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校就业工作要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及学生的自身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影响着高校的发展与生存。因此,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仅利于毕业生顺利就业,还有利于高校的生存及发展。同时,我国的清华学校早在1923年正式成立了职业指导委员会,在1925年还出版了《职业指导实施》的教材。如此,高校毕业生指导工作的模式不再是单一的毕业前的突击指导。本文根据市场企业人才需求“大数据”,基于高校在校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反思与探索。
一、高校毕业生相关数据采集
笔者通过全国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进行统计,截止2017年3月31日,全国共有2879所高校其中综合排名在前100名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5%,综合排名在101-200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2.2%,其他公办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为91.3%,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93.3%。由此可见,高校的综合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率,而民办学校侧重学生的技能教育及就业培养,在毕业生就业率上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5个省份依次是上海、浙江、北京、福建、江苏,这些省份的就业率平均值都在95%以上;云南、广东、天津等14个省份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值在90%到95%之间;贵州、青海等9个省份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值在85%到90%之间;内蒙古、陕西两地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值最低。
二、高校毕业生相关数据的应用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毕业生的自身特点,对于高校毕业生的特点可从毕业生的专业及兴趣爱好、在校表现、综合成绩及特长进行研究,并根据毕业生从入学至毕业对就业的心态变化进行分析,制定出符合毕业生就业指导规划。例如,对于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不能单靠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工作作业,因此对于这类学生应在早期带领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参观及了解工作要求,引导学生在校进行自主的学习及技能的扩充,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毕业就业发展,还能方便学生在早期对自身判断及职业发展规划。
三、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要点
1.确保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及严谨性
基于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需考虑到各方面的“大数据”,因此高校毕业生指导规划中对于数据的采集要具有全面性。例如,毕业生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发展前景、毕业生就业地区的人才需求及对毕业生的技能要求、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因素等等。另外,大数据是通过人工或软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因而在采集数据前要反复斟酌重要影响因素,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及严谨性。
2.引导学生进行长期职业规划
学生参加高考进入高校后,大多已是成年人,应树立学生的成人独立意识,引导学生进行长期的职业规划。例如,本科生在毕业第一年里可出国、考研、考公、就业,专科生则更倾向于就业。因此,高校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剖析,制定毕业目标,以目标为发展宗旨,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学习及实践规划。例如,对于毕业选择出国的学生,要努力学习好英语尽可能考到雅思6.5的成绩,注重在校的学习成绩、选择出国深造的学校及专业,提前办理护照及签证;对于毕业选择就业的学生,可制定毕业就业的方向及具体公司职位,对目标公司和职位的要求进行了解,注重在校平时成绩并参加学校组织的相似的工作实践,制定考取相关证书的规划等等。
3.善于利用已有数据
对于学生的就业情况最清楚的莫过于学校本身,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应充分利用自己教务系统对未能顺利就业的学生进行分析及辅导。例如,根据教务系统分析学生各阶段各科目的学习成绩分析学生未正常就业是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还是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如现阶段学生的期成绩采用卷面分和平时分的考核进行评定,通过学生的成绩成绩,可判断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及日常上课中是否存在早退旷课的现象;教务系统上还有学生相关专业证件的考取情况,可细分拥有相关证书的学生在毕业就业中的情况,分析目前企业对毕业生的硬性要求及青睐对象;对于学校励志奖学金的评比中,学生会递交自己的成绩及优秀之处的证明,高校毕业指导老师可研究获得励志奖学金的学生的就业情况,对已毕业未就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同时还可将校内各届毕业生的就业及创业情况进行统计,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可邀请他们返校作指导及鼓舞工作;或是与已从业多年的学生进行合作,帮助应届毕业生寻找合适的工作,对于自己创业的学生可优先返校挑选合适的应届毕业生进行岗位培训及实习等等。
4.强调数据的混杂性
对于“大数据”而言,单一的格式会束缚95%的数据无法参与整合,因此,对于高校毕业生的数据采集不可过分强调格式与形式。例如,高校的毕业生同一专业但发展的职业方向不同或是同一专业同一职业不同地发展专业以及学生的反馈进度不同,若是按数据表格进行统计会因其中存在的某些偏差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出现脱节现象。因此,对于学生的毕业就业情况及反馈可进行混杂性统计,当总结的数据达到一定规模时,混在性数据统计会比单一模式的统计更为精准,一般情况下混杂性统计的精准度比单一模式统计的精准度高出23%。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大数据”协助分析,对高校毕业生进行针对性的毕业指导工作,可有效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率。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式中,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秉着“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工作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顺应就业市场需求或对于有创业精神的学生加以培训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如此,才能保证高校输出毕业生的就业率,实现高校育人的宗旨。
参考文献:
[1]王宏利,王磊.高校二级学院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新举措的探索[J].价值工程,2017(03):202.
[2]司萍,沈德艳,杜小明.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就业工作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7,33(04):152.
按照会议安排,我代表人社部门就促进我县青少年事业科学发展作如下表态。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主力军。作为人社部门,我们将认真按照《**县贯彻落实〈*&*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20年工作要点》要求,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全面助力我县青少年事业发展。
(一)坚持人才优先,不断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提高人才服务水平。做好高校毕业生报到、流动人才档案、就失业跟踪服务等工作,全面推进在校大学生假期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见习,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命名一批青年就业见习示范基地,发掘更多的就业见习岗位,为青年学生社会实践创造有利条件。二是优化人事人才服务。加大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充分激发青年人才创业创新活力,2020年计划申报高层次人才引进、医学本科生、免费师范生招聘计划95名,申报事业单位、特岗教师、三支一扶招考计划150名。三是狠抓青年专技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围绕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部署,以助力**经济发展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充分发挥知识更新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加强青年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升青年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坚持就业为主,全力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一是开展就业创业培训,促进青年实现就业创业。根据市场需求和青年就业创业意愿,开展专项技能培训,积极落实培训补贴政策,不断提高青年就业创业技能、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同时依托**协作机制,借助**先进的培训模式和雄厚师资力量,不断提升培训质量和规模。二是落实优惠扶持政策,推动青年就业创业。落实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扶持政策,优化审批流程、提高贷款额度,定期举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培育创新创业典型,激发青年创新创业的活力和动力,为青年就业创业营造快捷、便利、高效的环境。三是利用“春风行动”“科技之春”“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宣传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专项服务活动,举办多种形式的专项招聘会,为青年搭建广阔的就业平台。四是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及时帮助就业困难青年人员、青年残疾人员就近就业。
【关键词】毕业班;班主任;工作要点;分类管理
高校毕业班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在就业难、竞争强、压力大的今天,这个工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毕业班学生在政治思想、学习、就业等方面表现出与其他年级学生明显不同的特征。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指导学生顺利毕业,协助其他教师管理好学生,是毕业班班主任的重要职责。
1 全方位确保学生的思想稳定
当今的大学生大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是个性鲜明且具有独立精神的一代大学生,为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当学生到了毕业学年,同时面对毕业、就业、就业、情感等多重压力,情绪波动很大,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心理上讲,毕业班学生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活,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且逐步走向成熟。作为毕业班的学生,最大的问题是学生的思想政治稳定工作,部分学生表现为狂妄、自卑、不愿意合作、作风散漫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一是,要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宣讲学校和学院的各项重要决定,针对近期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日常生活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讲评,提出改进措施;二是,要严格遵循和执行学校夜间值班制度,深入学生宿舍,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态,尽早发现问题,对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思想疏导和心里安慰,尽量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新兴媒体,如QQ群、飞信、微信,构建多重渠道的网络班级社区,有利于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实时交流,便于学生反映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状况。另外,对于毕业班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常抓不懈,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学生一旦形成某些惰性,就不容易改变。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政治、关注社会、关注学习,关注生活,如果整个班级处于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就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班主任还应做好毕业班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让他们在学生中树立形象,做好表率,充当班主任老师的左右手,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2 以竞赛为契机,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初期,对专业的概念很模糊,对专业知识不感兴趣,这些情况是正常的。经过几年的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技能训练后,学生对本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才会慢慢热爱自己的专业,才会积极参与学科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
笔者所在学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学校每年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技能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ITAT)大赛和云南省大学生计算机作品大赛等,在检验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中效果的同时,也为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人应用能力的平台。作为班主任,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赛事,以赛代练,体现专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就业技能。班主任应该抓住学科竞赛契机,鼓励学生积极参赛,增强学生的成就感[1]。在毕业学年,学生通常会分为两个集团,一部分学生选择考研,一部分选择就业。对于考研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利用专业背景优势,鼓励学生考研深造,为考研学生在学习环境、志愿填报方面做好指导与引导工作。另一部分选择就业的学生并不是不求上进,其实他们还是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的,只是将学习的重心放在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资格证和各种行业能力认证考试上,为今后的就业积极准备应考,增加自己的应聘的筹码。
3 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减轻压力
毕业生的就业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发展及生活质量,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家长和学校都极其关心的问题。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能找到一份各方面都符合自己心愿的工作。然而事实往往是事与愿违,因此,班主任首先因该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向同学介绍当前的就业形势,调整学生的心态,劝诫大家不要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鼓励同学只要脚踏实地,行行都会出状元。班主任对学生思想状况的了解、学生就业的意愿、学生的自身特点、就业信息的掌握和对就业的把握要比学生强,应该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积极指导:
3.1 充分认清就业形势,掌握相关政策动态
突出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近年来,全国大学毕业就业人数逐年递增,2014年,大学毕业生达到727万人,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的一年,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因此,及时了解就业形势与就业压力,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毕业班班主任工作的最急迫的任务。同时,班主任还应该及时了解动态信息,一方面,减轻学生的思想压力,另一方面,又要鼓动学生及时出击,寻找各种渠道,增强紧迫感。
3.2 充分收集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
充分利用学校、学院、教师的资源关系,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将用人单位信息第一时间公布在班级群中。同时,推荐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网站,鼓励学生积极登录,查阅资料,主动联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联系就业单位,变被动等待社会需求信息,到主动收集社会需求信息。
3.3 帮助学生准确定位,转变就业观念是实现就业的关键
定位是影响学生就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当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时候,那么定位就需要客观一些。不要让过早的职业规划给自己定一些条条框框,给自己造成了束缚,其实学生个人的能力、兴趣和价值取向会随着外部环境而改变,因此就业的意向也是在不断调整的,不要仅仅局限于自身专业,重在学以致用。客观审视自己,找出优势,根据自己的发展潜质来择业。不要死守本行,不求变通,应尽快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适应科学技术快速的升级换代,不要让“专业对口”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4 实施分类管理,充分发挥学生专长
每一个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使用单一的方法,更不能搞“一刀切”,就如教学要进行“因材施教”,班主任管理要实施“分类管理”,我将本班学生分作四种类别:
4.1 对班委群体要“放心”
班委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遴选出一个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强的班委集体是确保班级管理顺畅的基础性工作,经过三年的培养和锻炼,建立起一支组织性强、工作能力优的班委集体。到毕业季,很多事务性的工作就可以放心交给他们执行,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工作效果并不比你的差,这样既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又锻炼了班委的管理能力,一举两得。
4.2 对后进生要 “偏心”
后进生的管理一直是班级管理的难题,需要班主任更加密切的关注,倾注更多的心血,对他们“偏心”可以说并不为过。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班级氛围,尝试让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和宿舍管理,担任班委和舍长,一方面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能够发挥作用,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让他们在管理中向优秀者学习,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
4.3 对优等生要“细心”
优等生的特点是习惯了被表扬、被认同,他们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被袒护。班主任对他们更要严格要求,响鼓更需重锤,当他们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疏导,不能忽视,更不能偏袒,时时提醒他们发挥先锋示范作用,不单在学业方面要优秀,在为人方面更要优秀。优等生的在班上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细心做好他们的工作,发挥好他们的带头作用。
4.4 对中等生要“关心”
中等生是人数较多的群体,这也让他们容易被忽略。班主任大多数情况下对他们都疏于关心。尽管他们具有稳定的状态,其实他们从心里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重视与关注。根据这类学生的心理特点,班主任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和学风建设,利用他们的群体优势树立良好的班级学习环境。
5 结束语
高校毕业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管理好他们需要毕业班班主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也需要院系领导、辅导员和相关部门人员协同工作。总之,指导学生顺利毕业,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班主任陪伴学生圆满完成大学生涯的最后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1]陈立春.高校毕业班学生的消极心态及应对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8(3):122-123.
