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村会计履职报告范文

村会计履职报告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村会计履职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村会计履职报告

第1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财务会计;监督策略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创出辉煌业绩,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对“三农”问题日益重视,在这样大好的形势下,农村集体资金的安全性保障,离不开完善的农村集体经济监督机制。只有监督机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才能实实在在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对农村经济工作的开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1农村财务会计监督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1.1监督主体

有关会计工作规范对于会计监督都有详细的规定:在单位经济活动中,会计监督是由单位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来负责的,村集体组织也同样是这样的规范约束,但有其特殊性的一面。其一,村集体不在国家基层政权之列,只设村会计和出纳,独立会计机构则不需设立,村会计工作人员担负村内的会计监督职责;其二,我国部分条件允许的村可以在村民会计的领导下,成立审计监督委员会,对村财务和村干部进行监督,村民会议赋予审计监督委员会监督权利,审计监督委员会需向村民作工作报告;其三,对村集体的会计监督也可由有关部门来实施,如财政、税务、农经、审计等。另外,还可以委托给注册会计师。上述都是农村财务会计监督体系的监督主体。

1.2监督依据

监督主体进行监督的过程中,需要的监督依据主要有如下几类:财经法律、法规、规章;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地方各级财政和业务主管部门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制定的具体实施办法或者补充规定;村集体根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制定的村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1.3监督内容

农村财务会计监督体系内部会计监督工作开展时,必须遵循有关会计规定。监督内容主要有:原始凭证、会计帐薄、实物款项、财务报告人和财务收支等方面的监督,同时还要对其他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对于农村财务会计监督除去这些内容外,还有村集体组织财务明细公开、农民负担轻重、土地流转情况,及村民关心的直接与其经济利益相关的经济活动的事项进行实时监督。同时,村集体经济组织还要受到财政、审计、纪委等职能部门的监督。

2农村财务会计监督体系建设的有效策略

2.1优化发票管理,完善审批制度

优化发票管理,第一是要规范发票的管理制度,要做到发票专人负责管理,且要求发票管理人员与印鉴保管人员各司其责,不能混用,发票领用、核销要做好详细的登记;第二,开局发票的程序一定要规范,必须严格遵守如下程序:提出申请,相关领导同意签字,开具发票,开具人签字;第三,乡镇的经管站要定期检查发票开具情况;第四,要完善开假发票和虚开发票的惩治制度[1]。财务审批要发挥民主小组的职能,村级财务支出须报告村民小组并经其批准。在财务审批时,要具有正规合法规范的原始凭证,不能出具正规合法原始凭证时,要求证明人出具证明并要求签字。

2.2财务公开要正确规范

正确规范财务公开主要包括规定财务公开的形式、时间、地点、程序和内容。依据财务的实际需求,可选择2种形式公开,即定期和不定期。正常情况下,定期公开的时间在季末、年末。财务公开的形式有多种,主要有书面公开、张榜公示、广播传达等[2]。农村的财务公开形式一般是张榜公示,财务公开张榜一般张贴在比较显眼、人流较多的地点。财务公开的程序要规范合理,公布的财务需由村主任、村民主小组审核并签字盖章后才可张贴。对于财务公开的内容要求做到清晰、详细,特别是农民关心、敏感的问题必须做到一目了然。如村里的招待费用的用处、干部工资的多少、拆迁费明细等。

2.3提高外部审计监督力度

2.3.1完善农村财务审计制度。我国规定,农村的财务审计工作由乡镇财政所审计,由乡经管站对农村财务管理实施管理,使审计工作具有独立性。但是事实上,乡财政所一般会委托乡经管站来进行审计,这样审计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基于此,在农村财务会计审计中,乡镇的纪检监察部门也应参与进来,从而对乡经管站的权利形成一定的约束,对乡经管站及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发挥出监督作用。2.3.2做好村干部的离任审计。因为村、支两委与村民之间信息不畅,导致一些农村村官自认为巧妙地利用了这一可乘之机,无视国法,损公肥私,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和谐与健康。加强对村干部的离任审计,对于增强村干部的履职意识,发现农村财务会计管理中的不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农村,村支书和村主任权力较大,而对其监督体系存在很多漏洞,大部分发生在村支书和村主任身上。对村干部的离任审计,包括村级项目投资情况的审批、土地的承包及出让情况、村集体资产如何处置、管理费用如何支出等。2.3.3引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机制。将第三方注册会计师引入到农村财务中,且定期进行财务会计审计工作,确保审计工作的效率。首先,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保证了农村财务会计审计工作的客观与公正,克服了农村财务会计审计工作中的一些障碍;其次,注册会计师具有很高的专业技术知识,保证了农村财务会计审计工作的质量[3]。

2.4加强对农村会计人员的监督

第一,要重视推行农村会计委派制度和制度。农村财务会计要面向社会统一公开招聘会计人员,并通过考试考核后,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择优录用;第二,被委派的会计人员要接受有关领导对其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并要参与村中内部事务管理[4]。与此同时,在实施制度的过程中,在确保村级集体资金不变的前提下,保证其应该拥有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监督权等不变,并由村级的报账员定期将收据交由乡镇的会计服务机构进行管理,明确管理规范。

3结语

农村经济发展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当前形势下,强化对农村财务会计监督体系的建立是势在必行的。基于此,要不断完善优化农村财务会计监督体系,深入改革农村财务会计工作,构建一套完善的高效的财务会计监督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李金 单位:连云港市赣榆区青口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石艳杰.浅析农村财务会计监督体系的建设[J].中国经贸,2015(5):228.

[2]陈慧芝.我省农村财务会计管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农业,2015(6):24.

第2篇

近日学习了《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从内心感到颇受教育,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合格的农村干部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现将我学习整篇《规定》后得的体会总结如下。

农村就好比一个大家庭,所以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尤其年底就要面临的换届工作就是一个重要工作。在农村或多或少都存在违反选举程序的事情,甚至还有一些人利用家族势力或者黑社会势力干扰、操纵、妨碍、破坏选举。这些人人利用权和钱买通百姓,蒙骗乡镇政府,当选后又利用职务便利中饱私囊、以公谋私,不仅损害了村集体了利益更给百姓增添了负担,肯害了农民。作为党总支第一责任人我有责任和义务担负起换届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岗位职责,在换届选举工作前加强宣传,增强党员、群众的民主意识。民主是党的生民、是根本,更是党员、群众的权利,所以在换届前要通过召开党员会和群众工作会详细解读和宣传《换届工作条例》和相关文件,增强选民履行权利、义务的能力和意识。

农村基层干部应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绷紧廉洁履职这根弦,不留有任何侥幸心理,正确处理公事与私事、集体与个人、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用行动践行《廉洁履职规定》,真正做到“22个不准”,兑现执政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村级事务大多数都是由班子会表决通过后执行,也有存在“拍桌子”、“拍脑袋”的违规决定,尤其是面对一些重大事件如申报低保、五保;处置集体资金、资产;救灾物资、款项发放时更要严格履行执行程序,按照相关文件指示受理、办理,不搞特殊、不暗箱操作、不贪不占。在执行公开性选择事务时要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和通过广播向村民宣传说明,公平对待。村干部要履行职责,严格审理各项申报、申请,让确实需要帮扶的农民得到实惠,不给关系户、投机取巧者留空隙。村干部更要廉洁自律,更不能利用职务关系给亲属、朋友行方便、搞特殊服务,在受理时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三公”原则,让百姓放心,让上级政府放心。

在平时工作中要真心实意面对群众,不搞特权、不滥用职权。尤其是在对待工程发包上要严格按照竞拍流程,不独断专横、不损公肥私,让工作流程和工程质量晒在农民面前,接受百姓的监督,保证集体财产不受损害。在给村民办理户口、计划生育时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不故意刁难、不吃拿卡要勒索财物。在发生现金流时要严格按照资产财务管理办法,做到事前事中事后三重监督,严禁私设“小金库”,做到定期不定期核实账目与现金吻合情况,如若存在白条顶库、隐瞒、截留、坐支情况要严肃查明,严重者移送司法机构处置,作为党总支的负责人我有义务带头做到不干预集体资金使用,不干扰重大项目建设和审计,不阻挠有关机关、部门依法进京的监督检查或者案件查处,积极主动回答村民提出的合理询问,公开透明村内工作情况和财务状况。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和非法教会、组织,发现情况及时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举报,并教育村民洁身自爱,远离黄赌毒,与xx作斗争。

综合以上履行职责规范和结合本人情况发现的问题和需要改进加强的方面有以下几点。

一、勤学习、勤动手,增强法律意识和政治觉悟

我在村累计工作时间超过20年,并连续两届担任村书一职,我感受到了时代的紧迫性,作为一个年近花甲的人我感觉到了接受新事物缓慢带来的压力,学习能力的下降也导致自我更新能力下降,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做决定时犹豫不决、不够果断。针对这项弱点我自觉加压,多读书、多看报,多关心时事政治,多与年轻人打交道,多向优秀同志学习。与此同时我还抓紧不断加强法制建设,严格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工作制度,用明确的规定约束基层干部的工作职责和,严惩违法乱纪的行为。

二、勤开会、勤讨论,避免出现违法违规问题 在工作中处理事务时我时常缺乏一种大局意识,缺少与其他村干部之间的沟通,导致工作不利。通过学习《规定》我明白了在处理村级务时要及时召开相关会议,多与村干部和代表。范文学习《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自查报告(2)是关于职责,若干,规定,报告,履行,农村,基层,干部,学习,工作,的,希望大家尊重原创者的知识产权。

二、勤开会、勤讨论,避免出现违法违规问题

在工作中处理事务时我时常缺乏一种大局意识,缺少与其他村干部之间的沟通,导致工作不利。通过学习《规定》我明白了在处理村级务时要及时召开相关会议,多与村干部和代表们沟通,并做好相关会议记录,及时公开会议结果接受村民的监督。要经常召开民主生活会,了解党员、群众的思想和需求,听取他们对村级事务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财务管理上要经常与会计沟通了解财务状况,及时发现是否存在违规使用发票、白条顶库、截留等财务问题,如有问题要找相关责任人、经手人了解情况,及时追缴,不让村集体资产遭受损失。

三、勤下村、勤了解,为村民营造良好氛围

第3篇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对村集体财务问题进行全面清理整治,本着有错必纠,有案必查,有查必果,不留隐患的原则,对存在的问题逐条调查核实,依法依规处理,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二、任务目标和范围

(一)任务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行动,清理村级财务收支、清除财务死角、理顺财务关系,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焦点、难点,以及村理财组织不能正常发挥监督作用,资产、资源管理混乱等问题。推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二)整治范围:所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资产、资源。

三、整治内容

(一)村理财组织建设情况:村监督委员会是否健全,如何参加工作,是否正常履职,能否真正发挥监督作用。

(二)委托情况:村所有收入是否开据全县统一的村级财务专用收据;是否按规定上缴中心及时入账;是否存在坐收坐支、挪用或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三)资产资源情况:村资产、资源是否报告经管站建立登记台账;是否存在随意违规处置、发包集体资产、资源现象;是否存在侵占集体资产、资源现象;资产、资源发包、处置方案是否通过民主决策,方案是否进行公开、公示。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包、租赁、出让及村级重点工程项目是否采取投标方式进行,招投标情况是否进行公开、公示。

(四)财务公开情况:村内重大财务事项是否按程序进行民主决策;对财务收支、资产资源发包情况等事项是否在规定时间、地点向群众公开。

(五)债权债务情况:清理村集体债权、债务,对村集体债权、债务是否及时登记入账,核实发生时间、事由,并制定化解债务措施。

四、实施步骤

本次农村财务专项整治行动具体分五个阶段进行。

(一)前期准备阶段(4月20日-5月4日)

1.成立专项整治小组、制定行动方案。针对该项农村财务专项整治工作,镇政府成立由王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各负其责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经管站设办公室,兼任办公室主任。同时,成立由农经站长为组长、各委派会计为成员的清理清查工作小组,各委派会计对所分管村资金、资产、资源清理整顿工作具体负责。各社区在本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社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辖区内的农村财务专项整治工作。

2.加强宣传,提高认识。镇政府召开由各社区书记、主任及委派会计参加的动员大会后,要求各社区立即召开各村书记、主任、村监督委员会主任及党员、群众代表参加的广泛会议,以各村目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坚持开门搞整治,详细传达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切实从严从实抓好农村财务专项整治工作。

(二)清理清查(5月5日-5月20日)

各社区书记是本辖区该项整治行动的第一责任人,社区主任是直接责任人,要全程盯紧、靠牢,协调、指导好该项工作。各村包村干部协同委派会计对所包村村级财务进行全面梳理,对未入账的收支款项在15号前限期入账,对债权、债务限期明细,对资产、资源处置情况限期自查,并要求各村书记、主任向镇经管站签署保证书,保证收入全部入账、支出真实,无漏收漏支现象,否则漏收视为贪污,漏支自行负担,漏债自行偿还。

(三)公示阶段(5月21日—5月25日)。

要求各委派会计对所管村三年的收入、支出和资产、资源处置、发包情况用大红纸书写,在村显要位置结实张贴,公示五天,接受群众监督举报,并留存影像资料备查。届时,领导小组、督查办不定期检查公示情况,对不公开、不全公开等弄虚作假、流于形式的当事人予以严肃处理。

(四)整改落实阶段(5月26日—6月5日)。领导小组对照整治内容逐村逐项清理清查,重点对来人、来电举报和长期班子不稳、财务混乱的村级财务及资产、资源发包情况进行整治。查出问题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严肃处理。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农村财务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及经管站、财政所、司法所、督察办等相关单位,要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确保该项工作扎实推进。

(二)明晰工作思路

各社区要准确把握农村财务专项整治行动相关政策和整治重点,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切实解决村级财务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整治行动取得实效,为下半年两委换届选举打下坚实基础。

