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三定三评履职报告范文

三定三评履职报告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三定三评履职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三定三评履职报告

第1篇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肥城市委、市政府和市编委领导高度重视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评估工作,提出了“真评实估、评真估实、评出成效”的要求。为切实加强领导,市里成立了由分工副市长任组长,纪检监察、组织、编制、人社等7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统筹兼顾,靠上工作,认真履行职责,确保了评估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同时,市财政拨付专项经费,配备了电脑、手提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用品,为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是宣传发动到位。2013年7月25日,召开了由24个政府工作部门和22个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全市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评估工作会议,就评估工作进行动员和发动,并对2013年的评估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同时,在肥城机构编制网上开通了“评估工作专栏”,通过网站、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宣传评估的意义、工作动态等,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是工作措施到位。一方面,按照上级关于政府届期内工作部门评估一遍的要求,制定了评估工作推进时间表,将评估对象扩展到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确定2013年评估对象12个,其中,政府工作部门6个、直属事业单位6个。其他部门单位的评估工作将于2016年全部完成。另一方面,健全完善了评估工作机制。市编办作为职能部门,组建了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工作人员在评估期间全程盯靠,不再参与原单位的工作,实行人员、时间、精力“三集中”,确保了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把握四个重点,力求评估科学合理

一是科学制定《实施意见》。组织人员到评估试点地区进行学习取经。同时,深入部分部门单位听取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肥城市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评估工作实施意见》。期间,对把握不准的问题,及时向泰安市编办汇报请示,多次反复讨论,几易其稿。

二是合理设定评估指标。本着“抓住关键指标、突出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原则,设计了《肥城市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评估指标体系》和指标体系解释,将评估内容分解为职能精细化管理、内部工作机制运行、对外协作配合机制建立和运行、履行职责及成效评估、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履职评议和社会评议以及其他评估指标等七大项31个小项,总分值为100分。其中,职责落实和履行占45分,机构编制管理占40分,社会评议占15分。履职绩效和机构编制管理占总分值的85%,突出了机构编制部门的职能特点。

三是指导部门搞好自评。为提高单位自评质量,制定了《关于做好自评工作有关问题的说明》,对评估工作的相关问题作了统一明确,并对各部门单位业务人员进行了一次培训,使部门单位对工作要求和程序一目了然,开展自查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另外,深入到各部门单位加强督促协调,指导帮助他们搞好自检自查,当场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提高了自评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是严格程序真评实估。到部门单位评估前,及时发放评估日程安排表;到部门单位实地评估,严格遵循召开会议、问卷调查、个别座谈、查阅档案资料和现场实地检查的程序进行,确保该走的程序一个不少,该把握的环节一个不漏,该查阅的资料一样不缺,全面了解掌握部门单位机构编制执行的具体情况,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客观作出评价。

三、坚持四措并举,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公正

一是五位一体问卷调查。围绕了解清掌握实相关情况,按照市分管领导、单位干部职工、管理服务对象、相关职能部门、监管部门等五个层面,分别制定了不同的调查问卷。采取市分管领导点评、编办主评、管理服务对象助评、职能部门参评、监管部门鉴评“五位一体”工作法,共发出调查问卷1291张,广泛了解各个层面对被评估部门单位的评价。

二是分层别类个别访谈。按照市分管领导、单位干部职工、管理服务对象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等几个层面,先后与261名对象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全面深入了解相关情况以及对被评估部门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在高新区评估时,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高新区管理体制调整后,与所在的王瓜店街道在农村建设、水利、环保等基层社会事务上存在职责交叉、关系不理顺的问题,为下一步规范高新区与驻地管理体制提供了依据。

三是查阅档案实地检查。按照部门提供的资料与自查报告相对照、与访谈情况相对照、与编办掌握情况相对照,履行职责与“三定”规定相符、与岗位职责相符、与工作绩效相符的要求,通过查看档案资料、实地检查的形式,评估部门单位在履行职责和机构编制管理执行等方面的情况。有下属事业单位的,按不低于30%的比例,一并检查评估。通过实地检查,对发现的挂牌不规范、自设内设机构等问题,当即提出整改意见,规范了机构编制管理。

四是汇总分析形成报告。评估工作组通过汇总、梳理和分析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实地检查等情况,以打分的形式确定评估等次,并形成评估报告。在征求被评估部门单位意见后,报市编委会研究,形成正式评估报告,并送达被评估部门单位。评估结果及时通过肥城机构编制网进行公告。

四、做到三个结合,强化评估结果运用

一是将评估结果与研究调整机构编制事项相结合。根据评估掌握的情况,在现有机构编制资源内,优化整合内设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保障部门职能作用发挥。如,针对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设立时没有内设科室的实际,根据评估掌握的情况,结合其承担的职能,对其内设科室进行了规范和明确,为其更好地发挥职能有序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针对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承担任务较重、单位空编较多的实际,今年为其批复了1名安置干部编制使用计划,补充了工作力量。

二是将评估结果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将评估结果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参考依据,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提出整改处理意见,并采取有效措施,督促部门单位抓好落实。如通过评估发现,虽然在职能界定时,立足实际将煤矿、石膏矿安全监管职责交由市煤炭局承担,非煤矿山安全监管职责交由市安监局承担。但在实际运行中,市煤炭局和市安监局都对石膏矿行使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存在重复监管执法问题。为此,重新明确了相关职责划分,进一步理顺了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体制。

第2篇

一、定岗原则

各片区中队除中队长外其余人员对辖区街道实行一人一段定岗定责;根据辖区地域大小和人员数量,合理分配路段,配置人员,在辖区内实现人员无盲区覆盖。

二、工作职责

每个队员是所负责区域城市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所负责区域的城市管理工作负全责,必须履行如下职责:

(一)加强与责任区域内的商家沟通、互动,每月与责任区域内的商家进行一次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二)劝导和制止责任区域内违规占道经营和占道促销活动。

(三)纠正和制止责任区域内车辆乱停乱放行为。

(四)纠正和制止责任区域内噪声扰民行为。

(五)纠正和制止有损市容的乱牵、乱挂、乱贴行为。

(六)纠正和制止破坏城市市政、园林、环卫及公共设施的行为。

(七)规范责任区域内的门店装修;监督责任区内各类户外广告设置,督促商家或广告企业按程序报批,并按许可要求设置;发现违规设置行为及时报告,并进行制止。

(八)负责监管责任区内的违章搭建行为,及时发现并报告。

(九)纠正和制止乱堆、乱倒、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及时发现责任区内的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问题,联系环卫路段管理人员及时处理。

(十)参与责任区域内的协调和处理;协助配合责任区内执法案件办理。

(十一)向中队报告管理过程中遇到重难点问题,申请中队及时解决。

(十二)积极完成中队安排的其他工作。

三、督查考核

局集中统一组织的督查考核由局督察室牵头负责,日常督查考核由中队自行组织;督查考核要紧紧围绕定岗定责落实情况和队员履职情况展开,发现问题直接考核到管段责任人员;个人的日常的考核分值作为年终考核等次评定依据。具体督察考核办法如下:

(一)到岗情况考核:除正常休息和中队集中统一安排外,人员无故不到岗一次扣个人目标绩效分0.1分,每缺席半天为一次旷工扣0.25分,全天缺席记两次旷工扣0.5分。

第3篇

各科、室在职在编人员(包括临聘人员)按照机构编制部门制定的“三定”方案,结合工作实际,按照岗位责任分工,做好一岗双责工作。坚决做到任务清晰明确,岗位尽责,杜绝职责不清,职能交叉,在编不再岗,在岗不履职等现象。

二、严格遵守作息时间

严禁工作时间无故迟到,早退,因病因事等须按规定履行书面请(销)假手续。严禁工作时间中途脱岗,串岗闲谈。严禁工作时间上网娱乐,购物,炒股,聊天等活动。工作时间因公外出等情况须向主管领导请假并报告具体去向。

三、严肃会议纪律

参会人员必须按会议通知要求按时到会;确因有事无法参会的,须提前向主要领导请假报告。严格遵守会场纪律,会议期间不得擅自中途离会,不得在会场吸烟,接打手机,交谈喧哗,随意走动或打瞌睡。

四、强化服务意识

增强纪律观念,严格按规定和制度办事,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增强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不准敷衍应付,讨价还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为机关提供优质服务。认真开展“三优一满意”(优质管理、优质服务,优良作风,优美环境,群众、机关满意)活动,树立机关良好形象。

五、坚持值班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坚持领导带班工作机制,保持上下信息畅通,确保值班备勤到位。凡重要社会动态,重大突发事件必须第一时间向局领导报告,及时按相关规定上报市委,市政府。

六、转变工作作风

增强执行力,注重落实效果。提高办事效率,加强部门协调,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讲奉献,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

七、严格保密制度

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

第4篇

严格行政问责,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增强政府执行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大举措。为深入贯彻实施《市行政问责规定》,建立行政问责长效机制,现就加强行政问责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正确把握行政问责工作方向

(一)坚持围绕推动责任落实、提升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开展行政问责工作。要把推动尽职尽责作为行政问责工作的出发点,坚持注重制度建设,加快形成确责、履责、问责相互衔接、有机统一的制度体系。要把解决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坚持问责跟着问题走,发现什么问题,就及时解决什么问题,以有效问责促进责任落实、作风改善和效能提升。对事关发展环境、百姓民生、政令畅通的突出问题,要加大行政问责力度,监督整改落实。要注重工作方法措施和目的效果的统一,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和激发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职尽责、争先创优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快形成面对本职岗位主动尽责、面对群众需求敢于负责、面对发展难题勇于担当的良好氛围,努力为新战略实施创造更加优良的发展环境。

二、建立健全行政责任体系

(二)建立部门责任制。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要对照“三定”方案规定的主要职责及法律、法规、规章的具体规定,对本部门、本单位负责的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建立部门、单位职责目录。对上级机关分解落实的目标任务和上级领导交办的工作,要登记建档,及时组织落实并反馈结果。部门之间发生职责争议,提出争议的部门要主动协商解决,对因不主动协商解决或者相互推诿而影响工作,或者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从严追究相关部门、单位的责任。

(三)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要将承担的职责、工作任务和目标科学分解到内设机构、工作岗位或者具体承办人员,建立岗位责任制。要明确不同级别之间、正职与副职之间的责任范围和工作方式,加快建立主体明确、层级清晰、职责具体、无缝衔接的岗位责任体系。具有行政执法权的部门,要按照事权或者区域划分行政执法责任,将每一项执法职责和每一个执法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人员,建立起行政执法责任制体系。要根据岗位责任制建立情况编制岗位说明书,对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工作标准、岗位关系和能力需求进行具体化、明确化,以此作为人员培训、考核、选任及奖励的重要依据。

(四)健全细化问责制度。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要加快健全工作规范和业务标准体系,使每项工作、每个任务、每一环节都有清晰、直观、可操作的标准依据。要认真对照《市行政问责规定》规定的4个方面、36种问责情形,全面梳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抓紧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制度防范约束力。要把36种问责情形同本部门、单位各内设机构、各岗位负责的具体事项或工作结合起来,建立针对性强、体现部门特点、符合岗位工作实际的具体问责事项目录,切实将问责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强和改进监督考核

(五)建立行政监督协调机制。各级监察机关要牵头组织政务督查、政府绩效考核、政府法制、安全生产监管、审计、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建立落实行政监督信息通报制度、定期会议沟通协调制度和行政问责案件移送制度,及时互通情况,交换工作信息,共同研究解决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促进资源整合、行动协调,提高层级监督合力。

(六)突出层级监督重点。各级监察机关要以专项检查、督办检查、重点抽查、办理投诉举报和舆情跟踪等监督方式为主,重点加强对事关发展环境、百姓利益、政令畅通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和政风建设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监督检查。要着力加强对同级政府部门、单位及下级机关行政监督和问责工作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单位做好日常行政监督与问责工作。要研究建立科学的推行行政问责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引导和激励各级政府部门、单位主动加强内部监督与问责,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共性指标纳入部门目标责任考核、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七)建立公众企业投诉快速响应机制。在市长公开电话平台开辟企业、投资者服务专线,在市政府门户网站设立企业、投资者网上直通车栏目,多渠道受理涉企投诉,跟踪办理进度,回访办理效果,着力解决企业办事难、经营环境差等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要建立群众投诉、举报登记办理制度,处理结果和整改落实情况要及时归档备查。

(八)建立健全舆情问责信息处理机制。各级监察机关要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制度,加强同媒体的信息沟通,对舆情监测发现和媒体直接提供的涉及行政问责的事件或者线索,要发现一件、登记一件、转办一件,并督办落实,做到有案必查、有责必问、有错必纠。对舆论关注度高、影响大的问责案件,处理结果要及时向媒体反馈。建立舆情问责案件办理情况考核制度,按月通报办理情况,并作为年度行政问责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级行政机关要高度重视舆论监督,支持、配合媒体对负面事件进行调查、报道。对行政机关干预、阻挠媒体监督,或者对媒体曝光的问责事件不及时调查追责,造成不良影响的,将对其主要负责人予以问责。

(九)建立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内部监督机制。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要严格坚持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对职责履行和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日常监督。要建立本部门、本单位相关内设机构的协同工作机制,在日常工作中及时查找、发现和解决问题。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既要追究个人的责任,又要查找管理上的责任;对反复出现的问题,要认真查找制度上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十)深入实施政府绩效管理工作。政府绩效管理机构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修订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改进管理方法,着力提升政府绩效管理的职责、结果和标杆导向作用,引导和激励各政府部门、单位围绕新战略实施履行职责、争先创优。具有行政管理职责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部门、单位,要按规定向社会公布履职绩效计划和报告,接受公众评议和监督。对绩效评估结果不达标、群众评价满意度低的单位,要列为重点监督对象,跟踪督办,限时整改。各部门、单位要根据绩效考评结果,采取措施,改进管理和服务,并向绩效管理机构反馈落实情况。

