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审计博士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网络技术应用的深入分析是当前广播电视升入发展的前提,因而需要对网络定义予以分析,从而保证广播电视玩过系统能够得到整体优化。网络主要利用物理链路将所有工作站主机进行连接,从而达到数据传输目的的以后总形式。通过网络能够保证数据资源的共享。由于网络节点的位置不同,因而通过对通讯设备进行有效的促进能够保证各个连接链路的有效性,以此促进互联网技术在广播电视系统中的应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通讯技术也在广播电视系统中得以广泛应用,且不断的想着更专业的方向发展,而广播电视技术也逐步发展,以实际的工作需要为基础,对于有线电视网络系统的优化可以通过上述两方面进行。不但能够对广播电视系统发展潜力予以开发,同时还拓宽了其未来的发展空间爱你。而数字电视模式也随着网络系统的应用而开始展现出其优势,数字电视通过HFC基础网络模式予以传输,这项应用突破了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局限性,在结构上更加先进,能够从整体上保证效益的优化。另外,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催进HFC服务的发展,保证信息基础设施的稳定。在数字网络系统建设发展的过程贺总,广播电视工作人员也在不断的开发网络的双向传输系统,保证电视广播网络数据带宽升级,丰富美体综合业务,最终实现多信息一网传输模式,令广播电视网络更加完善。通过对广播电视系统联网的有效应用,可以促进节目的稳定播出,不仅如此,还能更加方便、快捷的满足了生活的实际需要,还能促进有关节目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调控,确保播放顺序的优化性,让整体运作环节有条不紊的发展。以上就是广播系统联网的意义可在,广播系统联网不仅突破了传统节目播出的局限性,确保了内部播放环节的优化,这大大降低了节目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相对比于其他方式的操作,该种操作方式也是相对较为简便的。
(2)制作节目时,对节目各个环节的优化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分步骤进行,这样不但可以缩短节目制作周期,而且还能够提高节目质量。例如,注重对机房应用的有效性,保证视频编辑环节能够保证节目的完善,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需要分机房进行运作,而后期的合成则通过网络模式进行,从而加强节目制作质量,提高效率,达成节目制作的最终目的。在这一过程中,若编辑发现节目需要进行编辑,则可以进一步予以修改,从而提升节目质量,优化后期制作系统,满足节目受众的需要。而通过网络,远程编辑则可以将材料从电视台系统材料库中下载下来,进行进一步的编辑,草编完成后,再进行数据的传送,在电视台进行进一步的合成。但是该技术目前还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挥,远程编辑必然会展现出其优势,得到发展和应用。现场编辑主要是针对电视节目时间性要求和现场性要求而存在的,因而在时间和现场这两部分的要求相对较高,记者在现场采访完毕后,通过网络系统可以通过随身设备将采集到的信息,从数据库中下载下来,进行现场草编,也能够直接联机进行编辑,不但缩短了制作周期,还为后期的编辑质量提高提供了方便。
(3)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常见的两种模式分别为:ATM网和以太网,如何才能将两种模式充分的结合,促进混合网模式的应用。首先,ATM网的稳定运行离不开对其服务器的应用,通过对其节目后期制造模式的深化,促进其节目播出环节的优化,满足实际工作的目的,运用浏览服务器,我们可以对这两种网络的有效结合,以满足实际工作的日常要求,促进其媒体服务器的有效应用,确保其相关质量的影像的有效压缩,实现对浏览服务器的有效传递,而后又经过相关环节的传送,传输到PC机上,确保其视频配音环节及其编排文稿环节等的需要,促进实际工作系统的完善,促进其内部各个环节有效协调。在网络的应用中,数据的存储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关于该模式网络技术方案的深化
为了促进广播电视网络模式的深化,我们要进行其节目制作环节的存储及其管理模式的深化,确保其网络化、数字化的实现,优化其网络建设,使其满足系统的需要,促进其性能的价格比的提升。主要就是技术是否先进性,可靠性高不高、性能高不高、是否具有可扩展性和配置是否灵活等。电视台的网络和别处的不同,它需要有足够的带宽来满足的它的那些数据、语音和视频信息的应用需求,而这些应用需求主要是电视台的业务性质决定的,采用最新的组网技术和最新的产品,一定要保持网络系统的先进性。应当注意网络数据库的建立健全,从而保证能够对网络素材进行全面的管理,确保各个环节中的素材都有效、完善,催进网络服务器能够稳定运行,使得网络技术优化具有可持续性。从而使得现实生活目的能够予以满足,使得当前电视广播技术能够得以深化,也能够令技术人员的个人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在当前已经逐步的得到了优化,这种优化主要是针对结构模式以及信号传输和及诶单分布。通过优化,可以令广播电视网络客户端受到的图像效果同前端基本相同,并且不断的优化下,广播电视网络中的数据服务想着双向性发展,从而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项目。
3结语
关键词:博士学位论文;国际化评审;评阅意见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235-02
一、国际化评审的重要意义
博士培养质量反映一个国家的人才素质和科技水平,而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是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博士论文国际化评审,即论文采用全英文书写,主要由外籍专家评审,并采用全英文的方式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对博士论文进行国际化评审,有利于比较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以评审促进博士培养质量和学位论文质量提高,从而培养出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同时国际化评审有利于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我国大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因此,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的国际化评审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探索国际化评审的必要性
首先,随着我国研究生培养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一些高校花大力气建设了一批全英文专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到我国攻读全英文博士学位。有些高校甚至聘请了国际知名外籍教授担任全职教授或兼职博导。这部分博士生毕业全部撰写英文论文。采取国际化评审的方式,更符合这些师生的实际需求。
其次,众多高校与国外高校合作建设了一大批双学位博士生项目。试行博士论文国际化评审,有利于博士生的培养标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同时也吸引了国外优质留学生生源来我国攻读双学位项目。
三、国际化评审的实践背景
此前,国内少数高校曾进行过博士论文国际化评审的尝试[5],但是并未有大范围的实践。国内对博士学位论文的国际化评审方式尚处于摸索阶段,尚待完善和改进。因此,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学学科的博士学位论文国际化评审实践为借鉴,通过分析和总结,试图为今后国内的博士论文国际化评审探索提供参考。
我校的生物学科近年发展迅速,在教育部第三次学科评估中位列第三,且博士培养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因此生物学科成为我校985三期试点国际化评审的学科之一。本文以该学科进行的博士论文国际化评审为例,通过分析专家的评阅意见,力求从国际专家的评阅意见中总结出先进经验,为今后提高博士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四、评审的侧重点分析
参加评审的既有来自德国、英国、美国等国的欧美专家,也有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亚洲专家,还有来自欧美著名大学的华裔专家,以及国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通过对总计32份国际评审专家的评阅意见的分析,发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家,评阅的重点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侧重点的不同。
生命科学是一门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实验科学,讲究的是发现未知,各国专家都关注论文的创新性,以及创新的实用价值。不过专家们评阅关注的点各有不同。
(一)欧美专家
欧美专家往往会对论文的研究领域、研究目的、研究策略、实验步骤、实验结果逐一细致分析,指出闪光点。欧美专家关注作者作为独立的研究者,选取合适的实验方法,并熟练运用,使之为解决科学问题服务的能力,并同样看重课题合作研究者对文章的贡献。欧美专家不光看重论文作者作为第一作者完成的研究,也看重作者作为第二甚至第三作者,协助他人完成的相关课题。尤其重视作者是否在本领域内影响因子高的SCI期刊上发表了论文。同时,欧美专家尤其关注英文的写作,特别是摘要和前言的写作。大到文章的结构,语言的陈述,小到图表图例的格式,参考文献的标注,语法和拼写错误等,都会在评阅意见中指出。
(二)亚洲专家
亚洲专家会详细分析作者的写作和实验思路,并同样关注作者的科研水平,包括对所研究领域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和欧美专家相似的还有,亚洲专家同样重视作者在影响因子高的SCI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对论文的写作细节的关注度也和欧美专家类似,也都提到了前言和摘要的写作,用词的准确性,图表图例、参考文献、语法和拼写错误等。不同的是,亚洲专家尤其关注论文的实验部分,设计是否合理,数据是否充分,结论是否有说服力等都是关注的重点。并且,亚洲专家往往会关注作者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三)欧美华裔专家
欧美华裔专家和亚洲专家相似的是,也会详细分析作者的写作和实验思路,并同样重视论文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的分析。作者对本研究领域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也是华裔专家关注的重点之一。这和欧美、亚洲专家也类似。华裔专家也重视作者发表的SCI论文,但程度不及欧美和亚洲专家。虽然所有参加了国际评审的博士生都发表了较高水平的SCI论文,但是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华裔专家的评阅意见中提及了SCI论文。而绝大部分欧美专家和亚洲专家都对作者发表的SCI论文有所提及,并把发表SCI论文作为博士生科研水平的重要体现。华裔专家特别重视的是论文的独创性、工作量以及研究深度。华裔专家还重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写作细节如拼写和语法错误等也有提及。不同的是,华裔专家往往会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国内专家
国内专家和国外专家相似的是,关注作者分析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且关注论文实验的设计和的分析,以及论文涉及的工作量和研究成果的现实意义。和华裔专家相似的是,国内专家一般也会提出对下一步研究方向的建议。和国外专家明显不同的是,评阅意见中几乎不提及作者发表的SCI论文。国内专家会对论文写作上的细节有所关注,如指出图表和图例的标注错误,但是对英文用词的准确性,拼写和语法错误等,未有提及。
五、启发与思考
一方面,多份海外专家的评阅意见提到论文已经达到国外知名高校授予博士学位的水平,这表明国内生物学科博士生的培养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同时虽然各国专家的评阅重点有所区别,但是所有专家都特别重视论文的独创性。独创性既包括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科学问题,又包括提出创新的观点,使用创新的方法,得出新颖的结论。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博士生培养的重点。
另一方面,虽然近年来各高校都对博士毕业有发表一定水平的SCI英文论文的要求,但是,从专家的评阅意见来看,国内博士的英语写作能力尚待加强。除个别专家提到论文作者的英文流利外,其他都曾详细地指出作者用词、拼写和语法的错误。因此今后在博士培养中,撰写英文论文的能力需要作为一个培养重点。目前我校已经开设专门针对博士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旨在提升博士生撰写英文学术论文的能力。
综上,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国际化评审是博士生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必要准备。国内博士论文虽内容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因此,今后应该继续推进和推广博士论文国际化评审,努力学习国外培养博士生的先进经验,提升博士生培养的总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马莉萍.浅析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及主要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05,(10):131-135.
