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餐饮业市场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酒店餐饮业现状:
1、经营业态多样化,品种丰富多彩:综合性高中档酒店、饭店、专业饭店、酒楼,以及大众快餐、自助餐、休闲餐、沙龙餐饮、娱乐餐饮、美食街、美食城、特色餐饮、地方小吃店,甚至庄户饭店等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经营格局。
过去,餐饮业经营是以地方菜和少数份额的北方菜为主,现在是鲁菜、川菜、京菜、沪菜、粤菜、东北菜等应有尽有;日本料理、韩国料理等外国餐饮,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青睐,形成了花样繁多、丰富多彩,南北菜系大合唱、中西餐饮大交流的局面。
2、餐饮企业经济成分和网点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酒店餐饮市场发展的需要,行业的经济成分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国有经济为主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社会上各种经济成分的酒店餐饮企业,诸如多种形式的股份制、私有制酒店、饭店迅速发展。据调查,现有的全部餐饮业网点中,非公有经济性质的企业都占80%以上,但在餐饮大店中国有经济仍占较高的比重。
酒店餐饮业的网点结构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过去是以中、小规模为主,大规模、高档次的酒店很少。现在是新建、扩建的大型、豪华、多功能、高档次和具有品牌特色的饭店、酒店不断增加;各种方便大众消费、具有经营特色的小餐馆、小吃店更是雨后春笋般的发展。与此相反,中等规模、档次的餐饮企业发展缓慢,有的甚至逐步减少。
3、市场竞争激烈,酒店餐饮企业盈利能力减弱:该行业已成为市场化程度极高的行业,竞争激烈,优胜劣汰,重新“洗牌”的程度加大。竞争促进了餐饮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但多数酒店餐饮企业盈利水平偏低。从调查情况来看,淡旺季节明显,甚至在某些时候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部分酒店的客房入住率不足30%,加剧了市场的竞争,企业的盈利能力减弱。
二、餐饮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行业自律和行业协调服务:没有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特别是一些私营小企业缺乏诚信,违规违法经营的现象时有发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影响了行业形象。
2、经营观念转变慢,研发创新不够:随着餐饮业发展,大部分酒店、饭店整体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相当数量的酒店、饭店在经营理念、经营模式、管理技术等方面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影响,企业经营管理落后,科学技术应用程度不高,软硬件不配套,经营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还比较低。
三、本单位在行业中所处地位及现状:
一、酒店餐饮业现状:
1、经营业态多样化,品种丰富多彩:综合性高中档酒店、饭店、专业饭店、酒楼,以及大众快餐、自助餐、休闲餐、沙龙餐饮、娱乐餐饮、美食街、美食城、特色餐饮、地方小吃店,甚至庄户饭店等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经营格局。
过去,餐饮业经营是以地方菜和少数份额的北方菜为主,现在是鲁菜、川菜、京菜、沪菜、粤菜、东北菜等应有尽有;日本料理、韩国料理等外国餐饮,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青睐,形成了花样繁多、丰富多彩,南北菜系大合唱、中西餐饮大交流的局面。
2、餐饮企业经济成分和网点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酒店餐饮市场发展的需要,行业的经济成分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国有经济为主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社会上各种经济成分的酒店餐饮企业,诸如多种形式的股份制、私有制酒店、饭店迅速发展。据调查,现有的全部餐饮业网点中,非公有经济性质的企业都占80%以上,但在餐饮大店中国有经济仍占较高的比重。
酒店餐饮业的网点结构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过去是以中、小规模为主,大规模、高档次的酒店很少。现在是新建、扩建的大型、豪华、多功能、高档次和具有品牌特色的饭店、酒店不断增加;各种方便大众消费、具有经营特色的小餐馆、小吃店更是雨后春笋般的发展。与此相反,中等规模、档次的餐饮企业发展缓慢,有的甚至逐步减少。
3、市场竞争激烈,酒店餐饮企业盈利能力减弱:该行业已成为市场化程度极高的行业,竞争激烈,优胜劣汰,重新洗牌的程度加大。竞争促进了餐饮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但多数酒店餐饮企业盈利水平偏低。从调查情况来看,淡旺季节明显,甚至在某些时候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部分酒店的客房入住率不足30%,加剧了市场的竞争,企业的盈利能力减弱。
二、餐饮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行业自律和行业协调服务:没有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特别是一些私营小企业缺乏诚信,违规违法经营的现象时有发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影响了行业形象。
2、经营观念转变慢,研发创新不够:随着餐饮业发展,大部分酒店、饭店整体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相当数量的酒店、饭店在经营理念、经营模式、管理技术等方面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影响,企业经营管理落后,科学技术应用程度不高,软硬件不配套,经营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还比较低。
三、本单位在行业中所处地位及现状:
1、经营方式的转型困难:由于本处的背景,我们不能向其他同行那样承揽多种商业性活动,导致许多慕名而来的商户转投他家,从而造成了本处在经营形式上的缚手缚脚。但同时,该背景也给我们带来了较大的行业影响力,应该更好的利用这种影响力来拉拢客户。
2、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不足,引进力度不够,培训工作又跟不上,餐饮烹饪研发创新不够,菜品、经营缺乏特色。解决行业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一是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二是切实抓好行业培训工作。在人才引进的同时,重点是抓好在职培训工作。
