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写作方法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会计报告核算方法
一、会计的确认
1.1筛选过程中具体标准的选择。究竟哪些数据能够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其选择、确认的标准有:①可确定性,指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是否能够流入或流出企业。如果不能产生经济利益或者产生的经济利益不能流入或流出企业,这样的数据不能进入会计信息系统。②可计量性,指只有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产生的数据才能进入会计信息系统。该标准简化了会计处理的程序,方便了会计操作,它是会计信息得以量化的基础。③相关性,它强调会计信息要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增强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④可靠性,即会计信息是真实的、可核实的、中性的。
1.2定性过程中具体标准的选择。这个阶段涉及两个问题:①时间的确认,指进入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是在本期进入还是在以后期间进入。现代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及由其派生出来的收入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作为确认依据的。如果确认依据选择不当,将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②“身份”的界定,即确认数据进入哪种会计要素。首先要判断经济业务使哪些会计要素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进而确定所产生的数据归入哪些会计要素中。如果“身份”的界定不明确,就将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会计的计量方法
2.1计量属性的选择。①选择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由于历史成本是取得资源的原始交易价格,因而具有可靠性,并且其计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很丰富。这些优点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但是,在物价变动时,其可比性、相关性下降,收入与费用的配比缺乏逻辑统一性,经营业绩和持有收益难以分清,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出现低估现象,难以揭示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②选择现行成本作为计量属性。这种计量属性能避免价格变动虚计收益,反映真实财务状况,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但是,确定重置成本较困难,无法与原持有资本完全吻合;同时,它仍然不能消除货币购买力变动所带来的影响,也无法以持有资本的形式解决资本保值问题。③选择现行市价作为计量属性。以现行市价作为资产的现时价值,能评价企业的财务应变能力,消除费用分摊的主观随意性满足决策相关性的要求。但是,它无法反映企业预期使用资产的价值,因而并非所有资产、负债都有变现价值,并且它违背了持续经营假设的基本前提,即假设企业随时处于清算状态,动摇了会计核算的基础。④选择可实现净值作为计量属性。虽然这种计量属性能反映预期变现能力,体现了稳健性原则,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但它不适用于所有资产。例如,无形资产的可实现净值就很难确定。
上述四种计量属性,各有其优缺点,对会计信息质量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因此在操作中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全面否定或者全面肯定。
2.2计量标准的选择。计量标准(计量单位)指计量对象就某一属性进行计量时具体使用的标准量度。可供选择的计量标准有两种:①名义货币单位;②固定货币单位(指实际购买力不发生变动的货币单位)。
这两种计量标准也各有利弊,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是辩证的。选择名义货币单位,虽然可以简化会计核算,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但是存在通货膨胀时,名义货币贬值,很容易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采用固定货币单位,可以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一致性,但是增加了核算的环节,会计信息的反映更加依赖于会计人员的素质,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人为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2.3计量模式的选择。计量属性和计量标准不同的组合就构成了不同的计量模式,计量模式有十种。这十种计量模式各有利弊,应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作出选择。
三、记录方法选择
3.1记录方法的选择。在记录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核算方法包括:复式记账、账户设置、编制会计分录等,这些都是为了规范会计信息形态而设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会计核算方法的设计和使用达到提供特殊信息的目的。如企业在购进存货时对销货方给予的现金折扣,采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科目来记录现金折扣的取得或丧失。在总额法下,购入材料按折扣前的总价确定成本,取得折扣作为入库材料成本的减项或作为理财收益;如果由于财务管理不力,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而导致超过折扣期付款,不能取得折扣,在账面上无需做任何反映。而在净额法下,购入材料按折扣后的净额确定成本,取得折扣在账面上不做任何反映;如果由于超过折扣期付款而不能取得折扣,则要将丧失的折扣额计入“现金折扣损失”账户,其正好反映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低效率。《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采用总额法对现金折扣进行会计处理,但为了改善财务管理,也为了减少存货成本中计价存在的不确定性,提倡采用净额法进行存货核算。:
3.2记录手段的选择。《会计法》关于记账规则的规定并没有涵盖所有具体的会计业务,各单位需要根据法律规定,结合本单位会计工作实际,在与《会计法》的规定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单位内部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制度。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普及,许多企业开发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使用会计电算化方式进行会计核算,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会计信息的质量。现代网络技术正在改写传统的信息交换方式和时间。在互联网上披露财务报告顺应了全球网络化发展的需要,其具有时效性强、信息量大、面广、成本低、披露规范、减少失真等优点。
四、会计核算方法
4.1会计信息列报方法的选择。会计报表采用表格形式,由于该形式的限制,只能概括地反映各主要项目,对于各项目内部的情况以及项目背后的情况往往难以在表内反映。比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只是年末账面价值,至于各项应收账款的账龄情况就无从得知,而这方面信息对于会计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资产质量又是必要的。因此,企业就会利用会计报表附注来提供应收账款账龄方面的信息。再如,在资产负债表中,部分资产项目以其账面价值列示,提取的减值准备项目单独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内反映,与资产负债表相结合,不仅可以真实地反映接近现行市价的资产,而且可以再现资产的账面价值,使会计信息更真实、全面。
简介:
本书分为三篇,上篇<学术论文写作基本知识>面向所有研究生及学术论文作者,介绍学术论文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学术论文规范化与标准化的意义,对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概述。中篇<社会科学论文写作与规范>主要面向文科研究生的论文写作,下篇<自然科学论文写作与规范>主要面向理工科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内容不局限于写作层面的技术问题,而是深入到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层面,向学生讲解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注重实例分析,力戒理论空谈,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目录:
前言
上篇 学术论文写作基本知识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学术论文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学术论文的分类
第三节 学术论文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第四节 学术论文常见问题概述
第二章 学术论文的选题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选题的类型
第三节 选题的原则
第四节 选题的价值
第三章 学术论文的文献资料搜集
第一节 搜集文献资料的意义
第二节 搜集文献资料的工具
第三节 搜集文献资料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搜集文献资料的方法与技巧
第四章 学术论文的发表与著作权保护
第一节 对发表媒体的选择
第二节 论文中与著作权相关的内容
第三节 中的著作权问题
第四节 论文数字化传播中的著作权问题 中篇 社会科学论文写作方法与规范