一、积极推进高质量就业
(一)积极落实就业政策。依托村(居)就业服务网点,统筹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各类群体的就业工作。加强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管理,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切实帮扶困难高校毕业生尽早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8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0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8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0人。加大《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发放力度,确保就业失业登记证应发尽发、尽发快发,全年办理发证60人。进一步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帮扶,全年帮助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48人,带动就业200人。
(二)全力服务企业用工。继续实施好企业人才“百千万”聚培工程。开展村(居)可开发劳动力资源调查,建好台账,及时上报,实行动态管理。加强与企业沟通联系,及时掌握辖区内新上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和重点企业用工情况,适时更新市、镇内重点企业用工信息,实现企业与求职者信息对接。组织劳动力参加“春风行动”等各类招聘活动,积极引导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近就业。狠抓校企联合培训,开展新招员工的岗前技能培训、在岗职工的技能提升培训,引导鼓励企业员工参加技能培训鉴定。全年组织400名农村及城镇富余劳动力参加市、镇两级开展的各类招聘活动,组织推荐70名困难家庭子女和企业新招员工到就业训练中心参加“志·能”激发培训和岗前技能培训。
(三)做好乡土拔尖人才考核。注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造就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第五届市管乡土拔尖人才届中年度考核面达到100%。
二、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四)巩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成果。认真落实国家、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培育城乡居民主动参保、多缴长缴意识,做到应保尽保,不断提高人均缴费水平,确保适龄城乡居民参保缴费率、待遇发放率达到100%,人均缴费200元。强化对农行转账服务点的监督,杜绝收取手续费、强制搭车消费等现象。做好社会保障卡的申报发放工作,确保信息采集准确率100%,确保参保缴费居民持卡率达95%以上。档案整理归档规范。
(五)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坚持应保尽保、量质并重,深入抓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宣传。11月30日前全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续保缴费率达到100%,数据录入准确率达到100%。
(六)扎实开展退管服务工作。加强社区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机构和活动场所建设。指导社区做好退休人员管理登记建档服务、离退休人员义诊保健服务、健身互助指导服务、退休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协助做好参保退休人员待遇资格认证工作。扎实开展退管服务“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山社区组织开展退管服务活动2次以上。
三、进一步提升协调劳资双方关系的能力
(七)加强劳动关系协调。深入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协助做好辖区内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社会保险、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检查,督促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限上商贸企业参加劳动保障年检率达100%,专项协查率达100%。强化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更新和完善用人单位信息台账,实行 “一企一卡”。
(八)健全企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加快推进企业、镇直单位、社区调解组织建设,辖区内规模企业建立调解组织100%。充分发挥企业和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的作用,积极调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把劳动人事争议尽量化解在基层。
四、提升村(居)站人社平台公共服务水平
【本刊讯】近日,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第十八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首先审议了国家三方会议及办公室组成人员调整建议,同意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担任国家三方会议执行主席的部级领导调整为邱小平副部长。会议听取了国家三方会议2012年工作总结以及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专项行动和集体合同制度彩虹计划实施情况总结的汇报,审议了国家三方会议2013年工作要点。
2013年,国家三方会议将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加强对劳动关系形势的分析研判,积极推动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贯彻落实,深入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推动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进一步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做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深入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活动,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邱小平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不断健全,三方合作理念深入人心,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逐步提升。当前,我国处于劳动关系矛盾的多发易发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着严峻挑战。国家三方必须进一步明确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职责任务,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和谐文化建设,相互理解、信任、包容、支持、合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共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人社部首次网络创业促进就业报告
【本刊讯】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首次向社会了“网络创业促进就业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我国网络创业就业已累计制造岗位超过1000万个,有力缓解了近几年的就业压力,并日益成为创业就业新的增长点。
人社部此次调查研究的网络创业就业对象包括三种群体:一是创业者,即开办网店的业主及合伙经营者;二是直接从业者,即创业者本人及其雇佣的从业人员;三是间接就业者,即与网商有紧密联系并由其经营链条直接带动的其他行业新增的从业人员。
人社部有关司局和中国就业促进会历经8个多月调研结果显示,从地区分布上看,目前我国网络就业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和地级以上城市,分别占抽样总数的57.4%和85%。
研究报道显示,网络就业的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生产业和生活业。职业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智力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年龄和性别分布上,年轻人是绝对的主力军,以男性居多,占76.6%;教育背景方面,高中、技校、中专占33.4%,大专占29.2%,大学本科占19.7%;人才需求方面,目前网店对电子商务营销、管理、技术和法律人才的需求迫切,分别占81%、34%、34%和20%。
人社部的研究认为,网络创业增加了就业市场选择的自主性、多样性和个性化,将工作家庭化变为现实,使人们纷纷从工厂和办公室走出来,带来了就业方式的革命。
研究报告提出了推动网络创业就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将现行的积极就业政策和对实体经济的创业扶持政策向网络创业就业延伸。包括放宽经营范围,解决好经营场所问题,允许在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场所进行网上创业;提供资金、信贷支持政策和税费减免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对具有成长潜力的网络创业进行投资,对符合条件的网络创业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给予税收优惠和社会保险费补贴。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统计数量首次下降
【本刊讯】据近日国家统计局的消息,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过去的一年中出现了相当长时期以来绝对数量的首次下降,15岁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减少了345万人。
“中国劳动人口的变化与中国人口出生的变化有关系。”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预计,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至少在2030年以前,会稳步、逐步有所减少。
马建堂指出,这一变化是否意味着多年来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尚存在争论。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2012年中国劳动人口总量是9.37亿人,尽管减少了345万人,但总量依然很大,仍然是中国最大的资源优势。
马建堂认为,中国人口和劳动力供应格局出现了一些变化。要在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国策的同时,根据新形势的变化,研究适当的、科学的人口政策。
全国医疗生育保险工作座谈会提出八项重点工作
【本刊讯】日前,全国医疗生育保险工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出席会议并讲话。
胡晓义指出,医疗保险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精神,着力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努力使制度更加完善、保障更加有力、服务更加健全、资源利用更加有效,为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提供更可靠、更稳健、更公平的制度保障。
会议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健全全民医保的主要任务是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和创新医保管理服务方式,建立健全有利于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制,强化医疗服务监管,大力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会议提出,2013年医疗保险工作总的要求是巩固成果,稳量求质,理顺体制,创新机制。会议要求着力做好8个方面重点工作:积极推进医疗保险城乡统筹;提高参保和保障质量;扎实做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深化医保门诊统筹机制探索;落实付费总额控制,加强医疗保险服务监管;推进生育保险工作;积极参与医改各项工作。
全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成效显著
【本刊讯】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现场会上,人社部副部长邱小平总结了过去5年来的调解仲裁工作,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安排部署了2013年工作任务。
邱小平指出,5年来,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建设和机构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调解仲裁服务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初步建立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法律政策体系,强化了调解在争议处理中的基础性、前端性作用,有机整合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两大系统资源,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和仲裁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显著加强。5年来,全国各级调解仲裁机构共处理争议案件602.3万件,是2003年至2007年处理案件总量146.7万件的4.1倍,涉及劳动者近800万人,仲裁结案率保持在90%以上。实践证明,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作为多元化社会矛盾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邱小平强调,2013年调解仲裁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以提高争议处理效能为工作主线,以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和仲裁院基本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组织机构、人员队伍、制度机制、基础保障建设,进一步增强调解仲裁服务能力和社会公信力,努力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要切实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办案机构实体化、争议预防调解、仲裁办案规范化和信息化、调解仲裁队伍建设、调解仲裁行风建设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全国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就业培训实验班在京结业
【本刊讯】全国自主择业干部就业培训实验班于日前在京举办了结业仪式。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副组长、人社部副部长何宪和总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蒋家革出席实验班结业仪式,为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并讲话。
何宪指出,实验班探索了自主择业干部就业培训路子,搭建了就业推介服务平台,扩大了自主择业工作和自主择业干部的社会影响,是对自主择业干部就业培训工作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
蒋家革强调,此次实验班紧密围绕自主择业干部和企业管理的特点,取得了明显成效,充分体现了各级政府对自主择业干部的关心爱护。他希望自主择业干部珍惜机会,珍惜荣誉,在新的岗位上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据悉,自2001年国家实施自主择业安置方式以来,全国累计有12万名干部选择了自主择业。参加此次推介会的40名实验班学员,全部是2012年转业的自主择业干部。在实验班培训期间,他们先后参加了24门课程集中培训,到6家企业进行了参观学习,到企业进行了15天实习,分别撰写了培训和实习体会。
北京:人社部门或介入药品采购
【本刊讯】日前,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在北京市“两会”的新闻会上透露,继公立医院试点医药分开后,新医改将专门针对药品流通领域再出大动作。
“今后北京将推进药品流通领域改革,改变以往的药品招标由卫生局主管进行、各医院再分别根据需求和中标目录进行单独采购的局面,探索医院可联合集体团购的方式进行采购,以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韩晓芳说。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正式启动医药分开改革的公立医院先后包括友谊、朝阳、同仁、天坛、积水潭等5家医院,主要措施是药品零加成并设立医事服务费。医管局内部人士认为,取消药品加成虽然解决了医院和药品之间的利益关系,但仍然没有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而2013年通过推进药品流通领域改革,有望进一步挤出不合理的价格水分。
天津:首期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刊讯】由天津市体育局人才交流管理中心举办的首届“优秀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培训班”日前圆满结束。这是天津市体育局首次针对退役运动员开展的专门职业转换培训。据悉,本次培训为期3天,课程设置包括职业转换过渡期政策解读、职业指导、心理调适、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认知等模块,邀请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相关工作负责人、心理学专家及企业培训经理等讲师有针对性地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为运动员讲解政策、调适心理、传授经验、答疑解惑。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天津市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工作的正式开展,为天津市退役运动员的择业开拓思路,开辟渠道,搭建平台,指引方向。
河北:将对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援助
【本刊讯】据近日河北省人社厅公布的消息,2013年河北省将对各类困难群体实施积极就业扶持政策,做好困难群众就业援助。各地将按照不低于一般财政收入1%的比例足额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的规定,落实就业资金预算。
据悉,河北省将对各类困难群体实施5项积极就业扶持政策。一是突出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就业工作,集中开展针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活动;二是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春风行动”等有针对性的专项服务活动,与京津加强劳务协作,推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经验,不断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促进农业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和有序进城务工;三是突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做好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登记认定和一对一帮扶,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并加强管理,落实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等扶持政策;四是有针对性地做好产业调整企业职工安置;五是落实残疾人、妇女等特殊群体就业扶持政策。
辽宁:总工会启动免费技能培训
【本刊讯】日前,由辽宁省总工会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的优质免费技能培训服务第二期开课。据悉,本期包括维修电工plc免费双证培训班、月嫂、育儿嫂、催乳培训等课程,参加培训人员毕业后颁发国家认可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并免费推荐工作。
四川成都:吸纳应届毕业生就业可享社保补贴
【本刊讯】据近日召开的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公布的消息,2013年成都市将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出台一系列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更优惠社会保险待遇、更完善工资调整机制。具体政策包括小微企业吸纳应届毕业生就业,可享受一年社保补贴;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逐步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正常调整机制;探索建立企业人工成本的宏观监测系统等。
山东青岛:将建养老护理职院年培训4000人次
【本刊讯】在青岛市人社局近日公布的2013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创新青岛颐养护理职业技术学院运行机制,培养更多养老护理人才。
在青岛市人社局2013年工作要点中,促进家庭服务业做大做强是重要的一点。青岛市人社局提出,要完善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政策,对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开办家庭服务机构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出台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商业综合保险补贴办法,出台示范性家庭服务机构奖励政策,实施“家庭服务素质提升计划”,该计划将年培训4000人次。
河南焦作:增发小额贷款,孵化万名老板