一、区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情况
(一)食品经营企业单位现状
我区现有与食品有关各类经营企业单位4769户。农贸市场28家(较规范11个,设施较简陋的有17个;总摊位数2554个,从业人员近万人);餐饮单位1137户,目前在816户餐饮单位(集体食堂321户除外),现已完成量化分级的647户,其中A级29户,占4.5%;B级113户,占17.5%;C级468户,占72.3%;D级37户,占5.7%。
(二)调研结果显示
居民普遍掌握一定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居民在选择餐馆和购买食品时,根据收入情况而定。大部分工薪阶层首选超市购买熟食食品或鲜肉;就近到农贸市场购买蔬菜;选择中型以上、大众化既干净又实惠或有一定品牌特色的餐馆就餐。但大部分老年人、低收入者和外来务工人员在购买熟食品和肉食品时更喜欢到农贸市场;在外就餐则喜欢到方便低廉的小餐馆。老百姓普遍对加快建设规范化农贸市场呼声较高,对无照经营、食品加工的卫生状况及食品质量表示不满,对小餐馆及大排档食品卫生安全表示担心。特别是对居民区周边的大排档要求对其“严格监管”的呼声强烈。
二、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规范执法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食品卫生安全领域法律支持不够。存在法律法规滞后和处罚偏轻,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的现象。对违法生产加工经营者打击力度不够。
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涉及多部门监管,职能交叉重叠。部门之间难以实现无缝隙监管,不能形成较强的合力,影响工作效率。
推行和宣传餐饮业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力度不够。强化明示餐馆执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的措施也不够到位。
(二)餐饮业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有待进一步改进
在餐饮业推行的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中,部分餐馆没有按照食品卫生量化分级要求明示A、B、C、D等级牌;部分中小餐馆不知道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大部分老百姓不知道其作用。
卫生状况级别档次低的餐馆数量占绝大多数,与食品卫生安全要求有较大的差距。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讲究饮食健康、营养、卫生和安全。但是,目前我区上档次有规模有特色,或大众化既干净又卫生的餐馆数量少,达到A、B级标准仅占22%;而低档次、无特色、卫生环境差,需整改或应取缔的餐馆数量多,评定为C、D级标准的达到78%。
餐饮业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部分中小餐馆、小加工、小卖店的操作间面积狭小,操作条件不符合卫生要求;生、熟食品储藏不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和管理规定;厨房卫生环境脏、乱、差;部分经营人员及从业人员无健康证;部分餐馆、摊点无餐具消毒措施;部分单位的管理者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超范围经营。
大排档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突出。部分在路边或是居民楼底层经营大排档的餐馆,经营者自己没有执照,使用的是借或租来的经营执照;不具备食品卫生条件,食品的冷、热制作加工、储藏等设施都是临时性的。
食品准入存在漏洞。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虽然大部分餐馆能够按照食品准入制度要求,从指定供销厂家和市场采购猪肉、蔬菜、水产品等重点商品。但部分餐馆仍然存在不按指定渠道私下进货问题。
(三)不规范农贸市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不到位
我区农贸市场的总体设施状况列在城八区之末。由于不规范的农贸市场管理不到位,为市场内的食品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1.市场投入及管理不到位。由于市场不规范,市场的主办方不愿意进行投资建设或配备相应的设施,市场内经营食品的条件和卫生环境差。市场管理人员只管收取摊位费,对市场缺少有效的管理。
2.对食品经营及从业人员管理不到位。市场内从事食品加工经营的小餐馆、小加工的人员及从业人员普遍存在无食品卫生许可证、无执照、无健康证的情况;熟食品、干货制品暴露经营,卫生环境条件差;超范围经营;食品进货渠道混乱,票、证不全;餐饮服务人员主要是外地务工人员,食品卫生知识偏低且流动性大。
3.食品卫生与安全的其他问题。我区衙门口地区的向丰宝龙农贸市场无证经营的现象较为严重。另外我区部分自然村外来人口居住的大杂院,成为伪劣假冒食品的制作窝点。制作加工和供应的“烤鸭、肉馅、鸡排、腊肠、酒”等食品和饮料令人担忧。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工作力度
建立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理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职能,形成高效、统一、权威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体系。
增加食品卫生安全专项资金投入。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解决监管人员不足等问题;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监管人员整体职业素质和规范执法水平。
加快对我区现有不规范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争取市有关部门对不规范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资金的支持,用足对新建社区菜市场的政策。政府应对投资建设经营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市场的社会单位或个人,给予分级的政策优惠或资金补贴。研究制定食品卫生安全长远规划。
(二)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监管执行力
一是严把食品卫生安全准入关。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源头的控制,进一步完善食品卫生安全准入制度。抓责任的落实、加大日常监督的频次。
