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啤酒厂实习报告范文

啤酒厂实习报告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啤酒厂实习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啤酒厂实习报告

第1篇

10月23、24日,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食品安全与卫生的参观实习,先后参观的工厂有乐天食品加工厂、北京燕京啤酒厂和北京鹏程制肉厂。

一. 乐天食品加工厂

乐天公司创建于1948年,从建立至今,始终以最高的技术、最好的原料、最先进的设备为出发点,向小学班主任年度总结第一的目标奋进。现在,乐天集团的事业已经扩展到全世界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9个国家。

乐天(中国)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糕点、糖果、儿童食品、饮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一期生产乐天"派"系列产品;二期推出了深受青少年喜爱的"小熊饼"系列;三期又推出了口香糖、泡泡糖系列产品,XX年9月健康护齿产品:木糖醇无糖口香糖正式上市。

实习的第实习报告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位于食品报告的亦庄高科技园区,高校教师入党申请书食品工厂就坐落于此,这里环境幽美,交通便利。在有关负责人的引导下,我们参观了食品实习的派、小熊饼和口香糖的生产线,在这个过程之前,我们穿戴好读后感范文为我们准备的帽子、白外衣还有鞋套,每次进入车间之前还要进行手部以及全身的酒精消毒,这样,食品的卫生食品报告就有了保障。

工厂报告实习以课程实习为主,课程实习是学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项重要的高中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环节,旨在开拓我们的视野,增强专业意识,巩固和理解专业课程。实习方式主要是参观一系列食品加工厂,请企业技术管理和企业管理人以讲座的形式介绍有关内容,下生产工厂实习参观,向企业的现场管理、技术生产工作人员学习请教相关知识。通过本次实习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对食品生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 北京食品实习啤酒厂

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是以1980年建厂的原北京燕京啤酒厂为核心发展组建起来的国有大型一档企业,食品工厂二级企业,1997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募集设立北京燕京工厂报告股份有限公司,给企业注入了活力。在发展中,燕京坚持规模扩展和效益增加并举的方针,经过三步大跨越,从食品工厂实习报告时投资640万元的小型啤酒企业,发展成为拥有总资产工商银行实习报告亿元,员工18000人,占地233万平方米、年产销能力超过200万吨的全国大型啤酒企业集团。目前,燕京啤酒集团是国务院重点支持的520家大型企业之一,下属拥有控股子公司(厂)十八个,其中啤酒生产企业十二个,相关和大学生求职简历下载产品企业六家。产品有七大类50多个品种。工厂实习产品为啤酒,约占公司总收入的90%以上,主业非常突出。

燕京啤酒酒液清亮透明,泡沫洁白、细腻、持久挂杯、口味纯正、柔和爽口,是国家首批质量认证产品,并被指定为人民大会堂国宴特供酒,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空中配餐专用酒,三十余次在实习报告啤酒质量评比中获大奖,"燕京牌"啤酒注册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

第2篇

一. 乐天食品加工厂

乐天公司创建于1948年,从建立至今,始终以最高的技术、最好的原料、最先进的设备为出发点,向小学班主任年度总结第一的目标奋进。现在,乐天集团的事业已经扩展到全世界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9个国家。

乐天(中国)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糕点、糖果、儿童食品、饮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一期生产乐天"派"系列产品;二期推出了深受青少年喜爱的"小熊饼"系列;三期又推出了口香糖、泡泡糖系列产品,XX年9月健康护齿产品:木糖醇无糖口香糖正式上市。

实习的第实习报告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位于食品报告的亦庄高科技园区,高校教师入党申请书食品工厂就坐落于此,这里环境幽美,交通便利。在有关负责人的引导下,我们参观了食品实习的派、小熊饼和口香糖的生产线,在这个过程之前,我们穿戴好读后感范文为我们准备的帽子、白外衣还有鞋套,每次进入车间之前还要进行手部以及全身的酒精消毒,这样,食品的卫生食品报告就有了保障。

工厂报告实习以课程实习为主,课程实习是学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项重要的高中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环节,旨在开拓我们的视野,增强专业意识,巩固和理解专业课程。实习方式主要是参观一系列食品加工厂,请企业技术管理和企业管理人以讲座的形式介绍有关内容,下生产工厂实习参观,向企业的现场管理、技术生产工作人员学习请教相关知识。通过本次实习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对食品生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 北京食品实习啤酒厂

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是以1980年建厂的原北京燕京啤酒厂为核心发展组建起来的国有大型一档企业,食品工厂二级企业,1997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募集设立北京燕京工厂报告股份有限公司,给企业注入了活力。在发展中,燕京坚持规模扩展和效益增加并举的方针,经过三步大跨越,从食品工厂实习报告时投资640万元的小型啤酒企业,发展成为拥有总资产工商银行实习报告亿元,员工18000人,占地233万平方米、年产销能力超过200万吨的全国大型啤酒企业集团。目前,燕京啤酒集团是国务院重点支持的520家大型企业之一,下属拥有控股子公司(厂)十八个,其中啤酒生产企业十二个,相关和大学生求职简历下载产品企业六家。产品有七大类50多个品种。工厂实习产品为啤酒,约占公司总收入的90%以上,主业非常突出。

第3篇

一. 乐天食品加工厂

乐天公司创建于1948年,从建立至今,始终以最高的技术、最好的原料、最先进的设备为出发点,向小学班主任年度总结第一的目标奋进。现在,乐天集团的事业已经扩展到全世界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9个国家。

