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专生学习计划范文

中专生学习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专生学习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专生学习计划

第1篇

在相对偏僻的农村初中,家长的不够重视,学生基础薄弱,成绩都不够理想,特别是在数学学科上。如何面对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数学质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彻底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我们一线教师研究的课题之一。就数学学科而言,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学得走的同学成绩相当好,学习困难的学生相当吃力,学困生所占的比例很大,平均成绩相当不好。因此,我们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得认真研究学困生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具有极其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一、“学困生”特点及成因

1、特征

(1)学习数学缺乏兴趣;(2)学习不努力;(3)参与意识不强

2、”成因

(1)内因:认知准备不足;情感准备欠佳;(2)外因: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子女;数学教师的素质对学生数学素质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

二、“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基于对学生困难学生的成因及其特征的分析,结合布鲁姆的学习理论,对形成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的储因素进行权重比较(认知准备不足和情感准备欠佳占65%,教师教学的质与其它占35%),笔者认为应从教师的教学的质入手促使学生的认知准备不足及情感准备欠佳的变化,逐步累积,达到转化之目的。

1、以建立较好的情感准备为先

(1)培养师生良好情感是转化的突破口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教学中,要采取“忍、寻、导、信、爱。”五字教育法,加深师生感情。“忍”即遇到任何事(尤其是课堂上的突发事件)都要忍不发脾气;“寻”即为师者应千方百计地从学生身上寻找长处,进行表扬;“导”即引导他们加入数学兴趣小组,寻找他们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辅导,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信”即教师自始至终地信任他们,鼓励他们;“爱”即以深厚的无私的爱去点燃他们内心的情感之火。

(2)通过适当方式激发学习动机,是转化的切实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发数学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困难学生的内驱力 ,是转化的切入点。主要把握好两方面: 一是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动机,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好奇心的延续和发展,唯有热爱,才能主动长久参与。另一方面及时反馈,适当竞争。 对学困生的学习结果一定要及时反馈,而且反馈应倾斜,学困生的学习结果出现错误或不足很自然的,教师应着重关注正确的合理的部分,并不吝赞扬话语,从而克服自卑,树立信心,改变自我评估状况。同时,要建立适当竞争,主要是他们与过去的自我相比以及同一水平的学生之间的相比。

2、逐步改善认知结构是提高数学困难学生水平的根本出路

(1)注重前补

前补指的是课前补,即在每堂课前就本课新知所需应用的原认知结构中应提取的部分对学困生进行情况摸底分析,针对学困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练习,并且进行面批面改,帮助学生寻找原因。事实上,对学困生整个学习生活来说,每次补课既可以视为前补又都是后补,通过这种前补,可以提高学困生上新课时注意力和投入程度,由于对他们已经搭了阶梯,扫除了一部分障碍,降低了学习新知识难度。从而达到学困生能较好地掌握新知的目的。

(2)注重基本能力训练

学困生的计算能力、记忆、再现能力等都较弱。往往要进行分析,专门设计进行训练。以记忆能力为例,学困生一般记忆能力并不差,主要是对数学概念性质和对象之间的本质关系的直觉性保持能力较差,对数学问题的类型和模式记忆较差。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抽象概念形象化;知识系统顺口化等多种有效手段。

(3)新知学习必须着眼于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

在学困生的原认知结构逐步完善之时,要注意新认知结构的构建。即防止原有学困生在学习了新知后又造成结构不完善,同时要防止新的学困生的再度产生。为此,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a: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新知学习的联系点。新知识和经验、新知和旧知、新知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在学习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ASA,AAS,SSS)来归纳总结出三角形相似的判断方法。

b:重视感知全面性。人对事物第一次接触总是最敏感的,如果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出现了片面理解,那么认知结构就不完善了。

c: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在教学和学习中注重结论,而往往忽视了知识的发生过程,只是记住了概念、公式、定理、而不会灵活运用,无法解决千变万化的习题,因此,教学中要充分暴露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化的认知结构。

d:教材要适当处理。 教材是普遍性的东西,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也根据自己体会在时间分配,内容增删移动组合上进行加工。如平行四边形教学,教材顺序是有一般平行四边形到特殊的矩形、菱形、正方形,但由于这些图形学生都比较熟悉,所以可以把各种图形同时给出,对定义、判定性质进行对比教学,并观察一般和特殊转化条件,揭示从属关系,可帮助学生迅速建立整体的有序的认知结构。

第2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困转化;兴趣培养;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1-0067-01

一、学习困难的原因

1 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化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度、广度都明显加深,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

2 教师的原因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都没有学习。造成学生的知识缺陷;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特点了解不多,往往来处理好初三与高一化学之间的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有的对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课堂缺乏活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 学生的原因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竞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老习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评估等。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理解不透彻。有的知识印象不深,造成知识缺陷日积月累。

