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智慧农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增加了人民的收入
支农惠农政策取消了农业税,对于农民和农业生产来说是极其有利的。取消农业税以后,就等于从某种程度上解放了农民。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征税与缴税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而这大大增加了农民的负担。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农民不需要到处交费,不仅如此,他们还可以在当前的农业政策背景下获得更多的生存途径。如不少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2转变了农村的经济增长方式
在引入支农惠农政策以前,由于落后生产方式的影响,不少农民在扩大生产规模和提升生产质量上受到了不少限制。农业调查报告指出,我国农业一直以来都是采用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而此类增长方式都是以追求发展数量为中心的,难以提升效益。而使用科技是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手段。在惠农政策的帮助下,国家对一些先进的农业机具进行了补贴,使不少想改善经营条件的农民获得了更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不少农民利用国家政策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并依靠市场机制全面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产品的质量得到稳步提高。此外,国家还提出了改进科技服务方式,让科技人员送技术下乡,努力让更多的农民感受到科技对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巨大作用。
3使部分农业企业实现了产业化经营
在计划经济时代背景下,受税费过重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有些农民尽管想开展产业化经营,却不具备条件。出台了支农惠农政策以后,不少农产品生产企业实现了产业化经营,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农场。在国家大力实行一系列政策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背景下,农民们比以前更有信心搞好农业生产。通过支农惠农政策,不少农户不仅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增加了经济效益,也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统一化管理。
二、结论
1.农业高职院校老师社会实践活动档案应用广泛
实践教学作为农业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高校的特色,是教育部门评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目前,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组织的综合或各类专项评估中,都把实践教学作为重要考核内容。老师个人职称评定、年终评先评估也要突出实践教学能力。正因如此,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加强了老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档案收集、管理和利用。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来说,农业专业老师参加社会实践的档案纳入个人业务档案管理,与本人的科研成果、论文、教学等工作记载一起,进一步充实完善了老师的个人档案。
2.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通过我院和其它农业院校档案管理情况的调研,发现农业高职院校老师社会实践活动档案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老师建档主动性不高。前已述及,由于农业专业老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对象、方式和内容多样,老师在服务的过程中只注重工作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相关工作规划、过程和结果的档案收集和整理。还有少数老师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对自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刻意保密。比如,有的老师在农业企业担任技术顾问,收取了一定的报酬,为了不让学校知道,便多年隐瞒自己实践活动的情况,尽管老师在社会上很有名气,其实践活动的档案却仍是空白。二是档案记载内容不完整。农业专业老师社会实践活动的档案是非常丰富的,包括老师与合作方的协议,服务规划、技术研究与推广指导过程,服务效果等,既有文字,又有照片、影视,甚至还有实物等。笔者调研的几所农业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人员都一致地反映,几乎没有一个农业专业老师的实践活动档案是完整的,老师提供的实践活动档案资料都非常有限。具体到每一位老师,每年的实践活动资料不齐全,每项活动的记录不连贯,提供的资料种类单一,主要是文字档案,缺少图片、影视、实物等直观档案材料。三是档案材料不严谨。目前,在农业高职院校老师的实践档案中,有的只在每年的年度考核表中寥寥数语,服务时限、服务内容无从查证;有的只有简单的一个表格记载了一些服务成效,给企业增加了多少效益,没有过程,说服力不大;有的只有老师自己的记录,没有合作对象的材料,真实性难以考核;有的只是老师在评职称时突击填写,失去了档案原始记录的根本性质。档案材料不严谨,对老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便很难真实地反映,对学校的实践教学情况的总结评比也难以准确定位和考核。四是缺乏统一管理和利用。目前,农业高职院校对建立老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档案还没有硬性规定,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缺少专门人员管理。比如,有的学校由教务处负责,每年年底由老师提供归档一次;有的由系部负责,每个学期归档一次;有的由专业教研室建立老师服务社会资料室,这些部门一般没有专门的档案室,档案随处放置,容易毁损。档案管理不规范、不科学。比如,有的学校老师实践活动档案没有编目、没有装订、没有入卷,更别说录入电脑,档案查阅、利用非常困难。
二、做好农业高职院校老师社会实践活动档案管理的对策
1.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老师建档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学校除了规定老师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外,还应制定老师实践活动档案管理相关制度,要求专业老师必须对个人实践活动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定期上交学校,建立老师个人完整的实践活动档案。对建档积极,档案完整的老师,由学校给予表彰奖励,并在评先评优和职称评定上给予倾斜。反之,对刻意隐瞒实践活动,不支持建档工作,也不建立实践活动档案的老师,由学校给予通报批评;对突击建立实践活动档案的,不予认可。
2.制定实践活动档案条目,增强档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每年由学校教务处牵头,联合科研处、实训处、校企合作处以及各系部,制定各专业老师当年参加社会实践计划,规定老师应该收集和整理资料名录,形成档案条目。每位老师要根据档案条目,将当年全部实践活动,每一项活动内容,尽可能多地收集整理各种档案载体,使实践活动档案有血有肉。这样既丰富了老师个人档案,又使学院实践活动档案更加系统完整。
3.加强实践活动过程管理,增强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论文关键词:农村,卫生资源,配置
1引言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包括医疗资源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享有与分配存在着严重不平衡,致使城乡差距日益增大。虽然近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形成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对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城乡差距仍然过大。如何缩小城乡卫生差距,合理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城乡卫生的均衡发展,让农民也能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同样的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全面提高我国农村居民健康保障水平和生活质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2卫生资源配置的内涵
卫生资源是社会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占用或消耗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称。卫生资源配置是指卫生资源在卫生行业(或部门)内的分配和转移(流动)。其有两层含义:一是卫生资源的分配,称为初配置,其特点是卫生资源的增量分配;二是卫生资源的流动,称为再配置,其特点是卫生资源的存量调整。卫生资源配置的内容主要有卫生机构的设置、医院床位、卫生人力、卫生设备和卫生经费配置等5个方面。
3安徽省农村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
近年来,安徽省政府为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农村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其效率和效益,满足农村居民多层次的健康需求,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不断加强对农村地区卫生资源的投入,使得农村卫生资源配置方面有了显著改善,农村卫生资源总量不断增长。2005—2009年,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量共增加0.2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持续增长毕业论文ppt,已由2005年的61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4651.7万人,增加了4037.7万人;截止到2009年末,新农合参合率已达到93.57%,有效地减轻了农民就医的经济负担,改善了农民的就医状况,提高了农民健康水平。
在村卫生室总量方面则呈递减趋势,且减幅比较明显。2005—2009年间村卫生室数量由2.3万个,下降到1.9万个,共减少0.4万个。究其原因在于近年来在优化农村卫生资源配置方面,安徽省坚持“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的原则,结合各地的乡镇区划的调整、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农村卫生资源的现状,调整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布局,对原有的村卫生诊所进行了整合中国。并按照《安徽省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设置指导意见》的要求,原则上一个行政村设置一所村卫生室。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可以不设卫生室,人口少的邻近行政村也可以联合设置卫生室。因此,近年来在村卫生室总量方面有所下降(见表1)。
表1 2005—2009年安徽省农村卫生资源配置情况
年份
村卫生室
(万个))
乡村医生和卫生员
(万人)
农村有医疗点的村
占总村数的比例(%)
参加新农合人数
(万人)
参合率(%)
2005
2.3
4.7
95
614
—
2006
2.2
4.6
96
1384.8
—
2007
2.1
4.4
96
3602
85.7
2008
1.9
5
96
4523.9
90.12
2009
1.9
4.9
96
4651.7
查看更多《中国信息界》杂志社信息请点击: 《中国信息界》编辑部
战略与政策
(5)广播电视网络在三网融合中的对策研究 李大珊 梁跃 鲁英杰 袁韵峰 蒋安玲 裴多
实践与应用
(9)村级电子政务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赵丽敏 廖桂平 陈艳 姚元森
(13)智慧城市的发展和问题浅析 彭保
(15)市民卡建设推广的思路和路径浅析——以南京市市民卡建设和推广为例 顾颖
(17)团结湖智慧街道建设探索与实践 李容珍 徐锋 马哲 邱逸
(19)科学规划智慧莱州建设 加快推进县域经济 吴琼 施瑞军 曲锡峻 陈爱峰 吴开平
(21)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邓小勇
(27)资源整合下的政府数据中心建设研究与实现 严爱明
(31)省(市)国资委信息化建设策略与系统架构研究 杜罗砷
(33)浅析后危机时代江苏省中小企业“云”改造模式 葛福江 姚立
(35)企业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刘文华
(37)基于itil理念的高校云服务资源管理研究 方力 沈鑫 叶昭晖
(39)电子商务专业能力培养与课程设置满意度研究 赵丽 付华
(41)提升党校教师信息素养要念好“四字经” 张青
(43)我国汽车制造业erp系统应用研究 李志刚
(45)烟草农业信息化的困境与对策 彭俊
(47)可编程短波数据处理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朱贤斌
(49)it服务持续性管理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的最优化选择 朱光
(52)长春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规划设计研究 柳羽辉
(54)基于starlims平台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工作流配置的研究 马文俊 张家勇 罗承渺 胡卫民
(57)从“国家检察官学院吉林分院内部办公业务网”建设谈项目的整体管理 赵淑霞
(59)基于oracle的epdm模型数据迁移策略研究 孔明华 顾娟
(61)探析物联网在石油行业的应用 王伟 陈奇志
(63)基于云计算模式的应用系统集中管理技术开发与应用 单延明 吴钧 李大勇 王志敏
(65)勘探战略选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及应用 冯红君 马玉龙 滕良娟 段非 张海勇
(67)应用油水生产数据分析技术判别水平井水侵类型的研究 刘斐
(69)云gis在石化行业总图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实践 廖志锐 刘争飞 刘力嘉 任宗雷 徐
(72)面向流程行业mes系统的虚拟化硬件架构 谷克宏 黄岷 张振宇 朱家兵
(74)万兆交换机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李淑倩 杨敏 关宇
(76)玛河气田智能建设试点设想 蔺胜利 滑晓辉 单鸿飞
(78)智能安防报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门虎 郭振杰 武旭
(81)智能巡检系统在克拉美丽气田的应用 杨斌 张扬 蔺胜利
(83)石油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监控系统研究与应用 于顺安
学子园地
(85)“沙集模式”未来发展之路——在“小即是美”与“大是所趋”之间的抉择 齐志强
(89)电子政务系统-环境生态学测评指标分析 夏宜君
报告与方案
(92)信息通信技术对超链接社会的影响分析 无
海外论文
(98)因特网是我们生活的主页 张进京(译)
资讯
(104)以信息生产力推动“新四化”及社会转型 无
(104)《中国经济向何处去——基于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新书会在京召开 无
>> 基于XML技术农业专家系统知识库的研究 基于专家系统的自适应远程教育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专家系统的CSCL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专家系统的智慧农业管理平台的研究 基于BrainCell专家系统的实例研究 基于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 专家系统中基于Jess的推理研究 基于的无公害辣椒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规则的公交识别专家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Prolog服装导购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RHD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脑电图分析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 基于专家系统技术的网络计划工期估算研究 基于故障树与神经网络技术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构建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气象观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社区帮扶人员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农业专家系统的自动测试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业应用系统 基于GPRS温室农业环境监测专家系统的建立 基于概念图的教学专家系统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RS485总线型土壤温度及水分传感器说明书[DB/OL]..