信息化指的就是在充分运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将各种有效信息有机的转化成计算机等一些现代的信息设备可识别的代码,然后运用计算机等信息设备对信息进行有效存储与处理,最后将处理的结果有机转化成可识别语言的一个过程。目前,我国各方面财务信息化工作均已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而会计电算化也已成为社会发展必然。因此,面对如此形势,必须逐步加强对信息化条件下各方面财务审计工作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导审计工作跟上时代的脚步,最终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传统理念下,财务审计指的就是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预定的程序对相关单位、机构的资产、负债与损益等实施审计监督,进而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而在信息化环境下,财务审计内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会计报表中关于资产、负债与损益都有了明显的改变。
二、信息化条件下农业广播电视院校的财务审计现状
随着各种先进财务软件在我国各大高校的日常财务管理实践工作中的有效运用,农业广播电视院校在其转型时期也逐渐加大了财务软件的有效运用,正逐步实现由传统的手工会计向会计电算化的过度,从而大大提高了院校会计信息处理的准确性与速度。然而,在当前信息化背景下,同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速度相比,农业广播电视院校的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发展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其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进程。
1.传统手工审计同电算化审计并存
如今,计算机正成为各单位全面展开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一个必备工具,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其功效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审计人员往往都是就从相关的财务部门把相关财务数据拷贝下来之后,再运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的汇总与分析,然后再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审查纸质会计凭证与会计账单,以收集到有效的审计数据,并将其编成审计工作的底稿,最后作出审计的报告。在这个工作环节中,计算机仅仅只是作为一个辅的存储工具来使用,大多数审计工作还是延续着传统手工审计,这样以来,计算机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在对被审计对象的测试与检验工作中的作用,也没有利用计算机来展开相关的财务数据分析工作,无法从整体上实现审计电算化。
2.现有审计软件同财务软件不相容
(1)当前,由于我国众多院校的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起步要比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要晚很多,针对高校的内部审计特点而进行设计,故软件中的一些功能在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中根本用不上,如“审计专家系统”等,而高校的内部审计所需的一些功能也无法得到满足,如在审计查账时没有把查账结果中的模拟手工三栏账与多栏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不利于审计软件工作的发挥
(2)现有财务软件的设计中绝大多数都没有将为审计软件人提供专用接口这一内容考虑进去,这样一来就使得现有财务软件无法直接提供被审计对象的相应资料,也无法通过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友好链接以直接获得审计工作所需的相关信息,最终导致财务软件中嵌入的适时跟踪监控系统无法发挥其真正作用,使得审计软件无法实现对数据的有效采集与分析。
3.缺乏复合型的审计人才
现价段,在信息化背景下,院校的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对象已经由传统纸质账目逐渐向种类多样的电子数据转变了,且审计的手段也由传统手工审计转向了计算机审计,而这些转变都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大多数的财务审计人员都缺乏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那些既掌握了专业的会计与审计知识,又具备较好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的人才比较缺乏,从而无法迎合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需求。
三、信息化条件下农业广播电视院校财务审计的强化对策
1.逐步完善审计软件
目前,各大院校普遍使用的是在企业版基础上经过改造而形成的商业审计软件,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必须逐步开发并完善农业广播电视院校中审计软件的相关技术功能。
(1)增加复合条件的查账功能。
按照项目查账的形式对多个会计科目进行查询,同时把查账结果中的模拟手工三栏账与多栏账方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即按照会计的科目进行相关账目的明细。就可一次完整查出研究生经费的相关收入和支出,若支出的项目中有明细核算,也可将支出的相关内容模拟成手工多栏账的方式以显示出账目的明细。
(2)提高软件的可操作性。
比如对于那些需利用复合条件查询的相关账目,就可将查询的条件通过某种形式永久的保存下来,以避免在下次查询的时候重复的输入,从而在避免时间浪费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工作的效率。同时,审计软件设计人员还可具体针对高校在内部财务核算与审计工作中的特点来设计“审计专家功能”板块,从而使得计算机可更好的发挥其审计功能。
2.提高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在上述分析中已经知道,当前在农业广播电视院校中复合型的会计人才还是比较缺乏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院校财务审计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培养一大批既具有专业会计知识与丰富会计工作经验,又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来展开财务审计工作的复合型的人才很有必要。而要做到这一点,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展开相关的工作:
(1)逐步提升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可有计划、有目的的引进一些既懂得审计专业又熟练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或者是对现有的内部审计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引导他们在“干中学,学中干”,以逐步解决院校的内部财务审计工作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采取“传、帮、带”的形式引导审计人员在实践工作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整体应用水平。
(2)熟练掌握相关审计软件的具体操作方法。
随着会计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审计软件的各方面工作也在不断加强,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院校内部的相关财务审计人员需熟练掌握相关审计软件的具体操作方法,遇到问题后能够积极的与软件技术服务人员相沟通,或者是借助于软件中的“在线帮助系统”,在这里,软件设计人员对软件的各功能模块的具体操作方法都有比较详细的说明,因此,审计人员可充分利用这一点来及时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相关软件使用问题,从而真正发挥出审计软件的功能。
(3)熟练掌握相关会计软件的功能。
杨先生在会计、审计学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了数十载,留给后人的无疑是一座丰富的思想宝藏。先生离开我们已是寒暑十易,每每读到先生著作,总能从其深邃的智慧、精辟的见解、严谨的思辩、犀利的笔锋中得到些许启示和感悟。作为初出茅庐的后辈,完整把握和理解先生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可能尚需时日,但受托责任理论仍直接影响了我博士论文的构思和写作,并成为整篇论文的理论基础。值此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谈谈我在写作论文时如何从先生的思想宝库中吸取养料,并简要回顾受托责任理论研究的一些新进展,以表怀念。
一、受托责任概念
受托责任概念是杨时展先生分析会计、审计问题的基点,关于受托责任的灵感闪现于先生对“会计的本质”、“国家审计体制”、“中国会计的现代化”、“企业经济效益”等诸多问题的讨论中,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受托责任学说体系。尽管有时先生提出的只是纲领性论断,但经过后来者的努力探索以及实践的不断证明,我们不得不叹服其内涵的丰富性、思想的前瞻性。
(一)受托责任:“报告责任”和“行为责任”缺一不可
有人将“受托责任”理解为一种“报告责任”,也有人理解为“受委托的责任”。杨时展先生(1994)指出,“作为一个财务或一个会计实体的责任人员,最主要的就在于获得委托人的信任,为此,就要求他负起两种责任来:第一、把账目交代清楚。第二、按照委托人的愿望,保证受托财物的安全与增值。这两种责任,就构成了会计所称的受托责任(accountability)。意思是一个善良的受托人为受托财物向托付人应负的责任”。Gray等(1996)在《会计与受托责任》中更明确地阐述了这一点,认为受托责任包括两种责任或义务:(1)采取某种行动(或克制不采取行动)的责任;(2)对行动提供解释和报告的责任。
以此为基础,我们可罗列出行为责任和报告责任履行的四种组合,以期更好地解释现实的受托责任履行过程。将受托人的行为分为“利益一致的行为”(C)和“利益不一致的行为”(I),将报告行为分为“真实报告行为”(T)和“不真实报告行为”(F),四种组合即为:1.(C,T):受托人按委托人的利益行事,并真实报告自己的行为;2.(C,F):受托人按委托人的利益行事,却不真实报告自己的行为;3.(I,T):受托人没有按委托人利益行事,并真实报告自己的行为;4.(I,F):受托人没有按委托人利益行事,也不真实报告自己的行为。如何真实反映受托人的行为,是财务会计的职责,确保报告行为与行为责任的一致,是审计的职责。显然,这种分类是将杨时展先生所界定的两种责任履行的进一步细化。
(二)受托责任的要素
杨时展先生(1990)指出,受托责任是由于委托关系的建立而发生的,主要包括以下四点:1.严格按照委托人的意图,最大善意地完成任务;用最经济、有效、严密的方法保管和使用由于完成托付的任务而获得的资源;2.建立必要的会计和内部控制制度,将完成的任务和因此而发生的资源的收支以及收支的结果据实向委托人报告;3.为了便于提出报告,接受审查,平常应对任务完成的情况、资金、资源收支使用的情况进行记录;4.为了证明这些记录是实在的,要保存一切足以证明完成受托责任情况的各种证据。在先生所界定的受托责任概念中,至少隐含以下几个要素:委托受托关系;包括会计和内部控制制度在内的控制机制;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记录及证据。
Sherer和Kent、James Cutt、Pavlock等、Laughlin等学者都探讨过受托责任的要素问题。王光远教授(1996)对会计审计学者的研究进行了概括,认为受托责任包括委托受托关系、衡量受托责任完成情况的标准、受托责任的内容、受托责任的报告等要素。此外,一些会计审计学者吸收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对受托责任要素问题的研究:Roberts和Scapens借鉴了社会学家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Munro借鉴社会学理论考虑了参与者的行为,Gray等引入了社会场景的概念,Roberts关注了受托责任过程对客观结果和主体本身产生的影响,Frink和Klimoski引入角色理论来构建受托责任概念框架等等。
以杨时展先生的观点为基础,借鉴学者们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提出了受托责任系统的概念,认为其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社会与组织场景,即与委托受托关系相联系的环境,它会影响委托受托关系的各个方面,同时委托受托关系也会对场景发生作用;2.参与者,具体又可分为委托人和受托人,但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身份并不固定,会随着不同情形发生变化,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身份还可能相互转化;3.受托责任的内容,它通过各种形式的契约(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来确定,包括行为责任、报告责任、评价受托人行为的目标和规范等几个方面;4.受托责任行为,包括委托人行为和受托人行为;5.受托责任的控制机制,即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各种机制。受托责任系统五个要素的提出,也只是为从受托责任理论角度分析具体问题提供了一个思路。
(三)受托责任的普遍性和动态发展观
受托责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关系,“一个人什么时候接受了对方委托的资源及运用、管理此一资源的权力,什么时候他就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这一责任,向委托人交待”(杨时展,1992)。在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审视受托责任发展时,先生指出(1990):“人类社会的发展,反映为托付人和受托人不断因阶级势力的消长而发生的更替,反映为托付人从寡头而逐步大众化;反映为对受托责任完成情况愈来愈严密的监督;反映为受托责任愈来愈充实的内容”。总之,“社会越进步,民智越开发,民主愈发扬,对受托人的要求就越严格,托付的内容就越丰富”(杨时展,1992)。
王光远教授(1996)进一步指出,受托责任不是一个简单的静态概念,而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一个含有丰富内容的动态概念。正因如此,我们在分析公司受托责任时才格外强调要从过程的角度来理解:受托责任系统包括受托责任关系,也包括受托责任过程;受托责任可作为一种关系来理解,也可以作为一个过程来理解,这应视具体分析的角度而定;每个时点上,受托责任关系都是特定的,从时期的维度看,每个受托责任关系都是一个过程,各种受托责任关系组成的受托责任系统也是一个过程。
二、受托责任与审计
杨时展先生在受托责任与审计的关系问题上,态度十分鲜明:“我历来认为:审计工作的精义在于受托责任。有受托责任,才有审计,没有受托责任,就无所用其审计;理解受托责任,才能理解审计,不理解受托责任,就不能理解审计。”“审计这个概念和会计责任性(accountability)这个概念不可分。没有会计责任,就无所谓审计,而审计之所以必要,也还是为了监督和验证会计责任贯彻的结果和贯彻的过程”。“受托责任是一切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审计不但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而且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杨时展,1990)。在文硕的《世界审计史》序言中,先生指出,全书“以受托责任为指归”,“一部审计史,也就是一部民主发展史,一部受托责任的发展史”(杨时展,1990)。
后续的审计不同分支领域的研究者也反复证明了受托责任和审计这种天然的血缘关系。王光远教授(1996)在《管理审计理论》中指出,“受托责任不仅是一个内含丰富的动态概念,而且是一种思想,一种支配着会计审计发生和发展的思想”。教授系统考察了管理审计发展的历史后得出结论:“管理审计就是受托责任发展到受托管理责任阶段的产物”,“管理审计就是为了加强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的互信而建立的,受托责任观点,是现代管理审计的基本”,“受托管理责任与管理审计的关系再一次说明:没有受托责任就没有审计,而没有受托责任的演进就没有现代审计的发展”。
严晖博士(2004)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整合框架研究》中认为:“内部审计的本质是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的管理控制机制”,“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的演进体现了受托责任的发展过程,即由受托财务责任转向受托管理责任,由内部受托责任转向外部与内部受托责任,由低层受托责任转向高层受托责任,由关注合法性的受托责任转向关注效率、效果、经济性等内容的受托责任”。瞿曲(2006)也追溯了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所界定的内部审计性质的变化过程,通过分析大企业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受托责任系统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受托责任系统的变化(包括受托责任环境、受托责任关系结构、受托责任内容、受托责任行为等的变化)对内部审计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结论仍然是,受托责任的发展主导了内部审计性质的变迁。
刘秋明博士(2006)同样以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政府绩效审计的问题。他回顾了公共受托责任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控制观、报告观、理性观和战略观四个角度进行了归纳,并提炼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的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公共权力、绩效评价、提供和验证信息。以此为基础,他分析了公共受托责任与政府绩效审计的演变之间的关系,发现“公共受托责任经历了受托财务责任、受托管理责任和受托责任社会责任三个阶段,与之相对应,政府审计也经历了以财务审计为主,到以管理绩效审计为主,并向综合绩效审计发展的过程”。此外,公共受托责任的发展还推动了政府审计中内部控制、绩效评价标准等概念和实践的发展。
三、受托责任与控制
杨时展先生一直认为,受托责任与控制密不可分。“如果说,在会计的作用问题上我们和信息论者所面对的是一场控制和反映的论争,则在会计的终极目的问题上我们和信息论者又面临了一场决策论和受托责任的论争”(杨时展,1992)。“40年来,马克思的下面这句话在我们的论文中被广泛称引: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只有把这句话和受托责任概念结合起来,我们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这句话的深刻意义”(1989)。先生认为,会计是解除受托责任的一个控制系统。进一步,“商品经济……使人们几乎无一例外地、不能自脱地生活在经济上的受托和委托的关系之中”,那么,在如此广泛和繁复受托责任关系中,还存在着哪些控制机制?他给后人带来了无限的研究空间。
王光远教授(1996)在考察了“控制(control)”概念的起源后指出,“关于控制与受托责任的关系,可以说自‘控制’概念产生就已存在”,“本质上讲,控制是受托责任的需要,控制是对受托责任的控制,没有受托责任就无所谓控制”。王光远教授还探讨了委托人和受托人多样化所导致的受托责任过程控制的不确定性问题。Glynn和Perkins(1997)认为,为了确保受托责任,必须有适当的控制系统发挥作用,受托责任应是包括受托责任关系和一系列反应控制过程在内的一个整合结构。刘秋明(2006)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公共受托责任与控制、政府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并认为公共受托责任的发展推动了政府内部控制由会计导向向风险导向和绩效导向的演变。其他许多学者也展开了对受托责任控制机制的研究,“现代组织已经建立了各种促使受托人履行受托责任的机制:正式的报告关系、业绩评价、雇佣契约、行为监控、报酬制度(包括赔偿)、规范程序、管理层领导能力训练、员工手册等等。除了正式机制外,还有许多的非正式机制:群体规范、公司文化规范、对上级及同事的忠诚、强调对客户的尊重等等”(Frink和Klimoski,2004)。可见,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期待的研究领域!