(十一)加强对人员岗位履职尽责情况的考核。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要坚持管人与管事相结合的原则,把任务目标、岗位职责和公务员的实际履责情况结合起来,根据岗位职责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考核内容、标准和办法,建立分级分类公务员考核制度,做到考实绩、考实效,并将年度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要大力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岗位能力和工作作风建设。

(十二)加强警示教育。全市及各级政府部门、单位每年至少召开1次行政问责工作会议,通报行政问责工作开展情况,选择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深入剖析查找原因,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引以为戒;要突出领导、中层和重点岗位,采取风险提示、警示谈话等多种形式,引导、规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从政行为。

四、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

(十三)认真贯彻执行《市行政问责规定》。各级监察机关和各级政府部门、单位发现管辖权限内的问责情形的,不论涉及哪一个单位、哪一个岗位、哪一级人员,都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实施问责,快查、快办,有责必究。对行政问责案件多发,或者同一类问责案件反复发生的单位,同级监察机关要视情况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等处理。对具有典型性、影响大的问责案件,要及时进行通报,开展案例分析,发挥问责一人、教育一片的作用,推动相同或类似问题的有效防范和解决。

(十四)加强对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职责任务落实的第一责任人,也是本部门、本单位推行行政问责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自觉发挥履职尽责、争先创优的表率和带头作用,并严格督促和约束本部门、本单位工作人员依法办事、高效服务。对政府部门、单位发生行政问责情形后未能及时予以问责处理被监察机关先行立案的,媒体曝光的政风问题在全市、全省、全国产生不良影响的,发生严重破坏发展环境、损害群众利益案件的,以及群众、企业投诉较多未能及时妥善处理的,要对其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一并实施问责。

(十五)依法、合理地适用问责方式。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实施问责,要坚持权责统一、公平公正、有错必纠、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根据问责事实、情节和危害后果依法、合理适用问责方式,该从严的要从严,提高问责的公信力。对媒体、舆论关注的问责案件,处理结果要及时向社会公开,并积极做好对行政问责处理结果的说明解释工作。各级监察机关要建立行政问责案例指导制度,逐步完善配套制度,推动本地区问责方式适用标准的统一。

五、切实加强对行政问责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5篇

一、潍坊市2015年度机构编制评估主要做法

2015年,在评估工作推进中,潍坊市着重把握好指标体系确定、部门自评、社会调查、实地评估、综合评定等关键环节。一是突出重点,完善指标体系。注重总结前两年评估工作经验,对评估指标体系、方式方法等作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在内容设置上,将职能配置、履职情况及成效作为评估重点,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审批制度改革和机构编制业务工作实际,增加了是否落实“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新设机构组建运行情况等内容;在评估方式上,首次引入定量评价的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评估指标进行量化;在体系构成上,分为职能配置情况、机制建立及运行情况、履行职责情况及成效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等4个一级指标项目、29个二级评估指标,总分值为100分。二是严把关口,组织部门自评。制定印发机构编制评估工作方案,对评估对象、评估内容、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等进行明确。组织召开政府部门机构编制评估工作会议,对评估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同时,对评估工作流程及相关事宜进行了专题培训。为方便部门操作,专门设计制作了自评报告模板及相关评估表格,并发送至公共邮箱,便于部门下载使用。为确保报送质量,要求被评估部门在正式报送前,将自评报告及相关表格通过邮箱发送电子版进行初审,经严格把关后再正式报送。三是多措并举,开展社会调查。坚持多维度评价方式,全面了解社会各方对被评估部门职责履行和服务效能的感受和评价。依托政务服务中心网上审批平台,调查了解被评估部门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掌握被评估部门外部协作配合机制建立及运行情况;结合全市企业“双评”活动结果和市直部门绩效综合考核结果,对部门履职情况及成效等进行评价。四是从严从实,抓好实地评估。制定印发实地评估的通知,专门抽调业务骨干组成评估组,由分管领导带队,严格按照评估方案和流程深入实地进行评估。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查阅文件资料和跟踪调研等方式,系统掌握了被评估部门机构运转、职责履行和机构编制规定执行等第一手资料。五是跟踪督查,落实反馈整改。结合部门自评、社会调查和实地评估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定,查找梳理存在问题,对照指标量化赋分,形成评估报告。经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呈编委领导阅示。按照编委主要领导批示意见,及时将评估结果书面反馈10部门。对部门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整改意见建议,明确整改时限,跟踪督查抓好问题整改。

二、2015年度10个政府部门评估总体情况

评估发现,10部门依法依规履职和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总体情况良好。一是职责调整到位,推进了政府职能转变。部门基本能够按照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的有关要求,及时进行职责调整,主动移交转移或下放相关职责,将技术性和辅事务从机关剥离,交由事业单位或中介组织;市县两级的监管能够分工配合,实现监管领域的有效衔接。加强的职责切实得到强化,划入和新增的职责基本全部分解到相关内部机构。如涉及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责整合划入到市食药局后,已分解落实到食品生产监管科、食品流通监管科等。二是职责关系相对明确,加强了部门间协调配合。以“三定”规定为基础,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部门职责边界和分工进一步厘清,较好地解决了职责交叉和分散问题。社会调查表明,对于涉及多个部门,需共同协作配合开展的工作或事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协调配合机制,部门之间责任明确、运转顺畅。如市卫计委和市发改委、市食药局、市安监局、潍坊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四部门就20多项涉及部门分工的事项进行了详细划分,厘清了主办和协办的关系。三是职责履行到位,提升了政府效能。各部门严格按照法定职责,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开展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的重点工作能够扎实推进,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部门严格落实权力清单制度,规范部门权力运行,能够按单行权、按单履职。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能够积极落实“两集中、两到位”,优化审批流程,创新审批方式,压减审批时限,提升了审批效率。如,市工商局按照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要求,不断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了创业活力。近年来,10部门都获得了上级表彰奖励。其中,市国土局连续多年保持了“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并获得多项省部级表彰。四是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较好,维护了机构编制纪律严肃性。部门机构编制法规意识较强,总体上管理较为规范,多数部门能够严格落实职能、机构、人员编制等机构编制调整事项,集体研究并按规定程序呈报人员编制、领导职数调整等事宜,及时完成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更新维护。

从量化赋分情况看,市国土局、经信委、质监局等部门综合得分较高,市林业局、文广新局、食药局等部门综合得分较低,具体如图1。

10部门在职能配置、机制建立及运行、职责履行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等方面,不同程度存在着薄弱环节。从各项目得分看,职责履行情况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普遍存在失分现象,如图2。主要问题及原因概括、分析如下:

1.个别单位运行机制建立或组建运行不到位。市农业局和市文广新局为本次政府机构改革涉及部门,工作运行机制尚不健全,农业局机关与农机局、畜牧局的工作关系,文广新局与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的工作关系没有完全按照改革要求落实到位。市卫计委所属市卫生计生行政执法监督处、市卫生计生宣教信息中心和市农业局所属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3个单位,由于领导班子未配备等原因,机构整合组建不到位。

2.存在人员混岗现象。从评估情况看,部分单位存在混岗问题。如,有的部门机关超编,多年不能新进工作人员,存在借用事业单位人员在机关工作的问题;有的事业单位工作任务不饱满,人员相对空闲,被借调到机关使用。

3.人员结构不够合理。从年龄结构看,10部门机关人员平均年龄从42岁到48岁不等,50岁以上人员共157人,占实有总人数的37.5%,各年龄段人员分布情况见图3。从职级结构看,个别部门人员职级比例倒挂,县级、科级干部占比过大,一般工作人员比例过少。从专业结构看,有的事业单位专业人员匮乏,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市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处实有25人,仅有2人具备上船执法的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影响了渔业安全监督管理、海洋监察工作开展。

4.部分事业单位功能定位有偏差、作用发挥较弱。有的部门将所属事业单位按内部机构进行管理,这些事业单位长期依附于主管部门,人财物不独立,不能独立对外开展活动,与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定位,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的目标要求不相符。如市林业局所属市林场管理办公室、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办公室等。

5.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不够规范。有多个部门存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认识程度不高,变更登记、注销登记不及时,甚至个别单位不登记的问题。如,市食药局有3家事业单位,仅登记1家。

三、深化评估工作的几点思考

潍坊市机构编制评估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评估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在评估内容设计上,指标量化难度大,部门职能履行和机构编制使用效益的评估不够全面深入,考评主体比较单一等。对于下一步如何继续深化评估工作,提高评估的合理性、科学性,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思考。

(一)科学设计指标体系是前提。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决定了机构编制评估工作能否取得实效。从近年的评估工作实践来看,虽然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不断完善,实现了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的转变,但是,由于被评估部门机构职能差别较大,业务范围各异,很难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有些指标难以量化,定性比较笼统,部分指标只能靠实践经验判断,操作性不强,尽管采取了提供自评报告、实地查看、座谈了解等办法,但有时凭主观印象打分、凭感觉打分的问题仍然存在,导致评估结果缺乏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同时,评估指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评估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也应不断完善。比如,对指标进行细化量化,以增强评估的可操作性和部门之间的可比性;由于部门职责的差异性,在指标体系内除设计部门之间的共性指标外,还应积极探索设计有针对性的个性指标,避免评估工作大而化之,流于形式。

(二)提高评估人员队伍素质是基础。机构编制评估工作业务性强、专业要求高,评估人员的素质决定了评估质量。评估工作人员不但要熟悉机构编制业务、评估工作程序和部门“三定”,还要熟悉行政管理、定量定性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知识,确保及时发现问题,认真研究和剖析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要把提升评估人员素质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通过集中学习有关政策规定、举办业务培训班、外出学习先进经验等形式,进一步提升评估人员的业务能力,使其全面掌握被评估部门“三定”规定,熟悉评估程序,提高评估质量。

(三)建立评估联动机制是关键。一方面,需进一步解决好评估主体与被评估部门“主体客体之间”联动配合问题。机构编制评估作为机构编制部门服务有关部门单位的重要举措,在前期评估对象筛选、中期实地评估开展和后期评估结果反馈等重点环节,亟需双方加大联动协调,保持密切衔接沟通,通过建立健全顺畅高效的主客体联动配合机制,增进工作共识,健全工作网络,合理调配力量,推动评估工作顺利开展,确保评估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需进一步解决好评估主体相关方“主体成员之间”联动配合问题。虽然省编委出台的《山东省政府部门机构编制评估办法》对评估主体作了明确,“机构编制部门可根据评估工作需要会同同级组织、纪检监察、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审计等部门共同进行”,但在评估工作实际开展中,主要还是机构编制部门独力组织实施,评估主体比较单一,与组织、纪检监察、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审计等多部门的相互协调配合机制尚未有效形成。应积极探索建立由编办牵头,组织、纪检监察、人社、财政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评估整体,形成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相互配合、运转协调的联动机制,切实形成评估工作合力。

第6篇

严格行政问责,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增强政府执行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大举措。为深入贯彻实施《市行政问责规定》,建立行政问责长效机制,现就加强行政问责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正确把握行政问责工作方向

(一)坚持围绕推动责任落实、提升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开展行政问责工作。要把推动尽职尽责作为行政问责工作的出发点,坚持注重制度建设,加快形成确责、履责、问责相互衔接、有机统一的制度体系。要把解决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坚持问责跟着问题走,发现什么问题,就及时解决什么问题,以有效问责促进责任落实、作风改善和效能提升。对事关发展环境、百姓民生、政令畅通的突出问题,要加大行政问责力度,监督整改落实。要注重工作方法措施和目的效果的统一,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和激发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职尽责、争先创优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快形成面对本职岗位主动尽责、面对群众需求敢于负责、面对发展难题勇于担当的良好氛围,努力为新战略实施创造更加优良的发展环境。

二、建立健全行政责任体系

(二)建立部门责任制。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要对照“三定”方案规定的主要职责及法律、法规、规章的具体规定,对本部门、本单位负责的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建立部门、单位职责目录。对上级机关分解落实的目标任务和上级领导交办的工作,要登记建档,及时组织落实并反馈结果。部门之间发生职责争议,提出争议的部门要主动协商解决,对因不主动协商解决或者相互推诿而影响工作,或者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从严追究相关部门、单位的责任。

(三)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要将承担的职责、工作任务和目标科学分解到内设机构、工作岗位或者具体承办人员,建立岗位责任制。要明确不同级别之间、正职与副职之间的责任范围和工作方式,加快建立主体明确、层级清晰、职责具体、无缝衔接的岗位责任体系。具有行政执法权的部门,要按照事权或者区域划分行政执法责任,将每一项执法职责和每一个执法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人员,建立起行政执法责任制体系。要根据岗位责任制建立情况编制岗位说明书,对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工作标准、岗位关系和能力需求进行具体化、明确化,以此作为人员培训、考核、选任及奖励的重要依据。

(四)健全细化问责制度。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要加快健全工作规范和业务标准体系,使每项工作、每个任务、每一环节都有清晰、直观、可操作的标准依据。要认真对照《市行政问责规定》规定的4个方面、36种问责情形,全面梳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抓紧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制度防范约束力。要把36种问责情形同本部门、单位各内设机构、各岗位负责的具体事项或工作结合起来,建立针对性强、体现部门特点、符合岗位工作实际的具体问责事项目录,切实将问责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强和改进监督考核

(五)建立行政监督协调机制。各级监察机关要牵头组织政务督查、政府绩效考核、政府法制、安全生产监管、审计、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建立落实行政监督信息通报制度、定期会议沟通协调制度和行政问责案件移送制度,及时互通情况,交换工作信息,共同研究解决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促进资源整合、行动协调,提高层级监督合力。

