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数据管理岗位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职责一:仓储物流主管岗位职责
一、规范流程
工作内容执行并监控仓库作业流程及各项制度的实施,对仓库的正常运作负责。
工作标准:对每天每项收、发、存业务的运行状况实行检查与掌握,发现问题立即处理,确保仓库作业流程及各项制度的执行状况良好。
二、准确反映库存
工作内容:
1、准确记账、报账。
2、加强与台账的日对应与月盘点核查。
工作标准:
1、准确记账、报账。
1、每天检查手工账记账情况确保及时性、准确性。
2、抽查库存报表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传报对象是否全面。
3、抽查到货通知书有否及时传送各门店。
4、手工账库存与实物库存是否吻合,按排每天抽查10个品种以上。
2、加强与台账的日对应与月盘点核查。
1、手工账与实物、电脑账与手工账的核对与管理。
2、确保准确及时地将提货联交台账并签收。
3、每天将实收已发及未发数于台账进行勾单核对及时查找差异原因并当天解决。
4、每月盘点工作的组织与要求,对盘点结果与台账核查并落实责任。
三、库位按排
工作内容:
1、合理科学按排商品的库位与堆放。
2、建立坏机库。
工作标准:
1、合理科学按排商品的库位与堆放。
1、杜绝出现货物堆放紊乱,条理不清,进货无位,出货后不理的现象。按商品种类分割库区、库位。
2、寄存库所有物品须记录在案,手续齐全,不得造成商品及财产遗失、损坏。
3、促销赠品往来账目清楚,不得短缺。
2、建立坏机库。
1、对残次商品严格把关,查收原因,严格监督处理。
2、在库及入库不良品严格分开堆放,并及时报账处理。
四、出入库手续
工作内容:按订单要求及商品外观要求严格把好入库关与出库手续。
工作标准:
1、以先出后进为原则,充分利用仓库大门,积极组织库工装卸货,不得对进货车辆视而不见,处理拖拉。
2、发货认真、仔细,不得发错货。
3、严禁野蛮装卸,加强教育,从严处罚。
五、商品的保管
工作内容:对入库、在库商品的保管责任
工作标准:
1、不得堆放库外,特殊情况必须加垫仓板盖油布,不得淋雨。
2、搬卸过程中机器及包装的保护。
六、安全卫生
工作内容:
1、对全部在库商品、财产的安全、质量负责,杜绝人为损坏与缺少。
2、做好库区防火、防水、防盗工作。
工作标准:
1、仓库重地禁止吸烟,定期检查电器线路。(考核7.5分)
2、杜绝工作失误,造成商品盗窃、失火、水潮、霉变等情况。(考核7.5分)
3、健全值班工作,做好值班记录(考核5分)
4、触犯法律的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考核5分)
七、培训与考核
工作内容:加强自身业务水平,对员工实时进行培训与考核。
工作标准: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及时做好员工思想工作,保证每一名员工的工作状态
八、劳动纪律
工作内容:建立并不断完善库内工作纪律。
工作标准:针对仓库运作流程,定制相关劳动纪律,并在工作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职责二:仓储物流主管岗位职责
仓储部分:
1. 负责仓库整体工作事务及工作日常管理,协调部门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
2. 负责制定和修订仓库收发货、作业流程等管理制度,完善仓库管理的各项流程和标准;建立规范、完整的物流仓储操作报表,及时反馈仓储操作;
3. 库房的合理化布局和管理,合理规划各分仓的储存空间及货物的储存方式,仓位调整;负责制定各仓库储位的规化、标识、防火、防盗、防潮及物料的准确性管理标准;
4. 制定仓库工作计划;制定部门每月工作计划、分析、总结部门工作状况与下一步工作思路,带领督促员工完成目标任务;
5. 负责分配仓库员工工作及日常工作监督;
6. 负责对仓库进、出库,库存等操作进行审核与监督对各项工作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签收货仓各级文件和单据;
7. 及时地反映仓库的库存状况,确保库房帐、卡、物数量一致;确保库存数据的正确性;
8. 负责仓库的货物、人员安全及防护,进行安全评估,不断改善库存管理安全,确保仓储物资免受损失;
9. 及时地定期回顾并汇报仓库的安全及运行状况,采取预防措施;
10. 组织仓库日常盘点。报表帐目实物之相符;定期组织实物盘存,做到帐实相符、帐卡相符。出具盘存及分析报告;
11. 建立安全库存机制,进行存量分析和控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库存成本;
12. 能够按照成本会计的要求提供物料消耗情况并进行有效控制;
13. 督促各分仓对各类报表的准时上呈及监督。负责加强报表填写准确性和分析管理,参考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并组织落实;物料数据管理和统计;
14. 负责督促及时评估和处理不良物料及呆滞物料;
15. 负责库存盘点缺损率;收货及时率;发货及时率;收发货准确率;单据完整率;
物流部分:
1、负责制定物流配送相关操作及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流程,并负责在实施中的指导与监督;
2、制定和执行配送工作计划,对配送工作规范和考核标准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
关键词:检修 网络化管理 数据
中图分类号:TM7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c)-0015-02
1 检修试验数据网络化管理的目标描述
1.1 检修试验数据网络化管理的管理理念或策略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框架下,结合集团公司“规范化”“网络化”和“集中化”的要求,构建起以提高检修试验质量为目标,以计划管理为导向,以流程控制为核心,以绩效管理为手段,将风险管理与内部流程控制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变电站设备检修试验的全过程, 开展基础资料和信息收集管理、试验工作评价管理,建立起网络化检修试验工作评价辅助系统,指导和规范现场检修试验工作的开展,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安全隐患和试验数据失真,实现检修试验数据网络化、系统化管理。
1.2 检修试验数据网络化管理的管理范围和目标
1.2.1 检修试验数据网络化管理的管理范围
(1)检修试验数据系统管理。
(2)继电保护装置试验数据管理。
(3)自动化装置试验数据管理。
(4)变压器试验数据管理。
(5)其它设备试验数据管理。
(6)变电站内无线网络管理。
1.2.2 目标描述
利用网络的强大功能,以智能化变电检修管理系统为载体,主要包含生产计划管理、检修试验全过程管理和绩效民主管理三大部分。以生产计划管理为主线,将工区从计划制订到现场执行再到业绩考核统一规划到一个体系中。不但实现了信息共享,避免了数据的重复统计和录入,更重要的是将初始计划、检修试验全过程、试验数据时时录入、历史数据现场调阅、后期考评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闭环管理,从根本上寻求解决检修管理工作的环节纰漏问题。其中,计划管理主要完成检修计划的生成及统计,生产全过程管理主要是对检修工作的全过程有效监管,并对安全生产进行风险管控,绩效民主管理对员工进行绩效考评。
2 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2.1 主要流程说明
流程说明:检修试验数据网络化管理实行班组、车间和运维检修部(检修公司)三级管理体系,基本流程主要包括计划期、实施期和总结期及其下属的各个环节。
2.1.1 节点说明
节点1:由运维检修部组织讨论并最终确定并编制检修试验计划。
节点2:变电检修室根据运维部制定的试验计划,编制车间的月度工作计划,并于每月25号之前组织各班组进行计划讨论,将计划分解到车间各班组。
节点3:各班组根据车间计划向调度中心、变电运维工区提交停电申请、确定工作负责人及工作班成员、办理工作票。
节点4:临时性缺陷,无法列入停电计划处理的,由各班组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检修试验工作。例如突发性设备故障。
节点5:由检修试验工作负责人确定检修试验项目,根据具体检修设备和相关试验设备生成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检修试验作业现场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流程和内容进行作业。
节点6:严格执行车间管理人员到位监督制度,车间管理人员不到位工作不开工,并以拍照、录音等形式进行确认。
节点7:依照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进行检修试验工作。
节点8:根据工作得出相关试验项目的结果。
节点9:工作班成员通过网络现场查阅历史检修记录和试验数据,与现场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通过与历史数据的对比,确定现场检修试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由车间管理人员进行车间级验收,并将现场试验记录和数据通过网络时时上传。
节点10:由运维检修部进行验收。如通过则由班组终结工作票,进行工作总结。如未通过,刚返回班组,对检修试验项目进行重新修改,并履行其下流程。
节点11:由班组提交工作总结之后,车间进行质量考评,分别从工作的安全、质、量、期进行考评并打分,存档。
节点12:由运维检修部存档。
2.1.2 关键节点说明
节点6、节点8、节点9及节点12是检修试验数据网络化管理的关键节点,在此有必要做详细的说明。
节点6:开展作业安全风险辨识,执行车间管理人员到位监督制度,做到车间管理人员不到位、不开工,车间到位管理人员以拍照、录音等方式进行确认,并上传至公司安全监督管理系统中。在工作完成后,车间管理人员进行车间级现场验收,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节点8、节点9:创新提出现场化、网络化历史数据对比分析与检修试验记录与数据在线存储理念。利用网络的强大功能,实现了变电站CAD版一、二次图纸及具体设备的检修试验工作和数据记录的网络,方便了工作记录和试验数据的现场调阅,便于不同工作人员的查找,并且相关工作记录的试验数据直接根据工作计划和相关设备生成,避免了人工后期录入,节省检修工作后期维护成本,确保了数据可靠、准确、来源唯一,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料手工管理的弊端。提高变电检修精细管理、科学决策的水平。
节点12:通过系统建设实现了检修工作和绩效工作的统一、融合,保证了绩效考评工作的客观真实性,减少了绩效管理的工作量,实现了员工绩效考评成绩由网络系统根据工作任务和工作绩效评价自动统计计算。
2.2 确保管理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2.2.1 组织机构
检修试验数据网络化管理的组织机构由生产副总经理直接管理,主管部室部门为运维检修部,变电检修室管理人员全面组织协调管理工作,变电检修室的二次检修班、变电检修一班、变电检修二班、电气试验班负责具体工作。
2.2.2 岗位设置及说明
运维检修部(检修公司):熟悉国家电力生产、电力建设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安全生产监督规定,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集团公司《反事故斗争二十五条重点措施实施细则》、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以及与电力安全有关的其他规程制度,熟悉供电专业技术,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工程师以上职称。
变电检修室管理人员:熟悉该车间的生产流程和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标准、规程、制度;有相关专业工作经验;熟悉检修工作项目化安全管理的流程和具体执行措施,具备必要的信息化应用知识,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负责检修工作项目化安全管理培训及现场安全指导、监督。
各班组成员:各班组成员:熟练掌握检修工作具体流程,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技能,以及信息化应用基础,熟悉变电站内所负责的相关设备。
2.3 检修试验数据网络化管理绩效考核与控制
2.3.1 绩效考核的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运维检修部、人力资源部等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绩效考核小组,对检修试验数据网络化管理进行考评。
2.3.2 绩效考核细则
检修试验数据网络化管理实行绩效考核,按照绩效考核细则由车间自查和运维检修部专业考核相结合,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公司的月度绩效考核。
2.3.3 绩效评价方法
依据日照供电公司的检修工作专项管理制度及绩效考核方法,由运维检修部牵头组织,运维检修部运行专工、继电保护专工、高压监督专工负责实施,对检修试验数据网络化管理主要指标进行定期检查,同时对各班组的自查结果进行考评,将检查和考评结果汇结成考核意见,经公司分管领导批准,纳入公司月度绩效考核。
2.3.4 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通过运维检修部(检修公司)对检修工作的各项指标进行科学的绩效考评,对检修试验工作数据网络化管理工作进行总结、评价,最终与变电检修室管理人员及各班组一线生产人员效益结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员工的业绩目标和个人能力水平。通过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调整,促进持续提升个人、班组和工区的绩效,形成工区和员工个人的“双赢”局面。
3 评估与改进
3.1 专业管理的评估方法
检修试验数据网络化管理是一项长期的、需要不断积累的工作,运维检修部、车间和各班组根据变电站内不同的设备类型进行分类评估。
一是公司内部评估,根据设备类型、电压等级不同进行关键指标评估。二是借助兄弟单位优秀的典型经验、同业对标等活动,交流经验,查找自身不足,不断努力学习,争取提高检修试验数据管理水平,以优秀的管理理念引导现场作业,提高检修质量。
3.2 管理存在的问题
(1)检修试验数据网络化管理目前并未实现所有变电站现场检修试验工作的覆盖,诸如更改二次设备定值、保护压板投退等二种票工作。检修试验数据网络化管理内容有待进一步拓宽。
(2)一部分年纪较大的老员工,工作现场对网络数据化应用知识匮乏,应进一步加强网络化管理技能培训,提高网络化应用业务素质,以更便捷的管理理念提升现场作业工质量。
3.3 今后的改进方向
3.3.1重视现场检修试验纪录的积累与网络化应用
以智能化变电检修管理系统为载体,不断深化检修试验记录积累和网络化的应用,提高变电站设备的检修试验记录网络化应用覆盖率。
3.3.2努力培养高素质检修人员
加大培训力度,重点对车间管理人员和班组工作负责人进行专项培训,加强检修试验纪录网络化管理培训,注重网络化应用的便捷性管理理念与数字化管理方法的理解,提升检修技能,提高检修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令,封孝成,王冶宇,等.基于试验检修的电力设备综合信息管理平台[J].天津冶金,2013(2):28-32.
