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空间结构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空间结构结构艺术
一、前言
当世界即将迈入21世纪之际,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就可发现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其活动空间的不断改善与扩充。远古伊始,人类或挖洞穴居、或构木为巢,仅是为争取胜一个生存的空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懂得运用各种材料建造出更牢固、更舒适的空间。从古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到当今英国正在兴建的“千年穹顶”,其直径由42m扩大到320m,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20世纪人类的活动更加走向开放,人们已不再闭关自守,而是不断扩大国与国、洲与洲以至全世界范围的交流。这种需求必然会影响人类建设的格局。在各种交流活动中,体育比赛无异是一种最激动人心的方式。因此,奥林匹克体育竞赛馆、世界杯足球比赛场……就在世界各地堀起。学术、文化、艺术与商业上的交流促使一些大城市建成了规模庞大的会议展览中心,此外,各种临时性与永久性的博览会,也要求提供上万平方米的面积。为了进行交流,人们要更多地乖坐飞机旅行,20世纪是喷气式客机的世纪,因而大规模的候机大厅与飞机库就在本世纪诞生。这些建筑都有毫无例外地要求一个大的活动空间,因而跨度大、自重轻、造型富于变化就成为这些建筑的共同特征,有时还要求所围护的空间能够随时开启与闭合。纵观建筑结构的发展历史,三维的空间结构是最能满足以上要求的,往往成为众多结构方案中的首选。[1、2]
在人类古老的建筑中早就已经出现了空间结构的痕迹,例如我国半坡遗址的居屋就是一个原始的空间骨架,而北美印第安人从他们始祖继承下来的棚屋,其以枝条搭成的穹顶与现代网壳则有惊人的类似.其后,自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所出现的教堂建筑,以砖石构成的穹顶虽然又厚又重,但在某种程度上仍体现了空间作用.然而现代空间结构的出现,应该从20世纪初期兴建的钢筋混凝土薄壳算起,这应该道德归功于先进建筑材料—钢铁与混凝土的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百废待兴,大量的建筑使空间结构走向蓬勃发展的康庄大道.50年代后期以杆件组成的空间网格结构崭露头角,其中平板形的称为网架,曲面形的称为网壳.这种结构的杆件以钢、木或铝合金制成,通过节点组合成网状结构.以后又陆续出现了以受拉来主要受力特征的张拉结构,起初有以钢索承重的悬索结构,其后则有以合成材料制成建筑织物来受力的膜结构.就结构自重而言,从砖石穹顶的6400㎏/㎡减少到膜结构的10㎏/㎡,说明了建筑结构飞跃的进步.因此,空间结构已成为本世纪建筑结构学科中最重要与最活跃的发展领域之一.
空间结构建造及其所采用的技术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建筑技术的水平,一些规模宏大、形式新颖、技术先进的大型空间结构也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与建筑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世界各国在体育场馆、会议展览中心与机场的大规模建筑中采用了不少引人注目功能的要求.集中反映了当今的世界潮流,下面拟就体育建筑中采用空间结构后些典型工程加以评述,并对中国今后空间结构的发展提出一些看法.
二、当代工程进展
体育建筑一直是空间结构应用的广泛领域,其中网架又是在早期建造得最多的一种结构类型,60年代在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体育馆采用的网架结构启发下,中国用自己的力量设计与建造了首都体育馆.当时加州大学体育馆的尺寸是91m×122m,采用正放四角锥网架,而首都体育馆的尺寸则是99m×112m,采用两向正交斜放网架.这个大跨度网架的成功兴建大大推动了网架在体育建筑中的应用,此后一些省市的主体育馆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有采用网架结构.1990年北京为亚运会所建设的13项大中型体育馆中,就有半数以上采用了网架结构,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近年来,可能由于平板型网架的外形过于单调,失去了建筑师们的偏爱.另外,由于计算机的迅猛发民展使曲面形网壳的设计与制作大为方便,因而在体育建筑中网壳的应用有逐步上升的趋势,特别是穹顶几乎风靡了日本全国.
穹顶(dome)就其原意来说是一个半圆形的顶盖,而用网壳建造穹顶并非新事,早在本世纪初,德国工程师施威德勒(Schwedler)就发明了一种肋环斜杆型的网壳,这种以他名字命名的网壳一直在圆形屋顶的建设流传。70年代美国休斯顿的宇宙穹顶(Astrodome)和新奥尔良的超级穹顶(Superdome)也分别以196m和207m的直径保持了多年的网壳大跨度记录。90年代这种穹顶在日本得到了振兴,其名称为被音译为“多姆”(卜-),其外形也不限制为圆形了。一些城市的体育馆都有被称为“多姆”,象大阪、名古屋、大馆、熊本以及札幌、仙台等地已建成或准备兴建的“多姆”就不下二来个。这种穹顶的特点是,不仅可以用作体育比赛,还可以用作多种文化活动与展览的场所,这正符合了人们要求交流的需要,同时在建筑与结构上也有所创新.
日本名古屋穹顶(图1)是当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单层网壳。该体育馆整个圆形建筑的直径为229.6m,支承在看台框架柱顶的屋盖直径则有187.2m,采用以钢管构成的三向网格.每个节点上都有六根杆件相交,采用直径为1.45m的加肋圆环,钢管杆件与圆环焊接,成为能承受轴向力与弯矩的刚性节点.由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穹顶的单层网壳(直径93.5m)在1961年的一次暴风雪后出现过倒塌事故,大跨度的单层网壳一直被视为.名古屋穹顶之所以获得突破性的进展是与科研工作分不开的.在设计中曾对各种荷载情况以及抗震、稳定与施工过程中的缺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大阪穹顶的中间部分是直径为134m的双层网壳,周围与宽16m的Y形钢框架相连接,形成直径为166m的圆形顶盖.整个网壳通过受拉环支承在九层高的框架上.如图2所示,大阪穹顶在建筑上有一些特色,首先是在框架顶部建造了一圈作为商业与文化娱乐用的拱形“节日大厅”,宛如浮云环绕着穹顶.此外,穹顶上部的顶棚可以上下移动以满足不同的功能,譬如体育比赛时,顶棚向上升高,形成宽敞的空间,而举行文艺演出时,顶棚可以下调,以增强音响效果。
澳大利亚悉尼市为主办2000年的奥运会而兴建了一系列体育场馆[3].其中国际水上运动中心与用作球类比赛的展览馆采用了材料各异的网壳结构.水上运动中心的屋盖净跨67m,采用带拉杆的圆柱形网壳(图3).钢管杆件沿斜向布置并将推力传给边桁架,沿纵向每隔25m设一道加劲拱形桁架.这样形成的受力体系是:重力荷载由带拉杆的网壳拱肋承受,而稳定性与抗弯刚度则由加劲桁架提供.该馆的一个特点是奥运会期间可向外增设8000个座位,为此沿一侧纵墙设置了一榀净跨140m的拱形立体桁架,其斜杆用来悬吊网壳屋盖并防止拱的侧向压屈。
皇家农学会的展览馆在奥运会期间用作排球、手球与羽毛球比赛之用,包括一个直径100m的圆球形网壳与三个跨度为67m,矩形平面的圆柱形网.两个网壳均为单层,采用三角形网格.杆件为胶合木梁,两端以钢节点连接,可承受压力与弯矩.如此大跨度的单层网壳,稳定性是结构设计上的主要考虑,三角形网格就可提供较强的剪切刚度防止局部失稳.此外圆球壳采用较大的矢高一35m,圆柱壳则每隔3m6加设V形桁架相连系.胶合木梁的杆件稳定性则以固定在梁顶部的连续圆钢管檩条来保证。
由于建筑织物这一新型材料的出现,使膜结构逐渐得到了应用。当代日本的穹顶开始于东京的后乐园球场。这个直径204m的气承式空气膜结构以其最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来维持屋盖的安全。在此之间,美国的一些气承式空气膜结构体育馆曾多次发生事故。因此这个机械、电子与土建相结合的智能建筑多少消除了人们的担心,也使日本建设省下决心批准这种空气膜结构可以作为永久性建筑。然而,曾几何时,昂贵的运转与维持费用又使后乐园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以致日本以后的穹顶大多采用空间网格结构来支承膜屋面。
位于日本雪国秋田“空中穹顶”建于1990年,当时是仅次于后乐园的大型室内运动场。建筑切取球体的一部分,长边为130m,短边为100m,高30m,采用骨架支承膜结构(图4)。屋盖的格构式空间拱系沿长向为空腹拱、沿短向为钢管拱,交点为刚接。沿长向还设置钢索,以便对膜面施加张力,从而在屋面上形成V形槽沟,使雪易于滑落。另外利用紧贴膜面的钢管拱作为通道,向其中送暖风,对屋盖起融雪作用。屋面膜材为单层玻璃纤维织物涂敷特氟隆。这是位于寒冷地区的体育馆采用大跨度膜结构的成功范例。同样位于秋田的大馆穹顶,其屋面也采用了V形膜面,但为双层,支承骨架则是胶合木拱。这个平面为卵形的网壳(178m×157m)因地制宜地采用了当地生产的木材,成为当前世界上最大的木穹顶。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大跨度网壳采用了木结构,一方面是利用木材便于受压的特点,一方面也是由于当前“绿色建筑”的潮流所驱使。
日本熊本公园体育场,不像东京后乐园那样采用全封闭的气承式空气膜结构,而是在主屋盖部分采用了杂交索加强双层气承式空气膜结构,其基本设计思想是使屋盖像浮云一样覆盖在大地上。双层空气膜结构直径为107m,中心部分设置了高14m的圆锥形钢结构中心环。中心环与周围的环状桁架之间由上下各48根钢索连接并覆盖以膜材,完工后向双层膜中加压,以保持其设计开头结构体系和双层空气膜的构成如图5所示。熊本穹顶是由传统的气胀式空气膜结构和车轮型索结构复而成。钢索不仅是作为膜的加强材料,也是主要的承重结构,形成了融合两种特色的杂交结构。
70年代,美国盖格尔总结了气承式空气膜结构的经验教训,在已故著名结构专家富勒创始的“张拉整体”(Tensegrity)体系这一概念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以索、膜与压杆组成的“索穹顶”设计,荷载从中心受拉环通过一系列幅射状脊索、受拉环索与斜拉索,传到周围的受压圈梁上。这种结构成功地被用在1986年韩国汉城奥运会的体操馆与击剑馆上,其直径分别为120m与93m。其后索穹顶得到了不断地创新与发展,用于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红鸟体育馆(椭圆形91m×77m)、台湾桃园体育馆(直径136m)以及佛罗里达的太阳海岸穹顶等工程其中跨度最大的是太阳海岸穹顶(图6),由于直径达210m,设置了四道受拉环索,为了满足棒球比赛的要求,屋盖倾斜为6°,最高点离地面68m,使空间符合飞球的射线。玻璃纤维膜材敷设在主结构的脊索与幅射状的谷索之间,后者将膜材下压并张紧,同时也便于排水。
美国李维也继承了“张拉整体”的构想,并采用了富勒以三角形为基础的屋盖体系,开始称为“双曲抛物面一张拉整体穹顶”,以后注册“腾星”(Tenstar)穹顶,其处女代表作就是1996年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奥运会主馆—佐治亚穹顶。这个尺寸为235m×186m的拟椭圆形索膜结构构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室内体育馆。穹顶的上索网采用三角形网格,膜采用菱形单元以便形成具有足够刚度的双曲抛物面。以后这种穹顶又用于阿根廷的拉普拉达体育场,平面由两个重叠的圆(直径为85m,圆心相距48m)组成,具有双峰的外形。两个腾星穹顶支承在看台顶部周边三角形桁架和中间钢拱架上。屋面采用22%透光率的新型织物,加上周边开敞和良好的通风系统,使得草坪得以生长。
在所有的体育建筑中,体育场可说是变化最大的,也最富有特点。最初的体育场不过是一片没有遮蔽的露天场地,周围设置了一些看台,以后勤部部分看台上加了挑蓬,其悬挑的跨度不过十来米。随着需求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不但悬挑跨度越来越大,覆盖的范围也发展到了全部看台,仅留下了中央的一部分露天比赛场。然而,体育场的发展并未到此为止,中间部分的顶盖还能做成晴天开敞、雨天遮蔽的开闭结构,以至体育场和体育馆之间已没有什么严格的界限了。
近代体育场的兴起首先要归功于世界杯足球赛,因为每次比赛都要在若干个城市的足球场上进行角逐,像1990年世界杯赛在意大利举行,就新建或改建(加盖)了11座体育场。其中罗马奥运会体育场原建于1960年,平面尺寸为308m×237m,改建时采用了以幅射状索桁架与受拉内环相结合的结构体系,悬挑跨主工业区50m。新建的巴里足球与田径场则以成对的悬挑箱形钢拱作为承重结构,最大悬挑跨度为26m。两者都采用涂敷特氟隆的玻璃纤维布作为屋面。
此外,世界上一些主要城市也都需要一个达到国际标准、观众席在3万人以上的体育场。正因为这个原因,香港在1994年对原有的露天下政府大球场进行扩建,将观众席增加至4万。由于现存的钢筋混凝土看台已不堪重负,在结构布置上另辟蹊径,即沿球场长向设置两铰落地拱,来承担部分屋盖重量。拱与看台边梁之间架设曲线形立体桁架,其上铺以膜材,形成折线形屋面。钢拱跨度为240m,矢高50m,采用3.m5方形截面.立体桁架的跨度在4m0至55m之间,为三角形截面,高3.5m桁架之间设有谷索用来张紧膜材(图7).