第五章 社会科学论文中常用研究方法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确立
第二节 思辨研究方法应用分析
第三节 实证研究方法应用分析
第四节 解释研究方法应用分析
第六章 社会科学论文的结构
第一节 结构设计原则
第二节 结构设计框架
第三节 层次与段落结构
第四节 内文细节设计结构
第五节 硕士学位论文结构要件
第七章 社会科学论文的常用写作方法
第一节 议论的写作方法
第二节 证明的写作方法
第三节 驳论的写作方法
第四节 说明的写作方法
第八章 社会科学论文的规范化
第一节 摘要的写作与规范
第二节 关键词和分类号标引规范
第三节 参考文献与注释的规范
第四节 图表的应用与规范
下篇 自然科学论文写作方法与规范
第九章 自然科学论文常用研究方法分析
第一节 实验研究法应用分析
第二节 灵感思维法应用分析
第三节 假说研究法应用分析
第四节 观察研究法应用分析
第五节 类比研究法应用分析
第十章 自然科学论文的结构
第一节 理论型论文
第二节 理论应用型论文
第三节 实验型论文
第四节 观测型论文
第五节 综述型论文
第六节 硕士学位论文
第十一章 自然科学论文写作方法
第一节 引言的写作方法
第二节 正文的写作方法
第三节 结论的写作方法
第四节 英文内容的写作方法
第十二章 自然科学论文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第一节 题名、层次和作者署名的规范
第二节 关键词和分类号的标引规范
第三节 图表的应用与规范
第四节 单位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第五节 量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第六节 数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用法
一、总分式
先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即论点,然后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这种结构形式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展开论述的。
说“思”:
1、学会动脑筋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提出问题)
2、搞好学习、工作、科研等都需要多动脑筋(分析问题) 3、要养成多动脑筋的习惯(解决问题)
二、并列式
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运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对一个总论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说“思”:
1、要养成多想的习惯(总论点)
2、多思才能把知识学活(并列分论点一)
3、多思才能有所发明创造(并列分论点二)
4、多思脑子才越用越灵(并列分论点三)
三、递进式
按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层深入一层地论证论点。“深入”的路子很多:可由现象说到本质;可由可能性说到必然性;可从经验说到问题,再说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从“是什么”说到“为什么”,再说到“怎么样”??这种结构形式能使问题的剖析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 说“思”:
1、“思”就是提倡动脑筋(是什么)
2、“勤思”的重要(为什么)
3、还要“善思”(怎么样)
四、正反式
提出论点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任何一个论点,既可以从正面论述,又可以从反面论述;把两方面结合起来,说明才更透彻。有些论点可侧重从正面论述,结合进行反面论述;有些论点可侧重反面论述,结合进行正面论述。 说“思”:
1、要提倡多动脑筋(提出论点)
2、多动脑筋的重要(正面论述)
3、不动脑筋的危害(反面论述)
五、对比式
通过对比来论证论点。对比有正与反的对比,现在和过去的对比,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对比,同一事物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对比,等等。对比可以使观点更为鲜明。
说“思”:
1、生活中的两种人:勤于动脑的人;懒于动脑的人。(态度对比) 2、不同态度的不同结果(结果对比)
3、不同态度的不同思想根源(思想根源对比)
4、应学习第一种态度,做勤于思考的人(结论)
六、归纳式
先摆出一系列能说明总论点的事实,然后归纳得出总论点。归纳式往往用于段落里对某个观点的论证,而用作全文结构形式的较少,一般与其他形式结合使用。
说“思”:
1、牛顿从观察苹果落地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实例一)
2、瓦特从观察烧开水到发明蒸汽机(实例二)
3、马克思从观察商品交换到发表剩余价值学说(实例三)
4、凡事必须多动脑(归纳)
七、证明式
先提出总论点,然后用一系列事实证明之。层次安排与归纳式正好想反。(实例略)议论文是每一个命题,几乎都可以按这几种结构形式构思。多进行“一个题目,多种构思”的训练,有益于开拓思路。当然,以上只是议论文的几种基
本结构形式,在具体运用时要求灵活变通,驾驭自如。
托福作文考试议论文写作方法概论
议论文亦称论说文,目的在于论说一种观点.论说的过程包含对别的观点的驳斥."托福"中议论文作文题所给的条件一般包括一个问题,两种观点或几种选择,要求考生加以评论,提出自己的看法,或选择,并说明理由.
上传:张秀颀 时间:2011年12月8日 点击:2214
序号 题型 题目 备注 答案
1、 单选题()标志着课题申请通过了有关专家的评审,被科技主管部门正式确认并给予
资助。 C
2、 单选题 ()的特点是提出新观点、新概念或新模型,侧重理论证明和模拟分析。 A
3、 单选题 ()的重点在于实验的设计方案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的观察和分析。 B
4、 单选题 ()是测量的正确程度,即测量结果所能显示测量对象所需测量特质的程度。A
5、 单选题 ()是对科学问题的提炼、分解及解决的过程。D
6、 单选题()是对某一专题或某一论题具有独到学术观点的著作,它有学术论著、学位
论著之分。 B
7、 单选题()是发表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讯或报道,一般包括综
述、文章、简讯(简报)等。 B
8、 单选题 ()是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思想,是对研究对象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方式。 A
9、 单选题 ()是反映论文价值的最直接体现,是评价科研成效的公开尺度。 B
10、 单选题 ()是科研工作者必备的一种基本技能,是科研工作的重要过程。 A
11、 单选题 ()是科研选题的使动环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指导作用。 A
12、 单选题 ()是科研意义中最基本的意义。A
13、 单选题 ()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智能,是一种高级的形象思维活动。 C
14、 单选题()是通过对学术期刊整体水平的评价,来界定刊载在该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水
平和质量的评价方法。 B
15、 单选题 ()是为了申请相应的学位或某种学术职称资格而撰写的研究论文。 D
16、 单选题()是研究者在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也是追踪国内外科研前沿最
直接的科研信息来源。 B
17、 单选题()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属于弹性思维基本类
型之一,与收敛思维相对。 A
18、 单选题()是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为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科学问题、技术难点所
使用的研究方法。 B
19、 单选题()是指在某一领域中,针对某些热点问题而举办的学术会议。规模较小,但
议题较为重要。 C
20、 单选题()是指针对某一研究领域中的一些重点问题,召集一些相关的学术代表而举
行的学术会议。此类会议规模相对较大,内容丰富,参会人数较多,影响面广。A
21、 单选题()是追求事物的原本,以探索事物的本质为目的,以发现事物的内在的、特
定的规律为目标。 C 选项一 A.课题规划 A.理论性 A.理论性科研论文 A.效度 A.课题规划 A.学术著作 A.网络论文 A.判断 A.论文撰写 A.论文撰写 A.提出问题 A.创造学术价值 A.判断思维 A.指标评价法 A.科学论著 A.综述性文章 A.发散思维 A.科学方法 A.团体固定会 A.代表会议 A.常规认识
()是最根本的思维方法,是研究各类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对一切科
22、 单选题 C
学具有最普遍的指导意义。 23、 单选题 ()一般有独著、合著、编著、主编、编写等类型。
C
A.科学方法 A.科学论著 A.判断思维 A.物理模拟 A.学术腐败 A.推理思维 A.科学方法 A.跳跃性 A.科研方法
A.探索实验验证实验模型试验等 A.科学方法
()一般指对研究情况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亦指突然跃入脑际的,
24、 单选题 D
能阐明问题的思想。 25、 单选题 ()指以模型和原型之间在物理过程相似或几何相似为基础的一种模拟方法。A()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阶层的人士参与,并需要职能部门干26、 单选题 A
预。 27、 单选题 ()属于弹性思维范畴,通过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开拓研究者的思路。
B
()属于科学认识的"硬件",即在科学认识活动中进行观察、测量、计算、存
28、 单选题 B
储信息的各种物质手段。 创新思维的()是指研究者的思维活动不受常规思维定势的束缚和局限,并且
29、 单选题 D
能够根据具体的科研对象自由、灵活地采用多种思维方式探索问题的答案。 30、 单选题 对缺乏科研实际经验的初学者,()的选取对科研工作的成败至关重要。 31、 单选题 根据实验结果性格的不同分类,可分为()
B D
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是()形成的基础,而新的科研方法的发现和创立,又使
32、 单选题 A
科研工作得以有效的进行,从而促进科学和技术的新飞跃。
科研的()阶段是把以确证的假说同原有的理论协调起来,统一纳入到一个自
33、 单选题 治的理论体系或技术体系中,使其形成结构严谨、内在逻辑关系严密的新理论体C
系。
34、 单选题 科研的()阶段是科学研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阶段?
