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开学新计划范文

开学新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开学新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开学新计划

第1篇

来到告别了一个多月的校园,里面的气息依然不变。一进大门,一个大花坛便映入眼帘,那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好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真叫人喜欢;那盛开的花好像在对我微笑,那么秀丽淡雅。它的花瓣润如玉,白如娟,轻如纱;花蕊是淡黄色的,美丽极了!

再往教室走去,经过跑道的时候,我总觉得哪里不一样。我沉思了一会儿,原来是围在跑到旁的栏杆没了。

还没走进教室,便先听到一阵阵讨论声响起。进教室一看,原来是同学们正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聊天呢!瞧他们一脸兴奋与激动的摸样,就知道是在讨论着自己假期时开心的趣事。

过了好一会儿,崔老师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同学们还沉浸在假期的欢乐中,没理会崔老师的到来。直到崔老师与同学们打招呼,同学们才反应过来。

之后,崔老师宣布抽考进154名的学生的名字,我的整颗心都是吊着的,没念一个名字,我心中的压力就更大,直到23位学生的名字都念完了,还是没有我的,看着那些同学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不禁羡慕不已。

直到升完旗以后,我都是闷闷不乐的,天知道我有多羡慕别人,而有一些得了奖的同学,拿着那张崭新的二十元,不屑的说:“切,才二十元,我一天的红包钱都比这多。”我当时就想:二十元不仅仅是钱,里面却包含着你所获得的荣誉,这些荣誉可是无价之宝啊!

我决定了!首先的计划就是把成绩提高。

首先是数学,一提到数学,我就懊悔不已。因为我没有学过奥数的原因,对于抽考的应用题,我简直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所以,我要加强奥数这一类。其次是语文,语文说难不难,说容易倒也不容易。但是由于我课外积累不太好,所以有点难度。所以,我要把阅读量扩大,一个星期看一本书,再背一首古诗,把语文抽考成绩提高到90分以上。

第2篇

“人无完人”这个成语用在我身上,那是最好不过的了。老师要求我们遵守的十三条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乐于课外阅读,勤于朗读背诵……我都做得很好,可是我的另一个坏习惯??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做得还不够好。虽然我平时的时候非常注意姿势,但一不小心大拇指和食指又“打架”了。这不写着写着,两个手指又开始打架了,唉!我一定要改掉我的坏习惯。

当然我的优点也是很多的。比如:爱写日记、勤于查字典、珍惜学习用品……其中让我受益非浅的要数爱思考了。一但拿到题目我就会专心致志地演算起来,直到算对为止,就凭着这股不得到答案绝不退缩的劲头加上我聪明的大脑还有和别人不一样的智商解决了数不清的难题,每当这时我脸上就会路出灿烂的笑容,不是求人时的赔笑,也不是特定场合的笑,而是一种成功后发自内心的笑。

当然,我也有一些缺点,其中困扰我很久的一个缺点??粗心。记得有一次考试,有一道很难的思考题,同学们抓耳挠腮,可谁都做不出来,我利用所学的知识终于得到了答案。在写一个得数时把2。5写成了25,导致后面的答案全部都错了,害得我白白扣了几分,你说这个缺点可恶不可恶?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我将再接再厉、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

第3篇

我们又迎来了新学期,在每一个全新的起点,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期盼:明天的我要更精彩。因此,我一定在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中,展现着自己迎接新学期的新气象。今天的老师,同学们都把自己打理得漂漂亮亮,办公室。教室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就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祥和向上的新气象。相信在这种新气象的感染和鼓舞下,我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新学期里,我有一个新的目标——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要成为行动的主人!我知道了成功不是靠梦想来实现,而是靠自己的行动……

当然,在新的学期中,在学习要有新的成绩,这就要不懈地努力!付出一份努力才会换取一份收获。学习并不是一种兴趣,而是一种责任,是我应该做而且必须做好的事情,同时学习必定会有负担。没有苦的。累的过程,就不会有进步和提升,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不都这样的道理吗?我把自己的喜悦,悲伤都化作前进的助力和动力,就会因此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新进步。成功中是我们的喜悦,成功背后是我们辛勤的汗水,没有耕耘就哪有收获没有付出哪有所得。我即将升入初中了,就更应该好好珍惜这段宝贵的时光充实自己,把自己的理想变为势不可当的动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向着自己的目标,奋力前进!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开始了新的旅程,杨启新的风帆吧!我要加油,在绚丽多彩的小学生活中,好好学习,这是冲刺,面向新的征程,也许会有坎坷,艰险,我一定会战胜一切困难避过所有的浅滩到达成功的彼岸。

六年级:范钰婷

第4篇

关键词:创新实验计划;促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8-0070-02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国家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部为推动创新性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也是“质量工程”中唯一一个直接面向学生的子项目。2008年7月,华北电力大学正式成为该计划的实施院校。近年来,华北电力大学坚持贯彻以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兴趣驱动、突出自主、注重过程为原则,以问题探索和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获取科学方法、知识和体验为内容,以学生自主开展研究性实验为形式,以时间有余地、场所有保证、经费多方筹措、政策积极引导、机制彰显自由为条件,积极开展创新性实验计划,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一、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组织与管理模式

1.成立组织机构、制订管理文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有章可循

成立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领导小组和专家组。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领导小组由主管校长任组长,成员由教务处、团委、工程训练中心、院系主管负责人等组成。其主要职能是组织协调实验计划项目的开展,制订政策,搭建平台,组织项目申报和评审,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专家组成员由领导小组聘任,对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的创新性实验项目进行评审、检查和验收,并提供指导意见。制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方案》、《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经费使用规定》等规章办法。从制度、经费、师资、条件等方面入手,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打造成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构建出具有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营造适宜发展创新意识与思维的人文氛围和科技环境。

2.实施二级管理,高效协调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行校、院两级管理。项目实施后,各院系相继成立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能是负责搭建创新性实验研究平台、组织项目指导教师,负责本院系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申报、评审、运行、验收,并向学校推荐国家级、省市级和校级项目。院系还制订相关管理文件和工作计划,实现对本院系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全面管理、监督、检查等。在项目的申报、中期检查、结题等实施周期中,采取二级管理的方式:首先由学生自主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相关表格,制作幻灯片汇报提纲;各院系根据本院系上报的情况,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审,并写出评议意见,院系将推荐意见汇总上报教务处;教务处本着公开、公平与公正的原则,组织校内专家组,召开公开答辩会,根据院系意见,进行综合考评,并将最终评审的结果在校内网站上公示。

二、多举措全方位保障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运行

1.扩大宣传、营造氛围,引导学生参与创新项目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基本原则就是兴趣驱动。参与计划的学生要对科学研究或者发明创造有浓厚的兴趣,并在兴趣的驱动下、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过程。学校采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和创新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召开各类经验交流会,在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申报之初,组织召开学生动员会,并责成各院系组织相关学生参加,推荐以往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优秀的负责人、项目指导教师,为广大学生介绍如何选题、组织团队等。项目评审公示后,召开启动大会,要求所有项目参与者到会,会上推选出3~5名学生优秀的项目负责人,为学生介绍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方法等。同时通过海报、校内广播、宣传板和学生组织等多种途径向学生宣传介绍该计划的情况,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畅通交流渠道,创建创新实验专用交流网站,网页上设有通知、新闻、规章制度、优秀成果展示、学生交流园地等板块。