杨时展先生也为我们探讨受托责任与治理的关系提供了思想基础。“对他人所有的资金、资源,在接受委托之后,光享运用之权,不负交待之责的情况,理上是不存在的”,“国家、政府、机关、公营企事业单位如此,一切形式的合营、私营实体,也莫不如此”,这就涉及公司治理和公共治理中的受托责任问题。不少学者研究了公司治理中的受托责任问题,我们也在博士论文中从公司治理理论及实践的角度出发,说明公司治理是受托责任系统中一种控制机制,其最终目的是确保受托责任系统的运行。公共治理中公共受托责任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政府会计、公共管理领域学者的关注。当然,在此方面,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尚待学者们付出进一步的努力。
四、“有志于道”的杨时展先生
如果仅从学术贡献的角度去解读杨时展先生,那是远远不够的。孔子曰:“士志于道”。“中国的士大夫精神,突出表现在天下兴亡的忧患意识、士志于道的理想主义和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许纪霖,2004)。数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崇尚的是理想的普通人格,追求的是社会性的人文理想,致力于“内圣外王之道”,“认定其人生价值,不属于个人,而属于全体大群”(钱穆,2001)。杨时展先生正是一位坦荡而执着的践行者。
“天下未乱计先乱,天下欲治计乃治”,先生始终是从国家兴衰的角度来思考会计审计问题。他说,“会计这门科学和技术……确也有个‘所用之异的问题’。或以致富强,或止于青菜、萝卜”(杨时展,1986)。谈及会计的现代化问题,更是“对这种种迫切的现实问题,只字不提,作为一个会计学的教师,实在感到无法向人民交代”。他曾感叹,“40年来,如果我们大多数公仆对他们手中经管的资金能稍稍有点受托意识、有点责任感,我们今天的经济效益和会计工作,就不致糟到这个程度”。他呼吁,只有社会资源掌握在“受托责任意识强的、能力强的、经济效益高的受托人手中,整个社会资源的分配才会优化,产业结构才会合理,经济效益才会提高,社会生产力才能发展”。今天,不仅学术界越来越多的人围绕受托责任展开会计审计问题的研究,实务界的许多政府部门、工商企业,也都开始推行“问责制”。或许,这还只是受托责任思想影响我们的一个序曲。
杨时展先生说:“我和所有的知识分子一样,关心自己的人格、道德和价值”。他自称“(会计)这个岗位上的一个多年的卒子”,却“实在不能不深感到责任的重大”。正是如此,才有了《中国会计的现代化问题》、《社会效益审计的设想》、《关于建立我国政府受托责任制的意见》、《从立法精神看我国会计的演进》等等关乎社会、民生之作。“尽管我教书教到白头了,每次上课前,我的心情依然很紧张,总怕讲不好,就这样,还经常感到课没讲好。孔夫子说:‘执事敬’,又说‘事思敬’。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正是自己应‘敬’的事。感到紧张,感到战战兢兢,也许合于‘夫子之道’”(杨时展,1986)。对于自己的职责,这位老者是何等的苛刻!
杨时展先生文化功底深厚,论证时旁征博引,分析时层层递进,摒弃华而不实,直击问题要害。论述国家审计和政府受托责任体制时,他从朱元璋惩治腐败谈到林则徐的《禁烟疏》;讨论受托人时,他从《红楼梦》里的乌进孝,谈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阿瞒;为说明受托责任的重要性,他甚至比较《孔乙己》中咸亨酒店老板与《聊斋志异》中接受刘夫人资助的书生在记账方面的差异。国学功底之深,信手拈来之娴熟,实在为我们后辈所望尘莫及。先生行文流畅、语言精炼,阅读时有着极强的节奏感。行文中,先生认为重要的观点或字句,还往往会用圆点特别突出,严谨、认真的态度令人震撼!
人的一生也许很漫长,但对于求索不息的人,一生又是何其短促!德鲁克(Drucker)说,“在时间之中,在社会领域里,没有人随着时间的开始而展开生命、随着时间的终结而结束生命,每一个人都从前面的人接受历代留下的遗产,持有短暂片刻,再把它交给后来的人”。杨时展先生,这位唯恐“奉献不抵享受”的学者,不只是做了一个“传递者”。他用睿智的眼光和对知识的热情,发现着社会生活和学术领域的“暗物质”,又用质朴而形象、简短而有力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他用一身的傲骨和对真理的崇敬,以婴孩般纯净的心灵抗击着污秽和流俗,感染我们的是不屈的责任感和炙热的爱国心。他用短促的一生谱写了瑰丽的篇章,用生命和智慧在长空中留下了永远印证历史的痕迹,留给我们的是不朽的精神和永恒的财富!
【主要参考文献】
[1] 杨时展. 杨时展论文集[M]. 北京: 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
[2] 杨时展. 我这几年[ J ] . 武汉: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1986, (2): 104-109.
[3] 王光远.管理审计理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4] 严晖.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整合框架研究[M].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 谣言传播的个体心理 个体运动的病毒传播行为模拟 图书馆在危机信息传播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持续监控在内部控制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提升个体生命的生存力 亚洲的地位在提升 晚清英国对华传播地位的生成 高校在科技传播中的地位 实证新闻传播中的传播礼仪地位 个体差异对病毒传播效率的影响 作为个体心理过程的传播探析 私营个体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讨 论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观 经内镜传播的医院感染 传播模式与个体互动 党的良好道德形象可持续提升的动力系统 提升范围内供冷系统能效和经济性能的方法 浅谈地方审计地位提升的路径 网络媒体地位的提升 岩心库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的持续改进与提升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见新浪网,.cn/digi/2009-07-24/0600997126_2.shtml
杨洁丽:《RSS的传播学分析及其商业模式探索》,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吴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第54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彭兰:《RSS挑战网络信息生产与消费》,《中国记者》2005年第12期
Gates, Bill. (2004-05-20), "Seamless ComputingCInnovation Changing Business", Speech to the CEO Summit, 2004 Available Online (Last Accessed: 2006-05-21)./billgates/speeches/2004/05-20CEOSummit.asp
张先治教授睿智求索,逐步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以经济效益为研究中心,以公司理财为研究方向,以会计信息为研究基础,以国有企业改革为研究对象,以财务分析、资本经营和管理控制为研究重点的完整学术思想体系。他先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其中国家级50余篇;出版专著10部、教材20多部;承担包括国家最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级科研项目近20项,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特别是,在2005年辽宁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首届政府奖)评选中,他的著作《内部管理控制论》获由辽宁省政府颁发的“优秀著作一等奖”;2006年,该著作再获教育部颁发的“第四届人文社科优秀著作三等奖”。
在理论研究的同时,张先治教授还特别注重将研究成果与生产和管理实践紧密结合,深入分析和论证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和国有企业改制问题,其在国有企业改制、国有资本管理、监督与营运机制研究、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研究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如近期由他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研究”(2006年)、辽宁省重大决策项目“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政策与措施研究”(2007年),以及大连市软科学项目“大连市国有资本经营政策与策略研究”(2008年)等,均紧密结合中国改革与开放的环境与需要,为国家制定政策及指导国有企业改革起到重要参谋作用,其研究成果受到各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国家社科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研究”的研究报告被撰写成“成果简报”,报送国家重要决策部门领导审阅。此外,他在管理控制、预算控制和财务分析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经被一汽大柴、沈阳机床集团、大连亿达集团、大连创新集团等企业所采纳,转化为生产力,为这些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保驾护航。
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来,张先治教授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他所带领的财务分析课程组在创建精品课中成绩显著,2004年,财务分析课程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精品课”,同年,又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学习。“全方位、立体化财务分析教学资源系统”这一教学成果2004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教育部“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培养研究生方面,他以研究工作室为单位,采用基于导师制的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他还着手组建了资料信息库,编写会计研究动态,供研究生学习使用。教学改革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取得很好成效,几年来,一大批博士、硕士在他的指导下以优异的成绩毕业。2003年,首届国家杨纪琬奖学金评选中,他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获优秀论文奖,同时,张先治教授荣获指导教师奖。2005年,他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获得杨纪琬奖学金优秀博士论文奖。
张先治教授作为负责科研的副院长,先后筹划和组织了首届中国会计学博士生联谊会、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讨会、中国会计教授会、全国部分高校实证会计研讨班、全国会计学研究生导师联谊会、东北暨内蒙古高校会计学教师联合会、审计理论与实务国际论坛、中国财务学年会、中国会计学会信息化年会等大型学术交流会议及活动,他还积极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及香港和台湾地区进行合作研究并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学术会议。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全国会计学科的科研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对促进中国会计学术发展,提高会计科研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审计费用 影响因素
一、引言
张继勋、刘立成(2006)把审计费用定义为是审计服务供需双方就审计服务供求所达成的价格,是客户与注册会计师之间重要的经济联系,是审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钟红(2008)指出自1999年会计师事务所脱钩制实施,以及2001年证监会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6号――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使我国成为公开披露审计费用的国家之一,同时也使审计费用受到我国学者的普遍关注。姚可(2007)也认为审计费用作为委托人与注册会计师之间重要的经济联系,已经被当作研究的主要对象,而非研究的前提。我国较早研究上市公司审计费用问题的文章是王振林(2000)所写的《审计收费的决定与审计质量――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他发现有11个变量对审计费用有显著影响,但他使用的数据来自证监会的调查问卷而非公开披露的数据,权威性不够。
研究审计费用有助于我们了解审计市场的竞争状况,从而制定出利于自身的战略发展方向;同时,也有助于加深政府监管者对审计市场的了解,从而对证券市场和审计师行业实施有效的监管。
国外对这方面的研究始于Simunic(1980),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领域。而我国的研究始于2000年,虽然起步较晚,但我国学者针对中国国情,也涌现出了许多研究成果。
二、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
1、审计成本。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审计成本与审计费用呈正比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由于审计对象资产规模不断扩大,需要相应地增加内部控制测试范围和实质性测试范围,这必然导致审计成本的增加和审计收费的提高。钱华(2006)用B股上市公司2001年到2003年的数据,张海安(2007)和焦莹芳(2007)分别用A股上市公司2004年和2005年的数据回归分析均得出被审计单位资产规模越大,审计费用变化越大的结论。另外,毛钟红(2008)还发现被审计单位所属独立核算单位数量越多,工作量就越大,必然带来较高的审计费用。其二,张海安(2007)认为审计对象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被审计资产以固定资产为主,审计过程中进行的真实性验证花费时间较少,工作量的减少会带来审计费用的减少;而劳动密集型行业,被审计资产以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为主,无论是对存货的监盘还是对应收账款的函证都需要较多时间,审计费用自然较高。其三,张海安(2007)认为较高的盈利状况意味着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小,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几率较小,从而降低了审计成本,相反,较低的盈利状况则意味着审计费用的提高。其四,在工作量相同时,事务所薪资越高审计成本越大,必然带来审计费用提高。张海安(2007)在工资水平较高的京、津、沪、粤、浙等地区,审计费用并未因审计市场竞争的加剧而有所降低,反而高于其他地区。