作为2000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悉尼,理所当然地需要建设一座大型体育场,其设计规模为8万人,奥运会期间可扩充到11万人.结构布置类似香港体育场,也是沿长向设置两铰落地拱,跨度达290m,但看台屋盖则是采用了两片新月形的双曲抛物面网壳,这样的几何造型更美观,同时双曲面也能发挥其空间作用.钢拱为三角形截面的格构式桁架,最大高度12.m,每个网壳覆盖了大约220m×70m的面积,为双层铰接,最大厚度4.5m,网格尺寸为10m,网壳上覆盖以半透明的聚碳酸脂屋面板。
作为采用膜结构的挑蓬来说,以受拉内环、索桁架与受压圈梁相组合的结构体系是一种适宜的选型.1990年罗马奥运会体育场扩建,1993年德国斯图加特为举办世界田径锦标赛将原有体育场改建都采用了这种形式.1998年马来西亚吉隆坡为英联邦运动会新建了一个10万人体育场,其平面尺寸为286m×255.6m,看台的挑蓬跨度达66.5m.和前两个体育场不同的是它的受拉内环做成双层,上下索之间以高18~20m的钢柱相连系,周围的受压圈梁则为Ф1400㎜×35㎜的钢管.在受拉内环与圈梁之间有36榀幅射状的索桁架,其上设置了带拉杆的钢管拱,拱与拱之间可形成马鞍形膜屋面,膜材采用了聚氯乙烯树脂,外加一层含氟高分子的保护层。
三、中国的发展水平与前景
自从50年以来,中国在空间结构领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不论是工程应用或理论研究方面均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网架结构的应用范围与面积已位居世界各国前列,像首都体育馆上上海体育馆这样万人级的体育馆仍是大跨度网架结构中的佼佼者,近年来网壳结构逐渐兴起,在体育馆建设中颇有取代网架之势。天津市体育馆的双层球形网壳,直径有135m,黑龙江速滑馆的主体结构采用由中央圆柱面与两端半圆球面组成的双层网壳,其轮廓尺寸为86.2m×191.2m.中国的悬索结构早在60年代即已起步[4],当时曾建造了直径94m的圆形双层悬索,用于北京工人体育馆.其后在安徽体育馆等工程上采用的横向加劲悬索体系,以及在吉林滑冰馆采用的空间双层索系,都体现了中国在这方面的创新.相形之下,同属于张拉体系的膜结构,在中国的发展还比较落后.但最近建成的上海体育场马鞍形看台挑蓬,采用悬挑钢桁架覆以伞形膜材,是中国的第一个大跨度膜结构,虽然其技术与材料主要还依靠国外,但对中国膜结构的发展必然将起推动作用.值得提出的是,中国在制定空间结构技术规范的工作上在世界上是独树一帜的,有关薄壳、网架、网壳、悬索等的规程与标准,有的已经颁发,有的正在编制,这些技术文件是中国在空间领域内工程实践和科研成果的结晶.
展望未来,中国正沿着改革开放道路阔步前进,随着交流的进一步扩大,必将建设更多的体育、展览、会议和机场建筑.这将为空间结构的发展提供一个好的机会.经验证明,为了推动应用,相应的理论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过去,这些工作也有必要继续进行下去,以冀空间结构不断获得理论储备[5].根据国外的经验,还有两个薄弱环节严重地影响着中国空间结构的向前发展,即结构形式和结构防护,必需及早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
空间结构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形式的多样化.然而,在设计过程中结构工程师往往是被动地去满足建筑师所提出的建筑造型,而不是在设计一开始就主动地参与确定形式,这对于初始形状不确定的张拉结构就更不合理了,决定结构形式不仅要依靠设计者的直觉和灵感,也要更多地采用理性的科学方法.近年来在国外已出现了好几种“工具”可用来研究结构形式.
关键词:大跨度空间结构形式特点
1网架结构
由多根杆件按照某种规律的几何图形通过节点连接起来的空间结构称之为网格结构,其中双层或多层平板形网格结构称为网架结构或网架。它通常是采用钢管或型钢材料制作而成。
1.1网架结构的形式
(1)平面桁架系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有:两向正交正放网架、两向斜交斜放网架、两向正交斜放网架、三向网架等型式。
(2)四角锥体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有:正放四角锥网架、斜放四角锥网架、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棋盘形四角锥网架、星型四角锥网架、单向折线型网架等型式。
(3)三角锥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有:三角锥网架、抽空三角锥网架(分Ⅰ型和Ⅱ型)、蜂窝形三角锥网架等型式。
(4)六角锥体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形式有:正六角锥网架。
1.2网架结构的主要特点
空间工作,传力途径简捷;重量轻、刚度大、抗震性能好;施工安装简便;网架杆件和节点便于定型化、商品化、可在工厂中成批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网架的平面布置灵活,屋盖平整,有利于吊顶、安装管道和设备;网架的建筑造型轻巧、美观、大方,便于建筑处理和装饰。
2网壳结构
曲面形网格结构称为网壳结构,有单层网壳和双层网壳之分。网壳的用材主要有钢网壳、木网壳、钢筋混凝土网壳等。
2.1网壳结构的形式
主要有球面网壳、双曲面网壳、圆柱面网壳、双曲抛物面网壳等。
2.2网壳结构主要特点
兼有杆系结构和薄壳结构的主要特性,杆件比较单一,受力比较合理;结构的刚度大、跨越能力大;可以用小型构件组装成大型空间,小型构件和连接节点可以在工厂预制;安装简便,不需大型机具设备,综合经济指标较好;造型丰富多彩,不论是建筑平面还是空间曲面外形,都可根据创作要求任意选取。
3膜结构
薄膜结构也称为织物结构,是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大跨度空间结构形式。它以性能优良的柔软织物为材料,由膜内空气压力支承膜面,或利用柔性钢索或刚性支承结构使膜产生一定的预张力,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刚度、能够覆盖大空间的结构体系。
3.1膜结构的主要形式
主要有空气支承膜结构;张拉式膜结构;骨架支承膜结构等形式。
3.2膜结构主要特点
自重轻、跨度大;建筑造型自由丰富;施工方便;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较高的安全性;透光性和自结性好;耐久性较差。
4悬索结构
悬索结构是以能受拉的索作为基本承重构件,并将索按照一定规律布置所构成的一类结构体系,悬索屋盖结构通常由悬索系统,屋面系统和支撑系统三部分构成。用于悬索结构的钢索大多采用由高强钢丝组成的平行钢丝束,钢绞线或钢缆绳等,也可采用圆钢、型钢、带钢或钢板等材料。
4.1悬索结构形式
悬索结构按索的布置方向和层数分为:单向单层悬索结构;辐射式单层悬索结构;双向单层悬索结构;单向双层预应力悬索结构;辐射式预应力悬索结构;双向双层预应力悬索结构;预应力索网结构等。
4.2悬索结构的特点
悬索结构的受力特点是仅通过索的轴向拉伸来抵抗外荷载的作用,结构中不出现弯距和剪力效应,可充分利用钢材的强度;悬索结构形式多样,布置灵活,并能适应多种建筑平面;由于钢索的自重很小,屋盖结构较轻,安装不需要大型起重设备,但悬索结构的分析设计理论与常规结构相比,比较复杂,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5薄壳结构
建筑工程中的壳体结构多属薄壳结构(学术上把满足t/R≤1/20的壳体定义为薄壳)。
5.1薄壳结构的形式
薄壳结构按曲面形成可分为旋转壳与移动壳;按建造材料分为钢筋混凝土薄壳、砖薄壳、钢薄壳和复合材料薄壳等。
5.2薄壳结构的特点
壳体结构具有十分良好的承载性能,能以很小的厚度承受相当大的荷载。壳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主要是利用了其几何形状的合理性,以材料直接受压来代替弯曲内力,从而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因此壳体结构是一种强度高、刚度大、材料省的即经济又合理的结构形式。
除以上几种空间结构外,尚有组合网架结构、预应力网格结构、管桁结构、张弦梁结构、点连接玻璃幕墙支承结构、索穹顶结构等几种常用空间结构,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实用范围。比如点连接式玻璃幕墙支承结构能利用玻璃的透明特性追求建筑物内外空间的沟通和融合,人们可以透过玻璃清楚地看到支承玻璃面板的整个结构系统,使这种结构系统不仅起到支承作用,而且具有很强的结构表现功能;索穹顶结构则完全体现了fuller关于“压杆的孤岛存在于拉杆的海洋中”的思想,是由连续的拉索和不连续的压杆组成的一各受力合理、结构效率极高的结构体系。
[关键词]郑州;星级酒店;空间分布
一、引言
随着城市旅游业的日益发展,星级饭店的空间分布成为城市空间变化的一大特征。20世纪60—70年代,国外游憩地理学家就开始注意到游憩设施的空间布局问题,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已有学者开始注意到旅游供应(包括服务设施)的地理结构问题。但是从相关文献来看,目前从空间的角度研究旅游宾馆酒店的论著大都着眼于国内外旅游较发达的城市,如伦敦、多伦多、北京、上海、南京等,至今没有学者对河南旅游饭店的空间结构特征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业高度重视,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放在更加优先发展的位置,河南省的旅游饭店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
二、郑州市星级酒店发展背景
郑州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业发展条件:①区位条件优越。郑州是河南省省会,京广、陇海铁路在此交会,京广、徐兰两大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在此交会,京珠、连霍两大高速公路也在此交会,是中国交通的重要枢纽之一,是中西部地区通向海外的一个主要通道和出口,也是东部和中部地区连接欧亚大陆桥的一个主要连接点。②旅游资源丰富。郑州是我国第一座有城垣和规划的城市,早在3600多年前,商汤就在这里建都,成为我国现已考证的最早的都城,,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旅游区点100多处。郑州是中国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对外开放城市和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已跻身中国综合实力50强和投资硬环境40优行列。③城市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郑州素有“绿城”的美誉,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1%,人均公共绿地8.7平方米,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近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郑州市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产业,见表1,州市旅游业发展条件优越且发展势头良好,在此背景下分析研究郑州市星级酒店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三、郑州市星级酒店的空间特征
截至2009年底,郑州市域范围内共有旅游星级酒店125座,其中五星级5座、四星级21座、三星级64座、二星级35座、没有一星级饭店。从酒店星级为标准进行划分,郑州市区内旅游星级酒店具有明显的梭形结构,两头小,中间大;从空间形态来看,郑州市的星级酒店主要呈现出如下的特征:
1.市区集中指数较高,分布异常不均衡
这里笔者采用集中指数对郑州市星级酒店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度量。集中指数是衡量一种经济活动空间集中程度的指标,用以对比两种地理要素的分布,其意义在于:数值越高表明该项要素的地理空间分布越集中,数值越低说明该项要素的地理空间分布越分散。对于任何一种经济活动而言,集中指数都介于50一100之间,当地理要素或一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达到均匀极限时,其集中指数为50,反之为100。此处计算公式可描述为:C=(1一h/H)×100%……………(h=hl+h2+……+hn)
式中c为集中指数,H为郑州星级酒店数目总数,hi为各区县地区的星级酒店数,n按下述原则确定:将星级酒店数量在各个区县地域上的分布,按多寡顺序排列,设为h1、h2……hn,星级酒店在郑州市的总数量为H,当hl+h2+……+hn=l/2H时,n即为所求。此时1/2H的意义为:占郑州地区半数星级酒店时的总区县数目。H值较大时,C值较小,表示星级酒店的地域集中程度较低,区域分布较为均衡;H值较小时,C值较大,表示星级酒店集中程度较高,地区差异比较明显。一般来说,集中指数50以下为布局相当分散,50~60为相对分散,61~69为相对集中,70~80为相当集中,80以上为高度集中。
将表带入公式C=(1一h/H)×100%……………(h=hl+h2+……+hn)得到,2009年郑州市星级酒店的集中指数C=98.4%,布局非常集中,各区县星级酒店的分布差异较为明显。(图)金水区成为星级酒店的集聚城区,占全市星级酒店总数的49%。
2.与各区的商业级别高度关联
饭店作为商业用地的一部分,发展好坏直接与商业的繁荣程度息息相关。郑州市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区坐落在金水区内,这里集中了三分之二的大型百货商场和大量的娱乐设施、金融机构等,酒店星级普遍较高;二七区是郑州市的老商业区,是次中心之一,但商业集聚程度远低于金水区,酒店星级以中低级为主;中原区是郑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集中了大量的政府机关和少数商业设施,区内有1座五星级酒店,1座四星级酒店。可见,城市内部商业中心区的等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酒店的等级结构。
3.与地价级别成正相关,向地价级别较高区域集中
对城市游憩设施而言,墨菲等研究证明了饭店、旅馆和娱乐业等具备在地价峰值区(thePeakLandValueIntersection,简称PLVI)布局的经济能力。这个结论对星级酒店整体是实用的。但具体而言,酒店等级、接待服务能力和效益水平不同,对地价高低的敏感程度不一。一般情况下,服务等级高的酒店更愿意布局在地价高的地段。
郑州市星级酒店随着星级的提高,分布在高地价区的酒店数目逐渐增多。在郑州市的一级地价区,集中了五星级酒店的80%,四星级酒店的38%,三星级酒店的59%,二星级酒店的37%,酒店总数的50%。这反映出高地价区对星级酒店的集聚效应。
4.向城市主要干道集中,随环线圈层向外递减
交通便利程度是决定星级饭店选址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失去交通线路的依托,饭店便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郑州市125座星级酒店分布在66条街道,金水路、花园路、中原路、红专路、经三路、丰产路等均为郑州市区主干道,道路两侧的星级饭店相对集中,占郑州市区星级酒店总数的42%,而次干道则成了低星级饭店分布的主要地带。
2009年底,郑州市区内环线以内拥有星级饭店60座,占郑州市星级饭店总数的48%;二环线以内拥有饭店26座,占总数的21%,三环线则只有11座,占总数的9%,四环线仅有4座,其余零星的分布在四环线以外。
5.景区对星级酒店的辐射效应和集聚效应明显
当暂住地附近的旅游点到住地距离可以保证旅游者能在一天内完成到该点的旅游时,旅游者也会采用节点状旅游路线,若一天内完不成游览时,旅游者倾向于住在风景区内。受大尺度的旅游空间行为的影响,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后,往往选择该旅游区的中心城市或较高级别的风景区或附近暂住。登封是郑州市旅游资源的主要集聚地,有全国首批5A级风景区嵩山少林景区,中岳庙、嵩阳书院、法王寺等云集在此,当地的佛禅文化、武术民俗、素斋饮食等有机融合,已逐步形成了一个大型的城市游憩商业区。旅游设施在空间上的集聚同时间一样可以提升城市的旅游效应。这种集聚不仅表现为旅游者人数的绝对增加,而且通常表现为旅游吸引物的分布、星级宾馆和餐饮业的分布、旅游者行为模式的分布。为了最大化的吸引游客投宿,满足各种消费需求,四星、三星、两星级酒店在登封均有分布,并呈现出贴近旅游吸引物的趋势。
四、结论
郑州市星级酒店的空间分布很不均衡,集中指数高达98.4%。城市内部商业中心区的等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酒店的等级结构,商业中心区越繁华,星级酒店的数量越多、级别越高。星级较高的酒店具备在地价峰值区布局的经济能力,向地价级别较高区域集中。并且呈现出向城市主干道集中,随环线圈层向外递减的现状。在城市旅游资源富集的区域,景区对星级酒店产生的影响,使星级酒店向景区集聚,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县级市登封就是典型。而金水区是郑州市商业最发达、一级地价最多的区域,完全符合上述特征,已成为郑州市星级酒店的集聚区。
随着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服务设施区位研究意义也愈来愈显得重要。根据郑州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实施旅游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到2011年,郑州市年接待海内外游客将突破5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450亿元。这个目标考量了郑州市的接待能力。就郑州市星级宾馆的现状,是远远不能达到的。因此,要把郑州打造成为中部地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集散地,在投资建设星级酒店时,不但要结合郑州市的总体规划,还要充分考虑分布特征,仔细衡量利弊,否则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张捷周寅康等:旅游地理结构与旅游地持续发展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地学专辑),1996(5):45-49
[2]钟玉锋张明举孙钰霞:宜宾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对策探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8—62
[3]宁越敏:上海市区商业中心区位的探讨[J]地理学报,1984(2):163—172
[4]R.E.Murphy.Thecentralbusinessdistrict:astudyinurbangeography[M].ongman,1972
[5]胡志毅,张兆干.城市饭店的空间布局分析----以南京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2(1):107
[6]保继刚: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在宾馆选址中的意义初探[J]人文地理,1991(9):37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造价控制;变量问题;控制措施
从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造价控制方面来分析,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对整个建筑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结构设计的影响已超出总工程造价的50%以上;而从建筑结构设计周期来分析,其阶段的设计周期仅占总工程建设周期的20%,可见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阶段对总工程造价的影响有多大。就现阶段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工程造价来看,值得建筑企业相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保证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造价合理。
1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造价