二是强化餐饮业食品卫生安全监管量化分级管理。对所有参加卫生质量量化分级管理的餐馆,要求在门口挂A、B、C、D等级牌,定期进行检查,加大动态管理力度。对达到A、B级标准的餐饮单位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将监督重点放在级别低、风险度较大的餐馆;依法规范中小餐馆,促使其上档次、上水平;对卫生环境差餐馆限期整改,提高级别档次。在我区奥运场馆周边地区进行试点,参照卫生部在海淀区试点实行的公示餐馆卫生状况的脸谱方式,强制执行餐馆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强化餐饮业自律意识。指导建立餐饮行业协会、商会,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餐饮行业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与服务,使其成为行业治理的主体。强化经营者的自律意识,树立良好的企业行业形象,促进餐饮行业发展与管理。
结合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出台高标准的《管理办法》或《保障服务奥运行动规划》。重点对奥运会场馆周边的餐馆和大排档等进行24小时食品卫生安全“无缝隙”监管。确保在奥运会期间不出现食品卫生安全问题。
三是加强对农贸市场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对现有不规范农贸市场内的食品加工、经营者及摊位,进行重新审核登记建立档案;严格实行每日对农贸市场所经营的食品、蔬菜、水果检查进货渠道及检测票证和台帐管理制度;严格要求市场主办方合法经营,对出现超范围经营和管理不到位的,要依法处罚;坚决取缔不规范农贸市场内临时性、无执照、无上下水、无消毒保障的食品餐饮摊点;建立农贸市场食品卫生安全保证金制度,维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提高市场的自我约束力。为所有的农贸市场配备相应的简易检测(箱)设施,让大家买着放心,吃着安心。
(三)深入开展食品卫生安全宣传教育
有关部门应加大对食品卫生安全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方面的宣传教育。普及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提高全民的食品卫生安全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加大向社会广泛宣传的力度。不仅让餐饮行业知道食品卫生质量A、B、C、D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也要向社会和老百姓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
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强化其食品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使其知法、懂法、守法,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借助迎奥运的宣传,使经营者树立石景山的主人形象意识。
关键词:温州金融改革民间借贷
2012年3月18日,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通过。该方案提出了12项任务,其一是设立一套针对民间借贷的备案管理制度,也即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的创建。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由温州市政府批准,率先在鹿城区开展试点,主要为民间借贷中介机构和相关配套服务机构提供信息登记、信息咨询、信息、融资对接、第三方鉴证、资信评价等专项服务的民间借贷融资对接平台。而自2012年4月26日开张以来,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就成为了温州金融改革的先行军,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考察团前往取经,俨然成为中国金融改革的一个经典案例。
一、成立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温州进行了一系列市场化改革,给民间资本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积累了巨大的民间资本。而投资渠道的缺乏,则使得巨大的民间资本流向民间借贷。根据温州市人民银行2011年公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有近89%的家庭个人以及59.67%的企业都是温州民间借贷的参与者,其总规模更是超过1000亿元,相当于全市银行贷款的将近五分之一。
在缺乏成熟的风险控制体制和足够的监督管理的情况下,潜伏在温州民间借贷市场里的矛盾风险逐渐突显,尤其是2011年下半年,被国内国际宏观局势所影响,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难度增大,个别企业通过高利贷过分扩大规模,直接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出现资金链断裂和老板跑路,爆发温州信贷危机,不仅给温州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冲击性的影响,更使温州金融和信贷体系遭遇毁灭性的打击。温州金融经济运行出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出现了问题,是长期以来银行融资占主但短期化,民间借贷周转普遍但高利化,担保方式单一且网络化,企业盲目多元且过度融资,以及国际国内经济环境转向和成本上升等因素叠加而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情况下,温州金融领域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逐渐突显。
二、主要做法
(一)首创引进人行征信系统
引入了人行征信体系,持借款人的授权证明,贷款方可直接前往六号窗口查询借款人的信用情况,包括借款人在全国各地的贷款状况和借款人的信用卡信用记录,以此给借贷双方提供信用价值参考,对对方征信情况进行更全面的了解,有效控制风险。
(二)积极宣传引导,吸引中介入驻
积极与全国性融资对接中介结构、配套服务机构、本地民间融资对接中介机构对接协调,引导其入驻中心,通过在民间借贷中心的配套服务体系中加入专业化的团队来给消费者的选择和操作提供指导,以此来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险和纠纷。、现已引进全国P2P行业中知名的速贷邦,金算子,福元运通,翼龙贷,浙贷通,人人贷。在中心开业后即设立每日、每周、每月的数据分析制度,做到信息匹配,减少信息不对称。中心还建立了定期数据制度,通过《今日鹿城》和温州民间借贷服务网等媒体向公众公布温州民间借贷的各项利率指数:包括温州指数,月平均利率指数,房产抵押利率指数等,并通过网络、报纸按期借贷相关的利率指数,给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提供风向标。
(三)多方联动保障,优化配套服务