(六)突出层级监督重点。各级监察机关要以专项检查、督办检查、重点抽查、办理投诉举报和舆情跟踪等监督方式为主,重点加强对事关发展环境、百姓利益、政令畅通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和政风建设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监督检查。要着力加强对同级政府部门、单位及下级机关行政监督和问责工作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单位做好日常行政监督与问责工作。要研究建立科学的推行行政问责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引导和激励各级政府部门、单位主动加强内部监督与问责,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共性指标纳入部门目标责任考核、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七)建立公众企业投诉快速响应机制。在市长公开电话平台开辟企业、投资者服务专线,在市政府门户网站设立企业、投资者网上直通车栏目,多渠道受理涉企投诉,跟踪办理进度,回访办理效果,着力解决企业办事难、经营环境差等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要建立群众投诉、举报登记办理制度,处理结果和整改落实情况要及时归档备查。

(八)建立健全舆情问责信息处理机制。各级监察机关要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制度,加强同媒体的信息沟通,对舆情监测发现和媒体直接提供的涉及行政问责的事件或者线索,要发现一件、登记一件、转办一件,并督办落实,做到有案必查、有责必问、有错必纠。对舆论关注度高、影响大的问责案件,处理结果要及时向媒体反馈。建立舆情问责案件办理情况考核制度,按月通报办理情况,并作为年度行政问责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级行政机关要高度重视舆论监督,支持、配合媒体对负面事件进行调查、报道。对行政机关干预、阻挠媒体监督,或者对媒体曝光的问责事件不及时调查追责,造成不良影响的,将对其主要负责人予以问责。

(九)建立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内部监督机制。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要严格坚持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对职责履行和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日常监督。要建立本部门、本单位相关内设机构的协同工作机制,在日常工作中及时查找、发现和解决问题。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既要追究个人的责任,又要查找管理上的责任;对反复出现的问题,要认真查找制度上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十)深入实施政府绩效管理工作。政府绩效管理机构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修订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改进管理方法,着力提升政府绩效管理的职责、结果和标杆导向作用,引导和激励各政府部门、单位围绕新战略实施履行职责、争先创优。具有行政管理职责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部门、单位,要按规定向社会公布履职绩效计划和报告,接受公众评议和监督。对绩效评估结果不达标、群众评价满意度低的单位,要列为重点监督对象,跟踪督办,限时整改。各部门、单位要根据绩效考评结果,采取措施,改进管理和服务,并向绩效管理机构反馈落实情况。

(十一)加强对人员岗位履职尽责情况的考核。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要坚持管人与管事相结合的原则,把任务目标、岗位职责和公务员的实际履责情况结合起来,根据岗位职责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考核内容、标准和办法,建立分级分类公务员考核制度,做到考实绩、考实效,并将年度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要大力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岗位能力和工作作风建设。

(十二)加强警示教育。全市及各级政府部门、单位每年至少召开1次行政问责工作会议,通报行政问责工作开展情况,选择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深入剖析查找原因,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引以为戒;要突出领导、中层和重点岗位,采取风险提示、警示谈话等多种形式,引导、规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从政行为。

四、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

(十三)认真贯彻执行《市行政问责规定》。各级监察机关和各级政府部门、单位发现管辖权限内的问责情形的,不论涉及哪一个单位、哪一个岗位、哪一级人员,都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实施问责,快查、快办,有责必究。对行政问责案件多发,或者同一类问责案件反复发生的单位,同级监察机关要视情况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等处理。对具有典型性、影响大的问责案件,要及时进行通报,开展案例分析,发挥问责一人、教育一片的作用,推动相同或类似问题的有效防范和解决。

(十四)加强对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职责任务落实的第一责任人,也是本部门、本单位推行行政问责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自觉发挥履职尽责、争先创优的表率和带头作用,并严格督促和约束本部门、本单位工作人员依法办事、高效服务。对政府部门、单位发生行政问责情形后未能及时予以问责处理被监察机关先行立案的,媒体曝光的政风问题在全市、全省、全国产生不良影响的,发生严重破坏发展环境、损害群众利益案件的,以及群众、企业投诉较多未能及时妥善处理的,要对其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一并实施问责。

(十五)依法、合理地适用问责方式。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实施问责,要坚持权责统一、公平公正、有错必纠、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根据问责事实、情节和危害后果依法、合理适用问责方式,该从严的要从严,提高问责的公信力。对媒体、舆论关注的问责案件,处理结果要及时向社会公开,并积极做好对行政问责处理结果的说明解释工作。各级监察机关要建立行政问责案例指导制度,逐步完善配套制度,推动本地区问责方式适用标准的统一。

五、切实加强对行政问责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7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本次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市关于不断加强政府效能建设的总体部署,以推动工作、促进发展为根本目的,按照“确责、履责、问责”的要求,建立健全政府机关的责任体系和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长效机制,着力强化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贯彻执行意识和岗位责任意识,推进政府机关和公务员队伍的执行能力建设,努力构建“勤政廉政善政、求实务实落实”的政府执行文化,为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政府执行能力和行政效能保证。

工作目标:重点解决职责不清、落实不力、问责不到位的问题,力求达到行政能力有提升、本职工作上水平、服务群众见成效的总体目标。具体表现为“三个明显、三个有效解决”:一是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有效解决执行不力、相互推诿扯皮现象;二是履责能力明显提高,有效解决工作墨守成规、能力平庸现象;三是问责机制明显落实,有效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出了问题不负责现象。

二、活动内容

开展“能力建设年”活动,其目的是加强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自身建设,重点是提升行政机关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个人的能力素质,立足于提高履职履责的执行能力,建立和完善政府执行力建设的长效机制,核心是推进依法行政。活动自始至终要充分体现主体性、实践性和群众性,充分发挥部门和个人在能力建设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总体上按照“确责明标、提升能力、学习培训、评估总结”的基本工作进程,紧密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效推进,重点围绕提升“八种能力”进行。

(一)增强“刻苦钻研、学以致用”的学习力,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牢固树立学习就是工作、学习就是责任、学习就是进步的意识,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要通过学习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着力转变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切实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自觉性、系统性、原则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增强“政治坚定、反应高效”的敏锐力,提高应急和谋远能力。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上项目、扩内需、保增长”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质量和水平,为实现各项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三)增强“超越自我、攻坚破难”的创新意识,提高创造性工作的能力。要勇于超常规、敢于超常态,真正把“三个有利于”作为一把鲜明的尺子,大胆解放思想,率先解放自己,着力破解思想解放之难、体制机制创新之难。要善于把中央、省市的精神同我市实际结合起来,把实施决策的原则性与解决问题的灵活性统一起来,把上级精神和决策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创造性地推动工作。要不断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注重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好经验、好方法,及时总结自身创造的新经验、新方法,努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增强“顾全大局、弹好钢琴”的大局意识,提高统筹协调的能力。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增强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学会“弹钢琴”,统筹协调好部门之间、机关科室之间的关系,努力为服务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内外环境。

(五)增强“民主和谐、凝心聚神”的团结意识,提高团结和谐的能力。不断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各级班子成员要自觉换位思考、相互理解,努力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真正把团结作为一种素质来培养,作为一种境界来提升,作为一种能力来强化。要真正做到谋事不谋人、谋公不谋私,着力构建团结和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发展环境。

(六)增强“克己慎行、清正廉洁”的自律意识,提高廉洁从政的能力。要牢固树立“克己慎行、清正廉洁”的廉洁自律观,做到令行禁止、真正把好政治上的高压线、法纪上的警戒线、道德上的保底线,做到慎言、慎独、慎微、慎行,始终保持良好的政府形象、公务员形象,不断提高廉洁从政的能力。

(七)增强“雷厉风行、优质高效”的效率意识,提高化常为专的能力。必须把“负责任”作为政府机关公务员的核心价值观,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结合年度工作要点,逐级、逐项分解落实到岗,责任到人,明确工作时限和完成质量要求,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履责体系。大力推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办事理念,积极倡导不讲条件、不找借口、不打折扣的执行作风,着力改变被动执行、选择执行、机械执行、盲目执行等执行不力的现象,坚决反对拒不执行、有禁不止、虚假执行的行为;必须以专业精神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建设,积极有效地开展业务竞赛和工作交流,努力做到化常为专、以专促常。

(八)增强“恪守宗旨、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基层和社会的能力。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本着服务至上、发展优先、优质高效的原则,把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作为从政之本。一切工作都要以服务对象的满意为标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努力实现管理和服务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人性化,努力建设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机关。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年7月下旬)

各地各部门要紧密联系实际,突出单位特点,研究制定本地本部门“能力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单位全体公务员会议,对全市大会精神进行传达贯彻,并结合单位实际全面动员,确保全员参与。及时上报“能力建设年”活动方案和进展情况,总结推广加强能力建设的好作法,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充分利用简报、报刊、广播电视、政府网站及时宣传报道能力建设相关情况,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参与、支持和监督政府系统“能力建设年”活动的浓厚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年8月至2012年3月)

1.明确岗位职责,制定能力席位标准。一是拟定岗位职责说明书。结合政府机构改革“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方案,明确单位和内设机构的职能,重点明确公务员各岗位的工作职责。二是制定每个岗位能力席位的标准。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能力匹配为原则,以思想水平、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为基本内容,开展能力席位标准讨论,按照本职工作应知应会的基本要求,分层分类明确每个岗位的能力席位标准。三是通过文件、专栏等形式将岗位职责和能力席位标准向服务对象及群众进行公开。

2.开展自查自纠,进行能力反思。对照岗位职责和能力席位标准,结合工作实际,广泛开展案例讲评和讨论,通过自查、互查、上下征求意见等方式,找准个人在履行岗位职责及满足能力席位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八比八看”活动,即:比学习风气,看是否存在“轻视理论、忽视学习、浅尝辄止、忙于应酬”现象;比精神状态,看是否存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作风涣散、纪律松弛”现象;比工作水平,看是否存在“政策不清、业务不精、本领恐慌、能力恐慌”现象;比工作效能,看是否存在“办事拖沓、不负责任、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现象;比工作实绩,看是否存在“失职失误、弄虚作假、形式主义、急功近利”现象;比服务质量,看是否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比团结和谐,看是否存在“互相推诿、扯皮拉筋、各自为政、团团伙伙”现象;比勤政廉政,看是否存在“吃、拿、卡、要”等违规违纪现象。对照“八种能力”和能力席位标准,开展必要的岗位能力测试,促进个人能力反思,深刻查找能力不足,个人要形成能力提升工作计划,单位要制定能力建设措施。

3.立足岗位锻炼,提升履职能力。一是工作责任到人。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年度工作任务,对照年度考核目标,结合本地本部门年度工作要点,逐级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责任人,明确工作时限和要求,层层签定目标任务责任书,建立健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履责体系。二是开展业务竞赛和工作交流。要立足本职工作,坚持干中学,干中练,把完成本职工作作为提高履职履责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三是积极推行以完成中心工作、紧急任务为目的的团队建设,着力提高部门、科室和专班等团队的执行能力。

4.强化学习培训,提高能力素质。要强化学习型机关建设,突出学习制度建设。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完成组织、人事部门培训计划的基础上,对本单位公务员培训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指定专业学习书目,开展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内部培训。重点围绕办事、办文、办会,在“学、写、讲、干”等方面,开展专业能力培训,力争达到“一般干部应知应会、中层干部行家里手、领导干部专家权威”的目标要求。

(三)总结评估阶段(2012年4月至6月)

1.建章立制。一是要结合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制定按月、按季、按年度或按项目进行考核的办法,完善责任追究和奖惩措施,健全本地本部门行政问责制度。二是要建立健全政务值守、重点工作督办等制度,完善部门应急和快速反应机制。三是要大力推行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决策责任追究制、接待和政务公开制度,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工作流程,用管理制度规范和巩固能力建设。

2.民主评议。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单位工作职能,开展服务对象和群众等第三方评议,将评议过程和结果向市政府“能力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并向社会公布评议结果。对多数群众不满意的,要进行整改。

3.总结评估。从2012年5月开始,各地各部门要对照个人的目标任务责任书认真考核每一个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履职履责情况,对“能力建设年”活动进行认真评估,召开总结大会,表彰先进,推广经验,并逐级报送公务员年度考核材料和“能力建设年”活动总结报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为切实加强全市“能力建设年”活动的组织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枣阳市“能力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具体名单附后)。各地各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把“能力建设年”活动作为今年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抓落实,严禁搞形式主义和走过场,努力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检查督办,营造良好氛围。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开展经常性的检查督办工作,及时通报活动进展情况和正反典型。采取明查暗访、个别走访、座谈交流、群众评议等方式,对各地各部门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广泛听取基层和群众意见,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加强活动督导。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开展公务员测试活动,通报测试结果。设立行政机关和公务员行为投诉电话,开展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不良行为的接诉、转办和督办工作。注重发掘和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不按规定开展活动、流于形式、群众不满意,特别是对市委、市政府决策执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通报批评,对主要负责人实施行政问责,对其领导班子进行集体培训。

(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要把加强执行能力建设与政府机构改革、责任目标管理、政风行风评议、公务员考核和行政问责制度以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创新执行能力建设的体制机制,用制度建设巩固能力建设的成果。制定行政问责办法,实施行政问责和过错责任追究,对能力确实不胜任者要实行离岗培训。加大《公务员法》贯彻落实力度,建立体现能力素质要求的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

第8篇

今年上半年,务川在全省47个非经济强县中排名25位,其中3项指标排名全省第一,5项指标排全省前十,10项部门工作在全省、遵义市考核中名列前茅。尤其是“2016年遵义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点”这一殊荣,更是对务川推进依法行政,打造廉洁高效型政府的充分肯定和有力佐证。