1.1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造价基本概念。一个完整的建筑工程项目,前期工程规划以及结构设计环节非常重要,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围绕核心,从建筑结构设计中能够充分显示出施工技术与工程造价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并予以有效的施工方案实现施工顺利、成本合理的目的,这样对工程造价来说也能够提高控制能力。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以满足建筑方案要求,确保建筑项目整体设计合理,以达到建筑工程竣工后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目标,促进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建筑项目工程造价是指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决策、设计等各环节投入成本的总额度。1.2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之间存在的影响关系。工程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建筑工程中技术与经济两个元素从对立的走向转变成统一走向的过程,目的是以提高建筑工程技术能力的同时,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投入,在以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各个成本投入环节非常多,在经过合理规划后,并取得决策确认,就可以作为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因此,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非常重要。经过多年对工程造价的了解与分析,工程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之间的影响关系非常明显,以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影响率。可见建筑结构设计对工程造价好坏的影响非常大。
2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难以控制的变量问题
2.1工程造价机构配置不合理所引起的变量问题。就当前建筑项目设计中,结构设计环节至关重要,相应的工程造价结构配置也需要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而现阶段,在建筑工程结构造价控制机构配置不合理已成为影响总工程造价的直接因素之一。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造价管理部门与其他管理部门处于平等关系,甚至还有很多建筑工程中对工程造价部门的存在不够重视,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与执行部门,因此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由于权限与独立性问题、部门地位问题、结构配置不合理问题导致造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居多,就拿独立性问题来说,直接影响数据的准确性,极容易发生后续工程造价的问题与误差,导致资金投入过大,浪费情况居多,不合理利用成本现象普遍,最后导致工程资金投入加大的问题。2.2控制造价环节缺乏执行力所引起的变量问题。执行力是一个任务是否能够有效完成的关键,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其相关部门的执行力也一样重要,而现阶段在很多建筑工程项目中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执行力严重缺乏,部分建筑企业对造价控制的重要性不够了解,也没有意识到造价控制的执行力会直接影响到总工程造价的结果。因此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措施上仍是以传统的方法为主,不具备科学性,造价控制管理人员对工作的态度也不够认真,造价控制数据的准确性也有待审核与验证,进而造成资金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发生。2.3缺乏准确的目标所引起的变量问题。在建筑项目结构设计环节中工程造价过程缺少一个明确的控制目标已成为影响工程造价控制重要因素,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意味着工程造价控制处于盲目的状态中,这是一种级不负责任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具体表现是施工企业在确定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目标时,不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制定目标,不能形成一个有机地整体,对工程造价目标的一致性十分不利,降低后期施工工作的完成效率。
3实现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具体措施
3.1制定一个明确的工程造价控制目标。通常情况下,建筑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一般是采用制定方案的初步估算来制定所谓工程造价控制阶段的初步目标,对于包含具体技术设计的建筑工程将使用初步设计概算作为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目标,对于没有具体技术应用的建筑则可以不经过修改直接将初步设计概算作为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3.2完善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制度。完善的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制度是有效实现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要建立完善的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制度需要保障已经制定的工程造价控制制度要完的工程造价控制的绩效评价体系,提升整的执行下去,其次要建立一套合理性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做到奖惩分明,最后是要明确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各阶段的目标和具体责任人,明确的目标和职责是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控制的最有力的保障。3.3合理选择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是保障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控制的关键因素,当前应用最广泛也是最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是采用价值工程的数据信息来对工程价值的工作内容进行科学分析,并使用限额设计的方式实现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规范化。尽管限额设计的方法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该方法在设计阶段的方案的制定和施工管理以及设计概要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一些不合理或者运算错误的地方,要及时的发现并解决,以保证工程造价控制方法的合理性。3.4实现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的数字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十分适用于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科技的进步带动了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数字化的发展,当今社会先进的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是为工程造价的控制带来了无限的上升空间,要合理使用现在互联网中庞大的信息资源,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的数字化发展是未来工程造价控制发展的必然趋势。设计研究专门的工程造价控制的计算机软件仍是提升工程造价控制方式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方法。数字化条件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必然会提高工程施工中的管理质量和控制效率。
尽管各大施工企业都具备比较完善的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会发生一定的问题,要加强行业交流和技术水平的探讨,取长补短,全面提高工程造价控制措施的科学性,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聂鸿魁 单位:秦皇岛维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其实从建筑科学的角度来讲,每一所建筑物都会出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裂缝问题,因为现在的大多数建筑物都属于混凝土、现浇混凝土、现浇浇钢混凝土等结构。基于原装材料本身固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和天气情况下会发生一些物理和化学的变化。所以,也会导致建筑结构会出现裂缝问题,这些问题体现在现浇钢筋混凝建筑物上是非常明显的。
(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温度裂缝和结构裂缝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温度裂缝和结构裂缝是两种常见的裂缝形态。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是指钻孔、模板制立安装、配胶、灌胶、插筋钢筋制作绑扎、浇灌混凝土。从这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混凝土对于楼板的重要性,但是正是由于混凝土的存在,这种建筑结构也比较容易出现裂缝问题。在建筑结构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现浇钢筋混凝土都是在户外施工,所以它受到温差的影响比较大,于是就会出现温差裂缝,温差裂缝不仅出现在施工当中,当建筑物构建好以后也会显现出来。太阳直射东西方向,所以在建筑物的东西方向和楼层顶部由于早晚温差的关系,出现了混凝土人力不可抗拒的热胀冷缩物理变化,裂缝就自然而然的存在了。建筑结构选择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承载能力好,可以节约一些建筑资金,对于消费者来说也降低了购买建筑物的成本,但是由于现浇混凝土在预制的时候绝大多数为孔板,在它改为现浇板后,墙体刚性硬度则相对增大,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楼板刚性硬度相对减弱,这样就很容易在一些地方出现截面处突变,产生了结构裂缝。
(2)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其它裂缝形态
现浇钢筋混凝土除了有温度裂缝和结构裂缝两种最常见的裂缝形态外,还有其他的裂缝形态,这些裂缝形态也颇让人感到头疼。构造裂缝是由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以下简称PVC)管在混凝土厚度不一的情况下产生的。简而言之就是混凝土在形成构造作用力大小不一的情况下发生了变化导致墙体会出现构造裂缝。与构造裂缝相对应的就是收缩裂缝。风化、热胀、冷缩、压实、失水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裂缝叫非构造裂缝,即为收缩裂缝,现浇钢筋混凝土在塑性、硬化、碳水和失水收缩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形成收缩裂缝。人们通常情况下不太理解构造裂缝和非构造裂缝的收缩裂缝,但是消费者在验收建筑物的时候会注意到一些特别形状的物理裂缝。在楼板的缝隙中间和东西方向的墙角会出现类似于四十五度角的倾斜裂缝。在楼道的中间和PVC的填埋处会出现纵横交错的裂缝。不仅这样,在建筑物中还会发现一些不规则的裂缝,这种裂缝类似于蜘蛛网的形状。
2控制裂缝的分措施
现浇钢筋混凝土之所以会出现以上的裂缝,是由于多种原因所造成的,这其中不仅有无法避免的自然物理现象,也有原材料的问题,当然和施工设计也有着重大的关联,我们要控制裂缝,就要从这些方面去入手分析,寻找解决措施,给予消费者一个良好的建筑物。
(1)控制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温度裂缝和结构裂缝
正如前文所说,现浇钢筋混凝土之所以会出现温度裂缝和结构裂缝和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有着密切的关联。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控制温度裂缝和结构裂缝,热胀冷缩和物质的比热容以及质量和体积还有温度存在关系。解决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比热容问题是非常简单的,只需要运用好的原材料加上合理的材料配制,调制出比热容比较小的混凝土。根据科学研究的钢筋混凝土比热容配方,接着再根据当地的温度差制造小比热容的钢筋混凝土,就可以缩小温度裂缝差。在进行建筑构造时,要充分认识到墙体和楼板之间的关联性,尽量减少结构裂缝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进行建筑时应该选用好的原材料,用电子计算机科学的计算墙体和楼板之间承受力的差值,在施工时,先在施工附近种植绿色植物,减少温差的影响,把裂缝的缝隙控制在一定的标准范围内。所以,通过以上的办法就可以解决大的温度裂缝的结构裂缝问题。
(2)控制现浇钢筋混凝土的其它裂缝问题
对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所出现的其它裂缝问题,例如构造裂缝、收缩裂缝、倾斜裂缝、纵横裂缝和不规则裂缝。只有解决和减少这些裂缝,人们才能感觉到建筑物的安全。要解决构造裂缝和收缩裂缝首先要预留一定的后浇带,设置隔热保温措施。“后浇带”是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形成物理裂缝时,进行第二次浇灌,达到补充的作用,但是有了隔热保温措施,他们在温差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下不会产生大面积的收缩裂缝。建筑师和建筑工人在建造建筑物时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施工工艺还要有一个控制措施。在PVC的安装和短钢筋网的铺设过程中要小心翼翼,寻找楼道和墙体以及楼板的最合适处,加强施工技巧的使用,使他们的受力方向保持一个协调性和安全性,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解决屋面出现的纵横裂缝、倾斜裂缝和不规则裂缝问题。
3总结
1.1构建质量控制首先应严格确保构件强度,确保构件的砂浆饱和度符合工程所需要求,同时对混凝土构建内部质量严格把控。其次,保证梁柱节点的承载力度均匀,最大程度上的避免节点区域界面减小现象的产生。第三,保证钢筋间距适中,以免由于钢筋间距过小或过大产生的构建承受能力降低的情况。最后,规范构件轴线布置,进行监督及验收。
1.2混凝土工程控制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首先从原材料上把关,从根源上杜绝因原材料质量问题造成的后续一系列建筑结构施工工作不达标。确保所有原材料在进入施工场地前的验收工作,在混凝土的配置过程中,保证正确的配置比列,使混凝土整体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浇筑的连续性,浇筑完成之后做好养护工作,并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严格控制振捣深度及间距,确保振捣的密实性。
1.3模板工程控制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模板进行严格的清理检查工作,避免因小失大,确保模板解封密实,杜绝漏浆现象的发生,尤其要注意的是模板上预留孔及预埋件的清理及不可遗漏。在模板支设过程中,落实支撑工作,对配板进行规范设计,保证各个水管电管按规定布位,安装过程中也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模板变形。
2结构施工质量水平对建筑安全性能的影响
作为建筑工程基础的建筑材料,漆质量的好坏对建筑的整体质量至关重要,这里所说的建筑材料质量不仅仅是指材料完整性及抗压性,更重要的是这些建筑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尺寸大小是否合乎具体的建筑要求。特别是对现代建筑来说,一旦建筑材料尺寸不合乎要求,比如模具尺寸问题及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着后续各项目部分的顺利开展,极容易是整个建筑结构工程出现质量问题。钢筋的使用渗透在现代各项建筑工程之中,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与钢筋的使用有着莫大关系,由于钢筋使用偷工减料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已有先例:汶川地震中人们发现很多倒塌建筑的钢筋只有筷子般粗细,根本达不到建筑所须的安全要求。其次是钢筋构件的受力问题,主筋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证受力平衡,也是整个结构支撑面传导的基础。对钢筋在承载力方面发挥的作用绝对不能忽视,严把钢筋质量使用标准关,保证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建筑结构的外在环境及内在质量对结构的安全性及耐久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比如高寒地区,混凝土的冷凝时间会随之延长,强度当然也随之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除了混凝土工程,潮湿地区的钢筋构件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锈蚀影响,最终对建筑结构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
3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3.1规范图纸设计作为建筑结构施工的依据,施工图纸在设计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设计要求进行合理设计。首先应建立在对建筑结构工程的深入研究与分析之上,其次注意设计方案初步设计后的严格专业审核,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建筑结构工程实际需要。第三,严格筛选图纸设计人员,保证设计队伍的高水平素质及强烈责任意识,做好建筑结构施工中的人员保障工作。
3.2使用先进施工技术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作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施工队伍的建设方面,聘请专业技术素质较高的施工人才对其他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摒弃陈旧的不符合现在科学的施工方法,确保各项施工细节准确到位,保证施工技术含量。
3.3施工现场控制施工现场及施工过程中应配备专业技术监督人员,确保各项施工工艺的准确性。现场的控制还应包括现在施工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及控制工作,保证施工材料达到施工规定要求,做好施工项目的临时抽检工作,最大程度上确保施工现场施工质量。
3.4施工验收工作建筑结构施工完毕后,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验收工作,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工程,无条件责令立即整改,并对返工后的工程进行二次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同时应做好建筑工程的追踪审查工作,避免已检测合格的建筑工程在实际使用中暴露出前期验收没有检测出的问题。
4结语
本文就框架结构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控及处理办法。
【关键词】:混凝土;框架;问题;控制
[ Abstract ]: The construc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in current construction occupies a large proportion, it has fast construction, good quality, seismic performance advantages, but due to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negligence of quality problem also it is often seen.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ome common construction quality defects, such as reinforced concrete honeycomb, surface voids, displacement; void, exposed reinforcement;The frame structure quality problems causes and hazards were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 Key words ]: concrete; frame; problem;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节点处梁端部钢筋过密