[5] 肜丽,徐大伟.物联网在豫南地区智能农业中的应用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6),22(2):124-125.
>> 余额宝的出现与发展浅析 论文的撰写与教师的发展 科技论文的统计数据与高校科研论文的状况 中国纪录片频道的出现与发展 世界城市化的出现与发展 农业新型模式的出现与发展 崛起与拓展:论文化新闻的发展态势 论文化发展进步的方向与要务 环保问题与经济发展的论文 论文化、文明的联系、发展与和谐 Origin软件在《数据处理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江宏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将出现大量未统一定义的新数据 数据挖掘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大数据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浅析大数据的发展与应用 学位论文元数据Open API开发与应用 论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 浅谈政治沟通的出现与发展的特征与原因 理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浅析新时期下智慧城市的出现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3] Sarah Callaghan. Processes and Procedures for Data Publication: A Case Study in the Geosciences[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Curation, 2013,8(1):193-204.
[14] Krzysztof J. Gorgolewski. Making data sharing count: a publication-based solution[J].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2013, 7(9):1-7.
[15] Newman P, Corke P. Editorial Data Papers―Peer Reviewed Publication of High Quality Data Se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s Research, 2009, 28(4):558-570.
[16] Leonardo Candela.Data Journals:A Survey[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5,66(9):1747-1762.
[17] 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EB/OL].[2015-08-21]..
[22] Rees, J. Recommendations for independent scholarly publications of data sets[EB/OL].[2015-08-01]..
[24] Thomson Reuters. Thomson Reuters launches data citation index for discovering global data sets[EB/OL].[2015-08-02].http:///content/ press_room/science/730914.
[25] Kervin, K E,Michener, W K,Cook R B. Common Errors in Ecological Data Sharing[J]. Journal of eScience Librarianship,2013,2(2): 3-16.
[26] Penev L, Chavan V, Georgiev P S T. Data papers as incentives for opening biodiversity data : One year of experience and perspectives for the future[EB/OL].[2015-08-30].http://eubon.eu/getatt.php?filename=DataPaperPoster_4174.pdf.
[27] Penev L, Mietchen D, Chavan V, Hagedorn G, Remsen D, Smith V, Shotton D. Pensoft Data Publishing Policies and Guidelines for Biodiversity Data[R/OL].[2015-08-30].http:///J_FILES/Pensoft_Data_Publishing_Policies
_and_Guidelines.pdf.
论文摘要: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作为素质教育必修课程,如何能在有限的学时内激发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这对教师传统教学方法形成挑战,本论述试以思想文化中的道家思想为例,结合笔者教学实践,来阐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普遍适用的教学方法。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拥有源远流长、丰富灿烂的文化创造和积累。这些历史性的文化遗存,既真实记录了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生存、成长所走过的漫长历程,也为我们今天乃至将来创建新的文明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因此,从文化学的角度考察、阐释和研究我们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过程,对于我们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探索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规律,以及提高全体人民的人文素质,都将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帮助青年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质。1999年,教育部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确定为高等院校的主干必修课。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研究中国文化现象、体系和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它是“高校所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性、综合性的人文类核心课程”,具有其他专业性课程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
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文化概论课程的基础性,将传统与现实结合,开拓学术视野,延伸思维触角,一直是文化概论课程努力的方向。其中,中国思想文化作为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如何让学生把握先哲思想的精华,领会其在现实中的应用,并能融汇到自己的人生思维中,是我们在教学中值得思考的。笔者试以道家哲学中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作为个案,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课堂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道家思想以老子为初创,《道德经》言简意赅,博大精深。老子以深邃的智慧,探讨了宇宙的形成与自然的规律,国家的治理与人类身心的修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给人们以无穷的思想启迪。两千多年来,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学、科学家乃至普通平民,纷纷从《道德经》中汲取智慧。如果学生文史功底薄弱,在理解上容易出现似是而非的状况,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首先明确“无为而治”的思想内涵。
无为而治最早的出处源自《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常被误解为消极避世,无所作为。其实,所谓“道常无为而无不无”,表面上守弱处静,无所作为,实际上遵循万物的本性而不违逆,顺应自然之道而知足知止,就已经是有所作为,也能无所不为。老子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最生动的说明了“无为”与“无不为”的关系:治理国家犹如煎小鱼,煎小鱼乱搅就会搅烂,不乱搅,就是无为。用这种“无为”的办法煎好了鱼,治好了国家,就叫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这样也就达到了“无不为”的目的。
在解释清楚“无为而治”的基本内涵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其中,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对“无为而治”的最好实际应用。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例如图片与科教片结合以此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学习兴趣,之后进行相关的总结。这里我们进行简单的说明。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灿明珠。李冰创建都江堰,2260余年来,川西10余州县“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成为天府沃土。故史称之为“川西第一奇功”。而今,都江堰也是正使用着的大型水利工程,灌溉川西平原、川中丘陵地区1010万亩良田和提供7市36县的城市、乡镇的工业用水、城市用水,养殖业用水,旅游业用水。如此通古贯今,造福于人类的大型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全世界唯此一处。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坚持以和谐为本。表现出来就是“无为而治”、“因势利导”。都江堰无坝,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结晶。都江堰主要功能是灌溉农田。李冰修建都江堰时是为“避沫水之害”、行舟、溉田。防洪排涝,是那时保全川西居民性命,改造川西湿地,发展农业的当务之急。都江堰建成后,创造出了川西平原“江村事事幽”的优美人居环境。
通过介绍都江堰的文化意义,学生在无形中对“无为而治”的抽象思想就有了形象的把握。但是如何与自身、和现代生活相结合,让自己能够智慧生存,我们可以适当的举例,引领学生举一反三。
用现代管理学的事例来让学生感受“无为而治”的奥妙。老子的思想是管理哲学,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却是将管理引人新的境界的“大道”。老子的无为思想,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治大国如烹小鲜”,直至无为而治,是管理的至高境界。将老子的无为思想运用到现代管理艺术中,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办公自动化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虚拟空间的存在也日益渗透到管理实践中。美国管理专家毕可斯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由于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未来企业的办公室工作,有人在外面拜访客户,所有的工作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这种趋势,恰恰也为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打破了传统的权威管理和严格管理,意味着组织的分权,把权利从领导者手中分散到组织成员中,成员获得了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领导支持、指导、协调成员的工作,激发成员的智慧。这时领导就是集体智慧的网络,大家通过网络分享信息,形成一种“无为管理”的管理理念。所谓“无为管理”并不是取消管理,而是管理进人更高层次和更高境界,人人都是管理者,都是重大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决策的执行者。管理达到如此境界,才能使领导者摆脱日常事务,面对未来,纵观世界,审时度势,筹谋大计。貌似无为,事实是更加有为,更加有效率。老子的自然无为之道,是一种高度的政治智慧,是一种高明的管理方式,反复体味这一思想,从终汲取政治智慧和管理智慧,可以使我们减少失误,少走弯路。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图标与动画结合的方式来说明无为而治的现代管理学应用,形象生动,便于说明。
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中,我们发现,初接触中国文化理论的学生,大都会因其茫如烟海和博大精深而产生畏J嗅心理,故而教师必须始终做到把自己真正消化的知识和体悟用最简单明了的形式表达出来,必要时辅助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打消了学生在认知上的困难和顾虑以后,就可以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性上倾注心力。我们认为,文化情怀的熏陶和文化生活的创造,是该门课程的最终目的之所在。通过研修课程,希望学生都能过“一种有文化气质、有文生情调、有生命意义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文化生活里,华贵而不可有铜钱臭,简朴清素而不可遨遏无礼数。”。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师生课堂讨论(按各重点、难点章节安排):在上课时事先提出讨论任务,学生听完课后,专门安排一节课进行课程讨论。事先指定个别同学带头,其他人自然跟上。教师和学生坐在一起,听完一位发言后,先让其他学生提问,然后作出点评。随后下一位学生发言,照此进行下去。每学期可以安排2次一3次课堂讨论,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演说辩论能力。
