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态意识论文范文

生态意识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态意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生态意识论文

第1篇

1.1景观设计的多样性

对于居民来说,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更需要一个能够让他们感到方便、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居民区绿化在生态意识下的景观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景观设计的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景观空间设计是为居民区创造一个绿色活动的空间,而且,根据景观环境空间的多样性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爱好、不同层次的居住群体,这也是当今居民区人们户外活动的主要需求。可以利用花坛坐凳、树木花草、山石小品等来形成层次丰富多样化的绿色空间,为居民区营造一个良好的绿化环境,使居民区绿化达到多样化、生态化、景观化的要求。

1.2因地制宜的布局设计

居民区绿化在生态意识下的景观设计不能进行统一设计,要结合地区的发展情况因地制宜的对景观布局进行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要考虑到地区的原有地形地貌的形态,例如,水体、山地、绿化场地、活动场地等景观建筑的布置,以及各个形态界限的划分,同时要注意山石小景和景观小品的点缀、景观照明的布局设计、室外家具的格局设置等,要充分体现出原有地形地貌的特色。要考虑到地方民风、气候、生活习惯、周边环境、民俗等特点,同时,还要了解地区的发展现状、历史文化等,综合地区各方面因素的分析再对居民区绿化景观设计进行合理的布局;另外,还要考虑到地区居民区外部自然景观资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外部的自然资源直接对城市居民区景观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应结合实际的自然景观资源的分配情况进行绿化设计。

1.3景观设计的生态性

首先,在进行居住区绿化景观设计时,应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增加植物品种,稳定生态植物的群落,打造多样性的景观色彩、植物品种,全面提升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其次,居住区绿化在生态意识下的景观设计主要以植物为主,通过植物的规划设计来进行点、线、面的形态设计,逐渐形成居民区景观设计的层次性,丰富居民区景观系统,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再次,要增加居民区景观设计的绿化量,全面提升景观设计的生态效果,对居民区绿化景观设计实施立体绿化,针对居民建筑物的不同结构进行不同的绿化效果,例如,墙面的绿化、居民楼屋顶的绿化、阳台和窗台的绿化、居民小区的棚架绿化等,而且,从这几方面的绿化形式来看,都是不需要占用地面的绿化方式,在节约用地的情况下,又能提高居民区的绿化效果,将建筑空间与绿色空间进行有效的相互渗透与交融,从而有效的提高居住区绿化景观设计的效果。

2居住区绿化在生态意识下的景观构成元素

2.1硬质景观

硬质景观主要指的是居住区内绿化景观设计中除了植物景观以及自然景观因素之外的因素,也就是居住区的主要居民建筑,如居民楼建筑、小区内的凉亭、走廊、休闲活动建筑场所、居住区道路景观建筑、雕塑、标志、花坛、假山、水景观、照明景观等,这些都是属于居住区绿化硬质景观构成元素范畴内,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和掌握这些硬质景观的特征,以及能够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协调居住区的整体景观系统,不仅为居住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更能与城市的整体环境相互协调,达到功能、生态、观赏的效果。

2.2软质景观

软质景观主要指的是居住区绿化中需要的物质因素、精神元素,也就是自然环境与植物环境因素。所谓精神元素主要指的是居住地人们心理上的需求,也是居住者对景观环境产生的心理感受以及在心理上产生的共鸣。另外,软质景观主要从植物入手,注重植物种类的选择和搭配,软质景观也可以说是居住区绿化景观设计的核心。

3居住区绿化在生态意识下的景观创新

现阶段在居住区绿化景观设计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景观设计过于传统,将以往园林景观设计、城市景观设计等应用到居住区的绿化景观设计中,整体格调与居民居住区的建筑物缺乏相互融合性,虽然有着绿化性,但是却让居住的居民感到分离个体的绿化效果。在未来的发展中,居住区绿化在生态意识下应对景观设计进行不断的创新,同时要多方面考虑居住区的特点,例如,建筑设计、整体规划、绿化生态、活动设施等,对居住区绿化景观设计进行不断的创新,全面提升居住区的绿色景观效果,为居住区的人们创造休息场所,为人们提供更有融洽性的外在美观,当然,在居住区绿化景观创新的过程中,应将人作为最终的主体,绿化不仅是为了创造更良好的环境,更是为居住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空间。另外,在居住区绿化景观创新的过程中,设计者要充分结合自然环境,要尽量与居住区的建筑以及自然环境融入到一起,为居住者营造一个舒适、优美、愉快的居住环境。

4结束语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德育教育

生态文明意识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认识。它是由文化与自然价值相结合,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同时它也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

一、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广泛缺乏生态文明意识,由于一些高校将教学育人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与政治素质方面,而恰恰忽略了对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德育教育的培养,使得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有关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从而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目标淡化,没有从较高层面上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生态意识。因此,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和行为经常发生。例如:浪费水电、浪费粮食、不爱惜公共设施、随手丢弃垃圾,随处乱写乱画等。对于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些高校虽然进行了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也开设了一些关于生态文明的课程。但是,由于缺乏教育力度,课程空洞乏味,仅仅从图片以及罗列的数据方面让大学生了解有关生态文明的内容,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感受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其效果并不理想,致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对于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关键在于让大学生清醒的认识到生态文明的建设关乎全民族的发展与福祉,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看待问题,明确如果不能够合理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制约经济的发展,制约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党的十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提升其生态文明素养显得尤为迫切。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解决对策

(一)开设具有综合性的课程

在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方面,高校应致力于开设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该课程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开放,其囊括关于生态文明各方面的知识内容,具有灵活性、充分性以及内容的广泛性,成为一门公共必修课。以往的课程设置多数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仅仅是通过一些幻灯片或者一些数据来让学生对生态文明进行简单的认识,而该综合性课程,从内容上更加充分饱满,使得大学生能够通过课程的学习深刻地认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自身建立起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念,从而形成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不断加强关于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师资力量

在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方面,老师作为主要的引导者,首先应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具备各方面素质,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因其自身生态文明意识的高低会对德育教育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应当打造一支力量雄厚、水平过硬的教师团队。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多开展一些具有真正意义的、有价值的活动,将关于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等知识教授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树立起正确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

(三)将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不断的与校园文化相融合

大学的校园文化生活对于大学生精神素质的提升以及道德情操的养成产生着重要的引导和指示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积极将生态文明意识观念与其融合,切实开展一系列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形式,引导和教育广大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节约资源的观念意识,使得校园成为培养大学生态文明意识的摇篮。

(四)开展各类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如果一味的采取课堂内教学的方式,那仅仅是纸上谈兵,要想真正让学生感同身受,还需要实践的引导作用。例如:以植树节、地球日等节日为契机,采用展板、海报、百人签名等形式,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带领广大学生前往污染严重的河道、工厂附近参观、调研,设身处地的感受环保形势的严峻性与紧迫性;还可以大力倡导学生发明创造,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与想象力,设计一些关于环保的小发明、小制作等。实践类活动的广泛开展,让学生亲自参加到活动之中来,大力增强了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及环境保护的理性认识,与此同时,又将理性认识进一步升华为感性认同。

第3篇

1.1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传统农业重视的是要利用自然的生产力并且要提高生物转化的效率,而生态农业正是传承了这两个优点,并在这基础上增加了利用科学技术的效果,将现代农业建设成为了基于酶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以及实现了高度机械化与自动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1.2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

农业能够在保持为社会提供高质、高量的产品的同时,又能够保持住最佳平衡状态的农业生态。农业环境保护是通过科学的农业管理,来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自然环境和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大气、水体、土壤等公益环境,实现农业自然环境和农业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维护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防止环境污染。

2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2.1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还湿地,并且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的恶性发展趋势严格控制,努力实现中国自然资源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大力造林护林,改造农业自然环境,森林是陆地表面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改造自然、保证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增加植被,实行集约化经营,使农村生态环境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2.2应用农业技术,改造农业土壤环境

首先要在田地与水系统适当隔离,如设置一定宽度的植被缓冲带,要在田地景观中增加湿地所占的比例,还在地形改变的过渡带设置一定宽度的树墙或水沟等设施。还可利用农地的立体空间实行轮作、套种等方式,这样也能够一定程度上控制对地下水系统的污染。

2.3要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发展农业生产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实现资源的多级利用,使农业生产逐步走上生态平衡、生态良性循环的道路。

2.4应采取多种措施

防止工业及其他行业污染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特别要减少“三废”的排放。要将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小城镇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实行种养一条龙,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2.5重视科技创新

让科学技术支持保护着农业生态环境的进步,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出新理论,研究新型科技。

3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

3.1依靠新兴能源

沼气能源结合养殖与种植业,将禽畜所、沼气池、排泄处还有阳光温室等在封闭的条件下结合一体化。这十分有利于充分合理、多层次利用生物能资源、加速能流与物流运转、保护林草植被和自然环境、改善农业环卫情况。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化学农药和肥料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减少,提高农作物、食品的质量并且保障食品安全。

3.2治理有害生物

治理有害生物即是利用天然因素,保持有害生物天敌的数量是增强和保持自然控制的方法。在每年农业生产时,粮食的产量常常因为杂草、病虫害等而造成大量损失,平均要达到25%左右。直到现在,要预防、治疗这些病虫害更多的还是利用化学农药,而大量的化学农药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是造成环境污染、禽畜中毒、天敌灭亡的重要原因,而且农药过量还会增加这些农业有害物的抗药性,使得来年病虫害更会来势汹汹。只有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用方法才会将杂草、害虫等有效控制住,减少经济损失。

3.3合理发展养殖业及污水的灌溉管理

只有科学、合理地规划控制养殖业的规模,成立生态养殖农场,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养殖业污染问题。污水灌溉问题与农业、水利、城建和环保等多个部门息息相关,所以,眼前最重要的是第一时间建立治理污水灌溉的机构组织,尤其是农业、水利部门要加强水质的监测指标与手段,提倡利用灌溉污水预处理技术。

3.4利用天然生态优势,提高农作物品质

第4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农民生态意识;农村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3-0064-04

生态意识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的认识、新的价值评判与新的社会实践,是建立在对生态危机自觉反思基础之上建构和谐生态关系的文明意识。全国污染调查数据显示,农村污染已经占据了我国总体环境污染的“半壁江山”①。其中,农业面源污染是农村污染的重中之重。这一局面的形成,究其根源,和我国部分农民欠缺生态意识有关。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为了能够根本性地扭转农村污染发展的趋势,我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鼓励农民参与到农村环境保护的事业中。