【本刊讯】据河南省焦作市日前召开的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获得的消息,2013年焦作市将加大扶持创业就业力度,包括增发小额贷款、引进千名人才、实施万人创业计划、实施10万人次培训等。此外,焦作市还将加快推进公共就业“一条龙”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加快实现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实名制“一卡通”,对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支付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进一步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江西省2021年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要点》,结合宜春实际,提出以下工作要点。
一、夯实创业就业基础
(一)做大创业孵化平台。加强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星创天地、备案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青创空间、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创业孵化平台培育力度,强化现有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力争新增国家级创业孵化平台(基地)2家左右、省级创业孵化平台(基地)5家左右。不断完善院士专家工作站、海智工作站、学会服务站建设和管理,推进建站单位与地方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快培育一批电商示范基地、企业和数字商务试点项目。(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体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团市委、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引导开展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积极对接国家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引导鼓励双创示范基地开展创业带动就业活动。围绕托育、养老、家政、乡村旅游等领域,鼓励有条件的双创示范基地与互联网平台企业联合开展创业培训、供需衔接、信息共享和能力建设,打造社会服务领域创业带动就业标杆项目。复制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引导社会资本发展社会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拓展更大就业空间。(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开展创新创业培训。贯彻落实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对符合条件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各类劳动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按规定落实好创业培训补贴政策,完成全年培训1.5万人。加大“特聘兼职”教师扶持力度,提高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加强创新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配合省完善“1+11”创业大学培训体系,支持协助企业家及企业中高管学员培训工作。(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教体局、市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四)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深入开展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加大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推动完善各部门和市、县联动机制,推进研发投入后补助,力争宜春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7%。(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国资委、市统计局、市教体局、市税务局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夯实科技创新平台基础。扎实推进新能源(锂电)、中医药、富硒等重点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与大院、名校、名企合作,力争引进落地研发机构1个,新建院士工作站1家。扩大科技创新平台规模,争取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8-10家,组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依托省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促进科技、产业、投资融合对接。积极争取江西网上常设技术市场技术交易补助,举办第二届2021’江西宜春产业技术对接会,对接“国家大院大所产业技术进江西”活动,为企业搭建对接桥梁,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激发双创主体活力
(七)推进企业创新创业。落实宜春市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实施科技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开展全市“制造业50强”培育,力争在独角兽(潜在、种子)企业方面实现突破,培育瞪羚(潜在)企业10家左右,高新技术企业150家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家以上,制造业领航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业化小巨人企业20家左右。力争全年列入省新产品开发和试产计划项目达到30项以上,省级重点新产品立项50项以上。(责任单位:市国资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引导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落实《江西省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若干规定》等政策措施,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激活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深化科技成果“三权”、职称制度改革,用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和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在岗创业、离岗创业、到企业兼职等政策。组建科技人员创业导师团队,为科技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创业辅导、创投对接等服务。(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科协、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培育高职院校双创示范基地和双创教育改革示范校。深入实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专项计划,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对于符合条件在本市行政区内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且稳定经营1年以上的在校生和毕业5年内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支持区域双创示范基地与高校、企业共建面向特色产业的实训场景,支持将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团队纳入企业示范基地人才储备和合作计划。(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团市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鼓励青年创新创业。联合省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创团工委及相关部门单位举办第二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举办“青领未来”专场招聘会、“青企雁行”走访交流等活动,实施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创业计划,做好青创“引才引智”工作。(责任单位:团市委、市人社局、市教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引导新型农民创新创业。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大力培育农民大学生。积极组织参加省农村创新创业项目创意大赛,发挥全国农村双创典型县樟树市的示范作用,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园区、培训基地、见习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创客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教体局、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支持返乡入乡创新创业。开展以“创领新赣鄱、美好新时代”为主题的创业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引导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优先支持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实施返乡创业示范项目,引导社会资本、大学生创客和返乡能人等入乡开展“互联网+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创业项目。落实旅游业发展奖励政策,鼓励依托各地特色资源开发参与型、互动型、体验型的乡村旅游产品。完善支持返乡入乡创业的引人育人留人政策,加大对乡村创业带头人的创业培训力度,培育一批能工巧匠型创业领军人才。(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文广新旅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支持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建强宜春市退役军人企业家协会,指导各县市区建立退役军人企业家分会和就业促进会。培育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创新导师团队,鼓励开展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培训。加强退役军人孵化基地建设,实现县市区孵化基地全覆盖,省级孵化基地新增2-3个,市级孵化基地新增6个以上,县级孵化基地建设100%达标。深入开展“满怀忠诚讲尊崇,千行百业共拥军”等系列活动,促进退役军人创业就业。(责任单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十四)鼓励妇女创新创业。培育一批巾帼产业示范基地,举办“明月山杯”家庭服务兴业技能竞赛,参加省双创和家政大赛,开展“春风行动”女性专题活动,搭建妇女创业就业平台。实施女性创业就业赋能行动,开展巾帼创业就业“一县一品”下沉式培训,做好“江西表嫂”家政服务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责任单位:市妇联、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双创服务保障
(十五)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大力推行“一照含证”改革,依托省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实现企业登记“一次不跑”“只跑一次”“全市通办”,深化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探索推行“先证后查”“自主声明”“公开承诺”办事流程。持续推进降成本优环境行动,清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涉企收费。大力推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差异化缴存措施,支持户籍业务“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依法落实各项支持创新创业减税降费政策,加强税收减免政策宣传,在双创示范基地落实好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优惠政策。盘活闲置厂房、低效利用土地。探索采取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弹性出让方式供应工业、旅游及公共服务项目用地,推进工业标准地、标准厂房建设。(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市监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税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建设良好市场环境。建立反不正当竞争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清理、废除限制企业公平竞争的存量政策,消除制度隐性壁垒。持续深化市场流通领域综合治理,加强线上线下商品质量检测。开展宜春市“绿色生态”标准化建设工作,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责任单位:市市监局)
(十七)加大开放共享力度。实施《宜春市科技创新资金后补助管理办法》,推进全市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对向社会开放共享的大型科研仪器实行双向补助。积极争取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性创新解决方案的支持,探索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教体局、市发改委、宜春银保监分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加大高层次人才引培力度。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重大人才工程,组织市“双百计划”评选,以中国科学院宜春院士科学家康养基地建设为依托,引进一批博士及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开展企业“人才飞地”评选,鼓励企业在国内人才密集城市创建“人才飞地”。全年组织申报国家人才计划5项以上,新增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家、省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责任单位: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教体局、市工信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深入实施科技帮扶。实施“百名博士入园强企”行动,下派100名科技特派员入企帮扶,有效对接企业科技需求,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00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100项,组建研发平台(含新型研发机构)1-2个。(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体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制定实施金融大数据服务支持联动计划,推进大数据融资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大贷款抵(质)押品范围。支持园区引进融资租赁公司和非政府主导的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等。用好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和信用贷款等金融政策,“工信通”“科贷通”“映山红助力贷”“小微快贷”“微企贷”等政策向重点产业倾斜。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深入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创建。(责任单位:市金融办、人行宜春中心支行、市市监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宜春银保监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加强信贷资金支持。健全市、县两级政府融资担保体系,实施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占比。深入推进“小巨人”“独角兽”企业信贷培育计划。制定《加快绿色金融发展指导意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对接有机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加工、新能源(锂电)、中医药、循环经济等绿色产业。拓展“科贷通”合作银行,进一步扩大受益面和放贷量。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38亿元。(责任单位:人行宜春中心支行、宜春银保监分局、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市监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凸显双创基地标杆
(二十二)进一步培育双创示范基地。加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指导开展评价评估,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做法。新增培育1-2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二十三)推进基地改革创新试点。优先支持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与双创示范基地合作建立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鼓励金融机构与双创示范基地合作开展设备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支持双创示范基地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双创孵化专项债券、创业投资基金类债券、创新创业公司债券和双创债务融资工具,支持在双创示范基地开展与创业相关的保险业务。在有条件的区域双创示范基地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对无可抵押资产、无现金流、无订单的初创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施风险补偿。(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市监局、市金融监管局、人行宜春中心支行、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积极开展双创活动
(二十四)开展“双创活动周”系列活动。积极组织推荐企业参加国家、省“双创活动周”宣传展示活动,组织开展我市“双创活动周”系列活动。加强双创活动宣传,营造浓厚社会舆论氛围。(责任单位:市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市直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五)举办各类双创赛事。举办创业引领者专项活动暨第三届马兰花全国创业培训讲师大赛宜春市分赛、“创客中国”江西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宜春区域赛等赛事,组织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西赛区)、江西省公共安全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课等活动。(责任单位:市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六)举办其他配套活动。积极争取创建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继续开展“三请三回”活动,结合节庆、联谊、经贸等节点和活动,深入沿海乡友、校友、战友聚集地区开展经贸交流活动,推动更多在外宜商返乡投资创业。组织参加“中国品牌日”活动,宣传推广宜春自主品牌。组织参加省第三届青年创业风云人物评选,树立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开展以品牌品质惠享生活为主题的“双品网购节”、第二届宜春电商直播网购节等活动,加快直播带货、内容电商、社交营销等模式应用。(责任单位:市文广新旅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团市委、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稳定季节性规律
[作者简介]王蕾(1981-),女,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学生教育与管理研究;赵文永(1980-),男,山东枣庄人,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机要科科长,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专题研究。(江苏徐州221116)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80-02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呈现出参差不齐、思想状况复杂多元的现象,大学生中的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加。各高校也普遍每年通过“两课”课堂、安全知识讲座、宣传板报、横幅、应急演练等形式来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并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规章制度,确保学生安全稳定。但在工作的规律性总结上,工作研究和探讨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加强对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规律研究,认真分析总结一些经验性、规律性的内在存在,并依托开展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季节性规律有其内在必然性