2.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建立完善的有效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管理者依据法律法规、价值取向和文化环境等对管理对象之行为从物质、精神等方面进行激发和鼓励,以使其行为继续发展的机制。学校教务处、校团委联合出台了《华北电力大学本科生课外能力素质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一定的课外能力素质学分,学生在校期间,要求完成3~5个课外能力素质学分作为毕业学分要求,学生完成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即可获得相应学分。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学校修改了《推荐免试研究生管理办法》以及《综合测评管理办法》,对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负责人、成员分别给予不同的奖励分值。在创新性实验管理办法中,对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每学期都有明确的奖励工作量,此工作量由教务处统一核算,人事处负责发放。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了这项工作的良性循环。

第5篇

新学期,让我们快乐携手

如今,学习少年口译已经成为沪上示范中学生们的热门“小灶”,在上外附中,一个班级里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都在学口译,许多少年英才顺利过关中口,甚至高口。昂立少年学员中世外中学的初二生陈依霏去年11月通过中级口译口试。上外附中的陈诗焰同学初二通过高级口译口试。伴随少年口译骄子的不断涌现,少年口译迅猛成为孩子们挑战英语的新起点。

据悉,在今年的暑假期间,许多中小学生纷纷涌入昂立少年口译班,致使所有班级提前爆满,新的班级不断增开。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快乐地学习着,尽享着少年口译所打开的新视野、新天地。眼下,暑假班结束了,孩子们恋恋不舍,面对新学期的到来,报名昂立口译秋季少年班继续挑战少年口译成为孩子们共同的选择。

少年口译之魅力: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

在孩子们眼里,少年口译可以更好地激发英语潜能,全面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口译专家严教授所提出的“积累”——盘活”——变现”模式,可谓是英语学习付诸实践的良好循环。将已经“积累”的知识和语言,通过笔译、口语和口译,“盘活”起来,用然后知所得,用然后知不足;学用结合,可以达到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

第6篇

篇【1】:新学期开学计划的周记

与初中相比,高中的学习有一些新的特点:①知识量大;②学科内容深,学科知识的抽象概括性强,需要掌握大量的科学概念、公式、定理、定律;③综合性、系统性强,要理解或解决一个问题,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高中生每天要学的内容很多,如果不分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就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本来能学好的东西也学不好,这就需要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每天运用计划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磨炼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时间浪费。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不同,学习计划也应该因人而异,但在制定计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黄金时间来记忆同学们应该抓住记忆效果最佳的时间段来安排记忆,提高效率。一般而言,早上6:00–7:00头脑清醒,记忆效果比较好,上午、下午都有课程安排学习比较紧张,中午休息30–50分钟可以缓解疲劳,以便下午有充沛的精力学习。

而每天如果不能保证7–8小时睡眠,记忆效果也会降低。尊重自己生物钟由于生理条件和生活环境、习惯的不同,人们的生活节律和最佳感觉也往往不尽相同。有的人的学习最佳时间在上午,有的人在下午,还有的同学感觉晚上学习效率最高。在了解了自己的最佳学习时段之后,按照它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和休息。将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佳感觉时间去做,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要有时间限制为了提高效率,在制定计划时,要适当给自己“压力”,对每一科目的预习和复习要做到三限制:即限定时间、限定速度、限定准确率。这种目标明确,有压力的学习,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复习效率。同时,每学习完一部分时,都有一种轻松感、愉悦感,会更充满信心地复习下去。对照计划反省计划一旦制定,就要雷打不动地完成,如有完不成的,也应立即在次日加倍补上。如:反省自己,当天的计划完成了没有,明天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如果完成的好时可奖励自己一次;如果完成的不好时可惩罚自己一次。这样做,既有约束力又有可操作性,每天都会感到在进步。一段时间后,还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计划做出进一步完善,使其更好地促进学习。公开学习计划少数高中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这样的同学在制定学习计划后,最好向家长、老师或者同学宣布。这样做一方面会起到监督作用,也会起到一个强迫约束效果,当自己不能坚持时,马上就会想到:“是否别人会笑话自己意志薄弱”或者“太没出息了”,因此就能坚持到底,“无论如何,一定要坚持实行自己的计划”。

今天,我们又回到了这熟悉的校园。伴随着我们的归来,一个富有生机的新学期开始了。在上个学期中,无论是整个学校,或是学生个人,都取得了很多令人欣喜的成绩。但是,那些都已经是过眼云烟。在新学期里,我们都将面对各自的新任务。高三的学长、学姐将要在这个学期里做最后的冲刺,朝着自己理想的高校去努力做最后一搏。在此,我也衷心地祝愿各位学长、学姐能进入理想的高校继续深造。我们高二的同学们,也将面临选科的决定。而我们,也应该要对自己的实力做一个全面的、透彻的了解,为自己的未来做一个打算。如何正确地把握好自己将来的人生方向,并且把自己的优势完全的发挥出来,这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高一的学弟、学妹们,在经过一个学期后,也已经适应了高中的生活,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新的学期里,你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我坚信,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去奋斗,目标是一定能够达到的。今年,我们学校将会迎来60周年的校庆。我校是一所历史老校,在整个浦东新区,乃至整个上海市都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一所学校。在风风雨雨中,我们学校已经走过了60个年头。在这期间,她曾经辉煌过,也曾经没落过。

但是,无论怎样,她都走了过来。作为一名杨思人,我们应该感到骄傲、自豪,能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学习、生活,我们是幸福的。但是,在幸福的同时,我们的肩上也同样背负着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如何复兴我们这所历史老校,是我们这几代杨思人所要努力的目标。去年,我校已经通过了“文明单位”以及“三星级行为规范示范校”的验收工作,这些振奋人心的消息,说明我们的学校已经处在了一个上升的阶段中。这些,都是可喜的。我相信,只要我们全校的师生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学校一定可以再一次登上历史的颠峰。各位同学们,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也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我们要珍视现在,向往未来,学业有成,我们也要做学校的主人,为学校的发展增辉。

篇【2】:新学期开学计划的周记

又是一个新学期,我升入了六年级。是全校最高年级,学校对我们各方面都严格要求,我也想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当中,特定计划如下:

1、每天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各科作业,做到书写工整、美观;

2、每天要有30分钟读书时间,看报纸、课外书籍、坚持摘录好词佳句,丰富语言;

3、针对数学计算马虎的问题,每天保证10分钟的练习时间,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4、做到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对当天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当天出现的作业的错误及时改正,扎扎实实地学好文化知识。

5、写好单元总结,每学一单元后,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查找漏洞,总结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6、每个星期去一次新华书店,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

以上是我新学期的学习计划。我一定按照计划去做,严格要求自己,朝着‘三好学生”的方向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小学毕业生。

署假结束了,我们将以新的精神面貌跨进新的学期。在这个学期里,我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首先,上课的时候,我要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不和同学交头接耳,要力争把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全部消化;对于疑难问题,要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其次,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做到一丝不苟。课堂作业当堂完成;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也要按时独立完成。第三,要做好语文课的课前预。对于预习字词,成语,要先查字典把它认会,弄懂意思;还要学会给课文分段,用最简短的语言写出每段的段落大意,然后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对于每篇课文的课后题,要先试着去做;对于课文和课后题不理解和不会做的地方,要先把它在书上划下来或记下来,第二天上课时带着问题去听讲,还可以在课堂上向老师请教。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合理安排时间,没有合理的安排,再好的计划也会付之东流。所以,在新学期里,要学会的就是要合理安排学习、娱乐、休息的时间,要把每一点一滴宝贵的时间都抓紧。