狠抓调查研究

实现决策科学化

规范政府议事决策规则。从依法行政、勤政廉政、效能建设等12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务川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强化民主决策、公众参与、调查研究、专家咨询等决策环节;加入风险评估、跟踪评估、责任终身追究、行政裁量权等制度;针对行政不规范、违规违纪行为多、执行力差等现实问题,严格纠错问责、履职尽责、督促检查等方面的规定,从源头上为推动决策科学化、行政规范化、履职高效化提供遵循和依据。

规范项目决策和管理。研究制定《务川自治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22个项目管理制度,强化全过程跟踪审计,确保规范合法;采取社会效益评估、中介评估、风险评估、跟踪评估等方法,力求做到效益最大化;县财政每年预算3000万元设立项目前期工作专项基金,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一系列措施解决了项目推进过程中不规范、不透明问题,促进了项目建设阳光公开、廉洁高效。

规范规划编制和执行。启动全行业、全领域规划编制和完善工作,投入3000多万元资金,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产业、城乡、土地使用、基础设施等领域近50个具体规划。新增各类规划执法力量89人,开展规模空前的“两违”整治和城乡规划执法整治,拆除违法建筑35万平方米,全面取缔非法砂石料场,整治多家违反各类规划的生产企业,有效维护了规划的严肃性,促进产业发展、城乡建设更加有序、高效。

规范与效率并重

实现行政规范化

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动员全县力量,组建工作专班,强化城乡规划、土地、林业等执法和清理,共接收1124幢房产、232宗土地、193间门面、5家酒店以及其他各类资产,国有资产价值从10亿元跃升到50亿元。同步开展土地收储,实现从零到5000亩的突破。以雄厚的国有资产为依托,因势利导组建集融资经营为一体的洪司,2015年至今共申贷审批通过资金63亿元、到位30亿元,为全县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力的资金保障,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高效运用。

规范公共资源交易。2015年4月,成立县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出台20个内部管理制度,对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交易行为进行集中规范管理。截至今年10月底,共完成项目交易699宗,成交金额8.79亿元,节约资金9185.1万元,节约率9.5%。有效规范了交易行为,提高了交易效率,堵塞了权力寻租的空间,铲除了滋生腐败的温床。

规范公共财政管理。2015年3月组建县财评中心,对各类项目进行造价评审把控。截至今年10月底,接审金额37.89亿元,审减金额4.31亿元,综合审减率11.35%,节省资金相当于2015年本级收入的105.02%。实行直接支付,切断部门和第三方利益链条,阻塞资金漏洞,杜绝部门私藏“小金库”行为,2015年3月以来节约财政资金5000万元以上。严肃财经纪律,出台《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管理规定》,严厉打击违反财经纪律行为,目前共查处违反规定10人,追回资金16.66万元。

规范档案文书管理。2015年以前,全县有32个部门10年以上未向县档案局移交档案,很多重大决策、征地拆迁、招商引资资料无档可查、无据可依,大量矛盾纠纷相继产生。对此,务川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投入160万元资金新建方志馆,完善设施设备,指派150多名专人开展档案清理工作,县档案局接收移交档案7706盒、312958件。档案文书的规范管理,为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工作阳光高效开展提供了客观依据和支撑,是“对历史负责”的必然选择和务实举措。2015年,务川档案工作考核排名全省第二位、遵义市第一位,县档案局获“全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表彰。

理顺职能职责

实现用权阳光化

规范机构编制、人事和职能管理。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继续优化机构设置,因地制宜整合国土、建设、城管、交通、环保基层延伸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加强人事管理,着力在政策上管人、环境上留人、待遇上引人、潜力上育人,今年上半年吸引各类优秀人才83人,是2015年的2倍。强化部门履职,以“三定”方案为依据,强化部门职责33项,调整职责21项,规范职责3项;充实城乡规划、城管、土地、林业等执法队伍,扭转了职能缺位、履职缺位的局面。

规范监察和审计工作。牢牢抓住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坚定不移支持纪检监察部门“三转”,紧抓“”督查,狠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2015年以来,开展各类督促检查11次,发现问题32起,查处90人。以财政资金使用为主线,以财政预算执行、固投审计、专项资金审计为重点,切实强化专项清理工作和审计监督力度,从根本上规范了经济管理行为,防控了廉政风险。

规范考核、督查和问责工作。实行“三按月一召回”“末位淘汰”等10项干部管理制度,2015年以来共约谈干部25人,“回炉淬火”12人。完善考核考评方案,以省、市、县政府工作报告、重大决策部署为重点,结合乡镇、部门工作实际区别化制定考核方案,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大督查力度,组建“两办”、发改、监察四支督查队伍,对项目建设情况开展督查;借鉴省委、省政府增比进位、项目观摩的工作方法,每季度开展一次全县项目观摩和乡镇排位,营造比学赶超氛围;与时俱进搭建系列微信工作群,对项目建设中存在问题及时曝光,真正做到“白天查、晚上查,平时查、假日查,天晴落雨查、夜半三更查”。加大问责力度,今年上半年,h委、县政府对项目推进落实不力的,诫勉谈话3人、通报批评4人,36个单位因主体责任未落实被问责。

第9篇

调研中,一般党员干部给我们解密时说: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程,不仅靠恒心、细心、爱心去打牢干部职工扎实的思想基础,不仅要全体党务工作者和全体干部职工共同艰辛努力,而且更要靠一茬一茬的分局领导班子集体学得正、做得正、行得正良性循环的接力和崇高的党性修炼以及“十年磨一剑”坚韧不拔的个人魅力、高瞻远瞩的领导艺能。分局领导在总结时给我们介绍了打造一支清正廉洁工商干部队伍的三大法宝是:探索廉政教育新渠道,搭建制度建设新平台,拓宽监督工作新领域。

探索廉政教育新渠道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商行政管理内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行市场管办脱钩、省以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垂直管理、国家工商总局机构升格、企业信用个体工商户信用、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以及停征“两费”、新“三定”方案的施行和规范津补贴等等。在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干部职工的价值取向、生活观念的改变、个人利益的分配、监管方式的转型、履职问责的力度加强等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同时社会结构多元化、商品交易多样化、经济活动复杂化,都给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和考验。在挑战和机遇共存的历史时代,唯有改革才有生机,唯有创新才有前途,唯有进取才有动力。××分局理直气壮地用马列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人,用先进的文化思想引导人,用管用、有效的科学手段教育人。以科学的唯物的辨证的思想,摒弃不适应不符合当代工商人精神风貌和时代特征的形式主义。在继承和坚持两个经常性工作、正面教育典型引路、“”等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探索和实践了一系列廉政教育新渠道,取得明显效果。

一是宣廉教育即单刀直入法。在午餐前下班后,分局各种会议进行普遍的宣廉教育。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使干部职工在思想上弄清弄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二是倡廉教育即扬长避短法。不分男同志、女同志,不论新同志、老同志,没有成见、没有偏见,只要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进步、思路有新意、点子有价值,都要多场合表扬鼓励,弘扬正气,倡导先进。使之扬长避短,自觉克服不足,不断进取。

三是警廉教育即一招奏效法。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直言不讳,一针见血,直指要害。通过以案释法、以案明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是思廉教育即红色路线法。结合专题教育、主题教育、传统教育、党性教育等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参观改革开放三十年成果,党的一大会址,沙家浜等革命根据地进行“重走革命路,争做廉政人”的红色路线教育,从而使党员干部对“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讲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的名句而常思,鼓舞工作干劲,珍惜工作岗位的热情。

五是品廉教育即艺术欣赏法。通过组织观看锡剧《九品廉吏》和《李荣法》,唱廉政歌曲,读廉政书籍、写廉政笔记,谈廉政心得,看廉政戏剧活动,在艺术欣赏中,品位党风廉政建设真谛,修炼完美的人格、陶冶高尚的情操,受到品廉教育。

六是省廉教育即社会实践法。抓住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当前形势,不失时机组织干部职工深入社区走家串户、访寒济贫;走进农村田头,不忘人民本色;走入工厂,倾听外来工的心声,牢记公仆责任。在活动中,明确主题,加入引导,反省言行,考量自己。思一思,想一想,党风廉政意识强不强?思一思,想一想人民公仆怎么做?思一思,想一想,存在不足怎么办?

七是树廉教育既现身说法法。召开典型报告会,事迹介绍会和“三八”、“五四”、“七一”、“八一”、“十一”以及历史传统节日座谈会,编组有序、轮流现身说法。介绍个人成长经历,反腐倡廉好的做法和经验,做到人人上讲台、人人受教育、人人是典型,起到三年轮一次,终身留印象的效应。

八是透廉教育即阳光透明法。主动接受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深化“两网”建设,突出分局局务公开,保证干部职工对局务公开、党务公开、人事公开和重大活动公开的知情权、监督权,充分尊重民主,确保行政权力的运行阳光透明。做到决策全民主、过程全公开、结果全公布。做干部职工放得心、信得过、有依靠的掌舵人。

九是践廉教育即身先士卒法。党员干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确保不做。以过硬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率先垂范的榜样行为,做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的模范;做学习实践党风廉政建设规章制度的模范;做抵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抗得住私欲的模范,用实践示范的行动教育人、引导人、感化人。

十是问廉教育即远程监督法。充分利用工商系统信息化工具的优势,发挥人人有电脑、有手机,家庭有亲人的作用,丰富基层信息网廉政之声内容,经常廉政警句、格言,有关反腐倡廉规章要求,交流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心得感想。节假日温情提醒,利用手机短讯、聆声,在交友等社会活动中适当提醒,给家属亲人发廉政信,提示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每逢佳节常问“廉”,使干部职工违风廉政之事,不想做,不敢做,不去做。通过远程监控,党风廉政建设的警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没有真空,没有死角,没有盲区,将廉政钟声时时刻刻入耳、入脑、入心。

搭建制度建设新平台

××工商分局打造清正廉洁干部队伍的第二个秘决是搭建制度建设新平台,在走访中我们注意到,从领导到一般干部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践中××分局始终把规范制度建设作为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在实际工作中强调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规范人,认真解决在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中不切实、不扎实、不落实的问题,不断完善党风廉政责任制度。在中层以上干部中已经形成的有《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责任分解》、《分局班子成员定点挂钩负责制度》分局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签订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书》、部门负责人和干部职工签订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承诺书》,中层以上干部全部建有《党风廉政建设档案》。在具体工作中已经建立的制度有《干部职工上下班签到制度》、《基层工商所绩效挂钩实施办法》、《重大案件会审制度》,由总支、办公室、法制科和纪检监察部门参加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纪检监察、人教等部门负责人联席制度》、《工商所长离任审计制度》、《干部职工外出考察实施办法》、《工会慰问干部职工试行办法》、《财务报销实施办法》、《干部职工奖励规定》、《纪检监察定期通报制度》、《行风监督员聘请和会议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责任追究办法》、《政务公开、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制度》等等到二十多项规章制度,做到党风廉政建设网格化、制度化、规范化。真正使党风廉政责任制,一岗双责、一岗多责,做到横向到人,纵向到位,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有责任。

今年××工商分局又根据,新形势、新时期、新特点和工商监管方式的转型等新任务,坚持严格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以苏州局《干部文明礼仪》和《内部管理规范手册》两个基本制度为基础,在一个探索、两个改进、三个改革上下功夫。即:探索节假日期间、重要时段的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查处力度,坚决维护廉洁自律规定的严肃性。改进教育方法,体现以人为本、人文关爱思想,注重特色、结合实际分层次、有重点地因人施教。改进考核、考勤工作。改革考核机制,建立适应新形势有效管理的新型机制。改革检查、督查办法,建立检查、督查通报机制。改革思想分析会议方法,建立局、所两级重大思想动态、通报制度,准确及时掌握每个干部职工思想动态。

拓宽监督工作新领域

监督方法方式很多,既有严肃性又有灵活性,××工商分局在拓宽监督工作新领域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开展履职问责监督,增强风险防御能力

开展“服务型工商”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工商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日显重要,广大工商干部履职尽责的能力明显增强。同时,在工商职能的转型时期,监管领域由低端向高端延伸,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监管方法由突击性、专项性向日常规范监管转变,监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履职要求更高,问责责任更严。必须在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领域中,更加强调广大干部职工廉政风险防御的能力。去年××分局以履职问责监督为切入点,扎扎实实开展了“遵章守纪、履职尽责”为主题的学教活动,拓宽了新的监督领域。

在学教活动中,组织观看了预防职务犯罪的电教片,认真组织开展“三对照、三检查”,进行查找廉政风险、建立防控机制。做到了个人查和组织查、上级查和下级查、重点查和普遍查相结合,认真排查,深刻剖析。达到“深刻教育、清醒查风险、全面鼓干劲、奋力抓落实”的目的。在学教活动中,职干部职工参与率___%,在分局__个岗位上,排查风险__个,(其中行政审批风险点__个;行政执法风险__个;行政处罚风险__个;内部管理风险点__个)。高风险岗位即:监督管理、罚没物资和固定资产管理、执法办案、财务管理、行政审批、内部管理等_个。

通过履职问责、渎职失职、行政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等履职风险大讨论,把防范廉政风险,提高问责能力,贯穿于干部教育、培养、使用和管理的各个环节,融入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筑牢了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廉政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的法纪防线。

