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培养人考察意见范文

培养人考察意见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培养人考察意见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培养人考察意见

第1篇

关键词:中国巨石 “走出去”战略 上挂下派 外练互动 参观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实施背景

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及“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根据企业“产品高端化、产业集群化、布局国际化、市场全球化”的“四化战略”的要求,中国巨石以国际化作为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寻求发展优势的核心措施。一方面,需要从国际上引进相当数量的国际化人才,尤其在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中,要引进和培养一定数量的其他国籍人员能够管理海外子公司。另一方面,由于海外子公司要实施本土化管理,还需要使用和培养当地国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员工。

这需要人力资源职能要有全球配置人力资源的能力,广泛招募全球一流的科技人才和高层管理人才。同时,布局国际化也对集团内部员工提出了更高综合素质能力要求,在工作中要有长远的国际化眼光,要对世界玻纤的需求、各生产基地国家的经济情况以及文化背景、各国人员素质、能力情况要有充足的认识和衡量,要有国际贸易知识,还要有良好的专业外语水平。

“走出去”战略下,企业依托国内三地、埃及基地和海外子公司的资源,通过实施“上挂、下派、外练、互动”、组织青年干部赴海外参观学习、安排埃及技术骨干至国内培养、开展蓝领技能人才评定、培养等措施,形成了全面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有力保障了企业的发展后劲。

二、主要做法

(一)上挂、下派、外练、互动

企业建立了“上挂下派外练互动”人才培养管理标准,对申报、审批、培养计划、实施、考核评价等各项工作程序与要求进行了规定,保证人才培养工作目标、计划、评价有效展开,增强人才培养工作的效果。

(1)对象

上挂对象:生产序列单位、子公司中从事基层生产及技术管理工作1年以上,未从事过集团公司销售、行政和技术序列单位的管理及技术管理工作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

下派对象:销售、行政和技术序列单位中无基层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经历的行政管理与技术管理人员,包括一般员工、中层干部和技术干部。

互动对象:任职在2年以上的行政中层干部。

(2)期限

人才上挂下派、互动外练培养期限分为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具体期限根据岗位要求、项目完成情况、工作内容、培养目标等因素而定,各单位在申请时提出,并以批准期限为准。

(3)实施

接受上挂下派外练互动培养的人员(以下简称培养人员)应在原单位领导和培养单位负责人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要求,在到达培养单位和岗位后的一周内,提出培养目标和计划,填入《上挂下派互动外练培养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中。

接收培养人员的单位,由第一负责人负责培养工作,具体要求包括:提供必要和相匹配的办公条件、明确培养人员在新岗位上的具体职责、配备相应资源;给予培养人员参加相应科级、厂部级专题会议、工作例会、文体及专题活动的受训机会;做好对培养人员的工作指导、安排和教育。每月及时阅读培养人员提交的个人小结,进行交流和指导,并根据其工作表现,填写考核意见于手册中;培养结束后,按优、良、中、一般、差五个等级对培养人员进行综合评价。

对培养人员培养期间的要求:主动向培养单位的领导、同事学习,全面完成挂派互动培训的内容,达成培养目标;服从培养单位的领导和工作安排,虚心接受培养单位的工作指导;认真履行新岗位的职责工作,同时,必须协助原岗位新同志做好原岗位工作,避免由此产生的不良影响;每月按要求提交培养月度小结,记录到手册中,并将手册交人力资源部审核,纳入考核。

(4)休假

培养人员,原则上九江公司的员工一个月回原单位休假、报告工作、参加会议一次,时间不超过一周(含路途时间);成都公司和红嘉公司的员工二个月回原单位休假、报告工作、参加会议一次,时间不超过两周(含路途时间);外练的人员原则上中途不回国休息;其他单位培养人员要求每月回原单位汇报工作一次。所有汇报和参加会议的情况,按要求记载到手册中,所属单位负责人提出意见并签字。

(二)青年干部赴海外参观学习

“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首先要从员工的思想和认知层面上推动,企业积极组织青年干部,分别组织了赴日本和韩国的优秀企业学习精益生产知识,立标杆、找差距、促改进。

(1)出发前准备

利用企业海外子公司资源,联系优秀的企业,确定考察行程。由人力资源部组织赴海外考察学习的团员,围绕企业文化、战略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整理出需要学习交流的问题,并汇总后提交相应的企业做好交流准备。同时人力资源部做好学习注意事项和培训协议签订等安排。

(2)学习要求

一是明确目标。出发前整理个人目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哪些问题希望能通过此次考察访问得到答案或寻求启发。二是端正态度。要求每位参访成员时刻保持空杯的心态,按照公司要求做好学习记录。三是学结。回国后一周内,回顾考察访问经历,整理访问学习笔记,撰写总结报告。