我今年是六年级的学生了,要更加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其他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做好榜样,共同进步,争做最优秀的少先队员。

转眼间,一个学期便过去了。现在面对的己是新学期的生活了。

回想上个学期自己在校的种种表现,我真觉得有些落寞与失败。

然而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吧!在新的学期里,我应该有新的计划,有美好的打算,面对未来,挑战自己,争取各方面都有所提高。

首先,我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过去,我总是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态度,根本没重视学习,才导致成绩下滑,现在我明白了: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学业看成第一,才能提高自己的成绩,才能充实自己的生活。

其二,我发觉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当,也是导致我成绩无法提高的主要原因,以前我总以为:只要死记硬背就能学好功课,但我错了,有些东西固然需要死记硬背,但在死记硬背的前提下是感悟与理解,只有理解课文讲的是什么,才会更轻松的掌握,才能节省许多的时间,做到事半功倍,才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这样学习成绩才能提高。我决心做到让新学期有个新气象!

在新的学期里,我还要比以往更加珍惜和同学们相处的友谊。当同学遇到困难时,我要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尽管自己只尽了微薄之力,但我的心意己经传达到了。我相信有了友谊的力量,就能冲破一切障碍,因为我帮了别人,反过来,我遇到困难时,别人也会帮助我的。这样,我在新学期的生活中我会感到是多么的快乐!

第7篇

1.应对从传统学习方式向信息化学习方式变革的需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年龄在10-29岁之间的用户群体互联网使用率保持高速增长,从2007年的27.3%上升到69.4%(CNNIC,2012)。社会信息化将改变人们的知识观和学习观,从而引发学习方式变革的需求。新的知识观不再限于仅仅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更侧重于知道“在哪里”和“怎样做”;知识的来源也得到拓展,书本知识的作用将越来越有限,直接来自工作和生活中的经验知识或隐性知识的作用将更加凸显。传统学习方式以知识精加工为主,即“学习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要求和预设的知识单元顺序,逐个达到规定测试要求,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掌握的过程”(黄荣怀等,2010a),将面临巨大挑战。

人们普遍认为新型学习方式将是信息化学习方式,而信息化学习方式将以知识贯通式学习为主。所谓知识贯通式学习,就是学习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同一学习目标下从了解知识来源和知识结构出发,逐步掌握关键性知识内容,对所学内容进行整体掌握的过程(黄荣怀等,2010a)。在贯通式学习方式中,学习者的学习路径是差异化的,既有线性的路径,又有从点到面或从整体到局部的学习路径。学习方法灵活,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习内容必将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它关注知识单元之间的联系超过知识单元本身,关注书本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超过书本知识本身,关注对问题语境的界定和问题定义超过如何解决该问题本身。在信息化学习方式中,学习的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教材的知识迷宫或知识迷宫已经被彻底打破,学习过程不再仅仅是匹配问题,而更多地转向如何理解问题情境、如何界定问题、如何提出问题、从何处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等。信息化学习方式具有以下特征:①知识迁移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知识贯通式学习的基本目标之一;②问题导向是知识贯通式学习方式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也就没有知识的联结,当然也难发生深层学习;③开放课堂是知识贯通式学习方式的先决条件;④信息技术和工具的有效使用是知识贯通式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⑤社会交互是知识贯通式学习方式不可或缺的环节。

2.应对富媒体时代高用户体验的需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1月底,全国3G用户规模达到1.19亿,中国3G发展开始进入高速增长阶段(CNNIC&ELI,2012)。美国新媒体联盟2012年的《地平线报告(2012高等教育版)》,预测在2012-2013年之间,移动应用程序和平板电脑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将成为主流(NMCHorizonReport,2012)。移动终端设备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促使传统单一的媒体形态向富媒体转变。富媒体技术是主要应用视频、音频、图像、文本、动画等多种丰富媒体及其交互性的信息传播技术,将逐步取代了超媒体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富媒体增加了交互性的概念,提高受众的参与度,从而改善教学产品的用户体验。用户体验(UserExperience)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或享受服务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涉及人与产品(包含产品提供的服务)交互过程中的所有方面(韩梦怡,2012)。富媒体时代下的高用户体验具有如下特征:强调媒体性和交互性的有机统一;从注重多媒体资源单向呈现向强调数字化媒体的交互体验发展。

1964年,媒介研究者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就宣告,图像时代已经来临。图像时代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是“图像人”的诞生,基本特征之一是阅读图像的兴趣大大超过了阅读文字的兴趣,图像取代了文字成为建构心智的主要资源。与印刷时代相比,图像时代的儿童把原先用于文字阅读的时间更多地用于电视、电影、电脑游戏和卡通漫画的观看中。人们的阅读习惯正在发生嬗变,从对习惯于文字语言的阅读到对图像语言的阅读依赖(李政涛等,2009)。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生通常被称为“数字土著”(digitalnative)或“网络一代”(netgeneration)(Bennettetal.,2008),他们具有很强的快速信息检索能力,更擅长同时处理多种任务,喜欢寻求新异刺激,但也存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诸多问题(Small&Vorgan,2008)。年轻人的大脑往往最易受到数字技术的影响,同时对数字技术也最为敏感。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让学习者轻松有效地投入学习,对媒体进行直接操控,从而获得比传统教材更为个性化、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是电子教材设计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应对教学设计有效性和开发过程专业性的要求

纸质教材与网络课程在功能特征和表现形式上与电子教材有明显不同,且开发方法和团队规模也有显著不同。纸质教材开发主要由作者(学科专家)和编辑共同参与,香港学者黄显华等人(2005)提出典型的教材设计模型,包括建立教材目标、媒介的选择、教科书内容编写、作者修订及外部编辑、产出等阶段,在教科书内容编写时需考虑教科书课文的编写、印刷式样设计、图表设计三方面。黄荣怀等(2010b:11)提出网络课程开发“三五模型”,以学习活动为中心,开展教学设计,从项目角度分析网络课程开发过程,并将其分为规划、设计、开发、测试和5个阶段,要求项目每个阶段完成特定的工作,并生成相应的文档。一个网络课程开发团队主要包括六类人员:项目负责人、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教学设计人员、媒体制作人员、技术开发人员(黄荣怀等,2010b:28)。

电子教材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将发生巨大变化,面临学习方式不确定性、跨平台互操作、内容衰减或偏移等新老问题。首先,学习方式不确定性,数字一代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场所等存在不确定性,如何为不同类型学习者提供学习材料、设计学习活动是电子教材内容组织和学习策略设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其次,跨平台互操作,学习终端设备日新月异,电子教材开发需要解决网络设备与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以及同步和更新等问题。第三,开发过程中内容衰减或偏移,“课程标准到教材编写之间的落差”很早就被学者看作课程改革时会出现的与“成型教材和课堂教学”并列的两个落差之一,需要学术讨论来解决(钟启泉,2003:4)。可以预见,未来电子教材研发如同制作一部电影“大片”,需要众多工作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分工,类似于出现导演、音效制作人员、视频编辑人员、制片人等不同的成员,协作完成一本电子教材的创作。团队规模增大,对每位成员的专业性要求更高,而不同专业背景往往秉持不同的思维方式,如何保证开发团队有效沟通、交付符合预期的成果,确保课程目标、学科内容和学习方式之间的一致性成为协同开发时的重要问题。