第二:开展述职述廉监督,增强自律他律能力

在拓宽党风廉政建设监督新领域的实践中,××工商分局探索践行了述职述廉机制。一是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坚持领导干部向中层干部述职述廉,并将“双述”内容在网上公示,接受全局干部职工的监督评廉。二是干部述职述廉。结合公务员考核、民主生活会和评先评优等重大活动,全体干部相互述职述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出党风廉政建设的建议和努力方向,促进监督,增强自律和他律的能力。三是组织中层负责人向服务对象述职述廉。去年分局在组织桃坞、娄门、观前三个工商所向社会和服务对象述职述廉的基础上,又分别组织机关、注册科、经检大队、监管科等部门负责人向社会和服务对象述职述廉,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达到了预期目的。分局机关参加“双述”活动代表__人,社会和服务对象代表__人,分别对履行职责、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廉洁自律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测评,取得好和较好满意率___%的高分。分局在××区纪委组织的__个行政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效能建设综合评议中列第三名。

第三:开展作风效能监督,增强服务发展能力

分局从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执行双六条禁令入手,重点是主要领导亲自到××区纪委、各街道党工委征求意见,召开义务行风监督员会议,认真接待和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定期召开干部思想动态分析会议等基础性工作,扎扎实实地推进作风效能建设,在全社会展示了工商部门的良好形象。在作风效能建设的监督上,从思想上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强服务、促增长、促发展”做的怎么样?从工作上对照职能转型要求,思想怎么转、转什么、转到位没有?特别是在当前停征“两费”,实行“阳光津补贴”的大背景下,针对福利待遇、总收入有所降低的情况,部分人存在心态不平衡,工作干劲下降,工作标准降低,管理要求放松,廉洁自律不严;极个别中层和少数干部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艰苦奋斗的思想不牢;在工作中凭个人感情办事,凭兴趣情绪办事,凭利益多少办事,上班迟到、下班早退,甚至不请假,无故矿工的现象时有发生;组织纪律涣散,工作矛盾积压,部门和个人形象差,学习力、执行力、约束力不到位;部门与部门之间,所与所之间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效能建设发展中不平衡,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问题和不足,开展高强度、密集型的不间断督查。以“三优化、三争当”活动为载体,重点围绕企业年检、行政执法、食品安全、窗口单位、执行纪律五个方面,抽查、明查、互查,定期通报督查结果,提出整改建议。坚持管业务、管队伍,必先管行风的原则,督促干部职工进一步端正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树立法治工商、服务工商、效能工商的形象,全面推进作风效能建设。

第10篇

(一)定目标、定时间、定奖惩资金争取力度大。今年局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配合,采取“三定” 办法,截止6月30日止,争取国省扶贫移民资金8164.5万元,超目标任务5000万元的63.29%;完成固定资产入库6.15亿元,超目标任务9.9亿元的24.42%。

(二)领导高度重视,精准扶贫走在前列。1-6月,市委5次召开常委会、7次全市脱贫攻坚动员大会、3次专题解剖推进会有力推进了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最大的政治使命和一号民生工程来抓,经常深入到扶贫第一线去,听民声、解民难。在领导的带领下,全市上下形成了领导目光盯着扶贫看,干部围绕扶贫干,资金围绕扶贫算,督查围绕扶贫转的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上,我局主要做实了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将33个贫困村摘帽(其中一季度实地规划、制定脱贫方案,二季度启动项目实施,三季度完成16个村摘帽,四季度完成17个村摘帽)、17241名贫困人口减贫细化到乡镇(街道)、村(居)(其中,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脱贫一批7561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一批2527人,低保政策兜底一批7701人,医疗救助扶持一批8166人)。全年计划投资5.3291亿元各类扶贫资金,截止6月30日止己完成各类扶贫资金3.06956 亿元(其中“七有” 项目巳完成投资1.056亿元,“五个一批” 己完成投资2.01356 亿元),占投资总额的57.6%。

二是在全市49个重点贫困村成立扶贫互助社,落实产业扶持周转金980万元,与三家合作银行签订目标书,落实贫困户授信15200 户,信贷额度3.8 亿元,有力助推了贫困户减贫。

三是编报了今年笫一批财政专项扶贫40个村,总投资5147万元,各乡镇、村正按照规划实施,目前己完成26个村,预计使贫困人口纯收入增加1860元。

四是督促市级行业部门按“一低七有” 要求逐项对33个摘帽村规划并实施,目前己完成23个村,投入行业扶贫资金1.05亿元,占总额的71.54%。

五是加强督查督办工作。今年3月以来,市上成立3个督查暗访组,每月对乡镇、村抓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进行督办和通报,3次召开片区推进会议,有14个乡镇被通报、2名党委书记作检讨、1名党委书记被诫免6个月,使全市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六是5月底前按照省市要求,完成了贫困人口“六有” 信息平台建设和管理工作,公开上网运行,我市现有贫困户19429户、54605名贫困人口。

七是组织力量,编制了142个省定贫困村、全市“十三五” 脱贫攻坚和移民后扶方案,得到省、南充主管部门好评。

八是创新了五种扶贫机制模式,使贫困户持续增收。

(三)按照政策和标准,做好了移民安置工作。今年1-6月,我局严格按照中、省、市移民安置的相关政策,认真做好了沙溪航电364米高程蓄水省级检查和协调工作,拟定了部分改复建规划方案,完成了解元、五马水库5处移民安置遗留问题处理,补偿移民资金109万元,确保库区和谐稳定。

(四)抓紧石滩水库避险解困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今年3月我局争取全国第二批移民避险解困项目资金5203万元,在石滩、西山、老观等三个乡镇的四个村实施,搬迁移民群众575 户、1557人。为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这一民生工程,4-6月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分管领导和业务科室负责,做好了规划编制、地质钻探和设计预算等基础工作,力争7月份招标启动。同时完成移民后扶直发直补资金385万元,库区基金、移民解困及整村推进项目报帐750万元。

(五)坚持首问责任制,做好来信来访工作。今年上半年,精准扶贫和移民安置工作来信来访量大人多,为确保稳定,局采取领导分工负责制和来访首问责任制,按政策和程序接待来人来访110人次,办理各类案件11起,省委巡视组件6起,办结率达100%,回访率达90%,受访群众十分满意。

(六)扎实开展清单工作法,提升机关干部作风和单位形象。今年上半年局党组认真开展“两学一做” 活动,每月开展一次政治理论学习、典型引导和廉政教育等主题活动,自始自终将清单工作法贯穿工作之中,大大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激情和奋发向上的良好态势,全局干部职工团结、勤政、清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局党组还规定了精准扶贫“十不准”, 局领导带头执行并与各科室、重点岗位和人员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认真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党组主体责任和纪检监督责任。

(一)抓班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最大的政治任务和一号民生工程。我市要求五年任务、三年完成、一年巩固提升,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达到小康。作为主抓该项工作的部门任务之艰巨、压力之

第11篇

2022年交通法制法规安全建设纲要

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推进落实“四基四化”建设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运城市盐湖区交通运输局一直加强交通执法规范化建设,在盐湖区交通运输局局党组和局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深化交通执法体制改革完成后规划如下:

一、在局法规安全科的监督带领下,市队交通执法一分队今年将加强深化交通法规规范化建设,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健全完善制度机制。1.局法规安全科将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2.帮助协调资金经费推进落实“四基四化”建设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推进。并将持续监督加强一分队的执法行为规范化建设,督导其严格执法,督导执法结果与信用创建平台对接共享;督促区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加强“信用交通省”创建,建立完善信用制度体系,做好信用信息归集和应用,开展交通运输信用评价工作;3.创建并完善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监理执法监督工作,加强在道路运输、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的信用评价、并督导信用评价结果与社会信用平台的对接及应用,推进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4.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修订完善“双随机、一公开”实施细则及“一单两库”,健全抽查数据和结果应用机制,加快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新型监管机制。5.检查督导加强运输市场执法监管,以“两客一危”监管和“四好农村公路”为重点,持续开展道路运输、城市客运市场(待改革“三定”一分队执法范围后确定)、交通工程质量监理、安全监督专项督导,推动开展打非治违行动走实走细,确保交通运输市场的安全、规范、有序。6.督导一分队加强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围绕交通运输部“路政宣传月”活动和路政管理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公路扬尘污染治理、路堿环境综合整治和“四违”治理等活动,依法打击和查处各类破坏、损坏公路的违法行为,公路路政案件发现率、查处率、结案率达到95%以上,确保所辖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加强公略水路安全联防工作,以“平安公路”“平安车站”“平安码头”“平安工地”建设为载体,加强公路水路安全联防工作,严格排査化解公路水路矛盾纠纷,确保不发生重大涉路群体性事件,切实维护行业安全稳定。今年的迫切任务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组织实施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加强执法人员教育管理,积极开展综合执法队伍业务知识培训,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业务素质,切实做到公正、文明、廉洁挑法,确保无公路“三乱”行为发生。持续抓好“三零”单位创建,维护行业和谐稳定局面。

二、将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从严落实监管责任,认真贯彻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从严落实组织领导责任、行业监管责任,构建责任到人、不留死角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考核,将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情况纳入各股、室、队的年度考核述职内容要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一分队、道路股、道路建养中心全面压实自身和监管企业的主体责任,要求严格推进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该企业年度安全工作评价的重要内容。督促落实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尽职履职承诺制度,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企业全过程安全生产管理。着力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道路运输、工程建设领域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制度规范,指导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双重预防体制机制,组织辦识重大安全风险、排大事故隐患,构建风险辨识、风险分级、隐患排查、隐患治理全过程管理体系。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深化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工作的意见》(交安监发(2021)2号),对照42项重大风险清单,全面排查盐湖区道路运输行业和道路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风险,实施重大风险点“图斑化”管理和动态跟踪监测,确保辖区重大风险底数清、状态明、责任实、管得住。深化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深化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零事故”单位创建工作,紧盯道路运输、工程建设重点领域,开展集中攻坚行动。

三、抓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集中整治,着力解决运输企业主体责任和道路运输服务中心责任落实不到位、车辆异地经营等焦点难点问题,督促一分队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运输,运输服务中心加强物流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好身份査验、开箱验视两个100%制度,坚决杜绝任何违禁品进入物流渠道,确保物流安全。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健全交通运输系统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援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增强演练实战性。指导各重点企业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和24小时值班人员值班制度,加强事故信息报告。

第12篇

一、强化法制宣传培训,提升全员法律素质。一是组织指导好“六五普法”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组织指导全系统各业务部门对内组织开展法制培训,对外加强法制宣传。要把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和反腐倡廉法律法规作为重点内容,把全系统各级领导和广大工商行政管理干部作为内部培训对象,把经营者和消费者作为外部普法对象,通过各级领导班子定期集中学法、全员定期学法、以案说法、刊播公益广告、举办知识讲座、在服务大厅、便民场所等公共场所建立固定和流动的宣传橱窗,组织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学法用法水平,增强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和消费者的法制意识。二是配合省局做好《法治工商全省行》法制宣传片的拍摄工作。三是组织全员及部分人员参加全省工商系统《行政强制法》竞赛活动。四是按照省局统一部署组织好转业干部和新录用公务员申办《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考试和执法证件颁发工作。

二、强化工作落实,提升牵头工作水平。继续组织开展依法行政工作和法治城市创建工作考核。全系统各级法制部门要牵头协调好依法行政和法治城市创建工作,对内要做好本职、当好参谋,把法制机构的思路想法上升到局领导的决策;对外要主动沟通、积极协调,互联互通,掌握工作主动权。一是强化依法行政各项工作的落实:1、印发2013年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和考核细则,明确全系统年度依法行政工作任务;2、对考核细则规定的任务进行分解,明确各部门工作责任;3、监督相关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4、认真调研,争取在依法行政工作方面试点1-2个创新项目,打开法制工作新局面。二是强化法治城市创建各项工作的落实。2013年省委省政府要对全省法治城市创建工作进行考核验收,市委市政府要力争成为首批“全省法治城市”,因此会加强对全市各单位的考核,并进行评先表彰。法制部门要采取以下措施,力争再获“全市法治城市创建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制订年度计划,确保全年工作有序进行;2、制订对县级局法治城市创建工作的考核细则;3、对市局机关的创建任务按照三定方案规定职责分解到各部门,并定期或不定期地调度相关工作落实情况。4、对工商部门立足职能推行的有利民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有效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的创新举措施及时进行收集上报、宣传,让市领导、相关部门和市场主体深切感受到经济卫士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强化执法检查力度,提升执法监督效能。一是对全系统贯彻落实《行政强制法》的情况进行检查。《行政强制法》自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是继《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之后第三部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法律,对行政强制的种类设定、实施程序、法律责任都有明确规定。2013年要把《行政强制法》的贯彻落实情况作为执法监督重点,从行政强制行为的依据、程序、时限、文书使用等各个方面加强执法监督,确保《行政强制法》在全系统全面、正确实施。二是按照上级机关的要求,对全系统贯彻落实《行政强制法》的情况进行总结,形成报告上报相关上级机关。三是开展综合执法大检查活动,加大对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调解及行政复议等各类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制监督力度,对执法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相关责任单位,并督促整改,切实规范执法行为。四是继续抓好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涉及法制业务的有关工作和案件核审、大要案会审等其他执法监督工作。

四、强化沟通协调,提升化解行政争议的能力。通过监督、服务、沟通、协调、追责等多种方式全程跟踪行政争议案件,力争行政争议案件保持“零错案”。一是要切实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确保执法监督履职到位;二是要加强与政府法制部门和法院的沟通协调,及时了解、掌握和分析行政争议案件的原因、动向,积极应对和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化解行政争议,防止矛盾激化;三是要继续推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确保涉案部门分管局长100%出庭应诉率;四是推行行政复议案件涉案部门分管局长全程参与制度;五是要加强争议案件统计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对应当追究错案责任的,督促责任单位严肃追究责任。