1畜牧业统计数据质量出现的问题
1.1统计数据没有按时上报
畜牧业工作内容众多,但是处理工作的人员稀少,在此种状况下工作人员一直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数据统计人员长此以往会因为过度疲劳影响到工作执行效果。调查畜牧业数据统计工作,发现大部分通知任务结束后没有及时上交统计数据,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数据统计人员需要处理大量工作,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能会优先处理重要的工作,在处理相关工作后遗忘数据上交的工作,致使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在无法得到详实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设置,影响到下一阶段生产工作的进行,拖慢工作进度。
1.2统计数据管理制度不科学
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关注的重点在拓宽自身规模,没有算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工作模式建立完善健全的管理机制,在数据管理方面因为缺乏符合工作需求的管理制度,无法在监管下有序的运行各项工作。部分数据统计人员在此种状况下可能会因为粗心大意录错数据,因为监管机制不健全导致此类问题难以及时发现。此外,部分工作人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会采用违规的方式,出现擅自修改统计数据、谎报统计数据等行为,此类行为虽然可以缩短数据统计的时间,但是违背相关工作提出的初衷,还可能因为数据问题影响到畜牧业未来的发展。
1.3数据统计人员专业能力低下
数据统计工作对畜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数据统计工作变得异常重要,但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数据统计人员,均没有意识到数据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企业管理者选择的数据统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比如部分统计人员正确的划分幼崽出栏数与养殖场出售的幼崽数。因为类别划分出现问题,由此使得数据统计人员上报的数据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出入,降低统计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无法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还会影响到下一阶段方案的制定。
2优化畜牧业统计数据质量的策略
2.1统计数据信息化发展
畜牧业数据统计工作需要顺应时展,目前为了提高数据统计工作效率与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借助信息技术将统计数据工作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利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强大的数据统计能力,减轻数据统计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与数据统计数据的质量。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自身能力,因为数据统计工作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对数据统计人员有一定的要求,在掌握基本工作内容与要求的基础上,数据统计人员还需要拥有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可以灵活的使用软件,编制数据统计报表,并按照要求定期发送报表。
2.2完善统计数据管理制度
统计数据质量直接影响到下阶段生产工作的执行状况,必须关注数据统计工作,将工作重点投放在投资数据管理方面,鉴于传统的统计数据管理制度内容残缺,在实际工作中无法进行合理的监管,为此需要创新、完善统计数据管理制度,监管数据统计人员工作行为,确保各项工作可以按照要求进行。需要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定数据统计人员的工作内容,一旦出现数据统计失误后可以快速找到责任人,并按照制度内容进行惩处措施,还可以增加数据统计人员对岗位工作的重视程度,按照要求完成阶段工作的衔接。此外,还应该随着工作的进行查看数据统计工作执行情况,及时发现管理制度存在的漏洞并加以完善。
2.3提高数据统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一、合理调配资源,完成省中心网络互联工作。
根据省联社综合业务系统建设方案,我市农村信用社上线工作计划在下半年完成,按照省联社计算机中心工作安排,我市信息中心必须在月日前完成与省中心的互联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部门制定了专项的工作计划,合理分工,提前完成了省中心的工作部署。
首先,部门技术人员共同协作,以“节约资源、符合标准”为原则,制定了信息中心网络设备改造方案。
⑴、购置两台交换机,做到网络线路的双机热备。
⑵、购置路由模块,做到主线路(电信光纤)的联结。
⑶、不重新购置路由器,利用原路由器(信贷管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理使用)资源,购置了相应的模块,做到备份线路(联通光纤)的联结。
其次,我们及时将以上的工程改造方案报省信息中心与科技处批准,经科技处批准后,我们部门在设备到位、线路到位的情况下,加班加点与月中旬完成了与省信息中心的联结,为下一步数据集中提供了网络保障。
二、实施中心机房改造工程,确保中心机房安全运转。
去年上半年,我市农村信用社实现了数据集中,我们信息科技部的中心工作由对营业网点计算机系统的维护转移到对中心机房计算机系统的操作与维护,中心机房安全高效运转是我市农村信用社业务开展的前提。今年以来,按照省科技处工作要求,我市信息中心机房必须在防雷与防火上符合科技处制定的标准。经过细致的调研,我们部门在几套工程方案中,选择了性价比较好的方案,于月份完成了施工,并分别通过了市消防大队自动消防系统验收、市防雷测试中心防雷系统验收。
三、完善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
随着计算机应用在信用社业务及管理领域的推广,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为了防范风险,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根据公安部门及省联社相关规定,我们部门及时制定了《计算机安全管理办法》,在日常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上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依法办事、综合治理。
首先,联社成立了由主任任组长,各个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检查、指导营业网点的计算机安全保护工作。
其次,明确了联社网络信息中心及营业网点计算机系统管理与操作人员的岗位设置,并制定了详细的岗位职责,做到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在组织落实、责任明确的前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提下,我们将信息中心与营业网点的各类操作行为根据业务需要制定了具体的操作方法,从硬件管理、密码管理、数据管理等方面规范操作行为,杜绝安全隐患。
四、适时组织操作员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
按照计算机操作员培训制度,根据业务需求,我们下发了《营业网点员工计算机操作技能调查表》,并根据此表制定今年的培训计划,编发了相关的培训资料,组织了两期操作员培训,努力提高操作员业务技能。
五、共同配合,顺利完成综合业务上线,各项业务正常开展。
根据省联社上线工作计划和要求,从月日至月日天内完成上线工作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积极与财务、信贷等部门共同配合,制定上线工作计划,层层落实,相互协调,明确分工。一是及时编制上线更换计算机硬件设备计划。四天内购置设备到位,建起培训机房。二是编制综合业务上线培训资料,组织业务岗位员工进行全面培训,八天举办了五期培训,参加培训人员达人次。为上线业务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三是各项硬件设施只用了四天时间及时安装到位。四是与财务部门密切配合进行移植账户数据核对,清理规范账户,确保顺利上线,五是与省中心共同协作,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中间业务开发,顺利完成连调。六是上线前的系统业务测试落实到位,在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处理,为一次性上线成功提供了保障。在联社上线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奋战十八个日夜,终于顺利完成了上线工作,保证了各项业务正常开展。
六、及时协调解决新业务系统上线后遇到的问题。
新的综合业务系统上线后,对业务操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业务系统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及时和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一是编制了新业务系统日常工作要求。二是及时总结新业务系统上线后存在的问题,主动和科技人员共同研究解决,或与省中心联系,请求帮助解决,做到了遇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三是完成土桥分社与朴席社的机构撤分。
七、做好计算机设备和网络的正常维护工作。
综合业务上线后,对计算机的设备有了新的需求,以“节约资源,符合标准”为原则,对基层网点的设备进行了调整配置,加强了日常维护,保证了计算机设备和网络安全、正常运行。同时,我们部门认真做好中心机房、营业网点软硬件维护工作,做好国税、地税等具体业务操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年工作重点。
一是加强业务学习与研究,提高专业技能,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
一、合理调配资源,完成省中心网络互联工作。
根据省联社综合业务系统建设方案,我市农村信用社上线工作计划在下半年完成,按照省联社计算机中心工作安排,我市信息中心必须在6月10日前完成与省中心的互联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部门制定了专项的工作计划,合理分工,提前完成了省中心的工作部署。
首先,部门技术人员共同协作,以“节约资源、符合标准”为原则,制定了信息中心网络设备改造方案。
⑴、购置两台CISCO3550交换机,做到网络线路的双机热备。
⑵、购置CISCO3662路由模块,做到主线路(电信光纤)的联结。
⑶、不重新购置CISCO3550路由器,利用原CISCO2610路由器(信贷管理使用)资源,购置了相应的模块,做到备份线路(联通光纤)的联结。
其次,我们及时将以上的工程改造方案报省信息中心与科技处批准,经科技处批准后,我们部门在设备到位、线路到位的情况下,加班加点与5月中旬完成了与省信息中心的联结,为下一步数据集中提供了网络保障。
二、实施中心机房改造工程,确保中心机房安全运转。
去年上半年,我市农村信用社实现了数据集中,我们信息科技部的中心工作由对营业网点计算机系统的维护转移到对中心机房计算机系统的操作与维护,中心机房安全高效运转是我市农村信用社业务开展的前提。今年以来,按照省科技处工作要求,我市信息中心机房必须在防雷与防火上符合科技处制定的标准。经过细致的调研,我们部门在几套工程方案中,选择了性价比较好的方案,于4月份完成了施工,并分别通过了市消防大队自动消防系统验收、市防雷测试中心防雷系统验收。
三、完善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
随着计算机应用在信用社业务及管理领域的推广,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为了防范风险,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根据公安部门及省联社相关规定,我们部门及时制定了《计算机安全管理办法》,在日常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上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依法办事、综合治理。
首先,联社成立了由主任任组长,各个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检查、指导营业网点的计算机安全保护工作。
其次,明确了联社网络信息中心及营业网点计算机系统管理与操作人员的岗位设置,并制定了详细的岗位职责,做到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在组织落实、责任明确的前提下,我们将信息中心与营业网点的各类操作行为根据业务需要制定了具体的操作方法,从硬件管理、密码管理、数据管理等方面规范操作行为,杜绝安全隐患。
四、适时组织操作员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
按照计算机操作员培训制度,根据业务需求,我们下发了《营业网点员工计算机操作技能调查表》,并根据此表制定今年的培训计划,编发了相关的培训资料,组织了两期操作员培训,努力提高操作员业务技能。
五、共同配合,顺利完成综合业务上线,各项业务正常开展。
