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六年级个人读书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No1.每天至少读上半个小时的课外书,以此来拓展自己在作文水平方面的提高与加强。开拓自己渺小的视野。
No.2每个星期至少读上1到2本书的数量。以此来加强自己的智慧。
No.3读书做笔记,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条件。以此来开拓自己在阅读理解这一方面的加强。
No1.每天至少读上半个小时的课外书,以此来拓展自己在作文水平方面的提高与加强。开拓自己渺小的视野。
No.2每个星期至少读上1到2本书的数量。以此来加强自己的智慧。
No.3读书做笔记,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条件。以此来开拓自己在阅读理解这一方面的加强。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小学各学段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小学第一学段(1-2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3-4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5-6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也就是说,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然而,据调查,对农村小学生来说,90%以上的学生没达到课标要求,其中,50%左右的同学一学期几乎没完整地读过一本课外书!造成这种现象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本人总结出以下四种方法,现简述于后,与各位同仁分享。
1 名人故事激趣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名人(包括学生心中的偶像)的故事对他们的影响往往是无法估量的。通过讲述古今中外一些名人读书成才、成功的故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方法1:讲完整,谈启示,激兴趣。如,在六年级上册,学了《月光曲》一文后,我给学生讲述了美国作家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故事,学生深受感染,我便及时向学生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二周,就有同学从书店买回了这本书在全班传阅。
方法2:讲一半,设悬念,荐图书。
如《孙权劝学》、《少年包拯学断案》、《福尔摩斯探案集》、《爱迪生》等。
2 身边榜样引路
就是通过重点培养、热情表扬班上读书习惯好、收获大的学生,或通过这些学生现身说法的交流来激发更多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六年级的刘孙学、何林丹、杨黄佳、莫诗颖等几位同学就是六年级四个班学生中的课外阅读榜样,他们因为课外阅读量大、阅读得法、阅读习惯好,所以阅读能力强,习作水平高,在学期期末考试中语文成绩也一直名列年级前茅,是六年级各班同学的榜样。为此,我在班上举行了“课外阅读大师”评选活动,并请被评为“课外阅读大师”的同学现身说法,介绍、讲述自己所读课外书籍内容及收获。这一两个同学的举动带动了一大片学生的读书行动。从那以后,我班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渐增浓了。
3 营造环境浸染
3.1 建立班级图书角、读书园地。开展“把好书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活动,以我的1本书换大家65本书,把大家(师生)捐的书分类,选出图书管理员,每周两次午间开展读书活动,也可以把自己在家里看的书带到教室里来看,让教室书香飘逸。
3.2 打造书香校园。“与好书为伴,打好人生底色;与经典同行,塑造美好心灵”目前已成为我校师生共同的愿望、不懈的追求。近年来,我校以“打造书香校园,开辟成长绿洲”为指导,加强图书馆建设,借助各种读书活动的开展,引领全校师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激发浓厚的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人人“乐于读书、勤于读书、善于读书”的书香氛围。
3.3 争取家长支持,营造家庭读书氛围。即,通过召开家长会或建立家校联系卡,让家长转变观念,支持孩子读有益的课外书。帮助孩子选购书。定期开展亲子共读活动。
亲子共读方法有四:
①子女先读,父母再读,父母考子女书中的人物、故事情节等;
②父母先读,子女再读,子女考父母书中的人物、故事情节等;
③父母、子女先后读完一本书后,相互谈体会、谈人生;
④父母与子女同读一本书后进行家庭说书表演或书本剧表演。
经过班级、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和熏陶,学生就能慢慢地喜欢上课外阅读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4 开展活动固趣
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读书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巩固与提高,长此以往,有利于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