第4篇

(一)村级财务管理逐步规范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问题,历来是农村基层管理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关系到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因此,我们一直把它列入到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1.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狠抓“三代管”落实到位

在制度建设上,我们出台了《望城县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办法》,办法明确规定了机构设置、管理措施,必须在“五权”不变的前提下做到“四统一”、“一严格”,即统一会计电算化,统一会计科目,统一使用票据,统一银行账户,严格把好民主理财关,各乡镇也分别制定了具体实施细则。在财务管理程序上,全县14个乡镇全部实行村级账务、资金、票据由乡镇经管站代管。这些措施的实施,使我县村级财务管理行为更加规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2.以业务培训为手段,狠抓业务素质的提升

村级财务管理规范的前提,是管理人员、业务人员要熟悉熟练财务规范的政策和业务知识,鉴于村级换届人员异动较多,且财务规范的政策和业务知识也不断更新。为提高村级财务管理业务能力,我局今年10月底进行了一次近有两百人参加的乡镇分管领导、乡镇经管站长、村会计业务培训班,培训班就村财务基础工作、村级财务规范化等方面,邀请了市领导和有关专业老师进行了授课,为规范村级财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以换届为契机,狠抓审计监督

一是全面开展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为了搞好换届的前期工作,今年2月底,我局与财政局、民政局等单位一道,在全县19个乡镇布署了村干部离任审计工作。要求没有进行审计的村,暂不进行换届选举。全县以乡镇经管站,财政所干部为主力军,逐村开展财务审计工作,并严格要求村干部必须按时交好经手财务票据,否则不予报账,不得作为下届村级班子的候选人。县局组织3个督查组在各乡镇巡回督查和指导,由于组织措施得力,参加人员多,只用20天时间,全县195个村就全部完成了审计任务,逐村写出了审计报告。

二是进行土地征用补偿费专项审计。全县以乡镇经管站牵头审计的村和单位共31个,以县局牵头组织共审计了5个村,审计总金额达到51493.95万元,查出违规金额26万元。

三是开展了建设扶贫村的专项资金检查。我局派出专门力量,与县委组织部的干部一道,对全县建设扶贫村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对专项资金使用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

通过审计监督,较好地服务了全县村级换届选举,进一步规范了村级财务行为,维护了村级集体利益,促进了村领导班子正确履职、积极履职,为维护农村稳定,推动农村财务工作良性发展,发挥了较好的职能作用。

(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亮点纷呈

1.过去商标、品牌是城市企业的专有品。现在,合作社打破了这种垄断,农民的产品也拥有了商标和品牌。格塘茶叶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按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品质,靠质量打造品牌。合作社生产的“云游”牌绿茶,今年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并获得多个茶业博览会的奖项,在全县设立了多个直销点,产品畅销国内市场。目前,全县12%的专业合作组织注册了自己的产品商标,“乌山贡米”、“黄金猪”、“云游”茶、“狮子”油、“芦江”鱼、“浏阳河”湘粉、“群康福”食品等一批合作社的产品品牌享誉全国,有的还走向国际市场,合作组织的管理者和经营者都认识到,品牌就是市场,就是竞争力,是合作组织发展壮大重要法宝。

2.发展速度加快。今年以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达到56家(只统计现在的14个乡镇),其中:专业合作社42家,专业协会14家,在行业布局、依法组建、规范经营、利益连结、带动农户等方面都有质量提升,实现了从数量的发展到运行质量的提升;入社入会的农户达到12718户,与合作组织建立了产销关系的农户4.02万户,合作社拥有公共固定资产1400万元,筹集股金会费875万元,带动农民增收7800万元,成员户年均增加收入1.27万元,经营范围涉及稻米、生猪、鲜鱼、蔬菜、水果、茶叶和旅游休闲、珍珠、湘粉等众多领域,以及农副产品的储运、加工、购销等许多环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兴起,还为望城的农业农产品创出了亮点,今年先后有娄底市农办和黑龙江省铁岭市农办农业组织的考察团来我县参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3.队伍素质增强。一是建立了一支合作社经营管理者队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重点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协会的牵头人,培养和造就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热心合作事业的合作组织经营管理者队伍。通过学习和培训,大多数牵头人提高了制定有效的经营战略、提高产品品质、打造品牌、诚信经营,加强与其他经济组织间的合作,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能力。二是建立了一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辅导员队伍。对乡镇主管和经管人员的培训,依托县、乡农经部门,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辅导和培训队伍。2004年以来,我们利用各种会议,采取多形式多层面的辅导培训,并组织县乡两级农经管理人员到浙江、山东、安徽和本省的益阳、浏阳等地参观学习。

(三)土地承包管理有序推进

一是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我们认真编写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知识50问》,发到了乡、村干部手中,对法律、法规规定的土地承包期期限,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义务、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争议的解决以及法律责任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让广大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和熟悉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该管的要管到位,该放的要坚决放开,干部依法管理,农户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是放活了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延续与完善。一是开展了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摸底,掌握了全县土地流转的现状,据统计,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15.4万亩,其中:水田102395亩,旱土9200亩,山林20644亩,水面19356亩,其他2556亩.在流转土地中,采取转包形式的有56400亩,转让形式的7100亩,互换形式的3600亩,出租形式的70950亩,入股形式的8800亩,其他形式的7*0亩。二是对已流转土地纠编。在对全县流转土地项目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流转行为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村委会取代了承包农户的流转主体地位;流转合同不完善,流转效益低;流转收益被截留,改变了土地的农业用途等问题。为此,我们逐项进行了依法规范,印制了统一的流转合同,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三是明确土地流转工作程序。首先,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要建立土地流转台帐,便于跟踪服务;第二,及时掌握土地流转信息,接受出让方和受让方流转申请或委托;第三,提供流转合同范本,指导流转合同的签订,并对流转合同进行鉴证;第四,认真搞好土地流转的备案登记和档案管理;第五,建立涉及土地流转的来信来访接待登记制度,接受群众咨询;第六,建立纠纷调解制度,及时调处流转合同纠纷,维护流转政策和秩序。四是探索土地流转新路子。土地流转的目的是让农户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但多年的实践表明,绝大多数的土地流转,农户获得的不过是一年每亩几百元的收益,承包农户还没有真正参与到市场竞争的行列,还没有享受到农产品加工、销售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在今年开始对土地流转新路子的大胆探索。那就是让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制合作社,集中土地参股农业龙头企业经营,合作社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价廉的原材料,龙头企业进行生产、加工、销售,所获利润按龙头企业和农户所占股份进行分红。这样,既解决农户卖产品难、卖不起价的问题,又解决了龙头企业原材料供应不足、质量难以保障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农户真正参与到了市场竞争的大潮中。目前,我们已在东城、乔口、乌山、黄金等乡镇初步组建了9个土地股份合作社,同时,集中力量在白箬铺镇的光明村开展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准备做出样板,在全县推介。

(四)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效果良好

4月下旬,我办组织对全县各乡镇农民负担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督查。一是对*年批准收取的“一事一议”专项资金和共同性生产费用进行了审计,暂未发现挤占挪用现象。二是对农村用电、用地、农民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收费进行督查,对查出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三是开展了对农民的直补金落实情况的调查。从调查和督查的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认识存在误区。少数基层干部认为免征农业税后,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没有必要了,可以松懈削弱了。二是农民负担反弹的压力仍然存在。个别乡镇、村“一事一议”不规范、超范围、超限额以及强行以资代劳,甚至挪用,有的还成了固定收费项目;个别乡镇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乱支乱用;少数基层干部作风转变不到位、方法简单、引发干群矛盾等。发现这些问题之后,我办迅速与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联系反馈,督促制定了整改措施,及时进行了纠正,群众反响较好。

8月下旬,按照湘价综[*]116文件精神,开展了一次清理整改涉农价格和收费工作调研活动,为开展清理整改涉农价格和收费工作,制定方案,安排部署做好了充分准备。9月下旬,由县纪委、县减负办牵头,县物价局、财政局、教育局、工商局、税务局等部门联合组成清理督查组,进一步认真开展清理整改涉农价格和收费活动,把“一化三基”战略落实到实处,取得显著成效。

(五)农经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1.开展“服务乡镇、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活动。

按照年初制定的机关制度,机关干部在履行本部门业务职能的同时,每人联系2-3个乡镇,联系1-2个示范合作社,按乡镇经管站和合作社年底记分考核机关干部,与年终奖励挂钩,把合作组织经营管理,把农户的承包经营当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很多机关干部有一半时间工作在基层,有的与一些村组干部和农民成了知心朋友。活动的开展,既锻炼了干部,又改善了干群关系。

2.狠抓机关内务建设。一是建立健全了考勤、考核、理论学习等11项机关制度,做到了以纪律和制度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二是开展了以创先争优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达到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目的。

3.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农经干部培训

①10月份,根据业务工作需要,举办了170人参加的经管干部培训班。

②选送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干部,参加市里的经营培训。

第5篇

【关键词】农村;财务审计;问题

农村作为我国“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都是一号工程。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加之国家的扶持改善资金与项目上马,农村的经济状况逐步向好发展。由于农村人口的基础素质不高,在财政资金及村集体资金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发挥作用,帮助指导农村财务基础工作逐步提升,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改进农村发展现状,实现整体财务管理水平再上台阶。

一、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的必要性分析

1.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执行力的必然选择

农村是各级县镇政府管理的基础单元,国家的农村发展扶持政策、项目建设、资金拨付一般由县镇政府面对各管辖农村进行。国家政策是否能够落地,关键在于各县镇政府是否将政策贯彻落实到位。而各县镇政府在资金拨付之后,项目能否按期建设,或是取得应有的实效,则在各个农村的执行上见效果,落脚点还是在农村层面。因此,加强农村财务审计,有利于监督党和国家的政策落实到位,增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执行力。

2.倒逼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有效方法

财务审计是对各经济组织财务核算与管理的审计,通过审计将发现各经济组织在财务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审计的监督职能有利于各经济组织加强管理,不断提升工作能力与水平。对于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而言,由于村集体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普遍较低,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持续加强改进,农村财务审计是对农村财务管理监督和改进的有效方法,将逐步提升农村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提升农村财务管理的职能。

3.关心和保护农村干部的必要需求

农村作为比较敏感的区域,发展相对滞后,人民群众的素质普遍不高,在对农村的管理中,国家的重金投入,能否使资金用到实处,并发挥实际作用,这对于农村干部是一项挑战。不可否认,一些农村干部确实在对农村资金的管理中,出现了经济问题,造成家国有资产损失,从这一角度出发,需要不断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力度,在经济方面给农村干部加上一道“紧箍咒”,增强其红线意识,进而起到关心和保护农村干部的目的。

4.推进村“两委”换届选举的重要抓手

农村换届选举是农村政治管理的大事,如同企业股东变化一样,将对农村的管理发生较大的变化。在各地的农村管理改革当中,换届选举都是农村财务审计发挥最大作用的地方,如果财务审计不到位,将遗留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无人问津,使得农民利益受损,国家政策难以落地。因此,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之前,往往需要进行较大规模的农村财务审计,将财务事项清理完毕,以为下一届农村管理建立良好的基础。

二、农村财务审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审计组织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县镇一级没有成立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领导组织,只是依靠几个县镇会计人员,进行财务审计,使得财务审计的组织性不强,权威性较低。二是没有建立系统的审计安排,县镇缺乏对每个农村现状的实际分析,审计重点不明确,审计效率难以提升。三是财务审计监督机制缺失,对于各审计人员对农村的审计结果缺乏复核,完全依靠审计结果判定农村的财务管理水平,使得审计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2.审计专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是财务审计组织者对审计事项没有概念,没有在审计前进行审计人员的集中培训,对于审计重点、审计安排等事项,信息不对称较为明显。二是财务审计人员的审计专业能力较弱,对审计内容不明确,不知道审计应该审计哪些内容,盲目性较强,审计方法单一,仅仅是查财务账,使得审计掌握的信息极少,缺乏稽核,审计效果下降。三是财务审计人员缺乏创新,在农村的反审计措施面前,束手无策,难以发现问题,起不到指导改进的作用。

3.审计问题整改有待进一步督查

一是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没有与被审计农村进行沟通,只是在审计报告中披露,使得农村对审计问题并不明了。二是没有督促被审计农村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计划编制,使得财务审计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实效。三是对农村列示的审计问题整改计划,没有建立督查机制,没有定期落实整改进度是否按照整改计划进行,造成财务审计问题长期存在,措施了整改良机,审计的权威性下降。

三、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的主要做法

1.进一步加强审计组织领导

县镇政府应对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建立审计领导班子,并聘请审计事务所专职会计师,对全县镇各村的财务账目、财务管理情况逐村进行审计。特别以维护农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加大对国家各种奖励补扶资金的审计,加大对非生产性资金的审计力度。制定审计计划,完善审计督查的整体流程和关键环节,明确工作原则、审计督查内容、实施步骤方法、组织领导等内容,为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的扎实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2.进一步提高审计专业性

加强审计人员培训,统一印发工作手册和操作指南,选取样板村开展现场观摩指导,提升财务审计工作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查看村级会计凭证、账簿、报表、会议记录等资料,重点查资金管理,看各项收支是否合理合法;查债权债务,看债权债务是否属实;查财务公开,看是否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公开;查制度建设,看是否建立并真正执行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查“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看是否专款专用。

第6篇

__镇距__县城12公里,全镇56平方公里,辖__个行政村,人口2.5万。域内瓜、果、梨、桃等资源丰富,采摘园、桃花节,观音禅寺、地热温泉等旅游资源,__产业功能区,聚集了一批企业,廊沧高速过境并设立出口,吸引来大批人员,人员大量流动与消费给沿线的各村带来巨大的社会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压力。如何在我镇当前社会状况下,政府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采取有效措施整治卫生,确保居民生活环境,是当下我镇政府亟需探索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我镇基本情况