因结构计算的要求,框架结构节点处梁端部的钢筋过密,绑扎钢筋和振捣混凝土困难,容易出现以下质量问题:
1.1 钢筋间距太小,不符合构造要求,甚至多根钢筋并排放置,影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和握裹力,不能充分发挥钢筋的抗拉强度;
1.2 节点核芯处钢筋纵横交错,混凝土振捣困难,易在核芯区形成蜂窝和孔洞
1.3 梁上部负弯矩钢筋较密,易在梁上部形成通常裂缝。
可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1.4 对梁断面进行合理设计,保证梁的上部纵向钢筋的净距不小于30 mm和1.5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下部纵向钢筋最小净距不小于 25mm和 d。当钢筋为两排设计时,上下两排钢筋应避免交错;
1.5 根据规范规定框架结构的剪力主要依靠箍筋和混凝土承担,一般不设负弯起钢筋,这样也可减少节点和梁瑞部位的钢筋数量;
1.6 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受力钢筋尽量均匀布置,保证钢筋间距满足构造要求,尤其是在多肢箍的梁中,一定要先确定主筋的位置,再根据主筋的正确位置来确定箍筋的几何尺寸。
2、钢筋位移
钢筋位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大或过小;墙板双排钢筋有效间距缩小,甚至变成一排钢筋;墙、柱竖向钢筋整体偏移,造成上层结构模板、钢筋施工困难、楼板上层负加筋水平间距偏差过大等问题。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在施工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1)钢筋保护层的垫块(或马镫铁)厚度尺寸要符合图纸设计要求,施工中可在市场购买成品或现场预制,垫块(或马镫铁)应按规范要求的间距均匀地安放在受力主筋上,并加以可靠的固定。
(2)为保证墙板双排钢筋的有效截面,一般设计中都设有梅花形布置拉筋,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绑扎牢固。
(3)在剪力墙模板支护时,应设置贯穿墙板的水平短撑筋,墙板上、下口各设一道,中间部分根据墙板高度、宽度增设,撑筋间距不大于1m为宜,撑筋长度等于墙板厚度,与墙板双排主筋点焊固定,以固定墙板筋的间距、位置并可兼作混凝土墙支模板时控制截面尺寸之用。
【题目】某信托企业风险控制研究
【第一章】信托理财公司风险防范探析绪论
【第二章】信托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3.1】信托公司内控体系现状
【3.2-3.3】信托公司风险管理与净资本管理现状
【第四章】信托公司风险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
【摘要】混凝土是非均匀材质所合成的一种建筑材料,其所表现出的物理力学特性往往是与其材料自身构成有直接关系。而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进行计算混凝土温度以及其收缩的应力时,常常选择的是当量温差、弹性模量、极限伸值以及松弛系数等指标加以参考。
【关键词】凝土结构;温度收缩;裂缝控制;理论
混凝土的收缩过程主要包括温度的收缩过程、碳化的收缩过程以及干燥的收缩过程。其中,温度收缩过程主要是指混凝土温度变化所产生的收缩,其值为 T。碳化收缩的过程主要是混凝土的水泥石中氢氧化钙(Ca(OH)2)与空气当中二氧化碳(CO2)所反应后生成的碳酸钙,并且其也同时反应生成了一定的水,这时又有水分不断地发生蒸发致使混凝土出现了收缩现象。所谓干燥收缩就是指混凝土水泥发生的水化过程(通常混凝土中的水大约在其20%左右),在这一过程中将会产生变形,这种变形与温湿度的变化或者外荷载上的因素是没有关系的,通常将此称作为“自生变形”。一般情况自生变形的值范围为 2.5-3.5 x 10-5。其中 80%左右的水分在不断地蒸发后引起混凝土体积发生收缩,一般情况下值的范围大约在 3.24x 10-4。碳化收缩与自生变形”上的收缩在值上有着一定的区别,为了计算过程中的简化,并能保证计算上的相当准确,我们的做法是仅取温降收缩以及混凝土结构中的水分蒸发所造成的结构收缩这两项。目前,我们通过文献以及实践研究已经知道,对于混凝土结构收缩产生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其与外在的诸多条件都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的资料中的是在标准的状态下所获得最终的收缩值,表达式中的 表示的是经验的系数,一般是取 0.1; 所代表的是浇筑混凝土之后,到计算时所用的天数;考虑各种非标准状态下修正的系数。 在混凝土的结构中其水分的蒸发会引起一定性的收缩,这种收缩现象的过程多是由外至内逐渐形成。往往因温度变化的不均匀原因也造成了收缩的变形不均匀出现。同时,在混凝土结构中也将发生应力的变化,最终就导致了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出现。基于上述问题,我们在温度应力的计算过程中必须要考虑收缩等相关因素。并且,为了我们能方便加以进行计算工作,可把收缩的变形值进行转换,一般是换算成“收缩当量温差”,也就是收缩引起的变形等同于同样的变形温度差代表的是任意龄期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差(℃); 所代表的是混凝土线性的膨胀系数研究中,我们发现混凝土在浇筑初期,其结构处于升温的阶段中,形态是可塑的,气逆弹性的模量也非常小。同时,变形所引起的混凝土结构温度的应力非常小,基本上是完全可以忽略。但,经过数次的浇筑,其混凝土上的弹性模量是随着浇筑时间的流逝而快速地变大。此时,往往由于混凝土的变形变化所引起了温度应力的随其弹性模量变大而显著上升现象。鉴于此问题,我们必须要考虑其弹性模量变化规律,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准确地加以计算。目前,借鉴与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在混凝土的结构弹性模量的计算
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极限的拉抻值往往决定了混凝土的抗裂能力高低。从我国目前的相关研究资料内容来看,其混凝土的极限拉抻值表现出的是离散性上很大,其往往会受诸多的因素所影响。因此,在考虑改善建筑物中的混凝土非均质性,以及我们要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伸值而言,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工程来讲都必须进行综合性的因素考虑。数据显示,在混凝土极限拉伸值上与配筋有着较大的关系,这一问题也在大量的工程实践过程中得到了证明。也就是说合理配筋能够可以极大地提高混凝土抗裂性性质。目前,国内外在配筋后的混凝土极限拉伸值。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荷载的作用下不仅会发生弹性的变形,而且还会随着时间流逝出现徐变,也就是所谓的非弹性变形。我们知道发生徐变是有利于增强混凝土在极限变形上的能力的。原因就在于计算混凝土的过程时,也就是计算混凝土的抗裂性,我们必须要将松弛这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考虑到我计算的过程进去。实践证明,在加荷的过程中,混凝土的龄期将会影响混凝土的松弛程度,一般而言是龄期越早、徐变所引起混凝土的松弛程度也将越大。除此之外,我们还烦心在同样的应力作用时间上,其长短都会导致其发生不同的变化,有时时间上越长松弛的也就越大。对于温度应力的计算上时,一般所使用的混凝土松弛系数用 s(t)加以表示:即由徐变导致的温度应力松弛程度。 计算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其出现表面裂缝的产生,通过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差加以实现有效的控制。通常,我要计算的内容主要由绝热温度、内部实际温度和表面温度等。所以,我们可以说实际的建筑项目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是一种以不稳定的状态存在,其先是从低到高,之后再由高到低的不断地变化着。而当外界的各种影响温度的因素消失之后,混凝土结构内温度将基本恒定。混凝土结构的周边媒介种类是相对比较复杂的,这就给我们进行精确地计算带来一定的麻烦,我们在不同的龄期对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实际温度计算也将因此而变得繁琐。这里的 代表的是龄期在 t 时混凝土的内部实际温度(℃) 通常,我们在计算地基板以及长墙的约束应力时往往是假定地基的刚,如果假定的地基属于无限刚性,那么结构尺寸上将不影响混凝土的温度收缩所表现出的最大控制应力。推导长条形混凝土的结构物在地基上的计算公式,适用于矮墙、薄板,
一般说来是混凝土的墙高与板厚、长度之间的比为小于等于 0.2 的情况时,往往认为其是均匀受力的,也就是说该工程的实际浇筑过程中可以将其误差加以忽略。如果 H/L>0.2,则不能使用该假设条件,也就是受力上不能均匀,其产生的误差也较大。而高墙所承受的最大约束应力是在约束的边上,当离开的约束边的方向是向上的,那么其应力将会迅速地降低。实践证明,约束的作用仅仅会影响到约束边的附近小范围的区域。在半无限长的墙体边缘上,其干扰区间的基本范围在 0.38 至 0.46L。当然,为了我们能方便的加以计算,会把 0.4L 作为混凝土结构的水平拉应力在低至零时的影响范围。把问题尽量简化,将高度不均匀且承受应力不均匀的墙体,按等效作用理论,统一承受均匀应力的墙体所代替,替代者是受均匀应力值。计算时取不均匀受力值中最大值作为标准值。这样,均匀应力的墙体高度必将是低于真实的墙体。相反,如果我们的假定不是真实的,那么地基所采用的就是非刚性的假定。从墙式的结构上、现浇的底板裂缝的调查分析结果上来看,裂缝的分布存在着规律和结构尺寸相关联性。相关混凝土的力学理论中给我所提供了假定,地基的接触面同混凝土的结构在剪应力和水平变位的成线性比例,通常是用以下的数学公式加以表达: 主要的内容是阐述混凝土结构问题收缩裂缝的控制理论,具体上从4 个方面加以阐述:首先是对混凝土在物理上所具有的力学特征加以了剖析,该部分涉及到了收缩的温度差、模量问题、伸缩值问题以及拉伸值问题等;其次介绍了裂缝温度、收缩应力、宽度等计算的公式;考虑水平应力边界条件的温度应力计算公式以及裂缝间距,推广已有的混凝土裂缝控制理论。同时,本章也运用了控制理论对(B)地铁名典 C1 栋住宅(C)地铁名典 D2 栋住宅的工程进行了实例分析。
论文关键词: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商业活动载体商业活动主体
论文摘要: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是商业地理学的核心。文章从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两方面深入分析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历程,回顾国内城市商业结构研究的进程,并进一步指出研究的薄弱之处与发展方向。
1引言
城市商业随城市的建立而出现,是城市的主要职能。城市商业空间结构是由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载体即商业中心,是商业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主体即消费者和商业企业经营者,是城市商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但由于一般均假设商业企业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故只重视消费者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城市商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其研究历史已有几百年,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也比较成熟。其研究领域广泛,主要集中于城市地域范围内各商业活动载体——商业中心的空间形态、等级体系、布局规律,以及商业活动主体——消费者空间行为、消费者空间分布状况。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内部与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文章特指城市内部商业空间结构。
2国外研究理论和方法概述
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各国商贸往来加强,各国各地物产资源、集散中心、交易市场的简单描述日益增多,给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计量地理、行为地理、时间地理、运筹学等一系列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引入,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真正科学化,研究水平不断提升,逐渐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作者将从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两个方面综述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2.1城市商业载体的空间结构研究
商业中心作为商业活动的载体,是人们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早期的研究注重从商品供给的角度考察商业中心在城市中的位置、商业中心的等级体系和不同商业职能的空间布局规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种研究成果。
2.1,1地租理论。杜能提出位置级差地租理论最早解释了商业中心布局于城市中心的原因。1961年,格苇斯(Getis)揭示了总零售量随离开地价最高的城市中心地带的距离增加而减少的规律,证实了土地地租变动及其与商业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的规律。20世纪60年代,加纳研究了商业中心的内部结构,在投标地租曲线上建立了不同商业中心的简明空间。1970年,司格特(P.Scott)用图表表示出租金梯度与商店类型的关系,认为通过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城市内部经济活动的生态位,可以确定商业中心的区位。
2,1,2基于中心地理论的研究。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Chifstaller,1933)提出的中心地理论是现代商业空间理论的基础,为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德国经济学家廖士(Losch,1940)在其《区位经济学》中提出“经济地景模型”,创立了服从最大限度利润、以市场为中心的区位论和作为市场体系的经济景观,对城市市场经济区进行系统的研究,深化了中心地理论,构造了边界的无差别线模型。后来,墨苏(R.E.Murphy)和万斯(J.E.Vance)以建筑物高度及其商业职能为依据,界定了中央商业区的地域范围。
2,1.3空间分析学派。二战后,地理学界掀起了“数量革命”,复杂的计量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成为可能,空间分析学派随之产生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贝利和加里森首次引入统计学中的回归方法,得出P=ABn。为中心地职能的设施数,P为中心地的人口数。参数A和B用回归的方法取得,当=I时的P值是门槛人口数。1965年,美国学者贝里(Berry)对芝加哥大都市区商业形态区位分布进行实证研究,提出“都市区商业问结构模型”。1981年,英国学者波特(Potter)引入多变量功能方程(multivariatefunctionalordination),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图表,分析商业区功能性质、区位、易达性、形态、发展规模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密切关系一。
空间分析学派通过大量假设来简化问题,研究方法上由定性描述转为定量数据处理,借鉴统计学、数学分析及数量地理方法解释问题,促进了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方法科学化。但过分追求技术、逻辑理论系统完美和空间分析的抽象化,使他们的研究脱离了实际的城市商业空间结构。
2.2城市商业主体空间分析
2.2.1消费者行为空间分析。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学者们逐渐认识到空间学派将人地关系物化、忽视人的作用不切合实际,发现消费者行为对商业空间结构有重要影响。相关研究也开始注重从消费者行为方式和社会经济属性的角度来理解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强调消费者行为差异对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
贝里和盖瑞逊(1958年)第一次将消费者行为纳入理论架构,首次对消费者前往最近的商业中心购物的假设提出挑战。美国的学者赖斯顿(Rushton)最先从消费者行为观点去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结构问题,提出行为一空间模型,认为任何一级的中心地的消费者行为均有多样性。1970年,道斯(Dows)提出商业设施认知结构的程序,从商业设施潜在顾客的角度出发来判断大量的有关属性、看法、倾向性、评估变量等因素的重要性;1972年,大卫(Davis)提出了“购物中心层次性系统发展模型”,将消费者行为及其社会经济属性纳入购物中心的层次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中;1982年,英国学者波特(Potter)完全从消费者的知觉和行为的角度来探讨零售区位的分布问题,提出信息场与利用场的区别。
2.2.2消费者空间结构研究——商圈分析。商圈是指特定商业中心吸引顾客的地理区域,也称商势圈,侧重从商业需求的角度考察消费者空间分布状况。1929年,美国学者威廉·莱利(WilliamJ.Reilly)首先创立了商圈测定法则——莱利法则,即:两个商业供给地,对于中间一个消费地消费者的吸引力与两个供给地人口成正比,与两个供给地距离平方成反比。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探讨消费者空间分布法则的研究,派生出康帕斯法则、阿普波姆法则、加萨法则。
随着汽车普及,实际距离已不再有很强影响力,莱利法则及其派生法则在商业网点布置中常与现实不符。美国学者哈夫考虑了更多因素,构建如下的数学模型
式中:P,为居住在i地区的消费者选择商店聚集区购物的概率,S,为商店聚集区面积,,为从i地区到商店集聚区所需时间,为消费者从居住区到商店聚集区路程中购物障碍要素指标。
哈佛商学院(20世纪80年代)在实践中创立了饱和理论,通过计算零售商业市场饱和系数测定特定商圈内某类商品销售的饱和程度。一般来说,位于饱和程度低地区的商店,其成功的概率必然高于高度饱和地区。零售商业市场饱和系数(IRS)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IRS为某地区某类商品零售饱和系数,C为某地区购买某类商品的潜在顾客人数,RE为某地区每一顾客用于购买某类商品的费用支出,RF为某地区经营同类商品商店的营业面积总数。
上述各种模型对于有效选择商店地址,研究商店顾客来源与分布特征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应用简单明了、省时省力。但是,影响消费者空间分布的因素众多,除模型中已经考虑的人口、距离等因素外,还受商店本身的竞争实力、所处商业中心的繁华程度、交通流量、竞争商店的位置、所在地城市规划等因素影响。新设商店要做出正确决策,在进行定量分析的同时,还必须与商圈实地调查结合起来,进行定性分析。
3国内研究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逐渐兴起,主流是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杨吾扬教授把中心地理论引入商业空间结构研究中。以北京市为例,把城市商业网点分成3级序列:市级、区级、街区级,用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分析了北京商业服务业空间结构现状,用范力农定理求“铜心”,成功地对中心地理论进行了试验性研究。高松凡论述了北京城市场的历史发展变迁,从历史地理学视角,运用中心地理论分析了自元大都以来历代北京城市场空间结构特点、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
宁越敏教授实地调查了上海市城市中心区商业中心,首次建立了界定商业中心的一套指标。他选取了商业中心内商店数、商业中心的职能数等5个指标,对上海市61个商业中心进行了聚类分析,划分为3个级别5种类型,分析了影响上海市商业中心区位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吴郁文、谢彬等在研究广州市城区零售商业企业区位布局时应用了这种方法,增加大型综合商场、大饭店、宾馆职能单位数占商业中心职能单位总数的百分比这一指标,用6个指标对广州市30个商业中心类型及等级体系进行聚类分析。
