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村级科普基地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支持农业,关心农村,致富农民的部署和《东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跃、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提高全市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依靠科技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推动全市农村的科技进步、科学知识普及、实用技术培训、新品种试验推广和基层科协组织建设,整合农村科普资源,服务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目标
东港市是省科协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试点县(市)之一。“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试点的行政村建立和配备“一站、一栏、一员”(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宣传员),旨在搭建科技传播的社会化服务平台。按照省科协要求,2006年1月—12月为试点阶段。在市委、市政府确立的确25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中,建设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宣传员;2007年为示范推广阶段,全市行政村60%完成“三个一”建设;2008年所有的村建成“三个一”,实现农村科普网络的全覆盖。同时,组织科普志愿者80人;建设《科普大蓬车》播放点15个;组织科技工作者为农村科技服务200人次;年培训农民13万人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1000人次,培训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及乡土人才200人,培训农村青少年1500人,培训农民经纪人500人;引进实验示范推广新品种、实用技术20项。通过开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活动,进一步推动“农民科技增收工程”的深入开展,完善农村科普组织网络,加强农村科普阵地建设,强化农村科普实践,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工作内容
(一)、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为起点,巩固和发展完善已经取得的“全国科普示范县(市)、”“辽宁省科普工作达标县(市)”荣誉和成果,深入开展科普示范镇区、示范村、示范户、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在全市逐步实现科普网络建全,科普设施完备,科普队伍稳定壮大,科普示范基地完善规范,科技活动经常,科普成效显著。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技意识、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与现代农业的管理能力显著增强。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科技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及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实现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突破。
(二)、以农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和科普宣传员即“一站、一栏、一员”建设为突破口,依托农技协、村委会、科普示范基地等建立科普服务站,配套建设科普宣传栏,把农技协负责人、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农民经纪人等致富骨干组织起来,培养成为科普宣传员,形成村级开展科普活动的场所、科普宣传阵地和科普志愿者队伍。在试点村至少培养一名以上科普宣传员。科普活动站要建立组织机构,做到有管理制度、有标牌、有电教设施、有活动记录,每月至少活动1次,并有效发挥作用。科普宣传栏一般修建在村部明显处,贴墙或立式,用白钢和铝型材制成,长5米,高1.5米(8块科普标准挂图),每月更换1次内容。市科协组织50名涉农专家组成新农村科技服务团,结合“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和培训任务,定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科普讲座、技术服务,实现专家与农民的零距离对接合作。
(三)、以“农民科技增收工程”为载体,结合“大孤山庙会科技咨询”、“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活动日”、“科普之冬”等大型科普活动,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科普工作,使农民的科技意识明显增强,科技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农业经济中科技贡献率逐步加大,农民收入明显增长。与此同时,市科协继续组织开展“赶科普大集,送科技下乡”和“百名专家进百村带千户富万民”活动,使之成为长效机制,常抓不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为了使工作扎实开展而富有成效,东港市成立“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领导小组:
办公室设在市科协,主任由市科协主席鞠素澜兼任,负责“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工作组织协调,督促指导。领导小组将于8月份对此项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总结评比。