面向信息化学习方式的电子教材开发过程教材是课程开发的一种阶段性产品,是系统级的教学设计成果。教学系统设计一般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五个阶段。众多设计模型常采用这一基本框架,并反映特定情境的要求,如网络课程开发“三五模型”强调了活动设计、项目管理和质量保证,还有传统的多媒体课件开发,其开发过程可以概括为概念、设计、准备素材、集成、测试、发行等六个阶段(黄荣怀,1996)。为了使教育产品既能高效地支持用户的学习和表现,又能让用户满意,用户中心的设计与开发一般要包含用户研究、情境分析、迭代设计等主要组成要素(康翠等,2010)。电子教材的设计与开发不仅需要明确宏观的工作框架和工作任务,作为一种基于专业知识协同开发的实践活动,还需要包括建构和传递复杂见解的方法。知识可视化(赵国庆等,2009)通过视觉表征改进知识的创造和传递为设计领域提供了重要参考,譬如面向复杂认知技能训练的四要素教学设计模型(4C/ID)(VanMerrinboer&Kir-schner,2007),以图示的方式展示了学习任务、支持性信息、程序性信息与部分任务练习四大要素的设计流程及操作方法,使其设计思想更容易被理解。为了应对电子教材设计的三大挑战,在分析电子教材开境的基础上,本文面向信息化学习方式的需求,基于知识贯通式学习理念,提出了电子教材的开发过程,如图1所示。

电子教材开发过程包括需要分析、学习设计、媒体开发、作品四个阶段。在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的基础上绘制知识图、设计学习路径。用户体验设计围绕产品原型多次迭代进行,包括结构和交互设计、呈现界面设计等。在作品原型通过审定之后,进行批量的媒体制作、内容封装和作品。电子教材开发已经不是个体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团队和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形成性评价以产品原型、用户测试等方式内隐到每项工作的设计和执行中,贯穿整个开发过程。

1.需要分析阶段

内容分析和学习者分析是并行的工作。内容分析的主要任务是表征课程的能力结构和学习目标,分析课程的核心知识模块及典型知识类型,分析知识模块之间的关系,明确知识对于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程度以及学习的难度。学习者分析包括先前经验和能力水平、学习风格、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使用情境等四个方面,它们分别作为知识图绘制、学习路径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的基础数据,用于划定知识范围、设计个性化学习路径、影响交互方式和界面风格等。

2.学习设计阶段

知识图绘制是在内容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绘制规则表征知识之间的关系,明确知识的层次以及与教学目标的紧密程度,形成内容组织的基本方式。知识图绘制是学习路径设计的基础。学习路径设计的任务是根据课程内容和学习者特征选择学习方式,形成学习路径图,设计学习活动和媒体呈现,促进认知参与和知识建构。可视化知识结构和可选择的学习路径有利于保证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学习方式的一致性。

3.媒体开发阶段

用户体验设计是一个反复评审的迭代过程,通过作品原型的多次修正,结构化内容呈现,形成优良的交互机制和使用体验。交互是连接内容分析、学习设计与呈现界面设计的桥梁,采用“图书”的基本隐喻,设计电子教材的结构、导航系统和任务操作流程。呈现界面设计主要包含界面组件设计、视觉效果设计、版式设计等。内容封装则要根据跨平台、适应多终端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封装方式。

4.作品阶段

将电子教材与后台数据库建立联系,做好网络服务器端的部署,保证电子教材应用的可靠性和可接入性。总结性评价对于修订电子教材、积累开发经验有重要作用。知识图绘制贯穿内容分析、学习路径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学习者分析结果又作为绘制知识图、学习路径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的前提,使得此电子教材开发过程不仅仅是设计与开发的工作框架,也是一套有逻辑关联的、可操作性的技术过程。首先,开发过程通过可视化方法绘制知识图绘制、学习路径图,为不同环节建立明晰的输入输出关系,同时,图示化的开发过程可作为深度合作沟通的中介,避免课程目标或学科内容的衰减或偏移。其次,开发过程将知识贯通式学习作为设计的基础,绘制知识图以明确关键知识,确保知识的完备性及与课程目标的紧密联系,通过学习路径设计保证关键问题、个性化需要,从而真正实现学习效果和用户体验两个维度的开发目标。下文将着重探讨对电子教材设计具有特殊意义的三个关键环节,即知识图绘制、学习路径设计和高用户体验设计。

知识图绘制和学习路径设计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各科教科书编写的依据,规定了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等,其中内容目标是主体,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概念、原理、法则等)和技能等学科内容(钟启泉,2003:378)。知识图是一种以知识点为基本单位,对特定课程的学科内容的结构化表征,因此也被称为课程知识图。绘制知识图是在课程目标和知识选取的基础上,根据绘制规则(表一)将学科内容图示化。学科内容划分为三级知识层次,最低层是概念、事实、原理等知识类型,在常规学科内容的知识类型基础上,增加实例类型的知识点(包括典型工作任务、问题解决任务情境等),它为活动任务设计奠定基础,为知识内容与现实世界建立联系提供可能。三种关系类型表达逻辑和学习顺序上的包含关系、前提条件(依赖关系)、关联关系,用线段的方向和不同线端表示。根据知识内容与课程目标的紧密程度,分为高、中、低三种类型,用不同线型表示。在知识图绘制的过程中,绘制规则也可以提示绘制者增加或删除知识点或关系,因此,知识图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可视化的知识分析工具,保证知识的完备性。知识图绘制可以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思路,前者是从课程目标细化内容,后者是基于现有资源进行知识点归纳和整理。

学习路径图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按照学习者认知规律,为不同学习者设计的一系列可能的个性化学习线索的图示化表征。学习路径图可以丰富学习主题、梳理学习顺序、明确活动任务,使学习者能够以多种路径切入学科内容知识,它在宏观层次上提供了多种学习方式的可能性。图2和图3分别是一种针对专科层次远程学习者《Photoshop图像处理》电子教材的知识图和学习路径图。比较知识图和学习路径图,知识图重在细化学科内容的知识点及其关系,学习路径图中则根据特定的组织策略将知识内容和具体任务或主题聚合,形成多层次内容粒度。

知识图和学习路径图以类似“工程制图”的形式,展示了课程核心知识及教材内容的组织方式,为不同角色的参与者把握和商讨学科内容和教材设计思路提供了基础。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列表形式的学科内容呈现方式相比,知识图更加强调知识之间的关联,增加实例知识类型有利于联系学习与工作两个领域。学习路径图在宏观上约束了学习方式(基于知识顺序的学习、基于任务/项目/问题的学习、测试引导的学习等)和内容粒度,是教材设计的蓝图。将以上设计成果落实到作品原型的结构与交互设计时,离不开活动设计、媒体设计等,忽视这部分任务容易导致电子教材仅仅是富媒体化的纸质教材。单元活动包括:活动名称、学习目标、知识点、重难点、学习策略、学习过程、活动评价等(黄荣怀等,2010a)。从教材设计角度,教材要对单元活动的实施提供多种支持:任务描述与分析、重难点提示、资源工具等,并为最低层知识点的学习提供丰富的例子、问题、练习等。不同层次的活动促进学习者与内容的深度交互、学习者之间的良好互动。富媒体化是电子教材的显著优势之一,它为促进主动意义建构和良好学习体验提供了可能性。媒体设计不是简单图解,而是通过视、听、触等多种信息刺激和图像/言语不同表征方式促进概念理解,超越从通道角度选择和设计多媒体呈现,关注表征的内容、教学意图和情境等(刘儒德等,2007),是电子教材中多媒体设计的关键。