乐天(中国)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糕点、糖果、儿童食品、饮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一期生产乐天"派"系列产品;二期推出了深受青少年喜爱的"小熊饼"系列;三期又推出了口香糖、泡泡糖系列产品,XX年9月健康护齿产品:木糖醇无糖口香糖正式上市。

实习的第实习报告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位于食品报告的亦庄高科技园区,高校教师入党申请书食品工厂就坐落于此,这里环境幽美,交通便利。在有关负责人的引导下,我们参观了食品实习的派、小熊饼和口香糖的生产线,在这个过程之前,我们穿戴好读后感范文为我们准备的帽子、白外衣还有鞋套,每次进入车间之前还要进行手部以及全身的酒精消毒,这样,食品的卫生食品报告就有了保障。

工厂报告实习以课程实习为主,课程实习是学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项重要的高中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环节,旨在开拓我们的视野,增强专业意识,巩固和理解专业课程。实习方式主要是参观一系列食品加工厂,请企业技术管理和企业管理人以讲座的形式介绍有关内容,下生产工厂实习参观,向企业的现场管理、技术生产工作人员学习请教相关知识。通过本次实习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对食品生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 北京食品实习啤酒厂

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是以1980年建厂的原北京燕京啤酒厂为核心发展组建起来的国有大型一档企业,食品工厂二级企业,1997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募集设立北京燕京工厂报告股份有限公司,给企业注入了活力。在发展中,燕京坚持规模扩展和效益增加并举的方针,经过三步大跨越,从食品工厂实习报告时投资640万元的小型啤酒企业,发展成为拥有总资产工商银行实习报告亿元,员工18000人,占地233万平方米、年产销能力超过200万吨的全国大型啤酒企业集团。目前,燕京啤酒集团是国务院重点支持的520家大型企业之一,下属拥有控股子公司(厂)十八个,其中啤酒生产企业十二个,相关和大学生求职简历下载产品企业六家。产品有七大类50多个品种。工厂实习产品为啤酒,约占公司总收入的90%以上,主业非常突出。

燕京啤酒酒液清亮透明,泡沫洁白、细腻、持久挂杯、口味纯正、柔和爽口,是国家首批质量认证产品,并被指定为人民大会堂国宴特供酒,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空中配餐专用酒,三十余次在实习报告啤酒质量评比中获大奖,"燕京牌"啤酒注册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

我们首先进入了华丽的燕京啤酒厂的科技大厦,我们通过啤酒厂发展的纪录片看到食品工厂企业科技的发达和资金的雄厚。通过大厦我们来到了啤酒三国演义读后感500的厂房车间。映入眼帘的是几个巨大的罐子,那就是糖化罐。罐的温度非常高,有些烫手。罐中是让发芽的大麦中的林业局工会工作总结脱出,以备将来的发酵酿酒而用。接着,糖化后的大麦芽糖汁要经过微生物的发酵。在这期间,工作人员会在其中加入啤酒花,这样就赋予了啤酒特殊的香味。啤酒的种类之多是其它酒类无法比拟的。人们在啤酒中添加各种果汁,即可以得到果味啤酒;降低啤酒中的酒精含量,而又保有啤酒原有的香味和口感,即制成了无醇啤酒;未经过巴氏灭菌的啤酒就是生啤酒。另外,啤酒内的二氧化碳气体都是啤酒酿造过程中产生的,而不是添加进去的。接下来就是啤酒的灌装。这可是一条完全自动化的机械生产流程,灌装过程无须人为的帮助,工作人员只需检验酒中是否有杂质以及一些简单搬运、挪动调整和打扫的工作。机器会完成对酒瓶消毒、清洗、装灌、封盖、贴标签、打码、装箱、封箱等一系列的全过程。之后,我们有幸品尝到刚酿造好的啤酒,从中体会到科技的味道。

此次实习使我们了解了我国现代的酿造技术和现代化流水机械化生产。简单了解啤酒的制作工艺和简单流程。了解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道路和未来前景,以调整自身的素质,方便今后更快更好的投身到将来的现代化、高科技生产模式当中去,为做好未来的技术性人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 北京鹏程制肉厂

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鹏程食品分公司是一家集畜牧养殖、生猪屠宰及肉制品深加工、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北京市最大的生猪屠宰加工企业。于1998年完成了股份改造,成为了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近年来,公司通过实施品牌化经营和市场最大化的经营战略思想,坚持走绿色产业之路,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肉食加工产业,建立起了达到欧盟标准的全国唯一线的自动化生猪屠宰线和达到出口标准的肉食品加工生产线,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扩大了对终端市场的占有率。目前已形成了完善的营销网络,该公司年生猪屠宰量突破300万头,位居全国第五,在北京市场上拥有XX多家销售网点,生鲜肉制品拥有45%以上的北京市场份额。鹏程牌生鲜肉产品连续多年均被指定为全国"两会"等重要会议的特品,并成为北京地区最大的安全肉食品生产基地,鹏程品牌具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广誉度。

XX年,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评选,鹏程食品分公司的"鹏程"商标被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鹏程食品分公司在全国首家提出了"放心肉"的承诺,并率先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 accp认证,首批获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qs)、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国内首批出口卫生注册企业。

为了进一步加快企业的发展,我公司将继续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提升创新能力;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改造传统肉类工业;创新营销模式,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进入零售业态,提高对终端市场的掌握力;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安全无公害食品的建设步伐,建立绿色肉品产业链,提高鹏程品牌的知名度,争取用3到5年的时间实现生鲜产业的全国性拓展,建立全国性的生产加工基地,跨入中国肉食生产及加工行业前三名,将鹏程食品打造成全国性知名的绿色肉类食品加工企业。

