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众传播论文范文

大众传播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众传播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众传播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在大众传播学领域,用模式的方式来叙述传播学的发展历史由来已久,从直线型模式到社会系统模式,大众传播学的模式研究经历了几个过程,拉斯韦尔等先驱对此领域也进行了很多探索,麦圭尔的《大众传播模式论》对于模式研究意义重大。

麦圭尔的《大众传播模式论》试图以模式的手段来叙述大众传播学说的发展历史。这种模式的形式非常直观。对于入门者有很大的启示作用。但正是由于其偏向简单,模式结构化,条框化,容易局限人的思维,不利于后来者的开拓。然而,对于以简明的方式来构建传播学的理论框架,模式所表达的意义重大。

首先,麦圭尔对一些经典的基本模式做了介绍,整理了传播学结构模式图的基本发展脉络。从直线型模式到控制论模式,再到社会系统模式。每一阶段模式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以直线型为例,一九四八年,拉斯韦尔提出了五W模式,用直线型模式划分了传播学的五个领域,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对象分析,效果分析。194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HarddLasswell)在其《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传播过程就是:谁(Who)?说了什么(Says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对谁(ToWhom)?有何效果(Withwhateffect)?拉斯韦尔模式可以普遍应用于大众传播。它意味着,传送同一信息的渠道不只一种。“谁”提出了对信息的控制问题;“说了什么”是内容分析研究的主题;“通过什么渠道”是对媒介做分析研究;“对谁说的”是对接收者和受众的分析研究:“有何效果”则是对整个传播过程的结果进行的分析。拉斯韦尔的模式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拉斯韦尔公式显示了早期传播模式的典型特征,但存在着一些缺陷,其中重要的两点在于他忽视了反馈因素,以及没有看到社会过程对于传播过程的影响。

而香农—韦弗模式在传播渠道中增加了噪音的负功能因素。1949年,信息论创始人、数学家香农与韦弗一起提出了传播的数学模式,为后来的许多传播过程模式打下了基础,并且引起人们对从技术角度进行传播研究的重视。“噪音”概念的引入,是这一模式的一大优点。它指的是一切传播者意图以外的、对正常信息传递的干扰。构成噪音的原因既可能是机器本身的故障,也可能是来自外界的干扰。克服噪音的办法是重复某些重要的信息。这样,传播的信息中就不仅仅包括“有效信息”,还包括重复的那部分信息即“冗余”。传播过程中出现噪音时,要力争处理好有效信息和冗余信息之间的平衡。冗余信息的出现会使一定时间内所能传递的有效信息有所减少。人际传播的讯息内容、社会环境和传播效果并不能直接在这一模式里找到,而且这一模式仍然是单向直线的,因而不能用它来解释人的全部社会传播行为。数学模式虽然为传播学研究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但它并不完全适用于人类社会的传播过程。它将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固定化,忽视了人类社会传播过程中二者之间的转化;它未能注意到反馈这一人类传播活动中极为常见的因素,因而也就忽视了人类传播的互动性质。这些缺点同时也是直线传播模式所共有的。

德弗勒进一步对香农—韦弗模式做了重要补充,增加了另一组要素,以显示信源是如何获得反馈的。德弗勒互动模式的基本观点是:大众传播是构成社会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德弗勒是从社会学角度切入对大众传播体系进行整体观照,并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后得出这一模式的。该模式最为明显的优点是突出了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就传播来说,社会是整体,而传播组织、政府机构、文化环境、利益团体等是部分,作为一个组成部分,传播组织的活动必然要受到社会整体及其它各部分的影响。从这一观点出发,组成社会系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部分都必然会成为影响大众传播过程的因素,大众传播过程是作为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而存在。德弗勒的这一模式主要的描述目标是美国的大众传播系统,其目的是要揭示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众传播必然会受到社会中此消彼长的各种力量的影响,这些力量之间对比平衡的保持或打破,都会对大众传播构成影响。这一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那些直接受到国家、政府或政党的控制和指导的大众传播。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的出现,意味着与传统的直线性/单向传播模式的绝然决裂。循环模式是施拉姆在奥斯古德的基础上提出的。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提出了这个新的过程模式。这一模式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这就内含了这样一种观点: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另外,它对以前单向直线模式的另一个突破是:更强调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直线单向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其缺点是未能区分传受双方的地位差别,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传授双方的地位很少是完全平等的。其次,这个模式虽然能够较好地体现人际传播尤其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对大众传播过程却不能适用。模式的高度循环,使得传播各方真正处于一个系统中。丹斯的螺旋形结构是对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的一种有趣发展,它显示了传播过程的动态性质,强调了不断变化着的社会因素对传播过程的影响。格伯纳的传播总模式建立了一个感知—生产—感知链,说明人类传播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主观的,有选择性的,多变的和不可预测的,人类传播系统是开放的。其目的是要探索一种在多数情况下都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模式。该模式能够依具体情况的不同而以不同的形式对千变万化的传播现象进行描述。格伯纳模式有不同的图示。而他的文字模式则简明扼要地说明了其图解模式的构造:①某人②对某事有所感知③然后作出相应的反应④在某种状况下⑤通过一定的途径或借助于某种工具⑥获取某些可资利用的材料⑦采取某种形式⑧在一定的环境和背景中⑨传达某些内容⑩得到某种效果。可见,这是一条由感知到生产再到感知的信息传递链。该模式的优点是适用广泛。它既可以描述人的传播过程,也能够描述机器如电脑的传播过程或人与机器的混合传播。依照这一模式,整个传播过程中所有的信息都始终与外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可见人类传播是具有开放性的系统,而传播也是对纷繁复杂的事件、信息加以选择和传送的选择性的、多变的过程。该模式只是对单向线性模式的改进,仍然缺乏对传播活动中反馈和双向性的描述,这是其不足之处。

接着麦圭尔从大众传播分别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方面做了模式分析。我们分别挑选一种模式来做分析。针对个体,康斯托克的电视大意个体行为之影响的心理学模式重点在于通过汇总一些有关一般条件(在这些一般条件下,人们观察效果的产生)的主要发现和理论,来说明和帮助预测在特定情况下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的发生。这个模式的中心命题是:一个行动的特定描述更可能导致学习那个行动;它对个人来说,愈是具有激发力,这一行动在个人所看到的全部行为节目中也就愈突出。针对社会,议程设置理论所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道活动产生的短期效果,而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它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在特定的时间公众所讨论的问题正是媒介所突出的内容,而公众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也正是媒介最强调的事情。但是这一论题然有许多不完备之处,譬如,议题设置到底起端于媒介,还是起端于公众成员及他们的需求,或是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麦圭尔对受众中心模式单独做了介绍。这些模式的特点就在于研究人们如何处置媒介取代了研究媒介如何对付人们。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这个模式从受众的信息寻求出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点,但也受到许多批评,例如它的功能主义特点,以及经验主义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内心状态的主观报告,因而过于“心灵主义”了。

麦圭尔最后从模式整体的制作流程上来把握大众传播的体系特点。主要论述进行“大众传播”工作的大众媒介机构的一些方面。德弗勒的美国大众媒介体系模式代表大众媒介体系的一种自由主义或自由市场模式,社会中政治和经济力量平衡的任何变化,都能对所描述的结构和关系产生重要影响。这个模式重点集中在德弗勒所称的美国体系中的“低级趣味”内容的功能上,它是根据“满足受众所需”这个原则运转的。这种内容包括媒介产品的绝大部分。对受众根据假设的趣味或偏爱层次(高、中、低)的分布加以区分。但是在划分偏爱和内容的用语方面却存在一个基本的缺陷。高级、中级、低级趣味之间的差别是按惯例主观划分的,因而是不明确的。

参考文献

[1]丹尼斯·麦圭尔,斯文·温德尔著.祝建华,武伟译.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第2篇

笔者在课程中对成绩分配实行“三七开”。其主要内容是:学生的课程由两部分组成,平时考勤和成绩占30%;终结性考核,即随堂口头展示占70%。这样做的好处有三点:第一,打消一些学生的侥幸心理;第二,使原先教师对学生实施的点名考勤制度变得更有效、更积极;第三,保护了绝大多数听课学生的积极性。

二、将学生分组、采用随堂口头展示的方式进行考核

将期末的终结性考核,即常见的期终论文考核形式,变成平时考核的分组随堂口头展示(共70分)。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互动中来,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什么叫做随堂口头展示呢?

第一,将全班60名学生分成六组,每组十人。

第二,时间:每节课开始的前10分钟学生展示,后40分钟教师补充本节课的相关知识。

第三,根据课程进度、密切结合本课程内容制定相关话题,并由任课教师提前指定每组的话题:第一组:人生礼仪民俗;第二组:中国传统节日;第三组:中国传统饮食;第四组:服饰民俗;第五组:中国民间艺术;第六组:中国居住民俗。

第四,每组随堂口头展示。本门课程计划17周完成,每组的随堂口头展示设计在中间六周进行。

第五,责任分工。每组有组长一名,负责组织联系本组学生,组织分工合作,大家课下提前准备,共同完成本次展示;每组包括主讲一名或数名,负责向全班同学展示该组话题,相关材料收集整理人员数名,PPT制作一名或数名,现场记录一名。

第六,展示方式:每组按照组别顺序,在课堂上结合指定话题,通过PPT、口头描述、视频辅助等方式向任课教师及全班学生讲述民俗的相关知识点,其中也可以加上自己的评论,或者提出一些疑问,由任课教师进行解答。

第七,以随堂口头展示的方式作为期末成绩的理论基础。首先,本门课程共16节。教师在课程前半段对内容进行了一个整体的、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加强学生对课程的了解;其次,随堂展示放在中间6节。有了老师的示范,学生可以通过模仿老师的示范、学习借鉴前面几组的作业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展示;再次,选择本门课程中最有趣也最联系生活的话题,让学生有感而发;最后,都提前一周告知学生话题,让他们提前准备。

三、制定口头展示的评价标准

1.基础分70分。

评价分两项:内容50分。根据整个内容的合理性,由任课教师评定;表达效果20分。根据主讲表达效果是否流畅,由任课教师评定。

2.加分项。

分两种:一种是投票。内容展示完成后,由全班同学投票,票数最高的一组,可以在本组前两项的评分基础上,全组成员每人加5分;另一种是主讲和组长,这两人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都比其他同学付出了更多劳动,理应酌情加分,可以在前两项的基础上加5分。

四、由学生准备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作为全组最终成绩评定参考标准

第3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论文,电视论文,大众传播论文  

一、引 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众传播方式以及传播媒介也在快速的改变发展。当电视出现并不断普及的时候,曾经有人预言广播要死了[1]。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广播并没有走向死亡,而是在探寻的前进道路上,由信息杂糅的全面大众传播走向例如交通广播等专门化具有一定指向性的非线性窄众传播。同样,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当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中选择不看电视不听广播,但是却离不开网络的时候,我们同样要问:电视是否要走向死亡呢?笔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以及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人们获取咨询的途径更加多样,但是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冲击下以及新媒体的融合过程中,电视非但不会走向死亡,而且会根据时代与受众的需求以及传媒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在不断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本文主要从电视为什么不会走向没落,以及电视未来的发展方向的角度进行探究。 

二、电视为什么不会走向没落 

探寻电视不会走向没落,主要是从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角度以及电视传播模式中传播者和被传播者角度进行探究,阐述电视不会走向没落。 

1.从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分析电视的命运。人类发明的媒介无非是两种命运,生存或者是消亡,如果一种媒介在信息传播的媒介大潮中,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且持续稳定,那么将会继续生存下去。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的美国媒介学家莱文森所提出的媒介生存进化论认为,某种媒介的未来命运是可以预期的,自然,电视的命运也是可以预期的。这印证了电视不仅仅不会消亡,而会持续发展。 

(1)“人类即环境”理论。“人类即环境”理论认为,媒介的进化不取决于任何别的因素——复杂程度、技术含量、轻重美丑,只取决于人类作为“环境”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媒介就是适应人类需要的媒介。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媒介作为“有机体”是有生命的,同时,这种有生命的媒介技术是人类创造的,所以人类使得媒介技术得以发生;另一方面,媒介技术跟自然界的有机体是一样的,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对于电视来说,电视这种“有机体”是由我们人类创造的,所以电视依托于我们人类而存在,同时电视又被我们人类所应用,所以电视这种“有机体”又依托于我们人类这个自然环境而存在,因此,电视的去留是由我们人类来决定其去留的。电视因为符合人类的需求,并且被需要,所以,在这个层面看,电视不会消亡,而这种“有机体”会依托于人类这种环境而存在。 

