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学实施计划范文

教学实施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学实施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教学实施计划

第1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活动;教学计划;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187-02

前言

无论是哪一个学科的教学,都需要周密的计划。在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的引导之下,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促进教学活动质量的提高。在现在的高中物理学习中,许多学生找不到正确的学习目标,更不能利用正确的方法开展自主学习。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高中物理学习水平得不到提高,高中物理的学习兴趣较为低下,不利于高中物理教学计划的实现。在这样的现状下,笔者选择高中教学实践计划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教育意义的。

1、高中物理教学目标分析

高中物理教学实施计划的制定,需要教师正确认识与分析高中物理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物理作为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基础性的课程,与物理、科学等学科相关联,其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是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培养与提高。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教学来引导高中学生对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认识与分析,使高中学生具有社会需要的能力。

当代社会对于人才的标准多种多样,多元化的要求包括当代人力的形象与外表,态度与能力、责任感与理想等等。高中阶段的教育对于人才的整体能力培养具有直接作用,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关注学生的思想,加强高中学科教学质量,对于学科积极作用的发挥有重要作用。高中物理是高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教师要加强学科本位思想的弱化。物理学科教学通过物理知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与基本技能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利用三年的学习,使学生达到社会的需求。

2、高中物理教学实施计划分析

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目标的明晰,使得课程目标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得以发挥。教学活动要对先进的课程改革信息进行传递,课程教学的目标通过计划的实施来提高当代高中物理教学目标,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学习方法与态度进行培养。下面,我们就来对高中物理教学实施计划进行分析:

2.1加强主体教学模式计划的实施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过于关注传统的方法,认为课本知识是其教学的重点。教师在高中物理课堂上会忽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不能积极地引导学生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的发挥。因此,在当代高中物理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利用启发与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学习思维进行培养,大大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质量。加强高中物理主体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得到及时的反馈,得到有效的评价。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物理知识讨论,加强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主何,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高中物理课堂上的研究问题要与学生的生活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利用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肯定学生主体地位的方法多种多样,具体的方法可以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制定。

比如在讲解《重力》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让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内容进行自主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进行引导,比如“什么是重力?重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体现呢?”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融入到高中物理学习当中来。加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对于高中物理课堂效率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2.2加强探究教学计划的实施

探究教学方法是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高中物理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提高,使学生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得到充分地调动。教师要加强探究学习的创设,让学生在真实的氛围下开展探究学习。所谓的探究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之下,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限制,以三维教学目标为努力方向,自主学习或者合作学习的一种亲历学习体验。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的独立性得到培养,在高中物理学习方面的质疑能力得到提高。教师的有效引导,可以使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得到提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亲身去实践,与探索。

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高中物理知识结构。比如在讲解《新能源的开发》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共同讨论新能源的开发问题。教师可以利用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找到讨论的话题。像我国现在成功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正在开发的新能源有哪些,新能源利用的方法是什么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小组讨论的话题。在自由开放的高中物理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高中物理教学计划的实施会更加顺利。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学实施计划的研究,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活动合理性与科学性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加强高中物理教学计划的制度,是当代高中物理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希望高中物理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教学计划的重要性,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计划进行实施,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人,在学习活动中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促进学生高中物理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章志仪.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学习(下).2013(02)

[2]. 潘学飞.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的方法教育[J].成功(教育).2011(08)

[3]. 葛德成.高中物理探究教学模式的探索思考[J].浙江教育技术.2009(04)

第2篇

一、深入开展时事政治理论学习。

集中学习国情、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校情有关内容。结合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研讨,今年重点做好科学发展观和两会内容的学习宣传,深刻分析经济形势,使其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搞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组织、阅卷等各方面的研究工作,注意教学过程中党性立场问题,审查有关教师的教案,把我教学过程的考勤问题。

二、立足招生,强化专业建设。

1.加强招生宣传,圆满完成本年度招生工作,力争新生报到率好于去年。

2.全面启动社会工作本科专业课合格课程申报工作,本年度争取完成4门合格课程建设起步工作。

3.做好“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的申报准备工作(可行性研究论证、材料组织及申报),确保一个专业申报成功。

三、高标准迎接本科水平评估达标和学士学位点资格认定。

组织教师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认真学习、消化,做到标准人人心里清楚、事事有人负责。完善各项教学文件,尤其是加强新规范教案的制定。《基本理论概论》教案在年月日之前完成。《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教案在年月日前完成。各课程教案由全体任课教师共同参与,每人负责一部分,严格执行教案编写规范。

四、搞好建章制度建设。

建立教研室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立制,进一步完善教学、科研、考试、阅卷等规章制度,做到职责明确、规则清晰。根据中央和省主管部门要求,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必须的备课活动,力争思政公共课上水平。

五、为迎接评估加强资料室建设。

1.充分利用教学部电子阅览室网络资源,满足教师教学科研查资料的需要;重视教学软件开发建设,达到人手一份软件资料,并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提高。

2.对图书资料进行收集分类,建立教学资料查询系统和试卷查询系统。

3.加强教学档案建设,建立完善的文件档案查询系统,考试资料查询系统。

六、加强师资伍建设。

有计划地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进修,加强对外出进修教师的督导管理工作,使他们能够学到真本领。督促其他教师在岗自我进修,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以提高我部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有计划引进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以上学位人才两名。

七、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全力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措施是:

1.全面开展教研室的教研工作,每月至少活动一次,组织教研攻关,加强教研活动。

2.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组织开展相互听评课活动,教师每学期听课在5人次以上。

3.开展教学进度、教学质量的检查和评判,加强教学过程的控制。

4.坚持评选“精彩一课”,继续实施学生评价教师制度。

5.建立教学质量学生反馈体系,对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意见,采取师生座谈、教师沟通交流等办法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鼓励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第3篇

一、抓学习,进一步提高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

1、各学校要以“课堂教学改革启动月”为契机,从实践“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角度认真学习,深刻认识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认识学习推广经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引领,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水平,推动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学习中学“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

“每个学生都能合格”、“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中学成功的教育理念。中学从学生进校的第一天抓起,从学习基础最差的学生抓起,不放过每一个学生的弱点,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个学生辍学,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明显进步。校长率先垂范,带领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努力提供适合每一个学生所需要的教育,实实在在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学习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中学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从限制教师讲授时间入手,实现了从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措施,进而把课前学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显著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各方面的基本素质。

4、学习中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

中学以三流的办学条件、三流的师资基础、三流的生源质量和常规的课业负担取得了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是中学教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必然结果,是中学教师汗水、智慧的凝聚和结晶。学习,最根本的就是要学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孜孜以求,诲人不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

二、抓培训,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学科骨干

1、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学习课程改革的精神。组织教师认真观看课堂教学案例,认真研讨案例,明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2、教育局将在近期组织一批学科骨干教师到江苏中学实地考察学习,进一步领会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质。

三、抓指导,健康有序地推进全县课堂教学改革

1、县教育科研信息中心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指导作用,科学谋划、精心制订全县课堂教学改革方案,拿出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确保课堂教学改革健康有序;各学科教研员要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抓试点,以点带面,以面促片,总结经验,全县推广。

2、各学校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引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四、抓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各地各学校要借鉴县级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试点学校的经验,迅速启动本地本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试点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学习借鉴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逐步构建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创出自身的课堂教学特色,切实做到轻负高效。要积极开展区域性协作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引导多数教师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提升专业水平,促进我县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2、为启动我县课堂教学改革,县教育局将总结推广城区三所初中试点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并于三月下旬在城区举行课堂教学研究展示活动。活动的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五、抓构建,重新构建课堂教学改革的校本教研制度和评价机制。

第4篇

尽管试卷的一、二部分都是一些基础题,但大多数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和弱点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字音、字词。从得分来看,学生对字音、字词的掌握较好。部分同学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答题时粗心大意;二是对字音、字词掌握得不牢固,答题时出现判断的错误。

2、积累与运用。

积累与应用部分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日积月累的掌握情况,学生大体情况较好,部分学生成语积累与运用能力失分率原因为:一是积累的量少,错别字太多,可见学生平时的积累习惯没养成;在积累方法上只注重背,忽略写,因此教师在指导上要讲究方法,使学生掌握要领,训练的广度上和灵活性上要加强,不能只做教材上的练习,浅尝辄止。

