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旅行社创建工作计划范文

旅行社创建工作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旅行社创建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旅行社创建工作计划

第1篇

在局领导班子的带领和科室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旅游质量管理科圆满完成了三月份工作任务。现将本月工作总结如下:

1、对迎宾大酒店、京河宾馆两家酒店的星级复核改造进度进行了跟踪督查和业务指导。目前,因资金短缺,改造进度缓慢。

2、帮助大榆树旅行社协调了工商部门、徐州市旅游局对其地址变迁变更相关手续,并已上报省旅游局。

3、完成了对沙沟湖游乐场及王杰纪念馆的安全检查工作。

4、检查指导了全市平安景区参创单位台帐建立工作。

5、调度了黄金海岸大酒店与徐州中国国际旅行社合作事项进展进度情况,目前,两家正处洽谈之中。

6、组织协调了艾山山体绿化置换相关事宜,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7、根据邳州市放心消费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精神,认真做好了全省放心消费创建惠民实事认定申报工作。

8、对李超时纪念馆进行了一次旅游安全检查。

9、圆满完成了艾山九龙风景区创建自驾游基地的相关申报材料。

10、根据邳政办发(20xx)16号《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插治理行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依法检查了各涉旅企业(酒店、景区、旅行社、车船队)。

11、赴新沂马陵山景区学习了自驾游创建工作经验。

x月份工作计划

1、参加徐州市旅游局举办的20xx版《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培训。

2、迎接江苏省旅游局来我市对艾山九龙风景区创建江苏自驾游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工作。

3、迎接江苏省旅游局来我市对邳州迎宾大酒店进行四星级重新评定工作。

4、现场督查全市6家旅游饭店开工进展情况。

5、对全市旅游市场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以迎接五一黄金周的到来。

6、继续开展平安景区创建活动。

第2篇

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委加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文件和会议精神,围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问题,早摸排、早掌握、早分析、早研判、早预防,进一步促进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履行职责、切实做好维稳各项工作,为实现旅游行业稳定和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现将上半年维稳排查情况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工作基本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落实排查

1、领导重视。我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维稳工作,多次主持召开维稳工作会议,研究制定维稳工作计划,对我市旅游行业维稳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为我局维稳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2、坚持做到倾情民生、关注群体,坚持利益向下,带着感情面对群众的来信来访,使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有效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同时加强旅行社及分社、景区的宣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了社会稳定和谐,收到了显着的效果。

3、狠抓排查调处工作,按照维稳工作要求,我局对旅行社及分社、景区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全面充分掌握社会动态,目前全市旅游行业无不稳定因素。

(二)创建“平安旅游”,全面维护社会稳定

今年上半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综治维稳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平安创建的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行业实际,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扎实地推进“平安旅游”创建活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任务,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把平安创建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了实处,使全市旅游行业平安创建工作重点突出,目标具体,任务明确,加强协作,形成打击、遏制违法犯罪行为,疏导、化解社会矛盾及时到位,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稳定格局。

(三)齐抓共管,切实解决维稳工作的突出问题

1、经常利用例会时间组织全局领导干部学习中央、省、市关于对反对,工作的有关指示精神,认清当前“,”对国家社会的危害性的认识,增强他们反对,工作的使命感。

2、按照上级要求,及时传达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开展以“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为主题的反邪警示教育活动。全市旅游行业广泛发动、营造声势,使领导干部和从业人员明白什么是“,”,“,”的危害有多大,以及如何抵制,的一些基本方法。

第3篇

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委加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文件和会议精神,围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问题,早摸排、早掌握、早分析、早研判、早预防,进一步促进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履行职责、切实做好维稳各项工作,为实现旅游行业稳定和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现将上半年维稳排查情况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工作基本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落实排查

1、领导重视。我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维稳工作,多次主持召开维稳工作会议,研究制定维稳工作计划,对我市旅游行业维稳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为我局维稳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2、坚持做到倾情民生、关注群体,坚持利益向下,带着感情面对群众的来信来访,使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有效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同时加强旅行社及分社、景区的宣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了社会稳定和谐,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3、狠抓排查调处工作,按照维稳工作要求,我局对旅行社及分社、景区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全面充分掌握社会动态,目前全市旅游行业无不稳定因素。

(二)创建“平安旅游”,全面维护社会稳定

今年上半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综治维稳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平安创建的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行业实际,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扎实地推进“平安旅游”创建活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任务,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把平安创建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了实处,使全市旅游行业平安创建工作重点突出,目标具体,任务明确,加强协作,形成打击、遏制违法犯罪行为,疏导、化解社会矛盾及时到位,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稳定格局。

(三)齐抓共管,切实解决维稳工作的突出问题

1、经常利用例会时间组织全局领导干部学习中央、省、市关于对反对工作的有关指示精神,认清当前“”对国家社会的危害性的认识,增强他们反对工作的使命感。

2、按照上级要求,及时传达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开展以“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为主题的反邪警示教育活动。全市旅游行业广泛发动、营造声势,使领导干部和从业人员明白什么是“”,“”的危害有多大,以及如何抵制的一些基本方法。

第4篇

(一)解放思想推进发展观念转变。按照市委部署,紧密结合实际,扎实开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提出在解放思想中推动*旅游科学发展,实现旅游发展观的“五个转变”。一是从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转变。随着旅游市场的变化,“游山玩水”型的传统旅游产品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旅游消费的新需求,旅游发展模式发生了转变,更多倾向于娱乐性、体验性的创意和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的现代旅游应运而生。*旅游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必须跳出传统旅游,立足现代旅游,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产品。二是从重景区建设向重城市目的地建设转变。旅游是城市的功能之一,通过旅游的发展,可以集聚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旅游发展要跳出“旅游就是建设景区”的误区,立足旅游目的地建设,确立“城市就是旅游,旅游就是城市”的发展新理念,把城市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以旅游的发展带动城市功能的提升。三是从单体发展向区域联合转变。旅游已走上联合之路,在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实践推进中,必须跳出单体发展,树立全局意识。尽管*周边的*、*山、*对*旅游产生屏蔽效应,但可以依托资源、交通和区位优势,把*旅游放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大格局中来思考,策划若干条跨区协作的旅游线路,形成“两小时经济圈”的城市聚群。四是从硬件提升向整体环境营造转变。在提高人均消费、延长游客逗留时间等方面不断创新,在完善团队接待的同时,重点构筑为散客服务的旅游配套体系,实现*散客旅游者的真正无障碍。同时加快服务标准的制订、旅游管理体制的创新、旅游人才素质的提高以及旅游信息网络与渠道、应急机制等软件建设。五是从单纯发展旅游经济向追求全面发展转变。摒弃就旅游谈旅游、就历史文化谈旅游的思路,不以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增长作为主要目标,而是追求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通过发展旅游,提高城市知名度、树立城市形象、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人文素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使旅游成为*的城市名片、引擎产业、幸福产业、社会凝聚剂和文化升华剂。

(二)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有新进展。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项目编制、跟踪服务、资金筹措、品牌创建等多个方面。上半年全市旅游系统主要围绕建立项目库、服务重点项目、争取项目资金、招商引资、景区创A等项工作,推进全市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一是建立动态项目库。认真指导各县(市)区旅游局整理旅游建设项目,对项目进行了更新调整,建立了市、县两级项目库,并建立了省“861”行动计划旅游服务业项目库。同时,积极参与旅游重点项目的审批及规划评审工作,引导开发建设重点,突出各地旅游资源特色,打造旅游精品,增强旅游景区的指向性。二是跟踪服务重点项目。对市领导联系的“三山两水”、大龙山景区、独秀园建设月月有统计、有汇报,对红色旅游、天柱山综合开发、花亭湖综合开发、孔雀园及*山、明堂山等10个大型重点在建项目季季有跟踪、有总结。对全市性重大项目及时跟进、主动介入,全面推进全市旅游重点工程建设。三是筹措旅游发展资金。精心指导各县(市)区申报*年省旅游发展资金及国家旅游发展基金,同时做好市区旅游项目的编制、指导、衔接工作,与财政部门一起做好项目的前期调研,确保上报项目符合国家、省财政及旅游发展政策,并积极跟踪落实。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全市旅游招商项目更新、统计等基础性工作,积极联络跟摧旅游招商项目,热情服务。组织参加了省委、省政府在*举办的*年中国国际徽商大会,*龙山凤水旅游文化产业园项目在会上签约,总投资达3.5亿元。5月28日*中控国际休闲度假基地8.8亿项目签约。五是开展争创A级景区工作。为完善旅游景区接待服务功能,提升景区品位、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积极部署争创A级景区工作。今年我市参创景区共9个,目前都在全力推进。其中,天柱山争创5A级旅游区完成初检,等待国家旅游局批准公布。*文化园、*嬉子湖、*红二十八军旧址、*、*区*山争创3A,*龙缘园及海会寺争创2A工作已全面启动。

(三)旅游产业延伸拓展了新领域。为提升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协调互动发展,上半年我市旅游系统在旅游产业链条延伸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贯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方针,落实国家局及省局关于推动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发展的工作部署,认真开展“525”创建工作。目前,各地正积极行动,第一批创建单位已上报,*市争创全省旅游经济强县,潜山县茶庄村及*区的余湾村争创旅游村,大观区山口乡永青生态园争创星级农家乐。二是扶持骨干旅游商品企业。组织全市10家骨干旅游定点生产企业召开座谈会,就加强旅游商品管理、出台发展旅游商品政策、加大旅游资金扶持力度等问题进行讨论。省局对我市发展旅游商品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为加大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我们积极衔接,超前谋划,组织旅游企业参加了*市第六届银企对接,使多家旅游企业和银行有了贷款协议。并积极帮助旅游定点企业申报省旅游发展资金,扶优扶强,不断促进*旅游商品的发展。三是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加快发展红色旅游。有序推进独秀园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县红色旅游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独立二师旧址、王步文故居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组织*、潜山、宿松等7县(市)区政府和相关人员参加红色旅游培训。

(四)旅游市场开发形成新热潮。围绕提升品牌、拓展市场、招惹眼球开展旅游市场开发工作,在周边省市掀起“*热”、在*形成“旅游热”的良好氛围。一是开展活动营造旅游氛围。与市电视台共同举办“家庭总动员”迎奥运家庭户外竞技活动。该活动在我市新开发的*山景区举办,通过电视媒体的集中报道,大大提升了该景点的知名度,提升了景点市场开发的进程。5月初,针对天柱山机场航线开通广州直飞航线及开发中转联程产品的契机,开发*航空旅游市场,与天柱山机场联合举办航线推介会,并在*旅游网宣传推广航班信息。二是加强媒体宣传。深化与*电视台的战略合作,精心打造旅游类专题栏目《今天我导游》,共制作播出20期;启动了《*晚报》旅游专刊的出版发行;接待《今日民航》、《新华航空》、台湾中华电视公司《大陆寻奇》等媒体的采风组稿、拍摄工作;协助市政协编制出版《*民俗》系列丛书;在“中安在线”网站、《*宣传》杂志上开辟了*旅游专栏、专版;安排市领导、局领导接受了省内外电视及平面媒体的旅游专题采访。三是利用会展活动推介*旅游。上半年,抓住一切重大活动及会议的契机,推介*旅游资源。在5月中旬举办的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上,肖超英市长亲自做旅游专题推介;徐舒媛副局长还利用参加*(南京)商会成立大会的契机推介*旅游资源。此外,我们参加了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西安国际旅游采购联谊会、郑州国内旅游交易会、华中旅游博览会、长三角旅游交易会、北方旅游交易会等旅游会展活动,利用会展平台,搭建宣传展位,展示旅游形象。四是开展旅游协作促进互利双赢。积极与周边城市开展旅游协作,实现资源共享、线路共推、客源互动。应合肥市旅游局邀请,我局组织部分旅行社参加了该市举办的“百万皖人游省城”活动,省城众多的历史文化景点,加上新开发的丰乐生态园、三河古镇、老母鸡家园等,为我市旅游者提供了游览新去处。休假制度的调整及我市不断提升的旅游消费水平吸引了周边九江市旅游局的兴趣,上半年该局两次组织旅游企业来我市宣传促销,我局也组织城区旅行社赴该市进行采线考察。此外我们还接待了青岛国旅、江西龙虎山泰康旅行社来宜开展的外联促销事宜。五是创新旅游宣传品制作。针对我市长期没有旅游标识的现状,我们委托上海专业旅游标识设计公司及本地设计专家策划设计*旅游标识,标识经评审通过后,将正式成为*旅游的代表性记号,将有力地提升*旅游形象。为了全面反映*旅游概貌,我局与国美广告公司联合策划了《徜徉*》旅游手册,手册将于下半年发行。与省第四测绘院共同策划的*导游图已经完成印刷出版工作。此外我们还与国联科技公司一道共同发行“宜城”旅游年卡。

第5篇

(一)解放思想推进发展观念转变。按照市委部署,紧密结合实际,扎实开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提出在解放思想中推动*旅游科学发展,实现旅游发展观的“五个转变”。一是从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转变。随着旅游市场的变化,“游山玩水”型的传统旅游产品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旅游消费的新需求,旅游发展模式发生了转变,更多倾向于娱乐性、体验性的创意和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的现代旅游应运而生。*旅游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必须跳出传统旅游,立足现代旅游,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产品。二是从重景区建设向重城市目的地建设转变。旅游是城市的功能之一,通过旅游的发展,可以集聚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旅游发展要跳出“旅游就是建设景区”的误区,立足旅游目的地建设,确立“城市就是旅游,旅游就是城市”的发展新理念,把城市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以旅游的发展带动城市功能的提升。三是从单体发展向区域联合转变。旅游已走上联合之路,在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实践推进中,必须跳出单体发展,树立全局意识。尽管*周边的黄山、九华山、庐山对*旅游产生屏蔽效应,但可以依托资源、交通和区位优势,把*旅游放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大格局中来思考,策划若干条跨区协作的旅游线路,形成“两小时经济圈”的城市聚群。四是从硬件提升向整体环境营造转变。在提高人均消费、延长游客逗留时间等方面不断创新,在完善团队接待的同时,重点构筑为散客服务的旅游配套体系,实现*散客旅游者的真正无障碍。同时加快服务标准的制订、旅游管理体制的创新、旅游人才素质的提高以及旅游信息网络与渠道、应急机制等软件建设。五是从单纯发展旅游经济向追求全面发展转变。摒弃就旅游谈旅游、就历史文化谈旅游的思路,不以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增长作为主要目标,而是追求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通过发展旅游,提高城市知名度、树立城市形象、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人文素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使旅游成为*的城市名片、引擎产业、幸福产业、社会凝聚剂和文化升华剂。