工作总结
按照XX县创建全国科普示范领导小组的要求,为把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了显著效果,今年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科普组织网络
巩固和完善乡科协和村科普小组,积极在民营企业中发展科协组织。加强乡科协办公室规范化建设,切实落实“四有一保证”(即有办公室、有牌子、有人员、有年度工作计划、有经费保证)。“农技协”稳定在5个左右,并着力提高功能,引导向实体型发展,充分发挥为“三农”服务的作用。同时,积极在民营企业中建立科协组织。
二、增加经费投入,加快科普设施建设
按固发[2002]13号文件规定,乡科普经费按全乡总人口人均0.2元标准落实到位,并纳入乡年度财政预算;乡的科普经费每年不少于8000元,开入乡镇扑财政预算。
乡建设1个10米长的“科普画廊”和2个室(即:“综合配套的科普活动室”和“科普图书室”)。
三、强加推进科普示范村、户的创建工作
在全县广泛深入开展讲精神文明、比科技致富、创建科普示范村、户活动。按中国科协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标准的要求,科普示范村应占行政村总数的三分之一,科普示范户应占总户数的百分之三十。这此,在开展全面创建的基础上,侧重抓好2个重点村及20个重点的科普创建工作。依据标准,认真谋划,精心指导,切实将科普创建各项任务落实好,以点带面推动全乡。乡拟于10月份对科普示范村、户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合格的予以授牌。
四、加速科普示范基地建设
乡注重抓好良种肉鸡、三元杂交猪、无公害蔬菜3个乡级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尽力帮扶,促其发展,与此同时,对10个村级科普示范基地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帮助引进项目和配套技术,并尽可能给予必要的物资和资金支持,不断提升水平。各村对自己的2个科普示范基地,更要加强管理,突出特色,提高科技支撑水平,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拉动全乡经济发展,乡拟于6月底前对村创建的科普示范检查验收,符合标准的报县里统一授牌。
五、广泛深入开展科技培训
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培训,进一步提高全乡人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全年培训5000人以上,具体实施步骤:一是乡科协与乡农技部门配合,负责抓好500名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专业技能培训;二是县科协与乡中学配合,对500名初中毕业生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及技能培训,促进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能力。三是发挥乡科普创建成员单位和涉农单位的作用,与乡配合,条块结合,根据农时需要,进村入户到田头,负责抓好200名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四是乡继续组织县农广校从农村知青中的大中专班对回乡知青继续教育等,全年进行高层次培训50人;五是结合招商引资,配合来固企业开展对新工人岗前培训500人;六是继续举办“农函大”实施学制一年的系统培训。继续在乡、村干部和农村中学招生,全年招生500人以上,其中:各村10人计200人,农村中学300人。此外,在对农村开展大规模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技术,积极引进推广适销对路的新技术10项,新品种8个。
六、大张旗鼓开展科普宣传
创新方式,变化形式,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地开展科普宣传,营造浓厚的科普氛围,具体办法:一是认真举办一年一度的“科技活动周”活动;二是组织涉农单位和县相关部门举办3次大型送科技下乡和科普赶集活动,发入各种科技资料10000份以上;三是举办乡、村干部科技讲座会1场;四是为全县19座“科普画廊”订购科普挂图20套960张,全年更换内容4期以上;五是继续办好“科技热线”;六是举办弘扬科学精传播科学思想挂图展2次;七是举办科普创建成果摄影展1期。
七、大力发展技协,更好的为“三农”服务
农技协是农民自己的组织,聚集了众多种、养、加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发展经济的各类能工巧匠,是科技与经济的联合体,具有技术、人才、经济实力的比较优势,且源于农民,与广大农民同呼吸共命运,在传播科学技术和带领农民致富方面,可以发挥政府及农技推广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发挥好农技协为“三农”服务的作用尤显重要。各级政府应把农技协的培育、发展、巩固、提高工作摆上工作议程,根据各农技协的特色,多方面给予热情关心和支持,积极为他们协调关系、扶持帮助、提供技术、引进项目、解决困难等,使之规范管理、增强功能、提升水平。乡应着力抓好5个全县行业性农技轩、各村应着力抓好1个不同类型农技协的巩固发展工作,引导农技协迅速转型,由技术交流和技术服务型向经济实体型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坚持走有偿服务和实体化之路,逐步增强造血功能和对会员的凝聚力。二是加强对农技协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⑴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大力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⑵引进推广适销对路的新技术、新品种,并允许销售配套的种子、化肥、农药等;⑶根据专业特点,以订单农业、集约经营方式,发动农民建立相应的科普示范基地(片、点),发挥示范效应,促进产业发展;⑷拓市场、促销售。以信息交流、网站搜寻、外出考察、横向联合、建销售市场等方法,把农产品销售这个困扰农民的难题解决好,促进农民增收。
八、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