3、阅读。

本试卷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掌握情况又进行了延伸。课内部分学生得分较高,但错别字较多。课外阅读的短文学生虽然没有接触过,但文章篇幅不长、浅显易懂,学生阅读起来没有什么困难,阅读短文后,要回答的问题也比较简单。从试卷上看学生在分析、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三方面失分率高,最集中的表现是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句子的能力薄弱,一是对词语体会不准确,意义完全不对;二是体会句子的意思还停留在表层意义上;三是根本不做答。反映出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功夫,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教师要注意过程中读、悟、用、说、写、等方法的指导;另外学生阅读态度不认真,文章浏览一遍即开始作答,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感悟。

5、作文。

从阅卷情况来看,好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都有话可写,都知道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亲情、友情的可贵;二是内容丰富多彩,语句生动流畅;三是中心明确,结构比较完整。但学生在考场作文中反应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选材上多雷同之处,视野不够开阔;二是语言积累不多,语言表达不完整,缺乏遣词造句的能力;三是写作技巧欠缺,有的作文层次不清,语言颠三倒四;四是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多。

五、对今后教学的几点看法

1、重视字词教学,夯实语文基础

2、提高阅读能力,引导个性阅读

3、激发习作兴趣,抒发真情实感

4、丰富语言积累,注重语文实。

本学期教材分析

教材 名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 单元数 八 需用教

学时间 本学 期主 要教 学内 容及 重难 点和 关键 教学重点:

1.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6、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7、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8、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教学难点: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4、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5、让学生学写活动总结。 课标 对本 学期 的教 学要 求 1、通过本册课文的学习,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习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会140个生字,复习查字典的方法,养成自觉运用字典的习惯。

4、进一步提高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能力。 注意积累词语,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进一步训练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6、阅读适合程度的课外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本学期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8、能抓住重点进行观察事物,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事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 学 期 教 学 目 标 知识领域

(1)借助汉语拼音识字,会写80个,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2)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文段。

(3)背诵20篇以上的优秀诗文,课外阅读不少于15万字(完成课文配套课外阅读30篇)。

(4)学习浏览,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根据需要搜集相关的信息,并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5)学习用钢笔和毛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

(6)学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简单的读书笔记、关于自己的事。

(7)在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8)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能力领域

(1)会使用字典、词典进行识字,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6)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7)会读诗歌,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

(8)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9)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读后感等习作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10)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通过了解自我、阅读报刊、书籍及采访等途径,小结自己的小学生活和成长足迹,能够写简单学会活动总结。 情感领域 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让他们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家乡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思想教育;增强环保意识,陶冶爱美的情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热爱科学、敢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在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本 学 期 采 取 的 主 要 教 学 措 施 教学改革的设想、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中既注意总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2、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20个字。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书法爱好。

3、阅读教学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

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有的专题中口语交际提供了多个角度,给定一个话题的,注意拓宽话题范围。教师要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交流主题和话题范围,使学生的交际能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有话可讲。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交际目标要明确。教材安排的交际话题类型不一,每堂口语交际课的交际目标也应各有侧重。要注意从倾听、表达、应对等各个方面考虑,提取需要重点训练的方面,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适时给予点拨、指导。对于辩论、演讲等需要专业技能的口语交际话题,要根据教材安排给予一定指导,但不能拔高要求。有些口语交际与习作合在一起,要注意处理好口语交际和习作指导、讲评的关系。总之,在口语交际课上,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5、习作教学

对教材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在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中,注意渗透习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

修改能力是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讲评中要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6、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把握阅读材料的学习要求。教学中要落实要求,背诵相关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相关知识。有的诗歌后附了注释、赏析,教学中要把这些内容运用起来,引导自主阅读、欣赏诗歌,并教给学生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情感的方法。

1、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及语言交往能力,引导学生讲真心话,要从小培养学生健康、良好、诚信的语言表达能力。

2、扩大学生的视野,不能把学生封闭在传统的课堂和课本当中。

3、开拓和开发利用课堂资源,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

4、尊重儿童。因此在语文评价中,从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考核。 小课 题研 究 (一)研究主题:关于课外阅读的教学研究

(二)活动目标:1、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喜欢读书,和书成为好朋友,让书成为学生的终身伴侣。

2、通过引导学生诵读经典美文,积累优秀范文,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积累之后,形成良好的语感。

第5篇

1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保证整个实践教学环节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所以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建设要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及符合重点服务区域或行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符合学生全面发展要求。体系的定位要体现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自身纵向发展的需要。所以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是建立在对区域或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数量、层次,就业岗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等进行了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还应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与毕业生就业相匹配。

2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应围绕学校目标及人才培养目标展开,并与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所有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应包括专业核心能力、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三个方面。2.1专业核心能力建设。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从学生入学开始抓起,开发以构建学生能力为根本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企业岗位所必须的专业技能。所以目标体系的建设必须在充分调研区域或行业内产业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明确学校专业建设重点和特色,体现行业、区域内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呼伦贝尔煤炭资源丰富,探明及预测储量1948.48亿吨,是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总和的1.8倍,其中褐煤占绝大多数,呼伦贝尔地表水资源储量272亿立方米,占全国地表水资源的1%,占水资源储量的73%,良好的水煤组合为本地区煤化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无论是自治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呼伦贝尔“十三五”发展规划还是呼伦贝尔“两区三地一家园”的发展思路都提出将呼伦贝尔建设成为清洁能源及新型煤化工基地。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正是在充分调研本地区行业、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并结合专业建设特点的基础之上,明确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并以此制定相应的专业建设规划,按照专业建设实施计划,每年对建设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反馈、评价,实现实施过程全监控,并根据定期开展的企业调研、毕业生反馈调研等活动,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优化机制。2.2职业素养建设。解决就业问题是全球各国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全球就业议程》强调:“工作是人们生活的核心,这使得工作成为社会和政治稳定的一个关键因素”,而中国人口众多,青壮年基数巨大,导致就业压力较大;中国有句古话,“人非有品不能闲,小人闲居为不善”。那么要解决大多数人的就业问题,就要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就业率及从业质量入手,这也是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根本”满足社会需要。既然社会需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的毕业生,那么,高职院校就应该把职业素养建设作为其重要目标建设之一。同时,现代社会提倡联合办学,即社会、企业参与到办学中来,共同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及职业技能四个方面,其中前三项属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范畴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而职业技能,是通过学习、实践、培训获得。例如,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技能,可以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专业、系统的学习掌握入门技术,在后续的实习、实践中逐渐熟练进而成为专家。因此,无论学习的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的培养方案不仅要包括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即培养方案要有完成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方面的隐性素养。以此作为为大学生将来职业需要的储备。2.3创新能力培养。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高职院校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而高职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主战场,所以实践教学体系框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及企业岗位需求,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创新实践教学育人模式,积极构建新型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育人模式。

3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解决学生就业,这也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核心;这一核心在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设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无论是在课程体系建设、还是课程设置都应该满足就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并且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与职业标准相融合。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在实践教学内容的制定上即满足以上标准,还新增了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容,即实行“双证书”制度,这也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就业;学生在校期间修完相应学分后会拿到毕业证,完成相应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具备化工专业特定岗位所需的特定技能、专门知识后,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例如:可以在考取氨合成工、化工总控工、尿素加工工等诸多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可以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真正做到教学与考核结合起来,既让教学考核保持职业方向性,又达到了知识和能力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4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及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地方经济为本地区相应的行业、企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达到这一高标准、高要求,实现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仅仅具有完善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及内容体系还不足以完成,还要有对这些体系进行评价和保障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及内部质量保障体系。4.1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实践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能否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都需要对实践教学的效果及达到的水平进行评价,即建立校内、校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及社会评价相结合的三方评价体系;定期对实践教学内容、过程及要达到的效果;实训室、实验室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的管理、改革等进行评价;例如:定期对实习实训基地、实验室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对实验、实训项目及开出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并制订明确的实习实训基地、课程、师资、教材等建设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案;对师资队伍建设和实习实训条件建设经费预算,额度是否符合相关制度要求,与专业建设需求是否相匹配进行评价。并分析评价结果,找出影响实践教学的主要原因及问题症结所在,形成有针对性的整改方案并落实。4.2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随着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复合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也被很多高职院校重视起来。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了保障实践教学能顺利高效的完成,促进实践教学质量快速提高,建立了针对实践教学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这个体系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这个体系能够正确处理实践教学效果与评价的关系,也体现了实践教学体系独特的特点。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注重加强实践教学计划、课程大纲、学生实习、实训报告等文件资料的撰写和管理制度建设,按照制度要求做到组织管理工作到位、教学环节合理衔接。在校内开展了对实践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诊改,形成常态化的实践课程质量保证机制;按照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思路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强化学生基本实践技能训练(开展合成氨仿真实训、化工机泵、管路拆装理实一体实训等)、实验教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等课程的实验实训)、实习(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制度;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5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的重要保障。所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不能局限于理论知识,不能与现实岗位脱节。我院根据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认真筛选实践教学内容,把培养学生技能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有机结合起来,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突出强调职业岗位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择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秦敬祥.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J].现代教育科学,2010(7).