35、 单选题 科研方法中,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其中不包括()
A B
A.提出假设设计
A.确立科研课题 A.大前提 A.科研方向 A.针对性 A.文字 A.功能抽象 A.工具法 A.夺取式
36、 单选题 科研规划中,()是科研规划的中层,是指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科研计划。B37、 单选题 科研课题收集的标准不包括()
D
科研论文是以()形式对最新科研成果的记录,它是科研成果的一种直接体现,38、 单选题 A
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 39、 单选题 科研中,信息方法的作用不包括()
C
利用书目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对课题相关知识点、事实和文献进行检索,属
40、 单选题 A
于论文检索的哪种方法() 抄袭剽窃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学术腐败现象,是对科研规范破坏力极大的一种学术
1、 多选题 BCD
腐败现象,其具体表现形式有() 2、 多选题 成果查新时,关键词的选择应注意些什么() 3、 多选题 创新思维的特征有()
ABCD A.检索词是否覆盖查新点 BCD
A.突发性
4、 多选题 从科研领域考虑,科研论文一般分为()等基本类型。 5、 多选题 从期刊论文性质及作用的角度出发,期刊论文的特点有() 6、 多选题 代表性的弹性思维有()
7、 多选题 对光纤光栅的作用方式而言,包括()
8、 多选题 对某一科研部门或课题组而言,科研规划主要包括() 9、 多选题 发散思维中,基于光栅性质的研究方法有()10、 多选题 根据会议延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等差异。11、 多选题 根据我国的国情,目前科研课题的来源有()12、 多选题 就认识层面而言,认识活动可分为()13、 多选题 科学观察的原则有()
14、 多选题 科学实验缺陷的产生主要有()等原因。15、 多选题 科研的特点包括:()
16、 多选题 科研方法的重要作用体现在()
17、 多选题 科研工作者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初学者应该做到() 18、 多选题 科研课题方案设计的原则有()
19、 多选题 科研课题立项后,需注意处理好()相关事宜。20、 多选题 科研论文的学术性主要表现在()21、 多选题 科研论文的质量把关有()等方式。22、 多选题 科研论文评价的原则()
23、 多选题 科研论文文献检索具有如下重要作用()24、 多选题 科研思维具有哪些特点()25、 多选题 科研选题中涉及的主要内容有()26、 多选题 科研中,现代方法包括()
27、 多选题 课题设计书是课题方案设计的实现形式,一般可分为() 28、 多选题 论文编辑加工设计的范围较广,一般分为()29、 多选题 论文检索的方法有()
ABC A.理论性
ABCD A.原始报道 ABCD A.发散思维 ABCD A.机械传感方法 ABC A.科研方向 BC
A.震动传感方法
ABCD A.长期会议 ABCD A.指令性课题 ACD A.常规认识 ACD
A.客观性原则
ABCD A.实验假象 AB A.科研继承性
A.正确的科研方法对科研工ABC
作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ABCD
A.学无止境,常学常新,常研常进
ABCD A.科学性原则 ABCD A.确认立项,填报计划 ABC
A.研究的科学性
ABCD A.健全的监控规程 ABCD A.公正性原则 ABCD A.资源开发 ABCD A.客观性 ABCD A.提出问题 BCD A.客观方法 AB A.研究性课题设计书 BCD A.文摘加工 AB
A.工具法
30、 多选题 论文投稿成功的原因有()ABCD A.专业论文为重点
捕捉信息,是思维探索和理论抽象的事实基础,也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重要
1、 判断题 √
手段。() 参会者在会议上的口头报告或张贴报告不论是否通过大会论文评审组的评审,都
2、 判断题 ×
会由大会统一印刷成论文集并公开出版。() 3、 判断题 查新机构保证对本合同及所附材料的技术内容在查新工作期内保密。() 成果创新查新是科研论文投稿前应当首先进行的工作,此项工作不可轻视。
5、 判断题
()
√
4、 判断题 查新完成后,查新机构对有关电子、纸介材料应予以存档,永久不得销毁。()×
√
是实现科研成果退出最快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科研人6、 判断题 √
员进行学术交流和技术推广的重要途径。() 根据科研论文的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大小,可以设计出高级科研论
7、 判断题 ×
文、中级科研论文、和低级科研论文三种评价等级。() 科技文献稿件可以一稿两投或者将本来属于篇文章的内容拆成两部分,作为两篇
8、 判断题 ×
文章投稿。() 9、 判断题 科学方法属于科学认识的硬件。()
×
科学工作者一旦有了研究成果,必然希望尽快公诸于世并得到学术界及社会的承
10、 判断题 ×
认,期刊论文是唯一的有效途径。() 11、 判断题 科学论文的学术性是指科研论文所具有的学术价值。()
√
科学认识是人们对事物规律性的高度抽象,是对事物普遍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把
12、 判断题 √
握,属于高级认识层面。() 科学实验方法可以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起到加速或延缓研究对象变化的作用。
13、 判断题 √
() 14、 判断题 科学研究对象从广义上讲,是指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人类思维)。()√科学研究是人类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方法问题是科研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15、 判断题 √
题,事关科研工作的成效。() 16、 判断题 科学研究最大的特点在于创新,科研过程绝不拘泥于固定不变的步骤。() √ 科研抽象侧重事物的统一性而往往忽略其差异,若使用不当则很容易以偏概全,
17、 判断题 ×
得出错误的结论。() 科研的目的是发现别人未发现的真理,而公开出版的国内外学术期刊,则是确认
18、 判断题 √
这种科研成果的正式而有效的主渠道。() 19、 判断题 科研方向是科研规划的中层,是指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科研计划。()
×
科研课题的基本类型有理论性研究课题、实验性研究课题和综合性研究课题三大
20、 判断题 ×
类。() 21、 判断题 科研课题的可行性原则包括研究基础、试验设备和智慧技能。()
√
科研课题方案中,实验型方案设计一般指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造作的手
22、 判断题 ×
段,对科研课题的具体内容与方法进行设想和计划安排。() 23、 判断题 科研课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特点。()
√
科研论文,就发表形式而言,一般包括期刊论文、学术著作和会议论文3种基本
24、 判断题 √
类型。() 25、 判断题 科研思维的过程是:科研问题科学思维方式认识成果。() 26、 判断题 科研思维是研究者在科研工作中为解决问题而采用的科学思维方式。()
√ √
27、 判断题 科研思维属于抽象思维,而逻辑性是抽象思维的一种基本特性。() √
科研选题的程序是:提出问题形成假说查阅文献构建方案确立课题。
28、 判断题 ×
() 29、 判断题 科研中,模拟方法可以作为最初的实验研究之用,也可以代替真是的实验。()×科研中期是问题的研究与阶段成果的积累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科研资料30、 判断题 ×
收集,文献阅读,研究思路整理,以及科研选题方略设计。() 31、 判断题 克隆干细胞造假事件属于学术腐败急功近利经典案例。() 32、 判断题 课题调研,收集科研信息,是科研工作初始阶段的必要过程。()
√ √
课题申报的基本要求,可概括为"仔细填写,初稿讨论,意见综合,修改报送"。
33、 判断题 √
() 理论性科研论文的镇南关点在于实验的设计方案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的观察和
34、 判断题 ×
分析。()
利用书目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对课题相关知识点、事实和文献进行检索,属于论文引文检索法。()
35、 判断题
×
本科论文通用格式
日本语论文の形式は以下の通りにして下さい。
一、 书式(一)用纸:A4。
(二)フォント:MS明朝、Jpn Mincho。ただし、外国语が入る场合には、MingLiU、标楷体(中国语)、Times New Roman(英语)を使って下さい。
(三)中国语の英文表记はウエード?ジェイル式(Wade-Giles)または、汉语拼音(Hanyu pinyin)方式を使って下さい。(四)フォントサイズ:论文タイトル(18pt、ボールド、中央揃え)、著者名、所属および职位(14pt、ボールド、中央揃え)、本文(11pt)、标题(14pt、ボールドから顺次12pt、ボールドへ逓减)、脚注(10pt)。
(五)余白:上余白3.5cm、下余白3.0cm、左余白3.0cm、右余白3.0cm。
(六)行送り:11pt。
二、摘要(一)位置:1ページ目の著者名、所属、职位の下に、2行空けて下さい。また、その下の本文もやはり2行空けて下さい。
1.中国语、日本语、英语の摘要も付けて下さい。また、英题、著者名、职位、所属の英文表记も含めて下さい。
2.キーワードは5个以内とします。各摘要の下に2行空けて记入して下さい。
例(キーワード:明治时代???。Keywords: Meiji Era, . . .)