(二)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有新进展。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项目编制、跟踪服务、资金筹措、品牌创建等多个方面。上半年全市旅游系统主要围绕建立项目库、服务重点项目、争取项目资金、招商引资、景区创A等项工作,推进全市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一是建立动态项目库。认真指导各县(市)区旅游局整理旅游建设项目,对项目进行了更新调整,建立了市、县两级项目库,并建立了省“861”行动计划旅游服务业项目库。同时,积极参与旅游重点项目的审批及规划评审工作,引导开发建设重点,突出各地旅游资源特色,打造旅游精品,增强旅游景区的指向性。二是跟踪服务重点项目。对市领导联系的“三山两水”、大龙山景区、独秀园建设月月有统计、有汇报,对红色旅游、天柱山综合开发、花亭湖综合开发、孔雀园及*、*等10个大型重点在建项目季季有跟踪、有总结。对全市性重大项目及时跟进、主动介入,全面推进全市旅游重点工程建设。三是筹措旅游发展资金。精心指导各县(市)区申报*年省旅游发展资金及国家旅游发展基金,同时做好市区旅游项目的编制、指导、衔接工作,与财政部门一起做好项目的前期调研,确保上报项目符合国家、省财政及旅游发展政策,并积极跟踪落实。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全市旅游招商项目更新、统计等基础性工作,积极联络跟摧旅游招商项目,热情服务。组织参加了省委、省政府在黄山举办的*年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旅游文化产业园项目在会上签约,总投资达3.5亿元。5月28日桐城中控国际休闲度假基地8.8亿项目签约。五是开展争创A级景区工作。为完善旅游景区接待服务功能,提升景区品位、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积极部署争创A级景区工作。今年我市参创景区共9个,目前都在全力推进。其中,天柱山争创5A级旅游区完成初检,等待国家旅游局批准公布。*争创3A,太湖龙缘园及海会寺争创2A工作已全面启动。

(三)旅游产业延伸拓展了新领域。为提升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协调互动发展,上半年我市旅游系统在旅游产业链条延伸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贯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方针,落实国家局及省局关于推动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发展的工作部署,认真开展“525”创建工作。目前,各地正积极行动,第一批创建单位已上报,桐城市争创全省旅游经济强县,潜山县茶庄村及宜秀区的余湾村争创旅游村,大观区山口乡永青生态园争创星级农家乐。二是扶持骨干旅游商品企业。组织全市10家骨干旅游定点生产企业召开座谈会,就加强旅游商品管理、出台发展旅游商品政策、加大旅游资金扶持力度等问题进行讨论。省局对我市发展旅游商品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为加大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我们积极衔接,超前谋划,组织旅游企业参加了*市第六届银企对接,使多家旅游企业和银行有了贷款协议。并积极帮助旅游定点企业申报省旅游发展资金,扶优扶强,不断促进*旅游商品的发展。三是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加快发展红色旅游。有序推进独秀园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岳西县红色旅游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独立二师旧址、王步文故居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组织岳西、潜山、宿松等7县(市)区政府和相关人员参加红色旅游培训。

(四)旅游市场开发形成新热潮。围绕提升品牌、拓展市场、招惹眼球开展旅游市场开发工作,在周边省市掀起“*热”、在*形成“旅游热”的良好氛围。一是开展活动营造旅游氛围。与市电视台共同举办“家庭总动员”迎奥运家庭户外竞技活动。该活动在我市新开发的*景区举办,通过电视媒体的集中报道,大大提升了该景点的知名度,提升了景点市场开发的进程。5月初,针对天柱山机场航线开通广州直飞航线及开发中转联程产品的契机,开发*航空旅游市场,与天柱山机场联合举办航线推介会,并在*旅游网宣传推广航班信息。二是加强媒体宣传。深化与*电视台的战略合作,精心打造旅游类专题栏目《今天我导游》,共制作播出20期;启动了《*晚报》旅游专刊的出版发行;接待《今日民航》、《新华航空》、台湾中华电视公司《大陆寻奇》等媒体的采风组稿、拍摄工作;协助市政协编制出版《*民俗》系列丛书;在“中安在线”网站、《*宣传》杂志上开辟了*旅游专栏、专版;安排市领导、局领导接受了省内外电视及平面媒体的旅游专题采访。三是利用会展活动推介*旅游。上半年,抓住一切重大活动及会议的契机,推介*旅游资源。在5月中旬举办的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上,肖超英市长亲自做旅游专题推介;徐舒媛副局长还利用参加*(南京)商会成立大会的契机推介*旅游资源。此外,我们参加了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西安国际旅游采购联谊会、郑州国内旅游交易会、华中旅游博览会、长三角旅游交易会、北方旅游交易会等旅游会展活动,利用会展平台,搭建宣传展位,展示旅游形象。四是开展旅游协作促进互利双赢。积极与周边城市开展旅游协作,实现资源共享、线路共推、客源互动。应合肥市旅游局邀请,我局组织部分旅行社参加了该市举办的“百万皖人游省城”活动,省城众多的历史文化景点,加上新开发的丰乐生态园、三河古镇、老母鸡家园等,为我市旅游者提供了游览新去处。休假制度的调整及我市不断提升的旅游消费水平吸引了周边九江市旅游局的兴趣,上半年该局两次组织旅游企业来我市宣传促销,我局也组织城区旅行社赴该市进行采线考察。此外我们还接待了青岛国旅、江西龙虎山泰康旅行社来宜开展的外联促销事宜。五是创新旅游宣传品制作。针对我市长期没有旅游标识的现状,我们委托上海专业旅游标识设计公司及本地设计专家策划设计*旅游标识,标识经评审通过后,将正式成为*旅游的代表性记号,将有力地提升*旅游形象。为了全面反映*旅游概貌,我局与国美广告公司联合策划了《徜徉*》旅游手册,手册将于下半年发行。与省第四测绘院共同策划的*导游图已经完成印刷出版工作。此外我们还与国联科技公司一道共同发行“宜城”旅游年卡。

第6篇

(一)目标任务

年,围绕建设“西部文化旅游产业高地”总体目标,实现接待游客1350万人次,同比增长33.5%;实现旅游总收入100亿元,同比增长32%。全面启动实施“百A百星”创建计划,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五星级酒店2家,四星级酒店2家。加快推进以“九区五镇五星四中心”的重大绿色旅游项目建设,完成投资70.9亿元。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壮大本土文化旅游企业,重点培育一批资产过亿的龙头旅游企业。加大旅游企业节能减排力度,全市星级饭店、旅游景区清洁能源普及率达93%以上,全市旅游企业节能减排量在年基础上减少3%,星级饭店能耗比比年下降1%。

(二)主要措施

1.项目攻坚,加快重大绿色旅游项目建设。按照旅产领〔〕6号文件要求,加快推进九大旅游度假区、五大特色旅游镇、5个五星级酒店以及体育、文化、会展和传媒“四中心”等44个重大绿色旅游项目建设,计划完成投资70.9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29个,力争完成投资65亿元。

2.狠抓品牌,实施“百A百星”创建计划。注重发挥比较优势,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子,培育和创建一批国省绿色旅游品牌。全面启动实施“百A百星”创建计划,“十二五”期间,实现我市国家A级景区和星级酒店总数为100个“A”、100颗“星”。年,积极开展、、等3个旅游度假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故里、博物馆、古镇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加快五星级酒店建设,莲花会展中心五星级饭店年内竣工开业,东旭锦江国际、天信豪生、中国观音文化城游客服务中心年内达到形象进度,推进兴源、金都四星级酒店创建工作。

3.招大引强,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大力引进世界500强、国内行业100强旅游企业,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按照改制转移催生一批,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培育扶持发展一批的思路,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壮大本土旅游企业,为绿色旅游发展提供市场载体。重点把集团、、有限公司、国旅、大酒店等企业培育成为资产过亿元龙头旅游企业;集团争取三年内成功上市。

4.节能减排,科学合理降低旅游企业能耗。继续做好全市旅游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全面完成省旅游局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年全市星级饭店、旅游景区清洁能源普及率达93%以上,全市旅游企业节能减排量在年基础上减少3%,实现节约用水1.37万吨、用电22.1万千瓦时、用气5.91万立方米。

第7篇

今年,我委的教育培训工作将以“提升行业服务质量、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为主线,以项目开发、培训指导、交流学习、测评考核等为主要手段,进一步凝聚多方面的教育培训资源,创新思路、加大力度,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与综合效益,为我区旅游业加快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主要思路与内容

(一)针对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抓好旅游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者职业培训,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提升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依托“东方讲坛8226;上海旅游讲坛”、旅游管理前沿讲座等培训项目,构建行业中高层管理者学习的平台,加强旅游企业总经理、部门经理岗位职务培训。

(二)针对专业技能人才的教育培训

开展高技能人才和紧缺人才专项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等级,为我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加强厨师、调酒师、宴会服务师等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强旅游营销、电子商务、产品开发、节事活动策划等领域紧缺人才的培养;加强会展旅游、商务旅游、乡村旅游等新兴领域旅游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

(三)针对一线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

以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外语水平提升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员工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全面覆盖餐饮、客房、前厅、导游、计调等一线服务人员,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接待能力,增强服务意识,调动员工积极性,培养出高素质的服务人员。

(四)针对机关干部的自身学习

通过主题论坛、专题研修班、同行交流等途径,提高机关干部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更好地服务旅游企业。

三、具体工作计划

(一)引入“东方讲坛&8226;上海旅游讲坛”进大型旅游企业

引入上海市旅游行业最权威的旅游培训项目——“东方讲坛&8226;上海旅游讲坛”进入我区大型旅游企业,为松江区旅游企业从业人员提优质的培训资源和便捷的培训机会。

(二)积极创建“上海市旅游人才开发示范基地”

积极参加“上海市旅游人才开发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争取借助市旅游局的资金及政策支持,在我区创建2-3家市旅游人才开发示范基地,培养一批有素养、有能力的旅游专才。

(三)组织“松江区旅游行业人力资源工作联席会议”

预计于4月,联合区旅游协会、区人才交流中心、在松旅游院系负责人召开旅游行业人力资源联席会议,邀请区内各旅游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参加,通过资源整合,构建旅游人力资源建设的新平台。

(四)精心策划“旅游管理前沿讲座”

根据我区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重点工作,结合旅游企业的实际需要,邀请着名旅游专家学者开设前沿讲座,对旅游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提升培训。

(五)举办“季度性专项技能比武”活动

我们将于每个季度围绕特定主题组织开展一次专项技能比武,年末组织一次全面的技能比武决赛。3月份的专项技能比武内容为中、西餐摆台,将于3月下旬正式举行,实行赛训结合的方式,请专业老师实地教授,通过比赛检验培训成果,赛训结合。

(六)探索购买上海市旅游培训中心的专题培训项目

联合区旅游协会,通过购买上海市旅游培训中心的专题培训项目,为松江旅游企业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培训资源。

(七)探索举办“松江区旅游服务人才专场招聘会”

联合市旅游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和区人才交流中心,探索组织举办旅游服务人才的专场招聘会,为旅行社、饭店、景区(点)三大类旅游企业搭建起一个平台,解决部分企业用工难的问题。

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创建为民的理念,围绕“让城市更靓丽、让市民更幸福”的工作目标,大力实施“惠民、便民、育民、亲民”四大工程.切实做到创建工作与群众需求相契合,创建活动与民生工程相融合,创建方法与群众工作相结合,努力提高职工文明素质和行业文明程度,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创建目标

打造行业服务品牌。组织公安、税务、工商、供气、供水、供电、公共交通、出租汽车、铁路、环卫、风景园林、物业管理、邮政、电信、银行、医院、宾馆、旅行社、商业零售、保险等20个行业开展文明行业、文明窗口创评活动,公开服务标准、规范服务程序,强化优质服务,切实提高窗口行业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创建内容

窗口行业要做到服务环境良好,服务设施完备,管理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健全,服务文明规范,办事高效透明,投诉处理机制高效,行业风气满意度要达到85%以上。

(一)营造整洁优美的服务环境

优化服务环境,服务场所设施完好、功能齐全、方便群众,各类业务指示牌准确到位。环境整洁卫生,包括服务大厅、办公区、门前三包责任区等区域。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吸烟等不文明现象。

(二)培育良好规范的职业道德

以诚信建设为主题,开展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纪律以及职业技能教育,加强服务规范、岗位技能培训,开展优质服务竞赛,窗口人员服务态度端正、服务技能过硬、服务用语文明、服务纪律严明。提高群众满意度。

(三)制定公开科学的办事程序

办事透明,程序规范,效率提高。在醒目位置公开本行业的办事程序、服务标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办结时限等。

(四)健全高效快捷的投诉处理机制

投诉渠道畅通,在窗口显著位置设立意见箱、意见簿、公布投诉电话。指定专人管理,对服务对象提出的意见、建议,须当日提出处理意见,并在3个工作日内公布处理结果并告知当事人。

(五)完善科学完备的管理机制

推行行业服务热线、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站式服务大厅、绿色通道等服务措施。建立行业优质规范服务监测体系,定期组织测评、。劳动关系和谐。创建氛围浓厚。文行创建工作机制健全,措施有力,软件资料完整规范。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12年2月—2012年3月)

(一)制定实施意见。根据我市窗口行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市文行委制定文明行业、文明窗口创建工作实施意见,召开全市文明行业文明窗口创建动员会,部署创建工作任务;各行业制定本行业创建工作实施意见,安排创建工作计划。

(二)建立工作责任制。各行业单位主要领导为创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相关处室负责人为岗位责任人。对各项创建指标要进行细化,逐级分解,做到层层有指标,人人有压力。

(三)营造宣传氛围。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公益广告、电子屏幕、宣传栏、网站、公交车车载电视等宣传阵地,大力营造文明创建浓厚氛围,宣传创建活动的先进典型,宣传创建活动中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问题,提高职工对文明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

第二阶段:重点突破(2012年3月—2012年5月)