[2]沈时仁.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素质养成体系的构建[J]宁波大学学报,2016(6).

第6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项目化教学 教学效果

项目化教学是高等职业学校中正积极推进的一类教学模式,其以具有实用性、综合性、价值性的教学项目为内容,把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养等融汇到项目中去,以任务需求驱动学生学习。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让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目前,项目化教学已在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分析检验等课程中实践了近3年的时间,在不断地教学探索及改进过程中,笔者发现在项目化教学中,项目的选择,教师的讲解,学生的主动实践,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都对项目化教学实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1.项目设计的合理性

首先,项目的设计要立足于企业,来源于企业,以生产中的原料、中间体、产品等为检测项目,并且能随着企业、行业的发展要求而有所变化。同时要考虑到校内校外实践教学环境,将其有机结合。其次,项目设计要在大多数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完成任务的实际能力的基础上,不能脱离学生本体设计任务,要使学生在项目中巩固旧知识,探索新知识。另外,项目任务的设计应遵循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项目的难度逐渐递增,每个项目侧重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尽可能自然、有机地结合多项知识。最后的综合自主项目,帮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提高综合能力、创新能力。

2.项目化教学中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项目化教学是近几年积极尝试的一类教学模式,其实践性、综合性较强,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当然,单纯的项目化教学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学生通过若干个项目的分析实践从而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理论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性,学生在对所学课程没有全面了解的情况下,直接对项目进行分析有一定的困难,所了解的知识也比较零散。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在项目开始之前利用几次课的理论教学,将该课程的主线,系统地介绍给学生,虽然不会对每个部分展开细讲,但介绍大致内容和重点还是很有必要的。在课程开始的几次理论课中教师尤其要重视准备,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课程概况,重点要点,提高学习兴趣,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通过在本院的实践,较好的理论课的讲解,也能让项目化教学进行得更加容易。

3.教师教学的主导性

项目化教学已经从单一的课堂教师讲转变为学生教师共同参与,互动式学习。虽然在项目化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但是教师仍然作为学习的指导者、咨询者存在,教师的作用没有减少,反而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对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实践技术有非常全面细致的了解,具有丰富的相关知识,对项目的各部分相当熟悉,充分了解各种可能的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的现有水平,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实际掌握的情况等都有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指导,并且要变换各种不同的角色,能在咨询者,参与者,控制者,管理者,巡视者之间相互转换。

教师也需要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实践演示,仿真实训等。在实际教学中要有个系统的教学思路,精心安排组织教学内容,在项目介绍中首先能恰当地引入项目,让学生能有目的、有兴趣地开始项目的学习实践,积极融入到职业氛围当中去。

4.学生实践的主观性

项目化教学的精华关键就在于学生的主体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实践。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文献,互相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任务、学习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掘了学生的潜能,全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创新精神,充分调动了主观能动性,最终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包括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

当然有个别学生也会存在不动手或少动手等依赖行为,对于这种现象我们的措施是,要求组员间分工明确,实践内容布置充实,每个人任务的完成情况都会涉及整个项目的进程,以此督促组内学生通力合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创建适合的情景和环境,例如模拟工作环境,开展技术比武等。每阶段还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实施计划及总结汇报,学生会从彼此小组的进行情况了解自己的不足,形成竞争机制,增强教学效果。

5.考核机制的多元化

项目化教学考核不是为了评价或证明学生学习的好与差,而是为了改进,帮助其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到容易出现的问题。在平时给学生渗透,不要过分看重分数,而要注重个人能力的提高。每个项目结束,都要求学生写简短的项目感想,及时总结发扬成绩、弥补不足。考核内容是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提倡多元化评价,包括学生自己、小组负责人及教师。学生要学会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给别人一个客观的评价,清楚自己在小组中起到的作用,培养协作能力,加强相互沟通,这也是项目化带给大家的多方面的好处。最后,课程结束的考核包括计算机上的理论测试及现场实验技能测试,同时考核成绩与职业技能鉴定联系起来,理论实践两方面的考核通过,即可获得国家职业技能证书。

项目化教学模式对于教师,学生及学院都是全新的挑战,当然实施过程中也难免要出现各种问题,我们只有不断转变观念,不断分析和改进,充分利用软硬件资源,发挥广大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完善项目课程设计开发,健全课程管理和实施体系,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庄玉兰.化学实验技术课中的项目化教学[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2]陈建国.关于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化课程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河北交通科技,2008(9).

第7篇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可选择的学习空间和个性充分发展的创造空间,使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等一些基本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实施形式和主要措施:

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和促进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参与社会的体验性学习,社会活动的实践性学习,生活技能的操作性学习等。在每一项活动中,学生要自主设计活动内容,勤于搜集资料、整理笔记,乐于调查考察、参观访问、观察实验,善于表演交流、社会宣传、反思答辩,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主要措施:

1、选定主题。 根据本校实际,可参照以下主题选定: 劳技教育、学科整合、网络环境、社会生活、班队会、文体科技等活动,然后有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教研指导。健全组织,学习理论;明确任务,制定计划;编写实施指导方案的框架;检查实施情况,总结评比。

四、具体工作:

1、 开发资源:一是开发学校资源,如开放图书室、阅览室;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二是开发社区资源,定期组织学生社会中进行采访、调查,聘请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设计教案。根据教研室实践活动方案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拟订实施教案。

教学进度如下:

三年级:主题活动有.....

四年级:主题活动有.....

五年级:主题活动有....

六年级:主题活动有....

三年级,四年级本学期各8个主题,全乡统一五个主题活动,其他的三个由学生自己确定.

第8篇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对比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在对锻炼者健康状况、体能水平p运动能力进行诊断和测定的基础上,为实现健身锻炼目标而选择的健身锻炼计划,是对健身锻炼整个过程的理论设计,从而提高锻炼者对健身锻炼过程的自我调控能力,有利于锻炼者对健身锻炼过程进行更进一步,更为系统的研究,真正把握健身锻炼的原理、规律、特点和原则,继而提高健身锻炼的整体效果,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身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 健身锻炼计划 健康诊断 体能 运动负荷

高校开设体育选项课,可以极大的满足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选项课的开设在教学中也逐渐暴露出该类型教学模式的弊端,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对选项技术的掌握,而忽略了身体素质和心理能力的锻炼。针对现状,提出“健身锻炼计划”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安排以及考核等内容上做探讨,以期为高校“体育选项课”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实践经验。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湖北师范学院2010级4个篮球专选班学生(男生),共计18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教材,并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收集了关于健身锻炼计划教学模式的相关文献资料。

2.实验法。在学校体育课中实施健身锻炼计划,通过实验法进行对比研究,并通过实验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对本研究相关问题进行验证。

3.逻辑分析法。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归纳、对比等研究方法进行分析。

4.实验对象与方法。湖北师范学院4个篮球专选班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2个班为实验组,两个班为对照组。实验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二、实验结果分析

(一)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测试指标的显著分析

为了保证实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实验前对本院学生4个篮球专选班进行身体体质健康标准部分项目测试,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全场来回篮球运球。用t检验对所测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各项指标的p>0.05没有显著差异,可以进行试验。

