的运用在行管工作中存在着很大差距,一些诸如奖罚不当或不讲标准、不计效采的评先发奖,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医护员工争先创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使原有的奖励“含金量”大为降低。作者通过观察、调查、了解和总结,就当前医院奖罚机制的有关问题,论述了奖罚不当的主要表现:奖罚不当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奖罚不当造成的负面影响;正确实施奖罚措施的对策。并提出奖罚机制必须坚持五项原则,四条标准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

奖励与惩罚是现代企事业行政管理工作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激励手段。实践证明,在整个医院行政管理工作中,随着《院长目标管理责任制》、《职工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的逐步健全与完善,正确操作和实施奖罚机制,已成为各个单位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它对促进医院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然而,据调查显示,近几年来,由于奖罚不当或不讲标准、不计效果地评先发奖,不仅大大影响了有关科室、班组和个人争先创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使原有的奖励“含金量”大为降低,应有的荣誉感变成人们心中的疑惑和不屑,应有的示范作用也化为乌有,实是有悖于精神文明建设。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就奖罚不当的主要表现、产生原因、负面影响及对策谈几点粗浅看法,以与大家共同研究和探讨。

1奖罚不当的主要表现

1.1奖罚制度不完善

据笔者对6家单位调查发现,没有一家单位有完善的职工奖罚制度,3家单位仅在一些管理制度中有“视工作表现给予奖励”的笼统阐述,显然不能也完全不适应现代科学管理。如在奖金的分配上,不少单位仍然采取以考勤为主要内容的平均分配方法,解决不了“出工”与“出力”的矛盾;有的单位虽然以科室为奖金核发单位,虽然解决了科室吃单位“大锅饭”的问题,却仍然解决不了个人吃科室的“大锅饭”问题;有的单位采取了计分核奖的办法。可是由于这些单位人员结构或科室设置不合理,以及定额核算方法不完善等致使有的科室容易增收,有的科室不易增收。另外还有诸如考核办法不够科学等因素,致使在同一单位付出相同劳动代价的职工,得不到相等的奖励,使奖金分配的不合理现象很难得到解决。特别是一些行政职能科室,工作无定额,考核标准又缺乏可定量的客观尺度,造成有定额的科室奖罚分明,无定额的行政人员“早涝保收”的极不合理现象,以至于出现了许多原先为坐科室的人员要到临床第一线去,而一些临床医护人员挖空脑筋想坐办公室的不安定现象。

1.2奖罚不够分明

主要表现为该奖的不奖,该罚的不罚,或者不分青红皂白,也来个平分秋色。常常是在与科室、班组签订责任状时,把怎样进行奖罚兑现条款说得头头是道,致使许多科室、班组开始有些喘不过气来,可时间一过又来个急转弯,让人又成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例如,年终评奖时,不间这个科室、班组年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一律照样下发20%的先进指标,免得分出个你高他低,影响情绪。而到了下边,科室班组的领导为图省事,怕麻烦、得罪人,干脆“删繁就简”轮流做先进,使得有些被轮流坐上“先进”的一上光荣榜,还出现过真正够格当先进人员要求不上光荣榜的事。

1.3奖罚不够严肃、严格

这主要表现在有极少数单位在实施奖罚时太轻率,动不动就罚、就惩,好像不奖不罚就没有“杀手钢”了;有些单位则把奖罚面搞得太宽,次数太多,奖励有月奖、季奖、半年奖、年度奖、竞赛活动奖、科研奖、单项奖等等。惩罚的有:除了违犯院规院纪的以外还有如延误承诺的、协调不好的、卫生不达标的、无故不参加学习的等等,五花八门,凡事都有奖罚。可就在这也奖,那也奖,这也罚,那也罚的同时,医院整体工作仍无大的起色,常常使医院内部发生一些本不该发生的问题,处境尴尬,十分被动。

1.4领导层获奖过多

调查发现,在每项奖励中,班组、科室、院级领导所占比例占整个年度奖励的90%以上。也就是说,所有的奖励几乎全奖给了大小干部。评奖时,总是把头头们作为第一人选,一人发言,大家附和,其实很少有人说的是真话。这里不是说干部就不能获奖,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比如,一个职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超过本职工作范畴且有利于人民和集体利益的事,则该职工就应该奖励。而作为一个科长、院长,自我工作非常出色或几乎完善,但科室、整个单位或分管部门的工作成绩一般,奖励也就失去了意义。

2奖罚不当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2.1领导干部思想方法片面,主观因素干扰严重

主要表现为有的领导以为奖得越多,成绩就越大,医院工作就越好;有的则认为罚得越多,管理就越严格。常常以奖罚论是非,在实施奖罚过程中,不能全面地从勤、绩、德、能等多方面综合评定,总是受他们自身经验、智能、情绪、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或是掺人一些亲疏好恶和主观爱憎等因素。再有者,有些领导特权思想严重,习惯于个人说了算,不按组织原则办事,不经集体讨论研究全凭个人意愿决定奖惩。

2.2管理教育虎头蛇尾,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

一些领导干部常常借故工作忙,单纯依赖奖罚,有的会议一开,任务一布置,好像就万事大吉了,最后用奖罚来吓唬人,忽视了日常的管理工作,忽视做深人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的遇到问题绕道走,怕得罪人,碰到钉子怕戳手,不敢面对现实,为自己留下后路,不是脚踏实地地去解决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而是在不同场合宣布一下,奖罚了事,结果奖也奖了,罚也罚了,可问题依然存在。

2.3工作不实不强,优劣心中无数

有的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忙在嘴上,动在会上,写在纸上,浮在面上,类似葫芦掉下井,看上去落实下去了,但实际上没有沉下底,差在何处,摸不到点子上。有的检查考核,做做形式,看看样子,不按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审核打分,你好、我好、大家好,只要不给领导出难题就好。

2.4奖励也爱搞综合平衡,照顾方方面面

特别是奖,这个科室有的,那个科没有不行,职工有了,干部没有不行。团员有了,党员没有不行,结果是这里出一个,那里冒一个,不管三七二十一,发奖总比惩罚来得容易,皆大欢喜。

2.5不正之风渗入奖罚体系

有些领导把奖励当礼品做人情,工作好坏,成绩大小不要紧,只要关系好,照样榜上有名;有的把惩罚当小鞋给人穿,只要你“目中无人”他就叫你面子难看。有的不是把功夫下在工作上、学习上、科研上,而是下在应付检查考核上,下在弄虚作假上,下在了阿谈奉承上。

3奖罚不当造成的负面影响

综上奖罚不当的表现和原因,结合当前医院现实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3.1不利于调动医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任何一种积极性都是基于一定的内外条件而形成和发挥的。假定我们的奖励工作不严明,干多干少,或是干不干的都一个样,谁还能抢着去干呢?因此奖罚不明就会严重挫伤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

3.2不利于医疗工作深入细致地延续开展

奖罚不明或乱奖乱罚,就发挥不了现代管理中的激励、制约机制的作用,先进不再先进,后进不想赶先进,工作就不会有朝气,奖罚也就不会有理想的效果,就更谈不上会有新的突破和发展。间的差距,消除不公平的感觉,满怀信心地投人工作。