电子教材呈现的高用户体验设计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要求日益提升,更加关注产品的用户体验是否良好。对于电子教材而言,良好的用户体验是促进使用者完成有效学习的关键因素,目前交互设计领域对于用户体验的界定并不完全一致(Nielsen-Nor-manGroup,2012;Mkel&Fulton,2001;Hassenzahl&Tract-insky,2006)。但从已有的界定中可以看出,用户体验强调的是用户与产品(或系统)的交互,尽管它是一种在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主观感受,但是对于一个界定明确的用户群体来讲,其用户体验的共性是能够经由良好设计实验来认识到的。基于已有研究,用户体验是指学习者在与教学产品交互过程中,由产品自身特征引发的心理状态,包含对产品易用、有用等的满意程度,以及愉快、成就感、创意等心理感受。电子教材集合了内容材料和软件载体两个方面,所以电子教材的用户体验主要体现在学习设计和媒体开发两个阶段:学习设计阶段重在增进理解、认知参与和激发学习动机;媒体开发重在降低记忆负荷、创造自然的交互、增强视觉吸引力。本文中用户体验设计特指设计和优化媒体开发阶段的用户体验。

实现高用户体验的前提是明晰用户体验包含的要素。典型的用户体验要素模型有:Morville(2004)提出用户体验蜂窝模型,将用户体验划分为有用性、可找到性、可获得性、满意度、可靠性五个因素;Garrett(2008)将基于Web的用户体验的要素从抽象到具体划分为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五个层次。结合电子教材的设计要素模型,从降低记忆负荷、增进满意度和情感体验出发,电子教材用户体验设计核心要素被提炼为易用性(Easy)、吸引力(En-gaged)、有效性(Effective)(简称3E):①易用性,一方面工作的速度快和精确性高,让学习者集中注意力于学习任务,产生愉悦感,另一方面从使用角度实现学习者轻松学习,让传统的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实现更有效的融合;②吸引力,任务流程和界面美观怡人、激发兴趣,让学习者真正投入到学习活动中;③有效性,从功能角度实现了学习者的目标,让学习者感到自信。在实际开发时,用户体验设计的3E要素将贯穿于整个媒体开发过程中,通过对产品原型进行不断用户体验测试与修订,完善各设计要素。本文从高用户体验出发,针对电子教材的关键设计要素提出了三条设计原则。

1)结构与流程设计要遵循“图书”的隐喻和用户的阅读习惯。对于电子教材而言,要遵循其图书的基本属性,兼顾学习者已经形成的网络使用习惯,既要保持书的框架结构,又兼具灵活、个性化的原则。流程操作方面要在对用户群体细分的基础上,遵循用户的阅读习惯设计流程走向,操作简单、有效、可控,并能够提供及时的帮助信息。例如可以设计差异化的学习路径流程、提供帮助说明、使用进度条或以其他形式展示当前学习进度等。

2)交互设计要遵循易辨识、易触发的原则。电子教材中的交互行为主要是指用户与电子教材中各组件的交互,包括交互按钮、使用提示、输入操作等。具体设计时,这些操作要能够满足用户的心理预期,响应及时,使交互行为能够顺利完成。例如可以将存在交互行为的组件设计为按钮样式,扩大交互区域减少用户误触操作,提示信息放置在不同页面上要保持位置和样式的一致性,使用户易发觉。

3)呈现界面设计要遵循风格明确、配色合理的原则。界面设计主要包括版式布局的设计和视觉设计。版式布局设计是把界面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清晰明了分组和排列;视觉设计主要是构图和配色,应该配合主题,突出重点,能够使用户产生视觉上的愉悦。可用、易用是基础,吸引力是重点,过于追求美丽的图片,缺少对关键任务信息的展示,会让学习者在短暂的兴奋之后放弃产品。

第8篇

关键词:中学化学;化学教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9-2206-02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Opened New World of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WEN Long-ying1, ZHONG Yan-hua2

(1.Wuhua High School, Meizhou 514471, China; 2.Department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iangmen Polytechnic, Jiangmen 529020, China)

Abstra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develop rapidly. In the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can fully using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to be desired.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mprove the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level of various ways, using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mprove the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effect is protean. Using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n solve secondary chemistry teaching routine teaching difficult to solve or insoluble problem, conduce to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and break through the difficult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have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Using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udent-centred chemist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opening new world.

Key words: high school chemistry; chemistry teach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信息技术已经逐步应用于中学化学教学。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传统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中学化学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学化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克服了传统中学化学教学中重点、难点的突破,同时增大了课堂容量,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1 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学化学教学的现状

传统中学化学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方式。化学教学过程中没有利用信息技术,所用教具一般是粉笔和黑板。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讲清楚,学生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听清楚。这就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师传授中学化学知识、学生接受中学化学知识并运用好中学化学知识。然而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传统中学化学教学很难达到这个要求。因此中学化学教师有必要根据中学化学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将信息技术与传统中学化学教学进行有效结合,来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

2 利用信息技术于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优点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一些演示实验的现象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到;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一些宏观概念和微观概念的内容,教师仅仅用口头描述很难达到教学目标,教学往往变得枯燥乏味。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优化中学化学教学效果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中学化学教学解决了传统教学难以解决和不能解决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于中学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将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是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化学教材不再只是一本书,而是多方面的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技术融合在中学化学学科的学习中将实现那些用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教学目标。

2.1 利用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中学化学的学习兴趣

通过信息技术来展示物质的微观结构,如氯化钠、氯化铯、金刚石和石墨等的晶体结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可用CAI模拟动画展示物质的微观世界,将比以往只用语言叙述,死记硬背的内容形象地展示出来,构建起学生对化学微观世界的认知结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实验、幻灯、录像、实物投影、多媒体等信息手段呈现适当内容的形象资料、用一幅幅富有生气、富有规律的图案,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利用信息手段同时提供多个问题,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极大地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

2.2 利用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点、难点。

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内容比较抽象。有许多的化学概念的知识内容因为抽象,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重点、难点。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将突破时空的限制,使中学化学教材上静态的知识变成生动、形象、直观的动态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化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优化的中学化学教学效果。

2.3 利用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利用信息技术,可将中学化学的知识表达多样化。对有危险的实验、有污染的实验,可用信息技术展示,既达到教学目标又安全无害,学生也容易理解。还可以用动画模拟出一些教师无法演示的实验,如把水注入浓硫酸错误操作后引起硫酸飞溅的后果,通过声音、图像的结合,给学生留下生动、深刻的印象。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利用信息技术,用声、形的感性知识信息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从而获得最佳的化学课堂教学效果。很多现象坐在后面的学生就看不清楚。要想让每个学生都观察清楚,实物投影仪可以将实验现象演示在大屏幕上,收到很好的预期效果。

2.4 利用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为学生学习中学化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将学习视野从书本拓展到网络,搜集到了许多和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既扩充了知识面,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3 信息技术并不能完全代替中学化学教学中传统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可提高中学化学教学效果,但应该注意一些误区,信息技术并不能完全代替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传统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能够用实验去研究的教学都不能脱离实验。利用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中,应根据中学化学化学教学本身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从化学课堂教学中寻找切入点,创设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挑战性的教学环境。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于中学化学教学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况且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但只要持之以恒,大胆把信息技术当成工具用于教学中,一定能开辟中学化学教学新天地。

因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与功能,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中学化学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开辟中学化学教学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张春芳.关于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6):190-190.