第13篇

一、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工作情况和通过学习调研形成的思想共识

省工商局作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部门,肩负着各类市场主体准入和监管、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等重任。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局党组团结和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国家工商总局的决策部署,不断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

一是强化市场监管,维护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市场秩序。紧紧围绕制约全省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围绕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深入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中坚持整顿与规范同步、治标与治本并重,积极探索标本兼治的机制和办法,努力推进工商职能到位。加强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和现代化装备建设,提高了工商执法效能。“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集中全省工商系统力量,依法履行职责,采取强力措施,发扬过硬作风,合力攻坚克难,按照省政府要求,对流通环节问题乳制品进行认真清查、下架、封存,并牵头组织销毁工作,严厉杜绝问题乳制品再次流入消费者手中,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积累了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可贵经验。

二是发挥职能作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制定并实施了关于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全民创业、商标战略等一系列政策性措施,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我省产业政策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实现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目标要求,促进了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职能优势,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省内外民营企业到我省贫困地区投资办企业,走出了一条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三是完善体制机制,夯实科学发展的基础。一是根据市场变化和形势发展,调整机构设置。在不增加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的前提下,省、市两级实施了注册登记和企业监管分设,省、市、县三级分别成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和经济检查总队、支队、大队,进一步增强了工商执法、消保维权的统一性、规范性和权威性。二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狠抓基层建设。在科学整合、撤并的基础上,强化软硬件建设和规范化建设,使全省基层工商所全部改设为工商分局,基层行政执法能力显著增强。三是积极稳妥地解决突出问题。报经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顺利完成了系统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工作;连续3年向社会公开招录公务员近800名,系统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落实了体制垂管以来干部等人员的定岗定位。

四是狠抓班子队伍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狠抓班子建设。严格执行《公务员法》和《干部任用条例,积极实施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干部监督考核等办法,各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素质结构明显改善;二是狠抓教育培训。积极采取全员培训、上岗培训、任职培训、挂职培训、巡回培训等措施,广大工商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工商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三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针对系统实际,着力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落实了“一岗双责”,省局被省委、省政府列为2006年、2007年行风评议免评单位。回顾十六大以来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深切感受到坚持科学发展,勇于实践,不断创新是工商事业发展的力量之源。特别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党组一班人认真学习、解放思想、深入调研,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深更新的理解,形成了以下思想共识: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握其内涵和本质。深入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关键在于认清这一理论体系是新的价值形态、知识形态、实践形态、制度形态的有机统一。只有系统、科学地分析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四种形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注重掌握和运用科学发展的前沿知识成果,努力在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推动工商事业科学发展的实践上下功夫,建立完善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不断把科学发展的事业推向前进。

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突出解放思想这个主导。解放思想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是打开推动一切工作的“总阀门”。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更新思维方式和工作理念,善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就会大有作为。

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依靠群众这个主体。坚持走群众路线,带领群众一起学习、依靠群众一起查摆、发动群众一起实践,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用科学发展观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过程,形成广大工商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切实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党组和领导干部要起带头作用,着力研究新机制、探索新路径、采取新措施、打造新平台、建立市场监管新模式,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便于掌握、易于操作的具体抓手和有效方法,使工商事业科学发展真正见到实效。

二、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原因

省工商局党组针对学习调研和“四个征集”活动中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视、反思思想和工作,认为在思想观念、工作方式、领导水平、党性党风党纪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协调、不到位的问题。经过认真研究,聚焦提炼出以下八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解放思想的深度不够,推动河北科学发展的理念和站位存在一定的局限。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简单按照规定办、习惯办的思维以及“就工作论工作、就业务研究业务”的倾向;对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研究得不够深透,从全局、战略、长远发展的高度,整合、拓展、提升工商职能,服务、促进、保障科学发展还有差距。

(二)学习理解、运用把握宏观经济政策有所局限,服务发展的举措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支持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方面,缺乏及时有效的措施;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支持全民创业、服务新农村建设、实施商标战略等方面与发达地区还有差距;在落实支持发展的有关政策上还有“中梗阻”现象。

(三)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的力度和成效与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及群众期盼还有差距。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思,我们还存在着理论研究不够、实践探索不够、组织全系统改进和创新监管工作不够等问题。一是监管执法的理念、方式还不适应经济发展和时代要求,对一些高智能、隐蔽性、复杂化的违法行为,缺乏先进的设备和有效的监管手段。二是对一些新的领域,如网络经济、电子商务、新兴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监管,还涉及不深、研究不够、措施不到位。三是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仍有薄弱环节,特别是农村食品市场,存在着监管力量不足、监管装备落后等问题;四是对农村集贸市场、大型批发市场、小规模大群体的区域特色食品集散地等源头治理,还需进一步研究探索有效的办法;五是无照经营问题还比较突出,必须实施综合治理。

(四)保护消费者权益和营造“安全放心”的市场环境还有薄弱环节。12315的知名度和权威性己充分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但解决消费纠纷的效率与质量还不高,消费维权事前防范机制尚不健全,

12315网络和“一会两站”建设需要在提升质量、延伸触角、完善制度、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消费维权普法、消费知识推广、执法理念宣传仍需大力加强。

(五)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还比较滞后,执法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有些软件系统的信息还不兼容、匹配,需要进一步整合,搭建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统一协调的信息化平台;电子政务、自动化办公在系统化、规范化、统一化方面还有差距。

(六)面向社会的法律法规宣传和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行政提示、行政告诫等工商行政指导工作还不完善;向社会公众提供政策法规、市场主体信息等,还不够及时、快捷、准确;充分运用市场主体信息资源,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综合分析水平还应进一步增强;工商行政管理执法监管信息在曝光违法违规、倡导诚信经营、提高违法成本、降低交易风险等方面的作用尚没有完全显现。

(七)对工商行政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深,管理体制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不尽相符。国家工商总局新“三定”方案出台后,全省工商系统设置合理、科学高效、权责明确、运转顺畅的层级管理体制尚未完全建立;“两费”停征后,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尽快实现工商工作转型,研究不够;系统内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职责不清、职能交叉、多头管理、重复检查等问题;垂直管理的优势尚未完全发挥,一些执法资源还未得到有效整合;全省工商系统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

(八)队伍素质和作风还不完全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仍需加强。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看,执法队伍的廉政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有些工商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理念、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等,与肩负的职能还不相匹配;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还没有彻底根治;在建立体现工商特色,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人员、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风险管理的措施还需研究深化。

对照存在的突出问题,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省局党组认真查找不足,深挖思想根源,深刻解剖分析,认为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缺乏深入、系统的学习和研究。随着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省局党组深刻体会到科学发展观立意高远、博大精深、意义重大、常学常新。对照科学发展观反思,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不深入、不系统、不透彻,致使面对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执法监管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能熟练全面地运用科学发展观这一思想武器谋划工作、指导实践,不能自觉自如地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是对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缺乏充分科学的认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出现,增加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规范监管市场主体的复杂性;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营销网络的形成,增加了市场监管的范围和难度;高科技手段在商品流通领域的运用和现代经营方式的出现,与市场监管手段科技含量不高产生了新的矛盾;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加大了市场监管执法的难度。主观上我们对新领域、新知识的学习不够,知识面不宽,面对一些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特别是在抵御国际金融危机方面,有时感到知识储备、知识更新不足。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等特征日益凸显,只有汲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和前沿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全省工商系统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三是在体制机制建设上缺乏及时性、系统性和完整性。针对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消费维权、经济社会发展等新任务,研究长效性创新举措不够;对基层实践创造出的新鲜经验,发现、总结、提炼并上升为政策措施不够及时;没有很好地把解决当前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体制机制是全省工商系统面临的重点课题。

四是在调查研究和“寻策问计”上缺乏深度和广度。省局党组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能够做到坚持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广泛深入调研,但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针对问题分析原因,我们深深感到:深入基层调研较少,“寻策问计”范围不广,客观上班子成员少、事务性工作多,主观上党组一班人没有抽时间、挤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决策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前瞻性。

三、推进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和主要举措

省局党组十分重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转化问题,围绕如何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信息化”建设为目标,谋划推进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和主要举措,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发展理念、工作思路和十项具体措施。

(一)发展理念

一是坚持“秩序为重”的理念,深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努力提高依法行政、市场监管的能力。把握市场经济的本质特点和内在规律,坚持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把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摆上突出位置,切实关注民生,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

二是坚持“发展为要”的理念,积极整合运用工商职能,努力提高服务发展、促进发展的能力。把服从和服务于科学发展、促进和引领科学发展贯穿于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和履行工商职能的全过程,不断整合职能、充分运用职能,扎扎实实搞服务,一心一意促发展。

三是坚持“效能为先”的理念,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努力提高精确监管、科学监管的能力。大力弘扬自主创新精神,不断理顺体制机制,调整整合现有监管手段,创新监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整体效能。

四是坚持“素质为本”的理念,全面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努力建设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为促进全省工商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五是坚持“和谐为魂”的理念,积极行政,努力提高为民、便民、利民的能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推行工商行政指导工作,实施和谐监管、柔性监管和人性化监管;

积极推进工商文化建设,营造内和外顺的浓厚氛围。

(二)总体工作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七届四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国家工商总局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推动河北科学发展的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有力、有效、有序地推动各项工作开展。针对工商系统垂直管理的实际,结合新的职能和任务,明确省、市、县工商局和基层分局的职责,建立有效的层级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市场准入制度、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完善消费者维权体系、探索内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创新监管执法理念、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拓宽监管领域,努力实现工商行政管理监管执法领域由低端向高端延伸,监管执法方式从粗放向精细转变,监管执法方法由突击性、专项性整治向日常规范转变,监管执法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制定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测评办法,给坚持科学发展的人以激励,给善于科学发展的人以舞台,给不会科学发展的人以压力,给阻碍科学发展的人以惩戒,促进广大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和效能的提高。

(三)十项具体措施

推动科学发展,迫切需要新的体制机制作保证。我们针对部门实际,进一步突出实践特色,在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拟建立以下十项具体措施。

1、建立科学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实现科学规范监管。结合国家工商总局新“三定”方案和全省工商系统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规范省、市、县(市、区)工商局及基层工商分局的工作,制定《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基层业务工作规范》。

2、建立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应措施,促进河北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认真贯彻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促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要求,积极运用工商职能,促进经济发展。出台《河北省企业股权出资登记管理暂行办法,拓宽企业融投资渠道;全面推进网上预审、网上受理、网上预年检,提高工作效能。综合运用工商职能为企业提供准入、退出、商标、广告、合同等优质、高效、全程服务。

3、建立和完善行政指导的各项措施,实现和谐执法、科学执法。积极拓宽系统行政指导的领域、主体,不断扩大行政指导项目,实现和谐执法、科学执法。制定《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全面推进行政指导工作的意见》,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4、建立强化执法监管的科学机制,提升执法效能。制定《加强和提高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依法行政能力的意见》、《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推进执法办案联网应用工作意见》、《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规范办案机制与发挥整体合力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明确企业监管规范落实监管责任的意见》等,着眼于工商事业科学发展,强化素质培训和执法能力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在市场监管、执法办案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效能。

5、建立和完善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新的经济形势下,“问题”商品已经成为扩大内需保增长的“头号敌人”,如何汲取“三鹿”奶粉事件教训,举一反三,建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是工商部门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我们将切实关注民生,围绕“问题”商品和“地沟油”、“小饭桌”、“黑网吧”、“禁塑令”等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在全省推行食品安全监管电子备案系统,提高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科技含量;制定《关于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机制的意见,形成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彻底根治无照经营难题;制定《河北省农村大集食品安全监管规范》,推行《河北省食品、农产品、农资市场驻场监管办法》,实施源头治理。

6、建立和创新服务“三农”的工作机制,切实为新农村建设服好务。进一步深化红盾护农、合同帮农、经纪活农、商标富农、政策惠农、维修便农等服务“三农”新机制,完善农村家电、农机具维修服务网点,在全省开通维修服务“一线通”,制定《河北省维修服务“一线通”实施方案》,有效解决农民维修难、维修贵问题。

7、建立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支持举措,为外资企业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为规范外企监管,支持外企参与河北经济社会的发展,积极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强外资企业属地管理,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

8、建立实施商标战略的机制,不断提升我省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围绕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商品,严厉查处各类商标侵权案件,重点保护涉外商标、驰名著名商标、涉农商标等商标专用权。制定《河北省商标战略实施意见》,支持和帮助企业争创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提高我省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9、建立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的举措,努力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采取走出去引进来,在政策发展上积极扶持,制定《关于进一步支持河北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的意见》。

10、建立队伍自身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机制,打造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工商系统党建工作的意见》及加强党组中心组学习的若干规定;加强工商文化建设,凝心聚力促发展;加大对粗暴管理、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完善惩防体系建设,积极探索防范廉政风险、执法风险的新举措,建立和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责任机制。

四、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和措施

省局领导班子是全省工商系统的中枢和“司令部”,是推动工商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我们将结合工商系统垂直管理的实际,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省局和市、县(市、区)局领导班子建设的根本指针,紧紧围绕省委“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河北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工商部门“创新发展理念和方式,认真履职尽责,提高执法能力,推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科学发展”的主题任务开展工作,切实把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着力在建设队伍、带好队伍上下功夫。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思想政治建设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和灵魂,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省局党组中心组和全系统理论学习制度,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作为重要内容,坚定信念,践行宗旨,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各级领导班子谋划发展的共识、领导发展的思路、促进发展的举措。

二是创新领导机制。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强化实践,敢于化解矛盾、善于破解难题,在实践历练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民主决策、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敢做善成、化解矛盾的能力,提高处理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要不断创新领导机制,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协同机制、总结反思机制,形成领导科学发展的开拓创新能力。