中心除引进运作规范、信用优良的民间借贷融资中介机构外,还引入资金结算、第三方鉴证、资信评价、信用管理等配套服务机构,目前已引进中国人保、温州市华东公证处、浙江高策律师事务所、温州佰卓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和国正评估等机构,并开设了配套的机动车抵押登记服务。中心还创新担保方式,如引进温州总商会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和三农融资性担保公司。
(四)方便抵押贷款,开启绿色通道
为了让借款人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抵押业务,中心与车管部门、工商部门、房管部门和公管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绿色通道来鼓励借款人前往中心借款。其中车辆管理部门引进车管所专线,可直接办理汽车抵押业务;凭借中心开出的联系单据,工商管理部门可直接办理民间借贷中质押股权和知识产权、抵押设备等形式的财产抵押、质押登记;凭借中心开出的联系单据(如果是二次抵押,则无需银行开具书面同意),房地产管理部门可直接登记抵押房产并为借款方开启绿色通道;凭借中心开出的联系单据,公证工作管理处可直接受理登记经营权证的质押和公证出租车经营权证。
(五)加强风险防范,定期分析研制
区金融办专门将分管副主任及监管科派驻登记服务中心,知道规范融资对接机构以及中心的业务活动,防范金融风险。同时建立定期分析研判制度,定期召开分析研判会,定期将借贷双方的信息进行统计,公布各家中介对借贷需求双方的受理进度、成功配对率及借贷不良率等数据,让客户判断选择更好的中介机构,促进信息对称,中介有序竞争。
三、主要成效
(一)“温州指数”与汤森路透(路透社)达成合作
2014年1月9日,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与汤森路透代表签署了相关合作文件。此次“温州指数”与汤森路透达成合作,标志着“温州指数”将与其它国际性权威指数(如中国年金指数RCPI)一起,同步被汤森路透收录并定期。此次合作,表明温州指数已然被国际看好和认可,成为衡量温州民间金融交易活跃度的一个重要标尺。
(二)民间借贷兴起备案热潮
2014年3月1日, 全国首部专门规范民间金融的地方法规《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其大力推行“大额借贷备案制”也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借贷备案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一组数据显示,中心的总咨询数自条例开始实行至四月底已有1324人次,其中上门咨询872人次,电话咨询452人次。截至3月28日,中心该月的备案总数已达143笔,金额将近1.3亿元,中心还成立十二个登记备案的服务网点,覆盖整个温州市。条例实施成效显著。
(三)民间借贷利率更趋合理
根据温州民间借贷服务网4月11日公布的民间借贷利率指数,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的周利率为14.15%,社会直接借贷利率为16,84%,小额贷款公司放款利率为17.92%,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融资价格为19.52%,其他市场主体利率为27.25%。其中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的利率最低,这说明温州民间借贷登记中心已然成为了更方便更实惠的借贷场所,也间接遏止了高利贷现象的产生,促进了民间资本的阳光化。
(四)民间资金流向更趋理性
据统计,从中心累计至2014年3月的8278笔资金的流向分析,流向制造业1046笔,服务业761笔,信息业95笔,教育业47笔,建筑业523笔,住宿餐饮业190笔,零售与批发业1474笔,文化娱乐业237笔,外贸95笔,其它3905笔。可见,民间资金的流向更趋于多样化,其中大多数流向实体经济。
四、存在问题
一、浙江省技术工人紧缺的现状
去年春节以来,“民工荒”呼声一片,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等城市的有关数据显示,来浙江打工的民工数量比上年同期减少10%~20%左右。一些地方的中小企业缺口更是高达3成。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调查,我们发现:“民工荒”并非一般意义的民工短缺,而是一线技术工人吃紧,企业普遍招不到熟练的高素质技术工人。海宁市是我省著名的“皮衣之都”,2003年全市2000多家拥有日产6万件皮衣生产能力的皮衣企业却因为车工紧缺,每天至少流失100万美元的国际订单。类似现象在浙江许多地区屡屡出现。“技工荒”使许多先进的生产线难以有效运转,成为制约浙江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又一个“瓶颈”。
这里,从几个方面分析我省技术工人紧缺的现状:
(一)从总量看技术工人紧缺:据统计,2003年末,全省非农从业人员1812.78万人(城镇从业人员730万人,乡镇企业从员人员1082.78万人),按照国家对技术工人应占职工人数比例为50%的统计口径计算,全省技术工人总量应为906.39万人,但是从我省技术工人考核鉴定情况来看,截止2003年底,经培训考核鉴定后获得工人技术等级证书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仅为298.13万人,只占了全部职工的16.44%,缺口高达33.55%,全省技术工人缺口608.26万人。其中高级工以上的仅有56.63万人,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以应有的技术工人总量906.39万计算)的比例仅为6.2%,这与西方发达国家高级工占30%~40%的比例相去甚远。
(二)从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看技术工人紧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技术的更新换代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但是令众多企业颇感发愁的是:劳动力市场中那些既能动脑又会动手的‘灰领’人才少之又少,而持有高级技工证的几乎绝迹。据浙江省就业局近年来的劳动力市场供需报告显示,我省“技工荒”现象正日趋严重,供求失衡的现象已非一日之寒。
据调查,2003年二季度浙江省劳动力市场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均已大于1,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一级求人倍率甚至超过3,职业资格五级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求人倍率也已经超过2,劳动力市场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态势。而到2004年二季度,历时一年后,我省劳动力市场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均上升到2,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一级和五级的求人倍率均超过3,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求人倍率更是猛增到18.94,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5.54。说明劳动力市场技术工人需求大于供给的态势正日益加剧。