第4篇

(1)本科生入校第一学年后进行金工实习,这个实习在校内的工程训练中心就可以完成。本次实习是“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基础理论课《机械制造基础》的配套实践环节。整个实习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生物工程”与机械专业的密切联系,为后续课程及今后就业奠定感性认识基础;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对书本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检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学习效果。

(2)大二理论课学习结束后,进行认识实习,其作用是加强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增加学生对后期专业课学习的兴趣;了解“生物工程”领域发展现状;为即将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我们选择与“生物工程”相关的、典型的企业、研究院所等作为实习企业,包括“中信国安葡萄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乌苏啤酒厂、新疆离子束生物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新疆七一酿造有限公司等。同时,为了提高实习效果,我们实习前对学生进行了实习动员,主要是让学生理解认识实习的目的、实习的企业及实习期间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等,由于事先布置学生了解实习企业的相关信息,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提出问题,避免了以往认识实习中存在的学生只是“参观”、听讲解而提不出问题的现象,并让学生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做到实习前就“心中有数”。这样大大提高了实习的效果。

(3)本科生大三学年理论课程学习结束后,随后进行生产教学实习。校外实习基地为教学实习顺利完成提供保障,因此,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实习必须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实践实习基地,通过加强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为学生实习创造良好条件,极大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生产教学实习,我们通常采用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方式,利用企业现有的场地、设备及其他有力条件作为实习的保障,并且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由企业派专人负责管理。实习带队教师在组织实习前,根据实习基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实习计划、大纲。带队教师要担任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任务,在生产现场,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熟悉生产工艺和设备,帮助学生解决实习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按实习计划尽快进入角色,避免盲目性,增强主动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很快熟悉现场工艺和企业环境,进入角色。实习中,指导教师严格考勤,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和认真负责的好习惯。专业生产实习是教学工作的延续,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动手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最终要达到对企业发展现状的了解、熟悉实习单位的内部管理,掌握生产工艺路线及设备等,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为今后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4)大四第二学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的设计是在金工实习、认识实习以及生产实习的基础上,由老师设计题目,学生进行选择,然后完成毕业论文这一重要的学习环节。毕业论文在培养大学生训练基本科研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二、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以前实验或实践教学的考核方法主要依据学生的实验、实习报告来进行评定,有一定的片面性。为了全面公正地考核学生的实验或实践教学成绩,我们对过去的考核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学生分组对实习的企业相关的工艺流程、实习收获等进行汇报,不同组学生可以相互提问回答,实习带队教师进行点评打分。采用这种综合的考核方法能够客观地评价每位学生的实习实际水平,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发酵工程实验技术 教学改革 下企业生产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b)-0218-03

Exploration o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of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Zhang Jiang bo Tian Guangwe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Xianyang Shaanxi, 7121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of fermentation, more and m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course of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making it becoming a compulsory core curriculum of many engineering majors, such as Bioengineering.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is a very practical course. In order to better train the hands-on skills of students, the course of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experiment technology was set up separately. Different teaching contents were adopted in different majors: enterprise production practice was adopted in the major of bioengineering, and various fermentation experiments were adopted in biotechnology and other majors. Several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proved the good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experiment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Enterprise production practice

l酵工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非常高,而“动手能力差”现在几乎是很多高校本科生的一种普遍评价[1]。基于这个特点,发酵工程课程一般都会附带一定的实习实验课程,用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发酵工程实验课程的实践性强,特点是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有很好的锻炼效果,而且可以与理论课形成很好的呼应,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发酵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我们在课程开设伊始,也为其设置了实验课,内容为赖氨酸发酵实验。随着授课的进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主要是发酵设备只有一套,虽然体积不小,为70 L发酵罐,但是学生得到的动手机会实在有限,操作机会有限,操作的是少数人,多数人只能通过观察学习。而且因为课时有限,没有重做第二次的时间,所以为了防止实验失败,很多关键操作,如接种,都是有教师完成,学生只能作为看客围观,虽然有教师的讲解,但是与亲身实践相比教学效果还是有差距的。

1 发酵工程实验技术课程的独立设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随着授课面的不断扩大,发酵工程理论课针对不同专业分成了3个方向:生工专业,主干课程;生技专业,辅助课程;其他院系相关专业,作为补充的选修课程。以此为契机,发酵工程实验技术课程正式从理论课程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具有自己的学分和考核体系。其中生工专业主要进行下企业的生产实习,生技和其他专业主要进行校内的发酵实验。

2 生工专业的生产实习

发酵工程与工业生产实践联系非常密切,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显著特点。发酵工程实验技术作为其实验课部分,理应提供学生起身到发酵生产企业体会锻炼的机会。而作为生工专业,本身是工科,发酵工程实验技术又是主干课程,因此课程内容设置成下企业实习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方向。