第14篇

一、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工作情况和通过学习调研形成的思想共识

省工商局作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部门,肩负着各类市场主体准入和监管、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等重任。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局党组团结和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国家工商总局的决策部署,不断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

一是强化市场监管,维护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市场秩序。紧紧围绕制约全省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围绕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深入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中坚持整顿与规范同步、治标与治本并重,积极探索标本兼治的机制和办法,努力推进工商职能到位。加强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和现代化装备建设,提高了工商执法效能。“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集中全省工商系统力量,依法履行职责,采取强力措施,发扬过硬作风,合力攻坚克难,按照省政府要求,对流通环节问题乳制品进行认真清查、下架、封存,并牵头组织销毁工作,严厉杜绝问题乳制品再次流入消费者手中,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积累了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可贵经验。

二是发挥职能作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制定并实施了关于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全民创业、商标战略等一系列政策性措施,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我省产业政策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实现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目标要求,促进了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职能优势,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省内外民营企业到我省贫困地区投资办企业,走出了一条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三是完善体制机制,夯实科学发展的基础。一是根据市场变化和形势发展,调整机构设置。在不增加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的前提下,省、市两级实施了注册登记和企业监管分设,省、市、县三级分别成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和经济检查总队、支队、大队,进一步增强了工商执法、消保维权的统一性、规范性和权威性。二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狠抓基层建设。在科学整合、撤并的基础上,强化软硬件建设和规范化建设,使全省基层工商所全部改设为工商分局,基层行政执法能力显著增强。三是积极稳妥地解决突出问题。报经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顺利完成了系统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工作;连续3年向社会公开招录公务员近800名,系统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落实了体制垂管以来干部等人员的定岗定位。

四是狠抓班子队伍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狠抓班子建设。严格执行《公务员法》和《干部任用条例,积极实施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干部监督考核等办法,各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素质结构明显改善;二是狠抓教育培训。积极采取全员培训、上岗培训、任职培训、挂职培训、巡回培训等措施,广大工商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工商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三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针对系统实际,着力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落实了“一岗双责”,省局被省委、省政府列为20*年、20*年行风评议免评单位。回顾十六大以来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深切感受到坚持科学发展,勇于实践,不断创新是工商事业发展的力量之源。特别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党组一班人认真学习、解放思想、深入调研,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深更新的理解,形成了以下思想共识: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握其内涵和本质。深入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关键在于认清这一理论体系是新的价值形态、知识形态、实践形态、制度形态的有机统一。只有系统、科学地分析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四种形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注重掌握和运用科学发展的前沿知识成果,努力在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推动工商事业科学发展的实践上下功夫,建立完善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不断把科学发展的事业推向前进。

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突出解放思想这个主导。解放思想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是打开推动一切工作的“总阀门”。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更新思维方式和工作理念,善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就会大有作为。

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依靠群众这个主体。坚持走群众路线,带领群众一起学习、依靠群众一起查摆、发动群众一起实践,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用科学发展观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过程,形成广大工商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切实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党组和领导干部要起带头作用,着力研究新机制、探索新路径、采取新措施、打造新平台、建立市场监管新模式,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便于掌握、易于操作的具体抓手和有效方法,使工商事业科学发展真正见到实效。

二、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原因

省工商局党组针对学习调研和“四个征集”活动中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视、反思思想和工作,认为在思想观念、工作方式、领导水平、党性党风党纪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协调、不到位的问题。经过认真研究,聚焦提炼出以下八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解放思想的深度不够,推动河北科学发展的理念和站位存在一定的局限。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简单按照规定办、习惯办的思维以及“就工作论工作、就业务研究业务”的倾向;对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研究得不够深透,从全局、战略、长远发展的高度,整合、拓展、提升工商职能,服务、促进、保障科学发展还有差距。

(二)学习理解、运用把握宏观经济政策有所局限,服务发展的举措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支持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方面,缺乏及时有效的措施;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支持全民创业、服务新农村建设、实施商标战略等方面与发达地区还有差距;在落实支持发展的有关政策上还有“中梗阻”现象。

(三)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的力度和成效与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及群众期盼还有差距。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思,我们还存在着理论研究不够、实践探索不够、组织全系统改进和创新监管工作不够等问题。一是监管执法的理念、方式还不适应经济发展和时代要求,对一些高智能、隐蔽性、复杂化的违法行为,缺乏先进的设备和有效的监管手段。二是对一些新的领域,如网络经济、电子商务、新兴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监管,还涉及不深、研究不够、措施不到位。三是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仍有薄弱环节,特别是农村食品市场,存在着监管力量不足、监管装备落后等问题;四是对农村集贸市场、大型批发市场、小规模大群体的区域特色食品集散地等源头治理,还需进一步研究探索有效的办法;五是无照经营问题还比较突出,必须实施综合治理。

(四)保护消费者权益和营造“安全放心”的市场环境还有薄弱环节。12315的知名度和权威性己充分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但解决消费纠纷的效率与质量还不高,消费维权事前防范机制尚不健全,

12315网络和“一会两站”建设需要在提升质量、延伸触角、完善制度、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消费维权普法、消费知识推广、执法理念宣传仍需大力加强。

(五)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还比较滞后,执法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有些软件系统的信息还不兼容、匹配,需要进一步整合,搭建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统一协调的信息化平台;电子政务、自动化办公在系统化、规范化、统一化方面还有差距。

(六)面向社会的法律法规宣传和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行政提示、行政告诫等工商行政指导工作还不完善;向社会公众提供政策法规、市场主体信息等,还不够及时、快捷、准确;充分运用市场主体信息资源,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综合分析水平还应进一步增强;工商行政管理执法监管信息在曝光违法违规、倡导诚信经营、提高违法成本、降低交易风险等方面的作用尚没有完全显现。

(七)对工商行政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深,管理体制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不尽相符。国家工商总局新“三定”方案出台后,全省工商系统设置合理、科学高效、权责明确、运转顺畅的层级管理体制尚未完全建立;“两费”停征后,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尽快实现工商工作转型,研究不够;系统内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职责不清、职能交叉、多头管理、重复检查等问题;垂直管理的优势尚未完全发挥,一些执法资源还未得到有效整合;全省工商系统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

(八)队伍素质和作风还不完全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仍需加强。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看,执法队伍的廉政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有些工商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理念、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等,与肩负的职能还不相匹配;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还没有彻底根治;在建立体现工商特色,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人员、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风险管理的措施还需研究深化。

对照存在的突出问题,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省局党组认真查找不足,深挖思想根源,深刻解剖分析,认为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缺乏深入、系统的学习和研究。随着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省局党组深刻体会到科学发展观立意高远、博大精深、意义重大、常学常新。对照科学发展观反思,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不深入、不系统、不透彻,致使面对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执法监管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能熟练全面地运用科学发展观这一思想武器谋划工作、指导实践,不能自觉自如地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是对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缺乏充分科学的认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出现,增加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规范监管市场主体的复杂性;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营销网络的形成,增加了市场监管的范围和难度;高科技手段在商品流通领域的运用和现代经营方式的出现,与市场监管手段科技含量不高产生了新的矛盾;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加大了市场监管执法的难度。主观上我们对新领域、新知识的学习不够,知识面不宽,面对一些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特别是在抵御国际金融危机方面,有时感到知识储备、知识更新不足。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等特征日益凸显,只有汲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和前沿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全省工商系统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三是在体制机制建设上缺乏及时性、系统性和完整性。针对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消费维权、经济社会发展等新任务,研究长效性创新举措不够;对基层实践创造出的新鲜经验,发现、总结、提炼并上升为政策措施不够及时;没有很好地把解决当前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体制机制是全省工商系统面临的重点课题。

四是在调查研究和“寻策问计”上缺乏深度和广度。省局党组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能够做到坚持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广泛深入调研,但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针对问题分析原因,我们深深感到:深入基层调研较少,“寻策问计”范围不广,客观上班子成员少、事务性工作多,主观上党组一班人没有抽时间、挤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决策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前瞻性。

三、推进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和主要举措

省局党组十分重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转化问题,围绕如何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信息化”建设为目标,谋划推进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和主要举措,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发展理念、工作思路和十项具体措施。

(一)发展理念

一是坚持“秩序为重”的理念,深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努力提高依法行政、市场监管的能力。把握市场经济的本质特点和内在规律,坚持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把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摆上突出位置,切实关注民生,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

二是坚持“发展为要”的理念,积极整合运用工商职能,努力提高服务发展、促进发展的能力。把服从和服务于科学发展、促进和引领科学发展贯穿于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和履行工商职能的全过程,不断整合职能、充分运用职能,扎扎实实搞服务,一心一意促发展。

三是坚持“效能为先”的理念,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努力提高精确监管、科学监管的能力。大力弘扬自主创新精神,不断理顺体制机制,调整整合现有监管手段,创新监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整体效能。

四是坚持“素质为本”的理念,全面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努力建设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为促进全省工商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五是坚持“和谐为魂”的理念,积极行政,努力提高为民、便民、利民的能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推行工商行政指导工作,实施和谐监管、柔性监管和人性化监管;

积极推进工商文化建设,营造内和外顺的浓厚氛围。

(二)总体工作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七届四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国家工商总局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推动河北科学发展的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有力、有效、有序地推动各项工作开展。针对工商系统垂直管理的实际,结合新的职能和任务,明确省、市、县工商局和基层分局的职责,建立有效的层级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市场准入制度、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完善消费者维权体系、探索内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创新监管执法理念、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拓宽监管领域,努力实现工商行政管理监管执法领域由低端向高端延伸,监管执法方式从粗放向精细转变,监管执法方法由突击性、专项性整治向日常规范转变,监管执法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制定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测评办法,给坚持科学发展的人以激励,给善于科学发展的人以舞台,给不会科学发展的人以压力,给阻碍科学发展的人以惩戒,促进广大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和效能的提高。

(三)十项具体措施

推动科学发展,迫切需要新的体制机制作保证。我们针对部门实际,进一步突出实践特色,在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拟建立以下十项具体措施。

1、建立科学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实现科学规范监管。结合国家工商总局新“三定”方案和全省工商系统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规范省、市、县(市、区)工商局及基层工商分局的工作,制定《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基层业务工作规范》。

2、建立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应措施,促进河北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认真贯彻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促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要求,积极运用工商职能,促进经济发展。出台《河北省企业股权出资登记管理暂行办法,拓宽企业融投资渠道;全面推进网上预审、网上受理、网上预年检,提高工作效能。综合运用工商职能为企业提供准入、退出、商标、广告、合同等优质、高效、全程服务。

3、建立和完善行政指导的各项措施,实现和谐执法、科学执法。积极拓宽系统行政指导的领域、主体,不断扩大行政指导项目,实现和谐执法、科学执法。制定《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全面推进行政指导工作的意见》,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4、建立强化执法监管的科学机制,提升执法效能。制定《加强和提高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依法行政能力的意见》、《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推进执法办案联网应用工作意见》、《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规范办案机制与发挥整体合力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明确企业监管规范落实监管责任的意见》等,着眼于工商事业科学发展,强化素质培训和执法能力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在市场监管、执法办案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效能。

5、建立和完善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新的经济形势下,“问题”商品已经成为扩大内需保增长的“头号敌人”,如何汲取“三鹿”奶粉事件教训,举一反三,建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是工商部门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我们将切实关注民生,围绕“问题”商品和“地沟油”、“小饭桌”、“黑网吧”、“禁塑令”等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在全省推行食品安全监管电子备案系统,提高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科技含量;制定《关于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机制的意见,形成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彻底根治无照经营难题;制定《河北省农村大集食品安全监管规范》,推行《河北省食品、农产品、农资市场驻场监管办法》,实施源头治理。

6、建立和创新服务“三农”的工作机制,切实为新农村建设服好务。进一步深化红盾护农、合同帮农、经纪活农、商标富农、政策惠农、维修便农等服务“三农”新机制,完善农村家电、农机具维修服务网点,在全省开通维修服务“一线通”,制定《河北省维修服务“一线通”实施方案》,有效解决农民维修难、维修贵问题。

7、建立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支持举措,为外资企业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为规范外企监管,支持外企参与河北经济社会的发展,积极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强外资企业属地管理,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

8、建立实施商标战略的机制,不断提升我省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围绕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商品,严厉查处各类商标侵权案件,重点保护涉外商标、驰名著名商标、涉农商标等商标专用权。制定《河北省商标战略实施意见》,支持和帮助企业争创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提高我省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9、建立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的举措,努力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采取走出去引进来,在政策发展上积极扶持,制定《关于进一步支持河北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的意见》。

10、建立队伍自身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机制,打造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工商系统党建工作的意见》及加强党组中心组学习的若干规定;加强工商文化建设,凝心聚力促发展;加大对粗暴管理、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完善惩防体系建设,积极探索防范廉政风险、执法风险的新举措,建立和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责任机制。

四、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和措施

省局领导班子是全省工商系统的中枢和“司令部”,是推动工商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我们将结合工商系统垂直管理的实际,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省局和市、县(市、区)局领导班子建设的根本指针,紧紧围绕省委“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河北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工商部门“创新发展理念和方式,认真履职尽责,提高执法能力,推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科学发展”的主题任务开展工作,切实把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着力在建设队伍、带好队伍上下功夫。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思想政治建设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和灵魂,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省局党组中心组和全系统理论学习制度,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作为重要内容,坚定信念,践行宗旨,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各级领导班子谋划发展的共识、领导发展的思路、促进发展的举措。

二是创新领导机制。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强化实践,敢于化解矛盾、善于破解难题,在实践历练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民主决策、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敢做善成、化解矛盾的能力,提高处理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要不断创新领导机制,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协同机制、总结反思机制,形成领导科学发展的开拓创新能力。