根据省联社上线工作计划和要求,从8月10日至8月27日18天内完成上线工作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积极与财务、信贷等部门共同配合,制定上线工作计划,层层落实,相互协调,明确分工。
一是及时编制上线更换计算机硬件设备计划。四天内购置设备到位,建起培训机房。
二是编制综合业务上线培训资料,组织业务岗位员工进行全面培训,八天举办了五期培训,参加培训人员达210人次。为上线业务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是各项硬件设施只用了四天时间及时安装到位。
四是与财务部门密切配合进行移植账户数据核对,清理规范账户,确保顺利上线。
五是与省中心共同协作,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中间业务开发,顺利完成连调。
六是上线前的系统业务测试落实到位,在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处理,为一次性上线成功提供了保障。在联社上线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奋战十八个日夜,终于顺利完成了上线工作,保证了各项业务正常开展。
六、及时协调解决新业务系统上线后遇到的问题。
新的综合业务系统上线后,对业务操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业务系统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及时和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一是编制了新业务系统日常工作要求。
二是及时总结新业务系统上线后存在的问题,主动和科技人员共同研究解决,或与省中心联系,请求帮助解决,做到了遇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
三是完成土桥分社与朴席社的机构撤分。
【关键字】供电所;绩效精益化;计划;表单;信息系统
一、前言
随着县级供电企业规范化建设、供电所精益化管理的深入推进,供电企业在推行供电所精益化管理、创建标杆供电所工作中,供电所仍面临基础设施配置与发展水平不适应,自身缺乏健全的责任目标建立能力,基层员工技能不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效率要求等问题。
二、供电所绩效管理现状问题
1.管理责任错位导致业务运转的成本高效率低
部分职能管理部门在业务中没有有效地发挥策划指导职能,需要供电所配合的工作安排多且不合理,很多工作没有经过分解就安排给供电所,使得供电所在工作开展时没有明确的执行目标,造成较大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耗费。公司各职能管理部门在供电所开展供电所业务流程梳理、表单梳理及优化方面的组织工作不尽理想,职能管理部门与供电所之间存在对业务流程的认识偏差,在实际运作中界面划分还是不够清晰,容易导致出现工作的管理真空。
2.班组绩效管理水平不足
职能管理部门不注重报表管理,不同部门之间的横向协同不足,不能实现数据共享,使得基层单位数据、报表重复填报的工作多。供电所层面陷于表单填写、统计分析、数据报表报送以及迎接检查等方面繁重负担,疲于应付,没能将精力和力量充分运用到具体的营销服务和设备运维等核心业务上,造成核心业务的工作质量不高,基础数据收集不及时、不准确、不齐全。
3.员工技能水平影响信息化建设进程
供电所员工年龄结构老化现象突出,部分年纪较大员工未能熟练掌握本专业范围内的业务模块,信息化推进成效不明显。突出表现为信息系统对供电所基础数据的录入、查询、统计分析等工作的支持度低,生产MIS系统配电设备台账、物品台账、缺陷模块维护不到位,造成基础数据缺失,很多数据需人工汇总、查询和统计分析。各供所对生产计划模块推广应用的二次培训不足,生产MIS和移动作业平台(PDA)、配电GIS系统的功能模块培训不到位,员工应用不熟练,工作开展不畅。
三、供电所绩效精益化管理模式探索
以县级供电企业供电所规范化建设管理提升为出发点,扶绥供电公司推行“计划+表单+信息系统”+“工作手册”的“3+1”管理模式,以创建标杆供电所为载体,建立职能管理部门与供电所工作衔接的管理机制,通过完善营销信息系统应用(供电所计量自动化系统)、开展配网运维精益化管理,实施“看板管理”、“抢修精益管理”项目,开展供电所规范化建设管理提升工作。
1.全面推行供电所工作计划管理
贯彻执行公司《供电所计划管理指引》,明确供电所、各班组计划的承接、编制、审核、审批要求,反复开展《供电所计划管理指引》的宣贯、培训,使员工了解掌握班组工作计划的来源以及编写规范、要求。班组有效应用生产MIS系统、营销MIS系统完成年、月、周工作计划和闭环管理,工作计划全面、完整,闭环及时。
为避免计划与实际工作脱节,要求线路巡视、维修等核心运维作业要列入工作计划中,把未知的抢修作业列为临时工作计划,有效扭转工作的随意性。如对配电管理方面,加强设备日常管理,对电压监测仪、无功补偿装置按标准要求每月巡视一次,设备及线路巡视周期与供电所简明工作手册要求时间一致,按简明工作手册要求至少两个月巡视一次;定期开展台变接地网电阻检测,制定检测计划及检测结果记录,针对供电所配网运行分析不到位的情况,每月结合扶绥电网运行实际进行分析,开展低压配网月度分析等。
为了使供电所负责人、班组长掌握工作计划的编制方法,公司引入思维导图工具,通过反复培训、现场指导工具使用的方式,引导计划编制人员将工作进行层层分类,实现工作计划的模块化、结构化、层级化,实现工作计划不遗漏、层次清晰。经过3年实践,各供电所计划编制人员均掌握了利用思维导图编制工作计划的方法,各层级的工作计划实现目标明确、措施合理、责任到位。
2.核心业务流程优化及表单应用
(1)理清工作界面,完善岗位职责
一方面理清部门、供电所之间的管理界面。落实供电所执行层定位,在《广西电网公司县级供电企业供电所规范化建设工作指南2016版》和《供电所工作简明手册2.0版》明确的“职能部门与供电所职责界面”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供电所与职能部门管理职责,明确管理性、事务性以及日常报表等业务事项,并做好职能调整;另一方面,在供电所内部完善班组间的职责界面。确定接户线为运维班与营业班的职责分界点,接户线以前设备运维归设备班,接户线以后设备运维归营业班,营业班负责辖区内400V及以下线路设备巡视维护(不含运行维护、检修、消缺、抢修及护线宣传等工作),同时将400V及以下线路通道清理职责移至设备维护班。
(2)业务流程梳理及优化应用
扶绥供电公司组织各职能部门对供电所规范化推广经验材料进行反复修编,重点核心业务流程图的业务指引、流程节点与供电所、班组岗位设置与实际不符进行补充完善,抓好供电所主任、班长及班组员工对配网设备巡视流程,配网缺陷处理流程,配网抢修工作流程,配网设备验收流程,低压业扩办理流程,抄、核、收工作流程,计量装置故障处理流程,线损管理工作流程,安全督查管理流程九个核心业务流程的培训及应用。
(3)表单梳理与应用
基于供电所的工作执行定位,按照“减负、高效”的工作思路,组织各供电所根据本所实际对供电所需执行的流程、表单和报表进行优化、整合。具体细化业务流程、岗位、表单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同时,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供电所规范化建设、生产两册、星级班组建设等管理要求进行充分融合,遵循表单的填写必须与实际的具体业务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有操作才有表单”的对应关系,有效杜绝“两张皮”。为提高班组表单应用的积极性和使用能力,将供电所作业图形化,制作关键作业简图,形象说明作业的步骤及工作要求,便于员工理解。
3.信息系统应用助力业务流转绩效精益化
扶绥供电公司按照网区公司要求,在供电所层面实施营销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全面应用,推进移动作业平台、计量自动化系统、所务管理平台应用。一方面完善生产类信息系统使用的考核意见,强化标准的执行刚性。通过抽取各项业务基础数据的完整率、准确率、及时率等系统指标,检查、监督供电所使用信息系统的情况及质量,从而确保标准的执行刚性,提升数据质量;另一方面强化员工对系统操作的培训,提高信息系统使用的普及程度。除通过开展公司与上级单位间的双向交流培训外,通过组织操作技能考试,以考促学,提高供电营业点员工对系统操作的技能水平和普及程度。
4.应用供电所工作简明手册提升绩效精益管理能力
扎实推进《供电所工作简明手册2.0版》应用,明确的“职能部门与供电所职责界面”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供电所与职能部门管理职责,明确管理性、事务性以及日常报表等业务事项,结合网省公司业务指导书应用要求,将营销服务、配电运维业务流程梳理成果纳入《简明工作手册》,确保各班组员工岗位业务系统流转、管控到位,让员工只使用“一本书”,就能清楚自己的核心工作是什么、怎么做,更好的履职到位,简单、规范、易操作。
四、供电所业绩精益化管理实施
1.营销服务精益化管理
(1)推进业扩精益化管理
推行业扩报装“三免”服务,压缩时限,提高业扩报装效率,落实低压客户业扩装表接电的实施主体责任,协同做好低压客户报装服务工作;规范营业厅客户档案管理,统一规范客户档案的内容及要求,实施定置管理,完善标签标识,对客户档案信息按线变户关系分摆放区域,统一存放地点,统一进行定置。
(2)推行电费精益化管理
大力推进非现金缴费工作,加大宣传动员、上门服务力度,实现非现金缴费客户比例95%以上;结合各网区费控业务推广计划,优先推进标杆供电所远程费控工作;完善落实电费回收考核责任制,有效开展抄、收工作,实现年度电费回收率≥99.98%。
(3)实施线损精益化管理
落实分台区线损管理年度目标责任制,台区负责人制定线损目标的管控措施。建立有效的线损闭环管控,依托计量自动化系统开展日线损监测,抓好线损异常PDCA管控,及时开展线损异常分析和异常处理。
(4)强化营销数据质量管理
将“设备主人制”管理机制延伸到营业服务人员,落实营销数据质量管理责任制,建立营销设备主人与配电设备主人联动工作机制,有效开展营销基础数据核查和动态更新,确保营销存量、增量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可用。
2.配电运维精益化管理
(1)落实配电设备主人管理责任制
按照“四个一”和“四个管理要素”的要求,认真落实供电所设备管理责任、管理职责及考核评价内容,签订设备主人责任书,纳入员工年度、月度绩效考核。
(2)强化配网数据质量管理
以设备主人为责任主体,有效应用资产管理系统“数据质量看板管理”模块功能及现场核实,做好常态基础数据核查和动态更新,确保配网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可用。
(3)建全完善配网图纸
开展电网GIS、配网单线图的现场核查、制图及动态更新工作,确保配网图实相符、真实准确,为班组开展配网运维、检修抢修提供安全保障。
(4)规范高低压配网抢修
进一步规范供电所配网抢修工作模式,人人掌握抢修过程的故障查找、隔离及处置等环节的工作要求和记录。
(5)完善“一线一案”
明确故障排查的方法和步骤,突出故障排查过程的逻辑性、严谨性和实用性,严格审批程序,组织做好员工培训和有效应用。
五、供电所绩效精益化管理实践成效
通过推行计划+表单+信息系统及简明手册应用的绩效精益管理模式,扶绥供电公司下辖供电所绩效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取得以下成效。
1.供电所绩效精益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各供电所按照“示范引领、全面推进、持续完善”思路,以创建标杆供电所为引领,导入“消除浪费、创造价值、持续改善、精益求精”的精益理念,进一步落实“摸清营配家底、理清工作界面、规范业务流程、运用信息系统固化”规范化建设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供电所绩效精益化管理。各供电所严格执行《供电所规范化建设成果2.0》范本推广应用、营配信息数据管理、信息化应用、线损管理、快速复电管理、班组建设相关要求,主要业务指标得到显著改善。2016年,渠黎供电所入围创建广西电网公司标杆供电所名单。2017年,荣获南方电网公司“最美供电所”优秀奖。
2.流程表单及信息系统应用成功为基层班组减负
通过信息系统应用,综合统计、分析、汇总等管理或事务性的工作上移至职能部门,提升了报表数据获得的便利性和报表数据的共享水平。供电所班组将更多的资源、精力集中于安全生产、营销服务主业工作中。
一、机构设置
1、我镇设财政所,人员编制4人,现有人员2人,均有大学专科学历及会计从业资格证;
2、有达到规定的独立的办公场所和档案室,必备的办公设备齐全,财金网络通畅,运行正常,网络建设、数据管理、安全防护符合规定。
二、制度建设
1、建立了预算收支管理、资产管理、现金管理、印章管理、票据管理、档案管理、资金监管等基础工作制度;
2、建立了惠民补贴、机关财务、预决算和财政收支公开公示制度;
3、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度、内部管理等内控制度;
4、建立了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洁自律和重大事项报告等廉政制度。
三、收支管理和服务能力
1、预算编制程序规范,内容完整并按时报人大审查批准;
2、按照有关规定开设银行账户,单位已办理公务卡,并通过公务卡实行支付,所有支出通过转账结算,不实行现金支付;
3、非税收入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应收尽收,无截留、挪用、坐收坐支等违规行为;
4、镇镇财政资金信息通达;
5、资金使用按规定时限进行公开公示,并设置监督电话和举报箱;
6、建立资金监管抽查巡查制度,对抽查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
7、所有补贴(助)资金通过“一卡通”兑付,兑付率100%,无事件;
8、设置了办事指南和岗位职责标牌。
四、日常工作
1、年初有工作计划,年终进行工作总结;
2、账务处理、记账凭证、账簿装订和归档及时规范;
3、镇镇财政预决算按规定时间完成,定期开展镇镇财政资金对账工作;
4、建立资产登记、管理台账,并及时寻入系统,日常报表及资料按时完成。
五、存在的问题
1、镇财政所编制4人,实有2人,存在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
2、政府采购按规定和法定程序实施不够,存在先采购后申报的现象;
3、项目资金大部份做到了专款专用,但存在少数专项资金整合使用的情况。
【关键词】 排班制考勤; 考勤系统