3.3不利于树立“模范、先进”的表率作用

奖罚工作搞得不严肃、轻率、庸俗,就会大大削弱人们对模范、先进的敬重。一方面会使人们越来越对奖罚工作感到无所谓;另一方面各种矛盾和一些消极因素也随之发生,什么事都得被奖励的人去干;再一方面有些单位,只图省事或怕得罪人,则光奖不罚,使应承担的责任人受不到应有的追究和处罚。久而久之,奖罚工作,就失去了严肃性,从而也失去了权威性。

3.4不利于弘扬正气、制止王风

医院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人员都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如果奖罚不当,势必导致先进的感不到光荣,落后的感不到羞辱,给行政管理工作带来被动,也可使极少数思想腐败分子钻空子。只有严格奖罚,赏罚分明,激励与制约恰到好处,正气才能得到弘扬,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调动和发挥出来。诸如“收红包”、“假医济私”、“以医谋私”等不正之风才能得到遏制,那些工作措施不落实的科室和责任人也才会扎实整改,迎头赶上。

4正确实施奖罚措施的对策

奖励与惩罚是管理人员全面落实目标管理,完成医院内各项工作任务,充分调动医护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一种有力手段,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因此,医院管理者在使用奖罚措施的方法上,必须力求公平、公正的心理;以充分发挥奖罚的管理效能。

4.1必须坚持奖罚原则

一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是正确实施和操作奖罚的基础,是充分发挥其激励先进、督促后进的前提,要把实事求是原则始终贯穿到奖罚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二是民主公开的原则。奖惩必须公开进行,增加其透明度,且评出的先进能与管理者、职工心理相容,达到奖励先进,带动一般的目的,必要时应登报、广播、上宜传专栏,以扩大教育面。

三是积极稳妥的原则。实施奖励措施,应采取群众评选,领导培养的办法,既要积极主动,大胆操作,又要核准查实,慎重进行,确保达到奖罚一个、震动一片、促进全面的效果。

四是全面衡量,轻重相应的原则。要认真看待奖罚措施的典型性、严肃性,奖罚的对象必须是正反两方面的突出典型,且还须根据其工作成绩的大小与造成的不良后果的程度,决定奖罚的方式,偏轻或偏重都将发挥不了奖罚应有的效果。

五是坚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正面的典型是时代宝贵的精神财富,能达到示范作用。在奖励时,应摆正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的关系,坚持政治上与生活上关心并举,注重净化激励意识,优化激励环境,强化精神支柱的作用。

4.2制定科学的奖励标准

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只有标准科学、合理,奖励才能以功论赏,按绩给奖,具体应包涵以下几个方面:

4.2.1奖罚标准应有较高的效价

在制定奖励标准时应能够让职工明确:达到奖励标准所获得的奖励,是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所产生的效价,并能使其发现自我价值,从而产生对完成目标责任强大的吸引力,如果达到目标后,收效甚微,这个标准就不能吸引和鼓励大家为之奋斗。

4.2.2奖罚标准必须明确具体

奖罚标准要求有具体的数量和质量指标。能够定量的指标都应该定量,不容易定量的可采取定时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办法,切实不能定量的,也应该具体明确,能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从而拉开功绩的差距,激励先进。

4.2.3标准要认真研讨成功概率

具体地讲就是标准的制定要从本单位、本行业的实际需求出发。不宜太高,也不宜太低,过高了使人望而生畏,不敢攀登,太低了,人人都能轻而易举获得,起不到奖励的作用。实际标准应定在能使本单位具有中上等水平的同志通过不懈的努力,可以达到或超过为理想标准,这样,大家才能有信心,有干劲,加倍努力地去完成。

4.2.4注重标准的相对稳定

在制定标准时一定要根据各项工作的不同性质、范畴,深思熟虑,反复论证,确定公布。切不可因为达到奖励标准的人多了,就认为标准低了或重新盲目地提高标准,或是拖延奖励的兑现。所确定的标准必须在一定时期内稳定,即使确有修改的必要也应该在兑现后,经职代会提案与执行者协商修订,以增强职工对管理者的信任和能力的认定。

第3篇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特制定责任书,要求每一位医务人员必须掌握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有关内容并遵照执行。

1.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

2.科室应建立医院感染责任制,明确每个医务工作者包括卫生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它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3.医务人员应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要求。

4.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的每项操作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范,执行无菌操作,无菌操作时,应当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手套。

5.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人一巾一带一用一灭菌。

6.工作人员必须在检查和治疗每一个病人前后,均要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按照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和手消毒,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及时更换手套并洗手或手消毒。

7.病室保持通风、整洁,地面、桌面每日进行清洁,必要时消毒。

8.诊疗床、换药床应每日进行消毒,床单每天更换,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

9.各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遵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

10.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技术规范,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主动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11.发现病人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以上条例望科室认真遵守,如有违反,发生医院感染后果将由科室及相关责任人自行承担,并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院感染管理科的相关制度和考核条例进行处罚。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

城区医院感染管理科:科主任:

护士长:

日期:

医院感染管理奖惩制度一、奖励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认真,各项医院感染控制措施落实到位,完成下列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要求的给予奖励(奖励金额50~500元,具体奖励方法见详细方案)。

1、认真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严格按规范进行操作,医院感染病例24小时之内报院感科,无漏报。

2、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手卫生依从性≥95%,正确洗手率≥95%。

3、配合院感科进行每年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现患率<10﹪。外科清洁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率<0.5﹪。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样本送检率≥30%,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4、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研究本科室消毒隔离、医院感染控制、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等工作,有记录。每月对本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自查(内容:无菌技术操作、手卫生、院感病例漏报、医疗废物分类、环境卫生等),有记录。

5、监控医师每周检查医院感染病例漏报情况;监测护士每周检查各种感染管理登记本,

要求登记和监测项目齐全、合格、有效。

6、医疗废物管理按医院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措施》执行,符合要求。

二、罚则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出现下列问题,作为质控考核扣分依据,根据医院相关规定给予经济处罚(扣款50~500元,具体奖励方法见详细方案。)

1、医院感染病例每漏报1例扣个人奖金50元。

2、按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要求,出现多重耐药菌不报告或不采取相应措施的;使用抗菌药物前不留标本送检。

3、感染管理小组不能发挥监、控、管作用:每周不做院感质控自查、每月不进行院感内容知识学习、每季不开会讨论总结本科室院感管理问题的。(查记录)

4、未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洗手方法不正确的。

5、 医疗废物分类不清、利器盒复用或对利器不采取防损伤措施以及因此造成保洁员利器损伤的。

6、病区卫生差(监管不到位)。

7、医生进行外科换药时不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

第4篇

四(2)班 欧阳嘉荣

和诸葛亮学智慧——读《三国演义》有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看这词就知道是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

它讲述的是东汉末年蜀、魏、吴三国之间的事。书上一共有39个故事。其中有3个故事我很感兴趣分别是:孔明草船巧借箭、空城巧计退仲达和死孔明吓活仲达。诸葛亮的智慧让我佩服,使我钦佩。