经过选择,实习合作企业选定为离学校所在地杨凌西侧毗邻的眉县金渠镇太白酒厂。这样选择的原因一是白酒生产是传统的发酵工程产业,各项理论课中讲授的发酵基本知识都能在生产中得到实践检验;二是传统白酒生产劳动强度较大,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实际企业工人生产生活的艰苦,在锻炼了学生吃苦精神的同时也对其正确的职业理想的树立大有好处。在工厂,学生参与了从制曲、蒸料、入窖发酵、蒸酒、储存、罐装、包装、检验等白酒生产的全流程的所有环节,不仅向工人师傅请教,而且亲身参与生产,体会各个环节工作的要点。在为期一周的实习中,学生不仅参与生产实践,而且和工人师傅一起,吃住都在工厂,在实习过程中还与工人进行文艺汇演联欢,并听取工厂领导做的关于太白酒生产情况和酒文化的报告。几年的实习表明,这种集中一段时间下企业实习锻炼的形式不仅对生工专业本科生发酵工程实验技术课程的课程学习起到很好的效果,而且对学生的吃苦精神、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等都有一定的好处。此外,学生在车间工作是分组进行,有组长,有分工,正如贾彩凤等的报道一样[2],这也锻炼了他们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学生的反响也非常好,这在学生的实习报告中的实习体会中的得到很好的反映。经过摸索,我们对这门课程的评价体系也进行了改革,从单纯由教师根据实习表现和实习报告评定成绩改进为在带队教师根据实习表现和实习报告评定成绩的基础上再参考车间工人师傅的评价,并且要求学生完成一份答卷,内容为实习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原理等,如蒸酒采用的老五甑的原理。

3 生技和其他专业的发酵实验

发酵工程理论课针对这些专业要求较低,仅作为补充,旨在开阔学生视野,因此在教学大纲上这些专业的发酵工程实验技术课程也没有安排下企业的生产实习,而是安排了在学校实验室进行发酵实验。课程开设之初的赖氨酸发酵实验的授课经验使我们认识到,能让每名学生都参与实验,都获得动手机会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设置实验时我们因地制宜,根据实验室的条件设计了多个课时较少的小实验。实验内容的选择上,则是突出“接地气”。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多种多样,有高精尖的药品,如各种干扰素、激素等,也有像酱油、腐乳等日常生活就能接触到的食品。发酵工程实验技术这门课,与其花时间给学生将那些没条件做的高精尖实验,不如让学生在做一些“接地气”的实验,对学生掌握发酵基本原理、锻炼动手能力同样能有很好的帮助。因此,除了一个比较长的发酵全流程实验――柠檬酸发酵(包括了菌种扩培、发酵、检测等各个环节),我们设计了几个比较有趣的小实验,包括药品虫草的固体发酵,农产品平菇的固体发酵、食品酸奶、红茶菌的液体发酵。另外,虽然学生不进行生产实习,我们还是设计了一个参观学院生工实训中心发酵车间的实验,通过参观讲解从发酵罐到板框压滤机到精烘包各个设备各个车间的结构和运行原理,让这些非工科的学生也有机会能接触一下真正的发酵设备。通过几年的授课实践证明,学生对发酵工程实验技术这门课的实验很感兴趣,作为农学、理学等学科的学生,他们在习惯了试管摇瓶等玻璃器皿后第一次见到了庞大的发酵罐,感觉非常新奇;同学对自己辛勤“栽培”的平菇、虫草非常自豪,互相比较看谁的“收成”好;对于自己酿造的酸奶、红茶菌饮料,学生也很期待,到了发酵结束争先恐后的品尝各自“产品”的风味。古语云:“能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对实验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其中的发酵原理自然也就深刻的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实践证明,这些根据实验条件设计的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还发现,正如吴根福等[3]在报道中指出的,发酵工程实验还有一个其它实验课程一般不具备的有点――对学生的责任心的培养很有帮助。因为很多发酵实验周期长,需要每天都来维护或检测,一次操作出错往往前功尽弃。所以学生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把这个实验真正放在心里,时时记挂着,也就锻炼了他们的责任心。

4 展望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发酵工程实验技术这门课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还学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改革的方向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针对生工专业的生产实习,未来有条件的话应该尽量再多去一些其他企业,白酒生产虽然是经典的发酵工程,但是毕竟是传统技术,如果能去一些采用目前先进的发酵工程技术的企业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啤酒厂、抗生素工厂、一些采用工程菌的药厂等。其次是其他专业的发酵工程实验,今后软硬件条件达到了,可以再为这些学生加开一个真正上发酵罐并进行提取,且没人都有动手机会的发酵大实验。目前一拖五的小罐正在采购,如果能达到两人一组,每组一套发酵罐将使这成为现实,而且目前我院教师正在华东理工大学培训土霉素发酵全流程技术,这将成为该实验软件部分。但是这样的改革势必要增加课时量,所以还需根据整个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全局的考虑和协调。另外,许波等的把传统教学中的“实验”转变为“试验”的思路也非常有潜力[4]。结果不再设计好,不再一成不变,这样学生就会对按自己想法进行的“试验”结果更有期待。不管怎样,发酵工程实验技术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将会对高校本科生的培养提供更好的支撑,对他们了解真正的工业生产、工厂生活,对他们接触社会、毕业后走向社会、融入和适应社会都会提供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Zhang XS, Xu DJ. Reflections on the reform of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local universities[J].Researchand Explorationin Laboratory, 2013,32(4):124-127.

张祥胜,许德军.地方院校发酵工程实验课改革与实践体会[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4):124-127.

[2] Jia CF, Chang ZY, Ye XY, et al. Reform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experimental course of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J]. Microbiology China, 2009,36(3):453-457.

Z彩凤,常忠义,叶希韵,等.发酵工程实验的改革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9,36(3):453-457.

[3] Wu GF, Yang ZJ, Lin XQ, et al. Setting up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experiment,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J]. Higher Education of Sciences, 2005(2):93-96.

吴根福,杨志坚,林小清,等.开设发酵工程实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高等理科教育,2005,(2),93-96.