随着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的居住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的公共环境总是给我们脏、乱、差的印象,垃圾乱倒、污水乱排、道路泥泞、河水水质恶化等现象比比皆是,由于农村的公共环境卫生与农民的利益关系不是那么明显,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效,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改善农村环境已经迫在眉睫。

二、经验做法

(一)广泛宣传

全镇每户发放《环卫整治手册》,告之垃圾处理方式,每季度开展环卫“十佳十差”评比,营造浓厚氛围;出动宣传车,送发公开信,确保了环卫整治家喻户晓。发放连心卡片,建立沟通渠道。机关干部下村走访时,将印有自己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的“连心卡”发放到每一户村民手中,村民需要到政府办事或环境卫生出现问题需要反映,随时电话联系联组干部,拉近了干群距离,方便干部及时发现并迅速解决环卫问题。

(二)积极整治

完善集镇环卫管理模式,确保镇容整洁。为探索集镇环卫管理的长效管理办法,我镇多措并举。一方面,我镇克服财政困难,镇村共投入10多万元新增垃圾池100多个,配置垃圾清运车,镇村给予租金补助,租金由镇村每天进行验收考核后拨付。建立“两固定三统一”垃圾处置模式,保证了垃圾处置运转有力,以此实现了镇村垃圾的正常及时清运中转。另一方面,把全镇的环卫管理推向市场化、公司化。自20__年起引进专业保洁队伍对镇村区域内的环境卫生进行专业管理,实行整体承包给个人,建立“镇管办+社区+保洁队伍”三位一体的考核管理模式,即农户将垃圾每日分类入池(桶),村保洁员每1—2天上户收集、科学减量并负责运送至镇垃圾中转站或填埋场。

(三)建立长效机制

推行村级专业清扫保洁,建立长效机制。为全面提升村级环卫整治效果,今年我镇创新了工作模式。首先建立队伍。今年3月全镇以村级名义聘请村级保洁员50个,全镇优化党小组为50个,每个小组配备一名保洁员,进行每天的保洁工作。其次严格考核。镇整治办每月组织对各村进行交叉检查,实行考核评比排名,且与环卫下拨经费挂钩。制定了《环卫整治手册》,要求由联组镇村干部与村保洁员每月上户检查并填写检查情况,评出“十佳十差”,并以此作为到镇村办事的前置条件,通过这些办法,全面构建了“户分类、村收集、镇中转”的垃圾收集处理长效机制。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全面整治,集镇加强了建管力度,规范了乱摆乱放,实现了街道净化、亮化、美化;全镇各村主干道路、房前屋后、坎边水边的陈年垃圾得到彻底清扫,确保了村庄整洁,让群众能够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各村大力完善了环卫设施,实行了环卫“庭院三包”制度,加强了保洁员管理,形成了镇上考核、村级担责的长效机制;淳化了民风,创建了和谐屋场,实现环卫了整体提升,排名保持全县前列。

四、存在问题

一是政府购买什么样的公共服务?从国际惯例看,主要涉及教育、公共卫生、弱势群体福利、社区服务、就业促进、保障性住宅、城市规划、环境、政策咨询及各种社会问题解决等方面。涉及面很广,如何选择侧重是个问题;另外,有的公共服务向社会力量购买了,相关政府部门是否该裁员?

二是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钱从何而来?按理说,用财政收入来购买公共服务,但是,在目前地方债务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后能否及时付款,会不会拖欠,值得关注。这是因为,政府是最强势的购买者,而一般社会组织和企业又不敢得罪政府,就容易导致矛盾或公共服务质量下降。

三是政府购买的公共服务,公众能否公平分享?比如,某市对实名出租公共自行车进行试运营,但服务对象须有本市户口。这种因为户籍不同带来的公共服务不同在生活中很常见,如何打破人为设置的门槛,如何消除户籍歧视,是摆在我们前面的一道难题。

五、对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文秘站-您的专属 秘书,!总结推广成功经验,积极推动相关制度法规建设。

(二)健全工作机制。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要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共同监督的要求,确保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建立“政府统一领导,财政部门牵头,民政、工商管理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协同,职能部门履职,监督部门保障”的工作机制,拟定购买服务目录,确定购买服务计划,指导监督购买服务工作。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调沟通,做到各负其责、齐抓共管。

第7篇

 

2017年XXX计量检定测试所按照市局计量工作总体部署,以落实省政府《计量发展规划实施意见》和XXX政府《推进计量工作实施方案》为抓手,紧紧围绕省局《2017年全省质监系统计量工作要点》开展各项工作。以服务经济和民生为已任;以壮大计量检测技术机构检测能力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检测质量、保障民生计量和社会需求为发展目标;以“5.20世界计量日”主题,积极宣传、普及计量知识。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锐意改革,实现了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2017年的工作

(一)、落实省政府《实施意见》和市政府《推进实施方案》,计量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1.抓住省局开展的2017县级计量技术机构能力建设达标活动的大好契机,新购置质量比较仪、电子血压计检定装置,更新医用X射线检定装置等计量标准设备。

2.新建、扩建检测项目。通过内挖潜力,组织开展计量技术法规的学习、讨论,在不新增大型设备的前提下,新申请扩项14校准项目;目前以完成新建标准、校准项目的设备试运行、人员培训和资料准备工作。技术档案室已改建完成,技术档案的保存条件得到提升。职工学习室正在改建中,建成后将改善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环境。

3.参与技术机构的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参与了全省电能表标准装置量值比对;参与了兄弟技术机构间的压力表、燃气表计量检定比对工作均取得满意的结果。

(二)、服务民生,保障市场公平交易计量准确

1.提升我市城区集贸市场诚信计量水平。

2017年根据我市集贸市场分布情况采取协同作战和分区域、分阶段的工作方法对城区范围内的7家集贸市场开展电子计价秤计量检定工作,共检定电子计价秤689台;并在集贸市场电子屏上进行诚信计量知识宣传,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 

2.推进商业、服务业民生计量体系建设。

在超市、加油站、餐饮、眼镜制配、农贸市场等民生计量行业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引导商业、服务行业单位在依法使用计量器具的前提下,签订诚信计量承诺书并向社会公示,主动接受消费者的监督,并建立健全长效计量监管机制,提高诚信计量水平,营造良好诚信计量环境。

3、开展节假日为节点的民生计量行业执法检查。

以春节、世界计量日为节点,开展节日期间专项计量监督检查工作,集中时间、集中人员对加油站、超市、农贸市场、餐饮等行业开展专项检查,规范市场计量行为,保障节日良好计量环境。2017年出动计量检定人员共计142人(次),检查大中型超市、集贸市场、加油站、眼镜制配单位等共计94家(次),抽查计量器具共计470台件;抽查定量包装及预包装商品35批次;参与、处理计量纠纷投诉6起。为市局稽查分局开展加油机计量专项检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三)、强化服务意识,做好企业计量检测服务工作

    我所一贯以服务企业、社会为宗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战略,满足企业需求;年初根据市政府明确的重点服务企业:我市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和环保、民生企业;对重点服务企业的检定申请优先安排、提前开展检定,对于不具备检定资质的检定项目主动联系省院开展检测。全年共服务企业1268家,检测计量器具42602台件,其中强检计量器具28367台(件),受检率达97%、,协调上级技术机构上门检测541台件、代送检175台件;全年外出检定用车631次,外出检定人员2508人次。

我所严格执行省政府“开展暂停计量检定收费”的要求。面对企业检测申请数量增多的现状,明确了受理、检定工作流程:企业检测申请报分管副所长审批,提前告知企业检定方式、检定日期和办结时限,合理安排检定工作计划,督促检测人员开展检测工作。检定科室普遍存在着加班加点的工作情况,部分科室为完成检定工作连续放弃一个月的公休日开展工作。通过高效的工作和有效的沟通,在检定数量猛增的情况下没有发生一起因检定时效的投诉和抱怨,得到了企业的赞誉和社会好评。

(四)、强化履职尽责工作要求,加强内部管理工作

根据履职尽责全面督促检查工作的要求,加强内部各项管理工作。

1.从日常管理抓起。要求室主任工作思路要清晰,态度要端正。工作纪律、任务完成情况及时跟踪提醒。重点情况记录应详细,对相关违反程序的行为应予现场纠正,限期整改,举一反三。

2.从执行力抓起。相关工作制度、工作任务、工作思路明确清晰,重要的事马上办、限时的事记时办,不明事宜应及时沟通汇报,以便于工作顺利完成。   

3. 从完善制度抓起。按照内部管理制度和资料手册、程序文件的要求,从考勤、清洁卫生、外检审批、检测记录、质量记录、证书报告签发等各环节进行梳理,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不用人管人,用制度管人。

4.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统一思想,分工不分心,明确工作目标,强化检查、落实;班子成员和科室一同外出检测,了解技术人员的思想动态、工作状况和企业的需求。

(五)、精心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开展“5.20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

1. 围绕“计量与交通”主题,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氛围。在市区各大商超、加油站、加气站等100多地利用流动字幕和宣传条幅开展计量宣传,通过电信运营商向市民发送20多万条“5·20世界计量日”活动短信,努力提高社会计量意识。

2.组织党员干部走进精准扶贫联系点---剅河镇汪场村、光湾村走访慰问贫困户,深入帮扶对象家庭开展“进农户、拉家常、办实事”活动。讲解电能表、血压计、电子秤等计量器具使用常识,并为村医务室使用的血压计、人体秤进行现场计量检定,让贫困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3.在“5·20世界计量日”当天,组织中石油湖北江汉分公司、中石化仙桃公司、国网仙桃供电公司、XXX中油燃气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石油化工投资有限公司、佳视眼镜眼科门诊等企业在体育广场开展计量知识大型宣传及诚信计量公开承诺签名活动。现场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 ,120余名各行业代表在巨幅承诺书上郑重签名。

4.根据社会公众微信平台“你点我查”活动征集到的点击信息、近期的投诉,选取了三块家用电能表、两台燃油加油机、四台出租车计价器开展了“你点我查”活动。

5.主动对接新闻媒体广泛开展计量宣传活动,《仙桃日报》、《仙桃周刊》、仙桃广播电视台、仙桃中国仙桃网、大楚仙桃、江汉热线等媒体宣传报道“5·20世界计量日”活动达50余篇。开展计量服务需求大调研活动,把握发展新方向

(六)、开展计量服务需求大调研活动,把握发展新方向

我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陕西煤化仙桃清洁能源有限公司走访调研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计量服务的需求。目前,陕煤仙桃食品药品工业园集中供热项目已经全面开建,项目建成将形成年产蒸汽150万吨,企业负责人表示:供热项目的生产和销售对温度、压力、蒸汽流量等专业的计量检测需求很大。通过走访和分析,我们认为该项目的计量需求(热能表计量检定项目)在我省范围内属于空白。拟开展热能表及相关计量检测项目的建设工作,目前已开始前期可行性论证工作。

二、2017年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室和办公楼的环境急待改善。近两年添置了部分标准设备,因实验室环境制约的导致部分检测项目无法正常开展;办公楼、实验室建于1989年投入使用,由于年久失修,不仅影响正常办公使用,且存在安全隐患。

2.技术人员的水平还待进一步提高。由于人员老龄化和工作原因,造成技术水平难以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线上 。

3.内部管理有待加强。现有的考核机制存在“吃大锅饭”的弊端,应引进“按劳取酬”的管理理念。(本站向你推荐:WWW.hAOwORD.COm)

  三、2018年度工作计划

(一)、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组织全体职工开展专业技术学习,完善修订质量管理体系。适时组织能力考核、技术比武活动。

(二)、开展新建标准项目考核工作。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动态,建设有代表性、前瞻性的计量检测项目,满足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民生需求,在一定范围内填补检测项目空白。

(三)、深化计量风险防控,完善计量监管体系。做好对电子计价秤、民用三表、加油机等十大类计量器具检定工作;对集贸市场、医疗行业等重点领域以及对用于安全、环保类计量器具加强计量风险排查,配合监管机构做好技术保障工作。

  (四)、强化内部管理。以规范劳动纪律为抓手,着力改变工作作风;以整洁办公环境为抓手,着力提升机构形象,以提高检测质量为抓手,着力提供工作效能。

 

 

第8篇

早在1994年,深圳就通过了立法的形式,确认了社区股份合作制的法律地位。根据《深圳经济特区股份合作公司条例》,社区股份公司属于集体企业,是由以行政村或居民小组(自然村)为基础组成的合作经济组织改组而设立的,是深圳快速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产物,在深圳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有数据表明,目前全市各种的股份合作公司的总数已经过千家,掌握着大量的土地和其他物质资源,但是整体效益并不是特别理想,主要原因除了发展定位不够明确,配套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之外,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和外部的政府监管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根据笔者多年的实务经验,加强财务管理,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水平,而且也便于政府外部监管的实施,从而促进整个股份合作公司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股份合作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是集体资产监管的重要抓手。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对发展集体经济、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此外,股份合作公司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股民的切身利益,影响社区的稳定和谐,备受社会关注。因此,加强财务管理对规范股份合作公司运作和监督、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越来越重要,对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股份合作公司财务管理上现存的问题

1.在建工程长期挂账不办理工程结算。部分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投资的工程项目,项目完工不结算、不结转固定资产,也未经过审计。

2.违规发放各种补助。从实务来看,各街道办对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工资和福利没有统一标准,存在以交通费、通讯费和节日补助等名义发放各种补助。

3.餐费、车辆费用控制执行难。从实务来看,公司以误餐形式报销和车辆费用报销增多,造成集体资金损失浪费。

4.已经发现的问题一直未整改。虽然机构一般都会及时发现股份合作公司存在的财务问题,并迅速反馈给相关部门,但这些问题却年复一年未得到有效的整改。

5.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公司对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未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未执行每年全面资产清查。