孔明草船巧借箭主要讲了:周瑜妒忌诸葛亮聪明,甚至想除掉他。但必须要找一个好借口才可以。他想了很长时间,于是他请来诸葛亮说:“我们和操曹的水战马上就要开始了,在水中弓箭是最厉害的武器,可我们的箭不够,你十天之内要造出十万支箭,不然就要斩首。”诸葛亮告诉他三天就可以了。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二十条船,又让士兵在每条船上扎了多个稻草人在船的两边。第三天晚上雾很大,诸葛亮让二十条船向北岸曹军的营地划去,接近操营时诸葛亮让士兵擂响战鼓,曹操以为周瑜来了,可雾大看不清,他就让士兵射箭。不一会稻草人的身上就有了很多箭,远远不止十万支。我真佩服诸葛亮,他知天文地理,能把这些运用到在现实中。

空城巧计退仲达主要讲了:诸葛亮下令全军退回汉中。然后带着五千士兵来西城搬草粮。可刚到西城,司马懿领了十五万大军进攻西城!诸葛亮登上城楼,看见魏军往西城杀来,他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让把城门全打开,每个城门前要有二十个士兵扫地。他带了两个童子上楼悠闲自得的弹琴,司马懿来到城下看见诸葛亮在城上弹琴,自己来了也没反应,他深知诸葛亮行事谨慎,认为城里有埋伏:“让我进去,我才不上当呢!”于是他带着军队退了回去。看见魏军走了,诸葛亮终于舒了一口气。这点我们要向诸葛亮学习遇事不惊慌。

死孔明吓活仲达主要讲了: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听说后,高兴极了,急忙带着军队追杀蜀军。魏军刚进入蜀军的营地,就听见四周一阵鼓声,蜀军把魏军包围了。司马懿惊慌是错时看见“诸葛亮来了”。司马懿吓惨了,原来诸葛亮没死,又中了他的计。他赶紧跑出了蜀军的包围圈,逃走了。其实一切都是诸葛亮生前的计策,刚才的诸葛亮是木头做的。所以说诸葛亮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死诸葛吓跑活仲达,一直传到今天。死人用生前的智慧吓跑了活人,太了不起了!

第5篇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降钙素原; BISAP评分; CT严重程度指数

中图分类号 R65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6-0008-03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C-reactive protein(CRP),D-dimer and procalcitonin in evaluating severity of acute pancreatitis(AP).Method:The data from 156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who admitted in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were collected,including 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 group(n=81),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 group(n=39) and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 group(n=36).The levels of serum C-reactive protein,D-dimer and procalcitonin were measured,the scores of BISAP and CTSI were obtained.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serum C-reactive protein,D-dimer,procalcitonin and BISAP scores,CTSI scores were analyzed.Result:The levels of serum C-reactive protein,D-dimer and procalcitonin were all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different groups(P

【Key words】 Acute pancreatitis; C-reactive protein; D-dimer; Procalcitonin; BISAP scoring system; CT severity index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临床常见急腹症,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迅速,常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发症多、死亡率高[1]。早期评估及预测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对指导治疗、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CRP作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可反映胰腺组织的损伤及坏死程度,D-二聚体是机体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可提示胰腺微循环障碍,降钙素原(PCT)能反映机体的炎症状态,是早期预测AP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2-3]。本研究通过联合检测血清CRP、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水平,探讨其在评估急性胰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AP患者156例,按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进行诊断及分级[4]。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81例,其中男45例,女36例,平均年龄(46.63±11.96)岁;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39例,其中男22例,女17例,平均年龄(50.67±14.37)岁;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龄(52.50±14.06)岁。三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入院24 h内采取静脉血检测血清CRP、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水平,血清CRP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采用磁珠法测定,PCT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记录入院24 h内的血尿素氮、受损的精神状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年龄、胸腔积液5个指标,进行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5]。入院72 h内完成腹部增强CT检查,进行CT严重程度指数(CTSI)评分[6]。分析血清CRP、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与BISAP评分、CTS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多重比较采用SNK法;相关性分析采用非参数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

2 结果

2.1 三组血清CRP、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水平比较

SAP组的血清CRP、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MSAP组(P

2.2 三组BISAP、CTSI评分比较

SAP组的BISAP、CTSI评分明显高于MSAP组(P

2.3 血清CRP、D-二聚体、降钙素原与BISAP评分的相关性

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血清CRP、D-二聚体、降钙素原水平均与BISAP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47、0.743、0.663,P

2.4 血清CRP、D-二聚体、降钙素原与CTSI评分的相关性

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血清CRP、D-二聚体、降钙素原水平均与CTSI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03、0.682、0.709,P

3 讨论

CRP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参与体内各种炎症及免疫反应,可作为全身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国内外研究表明,急性胰腺炎可导致血中CRP显著升高,CRP水平可预测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7-8]。通常将血CRP≥150 mg/L作为SAP发生的重要预测因子,其预测SAP的敏感性为80%~86%,特异性为61%~84%[9-10]。本研究纳入1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24 h内检测血清CRP值,发现各组CRP值各不相同,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CRP值明显升高,SAP组>MSAP组>MAP组,表明血清CRP能早期预测急性胰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

胰腺微循环障碍、凝血及纤溶系统紊乱在SAP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血清D-二聚体是机体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通过监测D-二聚体,判断AP患者的凝血功能,可及早发现SAP并评估其病情严重程度。崔婷婷等[11]研究发现D-二聚体含量与CTSI呈正相关,认为D-二聚体与AP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早期判断AP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本研究中,SAP组血清D-二聚体值明显高于MSAP组,MAP组血清D-二聚体值为最低,且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BISAP评分、CTSI评分均呈正相关,提示血清D-二聚体与AP严重程度明显相关。

PCT是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是降钙素的前体物质。Castelli等[12]研究表明,PCT水平与感染及脓毒症呈正相关。PCT在全身感染早期即可升高,而AP的发生发展以全身炎症为特征,因此,PCT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日益得到重视。Mofidi等[13]研究发现血PCT在预测SAP发生和胰腺感染坏死风险上具有一定价值。徐永红等[14]对154例AP患者进行研究,发现血清PCT浓度SAP组>MSAP组>MAP组,PCT诊断SAP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7.8%和87.1%,可作为早期评估AP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本研究显示,SAP组血清PCT值明显高于MSAP组,MSAP组血清PCT值高于MAP组,提示血清PCT可用于早期评估AP严重程度,这与以上报道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BISAP评分是基于病死率而建立起来的AP评分系统,能早期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及死亡的预测亦具有较高价值[15]。CTSI评分由CT分级评分与胰腺坏死评分相加而成,能较好地预测AP严重程度及预后,研究发现其反映AP严重程度的敏感度为84.6%,特异度为97.6%,阳性预测值为91.7%[16]。本研究中,血清CRP、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水平与BISAP评分、CTSI评分均呈正相关,其中CRP与BISAP评分、CTSI评分的相关系数为最高,分别为0.747和0.903,表明血清CRP、D-二聚体、降钙素原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其中CRP与AP严重程度相关性最强,因此认为,血清CRP、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对判断AP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是较为理想的早期评估AP严重程度的实验室指标。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医院员工 奖惩体系 医院管理

一、构建员工奖惩体系的意义

处于新形势下的医院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要不断提高医院自身的软硬件条件之外,还必须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院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潜在问题也变得日渐突出,而其中一些潜在的人为因素基本上是可以避免的。医院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建立健全员工奖惩制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的两个方面。