(二)字数:中国语、日本语、英语の摘要は各1ページ以内。
(三)フォント:「摘要(Abstract)は14pt、ボールド。文章は11pt。
三、本文
(一)字数:3万字以内(脚注を含む)。
(二)段落の始めは、1字空け、両端揃えとして下さい。
(三)行送り:11pt。
(四)段落间には、空白行を置かないで下さい。
(五)3行以上の引用は4文字分空けて独立段落とし、上下1行空けて下さい。
(六)文献、新闻、各种文书、芸术作品(映画、演剧、楽曲、雕刻など)の名称には『(二重括弧)を用いて下さい。
例:『吉田茂伝、『朝日新闻、『ベートーベン交响曲第9番。英文の场合は、アン
ダーラインかイタリックにして下さい。
例:The Western Canon あるいはThe Western Canon.
(七)论文、短曲、章名などには、「(括弧)を用いて下さい。
例: 「学而第一 “Reading after Freud”。
(八)もし、括弧、二重括弧が重なった场合には、最も外侧の括弧を优先して下さい。详细は、以下の例を参照して下さい。
1.书名の中に书名が含まれる场合:『「阿Q正伝の研究。
2.篇名に篇名が含まれる场合:「『学而第一再论。
(九)本文に最初に使われた外国语(中国语を除く)の翻訳名を使う场合、原文を表记して下さい。
(十)その他の记号、例えば、引用符、省略记号などは、日本语フォントで使用して下さい。
(十一)ページ数は、ページ下中央に记载して下さい。ただし、表纸には记入しないで下さい。
四、标题
章は、一、二、三、四、节は、(一)、(二)、(三)、(四)、项は、1、2、3、4,分项には、(1)、(2)、(3)、(4)を使って下さい。
五、脚注
(一):说明や讨论に使い、形式は脚注とし、当该ページの下に记入して下さい。ワードの方式に准じるようにして下さい。
六、参考文献
论文には、参考文献を付けて下さい。形式は、各领域の规范?习惯に従って下さい。例えば、语学、文学人文社会では、APA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Style)、MLA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Style)またはChicago Manual Styleなどです。例:
从发展机遇来看,目前服务外包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个发展趋势,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纷纷将服务外包给人力资本价格更低的发展中国家,由此导致服务外包的行业规模越来越大,这对于江苏省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另外一方面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江苏省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这对于江苏省服务外包的发展也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从外部挑战来看,目前服务外包行业竞争激烈,不仅仅是一些国家凭借先发优势或者技术优势已经形成了品牌优势,举例而言,印度的服务外包行业就比中国要发达的多,同时中国北京、上海等地区的服务外包也比较发达,而随着服务外包行业规模的不断膨胀必然会有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以及中国其它地区介入这一行业,从而给江苏省的服务外包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冲击。另外一方面就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纷纷削减了服务外包的数量,加上国内企业之间开展了恶性的价格竞争损害到了江苏省服务外包行业的健康发展。
从内部优势来看,目前江苏省发展服务外包的软件以及硬件环境良好,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优势:一是江苏省具有丰富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对于服务外包而言,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没有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也就无从谈起,江苏省这些年高等教育发展迅猛,目前高校在读人数在中国数一数二,尤其是计算机、软件等IT行业的高素质人才比较充足,这就为江苏省服务外包的有效开展夯实了人力资源基础。与此同时,江苏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价格相对廉价,与其它国家相比具有人力成本方面的优势,这也是发展服务外包的一个优势;二是良好的信息基础环境,这些年来江苏省信息基础设置建设一直保持了一个较快的增长态势,服务外包对于网络的依赖性很强,江苏省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尤其是一些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达到或者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依赖于这些信息基础设施,给江苏省开展服务外包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三是国家以及江苏省政府对于服务外包产业的政策支持,江苏省对于服务外包非常重视,寄希望于通过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目前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江苏省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扶持政策来支持服务外包的发展。
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范式整合
摘要: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范式整合的实质是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之间的范式对话,环境法与民法二者之间在内容上存在着很大的冲突,其原因在于民法所采取的是个人主义范式理论,而环境法所采取的是整体主义范式理论,因此二者之间自然就会存在着差异性。由于当前环境问题的突出,致使法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实现法学与民法学的对话尤为重要,与此同时环境法学与民法学自身的范式危机也是构成当前实现二者对话必要性的深层因素。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环境法学与民法学产生的动因,然后对民法学与环境法学对话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民法学与环境法学对话的目的与功能,再次对民法学与环境法学对话的内容与现状进行了探讨,最后为实现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范式整合与重构提出对策,即以“公序良俗原则”为整合与重构二者之路。
关键词:环境法学;民法学;范式整合;个人主义范式;整体主义范式
中图分类号:D9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3
前言:当前,环境法与民法之间的互动性成为了法学研究界所关注的一大焦点,民法学关注此问题的原因在于当前“绿色”民法典的呼声日益高涨,而环境法关注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当前很多关于环境法的基本问题都与此研究相关,而关于存在争议性强的问题通过法学的分析,也会归结到这一互动研究上。尽管当前关于此议题的探究已经上升到理论层次,但是还是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全面的挖掘其所具有的深层意义,从而为二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出一个系统的框架,并为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范式整合在范围上分界线的确定奠定基础。
一、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产生的动因
(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当前,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相关学术界一直为探索解决途径而努力,加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问题,促使跨学术研究更加的活跃。因此,基于社会这股强大的政治氛围与理论氛围,环境法与民法之间对话得以实现。
(二)民法典立法的推波助澜
随着民法典立法进程的推进,民法学界为了进一步捋清环境问题对民法学的影响,因而需要与环境法学之间建立对话,以顺应对民法典立法这一项重任所带来的挑战。在民法的立法中,关于物权法的制定涉及到了自然资源方面的立法问题,关于侵权行为的相关法律的制定又涉及到环境侵权救济的问题,因此,民法必然会寻求与环境法实现对话的途径。
(三)环境法学探索者的推波助澜
针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如何需找到有效的法律解决途径成为环境法学者当前所面临的一大挑战,而民法中的相关内容正符合了环境法学者的需求,因而构建二者之间的对话,也成为了环境法学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环境法以解决环境问题为先导,因而突破传统的束缚,实现跨专业研究,而民法又是集诸多部门法于一身的法学理论“储备库”,顺利成章的成为环境法学者寻求沟通的对象。
二、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一)环境法与民法对话的可能性
1.二者同属中国的法律系
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共存于中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内,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中国法律体系的构成,其立法的本质属性、目的以及意义等在大体上所呈现出的共性特征,因此,环境法学与民法学之间是以共性为基础的,因此,实现民法学与环境法学的对话,只是基于学科设置不同而进行的分领域研究。
2.二者的历史渊源