(一)打造服务品牌。要结合本行业、本单位实际,创新服务理念,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着重在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服务质量、服务环境、服务效率、服务承诺、服务管理上下功夫,把服务项目打造成人民群众满意的优质服务品牌。

(二)完善服务承诺。未制定优质服务标准的行业要尽快制定包括服务态度、服务环境、服务质量、职业道德、管理监督五个方面内容的优质规范服务标准,并通过不同途径,采取不同形式对外公布,向社会公开承诺;已制定优质服务标准的行业也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人民群众需求的变化,不断修订、补充、完善承诺内容。市文行办将对新增加的窗口行业和个别行动滞后的行业进行指导、督查。

(三)对照检查整改。市文行办将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印发《“窗口行业”考察操作表》;各窗口行业要对照“操作表”,认真梳理,及时整改,逐项落实,确保创建各项任务达标。

(四)开展互查互学。市文行办将组织开展“窗口看窗口”活动,一方面组织部分窗口负责人互查互看,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一方面组织窗口行业文行办负责人,前往创建工作突出的兄弟省市,考察学习外地窗口建设经验,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推动我市窗口建设水平的提升。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2012年6月—2012年12月)

(一)活动示范,引领提升。市文行委将举办全市窗口职工形象礼仪展示赛。各行业要以此为契机,引导职工积极学习普通话、简单手语、英语日常会话等,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提升职业形象。

(二)选树先进,典型引路。各行业一方面要继续大力推进本行业本单位的“评星”活动,一方面要组织职工积极参与评选道德模范和“好人”活动,引领窗口行业员工争当服务明星。市文行委将开展评选优质服务项目、模范文明职工活动。市文行办将认真遴选推荐省级文明行业、模范文明职工,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打造文行创建品牌。

(三)总结评比,完善提高。市文行委将结合对2009-2010年度全市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的检查验收,着重对窗口行业的创建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市文行委将在检查、验收基础上,召开了全市文行创建工作会议,总结两年来全市创建文明行业工作,表彰市级文明行业和市级文明窗口。

第四阶段:长效管理(2012年12月以后)

市文行委将根据迎检和日常工作情况,对被实践证实、行之有效的做法,通过制度建设进行固化,切实做到理顺工作机制、严明工作纪律、加强队伍建设、落实督查机制、强化工作落实,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体制。各窗口单位要高度重视创建文明行业、文明窗口工作,按照创建各项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创建责任制度,把创建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切实做好本行业的创建工作。各单位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创建工作专题会,分析形势,查找不足,整改提高。

(二)强化投入机制。各窗口单位要立足于当前、着眼于长远,高标准、高起点,进一步加大投入,确保创建工作经费落实,不断改善服务设施和条件,优化、美化窗口和办公环境,“让窗口更靓丽、让客户更满意”。

第9篇

2017年,在公司正确的领导下,公司全体员工充分发扬“创新、敢想、敢干”的企业精神,应势而谋, 顺势而为,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推进公司品牌建设,统筹运作,精心安排,在市场开发、景区管理、品牌创建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出色地完成了公司下达的2017年各项工作任务,在公司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又掷地有声地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大步。

2017年,公司业绩又创高度,再次刷新了开业18年来游客接待量、营业收入、利润、营运质量等各项指标。营业收入首次闯过亿元大关,净利润在2016年5000万元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超过6000多万元。公司净利润从2014年的3000多万元、2015年4000多万元,2016年的5000万元,到2017年的6000多万元,4年来以每年3、4、5、6阶梯式增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7年游客接待量突破240万,出色地完成了旅股下达的年度计划,继续担当了旅股企业利润指标的排头兵。2017年我们为您这样做的:

一、敢于挑战,敢于亮剑。企业的责任就是为社会服务、为员工谋利益、为国家创利润。秉承这个理念,公司不畏惧困难,不强调客观,不向上级讲条件,始终笑对市场,市场就在那,年年有变化,年年有新招,招招有果挑,这是公司的精神和经营信念。争取存量,深挖增量是我们的营销战略。增亮观察市场的眼睛,提高市场动态的嗅觉,精准地研判市场,谨慎地制定对策是我们的销售手段。所以,特别是这四年,一直是赢的。

(一)市场竞争是残酷的,业绩为王,优胜劣汰。过去4年间,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在市场中扮演了冲锋者的角色。在原来所谓的“高位运转”基础上又出现了倍数的几何增长,得于的定位清晰和战略明确。作为一个“点型态”的线路性观光产品,若无文化、品质和体验性的承托,只能是苟延性残喘而不可能有持续性的飞跃和发展。公司的发展必须聚气,以客户口碑之气,品质服务信用之气,品牌文化之气,团队齐心能量之气而形成的良性气场,依靠这个气场,接待量2014年-2017年平均增速近13%,而且这些股增量不是靠削价获得,靠的是我们的服务、品质和信用,赢得了客户的心许和信任。没有品质就没有信任,没有信任就没有品牌,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作为铁律,执着地在坚守。

(二)每年都要找增量。2016年接待游客在196万人次,利润5000万元,2017年的增量在哪里?景区开放近20年,算老景区了,接待硬件一直没有太多的变化,且已经在原来规划的盘子上“高位”运行。如何做经营突破是摆在领导班子面前的难点。而且周边景区纷纷打价格战促销,旅行社以集团化规模施压,团队行程、加点比例、客源地比例、价格等不断变化,一次决策失误会完全葬送全年的业绩。这些个问题无时不再考验着公司决策层的经验和智慧。由于公司仔细地提前研判了市场,认真地做了详细的市场调查,精准地收集和分析了各种信息大数据,以未雨绸缪和见招拆招的经营谋略的有效运用,使得在飘渺动荡的市场环境下始终劈风斩浪闲庭漫步。的销售部不只是一个产品推销和公关联络部门,而是一个“经营作战参谋部”,销售部大量的工作在做信息收集和研判工作,旅行社、客源地动态、结构、异地产品销售比例、产品价格、上架率、流向、评价、竞争频率、网上订单、客人年龄结构、喜好、落地散客自由行、拼团比例、酒店销售点热情度等等都要做详细的分析,这些基础有价值的数据资料,为公司经营决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这几年一直跟得上大势,一直找得到增量。

(三)抓文化主轴,引项目开发,促二消增收。作为游览内容单一的景区,缺失文化的推送和体验性项目的补充,随着时间的推移绝对跳不出渐行渐淡的圈子,很多景区的前车之鉴就是案例。“游了、一世不缺钱”的营销口号一直在唱且深得人心,但是在文化和景观体现上以前不足,客人心里留下的难忘镜像不多,怎样推出一种文字小俗但心情大欢的文化体现这确实是要动大脑经的。现在呈现给游客面前的财神、钻钱眼、金马送元宝等等景物通过几年的证明,不仅景区氛围得到了改观,更赢得了游客的喜爱,如今这些景物在游客的留影集、网上的分享中都充分的表现出了银子财福文化带给他们的欢心喜庆。同时让游客身临其境体验的“地球记忆”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当中,下半年将会给为增添一道风景线,从而带来新的卖点和新的客源招徕。景区入口左边建设的景点式“银子”文化商铺、共享按摩椅、共享充电、纪念币、银子壮丽香烟、充电桩、夜明珠、长寿池及七仙峰茶庄等项目已开始试业并获得了收益和游客一定的认可。公司在不断总结分析游客心理、喜好等因素,通过探索和持续改进,在打造独特伴手礼的道路上创出新步子,展开新的二消局面。

二、“三定”工作成效显著,企业文化鼓人心。公司积极推进“三定”工作,通过强化部门一岗多能、能人双岗等方式,公司今年平均用工人数仅为96人,比上一年度减少4人,加上今年接待量激增,平均每人一年需接待游客2.5万人次,人均创收100多万,人均创利润达62.5万元,基本实现人人满负荷工作、全部都在忘我热情工作。

(一)推行景区管理人员、后勤人员深入一线进行换岗、轮岗的岗位体验制度。让每位管理干部和员工都切身了解游客的意见与需求,熟悉景区的每项工作,做到任何岗位随时都能有人顶得上,做得好。

(二)推进总经理值班制,每位高管轮班行使总经理职责,让每一位高管轮流执行总经理责任。使每位管理人员都得到锻炼,锻炼出发现问题和细节、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管理者的整体能力和素质。

(三)制定岗位说明书,锁定关键岗位人才重点培养,为公司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四)如何吸引并留住员工,如何鼓动员工积极工作是我们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在实践中,公司始终坚持把企业文化发挥凝聚、激励、约束、导向、纽带和辐射功能,营造创新、敢想、敢干的企业文化,从根本上释放了员工的潜能,从领导团队到普通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人人以企业为家,爱岗敬业风气形成,旺季全体员工几乎全天候上岗,在工作任务繁忙阶段的时候,个个自觉加班加点,个个忘我工作,舍小家顾大家,用激情、用斗志托起了的今天和明天。

三、推行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服务品质。的高速发展会暴露出问题,需要不断完善组织管控与系统修补。推行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

(一)公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建设于2017年10月25日通过了市、县两级行业相关部门验收。公司通过开展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建立了《公司服务标准化体系》,明确了服务标准、规范了服务操作流程,有效降低了游客投诉,提升了游客满意度,为创国家5A级景区夯实基础。

(二)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并于2017年11月17日完成了县县长质量奖的申报和评审工作。通过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开展县长质量奖申报工作,在组织评审中获得了第一名好成绩。促进了公司管理创新、提升了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成熟度。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公司的软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三)推行关键绩效指标考核,公司将整体战略目标转化为关键绩效指标,再分解到各部门、各岗位逐项逐月打分考核。指标分解机制既落实了责任,也保证了绩效指标与公司愿景、战略的一致。把“公司就是家,家好靠大家,家败你有啥”的公司文化理念切切实实融入每个员工的心灵深处。能者上位,多劳多得。庸者下课,奋发图强。在公司上上下下形成你追我赶、全身心、精益求精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好作风和精神面貌。

四、严控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2017年公司继续调整经营策略和销售模式,狠抓增收增效工作,克服小富即安思想,不满足现状,再接再厉,争取多超额完成任务。收入、利润同比均增长20%的目标,利润首次超6000万元。效益的提升得益于内抓管理促节支,外抓销售促增效,完善网络渠道等方式。净利润在2016年5000万元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超过6000万元。

五、加强基础设施改造,改善游览环境,推进5A级景区创建工作。今年公司通过改造下山道、商场厕所、新建伴手礼小广场及县集散中心的投入使用等一系列举措,大幅提升了景区的环境、景观、卫生,获得了游客、旅行社、导游纷纷称赞。公司决定拟将景区提质升级,打造为综合型目的地,引导游客从景点观光游转到目的地休闲度假游。公司成立了创5A领导小组,扎实推进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目前已划定项目用地概念性范围和预备做建设用地的范围,项目位于目前岩洞的北侧,项目总占地面积约5580亩,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800亩。按划定的概念性范围已制作完成概念性规划方案。公司向县人民政府递交的《关于将后山土地规划为景区创5A项目发展用地的申请》已获得了政府部门的批准。

六、抓安全,保生产。

(一)公司安委会与各部门签订了《2017年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书》,把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和责任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部门。

(二)坚持召开月度安全例会和季度安全工作会议,分析安全工作形势,查找问题,研究对策。

(三)每逢高峰期,公司都制定接待工作方案,落实好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公司领导亲临一线坐镇指挥,疏导交通,维护秩序, 全力保障安全生产。

(四)坚持做好新员工三级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消防知识、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方面的学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全年安全培训518人次,安全培训覆盖率达100%。

(五)做好安全检查,全力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对景区重点安全隐患进行严密监控,每天坚持对山体危岩、山林火灾、洞内进行安全检查,有效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2017年景区共出现游客突发伤病送医事件8起,由于措施到位,处置及时,避免了纠纷,得到了游客的赞许。

(六)9月份成立小青山治安联防队协助公司管理小青山村民事务,联防队的成立在维护景区治安和处理村民事务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七、党建工作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结硕果。

(一)公司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抗洪抢险等各类艰难险重工作勇当排头兵,为群众树立了榜样。2017年,党支部四次带头率领党员干部义务清理景区停车场排水沟渠近1200米,公司为3名村民子女入学出资2400元。春节、中秋节,党支部深入困难村民和职工家中问寒问暖,详细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切实做好解民忧、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真正把企业的关爱和组织的温暖送到病房、送到家中、送到每个职工的心坎上。

(二)2017年,3名业务能力强、工作表现突出的优秀员工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被吸纳为入党积极分子。

(三)在公司党支部的关心下,今年安排全体员工进行了健康体检,购置了新工作服。员工宿舍实现了WIFI全覆盖。节假日和周末为员工加菜,增加营养。旺季,公司领导组织后勤人员为一线员工送水、送饭。夏天提供八宝粥、西瓜、王老吉,冬天提供烤火器,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工作。2017年,公司续评为广西著名商标、广西价格诚信单位、广西非公企业党建试点单位,游览事业部被推荐为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

八、存在问题

(一) 景区产品单一,经营模式单一,景区面积狭小,溶洞承载力有限,旺季景区接待的安全质量问题面临严峻。

(二)不具有唯一性,没有形成目的地。作为阳朔精华游的延伸产品,受制于阳朔十里画廊封路的影响。

(三)景区现有资源尚未形成多功能、可满足不同层次、多元化需求的景区的格局。景区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满足不了多层次和多元化人群的需求。

(四)设施设备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五)招人难及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仍未能得到有效地解决。

(六)景区园林景观、环境不精致,洞内灯光差强人意,洞内空气闷热。

(七)无法实现封园管理。公司与政府、村民土地权属历史遗留问题尚未解决,村民以此为由扰乱景区的经营秩序。景区主干道与村民共用,村民和车辆随意进出,景区内设摊、乱摆乱卖现象屡禁不止,对景区的安全和秩序造成严重威胁。

(八)公司快速增长的经济效益与员工工作强度增加及工资福利缓慢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员工对此抱怨与日俱增。