(一)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医院在开展日常管理工作时,除了要对病人进行适当的管理之外,还必须要对员工做出相应的管理。总而言之,通过对员工进行适当的组织、协调、指挥、控制,并在此基础上来进行相应的医疗服务工作,以此来达到完善医院的管理体系的目的。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员工奖惩制度,强化对员工的约束以及激励,向员工传达出明确有效的奖惩信息,以此来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并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达到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的目的。

(二)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保障

员工在医院工作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定的自身要求,其中包含了提高物质生活的需求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完善医院的员工奖惩制度,不仅可以为员工提供一条较为明确的发展通道,而且还可以让员工在明确自己在工作中的努力方向。通过建立相应的员工奖惩制度,让员工的付出能够得到医院管理层的肯定,并获得相应的回报,这就包括加薪或职位晋升。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员工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而且还可以使医院的发展始终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确保对违规违纪员工进行处罚时有章可循,防止惩处过程中的随意性以及主观性,为员工的合法利益提供基础保障。

二、构建奖惩体系的相关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医院在构建员工奖惩制度的过程中,对于惩处制度一定要尤为关注,且在制定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各条惩处制度均在法律法规的允许范围内。这既是医院进行依法管理的基本要求,又是消除劳动争议,确保医疗队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二)系统性原则

由于构建员工奖惩制度涉及到医院的所有人员以及各级管理层的切身利益,它在构建的过程中具有问题复杂、波及面较广等特点,因此,在建立健全医院员工奖惩制度的过程中就必须坚持综合平衡、整体设计的系统性原则。只有这样才可以将奖惩制度的激励以及约束作用发挥到最佳状态,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对医院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实用性原则

医院在完善或建立员工奖惩制度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方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的体现形式。同时还必须明确奖惩的具体范围、标准以及对象,保证该制度在建立后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此来实现对员工的约束以及激励。

三、构建员工奖惩体系的方案

医院在构建员工奖惩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奖惩并重的原则。在对员工进行奖励时,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将此二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在对员工进行处罚时,一定要以警戒教育为主,依法处置为辅,并根据实际情况要选择具体的处罚措施。

(一)员工奖惩体系的设计

在对员工奖惩体系进行设计时,必须要意识到奖励不等于激励,因此,只有设计出较为合理的奖励制度才有可能达到相应的激励效果。为了确保奖惩体制的合理性,就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在对员工的奖励事项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需要确保其典型性、先进性、重要性以及全局性。这样做不仅可以促进医院的改革与发展,而且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及主动性,为奖惩制度的激励效果提供基础保障。

2、结合医院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需要,设计出科学有效的奖励项目,突出重点以便于更好的为医院的发展服务。

(二)设计相应的员工惩处体系

设置惩处制度的主要目的就是强化负面考核,以此来对员工进行警示教育,让员工的行为逐渐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同样有几个方面的内容需要注意。

1、在对惩处制度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尽最大可能的将其细化,明确的告知员工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

2、在设计惩处标准时,一定要对其惩处度进行适当的控制,既要确保其具有一定的警戒作用,又必须确保其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在让员工心服口服的同时,还必须防止其力度过大而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情绪。

3、在对员工进行惩处时,一定要根据员工违纪违章的事实、情节、性质及其后果等要素来对员工进行定量、定性的处罚,同时在对员工进行处罚的过程中还必须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参考文献:

[1]蒋平,程之红,李少冬等.以公益性指标为主体 构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9):62-63

[2]夏晶.卓越绩效模式下质量行为体系的构建与实施[C].//第三届中国航天质量论坛论文集.2010:554-559

第7篇

医院管理的病案是记录病人健康状况和在疾病发生、发展、诊疗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参考、利用价值的各种诊疗资料,记录着医院的发展过程,是医院管理中最重要的信息资料,医院管理者通过病案信息分析医院现状,检查和监督全院工作,指导医院经营管理,提高医院工作效率与质量管理的科学性。

1 病案质量监控

部分青年住院医师基础训练较差,主要表现在病历书写质量上,如诊断名称术语不规范,字迹潦草无法辨认,病案首页中确诊日期、药物过敏、抢救情况、住院医师签名漏填,外部损伤和中毒原因不明,化验单不标记,病案内容记录不完整等,严重影响了病案信息的准确性和作为法律依据的可靠性,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2 病案信息利用

从完整的病案信息取得统计原始数据,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的主渠道作用。保证了统计数据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准确性。我院病案信息采用计算机录入,根据主要的统计报表:《医院住院病人疾病分类报表》、《医疗质量各项指标对比表》、《各科每月工作量统计表》、《每月医疗工作月报表》及21种监控指标等,可为医院的医疗管理及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前瞻性资料。目前病案除作为教学示范和科研的依据外,大部分用作医学论文撰写的参考资料,尤其是病案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医务人员撰写文章提供了大量的科学数据,从而使论文数据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3 讨论

3.1 建立健全病案委员会组织和各项规章制度: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除常规完善病案管理委员会职责及制度、病案工作制度、病案归档制度、病案借阅制度外,还建立了病案质量定期检查制度和奖惩制度,这样才能有章可循,才能确保病案管理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3.2 提高病案管理监控人员素质:病案室人员均参加ICD-9,ICD-10编码知识培训,提高编码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误差率。组织相关人员学习《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名称与代码标准用药指南》与《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熟练掌握病案书写规则,才能对病案的内容进行检查和监控。

3.3 抓环节质量控制,严格把关:病案管理委员会专家每月定时检查环节及终末病案,出院病历在出科前要求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护士长要分别审阅、修改、签名、登记,然后再由质控办审阅后交病案室,病案室人员编目时再进行监控,这样层层把关,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更改,使甲级病历率达90%以上,杜绝了丙级病历。

3.4 制定有效可行的奖惩制度:制定实施病案质量的奖惩办法,把病案质量的好坏与医疗质量评估、科室管理、个人业务考核、科室奖金发放、人员晋升均挂钩起来。

3.5 及时反馈信息,更改错误:每月病案质量检查情况及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及时在医院简报上通报,公布奖惩结果,并将问题反馈各科室整改,各科室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实施,最后将整改情况上报医教部备案。在每季度的委员会工作总结会上,表扬病案完成质量好的科室及个人,批评差的科室及个人,从而使病案质量不断提高。

第8篇

关键词 增收节支 公立医院 后勤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市场建设的不断深入,医院在当今社会现状下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若想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并发展,就要努力完善自身的发展路线,并适当地调整管理手段。作为保障医院日常工作顺利进行的后勤部门,在医院的发展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通过对后勤部门工作的进行改革,使得医院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顺利地改变运营方式且顺利的发展。以下简要地从增收节支的角度探讨了医院后勤部门工作的具体内容。

一、公立医院基于增收节支理念实施后勤管理的必要性

增收节支,是指增长收益,节省开支。目前,该词已经普遍适用于各单位和家庭中。家庭中的节水、节电,民众在消耗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节支就相当于增收。而除现有之外的收入也是很重要的增收,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兼职。部分公司裁掉一些能力不足的人员,并换上一些能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的人才也是如此。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很多企业也从之前的福利企业管理形式向运营型、生产型福利企业做转变。而医院也并不单单是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医院也是一种单独运营的企业。所以,对医院的后勤工作进行管理,也可以采用增收节支的理念,使医院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增加收益,在不耽误工作职能的情况下,降低成本,使利益达到最大化,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二、当前基于增收节支理念的公立医院后勤管理中存在问题