二者的历史渊源表现在环境问题最开始的解决途径:在我国尚未出台环境法时,关于环境的相关法律问题都是通过民法来解决的。因此,从根本上讲,环境法学与民法学有着内在的关系,从某种层面上讲,环境法学是民法学的继承者与进化者。而这种关联性就为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但是,民法学与环境法学之间也存在着冲突,其区别与独特属性使其构成了不同的法律学科,这在当前的法学研究学科的划分中也已经给予判定。因此,在环境法学与民法学探讨共同理论问题时,需要给予明确的界分。
3.二者之间的冲突的实质是选择
针对民法学与环境法学之间的冲突问题,其根源并不属于正确与否的判定,而仅仅是在二者中的选择问题。构建二者之间的对话的根本在于集合二者的力量以更好的解决当前社会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困难与挑战,从而在完善各自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环境问题。因此,在解决问题时所面对的是民法与环境法,解决时所面临的是选择谁的问题,是到底以何种法律手段来确定解决问题方案的抉择。
(二)环境法与民法对话的必要性
二者实现对话的必要性总体来讲是为了更好的应对当前“挑战与危机”,其挑战是来自当前社会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而其危机则是来自于民法学危机与环境法学危机。对于其所应对的挑战是实现二者对话的根本动因,而关于二者所存在的危机的本质为理论研究范式危机。
1.理论范式概念
所谓的范式指的是:由从事某一特定学科研的学者们在这一领域内所达成的共识以及基本观点,是一个学科的共同体在研究准则、概念体系等方面的某些共同约定[1]。当前,在国内学术界对于范式的应用非常广泛,因而其内涵已经远远的超出最初库恩所赋予的定义,具体来讲,当前范式所指的是涉及到一个学术共同体时,学者们所构建的共有知识假设、研究模式、研究方法、价值标准,还包括了人们理解世界的知识体系。
2.环境法学范式危机
理论范式概念的诞生来衡量我国法学理论学科,能够充分的反映出当前其尚未建立属于自身的理论研究范式,这就证明了环境法学范式危机的存在。之所以说当前中国环境法学尚未构建自身的理论研究模式,可从以下实例找到原因:蔡守秋教授提出“调整论”在环境法学界引起轩然大波,对整个中国的法学界的影响也非常大。此理论的提出就充分的证明了中国环境法学尚未形成理论范式体系。但是,并不能因为中国环境法学尚未建立自身的理论范式,就片面的认为中国的环境法学就是弱势学科,事实上,范式危机存在于当前中国各法律学科中。3.民法学范式危机
中国的民法是继承于大陆法系司法制度的成果,而大陆法系的民法制度又是以个人主观观念为基础建立的,在20世纪的私法公法化的呼声中,此观念的危机凸显,因而,民法由此开展了一系列的修正工作,在其完善的过程中又不断的承受着来自各新法律部门的挑战,进而危机四伏。中国民法在继承大陆民法制度的同时,也相应的继承成了大陆民法的理论体系,而这种民法法律体系的继承,使其陷入被动的地位。因此,如果用理论范式来恒定我国的民法学,在当今的改革阶段,显然其所承担使命的完成任重而道远。但是,不能因为当前我国的民法体系的不规范,就认为其要将其作为全部任务与使命,全身心的致力于此,这并不属于我国民法学的主要任务。因此,作为我国法律全局性的范式危机,只能说明我国的法律还过于“年轻”,只要一定的时间其必将能够茁壮成长。
4.范式的整合
实践作为理论存在的根本,是理论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因素。因此,不管对范式危机承认与否,都应该使理论还原于实践,通过实践来验证,并通过实践来使其“羽翼丰满”,只有直接的应对社会真实问题的挑战,才能促使理论体系的日趋成熟。环境问题当前就是社会中的一大问题与挑战,正是因为环境问题的存在才成就了环境法学的诞生,而同样是因为环境问题的日趋加剧,致使法学“绿化革命”的出现,这就充分的显现出传统的范式理论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而全新的理论范式正在发展过程中。因此,构建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是理论打破重重危机并构建全新范式理论的最好方式。实现二者之间的对话,能够使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各自的观念、立场等问题进行明确的界定,从而实现二者理论重构的目标,也就是实现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范式整合与重构。
三、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目的与功能
(一)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目的
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目的在于:使二者能够明确界定自身的观念、价值等,从而实现民法学与环境法学各自的理论范式的整合与重构。
(二)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功能
民法学与环境法学对话的功能为:拓展双方的视野、转换双方当前的传统思维模式、更新双方的方法、实现各自价值的重构。在二者对话的过程中,各自将原有秉持己见的思想意识进行转变,从而更新自身甚是问题的立场与角度,协调二者之间的对话,进而以对话互动的形式来促进各自的发展与完善。也就是在对话中,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实现了换位思考,通过转变自身原有思维来实现对原有未知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从而也就形成了环境问题上的理论范式重构。此外,在实现对话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实现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各自观念、立场以及价值等的重新认识与界定,从而在协调二者之间关系的过程中,也就实现了对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范式整合。
四、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内容与现状
(一)环境法学――以民法力量实现对环境问题的解决
环境法的形成与发展的理论根源是民法,在最初的环境法学中,其所用来解决环境问题的法律依据便是民法以及刑法,因此,民法对环境法的重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当环境法面临着某些环境难题时,以环境法的思维方式很难寻找到解决的途径,而转换到民法上,很多时候会“另有一番天地”,这就是民法学对环境学的影响。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政府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因此,促使环境法也具备了相应的行政法特点,因此,其在表现上通常以禁止性的规定或者强制性的规范为主,从而使自身局限于其中,因此,“行政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立法模式成为当前中国乃至全世界环境法立法界的共同呼声。而其中关于引进市场机制的观念,就是在环境法制度的制定上将民法的思维理念引入,以借助民法学的个人主义理论来实现环境法学理论范式的重构。
(二)民法学――环境问题给民法以及民法学理论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环境问题给民法学所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其理论上的个人主义,而在民法典制制定过程中,“绿色民法典”的呼声致使此挑战也成为了民法发展的机遇。因此,当前加强二者之间的对话,能够推进民法典制定以及民法学理论构建的进程。当前,民法学理论已经踏上了重构之路,只是尚需时间来实现深入研究与汇总。比如民法中关于物权法与合同法的理论:当前,在民法中关于物权法领域,如何实现物权法理论的生态化,成为了当前民法学者所关注的焦点。由于物权的社会化,致使将公法的支配与公法的义务融于物权概念中,从而展现了当前物权对社会群体利益的充分重视。因而,如果以此为思维意识出发点,就有学者提出了将环境保护融于物权理论中,从而构建生态物权;也有学者在研究农林牧副渔权的基础上,提出准物权理论的构建思想。在合同法领域中,同样存在着将合同法生态化的思想理论,即所谓的“环境合同”。
五、实现环境法学与民法学范式整合的途径――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原则”在当前民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的功能在于修正并限制“私法自治原则”。当前关于公共安全秩序原则,相关学者对其进行了总结,大致分为十种,其中关于“危害国家工序的行为”的原则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概念解释。事实上,这一原则的实质便是个人主义理论范式接受整体主义范式观念修正的链接,因此,环境法与民法的关系也在此“公序良俗”原则中得以体现。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民法学理论也自觉的承担起社会化、生态化的重任,结合自身理论框架的实际,最大程度的来实现对社会化与生态化的理论实践。而当社会化与生态化在民法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出现民法无法再调整现象,因此,这也是环境法学产生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环境法等法学理论从诞生起便以社会法自居,其所注重的是强调对社会的公益性。基于此,民法与此类“社会法”之间不但在理论上、还在实际规范性上存在许多必然的关联性,而且其在调整的过程中在内容上也呈现出一定的承接关系,也正是基于这一意义,民法学者梅格库斯提出了经济法、劳动法与传统的商法等是一样的,都是“特别司法”。先忽视此种断论的正确与否,其观点已经表明了所谓的“社会法”―环境法,在内容的调整上与民法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与承接关系。事实上,将“公序良俗原则”作为民法与“社会法”的内容调解分工上的分界,可以将其视为当前法律体系的一种新的思路。
六、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民法学与环境法学的整合进行了研究研究探讨,从而为二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出一个系统的框架,并为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范式整合在范围上分界线的确定奠定基础。通过对民法学与环境法学对话的产生动因、可行性与必要性、目的与功能、内容与现状的探讨,提出以“公序良俗原则”为整合与重构。
参考文献:
[1]陈新夏.康德的目的论与“人类中心主义”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01):52-56.