(九)旺季自驾车激增,现有停车位不能满足停车需要。

2018年主要工作安排和目标任务

(一)年度目标。紧紧围绕公司下达的2018各项目标任务,制定措施逐一落实。力争完成公司下达的接待量、收入、净利润等各项指标任务。

(二)推进“地球记忆”项目建设,使其与形成优势互补的产品,在阳朔圈外打造一条精品线路,解决公司产品单一、抗风险能力差的缺陷。

(三)在创5A级景区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全面推进5A景区的创建工作,提升景区的品牌效应。

(四)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在品牌的框架下,统一全公司的服务标准及流程,充分挖掘企业的特色,创新游览方式。

(五)创新销售激励机制,打造全方位销售体系,强化景区品牌影响力,扩大市场面,稳固市场根基,巩固和拓展珠三角和长三角成熟市场,大力拓展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市场,重点挖掘区内市场和落地散客市场。

(六)继续推进增二消项目,逐步创建具有特色的二消体系,指引和支撑整个二次消费的规划设计工作。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满足游客多重消费需求,突破收入单一的瓶颈,提升景区盈利能力。

(七)继续深化人事管理制度和薪酬体系改革,完善奖惩制度,提高运转效率,进一步提高员工工资待遇,充分调动经营部门和员工的积极性,稳定员工队伍。

(八)加强安全生产和服务质量管理,重点抓细节管理和末端岗位管理,提升景区管理水平,提升服务档次和改善景区游览环境。

(九)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结合公司实际,在管理制度、管理细节、机制、执行效率、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下大力气,进一步加强景区服务水平建设,细致入微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员工队伍凝聚力、战斗力。

2018年,市场形势依然严峻,市场变数更大。我们要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动员全体员工,以更大的决心、更足的干劲、更实的举措,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克难奋进,奋力谱写公司发展新篇章。

第10篇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2月旅游局局长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__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__旅游局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旅游业提档升级和’__中国__菜花旅游节的举办等工作,认真筹备,有条不紊地推进落实各项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__上半年工作总结

__景区提档升级工作进展顺利,景区土地流转基本到位,为景区全面启动提档升级工作奠定了基础。全市旅游总体规划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开始启动。李中水上森林景区成功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__中国__菜花旅游节成功举办。菜花旅游节期间节庆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共举办了___项主要活动及一系列策应活动。__景区内游人如织,场景火爆,盛况空前。据统计,’__中国__菜花旅游节共接待游客___万人次,同比增长___%,实现旅游总收入___亿元,同比增长___%。__年,通过立体化的宣传和扎实的营销基础工作,取得了各地旅游市场的大力支持。其中,___、青岛开通了赏花旅游专列,___及___、___共___个地级市开通了旅游直通车,新开拓的安徽、___、___地区共___个地级市开通了旅游直通车。___、___旅游市场持续升温,自驾游数量大幅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旅游景区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我市主要的__景区、李中水上森林景区、金东门等旅游资源在体制、机制上没有统一,国有、私营的体制、机制造成了在资源整合方面存在不足,在资源的发展道路上面临各自的难题,难以协调整合发展。

2、旅游业缺乏科学的总体规划。通过__上半年旅游节的举办,规划的滞后的问题不断暴露,诸多旅游景点整体策划设计不合理,旅游交通、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和餐饮等基本配套设施不到位,旅游资源之间缺乏有效整合互动,乡村旅游景点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指导,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全市旅游产品的打造和资源的整合。

3、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整体联动不够。我市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存在整体联动不够的问题。在管理体制上,文化景点划归文化部门管理,___文化景点划归民宗部门管理,在旅游规划、旅游宣传营销等诸多方面不能统筹运作,联动不够,无法形成整体旅游效应。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围绕全市旅游业转型升级,下半年,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充分发挥__景区引擎作用。__景区作为我市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核心,是西北部地区旅游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将加快景区提档升级步伐,着力编制好__景区旅游规划,做好景区提升策划方案,向外拓展,整合平旺湖、___山、百果园和农家乐形成联动效应。坚定不移地做好__景区秋季万寿菊产品的种植工作,整合生态养殖和旅游资源,认真策划“金秋品蟹赏菊”旅游产品,编排水乡特色美食套餐,制定合理的优惠价格吸引游客提高人气,打造秋季旅游小___。同时,加强与__其他旅游景点的联系,尤其是生态和文化旅游景点的互动,编制推出__一日游、二日游旅游线路和套票政策,激励旅行社组团来兴。

2、认真做好全市旅游总体规划修编。旅游总体规划修编事关我市旅游发展总体走向,是旅游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本次旅游总体规划修编涵盖面广,主题区域功能定位明确,将对全市旅游发展格局产生巨大影响。下半年,我局将进一步明确全市旅游主题区域布局,以科学、合理、特色、长远的原则认真修编全市旅游总体规划,推动全市旅游发展严格按照总体规划落实各项工作,促进旅游业做大做强。

3、认真做好景区各项创建工作。下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国家A级景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自驾游基地等创建工作,认真___郑板桥范仲淹纪念馆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积极推进沙沟古镇创建3A级旅游景区,推动李中水上森林景区创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自驾游基地。

4、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__年,随着S233省道和菜花大道连接线建成通车,市区至__菜花景区道路更加畅通,连接线道路两侧植物群错落有致,景色怡人。下一步,我们将加快菜花大道建设,力争下半年全幅通车,同时,全面推进总投资___亿元的__景区—李中水上森林景区连接线建设工程,并认真做好城区至__景区、__景区至大纵湖、李中水上森林至徐马荒连接线的概念性规划,逐步构建完善__核心旅游区域交通大循环。

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__年,我镇的___在镇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___大精神,围绕镇委、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工作,为引导和激励我镇人民“工业立镇、产业兴镇、园区强镇”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解放思想,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1、坚持思想解放,积极探索发展之路。以市委郑书记提出的要求为目标,即在未来五年,王店镇要跻身于全省百强、宜昌市二十强,要成为当阳市第一强乡镇。__月,市委领导到双莲装备工业园检查指导工作,并对推进双莲装备工业园建设作出了重要部署,王店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把服务园区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坚定不移地实施“优先发展工业”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截止目前已形成规模企业___家,新签约项目___个,协议总金额达到___亿元。

2、加强舆论宣传。__上半年,在各级媒体发表文章___余篇。同时,在当阳电视台垄上行栏目、政府网上或刊登消息___余条。值得一提的是,__年特别重视对___工作的宣传,在媒体共计刊发文章___篇。

二、加强学习,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

1、认真抓好镇党委中心组为龙头的理论学习。镇党委中心组坚持了每月一次理论学习制度,及时认真学习上级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以贯彻党的___大精神为主线,大力开展干部理论武装工作。截至___月,中心组成员带头上辅导课___人次,对联系村开展学习讨论活动___次,提升了学习层次、拓展了学习渠道、突出了学习效果。

2、重点抓好“建学习型机关、做学习型干部”的主题教育。按照市委要求,镇委的统一部署,___全镇党员干部开展读书月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好读书,读好书”,营造全民读书、终身读书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理论素养、业务水平,不断增强党___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我市冲刺全国百强县市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

三、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倡导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1、三级文化网络建设更加完善。坚持“高标准规划、多渠道投入、高效能利用”的原则,进一步巩固村级活动场所,力争年底群众文化活动广场达到___多平方米,进一步夯实了基层文化活动阵地。积极争取农家书屋、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等项目的支持,充分发挥全镇村级农家书屋的功能、村体育健身场所的作用。文化中心___广场健身舞,全镇开辟了汇金超市、双莲集镇、双莲中学、王店镇中等___个健身点,每天有___多名干部群众积极参与。

2、群众性文体活动更加丰富。一是“春节”由文化中心户袁德才___文艺团队,进行腰鼓、舞龙狮、皮影戏等才艺展示,给老百姓送去祝福和欢乐。二是___多名群众演员在汇金购物广场参加庆“五一”公益性文艺演出,观众达___多人。

四、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王店良好形象

1、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___干部群众学习《市民公约》,发放《公民道德4字歌》___余册。向全镇发出“建设文明家庭,创文明新村”、“文明治家”活动倡议书,___农民学习诚信知识,打造“诚信王店”、“诚信村民”,规范了农民的行为准则。___评选推荐宜昌双虎劳保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鄂世才为当阳市第___届道德模范;___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创建文明村的系列活动,如清除卫生死角、汉宜路、村公路的整治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我镇的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全镇人民的整体素质和农村品味有很大的提高。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各级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__年,___个单位申报了“__—__年当阳市文明单位”。

2、开展帮扶活动。认真___了关爱留守儿童的教育活动,搭建亲情桥梁,为留守儿童营造温暖幸福的“第二家”,__上半年共帮扶留守儿童___名,其中一对一帮扶___名,帮扶书籍、本子、衣物、钱等合计达___余元。王店镇中心小学___岁的叶静,在爱心妈妈王良菊的帮扶下,性格由比较孤僻变得活泼开朗,经常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逢人便夸自己的爱心妈妈。这些帮扶活动一方面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回顾__上半年来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促进王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11篇

一、集思广益,谋求旅游发展新思路

为切实做好我县“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我局牢固树立“彰显特色、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的发展思路,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进行专门拜访等多种形式,多方听取旅游开发建议、意见,集思广益,谋求旅游发展新思路。一是开展专题调研。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华东、县政协副主席李文荣为组长,带领文体、旅游等相关部门,深入小湾水电站进行旅游开发专题调研,与小湾水电站发电厂、建管局等相关负责人进行旅游开发座谈,就小湾水电站今后旅游开发进行深入广泛的交流,进一步明确开发思路,达成初步合作共识。二是召开专题座谈会。以大理州旅游规划专家组到调研为契机,在深入小湾电站和万亩生态茶园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专题座谈会,对我县旅游发展进行深层次探讨,针对县旅游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以后发展方向、措施,广泛听取旅游规划专家组建议、意见。三是召开专题面商会。针对县政协委员对旅游开发工作高度重视和关注的实际情况,以召开政协提案答复面商会的形式,与部分政协委员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积极听取政协委员对我县旅游开发的建议和意见,探讨旅游开发思路。四是进行专门拜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家良、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华东分别带领县旅游局主要领导专门拜访田里、王崇亮等省内知名旅游规划专家,恳请旅游规划专家为我县旅游规划、项目开发等工作把脉献策,并广泛听取如何将旅游融入全省、全州旅游规划建议意见。

二、调查研究,充实完善旅游项目储备

20__年上半年,我局在进一步进行深入调研、多方听取建议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旅游开发项目储备。一是进一步加强旅游项目前期论证、规划工作。在完成4个重大旅游项目前期论证规划的基础上,20__年上半年,初步完成西山公园开发招商引资项目书;完成镇西山村委会、宝华镇拥政村委会、公郎镇新合村委会“十二五”旅游名村发展初步规划。二是实行旅游重大储备项目网上。为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对外储备旅游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有效整合旅游投资信息资源,逐步实现科学管理旅游项目,根据国家、省、州旅游局有关通知,我局及时做好储备旅游重大项目在国家旅游局网站上工作,通过认真梳理,及时、准确四星级跳菜大酒店、碱坝温泉度假村、小湾旅游景区开发、无量山景区开发和西山公园开发5个储备旅游重大项目,为广大国内外旅游投资集团、投资企业快速、准确地获取旅游投资信息提供了方便,进一步扩大了旅游招商引资项目的宣传范围。三是进一步加大旅游项目规划资金争取力度。为进一步做好全县旅游项目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__年上半年,我局进一步深入研究国家、省、州对旅游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导向,积极向省、州旅游局上报无量山旅游景区开发、小湾电站旅游开发规划方案及无量山景区公厕建设方案,争取项目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四是认真做好灵宝山景区规划。积极与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县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文体局等部门密切配合,多次深入灵宝山景区实地调研,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对灵宝山景区开发的思路,认真做好景区规划,并积极向州旅游局争取项目规划资金。

三、拓宽渠道,大力宣传推介旅游

今年以来,我局进一步加强与州旅游局、州外宣办、大理电视台以及州内各旅行社的业务联系,有效地利用各类媒介宣传旅游。一是制定《县参与上海世博会宣传活动方案》,积极配合州旅游局完成上海世博会有关宣传工作。二是配合州旅游局认真做好“大理—重庆”直航宣传工作,积极参加“重庆旅游交易会”,共计发放《旅游宣传画册》200多册,发放《县旅游招商引资项目书》100多份。三是配合州外宣办、州旅游局认真做好《怎样游大理篇》编撰工作。四是与大理州电视台签订《无量山风景区天气预报播放协议》,通过大理州电视台,积极推介无量山风景区有关资讯。

四、依法治旅,优化旅游发展软环境

一是强化法律意识。进一步加大《云南省旅游管理条例 》、《大理州旅游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切实加大对旅游市场的监管、查处力度。上半年,选派干部职工参加州旅游局组织的《大理州旅游条例》宣传贯彻培训班学习;在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及县内各旅游企业负责人中开展了《大理州旅游条例》宣传、学习活动,并将《大理州旅游条例》发至了各涉旅企业,进一步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和涉旅企业的守法经营意识。二是加大业务指导。通过为开展旅游宾馆创星复评工作,切实加强与宾馆、小湾宾馆2家星级宾馆的业务职系,通过开展创星复评检查,开展经验交流,切实帮助2家星级宾馆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三是加大执法检查。分别于元旦、两会、春节、五一等期间,组织开展全县旅游安全生产大检查,通过三查一看,排除安全隐患,同时,与各涉旅企业签订《20__年安全生产责任状》,确保旅游业健康平稳发展。三是注重业务培训。年初,举办全县公务接待礼仪专题培训1期,对全县县级党政机关、各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等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题公务接待礼仪培训,并选拔25名县级机关礼仪人员,承担了无量山镇撤乡建镇对外接待服务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统筹规划,谋划旅游产业发展

一是推进旅游发展规划科学化。成立县“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组,在进行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启动了县“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旅游发展的主导思想和主要模式。二是完善旅游统计数据电子化。建立、建全县旅游统计上报制度,在参加州旅游局举办的专题培训班的基础上,对县内各旅游企业统计人员进行专题培训,5月份,正式通过国家旅游局旅游行业信息编报系统上报旅游统计数据,做到了上报数据及时、准确,月月有统计,季季有分析,为及时掌握和分析区域内旅游发展态势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__年上半年,我县的旅游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工作中,还存的以下几方面主要问题:一是旅游规划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二是与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联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三是星级宾馆的服务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四是对外宣传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做好旅游发展规划修编和“十二五”规划工作