1.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对象——学生,心理活动变化上有季节性规律。心理学上把人和动物的一些行为会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称之为“生物节律”。比如鸟类的季节性迁徙和动物的冬眠。反映在人类身上,除了白天睡觉、晚上睡眠等日常作息规律外,主要特指人的心理活动。高校大学生作为人类中心理活动比较活跃、复杂的群体,也不例外,其心理活动也有其内在的季节性规律。
首先,在共性上,遵循一般规律。就以春天这个季节来说,人的心情会表现出格外舒畅,而大学生大多会在此季节选择用外出旅游、放松玩耍等方式来表达心情的放松和愉悦。而另一方面气候多变、忽冷忽热、忽干忽湿,却又极易引发心理疾病的爆发,这个时期也是学校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不稳定事件的频发时期。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气象部门都已经开始医学天气预报,有针对性地预告随着季节的变化,人类心理情绪上产生的波动和变化。我国一些大城市(如广州)这方面工作已开始起步,但绝大多数地区还未开展这项工作。
其次,在个性上,有其特殊规律。主要表现在受高校教育教学规律的影响。比如,高校开学时期,往往是学生心理疾病多发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假期间学生受到就业竞争、人际关系、情感牵绊等各种压力,有的最终出现心理疾病,有的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另外,有的也是为成绩不理想苦恼,担心新学期补考不及格;有的更是为自己对所读专业不感兴趣头疼,觉得自己学习事倍功半。此外,部分毕业生在毕业临近之时,也因考研、就业等问题产生压力,心理普遍比较焦虑。这些情况都是大学生这一群体在心理活动上特殊规律的主要表现。
2.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主体——学校,工作时机选择上有季节性规律。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是基于给学生搭建和谐健康、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这一目标,围绕学校整体工作这一中心,对学生工作开展的一系列计划、组织、教育、指挥、监督和调节等活动。何时开展活动,对活动开展的效果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围绕学生安全稳定工作,这些时机有开学初、重要纪念日、第二课堂、学期末(寒暑假期)等。比如,对开展生命(自我保护)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安排,大多数高校选择在开学期初,也有的选择在五一假期、十一长假、寒暑假前;又如,大多数高校安排开展生活急救、中毒急救、自然灾难急救、防范艾滋病知识、防暴力、防毒、赌、烟酒知识和技能教育的时机为重要纪念日。这些时机的选择都包含了特定的季节规律。
3.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季节性规律的确立是客观条件与主观认识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季节性规律不是主观向往的结果。没有必要的内外客观条件,就不会有季节性规律。高等教育的自我特点,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都是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季节性规律的内外条件。另一方面,季节性规律同样需要强烈的发展意愿和敏锐的战略洞察力,有利的内外形势并不能自动形成季节性规律。因此要着重研究和探讨这一必然规律,并且依据它来正确地规划高校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使行动更具有高度的、必然的、现实的、规律的“目的意识性”,具有重大意义。
二、开展季节性规律研究对提高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有重要意义
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这种联系不断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是否有效把握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中的季节性规律,对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成效有着一定的决定作用。
1.工作目标上,防患于未然。我们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中,如何“预”,“预”什么,何时“预”?这些问题都会因为工作中掌握了季节性这一规律而得到解决。春季往往是学生敏感、多疑、焦虑等心理疾病的频发时期,学校就要及时提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比如,6月是因各种因素拿不到学历、学位证书,以及未就业和延长学习年限学生群体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时期,学校就要及时果断采取措施,密切关注这部分同学的学习生活情况,认真开展谈话,及时教育引导,切实防范学生不稳定事件发生。
2.工作安排上,有的放矢。“五一”“十一”、寒暑假是学生外出旅游的时期,我们就会采用加强外出旅游知识技能培训,强化学生外出请销假制度落实,签订学生校外安全自我承诺等措施,来防范学生在外出时被骗、被打,以及交通安全等事故的发生;春节是校园流行性疾病爆发的时期,我们就要通过加强学生教室、食堂、宿舍等公共生活区卫生清扫,开展春季流行性疾病知识防范培训,增加校医院药物储备等方式来予以防范和治疗。季节性规律使我们在工作方法的选择上做到了有的放矢。
3.工作内容上,重点突出。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抓重点。学生工作千头万绪,事关安全稳定的内容也是千变万化。而这个季节性规律,则为如何在特定时期安排特定工作提供了便利。依据季节性规律,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一个时期突出一个或几个重点,这就是我们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战略思想,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三、基于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季节性规律应强化的几点工作
1.加强研究,在季节性规律上下工夫。积极开展研究,是妥善应对形势变化,确保工作成效的不二法则。各高校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安全稳定的理论研究工作,注重规律性的分析和总结,以不断提高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成效。
第一,要科学制定大学生安全稳定时机选择调研表,深入调研,宽范围、多渠道了解开展安全稳定教育的最佳时机。新时期,涉及大学生安全稳定的内容比较丰富,包括人身安全、财务安全、心理安全、学业安全、运动安全、社交安全、信息安全、性安全、消费安全以及就业安全等。每一项内容,在高校这一特定环境下,都有着一定的季节性规律。通过调研,学校可以掌握到学生的心理暗示,并依据这些暗示规律,科学确定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
第二,要认真总结分析和探索实践,透过表象深入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真归纳和总结特定时期学校的工作要点,分析不同类型大学生安全稳定事件在某一时期的出现频率。依据结果,确定某一时期的特定安全稳定工作要点,形成规律,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现实要求。必要时,建立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月度工作表,使每月重点工作一目了然。
第三,要加强对大学生安全稳定和社会形势的研判,对影响大学生安全稳定的因素进行前瞻性分析和研究,深入把握当前学生安全稳定教育和管理的新特点和新规律,使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当前,诱发大学生安全稳定问题的原因纷繁复杂,涉及自然、社会、学校管理与服务,以及家庭和个人等多个方面,高校必须从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视角来予以认识、看待和研判。
2.强化意识,在加强安全稳定教育上寻成效。近年来,各高校普遍加大了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投入力度,但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构建何种运行机制,安全教育是否应该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安全教育课是否应纳入学分制的范畴等问题,从上到下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即使搞点安全教育,也只是零敲碎打极不正规,致使大学生安全教育一直没有主渠道,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加强大学生安全稳定教育,首先,从整体上应当建立统筹兼顾的领导体制,具体实施和全面负责安全教育工作,规划和制定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总体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要将大学生安全教育列入高校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并加强师资、研究队伍建设,确保安全教育课时充足、理论更新及时、教学内容丰富,形成从上到下高度重视安全教育的良好局面。其次,从方法上,要妥善采取不同教育方式。大学生安全稳定教育不仅要依靠传统讲座、报告来进行,更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动漫、QQ、网站等来开展,有些甚至要依靠专业课教学实践来进行;不仅要进行集中地灌输式的教育,更要强调教育的渗透性、潜移默化性并与生动的现实案例、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全过程的“安全”防火墙。最后,从时机上,要尊重客观规律,依据季节性规律有重点安排教育内容。一方面,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要做到使广大学生警钟长鸣;另一方面,要依据规律,把握时机,有侧重点来选择安全教育的内容,在一定时期选择符合本时期特点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3.加大投入,在长效机制上求突破。第一,要拓宽思路,从安全稳定工作的长期发展考虑,结合安全稳定形势和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安全稳定教育的内容,妥善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和方法,把握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季节性规律,以推动安全稳定工作的不断发展。学校要列出工作专项经费,确保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研究课题广泛、深入、持续开展,确保广大学生工作者参与研究的热情不衰。第二,要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队伍梯队建设。同时,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他们的思想素质与政治敏锐性,提高他们对安全稳定教育的重视度与责任心。加强业务培训,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并鼓励他们积极开展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研究。
确保大学生的安全与稳定,不仅关系到高校的自身建设与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立足于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我们必须坚持着眼长远和把握全局的思想方法,超越眼前看到长远,超越一切看到全局,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被孤立和偶发的现象所误导。各高校要立足于工作实际,深入研究把握工作中的季节性规律,既不能把某个短暂、局部的有利时期等同于季节性规律,也不能因把握难度大,研究不够深入就否定季节性规律的存在。
[参考文献]
[1]韦庆辛.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2).
[2]李楠,黎霞,程根银.正视大学生安全教育[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0).
关键词:美国;高校;就业指导;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4-0068-02
一、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的扩招,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我国教育部公布2011年30项工作要点中第二点第十五条中提到“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开展毕业生就业优质服务年活动,重点加强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和援助,提升指导服务水平。”[1]由此可见高等院校学生的就业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当今世界高等教育中,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直接体现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外专家学者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探索,总结、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日臻完善。然而,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开创性事业,在成功的经验和规律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因此研究外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汲取精华,洋为中用,对我们开展好工作,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就业指导社会背景[2]
美国是世界上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最早的国家,它的就业指导一般称之为职业指导,其理论基础是应用最广、影响最大的帕森斯的特性―因素匹配理论。[3]这种理论提出了职业选择是人的生理、心理特点(特性)与职业对人的要求(因素)相互匹配的命题,大学生职业指导的过程就是了解自己、了解职业、实现人职匹配的过程。
长期以来,美国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是通过市场来调节的,是“市场调控的就业模式”。而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以 “市场导向、政府调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为主。总体来讲高校的就业工作不以服务为主,而以管理为主。针对此问题,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应明确未来发展趋势,在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工作的同时迎接变革,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就业服务管理工作。
三、美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
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可以概括为:政府不包分配、学校指导服务、毕业生自主择业。其对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体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外联内引。美国各大高校从各方面保持着与社会的联系,一方面众多出色的校友为母校赢得行业内的荣誉和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在各个企业或是非盈利机构,包括政府机关和其他社会团体的校友为毕业生提供有关毕业指导,或者工作岗位。这种联系不仅存在于学生毕业的时候,在日常的工作,包括课程设置的意见反馈、课程讲座、公司参观、课外实习等方面也存在。另外美国各大高校非常重视学生就业辅导的对内宣传和推广工作。对内宣传主要通过在校园内开展主题展览、散发就业手册、求职技巧参考单、海报等方式,扩大就业辅导在学生中的知名度,提高学生对就业辅导服务的使用率。
(二)工作模式呈现全方位、立体化。在过去的数十年间,美国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指导内容和方法不断地更新。工作重点由过去的注重就业安置和资讯提供,转变为注重加强培训和辅助发展。辅导范围由择业指导拓展为将事业、心理、学术三者合为一体的辅导和全面发展。就业指导由过去的行政服务性工作转变成具有教育职能的教学性工作。就业辅导的基础由原来依赖常识、直觉和经验,上升到注重理论、研究、调查相结合的专业化服务。指导对象由只侧重应届毕业生转为面向所有年级,甚至包括研究生在内的各类学生。指导的质量从单一内容和方法,向以学生为本的多元化服务迈进。就业指导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专业教育以外的“通才教育”,提高了学生策划、组织、领导、管理、沟通的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延伸型的就业服务过程。以往美国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重点是推行四年职业规划项目:第一年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帮助他们接触和了解就业市场的状况;第二年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利用测试软件等帮助学生逐步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而选择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需求,为其提供实习机会,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招聘会,丰富他们对就业市场的直接感受;第四年向毕业生传授求职要领,强化面试等求职技能训练,帮助学生了解就业需求信息。现阶段美国高校就业服务是“在读-就业前-就业后”一体化的过程,因为忽视哪一个环节都是与“职业生涯理论”相悖的。因此,美国高校的就业服务对象不仅包括在校生,也包括毕业生,已毕业的校友仍可回到母校接受各种职业指导和培训,获得学校延续不断的服务和帮助。高校十分注重对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状况进行跟踪分析,以此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就业的参考依据。
四、美国高校就业指导对我们的启示
(一)正确处理参与社会竞争与转变就业观念的关系。目前我国毕业生就业按照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进行。为此,毕业生就业观和职业观必须与之相适应。首先,要确立市场观念,具备适应就业市场的主动性和承受力,更要具备参与就业市场的实力和竞争力。毕业生应主动根据社会需要充实和完善自己。其次,要确立基层观念。原因有三:一是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既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个人成长的需要;二是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时期,增加劳动就业主要不是工业领域,不是在大企业,不是在国有企业和国家机关,而是在服务行业,在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领域;三是伴随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层次下移和位移数量加大的现象凸现出来,就业趋势由“精英”走向“大众”。为此,毕业生必须积极转变就业观念,破除“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思想,确立“眼睛向下,心态向上”的择业新观念,面向基层建功立业。
(二)贯通以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角色技能发展为主线的就业指导过程。就业指导应摆脱原来纯技术指导的狭隘,贯通以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角色技能发展为主线的全过程,从职业生涯、人生规划、职业角色技能等更高层面去认识和把握就业行为,使就业指导工作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
在职业规划方面,高校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其次,要努力培养其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用人单位不仅考核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考核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高校除了构建大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要培养其具备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某些专业能力。
在职业角色技能的发展方面,高校应主动帮助学生自我分析,认识自我以及职业分析,了解职业世界,促进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自我分析要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进行全面认识,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职业分析要注重现代职业具有自身的区域性、行业性、岗位性等特性,通过多种形式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全面深入地介绍社会职业状况,形成有关职业的知识与自我的对比性评价。其次,高校应将职业角色技能的发展渗透于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专业课程教学中不仅传授具体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而且要阐明这些知识与技能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中所应遵循的各种规则。
(三)建立新型合作式就业工作模式。就业工作不仅是就业服务机构的职责,也是学生、用人单位、高校等多方面主体的互动。因此,高校应建立校内通力协作、校外密切合作的新型就业工作模式。在这种新型模式中,学生和用人单位是主体,高校为中介和服务机构,教育和人事主管部门为组织者和协调者。