人事考勤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较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目前越来越被医院管理者重视,它动态记录了员工在日常工作时间的出勤情况,是医院支付员工薪酬的客观依据。为了有效规避现有考勤系统的不足之处,2009年本院与某软件公司共同合作,探索、研发了一套更能适合现代化医院管理需要的考勤模式,以提高考勤信息的标准化水平。
1 排班制考勤系统设计基础
第一阶段纸质手工抄报。简单的手工抄报考勤,工作量较大,存在许多主观、人为因素,透明度较差,传递过程冗长,难以达到人事管理的约束作用。考勤数据在全院不能充分共享,形成部门间信息闭塞。
第二阶段电子考勤系统。随着医院信息技术平台的不断完善,2007年电子信息化考勤系统在医院使用,将人员基本信息集中归类,考勤项目不断细化,有效地记载了全院职工的学习、工作出勤情况。通过信息系统能快速、精确的采集考勤数据,没有过多的异常数据需要人为调整。但是,此类考勤方式多为“回忆式”记录,通常是由考勤员(各病区护士长)在月底或次月初回想当月出勤情况报考。医院的医疗岗位是个多方位服务岗位,医护人员的岗位流动十分频繁,以“回忆式”填报考勤往往会出现多考、漏考、错考等情况,不真实的考勤给员工的薪金计算、绩效考核带来众多不便。同时,从财务管理角度看,直接影响到医护人员的收入、成本费用的跟踪与归集。
2 排班制考勤系统设计模式
排班制考勤系统实质上是一种基于Web系统的分布式预先排班、汇总考勤数据的信息化系统,即由各临床科室预先做好每一周期的排班计划(通常为一周),该计划在实际执行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排班变动和调整。当月份内工作计划完成信息转换系统直接转化成出勤记录,生成考勤汇总信息的一种信息化管理系统(MIS)。该系统可以实时查询员工的在岗出勤情况,更有利于提供集成考勤项目汇总记录,实现考勤信息全院共享。
2.1 考勤单元设定 由于医院特殊的服务区域划分和业务流程,单一的考勤单元设定方式已不能满足科室需求,医院在合理区分科室职能的基础上,采用多样化的考勤单元设定。(1)医疗岗位以学科为依据设立考勤单元,具体可以分为临床、医技、护理、医疗辅助等;也可以员工的工作地点为依据设立考勤单元,具体可分为门诊科室、住院科室、专病科室、其他科室等,多元化考勤单元设定,便于员工在一定的服务区域,实现跨科工作的安排。(2)非医疗岗位,如行政机关、后勤保障部门可以按支部、部门、班组设立考勤单元。
2.2 班次与出勤类型设定 医院是全日制服务行业,临床、护理岗位实行24 h循环排班,在常规班次的基础上,每个科室可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工作繁琐程度、忙闲时间段点等情况,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定义班次,由医务部审核同意后自行使用。班次确定后,出勤类型就可以分班次归类,大致分为:全勤、病假、事假、公休假、探亲、婚假、出差、进修、迟到等。
2.3 科室考勤人员角色分类 科室排班考勤人员由管理员、排班员、排班审核员组成,经过严格的权限审定,不同角色分工不同。(1)管理员主要负责基础信息定义和维护,包括增删改用户信息、员工个人信息、科室、排班单位、排班计划审核流程、出勤班次定义等模块。(2)排班员负责对应科室排班计划的制订、查询。排班员根据情况,可以选择性的查询出排班原始计划、排班执行最新计划、已审核排班执行计划三类排班计划。(3)排班审核员负责对应科室排班计划的审核、执行、批准修改。排班计划在执行期间,遇到例外情况时需在原有的计划上重新排班,系统仍保持原有排班计划记录。
2.4 排班制考勤系统功能 排班制考勤系统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多方面数据管理维护,实现全院考勤记录、出勤变动情况的跟踪及相关查询。系统主要功能有,(1)员工管理模块:主要定义医院员工的基础信息,包括工号、姓名、入院工作日期、科室名称、职称职务、操作权限等。(2)考勤单元定义模块:1个考勤单元包括1个科室或者多个科室,在此模块可以对考勤单元进行维护。(3)出勤班次定义模块:排班科室做排班计划时,可根据本科室业务特点,在此模块中设计个性化班次种类。(4)排班单位定义模块:主要对医院科室进行基础信息的维护,包括科室编码、名称、职能描述等,1个排班单位可以对应1个科室或者多个科室,此模块与考勤单元定义类似。(5)排班计划审核模块:即根据医院的需求,设定审核人员权限,可对科室的考勤记录或者排班计划进行审核、查询。(6)例外维护模块:考勤管理员对排班数据进行维护,包括修改、备份、数据还原等工作。(7)考勤查询模块:系统对考勤数据汇总统计后,实现全院资源共享,满足各部门实时查询考勤数据需求。系统功能图见图1。
2.5 医院排班制考勤系统特点
2.5.1 结构先进性 系统采用B/S架构的设计,充分利用医院网络信息资源,使考勤管理做到集中控制、分布管理。无论用户办公地点集中还是分散,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在授权范围内,可将考勤管理工作逐层分摊,信息交流及时、畅通,查询统计便捷、准确。
2.5.2 安装自由性 系统不需要安装客户端,所有安装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均可通过互联网使用考勤系统。因此,即使不在自己的计算机上也能方便地进行考勤管理,使得出差在外通览全部考勤情况成为现实。
2.5.3 行业对口性 专门针对医院特殊的业务模式设定考勤系统进行管理,支持多种类型的考勤需求,灵活定义、动态查询、固定对比。
2.5.4 数据安全性 数据的安全性、真实性、保密性是每个用户高度关注的问题,系统提供了五类角色登录方式,根据要求对每个业务操作员进行权限控制,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性。
2.5.5 使用简易性 系统所有的功能都具有界面简洁,操作简单的特点,突破了传统管理软件的菜单模式,在同一模块内,做到“想点就点、想查就查”。
3 结果
(一)总体思路
按照因地制宜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征管机构改革,推行重点税源精细化管理、一般税源标准化管理、零散税源委托社会化管理的思路,有效提升税收风险的应对能力。
(二)基本原则
1、科学分类原则。科学地对管理对象、管理内容进行分类,准确划分税源和职责分工,把分级分类作为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基本方法。
2、风险导向原则。以风险管理理念为导向,按照风险管理识别排序、处理应对的主线,合理配置征、管、评、查事权,明晰工作职责,提升风险管理效能。
3、制约协同原则。按照明确分工、密切协作和相互制约的要求,在实施征、管、查三分离的前提下进一步细化分工,全方位、立体化监控税源,以降低税收流失风险和执法风险。
4、平稳创新原则。充分考虑当前发展现状和长远发展要求,立足于务实、创新、高效,确定行之有效、积极稳妥的改革方案,实现创新基础上的平稳过渡。
二、组织领导及业务推进
为了保证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的顺利推进,市局成立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领导小组和两个工作小组。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征管科技处。负责制定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总体方案和实施意见并组织实施;负责建立省局、市局、基层单位相关工作协调机制,组织研究有关问题,提出相关处理意见;负责岗位职责流程的制定、管户调整,并对应修改、迁移大集中系统相关数据;负责对各个工作阶段、推进过程的协调、指导和检查。
主任:
成员:、
(二)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工作小组
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二个工作小组:
1、机构人事组
由同志任组长,同志任副组长,市局稽查局、各分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人事调整工作,严格执行组织人事纪律,做到机构改革到位、人员调整到位。
2、业务推进组
由同志任组长,同志任副组长,市局稽查局、各分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建立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相关制度、工作流程,进行管户调整、大集中系统数据修改,做到机构改革到位、业务交接到位。
各辖市(区)局成立相应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员名单报市局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主要内容
(一)优化纳税服务,建立集中统一的征收服务体系
随着网上办税服务厅功能的完善及社会化办税能力的提高,统筹考虑纳税人区域分布现状和税务机关现有管理水平,建立集中征收、全面服务的征收服务体系。
(二)加强税源监控,建立专业化和属地化相结合的税源管理机制
为适应不同规模、不同行业和不同区域纳税人的个性化涉税需求,以及税务机关的差异化管理需要,税源管理机构设置以纳税人规模加行业的专业化分类为主,属地分类为辅,建立专业化和属地化相结合的税源管理机制。
(三)实施风险管理,构建与风险管理流程节点相匹配的组织架构
为满足风险管理“分析识别—等级排序—分级应对—监控评价”的流程节点需要,设立市、县两级风险评估专业机构,以指导各税源管理机构的税源监控。
(四)推进机关实体化,建立与扁平化要求相适应的市县两级机关职能体系
按照机构设置扁平化要求,推进市县两级机关实体化进程,从以行政管理职能为主的职能体制,向以直接承担实施税源税基监控管理等实体职能为主的职能体制转变。
此外,对稽查局的内设机构设置,认真贯彻《税务稽查工作规程》,严格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分离”制度。
四、机构设置及职责配置
(一)市区机构设置及职责配置
市局机关设立数据管理处承担专业风险评估职能;成立一个征收税务分局、四个税源管理分局和一个稽查局,分别承担征收服务、税源管理和税务稽查职能。其中征收税务分局使用第一税务分局编制,税源管理分局分别使用第二税务分局、第三税务分局、第四税务分局和涉外税务分局编制。
税源管理分局内部统一设置一个综合业务科、一个纳税评估科和若干个税源管理科,分别承担行政业务、纳税评估和税源监控职能,其中综合业务科在市局机关业务处室“职能实体化”的同时,淡化其业务管理职能,业务处室直接面向税源管理科进行业务指导和任务分配;税源管理科依“按户设科”原则设置科室,依“按事定岗”原则配置岗职,依“按岗到人”原则调整人员。(附图一)
税源管理分局具体职能配置、岗位设置由市局征管科技处明确,人事调整方案由市局人事处制订。
1、数据管理处
具体职能:负责牵头制定涉税数据管理办法;负责数据质量管理,涉税数据信息的交换、采集、加工、分析、提供、推送等工作;负责对涉税信息应用状况的测评和跟踪反馈工作。
数据管理处同时承担风险评估实体职能:负责税收风险分析识别,包括牵头建立和维护分行业、分税种、分行为的评估指标和模型,按户归集纳税人税收风险,制定、维护税收风险检索规则,确定纳税人税收风险等级,并推送给相关机构或岗位。
2、第一税务分局(征收税务分局,正科级建制)
管理对象:市区所有纳税人。
具体职能:承担税款、基金(费)的征缴管理(含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承担纳税人申请提交的限时办结类事项的受理和当场办结类事项的审批;负责组织实施纳税服务体系建设,拟订并组织实施纳税服务工作规范和操作流程;管理12366和地税网站等纳税服务平台和面向纳税人的税法宣传、辅导咨询、办税服务、权益保护和税收法律救济等工作;组织实施纳税信用体系建设;承担注册税务师的管理工作;承担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购销等环节中一般性违规违章行为的处理。
内设机构:分局除局长室外内设综合管理科、制度业务科、办税服务科、宣传咨询科和维权服务科五个科室。
内设职能:综合管理科负责制订内部各项行政工作规章制度,处理日常事务。制度业务科负责纳税服务工作调研和纳税人需求调查;负责制订纳税服务各项工作规范;负责业务指导、督查及考核;负责纳税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等级评定。办税服务科负责办税服务厅(点)纳税人各类涉税业务的受理、办理及涉税资料归档管理;负责网上办税厅所有涉税业务的办理;负责发票、票证管理;负责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购销环节中一般性违章行为的处理;负责办税服务厅(点)日常管理。宣传咨询科负责组织实现面向纳税人的日常税法宣传及纳税辅导;负责编印各种税法宣传资料;负责外网信息、栏目维护;负责12366纳税服务热线、12366短信平台、12366在线咨询等平台管理。维权服务科负责纳税人权益保护工作;负责纳税服务投诉和处理;负责制订“纳税人之家”活动计划,督查、指导各“纳税人之家”开展活动。负责组织纳税人(社会)满意度调查分析。
3、第二税务分局(一般税源分局,正科级建制)
管理对象:京口区、润州区内除房地产开发业、建筑安装业、金融保险业外的,且年纳税额小于100万元的纳税人。
具体职能:承担所辖纳税人的户籍管理、认定管理、定额管理、发票管理、催报催缴、涉税事项的调查核实、备案事项的后续管理、欠税管理、任务执行等基础税源管理工作;承担所辖纳税人的纳税评估等工作;承担相关的协税护税工作。
内设机构:分局除局长室外内设综合业务科、纳税评估科、税源管理一科、税源管理二科、税源管理三科、税源管理四科、税源管理五科(个体)、税源管理六科(个体)共八个科室。其中税源管理一科负责个体之外京口区范围内纯营业税户,税源管理二科负责京口区范围内增值税户、增值税营业税混合户,税源管理三科负责润州区范围内纯营业税户,税源管理四科负责润州区范围内增值税户、增值税营业税混合户,税源管理五科、六科分别负责分局京口区、润州区范围内个体及零散税收。
4、第三税务分局(开发区分局,副处级建制)
管理对象:开发区范围内所有纳税人。
具体职能:承担所辖纳税人的户籍管理、认定管理、定额管理、发票管理、催报催缴、涉税事项的调查核实、备案事项的后续管理、欠税管理、任务执行等基础税源管理工作;承担所辖纳税人的纳税评估等工作;承担相关的协税护税工作。