一、我国农民生态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这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生态意识对推动环境保护社会运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认知作用、交流作用与组织作用等方面②。生态意识可以在更高、更深层次上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价值观,使人们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人类依赖自然生态提供物质条件,而人类在减少对自然的剥夺时,也就减少了对其他人的剥夺,包括对他人劳动产品的剥夺与侵占,进而更加自觉地参与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去。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且农村人口几乎还占到全国人口的一半。生态意识除了上述的一般性意义外,当前,我国培养农民的生态意识还具有以下特殊的意义:

(一)有利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根据近年来我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的调查数据,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严峻的面源污染,如2010年,“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局部地区形势有所好转,但总体形势仍十分严峻”,突出表现为“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农村生态退化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1]。农业面源污染是农民的生产方式不符合生态规律所造成的,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只能够依赖于农民转变旧的农业生产方式,实施生态化、绿色化的农业生产。这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生态科学知识与素养,养成一定的生态保护意识。

(二)有利于培养农民的文明素质。生态环境不仅仅具有物质价值,可以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与能量。生态环境还具有精神价值,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精神养分。古代中国人在观察自身周遭的自然万物与了解动物品性的基础上体悟与领会了自然的寓意,用诗歌的形式把这些观察与体悟表达出来,从而表达出自己生活状态与情感。如通过作者的“托物言事”、“藉物抒情”,《诗经》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联想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通过《诗经》的传播与影响,中华民族逐渐培养出自强不息、生生不已的民族精神[2]。生态意识不仅包含了对生态环境物质性价值的认知,推动民众保护环境,还包含了对生态环境精神性价值的认知,培养民众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及对这种欣赏的表达能力。因此,培养农民生态意识,不仅培养了农民对生态环境物质性价值的认知能力,还培养了农民对生态环境的精神性价值的认知与鉴赏能力、对生态美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农民的文明素质。

(三)有利于培养农民的社会参与能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目的在于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内在地要求每一社会成员具备公民美德,农民也不例外。没有任何社会成员天生就符合社会规范要求,这些社会美德都是培育、教化的结果。参与社会事务则是培育公民美德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社会事务,公民了解到自己参与的社会事务所具有的重要社会价值和意义,熟悉社会事务决策的过程与方式,理解社会事务对自己和他人的利益影响程度,就能够在分歧的公众意见和建议中寻找到存在的共识。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过程中,农民在生态意识的推动下,参与生态保护就是在培育自身的社会参与能力,在培养自身的社会美德。通过学习、了解并且践行生态意识,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态文明,懂得为了公共利益、为了长远利益可以舍弃自己个人的利益、短期利益。他们能够知晓自己个人微薄的生态保护行动也具有意想不到的社会效果,能够给他人以关怀、关爱,维护生态以换得健康。通过这种参与,锻炼了他们生态价值的表达与诉求能力,培训了自身生态利益的维护能力。这样,他们就能够对涉及自身利益的生态环境事务做出相应的决策,体会到当家作主的成就感,从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树立民主与法治的观念和实践能力。

二、当前我国农民生态意识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部分农民欠缺生态意识的表现。尽管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生态意识在我国社会各阶层中已显著地树立起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但毋庸讳言,在我国农村中,部分农民还没有接受应有的生态教育,他们生态意识还相当欠缺,特别是在个别落后地区,由于生存的需要有的盲目进行农业生产,有的还处在刀耕火种的状态之下。其主要表现形式有:

1.未能深刻地认识到农村环境的恶化后果。我国农村环境问题虽已日趋严峻,但许多农民并没有认识到环境恶化所导致的严重后果,特别是对后代人影响的严重性。由于没有认识到环境恶化后果的严重性,因而他们就不愿意采取有效行动改变自身非生态的行为方式。

2.未能了解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对土壤与水体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污染环境只是工业生产所造成的,农业生产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因此,人们只是预防与治理工业生产的环境影响后果,忽视了对农业生产的环境影响后果的预防与治理工作。特别在我国农村,由于大部分农民缺乏农业科学知识,他们不知晓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与种植物需求之间的关系,也缺乏必要的检测土壤成分的仪器设备,为了获得较好的收成,他们抱持“宁多勿缺”的心态,根据经验施用肥料,结果形成超量施用;同时,部分农民也不能理解降水(灌溉)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的因果联系,施肥、喷药与降水(灌溉)近乎同时,加剧了有效成分的流失,形成化肥、农药的施用与严重污染之间的恶性循环。部分农民因为没有关注农地降水(灌溉)能够淋溶化肥与农药中的有效成分,降低化肥与农药的利用率,在施用农药与化肥时不合理的增加了农地中的降水,使得在水循环的作用下有效成分被淋溶与流失,形成农业污染后,不得不再次增加化肥与农药的施用量,形成新的农业污染。农民未能根据土壤营养成分和种植物的营养需求合理地施用肥料与农药,造成化肥与农药超量、不恰当地施用,形成了农业面源污染。

3.缺乏交流与沟通农业环境保护知识的能力,不易接受生态农业的理念与运作方式。多年以来,为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我国开展了大力推行生态农业生产的活动。一些农民具备相应的接受与理解能力,能够依照生态农业的理念与运行方式安排农业生产。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民现代科学知识欠缺,他们不能够理解与接受生态农业的理念与运行方式,更无法按照生态农业的要求从事生产活动。这些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固守传统农业生产的经验,总认为多施用农药与化肥就可以获得农业丰收。他们过量施用化肥与农药的行为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

(二)部分农民欠缺生态意识的原因。部分农民欠缺生态意识的原因主要有:

1.农业生产传统习惯心理的影响。千百年来,我国农民养成了传统农业生产的习惯做法。在传统农耕时期,这些习惯做法由于没有使用农药与化肥,不会产生有毒化合物的残留问题,因而农民也就形成了“农业生产没有环境污染后果”的习惯思维定势,并影响到对当前的农业生产环境后果的认知,依旧认为农业生产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后果。实际上,当前的农业生产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之间存在迥然的差异。当代农业生产广泛地施用农药与化肥,这些原本自然界所没有的人工化合物在超出自然的净化能力外,会形成残留物质滞留于土壤、水体与空气中,成为环境污染的源头。但是部分农民没有认识到当代农业生产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其心理依然保持于对传统农业生产所形成的认知中,没有关注当代农业生产方式对生态的负面影响,造成了他们生态意识的欠缺。

2.缺乏应有的科学教育。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教育投入远远不足,不能够满足农民对教育的需要。特别是科学素质教育,我国农村地区大大地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样,使得大部分农民没有掌握到应有的科学知识,不能够理解农药、化肥的使用与一些环境要素变化之间的因果联系,如水体发黑、变臭,河流中某些鱼类的消失、某些藻类的疯长。农药与化肥的过量施用,不仅仅影响到施用地的环境,也会损害千里之遥的地方——河流下游的环境。如果缺乏相关的生态科学的知识,人们就无法将农药、化肥的施用行为与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平衡的状况变化联结起来,在二者之间建立起因果关系,从而关注农药、化肥的施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后果,并进而形成生态保护的意识,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以保护生态环境。总之,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要理解这种影响后果的原因,就需要科学知识。我国农村地区科学教育的缺少使得部分农民无法理解农药、化肥的过度施用与生态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当然就不能够树立应有的生态保护意识。

另外,我国农民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也影响到科学教育的效果。由于农业生产的产出较低,许多接受知识能力强的年轻农民到城市就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之中,大部分是接受知识能力较低的年龄偏大的农民。这些农民囿于原先接受的教育层次不高,对现代科学知识缺乏应有的认知,因此,他们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容易固守习惯方式,不轻易改变以适应现代化的科学的农业生产,当然,也不太注重农业生产的生态负面影响。

3.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渠道不畅。生态意识需要通过参与到生态保护中、实践生态科学知识来加以培养与提高。生态意识的培养不仅仅限于对生态科学知识被动的接受,相反,更应该依靠这些知识的实践运用。通过生态科学知识的实践,不仅检验了知识的可靠性,还提高了实践者参与生态保护的能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参与愿望。同样,农民参与生态保护、实践生态科学知识也能够起到如此的作用。在生态意识的推动作用下,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事业中。毋庸讳言,我国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渠道还不够畅通,制约了农民生态意识的提高。其一,农民生态权益遭受漠视,缺乏有力的保障机制。我国许多农村地区频频出现大规模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河流、空气和土壤遭受损害,农民身体健康也遭受损害。但是,农民的生态权益却无法通过相应的保障制度予以保护,导致了诸多环境污染引发的发生。这些事件的爆发本身就已经说明了农民生态权益遭受损害的事实。显然,农民自身权益不能够得到保护,他们就不会关注生态本身的健康问题。实际上民众生态事务参与能力的培养与生态意识的提高正是首先通过维护自身生态权益而取得的。农民生态权益保障机制的缺乏不利于农民维护自身的权益,也不利于通过这种维权、参与行动来培养生态意识;其二,农村环境决策参与机制不健全,农民还不能真正地参与到环境决策过程中。他们对涉及自身生态利益的事务还没有真正地参与到环境决策过程中,因而他们对生态保护的事务就不会产生相应的认知和激励,从而他们也不会主动地学习、了解生态科学知识,培育自身的生态意识。可以说,哪里的农民有畅通的渠道参与到生态保护事业中,哪里的农民就具备较强的生态意识,他们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就高。反之,农民不能够真正地参与到环境决策过程中,他们就无法真正地关心环境的状况,树立良好生态意识。

三、多元协同:培养农民生态意识的有效路径

为了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进而有效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我国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与各种环境政策均有相关规则涉及到提高民众生态意识,如《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1996年8月3日)第十部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2005年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国发〔2005〕39号)第三十二部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国发〔2007〕37号)、《环境宣传纲要》、2012年《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等。这些法律、法规与政策对于提高我国农民生态意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促进了农村环境保护。但是,总体而言,农村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与大部分农业生产的非生态性说明农民的生态意识还有一定的缺陷,还有进一步提高的必要性。具体而言,培养农民生态意识、提高他们生态素养的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立《环境教育法》,专门章节设置农民环境教育制度。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中包含一些关于环境教育、培养公众生态意识的规则,但是这些规则存有一定的缺陷,表现为规则的刚性不强、不成体系。我国环境教育规则大多以环境政策的名义出现,基于政策本身的灵活性与弹性,环境教育规则的落实在地方层面大打折扣,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特别是对农民生态意识的培养,许多地方根本就没有认真地实施过,关于环境教育的规则仍然被搁置在书面上、文件中。另外,农民环境教育制度不完整,没有相应的公共财政支出、环境教育公共服务等配套措施的支持,不能够形成制度的合力。因此,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当务之急,就是要制定包括农民环境教育制度在内的环境教育法。用法律的刚性防范某些地方政府对环境教育的不作为或者乱作为。