(三)从劳动力市场求职者文化素质状况看技术工人紧缺:求职者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2003年至2004年,全省劳动力市场以16~34岁的青年求职者为主体,占全部求职者的75%左右,初中及以下、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全部求职者的94%,其中主要以初中学历为主。大专文化程度只占求职者总数的5%左右。另据杭州市2004年第四季度劳动力市场报告显示,杭州市89.28%为16~34岁的求职者,99.47%的求职者为高中及以下学历,99.84%的求职者无技术等级或职称。纵观近年来我省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我们发现求职者日趋年轻化、低龄化,低文化与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产生了相当大的差异,这种劳动力结构性矛盾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找不到合适的技术工人。
(四)从缺口最大的职业工种看技术工人紧缺:据对杭州、宁波、温州等8个城市2004年上半年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缺工严重的主要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需求缺口较大的职业主要是裁剪缝纫工、机械加工和设备操作工、纺织针织工、电子电器产品装配工、餐饮服务员等。18~28岁的年轻女工和有一定技能的熟练工需求量最大。缝纫工、餐饮服务员、机电产业装配工等大量需要女性的职位,应聘者寥寥,2004年初求职的女性相当少,只占求职者总数的15%。技术工人特别是青年女工紧缺的情况不仅出现在杭州、宁波这样的大城市,在富阳、象山、慈溪这样的中小城市去年以来也较为普遍,很多企业的企业招工信息,大多注明对18~28岁年轻女工优先招用。调查发现,一些企业为了自身生存,开始不择手段地到同行企业或周边地区“挖工”,从而造成局部地区矛盾激化。
(五)从技工学校、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看技术工人紧缺:近几年来,在全省大学生就业率普遍不理想的情况下,全省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却持续高位,杭州技师学院连续3年就业率保持95%以上,杭州技工学校的就业率也都在90%左右。宁波市技工学校毕业生被大红鹰烟厂、雅戈尔集团等知名企业争相录用,历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8%以上。全省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6%,有50多所学校的就业率甚至达到100%。高职报到率为90.2%,居全国第1位。一些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的专业,连明后年的毕业生也被预订一空。杭州下沙高新开发区内企业一线员工中,72%是中职毕业生。全省各地的一些外资企业也纷纷加入到“抢人”行列,日本电产、芝浦、茉织华等企业,“预订”开口就要上百人,但最终能要到十几个就算不错了。“哄抢技校毕业生”凸现了我省技术工人紧缺的局面。
二、浙江省技术工人紧缺的原因
技术工人短缺,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是造成技术工人短缺的直接原因。随着我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我省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各种先进技术不断引进,技术密集型产业带逐渐形成,各种产品行销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已初具规模。快速增加的工业需要大量与之相适应的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从技术工人存量看,在存在巨大缺口的情况下仍然会有自然减员、人员流失以及技术老化问题。从增量看,一是目前的技工学校、职业院校办学规模有限,尽管近三年连年扩招,但仍是“杯水车薪”。二是企业培训力度不够。一方面,求职者普遍文化技术素质偏低,培训成本大,周期长,面对订单,无法解企业“燃眉之急”;另一方面,不少员工缺乏诚信,企业花钱培训的员工频频跳槽,让企业丧失培训热情,以致不少企业宁愿花上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去高薪聘请高级技工、技师,也不愿自己花钱去培训技工。三是高等院校反应滞后,专业及课程设置没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一些传统专业供大于求,一些新兴专业培养能力又严重缺位。同时,高等院校“重书本知识,轻技术技能”的教育模式,使很多大学生动手能力差,无法适应现代企业一线工作的需
求,以致出现“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找不到技术工人”的尴尬局面。四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培养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人需要较长时间,有些长的甚至要十几年时间。目前一批年龄在45~55岁的老技术人员相继离岗退休,年轻的技术工人又尚未成熟,技工、技师队伍“青黄不接”,加剧了当前的“技工荒”现象。
(二)人才评价体系的不完善,是造成技术工人短缺的深层原因。我国几千年来就有“学而优则仕”、“轻工匠”的传统。解放后在计划经济时代,体现的又是“重干部、轻工人”,“重身份、轻岗位”,“重级别、轻能力”,“重学历、轻技能”这样一种管理理念。干部和工人有严格的身份区别,两者之间不仅不能流动,待遇也有很大差别。工人只是普通的劳动者,高级技师在工厂中也只是“工人”。由于社会人才价值评价体系的错位,导致人们视上大学、做干部为成才的惟一途径。国家教育投入也厚学历教育薄职业教育,技工教育、职业教育长期得不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出现滑坡萎缩的现象。在各种力量都向学历教育倾斜的情况下,技术工人的培养出现了“断层”,最终导致了目前技术工人后继乏人的局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从经济学观点来看,任何投入都会要求回报,如果回报低,自然没有人去干。由于没有形成正确的技能人才的评价、激励和流动的机制,许多技能型人才的价值长期得不到社会应有的承认和回报,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低,福利条件差,有的国企技术工人甚至出现“下岗失业”的成本“负效应”现象。这些都极大地挫伤了许多工人自我提升、学习技术的