2、审计意见类型。审计质量关系到公司财务报告的可信度,对公司的声誉和后续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常见的度量审计质量的指标就是审计意见类型与审计费用。王玉华(2004)指出会计师事务所在面临可能的审计风险时,有两个选择:一是发表“清洁”审计意见,收取较高费用,弥补未来审计失败可能带来的损失;二是发表“非清洁”审计意见,以规避可能的审计风险。陈平、戴志燕(2008)根据上市公司2003年到2006年的数据研究发现,投入审计工作的成本越高,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比例越大,审计收费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同时,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比重在逐年下降,而出具解释性说明、保留意见等有所上升,这说明注册会计师对审计报告的出具更加谨慎,从而提高了审计质量。毛钟红(2008)采用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分析也得出审计意见类型是影响审计收费的主要因素。但赵国宇、王善平(2008)却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并没有因为较高的审计收费而严重地丧失其应有的独立性,还是根据上市公司的经营水平、财务状况出具非标审计意见,我国审计市场基本不存在通过审计收费来购买审计意见的现象,或许这与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公开披露审计收费有直接的关系。
3、公司治理结构。与国外的私人分散企业不同,我国企业大部分是国有控股的股权集中制,对于这一因素的研究很具中国特色,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王小华(2005)从审计服务需求角度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股权集中导致的所有者缺位使得上市公司中委托人对人缺乏监督动机,审计服务需求较低,公司对于审计费用的支付总数相对较少;民营企业一般不存在所有者缺位现象,外部股东更希望通过审计服务来缩小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因此对审计费用的支付总数较多。但蔡吉普(2007)运用上市公司2004年数据,从审计风险角度研究发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董事会规模和大股东持股方面占有优势,它采用董事会规模和大股东监控的治理模式;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独立董事比例、管理层持股方面明显占优,它运用独立董事监督和股权激励的治理方式,管理层对董事会的控制力较强,审计风险低,审计费用也较低。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在确定审计费用时通常会结合公司控制权的性质考虑公司治理结构对审计风险的影响。他还认为高效率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约束管理者行为,减少其直接操纵公司利润的机会,增加财务报告的可信度,同时也能降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
4、盈余管理。一般的情况下,盈余管理程度高的上市公司,其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也越复杂,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水平也可能越高,注册会计师需扩大审计测试范围,因此审计收费也应越高。刘运国、麦剑青、魏哲妍(2006)与钟怡、孙月忠(2008)先后采用2003年和2006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自政府2002年对审计市场加强管制以来,审计费用在一定程度上与盈余管理正相关,审计费用与调减收益的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与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正相关,但并不显著。焦莹芳(2007)认为在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增强,很可能会通过支付较高的审计费用进行审计意见的购买,而且会优先选择与原会计师事务所购买审计意见。赵国宇、王善平(2008)采用分行业估计并且采用线下项目前总应计利润作为因变量估计行业特征参数的截面Jones 模型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审计收费越高,盈余管理的幅度越大,上市公司通过增加审计费用获得了更为宽松的盈余管理机会。
由此可见,虽然各学者采用的数据和模型都不相同,但最终都一致认同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5、审计风险。我国大部分学者研究表明审计风险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不显著,例如毛钟红(2008)认为反映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因素对审计费用影响不明显,这或许是因为我国事务所的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政府的监管政策,而不是企业的偿债能力等。但是也有学者认为事务所开始考虑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焦莹芳(2007)用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现金流量负债比率和对外担保额作为公司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指标,采用截止2005年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资产负债率和现金流量负债比率对审计费用有显著影响,说明中国审计市场收费一定程度上对审计风险进行了考虑。
6、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会计师事务所的品牌代表着事务所的规模和公信力。“四大”的高收费在我国审计市场显得尤为突出,王小华(2005)和钱华(2006)采用实证研究发现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费用成正比关系。陈平,戴志燕(2008)选取2005年100家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国内外事务所的审计费用数据,通过比较发现国外事务所,尤其是“四大”的收费远高于国内的事务所。规模较大的事务所,审计人员素质较高,审计责任感强,审计的成本就较高,并且具有质量保证,即使审计失败,其赔偿能力也较强,投资者遭受的损失较小,因此,公司也愿意为聘请大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而支付较高的审计费用。
7、中小企业和IPO企业的影响因素。我国对于特殊实体的审计费用影响因素,只涉及了中小企业和IPO企业。刘继红、周仁俊(2008)发现在中小企业板块中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都具有普遍性,即: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初次审计合约与审计任期、审计风险。而孙娜(2009)收集了1999年至2006年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0)样本,研究发现我国IPO审计收费仍受到客户资产规模、审计师规模的影响,这些因素也都具有普遍性。并且2001年以前的IPO审计收费明显低于2001年以后,说明IPO审计收费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幅提高。此外,她还发现一些IPO特有的影响因素:上市公司在IPO期间发生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会导致审计收费提高;事务所在同时为客户提供IPO审计与验资服务时,审计收费较高。
三、研究评述
随着2001年年报开始披露上市公司审计费用以来,我国对审计费用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不仅从规范性方面研究,还涌现出了许多实证研究,学者们以Simunic模型为基础,针对中国特色设定了相关变量对审计费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了一些我国特有的影响因素,例如:公司治理结构。但选取的样本数据都2006年以前的,过于陈旧,应该收集近几年的数据才更具有说服力。
我国学者所建立的审计费用模型,可决系数都较低,一般在0.4左右,可能是遗漏了一些重要变量,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完善模型,增加模型的解释力度。
此外,经济学理论认为产品或服务质量的高低是影响其价格的重要因素,这对于审计市场也不例外,但是审计质量的高低如何进行评价,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替代变量,有的学者采用会计师事务所是否为“四大”来衡量,但是并没有确实的证据证明我国国内的事务所审计质量比“四大”差,所以这个变量选取的合理性有待考证。
四、未来的研究方向
我国现有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有些方面还不够深入或还未涉及,今后的研究可以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
1、非审计业务。随着企业对管理咨询等非审计业务的需求增加,事务所的非审计业务收入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所以非审计业务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笔者认为可以从开展非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规模、非审计业务导致的企业与事务所的关系变化等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来研究。
2、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公司的内部控制完善程度不同,特别是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内部控制会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是否会导致审计费用的变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3、被审计单位的内部管理。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寻找内部管理的替代变量,但是应该设哪几个变量才更合理,才更能全面地反映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的状况,迄今为止还没有学者对此做出研究,所以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4、特殊实体中的特殊影响因素。我国现阶段对特殊实体的研究只涉及了中小企业和IPO企业,并且得出的结论都具有普遍性,没有提出特殊的影响因素,参考价值不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针对特定类型的企业,特别是一些特殊行业的企业进行研究,找出作用于它们的特殊影响因素,这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继勋、刘成立:审计收费研究综述及启示[J].当代财经,2006(7).
[2] 王振林:审计费用的决定与审计质量――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D].上海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2.
[3] 毛钟红:我国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J].财会通讯,2008(4).
[4] 姚可:关于我国审计费用支付方式的理性思考[J].时代金融,2007(5).
[5] 王振林:审计费用的决定与审计质量――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D].上海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2
[6] Simunic D A: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 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3).
[7] 钱华:审计费用的决定因素――来自我国B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3).
[8] 张海安: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1).
[9] 焦莹芳:不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条件下审计费用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我国深市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7.
[10] 王玉华:试论审计费用于审计意见之间的内在关系[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11] 陈平、戴志燕:基于审计关系主体的审计收费研究[J].财会通讯,2008(9).
[12] 赵国宇、王善平:盈余管理、审计收费与审计独立性[N].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3).
[13] 王小华:我国A股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影响因素分析[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4] 蔡吉甫:公司治理、审计风险与审计费用关系研究[J].审计研究,2007(3).
[15] 刘运国、麦剑青:审计费用于盈余管理实证分析――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J].审计研究,2006(2).
[16] 钟怡、孙月忠: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的关系研究[N].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8(9).
[17] 刘继红、周仁俊: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决定因素分析[J].财会通讯,2008(7).
[18] 孙娜: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审计收费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3).
[19] 郭小丽:中国审计费用专题文献综述[J].金融观察,2009(1).
[20] 陈祥禧:浅谈我国目前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科学咨询,2008(9).
[21] DANIEL T SIMON:The Audit Services Market: Additional Empirical Evidence[J].Auditing,1985.
[22] Michael Firth:An Analysis of Audit Fees and Their Determinants in New Zealand[J].A Journal of Practice &Theory(Spring).
[23] 周萍、李占国:中美审计收费的比较启示[J].会计之友,2007(6).
[24] 司伟:基于审计风险角度的审计收费研究[J].财会通讯,2007(2).
[25] 张春雨:关于审计收费的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6(7).
[26] 张立民、丁朝霞、钱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差别收费现象的经济学思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6(3).