第9篇

论文摘要: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能否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中学化学教学水平的方法多种多样,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中学化学教学效果千变万化。利用信息技术于中学化学教学可以解决常规教学难以解决或不能解决的问题,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中,将开辟中学化学教学新天地。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信息技术已经逐步应用于中学化学教学。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传统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中学化学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学化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克服了传统中学化学教学中重点、难点的突破,同时增大了课堂容量,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1 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学化学教学的现状

传统中学化学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方式。化学教学过程中没有利用信息技术,所用教具一般是粉笔和黑板。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讲清楚,学生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听清楚。这就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师传授中学化学知识、学生接受中学化学知识并运用好中学化学知识。然而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传统中学化学教学很难达到这个要求。因此中学化学教师有必要根据中学化学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将信息技术与传统中学化学教学进行有效结合,来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

2 利用信息技术于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优点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一些演示实验的现象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到;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一些宏观概念和微观概念的内容,教师仅仅用口头描述很难达到教学目标,教学往往变得枯燥乏味。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优化中学化学教学效果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中学化学教学解决了传统教学难以解决和不能解决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于中学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将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是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化学教材不再只是一本书,而是多方面的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技术融合在中学化学学科的学习中将实现那些用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教学目标。

2.1 利用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中学化学的学习兴趣

通过信息技术来展示物质的微观结构,如氯化钠、氯化铯、金刚石和石墨等的晶体结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可用CAI模拟动画展示物质的微观世界,将比以往只用语言叙述,死记硬背的内容形象地展示出来,构建起学生对化学微观世界的认知结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实验、幻灯、录像、实物投影、多媒体等信息手段呈现适当内容的形象资料、用一幅幅富有生气、富有规律的图案,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利用信息手段同时提供多个问题,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极大地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

2.2 利用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点、难点。

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内容比较抽象。有许多的化学概念的知识内容因为抽象,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重点、难点。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将突破时空的限制,使中学化学教材上静态的知识变成生动、形象、直观的动态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化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优化的中学化学教学效果。

2.3 利用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利用信息技术,可将中学化学的知识表达多样化。对有危险的实验、有污染的实验,可用信息技术展示,既达到教学目标又安全无害,学生也容易理解。还可以用动画模拟出一些教师无法演示的实验,如把水注入浓硫酸错误操作后引起硫酸飞溅的后果,通过声音、图像的结合,给学生留下生动、深刻的印象。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利用信息技术,用声、形的感性知识信息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从而获得最佳的化学课堂教学效果。很多现象坐在后面的学生就看不清楚。要想让每个学生都观察清楚,实物投影仪可以将实验现象演示在大屏幕上,收到很好的预期效果。

2.4 利用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为学生学习中学化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将学习视野从书本拓展到网络,搜集到了许多和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既扩充了知识面,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3 信息技术并不能完全代替中学化学教学中传统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可提高中学化学教学效果,但应该注意一些误区,信息技术并不能完全代替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传统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能够用实验去研究的教学都不能脱离实验。利用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中,应根据中学化学化学教学本身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从化学课堂教学中寻找切入点,创设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挑战性的教学环境。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于中学化学教学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况且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但只要持之以恒,大胆把信息技术当成工具用于教学中,一定能开辟中学化学教学新天地。

因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与功能,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中学化学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开辟中学化学教学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张春芳.关于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6):190-190.

[2] 李振顺.谈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程整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23(3):124-127.

第10篇

大家好!

我们满怀着喜悦的心情,又迎来了新的学期,我代表 全校 老师欢迎你们回到校园。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新的学期,你想怎样度过?你将以什么样的成绩向父母、向老师汇报呢?在这里,少先大队部想向大家提出几点希望。

一、要遵纪守法,做文明小标兵。首先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纪律,共同维护校园秩序;遵守社会公德,弘扬传统美德,尊老爱幼,讲文明、讲礼貌、讲秩序,一举一动要文明得体,争当文明少年,共建文明校园。

二、要保护环境,做环保小卫士。作为学校的一员,我们要爱护学校的一花一草一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学期,大队部将加大卫生管理力度,制定了卫生工***作实施办法,划分了详细的清洁区范围,每天三次检查,每周一小结,学校每月公示,期末总评。大队干部要认真做好卫生值日工作,要敢于同不良行为作斗争,共同维护校园的整洁。

三、要注意安全,做放心好孩子。我们要懂得事事处处想到“安全”二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学们,有理想才会有奋斗的目标,为了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让我们从现在起,从开学的第一天开始,踏踏实实地学习,一步一步地前进,这才是迈向成功的惟一阶梯。

第11篇

大家新学年好!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经过一个愉快的暑假,我们迎来新的学年,美丽的校园因为你们的到来而更加充满生机。在今天隆重的开学典礼上,我代表全校教师热忱地欢迎一年级的新同学加入中四路小学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欢迎其他年级的同学们重返校园。

同学们,相信你们都在为学校漂亮的新操场、教室里增设的电脑而欣喜吧。这只是学校发展环境改善的第一步,我们中四路小学是一所有着优良办学传统的学校,老师愿和同学们一起努力,将我们学校办成渝中区的一所窗口学校、精品学校,向着这一目标我们共同努力。

同学们,新学年紧张的学习生活今天就开始了,你们准备好了吗?在此,我代表全体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两点希望:

一、树立信心、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意识,充满自信,自觉争做学习的主人,做集体的主人,在学习生活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人人争做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二、崇尚文明、严于律己、共同维护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现代社会是崇尚文明的社会,你们应该从小养成文明习惯,自觉遵章守纪,从身边的小细节做起。下面就自觉爱护塑胶操场提出五点要求:

1、请不将零食带入学校,不乱扔垃圾,更不要将口香糖、泡泡糖等垃圾落在上面。

2、不要将可乐、汽水、鲜橙多等碳酸饮料以及饭菜、油汤泼洒在地面。

3、不故意用鞋底摩擦地面颗粒或用手撕扯地面的颗粒,更不能将颗粒放入口中或用颗粒相互投掷玩耍。

4、不在沙坑玩耍,将沙砾带入操场。

5、不能用硬物划伤操场地面,宣传穿高根鞋的家长绕道而行。在塑胶操场上玩耍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第12篇

大家好!