(二)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显差异分析

经过18周的教学和每周2节课外活动锻炼,对照组采取传统模式教学,实验组采用健身锻炼计划模式教学,学生的测试指标发生了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的显著性差异;试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高、体重没有显著的差异,而肺活量有显著的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动作技能有显著性差异;试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全场来回篮球运球有显著差异。

三、分析和讨论

(一)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体素质心肺功能分析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心肺功能几乎没有变化,这与设置健身锻炼的教学内容有关系。人的心肺功能主要是指人体心脏泵及肺部氧气的能力,也是人体摄取氧和转化氧成为能量的能力。经常参加长时间、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而在本研究实施的健身锻炼计划中,学生练习的内容多是运动技能方面,并且大部分时间是短时间、高强度的无氧运动,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肺功能水平区别不大。

(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运动技能分析

本研究中,实施健身运动计划模式教学的实验班的运动技能相比较传统模式的对照班,有很明显的提高。另外,由于学生喜欢篮球,能够很积极、自觉的配合教师,实施计划内容规定的强度也比较认真,经过多次的重复练习以后,学生的动作技能从量变到质变,得到明显的提升。

(三)对照组和实验组体质增强的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不管是传统模式教学的对照组,还是健身运动计划模式的实验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都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体育课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的作用明显凸显出来,这充分说明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要培养优秀的、健康的高素质人才,需要更加重视高校体育的发展。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经过一个学期和32次课外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测试指标明显变化。实验前和实验后的组间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实验前后的组内比较,均有一定的差异。主要结论有:

1.不可预见因素对教学的影响。体育选项课教学中,实施健身运动计划模式教学和实施传统体育模式教学的差别很小,学生的耐力、速度素质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健身计划设置的负荷强度以及老师对学生的适时监控有较大关系;另外就是不可预见因素对计划实施教学的影响,比如教师上课的态度、责任心、学校的教学环境、学生的主观配合等。健身运动计划模式设置的练习强度的执行在实际操作中有较大难度。

2.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需要严密控制好练习的密度。要提高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必须要严格控制练习的强度和密度,要让运动的负荷对身体产生必需的刺激。体育选项课是以该选项的动作技能的掌握为主要目标,所以在体育选项课中,教学内容的安排,侧重安排选项课的技术,教学内容设置的细化、量化,都将会对学生的运动技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3.健身运动计划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健身运动计划教学模式的实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主观因素促进了他们对运动技能的掌握。高校体育选项课实施健身运动计划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科学性和较高的实效性,健身运动计划教学模式对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建议

1.健身锻炼计划要针对个体差异实施。制定健身锻炼计划一定要根据计划的实施对象,仔细研究他们的特点以后,再去制定和实施。对于高校大学生,计划要强调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另外,加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了解,改变学生对体育的看法,让学生建立终身的体育观,使他们真正成为体育锻炼的受益者。

2.健身锻炼计划教学的内容必须合理、有序。运动锻炼计划教学,除了运动项目要符合大学生的兴趣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必须保证锻炼的时间和频率,否则运动锻炼计划教学将毫无意义。锻炼计划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的合理安排每个人的练习强度、时间。

3.学校的体育教学环境需要不断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场地器材、场馆对体育教学有很大影响,建议学校不断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

参考文献:

[1] 黄汉升.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4):4-9.

[2] 董晓虹.运动健身学[D].浙江大学.2006(1):7-9.

[3] 杨霞.健身锻炼方法与评定[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8.

[4] 张英波.运动健身全攻略[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1-3.

第9篇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程式项目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218-02

一、前言

“工程式项目化”指在与企业深度合作收集到的网络行业中真实的工程项目,通过科学的分析并按照高职教育特定面向的层次,对其实施裁剪、序化、组合,形成可真正适用于教学的项目;“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指的是以高职院校(三年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对象,从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教学环境研究、教学组织方式研究以及教学管理机制研究等方面展开,力求构建科学的、能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专业教学模式,本研究既是应用研究,也是实践探索。

二、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分析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些不足: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总的来说,目前高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的。但有些课程的内容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技能训练不成体系,力度不够,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尚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现有课程体系存在以上问题,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脱节,导致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相关行业工作。

在教学方法方面,虽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对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强调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按传统方法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师资缺乏,职业实践能力和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滞后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具有良好职业实践能力和经验的教师缺乏,这样会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无意识的偏离专业培养方向。现有教师缺少职业培训、技术更新滞后、缺乏教育创新机制等,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应不断改善师资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三)专业实训条件以及软件教学资源不足

多年来,高职院校虽然已普遍建立网络机房,但由于建设经费问题,实验实训条件明显滞后网络新技术发展的实训需求,也没有足够的实训基地,整体表现出实践教学设施条件不足,特别表现在软件教学资源不足,现有硬件条件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四)在转变教师观念的同时,应花大力气转变学生的观念

高职学生的素质相对本科院校低了许多,大多数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比较散漫。在教育学生由被动学习、依靠教师学习转变到主动学习、靠自己学习时比转变教师的观念更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但往往得不到学生的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在注重转变教师观念的同时必须花大力气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三、 工程式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一)基于工程式项目化教学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

以联合办学为切入点,以培养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面向的主要就业岗位,以岗位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培养为主旨,紧贴职业岗位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开发课程体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思路如图1所示。

(二)适应于项目教学的教学环境建设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学环境主要采取学校主导模式(即以学校为主组织和实训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以利用学校设备和技术优势,运用市场机制运行。即在生产产品、经营业务或技术研发的同时,要完成对在校学生的实训任务。)、企业主导模式(即以企业为主组织和实训的一种模式。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主要提供场地和管理,行业或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以行业企业为主组织生产和学生实训,这是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这种模式适用于工科类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类型有订单培养型、企业赞助型)、共建共享模式(校企双方共建共享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这是一种比较自由的组合形式,校企双方只要有需求,就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共建共享校内实训基地)等三种模式。

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特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教学的教学环境建设采取第三种共建共享模式进行建设。由学校、企业共同提供设备或师资,共建共用实训基地,实现优势互补。不仅满足《网络设备的安装与配置》、《网络综合布线与测试》、《网络管理配置与应用》、《工业企业信息化网站建设》等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同时应具有为企业员工提供技术培训、开展对外技术服务的功能。例如,笔者所在的学院与思科(中国)系统公司合作,由企业提供大部分设备,校方提供场地和师资,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建了思科网络设备实训室,不仅满足了专业教学,同时还面向行业和社会开展了多次培训。

(三)工程式项目化教学组织方式

基于工程式项目化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过程设计,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与协调人,以项目案例驱动,遵循“咨询(信息采集)、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活动中,掌握专业知识,习得职业技能。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采取项目驱动法为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实践,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网路综合布线与测试》课程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组织教学,其步骤是:下达任务书(提出问题或项目背景)? 分析任务(分析问题)?制定实施方案(制定解决问题方案)?任务实施(合作实践)?任务完成(客户反馈)?项目展示、点评与总结。

(四)创建项目教室

创设项目教室的想法来源于企业都需要项目实施人员,强调毕业生若有项目实施经验的优先录用,而在学校很难有机会让全班的学生去外面承担实际工程项目,如何培养学生具备有工程经验,是我们每一个专业教师都在考虑的问题。笔者通过到企业挂职锻炼,并对企业的项目实施流程分析和研究,有针对性的采用“裁剪、序化、组合”方法,转化成教学项目的实施流程,再依据这个项目实施流程设立项目教室。

项目实施流程主要包括:项目启动阶段、项目规划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验收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相应的工作任务,具体实施流程如图2所示。

项目教室的功能主要用于创设一个环境,让学生能置身于一个情境仿真的工程项目中,真实的去体验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确认、开箱验收设备、现场安装设备进机柜、连网布线、设备配置调试、系统测试、工程验收等等实际工程项目需要的环节。项目教室的具体布局按方案区、安装区、配置区、验收区共4块功能区划分,如图3示意。