(2)“自然人感官传播模式”理论[2]。“自然人感官传播模式”理论指的是某种媒介的传播模式,是否同人类与生俱来的安装在人类器官中的“硬件”一致,是决定其命运的决定性因素。广播在传播的过程中,它的传播模式跟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与世界进行交流的方式是一致的,所以会在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全新媒介充盈的全新媒介传播环境中继续发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应。而电视恰恰同样可以满足人类视听双重的感官需求,与人类与世界交流方式相同,所以会存在并发展。 

(3)估量媒介存活前景的两种特征理论。莱文森的估量媒介存活的两种特征分别是:该媒介的根本属性一旦发生了变化,那么无论用什么名字来命名,他都是一种全新的装置。可以改变的,或者他的变化是可以想象的,即使发生了改变,也不会伤筋动骨,它还是原来的媒介。同时他指出,我们在说一种媒介是否要死亡的时候,必须要考虑电视的基本的,固有的不可改变的特征,以及其可以改变的,非重要性的特征是什么。无疑电视这种传播媒介,相对于报纸的纸质传播方式,以及广播的传播方式,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声像的传播方式。与此同时,根据“人类即环境”以及“自然人感官传播模式”理论来看,声像的传播方式符合“环境“的需要,所以不会消亡。虽然随着媒介的融合以及传媒技术和使用者人性化需求的不断改变,电视的线性传播方式改变了,电视的大众化的传播规模改变了,但是其最本质的声像传播样式没有改变。所以电视不会走向死亡。 

第4篇

一、 绪论

国务院46号文的政策红利给体育产业带来了史无前例的}l L遇,体育赛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众视野,拥有巨大群众基础的马拉松赛事便在此契机卜得到井喷式增长。 随着北京马拉松在我国影响力的逐渐提高,我国近几年举办马拉松赛的城市场数逐年递增。根据中国田径协会网站可知,全国马拉松赛事由2011年的22场,2012年的33场,2013年的39场,2014年的51场,增长到2015年的134场,2016年的328场,甚至2017年多达1102场。可见,马拉松赛事逐渐成为群众和城市都喜闻乐见的时尚体育运动。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卜,传统的大众传媒己经无法满足如今纷繁复杂的马拉松赛事传播,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以独特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逐渐超越传统媒体成为马拉松赛事的新宠,为当今马拉松赛事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撑。

其中,“微博”作为开放的信息互动平台,以其快速的传播力、内容碎片化的特点,成为当前我国各大马拉松赛事的重要传播渠道。本文通过将2017年中国马拉松大满贯赛事微博传播进行对比分析,为其他赛事微博的运营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中国马拉松大满贯赛事官方微博现状

(一)中国马拉松大满贯赛事介绍

中国马拉松大满贯是由中国田径协会创建并主办的中国最高等级的马拉松系列赛事之一,旨在整合中国优秀的马拉松赛事资源,树立中国马拉松精品赛事办赛标准,推动中国马拉松赛事国际化、规范化、市场化的运作与发展。2017年是中国马拉松大满贯的启动元年,北京马拉松、广州马拉松、重庆国际马拉松和武汉马拉松四项赛事成为首届赛事的创始成员。

北京马拉松于1981年开始举办,是中国田径协会市场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单项赛事,自2008年起连续六年获得“国际田联路跑金标赛事”的殊荣。广州马拉松于2012年开始举办,是由国际田联和中国田径协会赛事日历备案的中国高水平马拉松赛,为中国田协A类认证赛事。重庆国际马拉松于2011年开始举办,集奥运会选拔赛、全国马拉松冠军赛于一体,己成为中国西部首个国际全程马拉松赛事,也是中国西部沿长江母亲河奔跑的第一个赛事。武汉马拉松于2016年开始举办,作为一项全新马拉松赛事,武汉马拉松拥有独具特色的赛道及赛事组织。

第5篇

论文关键词:心理预期;信息传播;图片;文字

1引言

心理预期也可以称为预期推理,即建立在背景知识基础上的对可能发生事件的内隐期望,是受众根据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来预测未来的事件”。对预期的研究对于理解人类的决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决策的前提就是对被决策的事物形成一个预期,任何决策都是在一定的预期之下进行的,预期在个体的决策机制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它是影响受众做出决策的关键因素。

预期是基于信息的推理,影响心理预期的因素可分为信息因素和被试因素两个方面。信息因素包括信息的含量、信息的传递及呈现形式等;被试因素包括被试的背景知识、阅读技能,甚至被试的年龄焦虑状态等。本文关注的是信息的不同呈现方式对心理预期的影响。

长期以来,有关文字的阅读研究一直是心理学专家最为重视、投入精力最多的一个课题,而有关图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近年来,人们开始对图形的研究进行了一定关注。沈德立等(2001)认为,与文字相比图片具有双重编码,而字词只是单一编码,因而图片便于记忆,更有优势效应。图片之所以具有优势效应是因为图片的视觉特征区分度较大。图形材料作为一种信息或对文字信息的诠释,具有直观、鲜明、生动的特点,更能被受众认知与把握。特别是在新闻报道中,新闻摄影以其独特的报道方式与强烈的视觉冲击,达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当今我们对社会信息的获得,60-70%的方式是图像的方式。

本研究探讨的主要问题就是图片、文字这两种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对预期结果的影响有何不同。

预期结果包括很多方面,本研究将重点放在了预期结果的一致性、感受等个方面,即:群体对某一特定信息做出预期的一致程度是否因信息传播方式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一致性);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对受众心理预期的刺激强度是否也会不同(感受性)。在本研究中,因为预期的结果在本研究中通过问卷的答案体现,研究者通过观察两组答案的分布特点(一致性)、数量值上的差异(感受性),来观察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对预期的影响。具体为两个问题:两者对预期结果的一致性存在什么样的影响;两者对预期结果的感受性存在什么样的影响。

2研究方法

2.1被试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被试共79名,均为男性,年龄在l8到24岁之间。参加填写问卷的个体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被试随机分配到图片组或文字组,经检验,两组被试在年龄和文化水平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2.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材料。问卷分为两套,一套为图片问卷,共15题。每题都是一张描述特定场景的图片,然后是与这张图片相关的一个问题及七个选项。另一套为文字问卷,与图片问卷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不是用图片描述特定场景,而是用一段描述性的文字代替图片描述特定场景。

两套问卷除了场景的描述方式不同,一个用图片说明一个用文字描述,其余全部相同。为了排除答题倾向的干扰,问卷中半数的问题选项逆序排列,两套问卷逆序排列的题号及排列顺序一致。

2.3程序

2.3.1问卷的编制

本次研究以自编问卷为主。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选择图片材料并生成相应的文字描述。对入选图片的基本要求是:有一定情节(独立性),可以用简单语言进行描述,有较明显的预期感受性。以基本要求为标准,共选定33张图片作为初步人选图片。然后,由6名大学生对图片进行描述,如果大多数人对图片的描述基本一致,则符合研究目的,反之则不符合。结果33幅图片中有5幅不符合要求,l幅与研究者假设方向相反,所以有6幅图片被淘汰。由3名大学生对选定图片进行描述。(指导语为:“请你对每张图片进行描述,在描述过程中将你观察到的全部信息尽可能详细的记录下来。可以用词语、短句,尽可能不用长句,不要使用否定句和疑问句。”)为避免研究者的主观性,将3名学生的描述结果交由另一名没有参加过前两次实验的大学生进行汇总,汇总要求是:将3名学生的描述结果相同的合并、不同的接受,不要漏掉任何有关信息。这样做是因为每名学生的描述都是客观上用于判断的图片信息的真子集,如果将他们的描述中相同的合并、不同的接受,那么这个并集会越来越接近全集,即文字问卷中每题的信息含量最大限度地接近图片问卷中每题图片给予的信息(有关图片问卷和文字问卷信息量对等的问题在第五部分综合讨论中会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删去描述不清楚的图片,结果有9张图片无法准确描述被删去,最终确定15张图片做题目,3张备用。

然后,编订问卷的问题及选项。问卷问题由研究者根据最初选定图片时对图片预期的假设而编订的,并根据每个问题编制十余个备择选项。而后选取6名大学生(没有参加过以前任何试验),让他们看图对问题进行选择,目的是选定选择项的量程范围,缩小选择项之问的尺度跨度,使之更精确。在确定选择项的数量值范围之后,对于选择项为数字的那部分题目,将其在这个范围内按对数关系计算出五个数据点,加上已确定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共七个数据点,设为七个选项;选择项为文字的那部分题目,将其在数量值范围内按程度从低到高划分为七个等级,设定为七个选项。

2.3.2实施调查

对79名青年男性进行了调查施测,采用团体施测方式,分两次进行,每名被试随机分入图片组或文字组。测试指导语均为书面形式,具体如下:“请你根据以下陈述的事件(给予的图片),对相关问题进行一个推测,在1—7个选项中选出一个与你的推测最相近的答案。注意:根据上文给予的有限信息推测每个问题,只认为事件是在一般情况下发生,不考虑特殊情况。”

3结果

3.1数据的预处理和项目的筛选

用Pearson系数以及每道题与问卷每题总分相关分析了图片、文字两套问卷的信度。其中,在图片问卷中第一题的相关系数为0.205,第二题为一0.122,第四题为一0.049,文字问卷中第一题的相关系数为0.179,第二题为0.314,第四题为0.241,这三题在两套问卷中的相关显著性都大于0.05,对问卷统计结果没有意义,所以保留其余12题的结果进行分析。

3.2预期结果的一致性

首先考察在不同信息传播方式的影响下受众预期结果的一致性有何差异。预期结果的一致性是指受众选择答案的分布的离散程度是否相同,采用方差齐性检验法。结果见表1

从表1可见,对于大多数项目来说,文字问卷的方差都大于图片问卷,其中有6个项目存在显著差异,其余项目不存在显著差异。

3.3预期结果的感受性

预期结果的感受性是指受众对图片或者文字描述的心理感受程度,以及根据这个感受程度做出的预期推理。本研究通过研究受众对问题预期推断的结果来观察受众的心理感受程度。具体分析方法为:首先,计算出各名被试的总得分,即将每份问卷的答案相加(逆序编排答案的题目先进行校正),结果见表2;其次,将两组中各名被试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检验结果为:t(77)=5.258,p<0.001,表明图片、文字两种信息传播方式对受众感受性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受众对图片材料的感受性高于文字材料。

4讨论

通过以上数据可知,图片、文字两种信息传播方式对受众心理预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预期结果的一致性和预期结果的感受性。

对于预期结果的一致性,目前的数据结果还不能做出确凿的结论。从表1可知,在绝大多数项目上,图片问卷组的方差要小于文字问卷组的标准差,这意味着在绝大多数情景下,图片材料对受众心理预期的影响更加一致。但是,由于每个项目都是采用7点计分,两种情况下的方差很难出现很大的差别。就本研究的结果来说,只有大约二分之一的项目出现了显著差异。不过,在所有项目中,除了第二题和第三题,其余各题的方差都是文字问卷的大于图片问卷的。这种明显“一边倒”的情况是值得关注的。

在预期结果的感受性方面,本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图片问卷和文字问卷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图片材料对被试心理预期的影响大于文字材料。两组问卷对被试心理预期的影响之所以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种认知过程之间的差异。图片中的信息传输给被试时是并行式的,而文字描述中信息传输的形式是串行式的。被试在接收图片信息的冲击时是同时处理多个信息,而文字信息在被试脑中的处理过程是按顺序逐一接收信息再统一整合,所以图片信息给受众的冲击力要强于文字信息,这也就是图片组的感受性明显高于文字组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探讨图片、文字两种信息传播方式对心理预期的影响时,信息量是否对等是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图片问卷和文字问卷在场景信息方面存在信息含量不对等,就会直接影响被试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两组被试选择结果的差异就有可能是由信息量的不对等引起的,而不能完全归因于两种信息传播方式之间的差异。本研究在问卷编订的全过程中力求在操作层面上尽可能地减小或者消除这种不对等。本研究的文字描述是来源于图片,所以某一名被试的描述只可能是图片包含的所有信息量的一个子集。将所有被试的描述结果整合到一起,这样也就做到了文字描述和图片的信息含量尽可能地相似。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它将心理预期这个心理现象量化,使其具有了可操作性。心理预期是一种心理现象、心理范畴,在以往的研究中,心理预期只是作为一个整体概念被人们研究。而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心理感受等级将心理预期划分为若干个等级,便于实验的操作、数据的对比及分析。