内设机构:分局除局长室外内设综合业务科、纳税评估科、税源管理一科、税源管理二科、税源管理三科五个科室。其中税源管理一科负责新区范围内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建筑业委托代征单位(新区)和年纳税额100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税源管理二科负责丁卯街道办范围内除一科外的所有纳税人,科源管理三科负责大港街道办和丁岗、大路、姚桥范围内除一科外的所有纳税人。
5、第四税务分局(重点税源分局,正科级建制)
管理对象:京口区、润州区范围内①总局、省局定点联系企业的成员单位②金融保险企业,③除房地产开发业、建筑安装业之外的年纳税额100万元以上的重点税源纳税人。
具体职能:承担所辖纳税人的户籍管理、认定管理、发票管理、催报催缴、涉税事项的调查核实、备案事项的后续管理、欠税管理、任务执行等基础税源管理工作;承担所辖纳税人的纳税评估等工作;承担相关的协税护税工作。
内设机构:分局除局长室外内设综合业务科、纳税评估科、税源管理科三个科室。
6、涉外税务分局(行业管理分局,正科级建制)
管理对象:京口区、润州区范围内房地产开发业、建筑安装业纳税人。
具体职能:承担所辖纳税人的户籍管理、认定管理、发票管理、催报催缴、涉税事项的调查核实、备案事项的后续管理、欠税管理、任务执行等基础税源管理工作;承担所辖纳税人的纳税评估等工作;承担契税的税种监控工作;承担相关的协税护税工作。
内设机构:综合业务科、纳税评估科、税源管理一科、税源管理二科四个科室。其中税源管理一科负责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其项目管理,税源管理二科负责建筑安装业企业及其项目管理。
7、市局稽查局(副处级建制)
管理对象:市区所有纳税人
具体职能:指导、协调和管理全市地方税务稽查工作;组织落实税务稽查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拟订具体实施办法;监督检查全市地方税务系统征管对象执行地方税收法规、政策及制度情况;查处税务违法案件;牵头组织全市地方税收专项检查工作;组织全市或区域性地方税收专项整治工作;受理税务违法案件的举报,承担案件的转办、查办工作;协调公安、检察、审判机关处理税务稽查有关工作。
内设机构:除局长室外内设综合管理科、业务管理科、审理科、检查执行一科、检查执行二科五个科室。
内设职能:综合管理科负责稽查局的行政事务、文秘、后勤保障等综合管理,拟定起草全市稽查工作计划、总结,拟定内部有关工作制度;负责上级交办工作及本局工作的督办督察,负责协调本局各科之间、各辖市(区)稽查局之间工作;负责牵头组织省局、市局、本局“三个一流”考核工作及日常绩效考核,牵头组织税务稽查宣传、稽查服务、稽查工作创新、信息科调研和政务公开相关工作;负责对口落实省局稽查局及市局行政处室布置的工作。业务管理科负责稽查业务综合管理工作,组织落实税务稽查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拟定具体实施办法;负责对辖市稽查业务的统一管理、培训、指导,制定及组织实施本局干部业务培训计划;负责系统“三个一流”考核及本局绩效考核稽查业务部分的考核工作;负责税务稽查案源分析和选案,制定案源管理办法;负责受理税收违法案件举报,承担举报案件的登记、转办、交办、督办、回复、兑奖管理;负责牵头组织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工作及打击发票违法犯罪行动工作,负责与公安、国税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负责起草制定全市各类税收检查计划、方案、总结,报表汇总、上报;负责案件检查进度跟踪管理,负责涉税大要案件管理、案例分析上报及税收违法案件公告工作;负责税务稽查统计工作,负责组织征询稽查信息化业务需求,负责协调稽查信息化工作,负责系统内稽查查帐软件推广应用工作;负责组织纳税人自查和稽查查前约谈工作;负责与数据管理处、征管科技处、征收分局、税源管理分局联系协调。审理科负责本局税务违法案件的审理工作,负责对审结案件的税务处理,制作《税务行政处罚告知书》、《税务行政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等审理工作文书;负责组织案件复查工作,负责案卷评审工作;负责组织实施税务行政处罚听证工作;负责涉税违法犯罪案件的移送及与公安等司法部门的联系工作,负责典型案例的收集、上报及曝光工作;负责编写行业性检查分析报告及行业性税收征管建议;负责稽查案件资料的归集、整理和立卷管理工作。检查执行一科、检查执行二科负责本局检查计划的执行,承担本局涉税举报案件、上级部门交办案件、有关部门转办案件、相关部门移交案件、下级部门提请检查案件的检查工作;负责所查处税务违法案件证据材料的收集、整理及《稽查底稿》、《税务稽查报告》等有关稽查文书的制作,并提出处理意见;负责向审理部门移交案卷资料,负责所查案件听证、复议、诉讼事项的举证工作,负责对查结案件的稽查建议和案例分析工作;负责对税务稽查案件处理结果的执行工作,送达《税务行政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等税务稽查文书并督促追缴入库,负责执行环节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的实施,制作《税务稽查执行报告》,负责对逾期未执行完毕案件的跟踪管理工作;负责纳税人自查申报审核及组织税费入库、统计工作。
(二)辖市(区)机构设置及职责配置
四个辖市(区)局统一设立数据管理科和稽查局;统一使用第一税务分局编制承担征收服务职能;市使用第二、第三税务分局编制,其他辖市(区)使用第二税务分局编制统一承担重点税源管理职能;市使用第四、第五税务分局编制,其他辖市(区)使用第三税务分局编制统一承担城区一般税源管理职能;市从第六税务分局起,其他辖市(区)从第四税务分局起,依次设立农村一般税源管理分局。(附图二)
辖市(区)局纳税服务分局(第一税务分局)内设机构统一在综合业务股、宣传咨询股、办税服务股范围内设置,其职能分别对应市区第一税务分局综合管理科和制度业务科、宣传咨询科、办税服务科职责;税源管理分局内设机构根据“按户设股(所)”原则设置,但允许在事务分类的基础上“按事设股(所)”;稽查局内设机构在市局稽查局内设范围内设置,但允许在明确稽查四环节职能的基础上进行归并。
1、市局机构设置
数据管理科,承担市局数据管理处对口职能;
第一税务分局(征收税务分局),承担全市范围内所有纳税人集中征收与纳税服务职能;
第二税务分局,承担全市范围内一定规模以上企业纳税人地方税源的管理职能;
第三税务分局,承担全市范围内建筑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保险企业纳税人地方税源的管理职能;
第四税务分局,承担开发区范围内除第二税务分局、第三税务分局之外的所有纳税人地方税源的管理职能;
第五税务分局,承担云阳镇范围内除第二税务分局、第三税务分局之外的所有纳税人地方税源的管理职能;
第六税务分局至第十税务分局,分别承担司徒镇、延陵镇,珥陵镇、皇塘镇、导墅镇,陵口镇、吕城镇、访仙镇,后巷镇、埤城镇,新桥镇、界牌镇范围内所有纳税人地方税源的管理职能;
稽查局,承担全市范围内纳税人的税务稽查职能。
2、区局机构设置
数据管理科,承担市局数据管理处对口职能;
第一税务分局(征收税务分局),承担全区范围内所有纳税人集中征收与纳税服务职能;
第二税务分局,承担全区范围内一定规模以上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纳税人的地方税源管理职能;
第三税务分局至第五税务分局,分别承担城区、谷阳镇、上党镇、宝堰镇、荣炳盐资源区行政区范围内,高资镇、世业镇行政区范围和经济开发区范围内,辛丰镇、高桥镇、江心洲生态农业园区行政区范围内,除明确由第二税务分局管辖的纳税人外的地方税源管理职能;
稽查局,承担全区范围内纳税人的税务稽查职能。
3、市局机构设置
数据管理科,承担市局数据管理处对口职能;
第一税务分局(征收税务分局),承担全市范围内所有纳税人集中征收与纳税服务职能;
第二税务分局,承担城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含原黄梅镇区域)、华阳镇、茅山镇、茅山风景区管委会行政区内的一定规模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的地方税源管理职能;
第三税务分局,承担城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含原黄梅镇区域)、华阳镇、茅山镇、茅山风景区管委会行政区范围内除明确由第二税务分局管辖的纳税人外的地方税源管理职能;
第四税务分局至第六税务分局,分别承担下蜀镇、宝华镇和市宝华森林公园管委会行政区范围内,边城镇、白兔镇行政区范围内,后白镇、天王镇、郭庄镇和赤山湖管委会行政区范围内的地方税源管理职能;
稽查局,承担全市范围内纳税人的税务稽查职能。
4、市局机构设置
数据管理科,承担市局数据管理处对口职能;
第一税务分局(征收税务分局),承担全市范围内所有纳税人集中征收与纳税服务职能;
第二税务分局,承担全市范围内的房地产企业、三茅镇行政区范围的餐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地方税源管理职能;
第三税务分局至第五税务分局,分别承担新坝镇行政区范围内,三茅镇行政区范围内,经济开发区、镇、镇、镇行政区范围内,除明确由第二税务分局管辖的纳税人的地方税源管理职能;
稽查局,承担全市范围内纳税人的税务稽查职能。
五、实施步骤及工作要求
本轮专业化机构改革共分准备动员、组织实施、巩固完善三个阶段,各阶段主要事项、时间安排和责任见附表。
仓库员工工作总结及计划1
1、负责货物入库数据的录入工作。准确核对入库货物的数量、品名、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2、做好库存货物的效期管理。随时跟踪库存货物的效期状况,对处于警戒区域内的货物要及时报告;
3、做好发货单、退货验收报告单的整理,并及时对帐处理,确保库存帐、物相符,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反馈;
4、协助仓库员做好货物出库的配货及装、卸和入架整理等工作;
5、做好办公室场所和仓库的卫生工作;
6、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仓库员工工作总结及计划2 针对公司的发展要求,结合仓库目前的实际状况,对仓库在今后的20xx年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仓库实施备料制
仓库按计划部提前下发的领料清单对比生产上线时间提前三到五天备料。并在备料的过程中及时返馈物料的欠料情况,为计划,采购,生产等部门解决生产欠料争取前置时间,减少因欠料问题造成的生产被动局面。这项工作目前正在有序地展开。
二、解决仓库库存准确率长期低下的问题
仓库库存准确率得不到提升,库存数据失真,对公司财务,计划,采购,生产等相关部门的工作开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使仓库管理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在一月份之内,仓库要导入每日循环盘点制度,理顺和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人员的数据观念,按照工作日清日结,数据异常及时分析处理的原则严抓库存数据管理。要彻底打破以往仓库在库存数据管理中存在的单纯依赖调账来维持数据准确的局面,在可持续性的基础上抓数据管理,同时也为ERP系统的顺利上线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支持。
三、完善仓库的单据,报表管理
仓库目前对单据管理很不到位,不能达到财务部的要求,无法对单据进行有效的追溯。仓库要从单据的填写,传递,装订,保管,存档等各环节进行重点改进;加强对单据、报表的审核,尤其是对进仓单的审核及报检记录的审核。对单据体系进行一次清理,规范各类型业务,各类型单据的使用,签批流程,目前公司的单据设置不全面,有相当一部份业务无对应的单据进行登记,需要重新设计、规范一批单据来处理。这项工作在二月份内完成。
四、完善三包件的管理
仓库目前对三包件的管理处于真空状态。仓库需要从人员配备,业务流程,账目控制,物料控制等方面对三包件管理进行全面的加强管理。
五、仓库接管公司的钢材的管理与除尘器仓库的门禁管理
配备好钢材仓库的管理人员,制定钢材仓库的门禁管理、物料收发管理、相关单据的传递与使用等一系列方案。维修好除尘器仓库的大门,将除尘器仓库的门禁管理由行政转交到仓库。
六、实施以库存准确率考核为核心的员工考核机制
为了配合库存准确率提升,仓库在二月份实施库存准确率考核制度,对库存准确率连续二到三个月内无实质性的提升的仓库相关管理人员(准确率目前定在98%)进行工资调整,对不能胜任工作的仓库相关管理人员考虑调离工作岗位。
七、加强物料控制工作,提升物料管理水平
完善不良品、呆滞物料的管理,不良品要单独建账管理,对呆滞品在春节前对现场物料进行一次清理。及时反馈物料信息,为计划、采购、物控工作提供参考信息。与生产部沟通,仓库所有紧固件每月集中发3次料,提升物料管理水平。
仓库员工工作总结及计划3 岁月如梭,光阴飞逝,不知不觉中万洋物流已走过8个春秋,在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我勤奋踏实地完成了本职工作,也顺利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仓库任务,自身在各方面都有所提升,为做好仓储各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是比任何东西都宝贵的人生财富,并将受益终生。所以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工作着、学习着。金秋十月,借着这次机会,我对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一下总结与归纳,如有不妥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内部 管理:
1、在工作中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保证入库、出库、领料的数据准确。
2、当班期间,认真协调入库及准确及时入库。
3、物资发放,能认真执行物资发放规定,敢于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保证成品发货的准确性。
4、报表制作,四点班除了提高发货效率外,还要认真收集数据,合理编制,以自己最大能力为领导们提供极尽可能准确的数据。
5、做好仓库管理工作,尽可能将库内打并整洁,及时除理烂袋,根据情况整理库房,并积极向5S管理靠近。