积极性。尽管人们一再呼吁要重视技能人才,但在这样一种社会氛围和管理体制下,这种呼声显得十分苍白。在社会传统价值观主导下,很多人选择了放弃这种投入。有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尽管近年来中央对此作出了很大的调整和改革,技术工人被纳入了人才的范畴,但很多体制无法在一夜之间得到消除,很多沟通人事与劳动的政策也尚在探索与实践之中。因此,技术工人短缺的局面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改观。
(三)薪酬待遇、就业环境、劳资关系、社会保障等因素,是造成技术工人短缺的另一个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利益驱动,当企业还抱着市场劳动力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心态的时候,一些有技术有能力的熟练工人在工资低下而又加薪无望的情况下开始流动。而那些偏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企业,不仅不明白和谐的劳资关系也是生产力这个道理,没有危机意识,不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保障义务和企业社会责任,反而随意侵害职工劳动权益,忽视“以人为本”。根据社会学理论,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其思维、行为具有极大的影响。企业这种对工人实行短期“掠夺式”的用工制度,使工人对劳动用工单位产生了深深的失望。在这种失望的背景下,选择离开在所难免。由此,大批熟练的一线技术工人成了企业最不稳定的群体。流动的趋势一旦形成,企业想要挽回就为时已晚。企业这种“短视”行为,最终付出的是惨重的代价―――产品不合格率增长,大量订单流失,甚至因为招不到一线技术工人使企业濒临倒闭。所以,从另一个侧面看,“技工荒”的出现并非是一件坏事,它使人们重新开始审视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收入待遇、劳动关系、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等影响他们切身利益的制度。
三、加快培养浙江省技术工人的对策思考
(一)要充分认识加快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上个世纪,全球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由世纪初的5%上升到世纪末的60%以上。而在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为1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权威机构的研究表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线劳动者的素质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关键因素的高技能人才短缺。浙江要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要使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首先应打造“高素质劳动力工厂”,而不应该光依靠廉价劳动力,强调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因此,要树立“重技术、重能力”的新人才价值观念,确立技术工人在我省现代化建设中的骨干地位,使技术工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快慢,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工艺和高超技能的技术工人是否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是否能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中技术含量高的岗位上充分发挥重要作用。当前,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成为各国就业战略的重要支柱,作为志在打造“先进制造业大省”的浙江省,培养大批技术工人已是刻不容缓。因此,各地要围绕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总体规划。摸清底数、确定目标、突出重点,发挥技术人才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的高端带动作用,加强初、中级技能劳动者的培养,形成合理的梯次人才结构,抓紧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同时,要以舆论宣传为先导,广泛、深入、技久地进行宣传工作,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关心、支持技术工人队伍建设,营造尊重技术工人、重视职业培训的社会氛围和社会共识。
(二)要构建一套完善的技术工人培养体系。要逐步构建一张立体的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网络。一是职前培训。基础教育在保质保量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要想方设法多途径扩大高中教育覆盖面,特别是技工学校和职高的办学规模要继续扩大,从源头上遏止低素质劳动力的输入;高等教育要建立专业设置与毕业生就业率相结合的办学评价体系,同时,要加强大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技工学校、职业院校要重点发展与我省主导产业―――二产类及市场紧缺专业急需的复合型“灰领人才”的培养。要鼓励开展校企合作,建立若干家以地方支柱产业技术工种为核心的企业培训基地,开展“定单式”培养等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培训方式,促进技术工人培养。同时,要大力推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促进职业教育和就业相结合。二是在职培训。要尽快创建职工教育保障制度,保证职工教育经费(职工工资总额1.5%)真正用于每个职工的在职培训。要指导企业根据企业发展前景和生产实践建立初、中、高技能等级相协调的职工培训体系。对技术要求复杂、涉及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的企业,高级技能培训人数比例不少于30%。要鼓励企业加强与院校的合作。三是转岗培训。要继续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使之尽快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技术工人。在构建技术工人培养体系的过程中,各级政府要把这项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统筹考虑,要广泛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保证这项工作顺利展开。
珠江桥牌酱油赞
峥嵘年月见忠贞,变革图强浪里行。
商海竞争扬睿智,名牌勇创播芳馨。
珠江施壮五洲赞,食品营销四海迎。
外贸腾达宏业绩,省卿谆教续殚精。
――古锦堂(诗作者系原广东省外经贸委副主任)