项目教室中的安装区可针对不同类的核心课安装不同的设备。如核心课《网络设备的安装与配置》,可分别选用三家不同厂商的路由交换设备,并配置三台机柜,项目实施前应将这些设备装箱(与新设备到货时一样),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在所有其他实验实训室都无法进行的设备开箱验收过程。同样,现场布置安装设备也让学生真正实践了设备安装的技能。

(五)编制教材

针对目前高职教材难以满足“教学做”的现状,组织专业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和兄弟院校教师积极探索、共同研究,编写反映职业特点的、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实际的工程式项目化教材。

四、结束语

工程式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是一项新的尝试,以网络行业为渠道,选择实际项目为载体,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并充分应用于教学实施,推动专业建设,最终实现专业教学与市场行业运作的衔接,实现学生与行业、社会的无缝连接,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培养适应下一代网络发展需求,掌握网络新技术,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及满足企业需求的具有工程能力的高技能网络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树超 王琴 唐林伟 职业教育:非均衡状态下的协调发展――推进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 教育发展研究 2011年5期

[2]宗序炎 项目化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育与职业 2010(26)

[3]张跃西 课程项目化理论创新研究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1)

[4]刘科 祁春清 职业教育中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职业技术 2011(09)

[5]刘高山 专业课程项目化及项目内容的设置探索 职教论坛 2012(16)

作者简介: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实训教学;项目深化。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在出自教育部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一文中,归纳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那就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应用相结合的实战型的能力。而相比之下,传统的专业教学方法显得比较落后。因此,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应该顺应科学发展的潮流,适应社会工作的需求。特别是在计算机实训教学中,突破常规束缚,对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组织形式、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基于项目深化的教学法是强调学生在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先进行分组,然后以组为单位设计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工作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开发等方式完成项目的实现。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实际动手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对基于项目深化的教学方法进行研讨。

2。实训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实验、实训、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实践教学的三个关键环节。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有效地进行计算机各种操作,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以适应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要。计算机实训是集理论性、操作性为一体的技能型专业实训。其中有严谨的教学理念,前后贯穿的教学内容章节。更有对专业性、理论性要求较高的教学方法。因此实训课的教学,要求任课老师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计算机实训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理论与实践动手能力兼备的应用型人才,不但具备计算机各项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硬软件。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实施、实训室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立等各个环节上,都要体现“应用为主”这条主线。

实训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实训室或实训基地是实训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基础。最常见的模式包括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功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到企业学习、工作,熟悉企业的环境及工作流程,了解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而且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而项目实训教学模式具有相当的优势,它主要是针对专业课进行专项实训实施的一种实训形式。项目实训可以按照五步法实施,这六步是:前期资讯的准备;对项目实施进行计划与决策;进行项目的实施;对项目实施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对项目的结果进行总结。项目实训贯穿了项目教学法的思想,以学生为中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开实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及沟通交流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3。实训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体现在教学大纲的指定和在教材的选择上。对于计算机这种更新速度很快的课程,如果只按照出版的教材内容讲授,肯定会滞后于技术的更新而远远落后于行业。因此。除选择内容较新的教材外,还应根据行业和市场的变化及时进行更新补充。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是: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的培养、紧扣行业发展、跟上市场潮流。按照以上原则,实训的内容要根据技能培养目标确定的几个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要求安排。以《Android手机游戏开发》课程为例,具体可以安排以下内容:Android的简介、Android的应用程序框架、Android开发环境的搭建、图形与动画在Android中的实现(前台渲染)、Android游戏开发之交互式通信、Android游戏开发之数据存储和传感器、基于Socket套接字的编程和基于http协议的编程、以具体案例学习运动控制模块的开发等等。综合实训内容的安排,要尽可能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从接受项目、需求分析、系统调试到软件安装和系统搭建、界面布局设计、使用组件、调试数据库和网络应用程序等等环节进行综合练习。

4。实训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实训内容确定后实训手段是决定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在实训手段上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采用深入项目训练模式。

在计算机实训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班(每班人数在50人左右)教学,便于教师进行分组。基于项目驱动的深入分组教学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学生分组。小组成员数量的多少和人员组成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如果各小组划分的人数过多,则小组内的所有成员并非都能够充分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会影响全员的参与度;相反,如果各小组划分的人数过少,小组个数就会很多,不方便老师进行管理,并且小组内成员所承担的任务较重,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习目标,无法达到教学目标。因此,采用6—12人为一组比较合适。另外分组应遵循“组间平衡、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主动学习的能力、组织能力、性格特点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也能使得老师能够有效地组织起课堂教学,为全班各小组问构建了相对公平的学习环境。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的工作要以完成项目要求为最终目的,按照自己事先的设计独立完成,在进行操作的同时完成相关文档的书写。我们要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考察生产实地、设计方案及调试设备等。仅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检查、解决他们的一些疑难点。这个过程除了能够培养学生系统、完整、具体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外。还能够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2)在整个实训实施过程中,应该集中连续地进行。

计算机技术项目的设计与实现是一个综合多个技术环节的连续过程,其中会出现很多需要反复调试和处理的突发问题。因此综合实训的课程安排应该是连续的,。整个过程应该有总体的时间要求,但是学生的具体工作时间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由项目小组的项目组长和教师协调安排。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机械制造 技术项目 教学法 教学设计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所设置的“项目”应包含多门课程的知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通过解决问题,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教师进行适当指导。

二、实施流程

实施流程为:明确项目任务一制订计划一实施计划一检测评估一归档应用。首先,教师布置项目任务,学生讨论;其次,学生查阅资料制订计划,教师审查指导评定计划是否合理可行;第三,学生分组,并明确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任务;第四,学生白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最后,教师将记录归档,学生在实践中应用。

三、项目课程设计

(一)设计理念

1.校企合作开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通过教师到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的生产工作流程,掌握企业对知识的需求,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为课程“主题”设计学习情境,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确定教学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综合职业能力。

2.学习过程即为工作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了解企业,提前与社会接轨,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入企业的管理和竞争机制,建立一套完整的班组体制,设计车间主任、班长、组长、质检员等职位。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创立优秀班集体。通过任务书的发放、材料的领取、考核标准的制定等组织实施过程,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3.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通过制定工作项目任务书设定具体内容,学生通过资讯、决策、计划、实施、修正和评价等环节,真正实现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教师只是针对性地讲授、示范、引导。

4.工学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引进企业的5s管理模式,并把管理列入考核标准中,使学生在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习惯中,提高综合职业素养。

(二)设计思路

采用项目化教学的课程应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依据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设立教学项目,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独立学习,并完成工作任务或项目,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从而形成职业岗位能力,满足职业岗位需求。

(三)课程内容的选取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包含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与应用、金属切削机床等内容,特别适合于采用项目教学法展开教学。其主要先修课程为“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和“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先修实践环节为金工实习。同步实训环节为车、铣、磨加工训练。

为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胜任职业岗位,我们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职业能力成长规律,组织课程内容,最终达到教学预期目的。在多次深入机械加工企业调研后,选择贴近工厂实际的5个典型项目,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计划学时、项目名称、能力目标、知识点、训练方式及结果作如下总结:

1.项目1一轴类零件工艺制定、加工与检测,计划20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 2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轴类零件结构特点及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确定加工工艺路线;(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知识点:(1)车床的结构组成;(2)车床的运动特点;(3)车刀的结构、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艺结构;(4)车床附件及作用;(5)测量工具的使用。训练方式:示范讲解、实际操作、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总结及加工实物展示。

2.项目2一盘套类零件工艺制定、加工与检测,计划2 O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2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盘套类零件结构特点及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初步确定加工工艺路线;(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知识点:(1)孔加工设备的类型;(2)孔加工设备的结构组成及运动特点;(3)孔加工刀具的种类;(4)孔加工刀具的结构、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艺结构;(5)盘套类零件的装夹;(6)测量工具的使用。训练方式:示范讲解、实际操作、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总结及加工实物展示。

3.项目3一箱体类零件工艺制定、加工与检测,计划20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 2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箱体类零件结构特点及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确定加工工艺路线;(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知识点:(1)刨床和铣床的类型及结构组成;(2)刨床和铣床的运动特点;(3)刨床和铣床--用刀具的结构特点、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艺结构;(4)箱体类零件加工过程夹具的特点及结构;(5)测量工具的使用。训练方式:示范讲解、实际操作、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总结及加工实物展示。