遵纪守法:
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及专业知识学,提高政治素质。主要学习公司相关精神,物资管理、计算机操作、工商管理等知识,以求不断提高自身素,积极遵守仓库管理纪律,服从上级安排。
贸易安全:
一、加强安全仓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
1、保税区领导时常来公司检查,很少有安全隐患,如果有些小的问题也能够及时解决,把隐患扼杀到摇篮里。
2、做好员工的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定期安排人员去培训学习,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相关的工作。
3、公司领导小组专门组织人员编写《员工安全手册》发放给员工,每人一册,以规范员工生产、生活行为,提高自觉性与自律能力。
4、在厂区的公共场所、职工宿舍、生产车间内的墙壁上都设有安全、文明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疏散灯、禁止吸烟的标语和标志。
通过上述的宣传、教育培训等等一系列活动,大大提高了员工消防安全生产意识,奠定了抓好安全工作的扎实基础。
岗位职责:
1、产品品质的保证工作
即一定要保证所入库的产品品质,做到防火、防水、防压、防变形、防腐蚀??仓库十二防。按照先进先出;上轻下重,上小下大;定时、定位、定量三原则进行入库摆放和发料工作。
2、做好仓库帐目
保证每晚下班之前把当天的入库数,出库数,库存数按照物料种类、名称准确无误的登记做帐,领导每天上班即能看到昨晚仓库的准确库存以便准确的做出当天的生产安排。
3、做好月报工作
每月月底进行盘点,仓库不仅仅要做好仓库的进销存帐目,还要把全厂的各类的数据进行汇总,做出月报表提供给决策部门,以便于决策者能够及时安排调整下一步的工作。
4、做好物料的收发工作
仓库其实就是工厂产品的一个中转站:仓管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及时准确的收发中转物料以配合工厂的生产。这就要求我们对进入仓库的每一种物料都很清楚其时在库的摆放位置、
数量、生产日期、颜色、何种原料等等。能够及时在下一道工序需要之时发到所需部门,并且在产品做出之后及时配合兄弟部门入库以便及时出货。
5、做好下属人员的安排工作
包括对配货人员,送货人员,装卸货人员的督促指导,适时的工作安排、人员的调配、工作的监督以及解决内部小小冲突等等。
6、做好仓库的整理工作
现在的企业大都要求自己能达到5S标准,虽然我们暂时仍未实施这些系统程序,但我们要严格用这些系统的要求来检验自己的工作是否合格。对于仓库来说,仓库是一个出入物品较多的地方,另外工厂所有暂时不用的东西都要交回仓库,所以仓库比起其它地方更易显得脏乱差,这就要求我们时时的进行仓库整理。所有物品各归各处,有用的摆放整齐,无用的扔掉,经常打扫,常期坚持,使仓库时时处处显得有条有序,干静整洁。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并不是说做就能做到的,而是要把责任落实到个人,把仓库划成片区分给个人,每天下班之前用上十分钟来清理自己的责任区域,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长期坚持,效果自不用说。
7、反思工作 解决问题 持续改进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 相互关系 计量方针 计量监督
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QMS) ISO9001:2005标准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就叫质量管理体系。把有关计量管理的制度纳入体系,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观察与理解,本文将从计量管理的角度理解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发掘质量管理体系对计量工作的指导意义。
1、计量工作与质量体系的关系
ISO9000是指导企业建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国际标准,确定企业了必须以保证质量作为追求的目标。这里所说的质量是广义的质量,它包括产品质量,又包括服务质量,即最终质量。企业只有追求高质量,,才能从长远上保证效益。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其目的就是要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的实物质量,而计量正是企业建立质量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基础。企业建立计量体系,加强计量工作,主要是保证产品生产或服务工作能及时得到准确可靠的测量,以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能满足需方的要求。计量工作对企业质量工作具有特殊作用,计量体系是企业质量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质量管理必须依靠计量工作。
2、质量体系对计量工作的要求
ISO9000质量体系,是供方证明其能力以及外部对其能力进行评定的尺度和依据。该标准的基本思想是将影响产品质量的全部因素,在生产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从而防止产生不合格品。在标准的各项要求中,具体规定了计量工作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国际标准化组织还制定了ISO 10012标准,将测量管理体系定义为“为实现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控制所必须的一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活动”,明确了整个组织和计量体系的管理职责,对企业计量工作做了更加具体的规定,更充分说明企业计量工作的重要地位。我们从ISO 9000和ISO 10012中可以看到现代企业计量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做企业的计量工作的确太难了,我们既要做杂家,又要做专家。所谓杂家,就是什麽都要懂,物理的、化学的、数学几何量的,心理学、管理学、社会攻关学,要想真正做好计量工作,少了哪一样都不行。所谓专家,就是在计量学知识方面必须一专到底,弄得明明白白。就说测量过程控制吧,你得从如何识别顾客要求入手,由顾客要求导出企业的产品要求,由产品要求导出工艺过程控制要求和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再由这些要求导出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然后导出计量检定/校准过程的计量要求,最后导出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器的计量要求,根据这些导出过程设计测量方案、校准规范、测量过程控制方案、量值溯源系统、测量设备管理模式、确定是否建标等等。至于一项计量器具的具体计量检定和修理工作也是有永远钻研不透的技术问题,可以造就我们的某个专业的计量检测专家、计量维修专家。计量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我们可以大有作为,在这里给了我们发明创造、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可惜的是往往像空气这样重要而不被人们所重视和爱护一样,计量工作往往也不被领导和员工重视和爱护。因此,我们千万不能怨天尤人,就要像14楼说的那样,“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区分,分清主次,攻其一点,兼顾一般,不断进取,我们才能成为一位于公(企业)于私(自己)均有竞争力的人员”。只要孜孜不倦地努力和追求,我们的目标总有一天会实现!
3、贯标工作中应加强计量工作
计量管理是质量体系运作的关键,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的管理办法,加强计量工作,注意发挥计量监督作用,为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完成企业管理赋予计量工作的使命,做好具体工作。
3.1 确立计量方针
完成工作计划只有确立目标,工作才有方向。企业要确立计量方针,经经理批准后形成文件下发,作为公司计量工作的依据和指南。各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为质量方针的确立打好基础。
3.2 做好标准宣贯
提高计量意识贯彻ISO9000标准,支持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要满足这些需要,就必须做好ISO9000的宣贯工作,使公司全体员工认识计量工作的重要性,了解和掌握标准中的要点和质量体系对计量工作的规范性要求,明确本岗位计量工作及其重要作用。
3.3 制定操作规程
完善管理制度计量管理工作的成败,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制定管理制度。为保证计量管理工作公平、公正的形象,计量管理部门应负责制定质量手册中有关计量保证部分的内容,并根据“质量手册”的要求制定、完善相应的程序文件,特别是重要工作岗位的操作规程,以强化各项计量工作、保证质量手册的贯彻落实,真正做到计量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4加强检定管理
计量工作专用的计量设备应加强管理,制订计划,严格按照检定周期要求,对在用的、用于贸易交接的全部计量设备开展强制检定。
3.5加强数据管理
计量数据是对计量工作进行溯源的依据,尤其用作贸易交接的企业应制订相应的计量数据管理规定,对计量数据进行规范性的保管和使用、签批制度。同时应对计量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可以作为购置测量设备的依据,可为降耗节能提供依据,,还可以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实现现代的科学管理。
3.6加强计量监督
确保体系运行计量监督是计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计量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企业要搞好计量管理,必须强化计量法制地位,加强内部计量监督。企业要有一定的计量监督人员,采用监督检查的方法,不断纠正和改进计量工作,以保证计量检测的准确可靠和管理制度的认真落实,保证质量体系和企业管理的良好运行。
光阴似箭,转眼在xxx公司迎来了第二个春天,转眼已由新员工变成老员工。翻看一年的工作日志,回忆这忙碌充实而又紧张、愉快的一年。
今年对我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今年是我的本命年,也是我踏上这个行业的第一年,这是我职业生涯的一个转折点,我对此特别珍惜,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我的工作。通过一年来的不断学习,以及上级领导及同事的帮助,我已经完全融入了新永利这个大家庭中,个人的工作技能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与发挥。虽然工作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但应该说这一年也付出了不少,也收获了很多,我自己感到成长了,也逐渐成熟稳重了。下面,我将本年度个人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 做好个人工作计划,以踏实的工作态度,按部就班的做好公司的查厂工作
做好查厂工作是我职责中尤为重要的一项。由于是新厂,公司的查厂工作在接手前几乎是一片空白,必须从零开始准备,包括硬件(车间部份)/软件(行政部份)。在接手前阶段确确实实是辛苦了一把,由于查厂客人居多,从年初至年底客人共进行查厂/评估12次之多,由于各方面资料不足,为了赶工,几乎每天都加班加点工作。在行政方面建立了《厂纪厂规》/《岗位说明书》/《员工培训》/《人事档案》/《消防演习预案》等各项资料,并主持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消防演习,这些资料的建立不但是配合查厂工作,而且也完善了行政人事本身的工作。在车间方面建立了《针控管理》/《操作指导书》/《QC品质记录》/《返工记录》/《机器维修保养记录》等等,并对全厂设备进行盘点,做成《生产设备清单》,以便随时查看。与此同时,还依生产需求制作了几十份表格表单,完善了多项记录资料。如查货报告、仓库出入帐、总查记录、、、、、;在06年里,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加讲解,让所有的主管对查厂有了深刻的认知,让全体员工了解了查厂的观念,并将所有关查厂的资料汇编成册,按照日常工作去做。通过大家的配合与努力,今年的查厂工作确实得到了有效的改进!当然,还有很多地方须要做得更完善,只要大家按照规定的制度去走,相信明年的工作将会越来越顺利。
二、 尽心尽职,做好公司的电脑/考勤管理
09年,我在公司的行政人事管理方面也花了不少时间和心血,由于公司刚刚成立,人事管理没有打好基础,各项制度资料的不健全,加上行政主管与文员的一再更换(共更换主管7人,文员15名之多),所以前期行政工作的大部份工作重任也就落在我肩上了。尤其是人事考勤系统问题,由于最初人为的问题,造成考勤系统一直没有真正应用起来,在今年的5月份起才真正用上系统考勤,但中间由系统本身的不完善,员工对电脑的不信任不配合等诸多问题,直到10月份才真正废除手工考勤。另外,在这段时间内,行政人事的各项管理制度也慢慢建立起来了,这对加强员工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到今年底,通过新的考勤系统的更换和一再的员工培训与教育宣导下,全厂已全面实施了电脑考勤,员工也真正适应了电脑考勤。但行政部还有很工作有待完善,如公司企业文化/人力资源规划/绩效考核等等,希望新来的行政部何主管能在08年将xxx的行政工作做得更出色、更彻底!