一、内部控制工作的概念
构建企业系统各本门之间的交互和相互制约,以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外部市场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称为企业的外部控制,即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而根据控制机制的不同,企业内部控制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进一步分为两个部分或子系统:企业治理控制和企业管理控制。这些可视为企业内部控制的表象。从本质上来说,现代公司都是一系列合同和个人之间进行交易产权的方式的组合。就合同本身而言,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合同的完整程度。虽然由于体系建设的不完备,市场和企业中还存在着各种的缺陷,但是从市场到企业内部的交易转移可以达到有效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而这种系统构建的不完整性也被视为降低交易成本效益的成本。因此为了弥补公司体系的不完整性,同时实现低交易成本效益,企业内部需要有一个控制机制。弥补企业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从而达到促使企业更好地进行经营的目的,这才是企业内部控制各种的本质。
二、内部控制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内部控制工作是企业各项业务开展的基础。内部控制是指确保企业顺利运作的各种制度体系,有着帮助公司实现业务目标的功能,这对于企业健康发展的价值毋庸置疑。在企业的社会经济开展中,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发生问题,企业的资金链锻炼,就会导致企业的支付能力受到影响,而企业的各项活动开展也会受到影响。而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就可以避免企业发生财务管理不健全的风险,从而降低了资金断裂的风险因素。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降低风险,减少企业因为管理不善和市场风险遭受的损失,同时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也可以促进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和规范运作。众所周知账务之于企业的重要性,企业的账务管理必须有严格的程序,而对企业的财务资金加强管理也是加强企业的账务管理的重要方面。具体来说,在业务的开展管理工作中,通过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可以降低账务风险,也可以让企业更加合理的进行计划生产,确保企业平稳运营。
三、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与原则
要保证企业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和企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让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与财务报告审计一样,都成为固定性的管理业务。这不仅可以起到监督和促进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的作用,还可以为企业的财务报告审计工作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所需要的进一步信息。同时,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提高企业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在保护投资者权益和公共利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真实性原则
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工作时一定要保证有关信息、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具体来说,在内部控制工作之中,基层员工不可对上层领导谎报管理工作,上层领导不可对公司高层存在欺骗行为。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必然要讲究实事求是,不可为了“账本上好看”就谎报企业的相关信息,这样不仅不利于管理者对企业近期情况的判断,甚至还会误导管理层依据错误的信息做出错误的决策,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二)严谨性原则
企业的相关职能部门在进行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一定要对工作负责,可以将管理工作中的环节分给各个部门,每个部门确定负责人,将内部控制工作落实到位,确保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心以及对负责人在管理工作要时刻保持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确保公司资金的内部控制能够科学有序地进行。
四、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制度不完善,人员执行不彻底
中国企业的财务体系仍存在一些漏洞,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财务体系不健全。制度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人的行为,而企业要想长远的发展下去必须依靠制度,建立完善的制度,并将制度作为日常行为规范,企业员工共同遵循,才能真正发挥制度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在管理工作中大量存在着任人唯亲的现象,这就会导致一些根本没有掌握必要的财务知识,未或者资格的人员成为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后果就是在财务工作中擅自提现不入账、擅自签发支票不入账不留底,甚至徇私舞弊用作已用。
(二)职责分工不明确,审批环节有漏洞
我国的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职责分工不明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层的分工不够明确,同时对于管理人员的责任分配布局不够具体,工作开展中也很容易出现浑水摸鱼的现象。比如当前在一些家族企业当中,管理层多为亲属,这就会出现管理层的岗位职责分工不明确,使得权力重叠,并且缺乏相关的监督体系,人情大于公司的规章制度,这种现象容易造成资金乱用或是重复划拨使用,甚至还有挪作他用的现象出现。在公司的管理工作之中,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
(三)资金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
在目前许多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相当缺乏对公司资产的管理工作,更谈不上对资金的规范管理工作,因此许多企业对于资金的管理并不重视也不规范。比如由于管理者为了图方便会将票据印章等都交给了出纳管理,而又因为制度的缺失,导致对财务监督工作的不重视,使得出纳在开展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保管随意、超限额留存现金、坐支挪用公款、资金浪费等,这种现象在一些中小企业中是普遍存在的。会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还包括企业对于会计人员和出纳的监督不到位。
五、经济学角度下的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
(一)加强市场沟通
目前许多企业内部控制的信息技术水平低,缺乏创新精神。在信息时代,企业的发展和运作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但同时应强调风险管理。因此,有必要改变以往的工作模式,注重内部控制的信息管理,因为计算机网络已进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在信息时代,各种任务的速度有所提高,但同时风险无处不在。许多人使用信息技术来窃取商业信息,因此有必要加强信息系统安全工作的重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随着当今市场不断发展以及变化,企业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应该专注于加强与市场的有效沟通。首先,企业应该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机制,提高对市场信息的反应灵敏度,根据市场的需求,从而及时改变企业的有关投资方向,达到调整经营目标和发展方向的目的。另外,国有企业还应该注重与同行业之间的交流,通过积累和分析信息数据,提高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管理。
(二)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之中,内部控制理念刚刚被接受和应用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但是因为缺乏相应的制度体系建设,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内部控制工作缺乏行政权力。内部控制机制难以发挥其实用性,防范风险更加困难;此外,许多公司也没有专门的监督和管理团队,管理人员的职责分配不明确,合作程度不够,工作分散,不利于公司的整体发展。因此,应该强化领导层和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很多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工作评估体系的建设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而言,企业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树立正确的内控意识,认识到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在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提高了公司内部控制的能力,从而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
(三)公司治理控制权分配的最优解与优化
优化公司治理控制权的分配在现代企业的健康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投资委托人具有金融资本,业务决策人员具有管理企业的知识和能力资本,而企业的员工、工人有人力资本。同时,由于企业是一份不完整的市场活动契约,难以消除每个要素所有者行为的外部性。个人价值优化的选择通常不等于从整个企业的角度考虑的价值优化选项。因此,必须重视对公司治理控制权力的合理分配,避免出现因为个人利益对企业利益的损害。
(四)注重现代内部控制系统建设
现代企业的运作需要根据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整,内部控制的实施需要与时俱进。受到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内部控制的创新发展,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完善,控制方法的创新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改革。建立一个“嵌入式”的会计信息安全系统,可以实现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全面信息化开展,它可以有效地将企业内部的会计准则,财务规则和内部控制系统联系起来。为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提供坚实的保护。
六、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于加强企业与市场的信息交流,促进内部工作的优化,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并将之与现代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全面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经济学博士论文参考文献]
[1]孟培.关于强化商业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8(7).
关键词:校院二级管理 二级学院考核 指标体系
校院二级管理是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管理体制,对二级学院的考核是校院二级管理的重要方式。二级学院考核的内容一般通过指标体系呈现,指标体系的设计是考核的基础,直接体现考核的指导思想乃至学校发展目标,对二级学院发展起到导向、监督与激励作用。我们通过网络、电话及座谈等方式调研了8所将组织实施二级学院考核作为常规性工作的高校,现将调研对象的考核指标体系主要设计特点归纳如下。
一、考核内容
各高校二级学院考核普遍建立三级指标体系。一级指标虽然在名称和内涵有一定差异,但大部分高校均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四个主要方面。此外,考核内容还涉及党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服务、国际化办学成效、对外合作与服务、校友与社会服务等。一级指标下设二、三级指标。三级指标是具体目标任务,二级指标是对三级指标按一定逻辑进行的归类。
二、考核指标设计特点
1.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各高校在考核方案制定上都会考虑到可量化内容和不可量化的内容相结合。定量指标常多采用二级学院填报数据、职能部门评分、校领导评定等次的考核程序,定性指标常常通过院系汇报工作、职能部门或校领导评分的方式实现。
某高校的考核方案中,针对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中所采取的举措和成效等内容,要求参评学院自行列举最具有特色的工作。另一所高校的考核方案由“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部分构成,评分各占50%,分别对应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以“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团队建设”为例,过程评价体现在团队凝聚力、团队结构优化、团队学术活动正常化、团队合作项目与成果几方面,由学院在自评报告中进行描述;结果评价则由省、校级教学团队建设情况和省、校级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情况两方面组成,考察结果体现为数据。
2.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许多高校在考核结果评定时充分考虑二级学院自身动态发展情况,根据学院某一项或一类指标完成情况的纵向比较结果,在综合考核及单项考核中设定进步奖。
此外,体系中的一些指标本身就体现了二级学院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某高校人才培养指标中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情况及改善程度”一项;另一所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考核评分标准规定: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有增加、有报考博士的教师的学院,“改善学历、学位及学缘结构”指标均有加分。
3.分类考核
大部分高校在制定考核方案时,均能考虑到将统一考核标准和不同教学单位的特点相结合。总体来说,分类考核体现为两种方式。
一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教学单位,分别设置指标体系。某高校根据不同学院发展基础及承担培养任务特点分别设置一级指标权重。以“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为例,满分同为100,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等权重为20%,外国语学院等为15%,体育部则为0。在某一项具体指标的得分上,也可结合学院现状及发展要求制定不同评分标准。以另一所高校三级指标“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例,满分10分,如某学院该指标现值在30%以上,需增加2%即可得到6分,如现值在20%以上,则需增加3%才可得到6分。
二是在指标体系之外另设项目,考察未能在指标体系中体现的工作。例如,某高校考核方案设有创新项目考核,主要考核各二级学院的对外开拓取得重要成效、明显效益或为学校取得重大社会影响,由学院申报,考核领导小组在年度考核完成之前组织考核,学校院长办公会审定,评分计入考核总分。
一些学校还针对某一类型指标完成情况设立单项奖,如教学工作奖、科研工作奖、学生工作奖、管理创新奖等,奖励在某一方面具有优势、目标完成情况特别突出的教学单位。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结合实际设计指标体系是制定二级学院考核方案的基础,有利于充分发挥考核效用,调动考核对象的办学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教育素质、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实现院系的科学发展。我们结合案例归纳了高校二级学院考核指标体系设计上的一些特点,以期对高校开展相关工作产生一定启发。
参考文献
[1]重庆邮电大学关于开展2013年校属各单位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2013
[2]桂林理工大学二级学院年度考核办法(试行),2011
[3]昆明理工大学部门工作目标任务责任书,2014
[4]南京大学院系科学发展评价考核指标体系,2012
关键词:仪器设备;管理;高校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近年来,我国对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2014年2月26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院校资金投入的增长,高校仪器设备量逐年增长。然而大部分高校重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方面重视不足,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少,高职院校实验室仪器设备资产管理普遍存在体制不顺、考核欠缺、仪器设备使用效益低下、监管不严等问题。高等职业院校应探究实验室仪器设备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促使高等职业院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以为更好地服务教学、科研一线,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高职院校实验室仪器设备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体制不顺,多头管理
不同于本科院校,很多高院校没有设立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这使得仪器设备管理没有统一的归口部门,通常高职院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由资产管理处、教务处、各院系分头管理,教学仪器设备资产管理中容易出现重复配置、多头管理等状况。
2.考核欠缺,效益低下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实验室仪器设备资产管理缺乏合理的制度办法来约束购置者、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行为,也没有建立科学的实验室仪器设备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来考核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资产管理情况,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效益普遍低下的情况,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1)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的前期论证不足,投入盲目性较大;(2)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薄弱;(3)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使用投入不足;(4)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度低;(5)实验室仪器设备资产管理的实时性和信息化程度低等。
3.监管不严,奖惩缺位
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存在“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问题,仪器设备监督管理责任没有落实到具体使用部门、具体负责人和具体保管人,许多教职员工甚至对个人名下使用和保管资产并不清楚;对于仪器设备未登记建卡、随意处置资产、提前报废、盲目投入等现象没有进行惩罚,对于规范管理的行为也没有进行奖励,这使得仪器设备资产管理缺乏约束激励机制。
二、高职院校实验室仪器设备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1.建立科学严密的仪器设备资产管理体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原有的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已无法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高校应根据自身学校要求,建立新的科学严密的仪器设备资产管理体制。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建立了“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由校长依法统一领导和部署实验室仪器设备资产管理工作;完善学校资产管理组织机构,一级机构是学校资产管理处,归口管理实验室仪器设备;二级机构是各院系、科研机构及管理部门;三级机构落实到仪器设备管理员。一级机构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资产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学校仪器设备资源的统一调配,以及仪器设备资产的资产管理的统筹工作。二级机构则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的前期调研论证、申报、配合资产管理处验收入库、日常使用的安排等工作。三级机构则负责建立本院系部的仪器设备二级台账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安全、维护、保管工作,做到“账、卡、物”三相符。
2.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室仪器设备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按照“优化配置、资源共享、强化管理、提高效率”的原则,以制度建设、设备使用常规管理、资产信息系统管理、资产入口管理、过程管理、资产出口管理、设备和实验室的使用和开放共享程度为评价指标,实行各二级单位自评、学校考核相结合,使考评结果更客观公正地反映各单位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并在条件建设、使用过程中引入绩效导向机制。对于拥有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学院,就其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开放共享情况进行单独考核。通过高校仪器设备绩效管理,逐步实现仪器设备的规范化管理,鼓励设备和实验室等各类资产开放共享,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高职院校需注重绩效管理,强化绩效评价,进一步提高仪器设备使用规范性、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
3.建立仪器设备资产管理的监督管理责任机制,建立仪器设备管理奖惩机制
高职院校可以起动“个人名下资产信息核对工作”,要求每位教职工本人登录“省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确认其名下使用和保管资产的真实性,并及时了解个人名下使用和保管资产的变动情况,解决“名不符实”的问题。坚持“谁使用,谁保管”的原则,将资产监督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使用部门、具体负责人和具体保管人,将资产管理的责任纳入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建立资产管理奖惩制度,对仪器设备资产管理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工作失责,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应按规定予以处理,对违反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政策情节严重,造成学校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今后,高等职业院校需进一步增强高等职业院校仪器设备管理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进一步做好资产管理的监督管理与奖惩工作,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责任制;完善我校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提高资产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江文俊.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理论.博士论文,2004.
[2]谭静.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博士论文,2012.