同时,鉴于环境教育、生态意识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国家应该把学习与接受环境教育作为一种法律义务予以规定,强制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分阶段接受相应的学习与培训。

(二)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以有效地培育农民生态意识。我国环境教育规则的失灵除了制度本身不健全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肇因就是配套措施的不完善。环境教育制度的有效运行不仅仅需要制度本身的健全,还需要配套措施的完善,如教育经费和必要的设施的投入、师资力量的投入等。因此,在建立与健全环境教育制度的同时,国家还需要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从而形成制度的合力。

(三)实施灵活多样的农民生态意识培养机制。一些地方政府在培养农民生态意识时,方式僵硬、呆板,不符合农民的接受模式,因而并没有取得好的效果。我们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传播方式,如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新媒体,也可利用传统的方式,主动到农村的田间、炕头,乃至茶馆等农民休闲、娱乐的场所,用农民听得懂、看得明白、理解得了的方式传播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保护意识。在传播生态科学知识与生态意识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传播的方式,不能高高在上,简单、粗暴地对待接受者。江苏省姜堰市首个农村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乡村家园协会在开展农村生态意识教育方式方面取得了不少经验。协会成员充分利用苏南地区农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与文化形式宣传生态意识,培养农民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愿 [3]。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借鉴推广。

(四)健全生态保护农民参与制度。强化农民的生态意识。生态环境具有多重价值,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就是因为这些价值值得保护,需要保护。倘若我们感受不到、体会不到这些值得保护的生态价值,要我们去保护生态环境,肯定是困难重重。因此,强化民众生态意识的途径不仅仅是民众被动地接受环境教育,更应该让民众主动地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自然无穷的魅力,体悟它多样的价值。同时,社会还应该提供相应的条件保护民众生态环境相关权益,让民众在参与生态保护的过程中体会到人生的成功、成就。如果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愿望得不到实现,很容易使他们形成生态环境和自己无关的心理。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完善相关的制度,消除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障碍,使农民可以方便、顺畅地加入到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中,不断增强他们的生态意识。

四、结论

农民生态意识的培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农民生态意识有所欠缺。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为了提高农民生态意识,我国需要建立多元协同的制度体系,共同发挥培养农民生态意识的作用,切实增强农民生态意识。

注释:

① 2011年6月13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晓杰新闻会上的发言。

②认知作用指人在生态意识的指引下,认知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及其发生机理;交流作用指民众在生态意识的推动下,传播与交换有关生态环境信息;组织作用指生态意识为社会民众的集体行动提供了相应的目标——保护环境,减少了进行生态保护的组织成本和时间,增强了社会成员间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同。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DB/OL]. (2011-06-02)[2012-02-04]jcs.mep.省略/hjzl/zkgb/2010zkgb/201106/t20110602_211570.htm.

第5篇

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存在问题分析 

(1)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有待于提高 

生态教育在中国高校起步相对比较晚,高校人才的培养一直被认为是对生态或环境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全部大学生普及性生态文明教育重视不够。因此,科学的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纲要缺乏,造成了生态文明教育由于培养生态学生专业人才所限制,使得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发生偏差。同时,高校缺乏省教育资源。高校进行全校性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缺乏,专职生态文明教师队伍不足,造成了高校中生态文明教育资源整合欠缺。生态文明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对于大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态文明知识以及生态价值观或者道德原则的宣传与讲解,生态文明整体情感认知与价值体验缺乏,学生不能实现感同身受,因此,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不显著。 

(2)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方面,家庭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通常情况认为子女生态价值观与父母受教育的程度有关,事实上,大学生生态文明直接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但是当前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到先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父母在对子女教育问题中存在着功利化的思想,使得子女綜合素质的培养受到影响。同时,父母自身没有从我做起,未能给子女提供生态文明教育的氛围。 

(3)社会公众生态文明素养有待于提高 

缺乏环境知识、欠缺环境行为与环境意识等是当前公众综合生态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态文明意识已经有所提高,然而还不能与经济发展相匹配。比如政府对GDP的过分追求,对环境重视不够;公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产生了拜金主义、奢侈消费等,这些都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起到消极的影响。 

(4)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思想意识识别能力不够,自我判断能力不足,外界思想容易对大学生造成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迅猛,我国社会步入转型时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短时期物质生活的富足和精神生活提高缓慢存在较大差距。社会中占据上游的是基于物质为基础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策略 

(1)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入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一方面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断丰富,另外一方面能够使得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更加深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要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需要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课程体系。构建稳定的生态文明教师队伍,对生态文明教学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整合生态文明理论教学资源,基于公共基础课程强制作用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多学科渗透教学的方式,对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开发。 

(2)推动家庭生态文明教育的作用 

父母为子女生态文明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得子女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比如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通过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为子女勤俭节约意识的培养创造条件;带来子女经常参与保护生态的公益活动,与大自然接近,实现了子女真正与大自然的融合,使得子女的生态环境责任感得到培养;父母以身作则,保护生态环境,为子女树立保护生态的榜样。父母通过各种方式对子女进行引导,使得子女生态文明意识不断提高。 

(3)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 

社会教育对大学生的教育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更加的丰富深刻。社会舆论导向机制要充分发挥,从而为社会生态氛围的构建创造条件。通过传统媒体,在公益广告、电视节目等加入生态文明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社交平台,传播生态文明知识;政府对生态文明给予足够重视,使得政府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4)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自我教育的提高 

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价值感与情感体验进行引导。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给予丰富与深入,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进行激发。同时,大学生生态文明情感体验给予重视,使得大学生能够确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 

[1] 孙正林.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困境与路径[J].教育研究,2014(1). 

第6篇

论文关键词:维吾尔人;生态意识;环境伦理

所谓生态环境意识是人类对自己所生存的生活和活动环境的自觉保护及使其美化的意识,即人们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适应和追求。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维吾尔人是生活在中亚和新疆这个干旱地区塔里木——吐鲁番盆地上的绿洲上的古老民族之一。他们自古以来,从追逐水草、土地和环境的游牧阶段逐渐地进入了稳定居住的农业——园艺经济阶段。该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养成了适应自己生存条件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意识。维吾尔族的传统的生态环境意识在他们在原始时代的崇拜自然和万物有灵论的观点基础上形成并逐渐发展,与他们原始时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密切相关,在他们的生活实践过程中深深地生根发芽,并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同时它在他们的生命意识、民间文化、道德观念和日常生活习俗中生动地表现出来。

维吾尔人从远古时代起就认为客观世界和生命由水、空气(风)、土地、火等四个因素构成的,并且对这些客观物质对人类生命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依赖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他们不仅把自己关于客观世界和生态环境方面的科学和人文性的观念,在自己创造出来的语言、文学、生活习惯道德和审美观点上具体地再现出来.而且把这种传统意识代代相传;与此同时把生存环境看作是对生命产生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性影响的重要因素,对其时刻予以维护。

一、维吾尔人对绿色植被的关爱意识

维吾尔人自古以来,在广阔的田野中自由生活。他们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认识到作为自然界的资源的森林和植物不仅给人类提供物质能源和生活资料,还认识到它们在生态环境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把森林和苔藓看成生命的重要标记之一。维吾尔人的这种环境意识在他们的古代文学艺术遗产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比如在英雄史诗《乌古斯汗的传说》中,叙述了作品的主人公乌古斯可汗某一天在一个神秘的湖中的一棵树孔中看见了神性美女,并娶她为妻的情节,其中森林风景的描述特别值得一提。《牟羽可汗的传说》叙述了盖世英雄布谷出生于非常神秘的两棵树之间的土丘和他长大后与他的同胞弟兄们向这两棵树顶礼膜拜的情节。维吾尔人对树木和苔藓植物的爱护,甚至把它们与自己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观念,在后来的农业和园艺经济阶段中表现突出。在维吾尔人的古代族源和图腾神话中,存在着有关崇拜树木的神话。如回鹘可汗被认为是从神树诞生的。据(元)募集<道园学古录》卷二十四《赤都护高昌王世勋碑》记载,多桑<蒙古史》(伊朗)志费尼所著<世界征服者史》引证:维吾尔人祖先居住的土拉河与色楞格河交汇的地方,并排长着两颗大树。一天,树中冒出一个土丘,一道亮光从天而降,照在土丘上。从此,土丘慢慢长大了。维吾尔人怀着敬畏虔诚的心情走进时,听到一种象唱歌一样美妙悦耳的声音,而且总有一道天光照射在土丘周围。后来,土丘裂开了,中间有5个帐篷似的内室,每间室内都坐着一个孩子。部落首领们以为他们是神,都来顶礼膜拜:当风吹拂到孩子身上,他们变得强壮起来开始走动。终于,他们走出了石室,被交给乳母照管,同时,人们举行种种崇拜的典礼。他们断了奶,能够说话,马上就询问他们的父母,人们把这两棵树指给他们看,他们走进树中像孝子对待父母一样跪拜,对生长这两棵树的土地,也表示恭敬和尊敬。这时,两颗树突然出声:“品德高贵的孩子们,常来此走动,克尽为子道。愿你们长命百岁,名垂千古!”