第15篇

一、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工作情况和通过学习调研形成的思想共识

省工商局作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部门,肩负着各类市场主体准入和监管、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等重任。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局党组团结和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国家工商总局的决策部署,不断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

一是强化市场监管,维护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市场秩序。紧紧围绕制约全省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围绕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深入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中坚持整顿与规范同步、治标与治本并重,积极探索标本兼治的机制和办法,努力推进工商职能到位。加强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和现代化装备建设,提高了工商执法效能。“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集中全省工商系统力量,依法履行职责,采取强力措施,发扬过硬作风,合力攻坚克难,按照省政府要求,对流通环节问题乳制品进行认真清查、下架、封存,并牵头组织销毁工作,严厉杜绝问题乳制品再次流入消费者手中,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积累了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可贵经验。

二是发挥职能作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制定并实施了关于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全民创业、商标战略等一系列政策性措施,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我省产业政策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实现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目标要求,促进了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职能优势,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省内外民营企业到我省贫困地区投资办企业,走出了一条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三是完善体制机制,夯实科学发展的基础。一是根据市场变化和形势发展,调整机构设置。在不增加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的前提下,省、市两级实施了注册登记和企业监管分设,省、市、县三级分别成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和经济检查总队、支队、大队,进一步增强了工商执法、消保维权的统一性、规范性和权威性。二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狠抓基层建设。在科学整合、撤并的基础上,强化软硬件建设和规范化建设,使全省基层工商所全部改设为工商分局,基层行政执法能力显著增强。三是积极稳妥地解决突出问题。报经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顺利完成了系统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工作;连续3年向社会公开招录公务员近800名,系统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落实了体制垂管以来干部等人员的定岗定位。

四是狠抓班子队伍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狠抓班子建设。严格执行《公务员法》和《干部任用条例,积极实施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干部监督考核等办法,各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素质结构明显改善;二是狠抓教育培训。积极采取全员培训、上岗培训、任职培训、挂职培训、巡回培训等措施,广大工商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工商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三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针对系统实际,着力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落实了“一岗双责”,省局被省委、省政府列为20__年、20__年行风评议免评单位。回顾十六大以来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深切感受到坚持科学发展,勇于实践,不断创新是工商事业发展的力量之源。特别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党组一班人认真学习、解放思想、深入调研,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深更新的理解,形成了以下思想共识: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握其内涵和本质。深入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关键在于认清这一理论体系是新的价值形态、知识形态、实践形态、制度形态的有机统一。只有系统、科学地分析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四种形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注重掌握和运用科学发展的前沿知识成果,努力在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推动工商事业科学发展的实践上下功夫,建立完善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不断把科学发展的事业推向前进。

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突出解放思想这个主导。解放思想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是打开推动一切工作的“总阀门”。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更新思维方式和工作理念,善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就会大有作为。

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依靠群众这个主体。坚持走群众路线,带领群众一起学习、依靠群众一起查摆、发动群众一起实践,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用科学发展观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过程,形成广大工商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切实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党组和领导干部要起带头作用,着力研究新机制、探索新路径、采取新措施、打造新平台、建立市场监

管新模式,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便于掌握、易于操作的具体抓手和有效方法,使工商事业科学发展真正见到实效。

二、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原因

省工商局党组针对学习调研和“四个征集”活动中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视、反思思想和工作,认为在思想观念、工作方式、领导水平、党性党风党纪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协调、不到位的问题。经过认真研究,聚焦提炼出以下八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解放思想的深度不够,推动河北科学发展的理念和站位存在一定的局限。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简单按照规定办、习惯办的思维以及“就工作论工作、就业务研究业务”的倾向;对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研究得不够深透,从全局、战略、长远发展的高度,整合、拓展、提升工商职能,服务、促进、保障科学发展还有差距。

(二)学习理解、运用把握宏观经济政策有所局限,服务发展的举措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支持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方面,缺乏及时有效的措施;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支持全民创业、服务新农村建设、实施商标战略等方面与发达地区还有差距;在落实支持发展的有关政策上还有“中梗阻”现象。

(三)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的力度和成效与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及群众期盼还有差距。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思,我们还存在着理论研究不够、实践探索不够、组织全系统改进和创新监管工作不够等问题。一是监管执法的理念、方式还不适应经济发展和时代要求,对一些高智能、隐蔽性、复杂化的违法行为,缺乏先进的设备和有效的监管手段。二是对一些新的领域,如网络经济、电子商务、新兴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监管,还涉及不深、研究不够、措施不到位。三是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仍有薄弱环节,特别是农村食品市场,存在着监管力量不足、监管装备落后等问题;四是对农村集贸市场、大型批发市场、小规模大群体的区域特色食品集散地等源头治理,还需进一步研究探索有效的办法;五是无照经营问题还比较突出,必须实施综合治理。

(四)保护消费者权益和营造“安全放心”的市场环境还有薄弱环节。12315的知名度和权威性己充分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但解决消费纠纷的效率与质量还不高,消费维权事前防范机制尚不健全, 12315网络和“一会两站”建设需要在提升质量、延伸触角、完善制度、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消费维权普法、消费知识推广、执法理念宣传仍需大力加强。

(五)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还比较滞后,执法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有些软件系统的信息还不兼容、匹配,需要进一步整合,搭建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统一协调的信息化平台;电子政务、自动化办公在系统化、规范化、统一化方面还有差距。

(六)面向社会的法律法规宣传和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行政提示、行政告诫等工商行政指导工作还不完善;向社会公众提供政策法规、市场主体信息等,还不够及时、快捷、准确;充分运用市场主体信息资源,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综合分析水平还应进一步增强;工商行政管理执法监管信息在曝光违法违规、倡导诚信经营、提高违法成本、降低交易风险等方面的作用尚没有完全显现。

(七)对工商行政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深,管理体制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不尽相符。国家工商总局新“三定”方案出台后,全省工商系统设置合理、科学高效、权责明确、运转顺畅的层级管理体制尚未完全建立;“两费”停征后,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尽快实现工商工作转型,研究不够;系统内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职责不清、职能交叉、多头管理、重复检查等问题;垂直管理的优势尚未完全发挥,一些执法资源还未得到有效整合;全省工商系统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

(八)队伍素质和作风还不完全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仍需加强。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看,执法队伍的廉政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有些工商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理念、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等,与肩负的职能还不相匹配;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还没有彻底根治;在建立体现工商特色,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人员、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风险管理的措施还需研究深化。

对照存在的突出问题,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省局党组认真查找不足,深挖思想根源,深刻解剖分析,认为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缺乏深入、系统的学习和研究。随着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省局党组深刻体会到科学发展观立意高远、博大精深、意义重大、常学常新。对照科学发展观反思,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不深入、不系统、不透彻,致使面对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执法监管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能熟练全面地运用科学发展观这一思想武器谋划工作、指导实践,不能自觉自如地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是对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缺乏充分科学的认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出现,增加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规范监管市场主体的复杂性;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营销网络的形成,增加了市场监管的范围和难度;高科技手段在商品流通领域的运用和现代经营方式的出现,与市场监管手段科技含量不高产生了新的矛盾;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加大了市场监管执法的难度。主观上我们对新领域、新知识的学习不够,知识面不宽,面对一些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特别是在抵御国际金融危机方面,有时感到知识储备、知识更新不足。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等特征日益凸显,只有汲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和前沿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全省工商系统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三是在体制机制建设上缺乏及时性、系统性和完整性。针对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消费维权、经济社会发展等新任务,研究长效性创新举措不够;对基层实践创造出的新鲜经验,发现、总结、提炼并上升为政策措施不够及时;没有很好地把解决当前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体制机制是全省工商系统面临的重点课题。

四是在调查研究和“寻策问计”上缺乏深度和广度。省局党组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能够做到坚持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广泛深入调研,但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针对问题分析原因,我们深深感到:深入基层调研较少,“寻策问计”范围不广,客观上班子成员少、事务性工作多,主观上党组一班人没有抽时间、挤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决策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前瞻性。

三、推进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和主要举措

省局党组十分重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转化问题,围绕如何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信息化”建设为目标,谋划推进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和主要举措,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发展理念、工作思路和十项具体措施。

(一)发展理念

一是坚持“秩序为重”的理念,深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努力提高依法行政、市场监管的能力。把握市场经济的本质特点和内在规律,坚持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把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摆上突出位置,切

实关注民生,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

二是坚持“发展为要”的理念,积极整合运用工商职能,努力提高服务发展、促进发展的能力。把服从和服务于科学发展、促进和引领科学发展贯穿于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和履行工商职能的全过程,不断整合职能、充分运用职能,扎扎实实搞服务,一心一意促发展。

三是坚持“效能为先”的理念,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努力提高精确监管、科学监管的能力。大力弘扬自主创新精神,不断理顺体制机制,调整整合现有监管手段,创新监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整体效能。

四是坚持“素质为本”的理念,全面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努力建设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为促进全省工商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五是坚持“和谐为魂”的理念,积极行政,努力提高为民、便民、利民的能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推行工商行政指导工作,实施和谐监管、柔性监管和人性化监管; 积极推进工商文化建设,营造内和外顺的浓厚氛围。

(二)总体工作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七届四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国家工商总局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推动河北科学发展的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有力、有效、有序地推动各项工作开展。针对工商系统垂直管理的实际,结合新的职能和任务,明确省、市、县工商局和基层分局的职责,建立有效的层级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市场准入制度、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完善消费者维权体系、探索内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创新监管执法理念、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拓宽监管领域,努力实现工商行政管理监管执法领域由低端向高端延伸,监管执法方式从粗放向精细转变,监管执法方法由突击性、专项性整治向日常规范转变,监管执法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制定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测评办法,给坚持科学发展的人以激励,给善于科学发展的人以舞台,给不会科学发展的人以压力,给阻碍科学发展的人以惩戒,促进广大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和效能的提高。

(三)十项具体措施

推动科学发展,迫切需要新的体制机制作保证。我们针对部门实际,进一步突出实践特色,在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拟建立以下十项具体措施。

1、建立科学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实现科学规范监管。结合国家工商总局新“三定”方案和全省工商系统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规范省、市、县(市、区)工商局及基层工商分局的工作,制定《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基层业务工作规范》。

2、建立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应措施,促进河北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认真贯彻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促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要求,积极运用工商职能,促进经济发展。出台《河北省企业股权出资登记管理暂行办法,拓宽企业融投资渠道;全面推进网上预审、网上受理、网上预年检,提高工作效能。综合运用工商职能为企业提供准入、退出、商标、广告、合同等优质、高效、全程服务。

3、建立和完善行政指导的各项措施,实现和谐执法、科学执法。积极拓宽系统行政指导的领域、主体,不断扩大行政指导项目,实现和谐执法、科学执法。制定《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全面推进行政指导工作的意见》,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4、建立强化执法监管的科学机制,提升执法效能。制定《加强和提高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依法行政能力的意见》、《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推进执法办案联网应用工作意见》、《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规范办案机制与发挥整体合力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明确企业监管规范落实监管责任的意见》等,着眼于工商事业科学发展,强化素质培训和执法能力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在市场监管、执法办案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效能。

5、建立和完善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新的经济形势下,“问题”商品已经成为扩大内需保增长的“头号敌人”,如何汲取“三鹿”奶粉事件教训,举一反三,建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是工商部门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我们将切实关注民生,围绕“问题”商品和“地沟油”、“小饭桌”、“黑网吧”、“禁塑令”等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在全省推行食品安全监管电子备案系统,提高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科技含量;制定《关于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机制的意见,形成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彻底根治无照经营难题;制定《河北省农村大集食品安全监管规范》,推行《河北省食品、农产品、农资市场驻场监管办法》,实施源头治理。

6、建立和创新服务“三农”的工作机制,切实为新农村建设服好务。进一步深化红盾护农、合同帮农、经纪活农、商标富农、政策惠农、维修便农等服务“三农”新机制,完善农村家电、农机具维修服务网点,在全省开通维修服务“一线通”,制定《河北省维修服务“一线通”实施方案》,有效解决农民维修难、维修贵问题。

7、建立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支持举措,为外资企业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为规范外企监管,支持外企参与河北经济社会的发展,积极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拓宽融资>文秘站:

8、建立实施商标战略的机制,不断提升我省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围绕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商品,严厉查处各类商标侵权案件,重点保护涉外商标、驰名著名商标、涉农商标等商标专用权。制定《河北省商标战略实施意见》,支持和帮助企业争创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提高我省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9、建立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的举措,努力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采取走出去引进来,在政策发展上积极扶持,制定《关于进一步支持河北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的意见》。

10、建立队伍自身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机制,打造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工商系统党建工作的意见》及加强党组中心组学习的若干规定;加强工商文化建设,凝心聚力促发展;加大对粗暴管理、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完善惩防体系建设,积极探索防范廉政风险、执法风险的新举措,建立和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责任机制。

四、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和措施

省局领导班子是全省工商系统的中枢和“司令部”,是推动工商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我们将结合工商系统垂直管理的实际,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省局和市、县(市、区)局领导班子建设的根本指针,紧紧围绕省委“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河北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工商部门“创新发展理念和方式,认真履职尽责,提高执法能力,推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科学发展”的主题任务开展工作,切实把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着力在建设队伍、带好队伍上下功夫。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思想

政治建设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和灵魂,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省局党组中心组和全系统理论学习制度,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作为重要内容,坚定信念,践行宗旨,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各级领导班子谋划发展的共识、领导发展的思路、促进发展的举措。

二是创新领导机制。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强化实践,敢于化解矛盾、善于破解难题,在实践历练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民主决策、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敢做善成、化解矛盾的能力,提高处理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要不断创新领导机制,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协同机制、总结反思机制,形成领导科学发展的开拓创新能力。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