摘要: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竞争的焦点从对自然资源和现实资本的获取转向各种知识和智力创新成果,因此企业的成败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战略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通过传统业绩评价工具对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评价误区的描述,并结合战略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特点,进一步提出从成本视角下,基于平衡计分卡构建人力资源计分卡,以期能为企业对战略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相关活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战略人力资源成本;业绩评价;平衡计分卡;人力资源计分卡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已成定局。在企业的成本构成中,人力资源成本逐渐成为当前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关键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是达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效用。而有效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取决于其控制措施与业务职能的契合度,尤其是与企业战略的适配。因此,对于如何构建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体系,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全新而重大的难题。
目前,虽然众多学者在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方面研究较多,但在对战略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研究比较少。本文结合战略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特点,对平衡计分卡进行适当改进,进而提出成本视角下人力资源计分卡,为战略导向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业绩评价的指标体系提供一种参考。
一、传统业绩评价工具对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评价的缺陷
传统企业业绩评价工具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创立和发展的,如杜邦财务分析体系、EVA等,以财务会计为主导,完全以历史性的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基础进行的业绩评价。因而,传统业绩评价工具的主要缺陷表现在:1.偏重过去财务业绩,忽视未来价值创造;2.把人力资源成本看作利润的扣减项;3.过分强调股东利益最大化,忽视了如债权人、经营层、员工等的利益;4.过分注重财务指标,忽视非财务指标的不可直接计价因素;5.反映具有滞后性,没有与公司战略和具体经营实务联系起来。
二、平衡计分卡对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评价的缺陷
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的兴起,导致企业战略实施中对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卡普兰和诺顿提出的平衡计分卡,正是从战略角度出发评价业绩。但平衡计分卡也有缺点:1.关于平衡计分卡的相关研究中并没有过多地指明如何赋予不同的业绩指标的权重;2.薪酬激励很少被提及;3.关于指标的设计,更多考虑企业宏观经营战略层面的业绩指标,而对具体到部门和员工个人的业绩指标研究不多。
值得注意的是,平衡计分卡虽然仍需进一步完善,但管理者依然可以通过平衡计分卡有效制定企业战略,这也是本文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导向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业绩评价体系的出发点。
三、战略导向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业绩评价的选择:成本视角下人力资源计分卡
(一)构建成本视角下人力资源计分卡的原因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但几乎没有一个工具能够正确评估人力资本所创造的价值,也没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体系来评估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如何影响企业战略的实施情况。
平衡计分卡涵盖了能够考核过去财务业绩的指标,又融入了紧密契合未来经营业绩的三个维度指标,即客户维度、内部运营维度和学习与成长维度,把公司的长期战略与短期行为相联系,适应当今组织全面衡量公司业绩的要求。因此本文认为,可以在平衡计分卡的框架上进行战略导向人力资源成本管理,进而提出了成本视角下人力资源计分卡。
(二)基于平衡计分卡构建成本视角下人力资源计分卡的目的
从平衡计分卡的角度构建成本视角下人力资源计分卡,目的为:1.可以从战略角度评价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2.可以从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去评价业绩;3.可以避免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短期效益,追求长期效益。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构建成本视角下人力资源计分卡的程序
1.确定企业使命,把使命转化为目标,并形成相应的战略。
2.理清企业价值链,就是“识别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基本活动及相关的支持活动”。但需注意,价值链分析过程是对所发现问题进行分析和回答的过程。
3.绘制企业战略地图,主要目的是确定反映企业战略实施情况的指标体系。
4.明晰产出的定义,产出是价值链相关战略经营活动的产出。
5.识别实现战略组织产出所需的员工的胜任力和行为。
6.识别符合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成本管理。
7.形成基于企业战略层面的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活动。
8.创建基于平衡计分卡下成本视角的人力资源计分卡,本文认为应涵盖四个维度:(1)财务维度:反映基于战略导向的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活动给企业增加的财务附加值;(2)顾客维度:即客户满意度的高低及存在的问题;(3)内部运营维度:衡量企业内部组织机构内关于战略导向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各项活动的运行情况。(4)学习与成长维度:测量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实施主体的各项活动。
9.研究选取计分卡测量指标及方法。
(五)成本视角下的人力资源计分卡评价指标体系
先前的理论研究中,关于构建人力资源计分卡时都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为了真正从企业宏观战略层面评价经营业绩,本文结合平衡计分卡,从成本视角的角度构建一个战略导向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四、结论
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来源。通过有效的战略导向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活动,管理者和员工能依靠自身的优势不断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本文构建的成本视角下人力资源计分卡,能够从财务、顾客、内部运用、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全面评价。(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金占明.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的战略绩效评价系统研究[J].商业研究,2006(4).
[2]于晓瀛.用平衡计分卡及KPI进行企业绩效评价[J].现代商业,2007,(4).
[3]孙清华,赵景华.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战略性绩效管理[J].山东社会科学,2008,(2).
[4]张建民.关于构建人力资源记分卡的框架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9,(4).
[5]杜军,杜勇.基于BSC和KPI的绩效考核人员绩效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观管理信息化,2010,(5).
[6]向坤.迈克尔·波特:企业竞争理论的构建者[J].现代企业文化,2010,(5).
[7]于向红.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关注信息成本问题[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8).
[8]刘宁,张正堂.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竞争战略的契合[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
的首要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认清了事物的本质,才能把握其运动的。因此,审计本质的研究在整个审计的研究中具有导向的作用,决定着整个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
人们对审计本质的认识,据其深刻程度,大约可划分为三大阶段,即从“查账论”到“过程论”再到“监督论”。也可以说,在审计本质认识上已发生两次大的飞跃:
第一次是从“查账论”到“方法过程论”的飞跃。
第二次是从“查账论”和“方法过程论”向“经济监督论”的飞跃,但这种变化并非质变。
笔者坚定地认为,审计在本质上是一种确保受托经济责任全面有效履行的特殊的经济控制。换言之,审计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控制活动;审计行为实际是一种控制行为。而以审计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作用来看,它实际是一种特殊的控制机制。笔者将这种审计本质认识论称为“经济控制论”或“经济控制观”。
之所以说审计的本质是控制,是因为审计本身就是作为控制手段而产生的,它与控制之间有着天然联系和亲密无间的血缘关系。“经济控制论”的提出与确立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它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了审计的本质。
第二,可以此为基础构建全新的审计理论结构,促进审计理论的发展。
第三,有利于将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等科学新成就有机地运用到审计理论的研究之中,创造出更丰满的审计理论;第四,更有利于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使其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审计理论结构基点及其要素
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基点可有三种选择,即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和审计本质。笔者认为在需要大力发展审计理论的现阶段,选择审计本质作为整个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基点更为恰当。主要理由是:
(1)只有准确地揭示了审计的本质,才能把握住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
(2)只有在审计本质认识上有所创新与突破,才能带动整个审计理论研究的发展有质的飞跃。
审计的本质乃特殊的经济控制。以此为出发点,笔者构建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思路是:
第一,需要研究审计这种特殊的经济控制存在的基本前提,这在理论上即属于审计假设的范畴。
第二,控制与目标紧密关联,审计这种经济控制必须有其特定的目标,因此,审计理论结构中应有审计目标这一要素。
第三,控制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特定的控制手段与控制方式,因此,在以“经济控制论”为基点构建的审计理论结构中必然有审计控制手段与方式这一要素。
第四,控制系统的运作和控制手段与方式之作用的发挥又必须通过符合特定质量要求的信息流动来实现,而且还须有约束与引导审计行为的控制规范(或标准),因此,审计信息与审计规范也自然构成审计理论结构之要素。
基于这种思路,笔者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由(1)“审计本质”、(2)“审计假设”、(3)“审计目标”、(4)“审计信息”、(5)“审计规范”和(6)“审计控制手段与方式”这样六个要素构成。相应形成六大审计理论板块,即“审计本质论”、“审计假设论”、“审计目标论”、“审计信息论”、“审计规范论”和“审计控制论”。该审计理论结构各要素之内在联系是严谨的和符合逻辑的。“审计本质”要素处于该结构的最高层次,起着统驭整个审计理论结构的导向的作用:“审计假设”要素介于“本质”要素与“目标”要素之间,作为前提条件,支撑起审计理论结构大厦,具有基石作用,同时,又指导审计目标的确立。“审计目标”要素直接决定和制约着“审计规范”、“审计信息”与“审计控制手段与方式”这三个要素的选择与确定,反言之,这三者都是直接服务于如何保证审计目标之有效实现的。当然,它们本身还得反映“审计本质”和“审计假设”的要求。
由此可见,该审计理论结构的建立是合理的,它是一套完全浑然一体、首尾相应的命题体系。
审计目标
“Accountability”一词在我国20世纪8O年代有多种译称,如责任、受托责任、经管责任、经济责任和责任性、责任制等。笔者在1989-1990年撰写博士论文期间,综合各种译称之优点并结合审计、会计之特点,将其译称“受托经济责任”,并运用到博士论文之中,得到我的导师李宝震教授和闫金锷、闫达五、杨纪琬、杨时展和郭道扬等多位会计、审计大师的赞同和充分肯定。随后,“受托经济责任”这一概念在我国审计与会计界得到广泛。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是审计产生、发展之首要前提。审计的本质目标就是确保受托经济责任(Accountability)的全面有效履行。不确立这一目标,审计也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受托经济责任的基本涵义是指按照特定要求或原则经管受托经济资源和报告其经管状况的义务。由此,我们可将受托经济责任划分为行为责任与报告责任两大方面。从这一定义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受托经济责任的实质就是按照特定要求(或原则)行事,其就是一系列的特定要求。从这些特定要求的来源看,它们来自委托人群体对受托人理想行为的期望与要求。由于委托人群体中的成员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因而其期望与要求实际代表或反映了某种社会需要。从角度看,由于委托人的这种期望与要求是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受托经济责任的内容也是由单一到多样不断扩展着的。
从行为责任方面,受托经济责任的主要内容是按照保全性、合法(规)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社会性以及控制性和环境性等要求经管受托经济资源,它们分别构成受托经济责任的某个方面,即保全责任、遵纪守法责任、节约责任、效率责任、效果责任、社会责任以及控制责任和环境责任等;从报告责任方面来说,受托经济责任的主要内容是按照真实性、公允性或可信性的要求编报财务会计报告或年度报告以全面反映行为责任的履行情况。
审计正是作为保证受托经济责任之全面有效履行而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经济控制手段或机制。审计师通过其独立、客观、公正的检查,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予以确认,看其是否符合“全面有效”之目标要求,一旦发现偏离此目标要求之情形,即通过审计反馈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纠偏,以促使受托经济责任得到全面有效的履行。
审计假设
审计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经济现象,它的产生与发展必有其基本前提与约束条件。揭示这些基本前提与约束条件既是审计科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发展审计理论的必然要求,这也属于审计假设研究的范畴。笔者认为,审计的基本假设可有五项,即:
①责任关系假设。
②正当怀疑假设。
③可确认假设。
④独立性假设。
⑤有效性假设。
这五项假设代表了决定审计事物产生与发展的最普遍、最基本的前提与条件,反映了审计最本质的东西。
(1)关于“责任关系假设”
该项假设认定各种受托经济责任的确立与解除必须由独立的第三者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定,充任这种第三者的人叫审计人,他所实施的行为活动就是审计。因此,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是审计产生的基本前提或首要前提。
(2)关于“正当怀疑假设”
该项假设的基本涵义是,由于没有充分的理由完全信任受托人的责任履行过程是全面有效的,没有充分的理由完全信任受托人提供的说明其责任履行状况的经济信息都是真实、公允和可信的,因而,必须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状况及其表达信息之可信性进行审计。因此,“正当怀疑假设”的关键意义是明确了审计的直接原因,为实施审计明确了目标、提供了依据。同时,从“正当怀疑假设”中还可合乎逻辑地推导出审计上的一些重要概念或观念,如应有审慎态度或应有审计关注,在权责划分基础上建立内部控制等。
(3)关于“可确认假设”
该项假设的基本涵义是,假定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可以通过收集、评价相关证据、验证相关信息而得到确认。这包括三层意思:
第一,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是可以确认的。
第二,这种确认是通过收集与评价相关证据以验证表征责任履行状况的信息来实现的。
第三,为实现此种确认,必须要求确立审计标准,并实施恰当的审计程序。
这一假设非常重要。正因为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状况是可以确认的,审计标准的制定,审计证据的收集与评价以及审计程序的实施才具有实际意义,否则,也就失去了实施各种审计手段之依据。因此,“可确认假设”是审计准则理论、审计程序理论与审计证据理论之基础,也是审计中运用概率理论之前提和确立审计师责任界限的依据。
(4)关于“独立性假设”
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机构和人员排除干扰及个人利害关系,秉公实施检查并提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的一种特性。独立性是审计之最根本的特征,是审计的灵魂。失去独立性之审计也就不可能成其为审计。