第6篇

一、社会达尔文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895年,严复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等一系列文章,对进化论思想做了系统介绍。1896年到1909年,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取名为《天演论》,以及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群学肄言》等,其中《天演论》的影响最大。随着《天演论》盛行,进化论学说流行于中国。“自欧洲学说至于中国,其最为吾人之所笃信者,莫如天演竞争之公例。‘优胜劣败,天然淘汰’,几为人人之口头禅”[1]。“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2]。杨度称:“自达尔文、黑胥黎等以生物学为根据,创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之说,其影响延及于世间一切之社会,一切之事业。举人世间所有事,无能逃出其公例之外者。”[3]

严复认为中国落后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二者历史观的不同。“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4]。“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力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极则”[5]。所以严复在进化论中强调“物竞、天择”两个方面。“民物之于世,樊然并生,同享天地自然之利矣。与接为构,民民物物,各争有以自存。其始也,种与种争,及其成群成国,则群与群争,国与国争。而弱者当为强肉,愚者当为智役焉。迨夫有以自存而克遗种也,则强忍魁桀,?捷巧慧,与一时之天时地利洎一切事势之最相宜者也”[6]。

路易斯?哈茨在史华慈《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一书的序言中指出:“严复在欧洲思想中至少发现了两方面秘密……一方面是必须充分发挥人的全部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必须培育把能力导向为集体目标服务的公益精神。”[7]

康有为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把公羊学的“三世”、《礼记?礼运》的“小康”、“大同”与近代进化论思想和他的变法思想融合在一起,提出了“三世说”进化史观,即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他认为:“世有三:曰乱世,曰升平世,曰太平世。必拨乱世,反之正,升于平世,而后能仁。盖太平世行大同之政,乃为大仁,小康之世犹未也。”[8]“一世之中可分三世,三世可推为九世,九世可推为八十一世,八十一世可推为千万世,为无量世,太平大同之后,其进化尚多,其分等亦繁,岂止百世哉?其理微妙,其事精深。”[9]

继严复之后,梁启超是又一位主张进化论的集大成者。梁启超的进化论主张可以从社会、国家、政治和个体四个方面探讨。从社会方面来说,他也主张三世进化论的观点。从国家方面来说,他宣称:“世界之中,只有强权,别无他力,强者常制弱者,实天演之第一大公例也。然欲得自由权者,无他道焉,惟当先自求为强者而已。欲自由其一身,不可不先强其身,欲自由其一国,不可不先强其国。”[10]从政治方面来说,他在《君政民政相嬗之理》中阐述了人类政治的发展进化规律:“治天下者有三世:一曰多君为政之世,二曰一君为政之世,三曰民为政之世。”[11]从个体方面来说,他在《读〈孟子〉界说》中指出了人性是怎样进化的。他认为人性的进化历程分为三级:据乱世之民性恶,升平世之民性有善有恶,亦可以为善可以为恶,太平世之民性善。[12]

从严复、康有为到梁启超无一例外他们均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观点强调社会历史的进化,相信人类社会是可以预见的美好。这种崇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维多利亚式的社会精神,加快了社会的新陈代谢速度,为晚清以来的社会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基础,为处在战火纷飞中的民族提供了希望与想象的空间。

二、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反思

在残酷的竞争面前,社会达尔文主义既是强者施暴的需要,又是弱者对抗的需要,所以竞争与自我保存以一种无可辩驳的优势成为其主要内容。它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明显,晚清以来便已经有学者开始反思,其中以章太炎的俱分进化论思想最深刻。

章太炎早期接受过达尔文进化论,其《?书》中的“原变”一文,即以宣讲进化论为主题。但从一开始,章就不赞成社会达尔文主义“弱肉强食”、“兼弱攻昧”的主张,认为斯宾塞的进化学说“多踪迹成事,顾鲜为后世计。盖其藏往则优,而匮于知来者”[13]。如应用于现实,可能成为列强侵略的理论根据。“既取我子,又毁我室,而以慈善小补为仁,以宽待囚虏为德,文明之国以伪道德涂人耳目”[14]。

章太炎从佛教的观点否定黑格尔的历史发展目的论主张,认为他忽视了历史的复杂性。章太炎认为尽善醇美的进化根本上是一种迷信,“望进化者,其迷与求神仙无异。今自微生以至人类,进化惟在智识,而道德乃日见其反。张进化愈甚,好胜之心愈甚,而杀亦愈甚。纵令进化至千百世后,知识慧了,或倍蓰于今人,而杀心方日见其炽。所以者何,我见愈甚故”[15]。真正的历史不仅不是直线进化,甚至是倒退。“中国自宋以后,有退化而无进化,善亦愈退,恶亦愈退,此亦可为反比例也”[16]。

章太炎分别从道德方面、生计方面、智识方面阐释俱分进化论的观点。“若以道德言,则善亦进化,恶亦进化;若以生计言,则乐亦进化,苦亦进化。双方并进,如影之随形,如罔两之逐影,非有他也。智识愈高,虽欲举一废一而不可得。曩时之善恶为小,而今之善恶为大;曩时之苦乐为小,而今之苦乐为大。然则以求善、求乐为目的者,果以进化为最幸耶?其抑以进化为最不幸耶?进化之实不可非,而进化之用无所取”[17]。这是一种独特的历史观、文明观、伦理观。社会的进化不是单一进化,而是俱分进化。

杜亚泉对社会达尔文主义进行了反思。杜亚泉称:“欧美所以富强,则以其民各勤其事,各竞其业,能争权利于职务之内也。返观吾国,则乐事赴功之念,每不敌其希荣弋利之心。自物竞论输入以来,更引之以为重。利己主义,金钱主义,日益磅礴;而责在人先,利在人后之古训,转荡焉无存,革命以还,此风尤炽……今者物竞之祸,遍于寰区,吾国人心,尤深陷溺,相攻相取而不相容,几有?焉不可终日之势。”[18]1916年他在《东方杂志》中感慨道:“今日之社会,几纯然为物质的势力,精神界中,殆无势力之可言……今日吾社会之精神界,惝恍无凭,殆近于怀疑时代。其弥漫于吾社会之间者,物质之势力也。物质之种类甚多,而其代表之者则为金钱,今日之独占势力于吾社会者,金钱而已矣。”[19]

张耀曾在遗书后序中写道:“惟今日中流以上之人,或表率社会,或教育后进,或参与政事,或掌握大权,而考其生活状态,能免于昏迷偷惰者,百无一二,既不省自己面目,更不问说为何事……利己之念,本为人类所难免,然上者牺牲之,次者扩充之,下者节制之,我国今日则不然,无论贵贱,几无不以利己为第一义,肆欲以逞,不顾一切,榨取豪夺,无所不至。”[20]

第7篇

[论文摘要]在大众传播学领域,用模式的方式来叙述传播学的发展历史由来已久,从直线型模式到社会系统模式,大众传播学的模式研究经历了几个过程,拉斯韦尔等先驱对此领域也进行了很多探索,麦圭尔的《大众传播模式论》对于模式研究意义重大。

麦圭尔的《大众传播模式论》试图以模式的手段来叙述大众传播学说的发展历史。这种模式的形式非常直观。对于入门者有很大的启示作用。但正是由于其偏向简单,模式结构化,条框化,容易局限人的思维,不利于后来者的开拓。然而,对于以简明的方式来构建传播学的理论框架,模式所表达的意义重大。

首先,麦圭尔对一些经典的基本模式做了介绍,整理了传播学结构模式图的基本发展脉络。从直线型模式到控制论模式,再到社会系统模式。每一阶段模式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以直线型为例,一九四八年,拉斯韦尔提出了五W模式,用直线型模式划分了传播学的五个领域,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对象分析,效果分析。194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Hardd Lasswell)在其《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传播过程就是: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有何效果(With what effect)?拉斯韦尔模式可以普遍应用于大众传播。它意味着,传送同一信息的渠道不只一种。“谁”提出了对信息的控制问题;“说了什么”是内容分析研究的主题;“通过什么渠道”是对媒介做分析研究;“对谁说的”是对接收者和受众的分析研究:“有何效果”则是对整个传播过程的结果进行的分析。拉斯韦尔的模式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拉斯韦尔公式显示了早期传播模式的典型特征,但存在着一些缺陷,其中重要的两点在于他忽视了反馈因素,以及没有看到社会过程对于传播过程的影响。

而香农—韦弗模式在传播渠道中增加了噪音的负功能因素。1949年,信息论创始人、数学家香农与韦弗一起提出了传播的数学模式,为后来的许多传播过程模式打下了基础,并且引起人们对从技术角度进行传播研究的重视。“噪音”概念的引入,是这一模式的一大优点。它指的是一切传播者意图以外的、对正常信息传递的干扰。构成噪音的原因既可能是机器本身的故障,也可能是来自外界的干扰。克服噪音的办法是重复某些重要的信息。这样,传播的信息中就不仅仅包括“有效信息”,还包括重复的那部分信息即“冗余”。传播过程中出现噪音时,要力争处理好有效信息和冗余信息之间的平衡。冗余信息的出现会使一定时间内所能传递的有效信息有所减少。人际传播的讯息内容、社会环境和传播效果并不能直接在这一模式里找到,而且这一模式仍然是单向直线的,因而不能用它来解释人的全部社会传播行为。数学模式虽然为传播学研究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但它并不完全适用于人类社会的传播过程。它将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固定化,忽视了人类社会传播过程中二者之间的转化;它未能注意到反馈这一人类传播活动中极为常见的因素,因而也就忽视了人类传播的互动性质。这些缺点同时也是直线传播模式所共有的。

德弗勒进一步对香农—韦弗模式做了重要补充,增加了另一组要素,以显示信源是如何获得反馈的。德弗勒互动模式的基本观点是:大众传播是构成社会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德弗勒是从社会学角度切入对大众传播体系进行整体观照,并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后得出这一模式的。该模式最为明显的优点是突出了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就传播来说,社会是整体,而传播组织、政府机构、文化环境、利益团体等是部分,作为一个组成部分,传播组织的活动必然要受到社会整体及其它各部分的影响。从这一观点出发,组成社会系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部分都必然会成为影响大众传播过程的因素,大众传播过程是作为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而存在。德弗勒的这一模式主要的描述目标是美国的大众传播系统,其目的是要揭示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众传播必然会受到社会中此消彼长的各种力量的影响,这些力量之间对比平衡的保持或打破,都会对大众传播构成影响。这一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那些直接受到国家、政府或政党的控制和指导的大众传播。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的出现,意味着与传统的直线性/单向传播模式的绝然决裂。循环模式是施拉姆在奥斯古德的基础上提出的。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提出了这个新的过程模式。这一模式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这就内含了这样一种观点: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另外,它对以前单向直线模式的另一个突破是:更强调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直线单向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其缺点是未能区分传受双方的地位差别,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传授双方的地位很少是完全平等的。其次,这个模式虽然能够较好地体现人际传播尤其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对大众传播过程却不能适用。模式的高度循环,使得传播各方真正处于一个系统中。丹斯的螺旋形结构是对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的一种有趣发展,它显示了传播过程的动态性质,强调了不断变化着的社会因素对传播过程的影响。格伯纳的传播总模式建立了一个感知—生产—感知链,说明人类传播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主观的,有选择性的,多变的和不可预测的,人类传播系统是开放的。其目的是要探索一种在多数情况下都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模式。该模式能够依具体情况的不同而以不同的形式对千变万化的传播现象进行描述。格伯纳模式有不同的图示。而他的文字模式则简明扼要地说明了其图解模式的构造:①某人②对某事有所感知③然后作出相应的反应④在某种状况下⑤通过一定的途径或借助于某种工具⑥获取某些可资利用的材料⑦采取某种形式⑧在一定的环境和背景中⑨传达某些内容⑩得到某种效果。可见,这是一条由感知到生产再到感知的信息传递链。该模式的优点是适用广泛。它既可以描述人的传播过程,也能够描述机器如电脑的传播过程或人与机器的混合传播。依照这一模式,整个传播过程中所有的信息都始终与外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可见人类传播是具有开放性的系统,而传播也是对纷繁复杂的事件、信息加以选择和传送的选择性的、多变的过程。该模式只是对单向线性模式的改进,仍然缺乏对传播活动中反馈和双向性的描述,这是其不足之处。