[2]叶俊荣.环境问题的制度因应―环境法律与政策[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
[3]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作文 写作素材 写作兴趣
一、作文的概述
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①
二、博观约取,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观古今,很多文人对写作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而且得出了十分相近的结论。晋代的陆机在《文赋》中说道:“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②揭示了写作的本质是“物—意—文”的双重转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的作文材料。
(一)立足教材,摘取实例,举一反三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熟练运用教材中的实例为写作服务。”③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讲解课文中的实例,把实例所要表达的意思说明清楚,并让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挖掘出其它的论点。通过这种途径不仅可以让学生把教材学活学透,又能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可谓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二)着眼课外,广泛阅读,获取信息
1.着眼于课外,可以拓宽中学生的视野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中学生的课程多,课业负担重,而且绝大多数学生只看重考试分数,认为看课外书浪费时间,种种原因制约了他们阅读课外读物的积极性。因此,我们教师就可以有目的地布置一些中学生优秀作文和中外名著的阅读,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内拉到课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从而养成他们阅读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可以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中学生尚未踏入社会,而且年龄尚小,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成年。因此,他们对社会的了解是有限的。所以,中学生要积累素材,不可能样样亲身经历,这就要求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多读一些名篇名著,博览群书,以积累丰富的词汇、语汇和借鉴文章的写作方法,为写作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三)感知生活,细心观察,注重生活的积累
教会学生感知生活,捕捉写作灵感
从“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观点来看,写作素材的来源除了间接知识外,还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叶圣陶先生在《读书二首》中写道:“善读未写书,不守图书馆,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让学生多参与社会生活,细心观察,增加体验,积累写作素材,捕捉写作灵感,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优秀作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时,一定要求学生分门别类地搜集,去糙存精地积累,并渐渐地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细心观察,关注身边发生之事
观察生活,是指从积累的角度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向观察。老师要有意的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让学生从身边具体的事物入手,去看、去听、去闻、去唱、去尝、去触摸,并坚持写观察笔记。同学们只有细心观察周围的环境,积累好的素材,才能把外物和内在的情感连接起来,产生触景生情之感,从而写出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文章。
三、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享受写作的情感
(一)变换教学方式,激发中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事实上,在学校学习的许多东西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但是人的思想所接触过的一切文明财富会在心灵中——首先在情感,内心感受中——留下痕迹。”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④
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是学生写好作文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可以利用看图、听音乐或创设能拓展学生想象力的环境等方式,引导学生更高层次地去思考和想象,并让学生把所想所感写下来。
(二)精心设计作文题目
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设定作文题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体验感悟,写起来也就有话可说。如果命题偏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文任务,学生只得凭空捏造作文素材,七拼八凑,应付了事。导致文章缺乏真情实感,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命题要新颖别致
初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特别强烈的阶段,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尤其浓厚。所以,语文教师在命题时要新颖别致,切合了他们的心理,这样容易引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有新意。
在作文命题时,语文教师在作文要求上要宽泛,淡化文体要求,尽量不给作文以体裁限制。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给出适合学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设计作文题目。好的文题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7.
[2]刘松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320.
[3]叶圣陶.叶圣陶作文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0.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议论文的构思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有些事物,孤立去谈,易平淡、枯燥,如果展开联想,由这个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个事物,在它们的相互联系中,去突出事物的特征,发掘事物的本质,这样不仅可以使议论更深入,而且可以使思路变得活泼而开阔。
除了古今联想以外,还可进行类似联想(有相似的特点或本质)、对比联想(有相反的性质)、因果联想、连锁联想等等。
看到比较抽象的论题,笼统地谈,议论就很难展开。这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将所要讨论的事物分一分类。
比如对“友谊”一词,我们并不陌生,但难以深层论述。这时,我们可将不同类型的友谊分一分类,这样就可打开思路。
友谊,按不同时代,可以分成“伯牙摔琴”、“桃园结义”式的反映封建伦理道德的友谊;“基督——博爱”式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友谊;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典范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友谊。
按不同的目的,可以分成为了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利益而建立的友谊,为了阶级、国家、民族的利益而产生的友谊。
按不同的性质,可以分成在共同的奋斗中,互相深刻了解建立起来的友谊;在一起吃喝玩乐中,互相吹吹拍拍建立起来的“友谊”。
按不同的内容,又可以分成,在你工作遭受挫折时给你帮助,生活遇到烦恼时给你安抚的友谊;在你一帆风顺时给你捧场,在你自鸣得意时为你叫好 的“友谊”;“患难相共、生死相托”的友谊;“利则相攘(偷窃)、患则相倾(坑害)”的“友谊”;君子之间“淡淡如水”的友谊;小人之间“甘言如饴”的 “友谊”……
有了分类,可供议论的内容一下子变得丰富多了。分类,不仅打开了你的思路,而且使你看到了问题的深入。由此看出,分类法是从各个不同角度来认识事物的性质,把那些抽象的论题具体化的一种方法。
是一种把论题加上其他成分,进行变形思考的方法。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如果只就这个概念来谈就很容易使议论空泛、不深入。这时候,可以考虑采用“层递”的方法,缩小议论,使文章层层深入。
层递法可分两种方式:
一种是增加定语,随着论题不断增加定语,文章的思路便不断向前发展,议论的范围就不断集中到更小的范围之内。比如《谈奋斗》这样一个题目,第一层可以泛谈“奋斗”,第二层增加成分,谈“青年的奋斗”,第三层继续增加成分,谈“二十世纪中国青年的奋斗”;
另外一种方式是扩展论题内容,把一个抽象的论题具体化,从而使文章思路更开阔、论述更全面。比如《论学习》这个题目,就可以先谈“学习的目的”,其次谈“学习的兴趣”;再次谈“学习的规律”;最后谈“学习的方法”等等。
注意使用层递法时,第一种情况不要出现论点转移,第二种情况增加成分以后的概念只能作为分论点,不要造成论点不集中的情况。
即在论证过程中对论据进行阐明、解释,把论据中蕴涵的借以证明论点的内容揭示得更鲜明、更充分。可借助于这一方法打开思路。
例如,的《不要秘诀的秘诀》中,曾引用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的一段话来论证读书不能求助于“秘诀”,而须自己下功夫: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接着作者作了如下阐释:
用现在的眼光读这一段文字,也许觉得他的见解很平常。然而,我们要知道,陈善是南宋淳熙年间,即公元十二世纪后半期的人。在那个时候他就能 够提出这样鲜明的主张,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人。他主张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就是说要知入知出;要体会古人著作的精神和实质而不要死背一些字句,就是说要体 会古人用心处而不可死在言下。不但这样,他还反对为读书而读书的倾向。他主张读书要求实际运用,并且要用得灵活,即所谓“透脱”。你看他的这些主张,难道不是一种反教条主义的主张吗?他的这个主张,过去很少有人注意,因为他的声名远不如朱熹等人,但是他根据自己读书的经验而提出了这种主张,我想还是值得推荐的。