第6篇

【关键词】食品保藏原理;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食品保藏原理是研究食品在保藏过程中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和生物特性的变化规律,这些变化对食品质量及其保藏性的影响,以及控制食品质量变化应采取的技术措施的一门科学[1]。目前,西南林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食品保藏原理”理论课程48学时,由于理论课程内容较多且相对抽象,学生理解和接受这门课程难度较大。食品保藏原理实验教学可以很好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一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如何使实验教学更好地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实验教学的综合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目前各高校研究的热点和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2]。林业类院校的食品保藏原理实验教学要突出林业院校的办学特点,要结合本地林业发展实际制定相应的实验教学教材和考核方法。

1编写具有林业特色的实验教材

目前西南林业大学食品保藏原理的理论教学共48学时,教学内容包括食品的低温保藏、气调保藏、干燥保藏、罐藏、辐射保藏、超高压保藏、腌渍保藏、发酵保藏、熏藏及化学保藏等内容,内容涵盖谷类、果蔬类、奶类、肉类、水产类等食品原料。实践教学共30学时,包括实验教学和企业参观,以实验教学为主。实验教学包括食品的低温保藏、腌渍保藏、发酵保藏等,多以果蔬为主。由于没有编写适合本学校本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教材,一直按照传统的食品专业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授课,没有体现专业特色,也没有考虑学生将来就业优势。林业类院校食品专业必须编写能够体现学校办学特色,能够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能够满足学生就业岗位需要的食品保藏原理实验教材。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实验教材的编写要适应云南省食品行业的需要,以核桃、坚果、青梅、油茶、油橄榄、酸木瓜等云南林产品为主,实验内容包括鲜核桃的气调保藏和冷藏、青梅或油橄榄的腌渍保藏及发酵保藏等,既能满足保藏原理的实验教学内容有可以掌握云南某些经济林产品的加工、保藏技能,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为以后进入林产品行业奠定一定的基础。另外,林业院校的食品专业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安排一些综合设计实验,比如香蕉的催熟与保藏、青梅的腌渍与保藏、葡萄酒的发酵与保藏等内容,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并观察食品经过不同处理后品质的变化,并确定保质期。通过学生自行设计、亲自动手,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的和能力,最终会有一种成就感,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调动为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奠定了基础[3]。

2试验教学和参观实践相结合

合理利用教学计划中的实践环节,在实验教学的同时,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工厂、走进企业,同学可以自己联系有关企业,也可以通过老师帮助联系进入企业实习。同时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要求学生不怕吃苦、虚心学习,最后写一份实结报告[4]。西南林业大学食品保藏原理的实践教学除了在实验室完成要求的实验外,至少到一个食品企业去参观学习,通过学生的所见所闻,对于食品工艺、食品设备、包装贮藏等学过的内容都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由于时间、经费的不足等原因,目前主要参观一些酒厂,比如啤酒厂、蓝莓酒厂等,主要涉及食品的发酵保藏,对于其他的教学内容甚少涉及,原因主要是和企业的联系不紧密,再加上可能会影响企业和企业担心学生的安全等问题。教学实践基地是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行为能力的重要场所,目前大多数高校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关心不够,对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资金投入不够,甚至没有相关的教学实践基地。这样的教学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什么创新,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实践教学应该从学校或学院层面上与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从根本上解决联系企业的难题。另外可以结合寒暑假,大力鼓励学生到当地的食品企业做兼职。

3考核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食品保藏原理实践教学考核多以撰写实验实习报告为主,内容都是实验原理、方法步骤、结果、总结等,不能反映学生对这门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解决食品保藏环节中的实际问题,故考核方式应该多样化,不仅要撰写报告,而且还要包含产品展示、交流心得、提出意见等讨论会的形式。灵活采用部分实验实习报告、课题小论文、口试等多种形式,注重过程及能力的考核。3.1实践报告全班每位同学根据实验小组交流的结果独立撰写实验报告,并上交给指导教师。任课教师对研究报告进行评阅。根据实验过程考勤与实践技能、交流讨论及实验报告等情况分别给学生评分[5]。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大力鼓励创新,对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能够自我分析并发表见解、能够使用不同的食品原料和实验方法,对切合实际并有创新的实验予以鼓励。这样不仅加强了对学生实验课的管理,而且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他们对实验课的兴趣,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皆具有良好的效果[6]。3.2交流讨论实验报告要有规定的格式,包括实验原理、步骤、方法、结果,除此之外,还要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实验取得较好效果的,让学生分析成功的方法和体会;结果不理想的,也可让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6]。另外,对于综合设计实验,实验的产品应展示出来,供大家参观和提出意见。比如香蕉的催熟实验,催熟剂催熟浓度的不同及处理后的温度不同,香蕉催熟的效果也有差异,效果好不好产品就可以观察出来。让学生交流讨论,既培养了我们的学生对食品保藏原理实验课的浓厚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的分析解决能力。

4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第7篇

(一)普及环境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一是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二是培养环保专业人才③。因此,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先接受环保基本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才能为将来从事各项与生物、环境科学相关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具备“渴望学习的强烈求知欲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正确对待个人与他人、社会、民族、国家、人类和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表达、交流的能力”④是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环境科学概论虽然只是一门选修课,但这门课在学生的整个知识体系中却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非环境专业的学生也应当通过学习树立对人类前途命运关心和对社会持续发展的高度责任感,不断关注我们的环保事业。

(三)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原生环境问题(自然演变)外,主要是次生环境问题(人类活动)所引起的。随着人类大规模地改造环境,也必将会出现新的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调节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人类的环境观念在一次次地提升,我们的学生也应该学会用一种发展的思维方式来分析解决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课程设置应合理