4.项目4一圆柱齿轮工艺制定、加工与检测计划20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2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圆柱齿轮零件结构特点及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确定加工工艺路线;(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知识点:(1)成形法和展成法的概念及原理;(2)齿廓表面加工设备的类型及结构组成;(3)齿轮加工设备的成形运动特点;(4)齿轮加工刀具的结构特点、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艺结构;(5)测量工具的使用。训练方式:示范讲解、实际操作、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总结及加工实物展示。

5.项目5一机械装配工艺基础知识计划10学时,其中理论4学时,实践6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不同生产类型的装配工艺特点;(2)熟练掌握装配的三种方法;(3)能够根据装配要求计算装配尺寸链;(4)装配工艺规程。知识点:(1)装配工工作的具体内容;(2)装配工艺尺寸链的计算方法;(3)三种装配方法的熟练选用;(4)装配精度的检验。训练方式:示范讲解、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

(四)课程的重难点及解决方案

本课程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适度、够用”的机械制造技术理论知识,能够根据零件工作图制定零件的加工工艺,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固的基础。本课程的难点是零件的工艺规程的制定、专用夹具的应用、保证装配精度方法的选择。解决办法是以项目形式设计内容,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充分利用优越的实训条件,营造企业工作环境,将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将老师知识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开拓学生的视野,聘请企业专家答疑,从而多途径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中的难点和疑点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方法实施过程

(一)创设真实氛围的工作环境,实施一体化教学

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培养学生掌握机械零件的工艺编制、工艺系统的正确选择及使用等技能,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进行课程改造。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将教室与实训室合二为一,使学生通过学习亲身体验工作。

(二)“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过程

“学做一体”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将实训基地模拟为工作车间。建立学生自己的班组,生产过程中班组长要负起责任,发挥组织、协调、沟通等作用,使职业能力得到锻炼。二是任务的下达及工作计划的制订。学生收到任务书后,每个小组都要经过自主学习、讨论,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包括项目的零件图、装配图分析,项目工艺规程定制,所需工艺系统、装备及材料,项目实施内容及步骤和完成项目的注意事项等。三是工作过程。制订完工作计划后,学生需提交材料及工具申请,获得准许后由组长领取所报材料及工具。开始进行零件工艺的设计、工艺系统的选择,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并得以充分融合。四是项目验收及评价。项目完毕后,由指导教师带班组长进行项目验收,相当于企业的产品质量检查。

五、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

在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考核是关键问题,因为理论与实践是一体的,考核的内容也应该包含这两个方面。不同的项目考核内容是有区别的,但都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项目能力、有关知识和素质要求。

项目及配分:基础知识40分。其中车床结构组成及运动特点,车刀的种类、材料及结构,对切削运动影响车床夹具的种类及应用和车床能实现的工艺结构各占10分。实践操作40分。其中能正确分析图样,熟悉零件结构、功用占8分;能正确制定加工工艺规程占15分;能正确选择设备及工装及零件质量检测占17分。综合素质20分。其中工作态度、纪律和出勤情况、5s管理内容执行情况、考核团队协作精神各占5分。

(二)考核方法

项目教学的评价应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能力的发展,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各环节的表现和作业质量。考核方式需灵活多变,随着项目的进行,因材施教,随时考核。我们的考核主要采取了三种形式:

1.学习小组考核(30%)。是由学习班组长负责展开自评和互评考核方式,班长可监督小组长开展此项工作。这个考核是最基本的考核,根据各小组完成的情况选做内容,学生在实践中如有自选内容或创新内容可在原有成绩等级基础上提升一级。

2.指导教师考核(30%)。是以抽查提问加课堂笔记和项目总结的形式进行的。因为人数多,老师不可能一一检查,可通过抽查小组的某几位学生来进行考核,但是这几位学生的成绩影响整个小组的评定成绩,在评选优秀班组时作为参考,促使同一小组的人员互相监督学习,共同提高。

3.期末闭卷考核(40%)。是在学期全部课程结束时进行,主要从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考查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以便找出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督促学生将学习的过程贯穿于全学期,以巩固所学内容。

第12篇

项目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所设置的“项目”应包含多门课程的知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通过解决问题,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教师进行适当指导。

二、实施流程

实施流程为:明确项目任务一制订计划一实施计划一检测评估一归档应用。首先,教师布置项目任务,学生讨论;其次,学生查阅资料制订计划,教师审查指导评定计划是否合理可行;第三,学生分组,并明确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任务;第四,学生白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最后,教师将记录归档,学生在实践中应用。

三、项目课程设计

(一)设计理念

1.校企合作开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通过教师到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的生产工作流程,掌握企业对知识的需求,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为课程“主题”设计学习情境,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确定教学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综合职业能力。

2.学习过程即为工作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了解企业,提前与社会接轨,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入企业的管理和竞争机制,建立一套完整的班组体制,设计车间主任、班长、组长、质检员等职位。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创立优秀班集体。通过任务书的发放、材料的领取、考核标准的制定等组织实施过程,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3.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通过制定工作项目任务书设定具体内容,学生通过资讯、决策、计划、实施、修正和评价等环节,真正实现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教师只是针对性地讲授、示范、引导。

4.工学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引进企业的5s管理模式,并把管理列入考核标准中,使学生在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习惯中,提高综合职业素养。

(二)设计思路

采用项目化教学的课程应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依据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设立教学项目,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独立学习,并完成工作任务或项目,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从而形成职业岗位能力,满足职业岗位需求。

(三)课程内容的选取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包含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与应用、金属切削机床等内容,特别适合于采用项目教学法展开教学。其主要先修课程为“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和“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先修实践环节为金工实习。同步实训环节为车、铣、磨加工训练。

为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胜任职业岗位,我们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职业能力成长规律,组织课程内容,最终达到教学预期目的。在多次深入机械加工企业调研后,选择贴近工厂实际的5个典型项目,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计划学时、项目名称、能力目标、知识点、训练方式及结果作如下总结:

1.项目1一轴类零件工艺制定、加工与检测,计划20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 2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轴类零件结构特点及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确定加工工艺路线;(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知识点:(1)车床的结构组成;(2)车床的运动特点;(3)车刀的结构、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艺结构;(4)车床附件及作用;(5)测量工具的使用。训练方式:示范讲解、实际操作、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总结及加工实物展示。

2.项目2一盘套类零件工艺制定、加工与检测,计划2 O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2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盘套类零件结构特点及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初步确定加工工艺路线;(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知识点:(1)孔加工设备的类型;(2)孔加工设备的结构组成及运动特点;(3)孔加工刀具的种类;(4)孔加工刀具的结构、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艺结构;(5)盘套类零件的装夹;(6)测量工具的使用。训练方式:示范讲解、实际操作、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总结及加工实物展示。

3.项目3一箱体类零件工艺制定、加工与检测,计划20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 2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箱体类零件结构特点及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确定加工工艺路线;(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知识点:(1)刨床和铣床的类型及结构组成;(2)刨床和铣床的运动特点;(3)刨床和铣床--用刀具的结构特点、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艺结构;(4)箱体类零件加工过程夹具的特点及结构;(5)测量工具的使用。训练方式:示范讲解、实际操作、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总结及加工实物展示。

4.项目4一圆柱齿轮工艺制定、加工与检

测计划20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2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圆柱齿轮零件结构特点及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确定加工工艺路线;(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知识点:(1)成形法和展成法的概念及原理;(2)齿廓表面加工设备的类型及结构组成;(3)齿轮加工设备的成形运动特点;(4)齿轮加工刀具的结构特点、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艺结构;(5)测量工具的使用。训练方式:示范讲解、实际操作、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总结及加工实物展示。 5.项目5一机械装配工艺基础知识计划10学时,其中理论4学时,实践6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不同生产类型的装配工艺特点;(2)熟练掌握装配的三种方法;(3)能够根据装配要求计算装配尺寸链;(4)装配工艺规程。知识点:(1)装配工工作的具体内容;(2)装配工艺尺寸链的计算方法;(3)三种装配方法的熟练选用;(4)装配精度的检验。训练方式:示范讲解、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