20世纪90年代初,安成谋以兰州市为例,构建消费者购物模式:位于某一特定地区的一个商业中心,销售范围与消费者总开支成正比,与该商业中心规模成正比,与消费者花在购物途中的时间成反比,与这一中心与其他中心的竞争成反比。他划分兰州市3级商业中心区位格局,引入加权平均模型和希尔伯脱模式,分析兰州各市级商业中心的区位优势度,据此评价商业中心发展潜力。
暖等以商业行业为切入点,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因子生态分析技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昆明市商业地域结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今后调整方向_1。阎小培、许学强等以广州市为例分别对其商业中心的区位格局及发展趋势、中心商业区进行了分析。仵宗卿开始深入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内部,探讨其形成机制和发展演变历程。
4国内研究评析
4.1消费者行为定量研究相对薄弱
整体上,国内学者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长期以来停留在以中心地理论为基础,分析商业网点的规模等级与空间分布。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商品流通自上而下调拨,加上基础数据库缺失,导致关于消费者行为空间分析的大部分研究只是局限于定性描述层面上,定量分析较少,制约了国内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深入。目前,我国商业的宏观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买方市场”的出现使得传统业态的商业企业经营步履维艰,而加入WTO后外国资本大量涌人中国,必将对零售业市场带来极大的冲击,必然要求研究视角与指导思想作相应调整。
4.2新方法新手段的应用较少
从发表的论文看:朱枫,宋小冬,马才学等人分析了商业地理定位的构成要素,论述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商业选址的技术路线。但总体上国内研究与新方法新手段的结合较少,GIS,GPS,RS等技术引入不足,缺乏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科学模拟。
在研究方法上以静态均衡分析为主。国外相关研究为了构筑模型的需要,简化商业布局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学者的研究视角。事实上,商业受众多因素交叉影响。随着商业的进一步复杂化,静态均衡分析将显得越来越不合理。我们必须注重从动态、综合的角度去看问题,更好地把握商业布局众多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了解商业空间结构规律。
4.3新型商业业态的影响提出了新课题
随着个性化、柔性化、多样化消费理念的渗透,厂商在迎合消费者喜好的驱动力之下,生产方式已由批量生产、内部资源整合、单独的市场竞争逐渐转向定制化生产、外部资源整合、供应链协同式竞争。这一系列的转变已促成流通企业质的转变。商业业态大致遵循着百货商店一杂货店一超市一巨型超市一便利店一专卖店一购物中心一仓储式商场一电子商业的轨迹演进,间接影响着我国城市商业的空间结构。
20世纪60年代,ShoppingMall随着轿车的普及率先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70年代,ShoppingMall逐渐被引入亚洲的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发达地区。近年来在上海、北京、深圳迅速崛起,迫切需求专业知识指导国内商业地产投资机构和商铺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选址经营决策,促进商业地产知识的普及。
近年新兴的虚拟商厦与电子商业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通过电子网络方式进行商品交换与行政作业全过程。因为它第一次实现了无店铺经营,造就了三维的空间市场(marketspace),企业可以突破地理位置的局限,摆脱空间距离的束缚,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易,真正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与零库存,因而虚拟商厦与电子商业对城市的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将是深远而复杂的。这被视为商业业态的又一次革命。研究网络虚拟购物对传统的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发展过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将有重大意义。
4.4商业分布离心化研究有待加深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小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有条件逃离城市的拥挤、喧哗与繁杂。近年来,我国部分大城市已出现人口郊区化现象,一些工厂、商业企业也开始向郊区迁移发展,尤其是占地面积较大的批发商业。某些大城市郊区尤其是近郊区商业销售额总量、销售额增长速度均有超过市区同类指标的趋势;商业数量、从业人员、营业额等比重在郊区有增加趋势,在市区有减少趋势;同时市中心的商业区并没有衰落,这种情况有别于郊区化,我们称之为离心化。但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城市商业离心化的程度及趋向、与国外对比、发展中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关键词:城市区城空间结构演化驱动机制
研究背景与概念界定
1.1城市区域形成.—城市区域化城市是区域发展的动力源,毕业论文 即其节点区。随着城市发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功能性作用逐渐凸显,经济力量与行政力最的耦合加快了城市化进程[1],同时,现达的交通网络和通讯手段使城市和区域之间联系更为紧密,使城市区域化成为可能。
城市区域化是区域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目标,是一种广泛而复杂的地域过程。城市区域化的本质是城市一区域联系的加强,使城市一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随着城市生产与消费高度集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范围扩展,程度加深,使区域形态由平面趋向于立体,区域的运行因子更加多维化.运行方式更加复杂化.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应凸现。
1.2城市区城的概念拼析
经济全球化使全球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硕士论文 而地方化又直接导致了区域城市的协作。这种竞争与协作共同塑造了新的城市景观冈.从而促使城市与区域组成一个复杂的城市区域系统。城市区域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国内外对“城市区域”的研究,在空间上包括城镇密集区、城市群(体)、(大)都市区等不同层次。笔者指的城市区域是以城市体系为骨架,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与具有经济关联的和经济辐射的腹地城镇共同构成在产业发展、空间协调等方面具有紧密联系、互相协作的空间网络地域。
这一城市区域概念与国内外研究的都市区概念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从地理范围来看,“城市区域”比单核心的“都市区”要大,与“大都市区”的概念表述较为接近;从功能联系上看,城市区域更强调对区域化、一体化趋势的动态判段。
1.3城市区城空间结构的内涵界定
城市区域中每一事物、客体及其相互间产生的运动现象,都会形成一种空间态势,它们在整体中的结合关系便产生一种多重空间[3]。而对各类空间的考察分析,则强调空间结构中各
功能单元间的关联性,也强调各单元动态序列的空间变化。
笔者认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是在特定的发展环境下,各功能单元(经济活动、城镇等)在城市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是具有一定功能的空间地域系统和空间组织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与要素流动过程中人类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结果。
城市区城空间结构具有整体性、有序性、时滞性、动态性等特征。区域内各个空间单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集合体。区域空间结构是在多种约束下的有序,其结构的形成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且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在相对时间内,它表示一种静态结构,在较长时期内,则表示出一种动态的地域演化过程。
2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系统演化
2.,城市区城空间结构的模式演化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系统分析,职称论文可以发现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一般呈现出由单核极化模式一双核整合模式、多核网络模式的空间组合演化过程。
2.1.1单核极化模式
单核极化模式空间结构是在城市区域范围内以一个中心城市为单一核心、集成城内外各种要素于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并与第二位城市存在较大差异的空间结构类型(图1)。并且,中心城市往往是区域的政治经济中心、管理决策中心、商务中心和研发中心。
在单核发育的初级阶段,主要以空间极化状态主导,促使区城内外各要素向城市区域单核集聚,功能仅辐射区域范围之内;在成长阶段,得到强化的单核继续极化区域内外的要素,但是功能辐射开始超出自身区域而服务于外围区域,辐射效应开始超过极化效应,逐步提升了单核的区域功能。
2.1.2双核整合模式
双核整合空间结构模式是在城市区城内.以近域内已经存在的两个中心城市或者远期有可能发展形成两个都市区为双核、整合互补性资源和共享性资源而形成的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图1)。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对于整体发展水平较快的单核城市区域的空间组合,比较容易发育形成双核整合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
双核整合模式是城市区域地域空间结构系统成长时期的过渡性空间地域组合类型。英语论文 在工业经济时期,由于资源开发利用方向的转变,导致了新工业城市的诞生,这是出现双核、多核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双核整合型空间地域组合类型向高一级空间结构跨越,则有两种可能:一是双核整合型得到了强化;二是双核整合型得到了补充和发展,形成了多核空间结构系统。
2.1.3多核网络模式
多核网络模式空间结构是在城市区域内存在多个(两个以上)中心城市、并有发达经济区以及完善有序的城镇群落系统作为支撑的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图1)。多核网络模式是工业化中后期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形成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空间结构系统成熟阶段的空间地域组合形式。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大城市之间开展更加广泛的技术合作与信息交流, 使区域空间结构系统联系和组合形态发生变化,区域空间单元形成了多中心、多层次的网络化发展模式。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表现在区域经济的增长以及空间结构的变化上,当地域邻近的中心城市辐射空间范围出现相互重盛时,必然会走向多核协调与城镇群落一体化融合的空间发展方向气
2.2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态演变
通过对典型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的考察,可以总结出空间结构大体呈现出由放射长廊形态—多轴线引导形态一同心圆圈层形态*反磁力中心组合形态的演化过程。而在特定的地城
背景下发育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可能是上述形态模式的组合或衍生[5]。
2.2.1放射长廊形态
放射长廊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组合形态,一般是由于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沿某种地理要素扩展.如交通道路、河流以及海岸等,城市区域的城镇呈“串珠”状发展形态(图2)。中心城市向外集中发展,形成放射走廊地带,城市区域内城镇沿长廊间隔分布,长廊之间为楔形开敞空间。这种模式的城市区域,要素流动集中发生在中心城市与各个城镇之间。
放射长廊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得益于现代高速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交通、河流以及海岸成为城市区域的主要通道和发展“骨架”,也是决定城市区域中城镇之间的“距离”,而城市
区域空间的基础设施可以沿放射长廊布局。同时,要素资源在放射长廊进行空间流动—集聚与扩散,医学论文 并将原有的城镇联系起来,从而促进放射长廊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与发展。
2.2.2轴线引导形态
轴线引导型空间结构形态是在城市区域内以主要交通基础设施为轴线呈辐射状扩展,空间城镇群体的构成形态为放射珠串状(图2)。这是空间结构不稳定的空间形态,其进一步向心发展将形成圈层型形态。轴线引导空间结构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城市区域的中心城市已经具有若干条对外交通通道,并且中心城市的向心集聚发展已经形成了高负荷、低效能的负面效应。
轴线引导模式的形成机理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此类模式形成于城市区域一体化发育初期,城市职能是一种均质的“溢出”;②因为轴线方向具有交通的便捷性,使城市发展沿着轴线方向的扩展速度较快;③城市外围不同方向城镇的资源察赋、产业发展特色突出,使得城市职能扩散具有很大的空间方向异质性,导致各扩展轴线的功能趋向于适宜性布局,在整体形态上趋于多向生长。
2.2.3同心圆圈层形态
这种形态的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处于城市区域内城镇群体空间的中心位置,中心城市外围环绕着多个均质圈层, 城市区域空间向各个方向发展。而其他城镇则根据发展阶段的变化在离中心城市不同距离的纵深位置呈同心圆状分布(图2)。在城市区域中,中心城市的圈层化空间拓展与布局是伴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扩大、功能的增强而不断进行着的。在圈层布局的墓础上,出现了许多次级中心城市,依其与中心城市和所在区域的联系密切程度,形成了次一级的交通中心。围绕着这些中心,次一级的工业、服务业等获得了发展,从而完善次一级中心城市的功能。依此类推,在城市区域空间范围内,各城镇依托与中心城市的区位临接程度以及经济联系程度呈现同心圆圈层分布形态。
2.2.4反磁力组合形态
反磁力空间组合模式是在离中心城市一定距离处集中培育一个与中心城市引力相抗衡的城市反磁力中心(图2)。这种空间结构模式是在城市区域的中心城市之外另辟新城,这种不连续的空间作用方式在空间形态的演变中是由从不连续演化通过相互吸引又发展为连续的过程。
产生跳跃式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中心城市由于要素的过度集聚,产生交通拥挤,城市空间因土地稀缺而无法扩展,由此产生了集聚不经济。而为了有效地减弱中心城市的绝对凝聚作用,需要培育B(第二位)城市,从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形态与环境的整体优化[6]。
2.3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功能演进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功能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由于城市区域所处的发育阶段的不同,则呈现出不同的功能,依据空间结构构成要素的多样性及其高度交织程度的不同使其衍生出指示功能、组织功能、优化功能和载体功能。
2.31 指示功能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直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其对区域整体发展程度和质量具有指示功能。区域经济越发达.区域城市化水平越高,区域城镇密度也越大、空间结构发育水平也越高。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业社会.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城镇之间联系松散,此时区域内的城镇未形成空间结构。进入工业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快,城镇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产生,同时也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中心城市是城市区域内创新要素高度聚集的空间地域,其创新功能是区域空间结构中最强的,因此,中心城市的创新功能是衡量城市区域功能等级以及整体发育水平的核心体现。
2.3.2组织功能
组织功能是城市区域通过空间结构这一组合形式,把城市区域内的城镇、交通、能源等经济要素连接起来,使各种经济活动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框架内进行。如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对于区域发展起到日益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促进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资源、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及区域要素的整合,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的整体发展奠定基础,充分提高城市一区域发展要素的利用效率。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其组织功能也不断增强,从而促进中心城市区域支撑度的增强。通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的建立,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张,整体功能也进一步放大从而使中心城市在区域中的核心带动作用也越来越强大。
2.3.3优化功能
优化功能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具有使区域经济效应最大化的作用,合理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能够实现区域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完善,使区城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转贴于 通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将促使中心城市日益严重的“城市病”问题得到缓解。通过近域城镇发育水平的增强,将促使中心城市产业等功能得到有效疏散,从而使大城市“消肿”;同时,墓础设施空间结构系统的建设也将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网络的形成,既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区域的伸展,又大幅度提高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效率,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的空间支撑功能。并且,城市区域生态空间结构的形成将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整治,优化城市区域的空间整体生态功能。