三、 本着以质量为主,彻底消除浪费的心态做好车间生管理系统跟进工作
由于以往手工作业方式造成车间数据的不准确性,从09年2月底开始,我接手跟进车间的数据管理,对各车间的数据进行稽核,由于员工人数多,数据量大,在10月底公司给我配了一各助手,主力稽核数据准确性,在这段时间里用事实的结果跟员工上了教育课,严重防止了很多混水摸鱼的动作。
在11月底,公司正式引进了生产管理系统,数据的记录由以往的手工转换为先进的电脑系统(MRP系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公司的管理人员,我始终高度重视此类管理软件的配制,对此大力投资,它所带来的数据上的准确性恐怕没有人比我的感触最深。凭着我以往对ERP软件的经验,我接手了现在生产管理系统的各项工作,但MRP生产管理系统毕竟跟我们以往的手工作业有很大的差别(关联性强),在测试运用的1个月中不断磨合,为此我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分析问题、解决异常、、、、在软件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着相当大的阻力,从管理层至员工都会有很多的问题,因为大家习惯于手工作业,还没有真正接触过此类电脑管理,一直对电脑的可信度存在疑问,加上整个管理层的水平还不到位,在实施过程中在前整阶段就受到了很大的阻力,主要表现在:1)对系统的不了解除;2)管理人员的责任心问题3)配合的力度及观观念的转变;等等(详细问题已记录,计划于1月底编成制度,到系统真正上线时正式实施),后来通过多次协调/培训,现在总算走过了一个坎,希望在后整运作中会更加顺畅,在以后日子里慢慢一步步走向ERP。
一年多以来,无论是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工作能力上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差距和不足还是存在的。新的一年有新的气象,我会做好2010年个人工作计划,面对新的任务新的压力,我也应该以新的面貌,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迎接新的挑战,在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的进步。
明天总是充满着希望,我们这个朝气蓬勃的团队同年轻的新永利公司一起成长,共同奋斗,一定能实现公司的目标和个人理想,一定能!
数据质量管理平台设想
数据质量管理平台是电力企业核心主数据的唯一数据源,业务系统只保留本地副本。核心主数据的创建和修改审批流程由业务系统完成,满足主数据约束条件后,在平台上完成数据的变更,再修改本地副本。各业务系统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并遵循这一原则。平台应支持数据质量和实用化评价、数据监控、数据稽查、数据认责、数据清理、数据巡视、数据质量知识库等内容,满足各级用户的数据质量和实用化管理需求。平台以集中管理核心主数据、统一标准管理、统一编码管理、统一数据质量管理4个方面来定位。集中管理核心主数据:唯一可信数据源,为企业提供完整的、实时的、准确的、一致的核心主数据视图,实现企业核心主数据的唯一识别、统一标识、集成和共享。统一标准管理:标准的维护、查询、版本管理、等功能。统一编码管理:基于企业信息分类和编码定义的各类业务编码规则,统一为各相关业务系统分配标准编码。统一数据质量管理:发现、分析、跟踪各相关系统数据质量问题,加强和提升企业数据质量事后管理能力。平台设计原则遵循规范性和统一性的原则,此原则坚持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基本原则;遵循统一数据资源管理平台的功能规划,技术路线和产品选型的原则;遵循可重用、松藕合、就近部署原则;遵循创新原则,此原则充分借鉴业界先进实践经验的同时,尽量减少平台建设的成本和风险;遵循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的原则,平台部署应采用集群、冗余、负载均衡等策略;遵循可扩展性的原则,软、硬件平台应具有良好的可拓展能力,能够方便地进行扩展,以适用各种业务和应用的不断发展。综合以上各个方面,提出了数据质量及实用化管理平台设想,如图2所示。该平台部分模块解析如下:质量问题发现:根据提供的检验规则定义功能对相关系统数据进行数据质量检查,包括校验目标、检验范围、检验逻辑、检验输出形式等;根据预定校验规则对指定数据定期或手动进行质量校验,保存数据质量校验结果以及样本问题数据,以便进行追踪分析。质量问题分析:提供报告格式定义功能,对数据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并根据定义的报告格式生成图表分析报告。质量问题跟踪:提供数据质量问题的查看、分配、反馈等流程处理功能,并对已处理完成的数据质量进行复核。
数据质量管理平台的应用效果
数据质量管理是通过制定企业的数据管理制度,利用组织人员、流程和技术的相互协作,使数据真正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的过程和方法。实现了数据质量管理工作闭环管理,理清了工作思路,规范了工作流程,平台的建立为该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1)数据搭建了从业务到应用的桥梁,平台是电力企业核心主数据的唯一数据源,使数据性得到保证,从而减少大量人工报表工作量,真正达到为基层人员减负的目标。(2)持续提升了信息系统数据质量,推进了信息系统实用化水平,为建成“一体化、智能化、精细化、互动化”安全高效的信息化体系更进一步。
对许多企业、人来说,往往要等到遇上了天灾人祸,才会想起保险的好,人们对于信息安全的认识也是如此,就连保险业也不例外。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处长李春亮在今年春天的一次保险业会议上表达了他对保险业信息安全的担忧:“目前保险业的信息化建设滞后于信息安全形势的发展。”
他表示:近年来,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信息安全事件不断发生,保险业是信息密集型企业、行业,保险信息系统作为国家重要信息系统之一,目前信息安全基础还比薄弱,安全意识有待于提高,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还不完善,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经过几年的建设,保险业信息化走过了最初的电子化和后来的数据大集中,绝大部分保险公司实现了业务、财务数据处理的全国集中,部分公司完成了业务数据的省级集中或实现了省级业务处理的集中。基本完成了大集中的保险公司和机构下一步该怎么走下去?首先当然是信息整合,对数据质量的控制和数据资产的利用,这是数据大集中自然而然的要求。另一项重要的工作则是维护信息安全,以保障集中后的庞大系统稳定运行。
其实,自信息化建设初期起,保险机构和公司就应该着手信息安全工作,但是,由于意识上的不重视,不出事就不会想起的常人思维,直到大集中的完成,他们才觉悟从技术和管理上采取最优的安全措施至关重要。
特级重要性
作为以信息处理,数据管理,金融保险服务为核心的保险企业,其信息系统面临的主要威胁也是病毒、网络攻击、网络犯罪、系统设备的损坏和各种自然灾害。但是众所周知,不论是商业保险还是社会及医疗保险,保险期短则一年半载,多则几十余年,因此,每个订单涉及的时间很长,这就意味着,这种电子化的订单可能需要一直保持几十年,这几十年的数据都必须要保存,数据何时何地发生更新都需要记录。一旦信息系统发生问题或者故障,保险企业损失的将不只是金钱,还有信用甚至可能是生存。另外,从竞争的角度来看,保险企业的客户数据都是属于高度的商业机密,一旦泄露出去将会给竞争对手以可趁之机。
所以,除了在日常运营中完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信息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规定,开展信息安全教育培训和宣传等工作外,保险企业还需要有抗风险和应急反应能力,以保障业务的连续性。这一点也是保险企业信息安全的重要内容。
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事件教育了全世界的企业:如果天灾人祸降临,你得公司是否能够生存下来就要看你是否之前就进行了有效的灾备工作。作为对安全最为敏感的行业之一,保险业更是积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据统计,目前,我国超过50%的保险公司开展了灾难演习或制订了灾难演习工作计划,中国平安建立了上海数据备份中心,部分公司正在建设异地灾备中心或计划建设异地灾备中心。
政府支持
保险公司积极建设灾备中心和加强各项安全管理的背后,是国家和政府对于保险信息安全的重视和支持。
中国保监会出台了一系列保障信息安全的措施,比如制定并下发了《保险机构计算机系统重大系统性故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保险信息系统应急协调预案》以及《关于做好保险信息系统灾难备份工作的通知》,转发了国信办《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并与国信办、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建立了联系、沟通、通报机制。
另外,中国保监会在督促各保险机构重视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上也积极行动:首先明确了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主管领导,落实了责任部门,设立信息安全管理的专门岗位,有效地加强了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其二,加强了信息安全相关的制度建设,目前各保险机构参考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基本建立了信息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机房安全制度。
【摘要】NF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其信息化改造项目站在实施方角度,可以划分为项目准备、蓝图设计、系统实现与验收交付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工作时间与工作成果各不相同。项目阶段管理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举措,NF公司信息化项目需要从进度、风险、成本等方面进行管理。
关键词 NF公司;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2013 年科研项目(13C043)“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长效机制建构研究” 。
【作者简介】陈支武,湖南工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与项目管理;郑璐,湖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项目管理。
一、项目背景
NF公司始建于1996年5月,属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市政供水、建筑工程、污水处理等水系统全系列阀门产品。本项目实施前,该公司信息化系统存在财务数据不能与生产系统、销售系统和采购系统共享;生产数据也不能与跟销售部门、采购部门、仓储部门共享的“信息孤岛”等问题。如何实现信息共享,防止“信息孤岛”现象的出现,进而提高管理效率,是管理者迫使需要解决的问题。该市A软件公司所经营的最新版“金蝶K3”系统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具有整合企业内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功能而被NF 公司选中。本文以项目管理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该系统在NF 公司的实施及管理,总结其成功经验与不足,为今后类似项目建设提供范本。
二、金蝶软件项目实施阶段划分与管理内容界定
(一) 实施阶段划分
金蝶K3 系统的方法论将erp 实施方法步骤分为项目准备,目标定义;蓝图设计,目标分解;系统实现,目标实现;验收交付,客户价值实现。四步实施法中每一步都详细进行了任务分解,定义了每个步骤的具体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方法、责任人和工作成果,规范了整个公司所有实施管理项目的工作方法。
本文为简便起见,将金蝶软件项目实施阶段划分为项目准备、蓝图设计、系统实现与验收交付使用,如图1所示。
1.项目准备阶段。包括项目立项、实施前期沟通、成立项目组织、制定实施计划与实施方案、召开项目启动大会、系统安装部署、开展中高层领导培训、项目调研、提交明细总体计划等。
2.蓝图设计阶段。包括关键用户(核心小组成员) 培训、建立基础数据管理规范、现有业务流程梳理、流程优化与流程模拟、确认新业务蓝图等。
3.系统实现阶段。包括准备初始化数据、最终用户培训、系统初始化、阶段性实施成果汇报、系统上线、上线指导(一个月的业务辅导)等。该阶段数据的导入是关键,同时还要对系统试运行后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处理。
4.验收交付阶段。编写验收报告或实施完成确认单、召开验收大会、项目交接等。另外,还需对本项目的文档、试运行情况等进行总结。
(二) 信息化项目管理内容界定