(2)多媒体演示、参阅网络:尽量结合学生自己的专业,思考文化现象,在作业中体现出来,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慧经济;评价;智慧空间;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02
一、智慧城市与智慧经济
智慧城市是由在人力和社会资本,以及在交通和信息通讯基础设置上的投资来推动可持续经济增长和高生活质量,并且通过参与式的管理对上述资源及自然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1]。
智慧城市经济体系需要重点考虑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及时反馈城市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等所产生的各种需求,从而达到城市生产、消费、交换和资源配置机制的智慧化,由此,智慧城市经济体系包含城市产业体系、经济活动的智慧空间布局、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经济支撑体系。
智慧经济是指集知识、环境、科技、信息、文化、道德于一体的战略性经济、创新型经济。智慧经济有以下特征:①经济发展更依靠高级管理人才实现经济协调发展;②智慧型劳动者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③实现能源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处于和谐状态;④社会经济发展多元化,农业、工业、信息、知识、技术都在各自领域内对社会和谐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智慧经济讲究以人为本,以人类智慧驾驭财富,让资本服务人类、造福人类,实现经济规模更优化,人与自然更和谐。
二、智慧城市的智慧经济评价与智慧空间布局思考
智慧经济指标集中体现了城市整体经济的内涵特色和结构特征,是进行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实现整体经济优化升级的重要观察点。
1.从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经济产出能耗水平、互联网产业发展水平等评价智慧经济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组织开展的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提出智慧城市的智慧经济指标包括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经济产出能耗水平、互联网产业发展水平三项[2]。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动力,而创业是经济活力的重要助推器。城市创新创业水平主要评估城市研发水平与创新能力;经济产出能耗水平指标主要来衡量城市节能水平及经济发展质量;城市互联网产业发展水平通过考察城市电商发展规模与信息产业产值来综合评估。
2015年报告显示,总体来看我国智慧经济发展不均衡,且差距较大,导致两极化较为明显。具体来看,我国整体创新创业方面还有所欠缺,对绿色环保意识还较弱,资源利用率不高,加之互联网、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对传统产业带动性不强,需加大经济转型力度,提升绿色新型产业发展水平。
2.从城市创新力、软件开发能力、数字内容产业、信息服务业水平、文化互动、文化体验、设计业水平等评价智慧经济
上海社科院信息化研究所开展了全球城市智慧建设的评估研究,提出城市智慧经济指标包括城市创新力、软件开发能力、数字内容产业、信息服务业水平、文化互动、文化体验、设计业水平[3]。前四个指标衡量数字技术的创新程度,后三个指标体现了文化内容的创意程度,两者构建了立体化的数字创意经济体系。文化互动考虑了一个城市在文化方面的区域辐射力和影响力,文化体验关注一个城市的政府、企业、市民共创造的设施、活动和网络关系。
报告提出,香港、北京、上海等亚洲城市智慧经济,有的产业基础强大,有的文化互动突出,具有明显的结构优势特征。
3.智慧空间布局
智慧空间是在遵循技术哲学逻辑下密切结合时代先进技术,并用来服务于城市空间营造的系统化空间模式,其兼顾顶层设计、城市尺度和近人尺度,以提升城市空间效率、优化社会经济运作和权衡人类多元诉求为宗旨,并通过高效、弹性的空间政策保障实施的动态空间策略[4]。智慧空间代表了更加紧密的时空联系、更加全面的要素流动。
城市空间的布局发展是一个涉及到地理、人文、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问题。我国的城镇化速度之快、规模之大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今天很多问题采用传统理论无法很好的解决,因此智慧城市建设需要结合我国的体制特点和城镇化特点,结合土地和金融制度的改革,在“空间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深化,才能更好地解决当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三、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的智慧经济发展
1.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多因素分析
胡军燕等[5]分析了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科技实力、经济基础及城市开放度的关系,探寻智慧城市经济增长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环境因素中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正向显著影响智慧城市经济增长,其它因素不显著;科技水平与经济基础对智慧城市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城市开放度正向显著影响经济增长。
2.智慧经济与智慧城市建设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
(1)制定智慧经济战略规划和实施方案,稳步推进智慧经济建设
针对当前智慧城市建设“过热”现象,需要谨防盲目地跟风,应该理性地结合当地实际,重构和完善顶层设计[6]。
(2)强调城市特色和比较优势,重点突破,示范先行
构建智慧经济体系时,首先需要最先完善最基础的或者是具备示范意义的智慧经济项建设,依托其代表性和特殊性进而形成特色经济[7]。具备高辨识度、可替代性低的经济体系,将为其整体经济智慧化转型构筑坚实的基础。追求经济体系智慧化升级,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探索新的具备优势的经济增长极,最终实现智慧经济高速、高效的建设。
3.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在于实干,以人为本
在技术已经不是问题的当下,建设智慧城市更多的是需要融合人的胆识和智慧,创新融资模式,吸引、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智慧城市建设行业,选择好突破口和抓手,真抓实干。
四、结论
1.智慧经济指标集中体现了城市整体经济的内涵特色和结构特征,是进行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实现整体经济优化升级的重要观察点。城市的智慧经济指标可以从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经济产出能耗水平、互联网产业发展水平三方面评价,也可以从城市创新力、软件开发能力、数字内容产业、信息服务业水平、文化互动、文化体验、设计业水平等方面开展评价。
2.智慧空间布局代表了更加紧密的时空联系、更加全面的要素流动。智慧城市建设需要结合我国的体制特点和城镇化特点,在多方面进行研究,才能更好地解决当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3.智慧经济是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智慧城市建设将不断促进智慧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4.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在于实干,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颜慧超,等.全球智慧城市研究前沿与实践标杆[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3,4.
[2]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第五届(2015)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R].2015,11.
[3]陈桂龙.解读全球智慧城市[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6(3):30-37.
[4]吴健生,何东冉.基于ICT 视阈的智慧空间营造[J].规划师,2015(12):83-88.
[5]胡军燕等.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多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5(5):119-123.
审美不是人类天生的禀赋,也不是人类在进入艺术领域后才增长的才干。审美作为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活动,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生而产生的。美产生于劳动,美的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直接呈现于对象的感性形式(色彩、线条、形体),在这些感性形式中凝结着人们的劳动和创造。这些形式成为人的智慧、灵魂和力量的标志,能唤起人们的愉悦而成为美的事物。因此,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美也在不断发展。我们用上述观点来观照古今农业科技就能发现,农业科技景观旅游的美学因子实则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农业美学本身,具有的形式美、动态美、韵律美、艺术美。二是体现了美的创造者———劳动者及劳动本身的美:人工美、功能美、技术美。三是农业美赖以产生、发展的社会美、时代美。人们在农业科技旅游中,能够深切体悟、领会农业美
学本身无穷的迷人魅力,同时,通过对农业科技的了解,认识劳动者的精神世界,从而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再次,认识农业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美学的发展,把握社会、科学、美学发展的规律,以利于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因此,农业科技旅游可以提高对农业科技的认识,更好地发扬农业科学精神,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意识的觉醒和提高。这种农业科技活动,是人的社会实践的扩大,同时也是人们审美范围的扩大,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的互动,自然而然提高了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在审美的同时,又受到思想的洗礼,知识的丰富,这就是农业科技景观旅游有异于它种旅游形式,是满足现代人审美需求的重要途径。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农业科技景观旅游必然地会成为当前一个时期内我国旅游的又一个热点,且会越来越热。
二、农业科技景观的审美内容