从校外合作来看,高校应注重提升学校的美誉度,加强同用人单位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与政府部门、教育、人事主管部门的沟通和支持,重视和发挥校友会的影响力和推荐作用。对学校而言,这种合作加强了高校与用人单位乃至整个社会的横向联系。对企业而言,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更加重视教育和参与教育,促使高校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关心教育是当今世界的一种潮流。
从校内合作来看,高校应努力建立一支知识化、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并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一方面吸收校内具有相关学科背影的专家、学者,从事就业指导的研究、教学和咨询工作。另一方面吸收校内心理学等专业的人员,除择业辅导外,还进行个性分析、心理测验、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四)重新审视毕业生就业对于高校办学的核心价值。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关系着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着高校持续发展的潜力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质量,关系着社会的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和职业前景已成为学校办学水平的综合反映和重要标志,并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鉴于此,高校应迅速将工作的着力点由招生向就业转移,重新审视和正确看待就业对办学的核心价值,确立保证毕业生充分就业和就业后充分发展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的办学理念,提出“让家长放心、让用人单位称心、让学生安心而又充满信心”的工作要求,在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的同时,不断拓展办学空间,快速提升学校的美誉度和竞争力。
(五)正确把握扩大就业市场需求与提高毕业生质量的关系。推动高校发展的根本力量,不是学校的主观愿望,而是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因此,高校应注意从传统的被动适应市场转向主动开发未来市场,以开放的眼光瞄准市场,积极扩大市场需求。此外,高校要根据市场需要及对未来发展的预测,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改进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大力培育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人才供给质量的提高增强拓展人才市场的可持续性。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首先要坚持以培养学生“准备从事任何一种职业”为指导思想。在文理科方面给学生以宽广的基础教育,同时注重文理交叉、学科渗透,给大学生一种选择职业的灵活性。其次,除了文科和理科结合外,还应注重教学和科研结合,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这些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为培养高质量的适应就业市场需要的人才开辟了道路。
五、结束语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就业形势之严峻无须赘言。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影响学生的前途、高校的发展,更是关乎家庭幸福、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教育部 2003年就曾要求:“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日常教学。”职业指导教育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第六章中也明确提到这一点。[4]而我国职业指导教育制度中,专业性质的职业指导一直滞后。多元文化视角的美国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对于我国的职业指导课程、职业指导实践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综上所述,积极借鉴美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经验,可以节省我国就业指导工作自身探索的时间,加快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建设和落实。从而使高校毕业学生顺利求职,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铺设一条通途,也能够有效推进学校就业工作,提高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声誉,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全社会的就业难题,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新浪新闻中心:news.省略/c/2011-02-10/1537219
33685.shtml
[2]辽宁省教育厅.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程[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方 萍,女,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团总支书记、本科生辅导员,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通讯作者: 曹丽琴,女,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印刷工程研究室讲师,兼职班主任。
摘 要: 2012年开始武汉大学正式将“烛光导航工程”纳入学校工作要点,出台了《武汉大学烛光导航工程实施办法》,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出发,不断推广和完善大学生导师制。本文从“烛光导航工程”出发,浅析大学生导师制的必要性和优势,并对如何确保有效执行导师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 导师制;必要性;优势;有效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本科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生可以自由和自主选择有兴趣和可以发挥特长的课程,这些改革的推行和实施为导师制的开展提供了空间。当前,导师制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和尝试已成为本科教育的一种需求。自2000年以来,国内一些大学开始积极推进和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2005年,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始实行“烛光导航工程”,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该学院每年80%的毕业生入读名校,十余人被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录取。2012年,武汉大学正式将该工程列入学校工作要点,各院系选择具有良好职业操守的教师担任“导航师”,将所有本科生均纳入导航师的指导范围,从入学到毕业,每名导航师带领4~5名学生,从学业、思想、就业等方面全程“贴身”辅导,一对一指导学生选课、实验、科研和毕业设计等。
从各高校的经验来看,本科生导师制对加强学生学习指导、心理指导与思想行为指导具有现实意义。可以说,在国内高校推行导师制是学分制改革顺利实施的制度保障之一。但在推行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考虑。
一、实行导师制的意义
1 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
高等学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园地。我国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积极向上的。然而,在新旧经济体制转换、各项改革深入推进时期,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尚不健全,加之各种不良思潮冲击,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诱发“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的思想意识。导师可以在指导过程中加强学生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并以身作则,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方式,争取家长、社会的支持,使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追求。
2 完善大学教育管理制度
辅导员、班主任制度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一种基本模式,在高校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辅导员和班主任制度面临极大困难和挑战。一名辅导员或班主任需要管理的学生由几十人到几百人,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同时由于专业知识背景相对薄弱,在大学生教育中难免考虑不全,往往容易“抓两头放中间”。导师制增加了大学生与教师面对面的机会,教育和启发大学生的机会也相应增加。导师可以根据大学生各自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与辅导员和班主任的管理互为补充和促进,从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力度。
3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
现有高校授课模式中专业授课教师与学生交流比较缺乏,遇到疑难问题也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对专业认识不够全面,这样容易挫伤大学生学习积极性。部分同学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对前途和未来感到困惑与茫然,只能随大流盲目地过完大学生活。导师能从专业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提高专业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用自身的科研素质感染和熏陶学生的科研意识,并鼓励他们参与实践与科研,提高创新能力。根据不同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引导他们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导师制使学生与导师有了更多学习和生活上的交流,有利于形成“学习共同体”“学术共同体”和“生活共同体”三位一体的新型师生关系。[1]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和知识体系更新与充实,优化高校师资队伍的有力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1 实施的时间
大学生配备导师的最佳时机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大学生应该从入学开始配备导师,另一种观点认为从高年级开始实施导师制更有效。实际上,大学教育可以看做一个由不同阶段构成的完整过程,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特征,需要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因此,建议从入学开始执行导师制。在入学初期,大学生面对新的环境比较迷茫,学习上不能完全适应,因此这个时期导师可以给予生活上的关怀和指导,并引导学生如何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对高年级的大学生而言,更多的是对专业的思考,以及毕业后未来的打算,这个时期的导师更多的应该稳定学生的专业情绪,并指导学生就业和深造等。所以,导师对大学生的指导应该贯穿在整个大学教育阶段。
2 导师职责范围
导师的主要作用是“导学”,导师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对学生的专业学习、科学研究、思想成长、个性发展、能力培养和个人生活及就业选择等提供导学指导和帮助。大学生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问题,所以导师的设置要尽可能全面。明确导师应该“导什么”,是明确导师职责,发挥导师作用的重要保障。现在大多高校遴选的导师为综合性的导师,不仅需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心理进行疏导,还要对学生进行学业辅导,激发和启发学生对学习科研的兴趣。由于本科生导师需要具有更加丰富的学识和更高的能力,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一定能完全胜任本科生导师,因此可以在综合性导师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责任范围配置院系的 “入学导师”“年级导师”,以保证导师的职责范围更加明确,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加强导师团队的建设工作。
3 保障机制
如何激发本科生导师工作热情,促进导师制度的健康有序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首先,建议出台相关的奖励政策。根据导师指导的人数及所指导学生取得的成绩,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将导师工作的考评情况与教师的报酬、职称评聘及职务晋升结合起来,肯定本科生导师所作出的成绩。其次,建立全面完善的考评体系。考评体系应以激励导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指导思想,以全面考察导师的教育质量为基本内容,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导师的工作实际,激励导师规范化、系统化地开展工作,从而促进本科生导师制健康有序地发展。[2]现有的考评指标难以量化,有时可能有失公允,因此,建立合理系统的评估制度非常重要。包括导师自我考 评、学生考评、督导考评、同事考评等,按照一定的考评比例,结合学生整体发展的水平,保证考评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最后,各院系和单位须建立监督制度。从现有执行导师制的经验看来,在执行过程中容易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起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目的,为了更好地保证导师制的执行,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措施,不仅可以考察导师的实际工作,也可以促进导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三、总结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需要不断地实践和完善,以保证导师制度真正发挥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应有的作用,弥补大课堂教学、单一的班主任及辅导员制度的不足。当然,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也需要不断地探索,才能保证导师制的有效执行,成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可靠的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校的就业形势及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何构建新形势下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职毕业生就业也由“精英”走向“大众”,“宏观调控,双向选择,资助择业”的新的就业模式已经形成。这种崭新的就业模式给大学生提供了翱翔的空间,同时也对毕业生和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切实抓好就业工作,需要高校构建与之对应的新的就业工作管理体系,才能保障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和现状
1.金融危机及高校扩招导致就业压力增大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大批实力不够强大的企业倒闭、迁移或收缩,人才需求较2008年大幅萎缩,2009年就业形式无疑是改革开放30年来最严峻的。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有560万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加之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由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大学生已不再是“天之骄子”,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大学生毕业生就业人数2003年为212万,2004年为280万,2005年为340万,2006年为410万2007年495万,2008年达到560万。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2003~2007年毕业生分别为1442人、1463人、2576人、3352人、3654人。据经济学家预测,如果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保持8%上下,全国能提供的就业机会是800万个,这其中,用来满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岗位需600万个,政府机构改革分流的需310万个岗位,另外提供军转干部的安置需50万个岗位左右,这样所剩下的可供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将相对缩小。就业人数的逐年增加和就业空间的相对缩小使得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
2.学校培养和教育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当社会需求结构悄然发生变化的时候,学校教育有时往往来不及作出迅速调整。社会需求大的,学校不能及时、足够地供给;社会需求小的,学校却源源不断地供给。学校由于受自身资源限制,市场信息反馈误差等原因使学科和专业设置的调整力度难以迅速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这也是导致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3.毕业生择业观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突出
选择职业就是选择自己的将来,充分地认识自己和多方面地了解社会是选择职业的前提和基础。有的毕业生和毕业生家长的择业观念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留恋大城市,愿意到待遇高、条件好的大国营单位、大机关、大公司工作,有的甚至为了追求高薪待遇而不惜放弃本专业。其实,党的“十五大”已明确确立,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是说,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民营、外资、合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的民营企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吸纳毕业生的能力增强,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宽松的环境和广阔的空间,而许多毕业生却不愿到急需人才的非公有制单位就业。至于艰苦行业,基层单位,偏远落后地区的就业单位则更是无人问津。还有的毕业生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和能力认识不足,缺乏自信,没有胆量接受挑战。在择业时,处事不果断,遗误了“战机”。
4.社会对高职教育存在误区和偏见
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学科型”教育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人才培养的唯一模式,许多人在思想观念上一直视其为正宗,而对其他教育模式持怀疑态度。就培养目标而言,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更推崇理论型、研究型人才。高职教育是近几年的新生物,起步晚,理论与实践经验还不足,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高职人才观和成才观。而且有一部分学校是在中专基础上升格而成的,因此人们普遍怀疑其办学能力。人们对高职教育、高职生缺乏认识,常常片面地理解学校,致使高职院校生源缺乏,生源质量得不到保障,用人单位也看低这类学校。
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现存的问题
1.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管理制度不健全
各高职院校都有就业指导工作机构,但缺乏系统管理,制度建设不健全。就业指导工作不仅仅是毕业生离校前管理育人工作,而且是教育全过程的工作,应建立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从学生入校抓起,结合“三自”教育功能,结合专业特点、就业状况,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建章立制,完善就业指导与就业管理体系。
2.就业指导工作力度不够
高职院校真正让就业指导“讲课堂”的为数不多,且仍沿袭传统“我讲你听”的课堂形式,不仅缺少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教材,也缺乏专业化、专家型讲师。就业指导安排的时间明显滞后,往往安排在学生毕业的最后一年,甚至是在“双选会”期间。就业指导的内容狭隘,形式单一,仍停留在低层次、低水平阶段,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3.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质量不高
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是很大的队伍,这个队伍建设质量怎么样,直接影响到学校就业指导的工作发展,影响到学生就业观念形成和对社会认识水平的提高,也影响到学校今后的发展。因此,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很重要也很关键。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队对此没有引起重视,因而队伍参差不齐严重阻碍了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开展。