所谓信息化项目是指在一定期限内,依托一定的资源,为达成一定的信息化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一般来说,信息化项目实施中项目目标、资源、进度、成本、质量、风险与沟通等是管理的主要内容,对这些内容的管理和控制将贯穿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1.成本管理。成本是项目开展过程中所必须花费的资金。信息化项目成本的准确预算是项目启动的前提,也是保证项目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成本管理主要是在批准的预算条件下,确保项目保质按期完成,并在各个重要阶段进行误差分析,必要时调整预算成本的过程。同时,需要将偏差出现的原因和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记录。
2.进度管理(时间管理)。企业信息化项目投资较大,项目实施范围覆盖整个企业,涉及多个业务过程及数据流动,实施过程复杂,易受到企业内部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计划,并严格控制项目进度是项目实施成功的关键。首先,制定项目进度计划,包含项目实施总计划、项目分项进度计划以及月度计划。其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对项目进度进行跟踪和控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划的调整,保证项目进度目标的顺利完成。
3.风险控制。项目风险是指会对项目的时间、成本、质量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项目目标无法实现的不确定性因素。为了降低风险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建立起风险的识别、评估、管理以及监控机制,通过分析可能发生的风险和风险发生带来的影响,提出应对措施并在项目实施过程采取专门措施进行风险监督和控制,最大限度降低项目风险。
4.质量控制。对项目质量进行管理是为了满足项目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一是要确保项目交付成果的质量;二是要保证项目管理过程的质量。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包括确定质量目标及要素、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和定期对项目质量管理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改进等工作。其中,质量管理计划是进行质量管理的基础,其编制一般以项目范围说明书以及软件系统描述为参考,通过质量功能展开、流程图等工具和方法来和实现。
三、NF 公司信息化项目实施各阶段管理举措
(一) 项目准备阶段
1.成立项目小组。NF公司管理层为提高管理效率,经慎重考虑于2014年8月决定选择“金蝶K3”系统启动公司信息化改造项目,并组建了以NF 公司总经理和A 软件公司副经理为组长,NF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云蝶公司技术员、业务员为成员的项目小组。同时,项目小组编制项目总体实施计划,明确工作里程碑阶段、输出成果及相关资源需求。
2.需求管理。首先是进行项目需求调研,形成各部门需求反馈表。历时两个月,进行需求调研、二次需求调研工作,并依据调研成果和项目总体实施计划,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员、任务分工和输出成果,将目标细化。通过调研发现,NF 公司虽然上系统已近10 年,但公司的销售管理部、技术部和工艺部基本上没有用过K/3,销售部目前的报表都是手工统计。车间生产计划性不强,作业受影响。只有仓管部人员能熟练操作K/3 系统,但货仓的管理存在一物多码的情况。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不能在K3 系统编制,财务部门进行成本核算存在困难。同时,由于职责不明或没有相应的管控措施,造成了数据混乱,给使用人员造成很大困扰;内部仍然有大量数据靠打印出来手工传递,加上工程变更频繁,相关的变更资料没有及时传递到各相关部门,给销售、采购、生产都造成很大的麻烦。公司可考虑内部邮件系统或OA 来解决手工传递资料不及时和遗漏的问题。
3.沟通管理。为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双方商定每周六定期举行会议,就相关事宜进行沟通。同时,A软件公司安排专职人员定期定点在NF公司进行信息的沟通及记录,重点是与技术部门的沟通。技术部门作为非常重要的基础数据(包括物料、BOM、工艺) 提供部门,如果不能从源头保证这些资料的准确和及时性,对于后续工作影响很大,进行补救所耗用的人力时间成本也远远超过在源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需成本。因此,与技术部门及时进行信息的沟通与管理,对初始化数据导入后新K3 系统能否顺利运行极为关键。
(二) 蓝图设计阶段
1.基础数据管理。基础数据主要是物料、BOM、工艺三方面。首先,完善物料编码体系(包括编码规则和命名规范),建立物料新增流程,以保障基础物料信息的准确性、唯一性。在此基础上梳理现有物料编码,并实现物料编码转换和库存转换;建立完整的BOM管理体系,其中包括BOM 建立规则、BOM 分类和命名规范、BOM新建和修改流程、BOM变更流程。这些都为保证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提供了依据。同时,双方通过协商进行任务分工并制定了详细的周工作计划, 完成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分类工作。
2.业务流程优化管理。梳理系统内流程,明确各部门岗位职责,并出台相关流程制度,其中包括计划流程、销售流程、采购流程、物料出入库流程、生产任务流程、委外流程、相关的退货流程;完善销售订单下单流程,确保生产和采购尽快得到准确唯一的指令,减少技术规范书确认的时间;进行外购成品和自制成品的流程管理和成本分析;制定MTO (按订单生产) 计划管理,实现按订单归集成本。此外,还梳理了委外退货流程。最终形成包括BOM新增流程图、采购退货流程图、供应商评定比价业务流程图、订单下发流程图、生产计划作业流程图、生产任务流程图、料废不合格半成品退货流程图、物料新增流程图、不合格品管理办法流程图、委外加工业务流程图、销售出库流程图和销售结算流程图等成果。
3.问题反馈与处理。蓝图设计阶段出现较多问题,影响了项目的整体进度。物料编码方面,双方起初并未把工作任务细化,导致第一个月进度迟缓。在确定出物料编码规则、物料新增规则之后,软件公司要求NF 公司提供订单技术规范书,确认流程。BOM 管理体系的工作则全部由NF公司完成,该过程中相关部门工作力度不够,导致进度推后。经双方负责人沟通,建立小组长监督机制,保证各部门按时完成相关基础数据整理工作。
(三) 系统实现阶段
1.初始化数据管理。基础数据在项目准备阶段就开始工作分工,在蓝图设计阶段基本同步完成数据整理。在A软件公司技术负责人指导下将基础数据导入系统。待数据录入整体完成后,2015年3月上线开始进行试运行和系统测试。
2.系统上线指导。A 软件公司除了进行员工培训,还制定了详细的部门操作手册和岗位操作说明书等来指导软件的使用。具体包括财务部操作手册、生产管理部K3 操作说明书、公司岗位操作手册、销售流程操作手册和营销中心合同(订单) 执行过程用户操作手册。其中,财务部操作手册包括销售会计操作手册、材料会计操作手册、成本会计操作手册和固定资产新增操作手册;生产管理部K3 操作说明书包括ERP 运算操作说明书、采购申请审核操作说明书、计划订单调整投放操作说明书和销售订单审核操作说明书;NF 公司岗位操作手册则对BOM 管理员、采购员、仓管员、质检员、资产会计、车间主任、物料管理员、销售内勤、客户维护员、销售录单员、技术工程师等不同岗位都进行了详细的操作规定。
3.系统试运行问题反馈与处理。系统试运行后,效果不理想,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一物多码”“ 一码多物” 问题较多, 导致系统运行后,物料入库、出库名称不同,需要人工核对后进行修改,增加了工作量。其次,由于BOM数据资料导入不完整且存在较多错误、NF公司各部门并未按K3 系统指定流程进行操作,导致系统的生产计划MPS模块只有小部分运行,而物料需求计划MRP模块直接无法运行。
4.验收交付。
(1) 项目验收内容。主要的验收内容包括NF公司岗位操作手册、问题反馈的解决和回复、K3流程检查、生产计划主线、订单成本分析、分公司账套初始化、MRP 生产计划实施、文档归档等。最后将验收成果汇总形成项目验收报告。
(2) 文档资料整理。对项目整个实施过程的文档资料进行整理,形成NF 公司ERP 项目文档清单。从项目准备、蓝图设计、系统实现、验收交付和日常管理五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将资料装订成册,作为项目验收交付的依据。
(3) 试运行情况总结。系统试运行后,效果不理想。双方针对存在的问题开会讨论,将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讨论,A软件公司还从总部派来技术顾问进行指导。经开会交流研究发现,软件设计并无技术性错误,只是一些细节性的操作问题,需要A公司进行使用指导,目前存在的主要是非技术性的公司内部管理问题。由于内部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录入的基础数据错误较多,各部门仍存在不按流程操作和运行的现象,上线系统未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最终双方决定由A软件公司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督促NF 公司切实把各项工作按流程落到实处,保证BOM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修改物料编码存在的错误,并在使用过程中及时根据实际情况更新数据,不用的旧编码或BOM要立即停用。
(4) 后续工作安排。处理遗留细节性问题,系统持续优化,通过完善BOM数据等,先运行生产计划MPS,再运行物料需求计划MRP,待系统稳定后,可进一步深入应用ERP,包括车间工序管理、APS排程、PLM等。
四、管理思考
NF 公司信息化项目建设已经结束,“ 金蝶K3”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在该公司运转正常,正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本文站在项目实施方A软件公司的立场上,总结分析了该项目实施中的阶段及其管理,可供类似项目管理者参考。
(一) 组织高层重视是企业信息化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
NF公司信息化项目的实施需要调动各个部门的资源,没有高层领导的重视与支持,这项工作是不可能实现的。NF公司信息化项目实施管理过程中,公司董事长对此工作高度重视,任命一位总经理担任项目组的总负责人,亲自参与实施管理全过程,是该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
(二) 沟通不畅将造成项目损失
非自主开发的信息化项目,合同项下的项目实施方与建设方双方沟通至关重要。本项目前期花费时间超出计划,就是在信息沟通方面没有做好相关工作,导致工期延误,蓝图设计需要的基础数据信息不完备,整个蓝图设计阶段超出计划工期近一个月的时间。
(三) 实施信息化项目,建设方内部管理工作很关键
文中NF 公司信息化项目完成后,试运行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企业内部管理存在较大的问题。尽管高层领导很重视,但是各部门员工并未真正转变思想,已经引进新的系统,就要严格按照系统流程的规定进行操作,不然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基础数据的完善方面,数据准确性大打折扣;任务分工方面,由于部门较多,反映问题积极而落实解决方案方面存在分歧,未能及时有效进行工作落实。因此,企业应在重视实施信息化项目的同时进行相关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改进,双管齐下,才能保证项目实施的效果。
(四) 制定实施细则
项目实施前期,双方除了明确项目目标,还需进一步细化目标并达成协议,以免后期验收交付阶段造成矛盾。同时,要制定考核制度,奖罚分明,严格按制度考核,集中办公,充分利用公司资源,挖掘人员潜力,节省成本。
(五) 重视人员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项目成员的变动和人员流失。人员流动性太大会影响项目实施进度和质量,稳定的团队可以保证在关键时刻及时应对出现的各类问题。同时,改进管理制度,形成岗位制管理,通过制定岗位操作手册,帮助新手尽快熟悉工作任务和流程,避免人员流动造成的岗位空缺期可能带来的各项损失。
参考文献
[1]丁祥海,唐任仲.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管理研究[J].科研管理,2003, 24(2):89-94.
[2]成虎,韩豫.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13,(14):36-41.
[3]谷玮.制造业信息化的风险管理研究[D].石家庄:河北工程大学,2011.
[4]陈岫.A 公司ERP 项目实施管理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3.
[5]赵智勇.MZMDSI 项目的实施及项目管理实践[D].天津:天津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