环境科学概论作为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类)的选修课程,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开设。之前,学生大多对环境专业知识了解不多,也比较零散,大四开设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相关理论,引起他们对于环境的关注。为此,课程在内容选择和组织等方面力求在阐明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同时,也能反映环境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环境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教材的选择与大纲的制订应符合实际情况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材有较多的版本,不同的教材在内容的设计和编排上各有特色。对不同专业及层次的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不同,所用教材也应有所区别。我系目前选用的教材是科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环境科学概论》(仝川主编,2010年7月第一版)。这是一本针对师范类非环境专业而编写的精品教材,它着重体现环境科学的思想理念、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内容简练,重点、难点突出,非常适合作为选修教材使用。教学大纲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这门学科在课程结构中的性质、地位以及教学要求,也是施教的依据。因此编制大纲时要使其能够适应课程教学的需要,明确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材的选用、适用的教学对象、课程设置、参考书目等,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选用的教材要与大纲相一致,内容不能过多,也不能过于简单,要符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

四、合理编制教学计划,精选教学内容

(一)合理编制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课程的总体安排,也是安排教学任务、实施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该课程既然是概论性质的,在内容深度上与环境专业的学生要有所区别,在学时上亦不宜安排过多,从教学实践来看,36学时基本上能满足教学需要。

(二)精选教学内容,详略得当

环境课程内容涉及广泛,在选择授课内容时除了兼顾全面系统外,更要重点突出。针对生物科学专业的特点,教学内容多侧重于介绍生态环境影响与保护问题,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维。本教材内容包括绪论、大气环境污染与防治、水体污染与防治、土壤污染与防治、固体废物污染与处置、物理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管理、全球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等。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一些具体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以前六章的内容为主,并确定每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牢固地掌握环境污染及治理的基本知识,对其他的内容则简要介绍,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

(三)注重充实新内容

由于环境学科发展非常迅速,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不断出现,所以要不断调整充实新的教学内容,以适应时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通过电视、互联网、报刊杂志等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努力把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成果和发展方向动态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五、采用多样化的课内外教学模式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采用典型的实例教学

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它应该具有典型性,且应该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的联系。这就要求授课老师平时要注意素材的收集和筛选,把一些典型问题展示给学生。例如:讲解环境问题时,如果仅空洞地讲环境保护如何重要,学生不感兴趣,必然导致听课效率低下。笔者尝试先给学生展示一些环境污染事件的背景及资料,如著名的世界公害事件,再分析其原因及后果,让学生参与讨论,总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介绍生物多样性锐减时,把国内及世界上一些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的生存现状,用图片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懂得保护生物多样性实际上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在教学实践中,还适当采用生活中的环境实例教学,让学生深有体会。例如:空调排放的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房屋装修后产生的苯、氡等多种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等。通过这些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从而学以致用,提高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

(二)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课堂是知识传播和思想交流的最重要的场所。上课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听课反应,应不时地走下讲台通过口头语言、提问、肢体语言(如关注的目光、适当的手势)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如果出现学生听课热情不高或对知识不理解的情况,要耐心听取他们的声音,适当修正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笔者在每学期都会抽出几个学时,让学生自己备课、讲课。具体方法是:把教学内容分成几大专题,如环境污染与防治(包括水、气、土、物理污染章节)、环境技术与方法(包括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等章节)、和谐环境(包括可持续发展等章节)等专题,提前分组,让学生看书、收集资料,每堂课抽两个小组上讲台由学生讲述,然后请学生讨论和辩论,对于学生的讨论结果,及时给予总结和评价。通过这种上课方式,既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又锻炼其表达能力,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反应良好。但这种模式一学期只用1-2次即可,不宜过多使用。互动式教学把教育行为从单纯的知识学习转变为参与和实践相结合①。通过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实现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注入式教育到师生互动的探究式教育的转变,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取长补短

多媒体教学具有强烈的视听冲击力和感染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理解力和记忆力,备受教师的青睐和学生的欢迎②。采用多媒体教学主要有以下优点:(1)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接受课堂信息,方便教学设计,更易突出重难点,学生接受知识也更快。如介绍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危害时,用风景秀丽的大自然图片与浊水黑烟、垃圾成堆等生态环境遭破坏的图片作对比,展示给学生,引起了学生内心的强烈震撼。在准备课件时,可以标好所讲内容的轻重点,学生一目了然,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2)大大减少黑板板书的时间,增加教学的信息量。有些复杂的数学模型和图形,靠粉笔来写画,会浪费大量时间。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用图像演示,直观性较强。而且能在有限的课时里,传授给学生更多的信息。(3)增强上课内容的条理性。可将教学要点宏观上列于某一张幻灯片中,然后以“超链接”的方式进入各专题进行深入介绍。这样脉络清晰,便于学生记住,也便于教师做课前复习和课后小结。(4)最大限度实现教学的生动性、丰富性、直观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抽象的工作原理、复杂的运行过程转换为形象直观、图文并茂的动画,使得问题更加容易理解。如讲述水的自然循环时,采用FLASH动画清晰地显示水的蒸发、降雨、渗透、径流等一系列循环过程,加深学生的认识。(5)便于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由于教材部分内容无法跟时代同步,利用课件,可将最新资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最新鲜的空气中成长”。