4.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不够
高职院校的建校时间较短,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存在着招生难、生源差等问题,“重招生、轻就业”思想比较严重,对毕业生就业和职业指导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关注太少,仍然没有完全实现由管理型转向服务型,整个就业工作还没有深入,停留在表面。
建立高效就业指导体系的几点建议
1.完善就业工作指导机制,多方位多角度审视就业
就业领导机构是学校就业工作的核心骨,一个好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关系到学校的命脉。学校要对招生就业工作实行一体化管理,在专业教学和学生工作体系中衍生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系统。招生就业指导处在分管副院长领导下,代表学校全权行使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职能。系主任作为第一责任人对专业教学、学生管理、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负责;各系分管教学副主任、分管学生及就业副主任对系主任负责;由各系组织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参与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学校应将就业工作纳入学生工作考核管理,每学期对各系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排序,考核排序结果与各系绩效总收入及系领导业绩评价挂钩。
充分发挥年级辅导员、班主任、任课老师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把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务实性,建立就业指导的互动机制。辅导员、班主任、任课老师是教育工作的立足点和基石,是传承教育气息、体现人文关怀、沉淀文化底蕴最直接、最根本的基本环节。
2.提高就业意识,把就业与招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对一般的高职院校而言,生源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就业形势好是招生生源的保障,招生的生源质量高则有利于就业,两者相辅相成。我们不能一味地重招生,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要切切实实抓就业,并落实到实处。将就业与招生纳入学校党委工作要点,设立一定的奖励机制,动员全校员工积极参与。
3.加强就业队伍建设,提升就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高等院校就业指导中心已经在形势的发展中转变为服务型的职能部门,一切就业指导工作都应该围绕学生这个主体的需要展开,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要不断更新就业指导观念,不仅要为毕业生和社会提供一流的就业服务、构建一流的就业平台,而且要从学生的客观条件出发,从学生的主观兴趣、愿望人手来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实际的就业选择。因此,就业指导人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如要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热爱就业指导工作;要有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要熟悉相关劳动就业法规与政策的能力;要有敏锐的形势判断与预见能力等等。
4.加强就业指导的信息化建设,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平台就业指导的信息化日益成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1)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就业指导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面向信息的科学管理方法。要实现就业指导信息化,高校一方面要加快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为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平台,另一方面,还要借鉴企业管理信息化理论和方法,建立大学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MIS),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广泛收集毕业生用人信息,通过与各省市用人信息网络、报纸、专业杂志、新闻媒体或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获取招聘信息;再次,在大量获取用人信息的基础上,认真做好信息的传递工作,直接为毕业生就业服务,通过信息网络、印发各种小册子、接受毕业生的咨询等方式传递就业信息。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到,大力加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是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利用系统强大的数据库功能,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就业信息、就业数据,为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依据,也为下一年毕业的学生提供详实的就业信息和参考依据。
高校要在校园网平台的上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网上就业指导,举办地区性或全国性的网上招聘活动;可以与其他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联建“远程交互式就业指导服务平台”,实现远程面试和远程视频就业指导;要加大自身就业信息网的建设步伐,不断扩展、更新就业信息网功能。
论文摘要: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校的就业形势及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何构建新形势下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职毕业生就业也由“精英”走向“大众”,“宏观调控,双向选择,资助择业”的新的就业模式已经形成。这种崭新的就业模式给大学生提供了翱翔的空间,同时也对毕业生和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切实抓好就业工作,需要高校构建与之对应的新的就业工作管理体系,才能保障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和现状
1.金融危机及高校扩招导致就业压力增大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大批实力不够强大的企业倒闭、迁移或收缩,人才需求较2008年大幅萎缩,2009年就业形式无疑是改革开放30年来最严峻的。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有560万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加之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由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大学生已不再是“天之骄子”,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大学生毕业生就业人数2003年为212万,2004年为280万,2005年为340万,2006年为410万2007年495万,2008年达到560万。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2003~2007年毕业生分别为1442人、1463人、2576人、3352人、3654人。据经济学家预测,如果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保持8%上下,全国能提供的就业机会是800万个,这其中,用来满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岗位需600万个,政府机构改革分流的需310万个岗位,另外提供军转干部的安置需50万个岗位左右,这样所剩下的可供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将相对缩小。就业人数的逐年增加和就业空间的相对缩小使得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
2.学校培养和教育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当社会需求结构悄然发生变化的时候,学校教育有时往往来不及作出迅速调整。社会需求大的,学校不能及时、足够地供给;社会需求小的,学校却源源不断地供给。学校由于受自身资源限制,市场信息反馈误差等原因使学科和专业设置的调整力度难以迅速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这也是导致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3.毕业生择业观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突出
选择职业就是选择自己的将来,充分地认识自己和多方面地了解社会是选择职业的前提和基础。有的毕业生和毕业生家长的择业观念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留恋大城市,愿意到待遇高、条件好的大国营单位、大机关、大公司工作,有的甚至为了追求高薪待遇而不惜放弃本专业。其实,党的“十五大”已明确确立,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是说,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民营、外资、合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的民营企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吸纳毕业生的能力增强,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宽松的环境和广阔的空间,而许多毕业生却不愿到急需人才的非公有制单位就业。至于艰苦行业,基层单位,偏远落后地区的就业单位则更是无人问津。还有的毕业生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和能力认识不足,缺乏自信,没有胆量接受挑战。在择业时,处事不果断,遗误了“战机”。
4.社会对高职教育存在误区和偏见
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学科型”教育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人才培养的唯一模式,许多人在思想观念上一直视其为正宗,而对其他教育模式持怀疑态度。就培养目标而言,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更推崇理论型、研究型人才。高职教育是近几年的新生物,起步晚,理论与实践经验还不足,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高职人才观和成才观。而且有一部分学校是在中专基础上升格而成的,因此人们普遍怀疑其办学能力。人们对高职教育、高职生缺乏认识,常常片面地理解学校,致使高职院校生源缺乏,生源质量得不到保障,用人单位也看低这类学校。
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现存的问题
1.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管理制度不健全
各高职院校都有就业指导工作机构,但缺乏系统管理,制度建设不健全。就业指导工作不仅仅是毕业生离校前管理育人工作,而且是教育全过程的工作,应建立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从学生入校抓起,结合“三自”教育功能,结合专业特点、就业状况,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建章立制,完善就业指导与就业管理体系。
2.就业指导工作力度不够
高职院校真正让就业指导“讲课堂”的为数不多,且仍沿袭传统“我讲你听”的课堂形式,不仅缺少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教材,也缺乏专业化、专家型讲师。就业指导安排的时间明显滞后,往往安排在学生毕业的最后一年,甚至是在“双选会”期间。就业指导的内容狭隘,形式单一,仍停留在低层次、低水平阶段,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3.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质量不高
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是很大的队伍,这个队伍建设质量怎么样,直接影响到学校就业指导的工作发展,影响到学生就业观念形成和对社会认识水平的提高,也影响到学校今后的发展。因此,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很重要也很关键。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队对此没有引起重视,因而队伍参差不齐严重阻碍了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开展。
4.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不够
高职院校的建校时间较短,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存在着招生难、生源差等问题,“重招生、轻就业”思想比较严重,对毕业生就业和职业指导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关注太少,仍然没有完全实现由管理型转向服务型,整个就业工作还没有深入,停留在表面。
建立高效就业指导体系的几点建议
1.完善就业工作指导机制,多方位多角度审视就业
就业领导机构是学校就业工作的核心骨,一个好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关系到学校的命脉。学校要对招生就业工作实行一体化管理,在专业教学和学生工作体系中衍生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系统。招生就业指导处在分管副院长领导下,代表学校全权行使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职能。系主任作为第一责任人对专业教学、学生管理、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负责;各系分管教学副主任、分管学生及就业副主任对系主任负责;由各系组织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参与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学校应将就业工作纳入学生工作考核管理,每学期对各系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排序,考核排序结果与各系绩效总收入及系领导业绩评价挂钩。
充分发挥年级辅导员、班主任、任课老师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把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务实性,建立就业指导的互动机制。辅导员、班主任、任课老师是教育工作的立足点和基石,是传承教育气息、体现人文关怀、沉淀文化底蕴最直接、最根本的基本环节。
2.提高就业意识,把就业与招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对一般的高职院校而言,生源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就业形势好是招生生源的保障,招生的生源质量高则有利于就业,两者相辅相成。我们不能一味地重招生,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要切切实实抓就业,并落实到实处。将就业与招生纳入学校党委工作要点,设立一定的奖励机制,动员全校员工积极参与。
3.加强就业队伍建设,提升就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高等院校就业指导中心已经在形势的发展中转变为服务型的职能部门,一切就业指导工作都应该围绕学生这个主体的需要展开,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要不断更新就业指导观念,不仅要为毕业生和社会提供一流的就业服务、构建一流的就业平台,而且要从学生的客观条件出发,从学生的主观兴趣、愿望人手来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实际的就业选择。因此,就业指导人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如要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热爱就业指导工作;要有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要熟悉相关劳动就业法规与政策的能力;要有敏锐的形势判断与预见能力等等。
4.加强就业指导的信息化建设,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平台就业指导的信息化日益成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1)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就业指导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面向信息的科学管理方法。要实现就业指导信息化,高校一方面要加快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为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平台,另一方面,还要借鉴企业管理信息化理论和方法,建立大学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mis),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广泛收集毕业生用人信息,通过与各省市用人信息网络、报纸、专业杂志、新闻媒体或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获取招聘信息;再次,在大量获取用人信息的基础上,认真做好信息的传递工作,直接为毕业生就业服务,通过信息网络、印发各种小册子、接受毕业生的咨询等方式传递就业信息。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到,大力加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是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利用系统强大的数据库功能,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就业信息、就业数据,为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依据,也为下一年毕业的学生提供详实的就业信息和参考依据。
高校要在校园网平台的上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网上就业指导,举办地区性或全国性的网上招聘活动;可以与其他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联建“远程交互式就业指导服务平台”,实现远程面试和远程视频就业指导;要加大自身就业信息网的建设步伐,不断扩展、更新就业信息网功能。
关键词:审计学;课程教学;方法
审计学属于交叉性、专业性突出的一门应用科学,高校审计学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对选择的教学理念加以创新,尽可能为会计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单位、部位以及从事审计工作的相关机构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1]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整个社会对于审计专业性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就怎样满足审计实务发展、环境变化的需求,在传统的审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不断优化审计学课程,从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一、审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校审计学教学过程中要能够系统地对审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程序、基本方法以及相关内容进行传授,属于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审计学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材编写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现阶段高校审计学教材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框架和体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度关注对相关知识点的介绍,难以对系统的工作程序加以阐述。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相对教学,学生在完成教材学习之后依然不明确审计实务,从而导致其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怎样强化学生对审计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突出审计实践教学要点,是今后教学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实践环节较为薄弱
审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审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因此,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审计流程,并深刻认识到审计准备、实施、完成等各个阶段的工作要点。若学生对审计单位缺乏认知,则可能导致他们难以从根本上认识到审计学课程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2]只有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到审计实践学习过程中,才能够缩短他们在未来就业中的适应时间。