在这秋风飒爽的收获季节里,我们高兴的迎来了新学期正式开学的第一天,首先我想对七年级的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在这里给大家讲三点:

首先,同学们要有进步的信心和决心。新学期,当你认真总结过去时,如果你感觉自己上期在各各方面表现的都不错,请你千万不要骄傲,应该在新学期再接再励,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取得更大的进步。如果你发现自己有好多不足或问题的话,请你也不要太难受,更不能灰心丧气,你应该振奋精神,争取迎头赶上。不论怎样,老师都希望每位同学都有“我会比昨天更进步”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科学的计划。有了进步的信心和决心就有了前进的动力,但这还不够,每位同学还应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分析自己、认识自己,在思想上、学习上、纪律、卫生等方面制订一个经过自己努力就可以实现的奋斗目标,再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以便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学有方向,学有目标。

第13篇

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多年来,我们一直进行教育实践的探索,寻找教育的真谛。我们始终认为教育应从“心”而发,把自然的人培养成社会的人,促进个体的健康成长。基于此,我们依据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在“厚德启智、以心育心”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教育实践探索,开拓了一条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化之路。

一、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我们的初衷是要向心理教育要学校发展的突破点,我们的目的是要创造最优的教育教学质量,心理教育技术化解决了这个难题。

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我们清楚地感觉到学生在学习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表现为:有的学生缺少学习动力,不愿学习,甚至有厌学情绪;有的学生想学习,但管不住自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溜号走神;有的学生不能认真完成作业,存在应付甚至抄袭的现象;有的学生不会自学,自学时要么不知干什么,要么管不住自己,总想玩;有的抵制不住诱惑,或者沉迷于网络,或者有早恋的倾向;还有的学生存在考试焦虑、家庭矛盾、师生矛盾、学习烦躁、学习低效等问题,使学校管理显得苍白无力,成为了制约学校跨越式发展的瓶颈。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教育难题,找到学校发展的突破点呢?我们在探索中发现,辽宁师范大学金洪源教授研发的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能使学生“三想三能”,即“想做能做到,想学能学进,想放能放下”,能使课堂“高效运行”,塑造学生高效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于是,我校引进了元认知技术,并结合实际,开辟了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化道路。心理教育技术化让我们找到了教育的落脚点,也找到了教育发展的引擎。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立足心理教育技术化,硬化德育,优化智育,塑造学生高效学习状态,打造高效教学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优质特色发展。我们着眼于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化建设目标,坚持“整合资源,开发渠道,课题引领,全员聚焦”的心理教育工作方针,借助元认知技术,开拓了一条心理教育技术化特色兴校之路。

具体而言,就是组织建设一支心理教育的专业化教师团队,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技能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可操作的心理教育技术,并利用这些技术化的手段开展心理教育工作。一方面,借助心理技术,塑造学生高效学习品质,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另一方面,聚焦课堂,充分发挥心理教育技术功能,建设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化建设的具体做法

1.高一年级开设每两周一节的心理教育课程,高二年级进行校本课程辅导,高三年级进行优秀生塑造;

2.利用个案咨询、团体辅导、集体讲座等形式进行学生健康心理调适、高效学习状态塑造、优秀人格培养等工作;

3.开展一年一度的心理文化节,进行全方位的心理教育成果展示;

4.成立学生心理秘书处、心理影院、心理剧社、“心桥”社团和心理爱好者学会;

5.利用心理教育课题研究,引领心理教育特色学校建设;

6.利用心理教育校本课程,规范学校心理教育;

7.建设心理教育技术化学科课程,开拓学校心理教育技术之路。

三、学校心理教育特色建设的实践成果

1.高考屡破历史新高。原来我校考上一本高校的学生只有2名左右,二本30多名。2012年,我校突破历史新高,出现一本上线17人,二本上线137人的飞跃。

2.结束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软任务、软工作的历史。培养了近20名专业技术化教师,实现了全校心理健康教育技术化;成立了心理技术咨询服务机构——心理教育室;完成了学生元认知干预技术校本培养课程建设,形成了学校心理教育文化特色。

3.圆满完成了市级、省级课题的研究。我校承接了市级课题“普通高殊学生教育与心理救助研究”和省级课题“课堂有效教学的心理学支持研究”并顺利结题,其中“普通高殊学生教育与心理救助研究”课题获得了国家级课题研究二等奖。

4. 发表研究论文,出版书籍。经过教师们认真总结,已经形成了一定量的教师文集,包括教师的教案、心得、随笔等,并编辑成书;有十多篇论文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发表;近40篇论文获得省级论文奖,拓展了课题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学校还编写了校本教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

5.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对我校进行了专题报道。2011年9月,中央电视台记者对我校心理教育技术化建设特色进行了为期4天的深度采访和专题报道。2011年10月,《中国教育报》也进行了专题报道。2011年9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集中发表3篇研究文章,对我校心理教育技术化建设进行了专题成果展示。

当然,我校心理教育技术化改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与人格。学生利用心理技术,自觉、有效地反思、评价、监控自己的行为,实现了“三想三能” 的状态,塑造了优秀人格。同时,我校师生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变化,师生共同积极参与的高效课堂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和无穷的魅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习成为快乐的求索,让课堂成为探寻的天堂”的教育观念已经形成。

四、学校心理教育特色建设的深层思考

我们认为,心理教育特色建设最大的收获是首先实现了教育观念的革命——把学校教育理解为一种技术,实现了人人可领悟操作,人人可获得效果的目的。其次,使学校心理教育变成了硬任务,使德育工作指标化,以德育引领教育教学,优化教育教学质量,变德育的软干预为硬干预,形成了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新思路。最后,让校本科研、校本师训有米为炊,大有作为。

当然,教育改革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将全力推进心理教育技术化建设,进行更深层次的教育教学改革,打造教育发展的特色品牌。

第14篇

关键词:中职化学 创新实验 教学资源 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261-01

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之中,我们能够得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这一认识,而对于化学领域来说,这一理论也是一样适用的。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不能够离开实验的。而对于化学的学科的发展来说,实验则是学习的重要基础;而对于教学的方法层面来说,实验又是一种直观的灵活的教学方式。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化学在对社会和人类文明做出不可磨灭的成绩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1 化学实验进行创新的意义

对于化学实验的创新工作来说,这其中包括着两个层面的的内涵:首先就是指化学实验自身的一些创新,例如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的反应条件、实验装置等等方面进行的一些对于传统方式的改变;其次就是在教学方式上的一些创新,这方面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实验教学的设计过程以及实验教学的操作实施这些方面。

2 对于化学实验进行创新的重要意义

化学实验创新的重要意义主要是在这两个方面体现的:一是在思想方面,就是说要通过对于化学创新实验进行设计,以此来培养创新的意识,并且由老师的思想创新来带动学生进行创新,这样一来就能够帮助我们打破传统实验教学中的诸多不足;二是在实践的方面,应当在创新意识的基础之上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实践中发现一些问题,并进行问题的解决,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科学的世界

观[1]。

3 化学实验设计创新的方式

3.1基于实验方案创新的教学资源开发

实验方案是实验者在实验开始之前,针对实验所需器具材料、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步骤等问题,结合相关化学知识和实验经验加以分析思考,最终确定的起到指导作用的实验规划。事实证明,一个好的实验方案可以使实验事半功倍。比如,在“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这个实验中,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NH3(g) + H2S(g) = NH4HS(s),利用从无色到白色晶体的可逆反应进行实验,就是对实验装置的创新改变。

3.2基于实验装置创新而进行的教学资源的开发

实验装置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验装置进行优化和改良可以使化学实验操作更简便,现象更明显,可以更好地体现实验价值。例如,在有关SO2气体的实验中,由于SO2是有毒气体,同时又具有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等性质,在实验装置的创新上,加强实验装置的封闭性,并且将SO2的发生装置、反应装置和处理装置组合成一套,使其在不外漏的情况下依次通过各个反应装置,最后进入尾气处理装置,极大程度地避免了有害气体的伤害,保护了环境,同时使得操作简便易行。

3.3基于实验反应条件创新的教学资源开发

参与反应的化学物质的状态、形状、浓度、酸碱度、反应温度以及催化剂的种类和性质等被称作实验反映的条件。而实验反应条件的选择以及对其的控制,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所以,为了保证我们的实验效果,我们作为实验者基于应当探析社么才是实验的最好的反应条件。