农业科技景观是地球上的一种景观形式,它除了具有一般景观所具有的客观的地物、地貌特征外,它更是社会的一种空间,是人类生活的栖息地、生产劳动的场所,因之,它也就具备了视觉审美的内容。农业科技景观内容,从宏观上,所有与农业科技有关的地物、地貌和人群,都可包含于内,从微观角度分析,即以人的视觉所观察到的具体的农业科技景观,有水利、梯田、农具,技术及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及其设施等,这些景观各自有不同的审美内容。(一)水利设施的社会美、动态美我国从古到今,有关水利建设的成果不可胜数,工程景观多有遗存。从远古的大禹治水,劈山导洪,古今之龙门,传为禹所开凿,今人睹之,亦称其奇。四川都江堰、京杭大运河,陕西关中农田水利,新疆坎儿井等均为天下名胜,近现代以来的长江三峡工程等大型水库,均为世上奇观。在技术上,过去自然条件的自流灌溉,到今天的节水灌溉,材料、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水利设施景观旅游,人们首先受到震慑的是它的社会美。当人们看到巨大的山峰被劈成两半,或滔滔大江被拦腰锁住,或暗河百里而清流欢腾,或“玉龙”随着人意而畅流不息,自会感叹人类的力量是伟大的,是无坚不摧的。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正是这种强大的力量,才创造了我们今天的繁荣与进步。笔者曾于2003年参观了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对这一点感受颇为深切,曾作诗一首对其赞颂。诗云:“生民自居造化力,掘地饮水举世奇。雪水奔涌五千里,清凌润口兼沁脾。灌出良田碧似洗,育得果瓜含饧饴。我披骄阳饮此水,江山同醉花影迷。”这恰是这次旅游产生的效果。同时,通过水利景观的旅游,可以加深人们对水的认识。人们对水的传统的认识是人与水的对立,水只是一种物,随人处置,故或视其为洪水猛兽,排之去之,或视水为索取无厌的物,灌溉、发电、不加节制地利用之,浪费之,污染之。要说审美,水之美也仅仅成为哲学家思想家借水论人,诗人、作家借物抒情,画家、音乐家发泄牢骚的寄托物罢了。现在,环境的恶化使人们对水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亲水意识增强了,爱水护水,人与水和谐相处,通过水利科技景观,特别是节水灌溉技术、设施的参观,更能很好地理解人喜择水而居和依水傍水的环境美,依供定需、量水而行的规律美,人水共处、相得益彰的和谐美。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其技术美亦令人叫绝。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已有22600年的历史。它以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为其特色,位居成都平原顶端、岷江的出水口,居高临下,分为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要工程。鱼嘴分水,飞沙堰泻洪排沙,宝瓶口进水,三者珠联璧和,协调运行,互相制约,饮水入田,分洪减灾。特别值得称道的是,都江堰工程科学地解决了引水泄洪排沙的世界水利技术难题。由此可见,古代水利工程确实具备了科学美。(二)梯田景观蕴含的韵律美、智慧美梯田是“在坡地上沿等高线修筑的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农田”。[2]一般说来,在磅礴逶迤的山坡峻岭上修建的梯田,将巍巍山岭依起伏之势,劈山积土,累石为界,便形成了高阜之田,其平如盘,层层映绿。[3]是体现农业进步的一种科技景观资源。梯田景观在世界各地均比较引人注目,其有名的如菲律宾伊富山上,2000多年来一直沿山修筑水稻梯田,位于马尼拉以北250公里的安第斯山上的水稻梯田,它被誉为“当地土著……通往天堂的天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梯。”世界文化委员会已将巴纳韦高山梯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我国从古至今,华夏儿女生生不息,辛勤劳作,开山劈石,垒土造田,在荒山秃岭上开掘出了梯田。创造了举世震惊的成就。著名的云南哈尼梯田至少有1300年以上的开发历史,并至今持续使用和发展,以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素”共构人类生产生活空间的传统人居环境和农耕文明的典范,上百万亩农业生态奇观,既是人文景观,也是自然景观,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科技活动的结果,是民族文化、古代科技、自然生态的巧妙结合的典范。当我们欣赏哈尼梯田时,一面面山坡,一道道山梁,一片片梯田,纵横交错,气势磅礴,让人惊艳,30多公顷的梯田世界是中国大陆的最神奇的景观之一。20世纪的最后一年,哈尼人为其千百年来创造的梯田奇观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在我国各地,在中国各个历史阶段,都遗存有大量的梯田景观。其中最著名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寨梯田,山西昔阳县大寨村的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大寨几辈人数十年的艰苦劳作,改变了原来本
的生产条件,人力造出的梯田首尾相连,层层依偎,高低错落,绵延不绝。当我们欣赏这些高低错落、蜿蜒在等高线上的田块时:观赏水田,则田如层境,波光粼粼,细瀑清泉,飞花溅玉,水车飞鸟,别有天地;观赏旱地,则绿波涌涛,千迭起伏,山随田动,田随山高,一派生机,尽奔眼底。此时,梯田形成的“蛇形线”沿山转,宽适当,长不限,绘的是“灵动”的感觉,这就是梯田本身所具有的形式的韵律美。当然,我们观赏梯田,往往被劳动人民的力量所折服,被劳动人民的精神所震慑,越是条件艰巨的地方,劳动人民越能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奇迹,创造出新的生态环境,这就是梯田所带给我们的社会性的人工美。(三)技术景观蕴含的技术美、功能美在我国漫长的农耕文明发展史上,技术的发展往往成为农业科技发展的标志,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人的本质力量———自由自觉的创造和才能、智慧、意志、情感等最直接、最集中地表现出来,推动农业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推动了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以至现代农业的发展,也证明了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高,例如,精细农作技术的形成多熟制的应用,水利设施的多样等,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和效率,也提升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知识层次。在这里,重点例说的是我国的天文历法知识。这种知识,在我国远古时代就非常普及。《尚书•尧典》有:帝“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故“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4]《尚书尧典》有:帝“乃命羲和,钦差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远古时代,是民由渔猎而进入耕稼,因而仰视天文以测寒暑季节,以备衣食住行之需,农耕稼穑,皆侍观察昏旦中星。所以我国极其丰富的天文历史知识,为我国传统农业科技的发展奠定了物候学基础。现在保存下来的北京古观象台,模仿元代仪器,制成筒仪、浑仪、浑象、圭表等,还有紫薇阁、漏壶房、晷影堂等建筑。清康熙年间耶稣会士监制西式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象限仪、纪限仪、天体仪等。清乾隆初年戴进贤制作玑衡抚辰仪,这里有世界现存古观象台中保存最旧的连续观察记录。倘佯在这些古代人们精心发明出来的科学观测仪器中间,我们怎能不为其精巧绝伦而摄心动魄,感受到祖先的聪明才智,从而激发我们民族的自豪感呢?我国传统的历法,就是本着“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天文”条)的原则设立的,所以年分十二月,又订立了二十四节气,还在一年中有许多与各地农业生产活动相适应的节日,这些都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当我们随着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来审视这些古代历法、节气时,便可体悟出我国传统农业发展到何等发达的程度。当我们欣赏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四季花木,或历经春种夏收秋播冬藏各种农时时,我们在这种游览中体验到的是一种美的律动,美的演变,自当令人陶醉,从中我们看到了农业技术发展、应用的作用和魅力。(四)农具演进中蕴含的形式美和艺术美在人类历史上,工具是生产技能的客观化,是科学技术的物化。农业科技的发展,在农具的演进中得到充分的肯定。我们在农业科技旅游中,去欣赏从原始农牧业到现代农业生产工具,除深刻地了解农业发展历史外,更能欣赏农具中蕴含的形式美和艺术美。我们知道,新旧时期的石器,便具备了砍砸功能,如现知最早的非洲奥杜韦文化的阿舍利手斧,一端较为圆润,适宜手握,一端锐利,适宜砍砸。我国山西丁村尖状器,也体现了这种双重需要。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又发现了对称、圆形、椎形、方形等行制,同时又体现出光滑、比例和谐、均匀对称等美感要求。在传统农业活动中,我国农具丰富多彩,仅元代《王祯农书》所描述的农具就有200多种。在历史上发生重大作用的如曲辕犁、三角耧、龙骨车(翻车)等。各地都有多种多样的适宜当地农活的农具,无论从材料、形制、功能等方面,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下不断地解放出来,才会发展到今天的农业机械化农具的开发应用。我们说,人类从事生产劳动的直接动力是满足生存的物质需要,但劳动工具的发明创造以及使用,却体现人的本质力量,人的自由,使人从自己创造的成果———工具中看到现实对人的智慧、理想、意志和创造力的肯定,并由此产生愉悦的情感,因此,生产工具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逐渐获得了审美价值。所以,当今天人们在一些博物馆,特别是农业或农史博物馆时,在农舍小院看到各种仍在使用的农具时,当我们看到现代农机具的既有科学原理,又制造精美、使用便捷省力的特点时,我们便深深地获得了一种历史演进的审美享受。因此,我们在农业科技景观旅游中,对农具的形式美、艺术美的欣赏表现为:首先,审美的意义。人们制作农具,就是为了实用,而农具的外观的美一般要服从实用,所以,农具的外观就具有了形式美,例如整一、对称、均衡、比例、和谐、多样统一等,在实用的前提下,符合了普遍的形式美规律。其次,农具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晶,设计师、能工巧匠在制作过程中,凝结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显现了劳动人民的创造力,这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农具产品上直接体现自己的本质力量,故而美便存在于其中了。再次,农具在社会的演进过程中,有些转化为工艺品,用于装饰或者其他生活领域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如我国春秋时期用作身份地位区别的礼器圭、璧等,据考
学家考证,它们的前身就是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环等。而石铲则发展为玉铲,用于佩带,成了一种饰物。即使在现代,我们为了美观,给有些器物如儿童玩具手枪柄上刻上交叉斜纹等,也是这样,早先在真正的武器手枪柄上刻交叉斜纹是为了防滑,而在儿童玩具手枪柄上只起装饰的审美作用。所以。当我们发现农具的这种作用时,就使得其审美价值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五)现代农业科技景观中体现的时代美、技术美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科技日新月异,这种变化速度快,涉及面广,与传统农业科技形成鲜明对照。在农业科技景观旅游中,我们能强烈而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即时代的流动性、革新性,并由此引起时代观念和审美需求的变化,这就使农业科技具备了时代美。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引起了农业生产的根本性的变化,如设施农业(即大棚农业)改变了千百年来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动植物克隆技术开拓了育种保种的新的领域,无土栽培技术把农业从赖以生存的土地中“解放”出来……这些无不闪烁着技术的光芒,同时也使我们从农业科技景观旅游活动中充分得到技术审美。在现代农业科技景观旅游方面,在全国范围内,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的农业科技景观旅游具有代表性。在杨凌示范区的众多景点中,不同的景点分别代表了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最新水平,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设施,光、温、湿均采用电控装置,蔬菜花卉种植采用无土栽培,计算机自动控制滴灌技术,运用基质、水培等多种栽培方法展现了现代农业全新的发展模式。昆虫博物馆是国内展览面积最大、展出昆虫种类最多、展览档次最高、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昆虫科普基地。中国动物克隆基地集教学、科研、参观、游览于一体,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胚胎克隆山羊群体,有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山羊,以及它们的“基因”传代。国际节水科技博览园荟萃了国内外节水设备的精品,体现了节水技术的丰富性、综合性、先进性。人工模拟降雨大厅是世界第二大规模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设施,能够非常逼真地模拟自然界的各种降雨情形。还有世界名优牛羊良种高科技繁育示范园拥有世界十大著名优良品种。中富绿色硅谷的克隆植物工厂化育苗、设施农业、自控温室以及各种名优特种质资源令人叹为观止。这些农业高新科技已超乎人的想像,指示出人类可以一步步运用智慧控制自然和改造自然,赢得更大的生命自由,并据此可以期望人类憧憬的美转变为惬意的生活现实,对高科技的美学诠释,就是人类本身潜能的自我审视和陶醉。同时,当下时兴的“农家乐游”人们也并不是一味去寻找原始的农村风貌乡俗,实际上也是对现代农业经营的一种观照和认识。我国的现代农业呈二元结构表现出来。其表现一,在同一家庭小规模经营体制下,传统的农业经验、技术与适用的农业机械、必要的农业技术设施、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如生物工程技术等并存,依靠自然力、人力、畜力的传统生产技术与依靠机械力、生产力及社会力的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其表现二,同一农业生产区域内,小规本论文由
模的家庭经营与较大规模的农业企业或农业园区的农业技术相结合,这种二元农业技术结构,通俗地说,就是“镰刀+收割机”并存。故我国现代农业是一个传统农业与高科技农业并存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开展的“农家乐游”,可以使我们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鲜明的对比中,更清楚地领略现代农业科技的内容,从而提高旅游者的文化性,产生审美愉悦,同时受到教育,升华认识层次,收到审美活动“净化”心灵的作用,更深刻地认识现代农业科技的时代美、科技美。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国各地迅速的兴起了农业科技游,而且我们相信,这种旅游活动也必将越来越广泛,越深入。
参考文献:
[1]杨陵区发展计划局.《杨凌区观光农业建设项目》招标书[Z].2004.