6.合同管理缺乏监督。存在长期租赁"明租实卖"的行为、租金的减免事项以及合同管理、备案脱节。

7.债权债务长期挂账未清理。

8.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员工身兼多职,岗位不相分离,相互牵制监督形同虚设。

9.财务公开流于形式,透明度不高。财务公开内容过于笼统,项目未细化、具体,透明度不高,股民难以看懂财务数据,信息公开流于形式。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记账存在缺陷,不适应公司经营管理需要。为规范社区财务管理行为,防范集体资产流失,街道办事处对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实行统一记账。实行记账推动了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财务核算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促进了社区集体经济发展。但是,随着股份合作公司产业转型,现有的事后记账,缺乏对事前、事中管理,无法对业务事项性质、费用支付等进行实时监控。另外,由于记账的时效性不强,公司资金在使用的合法性和效率得不到监督和保证,也加剧了社区集体资产流失。

2014年政企、社企分开以后,股份合作公司逐步回归经济组织的职能定位,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作为自主经营的现代化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职能已不再停留会计核算、监督、提供信息等,而是全面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向经营管理层提供决策信息,实现经营目标。

2.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在股份合作公司内部,不管是掌握决策权的管理层还是普通的股民,都没能正确认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大作用,缺乏战略上的意识。股份合作公司执行街道办相关制度,大部分未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财务内控制度。一是股份合作公司董事会、监事会、集委会成员没有意愿建立健全财务制度限制自身权利;二是财务人员来自本社区村民,未经严格培训,无专业能力完成制度建设;三是集体资产管理部门未要求股份合作公司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3.内部管理不规范。股份合作公司自董事会、监事会、集委会成员,到普通员工几乎全部来自本村村民,相互之间都是裙带关系,既是公司员工又是公司股东,所有权与经营权模糊。以血缘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往往让公司很多内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即使建立了健全的财务制度也难以严格执行。

4.外部监督不到位。一是记账单位监督乏力。记账单位将记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反馈到集体资产管理部门,但是问题仍得不到重视、整改。有些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甚至认为记账机构无权指导监督其财务工作,经常拖延交账,不配合工作。另外,记账单位的会计人员专业技能有限,无法发现、识别或意识到风险。

二是集体资产管理部门业务水平不强。街道办集体资产办负责社区股份合作公司业务管理、制度建设、财务管理、业绩考核等管理职能。作为监管部门,却没有懂业务或业务能力强的人员配备,又如何指导、管理、监督。

三是股民监督意识不强。股民只关注于公司分红,对公司财务问题不愿管、不想管或不知如何管,只要不涉及土地、财务重大问题,股民对参与公司事务不积极。因而,股份合作公司的运作管理往往集中为某部分人的内部管理,一些隐蔽的财务问题,就更难以发现。

四、强化财务管理的建议

1.加强业务管理部门的指导、监督管理职能。(1)委派财务管理人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由街道办集体资产办面向社会聘用具有企业财务管理经验的财务专业技术人员,统一进行委派、监督,参与股份合作公司经营管理、推进制度建设及财务监督。受委派的财务人员直接对委派部门负责、报告,由其考核、发放薪酬。委派制不仅能解决记账事后管理、信息滞后导致信息不对称等弊端,既能保证财务服务与监督职能的统一,又能实现核算、经营决策主体不变,提高财务管理水平。(2)记账纳入职能管理,双重监督。集体资产办将会计核算中心记账职能纳入职能管理,全面了解公司财务行为,有效配合公司经营绩效考核,规范公司行为;有效监督、考核评价委派财务人员行为,促使其尽职尽责履职。(3)优化绩效考核指标,引导股份合作公司规范管理。集体资产办统计分析股份合作公司历年存在的问题,分类汇总,将一些问题纳入股份合作公司经营管理层绩效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指标,比如交账及时率、问题整改率等,促使公司经营管理层自觉、主动达标,实现良性发展。(4)牵头各部门齐抓共管,建立信息反馈机制。集体资产办牵头建立多部门参与的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管理机制,定期反馈信息情况,及时发现纠正各种违规行为。司法所重点对股份合作公司合同管理、重大事项协议、法律审核等进行审查;城建办、项目办、旧改办等重点对工程项目建设、旧城改造等关键环节的审批;纪工委、督查室对在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督查督办。

2.加强股份合作公司三会成员及财务人员的培训。首先,定期安排股份合作公司经营管理层参加企业经营管理培训,定期或不定期采取政策法规培训、经验交流会、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增强业务能力和法律意识,打造一支业务素质强、政治素养好、责任意识强的管理队伍;其次,组织股份合作公司会计人员学习专业知识、技术技能,交流工作经验,增强业务能力和法律意识。

3.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发挥委派股份合作公司的财务人员尽快了解熟悉企业情况及经营管理方式,依据区、街道办相关规定,指导股份合作公司建立健全符合股份合作公司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财务活动程序。如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公司公章管理制度等。

4.切实加强对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财务的监督。一方面建立完善对社区股份合作公司企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制度,接受股东的监督,保证股东及集体利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建立完善财务审计监督制度,区、街道两级集体资产管理部门要采取强有力措施,组织好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财务的审计监督工作。

5.指导、鼓励股份合作公司探索职业经理人制度,逐步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第9篇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已步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和各项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三农”发展的新趋势对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人民银行在统筹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中,突出地把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作为工作的关键切入点,努力增强金融支付服务体系对农村经济建设的“主渠道支撑”效应。同时,针对农村金融支付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现实矛盾和问题,也必须予以关注。为此,笔者结合区域经济金融运行实际,对现阶段农村金融支付环境的管理与建设工作作如下分析。

一、玉溪农村金融支付运行基本情况

玉溪市地处滇中(距省会昆明83.6公里),全市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辖1区8县(其中有3个地处山区民族自治县),全市总人口231.8万人,农业人口174.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2.27%。全市下辖7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截至2013年6月,辖区有市级银行业机构13家,县级银行机构52家,现有银行业务网点369个。其中:涉农银行机构网点282个,(县以下乡镇涉农机构网点173个)。全辖已经接入现代支付系统的银行机构59家,有184个网点已接入支付系统,其中:涉农银行机构有27家104个网点已接入支付系统,(县以下乡镇网点61个已接入支付系统)。全辖银行机构安装ATM共有603台,其中,涉农银行机构ATM安装315台(县以下乡镇涉农机构安装154台);全辖银行机构安装POS共有15766台,其中,涉农银行机构POS安装4528台(县以下乡镇涉农机构安装1959台)。2013年6月末,全辖涉农银行机构开立个人账户482.3万户,涉农银行机构网点覆盖75个乡镇(街道办),业务覆盖700个行政村,受惠社会群众206.46万人。

(一)对涉农金融机构支付系统管理与建设的基本评价

目前辖区银行业涉农金融机构在加强支付体系建设上,一是积极推进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延伸服务。2012年末,玉溪市银行类金融机构网点接入现代化支付系统达184个,占全市金融机构网点总数49.32%,其中农村地区接入现代化支付系统达82个,占全市金融机构网点总数44.5%。县域现代化支付系统作用日益凸显——如通海县2010年以来新增6个金融机构网点接入现代化支付系统,截止2012年,全县共有16个营业网点接入大、小额支付系统,其中农业银行5个乡镇网点全部直联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这为辖内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拓展支付服务“三农”提供了有力支撑。2013年,该县信用社计划7个乡镇一级网点全部加入支付系统,届时现代化支付系统将基本覆盖通海县县城以下农村地区,将为农村地区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金融服务,为农村地区资金流通开辟一条高速公路;二是积极完善内部管理体系建设,并建立、健全了相应的内控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对支付业务工作落实管理职责,其中:辖区农业银行系统由个人金融部负责,农村信用联社系统由会计信息部负责,认真履行好对本机构支付业务的推广和运行,并规范执行人民银行在支付管理方面的相关要求;三是积极参与人民银行组织的各种支付宣传工作和支付体系建设推广工作,如银行卡市场建设、非现金结算工具推广(特别是惠农支付服务点)建设,以及推进烤烟、甘蔗农产品收购电子结算工作等。但由于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有所滞后,更多的是传统的柜面存贷款业务,尤其是在支付业务方面,基层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有待提速,农村新型结算工具宣传推广工作、服务维护工作以及业务监督工作还需待加强。

(二)对农村地区推广新型支付手段和结算工具的基本评价

目前,辖区农村地区新型支付手段、工具以及金融服务产品主要包括:银行卡、ATM机、POS机、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通。特别是伴随着银行卡受理市场的不断拓展和延伸,银行卡业务承载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拓宽,银行卡业务在非现金支付工具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使社会公众用卡意识大幅增强,从辖区运行看,以惠农卡(借记卡)和惠农服务POS机为载体的面向“三农”推出的创新产品,赋予惠农服务POS机具备小额取现、转账、查询、缴费、消费等功能,非常适合在农村大量推广。截至2013年6月30日,玉溪辖区共设立惠农服务点538个,从广度和深度上已基本覆盖全辖行政村,随着惠农服务点的纵深推进,逐步消除了农村金融服务盲点,农户“足不出村”就能支取小额现金,实现余额查询、刷卡缴费、办理转账等业务,深受百姓的欢迎,极大地方便了农村地区农民金融服务需求。与此同时,为了把服务“三农”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提升金融支付服务效率和质量,玉溪市从2010年开始启动推进农产品收购非现金结算工作,通过人民银行统筹协调,在当地党委政府及烟草公司的支持配合下,辖区银行机构立足烤烟收购全局,突出金融支付体系主渠道作用,大力推广烤烟收购电子支付结算工作。2012年全辖102个烤烟收购点全面实施了烟叶交售款电子结算工作,在全年度烤烟收购23亿元总额中,电子结算金额达22.57亿元(比上年增加19.51亿元,增长6.4倍),电子支付金额占全市烤烟兑付总额比例达98%,金融支付工作成效实现了政府、烟草公司、农村信用社及烟农“四满意”的良好效果。元江县探索推进甘蔗收购款电子结算取得明显成效,2011-2012榨季共向农户电子兑付甘蔗款1.48万笔,金额1.01亿元,自2008年以来,连续5年实现了全县甘蔗款兑付完全电子化。

(三)对县域金融支付服务工作与外部环境作用影响的基本评价

1.政府部门的作用影响。随着金融服务作用的日趋凸显,地方政府对支付环境建设的理解和支持亦愈显加强。2012年以来,玉溪全辖各县(区)在推进惠农支付业务建设、银行卡市场建设、刷卡无障碍示范街建设等活动中,地方政府均给予积极参与和支持。通过基层人民银行加强协调沟通,形成政府统一领导、人行牵头推动、银行和支付机构组织实施、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村商户)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如2012年华宁县推广惠农支付服务业务中,当地县、乡政府针对金融支付环境建设给予了积极支持:一是政府出台促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的配套支持政策。将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以考虑,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创新支付结算产品,合理配置资源。二是地方财税部门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减免税收、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在农村增设营业网点,扩大覆盖范围。对金融机构在农村投放ATM、POS等设备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三是通讯运营商应对农村银行卡特约商户、惠农取款服务点、转账电话等支付机具布放给予调减通讯费用的优惠,以减轻运营机构和商户的成本压力,增强其积极性。

2.重点企业的作用影响。随着农村产业化发展的不断推进,金融支付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助推作用日趋凸显。当前,在农村地区依靠烤烟生产带动农民增收,是玉溪涉农产业发展的重要格局。为此,烟草企业通过主动加强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合作共赢的良好效应。2012年峨山县在当地党委政府及烟草公司的支持配合下,立足全县烤烟收购全局,突出金融支付体系主渠道作用,大力推广烤烟收购电子支付结算工作。2012年全县8个乡镇,12个烟点收购站,全面启动烟叶交售款电子结算工作后。全县12个电子支付点对烤烟收购站共计直接办理电子支付14.64万笔,电子支付金额达2.49亿元,完成烟站收购兑付总额的比例达95.61%(2011年占比为77.3%)。其中,峨山县农村信用联社2012年烤烟收购现金投放仅为859万元。

3.农村地区的作用影响。为顺应农村经济与农村社会发展的新需要,特别是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强农、惠农、服务三农”的政策过程中,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缺失、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基本金融服务需求问题,已成为基层金融服务“三农”工作的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因此,玉溪市在推进惠农支付服务业务过程中,通过特定授权的POS机具,积极拓展农村支付建设的有效途径,将填补金融机构缺失的村委会的金融服务空白,使农村行动不便的老、妇、残等客户,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得到灵活、便捷的金融服务,体现出明显的社会效益;同时,随着惠农支付覆盖面的不断扩展,惠农点可广泛承担对持卡人兑付新农保、老党员补助、复退转军人补助、困难居民补助、农林牧渔补助、家电下乡补贴等业务,为实现银政合作、互动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与此同时,惠农点还能满足农民在烤烟、蔬菜、花卉、甘蔗、养殖等农副产品收购非现金结算收入的基础上,解决基本金融(转账)支付服务需求。此外,通过惠农支付平台,基层人民银行还积极做好“新农保”、“新农合”等惠农政策的宣传,以及银行卡知识宣传、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宣传、人民币反假宣传、反洗钱宣传和征信宣传等,较好地实现了惠农支付业务宣传带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

(四)对基层人民银行履行农村支付管理工作的基本评价

当前,辖区人民银行立足工作实际,不断完善履职管理,有效增强金融管理工作的能动性。一是围绕“一创两建”工作,大力推进并强化农村支付环境建设。通过引导涉农金融机构业务网点建设,促进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接入现代支付系统;通过加强农村重点产业发展与金融支付建设的融合,不断提升金融支付服务效能;通过扩展银行卡在农村地区推广运用,进一步增强了现代支付工具对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变革和影响。二是围绕推进“两管理、两综合、一保护”工作,有效落实对金融机构日常监测、非现场核查和推进现场检查工作,提升金融管理和服务成效。2012年,全辖认真落实加强对地方法人机构执行金融法规管理情况的综合评价,其中突出了规范金融支付运行的导向性。同时,针对辖内4家涉农县级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了综合执法检查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基层人民银行监督管理职能;三是围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创新工作机制。2012年玉溪中支在红塔区、江川县、澄江县等三个区县先行试点,通过完善制度,理清流程,明确职责,积极创新,建立起了金融维权的工作架构,进一步拓展了基层人民银行的履职范围和手段,促进金融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四是围绕农村金融服务环境,积极搭建支付建设新平台。2013年,全市新增3条县级刷卡无障碍示范街、新增设惠农服务点276个,有效扩展农村支付领域。江川县2013年针对农村居民“持折多、用卡少,用现多、转账少”状况,加大统筹管理,通过与地方财政、电力、烟草、社保、信用社等方面沟通协作,精心选址试点“多折归一卡”金融业务,着力搭建农村支付新平台,使之前最多拥有8本各种“折”归集到一张银行卡上,有效推进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建设。