二、转困对策

1 爱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

(1)学习生活给予“偏爱”。在平时生活中,有意或无意地去接近他们,多找他们谈心,理解他们,用实际行动感召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真心实意关心他们。

(2)课堂提问给予“偏爱”。在课堂上教师要多鼓励化学学困生多发问,多与他们进行交流,在课堂40分钟内多“照顾”学困生。

(3)鼓励表扬给予“偏爱”。对于他们认真的完成一道作业,完成一次劳动任务,某一次作业写得规范,字迹清楚或比前一次有进步时就当众表扬,同时勉励他们再接再厉,继续努力。

2 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困生转化

(1)激发学困生的学习乐趣。在导入新课时设问、可以采用故事法、联系实际法、悬念法、实验法等引入新课,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欲。如果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完全可以透过想象看本质。把“看起来好玩”,“听起来有趣”的低水平的兴趣转化为探究原因的兴趣、概括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并把暂时的兴趣转变为持久的兴趣、乐趣,甚至为志趣!

(2)让学生體味成功的乐趣。教学中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剑设不同的问题情景址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解决基本的问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完整、准确的回答问题时,发表独特见解时,提出有价值的质疑以及准确无误的实验操作时,教师及时鼓励。并让其他学生一起享受成功的乐趣。当提问卡壳时,教师要循循善诱,一步一步引导直到他解决问题,并给以充分的肯定和表扬,指出他成功之处。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和满足。

(3)循序渐进,注意知识的衔接。重点是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老师要在学生学习高中教材前,给学生介绍本门学科的特点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同时介绍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及注意事项,使学生转变学习策略,做好各方面的精神准备。还要注意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可先搞一次摸底测验,针对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来着重考察。

3 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困生转化

(1)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现代教学观认为:开展化学探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沟通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理解化学,发展化学,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作为教师要善于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的开展探究性活动。

(2)把握反馈信息,精心设计练习。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把握反馈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弥补缺陷以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为此,给学困生布置作业要做到少而精,最好是“堂堂清”。这对学困生非凡有利,课内补强于课外补,大大减轻了学困生的负担。

(3)充分利用多媒體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化学是研究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的基础学科,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而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又决定了具有好奇、勇于探索的个性,乐意接受新事物,容易吸收新知识;多媒體教学课件利用视频图像,优美动听的音乐,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活泼的文本文件,能吸引学生听、看、动手和思考问题的兴奋点,直观的表现复杂的理论和概念。

4 归因分类、因材施教,加强教法创新

(1)建立学困生档案,强化个體辅导。每个学困生的情形不同,教师除了在教学中注意解决共性问题外,还应针对每个学困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归因分类,建立学困生个體档案,找到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真正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解决学困生的实质问题。此外,利用网络资源对学困生进行辅导。使学困生将课内学习转变为课外自主补充学习。

(2)通过设计实验探究,挖掘学生学习化学的潜能。充分利用化学实验中的一些美妙的现象来激发他们主动求知的欲望,化学教师应该从培养他们基本操作能力人手。来逐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而化学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许多异常的现象,更能激发他们主动去探求新知识的兴趣,此时,应恰当地引导他们学会查阅资料,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和步骤,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达到学习新知识和完善探究能力的目的。

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后进生;配合;快乐

信息技术带来了社会的变化,如今,信息技术的知识与能力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人的重要素养之一,不但信息技术产业需要大量的懂得信息技术的优秀劳动力,而且企业在招聘工作人员时也把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因素来考虑。教学工作多年,岁月如歌,发现曾经的很多后进生学生走上与信息技术相关联的工作岗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每个学期都要与各年级的很多班级接触上课,在我与学生们朝朝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每一个集体里都有几个后进生,他们往往多是非智力因素型的学生,性情自卑,行为懒散、精神颓丧、成绩不好,大多很调皮,上课时,他们常开小差,做小动作,甚至吵闹,搞恶作剧,常有让课堂不得安宁等;然而,后进生是相对的、变化发展的,学校没有一成不变的后进生。根据我的教育实践和对后进生的观察、交流,我觉得后进生并不是智力上有严重障碍,也不是无法教育的,后进生并不是不想学好,也并不是没有理想或美好愿望,只是他们的自我感觉太差,没有信心,没有干劲,缺少士气。只要我们教师课堂、课后精心行动起来,关注后进生,针对后进生的实际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后进生一定会“变身”,从而转化为好学生。下面,我谈谈信息技术课帮助和培养后进生的教学方法:

一、教师熟备教材,熟读学生,走近学生

以这个为指导:教材分析――所授班级学生总体和个体分析――教材分析。即,先做好所授课班级的教材分析,分析教学任务、目标;然后了解、分析所授班级的学生情况(尤其是后进生的知识水平、技能、学习动机、状态等),这需要咨询班主任和走到学生们中间去了解等等;最后,再教学设计,分析和确定现实的一般目标和特定目标(后进生定下预期目标),当然,还可以根据情况设计出课外教学辅助活动等。

二、改善师生关系,创设快乐的情境

《纲要》任务中说,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是针对信息意识与情感而言的。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过程较其它学科不太一样,我们多半是在计算机机房上的课,且它具有实际操作性,再说,教师引导授课时间只有15分钟左右,其它时间是学生们操作练习,教师不光要在教室中来回指导操作中有困难的学生,还要不时地关注和培养后进生的学习能力,这时的教态给学生一种亲切和蔼,或幽默诙谐,肢体语言运用灵活自如,这样轻松的学习环境何乐而不为呢?!例如,有一学生,她平时逃课成习惯,当我得知她又逃了我的课,我机房边走动时,无意通过窗户发现她躲在学校厕所边,与她四目接触,我立刻面带笑容,双手做拥抱的姿势欢迎她,不时地用哑语召唤她来上课,课后,请了同学转告她“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的厦门永远为她敞开,这里充满了五彩缤纷的颜色和自由创作的天地”。现在,回想起这学期的她的信息技术成绩评价里面全“A”时,我不禁为她感到骄傲。

三、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教学法又称“结构式分组教学模式”,主要由Slavin 、Johnson・D. & Johnson, R・Sharan等人提出,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能力、先备知识、性别等相关因素,将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我将后进生和学习习惯较好的学生搭配分组,这样,小组成员在小组中彼此相互合作,互相激励,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从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不仅达成个人绩效,提高学习效果,也完成整个小组的共同目标。其间学生可以不依赖教师,依据学习目标,独立寻找相关资料,自己阅读与分析后,通过小组之间的互动、分析讨论,从而引申出不同的思考方向,进而建构出个人对于学习内容的系统知识。

四、打消学生对计算机的畏惧感,鼓励多动手实践

针对后进生的教学目标暂时不能与其它学生一样,信息技术课的上机实践中,还有一类学生要把他们等同于后进生来看待,就是对计算机畏惧感的学生,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计算机与其他信息技术设备对于一般收入的家庭来说,仍然是比较昂贵的设备,而且信息技术硬件环境线路的连接似乎错综复杂,许多软件的安装、启动与应用的交互十分烦琐,无形中给人一种压力与畏惧感;这时教师不可以用“不要乱碰”,“不要动,坏了赔得起吗”等等语言,这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与途径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从潜意识上打破信息技术的神秘感,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信息技术。

五、跳一跳,够得着,培养学习兴趣

任何一门学科,只要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动力。信息技术课上,声像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与交互性、娱乐性、实用性的有机结合,大大地激发了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每堂课我都特别注意结合教材,常设计一些最能让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展示一些优秀作品,介绍软件的独特功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新的欲望和兴趣,课堂发言,只要有后进生举手,我都会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增进求知欲。

六、开展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多样化

(1)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本身就比较受学生们喜爱,而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电脑游戏;所以,各年级参加课外活动的后进生也相当多,这时可以将后进生编分在一个课外班里,在时间和教材上加以特殊训练,在完成学习目标和任务后,可以允许他们尝试运行一些其它软件或教师事先设好的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练好基本功;随着练习时间增多,他们操作计算机必然比一般学生更熟练,这使他们学习信心更足了,矫正了学习心理障碍,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起了良好的作用。

(2)开展校内电子报刊、电子书画展、班级电子版报展示和竞赛等。例如,年级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各班常以小组为单位,用计算机来编排主题班会内容,往往这时的后进生最积极,组织、安排、查询资料等都是他们抢在先,借助多媒体的主题班会别开生面,独具匠心,效果更不用说了。

七、配合各学科教师,让后进生也“闪光”

利用课余时间,与各科教师联系,让后进生的闪光点带动他们学习和做人的道理。例如,当学生已经学会Excel电子表格中数据的统计与计算等时,期末考试结束,后进生们就可以发挥长处计算出他们班级和年级中各类分数等。再例,我们思教处也请了后进生为学校黑板报设计刊头;初中高年级的同学们都能积极配合各学科教师完成多媒体教学,几乎所有学生都能运用信息技术的互动效果使学科教学目标很好地完成。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复杂和艰巨的,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需要教师长期不懈地努力和探索,信息技术课对转化后进生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多加探索,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一有利之势,把后进生转化工作做好;其次,我们信息技术的教学不局限于教材,应充分整合实用性强的知识,做到授人一碗水,自己预先备有一桶水!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锐意进取、开拓前进的精神。我坚信只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不断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把认识真正地落实到行动中去,后进生的转变工作一定能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