[2]贾恒义.中国梯田的探讨[EB/OL].中国经济史论坛,2003209227.
(1)通过强化采集来保证食物供应;(2)增加劳力投入;(3)强化领土意识;(4)减少群体之间的食物分享。人类借鉴动物觅食的习性和规律,采取定居和半定居的方式,通过严密组织、强化劳力投入、利用各种技术来开拓、利用和储藏食物。因此,中石器时代是利用经济向农业生产经济转变时期,是农业的发轫。究其原因,正如美国考古学家博赛洛普《农业发展的条件》(1965年出版)和美国考古学家科恩《史前期的粮食危机》(1977年出版)的论点:农业起源是对资源短缺和人口压力的一种反应。
二、农业起源的发展阶段。农业起源应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和原始农业的兴起。农作物栽培的起源是指野生植物经过人工筛选后成为栽培植物,该阶段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变化不大。原始农业的兴起是指农作物的种植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成为先人重要的生计从业活动,进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栽培作物起源先于原始农业的兴起。
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中心区之一。最早从理论高度阐释农业起源的苏联植物学家瓦维洛夫分辨出8个农业起源的中心,它们是:中国(136种植物)、印度(117种植物)、近东(83种植物)、委内瑞拉高地(49种植物)、安第斯山(46种植物)和苏丹—阿比西亚(38种植物)。中国的农业起源,一是以种植黍和粟两种小米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起源;二是以种植稻谷为代表的南方稻作农业起源。考古工作者通过碳十三与氮十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植物浮选法等,对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和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研究结果证实,中国栽培稻起源时间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通过对内蒙赤峰西辽河上游地区兴隆沟遗址的研究,目前学术界认为,栽培粟的野生祖本可能是狗尾草或谷莠子,栽培黍的野生祖本可能是铺地黍或野糜子,这四种植物都是现今常见的田间野草。兴隆沟遗址可能是粟和黍的起源地,距今8000年左右。
总之,农业起源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影响是使人口大规模的集聚,利用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来改造自然,促进社会结构向高层次演进。
参考文献
1.陈淳:《考古学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2.朱乃诚:《中国史前稻作农业概论》,《农业考古》,2005年
(上海金融学院社科部,上海201209)
摘 要:中国传统哲学以人的现实生活为起点,构建了以注重社会生活和精神享受为特色的人生哲学,从而与包括西方哲学在内的其他哲学形成了鲜明的区别,在人类哲学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与此同时,中国哲学也形成了几个与众不同的甚至与一般哲学思想背道而驰的独特价值取向,即所谓“三重三轻”。第一,重人事活动轻物质利益,表现为高度重视政治、人伦等社会关系,轻视、排斥甚至否定经济、自然等物质关系。第二,重道德价值轻智慧作用,中国传统哲学在道德与智慧之间,推崇、抬高道德,贬低、排斥甚至否定智慧。第三,重情感直觉轻理性逻辑,中国传统哲学重视、偏爱人的情感、直觉,轻视甚至排斥理性思维、逻辑,这一价值取向,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突出表现。
关键词 :中国哲学;价值取向;“三重三轻”
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2-0254-02
收稿日期:2014-06-18
作者简介:李国祥(1960-),男,上海人,教授,从事与中国哲学研究。
中国传统哲学蕴涵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本质和精神,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和生存方式。它以人的现实生活为起点,构建了以注重社会生活和精神享受为特色的人生哲学,从而与包括西方哲学在内的其他哲学形成了鲜明的区别,在人类哲学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正如张岱年指出:“可以说中国哲学家所思所议,三分之二都是人生问题的。世界上关于人生哲学的思想,实以中国为最富,其所触及的问题既多,其所达到的境界亦深。”[1]但与此同时,中国哲学也形成了几个与众不同的甚至与一般哲学思想背道而驰的独特价值取向,即所谓“三重三轻”,值得我们探讨。
一、重人事活动轻物质利益
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第一个价值取向,表现为高度重视政治、人伦等社会关系,轻视、排斥甚至否定经济、自然等物质关系。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治人为本,治物为末”。在古代中国,“治物”通常被认为是小人的事,“治人”才是君子的事。所谓“治物”,指处理具体事情、解决具体问题的活动,包括工农业生产、交通贸易、建筑施工、科技研究等活动;所谓“治人”,大体就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处理国家事务的“政治”活动。“治人”意味着对人和社会生活的控制,这种控制必须以政治权力和制度的确立与完善为前提,因而政治问题一直成为中国古代哲学家们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大都集哲学、政治、伦理与历史的反思于一身,他们都要求按照自己的哲学信念来生活,他们的行动构成他们的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的哲学要求他们身体力行,他们本人就是实现自己的哲学及政治伦理主张的工具。
儒家创始人孔子,既是哲学家、思想家,又是政治家、社会活动家,还是教育家、养生专家。他的学说以“礼”为出发点,而“礼”是一个揉政治与伦理为一体的传统概念。“礼治”、“德治”,是儒家政治思想的原则立场和基本观念。《论语》一书中,直接论“政”的,共有22处,而“政”字出现得更多,达到41次。孔子以维护政治传统和社会伦理的姿态出现,力图使自己的思想不带有个人的性质,使得他的主张容易被社会所普遍认同,尤其是被以正统自居的统治者所认同,由此成功地使儒家思想成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进而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主流。
从表面上看,道家似乎是消极避世、远离政治的,其实并非如此,道家远离现实和政治的行为本身即包含了在思想上对现实和政治的一种独特看法。事实上,道家不仅关心政治,而且能从历史高度议政论政,提出了许多具体而独特的政治策略、计谋和手段,以致有人把道家学说称为“君人南面之术”。在《老子》一书中,直接议论如何治“国”的有21处,如何治“民”的,有33处,而论及“天下”的多达56处。由此可见,道家实际上也很重视政治活动,也有“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精神和远大抱负,只是在政治原则与实践方法上与儒家有很大的区别罢了。
中国哲学以政治和伦理为研究的起点,与西方哲学以自然科学为研究起点相比,层次并不低,从某种角度看,中国哲学研究的层次比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之后》之类著作的研究层次更高、更难。自然现象条理清楚、黑白分明,比较容易鉴别和把握;社会现象则不然,其复杂、治乱、安危、变更,并不总是一目了然的,需要认识者具有很强的认识、体悟、把握能力。因此,中国哲学家普遍认为,“治人”难于“治物”,“真正”的哲学,应该研究“人”本身,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应该研究人的种种相互关系,应该探求最佳的“天下大治”方案,寻求“人和”模式,以“治人”为本,决不能陷入于“物”的研究之中,以至迷失方向、“玩物丧志”。中国哲学的这种思想,尽管有一定片面性,甚至给中国文化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其中也包含了一定的合理性,为人类哲学的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中国古代哲学从总体上注重政治伦理活动,可以更好地替代西方工业文化在现实生活中仅仅依靠基督教劝善、协调关系的功能,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稳步发展。
二、重道德价值轻智慧作用
中国传统哲学在道德与智慧之间,推崇、抬高道德,贬低、排斥甚至否定智慧,其价值取向又与一般哲学不同。西方的“哲学”一词,源出希腊文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按黑格尔的说法,“哲学”一词的最早使用者是毕达哥拉斯,原意包含“爱”与“智慧”两方面的内容。显然,这种“哲学”的定义,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的本质特点,不是“爱智慧”,而是重道德、轻智慧。中国哲学的最高目的据说是“成圣”,最高的哲人就是圣人。“圣”在汉字中最初有聪明智慧的涵义,所以《说文解字》释其本意为“通”。但经过哲学家们的解释、使用和发挥,其基本意义却变成“德”了,而与“智”相去甚远。孟子认为圣人是“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资治通鉴》上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2]。就圣人、愚人、君子、小人的定位可见,儒家是以德才结合为标准来定位人格的。由此可见,在古代中国,哲人、圣人,主要是一种道德的楷模、理想的人格,并不具有智慧的含义。先秦每一位大哲学家,都认为圣人与王者最好是同一个人,由圣人亲自担负“治国平天下”的职责,那就是最理想的政治。所以,每一位中国哲人所描绘的“理想国”,都有“哲学王”来领导。在孔子看来,如有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那就不是一般的仁人,而是“圣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哲学王”是知识型、理论型的,而中国的“哲王”、“圣王”则是道德表率型、实践型的,两者有着极其鲜明的区别。
许多中国哲学家不仅不爱智慧,反而有一种轻智慧、乃至贬智慧的倾向,这种倾向在道家哲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老庄的“理想国”,其实是一种“愚人国”。在这种理想国中,“圣王”要以身作则,带头愚化自己,同时也要以“愚化”作为治国治民的根本方法。他们的主要理由是:“智慧出,有大伪”(《老子》第十八章)。就是说,智慧与道德是根本对立的,智慧必然败坏道德,智慧的发展就意味着道德的退化。可以说,智慧与道德的矛盾与二律背反,始终深深地困扰着老子与庄子的天才的头脑,是他们思考“人”和整个道家思想体系的一个总的理论前提和基本原则。在《老子》一书中,论“智”仅7处,论“圣人”共32处,皆有明确的贬抑智慧、否定机巧的倾向。如:“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第十二章),“绝学无忧”(第二十章),“绝圣去智,民利百倍”(第十九章)。这就是说,“圣人”治理天下,要简化民众的头脑,填饱民众的肚子,强化民众的筋骨,永远使他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这样,即使是聪明人也不敢妄做主张。因此,“圣人”一定要“为天下浑其心”。
老子的这个思路被庄子所继承,在庄子那里,进一步把所谓“浑沌”当作一个表示人及人类最高境界的范畴。显而易见,在老庄的“理想国”中,谈不上开发“民智”,同时也谈不上开发“君智”,因为国君必须从我做起。在道家看来,连哲学家都应以愚为上。哲学家与众人的不同,就在于他有一颗“愚人之心”。即使别人都玲珑透剔,只有他一个人是昏昏的、闷闷的,因为他已经脱尘拔俗,达到了“道”的高度。而超越了一切聪明的“昏昏闷闷”的大智返愚者,应是国王的楷模,国王就应该是这样的人。这样一个超越了智慧、拒绝运用智慧的国家,才能成为得道之国、至治之国。
一般说来,中国的哲学家都不愿意做智叟。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觉察、体悟到,机巧、智慧在社会、人生中存在着消极的作用,这种作用有时是非常严重的。他们崇尚道德价值,有意用道德化的手段来抑制智慧化的追求。贬低智慧,必然贬低科学技术。儒家认为,“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所以它坚决反对“奇技巧”,即使对“小人”也不例外。道家走得更远,道家对科技进步持彻底否定态度。老庄认为,人类的科技成果不是人对这个世界的贡献,而是人类给客观世界带来的灾难,因而主张封存一切科技手段乃至文化成果,退回到原始的自然状态去。这种思维方式是非常片面和荒谬的,给中国哲学和科技发展带来严重不利的影响。