二、现阶段农村金融支付管理与建设工作存在问题的基本分析

(一)涉农银行金融机构开展农村支付业务面临的困难

在柜面业务方面:一是农村地区遇赶集日时,来办理金融业务的人员较多,柜面压力大,而其他时间人员又较少,业务办理忙闲不均,并且柜面业务中现金量大(农村群众普遍存在“现钱为实”的观念,加之农村商业交易多数为现金结算),转账方式交易的极少;二是农村地区的老年人自身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办理业务时需重复解释,办理一笔简单金融业务需占用较长时间,影响柜面服务效率,并且,对一些老弱病残者无法亲临柜面办理业务,银行工作人员针对一些不得由人办理业务往往难于操作;三是存在农村客户对密码保管不当,遗忘密码现象突出,在办理业务时常常忘记或者输错密码造成交易失败,给柜台带来较大工作压力;三是不少农村客户不会使用银行自助终端设备;四是由于新型农村支付业务在网络支持和资金清算方面还不够成熟,造成入账不及时、单边账等情况。

银行卡业务方面:一是农村地区持银行卡人员较少,用卡意识不高;三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地区更愿意使用看得见数字的存折,习惯使用存折(能直观看到账户发生额和余额),对普遍存在对银行卡不了解、不放心、不信任;四是由于使用银行卡较少,农村地区老百姓经常出现忘记银行卡密码情况,由于忘记银行卡密码后又不得不挂失,增加了持卡费用成本,进而更不愿意使用银行卡;五是由于农村大多数人员知识水平有限,风险防范意识较为薄弱,不能熟练掌握银行卡的使用方法,使用银行卡的过程中存在泄露账户密码和账户信息的风险隐患;六是农村地区用卡设施缺乏,可用机具、网点及新业务平台有限,没有配套设施的跟进,没有ATM的投放,没有POS等辅助机具(或者POS辅助机具数量极少),银行卡方便、快捷的功能在农村地区难于发挥积极作用。

在非现金工具运用方面:一是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创新和推广支付服务产品的动力不足,并且,针对农村地区开展支付结算宣传的工作滞后,导致在广大农村、山区以及边远民族地区支付结算知识缺乏,对非现金支付工具认知度低。不少农村客户甚至不了解银行卡还具有转账、消费等功能;二是相关结算知识的宣传过于强调专业性,很难得到农村客户的认同和接受。并且其他非现金结算工具(除银行卡外)对使用者素质要求较高,使用比较复杂,难于在农村地区推广,更无法接受和使用各类票据结算;三是银行卡的年费和工本费,以及使用银行卡产生的相关费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办卡、用卡的积极性;四是用卡设施不足,相关维修和服务滞后,制约银行卡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和使用。由于感到操作复杂,农村客户对新兴的支付工具往往不知道用、不会用、不敢用。五是结算收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客户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相较低收入的农村客户为节省费用,往往选择使用无结算费用的现金,而舍弃更安全、快捷的非现金支付工具。

金融机构履职工作方面:一是由于系统管理以及内控约束,各金融机构的一线业务机构,缺乏对部分业务系统的直接查询权,在数据、信息共享方面的及时性和便利性上存在不足;二是部分金融机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在经营策略、工作职责、内部管理以及政策执行等方面存在的欠缺和不足,较大程度地影响着支付结算及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影响着人民银行推进支付环境建设工作的贯彻落实、影响着金融支付建设对经济社会(特别是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发挥。如针对现代支付系统延伸推进工作,玉溪辖区2013年6月末县以下(乡镇、街道办)农村金融机构接入现代支付系统网点为61个,占全市金融机构接入网点总数33%,比乡镇(街道办)以上金融机构接入网点比例低34个百分点,比乡镇(街道办)以上涉农机构接入网点比例低24个百分点;三是各金融机构向人民银行反馈信息的力度太弱,致使人民银行对一些与支付结算有关的领域的工作情况掌握不全。比如在银行卡品种和服务推广方面,各金融机构及少主动向人民银行报告;四是金融机构针对农村地区支付渠道延伸、支付工具推广等方面普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发展轻服务的问题,特别是在银行卡运行机具维护方面存在滞后性。

(二)基层人民银行履行金融支付管理职责存在的困难

现实履职局限性的问题:县支行支付结算管理这一职责的履行主要归属于基础业务股,但基础业务股目前的工作重心主要是组织开展会计核算和经理国库,大量人力和时间放在了日常业务经办上,重服务、轻管理的现象很突出;同时,支行基础业务部门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能力不足、岗位制约、工作主动性差等问题,由此制约着管理能力的提高。

日常手段方式问题:县支行近些年很少自行组织开展对辖内金融机构的支付结算管理检查,就算组织开展外部检查,也往往受自身能力水平的制约,使检查的最终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在日常的非现场监管中,多局限于督促各机构按时报送相关报表材料,且报表材料的质量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析研判的质量和效果。

数据统计管理问题:从实际工作中来看,普遍存在对数据信息的收集效率低以及统计资料整合难的问题,而在真实性、有效性的核实上更是难上加难。比如非现金结算工具的统计、刷卡消费金额的统计、原材料收购数据统计等,不仅仅需要金融机构的配合,还需要企业、商户以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才能如实地全面地将相关情况反映出来。在实际工作中,一是主要体现在企业和商户等不直接与人民银行打交道的群体上,其主要的顾虑往往与商业秘密、个人财富隐私,或与纳税等相关联;二是县支行目前获取信息数据的主要方式较为落后和被动,方式无非是靠各金融机构手工报送、靠上级行按期提供或咨询相关人员,导致各类数据零敲碎打,真实性有效性大打折扣,支行不能及时有效地掌握辖区情况。

跨区域银行卡监管问题:当前,基层人民银行机构工作人员对于跨区域发行的银行卡管理上,特别是针对非本地设立分支机构的外地发卡银行在本县域大量发行银行卡,并且贷记卡信用额度通常高于本地银行发行的贷记卡,基层县支行往往连最基本的数据都掌握不了,监管更是无从谈起。

——基层工作人员素质问题:近些年,随着各种新的支付手段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不断推出,基层人民银行员工由于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操作实践等问题,目前在业务素质以及管理能力方面难于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三)农村地区在支付环境运行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农村地区开展非现金结算、推广新型支付工具仍须努力。目前,国家惠农政策涉及部门较多,扶贫惠农的“项目池”多涉及新农保、新农合以及相关扶持政策——有老党员补助、复退转军人补助、困难居民补助、高龄补贴、农村低保,有林业、农业补贴、农机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等,往往各项资金出自各相关部门,形成一家农户拥有4、5本存折,造成柜台压力大,效率低。因此,要实现“多折合一卡”,在农村地区推广非现金工具运用仍须努力。

农村支付运行环境管理亟待加强。调查反映,在商贸流通相对活跃的部分县区,随着银行卡发行量逐年增大,利用银行卡套现行为、特别是针对银行卡盗取资金以及实施诈骗等情况屡有发生。而在农村地区,老百姓识别这些行为和手段的知识能力不足,警惕性也不够,一定程度加大了对农村支付环境管理的工作难度。

对惠农支付点的管理没有完全到位:一方面,金融机构在惠农支付服务点的退出管理工作未能有效落实。辖区少数县惠农服务点中,出现个别服务点连续三个月交易量为零或接近零的情况,此类情况本应受到收单机构的关注并实地查明原因。但在这个过程中,收单机构并未严格履行尽职管理,特别是针对惠农支付服务点长期连续无交易发生问题,未能开展核查、预警、提示以及并对其给予业务指导、直至实施推出管理。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在回访机制的执行上远远不到位。从对部分商户的实地调查情况及对收单机构的询问结果来看,首先是收单机构未严格按规定的时间、规定的频率回访;其次是收单机构即使有回访纪录,回访纪录也是流于形式(比如仅仅记载“正常”字样),无法核实收单机构人员是否真正回访过、是否发现了问题、是否帮助解决了问题;第三是收单机构上下级之间对回访发现的问题沟通反馈不到位,致使惠农服务点在技术、网络等方面的问题困难迟迟得不到解决;第四是未形成回访纪录或报告反馈人民银行。

银行卡联通性问题对业务运行的制约。据调查反映,惠农支付服务点发生农行卡转信用社卡的跨行转账时有出现单边账问题,给客户带来困难。并且转账手续费和缴费服务手续费银联返回速度慢,对POS商户的积极性带来较大的影响。并且,由于惠农支付服务平台清算系统不够通畅稳定,有商户多次反映,在农行和信用社的卡之间办理转账交易经常失败,增加了商户、客户对惠农支付服务业务的不信任感。此外,系统转运机构(如银联公司等)的后台维护、技术更新与系统升级,也存在较大的滞缓问题。

(四)银行机构业务管理对金融支付建设的影响问题

一是边远地区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偏少,网点分布不平衡。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分支行和经营网点进行收缩和撤并,导致涉农金融机构网点数量锐减,网点在乡、镇分布不均,特别是对于行政村、自然村基本空白,对偏远地区支付服务点的管理比较困难;二是农村金融支付结算工具不足,支付结算工具偏少,支付手段还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上,现金支付仍是农村最主要的支付手段。同时,农村支付结算安全防范薄弱。一些农民缺乏支付结算知识,对支付结算方式不了解,不知道支付安全防范,根本无法使用和接受各类票据结算,对现金支付结算安全性较低,假币的识别能力也较差,现金结算给农户造成的损失时有发生;三是涉农金融机构农村金融存在服务履职以及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一方面,POS商户在使用过程中,因人为操作导致硬件损坏、一般性故障排除、以及设备系统升级操作等情况时,特别是在边远山区和民族地区,山高路远,加上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相关管理人员不足、管理成本高、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往往产生后期服务缺失问题;另一方面,对新型支付工具,特别是农村地区新型支付手段和工具(如惠农支付服务业务的开通),农村地区评价高,但由于此项业务在起步阶段,银行机构面对惠农点面广分散的实际,普遍存在“重推广轻服务”的问题;四是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一般网点只配备了2~3名的一线临柜人员,接受过系统业务培训机会较少,操作人员专业素质的缺乏,使用现代化支付工具效率低下。

三、工作建议

(一)加强领导,统筹推进

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支付环境建设,是新形势、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建设的新需求,是金融支持和服务“三农”发展的重要基础。做好农村金融支付服务工作,仅仅依靠人民银行从支付结算履职角度来牵头推进尚难取得预期实效,同时,仅仅由金融机构参与也不可能完全实现既定目标。因此,进一步统一认识,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努力推进金融支付环境建设健康发展。一是要解决好政府主导的关系。推进农村支付工作关键在地方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是关系服务广大群众的惠民工程,通过加强与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与汇报,真正达到重视支持、共同参与,形成由各级政府主导推动、人民银行牵头管理、涉农金融机构具体实施、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并使之纳入基层政府机构效能考核,加强督导力度,增强执行效能;二是切实增强法规政策的执行效率。多年来,党和国家围绕支持“三农”发展问题明确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而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作为一项惠农便农、扶农强农的重要基础工作,需要夯实政策和法规基础,特别是应当明确界定农村地区支付运行各方的履职要求,以此为进一步完善农村支付管理与建设工作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三是建立健全政策扶持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投入。建议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努力增强在税收优惠、资金投入以及财政补贴等方面的扶持作用。对于在农村地区增设金融机构网点的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对于在农村地区布放POS机和ATM机给予财政补贴,对于参与惠农支付业务的商户给予必要的财政扶持,对于农村地区使用银行卡的业务收费进行适当的财政补贴。支持金融机构支付网络与工具向农村地区延伸,拓展农村支付服务空间,增强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功能。

(二)多措并举,扩大宣传

农村支付结算工具推广运用率低的原因之一在于宣传力度小,农村百姓对支付结算服务知之甚少。因此,一是要建立由人民银行牵头、各金融机构参与的支付结算宣传活动长效机制,制定辖区整体宣传规划,加强辅导检查,确保宣传工作的落实。要积极组织金融机构切实加强支付业务宣传,做好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知识的宣传工作,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做不同的宣传产品,告知有哪些支付结算品种,哪些支付结算产品适合他们,与现金结算相比有哪些好处,如何使用等,要让老百姓用的安心、用的可靠。同时可以在营业网点设立咨询台或设立咨询电话,方便群众咨询,帮助他们了解和使用各种支付结算工具,使支付结算知识宣传工作长期化、制度化;二是要积极扩展农村地区金融支付业务的宣传途径。农村金融机构可联合政府部门以及乡、村管理部门,充分挖掘农村生产生活以及农业重点产业推进的各种有利资源和条件,深入农户、田间、地头、集贸市场,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支付服务宣传,积极推介支付工具,提高农村群众对现代化支付结算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努力营造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使用的良好氛围。同时,金融机构网点还可通过在营业场所悬挂标语、张贴海报,在窗口向客户免费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支付结算知识;三是要加强统筹宣传管理,强化工作推进力度。一方面要重点从人民银行内部不断提高员工的政策和业务素质,加强培训工作力度,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宣传解释口径不统一的问题;另一方面要重点解决各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金融机构在推进农村地区支付管理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采取举办专题培训班或业务讲座以及把推进农村地区支付管理工作纳入涉农金融机构网点准入设置、金融重点执法检查、金融机构综合评价、班子考核(或高管人员)考核等方面的重要管理内容;此外,针对各金融机构开展农村地区支付管理工作的宣传工作,还应重点关注其内部相关部门以及人员的履职效能,并督促要求各金融机构把每年的宣传和培训经费的5%用于开展农村地区支付管理宣传和培训工作,保证每年宣传工作的人员、费用和时间到位。四是要加强金融安全知识宣传,防范支付风险。特别是加强银行卡用卡安全知识宣传,通过商户回访、送教上门、发放安全用卡宣传页等多种方式,积极向广大农民朋友宣传讲解个人客户信息数据如何保密、如何防范银行卡欺诈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农民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其正确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增强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信心。