高昌汗国时期古维吾尔语诗歌中对树木和绿色环境的描述也十分突出。维吾尔人对绿色环境的爱护,甚至把它们与自己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观念,在后来的农业和园艺阶段表现得更为明显。如:为了改良自己耕种的沙滩地和盐碱地并减少污染土地的物质,维吾尔族农民习惯于村庄和田堤上栽种胡杨、红柳、梧桐、垂柳、沙枣等树木。他们通过实践认识到这种树木有改良土壤.分解土壤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并减少其危害等作用。

历史上生活于典型的内陆地区的维吾尔人在古代时用柏树、香树、骆驼蓬等树木点火或者点香,利用其香味给人治病或者表示对诸神的崇拜。这方面的一部分内容除在《突厥语大辞典》中有详尽的表现外,在维吾尔民间故事中也有所呈示。上个世纪8o年代我国考古学家们从新疆孔雀河一带挖掘出的“具有4千年历史古尸《楼兰美女》旁曾发现一捆麻黄和其他东西”,这说明古代维吾尔人的先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认识到一些树木和植物具有净化环境和杀灭病菌的作用,因此把其看成是神圣树木并已知道多方面使用这些树木和植物的方法。由于维吾尔人历史上靠农业园艺业和畜牧业生活,他们便自觉地认识到树木和植物具有防风治沙,美化、净化生态环境的作用,因此他们养成在村庄和路边植树造林的习惯。他们无论在何处建房居住,都要在住房庭院内修造果园,种植葡萄瓜菜大搞绿化,还在农田周边种植桑、沙枣等果树,他们把这一作法看成是行善积德。维吾尔族聚居的南疆地区,各地人们特别重视果木园甚至有些乡村的名称也与果园有关系。例如:多来提巴格(幸福之园)、夏马力巴格(空气好的园地)、比依稀巴格(象天堂一样的园地)等。另外,维吾尔人的美化自然环境和绿化意识还突出表现在他们的传统服装和住房装修习惯上。如:维吾尔人的传统服装布料图案有的就采用了一些农作物和果树的图案(尤以在他们戴的帽衣图案表现得特别突出)。

维吾尔人古代时期特别崇拜自然。如萨满教就认为蓝色象征神理,崇拜蓝天和蓝色,同时还把绿色看成是兴旺和从政的标志。这种原始信仰和概念在他们创造的神话传说中表现得很明显。因此该民族农民至今十分倚重村庄,注重庭院的绿化,出现损害树木和植物的现象.就会受到谴责。

二、维吾尔人的土地意识

土地至高无尚是古代维吾尔人的主要信仰之一。这一信条在他们传统风俗习惯和多种原始宗教信仰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同时,伊斯兰教认为“人来自于土地,其生命与给养也跟土地息息相关”。他们对土地推崇的在萨满教流行的时期创作的一些神话传说中可见一斑。如在《艾司玛女神》神话中,讲述了这样一个内容:据说天上的天使之皇长得比所有的天使都漂亮,她住在七重天上。自然界的各种自然现象都是由这个天使的情绪变化中产生的。天使睁开眼睛,太阳光便普照大地;天使睡觉整个世界变得一片漆黑,天使哭了就会下雨,笑丁就下雪.天使呼吸便会刮风.天使张嘴便会狂风大作,天使翻眼皮天气就变坏.天使发火便会发生地震.天使皱眉头,天空便会出现彩虹。

维吾尔人对水和土地的这种推祟意识在鄂尔浑时期产生的碑铭上也有所表现。例如《阔特勤碑铭》上有“腾格勒(天),乌迈女神,土水神保佑我们”的字样。维吾尔人把人类和大自然看作是一个整体,而推崇大自然、爱护土地的意识,在伊斯兰教传人后出现的《福乐智慧》《先知者传》《君子神往》《世事记》等文学遗产中也有突出的表现,甚至认为这种精神是做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维吾尔人中自古以来就有类似“土地伟大,人也伟大”“土地吃不饱,人也不会吃饱”的谚语。古代维吾尔人还在发生旱灾时公众集中在某一地举行求雨活动。在历史上维吾尔族农民就是再穷也从不挖甘草、麻黄等这些保护土壤的植物去卖钱。就是到现在维吾尔人为死者送葬时将死者尸体放人墓穴并盖上后,就开始诵读《古兰经》,这时送葬的人,每人都抓一把土放在手里,当诵经完毕后,所有人手中土都被集中起来,向墓投去,表示人们向死者亡灵祝福,这些土被称为“崇敬土”。维吾尔族手工业经营者往往把刚开业赚到的钱扔到地上,让钱沾上地上的土后,然后再装进口袋。这样做是希望自己的生意越来越兴旺。当前在解决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减少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之间的矛盾处于严峻形势的情况下,保护好土地和自然环境,这具有更大的科学价值。

三、维吾尔人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维吾尔人自古以来就认为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从原始社会阶段起,他们就把水看成是神圣的东西并将它神化,还把它看作幸福、兴旺的象征。他们把自己的城市和居民区建在河边。在古代夏季发生旱灾的地区他们搞求雨活动;冬季他们搞降雪庆祝活动,打雪仗。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维吾尔人推崇水的信仰观点具有悠久的历史.这一观点在英雄史诗《乌古斯汗传》中有突出的表现.史诗叙述了英雄乌古斯汗娶一个从湖中树上出现的女子为妻,还叙述了乌古斯汗,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海”(dengiz)的情节。维吾尔族民间故事《会破开的山》则叙述了一个受虐待的孤女的妹妹因喝了“神秘的水”而变成了鹿,而孤女本人在“水神”的帮助下摆脱了敌人的控制的故事。这种故事情节明显地彰显着古代维吾尔人对水的原始信仰。

历来把水看成无比神圣的先辈们在给子女们取名字时往往使用“阔力”(维文意:湖)这个词构成“阔尔特勤”“阔尔毕伽…‘阔尔塔尔汗”(koltarhan)等名字。维吾尔人居住的地方大多数是干旱地区,因此他们先民们特别崇尚水,保护水域和水源已成为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并认为可与人道主义精神联系起来。维吾尔人历来就有诸如“水伟大,人也伟大”“水是土地的血液”“一口水应得到四十年的敬意”等谚语或传统习惯。维吾尔人不仅禁止在沟渠湖边洗衣服梳头和带牧畜进渠堂饮水,而且还严禁向水中乱倒脏水、垃圾、炉灰等肮脏的东西,甚至把这种行为看成是罪孽,对少年儿童从小就进行上述教育。维吾尔人的英雄史诗《英雄勤钦木尔》中的主人公马合图木苏拉不听其哥哥劝阻去河边梳头.被卡力玛克人首领抓走及后来他的悲残生活遭遇就可以充分地说明这一点。现今水的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所经常遇到的世界性的大问题,我们为先辈们为保护水资源而作出努力的这种环境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而感到无比的骄傲。

四、维吾尔人对住房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追求美、爱护美和再创美是人的本质,也就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表现方式。维吾尔人特别重视住房建筑设计和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盖房前考虑房屋的位置、阳光、空气等环境。维吾尔人在古代就认为空气是构成世界和生命的重要因素。过去他们的传统居住环境主要是“露天、自在的环境”或“半野外环境”。农民在建房前要充分考虑建房环境,房前要修建前廊,庭院内要栽种果树和花卉。任何~处住房的门窗都要认真、周密地设计,以确保光线明亮,空气流通。维吾尔人中有“新鲜空气治百病”和“清洁环境使人健康聪明”的谚语箴言。因此在维吾尔人中早晨起床后立即开门窗换气已成为他们的习惯,他们甚至在冬季的白天开窗换气。他们认为“在清新的空气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成聪明的人”“在清新的空气中生活的人是健康的人”。著名学者麻赫穆德·喀什葛里在《突厥语大辞典》中提供一部分维吾尔人居住的古代城市的信息时,对这些城市的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作了详尽的论述。维吾尔人一般除了院落外还特别重视房内装饰和室内卫生,他们用图案、雕刻和各种饰物将住房装饰得很漂亮。历史上维吾尔人不仅重视美化自己的住房环境,而且还特别注重清真寺或大礼拜堂的装饰。维吾尔人中还有“不看女人的眉毛而看她的碗边”的谚语。这里的“眉毛”是指女人的外表美,而“碗”的引申义则是指女人所拥有的住房及家具的卫生和质量。平时维族妇女每天很早就起床,先把房内和院子收拾好了以后,再做其他事情。他们在传统的日常生活中禁止周边随地倒污水和垃圾的行为。

五、维吾尔人的动物保护意识

动物是大自然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永远的朋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动物界的作用。维吾尔人的生态环境意识和教育以及他们保护动物和鸟类的传统美德和风俗习惯在民间文学作品里表现突出。维族古代神话传说故事绝大多数都是与动物有关的标题,他们都以人和动物的亲密关系作为主题。例如维吾尔文学早期出现的《狼的图腾神话》中.描述了一只母狼将一个古代部落中遇难的十几岁的男孩救了出来,后来这个男孩与这只狼结成伴侣后.狼生了九个男孩.使维吾尔人不但没有绝种.反而继续得到发展的情节。《属相的传说》中则描述了传统的属相年鉴中的12种动物的名称及称呼的原因。在维吾尔民间文学中关于动物的传说故事中.描述人将一些野生动物或传说中的凤凰等救出,后来这些它们做好事报答人类的情节也是较多的。当今维吾尔族传统乡镇居民除了养殖牛羊外还有用鸡、兔、狗、猫等与人作伴的习惯。认为大自然与人类生活同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于是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宠儿——动物和鸟类就成为维吾尔人的传统美德和生活习惯。维吾尔人不管在佛教、摩尼教或是伊斯兰教文化的环境下.都没有为满足消费和谋利的需要而随意猎杀捕捉部分飞禽走兽的习惯(边远地区例外)例如在古代西域除了《投身饲饿》《舍头施人》《挑眼施人》《割肉贸鸽》等故事外,还广泛流传《金光明经》等佛教文学作品宣扬佛教禁杀生的教义。伊斯兰教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巨作《先知者传》也具体表现出爱护动物和鸟类的人文思想。维吾尔人给已去世的亲人扫墓时,为了鸟类的食用或出于行善积德的用心,往往在墓前撒上麦粒、玉米粒或大米等谷物。另~方面他们认为墓前撒上的麦粒、玉米粒对死者来说起到减少罪孽的作用。在维吾尔人居住的农村普遍禁止捕杀猫、兔、狗等家养小畜,也不得捕捉各种鸟类尤其是燕子、麻雀等。维吾尔人认为无故的虐杀动物是一种造孽行为。在维吾尔族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中描述人将一些野生动物或凤凰、山鹰救出,后来这些动物飞禽做好事报答人类的情节很多。维吾尔人保护树木、将土地视为至高无上、崇拜和保护水资源、保护动物和鸟类等古代民俗习惯起源于他们祖先原始时代的万物有灵论和萨满教的影响。现代科学更进一步证明动物和鸟类在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从哲学观点来看,社会存在物决定于人的社会意识。因维吾尔人历史上生活在典型干旱地区,而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具有与悠久的民族传统,长期以来这种意识不仅表现在他们所创造的民间文学遗产、生活习俗中,而且这种意识在历史上他们所创造的有文字记载的文献上也表现得较突出。例如根据关于在塔里木河流建立的楼兰王国去卢文文献看,大约2千年前维吾尔等民族中曾有正式的保护森林法和关于管理水利的规章制度。