接着麦圭尔从大众传播分别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方面做了模式分析。我们分别挑选一种模式来做分析。针对个体,康斯托克的电视大意个体行为之影响的心理学模式重点在于通过汇总一些有关一般条件(在这些一般条件下,人们观察效果的产生)的主要发现和理论,来说明和帮助预测在 特定情况下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的发生。这个模式的中心命题是:一个行动的特定描述更可能导致学习那个行动;它对个人来说,愈是具有激发力,这一行动在个人所看到的全部行为节目中也就愈突出。针对社会,议程设置理论所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道活动产生的短期效果,而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它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在特定的时间公众所讨论的问题正是媒介所突出的内容,而公众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也正是媒介最强调的事情。但是这一论题然有许多不完备之处,譬如,议题设置到底起端于媒介,还是起端于公众成员及他们的需求,或是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麦圭尔对受众中心模式单独做了介绍。这些模式的特点就在于研究人们如何处置媒介取代了研究媒介如何对付人们。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这个模式从受众的信息寻求出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点,但也受到许多批评,例如它的功能主义特点,以及经验主义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内心状态的主观报告,因而过于“心灵主义”了。

麦圭尔最后从模式整体的制作流程上来把握大众传播的体系特点。主要论述进行“大众传播”工作的大众媒介机构的一些方面。德弗勒的美国大众媒介体系模式代表大众媒介体系的一种自由主义或自由市场模式,社会中政治和经济力量平衡的任何变化,都能对所描述的结构和关系产生重要影响。这个模式重点集中在德弗勒所称的美国体系中的“低级趣味”内容的功能上,它是根据“满足受众所需”这个原则运转的。这种内容包括媒介产品的绝大部分。对受众根据假设的趣味或偏爱层次(高、中、低)的分布加以区分。但是在划分偏爱和内容的用语方面却存在一个基本的缺陷。高级、中级、低级趣味之间的差别是按惯例主观划分的,因而是不明确的。

参考文献

[1]丹尼斯·麦圭尔,斯文·温德尔著.祝建华,武伟译.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第8篇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MOOC;大众传播学

近年来,学校又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先进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不断深化创新素质培养体系建设.2015年体验式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作为安徽新华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项目子项目启动研究.体验式教学研究方式多种多样,本项目主要将体验式学习模式与MOOC新兴教学形式有机结合,设立MOOC体验式教学法.作为此次项目研究成果之一,本篇论文就MOOC、体验式教学混合教学法在培育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实践领域进行探讨研究,具有一定价值.

1MOOC体验式教学法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经过十几年传统填鸭式教育,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对专业课程学习仍抱有固有学习态度,依赖教师线性式教育,致使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和经历,形成自我学习的体系方法,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养成.近年来,以MOOC为主要方式的体验式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更是被给予厚望.MOOC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OnlineOpenCourse)的简称,出现以来就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其体验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被认为是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一是MOOC本身就是创新意识的体现,师生双方通过MOOC对重点知识展开研讨,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启迪学生独自去解决问题,在这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得以锻炼,创新潜能得以激发.二是MOOC最大特点为全面开放,学生从选课到学习再到考核,全由自己做主,充分行使自身的学习自,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进行个性化学习.

2MOOC体验式教学法概述

2.1MOOC体验式教学理念框架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关注知识的传播和强调知识点的传授,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与记忆.教学过程中教师卖力地讲,学生费劲地记,教学过程成为知识点的转存和再现,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在理论层次上,表现为教与学成线性单向流动,(如图1所示)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思维活动懒散,缺乏活跃性.在具体教学效果上,学生易出现知识认知疲劳,知识点掌握少而浅,灵活应用性不强等问题.MOOC体验式教学教师课前将MOOC视频到网上,学生可自主选择观看,对重点知识点进行理解.课上,教师先请学生简述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论、解答;随后教师根据学生表现进行总结,并随时调整课堂所需讲授的重点知识和扩充知识.课后,学生仍可通过MOOC对本堂课程知识内容进行复习,原先单向流动的教与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生拥有了主动性,主动学习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便于学生完整认识知识的创新生成过程,体验理解、吸收新知识意义与乐趣,让学生以知识创新者的主体角度去学习,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

2.2大众传播学MOOC体验式教学法的提出

“大众传播学”是我校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为新闻学、广告学、播音等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程主要研究传播的现象与规律,是传播学的入门性课程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学科内容上看,由于大众传播学起源于行为科学、信息科学、新闻学三大学科,因此学生所掌握的内容抽象且庞杂,需要调动一定的心理学、新闻学等学科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课程,按照常规教学模式,很难在教学时限内完成.从教学内容上看,大众传播学起源西方,在此后的学科发展过程中西方理论学说占据主导地位,对中国学生来说存在时代错位和区域隔膜.此外,大众传播学本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学生心理预期有较大反差.从课程内容实践性上看,传播本身就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播的形式、手段、媒介更是快速更新.大众传播学课程要求学生们利用所学理论解释现实中的传播现象,从学科角度,本身就需要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将大众传播学中的理论解释、理解、利用到现实生活中,因此,传统照本宣科式讲授方式已经不适用这门学科的教授.鉴于前述讨论和研究,提出大众传播学MOOC体验式教学法.MOOC本身就属于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之间的特殊传播方式,具有先天学科优势.其次,本课程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性教学,要求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自由思考的空间,以此掌握先进的传播研究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将每章重点知识点进行提炼,录制成视频,到网上,并以之为体验式教学的关键切入点,让学生通过对关键知识点的集体讨论与老师互动式研究,深刻了解知识点的内涵,让学生处于学习主体地位去了解相关理论,激发其思维创新能力和学习激情,深化对传播理论的解读以此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大众传播学MOOC体验式教学法的实施

3.1MOOC体验式教学法在大众传播学中教学方案设计

大众传播学MOOC体验式教学法的实施,是将MOOC与体验式教学融会贯通,因此需要科学且合理的实施方案.方案实施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下:让学生体验什么———如何通过MOOC这一形式实现———课堂环节如何处理———体验过程的组织形式问题.本校大众传播学课程采用的郭庆光主编的《传播学教程》.该教材涵盖的内容广泛,包含对传播基本问题及传播学史发展的概述,人类五种基本传播类型的描述及传播五大研究领域的综述等内容.在教学方式设计上,考虑高校教育特点,结合大众传播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以能力培养为着力点,将课程能力目标要求和培养过程进行细化,将大众传播学课程分为“传播的基本问题”、“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结构”、“传播的五大类型”、“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传播效果研究”五大讲.同时,依据MOOC特点,将每个任务点拍摄成视频时长在10分钟左右的MOOC课程,并配备教学PPT、教案、自测题及答案、综合作业题及参考答案等.同时,在录制MOOC中,适时插入精神设计的交互式问题节点,以提示学生思考,增加记忆.

3.2MOOC体验式教学法在大众传播学课堂的运用———以第一模块

“传播的基本问题”为例MOOC、体验式教学混合教学方法实施的核心部分是对课堂环节的组织.教师在课前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时长、体验活动等以此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教师会准备灵活多变的应对方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人类传播的基本问题”是《大众传播学》中重点章节,是初次设计传播学的学生们理解掌握的难点.该部分的教学内容体验重点:传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课时4学时(45分钟/学时).MOOC体验式教学课时分配方案:(1)在第一节课前,让学生们上网自主学习本节MOOC课程,掌握重点知识点.(2)第一课时,分组研讨,请学生就关键知识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讲解,教师通过体验式讲解,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程度,学生通过体验式讲解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和理论创新意识.下课前,教师点评,并就知识点进行讲解.(3)第二节课前15分钟,带领学生观看MOOC课程知识点,余下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对所学习的传播系统结构加以解释.并引导学生对现有传播系统结构加以补充、完善,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理论创新能力.(4)由于通过MOOC已将重点知识点进行了讲解,第二课时后,将布置研究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考察某一知名直播网站,阐述其传播过程及系统结构.由于研究对象不是假象而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传播现象,相关研究资料不够充分,因此需要学生查找资料梳理分析并进行深入研究,其目的在于找到问题突破口,并将整个传播过程进行理论性的阐述,这将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5)第三课时,邀请各组进行成果展示.在点评环节中,教师将引导学生将抽象理论放在实际传播环境中考察,通过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施,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与探讨,不仅只依赖于书本知识,同时结合自己研究分析,提升理论的创新性和应用性.也是对学生前期理论学习成果的展示.(6)第四课时,课前要求学生重新观看观看MOOC内容,对理论知识再进行梳理回顾.课堂上,教师依据前期讨论情况,将整章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扩充,完成此次讲解任务.

4MOOC体验式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与评价

4.1建构学生信息反馈环节

高校学生是MOOC体验式教学的主体,学生信息反馈机制的建构是了解此次体验式教学有效与否的基础.学生反馈信息的原真性和丰富性将直接制约课程日后课程教学的发展改进方向.笔者采用阶段性问卷收集和实时信息收集两种方案收集学生反馈信息.所谓的阶段性收集方案,即结合课程教学进度不同阶段,在课程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实施后等阶段组织发放调查问卷.为消除学生心里顾虑,保证教学信息收集的原真性,调查问卷采用匿名形式;实时性收集方案指为获得学生实时动态反馈信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间歇时间,与学生沟通交流,以收集不同个性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建议与意见.两种收集方案各具特色,阶段性收集方案相对稳定,收集时间与区域较为固定,建构了教学效果信息收集方案的骨架;而实时性收集方案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有利于不同个性学生信息收集,进一步保障了反馈信息的丰富性.MOOC与体验式教学混合教学方法实施一段时间以来,实施阶段性收集方案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从学生反馈信息上看,学生对体验式教学普遍比较欢迎.特别是应用MOOC教学模式,将知识点分解讲解,同时可以随时随地的反复观看,比较喜欢.另外,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也比较欢迎,特别是小组展示环节对自身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4.2直观实施评价环节建构及反馈

除了学生们主观感受,本身还设定了直观实施评价环节建构,即以学生选课率、考试成绩、量三个客观数据为依据,考察在大众传播学实施体验式教学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情况.虽然这两者并不具有直接的关联性,但通过客观的数据可以清楚体验式教学带给大学生能力的变化.通过对客观测评分析得到MOOC体验式教学法受到大多数同学欢迎,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增强.以15级广告班为例,《大众传播学》课程随堂考试,中、低分数段分布人数减少,高分段分布人数逐渐增多,学生对大众传播学课程整体创新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渐趋优化.此外,学生创新思维得到提升.主要表现为论文观点的独特性和独创性趋势增强,15级广告班学生学院内十余篇,论文内容均为关注新近传播现象的实践性探讨,有自己独特思考与见解.

5结语

MOOC体验式教学作为体验式教学的一个新尝试,在大众传播课程的教授上,取得了一些有益经验.这种模式的体验式教学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以挖掘、释放,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深切体会到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进了“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对教育理念和体系的提升都将大有裨益.

作者:陈琳 单位:安徽新华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晓晖.体验式教学在德育教学工作中的借鉴教育管理[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11).

〔2〕田丽.论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5).