(三)创新服务,突出实效

围绕农村金融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创新农村支付服务工具,推动非现金支付的应用和普及,是提高金融支付服务水平的重要增长动力。一是要借助国家惠农政策,大力普及银行卡为主的支付工具,积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衔接,努力实现“多折并一卡”,并通过银行卡业务运行,积极探索推进银行卡承载兑付新农合、新农保、老党员补助、复退转军人补助、困难居民补助、农林牧渔补助、家电下乡补贴等业务,以及农村地区重点、特色产业发展(如烤烟、蔬菜、茶叶、橡胶、花卉、药材、蔗果、养殖等农副产品收购)推进非现金结算收入业务,逐步改变农村群众传统现金收支习惯,增强其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意识;二是要合理引导商业银行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完善农村金融网点布置,扩大网点覆盖面,避免农村网点过度收缩,促使涉农银行机构从服务“三农”的角度出发,发挥好农村金融网点的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要结合农村经济、区域、交通等实际情况,积极做好现代化支付系统向农村地区延伸,对现有县以下乡镇网点进行适当调整,尽可能平衡网点布置,扩大网点覆盖面,特别是要注重引导农村信用社立足为社区服务、为农村服务、为农民群众服务,使农村客户均能享受金融网点的支付清算服务;三是要结合农村特点,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针对农村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小企业地处偏远村镇、业务量不大的特点,积极稳妥推广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移动支付等非现金支付工具渠道,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现有网络通信设施,方便农户群众支付需求,拓展支付工具功能,达到便民实惠、满足农村地区多层次的支付需要;四是要巩固成果,积极推进惠农支付业务健康发展。推广惠农支付服务等新型支付工具要统筹兼顾、循序渐进、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既要把推动银行卡发展作为拓展履职空间、提升惠农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又要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发服务农村支付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特别是要在农村地区稳步推广非现金结算工具上下功夫,以点带面方式,逐步提高边远山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惠农支付业务效率,最后实现惠农服务点在边远地区基本金融服务缺失村镇的全覆盖。

第10篇

一、主要业务工作

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机遇与挑战同在。在执行局全体干部职工的勤奋工作和共同努力下,我市预算执行和国库管理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市财政收支任务均超额完成,我市20*年度预算执行分析在全省综合评比中获得第一名,20*年度财政总决算和部门决算分别被省厅评为先进单位。

1、预算执行工作科学有序。一是积极组织收入,均衡财政支出。20*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亿元,居全省第*位,比上年增长*%,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完成了省定*%的奋斗目标,为市委市政府履行职能提供财力保障。20*年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支出*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完成*亿元,比上年增长*%,超额完成省定*亿元的奋斗目标。二是不断拓展预算执行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密切关注财政经济运行态势,准确预测财政收支趋势,特别在一些关键时点提前汇总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切实提高预算执行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及时为领导提供最新的财政收支信息。三是提高决算编审质量。20*年我市部门决算数据显示,全市行政事业单位总收入82.59亿元,较上年增长6.9%;总支出81.59亿元,较上年增长6.6%;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占国有资产总量63.39亿元,较上年增长10.9%。四是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市审计局、上级审计部门先后对我市20*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协调局业务科室和相关部门,逐项落实审计中提出的问题,拿出具体的整改落实措施,年终共清理回收暂付款*亿元、清理入库暂存款*亿元。

2、国库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一是加快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建设。20*年6月底将国库支付系统连接到全部市一级预算单位,为市委、市政府各委办局开通了网上申报用款计划、预算执行查询、对账等管理功能。二是继续深化县区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开展调研,及时出台了《继续深化县区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县(市)区继续拓宽国库改革范围,推动县区国库改革向乡镇推进,建立完善的市、县、乡、村四级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在坚持改革的方向和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不变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会计集中核算、乡财县管和国库集中支付有效融合的新途径,保证了全市改革的规范、统一和高效。三是加强资金监管,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积极推进中央专项转移资金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将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纳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和支付范围,尝试市财政将涉农、惠农等资金直接支付到农户或基层用款单位。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和制约机制,规范资金审拨程序,加强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按照时间进度审核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用款计划,加强项目资金审批拨付事前监督,保证财政资金的专款专用。截止12月底,财政国库累计集中支付资金*亿元,其中直接支付*亿元,直接支付比例为*%,有力保障了部门预算的顺利执行。

3、财政国库基础管理进一步强化。一是加强国库会计基础工作。4—5月份,对六县(市)四区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国库改革情况进行调研。对会计岗位设置、拨款印鉴管理、资金拨付程序作出具体规定,建立完善的总预算会计岗位责任制,加强和规范对财政各项资金的核算,建立了严格的资金对账制度和总预算会计信息报告制度,为财政管理、领导决策提供了决策依据。二是抓好内部稽核,推进国库管理规范化。进一步规范完善业务科室的工作流程管理,加强与人行国库、银行和相关单位会计对账,保障国库及财政专户资金运行安全高效,做好会计服务工作,巩固提高了国库管理水平和会计工作质量,进一步降低审计风险。三是加强银行账户管理,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坚持做好市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审批、备案建档等日常管理工作。联合市人行、会计委派管理中心等部门,开展了预算单位银行账户清查工作,强化了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监管。开展了县市区财政专户清理撤并和集中管理活动,进一步适应了深化财政国库管理改革的现实要求。四是全面提升财政统发工资透明度。20*年,配合有关部门和单位,顺利完成机关公务员清理规范津补贴和事业单位增加地方补贴审核工作,建立完善了统发工资数据库,按月及时在政府网站更新工资数据,开通投诉监督热线,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20*年财政统发工资系统累计向市直预算单位发放工资16.54万人次,财政应发工资总额3.76亿元,累计代扣住房公积金21*万元,累计代扣个人所得税243万元。

4、认真落实预算执行“大办制”,努力建设统一规范、管理有序的公共财政收支体系。通过财政部门、税务机关、国库之间建立横向联网系统,在确保安全、准确、快捷、高效的前提下,简化纳税缴库程序,实行税收收入电子缴库,税收资金实时划缴,实现财政部门、税务机关、国库的信息共享。根据我市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总体要求,按照“预算执行归口管理、收支信息同源采集”的管理原则,初步建立了以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为内涵,预算执行各环节相互衔接为外延的“大执行”财政管理模式,在规范收入缴库程序,强化财政支出管理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5、积极推进公务卡结算方式试点工作。根据财政部和省厅推行公务卡有关会议精神,充分借鉴其他地方改革经验,以“积极稳妥”为试点原则、以“先进实用”为建设标准、以“广泛认同”为实现目标,大力加强公务卡改革社会宣传工作,增强社会各方面对改革的认知度和主动性,“小卡片做出大文章”。20*年,两次组织到郑州、上海等地参观学习,初步确定四家银行为公务卡银行,选择市审计局等四家单位为公务卡试点使用单位,稳步推进公务卡改革试点工作。12月4日,第一笔公务卡消费款划入公务卡个人账户,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结算制度正式运行。通过建立公务卡制度,不但能有效地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提升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而且对于强化现金管理和财政预算执行监督,深化公共财政改革,提高财政支出透明度,建设“阳光财政”具有重要意义。

二、队伍建设方面

对执行局职能进行重新定位,进一步加强团队整体执行力建设,努力实现由传统的执行向新时期科学执行的转变。

1、开展“三新”活动,构建服务财政。以“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活动为契机,认真开展“公共财政改革创新”系列学习和实践活动,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主动保持与预算单位的联系,想其所想、急其所急、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为预算执行工作的开展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

2、开展创建活动,塑造形象财政。积极开展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争创活动,以效能为抓手,以团结协作为重点,进一步强化“一盘棋”意识,科室间分工不分家,重要工作齐上阵,形成了团结和谐的干事氛围,得到了广大预算单位的充分肯定。20*年4月执行局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3、强化绩效考核,打造效能财政。对年度综合绩效考核办法进行修订完善,科学设定年度和阶段性重点工作目标,规范各个岗位的职能、职责、目标与标准,建立起长效激励机制,做到奖优罚劣、赏罚分明,激发大家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绩效考核“考”出竞争力,执行局每个干部都在合理的工作程序中科学地执行每项工作。20*年,执行局多篇调研文章发表在国家期刊、分获中国财政学会和市社科联奖项。

三、个人素质和廉政建设方面

1、增强理性,提高自身学习力。把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责任来认识,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做一名学习型、创新型领导干部。一年中,我能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执行局撰写了多篇调研文章,分别获得省厅科研所和市社科联优秀成果奖。

2、增强团结,提高班子凝聚力。讲团结、讲协作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工作中我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自觉服从集体的决策,自觉维护班子团结。

第11篇

一、主要业务工作

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机遇与挑战同在。在执行局全体干部职工的勤奋工作和共同努力下,我市预算执行和国库管理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市财政收支任务均超额完成,我市20*年度预算执行分析在全省综合评比中获得第一名,20*年度财政总决算和部门决算分别被省厅评为先进单位。

1、预算执行工作科学有序。一是积极组织收入,均衡财政支出。20*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亿元,居全省第××位,比上年增长××%,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完成了省定××%的奋斗目标,为市委市政府履行职能提供财力保障。20*年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支出××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完成××亿元,比上年增长××%,超额完成省定××亿元的奋斗目标。二是不断拓展预算执行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密切关注财政经济运行态势,准确预测财政收支趋势,特别在一些关键时点提前汇总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切实提高预算执行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及时为领导提供最新的财政收支信息。三是提高决算编审质量。20*年我市部门决算数据显示,全市行政事业单位总收入82.59亿元,较上年增长6.9%;总支出81.59亿元,较上年增长6.6%;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占国有资产总量63.39亿元,较上年增长10.9%。四是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市审计局、上级审计部门先后对我市20*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协调局业务科室和相关部门,逐项落实审计中提出的问题,拿出具体的整改落实措施,年终共清理回收暂付款××亿元、清理入库暂存款××亿元。

2、国库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一是加快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建设。20*年6月底将国库支付系统连接到全部市一级预算单位,为市委、市政府各委办局开通了网上申报用款计划、预算执行查询、对账等管理功能。二是继续深化县区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开展调研,及时出台了《继续深化县区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县(市)区继续拓宽国库改革范围,推动县区国库改革向乡镇推进,建立完善的市、县、乡、村四级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在坚持改革的方向和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不变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会计集中核算、乡财县管和国库集中支付有效融合的新途径,保证了全市改革的规范、统一和高效。三是加强资金监管,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积极推进中央专项转移资金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将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纳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和支付范围,尝试市财政将涉农、惠农等资金直接支付到农户或基层用款单位。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和制约机制,规范资金审拨程序,加强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按照时间进度审核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用款计划,加强项目资金审批拨付事前监督,保证财政资金的专款专用。截止12月底,财政国库累计集中支付资金××亿元,其中直接支付××亿元,直接支付比例为××%,有力保障了部门预算的顺利执行。

3、财政国库基础管理进一步强化。一是加强国库会计基础工作。4—5月份,对六县(市)四区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国库改革情况进行调研。对会计岗位设置、拨款印鉴管理、资金拨付程序作出具体规定,建立完善的总预算会计岗位责任制,加强和规范对财政各项资金的核算,建立了严格的资金对账制度和总预算会计信息报告制度,为财政管理、领导决策提供了决策依据。二是抓好内部稽核,推进国库管理规范化。进一步规范完善业务科室的工作流程管理,加强与人行国库、银行和相关单位会计对账,保障国库及财政专户资金运行安全高效,做好会计服务工作,巩固提高了国库管理水平和会计工作质量,进一步降低审计风险。三是加强银行账户管理,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坚持做好市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审批、备案建档等日常管理工作。联合市人行、会计委派管理中心等部门,开展了预算单位银行账户清查工作,强化了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监管。开展了县市区财政专户清理撤并和集中管理活动,进一步适应了深化财政国库管理改革的现实要求。四是全面提升财政统发工资透明度。20*年,配合有关部门和单位,顺利完成机关公务员清理规范津补贴和事业单位增加地方补贴审核工作,建立完善了统发工资数据库,按月及时在政府网站更新工资数据,开通投诉监督热线,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20*年财政统发工资系统累计向市直预算单位发放工资16.54万人次,财政应发工资总额3.76亿元,累计代扣住房公积金21*万元,累计代扣个人所得税243万元。

4、认真落实预算执行“大办制”,努力建设统一规范、管理有序的公共财政收支体系。通过财政部门、税务机关、国库之间建立横向联网系统,在确保安全、准确、快捷、高效的前提下,简化纳税缴库程序,实行税收收入电子缴库,税收资金实时划缴,实现财政部门、税务机关、国库的信息共享。根据我市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总体要求,按照“预算执行归口管理、收支信息同源采集”的管理原则,初步建立了以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为内涵,预算执行各环节相互衔接为外延的“大执行”财政管理模式,在规范收入缴库程序,强化财政支出管理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5、积极推进公务卡结算方式试点工作。根据财政部和省厅推行公务卡有关会议精神,充分借鉴其他地方改革经验,以“积极稳妥”为试点原则、以“先进实用”为建设标准、以“广泛认同”为实现目标,大力加强公务卡改革社会宣传工作,增强社会各方面对改革的认知度和主动性,“小卡片做出大文章”。20*年,两次组织到郑州、上海等地参观学习,初步确定四家银行为公务卡银行,选择市审计局等四家单位为公务卡试点使用单位,稳步推进公务卡改革试点工作。12月4日,第一笔公务卡消费款划入公务卡个人账户,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结算制度正式运行。通过建立公务卡制度,不但能有效地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提升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而且对于强化现金管理和财政预算执行监督,深化公共财政改革,提高财政支出透明度,建设“阳光财政”具有重要意义。