2.3.4载体功能
当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发育到较高阶段后,其调整与优化将为城市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起到日益强大的空间载体支撑。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中心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它可以为实施中心城市“退二进三”的城市用地调整战略提供发展空间,为中心城市!换发展新兴产业提供空间支撑。
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的整合强调地区内城镇发展的互补性和城镇职能共享,同时突出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城镇职能互补、产业互补、资源互补、重大基础设施的共建和共享。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整合强调内部各城市之间的优化组合。在日益竟争激烈的环境下,空间结构载体功能的发挥将避免重复与浪费,从而加强组合城市的整体实力以参与更大范围的竞争。
3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驱动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是城市区域内部、外部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映。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有动力的牵引,各种动力在相互作用之后的辐合力体现为区域空间结构的重组或扩展。总的来看,导致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的力量主要包括资源环境及其地域组合、科技进步、要素集聚与扩散、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制度与规划引导等方面。
3.1资派环境的空间约柬
3.1.1自然环境条件制约
自然环境条件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发育的物质基质,也是空间系统运动的自然动力因素。在自然环境条件系统中,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地貌、地形和水文等条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地域空间层次,这些自然环境条件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组合分布,直接影响着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的发育。平原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表现为团块状(如北京市),山地丘陵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表现为分散组团状(如重庆市),而沿海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上表现为带状(如大连市)等。
自然环境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途径主要是影响城市区域的产业空间分布。光、水、土等自然条件影响一产空间分布,而地形、地势以及气候条件的适宜性影响着工业布局;同样,河流、气温等条件影响房地产、生态旅游等三产空间分布。城市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的形成,将推动区域要家以及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从而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
3.1.2资源禀赋及其地域组合
资源禀赋及其地域组合是城市发育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相互作用的基础性动力。资源分布范围广、相互组合良好、位置和交通条件好的地域,便于资
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城市区位的选择,进而会促使城市及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并带动其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相互作用的强度进一步增强。
区域内自然资源要素是城市迅速发展和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前提条件,同时,资源的地域分布状态也影响着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资源集赋的不同,导致不同资源开发利用的区位指向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影响着城市区域形成发展的空间结构类型。如我国东北地区依托煤炭、铁矿等资源的开发,在铁路及沿海港口形成了一批近代城市,如鞍山、抚顺、大庆等城市,同时,特殊的资源地域组合也促进了东北地区特色城市体系的形成,东北多数城镇都是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交通通道建设的区位选择也由资源案斌与组合差异决定。由此可见,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其组合开发是区域空间结构形成的基础性动力。
3.2技术进步的支雄效应
3.2.1交通技术的创新驱动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改变粉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向。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家是空间地域的联系关系与作用程度,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域的空间可达性。在交通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空间可达性随交通技术的创新而变化,在某一特定时间,交通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的提升将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交往的便捷程度的提高,即交通技术创新决定了区域的空间可达性。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在交通技术创新背景下,始终遵循由单一化向复杂化转变的增长方式。新技术支撑下的新型交通通道牵引人口、工业向远离中心的方向与城镇发展,随着发展轴的极化及其不均匀分布,原有的环状空间扩展格局被打破,代之以轴线模式以及网状模式等空间结构形式。随着城市区域交通网络的不断分异,主要放射线间可达性较差区域不断得到填充,地域活动的均质性逐渐形成,表现在空间形态上,极化结构、轴线结构消失,城市区域空间一体化格局日益形成。
3.2.2信息技术的作用机制
信息技术作为对空间结构的作用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门:①联动效应。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区域的发展呈,现一种联同共进的趋势,在城市区域空间上表现为信息空间的扩展与城市区域空间延伸的复合。现代信息通道的布局建设主要集中在交通发达的城市及连接各城市的交通走廊;②衍生效应。信息技术的进步会不断促进城市及其区域经济的发展。如移动通讯的发展使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变得更有吸引力,促进城市与辐射区域以及各城市之间经济交往日益紧密,从而强化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整体效应的发挥。
信息技术创新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方式,主要表现在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分散与集中。信息技术使以大集聚为特征的传统都市模式得以改变,城市郊区以及中心城市附近特色城镇的吸引力不断上升,促使中心城市功能实现大规模的空间梯度转移,进而推动城市规模的扩大化。同时,由于通讯和交通方式的进步,将促使区域内其它城镇也将依托其自身的优势承担不同的区域功能,城镇之间的联系将更为密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将由单一中心向多中心结构演化。
经济效应的推动下,联系密切而且接受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便利的“优区位”地区城市之间以及相互辐射区域之间将形成的互动整合发展的态势。依托交通通道的载体作用,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会逐渐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整合,进而推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不断演化。
当集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将会出现集聚不经济,此时扩散效应将逐渐发挥其重要作用。随着扩散效应的不断增强,城市区域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将呈现出合理化的空间流动,长期的要素与产业的扩散会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进而会促进城市区域其它功能空间以及各城镇整体发展质量的提高,从而带动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网络化联系的形成与作用强度的提高。
3.3要素集聚一扩散机制
3.3.1集聚一扩散的作用方式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整合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包含了要素的空间聚集,而且还包含了要素的空间扩散,它是空间聚集和空间扩散这两种运动形式的藕合。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主要内容是人口、资源、资金等.这些要素的集聚与扩散过程就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要素的集聚与扩散影响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整体功能。
城市区域空间的集聚与扩散是经济和人口分布的空间动态变化倾向。但这一过程相当复杂,往往在集聚过程中有扩散,在扩散过程中有集聚,其主要倾向因地因时而异,并随一定条件的变化而相互转化,而且由集聚或扩散过程所引起的空间密度、形态和结构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呈现出多样化。集聚的发展和高度的集聚化,会导致集聚的扩散。因此,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发育程度直接受制于“集聚力”和“扩散力”。而这两种力的强弱与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强度密切相关。
3.3.2集聚一扩散的作用效应
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将引起区域空间发展重心的转移,造成地区空间极化的重构和区域内部关联及区际联系的序列重组。集聚经济的形成和变动是由微观主体(居民、厂商)和其他有关的社会经济要素在城市区域空间配置所决定的,在集聚
3.4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
3.4.1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模式
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方式是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在社会经济系统运动上的外在表现法则,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直接动力。产业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方式等则直接影响着城市区域的空间地域扩展的速度、规模、方式等,进而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产生重大影响。
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形态对特定历史时期的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与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在农业经济社会.由于产业经济增长总量较小,关联性弱,所以,对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的推动力量就弱,空间结构演进较慢;在工业经济社会,以资源为依托的大工业经济增长总t较大,关联性强,所以,空间地域扩展规模较大,空间结构演化速度也较快;而在信息经济社会,以知识信息资源为依托的现代产业系统,对区域空间地域扩展的推动力更强,出现了网络化空间结构趋势,从而推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更新和重塑.加速了城市区域的整合演化进程[8]。
3.4.2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机理
产业结构整合化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重组。产业结构整合化是产业要素、部门结构重组、一体化发展过程,产业结构整合化将促进产业的聚集与规模效应的发挥,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功能的调整与优化。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以产业联系为纽带,通过空间政策调整在城市区域内发展成职能相对突出的空间组团,形成主核带动下的多中心城市区域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知识化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留学生论文 产业结构知识化,就是建立区内相互依存的产业联系体系,形成一种“技术生物链”,[9]。对于城市区域己有的产业发展重视相关产业的网络体系的建立,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网络体系。同时,现代新型产业的柔性生产方式,拓宽了中心城市的空间辐射范围,而“硅谷”型卫星城镇是城市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区位的主要选择。由此可见.现代产业的空间扩散强化了城市区域节点城市间合理化的功能布局,进而促进了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
3.5制度创断与规划引导
3.5.1制度创新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是由市场担纲主导的过程,但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还无法排除政府的作用。政府通过区域范围统一的制度建设,保证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使城市区域经济保持常态运行,从而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产生重大影响,如对城市区域空间土地制度的统一建设,城市区域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使区城各项功能空间逐渐按地价合理安排,从而使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发生重组并形成城市新区或新型城市。
城市区域的制度创新使城市一区域之间的要素转移更加顺畅,使城市区域空间单元间的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得以顺利进行,加速空间协调发展。城市区域统一的制度建设,将加速城市与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支撑。同时制度与文化融合将有利于城市区域空间管治与协调,实现区域的整合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有序演变。
3.5.2规划引导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发展是一个自组织的演化过程[10]。气但在这个过程中,也离不开人为的调控与引导。而空间结构调控主要是通过城市区域的规划和管理来实现。规划指向主要是离心化与向心化相结合的引导。在城市区域,规划要求强化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包括城市区域各级中心、次中心的规划布局协调等,产业与基础设施网络等在城市区域内部地域空间上实现合理配置,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
规划引导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欧美一些国家城市区域发展过程的考察发现,这些国家针对区城空间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对城市区域采取了一系列规划调控,如开展区域规划等,对于强核心的城市区城,主要采用“分散化集中型”等形式来构建城市区域空间发展框架,如莫斯科城市区域的空间规划,通过规划新的次级中心和开敞空间,促进了单核心向多核心的空间结构转变,进而促使城市区域空间结构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综上所述,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工作总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作用机制模式如图4。
4结语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主要是从空间的角度探索城市形态和城市区域空间网络组织以及空间结构的增长原理。笔者认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是由于区域内的各个城镇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城镇空间分布形式,其形成和演化是城市区域内外部各种力量祸合的物质空间反映。
虽然城市区域空间研究受到学术界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工作,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使实践工作带有较大的盲目性。通过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路径进行系统研究,并总结空间结构演化的驱动机制模式.将会为城市区域空间系统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同时,对指导新时期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规划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当然,为了保障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有序演进及其功能的不断增强,还应该强化对空间结构的调控,根据城市区域空间要素单元相互作用的阶段和状态,通过利益机制,采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城市区域空间地域系统运动进行有目的性的干预和影响,以实现空间结构要家与系统的有机辆合、结构与功能的相互促进、阶段与状态的高度统一,使之最终按照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运动的客观规律演进。 参考文献
[l]李诚固等.我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互动变化趁势研究[J]人文地理,2004.50~54
[2]陈修箱.空间结构重构的效应及地域性策略[J].时经科学,2003[6]:39~42
[3]段汉明.西安城市地城空间结构发展框架和发展机制[J].地理研究,2002[5]:627~634.