工作总结
按照XX县创建全国科普示范领导小组的要求,为把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了显著效果,今年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科普组织网络
巩固和完善乡科协和村科普小组,积极在民营企业中发展科协组织。加强乡科协办公室规范化建设,切实落实“四有一保证”(即有办公室、有牌子、有人员、有年度工作计划、有经费保证)。“农技协”稳定在5个左右,并着力提高功能,引导向实体型发展,充分发挥为“三农”服务的作用。同时,积极在民营企业中建立科协组织。
二、增加经费投入,加快科普设施建设
按固发[2002]13号文件规定,乡科普经费按全乡总人口人均0.2元标准落实到位,并纳入乡年度财政预算;乡的科普经费每年不少于8000元,开入乡镇扑财政预算。
乡建设1个10米长的“科普画廊”和2个室(即:“综合配套的科普活动室”和“科普图书室”)。
三、强加推进科普示范村、户的创建工作
在全县广泛深入开展讲精神文明、比科技致富、创建科普示范村、户活动。按中国科协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标准的要求,科普示范村应占行政村总数的三分之一,科普示范户应占总户数的百分之三十。这此,在开展全面创建的基础上,侧重抓好2个重点村及20个重点的科普创建工作。依据标准,认真谋划,精心指导,切实将科普创建各项任务落实好,以点带面推动全乡。乡拟于10月份对科普示范村、户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合格的予以授牌。
四、加速科普示范基地建设
乡注重抓好良种肉鸡、三元杂交猪、无公害蔬菜3个乡级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尽力帮扶,促其发展,与此同时,对10个村级科普示范基地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帮助引进项目和配套技术,并尽可能给予必要的物资和资金支持,不断提升水平。各村对自己的2个科普示范基地,更要加强管理,突出特色,提高科技支撑水平,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拉动全乡经济发展,乡拟于6月底前对村创建的科普示范检查验收,符合标准的报县里统一授牌。
五、广泛深入开展科技培训
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培训,进一步提高全乡人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全年培训5000人以上,具体实施步骤:一是乡科协与乡农技部门配合,负责抓好500名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专业技能培训;二是县科协与乡中学配合,对500名初中毕业生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及技能培训,促进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能力。三是发挥乡科普创建成员单位和涉农单位的作用,与乡配合,条块结合,根据农时需要,进村入户到田头,负责抓好200名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四是乡继续组织县农广校从农村知青中的大中专班对回乡知青继续教育等,全年进行高层次培训50人;五是结合招商引资,配合来固企业开展对新工人岗前培训500人;六是继续举办“农函大”实施学制一年的系统培训。继续在乡、村干部和农村中学招生,全年招生500人以上,其中:各村10人计200人,农村中学300人。此外,在对农村开展大规模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技术,积极引进推广适销对路的新技术10项,新品种8个。
六、大张旗鼓开展科普宣传
创新方式,变化形式,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地开展科普宣传,营造浓厚的科普氛围,具体办法:一是认真举办一年一度的“科技活动周”活动;二是组织涉农单位和县相关部门举办3次大型送科技下乡和科普赶集活动,发入各种科技资料10000份以上;三是举办乡、村干部科技讲座会1场;四是为全县19座“科普画廊”订购科普挂图20套960张,全年更换内容4期以上;五是继续办好“科技热线”;六是举办弘扬科学精传播科学思想挂图展2次;七是举办科普创建成果摄影展1期。
七、大力发展技协,更好的为“三农”服务
农技协是农民自己的组织,聚集了众多种、养、加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发展经济的各类能工巧匠,是科技与经济的联合体,具有技术、人才、经济实力的比较优势,且源于农民,与广大农民同呼吸共命运,在传播科学技术和带领农民致富方面,可以发挥政府及农技推广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发挥好农技协为“三农”服务的作用尤显重要。各级政府应把农技协的培育、发展、巩固、提高工作摆上工作议程,根据各农技协的特色,多方面给予热情关心和支持,积极为他们协调关系、扶持帮助、提供技术、引进项目、解决困难等,使之规范管理、增强功能、提升水平。乡应着力抓好5个全县行业性农技轩、各村应着力抓好1个不同类型农技协的巩固发展工作,引导农技协迅速转型,由技术交流和技术服务型向经济实体型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坚持走有偿服务和实体化之路,逐步增强造血功能和对会员的凝聚力。二是加强对农技协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⑴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大力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⑵引进推广适销对路的新技术、新品种,并允许销售配套的种子、化肥、农药等;⑶根据专业特点,以订单农业、集约经营方式,发动农民建立相应的科普示范基地(片、点),发挥示范效应,促进产业发展;⑷拓市场、促销售。以信息交流、网站搜寻、外出考察、横向联合、建销售市场等方法,把农产品销售这个困扰农民的难题解决好,促进农民增收。
八、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