二、队伍建设方面

对执行局职能进行重新定位,进一步加强团队整体执行力建设,努力实现由传统的执行向新时期科学执行的转变。

1、开展“三新”活动,构建服务财政。以“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活动为契机,认真开展“公共财政改革创新”系列学习和实践活动,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主动保持与预算单位的联系,想其所想、急其所急、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为预算执行工作的开展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

2、开展创建活动,塑造形象财政。积极开展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争创活动,以效能为抓手,以团结协作为重点,进一步强化“一盘棋”意识,科室间分工不分家,重要工作齐上阵,形成了团结和谐的干事氛围,得到了广大预算单位的充分肯定。20*年4月执行局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3、强化绩效考核,打造效能财政。对年度综合绩效考核办法进行修订完善,科学设定年度和阶段性重点工作目标,规范各个岗位的职能、职责、目标与标准,建立起长效激励机制,做到奖优罚劣、赏罚分明,激发大家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绩效考核“考”出竞争力,执行局每个干部都在合理的工作程序中科学地执行每项工作。20*年,执行局多篇调研文章发表在国家期刊、分获中国财政学会和市社科联奖项。

三、个人素质和廉政建设方面

1、增强理性,提高自身学习力。把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责任来认识,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做一名学习型、创新型领导干部。一年中,我能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执行局撰写了多篇调研文章,分别获得省厅科研所和市社科联优秀成果奖。

2、增强团结,提高班子凝聚力。讲团结、讲协作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工作中我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自觉服从集体的决策,自觉维护班子团结。

第12篇

一、主要业务工作

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机遇与挑战同在。在执行局全体干部职工的勤奋工作和共同努力下,我市预算执行和国库管理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市财政收支任务均超额完成,我市20**年度预算执行分析在全省综合评比中获得第一名,20**年度财政总决算和部门决算分别被省厅评为先进单位。

1、预算执行工作科学有序。一是积极组织收入,均衡财政支出。20**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亿元,居全省第××位,比上年增长××%,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完成了省定××%的奋斗目标,为市委市政府履行职能提供财力保障。20**年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支出××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完成××亿元,比上年增长××%,超额完成省定××亿元的奋斗目标。二是不断拓展预算执行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密切关注财政经济运行态势,准确预测财政收支趋势,特别在一些关键时点提前汇总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切实提高预算执行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及时为领导提供最新的财政收支信息。三是提高决算编审质量。20**年我市部门决算数据显示,全市行政事业单位总收入82.59亿元,较上年增长6.9%;总支出81.59亿元,较上年增长6.6%;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占国有资产总量63.39亿元,较上年增长10.9%。四是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市审计局、上级审计部门先后对我市20**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协调局业务科室和相关部门,逐项落实审计中提出的问题,拿出具体的整改落实措施,年终共清理回收暂付款××亿元、清理入库暂存款××亿元。

2、国库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一是加快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建设。20**年6月底将国库支付系统连接到全部市一级预算单位,为市委、市政府各委办局开通了网上申报用款计划、预算执行查询、对账等管理功能。二是继续深化县区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开展调研,及时出台了《继续深化县区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县(市)区继续拓宽国库改革范围,推动县区国库改革向乡镇推进,建立完善的市、县、乡、村四级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在坚持改革的方向和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不变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会计集中核算、乡财县管和国库集中支付有效融合的新途径,保证了全市改革的规范、统一和高效。三是加强资金监管,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积极推进中央专项转移资金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将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纳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和支付范围,尝试市财政将涉农、惠农等资金直接支付到农户或基层用款单位。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和制约机制,规范资金审拨程序,加强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按照时间进度审核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用款计划,加强项目资金审批拨付事前监督,保证财政资金的专款专用。截止12月底,财政国库累计集中支付资金××亿元,其中直接支付××亿元,直接支付比例为××%,有力保障了部门预算的顺利执行。

3、财政国库基础管理进一步强化。一是加强国库会计基础工作。4—5月份,对六县(市)四区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国库改革情况进行调研。对会计岗位设置、拨款印鉴管理、资金拨付程序作出具体规定,建立完善的总预算会计岗位责任制,加强和规范对财政各项资金的核算,建立了严格的资金对账制度和总预算会计信息报告制度,为财政管理、领导决策提供了决策依据。二是抓好内部稽核,推进国库管理规范化。进一步规范完善业务科室的工作流程管理,加强与人行国库、银行和相关单位会计对账,保障国库及财政专户资金运行安全高效,做好会计服务工作,巩固提高了国库管理水平和会计工作质量,进一步降低审计风险。三是加强银行账户管理,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坚持做好市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审批、备案建档等日常管理工作。联合市人行、会计委派管理中心等部门,开展了预算单位银行账户清查工作,强化了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监管。开展了县市区财政专户清理撤并和集中管理活动,进一步适应了深化财政国库管理改革的现实要求。四是全面提升财政统发工资透明度。20**年,配合有关部门和单位,顺利完成机关公务员清理规范津补贴和事业单位增加地方补贴审核工作,建立完善了统发工资数据库,按月及时在政府网站更新工资数据,开通投诉监督热线,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20**年财政统发工资系统累计向市直预算单位发放工资16.54万人次,财政应发工资总额3.76亿元,累计代扣住房公积金21**万元,累计代扣个人所得税243万元。

4、认真落实预算执行“大办制”,努力建设统一规范、管理有序的公共财政收支体系。通过财政部门、税务机关、国库之间建立横向联网系统,在确保安全、准确、快捷、高效的前提下,简化纳税缴库程序,实行税收收入电子缴库,税收资金实时划缴,实现财政部门、税务机关、国库的信息共享。根据我市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总体要求,按照“预算执行归口管理、收支信息同源采集”的管理原则,初步建立了以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为内涵,预算执行各环节相互衔接为外延的“大执行”财政管理模式,在规范收入缴库程序,强化财政支出管理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5、积极推进公务卡结算方式试点工作。根据财政部和省厅推行公务卡有关会议精神,充分借鉴其他地方改革经验,以“积极稳妥”为试点原则、以“先进实用”为建设标准、以“广泛认同”为实现目标,大力加强公务卡改革社会宣传工作,增强社会各方面对改革的认知度和主动性,“小卡片做出大文章”。20**年,两次组织到郑州、上海等地参观学习,初步确定四家银行为公务卡银行,选择市审计局等四家单位为公务卡试点使用单位,稳步推进公务卡改革试点工作。12月4日,第一笔公务卡消费款划入公务卡个人账户,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结算制度正式运行。通过建立公务卡制度,不但能有效地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提升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而且对于强化现金管理和财政预算执行监督,深化公共财政改革,提高财政支出透明度,建设“阳光财政”具有重要意义。

二、队伍建设方面

对执行局职能进行重新定位,进一步加强团队整体执行力建设,努力实现由传统的执行向新时期科学执行的转变。

1、开展“三新”活动,构建服务财政。以“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活动为契机,认真开展“公共财政改革创新”系列学习和实践活动,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主动保持与预算单位的联系,想其所想、急其所急、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为预算执行工作的开展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

2、开展创建活动,塑造形象财政。积极开展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争创活动,以效能为抓手,以团结协作为重点,进一步强化“一盘棋”意识,科室间分工不分家,重要工作齐上阵,形成了团结和谐的干事氛围,得到了广大预算单位的充分肯定。20**年4月执行局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3、强化绩效考核,打造效能财政。对年度综合绩效考核办法进行修订完善,科学设定年度和阶段性重点工作目标,规范各个岗位的职能、职责、目标与标准,建立起长效激励机制,做到奖优罚劣、赏罚分明,激发大家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绩效考核“考”出竞争力,执行局每个干部都在合理的工作程序中科学地执行每项工作。20**年,执行局多篇调研文章发表在国家期刊、分获中国财政学会和市社科联奖项。

三、个人素质和廉政建设方面

1、增强理性,提高自身学习力。把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责任来认识,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做一名学习型、创新型领导干部。一年中,我能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执行局撰写了多篇调研文章,分别获得省厅科研所和市社科联优秀成果奖。

2、增强团结,提高班子凝聚力。讲团结、讲协作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工作中我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自觉服从集体的决策,自觉维护班子团结。

第13篇

近几年来,石首市农业局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以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为契机,以规范管理为手段,不断健全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推进科技入户,科技推广实现了新突破,服务水平得到了新提高,部门形象得到了新提升。2008年,石首市被荆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农业服务工作先进县市;石首市农业局被省农业厅评为先进单位,在石首市政风行风评议中名列第一名;在该市开展以“加快工作节奏、加大落实力度,服务经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主题的“两加三服务”活动中,被石首市委、市政府评为十佳部门。石首市在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体系建设,健全服务网络

近年来,石首市积极稳妥地推进机构改革,狠抓了基层站所建设和科技示范户建设,进一步健全了农技服务体系,目前已形成了以石首市农技推广中心为龙头,以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为纽带,以科技示范户为载体,以产销协会等为补充的推广服务网络。

一是稳步推进机构改革。2006年,按照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精神和要求,石首市将原来的15个乡镇农技站改制为15个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原有的112名农技人员按政策进行了身份转换和分流安置,通过考试考核和公开竞聘从中择优聘用了45名种植业服务人员,乡镇农技服务中心的人、财、物仍归口农业局管理,并逐步建立了“以钱养事”新机制。通过改革,精减了人员,化解了债务、稳定了队伍,提高了效率,确保了农技服务体系的相对稳定。

二是不断加强服务中心建设。近年来,石首市以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为契机,以原乡镇农技站为基础,筹资近100万元,分批对基层站进行维修和装备,乡镇服务中心有了新变化、新发展。石首市15个乡镇服务中心都达到了办公有场所、服务有阵地、工作有装备的基本要求,15个乡镇有14个服务中心达到了“五有”:一有固定场所,每个服务中心都有独立院落,有办公室、资料室、接待室等办公场所;二有农技服务公示牌,每个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树立了一块服务内容公示牌,将农技人员及联系电话、联系村及科技示范户、服务内容及科技项目等内容向社会公示;三有信息栏,每个乡镇农技服务中心设有农技信息栏,张贴农技简报,及时农村政策、农产品供求、农业技术等农业信息;四有农技咨询部,每个服务中心设立一间农技咨询室,备有桌椅、咨询台、咨询记录本,每天安排1名农技人员“坐诊”,负责接待农民咨询。五有基本办公设备,每个服务中心已配备电话、传真机等办公设备,部分乡镇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多媒体等办公设备。

三是大力发展科技示范户。石首市将科技意识浓、种田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种植大户培养成科技示范户,建立科技示范户档案和服务台帐,进行统一登记、统一挂牌、统一印发资料、统一技术培训,让每个科技示范户达到“五有”,即:有门牌、有资料袋、有科技小黑板、有服务台帐、有科技示范田。全市培养科技示范户2000户,每个科技示范户辐射50户,带动全市10万农户。

二、完善管理机制,规范服务行为

“以钱养事”新机制建立后,石首市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入手,对乡镇服务中心实行合同管理、量化考核、绩效挂钩,目前已建立了“二、三、四、五、六”等一整套规范化管理机制。

第一、把好“两个关口”。一是强化岗位培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石首市农业局制定了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方案,对所有农技人员送到省、市每三年进行一次知识更新培训,并将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纳入“以钱养事”项目,落实培训经费。石首市农业局每年组织一次农技人员春季集中培训,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办法,对农技人员进行业务培训。2008年,先后组织30名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到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等大专院校参加知识更新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推广能力。二是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末位陶汰制。采取检查、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乡镇服务中心及其服务人员的管理。全年对业务工作分季度、半年和年终进行督办检查,每年组织一次专业知识测试,年终对服务人员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核;综合检查、考试、考核结果对服务中心及服务人员进行排名,对连续三年排名末位的中心主任进行改选,对排名倒数三位的服务人员留职考察,考察期间只领取基本生活费,对连续三年考核不合格的服务人员予以解聘,打破了服务人员的“铁饭碗”,增加了他们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

第二、签订“三个合同”。一是石首市农业局与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所有人员签订聘用合同,三年一聘。二是石首市农业局与乡镇农技服务中心签订农技推广公益合同,各乡镇办区政府为鉴证方,明确服务范围、服务项目和工作要求。三是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与岗位人员签订年度公益合同。服务中心及其人员的日常管理以石首市农业局为主,年终考评由石首市农业局会同相关部门进行,其中石首市农业局考评占50%,乡镇政府考评占30%,服务对象考评占20%,按考评结果兑现工资报酬,实行绩效挂钩,调动了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  

与本篇 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 内容有关的: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第三、落实“四项经费”。主要是积极争取落实省拨“以钱养事”经费和本级财政预算经费,确保工作报酬、办公经费、养老保险、项目开支等四个方面的需要。2008年,石首市共下拔经费224.7万元,其中:工作报酬81万元、人平1.8万元,办公经费36万元、人平0.8万元,养老保险15.7万元(五保合一)、人平3482元,项目开支93万元。“以钱养事”新机制的建立,化解了农技推广经费短缺的难题,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工作有经费,待遇有提高,养老有保障,基本解除了服务人员的后顾之忧,稳定了推广队伍。