[4]份传新.大都市区形成演化机理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142一146.
[5]陈修箱.区城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基础、动力机制及其实现[J].经济地理,2003(4):445一450.
[6]钾艳丽.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田[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丈,2004,166~171.
[7]媒士谋等.中国城市样[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41~42.
[8]朱玉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演变关联研究[J].人文地理.2001.84~81
[关键词] 煤矿城市产业转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淮南市
Abstract:This paper explained the concept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mine city, on the analysis of the Huainan Cit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Huainan city 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 process, put forward transition of Huainan city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coal mine city ideal spatial development pattern, is more compact, center, network of city spatial structure,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summary of transition period Huainan city spat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measures.
Key words:coal city;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city space structure;evolution process; Huainan city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煤矿城市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煤矿城市是资源型城市的一种,也是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主体类型,其的定义可以表述为:因当地煤矿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并在一段时期内主要依靠煤矿产业支持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城市类型。
煤矿城市往往产业结构过度重型化,二次产业的结构单一,第三产业的明显不足,以及依矿而建的一城多镇、多组团的空间格局。煤矿城市单一的以资源为导向的产业结构注定是不可持续的,面临着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发展必定带来城市在空间结构的响应。这就要求煤矿城市在研究产业发展转型的基础上来重新架构城市发展空间。
2. 淮南城市产业发展轨迹和空间结构演进过程
2.1淮南市产业发展轨迹
淮南市位于安徽省中北部,是安徽省人口规模第二大的城市,煤矿资源丰富,己探明储量达153.6亿吨,目前已成为华东地区以煤炭、电力为主的重要能源基地,国家重点建设的13个亿吨煤炭基地之一
由表-1可以看出淮南市的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三次产业的比重一直维持在“二、三、一”的格局,工业的主导地位十分突出;农业自1994年开始比重持续下滑,表明城市化进程有加速趋势;服务业比重的大趋势为缓慢提升。
表-11978~2008年淮南市三次产业结构
淮南市是一座因煤矿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在其发展初期,煤矿资源的开发和初级加工占整个经济很高的比重,其中第二产业占GDP中均长期处在50%以上比重,在2009年更是达到了66.2%,可见在淮南市三次产业结构中,严重倚重于第二产业尤其是煤炭矿及相关的重工业。而淮南市2009年第三产业比重才占29%,可见淮南市的服务业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2.2 淮南城市空间形结构演进过程
淮南城市空间结构演进与其他一般城市有着共性的一面,也有特殊之处。根据时间序列,淮南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可分为五个阶段。
(1)中心城区点状形成阶段
淮南市是一座随着煤矿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 1909年始建大通煤矿,大通集镇形成。1930年淮南矿务局成立后,因大通、九龙岗煤矿建设,城镇仅处于大通、九龙岗一带发展。随着九龙岗建成东西矿井建设,人口逐渐增加,商业和运输业有了发展,大通、九龙岗、田家庵当时号称“淮南三镇”,形成淮南市中心城区的雏形(见图2-1-A)。
(2)中心城区轴向扩展阶段
当煤矿采选业发展已经成形,产业辐射力量开始发生作用,中心城区空间已经不再局限于大通、田家庵渡口两个点。大通、九龙岗合并后逐渐形成连结成片的居住区,而田家庵渡口由于市场销售的需要,也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渡口城镇,同时,在两个组团之间的铁路沿线,也逐渐衍生出许多相关产业布局点与配套的居民点,铁路沿线经济空间逐渐变宽。由此淮南市中心城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初步形成,呈现仿锤形,两个点的经济发展与空间规模相当,不再只以大通区为主要中心城区,而开始呈现出两点并重,轴向向内填充生长 (见图2-1-B)。
(3)蛙跳式空间扩张阶段
解放后,随着八公山等矿藏的发现,为淮南市煤矿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保障。随着谢二、谢三、李嘴孜、毕家岗等矿井先后建设,各矿区居民点逐渐连接发展成为城镇空间,形成今天的八公山区 (见图2-1-C)。
这段时期内,淮南东部主城区煤矿生产较快,而八公山地区煤矿建设起步较晚,致使东、西部城镇组团不对等的发展。又因于淮南市特殊的煤矿资源分布,地下煤炭资源不连续。由此造成了两个城镇组团中间地带的真空状态。
(4)内向聚集与飞地生长并行阶段
从1982年到2000年期间淮南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过程来看,可以看出淮南城市空间发展表现为再度集聚发展的特征。田家庵组团规模逐渐扩大,呈现出打破原有分散城市空间结构的趋势;另外淮南八公山、田家庵、谢家集等各个组团之间的联系道路两侧已逐渐出现沿线建设的态势,呈现出轴向扩展的态势。而1983年潘集的建设投产则标志着淮南城市空间结构开始新的拓展时期,淮南市先后在淮河以北,主城区西北部建成投产了潘集、袁庄、凤台县的新集、顾桥等煤矿,形成新的飞地式拓展空间(见图2-1-D)。
(5) “组团式、多中心”阶段
自2000年以后,淮南城市空间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田家庵和洞山两个组团已经联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城市中心区组团,以谢家集,八公山为主的西部城区也逐渐发展壮大,把周边主要的部分也连为一体,形成了西部组团。城市东部依托淮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得以快速发展,成为淮南市东部组团,随着行政区划调整,淮南市向南发展,在舜耕山以南形成山南新城区,与东部城区组团、西部城区组团形成“三组团、多中心”结构(见图2-1-E)。
3.转型期淮南市空间发展战略分析图2-1淮南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示意图
3.3 淮南市产业发展整体转型发展策略
(1) 调整产业结构,延伸煤炭产业链,构建新型工业体系。产业转型:从立足煤电产业向“四煤”、“两型”产业转变积极承接长三角和沿海东部转移的工业项目,促进工业结构调整。通过煤电联产,逐步形成以电力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能源科技等为主的工业体系。
(2)依托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做强第三产业,完善传统商贸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物流业。积极推进教育产业的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支撑。充分利用淮南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的旅游价值,积极推进旅游业发展。
(3)走“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的道路,产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产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城市化促进产业化二个方面。
3.4淮南市中心城区产业布局
东部城区的产业布局:重点发展大中型制造业及专业批发市场。配合工业和市场建设,发展大众型房地产开发,进一步强化工业服务部门和教育培训服务业。
西部城区的产业布局:凭借劳动力优势,重点发展中小型制造业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配合旧城改造和西区的南扩计划,大力发展大众型房地产,根据八公山休闲旅游区的发展,将西部城区建设成为旅游服务中心。
山南新区的产业布局:将淮南新区建设成为淮南新型服务中心。重点发展行政、商务办公、中高档居住、教育产业和文化休闲产业等。
3.3淮南中心城区城市空间结构构思
构筑“三山鼎立、三水环抱、三城互动”的山水园林城市空间结构。三组团之间保留较宽的绿色生态隔离带,各组团间以城市快便捷的速交通系统相互联系。
“三山”分别是东部的上窑山、中部的舜耕山和西部的八公山。“三水”分别是北部的淮河,东部的高塘湖和西部的瓦埠湖。“三城”分别是东部城区、西部城区和山南新区。
3.4 淮南市构建”多中心、紧凑型、网络化”城市空间结构
淮南市作为典型的煤矿城市,其地下矿产资源的分布分散状态导致淮南分散的城市空间结构。作为最先发展起来的大通区和田家庵区,由于人口和产业空间过于集中,旧城改造难度大,随着煤矿资源开采重心的西移和山南新区的建设,跳出老城区发展集聚度较低的谢家集区,八公山区和山南新区就承担起对老城区过于积聚的分流责任。纵观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经验,城市不宜走摊大饼式发展道路。从环境保护与景观角度出发,各城区之间空余的乡村田园景观可以做为城市内部空间的天然绿色隔离带,有利于城市景观的构筑并能缓解城市内部的热导效应,各城区之间通过快速方便的网络化交通相互联系,使各城区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由于客观历史原因淮南市已经形成的多中心、松散型城市空间结构,在次基础上构建多中心,紧凑型、网络化城市空间结构是淮南市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理想模式。
4 转型期淮南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措施
4.1 坚持“多中心,紧凑型、网络化”空间结构,实现城市的有机生长
坚持“多中心,紧凑型、网络化”空间结构,实现城市的有机生长,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具体而言,可在东部城区组团、西部城区组团和山南新区组团基础上,发展东部滨湖新区组团和南部曹庵组团。东部滨湖新区组团位于新206国道以东、合徐高速连接线以北,功能以客运交通枢纽、商务、居住与休闲度假为主;南部曹庵组团位于南环快速路以南,功能以商贸物流、新型工业和生活居住为主,该组团与山南新区之间需保留绿化隔离带,通过主干路与山南新区组团相连。杨公镇、曹庵镇也成为中心城区的组成部分,由建制镇转化为城市社区。在各城镇逐步建立生活服务中心和商业中心,使之发展成为适宜居住的社区。通过发挥多中心以点带面的作用,最后发展成以“群”的力量带动整个市域的整体协调发展。
4.2 综合利用塌陷区,保留各组团之间的“隔离带”
煤矿资源开采在为淮南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起了因煤矿开采造成了大面积的煤矿塌陷区。淮南煤矿塌陷区占地面积较大,由于采煤塌陷区及煤层上部都不宜进行建设,因此在淮南城市空间上自然形成了各组团间的“隔离带”。积极实施对塌陷区合理整治,将其改建为休憩公园或人工湖泊,利用城乡交错、山水兼备的自然环境优势,依托环境资源,将淮南建设成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大城市。
4.3 建立快速畅通、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系
淮南各城镇组团之间存在着运输煤产品的铁路和对外公路,这些铁路中的部分路段由于一些老煤矿区的停产而被停止使用,若能将这些已停止的铁路路段转变为城市轻轨或市郊铁路,一来可以节约建设投资成本;同时,这种运载能力强的快速轨道交通亦可以将城区各组团之间以及周围郊区城镇联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轨道交通铁能加强中心城区和市郊城镇之间的联系,引导城市空间有机疏散,使得“分散的离心力”大于“集中的向心力”,因此,在交通方面就形成了中心城区向市郊城镇疏散的动力。
4.4 从黑色煤城向“五彩淮南”[ “五彩”指黑、红、蓝、白、绿五种颜色。黑色煤炭的富集地--代表了淮南得天独厚的资源特异;红色火电的输出地--代表了淮南冠誉全国的产业特质;蓝色生命的起源地--代表了淮南博大精深的文化特点;白色豆腐的发源地--代表了淮南源远流长的历史特色;绿色生态的宜居地--代表了淮南充满希望的未来特征。]转变
通过多年不懈努力,淮南城市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成效显著,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风格独韵的山水园林城市格局逐渐彰显,煤炭、豆腐、园林,一黑一白一绿,成为淮南三大特色景象,2008年被国家住建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彻底颠覆了外界对淮南煤城的传统认识。转型期间,淮南将不断拓展淮南形象内涵,努力打造新力新势、新貌新局的“黑、白、红、蓝、绿”五彩缤纷新淮南形象。
[参考文献]
[1] 朱喜钢.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李荣,王兴平.煤矿城市安徽淮南的空间发展战略思考[J],规划师,2005,10
[3] 黄玮,张冠增,聂存明.资源枯竭城市枣庄发展战略分析 2011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4] 罗国华.大同市转型期城市空间结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5] 刘云刚.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机制及其调控对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02.