第9篇

关键词:大众传播媒介;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246-02

在当今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体育文化逐渐演变成为以西方体育文化为主流的格局,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时代的演变中正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生存空间也越来越窄。而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地位和功能决定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传播重要性和必要性。大众传播媒介有着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能够超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播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同时,扩大民族传统体育的覆盖范围,更能够在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传播的同时,不断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这些巨大作用是很多传播手段所不及的。

一、大众传播媒介

(一)传播:汉语中,“传播”是一个符合词,是两个个联合的字组成的词语,其中“传”有“运、送、给、交、递、表达、推广、散布”等众多内涵,而“播”则具有“撒种、传扬、传布”等意思。传播在汉语中是作为一个动词存在使用的,如传播新闻、传播疾病、传播消息等等。英语中,“传播”是communication,作为名次使用,意思是交流、交际、通讯;信息、消息;通信工具、交通联系等等。

(二)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指运用特定的传播工具广泛传播信息,通过专业化的传播媒介运用传播技术和手段大规模的生产和公开信息,源源不断的迅速传播出去,影响社会中的大部分人的过程。英文中,mass communication的含义众多,大体来说,可以分为四层意思:众多传播者;庞大的传播机构;大量复制的传播内容;众多的受众群体。

(三)大众传播媒介:是在信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媒介体,是指可以向社会大众大规模的传播信息的专业信息载体和媒介组织。如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大众传播的影响主要就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实现的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和影响之大的特点,对于信息的传播功能是非常强大的。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具有五项基本的功能,信息宣传功能、新闻的传播功能、舆论监督的功能和文化积累功能以及实用的功能。

二、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我国在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由一个民族或者多个民族之间流传的体育活动的总体称谓,主要就是指我国各个民族传统的健身娱乐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顾名思义,主要有三方面的意思,一就是体育,二是民族,三是传统。

所谓体育层面,就是那些活动项目具有体育的特性,能够有目的和计划的锻炼人们的身体,是人们的身体得到健康平衡协调的发展。所谓民族层面,就是那些活动项目具有民族性,主要表现在民族的文化底蕴上面,来自特定的民族,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反映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被广大的人群接受和喜爱。所谓传统层面,就是那些运动项目具有传承性,是代代相传下来的在一定阶段阶段形成而且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发展成熟的具有民族自身风格的项目。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对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和对国家发展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对个体的健身鉴于和娱乐交际作用,能够促进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促进民族经济的繁荣,促进民族团结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推动国际的交流和合作。

三、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传播策略

为了更好的传承和传播民族传统体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人们体育需求的多样性,应该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优势,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之间的合作,更好的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传承和传播。

(一)发挥不同大众传播媒介的优势,实现大众传播媒介之间的优势互补,更好传承和传播民族传统体育。

不同的大众传播各有所长,比如电视的综合视听与动感,有感染力,注意力高度集中,传达率高的优势,但绝对成本高,干扰多,接触短暂,受众选择性差。通过相互协调合作,制作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节目,减少重复性的报道传播,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加强各种大众传媒的交流合作,更好的传承和传播民族传统体育。

电视方面,应从改进栏目设置、提高节目质量,增强其现场性、时效性入手。广播方面,可制作精品民族传统体育节目,进行同时异地传播,在信息的多样化和形式的新颖性上下功夫,增加有特色的解说和评论。报纸方面,内容上发挥报纸容量大的优势,使民族传统体育信息更多样华和全面性,版式上不断创新,重视对标题的制作和图片的选择,印刷上要提高质量,增强吸引力和舒适感。杂志方面,应从专业性上着手,凸显自己的办刊方针。网络方面,网络几乎兼具各媒体的优势,它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科研、锻炼、竞赛及产业的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各种大众传播媒体应该以受众的需求为根本,制作符合大众需求的民族传统体育节目,增加大众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喜爱。

体育自身就是一种重在参与的活动,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体育,其魅力在于不仅仅欣赏,又可参与,通过参与民族传统体育,还可使人受益无穷。各大众传播媒介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增强和受众之间的沟通,重视关注受众的需求,着重培养受众的参与意识,提供参与机会,以体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传播中的参与性。

各大众传播媒介应由单向传播转向交互式方向发展,注重与受众的沟通,关注受众的参与。想人所想,急人所急,供人所需,才能更好的根据社会需求来传承和传播民族传统体育信息。重视受众的需求,是把受众的“应知”与“欲知”统一结合起来,把共同兴趣和个别兴趣、普遍需要和特殊需要统一起来,随时关注受众需求的变化,根据其变化调整自己的报道重点和报道形式。

(三)大众传播媒介应该从适应全民健身的需要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媒体的引导示范作用,传承和传播民族传统体育。

大众传播媒介不仅要满足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欣赏和娱乐的需要,还要引导人们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唤醒和激发人们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意识,教授民族传统体育锻炼的方法和知识。首先,通过传播民族传统体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吸引人们参与民族传统体育;其次,通过制作高质量的、形式多种多样、趣味性强、易操作的民族传统体育节目,发挥大众传播媒介在全民健身中的指导示范作用;通过娱乐节目电视剧、电影等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了解和兴趣,如武林风等等。

(四)把握好舆论导向,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并尽快出台和完善有关民族传统体育宣传的法规和政策。

实践证明,体育事业的发展须有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目前大众传播媒介经常出现褒贬失衡的现象,甚至出现对某一现象或问题常常过于苛责,甚至群起而攻之。大众传播媒介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时应多加慎重,注意褒贬适宜。同时,通过制定有关的法规和政策,规范大众传播媒介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舆论监督活动,对其进行宏观调控,使之更好的为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服务。体育的本质在于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而大众传播媒体对民族传统体育信息的报道也应不断创新和不断完善,以更好的让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走向大众,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种莉莉.我国大众传媒对体育信息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1.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第10篇

一、电视窄播节目及其发展

人类传播的进化过程经历了漫长的阶段。从人内向的传播到人际的传播,从组织传播到大众传播,人感官的延伸在不断扩大。现如今,大众传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这个信息泛滥的社会,各种信息通过不同的传播途径涌入我们的面前,并将我们紧紧地包围起来。同时,人们对于大众传播本身也在进行着思考审视。这时,不同于大众传播的窄播理念出现了。窄播传播也被称为小众传播,是电视节目的一种传播方式。窄播是大众传媒整理出特别受众需要的节目进行有特别内容的节目制作。

窄播的理论最早出现于西方的发达国家,并已有多年的实践经验。我国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有学者提出大众传播应该向窄播方向发展。窄播节目的传播在现代传媒业中早已不陌生,各个电视频道不断地将自己的节目种类增加,并出现各种专业性电视台。这里的专业和学科的专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里是指专注社会生活单方面专的传播,比如电视剧频道、新闻频道、体育频道等等。即便有一些电视台的名称上没有窄播,但在其频道或者节目的定位上有明显表现,遵循的仍然是窄播的基本原则并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电视窄播节目制作的注意点

受众是各式各样的。要使电视窄播节目信息被受众接受并认可,就需要在受众的观念、文化、接受方式、兴趣上下大功夫,进而将不同的受众进行分类。在当今社会中,社会的精细化和专门化的形式日渐明显起来,以物质丰富作为前提,个人爱好得到充分的发展,生活变得多元化、复杂性。所以,人们接受电视节目的内容和方式各有不同,所谓众口难调就是这个道理。大众传播没有办法覆盖所有受众,即使将所有信息传播到每个人那也是白费力气。不同于一般的受众,专门受众的出现越来越密集。专门受众有相同兴趣爱好,有相同接受倾向,他们有集中的注意核心,接受信息也有着专门的要求。虽然这种类型的受众和一般受众一样分散,但是他们最大的特性就是有绝对的流动性以及相对的稳定性。总体来说,这个受众群体是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甚至可以对特定传播的机构有坚定的忠诚度。只要从全部受众中找出一部分这种类型的潜在专门受众,开发出并形成他们专门的信息传播渠道,大众传播就可以实现细化,也就是实现对电视节目的窄播。

窄播的一步步发展不但响应了受众的需求,也使得传播工作者的观念意识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这样更能准确地掌握受众的心理和受需求,更有效地实现电视节目窄播的发展。分众的传媒首席执行官、华师大校友江南春就是个成功的例子。他将目标定位在商务写字楼、高档住宅楼以及大型商场,对出入这些场所25~45岁之间的中高层次的客户进行锁定,为了帮助他们打发等待的时间,推出现了电梯里的显示屏,创造出广告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奇迹。分众传媒自身的优势就是把电视广告进行户外化,又对户外的广告进行影视化,在固定的时间里,给正在等电梯无聊的受众造成了强迫性的接受,所以广告的效果相当明显。

结束语

有人这样说过,成功的关键在于放弃。当然,这里的放弃并不是指那些半途而废,而是说坚持某样东西的时候先要懂得放弃一部分,正所谓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有舍才有得。这样才可以把精力集中在一起,对明确的目标全力以赴地去做。确定一部分专门受众,专心研究这些专门受众需要的是什么东西,对他们最有效的是什么东西。江南春放弃过包含十亿农民中低端的客户,看上去的确是舍弃了很多,但是他们在另一块小的领域中得到了更多东西。在取舍间彰显着不凡的大智慧,看似狭窄的范围内,有着更为宽广的舞台。

参考文献:

[1]黄帝:《窄播化浪潮中的中国手机电视内容与业务分析》[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窄播――需要您关注的发展趋势》[J].《现代电视技术》2004年第7期

[3]晓乐、晓安、耀林等:《县区电视新闻“窄、浅、粗”的成因及对策》[J].《青年记者》2009年第2期

第11篇

大众传播系属于艺术与人文学院,提供4个方向的教育:广告、公共关系、印刷媒介(2007年改为新闻/社论和新闻摄影)和电子媒介,其中,广告和公共关系提供研究生学历教育。该系目前共16名专任教师,600多名学生,于2005年得到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认证委员会(Accrediting Council on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s,ACEJMC)的认证,课程设计比较成熟,硬件设施较为完备,学生的实习实践有保障。在该系学习、工作期间,我注意到其教育有如下特点,或能为我国新闻学教育提供一些较为新鲜的思路。

一、学生与专业相互选择

学生自高中进入大学后,先不分专业甚至系别,而是先学习学院要求的通识类课程和大众传播系所要求的专业基础课。大约一年到一年半可以修完相应的学分,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专业,但并不是想上什么就上什么,而是要提出申请。大众传播系对申请人的要求是:1.英语、传播研究和一门大众传播专业基础课的成绩达到C以上;2.所学课程平均绩点达到2.5以上;3.和一位专门指导专业选择的老师讨论过;4.已经同时获准学习其他某个专业或辅修专业,或已学习一门外语。最后,大众传播系还说明,该系每年都有学生人数限制,只有最具竞争力的申请人才能成功。

即便已经获准学习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也并不是就此定下了终身。学生可以转攻其他专业,在大众传播系修过的学分经系主任许可有12分可以转为其他专业的学分,大学期间转过三四次专业的学生相当常见。在大众传播系就读后,可以在该系提供的4个方向中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那个,只要修够了某个方向要求的学分就可以毕业。这种灵活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思考、选择和尝试的机会,便于学生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二、教授教学自主性强、与学生互动多

圣克劳德大学大众传播系的课程体系比较成熟,一共提供57门专业课。其中4个方向都必修的课程是大众传媒导论、大众媒介与社会、大众传播法,共计分,其他为各方向的专业必、选修课。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承担3门课的教学。学期伊始,每位教师都会将本学期的教学大纲发到每个学生手里,内容主要包括课程介绍、教学计划、对学生的要求和考查方式。每位教师的考查方法都不同,但是都强调平时表现,期末考试所占的比重非常小。例如我选的一门《公共关系》,教师在第一节课就介绍了本学期要开展的所有活动,包括读书报告、课堂演讲、小测验、公关实战等,每个活动都占若干分,总数相加共计100,并详细规定如果学生超额完成任务可以获得额外加分。这样就避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而得到高分的学生一定在整个学期都表现出色。

除了授课时间之外,教师与学生还有很多课外的互动,包括:1.办公室时间(office hour):授课结束后每名教师都要为学生提供“办公室时间”。这个时间被运用得很充分,每个工作日都有很多学生坐在系办公室的前台等待和老师见面,老师们的办公室也总是有学生。2.老师担任导师:这个工作是自愿并有报酬的,可以为学生提供从专业选择、职业规划到日常生活等一系列的指导和咨询。3.学生社团的指导:美国大学学生除了要修够专业课程的学分,每学期还要提供“志愿者时间”(volunteer hour),在社区提供服务、辅助老师教学、在学生社团担任领导和组织工作都可以算“志愿者时间”,所以学生都很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每个社团都要有指导教师,这就给老师和学生创造了进一步互动的机会。

三、学生自主学习多、实务课重实践

在美国大学,“填鸭式”教学很少见,学生主要进行自主学习。

在圣克劳德大学,每位老师都会布置大量阅读作业,并要求学生读完之后写出读书笔记和感想,上课演讲或讨论。例如,《大众传播与社会》这门课程没有教材,教师在教学大纲里列出了100多篇学术期刊上的相关论文要求学生阅读。每个学生都要在学期初就选定两篇论文,与老师讨论之后在课堂上主讲。老师会认真记下学生的演讲内容,提出问题并鼓励全班一起讨论,这种做法看似轻松,实际上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老师要有足够的阅读量和知识储备,对相关专题的理解要非常透彻,这样才能指出学生的问题,正确地引导学生思考;其次,每个学生主讲之前都要先和老师讨论,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授课时间;第三,中肯的点评和优秀的组织不仅来自深厚的学识修养,也来自认真的倾听和敏捷的反应。

在实务类课程上,教师格外重视实践活动。例如《公共关系》第一堂课,授课教师就告诉学生每个人都要单兵作战,运用所学的知识为一个真实存在的组织进行公关活动策划,并要求策划书有该组织的签字证明,学期末每个人都要提交自己的策划书并答辩。在策划进行期间,学生可以和老师讨论其可行性、操作细节等。期末答辩时,学生们提交的策划均建立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可行性很强,而且服务的组织五花八门,有学校社团、市小动物保护协会、公交公司等,甚至还有宗教组织,看得出学生和老师都付出了大量时间和心血。