第四、制定“五条办法”。为了强化服务人员岗位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做到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石首市农业局制定了挂牌子、背袋子、翻本子、结对子、查位子等“五子”管理办法。一是“挂牌子”。石首市农业局统一制作了农技人员工作牌,要求推广人员上班时一律佩挂工作牌,既公开身份,又方便服务。二是“背袋子”。为乡镇农技人员统一配发了农技推广专用包,每个专用包内装有卷尺、放大镜、处方单、取样袋、标本盒、小刀、铁铲等工具,农技人员下乡时携带工作包,既展示形象,又方便工作。三是“结对子”。乡镇农技人员每人联系30户科技示范户,每月入户指导两次。四是“翻本子”。为每个乡镇服务中心及其服务人员统一印制了考勤记录本、工作日志本、咨询服务台账、项目实施台账、科技示范户服务台账等工作记录簿,由中心主任和服务人员每天作好考勤及工作记录,作为衡量全年工作的重要依据。五是“查位子”。采取突击检查、随机抽查等形式检查服务人员到岗到位情况,对擅自离岗的给予通报批评,并在年终考核中扣减相应分数。

第五、健全“六项制度”。石首市农业局与该市财政局、水产局联合发文,印发了《石首市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制定了《石首市乡镇农业公益“以钱养事”实施方案》,将服务中心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各乡镇服务中心制定了考勤制度、学习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科技示范户联系制度、咨询服务坐诊制度等六项规章制度,并统一上墙公示,做到了有章可循,按章办事。

三、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能力

近年来,针对农技推广方式单一、手段落后、信息断层等问题,石首市积极创新服务方式,采取六条措施推进科技入户,将农技服务网络延伸到村、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一是以科技示范户为基地,带动科技入户。石首市以科技示范户为抓手,在重点培养、规范管理和优质服务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农技人员对科技示范户实行定向联系,定期上门服务,及时提供技术指导,免费发送“农信通”手机短信,定期发放技术资料,优先安排试验示范,适时组织培训考察。通过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促进了新技术的推广普及。

二是以新农培训为契机,推动科技入户。在常年农技培训的基础上,新增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2008年,石首市被列为国家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县市,该市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的培训要求,建新农培训学校50所,落实基础学员2000人,全年组织进村培训30000人次,组织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80人次。通过新农培训,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三是以“农事直通车”为窗口,传播科技入户。石首市与该市电视合,开通了《农事直通车》电视专栏节目,请专家现场指导、解难答疑,每周制作2期,每天午间、晚间定时播放,节目开播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受到了农民朋友的一致好评。

四是以手机短信服务为平台,发送科技入户。石首市农业局与该市电信局合作构建了“农信通”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开通“农信通”手机短信服务10000部,履盖石首市278个村2517个村民小组,免费发送农产品供求、农村政策、农业技术等农业信息。2008年,共发送手机短信14万多条。

五是以电话咨询服务为媒介,促进科技入户。石首市农业系统共设立了农技咨询电话20部,局机关、农技推广中心、农村能源办、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特产站分别开通了专家服务热线;各乡镇服务中心开通了一部农技咨询电话,设立了一间咨询室,由农技人员轮流值班,为农民提供便捷服务,做到有问必答、有疑必解,有求必应、有请必到。

六是以示范样板为亮点,引导科技入户。近年来,石首市农业局采取领导挂帅、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群众参与、经费保障等措施,围绕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创办示范样板,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明显实效。先后创办了东升万亩绿色食品西瓜基地、新厂万亩无公害瓜椒基地、城郊(绣林、南口)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桃花万亩无公害水果基地、调关万亩虾稻连作基地、久合垸万亩“菜苔两用”基地等一批特色农业基地,带动该市建成并巩固了40万亩优质稻、40万亩优质油菜、15万亩优质棉、10万亩无公害果蔬等一批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典型引导、样板辐射,优化了农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科技入户,发展了农村经济。

[2]

与本篇 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 内容有关的:

村委会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10年村委会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思路

2010年农村工作年终总结报告

大学生到村任职季度工作总结

2010年村委会计划生育工作总结

如何管理和培养大学生村干部

2010年村委会主任助理工作总结

第14篇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 内部审计 思考

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土地集体所有,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各类经济组织中的一员,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作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形势下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在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水平中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措施,对于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良治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一、农村集体经济内部审计的概念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是指农经部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运用审计的方法技术,按照规定的程序,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计监督活动。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按照审计分类,它属于内部审计的范畴,主要是镇、街农经部门对农村集体经济实施的审计。

二、农村集体经济内部审计的作用

(一)有利于加强集体财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目前,由于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部分村组干部,利用职权侵占集体资产资源、随意吃喝、奢侈浪费现象时有发生;财务管理混乱和乱支滥用现象屡见不鲜。通过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水平。

(二)有利于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控制制度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执行程度如何直接关系组织内部管理能否高效有序进行。通过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能够发现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财务开支审批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公开制度、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等,实现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良治。

(三)有利于规范村干部行为,促进其勤政廉政尽职尽责

通过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惩治违纪违规行为,能有效增强村干部的财经法纪意识,促进其勤廉履职,尽职尽责,增强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三、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法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建立的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法律法规较多,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目前尚无全国性法律法规,仅有属于部门规章的农业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法规级次和效力较低,各地农业主管部门也未颁布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实施细则或操作指南等,不能满足审计工作的现实需要。

(二)开展不平衡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发展不平衡,审计覆盖率低,少数经济较发达、镇街党政领导重视的地方开展得较好,多数地方工作较为滞后,有的地方甚至没有开展,镇街农经部门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机构不独立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由各级农经部门承担,主要由镇街农经干部实施。机构改革后,镇街农经干部划入农业服务中心,特别是农村集体财务实行“村财民理镇代管”的管理模式后,这部分人员又在从事农村财务的记账管理工作,有时出现自己监督自己的现象,无法做到真正的公正,审计结果也没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四)审计质量不高

目前从事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主体是镇街农经干部,他们是兼职从事审计工作,由于时间、精力的局限和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审计工作中存在随意性大,不够规范,审计方法和深度往往达不到要求,存在审计欠深、欠细、审计质量不高等问题。审计结果难以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布,甚至出现审计走过场的现象,损害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在群众中的形象,影响了其权威性。

四、深化农村集体经济内部审计,提高管理水平的途径、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制度化

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立法工作,既要制定出全国性的法律法规,也要制定相应的审计实施细则、办法或操作指南,从制度上对审计程序、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等作出明确规定,解决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法律法规级次和效力较低的问题,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目前法律法规依据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可成立由纪委、监察、审计、财政、农经等部门组成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管理,把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纳入对农村工作部门和镇街党政机关的目标考核内容,充分调动其抓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积极性。

(二)实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轮审制度

实行农村集体经济轮审制度,是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有效措施,也是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每3~5年全部轮审一遍,对收支规模大、问题较多、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提高审计频率,做到审计监督无盲区。

(三)切实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程序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要严格按照农业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规定的范围和程序开展审计工作,按照轮审制度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计划管理工作,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做好审计项目的中长期计划与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衔接。同时,通过被审计单位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了解,制定具体审计实施方案,增强实施方案的操作性、针对性。审计记录和有关证明材料要有规范的文书格式,审计报告要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除涉及商业秘密等不宜公开的内容外,审计结果应向被审计单位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公布。

第15篇

突破传统营销思维,

开创“花山营销模式”

竞争依靠营销,资源依靠整合。武汉市花山新农村示范区建设项目是一个集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两型社会建设为一体的湖北省政府主导下的经营性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1亿元,其中项目资本金11亿元,向我行贷款30亿元,由花山公司的母公司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联发投)提供全额保证担保。湖北联发投是“1+8”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政府投融资平台,其实力十分雄厚。由于花山项目不仅得到各级政府重视,而且风险可控,因此该项目自始就成为众多商业银行参与竞争的对象。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尽管农发行拥有资金、利率、规模和“建设新农村的银行”品牌等众多政策优势,但如果不辅以适当营销战术,则势必不能将优势转化为资源。对此,江夏区支行坚持突破传统营销思维定势,在营销花山项目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花山营销模式”。一是争取上级支持,开创了三级行联合的联动营销模式。花山生态新城建设贷款项目金额高达30亿元,属于总行审批权限范围内的项目,如果仅仅依靠支行单兵作战很难完成从立项到审批过程中涉及的各方面沟通协调工作。因此,在项目营销上,始终把争取上级行的鼎力支持作为营销高端项目的重要一环,花山项目营销全过程均得到了从营业部到省分行及相关专业部门的大力协助。二是对内开展项目“招标”,开创了项目营销考核模式。江夏区支行每年将制定的全年项目营销工作总目标实行细化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载体,然后实行内部“招标”,落实到项目小组或个人,并根据项目难易程度配备相应费用和奖金,鼓励多劳多得,充分调动了全员营销的积极性。三是对外开展“量体裁衣”,开创了一企一策的个性营销模式。对优质的大客户,如花山项目是“以宅基地换房”方式进行新农村示范区建设,将农民集中安置后实行迁村腾地,整理出来的超过安置区建设用地的土地按国家规定出让,项目公司再以土地出让收益收回投资和实现盈利。项目涉及用地1万亩以上,涉及总人口3.3万余人,项目实行滚动开发,建设周期较长,支行根据企业的实际信贷需求,从融资方案设计到用贷的每个环节均为企业量身打造融资解决方案,得到了企业的认同,为项目的成功营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整合资源优化服务,

开创“花山服务模式”

服务源自真诚,感动来自点滴。为了赢得用户满意,树立农发行的良好形象,支行提出在全行推行“整体营销”战略,即在支行内部,所有部门都要从“让客户满意”和促进业务发展的目的出发,积极配合客户部门开展各项工作。在处理客户需求时,各部门也要从“让用户满意”出发,互相协调,统一行动,千方百计达到客户满意的效果。一是客户部门挑选精兵强将,成立“项目金融服务团队”。由行长亲自挂帅,客户部门成立客户经理小组,同时设立A、B、C角,配备充足人力资源,做到随时响应和应急补位,以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并以文件的形式明确各岗位职责。针对花山项目,江夏支行还坚持创建金牌客户营销维护团队,打造高标准“示范项目”。由于花山项目涉及上下级行相关部门之多、内外影响之大,支行坚持把该项目定位于全省“示范项目”的高度进行精细谋划,实行工作方案早制定、发现问题早排除、管理机制早完善,掌握了应对复杂局面的主动权。二是至诚服务,提高营销深度。支行坚持集中精力对优质客户持续开展深度营销,每个项目都成立客户服务小组,落实专人、专车,为客户提供从申贷到用贷的全程一条龙的随时上门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收获了不少“回头客”。如以往在对江夏区城司路网建设项目营销中,成立了以分管行长为首的服务小组,帮助起草合作协议、贷款委托书、贷款资金使用监管协议等文本,为其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解决办贷中的实际难题,仅用20多天就将1.7亿元贷款发放到位,随后很快赢得了该公司另外一个2亿元的项目。三是实行部门间协同作战。建立了各部门之间的联络协调机制,由办公室与会计部门紧紧围绕着业务发展这个中心,做好后勤保障和资金结算服务,切实做到“要人有人、要车有车、结算畅通无阻、营销费用向客户营销和一线倾斜”。“整体营销”策略的实施改变了以往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相互扯皮、相互埋怨、效率低下的状况,使全行在服务客户中站在了主动积极的位置上。各部门的团结协作和相互配合,不仅使支行形象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也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好评。

严守贷款新规要求,

开创“花山支付模式”

合规创造价值,执行人人有责。花山项目贷款的投放恰逢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贷款新规的出台。根据《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对单笔金额超过项目总投资5%或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资金支付,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做到“实贷实付”。面对银监部门贷款新规的要求,支行一方面对全员做好业务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的细致培训,另一方面耐心向企业做好解释和宣传工作。但是,面对新农村建设项目贷款资金支付流程和支取凭证审核操作上没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在实践中结合贷款新规和农发行相关制定规定,边干边总结,摸索出了一套“花山支付模式”。一是合理分工,严控信贷资金支付流程,确保贷款资金用途合规。资金支付监管是防范贷款风险的关键关口,为了切实做好专款专用,在贷款资金支付使用时严格逐级逐笔审核。每笔资金支付需由2名客户经理审核签字后提交客户主管审核签字,最后由有权签批人审核签字通过后会计结算部门方可支付该笔资金。二是资金支取凭证审核。如花山项目资金支取依据:其一,凭花山公司内部的“合同付款支付审批表”。该审批表需列明相关合同号、工程进度、付款进度,以及本次付款金额,并经花山公司内部各个相关部门领导审批签字同意付款;其二,相关工程合同及发票;其三,严格按照农发行江夏区支行、花山公司和农商行化工新城支行三方监管协议支付农民拆迁补偿款,涉及到农民拆迁补偿款的需提供“个人拆迁资金开户通知书”,经花山公司和农发行江夏区支行双方盖章确认后农商行方可将资金划拨到各个农户存折中;其四,项目征地款主要是由花山镇各征地村与花山镇财政所签订委托收款协议,由花山镇财政所代为收款管理,征地款支付主要根据相关征地补偿协议及土地收储情况和资金需求申请等拨付资金,并由花山财政开具相关财务收据。项目实施以来,支行按照项目实施的特点和贷款新规的要求,教育全行员工努力克服怕麻烦的思想情绪,严格坚持根据项目进度和信贷投放计划分期分批签订合同,先后投放花山项目贷款15.66亿元,涉及借款合同6份,借款借据13份,资金支付审核488笔。按照贷款用途划分,分别支付拆迁征地及农民拆迁补偿款12.12亿元,工程款及其他3.54亿元;按贷款支付方式划分,贷款资金受托支付11.73亿元,自主方式支付3.93亿元,自主支付部分严格用于支付500万元以下工程款及拆迁款等零星支出,目前贷款累放额度中受托支付比例为77%,防范了贷款使用风险。从2010年9月28日第一笔贷款的投放至今,先后接受了总行监事会、总行客户三部、湖北省银监局等大大小小十几次的内外部门检查辅导,贷款投放及贷后管理工作均得到充分的肯定。

精细信贷基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