总之,多媒体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正日益成为一种趋势。多媒体教学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是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人格教育和师生情感交流的缺失。在多媒体的单一教学中,教师忙着操作多媒体,很多时候就无暇顾及到与学生交流,更不会由学生表情去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一味地传授海量信息忽略品德修养塑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是很不利的。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都会注重和学生交流,并在恰当的时候进行人格教育。(2)教师的惰性思想得不到抑制。采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主要精力都花在了做课件上,很少有时间钻研课本,编写教案。有的教师干脆直接用网上下载来的课件。这样一来,很难有自己的创新思维和教学观点,一旦多媒体出了故障的话,上课的程序就乱了,教学的效果肯定不会好,而传统教学则不会出现此类问题。(3)上课节奏难于把握。如果讲课过快,学生跟不上教师讲课速度,易导致学生对授课内容不理解、疑问增多;反之,讲课过慢,就会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的现象。因此,教师需要灵活掌控好上课节奏和课堂教学进度。

实际教学中,笔者对一些重难点内容,采用以下方法:如讲解目前备受关注的PM2.5时,先板书PM2.5的基本概念和来源,再用多媒体展示PM2.5质量标准出台的背景知识,接着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对它的危害及治理策略进行思考和总结,并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笔记。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就比较牢固。总之,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互结合,扬长避短,才能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四)到实习基地参观学习

组织学生到离市区较近的淮南化肥厂、淮南啤酒厂、安徽益益乳业、洛河电厂、大通垃圾填埋场、八公山森林公园、焦岗湖风景区等实地参观学习。去之前,先把相关的环境知识点如废气、废水、粉尘的处理及工艺,环境规划及生物多样性等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平时不太理解的问题和不懂的难题。在参观的过程中,学生与现场的工作人员或技术人员进行互动交流,把书本与实践之间不懂的地方一一询问。回来后,师生一块进行讨论和总结,使学生从具体形象的感性认识上升为正确的理性认识。这类活动充分体现了环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良多,不仅大大拓宽了他们的眼界,更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五)指导学生撰写环境小论文或调查报告

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若干课题,并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兴趣自选并成立课题小组。相关文献的查询、资料的收集、数据的采集,论文和报告的撰写均在课余时间完成,最后以课题小组的名义上交研究或调查成果。在课堂上采用先演讲、后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写论文或报告的过程和体会,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撰写论文或调查报告的过程可以初步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为他们将来毕业论文的写作或学业的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丰富课外教学形式

(1)组织学生参加环境保护知识讲座或学术报告会。利用我系每年举办的学术活动周的有利条件,邀请在环保工作中有丰富经验的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或专题讲座,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增进学生对环境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熟悉环境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学生纷纷表示自己非常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收获很多。(2)鼓励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环保活动。可利用环保纪念日(如每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4月22日地球日等)组织学生在校内外进行环保宣传;主动参与全国高校学生社团开展的校园节能减排公益项目和“节能减排大学生在行动”主题学生活动;积极响应政府有关部门开展的“绿色出行”环保公益行动,加强公众对绿色出行的认知和理解,促进公众出行方式的转变;鼓励学生创作环保约章,探索推动环保的新方法、新理念等。通过直接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既开阔了眼界,专业知识也得到了丰富和巩固,学生环保的使命感将得到很大的增强①。

六、考核环节注重综合考量

为了合理地给出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学期总评价,采用将平时表现、考试成绩、实习情况及其他方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分别按照30%、10%、50%、10%的比例计算总成绩。平时成绩主要与考勤、作业、听课、提问、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等相挂钩。考试试题尽量做到题型多样化、合理分配主客观题的分值、设置选做题、增加实际应用题目和综合题目(论述题、案例分析等)。在考题的设计上努力做到试题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有利于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考试结束后,及时对考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总结,以便适当调整下年的教学内容和试题难度,使考试能够真实地反映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实习主要考察学生实习前准备、实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实习报告的完成情况等。其他方面还包括撰写论文或调查报告的质量,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情况等。

七、结语

第8篇

关键词:高职;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改革;难点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生物技术产品对其下游过程技术中的分离纯化技术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生物分离过程是生物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也是极为专业的环节,因此,分离技术是生物高新技术能否实现产业化的关键,也是制约生物工程产品生产及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了更好地适应生物工程产业化发展需要,必须开展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原理及装备的教学工作,培养真正实用型、专业型和创造型人才,因此,就必须改变实验课程原有的设置模式。

本科院校的教学在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更加侧重分离中的工程问题,强调培养学生从实践中归纳出分离学科的科学和技术难点问题,因此对基础理论的讲解较为深入、透彻。而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其教学目的、课程标准的设计等与本科院校均有很大不同。笔者拟就高职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本校开展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讨高职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难点与关键点问题。

高职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势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实践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开发模式成为改革主流课程体系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专业培养目标是否能实现,也会影响到其后续的教材开发。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应以社会职业需求为起点,将职业群中有关岗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转化为相应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与之对应的能力。课程开发设计是课程体系设计的细化,它解决了课程体系的设计如何实现的问题。目前,以实际工作过程、情境为导向的课程开发设计模式被广泛应用于课程改革实践。该模式的特点是通过深入调查行业的典型工作过程、归纳出实际工作任务,从而转化为教学任务。这样,教学的内容和生产实际结合紧密,更有利于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知识整合,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在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开发的课程标准,同样要突出体现实践工作过程。课程标准是对课程内容及教学效果进行检查、鉴定的质量评价标准,它应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目前,利用课程标准替代教学大纲,对于建立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评价质量标准而言,是十分必要的。目前的教学评价已经克服了单一的闭卷考核模式,呈现出多样性的考核形式,更加注重于实践过程的评价并具有激励性。

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和新手段组合应用并逐步推广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也逐步采用了多媒体等新手段,教学方式更为多样化,新技术、新手段的组合运用也成为今后课程改革的新热点。在教学模式上,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过渡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让学生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学会学习并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适应这一要求,就应在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深化改革,以新的教学评价手段促进教学改革。如将问题、情境、工作过程导向模式的启发式教学应用到高职教学当中,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难点分析与对策