[6] 《淮南市总体规划》(2009―202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
>> 多中心结构:我国特大城市的未来形态 我国特大城市的消费结构研究 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精细化管理的思路与举措 特大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分析 生态文明视野下特大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型优化 未来的特大城市 特大城市产业升级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理论探讨 “两规”协调下特大城市中心城区范围划定研究 我国特大城市金融业发展路径研究 特大城市的门槛 新阶段我国特大城市提升金融辐射力路径选择研究 我国特大城市CBD建设投融资方式及存在问题研究 中国特大城市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刍议 美国特大城市交通治理的启示 “减量发展”:中国特大城市的新信号 建设重庆特大城市的几个重点 宝鸡建设特大城市的战略构想 特大城市风险治理的国际经验 特大城市人口的国际比较 乌尔帝国阿马尔辛王的贡牲中心结构和总管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5年7月2日。
Garreau J., Edge city: Life on the new frontier, New York: Doubleday, 1991.
[美]爱德华・索亚:《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张莉:《尔湾:解读美国后大都市时代城市发展》,《国际城市规划》,2012年第3期,第80~84页。
[英]彼得・霍尔、凯西・佩恩著:《多中心大都市――来自欧洲巨型城市区域的经验》,罗震东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
孙斌栋、魏旭红、王婷:《洛杉矶学派及其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地理科学》,2015年第4期,第402~409页。
[美]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梁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Fujita M, Ogawa H., "Multiple equilibria and structural transition of nonmonocentric urban configurations",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982(2), pp.161-196.
Lee B, Gordon P.,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S metropolitan area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46th Annual Meetings of the Western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at Newport Beach, CA. 2007.
Meijers E J, Burger M J., "Spatial structure and productivity in US metropolitan area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10(6), pp.1383-1402.
孙斌栋、张婷麟:《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基于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市区尺度的实证研究》,中山大学“中国城市转型与重构”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2013年。
孙斌栋、李琬:《城市规模分布的经济绩效――基于中国市域数据的实证研究》,《地理科学》,待发表。
孙斌栋、潘鑫:《城市空间结构对交通出行影响研究的进展――单中心与多中心的论争》,《城市问题》,2008年第1期,第35~37页。
孙斌栋、涂婷、石巍等:《特大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的交通绩效检验――上海案例研究》,《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第2期,第63~69页。
Bindong Sun, Zhou He, Tinglin Zhang, et. al. "Urban Commuting Duration and Urban Spatial Structure:Empirical Study of China's C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ransporation, forthcoming.
论文关键词:大都市区,形成机制,发展措施,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有了很大发展,经济实力和辐射扩散能力不断增强,地域范围日益扩展,与周边地区县(市)的社会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出现了类似西方国家大都市区的现象,大都市区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地域空间形式。
基于我国城市化的政府主导作用和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大都市区也将是我国采取区域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有条件的区域,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
中国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
(Ⅰ)理论机制分析
(一)集聚与扩散(二)循环因果累积机制(三)新经济地理学对空间结构理论的研究
还有像李小建把跨国公司区位规律与区域空间结构结合的研究、袁家冬界定了城市的行政地域、功能地域与景观地域概念,强调大都市圈功能地域划分需从居民主体的日常生活行为的不同范围着手,并强调微观尺度的实证研究的重要性、白光润进行了城市商业企业区位研究,指出企业主的经济利益追求、社会动机与行为方式对城市商业区形成的作用等等。总的来看,我国学者在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研究上成果丰富,卓有创见,并始终与实践领域紧密结合。但区域空间结构研究在规划实践应用中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将为区域规划及城市规划服务,作为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目的,是其共同的内核。
(Ⅱ)动力机制分析
关于大都市区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姚士谋等指出,北京大都市空间扩展因素有:城市发展政策因素、工业化与交通因素。同时提出了上海大都市用地扩展的三个动力因素:生产力发展引起工业布局地域不断向外扩展、交通因素、城市经济的口益增长。王兴平等认为高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新的产业空间的出现、新概念房地产开发带来的郊区住宅区的发展等是促进城市热点空间形成的直接动力。宁越敏从城市化的资本来源着手分析中国城市化动力,认为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城市化是以政府、企业、个人联合推动的新城市化过程。大都市区是城市区域化的结果,受各种宏微观动力的作用,现作如下分析:
(一)从宏观方面分析,有以下原因:
(1)城市用地不断扩张,郊区化现象开始显现;(2)城市土地使用、户籍管理和住房制度改革;(3)开发区建设与城市空间演变;(4)乡村城市化的作用;(5)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6)产业结构整合化的大都市区用地空间变化。
(二)从微观方面分析,有如下原因:
(1)企业的空间行为;(2)开发商导向型;(3)交通引导型(TOD);(4)交通与公用设施双重引导型(TOD与SOD)。
由于我国城市居民在土地一级市场不具备买方资格,目前居民仍处于各种开发模式动力链的末端。他们主要作为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方、商业服务业的需求方、企业的就业者、公共服务的对象群体发挥作用。尚未形成居民主导的城市空间扩展模式。但是它通过关联效应对各种模式的演化与调控结果发生着影响。
总之,在各种宏微观动力的作用下,我国很多大城市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进入1990年代后,伴随郊区化更多大城市开始向大都市区转型,大都市区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而随着大都市区的快速发展,在沿海城镇密集地区,都市连绵区等新的城市空间形式开始出现,以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为代表的大都市区密集地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发动机,它们在带动中国经济发展和应对全球化国际竞争中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4/19/09 Time: 19:36
Sample: 1 41
Included observations: 41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791869.3
243545.7
3.251420
0.0024
X
1402.696
98.84950
14.19021
0.0000
R-squared
0.837745
Mean dependent var
3255188.
Adjusted R-squared
0.833584
S.D. dependent var
2681255.
S.E. of regression
1093793.
Akaike info criterion
30.69575
Sum squared resid
4.67E+13
Schwarz criterion
30.77934
Log likelihood
-627.2629
F-statistic
201.3622
Durbin-Watson stat
2.156177
随着城市行政中心出现新的功能需求,例如行政审批中心、大型会议中心、行政信息与展览、市民接待大厅等公共空间,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功能发展与空间结构调整的需求,大城市纷纷建设新行政中心以适应城市发展需求。文章将从新行政中心区的区位、发展策略、与旧城关系和空间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其为新行政中心区的建设提供部分借鉴。
关键词
新行政中心区区位发展策略空间结构模式
中图分类号:TU-0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研究背景
城市行政中心是在城市特定区域内行使政府办公职能的场所,它可以是建筑或建筑群及其外部空间和周围环境的总体。我国的城市行政中心一般是包括了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在内的四大班子的所在地,近年来我国行政中心的建设项目也都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取舍调整。与国家行政机关多层次的组织管理活动相适应,行政中心也有着不同的层次,包括市、县级市和县这几级国家行政机关和政府职能机构。
由于城市行政中心所在地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对区域经济来说有巨大的带动和示范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功能发展与空间结构调整的需求,我国各地掀起一股改建、扩建、迁建、新建城市行政中心的热潮。为了支持城市建设,许多城市制定新的城市发展战略,一些大城市将行政中心迁出老城,以城市新行政中心为核心的新区逐渐发展起来,城市新行政中心区应运而生。
大城市规划新行政中心区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城市功能发展的一种趋势。这种趋势一方面源于社会意识观念的进步,另一方面,是因为城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新区开发与旧区更新,都要求对城市土地资源和空间布局进行整合。
2. 概念界定
城市新行政中心区指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疏解或转移老城功能,以城市新行政中心为核心形成的,以行政功能为主体,商业、文化、娱乐、居住等多功能混合的地域,是城市政务新区空间结构和功能系统的核心区域,集中了区域内的政治文化活动。
3. 新行政中心区宏观区位分析
3.1新行政中心区宏观区位的影响因素
(1)职能因素
新行政中心区的发展与其职能定位密不可分。所谓新行政中心区的职能,指的是新行政中心区在城市、或一定区域内,在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它直接影响到新行政中心区的用地构成和布局方式。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合理的定位新行政中心区,是其建设与发展成败的关键,对其未来发展的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济南新行政中心区定位为政务商务体育等职能;青岛新行政中心定位为政务商业金融等职能。
(2)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生物等自然地理方面。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与其自然条件密不可分,因此,新行政中心区的发展也与其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城市空间布局是人类的社会经济等活动和自然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自然条件对用地选择和发展方向的影响是基础的,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各新行政中心区的宏观区位和空间布局随之产生变化。例如,河湖水系和山地丘陵对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布局有很强的导向力,易于形成良好的景观和多样的功能。
(3)交通因素
交通条件对新行政中心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成联系新区与外界联系的脉络,二是对新区内部空间布局的影响。良好的交通条件是新行政中心区与外界(尤其是老城区)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换的重要保障,对新区发展的成败有重要作用。城市交通方式的选择和道路等级的划分,从新行政中心区的地区骨架、发展方向和土地开发等方面对其空间布局产生影响。
(4)人文因素
城市从根本上讲是人类的聚居地,其发展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作为文化的载体,城市不仅是物质建设的反映,也是精神文明的反映。城市形态的变化具有历史性,在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因素得以积淀,并反映在城市的空间布局中。新行政中心区的区位选择必须考虑城市发展的人文因素,使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得到传承。
3.2新行政中心区发展的策略分析
(1)大型公共设施引导开发策略
大型公共设施引导开发模式,简称SOD(service-oriented development)策略,指通过行政中心、会展、金融服务、文化娱乐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作为增长点,带动土地高效有序开发。
这是新行政中心区发展的首要策略。
(2)交通引导开发策略
交通引导开发策略,简称TOD(traffic-oriented development)策略,凭借区域内交通干道带动新城的整体开发,依托交通的便利带动各组团的开发,避免“摊大饼”式的发展。TOD模式原本特指公共交通导向的开发模式,本文将其引申为主要交通干道对沿线区域的开发带动模式,交通的引导利于形成区域内的线形空间。
(3)生态环境引导开发策略
生态环境引导开发策略,简称EOD(ecology-oriented development)策略。优美的环境能够提升城市生活的品质,是城市新区发展的“绿色财富”,是新行政中心区用地空间布局的重要方面。地域自然生态条件的保护和利用,是城市新行政中心区形成良好景观风貌的前提,新区开发过程中应尤其注重山体、水系、绿地等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图 三 1 三种开发策略模式分析图
3.3新行政中心区与旧城关系分析
与其它城市新区与旧城的关系相似,城市新行政中心区与旧城的位置关系可分为两类:[ 王烨峰,城市新区发展研究初探——以苏南地区为例,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
(1)边缘生长型
这类城市新行政中心区选址在现有旧城的边缘,位置上与原有主城较接近,能充分利用老城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从而节约城市新区初期投资,减少新区开发和经营成本,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即使功能单一,规模较小时仍能正常、有效的运转。它们毗邻市区,交通便利,城市新区的公共交通、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以及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系统可完全依托母城,并且随着城市新区的发展可能对城市本身的发展产生影响。
(2)独立发展型
这类城市新行政中心区选址于城市中、远郊,在开发建设上比较自由,未来发展余地大,由于与旧城在空间上的距离比较远,所以对旧城的依赖性相对较小,在新区的空间发展布局上基本不受旧城边缘扩展的影响。但是由于这里城市新区远离旧城,对原有老城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依托很困难,因而必须在新区发展过程中加大对基础设施以及新建整套生活服务设施的投入,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投入。而且,这类城市新区建设的周期长,整体投资环境见效慢,在新区建设初期阶段,吸引力往往不如边缘生长型的城市新区,其形成规模和发展的速度也都比较慢,对城市的影响也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出来。
在选定的研究对象中,潍坊、泰安、青岛属于边缘生长型,滨州、德州、东营属于独立发展型,临沂属边缘生长型,但在地理位置上,新行政中心区与旧城区横跨河流,有着天然的隔离,因此在发展模式上更倾向于独立发展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