3.4基于实验反应装置进行创新的教学资源的开发

实验反应装置作为化学实验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其进行改进会对实验效果的改进、实验价值的展现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实验反应装置的创新方面首先包含了对于装置和仪器的改善以及对简单装置进行的一个有机的组合, 以此来对工业装置的运用进行模拟,以及一些;来源于生活中的一些经济型装置的使用, 除此之外还有以部分由工厂进行过精心的设计、以及组合加工而形成的实验仪器[2]。例如: 在进行铜与硝酸的实验反应过程, 因为这一反应会产生出一些有害的NO以及NO2 气体, 因此实验的设计者就会对实验装置进行创新的改进, 加强了实验装置的封闭性, 并对尾气处理装置进行重视。

3.5基于实验方案设计的创新的教学资源的开发

实验者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 依据相关的实验要求以及试验的一些目的, 来将与之有关的化学知识以及实验技能进行运用, 对实验装置的安装以及实验步骤的实施,实验方法的应用进行规划的过程就是实验方案的设计。一个好的实验方案设计往往能够帮助实验的效果达到最大程度的改善。如:利用NH3(g)+ H2S(g) =NH4HS(s), 由无色到白色晶体的可逆反应来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做了适应实验原理的改进,并运用正交实验法探究实验条件, 实验步骤也做了很大改动。这个例子就能看出实验者对实验方案设计所进行的一些创新。

4 结语

因而我们能够看到,对化学的创新实验进行分析和研究, 能够帮助促进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结果的改善和进步。教师在进行创新实验的同时, 也是一种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以及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对于教师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 有利于帮助教师改进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而对于学生来说化学创新实验的学习能够帮助他们级法学系潜能,逐渐树立创新意识以及创新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第15篇

【关键词】开放大学;学籍档案;信息化

当前,无论是基层开放大学学籍管理人员,还是开放教育学生或用人单位,学籍档案的个性化需求日趋旺盛。如:学校要求学籍管理人员提供某年各专业的毕业人数和毕业率、学生学籍档案不见了或档案袋拆开了需要补办、用人单位需要学籍档案中的某些材料等。学籍档案一旦实现信息化,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实际上,基层开放大学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错率,而且有利于学校对教学各环节实行监督、进行数据统计,为教学改革与教育评估等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能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拔、聘任、学历鉴定及学生办理出国留学等提供更好的服务;并且,纸质档案的信息化处理能有效解决档案备份问题。

一、番禺电大学籍档案工作现状

(一)学籍档案管理沿用传统模式。当前,番禺电大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沿用传统的整理纸质档案手工管理方式,以“保存”或“保管”工作模式为主,工作效率较低且易出现错漏。档案资料的收集、交接、归档、保密等流程执行不够严格,加上部分管理人员对档案重视不够,档案偶会出现泄密、遗失等情况。多年的积累,纸质档案越积越多,给学校的保存与管理造成压力。(二)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滞后。已有的国家开放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可以处理日常的学籍数据,但没有毕业生管理模块,不能直接对毕业生数据进行统计,只能通过导出历年数据筛选处理后再进行人工统计。教务管理系统中只有使用该系统以来的学生数据,而没有使用该系统之前的学生数据,导致使用该系统前的学生数据只能根据学校内部保留的数据自行处理。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也未尽完善,在该网中可以查询毕业生信息,包括学籍信息及毕业信息,但信息单一,没有学生成绩、学籍异动等记录。(三)学籍档案管理制度欠缺、团队建设落后。学籍档案工作业务规范和管理制度建设很不完善,对学籍档案的收集、归档、整理、保管等的要求可能因人而异或因时而异。相关管理团队建设落后,无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相应工作主要由学籍管理人员和班主任承担。学校对学籍档案工作不太重视,管理人员从未参加档案培训,也极少有学习档案信息化等方面的机会。

二、番禺电大学籍档案信息化的可行性分析

当前,建立国家开放大学全系统统一的学籍档案管理平台条件还不成熟,而基层开放大学学籍档案信息化相对容易。如何高效、准确地将文字、图片变成有效的数字化信息,提供快捷有效、安全性强的查询等服务,是基层开放大学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点。这就需要购买高速扫描仪等设备、构建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并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等。高速扫描仪价格不高、操作简单便捷。要构建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是在原有的校园网上运行,有现成的相关经验可以借鉴,并且对服务器硬件要求不高,成本相对低廉;至于该系统软件方面,可以组织计算机技术人员和学籍管理人员开发或者直接购买适合番禺电大的学籍档案管理软件。可见,学籍档案信息化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是可行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学校领导将进一步重视学籍档案管理及其信息化,他们对系统软硬件的采购、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以及对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也将顺势而为。

三、番禺电大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展望

完善学籍档案管理,要从多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包括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管理制度建设和管理人员团队建设等。针对番禺电大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其信息化建设做出如下展望。(一)构建合适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是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海量的学籍档案信息(包括纸质档案和教务管理系统数据等)变成规范化的数字信息、将学籍档案信息实行统一的数字化管理,是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因此,一是要组织人力(主要是班主任)用高速扫描仪将应届毕业生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毕业档案材料(包括入学报名登记资料、毕业生登记表、学士学位申报材料、奖励材料等)及其他重要材料(如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等)扫描成规范的图片文件,并逐步将保留在学校的往届生重要材料扫描成规范的图片文件。二是学校计算机技术人员和学籍管理人员参与开发或购买适合当前实际的学籍档案管理软件,该软件系统能提供标准化的电子档案和数据接口;管理人员充分利用校园网高效、便捷地实现数据的存储、共享、查询、统计等服务。三是学籍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上级开放大学教务管理系统或拓展系统收集各个时期各类学生、不同系统的学生基本信息、成绩数据、学籍情况变化数据等,把这些数据和学生毕业档案及其他重要材料的扫描数据等进行处理并导入学籍档案管理系统;管理人员还要按时维护、更新系统数据,保证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和与上级开放大学及学信网数据的一致性。另外,技术人员要设法加强校园网的安全,保证系统及数据的安全性。(二)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制度决定行动,学校应根据有关法规并结合学校开放教育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学籍档案管理制度和规范。如建立《开放教育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办法》《学籍档案归档制度》《学籍档案管理系统信息更新制度》等,规范学籍档案信息的采集、分类、保存、传递和查询等管理流程,保证学籍档案信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明确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强化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实现学籍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进一步改善学籍档案管理质量。(三)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推进学籍档案信息化就要加强管理人员团队建设。业务素质水平是做好学籍档案管理和保证服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故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应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包括提升政治素质、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等;也要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熟悉档案管理工作的流程。对学校来说,就应大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对他们多加以业务培训,让他们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管理知识建立和完善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随着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他们就能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如提供自动化查询服务等,从而使档案资源服务信息化。

四、结语

构建好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就能实现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学籍档案信息管理和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服务质量。当然,在信息化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籍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也要重视信息安全和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能提升,还要研究如何实现学籍档案信息的利用价值。基层开放大学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不仅能满足自身的实际需要,还可为国家开放大学将来开发全系统的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张晓荣.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研究[J].中国市场,2018,32:115+121

[2]沈玲.高职院校学生档案信息化建设探究[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9,8:164~165,168

[3]熊焰焰,潘晓璐.加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9: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