第2篇

灵地乡位于**市北部,与大田县交界,管辖11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85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8289人。共有17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11个,机关支部6个,共有党员378名,其中女党员41名,农村党员283名,2004年度发展新党员16名,其中女党员2名,农村党员9名,大专以上文化3名,中专、高中以上8名,初中5名。从近几年的实践中看,在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乡镇党委制定的发展党员规划和年度计划对党支部指导性、针对性不强,难以落实,个别支部出现两年以上没有发展党员的现象;个别党支部发展党员程序没有完全符合规定,有出现未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就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情况;入党积极分子平时的培养考察以本人自述汇报为主,容易流于形式;一些入党积极分子和培养联系人对自己的职责和任务不明确,培养教育考察的效果不明显;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因村级换届而中断培养考察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保障新发展党员的质量,灵地乡党委从2003年起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并实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跟踪责任制,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是调查摸底。对各党支部的申请入党人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立健全乡村两级申请入党人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信息库。实行申请入党人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增(减)季报制,每季度第三个月25日各支部要向乡党委汇报季度申请入党人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变化情况,从而使乡党委全面、及时、准确掌握各党支部的申请入党人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动态情况,做到心里有数,杜绝突击发展党员和长时间不发展党员现象的发生,同时也便于乡党委对发展党员有关材料真实性的审查。

二是明确职责。要求党支部在接收到入党申请人员的申请书半个月至六个月以内,要给予讨论是否确定其为入党积极分子;支委会讨论研究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0天内,要通知申请入党人和培养联系人,开始进行培养教育考察,并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档案;入党积极分子应积极参加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培养联系人和其它党员的批评教育,主动向培养联系人汇报自己的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每半年交一份书面汇报材料;培养联系人应全面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学习、工作情况,提出加强培养教育的措施和意见,每季度向支部汇报入党积极分子的成长情况,每半年形成一份书面汇报材料,认真填写考察表,在入党积极分子具备入党条件时,及时向党支部提出将其列为发展对象的建议;支部应在培养联系人提出将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的建议1个月内,召开支委会研究是否将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为发展对象,并在10日内将有关材料送到乡党委,报送市委组织部进行预审。

三是强化措施。制作《入党积极分子联系卡》,发到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支部书记、党建联络员和党委组织委员手中,在联系卡上标明相关人员的的工作任务要求、职责和联系电话,以便于相互联系,加强跟踪督查和了解,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根据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情况,由党建联络员或党委组织委员定期或不定期与入党积极分子、联系人、支部书记联系,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状况和工作情况、培养联系人的培养考察工作情况和支部的意见,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日常监督,确保每个入党积极分子都能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培养考察,做到坚持标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切实提高新发展党员的质量。

四是落实责任。要求有关人员严肃对待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工作,认真履行职责,按时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责任表,对未按要求的给予相应的责任追究。如入党积极分子在考察期间一个季度没有汇报情况的,由培养联系人给予口头批评;半年没有汇报的,由培养人提出,支委会研究决定给予取消入党积极分子资格。没有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档案的,追究支部组织委员的责任,一次给予口头批评,二次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培养联系人一个季度没有向党支部汇报考察情况,给予口头批评;半年没有汇报的,给予通报批评,并由支委会研究撤换培养人。党建联络员负责挂钩支部发展党员工作,发现一例程序违规的,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当年度评先评优资格。通过责任追究,确保了各个工作环节的落实到位。

第3篇

2011年7月,福建省教育厅启动实施了“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在全省遴选100名教师作为培养人选,计划用3年时间,培养一批教育理论素养深厚、教育教学艺术精湛、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教学名师,以此带动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高。

为了做好工程的实施工作,福建省教育厅成立了“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专家工作委员会”,负责名师培养工程的业务指导和咨询,制订培养方案、指导意见、工作规程、管理和考核办法,以及审定培养单位制订的培养方案等工作。

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以“教学主张”为引领,要求每一位名师培养人选都努力提炼并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突出自己的教学专长与鲜明的教学风格,形成具有福建特色的名师培养模式,造就各具特色的教学名师。要求教学名师应具有标志性特征:有自己的教学信条,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有自己的教学模式,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有突出的教学业绩。在培养方式和培养措施上,遵循教师专业发展和名师成长的规律,通过专家指导、理论深造、课题研究、名师访学、考察学习、学术交流和著书立说等方式,促进培养人选和对象尽快成长。教学名师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配备双导师,进行个性化培养。

名师人选的具体培养方式与要求如下:一是为每位名师培养人选配备双导师。导师由高校专家和中小学著名特级教师组成,导师与培养人选共同商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二是通过组织名师培养人选学习深造等各种形式,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思想觉悟和专业理论素养。培养人选在培养期间要进行一个半月左右的集中学习。三是指导名师培养人选以提炼教学主张为线索确定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课题应在3年内完成,课题研究成果要产生实际影响。 四是为名师培养人选搭建发挥引领示范的平台,鼓励和支持名师培养人选组建学科教学团队,打造教学、研究、学习共同体。名师培养人选每年应至少在区、市级以上开设具有较高水平的公开课、专题讲座和“送培下乡”活动各一次。3年内至少指导和培养3名区、市级以上学科教学带头人或骨干教师。五是组织名师培养人选到省内外知名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名师所在单位跟班学习,在实践中磨砺,强化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跟班学习不少于一个月。六是组织名师培养人选参加高层次学术论坛交流和境内外高级研修活动,拓宽专业视野,扩大影响,提升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