(四)课程的重难点及解决方案

本课程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适度、够用”的机械制造技术理论知识,能够根据零件工作图制定零件的加工工艺,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固的基础。本课程的难点是零件的工艺规程的制定、专用夹具的应用、保证装配精度方法的选择。解决办法是以项目形式设计内容,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充分利用优越的实训条件,营造企业工作环境,将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将老师知识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开拓学生的视野,聘请企业专家答疑,从而多途径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中的难点和疑点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四、教学方法实施过程

(一)创设真实氛围的工作环境,实施一体化教学

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培养学生掌握机械零件的工艺编制、工艺系统的正确选择及使用等技能,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进行课程改造。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将教室与实训室合二为一,使学生通过学习亲身体验工作。

(二)“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过程

“学做一体”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将实训基地模拟为工作车间。建立学生自己的班组,生产过程中班组长要负起责任,发挥组织、协调、沟通等作用,使职业能力得到锻炼。二是任务的下达及工作计划的制订。学生收到任务书后,每个小组都要经过自主学习、讨论,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包括项目的零件图、装配图分析,项目工艺规程定制,所需工艺系统、装备及材料,项目实施内容及步骤和完成项目的注意事项等。三是工作过程。制订完工作计划后,学生需提交材料及工具申请,获得准许后由组长领取所报材料及工具。开始进行零件工艺的设计、工艺系统的选择,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并得以充分融合。四是项目验收及评价。项目完毕后,由指导教师带班组长进行项目验收,相当于企业的产品质量检查。

五、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

在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考核是关键问题,因为理论与实践是一体的,考核的内容也应该包含这两个方面。不同的项目考核内容是有区别的,但都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项目能力、有关知识和素质要求。

项目及配分:基础知识40分。其中车床结构组成及运动特点,车刀的种类、材料及结构,对切削运动影响车床夹具的种类及应用和车床能实现的工艺结构各占10分。实践操作40分。其中能正确分析图样,熟悉零件结构、功用占8分;能正确制定加工工艺规程占15分;能正确选择设备及工装及零件质量检测占17分。综合素质20分。其中工作态度、纪律和出勤情况、5s管理内容执行情况、考核团队协作精神各占5分。

(二)考核方法

项目教学的评价应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能力的发展,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各环节的表现和作业质量。考核方式需灵活多变,随着项目的进行,因材施教,随时考核。我们的考核主要采取了三种形式:

1.学习小组考核(30%)。是由学习班组长负责展开自评和互评考核方式,班长可监督小组长开展此项工作。这个考核是最基本的考核,根据各小组完成的情况选做内容,学生在实践中如有自选内容或创新内容可在原有成绩等级基础上提升一级。

2.指导教师考核(30%)。是以抽查提问加课堂笔记和项目总结的形式进行的。因为人数多,老师不可能一一检查,可通过抽查小组的某几位学生来进行考核,但是这几位学生的成绩影响整个小组的评定成绩,在评选优秀班组时作为参考,促使同一小组的人员互相监督学习,共同提高。

3.期末闭卷考核(40%)。是在学期全部课程结束时进行,主要从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考查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以便找出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督促学生将学习的过程贯穿于全学期,以巩固所学内容。

第13篇

关键词: “项目化教学” 实际意义 问题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源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产生的新型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指导思想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任务交给学生完成,让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把握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和重难点。“项目教学法”引入现代培训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教学过程是体验团队精神、运用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对于职业教育有着较强的实际意义,而要有效实施“项目教学法”,必须解决目前职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实际意义

(一)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职校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是一直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顽疾。而“项目教学法”是让学生实施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学生学习的目的很明确,兴趣浓厚。如果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其感兴趣的项目,就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时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更能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项目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项目教学大多要分小组完成,实施项目的过程多为布置任务、小组自学和讨论、项目实施、小组汇报、总结发言几个方面。通过小组内及小组间的充分交流、讨论、决策等,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而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恰恰是当前社会化大生产所要求的基本素质。“项目教学法”提供了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机会,实现了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新的途径与方法。

(三)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

项目教学主要过程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实践教学过程也不是以教师计划好的实践步骤进行,而是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践行、自主操为主要教学过程。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与教师“主导教学过程”是有区别的。“项目教学法”将有利于推动“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与教育工作的改革。同时实施项目教学,教师不是学生具体学习过程的主导者,而是指导者、引导者与协导者,是项目内容和项目计划的设计者,是动态教学的调控、管理者。实施项目教学,学生的自主性强、自由度大,教师备课量增加,动态管理事物增多,学习质量评价出现多元综合复杂情况。这就要求教学管理必须适应这些变化,从而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二、实际“项目化教学”应当解决的五个问题

(一)解决教师的传统观念和教法的问题

传统的观念和教法以知识为本位,强调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教学程序上有复习回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等教学环节,提倡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在课堂教学上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对知识的识记,缺少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项目化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借助一个个项目来完成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放”和“扶”的尺度,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放弃传统观念和方法,具备项目经理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再扮演中心人物的角色,而是扮演组织者、指导者与促进者。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加强教法研究和改革。

(二)解决教材问题

目前职业学校教材大多是以学科体系为主,在编排上讲究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且在新技术和新工艺上存在一定滞后性。而“项目教学法”需要的是专业课程的整合,以“项目”来组织教材和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加强项目课程的开发和研究。项目课程的开发要建立在行业需求的基本面上,到相应行业企业作充分的调研,了解其专业发展需求和发展方向,为课程开发提供依据,以职业实践为主线,制定开发流程。同时还要加强项目课程开发的校本培训,组织开展教师专题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理论素养;要加强产教结合,鼓励教师走进企业,积极参与企业生产和技术改造,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要建立以校本研究和校本课程开发为核心的教研制度,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和教师的创新能力,开发出适合“项目教学法”的项目教材。也只有解决了教材问题,“项目教学法”才有章可循,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项目化,教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解决师资问题

目前职业学校的大多数专业教师都是“学院型”教师,缺乏实际企业中的工作经验,在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项目教学法”过程中会感到力不从心。“项目教学法”需求双师型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职业教育要改变轻实践、重理论的状况,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职教理念,首先要加强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可以让专业教师到企业去挂职学习,参加专业培训班以加强技能水平的提高,并组织学成回来的专业教师进行校内部培训,整体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水平。只有培养出一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践教学的“双师型”队伍,“项目教学法”才能把一个个项目高质量地完成,学生才能真正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提高各方面能力。

(四)解决实训基地问题

“项目教学法”主要是针对专业实训科目而进行的,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加大实训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做到有场地、有器材,校内实训设施、设备应有足够的工位,使所有实训项目正常开展,这是“项目教学法”的物质基础。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可以采取校校合作的形式建立,也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建立,以弥补学校实训设施的不足。

第14篇

随着独立学院的快速转型和发展,独立学院会计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会计理论知识,还应培养具有较强的会计实践能力。目前由于独立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过分强调理论,不注重实践教学,使得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不强,影响就业率和单位满意率。这就要求独立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制订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整体效率,培养能够与社会需求本文由收集整理零对接的应用型人才。

一、目前独立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独立院校都开设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但大多数还是沿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不适应独立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合理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综合性教学环节,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目标应定位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对会计软件的操作能力,以学生自学能力为核心的会计电算化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大多数独立院校目前并未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大部分只是把实践练习分散的穿插在理论教学中,导致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支离破碎,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实践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对会计理论的理解。而目前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以“老师讲、演示→学生听、看→学生操作→老师辅导”为教学流程,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应用范围窄,层次低,学生停留在操作层面,但对于利用财务软件生成的信息来解决企业实际中的问题则显得不足。

3.缺乏科学合理的实践考核标准

很多独立院校没有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标准,有的只是通过应试教育来量化,这种考核标准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客观评价。学生对实践教学要考核的内容、方法、标准也含糊不清,势必影响学生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实施方面存在较大局限

目前很多独立院校的教学软件层次较低,版本老化,跟不上财务软件更新的步伐;计算机硬件配置不足;从师资情况来看,学历、职称、知识更新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独立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