随着医改的不断进行,基础性的医疗保障措施日益完善,医疗保障的覆盖面逐步加大,需要医疗服务的患者数量也随之增加。因此,后勤机构需要面临的工作压力也是与日俱增。自从2011年以来,基础性医疗保障覆盖了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在近些年中,享受医疗保障的人数与日俱增,这种现状对目前医院的发展有着不利影响,但是对于医院既是挑战,也是发展。尽管当前的医院很多都在使用增收节支的运行理念,并取得了些许成果,但由于相关体制整体并不成熟,很多方面还有待完善。具体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后勤的成本较高,收入较低

从2012年至今,我国相关卫生机构的数据统计表明,大多数患者在现在就医的过程中,医药费的开销从之前的15%增加到40%。其中,一些患者的病患药费高达60%。按照当前的社会情况,病患的比例在不断上升,所以医院的后勤部门面对着空前且巨大的压力。再加上部分管理者只着重于眼前的经济利益私自调整并提高医务费,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后勤管理的力度。因此,后勤管理承受的压力也是可想而知的。这些问题阻碍了医院的进一步发展。

(二)后勤内部系统冗杂,监管难度提高

根据国家出台的政策指出,医药监管制度一直都是医院管理的首要任务,医院相关部门应该秉承严格、公正、平等的原则进行医院内部管理。另外,政府部门对医疗卫生的监管力度也大幅度增加,尤其是生活饮用水等方面。大量的监管给医院后勤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部分从业者由于压力过大,往往会以消极的心态工作,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医院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阻碍。

(三)管理制度尚且存在不足,有待提高

目前,医院的管理制度对于员工来讲,或许每日重复相同的工作是很枯燥的,我们需要一些方式来充分调动员工们的工作热情及积极性。没有一种有力的奖惩制度来进行督促,员工们就有可能只是每天在工作岗位上耗时间,托过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就感觉万事大吉。这种心态对于医院的整体运营来说是非常可怕的。

(四)后勤部门不知节约,导致大量资源流失

很多后勤员工对于医院的部门物资存在错误判断,使很多还有价值的物资未能得到合理的回收与利用。长此以往,这种现象对医院也会造成不可观的损失。所以,这个问题是不容小觑的。

三、公立医院基于增收节支理念后勤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建设科学、完善的增收管理制度

医院若想提高自身的管理力度,就要不断改善关于增收节支的管理标准。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建一支增收节支的团队来深入工作。在进行增收节支的工作中,需要由院长和各科室的负责人做好带头作用,发挥其领导职能,使医院的全体职工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增收节支的工作中。并为管理工作多发表建议和意见,查漏补缺,以达到降低后勤工作的进行难度,提高工作质量的效果,这样便能为医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完善节约的标准。医院应多开展有关节约、勤俭、避免浪费的活动。并辅之完善有关的规章制度,这样能为医院的增收节支工作提供一个制度上的保障。

3.实行奖惩制度。在实行增收节支的工作期间,医院应该创立一些奖惩制度来起到规范作用。合理的奖惩制度可以调动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

(二)加强收入管理

第9篇

1.核算基础相对薄弱,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医院的核心工作基本以发展医疗技术为重点,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相对较缓慢;医院的成本核算观念相对落后,没有一套详实健全的理论基础可参照,造成医院上下对成本理念意识淡薄,对身边的浪费现象会视而不见,员工没有主动参与到增收节支的管理活动中来。

2.约束机制与奖惩制度不到位,成本控制不力。目前的医院成本管理制度还不完善,执行中缺少政策支持或部门的配合,成本管理的细节往往局限于字面,或流于形式,在具体操作中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日常消耗中浪费现象较严重,支出的合理性控制不够。

二、提高成本管理成效的关键点

医院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通过制度的建立来规范各项开支,通过成本核算等数据的分析和反馈来强化全院的成本意识,从而达到管理的要求。笔者认为要实现成本管理的目的需特别注意以下关键点:

1.建立费用支出的管理制度。医院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政策法规,在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院的成本费用支出管理制度。日常开支严格遵守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和标准,实现每一笔成本费用的合理控制。

2.严格授权审批制度。必须明确授权范围,根据经济业务的重要程度、金额大小确定相关授权批准层次,超出范围则无权处理;同时需明确被授权人员处理经济业务应承担的责任,规定每一类经济业务的处理程序,以便按程序办理,避免越权操作。使医院的每一笔业务支出合理、规范。

3.加强日常支出的管理力度,严格控制各项费用。要保证每一笔开支体现成本效益原则和业务实际需要原则,实现收支的配比性,达到成本费用控制的目的,必须先从预算开始建立有计划性的控制措施。通过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控制,使医院业务支出具有计划性,并在计划范围内活动,确保各项支出有序、可控。特别是占支出比重较大的医疗耗材,做到应收尽收的同时,必须实行预算控制,超预算时结合业务量形成追加审批制度;对于不可收费的各类耗材必须实行定额管理,采取与科室奖金挂钩的措施,减少非医疗行为的支出。对于维修等人工性支出应区别自然损耗还是人为损耗,建立健全责任赔偿制度并严格执行。

4.核算方法必须科学合理。医院各项费用产生后,归集和分配时,必须逐一细化分析,运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调整和规范医院、科室、职工个人间的分配关系。将直接费用归口核算,间接费用必须在各科室间合理分摊,本着相关性、成本效益关系及重要性等原则,按照分项逐级分步结转的方法,先将行政后勤类科室的管理费用向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和医疗辅助类科室分摊,分摊参数可采用人员比例、内部服务量、工作量等。再将医疗辅助类科室成本向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科室分摊,最后将医疗技术类科室成本向临床服务类科室分摊,分摊参数可采用工作量、业务收入、占用资产、面积等,分摊后形成门诊、住院临床服务类科室成本。

5.完善组织机构,及时修订核算考核办法。医院成本管理是日常支出管理和事后核算成果相结合来完成整个体系的,需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完成整个过程需方方面面的相互配合和积极参与;医院应成立以院长为中心的考核领导小组,通过财务部门定期出具的成本分析和效益分析报告,及时了解成本管理执行情况,掌握成本升降原由和变动规律,修订完善成本核算方案,并落实考核奖惩制度;让医院成本核算工作有章可循。科室内部应选任1名成本核算员,主要职责是做好政策宣传并关注科室的成本动态变化,并执行科室二级核算考核办法,让科室消耗得到有效合理的控制。

6.提倡增收的同时厉行节约,培养每个员工的成本意识。通过成本核算与部门绩效相挂钩,及时兑现奖惩制度;使每个部门都能融入到医院成本管理的工作当中去,让每个员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就是成本管理活动的参与者,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地创造节约型医院,努力做到增收节支。

三、总结

第10篇

关键词: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409-02 医疗机构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染病及部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报告、处置的前沿阵地。加强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对传染病的早期预警及有效防治起着重要作用,另外医院病人多,病种复杂,人员流动性大,有些医生上报传染病意识薄弱,令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中存在不少难题,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难题, 我们采取制度管理、教育提高、奖罚兑现三管齐下的办法, 较好地解决了综合性医院疫情报告难管理的现象。