一是以《彝族自治县旅游发展规划(-2020)》和《小湾水电工业生态旅游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对全县旅游发展规划进行修编,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更具可操作性。二是重点做好小湾旅游景区、无量山旅游景区详细规划。三是加强与大理州旅游规划专家组和省、州、县“十二五”规划组的协调、联系,在认真做好全县“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将旅游发展规划列入全州、全省旅游规划和全县“十二五”发展规划。

二、加强旅游宣传和促销,提升旅游影响力

一是借助各类旅游交易会、旅游博览会以及各旅行社,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搭建媒体宣传平台。二是积极筹建旅游宣传网站,搭建网络宣传平台。三是进一步加大民族节庆活动宣传力度,搭建节庆文化活动宣传平台

三、加强管理,推进旅游服务行业标准化建设

一是继续抓好全县旅游服务从业人员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全县各宾馆、酒店及饮食服务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二是按照《县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建立健全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制定《旅游景区(点)讲解词规范》、《导游服务规范》、《讲解员服务规范》等系列地方旅游服务行业标准。三是进一步强化旅游安全管理,协同安监、公安、质监、卫生监督等部门做好有关旅游单位的特种设备、治安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食品卫生安全等督查工作,确保旅游安全无事故。

四、营造良好的区域旅游环境

积极探索游客“引得来、留得下”的有效措施,在继续做好行业队伍建设的同时,加强旅游市场秩序管理,强化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加强行业自律。抓好旅游企业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旅游品质服务提升活动,以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环境吸引游客。

第12篇

一、集思广益,谋求旅游发展新思路

为切实做好我县“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我局牢固树立“彰显特色、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的发展思路,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进行专门拜访等多种形式,多方听取旅游开发建议、意见,集思广益,谋求旅游发展新思路。一是开展专题调研。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华东、县政协副主席李文荣为组长,带领文体、旅游等相关部门,深入小湾水电站进行旅游开发专题调研,与小湾水电站发电厂、建管局等相关负责人进行旅游开发座谈,就小湾水电站今后旅游开发进行深入广泛的交流,进一步明确开发思路,达成初步合作共识。二是召开专题座谈会。以州旅游规划专家组到调研为契机,在深入小湾电站和万亩生态茶园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专题座谈会,对我县旅游发展进行深层次探讨,针对县旅游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以后发展方向、措施,广泛听取旅游规划专家组建议、意见。三是召开专题面商会。针对县政协委员对旅游开发工作高度重视和关注的实际情况,以召开政协提案答复面商会的形式,与部分政协委员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积极听取政协委员对我县旅游开发的建议和意见,探讨旅游开发思路。四是进行专门拜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家良、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华东分别带领县旅游局主要领导专门拜访田里、王崇亮等省内知名旅游规划专家,恳请旅游规划专家为我县旅游规划、项目开发等工作把脉献策,并广泛听取如何将旅游融入全省、全州旅游规划建议意见。

二、调查研究,充实完善旅游项目储备

年上半年,我局在进一步进行深入调研、多方听取建议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旅游开发项目储备。一是进一步加强旅游项目前期论证、规划工作。在完成4个重大旅游项目前期论证规划的基础上,年上半年,初步完成西山公园开发招商引资项目书;完成镇西山村委会、宝华镇拥政村委会、公郎镇新合村委会“十二五”旅游名村发展初步规划。二是实行旅游重大储备项目网上。为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对外储备旅游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有效整合旅游投资信息资源,逐步实现科学管理旅游项目,根据国家、省、州旅游局有关通知,我局及时做好储备旅游重大项目在国家旅游局网站上工作,通过认真梳理,及时、准确四星级跳菜大酒店、碱坝温泉度假村、小湾旅游景区开发、无量山景区开发和西山公园开发5个储备旅游重大项目,为广大国内外旅游投资集团、投资企业快速、准确地获取旅游投资信息提供了方便,进一步扩大了旅游招商引资项目的宣传范围。三是进一步加大旅游项目规划资金争取力度。为进一步做好全县旅游项目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年上半年,我局进一步深入研究国家、省、州对旅游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导向,积极向省、州旅游局上报无量山旅游景区开发、小湾电站旅游开发规划方案及无量山景区公厕建设方案,争取项目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四是认真做好灵宝山景区规划。积极与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县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文体局等部门密切配合,多次深入灵宝山景区实地调研,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对灵宝山景区开发的思路,认真做好景区规划,并积极向州旅游局争取项目规划资金。

三、拓宽渠道,大力宣传推介旅游

今年以来,我局进一步加强与州旅游局、州外宣办、电视台以及州内各旅行社的业务联系,有效地利用各类媒介宣传旅游。一是制定《县参与上海世博会宣传活动方案》,积极配合州旅游局完成上海世博会有关宣传工作。二是配合州旅游局认真做好“—”直航宣传工作,积极参加“旅游交易会”,共计发放《旅游宣传画册》200多册,发放《县旅游招商引资项目书》100多份。三是配合州外宣办、州旅游局认真做好《怎样游篇》编撰工作。四是与州电视台签订《无量山风景区天气预报播放协议》,通过州电视台,积极推介无量山风景区有关资讯。

四、依法治旅,优化旅游发展软环境

一是强化法律意识。进一步加大《云南省旅游管理条例》、《州旅游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切实加大对旅游市场的监管、查处力度。上半年,选派干部职工参加州旅游局组织的《州旅游条例》宣传贯彻培训班学习;在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及县内各旅游企业负责人中开展了《州旅游条例》宣传、学习活动,并将《州旅游条例》发至了各涉旅企业,进一步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和涉旅企业的守法经营意识。二是加大业务指导。通过为开展旅游宾馆创星复评工作,切实加强与宾馆、小湾宾馆2家星级宾馆的业务职系,通过开展创星复评检查,开展经验交流,切实帮助2家星级宾馆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三是加大执法检查。分别于元旦、两会、春节、五一等期间,组织开展全县旅游安全生产大检查,通过三查一看,排除安全隐患,同时,与各涉旅企业签订《年安全生产责任状》,确保旅游业健康平稳发展。三是注重业务培训。年初,举办全县公务接待礼仪专题培训1期,对全县县级党政机关、各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等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题公务接待礼仪培训,并选拔25名县级机关礼仪人员,承担了无量山镇撤乡建镇对外接待服务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统筹规划,谋划旅游产业发展

一是推进旅游发展规划科学化。成立县“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组,在进行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启动了县“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旅游发展的主导思想和主要模式。二是完善旅游统计数据电子化。建立、建全县旅游统计上报制度,在参加州旅游局举办的专题培训班的基础上,对县内各旅游企业统计人员进行专题培训,5月份,正式通过国家旅游局旅游行业信息编报系统上报旅游统计数据,做到了上报数据及时、准确,月月有统计,季季有分析,为及时掌握和分析区域内旅游发展态势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年上半年,我县的旅游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工作中,还存的以下几方面主要问题:一是旅游规划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二是与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联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三是星级宾馆的服务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四是对外宣传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做好旅游发展规划修编和“十二五”规划工作

一是以《彝族自治县旅游发展规划》和《小湾水电工业生态旅游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对全县旅游发展规划进行修编,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更具可操作性。二是重点做好小湾旅游景区、无量山旅游景区详细规划。三是加强与州旅游规划专家组和省、州、县“十二五”规划组的协调、联系,在认真做好全县“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将旅游发展规划列入全州、全省旅游规划和全县“十二五”发展规划。

二、加强旅游宣传和促销,提升旅游影响力

一是借助各类旅游交易会、旅游博览会以及各旅行社,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搭建媒体宣传平台。二是积极筹建旅游宣传网站,搭建网络宣传平台。三是进一步加大民族节庆活动宣传力度,搭建节庆文化活动宣传平台

三、加强管理,推进旅游服务行业标准化建设

一是继续抓好全县旅游服务从业人员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全县各宾馆、酒店及饮食服务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二是按照《县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建立健全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制定《旅游景区(点)讲解词规范》、《导游服务规范》、《讲解员服务规范》等系列地方旅游服务行业标准。三是进一步强化旅游安全管理,协同安监、公安、质监、卫生监督等部门做好有关旅游单位的特种设备、治安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食品卫生安全等督查工作,确保旅游安全无事故。

四、营造良好的区域旅游环境

积极探索游客“引得来、留得下”的有效措施,在继续做好行业队伍建设的同时,加强旅游市场秩序管理,强化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加强行业自律。抓好旅游企业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旅游品质服务提升活动,以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环境吸引游客。

第13篇

1我国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规模大幅增长。据统计,2010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国内旅游人数达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国内旅游收入1.26万亿元,增长23.5%;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增长5.8%;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566万人次,增长9.4%;旅游外汇收入458亿美元,增长15.5%;出境旅游人数5739万人次,增长20.4%[2]。据国家旅游局预计,到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33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2.5万亿元,旅游业将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3]。自1987年我国颁布实施《旅游涉外饭店星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以来,我国旅游标准化工作已经历24年,在促进行业素质提高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1我国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的主要成效

(1)建立了从国家到地方的旅游标准化管理组织。1995年,为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经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批复,国家旅游局成立了旅游标准化专业机构———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旅游行业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2001年,又成立了全国旅游质量认证管理委员会,初步建立了旅游标准制定与实施的领导机构。近年来,在各地日益重视旅游标准化工作的背景下,一些省份(如浙江、云南、上海等)也纷纷成立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颁布了旅游标准化相关法律法规。2003年,国家旅游局颁布实施《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在经过6年的实施后,经修订,于2009年颁布实施了《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在此基础上,不少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如苏州市出台了《苏州市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等。上述的法规的施行,为旅游标准化工作的全面铺开提供了法律依据。

(3)初步完善了旅游标准体系建设。到目前为止,相继制定实施了《旅游度假区设施与服务规范》、《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点规划建设与管理规范》、《导游人员等级评定》、《绿色旅游饭店》等12项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和100多项地方标准,标准数量在我国服务业中及国际上均处于领先地位。2009年,我国完成了《旅游标准化体系表》的编制工作,打下了旅游业管理和经营服务的技术性基础。

(4)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为加大旅游标准化工作力度,国家旅游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挑选条件较成熟的地区和企业开展试点工作,全国共确定了11个国家级旅游标准化试点地区,67个国家级旅游标准化试点企业。此外,部分省、市也纷纷开展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建设,积累了经验,成效显著。如内蒙古赤峰市开展了国家生态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云南丽江市、广西阳朔县开展了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在开展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后,上述三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和旅游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据统计,2011年上半年,赤峰市接待旅游总人数330万人次,同比增长10%,旅游收入30亿元,同比增长18.6%;阳朔县接待旅游总人数384.9万人次,同比增长28.9%,旅游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33.6%;丽江市在2011年1至10月,接待旅游总人数1000.81万人次,同比增长32.78%,旅游收入130.27亿元,同比增长35.17%[4]。

1.2我国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1)标准化管理过于行政化。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企业的职责不清,标准化的实施缺乏第三方参与,市场化程度不高,这是制约我国旅游服务标准化发展的最突出因素。在国外,旅游标准的制定大多由行业协会与企业共同参与,但在我国,标准化的制订和管理基本上由政府包办,大部分国家旅游标准的制定是由国家旅游局提出,然后组织政府部门和科研事业单位完成,旅游企业参与度低[5]。

(2)标准制定的水平不高,更新慢。标准的制定缺少行业协会和消费者等第三方的参与,不少标准制定时调研不充分,且缺乏论证,仓促制定出来的标准必然会导致技术含量低、可操作性差、市场认可度低。此外,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标准修订期一般为3-5年,我国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中也规定国家标准5年要进行复审,但现实是我国的国家标准修订更新工作严重滞后。据最新数据,我国2.8万项国家标准中,47.7%的标准实施已超过5年,26.3%的标准实施已超过10年,近一半的标准已“超龄服役”[6]。

(3)标准实施效果不理想。由于部分标准的质量不高,市场适应性差,在业内的采用实施率偏低;此外,主管部门在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只重视表面数据和材料,缺乏对标准实施过程的监督和复查;旅游从业人员对标准化的认识水平参差不齐,某些企业管理人员对标准化的认识还只停留在面上,并没有下大力气真正组织实施等因素也影响了标准的实施效果。

(4)旅游标准化的覆盖面较窄。目前我国旅游服务标准化的主要还是着眼于景区、宾馆等大的方面,比如进行饭店星级评定、景区A级评定等;而对于餐饮、交通、购物、娱乐等方面的关注度不高,不仅标准体系不完善,而且宣贯实施力度较小。

(5)标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强。我国旅游业虽然早就提出与国际接轨,但到目前为止还是局限于饭店的管理和服务层面,在其他方面———特别是服务标准化方面仍然局限于传统的做法,与国际的差距较大。因此我国的旅游标准数量虽多,但由于受地域和制订水平的限制,大部分标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强。

1.3实施旅游服务标准化的意义重大实施旅游服务标准化,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可以使我国旅游行业的服务水平在较短的时间内有大幅提高,这对于提高我国旅游行业的管理水平,促进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有着重要意义。

(1)实施旅游服务标准化可以规范旅游行业的行为。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旅游标准化工作就是制定规矩,通过成立监督管理机构,制定实施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制订强制性标准来规范市场秩序和经营服务行为。我国推行旅游服务标准化的初衷也是作为规范提出的,这几年的旅游标准化实践中也始终贯彻着这一原则,综观目前我国所实施的旅游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其中大部分是管理标准,以加强管理、规范市场为宗旨。如《导游服务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在于规范导游服务行为;《游乐园(场)安全和服务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是为了对游乐企业的安全设施、安全操作和安全服务等方面进行规范。