作者通过对一段文言文的阐释,借以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我们也可以对一些难以理解的观点进行条分缕析的阐述,以使观点鲜明、突出。
1 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1.1 创新性 医学论文的创新性是指文章要有新意,要发展医学成就,破解医学问题。医学论文有无创新,选题是关键。选题创新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灵魂,是衡量医学论文价值的重要标准。可体现在:①理论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见解,既要反映作者在某些理论方面的独创见解,又要提出这些见解的依据;②应用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技术等,也就是要写出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关键,或揭示原有技术移植到新的医学领域中的效果;③创新性还包括研究方法方面的改进或突破。
1.2 可行性 所谓选题的可行性,是指能够充分发挥作者的综合条件和可以胜任及如期完成医学论文写作的把握程度。选题切忌好高鹜远,脱离实际,但也不应过低,影响主客观的正常发挥,降低了医学论文的水平。影响选题的可行性因素有:①主观条件,包括作者知识素质结构、研究能力、技术水平及特长和兴趣等;②客观条件,包括经费、资料、时间、设备等。
1.3 实用性 撰写医学论文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及应用。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够指导科研、指导临床、造福人类的主题,因此,选题的实用性尤为重要。
1.4 科学性 医学论文是临床和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客观反映,其写作的具体内容应该是取材客观真实、主题揭示本质、科研设计合理、论证科学严谨、表达逻辑性强、经过实践检验。所以,严格遵守选题的科学性原则,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生命。
1.5 前瞻性 要选择有研究价值及发展前途的主题,应积极开发研究新领域、新学科和新理论。
2 选题的基本方法
2.1 根据课题研究的结论来确定主题 这是常用的方法,可分为:①以科研的结论或部分结论作为医学论文的主题;②科研结果与开题时预测不一致,待查出原因后,再寻找主题;③科研达不到预期结果,可总结经验,从反面挖掘主题。
2.2 在科研过程中选题 医学科研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意外的现象或问题,作者如果能够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可以在这些偶然中获得新的选题。
2.3 在临床实践中选题 临床工作是医学论文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在临床中会经常遇到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或理论问题,对此,只要从本学科实际出发,用心思考,会从中产生很多好的主题。其包括:①探讨发病机制与预后情况;②分析临床症状与表现;③研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④疾病的多因素分析等。
2.4 从文献资料中选题 医学文献是人们长期积累的宝贵财富,是医学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阅读最新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当前医学科学研究的进展情况,开拓思路、激发灵感,从而挖掘提炼出好的医学论文主题。
3 医学论文的一般体裁
3.1 实验研究 一般为病因、病理、生理、生化、药理、生物、寄生虫和流行病学等实验研究。主要包括:①对各种动物进行药理、毒理实验,外科手术实验;②对某种疾病的病原或病因的体外实验;③某些药物的抗癌、抗菌、抗寄生虫实验;④消毒、杀虫和灭菌的实验。
3.2 临床分析 对临床上某种疾病病例(百例以上为佳)的病因、临床表现、分型、治疗方法和疗效观察等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新建议、新见解,以提高临床疗效。
3.3 疗效观察 指使用某种新药、新疗法治疗某种疾病,对治疗的方法、效果、剂量、疗程及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研究,或设立对照组对新旧药物或疗法的疗效进行比较,对比疗效的高低、疗法的优劣、不良反应的种类及程度,并对是否适于推广应用提出评价意见。
3.4 病例报告 主要报告罕见病及疑难重症;虽然曾有少数类似报道但尚有重复验证或加深认识的必要。
3.5 病例(理)讨论 临床病例讨论主要是对某些疑难、复杂、易于误诊误治的病例,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集体讨论,以求得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临床病理讨论则以对少见或疑难疾病的病理检查、诊断及相关讨论为主。
3.6 调查报告 在一定范围的人群里,不施加人工处理因素,对某一疾病(传染病、流行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的发病情况、发病因素、病理、防治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给予评价,并对防治方案等提出建议。
医学论文是医学科研工作的最后阶段,通过文字形式记录医学研究的最新结果。因此,撰写医学论文要把握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选题方法及一般体裁,从而达到主题和形式的和谐统一。
1 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1.1 创新性医学论文的创新性是指文章要有新意,要发展医学成就,破解医学问题。医学论文有无创新,选题是关键。选题创新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灵魂,是衡量医学论文价值的重要标准。可体现在:①理论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见解,既要反映作者在某些理论方面的独创见解,又要提出这些见解的依据;②应用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技术等,也就是要写出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关键,或揭示原有技术移植到新的医学领域中的效果;③创新性还包括研究方法方面的改进或突破。
1.2 可行性 所谓选题的可行性,是指能够充分发挥作者的综合条件和可以胜任及如期完成医学论文写作的把握程度。选题切忌好高鹜远,脱离实际,但也不应过低,影响主客观的正常发挥,降低了医学论文的水平。影响选题的可行性因素有:①主观条件,包括作者知识素质结构、研究能力、技术水平及特长和兴趣等;②客观条件,包括经费、资料、时间、设备等。
1.3 实用性 撰写医学论文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及应用。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够指导科研、指导临床、造福人类的主题,因此,选题的实用性尤为重要。
1.4 科学性 医学论文是临床和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客观反映,其写作的具体内容应该是取材客观真实、主题揭示本质、科研设计合理、论证科学严谨、表达逻辑性强、经过实践检验。所以,严格遵守选题的科学性原则,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生命
1.5 前瞻性 要选择有研究价值及发展前途的主题,应积极开发研究新领域、新学科和新理论。2 选题的基本方法
2.1 根据课题研究的结论来确定主题 这是常用的方法,可分为:①以科研的结论或部分结论作为医学论文的主题;②科研结果与开题时预测不一致,待查出原因后,再寻找主题;③科研达不到预期结果,可总结经验,从反面挖掘主题。
2.2 在科研过程中选题 医学科研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意外的现象或问题,作者如果能够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可以在这些偶然中获得新的选题。
2.3 在临床实践中选题 临床工作是医学论文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在临床中会经常遇到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或理论问题,对此,只要从本学科实际出发,用心思考,会从中产生很多好的主题。其包括:①探讨发病机制与预后情况;②分析临床症状与表现;③研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④疾病的多因素分析等。
2.4 从文献资料中选题 医学文献是人们长期积累的宝贵财富,是医学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阅读最新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当前医学科学研究的进展情况,开拓思路、激发灵感,从而挖掘提炼出好的医学论文主题。
3 医学论文的一般体裁
3.1 实验研究 一般为病因、病理、生理、生化、药理、生物、寄生虫和流行病学等实验研究。主要包括:①对各种动物进行药理、毒理实验,外科手术实验;②对某种疾病的病原或病因的体外实验;③某些药物的抗癌、抗菌、抗寄生虫实验;④消毒、杀虫和灭菌的实验。
3.2 临床分析 对临床上某种疾病病例(百例以上为佳)的病因、临床表现、分型、治疗方法
和疗效观察等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新建议、新见解,以提高临床疗效。
3.3 疗效观察 指使用某种新药、新疗法治疗某种疾病,对治疗的方法、效果、剂量、疗程及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研究,或设立对照组对新旧药物或疗法的疗效进行比较,对比疗效的高低、疗法的优劣、不良反应的种类及程度,并对是否适于推广应用提出评价意见。
3.4 病例报告 主要报告罕见病及疑难重症;虽然曾有少数类似报道但尚有重复验证或加深认识的必要。
3.5 病例(理)讨论 临床病例讨论主要是对某些疑难、复杂、易于误诊误治的病例,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集体讨论,以求得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临床病理讨论则以对少见或疑难疾病的病理检查、诊断及相关讨论为主。
3.6 调查报告 在一定范围的人群里,不施加人工处理因素,对某一疾病(传染病、流行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的发病情况、发病因素、病理、防治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给予评价,并对防治方案等提出建议。
步骤/方法
一、论文格式要求
1、论文组成(结构):
专科毕业论文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论、论文主体、结论、参考资料
本科毕业论文应包括:封面、写作提纲、摘要与关键词、正文、参考资料
2、字数:
专科4000-6000字;本科5000-8000字。
3、论文格式要求(本科)
封面:采用统一的封面格式。
第二页:毕业论文提纲。打成一页。
第三页:摘要与关键词:摘要,字数在200----350之间。关键词,选5--8个词语,使用规范汉字。