“独立性假设”的基本涵义就是假设审计机构和人员始终能保持其地位、精神、操作以及伦理上的独立,并有能力排除各种干扰与约束,进行独立审计。该项假设的重要意义在于确立了审计的本质特征,使之区别于其他检查活动,成为一种自成体系的检查活动,成为一门独立的。该项假设是公认审计准则和审计职业道德中有关独立性要求及道德行为概念的基本依据。
(5)关于“有效性假设”
该项假设的基本涵义在于假设审计师与管理部门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利害冲突,即使有时存在,也可以避免或不至于妨碍审计行为的有效实施。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审计师与管理部门之间存在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利害冲突,那么,审计的独立性就没有保证,即使实施了审计,也失去了审计的本来意义。因此,“有效性假设”的确立为实施有效审计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也进一步巩固了“独立性假设”的地位。
以上五项假设相互联系,结为一体,共同构成了整个审计与实务的基本前提与条件。“责任关系假设”确立了审计存在的基本前提:“正当怀疑假设”解释了审计直接原因:“可确认假设”提供了实施各种审计手段的基本依据:“独立性假设”确立了审计的本质特征;而“有效性假设”则是实施有效审计的坚强后盾。
效益审计
审计在实现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两个根本转变”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帮助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最重要的手段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没有健全有效的审计手段,两个根本转变的完成是不可能的。两个根本转变的共同核心是效益问题,由此决定了经济效益审计在促进两个根本转变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应当发挥决定性作用。为了更好地适应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效益审计在其中的作用,应当对效益审计的和重点作出必要的扩充和调整,即应当建立并实施“利润目标导向审计”和“投资报酬率导向审计”相结合的新型效益审计,并促进审计重点由财务向效益的转变。在财务审计中应当把企业经营成果(利润)和投资报酬率同时予以披露,并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情况重点予以关注。
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权
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权本不应该是一个问题,但随着国有企业审计环境的变化,它又似乎成了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国有企业的审计环境主要由经济因素、民主因素、因素、文化因素和审计职业因素等构成。
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应该拥有审计权,其基本依据在于:
①国际审计惯例的要求。
②保证和促进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需要。
③国家审计与审计固有差异所决定。
④充分的法律支持。
国家审计如何实现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权,笔者提出了五个方面的选择思路,即:
①国家审计应把国有企业审计作为重点来关注。
②通过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法律制度,明确界定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在国有企业审计上的职责权限,使两种审计协调配合,共同强化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权。
③按照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战略,划分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对国有企业审计权的实施范围。
④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审计的重点逐渐由财务合法性和合规性转向效益性,建立并实施“利润目标导向审计”和“投资报酬率导向审计”相结合的新型效益审计。
⑤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厂长经理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企业制度与现代审计的关系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既定方向。现代审计与现代企业制度之间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为建立基础的一致性——财产(资源)的委托受托经营。以法人财产制度和有限责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在财产(资源)委托受托经营关系基础上的。在此种关系中,委托人是财产的终极或原本利益所有者,而受托人是作为企业法定代表的经营者、管理者和决策者;委托人作为出资者对企业财产拥有终极所有权,而受托人作为经管者则对出资者投入的资本(财产)拥有法人产权,即独立运作的经营权。
现代与现代审计也是建立在财产(资源)委托受托经营关系上的。此种关系即会计、审计理论上所谓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Accountability Relationship),即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在此种关系中,委托人将其财产(资源)托付给受托人并赋予其相应的行为指令(示)、报酬和权力;受托人接受委托并对其承担特定的经济责任(如管好用好受托财产)。对现代企业而言,此种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实际上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法人财产制度与有限责任制度基本要求的逻辑延伸。
在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中,委托人希望受托人能够诚实地、令人满意地履行受托经济责任,不仅要求实现其受托财产(资本)保值,而且要实现其财产(资本)的增值;而受托人也具有向委托人交待或表明其在诚实地、认真地履行受托经济责任,以便继续获得委托(投资)的内在需要与动机。基于受托人的需要与动机产生了会计的需要,即借助于会计来反映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具体表现为:
(1)通过会计确认、计量与记录,反映和控制受托经济责任的具体履行过程,即经管受托财产的过程。
(2)通过会计报告总括地反映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在实践中,后者对于委托人来说更为重要,它是委托人了解受托人责任履行状况的最基本的依据。
基于委托人的愿望和保证受托人会计反映的真实公允性(Truth and Fairness)或可信性(Credibility),产生了对审计的需要,即委托人借助于审计来控制受托人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过程和状况,以及受托人提供的会计报告的质量(即真实公允性或可信性)。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与受托人,特别是经营管理活动存在着法律上、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分离性,以及专业知识障碍和时间、成本方面的若干限制,委托人往往不能直接控制受托人的责任履行过程和会计报告之质量,必须借助于一个独立的第三者来实现这种控制,这即审计产生的重要原因。而受托人为了表明其责任履行情况并取信于委托人,也愿意接受此种控制。按审计动因理论中的“人理论观”(Agency theory)受托人通过审计可获得至少四方面好处:
(1)解除(脱)受托经济责任。
(2)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
(3)扩大企业对市场的力,增强盈利能力。
关键词:保险业;混业经营;风险;监管
中图分类号:F8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10)04―0054―03
一、一般风险
(一)决策风险
决策风险指保险公司在资本配置、项目投资、管理层聘用、内部管理系统调整等重大问题的决策方面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其中控股公司和其子公司都存在一定的决策风险。
从决策发生的层次、决策的内容来看,包括战略决策、管理授权决策、业务发展决策等。决策风险在每一个层次都会发生。但对公司影响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由于资产价值和定价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潜在损失,比如由于利率波动、汇率波动、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损失。对于混业经营的保险公司来说,由于涉足了不同的金融业务,各种业务会面临不同的市场风险。其中利率风险对保险公司的影响最大。其主要取决于经营主体的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的对比关系。
(三)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或者交易对手不能履行合同义务,或者信用状况的不利变动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它不仅包括借贷和债券义务的风险,也包括担保人风险和派生交易者不能履行其义务的风险。有时,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借款人信用评级降低而导致其公司债务市值减少引起的损失的可能性。
二、特殊风险
(一)组织模式带来的风险
我国保险公司将面临“控股”组织架构所带来的四种特殊风险:内部交易风险、资本重复计算风险、利益冲突风险和系统传递风险。保险控股公司规模越大,成员越多,关系越复杂,此四种风险带来的危害越大。
1、内部交易风险。
内部交易风险(即关联交易Intra.group transac-tion)是指保险控股公司内部由于交叉持股、相互担保等复杂的资金往来关系,致使风险在整个保险集团内部传播、扩散和放大。
2、资本重复计算。
对于控股公司而言,内部由于存在较为复杂的持股关系,为了实现资金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它会在母公司和子公司间多次使用同一笔资本。同一资本可能被两个或更多的法人实体用以抵御风险。资本的这种重复计算意味着资产重复计算,这会使整个集团的财务杠杆比率过高,影响到集团的财务安全。
(二)实现途径带来的风险
在保险控股公司中,各子公司处在不同的竞争环境之下,要求不同的管理技能,需要保持各自独特的企业文化。如投资银行的公司文化是企业家精神、承担风险以及有激励的报酬体系;商业银行的公司文化是稳定的客户关系,承担稳定的风险,个人的报酬与业绩关联不大;保险公司的文化同样有两大类,寿险公司一般是与激进的作风、市场营销创新、咨询式销售以及有激励的报酬体系相联系的,非寿险公司的文化介于寿险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由于公司文化的不同,在实际运营中很容易产生文化冲突。
三、全面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保险公司在积极探索全面风险管理,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还处于探索阶段,风险管理中存在很多不足。
(一)对全面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
很多保险公司并未将全面风险管理作为公司发展中重要的竞争优势来对待,不少保险公司仍习惯于采用传统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由不同部门承担着不同的风险管理职责,缺乏对风险的统一管理。如,负债风险由精算部管理,资产风险由财务部管理等,部门之间的合作由高层领导来组织协调,缺乏制度化管理。另一方面,一些公司已初步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最大的特点是在各业务部门上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由首席风险官和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公司的统一风险管理。但这也只是一个初步建立起来的框架,全面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管理职能,还未被全面融入保险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大多数保险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其风险管理没有贯彻到公司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许多关键控制点形成所谓的控制盲点。部门之间、员工之间虽然能各司其职,但普遍缺乏协同作战的精神,往往只针对局部风险进行单独处理,风险管理存在着严重的“竖井效应”。
(二)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风险内控制度
很多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独立董事制度面临挑战,部分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经营者注重短期经营行为,缺乏激励约束机制。有些内控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形同虚设,使管理工作无章可循而出现混乱的局面。并且风险管理主要是以事中和事后控制为主,而风险控制制度又多是分布在不同的文件中。不成体系。
(三)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低、管理手段和方法不成熟
我国保险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表现出突出的传统风险管理模式的特征,重视定性分析,主观性较强,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客观性、科学性不够突出。与国际保险公司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金融工程等先进方法相比,我国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方法显得比较落后。在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偿付能力管理理论、动态风险管理等风险管理方法的采用并不成熟,普遍采取简单确定法定最低偿付能力标准的方法来评估偿付能力、管理风险。另外,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市场不成熟、法制不健全、投资工具比较少、缺乏应有的经验数据和模型,对于金融衍生品等产品的风险管理,国内金融机构对其认识相当有限,与银行证券公司相比,我国保险公司在这方面更是缺乏经验。
四、混业经营全面风险管理
(一)以公司治理结构为基础,健全和完善公司内控制度
首先,公司股权结构是保险(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因为保险控股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股权结构比较复杂,容易产生关联交易、资本金重复计算等问题,如果没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严密的内控制度,就可能产生更大的风险。控股的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应该尽量实现股权结构的清晰化,不宜使股权结构太复杂。另一方面,对于保险控股公司而言,应该尽量做到股权分散。实证表明:企业的经济绩效与股权集中度呈现二次相关,在股权集中度35%-45%区间内,经济绩效达到最优。保险控股公司股权应由多种性质的所有制经济主体持有,公司的职工也可成为自己公司的股东,中资保险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及大型金融机构之间可相互持股,但在母子公司之间和子公司之间要尽量减少相互持股。
其次,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建立一套与股权结构相适应的、权责分明的组织体系。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中应加强董事会建设,逐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强化董事与董事会的责任,确保董事会的独立性,强化董事会的审计、薪酬、提名等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和
责任;应着力提高监事会的功效,提升监事会的地位及其监控与决策权能,监事会成员结构需得到优化,也可以吸纳外部监事。
(二)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及重点
必须先有目标,风险管理部门才能识别影响目标实现的潜在事项,全面风险管理框架要求管理当局采取适当的程序去设定目标,确保所选定的目标与它的风险容量相协调。我国多元化经营的保险控股公司主要从两个层级上设定风险管理目标。各个层级都要明确自己的风险管理侧重点和主要风险对象。在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不同的战略规划,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
(三)加快建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为综合考虑集团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我国保险控股公司应建立集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其一,应建立支持集团风险集成管理程序的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应包含支持集团风险集成管理程序所需要的信息量。其二,应设定综合管理信息技术平台的关键链接,通过建立通用的客户标识使公司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部及风险经理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获得有关客户的信息资料。其三,风险管理人员在对风险信息进行计算、分析和归纳之后,应形成集团与子公司各层级与各部门的风险管理分析报告。并通过该信息系统快速送达。其四,应建立风险管理数据模型,并开发相关的管理软件。以此提高集团风险定量化管理的能力和风险预警能力。
五、结论与建议
首先要在集团层面贯彻集团控股,法人分业的制度,使得控股集团与专业公司的权责利明确。控股集团通过董事会监督考核专业子公司,但不能直接干涉子公司的经营,限制股东利用子公司控制权为本集团谋取利益的行为。保障专业子公司的高度自主性。同时建立子公司的绩效考核机制,鼓励子公司之间的合作,并通过集团协调子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避免子公司之间的冲突风险。
其次,在专业公司层面从公司的内部和外部着手,以流程和制度为基础,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在内部制定合理的风险控制原则、流程和制度,并确保公司的业务流程符合预先的规定。在外部则分析公司外部环境、权衡风险回报以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并制定相应的原则,在公司内部执行。