(三)学生学习方法较为欠缺
高校学生在审计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大都是通过教师讲授来获得相关知识,自我处在较为被动的地位。因为审计学课程和会计知识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因此,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原有的会计知识的重要性,并结合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来选择满足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够仅仅停留在解决基础问题的水平。而且,部分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能够按照先预习、后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学习规律,无法将老师的教学重点认真记录下来。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会对其学习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导致审计教学工作水平相对较低。
二、提升高校审计课程教学水平的相关措施
(一)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在目前很多高校审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若依然坚持陈旧的教学方法必然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无法提升。因此,可以不断创新课程教学方法,例如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审计学课程教学。因为审计学课程内容难以理解、法规条文相对较多、有着较强的逻辑关系,教师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相关教学工作能够保证教学效果得以提升。[3]在多媒体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相关问题,首先,教师在制定多媒体课件过程中要能够把教学内容通过声音、文本、影像、图形以及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表现出来。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由易到简的过度,从而唤醒学生的各种主体意识,激发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多媒体课件在使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就是辅助教师完成各种难度较大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要能够将其与板书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二)结合案例法教学来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所谓的案例情景教学法就是要求审计教学老师要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审计案例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同。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能让学生将理论更好地与实际联系在一起,通过案例教学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能够保证他们更好地驾驭课堂教学活动。在案例教学活动中要能够注意以下问题。[4]首先,案例的选编要能够结合审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及教学进度来进行,并且达到示范性、基础性以及代表性的要求,还要能够对学生的分析以及解决问题进行培养;其次,教师要能够提前将编写完成的案例发放给学生,让他们在讨论之前做好预习以及相应的分析工作;最后,引导学生在课堂进行讨论,教师要能够自觉发挥出自我引导和组织作用,并且控制、维持讨论秩序。完成讨论之后,要能够组织各个小组代表对讨论结果加以阐述,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从而不断提升案例教学质量。
(三)做好实验教学工作
为了能够从根本上培养高职审计学专业学生的沟通能力、动手能力、竞争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就要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审计实验活动中。审计实验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审计操作程序,掌握审计理论知识。[5]审计实验室建设包括软件和硬件建设两种,其中软件建设表示审计实验教学需要通过审计实验软件来实施,让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来抽查报表、凭证以及账簿等资料,并做好工作底稿编写工作;硬件建设则要能够达到高标准、高起点、开放式以及现代化的要求,让学校各个部门能够互相合作。通过这种实验室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审计改革工作的相关程序,从而加深他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个领域都要求越来越多的审计工作人员,因此,现代高校在审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加大对学生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建立一套较为统一的教学课程体系,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从改革教学理念、选择教学方法等不同角度顺利完成审计学教学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马娟. 会计专业审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4:120-122.
[2] 叶江虹. 案例教学在审计课程中的创新实践[J]. 会计之友,2011,07:113-114.
[3] 吕新民,张金城. 会计审计学专业信息系统审计课程教学探讨[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9:87-88.
[4] 李其银. 高职类会计专业审计课程教学探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08:13-14.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定位;课程设置;人才培养
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在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壮大后,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据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底,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已达到1 168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以上。与高等职业教育近30年的发展历史与1 168所高校的发展规模相比,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5年134所院校的数据显得格外醒目。财务管理专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成长专业在高等职业教育如日中天的大环境下,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
一、财务管理专业历史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以下简称本科《目录》),首次将“财务管理”专业列为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一个本科专业,从原来的会计学专业中分离出来单独设置,同年教育部又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至此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在财务管理专业的招生与人才培养工作中形成了政策性的规范。然而与此同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教育部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予以规范,由此造成了各高职高专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的随意性,据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04年,全国至少有1 500多个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名称,同内涵不同专业名称或同专业名称不同内涵的现象非常普遍。不规范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高专学校的人才定位、教学管理、招生等工作,以及社会对人才能力结构的了解和毕业生的就业。
为进一步规范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的规范性,2000年,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将高职高专院校专业改革与建设列为该年的工作要点,在该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抓紧制定《高职高专专业设置指南》,建立各专业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其相关的基础课委员会,并拟在部分院校启动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力争做到系统改革,整体突破。2001年,在教育部高教司的主持下,由各高职院校组成编委会,制定了各类专业设置指南及指导性专业目录。2003年2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决定成立“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课题组,对全国高职高专的专业设置进行系统研究,并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研究工作通知》。2004年10月,教育部教高[2004]4号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以下简称专科《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并从2005年开始实施,这在我国高校专科层次专业设置管理中还是第一次,填补了我国缺少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目录及应管理办法的空白。在该目录中,财务管理专业作为财务会计大类下的一个专业,首次出现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史上。
二、两《目录》对财务管理专业定位的对比分析
(一)两《目录》结构设置的对比分析
本科《目录》中,将专业介绍分为:业务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知识和能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等几项内容。而专科《目录》中,将专业介绍划分为: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可设置的专业方向、就业面向及其他(主要指行业资格认证相关的证书培养)。
由此可看出,本科《目录》编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以学科内容为主体构建专业设置的基本框架,而专科《目录》编制的特点,在于以职业岗位需求与职业面向为主体构建专业基本框架;本科《目录》编制,侧重学科知识的完整性,而专科《目录》的设置,特别强调专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淡化了对学科知识的相关表述。这反映了两《目录》对于专业定位所具有的明显倾向:本科《目录》强调学科体系与知识完整性,理论导向表现突出;专科《目录》强调职业定位与能力培养,就业导向特色鲜明。
(二)两《目录》对财务管理专业归类的对比分析
本科《目录》中,财务管理专业被列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细目,而专科《目录》中将财务管理专业列为财务会计类细目,不再列入工商管理类。
由此可看出,本科《目录》以学科知识体系做为专业设置的主要标准。鉴于知识的完整性,本科《目录》较之专科《目录》的专业细目划分专门性相对较为粗放,而专科《目录》相比较而言专业细目划分更细,针对性更强;专科《目录》将财务管理专业列为财务会计大类下与本科《目录》将财务管理专业列为工商管理类下,相比较而言,专业培养的外延有所缩小。这反映了两《目录》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定位所具有的第二个明显的倾向:本科《目录》首要强调学科体系下的“宽知识基础”,而专科《目录》更加强调职业能力本位下的“宽窄适度”。
(三)两《目录》对财务管理专业定位的对比分析
本科《目录》中,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被描述为:本专业学生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专科《目录》中,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描述为:培养掌握经济管理、理财、金融和网络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从事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活动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由此可看出,在该描述中除了前述的倾向外,还有两个较为显著的区别:其一,专科《目录》别加入了实现财务管理活动的手段;其二,两《目录》关于人才培养的定位区别显著,本科《目录》将培养人才定位于高级专门人才,而专科《目录》将培养人才定位于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反映了两《目录》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定位所具有的第三个明显的倾向:本科《目录》首要强调以专业知识来界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去向层次;而专科《目录》更加强调以技术应用来界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去向层次。
三、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的现状
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7年底,全国共有134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有财务管理专业(含本科院校二级学院)。2007年底在全部财务会计类1 418个专业点数中,财务管理专业点数占比9.44%,相比较会计电算化专业的43.22%及会计专业的34.69%都比较低,这说明对于各类经管类高职院校而言,目前财务管理专业的建设还处于一个探索与成长阶段,财务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定位及课程设置等诸方面尚存在着许多亟待突破解决的问题。
笔者在2007年具有财务管理专业招生资格的134所高校中随机选择了50所院校,通过查询相关院校网站资源,在对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及课程设置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如下几个结论:
第一,专业人才培养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普遍性,这个特点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与办学要求,但对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具体定位的描述过于宽泛。笔者认为,财务管理是对社会各经济主体进行价值管理的一种活动,体系庞大,内容复杂,不同经济主体的财务管理活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高职院校对于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有更为准确的目标定位,要求过宽,针对性自然会有所降低。在人才培养总目标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如何根据各院校自身所处的环境、特点,细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对于专业建设后续的课程设置、师资安排、教学方式、校企合作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
第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宽泛,导致课程设置的学科体系仍然较为浓厚,财务管理技术应用型培养课程份量明显不足。原因在于:一方面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建设受高等本科教育同专业建设的影响仍在持续反映;另一方面各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上仍存在着一定的跟随性,没有立足实际进行深入的调研、论证与分析。学科体系建立的课程结构很大程度上强调知识的完整性,而知识层面的完整性在有限的培养时间内必然会进一步降低本位培养的针对性。
第三,专业培养目标的宽泛、课程设置较重的学科色彩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所具有的明确的人才培养总目标不是一个体系。进一步来讲,就是用高等本科教育的专业体系来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这种有目标但没有相对应标准的培养方式,直接弱化了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相对优势。通过对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的总结分析,大多数院校在就业方向上都体现了可以从事财务咨询、税务、审计、统计分析、资产评估等职业去向。且不说这些就业去向当中,很多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财务管理行为,况且不说学科体系所具备的完整的知识结构是否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单从层次来看,这些“通才”似乎不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所应具备的明显特征。
四、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的应对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要建设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形成独具特色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品牌,丰富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内容,需要做实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育人思路。密切与专业对口资源的沟通与联系,实事求是地走下基层行业企业单位开展调研活动,形成真实的、切合实际的、有目的性的调研结论,将社会需求转化为专业建设资源,不走过程、不讲空话、不做表面文章,以“我为行业育人才”为方针,进一步细化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将专业建设活动落到实处,为社会培养真正“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做为专业建设的起点,这是第一要务。
第二,构建以“技术应用”为主旨和特征的课程及教学内容体系。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不应“本末倒置”,应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思路,根据财务管理实践的需要安排一定程度的“宽基础”课程,而不是硬在“宽基础”课程上强加一些实践性的环节。在专业教学中,不再单纯强调专业知识或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及实用性,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设计“宽基础”课程。课程建设作为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评价标准,作为教学改革中的重点、难点,应实现根本性突破,这是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第二要务。
第三,推进专业其他配套资源的建立和完善,这是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第三要务。具体来讲:一是改革传统学科体系下的教材编写内容。以行业企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的具体内容编写教材。根据统计,在财务管理专业的教材编写上,多数院校按照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进行编写,只有少数院校按照财务管理的具体环节进行编写,实际上这是同一财务管理活动不同角度的两个问题。笔者认为,就高职院校而言,按照财务管理环节设计的教材体例更符合实践教学的需要。二是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设计实践过程“任务清单”, 强化实践培养监控体系,采取“跟进式”课堂策略,避免流于形式的课堂实践。三是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需要,有选择地充实师资队伍,有目标地安排师资培训,积极鼓励教师到对口行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采取一切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措施,提高师资水平;四是加强校内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积极开展富有实效的校企合作,密切校企关系,推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有计划地进行各类方式的工学交替,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S].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1998年颁布)》等文件的通知[S]. 教高[1998]8号.