三、重情感直觉轻理性逻辑
重视、偏爱人的情感、直觉,轻视甚至排斥理性思维、逻辑,这一价值取向,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突出表现。因篇幅有限,兹不探讨。
总之,中国传统哲学不是将人的精神和情感客观化为彼岸的人格神即上帝,而是在主体自身求得解决,此即所谓“安身立命”之学。从孔子的“知天命”到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都主张返回自身,通过内心体验,勿需逻辑推演,就能找到“安身立命”之地。道家庄子所谓“天在内,人在外”,也说明天道内在于人而存在,“心斋”、“坐忘”就是内在体验的重要方法。佛教天台宗的“自性说”、禅宗的“明心见性”说,都说明佛性在自家心里,是自家本有的“无尽藏”,不需外求。在有限中实现无限,在暂时中探求永恒,在日常生活中体验情感的快乐,不需要什么深奥的理性分析与精确的逻辑论证。所以,早在1943年金岳霖先生就指出:“中国哲学的特点之一,是那种可以称为逻辑和认识论的不发达。”[4]诚哉斯言!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65.
[2]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98.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21.
1明确办刊宗旨、稳固读者群
突出办刊特色,创建名牌期刊首先,期刊的采编人员要对稿件进行甄别和选择,从源头上保证科技信息的准确、有效。借助专家库这一优势资源,先期优化选择,缩小农民的选择范围。根据办刊宗旨、农业产业调整和重点领域的变化,调整报道重点,有针对性地确定阶段性的办刊目标。根据科技的进步、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政策的倾斜与调整来策划选题,从而增强刊发文章的指导性、时效性和多样性,及时、准确地报道农业生产的实用技术。其次,农业期刊要确定刊物的类别,是学术还是科普期刊。学术期刊要增强自身的推广作用,与科普类期刊实现有针对性的链接,把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成果第一时间介绍给农民,配合科技工作者做好农技推广工作。再次,期刊要确定自己的读者群,不同的读者群有不同的期刊需求。要建立自己的读者群,积极接受读者反馈的建议,使读者成为期刊的共建者,不断整合编者、作者与读者的智慧,增强期刊的凝聚力和办刊水平。此外,期刊还要开辟专栏,创建名牌期刊。名刊名栏是期刊吸引作者和读者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可以吸引学术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一线农艺师为期刊撰写文章,形成稳定、有序的作者群;另一方面,设置专栏有助于不同学者展开学术讨论,使期刊的内容更加丰富、信息编排更为紧密集中,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去订阅期刊,真正实现期刊作为信息媒介服务“三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目的。
2加强与农林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
缩短发稿时间,及时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以农业期刊为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与各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减少重复性的研究,同时,缩短发文时间,这就要求期刊要拓展稿源,建立稳定的作者群,从优质的作品中选编刊发。编辑也要树立时间意识,加大编审力度,把研究的最新成果第一时间出去,实现农业科技服务农民的目的。
培养高效的复合型人才当今社会是信息的时代,网络刊物,手机阅读已经成为未来期刊发展的方向,农业期刊也不例外。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资源库已经收录了各类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以及各高校优秀的硕博士论文,极大地满足了农业科技者浏览、学习、交流的需求。随着网络在农村的普及,建立“农业数字期刊群”实现农业期刊的免费浏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期刊要想长足发展,实现服务“三农”的目标,除了要有稳定的作者群提供优质的稿件外,还需要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编辑人员要熟练掌握、应用多媒体等网络技术,通过定期的培训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人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4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提高期刊的办刊水平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工业、服务业对农业的反哺力度,逐步提高农技推广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依靠政策积极有效地促进农业期刊的发展。
5建立过刊赠送制度
延伸期刊的读者群,增加传播手段期刊是连续性的出版物,期刊社每期刊印都有剩余,部分期刊积压形成过刊。可以把这些过刊免费发放到农民手中,继续发挥作用。此外,农业类期刊有着自己固定的读者群和作者群。期刊可以合理利用这一资源,把作为作者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和作为读者的农民有效连接在一起,定期组织专家赴实地进行农业考察技术推广,将科技信息的供体和受体联系起来,形成良性的科技生态链,巩固期刊的科技纽带作用。
二结语
关键词: 智慧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 智能图书馆
随着物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逐步变革与发展,“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校园等词语逐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智慧图书馆(smart library)一词逐步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成为图书馆界科研探讨的中心词汇,虽然没有人给出最专业的名词定义,但是众多学者都从自有角度出发,对智慧图书馆进行相关解读。各大城市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应当积极地引领自身由数字化图书馆、复合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进军。
1.智慧图书馆的概念
在百度百科里,“智慧”一词指的是高等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的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包括感知、记忆、理解、联想、情感、逻辑、辨别、计算、分析、判断、决定等多种能力,可以将其解释为对事物认知、应对和创新的聪明才智和应用能力。
就图书馆而言,何为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一词最早出现在2003年芬兰奥卢大学图书馆学者艾托拉在人机交互移动设备国际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智慧图书馆:基于位置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之中,其指出智慧图书馆是一个不受空间的限制而且可以被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它能帮助用户找到所需的图书和资料。
在智慧城市发展的前后,中国国内图书馆界就已对智慧图书馆进行了相关的探讨。中国学者王世伟言指出“智慧图书馆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联、高校、便利为主要特征,以绿色发展和数字惠民为本质的追求,是现代图书馆科学发展的理念与实践”[1]。
而华侨大学严栋学者则认为“智慧图书馆就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用户和图书馆信息系统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图书馆模式”。其认为智慧图书馆=图书馆+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化设备,通过物联网实现图书馆智慧化的服务与管理。
不可否认,智慧图书馆已然成为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及当今时代图书馆发展的最高阶段。
目前全球的智慧图书馆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出发都仍处于初级阶段,而高校作为国内学术领域的领军人,对于自身图书馆的革新深刻影响着高校内部及整个社会学术研究的进展,主动推动高校由数字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的变革,将高校图书馆转变为智能、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尤为重要。
2.智慧图书馆的功能及相关案例
2.1智慧图书馆的智慧管理
智慧图书馆,可以利用相关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对图书馆进行智慧管理[2]:
第一,“对人员进行智慧管理”,其中包括工作人员及前来的读者,创建一张具有自己身份验证信息的一卡通,持卡入馆,可凭卡借阅、归还书籍、在馆内进行相关活动登记等,并由内置芯片将相关的人员资料、进出情况、借阅书籍等相关信息发送到图书馆内部的管理终端,自动生成相应的记录及报表。现在大多数高校都已经建立依据校园卡入馆的功能和规定,但是这造成了高校以外的人员无法入馆借阅书籍,一定程度上造成知识流通受阻,因为笔者提议,可在高校图书馆外部设立一个临时办卡点,售办图书馆进入的次卡,以便外来学者及社会人士可以充分地利用大学图书馆的海量资源。
第二,“对书刊的智慧管理”,将存有书刊信息的相关芯片植入书籍之中,建立智能读取芯片的图书架,或者使用相关数字符号对图书存放进行相应规则的编排,方便读者借阅的同时也方便对书籍的分类管理,当书籍丢失时能进行及时的追寻。通过实地考研,有些高校的图书馆藏书虽然也是依照分类存放,但相关分类的存放地书籍存放混乱,这对读者寻找书籍造成极大的不便,有些情况下尽管找到的某书仍有剩余存放在馆内,但无法找到此书究竟位于何处,造成图书馆图书的借阅不便,也给馆内工作人员带来高额的工作量。
第三,“对座位的智能管理”,图书馆占位现象一直是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热门话题。前段时间微博热搜出现了“高校图书馆通过扫码订座防止占位”的相关新闻得到了群众的一致欢呼好评,这其实就是一种智慧化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对图书馆的所有作为进行智能管理,如利用智能感应系统,当只有存放书籍而没有感应到人体存在时座位将显示“空座”,或者利用一卡通刷卡、订座的模式进行占座,存有20分钟的占座期限,20分钟之后如若人依旧没到场或者中途离去超过20分钟,座位信息将重新刷新显示为“空座”。这样的管理模式可以对图书馆内占座却不用的现象进行一定的管理与预防,极大地提升图书馆读书位置的使用量及真实使用率,在期末周时学生的复习效率也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第四,“云计算的智能服务功能”,在云计算的环境中借助于无线网络,集中海量的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集中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等。强大云计算功能可以让用户实现随心所欲的阅读梦想。在此条件下,高校图书馆可以推出高校图书馆独有APP,对相关的消息、资源和信息等提供相应的推送,还可为用户现网络预订座位、预定书籍、提醒图书归还时间等服务。
第五,智慧图书馆将涵盖更多地智能式人性化服务,实实在在地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帮助。例如在每层都设立电子帮助系统、查书系统、自主借阅书籍系统、自助打印复印设备、自动贩卖饮品系统等,除了方便读者借阅及享受图书馆所带来的服务以外,也极大地缩减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2.2智慧图书馆的案例介绍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图书馆的管理系统,各大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再次更改及投入使用。例如以下一例(图片来源于谢芳学者的文献):