(2)实施旅游服务标准化可以提高旅游行业的整体水平。目前旅游企业和旅游产品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旅游企业的竞争主要是服务质量的竞争,而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之一在于服务质量的标准化。企业通过贯彻和实施标准,可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及市场竞争能力,达到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行业通过制定、宣传、贯彻和实施标准,可以推广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从而推动全行业进步。一个明显的例证是我国在实施《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后,全国旅游星级饭店的总数已达1.4万家,A级旅游区(点)的总数已达两千多家,各地纷纷涌现出一批五星级酒店,5A级景区,带动了我国饭店、景区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3)实施旅游服务化可以促进旅游行业转型升级。目前,我国旅游产业大多处于规模不大、质量不高的发展水平,经营形式单一,服务质量水平较低[7]。而国外的旅游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发展中,积累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建立了有效的管理体系,形成了自身的服务风格。近年来,我国通过推行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把国际上旅游业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逐步借鉴、吸收到我国旅游行业中,使旅游从业人员充分认识实施服务质量标准化对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慢慢转变了以往“重资源开发,轻服务质量”的传统观念,推动了旅游行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旅游服务标准化,可推广环境保护型、资源节约型的旅游经营模式以及环境友好型的旅游消费模式[8]。

2建设区域旅游服务标准化———连南县的实践

连南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区是广东省第一个省级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于2009年立项,并于2011年通过验收。连南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过程,在充分吸收其他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对行业协会及专业机构的参与度进行了创新,并充分揉合地方民族特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1连南瑶族旅游服务标准化的建设背景

连南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是中国唯一的排瑶聚居地,是世界经典乐曲《瑶族舞曲》的故乡。连南境内自然风光奇特,民族风情浓郁,这里有被称为中国瑶族第一寨的南岗千年瑶寨,有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南岗、油岭村,有被授予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的南岗古排,有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瑶族耍歌堂”和“瑶族长鼓舞”;风景名胜主要有南岗千年瑶寨、油岭歌堂、万山朝王、瑶山锦绣、板洞天湖、地下盘王宫等。一直以来,由于连南没有注重旅游整体规划和推行旅游标准化建设,导致连南瑶族文化特色体现不出来,旅游配套服务较差,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够强。旅游业发展停滞不前、经济效益低,这已成为制约连南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据2007年的数据,连南全年旅游景点仅接待游客11.5万人次,景区(点)收入220万元左右,景区(点)人均消费仅约20元。到连南旅游,留宿连南的旅客不到游客总数的30%,大部分游客在观看“篝火晚会”后驱车到周边县住宿、消费。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连南县委县政府及时转变思路,大力打造旅游专业县,而实施旅游服务标准化正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2.2连南瑶族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效果

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涉及范围广,而且主要涉及的是基础性工作,必须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并贯彻执行。连南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是通过政府引导、多方参与,推动了连南旅游服务业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其实践过程主要包含以下4个环节:

(1)建立组织协调机构和多方参与机制。成立了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工作组,定期召开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工作组会议;制定旅游服务标准化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和落实职责分工;制定连南县旅游服务标准化管理办法,建立领导小组和技术工作组联席会议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加强标准化实施、督查制度保障。

(2)建立连南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建立了以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和服务提供标准体系三个子体系为基础的连南旅游服务标准体系框架和体系表(图1)。同时,制订了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计划和规划,明确了标准制定、实施和持续改进计划,并在标准实施过程中适时对连南旅游服务标准体系进行研讨修订,推进标准化工作持续改进。目前,整个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共有标准164个,其中国家标准96个,行业标准38个,地方标准10个,企业(联盟)标准20个(表1,图2)覆盖了旅游行业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示范区标准覆盖率达90%。

(3)通过企业试点,组织标准全面实施。选取在食、住、行、游、购、娱等行业中有代表性的企业为标准化示范点,制定和组织实施旅游服务标准,提高试点企业的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上,以试点企业为“领头羊”,全面实施旅游服务标准。一是对市政、旅游规划等公共服务领域进行规范,比如在全县范围内主要街道、景区(点)、服务窗口严格执行《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全面推行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规范标示和指引。二是全县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职能先后举办了旅游服务标准化知识、标准宣贯培训、标准体系、景区安全和餐馆服务等多期标准化和服务技能宣贯培训班。

(4)开展旅游服务质量评价工作及标准持续改进工作。由旅游部门通过制发问卷、访问调查等形式,对宾馆(饭店)、景区(点)、旅行社的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评定,以评定促进标准的实施。此外,在实施过程中对于标准体系中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修改完善,并随着形势的变化修订和制定一些新的标准。通过标准化建设,连南旅游服务标准化成效明显:一是促进了示范区内的企业积极开展各类体系认证和品牌建设活动,建立企业旅游服务标准体系。比如风情旅行社连南营业部率先在行业中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二是游客满意度明显提高。2011年1月-6月,旅游部门开展了游客满意度调查工作,对示范区的服务质量、环境卫生、游览线路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进行了873个问卷调查,顾客满意度测评分82分,总体满意度明显提高,旅游投诉明显减少,提高了连南旅游形象。三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据统计,2010年全县共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6亿元,均比示范前翻了一番,留宿游客比示范前增加80%,带动了消费,增加了经济收入。

2.3连南瑶族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的突破与创新

(1)第三方高度参与。连南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标准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等第三方的作用,在项目构思之初就邀请了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和清远市标准化协会全程参与连南县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还在连南县设立“旅游服务标准化研究基地”,定期派出标准化专家对连南旅游业进行调研,免费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为连南实施旅游标准化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此外还通过行业协会成立了旅游服务标准联盟,制定颁布了20项联盟标准。旅游服务企业之间签订协议书,共同遵守和执行旅游服务标准,有效规范了全县旅游行业的服务行为。

(2)建立旅游标准化工作指导机构和协调机构。标准化工作涉及面广,部门跨度大,投入资金多,必须从政府层面对此项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但政府部门以指导、协调和监督为主,不再包揽全部事务。在连南旅游标准化试点建设中,连南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领导任组长,12个职能部门为成员的连南县旅游服务标准化领导小组。制定了《连南县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连南县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连南县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规划》和工作任务分解表等指导性文件,并将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列入县重点工作,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形成分工负责和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

(3)提高旅游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对标准化的认可度。旅游服务标准化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不为人所熟知,因此,要取得预期效果,必须要加大宣传力度。连南县在旅游服务标准化实施过程中,通过建立“旅游服务标准化信息平台”、编制示范区建设工作信息简报、组织媒体对创建工作进行宣传等方式,大大提高了政府部门人员及旅游从业人员对标准化的认识。

(4)注重地方特色标准体系建设。建设旅游服务标准化应突出地方特色,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保护。连南在旅游标准化建设中着重彰显瑶族特色,组织编制了《瑶家乐旅游服务规范》、《瑶乡特色游服务规范》和《瑶族特色旅游商品评定》等三项地方特色标准。

(5)制定持续改进措施。建立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定期总结试点工作中的方法、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推广应用,对标准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提出修订标准的建议,在不断完善标准中改进和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3连南县区域旅游服务标准化实践的启示

通过连南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的建设实践,针对我国目前旅游服务质量水平不高,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的现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建立一套有效的标准化服务模式,以提高区域旅游服务管理水平。

3.1探索行之有效的旅游服务标准管理工作新模式

建立标准的制定、实施、监督相分离的标准化管理模式,以政府部门为主导,鼓励企业、商会、行业协会等积极参与标准化建设。国际上标准化管理一般是由政府颁布法令,由行业协会等民间机构制定标准,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认证和监督,而我国则由政府部门一手包办,包括法规、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在这种国际大环境下,我国的旅游和标准化主管部门应当转变职能,改变包办全部事务的传统,以指导和监督为主。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可推广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标准体系的制定规划,在其下面按行业设立分技术委员会,各分技术委员会负责组织各自行业旅游标准的制定工作(标准的制定工作应当有行业协会、企业或消费者的参与);各地行业协会负责组织标准的实施和培训;政府部门负责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此外,还可以委托相关的专业机构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以判断标准是否需要修订。

3.2构建可操作性强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

完善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是旅游标准化工作的基础。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起旅游服务标准表,但大部分已立项多年的标准还没有制定出来,而且其中的一些标准已经不适合目前的市场需要,市场认可度偏低。因此,我们应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采取主导性标准和辅标准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覆盖旅游服务基础标准、服务质量标准、服务资质标准、服务安全标准、服务卫生标准、服务环境标准、地方特色服务标准等方面的较为完善的旅游标准体系。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发挥企业和消费者的作用,鼓励企业和消费者主动参与标准制定,增强标准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3.3突破闭门造车的标准制定思维,标准制定与国际惯例接轨

加快标准的修订工作,对国外的旅游标准化工作进行全面了解研究,积极采用适合我国情况的国际标准和外国先进标准,在标准制定过程中,要注意吸收国际上好的经验和做法,还要注意尊重国际惯例。一方面,国家要制定专门措施鼓励旅游企业和旅游标准化工作者到国外旅游先进国家创业、参与管理,学习和借鉴国外旅游标准化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把国外先进的旅游企业、旅游管理机构和旅游标准化专家请到中国来,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旅游标准化经验。积极参与国际旅游标准化组织,如申请承担ISO技术委员会秘书处(TC)等,共同制定国际化的旅游标准。

3.4加快标准化试点的推广力度

标准化试点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探索性工作总结经验,摸出一条标准化建设的好路子从而推广应用。目前国家确定旅游局确定的11个国家级旅游标准化试点地区,67个国家级旅游标准化试点企业大部分已经验收或进入验收准备阶段,部分省(市)也进行了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的创建工作。我们要认真归纳、总结这些试点的经验,探索区域旅游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和实施的最佳途径,以点带面推进全国各地旅游服务标准化的普及。在没有开展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的地区,可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选择1~2家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全面推广和实施。对于开展旅游标准化试点的地区和企业,国家要出台扶持政策,提供资金支持,以调动其参与标准化管理的积极性。

3.5加强对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标准化人才是制定和实施标准的主要力量,是标准化的核心要素之一。针对我国标准化人才匮乏的现状,行业主管部门要多渠道开展标准化教育工作,比如在全日制教育中开设旅游标准化课程、在职业教育中开展旅游服务标准化培训以及推广旅游标准化资质认证等等,同时,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要指导旅游企业有计划地加强标准化人员的教育培训;另一方面,旅游企业也可以采取委托培养、联合培训、招聘引进等多种途径培养旅游服务标准化人才。

第14篇

一、加快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意义重大,势在必行,务必认清发展形势,统一思想认识

一是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扩张,我市现代服务业规模也同步良性增长,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0.75亿元,增长12.5%,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31.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9.8%,已经成为服务一、二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产业;主体队伍不断壮大,全市现有各类服务业企业97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3家,年营业额五千万元以上企业18家,成为市场主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对财政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20*年,服务业实现税收3.31亿元,增长11.6%,占全市地税收入比重达到53.3%,成为地方财政增收的一个主要来源;就业人口不断增加,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约有7.56万人,占全市就业人员比重的27%左右,成为吸纳就业、促进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升级,城乡居民的服务需求得到不同层次的满足,2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47亿元,增长20.9%。

二是结构逐步优化。生产业起步发展,全市有生产业经营单位(含个体户)2305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新型流通业态不断涌现,商品市场整合和农村“千万工程”扎实推进,城市核心商区的品牌专营档次不断提高,农工商、万购、加贝、好又多等大型超市相继运营,左邻右舍、新红塔、兴合农资等千镇连锁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全市现有连锁商店1036家,形成了遍布我市城乡并辐射周边的商贸和连锁配送网络。金融总量和质量快速提升,拥有浙西第一家证券市场,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温州商业银行在*范围内率先落户我市,2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116.7亿元,贷款余额95.7亿元,存贷款总量和增量在周边县(市、区)中遥遥领先,民间资本丰裕且流动活跃。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无论是开发销售的总量、规划建设水平、开发企业素质、市场规范程度等,都具有明显的先行优势。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信息服务、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等发展较快,所占比重逐年提升。社区服务、中介、文化、保险、职业培训以及律师、会计等服务业也不断兴起和成熟。