1 主要作法

1.1 健全传染病报告管理领导小组:医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 医务部及相关科室主任护长为成员的传染病防治小组。并在保健科指定了1-2名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管理工作。

1.2 强化制度建设: 医院制定了《传染病管理制度》、《梧州市人民医院职工奖惩制度》,对传染病报告实行奖惩制度,传染病作为法定监测任务,如有迟报,漏报,将给责任疫情报告人处以经济处罚。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1.3 制定科学合理的传染病报告流程: 提高全员传染病防治和疫情报告意识,确立科学、合理的疫情报告管理流程是抓好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的基础。具体做法是:

1.4 抓好传染病知识培训: 把疫情报告知识作为新员工入院培训的重要内容,新入院医师均应接受传染病管理知识培训后方能上岗。根据传染病发病的新动态和流行趋势重点强化培训,科教科不定期地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法》及疫情报告知识培训和考试,促使做到诊断准确、报卡及时、填写完整和规范。充分利用宣传橱窗、电化教育、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特点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传染病防治和疫情报告意识。

1.5 充分利用信息平台: 专职疫情管理人员每天去检验科,放射科核对阳性疫情报告登记本,发现医生漏报疫情的,及时督促医生补报。由于我院是实行电子信息系统,系统的建立提高了传染病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优化了工作流程,取得了较好成效。疫情管理人员每月对住院部的出入院登记本进行一次传染病督查,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处理。每月将自查存在的问题上报至医务科及分管副院长处,认真抓好奖惩兑现。

1.6 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疫情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要强,熟悉传染病诊断等专业知识,率先接受传染病疫情报告知识培训,掌握传染病的信息动态,避免信息传递失误。把握传染病管理的各个环节, 并主动与卫生防疫部门沟通,及时通报医院的发病情况,随时做好接受工作检查及业务指导,注意提高自身传染病管理水平。

2 体会

在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将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纳入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成立由主管院长到各科室的传染病管理防治三级管理体系,该体系由主管院长直接领导,预防保健科具体负责传染病管理工作,明确了各科室的责任。责任到人,提高首诊责任报告人的报告意识,这是杜绝和减少传染病漏报,迟报的关键。

职工疫情报告意识的确立是提高疫情报告质量的基础,提高医务人员疫情报告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强化责任意识,是有效防止疫情漏报、误报和迟报,不断提高疫情报告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必须加强培训力度,进一步强化职工疫情报告意识,为提高传染病管理水平提供了前提保证。

重视对检验科、放射科、住院部传染病的排查,从源头处理,才能使传染病管理工作迅速上台阶。

3 结论

综合医院在传染病防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加强综合医院传染病管理工作刻不容缓。综合医院不仅要做好医疗救治工作还要承担起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要做好疫情管理工作,制度要严,工作要细,奖惩分明,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与监督机制是提高工作水平的根本。

参考文献

[1] 宋敏,米春香,黄才惠等 医院信息系统在传染病疫情管理中的作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11,11(8 ):31

第11篇

为营造健康优美的就医环境,促使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健康形象为目标,坚持落实《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根据密云县卫生局工作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现制定我院控烟工作计划:

一、明确目标,加强领导

根据医院XX年度工作安排,进一步明确控烟领导小组组成和职能,由分管领导负责分工,各科室紧密配合,积极开展控烟工作。把控烟工作纳入我院的总体工作计划,确保控烟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检查、有落实。

二、落实责任,强化措施

1.科室负责人为本科室控烟工作负责人,管理科内控烟工作。

2.将全院以科室为区域进行划分,每个科室设立一名控烟监督员,负责本科室所辖区域的控烟工作,发现违反《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的若干规定》的行为,当即予以制止或纠正。做到辖区内无烟头、无烟迹。

3.制定控烟工作制度,控烟考评奖惩制度及奖惩标准,将控烟工作纳入医院工作计划,做好控烟工作记录。

4.制定医院控烟措施。

在医院内全面禁止吸烟,在各楼层、办公室、会议室等公共场所,设立醒目标志,在医院内形成控烟、戒烟、远离吸烟的工作氛围。

动员不吸烟的同志对吸烟人员进行监督教育。

院内所有科室不摆放烟具,无烟灰、烟迹。

三、切实开展各项控烟宣传活动

1.营造控烟氛围。在门诊大厅、病房、楼梯、电梯、卫生间等重点部位张贴禁止吸烟标志,提醒全院职工、病人及家属不要再院内吸烟。

2.开展主题日宣传活动。利用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大家对烟草知识的认识及吸烟的危害,有效降低吸烟率。

第12篇

【关键词】 医院感染病例 质量 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5.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619-01

医院感染病例及时报告,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有利于发现潜在隐患,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多存在漏报、错报、不完整和不准确等问题,对医疗质量评价和全面质量管理构成不利影响[2]。我院通过对1025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全面分析,并总结病例报告所存在的问题,以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时发生医院感染的所有病例报告进行分析,病例所涵盖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产科等。

1.2方法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的相关规定,制定并要求临床医生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表”,医院感染管理人员需对病例报告进行认真核查。对病例报告填写的完整和规范程度进行评估,医院感染的漏报病例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以及时发现住院期间未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对发现感染后,未在24h内,将“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表”交送至医院感染管理科视为迟报。

1.3结果

在本组1059份病例报告中,排除病例填写不完整,缺少诊断依据或诊断错误者82例。实际共发生医院感染1025例次,漏报病例48例,迟报病例33例,及时报告944例。

2存在的问题

2.1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临床上很多医生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常忽视该制度的重要性,对其重视程度不够,进而导致错报、漏报、迟报或病例报告填写不完整等问题的出现。尤其是有些医生认为,患者出现医院感染,最关键的是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抗感染治疗,病例上报则无关紧要,因此思想上对病例报告持有轻视或忽视的态度。

2.2未有效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部分临床医生未能有效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仅依靠临床实践经验,因此在病例报告过程中存在较大偏差。此外,限于现有的医疗条件,由于缺少相应的病原学诊断依据,加之医院感染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因此给诊断带来了较大困难,使得不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进而造成病例漏报。另外,医生的诊疗和病例书写水平也是影响病例报告质量的关键因素,尤其是针对经验较少的年轻医生而言,这是造成病例填写不完整、错报和漏报的主要原因。

2.3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不到位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不到位,进而造成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形同虚设,这也是影响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质量问题的关键因素。由于医院专门参与感染管理的人员十分有限,因此难以保障相关规定的严格落实。此外,在医院感染管理病例报告工作中,缺乏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难以让临床医生积极主动的重视医院感染管理报告制度。

3讨论

3.1加强人员培训

加强人员培训,是提高临床医生思想认识的有效方法。医院可通过开展系统的全院培训,让所有临床医生明确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并全面学习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的相关要求和书写方法,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此外,针对年轻医生,医院的培训内容还应涉及医院感染诊断的相关知识,以提高临床医生的专业水平,保障报告质量。

3.2完善相关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报告制度也要进行完善,力求制定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的规范要求。在医院感染管理报告制度中,要明确临床医生责任,并对实施细则进行深入阐述。此外,与之相配套的奖惩制度也要同步出台,奖惩措施的制定要科学合理,以规范医生的行为,并保证医院感染管理报告制度的顺利落实。