目前南京大学的图书馆在创新服务方面做出的探索值得参考[3]:“图书馆开通官方认证的微博,用以通知、购买资源的信息、数据库的使用信息、宣传图书馆等。图书馆在对读者的服务过程中,提供了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对于不易获取的文献可以采取从别的图书馆借书或者扫描文献的做法。2015年5月20日,南京大学智慧图书馆系列服务开通,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图书馆开发的+服务:find+,mobi+,book+,pad+,subject+,papar+,mashup+等,实为高校图书馆的典范,可以多多参考和借鉴。
3.高校实现智慧图书馆新模式的时代意义
智慧图书馆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但是远远超越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的层面,人与物的互通是智慧图书馆的最核心要素,以人为本、绿色发展是智慧图书馆亘古不变的精髓和灵魂[4],更多地从服务管理、人力资源、智能惠民、环境友好着眼,是图书馆实现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实践。在智能技术的支持和智能与人性化服务相结合的管理下,智慧图书馆在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的同时,为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在满足读者知识需求的前提下,让读者进一步地体会到现代信息社会下图书馆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利式服务,成为再强大的搜索引擎和阅读终端都无法取代的学术殿堂。
曾有学者预言,随着电子书等终端阅读设备的崛起,传统的图书馆将会逐步走向消亡。智慧图书馆的出现不仅没有让图书馆走向消亡,反而为传统图书馆注入的新的血液及新的活力。对图书馆而言,这是一场新时代下发展理念和服务管理的创新革命。
参考文献:
[1]王世伟.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06):22-28.
[2]谢芳.论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功能与构建[J].图书馆学研究,2014(06):15-20.
[3]沈奎林,邵波.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以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5(07):24-28.
[4]王世伟.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建设,2011(12):1-5.
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领域的资深专家
随着江苏省启动物联网十大示范工程建设,物联网这个从无锡起飞的产业再次引发众人的关注,然而对普通民众来说,似乎仍然是雾里看花。物联网到底是什么?尽管网上以及行业内人士对此有着各种理解和定义,但在陈俊杰看来,“现在我国很多领域对物联网的理解偏差比较大,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使我国的物联网尽快走上正轨,推动中国科技经济的发展。”在他眼中,物联网最核心的精髓就是两个字――智慧。
具体而言,陈俊杰认为适应现在和未来科技发展和人们需求的物联网定义应该是――把世界上所有的事物(有人简称为“物体”)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如各类传感器、二维码、RFID、GPS等)及其网络与互联网、无线公共通信网、广电网以及有线数字集群等连接起来,实现对物理世界自治的动态的智能化传感、采集、处理、收发、识别、协同和控制,形成一个更加智慧的生产生活体系。
陈俊杰认为,从技术层面上讲,物联网的架构包含三个层次:一是传感器网络,是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基础设施层。这个层次是以信息传感设备为主,实现信息的智能化、网络化传感、采集、处理、收发以及协同识别和控制等,其核心技术主要有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和RFID技术、生物传感及MEMS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以及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四类,其中无线传感器网络早在上世纪末就被全球政界、学术界和企业界公认为未来全球四大高技术产业之一。二是传输网络,是物联网的主干传输层,为中间层。通过互联网、无线公共通信网、广电网以及有线数字集群等,实现海量数据的动态传输、动态存储与动态计算,实现云计算与云服务。三是应用网络,是网络应用层,是物联网的监测、决策和控制终端,是最上层。通过各类移动智能设备(如智能手机、POS机、PDA等)、各类固定计算设备(如个人电脑、工控机、服务器、录像设备、录音设备等)等输入输出监控终端设备构成的终端系统或网络,实现所感知信息的各类应用服务。
之所以对物联网有这样独到的见解,缘于陈俊杰二十余年来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以及物联网领域持续不断的探究。
“我的研究方向是从无线传感器网络拓展到物联网领域的。”1982年,陈俊杰本科获南京工学院测试与控制学科学士学位,2002年7月获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学位,2002年11月至2005年6月,在东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做博士后研究。1982年9月至今都在从事着高校教学、科研和产品研发工作,主要涉及领域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理论及应用、物联网系统集成理论及技术、普适计算理论及方法、智能传感及控制技术。
20余年来,陈俊杰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方面的国家、省部委和地市级科研项目28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物联网领域的研究论文60多篇,其中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30多篇,并获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作为第一负责人,他的主要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作为第一发明人或设计人,他被授权和受理无线传感器网络和传感网方面的国家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登记7项以及外观设计2项。目前,作为第一发明人或设计人,他正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登记3项。正在承担国家、省部和市厅级项目多项。
在专业领域耀眼的表现让陈俊杰在本职工作之外,更兼任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普适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国家863高技术项目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项目评审专家、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项目评审专家、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江苏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等和《电子学报》、《仪器仪表学报》、《控制理论及应用》、《传感技术学报》、《中国科技大学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和Journal of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等国内外20多个学术刊物编委及特约审稿专家等学术职务。
试水物联网在行业推广应用的领军先锋
关于物联网,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曾做过一个具有震撼性的划时代意义的前景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联网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它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这个未来有着万亿市场的新兴行业对中国的发展乃至世界的发展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推进科技成果应用和产业化,学以致用,产学研结合,以及为推进中国物联网健康发展也是他多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和愿望。虽然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做学术的人比较刻板守旧,难以在产业化的浪潮中游刃有余,但陈俊杰却用自己的努力和坚守令我们对他刮目相看。由他担任董事长的南京拓诺传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南京英埃格传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是国内物联网行业的翘楚。
由陈俊杰教授带领的南京拓诺传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从事无线传感器网络及物联网技术、产品和装备研发、生产、销售、咨询和服务的高新技术股份制企业。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包括各类无线收发模块产品、无线传感器网络各类节点产品和网关产品、无线传感器网络基站产品、融合射频识别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ID标签产品、WSID节点产品、WSID网关产品、WSID基站产品、有线及无线传感网接口模块产品、传感器件、无线传感器网络及物联网各类开发套件及涉及工业、物流、家居和环境等应用领域的设备产品和系统产品及其解决方案,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其综合评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国际先进水平。
由于看到了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发展应用有着巨大的需求和政策的大力支持,陈俊杰认为,“农业物联网与其它许多领域的物联网一样,这样的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将给我们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基于此,由他带领的南京英埃格传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专注于农业无线传感器网络及物联网技术、产品和装备研发、生产、销售、咨询和服务的高新技术股份制企业之一。目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包括各类农业无线传感器网络传感节点产品、无线传感器网络控制节点产品、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继节点产品、无线传感器网络网关产品、无线传感器网络基站产品、物联网各类接口产品、物联网各类终端数据管理软件产品及农业物联网系统集成产品及其解决方案。
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农业物联网整体发展上,陈俊杰认为,要使农业物联网真正落实到实处、真正发挥作用,应在规划智慧农业(涵盖大田农业、作物温室栽培、食用菌温室栽培、设施畜禽养殖、设施水产养殖、农产品安全溯源、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和农业休闲观光等)全产业链物联网最优体系架构及最优设备配置方案的前提下,建立具有颠覆性的融智慧农业全产业链种植/养殖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和服务基地、物联网设备制造和系统集成商、物联网系统运行商和科研院所专家四为一体的商业运行、服务、交易、监督和管理及盈利模式(平台),并采用B2C、C2C交易和服务的O2O(on line to off line)体系。通过这个农业物联网平台的良性运营,才可能有望推动整个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以至中国农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并产生巨大社会效益。陈俊杰这么说的,也正在致力于这么做。