三是基础全面夯实。通过多年来持续不断的项目投入,特别是近三年的系统谋划和集中推进,服务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城市建设方面,在全国县级城市中率先全面实施CIS城市品牌推广系统,系统深入地推进了城区“4471”绿化提升、“1348”文化融入和“9166”功能优化等城市“三化”提升工程,扎实有序推进了“一江两带”提升、*健身公园、须江游览桥、城北大型超市、时代广场(精品商厦)等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务实有效地开展了“四城联创”等创建工作,先后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教育强市等,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快速提升。旅游方面,围绕核心景区建设,突出特色景点开发,相继建成并开放了浮盖山景区、和睦彩陶文化村、清漾毛氏文化村、西塘人家古民居等,积极开展了*组合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全面启动了廿八都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等项目,并建成了国际大酒店等一批高档次旅游接待设施,区域特色生态人文资源得到充分发掘,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交通方面,实施了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京台高速公路黄衢南段建设、205国道和48省道、46省道改建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成功争取了杭长客运专线途经*,积极谋划推进*港航道开发,融铁路、公路和水路为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正在逐步形成,为巩固和放大特定的区位优势,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特色更加明显。在广泛的服务业门类中,我市的休闲旅游、现代物流(专业市场)以及商贸商务业发展较快,已经成为最具发展基础和潜力的特色服务业。以“千年古道·锦绣*”为主题品牌的休闲旅游在区域内外名声鹊起,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各1处,每年的游客量、旅游收入、门票收入均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长。物流市场发育良好,以各类仓储运输为主要方式的物流网络逐步形成,物流企业队伍不断壮大,20*年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86064万吨公里,铁路货运总量806万吨,在周边地区的物流周转中心地位越加突出,成为连接“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经济区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物流节点。各类专业市场运营活跃,全市27个专业市场(农贸市场)年商品成交额达55.48亿元,其中贺村木业市场年交易量达到150万立方米,交易额9.82亿元,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国产原木交易集散中心;农贸城年经销白菇13.4万吨,全部农产品交易额11.21亿元,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传统批发零售贸易稳步发展,餐饮业近年来也有显著提升,大型卖场和连锁经营逐步主导消费品市场,已发展成为城乡居民的理想消费目的地。此外,近年来,我市还围绕特色产业、特色文化和特定区位,先后成功举办了中国木业科技洽谈会、中国蜜蜂文化节、全国企业羽毛球赛、浙闽赣边际县域经济协作区会议等一系列全国性和区域性节会活动,区域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总的来看,我市服务业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形成了一定的特色,特别是休闲旅游、现代物流、商贸商务等领域,在周边地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无论是服务业自身的发展质态,还是服务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都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差距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水平不高。虽然近年来我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仍然存在总量偏小、比重偏低、素质不高等问题。服务业占GDP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8个百分点,并且呈逐年下降势头。服务业结构转换升级较为缓慢,传统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但主导产业并未真正形成,生产业、科技水平高的新兴服务业占的比重很小、资质较低。服务业与制造业整合配套程度不高,与当前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总体上低、小、散特点明显,且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二是思想认识不深。各级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尚未形成共识,研究服务业发展的办法不多,推进服务业发展的力度不大;区域人文氛围偏向于办实体、创实业、重实干,经济主体普遍存在“重生产、轻服务,重自营、轻外包”的传统观念,大部分工商企业仍沿用“大而全、小而全”的运作模式。三是机制体制不活。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不充分,部分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公共服务业社会参与度较低,市场竞争不充分,服务业发展活力没有充分展现。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这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但更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思想认识不到位、研究部署不深入以及体制机制不适应所造成,必须高度关注,深入研究,扎实推进,加快解决。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既是事关区域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各级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认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加快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应对复杂化局面,增创发展优势的现实需要。面对宏观形势变化造成的优势弱化和区域竞争带来的现实压力,我们必须尽快寻找新的增长空间和发展资源,为我市经济社会提升发展、实现“一高两进”三步走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加快发展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当前,国际服务业加速转移,高端服务业继续向大城市集聚,中低端服务业开始由大城市向城市郊区及周边中小城市转移疏散,面临着一个分工不断调整、布局不断优化的过程。*作为华东沿海地区与中部地区的交通节点,“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辐射内陆的“桥头堡”,这一特定区位条件,既为我市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发展理念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又为我市接受产业辐射和转移提供了重要机遇。我们要敏锐把握时机,主动对接产业发展方向,适度超前谋划发展服务业,才能突破瓶颈,创新发展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引擎。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区域竞争的新热点。当前,我市面临着发达地区“极化”效应和欠发达地区“洼地”效应的双重挤压。特别是周边县市,纷纷采取各种有力的政策举措来加快发展,争先发展。因此,在制造业“高成本时代”全面来临、资源环境的硬约束成为常态、区域竞争更趋白热化的情况下,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面对竞争,我市积极提出“一高两进”三步走的战略目标,首先就是要立足区域发展,构建三省边际县域发展高地,而加快服务业提升发展正是这一目标的重要内涵之一。与周边县市相比,我市的服务业发展基础更为扎实,区位、交通等条件更为突出。这就需要我们抢占先机,充分发挥休闲旅游、现代物流(专业市场)、商贸商务等方面的基础优势,进一步提升服务业产业水平和区域竞争力,形成率先发展的强势,在三省边际区域发展中继续领跑。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应对时艰的新要求。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扩散和蔓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其严重后果还将进一步显现。受此影响,世界经济明显减速,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我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对严峻形势,中央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举措。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提出了“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总体要求,于去年专题召开了全省服务业工作会议,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应对当前挑战、实现保稳促调的重要措施来抓。面对新阶段新变化,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已成为我市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顺应发展趋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2、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加速工业化步伐,推进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从国际发展经验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服务业逐步发展成为经济的主体。国内外多项研究成果表明,当人均GDP越过1500美元后,产业结构和服务业比重将发生重大变化,达到3000美元后,服务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特别随着工业社会迈向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靠服务业的创新带动和比重提升。去年我市人均GDP达到3200美元,已经到达服务业加速发展的转折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正是这一时期的内在要求。从产业发展沿革看,服务业与工业始终是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工业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服务业的兴起和繁荣必须建立在工业的发展基础上;现代服务业是工业发展的支撑与保障,其发展水平将直接促进或者制约工业的发展。到一定阶段,服务化发展倾向将成为一种趋势。同时,由于服务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高,可以以较小的代价做大经济总量,从而降低单位GDP的综合能耗、污染排放,有利于我市更好地完成节能降耗减排的约束性指标。从工业提升需求看,工业化进入到中后期阶段,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转变为工业、服务业共同支撑,这是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而且生产业正成为工业不可缺乏的重要支撑,工业发展到高端,就需要有技术、有研发、有培训,到下游就需要有物流、有营销、有金融支撑,这些都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今后几年,正是我市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向后工业化阶段进一步加快演进的重要时期,经济转型升级的任务非常艰巨,工业提升对现代服务业配套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说,在这一个关键阶段,抓现代服务业的培育提升,不但不会冲淡主攻工业的氛围,削弱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而且,现代服务业提升将成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促进工业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更有力地支撑工业实现新飞跃。

3、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推进城市化进程,塑造城市品牌的重要途径。城市是服务业的“舞台”,服务业是城市的“名片”。城市化带来的城市规模扩容、基础设施改善、城市功能强化等,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理空间和物质条件;而现代服务业不仅能够推动城市化的进程,还能够实现城市化“质”的提升,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发展服务业是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当前,城市经济已成为区域发展的主体,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城市的综合服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城市经济就是现代服务业。*的城市化战略,就是要通过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做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经济总量,进而扩大现代服务业的服务半径和规模效益;就是要通过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有效载体,形成服务业与城市化相互支撑、互为推动的良性格局。发展服务业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城市之间的竞争,不仅仅局限于城市基础设施等硬环境的比拼,更重要的是城市功能软环境的较量。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城市框架有效拉开,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4.2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15.9万人,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拓展,城市人口的不断集聚,迫切需要完善诸多服务功能,这就要求我们把城市建设的重点从拉开框架向完善功能、提升品位转变。一个城市具有生活居住、商贸物流、产业承载、旅游休闲、文化传播、社会组织六大功能,要增强和完善城市的这些功能,都离不开服务业的发展和支撑。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吸引各类优质要素向城市集聚,旺人气,兴商气,提高城市的竞争力、集聚力和辐射力。

4、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落实人性化理念,全面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服务业涉及到千家万户,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紧密相联,是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刺激需求的增长点在服务业。服务业既连接生产与消费,又直接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公共服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服务型消费热点不断涌现,人民生活需求由物质型、生存型向高级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只有大力发展休闲旅游、现代物流(专业市场)、商贸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组织外地人来*和开展“*人游*”等刺激消费活动,才能更好地满足和扩大老百姓的消费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创业就业的主渠道在服务业。服务业门类多、就业弹性大、就业方式灵活,其许多领域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要求低等特点,比较适合民间资金进入,能够有效地开辟多元就业空间和创业途径。从目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看,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和就业空间还相当大。尤其是在当前应对工业生产领域中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力的趋势,以及大量返乡农民工就业难的背景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解决创业、就业问题上担当着重要角色。改善民生的着力点在服务业。高度关注和全面改善民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公共事业,不断健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增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所有这些,都需要依靠政府和市场的双轮驱动,通过加快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才能得以实现。此外,改善民生需要政府加大投入,需要以财政实力作支撑,而现代服务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下一步主动顺应税制改革、增强地方经济实力的重要增长点。可以说,现代服务业既是人民群众创业的大舞台,又是城乡居民增收的主渠道,更是改善社会民生的大平台。

总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意义重大,势在必行,与主攻工业不仅不会互相冲突,而且是推进工业提升的题中之义,与发展工业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清醒认识,积极行动,真正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一高两进”目标的战略重点来抓,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努力把服务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加快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功在当前,利在长远,务必理清总体思路,明确目标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加快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一高两进”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建设“工业新城、旅游胜地、山水家园”的城市定位,按照“立足*,依托浙江,辐射闽赣”的要求,抢抓战略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政策洼地,破解发展瓶颈,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专业市场)业,鼓励发展商贸商务业,推进现代服务业总量做大、行业集聚和产业提升,构建浙闽赣三省边际现代服务业高地,把现代服务业培育成为我市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提升我市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基于上述总体要求,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4.5%,到2012年达到7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2.5%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8.5万人以上,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28%;到2015年达到105亿元,占GDP比重力争达到34%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以上,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达到30%,建设三省边际休闲旅游胜地、现代物流集散地、商贸商务名城等“两地一城”取得初步成效;到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7%以上,现代服务业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浙闽赣三省边际服务业高地的位置得到进一步巩固。

现代服务业是一个内涵广泛、门类众多且不断发展变化的产业,因此,在提升发展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把我市打造成为“浙闽赣三省边际服务业高地”,其实质就是基于我市处于三省边界、浙江向内陆拓展前沿的区位优势,从服务业众多的行业中选准发展重点,经过一个时期的重点培育,使这些领域在三省边际地区处于“功能最强、品质最优、名气最响”的领先地位。从我市实际出发,综合产业基础、比较优势、发展潜力、现实需求等因素,把休闲旅游、现代物流(专业市场)、商贸商务确定为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全力打造“两地一城”:

打造三省边际休闲旅游胜地:积极整合优势资源,扩大产业规模,完善接待设施,参与区域协作,打造知名品牌,建设浙闽赣三省边际特色明显、文化内涵深厚、服务水平较高的休闲旅游胜地和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市。到2012年,实现年接待游客450万人次以上,年旅游总收入达到2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5年,实现年接待游客700万人次以上,年旅游总收入达到3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8%以上。

构筑三省边际现代物流(专业市场)集散地:依托三省边际的特定区位和产业优势,构建公铁水联运交通运输网络,加强主体培育,加快推进专业市场、物流基地建设,形成以服务本市域为基础,辐射周边区域和省份的相对完善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打造浙闽赣三省边际地区的现代物流集散基地和浙江重要的物流节点。到2012年,现代物流业(含专业市场、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不含零售业)增加值达到14亿元,年均增长15%,占GDP的比重达到6.5%以上;到2015年,现代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2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6%以上,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7.5%。

建设三省边际商贸商务名城:大力发展生产业,精心打造城市核心商圈,加快建设城市特色街区、现代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和商务休闲区,大力提升商贸业品位和档次,增强城市的商务服务功能,营造区域最佳人居、休闲和创业环境,逐步打造三省边际地区商贸商务名城。到201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2亿元以上,商贸商务业(不含专业市场、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达到2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占GDP的比重达到13%以上;到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0亿元以上,商贸商务业增加值达到43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占GDP的比重达到14%。

围绕上述目标和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要强化“融合、统筹、开放、特色、联动”十字方针,坚持五个基本原则:

一是要坚持融合发展。融合发展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重要特征。一方面,要推进区域融合。既立足*现实基础,发挥已有和潜在的优势,更要跳出*,置身于三省边际,以更宽广的胸怀和视野统筹谋划,主动融入,抢先布局,做好借势发展、错位发展文章。另一方面,要推进产业融合。必须把握产业互动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融合,促进结构提升,拉动经济增长。要优先发展面向生产的金融、物流、信息、科技等生产业,带动工业转型升级,带动农业提效增收。同时,还要注重推进现代服务业各行业门类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承接,打破行业界限、摆脱行业束缚,培育一批跨产业、跨行业的企业龙头,整合资源,协同推进“两地一城”建设。

二是要坚持统筹发展。农村服务业与城区服务业是有机统一的,城区服务业是城市经济的主体,也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体;农村服务业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也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抓好城区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因势利导,加快打造核心商圈、特色街区、商务休闲和接待服务中心,发挥城市在发展现代服务业过程中的主平台作用。另一方面,要引导城市服务业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服务业的互促共进,在农技、金融、保险、信息等农业服务组织和行业中,为农村的生产业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城乡服务业合理布局和一体化发展。

三是要坚持开放发展。我市服务业发展多以内源发展为主,但现代服务业搞封闭发展、单一的本地化经营是行不通的,必须在不断激发内力创业创新的同时,切实加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非禁即放”,借力发展,借梯登高。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来,承接服务业的产业转移,加强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招商引资,把最有吸引力的项目包装好、推介好,努力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另一方面,要积极走出去,开展项目外包、品牌输出、连锁经营等,在更大的领域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更要深入研究国家刺激经济增长、省委省政府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认真把握*市打造“浙江对内开放西部门户”、“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战略机遇,组织强大力量进行研究,做好规划、政策和项目对接,争取国家、省、*市的更大支持。

四是要坚持特色发展。特色就是竞争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也要抓住特色,创新载体,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与众不同的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之路。一方面,要立足产业特色和区位特点,突出发展休闲旅游业、现代物流(专业市场)、商贸商务业等重点领域,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特有的品牌和优势。另一方面,要在工作中强化抓手,创出特色。我市的服务发展有一定基础,但优势并不明显,要构建三省边际现代服务业高地,就必须有创新精神,在氛围营造、政策服务、项目建设、规划布局、体制机制等方面有超常规的工作抓手,创出特色和亮点,从而形成产业发展优势。

五要坚持联动发展。服务业的发展过程首先必须是一个政府推动的过程,政府要在服务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政府主导”不等于“政府包办”,要坚持“政府主导力、市场主体力”两种力量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努力走出一条“建设主体企业化、资金筹措多元化、资源利用市场化”的联动发展之路。一方面,要强化政府推动作用,加强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领导,创新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尤其在宏观规划、政策引导、项目投入、要素配套等方面加强研究、引导和推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功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制定出台并认真落实休闲旅游、现代物流(专业市场)、商贸商务等三个专项规划和扶持政策的前提下,鼓励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加大投入,积极拓展领域,在服务业的新发展中创造出更大的业绩。

三、加快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领域广阔,任务繁重,务必突出工作重点,扎实有序推进

全力打造“两地一城”,构建三省边际现代服务业高地,既是一项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紧迫的现实工作,必须跳出传统的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举措,抓住重点,各个突破。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要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力争取得有效突破:

1、紧紧抓住规划龙头,力争在明晰服务业发展布局上取得有效突破。

牢固确立全市一盘棋理念,对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有一个统一的指导和设计,促进各类服务业快速协调发展。一要完善规划促提升。认真制定和完善服务业发展规划,吸纳先进的规划理念,切实做到服务业规划与城市布局、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有机统一。要完善规划体系。坚持高起点、高水准、高品位,在现实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规划水平,不断深化细化,修订完善规划体系,特别是要着眼于积极发展休闲旅游、现代物流(专业市场)和商贸商务业,抓紧研究出台总体规划纲要和三个专项规划,切实做到规划先行。要强化规划执行。本次市委全会将审议通过《关于全力构建三省边际现代服务业高地的决定》,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决定》和三个专项规划的要求,在制定细分规划的基础上,坚持规划的权威性,依据规划进行建设和管理,坚决防止随意性,做到不符合规划的项目不备案、不核准、不审批、不安排用地指标,通过规划引导优化服务业产业布局。要加强项目设计。对每一个服务业重大项目,都要高要求,严把关,做精做细规划,确保建设档次。二要合理布局促协调。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空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科学安排,在空间布局上,围绕加快打造浙闽赣三省边际服务业发展高地的三大重点领域,完善“一中心三景区”的休闲旅游功能分区空间布局,“二区四中心七市场”的现代物流和专业市场空间布局,“一核四街五点六中心”的商贸商务业空间布局。“一中心三景区”,就是指*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即市区),以及*—清漾、仙霞关—戴笠秘宅和廿八都—浮盖山等三大核心景区;“二区四中心七市场”,就是指在城南重点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区,在贺村镇重点规划建设浙闽赣边际现代物流区,并围绕两个区域规划建设四个物流中心、七个专业市场;“一核四街五点六中心”是指以市区为主的大南门核心商圈以及四条特色功能街区、五个大型商业网点、六处商务休闲中心。三要打造平台促集聚。现代服务业要走集聚发展的路子,以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中、功能集成和资源集约利用。关键要按照“一心三区”市域总体规划布局,抓好集聚平台的建设,以“一主二副三点”为主,打造一批服务业集聚区。“一主”是指城区核心商圈,突出把满足市域服务需求放在首要位置,既要满足居民在物质文化方面的消费性需求,又要适应工业转型升级对生产业的需求,增强对市域服务业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二副”是指以贺村镇、峡口镇作为服务业发展副中心,进一步增强中心镇联系城乡发展的服务功能;“三点”是指以石门镇、廿八都镇和保安乡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乡镇。各乡镇(街道)要据此明确各自的发展重点和方向,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加快形成规模和特色,工业平台优势明显的乡镇要突出发展生产业,生态及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要做精做优休闲旅游业,两个街道要立足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全面发展旅游接待、专业市场、商贸商务等城市产业。

2、紧紧抓住项目投入,力争在夯实服务业发展基础上取得有效突破。

项目是各类经济活动的根本载体,发展服务业也必须抓住项目建设这一着力点和生命线。一要加大服务业项目谋划。不断完善《*市服务业发展重点项目储备库》,超前谋划预留一批项目,进一步深化项目前期工作。要跳出服务业、统筹三次产业谋划项目,紧扣工业提升和现代农业发展谋划包装生产业项目,根据市场需求谋划开发休闲旅游和商贸商务项目,围绕现代物流业发展谋划争取交通枢纽项目。当前,要重点突破*综合物流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等重大服务业项目的前期包装,待时机成熟后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招商。二要加强服务业项目招商。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服务业发展的主抓手,不断推出规模较大、特色明显且成熟度高、吸引力强的服务业项目对外招商,借助外力迅速提升服务业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同时,要注重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进驻*,参与服务业经营管理,注重引进先进技术、新型业态和先进管理理念,着力推动我市服务业尽快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当前,要及时包装推出南方安保市场、华东木业家居交易市场、*汽车综合市场、浙闽赣边际农资交易中心等重大项目对外招商,广泛运用推介活动、中介招商、媒体公告等形式,扩大项目宣传推介的范围,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参与,确保服务业重大项目有序接替。三要加快服务业项目推进。积极落实服务业重大项目实施计划,实行服务业重大项目实施责任制,对已确定的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要排出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制定责任清单,落实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工作班子,加大力度,紧抓不放,全力以赴促开工、抓进度。要加强要素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合理调整土地,通过各级领导联系重大项目、下达年度计划推动项目、加强项目工作督查考核等途径,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对投资重大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土地出让价格给予优惠,财政安排贴息补助,行政性收费给予免收或减半收取。当前,要加快城北大型超市、时代广场、廿八都古镇开发、*景区及周边环境整治、中国良种马繁育基地、清漾一期后续等重大项目的建设进度,抓好江滨路特色餐饮街、*文化风情休闲街等项目的动工建设。

3、紧紧抓住培育重点,力争在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上取得有效突破。

企业主体是发展服务业的中坚力量。要像抓工业企业一样抓服务业企业的培育,对重点服务业企业、景区和平台,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在各项资源配置上优先考虑,

鼓励培育其做大、做精、做强。一要推进旅游资源的整合提升。以市区为依托,尽快做好旅游集散中心的规划建设,充分发挥游客集散中心集票务、租车、导游、旅游信息咨询、旅游产品对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功能。按照“规划引导、区域联动、主打品牌”的原则,重点打造*-清漾、廿八都-浮盖山、仙霞关-戴笠秘宅三大核心景区,在项目投资、对外宣传、整合开发上突出“三大景区”,整合低小散景点,不断提升三大景区的品位和档次,实现从遍地开花向重点开发转变。根据我市乡村自然生态资源状况、交通条件和文化特色,重点开发以*、浮盖山、良种马繁育基地为主的山地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以一江两带、月亮湖、峡里湖、白水坑为主的滨水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以清漾毛氏文化村、廿八都古镇、仙霞关、戴笠秘宅、和睦彩陶文化村、三卿口古瓷村等为主的文化旅游产品,以观光型、品尝型、游乐型、自驾型等“农家乐”为主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加快发展旅游相关配套产业和旅游企业,大力支持旅行社扩大业务,做大规模和影响,鼓励企业建立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店和购物中心,积极引进国内知名酒店集团来江投资创办高星级酒店,重点培育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外特色餐饮企业,着力提高旅游接待水平。二要促进专业市场的提档升级。要按照“新建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来改造、提升专业市场。坚持特色专业市场与地方特色产业有机结合、互促共进,规划建设与特色产业对接的南方安保市场和华东木业家居交易市场等2个重点专业交易市场,通过安保市场吸纳引进消防器材大企业,真正把市场网络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最终把消防器材产业培育成为“市场、制造”双强产业;通过建设集信息、产品展示、市场交易、要素配置、物流仓储和木材加工产业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木业家居市场,为打造中国木业家居之都和世界木门制造基地提供综合服务平台支撑。根据发挥三省边际区位优势、抢抓区域发展先机、增强集聚辐射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在整合原有市场的基础上,规划建设服务三省边际和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的浙闽赣边际农资交易中心、浙闽赣边际农特产品交易中心(农贸城)、*汽车综合市场和*商贸城等专业市场。同时,要引导骨干市场突破简单的物业管理方式,积极开展信息咨询、共同、展示展销、配送服务等,促进市场功能多元化。三要加强物流基地的培育繁荣。大力发展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和配送高效化的现代物流服务,加快*综合物流中心建设,满足城南市场区、开发区城南新区、山海协作示范区、市区及城北区域的物流综合需要,同时辐射本省、江西、福建、安徽等地,形成三省边际连锁配送基地。适时启动贺村综合物流中心建设,满足我市中部特色经济区等重点工业平台开发以及竹木家居交易市场等专业市场物流配套的需要,同时满足辐射浙闽赣三省边际地区的要求。依托高新产业园区建设,适时启动危化品仓储物流中心建设项目,满足我市化工原料及产品的输入输出与仓储需要,同时承担浙闽赣三省边界地区的危化品转运。要整合我市现有货运企业和营运车辆等资源,引导企业向重点物流中心、大型专业市场等重点物流园区集聚;大力支持总部型物流企业——联城消防集团建设,推动虎山、红火等有条件的物流公司与原企业脱钩,组建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引导和鼓励我市更多的大中型工商企业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等物流服务业从核心生产业务中剥离出来,转化为业务外包,推动扩大第三方物流需求。四要推动商贸商务业的提升发展。要精心打造核心商圈和特色街区。依托老城区商业中心的发展基础,加快时代广场和大南门商业步行街区建设,优化功能和档次;按照做精做特的要求,有序推进江滨路特色餐饮街、解放路服装鞋帽精品购物街、中山路金融科技中介商务街和市心街传统老字号商业街等特色街区建设。要努力提升商贸企业规模和层次。加快推进财富中心、时代广场等大型购物中心建设,继续扶持万购、农工商、万隆、加贝、好又多等商贸龙头企业发展,大力支持万商控股、左邻右舍、新红塔、0570、兴合等本地商贸龙头企业建设配送中心,实施跨地区经营的总部经济战略,促进其发展成为大型商贸企业集团,积极争取引进大型连锁企业来江设立中心店,以先进经营理念与模式,带动我市商贸水平的提升。要着力强化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多管齐下,鼓励发展特许经营、连锁经营、总、电子商务等新型商贸业态;合理规划建设一批社区商业网点,完善多层次流通网络,构筑便利实惠的居民商贸服务体系;加快实施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提升,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工程,推进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完善城市商务休闲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企业商务办公集聚区建设,鼓励大企业、大集团设立总部研发办公写字楼,加快*商务休闲中心、须江商务休闲中心、碗窑生态休闲中心、峡口生态休闲中心、*职教中心、会展中心等商务休闲功能项目建设,注重商务休闲元素的融入,不断优化城市的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努力打造精品城市,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

4、紧紧抓住营销推介,力争在扩大服务业品牌影响上取得有效突破。

市场经济竞争是主题,有竞争就有营销,就要推介。营销推介是创造、提升城市价值,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战略,同时也是集聚人、财、物等要素资源,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必须集中力量加以推进。一要加强*旅游的专业化推介。要积极走出去,参与区域协作,加强旅游资源的推介和营销,打响*旅游品牌。要融入区域品牌建设,主动接轨我省“旅游西进”战略,借助周边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推进与黄山、武夷山、三清山、婺源、龙虎山、千岛湖等主要景区的协作,增强我市旅游的辐射效应。要以*丹霞地貌申遗为契机,积极探索专业有效的宣传营销方式,精心组织毛氏文化旅游节、廿八都古镇开业庆典等各类节会活动,积极谋划开展区域旅游联合宣传营销,进一步打响“千年古道·锦绣*”主题品牌。要积极推出*旅游消费券措施,重点面向周边及长三角地区,刺激、拉动周边一日游、二日游客源市场。要引导企业挖掘利用特色文化和自然资源,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和大众旅游商品,增加旅游购物消费,不断提高*旅游在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要加强城市形象的系统化营销。要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服务产品来规划、设计和营销,排出具体可操作的方案,通过旅游推介、广告投放、节会举办、影视拍摄、名片争创等方面的系统化营销手段,对内提高城市品位,对外提升城市形象,最终打响城市品牌。在具体工作中,既要注重对外营销,使省内外、国内外有更多人知道*,也要注重对内宣传,通过组织“千年古道·锦绣*”主题口号诠释、CIS标识的全面推广、市歌传唱、“*人游*”等活动,使*人更加了解*,更加热爱家乡,让全市人民都成为城市营销主体;既要注重制定长期的实施方案,持续宣传和推广*,也要注重短期内的集中式营销,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阶段性操作成效。三要加强行业规范的标准化管理。加强营销推介的前提,是极具*区域特色的标准化风格。一方面,城市的硬环境要有标准化,在整个市域,CIS就是城市风貌和标识的标准化;在旅游风景区、特色街区、商务休闲区等区块的规划设计中,在城市家具、标牌广告、门店装饰装修等设施的审批审核中,也要注重体现特色化和标准化,形成既统一又丰富的特定格调。另一方面,服务的软环境也要标准化,要加快制订服务业标准体系,规范服务业市场秩序,以保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推进服务业公平有序竞争,提高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要在旅游、商贸、餐饮、市场等重点行业中,按照标准制定与产业发展要求相结合、标准实施与规范行业行为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联盟标准、地方技术规范或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并加强管理和引导,大力推进服务业的名牌培育和创建工作。要通过开展*旅游业“十佳服务明星”评比等活动,促进行业服务标准的提升和规范。

5、紧紧抓住业态创新,力争在优化服务业发展结构上取得有效突破。

现代服务业领域,新型业态和新的经营模式层出不穷,业态创新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必须抓住几个关键节点,推动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拓展服务业新的发展空间。一是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开发保护、建立多元化科技资金投入渠道等环节,形成系统性较强、含金量较高的政策体系;要以服务特色产业发展为导向,务实推进“4+X”主导产业科技信息平台、公共研发平台、公共测试平台等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创办科技研发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提升我市科研创新与应用能力。二是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要努力做大金融总量,服务经济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市外金融机构来*设立分支机构,引进市外资金,当前,要全力做好温州商业银行落户我市的各项服务工作;鼓励市内金融机构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扩展服务领域,试行股权、无形资产质押贷款、存货质押贷款等融资方式,提供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多层次的信贷产品;加强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建设,加快组建小额贷款公司,进一步高度关注和规范发展民间担保机构,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规避民间担保市场的风险;继续推进“信用*”建设,搭建信用信息平台,建立企业信用的基本评价体系,不断完善信用体系。三是要培育新兴服务产业。适时发展会展业,加快规划建设多功能、高规格的会展中心,以举办毛氏文化旅游节和蜂产品、木业产品、消防产品博览会等为重点,努力打造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知名的专业会展品牌;支持发展中介服务业,积极扶持发展工程投资管理咨询、企业形象设计包装等新兴中介服务业,规范提升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业,着力培育一批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高资质规模企业,引进一批市外知名的中介机构在*设立分支机构,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同时,要加强中介行业的规范管理,推动中介服务信用水平的提升。四要做强做精优势产业。要注重稳步发展房地产业,认真执行落实《关于促进房地产业稳健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管理,突出“山水家园”主题和“人居首选”品牌,建设一批功能完善的居住区、高档住宅区和商务办公区,形成以高中档为主、居住商务平衡的房地产开发格局,为繁荣城市、吸引高素质人才和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提供良好的人居和创业环境;顺势发展职业教育,解决国家级重点职校在融资、用地、人才、校企合作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职业教育的对外合作,主动融入四省九市职业教育合作的大框架,增强我市职业教育的集散能力;深入挖掘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融入旅游、融入城市、融入经济,鼓励发展文化艺术、文化娱乐、文化创意等产业,提升文化产业附加值;积极支持和引导特色医疗做精做强,发挥其特色专业和技术优势,扩大在三省边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要坚持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着眼于城乡商贸市场配置商贸资源,利用核心城区的商贸辐射功能,逐步将市区先进的商业业态、流通手段和消费方式推广至农村,进一步拓展农村公共服务的覆盖面。

6、紧紧抓住机制创新,力争在强化服务业发展保障上取得有效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