3.3强化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病例报告工作,必须要有专人严格监督,才能确保执行质量。因此需强化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职责明确到人,并制定完善的监督准则。针对人员短缺这一问题,可通过筛选并动员临床医生,兼任监督人员的办法,让临床医生也参与到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管理中来,尤其是对漏报病例的筛查,可充分发挥临床医生的专业特长,同时还能降低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工作负荷,有助于医院感染管理病例报告工作的认真落实。

参考文献

第13篇

[关键词] 社区; 护理; 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120-01

随着医疗体制深化改革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举措,号召社区居民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从根本上解决社区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现象,以满足社区居民对基本医疗服务的迫切需要,社区护理工作的内涵就变得越来越丰富。社区护理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已成为护理专业方面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是保证社区护理工作正常的、有序地、高质量地开展的管理体系。我院原是一家职工医院,于2004年挂牌成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了4个社委会的社区卫生服务的全部工作内容,并于2008年被评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现将我中心社区护理管理的体会总结如下。

1 社区护理人员的组织安排

1.1 人员的选定 首批选送了5名素质高、能力强、能吃苦耐劳、沟通能力强的临床护士,参加了市社区护理岗位的系统培训,明确社区护理内涵和工作内容,熟练掌握社区护理的各项技能,并取得了省卫生厅颁发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合格证,为社区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1.2 加强社区护理人员规范化的培训 以前传统的医疗模式是基层医院的门诊就是医生看病,开处方,基本不需要护士的参与。而现在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六位一体”的工作内涵,如果单靠全科医生是不可能完成这大量的工作的,因此需要医护人员相互合作。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中心成立了服务于4个社委会的4个全科社区服务团队,由全科医生牵头,社区护士、公共卫生人员参与,共同承担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这样社区护士除了为家庭、个人承担直接的护理工作,同时也承担了健康教育、计划免疫、伤残康复训练等各项任务。这就要求社区护士医学知识面广、具备独立处理突况的应急能力,社区护士的专业素质就直接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我中心利用各种形式对社区护士进行一些规范化的训练和医学知识的普及。

1.2.1 院外培训 选送了一位各方面素质较强的社区护士到省级医院急诊科培训了6个月,回来后要求她把学到的有关急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其他社区护士进行培训和带教,以带动社区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

1.2.2 院内学习 积极参加上级医院医生下社区进行的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知识讲座的学习,同时也参加本院医生定期进行的常见慢性病知识讲座的学习。

1.2.3 积极参与卫生局举办的一些培训 如院前急救、健康知识讲座、伤残康复训练、计划免疫等等的专项培训。

1.2.4 中心定期组织社区护士进行护理操作技能、急救技术的演练 以提高社区护士的应急处理能力。

2 制订社区护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为了把社区护理这项工作做好,健全社区护理管理体系。我中心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文件,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内容,制订了各种社区护理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其中包括:计划免疫工作程序规程,医德医风奖惩制度,护理差错报告与奖惩制度,社区护理工作常规,社区护士下社区规程,上门出诊、随诊护理常规等。为社区护理的规范服务提供了依据和保证。

3 社区护理质量的落实 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健康,因此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使病人满意,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2]。社区护理工作具有高度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复杂性。需要运用社会科学、心理学、公共卫生学等方面的知识,结合自身的经验完成护理工作。我中心护理部专门成立了护理质控小组,定期对社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对用于上门出诊的消毒物品、医疗器械不定期的进行抽查,不定期的对社区居民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调查,了解护理服务质量,与中心的奖惩制度挂钩,以提高社区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定期开展例会,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拿出整改意见,制定解决方案。对上级下发的社区工作文件,积极组织学习,领会精神,不断提高社区护理服务的质量。

总之,在社区护理管理的工作中,要不断地总结和摸索,运用护理管理的机制,确保社区卫生服务这项利国利民的工作做好、做扎实,把温暖带给社区居民,成为社区居民健康的守护者。

参考文献

第14篇

??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越发明显,公立医院在市场竞争中传统的体制优势日益消退。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规范用药、检查和医疗行为。”作为我国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公立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经营发展与惠民医疗的关系。如何在医患矛盾增加、市场竞争加剧的形势下,提高资源统筹尤其是财务资源的使用效率,是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新形势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现状

1.制度建设系统性不足。制度建设是财务工作的基准,良好的制度使得财务管理可以有章可循。然而在现实中,公立医院财务的制度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制度建设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制度的规划与制定的有效性方面,制度建设应该具有战略性和系统性,而在实际财务工作中则显得十分不足。工作中,日常的财务制度通常包括货币资金管理制度、请款报销制度、内部银行核算管理制度、结算资金管理制度、存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然而财务管理中一个不可回避的实际问题是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受医院管理者管理,而因出于公立医院管理者年度考核成果的考虑,财务信息造假的问题难以根治。另一方面,制度落地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制度制定之后的执行与监督,虽然当前公立医院制定了预算、核算、投融资管理等诸项制度,然而由于公立医院自身的体制性因素,制度落地与监督难以保障,财务管理的内卷化问题突出。

2.队伍建设不到位。对于公立医院而言,人员队伍问题重点反映在专业性不足和职业道德缺失两个方面。财务管理较为特殊,专业性、严谨性是其基本要求,因此人员构成中,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人才是其必然要求,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数据显示,公立医院财务人员构成中,研究生学历所占比重不足10%,高级职称的则仅仅不足5%。可见,当前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多数是半路出家,其专业性必然不够。另外,财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不强,也是当前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一个现实问题。由于公立医院属于事业单位的性质,计划经济的固有思维使得部分财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出于领导的意愿,钻财务政策空子、变更财务工作程序的问题屡见不鲜,催生了弄虚作假、虚报产量问题的出现。

3.预算管理不完善。预算不重视、方法陈旧与管理不严是当前公立医院财务预算中的主要问题。其一,预算工作思想认识不足,因事业单位的性质,公立医院对于预算工作长期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其二,预算方法不科学,预算工作仅仅围绕内部部门来架构,没有考虑市场因素,例如在成本核算中没有考虑成本构成要求、资料收集方法与单位成本的计算方法等实际因素,导致预算实效性欠缺。其三,预算考核流于形式,在预算管理中,肆意更改预算、预算考核不严、与绩效不挂钩等问题大量存在。

4.内部控制空心化。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经常会被提及,由于体制性的因素,使得内部控制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尴尬局面。一方面,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部门之间内部控制的边界模糊,工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内部控制形式化,公立医院在管理中决策不民主的问题仍然存在,领导“一言堂”,使得财务管理中对于风险识别、风险控制等重大项目上的内部控制往往形同虚设。因此,日常经营性支出中,成本与节约意识淡薄,不必要的支出居高不下。而在物资采购中,缺乏市场意识,比价采购、竞价采购等策略缺失,重复采购和物资闲置问题突出。

5.成本控制不科学。在成本控制中,公立医院侧重后期的单位经营考核,对于事先的前期控制普遍缺乏重视。然而在实际中,诸如采购风险、物资空置等都事关财务日常经营,仅仅追求季度或者年度的经营指标,往往在最初的方向上就让成本控制偏离了轨道。同时,在成本控制中仅仅停留在部门核算这一层面,对于不同业务归口的分析较少,难以适应公立医院发展的实际需要。此外,成本控制的末端即考核和奖惩上,公立医院同样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考核流于形式,并没有与实际的职工利益关联;另一方面,成本考核相应指标不合理,职工与部门在成本控制目标实现中的贡献没有关联,没有依据成本构成构建与部门、职工相适应的科学指标。此外,成本控制中缺乏责任分析,仅仅做到的是账目核算,没有对于目标实现与否的原因进行分析。