因古代维吾尔族具有高度的生态伦理思想,这种伦理思想在古代民问歌谣和书面作品中形象地表现出来。如:在《突厥语大辞典》中有这样一首民间诗:“小鸟从你处逃掉.燕子停栖在我这儿。百灵鸟甜甜啼叫.雄与雌并飞相合”。尢素甫·哈斯·哈吉甫在《福乐智慧》第四章中关于春天的描写就表现出了这样的意境:“积雪消失大地充满馨香,脱去冬天衣世界又穿上新装。春天的和风搞走了严冬,明媚的春天又调好了幸福之弦”。

第7篇

生态式礼仪教育是一个综合而系统的教育体系,涵盖内容较为广泛,按照不同场合和性质,分别是交往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生活礼仪、学习礼仪。具体而言,这四个方面又可以详细分为:问候礼仪、称谓礼仪、做客待客礼仪、交谈礼仪、同伴礼仪和接打电话礼仪;集会礼仪、升旗礼仪、公共场合礼仪和购物礼仪;仪表仪态礼仪、进餐礼仪和行走礼仪;活动礼仪和课堂礼仪。

2幼儿礼仪养成实施策略

2.1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要把幼儿礼仪教育当作每日常规的训练项目,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心理特点和教育计划等,阶段性地开展礼仪教育。为了便于操作,可以将幼儿的礼仪细化分类并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要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并渗透进幼儿每天的活动中,让他们在愉快的生活情境下主动接受礼仪教育。譬如,每周一次的幼儿园内升旗仪式,通过在庄严国歌声中向国旗行注目礼,使幼儿感知并初步形成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利用排队领餐环节进行礼仪教育,在排队中培养幼儿耐心和排队礼仪,使幼儿懂得遵守秩序。

2.2充分利用节日气氛营造礼仪教育情境在重大节日环境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是进行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可以根据母亲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一系列传统节日,对幼儿进行相应的感恩教育,引导幼儿有计划有重点地了解并掌握相关礼仪知识,通过活动让幼儿参与、感知和讨论,活动后再加强拓展教育,使幼儿懂得各种节日不同的礼仪规范和意义。

2.3创设环境,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在幼儿的健康成长发展中,良好的礼仪氛围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幼儿园的环境、班级群面貌、周围儿童的行为、老师的行为态度等,无不对幼儿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幼儿生态性礼仪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条件创造出有利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大到幼儿园的整体环境优化,包括学校各处的指示牌、大幅标语;小到班级环境的细心布置。譬如,幼儿园可以在垃圾桶旁贴上幼儿喜爱的卡通人物画像,以形象生动的图片引导幼儿垃圾入桶。教室里,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完成有关礼仪活动图片的整理、装饰工作,张贴在主题墙上,来提醒幼儿遵守相关礼仪规范,购置幼儿爱看的相关礼仪故事图书供幼儿传阅,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同时,自觉遵守文明礼仪。

3结束语

第8篇

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无论从设计理念还是设计目标来看,都是以人类为中心,都是以满足人类自身利益为主,人的价值处于整个设计的核心高度。但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速度加快,以牺牲环境为主来谋求发展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破坏自然结果也逐渐显现出来,人类不得不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要从改变人的思想方面入手,要从生态发展的角度看待环境艺术设计,树立生态价值观,强调人和自然的平等,改变以人类利益为主和经济增长为指标的陈旧价值观,把人对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实现生态视野下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生态视野下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各行各业都开始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同样应该重视生态的建设,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在生态视野下进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生态视野下的环境艺术设计,能够在生态价值观的指导下使人们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当前到处都是高楼大厦、钢筋混凝土的工业化环境中,探索出一片“绿色的乐园”。设计者可以从生态美的角度出发,引入大量属于自然界的元素。例如,山、水、植物等,对自然景观进行再创造,使人们的生活环境甚至工作环境都更加接近大自然,让现代人能够回到大自然,感受最原始的美。这样一来,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无疑会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使环境艺术设计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了人、社会与自然的良好发展。

3生态视野下环境艺术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3.1应遵循整体性原则

环境艺术的范畴很广,包括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以及室内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是对人类所生存的环境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设计,是一门多层次的综合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环境艺术设计总体来说要满足生态环境第一的要求,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站在全局的角度上,把设计环境看成一个整体,对整体中的各个要素包括自然、生物、文化等分别进行研究,对各要素间的功能、结构关系进行协调设计,统筹兼顾,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3.2应遵循科学性原则

环境艺术是一门绿色艺术和科学,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一定要用到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各种资源,以保证其设计结果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在具体的实践当中,设计者会遇到各种类型的问题,科技的发展问题、新材料的开发利用问题、设备的不断更新问题,以及人们的审美要求不断变化等问题,这就要求设计者要时刻关注科技的新成果,科学地加以积极运用,这样才能保证环境艺术设计结果的科学性。

3.3应遵循人性化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的不变主题始终是人性化,设计理念要以人为本,在实现人类良好的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创造更高层次的生活品质和精神环境,使环境艺术设计更好地服务人们,促进人类社会长久发展。

3.4应遵循适度性原则

任何事情都要受到度的限制,“过”或者“不及”都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所以,环境艺术设计同样要遵循适度性原则。适度意味着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防止出现过度设计或改造,也要避免设计欠缺造。新视野下的环境艺术设计要求我们要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出发,思考清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装饰,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4如何进行生态视野下的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中要想实现生态化,从设计师的角度看,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设计技能以外,还需要有明确的环境保护意识,明白如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正确渗透生态保护理念。

4.1制定可持续性的设计方案

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前,首先要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在设计方案的构思、设计材料的选择、装饰物的布局等方面,都要事先设计好方案,而这种方案就是要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破坏后代人的需要,有效利用自然可再生资源的同时,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4.2环境艺术设计中注重节约性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我们应本着节约性原则避免繁杂设计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尽量简化设计,这样就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得设计符合生态价值观。但同时要注意的是,简化设计不等同于简单设计,不能以牺牲艺术美来发展生态,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

4.3实施高效性设计策略

高效性的设计策略就是要对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以低成本换高利益,杜绝粗放、浪费的设计模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尽量选用可再生资源,或者或易于再生的原材料,实现材料的最大价值,实现高效的设计目标。

5结语

第9篇

1.空间设计

一般而言,生态城市规划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毫无疑问就是空间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作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生态规划中重要的一环,大体上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建造城市内容,二是作为城市空间内容,三是进行城市自身空间的构造建设。空间设计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完善自身内部空间的构建,设计出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另外,设计师在对城市环境进行艺术设计时,应全方位地考虑人与自然的位置关系。城市建筑物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更不能破坏地区环境。我们要建设的理应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型空间,同时是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生活空间。城市建设者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过程以及结束后对地区环境产生的影响,要不断完善设计方案,使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甚至消除,创造最接近自然的生态环境。当前我国生态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亲绿化空间设计,二是亲地空间设计,三是亲水空间设计。亲绿化空间设计就是通过设计合理的绿化场地为人们提供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场所。亲地空间设计是指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满足高层楼栋居民需求,创造出更多的休闲场地。亲水空间设计就是要创造出舒适怡人,且具有各式各样功能特色的近水空间,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此外,不仅要拓展地面资源,也要适度拓展地下空间,这样不仅能够节约土地使用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能够有效减少能源与运营费用的损耗。

2.绿化设计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绿化设计,它也是建造清新亮丽、怡人宜居的城市的基础。许多美丽的城市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园林绿地,这里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人们在繁忙生活中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绿化程度。城市建设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加大绿化建设的力度,适当扩大城市的植被覆盖面积,不仅能够起到调节氧气与二氧化碳浓度的作用,还能够保证本土植物不会被外来植物入侵而打乱生态平衡。同时在进行绿化过程中要加强物种多样性配置,要考虑种植植物的高低、密集程度以及景观美化性质。这种注重人与自然和谐一体化的环境绿化配置,既能够愉悦心情,又能够使景观与生态、植物与人类生活环境融合,最终创造出多元、美观、和谐的生态环境。

3.水体设计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城市的发展往往与当地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有密切关联,一个城市的温度、湿度以及景观绿化质量、卫生质量都依赖于水环境。根据水流动的特性,通过将水作为载体进行一些环境艺术设计,既能够满足人们对环境美的需求,又能够让人体验到水带来的怡人享受。

二、结语

第10篇

关键词:视觉审美;文化;艺术性;人性化设计;观念

创造性的艺术体现出种种审美趣味,对于艺术美的欣赏和创造又是人类审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精神陶冶和满足的想象的空间,打破了具体的日常生活强加在个体身上的种种局限,拓展了艺术思维,创造出更多具有艺术美感的生态环境。

因此,在视觉艺术审美中应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出发,了解艺术创造的文化、生活、观念、哲学等更多的主客观条件,才能更准确的把握美的本质,认识创造性设计思维的本源,更好的理解视觉审美文化,体会视觉审美中的艺术性。

艺术的灵魂――历史、民族文化

“一部艺术作品是由一般精神状态”和文化的“周围环境之总和所决定”。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总会与其相应的时代和文化语境相联系而追溯创作者的思想渊源。

视觉艺术的审美当然也不能离开文化而孤立存在,这种积极的心理判断依赖于艺术创作者的历史留存、文化留存、形象积淀、经验记忆等等形成的认知体系,这是创作的基础。广泛的历史、民族文化内涵积淀,既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同时也是与艺术欣赏者产生心理认同感的基础。

以艺术形式表达着文化思想的当代艺术家代表的蔡国强,在他的《透明纪念碑》的个人艺术展中,以东方性的智慧和语言将“9・11”事件用艺术的方式引发人们对事件的思考。在其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壮观的场面,更为震撼的是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博大,让观者领略到其中所深含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责任感,也正是其艺术作品具有引起世界关注的不朽艺术魁力之所在。日本是一个以设计强国的民族,众多日本艺术作品中都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日本特有的艺妓、相扑手形象、服饰妆容和动态的表现被艺术家们在海报中用简单的几何形体表现得惟妙惟肖、生动形象。起伏变化的点、线、面以及色彩让我们时而被带入那歌舞笙箫的东京去感受那里的热闹繁华,时而被引入的日本平民生活感受他们的安静宁和。

灿烂的民族文化才能孕育出辉煌的民族艺术,每个民族优秀艺术作品无不是其浓郁优秀文化的结晶!