2012年,南京英埃格传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率先制定了“作物温室栽培物联网监控系统”、“畜禽设施养殖物联网监控系统”和“水产设施养殖物联网监控系统”标准,并经第三方及政府权威认证机构组织标准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测控技术、机电一体化、作物温室栽培、畜禽设施养殖和水产设施养殖等领域权威专家审查,获很高评价,并获第三方及政府权威认证机构认定、备案。2013年,公司获得“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称号,设立为东南大学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及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并且公司的“IA-W WLW-SSZW型作物温室栽培物联网监控系统”、“IA-W WLW-SSXQ型畜禽设施养殖物联网监控系统”、“IA-W WLW-SSSC型水产设施养殖物联网监控系统”圆满通过了江苏省农业装备产品推广鉴定,获得相应的推广鉴定资质证书,并率先列入江苏省农业装备产品推广目录。
对于一段成功故事,人们往往只看到其表面的辉煌而忽略掉其背后的艰辛,从学术界转身产业界,陈俊杰并非一帆风顺,“做物联网需要积累,虽然我在学术界做出了一些成绩,但学术研究跟企业运作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我抱着一方面把学术做好,一方面推进学术成果产业化的愿望,试图促进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为学科和产业的发展做一点贡献。”
关键词:数字林业智慧林业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 数字林业技术概念
现阶段,我国林业中数字技术的建设和实际应用方面尚且处于发展完善的阶段。数字技术的实现不仅可以将林业中的各职能部门、各种领域行业、各类信息,通过现代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传输技术,把这些资源最大程度的集合起来,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完整的资料、最便捷的服务为行业提供信息。使林业系统中的内部部门和各职能部门与其他外部系统之间的经营管理、信息资源做到互相沟通和共同分享,为林业及现代社会发展的建设提供了相关依据和决策基础。
因此,在技术领域中对林业的数字技术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分析,整体来说实现数字林业以及实现信息林业对趋于国际化和中国林业数字化都是重要的组成机构,其中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指导,充分有效的利用“3S”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将林业中80%的要素全部涵盖,为整个林业建立了最精确的技术坐标,并且实现了林业信息之间相互连接沟通,林业应以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为基础将各种信息资源以分布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仅实现了林业数据信息的采集还能达到林业的规范标准、资源信息的实施性和真实性,做到时时更新,为我国以后的林业信息采集实现通体化。如果能以数据信息为首要依据条件,然后再以“3S”技术、数字技术、智能和虚拟技术等为技术手段,建立起一个更为广泛的形象的数据共享和支撑系统,从而为林业生产的信息化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数字林业在林业管理中的作用
1、数字林业可以完全掌握林业的发展态势、动态变化以及基础数据
能够把盲目的决策打破,让传统林业管理中的决策局限性有效避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将林业决策的科学性提升。此外,可以将信息及时汇总、快速的传递予以实现,并且会将林业每个单位中的微机化管理统一完善,能够让部门与部门之间便于协调、数据得到共享,同时政务信息也会公开,在领导进行决策的过程中,也会让信息快速、准确的提供。
2、 数字森林的资源调查体系要合理实现
数字数据的应用,很大程度地将数字林业的资源调查体系体现出优越程度,同时将生态的分类系统和森林的调查体系合理实现,其中的数字数据包含着遥感数据和DEM。数字林业与传统的方式相比较的情况下,一定会投入很多费用,可是为了能够节约物力和人力资源,就一定要用到数字技术的高数据以及高效率的精准程度,那么小班中的一些生态系统管理方面就会达到完善。
3、数字林业能够让森林资源开展合理的管理流程
森林中有着非常多的变化,并且生长周期很长,面积特别大,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因此,要将林业稳固的发展、森林永久的经营作为关键点,将林业的生产系统合理规划,对资源档案的管理、森林资源的处理和收集,一定要有一个规范的制定。我国的林业资源绝大部分都是在地形非常复杂的偏远山区,林业作业的调查工作想要开展的话,会产生非常大的工作量,而且调查的成本颇高,浪费时间和工序。部分地区可能没有办法进行调查,使得基础数据存在不真实性。若能够让林业资源的信息达到共享的程度,就会对国家的决策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数字林业可以将林业资源中已有的元素直接体现在计算机上,同时林业资源的相对空间分布也会显示。
三、智慧型林业的概念
智慧林业是将传统的“数字林业”的3S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
网络技术、智能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等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融合,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手段,形成林业立体感知、管理协同高效、生态价值凸显、服务内外一体的林业发展新模式。党的十明确提出“五位一体”和“新四化”国家战略部署,即“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和“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信息化可以为林业经济发展节约资金,实现资源共享,带来显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生态文明作为现代林业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采用当前各种新技术来促进和实现。森林作为陆地生态建设的主体,林业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的主体任务,承担着统筹推进城乡绿化的建设任务,并在其他生态系统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逐步应用,信息资源日益成为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进而我国林学家提出“智慧林业”的概念。
四、智慧林业的原则
智慧林业推进了信息技术与林业深度融合,推动了林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其发展目标更高、作用更大、应用范围更广,更加注重各个环节、各种资源、各项业务的深度整合、集约共享和业务协调。智慧林业的核心和关键是抓好“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制式、统一平台、统一管理”,这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智慧林业的建立要立足全局,通盘考虑,顶层设计,分步实施,采取从基础建设向应用推进,从简单应用向主体业务应用推进的步骤,逐步有序推进。面向各级林业部门和林农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需求,智慧林业要充分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推进信息化业务协同共享,加大融合创新力度,提供随时、随地、随需、低成本的信息与应用服务,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效率。智慧林业集成开发平台是实现业务融合、资源共享、协调同步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制定统一的操作规程、数据采集、数据共享等标准,形成一个完善、规范、可控、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同时,要最大限度地统一智慧林业应用软件系统研究开发,统一升级完善,有效对接,便于各层次、各系统管理人员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实现基础平台、应用系统顺畅有效衔接。
五、智慧型林业未来发展方向
1、智慧林业是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涵盖智慧林业立体感知、智慧林业协同管理、智慧林业生态价值、智慧林业民生服务、智慧林业综合管理等五大体系的新型林业发展模式。智慧林业总体架构主要包括“四横两纵”,四横即设施层、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两纵即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与综合管理体系,其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形成一个闭环的运营体系。
1)智慧林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建设智慧林业网络平台。按照国家信息化发展总体部署,结合林业实际,加快推进林业宽带网络和感知网络建设,为智慧林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2)切实加强智慧林业协同管理。加强信息资源融合,建立资源共享的林业信息系统,为各类林业工作者提供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服务。
3)努力构建智慧林业生态服务体系,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对工程全过程的实时跟踪管理,提高工程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4)积极打造智慧林业民生服务体系。围绕全面建设民生林业的新要求,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构建面向企业、林农及新型林区建设的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立一批区域性的林权交易平台, 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林业电子商务平台,为林企和林农提供智能、便捷的服务,促进林业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建立智慧林业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社区业务“一站式”办理。
2、智慧林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林业深度融合,助力林业生产和组织管理,对林业生产的各种要素实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科学化管理;对森林、湿地、沙地、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动态变化进行有效监管;对生态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评价;对林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引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对林农群众提供全面及时的政策法规、科学技术、市场动态等信息服务。智慧林业推动了林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创新,为林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1)智慧林业是数字林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更深入的智慧化、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有效的交换共享、更协作的关联应用,实现林业自然资源更丰富、林业生态系统更安全、林业绿色产业更繁荣、林业生态文明更先进。
2)基础建设阶段。编写智慧林业规划,出台智慧林业建设的相关政策,安排扶持资金等,并局部开展智慧林业的探索实践工作。
3)展开实施阶段。智慧林业建设全面展开,汇聚各方力量、加大人、财、物方面的投入,积极鼓励企业、公众参与智慧林业建设。
结束语:
完善林业现代化建设,在林业发展中推广数字林业到智慧林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