[2]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S]. 教高[2004]4号.
[3] 国务院.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S]. 国发[2005]35 号.
关键词: 创新创业 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
总理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此后,创新创业就成为本届政府施政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度出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样的关键词。教育部在2016年工作要点中强调要“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立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这种种迹象都充分表明创新创业正在成为一个时代命题,而要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校承担着中介作用,教育者尤其是在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应该具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能力和素质。因此,为了适应当前“双创”教育教学的需要,高校教师有必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研究,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水平。本文综述了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成果,抛砖引玉,希望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美国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现状[1]-[3]
美国是世界上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较为成功的国家之一,从1947年哈佛大学最早开设创业教育算起,已经有接近70年的历史。其他比较知名的如斯坦福大学于1949年开始了创新创业教育。百森商学院更是声称自己“集中于创业教育”并于1967年开始设立创新创业课程。随后各个大学都开始设立相关的创新创业研究中心,相关的创新创业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出现,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出现了美国百森商学院、滨州大学、斯坦福大学、克雷顿大学等知名创业研究中心。其中百森商学院著名的创业课程体系改革和斯坦福大学的产学研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影响较大,其创新创业教育的最大成果应该是享誉全球的“硅谷”的诞生。
1.百森商学院的创新创业课程
百森商学院依据优越的师资力量,通过真实的案例模拟和研究,帮助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创新创业问题上具有更大的实战应变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在课程设计方面具有前瞻性,设计了一套符合学生认知的课程,从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并且以企业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作为切入点,将创业过程中每个细节进行现场教学。因此学生能积极投入创新创业的学习中,教学效果很好。
2.斯坦福大学的产学研创新创业教育
斯坦福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被称为“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结合个人能力、专业特长及相处的社会环境,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规划整个创业系统流程。具有全球一流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汇聚了顶尖的实验设备、教学设备、一流的专家学者,得到了快速发展。
3.其他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除此之外,其他高校也有较为知名的创业中心,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丁曼创业中心等。它们都已经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积累了相对成功的经验和实践案例。
二、欧洲创新创业教育
欧洲的创业教育有别于美国,如果说美国的创业教育是市场主导的话,那么欧洲的则是政府行为占了很大比例。目前欧盟已有芬兰、丹麦、瑞典等9个国家或地区制定了专门的创业教育战略[4]。欧盟委员会于2006年进一步关于创业教育的报告,将创业教育与培育欧洲独特的创业文化联系在一起[5]。
德国综合创新能力位居世界第三,欧洲第一。在德国,一半的高校的发展定位以应用创新为基础,并且比例逐步提高。德国以高校为启动载体,开展创业和创新方面的研究。德国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建立,得益于多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与有效引导,中央和地方政策型银行融资资助,以及其本身创新创业社会组织类型发达、体系综合和基础扎实,保障了生态系统的管路通畅和有效运行[6]。
荷兰的特文特大学是一所富有创业精神的研究型大学,该校提供的教育和培训在欧盟属于顶尖水平,在科技研究方面的影响力在欧洲排名第六位。学校能取得如此成就,主要应归功于其鲜明的创业特色[7]。
三、其他国家创新创业教育
亚洲在全球创新竞争中不甘示弱,日韩居于前列。韩国政府在1995年教育改革方案中提出创新教育,指出大学教育必须由传播现有知识和外来知识向科技、文化创造的方向转移。此后,韩国高校开始相关研究,韩国仁荷大学设有创新研究中心。韩国政府于2009年1月并启动实施《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2013年初,朴槿惠总统提出了实施“创造经济”的创新战略发展思路。1996年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提出了《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的教育方向,也出现了日本一桥大学设有创新研究中心[3]。2007年出台《日本创新战略2025》、2010年出台《未来10年经济增长战略》后,2011年又提出要成立科技创新战略[8]。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涌现出了许多知名的创业型大学。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系列的研究成果不多,影响力还有待提高,要适应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就需要建设一支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在当前就十分必要与迫切且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郝杰,吴爱华,侯永峰.美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2:7-12.
[2]胡桃,沈莉.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3,02:91-94+90.
[3]雷家X.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J].中国青年科技,2007,02:26-29.
[4]徐小洲,梅伟惠.高校创业教育的战略选择:美国模式与欧盟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10,06:98-103.
[5]王志强.一体与多元:欧盟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14,04:145-151.
[6]徐振强.德国“工业4.0”科技园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研究――基于对柏林州Adlershof科技园的案例研究[J].中国名城,2015,11:38-49.
[7]张卫国.三螺旋理论下欧洲创业型大学的组织转型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0,03:53-58.
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提出:“研究制订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这意味着在政府推动下,将地方本科高校“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使其主动服务于经济建设已当下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作为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并具有极强实践性的高等教育专业,互动媒体专业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走上真正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转型发展?这些问题成为国内高校互动媒体专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共同课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笔者结合自身所在院校及在互动媒体专业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借鉴国内外优秀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尝试着进行了以下互动媒体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互动媒体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新思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高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这决定了传统的地方高校教学战略和专业培养方向已不再适应当下的区域经济社会建设。作为实践性极强,可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的互动媒体专业,其人才培养思路更应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主,即: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培养适合当下社会需求,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突出的创新精神和优异的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在这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的指导下,当下的互动媒体专业教育可尝试“加强基础、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办学方针,实践本科阶段低年级通识教育、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突出对学生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方面培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的学习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素质培养为主,先对大一新生进行艺术类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前期培养,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第二阶段从以基础课程学习为重心逐渐转向以应用为重心,通过专业基础课的开设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加强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阶段根据学生在本科阶段表现出来的兴趣、个性和特长为其确定不同的实践领域和研究专向,根据其专长为其分配教学导师进行专业学习,并由导师带领其参与横向课题实践。
与此同时,院系和教师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多渠道加强教学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采用“改革-实践-总结-实践”的方式,不断改进和调整研究方法。根据国家和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及时调整实施方案,边研究边实践,通过对现代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借鉴各种教学模式,在准确理解各种理论的实质、把握各种模式要点的基础上,立足于现有条件和模式,通过整合、改进、优化等方式,形成特色鲜明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树立品牌形象,打造符号化互动媒体专业声誉
目前,除一流院校外,国内高校互动媒体设计教育都处于同质同流化状态,这种宽泛的培养模式必将导致地方院校互动媒体设计专业未来招生与就业方面的双重瓶颈。因此,地方院校的互动媒体专业必须要突出自身特色,并结合院校所在地区的历史人文及地域经济特色谋求长足发展,以树立独特品牌形象,打造符号化专业声誉。重点施行措施如下:
第一,实行具有地方品牌意义的精品课程与精品教材构建。在课程设置与教材撰写方面,可以借鉴但不盲从专业传统与国内教育前沿,紧密结合所在地区地域经济特色进行教学思维探索,使课程与教材具有符号化实践价值并力争成为所在地域的同类专业的精品示范;
第二,发挥地方院校的灵活办学优势巩固“以赛促教”的教学方式,积极申报所在地域高等教育的 “应用技术型”特色专业,将本专业打造为在其所在省市乃至国内知名的品牌专业;
第三,巩固本专业现有品牌形象平台,同时建立网站、微博、微信等互动媒介扩大宣传,利用专业优势为本专业的品牌建设造势。
打破既定思维,强化互动媒体专业“双师型”教师身份
人才培养思路是高校教学决定性指导方针,优质的硬件教学环境和品牌声誉是高校招生的可持续吸引力,而优秀的教学团队则是决定高校各专业能否长久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作为走在当代媒体发展前沿的高等教育专业,互动媒体专业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应用性与实践性。因此,互动媒体专业的教学及师资发展不仅应关注传统高校师资发展的教学与科研,更应关注教师个体的实践性发展,培养具有丰富业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一方面,鼓励专职教师在教学之外积极承担业界横向课题;另一方面,结合专业实践教学特色聘请有社会知名度和从业经验的社会指导教师,形成外聘企业指导教师与本专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联合培养,完善由理论到应用的完整教授体系。从而形成专职教师负责学生基础知识学习、搭建实践平台、组织学生实践团队等日常事务,外聘业界教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传递企业文化的互补性师资队伍。
除发展比较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建立稳定、长效的互补性师资队伍外,互动媒体专业实践型教师队伍的建立应立足于强化专职教师的“双师型”教师身份这一根本,着力发展本专业的“双师型”教师。结合多年来的一线教学经验及本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践经验,笔者总结了如下四条具有共通性的“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
第一,强化“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即: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广博的文化素质与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教学能力、教学业务水平和专业学养。
第二,强化专职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服务、技术应用能力:提倡教师承担社会兼职并定期选送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社会进行生产实践,丰富实践经验,提高教学、生产、实习的指导能力;鼓励教师加入相关行业协会,考取资格认证,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考核,取得相关技能等级证书;在招聘专业教师的过程中,注重从企业引进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补充到师资队伍中来。
第三,能根据市场调查、职业分析的结果和职业岗位的要求,进行教学开发,并能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认真落实推进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政策,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对企业的技术服务、技术改造,主持参加院系内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不断积累生产实践经验;对实验、实训课教师,在不断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理论培训,努力提高其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使他们逐步成为“双师型”教师; 鼓励专职教师担任专业赛事评审、提升专业能力和业界知名度;规定专职教师必须作为项目的第一或者第二责任人承担一定数量的优质项目,实行科研、实践项目双管齐下。
第四,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待遇,不断改善他们工作生活条件:有计划地组织和选派相关专业教师到企业或国内外有特色、有经验的职业化、应用型学校进行实践学习;组织教师到行业内知名企业进修,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基于职业教育的特点掌握相关职业领域里的专业教学论和方法论的能力,同时提高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基于职业岗位及其发展趋势来确定职业人才所需的职业资格要求的能力,提高“双师型”教师待遇,拓宽其个人职业发展前景。
强化实践环节,探索互动媒体专业工作室教学机制
当代大学生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更离不开全新教学模式的探索,而“工作室”化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则为当下以互动媒体专业为代表的实践型艺术专业的教学机制改革提供了契机。互动媒体专业工作室教学机制探索可尝试从以下方面进行:
第一,整合现有资源,着力建设互动媒体专业各方向实践型工作室,如App移动终端开发工作室、多媒体互动展示设计工作室等,并努力拓展其实践方向使其可面向地方乃至全国的互动媒体设计行业和设计类院校服务。
第二,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作为工作室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一方面,更新工作室的设备及基础软件配置,使其能够满足全专业协同实践;另一方面,使工作室在逐渐承担实体和实践课程的基础上灵活承接一般性的社会设计实践项目,实现“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模式。
第三,拟照实际公司模式完善工作室制度,实行工作室人员和项目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工作室测评机制,实施专业方向定向、师生双向选择,并按测评成绩对工作室成员实行奖励及淘汰。
第四,以工作室为教学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加大力度组织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和社会实践机构,树立创新创业典型;院系督促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团,着力建设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扩大社会声誉,搭建互动媒体专业与社会对接平台
在建立了有效的工作室教学机制的基础上,互动媒体专业可面向社会举办学生优秀设计作品展、毕业设计展等公众活动,并通过新媒体宣传形式扩大专业社会上的声誉及影响力,进而与企事业单位、专业协会、设计机构等协同合作搭建实习实训基地和社会对接平台,其主要途径有:一、院系组织学生参加以及承办各类国内及国际各类专业赛事,通过学生获奖及赛事宣传扩大专业知名度,自建实现人才对接的平台;二、院系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设计机构协同合作,始终保持与业界的学术、经验交流,与业界共建国内外实践和学术平台;三、由学校、院系和教师协助联系用人单位组织专场招聘会,搭建迅捷人才输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