广东省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54年的国有外贸企业。近年来,我司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努力铸造国际品牌和企业核心竞争力,逐步摆脱了传统外贸出口靠拼资源、量增价减的旧方式,摆脱了传统纯流通企业靠专营优惠、靠配额的旧模式,逐步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五有”(有与高校合作、国家认证的自主研发机构,有自主品牌,有国际准入通行证的实业依托,有目标市场网络,有高效精干经营队伍)发展新路,成为一家集科工贸、国内外于一体的综合企业集团,是广东省惟一一家被商务部纳入全国21家重点联系大型流通企业之一;而公司的核心品牌“珠江桥”更是每位食出人的骄傲,实现了“小商品、大市场、高附加值且影响力大”名副其实的中国酱油出口第一品牌。
逆境而上,凤凰涅,老品牌重获新生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工贸分家、省级公司与市县公司脱钩后,原先的合作伙伴成为相互竞争的利益主体,旧体制下“知识产权吃大锅饭、一个商标百家用、人人都可经营但人人都可不负责任、权责不明、法律不清、所有人缺位”的商标管理和使用模式与新体制的矛盾日益激化,市县公司与工厂纷纷向我司叫板,“珠江桥”商标纠纷不断;与此同时,水货假货猖獗,把海外市场冲击得七零八碎,“珠江桥”一度陷入“四面楚歌”的被动局面。1996年4月29日《南方日报》的海外市场报发表文章称:“驰名港澳几十年,莫非将毁于一旦;无形资产值天价,难道会付之东流?”,大幅的标题就是“‘珠江桥’,你会垮吗?”。深刻描述了“珠江桥”牌商标当时面临的困境。
面对着严峻的考验,我司痛下决心,从战略高度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走一条“有自己品牌、有国际准入通行证的实业依托、有目标市场网络、有高效精干经营队伍”的“四有”发展新路,重炼内功,重塑品牌,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下有自己特色的品牌战略发展体系。围绕着这个目标,我司进入了漫长而艰苦的品牌重塑的历程:
一是法律先行,依法维权。为迅速符合市场竞争环境的要求,我司将摒弃不符合市场需求的计划管理体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摆上品牌建设日程。在理顺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反思吸取教训,在企业内部迅速建立起商标注册、授权使用、设计规范、防伪打假等有关制度,确立“统一签约,统一生产,统一经营,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广告,统一打假”七个“统一”的管理体系,确保商标所有人的惟一合法权益。目前,“珠江桥”已在60多个国家及地区注册,境内外商标及专利近200件;在企业外部,则与国内、美、加、英、澳、港澳的律师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同时配合国家工商局、海关、质监局等行政执法部门形成联动打假机制,建立起全球打假维权网络,为品牌经营提供可靠的法律保护。
二是自办实业,固本深根。建立起一批有自、有控制力、有国际认证的生产实体,为品牌产品的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1997年,我司对中山福金香调味食品厂实施控股经营,并确定其作为“珠江桥”酱油惟一的定点生产厂,以国际通行的OEM模式进行管理。福金香厂的核心设备、核心技术、高层管理人员都由我司提供和配置。同时严格按照国际市场准入原则、结合国际和国内最高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并自觉接受我司对其产品生产质量的监控。为确保产品的质量,近几年我司共投入了近5000万元对工厂的生产、设备、环境、安全、卫生、管理等硬、软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目前该厂年生产能力近5万吨,是全国较大规模的出口调味品生产厂,多次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
三是肃整市场,建立清晰、可控的经销网络。改变过往“小、散、乱”的经销状况,对北美、港澳、欧洲等重点市场进行全面整顿,通过筛选、择优,重新建立起一支以先进国际营销理念为指导、年轻高效的经销商队伍;此外,通过在重点市场指定惟一进口商,使“珠江桥”产品通过非常清晰的“三个惟一”供应链条确保知识产权,即惟一生产商福金香厂、惟一出口商我司,惟一进口商我司指定的各重点市场的惟一经销商。经过多年的磨合,我司与经销商的关系从过去的单纯买卖关系变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经销商已经成为我司品牌经营和管理在境外的延伸。
四是创新产品,提高档次,拉开与水假货品的距离。改变产品几十年一贯制,树立公司、商品新形象,对珠江桥系列产品招纸、包装进行了全新的设计,破除国外市场上对中国产品“一等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的看法,并形成全球统一的宣传模式;改变“靠低价竞销的慢性自杀之路”,走“以质取胜”之路;充分利用省里组织的国外展销会、洽谈会等机会“走出去”,不失时机召开产品推介会、记者招待会,提高产品知名度和扩大市场覆盖面等。
目前,我司已形成了一个涵盖商标设计使用、商品生产、品质保证、技术开发、经销网络、法律维护等方面的非常完整的知识产权保障和管理体系,使“珠江桥”这个计划经济时期创立的老品牌不断脱胎换骨,逐步摆脱了旧体制的弱点与不足,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中重新站稳了脚跟,又焕发出新的魅力;而我司通过重塑品牌,依托实业,也成功实现转型突围,从传统单一进出口外贸公司发展成为既有进出口、又有投资实业和内销、以及拥有自己的研发基地,成为科工贸、国内外一体化的多元化综合大集团,确保企业在这几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持续不景气的形势下仍能实现年年有增长,国有资产年年保值增值。
主动应对危机,变挑战为品牌发展新机遇
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风险经济,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随时随地都可能遭遇到风险,从原材料价格的攀升,到产品技术指标的提高,从西方国家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到消费者的投诉等等,层出不穷的未知因素,无一不引发市场一轮又一轮的大洗牌,作为国际知名品牌的“珠江桥”,成长的路则更加坎坷、更加艰险。且不论“珠江桥”这些年遇到的一系列重大法律商标官司,但看从1999年的三氯丙醇风波到2001年的欧盟检查,再到2001年620风波,2003年SARS、2004年国内食品风波,“珠江桥”几乎每年都遭遇一次市场冲击,她之所以能够历磨难而弥坚,经沧桑而更强,关键就在于其善于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市场中学习市场,从一开始的被动仓促应付,逐步发展到主动策划应对,从根本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变挑战为提升、发展自身的机遇,从而形成长治久安的局面。“逆水行舟勇者进”,机遇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珠江桥”每经历一次危机,就向前进了一大步。