四、校内媒体提供实践机会

美国的新闻学教育强调“边干边学”,拥有合格的校园媒体是获得认证的必要条件。圣克劳德大学有3个校内媒体――KVSC广播电台、大学纪事报(University Chronicle)、UTVS电视台。这3个校内媒体从版面到内容均与社会化的媒体没有区别,不但服务于该校学生,还兼顾周边社区,提供全国、当地的新闻以及娱乐节目。

大学纪事报历史悠久,创办于1924年9月,学期中每周出版两次,暑假每周出版一次。报纸的活动经费来自学生学费,由学生会财政委员会拨款。该报报道及时、内容丰富、言论自由。每期的头版报道都是校园中最新发生的事情,例如该校一位教师遭到指控,说他猥亵未成年人,该案的最新进展、他在学校的未来、学校对他的态度等等,报道全面、及时。社论版经常发表尖锐批评学校的言论,例如质疑学校为了促进校园国际化进程而以州内学生的标准向留学生收取学费的做法;体育比赛是美国大学的盛事,大学纪事报的体育新闻全部是该校与其他学校的校际赛事,很受欢迎。该报出版后会分放在各个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的门口,供过往行人随意取阅。

UTVS是有线电视台,曾经多次获得明尼苏达州最佳大学电视台奖,有2个频道,分别是体育频道和新闻频道,全年全天播出。电视立运行,与大众传播系和学校的电视演播间是合作关系。虽然演播室和新闻编辑室设在校园里,但是不受学校控制,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大众传播系的两门实务课程――《电视编辑与制作》、《电视新闻节目制作》在电视台的办公室、演播间和制作机房里上,任课老师就是电视台的主要工作人员,选了这两门课的学生都需在该电视台工作。

KVSC是由学生运营的公共广播电台,可以覆盖周边70英里的区域,节目丰富,地方性强,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因此很受欢迎,经济效益很好,甚至有学生认为该台是明尼苏达州最好的广播电台。

这些校园媒体都有大众传播系老师作为指导教师,他们往往是在新闻业界工作多年的资深新闻工作者,同时承担相应的课程,这样就将课堂和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工作人员都是学生,不光是该系学生,凡该校学生都可参加。一般在校内媒体实习两年的学生都能达到将近50篇的发稿量。报纸的编辑室,电台、电视台的演播室都在大众传播系办公室旁边,每晚都可以看到学生们工作到深夜。在这些社会化的媒体中,学生真正可以得到锻炼,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很快独立工作。

第12篇

论文摘要:媒介融合的趋势是伴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的。媒介融合给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带来了新问题、新变化和新机遇。在媒介融合的形势下,学科结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实践平台作为构成新闻教育的四大基础要素,仍然是决定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质量的核心部分。

媒介融合趋势是伴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的。一方面,随着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这些技术在广电、通信领域的全方位渗透与应用,传统媒介的界限渐渐模糊,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媒介终端可实现功能逐步强大。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及文化潮流的发展与进步引发社会阶层的“碎片化”,并由此延伸到市场的“碎片化”和受众的“碎片化”,大众时代过渡为分众时代,媒介受众由以往的单向接收者的角色转变为需要为其量身订制个的用户。

新闻传播教育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必要性

媒介融合的趋势对新闻传播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介融合后需要两类新型人才:一是能够在媒介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第一类管理人才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管理者,他必须是精通各类媒介的专家,熟悉技术发展为新闻传播所提供的可能性,能够运用这些技术使新闻内容得到更好的表现。因此,懂新闻传播、懂技术、懂管理而且擅长策划,是这种人才的必备素质。第二类人才的主要特点是技术全面。如美国媒介综合集团所融合的媒介都是同处一地的地方媒体,派往异地采访的记者都是多面手,他们能够同时为报纸写文字稿件、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写稿。培养融合型的人才成了新闻传播院系改革的重要目标。

以美国为例,当前有一大批新闻与大众传播院系、新闻媒体和媒介组织正在进行这类培训,很多文字记者在学摄像技术,报纸编辑在学音频视频编辑和图表制作等。美国的一些着名新闻与大众传播院系已经开设了“融合新闻”专业。

2005年9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开设了媒介融合专业。对于开设该专业的原因,该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BrianS.Brooks教授解释说:“我们看到在美国对记者编辑的需求有了变化,需要培训一些技能融合的记者编辑。我去了堪萨斯一家重要报社,他们说希望招聘到能报道SUPERBOWL 体育盛会和美式足球的记者,给报纸写个故事,再给网络写个不同的故事,还能为网络做一些视频、音频的节目。他们的要求可以同电视台相比了。我们从没有训练过这样的学生,现在需要培养跨媒体的记者了。我们要开设一个将各种媒体融合在一起的新方向来培养这样的人才。”①

未来的媒介融合教育发展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一,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领域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大传播的模式;其二,缩减以往划分过细的专业类课程,形成普遍性的媒介课程体系,或者说是一种广泛核心课程,其中会更多地融入广告和公关类的课程。无论如何,融合会引领一种大传播教育趋势的出现。例如反映在课程设置上,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的课程安排更多会出现那些整合类型的课程,比如说一门媒介写作有可能代替原有的报纸新闻写作、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广告文案写作、公关写作等课程。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教育基础要素的变化

在媒介融合的形势下,学科结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实践平台作为构成新闻教育的四大基础要素,仍然是决定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质量的核心部分。

目前,新闻传播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划分,基本上是在新媒介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新闻传播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媒介类别划分的教学和研究取向。因此,学科的组织结构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以保证各个专业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

媒介融合促进了新闻与大众传播院系结构的变化,一些与媒介新发展相关的专业逐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美国斯坦福大学新闻系在1998年增设了第一个电子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随后,很多大学都增设了新闻和大众传播专业或者是在已有的专业中增加了网络传播方向等。2005年9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开设了媒介融合专业。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师队伍普遍面临知识结构更新的任务。教师需要突破自己的专业局限,建立跨媒体、跨学科的学科发展知识体系。越来越多的教师趋向于网上讨论、网上提交作业、电子邮件交流以及即时聊天的教学方式。

媒介融合趋势也对新闻与大众传播院系的管理者们提出了新要求:要寻求资金购买和维护使用新技术的教学设备,探索最合适的方式使新技术纳入到教学内容中,让教师在短期内掌握新技术并传授给学生。

以新媒体发展为基础的媒介融合带来了教学内容的变化。新媒体是促进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建构新的课程结构的催化剂,新科技发展逐渐融合在各类课程中,这些课程普遍以跨媒体替代传统的以媒体分类划分的课程模式。新设置的课程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类。一种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信息传播、社会政治、经济进程的影响,多为侧重理论的跨学科研究,例如网络与大众传播等。而微观方面的则更多涉及如何将新媒体及其相关技术利用于大众传播媒介,更像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业务技能课,例如计算机辅助报道、在线新闻学、电脑制图等课程。一些传统的新闻业务课,如新闻写作也打破了过去印刷、广播和电视之间的分界,而称为媒介传播写作,将新闻写作基础、消息写作、解说词写作、新闻评论写作、新闻高级写作技巧、广播电视写作等众多涉及写作的课程集中讲授。

转贴于

在网络数字技术环境中,教学平台的建设已经不仅是传统概念中的实验平台和实习平台的建设,而是包括日常教学平台建设在内的多种专业功能、多种使用目标的融合性教学平台的构建。这种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的教学平台是未来新闻教育依托的设施基础。

新闻与传播院系应当和主流新闻媒体以及前沿科技企业共同合作,通过这样的合作,将行业前沿技术、前沿研究课题、技术人才引入教学与科研领域,为实验设备的更新、为课程体系的改革、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好的条件。新闻传播院系应尝试进一步打破课堂教学平台与实验教学平台的界限,让更多的实务课程的日常教学,在仿真的媒体环境中进行,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为学生创造专业实习的良好环境:一是新闻传播院系可以和主流媒体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一些媒体作为学生的固定实习基地,和媒体联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新闻传播院系着手建设具有媒介融合功能的校园数字化学生媒体实习平台,让学生尽可能全面体验实务工作的完整过程。这种“融合性平台”应该既是教学、实验、实习的融合,同时也是多种媒体技术平台的融合。数字化虚拟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学与实践的互动。新闻传播院系可以针对自身的专业特点和教学资源的现状,适当设立包含部分或全部媒体形式的数字化实习实验室。相对传统媒体实习基地而言,建立数字化实习实验室,所需资金较少,单次运行成本低廉,一般新闻院校都能够建立,而且能够保持常态运转。与传统实习相比,数字化实习基地还有一个显着的优点,那就是配合学生的实习过程,可以建立一个与实践教学相配套的网络交互式学习平台,以提高实习的质量和效率。数字化实习基地里的校园媒体,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条件成熟的可以转化为社会媒体,比如为社会提供可以公开播出的电视节目等。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是对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一种有益尝试。

所有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都被训练成融合媒介型的人才还为时过早。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所有形式的媒体,同时要求每个学生就一种传统媒体发展自己的专长。这是比较合适的过渡性教育方法。例如报纸方向的学生要学会制作报纸的网站,或者学习为电台制作广播节目;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既可以学习制作网页,也可以学习为报纸和互联网写作新闻。

在各种传播技术不断更新、媒介日趋融合的趋势下,我们要深入研究媒介融合给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带来的新问题、新变化和新机遇。要善于运用新技术改进新闻传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变革和发展。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尽可能掌握新媒体、新技术,增强他们融合各种新的传播技能,适应新的传播环境需要的能力。[本文为2009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介发展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09q060 )的阶段性成果]

注 释:

①蔡雯:《整合相关学科资源 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对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调查及思考》,《中国记者》,2005(7)。

参考文献

1.Hu, Y. F. (2002),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omputers and pedagogy for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ion,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 57(4).

第13篇

论文关键词:DV 新媒体 大众信息传播 社会价值观

电视传播学从上世纪中叶到上世纪末相继走过了“魔弹论”、“有限效果论”和“受众上帝论”。本世纪初,以诸多新媒体与大众结缘为标志,传统集约型媒体将终端用户作为传播概念上的“受众”时代已告结束。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受众”在占有一定新媒体资源后,俨然也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信源”。这种大众信息传播从新的角度看,更富广域性、交互性、综合性和社会价值性。因此,我们将它看作媒体传播的信源论时代。

DV是网络、多媒体、手机、移动电视等一系列新媒体家族中的一员。从功能特性上说,DV与诸多新媒体一样,明显地具有个体性、广泛性和交互性,因而,它也就拥有了信息传播的信源性。

一、DV的社会化普及

DV原本只是数码视频摄像机(DigitalVideo)的英文缩写,是数字新技术的代名词。在它与大众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因机身轻巧、操作简洁、携带方便、性价优廉而倍受人们的青睐,逐渐由专业设备变为家用产品,进而在社会发展中形成一种特殊的潮流需求。

DV的普及与DV作品的问世,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起初,DV作者只是把“活动影像”用于家庭生活或小众传播,出现了信源广大、信道狭窄和信宿缺失的现象。此外,其绝大多数作品是对生活原态接近真实的记录,所以,DV从被引进到使用都与大众生活的土壤密不可分。随着DV普及率的提高,部分DV作者基于对文化的诉求、新闻的热爱以及艺术的兴趣,试探性地将创作视角延伸至一些社会问题中,以拓展DV的传播范围和发展走向。

DV的盛行与作品的草根性,使它的源发根基从一开始就未建立在某种理论或某种概念之上,导致DV的发展基本上是漫流的,取向目标是多元化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主流媒体的介入使DV的社会化普及受到了广泛关注。电视媒体开始大胆试播DV作品、增设DV专栏、引入竞赛机制,为DV的传播开辟了一个主流传播渠道。诚然,电视媒体的这种做法并非全部认可DV的低质量信号和低制作水平,其最大的契机莫过于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贴近以及DV持有人总体信源的广度。

二、DV及其作品的特性

上文中提到DV创作没有理论和形式规则在先,但任何一种传播媒体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点,DV也不例外。

(一)数字性

DV最为大众认可的是它所记录的数字特性。DV的数字化,彻底消除了原作与复制品的界限,方便了DV文本的修改与补充。DV与宽带网的数字结合,使它可以摆脱传统媒体的推广渠道,另辟蹊径以构筑自我话语壁垒。