1.明确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目标

在会计电算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方案的设计应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以应用能力为主线,以教学体系改革为基本内容,以校企协作、产学研结合为途径,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使学生具有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较高的特点,高度强调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的比重,突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2.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会计电算化的特点,构建一个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实践教学环节,建立金字塔形的实践教学结构。首先是基本能力培养。在该层次中,通过对各知识模块的单项实践训练,为培养专业能力奠定基础,主要内容包括有关专业基础课程实践、专业基础课综合实践、认知实践等,采取边理论边实践的形式。其次是专业技能培养,主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分模块应用能力,以校内实训场所为教学实践基地,结合会计电算化证书等进行各模块的应用技能培养。再次是综合能力培养,主要是以综合实训为主,培养综合能力。按照真实企业的业务流程为主设计实践教学流程。在此阶段利用前面所掌握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解决现实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最后是顶岗实习,在该阶段要以顶岗实习为主要手段,培养学生的会计电算化综合应用能力和爱岗敬业精神,积累实际工作经验,该环节是关系到学生能否直接上岗的重要实践环节。

3.建立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体系的质量保证措施

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有科学合理的实践内容、优良的实践环境,更主要的是要有时间保证。而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则非常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个弹性的实践教学实施计划,从而保证该系统的实施质量。在实训场所管理上,采用开放性的实训教学管理办法,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和独立自主的能力。对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计划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4.制定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体系的考核方案

第15篇

该文提出设计含有评价指标权重设置、评价项目内容、权重指标设置、评价实施、评价结果优化与统计等功能,基于PHP+MySql的在线教学评价系统,可满足各类职业院校广泛的教学评价体系需求,使评价结果更趋向于公平与客观。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学评价;标准分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3-0107-03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教师教学评价是职业院校的教师考核工作的重要参考。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已成为所有职业院校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各职业院校均部署了信息化管理平台,在线教师教学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已成为广泛需求。

但在教学评价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因素影响这评价的合理性,具体如下:

1)评价者的不同的心理因素或主观尺度造成的评价差异

在职业院校中,部分班级或者学生会对管理严格的老师故意恶意评价,即使采用排除最高分、最低分的方法来剔除可能造成差异的数据,也不能有效的减少因此个别评价者主观评价而造成的误差。

2)不同专业知识领域造成的评价差异

公共基础类课程理论性较强,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性较强,学生较容易接受。所以,往往公共基础类课程教师的评价得分比专业核心课程老师分数要低,但其实不能说明公共基础课教师水平较低,只是专业知识领域差异造成而已。

3)不同评价项目,不同评价群体的结果是没有可加性的

职业院校通常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教师考核和教学评价制度,确定了评价内容、项目指标和权重。为保证评价结果更全面,教学评价参与人员涉及学生、专家、I导、教师本人等,最终将评价得分按权重比例进行相加处理。但从统计学角度,只有在各评价项目数据平均值与标准差均相同的条件下才能相加。简单加权相加的评价结果是不科学的。

2 标准分计算原理

1)标准分计算公式

标准分是指原始分与其平均值之差除以标准差所得的商。

2)T分数

便于理解与记录,标准分是需要线性变换成T 分数。T 分数通过T=KZ+C求得,其中K、C 可自定义的常数,可以根据记录需要调整,如按总分是100,则可取K=13,C=59,使得T取值保持在21~99 分之间。

3)加权求和

3 基于标准分教学评价结果的优化

以某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实施过程为例。

3.1 评价指标和权重

该学校拥有多个专业系,而每个系又划分若干个教研组,每位任课老师或兼课老师都分配到教研组,以便展开教研活动。而学校采用院系二级管理模式,让各专业自主设定教学实施计划。该学校制定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规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由学生评价、教师教研组互评、教研组长评、系主任评等四个部分组成,该四部分评价所占权重分别是A%、B%、C%、D%。

3.2 评价等次的确定

教学评价评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级别。每学期统计的教师评价综合得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名,优秀比例为10%,良好比例为40%,60分以下评定为不合格。

3.3 基于标准分优化的计算过程

1) 学生评价的标准分计算

计算每班对各任课老师评价分的平均分和方差,再按标准分计算方法(公式1)计算每位老师在该班级的标准分Zc。如果教师多个班级任课,则该教师的标准分计算是由任教所有班级评价所得标准分的平均计算所得。

2) 教师组内互评的标准分计算

教师组内互评时,教师评价得分Zg由所有组内教师对其评价的标准分(公式1)求平均计算所得。

3) 系主任、组长等(或第三方评价)评价标准分计算

计算各位教师的系主任、教研组长评分时,应以评分者为个体,先计算每位系主任、教研组长对其所评价教师评分的平均分和方差,再计算评分者所评的标准分Zm、Zl(公式1)。

4) 教师综合得分

5) 校准分转化成百分制分数

由于标准分是浮点小数,不便于识别和记录。考虑通过线性变换分段处理,转换成0~100的百分制数。转换前,必须先确定优、良与及格比例。

假设评价标准分排名前20%的教师是优秀,末位2位老师是不及格。考虑便于记录, 80分以上记为优秀,60分以下记为不及格(即C=59)。若参与被评价教师有200人,有40名老师可以评为优秀。首先,找到第40位教师综合所得标准分,记为Zex;第197名教师标准分为Zpa;然后,计算及格到优秀之间,没递增一个教师排名,相当于增加的百分制分数K’=(80-C)/( Zex-(Zpa))。最后,将每位教师综合标准分Zi代入T分数线形变换公式得T= (Z-( Zpa))*K’+C,求得每位教师评价的百分制分数,而且,还可保持教学评价综合得分的合理排序。

4 在线教学评价系统的实现

4.1 系统模块设计

教学评价系统模块设计分为用户管理、评价设置、评价实施、结果查询四个部分,方便评价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登录平成在线评价。具体系统功能结构如图1。

4.2 评价实施流程

系统管理员登录系统在评价实施前,输入学生、教师、课程和课表等基础信息,确定教学评价项目级别、内容、指标和权重。待教学评价全部完成,由系统管理员优化处理程序,计算价综合得分。待统计完成,参与评价者可以登录进入系统查询评价结果。

4.3 系统的网络运行环境

系统课运行于院校的OA办公服务器上,评价者可以通过校园网访问教学质量评估系统完成评估评分和查询工作,也可以通过校园网官方首页通过外互联网络进行单点门户登录。

5 系统功能实现与程序设计

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系统是基于ThinkPhp开发,系统MVC框架如图2。

1) 用户管理模块:用户划分四种角色权限: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和领导(专家)。

2) 评价设置模块:实施教师教学评价工作前,系统管理员可通过页面录入或者Excel文件格导入的方法完成数据的初始化的配置,包括录入教师、学生、课程等基本信息。

3) 评价指标模块:系统管理员可在系统内设置两级项目评价内容,并根据院校的考核要求合理分配项目权重,设置后由系统生成本学期的在线教学评价问卷。

4) 评价实施模块:待评价指设置完成标参加评价人员可登录系统录入评价得分,

5) 评价统计模块:

5 总结与展望

采用标准分优化的教学评价得分,有利于获取更客观教师教学评价结果。根据优良率和及格率的现实比例需求,将标准分进行分段定位、线性变换处理,使评价得分更便于记录与理解。本系统设适用于通用网络环境和操作系统平台,易安装,易维护,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教师教学评价本是一门系统工程,如何设置合理的评价考核内容,如何合理分配权重指标,更有效地帮助职业院校帮助教师改善教学方法,仍是需要长期的研究和完善。还需要大量的教学评价数据,努力通过的数据挖掘或者变异系数法等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寻求更客观的指标设置与合理的赋权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钟卫,袁卫.对360度反馈评价系统偏差的矫正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4(4):76-79.

[2] 傅登继.基于标准分的技工院校网上教W测评的新尝试[J].职业, 2012(27):65-65.

[3] 刘子龙,张卓.基于标准分的学生评教结果的优化处理[J].现代教育管理,2010(8):52-54.

[4] 王彭德,李国虹.标准分在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0(1):27-29.

[5] 严灿勋,刘慧敏.标准分在评定考试成绩中的应用[J].高教论坛, 2010(5):91-92.