基于1999年欧洲爆发大规模酱油的三氯丙醇事件,2000年4月欧盟委员会正式通知中国外经贸部将派出专家检查小组检查中国酱油厂,尽管欧盟“来者不善”,但由于从1999年9月以来,我司在业内率先将“珠江桥”酱油定期送国际食品检测最权威的实验室之一英国RHMT实验室进行检测,总计上千批次,都顺利通过了检测,因此我司最终以翔实的数据记录、检测报告以及规范、标准的生产管理使欧盟专家在实地考察后心服口服,他们还将“珠江桥”有关资料形成正式文件传递给各成员国主管部门,使“珠江桥”成为国际上受到合法保护的知名产品。2001年底,我司进一步以英国为试点,由RHMT实验室在终端市场对“珠江桥”酱油进行抽检。“珠江桥”牌酱油累积的上千个检测数据已成为2003年中国代表团向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CFA提出“天然发酵酱油不存在氯丙醇污染问题”的依据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标准、严检测为“珠江桥”酱油出口打开了绿色通道,也为中国酱油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正面的品牌形象。
广东省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课题组
又如,德国是近几年来对欧盟新食品法规执行得最为严格的国家之一,政府规定每一批进口的酱油都必须接受检测,致使进口时间拖长,企业成本增大。困难面前,我司不是“知难而退”,反而主动联系德国经销商,建议其充分利用珠江桥产品与英国RHMT合作的长期检测资料主动与德国政府协商,通过不断努力,终于在2002年9月成功说服德国政府把检验频率降低为每10批检验一次,使珠江桥酱油在德国市场取得了比其他品牌更有利的进口优势。
高标准,严要求,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调味品标杆
“珠江桥”长期奉守“天然、健康、美味”的宗旨,这与当今食品行业“绿色、营养、健康”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合。“珠江桥”自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对全球消费者负责、“食出中国味,享受高品质”的理念,为确保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最高标准,我司坚持以质量打造企业品牌,建立起全方位的品质保障体系。
一是引入国际规范,实施质量认证。早在1996年,“珠江桥”酱油的定点厂福金香厂就已通过了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出口食品厂检疫卫生注册认证。几年来,“珠江桥”产品在质量卫生方面相继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美国FDA认可的ANRESCO质量检验、伊斯兰教国家HALAL食品卫生注册认证、瑞士SGS及荷兰RVA联合颁发的HACCP食品最高认证、英国BSI机构颁发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德国GENESCAN颁发的非转基因IP认证;在渠道供应方面则相继获得联合国认可的食品供应证书、英国SGS颁发的英国零售商协会最高等级BRC认证。成功的认证,使“珠江桥”获得了通往世界市场的通行证,与国际知名品牌同台共舞,共同竞争。
二是坚持国际高标准、严检测,保证产品高品质。“珠江桥”酱油在保持传统酿造的同时,坚持按照国际市场准入原则,主动向国际一流的质量标准靠拢。福金香厂拥有自己的质控中心,拥有一批专职质控和检验人员队伍,还外聘了高等院校资深的教授专家作生产质量技术顾问,对生产各个环节实施严格的控制管理,形成了从原料到成品、从工厂到目的市场,由工厂质控中心、广东食出质控中心、中国商检部门、国外权威检测机构四重检测的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
三是坚持科、工、贸相结合,抢占科研制高点。为进一步提升“珠江桥”产品的科技含量,2001年10月,我司斥资1000万元,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珠江桥”食品研发检测中心,该中心由中国发酵专家担纲项目主持人,由英国RHMT实验室专家指导,严格按照UKAS国际标准设计、装备,并派出业务骨干到英国进行专业对口培训。目前,该中心已顺利通过国家ISO1705实验室认证,成为业内第一家拥有国家级认证的实验室。
与此同时,我司十分注重通过国际合作,引进、改造、吸收,不断提高企业的研发水平。在国外除了与RHMT实验室签订产品检测与技术支持合作协议,研究开发食品的前沿检测项目外,还通过日本菌种研究中心,引进其菌种培养、多菌种混合发酵等前端技术,指导生产应用。在国内除了与华工合作,还与中国农大和中科院广州分院、中山大学等高等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合作平台;与国内技术力量雄厚的实验室建立了互动对接的机制。技术战略同盟的建立,在我司生产工艺革新、菌种开发、发酵技术提升、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是瞄准终端需求,不断推陈出新。有了科研的大平台,我司通过实施瞄准市场,直插终端,产品多元化,渠道差异化战略,逐步使“珠江桥”产品实现从单一酱油到系列酱油、从酱油到调味品、从调味品到非调味品,从液态、酱、汁到酱油粉、块、鸡粉等全面发展;渠道则实现了从传统华人市场到西人主流市场、食品加工业、餐饮业以及内外销市场的突破,品牌的内涵得到不断的丰富与延伸,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如在美国市场我们瞄准日本万字酱油,从内容物、包装、设计等都围绕目标市场需要进行了深入精细的研究策划,成功推出五加仑酱油,市场反应良好,并因此带动了其在加拿大市场的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创新管理机制,为品牌注入新动力
品牌战略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可能孤立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之外。“珠江桥”品牌战略的实施,始终坚持系统性、科学性与前瞻性,对品牌的培育不仅有明确的定位及目标,而且以三至五年为周期制定明确的实施计划,确保在实施过程中的品牌设计、产品研发、市场开拓、产品生产、质量监控、营销管理、形象宣传、法律保障各个环节均有配套支持。
一是创新组织机制。在各环节已形成各自专业链条的基础上,引入矩阵管理模式,成立科工贸五人领导小组,建立相关部门联动机制,对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新的团队作战的新优势,确保品牌战略的快速、有效实施。
二是创新用人机制。在广东省国企率先引入职业经理人机制,用全新的营销理念、经营模式重整“珠江桥”内销市场,目前已成效初显;对外销市场,则配合“四新战略”的实施,拟形成市场区域经理人目标责任制和配套的与效益挂钩薪酬制,将一个营销主体分解为全球统一布局下的多个自由创新的区域营销主体,进一步激励大家开拓市场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