(二)大众性

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影像形式,DV没有媒体单位的归属,其轻便灵活的性能使之可以进入专业媒体所无法顾及的角落,极具亲和力地深入百姓生活当中,多角度地捕捉最真实的画面。

(三)社会性

DV爱好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分属于各个行业。他们用DV记录着周遭的环境和事态,用画面语言传达着所视所悟,又因社会身份的不同,在DV创作中或多或少地体现出职业特征。

(四)个体性

DV设备私人化的特点,决定了DV创作可以不拘一格、以个人意志为转变,这一点完全有别于电视媒体从业者的集体创作。

(五)随意性

多数DV作品事先都没有创作任务和程序规划,一切内容皆是随机的或仅凭兴致获得的,这使DV作者成了摄制者与导演者的综合体。

(六)无文化界域性

DV活动对DV人不做任何条件的限制,但凡有创作欲望的群众都可以手持DV进行创作。

(七)无传播取向性

DV作品在整个创作流程中并没有专门设定传播范围和目的,许多影像绝对为个人所有,表现的也仅仅是某一时间某人的心路历程。

(八)模糊的功利性

DV使用者以普通民众居多,他们从事DV创作的活动既无社会价值诉求,也不含质效观念。

三、DV的大众传播理念

DV传播大致可划分为两条较清晰的脉络:在专业与非专业界线继续模糊的条件下,DV传播可以是个人化的人际传播,它更倾向于个人表现,更强调自我体验,更关注个人视觉中的独特发现;在得到主流媒体肯定的条件下,DV传播可以是社会化的大众传播,它不拘泥于形式,重在纪实以表现出对身边熟悉题材的普遍关注,形成节目并借助于媒体平台进行大众传播以寻求广泛的社会认同。

依传播学的逻辑来说,DV不是目标,个性化的DV作品才是真正目标。个性化让DV变得成熟,个性化DV作品的传播能够赢得大众的广泛关注,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传播意义,在传播过程中造就巨大的社会价值。

另外,得到主流媒体肯定的DV想获得发展,就必须遵循进人主流媒体传播的若干规则。

(一)选题的价值判断

选题是一部作品的立命之本,它关系到形式、内容、材料、方法的综合运用。DV作品要在多大范围传播,取决于选题服务大众、取悦大众之能力所及。其次,依托主流媒体进行传播,DV作品中所要表现的“平民视点”应尽量做到“不另类”、“不边缘”,最大程度地接近社会主流生活,最大维度地呈现时展进程,最大范围地反映广大群体的精神面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DV传播的取向是社会大众,才能凸显媒体传播的宣教功能。

(二)主题与内容的把握

主题的鲜明性和内容的向心力是一部作品的支撑,主题统帅着内容,内容服务于主题。同时,二者需要借读电视理论,担负受众的责任,这也是形成社会传播链条的一个不可缺失的环节。因此,DV作品的创作要尽量符合大众视觉的审美要求,具备较高的叙事语言能力,熟知大众传播的普遍规律,把握好作品创作的节奏与风格。

(三)摄制技术的跟进

虚焦、晃动、偏色等一系列因拍摄技术所引起的视觉不适,以及因丢帧、跳轴、画面截取不当所造成的视听障碍,在给自己观看的DV作品中也许可以原谅,但将个人作品放置在主流媒体传播的范畴里,诸多的技术失误和拙劣的制作手法就不为大众媒体所取,更无法吸引广大受众进行欣赏。毋庸置疑,技术是一部作品成败的保障,技术含量的高低决定着作品的社会传播质效。DV作品早期根植于民间,其社会传播较少受制于专业媒体的要求,当它被定位在专业级别时,就必须主动契合主流媒体的制播特性,对原有技术指标进行革新与提高。

以上三点都与电视要求相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DV发展的先锋面即电视。因为,电视可以为DV传播提供最权威的渠道,为DV传播制定最有效的方案,为DV传播吸引最广大的受众;而且,电视能够承担重任,为DV作品确立文化品味,为DV作品培养思辨能力,为DV作品构建审美意识。除此之外,在大众传播理念的支持下,电视可以和DV形成一种稳定的数字支源关系,将DV传播从单一的人际传播推向广域的大众传播。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强势出击则为DV传播注人了新的力量。网络是面向大众的开放式信息平台,它对信息的海量需求使其包容一切信息资源,DV作品当然也是它涉猎的对象,甚至有人在网络上自建站点,打造个人的“影像家园”。这种被称为“没有执照的电视台”为DV爱好者和他们的作品提供了自由表达与交流的空间。手机作为通讯工具,也是以新媒体的身份参与大众传播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不论是手机生产量、还是手机用户拥有量都呈井喷式增长,必然带动了社会信息的交互发展,产生了与之对应的信息传递量,从而为DV大众传播赢得了无限广阔的交流空间。

但是,随着DV传播渠道的增多,一些良莠不齐的影像信息也伺机闯人大众视线。如果不加重视,任由负面信息在大众传播中滋生,那后果是不堪设象的。社会需要文明的信息,大众需要健康的信息,这表明,DV作者必须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DV的独立自由绝不能以破坏社会大环境为前提。

四、关于DV发展的谬论

DV社会化传播所带来的DV话语,权必然地使它成为一种媒体,而这种强力表达的存在直接作用于社会,左右着DV爱好者的认知,如不立即加以纠正,必然会影响DV的社会化发展。

(一)民间不等同于非专业

有舆论认为“DV是一种民间影像,DV是一种非专业的影像制作群”,这仅仅看到了DV的广度,却没有看到它的深度。的确,DV作者中包含了大量业余和非专业人士,但不能认为民间就是不专业。事实上,多数已知的优秀民间作品背后都有着专业人士的参与和支持,民间本身就囊括了大量的专业人士,他们无可争议地成为DV制作的中坚力量。承认民间拥有大量的DV爱好者和参与者,这是一种正确的态度,但决不能说民间没有实力。

(二)DV不能被吹嘘成时尚

DV不是作秀的工具,也不是某些别有用意、沽名钓誉的人手中的时尚标志。DV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我们需要承认它是一种工具、是一种手段,是DV爱好者手中有力的武器,是向大众展示个人艺术追求的窗口。

(三)DV不是“潘多拉魔盒”

DV的确在某种意义上为怀有电影梦的人们带来了福音,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的确是用DV这块敲门砖打开了通向影像艺术的大门,但并不代表拥有了DV就拥有了一切DV创作的特质,就可以制作出具有水准的影像作品。所有热衷DV创作的人都必须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这种画面语言的语法规则,并将其贯穿到DV创作中。更重要的是,DV创作必须向高雅艺术靠拢,提倡精神文明建设,为DV发展营造良性的社会环境。

第14篇

论文关键词:DV 新媒体 大众信息传播 社会价值观

电视传播学从上世纪中叶到上世纪末相继走过了“魔弹论”、“有限效果论”和“受众上帝论”。本世纪初,以诸多新媒体与大众结缘为标志,传统集约型媒体将终端用户作为传播概念上的“受众”时代已告结束。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受众”在占有一定新媒体资源后,俨然也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信源”。这种大众信息传播从新的角度看,更富广域性、交互性、综合性和社会价值性。因此,我们将它看作媒体传播的信源论时代。

DV是网络、多媒体、手机、移动电视等一系列新媒体家族中的一员。从功能特性上说,DV与诸多新媒体一样,明显地具有个体性、广泛性和交互性,因而,它也就拥有了信息传播的信源性。

一、DV的社会化普及

DV原本只是数码视频摄像机(DigitalVideo)的英文缩写,是数字新技术的代名词。在它与大众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因机身轻巧、操作简洁、携带方便、性价优廉而倍受人们的青睐,逐渐由专业设备变为家用产品,进而在社会发展中形成一种特殊的潮流需求。

DV的普及与DV作品的问世,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起初,DV作者只是把“活动影像”用于家庭生活或小众传播,出现了信源广大、信道狭窄和信宿缺失的现象。此外,其绝大多数作品是对生活原态接近真实的记录,所以,DV从被引进到使用都与大众生活的土壤密不可分。随着DV普及率的提高,部分DV作者基于对文化的诉求、新闻的热爱以及艺术的兴趣,试探性地将创作视角延伸至一些社会问题中,以拓展DV的传播范围和发展走向。

DV的盛行与作品的草根性,使它的源发根基从一开始就未建立在某种理论或某种概念之上,导致DV的发展基本上是漫流的,取向目标是多元化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主流媒体的介入使DV的社会化普及受到了广泛关注。电视媒体开始大胆试播DV作品、增设DV专栏、引入竞赛机制,为DV的传播开辟了一个主流传播渠道。诚然,电视媒体的这种做法并非全部认可DV的低质量信号和低制作水平,其最大的契机莫过于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贴近以及DV持有人总体信源的广度。

二、DV及其作品的特性

上文中提到DV创作没有理论和形式规则在先,但任何一种传播媒体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点,DV也不例外。

(一)数字性

DV最为大众认可的是它所记录的数字特性。DV的数字化,彻底消除了原作与复制品的界限,方便了DV文本的修改与补充。DV与宽带网的数字结合,使它可以摆脱传统媒体的推广渠道,另辟蹊径以构筑自我话语壁垒。

(二)大众性

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影像形式,DV没有媒体单位的归属,其轻便灵活的性能使之可以进入专业媒体所无法顾及的角落,极具亲和力地深入百姓生活当中,多角度地捕捉最真实的画面。

(三)社会性

DV爱好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分属于各个行业。他们用DV记录着周遭的环境和事态,用画面语言传达着所视所悟,又因社会身份的不同,在DV创作中或多或少地体现出职业特征。

(四)个体性

DV设备私人化的特点,决定了DV创作可以不拘一格、以个人意志为转变,这一点完全有别于电视媒体从业者的集体创作。

(五)随意性

多数DV作品事先都没有创作任务和程序规划,一切内容皆是随机的或仅凭兴致获得的,这使DV作者成了摄制者与导演者的综合体。

(六)无文化界域性

DV活动对DV人不做任何条件的限制,但凡有创作欲望的群众都可以手持DV进行创作。

(七)无传播取向性

DV作品在整个创作流程中并没有专门设定传播范围和目的,许多影像绝对为个人所有,表现的也仅仅是某一时间某人的心路历程。

(八)模糊的功利性

DV使用者以普通民众居多,他们从事DV创作的活动既无社会价值诉求,也不含质效观念。

三、DV的大众传播理念

DV传播大致可划分为两条较清晰的脉络:在专业与非专业界线继续模糊的条件下,DV传播可以是个人化的人际传播,它更倾向于个人表现,更强调自我体验,更关注个人视觉中的独特发现;在得到主流媒体肯定的条件下,DV传播可以是社会化的大众传播,它不拘泥于形式,重在纪实以表现出对身边熟悉题材的普遍关注,形成节目并借助于媒体平台进行大众传播以寻求广泛的社会认同。

依传播学的逻辑来说,DV不是目标,个性化的DV作品才是真正目标。个性化让DV变得成熟,个性化DV作品的传播能够赢得大众的广泛关注,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传播意义,在传播过程中造就巨大的社会价值。

另外,得到主流媒体肯定的DV想获得发展,就必须遵循进人主流媒体传播的若干规则。

(一)选题的价值判断

选题是一部作品的立命之本,它关系到形式、内容、材料、方法的综合运用。DV作品要在多大范围传播,取决于选题服务大众、取悦大众之能力所及。其次,依托主流媒体进行传播,DV作品中所要表现的“平民视点”应尽量做到“不另类”、“不边缘”,最大程度地接近社会主流生活,最大维度地呈现时展进程,最大范围地反映广大群体的精神面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DV传播的取向是社会大众,才能凸显媒体传播的宣教功能。

(二)主题与内容的把握

主题的鲜明性和内容的向心力是一部作品的支撑,主题统帅着内容,内容服务于主题。同时,二者需要借读电视理论,担负受众的责任,这也是形成社会传播链条的一个不可缺失的环节。因此,DV作品的创作要尽量符合大众视觉的审美要求,具备较高的叙事语言能力,熟知大众传播的普遍规律,把握好作品创作的节奏与风格。