正文结构:分为标题、引论、论文主体(本论)、结论、参考资料(注释、参考文献)
正文:其层次编号由大到小一律采用“一”、“(一)”、“1”形式的标题;若有必要进一步细分,可采用“(1)”、“第一”的标题形式。标题“一”、“(一)”与标题“1”前面应空两个字符。
字体:统一使用宋体,正文中标题:论文题目,用小二号,居中;一级序号用三号并加粗,空两格居左;二级序号用小四号,空两格居左;三级序号用小四号,空两格居左;正文内容为小四号宋体。
参考资料:
一为注释,不得少于8个;在正文之后按“序号、作者姓名、资料出处、发表的刊号、年、卷(期)、页码”。编号采用[1]、[2]……;间隔统一使用“,”,左对齐,内容用五号宋体;
二为参考文献:不得少于5篇,其格式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即“序号、作者姓名、文献题目、发表的刊号、年、卷(期)、页码”。编号采用[1]、[2]……;间隔统一使用“,”。左对齐,内容用五号宋体。
4.论文格式要求(专科):
内含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资料
正文层次编号由大到小一律采用“一”、“(一)”、“1”形式的标题;若有必要进一步细分,可采用“(1)”、“第一”的标题形式。标题“一”、“(一)”与标题“1”前面应空两个字符。
论文题目:用三号黑体(居中)(下空一行);
摘要与关键词:[摘要](字体加粗),左对齐,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字数在200-350之间。[关键词](字体加粗), 排在中文摘要的下方,左对齐,内容用小四号宋体,选3--5个词语,使用规范汉字,间隔用“,”。
正文字体:一级序号用三号黑体,空两格居左;二级序号用小三号黑体,空两格居左;三级序号用四号黑体,空两格居左;正文内容为小四号宋体。
参考资料:不得少于5个;按“序号、作者姓名、资料出处、发表的刊号、年、卷(期)、页码”。编号采用[1]、[2]……;间隔统一使用“,”,左对齐,内容用五号宋体
二、毕业论文电子文档和页面设置要求
1电子文档设置:
电子文档页面设置与书面作业一致,采用WORD格式,按A4(210×297mm)纵向排版;专科为一个,以 “学生姓名”为文件名;本科内含五个:1)、封面;2)、论文提纲;3)、摘要与关键词; 4)、论文正文,以“正文”为文件名;5)参考资料。
2、毕业论文的页面设置:
1)页边距:上边距为30 mm;下边距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10mm;页眉:16mm;页脚:15mm。
2)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居中,打印字号为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3)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x页共x页,居中,打印字号为小5号宋体。
4)间距:字间距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3、毕业论文的打印:
A4白纸,一律采用单面打印。
注意事项
方法型、观点型、随笔型。教研论文,顾名思义,是以论证和阐述为主的。上述三种类型的教学论文虽然都要求以论证和阐述为主,但在具体的写作程式上,却又有明显的区别。准确把握这种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快地写好论文,
也有助于读者阅读理解。那么,这些教学论文各有什么重点和要求呢? 下面逐一分析。
一、方法型教学论文
这是一种介绍具体教学方法和经验的论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常会摸索出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操作方法,或者是探索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应该说,任何一个有一定教龄的教师,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都会有自己的好方法和好经验。当这种方法和经验相对成熟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总结和提炼把它写成教学论文。这种论文的标题,通常是用《……的尝试》(做法、应用、实践、探索),或者是一个具有操作性的句子。比如:《鼓励学生走生活作文之路的尝试》《“自学——质疑——释疑”的阅读教学的应用》《用经典范读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等。方法型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程式一般为——
1.阐述运用方法的依据
为什么要运用这种方法?依据是什么?任何一种新颖方法的运用,不可能凭空捏造,总会有一定的背景。背景通常有两种: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现实背景是指当前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和客观存在;理论背景是指新的教学理论和思想。方法介绍之前,应该把它扼要地写清楚。写清楚背景,有助于增强论文的现实针对性,有助于增强方法的实用性。如果这种方法所涉及的概念比较冷僻,还有必要对概念作些诠释, 以便让读者一读开头就能明白。
2.介绍方法的实施过程
这是教学论文的重点部分,必须对方法作详细的叙述。介绍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有的方法是渐进式的,有逻辑顺序,这就应该按逻辑顺序一步一步地介绍;有的方法是并列式的,没有严密的逻辑性,这就可以根据先主后次的顺序来介绍。在介绍时,小标题中不要用空洞的、玄乎的词语,也不要用表示结果的话来代替操作,要尽量用操作性的语言,直接写明怎么做。比“如每学期向学生推荐三篇时文美文”,如果换成“用时文美文陶冶学生情操”,那操作性就大大削弱了。介绍过程时,最好用小标题,分条列项。如果操作步骤较多,在小标题下还可以再分几个方面来说。总之,方法的介绍要有层次性,力求让读者读起来方便。
3.陈述方法实施的效果
一种科学而新颖的方法实施后,往往会取得理想的效果。作为方法型的教学论文,有必要把效果陈述出来,以引起读者的关注。效果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对显性的效果,能够用数据说明的,尽量用数据;对有些无法用数据说明的,可举例说明,选择一两个典型事例。陈述效果时,最忌讳的是光说些大而空的话,比如“提高了积极性,激发了兴趣”。用事实说话,让人心服口服,是这一部分的关键。当然,陈述的效果必须与实施的方法相关,不要把与本方法毫不相干的效果也统统扯上去。
4.陈述应注意的若干事项
某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碰到一些想象不到的问题,比如本来以为某个环节很简单,实际上却非常复杂,或者本来以为学生很感兴趣,可实际上兴趣不大;有些方法在实施时,必须有充分的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而这些,对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可能不会注意。总之,某种方法在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要特别注意些什么,都要交代清楚,以免读者走弯路。这部分可简单些。
首先介绍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相关理论基础,对其概念、原理、参与者和运作流程进行了简要阐述。其次深入探讨了美国的次贷危机,主要阐述了次贷危机产生的相关机制、发展历程和内在原因。然后讨论我国在次贷危机背景下继续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当前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潜在风险,并利用Credit PoIrtfolio View经济计量模型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信用风险进行实证研究。最后通过借鉴次贷危机的经验和教训,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今后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并规避危机的相关建议和策略。
一. 绪论
1研究背景与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基本框架与思路
二.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概述
1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理论基础
2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机制
三. 美国次贷危机的历程与成因
1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相关机制
2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历程
3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内在原因
四.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及风险
1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状况
2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
3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研究
五.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策略
1加强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
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3建立健全信用评级体系
4建立完善的证券定价机制
5扩大投资者范围
6完善金融监管机制
1、案例分析论文来源
案例素材必须是学生亲身经历(如通过本人所从事的工作或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课题等)获得;案例素材所涉及的单位,建议原则上为某一企业,对特别有现实意义的案例,也可以是针对某一行业、某一科研院所、高等学校或政府的某一经济主管部门;案例素材应真实可靠,应取得所在单位负责人的支持与同意。应不违反有关的法律或损害所在单位的利益。必要时可对该单位的名称、有关人物的真实身份及姓名、相关数据等进行掩饰性处理。
2、案例分析报告内容组成
(1)情景描述--分析给出的案例中的情景(企业介绍,案情介绍)
(2)原因分析--分析出现该问题的原因(企业现状问题,案情形成原因)
(3)提出备选方案--分析问题的解决方法并提出可行的备选方案
(4)评估并加以选择--进行备选方案的评估及选择
3、案例正文
案例正文是案例主体部分的核心,应介绍案例的人物、组织以及事件的经过。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的逻辑顺序组织案例的主要内容。尽量加入一些数字和图表,以加深读者对案例的理解。
(1)案例正文的叙述,要做到全面、周密、客观,避免加人作者的主观分析评价。同时,还要注重情节的真实感和生动性。
(2)案例正文中涉及的组织、人物和统计数据等,可以作适当的技术性处理。例如,隐去组织和人物的真实名称而采用化名,对真实的统计数据作同比放大(或缩小)处理。
(3)案例正文中的内容也可根据编写需要进行适当标注。
4、进行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在案例介绍完以后,对案例进行系统且深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