再次,保险业的一个主要风险就是分支机构的管理控制,一方面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众多,因此将分支机构的相关权限集中起来,统一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费用预算管理制度,削弱分支机构的管理职能,从职能上防止分支机构的风险。同时,还应该建立更为透明的职能监管制度,建立自上而下的内部审计和稽核制度。
参考文献:
[1]刘莉,彭建坤.保险公司信用风险研究[R].特区经济,2005(6)
[2]谢升峰.金融保险控股公司内部交易的风险与防范[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
[3]夏斌.金融保险控股公司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M].北京,2001年
[4]林美娟.金融跨业经营保险业防火墙设立之研究[D].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
[5]曹毅.金融保险控股公司的整合研究[D].复量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关键词:综合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大型国家工程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0-0092-03
一、大型国家工程的特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了能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政府投资的重点正在逐步转向公共工程领域。但是中国政府投资工程方面管理也暴露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投资绩效不理想、低水平重复、损失浪费、资产流失比较严重、投资建设规划不足、投资领域违法犯罪现象还比较突出等等。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对政府投资工程、尤其是大型国家工程的审计显得非常重要。
大型国家工程,一般是指主要由国家出资兴建,为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生产、生活提供必要条件的,具有国家战略层面意义的大型公用工程,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苏通大桥工程、奥运鸟巢工程和港珠澳大桥工程等。大型国家工程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1.工程公益性强。大型国家工程往往主要由国家出资兴建,投资大部分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工程投资的出发点一般不是为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而是为了经济发展提供好的基础设施或外部条件,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建设,因此,其公益性很强。
2.工程资源投入巨大。一个大型国家工程的实施往往就意味着巨大的资金投入、物资资源、人力等资源的投入,如奥运鸟巢工程钢结构的用钢量就高达11万吨。因此,对大型国家工程更需要工程建设的综合绩效。
3.工程协调困难。大型国家工程往往需要协调多方面的关系,包括政府、工程承包方、施工方、监理方、社会公众等多个利益主体,如果没有很好的协调机制,将会影响工程的建设。
4.工程建设目标的多重性。另外,大型国家工程往往有着多重目标,一个大型工程的实现往往是工程本身的功能目标、行业发展的目标以及国家实力的战略性目标的综合体现。
5.工程建设影响大。在空间上,大型国家工程的建设往往会对整个国家或者地区造成很大影响;在时间上,工程建设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当前,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程度上,大型工程往往会改变一些人的生活,影响程度是普通公共工程所无法比拟的。比如三峡工程,空间上直接影响到整个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间接影响范围达全国,时间上影响将达百年以上,程度上也影响很大,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从以前的十年一遇变为百年一遇,对于三峡坝区,有些人的一生都将为此改变。
二、大型国家工程开展综合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大型国家工程的特殊性使其与国家经济命脉、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对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和社会长期繁荣稳定有着深远的影响,大型国家工程需要展开综合绩效审计,对大型国家工程进行综合绩效审计是一件关系到工程成败和能否保证实现工程综合绩效的重大问题。但是,目前中国传统的工程审计体系和审计指标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工程审计的需要,需要建立针对大型国家特征的综合绩效审计体系和一个科学合理的综合绩效审计指标体系,以实现对大型国家工程综合绩效审计。本文主要是针对大型国家工程特点的综合绩效审计指标体系。
大型国家工程虽然也可以通过运营获得经济效益,但其公益性更显著,所以对大型国家工程进行综合绩效审计的时候,如仅用投资收益率、投资净现值、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财务指标是不全面的,大型国家工程影响到社会、经济、环境、产业发展等很多方面,而且此影响在长期有效的,因此,对大型国家工程进行审计的时候,除了工程的财务绩效以外,还需要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甚至国家竞争力等角度来审计和评价工程,这就大型国家工程的综合绩效评价。
三、大型国家工程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
(一)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大型国家工程综合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设计基于以下原则(见下图):这些原则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1.相关性原则。即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该基于大型国家工程本身特点,与工程综合综合审计的目标紧密相关。作为建立指标体系的首条原则,相关性从根本上关系到整个综合综合审计的准确性。一般来说,指标体系要能够根据审计报告使用者的需求,尽可能地为使用者提供足够的信息,要能够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工程实际情况与既定目标之间的关系。
2.动态性原则。即指标体系反映的信息应该能够覆盖从大型国家工程设计阶段到完工阶段,而不仅仅是工程完工之后所反映的一些静态信息。大型国家工程的影响深远,其建设周期往往也比一般工程要长,以前的工程审计的指标体系大部分都是反映工程结束后的一些静态评价指标,用这些指标来衡量不够全面,不能够实时反映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状态。因此,大型国家工程综合绩效审计指标体系中需要包括动态指标,要能够全面反映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管理、工程进度等动态信息。
3.系统性原则。即指标体系是一个大系统,各指标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有联系的。大型国家工程往往是多个复杂巨系统再结合在一块的更大的复杂巨系统,对其进行审计要精细到每一个分支,同时也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要用系统的观点进行审计。
4.有效性原则。即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是易取得的,也是可理解的。指标体系设立的目的是能够更好地对大型国家工程进行审计,因此,只有其各指标容易取得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审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审计报告使用者获得关于工程的充分的准确的信息,只有当其能够被使用者所理解,其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二)综合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设定
根据指标选取的原则,大型国家工程的综合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可以从这几个层面展开:财务指标层面、社会指标层面、环境生态指标层面、工程质量层面、行业发展层面。当然,对于不同的具体项目,指标体系设立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予以动态地变化,以增强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以上几个层面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从整体上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审计。
财务指标评估工程的财务成果,是对工程从财务的角度进行分析,计算收入、成本、费用等财务数据,并分析工程的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投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财务指标,以考察工程项目建成的财务赢利能力。
社会指标主要分析工程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工程对社会的影响,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及工程完工后对社会宏观经济发展、就业、国际竞争力、国家形象等的影响。
环境生态指标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因此工程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日益显得重要。在对一个大型国家工程进行综合审计时,可从废水、废气、废渣处理、资源占用率、生态破坏率、环保成本比率等多方面对其进行生态环境评估。
大型国家工程必须关注工程质量,以免出现工程质量问题而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对大型国家的质量审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大型国家工程在其建设过程中会对现有工程建设过程的工艺、技术、管理等各方面提出挑战,很多新工艺、新技术、新理念在工程建设得以产生,因此大型国家工程的建设对中国很多行业业务水平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对大型国家工程综合绩效审计过程中要对行业发展指标作出合理的评价,也是大型国家工程社会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结论
大型国家工程综合绩效审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仅对其审计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需要注意的是在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以审计的目标为导向,严格按照指标选取的原则,把指标体系细分为具体的层面,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每一层面选定定性与定量指标,以增强审计结果的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
指标体系设定之后,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指标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指标体系其更具有科学性。对各项指标分别评估后,从系统的角度整体把握大型国家工程的综合绩效审计,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
根据以上指标体系的五个层面,设立具体指标,如上表。
参考文献:
[1]张宏量,肖振东.基于AHP的公共环境投资审计项目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审计研究,2007,(1).
[2]孙平.中国政府绩效审计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6.
[3]刘爱东,赵金玲.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效益审计评价体系研究[D].第二届中国工程管理论坛论文集,2003.
[4]赵小平.政府公共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4.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盈余管理专用性资产
公司的存在就是为了利润,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关注自己的利益,有利益就会存在盈余管理的问题。究竟公司利益相关者中的哪些人才会真正参与公司盈余管理的博弈呢?
一、公司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究竟什么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西方的学者们关于公司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可谓形式多样,迄今为止已经提了近三十种定义,尽管没有一个统一的利益相关者定义,但是通过归纳总结目前利益相关者定义,可以把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大致分为三类:
1.凡是能影响公司活动或被公司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者。就是说,只要是能主动或被动的影响公司活动或受公司活动的影响的个人及团体都属于利益相关者的范围。界定范围的关键是与公司活动有没有关系。
2.凡是与公司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才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这里界定利益相关者范围的关键是看其与公司本身有没有直接关系,并且强调直接关系。
3.凡是在公司中投入了专用性资产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向公司投入专用性资产,其利益的保障必须通过参与公司治理才能实现的人或团体。其中专用性资产是指价值依赖于公司价值的那部分资产,这部分资产一旦改做他用,其价值就会降低专用性资产分两类:一类是具有专用性质的实体资本,一类是专用性的人力资本。
根据以上公司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可以认为公司利益相关者包括所有者(股东)、经营者、债权人、员工、供应商、消费者、政府税务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的社会成员等。
二、参与盈余管理博弈的利益相关者界定
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各利益相关者是否能够成为盈余管理的参与人。在这里我们把参与公司盈余管理博弈的利益相关者界定为经营者、大股东、债权人、审计部门、政府税务部门如图所示。
1.在现代公司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产生委托人与人,他们分别拥有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并关心着公司的盈余。但是拥有经营权的人直接掌握着公司的会计信息,而拥有所有权的委托人通过对人的控制间接获得会计信息,由此引发的信息不对称,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经营者和所有者盈余管理的博弈。由于大股东控制着公司,所以参与盈余管理博弈的所有者主要指大股东。
2.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公司提供贷款时不再像以前那样不考虑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贷款的安全程度。金融机构为了进行风险管理,在向公司提供贷款时,需要公司提供会计报表,以确定其资信能力。在公司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由于信息的不完备性,管理当局采用盈余管理以应付金融机构。这就使得公司的管理当局和债权人产生了盈余管理的博弈。
3.在公司审计业务市场上,存在三个方面的审计关系人:所有者(名义上的审计委托人),经营者(实际的审计业务委托人,同时也是被审计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经济责任关系,又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这是产生注册会计师审计需求的基本动因。由于所有者和注册会计师之间是一种委托-关系,审计的对象是经营者的行为,使得注册会计师和公司的经营者产生博弈;但在现实的审计活动中,股东作为审计委托人的身份被虚化,经营者以双重身份(实际的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人)存在于审计活动中,由此会计师事务所和公司的审计关系又产生了一组信息不对称组合:会计师事务所和经营者为一方,股东和其他审计利害关系人(包括债权人、政府部门等)为另一方。因此,在审计业务市场会产生关于盈余管理的双重博弈。
4.政府肩负着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的职能,代表国家对公司等微观经济主体行使宏观权利,公司上缴的税金是国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政府税务部门能否代替国家把公司的税金及时、足额收缴上来,是国家各部门能否正常运作、各项经济活动能否持续进行的关键。因此所得税也就成为促使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较为明显的动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税务部门就成为公司的盈余管理博弈的参与人。
三、公司利益相关者和参与盈余管理博弈利益相关者的区别
没有将供应商、消费者和员工放入盈余管理博弈的利益相关者的研究范围,这些虽然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但并不是盈余管理博弈的利益相关者。就一般情况来说,供应商和消费者向公司投入的资产的专用性程度不如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高,而且其利益的保障不一定通过参与公司的盈余管理来实现,他们的利益主要是通过社会的信用体制或法律环境来实现;公司员工的工资薪水虽然和公司的盈余有关,但是公司的普通员工具有很高的替代性,他们只是一般的专用性资本,并且他们也不可能参与到公司的治理或是盈余的分配等问题上去。所以没有将供应商、消费者和员工放入盈余管理博弈利益相关者的范围。
参考文献:
[1]杨瑞龙:公司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陈宏辉:公司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证研究[D].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浙江大学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