艺术的生命力――人性化生存文化

文化生态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生态,那么作为主客体的一部分的人自然就成了其中所应关注的焦点了。创造人性化的生存空间就成为艺术是否具有持久生命力的象征了。

建筑设计、室内家居环境的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等等,使生活本身也成为艺术。衣、食、住、行已经从简单的满足吃饱、穿暖等生理要求提升为吃得好、穿得美等,这是生活的艺术。现代化的大都市本身已成为一件件生活的艺术品,设计师则把自己丰富的创作情感体现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出门搭乘各种便利的交通工具如地铁中,舒适的乘车环境,人性化的座位设计,以及清晰而准确视觉导向系统的传达功能起到良好的指引作用。在立体的城市中穿着各色的人群或古怪精灵或嘻哈复古,别具特色的商店、橱窗陈列的玩偶,经典的饰物和那些可爱的丝巾。夜幕降临,大小餐厅、酒店招牌的霓虹灯交相辉映成一幅幅美丽的夜景画,人们可以暂时放下白日里的拘谨,换上轻松的节奏。生活设计的细致使不外声张的设计让生活具有一种别味的艺术气质,生活的烦恼和痛苦可以在这种艺术美中得舒解。

艺术应该是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调味剂,艺术也只有真正的为生活服务时才是美的,人性化的生存才是视觉艺术的文化生态的根本所在。

艺术的超越――观念文化

人类文明的发展中离不开探索的脚步,在视觉艺术的创造和审美中也离不开开创性的精神。视觉艺术的美应不仅仅美在一个简单、纯粹的外表,更应是一种观念,一种精神,一种观念的超越。

所有的生活与情感并不是都可转化为艺术形象,从观察生活到艺术构思,以至于艺术表现,艺术家必须具有“慧眼”,即对生活有洞悉幽微的观察力。这种观察力需要的不仅是眼睛,更多应体现在观察所切入的视角,是一种观念。观念的转变与超越才能探索想像力从未到达的领域。杜尚的《喷泉》,最早的在艺术创作中使用“挪用”观念,他将日常生活的现成品――小便池倒置并它放入高雅的艺术殿堂。这个倒置行为使得这个日常用品的实用功能消失,实现了现成品向艺术构成元素的转换,对传统意义上的绘画和雕塑的构成元素、取材、展示方式、审美法则进行了彻底的颠覆。

从观念形式的艺术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已经大大超出传统的艺术形式,过去好的形式就能创造出好的艺术作品,现在有好的想法,好的观念,才能决定作品的命运,观念本身已经成为一种艺术。

在视觉所触之处的是否具有艺术美,艺术之美必须通过媒介展示在我们面前。于是我们必须从了解艺术的相关的民族文化才能理解出更深次的美;于是要求艺术在撷取和表现生活时始终捕捉所表现艺术情感,与观赏者产生共鸣;于是艺术是生活的艺术,才能与人有最直接的沟通,让艺术具有实用的价值,成为生活的不要缺少的部分。观念作为一种艺术的思想,是观赏点的移动,角度的变换,丰富了艺术的层次,依据这种思路创造出的艺术才会显得灵动。所以在视觉审美中艺术性必然与历史、民族文化、生活、观念等文化生态因素相联系,而互生共存。只有正视这一点,我们才会不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会真正感受和认识到视觉审美的中的艺术,也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独具特色的视觉艺术。

参考文献

[1]《在文化背景中研究艺术》 [加]F.G.查尔默斯

[2]《艺术与视知觉》(鲁道夫・阿恩海姆著 滕守尧译)

[3]《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描述》(鲁道夫・阿恩海姆著 滕守尧译)

[4]《激进美学的锋芒》(周宪译)20世纪西方学术思想译丛

[5]《谈美书简》朱光潜著

第11篇

关键词:周晓枫;新散文;生态;整体主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逐渐步入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剧烈转型的历史时期,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出现了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以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为核心内容的生态文学创作。于是,在中国文学转型的氛围中,当代生态文学成为引入瞩目的文化现象。作为90年代以来新生代散文创作的代表之一,周晓枫在生态散文创作中颇见功底,特别她作品中对待非人类自然界生物的那种关怀,以及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对人类行为进行批判和反思,这都使得她的作品被打上生态的烙印。

一、“它们”“我们”同为上帝子民

生态整体主义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之一就是反人类中心主义。周晓枫的散文创作,以生物作为叙写对象的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动物散文尤多,她在创作中并没有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而是带着一颗平等心对自然生灵展开观察和感悟。“在上帝眼里,人绝不是他唯一的子民。”人不过因禀赋智慧而担任着近乎长子的角色而已,只是这巨大生物圈中的一员,并非“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因而对于宇宙的职责更多的应是家族主脉的承递及抚饲幼小,而非肆意将万物为我所用。作者在一切“我们”与“它们”的关联中都习惯性地换位思考,从动物、植物的角度将种种“我们”所赋予“它们”的误解解构,同时还使行文更为广阔深刻,更增强了散文的想象力、诗意情怀乃至悲悯情怀。面对着动物园中被囚禁、被观赏、被戏弄的动物,她总是怀着类似对于血亲的情愫。这种换位的感喟,是一种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范畴的更深入的思考,一种更高远的人与物平等的理想,一种更为纯洁地涉及自然万物的真正的道德,因而也就更具锋利无比的穿透力。

与此同时,周晓枫特别乐于站在普遍意识的反面去思考问题,她说:“我提醒自己,尽量消除社会价值种种固定判断所带来的干扰和积习,以儿童般未绛世事历练的眼睛来看待世界。在写作中,有时不进行过多过早的道德审视,反而会让万事万物重归一种别样的公正,只有打消虚妄的高傲,才能真正形成与自然万物之间的主体间际关系”。

二、在场观照、体悟自然生态

传统散文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基调,即“物―情―理”,“物”或者确切来说“它们”只是一种情绪的载体。这种构思模式其实隐含着一种不乏粗暴与武断的思维方式――人的主体膨胀。作为新散文的代表作家周晓枫则将先验的、主观的、外加的理性和价值规范搁置,回到“它们”本身。在她的作品中,虽然“它们”是通过“我们”之眼看到的,这看却不止是一种娱情性的欣赏,更多的应是敬畏与体悟。

孔雀、大象、豹、长颈鹿、乌鸦……在作者的体验性笔触中,都瞬间获得了独特的生命力和神秘的灵性。她将兽性与人性作比,所谓“禽兽不如”,不过是人类对自己的歌功颂德和对动物的羞辱污蔑;类比的同时不仅描写到兽的丑陋凶险,也以细腻心态体味其两面色彩,她甚至将鸟看做是“神的拟态”,鸟是上帝所允许的与其最为贴近的生物。在她的笔下,“它们”由“动物”花儿为需要我们去用心感受与体悟的自然神性,而不是可以随意拉来以作象征比附的对象。

在周晓枫的散文中,“我们”从“它们”身上可以感受到无限时常被忽略甚至麻木和遗忘了的沉静、神秘和流溢灵性的美。在这里,“它们”拜托了承载者的角色,成为文学的主角,成为有感情,有自我存在,有独特意义的生命。此外,作者极其善于从具象的动物生存图式中抽象出形而上的哲学:“当狼吃掉羔羊,它揭示了善恶的两种走向:善是以牺牲自己的方式来成就善的,恶是以壮大自己的方式来成就恶的。”

三、以参比对,反思精神生态

身为有良知的生态主义作家,周晓枫自然不会一味沉醉于濒临消失的自然之美中,而是深深反思人类施之于自然的种种恶行。与以往生态散文创作中的抒情语态不同,周晓枫将热情颂扬化而为不动声色冷抒情,在反思中持有强烈而自觉的生态责任意识,在她看来正是人类文明的步步侵蚀,才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从小便习惯流连于动物园里每个囚笼前的作者,经由童年的好奇、少女时期的怜悯再到成年时的思考,终于意识到了“动物园不可能是动物的乐园”。动物园中的长期圈养造成的异化使人产生一种痛彻的悲凉:“熊本是相当凶猛的动物,现在它们作揖、鞠躬、旋转笨重的身体,为了赢得游人两个手指头捏住的一点点面包。”从这里,她看到随着自然生态的坍塌而来的,不可避免的就是人类精神文明弱点的显露。“我们”高高在上地俯视着,即使是以自以为的最卑微的方式,即使以最为广阔的悲悯情怀,“我们”的身上也不免沾染太多其他“子民”的血迹。有时候为了探索和发现自然的秘密,人类不得不去采用一些不人道的手段,比如把动物关进动物园,或者把一些动物放上实验台,肚皮在锋利的实验刀下等等,周晓枫认为,这种掠夺性的开发和利用,使得世界被推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这种情况也只有我们发展出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伦理学之后才有可能得到改变。然而,蜕变总是艰难的,尤其是在意识层面。因此,周晓枫制作了一种“糖衣药丸”:以唯美的文字和文风包裹着生态意识,要纠正人类对自然不公正的态度,不如就让人类“服下”这些“糖衣药丸”,成长为有生态整体主义意识的人,而这种又意识成为人类新文化范式的基础,形成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一切事物的价值都将得到尊重,从而实现生态的平衡发展。

总的来说,周晓枫不是一个人类中心主义者,她试图通过冥想式的文字,建立起与另一个生命世界的交流关系。正如冯牧文学奖授奖评语所说:周晓枫的散文“将沉静、深微的生命体验溶于广博的知识背景,在自然、文化和人生之间,发现复杂的、常常是富于智慧的意义联系”。

【参考文献】

[1]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丁晓原周晓枫:穿行于感觉与冥想的曲径阴[J].文艺争鸣.2008(04).