(三)摄制技术的跟进

虚焦、晃动、偏色等一系列因拍摄技术所引起的视觉不适,以及因丢帧、跳轴、画面截取不当所造成的视听障碍,在给自己观看的DV作品中也许可以原谅,但将个人作品放置在主流媒体传播的范畴里,诸多的技术失误和拙劣的制作手法就不为大众媒体所取,更无法吸引广大受众进行欣赏。毋庸置疑,技术是一部作品成败的保障,技术含量的高低决定着作品的社会传播质效。DV作品早期根植于民间,其社会传播较少受制于专业媒体的要求,当它被定位在专业级别时,就必须主动契合主流媒体的制播特性,对原有技术指标进行革新与提高。

以上三点都与电视要求相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DV发展的先锋面即电视。因为,电视可以为DV传播提供最权威的渠道,为DV传播制定最有效的方案,为DV传播吸引最广大的受众;而且,电视能够承担重任,为DV作品确立文化品味,为DV作品培养思辨能力,为DV作品构建审美意识。除此之外,在大众传播理念的支持下,电视可以和DV形成一种稳定的数字支源关系,将DV传播从单一的人际传播推向广域的大众传播。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强势出击则为DV传播注人了新的力量。网络是面向大众的开放式信息平台,它对信息的海量需求使其包容一切信息资源,DV作品当然也是它涉猎的对象,甚至有人在网络上自建站点,打造个人的“影像家园”。这种被称为“没有执照的电视台”为DV爱好者和他们的作品提供了自由表达与交流的空间。手机作为通讯工具,也是以新媒体的身份参与大众传播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不论是手机生产量、还是手机用户拥有量都呈井喷式增长,必然带动了社会信息的交互发展,产生了与之对应的信息传递量,从而为DV大众传播赢得了无限广阔的交流空间。

但是,随着DV传播渠道的增多,一些良莠不齐的影像信息也伺机闯人大众视线。如果不加重视,任由负面信息在大众传播中滋生,那后果是不堪设象的。社会需要文明的信息,大众需要健康的信息,这表明,DV作者必须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DV的独立自由绝不能以破坏社会大环境为前提。

四、关于DV发展的谬论

DV社会化传播所带来的DV话语,权必然地使它成为一种媒体,而这种强力表达的存在直接作用于社会,左右着DV爱好者的认知,如不立即加以纠正,必然会影响DV的社会化发展。

(一)民间不等同于非专业

有舆论认为“DV是一种民间影像,DV是一种非专业的影像制作群”,这仅仅看到了DV的广度,却没有看到它的深度。的确,DV作者中包含了大量业余和非专业人士,但不能认为民间就是不专业。事实上,多数已知的优秀民间作品背后都有着专业人士的参与和支持,民间本身就囊括了大量的专业人士,他们无可争议地成为DV制作的中坚力量。承认民间拥有大量的DV爱好者和参与者,这是一种正确的态度,但决不能说民间没有实力。

(二)DV不能被吹嘘成时尚

DV不是作秀的工具,也不是某些别有用意、沽名钓誉的人手中的时尚标志。DV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我们需要承认它是一种工具、是一种手段,是DV爱好者手中有力的武器,是向大众展示个人艺术追求的窗口。

(三)DV不是“潘多拉魔盒”

DV的确在某种意义上为怀有电影梦的人们带来了福音,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的确是用DV这块敲门砖打开了通向影像艺术的大门,但并不代表拥有了DV就拥有了一切DV创作的特质,就可以制作出具有水准的影像作品。所有热衷DV创作的人都必须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这种画面语言的语法规则,并将其贯穿到DV创作中。更重要的是,DV创作必须向高雅艺术靠拢,提倡精神文明建设,为DV发展营造良性的社会环境。

第15篇

论文关键词:dv  新媒体 大众信息传播 社会价值观

电视传播学从上世纪中叶到上世纪末相继走过了“魔弹论”、“有限效果论”和“受众上帝论”。本世纪初,以诸多新媒体与大众结缘为标志,传统集约型媒体将终端用户作为传播概念上的“受众”时代已告结束。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受众”在占有一定新媒体资源后,俨然也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信源”。这种大众信息传播从新的角度看,更富广域性、交互性、综合性和社会价值性。因此,我们将它看作媒体传播的信源论时代。

dv是网络、多媒体、手机、移动电视等一系列新媒体家族中的一员。从功能特性上说,dv与诸多新媒体一样,明显地具有个体性、广泛性和交互性,因而,它也就拥有了信息传播的信源性。

一、dv的社会化普及

dv原本只是数码视频摄像机(digitalvideo)的英文缩写,是数字新技术的代名词。在它与大众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因机身轻巧、操作简洁、携带方便、性价优廉而倍受人们的青睐,逐渐由专业设备变为家用产品,进而在社会发展中形成一种特殊的潮流需求。

dv的普及与dv作品的问世,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起初,dv作者只是把“活动影像”用于家庭生活或小众传播,出现了信源广大、信道狭窄和信宿缺失的现象。此外,其绝大多数作品是对生活原态接近真实的记录,所以,dv从被引进到使用都与大众生活的土壤密不可分。随着dv普及率的提高,部分dv作者基于对文化的诉求、新闻的热爱以及艺术的兴趣,试探性地将创作视角延伸至一些社会问题中,以拓展dv的传播范围和发展走向。

dv的盛行与作品的草根性,使它的源发根基从一开始就未建立在某种理论或某种概念之上,导致dv的发展基本上是漫流的,取向目标是多元化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主流媒体的介入使dv的社会化普及受到了广泛关注。电视媒体开始大胆试播dv作品、增设dv专栏、引入竞赛机制,为dv的传播开辟了一个主流传播渠道。诚然,电视媒体的这种做法并非全部认可dv的低质量信号和低制作水平,其最大的契机莫过于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贴近以及dv持有人总体信源的广度。

二、dv及其作品的特性

上文中提到dv创作没有理论和形式规则在先,但任何一种传播媒体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点,dv也不例外。

(一)数字性

dv最为大众认可的是它所记录的数字特性。dv的数字化,彻底消除了原作与复制品的界限,方便了dv文本的修改与补充。dv与宽带网的数字结合,使它可以摆脱传统媒体的推广渠道,另辟蹊径以构筑自我话语壁垒。

(二)大众性

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影像形式,dv没有媒体单位的归属,其轻便灵活的性能使之可以进入专业媒体所无法顾及的角落,极具亲和力地深入百姓生活当中,多角度地捕捉最真实的画面。

(三)社会性

dv爱好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分属于各个行业。他们用dv记录着周遭的环境和事态,用画面语言传达着所视所悟,又因社会身份的不同,在dv创作中或多或少地体现出职业特征。

(四)个体性

dv设备私人化的特点,决定了dv创作可以不拘一格、以个人意志为转变,这一点完全有别于电视媒体从业者的集体创作。

(五)随意性

多数dv作品事先都没有创作任务和程序规划,一切内容皆是随机的或仅凭兴致获得的,这使dv作者成了摄制者与导演者的综合体。

(六)无文化界域性

dv活动对dv人不做任何条件的限制,但凡有创作欲望的群众都可以手持dv进行创作。

(七)无传播取向性

dv作品在整个创作流程中并没有专门设定传播范围和目的,许多影像绝对为个人所有,表现的也仅仅是某一时间某人的心路历程。

(八)模糊的功利性

dv使用者以普通民众居多,他们从事dv创作的活动既无社会价值诉求,也不含质效观念。

三、dv的大众传播理念

dv传播大致可划分为两条较清晰的脉络:在专业与非专业界线继续模糊的条件下,dv传播可以是个人化的人际传播,它更倾向于个人表现,更强调自我体验,更关注个人视觉中的独特发现;在得到主流媒体肯定的条件下,dv传播可以是社会化的大众传播,它不拘泥于形式,重在纪实以表现出对身边熟悉题材的普遍关注,形成节目并借助于媒体平台进行大众传播以寻求广泛的社会认同。

依传播学的逻辑来说,dv不是目标,个性化的dv作品才是真正目标。个性化让dv变得成熟,个性化dv作品的传播能够赢得大众的广泛关注,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传播意义,在传播过程中造就巨大的社会价值。

另外,得到主流媒体肯定的dv想获得发展,就必须遵循进人主流媒体传播的若干规则。

(一)选题的价值判断

选题是一部作品的立命之本,它关系到形式、内容、材料、方法的综合运用。dv作品要在多大范围传播,取决于选题服务大众、取悦大众之能力所及。其次,依托主流媒体进行传播,dv作品中所要表现的“平民视点”应尽量做到“不另类”、“不边缘”,最大程度地接近社会主流生活,最大维度地呈现时展进程,最大范围地反映广大群体的精神面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dv传播的取向是社会大众,才能凸显媒体传播的宣教功能。

(二)主题与内容的把握

主题的鲜明性和内容的向心力是一部作品的支撑,主题统帅着内容,内容服务于主题。同时,二者需要借读电视理论,担负受众的责任,这也是形成社会传播链条的一个不可缺失的环节。因此,dv作品的创作要尽量符合大众视觉的审美要求,具备较高的叙事语言能力,熟知大众传播的普遍规律,把握好作品创作的节奏与风格。

(三)摄制技术的跟进

虚焦、晃动、偏色等一系列因拍摄技术所引起的视觉不适,以及因丢帧、跳轴、画面截取不当所造成的视听障碍,在给自己观看的dv作品中也许可以原谅,但将个人作品放置在主流媒体传播的范畴里,诸多的技术失误和拙劣的制作手法就不为大众媒体所取,更无法吸引广大受众进行欣赏。毋庸置疑,技术是一部作品成败的保障,技术含量的高低决定着作品的社会传播质效。dv作品早期根植于民间,其社会传播较少受制于专业媒体的要求,当它被定位在专业级别时,就必须主动契合主流媒体的制播特性,对原有技术指标进行革新与提高。

以上三点都与电视要求相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dv发展的先锋面即电视。因为,电视可以为dv传播提供最权威的渠道,为dv传播制定最有效的方案,为dv传播吸引最广大的受众;而且,电视能够承担重任,为dv作品确立文化品味,为dv作品培养思辨能力,为dv作品构建审美意识。除此之外,在大众传播理念的支持下,电视可以和dv形成一种稳定的数字支源关系,将dv传播从单一的人际传播推向广域的大众传播。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强势出击则为dv传播注人了新的力量。网络是面向大众的开放式信息平台,它对信息的海量需求使其包容一切信息资源,dv作品当然也是它涉猎的对象,甚至有人在网络上自建站点,打造个人的“影像家园”。这种被称为“没有执照的电视台”为dv爱好者和他们的作品提供了自由表达与交流的空间。手机作为通讯工具,也是以新媒体的身份参与大众传播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不论是手机生产量、还是手机用户拥有量都呈井喷式增长,必然带动了社会信息的交互发展,产生了与之对应的信息传递量,从而为dv大众传播赢得了无限广阔的交流空间。

但是,随着dv传播渠道的增多,一些良莠不齐的影像信息也伺机闯人大众视线。如果不加重视,任由负面信息在大众传播中滋生,那后果是不堪设象的。社会需要文明的信息,大众需要健康的信息,这表明,dv作者必须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dv的独立自由绝不能以破坏社会大环境为前提。

四、关于dv发展的谬论

dv社会化传播所带来的dv话语,权必然地使它成为一种媒体,而这种强力表达的存在直接作用于社会,左右着dv爱好者的认知,如不立即加以纠正,必然会影响dv的社会化发展。

(一)民间不等同于非专业

有舆论认为“dv是一种民间影像,dv是一种非专业的影像制作群”,这仅仅看到了dv的广度,却没有看到它的深度。的确,dv作者中包含了大量业余和非专业人士,但不能认为民间就是不专业。事实上,多数已知的优秀民间作品背后都有着专业人士的参与和支持,民间本身就囊括了大量的专业人士,他们无可争议地成为dv制作的中坚力量。承认民间拥有大量的dv爱好者和参与者,这是一种正确的态度,但决不能说民间没有实力。

(二)dv不能被吹嘘成时尚

dv不是作秀的工具,也不是某些别有用意、沽名钓誉的人手中的时尚标志。dv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我们需要承认它是一种工具、是一种手段,是dv爱好者手中有力的武器,是向大众展示个人艺术追求的窗口。

(三)dv不是“潘多拉魔盒”

dv的确在某种意义上为怀有电影梦的人们带来了福音,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的确是用dv这块敲门砖打开了通向影像艺术的大门,但并不代表拥有了dv就拥有了一切dv创作的特质,就可以制作出具有水准的影像作品。所有热衷dv创作的人都必须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这种画面语言的语法规则,并将其贯穿到dv创作中。更重要的是,dv创作必须向高雅艺术靠拢,提倡精神文明建设,为dv发展营造良性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