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定目前,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的教材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影响到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与选定,若单选某本教材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与教学目标定位、课程体系相匹配,并据此进行教材选定。对高职院校而言,其专业设置和教学应首先考虑服务于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需要,理论和实训内容也必然要求与之匹配。我校针对华南热带和亚热带农业产业的发展需求,设置了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在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先后开设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导论等基础课程以及发酵工程等应用性课程,为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开设打下了基础。在教材选定方面,本课程现在使用教材为《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邱玉华,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为提高学生知识的广度,又指定了六本参考教材:(1)辛秀兰,《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科学出版社,2005年;(2)欧阳平凯,等,《生物分离原理及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3)孙彦,《生物分离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4)刘国诠,等,《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5)顾觉奋,《分离纯化工艺原理》,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年;(6)李津,等,《生物制药设备和分离纯化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在理论教学中,精选了“讨论生物物质的生产过程,明确生物分离纯化技术的地位和作用”、“生物样品的预处理”、“固相析出分离技术”、“色谱分离技术”、“萃取技术”、“过滤与膜分离技术”“浓缩和干燥技术”等7个教学情境模块,并分成22个子项目进行教学,包含了生物分离过程中常见的单元操作;在实训内容的选择上,主要突出农产品的生物分离技术的训练,如蛋白成分分离提取,糖类的提取分离和测定,氨基酸的层析分离和纯化等模块。

教学中引入新技术、新内容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分离也随之发生很大的进步。教材建设内容确定之后,教师在授课时就有了基本框架。但我们的教学内容并不应局限于教材,因为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相比,教材内容总是滞后的。因此,教师对学科发展前沿的技术与交叉领域的发展要有清楚的了解,要经常查找文献,关注热点研究的进展,及时介绍给学生。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如何适当地引入新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值得探讨。大学生的学习独立性、自主性和探索性不断增强,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也是本课程改革中必须面对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中曾提到“学会学习是一个人成才的标志”,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分离科学涉及的丰富内容,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应积极鼓励、指导学生自学,同时,教学中应注重向学生推荐学校图书馆、有关网站,以及与本课程有关的教学参考图书和国内外专业期刊杂志,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本校的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尝试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方式,“两步走”引入新技术和新内容。在课堂上,简要介绍技术发展方向,指出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技术的核心;在课后,就课程中提到的新技术、新问题,要求学生自由组合,一般4~5人为一组,分组选题查阅资料、讨论、撰写论文,在期中安排一周时间进行讲解。每组安排10分钟,对全班同学进行讲解,台下同学提问,教师作综合点评。学生反馈表明,这种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不仅锻炼了自身的文献检索、写作能力,而且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主动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培养。

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和渗透分离工程思想目前的教材编写方式,多数是把各个单元的操作逐一介绍,然后在实训试验中也是按照单元操作试验并附上一两个综合实训内容进行编排。对于本课程的教学来说,条理相对清晰,但是学生将来工作面对的是完整的分离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逐步培养从单元操作到过程操作的工程思想,否则学生将难以适应将来的工作。我们在课堂上尝试采用了播放生物产品分离的全过程视频,课后安排学生参观认识实习啤酒厂、味精生产厂等单位,要求学生撰写认识实习报告,逐步建立分离工艺流程、分离设备的感性认识。在综合实训课程中,把单元操作之间的联系讲解清楚,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某一过程的各种因素,分清主次,注意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就整个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一进行分析,并撰写总结报告。根据实训报告和综合反馈,学生的分离过程思想也得到初步建立。工程思想的培养不是一门课程可以奏效的,因此,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要不断强化,同时要求学生要实践中不断总结,这作为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性培养必不可少。

课堂互动教学中提问的处理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保持一定的互动则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因此,现代教育技术中引入了多媒体教学,并已成为当前十分流行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并茂、情境生动、知识点条理性强、信息量也比板书要大等特点,学生要充分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就必须提高参与性。课堂提问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式。提什么问题、提几个、何时提、如何控制时间、如何解答等构成提问的处理环节。一般课堂教学时间40分钟,我们尝试采用将近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提问,时间分布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一般用3~5分钟就上一节课的某个重要知识点做一提问,课中则就某个知识点进行提问,如不同单元操作的比较、单元操作的影响因素等等;当教师讲完后留5分钟左右给学生做课堂总结,教师加以点评,这种互动方式,不仅可明显提高课堂的气氛,还能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使学生逐步体会到如何做归纳总结,如何发现新问题,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课程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处理目前的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多数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实训成绩进行加权平均计算考核成绩的方式。平时成绩,如布置小论文、专题讨论、课堂提问等形式所占比例一般不超过50%,这种考核方式在操作上改变了以期末考试定成绩的传统,使评价更能有效地发挥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平时成绩的评分标准尺度难以掌握,量化较为困难。以提问为例,本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学习难度较大,由于提问环节的量化打分较为困难,因此,主动回答问题只能把它当做加分环节来处理。

结合我校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笔者认为,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是一门基础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应以学生为主体,采取问题导向启发式教学,利用多媒体等新手段组合,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定位,明确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剑君.《生物分离工程》教学过程中研究前沿知识的引入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4):296-297.

[2]李华.生物分离工程课程的教学体会[J].化工高等教育,2007,96(4):34-35.

[3]胡永红,刘洋,姚忠,等.本科生《生物分离工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理工高等教育,2006,25(6):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