[3]周晓枫鸟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第12篇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一直以来,对生态城市的内涵有着多种多样的解释,但都离不开“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这个核心,即城市中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作为生态城市,有着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和谐性。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主要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表现在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多个方面。

二是可持续性。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三是整体性。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二、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科学化和理性化,建设生态城市将成为许多城市的选择和追求。建设生态城市,在西方国家已经实践多年,我国的城市虽然起步晚,但进步很快、成效显著。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热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人类社会在经历漫长的农业文明后,走进了经济发达、科技先进和民众富裕的工业文明时代,这个阶段虽然推进了社会的飞跃进步,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实现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奇迹。但负面效应也十分突出,尤其是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的掠夺式开采,造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在这种背景下,倡导和发展生态文明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能有效治理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病,才能使人类生存的大环境走向和谐。生态文明主张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反对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旧的发展模式。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城市的生态化建设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和关键。如果生态城市建设失败,则生态文明根本无从谈起。反之,则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是实现城市持续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大量的人口向城市的快速聚集,城市的生态系统遭到的破坏比较严重,比如城市绿地减少、水源污染、垃圾污染和噪音污染等等,既影响到人居环境,也间接制约到资金、技术和人流的集聚。对一个城市而言,哪个城市生态环境好,就能更好地吸引人才、资金和物资,就能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城市生态不优,则对以上三种因素是阻碍。以深圳为例,深圳当前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中后期阶段,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但又没有当年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所享有的丰富资源和巨大的环境容量。导致本世纪初的几年来深圳以历史上最脆弱、最严峻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承载力,勉强承载着历史上最大的产业规模与人口规模,发展遇到了很大的瓶颈问题。面对困境,只有下大力气实现生态上的优化和重塑,才能真正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这也是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深入贯彻。而生态环境质量是衡量生活质量的主要指标,“生活质量是反映人们生活和福利状况的一种标志,它包括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内容。生活质量的自然方面是指人们生活环境的美化、净化等;生活质量的社会方面是指社会文化、教育、卫生、交通、生活服务状况、社会风尚和社会治安秩序等。”尤其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理念的转变,生态休闲成为居民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因此城市的生态休闲空间多少和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能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能不能起到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作用。

三、生态城市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因为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城市宜居、宜业,是消费者的首选之地,强大的需求也带动投资者产生巨大的投资动力,从而催生出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一是生态条件好的地块是房地产业发展的首选。房地产业是最追逐利润的行业,而地块位置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利润的多少,而衡量地块好坏的重要标准就有生态环境因素,包括绿地、水域、景观和空气质量等。一般意义上而言,生态环境好的地块表现出“双高”:地价和房价都高,间接的汇报给投资者的利润也高。以深圳南山区沙河高尔夫周围区域为例,该处的地块毗邻风景秀美的深圳湾畔,有着美丽宜人的蔚蓝海洋和红树林湿地,和占地38万平方米的沙河高尔夫球场相接,生态环境绝佳,十分适宜居住,是开发商和消费者都十分青睐的目标。因此,该处地价和楼价近年来一直雄距深圳房产市场之首,是多次产生全市“地王”的区域。在今年的一处地块拍卖中,楼面地价超过了3500元/米,而在附近开盘售楼的几个小区,楼房均价达到了1.8万元/平方米以上,和去年深圳全市的平均房价12788元/平方米相比,高出了5000多元/平方米。

二是生态条件好的地块是快速发展商业的前提。如今,随着商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和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提升,商业品牌开始向生态环境好、人流聚集的地方集中,虽然这其中无法忽视行政力量的主导和驱动。从深圳东门商圈、华强北和南山商圈对比中就可以明显看到商业发展中有目的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中生态环境成为主要的吸引力。深圳东门商圈和华强北是深圳历史上悠久的商业区,但因为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均表现出人多路窄过分拥挤,与商业环境的远期需求不相符,以及四周市井形象浓厚、商业现代感不高等缺陷,加上城市重心的转移,致使该商圈近年来相对有所衰落,表现在缺少大型品牌商场为代表的场所,以零散的批发为主;消费的档次不高。而与之相比,深圳南山商圈却以后起之秀,发展势头凶猛。究其原因,南山商圈毗邻深圳湾畔,地理区位好,加之区域内有南山书城、南山博物馆、歌剧院、保利文化大厦、新一佳等项目,生态环境十分优良,是打造“购物天堂”的最佳目的地。故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一个偏僻的地方发展成一个繁华的商业圈,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著名品牌的入住,比如铜锣湾、家乐福和曼哈等,也极大地强化了商圈的消费品味,汇集了更多的人流,成为深圳消费商圈的“第三极”。

三是生态良好有助于推进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近年来,生态旅游成为旅游的重要方式,受到城市居民的青睐,而且因为便捷性,城区中或近郊的生态旅游景点成为居民的首选。这种趋势也直接推动了生态旅游项目的快速发展,城市中生态良好的区块也成为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不二之选。比如,依托深圳湾畔的良好生态环境建设成的深圳华侨城,相继建成了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等四大主题公园以及何香凝美术馆、暨大中旅学院、华夏艺术中心、华侨城生态广场、华侨城高尔夫俱乐部、华侨城雕塑走廊、华侨城燕含山郊野公园等一批旅游文化项目设施,形成一个集旅游、文化、购物、娱乐、体育、休闲于一体的,面积近5平方公里的文化旅游度假区。该景点成为深圳最著名的旅游景点,年吸引游客达1000万人次,旅游年收入达到300亿元人民币,而且发展前景良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又带动了附近商贸、酒店业的发展。

四是生态良好能够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投资环境。良好的投资环境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高端产业和外资都对环境有着比较苛刻的要求,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对先进产业和外资的吸引表现得十分强劲。比如深圳通过大力创建生态城市,增强了对先进产业和外资的吸引力,推动了产业的升级调整,实现了经济的良性发展。和周边的东莞等城市相比,深圳的产业结构表现得比较合理,具体来讲,在三产比例上,2008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0.1:48.9:51.0,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符合成熟经济发展的模式。在工业结构上,重点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精细化工三大战略产业发展壮大,保持电气机械及器材、黄金珠宝、印刷包装、服装、钟表、家具六大优势传统产业的稳定增长,基本淘汰了低附加值的落后产业,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业的优质化和高端化。在去年下半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深圳受到的冲击相对比较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和高端。另外,深圳利用外资质量比较高,具体表现为世界500强外资企业投资多、外资投资高科技产业多和增长幅度快的特点。

通过以上论述也可以得出结论,推动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是提供优良人居环境的需要,更是促进经济增长需要。因此,要提高建设生态城市的迫切性和积极性,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制度化、长效化,切切实实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城市生态学》,杨小波著,科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第一版

[2]《城市的理性——生态城市调控》,马道明著,气象出版社,2008年版,

[3]《城市竞争力与城市生态环境》,康晓光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4]《生态城市论》,董宪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生态城市建设经济效益的动态评估》,(《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5期),陈乃玲著

第13篇

[关键词] 老子 生态伦理 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西方把自然作为人类认识和利用的对象的主客二分式思维模式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相反,正是导致全球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中国古代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其思维模式都是“天人合一”,把人与自然看成是一个整体,人是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种思维模式对解决当代人与自然的矛盾无疑是有启发意义的。

一、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论,他的全部思想体系都是由“道”而展开的。在老子哲学中,道有本根之义,又具有规律、规范、原则等含义,同时,道也是一种崇高的境界,是人的精神生活与自然存在所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是对万物天性与人类本真状态的回归。

老子最早提出人在宇宙自然中的位置问题,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主张道法自然、物我为一。而他的生态伦理思想正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整体观基础之上的。他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以道生万物、人天同源为其基本特征,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本源和共同的法则。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道生万物,众生平等。老子经常用“万物之母”、“众妙之门”、“天地根”等来指“道”,这说明道在老子哲学中具有宇宙本根的含义。老子详细描述了道生万物的过程。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尽管我们并不十分清楚这里的“一”、“二”、“三”具体指什么,但很显然万物的创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为同为道所派生,从本源的角度看,万物在地位上是平等的。老子并没有给人在自然中以特别的地位。他说:“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万物平等的思想还表现在道与万物的不相离。道生成万物后并不抛弃万物,而是内在于万物之中。“道”是万物所由产生的根源,“道”是万物得以存在的依据。换句话说,“道”对万物的培育乃是通过内在于万物之中作为万物存在根据的方式实现的。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一”就是“道”。既然万物得到的是同一个“道”,那么在体性上就是平等的。不仅如此,“道”本身也是与万物平等的,道与天、地、人并列为域中四大。此外,道虽然有左右万物的能力,但从不对万物横加干涉,而是“莫之命而常自然”。

2、道法自然,无为而为。《老子》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不是实体自然,而是道的存在状态。道与天地万物均是自然,并非道外有自然,自然之外有道。道即自然,自然即道。道的无目的、无意识,正是宇宙万物合目的合规律的充分必要条件。道之所以无目的,是因为它本身就是目的,只有它无目的,才能使天下万物更合乎目的和必然规律。所以说,“道法自然”就是“道即自然”。道的存在状态就体现为万物的存在状态,万物按本来的样子存在就符合道,自然即道。自然不仅是“道”的存在状态和功能,也是创造生命的原则。这一原则对人而言,就是“无为”。老子常言“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之作为。道之“无为”至少有两层内在关联的意义:其一,就道之为的性质而言,道并非有人格意志的神物,并不对万物进行主宰与左右,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其二,就道之为的形式而言,道生化万物只是顺物之性,自然而为,而顺性而行动,自然而作而为,与人固可谓之不行不动,不作不为。老子讲天道最终还是回归于人道,用天道来说明人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损有余以奉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把天道与人道比照着说,就是要人效法天道。天道自然无为,人也应该效法天道的自然无为,遵循事物内在发展的规律而不横加破坏。

3、知足知止,少私寡欲。自然界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系统,系统中的每一分子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都必须与“他者”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人作为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也要从自然中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为了维持自然的和谐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老子希望人类认识自然界的和谐(“知和”),把握自然规律(“知常”),有节制地从自然界中获取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知足”,“知止”。所谓“知足”,就是满足于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得;“知止”,就是止于自然承受的限度。老子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甚爱”、“多藏”是说主观上不知道满足,其结果是超出事物的承受能力而导致“大费”、“厚亡”,最终危及的还是人类自身。老子告诫人们,如果人类不克制自己的欲望,无限制地从自然界中获取,必将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从而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如果人类克制自己的欲望,“少私寡欲”,只满足于自身基本的生活需要,那么自然界的资源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老子以“道”作观照,提出了回归原初纯厚而真实的自然之德,即“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以“常德”来观照自然,“不见可欲”、“不贵难得之货”,返璞归真,这对于维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保证自然生态的平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老子生态伦理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启示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说明党对社会主义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只能是社会主义的。[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多只能使本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他们不但不会承担起全球的环境责任,还经常以牺牲他国的环境为代价获取本国的利益。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最终承担起全球的环境责任。