二、新形势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改进对策

1.强化思想认识。当前,面对新的医疗体制改革形势下,公立医院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中,应以改革为契机,统一思想认识,加大财务管理创新,切实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财务管理中正确处理好整体与部分、领导与效益、市场与管理的关系。其一,在单位整体与各部门之间,要统一思想和行动,将自身工作与财务工作有机衔接起来,自觉将思想与行动统一到财务管理的大局中。其二,在领导权力与单位效益中,要以经营为导向,以财务管理为抓手,健全各项决策考核机制,加大民主集中制度建设。其三,在事关市场经营与日常管理的事务中,要摈弃既有的管理陋习,以市场为引领,围绕市场经营改革传统的管理方式与方法。

2.健全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既要处理有无性问题,又要处理科学性问题,更要处理落地性问题,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要围绕制度建设的全面性与科学性做好实际工作。其一,加大财务管理各项制度建设,要根据财务管理中的预算、核算、投融资管理和审计等事项,健全各项财务制度。其二,做好财务制度的科学性研究,财务制度的建设要有前瞻性和有效性,要依据公立医院单位当前情况和财务管理的实际做好制度建设,解决以往制度建设中的形式化问题。其三,实现财务制度的落地问题,要根据财务制度,优化设计公立医院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以财务制度的有效衔接为目标,完善岗位职责和部门职能,科学制定公立医院从职工到部门的系统化工作程序。

3.完善成本控制。首先,从前期控制角度,做好成本的前端控制。一方面,加大目标研究,科学设定成本控制的目标,通过市场研究,研究公立医院同行的成本构成,分析公立医院自身的财务各项指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目标。另一方面,做好成本目标的分解和细化工作,结合其目标构成,立足公立医院自身各个部门与业务归口的经营实际,科学分解目标。其次,做好成本控制中的过程管理。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要依据业务经营实际、价格成本的市场变动情况,建立成本控制体系和市场差异调控体系。同时,科学搭建成本核算相应指标,要依据公立医院在日常经营管理中的实际情况,根据日常采购、经营、支出等各项业务,科学设定核算业务范围,做到核算工作全覆盖和科学化。此外,要创新核算的方式方法,依据公立医院业务工作流程,加大核算方法的开发与背后的原因分析,寻找成本控制的关键点。再次,做好成本控制后期的绩效考核和奖惩工作。一要根据成本目标,建立对应的绩效考核体系,要以成本控制总目标和分解目标为依据,建立一套可量化、能考核的业绩考核指标。同时,针对性地开展定期和不定期和考核工作,及时纠正考核中的不当问题。二要落实好责任奖惩工作,要严格依据考核结合,强化责任奖惩制度。既要建立各项奖惩制度,确保奖惩工作有章可循,又要加大奖惩制度的落地工作,通过业绩与工资绩效挂钩的方式,强化考核结果,切实将公立医院单位成本控制目标和部门分解目标落实到各个考核归口单元。

4.加大人员培训。合格的财务工作人员其素质构成上,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理论知识、业务素质、职业道德。为此,公立医院要根据财务人员的素质构成,针对性地做好人员培训工作。一方面,要做好财务管理的通识性培训,针对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财务法规、财务流程等,面向全体财务工作人员做好基础培训工作。另一方面,做好财务管理的内部业务培训,要根据公立医院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做好内部培训,使得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熟练掌握财务工作。此外,要做好其他部门的财务知识培训,以公立医院自身的财务规章为依托,宣贯内部财务管理相应的程序,明确各部门在财务管理中的衔接职责,梳理财务对接工作,提高办事效率。在财务培训中,要注重培训方式和方法,既可以实行内部培训,又可以采用请专家走进来、员工外训走出去的方式来进行,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各类培训课程等方式来实现。

第15篇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475-02

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化学制剂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草药等) 在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品种繁多。虽然抗菌药物可以治愈很多疾病,但抗菌药物的滥用却导致了严重的毒副作用、过敏反应及细菌耐药性等一系列问题,给患者造成生理上和经济上的双重损失。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疾病状况极其复杂,临床医生形成的用药习惯、缺乏对抗菌药物的系统学习,医生用药自由度太大[1],再加上临床药师制度的不健全及临床药师队伍的人员缺乏,严重阻碍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制度的实施,因此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势在必行。我院通过加强管理,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以下是我院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几点管理对策。

1 制订和执行抗菌药物管理制度与规范

医院药事会、药剂科、院感科等部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订了我院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管理制度和规范,如《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处方管理规定》、《处方点评制度》等。并对我院抗菌药物进行分级。

2 加强药品采购管理

加强采购环节的管理,严格控制我院抗菌药物的品种。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 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不超过8个品规。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和口服剂型控制在2种以内,具有相似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

3 借助院长查房,参与合理用药实践

借助院长查房进行行政干预。查房前,临床药师先对该科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类统计,了解科室的整体用药水平和用药习惯,从药学的角度写出分析报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在院长进行质量查房时药师与医、技、护的专家进行沟通,从不同角度探讨用药和理性,对不合理的、常见的用药问题予以纠正。

4 严格督查病历

临床药师定期查房并检查病历,病案中必须记录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因,对不合理抗菌药物用药现象,及时与医生沟通,并根据药敏结果及抗菌谱选用合理的抗菌药物。

5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相关培训

我院隔周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一次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相关培训,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分级制度、微生物检验技术、抗菌药物选择原则等。进一步加大临床药师的建设力度,鼓励临床药师深入一线,和一线的医护人员组成医疗团队,对于一些细菌耐药的、难治性的感染疾病,要进行个案讨论、会诊,给出具体、合理的诊疗方案,提高抗菌药物使用水平。

6 提倡口服给药,严格规定处方开具的使用量

要求临床医师在为患者开具处方时,尽可能开具口服药,做到能口服给药的不注射给药。急诊患者使用抗菌素,静脉时限为1天,口服时限为3天;门诊患者使用抗菌素,静脉时限为3天,口服时限为7天。临床开具的处方若超过此规定的使用量,必须说明理由并有权威的支持证据。

7 重视病原学诊断和药敏试验

正确的病原学诊断是抗感染治疗的前提, 药敏试验结果是临床有效应用抗菌药物的基础。目前国内抗菌药物的选择多根据临床经验, 细菌培养送检率很低, 仅为16.24%[2],因此在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上,必须高度重视感染病原学诊断,提高病原学诊断率; 重视病原样本送检率, 在确定感染病原菌的同时, 充分利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数据, 努力提高临床抗菌药物的治疗水平。

8 严格奖惩制度

在医院的抗菌药物管理和合理使用方面,需要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药剂科根据制度要求,每月定期将药品使用数据进行统计,对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及处方合格率进行排行,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人员进行相应的惩罚,并进行公开的典型实例教育;对认真工作的管理人员进行奖励。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增多,其不合理用药也逐渐增多,因此,应该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团结性,不断的完善考核制度和管理机制,达到安全、科学、有效的用药,才能充分发挥抗菌药物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