我国经过近三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生态现状显得很不和谐。资料显示,我国能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2%左右,工业排污是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在过去20多年里,GDP年均增长9.5%,其中,至少有18%是靠资源和环境的透支来实现的。

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1、树立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平等的思想。导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一直把自然界当成人类征服的对象。中国古代的“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的思想和西方自笛卡尔以后的主体性思维一直主宰着近现代人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是人类认识和征服的对象。当人类对自然界的无限索取违背自然规律,超出一定限度,生态平衡被打破时,自然对人类报复的威力便显现出来了。生态文明则认为,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应该树立人与自然平等的思想,尊重自然,把自然视为自己的“他者”而不是自己的客体,常心存奥秘之感,愿意以伦理的态度对待自然,承担起对自然的责任。老子认为万物同源,与道为一,人只是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大)之一,这与人类中心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道虽然派生万物,但道对万物却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衣养万物而不为主”。道并不因有功于万物而要求万物臣服于自己,这种无私、慷慨、平等的精神义蕴应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题中应有之义。

2、尊重自然规律,顺其自然发展。老子的核心思想是自然无为。自然,是依事物的本性自由伸展的状态;无为,则是顺其自然而不含有人力之强加妄为的意思。但自然无为,并不一般地排斥人为,所排斥的只是违反自然而随意的强加妄为的那种人为。老子认为:“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常”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认识并遵循事物的规律而为是聪明的做法,不尊重自然规律的妄为必然会导致危害人类生存的结果。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远远超过了古人,但知常妄作的现象却时有发生。老子的“妄作,凶”的警告应该成为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内容。对已经破坏的自然环境如何处理?老子给出的答案是:首先,“知止不殆”,立即停止对自然环境的继续破坏。其次,自然无为。老子认为,万物自身自然发展的状况最好,如果万一遭遇了破坏,最好还是通过万物的“自化”、“自正”、“自朴”进行自我修复,不要轻易地加以干涉。第三,“辅万物之自然”。对破坏严重、很难恢复的环境,老子提出“辅万物之自然”,即根据自然规律有所作为,如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

3、克制贪欲,知足知止。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欲望的无限性的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不仅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冲突,还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冲突。人类受贪欲的驱使,不顾自然承受能力的乱排乱放、乱采乱伐等行为,导致了全球性生态危机。中国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要求“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源泉,不仅要实现当代所有人对于利用自然资源和享受清洁、良好的环境享有平等权利的代内公平,还要实现每一代人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享有平等权利的代际公平。如何保证有限资源在代内和代际之间合理分配?这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老子的“知足”、“知止”的思想值得深思。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既要满足人的基本物质需要,又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提倡过简朴的生活。

第14篇

摘要:农村作为建设生态文化的重要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国生态文化建设进程的步伐。加强建设农村生态文化,能够有效实现农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农村生态文明的发展,从而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本文从生态文化概念入手,强调了提高农民生态意识的重要性,探讨并提出了提高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策略,旨在加快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化;农民;生态意识

一、前言

面对现今日渐严峻的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和资源约束,党的十提出了农村生态文化的建设。农民是农村人口的主力军,其生态意识和文明理念的提高与农村的生态文化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农村人口需树立起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和尊重自然的生态意识,与政府的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相结合,为建设美丽的中国做出努力和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文化的建设迫在眉睫,农民的自我生态意识也应有所提高。相关政府机关需将农村的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相结合,以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提高为基础,切实加快农村的生态文化建设。

二、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及提高农民生态意识的重要性

(一)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农民在特定的本土生存环境下,逐渐发展并形成的生态价值观被称为农村生态文化,广义的农村生态文化集中反映了农村人口的生存方式,也体现出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发展趋向,主要分为物质层面及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各种农村生态文化内容。狭义上的农村生态文化是指精神层面上的生态文化,主要是指以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为基础,将维护生态平衡和创建美好生活作为目标,逐渐建立起的一种生态价值观和文化系统。农村生态文化的建设是自然与人和谐共处关系形成的关键,同时也是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共赢友好的合作状态。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完善的法规体系是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也是其主要任务。相关部门需大力普及生态及科学知识的教育工作,引导和培育以生态为主体的消费形式及生产方式,致力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等社会价值观念的构建。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提高能够积极推动农村生态文化的建设,农村生态文化的建设既与自然环境生态文化相关,也于生态中人文和交往文化离不开关系。

(二)提高农民生态意识的重要性

生态意识是人们对于自然和人类关系的一种全新认识,并由此衍生出来的一种价值观念。良好的生态意识能够科学的帮助人们处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让人们正确的认识到自身对生存环境的依赖性,进而减少对大自然的掠夺,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自然和人的和谐统一。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提高能够让其认识到人类发展中自然环境的重要性,随着他们自身生态意识的提高,会逐渐参与到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中来,而农民公众的参与程度也决定着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程度。

农村人口的素质高低决定着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建设农村生态文化的重点为对农民进行相应的的生态文化教育。相关部门需从终生教育、全程教育和全民教育等方面进行生态文化的教育工作,其中包括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成年人的社会化教育。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有近一半的人口为农民,因此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培养是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农民生态意识的策略

(一)开展相应的生态教育活动

现阶段的农村缺乏对生态文化的教育,相关部门应做好培养农民生态意识的工作,通过开展相应的生态教育活动加强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可定期利用网络媒体,组织农民观看有关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纪录片,加深农民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可通过宣传教育工作让农民认识到恶劣的农村生态环境现状,进而提高农民的责任心和危机感,让农民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此外,定期开展的科普活动也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生态化和科学性的提高。

(二)发展良好的农村生态经济

积极发展农村的生态经济,能够有效促进该地区内的人类生态、自然生态、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环境保护和谐统一的发展,激发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提高。农村地区需充分认识到自身地理优势,注重现代化农业和生态经济的发展。若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则可在现代化农业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行业,以因地制宜和保护环境为前途寻求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激发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提高。

(三)建立健全的环境法律法规

现行的环境法律体系在农村污染防治方面并无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农村中农药、化肥、畜禽等易产生污染的事物缺乏相应的规定,农民在无法律约束的情况下大量使用此类产品,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相关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关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并加强执行力度,确保农民生态意识的提高,并加以约束,以保证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投入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

现阶段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垃圾处理设施的缺乏导致农民不合理的处理生产生活垃圾,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民生态意识的提高和农村环境的保护,投入相应的环境基础设施,完善该地区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督,做到责任到人,切实提高农民的自我生态意识。

四、结语

农村生态文化和建设与农民自我生态意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建设农村生态文化是保证整个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建立起良好的农村生态文化需经历较为复杂的过程,相关部门必须把握好生态文化的意义、任务和内涵,致力于生态文化环境的建设和宣传,才能在农村领域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舆论,提高农民的自我生态意识,进而推动农村生态文化快速稳定的发展。(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

参考文献:

第15篇

一、生态文明的辩证法

生态文明作为文明(人)与自然关系演进到特定阶段的历史状态,是历史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的逻辑图景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现实诉求和客观展现。人们把文明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从统一到分化再迈向和解与和谐的辩证运动,称之为“生态辩证法”。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相比,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后果的批判和超越的结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理念、模式的深刻变迁。生态文明作为应对当代生态危机而出现的一种全新文明形态,其核心价值观和根本特质就是要破除传统工业文明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从理念到实践上的种种误区和弊端,它较之传统文明在价值观念、制度、行为规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历史进步意义。

作者在书中明确强调了生态文明的这一辩证性质,指出:“首先,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的提升。”2 表现了人类文明与现实发展之间的内在张力。“其次,生态文明就是人类社会的返璞归真。”3 着力强调人类文明发展至生态文明阶段,实质上完成了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否定之否定,是一个辩证的复归。“通观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先后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个阶段,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史上的本质性变革。生态文明强调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关注经济、社会、自然的利益、价值的一致性,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宗旨,实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重塑人作为自然的人的类本质,实现人类返璞归真,达到人与自然融合的‘天人合一’境界”。1 这样,基于人类实践逻辑的生态文明的辩证复归就成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凝结和体现。生态文明内在地重构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的实践呈现出了新的姿态。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

我们的问题在于,究竟在什么样的理论指导下去消除生态危机、构建生态文明?目前,学界已经展开了足够深入的讨论。李明宇、李丽二人的此部新作提供了一种视角。它构建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完整体系,通过理论建构及其运用,有力推动了生态哲学的发展,表明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生态文明的必要视角。该书系统地梳理和确立了当今构建生态哲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分析并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以及西方文化中有效的生态资源,尤其重视生态学提供的启示。结合当前中国的生态实际,从生态文明、科学发展、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入手,对生态哲学进行的多重建构,勾勒出生态梦视阈下的生态哲学的总体图景。作者指出:“在和谐社会的视域中,生态哲学的构建必然体现人、自然、社会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系统和动态和谐,实现生态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观的多重统一。”2 进而对这个论断展开了详尽的分析。强调生态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观的内在关联,展示这个总体图景的内在机制。即:“生态哲学决定发展观的科学性、科学发展观决定社会的和谐公正、和谐社会观决定生态哲学的性质和发展观的取向。坚持生态哲学、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观的多重统一建构,这既是生态哲学理论发展建构的必然选择,又是新时期指引人类解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人类本身的和解’两大历史使命的现实路径。”3 这样,作者便完成了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所依据的理论建构。

三、理论与实践的融通

书中通过包括节制资本、调节生产、引导消费、驾驭科技、综合治理等几个方面的中观路径的分解,以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为例,依据生态哲学的基本原则,构建了一个“一体两翼三赢”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这个模式充分考虑到时代形势、现实要求,并关注到可资借鉴的生态文明的“中国模式”。不仅在模式构建本身注重各种要素和资源之间的融会贯通,同时也关注到模式建构的现实针对性,通过在实践中的运用展现生态哲学的实际效用。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视阈中把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发展融通起来,实现三者的系统动态和谐,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